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網戒本疏日珠鈔卷第三十二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輸入者 韋小燕

利涉疏下卷明篇聚同異云。聲聞□□□□篇□聚三十九十篇雖不同。□□□□眾學。七滅篇雖不同同是輕□□□□罰不同。懺則作法有異。今□□□□同彼初聚此第二篇合彼四聚。□□□□者皆言對手。良為菩薩制法□□□同聲聞隨事別制此七篇者□□□□且四分戒本所說戒有八篇。一四波羅夷。二十三僧殘。三二不定。四三十捨墮。五九十單提。六四提舍尼。七百眾學。八七滅諍。此八篇中總攝比丘二百五十戒。□□□□除二不定故云七篇。以此七篇攝為□□□□何故不攝其二不定答。二不定者。□□□□定定賓律師解二不定戒文已云。□□□□中不得定懺何罪。故不得入篇。又無懺□□□□此義故除二不定。若依南山律師□□□□不定罪其體吉羅。故事鈔云。□□□□是突吉羅彼約所疑罪故不入也。法銑師云問。何故此戒不同涅槃具有犯。但有二篇答。涅槃善戒□□□□菩薩受聲聞戒。故依聲聞具彰□□□□此戒經通於道俗。是故相從但□□□□聚故不同也此中意說。出家菩薩□□□□五篇。故涅槃菩薩具說五篇。五□□□□同聲聞。今經總通道俗制之。是故以道從俗所持唯立二聚。在家□□□□有□篇差別階降。是故從彼通□□□□立輕重二篇問。涅槃善戒五犯相□□□□涅槃經第一明菩薩護五篇戒。如羅剎乞浮囊塵許不與渡海。具文可至下下處引。其善戒經五犯相者。彼經所說□受五戒十戒具戒。然後受得彼菩薩□□□□菩薩必是出家。已受具者無不皆爾。未受菩薩戒前必受具戒。是故菩薩必護五篇。由此事故。彼經所制出家菩薩具有五犯。故彼經云。若比丘為求罪過聽菩薩戒。不信受者不信教者。及不成就優婆塞戒不成就沙彌戒不成就波羅提木叉者。不得聽菩薩戒。聽者□□□□若比丘犯波夜提罪不慚愧。不生悔聽菩薩戒者。得偷羅遮罪。若比丘犯偷羅遮罪不慚愧不生悔聽菩薩戒者。得僧伽婆尸沙罪。若比丘犯僧伽婆尸沙罪。不慚愧不生悔聽菩薩戒者。得波羅夷罪。謂第八重。若有說者得僧伽婆尸沙。是故經中作如是言。不信者不應聽。不信者不應說此中亦有僧殘罪相。與彼聲聞大途無異。而亦不遮□□□□時有如此等異。今犯僧殘聽菩薩戒得夷罪者。謂第八重。此是毀謗三寶戒攝。潛輕謗妄聽故爾。與菩薩戒共和會同戒相圓滿護持備足。
疏。諸佛何故制此輕戒者。所以言諸佛者。以此諸戒三世十方一切諸佛同誦說故。經下文云。諸佛師謗聽。此十重四十八輕戒。三世諸佛已誦當誦今誦。我亦如是誦是故經戒亦云諸佛。
疏。一為護世間起譏嫌故者。佛為聲聞所制戒相。皆為防護世間謙嫌。雖是性罪總約譏嫌。今菩薩戒亦有此門。所有制戒皆護譏妨。菩薩戒宗所制本意隨順業道。而兼有此護妨之門。性罪之上所制之門。尚有護譏過之義。何況遮罪專護譏嫌。故明制意舉此義也。
疏。四調伏三業制三毒故者。起信疏釋調伏義云。調是調和。伏是折伏。則調和控御身語意業。制伏除滅諸惡行故天台師云。菩薩律儀遍防三業菩薩戒宗既防意業。意三業道三毒為本。三毒煩惱是諸惑源。彼小律中有波羅門。問佛制戒所以于阿難。阿難答云。為調三毒令盡故制增戒學。況今菩薩大乘宗。非但防護身口七非。亦即防護意三業道。非唯意三亦伏煩惱。非但伏惑亦斷惑種。非唯斷滅煩惱障種亦伏斷彼諸所知障。現種習氣二障俱盡二空理現。四智菩提三身極果。皆此戒能無不咸爾。戒具三聚無所闕故。
疏。五方便遠離十重戒故者。一切輕戒皆是枝條。並為防護根本重罪。彼小律中。僧殘已下一切諸戒。皆是四重方便眷屬。為令四重極淨光潔。守此枝條圓明淨潔。今菩薩戒其事亦爾。故輕戒令重戒滿。
疏。六增長菩薩三聚戒故者。於一一戒。令彼斷惡修善度生三聚妙行增益長養故。制此戒成滿萬行。
疏。餘如下釋文處說者。前之六意。通一一戒皆有此數無有缺減。是故六種為通制意。自此已外有別所由。或通多戒或局一戒。隨下戒戒各有制意。其義至彼見其相貌。定故懸指下釋文處。然下制意未必此中六意之外。或通或別其相不定。周疏第四明此輕戒總通制意。全同今疏舉六名義。舉此己云。此之六義戒戒通有。務使毫微雜染一念不生。清淨真心湛如空月。故名無犯義意可見。
疏。善戒地持總名突吉羅者。且地持論五云。此一切菩薩犯當知突吉羅攝此與聲聞五篇之中突吉羅罪其名是同。而其攝罪即是不同。五篇中吉唯攝自分。此突吉羅總攝一切。是故其體寬狹不同。
疏。瑜伽翻為惡作者。彼論四十一云。又此菩薩一切違犯。當知皆是惡作所攝別譯戒本文言亦爾。彼地持論與瑜伽菩薩地同本異譯。地持直舉梵名。故云突吉羅。瑜伽翻甚名。是故名惡作。古師翻此亦名惡作。故六聚門名突吉羅。翻云惡作。此中即攝身口輕非總名惡作。口言談說亦是作故。七聚門中開為惡作及以惡說。別約身口二業故爾。瑜伽論中翻為惡作全同舊譯。此兼攝語大同六聚中之惡作。今疏文云亦有惡說者。兼攝門也問。地持‧瑜伽三聚諸戒。不簡輕重總名吉羅。以論文既云一切違犯故。何故今此輕垢罪中。引彼罪名以為同體答。案彼論意總有二途。一約就通門。一切諸罪不簡輕重。不論身口及與意業。不問方便並其究竟。皆名惡作號突吉羅。由此門故。本論文云一切違犯。二約就別門。此亦有二。一麁相門。婬盜等四讚毀等四俱名波羅夷。若攝在家菩薩所持。酤酒說過亦名夷羅。自餘一切所犯諸罪皆名惡作。攝律儀中僧殘已下。攝善攝生除四重外一切諸罪。通名惡作。此是通總約就重輕二篇定分。此門即通共不共戒。謂重戒有二。一共門得。婬盜殺妄四重是也。二不共重。讚慳嗔謗四重是也。輕戒有二。一共門輕。僧殘已下輕戒是也。二不共門輕。四十四輕等戒是也。雖有共不共門之異。總約輕重二篇分之。二細相門。律儀戒中有七眾戒。其相大同聲聞七眾。其大僧尼篇聚末後即是惡作。攝善攝生二聚之中所有諸罪重及輕垢通名惡作。懺悔文中立此名故。此細相者。約律儀戒且立其稱。攝善攝生還屬通門。上通別中輕重通總名惡作者。瑜伽論文其相炳然。疏中引者取其輕邊問。通門所說瑜伽定判。今梵網經有此義耶答。今經唯分重輕二聚。然亦有其通名文義。謂十重四十八輕皆可名惡作。圓照大德以此事義問于唐招提寺覺盛和上。和上答云。梵網經中重輕諸戒通名惡作。此義有之。即經云。是菩薩十波羅提木叉應當學其文非一。應當學者是突吉羅之名。律藏所說其相顯然。是故十重通名惡作。輕戒數處大段之末皆云當學。此是自本輕戒名故。是梵網有通名義先師所傳寔有由也。其別門中麁相門者。菩薩諸戒總為二聚。此相本是梵網宗義。瑜伽論中無有其明文而有義意。雖懺悔文約其通相。律儀中戒約就共門細尋其義。何無二篇。讚毀等四既名波羅夷。自餘四十四戒即是輕戒。律儀戒中四重是夷。殘下諸戒皆是輕戒。依此義邊。是故瑜伽必有輕重二篇義也。由此義故。取經垢邊言瑜伽論翻云惡作。其細相門。隨其所應取彼義邊邊言翻惡作。
疏。善生經名失意罪者。彼經第四云。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隨落不淨有作如是二十八種輕戒。皆立此名以結罪也。一卷善戒經中說共不共四波羅夷。二四合成名八重法。說其輕戒。多分唯云得罪。若時立名號失意罪。即如說云。若菩薩不畏惡聲不護惡聲。得失意罪如此等也。利涉師云。此四十八名輕垢罪。輕有五義。一因緣輕。不由惡煩惱犯故。二果報輕。不於長劫受大苦故。三煩惱輕。於他無重於自少熱惱故。四呵罰輕。佛僧無量呵懺悔易出故。五事業輕。不妨僧羯磨遂得之數故。垢有四義。一者對塵名垢。外相名塵易佛去故。內犯名垢難洗除故。此是內犯故與垢名。二者對罪為名。垢為十重名罪壞三業故。此輕名垢惡身語故。三常行名垢。謂六垢者非此所說。四根本名垢。謂三垢等當此所說。即有三垢故與垢名。身口無重不與罪名。即輕是垢故名輕垢。仍言罪者。乃至小罪見大怖故解釋委細相狀甚明。
疏。一若依瑜伽有四十四種輕戒者。彼論菩薩地中說六波羅蜜相。一一度門各有九種故。彼頌云。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一一度中九名皆同。而其行相隨度皆別。戒波羅蜜九種相中。第三名為一切戒也。在家出家通明三聚淨戒行相。即於此中攝律儀戒。以七眾戒為其體相。以其四重四十四輕為彼攝善攝生行相。謂四波羅夷三十三輕攝善法戒中。輕中三十四已下皆在饒益有情戒中。是故瑜伽即說四重四十四輕。總而言之。九種戒相皆是三聚淨戒所攝。且別言之。一切戒說。所言四重即是今經十中後四。前重戒中已附明竟。今其四十四經戒者行相極廣。且列其名。第一不供禮讚三寶戒。二利養恭敬生著戒。三不敬耆長有德戒。四憍慢不受請施戒。五嫌恨不受重寶戒。六嫌恨不施其法戒。七棄捨犯戒有情戒。八遮罪堅持共學戒。九遮罪有緣不共戒。十性百現行不共戒。第十一求利味邪介法戒。十二悼動心不寂靜戒。十三不忻涅槃厭煩惱戒。十四惡稱譽不護雪戒。十五應行辛楚不行戒。十六罵瞋打報罵等戒。十七侵犯若疑不謝戒。十八他侵來報不受戒。十九懷忿堅不捨戒。二十貪供事御徒眾戒。第二十一懈怠耽睡臥倚戒。二十一談說世事度時戒。二十二憍慢不求禪法戒。二十四忍五蓋不捨戒。二十五貪味靜慮為德戒。二十六不許學小乘教戒。二十七棄菩薩藏學小戒。二十八佛教未精學異道戒。二十九越正法翫外論戒。三十深真實義不信戒。第三十一愛恚自讚毀他戒。三十二說正法不往聽戒。三十三於說法師毀笑戒。三十四所應作不為伴戒。三十五病若苦不供事戒。三十六行非理不為說戒。三十七不知恩不酬報戒。三十八失財等愁不開解戒。三十九求飲等不給戒。四十攝徒眾不教給戒。第四十一於他不隨心轉戒。四十二他有德不顯揚戒。四十三可訶責等不作戒。四十四應恐怖等不作戒。此是瑜伽所說輕戒。彼論戒度九種行相。即在第四十及四十一并四十二之初。就中四重在第四十之末。四十四輕是第四十一卷全分也。別譯戒本一卷即說四重四十四輕。與彼廣論四重四十四輕文言全同。然瑜伽論所說輕戒。員數多少諸師異解。憬興法師判為四十二輕。故彼抄第十六云。初明四重後明四十二輕是故彼師此數為定。慈恩大師總有二判。或四十二或四十三。然四十三以為正意故。略篡十一云。明輕戒中有四十三遁倫法師總有三判或四十三或四十四或四五即是開合差異而已。然彼正意以四十三為其定數。故彼師瑜伽記第十云。若依舊論有四十二輕戒。新論有四十三。勘當二本。舊論無第九殺盜等七支性罪一向不共。故數有四十二。新論則有。故具四十三。於中若其第八遮罪有共不共。別開為二。應言數有四十四。又若其第二十九聞菩薩藏諸佛神力不生信解毀謗中兩若。別開為二應數成四十五。而今兩處皆合故數有四十三也。此輕戒中第一不禮三寶戒。乃至第七棄捨犯戒有情戒。此下次第有其三戒。謂遮罪共學戒。遮罪不共戒‧性罪行戒也。憬興師意。合此三戒以為一戒。即可名為遮性共不共戒。是故總成四十二輕。慈恩‧遁倫合前二戒總為一戒。即名遮罪共不共戒。後一即為一戒。名性罪一向不共戒。故雖有三戒總以為二戒。是故即成四十三輕。第二十九(此依疏主之意。)越正法翫外論戒。次下文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聞菩薩藏於甚深處。最勝甚深真實法義。諸佛菩薩難思神力不生信解。憎背毀謗不能引義。不能引法。非如來說。不能利益安樂有情。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如是。毀謗或由自內非理作意。或隨順他而作是說。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若聞甚深處心不信解。菩薩爾時應強信愛。應無諂曲。應如是學。我為非善盲無惠自。於如來眼隨所宣說。於諸如來密意語言而生誹謗。菩薩如是自處無知仰推如來。於諸佛法無不現知等。隨觀見如是正行無所違犯。雖無信解然不誹謗此一段文以為一戒。即名深真實義不信戒。然或若分即成二戒。一不信深義戒。從初至而作是說是也。二不強信受深義戒。若諸菩薩乃至若聞甚深已下是也。如是分之以為二戒。是故總成四十五輕。遁倫師意兼有此義。而非正意故合為一。四十四輕已前諸師此段兩文皆合為一。疏主大師瑜伽輕戒既判以為四十四輕。加之元曉大師處判亦爾。故持犯要記云。或四十四。如達磨戒本所說言達磨者瑜伽是也。瑜伽者是論。論是阿毘達磨滅故。利涉師梵網疏第三云。地持及瑜伽論不言總數。然結別名者有四十四。多依出家菩薩非在俗常行法銑所判亦四十四。撲揚疏第四云。若依瑜伽論有四十四輕戒道璿注釋中卷亦爾。此等諸師皆判為四十四輕戒。西明法師判為四十五輕。故倫記第十云。測云即是菩薩四十五輕罪聚中第五惡作攝也此是彼師釋瑜伽論一切達犯惡作所說文也。西意數處皆開無有所合。全同倫師。兼為四十五輕之義。雖未見彼所釋之文。總相員數定可爾故。瑜伽輕戒。諸師開合各定其數如此不同。然疏主意定判即為四十四輕。此是彼論輕戒頭數。其相全同倫師兼為四十四輕之義。不可異求義可爾故。
疏。二若依地持善戒經雖有少增減大同瑜伽者。遁倫記云。舊論無第九殺盜等七支性罪一共故。數有四十二言舊論者是地持論。彼師即望四十三輕故云第九。若若約疏主即第十也。舊論既闕性罪現行。是故唯有四十三輕。憬興師釋新論性罪現行戒處云。此一段文舊論全無。翻譯漏脫。此文還至彼興師意。舊論應唯四十一輕。新論判為四十二故。義寂疏下云。地持四十四輕戒中。前三十三亦為攝善。後十一戒為利生故此是開合之異。可准倫師四十五輕。問。地持善戒與瑜伽論同本異譯。何故今疏立為別類答。若依同本唯是一數。今就異譯少有差別。由此門故立為別類。智周疏中亦為別類。全同今疏。道璿注云。地持善戒少有增減大同瑜伽。以是同本異譯故其意全與周疏同也。銑云。若依瑜伽有四十四種輕戒。地持瑜伽及善戒經同本異譯。大分相似此銑師意。彼地持等三部經論同本異譯。既是同本立為一類。不以地持善戒二部安瑜伽外立為別類。此義即與疏主別也。然法銑意。地持‧善戒‧瑜伽三部同本異譯。疏主大師其義亦爾。不遮雖是同本由譯人故有異。然善戒‧地持梵本同異。古來諸師判定非一。開元錄第十二云。菩薩善戒經九卷。一云菩薩地。或十卷。宋罽賓三藏求那跋等譯。右一經群錄皆云。與地持經同本異譯。今詳文理非不差殊。其善戒經前有序品後有奉行。地經並無。其地持戒品中有受菩薩戒文及菩薩戒本。善戒經即無。自餘之外文意大同。地持復出瑜伽。諸錄或編入論。既有差珍未敢為定。又按梁沙門僧祐菩薩善戒經記云。此名善戒。名菩薩地。名菩薩毘尼摩夷。名如來藏。名一切善法根本。名安樂因。名諸波羅蜜聚。凡有七名。第一卷先出優波離問受戒法。第二卷始方有如是我聞。次第別品乃三十。而復有別本。顯為菩薩地經。今按尋經本與祐記不同。經初即有如是我聞。而無憂波離問受戒法。但有九卷。其優波離問受戒法即後單卷菩薩善戒經是。若將此為初卷。即與祐記釋同。然北地經本離之已久。乍合成十卷。或恐生疑。此善戒經亦同地持作其三段。第一段名菩提地有二十品。第二段名如法住四有品。第三段名畢竟地有六品。祐云。次第別品者或恐尋之未審也。貞元錄第二十二文言亦爾。開元已前諸經錄中。善戒地持以為同本。且南山律師內典錄第六云。菩薩地持論十卷。(或八卷。一百八十十一紙。)北涼曇無讖譯。菩薩善戒經九卷。(一百七十二紙。)一名菩薩地經。上二論同本。宋元嘉年求那跋摩於楊都譯後至開元‧貞元二錄。評判梵本同別是非。二本別途差殊非一。然非全別亦非全同。大同少異事義難定。不同古謂全是同本。今疏主意同古錄義。賢首大師未至開元前年入滅。開元經錄製在于後。竊以瑜伽大論彌勒所說所陳。彌勒親於佛前聽聞此法乃至傳之。善戒經是如來自說。彌勒正演在世親聞全同佛說。有何妨乎。善戒‧地持雖是別本。而多是同由此故耳。是故開元‧貞元二錄移在大乘律藏之中。善戒即是如來說故。地持即是菩薩戒論故。縱雖彌勒所演說法。正傳佛世親所聞法。是故從彼置如是我聞等言無過。是故南山移此二論安于大乘論藏錄中。二論俱是說故。是同本故。今且從同本異譯義。疏主本意其義爾故。法銑解釋文分明故。彼地持論第四後半盡第五卷。即是戒品總明九種菩薩度。全同瑜伽所說。其第五卷即說四重四十三輕。彼曇無讖亦別譯出一卷戒本。即當地持第五卷也。其善戒經第五卷中說九種戒。即自性等。一切戒中說三聚戒。而無菩薩受戒作法。及以四重四十四輕戒本等相。不同瑜伽地持所說。是故九卷善戒經中。無有說菩薩輕重等戒相。然一卷善戒經中具說受戒方法。并說八重及諸輕戒。今善戒者正指此本。然古世中有九卷本上加此一卷總為十卷之者。其外亦有此一卷本流行世間。此一本者是善戒經中初卷。重既行世。今疏所指即存彼十卷本。其外名為重樓戒經者。即別行一卷者是也。古亦有九卷善戒經不加單本。其單本者別行于世。南山律師智昇師等並覽九卷本。然不可遮疏主大師覽十卷本亦覽單卷。是故今指即如此也。日本藏經九卷單卷亦別行世。近代宋朝印本藏經調為十卷。九卷之上以此單卷為第十卷。而其單卷不別行也。今疏言地持善戒有小增減者。地持論說四十三輕。對瑜伽論闕性罪現行戒故。一卷善重法即說八波羅夷。失意罪中說四十五戒。與瑜伽戒有無開合互有不同。就中八戒唯在善戒而瑜伽無。一為人所讚默受戒。二見人非法不呵戒。三與尼同道食心戒。四輕說法人戒。五所畜之物不與白衣同。六不用金銀器受飲食等。七不念恩戒。八過量床戒。此是瑜伽論所無也。其之六戒唯在瑜伽而善或無。一求利邪命戒。二悼動不寂戒。二貪定為德戒。四越正法翫外論戒。五求飲食等不給戒。六於他不隨心轉戒。此是善戒經中所無也。見善戒文。侵犯不受與他謝不受似是合制。彼雖合制有其兩相。故此二戒二論俱有。其善戒經不念恩戒。似是瑜伽不知報恩戒中合制。故文非顯了。故唯在善戒。除彼八戒六戒二論互闕互有其餘諸戒二論俱有。此等同異。善戒‧瑜伽文極廣博。對合可見。
疏。已上多分是出家戒相者。瑜伽論等九種戒相。一切戒中總說三聚。即通出家在家二分隨應皆有。然彼所說波羅夷。既為出家菩薩說不共戒。故其輕戒一具相連。多約出家菩薩說也。其遮罪共學并彼不共現行。即是多分被出家人。性罪現行。淫除出家唯開在家。餘之性罪多開在家。時亦開其出家之人。以論所說無簡別故。自餘諸戒通局之相。對文可見。恐繁不引。雖有兩通。多分本意被出家人。事義炳然。善戒經云。菩薩有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在家六重。出家八重八重既為出家菩薩。四十五種定是亦被出家人也。然其少分隨應兼被在家菩薩者也。問。善戒經意。出家受具足戒之人受菩薩戒。四重樓級漸次昇故。何故彼經意有在家菩薩答。四重樓級漸次階位。具戒之人受菩薩戒。即是漸增極滿之相。故就極勝作如是說。若兼言之。彼經意致亦有式叉已下三眾。及在家人直受菩薩不共妙戒。此亦非其頓受之義。隨應學其六法等故。又先未受五戒等直受三聚戒人。必於攝律儀戒之中成前四重共門之戒。是故還成在家之人受菩薩戒之義。是故善戒經意有在家菩薩也。善戒經云。何故名為一切戒。總說出家在家戒故。是一切戒此釋九種戒中一切戒名義也。彼經意致。具有在家出家二戒。義由茲也。
疏。三依菩薩內戒經四十二輕者。此經有一卷。是宋北印度三藏求那跋摩譯。彼經佛依文殊請說菩薩種種戒行等法。其中總有四十七戒。故彼文云。南無佛。今受尸四十七戒。何謂四十七。一者菩薩不得殺生。身口意不得念殺生。念殺生者不得為菩薩也。二者菩薩不得盜他人財物。三者菩薩不得婬妷他人婦女。四者菩薩不欺怠人。五者菩薩不得飲酒。六者菩薩不得兩舌。七者菩薩不得惡口。八者菩薩不得志言。九者菩薩不得綺語。十者菩薩不得嫉妬。十一者菩薩不得瞋恚。十二者菩薩不得癡疑。十三者菩薩不得信邪魔道。十四者菩薩不得持惡行教人。十五者菩薩當廣方便益布施。十六者菩薩不得慳貪。十七者菩薩不得貪利他人財物。十八者菩薩不得邪心賊害人。十九者菩薩不得讒擊人。二十者菩薩不得撾捶人。二十一者菩薩略取良民作奴婢。二十二者菩薩不得販賣奴婢。二十三者菩薩不得賣妻子與人。二十四者菩薩不得男女更相淫戲。二十五者不得至博戲妬女舍。二十六者菩薩不得至黃門家。二十七者菩薩不得相欺詐。二十八者菩薩不得持重秤人計侵人人。二十九者菩薩不得持輕秤欺人三十者菩薩不得持人侵。三十一菩薩不得持小計欺人。三十二者菩薩不得持長尺侵人。三十三者菩薩不得持短尺欺人三十四者菩薩不得斷棄牛馬五陰。三十五者菩薩不得賣牛馬。三十六者菩薩不得賣象馳。三十七者菩薩不得賣騾驢。三十人得菩薩不得賣豬羊。三十九者菩薩不得賣雞犬畜性。四十者菩薩不得賣經法四十一者菩薩不得至邪魔道家。四十二者菩薩不得至擔死人種家。四十三者菩薩不得入死喪家四十四者菩薩不得入酒舍。四十五者菩薩不得入羹飯舍。四十六者菩薩得人飯時心念言。我何時當布施與人令飽滿如我今日。四十七者菩薩相見心當歡喜如見父母兄弟。見他人亦爾無有異。若見人作菩薩道行當等心視之。不得言其人善其人惡。是為四十七戒。具菩薩身口意不得犯十惡。不得教人犯。亦不得歡勉人犯之。晝夜思惟。我持此戒堅住不動。會當得三術。一者得阿惟越致二者得阿惟顏。三者當得作佛此中初次第列通途五戒。次列兩舌等。總有十惡。而亦舉其種類。如嫉妬信邪魔道等。剋體言之。初之五戒即是重夷。然其第五唯是飲酒。若攝酤酒即是重戒。或取瞋恚次為重戒。足為五重。餘四十二並是輕戒。故疏簡云四十二戒。其五即是重夷罪故。故彼經所說重輕合為四十七戒。以為菩薩所行戒相。是故應言內戒經說五重四十二輕也。
疏。四依善生經除六重外別有二十八者。彼經即說六重二十八輕。六重如上十重文前鈔處具引。亦非今要。其二十八輕者亦出彼經第四。其文繁廣取要列之。一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下戒罪名皆亦如是)二耽樂飲酒。三污惡不能瞻視病苦。四見有乞者不能多少隨宜分與空遣還。五若見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諸優婆塞優婆夷等。不起承迎禮拜問訊。六若見四眾心生憍慢。七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養三寶。八四十里中有講法處不能住聽。九受招提僧臥具床座。十疑水有虫故便飲之。十一險難之處無伴獨行。十二獨宿尼寺。十三為於財命打罵奴婢僮僕外人。十四若以殘食施於四眾。十五若畜貓狸。十六畜養象馬牛羊馳驢一切畜獸。不作淨施未受戒者。十七若不貯畜大衣鉢孟錫杖。十八若為身命須臾作者。不求淨水及陸稼處。十九斗秤非法賣買不平。二十商估販賣不輸官稅盜棄去。二十一若犯國制。二十二若得新穀等。不先奉獻三寶先自受用。二十三僧若不聽而輒說法。二十四道路在比丘沙彌前行。二十五僧中賦食。若偏為師擇好過分與。二十六若養蠶。二十七路遇病者捨去。以下正文云。善男子。若優婆塞至心能受持如是戒。是人名為優婆塞中分陀利花。優婆塞中微妙上香。優婆塞中清淨蓮花。優婆塞中真實珍寶。優婆塞中丈夫之人善生經中二十八輕所列戒相。要略如此。
疏。五依方等經除二十四重戒外別更有五五二十五種制不應作者。

梵網戒本疏日珠鈔卷第三十二
建治三年三月三日。於東大寺戒壇院述之
華嚴宗沙門凝然
弘安九年六月二十四日治定
凝然
寶永三年龍舍丙戌六月六日晝寫此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