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網戒本疏日珠鈔卷第二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輸入者 韋小燕

第三攝教分齊

疏。一是化教二是制教者問。大師判教既立五教。今此異門更有何答。祖師所判隨時建立。起信疏中總立四宗。一隨相法執宗(此小乘教)。二真空無相宗。三唯識法相宗(此二始教宗有二門)四如來藏緣起宗(含終頓圓三教)楞伽心玄記。標或四或五。具立四宗。一有相宗。二無相宗。三法相宗。四實相宗。如次全同起信疏說。其五教門。一宗判教。一代綱領統包。然約宗判即成十宗。愚法小乘開六宗。故開合在緣。義理皆成。今此化制義亦示。隨戒經教判教相故。隨門極成義無乖違。彼四五教約就義理淺深以判。此約折伏攝受以明。各有司存。互攝諸教。然五教是宗家元意。判教大宗。綱領綱目。總別成滿。杜順大師創提玄綱。至相大師繼精毛目。賢首尊者盡理研竅。清涼大現資成圓備。圭山禪師歸投讚仰。教理極成。豈有加乎。
問。此之二教。與彼五教有相攝耶答。有。門且雖別通會無異。化制二教各有大小。四宗五教。初一皆小。餘並大眾。化制二教。大小隨應其相可知。即成五教各有化制。亦是化制各有五也。
疏。說諸因果理事等法者。若約小乘助道法等是因。預流果等為果。世俗諸法是事。寂滅空理為事。四阿含等所。
為墮罪。餘即如名。此且就比丘戒。其尼戒中五篇總有三百四十八戒。其七聚者。一波羅夷。二僧殘。三偷蘭遮。此云大障善道。四波逸提。五提舍尼。六惡作。七惡說。後二開吉。約身語故問。此七聚中攝幾罪耶答。偷蘭惡作‧惡說三聚。廣攝因果輕重諸罪。即與篇門少同多異。自餘四聚大同篇門。良以篇門果罪‧急要判其攝罪。聚門不爾。通一切故問。何是蘭相答。偷蘭有二。一正業偷蘭。是即果罪。此有三品。上品破輪盜四錢等。中盜三二錢等。下盜一錢等。二方便偷蘭。即是因罪。亦有三品。初篇生近方便是上。彼以方便‧殘下近是中品蘭。二篇生次名下品蘭。惡作惡說攝罪相者。初二篇生遠方便罪‧提等所生遠近方便。及諸果吉。是等皆是吉羅所收。縱意念吉無不皆攝。果偷蘭有方便吉。隨應惡行惡說所攝。其六聚者。前七聚中惡作‧惡說合為一聚。合只有六。攝罪分齊不異七聚。
疏。起信等行者。直約大乘。是信精進念定慧等即十信行。若約小乘。是五根力。
疏。制教令其雙離遮性者問。遮性者何答。礪律師云。障道之業不出性遮。言性惡者。如殺婬等。無問聖教禁以不禁。作則是制。體是不善。障道招報。損害深重。故曰性惡。言遮。

第四顯所被機

疏。初中有二。先約權教至皆是所為耳者。此之一段即為二門。如文中分。先權後實。然權實教義理深廣。今先略明權實之義。然後消釋疏之文相問權實二教者何答。一宗良判五教差降。依此往分權實歷然。如來所說一代諸教。此五收攝。無不窮盡。今先明五教。次判其權實。言五教者。一愚法小乘教。佛為小根所設之法。墮機狹劣教亦不深。七十五種分為無為之相。六識三毒為彼諸法之因。所離則六道因果。所得是果向十類。二十部黨諍論是也。二大乘始教。機分五性。教立三乘。性相別論。理事不即。定性無性永不成佛。百法盡門。三性窮法。決擇分明都無諍論。深密‧瑜伽等所說是。三大乘終教。一性成佛無五性別。真如隨緣作諸法相。三性二諦。空有相即。真妄和合成第八識。智體冥如全是常住。涅槃‧起信‧寶性等是。四頓教。一切所有唯是妄相。一切諸法唯是絕言。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五法三性並泯。八識二空雙呵。階位皆亡。佛不俱絕。淨名默理。起信言等是。五一乘圓教。四種法界圓滿具足。事事無礙。相相融通。十十無盡。重重帝網。一多即入。九世相融。同時相應。主伴圓明。十玄緣起。六相圓融。信滿入玄。三生究竟。十身具足。融三世間。一斷一切斷。一成一切成。如是等義窮法玄底。諸佛靈府八萬根本。即花嚴是。此名五教。次權實者。此有二門。一約成佛盡不。小及始教並是權教。終頓圓三皆是實教。二約融法盡不。前之四教皆是權教。別教一乘以為實教。三乘一乘對判亦爾。清涼大師多依前門。兼以後門。香象大師多依後門。今此經疏依初門判。此經是終教。故判為實教。雖傍舉權教正唯在實教。已分權實。
後稍疏文。定性二乘等者。此簡非器。三乘定性為三。三乘不定為一。第五是無性。是名五性。立諸眾生隨應性差。不過此五。是權教意言以彼於此等者。此明非器所以也。何故非器。今此戒經正明一切受戒成佛。定性無性並無此義。故非今器。菩薩種性下明其所為。初明正為。其不定性等者。明兼為也。或通伏難。其意易見。五種種性俱此所為者。正立義也。實教此門無機不受。故不簡非器。直明正為也。以許佛性皆悉有者。出所以也。何故皆器。終教之意。一切眾生皆具佛性。必可成佛。是故皆器。今此戒經是終教宗。是故判爾。故經下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當當常有因故。有當當常住法身又云。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又云。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淨者依此等文故。此經宗。一切成佛無有遺餘。與涅槃經其義全同。以於此身下。會釋定性無性名義。於中先釋定性。謂。有難言。若一切眾生皆此所為者。何故教中有定性二乘。若許成者豈得名定。故作此釋。非謂寂後等者。遮餘家執。以執彼宗定性二乘灰身入寂。不還生故。今此教宗。入滅二乘隨其劫限心想還生。界外迴心受菩薩戒。故云爾也。其不定性非如定性。此世不迴故立此名。起信疏云。若不定種性。未入無餘前既有迴心。此不待言。若決定種姓。未入無餘前定不迴心。要入無餘方有迴心。以二乘人本來不得無餘依涅槃界故問。何故定性此世不迴答。根未熟故。有此機故。如法花楞伽寶性等說者。法花經第三云。我於餘國作佛等。楞伽經云。三昧酒所醉。乃至劫不覺。酒消然後覺得佛上身寶性論中。廣明無漏界中有三種不思議變易生死一聲聞。二緣覺。三大力菩薩是也。等者等取餘經論。勝鬘經‧無上依經‧佛性論等是也。又為謗大乘下。後會無性有情名義。謂。有難言。若佛成者何云無性。故引教文通釋此難。即引二論。佛性論中具出二義。謗大乘故。教不了故。寶性唯出一義。即謗大乘故。此則論中自會難也問。無性會通論自有文。定性會通出何教文答。此亦非大師私所判。即上所引法花楞伽等經論。文據顯然。故云爾也。餘義如前說者。其不定性此世迴心。即如前權教中說也。此約大途。若細言之。此實教中有正有兼。各亦二重。一此世他世相對。此世二類俱為正為。界外迴心以為兼為。二於此世中。漸頓相對。菩薩頓入。此為正為。不定種性即是兼為。是故一切眾生皆是所為者。此終教意。不簡此世他世遠近。皆有佛性。故總以為此經所為也。
疏。要須深心懺悔等者。具七遮者戒受不受。諸師異解。今大師意。懺悔除滅現身受戒。引文會違至下可明。
疏。從初發心十信已還者。意取信前及信初心。以為今經受戒正機。中心已後猶非正為。以無初心不修戒行入中心故。況終心乎。
疏。十信初心受此十戒者。彼經既云。信想菩薩初受法。故今得意引云初心。又彼經云。初發心出家。欲超菩薩位者。當先受正法戒明知。彼經初受戒位在信初心。而亦不遮信前具縛。此中受十戒者。且約具分言之。初心機根有不堪者。亦曲許受其一分等。故彼經云。受一分戒。名一分菩薩。乃至二分三分四分十分。名具足受戒此亦信位初心不可關中心等。
疏。入位已去者。終教大乘。初住已上立為其位。十信唯是位前之行。非是位也。

第五能詮教體

疏。唯以名句文為體者。唯識論云。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此名句文彼語聲上屈曲之相。雖依語聲。詮表義理唯有名等。故此三種以為教體。
疏。唯以音聲為體者。聲是實法。從種生故。彼之名等屈曲詮表。唯是聲上分位假立。尋其實體。正是語聲。
疏。十地論云說者以此二事說等者。音聲‧善字以此為二。演義鈔云。音聲即聲。善字即名句文。
疏。前三通小乘者。即前能詮及歸實門。小乘宗中。薩婆多宗。發智本論。語聲為體。婆沙二說。即當初二。彼評家義。以聲為體。正理‧顯宗名等為體。經部‧成實語聲為體。探玄一云。依薩多宗。諸德三說(乃至舉二說已)因前二說。諸德合取以為教體唯云諸德未指誰師。然大疏中。以雜心。俱舍為四法為體之義。且俱舍云。牟尼說法蘊。數有八十千。彼體語或名。此色行蘊攝此雙舉二說。謂。語及名等。大疏云。然俱舍意情無去取。若取其雙存。即合四法以為教體探玄‧大疏。並明小乘有此三說。廣說如彼。
疏。有無俱難可知者。於此四句。合一之上亦作四句。謂。有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且空有者。控玄云。空不異有。有是幻有。幻有宛然。舉體是空。有不異空。空是真空。真空湛然。舉體是有。是故空有無毫分別空有雙存。有無並亡。是故大乘合四為體。舉一全收。無敢局滯。四句有二。聲等四句。空等四句。不可混濫。
疏。謂光香等一切諸法等者。探玄一云。一切諸法悉為教體。此亦二種。一有為法。二無為法。以無不能令生開覺故。
疏。經中香光飲等而作佛事者。維摩經下卷菩薩行品說。阿難聞香。自昔未有。便問世尊。世尊為答。是維摩詰取香積佛飯。因問。久如當消。淨名為說。乃至滅除一切諸煩惱毒。然後乃消。阿難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飲能作佛事。佛言如是如是。阿難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樹而作佛事。有以佛衣服臥具而作佛事。有以飯食而作佛事。有以園林臺觀而作佛事。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而作佛事。有以佛事而作佛事。有以虛空而作佛事。眾生應以此緣得入律行。有以夢幻‧影嚮‧鏡中像‧水中月‧熱時炎。如是等喻而作佛事。有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淨佛土‧寂漠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如是阿難。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阿難。有此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十卷楞伽第四等中亦說此事。恐繁不引。大疏云。香積世界。飡香飯而三昧顯。極樂佛國。聽風柯而正念成。絲竹可以傳心。目擊以之存道。既語默視瞬皆說。則見聞覺知盡聽。茍能得法契神。何必要因言說。
疏。能詮所詮等者。上之五門並舉能詮。今此亦取所詮義理以為教體。
疏。論云契經體性等者。探玄引此文已解云。以義依文而得顯故大疏釋通所詮所以云。若不詮義教文何用。故通取所詮成契體此則教義成故也。
疏。說聽心識更互為緣等者。汎明唯識總有二門。一一分唯識。唯是生滅事識一門。如始教明。二具分唯識。生不生滅和合成立。真妄共和。理事該通。以為唯識。如終教說。今此中體是一分義。此亦有二。一本質教。二影像教。不簡本影皆是心識。探玄云。眾生心外佛有微妙色聲等法。由聞者善根增上緣力。擊佛利他種子為因。於佛智上文義相生。為本性相教。由佛此教增上緣力。擊聞法者有漏無漏善根種子。聞者識上文義相生。為影像相教。二十唯識論云。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是即護法論師義也。然今此中就其正意。總約說聽相對之門。以明本質影像之義。若細言之。說者聽者各有本質影像教體。先言說者本影教者。法衡鈔(第一。過榮釋良賁仁王經疏)云。謂。如佛言諸行無常。由悲願力擊動大圓鏡智相應淨識。現文義相。妙觀察智託此為質。變於影像文義之相。觀機說之。即以鏡智所變文義而為說者影像教體此中意說。如來第八無漏淨識。為佛悲願之所擊動。乃變現彼所應演說文義之相。託此第八所變文義。以為本質。即其如來第六淨識變於影像文義之相。妙觀察智觀機說法。影像文義隨宜顯現。此乃如來本質影像二種教體之相貌也。後言聽者本影教者。法衡亦云。若諸凡聖託佛所變文義為質。各自本識變有漏聲。而為聽者本質教禮。各自耳識‧意識。變影像聲。而為聽者影像教體。聽者意識緣變於聲。聲上屈曲名句文相。及所詮義。皆為教體此中意說。地上菩薩及地前人。二乘凡夫。聽聞如來所說法者。託佛第八所變文義。此為本質。彼凡聖人各自有漏第八本識變有漏聲。等覺已前一切聖賢及愚夫等第八識體。皆是有漏。未成無漏。故其一切所變諸法亦皆有漏。是故雖以如來所變無漏語聲語聲為質。而於其自第八識者。唯變有漏音聲語言。此乃聽者本質教也。其自耳識正聽法者。聞法之人。自己耳識。託自第八所變之聲以為本質。即變有漏語聲而聽。非唯耳識變有漏聲。亦其有漏第六意識緣佛聲時。亦非親緣佛無漏聲。託佛第八所變音聲。以為本質。自第八識變有漏聲。其聲即似佛所變聲。乃以此聲為其本質。變影像聲緣聲名等。此等並是聽法之者影像教也。此乃聽者第六意識。既緣變聲。其聲之上屈曲高下名句文身。及所詮義。皆是影像教之體也。法衡亦云。佛所說法。聲是無漏。無垢淨識所變現故。阿難聞時而不親得佛無漏聲。託彼為質。自第八識。變有漏聲似佛無漏聲也。此有漏聲。從自識內聲種生起。自之耳識託有漏聲。而為本質。變影像聲。亦是有漏自第六識緣佛聲時。亦即託自第八所變聲為本質。變影像聲此聞法人乃用三識。第八是變有漏之聲。以此即為其本質故。耳識託彼變影像故。第六亦是自第八識所變聲二變影像聲。及成聲上名句文故。依此三識乃成一具聞法之事。為所化也。良賁法師釋仁王經我聞言云。謂。宜聞者善根力故。本願解力。如來識上文義相生。是他利他善根所起。名為佛說。聞者識心雖不親得。然似彼相分明顯現。故名我聞法衡解云。聞者等者問。佛無漏識現文義相。名為佛說。其聞法者稱為我聞。若得如來識上文義。即是聞者心外取法。乖於唯識。若不得者何稱我聞故此釋之。聞者識心雖不親得佛無漏教。然仗佛變文義為質。聞者自心變現文義。似佛所變文義之相。分明顯現。約相似義聞佛所說。故稱我聞。由此昇攝波喻經中。佛以樹葉置於手中。謂阿難言。我已所說法。少如手中葉。未所說法。多如林中葉。故佛如來決定說法說者聽者既各有其本質影像二種教體。雖有二種非無兼正。故法衡云。然說者教質正影兼。為利有情。從於淨識現文義故。聽者教體影正質兼。耳識意識能聽法故今玄記中。能化所化本影相對。約正以論。玄文中云。眾生心外佛有微妙色聲等法者。佛有無漏十八界法。其中舌根是說法具。聲界法界即是所說三乘之法。此色聲等即是無漏清淨之法。故云微妙。言聞者善根增上緣力者。此中且舉善根為相。然細言之。亦兼聞者本願樂欲聞法緣力。此二緣力為增上緣。言擊佛利他種子者。擊發能化如來慈悲大願力等種子為因。生起說法等事故也。言佛智上等者。如來無漏第八相應大圓鏡智。此識智上所變文義。此名如來本質教體。若言影像。即如前明。故良賁云。親光等言。佛身具有蘊處界。故由離分別名無戲論。豈不說名無戲論。謂。宜聞者善根力故。本願緣力。如來識上文義相生。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為佛說遇榮解云。謂。宜等者。以信惠等善根緣力。本願樂欲聞法緣力。此二緣力為增上緣。有增上力擊動如來慈悲願力。決定於無漏識上。應三乘機現文義相。是佛往昔三劫所修利他善根之所現起。名為佛說三乘法也聞者識上有本有影。先其本者。宜聞之者仗託如來第八所變無漏文義。以彼為質。聞者有漏第八識上變現有漏之聲。此之聲相是聞法者善根種子而所生起。是謂聞者本質教也。玄記之中略無此體。言由佛此教增上緣力等者。此舉聞者影像教也。謂。聞法者自第六識緣佛教時。於彼如來所變無漏本質教上託彼為質。自第八上亦乃變現其音聲相。以此所變音聲為質。自第六識變影像聲。此乃擊發聞法之者有漏無漏善根種子之所變起。聽者意識緣變音聲。其聲上有屈曲高下‧名句文身‧及所詮義。此等並是影像教體。其自耳識於自第八所變聲上。即自意識變影像聲。此聲之上即有名等。此名句文意識所緣。其之耳識。及明了意識等。即緣於聲。如此等事。皆是聞者所得所緣影像教也。此就以佛為其能說。以餘凡對為能聽者。成立如此本影等義。若於自餘聖凡之中有說聽者。准例亦爾。若約此事分本末者。說者為本。聽者是末故良賁云。若就根本能說者心。若取其末能聞者識問。玄記所引。二十唯識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者。義意云何答。法衡解云。展轉者更互之義。二識者佛識眾生識也。謂。諸眾生有信智決定。由此信解如來所說。為增上緣。有增上力。擊動如來本願慈悲。如來有悲願決定。愍念眾生。於佛識上現文義相。由悲願力為增上緣。有增上力。令諸眾生識心之上文義相生文相可見。探玄記中十重教體。第四緣起唯心門體。於中二門。本影相對。說聽全收。本影對中總舉四句。一唯本無影。如小乘教。達磨多羅等諸論師多立此義。二唯影無本。如大乘終教。護法親‧光等諸論師。皆立此義。三唯影無本。如大乘終教。龍軍‧堅惠等諸論師。並立此義。四非本非影。如頓教中。龍樹‧提婆等宗多立此義。對今戒疏。有無有由。唯本無影如今初三。亦本亦影即今第七。非本非影既是頓教。今此戒經多說終教。是故疏中不立此門。或可。攝在今第十門問。唯影無本既是終教。今經亦是大乘終教。何故疏中不立此門答。今疏第八已後三門並是終教。是故今略不舉唯影。無別所以。
疏。經云我說識所緣等者。識謂八識。亦通心數。即是彼彼之見分也。言所緣者。即是相分。通本及影。攝相歸見。故作此說。此中見分當自證分。以約合四為二門故。探玄十三云。所變相分無別種生。能見識生。帶彼影起。如解深密經‧二十唯識親所緣論具說此義此是十重唯識之中第二攝相歸見識段。今疏所引即深密經。玄記所指即此文也。
疏。莫不悉皆唯是真如等者。前七門是事唯識。今此之門會事入實。縱具分識。真如隨緣與妄和合。是在纏相。今唯歸淨性。染淨相虛故。前一分識。佛本質教唯是淨識。聞者之識通漏無漏。此門歸真。萬法如故。探玄云。謂。彼一切差別教法悉從緣起。從緣起故必無自性。無自性故即是真如。是故虛相本盡。真性本現。唯是真如。
疏。九無礙門等者。此理事無礙。性相融故。
疏。十雙泯門等者。由理事雙存無礙故。理事形奪互亡兩泯。此門意也。此十門中初之三重是小乘教。後七門乃大乘教。於中第四至第七重。此之四重即是始教。大乘出體。後之三門並終教門。上約全簡以明分齊。若約全攝明分齊者。前三通小。即如前陳。具前七門是始教意。十門具足乃終教義。今此戒經是終教宗。故立此十明其體性。兼通始教。有攝括故。然止唯在大乘終教。又上卷經文大明無相。其中乃有頓教之義。由此義故。少分可有通頓之義。故今第十出體門中密可攝之。宗家所判亦通同教。況於爾前所有門乎。賢首大師所製諸文。出教體性建立多途。起信疏中總立四門。探玄‧心玄俱舉十門。今此戒疏亦立十門。祖師本意隨教立門。教既五階。門亦有限。探玄十門具盡五教。全攝全簡其義應知。起信心‧心玄及今疏等所立正意唯至終教。雖立十門。唯是當教已下分齊兼攝而已。未必明其頓圓之義。起信論疏其義亦爾。或密收攝後教。以言總包括故。如彼起信。第四宗中總攝終頓及圓教故。然今戒疏正是終教。不遮少分密通頓教。諸文出體開合具略同異非一。恐繁不陳。
疏。菩薩三聚淨戒為宗者。辨今經宗。諸師異說。略舉八家以顯同異。一今疏法銑‧道璿‧法進。並以三聚淨戒為宗。二勝莊師云。心地法門為所詮宗。惠岳法師所立亦同。三樸楊師云。此經以佛性因果為宗。亦云。以三聚淨戒因果為宗此立二義。然見釋意。三聚因果正為其宗。佛性唯是三聚之佛性故。四太賢師云。此經正以心行為宗。五明曠師云。依體護持。趣期圓果為宗。六道熙鈔云。修因戒善能得勝果為宗。七頂山記云。頓制木叉為宗。八與咸師意。性無作假色。為五重玄中宗之一分。故彼注云。無作之體既是事體。於五章內乃屬宗中所明因行此之三師並解天台疏。然彼疏中唯舉三重玄義。釋名出體及以料簡。五重玄中無宗及用。故諸記家。或以義立。或作會釋。上來八家。明曠‧頂山語異意同。此二亦與樸楊後義大同少異。諸師之中。或有宗趣合以為宗。今大師釋宗趣分明。總別炳然。總不離別。別要依總。總別相資以成戒宗。若對大部及一品全。宗趣隨應可有別異。今即別行一卷。故以三聚為宗。若諸師中或就品全。如太賢師。或亦如今。見彼彼疏。
疏。創起大誓等者問。受隨分齊云何指定答。開宗記云。舊云。謂。從歸禮訖至在前而去。判之為受。終盡一形。所有二持局以為隨。又解。若據辨體。第三羯磨一剎那前。判之為受。在前而去。終盡一形。說以為隨。中間說相等事通受隨。今解。第三法前。根本加行者能辨體。說之為受。第三法後。所有說相等事。皆名為隨。此中雖有領納。但是領隨。非別辨體。不為受。又此非由在受座上。說名為受。以望法體。體恒別故此中三解。初二古師。第三即是彼疏主解也。今疏受隨。准彼可思。即同東塔律師義也。
疏。事防三業等者。事戒是隨相門。歷緣對境建立持犯故。理戒即離相門。泯絕三輪亡持犯相故。
疏。初是所受戒法等者。戒律大綱不過此四。故南山律師行事鈔初建斯四科。為宗領袖。今祖大師宗造修下建此四條。寔是菩薩戒宗之大綱。大乘律藏之妙旨也。所言法者十方三際如來所制。行者所受菩薩大乘三聚戒法。其數無量。遍情非情。通漏無漏。包括二諦。今攝空有。該囊三性。統收五法。森森萬法。重重塵界。無不皆有。無不咸遍。虛空法界窮十方三際。皆是如來制法所互。淨戒所託。其量廣多。其相深妙。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三乘賢聖非所測量。是名戒法。所言受者。佛子創發大菩提心。期成二利。起願立誓金剛堅固。此時依彼戒師羯磨等緣力。納上戒法在佛子心。故無邊戒法來入身中。總發圓滿有懸防之能。萬行從生成當果之因。防發之事功歸種子。是名戒體。其戒相者。體上所顯可行之相。三業十支狀貌分明。輕重開遮品類歷然。無邊律儀量等虛空。無盡戒相事遍法界。八萬六萬託相略舉。十重六八括要且列。是名戒相。其戒行者。依體修行。隨願運造。三業之行四儀之修。防非止惡作善益物。遍虛空界盡未來際。是名戒行。南山師云。戒法戒體戒行戒相戒相法門有其二種。一行者德備。如鈔序明。二持犯相別。如隨戒篇。四科同異彼此可見。
疏。成三迴向者。探玄七云。有三種迴向。謂。以善根迴向眾生。迴向菩提。迴向實際又云。迴向有三。初約理者。捨相曰迴。入理名向。二約三利生者。得理不證曰迴。大悲隨有救生名向。三約菩提者。所修善根不願三有二乘名迴。正趣無上菩提曰向菩薩大心所有善根。一一皆用此三迴向。探玄云問。何故須三迴向耶答。此三有多義。略論十種。一約菩薩心有三心故。起信論云。菩薩心有三。一直心。正念真如故。二深心。樂修一切諸善行故。三大悲心。救拔一切苦眾生故(此當今疏發三聚心)。二約成菩薩三聚戒故。謂。律儀離過向實際也。攝善廣修向菩提也。攝生大悲向眾生也。是故法集經云。若菩薩捨於三聚迴向之心。菩薩不應共住(已上此一當疏修三種行。餘八略之)第七釋題。
疏。在家所持不名梵行者。在家五戒唯離邪婬。不禁正婬。故非梵行。此約小乘。大乘不爾。
疏。不妨意惡不破諸見者。聲聞唯防身語業非。不防意罪。此就事戒。若離相戒。小乘機劣一向不能。故不破見。
疏。具三業等者。防業是隨相門。破見即離相門。花嚴經云。若戒是梵行者。為戒場是戒耶。為十眾是戒耶。為問清淨不清淨是戒耶。為戒師是戒耶。為三羯磨和尚是戒耶。為剃髮法服乞食是戒耶此梵行品。說十法觀明十住行。其十法者。身‧身業‧口‧口業‧意‧意業‧佛‧法‧僧‧戒。一一徵破摧見入理。疏所指者是戒梵行。此證破見入理之義。其防業者。義自顯故。今梵網上云。若佛子戒非非戒。無受者十善戒無師說法。欺盜乃至邪見無集者。慈良清直正實正見捨喜等是十戒體性。制心八倒一切性離一道清淨此亦離相破見入理也。
疏。梵本經中皆名毘盧舍那等者。探玄三云。盧舍那者。古來譯或云三業滿。或云淨滿。或云廣轉嚴淨。今更勘梵本。具言毘盧舍那。盧舍那者。此翻名光明遍照。毘者此云遍。是謂光明遍照也行願記云。梵語毘盧舍那。此云光明遍照。此就新梵語翻也。若準舊梵語翻。毘盧遮那。此云遍一切處寂。屬法身。盧舍那。此云光明遍照。屬報身。若准梵文。但新舊別。非分法報之異。故舊譯花嚴總名盧舍那。唐譯經中。皆名毘盧舍那。即三身十身。通名毘盧遮那。今此中用即法報通稱。此最為正。況此宗中法報無異。同是一源。不同諸教有為無為別。又據此大經及一字頂輪王經。釋迦毘盧及一切義成等皆是異名。故知三身更無別稱。但是古德義說也今此戒經是三身門。非是十身舍那之門。是故毘盧約就自他二受用身配釋而已。
疏。然有二義等者。此是汎爾明二受用。今經教主是他受用。具如下明。
疏。為簡餘經等者。二重相對。一對餘經簡。然餘亦有盧舍那說。今約多分釋迦云爾。二對餘品簡。然若有餘亦舍那說。故置等言。義未決定。故置應言。法銑師云。既經名下安盧舍那。唯此一品是舍那說。餘品理是釋迦說也。
疏。菩薩者備如常解者。探玄二云。菩薩者。依佛地論及無性說論等。總有三釋。一云。菩提此云覺。是所求也。薩埵此云有情。是所度也。從境為名。義言。若從心稱。應言悲智。二菩提如前。薩埵是能求。謂。求菩提之有情也。此約人法為名。是心境為目。三菩提如前。薩埵此云勇猛。謂。有志能。於大菩提勇猛求故。
又智論云。薩埵或云眾生。或云大心。即是上二義也。
疏。信等五十心者。不立等覺。法雲攝故。除妙覺地。標因位故。若約當果。剋在佛地。
疏。十地論中等者。證地前諸位名地。加之深密經中建立七地。攝束諸位。地前名為勝解行地。此亦良證。持三聚戒經五十心。捨二種死得佛果故。是故立以心地之名。解釋心地諸師異說。天台師云。菩薩律藏遍防三業。心識意體一名異。三業之中意業為主。身口居次。據勝為論。故言心地又云。品名菩薩心地者。亦是譬名。品內所明大士所用。如人身之有心。能總萬事。能生勝果。為大士所依。義言如地也與咸解云。心字解法喻。前文直以心意識三而言心者。從法釋也。今文如人身有心者。所總義以為喻也。地字從喻。取能生所依義也。亦可。從法約實相理地也。文中無之義亦可通樸楊師云心者分二。一自性清淨心。亦名真如心。二離染心。亦名生滅心。以其微塵雜染。則制之以罪名。毫末乖真。則防之以分齊。故名心也。地者從喻得名。若一切受持戒者。皆能自利利他。讚嘆隨喜。亦如大地荷負一切地名地也道璿釋廣。恐繁不引。太賢師云。唯識萬德從此生長。名為心地法進師云。心地三賢。心謂十住十行十回向。地者十地良以上卷地前名心。十發趣心。十長養心。十金剛心是也。十聖名地。體性平等地‧體性善惠地等是也。是故作此釋也。法銑師云。心者即是信等五十心也。地者與所修行為勝依持。令得生長。故名為地。心即地故。故名心地此與今疏全同。傳奧師云。心即所修所發之心行。謂。信等五十心也。地即所依所成之地位。謂。三地也。地前總名信行地。見道名淨心地。修道已上通名如來地。地有生成賀載之義。故以喻之。
本。然依下傳譯門。□以序□所牒為本。今此所所釋。存本品目。故釋心地而亦存別題。舉戒本故。凡今經題諸文不同。與咸師定天台意云。梵網經菩薩心地品。義寂師云言。大第菩薩戒本者。若具存本名。應云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十重四十八經戒心地品第十。後人為單存戒本故。改云大乘菩薩戒本法銑師疏上八字同前。次下云說菩薩心地品。傳奧師疏上八字同。說心地法門品菩薩戒本。太賢師二處少異。宗要牒云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品。古跡上卷。上八同前。心地法門品第十。利涉牒題即同古迹。但云第十一為異也。樸楊上八字同。菩薩心地戒品。道璿亦同。法進亦爾。但加第十之言。上宮王本上八字同。菩薩心地品第十。諸師所覽。及世流行。此等異本。不能具舉問。題目異說。何者為正答。加減既區。正不難知。然今疏傳譯門所舉題目。可是本翻時題。且依此為定。餘家題目義理不乖。當時流行。俱有司存。

梵網戒本疏日珠鈔第二
于時建治二年歲次丙子六月十一日。於南都東大寺戒壇院記之
花嚴宗沙門凝然(春秋三十七)
于後弘安六年癸未六月二日於同寺院治定之訖
沙六凝然(春秋四十四迴)
寶永三年龍舍丙戌五月二十五日書寫此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