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網戒本疏日珠鈔卷第三十七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輸入者 韋小燕 第六不能請法戒 疏。輕人慢法名不敬請者。釋名既爾。是故唐本標名為不敬請法戒。然前標名。日域諸本皆名不能請法戒。法銑。傳奧立名亦同。 疏。五闕緣可知者。闕第一緣。銑云。有行闕解亦須迎供。不者小罪。闕行有解若時無具者。亦須敬請。不者小罪。故攝論云。若人戒德雖羸劣。而能說法利多人如佛世尊。應供養彼所說故相似闕後三緣。銑云。並皆無犯銑立五緣。四緣與疏同。第二知是加此故也。 疏。三約法亦三准人可知者。周云。約法者若實解大乘常住經律人不敬請則重。若大小乘各半解半未解人。不請稍輕。若唯解行小不解大乘者無犯此乃與人三品相似。 疏。大乘法師大乘同學等者。奧云。大乘法師者。悟大乘理行大乘果說大乘教故。同學者。同一師學故。同見同行即未必同師。皆約大乘之者。不許親近小乘三藏學者故。鸞鳳不應賓烏鵲故。 經。百里千里來者。璿云。明為弘宣大乘法故遠來傳授奧云。百里等者。意明在邇即不必遠迎。 經。日食三兩金者。奧云。佛教門出三界苦思逾罔極。何限三金銑云。因中云說果故言食金寂云。日食三兩金者。是就能堪辨者說。或令重法故太賢云。日食三兩金者。所重之寶亦勿惜之。何者施非聖財得聖財故。 疏。又謗佛經中有人謗辨積法師等者。 疏。三時說法者。銑云。言三時者早起‧日中‧晡時如律文中。三時入和上房諸經問義。亦同此也周云。自未證真法身未立。居地前位。理合有疑。即聞見勝便表亦何限時節。或三或六。若入初地以上。一一念中問十方佛及大菩薩一切法義。此三時者。制住四十心位人。未能於念念中問法請益。且制今日夜各三時。即日朝‧中‧晡。即夜初中‧中‧後。故云三時。以其住居凡位制。不生瞋心患惱之心。為法滅身請法也。 疏。如賢愚第一卷者。即彼文云。又復世尊過去。 言性遮者。涉云。此是性戒勸精進故。亦是遮戒息疾謗故見此戒相唯是遮罪。言麁細者。此戒即是身口二業不能請益。亦是意業不敬生瞋。並是業非麁細可知。瞋心之中非不通惑。涉云。行相麁細犯甚漸。自在寂靜似不犯故。持相極顯。能引多人成利故。言止作者。涉云。止別分別。此是作持不作獨犯故言同異者。寂云。聲聞有知廣略布薩法者。制應供給。二歲內及未解五法法應啟請。不者犯第七聚。此外不制。以自度易滿故。菩薩見有智者常應給請。以欲善無厭故。七眾同也莊云。七眾同犯大小俱制。小乘教中第七聚也此是聚門戒也。非是五篇門中所攝也。言對瑜伽戒者。勝莊師云。此即瑜伽第二戒攝。第三相如前第一戒已說此乃瑜伽當第三戒中云。若有他來語言談論慶慰請問。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稱正理發言酬對。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非憍慢制。無嫌恨心無恚惱心。但由嬾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犯(云云。不犯如前第一戒引)勝莊師言第二戒者。彼是利敬生著戒。不與今經此戒相似。恐是第一戒攝。一字寫誤可勘餘本。然第一戒唯是不供禮讚三寶戒。不與此戒正合相對。而於其中一分所攝。言第三相等者第三戒也。與第三戒正相稱也。前第一戒對論戒有二義。一云當第三戒。即引論文。一云當第一戒。唯指其戒不引論文。上第一戒即對論第一戒。今此第六對論第三戒。彼此相當無有濫也。疏不引論。義寂又不引論。彼師出不犯相云。若有疾病障難。或法師或礙。若知彼劣我勝。如此不請不犯除此緣外不即犯。釋尊因位及餘菩薩捨身求法。諸經多說。恐繁不引。 第七不聽經律戒 此戒立名諸師不同。法銑名有講不聽戒。傳奧名惰聽講筵戒。天台名懈怠不聽法戒。太賢名不能遊學戒。如此等也。 疏。闕緣可知者。銑云。闕緣無犯。然彼疏主具緣四中第二緣云有講大乘處。餘同今疏意。闕第二緣。即不講法處不往無犯。若仍銑意。講小乘處不聽無犯。況不講法乎。 疏。各約人約法各三類輕重者。周云。約人有三。一大小俱講。二講大不講小。三講小不講大。前二重後或無犯。若受威儀戒如來制亦有犯故約法易知。謂所講法大小乘也。 疏。七通塞者亦准前戒可知者。周云。若自知法身惠命已成立則通。科並塞如此等也。 經。有講法毘尼經律者。銑云。法即經藏。毘尼律藏。謂此經律宣說毘尼故云毘尼經律。或可法即毘尼故云有講法毘尼經律。如云集法毘尼莊云。法者此顯契經及本藏。毘尼經律者顯毘尼藏。 經。應持經律者。詮云。准此通聽經律。豈可判局毘尼今疏亦爾。前文云化制二教別名經律。 經。若不至彼等者。天台云。懈怠不去日日輕垢。又云。優婆塞經相去一由旬不限。 咸解云。由旬多釋。明了論。上品八十中品六十下品四十。俱舍頌計十六里為一由旬。以此為定。光明云。百由旬內滿中盛火應從中過。此一由旬且約制限爾。 太賢云。萬行一門。所謂得意。得意而行無非是故。新學菩薩觸事無知。理應遊學以成聖行。如契經言。設滿世界火必過要聞法。會當成佛道廣濟生死流。所以然者。如七十九云。無上菩薩以惠為體。惠能引發所餘一切波羅蜜多。是以於惠起邪行時當知。菩薩於彼菩薩及能引法皆起邪行。是故菩薩輕身重法。何者。頌曰。慧於諸善行。如船揖所持。百千盲失路。由一眼得存問。若爾何故花嚴頌曰。譬如貧窮人。日夜數他寶。自無半錢分。多聞亦如是答。彼但為遮聞為究竟。不遮多聞。聖惠本故。如瑜伽頌言。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遠惡。多聞捨無義。多聞得涅槃言性遮者。涉云。此是性戒今謂。此是遮戒。非業道故。言麁細者。身不運步非是意業及以煩惱。涉云。犯戒斷懈怠者眾故。持相即善令法久住故言止作者。涉云。此是作持言同異者。大同前戒。寂云。二十八輕中第八戒云。若優婆塞四十里中有講法處。不能往聽得失意罪言對論者。瑜伽戒本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聞說正法輪議決擇。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而不往聽。是各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為嬾惰懈怠所蔽。而不往聽。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不覺知。若有疾病。若無氣力。若知倒說。若為護彼說法者心。若正了知彼所說義。是數所聞所持所了。若已多聞具足聞持其聞積集。若欲無間於境住心。若勤行發菩薩勝定。若自了知上品愚鈍其惠鈍濁。於所聞法難受難持。難於所緣攝心令定。不往聽者皆無違犯此是彼論輕垢罪中第三十二說正法不往聽戒也。義寂‧勝莊並引會同。今經此戒義相符合。 第八背正向邪戒 疏。大乘有權教實教者。三乘大乘名權。一乘大乘為實。此有二重。一約成不成佛。始教為三乘教。終教已上為一乘教。二就無礙具闕。頓教已前為三。唯以圓教為一。今此約前門。以此經宗故。 疏。約心背捨有疑心決心者。周云。凡夫癡闇心性不定。或汎爾迷惑信心隨緣則轉。疑心猶豫不故轉。以心退轉故背大向小向邪。如是轉迷疑疑生背則輕。轉信生背則重。 疏。此戒一向不開等者。此約背正。若不背大暫開學餘。故銑云。若不背大乘為知邪小。習學他宗聖教通許如瑜伽戒下具引之。周云。若聖種性未成法身未立。一切皆塞。近上則通。 經。心背大乘常住經律者。周云。大乘有隨轉理大乘。如十二部中四阿含經中說三無數劫修道。百劫修相好。三十四心八相成道佛等。是名隨轉大乘。以此經中不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故。二常住大乘。即花嚴此經一切般若方等教法花涅槃等是名常住大乘。以此等經同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夫有心者皆常成佛。背此等經名心背大乘常住經律銑云。以大乘教詮常住義。是故名為常住經律。即涅槃云。若人得聞常住二字。卻後七劫不隨惡趣。又解大乘。即是根本之教。三世諸佛所共同說。不可改易。故云常住。則簡小乘隨宜而說非常住也此師所釋大同今疏。太賢亦爾。奧云。常住者大乘經律所詮之妙理也。常住之經律。依主釋也。所詮為主故經。言非佛說者。銑云。即今小乘不信大乘是佛所說。常此義也。故唯識引聖慈氏。以七義故證大乘經言是佛說。頌曰。先不記俱行。非餘所行說。極成有無有。對治異文故。廣釋如彼賢云問。心背大乘失戒何輕答。此謗別教非總背故。即菩薩地若不誹謗仰推如來。雖無信解而無違犯也寂云。舊云。直是猶豫計畫。即下邪見之方便。若決謂大劣小勝。計成便失戒。若心中欲背言非直說。欲受二乘外道經律計畫未成。犯此輕垢。然上中邪見計畫未成。亦犯輕垢。同此戒制。今舉背大和小為語。以凡夫菩薩多行此事故。若彰言說即有兩種。若法想說。戒善已謝。若非法想說。犯第十重。今謂。心背大乘受持二乘者。設起法想未必失戒。謂如有人雖發大心。受菩薩戒而未曾學大乘深經。唯聞小乘三劫修行得樹下果。忽聞大乘甚深義時心不生信。言非佛說。不退大心故不失戒。生法想故不犯重也。故菩薩地四十四中第二十九戒云。若諸菩薩聞菩薩藏於甚深處最勝甚深真實法義。諸佛菩薩難思神力不生信解。憎背毀謗不能引義。不能引法。非如來說。不能利益安樂有情。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如是毀謗。或由自內非理作意。或隨順他而作是說。若聞甚深最甚深處心不信解。菩薩爾時應強信受。應無諂曲。應如是學。我為非善盲無惠日。於如來眼隨所宣說。於諸如來密意語言而生誹謗。菩薩如是自處無知仰推如來。於諸佛法無不現知。等隨觀見如是正行無所違犯。雖無信解然不誹謗釋曰。言舊云者是指天台疏也。從初至第十重。即彼疏文。然語少異。今謂心背下即義寂師出其自義。所引論戒今當第三十深真實義不信戒也。 經。而受持二乘外道者。周‧奧等所牒本二乘下有聲聞二乘字問。二乘之言已足。何故重舉聲聞答。寂云。緣覺聲聞‧聲聞聲聞名二乘聲聞奧云。二乘者第二乘謂緣覺也。不爾聲聞何別言之。謂緣諦之異耳咸師注舉奧此釋已云。此釋疎遠無此文體。不曾以二乘為第二乘也又云。凞鈔云。有本加聲聞二字。此亦不害。文中雖通舉二乘。更別言聲聞爾咸師此釋謂好也。銑云問。維摩經云。不與聲聞而相違背。此明大乘不違小乘。法花復云。我此五部法入大乘為本。此明小乘能入大第。何故此文呵云邪見答。維摩約久修道行。不違背聲聞。此約初心。故不壞習。故智論云。菩薩能令一切法皆是佛法。無外道法。無聲聞法等。又彼約為大能兼小故言不違。此捨大習小故不聽也。法花會三歸一歸宗不殊。此約根本一乘不聽習小。又對機有殊故不同也。 經。惡見者。寂疏以此二字連屬上句。釋云。即此聲聞(緣覺聲聞與聲聞聲聞也)是大乘外違菩薩道。故云外道惡見。又可六師等名外道惡見天台亦爾。今疏不爾。約人約法。科段是別。言性遮者。涉云此是性戒。止謗法故言麁細者。經云。心背大乘言非佛說等。奧云。情動於中而形言。即知口意二業皆成叛也故三業門通麁細也。業惑門中亦通麁細。涉云。背大學小犯相七麁。捨小學大相七漸細。終身持人無知故言止作者。涉云。此戒具有止作兩相。捨邪小即止持。背大乘即止犯。學大乘即作持。持小乘亦作犯言學處同異者。莊云。七眾同犯大小不同。以性鈍故。於小乘教多串習故。不信大乘甚深經典。謗言非是如來所說對論戒者。第二十七棄菩薩藏學小戒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菩薩藏未精研究。於菩薩藏一切棄捨。於聲聞藏一向修學。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莊云。若於大乘未能研究。於聲聞藏一向修習。是即有犯。若於大乘已善研究。兼修小教亦無所犯(已上作此解已引前論文)第二十八佛教未精學異道戒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現有佛教。於佛教中未精研究。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精勤修學。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上聰敏。若能速受。若經久時能不忘失。若於其義能思能達。若於佛教如理觀察。成就俱行無動覺者。於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學佛語。一分學外則無違犯第二十九越正法翫外論戒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越菩薩法。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研求。善巧深心寶翫愛樂味著。非如辛藥。而習近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已上此戒寂師引之)莊云。若於菩薩藏未能修學。於異道論精修勤學。此即有犯。若欲伏外道邪見。為建立如是正法。於外道論談勤學。是即無犯(已上作此解已引前二戒)第三十深真實義不信戒。如前已引(寂云。第二十九戒莊師引半)寂云。此上三戒即論所說攝善戒中於聞於思勤修學也經論所說如此相當。 第九不瞻病苦戒 疏。如來大聖尚躬瞻病苦者。璿云。不受長者請經云。佛自看病比丘。洗浣說法。告諸比丘。汝等捨父母兄弟。唯有現僧同學。何不相看。種種呵已。現金色身。皆從看病因緣故四分律四十一云。爾時佛在舍衛國。不就請食。諸佛常法。若不就請。在後案行諸房。案行諸房時。見有異處比丘病。 疏。如四分律云云者。銑云。故四分中看病人惡賤病人大小便唾吐。及無慈愍心。為衣食故。不聽取看病人衣物。明知起嫌雖有罪。 經。如佛無異者。寂云。佛是應敬之極。病是應悲之至。敬悲雖殊田義還同。故云無異也銑云。四分云。若欲供養我者。當供養病人。彼則順教□□為供養佛。此令供養病者如供世尊。使除嫌心差□□□也涅槃經二十九云。復說施三種人果報無盡。一病人。二父母。三如來涉云。如佛無異者。教生悲心。佛於病者悲偏重故周云。舉上比下故云如佛無異。言菩薩心行平等。於八福田無別故。云病人如佛無異。 經。八福田者。疏舉三義。非但此三諸疏多義。銑云。造曠路美井等八(今疏初師)已云來見聖教。今解取此下文八福田中諸佛聖人一一師僧父母病人物。准此。一佛。二聖人。師僧和上。及阿闍梨。僧即大眾。六父。七母。八病人復有難云。既供病人與佛無異。云何復云看病福田八中第一即解令供病人□□厭惡。如供養佛。非謂福田。同言如佛也。又病人卑劣兼又不淨。人不憙看持故讚福勝。令使樂看勸進之語。□勝莊‧太賢。善珠所列大同銑師。莊云。八福田者。一佛。二聖人。三和上。四阿闍梨。五僧。六父。七母。八病。然此福田略舉三。莊即有八。乃至無量。言略二。 周舉三義(今疏所舉二師)已云。今依本經戒中白有八種福田。三寶為三。四父母。五師僧。六弟子。七諸根不具。八百種苦。以此義故從初舉佛子平等心看病人。與佛無異者是也曠云。三寶為三。父母為五。六病人。七曠路穿井。八津濟造橋。聖人四果及和上等並僧寶攝。故大乘經中。菩薩二乘並名僧也。此從所齊尤要。不從福田濃淡。亦如法花罵佛。罪輕毀人。罪重有待之身。對讚毀緣□易□故奧師舉今疏初二義而無取捨。舉第□義已云。此八境中皆能生福故名福田。言第一者以佛居初。文云。如佛無異故名第一。以其第一故偏勸之諸師異解如此等也。 疏。如月上女割乳房以濟產婦者。與咸云。看病福田更引事證。經律異相云。月上童女因入鄰家見新產婦。羸瘦無食。割乳房以濟之。子母俱存。由慈心故彼乳如故。貯乳之處曰房經律異相文句繁廣。故隨要引。 疏。如毘舍母割肱肉者。與咸亦云。律云。毘舍佉夏分之中請僧就家供養。有一比丘瘦悴不食。母敬問之。僧曰我患勞瘦。我聞得生人肉為樂即差。母聞已遂入室害股肉。奉僧令食。食已病愈。母以慈敬心故身瘡如故疏中等字。等□□□□□□□□事非一。故與咸亦云。本行經說。佛於過去為王太子。父母有病。國醫不差。一醫師曰。須得不瞋人肉食之差。王勅求之皆無。太子自思。我從生來不曾瞋恚。遂入宮內割一肉以進父王。奏曰我今求得不瞋人肉。請王食之。王既食之。旬日疾愈。如此此例甚多。爾時太子以慈孝力不覺身瘡如故。□□能引自餘緣。言性遮者。涉云。此是性或言麁細者。身不救病意不悲濟。即通麁細。若作瞋嫌非無惑焉。言止作者。二持之中即是作持。止不持病即是止犯。言同異者。寂云。聲聞正在師友同法及被僧差。此外不制本不兼物故。大士一切應救。本期兼攝故。七眾同制言對瑜伽戒者。第三十五病苦不供事戒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遭重疾病。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往供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為嬾惰懈怠所蔽不往供事。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自有病。若無氣力。若轉表他有力隨順令往供事。若知病者有依有怙。若知病者自有勢力能自供事。若了知彼長病所觸堪自支持。若為勤修廣大無上殊勝善品。若欲護持所修善品令無間缺。若自了知上品愚鈍其慧鈍濁。於所間法難受難持難於所緣攝心令定。若先許餘為作供事。如於病者於有苦者為作助伴。欲除其苦當知亦爾義寂。勝莊。太觀等師皆引此文。寂云。即論說於疾病者悲愍慇重。膽侍供給救濟病苦。似是利生。今取違□□□□□□也依勝現。此復□□□饒益戒。即四攝中利行障也。 第十畜諸殺具戒 疏。菩薩理應廣聚財法等者。太賢云。菩薩應聚利有情物。而畜殺具深違愍濟。故須制也瑜伽四十一云。如是菩薩為利他故應畜種種憍世耶衣諸坐臥具事。各至百千生色可染百千俱胝。復過是數亦應取積。 疏。義准為護佛法者。經第三云。佛告迦葉。以能護持正法因緣故。得成就是金剛身。迦葉我於往昔護法因緣。今得成就是金剛身常住不壞。善男子護持正法者。不受五戒不修威儀。應持刀劍弓箭矛槊。守護持戒清淨比丘若有受持五戒。具者不得名為大乘人也。不受五戒為護正法乃名大乘。護正法者應當執持刀劍器杖侍衛法師若諸國主大臣長者優婆塞等。為護法故雖持刀杖。我說是等名為持戒。不應斷命。若能如是即得名為第一持戒。 疏。一刀是割截義等者。銑云。刀者謂是兵器。如今所畜割菜剪爪則非禁限。但是殺器皆不得畜。故云一切。 經。乃至殺父母尚不加報等者。法銑解釋與疏大同。然少有異。□□□□□□有殺父母。怨理無加□□□□□□□以怨除怨。怨終不除。□□□□乃息耳。是故不報。然須起悲以愍怨境。成道先度問。若爾菩薩何名孝耶答。怨結未害誠心護養。如已被害。即是宿業酬之無益。怨怨相報更招大損。如婆沙中根與女人互害共子多生相報。又如琉璃王害於釋種亦為□怨。佛不能救。道□俗違俗以報為□□□□□□□□□□酬為益息來怨□□□□乃至殺父母尚不加報者。以彼還受□□□□果因果法爾不應瞋故。若瞋□古無所益故與咸云。凞鈔引六度集經云。昔有王。棄身令彼得償。臨喪語太子長生曰。違父遺誨。含凶壞毒。慍於重怨。連禍萬載。非孝子矣。其父甚廣。此不加報之誡也。然父母被害不報者。豈孝子之心耶。答。儒有復讐之地。佛垂慈救之心。父母過害夙與有怨。當運普慈解之令脫。若更殺彼怨業轉增。父母何由解脫。此讐於昔。讐畢自休。以無報心成解脫本。與儒不同。 梵網戒本疏日珠鈔卷第三十七 一校了 寶永三年龍舍丙戌六月十日書寫此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