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第十上卷抄上

    輸入者 黃紹亮

問題
問。寶法師意。明無明十二處攝歟。
問。論中釋無明體。舉多異說。爾者。論主正解意。如何釋之耶。
問。論主意。可存無明實有義耶。
問。論文云。如是惡慧。應名無明爾者。舉經部師義歟。
問。光法師釋如何不許諸染污慧。間雜善慧。令不清淨。說為能染論文云。經部救意爾者。經部宗意。善慧種子。間雜染污慧。名能染義可有耶。
問。論文云。有執煩惱皆是無明爾者。論主意。可許此義耶。
問。論中引契經說云。諸所有見爾者寶法師意。今此見者。如何釋之耶。
問。論文云。豈不可說為餘慢等爾者寶法師意。今此等如何釋之耶。
問。名色者。唯限五蘊攝歟。
問。光法師引婆沙論非色即是受等四蘊文。爾者。為證今論又類似名義引之歟。
問。光法師述現在意識。及現在觸。望未來法境為異義。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今此果者。增上果攝歟。
問。經部宗意。六識界。可通彼同分耶。
問。論中釋意近行名。舉二師說。爾者。傳說言可互初二說耶。
問。第三靜慮樂受可立意近行耶。
問。論中述第三靜慮樂受不立意近行舉二故。爾者。第二故如何釋之耶。
問。不雜緣捨法意近行。可斷煩惱耶。
問。斷惑加行道位。可有憂意近行現前義耶。
問。憂意近行。可緣上二界耶。
問。論中明空無邊處近分地意近行。舉四意近行一意近行二說。爾者。光法師意。何說為止耶。
問。異生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可修緣第四靜慮心耶。
問。光法師意。無覆無記意近行。可緣同界上地耶。
問。正理論意。依身在下地。起上地無覆無記意近行。下緣下地境耶。
問。光法師釋意近行起不起相。無記意近行。通起上下地者。通果心爾者。通果心言。可攝天眼天耳二通耶。
問。變化心唯緣現在歟。
問。發業通果心。唯緣現在歟。
問。光法師意。通果無記心。唯與捨受相應歟。
問。正理論中。明意近行不通無漏。舉三師說。爾者第二師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生初靜慮成就欲界意近行。舉三師說。爾者。成就色聲法三意近行云說正意歟。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明生初靜慮成就欲界意近行。舉三師說。爾者。第三師意。變化心總緣所化境歟。
問。寶法師依今論意生色界。成就欲界色聲法三意近行云說。可為正義耶。
問。寶法師意。變化心必總緣所化境歟。
問。寶法師意。化事發業通果心外可有餘意識通果耶。
問。論中述有說義云。唯雜染者。是意近行爾者。光法師如何釋其故耶。
問。論中明六恒住法云。謂見色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廣說乃至知法亦爾爾者。心恒住捨者。捨受名捨歟。
問。六恒住法。為唯限意識相應念慧。為當通五識相應慧歟。
問。六恒住法。以何為體耶。
問。阿羅漢果聖者。初起善眼識。現在前位。過去現在可成就恒住耶。
問。六恒住法。為唯限有漏。為當通無漏歟。
問。六恒住法。可通四無色地耶。
問。六恒住法。眼等六根。律儀其體可同耶。


俱舍論第十卷抄上

  問。寶法師意明無明十二處攝歟。第。十二處攝也。兩方。若十二處攝者。寶法師釋無明何義。謂體非明。若爾無明應是眼等等之論文云。眼等六根。色等六境如此釋者。明無明非眼等六根。色等六境攝。若依之爾者。以性相思之。明無明寧非法處攝哉。
答。明者無漏慧。無明者愚痴。故十二處中。法處攝云事。更不可疑之。但於寶法師眼等六根。色等六境之釋者。其體非明。非無明。法通眼等六根。色等六境故。若體非明法名無明者。眼等六根。色等六境。應名無明難也。更非遮法處一分有明有無明歟。何況。正勘寶法師解釋云。若體非明。名曰無明。眼等六根。色等六境。除無漏明。並體非明。應名無明既云眼等六根。色等六境。除無漏明。故無漏明者。十二處攝之旨。甚分明也。何隱一具文致其疑哉。
問。論中釋無明體。舉多異說。爾者。論主正解意。如何釋之耶。進云。今論云。明所治無明付之貪等煩惱。皆明所治故。以明所治義。難顯無明別體哉。
答。泛論之者。貪等煩惱。雖為明所治。明無明是敵對相翻法。以明所治無明為本故。云明所治無明之時。能顯無明別體也。
問。論主意可存無明實有義耶。答。不存無明實有之義也。兩方。若存無明實有義者。論主意。專明經部宗義。何可許無明別體哉。是以。光法師解釋中。論主意。不存無明實有之義見。若依之爾者。披光法師一段定判。釋為顯有體義不濫餘之論文云。前二有過。論主正解。顯無明有體。無非有過。解誰復能遮自所分別。然異慧類。別有無明。如食異心。此說為善之論文。述論主非經部師許取說一切有部。任此等解釋。論主意。存無明實有之義云事炳然也。加之。顯宗論(十四)中。難惡慧為無明體云義。引契經無明染慧。令不清淨之文畢云。經主於此假作救言論主意。若不存無明實有之義者。寧可判假作救言哉。
答。論主意。明經部宗計不存無明實有之義也。故光法師意釋不可說為餘慢等論文云。經部諸師。不信無明另有實體。論主意。明經部故作斯難但於光法師。前二有過。論主正解等之釋者。云謂體非明。云應謂明無。云明所治無明。之三義中。明所治無明之義。不蒙若爾無明應是眼等之難。及若爾無明體應非有之難。故且云論主正解。為顯無明有體。無非有過義。不濫餘眼等無眼等失也。非謂論主意。實存此義歟次於光法師論主非經部師等之釋者。論主實雖明經部無明假立之義。結歸本宗故。云評取說一切有部也。准今論餘處有別實物。能持煖識。名為壽體。是說為善之文。光法師受此文。判論主評取說一切有部之釋。可思之也。次於顯宗論經主。於此假作救言之說者。論主如何不許諸染污慧。間雜善慧。令不清淨。說為能染之救意。為顯不葉經文旨趣。降之嘲云假作救言也。顯宗論云。此救不然全非論主意實存無明實有之義。故云假設救也。抑正理論(二十八)中。亦有此文。故舉顯宗論說為疑。未得其意哉。
問論文云。如是惡慧。應名無明爾者。舉經部師義歟。答。非經部師義也。兩方。若經部師義者。論中雖舉此異說。未云經部師義哉。何況。顯宗論中。亦舉此說。知非經部師義云事。若依之爾者。披論文前後。案問答部盡。上難此義。引契經無明染慧。令不清淨。之文。下救此難云。如何不許諸染污慧。間雜善慧。令不清淨說為能染文。光法師釋此文云。經部救意此釋無諍。惡慧為無明體者。經部師義如何。
答。經部宗意。存無明假立之旨。故不云惡慧為無明體也。故光法師釋如是惡慧。應名無明之論文云。此敘異計若經部師義者。何不云爾哉。但於光法師經部救意之釋者。論主意。明經部宗無明假立之義故。或云無明別有體。或云惡慧為無明體之二義。俱雖不許之。今此二義之中。無明別有實體者。有部義故。專不許之。且許惡慧為無明體云義一往救之也。實非存此義。例如經部宗意。眼見識見合見三義之中。遂存和合見義。故雖破眼見識見二義。眼見識見二義之中。且明識見義也。
問。光法師釋如何不許諸染污慧。間雜善慧。令不清淨。說為能染論文云。經部救意爾者。經部宗意。善慧種子。間雜染慧污名能染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
兩方。若有此義者。光法師釋此文雖作多解釋。未言善慧種子。間雜染污慧名能染哉。知無此義云事。若依之爾者。種子現行間雜之時。何無善慧種子間雜染污慧名能染義哉。
答。披論文前後。案難答起盡。如何不許諸染污慧間雜善慧令不清淨說為能染者。惡慧為無明體云義。救契經無明染慧令不清淨之文也。此救意云。惡慧無明能染慧者。染污慧種子間雜善慧。令不清淨。或現行染污慧前後間雜善慧。令不清淨。說惡慧無明能染慧(為言)文意以能間雜。即名能染也。若善慧種子。間雜染污慧。名能染者。善慧種子。不可有能染之義。若以善慧種子為能間雜。以染污慧為能染者。亦非能間雜即名能染。故無善慧種子。及現行。為能間雜。亦名能染之義也。今此疑問。非指論義歟。
問。論文云。有執煩惱。皆是無明爾者。論主意可許此義耶。進云。論文云亦此亦應同前理遮遣。不許此義也。付之今此所明無明者。十二緣起支中無明也。通貪等餘煩惱云義。即葉道理。論主意。何不計此義哉。
答。論中正顯此義過非云。若諸煩惱。皆是無明。於結等中。不應別說難破之趣。甚炳然也。但於今此所明無明者。十二緣起支中無明也。通貪等餘煩惱云義。既葉道理云難者。十二緣起支中無明。其體唯自無明一惑見也。見今論餘處文。述傳許約位說。從勝言支名。於愚惑位。無明勝故。立無明支名也。更非以貪等餘惑名無明。例如王行雖有臣從。王獨勝故。總說王行。非謂云爾故於臣從立王名也。愚惑位立無明支名。其義同之疑難之旨。頗不可然哉。
問。論中引契經說云。諸所有見爾者。寶法師意。今此見者。如何釋之耶。進云。寶法師釋云。諸所有見。謂五見也付之依寶法師解釋。披今論所引經文前後。諸所有見之外。別列諸我我所執。明知。諸所有見者。五見中除身見餘四見云事。是以。光法師釋此文云。諸所有見。謂五見中除身見。是餘四見如何。
答。諸所有見之言無所簡。故寶法師釋謂五見也。尤順文相也。但於諸所有見之外。列諸我我所執云難者。寶法師會此疑云。正理論云。以過重故。故重說也寶法師即次下引正理論。然於此中勝者。別說我我所執。是諸見根故。於見中別顯二種之文畢云。此諸言流至見所理含攝一切見盡。以我我所。諸見根本勝故重說之文意顯也。法華經中。歎富樓那德云。亦於七佛說法人中。而得第一。今於我處說法人中。亦為第一之人。聊可為今准例歟。次於光法師。謂五見中。除身見。是餘四見之釋者。此釋所存。如疑難趣也。人師意。即別不可必一准歟。
尋云。正理論中。述重說我我所執之旨者。光法師釋。寧不背之哉。
答。正理論中。正不云重說我我所執。只云然於此中勝者。別說我我所執。是諸見根故。於見中別顯二種故。光法師我我所執。諸見根本故。別說之以為一類。非重說之得意。能順正理論說也。
問。論文云。豈不可說為餘慢等爾者。寶法師意。今此等言。如何釋之耶。進云。寶法師釋云。等謂等取疑恚二惑付之。依寶法師解釋。案今論文起盡云。豈不可說為餘慢等。七慢之中。我慢前舉。故舉慢等取餘過慢。等五慢見。是以。光法師釋此文云。豈不可說為餘六慢。慢等等取過慢等五加之。披正理論(二十八)文云為攝疑恚。說隨眠言。契經隨眠之言。既攝疑恚二惑畢。慢等等言。何可等取疑恚二惑哉。
答。勘寶法師釋始終云。貪見我慢。以經別說。不可說為貪見我慢。餘慢疑恚。經既不說。寧知不是餘慢等也。等謂等取疑恚二惑。此是異師意也○今祥正理。此釋自是一家之別。無決定證。知如說隨眠如何。即知定攝疑恚不攝無明。言諸遍流。即謂我慢攝餘六餘若謂我慢攝餘慢者。應但言慢。經不應以我慢標。別如說其愛。若謂以我慢勝別標。我名故知。諸我不攝餘慢。如我我所見。此見言下。不攝四見。進退推尋。不能通釋論主之難按此釋意云。祥正理此釋自是一家之別。無決定證。不信正理論說。自作別釋。我慢之言。唯限我慢一種。隨眠之言。攝無明得意。故餘慢者。指我慢外餘六慢。等言等取疑恚二惑。豈不為類性哉(為言)故泰法師釋此文云。豈不可說為餘六慢及瞋疑等但於光法師釋者。且任正理論為攝疑恚說隨眠言之文。釋慢等等取過慢等五也。兩師定判。其意是異。各存邊邊道理。何可必一准哉。次於正理論為攝疑恚說隨眠言之文者。寶法師意。自本正理論說之外作別釋。故違正理論文。更不為痛也。
問。名色者。唯限五蘊攝歟。答。可通五蘊及無為法也。兩方。若唯限五蘊攝者。名色種類非一准。何唯限五蘊攝哉。是以。光法師餘處解釋中。名色者。不限五蘊攝。
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色如先辨今唯辨名之論文云。色如先辯。謂前界品色蘊中辨。今唯辨名。前文雖亦辯餘四蘊。未說為名。故今分別如此釋者。名色者。唯限五蘊攝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廣論名色體性之時。名通非色四蘊及三無為法也。諸法名在非色分中。三無為法同非色法故。名為名也。故光法師餘處釋唯邪見一名色處起之論文云。色蘊是色。餘四蘊及擇滅是名。邪見不緣虛空非擇滅。此中不說是名。所攝言。非色法□□者。婆沙云。諸法有二分。謂色非色。名在非色分中。故總非說色分為名但於光法師釋者。今論疏文所談。名色者。十二支中名色支。故唯就五蘊分別其體。不云通無為法。尤有其謂也。
問。光法師引婆沙論非色即是受等四蘊文。爾者。為證又類似名義引之歟。答爾也。兩方。若為證又類似名義引之者。婆沙論中。雖說非色即是受等四蘊。未述又類似名之旨。何可為其證據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釋又類似名之論文。引婆沙論。此文明知。為證今義引之云事如何。
答。今論中明無色四蘊標立名稱。述一解意云。又類似名光法師釋此文云。四蘊與名同無色法。流類似名。故標名稱。故婆沙十五解四蘊名名所以云。答佛於有為。總立二分。謂色非色。色是色蘊。非色即是受等四蘊。非色聚中。有能顯了一切法名。故非色聚。總說為名此釋意。為證又類似名之義。引婆沙論此文云事炳然也。但於婆沙論中未述又類似名之旨云難者。又類似名者。四蘊與不同無色法。流類似名。故於四蘊。總立名稱(為言)婆沙論說。其意是同。故光法師引合此說。顯又類似名之義。全非所背也。故寶法師解又類似名之論文。引婆沙論此文。其意亦同之。
問。光法師述現在意識及現在觸。望未來法境為果義。作二解釋。爾者。第二釋意。今此果者。增上果攝歟。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現在意識及現在觸果。望未來法境。亦是增上果付之見今論餘處文。明五果相云除前有為增上果。於增上果。無果前因後之義定。而現在意識及現在觸。望未來法境。果前因後也。何釋亦是增上果哉。
答。光法師第二釋意。存得果名不可過五果。故以未來法境為因。以現在意識及現在觸為果。可增上果攝(為言)但於今論餘處除前有為法有為增上果之文者。就取果與果增上果云爾也。故光法師釋云。凡增上果有二。一取果與果增上果。此必無在因前也。二非是取果與果增上果。此果容在因前。我今據此說也。
問。經部宗意。六識界可通彼同分耶。答。可通彼同分也。兩方。若通彼同分者。經部宗意。談過未無體之旨。若爾。現在世必可託境。何可通彼同分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中。經部宗意。六識界可通彼同分如何。
答。見今論文。經部師救有部難云。有餘救言。非諸眼色皆諸眼識因。非諸眼識皆諸眼色果非因果者。別說為三。因果所收。總立為觸光法師釋此文云。經部師救。據彼同分根境識故。別說為三。若據同分根境識。三因果所收。總立為觸泰法師釋此文云。有餘經部救言。非諸彼同分眼色。皆諸眼識因。非諸彼同分眼識。皆諸眼色果。若彼同分根境識非因果者。別說為三。若同分根境識。因果所收。總立為觸任此等定判。准眼識思餘識。經部宗意。六識界彼同分云事。甚分明也。但於經部宗意談過未無體之旨云難者。經部宗意。雖談過未無實體。許曾有當有之義邊。故未來當有眼識。通彼同分也。所謂前念眼根與色境合。以之為所依所緣。後念眼識現起。名為同分。前念眼根不與色境合。後念眼識不起故。此未來不生眼識。名彼同分(為言)耳等餘識。准之可思。故寶法師釋云。今詳此釋。若未來實有。此義可然。若法現在。即無斯理。雖復有處無識。無有識不依處。識生必託根境起故。此似是未來。彼同分不生與根合識也。是不正義。
問。論中釋意近行名。舉二師說。爾者。傳說言。可互初二說耶。答。可互初二說也。
兩方。若亙初二說者。今論文初師說。始置傳說言。明知。唯限初說云事。若依之爾者。泰法師引婆沙論三釋畢云。此俱舍論但述初二復次。所以言傳說也此釋無諍。傳說言可互初二說如何。
答。今論中釋意近行名。舉二師說云。傳說喜等。意為近緣。於諸境中。數遊行故。有說。喜等能為近緣。令意於境數遊行故初說意云。喜等以意為近緣。第二說意云。喜等與意為近緣。今此二師。俱許同時因果之義。故論主意。不信此二說。置傳說言也泰法師釋。即存此意歟。但於初師說始置傳說言云難者。初師說。始置傳說言。即可貫通第二說也。
重難云。論主意。存何義不信今此二說哉(是一)次勘正理論說云。喜等有力能為近緣令意於增數遊行。故若說喜等意為近緣於境數行名意近。則應想等亦得此名。與意相應。由意行故存今論第二師義。難初師說若爾。准正理論說。推今論意。唯不信初師說。置傳說言可云也。
答。論主意。明今論下段所載。有說。如是諸意近行。毘婆沙師。隨義而立○唯雜染者與意相牽。數行所緣。是意近行云義也。故光法師釋此文云。此下敘異說。或是經部師說寶法師釋此文云。第三論主。假為異說。破有部也任此等解釋。論主意。明下有說義是故不信上二師說。置傳說言也次。今論文置傳說言。論主意。明經部說。不信有宗義之時事也。正理論中。設雖存第二師義。難初師說。今論傳說之言。全不可依彼歟。
問。第三靜慮樂受可立意近行耶。進云。今論疏中。不立意近行也。付之。第三靜慮樂受。既意識相應也。何不立意近行哉。例如喜憂捨三受立意近行如何。
答。此疑者。是今論等問答也。故今論云。第三靜慮意地樂根意近行中。何故不攝。傳說。初界意識相應無樂根故。又無所對苦根所攝意近行故光法師釋此文云。毘婆沙師傳說。於三界中。若欲界有者。上界亦立。以初欲界意識相應無樂根故。所以上界亦不別立。又無樂根所對苦根意近行故。所以不立樂意近行正理論(二十九)云。第三靜慮有意地樂。亦應攝在意近行中。此責不然。初界無故。又凝滯故。謂欲界中。無意地樂。第三靜慮雖有不立。又彼地樂。凝滯於境。近行於境。數有推移。不滯一緣。方名行故。又無所對苦根所攝意近行故。若爾。應無捨意近行。無所對故。不爾憂喜即捨對故。第三靜慮意地樂根。無自根本地捨地為對故。然無近分等無捨等近行失。以於初界中有同地所對故。或復容有不容有故。謂意捨等。容有同地所敵對法。意樂定無同地敵對。故無有失顯宗(十五)說。全亦同之。婆沙論(百三十九)云。問第三靜慮有漏樂根。唯在意識。何故不說。答初非分故。後亦不立。有說。彼非全故。謂無全地有漏樂根在意識者。是故不立。有說。彼樂受。雖與意識相應。而非捷利。意近行必捷利。分別轉故。又所對苦。非近行故。此亦不立。
問。論中述第三靜慮樂受不立意近行舉二故。爾者。第二故如何釋之耶。進云。今論云。又無所對苦根所攝意近行故。付之。意近行者。喜等意為近緣。於諸境中。數遊行義也。於樂受既有此義。設雖無所對苦意近行何不立意近行哉。是以。正理論中。難此解云。若爾。應無捨意近行。無所對故如何。
答云。意近行名。實依喜等意為近緣於諸境中數遊行故。喜等能為近緣。令意於境數遊行故也。於樂受雖有此義。又無所對若意近行故。不立意近行(為言)故光法師釋又無所對苦根所攝意近行故之論文云。又無樂根所對苦根意近行故所以不立樂意近行但於正理論苦爾應無捨意近行無所對故之難者。又無所對苦根所攝意近行故者。是有守義也。故婆沙論(百三十九)云。又所對苦非近行故。此亦不立正理論意。即存此義。故且雖舉此難。遂會之云。不爾憂喜即捨對故也。
問。不雜緣捨法意近行可斷煩惱耶。答。可斷煩惱也。兩方。若斷煩惱者。正理論(二十九)云。唯有雜緣。諸捨近行。能正離染以意近行。但有漏故。婆沙論(百三十九)中。問幾意近行能離染耶。答一謂雜緣捨法意近行。能為無間道故。任此等論判。不雜捨法意近行。不斷煩惱云事分明也。若依之爾者。披寶法師解釋。不雜緣法念住斷惑見。不緣皆捨法意近行。相例可同如何。
答。依上三無色近分地。斷次下地煩惱之時。次下地中無色等五境故。不雜緣捨法意近行。現前可斷煩惱之理。必色也。但於正理婆沙兩論之文者。依上在無色近分地斷次下地煩惱之時。不緣色等五境故。以實而言。雖不雜緣捨法意近行相前。若有色等五境者。容雜皆之。故雜緣捨法意近行中。且攝屬之也。婆沙論(百六十九)中。述六十五等至緣自上下地相云。十等至。唯緣自地。謂八味相應。及空識無邊處遍處。唯緣自地等至之中。不舉非想非非想處。淨定及解脫。若有上地者。容緣之故也。以之可為今准例歟。
問。或論藏意。雜緣不雜緣法意近行現前位俱可有離染義耶。進云。論家定判中。一類離染。一類不離染付之所治煩惱是萬差。能斷道品非一准。雜緣不雜緣法意近行現前位。俱可有離染義哉。是以。雜緣法念住現前位。同許離染義。雜緣不雜緣法證淨現前位。俱有離染義。彼此相例。其義可同如何。
去嘉祿元年最勝講。宗性對延曆寺宗緣大僧都。用此論義乎。所存之旨。委悉難之。講答之趣頗不分明。然間證義者。園城寺顯尊法印云。疑問尤可然。會通實難道。
問。斷惑加行道位。可有憂意近行現前義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斷惑加行道位也。何可有憂意近行現前義哉。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百三十九)文問幾意近行能離染耶。答一謂雜緣捨法意近行。能為無間道故。若解脫道。通有雜緣喜法意近行畢云加行勝進亦通所餘所餘意近行者。豈非指憂意近行哉。
答。憂意近行。是離欲捨法故。斷惑加行道位。全不可有現前義也。但於婆沙論。加行勝進。亦通所餘之文者。對無間解脫道。為雜緣法意近行。加行勝進道。通不雜緣法意近行。云通所餘意近行也。
重難云。斷下三無色煩惱。無間解脫道位。不雜緣法意近行現前。故指不雜緣法意近行。不可云所餘意近行哉。
答。斷下三無色煩惱。無間解脫道位。實雖不雜緣法意近行現前。婆沙論一段之文。以斷惑無間解脫道。總為雜緣法意近行。故對之加行勝進道。通不雜緣法意近行。云通所餘意近行也。
貞禪大僧都云。斷惑加行勝進道位。容有別緣色等六境之義。故不限法意近行。亦通所餘色等意近行云也。
問。憂意近行。可緣上二界耶。

第三卷抄記錄之畢

問。論中明空無邊處近分地意近行。舉四意近行。一意近行二說。爾者。光法師意。何說為正耶。進云。光法師判前說為正。四意近行義為正也。付之。空無邊處近分地心。緣第四靜慮之時。尤可總緣之。何判別緣色聲觸法四境云義為正哉。是以。光法師意婆沙論通果心。總緣別緣畢說中。總緣義為正判。以彼思之。其義可同如何。
答。光法師前說為正之決判。源依婆沙論說也。故光法師釋云空處近分二說不同前說為正。故婆沙一百三十九云。若許別緣下者。則有四捨意近行。謂色聲觸法。若許總緣下者。則唯有一。則有四捨意近行。如是說者。應說有四但於空無邊處近分地心。緣第四靜慮之時。尤可總緣之云難者。無間道位。實雖總緣第四靜慮。諸有漏法。加行道位。容有別緣色聲觸法四境之義。故四意近行之師說為正也。次於光法師意。婆沙論通果心。總緣別緣異說中。總緣義為正之例難者。通果心。依禪定力生。或總緣所化色香味觸四境。或緣所發身業之時。兼緣能造大種及俱起色香味觸。或緣所發語業之時。兼緣能造大種及俱起色香味觸。更不欲別緣之。故總緣云師說為正也。彼此義門遙異。不可為相例難歟。
問。異生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可修緣第四靜慮心耶。答。可修之也。兩方。若修之者。現起道既不緣第四靜慮。未來亦不可修緣第四靜慮心。是以。披光法師餘處(二十四)所引正理論(六十六)文。述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六行相所緣云。皆緣空處乃至有頂如此文者。異生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不修緣第四靜慮心見。若依之爾者異生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修空無邊處近分地心者。何不修緣第四靜慮心哉。依之。婆沙論中明離染位得意近行云。離第四靜慮染。一切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空無邊處四一切無間解脫道言。無簡第九解脫道。明知。彼解脫道時。修緣第四靜慮靜慮近行云事如何。
答。異生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不可修緣第四靜慮心。彼第九解脫道位。必入空無邊處根本地。而任根本善。無色不緣下有漏之性相現起道。既不緣第四靜慮故。未來亦不修緣第四靜慮心也。故婆沙論中。述異生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時。修念住云。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三。除身念住若彼位修緣第四靜慮心者。寧不修身念住哉。但於異生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修空無邊處近分地心者。何不修緣第四靜慮心哉云難者。彼第九解脫道位。雖修空無邊處近分地心。不修緣下地心也。故寶法師餘處(二十四)引婆沙論問何故最後解脫道中。所修未來靜慮所攝粗等行相。通緣三界無色所攝粗等行相。唯緣無色界耶。答靜慮地中。有遍緣智。能緣自地下地上地。無色地中。無遍緣智。唯緣自上不緣下地之問答畢云。故無色不修緣下地行相例如依根本地入見道人。未來雖修未至地。聖道根本非欲斷對治故。唯修上二界能治道。不修欲界能治道也。次於婆沙論離第四靜慮染。一切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空無邊處四云文者。案婆沙論一段文意。今此得者。所現起得。在生相得。俱名得故。第九解脫道時。容現起道品得第九無間道時。在生相故。離次下地深。第九無間隨時。各得次上地根本近分意近行畢。故於第九解脫道時。不明得靜近行之義也。故見婆沙論次上之文。始自離欲界染。終至離第三靜慮染。皆於九無間前八解脫道時。述得意近行之義。無學第九解脫道時。鄰之次下云。離第四靜慮染。一切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空無邊處四。亦就九無間前八解脫道時論之也。全不可通第九解脫道。何以此文。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時。得四意近行得意為疑哉。
重難云。會通婆沙論文之旨。猶不可然。離第四靜慮染。第九無間道時。四意近行得在生相者。第九解脫道時。彼得容現起。豈非第九解脫道時修四意近行哉。
答。離第四靜慮染。第九無間道時。得四意近行者。色聲觸三意近行得。唯限現起。不在生相。法意近行得。通現起生相。故合之云得四意近行也。第九解脫道時。唯法意近行得。容現起故。婆沙論文。全無相違也。
問。光法師意。無覆無記意近行。可緣同界上地耶。答。不緣同界上地也。兩方。若緣同界上地者。無覆無記意近行。勢力微劣也。設雖同界。難緣上地哉。是以。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無覆無記分別意識。唯能緣自下地若依之爾者。初靜慮無覆無記。非意近行。必緣同界上地。相例可同如何。
答。披光法師處處解釋。當卷述若無記緣自下非緣上力劣故畢。引婆沙論(七十三)無覆無記分別意識。唯能緣自下地之文。餘處(二十)云。無記力劣。下緣上難故。不緣上界。上緣下易故。能緣下界任此等定判。初靜慮無覆無記意近行。不緣同界上地之旨。甚分明也。但於初靜慮無覆無記非意近行心緣同界上地云例難者。依身在第三靜慮之人。為見聞觸自地色等。借起初意眼耳身三識之時。緣同界上地也。光法師餘處(二十)雖緣上地。由同界故。所以得緣。欲色界別。下不緣上之釋。其意在之。
問。正理論意。依身在下地。起上地無覆無記意近行。可緣下地境耶。答。可緣下地境也。兩方。若緣下地境者。光法師今解釋中。依正理論意。云無記近行。身在下地。即不能起上地緣下。故不別說。餘處(二十)定判。述正理不說據身在下。不能起上無覆無記緣下見苦所斷。各據一義。故不相違。欲見集斷及修所斷各五識緣。准釋應知。思此等釋意彼論意。依身在下地。起上地無覆無記意近行。不緣下地境。若依之爾者。披光法師餘處(二十七)所引正理論(七十六)文云。應作是說。四意中。有定相應勝無記惠。能引自地勝大種果。此惠現前。便引自地天眼天耳。今現在前。為所依根。發眼耳識故。眼耳二識相應慧非通。但可說言是通所引。天眼天耳二通。以意識相應勝記慧為體定。若爾。依身在下地起上地無覆無記意近行。可緣下地境也如何。
答。正理論意。存天眼天耳二通。以意識相應勝無記慧為體故。依身在下地起上地天眼天耳二通。相應意近行緣下地色聲二境也。其旨即如一方疑難之趣。但於光法師今解釋者。見一段起盡。引婆沙論。無覆無記分別意識。唯能緣自下地之文畢。就之問若無記能緣下者。何故正理二十九。解近行中。別標色善能緣欲界。不言無記。解之云以善近行。身在下地。身在上地。俱能起彼地善緣下欲界。是故別說。無記近行。身在下地。即不能起上地緣下。故不別說。此釋意。以正理論初二靜慮唯有十二○善緣欲界亦具十二○三四靜慮唯六。謂捨緣欲界境。善亦具六之文。對婆沙論無覆無記分別意識。唯能緣自下地之說。令問答故。就婆沙正理兩論。一同所談。無覆無記意近行。云無記近行身在下地。即不能起上地緣下。故不別說也。天眼天耳二通。以意識相應勝無記慧為體者。唯正理論說。非婆沙論意。故今問答中。不記之也。次於光法師餘處。欲見集斷。及修所斷各五識緣。准釋應知之釋者。顯欲界修所斷法。同見苦所斷法五識所緣之旨許也不可為疑難歟。
問。光法師釋意近行起不起相。無記意近行。通起上下地者通果心爾者。通果心言。可攝天眼天耳二通耶。答不可攝天眼天耳二通也。兩方。若攝天眼天耳二通者。見光法師解釋。不云攝天眼天耳二通。知不攝之云事。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說釋意近行相。而正理論意。天眼天耳二通。以意識相應勝無記慧為體定。若爾。通果心言。可不攝天眼天耳二通哉。
答。見光法師一段解釋。引婆沙正理兩論之說。問答分別三性意近行。緣自上下地并起自上下地相。故今此所明意近行者。彼兩論一同所談意近行也。而天眼天耳二通。以意識相應勝無記慧為體者。唯正理論說。非婆沙論意。故今一段中不論之也。
重難云。披光法師定判云。今言無覆無記近行通起上下。據意識中所有無覆無記近行說。故不相違既云據意識中所有無覆無記近行說。依正理論意之時。寧不攝天眼天耳二通相應意近行哉。
答。此亦就婆沙正理兩論一同所談。無覆無記意近行。置所有言。故非指疑歟。
問。變化心唯緣現在歟。答。唯緣現在也兩方。若唯緣現在者。披今論餘處文。本頌結初多心一化成滿此相違。長行述初習業者。由多化心。方能化生一化事。習成滿者。由此一化心。隨欲化生多少化事。若初習業位。多變化心。化作一所化事者。初念變化心。豈不緣未來哉。若依之爾者。見光法師釋云。若化心唯緣現事如何。
答。此事雖有學者異義。任光法師。若化心唯緣現事之釋。且可存變化心唯緣現在云義也。退勘光法師餘處(二十七)解釋。引婆沙論(百二十二)評家義云。如是說者。諸所化事。由道化作。亦由化心。謂神境通道無間而滅。化心與所化俱時而起。雖俱時起。而能化心唯是道果。諸所化事。是前道果。及化心果若初習業位變化心。與所化事俱時起者。寧閣現在所變化事。緣未來所變化事哉。爰知。變化心唯緣現在。不緣未來云事。但於今論餘處本頌長行之文者。初習業位。多變化心。各化作象馬等一類所化事。後成滿位一變化心。隨應化作象馬等多類所化事(為言)以何知之者。見婆沙論(百三十五)文云。若初起通者。一心一化。若通滿者。一心多化准此婆沙論說。聊簡今論文也。
重難云。初多心一化成滿此相違者。初習學位。多念變化心。化作一所化事。後成滿位。與此相違。一念變化心。化作多所化事云也。若初習業位。一念變化心。各化作一所變化事者。何云成滿此相違哉。答。初習業位。一念變化心。化作一化事。後成滿位。一念變化心。化作多所化事。故以後成滿位。望初習業位。論相違義。有何所背哉。
重難云。變化心。唯緣現在云義意。會初多心一化成滿此相違之文。或有初習業位變化心於象馬等一類依身分分化作緣之義。或有初習業位變化心緣所依木石云義。彼等義有何過今存不葉文相之義哉。答。分分化作之義違婆沙論(百三十五)謂初起通者。一心但能作一類物。若通惠滿者。一心能作象等四事之文。緣所依木石云義。背光法師餘處(二十二)所引。泰法師。然通果心唯緣自地所變化事之釋。故捨彼等義。所存此義也。
變化心緣未來者。相承義也。然而恐繁重省略之。第二十七卷抄可記錄之也。問。發業通果心。唯緣現在歟。答可緣現在未來也。兩方。若唯緣現在者。光法師雖述若化心唯緣現事。不云發業通果心唯緣現在。明知。發業通果心。不唯緣現在云事。若依之爾者。變化心唯緣現在發業通果心。相例可同如何。
答。發身語表業。必由因等起心。故通果心。欲令所化有情發身語表之業之時。必先起因等起心。故為因等起發業通果心。緣未來身語表業也。光法師不云發業通果心唯緣現在。即存此旨也。何況。光法師餘處。既得緣名。亦緣心等之釋意。發業通果心。緣未來身語表業剎那等起心(為言)元瑜法師(述文記六)云。發業心緣當起業。發業通果心。皆未來身語表業云事。亦分明也。但於變化心唯緣現在云例難者。所化色香味觸四境無間斷法。能變化之稍易故。定前心欲化象等。入禪定畢。後出定時。能變化心。與所化事。俱時而起。故變化心。緣彼俱時所變化事。不緣未來所變化事也。身語表業。有間斷法。能發業心。發之尤難故。定前心欲令所化有情發身語表業雖入禪定。後出定時。必先起因等起心。發身語表業。故為因等起發業通果心。現在前位。無有所發身語表業。不緣現在緣未來身語表業也。
問。光法師意。通果無記心。唯與捨受相應歟。

答三卷抄記錄之畢

問。正理論中。明意近行不通無漏。舉三師說。爾者。第二師意。如何釋之耶。進云。正理論(二十九)云。有說。近行有情皆有。無漏不然。故非近行付之。憂受是離欲捨法。喜受亦生第三靜慮以上不成就之。彼雖無有情皆有之義。既立意近行。何云無漏受非有情皆有。故不立意近行哉。
答。欲界有情。無始以來。無不成就憂喜二受。彼離欲界染位捨憂受。生第三靜慮以上之時。不成就喜受後時事也。非一類全不成就之。無漏聖道異之。諸有情類。無始以來。未入正性離生之前。不成就之。故非諸有情類皆有無漏受。故無漏受不立意近行(為言)。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三十九)中。明生初靜慮成就欲界意近行。舉三師說。爾者。成就色聲法三意近行云說正義歟。答。非正義也。兩方。若正義者。光法師今解釋中。引婆沙論三師說畢云。於三說中。初說為正爰知。成就色聲法三意近行云第二師說。非正義云事。若依之爾者。生初靜慮成就欲界色聲法三意近行云師意。深存道理。何非正義哉。是以。披光法師餘處解釋云。若化心。但緣四境。若發業通果心。但緣身語二業。而言通法分別門者。據總緣說。故名緣法。非緣七種法故名緣法既云但緣身語二業。又述通法分別行。准此釋思之。成就色聲法三意近行云說。可正義如何。
答。見光法師今解釋。引婆沙論三師說畢云。於三說中。初說為正。一同此論正理。二不言有說。此即初師意說。縱緣身語業。亦兼緣能造觸。或緣身業。兼緣香味觸。緣語業兼緣色香味觸。故但名法捨意近行此釋意。成初說為正之道理之時。成就色聲法三意近行云第二師說。非正義之旨。自所顯也。但於光法師餘處解釋者。初釋意云即得緣名。亦緣心等。故第二釋意異之。成發業通果心。不緣名等心等之義。云若發業通果心。但緣身語二業也。全不遮緣身業時。兼緣能造大種及俱起香味觸。緣語業時。兼緣能造大種及俱起色香味觸之義邊也。次於而言通法分別行者之通言者。初釋意。婆沙論第三師。通果心色等六意近行俱云義意。通果心可緣法境故以之為證。述發業通果心緣名等之旨。法分別行。亦容此故者。即指此文也。非謂此釋意通色聲法三意近行。故無相違。
問。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三十九)中。明生初靜靜成就欲界意近行。舉三師說。爾者。第三師意。變化心必總緣所化境歟。答。可有別緣所化境義也。兩方。若必總緣所化境者。第三師意云。生初靜慮成就欲界六意近行。定知。變化心中。可有別緣所化境義云事。若依之爾者。所化境者。四處二處性也。變化心必可總緣之。是以。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文。述第二師說云。若緣所變化事。以總緣法故。即有緣法捨意近行第三師意。其義可同如何。
答。光法師引婆沙論三師說畢。判於三說中初說為正。雖不許第三師說。依第三師意。變化心中有別緣所化境義也。故婆沙論下文。明生第三靜慮成就第二靜慮近行。述今此第三師說云。有說。彼成就三。謂色觸法捨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容有總別緣故而第二靜慮無發業心故。變化心中。有別緣所化境義云事必然也。但於所化境者四處二處性也變化心必可總緣之云難者。此師意云。此心容有總別緣。故變化心中。有別緣所化色香味觸四境義存也。次於婆沙論若緣所變化事以總緣故之文者。第二第三師其義既各故。何以彼師說難此師義哉。
重難云。勘光法師餘處(二十七)解釋。難泰法師以婆沙論第三師說為證。變化心即化六處之義云。今解不然。別有通果心發語。化心不能發語。寬狹如前說。法師未委。通果心寬。變化心狹。謂諸通果心。皆是化心。故作斯釋准此能破之趣思之。第三師意云。通果心有別緣義。發業心中。有此義爰知。此師意。變化心中。不許別緣所化境義云如何。
答。婆沙論第三師意。變化心中。別緣所化境云分明證文。前重出之畢。何重疑之哉。但光法師能破意。泰法師婆沙論第三師說惡得意。不辨發業通果心發語。存變化心化聲為證。故難之別有通果心發語。變化心不能發語。泰法師未知。通果心寬。變化心狹。謂諸通果心。皆變化心。作此謬釋破也。非謂云爾故別緣色香味觸四境通果心。即發業心全無相違也。
問。寶法師依今論意。生色界成就欲界色聲法三意近行云說。可為正義耶。答。可為正義也。兩方。若□□義者。見今論文云。若生色界。唯成欲界一捨法近行。謂通果心俱若今論意。成就色聲法三意近行云說。為正義者。何唯舉一捨法近行之一說哉。若依之爾者。寶法師意。述婆沙論三師說俱正義之者。設雖今論意。成就色聲法三意近行云說。寧非正義哉。
答。披寶法師解釋。引婆沙論(百三十九)三師同說畢云。今詳。三解據義各別。不相違也。第一師據化事心。唯法捨近行。此心不唯緣一境故。第二師說。據化事心及發身語業心。唯緣色聲故。第三師說。通六近行。通取化事發業及餘通果心。亦容別緣六境界故。有人云。初師為正。初師意。發業心亦兼緣能造觸故者非也。若能造觸。亦心緣起善惡二業。例亦應然。應同所造通其善惡此釋既述婆沙論三師說。非相違義。俱可義之旨畢。破光法師初說為正之釋。明知。自義意。存三師說俱正義云事。若爾准婆沙說。思今論意。生色界。成就欲界色聲法三意近行云說。可為正義也。但唯舉一捨法近行之一說事。據變化心論之也。寶法師第一師據化事心。唯法捨近行。此心不唯緣一境故之釋。即顯此趣歟。
尋云。寶法師若能造觸。亦心緣起善惡二業。例亦應同所造通其善惡之釋。其意如何。
答。此釋意。難光法師發業通果心緣身語業時。亦兼緣能造觸云釋。若發業通果心緣造四大種者。能造四大種同善惡二業。可通善惡二性。若通善惡二性者。可違以作者心本欲起業非四大種。故不成例之理(為言)。
問。寶法師意。變化心必總緣所化境歟。答。可有別緣所化境義也。兩方。若必總緣所化境者。寶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三十九)中。述第三師說云。有說彼成就六。謂六捨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容有總別緣故定知。變化心中。可有別緣所化境義云事。若依之爾者。緣境故。判第三師說通六近行。通取化寶法師釋婆沙論三師說。非相違義。云第一師據化事心。唯法捨近行。此心不唯事發業及餘通果心。等容別緣六境界故。變化心必總緣所化境。餘通果心。有別緣義如何。
答。寶法師引婆沙論三師說畢云。今詳三義。據義各別。不相違也。釋成三師說俱正義之旨而婆沙論下文。明生第三靜慮成就第二靜慮意近行述今此第三師說云。有說。彼成就三謂色觸法捨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容有總別緣故第二靜慮通果心。許別緣義。豈非變化心哉。故變化心中。有別緣所化境義云事必然也。但於寶法師解釋者。實似難思。然而試存一義云。變化心中。可有二類。若據初念正化作所化事心云之者。必總緣所化色香味觸四境故。唯法意近和行地。第一師據化事心。唯法捨近行。此心不唯緣一境故者。即顯此意也。若據第二念以去與所化事俱心論之者。可有別緣所化色香味觸義也。以此第二念以去。與所化事俱心。望初念正化作所化事心。且名餘通果心。雖釋及餘通果心。亦容別緣六境界故。理實而言。變化心攝故。變化心中。有別緣所化色香味觸四境義可云也。
問。寶法師意。化事發業通果心外。可有餘意識通果耶。答。可有餘意識通果也。
兩方。若有餘意識通果者。任性相決判。案通果心類。化事發業之外。何可有餘意識通果哉。是以。廣披諸論所說。尋通果心種類。化事發業之外。無舉餘意識通果。知無此類云事。若依之爾者。勘寶法師解釋云。通取化事發業及餘通果心。亦容別緣六境界故。此釋無諍。化事發業通果心外。可有餘意議通果見如何。
答。理實而言。化事發業通果心外。不可有餘意識通果。其旨即如一方疑難也。但於寶法師通取化事發業及餘通果心之釋者。實雖難思。且任相承義。聊簡之者。婆沙論(百三十九)中。述生初靜慮成就欲界意近行。舉三師說云。成就欲界一。謂法捨意近行。即通果心俱。總緣色等為境起故。有說。彼成就三。謂色聲法捨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若緣所起身表。即有緣色聲捨意近行。此心若緣所起語表。即有緣聲捨意近行。此心若緣所變化事以總緣故。即有緣法捨意近行。有說。彼成就六謂六捨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容有總別緣故。寶法師引此文畢云。今詳。三解據義各別。不相違也。第一師據化事心。唯法捨近行。此心不唯緣一境故。第二師說。據化事心及發身語業心。唯緣色聲故。第三師說。通六近行。通取化事發業及餘通果心。亦容別緣六境界故此釋意云。婆沙論三師說。非相違義。初師意。唯據變化心論之。變化心總緣所化色香味觸四境故。云唯成就法意近行。第二師意。變化心外。兼據發業通果心論之。發業通果心中。發身表業。別緣色境。發語表業。別緣聲境故。并變化心。總緣所化四境法意近行。云成就色聲法三意近行。第三師意。變化心中。初念正化作所化事心。必總緣所化色香味觸四境故。限法意近行。發業通果心。別緣所發身語二業故。□聲二意近行。通取化事發業者即指之也。及餘通果心者。第二念以後。與所化事俱心。容別緣所化色香味觸四境故。并化事發業通果心。云成就六意近行也。理實而言。第二念以後。與所化事俱心。雖是變化心攝。望初念正化作所化事心。且云餘通果心也。
重難云。變化心中。第二念以後。與所化事俱心。不正化作所化事。故且名餘通果心者。發業心中。第二念以後。與所發業俱心。不正發身語業。故亦可名餘通果心。發業心中。何無餘通果心哉(是一)次。婆沙論第三師意。成就六意近行云中。法意近行者。是雜緣法意近行。通果心中。無別緣法境之類者。寧不違亦容別緣六境界故之釋哉。(是二)。
答。發業心中。第二念以後。與所發業俱心。雖不正發身語業。與所發業。為剎那等起故。混雜云發業心外餘通果心歟。次。法境非所化事。非所發業。故通果心。不能緣之也。故寶法師餘處(二十二)釋今論唯自上地心之所緣非下地威儀通果心境故之文云。借下識起上地威儀通果。但緣所發業事及所化事。不緣上地風也此釋意。通果心唯緣所化事及所發業見。但於亦容別緣六境界故之釋者。前五意近行。別緣色等五境。法意近行所緣法。雖不出彼五境之外。隨其所應總合緣義。異前五意近行別緣五境。故亦云別緣。全無所背也。
問。論中述有說義。云唯雜染者是意近行。爾者。光法師如何釋其故耶。進云。光法師釋云。近行唯染。與意相牽。數行所緣。
付之善及無覆無記心。亦有與意相牽數行所緣之義。今故不明如何。
答。近行唯染。與意相牽。數行所緣者。非光法師私解釋。源出今論說。故今論云。唯雜染者。與意相牽。數行所緣。是意近行但於善及無覆無記心。亦有與意相牽數行所緣之義云難者。此師意。存唯雜染者。名意近行事。染污喜憂捨三受。與意相牽。染著所緣故。名意近行(為言)善及無覆無記受。雖有與意相牽之義。不染著所緣。故名意近行也。故見今論次下文。問云何與意相牽數行。答之云。或愛或憎或不擇捨為對治彼說六恒住光法師釋此文云。由喜與愛俱。憂與憎俱。捨與癡俱。捨言癡俱。從強多分。此三與意相牽數行所緣。名意近行。此文且據三毒。餘惑亦與喜憂捨俱。與意相牽數行所緣。
問。論中明六恒住法云。謂見色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廣說乃至知法亦爾爾者。心恒住捨者。捨受名捨歟。進云。光法師釋云。心恒住捨。捨謂行捨。付之。不喜不憂。心恒住捨之文。專可捨受名捨有何深由。釋捨謂行捨哉。
答。光法師今解釋。源依集異門足論說也。故光法師釋云。心恒住捨。捨謂行捨。故集異門足論十五。解六恒住中云。問此中捨者。何所謂耶。答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性。任運住性。應知此中說名為捨。復次有說。六識相應。緣色聲香味觸法境。捨受名捨。今此義中應知。意說。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性。任運住捨性。行捨名捨(已上論文)集異門足論中解恒安住捨之文。雖有行捨名捨。捨受名捨之異說正義意。行捨之旨分明也。故光法師。心恒住捨謂行捨之釋。引此文為證據也。退案其意。彼論次上文。說六恒住相云。一眼見色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耳鼻舌身意恒住可准知)即云具念正知。恒安住捨故。定可善心所中行捨。若捨受名捨者。寧云具正念知哉。但於不喜不憂。心恒住捨之文。專可捨受名捨見云難者。遮不喜不憂表心恒住捨一往見之。雖似捨受。行捨離沈掉。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性。任運住性。非偏強喜非偏強憂。故於行捨。云不喜不憂。全無所背也。
問。六恒住法。為唯限意識相應念慧。為當通五識相應念慧歟。答。唯限意識相應念慧云師說。可為正義也。兩方。若唯限意識相應念慧者。見婆沙論所引施設足論文。阿羅漢得盡智已。最初起善眼識。現在前位。現在成就一恒住若六恒住法。唯限意識相應念慧者。眼識現在前位。寧現在成就一恒住哉。加之。光法師所引集異門足論中云。復次有說。六識相應緣色聲香味觸法境。捨受名捨此文無諍六恒住法廣通五識相應念慧見。若依之爾者。披今論文。明六恒住法。云謂見色已等。定知。唯限意識相應念慧云事如何。
答。六恒住法。唯限意識相應念慧。廣通五識相應念慧云事。集異門足論(十五)并婆沙論(三十六)中。雖有二師異說。唯限意識相應念慧云師說。可為正義也。其故契經之文。諸論之中。說六恒住法。皆云眼見色已等。故唯限意識相應念慧之旨分明也。故婆沙論(三十六)云。復有說者。六恒住法。亦唯意地。以說眼見色已。乃至意知法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故何況。不喜不憂之言。唯限意識相應念慧云事炳然也。若通五識相應念慧者。何不云不樂不苦哉。加之。勘婆次下文。明六恒住法依地。述評家義云。應作是說。通在三界十一地有。謂欲界未至靜慮中間四靜慮四無色。意識念慧。遍諸地故思此文意。六恒住依地分別。就唯限意識相應念慧云師說論之見。明知。以此師說。為評家義也。但於婆沙論所引施設論阿羅漢善眼識現在前位現在成就一恒住云文者。六恒住法。唯限意識相應念慧云師意。會此文云。當知此是恒住加行。非恒住體故不相違次於光法師所引集異門足論復次有說六識相應等之文者。彼不正義意也。不可劬勞之。
問。六恒住法。以何為體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具念正知六恒住體。付之。依光法師釋。披今論現文。明六恒住法云。謂見色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廣說力乃至知法亦爾文相無諍憂喜是所對法。行捨即為能對治六恒體住加之集異門足論(十五)中。說六恒住法云。今此義中。應知意說。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性任運住性。行捨名捨如此文者。六恒住法。行捨為體之旨分明也如何。
答。六恒住法。念慧為體也。故光法師釋今論具念正知之文云。具念正知。六恒住體故。婆沙三十六云。問六恒住法。以何為自性。答以念慧為自性。若兼取相應俱有。則四蘊五蘊為自性正勘所引本說云。問六恒住法。以何為自性。答以念慧為自性。云何知然。如契經說。諸阿羅漢。心善解脫。具六恒住。云何為六。謂眼見色已。乃至意知法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若兼取相應俱有。則四蘊五蘊為自性六恒住法念慧為體云事。光法師釋。婆沙論說。甚炳然也。但於今論謂見色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等之文者。緣色等六境已。不喜不憂行捨相應正念正知。為六恒住體(為言)還是答之證文也。何為疑難之端哉。次於集異足論行捨名捨之文者。見彼論文。解恒安住捨之。
問。阿羅漢果聖者。初起善眼識現在前位。過去現在可成就恒住耶。答。婆沙論所引施設足論中。有二誦本也。兩方。若過去現在成就恒住者。阿羅漢果聖者。初起善眼識。現在善位也。過去不可成就恒住。加之。見今論文。明六恒住法云。謂見色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廣說乃至知法亦爾而阿羅漢果聖者。初起善眼識現在前位。全無眼見色已之義。寧現在成就恒住哉。若依之爾者。披婆沙論所引施設足論文。阿羅漢果聖者。初起善眼識。眼在前位。過去現在成就恒住判如何。
答。婆沙論所引施設足論文。有二誦本故。婆沙論(三十六)引施設足論云。彼阿羅漢得盡智已。若最初起善眼識。現在前彼成就過去一未來六現在一。此滅已不捨。若起善耳識現在前。彼成就過去二未來六現在一。此滅已不捨。乃至若起善意識現在前。彼成就過去未來六現在一。此誦者意云。阿羅漢果聖者。初所起盡智。并相應正念。即為六恒住法體。故初起善眼識在前位。成就過去一恒住云也。成就現在一恒住者。若依六恒住法通五識相應念慧云師意者。眼根見色位。同時眼識相應念慧。雖為六恒住體以義次第。且云眼見色已等歟。若依六恒住法眼意識相應念慧云師意者。彼師會此文云。當知此是恒住加行。非恒住體。故不相違婆沙論次下文云。復有誦言。若最初起善眼識現在前。彼過去無。但成就未來六現在一。此滅已不捨。若起善耳識現在前。彼成就過去一未來六現在一。此滅已不捨。乃至若起善意識現在前。彼成就過去五未來六現在一。此滅已不捨。若復起善意識。或餘識現在前。彼成就過去未來六現在一此誦者意云。阿羅漢果聖者。得盡智後。約初起善眼識現在前已來。論六恒住法成就不成就相。故云彼過去無也。二誦者意。其趣如此歟。
問。六恒住法為唯限有漏。為當通無漏歟。
答。可通無漏也。兩方。若唯限有漏者。六恒住法者。緣色等六境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其念正知之義也。阿羅漢果聖者。所起無漏念慧。既有此義。何不為六恒住法哉。若依之爾者。廣披婆沙正理等論說。未見六恒住法通無漏□文。爰知。唯限有漏云事如何。
答。見今論文。明六恒住法云。謂見色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廣說乃至知法亦爾此義不可限有漏。故六恒住法。可通無漏也。加之婆沙論(三十六)中。述評家義云。應作是說。一切阿羅漢。皆有此六。云何知然。此六恒住。皆以漏盡清淨身中念慧為體。諸阿羅漢。無不成就此念慧故此文全不簡無漏念慧哉。何況婆沙論(四十四)中。釋根律儀體云。復次念慧有二種。一世間善。二出世間善。世間善者。名念慧。出世間善者。名根律儀。復次念慧有二種。一學。二無學。學者名念慧。無學者名根律儀。復次念慧有二種。一鈍根種姓。二利根種性。鈍根種姓名念慧。利根種姓各根律儀此文無諍。根律儀通無漏見。而根律儀六恒住法。同以無學身中正念正知為體。故六恒住法。亦通無漏云事炳然也。但於廣披婆沙正理等論說。未見六恒住法通無漏云文云難者。六恒住法。通無漏之旨。設雖無分別定判。以根律儀既通無漏。可准知之也。
問。六恒住法。可通四無色地耶。答。可通四無色地也。兩方。若通四無色地者。六恒住法者。緣色等六境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之義也。更不可通四無色地。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六恒住法。通四無色地見如何。
答。婆沙論(三十六)中。明六恒住法依地。述評家義云。應作是說。通在三界十一地有。謂欲界未至靜慮中間四靜慮四無色。意識念慧遍諸地故六恒住法。通四無色地云事。此文甚分明也。但於六恒住法者。緣色等六境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之義也。更不可通四無色地云難者。欲會此疑。且存二義。或一義云。依身在欲色二界。阿羅漢果聖者。以欲色二界心。隨其所應。緣色等六境已。後時所起四無色地心。有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之義。故六恒住法。通四無色地云也。重意云。四無色地心。雖不具緣色等六境。欲色二界心。緣色等六境已。後時所起四無色地。不喜不憂。行捨相應正念正知。名六恒住法(為言)。
或一義云。四無色地有。意知法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之第六恒住故。六恒住法之隨一。在四無色地。云六恒住法在四無色地也。非謂四無色地地具有六恒住法。如彼婆沙論評家意。述無色界具有十二支云。無色界雖無色及五根。而有名及意根。彼應作是說。識緣名名緣意處緣觸。是故三界。皆具十二。六恒住法。在四無色地云事。以之可為潤色也。
問。六恒住法眼等六根律儀其體可同耶。
答。其體可同也。兩方。若其體同者。披婆沙論文。有餘師說。根律儀以六恒住法為自性云義。評家意不許之若六恒住法眼等六根律儀。其體是同者。評家意何不許之哉。若依之爾者。六恒住法。眼等六根律儀。同以無學身中正念正知為體。定知。其體可同云事如何。
答。此事雖難測。且可存六恒住法眼等六根律儀其體是同云義也。其故披諸論所說。尋六恒住體。今論云。謂見色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廣說乃至知法亦爾婆沙論(三十六)云。如尋經說諸阿羅漢。心善解脫。具六恒住。云何為六。謂眼見色已。乃至意知法已。不喜不憂。心恒住捨。具念正知集異門足論云。六恒住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見色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二耳聞聲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三鼻嗅香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四舌嘗味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五身覺觸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六意了法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而見光法師餘處(十四)引正理論文。明眼等六根律儀云。故契經說。眼見色已。不喜不憂。恒安住捨。正知正念。如是乃至意了法已准此等論判。任所引經文。六恒住法。六根律儀所說。文言是同。所述義道不異。故六恒住法。六根律儀。同以無學聖者身中。意識相應有漏無漏正念正知為體可云也。但於婆沙論有餘師說。根律儀以六恒住法為自性云義。評家意。不許之云釋者。婆沙論初師意。根律儀以正念正知。為自性者。根律儀以無學聖者身中。意識相應有漏有無漏正念正知為體云也。此師意。六恒住法。同以無學聖者身中。意識相應有漏無漏正念正知為體存故。六恒住法。眼等六根律儀。其體是同(為言)第三有餘師意異之。許六恒住法以六識相應念慧為體。根律儀以此六識相應六恒住法為自性云。故評家意不許之云。此諸說中。初說為善。經說念慧能護根故也。
(寫本云)
文永五年(戊辰)二月五日(酉時)於東大寺知足院草菴抄之畢去年青陽之初月始此卷抄此春時正之良辰終其微功懈怠之至悲而有餘但今日者彌勒慈尊利有緣群生之日遍覺三藏遂兜率上生之朝也依之受持三歸八齊之戒品勤修滅罪生善之良因相當此日結集此抄機緣既純熟感應定速疾者歟然則迴此清淨修學之慧業偏祈宗專法師之得脫逍遙園風前遂再會而談往事龍華樹露底結一緣而尋舊跡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法印權大僧都宗性(年齡六十七夏臘五十五)

俱舍論第十卷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