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行鈔(行事抄中一分也自隨戒釋相篇至受隨同異)

輸入者 韋小燕

抄。隨戒釋相篇問。此篇中明四科義。此中。相與標宗篇所明同異如何答。抄批云。前標宗中明第四戒相。取威儀光顯之相。是持行處之美貌也。此中欲明戒相者。取能詮之教相也。與前不同爰知差別歟採摘。
記。律中僧尼戒本一部六十卷。初二十卷序并大僧戒本。次八卷尼戒本。次二十五卷二十犍度。次一卷五百結集七百結集。次三卷上部毘尼。次三卷毘尼增一也。
記。通倍二境道者尼也。俗者女也。委足。
記。有人釋云會正云。四分中作調部指歸云。今詳佛曰。如今引大師易之星羅以條宗義顯大師易之。
抄注。但以正本戒本并揵度名正本歟。而今記云即前戒本。局戒本但抄批通揵度。即彼云。指律文前二部戒本及與揵度為正本也。
抄注。今為諸篇未足今記意。以上下二十九篇為諸篇也。抄批釋亦同之。即彼記云。謂上下二十九篇。雖明持犯。恐收束未盡故立此一篇。故言別生一位也但簡正記。指五篇為諸篇也。即彼記云。古來及今淮南等記。皆云二十九篇。為諸篇未足。由似犍度說事未周。今別生隨相一位。由如條部不足也。若依此解。良恐倣律不成也。律文條部最在二十犍度後。今若將二十九篇為諸篇者。隨相一位。合居第三十也。今依玄記正解云。諸篇者。即篇聚中五篇為諸篇也。前但略飜唐梵之名義。且未曾一一隨戒條辨二持二犯具闕相狀。故曰諸篇未足。由似彼二十犍度下。更列之者。更向篇聚之後列二百五十戒。一一其持犯相狀。便同條部毘尼之似也簡正記意尤深理也。諸篇者。次上篇聚篇也。只五七名義。其行相未盡仍淮律條部。立釋相一篇。委細解釋之。何者今釋難思如何答。使條理隨相楷式軌定。
記。今但准彼未足重條條義此暗破古記玄暉。云篇聚之不足之處。今云隨戒對條部篇聚之未安。
抄注。若但說名字記釋此局戒本為數問。戒本非名字。一一列戒相。何云但記名字哉答。不列戒相。非謂但說名字。且對略說八萬四千。廣說無量無邊不出戒名戒本說戒名相故。云但說名字歟。
記。八萬四千對塵勞門問。對八萬四千塵勞門。說八萬四千法門。是必約戒不見。今出戒廣略見何云爾哉答。智論意。實非如來一化三百五十座說法八萬四千法門。約戒一門說八萬四千歟。可勘彼論也。
抄注。在家人不具尸波羅密抄批云。明俗人雖受五八。但防身口四支故言不具也。出家僧尼。其防身口七支故。具尸波羅蜜也。
抄。善訪其種相種即婬盜等相。謂各犯不犯輕重等相也翦削豈能及流生死庶望也。
抄。隨流染惑云非謂或業苦之惑。此亂義也。故云染或也。
記。反上三意行‧解‧勝益也。別在今宗通該三藏。
記。由此爾爾字多也。此誤也。
記。進謂無過可行不謂有教制止簡正記云。二持為屬。進二犯為不今記意。同此簡正記意歟。
抄。生死舟航大般云舟。小般云航也。
抄。受者法界為量持者。鱗角猶多抄批意。望多少論多少即彼記云。今末代弟子受者極多。雖同法界之量。持者如麟如角。今言猶多者。謂麟角猶多於持者。持者猶少於麟角也今記意不爾。只付受者一人得意也。意云。受戒以法界之境為量故。受時多也。隨行持不持一境。依之則持時少也。非謂望人云受人多持人少簡正記同之也。即彼記云。上言受者。法界為量。寶云。約受時。於一切境上總作斷惡之心。即發戒周遍也。持者麟角猶多者。即隨行之中但一二條而已。是少也。此但據一人身上受隨之時。發戒及持戒條數以辨多少。玄記云。受人多則法界為無畏。持人少如麟角。獨言是大德云此非解也問。今云麟角猶多。以其麟體為喻歟。以麟角為喻哉答。記注云。止有一角麟獸是希。唯有一角。其角彌希也。故以角為喻也。簡正記云。此麟形如馬有一角。京房之云。是肉角非骨也。尾似牛。腳似人。手??蹄。頭有五色。腹下黃。高一丈二尺。壽二千歲。三千年一現此獸。有德行不折草木。不蹈虫蟻。不入羅網。不入??穽之中。亦號似人之獸。若王有德則現。堯時曾獲麟於野。又德書麟是瑞獸之長也麟是瑞獸。國君有道乃現。先示須明之意。
抄。聖賢同有欽序何得抑忍不論簡正記云。賢謂賢和。大乘三賢小乘七賢。聖謂正也。大乘十聖小乘四聖。皆共欽仰。於戒結集之時。先明律藏也。序謂序述。諸羅漢作論。序述律文解說義理等是也上標此字。互通篇聚。
抄。故直筆舒之簡正記云。不事義章名為直筆。舒展也。
抄。體通出離之道藥法之義也。軌凡令通出離之道故。記云貫微因果。因凡夫果聖者也。基址。
記。軌凡從聖是法義故。此戒自凡至聖。是以事抄云直明此法。必能軌成出離之道。要令受者信知有此故知。從聖者成聖道法也問。今戒法者剋何物哉答。其法何者輒難定之歟。是以資持云。然此但示法之功力文不明。何者是法意。令學者思而得之但以愚推斷簡之。以聖人所制之名句文之下。不可成殺生偷盜等道理為戒法。是以資持云。聖人制教名法。此記下法無別法。即相是法聖所制名教。律所禁戒相。所詮制作制止之道理。具戒相也。此戒法事宗一大事。能能可得意也。
記。三業造修名行三業造修各行。此解釋趣。戒行體三業合為體可云哉答。此事雖難思。一義云。三業合為體可哉也。難云。當卷下云。三者戒行○故知。一受已後盡壽已來。方便正念。所受流入行心三善為體加之盜持三業分之解釋。同局意業為體重定行宗記持犯分齊。問答云。問。受中作戒色心為體。今此能枝即是隨作。但云思心。受體持應等那不同者。答。受取緣成。必須兼色。隨取成業。但約心論。學者深思。方見遠致行宗一下也。此等釋一同局意業如何答。先行宗記問答。定持犯成就解釋也。不可亂戒行體。又三善為體等釋。且約業主如此釋也問。資持云。問。行相可異。答。三業分之彼文意名行。身口屬相爾者今相違如何答。彼釋相行之相得意故。且行屬業本意思。相屬身口行業用。一往分對。今此相法之相得意故。相全二百五十戒相。不受身口論。是以三業體用合屬行。今隨行者。必三業修護本受體故。此三業俱屬行。彼行相俱就能護人談之。故三業分對意屬行。身口屬相。爾者約邊邊何無相違歟。資持云。問。釋相中以戒本為相。與此異者。答。此約行相彼就法辨。
記。即是法相復是體相。又是行相無別相也今戒相法家之相。體家之相。行家之相云義也。非謂體相相也。望法一時。雖當體相之相。今凡法體行三。皆依今戒相云義也。是以此記下云。法無別法。即相是法也。體無別體。總相為體也。行無別行。履相成行明知。法體行三。云依相義也。是以云法相行相等。既云履相成行。此邊今云無別相也問。若爾者何故資持云依行有義名相哉答。彼釋行之相故。云依行有義名相。是所望各別也。不可一例歟。準知己身得戒成不尋條。
記。持犯方可修離止作二持可修。止作兩犯可離也。
抄。就初戒法受緣已明上之三受戒篇明之顯如由徑。
抄。且分七門第一本基尋文可知。二大用者。如正法久往功用等也。第三釋毘尼尸羅木叉三名也。第四母論所說對五緣等也。第五以禪無漏律儀對別脫。有五優劣也。第六有宗無重受。本宗有重受等義也。第七震旦受戒興也。此云震嶺受緣也。又別明嘉平二年受戒等。此云時代不同也。本喻戒法發生於聖道。依憑於戒法。
記。殺唯局聖問。小乘意。凡夫外道以有漏智。斷下八地煩惱。何云不殺哉。答。望聖無漏智斷云爾也。又云。望此殺極故云爾也。
記。初果破見見道位三界見惑一時頓斷。證初果故云破見。彰名殺賊。於茲彰矣。賢者現修絕句。
記。聖人已成三賢四善根位未斷惑。無一分已成。初果已去得聖名。必有已成。非謂究竟已成也。羅漢即究竟已成也。
抄。惠如殺賊等問。戒禁業非惠殺煩惑。爾者所捉體與所殺體不同也。如何答。依惑起業非止業非。喻捉不止業非。無斷惑也。故提業非清煩惱方便也。
記。有色無色解脫彼論正云。有色解脫功能無色解脫功德彼遺教論記云。有色即四禪定。無色即四空處。四禪脫欲有。四空脫色有故。皆云解脫功德哉。
抄。依因此戒彼記云。依謂依託。禪智依止故。因即因由。定惠由生故。滅苦即出世果。以空破有故。云滅苦。
抄。律云為調等本律增妄之也。意孔雀剋今門佛制戒意問於阿難。此文阿難答語也。增者資持釋云。出世聖道增上勝法。非謂漸制而言增也。定惠等云增心增惠等也資禪視 。
抄。行根面首抄批云。或嚴法身故稱面首。謂世人面首居身之上。戒亦如是。居五分法身之初故曰面首。
鈔。又智論云彼第十四文也原。
記。良由有用方見功能問。用與功能如何異哉答。凡功用同一物也。委細分別未於功用時。名之為作用。已施能時。名之為功能也。譬如火體煖。火用照物。火能燒物也從通兼具。
抄。夫三寶所以隆安資持意四種三寶中。住持三寶。由戒功簡正記云。三寶隆安者。隆安者興盛也。安者住也。戒能紹隆三寶不斷絕。是安住義必下通結貫上諸句。
記。三發趣義標宗篇云。發趣萬行戒為宗主此意也。
抄。故結集三藏此教最先此一途說也。育王經智論。先經論次律也。
抄。善見云等彼論意。大迦葉問諸比丘結集前後。答出迦葉之語也。是以抄批云。安善見論云。迦葉語諸比丘。為初說法藏。毘尼藏耶。諸比丘答言。大德毘尼藏者。是佛法壽命。毘尼藏住佛法亦住。冥應先出毘尼藏。迦葉即作白問優波離。優波離又單白和僧已頭面禮僧上高座。取象牙裝扇。迦葉一一問毘尼。彼離一一答。結集已放扇。從高座下。向諸僧作禮。禮已復本座處。次阿難上座。結集法藏。亦如前。禮僧已捉扇。等與迦葉問答諸經故。諸經首皆云如是我聞。即其義也。
記。三世報應三世因果則十二緣起等也。事隨理通。言無所寄。
記。故有一多互入大小相客一入多。多入一。乃至大入小。小入大等是也。寔深遠。況意在忌言隨立隨遺筌。
記。忌生輕重經論生敬重之心。律藏生輕弄之心。故云輕重也。
抄。以人則形服異世抄批云。謂俗以櫻略冠帶服。道以剃染著壞色衣名慈悲者之服。言軌用有儀者。於四義之中。凡所運用皆有法則故。曰有儀也。住既與俗不同等者。俗則城邑聚落宅舍所居。道以山間樹下而止。中下之流曲開房舍。
記。下引寺結伽藍制置並存表對僧像致敬篇出之。彼記具引寺結云。植樹表其生長。立石表其堅貞。戒壇居東表發生之義。無常院在西表傾沒非久以法能資人。親成眾行。使人能弘法。悅可聖心。
鈔。故律云以眾和合四分序中偈曰。聖眾若和合世尊所。稱舉以眾和合故。佛法得久住。
鈔。注或云毘奈耶等問。行宗記第一等。出毘尼梵語有四不同。標宗意引明了論。取毘那為本音也。何今記云二音皆傳訛哉。答。雖二皆訛。有近本音聲歟。
抄。此翻為律義翻對翻中何哉。答。義翻也。其故行宗一上大論翻譯華梵同有可得正翻。彼有此無。止可義得。三藏名字通是義翻故云本無義翻各解釋分明也。若爾者齊緣三上以義翻名○以名翻名。如水火等。彼此名同○律翻毘尼釋文分明。見對飜如何。
記。註八正軌生物解八正者。正語正業正命正思定正念正見正精進也。軌生物解者。唯議論云。法謂軌持唯識疏云。軌謂軌範。可生物解。持謂任持。不捨自性。
記五耶盡形乞食。樹下座腐蘭藥糞掃衣不食魚肉。并蘇鹽也。調身口。
記。注不剃髮五分律意。半月一度剃之。四分律意。長兩指除之。爪穬麥分齊也。有罪者皆吉羅也。
記。注心念作惡等今四分宗。非不制重緣。而彼瞥爾制之也。
記。壞葉墮龍伊波羅龍事也。
記。注先作無犯最初未制戒。佛說無犯故。云先作無犯也。
記。注反說有殘問。調達以何之由。如是有殘無殘反說哉答。準上若輕重。見先作無犯。重皆云有殘非麁。如壞業墮龍。見之輕罪。則云無殘麁罪歟。
記。注初二篇下方便重闕問。何於蘭下聚分別之。不約初二篇哉答。濟公云。為簡上殘無殘也允師云。蘭名麁惡故。如此釋也。
記。注四輕餘重四夷輕殘下重也。
抄。乃當正義謂非謂義翻。戒疏意。以毘尼翻律為對翻。如此土俗律彼亦爾也不虛因。
記。五禪定問。禪者梵言可云哉答。爾也。大乘義章八禪定義云。禪者是其中國之言。此翻名為思惟修習。亦云功德叢林私云。禪那波羅密之略言也。
記。如釋題中逕指釋上卷題目記歟。即彼云。教詮階定。即法義也中卷初無之故。
鈔。謂犯不犯重等法問。資持云。辨釋重輕。即分義也今何以重輕等屬法哉答。輕重等義。屬教詮邊。皆法義也。不相違歟。
記。缺緣聞制缺通別兩緣不犯戒故。
抄。問餘之兩藏抄批云。問。意修多羅毘曇二藏亦明法。何不票律名。獨此毘尼藏中。標律稱者何也。
記。取貫攝為目下翻線義同也。貫攝經義線義故。慈恩大師七卷章云。以教貫義。以教攝生名之為經。
記。以折理彰名章中以論名伏法。此意歟。彼云。亦名伏法能伏勝他邪冥論故。伏體是理。詮伏之法名為伏法。即依主釋。
記。還約三學引生次第戒範在先問。法者則教詮階定義也。爾者今釋意。引生後二義為法義相違如何答。凡法義以教詮為名勿論事也。而今三藏俱名法。其中律是戒也。戒引生餘二故。則三學中戒尤在先。依之律為法。律既名法。餘二雖有法義。應與別名。是以說法名。律獨名法。尋根本源。是非引生後二云戒範在先。即簡正記云。答中先取法名。引生後二者。謂先能生後故。取法名後不能生前故。不與法字。玄云准百論法有二義。一持自性義。二軌生物解義。是以論之。軌生物解名之為法。此則三藏俱同。今律藏偏彰法名。於總中云別也。別有二義。一者多諸軌則。次判輕重。二能引生後之定慧。由戒淨故。定惠現前所得法名。餘二不然故。不彰於法也顯且戒行為萬善之因基顯宜戒行○基。
記。若爾經亦訓法上答意法名獨律名之。餘二藏方沒法名見故。重餘藏有法之因之由問起也。
記。論翻對法無比法俱舍頌疏第一云。無漏淨惠是真諦法。有漏惠論非真對法。而言對法者。謂與無漏作盜糧故。亦名對法。然法有二種。一勝義法。二法相法。勝義法者。謂是涅槃。法相法者。通四聖諦。對有二義。一則對向。謂無漏惠對向涅槃。二則對觀。謂無漏惠對觀四諦。前言對向。以因對果。因即淨惠。果即涅槃。後言對觀。以心對境。心即淨惠。境即四諦。無漏淨惠俱是其相對。是能對故。而非是法。非處對故。言對法者。是法之對故。依主釋也。又云。能對名對。是能對故。外各為法持自性故。即是法故。亦為對法。持業釋也無比法者。是可業翻。其意天台名目云。聖人智慧。分別法義。世莫比知意云。無比類義也。
記。修多翻線西笠本名修多正翻時云線。云線時不訓法。以常法。況貫義又言經。言經時訓法故。知如律一向不訓法。七卷章云猶綖貫花如以經持緯貫義不散貫生。不流散惡趣。
記。或徒法相問。法相與法門如何別耶答。法相者。法法差別相也。法門者。所觀法也。法之門故云法門也。
記。中梵本名律云法。自西天毘尼有法義。教詮階定是也。餘藏法。經訓法等異彼也。是非可不必從文斷。引生軌物義。記三名異毘尼翻律云法。餘二云經及論是也。無由取別妙以法除顯知法簡別雜監。必用律法。用既隨眾僧後。
記。註或指戒及木叉增暉會正意也。會正記云。餘如常解者。餘者即經論也。上亦云餘之兩藏。又云。餘藏所詮意存定惠。此既常問故曰如常解也。又可更餘義如戒疏也增暉云。指戒與木叉為餘者非也。若此指略者。下不預出戒義及解脫義也。思之問。此斥指戒疏云常解哉。簡正記釋指戒疏見。即彼記云。餘如常解者。所稟指戒疏筆義分義抄不更明。且顯法義。法義之外曰餘。
記。禪無漏戒唯情境發意云。定道戒唯防性惡不可遮罪。簡正記意。不發斷生草等戒非防非情有云。唯情發者。此依薩婆多。如是釋之也。成實不爾故。大乘義章云。依如毘曇○禪無漏戒唯離性惡不防遮惡○依成實三種律儀同防遮性。
抄。秦言性善問。戒疏一卷引智論云。從體不入功能。今何屬功能哉如何答。雖一師釋取義名別也。彼取法當體。此取法上功能故無相違也迮溢。
抄。或從心辨如經云學抄批云。此是善生經說也。謂戒非直防身口。亦防心也。如律中發心作心念作皆犯。又如凡所犯者。佛問汝以何心等故知。毘尼具防三業。然又須知。單心不犯期心是犯也。上言從心濟者。謂約此防心名為戒也問。此學可訓何哉答○。
抄。或就體解戒疏以作無作就業與今何異哉答。行宗云。問。業與體何別。答。體取戒法。業據受體。若爾抄中何以指作無作為體者。答。彼約受體。與今業同故。不相違凡戒疏無制名。業與體為二有少異耳。此對可智也。
記。準前論釋望遮惡上記文所引好行善道。不自放逸。謂性是善。不使從惡之釋是也。
抄。戒者性也性云性義也。善性。善不容惡。惡性惡不容善。善要二戒。互不相通。是性義也。
抄。性通善惡新家意。戒并律儀名不通惡。今師以善生為證通惡問。其證如何答。戒疏引云。善惡二戒。互受已功用倫齊名異義同文。
記。性者借訓顯義勿滯字書備訓顯義者。性訓性也。今彼性訓借。顯戒義云性義也。不可滯字書戒字訓戒字無訓性故也。若此立名樂殺前生。
記。以殺為業發意受行即為受也簡正記云。惡律儀不律儀等者。如屠兒獄卒等家父子。代代相承。為此惡業。本不須受。但生此家時。自然得此惡律儀也。若祖父本是十善。已後生子孩自樂作此惡業。即約彼發以辨此殺具之時。惡戒隨此心時得也爰知生在不律儀人。不待發心辨殺具。生畢即發得不律儀也。非生在不律儀家人。發心辨殺具。受行位發得不律儀。正殺生命為護持不律儀。今記意。且示非生在不律儀家人。發得意受行者。新家意發心時不發無表。酬惡期心隨殺一生。彼命斷時。發無表也。非善故言不。類通故言律儀。
抄。反解即是慈恩等意。戒梵語尸羅。此翻清涼。惡熱惱無清涼義故。戒局善不通惡。經論云。惡戒惡戒得意。又以軌則律儀得意故。惡無軌則故。律儀局善得意。經論云不律儀。不律儀被得也。今師戒禁義得意故。善惡二戒互禁也。戒名通惡翻清淨。且約善一邊翻之也。又以類通法界為律儀。惡何無類通故。律儀名亦通善惡也。是以不律儀被得也。戒以性名。但應回倒善惡二字改樂殺為慈護。
抄。以戒從教立名簡正記云。善惡二戒即是其行。律儀即是其教。今言善惡律儀。此則所詮戒行。從能詮教立名也。
記。釋戒序我今欲說波羅提木叉之文歟。脫免過非。
抄。遠取戒德問。果解脫也。波羅提木叉。此翻別解脫。爾者別言如何答。別別防非戒。須果解脫故。云別解脫也。
記。累該五住一三界見惑。二欲界思惑。三色界思惑。四無色界思惑。五無明也。近而彰名隨分果也。
記。欲求第一最今世及後世當時此禁戒問。初第一最與欲求第一最同異如何答。同也。如云。欲求賊能守戒財也。以可為喻也。戒為第一最者。望眾典歎戒意也。欲求第一最者。指涅槃證得聖果。欲求語也。是不同也。望彼絕累。由遵戒本。除結無礙礙藉因徑。
記。善來三語善來一受有通於滅后。恒河邊阿難度五百仙。皆善來也。但彼釋此是別緣不可常例。餘一向無之故。局佛在。三語成通八年已前羅漢分頭。作三語受羯磨受興以後佛制也。破結徵通者善見論意。滅后二千年得羅漢果爾者可有破結得也喜。
記。或能受為因是能受五緣也(一人道。二諸根具。三身器清淨。四出家相具。五得少分法)。
記。所對為緣所對六緣也(一法界成。二乘法僧。三數滿。四界內集。五白四法。六資緣具)。
記。或俱因緣不分因緣也。可見資持上三倏喜。
抄。依毘尼母論云問。此五緣。於能受之五。所對之六中攝何哉答。受戒篇中。引此母論文。證所對六。記釋云。初母論中。總束五緣不過人法。略證所對三國五也。
記。下至小罪受戒篇意。本律四明弟子知師罪。無明斷準義云。下至吉羅也(云云取意)。
記。准據重夷本律中聽白倚僧殘人授人戒故也。
記。十誦白衣等餘處好白衣受戒時羯磨緣乖不成戒者也。非身有難故不成戒也。
記。雜相中初又云者。懸取論意問。此論指何論哉答。是多論意也。次正引文。今只取意故云又云也。若爾者又云之言未明如何耶答。又之言對母論歟。抄批意聊異之。即彼記云。又云若在家受五戒等者。是毘尼論也。下更引多論破五八等戒者。此更引多論。共證成此義也。
記。或可引前受緣謂前受戒篇引故重云又云。今與前文同故。即彼篇釋邊罪難下云。準論白衣五戒八戒沙彌十戒破重同名邊罪文(記釋云。是準多論故也)。
記。五八戒下並略破重之言此釋乃至文也。
抄。餘十二難同簡正記云。此文亦有錯解。今存正義。鈔云同者。同不得戒。及不得作和尚故越過八戒。
抄。亦是非法問云。非法可成受戒否答。餘記異義也。抄批得違教罪。令成受戒。即彼記云。景云。此但得違教罪。而結界得成受具亦得簡正記不成受戒見。即彼記云。今無難准有難者。作法受戒並是非法也。不成故也今記不分明。有人云。業疏不成受戒。
抄。多論又云。若殷重心則有作無作問。今此殷重心者。其分齊如何答。雖難定。一義云。如期持奉受戒。是殷重也。其故者。今記云。依論即上多論以期持奉即殷重。私非受則無隨非隨則無受。此證副願行相方成得戒加之四分齊中賊分齊戒有受得見。謂是一分期持奉歟。
記。非謂徒然懇惻而已懇惻者殷重義也。今云徒然。云輕爾懇惻義也。今受戒用殷重懇惻云事也。無故為非。非謂徒眾者等閑也。受戒也。懇惻而已者。謂慇重心也。
記。恐忘故重示謂前受戒篇具明發心。此亦顯示故云重示也。願行相副。無行可副。共餘比丘同。明必具受隨二戒乃有持犯。
抄。又如受後具持受戒之時兼受後欲持之也。受后始非謂持之也。可有得戒犯戒之人。反上則無戒亦不戒也。又可有得戒犯戒之人反上則無戒。
記。入滅盡定薩婆多意。絕去心盧得一非色非心之法故。說非色非心為體。成實心。識盡處擇滅無為為滅定體。是大乘義章意也。
記。善心發善心得問。發義如何答。發作也。發作位也。得者無作得位也先以善心乃至起業。
記。知時犯不知時清淨濟緣云。知時即不善有記。不知時即無記由前陳乞事。委十師。見云無心緣戒使謂濫上無心。由前陳乞事。委十師。即聞作白。知戒是勝緣入道云要。欲對顯別脫功勝。
記。四通三局謂以今七科對善來三語等五受。初二三及五。開善來三語破結八敬羯磨之五受。四六七是三。局羯磨一受也。
記。二心同時意云。此戒與定心同時。與惠心同時也。故各同時。非謂與二心俱時。有此戒也。
記。故並言共等大乘義章云。禪心不亂。因之為定。戒與定合。名定共戒又云。離垢清淨名為無漏。此與道合故。復經中名道共戒。
記。離禪定為二戒大乘章云。欲界電光及色界定。此等邊所生有漏及無漏戒。通名禪戒。無色定邊所生有漏。及無漏戒通名定戒。
記。不動業故定是不散亂專注一境故。云不動也。或以漏無漏。分動不動。有之非此義也問。多宗意戒法皆色法。何通無色哉答。
記。上二界業大乘義章云。依如毘曇戒。是色故。四空定無之。成實無作非色心故。四空邊亦得有戒業疏三下如無色界。亦有無作。可名色耶問。記毘曇說無色界有色。今此成宗云。彼天無色。然生彼天者。必因戒定無作之業。即顯無作非色明。
記。定道隨心發問。定道戒唯有無作。可無作戒得緣哉答。表無表章云。或依定中止身語惡現行思立又道定唯無表。不說表時又云。遠前方便。亦從他受正起無表。亦有從他義。如佛為說法。得入見道。遠塵離垢得入三昧。即使得戒。若爾亦應○說有表業。此亦不然。此思不發外身語故。是無漏故。無有表業故。唯可說有無表業。然正得道定無表之時。無心外緣。云何章得從遠方便得被章名又云。亦有初定不由戒者。如劫壞時最初一人。所得禪定法爾初故。定律儀亦有他緣。亦有不由。
記。生死不絕成實宗意。定道二戒。出入恒有隨生死心下八種無作中。隨心無作中。如解之也。大乘及俱舍等意。入定入道二時有之。出定出道無有之。不同成宗也。
抄。木叉戒佛在世有劣現抄批云。賓問云。七眾之戒。同名木叉。則五八十具皆木叉也。然則要佛出世法未滅來有此木叉。佛不出無木叉者。聖人皆得五不作戒。謂初果生惡因不作惡業。不犯五戒。名不作戒。若是木叉應命終捨。何以經生仍成五戒。答。理實命終五戒隨捨。由此五戒感當勝果故。隨生處五戒性成。故非不捨本木叉也。然此五不作戒理。是新成非往來生之木叉也。謂是五種亦俱生戒也。據此義理獨覺出無佛世。及初果五不作戒。亦名木叉。不假佛世也狹故不知初時希常者。
記。縱非佛出麟喻獨覺等出無佛世。證彼果。則得定道。
記。餘二但止性惡此薩婆多意也。若依成實。通遮性也。
記。慈即大心問。彼宗當分小乘教也。而云發慈心。其意如何答。濟緣三下云。問。多論有部而云起慈。斯即分通。何殊本律。答。施小為大。無非分通故。諸部之中時有期意。但四分但立教宗旨。灼然五義證成記。此專自利。
抄。被及七眾問。定道戒豈不通七眾耶答。七眾名言。依別解脫戒立其階級。以定道戒不立其位故。定道戒唯一品也。非謂七眾不得定道戒也。
抄。三道也今記意。聲聞緣覺菩薩果也。抄批意耶不同也。彼記云。三道者意云。上兩箇三可知。言三道者。一學二無學三非學非無學也。學者謂前三果也無學即羅漢也。唯阿羅漢向。名為非學非無學。謂若望羅漢名之為之為學。若望前三果。即名無學故曰也。慈云。三道者人天修羅也。若無此戒。但招三途。不得人天修羅也。賓云。三道者謂見道修道無學道也。初果名見道。二三果是修道。羅漢是無學道也。
記。注古記引毘羅三昧經會正云。三道毘羅三昧經云。人天炎道也增暉義苑同之。
抄。諸光諸山抄批云。案見論云。波羅木叉者。名無等學。於諸光明。日光為玉。於諸山中。須彌為最。一切世間學波羅提木叉為最無有人豎立此法。
抄。依薩婆多宗戒不重發亦不重受彼論中有重受不重受之二師義中。此不重受之義也問。何故不許重受哉答。彼宗戒體色法得意故。色法一器物。入物又更不容受樣。一受無作不重發。既不重發故。重受可無用。故不許重受也。是以簡正記云。謂多宗中有兩師義。今且敘第一師。二戒定不許重受也。戒不重發。亦不重受者。良以不許重發。是以不許重受。此通五八十具資持云。本宗中由體非色故。得重增他部中由體。是色上中下品。一發永定。不容更增問。本宗重發相如何答。初以下品心受之。戒是下品。次以中品。心受之。先下品轉成中品。成上亦爾也。非三品別有體也。下記釋云。無作非色心故。雖有三品。增一體問。想於薩婆多宗許重受重發而。又不許師。二師義有之歟如何答。二師義在之也。其旨今見簡正記。又不許義如常。又許義者。下引薩婆多師資傳許重受也。彼又薩婆多宗傳也。仍大毘婆沙中有二師義歟。可尋之也。
記。本俗仍下問。受十戒時。前五戒既發故。但從五許發見。既云餘五方勝。又下云。於后五戒故。然而俱舍中云。比丘中有二百六十五戒是以薩婆多宗。於戒許重發師。不許師有二義。如簡正記。今頌疏。許重發師之義也。今本末釋者。不許重發師意也。二義已各別也。不可有各勞一義意也。俱舍頌疏第十四云。若從近事受勤策戒。復從勤策受苾芻戒。此三律儀。為由增足遠方便。立別別名。如隻金錢加一名雙答。三種律義。其名別具足頓生故。於苾芻身中。有二百六百五俱時而轉問。三種律義同。不殺等既爾。相望同類。何別答曰。因緣別相望在有異。因謂求戒心為因也。本求五戒等心有別也。緣謂戒現名緣。如五戒。從一人受十戒。從兩師受大戒。從十師受緣有別也爾者今記釋聊相違歟如何耶答。一義云。後十戒之時。更十戒皆發之。今為顯成實薩婆多不同也。成實次第前五僧勝。薩婆多猶不增。本俗五仍下也又義云。今云餘五方勝。云於後五戒。非謂十戒之中後五戒。對本俗之五戒。後受十戒初五戒。云餘五於後五戒。爾者無相違歟。
記。如是思之問。如何思之哉答。一義云。準下七善律儀。別解脫次第增勝成定道見。准彼思之。成宗意。別脫定道次第勝道可尋之。又義云。二戒全別也。何對狹之可論哉。設雖不增。依多戒力何不得聖道哉。可思之也。
抄。若爾何故戒有羸不羸簡正記云。何故戒有羸者。正難前師不重發道理也。答至體者。多宗初師。答意云。律文中戒羸不羸者。對隨中以言。何開受體。私今不重發等。自約受體為言。云何將隨行來難。故不可也云。亦可至徵者。此敘多宗第二義也約受隨判開。
記。此約心念剋定成時心念剋定時。成作戒色故。雖體色。隨彼剋定云隨心也。非謂體心也。
記。以隨資受此義意。依隨行故。受體之處有肥羸也。解釋意者。依之裳之好惡。如有面好惡歟。付之難云。有宗意無作名色。多義中肥羸損益其隨一也。豈依持心勤急。其體實無損益義。其故者。體有肥羸釋分明也濟緣三下如善戒。持則體肥。犯則戒羸。罪業造則更增。懺則除業。由有此義故立為色此等文意。實於體有損益如何答。
記。注古記以後解謂抄亦可作戒下是後解也。既云隨行有增徵。此故古解聽重發得意也。會正記云。亦可作戒。下多宗有師。審定本宗。別由一義。今同成宗。許有重受。即彼五十四師中。第二十四師也。在彼雖四餘師。於今卻為正義增暉同之。此古師意。一往符順文歟。今此記能破意。抄亦可以下。只云戒有羸不羸問答計也。必非謂許重發也。若許重發。何作戒云。一品永定哉。作戒可重發故。作戒既不許重發。無作亦不可許重發得意也。依之簡正記云。抄引此師意。歸成實。只恐不許無作有重發義。必許之。無作既有重發重受。作戒亦有重發之理。何疑擬上立理。作戒猶落謝無量發義可爾。何妨重受前受。由是下品常定後受重受發。上品心受隨此心作戒。與成上品前得不失隨勝受名也加之彼後師意。以隨說體肥羸。故知。直體無肥羸之義。爾者何體有受發之義哉難之也問。彼多宗兩師。共直出體不談肥羸歟。爾者彼宗意無作名色出多由。隨一有肥羸損益之義故名色然者如何耶答。
記。受一日戒是初律儀問。此指何戒哉答。指五戒也若爾者。云受優婆塞戒。是二律儀何不同哉答。此八戒也。八齋戒名淨行優婆塞故。是以抄批云。立謂若受五戒名滿分優婆塞。更受戒名淨行優婆塞。更受十戒即名沙彌。如是從微至著。從勝受名依此義抄云。五戒八戒十戒具戒等。其上。又成論意。五八二戒通長短故。且五戒云一日戒也。勝者受名。
抄。禪戒定戒簡正記云。禪戒者。謂四禪根本色界具足諸支。定惠均等名禪戒也。定戒者。不具諸支。定多惠少。名之定也。
記。以彼重受一體發故簡正記云。且如先下品心受五戒。次起中品心受十戒。於前之下品五戒。增為中品。別發得中品五戒(此約體內增也)後起上品心。受其戒時。增前中品十戒為上品。別發得上品二百四十戒(亦體內增也)若准多宗。先下品心受五戒。次起中品心受十戒。別發得十(體外增也)次起上品心。受具時別發得二百五十上品戒(亦體外增)故於一苾芻身中二百六十五戒。同時而轉那見重受。
記。注諸記梁僧祐撰會正云。此傳尋本未見。諸記云。梁僧祐撰凡五卷簡正記。師資傳五卷。梁僧祐撰。此傳中亦有重受之理。
記。雖違已宗指多宗云已宗也。
抄。僧傳云宋元嘉十年問。資持(上三云云)梁高僧傳宋元嘉十年相違如何耶答抄上三故傳中凡有受者多駕船江中作法。人問其故。答云。結界如法者少。恐別眾非法。不成受戒記故下正引即梁高僧傳宋元嘉十一年祇桓寺惠照。於跋摩重受大戒。
記。此引跋摩傳濟抄云。見藏錄。別無僧伽跋摩傳。仍彼僧傳中明跋摩事處。今言跋摩傳歟。
記。影福寺簡正意。名影福寺。今檢比丘尼傳。為景福寺彼尼傳意九年見也。彼比丘尼傳第二云九年卒。弟子惠燈等五人。從僧伽跋摩重受具戒敬頃奉持。如愛頂腦。春秋七十餘年。元嘉十年而卒抄批飾宗記等意。十一年春重受南林寺前園中壇。求那所築也抄批云。影福寺尼惠果淨音僧要智影等二十三人受今云。三百餘人。五箇寺尼眾。想合三百餘人受見。惠照等彼壇同受見或問其故檀步京邑繑異執志(云執心事也)拒論頃。
抄。七震嶺受緣震旦嶺是漢語也。漢土名嶺洲郡。皆山澤故也無從始少乖緣具理得何疑。
抄。有人言餘記云。唐玄奘三藏歸朝時。唐士之受戒破語也。是以抄批云。餘聞。有人言者。謂是唐土玄奘法師也。其人先學經論。後往天竺國。見彼受戒如法。妄謂此土僧尼先所受戒無有從始。乃於彼受具已後歸震旦。五百餘部經論。至此翻譯。初到時見漢地僧。無不致禮。此土僧尼無戒。以未有外國三藏弘傳此教。本末有師僧。想是無戒。今時若有受者。不須論其師僧衣具足等事故。曰先無從始也。
抄。不覺喟然會正云。喟三蒼云。謂歎息也。說文云。大息也。論語云。夫子喟然歎曰雷霆震地七曜麗天。
記。注南方熒惑或云。火星北方。辰星者。或云水星東方。歲星者或云木星西方。太白者或云金星中宮。土宿者云土星也。七曜大集經月藏分出。布著於天。豈以盲者不見。此明祖師時謂聖教人處聞。聞而不意愚者。都無所曉。因彼妄述不覺驚歎。聞雷至響見耀極明。闚規厝言。
抄。僧傳顯彰惠皎所撰傳第三卷。明求那與僧伽二人事。受戒事尤明也。
記。後漢明帝永三年飾宗記。抄批。行宗記。此三文皆五年即抄批云。謂後漢第三主明帝永平元年即位。至永平五年帝夢金人。因令蔡等等往向西國。訪尋佛法。至十年。摩騰來到漢土。永平十一年。法蘭方至。二箇羅漢白馬馱經至於洛陽。置白馬寺。今上東門外白馬寺者是也。初並寺度人為僧數未足。但受三歸五戒會正記同今文三年也。即彼記云。明帝諱莊。光武之子在位一十八年。於永平三年。夜夢金人又云。然七年遺祭愔等十八人○至十年帝於城西建招提。曰白馬寺是靜邁法師譯經圖記意。夢三年。使遣西國七年。同會正記也。長房錄。祖師所撰內典錄皆七年也。簡正記三年五年七年三說出之。即彼記云。漢即後漢國名。明即帝號。迦謂迦葉。摩騰法蘭舉二姓。對漢明字也。謂佛在周第四昭王二十四年生。至第五穆王五十二年入滅。盡同三十八主歸秦。秦得六主歸前漢十三帝歸後漢。第一光武帝。帝第二明帝改號弘治元年。得四年改為永平。至五年(或云三年或云七年)帝夢金人。身長丈六。頂佩圓光。自西至威光赫奕照於殿庭○至七年發漢渡十八人蔡愔秦景怪七王遵等。往迎請佛教○永平十年到此洛陽鴻臚寺。安景至十一年。於雍門外造僧坊。名白馬寺。
記。夢金人飛空而至金人身丈六。頂有光明。照明帝殿內(內典錄并簡正等意也)傳毅(內典錄簡正記等云通人傳殺)。
記。案周書異說異記即記不思儀事也。
記。胎王時生等周昭王十七年。歲次甲佛誕生(日本地神第五末也)周穆王五十三年。歲次壬申入滅(日本地神第五末也)簡正記釋聊不同也。謂佛在周第四昭王二十四年生。至第五穆王五十二年入滅。
記。此方午時天陰問。此何日如是答。二月十五日午時。將入滅時瑞也。
記。白虹一十二道貫於大微大微者宿曜經云。有星在處二之名。謂一云太一。一云紫微宮(星圖云。紫徵恒是也)今合云太微也問。虹十二貫太微。其樣如何。一虹各各貫一星歟。將十二虹貫一星歟如何耶答。今文十二虹貫一太微。
記。竟夕至曉簡正記云。此土午時。天陰山川振動。白紅十二道貫出太微。連夜不滅準之白虹自晝在之歟。而今云竟夕等非但晝。自竟夕至曉不滅故彼記云。連夜不滅也。
記。扈哆扈性多名歟光刊之於石薶南郊前。
記。南郊天祠邑外云郊也。
記。遂遺蔡愔等十八人圖記云。至七年歲次甲子。帝勅良中蔡愔中良將秦景博士王遵等一十八人。西尋佛法內典錄云。羽林中即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一十四人。往遇天竺於月氏國今記主并簡正記等意。同邁法師圖記也。
記。同契遊化遂迎至洛陽迦葉性也。十年丁卯之歲來(日本垂仁天皇九十六年)竺亦姓也。彼十一年戊辰年來也問。此二人是聖否答。抄批意。二人俱羅漢即彼記云。二箇羅漢。白馬馱經洛陽傳文雖出通現等事。分明不云羅漢也。
記。譯四十二章經問。初來所持經唯四十二章經計乎答。內典錄等意。迦葉摩騰唯四十二章經一部一卷。法蘭持五部十三卷。迦葉摩騰少時。於洛陽卒。法蘭後時年六十餘。亦於洛陽傳意也賛宗記三云。摩騰尊者法蘭二人共。譯四十二章經一卷。而法蘭尊者翻眾經。謂十地斷經○四部十五卷。此獨竺法蘭譯。前屬摩騰在最初故。
記。晝釋迦像此釋迦像。優田王栴檀像第四傳晝像也。
記。即此方三寶之始也簡正記云。永平十年到此洛陽鴻臚安置。至十一年。於雍門外別造僧坊。名曰馬寺朝至十四年正月。五岳道士進表請與西來胡僧。栴試表大略云。臣聞太上無形無名無極無上。虛無自然大道元首。自從造化道教從生無上無形也。尊道之元文千聖周遵百王不易。今階下道邁義號萬軒德過堯舜。光澤四海八表歸仁寺。竊見階下棄本遂未求教西域。所事者並是胡師所說不參花反。復諸胡人用翻其語。託同似漢。雖翻比言恐非所用。今請諸山道師。多有聰明智慧博通經史○無星已來凡是符書呪述無不備明。或有飡風餘氣。或有駈策見神。或白日昇天。或隱形於地。或流水不溺。或入火不燒也。與比試若已不如任當痛決等帝允其言。其言問騰蘭二尊者云。有何排擬。二僧曰。龍吟雲起。非虹蚓之所能。虎嘯風生。豈跋驢所及。雷門之下南鼓難明。臨敵即旋。何必預揆待善痒。帝遂今排比於雍門外道未置三壇。壇開二十四門時。南岳諸善信東岳劉正念西嶽桓文度北岳集得心中嶽呂惠通及霍山天目白鹿五臺等。十八山道道六百九十八。共??靈寶真文太上王訣無星符籙九百九卷置一檀。又以二十七家子書茆成子等置一壇。又以食饌之物置於一壇。道安置佛像經教明帝聊行殿在南。於正月十五日悉皆雲集時。道道祭日□等上祭太極大道。元始天尊眾仙百異。今胡神亂反人主信邪。正教失蹤玄風墜緒。今敢置經於壇上。次火取驗欲開示崇正止得并直偽言說。二教一時。以火焚之。于時道教被焚隨火化。道道相顧失色。所有步力履火之述。駈策見神之方悉不能行。諸善信自感而死時。取教被焚宛然如故。光明五色直上空中。槃旋如蓋。覆於大眾。摩摩覩斯相。以踊身虛空作十八變。出梵音聲說偈歎曰。狐非師子類。燈非日月明。池無巨海網。丘無嵩岳榮法雲垂世間。善種得開萌。顯通希法處處化眾生。又為大眾說施戒功德等時。四岳道道六百二十人。大皆求出家。京官司空陽城俟凍善罽等四百餘人。及陰天人王??姊等百九十八。婦女阿潘等一百二十人。皆求出家數盈千。訓明帝皆吸。乃於城外置崇臺等七大寺。安僧城奧聖等三寺安尼。遂勅城巷燃燈表佛教已行破其昏暗。今正月半燃燈。即其古事。從永平十年丁卯佛法初來至迄。
記。曹即帝姓會正云。曹即魏世曹氏。簡後魏柘跋氏也。
記。自漢明已來跨一百九十餘年定賓律師飾宗記。并大覺律師抄批等意。曹魏以前有五人受戒所以爾。彼師源依譯經圖記(靜邁師撰也)謂三歸五戒。迦葉摩騰初授之具戒。自永平十一年已後跨一百年。漢靈帝建寧元年。始支法領等五人授具戒。自建寧元年已後。跨五十五年。至魏文帝黃初三年。中天竺沙門曇摩迦羅始渡唐土。自黃初三年。跨二百十八年。至魏濟王嘉平元年。迦羅不行受。自建寧元年。至魏濟王嘉平元年八十三年間。未有十人受戒。此合前前百年一百八十三年已。又自永平三年帝夢見時。至永平十年有八年。此合於前一百十三年百九十一年也。故今記云一百九十年也。至嘉乎二年。更集梵僧。以羯磨法。十人為大僧。授戒彼是重受戒得意。今師意。初受戒得意也。即抄批云。至永平十年。摩騰來漢土。永平十一年法蘭乃至。二箇羅漢白馬馱經。至於洛陽置白馬寺。今上東門外白馬寺者是也。初置寺度人為僧數未足。但為受三歸五戒。如是至第十主。桓帝永康六年。總經一百年。唯用三歸五戒。而相傳授。桓帝既崩。至漢第十一主聖帝即位。自建寧元年。北天竺有五沙門。支法領支謙竺法護竺道生支樓伽讖五人。至此土與大僧受戒。自爾已來。始有戒法相傳。未有律本。其法領口誦戒本一卷。羯磨一卷在世流行。今時有古。羯磨本及戒本是也。此並出曇無德部。自爾已後。逕五十五年。魏文帝黃初三年。有中天竺曇摩迦羅此云時法時○自來之後。又逕二十八年。兼前五十五年。合八十三年。至魏廢帝。嘉平二年。於洛陽更集梵僧。以羯磨法與大僧重受。唯用十僧。并翻僧祇戒本一卷。今鈔言迄至曹魏之初者。取後重受之由。
抄。僧徒極盛未稟歸戒定賓疏抄批簡正記搜玄記等。受三師五戒。不受十戒三歸。并具戒故云未稟得意也。即賓疏云。時漢明帝永平十年。迦葉摩騰。遊化此土。度人出家與剃髮已。披著縵衣條。唯受三歸五戒抄批釋如上引。簡正記云。未稟歸戒者。但受三歸五戒而已。未稟受十戒三歸及於具戒搜玄云。未稟歸戒者。綩法師傳摩騰卑與授三歸五戒。今言未稟歸。即十戒三歸戒并沙具戒會正意。不授三歸五戒即彼記云。即未受三歸五戒等也問。今記家意如何答。此記意一向不授三歸五戒。既鈔云。至洛陽立羯磨受法中夏戒律始記受釋云。文中但云羯磨。則三歸五十義必具此釋分明。三歸五戒。具俱以迦羅為始。以前都無授三歸五戒。若之先有。何今三歸五十具等云中夏戒律始哉。止以翦落設。復濟懺事同祠祀。體俗形異也一義云。今記主意。騰蘭必授三歸五戒也。其故者。傳文并餘記釋分明也。但三歸五十義必具云解釋者。具戒方便三歸五十戒。望之如此釋故。
鈔。次魏嘉平至洛陽問。此曇摩迦羅。黃初三壬寅年至許昌自黃初三年經二十八年。至嘉平二年庚午。說洛陽行受戒(飾宗記等意也)見。何今文云魏嘉平年至洛陽哉答。今云至洛陽不云許昌。彼實黃初三年至歟。古今譯經圖記第一云沙門曇無訶羅者。此云法時。印度人也○文帝黃初三年歲次壬寅。遊化許洛。覩魏境僧眾。全無律範。遂以濟王芳嘉平二年庚午。於洛陽更集梵僧。以羯磨受戒。并翻僧祇戒本一卷。此方戒律之始。
抄。中夏戒律始也祖師御意。不取支法領等五人受。取十人受為中夏始也。彼建寧已後非相續故。不取彼也。不以繼祖。
抄。又有安息國沙門等問。曇諦羯磨高貴鄉公正元二年。於白馬寺譯之(內典錄意也)正元嘉平後年號。凡嘉平得五年。爾者自嘉平貳年至正元二年隔四年。何以後譯羯磨。用於先受戒。云大僧受法也初哉答。曇諦迦羅前後古來未決事也。簡正記意。嘉平亦名正元此釋不審也。私云。迦羅行受時。受戒四翻羯磨計迦羅翻出行受。而四分眾別諸羯磨讓曇諦令譯之故。云迦羅行受曇諦譯文。雖然受戒時。正非謂用曇諦羯磨歟。迦羅行受。遂令用曇諦翻出羯磨時。少雖前後。約大途云大僧受法之初也。
  記。僧鎧羯磨等康僧鎧事也。非僧迦跋摩。柯羅傳中云。有魏未康僧鎧也。
記。獨遺迦羅右作祖承圖。其數多中。此斥天台允堪。彼列七祖。而第三入諦而除法時也。仍記主別立九祖取法時。除曇諦。如今祖承圖。可見也。
鈔。比丘尼受具初緣飾宗抄批等意。此已前尼眾二眾受戒有之見。謂漢靈帝自建寧元年。跨五十三年。至魏文帝。黃初元年。先東天竺尼二人來。見震旦比丘尼未受戒已。歸天竺尼得十五人。三人雪山凍死。二人黑澗死。十人至此土。與彼尼令授戒。又自黃初元年跨二百一十一年。至宋第二文帝元嘉七年。罽賓沙門永那跋摩初至揚州。又有師子國尼八人。來至宋地。宋地尼更欲重受戒。求請求那。求那許之。且令西尼學語。更往西國。請尼令足十。請尼令足十敷而受戒事未遂。求那元嘉十年九月死。同十年印度沙門僧伽跋摩。至揚州。又有師子國尼鐵索羅等三人。至京足前十數滿足。請羅鎧為師。元嘉十一年。南林寺前園戒壇重授大戒彼重受當今初受也。凡自漢永平十年佛法初來經三百六十七年。至元喜十一年。重令授戒。今師是為初受戒之時。彼為重受戒之時。是以抄批云。鈔中所說事不盡理。今更盡說比丘尼初受之由者。謂漢聖帝之後亦有尼。從大僧求受大戒。支法領報曰。如佛教。唯開邊地五人大僧受戒。不開尼眾。尼眾泣淚而退。自此已後。逕五十三年至漢末魏初。東天竺國有二比丘尼。來到長安見此土尼眾。問曰。汝於誰邊受大戒。尼眾答曰。我至大僧所受三歸五戒。二尼嘆曰。邊地比丘尼。未有具戒。遂還中國尼得十五人來。三人在雪山凍死。二人墮黑澗死。屆至此土唯有十人。自爾已來。諸尼悉趣京師。與受具戒。後到吳地。與諸尼眾受具足戒。從此尼疏始有戒法。相傳受戒。於後三人命終。唯七人在。逕十七年。思憶故鄉。即附南海商人。而還本國。一去已來。更不委耳。此初受戒。但在魏初。未詳定是何年月日。猶魏初已去。逕二百一十一年。至宋第二主文帝元喜七年。罽賓沙門求那跋摩。此云功德鎧。即其國王之子也。至于揚都譯善戒等經。亦名善生經。又有師子國尼八人。來到宋地云。此地未曾有尼。何得二眾受戒。鎧曰。尼無本法者得戒。而僧有罪。尋佛制意。先令作本法者。天欲生其善心。為受戒方便。論其得戒法。於大僧但使羯磨成就。自然得戒。今詳魏初尼已受戒。而鎧是西域之人。不練根由而言無本法也。當時尼眾。若求重受。鎧云善哉。隨喜且令西尼學語。餘文一如鈔引。
記。則知曹魏以來即從一眾邊受問。此十一眾受受時分何哉答。簡正記云。東晉初元帝至第三成帝。咸康年中有彭城婦女阿神(東晉初曰尚書之女)見僧法始經中有比丘尼。字問之因請出家名為淨檢。初於智山邊受三歸五戒而已。後至第五穆帝昇平元年。檢等四人汎舟于江。於法泰邊准五分愛道初緣。從一眾受大戒。傚大僧戒本。撰尼戒本令念。此即江南尼眾一眾受戒之初也(鈔並略不敘之文敘)。
抄。至宋元嘉七年問。傳中云六年末。是以簡正記云。宋至第三文帝元嘉六年。有求那跋摩至此抄批云。又案薩婆多師資傳云。宋元嘉六年有師子國尼八等爾者今相違如何答。初發來之時六年至揚州事七年也。故不相違。是以云。私云。上言元嘉六年與鈔不同者。應是約發來時也。
抄。有罽賓具云迦濕彌。此云賤種也。
抄。譯善戒經七部經合八十三卷譯之見抄批云。譯善戒等經者。立謂是善生經也。名善生優婆塞戒經。
記。改號如今改元築怪問騰西尼語未經有尼。苦求更受今昇州虔請涉流沙鐵索羅(濟??云鐵薩羅)。
記。德鎧即十年九月死會正記云。求那其年九月二十八日。奄然已終。故不制前約俄者莊子疏云。非賒遠也。至十一年。商主難提從彼國再請三尼。仍請眾鎧為羯磨師。於前壇上。為尼惠果等三百二十五人。從重受至元嘉十九年。眾鎧隨舶還國。鐵索羅等五人。終在此方。餘亦返西抄批云。求那於九年卒於祇桓寺也今不同也。
抄。於壇上為尼重受至十一年春。於南林寺。前三藏本道場處。與諸尼受戒。最初為影福寺尼惠果淨音??要智景等二十三人受戒。次為小建安寺尼孔明及僧敬法茂法盛姊妹等受。次為瞿曇法明法遵等受。次為永安寺普敬普要等受。次為王園寺法靜智穆等姊妹受。總得十一同法事相。仍有三百餘人。祇桓寺僧惠照等重受。亦此時也。
記。僧傳梁惠皎撰梁高僧也。此惠皎撰十四卷傳也。祖師撰續高僧三十卷也。賛寧撰太宋高僧傳三十卷也。
記。名僧傳梁寶昌撰僧傳云琅耶王巾撰僧傳者惠皎所撰梁高曾傳序也。彼序名僧傳。非寶昌所撰。王力撰得意也。琅耶王巾者。瑯耶國名。王巾人名也。王者非國王之王。官也目也。先師點。琅耶王巾撰僧史。齊竟陵文宣王。撰三寶記傳此即簡正記異歟。簡正云。高僧傳十三卷。梁嘉祥寺惠皎撰。名僧傳三十一卷。梁寶昌奉勅勅撰。僧史十卷。南齊王棟栖撰。僧錄十卷。隋費長房撰。晉雜錄百七十卷。寶昌撰依此義。可訓僧史濟竟陵文宣王撰三寶記傳。或稱佛史或號僧錄等也。抄批同之歟。彼記云。於高僧者。此傳有十四卷。釋惠皎撰。名僧傳三十一卷。釋寶昌撰。僧史十卷。王簡栖撰等。
鈔。永為龜鏡抄批云。龜能知三世事鏡照前也。
記。千載之下不容濫述末代不可濫。
鈔。戒體相狀等今記下云。標云體狀。謂體之相狀。無別所以。
鈔。二受隨同異受隨無作相對有五同。是同義也。異有四義。謂長短異等。是異義也。
記。二中兼行等明受隨同異。故彼隨者則是行耳。
鈔。在緣境等能緣心。現在相續心也。所緣境。通三世十方境。如是義也。第四即六大五塵二諦等法為戒境。發戒等義也問。三與四如何別哉答。三是三世境等義。是麁也。四七毒等義。是細也。
記。三四屬法等緣遍法界如來制法也。三世之非皆是如來所制法也問。可有前科。何安體下哉。有人云。前科七門。今三四大有親疎。尤可有體下。二且對無作時。一往局法也。
記。四中有相下云意存識相知法自濟。
記云。相即境相法即戒義。
鈔。四先後等第三羯磨竟一念作無作同。是則前也。作一念無作第二念。此義後也。祖師正義。作無作同時義取捨也。
鈔。五無作多少少引多論明八種無作也。
記。後科通雜等戒是也。或有非戒。以功能名無作。八種無作是也。八種無作。即通餘善故。
鈔。所以別解脫戒人並受之。及論明識止可三五問。此受者指能受歟。將指所受歟如何耶答。能受人者。昏體相歟。簡正記意。非沙彌等即彼記云。別解脫戒人並受受者。法寶云。此約能秉之人說之意通凡。有佛法流處。便有人謂他作師受戒故。云人並受之。或有約沙彌說者非也問。今記意如何答。受多識少云。此似舉受者。雖然次簡正記意見今記釋。可同彼釋既不分明。以彼明文。應料簡此文意也。謂受戒人多。識相體授之人少云事也。
記。釋門興振英俊如林林勝一人云茂。勝十人云選。勝百人云俊。勝千人云英。勝萬人云賢也。
鈔。皆由先無通敏不廣咨詢簡正記云。敏者達也。先無通方之達。又不肯諮詢請問於人。左傳云。訪問於善為諮。諮親曰詢。諮曰善道。詢曰親戚之義。
鈔。致令正受多昏體相。盲夢心中緣成而已問不知體相授之。隨如是師受之成否。答。雖不知非色非心等義。明四非十緣等義。可成戒也。但抄批意。似不得戒。即彼記云。言夢心中緣成而已者。立謂受持亦有十師。衣鉢具足結界成就。此並是緣成。雖復此緣而受。據論得戒不得戒。
鈔。及論得不渺同河漢謂天河也抄批云。邇迂云。渺者遠也。遠視渺然。寂漠不知邊際也。相傳云。漢時張騫。尋黃河至天河。得王女女機石來。又盜得宿菜子。以藏眼中將歸此種。故曰目宿。又言天河地河相連。此是妄傳落漢難信○准正法念經云。帝釋乘象與修羅戰。象鼻之章。一道直前。世人觀已。妄謂天河也。其實無有河耳簡正記云。河漢者。玄云。在地曰河。在天曰漢。蓋取天地隔遠之義。若依寶云。河足黃河。漢是河上章也。遠處看之。亦似水。即水漢不分之貌喻其茫然不知涯際。
鈔。然後持犯方可修離持云修。犯云離也抄批云。然後二持。可修二犯應須捨離故。言方可修離。
抄。論體約境。更乃無量業疏云。戒本防非非通萬境戒陰境攝則無量也。
記。約境從制等約境者。如言論無量律儀。約戒境之。從制者。二百五十三百四十八等也。如來依緣起制此故。又七支者。發七支也。三業者。大乘三聚。三業十支無作歟一義云。三業者。今四分宗。雖瞥爾不制。依重緣思。通三業也。持犯篇記云。空宗通制三業此等意以同也。
記。此收法體而言境鈔云。通收無境不盡故問。法體者戒法。戒體云法體歟。只指戒體云法體歟如何答。一義云。戒法戒體云法體歟若爾者。法體行相四科四門釋。今戒體門也。故作無作俱戒體也。何云收法體哉答。大途雖然。又少少不妨互通歟。或又云。但指戒體云法體歟。戒體是遍境之法故。懸防總發不立一及以三種。記業疏作何不三合。合有云同應有三。畢亦不立合句。非謂略今問。直問何不三合。應有立三合師故問疏破也私云。今記意。作無作合及以三得意歟。既立一合。次前為三。
記。不可常作者心或餘用故問。心餘用不可名作歟。若爾者。白時善心羯磨時三性得此豈不名作哉答。
記。作者初緣無作後業問。若以作俱無作為合。作無作同時也。何別初後哉答。雖云作具。何樣少可有先後歟。或又此付汎作無作。作三不同歟。賴作相藉何為顯上。
鈔。二引證問。科文云三引證。云何鈔云二哉答。鈔問答為一故云二。科文難問與答為二。故無相違也。
記。今時經論多云無作義例同也問。無教者。無教示他之義故云無教。而此無教有防非之造作之義。是以慈恩等釋無表。亦有造作義故。爾者何云義例同也哉答。實慈恩等意。雖如難破。今師等意。自本如作戒。無運動造作之義。故云無作。此義同無教。故云列同也。今師防非造作不可得意也。
鈔。注教者作也。不中教示於他問。此注釋作無與無作哉。將釋作計歟問。記云。下句釋義爾者釋上作義也。舉不教示反顯上作也。釋作義畢無作義自然顯也簡正記云。次辨注文者兩解一。搜玄作和合。以釋此言教。即是無作故。云不可教示。於他既言不可教示。即顯無也。彼教此作雖殊。無義未曾有別。次依法寶作簡濫解。此言教者。即是作之異名。不是教他之教也。兩說但正。
記。注準此注中他字乃指業體此注暗破會正也。彼記云。無作非同作戒。色心為體。不可教示於人也今記意。鈔注可訓不可教示於他也。他直指戒體云他。是以可訓彼也。此非屬人故問。會正意符須從舍等意。頌疏一云。然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無表表無表章云。表謂表示。表示內心亦於他故餘記釋尤有其理。何斥之哉答。
記。俱舍名無表亦同此釋問。彼俱舍無表。頌疏云。然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無表此釋豈非表他人。爾者何以彼俱舍例同哉答。一義云。唯反作故云無作。反表故云無表。同相反邊不同表示義。
鈔。如人手執極香具物瓦木等論抄批云。鈔引善生經恐錯也。撿善生不見此文。或可云義有也。事出心論頗應下喻。
記。注舊云此經與俱舍同宗非也會正云。善生下。此經與俱舍同宗也。故無作云色也餘氣有無。
鈔。如陶家輪北京云陶。一切經音義中。陶音云淫。故南都云陶。又同音義中。陶音萄云。故云陶也。爾者兩義不相違歟。
記。輪即範土為坏器之車允師云。坏者未燒器云坏器。又義云一坏二坏器。故云坏器質。
鈔。身動身方便抄批云。立云身是報色。今以動轉其身方便色用。此方便色為作戒體。不取報色也。
記。注但云身有部計故云色。不云色心。故但云身。
記。注舊云一發者作戒落謝等此會正記等意也。此意一發者作無。唯有無作一。獨起故云一發。
記。雖通四捨等念正云。終至四捨。此名未也四分宗。不立犯重捨故。准四捨也。
記。四心者通舉四陰識想受行也。四陰也。識者六識。受謂領受。須違俱非。想謂於境取像為性。行者此中攝一切心所。成實云。思於行蘊為主勝故思以造作為義。設使餘心心所。令造作善惡故問。四心者。常以善惡無記無心為四心。今何以四陰云四心歟答。付之簡正記意。成實義見。即彼記云。四心者成論云。識想受行為四也今記意同之歟抄批意聊不同歟。即彼記云。四心三性等者。二宗計義不同。若成實宗。即善惡無記及無心為四心也。若多論宗。即約五陰上。除色一陰。餘識受想行為四心也。賓云。四心者。鈔主多依成實宗義故。准成實宗義故。准成實第九卷。無作品云。若人在不善心無記心。亦名持戒。故知。爾時有無作(善心有戒相顯不論)不善律儀亦如是此論文。豈即三性心及以無記心。非為四心也問。於四心中已說三性。何須更別說三性耶答。四心門中。雖復已說於三性門。重說無爽。二門既別法相無違問。無心非心。何名四心答。從多分為名理亦無失。以四心中三是有心。一是無心。從多而說故曰四心。然實無心不名心也。復有人釋准多論宗。識想受行四心恒有。謂極少約四剎那以辨四心。前一剎那是識。次一剎那是想。乃至第四是故約極少。雖四剎那。復有人引俱舍第一頌曰。亂心無心等也。隨流淨不淨。大種所造性。由此說無表一者亂心。二者無心。次言等者。取不亂心及以有心。故成四心○上來三家釋四心義。若望鈔意。初後為勝。
記。注本論與上釋作戒文相連故抄批云。案雜心論云。口作者身動身方便。無作者身動懺已與餘識俱故云相連也。
記。餘識即四心。從心望前作心故後心者。是四心也問。三心則心所也。何云識歟答。一義云。言總意別也一義云。心王體也。心所用故。體用不離故一義云。識心體一義也。但抄批等意。今記釋不同也。彼記云。身動滅已與餘識俱者。立明身動者。謂乞戒方便等相續善色聲假身口等業。一發無作已後。餘五識不能持此無作之體。但隨於意識意識能持故。曰無餘識俱也。欲明發戒。雖由身口。若領納無作。唯是意識也。濟同此解。又云。雖與意識俱然不得即用心為體。但是心能領納此無作法也。又解。當時是身口善心之識發得此戒。後入惡無記之識。其無作皆在不失。望惡無記為餘識。以無作戒能與惡無記。共俱故曰也。賓同此解故。賓云。無記心等。名之為餘也。謂無作戒一發之後。雖入惡無記中。無作不失。又解。與第八阿賴耶識俱也。謂正作之時。由第六識一發已後。但阿賴耶識住持故曰也。
鈔。如前制作涼上學等解制作涼上之四隨功能立名。學即隨心立名也。
記。少資心用心即用也。心有作用故也。
記。所謂空有雙非兩亦等空即四分曇無德宗。有是十誦薩婆多宗。并婆麁富羅。此云著有行。計有我故。雙非者解脫律彌沙塞部。此云不著有無觀問。雙非義如何答。我即妄情實有。故非空。實即無。故非有也若爾者大乘中道如何別哉答。雖云非空非有。我空分也。不開法空故則別也。兩亦者。五分律迦葉遺部。此云重空觀問。兩亦之樣如何哉答。於六大不作實有相。是一亦空。雖非實有。存此六亦有也行宗記云。不作六相。不著有也。存此六故。不著無也。
記。名為空宗正源記云。計一切法。從眾緣生。但有假名號假名宗。緣生無性亦曰空宗。
記。名為空宗正源記云。計一切法。從眾緣生。但有假名號假名宗。緣生無性亦曰空宗。
記。即成實所宗今四分成實。雖宗各別。而同計也問。若爾者何云成實所宗哉答。
記。名為有宗正源記云。計一切法。皆有實體號實法宗。三世皆有名一切有部。
記。注此有為無為分別簡正記云。初門者。先辨有宗法數。次辨有宗。無為有宗七拾五法束為五位。一色位有十一。謂五根五境無表。二心位。唯意識心王一法。三心所位。分心所位分六。一通大地有十。受想思觸欲念惠與作意勝解三摩地。二大善地。十信不放逸輕安捨慚愧無貪無嗔不害勤。三大不善地有二。無愧無慚。四大煩惱有六。癡放逸懈怠不信昏沈掉舉。五不煩惱有十。忿覆慳疾惱害恨諂誑憍。六不定地有八。尋伺貪嗔疑慢睡眠惡作。四不相應十四。得非得同分無想異無想定滅盡定命根生住異滅名身五無為有三。虛空擇滅非擇滅(此但別其名數釋名體。如別所明)於此五位中。前四是有為。後一是無為。今此二戒唯是有為假緣成得此業體壅滯妄致穿鑿。
記。注三無為者。虛空擇滅等虛空無為者。俱舍頌疏第一云。虛空但以無礙為性。由無障礙故。色於中行擇滅者頌疏云。斷此二縛(相應縛所緣縛)證得無為名為擇滅。擇者惠也。由惠簡擇四聖諦故滅者涅槃。不生名滅。擇力所得滅名為擇滅非擇滅者頌疏云。此當生法緣無則生緣闕不生。於不生時得非擇滅。此非擇滅礙當生法。令永不起名畢竟礙。謂非擇滅有實體性。緣闕位中起別別得不因擇。但由闕緣名非擇滅濟緣三下云。有學地修惠破惑故名擇滅。非擇滅者。無學身智俱亡名非擇滅。惑可約有餘無餘二種涅槃分之滅。即滅諦空理也。
記。注四相即生住異滅唯識論第二云。本無今有位名生。生已暫停即說為住。住別前後。復立異名。暫有還無。無時名滅有抄云。薩婆多意。生相有未來。施作用。住異滅三有現在。施作用也。生體即有現在。施生用有未來也。成實意。四相俱有現在也。大乘意。四相俱在現在。亦四相皆是假法也。薩婆多意。實法也。濟緣云。雜心論云。一切有為法。為生住及異滅。或可。即指能造四大故。云四相所為。
記。二諸有為法總為三聚簡正記云。二於有為中三聚分別。一色聚。攝十一色。二心聚。攝心王及三十六心所。三非色非心聚。即十四不相應也。今此二戒。唯在色聚故。
記。一可見有對色問。此有對言如何答。頌疏云。對是礙義。礙有二種。一障礙礙。謂障礙有對。十色為體。二拘礙礙。謂境界所緣二種有對。六根六識并心所法。為色等境所拘。名為境界有對。又六識并意根及心所。為所緣境。所拘礙名緣有對。皆依主釋也。
記。注五根四塵等此五根者。是勝義根。非扶塵根正源記云。如五根者。即勝義根。并聲等四塵非眼所屬故。不可見照。勝義根等。有照境功能。聲香味等能礙根識故名有對正源記意。以扶塵根。屬上可見有對也。
記。注即法少分少分即指無作之一。則法塵有多類。其中以無作一。為不可見無對色飾宗義記第二末云。法處中有四類。一無表。二諸心處。三不相應法。四無為。今除三類但取無表。名為不可見無對色今注云無作。即是色所收此意也。
記。注過未色法俱舍頌疏第三卷。釋法所云。有四法。謂一相應法。二不相應法。三無表色。四無為法大乘百法論疏等釋。等十一法處所攝色。雖不言過未色。而義推誠是意識所緣故。可為法處攝歟。但今無無表色。雖未為過未色。而彼一類也問。今言過未色法者。即為不可見無對色攝否答。未見教文。仍學侶云。但是法塵。而非不可見無對色。今唯取無表色。即指法塵少分也問。若爾者。何云過未色法無作即色所收哉是一物如何答。二非心法者。此總舉。謂此中色法不相應無為。一切皆攝之。俱非心之法故。過未下別舉法塵中色計也。此二法塵色故。付色別舉。非謂一物歟問。過未色。法塵四類中曲對時可攝何哉。四類之外亦不出餘法故如何答。有云。過未色云落謝五塵。此難得意。過去色實可爾。未來色豈可云落謝五塵哉。其上又落謝五塵法塵所攝不見。爾者方方難思。何能能可尋之。
記。四色中又有二。一本報色等抄批云。除報色取方便色也。然身是報色也。口非報色。是口體。今欲語欲默斷續不常。豈是報色。身則不爾。一期不斷。夫言報色。一期相續更無間斷故名報色。聲有間斷故非報色。波沙云。犢子部音聲是異熟果。若依薩婆多聲非異熟。若據大乘聲通報色。如施鐘鈴報得好聲。豈非非報色。小乘不爾故。婆沙百一十七云。然身語業定非異熟加行起故。是此義也。然今成體假身語發不取報色。唯取方便身口故。言身動身方便也問。此報與方便為一為異答。諸宗不同。且薩婆多宗。若起內思動熟身。即於身中別有大種。造身表業故。依彼宗一向是異不得言一。若依成實宗。說色性非善惡。隨發心假名善惡。方說可為非一非異。謂若任性如本而住。名為報色。若由內心鼓動造作名為方便。二義既別。故名為異。然鼓動時。於報身外。無別大種造身表業故復是一。大乘宗??亦可同此簡正云。四於三色中。本報方便分別謂報也方便色本聲方便聲。且身表戒是方便色非報色。以色體唯無記。要須於報色上。別為大種造成方便色。能跪禮等為作戒體故。論云。身表許別。形謂有部宗。自相傳許故問。報與方便何別答。或一或異。如上釋名中已明。如水波喻。或一者。鼓動報色成方便色。故如彼不離水。或異者。任運酬因。是報色。長短等是方便色。二報色唯無記方便。通三性三報。由往業生方規起。如水波濕動二別也。今取方便色。為身作體。語表者。方便聲非本聲。夫言聲者。無報得聲故。俱舍云。聲無異熟生法。酬因而起。一得永定。聲則不爾故無報聲問。若爾者。何故經云。若修遠離麁惡語方感得大梵音聲相。又如賢愚經。說昔有國王欲造塔。有臣訝王。令減層級而出塔上自施鐘鈴。後得為人出家身形EF小(即鉢壺也)聲相清美。人皆樂聞。此乃施鐘鈴所感。豈非是聲是報得耶答。由施鐘鈴因。但得發聲處。咽喉如法非是感聲。
記。五作戒是善色聲此求乞戒善色聲也。非汎爾善也。
記云。作業始終皆得為戒業疏意有二師。一師義。第三羯磨。一剎那位唯為作戒也。一師義。自始至第三羯磨竟。皆為作戒也。今祖師意。後師義也。是以簡正記云。於善性中。始終分別自有二師一云。此善作中義通始終覈論成業。據終非始。始從請師至二羯磨。要心未暢善而非戒。第三唱已剎那思滿即善戒。第二師云。始終通收並作戒體。若唯一念前緣不如亦應感戒。然既不爾。故知通收以身口色體為發戒緣。身表色者。始終相續。為眼所見。語表之業。非耳所聞。若唯第三當時無色應無語表。故知通緣至三說滿。論家刻取成就今師意存第二現。始終通取。故疏云。戒是有為緣成。成法不請不乞後戒無從。理須如前通始終。善生經立獨樂喻。桑榆為體。巧匠DE成以繩結之擲地上。繩未離上時獨自能轉桑榆是報色。匠成喻方便。與繩俱轉喻於作。離繩獨轉喻無作。意在始終通收。
記。不同餘善等意云。如布施等。正施時為施。始作戒等。不取前方便。
記。非此所論濟緣云。第六唯明作戒。不說無作問。六門皆論二戒。何第六門限作哉答。記法入中攝十二入門時法也。故云入也。
記。名為假色濟緣云。此謂對前五塵實礙之色故名假耳。
記。顯示彼宗二戒俱色彼宗者薩婆多宗也有抄云。總毘曇宗雖有六宗。不過二。新薩婆多舊薩婆多也。舊薩婆多雜心論是也。此論但假色存也。新薩婆多實色存。新薩婆多者俱舍論是也。正理論顯宗論新薩婆多同也。雖色雜心法相新家意別也。雜心意。作戒之時起四大種造色。第三羯磨竟發無作。無作非色。假作戒色。無作之色也。喻有樹如有影。有作戒必可有無作雜心婆娑四大論師中法救義也。於法救有前後二。雜心後時之法救所造也。俱舍嫌雜心之義也。樹喻不可然也。樹滅隨影滅作滅。作滅無作猶有之。故不合喻也。同薩婆多。雜心俱舍等不同也。同薩婆多。以俱舍不可難。鈔主專依雜心給歟。俱舍意。表能造四大無表能造四大各別二。雜心表有四大。無表無四大。無表色假表色也問。當時流布薩婆多論何所攝乎答。同俱舍計歟。當時多論無造者。有傳云。影奧夫人云者造也。成實訶梨跋摩造也。如如來入滅八百年出造也。
記。此有多義簡正云。問。表戒表是色決定不疑。無表是色者。有宗以何為色義。有宗答曰。變壞礙故名色。變為改變壞為惱為如多求王求寶等礙謂質礙也。雜心難云。根境極微成變礙可名色。無表非極微無表應非色。因此有宗三師通釋。一雜心師云。無表體雖無變礙。以從表色生故。如樹影也。影依於樹生。樹色影亦色。無表從表生。表色無表色。世親論主不許此說。以有二過故。一無表非變礙。二舉喻不濟。若據此喻。即雖云影從樹上起。樹滅影亦滅。無表依表生。表滅無表在。今既表滅之時無來在。何得將二俱滅法來。喻我一滅一不滅法耶滅既不等色。豈同乎。正理論現為雜心師救云。若爾者別立一滅一不滅喻。即濟量云。無表是有法。是色為宗。因云。縱表至故。喻如父匠種子堂爾子生。依於父父滅子無存。無表從表生。表滅無表在(此是匠人成芽生依於種亦爾)卻自立義破雜心師云。別脫從表生表色。無表色。定道律儀不從表前生。無表應非色(雜心師法救也)第二有部古師釋云。所依四大種一切名為色。能依依所依相從亦名色。以無表依四大種造成故。大種既是色。無表亦是色。世親云。五識依五根。五識應名色。量云。五識是有法。是色為宗。因云。所依變礙故。喻如無表所依有變礙。有變礙故名為色。五識所依亦變礙。同彼無表應名色。彼救云。不然。五識依五根但能為緣助生五識。如水塵與芽莖為增上緣故。不能隨五根名色。以親依無間滅落謝意根故。無表依大種是親依如影依樹。光依珠寶故。隨所依名色。世親卻難云。加汝所說。且非扶須毘婆娑宗。初奪彼云。以汝宗顯形二色各有大種所造。若爾者影依於樹。光依珠寶者。即顯色依形色。豈不違宗。次縱破云。設依此喻。然無表色不同。彼依以大種滅時無表不滅。珠寶滅時影光隨滅喻又不濟(從此法枚)第三世親自釋云。亦以依大種色也。若爾與第二師何別。答。無別。但自通前五識依根非色難。即為第二師義也。謂五識依根不定。或依五根。即名有變礙。或依無間滅落謝意根。即名無變礙。能依以所依根不定。故不相從名色。無表依大種定故。相從得名色故。俱舍云。大種所造性。由此說無表。若爾者宗以變礙名色。今俱舍云。大種所造性。由此說無表。若爾者。有宗以變礙名色。今無表體實無變礙。何得名色。正理師答云。從多分說故。但以變礙解色未必色皆有變礙。十一色中十有變礙。一無變礙。如世疾食疾行名馬。呼牛為地眠。孔雀為地叫亦爾。皆從多分說故。無表亦名色也問。今說三義。彼論家三義可相配哉答。必不可相配歟。若強配。自雖可當。今不全同彼三義歟濟抄云。三義中。初能造者勘頌疏。是當第一雜心師義。謂表色有變礙故。無表隨彼亦變色名今言能造者。即是表也。大乘表無表章等。云隨所發名色是也。次損益義疏文可知又云。為四大造者。勘俱舍。是論主等義也。謂無表依大種得名色也。
記又云。彼宗七業等。
記云。身口七業持之。則損惡而益善。毀之則損善益惡。既有損益故歸色聚記又云。無作雖非等。
記云。所造業身色口聲善惡無記體性各異。故云更相障礙。歷然不昆。云據所可分。
記。問既相障礙等問。此文三有對具不出難之耶如何答。一義云。難不出障礙所緣二也。從始至根塵。問不出障礙有對也。既是法入已下。問非出所緣有對也答五根五塵等者。從五根至皆是色故。答非障礙有對也。從能所俱對至。即非對義。答非所緣有對也。又假色是色等者。亦委重答非障礙有對也一義云。問意俱難不出三有對也。問云。何境所緣耶。答。既是法入以下文。所攝境界所緣之二也。答以含二有對答也。
鈔。今依本宗約成論以釋簡正記云。本宗者四分宗也。成論於佛滅後八百九十年有訶利跋摩。是鳩摩羅多弟子。於經部出家遂造此論。二十二卷二百二品。見解雖異。意明經部。今四分分通大乘宗計相圓。依此以出體也。百工之器。
記。業疏初解色心為體問。以心為體為歸本。以心可為體歟。將以思可為體耶答。持犯篇記云。就體云心。定成業能思也。體用不離也。不可有相違也。
記。故無異也。鈔從顯要令易解耳問。成實論總有三師。一身口業思為體師。二色心為體師。三相續色聲為體師也。今何業思為體。與色身與體云無異哉答。彼論文必不見三師義歟。故祖師得意。二師意義也。是以簡正記云。有作三師科者。准論亦無的指三師文處。然中有約身口業不取心者。或有約心不論身口。而成業者。或有約其身口。是其心力助成者。今依鈔及羯磨疏意。但作二師。以初師為正義問。色心為體之義。俱以色心為體。今文初云用身口業思為體。終云故知以心為體分明業思為體。身口具故正為體不見如何答。今文合記得意。用身口業思為體。身口與業思為體得意。其中身口具成體。心正成體。故云造善惡之具。又云故知以心為體也。是以簡正云。言論云至體者。正立宗以色心為體也。論第七業相品云。作業者非直音聲。要以心力助成身業亦爾。鈔文略其大意也。非直音聲者。謂直聲無詮表故。要由心力。於直聲此引起為名句文身。言詞屈曲有所表彰方成口業。若但以思心為作體者。思屬內心。不能詮表不成業體。今取口業與思為作體。以口業由思力引起。作戒由口業而成。二事相籍合為體也所以者何扶抱。
鈔又云。是三種業皆但是心簡正記云。第九三業輕重品文也。離心無思者。由心起思。由思起身口業故。謂心王心所雖不同時。無別體故。離心王外無別有思。破異宗也。如多宗。心王起時別有所思故無身口業者破外道計。身口二業不假心成。如說欲從對生非從心直等。證前作體由心力助成也。
抄批意。離心無思無身口業。破薩婆多等外人義即彼記云。離心無思無身口業者。口賓云。此破外人義。思與心同時而別體也。謂成實師。破薩婆多心王心所。雖同一聚。各有別體。而共相應。大乘立義同薩婆多文。但此離心無思之句。同彼簡正記等。對破多宗無身口業對破外道可得意歟。爾者不可各別也。是以抄批又云。上破外道義云。用身口二業之色為作業體者。今明不然問。此第一色心為體之現義。色者本報方便之中何色哉答。本報色也。此報色心力助成成業也。是以簡正記云。問。此師與前多宗何別答。俱舍云。身表許別形。謂宗於報色身上別有四大。造成方便色為作戒體。今成宗。直以報色為其心力助成故。合為作戒體。一有心無心別。二報色造色別。
記。彼不論心指有宗云彼也。
記。根塵四大但通三性問。俱舍等意色。聲二塵身語表故通三性。餘香味觸并四大者局無記解釋有疑如何答。
鈔。又有論師以身口二業相續善色聲為作戒體簡正云。第二師約假實色聲為體也。相續是假色聲是實相續。簡一念。實色聲為眼耳所得。取第二念已去相續也。善簡不善。跪禮是善色乞戒。是善聲以此為體。法入所攝者。謂初念實色聲唯無記也。非法入所收。從第二念後跪禮陳詞。是假色聲。謂善惡相。是假故在法入所攝問。此與多宗何別答。多宗是實色聲。此師相續色聲也問。與第一師義何別答。諸師是實色聲。為具要須心力助成。此師不論心。但取相續色聲為。若究理窮原。無心不能相續。亦同初師意問。於成論二師何者為正答。准羯磨疏。以初為正。疏云。依其成實。當四分宗。作戒者。謂此宗中分通大乘。業由心起色。是依報心。是正因故。明作戒色心為體。是則兼緣顯正明從為體。由作初起必假色心。心道冥昧。止可名通故。約色心窮出體性又準前立二所以中云。心非心別。又下出無作體。以非色非心為體。證知作戒色心為體。又文中引初師義。應明知故初師為正義也問。相續之樣如何答。眼耳之識。只一心。緣色聲之兩塵。意識色聲之始終押渡緣之故。云相續。假令互跪合掌。陳詞乞戒之始終緣之。表彰受戒事故問。成實意。六諸緣境識想受行四剎那緣之。眼識耳識各四剎那緣之。後異識四剎那緣之。無相續之義間起終緣之。爾者何云相續哉答。實眼耳等四心間起雖緣之。但眼耳之二識。一念境斷斷緣。不緣始終相續事。意識一念過去色聲始終相續事緣故。云相續色聲也。不遮識想受行之四心間起事歟。但此事有沙汰事也。能能可尋抄批云。以相續善色聲等者。賓云。謂一剎那實色之中。無名字句。要須相續。屈曲成名。是聲之體性也。謂非卒爾善心。若卒爾舉動發言未能發戒。要須身口二業相續善方便用。為作戒體也。善色者簡惡色。取善身業也。善聲者善口業也。簡餘惡聲。如從請師。終訖羯磨中間求哀乞戒等。盡名相續色聲也賓云。所呼名句音詞屈曲等。名為法入所攝。十二入中雖有法入。此但聲字假用名為法入。若論實性。體即是聲。謂此名句真體即是聲。則是耳識所得。應是聲入所攝。今言法入所攝者。謂是攝實從假。實謂聲體性也。假為名句屈曲成名等。是聲之假用也。謂一剎那實聲之中。無名句字。須相續屈曲成名。既是離聲無別體性故是假也。謂以實體無用。還以屈曲等為聲之假用。以攝實從假故。言法入所攝。由是意所領受故。曰法入所攝。若假實名論。則聲是多識所得聲入所攝。但由法相之體假實殊門故。分聲法二入也。若薩婆多宗計名句文別有體。總別有自性非聲之體。今約成實宗。言辭屈曲有所表彰。此名句文。即是聲上之作用也。何有自性。故還用聲為性。此約攝假從實。謂聲則是實。名句是假。由是名句等既無自性故。是假也。薩婆多宗。假實別論故。報名句文別有自性又云。成實則用聲為教體。名句等是聲假用。攝假從實。皆不離聲故。用聲為體。薩婆多宗據名字句第。既別有體性。唯用名字句等為體。不取聲為體輕具乞分折如指諸掌。
記。注舊記云三師七僧等會正抄批意也。會正記云。今抄中。出後一解。以相續色聲是十二入中法入。為他三師七僧意識中所緣故簡正記云。意識所得者。跪乞善色聲相。為他師僧意中所緣故。
記。問前立業思等濟緣云。問。二師並云依宗立體。何以不同。答。二並據論所見有殊。前談心造正取分通。後明色造欲存小教問。鈔疏前後並取初師。今出次解為取不取答。初師深窮業本。於理為長。次解曲須宗途在教。為當今家從理多用初師。欲辨教宗。仍通後解。
記。此聚有十七法問。有云。成論不相應聚之中。出十六不出作。何云十七哉答。有云。實無作不相應聚之中備足雖不出之。無作品中出無作非色非心樣。非色非心即不相應故。是以抄批云。立云。第三聚非色非心。論中名為不相應法也故知。取合云十七不相應歟。
記。總別二執濟緣記三下云。二執何分。答。法執者則出體依宗據參亂迷執則出體差互。文義俱無。莫不是己非他。並歸偏計故也。
記。光師以理為體濟緣云。言理有二。今明法體而乃遠取所證之理。即今法體為是何物耶。洎撰業流一坦然。異端叢起。
記。願師以受戒五緣為體濟緣記云。五緣即能受人等五種總緣。此五乃能成之緣。戒業是所感之法。今若指緣為體。所感前法為是何物。先師求之甚遠。願師取之太近。中間法體杳然莫知總五緣者。一是大比丘。二有所對境。三有心。四心境相當。五事成究竟也。
裏書云。能受五緣者。人道諸根具足身器清淨。出家相具得少分法也。
記。境輝記主等增輝記希覺律師撰。是種子義者。以種子為戒體故。此種子即非色心得心歟濟緣云。增輝謂非色非心。及是聚名畢竟其體是何法耶。答。種子義也下破云。不辨大小。口豈非大小相亂耶。
記。有人云非色非心是第三聚名由此一類無作不與心色相應智公云。賛寧師義也問。此義正義何異哉答云。入第三聚計不知其體故。又既法數隨一也。何云配入哉。
記。有人云非色非心即是細色霅川岳師義。此云仁岳師。而妄解南山釋欲斥之。即濟緣記斥此義云。近世霅岳師。融會假實以為一見。乃謂成論非色非心。還即是色。鈔文既云。非塵大之色。明知。是細色耳。且空有兩宗。豎義立體。送互斥奪失。石相反如何和會。以為一見。若體不異。何用分宗。又但妄云細色。不知細色。是何等物此岳師。天台淨覺律師也。
記。有人釋非色心引業疏云會正記主允堪律師義也。是以會正記云。考其業體。本由心生還薰本心。有能有用。若然南山意在控入大乘也。業疏二宗之後。約圓教出體云。凡夫無始此斥控入大乘。自本分通大乘教也。何今事新云探入大乘哉。
記。有人云非色非心思種為體濟緣記雖明此義無人名。智公云。再治源記在之私云。案戒體章。是子隆義歟。即彼章云。子隆不知。便言四分種子為體。紊亂宗緒深為不可問。此師思種增輝種子不同如何答。依戒體章意。子隆種子即體為非色非心體。增輝以種子之上功能。為非色非心之體歟。即彼章云。子隆亦出章門○彼謂四分假宗種子為體(增輝亦然。但取種子上功能與別文)準之不同可得意也。
記。宗骨顛例等業疏三下。破上諸師戒體言也。彼記委釋之可見。
記。摘揣過濫何可勝言摘揣者。不當中理義也。彼唯釋片端云事也。此宗骨顛倒理味差僻摘揣過濫。何可勝言之語。彼疏斥於法執迷執之下語也。今記取彼語。令蒙上論師義斥之也。今一師之義者。濟緣記云。通惠僧錄云。謂非色非心名下即體。何彼增輝名外別求。以為騎牛。討牛通惠雖不能究體相。而斥諸家騎牛。討牛深有所以已上今記前後八人出之。濟緣起六師也。彼記出六師畢云。聖霅溪則全迷假實。餘師不辨大小名以定體。
記。世有人云記家且舉世人言也。今為通曰者。記自通之意。破增輝得此難而答種子義也。又云。二非乃是簡除之言者。亦是記家反問也。意雖對簡。而應有其體。
記。非法非人有云。法約羯磨。人約比丘云非比丘。顯沙彌體也。有云。云非法必顯惡法體。言非人者必顯天體故也私云。七非羯磨中雖云非法非人。非無其體故反問也。並是對簡為有體不。
記。此皆不曉教有權實名不浪施意云。且權教之前。名體相附。大教意。名事互為客強名施設之故。小教意。名下可有體。然古師不知教分域。多致妄迷。
鈔。非塵大所成成宗意。塵大當體。即成色法故云成。不同多宗云造而因義也。
記。能造是心問。上二師中。初師雖云業思為體。是色心為體師義也。爾者何但云能造是心哉答。雖云色心為體。且望本云能造是心歟。
記。塵即五塵問。色法能成。四微四大也。何云五塵哉答。須古記如是釋歟。簡正抄批等。皆釋五塵故。
記。顯色十二補已飾宗云。龍氣等名之為雲。因火名煖。天散為塵。地水氣騰名之為霧。因焰名光。月星火螢寶珠電等諸焰名明問。此中何無黑色哉答。百法抄(第十四卷)答之有二解。一云。是青色收。深青名黑。二云黑色者。亦是實色。若依此說者。影闇種皆黑色收。
記注。此局無記問。光色等供佛得善果。又以螢光火光見聖教。何如因俱聲不通三性哉答。如來難。今但一往配當也。
記。注斜正頌疏斜名不正。彼云。謂形平等名之為正。形不平等名不正。
記。此通三性據情為言。非情唯無記。是以濟緣記云。高下等八相形。乃見名為形色。前局無記。俱非情故。後通三性。該情非情故。
記。此即成宗通深之義成宗分通義。戒無惱懷。徹生未來也(委如別抄)齊緣記正有此問。彼答云。缺行故羸本得無損權教故。失業性不已。此即成宗通深之意問。圓教戒體通未來否事及異論。何分通成宗意可通未來哉答。此義前圓教戒體通未來世。以成宗分通大乘。以善五蘊建立種子。熏習藏識長昧不滅故名持戒。此種子非青黃赤白等色。又不能緣慮故。非色心能感招當果也疏問云。此識藏種子。則應能為未來後習何得說言形終戒謝答。種由思生。要期是願約盡形形終戒失。又問如上所斥須識宗途律是小乘。豈懷大解。矛盾自控如何會通答。大小俱心律儀不異。何況四分通明佛乘。故沓婆王種厭無學。身求堅固法。施生成佛道相召為佛子等故今分依大乘。以無作為種子義。
鈔。色是質礙簡正記云。如山河石壁。皆是質礙也。
記注。或云無作等此義不見會正抄簡正記等也。有餘記也。
鈔。二心有明暗濟緣云愚癡簡正記云。二明暗者。意識若隨眼等五識取境即明。如白日觀物。若獨意識。不與五識俱。自單緣境者。不能分別境之別相。即暗如夢中緣境也。
鈔。三心通三性今無作不通三性。唯善性也。故簡正記云。今無作唯善性。
鈔。四心有應略簡正記云。遍緣三世境則應。但緣現在則略。或登山遠望則應。若攝心歸針峰則略抄批云。濟云。若心於五識處遍轉。緣於五塵則應。若唯於識處轉。單緣一境曰略也。如色聲香味觸五境俱現。若境無優劣。心則通緣。謂亦見色。亦聞聲亦嗅香等。此名廣也。若五境雖濟現中有優劣。則隨其勝者心則偏緣。如正食之時。聞聲見色。色境若美心則偏。若於聲於味心則不緣。此名略也。此據小乘。不能一時遍緣五塵境也。大乘中則通也。如正嘗時時不廢聞聲見色等故。大乘基云。眼者薄餅色。耳聞有友聲等。
記。若約緣境漸頓智云。緣三世名頓為應。緣一世名漸為略。
記。一心分四蘊六入六識等造論廣狹四蘊應心也。五蘊中四心故。六入狹也。六根門時。心只意根一故。六識應心也濟緣記云。意為略。四心六識。乃至心數則應。
鈔。五心是報法抄批云。立明人根利鈍上下不中。皆是報法。如阿難持八萬法藏。周利槃特生誦一偈。得掃忘箒等。此並報法也。
記。醻因曰報戒法雖因緣生法。今望前世之宿因。心性差別云報也濟緣記云。三業造起故非報法。
記注。或約肉團等此會正記意也。彼以八分肉團云心。今斥之。八分肉團是色攝也。何云心報法或斥也。彼會正記云。報法者謂肉團心。如蓮花□方一千。晝開夜合。為心王處。依處是報得法也。隨其宿業根有利鈍簡正記云。五報法者。心有利鈍。若上根人心有七。竅狀如蓮花。如鈍者或一或二或無。與心王為所依處。是報得法故也。
鈔。第三聚非色非心為體簡正記云。第三聚者。先明法數。成宗四聚收八十四法。一色聚十四法。謂五根五塵四大故。論云。色者四大及四大所因成法也。二心聚初識了總相。二想取像。三受領納。四行遷流造作。有三十六心。處分為六位。遍數有十。謂觸思念欲嘉信動憶覺觀。善品有十。謂無貪無嗔無癡慚愧定惠攝捨不放逸。垢有六。謂惱害恨諂誑憍。纏有十。謂無慚愧嫉慳追悔睡眠悼舉昏沈忿覆。五鈍使。謂貪嗔癡慢疑。五利使。謂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三不相應聚有十七法。謂得非得同分命根無相定無想果滅盡定生住異滅名身文身句身老死凡夫法無作。四無為聚有三。謂虛空擇滅非擇滅(異標名而已)今無作是實故。論云。自問云。無表不可見應無。答。能感當來果報有其實業。故知實也。
記。當第三聚中第十七法成實意。十七不相應。小乘立十四不相應。大乘立二十四不相應。今以大乘百法論之名數校合之。彼無作不入不相應中。而入法處所攝之色中故。此十七中凡夫法者。彼云異生姓。又彼云。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四無常。今云生住異滅。及老死今謂之異滅。約非情。老死約有情別立歟。餘大都同也問。今注十八何云十七哉答。有云。老死合也是應有不可見故應無。
裏書曰。名句云成實非色非心聚。十七名。一得二非得三同分命根十七無作此約作難無無作。無離殺等法。驗有無作。如人不語時無不語法生。難餘時無不以難故生天自爾。
鈔。人意無戒律儀簡正記意。約所防意業非得意即彼記云。謂意地但有根律儀。無木叉戒律儀。不防意地故。若起不善無記心時。亦名持戒故此釋聊不審也。
記注。舊云寫例會正云。今抄寫倒云無有作也。論中謂意本無戒律儀。而於不善等心卻有持戒者。蓋為先發得無作在心故。望無惡來斥由名持戒。今證無作。
鈔。雖無形色而可護持等善珠義鏡釋云。今云形者。非是顯色形色之形。形者顯也。即顯狀義。今簡報色取鼓動業故。云善修方便一一加心造作發身語業。亦名方便。此即無間加行根本及後起業。皆名加行。舊云方便也即心之色。
記。體即是心云心種意歟。非謂無作之體即心也證成非色。
記。但結非色非心也義既無所對有部中不云心故。別不云非心。
記注。舊云文略等會正云。文即止義。引成實涅槃等非色下文。略非心字。又云。有部宗計是色故。偏云非色簡正云。證成非色。合云非色非心存略又皆許非心故。偏結非色也。又指此等記云舊云歟克論纖毫。
記。彼部宗師雖多解判未善權意問。彼部論師不解佛意。但計色歟也。論師解佛意雖云細色。彼宗末學約塵色得意歟答。餘處釋分明論師皆四依大士能解佛意。彼末學士不解佛意。但色得意也。若爾者。此文明彼部宗師不解佛意。祖師至業疏。初解佛意談細色祖師豈勝彼西天論師耶答。論家於小乘當分述計。祖師從圓教見彼部分故實理也的指體相。
記。如律明業天眼所見問。此四分空宗文也。以此證有宗業體耶答。薩婆多所言見實色。可當四分所明細色即以四分文決有部。此次第決四分律受戒犍度。初明如來成道。始得三明中。天眼相說之文也。濟緣記其引注云。以清淨天眼見眾生生者死者善色惡色善趣惡趣(因中果相)若貴若賊(善惡各有貴賤。此內中果有差別)隨眾生所造業行。皆悉知之。即目察知。此眾生心行惡口行惡意行惡邪見。誹謗賢聖造邪見業。報身壞命終墮地獄畜生餓鬼中(此釋上惡色惡趣等已上注皆後記釋)既如來。以淨天眼。見眾生所造善惡業知感報始終。并中間可改變。小聖不知中間改變也。今戒體。善色無作業相。是天眼所見細色也。故以之彼有宗色也問。善惡之業重。是心所造業體。全無色之義。爾者何天眼正業可見哉答。實此事不審也。能能可尋之也。
記。與中陰同等小乘意。非意中有無形。則俱舍頌疏曰。如當本有形。乃至云。同上天眼見業通悉具根等故(第九卷文也)是戒體以可有色相。而類彼中有形相之微細色分別所由。
記。諸師橫判問。指論歟將指末師歟答。有云末師歟彼論但計無對法入假色指為細色。獨出今疏。
記。二明本宗成論過分小乘教次付出假宗戒本文。先從初至故云非心。凡彼宗計分也。自若論其體。正入正義發端也。次引考其業體文正立義也。
記。兩楹之間有宗圓宗之間也。故云兩楹。初明作戒色心能造。
記。非色過分非心本教問。濟緣云。彼明細色義通大乘。此談非色。正符宗意今何非色云過分哉答。今時云本教。當位等乘二十部隨一云本教。過分者二十部小乘過談義故。云過小乘教。濟緣云正符宗意。必不相對有宗。假宗直談本宗意。過分小乘義四分宗意故。是故濟緣記云。兩宗出體教限各殊。談宗時教限各有。故曰正符宗意。是當今非色過分之義。爾無相違歟。
記。覆隱法藏苦等四障可列集苦道滅。因果次第故。然而部主。依如來隨宜之說為令知苦斷集。覆隱列苦集滅道也問。今引之意如何答。有云。大小權實含藏意也問。諸經論皆列苦集滅道。豈部主獨存此義耶答。
記。包括權實權非心也。實非色也沈喪。
記。一對作釋如上成宗記次上色心能造及論所發非色非心文是。或上論家成宗收。相對他色心。以五義未證無色心之義。故云非色非心今指之如上成宗。
記。翻作釋問。對作釋不同如何耶答。此作初起故假色心。無作相翻之。後起之故。異初起非色非心為體爰知上義少所望各別歟。強自之非色心。
記。非心讓大問。上釋非心本教。何今非心云讓大哉答。今非心讓大意懸細色。或志密談善種云非心。可有邊邊故不相違歟迭。
記。初疑作既假具必應是色故作戒既假身口之具。具是色故。依色作被成無作故。無作可名色。疑之故無作云非色也。疑是心。
  記。不談種子名非色問。種子色心二法中何。不談種子故非色云哉答。今釋意。種子法得意歟。但此色者。上善惡業色。如來淨天眼所見之細色談。故此可細色分濟歟問。斥之不明心處造業種全無色義。設雖如來淨天眼。豈能可見之哉答。大乘意。色心一體故。心種處色相具足也。是以今記下云。縱有兼此色亦心不同。小乘心色體別又云。當知此種色相具足故說為色。不同塵大。
記。考其業體本由心生等濟緣記云。考體中初科初正宗業體。上二句推發生之始。言由心者。即第六識意思處造。下二句示生已之功。六復熏六故云。還熏發體之心故云本心。若論始起。則心為能生。體是所生。若約熏習。則體為能熏。心為處熏。心與業體亦為能處。有能有用。能謂發起後行。用即防遇緣非。
記。還熏本心問。熏破熏成之二義中何哉答。二義俱可有之。依此無作之力。熏破六識妄心。熏成無作有能有用之德也問。付熏成義。第六識有間斷識也。豈可熏成盡形之無作哉答。今假宗意不分明。而成實多依經部。彼經部立識類受熏之義時。大乘如今難云。其時彼經部不能救之。次四百年出世經部救之云。存色心兼持之義。第六識間斷之時。依身持之大乘亦難云。第六識間斷時。依身持之。無色界眾生如何無作可持哉難之。此時又彼經部不能救。第五年出世經部。成細意識之義。麁強六識雖滅。細意識持之爾者今同彼第六識間斷之時。細意識可持之也。
記心道具昧唯以心為能造。處發無作可微隱難知故。色心俱為能造。所令所發無作顯了是以濟緣云。心道下道推本所立。心無形貌故曰冥昧。但有名字故。曰止可名通。或號名色即其義也。本唯心造心冥色顯。所以兼之。欲彰業體。是彼所造故。云窮出體性。
記注。兼緣義也約緣色心。無作非色心窮出故也。不可名以而名故云強號。
記。初示圓體即明梨耶問。圓體者尤可明善種子之體。何即明梨耶體哉答。初示圓體之言總標。即明梨耶。與二明所發別釋之。付圓體有所依體當體之二。即明梨耶等之言。明所依體。二明所發等之言。明當體體也。
記。縱有兼色等作戒能造唯六識非造之。雖兼身口色。此色還即心色得意也。
記。藏識所持隨心無絕問。圓教戒體。求隨心無滅事哉答。今釋如爾歟。此事委如別抄。
記。當知此種色相具足故說為色此出有字正義之意也。不同塵大。復無覺知故。說非二者假宗正義旨也。
記。欲了妄情濟緣云。初句希求脫離了猶盡也。妄情之言通含見思無明等感。
記。還熏妄心此熏破之義也濟緣云。熏妄心者。假前勝境發動勝心。此心反妄即是真心。以真熏妄令妄不起。即如鈔云。以已要期施造方便善淨心器必不為惡。測思明惠冥會前法。此即能熏妄為所熏。此即作熏。猶如燒香薰諸穢氣也。
記。成善種子此戒體也此熏成義也濟緣云。下三句。正明無作由熏成業。業圓成種。種有力用。不假施造。任運恒熏妄種。冥伏妄念不起。此無作業。猶如香盡餘氣常存也問。此善種子樣如何答。心性一理處。具可斷惡修善利生道理。而佛以漏名句文。說顯此理名戒法。行者測思明惠發上品三聚菩提心。彼心性處斷惡修善利生三聚之義修起。興會前法。於彼法上。有緣起之義。領納在心名為戒體。假師僧羯磨緣。雖修起自本心性具德故。依性住。是以云全性而起。還依性住。又釋浪從海起。還復海中。又事鈔釋測思明惠冥會前法。於彼法上。有緣起之義。領納在心名為戒體此戒體。酬受者要誓。熏破無始之妄業。念念倍倍。熏增三佛之種也。性具斷惡修善利生之三義。全斷智恩之三德。法報應之三身因種之故。無作壹體之處。具足三佛種故。釋行者當知本處受體。即是一體三佛之種是即善種子義也問。戒體倍增三宗俱可談哉答。有云。有宗意不倍增。初後念念。俱各有一具七支故(俱善不談境也)成宗并經部意可增成論無作品云。如經中說。若種樹林造。井橋梁等。是人所為福晝夜常增長俱參疏述經部意。無表種增。初念一七支。二念二七支。三念三七支。大乘宗亦可增長。即頌疏云。略明經部思種之義。且如受戒誓斷七非於加行位。重加行七思種子。後至受戒第三羯磨。遇勝緣已。從此加行思種子上。復更熏成根本思種。與前加行思種並起。初念七支種子。第二念二七支種子。第三念三七支種。乃至未遇捨緣。念念七支增長。若遇捨緣。即不增長惡戒亦爾。又解於一思種。剎那剎那七支功能增長。大乘亦爾。然依大乘宗。熏第八識。若經部宗熏於色心。即色心持種子。於色心上有生果功能。假立種子。離色心外更無別體付此倍增。古來有二義一義云。如彈指頃。六十剎那。然三法竟初剎那得七支。第二剎那得十四支。第三剎那得二十八無作。如是倍倍也一義云。初七支。次二七支。又次三七支。如是增一七支也。而麁島大明神御託宣。同後義也。以上頌疏釋如後義。大乘遁倫記。述不律儀倍增。同初義也。
記。故須域心於處域釋居也。或域分域義也。為二乘構三百由旬化域。為行者域心之處。為大機構五百由旬之寶處。為行者域心之處也濟緣記云。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佛乘。此即行人域心之處域心於處處者寶處也。咨爾研詳四蛇者四大也交煎。
記。豈得不念清昇坐守塗炭塗炭地獄總名也徒務勤劬為雙眸副。
記。自非同道同俱不志佛道。何相言云事。同願佛道。俱此大事可言。
鈔。四明二戒前後抄批云。立云有二家諍義不同。初是多論。次是成論也。今看文意。雖是兩家各執。並約多論諍也。
鈔。初解云如牛二角生正源記云。牛者蝸牛也。
鈔。如因水鏡問云。初時意。從初禮乞有作戒。第三羯磨一剎那。作及無作同時也。此則先有水鏡。而文正有面像之時。水鏡體存。此喻初師義。第二師如何引之為證耶答。若誠如來問。但次師意。羯磨將竟一剎那作戒。喻先有水鏡竟。後無表初生喻後面像。不取水鏡。猶存也邊也。是非全喻歟。
鈔。並是戒因作俱無作。作與無作俱形俱無作為因也。上云。仍後在言未顯。
記。准業疏即取初解問。第二師。全依本宗成論文立義。即成論第九無作品云。問曰。幾時從作生無作。答。從第二心生。隨善惡心強。則能久住。若心弱則不久住。如受一日戒。則住一日住。如受盡形則盡表住此等文明鏡也。何不依此義取初解哉答。彼論文聊及料簡。不可偏判之。是以抄批云。礪疏意釋云。第二念心生者。第二念生也(念即是心故也)論雖如是理難通。若許第三羯磨竟時但有作戒。後念方生無作戒者。即應許有律儀行不受而得。故知理擁也。今詳第二心生者。應願第二念已去唯無表生。不遮初念同時無表。以其表業色法為體。無表者非色非心。二體即殊。何妨同念也當一念竟時。
記注。舊記將不妨等不見會正記等也。由本壇場願心形限。
記注。二戒因生作戒與形俱無作因生也。
記注。結示論文等此多論初一念戒。俱有二教之文以。義云作時具無作。故云結示論文也。所詮今師意。第三羯磨竟。一剎那作戒。與形俱無作。圓滿成就故云爾也。全非俱無作。
記注。作俱隨作生形俱因成未現作俱無作。隨作雖發現未成就。形俱無作。因成未全發現也。故俱云因時無作也問。作俱無作。隨造作俱成就。何云因時哉答。所依作未成就故。能依無作不被云成就歟。
記。果時無作有二第三羯磨竟前作俱無作形俱無作二成就圓滿故云爾也趣爾。
鈔。依如多論八種無作抄批云。賓云。非有論文。作此說也。但是古來諸德。搜尋諸經論纂。集為八或九或七。數又不定。
鈔。言依多論者非也。但是古德通求諸經論意耳。既有八門不同。今即是初也以此釋案。八種無作。全非出多論爾者約多分云依多論歟。雖與作俱。
鈔。一作俱無作抄批云。其作若謝。此無作亦滅也。
鈔。二此人若死。此且據小乘一途云爾也。小乘非戒善。一切皆談現在一生故。大乘不爾。既云事在。不簡存沒。隨施物福生也。是以抄批云。二若死者。立謂雖所施物在。能施人亡事在無作。亦謝此義稍惡。既云事在無作。但使事在則有無作。何須望人死治耶。解云。此應是小人行施擬盡一形謝故無作隨滅也濟云。此義與智論相違。論中有人。造殿捨礎。死得生天。後時有人。欲作好礎換除。其先生天者。天宮震動不知何緣。即以天眼觀見宿業事。知承捨礎之善得生天。來即下化為人勸令莫換。其人即上不換。天福如故。據此事在無作。前人雖死無作常常存。豈不違於今文也簡正記云。外人難前云。此人若死無作不生。即與智論有異也。准智論中。昔有人施塔礎(初業假)謂柱石也。死得生天。後人撥之。天宮振動。天眼觀已。遂化為人下。勸莫撤損我天福。其人依語天福如本。云何前言。此人若死無作失耶。答解有二。初玄云。前文所引。是婆沙雜心等小乘見。但局一形。乃云。若死無作便滅。皆論是大乘不局一形。見解遠故。次依法口解。但是施礎為生天因故。感天宮振動。若論無作戒滅之時。已失與多宗不異(恐未及前搜玄解思之)。
鈔。三若起邪見等抄批云。立謂正論信心生故。施因發無作。今邪見心生。擬無因果故。無作亦謝事。同比丘邪見失也又云。此准婆沙百二十二云。或造佛像卒都婆等。乃至造井橋船階道處等。此諸表業所發無表。具有三緣續不斷。成實論第十二。心論第四。並同此說。
鈔。依成心二論也。
鈔。四從用無作施主別為坐禪觀法。所用作衣施等也。故異事在無作歟。此外不可遮事在種無作生歟抄批云。此依成實第十一卷。三彰品云。食檀越食。著檀越衣。入無量定。而此檀越得無量福(慈悲喜捨四無量定。鈔改云入諸禪定也)
鈔。五異緣無作如身造口業等簡正記云。身造口業發口無作。如大妄語云是聖人者。起來彼應聲便起。此即身造口業。口造身業者。如深河誑淺等何名異緣。如上妄語本合以口為緣。今以身造異本緣故呪物過關。
鈔。六助緣無作簡正記云。成論無作品云。如教殺人。隨彼殺時者得殺罪也。如此殺罪身是正緣。口教他方便助成身業發無作。名助緣也。
鈔。七要期無作亦名願無作餘師要期與願別得意。立九種無作也。即抄批云。古人者立九種無作者。加其願俱無作。謂依成論十二九業品云。若有人發願云。我當要布施。若起塔寺。是人定得無作問。願俱與上要期有何差別答。現作當作。通名願俱。要期唯局現作。依此應言。若是要期。必是願俱。而有願俱。非是要期。謂擬當作是也今主意。要期願同被得故。立八種無作也。即簡正記云。要期與願。鈔立為一。要期亦名願也。古今諸記。皆引成論之文。或同或異。異者言願俱。如有人發願云。我當作會。若作衣施無作常生(此局當時也)要期者。如是受八齋戒法。要心所期一日一夜。或受五戒。要期一形。如誓而受亦名願也(此局現作)次辨同者。論云。又此無作。亦名願生。既云。亦名即是同義。若是要期必是願俱。若有願俱非是要期也問。此事在無作差別如何答。此剋定時分。其間設會作衣。就人造堂塔等要期。此要期之種。無作功德。任運起故。云要期無作。此上設要期雖謝。已造作衣。并堂塔事在種無作。隨生不可遮之。是名事在無作。爾者可各別歟。此義意要期間。要期無作事在無作。二俱可在之歟。下記釋云。間雜同時。隨義而別故。
記。如十大受等勝鬘夫人發十願云。發願無作。非正發戒也又義云。夫人發木叉願。要約時自然成三聚淨戒。
記。初依多宗彼謂入定入道等簡正記云。多論云。靜慮無漏二種律儀。在定道心。亦成就現行。出定道心。唯成就不現行也。
鈔。成論云出入常有抄批云。案成論十二善律儀品云。無漏儀隨心行。戒律儀不隨心行問云。有人言。入定時有禪律儀。出定時則無是事。云何答。出入常有。是人得實不作惡法。與破戒相違。常不為惡。善心轉勝故應常有。
記。善心者示隨心故正源記釋。與今記釋不同也。業疏引論云。出入常有常不為惡(正源記釋云。出則止惡)善心轉勝釋云入則增長。此正源記釋意入定道之二心時。定惠之善心可轉勝也。然而今記云。示隨心。謂此無作。長時隨生死心有故。定惠隨生死心轉勝也能隨心。
記。能起後習濟緣記(三下二十八丁)釋圓宗戒云。言後習者有其二別。一者習因徹至未來。二者習果即后三佛。今明起后。且據因論此釋別脫。今明定道。然而可準知之歟。所詮今彼定道令成增勝云後習也。
記。過分義故問。成實分通意。別解脫戒可通來際哉答。爾也。既云隨心無絕故。此事委如別抄。
鈔。初果生惡國道力不作惡抄批云。初果之人生惡國中。何不造作。明知界宿善心故也簡正記云。道力不作惡者。道即無漏道共之戒功力也。往生惡國之中。不隨彼為惡者。不是波羅提木叉戒力制伏不作。但由無漏道共戒力任持。任運不作惡也。以此而論。即知往生失木叉戒也外人難曰。既云初果不作惡。何故有其自妻。豈非犯性戒耶。即如。西天終孤等聖總有身妻答。俗人五戒中。但制邪行不制自妻。既不作邪行。亦是不作惡(云云此釋且據初證果者以說)次往生聖人得五不作惡。即邪行並自妻並皆斷故。名不作惡(此據隔生聖人說之方為太理)問。自本初果已上聖人。性戒成就故。雖生殺羊家。不作殺生等業。何必以此道共戒。隨心轉證之哉答。成論意。以道共戒力。初果已上聖人。雖生惡國不作惡故。是名性戒成就人得意也。若爾者。七支性戒。雖隨生死心以道力故。可不作之。何強云五不作戒成就局五戒耶答。此且據在家聖者之五戒成就歟。若出家聖者。可通七支性罪歟問。多論意。道共戒不隨生死心。爾者以何之由。初果已上聖者。云性戒成就哉答。可尋之同時持鞭常擬加苦打撲。
記。若出道者通收道定簡正記云。問。未審有漏定與無漏定何異。答。有漏定據捨說如。忻上是取。厭下是捨。既取捨未免輪迴故。是有漏。漏者泄也。泄煩惑心故。外道亦證得若無漏定無取捨心。了知一切空虛幻有。即是無漏心中修習。通超界繫。不為煩惑也。所漏泄故也問。定有邪定。何收之云出道耶答。且約正定云出道也。七惡定局世。七善通出世。
裏書云。記後一唯局善問。次上惡念未絕。又是心俱此釋意。隨心無作通善惡如何。答。記初二及七通戒善問。上云五六兼隨行。今何不入五六乎。答。有人云。上且望體雖云隨行。異緣助緣也無作也。當體非戒。善無作故。簡戒善從善時不入之也。
記。定共有邪心問。四禪定唯善體無惡。何云邪耶答。有人云。有漏無漏別歟。或凡聖歟。
記。道共通大小問。何定無大小哉答。有人云。且付小乘四禪定四空作解釋故。於定不出大小歟。若約大小。首楞嚴定等是也。
鈔。二受隨同異簡正記云。立此問大意。只為破古師所執也。古云。受中作戒。即是隨中作戒。受中無作。便是隨中無作。即受隨受無別體。譬似一楯能押流敵。今師破此故立異同方便善成稱本清淨。體在對事防。與隨中無作一等。
記。對非興治與作濟等此無作者非是作俱隨作俱時有三無作防非。一作俱無作。作謝即滅。二隨無作。防非只一剎那。無作善體盡壽可有。文云。此善常在是也。三受體無作也。隨體並生。
記。作用既謝此善常在此善即隨無作也。有云。隨行之時有二無作。隨受體生之邊隨無作。又此下作俱之邊有作俱無作。然隨無作。與受體混成一也。即抄批云。謂此隨中無作。還期一形作俱無作。作謝無作隨謝。只成已得之體也問。隨無作。作謝後尚有防非之義可云耶答。如下釋。無防非能爰知。善法體有之歟若爾者。作俱無作。已得善不可失。隨無作差異如何答。隨無作雖無防非之義。無作善法。混受無作。一期相續在之。作俱無作。成已得之體。雖不失無作善法。無一期相續之義故不同歟問。隨無作之外。更云有作俱無作事。其相難思如何答。受戒第三羯磨一剎那無作形俱二無作并生。此亦可爾歟。隨無作外。別有作俱。隨作即謝。
鈔。隨中無作別發行不頓修抄批云。謂如說戒不得自恣。說淨時不得受食是也。要次第漸作。受中不爾。發在一時互周法界。律儀頓得故但由隨戒隨作防非。
鈔。隨局善性此約無作防非時分云爾也。已生善受無作齊可通三性歟二無名狹。
鈔。二種作者抄批云。謂受隨二行同名為作。受中之作。謂壇場白四等也。隨中之作。謂說瓷等所以準知。
記。如多論中四心得戒彼四心約無作論。今約作戒時分自作教他同也。
記。思之可解謂二種作俱初起。必局善心不通餘心。後間通餘心。前善心連續故俱名作。無作初不必善心。羯磨時三性發。故知始終俱通三性也。
記。三品不俱故一作下品。一作中品。上品如是。前後各別不同時故。云三品不俱。隨即同一度受中。依心濃淡。有優劣羸不羸也。
記。雖有三品增為一體皆混為一品也。此釋意各別。異時體者。不謂多品。而於一法上。三色兼具。可謂多品重案之。於作重受時。前後相望。不妨有多品。又於無作。單一受時。受體一品事不可遮之歟。
鈔。由境有優劣等抄批釋聊異之歟。即彼記云。由對前境優劣不同故也。且舉持衣一種。若絹衣是境劣心則淡。是下品持戒。若布衣心次濃。是中品持犯故。乃至衲衣是境優心則濃。是上品持戒故。曰隨中作戒多品也。又如婬戒。色有好醜。心有輕重。若對美境。防心則難。此曰境優。其心則濃。是上品持戒。若對醜境名劣心即淡。是下品持戒也。言故心分三品者。謂結上隨中作戒心也。既境有優劣不同。心亦上中下異故。分三品也。不妨本受。是下品心者。立明受持心也。此下更卻釋前文。謂隨中雖有上中下。然本受但一品心用也。

資行鈔(事鈔中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