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第二卷抄上

     輸入者 黃紹亮

問題

問。論文云。十八界中。色界有見。以可示現此彼差別爾者。言說為能示現體歟。
問。光法師釋。有見義。引正理論三師異說。爾者。第二師意。以何法名見耶。
問。論中答境界所緣。復有何別問云。若於彼法。此有功能等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論中答境界所緣。復有何別問云若於彼法。此有功能等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論中答境界所緣。復有何別問云若於彼法。此有功能等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第三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釋若於彼法。此有功能等論文。作幾解釋耶。
問。光法師釋有色義。引正理論三師異說。爾者第二師意。如何釋之耶。
問。婆沙論意。以狹問寬。可有如是答義耶。
問。論中述經部宗義云。是處心欲生。他礙令不起。應知是有對無對此相違爾者。雜心論文。同今此經部宗義歟。
問。光法師意。天眼天耳二根。為自性無記。為當通果無記歟。
問。散無能造大種。為自性無記。為當威儀無記歟。
問。有情數香味觸。可有等流性類歟。
問。光法師意。心心所中。可通自性無記類歟。
問。初靜慮攝身識。可通善性歟。
問。等起善。可通表無表業歟。
問。光法師依婆沙論意。可立自性等四種善歟。
問。無記心所起。身語表業。可名等起無記歟。
問。光法師意。聲界可通威儀無記歟。
問。十八界中唯欲界繫法。唯限香味二境。鼻舌二識歟。
問。大眾部意。色無色界。十八界悉可有歟。
問。欲界觸界中。可有非段食類歟。
問。論中述有餘師說云。有殊勝觸。攝益於身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歟。
問。論中述有餘師說云。有殊勝觸。攝益於身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論中明色界有鼻舌二根無香味二境云。以六根愛依內身生。非依境界而得現起爾者。今此愛者。可味定耶。
問。今論意。五識與尋伺恒相應故。如何釋之耶。
問。論文云。以行相庶外門轉故爾者。寶法師意。外門轉故者。五識與尋伺相應者歟。
問。中間禪眼等五根。并色觸等。無尋唯伺地攝歟。
問。第二靜慮以上定中惠。名無分別歟。
問。意識相應散惠。悉為計度分別體歟。
問。定中惠可名計度分別耶。
問。隨念分別。唯緣過去境歟。
問。散位念名隨念分別。為順尋故。為當順惠故歟。
問。能執受心。可通第六識耶。
問。光法師作現在眼等五根。識不依時。或名有執受或不名有執受之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色界鼻舌二根。可通有執受耶。
問。定道二戒。能造大種。可名有執受耶。
問。過去有情數所造色。與現在有情數無執受所造色。可為異熟因耶。
問。品類足論意。有執受法。為唯限異熟生。為當可通所長養耶。
問。品類足論意。除身表業。於餘眼等九處判則有執受無執受相。與今論意同歟。
問。品類足論說。諸表業是無執受。今論餘處處。表業屬身。是有執受。光法師會二論相違。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品類足論說。諸表業。是無執受。今論餘處處。表業屬身。是有執受。光法師會二論相違。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品類足論中。說諸表業。是無執受。爾者。寶法師可許此說耶。
問。光法師釋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論文之攝五根為所依處攝扶根四境為依處爾者。今此扶根因境者。各限自根所攝扶根四境歟。
問。論中引入胎經說云。彼經復說六觸處故爾者。光法師意。所依六根為證歟。
問。論中引入胎經說云。彼經復說六觸處故爾者。寶法師意。今此六觸處者。如何釋之歟。
問。光法師引婆沙論有作是說。四處能斷。四處所斷。有餘師說。堅性是能斷。四處是所斷文。對今論說。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論中明能長養緣云。飲食資助睡眠等持爾者。寶法師意。舉幾緣釋耶。
問。異熟色根。離長養色根住可有耶。
問。異熟長養眼根可共發一念眼識耶。
問。光法師所此婆沙論中。明長養眼離異熟生眼云。如從無眼得天眼者爾者。無眼人。得天眼者。可通未至鉢羅奢佉位耶。
問。非情數法。唯限等流性歟。
問。善惡色聲。可通所長養耶。
問。論中。明聲非異熟云。有說。聲屬第三傳故光法師述此師義。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異熟大種能造聲界歟。
問。論中明聲非異熟云。有說。聲屬第三傳故光法師述此師義。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現在世。可有獨住異熟大種耶。
問。論中明聲非異熟云。有說。聲屬第三傳故光法師述此師義。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異熟大種能造聲界歟。
問。光法師釋從諸大種緣擊發聲論文。作二解釋中。第二釋意云。據緣生邊。說聲第三爾者。異熟大種擊發聲時。不相離長養大種。共擊發之歟。
問。正理論中。明聲非異熟云。有餘師說。聲非異熟。如何異熟大種所生。故應許聲屬第四傳。或第五傳。故非異熟光法師約此文。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今論文云。若爾。身受從業所生大種生。故應非異熟爾者。光法師意。破何師義耶。
問。正理論文云。豈不如從無記大種發善惡聲等爾者。光法師如何釋之耶。
問。今論文云。若爾。身受從業所生大種生。故應非異熟爾者。寶法師意。破何師義耶。
問。寶法師。依正理論意。可許聲屬第四傳第五傳義耶。
問。論中明聲非異熟云。有說聲屬第五傳故爾者。寶法師依今此第五傳義意。可許長養大種造聲界義耶。
問。寶法師意。長養大種。能造聲界歟。
問。寶法師依理論意。無表色能造大種。可許獨住義耶。
問。婆沙論意。聲通異熟者。可有何過耶。

俱舍論第二卷抄上

問。論文云。十八界中。色界有見。以可示現此彼差別爾者。言說為能示現體歟。答。言說為能示現體也。兩方。若言說為能示現體者。光法師釋以可示現此彼差別之論文云。謂此色界。以可示現在此在彼差別不同。有能示現此彼言說。故名有見如此釋者。色界為能示現體。言說為所示現體若依之爾者。言說示現在此在彼差別。尤可為能示現體也如何。
答。正理論。并婆沙論二處文。釋有見義。各舉三師異說。其中正理論第二師云。二者此色可有示現。故名有見。可示在此在彼別故。如有所緣婆沙論第七十五卷初師。尊者世友。作如是說。能現所現。及可示現在此在彼。是有見義。與此相違。是無見義婆沙論第百二十八卷第師云。或復見得。是能顯示。色處相麁。可相顯示在此在彼相狀差別。所顯示色。有能顯示。故名有見。如是有名等正理論并婆沙論二處中所舉。此師意。與今論說旨趣是同。即其意云。言說能顯示色界在此在彼相狀差別。故言說為能示現體。色界為所示現體。言說能示現故名見。色界有此言說。故名有見故光法師釋云。婆沙七十五及一百二十八亦有三說。皆同正理。第二說以言說為見。能現現故寶法師引正理論三師異說畢云。此論但取第二。以可示現此彼差別但於光法師謂此色界以可示現等之釋者。惡讀文點為疑難歟。即見彼釋。可讀謂此色界。以可示現在此在彼差別不同。有能示現此彼言說。故名有見。此即言說名見。准餘無見也。如此讀文點之時。言說能示現故。名見之義既顯。與以言說為見。能示現故之釋符合也。
重難云。光法師釋有色義。引正理論三師異說之中。第二師云。有說色者謂能示現在此在彼言。此有彼言。故名有色。此文意色界為能示現體。言說為所示現體若爾釋有見義。第二師說其意不同如何。答。此亦惡讀文點。為疑難歟。即可讀有說。色者謂能示現在此彼言。此有彼言故名有色也。如此讀文點之時。正理論中。釋有見有色義。第二師說。其意是同。言說為能示現體。色界為所示現體之旨分明也。
問。光法師釋有見義。引正理論三師異說。爾者第二師意。以何法有名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以言說為見付之見今論并正理論等文。明十八界中。是見非見門。以觀照推度二義名見。而言說無此二義。何可名見哉。
答。正理論文釋有見義。舉三師異說。其中第二師云。此色可有示現。故名有見。可示在此在彼別故。如有所緣此師意云。言說能顯示色界在此在彼相狀差別故。能示現故。言說名見。色界有此言說。故名有見故光法師引正理論三師異說畢云。第二說以言說為見。能示現故。但於今論并正理論等文。以觀照推度二義名見云難者。彼以眼根及身見等五染污見。世間有學無學正見名見意也。若廣論見義者。能示現義。順見義故。言說名見。有何相違哉。如彼正理。婆沙兩論第三師意。以影像名見。亦無觀照推度二義也。
問。論中答境界所緣復有何別問云。若於彼法。此有功能等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若境界有對。據礙取境用。若所緣有對。據礙取果用付之論文。雖述若於彼法。此有功能。即說彼為此法境界。未云礙取境用名境界有對。何釋若境界有對據礙取境用哉。何況。彼同分眼。無起取境用。更不可名境界有對。次礙取果用。名所緣有對者。一切有為法。皆起取果用。所緣有對亦不可限心心所哉。
答。見今論文。答境界所緣復有何別問云。若於彼法。此有功能。即說彼為此法境界。心心所法。執彼而起。彼於心等。名為所緣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之中。初釋云。境界有對若於彼色等境。此眼耳等有見聞取境功能。即說彼色等。為此眼等境。功能所託名為境界。如人於彼有勝功能。便說彼為我之境界。此約有能。非要起用。故彼同分仍名有對。所緣有對。謂心心所。其性羸劣。非境不生。猶如羸人非杖不起。執所緣境。方起至現現。謂起彼取果用故。彼所緣於心等。名為所緣。此約有緣。其用得起。無緣不起。皆名有對。非必起者。故未來心等。亦名有對。若境界有對。據礙取境用。若所緣有對。據礙取果用。如彼同分眼。雖不對境。取果之用。任運得生。然彼眼等非所緣有對。故知。礙取境用。名境界有對。礙取果用。名所緣有對此釋意。境界有對者。若於彼色聲香等境。此眼耳等根。有見聞等取境功能。即說彼色等。為此眼等境。其功能所託。名為境界有對。此約有功能。非要起用。故彼同分眼。仍名境界有對。論文明境界有對。云此有功能。即此意也。所緣有對者。謂心心所法。其性羸劣。不託境無起。必執所緣。境界現前位。起取果用故。此心心所法。託所緣境起取果用。名為所緣有對。論文述所緣有對。云執彼而起。即此意也。此釋大綱。其意在之。但若境界有對。據礙取境用。若所緣有對。據礙取果用者。意云。眼等根起同類因等取果用。不必對境界。故據礙取果用。不名境界有對對境界時。必起取境用。故據礙取境用。名為境界有對。心心所法託所緣境方現前位。必起取果用。故據礙取果用。名為所緣有對如彼同分眼。雖不對境。取果之用。任運得生者。彼同分眼。雖不對境。取果用任運起故。據礙取果用。不名境界有對然彼眼等非所緣有對者。意云。彼同分眼不對境起取果用。非所緣有對。故心心所法。對境起取果用。名為所緣有對故知。礙取境用。名境界有對。礙取果用。名所緣有對者。結釋二種有對差異也。若如此料簡一從解釋之時。彼同分眼不可名境界有對云難。并所緣有對。不可限心心所法云疑。自被會通了。
問。論中答境界所緣復有何別問云。若於彼法此有功能等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礙體義邊。名所緣有對。礙用義邊。名境界有對付之論文雖述心心所法。執彼而起。彼於心等。名為所緣。未云礙法體現起。名所緣有對。何釋礙體義邊名所緣有對哉。何況見光法師餘處解釋。法體先有。不可言生。但能生長彼作用義今云礙體。豈不違餘處定判哉。
答。見今論文。答境界所緣復有何別問云。若於彼法。此有功能。即說彼為此法境界。心心所法。執彼而起。彼於心等。名為所緣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之中。第二釋云。又解礙體義邊。名所緣有對。礙用義邊。名境界有對。如彼同分眼體。雖恒有無見色能。不名境界有對。以此准知。境界約用。所緣據體此釋意云。論文述所緣有對。云執彼而起。心心所法體。至現在世。必由所緣境力。故云礙體義邊。名所緣有對也。眼等根體。至現在世所取境界。或有或無不定。故據礙體義邊。不名境界有對。起見色等用。必由境界力。故云礙用義邊名境界有對也。論文明境界有對云。此有功能。託境界有見等功能。名為境界有對。彼同分眼無見色功能。故不名境界有對。以此准知。礙用義邊。名境界有對。礙體義邊。名所緣有對但於光法師餘處解釋者。心心所法體。至現在世。雖必由所緣境力。彼法體自本未來有之。故法體先有。不可言生之釋。何有相違哉。
重難云。見今論文。以境界有對。望障礙有對。作四句分別之中。第三俱句。舉眼等五根。若彼同分眼等根。非境界有對者。障礙有對非境界有對句中。何亦不出之哉。
答。眼根念念相續現起之中。耳等餘識。方現在前。不與眼識為所依位。名彼同分眼。無自來未可為彼同分眼之一類。故障礙有對非境界有對句中。不舉之也。
問。論中答境界所緣復有何別問云。若於地此有功能等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第三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礙取境用名境界有對。礙緣境用。名所緣有對付之云取境用。名緣境用。是只根識行相也。前二釋意。可許此義。何以之為別解釋哉。
答。光法師釋。若於彼法。此有功能等之論文。作三解釋之中。第三釋意云。六根六識及心心所法。起取境用。名境界有對。心心所法。起緣境用。名所緣有對前二釋意。未述此旨。故以之為別解釋。尤有其理歟。
尋云。此釋意。彼同分眼名境界有對歟。答問。光法師釋若於彼法。此有功能等論文。作幾解釋耶。答。作三解釋也。進云。寶法師釋云。有人有四解付之。光法師釋。今此論文。作三解釋。若爾。寶法師解釋。甚似難思如何。
答。光法師釋今此論文。并置又解之方。作三解釋云事分明也。更不可疑之。但寶法師釋意。為難破光法師釋。以三解釋。分成四解釋也。所謂初釋內。此約有能。非要起用等者。彼同分眼有取境功能故。名為境界有對若境界有對。據礙取境用等者。彼同分眼不起取境用故。不名境界有對如此得意。有四解云也。是只不許光法師釋之上。責為難破之四解釋得意成也。寶法師意。非謂有人實作四解釋歟。
問。光法師釋有色義。引正理論三師異說。爾者。第二師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有說。色者謂能示現現此彼言。此有彼言。故名有色。付之。見正理論次上文。釋有見義云。二者此色可有示現。故名有見。可示在此在彼別。故如有所緣若爾。有見有色之義。豈非相濫哉。
答。有見有色其門各別。言有見者。唯限色界。言有色者。雖互五根五境十界得有色稱。專有色界。故光法師就第二師義。問於十色中。色界可說有示現言。餘九不爾如何可說有示現言。如何言色。答之作二解釋之中。第二釋云。又解餘九相從說故。隨色可得說在此在彼此釋意。五根五境雖名有色。有色稱之源。專就色界論之。故釋有見有色之義。雖同述有在此在彼言說之旨。寬狹既異。何可相濫哉。如彼心心所中。雖具境界所緣二種有對之義。所緣有對。必託所緣境故。限心心所。境界有對。就取境功能談。故通五根。色界之中。雖具有見有色之義。有見之門。唯限色界。有色之邊。可能餘眼等九界也。
問。婆沙論意。以狹問寬時。可有如是答義耶。答。不可有如是答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見光法師釋云。若以狹問寬。順前句答爰知。不可有如是答義云事。若依之爾者。披發智論文云。設成就善不善色彼大種耶。答如是此文無諍以狹問寬之時。有如是答義如何。
答。廣勘發智論文。亦伺婆沙論說。以狹問寬這時。儲順前句答。不可有如是答義故光法師釋云。依毘婆沙。若以寬問狹。順後句答。若以狹問寬。順前句答。若互有寬狹。四句分別。若寬狹相似。如是答泰法師釋云。依毘婆沙。若以寬問狹。順後句答。以狹問寬。順前句答。若亦有寬狹。四句分別。若寬狹相似。答曰如是寶法師釋云。以寬問狹。順後句答。若是所緣有對。定是境界有對故順後句答等相。諸師定判。其義如此。且得當卷論疏釋。顯其相者。若以寬問狹。順後句答者。如問若法境界有對。亦所緣有對耶。答謂若所緣有對。定是境界有對。有雖境界有對。而非所緣有對。謂眼等五根也。若以狹問寬。順前句答者。如問若意識所依性者。亦意識等無間緣耶。答謂是意識所依性者。定是意識等無間緣。有是意識等無間緣。非與意識為所依性。謂無間滅心所法界也。若互有寬狹。四句分別。若其相如常。若寬狹相似如是答者。如問若成就現在大種。彼現在所造色耶。答如是。設成就現在所造色。彼現在大種耶答如是也。故以狹問寬之時。不可有如是答義云事。文理甚分明也。但於發智論文者。全不應疑歟。如是答者。寬狹相似。二法相對。互問之時。前問答如是。後問答如是。名之如是答。如發智論十三次上文。云若成就大種彼無覆無記色耶。答如是。設成就無覆無記色。彼大種耶。答如是也。而發智論次下文。云若成就大種。彼善不善色耶者。以寬問狹也。故答之。云有成就大種非善不善色。謂處卵。若諸異生住胎藏中。若生欲界。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無善不善身語表。設有而失翻之以狹望寬。問設成就善不善色。彼大種耶。答如是。非如是答。就以狹望寬之一邊。答如是。可如是答云疑。未得其意。就中今問答。以寬問狹之中。後問答也。約此一邊何舉為疑哉。見同卷下文。就以狹望寬之一邊答如是事。其例稍多。皆可疑之歟。恐全不辨順前句答。順後句答。如是答相。致此疑問也。
重難云。若成就大種。彼善不善色耶者。以寬問狹。故順後句答。可云諸成就善不善色。彼定成就大種。有成就大種。非善不善色也。而答之云有成就大種。非善不善色等。問設成就善不善色。彼大種耶。答如是。尤似難思哉。
答。若所對法。唯舉一物。以寬問狹之時。必儲順後句答。故發智論次上文云。若成就大種。彼不善色耶。答諸成就不善色。彼定成就大種。有成就大種非不善色。謂處卵及住胎中。若生欲界。住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無律儀不律儀語表。設有而失。若生色界婆沙論(百二十八)中述此文云。謂若成就不善色者。定在欲界。無在欲界不成大種。必有身故。由此得為順後句答若所對法出多種類。以寬問狹之時。有多義門。故先分別之。後以狹問寬。答如是也。故今文中。先分別成就大種。非善不善色。成就大種。亦善色非不善色。成就大種。亦不善色非善色。成就大種。亦善不善色。多義門畢。復問設成就善不善色。彼大種耶。答如是也。
問。論中述經部宗義云。是處心欲生。他礙令不起。應知是有對。無對此相違爾者雜心論文。同今此經部宗義歟。進云。光法師釋云。雜心四句文。同經部付之。依光法師解釋。見雜心論所說。明三種有對。述四句分別。文相大同今論等說。光法師指何文。釋雜心論四句文同經部耶。
答。見雜心論文。說境界有對相云。如彼經等說。若觀陸則不觀水。如是廣說以此文合今論。論中云。故施設論作如是言。有眼於水有礙非陸。如魚等眼。舉四句中。第一句也。即當雜心論若觀陸則不觀水之文。而雜心論今文意云。不觀水於水有礙故。異有部觀水於水有礙之說。同經部是處心欲生。他礙令不起之義。故釋雜心四句文同經部。梵本不然。譯者謬矣也。
重難云。光法師者。震旦人師也。定可不見梵本。何釋梵本不然。譯者謬矣哉。
答。俱舍。正理婆沙(七十六)雜心等諸論中。同引施設足論一文。而雜心一論所引施設足論文。異今論等諸論中所引施設足論文。故知。雜心論所引之文譯者謬也。
問。光法師意。天眼天耳二根。為自性無記。為當通果無記歟。答。雖有學者二義且可存通果無記云義也。兩方。若自性無記者。天眼天耳二根。是禪定所生法也。何非通果無記哉。是以。婆沙論(三十二)中。出擇滅涅槃。是通達果。故名通達之例證云。如天眼耳是通果故。亦名為通如此文者。天眼天耳二根。可通果無記。若依之爾者。披光法師解釋。以眼等五根。香味觸無記八界分別異熟威儀工巧通果自性五種無記云。通果者。謂香味觸。通果無記中。無舉天眼天耳二根。述自性者謂長養五根香味觸及外香味觸自性無記類。總出長養五根。而天眼天耳二根既長養攝也。定知。可自性無記云事如何。
答。天眼天耳二根。是禪定所生果。天眼天耳二通所依根故。可名通果無記也。故見光法師餘處(二十七)定判。引婆沙論如天眼耳。是通果故。亦名為通之文作三解釋之中。第二釋云。或是通果所依根故。亦名為通加之。品類足論中。明得作證所應證法云。謂一切善法及依定所證。無覆無記天眼天耳婆沙論文。述得作證者。謂諸善法。通果無記。指天眼天耳二根。名通果無記。任此等文理。天眼天耳二根。通果無記云事。尤分明也。但於光法師解釋者。是非盡理釋歟。其故變化大種。雖所長養。攝通果無記也。長養觸偏名自性無記。未盡其理。散無表能造大種。雖自性無記等流性攝也。自性無記類。不出等流觸。亦有所殘。准之推知。通果無記中。不舉天眼天耳二根。自性無記類。總云長養五根。同非盡理談歟。若盡理言之者。威儀工巧者。謂香味觸。通果者。謂天眼天耳二根及香味觸。自性者。謂除天眼天耳二根。餘長養五根香味觸。并等流觸。及外香味觸可云也。而香味觸通威儀工巧通果三類故。云威儀工巧通果者。謂香味觸。略不舉限通果無記一類。天眼天耳二根。長養五根香味觸及外香味觸。同自性無記故。述自性者。謂長養五根香味觸。略不出限觸一類散無表能造大種也。如此料簡。會通之時。光法師解釋。全無相違歟。
尋云。變化大種所長養攝者。在何處文哉。
答。勘婆沙論(百二十七)文云。問。此四大種品類有幾。答。品類有四。謂異熟生。長養。等流。變化。有餘師說。品類有三。謂異熟生。長養。等流。其變化者。長養所攝。復有說者。品類有二。謂異熟生。及長養。變化大種入長養中。等流攝入異熟長養。評曰。於前三說。中說為善。有四大種。非二攝故評家意。變化大種。所長養攝云事。此文甚明鏡也。
尋云。散無表能造大種。自性無記攝者。見何處文哉。
答。雖無分別定判。道理必然也。委細之旨。如別記之。
問。散無表能造大種。為自性無記。為當威儀無記歟。答。雖有學者二義。且可有自性無記云義也。兩方。若自性無記者。見光法師解釋。以眼等五根香味觸無記八界。分別異熟威儀工巧通果自性五種無記云。自性者。謂長養五根。香味觸。及外香味觸。自性無記觸唯舉長養類。若散無表能造大種。自性無記者。何不通等流觸哉。若依之爾者。以道理思之。散無表能造大種。尤可自性無記也如何。
答。散無表能造大種。可自性無記也。若威儀無記者。初苦法忍隨轉戒。能造大種。可有一剎那過故也。眼等五根。色等五境。能造大種。不與彼為同類因。婆沙論(百三十一)中云。然四大種。有十一種。謂眼處所依。乃至法處所依。眼處所依與眼處所依為因增上。與餘處所依但一增上。乃至法處所依與法處所故為因增上。與餘所依但一增上。十二處中。同處能造大種。與同處能造大種為同類因。不與別處能造大種為同類因判。故定共戒能造大種。不與彼為同類因。初苦法忍隨轉戒。能造大種。欲界繫故。若散無表能造大種。威儀無記者。不可與彼為同類因。色法勢力微劣。威儀無記。不與自性無記為同類因故。而婆沙論(百三十一)中云。問。同趣同地。處所差別。展轉相望。為有因不。有說。無因此不應理。應有大種是剎那故。謂五淨居。所有大種。無始生死。曾未起故。大種有無一剎那類定。爰知。散無表能造大種。初苦法忍隨轉戒。能造大種。同是自性無記。與彼為同類因云事。但於光法師自性者謂長養五根香味觸及外香味觸之釋者。是非盡理釋歟。其故變化大種。雖所長養攝。通果無記也。長養觸無所簡。自性無記類中出之。未盡其理。准彼思之。散無表能造大種。雖自性無記。自性無記等流性法。唯限觸一類故。列自性無記類之中。略不舉等流觸歟。
問。有情數香味觸。可有等流性類耶。答。可有等流性類也。兩方。若有等流性類者。思有情數香味觸相。異熟長養之外。更不可有等流性類。是以眼等五根。異熟長養之外。無有等流性類。有情數香味觸。相例可同。加之見光法師解釋。出自性無記體云。自性者。謂長養五根香味觸及外香味觸若有情數香味觸中。有等流性類者。何不舉之耶。若依之爾者。有情數香味觸。種類非一處。寧無等流性類哉。隨披寶法師解釋。可有此類如何。
答。有情數香味觸。可有等流性類也。故見寶法師解釋云。香味觸三。有情數者。亦有異熟長養無記。業俱者。是等流性有情數香味觸。有等流性類云事。此釋尤分明也。加之披光法師定判。以眼等五根香味觸無記八界。分別異熟威儀工巧通果自性。五種無記云。異熟者通八種。謂異熟五根香味觸。威儀工巧通果者。謂香味觸自性者謂長養五根香味觸及外香味觸。異熟長養香味觸外。可有威儀工巧香味觸今此威儀工巧香味觸者。身表業俱生香味觸。即等流性攝。故有情數香味觸。有等流性類云事。此釋亦炳然也。但於眼等五根例難者。眼等五根異熟長養之外。無別體故。無有等流性類。有情數香味觸異熟長養之外。有別體故。亦有等流性類也。次於光法師解釋者。無記表業。俱生香味觸。威儀工巧二無記攝之善惡表業俱生香味觸。唯威儀無記攝之行住坐臥表色俱生。其體無記故。威儀無記攝之也。故三性表業俱生香味觸等流性攝。隨其所應。威儀工巧香味觸故。出自性無記體之時。唯舉長養香味觸。不出有情數等流香味觸解釋。既有其謂。疑難全不可來哉。
重難云。散無表能造大種。等流性攝也。自性無記類中。何不舉等流觸哉。
答。自性無記類中。長養互香味觸故。一具舉之。等流唯限觸境故。略不出之歟。
問。光法師意。心心所中。可許自性無記類耶。進云。光法師意。心心所中。無自性無記釋也付之。心心所法是廣。何無自性無記之類哉。是以。色不相應中。可有自性無記之類相例可同。何況。依身在上三靜慮。泛借起耳識及發語心。可自性無記之類。不可云異熟無記。異熟生心。他地不起故。不可云威儀無記。聲非威儀體故。不可云工巧無記。工巧上界無故。不可云通果無記。泛借起類故。若非自性無記者。可云何無記哉。依之寶法師意。心心所中。許自性無記之類如何。
答。廣勘有部依憑。本末諸論定判。說廣心相。但讀二十心。不論自性無記。故光法師意。任諸論所說。心心所中。無自性無記釋也。故見光法師處處解釋。當卷解七心界三性分別云。由異熟等攝心盡故。所以不通自性述法界三性分別云。於心所中。異熟等四。攝無記盡故。自性無記不攝心所法餘處云。於心所中。無別心所。是自性無記但於色不相應中。有自性無記之類云例難者。心心所中。無異熟等四無記所不攝者故。不許自性無記之類。色不相應中。有異熟等四無記所不攝者故。別出自性無記之類也。故光法師舉眼等五界。香味觸三界。自性無記之類云。自性者。謂長養五根香味觸及外香味觸明法界中不相應自性無記之類云。自性無記者有十法。謂得非得。四相名句文同分。於不相應中。異熟等四所不攝者。謂餘無記。皆自性攝釋色聲二界自性無記之類云。自性者皆通色聲。異熟等四所不攝者。皆名自性無記次於依身在上三靜慮。泛借起耳識及發語心。可自性無記之類云難者。俱是威儀無記。可非自性無記。即起緣似三類威儀心中。可似威儀心攝也。故光法師八處(二十八)解釋中。引泰法師釋畢云。今解不然。生上三定。起下諸識。若起下身識。唯是威儀心。或是緣威儀心。或是似威儀心。若起下眼識修得者。通果攝。泛爾起者。是威儀心。或是緣威儀心。或是似威儀心。若起下耳識修得者。通果攝。泛爾起者唯是似威儀心。若起下發業心。若泛爾發身語業者。是威儀心。是威儀心尚得通緣十二處能發語業。理亦應得文意顯也。次於寶法師意。心心所中。許自性無記之類云難者。彼明德光論師義。心心所中。許自性無記之類也。如當鄭云。應言四無記心。攝心不盡。借識之類非四攝也。餘處判。此借識心。是自性無記。是人師異釋也。不可知會之。
問。初靜慮攝身識可通善性耶。答。可通善性也。兩方。若通善性者。見光法師定判。釋身識通善云。若修行者。觀段食等。深生厭離心。能起善三識而色界中。無有段食。初定攝身識。豈可通善性哉。若依之爾者。論中雖述七心界通善之旨。未簡初靜慮攝身識爰知。初靜慮攝身識。通善性云事如何。
答。初靜慮攝身識。可能善性也。故婆沙論中。出初靜慮善心。無隨轉戒之類云。一善眼識。二善耳識。三善身識。四死時善心。五起表善心。六聞所成惠相應善心初靜慮攝身識。通善性云事。此文甚分明也。但於光法師解釋者。見問答具文云。問眼耳意識及與意根。皆通三性。鼻舌身識不善無記。此並可知。鼻舌身識起善云何。問互鼻舌身三識通善相故。答之云。若泛爾起者。三識非善。若修行者。觀段食等。深生厭離心。能起善三識也。若別就初靜慮攝身識。論通善相者。初靜慮天眾觀衣服等。深生厭離心。能起善身識可云也。問等起善可通表無表業耶。答。可通表無表業也。兩方。若通表無表業者。光法師明四種善云。三等起善。謂無表。得。四相。二定若等起善通表無表業者。何唯舉無表哉。若依之爾者。披今論餘處文述等起色業等。可能表無表業如何。
答。善表無表業。俱是自性善。及相應善。所等起法故。等起善。相應善。無表業云事。道理必然也。是以見今論餘處文云。等起善者。謂身語業。不相應行。以是自性及相應善所等起故。如良樂汗所引生乳謂身語業之言是廣。何不通表無表業哉。寶法師釋此文云。謂身語表。及無表業。四相得等。由二善所等起故。成善性也等起善。通表無表業云事。此釋亦分明也。但於光法師三等起善。謂無表之釋者。牒法界若是無貪等性。相應。等起擇滅名善。若貪等性。相應。等起名為不善。餘名無記之論文。別約法界所攝法中。明四種善故。唯舉無表。不出表業也。光法師釋此文云。此即別明法界。於法界中。善有四種。即此意也。泛明等起善相之時。非簡表業。今此疑問。全非論義歟。
問。光法師依婆沙論意。可立自性等四種善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此論下文。及毘婆沙善不善。各說四種付之。依光法師解釋。披婆沙論所說。破犢子部意。世第一法唯以信等五根為性。□□□□問。彼若唯五根是自性善。所餘善法自性是何。若謂彼是不善無記。雜五根故。亦名善者。如是五根與彼相雜。何故不名不善無記。然信等五與所餘法。同一所依。同一行相。同一所緣。一起一住。一滅一果。同一等流。同一異熟。而言五根是自性善。餘相雜故。假立善名。但順妄情。不應正理如此能破文者。一切善心心所。總名自性善。不可立相應善等見。依之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婆沙既以一依等破立五根為自性善。明知。說四種善者。述異師義婆沙論正義家意。不立自性等四種善云事。此釋分明也。若爾光法師今解釋。非只背婆沙論所說。豈不致相違於自定判哉。
答。勘婆沙論(百四十四)文云。氣尊者曰。由四緣故。說名為善。一自性故。二相應故。三等起故。四勝義故。自性善者。有說。是慚愧。有說。是三善根。相應善者。是彼相應心心所法。等起善者。是彼所起身語業。心不相應行。勝義善者。謂涅槃安隱故名善。分別論者。作如是言。自性善者。謂智。相應善者。謂彼相應識。等起善者。謂彼所起身語業。勝義善者。謂涅槃。由四緣故。說名不善。一自性故。二相應故。三等起故。四勝義故。自性不善者。有說。是無慚愧。以一向不善。遍不善心故。有說。是三不善根。以具五義故。相應不善者。謂彼木了應心心所法。等起不善者。謂彼所起語業。心不相應行。勝義不善者。謂生死不安隱故。名不善。分別論者。作如是說。自性不善者。謂癡。相應不善者。謂彼相應識。等起不善者。謂彼所起身語業。勝義不善者。謂生死一論前後文。更不破此義。故知。正義家意。依用此說云事。但於婆沙論文者。光法師餘處釋。今論之四種善等之文。引此婆沙論說。會其相違。作三解釋云。解云。婆沙既以一依等。破立五根為自性善。明知。說四種善者。述異師義。又解。安惠菩薩俱舍釋中解。據實而言。皆是自性善。然世親阿闍梨。立四種者。隨義勝劣。建立異名。善中最強勝者。名勝義善。次強者立自性。次劣者立相應。最劣者名等起。不善隨義亦立四種。故婆沙一百四十四。三性。分別二十二根。有一師云。亦說有四種善不善。與此論同。然不見破。又解。婆沙前文。但破異師立五根為自性善。不破立無貪等為自性善。故故彼前後。亦不相違准此三解釋意。可會通婆沙論前後文相違也。此三釋中。若依第二第三釋意者。婆沙論正義家意。可立四種善等故光法師。此論下文。及毘婆沙善不善。各說四種之釋。尤所符合也。若依初釋意者。婆沙論正義家意。設雖不立四種善等。異師義中。既說四種善等故。毘婆沙論善不善。各說四種之釋。全無相違也。
老眼早覺。冬夜未曙之程。倩顧宿罪。閑忍往事之。次此論義者。去寬喜二年窮冬之候。於東大寺東南院。被行俱舍三十講之時。聖禪法師對良忠法師疑問之由。憶念之間。聖禪擬講之許。相尋此疑旨趣之處。彼注送狀云。
問。婆沙論意。可立自性善等四種善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毘婆沙善不善。各說四種付之體性同善也。何自性善處。可立相應善哉。是以婆沙論中。破唯以信等五根為自性善之義云。然信等五與所餘法同一所依。同一行相而言五根。是自性善。餘相雜故。假立善名。但順妄情。不應正理如此文者。自性善外。不立餘善如何。
答。慚愧等五種所治。無慚無怕及貪嗔癡三不善根。是自性不善。故以能治慚愧及無貪無嗔無癡三善根。立自性善也。光法師餘處此五強勝。名為自性。餘非強勝。不名自性之釋。即此意也。但於婆沙論文者。光法師餘處作三解釋會之。初釋意。婆沙既以一依等。破立五根為自性善。明知。說四種善者。述異師義准婆沙論能破文故。立四種善者。異師義也第二釋意云。安惠菩薩俱舍釋中解。據實而言。皆是自性善。然世親阿闍梨立四種者。隨義勝劣。建立異名。如婆沙論。能破文雖實皆是自性善。隨義勝劣。建立四種善第三釋意云。婆沙前文。但破異師立五根為自性善。不破立無貪等為自性善故。彼前後亦不相違故諸難勢全非相違。
問。無記心所起。身語表業。可名等起無記耶。答。不名等起無記也。兩方。若名等起無記者。見今論餘處文。善心不善心所起身語業。雖名等起善。等起不善無記心所起身語業。未名等起無記。明知。無記心所起身語表業。不名等起無記云事。若依之爾者。無記心所起身語表業也。尤可名等起無記。是以光法師釋色界聲界無記云。若無記心力等起身語表業是無記如此釋者。無記心所起身語業。名等起無記如何。
答。披今論餘處文。述勝義。善解脫。自性。慚愧根相應彼相應。等起。色業等。翻此名不善。勝無記二常。善及不善。雖立勝義自性相應等起四種。無記唯限勝義一類。不立自性相應等起三種。故無記心所起身語表業不名等起無記也。但於無記心所起身語表業也。尤可名等起無記云難者。光法師餘處問答此事云。問何故善不善有四種。無記唯一。解云。分心所中。無別心所。是自性無記。由無自性。不立相應。由不立自性相應。亦不立等起此釋意云。無心所是自性無記。故不立自性無記。無自性無記故。不立相應無記。無自性及相應無記故。亦不立等起無記次於光法師若無記心力等起身語表攝是無記之釋者。無記心亦能等起身語表業故。彼所起身語表業是無記之旨釋許也。非謂以之立等起無記。何可為難執哉。
問。光法師意。聲界可通威儀無記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威儀工巧通果自性者。皆通色聲付之聲界者。是間斷法。更非行住坐臥體。何可通威儀無記哉。是以見光法師餘處解釋云。以聲非威儀故。不緣聲若爾光法師今解釋。非只背道理。豈不違自釋哉。
答。凡於聲界。有二義門。若由威儀心所發故。從能發心。名威儀無記。故見光法師解釋。或云異熟。威儀。工巧者。謂七心界。或述威儀。工巧。通果。自性者。皆通色聲。即由此門也。若非行住坐臥威儀體故。非威儀無記。故見今論餘處文云。威儀路等。三無覆心。色香味觸。為所緣境。工巧處等。亦緣於聲。如是三心。唯是意識光法師釋此文云。或云聲非威儀。故威儀心不緣。或述。若威儀路加行。不但在意識。亦通四識。緣四境故。以聲非威儀故不緣聲。故婆沙一百二十六云。眼鼻舌身四識。是威儀路。加行非起威儀路。意識是威儀路。加行亦是起威儀路。亦由此門也。婆沙論(百二十六)中。云威儀路者。謂色香味觸四處為體。即此意也。今此二門。自本各別。兩處解釋。唯顯一邊實互許之。何為相違哉。重勘光法師餘處(二十八)解釋云。又空法師章。解威儀五蘊中云。色聚有五。謂五塵。問若起威儀具有五塵。何故婆沙俱舍并說。唯有四塵除聲。解云。行住坐臥名威儀。聲非威儀正體。所以二論說無。今據威儀心發聲義。所以說有。(已上文空解)光法師雖引空法師。今問答全無難破之。定知依用之云事。若爾會通之旨。既出彼定判。後學這輩。更勿致異論矣。
問。十八界中。唯欲界繫法。唯限香味二境鼻舌二識歟。答。唯限此四界也。兩方。若限此四界者。見品類足論文云。唯欲界繫法。欲界一切隨眠隨增唯欲界繫法。唯限此四界者。可欲界遍行修所斷隨眠隨增。更不可云欲界一切隨眠隨增哉。若依之爾者。以性相思之。唯欲界繫法。唯可限此四界也如何。
答。任今論。欲界繫十八。色界繫十四。除香味二識之文。十八界中。唯欲界繫法。唯限香味二境鼻舌二識云事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異求之。故寶法師釋云。欲界繫法。被欲界貪等繫縛。名欲界繫。即鼻舌香味四界全品類足論云。唯欲界繫法。四界二處。非蘊攝但於類足論唯欲界繫法界一切隨眠隨增之文者。欲界一切隨眠。唯欲界法許隨增。色無色界繫法不隨增。故云爾也。全非相違。
問。大眾部意。色無色界。十八界悉可有耶。
答。悉可有也。兩方。若悉有者。無色界者。無色法之稱也。設雖大眾部意。何云無色界五根五境悉有哉。是以見今論餘處(二十八)文。或述彼部義云。由彼色微故名無色若無色界五根五境悉有者。豈云由彼色微哉。或舉有部能破云。身語既無。律儀寧有。又無大種。何有造色若彼部意許無色界有身語大種者。更不可今能破來哉。加之重明有部能破云。色無色界。應有段食。彼部意。上二界中。無有段食若有香味者。寧無段食哉。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解釋云。若依宗輪論。大眾部等。色無色界。具六識身既云具六識身。定知。亦有所依六根。所緣六境云事如何。
答。大眾部意。色無色界十八界悉可有也。即依光法師。若依宗輪論。大眾部等。色無色界。具六識身之釋。正見宗輪論文。述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本宗同義云。色無色界具六識身慈恩大師釋此文云。三界之中。許皆有色。微細根大。於彼得有。故無色界。具六識身。以義准知。上界亦有。香味二境。但少異故。略而不舉。既爾。彼緣自香味境。此雖不說。上界亦有香味有香味境。故有無色界具十八界。此中略不言。亦有根等。故披泰法師餘處(二十八)定判。釋今論此因不成許有色故之文云。大眾部等說。六識十八界。通三界故任此等解釋。大眾部意。色無色界十八界悉有云事。分明也。但於無色界者無色法之稱云難者。今論餘處(二十八)中。述大眾部等意。會此疑云。由彼色微。故名無色慈恩大師(寧輪論述記)有細無麁色故。名無色界之釋。亦此意也。次於無色界五根五境悉有者。不可云由彼色微云難者。大眾部意。無色界中。五根五境。雖悉具之。其體是微妙。非麁劣根境故。云彼界色微也。次於身語既無律儀寧有等之文者。有部意。縱許大眾部計牒破之云。彼部意。縱無色界唯有身語律儀。無餘色云者。身語既無。律儀寧有。又無以造大種。何有所造身語律儀哉破也。是只一往。縱許破之。更非謂彼部實義。無色界中。唯有身語律儀。無餘色歟。次於色無色界應有段食之文者。大眾部意。三界之中。雖有香味。欲界香味麁劣法故。是段食性。上界香味微妙境故。非段食性也。如彼有部意。欲色界中。雖有觸境。欲界觸境。是段食性。色界觸境。非段食性也。
問。欲界觸界中。可有非段食類耶。答。可有非段食類也。兩方。若有非段食類者。披今論文當卷云。若爾。觸界於彼應無。如香味境。段食性故。欲界觸界段食性定。餘處十述唯欲界繫香味觸三。一切皆為段食自體。加之勘正理論餘處文判。謂唯欲界香味觸三。一切皆為段食自體。顯宗論說全亦同之。任此等論說。欲界觸界中。不可有非段食類若依之爾者。欲界觸界中。無非段食類者。依身在色界。作欲界化之時。豈無於色界。成就段食之過哉。
答。欲界觸中。可有非段食類也。故見光法師餘處(二十七)解釋。問異界化色觸皆成就不。答之云。解云。皆成就。如婆沙一百三十二云。引婆沙論一段文畢云。婆沙既言。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成就欲界大種及所造色不別簡。明知。異界化。若化自身。若化他身。色觸二種。皆悉成就而生色界。不成就段食故。依身在色界。作欲界化之時。所成就欲界化觸界可非段食類也。但於今論當卷。及餘處文。并正理。顯宗兩論說者。且就欲界非化觸界論之也。或任婆沙論(百二十九)於中三事。是段食。體即十一。觸及香味處之文。段食自體。既通十一種故。云一切皆為段食自體歟。
尋云。欲界非化觸界中。可有非段食類耶。
答。元瑜法師作有無二釋歟。故述文記云。問。色界成身及宮殿。許有非搏食性觸。欲界成身及居處。有非捕食性觸。答。理亦應有。問。若觸成身及宮殿。觸有非搏食。香味成身宮殿。香味非搏食。答。香味必由食受感。所以皆搏食。觸不必從食。□所以非搏食。如諸根及色聲非食。造彼四大亦應非食。亦可。欲界一切觸。皆可吞煙有資身義。從食受生。皆是食性。應更詳審今此二釋。就法界非化觸界論之歟。若爾。二釋中。且可存欲界非化觸界中。無非段食類後釋也。
難云見今論餘處文。明段食相云。可成段別而飲噉故而欲界非化觸界中。衣服宮殿等。能造大種。既無段別飲噉之業。可非段食性。何云欲界非化觸界。皆段食性哉。
答。今論餘處可成段別而飲噉故之文。從多分說也。故見彼次下文云。光影炎涼。如何成食。傳說此語。從多為論。又雖非飲噉。而能持身。亦細食所攝。如塗洗等光法師釋此文云。言段食者。毘婆沙師傳說。此飲噉言。從多為論如藥塗身及洗浴等。雖非飲噉。而能持身。亦細食攝。色界雖有能攝益觸。以畢竟無分段飲噉。故非段食准此釋思之。欲界中衣服宮殿等。能造大種。有外持身之義。故可段食攝也。
問。論中述有餘師說云。有殊勝觸。攝益於身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答。光法師釋云。有殊勝觸。即色界大種付之有漏法者。繫地各別也。何有色界大種益欲界依身之義哉。何況。下地身根。不能取上地觸境。既非受用境。豈蒙彼益哉。
答。見今論文起盡。明色界無香味。有非段食觸云。有餘師說。住此依彼靜慮等至見色聞聲。輕安俱起。有殊勝觸。攝益於身。是故此三生彼靜慮。猶相隨逐。香味不爾。故在彼無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之中。初釋云。謂住此欲界。依彼四靜慮。始起等至。起天眼見上界色。起天耳聞上界聲。輕安謂大善地法中輕安。定中用勝。故別標名。觸與輕安。同時故言俱起。有殊勝觸即色界大種。欲界身雖不能取上界觸。以觸身中行故。能攝益身。身在欲界既能見彼地色。聞彼地聲。起彼地觸。是故此三生彼靜慮。猶相隨逐。香味不爾。故在彼無此釋意云。住欲界中依四靜慮現起等至。起天眼。見色界色。起天耳聞色界聲。現起等至之時。與彼定相應輕安心所俱起。色界大種。來在心中。名殊勝觸。欲界身根。雖不能取色界觸境。以彼色界觸。欲界身中行故。能攝益欲界依身。在欲界中。既能見彼色界色。聞彼色界聲。起彼色界觸故。此色聲觸三。生彼色界。猶相隨逐。香味不爾故。在彼色界無但於色界大眾。不可益欲界依身云肄。并下地身根不能取上地觸境云難者。光法師欲界身。雖不能取上界觸。以觸身中行故。能攝益身之釋。先所會通之也。
問。論中述有餘師說云。有殊勝觸。攝益於身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所引輕安是欲界益欲界身故付之見論文起盡。明色界無香味。有非段食觸云。有餘師說。住此彼依靜慮等至。見色聞輕俱起有殊勝觸。攝益於身。是故此三生彼靜慮。猶相隨逐。香味不爾。故在彼無。住欲界中。依四靜慮。現起等至。起天眼見色界色。起天耳聞色界聲。與彼等至俱起。色界大種。來在身中故。此色聲觸三。生彼色界。猶相隨逐之旨顯也。若欲界觸者。何可成色界有非段食觸之義哉。例如欲界雖有香味。色界無之如何。
答。披今現文。尋殊勝觸體。上標往此依彼靜慮等至。下說有殊勝觸。攝益於身。思文相次第。明有殊勝觸。攝益欲界身而色界觸。不能攝益欲界身故。云有殊勝觸。尤可指欲界觸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作三解釋之中。第二釋云。又解。輕安謂身輕安。即細滑觸。或是輕觸。與二通同時故。言俱起能攝益身。雖色及聲通欲色界。所引輕安。唯是欲界。益欲界身故元瑜法師(述文記三)釋正理論有殊勝觸。攝益於身之文。其意同之。既有同意之定判。可知。此釋順文理云事。但於若欲界觸者。不可成色界有非段食觸之義云難者。光法師會此疑云。以於欲界三各相隨故。生色界亦具三種此釋意云。住欲界中。欲色界聲及欲界觸三種相隨故。生色界亦具彼界色聲觸三種次於欲界。雖有香味。色界無之云例難者。由依四靜慮。現起等至。起天眼天耳。二通之力。無香味攝益欲界身之義故。全不可為相例難。
問論中明色界有鼻舌二根。無香味二境云。以六根愛依內身生。非依境界而得現起爾者今此愛者。可味定耶。答。可味定也。兩方。若味定者。味定緣過去淨定。今此愛緣依身所緣既異。何云味定哉。若依之爾者。任光法師。由得上定。起上界愛之釋。今此愛者。依身在欲界。所起色界愛也。豈非味定哉。
答。論中述論主正解云。如是說者。鼻舌二根。於彼非無。但無香味。以六根愛依內身生。非依境界。而得現起光法師釋此文云。鼻舌彼有。但無香味。以六根愛。依內身生。非依境界。而得現起。由得上定。起上界愛。愛上界身。故生色界。得有鼻舌任此釋。今此愛者。依身在欲界所起色界愛故。味定云事。必然也。但於味定緣過去淨定。今此愛緣依身云難者。今論餘處(二十八)文說味定相云。此無間滅。彼味定生。緣過去淨深生味者。從多分論也。故婆沙論(百六十一)中。問愛相應定。能緣三世。何故唯說緣過去耶。答之雖有四師異說。初師說云。有說此依多分而說。謂有情類。法爾多緣曾所愛順境。生愛味故。評家嘆之云。評曰。應知初說為善。此中入出皆依味定。而作論故准此文。味定廣緣三世。亦緣味定故緣依身等。全非相違也。
問。今論意。五識與尋伺恒相應故。如何釋之耶。進云。今論云。以行相麁。外門轉故付之外門轉故因不可然。欲界及初靜慮內門意識雖非外門轉。與尋伺恒相應。以外門轉故因。何可成五識與尋伺恒相應義哉。是以正理論中。難此四云。現見意識內門轉時。亦常與彼共相應故爾者。外門轉故因。有義如何。
答。光法師會正理論難。作俱舍師救云。一行相麁是通因。二外門轉故是別因。五識具二。內門意識。雖無外門轉。而有行相麁。故有尋伺。上地外門意識。雖有外門轉。而無行相麁。故無尋伺此釋意云。以行相麁者。廣互五識意識之通因。外門轉故者。唯限五識之別因。故欲界及初靜慮內門意識。雖非外門轉。有行相麁通因。故與尋伺恒相應。第二靜慮以上外門意識。雖有外門轉。無行相麁通因。故不與尋伺相應也重意云。外門轉故因。自本唯限五識之別因。非互意識之通因。故欲界及初靜慮內門意識。與尋伺恒相應。第二靜慮以上外門意識。不與尋伺相應云難者。不可來也。
問。論文云。以行相麁。外門轉故爾者。寶法師意。外門轉故者。五識與尋伺恒相應故歟。進云。寶法師釋云。故知。外門非是因也付之依寶法師解釋。披今論現文云。眼等五識者。有尋有伺。由與尋伺恒共相應。以行相麁。外門轉故文想起盡。無諍外門轉故者。五識與尋伺恒相應故是以正理論中。難今論外門轉故因云。現見意識內門轉時。亦常與彼共相應故何用外門。為因簡別依之光法師。述俱舍師救。會二外門轉故是別因。圓暉法師釋一行相麁。二外門轉。由此二因故。眼等識與尋伺俱。若爾寶法師解釋。豈不背此等定判哉。
答。寶法師釋。以行相麁外門轉故之論文。引正理論難。俱舍師救畢云。評曰。有無尋伺。即既俱由行相麁。何假外門內門。外門無尋伺。內門有尋伺故。故知。外門非是因也。今詳以五識唯行相麁故。恒與尋伺相應唯外門轉。顯義決定故說唯言者。顯五識唯尋伺相應所以。故不至上地此釋意云。以行相麁故。可為五識與尋伺。恒相應正因。外門轉法。不必與尋伺相應故。外門轉故。非五識與尋伺恒相應正因。以外門轉故。成行相麁義。傳顯五識與尋伺恒相應義決定也寶法師意。存正理論難破之趣。故作此釋也。若如此得之時。今論定判。亦無相違。但於正理論文者。就今論文言欲顯其非者。彼論定習故。依外門轉故之文。且致此難歟。次於光法師。圓暉法師解釋者。人師異釋也。不可和會也。
問。中間禪眼等五根。并色觸等。無尋唯伺地攝歟。答。可無尋唯伺地攝。兩方。若無尋唯伺地攝者。今論中雖述靜慮中世間無尋唯伺。中間禪眼等五根并色觸等。未云彼地攝哉。何況披今論餘處文云。迦濕彌羅國諸大論師。皆言色界處。但有十六。彼謂即於梵輔天處。有高臺閣。名大梵天。一主所居。非有別地。如尊所座四眾圍繞光法師釋此文云。今此國師二俱不立。由無別地。故唯十六若初靜慮地外。無別中間禪攝地者。中間禪眼等五根。并色觸等。是有尋伺地攝。更不可云無尋唯伺地攝。加之見品類足論文。以有尋伺等三地。分別十八界。十二處。五蘊等云。無尋唯伺地。三界二處五蘊攝。九智知。除滅智。一識識。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若中間禪眼等五根并色觸等。無尋唯伺地攝者。寧可云三界二處攝一識識哉。若依之爾者。既中間禪眼等五根并色觸等。定可無尋唯伺地攝。例如初靜慮眼等五根并色觸等。有尋有伺地攝如何。
答。中間禪眼等五根并色觸等。有尋有伺地外。別可無尋唯伺地攝也。故見婆沙論(九十八)文。大梵依靜慮中間心命終結生若有散心中間禪攝者。何無眼等五根并色觸等。無尋無唯伺地攝哉。加之婆沙論(百三十四)中。釋發智論見諦世尊弟子未離欲染所成就色界繫身語業色何大種所造答色界繫之文云。此依種類總相而說。若別說者。應言未至地大種所造既云有四大種未至地攝。例亦可有眼等五根并色觸等。無尋唯伺地攝云事。必然也。故准此等論文思之。中間禪眼等五根并色觸等。定可無尋唯伺地攝也。但於今論餘處一主所居非有別也文。并光法師由無別地故唯十六之釋者。設雖大梵天主所居非有別地。有尋有伺等。三地既異。故有眼等五根并色觸等。無尋唯伺地攝。更不可有相違。次於品類足論文者。彼論中。明有尋有伺等三地廢立云。有尋有伺地云何。謂欲界梵世。及一分無漏法。無尋唯伺地云何。謂修靜慮中間得梵大梵及一分無漏法。無尋無伺地云何。謂一切極光淨。一切遍淨。一切廣果。一切無色。及一分無漏法如文意有尋有伺地。及無尋無伺地。廣取彼地所有一切法。無尋唯伺地。唯取中間禪定善諸門分別之時。無尋唯伺地。就其定善論之。故云三界二處攝一識識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也。以實在足論意。可許眼等五根并色觸等無尋唯伺地攝也。
重難云。品類足論意。實許眼等五根并色觸等無尋唯伺地攝者。何唯就中間禪定善論之哉。
答。初靜慮及中間禪同一繫縛地。色不相應散善。無覆無記。染污心等。無有勝劣差異故不約此明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不同。約其定善。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既有勝劣差異。故據其顯相。無尋唯伺地體。唯取中間禪定善也。若就實義。具出其體者。有尋有伺地之外。可有無尋唯伺地地攝。眼等五根并色觸散善無覆無記見惑等也。
尋云。無尋唯伺地。有見惑云事。見何處文耶。
答。勘發智論文。云三結九十八隨眠。幾有尋有伺。幾無尋唯伺。幾無尋無伺。答三結三種。九十八隨眠中。欲界三十六。有尋有伺。色界三十一。三種無色界三十一。無尋無伺婆沙論(五十二)中。釋此文云。答。三結三種。謂或有尋有伺。或無尋唯伺。或無尋無伺。云何有尋有伺。謂在欲界及初靜慮。云何無尋唯伺。謂在靜慮中間。云何無尋無伺。謂在上三靜慮及四無色。餘廣說如本論加之婆沙論(八十七)云。問。若諸隨眠無尋唯伺。彼於無尋唯伺法。為所緣縛耶。答。應作四句。有諸隨眠無尋唯伺。而於無尋唯伺法非所緣縛。謂諸隨眠無尋唯伺而已斷。設未斷而他界緣惑。他地緣惑。自界他界緣惑。自地餘法緣惑。無漏緣。有諸隨眠無尋唯伺。亦於無尋唯伺法。為所緣縛。謂諸隨眠無尋唯伺。是有漏緣。緣彼未斷任此等論判。無尋唯伺地。有見惑云事。甚分明也。就之會通品類足論文之趣。准前可知之。
問。第二靜慮以上。定中惠名無分別歟。答。可有二義門也。兩方。若名無分別者。見今論文。述說五無分別。由計度隨念。唯以五識。名無分別。明知。意識中無無分別類云事。若依之爾者。以五識名無分別。三分別中。唯有一種分別故也。而第二靜慮以上定中惠。三分別中。唯與一種分別相應。何不名無分別哉。
答。若五識意識相望論之者。意識能分別諸境故。第二靜慮以上定中惠。從總種類。可名有分別也。故見正理論文云。豈不意識有唯一種分別相應。由依意識總類具三。說有分別顯宗論文全亦同之。但於第二靜慮以上定中惠。唯與一種分別相應。如五識可名無分別云難者。五識自本其性羸劣。無強分別。故從多分。名無分別。第二靜慮以上定中惠。雖唯與隨念一種分別相應。分別諸境。力用強勝。非如五識。唯與自性分別相應故。可名有分別也。若散心定心相望云之者。第二靜慮以上定中惠。唯與隨念分別相應。無有餘二分別。故可名無分別也。故婆沙論(七十二)云。且在定者。皆無分別。不在定者。容有分別。計度分別。遍與不定意識俱故定中意識。不與計度分別相應故。名無分別云事。此分明也。
問。意識相應散惠。悉為計度分別體歟。
答。悉可為計度分別體也。兩方。若悉為計度分別體者。意識相應散惠。種類非一准。何悉為計度分別體哉。是以婆沙論(七十二)中。明意識通有分別無分別相云。且在定者。皆無分別。不在定者。容有分別。既言容有。知有非計度分別之類云事。若依之爾者。披今論文。述以意地散惠。意識相應惠。悉為計度分別體如何。
答。意識相應散惠。於所緣境。如此如是計度而轉。似順尋。故悉為計度分別體也。故今論云。散謂非定。意識相應散惠。名為計度分別正理論云。散言簡定。意識相應散惠。名為計度分別。定中不能計度境。故非定中惠能於所緣如此如是計度而轉。故於此中。簡定取散顯宗論文。全亦同之。加之婆沙論云。三推度分別。謂意地不定惠。雜心論云。分別思惟者。意地不定惠也。任此等論判。計度分別體。雖簡定中惠。意識相應散惠中。更無所遮。爰知悉為計度分別體云事。何況婆沙論(七十二)計度分別。遍與不定意識俱故。之說。光法師散惠計度。又順尋強之釋。意識相應散惠。悉為計度分別體之旨。亦分明也。但於婆沙論不在定者容有分別之文者。今此文意。具有三分別。名有分別。而第二靜慮以上不定意識。唯與隨念計度二分別。俱無有自性分別。故可名無分別也。故為簡之。置容有言歟。已上相傳義也。
愚推云。對定中意識。不與計度分別俱故。皆名無分別。將成不定意識必與計度分別俱故。名有分別之時。其不定意識之中。或具有三分別。或唯有隨念計度二分別。若三若二有定故為顯其不定。云容有分別也。自性分別有無。雖是不定。必與隨念計度二分別俱故。不定意識。悉名有分別也。若為顯不定意識之中。有無分別之類。置容有言者。結文何云計度分別。遍與不定意識俱故哉。此文意。無諍計度分別。遍與不定意識俱故。不定意識。悉名有分別云也。重難云。就婆沙論計度分別遍與不定意識俱故之文難思。若為顯不定意識名有分別。可云隨念計度。遍與不定意識俱起。何唯舉計度分別。不出隨念分別哉。
答。定中亦有隨念分別故。為成不定意識名有分別。就唯有散位。且舉計度分別歟。若盡理云之者。可出不定隨念分別也。故正理論中。說眼識後起分別意識相云。應知。此中且辨計度及與不定隨念分別遍諸地故。約此二種。
問。定中惠可名計度分別耶。進云。今論疏中。不名計度分別釋也。付之定中惠。明了知所緣境。何不名計度分別哉。何況定中惠。推度故名見。而計度推度。名異義同者。光法師定判也。既有推度之義。定知。可名計度分別云事如何。
答。見今論文偈頌。云。以意地散惠。長行述散謂非定。意識相應散惠。名為計度分別。定中惠不名計度分別云事。分明也。光法師釋此文云。所以計度散非定者。婆沙四十二解釋定中惠非計度分別。云雖亦有惠。而非推度分別。若推度時。便出定故。又正理云。定中不能計度境。故非定中惠。能於所緣。如此如是計度而縛。故於此中簡定取散何況次下文。重明定中惠。不名計度分別。多重問答云。問。惠順彼尋。尋通定散。惠亦應通。何故計度唯散非定。解云。散惠計度。又順尋強。定伏。順尋非強。問。依定發惠。定應順惠。如何伏惠。令不順尋。解云。簡擇諦等。實定順惠。若順尋邊。定即制伏。問中尋起。定不能伏如何。能伏順尋惠耶。解云。尋是自性分別。有體即名分別。惠似順他起。勢力易除引婆沙正理兩論所說。儲定散相望。多重問答。成定中惠不名計度分別之旨。解釋既為委悉。學者深可沈思。加之正理論云。應知。此中且辨計度及與不定隨念分別遍諸地故婆沙論(七十二)云。前五識身。唯無分別。第六識身。或有分別。或無分別。且在定者。皆無分別。不在定者。容有分別。計度分別遍與不定意識俱故任此等論判。定中惠不名計度分別云事。亦炳然也。但於定中惠明了知所緣境何不名計度分別哉云難者。定中惠。是現量智。明了知所緣境無籌度比知之義。故不名計度分別也。今疑難之趣。未得其意歟。於定中惠。推度故名見任計度推度名異義同之釋。可名計度分別云難者。見者推求猛利之義。廣通定散。計度者分別籌度之稱。唯限散位。而婆沙論中云。欲界五識身。唯有一種自性分別。雖亦有念。而非隨念分別。不能憶念故。雖亦有惠。而非推度分別。不能推度故。全非由推求猛利之義。名推度分別。此以計度。呼為推度。故光法師引此文。對今論說。會計度推度名異義同也。非謂計度推度之義一切皆同。何為相違哉。
問。隨念分別。唯緣過去境歟。答。廣緣三世境也。兩方。若唯緣過去境者。意識相應念。所緣是廣。何唯緣過去境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引婆沙論(四十二)欲界五識身。唯有一種自性分別。雖亦有念。而非隨念分別。不能憶念故之文云。准婆沙文。隨所更事。名為隨念如此釋者。隨念分別。唯緣過去境如何。
答。今論中述隨念分別相云。若定散。意識相應諸念。名為隨念分別正理顯宗兩論文。全亦同之。婆沙論(四十二)云。隨念分別。謂意識相應念雜心論云。隨憶思惟者。意地念也任此等論判。若定若散。意識相應所念心所。皆為隨念分別體。故隨念分別。廣緣三世境云事。更不可疑之。但於光法師。准婆沙文。隨所更事。名為隨念之釋者。立隨念分別稱。由隨念曾所更事。或隨境念二故。故光法師釋云。隨念曾更。或隨增念。名隨念分別兩婆沙論。雖亦有念。而非隨念分別。不能憶念故之文。隨念曾更。或隨境念。二故之中。且由隨念曾更之邊。立隨念分別稱非立隨念分別稱。唯由此一故。隨念分別。廣緣三世境。全無相違也。
問。散位念。名隨念分別。為順尋故。為當順惠故歟。答。順尋故名隨念分別也。
兩方。若順尋故。名隨念分別者。披光法師釋。云。夫念作用。多順於惠。散惠用勝。名為分別。故念順彼。名為分別如此釋者。散位念順惠故。名隨念分別若依之爾者。惠念自性。雖非分別。順自性分別尋故。得分別名也。定知。散位念。順尋故名隨念分別云事。例如散位惠順尋故。名計度分別如何。
答。散位念順尋故。名隨念分別也。故光法師問答云。問。尋性分別此事可然。於餘心所。何故念惠。名為分別。非餘心所。解云。餘心所法。非似順尋。唯二似順。故不說餘。故正理云。夫分別者。推求行相。故說尋為自性分別。簡擇明記行似順尋。故分別名。亦通惠念今此光法師釋。正理論文。意地散惠。名計度分別。定散諸念。名隨念分別。俱順尋故云事。甚分別也。但於光法師。故念順彼。名為分別之釋者。見解釋起盡。答若爾念於定強。應不通散之問。夫念作用。多順於惠者。述念作用順惠義。散惠用勝。名為分別者。顯散惠順尋義勝故。名為計度分別云。故念順彼名為分別者。散念順散惠。尋勝故。名為隨念分別故散位念名隨念分別。遂所歸者。順尋義故。全非相違歟。
問。能執受心。可通第六識耶。答。可通第六識也。兩方。若通第六識者。見今論文。釋有執受義云。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名有執受而第六識無攝無根。為所依處之義。何可為能執受體哉。是以。光法師釋眼等五根。住現在世。名有執受之論文云。眼在五根。若入無心。或起意識。即無識執受此釋無諍能執受心。唯可限五識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損益展轉。更相隨故之論文云。謂心心所。起憂苦損。依處亦損。起喜樂益。依處亦益既述起憂喜二受依處有損益之旨。明知。能執受心通第六識云事如何。
答。能執受心。可有親疎。能執受心云之者。可通第六識也。光法師謂。心心所起憂苦損。依處亦損。起喜樂益。依處亦益之釋。此旨誠分明也。何況勘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文云。散地無表所依大種有執受者。散心果故。以有愛心執為現在內自體故此文意。能執受心。通第六識加之婆沙論(百三十八)云。若生色界七處少分。是有執受。三處全。七處少分。是無執受色界鼻舌二根無有鼻舌二識為所依義。若執受體嫌第六識者。寧可通有執受哉。任此等定判。能執受心。通第六識云事必然也。但於第六識無攝五根為所依處之義云難者。第六識雖無攝五根為所依處之義。由第六識力。依身有損益故。能執受義。可通第六識也。次於光法師或起意識。即為識執受之釋者。見今論文。云。有執受者。此言何義。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無依處。名有執受。就親能執受心。以五識為能執受體。故且任論現文。第六識現前位。無識執受若就實通論者。能執受心。亦通第六識。故釋次下損益展轉更相隨故之論文。述能執受體。通憂喜二受之旨也。
問。光法師作現在眼等五根。識不依時。或名有執受。或不名有執受。云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色界鼻舌二根可通有執受耶。
答。可通有執受也。兩言。若通有執受者。第二釋意云。而言執受。據識起時。以執受義。作用顯故。通依識起位。所依五根。名有執受而色界鼻舌二根。全無發能依識之義。何可通有執受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色界鼻舌二根。可通有執受如何。
答。見婆沙論(百三十八)文云。若生色界。七處少分。是有執受。三處全。七處少分。是無執受色界鼻舌二根。能有執受云事。此文分明也。設雖光法師第二釋意。更不可背婆沙論說。但於光法師第二釋意。能依識起位。所依五根名有執受等云難者。正見彼釋。云。又解。現在五根。五識不起時。非是執受。而言執受。據識起時。以執受義。作用顯故。如定道大種雖不離身亦是現在。名無執受。五根亦爾此釋意云。以五識為能執受體之時。能依五識。不現前位。所依五根。非有執受然而泛論之者。能執受體。通第六識。故色界鼻舌二根。由意識能執受。可名有執受也。
問。定道二戒。能造大種。可名有執受耶。
進云。光法師釋云。名無執受。付之披今論所說。有執受相云。色香味觸。住現在世不離五根。名有執受而定道二戒。能造大種。既有住現在世。不離五根之義。何不名有執受哉。
答。定道二戒。能造大種。名無執受者。性相之所定也。更不可疑之。故見今論餘處文。偈頌結定生依長養。無受無異大。長行述定生無表差別有二。謂諸靜慮無漏律儀。此二俱依定所長養無受。無異大種所生。定道二戒。能造大種。是無執受定。故光法師釋此文云。是無執受故。正理三十五云。所依大種無執受者。定心果故必無愛心執此大種以為現在內自體故。又此大種無有其餘執受相。故名無執受顯宗論文。全亦同之。諸論一同之說。誰可異求之哉。但於既有住現在世。不離五根之義。可名有執受。云難者。定道二戒。能造大種。雖有住現在世不離五根之義。是定心果。必無愛心執此大種。以為現在內自體。故名無執受也。准正理論文。可會通之。加之。光法師當卷釋云。如定道大種。雖不離身亦是現在。名無執受。五根亦爾若作前解。通彼文言。定道大種。入定有。出定即無。名無執受此釋意云。若依現在五根。識不起時。非是執受云。第二釋意者。定道二戒能造大種雖不離心亦是現在。名無執受。為其例證。若依現在五根。識不依時。亦名執受。執受類故云。初釋意者。會通可云。眼等五根。相續不斷。心心所法。攝為依處。故識不依時。執受類故。名有執受。定道二戒。能造大種。入定雖有。出定即無。有間斷義。心心所法。不為依處故。雖不離身亦是現在。異有執受相故。名無執受演祕中云。如定道戒能造大種。雖不離身亦是現在而無執受。五根亦爾。前師釋云。定道大種。在定即有。出定即無。名無執受。五根相續。與彼不同之釋。其意同之。正理論(三十五)餘處文云。又此大種。無有其餘。執受相故。名無執受即此意歟。
去弘長元年中夏之候。當今於五條大宮新內裹。初被行最勝講之時。東大寺定緣得業對與福寺之實寬律師。述演祕釋疑。此論義宗性初參。證義者之間。親列其座。聊加其詞了。
問。過去有情數所造色與現在有情數無執受所造色。可為異熟因耶。答。若依光法師一釋意者。可有此義也。兩方。若為異熟因者。婆沙論中。述過去有情數所造色與現在有情數無執受所造色為因云。因者謂同類因如此文者。不為異熟因。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眼等五根。住現在世。名有執受之論文。作二解釋之中。第二釋云。現在五根。識不起時。非是執受若依此釋意之時。過去有情數所造色與現在無執受眼等五根。豈不為異熟因哉。
答。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七十一)云。復次眼唯有執受。色不定或(文)或(百四十三)云。有說若唯是有執受者。立根。若非及不定者。不立(文)任此等文。現在眼等五根唯有執受法。故婆沙論(百三十七)中云。謂過去有情數所造色與有執受所造色為因增上。因者二因。謂同類異熟。欲界身語表無表業。及色界身語無表業。感現在眼等五根。云過去有情數所造色與有執受所造色。為異熟因。不云與無執受所造色。為異熟因也。但光法師第二釋意云。現在眼等五根。能依識不起時。非有執受。故若依此釋意者。望彼同分眼等五根。雖可有過去有情數所造與現在有情數無執受所造色。為異熟因之義。其彼同分眼等五根。能依識可依被餘緣障不起許也。自未來識不依眼等定類無。故婆沙論中。不云過去有情數所造色與現在有情數無執受所造色為異熟因也。
問。品類足論意。有執受法。為唯限異熟生。為當可通所長養耶。答。可通所長養也兩方。若唯限異熟生者。見品類足論文。自體所攝九處我有執受。而自體所攝九處是廣。何不通所長養哉。何況。光法師解釋中。述品類足論意。有執受法。可通等流性若許通等流性者。寧可嫌所長養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明品類足論意云。一剎那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如此文者。彼論意。有執受法。唯可限異熟生如何。
答。品類足論意。有執受法。通不通等流性者。依光法師。身表業有執無執受二解釋可定之。通所長養云事。不可異求之歟。其故無異熟生色法。離所長養色法住。故異熟生眼等九處。與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之時。不相離所長養。眼等九處與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之義必然。故有執受法。不限異熟生。亦通所長養云事。道理先勿論也。故見品類足論(十五)文云。云何有執受。謂自體所攝眼處乃至色耳鼻舌香味身觸處亦爾(文)而自體所攝眼等九處。不限異熟生。既通所長養。故有執受法不限異熟生。亦通所長養之旨。此文甚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文者。一往定判也。即彼論(百三十八)中。述品類足論意。舉四師說云。品類足說。一剎那九處少分名有執受。識身足說。一剎那五蘊少分名有執受。有說品類足識身論說。一剎那有情數九處少分名有執愛。有說。二論說。一剎那有根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有說。二論說一剎那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是名差別。今此四師說。更非相違義。各舉一邊門。以顯兩論意。故一剎那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云師意。全不遮有執受法通所表養也。
問。品類足論意。除身表業。於餘眼等九處判有執受無執受相。與今論意同歟。答。與今論意同也。兩方。若與今論意同者。婆沙論中。述品類足論意云。一剎那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今論意。有執受法通所長養思。今此寶狹相。豈非兩論意異哉。
若依之爾者。披光法師解釋。明身表業有執受無執受相。以品類足論說。對今論文。雖作論意各別云釋。於眼等九處。未云兩論意各別。以知。兩論意同云事如何。
答。異熟長養眼等五根。住現在世。并異熟長養色香味觸住現在世。不離五根名有執受。餘名無執受云事。諸論一同之說。諸師共許之義。故除身表業。於餘眼等九處。判有執受無執受相。品類。俱舍。兩論意。可同也。但於婆沙論文者。一往定判也。即彼論(百三十八)中述品類足意。舉四師說云。品類足說一剎那九處少分名執受。識身論說。一剎那五蘊少分名有執受。有說。品類足。識身論說。一剎那有情數九處少分名有執受。有說。二論說。一剎那有根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有說。二論說。一剎那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是名差別。今此四師說。更非相違義。雖且舉一門。實可通餘邊。故一剎那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云師意。全不遮有執受法通所長養也。
問。有執受法可通五蘊耶。答。唯限色蘊也。兩方。若通五蘊者。前八界及聲無執受。餘二者。性相之所定也。有執法寧可通五蘊哉。若依之爾者。披婆沙論(百三十八)文。云。此中說。內身所攝五蘊。名有執受。初契經說。續眾同分有情數五蘊有執受(乃至)識身論說。一剎那五蘊少分名有執受(文)此文無諍有執受法。通五蘊(見)如何。
答。有執受法者。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眼等五根。扶根四境。故唯限色蘊。更不可通餘四蘊也。故見今論文。云。眼等五根。住現在世。名有執受。過去未來名無執受。色香味觸住現在世。不離五根。名有執受。若住現在。非不離根。過去未來。名無執受(文)正理論(四)說顯宗論(三)文。其言雖少異。其意全是同。加之婆沙論(百三十八)云。若生欲界。九處少分是有執受。三處全。九處少分。是無執受。三處謂聲處意處法處。若生色界。七處少分。是有執受。三處全。七處少分。是無執受。三處如前說(文)雜心論云。餘二者五內界。現在是受。起斷等知故。過去未來是不受。心法不住故。色香味觸。若現在及不離根是受。如心心法。根中止住。彼中亦爾。不離根故(文)任此等文理。有執受法。唯局色蘊中。眼等五根。色等四境。不通餘受等四蘊事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文者。發智論(十四)云。有執受是何義。答此增語所顯。非隨自體法(文)隨自體法通內身五蘊。故釋此中說。內身所攝五蘊。名有執受。初契經云。有執受苦蘊。便引生眾苦。謂生苦老苦病苦及死苦(文)有情數五蘊引生生等四苦故。釋初契經說。續眾同分有情數五蘊名有執受。識身足論(三)云。慈緣執受識蘊□□□□無量五蘊和合。有情數釋。識身論說。一剎那五蘊少分名有執受也。此等經論所說。皆合能執受所執受。名有執受。故有執受法。廣通五蘊(為言)非謂所執受法通受等四蘊。經論之文。全無相違也。
問。品類足論說。諸表業是無執受。今論餘處云。表業屬身是有執受。光法師會二論相違。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進云。光法師釋云。論意各別(文)付之品類足論。是薩婆多宗本論也。今論意何可背本論誠說哉。何況見品類足論文云。云何有執受。謂自體所攝眼處(乃至)色耳鼻舌香味身觸處亦爾(文)身表業。豈非自體所攝色處哉。加之婆沙論中。述品類足論意云。一剎那有情數九處少分名有執受(文)而依內起表。已顯有情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也。定知。品類足論意。身表業是有執受云事如何。
答。品類足論中。明五學處。諸門分別云。幾有色等者。一切是有色。幾有見等者。一有見四應分別。謂苦表是有見。若無表是無見。幾有對等者。一切應分別。謂若表是有對。若無表是無對(乃至)幾有執受等者。一切無執受。一切表無表業。皆無執受(見)披今論(十三)餘處文。偈頌云。表唯等流性。屬身有執受。長行述應知有表唯是等流。此若屬身是有執受。身表業依是有執受。定。故任二論所說相替。作論意各別解釋也。光法師餘處(十三)亦作二解釋。初釋云。解云。論者意異。難為會釋。即同當卷論意各別初釋意也。但於今論意不可背本論誠說云難身。論主以理立其宗義。不必本論為定理也。次於品類足論自體所攝色處名有執受文者。就不離五根之色處論之。身表業心發故。非不離五根之色處。故彼論中說無執受也。次於婆沙論一剎那有情數九處少分名有執受之文者。眼等五根住現在世。色香味觸住現在世。不離五根。一剎那有情數九處少分名有執受(為言)雖身表業有情數攝。非不離五根之色處。故彼論意。名無執受也。
重難云。今論意云。身表業是有執受者。化人所發身表業。寧可有執受哉。
答。今論餘處文云。屬身有執受。據非化身表業論之。化人所發身表業。無有屬身義。更不可名有執受也。
問。品類足說。諸表業是無執受。今論餘處云。表業屬身是有執受。光法師會二論相違。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或有品類據表暫起。猶如客寄各無執受。此論業品據多時起得與根合名有執受(文)付之定有執受無執受相。不可據多時起暫時起。品類足論(十)中。說五學處一切無執受。更不云據暫時起。今論餘處(十三)文。述屬身有執受。亦不見據多時起。何據暫起相續。會通二論相違哉。何況若據暫起。名無執受者。散無表能造大種可名無執受也。加之婆沙論(百三十八)中述品類足論意云。一剎那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文)思表唯等流性之理。設雖多時起身表業。不可名有執受(見)如何。
答。披今論餘處(十三)文。偈頌結表唯等流性。屬身有執受。長行述應知有表唯是等流。此若屬身是有執受。身表業是有執受。判正理(三十五)顯宗(十八)兩論文。全亦同之。諸論一同之說。豈可背品類足論意哉。得此道理。勘彼論文(十五)云。云何有執受。謂自體所攝眼處(乃至)色耳鼻舌味身觸處亦爾(文)身表業既自體所攝色處也。定可有執受。何況婆沙論(百三十八)中述品類足論意云。一剎那有情數九處少分名有執受(文)任光法師餘處(十三)依內起表已顯有情之釋。身表業是有情數法。故亦可有執受(見)准此等文理。品類足論意。存身表業是有執受之義云事炳然也。而彼論中說五學處一切無執受(文)此文甚為難思。依之。光法師以此文對今論和會之云。品類足論據表暫起。說無執受。今論業品據表多時起。名有執受也。據暫起相續。會二論相違。不局當卷解釋。亦出餘處定判。故見光法師餘處(十三)第二釋云。又解品類表業據暫起在身。猶如客寄。心心所法非能執受。故云表業是無執受。俱舍等論。據多時起相續在身。心心所法。能執受故。故云表業是有執受。各據一義。亦不相違(文)此釋意云。身表業依心發故。暫起在身。猶如客寄。無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之義。故品類足論。說無執受。多時現起。相續在身。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能執受故。今論等文名有執受。各據一義。亦不相違(為言)但於苦據暫起名無執受者。散無表能造大種。可名無執受云難者。要期受持。根本成位。現在一念。大種能造。初後念無表故。更無暫起多時起異。名有執受。身表業中。既有暫起多時起不同。故暫起名無執受。多時起名有執受也。次於婆沙論一剎那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之文者。一往定判也。彼論中依品類識身兩論意。述有執受法體。雖有四師說。更非相違義。故第四有說。二論說。一剎那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云師意。可許所長養及等流法通有執受。故表唯等流性之理。全無所背也。
問。品類足論中。說諸表業是無執受。爾者。寶法師可許此說耶。答。不許之也。兩方。若不許之者。品類足論。是薩婆多宗本論也。寶法師何不許彼論說哉。若依之爾者。寶法師餘處(十三)解釋中。不許之如何。
答。見寶法師餘處(十三)定判云。品類足云。諸表業是無執受者。多是傳家錯耳。若不爾者。婆沙及諸論等。即應合會釋也(文)此釋意云。本論所說。有疑之文。末論引之。必致會通。而婆沙論(百三十八)中。述品類足論意云。一剎那有情數九處少分名有執受(文)身表業既有情數法也。定可有執受。何況應知。有表唯是等流。此若屬身有執受者。不限今論所判。正理(三十五)顯宗(十八)兩論之文。全亦同之。若有品類足論中。說諸表業。是無執受之文者。此等諸論意。存身表業是有執受之時。何不引之會通哉。爰知。品類足論中。說五學處一切無執受之文。是相傳家錯(為言)加之見彼論文(十五)云。云何有執受。謂自體所攝眼處(乃至)色耳鼻香舌味身觸處亦爾身表業是自體所攝色處也。豈不名有執受哉。若爾說五學處一切無執受之文。是相傳家錯云事。自所被推知也。
重難云。品類足中。說五學處一切無執受之文。定可任梵本。何輒釋傳家錯哉。
次婆沙論中。述品類足論意云。一剎那異熟所攝九處少分名有執受准表唯等流性之理品類足論意。存所表業是無執受若爾。說五學處一切無執受。顯彼論實義也。更不可云傳家錯哉。答。
問。光法師釋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論文云。攝五根為所依處。攝扶根四境為依處爾者。今此扶根四境者。各限自根所攝。扶根四境歟。答。不限自根所攝扶根四境也。兩方。若各限自根所攝扶根四境者。見今論文。雖述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未云限自根所攝扶根四境哉。若依之爾者。六根六識相望之時。所依各別。依處亦異。攝扶根四境。為依處者。可各限自根所攝扶根四境也。如何。
答。勘婆沙論(二十七)云。有作是說。若生欲界。眼識現在前。此識以眼及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身根及色香味觸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如眼識耳鼻知褒應知。鼻舌識應知。亦爾。若身識現在前。此識以身及無意滅意。為依及所依。以色香味觸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若意識現在前。此識心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為身根及色香味觸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為依非所依此文意。眼識現在前位。以身根所攝色香味觸等為依故知。攝扶根四境為依處者。不限自根所攝扶根四境也。
問。論中引入胎經說云。彼經復說六觸處故爾者。光法師意。取所依六根為證歟。
進云。光法師釋云。此中引意。取能依觸。非所依處付之。依光法師解釋。案論文起盡。為證能造四大種外有所造眼等五根。引此經文若爾任六觸處故之言。可云取所依根為證。何釋取能依觸非所依處哉。是以泰法師釋此文云。彼入胎經復說六根為六觸。故知。四大之外。別有眼等五根。述取所依根為證之旨。若爾。光法師釋。有疑如何。
答。披論文前後。尋所引旨趣。云。尊者覺天作如是說。十種色處。唯大種性。尊者覺天意。存能造四大種外無所造色云義。故入胎經中。唯說地水火風空識六界。名為士夫之文。似順彼師義。故論主通之云。入胎經中。唯說六界。為士夫者。為顯能成士夫本事。非唯爾所。彼經復說六觸處故。又諸心所應非有故此文意云。入胎經中。唯說地水火風空識六界。為士夫者。為顯此六。初受生時。體用強勝。能成士夫根本事故。實非唯此六界。亦可有所造色及心所法。彼經雖說六觸。亦有餘心所法。彼經雖說六界。亦可有餘所造色。若言彼經說六界。即無餘所造色。彼經亦說六觸。應無餘心所法故光法師釋此文云。經雖說六觸。然更有餘心所法。經雖說六界。何妨有餘所造色。若言說六界即無餘造色。經亦說六觸。應無餘心所此釋意。取能依觸。心所為證之旨。分明也。若取所依根為證者。釋彼經復說六觸處故之文。云。又諸心所應非有故。故文言不連續。義理難成立。故釋此中引意。取能依觸非所依處。能順論文始終也。泰法師解釋。似忘引證本意。且不可依用之。
問。論中引入胎經說云。彼經復說六觸處故爾者寶法師意。今此六觸處者。如何釋之耶。進云。寶法師釋云。彼經亦說色等六觸處故付之與觸為所依。名之六觸處。色等六境非觸所依。何可名六觸處哉。是以。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云。眼等六處。作觸所依義。名六觸處若爾。寶法師解釋。豈不背婆沙論說哉。
答。尊者覺天意。存能造四大種外。無所造色云義。故入胎經中。唯說地水火風空識六界。名為士夫之文。似順彼師嘖義。故論主通之為證。今此六界之外。有所造色及心所法。引彼經中。說六觸處之文。故色等六境中。有所造色及心所法。故六觸處者。名色等六得意也。故寶法師釋此文云。彼經說六界者。謂四大空識為成士夫本事。士夫非唯爾許。亦更有六境及心所故。所以得知。彼經亦說色等六觸處故但於色等六境非觸所依何可名六觸處哉云難者。色等六境。雖非觸所依。為觸所緣。境引起彼故。名六觸處。非無其故歟。眼等六根。名六觸處。云事。自本所許。更不遮之。故光法師引婆沙論文。全非相違也。
問光法師引婆沙論(百三十三)有作是說。。四處能斫。四處所斷。有餘師說。堅性是能斷四處。是所斷文。對今論說。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說四能斷。據不相離。說堅性能斷剋體以論。各據一義。理并無違付之。今論文云。謂唯外四界。能斫及所斫。婆沙論第二師意說。堅性是能斷。其義既異。何可和會之哉。何況見論文述能燒所稱體。偈頌置諍言。長行雖舉二說。明能斫體。唯出一義。爰知。偏存色等四界為能斫體之義云事。若爾對婆沙論第二師說。更不可釋各據一義。理并無違如何。
答。光法師能斫所斫體。引婆沙論二師異說。對今論文。作二解釋之中。第二釋意。述今論說不違婆沙論第二師義之旨。和會之趣。尤有其謂。問難之勢。全非深疑凡彼此二文。其言雖異。探其實義。作和會釋者。論家人師。處處定習也。至今此釋。何強為難。就中見論文。云。能燒所稱。有異諍論。謂或有說。能燒所稱體亦同前。唯外四界。或復有說。唯有火界。可名能燒。所稱唯重。二師所說。其旨雖異。光法師和會之云。能燒所稱。有二諍論。前約世俗不相離說。故言四界。後約勝義剋體以論。唯火界能燒。所稱唯重。各據一義。理亦無違准此釋思之。今論中。云色香味觸成斧薪等。此即名為能斫所斫。婆沙論第二師意。述堅性是能斷。和會之作各據一義。理并無違之釋。更有何疑哉。
問。論中明能長養緣云。飲食資助睡眠等持爾者。寶法師意。舉幾緣釋之耶。進云。寶法師釋云。依此論有三。一飲食。二睡眠。三等持。付之論文既云飲食資助睡眠等持。定可舉四種緣。依之光法師。釋此文云。一飲食。二資助。謂塗油等。三睡眠。四等持謂定如何。
答。寶法師意。論文云飲食資助。指飲食即云資助。得意故。唯舉此三緣歟。但於光法師一飲食。二資助。謂塗油等之釋者。任今論現文也。既為別師定判。更不可和會之。
問。異熟色根。離長養色根住可有耶。進云。光法師釋云。異熟色劣。無異熟生離所長養。付之異熟色根。其類是廣。何無離長養色根住之義哉。何況色界有情。初受生位。不可有能長養四緣。定知。彼位異熟色根。離長養色根住云事如何。
答。異熟色根微劣。必與長養色根。所護持故。無獨住義也。故今論云。長養相續。常能護持異熟相續。猶如外廓防援內城光法師釋此文云。異熟色劣。無異熟生離所長養。故恒長養護持異熟寶法師釋此文云。異熟必有長養加之正理論云。應知此中長養相續。常能護持異熟相續。猶如外廓防援內城。無異熟生離所長養婆沙論云。無異熟生眼離長養眼。如人重人。如墉重墉。長養防護異熟亦爾任此等定判。無異熟色根離長養色根住之義云事。甚分明也。但於色界有情。初受生位。不可有能長養四緣云難者。有色身位。必用資助。故色界有情。初受生位。可有資助緣也。故泰法師。問答此事云。問。識支一念身根初起如何。得有長養身根。答。一念根起。即有微風鼓擊。為眾具緣。故有長養身根而起。故下文言外四大為因。故得有聲。若初受報。無風擊者云何。迦延言欲色界眾生。定成就聲。
重難云。見寶法師解釋。云。依此論有三。一飲食。二睡眠。三等持。能長養緣中。全無舉資助。若依此師意者。色界有情。初受生位。更不可有能長養緣哉。答。資助一緣。可有多類之中。飲食者。且舉一類也。設雖寶法師意。飲食之外。可有資助緣也。
問。異熟長養眼根。可共發一念眼識耶。
答。可共發一念眼識也。兩方。若共發一念眼識者。異熟長養眼根。既各別也。何可共發一念眼識哉。是以。光法師餘處解釋中。明心心所於所依根有事定云異熟長養等眼別此釋無諍異郭長養眼根。可發各別眼識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解釋。云。異熟色劣無異熟生離所長養。若異熟眼根。必與長養眼根相雜住者。寧不共發一念眼識哉。
答。異熟色根微劣。必與長養色根。所護持故。無異熟眼根離長養眼根住。故異熟眼發眼識時。不相離長養眼根。必共發之也。故今論云。長養相續常能護持異熟相續。猶如外熟防援內城光法師釋此文云。異熟色劣。無異熟生離所長養故。恒長養護持長養色勝。有離異熟生。如無眼耳修得眼耳。故婆沙云。無異熟生眼離長養眼。如人重如人墉重墉長養防護異熟亦爾。然有長養眼離異熟生眼。如從無眼。得天眼者。寶法師釋此文云。異熟必有長養。自有長養而無異熟。如阿那律天眼。其阿那律肉眼先失。准正理。云。有所長養離異熟生。如修所得天眼天耳。准此。身在欲界修得天眼耳等。皆是唯長養也。無同地異熟故。即依今此光寶二師所引。正勘婆沙正理兩論現文。婆沙論云。問。頗唯有長養眼。無異熟生。或唯有異熟生眼。無長養耶。答。無異熟生眼離長養眼。如人重人。如墉重墉。長養防護異熟亦爾。然有長養眼離異熟生眼。如從無眼。得天眼者正理論云。應知。此中長養相續。常能護持異熟相續。猶如外郭防援內城。無異熟生離所長養。有所長養離異熟生。如修所行天眼天耳任此等定判。無異熟眼根離長養眼根住之旨。甚分明也。若異熟眼根。必與長養眼根被防護。共發一念眼識。亦必然也。故正理論云。異熟生眼離所長養。不能為依發生眼識。故生一識。是二功能加之見今論文云。眼根極微。有時一切皆是同分正理顯宗兩論之文。全亦同之。若無異熟長養眼根。共發一念眼識者。何可有有時一切皆是同分之義哉。異熟長養眼根。共發一念眼識云事。旁不可異求之。但於光法師餘處異熟長養等眼別之釋者。異熟眼根發眼識時。長養眼根。雖必共發之。長養眼根。發眼識時。異熟眼根。不必共發之。如彼起天眼通之時。生得眼根住彼同分也。故婆沙論(百五十)云。問。若爾天眼生得眼。二俱見色。云何不錯亂耶。答。天眼起時。生得眼住彼同分。故無有過。譬如餘識現在前時。雖不見色。而眼不斷。此亦如是。問。何故不俱見耶。答。以一身中無二識俱起。爾時識依天眼。不依生得眼故若爾。既有長養眼根。獨發眼識故。明心心所於所依根有事定云異熟長養等眼別。全無相違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長養眼離異熟生眼云。如從無眼得天眼者爾者。無眼人得天眼者。可通未至鉢羅奢佉位耶。答。不通未至鉢羅奢法位也。兩方。若通未至鉢羅奢佉位者。未至鉢羅奢佉位者。是胎中也。更不可得殊勝天眼通。是以見婆沙論(二十四)文。舉受支位云。此位或能令不相似有支相續若於胎中得天眼通者。受支以前位。何無不相似有支現起之義哉。若依之爾者。披發智論文。出成就此類眼根。非此類身根之句云。謂生欲界不得眼根。設得已失。得色界眼婆沙論(百四十九)中。釋此文云。不得眼根者。謂未至鉢羅奢佉位等此文無諍眼人得天眼者可通未至鉢羅奢佉位如何。
答。胎中是微劣位。無離染義。故無眼人。得天眼者。不可通未至鉢羅奢佉位。其旨即如一方疑難。何況見婆沙論(百二十二)文。述非成就現在善身表。亦非此無表之句云。謂處卵及住胎藏中若於胎中。有離染義者。豈不成就現在善身無表哉。此文意於胎中。不離染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婆沙論。不得眼根者。謂未至鉢羅奢佉位等之文者。會通此文。可有二義。或一義云。不得眼根者。意出未至鉢羅奢佉位。及生盲者。等言即等生盲者也。得色界眼者。謂由善習靜慮力故。色界眼根。依欲界身得。而不得彼界身根。無成就他界身故者。上等言所等生盲者。由善習靜慮力故。得色界眼根非謂未至鉢羅奢佉位即得天眼。何為相違哉或一義云。不得眼根者從未至鉢羅奢佉位。等不得眼根生盲者也所謂為是設得已失者。謂已得眼根。或自然壞。或遇緣壞。故失之類。從未至鉢羅奢佉位。等不得眼根生旨者。名不得眼根云也。是則為顯受生以來。不得眼根之義舉不得眼根之始云。未至鉢羅奢佉位等。非謂此位即得天眼也。
重難云。見光法師餘處定判。釋然此胎子乘宿所為順後受業。所趣難了之論文云。然此胎子乘宿所為順後受業。於三界五趣所趣難了泰法師餘處釋此論文云。然此胎子宿乘所為順後受業。三界五趣所趣難了若胎中死子生上二界者。寧無離染義哉加之婆沙論(百四十四)中出無學聖者。不成就男女二根之類云。及生欲界。或本不得。或已得而失若於胎中。不得無學果者。何可有男女二根。本來不得之義哉。答。於胎中不離染云事。道理如前。重成之也。但於光法師餘處於三界五趣所趣難了之釋者。正可云欲界五趣所趣難了。三界五趣者。言總意別也。泰法師釋會通同之。次於婆沙論。及生欲界或本不得之文者。有學位中。漸命終人。失男女二根之後。得無學果。望今所明無學果。云或本不得也。非謂胎中得無學果。婆沙論今文。更非相違哉。
問。非情數法。唯限等流性歟。答。唯限等流性也。兩方。若唯局等流性者。見光法師解釋。雖述非情數法。不通所長養之旨。未云唯限等流性。何嫌餘類哉。何況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非情數法。不限等流性。若依之爾者。以五類門。廣攝諸法盡。非情數法。唯可限等流性哉。
答。非情數法。非前業所感。故不可通異熟生。非無為法。故不可通不實事。同類因生故。不可通一剎那云事。其義必然。不及疑之。不通所長養。故光寶二師。委問答之。即光法師釋云。問。長養通非情不。解云。不通。難云。如穀麥等。雖無飲食。睡眠。等持所益。而有糞等資助所益。如何長養。不通非情。解云。若泛言長養。亦通非情。糞水等緣。能長養故。此中言長養者。唯是有情勝緣所益。外法非情。非勝緣益。不名長養寶法師釋云。問。外無情物。何故不說有長養耶。如穀麥等。答。長養對異熟說。內不異熟。說有長養。外無異熟。不說長養義。力能防異熟故。問。若有異熟。即說長養。心心所等亦有。異熟因何。不說有長養耶。答。色法可說長瘦令肥。心法無形。如何長養。就別義說。亦有長養任此等解釋。亦不通所長養故非情數法。唯限等流性云事。文理分明也。位於光法師所引。正理論說者。正見彼論文云。復有餘師此中異說。謂一切皆有實事。有實相故。除無為法。皆一剎那。速謝滅故。除初無漏心及助伴。餘有為法。皆是等流。十色少分。是所長養。十七少分。是異熟生。由此眼等五內色根。各有二種。謂所長養及異熟生。雖有餘三。而無別性義雜亂故。所以不說。餘皆准此。聲界有二。五識亦然。意意識三。色等亦爾。法界有四。除所長養以今此有餘師說。致其疑歟。此師意云。雖一切法。有實相故。皆有實事。除無為法。速謝滅故皆一剎那。然五類廢立。義無雜亂故猶存內五有熟養。聲無異熟生等之理。眼等五根。有所長養異熟生二。雖有餘等流性及有實事一剎那三。無別體性義雜亂故。所以不說。有此三類。餘法通局相。皆准此可思爰知。此師意。談其義勢許也。非謂非情數法。實通有實事及一剎那歟。
問。善惡色聲。可通所長養耶。答。不通所長養也。兩方。若通所長養者。披今論餘處文。述表唯等流性善惡色聲不通所長養。若依之爾者。今論中。或云。聲有等流及所長養。或判餘謂餘四色香味觸。皆通三種。有異熟生。有所長養。有等流性。廣明色聲通所長養之旨。設雖善惡色聲。何不通所長養哉。
答。善惡色聲者。身語表業也。故今論云。色界聲界。若善不善心力。等起身語表。攝是善不善。餘是無記而見今論餘處文。偈頌結表唯等流性。長行云應知有表唯是等流。身語表業。唯限等流性也。光法師釋此文。述身語表業不通所長養故云。無別勝緣故。非所長養此釋意云。身語表業。偏由能發心力起。彼能發心。既非能長養。故所發身語表業。非所長養但於今論色聲通所長養之文者。一依身中。相續不斷。無記色聲。非身語表業之類。不由別能發心力起。只是身中長養大種所發故。云色聲有所長養也。非謂善惡色聲通所長養。何舉今文。致疑難哉。
尋云。
問。論中明聲非異熟云。有說聲屬第三傳故光法師述此師義。作二義釋。爾者。初釋意。異熟大種能造聲界歟。進云。光法師初釋云。若相擊時。即便生聲。異熟大種能造聲界釋也。付之聲界既非異熟。異熟大種。何能造之哉。長養等流大種。如次可造長養等流聲。異熟大種。寧造何等聲哉。是以。論文說聲屬第三傳義。云從諸大種。緣擊發聲如次文者。異熟大種。唯有緣擊發聲義。不造聲界何況光法師述俱舍師破第三傳義云。大種造色。理實無定。此異熟大種所發之聲。既非異熟為是何等。若是長養。理應用彼長養大造。若是等流。理應用彼等流大造。有何所以異熟大造如何。
答。論中舉聲屬第三傳義故雖由彼生。而非異熟。謂從諸大種。緣擊發聲業為第一傳。從業生大種。為第二傳。從業所生大種生聲。為第三傳。故光法師初釋意。異熟大種。能造聲界得意也。即釋異熟大種能造聲界云。先有異熟大種獨住。若相擊時。即便生聲。不相擊時。但有大種此釋意云。先有異熟大種獨住。若相擊時。此大種便能造聲界異熟大種。可有相擊能造二義故也。但於聲界既非異熟。異熟大種。不可造之云難者。能造所造。其義無定。如彼無記大種能造善不善聲。有執受大種能造無執受聲等也。故正理論中。破第五傳義云。此說非理。豈不如從無記大種發善惡聲。從有執受。發無執受從身境界發耳境界。如是若從異熟大種。發非異熟。有何相違。是故。彼說定為非理次於從諸大種。緣擊發聲之論文者。先有異熟大種獨住。若相擊時。能造聲界故述異熟大種。緣擊發聲之旨也。全非簡能造之義。何為相違哉。次出俱舍師破第三傳義之釋者。論主意存第五傳義。破第三傳義。故俱舍師致此難破也。若存第三傳義之家。會通之趣。准前可思。
問。論中明聲非異熟云。有說聲屬第三傳故光法師述此師義。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現在世。可有獨住異熟大種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解云。先有異熟大種獨住。
付之四大種者。是能造性。現在必可有所造色。何判先有異熟大種獨住哉。是以。彼婆沙論處處之文或(百三十二)云。若成就現在大種。彼現在所造色耶。答。如是。設成就現在所造色。彼現在大種耶。答。如是。以非現在大種無果故。亦非現在所造色無因故或(百二十八)云。若成就大種彼所造色耶。答。諸成就大種。彼成就所造也任此等文。現在世無獨異熟大種如何。
答。論中舉聲屬第三傳義云。有說聲屬第三傳故。雖由彼生。而非異熟。謂從彼業生諸大種。從諸大種。緣擊發聲此師意云。業為第一傳。從業生大種。為第二傳。從業生大種發聲。為第三傳也。光法師就此師義。作二解釋。其中初釋云。先有異熟大種獨住。若相擊時。即便生聲。不相擊時。但有大種此釋意云。異熟生法。無有問斷。聲隨欲生。有問斷故。既有異熟大種獨住。若相擊時。即發生聲。不相擊時。但有異熟大種獨住乘此解釋。問。若爾。應有現在大種無所造色。答之云。許亦無失。引正理論第二十卷。解四大種所造色。非俱有因中云。謂有成就諸所造色。非四大種。或有成就能造大種非所造色之文為證云。准彼論文。故知。亦有成能造大。非所造色文意顯也。但於婆沙論。以非現在大種無果故。亦非現在所造色無因故之文者。光法師即引此文。問難之。作二解釋。會通之。初釋云。論意各別。無勞會釋。第二釋云或亦不相違。婆沙從多分說。若不爾者。如受戒時初念懸造未來世戒。豈得成彼未來戒耶也。次於婆沙論諸成就大種。彼成就所造色之文者。無成就大種全不成就所造色之類。故云爾也。非謂成就大種。必成就此大種果所造色故次下文云。有成就所造色。非大種。謂諸聖者。生無色界。舉成就所造色。全不成就大種之類。即此意也。
重難云。見光法師餘處定判。釋唯欲界繫。初剎那後所有無表。從過大生之論文。作三解釋之中。一具四大造諸念無表。即於此時。別有一具四大。造彼後念諸無表色云。第二釋意。會婆沙論以非現在大種無果故。亦非現在所造色無因故之文云。從多分說故。據造有對故。若言通無表者。論說亦非現在所造色無因故。豈有第二念現在所造無表。有間時能造大因。以此知。據有對說此釋意。無諍有對色。能造大種。無獨住義若爾。與今解釋。豈不相違也。答。欲界無表。能造大種。許有獨住之釋中。聲界能造大種。獨住有無可有二意也。餘處從多分說故之釋。同當卷。婆沙從多分說之意。聲界能造大種許有獨住。據造有對故之釋。聲界能造大種。不許獨住也。從多分說故。據造有對故者。各別解釋也。何以據造有對故之釋。混雜從多分說之義哉。
重難云。現在有對色。能造大種。必可有現在所造色。有獨住異熟大種云事。猶未散疑懷。若無分明證據者。甚以難信哉。答。勘泰法師釋。云。一具四大種。唯造一極微。故知。聲屬第三傳。造聲異熟四大。更不造餘異熟色香味觸。未發聲時。此異熟四大。任運恒起。而無造色。故發智云有成就四大不成就色也。若言聲異熟四大。更生餘四大發聲者。便有無窮過。若擊長養等流四大。別發聲者。自屬第四第五傳也現在世。有獨住異熟大種云事。此釋尤炳然也。光法師初釋。源從此起歟。觀同意解釋可為其潤色也。
重難云。泰法師釋。還招不審。披發智文或云。若成就大種。彼所造色耶。答諸成就大種。彼定成就所造色。有成就所造色非大種。謂諸聖者。生無色界或云。若成就現在大種。非現在所造色耶。答。如是。設成就現在所造色。彼現在大種耶。答如是任此等文。雖說成就大種。定成就所造色之旨。未見有成就四大。不成就造色之文。泰法師所引。其說在何處哉。答。泰法師釋。實有其疑。發智論中。全無所引之文。何況見光法師釋。云。撿尋婆沙上下論文。全無此說。有成就能造大種。非所造色發智論若有此文者。婆沙論何無此說哉。推之云。發智是展轉書寫之謬歟。可云正理也。
問。論中明聲非異熟云。有說。聲屬第三傳故光法師述此師義。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異熟大種能造聲界歟。進云。光法師第二釋云據緣生邊說聲第三。異熟大種不造聲界釋也。付之見今論文。說聲屬第三傳義云。謂從彼業生諸大種。從諸大種。緣擊發聲。業為第一傳。從業生大種。為第二傳。從業所生大種生聲為第三傳。爰知。異熟大種。能造聲界云事。若異熟大種不造聲所。長養等流大種。能造聲界者。與第四傳第五傳義。有何差異哉。
答。見光法師第二釋云。又解云。現在無有異熟大種。無所造色。前引婆沙。極分明故。既言以非現在大種無果故。故知。無有現大獨住。既言以非現在所造色無因故。故知。無有現所造色獨住此釋意云。婆沙論(百三十三)以非現在大種無果故。亦非現在所造色無因故之文。現在無諸大種獨住云事。甚分明也。若異熟大種能造聲界者。異熟生法。無有間斷。聲隨欲生。有間斷故。現在可有異熟大種獨住。而現在無諸大種獨住。故知。異熟大種不造聲界光法師即就此釋。自起問難云。問。若言此聲無先獨住異熟大造。是何大種。若謂此大種。聲有即有。聲無即無。應異熟色斷已更續。有違宗過。若謂即以造身根等異熟大造。一四大種。造二有對色。還有違宗。若謂造身根等。異熟大種為緣。擊發生聲。據緣義邊。說大第二。次復聲起。說聲第三。以實此聲隨其所應。長養等流大種所造。若作此解。雖無有失。何異第四第五傳家。既非用彼異熟大種何須別說第三傳耶思此問難意。業為第一傳從業生造身根等異熟大種。為第二傳從此異熟大種。為緣擊發生聲。為第三傳。理實此聲隨其所應長養等流大種所造。異熟大種。不造之故。故無異熟色斷已更續過。亦無一四大種造二有對色。過云也。但於異熟大種不造聲界。長養等流大種。能造聲界者。與第四傳第五傳義有何差異哉云難者。光法師。何異第四第五傳家之今問難。即此意也。自答此問云。解云。異熟大種。雖非親能造彼聲界。據緣生邊。說聲第三。亦無有失此釋意云。造身根等。異熟大種。雖非親能造彼聲界。據為緣擊發生聲之義邊。說聲為第三傳也此釋意。專依從諸大種。緣擊發聲之論文歟。理實此聲長養等流所造之方。雖同第四傳第二傳義。第四傳第五傳義。偏約能造大種生聲論之。不談望異熟大種為緣擊發生聲。說聲為第三傳之旨。故據緣生邊說聲。第三之釋意。異第四傳第五傳義也。
重難云。正理論中。救第三傳義云。豈不如從無記大種。發善惡聲。從有執受。發無執受。從身境界。發耳境界。如是若從異熟大種。發非異熟。有何相違。如此文者。第三傳義意。異熟大種。能造聲界依之光法師。述俱舍師破第三傳義云。大種造色。理實無定。此異熟大種。所發之聲。既非異熟。為是何等。若是長養。理應用彼長養大造。若是等流。理應用彼等流大造。有何所以。異熟大造。所破義意。存異熟大種。能造聲界定。致此難破。若所破義意云。異熟大種。唯有相擊發聲之義。不造聲界。長養等流大種能造聲界者。俱舍師今難破是立已成。更不可為能破哉。答。大種生聲。有擊發能造二義。故正理論。如是若從異熟大種。發非異熟之文。可含此二義。故光法師二釋意。何不可違正理論文也。
次於俱舍師破第三傳義之釋者。且就異熟大種能造聲界云初釋意。致此難破。故所破能破其義符順也。
私云。據緣生邊。說聲第三之釋意。未辨其深旨。造身根等。異熟大種所擊發聲。隨其所應。長養等流大種所造者。其能造長養等流大種。於此所造聲。亦有擊發哉。如此之事。頗為不審。而宗性自去七月上旬之比。依相似發心。遁栖息於本寺之月。忍祖師遺跡。卜閑居於當山之風之間。未對明師。據此愚矇。仍以書札。相尋聖禪擬講之處。彼返狀云。光法師第二解意。不許獨住異熟大種。異熟大種相續不斷法故。此相續異熟大種。可有相擊不相擊二時不同。若相擊時。雖為緣生聲。無獨住義故。不能造聲。長養等流大種。有間斷故。隨其所應與聲俱起。可能造之。其能造長養等流大種。與異熟大種。共可相擊發聲。其中異熟大種。相擊雖為疎能作因發聲。不為生等五因。長養等流大種。親擊發聲。可為生等五因也。重意云。異熟大種。不間斷法。聲問斷法故。若不間斷異熟大種。造間斷聲者。聲未發時。彼異熟大種。可獨住故。不許獨住異熟大種這釋意。造身根等異熟大種。相擊雖為疎緣發聲。一四大種不造多有對色。故不造聲界云也。所存之旨。如此而已。
弘長二年中冬十日於海住山十輪院記之。
沙門釋宗性
問。光法師。釋從諸大種緣擊發聲論文。作二解釋中。第二釋意云。據緣生邊說聲第三爾者。異熟大種。擊發聲時。不相離長養大種。共擊發之歟。答。共擊發之也兩方。若共擊發之者。異熟長養二類大種。既各別也。何可共擊發一聲哉。若異熟長養大種共擊發一聲者。以何故可名異熟大種所擊發生哉。何況光法師。餘處解釋中。異熟長養眼根可發各別眼識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異熟長養大種相雜不離。異熟大種。擊發聲時。不相離長養大種。豈不共擊發之哉。
答。異熟長養大種。相雜住故。異熟大種。擊發聲時。不相離長養大種。定可共擊發之。如彼異熟眼根。發眼識時。不相離長養眼根。共發此一念眼識。但於異熟長養大種。共擊發一聲者。以何故可名異熟大種所擊發聲哉。云難者。以實云之。異熟長養大種。雖共擊發一聲。為成聲屬第三傳義。望異熟大種所擊發邊。名異熟大種所擊發聲也。次於光法師餘處解釋中。異熟長養眼根。可發各別眼識云例難者。起天眼通之時。長養眼根。獨發眼識。異熟眼根。不發眼識故。明心心所於所依根有事定。云異熟長養等眼別也。全非遮異熟眼根。發眼識時。不相離長養眼根。共發此一念眼識故。更不可為相例之難。
重難云。若異熟長養大種。共擊發一聲者。二類大種相望。寧不為俱有因哉。答。二法同為同類等一因之時。得一等流等果。故所為俱有因也。而異熟長養大種。雖共擊發一聲同為能作因。得一增上果故。不可為俱有因。若同得一增上果同一果故。為俱有因云者。眼等五根。色等五境。為所依所緣。共發眼等五識之時。五根五境。豈可為俱有因哉。爰知。同一果故。為俱有因者。就二法同為同類等一因。得一等流等果論之云事。
問。正理論中。明聲非異熟云。有餘師說。聲非異熟。如何。異熟大種所生故。應許聲屬第四傳。或第五傳。故非異熟光法師約此文。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此師別為一解付之聲有等流及所長養者。性相之所定也。明知。長養大種造長養聲。等流大種造等流聲云事。若爾。第五傳師意。實亦可許第四傳義。何釋別為一解哉。
答。光法師。作二解釋中。初釋意。即存疑難趣。故光法師。釋聲屬第五傳義云。此師意說。長養大種造長養聲。等流四大。造等流聲。故許說有第四第五傳。聲非異熟。故非異熟大造。故不許有第三傳也。故正理述第二師解。云有餘師說。聲非異熟如何異熟大種所造故。應許聲屬第四傳或第五傳故非異熟。謂從業生異熟大種。從此傳生長養大種。此復傳生等流大種。長養大種。發長養聲。等流大種發等流聲初釋所存。其旨如此。而第二釋意云。見今論文。舉聲屬第五傳義云。有說。聲屬第五傳故。雖由彼生。而非異熟。謂彼業生異熟大種。從此傳生長養大種。此復傳生等流大種。此乃生聲。唯述等流大種生聲之理。不云長養大種生聲。故正理論。長養大種發長養聲之文。今論說。外別為一解。
重難云。長養聲定可長養大種所造。今論所說。第五傳義意。何不許長養大種生聲哉。
答。第二傳義意。聲界非異熟。故非異熟大種所造云許也。長養大種造長養聲云事。光法師二釋意。同可許之。而第二釋意。以實云之。長養大種。雖造長養聲。立第五傳義之日。且隱長養大種。造長養聲之門。顯談等流大種造等流聲之邊也。故光法師釋從此傳生長養大種之論文云。從此異熟邊。復有造身根等。長養大種。為第三傳既造身根等。長養大種故。非聲界能造之理。炳然也。加之婆沙論(百十八)中。明聲非異熟云。復有說者。聲屬第五傳。謂初業生異熟大種。異熟大種生長養大種。長養大種生等流大種。從此等流大種生聲。聲屬第五。故非異熟果此文亦述等流大種聲之旨。不云長養大種生聲也。而正理論中云。故應許聲屬第四傳。判長養大種發長養聲。顯許第四傳義。明說長養大種發長養聲。故對今論。此復傳生等流大種此乃生聲之文釋。又解此師別為一解也。
重難云。光法師第二釋意。今論所說。第五傳義意。實許長養大種造長養聲云者。與初釋意。有何差異哉。答。第五傳義意。長養大種造長養聲云事。光法師二釋意。雖同許之。而釋意云。理亦應許有第四傳。而不說者。略而不說。或可影顯。或長養聲。雖於一處而有間絕。若據一身諸支節中。輪環不絕。說非異熟。其理稍隱。故不說之。若等流轉。有全間斷。說非異熟。於理稍顯。偏約此明。論文亦可說有第四傳義第二釋意。以實云之。長養大種。雖造長養聲。立第五傳義之家。正不顯說第四傳相云也。
重難云。第二釋意。今論所說。第五傳義意。實許長養大種造長養聲云者。有何故論文不說此旨哉。答。立第五傳義之源。為成聲非異熟也。而長養聲。一依身中。相續不斷。非異熟義。頗以難顯。等流聲界一依身中。有全間斷。非異熟義。其相甚明。故偏約此說。聲非異熟義。不云長養大種造聲也。寄或長養聲雖於一處而有間絕等之釋意可思之歟。
問。今論文云。若爾。身受從業所生大種生故。應非異熟爾者。光法師意。破何師義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此論雖有兩說。論主意。存後師破初師云付之。依光法師釋。披今論現文。舉第三傳第五傳二師說畢。致此難破明知。二師說俱破之云事。依之寶法師釋云。俱舍破兩師。故於第二說後破也。若爾光法師解釋。似不順論文如何。
答。見今論能破文云。若爾。身受從業所生大種生故。應非異熟。若受如聲。便違正理既以異熟身識相應受。緣業所生大種起。雖第三傳傳。而是異熟。為所例致難破故。思能破意趣。破第三傳義之旨。甚分明也。故光法師釋此云。此論雖有兩說。論主意。存後師。破初師云若說此聲從業所生大種生起屬第三傳故。非異熟者。身識相應受。從業所生大種生故。謂業為第一傳。異熟大種為第二傳。由此大種生身受。為第三傳。身受同聲。俱第三傳。應非異熟。若受如聲非異熟者。便違正理。以宗說受通異熟故泰法師釋此文云。論主破前第三傳。若爾。身識相應受。緣業所生異熟大種。觸入生故。身受亦是第三傳。故應非異熟。若身識相應受。如聲非異熟。便違薩婆多正理也兩師定判。其意是同。定知。深探論主所存云事。何況正理論中。舉第三傳義云。雖由業感。而非異熟以聲起在第三傳故。謂從彼業生諸大種。從諸大種。緣擊發聲畢。乘之致若爾身受因業所生大種發故。應非異熟之難。救之云。此難不然。非諸身受皆因大種。及因業生。大種所發。亦非一切皆是異熟。然諸身受。亦非業所生大種。而得生故。謂身受起。要假身觸身識等緣。由此亦緣外大種起。非要待業所感大生。於理無違。故通異熟。還即成第三傳義。故元瑜法師釋正理問難文云。身受亦依異熟大種所發。屬第三傳。應非異熟。謂有身受由覺異熟生大種境故發以正理難答。按俱舍能破云。第三傳義云事。亦炳然也。加之光法師引正理論救。述俱舍師破畢云。初師既破。後師還立泰法師引正理。論全文畢云。世親論主破第三傳。存第五傳。正理論師救第三傳。成立第四第五。總立聲屬第三第四第五傳諸師一同之釋。誰可畢求之哉。但於今論中。舉第三傳第五傳二師說畢。致此難破云難者。一相先舉二師異說。還破初師。存後師義。有何相違哉。次於寶法師解釋者。既背此等文理。存光法師釋之時。更不可依用之。
重難云。就今論文有疑。異熟等五根。色香味觸四境。業所生大種所造雖第三傳。而是異熟。以之為例難。可破第三傳義。何煩以異熟身識相應受緣業所生大種起。為例難破之哉。答。元瑜(述文記五)法師。釋正理論。若爾身受因業所生大種發故。應非異熟之文。問答此事云。問。此中何故不舉眼等為難。解云。眼等相續起義非例。聲身受間斷。故舉為難准此釋可思之。就中雖可異熟眼等五根。色等四境。亦為所例身識相應受。以為所例。其難既足。何可悉舉之致難破哉。
問。正理論文云。豈不如從無記大種發善惡聲。爾者。光法師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正理論救第三傳付之。依光法師解釋。披正理論現文。上述聲屬第五傳義云。有餘師說。聲非異熟。如何異熟大種所生。長養大種發長養聲。等流大種發等流聲。下乘此師義。難此說非理。豈不如從無記大種。發善惡聲。從有執受。發無執受。從身境界發耳境界。如是若從異熟大種。發非異熟。有何相違。是故彼說定為非理。文相起盡。無諍破第五傳義依之寶法師釋云。正理破後師若爾。光法師釋尤似難思如何。
答。第三傳家。難成立者。異熟大種。發非異熟聲之義也。故第五傳家。不許此義。異熟大種。不能發聲。長養大種。發長養聲。等流大種發等流聲而正理論中。難此義云。此說非理。豈不如從無記大種。發善惡聲。從有執受。發無執受。從身境界發耳境界。如是若從異熟大種。發非異熟。有何相違是故彼說。定為非理。述異熟大種。發非異熟聲。無其相違之旨。故還為成立第三傳義。故光法師得此深意云。又正理論救第三傳云。引豈不如從無記大種發善惡聲等之文也。重意云。翻光法師既破初師。後師還立之釋思之。後師既破。初師還立。故以正理論中。破第五傳義之文釋救第三傳。尤有其謂歟。但於寶法師解釋者。正理論今文。破第五傳義。得其面之旨。光法師意。自本所存。故寶法師釋。全非相違也。
問。今論文云。若爾。身受從業所生大種生。故應非異熟爾者。寶法師意。破何師義耶。進云。寶法師釋去。俱舍破兩師付之依寶法師釋。思能破文意。以異熟身識相應受。緣業所生大種起。雖第三傳。而是異熟為所例破聲屬第三傳。故非異熟之義何釋兼破第五傳義哉。是以光法師釋云。此論雖有兩說。論主意存後師。破初師云。若爾。寶法師師釋。甚以難思如何。
答。見今論文。舉第三傳第五傳二師說畢云。若爾。身受從業所生大種生故。應非異熟。若受如聲便違正理既述二師說畢。致此難破。故任論文相順云。俱舍破兩師也。故披寶法師解釋。或云。又詳論意。正理破後師。俱舍破兩師。正理存前師故。於前師後破。俱舍破兩師故。於第二說後破也。及身受之難。正破前師。亦兼後師。欲存聲異熟故或云。又證緣擊發非是造義故知。第二師義。違婆沙正義。由此正理論破而不立。第一師義。不違婆沙。論主意不許故。兩師同破。許聲是異熟生故按此等解釋旨趣。論主意。存聲通異熟。故第五傳義。兼為所破然而正破第三傳義。故以異熟身識相應受。緣業所生大種起雖第三傳。而是異熟。為所例致難破。全非相違。但於光法師解釋者。人師異釋也。不可知會之。
重難見今論文。偈頌結聲無異熟生。長行述聲有等流及所長養。無異熟生。所以者何。隨欲轉故。俱無置傳說之言。明知。論主意。即存此義云事。寶法師得何證據。釋論主意。存聲通異熟之義哉。
答。今論中。明聲無異熟生義。雖不置傳說之言。若爾身受等之難。第三傳第五傳二師義俱破之得意故論主意。存聲通異熟之義准知也。若有論主意。存聲通異熟之文者。光法師何釋此論雖有兩說論主意。存後師哉。
問。寶法師依正理論意。可許聲屬第四傳第五傳義耶。答。可許第四傳第五傳義也。兩方。若許之者。見寶法師定判。正理破後師以知不許第四傳第五傳義云事。若依之爾者。寶法師解釋中。述正理論意云。異熟長養等流大種。皆能發聲。非唯異熟如此釋者。可許第四傳第五傳義如何。
答。正理論意。會今論。若爾。身受從業所生大種生故。應非異熟。若受如聲便違正理之難。存第三傳義。故述異熟大種發非異熟聲。遁其例難之旨成立第三傳義。畢之上可許第四傳第五傳義也。故寶法師云。然正理論意。異熟長養等流大種。皆能發聲。非唯異熟。泰法師釋正理論師救第三傳。成立第四第五。總立聲屬第三第四第五傳。即此意也。但於正理破後師之釋者。不許第三傳義。唯存第四傳第五傳邊之家。正理論師。今破不許之專存第三傳義之上。兼可許第四第五傳邊也。
問。論中明聲非異熟云。有說聲屬第五傳故爾者。寶法師依今此第五傳義意可許長養大種造聲界耶。答。可許長養大種造聲界義也。兩方。若許此義者。論中舉聲屬第五傳義云。謂彼業生異熟大種。從此傳生長養大種。此復傳生等流大種。此乃生聲如此文者。長養大種。不造聲界何況寶法師難第五傳義。或引婆沙論(百二十七)評家總說此聲一切身支大種所造現見此等舉身掉動故之文云。准此論文。既舉身掉動。因何異熟長養。不掉動耶。若亦掉動。因何相擊。不生聲耶。要須傳生等流大種或引婆沙論應作是說。生欲色界。有情身中四大種。在一身內。有相擊者便發生聲。不相擊者。即無聲起。雖一身中。必有聲界。非諸身分皆遍發聲之文云。准此因何。異熟長養。無相擊時。要須傳生等流大種第五傳義意。許長養大種造聲界義者。豈可致此難哉。若依之爾者。長養聲定可長養大種所造。設雖第五傳義意。何不許長養大種造聲界義哉。
答。第五傳義意。兼許第四傳邊。故可云長養大種造長養聲也。故正理論中。明聲非異熟云。有餘師說。聲非異熟如何。異熟大種所生故。應許聲屬第四傳或第五傳。故非異熟。謂從業生異熟大種。從此傳生長養大種。此復傳生等流大種。長養大種發長養聲。等流大種發等流聲寶法師意。寧可背正理論說哉。凡寶法師意。聲屬第三傳第五傳者。是相擊發聲之義非能造所造之門存也。故見寶法師解釋。或云然正理論意。異熟長養等流大種。皆能發聲。非唯異熟。此是擊發生聲非是造義。諸德多將此論存後師釋。及擊發生以為造者。竝不得論意。若謂後師為正。因何異熟大種。相擊不發於聲。唯等流大種。擊發生聲或云。又證緣擊發聲。非是造義。故知。第二師義。違婆沙正義。由此正理論。破而不立。第一師義。不違婆沙。論主意不許故。兩師是破。許聲是異熟生故。又諸德多說聲屬第三傳異熟大種。造長養等流聲。此亦非理。若以造義。名為第三者。造餘異熟色等。亦是從業生大種。大種造色等。亦是第三。應非異熟。又若異熟大種。能造聲者。此造聲大種。若如餘異熟色相續在身。即聲無而有大種即違婆沙一百三十二云。若成就現在大種。彼現成所造色耶。答。如是設成就現在所造色。彼現在大種耶。答。如是設成就現在所造色。彼現在大種耶。答。如是。以非現在大種無果故(已上論文)若聲無而有大種。此即大種無其果也。若此異熟大種。隨聲有無。此即如聲間斷。應非異熟按此等解釋意。聲屬第三傳第五傳者。是相擊發聲之義。非能造所造之門。故依以非現在大種無果故之文。任如聲間斷。應非異熟之理。第三傳義等者。異熟大種不造聲界。據擊發邊。說聲第三故重結釋云。准上道理。一切聲皆無異熟大種造也。長養大種造等流色。道定共戒。定長養大造故。長養四大造長養聲。等流四大造等流聲無文證。二互相造故。一切業聲。皆是等流。等流大造。非餘造故既云長養四大造長養聲。故第五傳義意。許長養大種造聲界義云事。必然也。但於今論等流大種此乃生聲之文者。且顯第五傳相。非簡第四傳邊。次於寶法師二段解釋者。據相擊發聲邊。施設第三傳第五傳義。得意之時。第五傳義意。何不許異熟長養大種擊發生聲哉難也。非約能造所造之門致此難破。疑難之趣。不辨釋意歟。
問。寶法師意。長養大種。能造聲界歟。答。能造聲界也。兩方。若能造聲界者。寶法師餘處(二十二)解釋中。引正理論擊異熟生長養大種。引等流性風大種生。鼓動齒唇。舌齶差別。由此勢力。引起未來顯名句文造色自性之文云。准上論文。異熟大種長養大種。唯是擊鼓。不是造聲。唯等流大種造業聲如此釋者。長養大種不造聲界若依之爾者。長養聲。定可長養大種所造。設雖寶法師意。何不存此義哉。
答。聲界既通所長養。故長養大種。能造長養云事。道理必然也。故正理論中。明聲屬第五傳義云。長養大種。發長養聲。等流大種。發等流聲寶法師意寧可背正理論說哉。何況見寶法師解釋。云。長養大種造等流色。道定共戒。定長養大種造故。長養四大造長養聲。等流四大造等流聲。無文證。二互相造。故一切業聲。皆是等流。等流大造。非餘造故寶法師意存長養大種能造聲界之義云事。此釋亦分明也。但於寶法師餘處解釋者。長養大種能造聲界者。唯造長養聲。無造等流聲。而正理論文云。發語風者。謂有別風。是欲為先。展轉所引發。語心起所令增盛。生後臍處。流轉衝喉。擊異熟生長養大種。引等流性風大種生。述語表業聲。是等流性故。異熟長養大種。雖相擊發不能造之。唯等流大種。能造此聲之旨。故寶法師引此文。釋准上論文。異熟大種。長養大種。唯是擊鼓。不是造聲。唯等流大種造業體也。此釋既順文理。何浪致其疑哉。
去仁治元年窮冬之候。於東大寺尊勝院被行俱會三十講之時。良忠法師對聖禪法師。致此問難。此事頗雖非指不審。思出往事之次。右筆記之而已。
問。寶法師依正理論意。無表色能造大種。可許獨住義耶。答。不許獨住義也。兩方。若許獨住義者。寶法師餘處十三解釋中。依正理論說。無表色能造大種。無獨住義之旨釋成。若依之爾者。披寶法師解釋。就有人所引正理論第二十卷。謂有成就諸所造色。非四大種。或有成就能造大種非所造色之文。問。若成就造無表業大種。而不成就無表色者。豈非現在大種無果耶。答。據無對色說。不據有對造色說。若不爾者。即違現在大種必有果也。造色必有因。四大必有果同世者。據有對色。如此釋者。正理論意。無表色。能造大種。可許獨住義如何。
答。勘寶法師餘處解釋。引正理論。謂欲界所繫初念無表。與能生大種。俱時而生。此大種生已。能為一切未來自相續無表生因之文為證。述准此即是此前能生初念無表。大種能乃一切未來自相續無表色生因。無表生因即是造義。如光法師初釋。成欲界初後念無表。一四大種所造之旨。故無表色能造大種無所造色。獨住之義。不許之也。但於寶法師此據無對色說。不據有對造色說之釋者。欲界初後念無表。一四大種所造故。以實云之。無表色能造大種。雖無所造色。獨住之義。初念無表現在前位。以彼能造大種。望其所造未來無表。見之有成就能造大種。非所造色之義。故正理論。或有成就能造大種。非所造色之文。據無對造色說會也。故光法師餘處欲界初後念無。一四大種所造之初釋意。會正理論。今文云。言有成能造非所造色者。此據初念造後無表。初念定成彼能造大。故言有成就能造大種。爾時雖造未來無表。由未成故。故言非所造色寶法師當卷解釋。准之可思也。
問婆沙論意。聲通異熟者。可有何過耶。
進云。婆沙論云。應離三界染時方斷。
付之無色界中。無有聲界。設雖聲通異熟。何有應離三界染時方斷之義哉。是以。眼等色觸二境。雖通異熟。全無離三界染時。方斷之義。如何。
答。見婆沙論文。述諸聲非異熟果。有九箇異說之中。第六有說云。復有說者。離初靜慮染時。語表便斷。若是異熟者。應離三界染時方斷此釋意云。離初靜慮染時。一切語表。皆斷盡之。於上三靜盧。所起語表。隨能發心初靜慮攝故。離初靜慮染。第九無間道位。緣縛斷故。方斷之也。而異熟生法。無有生他地容現在前義故。聲若道異熟者。於上三靜慮所起語表。即上三靜慮攝。離欲色二界染時。應方斷之三界者。一點判也。可云二界而已。是則禪那院珍海已講之義趣也。彼婆沙論抄出中。被記此旨可引見之。

(寫本云)

  弘長二年(壬戌)極月五日(申時)於海住山十輪院抄之了去後七月二十二日始此清書至窮冬天今日今時終其微功論義之數依過百條結集之次分之兩帖少僧宗性不圖離別本寺不期移住當山以降自秋初乃冬季長夜之眠彌深臨老衰添耄氣長日之勤悉怠就中羊腸風冷白雪常降龜首水結紫毫稍滯然而被引多年餘執記錄俱舍問端捧此所生惠業奉資。春日大明神之法樂依此修學善因必遂上生兜率天之願望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法印權大僧都宗性
(年齡六十一)(夏四十九)
大永二年極月二十六日依為每月講脇論義連之書寫功了為當座闕處據之任愚筆時時染墨間定有訛謬可繁多加後見人為佛法傳持令直之每每不厭耻辱畜一札事偏寄微學拙者志也仰者垂哀納。
南無三世覺母大聖文殊師利菩薩
法師。與定。(生年二十五)

俱舍論第二卷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