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第二十四卷抄下 輸入者 黃紹亮 問題 問。退雜修靜慮人。所退雜修靜慮。異熟果可現前耶。 問。雜修靜慮第三剎那無間。起無漏心義可有耶。 問。雜修靜慮。所雜修有漏。唯限真實作意歟。 問。雜修靜慮解脫道位未來。可修他心智耶。 問。雜修靜慮解脫道位。盡無生智可現起耶。 問。具雜修五品靜慮人。直生色究竟天歟。 問。聖者可造牽引業耶。 問。伏第四靜慮何品煩惱。生何天耶。 問。十八有學中。可列身證不還耶。 問。無色定攝。金剛喻定。可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耶。 問。無生智可為阿羅漢果體耶。 問。頌文云。聖二離八修。各二離繫得爾者。聖者以有漏道。類下八地修所斷煩惱時。所得無漏離繫得。以未來所修無漏道為引因歟。 問。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中。述以無漏道。斷上七地前八品煩惱無間解脫道位。上地近分有漏道。修不修相。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中云。離第九品方可具二爾者。此釋意。為唯第九一品煩惱。得有漏無漏二種離繫得。為當前八品煩惱得之歟。 問。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中。述以無漏道。斷上七地前八品煩惱。無間解脫道位。上地近分有漏道。修不修相。作三解釋。爾者。第二第三釋意如何釋之耶。 問。論中舉餘師義云。唯得靜慮利果聖道。上惑離繫應皆不成爾者。光法師如何釋此文耶。 問。退法種姓人。練根作思法種姓。斷非想地三四品煩惱後。退彼思法種姓時。必可退彼三四品煩惱耶。 問。頌文云。近分離下染爾者。彼所離地。唯限下八地歟。 問。以第三靜慮無漏道。斷自地煩惱。第九解道位。起第四靜慮無漏道。義可有耶。 問。靜妙離觀。可緣五部法耶。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離欲界染解脫道位。未來修粗等三行相爾者。今此粗等行相無間道攝歟。 問。非想地可有有漏十六行相耶。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述有餘師義云。異生聖者。離欲無間解脫道中。亦修不淨息念慈等爾者。今此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不淨觀等功德。唯限未至地攝歟。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離欲界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通緣欲界及初靜慮爾者。一念緣之歟。 問。異生斷初第二第三靜慮煩惱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可修緣欲界心耶。 問。無色界心。緣第四靜慮。唯限粗等三行相歟。 問。異生斷第四靜慮煩惱。第九解脫道位。未來可修近分地攝粗等三行相耶。 問。有漏斷惑道。四分定中。唯限順住分歟。 問。頌文云。不動盡智。後必起無生智爾者。第二念所起無生智。初盡智所修歟。 問。一切阿羅漢。必可起無學正見耶。 問。依無色定。得阿羅漢果位。可修法智耶。 問。見道位。先觀上苦諦。後觀下苦諦義可有耶。 問。頌文云。或具輻等故爾者。誰人義耶。 問。得預流果。唯限加行得歟。 問。依身在色界。可起不還果道無漏耶。 俱舍論第二十四卷抄下 問。退雜修靜慮人。所退雜修靜慮。界熟果可現前耶。答。可現前也。兩方。若現前者。既退雜修靜慮。豈彼異熟果。可現前哉。是以。見今論文云。先於欲界人趣三洲。如是雜修諸靜慮已後若退失。生色界中。亦能如前雜修靜慮若退雜修靜慮之人。彼異熟果。可現前者。生色界中。何亦可雜修靜慮哉。若依之爾者。思修因感果之理。設雖退雜修靜慮。寧彼異熟果不現前哉。 答。退雜修靜慮之人。所退雜修靜慮。異熟果可現前也。思其道理。先雜修靜慮之時。成決定業。起異熟因。取果用畢後。設雖退彼雜修靜慮。豈其異熟果不現前哉。何況。准光法師。身在欲界。造五淨居引業。若不爾。如何名後之釋意。依身在欲界。先雜修第四靜慮。造五淨居天引業畢。退生梵眾天等樂惠上流之人。後由依身在欲界所造五淨天引業。生彼天之時。寧所退雜修靜慮。異熟果不現前哉。加之。見婆沙論(百五十四)文云有成就彼異熟。非滅定。謂得滅定已而退命終。生非想非非想處。滅定異熟現在前此文明述退滅盡定之人。所退雜修靜慮。異熟果現前之義。是必然也。但於今論文者。退雜修靜慮畢。生色界中。亦能雜修靜慮之旨述許也。全非遮所退雜修靜慮異熟果現前之義歟。 問。雜修靜慮第三剎那無間起無漏心義可有耶。答。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見婆沙論文。云雜修靜慮初剎那時。於無漏根。滅而非起畢。第三剎那時。如初剎那說如此文者。不可有此義若依之爾者。心品現起。隨時不定。設雖雜修靜慮第三剎那無間何無起無漏心之義哉。答。雜修靜慮第三剎那無心之義可有也。其故見今論餘處(二十六)文。述有學位雜修靜慮相云。諸解脫道。唯四法類加行增俗。諸勝進道。又加他心。隨應現修。未來皆八明無學位雜修靜慮相云。諸解脫道。唯四法類。加行增俗。隨應現修。未來所修銃九利十。諸勝進道與練根同正理(七十四)顯宗兩論之文。全亦同之。此等文意。雜修靜慮勝進道位。十智隨應現修之故。雜修靜慮。第三剎那。解脫道無間。起無漏勝進道之義可有云事。甚分明也。加之。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七十五)文明雜修靜慮相云。如是說者。此則不定。或有不起定能十五心相續而轉。或復起定於中。或有起三心已而便起定。或有起六心已而便起定。或有起九心已而便起定。或有起十二心已而便起定。是故於彼五品中間。或起不起。雜修成滿此文既許五品雜修靜慮相續現起之類。第三剎那無間起無漏心云事。是必然也。但於婆沙論文者。五品雜修靜慮。各別現起非相續起之者。第三剎那無間多分起有漏心。故從多分云雜修靜慮第三剎那時於無漏根滅而非起也。其中自亦第三剎那無間起無漏心事。更非所遮。如彼既有聞思二惠無間起無漏心□類。□若起聞思惠等時於無漏根非捨非得非滅非起也。 問。雜修靜慮所雜修有漏。唯限真實作意歟。 答。可通勝解作意也。兩方。若唯限真實作意者。所雜修有漏其類非一准。何不通勝解作意哉。是以。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所雜修有漏可通勝解作意。若依之爾者。所雜修有漏。是斷微細定障無知無間道也。何可通勝解作意哉。是以。斷煩惱無間道。唯限真實作意。相例可同如何。 答。雜修靜慮所雜修有漏可通勝解作意也。故見光法師所引婆沙論(百七十五)文云。如是說者。能雜修作十六行相。所雜修或作十六行相。或作餘行相。謂無量解脫勝處等此文既述所雜修有漏通四無量前三解脫八勝處之旨。通勝解作意云事。是必然也。但於斷微細定障無知無間道。故不可通勝解作意云難者。雜修無漏有漏靜慮。由其熏修之力。自然令不成就定障無知故。雖勝解作意。為定障無知能治道也。凡斷定障無知。實不用無間解脫道。如彼斷滅盡定障。不用無間解脫道也。然而雜修靜慮。前二剎那。與不染無知。成得俱滅。似斷惑無間道。第三剎那與不染無知不成就得俱生。似斷惑解脫道。故暫立無間解脫道稱也。故光法師釋云。前二剎那似斷惑無間道。與不染無知成就得俱滅。第三剎那似解脫道。與不染無知不成就得。俱生若爾。雜修靜慮所雜修有漏。實非如斷惑無間道。故斷惑無間道。雖限真實作意。雜修靜慮所雜修有漏。亦通勝解作意也。 問。雜修靜慮解脫道位。未來可修他心智耶。答。未來可修他心智也。兩方。若未來修他心智者。婆沙論(百七十五)中。述雜修靜慮位。所修智品相云。如是說者。能雜修是四法。述雜修靜慮位所修智品相云。如是說者。能雜修是四法。四類智。所雜修是世俗智。若總說者。有學七智。無學九智。除他心智此文若就現修云之者。亦可除盡無生智。而既不除盡無生智。唯除他心智。知雜修靜慮解脫道位。未來不修他心智云事。若依之爾者。披今論餘處處(二十六)又雜修靜慮解脫道位。未來修他心智如何。 答。雜修靜慮解脫道位。非斷障故。未來可修他心智也。故見今論餘(二十六)文云。學位雜修諸無間道。四。法。類。俗。隨應現修。未來修七。諸解脫道。唯四。法。類。加行增俗。諸勝進道。又加他心。隨應現修。未來皆八。無學雜修。諸無間道。現修如學。未來所修。鈍八利九。諸解脫道。唯四。法類。加行增俗。隨應現修。未來所修。鈍九利十正理(七十四)顯宗(三十六)兩論之文。全亦同之。光法師釋云。此上三道。未來皆修八智。皆非斷障。得修他心但於婆沙論文者。雜修靜慮解脫道位。未來雖修他心智。初二念無間道位。未來亦不修之。故總說雜修靜慮位。所修智品相之時。除他心智也。盡無生智。無學聖者。雜修靜慮無間解脫道位。隨其所應同未來修之故。不除之也。全非相例歟。 問。雜修靜慮解脫道位。盡無生智可現前耶。 答。盡無生智不現起也。兩方。若盡無生智現起看。披今論餘處(二十六)文。雜修靜慮解脫道位。盡無生智。不現起若依之爾者。婆沙論(百七十五)中。述雜修靜慮位所修智品相云。如是說者。能雜修是四法四類智。所雜修是世俗智。若總說者。有學七智。無學九智。除他心智此文若就未來修云之者。不可除他心智而既除他心智。不除盡無生智。知雜修靜慮。解脫道位。盡無生智。可現起云事如何。 答。雜修靜慮解脫道位。是見品攝。非息求故。盡無生智不現起也。故見今論餘處(二十六)文云。無學雜修諸無間道。現修如學。未來所修。鈍八利九。諸解脫道。唯四。法。類。加行增俗。隨應現修。未來所修。鈍九利十正理(七十四)顯宗(三十六)兩論之文。全亦同之。光法師釋云。無學雜修。諸解脫道。唯四法類。隨應現修。無漏故。現不修俗。非他心通。解脫道故。非現修他心。此解脫道。是見非息求故盡無生智。非現但於婆沙論文者。無學聖者。雜修靜慮解脫道位。盡無生智。雖不現修。隨其所應。未來修之故。總說無學聖者。雜修靜慮位。所修智品相之時。取盡無生智也。他心智初二念無間道位。未來亦不修之。故除之也。全非相例歟。 問。具雜修五品靜慮人。直生色界究竟天歟。答。不必直生色究竟天也。兩方。若直生色究竟天者。具雜修五品靜慮之人。遍可生五淨居天。何直生色究竟天哉。是以。見今論文云。如是五品雜修靜慮。如其次第。感五淨居如此文者。具雜修五品靜慮之人。遍可生五淨居天若依之爾者。具雜修五品靜慮之人。由上極品力。直可生色究竟天。是以。淨影大師解釋(大乘義章十七)中云。五階熏中逐勝受生。不先生下後上生故如何。 答。具雜修五品靜慮之人。其生處可不定。若具雜修五品靜慮之人中。於一一品。造決定業之類有之者。如其次第。遍可生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五天也。於前四品。不造決定業。於第五品。造決定業之業之類有之者。超前四天。直可生色究竟天也。故隨聖者意樂。由造業強弱。其生處可不定歟。但於淨大師解釋者。人師異釋也。不可必依用之歟。 問。聖者。可造牽引業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明知。聖人造牽引業。付之。聖者除厭三有過患。專欣二智菩提。設雖由凡時故業受三有果趣。證得聖果之後。更不可造牽引業。是以。光法師所引正理論(六十四)中明家家聖者受生緣云。此三二生由異生位造作及增長。感三二生業。非諸聖者於聖位中。更能新作牽後有業。以背生死向涅槃故。由此契經說。諸聖者唯受故業。更不受新隨見正理論餘處(四十)文。述由因果相屬愚故。造非福業。由真實義愚故。造福及不動業之旨畢云。若已見諦者。則無是事。乘先行力。漸離染時。如次得生欲色無色光法師餘處(十五)引此文云。若准此文聖人不造感生異熟業寶法師餘處(十五)引此文云。若准此文。聖人不造感生引異熟業。何況。寶法師餘處(十九)解釋中。引正理論。雖離染者。亦造善業。而無勢力能招後有之文畢云。若據引業感有。即唯異生。若據資助故業結當生有。即通有學任此等定判。聖位受生。唯見凡時故業加之暖等四善根。凡位起之。猶不為牽引業。證得聖果之後。豈可造牽引業哉。 答。聖者實厭三有受生故。於凡聖共生三處。雖不造牽引業。五淨居天。是唯聖非凡之處。凡位非可造彼天牽引業。故證得聖果之後。造彼天牽引業也。故今論云。如是五品。雜修靜慮。如其次第感五淨居。應知此中無漏勢力。熏修有漏。令感淨居婆沙論云。但由下品雜修靜慮。引第四靜慮眾同分業。生無煩天。既生彼已。唯受彼下品雜修靜慮法異熟果。但由中品雜修靜慮引第四靜慮眾同分業。生無熱天。既生彼已。唯受彼中品雜修靜慮法異熟果。但由上品雜修靜慮引第四靜慮眾同分業。生善現天。既生彼已。唯受彼上品雜修靜慮法異熟果。但由上上品雜修靜慮引第四靜慮眾同分業。生善見天。既生彼已。唯受彼上上品雜修靜慮法異熟果。但由上極品雜修靜慮引第四靜慮眾同分業。生色究竟天。既生彼已。唯受彼上極品雜修靜慮異熟果光法師自問答云。問聖者生淨居造引業不。解云。此論既云熏修有漏令感淨居。明知。聖人造牽引業。又婆沙。異熟因雜修靜慮業。引五淨居眾同分撲揚大師云。若准有宗。雜修靜慮。新造引業。招淨居果。名為雜修不據熏故。俱舍論二十四云。應知此中無漏勢力。熏修有漏。令感淨居。釋曰。初後無漏。中間有漏。名為成就。由前後心。修中有漏令招彼果。既云令感。明造引業。不爾如何。感義得成。又婆沙論云。異熟因雜修靜慮。引五淨居眾同分。既異熟因。能引同分。明定造業此等定判。以俱舍婆沙兩論之文為證成。聖者造五淨居天牽引業之旨。甚分明也。何況。見品類足論文。於非異生法法。及不共異生法體之中。問云。淨居天蘊界處及生彼業若聖者不造五淨居天牽引業者。寧以彼業為非異生法法。及不共異生法體哉。加之。正理論(六十五)云。諸感淨居是業力。為雜修力。若是業力。雜修靜慮。則為唐捐。若雜修力。與品類足所說相違。如彼論說。雜修靜慮。及由業故。生淨居天。諸所有處等。非異生法。有說業力感淨居天。然不唐捐。雜修靜慮。以修行彼思現前故。有餘師言。是雜修力。而不違害品類足文。彼論先說雜修定者。為顯先時入彼定故。後復說。及由業故生淨居者。為顯先後時即由彼力生淨居故。此中決定俱由二力。以隨闕一不生彼故。然唯有漏感彼異熟。非無漏力。并背有故顯宗論(三十一)云。諸感淨居。由雜修力。亦由業力。相資助故。然唯有漏。感彼異熟。非無漏力。并背有故正理顯宗兩論之文。既述由雜修靜慮及彼俱生業力感淨居天異熟果之旨。而雜修靜慮。及彼俱生業。唯是聖者所起也。云由彼力感淨居天異熟果。豈非聖者造五淨居天牽引業哉。隨亦正理論中。引品類足論生淨居天業。名非異生法之文。凡位不造彼業云事。亦炳然也。依之。泰法師引正理論中全文畢云。若依此文。由熏禪業生五淨居。即是聖人。造感生業准此文理。聖者造五淨居天牽引業云事。更不可疑之。但於正理論。此三二生。由異生位等之文者。光法師會此文云。言不造者。據欲界說。唯受故業。應知亦爾文意云。正理論文。并契經說。明家家聖者受生緣故。聖者不造牽引業者。據欲界說也(為言)次於正理論餘處。若已見諦者。則無是事等之文者。聖者無由因果相屬等二愚。造牽引業之義故。凡聖相對。述愚迷有無許也。全非遮聖者造五淨居天牽引業。次於光法師餘處。若准此文。聖人不造感生異熟業之釋。并寶法師餘處。若准此文。聖人不造感生引異熟業之釋者。任正理論文勢顯見之旨。述其趣也。次於寶法師餘處。若據引業感有。即唯異生等之釋者。廣就三界論之者。多是異生聖者共生三處故。證得聖果之後。助凡時故業。受彼異熟果。新不造牽引業故。云若據資助故業結當生有。即通有學也。更非簡聖者少分五淨居天牽引業。次於暖等四善根。凡位位起之。猶不為牽引業云例難者。光法師自問答云。問順決擇分善根。尚不造牽引業。今何至聖位。造引業耶。解云。順決擇分善根。習背有故。趣見道故。順見道故。所以但造滿業。不造引業。聖位不爾。容造引業聊簡此問答文。學者異義有之。或一義云。暖等四善根位。是道近加行故。厭有心稍除。故但造滿業不造牽引業。所得聖果之後。其位容預。非如見道所加行。故造五淨居天牽引業(為言)或一義云。光法師今解釋。非云暖等四善根位。總不造牽引業。就暖等四善根體。不為牽引業(為言)故見今論餘處(二十三)文云。此四善根。能感色界五蘊異熟。為圓滿因。不能牽引。憎背有故正理(六十一)顯宗(三十)婆沙等諸論說。其意同之。就位論之。可造牽引業故。依此義意者。非指例難歟。 重難云。寶法師意。存聖者不造五淨居天牽引業也。處處解釋如前重出難之也。彼師意。存聖者造五淨居天牽引業云事。何處見者。強會通處處解釋哉。 答。勘寶法師解釋前後。上云五淨居天。若造新業。不造新業後當分別。指下由雜修五品生有五淨居之段而披彼段解釋。雖無分明定判。引正理論。如彼論說。雜修靜慮。及由業故。生淨居天。諸所有處等。名非異生法也此文意云。由雜修靜慮。及彼俱生業力。生淨居天故。聖者造五淨居天牽引業云決定誠證也。云後當分別。即指此文歟。若爾。寶法師意。存聖者造五淨居天牽引業云事。自分明也。 問。伏第四靜慮何品煩惱。生何天耶。進云。婆沙論云。伏上上品者。生福生天。乃至伏下中品者。生色究竟付之。上上品者。是初品也。伏上上品煩惱者。可生無雲天哉。次第四靜慮。唯有八天。若伏上上品煩惱者。生福生天者。可云伏下上品煩惱者。生色究竟天。何云伏下中品者。生色究竟天。何云伏下中品者生色究竟哉。 答。第四靜慮九品煩惱全未伏者。生無雲天。故伏上上品煩惱者生福生天云也。次此中以無想天。別為一處故。第四靜慮。總有九處。故伏下中品煩惱者。生色究竟天云也。故婆沙論具文云。有說。第四靜慮有九品善根。次第生於九處。謂下下善根生無雲天。下中善根生福生天。乃至上上善根生色究竟。於此諸處。不可增減。是故。淨居唯應有五。有說。第四靜慮有九品煩惱。若於九品。全未伏者。生無雲天。伏上上品者。生福生天。乃至伏下中品者。生色究竟。無有伏下下品。而受生者。是故。淨居唯有五種。 問。十八有學中。可列身證不還耶。進云。論云。契經說有十八有學。何緣於中不說身證付之。得滅盡定不還名之身證不還。有學福田中。何不列之哉。是以。見正理論(六十五)所引契經文。列九無學中。舉俱解脫。相例可同。何況。披中阿含經說。十八有學中。列身證不還如何。 答。十八有學中。不取身證不還事。不限今論所引契經說。亦出正理論所引契經文。即正理論(六十五)云。謂世尊告給弧獨言。長者當知。福田有二。一者有學。二者無學。有學十八。無學唯九。何等名為十八有學。謂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隨信行。隨法信解。見至。家家。一間。中。生。有行。無行。上流。是名十八顯宗論所引契經說。其意亦同之。能等諸論所引契經文。同列十八有學中。不舉身證不還。定有依憑本說歟。今論中。釋其故云。謂諸無漏三學及果。依彼差別立有學故。滅定非學。亦非學果。故不約成彼說有學差別圓暉法師述此意云。無漏三學。是聖者因。擇滅涅槃。是聖者果。滅定有漏。不是依因。依因無故。不預其數但於九無學中。舉俱解脫云例難者。寶法師引正理論(六十五)然諸不還所得滅定。是有漏故。不可說言自性解脫故名清淨。彼所依身。猶有煩惱。未永斷位。不可說言相續解脫故名清淨故。不約成彼立有學福田。無學位中。有漏功德。雖非自性解脫所收。相續解脫故名清淨。由此亦能生殊勝果。是故約定及根差別。說九應果。皆名福田之文畢云。由此有學不取身證。無學取俱解脫也文意顯也。次於中阿含經說者。凡二十七賢聖發立。源出中阿含經說。今論等所引契經者。同指中阿含經文。而今論等所引經文。列阿羅漢向之中。攝身證不還。別不舉之見。引中阿含經文歟。列身證不還中般等之中。攝阿羅漢向。別不出之。是則誦者不同。中阿含經梵本。有二本不同歟。例如品類足論中。迦濕彌羅國諸師所誦本。云九十八隨眠中。三十三是遍行。六十五非遍行。西方尊者所誦本。云九十八隨眠中。二十七是遍行。六十五非遍行。六應分別也。是以。廣賢聖章云。又諸部中。列二十七賢聖之名。皆引給孤獨長者經。而其所列各不同者。隨部異說故不同也由誦者不同梵本有異本之旨。此釋尤分明歟。 尋云。十八有學中。何不列現般哉。 答。今論等所引契經意。阿羅漢向中。可攝現般。見行中阿含經意。身證不還中。所攝現般也。但何本中。別不列現般意。現般人者。依身在欲界。證不還果之後。於彼現身斷餘惑盡。證得涅槃故。更無有別勝能。故或阿羅漢向中攝之。或身證不還中攝之。別不舉現般也。 問。無色定攝金剛喻定。可緣下地能治類智品道耶。 問。無生智可為阿羅漢果體耶。答。無生。智中。或有阿羅漢果體。或有阿羅漢果攝。非阿羅漢果體之類也。兩方。若為阿羅漢果體者。見今論文。述盡得俱盡智成無學應果。以初盡智為阿羅漢果體。而住不動。盡智後必起無生智之理。無生智第二念已後起之。知非阿羅漢果體云事。何況。今論說此有八十九解脫道及滅。以解脫道為沙門果性。婆沙論判唯勝進道攝是無生智。以無生智偏屬勝進道。任此等定判。無生智非阿羅漢果體若依之爾者。無生智既阿羅漢果位所起智品也。尤可為阿羅漢果體。若非阿羅漢果體者。四向四果中可云何攝哉。是以。婆沙論(六十六并六十七)中。無生智阿羅漢果攝加之。利根之人。初盡智位。所修無生智。豈非阿羅漢果體哉。 答。初盡智位所修無生智。可為阿羅漢果體。第二念已後無生智。是阿羅漢果攝。可非阿羅漢果體也。其故。見今論前後之文。或偈頌結。盡得俱盡智成無學應果。長行述金剛喻定。是斷惑中。最後無間道所生。盡智。是斷惑中。最後解脫道。由此解脫道與諸漏盡得最初俱生。故名盡智。如是盡智至已生時。便成無學阿羅漢果。已得無學應果法故。以與諸漏盡智。最初俱生解脫道為阿羅漢果體云故。以此位所修無生智。可為阿羅漢果體云事。道理實必然也。或云淨道沙門性。有為無為果。此有八十九解脫道及滅。沙門果體有八十九諸解脫道。唯限一念不相續中。述五因立四果捨曾得勝道。集斷得八智。頓修十六行。道類智位。斷欲界修所斷第六品煩惱解脫道位。斷欲界修所斷第九品煩惱解脫道位。斷有頂地修所斷第九品煩惱解脫道位。於此四位。具足五因故。建立四沙門果。故四沙門果體。唯限解脫道。不通勝進道故初盡智位所修無生智。可為阿羅漢果體云事。此文亦分明也。加之。正理論(六十七)云盡智無生智。無學正見品。是謂有為阿羅漢果體顯宗論(三十二)文。全亦同之。淨影大師(大乘義章十七)釋云。羅漢果中。聖德有二。一是果體。依如昆曇。行修分別。唯非想地九品治中。末後解脫。是其果體。就此果體中。分為盡智及無生智准此等定判思之。初盡智位。所修無生智。是解脫道攝。非勝進道攝。故可為阿羅漢果體。第二念已後。現修未來修無生智。是勝進道攝。非解脫道攝。故雖阿羅漢果攝。非阿羅漢果正體也。婆沙論中。云唯勝進道攝。是無生智。就第二念已後無生智論之也。第二念已後無生智。雖非阿羅漢果體。既阿羅漢果攝故。四向四果中。可云何攝之疑不可來。又婆沙論中。無生智阿羅漢果攝云文。更非相違也。重意云。總論之者。解脫道為四沙門果正體。勝進道是四沙門果正體。勝果道是後果向攝。非前果攝。而阿羅漢果。無後果故。無有勝果道。是後果向攝非阿羅漢果攝故。阿羅漢果聖者。第二念已後。現修未來修。諸無漏道。既非阿羅漢果正體。皆是阿羅漢果攝也。故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六十六)云。諸阿羅漢所成就無學法。此法阿羅漢果攝耶。答如是。謂阿羅漢所成就一切加行無間解脫勝進道。皆是阿羅漢果攝。以彼無有勝果道故。無有勝果可趣求故。設法阿羅漢果攝。此是無學法耶。答。或無學。或非學非無學。義不定故。云何無學。答有為阿羅漢果。謂盡智無生智。無學正見及彼眷屬或(六十七)云。諸阿羅漢所成就無漏法。此法阿羅漢果攝耶。答。或攝。或不攝。或不攝義不定故。云何攝。答。有為無為阿羅漢果。已得不失。有為阿羅漢果者。謂盡智無生智。無學正見。及彼眷屬或(六十八)云。時解脫阿羅漢轉根作不動時。彼加行無間解脫道。皆是果道勝。彼無勝果道故。乃至時解脫阿羅漢。轉根作不動時。唯捨果道得果道。無學位無學果道故或(百四十七)云。諸阿羅漢所成就根。此根斷何界結。答。無。以阿羅漢諸結已盡。無可斷故。此根何果攝。答阿羅漢果。或無阿羅漢果攝者。謂阿羅漢所成就無漏諸根。或無者。謂阿羅漢所成就善有漏。無覆無記諸根任此等論文。阿羅漢果聖者。所成就諸無漏道。皆是阿羅漢果攝云事。甚分明也。 重難云。初盡智位。所修無生智。解脫道攝故。為阿羅漢果正體云事。不可然。婆沙論中。既云唯勝進道攝。是無生智者若初盡智位所修無生智。解脫道攝者。寧可云唯勝進道攝哉。若解脫道位所修故。解脫道攝云者。其義不一定。勘顯宗論(三十二)離第九品。方可具二。或應許得離繫道而修之。文解脫道位修道位。修無間道例彼思之。解脫道位。何不修勝進道故。 次。初盡智位。所修無漏道。解脫道攝者。後念永不現起歟。若不現起者。初盡智位。所修無漏道。種類非一准。有何障礙。後念永不現起哉。若亦現起者。以第二念已後悉屬勝進道。如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第二念後諸勝進道。九智十智。隨應現修等也。若爾。起勝進道之後。還起解脫道云事。豈不背文理哉。 答。能修初盡智。既解脫道攝故。所修無生智。同可解脫道攝云事。道理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但於婆沙論文者。就第二念已後無生智論之得意。更無所背也。 次。於顯宗論文者。有漏功德。繫地堅牢故。無間道位。不修上邊有漏道。解脫道位。初修上邊有漏無間解脫道云也。此別事也。此外無間解脫道位。不限自品類道。兼修餘品類修之義難有歟。 次。鈍根阿羅漢果聖者中。初盡智位。所修盡智。第二念即現起之義可有也。婆沙論(十八)中。述果道相續之旨。正理論餘處(六十三)中。云諸解脫道。或相續故。即此意也。但於光法師餘處解釋者。從多分論之也。自亦解脫道相續至第二念等之類。可有故。勝進道之後。還可起解脫道之疑。不可來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文云。從不還果。不還勝果道。及阿羅漢果。阿羅漢勝果道退時。如是等時。捨道俱有戒。亦捨定俱有戒如此文者。阿羅漢果。可有勝果道如何。 答。答學位。無勝果道云事。道理既為必然之上。婆沙論處處之文。亦分明也。如前重出之。但於婆沙論。及阿羅漢果阿羅漢勝果道退時之文者。尤似難思。若指勝進道。云勝果道歟。或亦乘從不還果不還勝果道云言便如此云歟。 問。頌文云。聖二離八修。各二離繫得爾者。聖者以有漏道斷下八地修所斷煩惱時。所得無漏離繫得。以未來所修無漏道為引因歟。答。可為引因也。兩方。若為引因者。見光法師餘處解釋云引因謂同類因。能引彼離繫得起。為等流士用果而未來所修無漏道無與彼無漏離繫得為同類因。何可為引因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云無漏道斷惑雖亦能引有漏得。有漏道斷惑雖亦能引無漏得。而非正引。但是兼引故。不互隨二道判性但隨自道。彼能證道。雖復不起。然互相修。而由彼力。擇滅得起故。各隨自能證道判如此釋者。聖者以有漏道斷下八地修所斷煩惱時。所得無漏離繫得。以來所修無漏道為引因如何。 答。聖者以有漏道。斷下八地修所斷煩惱時。所得無漏離繫得。由未來修容與彼無漏離繫為引因能治無漏道之力也。光法師餘處。但隨自道。彼能證道。雖復不起。然互相修。而由彼力擇滅得起故。各隨自能證道判之解釋。其旨尤分明也。但於未來所修無漏道。無與彼無漏離繫得為同類因不可為引因云難者。未來無有作用故。雖不正與彼無漏離繫得為同類因。若現起者。容與彼無漏離繫得為同類因之道故。由未來修此無漏道之力。得彼無漏離繫得也。故光法師餘處。釋引因謂同類因。全無相違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六十六)文。答世俗道力所證得者。如一來不還果。云何名沙門果之問。舉尊者僧伽筏蘇說云。以世俗道離染時。亦修未來諸無漏道。所得二果。是彼果故。亦得建立沙門果名之義畢。正義破之云。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未來聖道。示有作用。如何於彼。此得果名准此文思之。聖者以有漏道斷下八地修所斷煩惱時。所得無漏離繫得。由未來所修無漏道。容與彼無漏離繫得為同類因之義。為引因云事。豈不蒙今能破哉。 答。尊者僧伽筏蘇意。以世俗道。斷欲界修所斷煩惱時。所證得一來不還二果是未來所修無漏道正果云故。蒙未來聖道。未有作用。如何於彼此得果名之難破也。今義意。聖者以有漏道。斷下八地修所斷煩惱時。未來修容與。彼無漏離繫得為同類因之道故。約容有之義為引因云也。不云在未來時。以彼無漏離繫得正為果。故遙異尊者僧伽筏蘇意也。 問。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中。述以無漏道斷上七地前八品煩惱無間解脫道位。上地近分有漏道修不修相。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云。以無漏道離上七地前八品時。不修上邊世俗。八解脫道。不能修上近分有漏云初釋意。會此文云。若以無漏道。離下八地染。亦能引生二離繫得者。此據第九解脫道離下染盡。方修上地近分有漏。差別而言。前九無間八解脫道。離下染時。未修上地近分有漏。爾時唯有一無漏得。故不相違文意云。聖二離八修。各二離繫得者。據彼第九解脫道位論(為言)彼第九解脫道位。得有漏無漏二種離繫得故。云用無漏道離彼亦然。全非相違。故正理論說。雖同顯宗論初釋意。云用無漏道離彼亦然。亦以於中所作同故也。 重難云。見今論餘處(一十六)文。或云。斷上七地。諸無間道。四類世俗滅。道。法智。隨應現修(乃至)此上未來皆修七智或云。斷上七地。諸解脫道四類。世俗。滅。道。法智。隨應現修(乃至)此上未來。皆修八智如此等文者。以無漏道。斷上七地煩惱。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位。修世俗智若不修上地近分有漏道者。何可修世俗智哉。彼位不修當地世俗智者。婆沙論(百六十三)光法師釋。甚分明故也。 答。今論餘處之文。就有漏道斷惑之類。述修世俗智之旨也。非云以無漏道。斷上七地煩惱。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位。修世俗智歟。故正理論說。雖同顯宗論初釋意。斷上七地煩惱。諸無間道。諸解脫道位。明智品現修未來修相之文。全同今論說也。 問。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中云。離第九品。方可具二爾者。此釋意。為唯第九一品煩惱。得有漏無漏二種離繫得。為當前八品煩惱得之歟。答。可有二義也。兩方。若唯第九一品煩惱得之者。既廣得上地功德位也。前八品煩惱。何不得有漏無漏二種離繫得哉。若依之爾者。非得果及練根位。自品能治道不現在前。得離繫得之義難有哉。 答。此事雖非難義。聊及學者異端歟。其中暫存一義云。以無漏道。斷上七地煩惱。第九解脫道位。廣修前八品煩惱。能治上地近分有漏道故。前八品煩惱。亦可得有漏離繫得也。雖非得果及練根位。餘位之中。自品能治道不現在前。得離繫得。強非所遮歟。 問。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中。述以無漏道斷上七地。前八品煩惱。無間解脫道位。上地近分有漏道修不修相。作三解釋。爾者。第二第三釋意。如何釋之耶。進云。光法師所引顯宗論云。或應許得離繫道而修。或應斷染時許依下修上付之。有漏功德繫地各別也。設雖上地近分有同對治有漏道。下地無漏現在前位。何可修之哉。是以。見今論餘處(二十六)文。述諸道依得此。修此地有漏。修有漏功德。唯限依此地得此地二位。無依此修上之義何況。披正理論餘處文云。雖下聖道斷煩惱時。諸上地邊。有能同治。然由有漏繫地堅牢。未離下地。未能修彼如何。 答。顯宗論第二第三釋意云。有漏功德。實雖繫地各別。以無漏道。斷上七地前八品煩惱位。同治修故。修上地近分有漏道(為言)故見今論文。偈頌結聖二離八修各二離繫得。無間斷前八品煩惱位。長行述諸有學聖用無漏道離彼亦然。由二種道同所依故。以無漏道斷惑例同有漏道斷惑。明知。以無漏道。斷上七地品品煩惱位。修上地近分有漏道云事。但於今論餘處。諸道依得此修地有漏之文者。光法師餘處(二十六)述無漏道依下地離上地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位。上地近分有漏道。修不修相。作二解釋之中。以無漏道離下染時。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亦修上地近分有漏。同治修故云第二釋意。今此文云。從多分說依此修此。故論偏說之。上地近分。或修不修。若無漏道離下染即修。若餘無漏依下地起。即不修上近分有漏。以不定故。是故不說文意顯也。次於正理論餘處。雖下聖道。斷煩惱時等之文者。光法師釋云。正理論說。自是彼計非所許。故無勞會釋。 重難云。光法師以不定故。不說之會通不可然。若如此釋者。不可說依此地修依此地。起無漏道地煩惱。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位。不修當地有漏。餘位修之其義。不定故也。 次光法師正理論說。自是彼計等之釋。亦不明。正理論文。暫述顯宗論一釋意也。何降自是彼計哉。是以。見正理論餘處(二十)文。述得心多少云。若以聖道離色界染得無色善。此中離言非究竟離以於色染未全離時。無色善心。已可得故如此文者。以無漏道。斷上七地前八品煩惱位。修上地近分有漏道如何。 答。依此地起無漏道之中。修當地有漏是多分也。不修當地有漏。唯限斷上七地煩惱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斷非想地煩惱。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位。是少分也。故依此地起無漏道之中。當地有漏修不修。其義雖不定。從多分說依此地修。不顧少分不修位也。光法師從多分說依此修此。故偏說之之釋。即述此意也。次。正理。顯宗。兩論者。同眾賢論師所造也。顯宗論。既作三解釋。正理論意。可存此義云事。是勿論也。然而就第七十四卷文。暫作正理論說。自是彼計等之釋歟。 尋云。顯宗論第二第三釋意。有何差異哉。 答。第二釋意云。有漏法離繫地各別。前八解脫道望品品。是出障位故。斷七地地煩惱前八解脫道位。同治修故。亦修上地近分有漏道(為言)或應許得離繫道而修者。即述此旨也。此釋意。不許九無間道位修之。第三釋意云。斷上七地煩惱。九無間道位。同治修故。亦修上地近分有漏道(為言)或應斷染時許依下修上者。即顯此義也。重意云。顯宗論三解釋。次第云添也。初釋所存之分。第二釋意亦許之。第二釋所存之分。第三釋意許之也。 問。論中舉餘師義云。唯得靜慮利果聖道。上惑離繫應皆不成爾者。光法師。如何釋此文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於八地中。下五離繫。可言有無漏得。上三無色煩惱離繫。應皆不成付之。任捨果勝果道唯得果道故之理。若有學聖者。斷下八地修所斷煩惱時。不得有漏離繫聖者。已離無所有處染信勝解修練根。作見至位。唯得利果道無漏不得利勝果道無漏。故四靜慮三無色煩惱離繫。應皆不成。何唯限三無色煩惱離繫釋應皆不成之義哉。是以。泰法師判三無色等上惑離繫。應皆不成。上惑離繫之言。不限三無色煩惱離繫如何。 答。光法師得上惑離繫。應皆不成之文意。尤叶文理。所謂已離無所有處染。信勝解依第四靜慮修練根作是見至位。唯得六地利果道無漏。未得利勝果道無漏。故實雖無得四靜慮煩惱離繫之義。於四靜慮得利果道無漏故。暫與云下五離繫可言有無漏得。於三無色。不得利果道無漏故。奪云上三無色煩惱離繫。應皆不成也。寶法師。如有學聖先以無漏道離無所有處煩惱。後依四禪練根至解脫道。捨前鈍根果及向。唯得四禪已下不還果道。上三無色。若無先修有漏道得無為者。無漏得捨。有漏得無煩惱應成。既不成煩惱。明知有有漏得之釋。因述此意也。加之。見婆沙論(六十八)文。問已離無所有處染。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時。既捨三無色無漏對治道。於三地斷為亦捨不。於三無色斷。問答捨不捨義。於四靜慮斷成之安置。不及疑捨不捨義。尤為今解釋潤色也。但於四靜慮煩惱離繫。應皆不成云難者。以實論之。四靜慮三無色。其義雖同。於四靜慮得利果道無漏故。暫得彼煩惱離繫成。偏出三無色不得利果道無漏釋。應皆不成之義也。實不可得四靜慮煩惱繫故。泰法師釋。無色等上惑離繫應皆不成。等四靜慮也。 問。退法種姓人。練根作思法種姓。斷非想地三四品煩惱。後退彼思法種姓時。必可退彼三四品煩惱耶。答。不必退之也。 兩方。若必退彼三四品煩惱者。設雖退彼思法種姓。何必可退彼三四品煩惱哉。是以。見婆沙論文云。若退姓者不必要起煩惱現前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六十六)中。云此二雖無煩惱斷得。而勝進故。遮惑得生。雖無離繫得。不成彼煩惱。唯限勝進位而退法種姓人。練根作思法種姓。斷非想地三四品煩惱之後。退彼思法種姓之時。不可得退法種姓所攝。彼三四品煩惱。能治無漏道退位。不得未曾得功德故也。若爾。退位而無有離繫得。寧不退彼三四品煩惱哉。 答。退法種姓人。練根作思法種姓。斷非想地三四品煩惱之後。退彼思法種姓之時。若起煩惱退之者。可退彼三四品煩惱。若不起煩惱退之者。不可退彼三四品煩惱。其故退彼思法種姓之時。即可得退法種姓所攝。彼三四品煩惱。能治未曾得無漏道故雖捨思法種姓所攝。無漏離繫得。得替退法種姓所攝。無漏離繫得故。不退彼三四品煩惱也。但於退位不得未曾得功德云難者。婆沙論(百八十六)中云。諸未曾得聖道唯勝進時得故者。就勝品未曾得聖道論之也。此退法種姓所攝。彼三四品煩惱。能治無漏道。剋其體見之。實雖未曾得。既是劣種姓所攝無漏道故。攝屬曾得類也。 問。頌文云。近分離下染爾者。彼所離地。唯限下八地歟。答。或云唯限下八地。或云廣通九地。二意可有也。兩方。若唯限下八地者。見論文云。所離有九。謂欲八定此文無諍。彼所離地。可通九地若依之爾者。既云近分離下染。定可有漏近分地。定知。彼所離地。唯限下八地云事。 答。見論文。偈頌結近分離下染。長行述所離有九謂欲八定。偈頌長行。似致相違。依之。光法師會其相違。作二解釋云。近分但能離下八地。此文應言所離有八。謂除非想。而言九者。此通舉也。又解初定近分。是無漏者。亦能通離有頂地染。故言九也。以實而言。初近近分。亦能離上。前句中。言近分離下。從多分說初釋意云。近分地但能離下八地染故。實可云所離有八。而現文云所離有九者。非想地雖非有漏道。所離九地。俱所離地故。暫通舉之也(為言)第二釋意云。初定近分地。通無漏故。亦能通離有頂地染故。云所離有九。以實云之。初定近分地。亦能離上地染。而云近分離下染者。從多分說也(為言)。 問。以第三靜慮無漏道。斷自地煩惱。第九解脫道位。起第四靜慮無漏道義可有耶。 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婆沙論中。不可有此義。若依之爾者。以第三靜慮無間道斷自地煩惱第九解脫道位。欣第四靜慮根本地之類有之者。何無起第四靜慮無漏道之義哉。是以。以未至地無漏道斷欲界煩惱第九解脫道位。起初靜慮無漏道之義可有相例可同如何。 答。以第三靜慮無漏道。斷自地煩惱第九解脫道位。唯起第三靜慮無漏道也。其故。無間解脫二道。必可同一地故。依第三靜慮。起第九無間道。依第四靜慮起第九解脫道之義。不可有也。但於未至地例難者。未至地是初靜慮攝。同一地故。以未至地無漏道。斷欲界煩惱第九解脫道位。起初靜慮無漏道之義可有也。更非相例。故見婆沙論處處文。或(百六十三)出未曾得無漏。初靜慮現在前。而修淨初靜慮之類云。若以無漏道。離欲界染最後起根本地解脫道時或(百六十三)出未曾得非初靜慮無漏智現在前。而修淨無漏初靜慮之類云。謂以無漏道。離欲界染。即依未至定。起最後解脫道時此等文意。以未至地無漏道。斷欲界煩惱第九解脫道位。或起初靜慮無漏道。或起未至地無漏道之兩類。可有云事。尤分明也。或(百六十四)出未曾得無漏第四靜慮現在前。而修淨第四靜慮之類。不舉以第三靜慮無漏道斷自地煩惱第九解脫道位第四靜慮無漏定之類。或(百六十四)出未曾得非第四靜慮無漏智現在前。而修淨無漏第四靜慮之類云。謂依未至定。乃至第三靜慮。離第三靜慮染最後解脫道時。以第三靜慮無漏道。斷自地煩惱第九解脫道位。起第三靜慮無漏道之旨。述明知。以第三靜慮無漏道。斷自地煩惱第九解脫道位。唯起第四靜慮無漏道之義。不可有云事。何況。婆沙論(百六十一)中。出若得第三靜慮非第四靜慮命終終生廣果之類云。若依未至定。乃至第三靜慮隨一。離第三靜慮染。未離上染彼命終。生廣更此文意。以第三靜慮無漏道斷自地煩惱第九解脫道位。起第四靜慮無漏道之義無之。 問。靜妙離觀可緣五部法耶。答。可緣之也。兩方。若緣五部法者。染污法其體非靜妙離。何緣彼作靜妙離行相哉。是以。見識身足論文。明色無色界繫。修所斷心緣境。述緣自界修所斷法。粗苦障靜妙離六行相俱舉之。云緣自地四部所斷法。唯舉粗苦障行相無出靜妙離行相。明知。靜妙離觀。唯緣修所斷法。不緣前四部所斷法云事。若依之爾者。作上地靜妙離觀之時。五部諸法之中。何法非彼觀所緣哉。是以。今論中。明靜妙離觀。述緣彼次上地諸有漏法無所簡。可緣五部法如何。 答。以有漏道斷惑之時。對無間道位。觀次下地為粗苦障。解脫道位。觀自他為上地靜妙離。故雖染污法。上地悉可觀靜妙離也。故見今論文云。若諸解脫道。緣彼次上地諸有漏法。作靜妙等三行相中隨一行相諸有漏法之言。廣亙五部法之旨。甚分明也。但於識身足論文者。約五部諸法。體性各別見之。見所斷四部法。其體是染污。非靜妙離故。能緣行相之中。暫不舉靜妙離也。斷惑解脫道位。對下地粗苦障故。緣上地五部法。作靜妙離行相之義門。更不可遮之歟。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離欲界染解脫道位。未來修粗等三行相爾者。今此粗等行相者。無間道攝歟。答。解脫道攝也。兩方。若無間道攝者。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明彼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行相。云通緣欲界及初靜慮。釋第九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行相。述通緣三界。若彼所修粗等行相。無間道攝者。豈可緣上地哉。若依之爾者。披今論文。述世無間解脫。如次緣下上。作粗苦障行。及靜妙離三。粗等是無間道行相設雖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行相。何云解脫道攝哉。何況解脫道位。不緣下地。未來所修粗等行相。既緣下地。尤可無間道攝如何。 答。既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行相也。尤可解脫道攝。亦述緣上下地。寧云無間道攝哉。但於粗等是無間道行相云論文。粗等是無間道行相。靜等是解脫道行相者。就現起道論之也。解脫道位。未來兼修上下地。緣解脫道攝粗等行相。可有何過哉。何況。第九解脫道。是已離下地染位。故未來所修粗等行相。廣緣三界法。豈可無間道攝哉。次於解脫道位。不緣下地云難者。是亦就現起道論之也。何為相違哉。 重難云。見今論餘處(二十九)文。明空無邊處解脫相。云近分解脫道。亦得解脫名。空無邊處近分地解脫道。是空無邊處解脫攝也。彼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行相。亦解脫道攝者。定可空無邊處解脫攝。何可有緣下地之義哉。 答。近分解脫道。亦得解脫名者。是亦就現起解脫道論之也。未來所修緣下地行相。更可非空無邊處解脫攝也。 問。非想地可有有漏十六行相耶。答。有漏十六行相也。兩方。若有有漏十六行相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釋二禪已上近分地。無十六行相云。以上地邊無聖行故若非想地有漏十六行相者。豈可云有聖行相哉。若依之爾者。非想地既有順決擇分善根。何無有十六行相哉。 答。見今論餘處(二十八)文。述空等三三摩地相云。世間攝者。通十一地此文意。非想地有空等三三摩地之旨。甚分明也。有有漏十六行相云事。誰可疑之哉。但於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者。二禪已上近分地。無聖行相者。非只無無漏十六行相。亦無有漏十六行相云也。十六行相。專是聖道所作行相故。有漏十六行相云聖行相也。故見光法師餘處(二十八)所引婆沙論(百六十二)文云。問。有漏道。亦作十六行相。何故不能遍斷。答。彼雖學作聖道行相。不明了故。不斷煩惱。如師子子未能害獸有漏十六行相云事。此文甚炳然也。重意云。以上地邊無聖行故者。二禪已上近分地。總無有漏無漏十六行相故(為言)而非想地有有漏十六行相故。不可云無聖行相也。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述有餘師義云。異生聖者。離欲無間解脫道中。亦修不淨息念慈等爾者。今此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不淨觀等功德。唯限未至地攝歟。 答。唯限未至地攝也。兩方。若唯限未至地攝者。未來所修功德。其類非一准。斷欲界煩惱。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不淨觀等功德。何唯限未至地攝哉。是以。正理論今文云。慈等等取餘三無量。婆沙論(六十四)中。述此師義。具舉慈悲喜捨四無量。而喜無量非未至地攝。明知。今此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不淨觀等功德。不限未至地攝云事。若依之爾者。斷欲界煩惱。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不淨觀等功德也。定知。唯限未至地攝云事如何。 答。斷欲界煩惱。九無間前八解脫位未來所修不淨觀等功德。唯限未至地攝也。其故彼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離欲染故。不可修初靜慮根本地攝不淨觀等功德三類智邊。及初盡智位之外。全不修欲界善故。不可修欲界攝不淨觀等功德。以此等義門思之。今此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不淨觀等功德。唯限未至地攝云事。道理實必然也。是以。正理論中。述此師義云。初靜慮邊善根廣故修如是行。上諸定邊善根少故所修如前顯宗論文。全亦同之婆沙論(六十四)中。出此師義云。初靜慮近分。有種種善根故。能修此種種行相。上地近分諸善根少故。不能修種種行相任此等之文。今此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不淨觀等功德。唯限未至地攝云事。亦分明也。但於喜無量非未至地攝云難事。凡云喜無量體。異說非一。正理論(七十九)中。或云喜受為體。或云以欣為體。或云無貪為體三說有之。婆沙論(八十一)中。或云喜根為自性。或云欣為自性二說有之。其中以欣為體云師意。喜無量。通依欲界未至中間及四靜慮七地也。故正理論(七十九)云。若喜異喜受。亦通思所成。彼應說。喜通依七地。與樂捨受。亦相應故顯宗論(四十)云。若喜異喜。通思所成。彼應說喜通依七地。與樂捨受。亦相應故加之。正理論(七十九)云。若喜非喜受。成一必具四。若喜即喜受。成一定成三。生第三定等。唯不成喜故顯宗論(四十)云。若說喜非喜。成一必具四。若喜即善受。成一家成三。生第三定等。唯不成喜故此等文意。喜無量不喜受為體云師意。述彼應說喜。通依七地故。喜無量依未至地云事。是炳然也。又云若喜非喜受成一必具四故。生第三第四靜慮。成喜無量故無喜受之處。有喜無量云事。亦分明也。故正理。婆沙兩論之中。斷欲界煩惱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修喜無量者。是未至地攝喜無量故。全非相違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文。喜無量不喜受為體云師意。無喜受之處。無喜無量故婆沙論中。釋發智論第三第四靜慮與三無量相應云文云。三無量者。除喜無量。後二靜慮無喜根故。諸有欲令壽無量。不以喜受為自性者。亦說此與喜受相應故。彼二地唯三無量准此文思之。喜無量不喜受為體云師意。喜無量不可依未至地如何。 答。勘婆沙論文。喜無量以欣為體之義中。亦有異說故婆沙論(八十一)云。有餘師說。此喜無量。欣為自性。欣體非受。別有心所。與心相應。有說欣在喜根相應聚中可得。有作是說。喜根後生欣。由喜力所引起故。若作是說。此喜無量。與受相應。亦不違理此三說中。初師意。無喜受之處。欣心所為喜無量體故此師意喜無量可依未至地也。倩推此事。正理(六十六)婆沙(六十四)兩論之中所述有餘師意。斷欲界煩惱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修喜無量者。當此初師意也。即修未至地攝喜無量也。正理。顯宗。兩論之中。喜異喜受云師意。喜無量通依七地者。亦當此師意也。婆沙論第百六十七卷中。云諸有欲令喜無量。不以喜受為自性者。亦說此與喜受相應故。彼二地唯三無量者。當此後二說意也。不辨各別師義。何浪致難勢哉。 尋云。正理論中云。若喜異喜受。亦通思所成。彼應說喜通依七地者。以欣為體。并無貪為體云二師意俱喜無量通依七地歟。 答。以欣為體云師意。喜無量通依欲界未至中間及四靜慮七地。無貪為體云師意。喜無量唯依欲界初二靜慮三地也。故正理論(七十九)中。述無貪為體云師意。此與喜根。必俱行故。三地可得。如悔憂俱喜根相應。無貪為體故。唯限欲界初二靜慮三地。不通七地也。故喜異喜受云師意。喜無量通依七地者。唯限以欣為體云師意也重意云。喜無量必作欣行相。而欣心所。雖與何受相應。作砍行相為喜無量體故。喜無量通依七地。無貪不爾。不與喜受相應。與餘受相應之時。寧作欣行相哉。故喜無量無貪為體者。不取泛爾無貪。唯限喜根相應無貪故。無貪為體云師意。喜無量唯依欲界初二靜慮三地也。 問。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離欲界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通緣欲界及初靜慮爾者。一念緣之歟。答。一念緣之也。兩方。若一念緣之者。欲界初靜慮。兩界既各別也。何一念緣之哉。是以。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述離第四靜慮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云。緣第四定。及緣空處。然非一念。以界別故准彼思之。離欲界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緣欲界及初靜慮。定可非一念。是以。辰旦人師解釋中。一念不緣之若依之爾者。色界既有遍緣智。離欲界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一念寧不緣欲界及初靜慮哉。 答。色界有遍緣智故。離欲界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一念可緣欲界及初靜慮也。是以。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上云。離欲界染九無間道未來所修粗等三行。唯緣欲界。八解脫道未來所修粗等三行。通緣欲界及初靜慮既云通緣欲界及初靜慮。定知。一念緣之云事。下云離四定染九無間道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緣第四定。八解脫道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緣第四定及緣空處。然非一念。以界別故至空無邊處近分地。所有粗等三行相。緣第四靜慮。及空無邊處處。初述然非一念以界別故之旨。爰知。未至地所有粗等三行相。緣欲界及初靜慮。一念緣之云事。但於然非一念以界別故之例難者。色界有遍緣智故離欲界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一念通緣欲界及初靜慮。無色界無遍緣智故。離第四靜慮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一念不緣第四靜慮。及空無邊處也。次於震旦人師解釋者。是婆沙抄定判也。更不可依用之。 重難云。見婆沙論文云。順住分者。能觀下地。為粗苦障。而生厭背。能觀自地為靜妙離而樂受住。順勝進分者。能觀自地。為粗苦障。而生厭背。能觀上地。為靜妙離。而生欣樂准此文。觀下地為粗苦障。觀自地為粗苦障。是各別觀門也。何可有一念緣自下地為粗苦障之義哉。次。無色界無邊緣智故。一念不緣第四靜慮。及空無邊處者。離空無邊處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何一念緣空無邊處。及識無邊處哉。 答。婆沙論文。就現起道。從多分。說其行相也。未來所修心品。種類是多故。一念緣自下地為粗苦障之類可有也。次。離空無邊處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一念緣空無邊處。及識無邊處。同無色界故也。離第四靜慮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一念不緣第四靜慮。及空無邊處。是色無色界別故也。正理論。然非一念以界別故之文。其意在之。 問。異生斷初第二第三靜慮煩惱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可修緣欲界心耶。答。可修緣欲界心也。兩方。若修之者。異生斷惑位。所現起無間解脫道。如次緣次下次上地。設雖未來修。何可修緣欲界心哉。是以。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云。離初定染九無間道。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緣初靜慮。八解脫道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緣初二定。靜等三行緣第二定(乃至)離二靜慮三靜慮染。隨其所應。皆准前說如此文者。今此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不修緣欲界心。若依之爾者。未來所修心品。種類是萬差也。今此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何不修緣欲界心哉。是以。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異生斷初第二第三靜慮煩惱。第九解脫道位未來修緣欲界心。相例可同如何。 答。異生斷初第二第三靜慮煩惱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可修緣欲界心也。其故見婆沙論(百三十九)文。述離染位。得意近行云。離初靜慮染前八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第二靜慮。近分六。第九無間道時得第二靜慮。及彼近分十二。離第二靜慮染前八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第三靜慮近分六。第九無間道時。得第三靜慮。及彼近分六○離第三靜慮染前入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第四靜慮。近分六。第九無間道時。得第四靜慮。及彼近分六此文既云離初第二第三靜慮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位。得香味意近行。明知。未來修緣欲界心云事。但於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者。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順現起斷惑道故。不緣欲界也。彼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修級欲界心者。非粗苦障靜妙離六行相亦非非常苦空等十六行相。只是事觀行相之中。有緣欲界心故。未來修之也。 重難云。今此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可修同對治道。若披緣欲界心非粗等三行相攝者。既非同對治道。何未來修之哉。 答。貞禪大僧都云。未來所修心品。種類是萬差。故雖非粗等三行相攝。而同對治道。緣欲界心有之。故彼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修之也。私云。斷惑無間解脫道位。非唯限同對治道。兼可修非同對治道故。彼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未來修非粗等三行相攝緣欲界心也。 問。無色界心緣第四靜慮。唯限粗等三行相歟。答。唯限粗等三行相也。兩方。若唯限粗等三行相者。心品緣境是非一准。無色界心。緣第四靜慮。何唯限粗等三行相哉。是以。披今論餘處文。云初無色近分。緣色四自一。空無邊處近分地心。緣第四靜慮。通四意近行。若唯限粗等三行相者。何可通四意近行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離第四靜慮染。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所修行相緣第四靜慮。唯限粗等三行相若有餘行相者。何不修之哉。 答。無色界心緣第四靜慮。唯限粗等三行相也。無色界中。無有廣緣心。粗等三行相之外。有何行相。可緣第四靜慮哉。是以。見光法師餘處所引正理論(三十六)文云。由無色心但能以下第四靜慮有漏諸法。為苦粗等行相所緣識身足論中。出無色界繫善心。能了別色界繫法之類云。謂若粗若苦苦障。若如理所引了別此等論文。無色界心緣第四靜慮。唯出粗等三行相。無舉餘行相。加之。婆沙論中。出眼根滅緣識。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之類云。及無色界一切隨眠此文無諍。無色界心不緣眼根滅若無色界心。緣第四靜慮。不限粗等三行相者。何不緣眼根滅哉。任此等文理。無色界心緣第四靜慮。唯限粗等三行相云事甚分明也。但於今論餘處文者。以空無邊處近分地心。斷第四靜慮煩惱之時。無間道位所起粗等三行相。雖唯總緣第四靜慮。加行道位所起粗等三行相中。亦可有別緣第四靜慮之類故。空無邊近分地心。緣第四靜慮。有色聲法四意近行云文。全非相違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百三十九)文云。空無邊處近分若說有五者。三唯緣色界繫。一通緣無色界繫。及不繫。一通緣色無色界繫及不繫。若說有二者。一通緣無色界繫。及不繫。一通緣色無色界繫及不繫如此文者。空無邊處近分地心。緣無漏法若唯限粗等三行相者。寧緣無漏法哉。 答。空無邊處近分地心。唯限粗等三行相者。就緣第四靜慮之行相論之也。 非以彼緣下地粗等三行相。緣無漏法。以餘自相行相。可緣滅道二諦等故。空無邊處近分地心。緣不繫法云文。全非相違也。 重難云。見識身足論文出無色界繫善心。能了別不繫法之類云。謂若於滅。謂滅謂靜謂離。若於道。謂如謂行謂出。若無常。若空。若無我。若有因。若有起。若有是處。若有是事。若如理所引了別准此文。無色界心。以十六行相中。滅靜妙離道如行出八行相外。餘行相。不緣不繫法如何。 答。空無邊處近分地心中。雖有以自相行相緣滅道二諦等之類。自相行相難云何行相故。識身足論之文。出無色界善心。緣不繫法行相之中。暫不舉之歟。 或一義云。空無邊處近分地心。作靜等三行相。緣自上地有漏法故。亦可緣彼有漏法上擇滅非擇滅等。故緣不繫法云也。 難云。見識身足論文。述無色界善心緣不繫法之類。雖舉十六行相中。滅靜妙離道如行出八行相。無出六行觀中。靜等三行相。明知。六行觀中。靜等三行相。不緣不繫法云事。 答。十六行相中。滅靜妙離行相。既緣不繫法。准知。六行觀中。靜等三行相。可緣滅諦等也。但六行觀門。本是緣有漏法行相故。識身足論文。出無色界善心緣不繫法行相之中。暫不舉之歟。 問。異生生斷第四靜慮煩惱。第九解脫道位。未來可修近分地攝粗等三行相耶。答。可修近分地攝粗等三行相也。兩方。若修之者。異生斷第四靜慮煩惱。第九解脫道。是根本地攝。無緣下地之義。若修近分地攝。粗等三行相者。豈不修緣下地心哉。是以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述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所緣云。皆緣空處乃至有頂若修近分地攝。粗等三行相者。何不緣第四靜慮哉。加之。見婆沙論(百八十九)文。明異生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修念住云。未來修三。除身念住若修近分地攝。粗等三行相者。寧不修身念住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百三十九)中云。離第四靜慮染。一切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空無邊處四意近行既云無間解脫道時得四靜慮近行。明知。彼第九解脫道位。未來修近分地攝意近行云事如何。 答。異生斷第四靜慮煩惱。第九解脫道位。未來可修近分地攝粗等三行相也。其故近分根本雖相替。同是空無邊處道品也。斷第四靜慮煩惱。第九解脫道位。何不修近分地攝功德哉。是以。見婆沙論餘處(二十六)所引顯宗論(三十六)文云。隨依何地。離下地染。第九解脫。現在前時。亦修未來所得上地根本近分有漏功德。離下地縛。必得上故離下地染第九解脫道現前位。未來必修上地根本近分有漏功德云事。此文既分明也。若修近分地攝功德者。豈不修粗等三行相哉。但無色界根本地心。不緣下地有漏法故。異生斷第四靜慮煩惱。第九解脫道位。雖修近分地攝粗等三行相。不修緣下地行相也。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何緣最後解脫道中。未來所修粗等三行相靜慮攝者。通緣三界無色攝者。唯自上緣。諸靜慮中。有遍緣智。無色根本。必不下緣。故二所修所緣有別寶法師引婆沙論。問何故最後解脫道中所修未來靜慮所攝粗等行相。通緣三界。無色所攝粗等行相。唯緣無色界耶。答靜慮地中。有遍緣智。能緣自地下地上地。無色地中。無遍緣智。唯緣身上。不緣下地。問答畢云。故無色不修緣下地行相加之。任光法師餘處(二十一)所引正理論。豈不依止根本靜慮。入見諦時。亦修未來。依未至地。欲斷治道得斷治故。亦應證彼欲見斷法斷。無漏離繫得。寧說根本。唯得五果。此責不然。爾時所修。依未至地。斷對治者。唯色無色斷對治故。根本地道。既不能為欲斷對治。彼現起位。如何能修欲界斷治道由彼所修未至斷治。唯治上界故。果唯五之文。依根本地入見道人。未來雖修未至地聖道。根本非欲界斷對治故。唯修上二界能治道。不修欲界能治道。例彼思之。異生斷第四靜慮煩惱。第九解脫道。是無色界根本地攝。不緣下地有漏法故。彼位雖修近分地攝粗等三行相。唯修緣上地行相。不修緣下地行相也。若爾。正理論。皆緣空處乃至有頂之文。婆沙論。未來修三。除身念住之說。還為誠證。更非違文。但存此義之時。婆沙論。離第四靜慮染。一切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空無邊處四意近行云文。似致相違故。會此文云。按婆沙論一段文意今此得者。得有現在。得有生相。俱名得故。第九解脫道位。所現起道品。第九無間道位。彼得有生相故。斷第四靜慮煩惱。第九無間道位。得空無邊處根本近分意近行盡畢。何於第九解脫道位。重可論得意近行之義哉。故見婆沙論前後之文。始自離欲界染終。離第三靜慮染。於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論得意近行之義。無舉第九解脫道位。鄰之次下云離第四靜慮。一切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空無邊處四。亦就九無間前八解脫道位論之。全不可攝第九解脫道位。何以此文。第九解脫道位。得四意近行得意為疑哉。 重難云。會婆沙論文之旨。猶不明。離第四靜慮染。第九無間道位。四意近行。得有生相者。第九解脫道位。彼得可至現在。豈非第九解脫道位。修四意近行哉。 答。彼第九無間道位得四。意近行者。四意近行得有現在。唯法意行得有生相。彼此合論。云得四意近行也。故第九解脫道位。唯法意近行得。可有現在故。彼位更不修四意近行也。 又難云。婆沙論中。異生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未來不修身念住者。不修緣下地念住故歟。若爾。聖者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何未來修身念住哉。 答。聖者以有漏道。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位。不可修緣下地念住。但聖者。彼位未來修身念住者。聖者已得無漏道故。所得有漏善心。勢力強勝。別緣道共戒故。未來修身念住。異生不得無漏道故。所得善心。勢力微劣。不別緣道緣共戒。故未來不修身念住也。 問。有漏道斷惑道。四分定中。唯限順住分歟。答。可通順住。順勝進。順決擇三分也。兩方。若唯限順住分者。斷惑無間解脫勝進道。俱通有漏無漏者。今論等中。盛所述也。有漏解脫道無間起無漏勝進道者。彼解脫道。豈非順決擇分哉。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百六十三)文云。順住分者。能觀下地。為粗苦障。而生厭背。能觀自地。為靜妙離。而樂受住如此文者。有漏斷惑道。四分定中。唯可限順住分哉。 答。思有漏斷惑道相。四分定中。可通順住。順勝進。順決擇三分也。其故見今論餘處(二十六)文云。斷欲修斷。第九解脫。俗。四。法智。隨應現修。斷上七地諸解脫道。四。類。世俗。滅。道法智。隨應現修。斷欲修斷。第九勝進。斷上八地。諸加行道。俗。四。法。類。隨應現修。斷上七地。有頂八品。諸勝進道。俗。四。法。類。及他心智。隨應現修准此文。聖者以有漏道。斷煩惱時。有漏解脫道無間起無漏勝進道之義可有而見今論餘處(二十八)文云。順決擇分。能順無漏故。諸無漏。唯從此生光法師釋此文云。若依婆沙一百六十五淨生無漏中云。此但從順決擇分。有說亦從順勝進分。雖無評家。以前解為正。故正理七十八云。應知此中決定義者。謂諸聖道。必此無間生。非此無間必能生聖道。若異此者。是則應說。唯世第一法。名順決擇分(已上論文)又諸論皆言。順決擇分能生聖道任此等定判。唯順決擇分無間生無漏道云故。明知。生無漏勝進道。有漏解脫道。是順決擇分云事。次披今論文。云又如異生生二定等雖捨欲界等煩惱斷得而不成就欲界等煩惱。異生生初靜慮。必成欲界煩惱斷得以知。從第二靜慮等沒。還生初靜慮之時。必還得欲界煩惱能治道云事。而婆沙論(百六十三)中。明初靜慮沒。生第二靜慮。第二靜慮沒。生初靜慮者相云。彼於順靜慮。順勝時分初決擇分往沒時捨。還生進不得。順退分還生時得。往沒時不捨。順住分及生得。往沒時捨。還生時得。從第二靜慮沒。生初靜慮之時。所還得欲界煩惱通治道者。是順住分任此等文理。有漏斷惑道能順住順決擇二分之旨。尤分明也。若通順住順決擇二分者。亦可通順勝進分云事。是必然也。故有漏斷惑道。四分定中。可通順住。順勝進。順決擇三分也。但於婆沙論文者。為顯四分定差異。從多分所作行相。暫云順住分者。能觀下地為粗苦障。而生厭背。能觀自地。為表妙離。而樂安住。順勝進分者。能觀自地。為粗苦障。而生背。能觀上地。為靜妙離。而生欣樂也。以實云之。順住。順勝進。順決擇三分同觀下地。為粗苦障同觀自地。為靜妙離。斷煩惱之義可有也。 重難云。見婆沙論文云。從不還果。證阿羅漢果。離初靜慮染時。以世俗道者。若世俗道為加行。住加行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時。於無漏根。非捨而得。非滅非起如此文者。聖者以有漏道斷煩惱時。有漏解脫道無間不起無漏勝進道如何。 答。聖者以有漏道。斷煩惱時。雖有有漏解脫道無間起無漏勝進道之義。多分有漏道無間起有漏道。無漏道無間起無漏道故。如此云也。 問。頌文云。不動盡智後。必起無生智爾者。第二念所起無生智。初盡智所修歟。 答。非初盡智所修也。爾方。若初盡智所修者。以以道理思之。第二念所起無生智。尤可未會得之類。何云初盡智所修哉。依之。婆沙論中云。唯未得而得。是無生智如此文者。第二念所起無生智。非初盡智所修若依之爾者。披今論餘處文。述無學初剎那。修九或修十。利根之人。初盡智位。得修無生智若爾。第二念所起無生智。豈非彼所修哉。何況。見正理論餘處文云。或有諸法先得現前。如無生智等明知。第二念所起無生智。是初盡智所修云事如何。 答。不動種姓阿羅漢果聖者。初盡智無間第二念所起無生智。是未會得之類故。可非初盡智所修也。故見今餘處文。述無學位。十智現修未來修相。云勝進九十隨應現修。未來隨應修九修十。無學勝進道位。有未來修明知。彼勝進道初念。必和有未來修云事。以此道理思之。第二念所起無生智。可非初盡智所修也。但於今論餘處文者。利根之人。初盡智位。得修無生智云事。自本非所諍。今所成者。第二念可起無生智。非彼所修類云許無也。云無學初剎那。修九或修十。何為非違。次於正理論餘處文者。第二念所起無生智。雖非初盡智所修之類。就總見之。初盡智位。得修無生智。第二念已後。無生智現起故。云先得後現前如無生智等也。非云初盡智位。所修無生智。第二念即現起。亦非相違也。 重難云。就前重所出難。婆沙論文。猶有疑。第二念所起無生智。初現起位故。可云唯未得。而後念所起無生智中。可有會得之類。何無已得而得之義哉。而得答。婆沙論今文。就初盡智無生智。述未得而得。已得而得相。不明現起盡智無生智會得未會得相。亦非論後念所起盡智無生智。未得而得。已得而得之義。即見婆沙論文云復次未得或已得而得。是盡智唯未得而得。是無生智此文意云。盡智利純之人。俱得之故。鈍根之人。初得阿羅漢果。利根之人。得阿羅漢果。初盡智昔未來得。今初得之故。云未得而得。鈍根之人。退阿羅漢果已。還得阿羅漢果初盡智。先得盡智。退已重得之故。云己得而得。非云初念所起盡智中。有會得之類。第二念所起無生智。昔未來起。今初起之故。云未得而得。無退已重起之故。無已得而得之義也。非云後念所起無生智中。無會得之類也。 重尋云。初盡智位。所修無生智。第二念不現現云事暫可許之。後念亦不現起。歟。 答。初盡智位。所修無生智。後永不現起歟。其故初盡智位。所修無生智。是解脫道攝也。而利根之人。第二念起無生智以來。是勝進道攝。故起勝進道之後。難起初盡智位所修解脫道攝無生智歟。 問。一切阿羅漢。必可起無學正見耶。答。不必起之也。雨方。若必起之者。阿羅漢果聖者。種類非一准。何必可起無學正見哉。如彼中般涅槃聖者。并生非想地證阿羅漢果之者。斷惑道之外。輒不起聖道。寧可起無學正見哉。若依之爾者。見正理論文云。此無學見。一切應果之所共有。猶如盡智既云猶如盡智。知一切阿羅漢必起無學正見云事如何。 答。無學正見。非彼因位中本所求法故。一切阿羅漢不必起之也。故婆沙論云。一切阿羅漢。皆修無學正見圓滿。而非一切皆現在前即中般涅槃聖者。并生非想地。證阿羅漢果之者。或起無學正見。或不起之其類可不定也。但於正理論文者。一切阿羅漢。初盡智現在前位。必得無學正見故。云猶如盡智也。非云一切阿羅漢如盡智必起之歟。 重難云。見光法師餘處定判。釋迦濕彌羅諸論師說從二智出。後得智中。作如是知。故無有失。由此後得二智別故。表前觀中二智差別之論文。云若無餘心隔。應盡智無間即有我已知苦等解無生智無問。阿羅漢必可起無學正見如何。 答。我已知苦等二觀是盡無生智後得智故。彼二智無間即雖可起之。盡無生智無間起無學正見之類。無學正見之後。起我已知苦等二觀非云一切阿羅漢。必起無學正見之後。起我已知苦等二觀。何為相違哉。 又難云。中般涅槃聖者。并生非想地。證阿羅漢果之者中。有起無學正見之類云事。不可然。見婆沙論處處之文。或說中般涅槃聖者相云。謂餘聖者。學心無間或起無學心。或起非學非無學心。此則不爾。學心無間必起無學心。餘聖者非學非無學心無間。或般涅槃。或更起無學心。此則不爾。非學非無學心無間定般涅槃。以餘聖者。數起聖道現在前。此不數起故或(百八十五)說生非想地。證阿羅漢果之者相云。然彼聖道。由因力強非加行力。暫起現前。斷餘煩惱。阿羅漢果已。設更住壽經八萬劫。終不重起。以無用故。任此等之文。中般涅槃對者。并生非想地。證阿羅漢果之者。斷惑道之外。不起游觀無漏何可有起無學正見之類哉。 答。此等論文意。中般涅槃聖者。并生非想地。證阿羅漢果之者。起有漏心之後。重不起無漏心云許也。蓋無生智無間起無學正見事。更非所遮也既云不動盡智後。必起無生智故。利根中般涅槃者。并生非想地證阿羅漢之者。斷惑無間解脫道之後起勝進道云事。甚分明也。若許起勝進道之義者。何不起無學正見哉。 問。依無色定。得阿羅漢果位。可修法智耶。答。修法智也。兩方。若修法智者見婆沙論(三十六)文云。時解脫阿羅漢。得盡智時。能修二智三十行相。謂盡智十四行相除空非我。無學正見智十六行相。若四靜慮未至中間一一具修法智類智。各三十行相。若三無色。唯修類智三十行相如此文者。依無色定。得阿羅漢果位。不修法智。 若依之爾者。集斷得八智者。性相之所定也。依無色定。得阿羅漢果位。何不修法智哉。 答。今論中。述具足五因建立四果云。四得八智。得四法四類智故正理論(六十七)中。明此義云。四得八智。謂一時中。總得四法四類智故顯宗論(三十二)文。全亦同之。婆沙論(六十一)中。明根本果位具五因緣云。四頓得八智雜心論中。亦述此義云。頓得八智任此等論文。依無色定。得阿羅漢果位。必修法智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文者。全非云依無色定得阿羅漢果位。不修法智。彼文意云。得阿羅漢果位。廣修九地無漏之中。若修四靜慮未至中間所攝無漏。具有法智。若修三無色所攝無漏。唯有類智彼文只云若四靜慮未至中間若三無色。更無依彼四靜慮未至中間三無色之言。何以此文難依無色定得阿羅漢果位。不修法智見哉。 問見道位。先觀上苦諦。後觀下苦諦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以道理思之。此義難有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釋見道名法輪云。觀上苦等已。觀下苦等故。由此見道。獨名法輪如今文者。可有此義如何。 答。見道位。先觀欲界苦諦。後觀上界苦諦。其次第是必然。故就界地論上下之時。先觀上苦諦。後觀下苦諦。之義。更不可有之。但於光法師所引正理論文者。先觀云上後觀名下歟。或又見道位。實雖無先觀上界苦諦。後觀下界苦諦之義。欲例聖王輪上下迴轉。暫云觀上苦等已。觀下苦等故歟。 問。頌文云。或具輪等故爾者。誰人義耶進云。論云。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付之。見婆沙論文。舉餘師義。述或具輻等故之旨。出尊者妙音意云。學八支道。展轉和合。一時至他相續中轉。故名法輪。此八支道見道位勝。是故見道名輪加之。雜心論中云。尊者瞿沙說。學八枝轉至他心。名轉法輪若爾。今論說。何背婆沙雜心兩論之文哉。 答。廣披論家人師定判。委尋尊者妙音之義。今論云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如世間輪有輻等相。八支聖道。似彼名輪。謂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似世輪輻。正語。正業。正命。似轂。正定似輞。故名法輪正理論云。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如世間輪有輻轂輞。八支聖道。似彼名輪。謂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似世輪輻。正語。正業。正命。似轂。正定似輞。故名法輪顯宗論全亦同之。加之。玄贊云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如世間輪有輻等。故八聖道支。似彼名輪。謂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似世間輻正語。正業。正命。似轂。正定似輞。故名法輪五百問論云。尊者妙音說。正見。思惟。勤念似輻。正語業命似轂正定似輞。故名法輪任此等定判。尊者妙音意。存或具輻等故之義云事。甚分明也。但於婆沙論文者。尊者妙音意云。唯以見道猶名法輪故。並存或具輻等故之義。及學八支道。展轉和合。一時至他相續中轉之義。故舊婆沙論云。尊者瞿沙說曰。八聖道。一時在此身中轉故名法輪。正見。正覺正精進。正念如輻。正語。正業。正命如轂。正定如輞。此八法。皆是見道中修故名法輪而或具輻等故之義。不限妙音師。亦餘師存之。一時至他相續中轉。故名法輪之義。妙音師猶存之。故婆沙論中。舉餘師義。述或具輻等故之旨。明尊者妙音意。出至他相續中轉之故也。雜心論文。會通同之。若爾。今論等說。婆沙。雜心之文。各據一義全非相違。 尋云。婆沙論中。述八聖道支相。配輻轂輞有三師異說爾者。尊者妙音意。同何師說哉。 答。尊者妙音意。同第三師說也。其故見今論等文。尊者妙音意。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為輻。正語業命為轂。正定為輞。而婆沙論第三師意云。唯正定如輞。餘如前說。唯以正定為輞。餘義讓前師說上文雖舉二師異說。正語業命為轂之旨。是一同也。爰明八聖者支中。正語業命為轂正定為輞云事顯畢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為輻之義。亦無疑故。此第三師意。與今論等所述尊者妙音義。更無差異也。 問。得預波果。唯限加行得歟答。不限加行得也兩方。。若唯限加行得者。從上三沙門果退。住預流果之時。何不通餘緣得哉。是以。婆沙論中。得四沙門果。通餘緣得若依之爾者。見婆沙論文。由加行故得。非由餘緣之類中。出道類智。而道類智。既預流果體也。明知。得預流果。唯限加行得云事如何。 答。得預流果不限加行得。可通餘緣得。退等之時。所得善法。名餘緣得故也。故婆沙論云。或由餘緣故得者。顯退等時所得諸善而從上三沙門果退。住預流果之時。得預流果。尤可由餘緣得也。故見婆沙論文。由加行故得。亦由餘緣之類中。舉四沙門果。任此等文理。得預流果。不限加行得云事。炳然也。但於婆沙論。唯加行得之類中。出道類智之文者。就初得道類智論之也。婆沙論一段文意。就全不成而得。論加行得餘緣得之義。而聖者證預流果之後。必成就道類智故。由全不成而得。後時得道類智之義無之故。就初得道類智。唯加行得之類中出之也。若非全不成而得。由後時退得之義論之者。道類智亦可通餘緣得。從上三沙門果退。住預流果之時。可還得道類智故也。故見婆沙論文。出從上沙門果退。住預流果時。有得同類因不得彼因等四句不同之中云。得同類因不得彼因者。謂爾時得過去初剎那道類智。而不得彼因。以不得見道故道類智亦有退得云事。此文尤分明也。 問。依身在色界。可起不還果道無漏耶。 答。不起不還果道無漏也兩方若起不還果道無漏者。今論中。述三依欲後。三依身在色界。不起不還果道無漏若依之爾者不還果道無漏。既亙色界六地。依身在色界。何不起之哉。何況果道相續之旨。出婆沙論說。若不還果道無漏相續者。依身在色界。寧不起之哉。加之見光法師餘處所引婆沙論文。述有學聖者。生無色界。成就過去五地大種所造無漏色云謂具依欲界四靜慮身。於第三果或第四向諸無漏道。已起已滅。從彼命終。生無色界如此文者。依身在色界。可起不還果道無漏如何。 答。依身唯在欲界。證不還果故。依身在色界。不起不還果道無漏云事。道理實必然也。故今論中。明得四沙門果依身云。前三但依欲界身得光法師釋此文云。於四果中。前三但依欲界身得寶法師釋此文云。明前三果唯依欲界九依身得。謂六欲天。及三人下正理顯宗兩論之中。同述此旨。任此等文理。依身在色界。不起不還果道無漏云事。更不可疑之。但於不還果道無漏。亙色界六地云難者。不還果道無漏雖有色界七地。依身在色界。不入見道故。全不起不還果道。無漏也。次於婆沙論果道相續云文者。得果之後果道無漏相續現起故。雖有果道相續之義。果道無漏現起畢。起餘有漏心等之後。亦不起果道無漏。故依身任色界。不起不還果道無漏也。次於光法師餘處所引婆沙論文者。依欲界身。起第三果。或第四向。諸無漏道。依四靜慮身。起第四向諸無漏道。故合論之。云謂具依欲界四靜慮身。於第三果或第四身諸無漏道。已起已滅也。非云依四靜慮身。於第三果諸無漏道。有已起已滅之義。故全非相違。 尋云。婆沙論何文。述果道相續之旨哉。 答。見婆沙論文。明從上沙門果退。住預流果一剎那頃。有得同類因。不得彼因第四句不同之中。出得同類因然得彼因之句云。謂爾時得過去。除初剎那。諸餘剎那相續預流果果道相續之旨。此文甚分明也。 又尋云。起後果向道之後。起前果道無漏之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故婆沙論云。問若八實體。唯有五者。云何建立此八種名。答依道現行。故立八種。諸預流者。乃至未起勝彼果道。彼預流果。得而亦在身。成就亦現在前。於一來向。未得未在身。未成就。未現在前。名預流果。非一來向。若起勝彼果道現在前。彼一來向。得而不在身。成就亦現在前。於預流果。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名一來向。非預流果(文以一來果。望不還向。以不還果。望阿羅漢向。論此義門。准之可思)起後果向道之後不起前果道無漏云事。此文亦炳然也。 俱舍論本義抄卷第二十四卷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