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行鈔(鈔上一之分第四卷也。自第六門。至標宗篇終也)

輸入者 韋小燕

鈔文雖浩博撮其大趣止明持犯。問。律文所詮宗趣持犯可云哉答。今記釋意。一往見然歟。又義云。律以淨戒正為所宗。此淨戒亦不越持犯是以簡正記云。古人將持犯為所詮故。今意不然。凡論一事。皆先案所宗。究理搜文。莫過持犯。蓋是宗中順違之行。猶似下文云。律宗夫唯持犯。不可亦以持犯為宗。
鈔。然持犯之境境通內外問。境即內外也可云哉。將境與內外其體異歟答。今記意。境‧內外其體異也謂境者真諦俗諦情非情之境。此萬境為內心結業作所緣。為外事持犯作所對。業雖分內外。境唯是一也。故云境通內外。是則境‧內外其體是別也問。付之。若云異者。今見境通內外文。境即內外云歟是以靈芝餘處釋(持犯體章文)斥萬境為體之義。引消釋之云。內即能持。外即所持也。既云境通內外。是則能持得名境。故知境為所持犯體。名有濫於能持犯體也此即境即內外如何答。鈔文互多義故。兩處釋各存一義歟。既是一師釋也。末學不可輒取舍。是故兩方各有其謂歟。餘記意聊不同歟。即鈔批云。內起三毒是犯。將毒為犯境。內起三善。翻此三毒名持。即將善心為持境也簡正記云。境通內外者。內謂內心。外謂外事問。境者約心得名。今此內心如何得為境耶答。搜玄記中有兩解。一約內心相緣。亦得為境。謂內法在心。名為戒體。依教防護起不逸心。有無貪等三善行心後起。對此不放逸心。此三善行心。得為境。若違教起放逸心。使有貪等三毒心後起。對此放逸心。即此三毒心得名境也。放逸‧不放逸為能起。三毒三善為所起。能所相因得名境(今詳此解。恐與大乘付濫。不取)今依第二釋。約他人內心為我犯境。準下持犯篇中。自有約心為境。如觀許等相染心衣食。此即他人心望自己為境。如知他善。觀滅爭。今更發起得提。望善觀之心即為我心之境。又知他物己許。僧迴入己得提。取彼許僧物心。即為我所對之境。又尼受染心衣食。知彼染心。與我衣食。取得殘。取彼染心為此之境(已上且釋境通於內)若境通外者。即殺盜等事衣鉢等事。是外境也。次則明成業處。所言內至違業。故釋此文應先難起。上來既云境通內外。未審內以何心。外以何事為境耶。可引鈔釋云。內謂行心之結業。外謂情事之順違。
記。又復通別二持俱通止作問。別持有止作無疑。若通持者。總望受體。一無所犯。故云通持。何有止作義乎答。口義云。此人既識達戒相。於善事法。可行可止事事分明。一無所犯。於善事法。雖未造境秉行。任運成作持。於惡事法。雖非對境防敵。任運成止持問。通犯即翻通持。通持既具止作。通犯何局止犯乎答。口義云。作犯乃據造境。造境成犯。即落別事。所以通中難論作犯也。若據下持犯篇漸頓門中。乃立作犯。
記。上二句通標對次別釋故云通也。
記。與理向背構善惡業十惡違理。妄也。故背理十善順理故向理也問。心隨境起時。假令對堀地拔草之境起能犯心。豈有違背理義哉。是遮戒故。如何答。此通內之言。且約化業釋之。云上句釋通內即指化業故。爰知今且約業道門故。不論遮戒歟。遮戒攝下通外也。明制行故。又遮戒非謂無能犯心。今一往配對也。
記。行前三心受體無污義名止持問。上云無記非業。豈得名持。今行前三心無記也。持犯篇云。受體是記。三心無記。無記既名止持。何上云非持哉答。正非如行心二持故。且云非持。三心有不造惡義。此邊且云持也若爾者。古師不作惡名持。今三心持何異哉答。古師持都不起持心。天然不作惡云持。今雖起對治心。未流入行心間。此且云持。故不同也。
鈔。若生來出家受戒後云生來也。鈔批云。謂從佛法中初受具已。名曰生來。非出父母胎也簡正記云。生來者。初護戒時。從白四教法化生也。便起心不大子。非謂從胎出已名生。故律序云。從佛戒取生。爾乃為真生。猶如鴦堀摩。如來所記莂。鴦堀摩羅此言指鬘。本是外道。受邪師教。令聽千人取指為鬘得羅漢果。已指九百九十九。唯少一人。遂擬害母。佛觀根熟。往至其前。彼便故害佛。彼云。住大沙門淨飯王子。我是鴦堀摩。令當該一指。佛告云。女癡人自不住我常住。彼問已便覺悟。求佛出家。波斯匿王尋討擬殺。至佛處不見。佛言。鴦堀摩羅生來未曾造作。王曰。此人殺害極多。何言未曾犯罪。佛言。入我法中。未曾犯故。引此文證。前受戒夕為生來也。
記。不學無知二罪通持犯故此三義。鈔修造善惡等文見也。通持犯者。犯結不學無知事勿論也。持亦結不學無知也。是以今記下云。不學之人。持亦成犯通經重故者。若夷若吉。隨有所犯。必結枝條故。通虛實故者。指可學不可學云虛實。下記云。虛謂可學。實即不可學若可學若不可學。不免之故問。設雖不可學人。於事不可學迷。放其罪。何今不可學尚犯云哉答。雖事放罪。犯結其罪故也問。犯是教相。本無不可學迷義。是故不聽罪。若爾約犯迷義。不可有之哉答。持犯篇句法亦故云歟。
記。初發心斷學等問。不學無知罪。必斷學上結之歟。將雖不起斷學之見。結之歟答。一義云。如今釋。分明斷學之見上。結不學無知罪。若不斷學。不結一義云。論斷學見起不起。且約下根之機。下根盡形依止師學問故。不起斷學見時。設雖迷教相。不結不學無知。若起斷學見時。結不學無知之罪也。今此釋。且約下根機。一往如是釋也。中品機。五夏間依止師學教。五夏後離師。而五夏間能不學問。五夏後離師。經事不明。此雖不斷學。可結不學無知罪也。五夏間依止為學問。而不學問亦闇教相。盡形可依止。五夏竟離師。而不知教相故。不待斷學之見。可結不學無知罪此事能能可料簡也。
記。一一吉羅問。歷事法一一境。總得不學吉羅歟。將歷事法一一境。總得一不學吉歟。如何答。今釋云一一吉羅。一一可有吉羅與吉羅事作無窮也。追可勘之。
記。修下明隨境無知問。何限無知哉。修造善惡。義兼福罰。可有隨事別結不學之罪故答雖可互不學無知。上句云生來不學故。彼配不學罪。此當無知罪也。不遮兼不學罪歟。是以今記一往如是配釋也。
記。其兩犯中則通三性止作兩犯歟。如堀地壞生塗治塔廟之類。
記。塔上拔草篇聚篇云。又如薩婆多云。年少比丘不知戒相。塔上拔草。罪福俱得。
記。治生造像釋相篇云。此販賣物作塔像。不得向禮。又云。但佛意禮之。
記。穢食供僧釋相篇云。販賣設與僧作食。四方僧坊一切不得住中。持戒比丘不應受用。若死得羯磨分之。
記。堀地壞生塗治塔廟釋相篇云。堀地戒緣云。為修治佛講堂。為世尊所訶。註云。今人多因福造罪。謂妄繞倖。
鈔。今欲科罪但令與教相應簡正記云。今欲科罪等者。但驗前事所為之事。與化佛制相應便犯今記意同之也。
鈔。不同事情虛實今記意事。可學不可學事。情可學迷不可學迷也。不學無知罪。不問此事情虛實必犯也。餘記意不同也。鈔批云。不問事情虛實者。自意云。約持犯篇中可學九句明之。謂識事識犯。亦結根本。名實也。虛者。謂不識事不識犯。及疑亦結根本名之。為虛。更加不學無知之罪。由事是可學。以不學故不識。聖不開之。此解與文相當。此名情之虛實。何者。事虛實。且如境想五句中。初句殺人作非人想。是境實。若非人畜生來。替處心緣畜生作人想。作人想殺。亦結蘭罪。夷蘭雖異。莫非是犯。故曰不問事情虛實也簡正記云。淨塔善心為實。亦犯販賣惡心為虛。故犯有無多少是也。
鈔。此通名持犯簡正記云。今可迴文。應言。此名通持犯必令束其方便攬成業果。使量據覈其實情輕重得於理教。則斷割皎然。更何蕪濫獎其能斷。

第七門

若約人稟教。則道通俗局。若約教被人。乃有多途。而可以情求大分為二。
記。如上所明鈔上文云。理本絕名斯文同記云。指歸為顯一理。
記。大小乘各分三藏三學等內典錄中。大乘三藏目錄有之。又戒疏中。引八藏文謂。大小各立四藏(三藏外加一雜藏也)若天台意。三藏者約小乘。謂法華云。貪著小第三藏學者大論云。聲聞教云三藏菩薩教云摩訶衍。成論云。我今正欲論三藏中實義。
記或約化行或約化制問。化行化制不同如何答。名異體同也。化行師意。行者律制也。故立此名。化制師斥之云。行言通俗。是故可云化制。
記。彼取三輪今用化行問。彼疏取三輪今用行意如何答。口義云。彼三輪分判三藏。以顯律中行相。佛制憶念攝持方能離過。方能入道故。以憶念一輪制於律藏。鈔以化行分判三藏。為顯今鈔被道教體復顯道。眾雖化行俱稟。教體自殊故也問。今記既云。隨時用與。未須和會。何強釋之乎答。節古義云。諸記並無。此引諳斥當時口傳之家耳。
記。但在古猶局於今乃通問。其通局樣如何答。戒疏古師義。行云唯在律。故名行教。餘經論都無行得意。現今師斥之。餘化教中。依行斷惑證果。何不通行。是以局云。今師御義。且律名行教。行實通化教。律宗正行事為本故。且名行也。依之云通也問。戒疏出四解已云。如上四宗。初約三輪。此有誠量。後三意言但是義指。末代凡小有所立言。須得本據既初師義有誠量故用之。後三師無本據故不取爾何還無本據化行師用哉答。且戒疏後三解皆義局判屬律藏義未盡也。故斥之時。出多之由。隨一斥無本據。今化行義通盡理。雖不得本據。道理其深故用之。如古師不可一準也。
記。一代時教總歸化行問。祖師以何判教又為正哉答云。南山必如教相不欲判一代教。但三宗時。其攝歸一代。三觀時又爾也。何正義也。又隨義此門配屬一代時。以化行為判教也。一分一分皆有其謂。故無相違歟。開其信解用舍任緣。
記。大小雖異行業無異三學行三業俱修之。故云無異。但依大小心。行雖有不同。俱三學故云爾也。
鈔。識達邪正鈔批云。即如經云。此是佛說。此是魔說。若八不淨物。畜者是邪。不畜是正。畜者是魔眷屬。非佛弟子。又如不信因果是邪。歸依三寶是正。廣如涅槃邪正品說簡正記云。四諦法為正。二十五諦為邪。正見為正。六十二見為邪。四依為正。四邪為邪。八支正道為正。撥無因果為邪。擇滅涅槃為正。冥諦涅槃為邪。因據為宗為正。自然為宗為邪。篇聚之戒為正。雞狗等戒為邪。意欲令人識知者。達棄邪從正也。
鈔。科其行業沈密而難知簡正記云。即分別所行之行。分別所作之業。如淨名居士。入諸婬舍示欲之過等。又如無厭足王。治國以殺害化人。善財生疑執。彼善財手示以宮殿百千光明云。我得如幻三昧。至於虫蟻尚無殺心。況於人也。又如婆須密多女示色化等。
鈔。定其取捨立其綱致記。一一事中皆有取捨簡正記云。初出家時。身無遮難。可以受戒為取。反止不得為捨。又隨行中。二持之行須依為取。兩犯之行須離為捨等謂顯功由於此。顯於持犯決於疑滯。
記。波離對聖重條咨問波離以疑事一一問佛。佛為決疑情令無壅也。
鈔。指事曲宣文無重覽之義不可輒爾僣同。
鈔。結罪明斷事再科之愆餘記意聊異今記歟。即會正記云。遇教人犯。五篇根本外。重增不學無知罪。故曰再科鈔批云。如殺盜等。科違戒罪。復加業道一罪安可自矜。
記。如婬兩結別眾七開問。別眾七開但是開緣也。何云再科有愆句出之哉答。正共畜生等再科愆。戒本重牒入事同。故因標也。
鈔。然則二教循環非無相濫鈔批云。應師云。循環謂旋達往來也。巡也亦遍也。明其二教互有相涉。猶如兩環相鉤之相。然雖相鉤。復自各別。欲明化行二教。雖復相濫。然理各別。言相濫者。且如殺畜生。二教俱明得罪。而化教中。但明業道之罪。而無違制之??。若制教中。先結違制教之罪。復受業道之罪。即是相濫之義也。又解。如化制二教。起心造善惡心有相濫。大乘制心。小乘亦制心。故律中心念作是也。然大乘單心起即犯。小乘有擬動身足心方始結犯。然此二教防心。是同但假身只為異。故言濫。
鈔。舉宗以判理自彰矣鈔批云。化教用理為宗。約心以明得失。亦云。用心業為宗。行教亦事為宗。則用身口業以明得失。上既云循環相濫。今舉二宗分別道理自分故。曰自彰也。又解。舉宗以判者。未動身口。但有心起。則違化教。未犯制教若起心擬動身口。則違制教。兩宗如此。今若違制教得二罪。即是違教及業道也。若違化教但得一罪。是業道罪。故云理自彰也以喻相涉。不易分外用施為。
鈔。謂內心違順託理為宗問。此理者。道理真理之中何哉答。指真理云爾歟。是以鈔批云。謂內心有違順情。二心起者。以託真如一乘之理為宗。若違理起心。是名犯也。若起心順理則成持也如篇聚中。起業輕重。愛報淺深。
記。單心三昧辨犯持犯篇云。凡單心三時辨犯輕重。如善生經。且約殺戒。輕重八句。位分四別。初一句。三時俱重。謂方便舉尤害心。根本起尤快心。成已起隨喜心。第二三句。二重一輕。初方便根本重。成已輕。中云。方便輕。根本成已重。後云。方便成已重。根本輕。第三三句。一重二輕。初根本重。初後輕。中云。方便重。中後輕。三云。成已重。初中輕。第四一句。三時俱輕。如僧祇摩訶羅。不知戒相教化殺人。以憐愍故。善生十誦中。啼哭殺父母。畏苦痛故。害父母命等是。律據人想八業。皆業隨心故。牽報不同問。何故名單心哉答。彼篇上文。約心境廣辨輕重。今不論境優劣(人非人畜等差別也)但約人一境。以心辨八句故也。即對人境故。於制門俱重夷也。
記。答此據道眾雙稟二教為重實化教禁身口。行教雖制內心。今道眾時。付稟化行二教機。一往以內心屬化教。以身口屬行教也。雖然不可妨互通歟。
記瞥爾貪嗔律宗不制瞥爾犯獨頭貪嗔癡。律不制故不違制。是化業故違化也。此釋分明。瞥爾犯非制教爾者圓教瞥爾化業云蓮宗師之義。尤以今釋可準據歟問。若爾者。一宗師圓教瞥爾云制教時。此釋如何可得意哉答。彼一宗師意。今此云瞥爾。指微縱非謂瞥爾歟。瞥爾云獨頭義也。靈芝餘處釋。瞥爾即獨頭異名爾者獨頭貪嗔。律宗不制或又設指初念云瞥爾。今約教限邊。云律宗不制。圓教意云發心心念皆名犯也。自初念制之得意故。強今釋不成相違歟。
記佛世利根善來三語等此受異教也。三語等。廣教以前在之故云爾。此釋。略教云制教潤色也問。付受戒。俱稟受化樣如何答。心希出離。是云受化歟問。此必非受戒。何約受戒四句希出離云是受化哉答。此受戒發心故。一往云爾歟。
記。化淨制不淨問。依化教懺。尚制罪者不滅不淨哉答。篇聚依制教懺可滅故。依化懺時。尚不滅歟。是以云化淨制不淨也。又義云。依化教理事懺。雖滅制罪。不用制懺時。不足淨僧。故制不淨。依之今注不入淨僧也。確然者堅固之貌。
記。大乘三藏制不制別口義云。經論二藏但尊化導。生信開制是不制也。大乘律藏所列戒行。怱制受者。必須稟行。故為制也。
記。答化教所攝問。五八二戒何非行教哉答。教無列名。又機非道。故化教也。更須精辨。恐繁且止。
記出家亦有犯者問。上違化不違制句出之。何又事新出之哉答。一義云。此圓教機雖出家。有瞥爾犯。而為顯違化業也。又義云。此且四分當教意制重緣犯。瞥爾非制教分故。瞥爾起妄化業也。上云瞥爾貪嗔律宗不制。約當分假宗意云爾也。此重出。受業道一報。唯可限在家思故。又出之也。若圓教意此制罪。今此等文且約當分化制往判也。
鈔。違行教者重增聖制之罪問。制業雙結之時。獄報各別可感歟。將於一獄可增苦歟。如何答。祖師釋雖不分明。準俱舍等云增罪增苦。爾者此於業道獄報之上。增制罪六聚獄報苦歟。今云重增故。
記。問性戒可爾遮非本惡等此至寧無貪染。問難之語也。問意。性戒雙犯可爾。遮戒復單如何。若云雙者。是體非性惡。如何為復。若又云單者。非無違慈貪染乎。兩方有疑。故問之也。
記來者有智請為通之問。如何可通之哉答。因壞生樹神等惱故違慈。又能依堀地損蟲等故云違慈。又因畜長投寶有貪染。此必依犯遮戒。即非謂有違理業罪。違慈貪染別犯也。非遮戒之堀地壞生畜長等犯。料簡也問。若云無遮戒違理業罪者。何故戒疏釋遮戒下云。若有作者。與理相違又鈔中云。又如薩婆多云。年少比丘不知戒相。塔上拔草罪福俱得。若論來報。受罪即輕。由本善念。更不增苦歟。地獄由違受體既拔草故雖不免地獄。善心故更不增苦。若惡心可有違理業罪如何答。戒疏文違世間道理。鈔文依拔草雖非有違理業罪。依心濃薄。制罪來報有延促也。此邊且云更不增苦歟。是以鈔云。二引證誠報。如目連問罪報經云。若比丘尼無慚愧心。輕慢仰語。犯突吉羅。眾學戒如四天王壽等問。記云。無慚下示犯心。然果報隨心延促不定。戒濁重邪見。假犯輕罪。何止此數惑。慚愧慈心雖犯重愆。未必如數。準知經且據一相故。約無慚輕慢以定來果不差又上記云。違制不違化(即犯諾遮戒也)此等文都有遮戒。違理業罪不見歟。又一師義(齊師意也)凡於如來所制遮戒。非無自性微細罪但望七支無兼著感報之義。仍或因譏嫌之厚薄。列其次第。或有其益時開之也。
記。亦請答之問。如何可答之哉答。化教雖制身口。專本心耳。又本律重緣思覺等。尚屬身口遠方便等也。爾者無相違歟。又廣自明。所以更分者。或云。營福違戒無過。
記或依方等二懺而云制罪都亡問。今如斥之。化教懺悔不滅制罪歟。爾者凡如觀一切業障其性都空。何制罪不被空而猶可殘哉。然又化教懺悔。大地反覆。大地草木都如無。依化教懺悔。業罪皆亡。如何制罪殘哉答。師云。分通意。罪障悉已故制已也。致罪障皆妄相生之觀時。何者可殘哉。故今文。有依大教懺夷。足小乘僧數又資持云。縱依方等事理懺滅。於今制懺不懺。須滅擯此等文。小乘懺悔不作不足數必依化懺不見。不滅制罪也。若教限意。依化教懺悔。不已制罪。處處釋分明不已其例證。阿難既證三明六通。斷一切惡法。望結集當向眾僧懺五吉。明知雖達無生理。猶制罪業殘。重懺之也。又三界獨尊雖證二博妙果。猶有餘業有病。又道綽禪師。順次往生問弟子善導。善導入三昧見之。道綽禪師有三失。不敬聖教。欺眾背仰等也。懺悔此三失。順次往生無疑。此瑞應傳意也。此等既斷二障佛猶有餘業不已。又導綽念佛行者。唱一遍念佛滅八十萬億生死過。猶有三失不被滅也。故知雖達化教無生理。制罪猶不已也。此等且約教限意也。
記。有依大教懺夷足小乘僧數弘決第二。釋方等懺文云。如是懺者。皆論夷罪。犯此罪竟。佛法死人。今復清淨。戒體還生。悔法若成。罪無不滅。故云若無還生無有此處。然小乘教門尚不開懺。雖曰還生。無任僧用。沙彌犯已懺成進具。大乘所許事可通行。儻就大僧招姦諫。況寶契誠制足數無文。信大小區分聽制條別。小乘悔已障果。仍成重罪。未已安。用大教懺夷以足小乘僧數。依大懺已內進道。何須濫以惑時眾。又引虛空藏懺法云。得此相還入僧中。如法該戒等。南山行儀亦用此文。若準此意。足數可矣。故付法藏傳中。懺重罪已。時人名為清淨律師。若優婆塞得字。不障淨戒故。鈔主依之對俗辨邊。非無憑據等資持云。古德云。安用大教懺夷以足小乘僧數也準此不斥妙樂大師。即引證也。
鈔。永用蠲別蠲指歸云。訓除。潔也。會正云。蠲明也。

第八門

鈔。僧尼二門行事通塞意鈔批云。通謂同戒同制之處。如安居自恣說戒結界等。僧尼同用。義有相涉。名之曰通。言塞者。互有互無。如教誡等法是也。立云。行事通塞者。如受戒懺罪。僧通得為尼名通也。自餘結界受日等。但可自眾相對而作。互不得通名也。為塞也以人唯二眾。教局行科。故須辨樂。方見諸篇。
記。同制謂作持諸法鈔批云。安恣受說。此皆同制。
鈔。則事法相同鈔批云。事謂非情事。即長衣益等皆同也。法謂三羯磨及對著心念。是同名為事法相同也。
鈔。具在諸文指諸篇云諸門也。是以鈔批云。若同事法。如安恣等法。並在三十門中。任意詳用。
記。尼界二里有難同僧結界篇云。薩婆多云。尼結界者。唯其方一拘盧也(準十誦。六百為步為里)必有難緣。可有僧祇三由旬內(百二十里)隨意結取。
鈔。隱而難知記。通緣中總標五眾之類持犯篇云。今立通緣。偏談六聚七種不同。一是五眾出家人。二雖受五眾戒。而重病等。並無有過。若心了知是比丘者。隨前所犯。三期當境。四無命難。五無梵行難。六稱本境。七進趣正果。
記漏失二麁二房僧重尼輕漏失者。尼提(洗淨過分戒是也)二麁二房者。彼俱蘭也(是究竟蘭)。
記五敷為五綿黑白減坐是也。
記九索美食問。尼八提舍。隨一人索美食。謂尼無病緣。索乳酪魚肉。並是提舍也。然今何為吉哉答。且據廣解也行宗記云。索美食。疏云。此吉羅者。結不同罪。實犯提舍意云。吉者方便罪也。實提舍尼也。
記十一過量坐具問。尼眾學戒中無之。何云爾哉答。眾學外制吉多之。設無本。云吉無過歟問。此單提輕重不同中。何不出覆麁罪乎。謂僧覆他麁罪提故。尼覆他夷犯重也。是故可入輕重不同句也。如何答。注戒本當戒經云。尼同犯依之戒疏略頌文。不云當戒也。今記且依注戒疏文歟尋云。注戒何故云同犯乎答云。於尼覆藏凡有三階。謂覆夷犯重。覆殘犯提。已下皆吉也。且依殘罪云同犯歟。僧於覆立二楷。覆夷殘提。覆提已下吉。已尚疑云。若約覆重。可輕重不同。若約二階三階異。可犯同緣異。何不云之乎答。疏文不委。今釋亦不細釋歟。但戒疏九十玄談第五僧尼不同文分三科又後云。更有義求。如牽出房。春冬僧尼同犯。若是夏房。尼提僧吉。三覆罪中。僧罪二楷。尼即三品。有此諸異。何得不知行宗記云。牽即緣異。毀即輕重。覆即有無疑云。若爾者。今記何不出有無不可乎答。今釋不委也。
記一背請二足食二戒合為一制問。二戒合者。如何制之哉答。見尼律緣起云。尼先受他請己。而寺中尚受別人正食。然後往先請處。不能食被譏。仍結之。若比丘尼受請。若足食已後食者。波逸提問。僧戒足食戒下。云尼吉。爾者相違如何答。行相四上云(足食戒下云尼吉釋此文云)但約緣異。暫云吉。實亦與僧同犯問。若爾者。別時各犯。同緣可有兩犯乎答。學者存異義。一義云。準僧可然歟。既二戒合制故。是以尼鈔但名背請戒。行宗記釋足食戒下尼吉文云。實亦與僧同犯。故是約一邊一邊一義云。一緣具時犯一提。若單名作之時。可各吉也。是以首疏作二釋。初釋意今義趣也。即彼疏意云。背請足食二合制。提言唯背請也此後釋意。無足食戒然云背有多妨。謂單背不應無別緣直列戒本。應云除餘時者作衣時等。故今不爾。何可云單背哉。方方難思也。
記三與外道食兼白衣男謂僧唯局外女犯提。尼不爾反僧。而外道男與餘僧男同犯提罪故。云兼白衣男也。
記與年不滿二年學法律第六(單提一百二十一戒)彼戒緣起。正由度少年童女。方制立沙彌尼‧式叉兩位。遂結戒文云。若比丘尼年滿十八。童女二年學戒已滿二十。與授具足戒。若比丘尼年不滿二十。授具足戒者。波逸提緣起正由度少年童女也。但後加知字。又重結文但云不滿二十。不云二年學事。仍現行別譯戒本。如後文安之。故不可也。輔要記如本律戒文引之。然律宗記引後不與二歲學戒(第一百二十二戒也)合之一往以難會。但追可料簡之。
記雨衣常開尼身心常醜陋也。故不局夏中。常時用也。故無過前求過前用之過也。
記。八提舍尼四八相望亦即有無尼八提舍尼。僧四提舍尼。一向不同也。故云有無也。
記。對索美食即同輕重僧但提中制索美食。尼制提舍。僧重尼輕。以之云輕重相對也。
記。互專一義亦所不出盛行與難知。二義具者出之。具一不出也。
記。下列七門指尼眾別行篇歟。
記。餘之六種並屬眾行問。五門可爾師資如何為眾行哉答。彼亦明多度弟子等如非故云爾。是篇非無別行故。鈔及別行言。當此等歟。
鈔。未顯其來詮簡正記云。來詮有兩釋。二搜玄云。謂制戒之由。能犯人名字犯罪處所僧制呵等。如是緣起並未曾彰顯今依宗記云。來詮者。即來由意旨。前未宣釋。即有何由致。僧尼互有不同。何以犯同。其緣復異。如此來由意致。鈔未論之。指在首疏敘述也。疏自問云。大僧畜鉢。何故開十日。尼唯一宿。答。尼制有伴。有人對首故。僧反之。若爾何以長衣。尼亦開十日。答。尼雖有伴。容有同活共財之義。既俱是財主。說淨不成。須別待人故開十日。鉢唯一口。必無共義。是以隨得便須說淨(此犯同緣共異來詮也)又僧是上眾。故有教尼。尼是下眾。受僧之教。又僧無伴。便招嫌疑。有二不定。尼制有伴涉嫌疑故無不定。餘並例三十(有無互缺之來詮也)若觸境無陵逼過。不假深防故犯殘也(此經重不同之來詮也)如此來由意致疏述也。
記。非謂尊師故也暗斥會正記等。彼尊師故。云大得意。即節古義云。會正云。然彼顯本無大字。蓋南山下(義苑同之)今記意。或約大部。或簡戒業小疏也。如彼天台。智論云大論。華嚴宗。華嚴云大經。或約卷大數。或依有本經大字歟。即云大方廣。即必不尊師見也。

第九門

記。即望三眾大僧‧大尼二眾。沙彌為三眾也。
記。志願碩異等問。依有願無願義。戒體有優劣可云乎。若云有優劣者。如沙彌身中有上品戒。羅漢身中有下品戒者。戒體上下者。只依發心優劣。必不約位高下若依之云爾者。既有願無願之意業異。豈無戒體優劣乎。是以今釋約志願論其不同若無此義者。約何可分大僧沙彌別乎。如何答。依發心五下。有上品下品戒差異。自本心品不同故。戒亦可差別歟。此先閣之。比丘沙彌於同品心發心受戒時。何樣可有優劣歟。是以鈔批云。若約戒體同大僧無作者。明其所發無表之大體量同大僧。故下云隨行類等塵沙。舉喻如春時。草木枝葉盡出。未經盛夏色未變黃。過五月已盡作黃色。明下三眾所發戒體。律儀具足未秉白四。如樹未變色也。故報恩經云。沙彌十戒比丘具戒。始終常一。隨時異名。譬如樹葉。春夏即青。秋時則黃。冬時則白。隨時慢故。樹葉則異。而其始終故是一葉。戒必如是。常亦一戒。隨時有異也。
鈔。結罪居第五篇鈔批云。所犯之罪無問輕重。通結吉羅。若結初篇。但以滅擯吉羅為異。吉羅居第五篇故云然也。
鈔取捨有異鈔批云。如壞生為供養三寶緣者則開。餘無此緣則制。制故名捨。開則稱取。亦云。持名取。犯名捨也有云。於三寶緣。雖堀壞等遮戒開之。於十戒者。都不開之。而法進沙彌經疏。開提寶戒。是異南山義也。
記。持衣說淨問。大僧異中。何故出說淨哉。沙彌篇云。若畜長二衣。施主同僧法。說淨之本亦同藥鉢。準此。若得錢寶。薩婆多云。亦請白衣為之。以沙彌戒中正同僧故。不得自畜答。有云。言總也。私云。受持說淨。作法雖同。大僧三衣等受持說淨。沙彌二衣等受持說淨。故不同也。
記。練身練心即此義也鈔批云。南山羯磨疏云。六法以淨其心。二歲學戒以淨其身。
鈔。六法是其學宗簡正記云。且約重。如出家年。至十八曾受沙彌尼戒。為彼集僧令對尼僧歟。學法經僧遙以羯磨被之。後召入眾。為說六法名字是其學宗。
鈔。戒體更不重發簡正記云。戒體更不重發者。破古也。古云。六法女於十戒上別發六條戒。以由羯磨受故。又於六法有犯故。今師云。不然只於前十戒之內。重策前六。令彼習學。戒體更不重發也。今以轉根義證。知無戒可發。
記五非時食六飲酒部。此二沙彌十戒時非時飲酒如何不同重與之哉答。實於其體雖無不同。為約勒重與之歟。既記云重更約勒故。謂分三眾有三戒體。
鈔。同諸三眾諸訓諸語字也。三眾者非常下三眾也。大僧‧大尼為二。沙彌‧沙彌尼合為一也。鈔批云。大僧為一。大尼為二。一眾沙彌為三也此今記意同也。餘記釋聊不同也。即會正云。即六尼及沙彌沙彌尼也。有云。比丘‧比丘尼‧沙彌為三眾。非也搜玄云。僧尼為一。沙彌為二。沙彌尼為三此等不同今記也。
記。如無沙彌尼得與大尼授食之類尼眾別行篇云。式叉與大尼授食。除火淨五生種取金銀錢等。從沙彌尼受食。

第十門

鈔。第十明鈔者引用正文去濫傳真科酌意鈔批云。去濫傳真者。濫有三種。一謂律藏中有濫。二謂經論中有濫。三謂佛法東度已後。諸師集疏行事有濫。今則剪截浮辭。傳其真教。以科酌也。
鈔。僧祇律(是根本部餘是五部云云)問。現行僧祇律者。可云窟內結集根本部哉答。今師意爾也。餘師意必不爾也。即搜玄云。鈔意并首疏故主云。是根本部。餘是五部。故首疏者總列六部。今僧祇者不是根本僧祇八十誦律也。準集正云。根本僧祇合有多卷。今有四十。故知非也。此僧祇。謂是二十部中大眾部也。又加二十部中法藏部。既許是曇無德。何得不許二十部中大眾部。是僧祇部耶今鈔記意異之也。鈔注云。是根本部。記云。根本獲一。五部得三故。簡正記第一末云。下別序中。鈔自注解云。僧祇是根本。餘是五部。此正依大集分別也。又僧祇既是根本。卷軸合多。因何但四十卷耶答。五師捃拾情見之文。名為一見。餘外事法攬聚一處不多。故但四十卷也。雖爾且是根本故。譬如一樹。傍出五枝。中間雖少。猶名身也。四面假大。亦號枝條。又此四十卷僧祇無歸敬序。證知是根本。又鈔主盡僧祇是根本。大眾所傳非也。是百載五宗生也。斯為正義。或衣搜玄。將此四十卷僧祇為大眾部者非也。廣如別破次依佛本行集傳及僧祇後譯私記。但有五部彼云。如來滅後一百年滿。第五祖現鞠多之後。五人於上座部一時頓起。但分五部。餘四如前。第五婆麁富羅是祇律。今如何分。答。非敢茍分。大集明異。若合婆麁經。不應信遍覽五部。
記亦云一切有從計為名薩婆多雖人名。以義翻時。從其計云一切有也。
記。根本獲一五部得三戒廣律傳來。根本僧祇一部。五部中三部。傳此土故云爾也。
記。三藏口傳補要記云。長耳三藏說也。
記。昔人不曉例小乘論問。斥之意如何答。今記家意。自毘尼母論致自餘部。文廣不列。為小乘足戒論。次至及以二論。方為列大小乘論。故昔人不簡文相。自母論至文廣不列。例科小乘論。故斥之也。謂如彼科者。下及以二論中小乘論指何者哉。此即會正記等意也。節古義云。會正科云。初唯一味初律宗。毘下論藏。二并下總大小兩藏。記文云。二論即大小乘論。如下引智論成論等。義苑云。婆婆等(諸記文並同)。
記。其文未流東南此釋未詳。東南大智律師御座處名也。
鈔。五百問法問。五百問佛說。人語之中何哉。若云人語。彼經云。佛言克且連中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經初云。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竹園。是時目連是時目連聞律所說。歡喜奉行此佛語若依之二斥者濟緣云。五日問卑摩羅叉口決戒壇圖經云。又翻十誦。律主卑摩羅叉答五百問於慧觀法師此等皆人語爾者兩方如何答。
鈔。出要律儀問。既人造也。何出正經中乎答。標宗記云。或是佛說。或餘人說。無非聖教。又可。雖通餘人。還述佛意。是則聖說會正云。出要律儀是帝纂眾律出之。凡二十卷。所以注出造人者。為簡梁法超所撰一十四卷名號出要律儀內典錄第十云。出要律儀。二十卷。梁揚都莊嚴寺沙門釋寶唱撰間。今注。內典錄所出作者。不同如何答。
記有云二部十八二十部問。斥之意如何答。彼窟外部。及自餘十八部等者。未渡此土。如何指之哉此增暉義也。即節古義云。增暉云。言自餘等者。即二部‧九部‧十二‧十八部‧二十部等是也(搜玄集要文義苑並同)。
記。或云遺教愛道經等問。斥之意如何答。遺教愛道本經下云。並大小乘經可攝之。何今科屬之哉此會正記意也。即節古記云。會正云。自餘等者。離前所列曰餘。諸記指二部等。若據前文科云。引用正文且列二十部等。文多不到。非鈔者所列。何得列之。答。此引大集正文。相因列示。又是五部正數不可乘失略。今據下引三千威儀遺教愛道尼經等。皆律部類又可收。
鈔。名隨經律簡正記云。隨經律者。謂隨經論中有解律處故。如涅槃中。禁斷魚肉八不淨物等。又增一經中。阿難繫犍搥等。並是也。據理合云隨律經隨律論等。今言隨經律。取語順故。
記。費長房後周高僧等費姓也。長房名也。後周等者。梁‧陳中間有後魏‧後齊‧後周三代。次第相攻取位。後周後遷隋武帝後周第三帝滅法時。長房還俗。至隋文帝時。佛法再興。其時廣弘法。經卷雖滅。以前經卷暗誦故。隨文帝開皇十七年。撰成法錄。姬周昭王甲午佛誕。後漢明帝永平丁卯經度來。及開皇丁已。歷一千二百八十一歲。其間所錄佛生入滅帝代翻譯三藏等事位。而分之為十五卷。今所列經律論傳。凡二千二百七十部。六千三百九十六卷有義云。自漢至隋錄經教故。云歷代三寶錄也。簡正記云。費長房者。漢時亦有同姓名者。但解陰陽術數。不閑佛法。今此是後周時名僧。遇武帝毀二教。乃依例服儒。後至隋文帝登位。不更被剃。遂於開皇年中。撰三寶錄一十五卷。計三百八紙。題云歷代三寶錄。今續有開元錄二十卷。智昇法師於玄宗朝撰。收五千三十八卷。至德宗朝。更有貞元錄三十卷。收三藏教文五千四百餘卷。今鈔不舉者。以當時未有也爰知開元貞元二錄。在南山之後故。但指開皇錄也。
記。翻經學士。義解法師名學士也。梵網云三千學士此意也。濟鈔云。費長房滅佛法時。令還俗故云學士。學士俗家之官名也。若爾者何時翻經哉。答。雖非爾時。法還興時翻譯。而尚不還道。歟。此事可尋歟。允師云。梵網云三千學士。此非官歟。
記。有人謂聰覆二師等節古義云。指歸云。異執者。不同正理之言也。或云。異執是執計不齊也。若然者。既非斥自元魏已來造疏解律之師也。愚竊式云。何世有智人。但重開慈元造之者。且如法聰律師。始考身中受體。不合以僧祇異部為隨行。此是四分宗中始教人。拉食火化。先蠶先農之者。中心藏之。無日忌也。何輒科目異執之首。覆師記憶為疏。何目異執之。次愚知南山失言矣。荀無聰之手披覆之耳。南山因何而申正義。得稱撰述哉。忘本之言。背宗之過。亦猶近世金銀玉輅金自昔時標木椎輪也。上二師是空中造物。次諸德是屋下修裝。修裝者可撿過而斥非。造物者可降心而稽首會正評此義云。通惠曰。予謂不然。且南山撰鈔通包三藏。應摭群宗。豈獨由聰講覆記方成著述之體哉。又若所申正義出覆師者。如慧光傳中說。覆云道覆律師。創開此部。製疏六卷。但是科文。至於提舉宏宗。無聞於世。故先之所學。唯據口傳(已上僧傳文)準此。覆公之文於齊朝。尚曰無聞於世。況南山將為申正之據。一何可笑。通惠雖欲攻聖。而反自失言矣。
記。非聖人者無法若此義如是。難祖師無南山法語也。聖人且指南山也。允師仰之非聖人者。無法訓之。此義老子經意也。非聖人者無刑法。世中作惡事者。與五刑治罰。非聖人者過至重故。不及可與刑法。故云無法也。是以口義云。非聖人等。見老子經。法謂刑法中無法。無治此人之法。則違師謗法。當法外治也。
記。古記廣引謂指斥會正。餘記廣不引故。
記本學僧祇初弘四分簡正記云。法聰律師元魏朝人。本是僧祇學者。因者戒本體元從四分而得。遂息唱僧祇。初弘四分。手披講解。未制章疏也初開律師號法聰。
記傳論云非別有傳論者。傳中引論師語故云傳論也。
鈔。覆律師簡正記云。道覆律師北齊人。聽講出疏六卷。釋四分文(章疏文始起也)長科。
鈔。理隱樂三師指歸云。樂吾角反。據僧傳云。鄴中諺曰。律宗明略唯有隱樂。據協韻。音樂之樂為正常之安樂之樂。
記。洪遵初依道雲學等問。爾者何師上列之哉答。且以義推之。此師既作國之僧統。知其學業等勝故。雖依學於雲等。且依德上列之歟問。今列師皆是南山祖承師哉答。見靈芝之祖承圖。此中但列九師。謂法正‧法時‧法聰‧道覆‧慧光‧道雲‧道洪‧智首‧南山也。
記隋朝人依洪聽習一義云。今注意。三人共洪遵弟子然而傳記意。道洪‧法勝二人洪遵弟子。智首道洪弟子也。今注傳記相違。如何答。於注致料簡。並隋朝人。上二人事也。依洪已下。首師事也。如是得意。無相違歟。濟云。並者勝首兩師也。洪者上列道洪也。爾者洪誰門人哉。答。準彼圖。道雲之弟子也。會正記意云。道洪有七百人弟子。其首師上足也。
記首即祖師所承簡正記云。首律師者。鈔主受戒和尚。兼承稟。姓皇甫氏。安定人。玄晏先生之後。初投相州雲門寺智旻和上出家。受具之時。於佛塔前請祈顯證。感得佛降摩頂。身心安泰。方知感戒。初聰洪律師講七百從侶莫後超倫。唐初詔入京都。住東禪定寺。貞觀八年。勅置弘福寺。製疏二十卷。五部區分鈔二十卷。貞觀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終私云。初聰洪律師者。道洪律師事也。即會正記。唐弘福寺沙門釋智首。投相州雲門寺智旻而出家。二十方稟大戒。及聽律部。明若夙知後聰道洪律席。大師嘗處其門。向經十載。聽滿大律凡二十遍。
鈔。礪律師簡正記云。礪律師者法礪也。即相疏主。姓學氏。本趙郡人。因官遂住相州出家。於日光寺依靈裕律師受具。依洪學律。唐武德六年。製疏十卷。
記祖師前身簡正記云。鈔主第二生。
鈔。江表有義云。黃河自西流東。彼河北云江表。河南立洛陽。河北無之故云表。又云外也。江漢者灌河也。
鈔。蜀部部州也。亦取領部。
記。東西兩川黃河流散四方。故云東西河也。
記。即前序云包異部等四句收之序中云。包異部誠文。括眾經隨說。及西土賢聖所遺。此方先德文紀等四句也。
記。不出六見等指上第四門六師持律歟。
鈔。諸佛下生經六??等??今帙字也。內典錄總列三百餘卷偽經。今鈔只列二十五部。以彼較之。淨行優婆塞戒經‧救疾經‧應供行經‧沙彌論‧提謂經。已上五部。彼錄無之。又錄乳光經注云(其文全異於正經云不得服乳權欏)罪報經注云(與正經罪報輕重全異)餘今所引經無注。
記。如三百福罰三十六碩餘糧五部五色衣以錢贖佛食等三百福罰者。三百杖打人得福師資篇云。又有愚師。引淨度經三百福罰。此即為偽經人造。智者是共非三十六碩者。畜三十六碩糧。不遇飢渴釋相篇云。昔之儉開六十六碩。出善生經。餘挍撿(真偽二本並無。舉世夢傳)五色衣者。二衣篇云。遺教法律經中五色者。此非正錄。無知用之。義鈔引云。僧祇著青。五分著赤。四分者皂迦葉遺著木蘭。十誦著絳色問。若爾者三千威儀經下卷。舍利弗問經。談五部五色衣。是偽經哉答。鈔主意。直經也。非偽經也。此經五色衣暫令著故。異偽經也。贖佛食者。侍佛者不贖食無苦。而云可贖也。釋相篇云。善見云。佛前獻飯。侍佛比丘食之。若無比丘。白衣侍佛。亦得食。準此。俗家佛盤本不屬佛。不勞設贖。偽經今前並刪略。正存文證他宗或引。並正本耳。
記。提謂並有真偽內典錄第四云。提謂波利經二卷。釋曇請撰。舊錄別載有提謂經一卷。與諸經語同。但請加足五方五行。用石糅金。疑成偽。可今以一卷成者為定。
鈔。愚叢猶自濫用會正云。愚闇叢之者。
記。然尼鈔義鈔或復引用問。如何可詳之哉答。尼鈔義鈔。且述與律相應者。如前所列云云。五百四十偽經中。相似律人可濫用。故先如前所列偽經出也。自餘無相濫不出也。簡正記云。與律相應者。謂前來鈔文中所列題目。與律相濫。恐人疑誤錯引用之。故偏於文中頒別。若不與律相應之偽經。既無人引用。故不列也隋帝勅令。長房錄中所不收者。並集焚毀。搜之不盡。當時猶用。鈔引用必非為用偽經。但隋文去來引之故無疑歟。是以闡幽云。今謂義鈔所引。正明諸師智解。服色相因引之故不用也。
鈔。後明鈔興本簡正記云。諸記皆同云。前發起序已辨作鈔之意。今何更明。答。前但通製作一部文大意。謂攬前後疏鈔。不濟時宜。遂發情懷而興著述。未委。此一部之文。名此曰鈔。鈔之一字因何而興。又據何文裁量聖旨。故次辨也。文攬多歸小。
鈔。余智同螢曜搜玄云。自謙智短。如螢耀之最微也輔篇云。以我智望佛智。如螢比日月也。
鈔。量實疎庸簡正記云。量謂器量。心遊理外曰疎也鈔批云。言疎庸者。不親佛法曰疎。非文非武曰庸。應師云庸謂常愚短者是也。心不節慎。口無法言。惡人為支。名之為庸也。
鈔。何敢輕侮猷言動成戲論鈔批云。言猷者法也。謂我何敢輕慢法言。若輕慢則成戲論。言動成戲論者。云有。是增謗。若云無。是滅謗。非有非無。即相違謗。若言非非有非非無。即名戲論謗。故我何敢綴緝也今記云。四執相攻名為戲論。即鈔批云若有若無等是也。加之簡正記云。豈敢將螢燭之。智疎庸之量。裁割當部聖言。包羅三藏教法。迅動施為使成輕陵侮弄涉於謗故動成戲論。諸家皆引智論中四謗之義。夫一切法不可定執言。無是損滅謗。若定執言。有是增益謗。亦有亦無。相違謗。非有非無。戲論謗。鈔主意。道我今智淺量微。刪略聖言動成謗言。故略舉後一戲論謗名也餘記意。祖師庸昧智故。動輕侮聖言。成戲論謗。謙歎也得意。今記意。智實雖疎庸。何敢成戲論謗乎。遮之也。被得釆摭眾典。
鈔。雖然簡正記意。一分雖然。字有其便歟。今記意。不鄰次上。如何。答。今記意雖然。對上量實疎庸句歟。餘記意不鄰次。還何敢之字難得意歟。簡正記云。言雖然至本者。結歸宗本。引用有憑。雖然者從奪之詞也。意道智淺識微。淺不合裁量聖教。恐成戲論旦縱也。然其習學皆有所承。今刪剪聖言。不名戲論奪也問。餘記意。祖師遂不成戲論謗得意歟答。爾也。簡正記云。今師著述倣此亦離四謗。當部繁處刪除非損滅。當部無文。取他部補闕非增益。凡所引用皆是義執相開非相違。經怠重輕不敢非戲論也。
鈔。學有所承首師門人。聽律二十篇。故云所承也。鈔批意。首師南山學問之師匠。遍必非和上是以鈔批云。謂我親承首律師所學。聰講律得二十餘遍。其首師者。但是所承學問正行之師。非是和上。和上即日光寺贇律師也簡正記意。首師祖師和上即彼記云。首律師者。鈔主受戒和尚呈於己懷。
鈔。承必知本承傳四分之本也。本部云意也。古記有二釋。一云。本四分也。一云。承必云有本據意也。此義通諸部義也。有本據者。承傳首師時。首師云。有善見。有僧祇。有十誦等。隨首師之語。無左右不書。止勘善見等說。云有本據也。故下云加覆檢。此意也。此中後義勝也。
鈔。先加覆檢搜玄記云。先解之事。今日作鈔。親更披覆檢之虛實。雖自曾聞。恐與本文違。更覆其文言。檢之取實也。
鈔。於一事下廢立多。搜玄云。自古諸德製造章疏。皆有廢如是所有情見繁廣也。今刪不當之文。除廢立之意。故云刪略。
記。約諸家相望一義云。彼家廢。此家立。相望而言廢立歟。
記。就諸家自論也諸師各據己情見而廢文義。並不合聖教也問。廢立亦由情見而有廢立。何以為二種乎答。口義云。雖則情見。貫於廢立。但廢立據有行事之取捨。情見約有文義之繁廣問。前記中釋。繁廣止云情見。今何分異乎答。前乃義說。以情見而攝廢立。此釋文使義明顯。故分為二矣。
記。一者全除刪問。前釋題但有對破一義。何今今異乎答。口義云。對破一刪正顯行事。全除一刪但知愆辭。前顯行事。但約對破。此中釋文故兼全除首題刪繁文唯據此此意歟。
記。如受戒法及十三難羯磨戒本等並廣列義門並者受戒法等章段也。十三難即受戒中法也。然而且別舉之。受戒法。義門者。業疏云。以義分五科料簡。又十三難義門者。疏云。將釋難文。先以義列五門不同。羯磨義門者。疏中初列義門云。先以義門開解。不過四位戒疏義門者。疏又列四門也。是則能刪義廣。知所刪廢立多。今鈔中全削除之。不及標破。故云全刪也。如下但云等。
記。首題刪繁文唯據此問。出能刪時。全除刪對破刪有之。何今云唯依對破刪哉答。凡廣談刪時。通全除對破。正置首題。刪字唯依對破刪也問。上出所繁時。出繁廣繁濫二。既所繁繁廣受戒及並列義門事可被攝。若攝之。何能刪不全除刪哉答。上繁廣繁濫。共今對破刪所繁被攝。所以爾者。上繁廣所引。自然定方樹七間等是也。今對破所出。亦自然廣授方圓等也。故知全同也。然者繁廣繁濫共可對破刪所繁。刪名言自雖攝全除刪。剋對首題時。尤可對破刪。是以云唯據此也問。首題刪繁云無全除者。首題是一部都名也。何不合二刪哉答。既題行事故。局對破也。對破一刪者。正顯行事故。但至難者。首題約一部大旨。必不盡義故。且云爾歟。
鈔。及教通餘論理相難知鈔批意。餘論諸論得意不同義解歟。即彼記云。今言難知者。如諸論中。或云表無表。或云作無作。或言教無教。如多論中。作無作戒俱色為體。成論中。作戒是色。無作非色非心為體。如此釋判。理相難知。要是情達及通解諸論文中。方能了達也此文異今記也。
記。據合存之一義云。據合存之。止由難解不逗新學故訓之。若此義。諸師義解可存。依難解不引也。一義云。據合存之。止由難解不逗新學故訓之。若此義。依合我義。雖存文證。至義解故。不引云也。
說。或云二疏之全迷拾字。拾二疏不盡義云也。節古記云。記主面授曰。此乃暗破惠鑒依止口傳耳。
記。或云二疏張本二根本義演也。濟鈔云。二疏之草刱本(謂張本者。初草製之本也)。
記。容彼之說明其可存彼義鈔等有義門者。古師所立中。今有可取義故也但取文義堪來入宗者尋訪。
記。初引本律出三十四卷今出本律三十五云。自今已後。聽契經時。比丘欲分別說義。當說義。時不具說文句。各自生疑佛言。聽說義不具說文句。
記次引母論文出第六母論(第六卷六枚)云。諸比丘。佛既聽說十二部經。欲示現此義。後有疑心。若欲次第說。又眾大文多。恐生疲厭。若略撰集好辨。直示現義。不知如何。以是因緣。具白世尊。佛即聽諸比丘引經中要言妙辭直顯其義庶無待訪於他人發軫(宋音吳章)率可勝言哉。
鈔。豈復疑百福鈔批云。福則是持。罪則是犯。謂我不疑其持犯也。
鈔。使真言宗蕪穢。簡正記云。如野草混於良田。名無蕪穢也。
記。更荒迷於三道大小便並口道。云三道也。
記。昏飡黶飫尚說過中非時食。尚說過中不食樣也。字書云。黶(於見反飯也)飫(於虔反食多也)夕飲酕醄。醄(杜刀反??也)人前歛相略無畏忌。誣言。
記。不令教於不令非法心也。因師之非法義也。
鈔。例科分柝若攬收不盡自下別論。
鈔。夫宅身佛海鈔批云。夫字已下。生起立三卷之意也。
記。身具三寶宅身佛海餐‧味法流‧形廁僧伍三也。
記。體附釋相相總四篇戒體顯隨戒釋相篇。戒相顯篇聚名報篇‧隨戒釋相篇‧持犯方軌篇‧懺六聚法篇四篇。此體相。四科中體相爾者中卷釋相。四科中法相何體配釋相。相當餘篇哉答。隨戒釋相一篇中。分別四科時。釋相雖當相。今中卷中。四篇相望時。釋相篇正當體。餘且當相也。釋相明戒體。餘篇出體之相故也。
  記。故須體淨方應秉宣問。今師用相淨。何云體淨哉答。此且望自行邊云爾歟。
鈔。自他兩德成相多途記作二釋。初釋意。自他即顯共義。次釋意。自他結上眾自二詞也。成相者能成也。以此為共義。眾自二行所成也。是以記云輔成自眾是也。
記。防心義非他共上作體別問。止作實可不同歟。雖然於自行戒體。尤彼我同順。是即共義也。何云此不在言哉答。
記。共行不爾問。其相如何答。且出其相者。記所云衣藥是也。
記。兩德之言義取無爽問。上於共義作二釋之中。今同何釋哉答。同初釋歟。以自他兩德證共行名故。
記。古多妄解不免繁詞簡正記云。一解云。如下二衣四藥中持衣加藥。是對首法。或受持衣藥。須得他人來成於我。謂前人既是淨行。足得我對首之數。是他有德故云我德。又他要持衣等。須我成他我行。既淨堪足他對首之數。故名自德。二解云。他來成我自行。名自德。我往成他自行。名他德。今云衣藥可爾。如頭陀及諸行。不修他成。既闕處彼此相成之義。如何辨自他兩德。已上兩釋俱非不取爰知古師意。自他共作故云共行。今師意。彼此同遵故云共行也。
記四人羯磨節古義云。搜玄云。心念自行之事。對首共行之事。單白等眾行之事。增暉曰。羯磨兩篇。對首即共行義。明心念即自行義也。
記。答意如上解問。如上解。指何文哉。答。一義云。指次上答也。謂上卷在初。能詮方。中卷置初。所詮方。故不相違也一義云。上解者。凡行僧事。必先簡眾故。須體淨方應秉宣等文也。是依行次第次轉難云。若爾何不依行次第。以自行為上卷耶。故此三明行。無行不收。三卷攝文。無文不委。
鈔。然則事類相投更難量擬簡正記云。事謂云眾自共三行之事也。類者流類。投者寄。若將眾行類流投寄上卷。自行流類投寄中卷。其行流類投寄下卷。若單分三行配於三卷。即亦不難。今蓋為三卷。諸篇之中各有參雜致不易也寡於討論為事隨篇類。則使三行互有投寄。
記。如上卷標宗亦明法體行相等法體行相捨戒自行也。六念共行也。別人說恣自行也。於識疑發露僧法作法在之。一寺皆作時作白是也。此可攝眾行。今取別人作法分云爾歟。

已上十門竟
資持記上一下分

記略為四別問。何故前釋序題略之。至本文作此四釋哉答。判釋隨時。更無別意歟。但釋序題時。或隨義。或斥古釋。恐繁略之。又今四釋。於本文題。尤相應也。
記。上三字律題是所宗若準常途。可云能釋。然今宗鈔。云所宗能宗也。
記。律題為通貫諸部故濟鈔云。祖師所撰三大部。云諸部也。爰知非謂通餘師所述耳。
記。三約人分刪等六字不釋屬對意如何答。允師云。自攝鈔字歟智云。上云。鈔是能鈔。刪等是所鈔既云所攝。非屬人故不云歟。
記。折埵理質埵理輔要記云。只埵理此云分四。知今重出異音也。
記。從此方欲迴易其語天竺先所後能故。梵云波羅蜜多。翻云彼岸到也。故不翻分四也。唐士先能後所故。波羅蜜多翻到波岸也。依之又翻四分也。
記。極知繁碎此點意。謂略意也。又點云。極知繁碎講學剖文謂上四釋歎結釋也。
記。忘筌之士更繁何患莊子外物第二十六云。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注云。筌魚筍也。故字從竹。亦有從草者。香草可以BC魚置香草於此本木也。中以取魚也。
記。執指即圓覺經文意也。
記受日非情事問。受日受戒等事同之。尤情事。何故云非情哉答。有義云。名言云受日。受日此本也。故攝受日云非情也。若爾者。受戒名言受戒。戒此非情也。又可云非情事哉。若又有情能受故云情者。受日又有情受。尤可云情。如何答。

標宗顯德篇第一

鈔。標宗問。此篇付本律釋哉答。約本律所詮戒而建立也。
記。文體正意唯歸戒律止觀義例云。散引諸文該乎一代。文體正意唯歸二經義異語同也。上五例云。唯歸戒科同之也。
記。故當標出正宗謂指戒法云正宗也。搜玄云。標宗者。總舉一部鈔所尊。宗者至也。下云。發趣萬行。其宗古今多別。第一師。止作為宗○第二師。受隨為宗○第三師。立止惡為宗○第四首願二師。教行為宗○五立因果為宗○第六雲師。言制在一代。人師處事為宗○七相州。立戒學為宗○第八素師。以戒行為宗。今南山所立。以戒為宗。故立此篇爰知祖師以淨戒為宗也問。律正宗以持犯為宗所以爾者。事鈔云。律宗其唯持犯。持犯相寔深爾者今何以戒云為宗哉答。凡律宗持犯也。今行事鈔一部宗定故。以戒為宗也。是以今文云。一部文兼該三藏。文體正意唯歸戒律也。故云律宗其唯持犯。又今鈔上云。詮教之文。文雖浩博。撮其文趣。止明持犯問。記云。教必詮行。一宗結趣萬行元基。理須明識。故云教所詮意。此等文定律宗體也。
記。唯法為宗戒疏釋戒如海無涯偈云。明戒德宗體同記云。宗體者。宗即戒法。體謂受體謂戒行相三。又餘萬行萬善。皆依戒法立之。故云宗也。宗者尊義主義也。即下云。發趣萬行。戒為宗主記云。萬行中戒為尊主。
記。若約通論鈔批云。略舉樞要。不過法體行相四種。總而言之。並名宗體也。
記。總餘三故問。下記云。言法未必是體。言體未必是法準此。云法時不具餘三如何答。今總三義言體。其必是法義也。故下云。須知下三從初得號。是故一一皆得稱戒又下記云。法之為義。貫徹始終約此等義。今云爾歟。
記。自昔章記搜玄云。初篇標戒宗以辨宗體。已下三篇約集是非明僧用如後攻之。
記。方見聖心聖心者指師意也。謂彼云勸學。今云標宗。意同也。
記。提攜有云。師提弟子耳誡能聽。云提攜也。
記。必欲○無壅謂祖師意也。餘並徒然。勉。
鈔。律海沖深津通萬象因師點云。律海此點頗碎陋也。法喻續事。其例多之。或云佛因。或云慧日。未聞分續事也。雖包含無外。而不宿死尸。騰岳波雲。而潮不過限。騰岳波雲。
記。逸而不濫問。逸之義如何答。逸蕩之義。下云蕩逸故。但可尋之也。
記。天地萬物地可然。天如何答。會正記引傳物志云。天地四方皆海水相通。又郭氏玄中記云。天之多者。水正而浮天載地。高下無不至。萬物無不潤。
記。百川所歸問。釋鈔文相。包含情非情眾物。而不宿死尸若爾者。何約百川釋之哉答。記喻中喻故謂喻高與動。喻極云義也。一義云。喻上又重喻云義也。濟鈔云。海逸而不濫之上。尚取之喻故。云喻中喻也。
記。十方法界分通義也。教限意不談十方法界故。
記。九道師訓問。佛以戒為師訓。何今云九道哉答。事鈔云。夫三寶所以隆安。九道所以師訓同記云。又戒經云。三世諸佛皆尊敬戒。是知戒法佛猶師奉。今望無非可治故言九道。
記。其餘則入道無益優婆塞優婆夷二眾犯重。成遮難不入道。故云爾也。所不容。譬如有死屍○棄之說岸上。
記。若波濤大波云波。小波云濤也。
記。五大河說戒犍度云。一恒河。二閻摩那。三薩羅。四阿夷羅。五婆提摩訶。
記。此中略舉謂舉一‧二‧六喻也。未必全同者。全不可同八種云也。戒本序。只舉二德耳。
記。如戒本序但明二德問。其二德者如何答。戒如海無涯。如寶求無厭之二句也。即行宗記云。上句初德。次句第七也。
記。必欲強配臨文自裁今海喻之四段。與彼八德相對言之。臨文者。指彼律文歟。或指今鈔文歟。
鈔。故凡廁豫玄門者簡正記云。玄妙也。或諸行之所歸。故喻於門也。者之一字。牒在玄之人也凡非一也。
鈔。沐心道水者簡正記云。沐心等下者。謂由戒上淨三昧現前故。云沐心道水。洗身曰浴。洗手曰盥。洗足曰濯。洗頭曰沐。身最居上。謂之頭。心既生之。尊喻如頭。故云沐心○者之一字。牒上沐心道水之人也。
鈔。庸見之流簡正記云。庸者諸記中有兩解。一云。作膚字呼。FG下安肉(甫無反)皮上曰膚。膚內為皮(私注。搜玄云。庸者膚也。皮上為膚。膚裹曰皮。經云。膚色充潔云云)二解之。作庸字呼(餘封反音容也)但訓常。即膚常之見。今觀文意。上既言淺識。即是見解不深之人。不合作皮膚字解。文似重也。思之。
局下至體之。明言論鄙俗。
鈔。雖名參緇服簡正記云。謂黑色之衣名緇服也。雖名字參雜在緇裳中。而不委教文中事也。
鈔。學非經遠鈔批云。經涉遠。積年集學。名為經遠。懈怠淺識之人。不能經遠長時尋師而學問也。
鈔。情既疎野鈔批云。不親佛法曰疎。心在理外曰野。野是遊野。謂情常蕩逸無天絲曰野。野是遼義也。
封懷守株記韓子曰。宋人有耕者宋人非謂宋代人。唐士宋州有別小國。指之歟。釋耕冀復得免。
鈔。志絕通望鈔批云。受得戒竟。雖復斷婬殺妄等。謂為究竟。而志更不求聖果故。曰絕通望也。
鈔。局之心首而言無詣鈔批云。受得法戒謂為果滿。局之在心。更不求其餘定慧。永不知此戒是定慧之基。既不知所趣故曰局也簡正記云。所執之事。皆是師心日。局之心首。所以之言。言不開典。無其實錄。故云而言無詣。詣實也無稽實。之猶於也。研習積年。猶迷闇託。體之為之。為彼亂即世。
鈔。是以容致濫委以亂法司鈔批云。委者任也。亦達也。
記。自貿椹衣言遵王制椹者桑實也。其色如紫。即如紫衣也。是云賜紫大師。又云買大師。謂官人送財著法衣。故云貿也。五大上色雖非法。為王制。賞德賜紫服。故云遵王制等也。
記。夜粥晏齋即記云。東南禪講半夜散粥晏曉也。
記。妄言未必長惡。傳為口實。誣聖亂法。
鈔。肆意縱奪專行暴剋於縱奪。餘記意今記意。聊不同歟。此記意。順己情者。上出貿椹衣等為王制情。是順己情。故非情而為是制。是縱義也。違我意者。人如律制非時飲酒等奪之。不隨云是制。便斷名奪也。餘記意。先鈔批云。於同情者則縱其作惡。於異情者則奪其所有功能也簡正記云。於己親有罪亦恕為縱。於己疎者無過加罰曰奪此等皆目人也。
記。以威武抑而挫之又點云。以威武抑而挫之。
鈔。致令新學困說槃石律要絕羈簡正記云。今非法眾生抑遏後學亦然。進則踐於蒺。退則困於槃石。令他學解不通。五分法身是更生長。亦是閉塞之貌。故云困於槃石。云律要絕於羈者。此句明斷法也。在身曰羈。羈絆也。在口曰轡。(音秘。今從革以者。皮必反。是車束也)今二持云行。是律之要。止持如羈。結束比丘身口七支。不至作犯之境。作持如。收東比丘三行。不至止犯今非法眾生不與施行。此律要二持。豈不絕也此進退當樣。聊不同今記意歟。次句明滅法律。云律下非也。
記。周易困卦云困于石據于蒺困卦者。離中段也。八卦中離中收故石之為物。堅而不納。喻上庸流濫為師首妄行非法。
記。若復不學恥墮無知如據蒺者。似藤有莿。生於濱邊。似荾。字書茨草也。
馬絆東束濟鈔云。有鈔云束云車轄也。又人云。是車屋。與轅束縛之緒歟。退見。釋失轄折軸受之句之中。釋轄字行宗記文云栝束於輪。不云束車也。故知非轄物歟。
記。乘馬之要物乘車云乘。乘馬云駕也。
鈔。於時正法玄綱寧不覆墮耶簡正記云。於非法眾生抑遏之時。如來正法玄妙綱少紀宗。寧不傾覆墮失故。
記。有託如後結文指鈔結文也。
鈔。行者以領納為趣行隨行也。領納戒體也。有云。行者付人也此聊違記釋歟。 記。對收一三第一能受淨身故。第三淨心故。
鈔。若情無遠趣鈔批云。謂無持戒斷戒之心。不知因此戒法能至寂滅無上之果。無心希求。名無遠趣也。
鈔。徒染法流於此有二義。一義云。緣差故不成受體。而如餘比丘成受體。共勞隨行云也。法隨行法也。此古記釋三行法同也。是以簡正記云。徒染法流等者。徒者空也。染者習也。非三行之法流者。流者類也。空染習在三法。行人之流類也又義云。法流者受戒法也。意作法如雖作之緣徼差故不得戒故。虛云作法意也。今記意同後義歟。如之鈔批云。謂受者無心空加作法無益故。曰徒染法流。
鈔。是以凡欲清身行徒遠希圓果者無宜妄造會正記云。徒與者者。皆指人也鈔批曰。清身行徒等者。徒是今時徒眾也。此眾執戒律而行故曰行徒問。此圓果者指圓教之三身果歟。將又指小乘教限四果歟答。今鈔主意。以分通邊。指圓教極果。云圓果歟。記云極證。此圓果也。若小乘教限果得意。圓之名言聊不相應故也。專志攝慮。令契入無滯。涅槃疏也。
記非色等問。涅槃終窮極教大乘最長也。何說非二為戒哉。又雖此文。何以種子不消釋。以二非釋之哉答。有云。涅槃追說追泯教也。一經中或雜權教而終歸圓極故。說二非無失也。又以當教意消釋之。又無失歟。若依有宗。又以色釋之。不中有苦也。
記。大方等大乘名也。
記。初中上二句據法問。鈔云。記涅槃十八卷等彼十八卷六帖梵行品文也。彼說化教六念文中。念戒段文也。
記不破即四重問。如何如是配當哉答。無別之由。一往配當歟問。涅槃經文。說護持文。何今云領納處引證哉答。可護持物。必重心可領納證也。
記即重輕方便不破重罪不涉。即重方便也。不壞即殘下罪。不雜即其方便也。北遠疏者。淨影大現戒相。何記云據法哉答。且法法相云戒相歟。
記。車相交過喻其多貌問。餘記意。車軼一不異。戒相多相故。云非唯一軼是以鈔批云。軼有兩音。一音逸。字統云過也。一音妷謂車轍。即當此用○非唯一軼者。如車足踐。北為路則千車同於一軼。以車大小一種故也。車若大小。後車彼前車軼折破。若無大小故得千里同徹。戒相不爾。乃至多途不同於車軼簡正記云。軼者跡義。萬車同軼。是一義。今戒不爾。有於多種也爾者今記何云喻其多貌哉答。今記意。實戒相多途。喻車軼非一也。凡人師釋文非一準。依之會正記云。如千車交過。則非一軼也。喻戒戒之多耳此釋今記潤色也。
記。樞即門樞大鈔記云。樞謂扉下肘是也。持扉最要○非謂扉下臼也。
記。聖人制教名法問。今戒法者。天指何哉。若云制教之聖教名法。是聖教色經卷也。豈納法成業名體乎。色法不可納得心中故。若又如來所說之名句文云戒法。是又如來之色塵上假立名句。文既過去謝滅之法也。豈今納此法為體哉。方方不明。如何答。誠此法未分明。是以今記下云爾。此但示法之功力不明指何者是法。意令學者思而得之但於此戒法教限意與分通圓教意。聊不同也。先小乘教限意。既云聖人制教名法。此如來名句文施說。不可作殺生偷盜等。名句文能詮也。此設雖謝滅。被此詮顯。不可殺生偷盜等惡非也。理以之為戒法也。是名聖人制教名法也。於此法具防非禁惡義。備軌凡從聖理故名法也。依之今鈔云。必能軌成出離之道又資持云。軌從教名法云也。又云制教。云聖教。通能詮所詮。何必色法可得意哉。設能詮名句文。不相應體非色心也。其上今取所詮之義理。戒法得意。爾者無相違歟問。若爾者。百法或七十五法等。可攝何哉答。約能詮名句文。不相應攝。約所納無作體。色法或非色非心聚之攝也。正法當體止攝何不勘也。次分通圓教意。真如理性之上。取防非禁惡之緣起能用為戒法也。是以今鈔下云。測思明慧冥會前法。以此要期之心與彼妙法相應。於彼法上有緣起之義。領納在心。名為戒體今指妙法。約隨緣之理性云之也。此祖師望分通圓意釋也。測思明慧等文。今四科之中。明戒體文也。爾者教限意也。何云圓意等哉答。彼文初明戒量。云法界塵沙等。法界之言。豈非圓意哉。加之記釋領納在心之文云。今言在心。乃取圓意。此釋尤納圓意。
記。有云未受名法受已名體會正云。受前名法。受後曰戒問。今師意。未受名法。受已名體。何故斥之哉答。古師受已一向名體。都不名法。故斥此邊也。為仰有義。
記。或可並以法字貫之云戒法體。戒法行。戒法相也。謂體及行相皆律儀事。非凡善故。法字殊釋持故也問。此兩釋如何不同哉答。上釋但云戒體行等。未顯法義故。次釋制法字。釋顯非泛善也。
記。是則法為能依體是所依問。戒法戒體全是一物非別物。爾者何分能依所依哉答。實此釋難思歟。此事。業疏有問答。即彼疏云。問。即法是體。法體何分哉。答。若望未受。但名為法。體是無情。加期誓要緣領納。依心成業。此法有法有功。乃名為體。是故言法未必是體。言體必是法。如藥丸喻。藥味各別。如戒法也。和合成丸。如戒體也。丸非他物。即藥成丸。雖異而同。雖同而別以此藥丸喻案之。藥味各別。且云能依。此藥味能成丸故。丸云所依。如是且戒法云能依。戒體云所依歟。
記。三業分之問。如何三業配行相歟答。下記。檢察即心。心即行體。濟緣云。行即思也業疏云。能憶能防同記云。一心之用無前無後守一云。內心執持名行鈔云。故知一受已後盡壽已來。方便正念護本所受。流入行心。三善為體故知心配行。身口當相若爾者。何故資持云。軌凡從聖名法。總攝歸心名體。三業造修名行。覽而可分名相哉。明知三業俱名行如何答。一義云。三業造修名行者。此且總合業本。身口具名行。故云三業。今云三業分之。或云行即思心。指成業處云爾也。故資持云。入行心者。即示二持成業之處也今配當行相時。正指業本也。又義云。行互三行。相局身口。是故云三業分之。行者造修也。造修通三業故。
鈔。語法而談會正云。直言曰言。論難曰語。
記。法雖兩通此戒能軌成凡聖故。云法雖兩通。軌成凡夫者。轉四惡之苦器。軌成人天善趣之身故。此中今且出軌成出離之道一邊。云但從是聖論也。餘記所存。聊不同也。即鈔批云。語法而談不局凡聖者。此謂若凡若聖。通有此三戒法也。如聖人亦受此戒。即是沓婆摩羅十四出家。十六羅漢年滿二十羯磨受戒。此是聖人亦有斯事。故曰不局聖也。言凡者。即今一切比丘白四羯磨受者是也。
記。思而得之問。如何可思之哉。答。大都上如釋之。佛佛相承。依此戒法資成佛果。還又為眾生。以無漏名句文。於情非情境上。不可作七支業非。制所詮之義理。名戒法也。於此所制。謂作要誓納凡身。云戒體也。信知有此。
鈔。就已成而言名為聖法今記意。謂八聖道中。其法即無漏法也。而凡夫受持之時。名聖法。此則聖因。全為顯非六因也。故云聖道本基也問。凡夫所得別解脫戒。至聖位時。轉為無漏戒歟。將別受之哉答。可勘之。於菩薩戒。有轉成無漏之一段沙汰。今可準彼歟。次鈔批釋意。云今所受者就已成而言名為聖法者。慈云。約羯磨竟發得此法。名為已成。為聖道基。能成聖故。名為聖法餘釋同今記也。但令反彼生死。仰廁僧徒。建志要期高樓累外。
鈔。彼生死簡正記云。反彼生死者。問。常聞生死為此○為彼。今何故云反彼生死。答。心體離念本無生死。但由對境纏附。生死過興。今善淨身心。於彼境上作斷惡修善意。反於往日生死過心。故云彼也得事解脫。在凡因故。
鈔。建志要斯簡正記云。興心修善。即是建志。誓受佛戒。自度度他。即要期也言必豫者。
鈔。使隨人成就簡正記云。隨能受人。要期上品之心。即納得上品戒。必定成就也。
鈔。名為隨法之行此記意。不釋法之言。但云依體起持名隨行。而簡正記云。行者隨要期戒法之心。而起其行。故云隨法行也。解難云。此科鈔文。但為明戒法。既云柄法在懷。是體習行。居體是行。莫不雜亂否。答。此懸說向後受時之事。令人信知。此法方可納體起行。未使柄之及起行用等。亦是因中說果也。
鈔。若依通論今記意。通指諸論餘記意不然。即簡正記云。通論者。通律之論。即成實論也。
鈔。直陳能領之心相簡正記云。問。此何不據業體以說。但陳能領之心耶答。就戒定說宗。明行事。體要有所得方可興建住。故約行人領納之心。乃知有戒。若但明業體業體從可而生。須先領納心方有其體。準下文云。知自身心懷佩聖法等。即斯意也。
記。法界者十界依正也。資持云。法界者。若就教限。則局三千大千。今從圓意。須論十方法界。無作體稱境而發。等法界量。
記。二諦者佛所立教也。此謂約境顯戒問。真俗二諦之教為戒境樣如何乎答。顯真諦理教。說俗諦門教。此如謗非佛說等。或犯破法輪偷蘭。或犯毀毘尼戒等。故為戒境也。是以鈔批云。何故用二諦為戒境。且明真諦。滅理涅槃。如謗聖教言非佛說。滅理涅槃言非畢竟寂滅。皆獲重罪。今反成福入戒門。言俗諦者。謂反彼生死。斷一切惡。離殺盜等。此皆俗諦。盡是戒境。故曰二諦簡正記云。謂測度思量。塵沙二諦境上。本來無惡。良由有情心有惡念。今既思惟性空。惡從何起。良由妄起。當此之時。知境無惡。妄念無生。如是思惟發生明慧。境既無惡。惡心不生。當經之時。冥然興會也。
記。盡一形壽問。圓教意。同可盡形故答。如別鈔。通包二業。屏絕妄念。非倒想妄緣前境。
鈔。與彼妙法園公云。此妙法者。隨緣真如體也。下云。有緣起之義故私云。於法界塵沙境所制戒法。有防非禁惡。軌凡成聖之道理。名妙法也。
記。三羯磨時初動於境境者戒法也。望能領之心云境。上云法猶在境故。又事鈔云。作初羯磨。僧皆默可。今十方法界善法。並皆動轉。當起欣心。勿縱怠意。
記。昔人反云此是作體安有心中但領作耶問。此能破意如何答。古師者。領納在心。唯作戒得意。然而今斥之意。謂第三羯磨終。作無作同時領納。何今單云作領納哉但舊家於法相不分明故。第八藏識處含藏作無作之體得意。故如是斥之歟。新家意不然。三業表戒取現行思心處故。如不及第人含藏所論歟。
記。獨茲典示餘並無文一義云。獨茲指領心。餘者色非色餘種種相也。又義云。獨茲指當文。餘者指餘處文也。受戒教發戒緣。雖示心境。彼只明心境相。今示能領心。故云獨茲典示也。此二義中。初義勝也。
記。一生罔象不得戒故。不預七眾數故。
記。無戒滿洲大集經文也。
鈔。秉之在心鈔批云。秉由執也。謂執之在心克志。
鈔。持心後起會正記云。望戒體前發得名。
鈔。故經云雖非觸對等涅槃經文也。
鈔。此之四條並出道者之本依成是者之宗極指法體行相之四科云四條也。簡正記云。問。此中法體行相。與中卷隨相篇法體行相。若為取別。答。此戒法即據軌成出離之道。彼約體通出離之道。此戒體直能領之心。彼說所發之業體。戒行上下並同之。若論戒相。此約威儀光顯之相。彼據二百五十具期。開二持兩犯之相狀。
鈔。令持法高士詳而鏡諸簡正記云。持法高士者。持戒之人。名為持法也。高者清高也。士者約字釋。十下安一。即會意字也。一是數之始。十是小數也。始終如一號之為士。
鈔。翻種苦業簡正記云。問。順戒能辨事。即顯戒家勝能。既違戒招於苦業。何名顯德。答。只為有戒在身。違體犯非。有戒可破。便招惡果。若無戒體。持犯不成。示是顯戒之德。又雖破戒一期招於惡果。反上亦賴戒解脫也。
鈔。隨部具舒相亦難盡簡正記云。理若隨他經論部帙。凡有賛戒處。便引來鈔中者。相難盡。
鈔。且引數條餘便各簡正記云。謂諸經論中。賛戒之文不少。今約略引用。不具書之。如大小乘經中。略引三五本教。二論之中。亦略引三五本教。諸不二具列之。故云存略。
記。今取經論意文有少異問。般泥洹經有異本。二卷泥洹經如今鈔引。若能奉戒者。是汝大師等云。是以簡正記云。順正云。此是兩卷成文者。上卷說諸釋種鬪戰之事。下卷明佛涅槃之事。今此引者。是下卷文也然而何故今記引三卷法顯所翻之本。未見以戒為師。故云今取經意文有少異哉答。一義云。二卷經分明見其義。三卷經不見其義。人可思故。記主三卷經見其義勢故。三卷經云有此義。為令知人故。捨顯露付微隱。且如是釋歟。
記。示現人法住持相似人見佛法波羅提木叉也。既云若我住世無異此也。是人法住持相似義也。今云論即遺教論(馬鳴菩薩造。真諦譯)文有一卷也。彼云。經曰。於我滅度。當尊重無異此也。論云示現波羅提木叉是修行大師故。如經當知此則是汝大師故。又示住持利益人法相似故。如經若我住世無異此也故。
記。一由資始資者成也。書云。大哉天地萬物資始。
記。古記云。即善生經等節世記云。會正增暉‧集要皆同也鈔批云。有云。善生經也問。若爾者。善生經大乘經也。何小乘經中引之哉答。記然而與戒本序語意相涉問。若今記意者。指戒本而今化教段也。何引證制教律哉答。為本化教。引小乘經處。謗引制教證。不可有失。自本有傍正故。是以下行根住持引此本律也。是引證制教文也。以大途雖分化制。傍可有制化也。又義云。彼善生經文云。相似戒本序。語意計也。必鈔引文。非謂戒本序文歟。
記舊云善生經者會正‧集要義苑皆爾。鈔批云。檢善生經云。戒是菩提道初根本地。名之為戒。如是戒者亦名初也。亦名平地。亦名慈地○亦名一切德根本。
鈔。如成實云簡正記云。彼論序云。佛滅後八百九十年。四州賓小乘學者所宗鳩摩羅陀上足弟子訶梨跋摩之二十卷成文。羅什譯也。文理雙標。以教為成。以理為實。此論釋小乘。兼分通大乘此論總有二十卷二百二品。今引第十七卷也。
記。次第增深問。次第增深相如何答。折玄記下卷略頌云。初業(總相別相念之處位也)順決擇(四善根位也。即為四重)及修見道位。念經等七品。應知次第增。
記。隨有所見故如樓觀三十七菩提分法隨位次第增進。如實於所觀之境見知之故。云如登樓觀世間。故云樓觀也。
記。三十七品亦云。三十七菩提分法。分者因義也。能覺因故。入道章云。四念住者。身等四法是所觀境。慧是能觀慧。與念俱故。慧從念稱為念也。住者即境。是能觀慧所住之境。總稱念住○身者五根四大積集名身。領納於境。目之為受。集起名心。軌持稱法今處者。可念處。四正勤者。章云四正斷者。體一精進。義用不同。分之為四(如今記引)此四功能斷自所除懈怠障故。云名四斷。四神足者。謂神通妙用難測故名神。足即慧之用。足者彼因。體即勝定。由勝定能發通。故名神足。足雖一定。定因有四。故名四也。謂於境示名欲。止惡進善曰勤。定能攝心稱心。於境簡擇名觀。此四非足。足之因也。五根者。增上之義。是根義也。由五能生諸善故。故總名根。謂於三寶四諦等中。能深忍示清淨之性。名之為信。勇猛進修。目為精進。於境憶持。故稱為念。專注所緣。號之為定。簡擇得失。故得慧名。五力者。不可屈伏故名為力。即前五根據不可展轉立力名故。謂此清淨信。若天若魔乃至諸煩惱。亦不能屈。故名難伏。體即五根。更無別也七覺支者。覺者是智。支者分類。分類不同而有七種。名七覺支。於境明記。名之為念。觀察得失。故名擇法。熾然修善。號精進。於意適悅而得喜。名調暢。身心為輕安專注所緣。故名為定。遠離沈掉平等寂靜。目之為捨。八正道者。契理通神。目之為聖。運載遊覆。稱之為道。言語離罪。稱為正語。身遠三過。名為正業。無漏身離五邪命。名為正命。修善斷惡有勝堪能。為精進。明記所緣。稱為正念。攝心不亂。號為正定。推察諦理。故名正見問。小乘人修菩薩分。教有誠文。何以得知大乘亦覺答。智度論云。問。三十七品是多辟支佛道。六波羅密是菩薩道。何故於菩薩道說聲聞法。答。菩薩摩訶薩學一切。故知亦通菩薩所學。問。三乘同修行。相何別。答。中邊論云。二乘之人。以自相續身等為境。以修對治。菩薩通以自他相續身等為境。而修對治○且資糧位中。修四念住‧四正斷‧及四神足○無始來於身等境。作諸染淨差別之相。起於愛憎。沈沒苦海。是以創觀身受心法。此之四相以為無相故。雖觀身等四境。無相未能除障故。次修四斷。斷處斷障故。雖伏障未能隨意所欲皆成利益事等。是故修四神足○加行位修五根五力○前五根能伏於障。不為障伏。功能轉勝。改立力名。故中邊云。即前所說信等五根。有勝勢用。後說為力。謂能伏滅不信障等。亦不為彼所陵雜故。又大集經云。五根五力非體有別。故知約用分為二也○通達位修七覺支○修習位修八正道(已上全文)小乘意四念住四斷‧四如‧五根‧五力七覺八正也。
鈔。以戒為郭會正記云。內為之城。外為之郭。
鈔。解脫道論文有十二卷。戒本有第一卷。今云第二者。品第二也。此阿羅漢優婆底沙造。
記。榮顯親友佛法友也。親友依可貴同學處。
記。調伏解脫樂方便戒防事故伏煩惱也。
鈔。戒則不羸鈔批云。則不羸者。明彼論中。嘆戒文多。若見彼文。心則勇勵。常忻護持故。戒不羸也。
鈔。毘婆沙云會正記云。五百羅漢造浮陀跋摩等。譯凡六十卷。今引三十四卷鈔批云。毘婆者。此翻為逐分別。謂逐律文後解釋分別也。亦翻為廣解釋也。只是羅漢作論。解釋經律事同。此方章疏也。
記。下列四義問。四義者。尸羅‧行‧守信‧器。此四歟。爾者尸羅名非義。加之尸羅‧梵語也。於梵語不取義。是以次下科。記釋明尸羅義也。何今指尸羅云四義哉答。尸羅非謂義。云四義時。戒‧行‧守信‧器也。今云戒言尸羅。且梵語含多義故。舉戒梵名。云戒言尸羅歟。正彼言義指戒歟。戒防非之義故。
鈔。戒言尸羅示言行等鈔批云。婆沙第三十四卷云。言尸羅曰行者。如人有足能行至餘方。如是行人有尸羅足者。能行至善道及至涅槃也。亦云守信者。彼論解云。言尸羅守信者。此是世俗言說之法。若人善護尸羅者。言是人名守信。不能善護尸羅者。言是人名不守信也。是故世俗言說。尸羅為守信○亦名為器者。彼論解云。以是一切功德所依之處故曰器也。
記。故反釋之可云尸羅言戒。梵語含多義故。今反云戒言尸羅故。云故反釋之也。
記。此五從喻等且作圖。

冷 明體
從喻 夢 所感
習 牽行
定 定 戒
池 滅惑
瓔 德彰
從法 鏡 慧
勢 功勝


記。破戒熱是因中結業此下還消釋文也。
鈔。由善習戒法積習成輕故。自然止惡修善也。又鈔批云。亦名為習者。彼論解云。尸羅言習。持戒者善習戒法故也簡正記云。謂能習戒法。納在身中。
鈔。亦名為池簡正記云。彼論引佛說偈云。法泉戒水池。清淨無瑕穢。聖俗身濕。必到於彼岸。外難曰。聖人無煩惱。何故要於戒耶。答。雖無煩惱。而心恒遊履於戒也。故經云。布以七淨尤浴。此無垢人。
鈔。老少中年服常好故會正記云。戒瓔三時常好。以聖為老。以凡為少。七方便為中。
記。無我字祖師加之問。彼本文意如何答。彼應云。鏡明則像現。戒淨則理顯。然今記尚如鈔加。無我字故。云無我理顯也。
記。若親在眾破僧不成若提婆等。清淨僧中一處居住。如來對當破僧。佛威熱勝故。彼人皆見佛歸命。故在眾不成破僧。別處破僧也。如來在世有威力德攝魔軍。
記。阿梨那可作耶字。字誤也。會正記并自書耶字也。
鈔。以輕重等持問。餘五百羅漢不持戒歟答。一義云。於羅漢有白衣無戒羅漢故。五百羅漢力劣歟。一義云。五百羅漢雖持戒。重戒如重。守輕如輕守。今一羅漢輕如重護故。威勢勝也。此一羅漢。鈔批云。名祇夜多簡正記云。名婆伽陀。
記。今舉初後謂六塵中。舉初後也問。舉後之法塵相如何答云。知色陰等是也。知者意識能知之。意識所緣三科法故。
記。謂聞名身等名句文身不相應。雖非耳所緣。且約聲教邊云爾歟。
記。覆釋中搜玄云。尊者下重解尸羅故云覆釋也。
記。師資傳云五十二餘師之數五十二餘師婆沙評家也。今其隨一也。搜玄云。從迦葉至達摩多羅。有五十二人。其瞿沙尊者。即其一也簡正記云。瞿沙者人名也。彼論云。五十二師外有尊者所解。長有五百人師也。若準薩婆多。師資傳云。從迦葉至達摩多羅。有五十二人。其瞿沙尊者一數傳云。大師名瞿沙。博綜強識。善能說法。以感眾心。時一集會五百人。各付一器然後說法。衣會感悟涕淚交流。以器成淚。併安一處。有一王子。兩目生盲。尊者立誓云。我若必當成無上道利益盲冥。無慧眼者。今以此人淚洗此人眼。眼即當開。既以淚洗兩眼乃開。於是四輩無不崇重也有鈔云。彼論五百人論中。五十二會師殊勝。其五十二餘師中。殊又法救‧覺天‧世支‧妙音。此四人殊為尊者。今此中言瞿沙者。即妙音師梵語也。故天台止觀輔行記云。瞿沙梵語。此云妙音也問。五十二餘師者如何答。是五百人中超其群者。有五十二人歟。餘者但指二也字歟。又義云。五十人互望言餘歟。各各存異義故。如論中言有餘師說等也具足受持○教法善御大衣。
記。今此晉譯義熙十四年佛陀跋陀譯也。
記。讚歎一切大願佛因位悲願也。依願無非成佛故。
記。分別解說十二緣起搜玄云。十二因緣也有云。十二部經是以鈔批云。初翻演說十二部經。是其教法但本文十二因緣是以簡正記引舊譯華嚴文云。分別解說十二因緣。令法不斷下佛種子○田生正覺藥。
記。上五句並摘僧寶中文簡正記云。所以三復。次下但抽取僧寶。於文中餘二不錄者。鈔者云。但使僧寶不墮。餘二自然久住。故知由說僧也。
記人壽二萬歲時已前煩惱非強盛故。不名濁世也。
記立此假名云眾生名也。
記連持色心第八識持也。
記。因緣未出有云。約五時次第時。阿含時制戒。何云未出哉答。大集方等部也。其說時不定也。佛成道五年前說之歟。而鈔批云。說此經引第二違損下。何有順益中哉。答。
鈔。薩遮尼犍云具云薩遮尼犍子所說經。十卷。此即後魏菩提流支譯也。
記大權示化會正云。彼經佛告文殊。我國土有諸外道尼犍子。皆是如來住持力故。為欲示現不可思議方便境界。
記。破戒墮獄畜是別報問。賓疏引律文云。破戒墮二道。地獄及畜生。持戒生二道。天上及人間然者被戒果報通畜生。何故畜是別報故云不得哉答。破戒業必墮地獄是以鈔云。不免地獄。由違受體是目連問經。以六聚罪配六大獄。是明據也。餘趣別報依破戒樣。時時受餘趣報事有之。受餘趣果故。是以鈔云。如五百問中。知事誤觸淨器作啖糞鬼行宗云。如破伊羅葉常墮龍中此邊云破戒墮二道地獄及畜生也。此因破戒引餘趣生故。俱舍云。破戒墮二道。今此云畜。是別報故云不得者。正非破戒正果故云爾也。此取邊邊也問。畜是別報者。總報唯約地獄。不通餘趣歟。將又可通餘趣哉答。重重有子細。若如性相。引業總報通餘趣。今且約破戒業。別總別二業。云總報謂地獄總受。別報謂餘趣別受也。若約破戒時。總報唯局地獄也。是且制教一途法相也。不可例常性相歟。今云畜是別報。云野于身故云爾也。濟鈔云。有人云。非謂對於總報也別報也。但對地獄言別之果報歟凡此一段記釋聊難思。經文只不受持戒。不得下劣疥癩野干身。何況受善趣功德聚人身哉何必約破戒果報哉。為下趣而復疥癩猶故不得。
記應法師云經音義文也。
記。月燈經中偈文彼經不出未詳所以月燈三昧經。有十卷與一卷兩本。十卷經不見。一卷經有之。故知今記家依十卷經云爾歟。濟鈔云。今大藏中。有題龍樹菩薩為禪陀伽王說偈。大相似此文。即今雖有色族及多聞。若無智猶禽獸。雖處卑下少聞見。能修戒智名勝士但第四句云能修戒智名勝士。少異也。
記。無戒即無智問。何故戒即云智哉答。
鈔。猶禽獸鈔批云。言禽獸者。飛曰禽走曰獸。
記。有南北二本有云。南本三十六卷。藏外別行。北涼本四十卷。曇無識譯也。
鈔。華嚴偈言第五卷。文殊問賢首菩薩偈文。
記。望前已引故上華嚴具足受持威儀教法文也。
鈔。令誦心首會正記云。首頭也。
記。今引十四文今現行智論。在十三卷也。雖山居受諸苦行。
記。袈裟語通問。鈔薩婆多云。此三衣名。一切外道所無文二衣篇。九十六種外道無此三衣。為異外道此等局內道爾者何云通外道哉答。正外道雖無僧伽梨衣等。各各三名。袈裟總名。通名外道服歟。袈裟色名故。
記。如販賣戒既袈裟相易云。外道本持之但律文只云博衣。不云袈裟。今文取意歟。外道衣雖非袈裟。跋難陀袈裟易得。故必為著是故引為證歟。是故初釋。本袈裟名有外道也。第二釋。袈裟法衣。僣著之。第三釋。疏所列苦行。必非外道云也。然而設非外道。何云袈裟哉遠布。風力解身。筋脈斷絕。翻晴吐沫。洪腫瞥爾。楚痛如刀傷。惡露。
鈔。地持云會正云。彌勒造。釋華嚴。曇無識譯。凡十卷。今藏中無本。
鈔。三十二相無差別因皆得持戒所得鈔批云濟云。其三十二之因。有通因有別因。如報恩經明。無頂相。即以無憍慢為因。乃至手網縵。即某事為因。皆名別因也。若持戒。即三十二相之通因也簡正云。問。輪王相好與佛何別。答。俱舍頌云。相不正圓明故。與佛非等。謂不正不圓不明也。謂上來所列三十二相雖殊。並是持戒為因。更無差別。故云無差別因等。
記。一足下平如奩底等三十二相。又出大般若三百八十一。彼云。善如何現如來應正等覺三十二大士相善現。世尊足下有平滿相。妙喜安住。猶奩底地。雖高下。隨足所蹈。皆悉坦然。無不等觸。是為第一二足下千輻輪相者。大般若云。世尊足下千輻輪文。輞穀眾相。無不圓滿。是為第二記注以如法財者。離四邪五邪也三手指纖長者。大般若手足之指即彼經云。世尊手足所有諸指。圓滿纖長。甚可愛樂。是為第五列數次第與今不同也四足跟長者。大般若云。世尊足跟廣長圓滿。與趺相稱。勝餘有情。是為第六佛本行經云。足跟圓滿中阿含云。足跟踝後兩途平滿五身方直。大般若經云。世尊容儀。洪滿端直。是第十八八十云。身廣洪直。不偃不僂。亦不傍齊皮。端推充實六網縵指如白鵝王者。大般若云。世尊手足二指間。猶如雁王。咸有VW網。金色交絡。文同綺畫。是為第四七手足軟者。大般若云。世尊手足皆悉柔軟。如覩羅綿。勝過一切。是為第三八節踝滿者。大般若云。世尊足趺。脩高充滿。柔軟妙好。與跟相稱。是為第七九身毛上靡者。大般若云。世尊髮毛端皆上靡右旋。宛軟柔潤紺青嚴色身甚可愛樂。是為第十二注說瑜伽意。彼毛長故。有如是異相。是酬惠施等無厭善法展轉增長故也十鹿王腨者。如鹿腨下漸細也。大般若云。世尊雙腨漸次纖圓。瞥泥邪仙鹿王腨。是為第八注演說正教者。瑜伽意於其正法次等顯說十一身圓滿如尼拘陀樹者。尼拘陀謂白楊也。此樹枝條相順。縱廣正等也。是故喻也。大般若云。世尊體相緣廣量等。周匝圓滿。如諾瞿陀樹。是第二十十二立手過膝者。謂手長相也。垂手云立手也。豎直云立也。大般若云。雙臂修直。圓如象王鼻。平立摩膝。是為九十三頂有肉髻者。經音義云。頂骨通起自然成髻。此相大般若不見也。十四無見頂者。大般若云。世尊頂上馬瑟膩沙高顯周圓。猶如天蓋。是三十二十五陰藏相者。大般若云。世尊陰相勢岸藏蜜。其猶龍馬。亦如象王。是第十注裸跣十六皮膚細軟者。大般若云。世尊身皮細薄潤滑。塵垢水等皆所不住。是第十三十七身毛右旋者。大般若云。世尊毛孔。各一毛生。柔潤紺青。右旋宛轉。是第一十人身金色。十九常光明曜者。大般若此二合為一相即彼經云。世尊身彼皆金色。光潔晃曜。如妙金囊眾寶莊嚴眾所樂見。是第十四又云。十九常光者。彼經當世尊常光面各一尋。是二十二爾者二相也。二十七處滿者。大般若云。世尊兩足二手掌中頸及雙肩七處。宛滿。是第十五二十一柔軟聲者。大般若不見此相歟二十二缺骨充滿者。具云缺盆骨。俗云玉懸骨也。大般若云。世尊肩頂圓滿殊妙。是十六二十三師子上身者。大般若云。世尊肩頂圓滿殊妙。是十六二十三師子上身者。大般若云。世尊頸臆并身上半威容廣大師子王。是二十一二十四臂纖者。此大般若不見歟。注上身謂胸臆者。釋上二十三也。二十五四十齒白淨齊密者。大般若云。世尊齒相四十齊平淨密。根深白逾珂雪。是二十三二十六四牙相者。大般若云。四牙鮮白鋒利。是二十四二十七師子頰。具云頰車。方正如師子王也。有頰無疎也。大般若又無此相歟二十八味中上味者。佛所食上味也。大般若云。世尊常得味中上味。唯脈直故。能引身中諸支節脈所有上味。風熱談病不能為雜。由彼不雜。脈離沈浮延縮壞損擁曲等過。能正答咽律。液通流故。身心適常得常味。是二十五問。何此列相好之中哉答。准婆沙云。或咽喉中有二乳泉。若飲食時。其乳流出。雜諸飲食。皆成上味二十九廣長舌者。大般若云。世尊舌相薄淨廣長。能覆面輪至髮際。是二十六三十梵音聲者。大般若云。世尊梵音詞韻弘雅。隨眾多少無不等聞。其聲洪震。猶如天鼓發言婉約如頻迦音。是二十七三十一目紺色者。大般若云。世尊眼月足猶若牛王。紺青齊整不相雜亂。是二十八三十二白毫相者。大般若云。世尊眉間有白毫相。右旋柔軟。如覩羅綿。鮮白光淨。逾珂雲等。是三十一今記所列三十二相中。肉髻相‧柔軟聲‧臂纖相‧師子頰相四相。大般若不見。又彼經髆腋悉皆宛實相‧身相‧脩廣端嚴相‧眼睛紺青分明相‧面輪端正滿月相四相。此記不見也。
記。然諸經論名數不同問。名實可不同。數必定三十二。何云數不同哉答。數不同者。一義云。數三十二相次第不同。云數不同。此語字也。非謂三十二相數不同歟。濟鈔云。然其開合異故云爾也會正云。智論問云。菩薩何以故三十二相不多不少。答曰。有人言。佛以三十二相莊嚴佛身者。端正不亂故。若少者不端正。若多者佛身相亂。猶如佛法不可增不可滅。
記。智者云者。彼製作文句第八見。
記。以不持戒必墮三塗問。上薩遮尼揵經。不持不得野干身畜生下劣何故云墮三途哉答。經論異說不可和會。又強料簡。上經且約破戒總報業談之。今論依破戒樣。餘業受鬼畜身故。必不相違歟。推果本因。
鈔。十住毘婆沙龍樹造羅什譯。釋華嚴十地品。今所引兩品。在第十五卷十二枚。趣撮云第一所喜樂處。
記。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問。六波羅蜜門時。尸羅第二。般若第六慧也。何故今如是注之哉答。幽賛釋心經題目。出五種般若云。實相觀照文字眷屬境界此中眷屬般若萬行。攝前五波羅蜜故。尸羅清淨亦是行般若也問。正十住毘婆沙中。云深行尸羅波羅蜜。即彼論第二地於十地中名為離垢。慳貪十惡根本永盡故。名為離垢。於此地中。深行尸羅波羅蜜。是菩薩會正云。戒報品。菩薩深行尸羅波羅蜜。若未離欲。作國天王鈔批云。次戒品云。菩薩能淨持尸羅得離垢。即第二地此等諸文一同見尸羅波羅蜜。記云般若波羅蜜哉答。記家御所覽本見爾歟。又義云。般若總。尸羅別。今記家以義捨別引總。如是釋歟。
記。若據通論等問。大攝小。指涅槃大集。互不攝。指華嚴十住意如何。又等者。此解菩薩月燈。智論如何可判屬哉答。鹿苑已前。未有小法。大小永隔故。大不攝小。如梵網斥二乘等。故云如華嚴十住也。方等已後。小戒已興。大不捨小。故云如涅槃大集是也。自餘菩薩月燈等。皆可攝今大集等等言歟。有難云。大集是方等部。以大呵小。何相攝哉。又云。如上引華嚴文。或云。威儀教法。或云。行六和敬。是小乘聲聞僧何云不明小哉答。有云。華嚴說未來事。非教意也又難云。十住滅後論也。何通法華涅槃不攝小哉答。屬華嚴故。若爾者。輔行第四云。故大經及十住婆沙。皆指篇聚。云菩薩摩訶薩持是禁戒準此十住論攝小如何答。從部雖判。且不妨說開會也。
記。借大歎小謂據彼經論。大小互不攝。然祖師借大戒文。即為歎小律儀也問。今談分通。全不小乘。又今宗談圓教開會之旨。何強云小哉答。智云。若推佛意。只是一戒。故借無過失。是知如來唯有一乘圓極妙戒允師云。教限釋之。
鈔。制教中分兩簡正云。第二制教中。分兩者。制即律教也。律本為一。依律論為二也。
鈔。三不欲有疑悔請問誰人鈔批云。明既秉持戒。識達聖教。不借問他也。
鈔。五欲遊化諸方而無有閡鈔批云。立云。十方佛法理同無別。若也不識聖教。至處多怖。若順教而行遊方便無怯。閡。
鈔。二依律論中簡正云。問。前已引小乘論耳。何故此又明之。答。前是一味小乘執計之論。此中是依律本。或宗於四分。如善見等是。或解釋十誦。如多論等是。或釋二十部中律。即明了解正量部等。總屬制教攝。與前殊也。
鈔。明了論解云會下云。解云。即真諦疏。
鈔。引生世出世善簡正云。智論云。若得人天是。為世善。若得三乘果。為出世善能引勝義引到涅槃。引至五種住處。略天住。
鈔。五勝人所行事謂最勝人是佛次獨覺等鈔批云。問。獨覺出無佛世。如何有此毘尼。答。緣覺有兩。一麟角辟支。出無佛世。獨一無侶。喻如麟角。此人自悟。觀樹生滅。得證真理。故曰也。二部行辟支○謂多辟類共行也。體是聲聞之人。以不值佛故成辟支○賓云。獨覺出無佛世。自然得五興作戒。亦名木叉。不假佛世也亦是勝人方能行此事。
鈔。一切眾生由戒而有簡正云。人天之樂果。皆由持戒而有故。此但約善道為一切也問。此記云。且指三善道。爾者由持戒感修眾之果樣如何答。
鈔。功強於彼簡正云。指經論二文為彼。經是定。慧是論。即定慧無此功能故。
記。初遵稟教法問。此第一‧第五。律師持律不同如何答。第一稟教邊。第五住持之永邊也問。住持久永總德也。何局第五哉。既云。後云有五種法令法久住故。爾者如何答。律師住持律法久永故。依之令法久住令法之法必不局律法。總云佛法事也。然者無相違歟。以律師持律。所以唯據五人。所以約五千年。
鈔。故佛法住世五千年問。二五千年中。指何五千年哉答。指後五千年也。是以簡正記云。若准佛法住世得果。是前五千年。若論但有佛性住世無果證。是後五千年。今鈔所列是後五千也。
記。三達智過去宿住明。現在漏盡明。未來天眼明也。千年已。
記。得愛盡羅漢慧解脫羅漢也。以智慧斷盡煩惱故。云愛盡也。
記。學法五千歲得道付之。一義點之。學法五千歲得道。後五千年學而不得道此學法目初五千年也問。付此點聊難思。會正引正文云。論十八云。如今引後千年中得須陀洹。學法復得五千歲。於五千歲得道。後五千歲學而不得道准此學法復得五千歲。謂前得道外。又有學法五千云也。爾者何如是得意哉。又一義點云。學法五千歲。得道後五千歲。學而不得道。此義。學法五千年。第六千年至萬歲五千年云也。非初五千年。如是得意時。何無相違歟。
記。一理法身三身中法身也。五分德圓。
記。此二法身即是常住問。五分修成法身。有為之體也。爾者生滅法也。何云常住哉答。於常住有重重。相宗意。自受用身談有為之智體。雖然此名常住。所謂無間常也。今五分法身。且約無間常邊云常住歟。馬鳴釋於滅後珍敬木叉云。
記。示現不盡滅法身常住世間作究竟度故馬鳴遺教論記釋云。不盡法身者。諸佛皆有生法二身。生身有滅。法身不滅。不滅有二。一本性法身永無生滅。二修成法身有生無滅。即戒定慧等五分功德。從因至果。聚集為身。今指木叉。即此身也。常為世間者。流反未來無窮也。故作究竟度者。能使群生越生死故。此句即木叉義也。
記。還以己德法華云。如己所得法以此度眾生。
鈔。若持五戒即見法身簡正記云。持戒即戒淨因。戒生定慧。即得知見。故持五戒即見法身鈔批云。謂但能持五戒即見法身。況具戒耶。
鈔。如飲水殺蟲之喻今記‧并會正記‧簡正記意一同也。即會正云。飲水即飲蟲。損戒即損佛。智者以喻可得解之簡正云。謂離法無佛。離水無蟲。若護法即護佛。護水即是護蟲。飲水即是殺蟲。破戒即是損佛故云飲水殺蟲之喻也然而鈔批意聊不同歟。即彼記云。又准十誦云。比丘往佛所。一飲蟲水。一不飲蟲水。其不飲者。命終生三十三天上。得天身具足。先到佛處。禮佛足已。佛為說法。得法眼淨。為受三歸五戒已。便還天宮。時飲水者。後到佛處。佛見其來。佛時彼憂多羅僧。示金色身。汝癡人。用見我肉身何為。不如持戒者先見我法身。佛即說偈。色身但不淨。汝欲見何為。內有脂肉血。外為薄皮覆。彼為渴所燒。猶行敬恭戒。至死護我戒。彼見汝非見此記意尤符順今鈔歟。
記。智者勿責喻決不難法喻善惡相反一聞淨戒○高深。
記。又云者對前文故前引多論明四義故。不以佛在初。獨律誦以佛在初。
記。謂廣律戒本並初標世尊在某處等本律第一云。爾時世尊在毘舍離國第二戒亦同之。
記。今云初集未詳聖意此記意。鈔云初集。結集時。三藏中毘尼最初誦。是云初集得意。云未詳聖意也。然而推祖意。廣律戒本。世尊在某處等。初結集之故云爾也。集者。結集之時。優婆離花世緣起初結集。故云集也。但鈔何故下。落以佛二字也。又本文無集字。為顯結集。祖師置之也。意結集時。何以佛律初置之哉爾者論意不相違歟問。爾者何今記家。鈔釋三藏結集次第得意。述未詳聖意哉答譯釋然故。記家一往如是釋之歟。即會正記云。初集即結集時。何故三藏中律在初集耶。以下是釋。不釋時處人。以契經通一切時及自然作法簡正記云。初據結集時說。石室內五百羅漢異口同音。皆云先集毘尼。毘尼是佛法根本故。眼經不擇時處等者。反釋上秘義也今順此等古記。且如是釋之歟。凡結集次第。本律意如次律經論也。善見亦爾。付法藏傳經律論也問。准行宗記。以此論文。結集之時先結集律引證也。爾者今記相違如何答。
  記。有時釋提桓因說佛言如是印可詞也。
記。有時化佛說問。化佛者指何佛哉答。小乘五分法身即法身。王宮誕生之佛體報身隨類身也。今指此化身歟。
記。若屋中有事在家屋舍也。居在家時。可作眾法。事出來者。出在家入寺可作也。空地非謂出外也。
記。若白衣邊有事對白衣時。可作羯磨。事來必可對出家內眾也。
記舊記妄解節古義云。增暉。
記上是小乘經論下是大乘論問。上律論也。何云經論哉答。一義云。上分別功德論。下莊嚴論歟。
記。猶王者秘藏非外言所司藏人等是內官也。
鈔。大莊嚴論馬鳴造羅什譯。十卷。今引第二偈也。
鈔。還約二教雜明簡正云。化制為二也。非如前科乘小乘制教經論各有科目次第而條別。今雖意引。化制二文。或前或後。文勢相處。即方便不作科目次第。故云雜明也鈔批云。意約二教雜明者。謂化制二教也小得心也。
記。此五滅法並因毀戒問。第五羅漢等被打置。何云毀戒哉答。破戒人多。持戒人少。故被打置。故云因毀戒。能打人毀戒故。是以鈔批云。五乃至羅漢亦被打罵者。十誦文。破戒者多人佐助。有持戒者無人佐助。
記。今時即佛事謂即身成佛也。又自心即佛等也。
記。如訖栗枳王夢迦葉佛時也。是迦葉父也。夢十事自迦葉。迦葉云。是釋迦弟子非法表示也。
記。此句貫下讀之會正云。攝律中。貫下二三四五讀之。
記。一往以分戒屬身口慧是心觀此釋意。身即戒故云身戒。以戒能防身口非故也。又心即慧。是以觀故云心慧。被得意。而此釋違涅槃并餘記之釋。即簡正記云。不自修身戒心慧等者。與涅槃第二十九卷同。今取意翻。經云。若比丘不觀身無常不淨。名不修身。若不觀戒是一切善法梯橙。名不修戒。若不觀心躁動制調伏也。名不修心。若不觀智慧有大勢力等。名不修慧也鈔批釋同之也。彼引涅槃全文。此等皆身戒心慧四物爾者今記釋如何相違哉答。與淨人沙彌共住。不知三相○溉水。
記。溉水亦是損地意水上生草故。溉水云損地歟問。此釋聊難思。何溉水云損地。是可用蟲水攝。是以鈔批云。彼十誦云。比丘與淨人沙彌相近住。不知三相。三相者。謂堀地斷草用蟲水。溉灌也○溉水者。謂不安漉具也爾者今記釋如何答。說文云。溉灌也。不謗受誦律一國所宗。倣習。効(胡孝反甫往反)。
記。摩夷即論鈔批云。持摩夷者。即阿毘達摩師也。然摩夷者梵音訛略。應摩坦理迦。此云本母。即毘達摩之異名也。謂諸法相從論出生。故名本母。
鈔。多有上座長老比丘學律鈔批云。十誦文云。佛在舍衛國時。諸比丘廢學毘尼。誦讀修多羅‧阿毘曇。遠離毘尼。佛見是事已。讚歎。毘尼通利者面前讚嘆。諸上座長老比丘。見佛如是讚歎毘尼。便念憂波離。持毘尼中最為第一。我等當學毘尼。諸上座長老比丘。即從憂波離受誦毘尼也。
記。纔霑戒品一義云。纔受戒霑戒品。一義云。纔讀戒本許云。爾也。本與品同義也。梵網戒本。如云心地品也。
記。嗜杯臠自謂通方杯即名飲酒。臠(刀疏反肉也)又云(刀官反眷骨也)即名食肉也。通方者。通達無礙貌。謂不抱酒肉也。
鈔。若長老上座等鈔批云。從一夏至九夏曰年少。從十夏至十九夏中年。從二十夏至四十九夏為上座。從五十夏已去者名曰耆年長年也。
記。我下顯非問。此句明佛不讚何云顯非哉答。以佛不讚。知是非也。故云爾歟。初不學戒。不重戒。不可稱之。得衰耗。又云。耗(虎告反散也)。
鈔。畜八不淨財鈔批云。何八。一因宅園林。二種殖生種。三貯積穀帛。四畜養人畜。五養繫禽獸。六錢寶貴物。七栴褥金銀。八象金飾床及諸重物。是為八不淨也。
鈔。摩耶經曇景譯文有二卷。今引下卷也。
記。終至七百年龍樹出世龍樹出世龍樹出時代有多說。或云三百也。
鈔。袈裟變白餘記得意樣聊不同也。鈔批云。立云。袈裟名昧。今明雖著袈裟無袈娑味故。曰變白也。濟云。非謂染衣不著。但是心不染法故也。即涅槃云。汝等諸比丘。身雖淨服袈裟染衣。心猶未染大乘淨法。即其義也。又袈裟梵語。此名曰味。欲明其人不得袈裟解脫之上味也然而簡正記付之云。古今諸記取釋有殊。初解云。謂不持戒不染法味。名為變白。今破云。經文既約事變。不合於法。
記豈唯和白唐土此時條白。故云如是歟。會正記云。法滅盡云○袈裟自然變白。今或濕以小墨。而白性猶者皆非。又後學條紐有用白色者。赤宜誡云。
記。俱睒彌國三藏會正云。千五百歲。俱睒彌國三藏。與羅漢弟子互殺己師。天龍八部莫不憂惱。惡魔波旬及外道眾踊躍歡喜。競破塔寺。
鈔。人所不敬其處如塚鈔批云。此塚中有死屍可惡。破戒死屍甚大可惡。亦復如是。
鈔。譬如枯樹會正云。不結功德之花果也。簡正云。枯樹者。謂無枝葉花果。破戒人萬善花葉不生鈔批釋聊不同歟。彼記云。有云。枯不受潤。此人不受善法功德之潤也。立云。枯樹多聚蟲故。人並捨離。濟云。樹若欝茂。人則愛樂。今既枯死。人皆捨還。故曰失諸功德也。
鈔。若著法衣缽盂和本缽上有持字。葉作鍱。
鈔。又常懷怖懼我為佛賊此犯戒人悕心也。佛賊者。梵網云。信心出家受佛禁戒。不得毀犯聖戒。若有犯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養。不得國三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賊。若人房舍城邑宅中。鬼復常掃其腳跡。一切世人罵言佛法中賊。
鈔。若肉眼所見等會正云若肉下彼云。肉眼所見。是為非見。若牛羊之不別隅耳記。若肉眼下二句疑引別文尋未獲解深密經第一‧勝義諦相品偈曰。佛說離言無二義。甚深非愚也。所行愚夫於此癡所惑樂著二依。言戲論。乃至後連如上智論當生牛羊等類中雖非正引之文。其義勢相似。但此經新譯也。祖師不見之。又同本異譯之古本有之歟。
記。此名得實名言叶實也。
鈔。疏出簡正云。疏疎決疎通為義也。
記。非是筆誤暗斥會正記也。彼記云。十五卷指卷筆誤。見十四卷也。
記。若逼神昏○競現○恐懼於茲驗矣戒序云。死時懷恐懼具也。
鈔。又不隨法教鈔批引彼全文云。一謂有比丘。不隨法教隨非法教。
記。不隨忍法隨不忍法文句記云。阿含云。力有六。小兒啼為力。女人瞋為力。國王憍為力。羅漢進為力。諸佛悲為力。比丘忍為力。
鈔。不敬上座無威儀者鈔批引彼全文云。三不敬上座。無有威儀如彼本文。今鈔文可訓不敬上座無威儀者歟。而今記釋。見上乖儀輒生輕傲。此無威儀付上座爾者今又可互兩義歟。是以簡正記云。三不敬上座無威儀。鈔無有字。足者字。解云。不敬即是無威儀。非謂上座無威儀也。亦可深防。恐不敬無威儀上座鈔批又云。不教上座無威儀者。據此文意。謂不教上座。名曰威儀。非謂無威儀。
記。彼云因上座命終故鈔批引本文云。五上座命終已後。比丘放逸習於非法。失諸善法。
記。好佐下即五怖畏問。上引十誦五怖畏如何答。十誦出二五怖畏。無苦歟問。前五怖畏同異如何答。前後不同也。二處有之故。必不可全同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