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網戒本疏日珠鈔卷第十一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輸入者 韋小燕 從此已下釋十重文。此乃第一波羅夷篇。十重戒本即為十段。言半頌者五言半偈。即以一字為一戒故。第一殺戒。第二盜戒。第三婬戒。第四妄語戒。第五酤酒戒。第六說過戒。第七自讚毀他戒。第八故慳戒。第九故嗔戒。第十誹謗三寶戒。其十重禁戒名也。諸師立名與今取立有同有異。至下可明。 第一殺戒 疏。故瑜伽云若有問言菩薩以何為體等者。彼論四十四云。菩薩如是以所修悲熏修心故。於內外事無有少分而不能捨。無戒律儀而不能學。無他怨害而不能忍。無有精進而不能起。有靜慮而不能證。無有少惠而不能入。是故如來若有請問。菩薩菩提誰所建立。皆正答言。菩薩菩提悲所建立今變其言取要而引。太賢所引文言亦爾。加之莊嚴論第二云。菩薩以大悲為體。是故極勤利他。雖入阿鼻地獄如遊樂處。菩薩如是於餘苦中豈生怖畏。 疏。乖四攝行者。菩薩攝物必有四種。一者布施。運心普及稱之為布。輟已惠人故名為施。二者愛語。音聲屈曲表彰名語。聞者悅樂故目為愛。三者利行。行是所修之行。即是因名。利乃所得利益。是即果稱。因謂現法輕安定等。果謂當來所得涅槃。並皆名利。有所益故。四者同事。同者等也。事者事業。謂。與有情等修行業故名同事。菩薩若欲攝化有情。始終起盡不過此四。斯則化一有情有此四次第也。行相云何。若欲化彼先行於施。即隨於彼所須。外財金銀等物及以內財手足等類。隨求皆與。由隨意與故。諸有情親附菩薩。是名施攝。既親附已。次以愛語悅豫彼心。令其受道。由行愛語。令所化生心起愛慕。歸依菩薩。既歸依已。次教修行。是即隨彼機性差別。而教行彼三乘等行得自乘果。或亦令入一乘佛果。起利行已。次與所化同其事業。為令彼修故要自作。由此四事攝諸有情。不增不減故有四也。此四即是利他之行。若害生命總違四攝。是故如來制此戒也。 疏。彼要待犯已方制婬戒等者。開宗記第二判制四重之次第云。易為喜犯建在初明。非直此文殘等類爾。故僧祇云。初戒成道五年冬分第五月十二日犯。即是十月二十七日。餘之三戒並是成道六年冬分。盜戒第二半月十日。謂是九月十日。殺戒第三半月九日。謂九月二十四日。妄語第四半月十三日。謂十月十三日。以此文證足彰次第南山師云問。同是出家法不異故。有何三眾與僧不同(下眾殺戒在初不同具戒)解云。下眾前五猶本何義。次第二種不同答。出家所□要斷煩惱。道分所障勿過於欲。故婬在初。俗不修道斷婬非分。畜妻行福不妨世善。或求慈行有壞殺害。故偏制約。以全斷故。若爾三眾智分應婬在初。亦全斷故。有人解云。人同方便行道。少分似同而別。有人言。年小惑微婬惱未發。不妨無慈故殺在初。有人言。小學未通教非極制。現所禁者從俗無過(已上戒疏二上)開宗記云問。此為憙犯婬戒在初。五十如何以殺為首答。古昔多解皆不允當。今申正義。智者應思。但以五十等戒不假犯請。依本業道以殺為初。具戒奧廣必待犯請。憙犯前明婬戒居首聲聞戒相婬居初者。此就具戒成此次第。五八十戒順本業道故殺在首。非今對簡。 疏。息風名生依身轉等者。汎言眾生二門立名。一隨轉理門。約息風等。二真實理門。如五蘊和合名為眾生等。今此且舉隨轉理門。殺生亦爾。下引涅槃具有二門。若唯約就息風之義名眾生者。但順世俗義不盡故。南山律師亦約二門。相州律師直就五陰。故彼師律疏第二云。五陰實法中假立眾生名。斷於五陰為殺生此依成實。雖是小乘近實理門。然成實意。一念之中不成五陰。相續心中即成五陰。起心緣境初一念心。唯是心王無有心所。次剎那中想數即起。其次剎那受數生起。第四念時行心即生思業成就。其後心中色陰形相成身口業。如此必經多剎那心五陰成立。是故亦必經多剎那相續之念成立眾生。由此義故。殺生之事就斷眾生相續連持命根為言。然其命根依五陰住。陰實命假。命根斷者必由陰斷。是故殺生啻就陰斷。薩婆多部及大乘宗。一念之中即成五蘊。十大地法及遍行五必俱起故。故一念中即成眾生。東塔懷素律師云。舊解不然(破相部法礪律師義)今解息風名生。依身心轉隔斷不續。名為殺生。人名別於蘊上建立。或復生者即是命根。謂。以要心隔絕他命。乃至一念應生不生。故僧祇第四云。人者有命人趣所攝。奪命者令彼命根不相續四大分散。是名奪命。此文復云。人者從初識至後識而斷其命嵩岳定賓律師云。崇云舊解不然。今解息風名生。隔斷不續名為殺生。或復生者命根名生。隔斷名殺。今詳涅槃第二十卷。為闍王說息風名生。闍王俗人不達法相。謂。言息風名之為生。世尊遂依隨轉理門作如是說。若據實理。羯邏藍等根未滿時息風不轉。豈不名生。若不名生殺應無罪。故婆沙二十六說。羯邏藍等根未滿時息風不轉也(已上節宗義記第四)今疏釋名。且先約就隨轉理門故。舉息風以結其名。然據實義。即就五蘊和合為言。故證文中具有息風‧五陰二門。法銑大師具舉二門。故彼文云。所言生者即出入息。故涅槃云。夫眾生者名出入息。斷出入息故名為殺。我等諸佛亦隨俗說。說名為殺。又五陰和合假名眾生。若壞五陰名為殺生。亦涅槃云。眾生佛性住五陰中。若壞五陰名曰殺生。若有殺生即墮惡道此以所引涅槃經文即成二門。今疏所引亦是同文。明知今意必有二門。然且隨俗故約息風。法銑亦云。善生經云。若有說言。過去已滅未來未生現在無住。云何名殺。一念不殺微塵不壞。若一念不殺云可言殺。是義不然。何以故。雖復現在一念不殺能遮未來。故得名殺。若有說言。色是無記命亦無記。云何殺已而得殺罪。是義不然。何以故。如是身命是善惡心器。若壞是器遮於善惡心故。是故得罪。若有垂終其命。餘殘有一念在。若下刀者。是得殺罪。四分亦云。從初識至後識而斷其命。律攝之中必死而殺不得夷罪違經律也。加水之露斯之謂矣。經文又云。或有說言。若心在善無記悉得殺罪。是義不然。何以故。非惡心殺不得殺罪。若使他殺。受使之人到已更以苦毒而殺。口勅之者唯得作罪。受使之人兼得二罪。作以無作太賢師云。若中彼壽盡剎那殺如何得罪。文殊問經說得同罪。以加彼苦緣具足故。廣說如彼此中義意如文可見。 疏。息斷名殺入滅盡定豈是死耶者。入滅盡定都滅六識。心識猶滅況有耶。既無有息。故舉以問。 疏。以後起時息還生故者。彼之聖者。厭患六識緣境勞慮事是麁動。滅其心心所入三昧定暫時止息。然隨時限即必起出。其時有識息亦還生。出定之時氣息必生。有此義故。在定之時即名眾生。不例殺生問。何故此定名為滅盡答。彼所應滅心心所法即都盡故。名滅盡定。此定立名差別非一。或亦名無心定。此對心王彰名。此定即滅彼心王故。雖亦滅數而就勝故。亦名滅受想定。此約滅彼受想二種心所彰。雖亦滅盡餘心所法。偏厭受想。受想二數即是諍根。生死因故亦名斷受定。離受散動故問。此定總滅幾心心所答。總相言之。其所滅法即二十二。遍行別境各有五數。及善十一。並心王一。是故總為二十二法。若別約就諸識言之。此滅盡定即必滅前之六識之全及亦第七。滅卻染心。前六相應諸心所法。並染末那諸心所法。皆悉滅盡。此即滅定所滅分齊。彼小乘宗唯滅六識心心所法。小宗不說第七故問。此滅盡定以何為體答。小乘宗中毘曇所說。離色心外非色非心為滅定體。成實論宗。心識盡處數滅無為為滅定體。今大乘宗。以其無漏厭心種子二十二法為此定體。謂。彼聖者從麁至細漸漸次第厭患六識心心所法。直至最後有二剎那。第一剎那即是微心。深厭六識心心所法。次至厭患最末後心一剎那時。即熏得其二十二種。厭心種子功能之上假立滅定。由此義故。此二十二種子之法是此定體問。何等之人得滅盡定及不得耶答。三乘無學及以有學即得此定。然於其中亦有不得。無學之中如來必定得此三昧。驎喻獨覺及聲聞中俱脫羅漢俱此定。以得上八根本定故。部行獨覺‧惠脫羅漢不得滅定。不得上八根本定故。以彼唯得近分中間斷惑證果故不得也。非唯不得滅定。亦不得神通等。有學之中。小乘初‧二兩果之償得滅定。以欲界惑未斷盡故。第三果中身證那含即得此定。於第四禪根本定中。一一別斷欲界九品修惑盡故。非身證者不得滅定。唯得初禪。未至定力斷盡欲惑得不還故。大乘有學頓悟菩薩入初地時即得此定。若漸悟者。俱脫羅漢‧驎喻獨覺‧迴心向大‧地前諸位即有此定。未迴心時已得之故。有學身證漸悟之者。亦即地前諸位有之。自餘無學惠解脫人。部行獨覺。有學之中非身證人。此之三人迴心之後入初地時方得此定問。有何所以聖入此定答。小乘聖者厭功慮故即入此定。菩薩大人求功德想。此定無心寂靜湛然。似大涅槃功德法故。以求此故入此定也。如來大覺功德圓滿。自然任運入滅定也問。此之滅定漏無漏何答。毘曇宗中滅盡定體一向有漏。是非想地界繫法故。成實論宗滅定之法一向無漏。體是數滅無為法故。大乘宗中此定唯是無漏之法。不屬界繫問。入滅定者。時節云何答。毘曇宗中。欲界眾生入定時分。極遠住者不過七日。若過七日出定即死。段食養身唯七日故。上界眾生已離段食入滅定者。能經多時而不過彼一期報分。若過報分出即死也。成實宗中即異毘曇。入滅定者定力持。縱經多劫出亦不死。而亦死者。以本命報垂盡之時入滅盡定。入定之間定力持身。出定即死。報分盡故無定力故。今大乘宗即淨影云。大乘法中。諸佛菩薩所入滅定時無限齊問。此滅盡定出時云何答。久修之者。任運出定得定自在。所以任運。若是初修未自在者。依先期願能出此定。將入之時作期限故。滅盡定相略知如此。巨細之相具如別章。 疏。問此報息滅等者此問是乘前答而起。前答之中。約就出定之時息生。成立滅定非死之義。故今約就後報後息生以為問端。 疏。答以命根斷故等者。入滅定者命根不斷。是故必在一期報中。今此殺生命根已斷。此世報命亦已隔斷。雖彼當來異熟報中息必生起。即是他世不關此世。是故不例滅定之事問。何名命根答。唯識論第一云。然依親生此識種子。由業所引功能差別住時決定假立命根此乃彼第八識名。言種子之上。即有連持。不斷功能。令眾同分住時決定。或經百年或千年等。是故於彼功能之上假立命根。非是實法。不同有部離色心外別有命根。論中深破彼實有義。然後成立大眾正義。即此親種功能之上假立命根。此有三法。即壽‧煗‧識。名言種上連持功能一期不斷。名之為壽。賴耶相分名之為煗。煗即色也。第八現行名之為識。此之三法未必定三。無色界中無有煗氣。而有餘二。有色界中即有煗氣。有煗之處必有餘二。唯是於一第八識上義立三法。非有別體。如四正斷一進上立。是故三法不離第八。其中識者第八自體。三法是所連持。名言即所連。持彼福非福不動三業。是總報業亦是能引。引生第八總報果故。異熟第八即名所引。然彼能引唯是先業。即是行支發在過去。名言種子是果支攝。現在有體故業所惑。種子之上有連持能。假立命根。大乘唯取此現在法。是故先業望此種子。即是有力增上緣也問。報者是何答。報者果報雜云異熟。因是善惡果是無記。因果體異故名異熟。熟者因果。果熟之體異業因故建此稱也。無記有二。有覆無記。無覆無記。今此異熟無覆無記。無覆有四。今是其一。四無記者。異熟無記。威儀無記。工巧無記。通果無記。四體即是無覆法也。 疏。殺既從緣必無自性等者。殺不孤起必由因緣。殺心為因力等為緣。總而言之。即下所明通別十緣是故成殺。緣生之法皆無自性。既無自性豈有殺罪。若實有殺背無自性。故舉此義以致問也。 疏。答有無自性罪者。一切諸法本無自性。無自性故即必從緣。由從緣故諸法生起。所生諸法既從因緣。由因緣故無有自性。今此殺罪其義亦爾。無自性故必從因緣。從因緣故即得殺罪。故無自性成此殺罪。非唯成殺。由無自性亦彼當來所受果報無自性故。從緣即感彼三惡趣。所有若果所以有也。殺罪可怖不可不防。罪性雖空業果不亡。從因緣故無自性故。非唯殺罪諸法皆爾。無性緣生緣生無性。依他二義是其事也。似有無性無性似有。相反相成互違互立。此殺罪事委細言之。約就因緣等無間等四緣明之。依他二義依此門故。 疏。既自心變眾生等者。眾生外無唯識所變。五蘊和合假名眾生。尋其實體即是自心。眾生既假何實有罪。是故舉之以為問也。 疏。答還自心變罪等者。一切諸法。三界六道。依正二報。染淨體用。莫不皆是自心所作。眾生既是唯識所變。是故於彼所殺生上自心變罪成其穢業。非唯自心變罪成犯。亦於來世感其苦果。即是自心之所變現。以此罪業必受果故。 疏。問知殺性空殺應無罪等者問。此之問意。與前殺既從緣必無自性等有何差別答。前問唯約法體無性。不論行人知與不知。今此問者就知性空以為問端。是故與前全別不同。由此義故答中即約知不知明。不可混濫。言空是治罪法者。治法有二。一已作之罪過緣造罪。所作是因緣和合空無自性。改悔懺洗無不除滅。是故性空治之方法。二未作之罪罪障無性不可造作。故此性空成治之法。今約未作罪門為言。故次文意。若了空寂不可行殺。悟解深勝不迷著故。若行殺者非是悟空。以迷倒心妄行非故。迷心顛倒謂是無罪。即是愚癡撥無邪見。不了性空即見有罪。遇緣犯罪是猶可救。不解性空而謂無罪。所作罪惡不足可救。上來五重問答之文。義和科中立其名云。一通入定同殺妨。二通後報非死妨。三通殺生從緣無罪妨。四通殺自心生無罪妨。五通殺生性空無罪妨也。此乃遣疑之樞要顯理之門戶。斯五問答始終周盡者也。加之法銑師云問。殺既從緣則無自性。無自性故應無有罪答。罪雖性空迷情執有。故有罪根。若證空理悲心行殺。如仙預王則無有罪。二十唯識問曰。若彼三界唯是內心。無有身口外境界者。以何義故。屠獵師等故害豬羊得殺生罪。是故應有外色等境答曰。死依於他心亦有依自心。依種種因緣破失自心識。此偈明何義。如人依鬼毘金舍闍等。是故失心。或依自心是是故失心。或有憶念愛不事。是故失心。或有聖人神通。轉變前人心識。如大迦旃延令婆羅王見惡夢等。又毘尼中有一比丘。夜踏菰皮謂殺蝦蟇死入惡道。是故偈言。依種種因緣破失自心識。故死依他心亦有依自心。以依仙人瞋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故殺餘眾生。此依他心死問。五陰生滅此不至彼。云何受報答。善生經云。是義不妨。何以故。我法或有即作是受異作異受(後生報也人作天受)無作無受(約第一義。無自性故也)汝意若謂異陰異受。云何復言相續不斷。是義不然。何以故。譬如買毒乳中至醍醐時故。然殺人若言是業何處住者。住過去中待時待器得受保報。如人眼藥。藥雖消滅時到則發。又如小兒初學事。雖念念滅無有住處。然至百年亦不忘失。過去之業亦復如是。雖無住處時至則受。若能通達是事。是人則能獲無上果(已上麁字注言並彼文也)此中即有二箇問答。初問是同今疏五箇問答之中第三問意。而答之意陳其異門。此問答者總明業因。後之問答即陳來報。並是精要引以養神。 疏。一是受菩薩戒人等者。若漸悟者受其小戒。未迴心者犯殺生等。唯犯小戒非違大戒。未迴心前不成大故。何況小機未受小乎。若頓悟者發大乘心。先受聲聞小戒之者。是即遍學別受菩薩。即隨有違犯菩薩戒。遍學門行即大乘故。若全未受菩薩戒者。雖作殺生非是違犯。唯是業道違理而已。若已受者。作樣方便然後捨戒。捨戒之後正殺彼生。此人唯有前方便罪無其果罪。已捨戒故。正殺之時還同未受。若人退大向小作罪。既非菩薩故無違犯。是亦還同未受戒者。 疏。二是住自性等者。此中可攝重苦受緣。是故文中置等言也。以顛狂重苦俱非自性故。 疏。三無開緣等者。此乃利生方便。開緣如下通局門中具引瑜伽戒本。今疏通緣立此三種。義寂‧太賢通立五緣。斯迺開合出沒異耳。具如前明不遑重陳。此三緣中隨闕一種全無有犯。三緣必具即成犯也。此之三緣既是通總。故通十重四十八輕八萬威儀無量戒等為其犯緣。今此且約十重為言。 疏。地論五緣一是他身等者。十地經中第二地文。具明十善業道之相。然十不善各有犯緣。經說其相。具緣非一。今十重中隨應取彼。此中所引即殺業道。十地經文如論所舉。即十地論第四卷云。果行離有二種。一者微細。心念害故。二者粗重。身行惱害故。如經是菩薩尚不惡心惱諸眾生。何況於他眾生起眾生想。故起重心身行加害故。於中麁行有五種。一者身。如經他故。二者事。如經眾生故。三者想。如經眾生想故。四者行。如經故起重心故。五者體。如經身行加害故釋曰。此中意念名為微細。身業顯著名為麁行。以麁顯故即具五緣。控玄記十一云。果行離者正離殺業。爦因成樣故名為果。離此所作故名果離。有二。細約念惱尚不曾有。況麁約身害是則亡言第二緣事者。即是眾生也。今疏直名眾生。取殺眾生相麁顯故。是故論中名之為事。第四緣行者。故起害主意中行故。今疏改之直名害心。第五緣體者。諸緣滿足殺業究竟。果罪正體故立此名。今疏唯名正加害也。 疏。對法論亦五緣等者。具云大乘阿毘達磨集論。無著菩薩造有七卷焉。陳那菩薩造其釋論。安惠菩薩本釋糅之。名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有十六卷。處處引言對法論者是本論也。引言雜集論者即釋論也。又本釋總通言對法論。義亦無妨。故有引爾。對法論第四云。又殺生等。應以五門分別其相。謂。事故。意樂故。方便故。煩惱故。究竟故雜集論第七牒此文已釋云。殺生等事者。謂。有情數非有情數。如其所應依此處所起殺生等。意樂者。謂。於此事起此想意樂。及起當作此業道意樂。方便者。謂。此作用或自或他發身語意。煩惱身。謂。貪瞋癡如其所應或總別。究竟者。由彼彼方便如是如是業道圓滿。或於爾時或於後時。於此義中。殺生事者謂有情數。意樂者謂此想及必害意。方便者謂為害故加刀杖等。煩惱者謂貪等。究竟者謂彼眾生由方便故。或無間死或後時死今疏引云對法論者。即是雜集論之文也。本釋具建此目無妨。對法論明業道具支。由此五緣故成業道。釋論委悉如文可見。十地‧對法相對言者。地論眾生是彼有情。地論眾生想及以害心。即對法論意樂一種。此意樂中含想與其害意故爾。地論正害即對法究竟。地論他身對法中無。對法方便及以煩惱地論俱無。二論所說有無開合相對檢校其事如此。 疏。合此二論通具七緣等者。第一他身獨出地論。第五加刀杖。第六有三毒。唯出對法。自餘四緣二論俱說。合此二論具立七緣。犯相因緣即無所闕。況加通緣無不備足。此戒犯緣諸師異說。天台明曠並立四緣。一是人。二人想。三有殺心。四命斷便犯。彼師所立。唯殺人趣得波羅夷。餘趣犯輕。是故犯緣唯舉人趣。緣中無其他身‧刀杖‧三毒三種。以隨略故。利涉法師建立五緣。一者是生。二作生想。三起殺心。四動身口。五令彼命斷。此中無有他身三毒。義寂法師建立五緣。瑜伽論五十九。十惡業道各有五相。一事。二想。三欲樂。四煩惱。五方便究竟。此與對法業道五支其相是同而開合異。依彼五相立殺五緣。一眾生。二眾生想。三殺心。四煩惱。五加害命斷。此五之中略無他身。依十地經有他身故。太賢法師依雜集論業道五支為今五緣。法詮大師建立七緣全同疏主。智首‧南山等諸律師。於殺人戒立五犯緣。一是人。二人想。三起殺心。四無方便。五命斷。小乘律中建立三趣以攝六道。謂。人‧非人‧畜生是也。天‧修鬼‧獄合為非人。唯殺人趣是波羅夷。餘趣即輕。或偷蘭遮以波逸提。是故犯緣必就人立。今菩薩戒疏主等義通其六道。殺即重夷。是故犯緣總就生立。此且約凡。其餘聖者殺等犯夷或得逆罪。 疏。闕通緣可知者。三緣之中隨闕一種。於所作事一向無罪。然於其中闕第一緣。唯有業罪未受戒故。闕第二緣。未狂等前有起方便。即得輕垢。始終狂等一向無犯‧闕後之緣反生功德。法銑師云。若闕初緣無違教夷有業道罪。故善生經云。俱有二人同共作罪。一者受戒。二不受戒。受戒者罪重。不受戒者罪輕。何以故。毀佛語故闕第二緣。若未狂前已與方便合有輕垢。若始末皆狂則都不犯。故律云。癡狂心亂痛惱所纏。闕第三緣。若為救生反成持戒。故清淨毘尼經云問。頗有犯戒名尸波羅蜜耶答言有。若菩薩多益一切眾生不自觀戒。如是毀戒是尸波羅蜜法銓建立三種通緣。次第相貌全同今疏。是故闕緣義意亦同。 疏。二應得輕輕垢謂以善心等者。如四分律中說。婆求河邊比丘修不淨觀。厭惡此身與刀于人令殺自身。彼即善心厭身故爾。今即其例。然彼教人令殺自身。令此厭身直害自身。既非他身亦是善心。是故唯犯輕輕垢罪問。此輕輕垢及前重輕垢。為是方便罪為究竟耶答。是究竟罪非方便罪。本心殺自不望他故問。一切闕緣可皆方便。此闕初緣何非方便答。一切闕緣未必皆因。然多是因亦有非因。即如今此輕重輕垢。是故唯云輕垢不言方便罪也問。輕垢罪中有幾階降答。輕垢罪中因要分二。若對夷罪唯是一品輕垢罪耳。然於其中委細別。今方便輕垢有重中輕。究竟輕垢亦有三品。方便之中有夷方便。有輕垢下所生方便。夷生是重輕生即輕。二篇所生亦有同罪。輕垢階降具如前明問。教人殺自得何罪耶。若云重者既非他身。若云輕者。既得教人豈是輕乎。定義如何。答。教人殺自是輕垢罪。教人殺他雖是可重。望自罪境既是非他。故罪可非重。受教之人事亦不定。所教有戒彼即得重。無戒無犯。二類雖異能教唯輕。以非他故。 疏。此中有癡前有嗔故等者。此中厭身違背正理。前門惡心即是嗔恚。是故二門俱有煩惱。故其六緣皆悉具足。謂。自是眾生有眾生想。即起殺心加刀杖等。有嗔或癡即命斷也。然是自身非對他人。是故此犯唯輕垢也。 疏。為法滅身為生捨命等者。為法滅身如雪山童子半偈投身等。至輕垢第六不能請法戒疏文之處具可是之。為生捨命即如薩埵王子與身餓虎等事。亦至第十六輕垢借法規利戒疏處具可陳述。疏文等言即是取毘楞竭王雪山童子等。對上為法滅身故也。 疏。若不捨反得罪者。不為法捨身違攝善法戒。不為生捨身違攝眾生戒。前之惡心厭身二殺即是俱違攝律儀戒。前二作犯反成止持。後一作持反成止犯。 疏。此中非直無三毒等者。為法及生棄捨身命。是則無貪善根為性。既非惡心故無嗔恚。心住正理與智和合。見解不謬慧悟自在。此則無癡善根為性。由此事故無有愚癡。雖有五緣既無煩惱亦非他身。是故此事一向非犯。雖是他身若無煩惱本無有罪。何況自身為生為法無彼煩惱。正見相應與智和合。是故反成最上持問。此第三句亦闕第六何闕初中而出之耶答。此句闕二實如來難。然不可置第六之中。今且置此。闕初之中以明成持不犯之相。而其正意唯初二句成闕第一緣之義也。 疏。一若諸趣相差俱得等者。如欲殺人畜生來替。於畜生上作作人想殺。或欲殺畜人趣來替。於人趣上作畜想殺。此等俱是得波羅夷。雖是諸趣相望境差。而望有情即非想差。是故諸趣相差皆重。就緣有情之心想結故。又就一趣中亦有相替。欲害張人王人來替。即於王上作張人想害則得重。欲殺犬畜畜來替。於畜上作犬之解。害亦犯重。並望有情結其罪故。此於一趣各各相替。非是今段諸趣相望。若約業道諸趣境差。及各趣中異類相望俱非本罪。纖塵微渧心境各差。不成本罪。或是輕少或即無罪。隨事約相其義不定。大小二宗義門皆爾。今菩薩唯非眾生。諸趣相差皆是重夷問。今此菩薩所持殺戒。與彼聲聞所持殺戒約趣輕重其相云何答。聲聞戒中所殺為三。人及非人畜生是也。殺人是夷。殺害非人是偷蘭遮。於畜生中。殺能變形畜生是蘭。殺不能變犯波逸提。今菩薩戒害六趣生皆波羅夷。不同小乘隨六趣生分其輕重。又境想之中立其五句。一人作人想殺得重夷。二人非人想。三人非人疑。四非人人想。五非人非人疑。此之四句並是偷蘭。且欲殺人非人來替。於非人上作人想殺。得偷蘭遮。想雖不差而境來替。境既不當所期之體。是故唯得偷蘭遮罪。然此偷蘭。異境已前緣人欲殺。約此而結。其餘想心及以疑心境差等事准例可知。大小相狀有此異也。 疏。二若非情來替有二罪一畢竟不知是非情等者。欲殺有情非情杌木來替其處。於非情上作有情想。乃致其害。此是闕境總相事也。說中第一損害之後。畢竟不知是非眾生問。此門結罪是重方便。為結闕境已前緣生。欲殺之罪為得闕境已後杌作生想之罪此門罪體前後合結故重方便。既云約心。此則闕境已後之事。而非唯是亦取對生。彼此合成是重方便問。闕境已前得何罪體答。唯約爾前是輕方便。心境雖具是加行故問。此結重方便者。方便有幾種。重下方便有其三種。謂重及中輕方便也。輕垢罪下亦有三品。名之上罪‧中罪‧小罪‧方便之相如前已明問。此重方便。與闕初中重輕垢罪有何差異答。前重輕垢是究竟罪而非方便。此重方便即是因罪非究竟罪。有此異故立名亦別。若論罪體彼此是同。品位分齊事相當故。中輕方便中輕輕垢相當亦爾。如彼聲聞三品偷蘭。各有因果品類相當。此亦同然。其相易知。若輕垢罪所生三品。與今十重所生方便其相不同。簡擇可知問。闕境已後。唯對非情縱有殺心。境非其體。何於杌上結方便罪答。雖是闕境殺心深重。菩薩戒中專制意地。是故約心結重方便。二十唯識苽皮良證。 疏。此但為闕境者。犯愆成就不過心境。果罪不成即由緣闕。其緣闕者心境闕也。闕心名心差方便。闕境名境差方便。心境互闕罪非果重。故重方便或中輕等問。心境俱闕有其罪耶答。心境俱闕通犯無犯問。其相云何答。心境俱闕總有二種。一境闕心半闕。是即有罪。二心境全俱闕。此是無罪。言半闕者即疑心也。如欲殺生非情來替。於非情上即起疑心。為生為杌。疑謂為杌即是闕境。疑謂為生非是闕心。疑雖通二且取謂杌。以為雙闕。微細言實是半闕。言全闕者。如欲殺生非情來替非心所期。所殺之境即是闚境。具所替杌即知非情。是故即非得罪之心。即是闕心分明。即知非情杌木。是故心想一向全闕。此門本無半闕義故。 疏。二若次後知是非情等者。此門於杌作有情想。殺已知非。以此為異。餘同次前。准比可知。 疏。故闕彼緣得此三罪者問。此第二緣是眾生境。闕此緣者即非情替。此三罪中第一罪者即重夷。諸趣相差皆有情故。何故第一言闕緣耶答。今此闕緣方便罪者。正在後二非是初一。是故疏云以七緣不闕故然今相從言得三罪。又雖有情非本期境。異境相替暗當眾生。是故緣具得波罪夷。既非本境。約此義邊是故類攝在闕緣中。然剋體性非闕緣攝。 疏。若於上三位兼起疑心等者問。所言疑心即是想差別。次下文明闕第三。廣明疑心闕第三緣。是想差攝。今闕第二即是境差。何故此中舉疑心耶答。總相而言。疑心即是想差中攝。然今此中兼帶明者。疑通兩邊。為生為餘。既通緣生是非想差。取此義邊故今明之。疑心之事必有之故。不互生杌疑不成故問。疑三罪中後二可爾。初之一疑諸趣相疑皆是有情。七緣不闕何此舉之答。相從舉之。又取一分邊全同也。前想中准知問。何故此中後之結罪與前想中後二罪異。想中後二如次重中方便罪故答。想中後二皆有情解。此中後二既是疑心。為生為杌。取緣其非眾生義邊。是故得罪。如次與前階降有之。 疏。問此中闕心與後位等者。通舉三種。本想上疑故云此中疑有雙闕。其中舉一故云闕心。闕第三緣生想之中有想有疑。疑亦雙闕。亦舉其一故云後位。俱是闕心義須問也。及闕境者。即是此中三種疑心。所對異境言前位者。疑心所兼三想異境。彼此所對俱是異境事須問也。 疏。答此於異境起疑等者。前問有二。答亦隨二。先答後問。即此於異境等言是也。意云。彼此所對俱是闕境。而其能緣即有差別。此是疑心之異境。彼乃本想之異境。是故彼此有差異也。 疏。疑當異境等者。此答初問。意云彼此能緣俱是疑心。而所對境即有差殊。此是異境上之疑心。後乃本境上之疑心。是故彼此有差別也。 疏。問何故雙闕唯疑非想者。能緣心闕‧所緣境闕是名雙闕。此之雙闕唯在疑中。想之行解唯緣一方不互兩邊。想疑二法俱能緣心。何故行相單雙不同此問意也。 疏。答以想無雙闕等者。今單雙闕明得罪事。然想心中緣在一向不通兩邊。若闕心境一向無罪。非判罪義。今既判罪故無雙闕。疑中行相非情來替是故闕境。為生為杌。既謂為杌。是故心闕。疑心能緣非唯一邊。是故心境二法雙闕問。若單雙闕明得罪者。疑心之中謂為生者寔乃結罪。此是單闕唯境來替。心不差故。謂為杌者即不得罪。境既來替心亦闕故。雖云雙闕罪由緣生。何故今言罪由雙闕答。此義不然。疑是猶預心不決定。不同想心。決定謂是疑謂為杌。雖有此心事不決了。猶預之杌非一向故。即非一向有互生義。是故為杌。猶有其罪不可定言一向無罪。是故雙闕即得罪也問。若疑為杌疑故得罪。疑謂為生此生之心即非決定。非決定故可全無罪。何故由此得其罪患答。雖非決了既是謂生。正是得罪成犯之境。是故約此即得罪也問。為生為杌各得罪耶答。雖有兩邊。其得罪者總合互通以判斷也。唯是一罪無有別結。是故想心之中雙闕一向無罪。有罪無雙故無雙闕。疑心之中心境雙闕。就緣兩門通合得罪問。次下闕第三緣之中。可有此單雙闕問耶答。下不可有如此問答。闕第三中想是闕心而非闕境。疑雖兩緣而非闕境。故闕下緣想無雙闕。與此無別不可混亂。 疏。是故單雙二闕各三合為六罪者。想上三罪。一波羅夷。二重方便。三中方便。疑上三罪。一波羅夷。二中方便。三輕方便。故云六罪。 梵網疏日珠鈔卷第十一 建治二年九月五日。於東大寺戒壇院述之 沙門凝然 于後弘安六年九月二十五日。於同寺再治刊正 花嚴宗沙門凝然 寶永三年龍舍丙戌中秋晦日書寫此卷了 右筆亮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