理趣釋經秘要鈔卷第十一(延文元年十一月十六日) 輸入者 徐麗玉 第十二段(外金剛會)第十三段(七母女天) 第十四段(三兄弟)第十五段(四姊妹) 文。時薄伽梵如來者(等)者。明教主也。上來諸段薄伽梵下安別號。是則大日世尊入諸尊三摩地說各法門。當段大日直說故不安別號。是故釋云是毘盧遮那佛也。凡說外金剛部三摩地法門有三樣。一大日直說。大日經具緣品外部曼荼羅并當段建立是也。二大日現世天主領身說之。次上教令輪品現普賢身說之。大日經普通真言藏品以釋迦身說之即此例也。三各各。諸尊自說之。大日經五種三昧道各說自所通達法即是也。 復說一切有情(等)者。當段釋旨趣深遠也。先釋其大意。前降三世教令輪段諸天受敕伏從使役無有違逆。是則金剛手住降三世三摩地攝彼天等以為外部之眷屬。諸天既受化故。當段毘盧舍那住慈悲攝受門。彼魔醯等諸天從本以來具如來藏金剛藏妙法藏羯磨四種藏性無有闕減故。毘盧舍那即同彼彼類。各從自門令開法界知見。大師釋云。若能明察密號名字深開莊嚴祕藏。則地獄天堂皆是自心佛之名字。焉捨焉取(云云)是故當段直以魔醯首羅安中台為曼荼羅尊主。然則自初段至第十段唯是勝義諦曼荼羅也。第十一段真俗合明。謂第一重勝義。第二第三重世俗也。自當段以下四段唯是世俗諦曼荼羅也。若論其實義者。中位魔醯大日法身也。八方天正方表四智隅角表四行。是故依俗諦雖似世間曼荼羅。若依真諦即是大日法身曼荼羅也。下釋云。若依世俗是名外曼荼羅。若依勝義則為普賢曼荼羅。以事顯於理故即事即理。理事不相礙故。即凡即聖性相同一真如也(云云)普賢曼荼羅者。即大日曼荼羅也。大日名普賢法身故也。依之釋云毘盧舍那佛為世間同類攝化說魔醯首羅曼荼羅(云云)留意可思之。 問。一切眾生皆具四種藏性。何必說魔醯曼荼耶。答。魔醯三界主根本無明現形也。依一念無明幻心輪迴五趣三界。若對治之成斷一切眾生無始生死根源。是故殊說之。若廣言之。至鬼畜等類皆居曼荼中位顯普門法界德。是故下七母女天三兄弟。四姊妹等曼荼羅源起當段四種藏性文。不可局魔醯曼荼羅也。 一切有情加持者。加持成就一切有情之理趣法門故云般若理趣也。 一切有情如來藏(等)者。藏者隱攝義也。釋論云。於隱覆時名如來藏。於出現時名為法身(云云)是故藏者名本有在纏性。其藏性有四種。如來藏金剛藏妙法藏羯磨藏也。五祕密儀軌一切有情既具四種藏性獲得四大菩薩之身者即是也。如來藏者大曼荼羅人名也。故次云普賢菩薩一切我故。普賢菩薩主一切有情我人德故。云一切我故也。菩提心論云。一切眾生本有薩埵(云云)金剛頂經義訣云。一切有情皆是金剛故稱嚩曰羅薩埵(云云)薩埵此云有情。一切有情成人體此菩薩三摩地故。名金剛薩埵。今普賢菩薩者。金剛薩埵。異名也。是故立我稱也。 不離大圓鐿智性者。經說一切有情體即普賢菩薩體。釋說不離大圓鏡智性。故非即體歟。或義云。經深釋淺。淺深互顯也。凡經說深祕釋成淺略。經說淺略釋存深祕。是此書大體也。或義云。今宗即者非混一即。二體各別談當體全是義。故云不離。經釋不相違也。 一切有情金剛藏者。一切有情即虛空藏也。 以金剛藏灌頂故者。金剛寶冠名也。寶冠堅固不壞如金剛故立此名。以此寶冠灌一切有情頂故。云以金剛藏灌頂也。大師釋云。從因至果無非灌頂(云云)可思之。 一切有情妙法藏者。一切有情即觀自在菩薩也。 能轉一切語言故者。一切有情所有言語皆是真言故。開口發聲即是於佛集會中能轉法輪也。 一切有情羯磨藏者。一切有情即業菩薩也。 能作所作性相應故者。三古打違是能化所化相應表示也。一切有情各作其業為他施益。即是業菩薩三摩地也。能作八相成道者釋能作。 所作三業化者。釋所作所作三業化可訓之。 令諸有情調伏相應者。釋相應。意云。三業化所作諸有情調伏相應也。 此四種智印者。大圓鏡等四智即四大菩薩也。 轉輪王者。即四大菩薩也。第二段云。外現四大轉輪王菩薩。所謂第一金剛薩埵。其二金剛寶菩薩。其三金剛法菩薩。第四金剛羯磨菩薩是也。(云云) 魔醯首羅等二十五種類諸天者。二十者二十天也。二十天分五類故云五種類諸天。魔醯首羅者有異說。一非二十天隨一。二十天上首別第四禪頂天也。見三十卷教王經降三世品。二二十天中那羅延天云魔醯首羅歟。十八會指歸釋上界天王魔醯首羅等。釋經釋上界天王那羅延天等。名異體同歟。可勘之。 心真言者(等)者。字如不可得。字塵垢。字自在義。真如理所覆蔽塵垢故合二字。若入字門。塵垢從本不生也。本不生故於法自在為點也。 真如有七種者。唯識論第八云。七真如者。一流轉真如。謂有為法流轉實性。二實相真如。謂二無我所顯實性。三唯識真如。謂染淨法唯實性。四安立真如。謂苦實性。五邪行真如。謂集實性。六清淨真如。謂滅實性。七正行真如。謂道實性。此七實性圓成實攝。根本‧後得二智境故(文)深密經第三又說七種真如。披可見之。 五蓋者。五蓋障也。如大日經疏第一釋法宗原云。五蓋者。一欲貪蓋。二瞋恚蓋。三惛眠蓋。四掉悔蓋。五疑蓋。唯此於五蘊能為勝障故。謂貪恚蓋能障戒蘊。惛沈睡眠能障慧蘊。掉舉惡作能障定蘊。定慧無故於四諦疑。疑故令乃至解脫解脫知見皆不得起。故唯此五建立為蓋(文)今五蓋者當之歟。 五種解脫輪者。五智輪也。當段雖說四智。四智具足即是法界智故。云五解脫輪也。聖位經云。若見若聞若入輪壇。能斷有情五趣輪轉生死業障。於五解脫輪中從一佛至一佛供養承事。皆令獲得無上菩提成決定性。猶如金剛不可俎壞。(文) 問。以字可配前四智歟如何。答。爾也。字東方。金剛薩埵名真如金剛故。字南方。火大種子故。字西方。觀自在故。響之北方。亙前三故。 魔醯首羅如本形者。弘決第十云。魔醯首羅天者。此云大自在。色界頂天。三目八臂騎白牛執白拂。有大威力能傾覆世界。舉世尊之(文)若依三十卷教王經第九者。千面千臂(見)若依宗叡圖者。一面二臂也。二臂作金剛合掌印。 八種天者八方天也。 四供養者香花燈塗也。 問。何不出內四供耶。答。法花儀軌唯列內四供不出外四供。彼軌云。於東北角內置供養花菩薩。東南隅置供養燈菩薩。西南隅置供養塗香菩薩。西北隅置供養燒香菩薩(云云)此外不說內四供。存略不定。不可局執歟。私案。宗叡圖出外四供不圖內四供。但今四供養者可通內外四供歟。何必可定外四供乎。 四門各畫(等)者四攝也。 外曼荼羅者世天外部曼荼羅也。 普賢曼荼羅者。略出經云。普賢法身遍一切能為世間自在主。無始無終無生滅。性相常住等虛空(云云)是故指大日云普賢也。 以事顯於理故者。釋以世天曼荼羅即為普賢曼荼羅之所由也。事外曼荼羅。理勝義曼荼羅也。不動世俗事即顯法性理故也。 即事即理者。事理即一故云事。即事云理即理也。理事不相礙故云凡即凡云聖即聖也。凡世俗曼荼羅聖勝義曼荼羅也。 性相同一真如者。結歸字。性勝義相世俗。真俗雖異。同一真如故。以字為種子也。 已上第十二外金剛部段了。 文爾時七母女天(等)者。以下三段承來。前第十二段佛說四種藏性。是則毘盧遮那與鬼畜等其心平等無有勝劣義也。魔醯首羅(第十三段)七母女天(第十三段)三兄弟(第十四段)四姊妹(第十五段)等聞此說各說自心真言居曼荼羅中臺顯法界體性三昧也。依之七卷理趣經外金剛會七母女天等四段總科顯外金剛部儀軌分第十二。以知七母等三段屬前四種藏性。諸段皆先如來發說。次眷屬顯明。若七母女天等為別段者。有闕如來說之失。如來若不說者。七母等依何說自心真言耶。理趣分唯說外金剛會不說七母等三段。實相‧遍照二經同之。是則外金剛部中魔醯首羅王七母等伴故。說主且略伴也。當經主伴並說雖一段內。三種曼荼羅異故開為別品。是故依七卷經者。一經總為十四段。依此經者為十七段。開合從宜。勿是非矣。 七母女天者。大日經疏第五云。七魔怛哩譯云七母。皆女鬼也。其形悉皆黑色也(等)義釋第七云。凡有七姊妹。一名左悶拏。二名嬌吠哩。三名吠瑟拏微。四名嬌麽哩。五名印捺哩。六名嘮捺哩。七名末羅呬弭。此七名皆是真言。今云莽怛哩毘藥則七母通用也。莽是母義。句中兼有等聲。是眾多非一之義。以母類眾多又為眾鬼之母。故以為名(文)句中有等聲者指毘藥也。 摩訶迦羅天眷屬者。依大日經第五者。為炎魔天眷屬。依今文者。為魔訶迦羅天眷屬矣。 獻奉鉤召(等)者。獻奉二字貫通下鉤召‧攝入‧能殺‧能成四。說我本誓真實心真言以奉獻如來也。謂鉤召攝入一切有情害其不善心令成悉地。真言是其本誓也。鉤召者鉤。攝入者索。能殺者鎖。殺害一切不善心唯愛著善法者是鎖義也。能成者鈴。遠離世間障難得悉地成就生歡喜也。鈴是歡喜義故也。 毘欲字者。御筆理趣經字也。此字四字合成字也。一字二字三字(相通用音也)四字。如次可配召‧入‧殺‧成四種。鉤召眾生為我有字有義也。引入佛道字乘義也。殺害不善字損減義也。契不生理為悉地成就是字義也。當段釋合二字不加點。而所以讀毘欲者。有音。五音相通讀音也。者有義。三有眾生也。者乘義。五乘法門也。說五乘法門以為召入殺成方便。 楞伽經中伽他說者。十卷楞伽經第四(菩提流支譯)。云。天乘及梵乘‧聲聞‧緣覺乘‧諸佛如來乘。我說此諸乘以心有生滅。諸乘非究竟。若彼心滅盡無乘及乘者無有乘差別。我說為一乘。引導眾生故分別說諸乘(文)天乘者欲界也天也。梵乘者色無色界天也。聲聞緣覺二乘如名。諸佛如來乘者大乘也。此五乘運載為功。從因至果遷流故云心有生滅。若得二轉依妙果(菩提涅槃)遷流生滅心滅盡無所乘法亦無能乘者。是乘不可得義也。是故以此經為證也。 私云。梵乘者人乘事歟。梵王下來垂行化故也。天乘內可攝三界諸天歟。或又天乘者天帝釋。梵乘者梵天王歟。大日經疏諸地居中。普釋為最勝世仙。七卷楞伽經第三云。天乘及梵乘聲聞緣覺乘諸佛如來乘。諸乘我所說。乃至有心起諸乘未究竟。彼心轉滅已無乘及乘者無有乘建立。我說為一乘。為攝愚夫故說諸乘差別。(文) 問。此五乘究竟果者何處乎。答。毘盧舍那果海也。七母女天說字獻毘盧舍那者即此意也。大乘同性經下(闍那耶舍與僧安譯)云。所有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法諸佛法。如是一切諸法皆悉流入毘盧舍那智藏大海(文)可思之。 中央畫摩訶迦羅者。仁王經疏下本云。言摩訶者。此翻云大。言迦羅者。此云黑天也○大黑天神鬥戰神也。若祀彼神增其威德。舉事皆勝故嚮祀也。何以知者。三藏引別梵篋云。孔雀王經說。烏尸尼國國城之東有林名奢摩奢那。此云尸林。其林縱廣滿一由旬。有大黑天神。是魔醯首羅變化之身。與諸鬼神無量眷屬常於夜間遊行林中。有大神力多諸珍寶。有隱形藥有長年藥。遊行飛空諸幻術藥與人貨易(文)摩訶迦羅像。宗叡圖。三面三目。二牙上出。六臂持物。七母女天各左手拳安腰。右手持三股鉤也。七卷經第三云。當書四方曼拏羅。四門四隅依法列諸分位。於其中間畫賀哥羅主。如作舞勢。於其像外四方四隅畫八魔怛哩。所謂東方勞捺哩。手持三叉。南方沒羅吽彌。手持數珠。西方吠瑟弩。手持輪。北方憍摩哩。手持鈴。東南隅哥哩。手持刀。西南隅摩賀哥哩。手持芻哩西北隅薄叉尼。手持能瑟吒囉東北隅囉剎細。手持朅椿哦。復於外曼拏羅四隅畫四嚕捺囉拏吉你。所謂東南隅室嚩。西南隅毘嚕尼。西北隅贊尼。東北隅跋煬葛哩。復於四門畫四標幟。謂東門缽訥摩婆惹那。南門遏悉帝商羯羅。西門屹哩特囉。北門尾囉攞(文)。 是如廣經所說者。指此經文歟。此文沒羅吽彌者。當梵天歟。中央摩訶迦羅第四禪頂魔醯首羅變化故。以梵天等為眷屬也。 摩訶迦羅者(等)者。釋摩訶迦羅深義也。所謂摩訶迦羅者大日也。摩訶翻大。迦羅翻時。時有三種。一世間日時。二加持日時。三圓明日時也。圓明日者無始無終湛若虛空。故云三世無障礙義也。毘盧法身慧日光明無處不遍故云大也。 時謂三世(等)者。疏第九云。據梵本。前時名迦羅。是長時之時。如一歲有三分等。後時名三摩耶。是時中小時。如畫夜六時之中復更有小分等(文)智論第一云。天竺說時名有二種。一名迦羅。二名三摩耶(文)翻譯名義集云。迦羅。刊正記云。即實時。謂毘尼中誡內弟子聽時食遮非時食則實有其時也○三摩耶。刊正記云。名假時。亦名短時長時○不同外人定執。蓋是假說長短而無其實故。若短若長悉名三摩耶。(文) 七母天者(等)者。釋七母深義。七母加梵天母為八母。以表八供養菩薩。八供菩薩女形故。以母天表之。 梵天母者。疏第十云。次梵天真言為欲成彼大悲胎藏。亦如上說也。補羅(二合)闍(一切生也)麽多曳(主也)即是眾生之主也。一切眾生因梵天故名一切眾生主。能生一切有情故也(文)摩怛哩與麽多曳其義是同。是故名梵天母也。或又梵天能生母歟。七卷楞伽第一云。大惠。彼諸外道說相續識。從作者生○唯說作者為生因故。作者是何。彼計。勝性‧丈夫‧自在‧時‧及微塵為能作者(文)註楞伽云。勝性亦云勝妙。是生梵天之天主也(云云)准此文梵天母者生梵天之天母歟。非梵天即母歟。 以事顯理者。事世天曼荼羅。理勝義曼荼羅也。即事顯理故。以摩訶迦羅為大日。以八母天為八供養菩薩也。 問。毘欲字者摩訶迦羅種子歟。將又七母種子歟。如何。答。七母種子也。當經說爾時七母女天三昧耶真實心。七卷經說諸魔怛哩眾三昧心明。大日經廣大儀軌等說七母真言云。忙怛(二合)弊(毘也反)莎嚩(二合)訶(云云)今經以最後弊字為種子。大日經以初摩字為種子。疏第十云。以初摩字為種子。是無我義也(云云)胎藏以真言初字為種子。金剛界以真言終字為種子。故有此異說也。 一。七母天主疾疫事 疏第十一云。又有忙怛哩天。自有真言能為一切人作大疾疫(文)義釋第八云。如七母鬼等。亦以小分心自在力結作明咒。能作眾生疾疫災癘亦能息之。(文) 私云。若為祈疾疫。就當段可修法也。為疾疫祈禱作炎魔天供。七母為炎魔眷屬故也。問。七母天等亦是聖者權跡也。何為眾生作疾疫事耶。答。甚有深意。眾生愛著我身作常住想不發厭苦之心。是故令彼疾疫漸令知無我理。以字為種子是其意也。維摩經云。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著(文)此文自合字門真言義也。而實非為眾生惱亂故。若歸佛法。祈之。此尊又息之。若起若息皆是為利益眾生也。 已上第十三七母天段了。 十七日。 文。爾時摩度羯羅天者。智證難義云。摩度天者三天中為何天(云云)古義或為摩醯首羅天。或摩度為摩醯。羯羅為梵王。是皆迷子細歟。今謂。摩度羯羅天者三兄弟總名也。何以知者。七卷經第三云。復有摩度迦羅眾。即於佛前頭面禮世尊足。異口同聲說自心明曰。莎(云云)依此文。摩度羯羅眾者三兄弟通名也。例如七母女天總名摩怛哩眾。彼經次上七母女天段云。復有諸魔怛哩眾。各以頭面禮釋迦牟尼佛足。異口同音即說鉤召一切成就三昧心明曰毘踰(二合引文)准例如是不可異求歟。 問。摩度羯羅翻名如何。答。未勘之私案。可翻主業歟。疏第十梵天真言摩多曳句注之云。主摩多與摩度相通也。羯羅具云羯羅摩。是業梵語也。宰為諸天主之業故云主業歟。其主雖多三天德勝。故殊出之歟。主母德之眾名摩怛哩眾。主主德之眾名摩度羯羅眾也。 是梵王(等)者。出三兄弟名也。教時義第四云。理趣釋云。摩度羯羅天三兄弟等者。梵王‧那羅延‧摩醯首羅也。天台云。世敬三仙二天。二天者謂摩醯首羅‧毘紐天也。毘紐天者欲色二界中間也。信行云。那羅延。此云人生。是天力士也。(云云)智證難義云。誰太兄誰中誰最乙(云云)私案。准宗叡圖。那羅延太兄也。是故居中臺。梵王中也。摩醯最乙也。是故安左右。那羅延者第三禪天也。二十天中為上界天首。大日經疏第五云。微瑟紐。舊譯謂之毘紐。此是那羅延天也(云云)同第十云。毘紐天有眾多別名。即是那羅延天別名也(云云)弘決第十云。毘紐天亦云韋紐天亦韋糅天。此翻遍勝亦云遍淨。阿含云。是色天。俱舍云。是第三禪頂天(云云)韋紐是梵王之父母。彼此勘合。那羅延者第三禪遍淨天別名也。梵王者初禪王故為次弟。摩醯首羅者欲界頂大自在天故為最弟。護摩儀軌云。東北方伊舍那天(舊云摩醯首羅亦云大自在天云云)入大乘論又云伊舍那摩醯首羅。如上引矣。今摩醯首羅為第六天者先德一傳也。謂南池院僧都口決以今摩醯為伊舍那。又或理趣經曼荼羅以字為種子。是取伊舍那最初字也。 熾盛光。軌云。欲界自在伊舍那小自在(云云)又一義云。准當段列名次第。以梵王‧那羅延‧摩醯首羅可為兄弟次第歟。依之小野僧正護摩達磨云。南池僧都口決曰。天三兄弟者。(一)(二)自在天(三)各治三國土(文)梵王太兄那羅延中摩醯首羅最乙也。仍或圖以梵王安中央以那羅延摩醯安左右。宗叡圖非無疑。依此義那羅延是欲界天也。弘決第十云。毘紐天亦云韋紐天○淨影云。處在欲界之極(文。毘紐與那羅延同體事如疏釋花嚴探玄記云。那羅延此云堅牢。即帝釋力士之名。云云)若爾者以梵王為太兄以那羅延可為次弟也。摩醯首羅為第六天又如前義。 薩縛字者(等)者。此字三字合成字也。薩字則一切法者釋字。字諦義。一切諸法森羅炳現諦了分明故云一切法也。平等如虛空者釋字。字寂靜義。若法非平等如空者非寂靜。故以平等如空釋寂靜義也。字釋浮文易知。以此三字配三天。又擬三聖。字金剛薩互種子。字觀音種子。字虛空藏種字。虛空藏南方主修行故以此字為彼種子也。若配三天者。梵天字。字為梵天種子故。那羅延天字。四音相通故。那與薩埵通。是故以為那羅延種子。摩醯首羅字。摩醯首羅以字為種子。十二字中等八點皆行點攝故也。學者雖作種種料簡其義不相當故不能注之。 亦有漫荼羅(等)者。七卷經第三云。當畫外曼拏羅。四方四門。於其中間復畫半月相曼拏羅。於此曼拏羅內畫摩度迦羅三尊之像。各現喜怒之相身被甲冑手持器伏。復以種種莊嚴處師子座。光明熾盛。於其四門畫四會主。一悉馱沒哩提。二摩賀剎怛囉。三贊拏嚕沙屹囉。四摩囉拏。於四門外依法安置鈴‧幢幡‧閼伽‧瓶等。復置飲食香花伎樂種種供養。如是安布已。阿闍梨入曼拏羅中。依法獻諸供養禮拜復以梵音而伸贊曰○阿闍梨作是贊已依法引弟子入曼拏羅中授與三昧印法等。(文) 如廣經所說者指此文歟。那羅延天像如遍淨天形。弘決第十云。大論云。遍淨天者。四臂提具持輪騎金翅鳥○委在法花疏中。疏云。二十四手千頭(云云)依宗叡圖者。那羅延一面二臂右手作拳安腰。左手持輪胸前橫安之。梵天四面四臂。摩醯一面二臂金剛合掌。准彼圖摧一切魔段。是第四禪頂魔醯首羅歟。若爾者此傳未得其意。若第四禪頂天者。尤可居中央。何居脅士位乎。爾者今摩醯首羅者。可畫伊舍那天像。護摩軌說彼天像云。左手持卻波羅坏盛。右手持三戟創。淺青肉色。三目忿怒。二牙上出。髑髓為瓔珞(云云)可知之。 此三天(等)者。梵天金剛薩埵主大曼荼羅故為佛寶那羅延天觀自在菩薩。法部主故為法寶。摩醯首羅虛空藏。主平等性智故為僧寶。僧翻一味和合。四曼義以三昧耶曼荼羅配僧寶。是又約平等義也。蘇悉地等說金輪為佛部主。觀音為蓮花部主。金剛手為金剛部主。當段以金剛薩埵配佛寶。聊似相違。三部三寶次第有別意趣歟。可思之。 問。何無三身配釋乎。答。一義云。三身者非法報應三身。三菩薩身云三身。三寶三身可訓之。或義云。法報應三身也。法寶法身。佛寶報身。僧寶化身。作三寶配釋其義自顯故別不釋之。 此三寶者(等)者。明三寶能生義。毘盧舍那菩提心是也。菩提心體有覺知德名佛寶。有軌持德名法寶。有和合德為僧寶。是名同體三寶也。從此出生三菩薩身。是名別體三寶也。四曼義云。問。約此三寶。佛處具法僧。法寶處具佛法。法寶處具佛法耶答。具爾也。問如何具乎。答。佛寶為總有軌則軌持之義者此法寶也。所成於六大僧寶也法寶有覺了義佛寶所成於六大僧寶也。僧寶有覺了義者佛寶。為總有軌界軌持之義者法寶也。此約三寶各具三寶云也(云云)三寶相融義准此釋可思之。 三法兄弟者。簡俗兄弟云法兄弟也。 以事顯理者。以三天事顯三尊理也。 問。約俗門三天父母誰乎。答。智證難義云。此三人誰其父母(云云)未決之。廣可勘諸傳。問。智證難義云。圖畫儀則何故如弓。其正義何(云云)此疑云何可決之乎。答。未決之。若表世天未滿之義歟。例如云半字教也。問。小野僧正護摩達磨云。南池僧都口決曰。天三兄弟者。(一)(二)自在天(三)各治三國土。當唐國。自在天配日本。倭云(云云)此事如何。答。梵天配夭竺歟。誠以無相違。伊舍那配日本。就日本記有習歟。那羅延配唐土。所據未詳。 已上第十四三兄弟段了。 文爾時四姊妹女天(等)者。前段舉三兄弟顯三寶。當段舉四姊妹女天表四德波羅蜜。其第一(等)者列名。胎藏曼荼羅文殊院安此四尊。皆是日天眷屬也。大日經疏第五云。誓耶譯為勝頂。微誓耶譯云最勝頂(云云)又云。阿爾多者無勝義。阿波羅爾多者無能勝義也(云云)。 亦有曼荼羅(等)者。中央畫都牟盧天。或抄云。此翻降伏勝上云(云云)四方圖四姊妹。祕藏記尊位云。後母2嚧(亦黑色持棒)左阿耳多阿波羅耳多。右肥者耶半者耶(已上四使者皆肉色共持棒云云) 嘉祥仁王疏中舉八部阿修羅中。須彌山下有四大阿修羅。第四名兜牟樓。與當段別也。 都牟盧者。或義云。日天也(云云)此義難思。當段四姊妹之兄也(云云)而疏第五云。南置日天眾。在八馬車輅中。并二妃在其左右。所謂誓耶微誓耶譯云勝無勝也。(云云)依此釋。惹耶微惹耶日天妃也。都牟盧四女兄也。何以都牟盧為日天乎。今四女兄故安中央。不可云日天也。 如廣經所說者。七卷經第三云。復有四賢聖。異口同聲說自心明曰。薩鍐(二合引)說此心明已復說曼拏羅成就法。當畫曼拏羅。圓滿如月輪。分其四門列於四位畫彼四賢聖。東位囉帝。其身紅色手持弓箭。南位摩囉尼。其身黑色手持利劍及契吒哥。西位嚩囉呬。其身金色手持寶藏。北位悉提迦尸。其身白色手持拶沙迦及刀。於其四門各畫標幟○(文)指此文歟。 表瑜伽中(等)者。五尊像依宗叡圖。都牟盧天住法界定印故云表毘盧舍那佛也。前常波羅蜜當惹耶。右手作金剛拳安服。左手持五股杵。金剛不壞故云常波羅蜜也。右樂波羅蜜當微惹耶。二手外縛二頭指豎合如寶形。雨寶安樂故云樂波羅蜜也。左我波羅蜜當阿爾多。二手結大羯磨印當心。自在業用故云我波羅蜜也。後淨波羅蜜當阿波羅爾多。右手取蓮花左手作拳安腰。如蓮本淨故云淨波羅蜜也。 文唅字真言(等)者。以下釋一字心。波羅蜜者到彼岸。表果德故云因不可得。著我修行雖善事感有漏果。無我修行獨達實相理。故云即成實相般若波羅蜜也。若契無我理。世間出世隨心成就。威德自在見者皆歡喜。所出言詞一切所求諸人皆從其命敢不違越也。 已上第十五四姊妹段了。 理趣釋經祕要抄第十一 延文元年十一月十七日。於傳受席記之了。 大法師賢寶 明曆三(丁酉)林鐘上旬於觀智院加修覆畢(改杲快)權少僧都了深(生二十四)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