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第八卷抄下 輸入者 黃紹亮 問題 問。論中明身異想異識住云。如人一分天爾者一分天者。唯限欲界天歟。 問。論中明身異想一識住云。如梵眾天。謂卻初起。是第二識住爾者。初靜慮三天相望論身異義歟。 問。論中答梵眾何處。曾見梵王問。舉三師說。爾者。論主正義意。如何釋之耶。 問。正理論中。明身一想異識住。解契經極光天中。有時諸天同共集會其身有異。光明並同文。舉二師說。爾者。第二師意。如何釋之耶。 問。以識蘊可為七識住體耶。 問。論中述第四靜慮不立識住云。謂諸異生求入無想爾者。今此說可為正義耶。 問。寶法師所引正理論中。述上代師資相承說云。若處具有見修所斷及無斷識立識住名此義意。會以有頂天例欲界人天應名識住之難。作二解釋。爾者初師意。如何釋之耶。 問。寶法師所引正理論中。述上代師資相承云。若處具有見修所斷及無斷識立識住名此義意。會以有頂天例欲界人天應名識住之難。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寶法師意。九有情居可經說耶。 問。論中述立四識住云。識所依著名識住故爾者以與識同時受想二蘊。為所著義可有耶。 問。立四識住。必由同時相望歟。 問。入無想滅盡二定位。色行二蘊。可為識住體耶。 問。今論意。由所依所著義立四識住。爾者正理論意。許此義歟。 問。論文云。餘契經言。於識食中。有喜有染。有喜染故。識住其中。識所乘御爾者。唯緣識蘊。生喜染義可有耶。 問。七識住中。可許中有耶。 問。四識住中。可許中有耶。 問。胎卵等四生人俱可入聖耶。 問。寶法師意。卵生人可作輪王耶。 問。光法師意。鬼趣不受卵濕二生。故如何釋之耶。 問。正理論意。一具四大種所造色。必可為俱有因耶。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判四生多少。舉二師異說。爾者初師意。如何釋之耶。 問。大眾部意。可許中有耶。 問。上座部意。可許中有耶。 問。論主意。可存像色實有義耶。 問。有宗意。可存像色實有義耶。 問。初靜慮上中下三品善業。通感三品異熟果歟。 問。今論所引嗢陀南伽陀中云。總集眾聖賢。四靜慮各十爾者。光法師意。今此十賢聖中。可舉現般聖者耶。 問。今論所引嗢陀南伽陀中云。總集眾聖賢。四靜慮各十爾者。光法師意。今此十賢聖中。可舉阿羅漢果聖者耶。 問。光法師依宗輪論意。經部宗出世時代。如何釋之耶。 當卷二十九條。上下合六十三條。 俱舍論第八卷抄下 問。論中明身異想異識住云。如人一分天爾者。一分天者。唯限欲界天歟。進云。今論云。一分天者。謂欲界天。及初靜慮。除劫初起付之為叶今論文。披婆沙論說。或(百三十七)云一分天。謂欲界天。或(百七十三)述初識住唯欲界繫故。但依未至定滅。任此等文。一分天者。唯限欲界天之旨分明也。加之見品類足論文云。初識住七智知。除類滅道智若一分天言通色界天者。初識住能智中。何可除類智哉。 答。廣披諸論意。尋第二識住相。品類足論云。謂有色有情。身異想一。如梵眾天。劫初時是第二識住婆沙論(百三十七)云。有色有情。身異想一。如梵眾天。謂彼初起。是第二識住此等本論中。明第二識住。但取初靜慮劫初起時。故初靜慮除劫初起。後時可初識住云事自明也。故今論中。述初識住。云一分天者。謂欲界天。及初靜慮。除劫初起。道理尤可然也。正理論文。顯宗論說。全亦同之。諸論一同之說。誰可疑之哉。但於婆沙論一分天。謂欲界天之文者。光法師會之云。一分天言。理通初定。以初定天一分初識住攝。一分第二識住攝。以不定故。是故不言。欲界六天。全初識住。以決定故。故彼論說。即彼論解第二識住。但取初定劫初起時。不取後時。故不相違次於婆沙論初識住。唯欲界繫故。但依未至定滅之文者。光法師會之云。又言初識住未至定滅者。據全分說。初定一分。以與第二識住合斷。非全分故。故略不言次於品類足論初論住七智知。除類滅道智之文者。光法師會之云品類足文。初識住。亦應言類智品。還據全說。不約小分此等處處違文。光法師悉會通之。後學更不可致劬勞歟。 問。論中明身異想一識住。如梵眾天。謂劫初起。是第二識住爾者。初靜慮三天相望論身異義歟。 答。當處相望論身異義也。兩方。若三天相望論身異義者。第二靜慮三天相望。其身可異。何云身一哉。是以。光法師述梵輔梵眾當處相望身亦有異。初靜慮中。當處相望。論身異義判。若依之爾者。論中明第二識住身異義云。大梵王身。其量高廣。容貌威德。言語光明。衣冠等事。一一皆與梵眾不同。故名身異如此文者。初靜慮三天相望論身異義如何。 答。於初靜慮明身異義。當處相望。論其相也。故光法師釋有色有情。身一想異。如極光淨天。是第三識住之論文云。言身一者。無異因感。其身是同。故言身一。若望同地三天。上下相望。其身亦異。而言身一。當處相望。故正理二十二云。彼天中無有表業等為因所感差別身形。故言身一。即形顯等。同處諸天相無別義第二靜慮名為身一。即是當處相望論之。准彼思之。於初靜慮。名為身異。當處相望論之云事必然也。但於今論大梵王身其量高廣等之文者。光法師會此文云。言身異者。梵王梵眾其身各異故名身異。此文且以大梵對梵眾。明身異梵輔梵眾當處相望。身亦有異。故顯宗十二云。言身異者。初靜慮中。有表無表尋伺。多識為因感身。有差別故。 重難云。自本當處相望。論身一異者。設雖一往。何論中以大梵王。望梵眾明身異義哉。是以。於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異天相望。假不論身一異哉。 答。梵王梵眾。王臣相雜。一處而住。故異天相望。旦論身異義也。第二靜慮第三靜慮。全無此義。故假不明三天相望論身一異之義也。故惠暉法師釋之。以梵輔與大梵同一地攝。臣主相依。勝劣有殊。故言身異。二定三定各別地。無背臣主。自地論之。即名不別也。 問。論中答梵眾何處曾見梵王問。舉三師說。爾者。論主正義意。如何釋之耶。進云。今論云。是故梵眾即住自天憶念此生前所受事付之披今論所引契經文云。我等曾見如是有情。長壽久住。乃至起願。如何當令諸餘有情生我同分。於彼正起此心願時。我等便生彼同分內任此經文。梵眾未下生前。曾見梵王。知其心願見。是以。正理論中。述此義意云。復能了達眾下生前。獨有梵王。及心所願如何。 答。正理論中。委明此義意云。應說梵眾即住自天。曾見梵王。極光淨沒。初受生時。曾見彼故。謂諸梵眾。初下生時。見大梵王威光赫烈。雖懷敬慕欲往親承。威神所逼。未果前詣。於茲荏苒。還致多時。後勵專誠。預近瞻仰到已皆作是念言。我等曾見。乃至廣說。謂彼近見大梵王時。便能憶知先所見事。復能了達眾下生前獨有梵王。及心所願此文意。謂諸梵眾從極光淨天沒。初生梵眾天之時。見大梵五威光赫烈。雖懷敬慕欲往親承。威神所逼。不果其志。遂經多時。後勵專誠。新近瞻仰之時。便能憶知初受生時。先所見事。契經中說曾見梵王了。後起宿住通了達梵眾事。下生前大梵王獨居。起當令諸有情生我同分內內心願(為言)非謂在極光淨天之時。曾見梵王了達心願。故契經我等曾見。如是有情長壽久住。乃至起願之文。正理論復能了達眾下生前。獨有梵王及心所願之說。全無相違也。 重難云。見圓暉法師釋云。謂大梵王。於劫初時獨一而住。更無侍衛。遂發願言。云何當今諸餘有情生我同分。時極光淨天。見已悲愍。從處彼沒。生為梵眾此釋無爭。在極光淨天。曾見梵王。知其所願如何。 答。諸梵眾極光淨天之時。見大梵王獨一而住。知起當令諸餘有情生我同分內內心願更非所疑。今所論者。契經中云。梵眾曾見梵王。知起此心願者。指住自天見知之也(為言)故圓暉法師釋。更無所背也。 問。正理論中。明身一想異識住。解契經極光天中。有時諸天。同共集會。其身有異。光明並同文。舉二師說爾者。第二師意。如何釋之耶。進云。正理論(二十二)有說梵眾名極光天付之。極光淨天者。第二靜慮天云事。經論通滿之說。大小常途之談也。何云梵眾名極光淨哉。 答。以極光淨天。名身一想異識住者。諸經諸論之說是同。大乘小乘之義無替。故正理論(二十二)云。有色有情。身一想異如極光淨天。是第三識住○彼天中無有表業等所感差別身形。故言身一。即形顯等。同處諸天相無別義而契經云極光天中。其身有異之文。致相違故。會之有二說中。第二師有說。梵眾名極光淨天。有妙光明勝下天故此師意云。既說其身有異。故當初靜慮天。可非第二靜慮極光淨天。爰知。初靜慮梵眾天中。有妙光明。勝下欲界諸天光明。故且與極光淨名(為言)。 問。以識蘊可為七識住體耶。答。可為七識住體。付之識所樂住。名七識住。而以識望識之時。不可有樂住之義。何可以識蘊為七識住體哉。是以。今論中云四識住當知四蘊。任當知四蘊唯自地以識蘊不為四識住體如何。 答。今論中明七識住相云。謂彼所繫五蘊四蘊如其所應。是名識住光法師釋此文云。若欲色所繫五蘊為體。若無色所繫四蘊為體。如其所應。有情數法。識於其中樂住著。故是名識住寶法師釋此文云。謂欲色界繫五蘊為所住。三無色中四蘊為識所住。此中說識於處總樂住故。兼取識也。非如四識住唯四蘊也正理論(二十二)云。謂彼所繫五蘊四蘊。識於其中。未住著故顯宗論(十二)文。全亦同之。加之。婆沙論(百三十七)中。釋初識住相。識住謂彼所繫色受想行識解無色界識住相云。識住者。謂彼所繫。受想行識。雜心論云。方便思惟空入。空正受故○說空處入。空處入。成就者。得成就彼地四蘊是名第五識住任此等定判。以識蘊為七識住體云事。甚分明也。但於以識望識之時。不可有樂住之義之難者。於生處所攝異熟五蘊。不別分析。總生喜染之時。緣五蘊義邊。名七識住。故識樂住識之義可有也。故光法師釋雖有是說。而於生處所攝五蘊中。不別分析。總生喜染之論文云。於契經中。雖有此說。而於生處所攝五蘊中。不別分析。總生喜染。緣識義邊。名識食。緣五蘊義邊。名七識住次於以識住蘊不為四識住體之例難者。立七識住。由與識為因為果。展轉相資。識隨樂住之義前後念識相望之時。有此義故。以識立為七識住體。立四識住。由與識俱行親近和合。能為助伴之義。以識望識無此義。故以識不為四住體也。故光法師解又法與識可俱時生為識良田。可立識住。識蘊不爾。故非識住論文。釋四蘊與識可俱時生為識良田。可立識住。無識與識俱時而生。故識望識非是識住畢。引婆沙論(百七十七)云。謂若有法識所乘御。與識俱行。親近和合。立四識住。識望於識。無如是事。故不立在四識住中。若法與識為因為果。展轉相資。立七識住。識望於識。有如是事。是故立在七識住中正理論(二十二)云。若法與識互為因果。識樂隨轉。立七識住。若法與識可俱時生能為助伴。立四識住。故所承師。咸作是說。由所化者稟性不同故。說七四識住差別顯宗論(十二)說。其意同也。 問。論中述第四靜慮不立識住云。謂諸異生求入無想爾者。今此說。可為正義耶。 答。可為正義也。兩方。若為正義者。寶法師釋此文云。准此論文。豈可第四靜慮三天異生。皆悉愛慕無想異熟處耶。應非正義如此釋意。可不正義若依之爾者。此義既叶道理。何可為不正義哉。 答。第四靜慮心恒求出。謂諸異生。求入無想者。不限今論意。正理(二十二)顯宗(十二)兩論之文。全亦同之。加之婆沙論(百三十七)云。第四靜慮。樂遷動故。識不安住。謂諸異生。或樂入無色。或樂入無想雜心論云。餘第四禪。或求無色。或求淨居。或求無想。故識不樂住此等諸論之中。同述第四靜慮異生。求入無想之旨。豈併為不正義哉。何況案道理。第四靜慮外法異生。豈無求入無想之義哉。旁思此事。以今此謂諸異生求入無想之說。可為正義也。但於寶法師應非正義之釋者。第四靜慮內法異生。不可進樂無想異熟。故就彼類。且作一往釋歟。 問。寶法師所引正理論(二十二)中。述上代師資相承說云。若處具有見修所斷及無漏識。立識住名此義意。會以有頂天例欲界人天應名識住之難。作二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正理論云。欲界無定。可就所依說有無漏。然有頂天是定地攝。應依自性說彼有無。由自性無。故非識住付之於欲界中。雖無無漏識。有起無漏識之所依身。故立識住者。北洲有情。無起無漏識。不可立識住哉。 答。北洲有情。不起無漏識。故於彼洲中雖無起無漏識之所依身。同是人趣攝故。以少從多。立為識住也。 問。寶法師所引正理論(二十十)中。述上代師資相承說云。若處具有見修所斷及無識。立識住名此義意。會以有頂天例欲界人天。應名識住之難。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正理論云。或非有頂補特伽羅。一所依中。具三種識。欲界善處。補特伽羅。一所依中。容具三識。故不應以有頂為例付之。一所依身中。不具見修所斷及無漏三種識。故於有頂天。不立識住者。於下三靜慮。亦不可立識住。異生不具無漏識。聖者不具見所斷識故也如何。 答。此師意。若處具有見修所斷及無漏識。立識住名之時。下三靜慮。互有見修所斷及無漏三種識。故可立識住之義。必然也。今就欲界無無漏識。難豈不欲界人及六天無無漏識。應非識住。若言能作無漏所依。則有頂天應名識住之時。答此難以欲界人天。望有頂天。明其差異。有頂天有情。一所依身中。都無具見修所斷及無漏三種識之類。故不立識住。欲界人天有情。一所依身中。容有具此三種識之類。故立為識住也(為言)重意云。就其地中無無漏識之處。具此三種識之時。所依身有無沙汰。所出來也。下三靜慮自本其處有此三種識。故不中為疑也。 問。寶法師意。九有情居可經說耶。進云。寶法師釋云。九有情居非經所說付之七識住既是經說也。九有情居。何非經說哉。是以。見婆沙論(百三十七)文云。九有情居者。如契經說若爾者。九有情居。非經所說之釋。豈不違此文哉。 答。披今論前後文。上明七識住。云契經中說。有色有情身異想異。如人一分天。是第一識住。述契經中說七識住畢。云如是分別七識住已。因茲復說九有情居。因契經中說七識住。論家加有頂無想二天有情為九有情居下解四識住云前所引經說七識住。復有餘經說四識住。亦顯四識住餘契經所說。明知。九有情居非契經說云事。加之。正理論(二十二)中。明七識住云此七生處。是識住體。若廣分別。應隨契經。述九有情居。云如是解釋七識住已。因茲復辨九有情居。解四識住云因七識住已辨有情居。餘契經中。復說四識住顯宗論(十二)文。全亦同之。此等論判。其意大同今論所說。故寶法師。九有情居非經所說。因釋經中說七識住。故便釋也之釋。非無依憑歟。但於婆沙論九有情居者。如契經說之文者。寶法師定判。向今論文所釋也。非謂契經中總不說九有情居。全無相違也。 或人會婆沙論九有情居者如契經說之文云。契經中。雖不別說九有情居。七識住既契經說。故因七識住所釋。出九有情居。亦云契經說歟。 私難此義云。勘婆沙論(百三十九)說云。謂契經說四識住七識住九有情居如此文者。契經中說。七識住外別說九有情居。 文永五年(戊辰)中冬一日(申時)於東大寺知足院草菴。勘大乘義章。第八云。九眾生居。如經中說存寶法師定判之日。會此解釋。准前趣可思之。 問。論中述立四識住云。識所依著。名識住故爾者。以與識同時受想二蘊。為所著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與識同時受想二蘊。是極相鄰近法也。何可有為所著義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立四識住云。此自地自身。有漏四蘊。是識所依是識所著如此釋者。以與識同時受想二蘊。為所著義可有如何。 答。披今論餘處(二十六)文。云俗智除自品。總緣一切法。心品現起之時。不緣同時相應法。故以與識同時受想二蘊。為所著義。全不可有也。但於光法師釋者。由所依所著之義。總以色等四蘊。立四識住之時。所依之義。廣互同時色等四蘊。所著之義。狹限同時色行二蘊。故引合之。云此自地自身。有漏四蘊。是識所依是識所著也。非謂以與識同時受想二蘊為所著境也。 問。立四識住。必由同時相望歟。答。必由同時相望也。兩方。若必由同時相望者。光法師釋由所依所著義。立四識住云。所著謂識所著境。通俱不俱。引識起故此釋無爭。立四識住。不必由同時相望。若依之爾者。勘泰法師釋。云由識住據同時相依住如何。 答。與識同時色等四蘊。與識親近。和合由藉。能為助伴。立四識住故。必由同時相望云事。道理必然也。若通由前後相望者。何不以識立識住哉。故今論云。又法與識可俱時生為識良田。可立識住。識蘊不爾。故非識住光法師解此文。釋四蘊與識可俱時生為識良田。可立識住。無識與識俱時而生。故識望識非是識住了。引婆沙論(百三十七)謂若有法識所乘御。與識俱行。親近和合。立四識住。識望於識。無如是事。故不立在四識住中之文。成立四識住。必由同時相望之旨。寶法師釋此文云。明四種法必俱時也。識與識無俱時理。故非識住泰法師釋此文云。以此文證。四識住據同時相依住。七識住據前後相緣住也加之。見正理論(三十二)一段之文。或云。現在色等。附近於識。與識俱生。名識隨住。定無有識俱生。故不應言識隨識住或云。我所稟宗。作如是說。若法與識可俱時生。識所乘御。如人船理。此法可說識住非餘或云。若法與識可俱時生。能為助伴。立四識住顯宗論說。大亦同之。任此等定判。立四識住。必由同時相望之旨。甚分明也。但於光法師所著謂識所著境。通俱不俱之釋者。立四識住。專雖由與識俱行。親近和合之義。識所著境。與識為助伴。令引識起。通三世故。為顯此義。云通俱不俱也。非謂立四識住通由異時相望歟。 重難云。立四識住。必由是時相望云事。猶難思。勘正理論(十二七)文云。今謂世尊所說識所住。唯色等四。不言識者。由但色等於三時中與續有識為助伴故。謂唯色等。與識俱生。過未亦能為識助伴。令續有識生死馳流。識則不爾。故非識住。且眼等根。及俱色等。與俱生識。為所依依。已滅未生。但為識境。是故色蘊。於三時中。望續有識。能為助伴。現在受等。與識俱生。為俱有因。一分與識。同緣一境。有助伴用。已滅未生。但為識境。是故受等。亦於三時。望續有識。能為助伴顯宗論(十二)說。全亦同之。此文意。過未色等四蘊。與現在識為所緣境。故望現在識。名四識住如何。 答。此文意。述立四識住之門。色等四蘊。名為識住。識蘊不名識住之由。現在色蘊。與俱生識。為所依依。有助伴用。現在受等三蘊。與俱生識為俱有因。助伴用。過未色等四蘊。與現在識。為所緣境。有助伴用。故色等四蘊。於過去現在未來三時中。望續有識。能為助伴。過未識蘊。為現在識境。故望續有識。雖少有助伴用。二識不俱起。故於現在中。全無助伴用。故色等四蘊。立為識住。識蘊不立為識住也(為言)故正理論(二十二)次下文云。識雖過未。望續有識。少有助伴。而俱生中。全無助力。不俱起故。色等望識。具二助能。識唯去來。故非識住顯宗論(十二)說。全亦同之。此等文意。非謂過未色等四蘊。望現在識。名四識住。何為立四識住。不必由同時相望云難哉。 重難云。若爾。由何故過未色等四蘊。名四識住哉。 答。過未色等四蘊。與現在色等四蘊。由種類同故。亦名四識住也。故正理論(二十二)云。自身色等。雖在未來。與識疏遠。而於現在。與續有識。極相親近。由種類同。亦名識住。如現在世異心無心兩位。自身色行二蘊顯宗論(十二)說。全以同之。 問入無相滅盡二定位。色行二蘊。可為識住體歟。答。可為識住體也。兩方。若為識住體者二無心定位。識無現起。彼位色行二蘊。何可為識住體哉。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解釋云。或無心時。現在二蘊。亦名識住如何。 答。入無想滅盡二定位。被障彼二定力。雖識不現起。若二定不現起者。識起可住。故彼位色行二蘊。同識住相故。可為識住體。故光法師釋云。設起異地心。或無心時。現在二蘊。亦名識住。同識住相故。謂同分識。餘緣闕故不生。非此不能生也此釋亦非無其依憑。正理論(二十二)云。謂如現起不同分心。及無心位。色行二蘊。雖非現在同分識依。而不失於二識住相。住彼相故。設於爾時。起同分識。定能為住。餘緣礙故。識暫不生。非彼爾時無識住相婆沙論(百三十七)云。問。生欲界。起色無色無漏心。現在前。現在二蘊。是識住不。答。應言是識住。問。無同分識。於中心住。云何名識住。答。得識住相故。謂同分識。餘緣故不生。非此不能生。故亦名識住。如泉池側置象馬魚師子等口。以為注道。水不行時。非此為障。水若行者。為作所依。雖水不行。亦名注道。彼亦如是。 問。今論意。由所依所著義。立四識住。爾者。正理論意。許此意歟。進云。正理論中。不許此義付之今論中。由所依所著義。立四識住。既存深理趣。正理論意。何不許此義哉。何況。正理論意。由所依依義。立識住與所依所著義。有何差異哉。 答。今論意。由所依義立四識住者。識與色等四蘊。親由藉義也。即以色等四蘊。為識所依之義。故正理論師破之。受等三蘊。心識可為所依。識以受等三蘊。不可為所依云也。故正理論(二十二)云。非於俱起受等蘊中有識所依。彼依識故住。若所依識不依彼。如何可說彼為識住寶法師釋此文云。若以所依義。釋識住者。識不依彼受等法。故如何受等。是識住耶由所著義。立四識住者。為識所緣之義也。即為識所緣境。令引識起之義故。正理論師破之。與識俱生。受等三蘊。非識所緣。由所著義。不可立四識住云也。故正理論(二十二)云。又非所緣。同一境故。俱生受等。非所取故寶法師釋此文云。二所緣義。以受等法。復非所緣。如此中破正理論中。破今論說之趣頗雖委細。大概如此。但正理論意。由所依之義。立識住者。就初識住云爾也。所謂隨色住者。色蘊之中。眼等五根為所依。色等五境。但為依。故合之云所依依也。故正理論(二十二)云。且眼等根。及俱色等。與俱生識為所依依與今論所依義。其意遙別也。 問。論文云。餘契經言。於識食中。有喜有染。有喜染故。識住其中。識所乘御爾者。唯緣識蘊生喜染義可有耶。進云。論文云。不別分析。總生喜染。無此義付之。意識廣緣總別諸境。可有唯緣識蘊別生喜染之義。何釋不別分析總生喜染哉。 答。契經中說。於識食中。有喜染故。識住識食中。又說七識住五蘊為體之意。於生處所攝異熟五蘊中。不別分析。總生喜染之時。緣識義邊。名為識食。緣五蘊義邊。名七識住也(為言)故光法師釋雖有是說而於生處所攝蘊中不別分析總生喜染之論文。於契經中。雖有是說。而於生處所攝五蘊中。不別分析。總生喜染。緣識義邊名識食。緣五蘊義邊名七識住但於意識廣緣總別諸境。可有唯緣蘊別生喜染之義之難者。且就契經中說識住識食中。并說七識住五蘊為體之廢立。云不別分析。總生喜染也。總而云之。意識廣緣總別諸境故。唯緣過未識蘊。別生喜染之義邊。更非所遮。故疑難之趣。亦無相違也。 重難云。論中非只述總生喜染。即亦簡非獨說識。光法師釋此文云。非獨說識別生喜染名為所住任此定判。不可有唯緣識蘊別生喜染之義如何。答。此文就契經說相。如此釋也。理實云之。意識唯緣過未識蘊。別生喜染之類可有也。 又尋云。意識唯緣過未識蘊。別生喜染之類。七識住中。可攝之耶。答。契經中明七識住。雖說意識總緣生處所攝異熟五蘊樂住之旨。盡理談之。意識唯緣過未識蘊。別生喜染之類。七識住中。可攝之也。 問。七識住中。可攝中有耶。答。不攝中有也。兩方。若攝中有者。中有無有樂住之義。七識住中。不可攝之。若依之爾者。今論中以七識住。望四識住。作四句時。出四識住非七種住之句。云謂諸惡處。第四靜慮。及有頂中。除識餘蘊。無舉中有。若七識住中。不攝中有者。今此句中。何不舉中有哉。 答。今論中。明七識住相云。復說若處餘處有情。心樂來止。若至於此。不更求出。說名識住正理(二十二)顯宗(十二)兩論之說。全同今論文。加之婆沙論(百三十七)云。有說。若處識所樂住。立為識住雜心論云。若識於彼樂住。故說識住中有是生方便。故諸有情。無心樂住。又至中有。速樂生有。心恒求出。故七識住中。不攝中有也。是以。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三十七)中。以七識住。望九有情居。明相續云九攝七。九有情居攝七識住判。而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二十二)文。既言生已名有情居。知有情居不攝中有。又諸中有。非久所居。故諸有情。不樂安住。又必應爾。由本論說。為顯生處。立有情居。九有情居。不攝中有定。若七識住中。攝中有者。豈無七識住非九有情居之類哉。但於今論中出四識住非七識住之句。無舉中有之難者。今論等中。於七識住四識住。不論中有攝不攝。故且就現文所舉。七識住四識住體。作四句故。四識住非七識住之句中。不舉中有也。是則非盡理之談歟。 重難云。光法師引婆沙論(百二十)四生自性。唯限異熟。亦通長養之二說了云。婆沙二說。前說為正。以四生五趣相攝中。云四生攝五趣。非五趣攝四生不攝者何。所謂中有。若不爾者。應更說言不攝長養。若言五趣亦通長養。無斯過者。此救不然。婆沙正義。五趣體性。唯是異熟若如此相攝之文者。非盡理之談者。何以今此四生五趣相攝之文。為證據。四生自性。唯限異熟。不通長養之說。判為正哉。 答。明五趣體。述有情非中有之旨者。諸論一同之說。實盡理之談。故以今論所引施設足論。四生攝五趣。非五趣攝四生。不攝者何。所謂中有云文為證據。四生自性。唯限異熟不通長養之說。判為正也。今論等中。釋七識住四識住相。不論中有攝不攝。故以七識住望四識住作四句之文。非盡理之談云也。 問。四識住中。可攝中有耶。答。可攝中有也。兩方。若攝中有者。見光法師所此正理論(二十二)文。云既言生已名有情居故知有情居不攝中有。九有情居。不攝中有定。而婆沙論(百三十七)中。以四識住望九有情居。作四句時。出四識住非九有情居之句。云謂地獄傍生鬼界無想天所不攝廣果色受想行。無舉中有四蘊。光法師釋。其意同之。若四識住中。攝中有者。今此句中。何不舉中有哉。若依之爾者。今論中。述四識住當知四蘊唯自他。無簡中有。以知。可攝之云事如何。 答。今論中。明四識住相云謂隨次第有漏四蘊。又此唯在自地非餘。識所依著名識住故。由識所依所著之義。立四識住。而以中有四蘊。望識蘊之時。既有所依所著之義。故四識住中。尤可攝中有四蘊也。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二十二)中。云又自地中。唯有情數。唯自相續。立為識住。非非情數他相續中識。隨樂住如自相續。釋四識住體。委悉簡法之中。不出中有四蘊也。但於婆沙論中。出四識住非九有情居之句。無舉中有四蘊之難者。婆沙論中。於四識住七識住九有情居不論中有攝不攝。故且就現文所舉四識住九有情居體作四句。故四識住非九有情居之句中。不舉中有四蘊也。是則非盡理之談歟。 重難云。婆沙論中。實於四識住七識住九有情居。不論中有攝不攝。故今會通之趣。且可許之。光法師引正理論說。述九有情居不攝中有之旨了。四識住非九有情居之句中。何不舉中有四蘊哉。 答。光法師且任婆沙論文。以九有情居。望四蘊住。作四句故。四識住非九有情居之句中。不舉中有四蘊也。 尋云。見圓暉法師釋。以七識住望四識住。作四句時。出四識住非七識住之句云。謂三惡趣。第四靜慮。及有頂天。中有受等四蘊。以四蘊故。是四識住。惡趣等故。非七識住如此釋者。四識住非七識住之句中。舉中有四蘊如何。 答。及有頂天。中有受等四蘊者。移今論及有頂中除識餘蘊之文故。可訓及有頂天中。有受等四蘊也。中有不可得意。論文無舉中有。移之圓暉釋。不可舉中有故也。 問。胎卵等四生人。俱可入聖耶。進云。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二十二)云。此四生人。皆可得聖付之。卵濕生類性。多愚癡也。何可入聖哉。是以。見婆沙論(百八十六)說。正性定聚二生少分。謂胎生化生若四生人。俱入聖者。正定聚寧不通卵濕二生哉。 答。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二十二)云。此四生人。皆可得聖。得聖無受卵濕二生以聖皆欣殊勝智見。卵濕生類。性多愚癡顯宗論(十二)說。全亦同之。婆沙論(百二十)云。四生有情。皆受生已。容得聖法。得聖法已。必更不受卵濕二生任此等論判。四生之人。俱可入聖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卵濕生類。性多愚癡也之難者。卵濕二生。專是傍生類所受生故。性多愚癡者。從彼而說也。人趣之中。希受卵濕二生。是非分事。其性聰慧。非愚癡故。可入聖也。故袒在理論此四生人。皆可得聖等之文了云。今詳人卵濕生。不多愚癡。作金輪王。及能得聖。此從多分次於婆沙論正性定聚二生少分。謂胎生化生之文者。入聖之後。不受卵濕二生。故云爾也。更非相違。 問。寶法師意。卵生人可作輪王耶。進云。寶法師釋云。作金輪王付之見今論等文。不云卵生人作輪王。寶法師得何證據。釋卵生人作金輪王哉。何況。今論餘處中。明入胎等知不知相。述及卵恒無知。卵生之者。入胎等三位。皆恒無正知定。而准前三種入胎。謂輪王二佛之理。輪王是入位正知人也。若許卵生人作金輪王者。何判及卵恒無知哉。 答。寶法師引正理論(二十二)此四生人。皆可得聖。得聖無受卵濕二生。以聖皆欣殊勝智見。卵濕生類。性多愚癡之文云。今詳。人卵濕生。不多愚癡。作金輪王及能得聖。此從多分卵生人作輪王云事。此釋甚分明也。凡案道理。卵濕二生。專是傍生類。所受生故。雖性多愚癡。人趣之中。希受卵濕二生。是非分事。其性聰慧。非愚癡故。諸論之中。許入聖義。至作輪王。何可疑之哉。何況。曼馱多王。雖為濕生。作金輪王。卵生人作金輪王。准彼可知之。但於今論餘處及卵恒無知之文者。就性多愚癡。傍生類所受卵生云爾也。非遮人趣所受卵生之中。有入胎正知之類歟。 問。光法師意。鬼趣不受卵濕二生。故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之云。卵濕生類。性多愚癡鬼多點慧。故非卵濕付之。世羅鄔波世羅。雖卵生證阿羅漢果。曼馱多王雖濕生。為金輪王。此等之類。其性非愚癡。何釋卵濕生類。性多愚癡哉。 答。卵濕二生等。是傍生類所受生故。性多愚癡也。鬼多點惠非愚癡故。不受卵濕二生釋。尤有其謂。恐非指疑歟。但於世羅鄔波世羅。雖卵生證阿羅漢果。曼馱多王雖濕生。為輪王云難者。人趣之中。希受卵濕二生。是非分事。故還聰慧非愚癡也。何等傍生類。性多愚癡。為疑難哉。 問。正理論意。一具四大種所造色。必可為俱有因耶。答。不必為俱有因也。兩方。若必為俱有因者。披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二十二)文云。毘婆沙師說。化生者。造色多故。死無遺形。大種多者。死非頓滅。即由此義可以證知一四大種生多造色若許一具四大種。生多有對色造色者。彼有對造色。不可為俱有因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二十二)所引正理論中。述七支相望展轉力生。同一果故。唯從一具四大種生。散此相違。故依異大。散無表七支相望。不為俱有因。故非一具四大種所造。爰知。一具四大種所造色。必可為俱有因云事如何。 答。正理論意。一具四大種所造色。不必為俱有因也。光法師餘處。別解脫戒。初後念無表。一具四大種所造云釋意。由時別故。雖不為俱有因。其性無礙。不殺生戒等。同一種類無表故。一具四大種所造也。故光法師餘處(十三)釋之云。以無礙故。可言造多。由時別故。非互果故。非俱有因正理論意。何不存此義哉何況。見正理論餘處(三十五)文。云唯欲界繫。初剎那後。所有無表。從過大生。謂欲界所繫。初念無表。與能生大種。俱時而生。此大種生已能為一切未未來自相續無表生因此與初剎那無表。俱滅已第二念等無表生時。一切皆是前過去大所造此過大種為後後念無表所依。能引發故。專順別解脫戒初後念無表。一具四大種所造云釋。故寶法師餘處(十三)引此文了云。准此即是此前能生初念無表大種。能為一切未來自相續無表色生因。無表生因即是造義故正理論意。一具四大種所造無表色中。有不為俱有因之類云事炳色也。但於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七支相望。展轉力生。同一果故等之文者。定生無表。雖七支各別。同一果法。為俱有因。故一具四大種所造也。散無表非只七支各別。不為俱有因故。非一具四大種所造(為言)全不遮不殺生戒等。同一種類無表。雖不為俱有因。一具四大種所造歟。抑於光法師引正理論一四大種。生多造色之文者。且述婆沙論不正義意也。以實云之。正理論意。不存此義歟。 重難云。光法師引正理論此文云正理論雖作此說。非婆沙正義。故婆沙一百二十七云。引合婆沙一段之文畢云。婆沙評家。既取前師一四大種。但造一色。故知。造色多者。殛無遺形。是不正義寶法師引正理婆沙兩論之文了云。今詳。正理不以婆沙評家為正。若作俱舍師破。汝難此釋。違婆沙正義也任此等解釋。正理論意。存一具四大種造多有對色之義如何。 答。一具四大種造多有對色者。所造有對色。何不為俱有因哉。若許為俱有因者。便可違對法宗義。故雖正理論意。實不可許此義也。但於光寶兩師之釋者。且就正理論現文云爾歟(已上相承義也)。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判四生多少。舉二師異說。爾者。初師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有說。濕生現見多故付之五趣之中。三趣少分。及二趣全。一切中有。皆是化生也。於四生內。論其多少之時。尤可云化生多也。是以。披今論文云。於四生內。何者最多。唯化生婆沙論(百二十)中。述評家義云。如是說者。化生最廣此等之說。既叶道理。濕生最多之師義。豈不背文理哉。 答。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二十二)初師說云。有說濕生現見多故。設有肉等聚。廣無邊下越三輪。上過五淨。容遍其量。頓變為蟲。是故濕生多餘三種。此師意。就四生本有。論其多少之時。以肉聚無邊頓變為蟲之義。且云濕生多也。若合中有云之者。此師意。可云化生多。本有濕生之者。中有化生故也。若爾。與今論說。并婆沙論評家義。遂無相違歟。故寶法師會正理論二說云。今評。若通中有。即化生多。若說本有。即濕生多。兩說無違。 問。大眾部意。可許中有耶。答。本宗末計。其義相替歟。兩方。若許中有者。光法師釋有餘部說。從死至生。處容間絕。故無中有之論文云。准宗輪論。大眾部等說無中有寶法師。圓暉法師。解此文同大眾部等計之旨。明知。大眾部意。不許中有云事。 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有說趣體亦通善染之論文云。大眾部等說而論中此義云。若爾。中有亦應是趣。有說意。通此難云。不爾趣義不相應故。趣謂所往。不可說中有是所往。即於死處。而受生故准此難答思之。大眾部意可許中有如何。 答。於大眾部中。本末宗義。其意相替歟。若就本宗同義云之者。不可許中有。故宗輪論中。明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本宗同義云都無中有慈恩大師釋此文云。設遠時處。死此生彼。既無中間。隔前滅。後即生故。今不說別有中有故光寶圓暉等諸師。當卷之內處處之中。數述大眾部等說無中有之旨。最叶宗輪論說也。若就末宗異義論之者。可有許中有之義。故宗輪論中。舉此四部末宗異義了云。諸如是等。末宗所執。展轉差別。有無量門末宗中有無量異義其異義中。豈無許中有之類哉。故淄洲大師破要集大眾等四部。都無中有釋云。其大眾等論文。不說定無中有。而云菩薩入胎作白象形。准此即似立於中有。故要集說。無其准定准此解釋。推今論說云趣謂所往。不可說言中有是所往。即於死處。而受生故。依末宗義。致此會通歟。若爾。當卷上下之文。述大眾部本末宗義。故非相違也。 問。上座部意。可許中有耶。答。本宗末計其義相替也。兩方。若許中有者。泰法師釋有餘部說。從死至生處容間絕。故無中有之論文云。有餘上座部師等說。從死至生處容間絕。故無中有。此釋無諍。上座部意。不許中有若依之爾者。宗輪論中。述本上座部。本宗同義。舉謂諸菩薩。猶是異生等八義畢云。餘所執多同說一切有部而有部意。既談中有。同彼上座部。豈不許中有哉。 答。慈恩大師釋唯識論有義生時。亦有轉識。彼中有必起潤生煩惱故之文云。上座部勘有無中有無何得說言中有必起潤生煩惱耶。本計無中有。末計有故而遍覺三藏。普遇諸部之學者。研其宗義。慈恩大師親入三藏之門室。稟其相傳。解釋之所定。誰不為指南哉。定知。泰法師述上座部意。不許中有之旨。就彼部本計。云爾者。但於宗輪論。餘所執多同說一切有部之文者。聊簡彼論一段之文。上明說一切有部本宗同義。云唯欲色界定有中有了。下判末宗異義其類無邊。其末宗異義。無邊之中。定可有不許中有之義。而次下文舉。雪山部本宗同義八義之外。同說一切有部本末宗義故□□□□□中。末宗不許中有之義哉。故宗輪論文。全無相違也(此事為法相宗論義可見彼抄也)。 尋云。有部之中。有不許中有之義云事。有正所見哉。答。 問。論主意。可存像色實有義耶。進云。今論云像實有不成。不存像色實有之義也付之。像色是眼根所見。眼識所緣也。何非實有哉。若非實有者。五識豈緣非現量法哉。若亦像色非實有故。還見本質色者。本質色非眼根所對。眼識所緣。如何可還見之哉。 答。見今論文。本頌結像實有不成。長行以鏡像同處。二像同處。影光同處。近遠別見之四故。破像色實有之義也。所謂云於一處鏡色及像。並見現前。二色不應同處並。有依異大故者。第一約鏡像同處破之。又陜水上。兩岸色形。同處一時。俱現二像。居兩岸者。互見分明。曾無一處並見二色。不應謂此二色俱生者。第二約二像同處破之。又影與光。未嘗同處。然曾見鏡懸置影中。光像顯然。現於鏡面。不應於此謂二並生者。第三約影光同處破之。或言一處無二並者。鏡面月像。謂之為二。近遠別思。如觀井水。若有並生。如何別見者。第四約近遠別見破之也以此四故。破實有像色體。依鏡等緣。從本質生云義了。結成故知。諸像於理實無。論主意。不存像色實有之義云事。甚分明也。故光法師釋云。於此頌中。既破像實明知。論主以經部義破。雖復意破異部無中有。亦兼顯說一切有部像色非實泰法師釋云。今論主依大乘及經部破。二色不應同處並有。依異大因。故果色不并有。但有鏡色。無像色也但於像色是眼根所見。眼識所緣也云難者。眼根正所見。眼識正所緣。是本質色。非像色故。不可違眼識緣現量境之理。故今論中述經部義。云然諸因緣。和合勢力。令如是見。以諸法性功能差別難可思議。此文意云。本質鏡等。因緣和合之勢力故。雖謂有像色現令如是見。像色是非有。似有現故。非實見之。實見之時。還見本質。以諸法性。功能差別。難思議故。雖向像色。還見本量也(為言)。 問。有宗意。可存像色實有義耶。進云。顯宗論。像既可見。故知實有付之由本質鏡等。同緣和合勢力。於鏡面等。非有似有。像色現也。何云實有色哉。若云像色寶有者。論主所付。鏡像同處。二像同處。影光同處。近遠別見之四難。如何可會之哉。何況。見正理論餘處(三十四)文。述故像定應唯顯為體。像色唯顯色攝。非形色攝定。若像色實有者。寧非形色攝哉。加之。勘寶法師餘處(一末)解釋云。像色非二十種攝既非二十種攝。知假立色云事如何。 答。像色是眼根所見。眼識所緣。現量境界。故有宗意。存實有色也。故顯宗論(十三)中。問復如何知像體實有。答之云。由像不越實有相故。謂若不越眼等識境。皆是實有。後當成立。像既可見。故知實有。又像有時而可得故。此若無者。應一切時定不可得。或時常可得。若謂有時可不可得由所得緣合不合者。是則應如餘有為法於緣合位。實有義也。又像能遮餘色生故謂像能礙餘像色生。於自所居。障餘生故。又無分別識所緣故。謂五識身所緣境界。實有極成。然像既通眼識所得。故知實有。若法隨具如前相者。當知。彼法實有極成。此像既然。故知實有婆沙論中。問水鏡等中所有影像。為是實有。非實有耶。答之云。阿毘達磨諸論師言。此是實有。是眼所見。眼識所緣。色處攝故。如是緣水鏡等。及人面等。有影像生。非不實有。所生影像。能為所緣。生覺念故任此等文理。有宗意。存像色實有之義云事。甚分明也。但於論主所付之四難者。顯宗論(十三)中。一一會之。先會鏡像同處之難云。此非定因。同處壁光俱可取故。雖壁光色異大為依。而於一時同處可取。不可亦撥在壁光無。由此例如。鏡像俱有。故故所說。非遣像因此文意云。雖壁與光色。異大種為依。於一時中。同處可取。俱實有也。雖鏡與像色。同處俱有。不可云像色是非實有。(為言)又云。又鏡像色。俱有對故。必不同處。如何乃說一處鏡像並見現前。若言處異不可得者。如壁光色處。雖不同而可同取。謂彼像色。極清妙故。不能掩蔽所餘諸色。由鏡與像最極相鄰。起增上慢。謂同處取。如雲母等與所隔色。若極相鄰。使謂同處。又如光壁雖處有殊。以極相鄰謂為同處此文意云。鏡與像色。俱有對法故。必非同處。而像色極清妙。不能掩蔽所餘諸色。故鏡與像色。極相鄰近。便謂同處。實非同處(為言)次會二像同處之難云。此亦非是證。像無因緣和合差別如是見故。謂一水上。非一像生。清妙處鄰。不相掩蔽。見緣合者。則能見之。若闕見緣。則不能見。若都無像。所見是何。應同餘處都無見理。如於一處壽畫為文。向光背光。有見不見。豈不同見。則無有體此文意云。水上像色。極清妙故。雖處鄰近。不相掩蔽。見緣合者。同時能見之。不見緣合。則不能見之。極鄰近故。謂為同處。實非同處(為言)次會影光同處之難云。此亦非理。非所許故。謂懸二鏡。置影光中。所現二像。非實光影。如色彼觸不可得故。若爾。明了所見是何。謂隨壁等光影二質。於二鏡面。有不相違光影像起。非光影色。如有情像體非有情。故光影像。體非光影。雖同處現。而不相違此文意云。鏡中所現。光影二像。非實光影。故雖同處現。而不相違(為言)次會近遠別見之難云。亦非證因。二像生故所以者何。空界。月像。同依鏡等。而發生故。謂空界色。與彼月輪。次第安布。近遠差別。是見依像處差別因。空界與月輪。於鏡等上。各能生像。由所生像與質相同故。見與依處似差別此文意云。空界色與月輪。同於鏡色。現影像時。彼所現影像。與本質相同故。本質遠者。影像遠見。本質近者。影像近見也(為言)彼論頌中。云由謂如是得遮上二難。云非光二像生遮下二難也。正理論等。述其意雖同之。彼論文廣。顯宗論說約故。抄之略彼也。次於正理論餘處。故像定應唯顯為體之文者。眼根所見故。可顯色攝。觸不能了。非形色攝也。次於寶法師餘處。像色非二十種攝之釋者。二十種色者。就本質色論之。故云爾也。設雖非二十種色攝。何定非實有色哉。如彼空一顯色。非二十種色攝。是實有色也。 重難云。勘寶法師餘處釋云。或即彼本色攝。青等像即入青等攝。不可將其本色顯難於像色。障光生等。釋影色故。形顯分者。差別說像色。即是顯收。若從本質。亦通形攝。此明像故。不可以本形為難如此釋者。像色可通形色攝豈不違正理論說哉。 答。若以影像色。從本質色者。可二十種色攝。即可云顯色像顯色攝。形色影像形色攝也。寶法師若從本質。亦通形攝之釋。述此意也。若本質色。與影像色。別說之時。亦影像色。是顯色攝。非形色攝。故不可違正理論說。故寶法師餘處釋云。正理有文。言顯色者。像本別說。 問。初靜慮上中下三品善業。通感三品異熟果歟。答。通感三品異熟果也。兩方。若通感三品異熟果者。上三靜慮上中下三品善業。如次感三品異熟果。無有通感之義。初靜慮上中下三品善業。准例可同。何況。披光法師解釋云。或造上品因。生大梵處。或造中品因。生梵輔處。或造上品因。生梵眾處寶法師所引正理論(二十一)中云。即梵輔天上品繫業。招大梵果任此等定判。初靜慮上中下三品善業。如次感三品異熟果。不許通感之義若依之爾者。勘婆沙論說。述初靜慮上中下三品善業。通感三品異熟果之旨如何。 答。初靜慮善業。感無別異異熟果。故上中下三品善業。通感三品異熟果也。故婆沙論(二十)云。復次有三品善引初靜慮無別異眾同分業。隨由一品生初靜慮。既生彼已。隨其所應。受彼三品無別異善法異熟果。今論餘處(二十八)中。明中間靜慮云。此定能招大梵處果。多修習者。為大梵故光法師釋此文云。若多修習。為大梵王。不多修習。便為梵輔。同一處故泰法師釋此文云。此定能招大梵王果。多修習者。為大梵王。若不多修。便為梵輔此等釋意。初靜慮上品善業。感梵輔天異熟果。故初靜慮三品善業。通感三品異熟果云事必然也。但於上三靜慮上中下三品善業。如次感三品異熟果。無有通感之義云例難者。上三靜慮善業。感有別異異熟果。故上中下三品善業。如次感三品異熟果。全無通感之義也。故婆沙論(二十)中問答此事云。問。何故初靜慮三品善業。受無別異異熟果。上三靜慮三品善業。受有別異異熟果耶。答。初靜慮中。有眾有主。雜亂而住。上三靜慮無此事。故有餘師說。初靜慮中。有尋有伺。有諸識身。及起自他身語表業。上三靜慮無此事故。此文意顯也。次於光法師解釋者。以初靜慮上中下三品善業。一相配釋三品異熟果也。理實論之。上中下三品善業。通感三品異熟果可云也。寶法師所引正理論文。准之可會歟。 重尋云。初靜慮上中下三品善業。通感三品異熟果者。通引滿二果歟。 答。可通引滿二果也。故見婆沙論(二十)文。云有三品善引初靜慮無別異眾同分業。隨由一品生初靜慮者。初靜慮上中下三品引業中。由隨一引業。生初靜慮三天中何天受彼引果(為言)故引業感無別異異熟果之旨分明也。下云既生彼已。隨其所應。受彼三品無別異善法異熟果者。由上中下三品中隨一引業。生初靜慮三天中何天已。並受三品何果云也。故初靜慮上中下三品善業。通感三品異熟果者。通引滿二果論之也。 問。今論所引嗢柁南伽他中云。總集眾聖賢。四靜慮各十爾者。光法師意。今此十賢聖中。可舉現般聖者耶。進云。光法師意。舉現般聖得也。付之。現般聖者之依身在欲界。不可云四靜慮攝。又得八禪定。由何可分地地不同哉。是以。寶法師意。今此十賢聖中。不舉現般聖者如何。 答。光法師意。於四靜慮十賢聖中。舉現般聖者。實雖難思。且推其意云。已離欲染。未離初靜慮染。證不還果之人。生初靜慮。中有等位容般涅槃之者。在欲界未生初靜慮之時。隨其所應。可云初靜慮攝。中般。生般。無行般。有行般。上流般聖者也。准而思之。現身容般涅槃之者。已離欲染。未離初靜慮染位。可云初靜慮攝現般聖者也。乃至第四靜慮。亦以如此。已離第三靜慮染。未離第四靜慮。證不還果之人。生第四靜慮中有等位。容般涅槃之者。在欲界未至第四靜慮之時。隨其所應。可云第四靜慮攝。中般。生般。無行般。有行般。上流般聖者也。准而思之。現身容般涅槃之者。已離第三靜慮染。未離第四靜慮染位。可云第四靜慮攝。現般聖者也。故現般聖者。雖依身在欲界又得八禪定。隨證不還果之時。離染不同可云初靜慮攝(乃至)第四靜慮攝也。光法師釋。其趣在之。泰法師。圓暉法師釋。其旨同歟。但於寶法師釋者。彼云生上界者。聖有八人。謂七善士趣。及阿羅漢。就其依身。論四靜慮攝之義。故不舉現般聖者也。是則光寶兩師定判。其意各別也。 問。今論所引嗢柁南伽陀中云。總集眾聖賢。四靜慮各十爾者。光法師意。今此十賢聖中。可舉阿羅漢果聖者耶。進云。光法師意。不舉阿羅漢果聖者也。付之。阿羅漢者。是聖者極果也。十賢聖中。何不舉之哉。是以寶法師意。今此十賢聖中。舉阿羅漢果聖者如何。 答。光法師意。於四靜慮。各有十賢聖者。賢聖之中。得彼地定。未離彼地染人。云彼地攝賢聖也。而阿羅漢果聖者之中。無未離彼地染之義。故不取之也。泰法師。圓暉法師釋。今此十賢聖中。不舉阿羅漢果聖者。其意同之歟。但於寶法師釋者。彼云生上界者。聖有八人。謂七善士趣。及阿羅漢。就其依身論之。故生初靜慮。證阿羅漢果。云初靜慮攝。乃至生第四靜慮。證阿羅漢果。云第四靜慮攝也。是則光寶兩師定判。其意各別歟。 問。光法師依宗輪論意。經部出世時代。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異部宗輪論意云。佛滅後○至第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中。復流出一部。名經量部。亦名說轉部付之。婆沙論中。釋發智論。有作是說。若五根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之文云。或說。此是經部所說。謂經部師亦為遮遣分別論者。如前所執故作是言。世第一法。五根為性。非唯爾所而見光法師餘處解釋云。至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發智論二萬五千頌若爾。三百年中所造發智論。已載經部師說。明知。經部宗出世。非第四百年初云事如何。 答。定諸部出世之時代。專可任宗輪論說。而披宗輪論文云。佛薄伽梵。般涅槃後○至第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經量部亦名說轉部光法師所引之文。既無背本說。誰可疑之哉。何況。寶法師釋云。佛涅槃後。一百年為初。四百年為後。本末分成二十部。廣如宗輪論說述四百年為後。寧非指經部宗出世哉。但於婆沙論。或說。此是經部所說等之文者。如來般涅槃後。至第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發智論之時。經部宗雖未出世。至第四百年初。經部宗出世為遮遣分別論者。信等五根。唯是無漏。一切異生。悉不成就之執故。說世第一法信等五根為性之旨。相當發智論有作是說之義。故四百年中。五百阿羅漢。造婆沙論之日。指發智論今說。云經部所說也。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發智論之時。非經部宗已出世歟。 又愚案云。三百年末。經部宗義。漸出世歟。故見嘉袢大師處處之釋。或云佛二月十五日涅槃。四月十五日結集三藏。界內有千人名上座部。辦外萬餘人。名大眾部。爾時但有二部名字。以執義未異故。至一百十六年分為二部。乃至三百年有二十部或云。三百年中。從薩婆多部又出一部。名說經部。謂五陰從此世世度至後世。得治道乃滅亦名說經部。謂唯經藏為正。餘二皆成經耳任此等解釋。三百年末。所造發智論中。載經部師說。全非相違歟。但於宗輪論至第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經量部之文者。就經部宗義具調云爾歟。 又愚案云。至四百年中。迦多衍尼子造發智論歟。故見嘉祥大師處處之釋。或云佛滅後三百五十年。迦旃延解佛毘曇。作八犍度或云三者佛滅度後三百餘年。有三明六通大阿羅漢。姓迦旃延。造八犍度。凡二十卷。偉來此士准此定判。發智論中。載四百年初出世經部師說。更無所背歟。但於光法師餘處至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發智論之釋者。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始發智論故云爾歟。 雖有此等愚推之旨。初答之趣。是相承義也可存之。 (寫本云) 文永六年(已巳)正月九日(午時)於東大寺知足院草菴抄之畢去春三月五日始此卷抄今年青陽初月終其微功問端雖為六十三條光陰徒移三百箇日懈怠之至悲而有餘但去年中春暮春之候被召。後鳥羽。後白川兩院聖忌御八講同五月上旬下旬之比參勤。仙洞禁闕兩最勝講證義之間此勤暫雖中絕其志今已遂之以仰春日權現之冥助以憑彌勒慈尊之引攝殊別宗專法師離苦得脫祈願不空遷生處於鵝王九品之蓮宿緣無朽契再會於龍花三會之月乃至法界眾生平等利益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法印權大僧都宗性(年齡六十八夏五十六) 弘治二年(丙辰)五月五日為來三十講當處條八幡宮十日每月講用意寫置之一交畢。 與定(處命五十九)。 俱舍論第八卷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