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第二十七卷抄下

      輸入者 黃紹亮

問題

問。今論意。麟喻獨覺及三州利根無學聖者。初盡智位。得無諍願智‧四無礙解可云耶。
問。婆沙論意。麟喻獨覺及三州利根無學聖者。初盡智位。得無諍願智‧四無礙解可云耶。
問。以詞無礙解為邊際智攝可云耶。
問。頌文云。邊際六後定爾者。為四禪究竟處故得邊際名。為當遍順至究竟故得邊際名可云耶。
問。當處付明六通相。且以漏盡通為共聖德可云耶。
問。今論意。於五通立勝進道可云耶。
問。論中答何緣此五不依無色問。初三別緣色為境故(乃至)故此五通不依無色爾者。光法師如何牒釋之耶。
問。從無色界沒生欲色界人。依自相續初起宿住通義可有耶。
問。從上三靜慮沒生下三靜慮等人。依自相續初起宿住通義可有耶。
問。異生所起天眼通緣五淨居天事可云耶。
問。當處付明六通相且正理論意。神境等五通勝。漏盡一通劣可云耶。
問。天眼‧天耳二通緣上地境可云耶。
問。天眼‧天耳二通者。為唯限初禪繫。為當通上三禪繫可云耶。
問。二乘聖者及異生所起神境等三通。同緣現在三千界境可云耶。
問。於他心通宿住通境。有三千世界不同可云耶。
問。麟喻獨覺得知麟喻獨覺心他心智可云耶。
問。麟喻獨覺於十方世界中有並出義可云耶。
問。二乘聖者及異生。於離染時。得未曾得五通可云耶。
問。凡夫二乘起曾得五通現前時。用加行可云耶。
問。今論意。宿住通者唯限法念住可云耶。
問。神境通者。唯限善性可云耶。
問。頌文云。天眼耳無記爾者。異熟等諸無記中。何可云耶。
問。依身在初靜慮所起天眼天耳二通。通善可云耶。
問。正理論意。天眼天耳二通以眼耳二識相應慧為體可云耶。
問。當處付明三明相。且於六通中。以何通為死生智明體判耶。
問。死生智明。善‧無記二性中。何可云耶。
問。光法師付釋天眼通與死生智差異。且死生智明唯緣未來可云耶。
問。論文云。是天眼通力所引故。與通合立死生智明爾者。為天眼通無間起死生智明。為當餘心間隔可云耶。
問。以他心通攝三明可云耶。
問。正理論意。漏盡智明治中際愚可云耶。
問。不以他心通攝三示導中可云耶。
問。正理論意。於勝解通無遠行義可云耶。
  問。今論意。於意勢通有中間間斷義可云耶。
問。光法師定判中。答若非間斷。如至極遠。度一極微經一剎那。如何舉心身至彼。
  問。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述之耶。
問。光法師定判中。答若非間斷。如至極遠。度一極微經一剎那。如何舉心身即至彼。
  問。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述之耶。
問。婆沙論中。以運身‧勝解‧意勢三通。約聲聞‧獨覺‧世尊三乘。明成就不成就相。舉二師異說爾者。光法師以何師說為正判耶。
問。論中舉依身在色界作欲界化時。或云化香味二境。或云不化之二師異說爾者。婆沙論以何說為正判耶。
問。光法師意。自身化‧他身化‧即身化‧離身化所攝色‧觸二處。悉成就可云耶。
問。今論意。於所化境立通果名可云耶。
問。頌文云。化事由自地爾者。自地者指所依定可云耶。
問。今論意。化人所發語唯由自地心發可云耶。
問。光法師意。變化心化聲處可云耶。
問。他化自在天化聲境可云耶。
問。生得業得化心化五根可云耶。
問。生得業得化心五根可云耶。
問。變化心緣未來境可云耶。
問。發業通果心緣現在境可云耶。
問。正理論意。於天眼天耳二根。有彼同分時可云耶。
問。天眼天耳二根者。為唯限色界繫。為當通欲界繫可云耶。
問。論中以修得業得等六義釋五通云。除修皆三性爾者。於生得業得中非善非不善通者。為異熟無記。為當如何。

 
俱舍論第二十七卷抄下

  問。今論意。麟喻獨覺及三州利根無學聖者。初盡智位。得無諍願智‧四無礙解可云耶。
答。得之可云也。兩方。若得之者。凡二乘聖者者。雖纔斷染污無知。未得斷不染無知。如餘處論判中述。聲聞‧獨覺雖滅諸冥。非染無知畢竟斷故。非一切種。而於無諍願智等六種之功德者。是最勝究極之智品故。不除定障根障等之無知。更無得之。設雖麟喻獨覺及三州利根無學聖者。於初盡智位可有得之義哉。依之勘今論處處之定判。當處偈頌結六依邊際得。邊際六後定。遍順至究竟。佛餘加行得。長行云。除佛所餘一切聖者。所說六種唯加行得。非離染得。非皆得故。餘處明滅盡定之相偈。結滅盡定亦然。為靜住有頂(乃至)聖由加行得。長行述此滅盡定唯聖者得(乃至)要由加行方證得故。顯非離染得之者。或定品偈頌之中說第八解脫之相云。滅定如前辨豈非指根品之前文哉。亘有學無學通利根鈍根之滅盡定。猶限加行得。不通離染之得限無學不通有學。限利根不通鈍根之六種功德。寧可云初盡智位得之哉。若依之爾者。婆沙論中述正義家之義云。如是說者。若決定可得者。彼離染得盡智時得故。而麟喻獨覺及三州利根無學聖者。可得無諍願智‧四無礙解云事。其義決定。設雖今論意。何可云以彼六種功德非離染得哉。是以彼論中明六十五等至成就不成就之相云。佛定成就五十七。部行者如欲界聲聞。麟角喻者如佛麟喻獨覺若初盡智位。不得無諍願智‧四無礙解者。寧可云如佛定成就五十七等至哉。麟喻既爾也。利根聲聞相例可同。如何。
答。凡二乘聖者者。雖不能悉斷不染無知。得分除之。如光法師餘處解釋之中。述不染無知。若菩薩三無數劫隨位漸斷。至金剛喻定方總斷盡。若二乘等雖有分斷而非斷盡。其於所除不染無知之中。何無定障‧根障‧解脫障等之類哉。若於定障‧根障等之中有分斷之義者。於定‧根‧解脫等。可有分得之義云事炳然也。況麟喻獨覺是三乘中之中根。聲聞利根是六種姓中之第六也。何況於斷二輪之惑障證無學之應果哉。就中如十八不共法。自本非二乘境界故。設麟喻獨覺。設利根聲聞。不可得之。如無諍願智等。既許為共聖之功德。若部行獨覺。若鈍根聲聞。雖不得之。於麟喻獨覺及三州利根無學者。可得之云事必然也。若許得之者。須初盡智之位得之。何至後時始得之哉。彼婆沙論中述。若決定可得者。彼離染得。盡智時得故。則所顯此等之道理也。今論意。寧可違本論婆沙之說哉。如此得意之時。二乘聖者纔斷染污無知。未斷不染無知云難。更不可來者歟。次於今論餘處以染無知畢竟斷故非一切種之文者。是分斷非全斷故。云非一切種也。全非不許分斷。何來為難勢哉。如此成之時。亦不除定障‧根障等。難得無諍願智云難。自被遮畢。但於當處偈頌長行之說者。光法師正引合婆沙論如是說者。若決定可得者。彼離染得。盡智時得故之文。於今論意。其相違云。解云。婆沙通據少分故。說二乘亦有離染。俱舍以二乘離染得不定故。但言加行得文意云。婆沙論意。離染位得無諍願智等六種功德之類。是少分得之類是多。然以少分被多。云二乘聖者離染時得彼功德。俱舍論意。麟喻獨覺三州利根無學聖者。離染時得彼六種功德。雖是決定。部行獨覺。并三州鈍根無學。及餘天中利鈍一切無學。不限離染時。後時亦不得之。既總見二乘之時。得不得不定故。處二乘於劣是異佛。以云加行得。不名離染得(為言)豈不爾哉。次於滅盡定之例難者。婆沙論中既述佛定成就五十七(乃至)麟角喻者如佛。而滅定亦為五十七等至之隨一。麟喻獨覺離染時可得之云事必然也。若爾。會俱舍‧婆沙之相違之者。准光法師之解釋可思之。但於第八解脫者。不限利根亦通鈍根。不限無學亦通有學。不限人趣亦通天中。不限欲界亦通色界。不限□處通異熟處而成熟。然鈍根有學等之諸類。是加行得。非離染得故。俱舍約多分名加行得之義。可有之也。
重難云。光法師會兩論之相違。述婆沙通據少分故說等。判俱舍以二乘離染得不定故等。頗無其謂。所以然者。俱舍論正標除佛所餘一切聖者。則結唯加行得非離染得。標句之中。遮除佛。表一切聖者。結句之中。表唯加行得。遮非離染得。一文之上下一段之廢立。設雖麟喻獨覺。設雖三州利根無學。於初盡智位不得彼六種功德云事。實以明鏡也。況於一切之語哉。何況於唯之言哉。因明理門論中釋唯之言云。以簡持為功(云云取意)何可輒改簡持之義哉。加之。次下文云。唯佛於此亦離染得。諸佛功德。初盡智時。由離染故。乃至於一切法自在轉故此亦置唯之言簡二乘有離染得之義。顯佛有離染得之義。其旨彌炳然也。何況上文中。明四無礙解加行。舉二師異說之中。說論主正解云。理實一切無礙解生。唯學佛語能為加行二乘聖者若初盡智時。得四無礙解者。至後位欲起之時。更不可用加行。若於二乘聖者者。有未得退故。現起必用。未簡得者。宜就定心。獨覺用下加行。聲聞用下加行或中加行。何可同薄地底下之凡夫。用為生得善所作之教學為其加行哉。既以教學為加行。還知。初盡智時不得四無礙解云事。無礙解既爾也。無諍願智亦可爾。若爾。俱舍論意。以彼六種功德望二乘時。是加行得。非離染得云事。頗勿論者歟。次婆沙論既云若決定可得者。彼離染得盡智時後故。故於麟喻并三州利根無學者。為決定可得之類故。盡智位得六種功德云事無疑。宜作論意各別之釋。何可假及和會之釋哉。就中婆沙論雖云若決定可得者。彼離染得。未云聲聞獨覺盡智位得六種功德。何可判二乘亦有離染得哉。況雖有以少從多立名之談。未見以多從少立名之談。如何。次就滅盡定。重披光法師處處之解釋。第五卷疏。釋此亦如前是非離染得之論文。判明此滅定如前無想非離染得。第二十九卷疏。述滅定如先辨之頌意云。第八解脫如先根品已辨。此中解脫滅盡定故。佛唯離染得餘。皆加行得。今論意滅盡定亦限加行得。不通離染得云事。處處之定判頗炳然也。何可對婆沙論佛定成就五十七(乃至)麟角喻者如佛之文設和會釋哉。隨而粗見彼解釋。未知會之哉。於學者之會通也。更不可用之。抑光法師會兩說。得俱舍論意之時。宜云俱舍二乘得不得雖不定。暫以不得為本故。不得六種功德。得婆沙論意之時。須云婆沙二乘得不得雖不定。暫以得為本故。得六種功德。何為會婆沙少分離染時得六種功德故。云二乘離染得。俱舍二乘離染得不定故。云加行得哉。若依俱舍意時。離染得雖不定。加行得是決定故。云加行得者。二乘中離染時不得彼功德。後時修加行之時始得彼功德之類誰人耶。又不待加行離染時得彼功德之類誰人耶。若離染時得之類後時修加行起之後時修加行起之類離染時得之者。離染‧加行二得更不相違。何可判俱舍以二乘離染得不定故。但言加行得哉。次答中。二乘得不得不定故。處二乘於劣是異佛。以但言加行得之旨成之。頗背解釋之文相。如何。
答。於光法師之解釋極有深意。所謂婆沙論意。不以二乘對佛。只於二乘中判離染‧加行二得有無。故若獨覺若聲聞。初盡智位得六種功德之類有之者。欲嘆之稱離染得。而麟喻及三州利根無學決定可得之類故。盡智得之。然約一切二乘。是九牛之一毛也。然而為二乘勝事故。以少省多。總云二乘離染得(為言)俱舍論意。以二乘對世尊。論二得有無之時。佛一切功德。不借加行。隨樂而起故。非加行得云事決定。是離染得云事亦決定。於二乘中。麟喻及三州利根無學初盡智時。可得彼功德之理有之歟。然而正起六種功德之時。隨應起下加行‧中加行。借邊際定力故。加行得之義無疑。既現起之時。用加行故。還知。於離染時者不得之歟被得。故二乘加行得是決定。離染得是不定也。此則讚如來毀二乘之意也(為言)故光法師云。水火相反。兩論之文。述婆沙通據少分故。說二乘亦有離染得。俱舍以二乘離染得不定故。但言加行得。誠以玄妙者歟。如此成之時。婆沙論意。以多從少立名之疑。還自被遮了。但於今論一切聖者之一切之言者。是少分之一切。非全分之一切。何為違文哉。次於唯加行得之唯之言者。誠雖難思。約一切二乘校六種功德之時。多分不得之。少分亦得之。就得之類尋二得之時。加行得是決定。離染得似不定。為顯此二門可云唯。凡念唯之言。義門非一。餘處婆沙論中云。唯於增時輪王出世今此唯之言。約多分所置之也。所謂輪王之出世通增減兩位也。增劫者。後十九劫中上至八萬之時。減劫者。初一劫中八萬以上之時。然云唯於增時。是非約多分哉。又慈恩因明疏中有其證。恐繁之。如十二卷抄致引之。以唯佛於此亦離染得之論文。可會之也。次於明四無礙解加行之論文者。雖難思。二乘聖者自本於功德不得自在故。設雖離染時得四無礙解。至後位彼正起之時。借教力修加行。何為強相違哉。例如離欲第九解脫道位。雖得五通。後位起之時。必入根本定除通障發之。餘處正理論中。述謂聲聞獨覺無自在功力。是准知者歟。況婆沙論意。雖正述彼離染得盡智時得故。與今論同述如是說。四無礙解皆以習佛語為加行等。何至今論可疑之哉。次於以今論對婆沙。宜作論意各別之釋云難者。此論出於彼論。何可輒違本論之誠說哉。彼如判非以婆沙評家為量。兩論及異端之時。就難和會所來也。何思彼釋恣可致此難哉。次於彼論中未云二乘聖者離染時得六種功德云難者。既云決定可得者。豈非指麟喻獨覺并三州利根無學聖者云爾哉。若爾。聲聞獨覺離染時得無諍願智等云事。理在絕言。何可異求之哉。次於滅盡定之例難者。會通只如前。論文并光法師解釋誠雖分明。光法師既會無諍願智等之相違。述婆沙通據少分故。俱舍以二乘離染得不定故之釋者。准彼可思之。但彼正和會。此未和會云難。尤可然。如此之解釋不必以難學者。以此文為證得彼義意常軌則也。何為強疑哉。次就光法師之會通被舉種種難勢者。是例難非實難。況先已委光法師解釋意趣之時。此等之疑悉開畢。何可設劬勞會之哉。
尋云。四無礙解者是說法智也。而麟喻所說法何得之耶。
答。麟喻今雖不說法。若說法者。以四無礙力可說法故得之也。例如婆沙一師意。云麟喻得知麟喻心。云他心智也。思之。
問。婆沙論意。麟喻獨覺及三州利根無學聖者。初盡智位。不得無諍願智‧四無礙解可云耶。
准以前論義可知之。仍第二重以下略之。
問。以詞無礙解為邊際智攝可云耶。答。不為邊際智攝可云也。兩方。若為邊際智攝者。邊際智者以第四靜慮為依地。詞無礙解者以欲界初定為所依。所依地既別也。能依智豈同哉。若依之爾者。披今論之前後明共聖德。上標謂無諍願智無礙解等畢。下結六邊際得。邊際六後定。明知。無諍願智‧四無礙解之六種功德。為邊際智之攝云事。如何。
答。無諍願智‧四無礙解六種功德。以第四邊際靜慮。為加行。為能引所起之智品也。故所依邊際定唯限第四靜慮。不通餘地。能依六種德。隨應在諸地。所謂無諍智并願智之殊勝與初起。在第四靜慮。非殊勝與後起之願。在下三靜慮及欲界。法無礙解之少分在第四靜慮。多分在下三靜慮及欲界。辭無礙解在欲界與初靜慮。義‧辨二無礙俱通在九地。此中四無礙解一類之功德故。依第四靜慮得一無礙之時。諸地四無礙同時得之。但得必具四者。則此意也。若爾。辭無礙解依第四靜慮力而得之。地繫不同故。非邊際智之攝也。然論邊際定體亦有六種。所謂無諍願智。三無礙解。除辭無礙解。加延促壽。故成六種也。故頌中云六依邊際得者。明得無諍願智‧四無礙解之方便。云邊際六後定者。明邊際靜慮之體也。故長行中述之云。無諍願智之四無礙解六種。皆依邊際定得。邊際靜慮體有六種。前六除詞加餘邊際辭無礙解。詞無礙解雖依彼得。而體非彼靜慮所收光法師釋此文云。論四至邊際定得者。釋初句。此明六種依邊際得。邊際力引發故。邊際靜慮至靜慮所收者。釋第二句邊際六。總而言之。邊際靜慮體有六種。於前六中除辭無礙。以在欲界及初定故。取五少分。以五有通非邊際故。故取少分加餘邊際。即延促等又云。願智若依殊勝及初起。但依第四。若依非勝及依後起。亦通下地乃至欲界如此成之時。更非論義者歟。恐繁不引餘文。委可見光法師之解釋也。
問。頌文云。邊際六後定爾者。為四禪究竟處故得邊際名。為當遍順至究竟故得邊際名可云耶。答。此事難測。暫偏順至究竟故得邊際名云義可存也。兩方。若勝下三靜慮故得邊際名者。不淨觀‧四善根‧見道‧修道‧無學‧及練根道品‧乃至無量解脫勝處‧邊處‧并雜修靜慮等。專以第四靜慮為規模之中。未立邊際之名。明知。非四禪究竟處之所以云事。若夫四禪究竟處故。以第四定名邊際者。明此等功德之中。何不說邊際之稱哉。若依之爾者。正見論文云。邊際名但依第四靜慮故如此文者四禪究竟處故。以第四定名邊際靜慮被得。如何。
答。此事雖有所可思。暫任論判解釋之顯。遍順至究竟之所以。立邊際之名云義。所成之也。則彼論文之前後。述此一切地遍所隨順故。增至究竟故。得邊際名。以二所以立邊際之名故光法師釋此文云。釋第三句。總開三章。一此一切地遍所隨順。二增至究竟故。三得邊際名既於釋遍順至究竟頌文者。長行開所以立其名。誰可疑之哉。至下以釋三章。恐繁不引之。後學必悉之。若夫對下三靜慮。以第四靜慮直名邊際者。何可立遍所隨順。增至究竟之二所以哉。但於邊際名但依第四靜慮故之論文者。顯得邊際名之地也。文意云。得邊際名之地。在第四禪不在餘地(為言)故光法師解今文云。釋後定後定者。牒邊際六後定之後定也。不可有相違一義云。依二所以於第四靜慮立邊際名也。准上可思也。
問。當處付明六通相。且以漏盡通為共聖德可云耶。進云。披論疏文。共凡德中烈漏盡通付之。凡漏盡通者。六通之最極。無學之所得也。尤可以之備共聖德。何可共凡德中烈之哉。若夫以漏盡通攝共凡德者。異生怱為斷三界見‧修二惑證有餘無餘二涅槃。豈非成違教理之大過哉。
答。以漏盡通尤可共聖德中舉之。共凡德中不烈也。然共聖德中不舉之者。上所舉之共聖德。是三州利根無學之所得。非自餘聖者之所得。而於漏盡通者。三界二趣利根鈍無學之所得故。大異無諍願智‧四無礙解等之相故。上所云之功德中不烈之也。今共凡德中烈之者。可有二所以。一六通中。前五是共凡德。後一是共聖德也。然後多分名共凡德。以烈此中也。二六通是一類功德故。不可離之故。見之一種之時。亦通聖亦通凡故。烈之共凡德中也。是以光法師解釋中云。於六通中。第六唯聖。前五通凡。從多據總言共異生如此成之時。難勢更不為重矣。
問。今論意。於五通立勝進道可云耶。答。可立之也。兩方。若立之者。見今論之前後。於加行‧無間‧解脫三道者。其義自所見也。於勝進道者。未得其證者哉。是以雖述解脫道言顯出障義。全不言有勝進道依之勘正理論之文云。勝進道中亦容有故豈非顯故違此論之義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中。今論意。於五通可有勝進道之旨釋成。如何。
答。凡斷通障得五通故。可有加行‧無間‧解脫三道云事。其旨理在絕言。而五通既不限一念。亦通多念。初念已為解脫道。第二念以後豈非勝進哉。是以光法師釋如是六通解脫道攝。慧為自性。如沙門果。解脫道言顯出障義之論文云。且言解脫。顯出障初。理實亦容勝進道起此亦非不得依憑於今論。所謂餘卷偈頌中。明十智未來修之相云。雜修通無間。學七應八九。餘道學修八。應九或一切長行中釋餘道學修八之句云。宿住神境。二解脫道。五加行道。現修俗智。他心解脫法類道俗及他心智。一切勝進并苦集滅道。隨應現修。此上未來皆修八智釋餘道應九或一切之頌云。解脫加行現修如學。未來所修鈍九利十。諸勝進道與練根同於五通立勝進道云事。論文實炳然也。故光法師釋今此二段文云。宿住神境至皆修八智者。釋第三句○解脫加行至與練根同者。釋餘道應九或一切○於五道立勝進道文明鏡也。仍可致於勝進道者未得其證云難哉。但於雖述解脫道言顯出障義。全不云有勝進道云難者。雖以難思。粗推之。對煩惱繫縛專立解脫名故。就斷惑道所談之也。對通障立解脫事微隱故。故今所述解脫道言顯出障義也。況明六通之四行偈頌中。不說餘三道名。只結解脫道慧攝。豈無深由哉。是以正見論文云。如是六通解脫道攝。慧為自性。如沙門果。解脫道言顯出障義可思之。次於正理論文者。設雖含故違此論之意趣。若有所同此論者。宜引為證。故光法師為顯此論說勝進道之義。云故正理七十六云。引解脫道言顯出障義。勝進道中亦容有故之文也。不可有相違。
重難云。就五通。於神境‧他心‧宿住三通者。且擱之。天眼‧天耳二通勝時道。其相如何。凡解脫道者。目最初一念。以第二以後名勝進道。而二通俱皆以眼‧耳二識相應慧為體。於彼寧可得分二道差異哉。就中勝進道‧解脫道之謂也。是顯彼道轉增之義。宜就善品立勝進之句。何可關無記通哉。是以光法師餘卷疏中。述五通現修未來之相云。天眼‧天耳二解脫道無記性故不名為修准此釋。設雖二通經百念千念。其間於第二念以後不立勝進名歟被得。然以初念名解脫者。目解脫通障之義故爾者。如何。
答。二通體是慧故。雖無記得道之名。後念亦爾也。初念如得果初念故得解脫之名。後念如得果後念故可名勝進云事。道理必然也。但於不可有初後不同云難者。不可然。初念是出障之最前故。名之解脫。第二念以去次第轉勝彌明朗故。得勝之名。其理彌極成。疑是悟之津故。就難勢其義猶分明也。次於光法師之釋者。解脫道唯限一念故。決定是無記。不可有未來之旨顯也。勝進道通多念故。任如從門入還從門出之軌則。止通之時并入定。是猶可勝進道之所屬。此定若曾得者。唯可得現修之稱。若未曾得者。兼可有未來修故。今不云勝進道也。依之見次上文云。五勝進道。俗他心二隨應現修。此上未來一切皆修俗他心二今論四行頌中。唯唱解脫道之名者。舉一道顯三道也。如此得意之時。疑難彌被遮者也。
問。論中答何緣此五不依無色問云。初三別緣色為境故(乃至)故此五通不依無色。爾者。光法師如何牒釋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初三別緣至無如是能者。總答○諸有欲修至能如實知者。此下別明修五通加行。此則明修他心通加行○諸有欲修至自相續起者。別明修宿住通加行○修神境等至不依無色者。次明修餘三通加行○付之。依解釋見論文。答何緣此五不依無色之問。大舉二解。初解意云。五通中前三通直緣色法為境界。後二通緣色法為入門。而無色界無色法故無五通之旨成之。或五通加行皆緣色法。無色心不緣色故無五通(為言)第二解云。五通以止觀均等地為所依。而無色定多慧少也。近分‧中間慧多定少故不為所依(為言)若爾釋此文之時。尤可云此下有二解。此則初解也。何不云爾。如此可科文哉。若強如此牒釋者。牒結文云修神境等至不依無色者。明修餘三通加行之時。豈不違故此五通不依無色之論文哉。爰知。今此故此五通不依無色之論文。總廣結上諸文云事。依之光法師牒釋以下又諸無色觀減止境。五通必依止觀均地。未至等地由此已遮之論文云。又諸無色至由此已遮者。第二解然者今科釋牒文之次第。非只背論文之前後。深亦違自解釋之起盡者哉。
答。此疑尤為珍重。所未曾見及也。仍文義俱如向壁。更無所畜。併可如難勢得其意。全不可加別料簡者也。但所可促會通者。不云此下有二解。此別初解事歟。此是略故爾也。或見次文之時。方云第二解故。述前文之時。雖不云初解。其義自聞者歟。故不云爾。或以下影顯也。次於一段文開重重之科者。於今一段或有總明五通之不可在無色界之所以文。或有別明他心通之不可在彼之所以之文。或有別明宿住通不可在彼界之所以文。或有別明神境等三通之不可在彼界之所以之文。故別所分小科也。既不背大科。何為強苦哉。次於故此五通不依無色之結文者。難勢彌可然。但此文既前文之所屬也。何別科之哉。故明神境等三通之文中科加之也。如此之例太是多。豈為難勢之規模哉。次牒釋觀減止增等之文之時。故云第二解者。於初三別緣色為境故等之前文者。其理故不云初師。若至第二文不云第二解者。有二解云事。其義忽可唐捐。仍牒釋此文之時。故判第二解也。不可有相違者歟。
尋云。第二解之論文云。未至等地未至者。廣指八近分歟。唯指初禪近分歟。答。雖可有二義。暫指八近分可云也。
此疑者。雖非指事論文。既及一紙解釋。亦餘一打半。又明五通之總別。辨色無色之不同。故法門多籠。器量之仁可翫之。於文段論義者。為當卷之仲美矣。 問。從無色界沒生欲色界人。依自相續初起宿住通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也。兩方。若有此義者。正見論文云。從無色沒來生此者。依他相續初起此通。所餘亦依自相續起如此文者。不可有此義。若依之爾者。凡起宿住通者。為專知自相續前生事也。設雖從無色界沒生欲色界之人何可有依他相續初起宿住通之義哉。何況宿住通必緣曾所更事。而起者。論判之所定也。他相續身若非曾所更事者。宿住通爭可緣彼為所緣境哉。設雖緣他相續為所緣境。何可知自相續事哉。加之。設雖依自下地為境之理。不緣前生無色身。何不得知無色以前欲界之身哉。
答。此事未存知。粗推論意趣。凡自相續他相續現世所攝中‧生二有之諸法。是今生所屬之法故。非宿住事。始自次前生死有之一念。乃至無量生中‧生二有之法。是其可宿住事。於其事中宿住通唯緣曾所更事。不緣非曾所更事。若爾。於自相續前生身者。是無色界身故。依四靜慮之通力不可知之。設雖他上續身。在欲色界而為曾所更事者。何無由此初起宿住通之義哉。又初起是不自在故。更不可有超劫知前生之義。故今知無色已前生之義。不可有之也。故論云。諸有欲修宿住通者。先自審察次前滅心。漸後逆觀此生分位前前差別。至結生心。乃至能憶知中有前一念。名自宿住加行已成。為憶念他加行亦爾。此通初起唯次第知。串習成時亦能超憶。諸所憶事要曾領受(乃至)從無色沒來生此者。依他相續初起此通。所餘亦依自相續起如此成之時。諸難悉被遮者歟。
問。從此三靜慮沒生下三靜慮等人。依自相續初起宿住通義可有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有此義者。見光法師之解釋。上述若彼自身從無色沒來生欲色者。依自相續修加行滿。依他相續初起此通畢。下云。若依下地起宿住通從上地沒來生下者。類此應知如此解釋者。不可有此義被得。若依之云爾者。正披今論文云。從無色沒來生此者。依他相續初起此通。所餘亦依自相續起准此說。依他相續初起宿住通者。唯限從無色界沒生欲色之人。不通餘若夫從上三靜慮沒生三靜慮等之人。亦依他相續初起宿住通者。寧可判所餘亦依自相續起哉。
答。任五依四靜慮。自下地為境之理故。從上三靜慮沒生下三靜慮等之人。若以下地為所依者。依自相續初起宿住通之義。不可有之。所以然者。今此人之相。只如從無色界沒生欲色界之人之相故也。其旨如一方疑難所致出之。光法師定判又如前疑之答中委成之。但於斥難之論文者。就欲色界中。從自地沒還生自在。及從下地沒生上地之人。依自相續初起宿住通。故對云從無色沒來住此者。依他相續初起此通。云所餘亦依自相續起也。故光法師釋所餘亦依自相續起之論文云。若從所餘欲色界沒還生欲色界者。亦依自相續初起此通若爾者。今此論文更非違文。何備難勢哉。若此人以上地為所依者。可有此義也。思而可知。
重難云。以難勢所舉之光法師解釋為證成從上三靜慮。沒生下三靜慮等之人。依他相續初起宿住通云義。頗不可然。難勢暫略其中間之文引之。何不改之以為證哉。則見次上之釋云。若從所餘欲色界沒還生欲色界者。亦依自相續初起此通因之次下述若依下地起宿住通。從上地沒來生下者。類此應知。而次上之釋既云。亦依自相續初起此通畢。鄰後結類此應知。豈非顯從上三靜慮沒生下三靜慮等人。依下地初起宿住通之時依自相續之義哉。次若以上地為所依者依自相續之義可有之云事。其義暫可然。仍略難勢也。
答。如前重成之為難勢料簡。光法師解釋其旨順道理故。所讓文段料簡曰。第二重一方之難也。則光法師初云若彼自身從無色沒來生欲色者。依自相續修加行滿。依他相續初起此通。之釋論從無色沒來生此者。依他相續初起此通文也。次若從所餘欲色界沒還生欲色界者。亦依自相續初起此通者。釋論所餘亦依自相續起之文也。後云若依下地起宿住通。從上地沒來生下者。類此應知者。論文之外。光法師勘出此評如此釋也。此是不類問文還類上文也。若夫類問文不類上文之光法師之勘出。豈非無用哉。可思之。
問。異生所起天眼通緣五淨居天事可云耶。答。雖有學者異義。暫可存緣彼云義也。兩方。若緣之者。凡五淨居天者唯聖非凡之境界也。異生所起天眼通如何可緣彼事哉。是以今論中述宿住通之相云。諸所憶事。要曾領受。憶淨居者。昔曾聞故婆沙論中云。曾所更事亦有二種。一者曾見。二者曾聞。雖未曾見五淨居事。而曾聞故亦能憶知若夫異生所起天眼通緣淨居天事者。何可會曾見云曾聞哉。若依之爾者。異生既成就第四靜慮。生廣果以下三天。設雖不生五淨居天。何不云以同一繫縛地之所以緣彼事哉。
答。異生所起天眼通可緣五淨居天事云事。道理頗炳然也。其旨如一方之難勢。重成其旨趣者。如初禪三天。色相大小雖悉名別。王徒補佐雖亦絕異。依同一繫縛地。梵補‧梵眾同敬大梵。初二天眾亦禮梵王。又如欲界六天。三十三天等五天往夜摩天等五天之專一見彼色相。是為同一繫縛地之所以也。准彼等思此等。廣果以下三天乘自生得通。隨應昇無煩等上五天。見彼有情及器界事。又上五天眾隨應自下下三天中之時。亦三天眾見五天眾。又下三天眾隨餘得通人往上五天等之義。可有之。然教中下天不見上天者。約地別界別門云爾也。以何知者。餘處論中云。三十三天由自通力。能從本處昇夜摩天。或復依他謂得通者及上天眾昇往夜摩。所餘諸天昇上例爾。若來若至。下見上天。然下眼不能觀上界上地。非其境界故。如不覺彼觸。是故從上地來下地時。非自身來。要化下地他其旨炳色也。生得通之勢用猶如此。況於修得天眼之勢強盛哉。廣果以下三天及餘地異生。以第四靜慮為所依。定所起之天眼通。隨應可見五淨居天內外一切之色法應事。理在絕言者歟。但於彼天唯聖非凡之境界云難者。無雜修之業不感彼天異熟故爾也。何可遮異生乘通力至彼而彼眾交雜。以生得通修得通見彼色等之義哉。就中凡之不及聖。聖之隔於凡者。約心品觀解等所論也。於色等諸法者。只如福生天之勝無雲天。廣果天之勝福生天。可無煩惱天勝廣果天也。以何知者。無雲天身量是一百二十五踰繕那。彼天壽量亦一百二十五大劫也。福生天身壽二量。俱於無雲天同增一倍。所謂身量二百五十踰繕那。壽量二百五十大劫也。廣果天身‧壽二量。俱於福生天亦同增一倍。所謂身量五百踰繕那。壽量五百大劫也。無煩天身‧壽二量。俱於廣果天亦同增一倍。所謂身量一千踰繕那。壽量一千大劫也。上四天之勝無煩天等。准例可知。若爾。聖者所成就色不相應等。未必勝異生。所成就色不相應等歟被得。次於俱舍‧婆沙兩論之說者。異生肉眼及下地天眼未見天色故約此門以云爾歟。若非盡理之說者。非強苦也。
重難云。兩論意。若實許異生所起天眼緣五淨居天事者。宜舉答中所致成之義相作曾見之門。既不爾。則無曾見之義云事。治定也。以曾聞之義成憶知之旨故。俱舍‧婆沙意。必定致異生所起天眼不見五淨居天事云義被得。況退案道理。無雜修有漏善業之所感。與有雜修有漏善業之所感相望之時。豈無麁細之不同哉。是以品類足論中。出不共異生法體之時。舉五淨居天蘊處界。尤有深所以者歟。
答。重難勢之趣。尤可然。但於兩論之所致者。為顯淨居天之隔凡界。雜修力之勝餘定之義云爾歟被得。若夫強云聖身障凡見。凡見隔聖身者。設雖於廣果以下諸天乃至人中離往。可不能異生見聖身。既感見之。何可至淨居身始隔凡見哉。次於有雜修‧無雜修之所成元異者。雖似有其謂。有雜修‧無雜修者。只是樂定樂慧之不同也。所感異熟者。凡身‧聖身俱是有漏業之所招也。何可由此分見不見之域哉。次於品類足論之所說者。異生不成淨居天蘊處界故。名之不共異生法也。更非謂彼蘊處界不為異生之所見。何來為難勢哉。
尋云。俱舍‧婆沙中云曾聞不云曾見。有何意耶。
答。雖不並見淨居天事。由聞教知彼天事云意也。
問。當處付明六通相。且正理論意。神境等五通勝。漏盡一通劣可云耶。答爾也。兩方。若五通勝。漏盡通劣者。神境等五通之有學異生。漏盡之一通唯限無學所得。設雖正理意。何可云五通勝漏盡劣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若爾。何緣有漏盡通。樂苦遲速地皆能盡漏故。五是別修殊勝功德。要殊勝地方能發起准此文。五通勝漏盡劣也被得如何。
答。任此正理之一文。似王通勝漏盡。仍前重所成其旨也。倩案之。依邊邊義門。勝劣互可具之也。所謂若以有是學異生所得之五通望漏盡通論勝劣者。漏盡通勝。五神通劣可云也。所以然者。如頌文判漏盡通如力。一說意。以無學十智悉為漏盡通體其十智中則攝無學所得五通故。漏盡通可勝有學異生五通云事炳然也。若無學五通與漏盡通互所相攝而論勝劣者。五通以四靜慮為所依。除通障得之故是勝。漏盡通未必以四靜慮為所依。未必除無知得之故。是劣可云也。況後五通亦離煩惱繫縛。其旨彌必然也。正理論述五是別修殊勝功德。要殊勝地方能發起。顯此門歟被得。如此得意時。兩方之難勢還為答潤色。何及設會通哉。
重難云。以有學異生之五通。望無學五通所不攝之漏盡通。判勝劣事如何。有學異生之五通。隨應雖被煩惱繫縛。依四靜慮除通障而得之。無學五通所不攝之漏盡通不必依四靜慮。不必除無知而得之。准知。有學異生所得之五通猶勝漏盡通被得。何可限無學五通哉。次無學五通勝五通所不攝之漏盡通云事如何。若以無諍願智‧四無礙解等勝功德望漏盡通者。豈不云五通所不攝之漏盡智勝無學五通哉。
答。有學異生之五通雖依四靜慮除通障而得者。帶惑障故。是可劣。無學五通所不攝之漏盡通離惑障故。猶可勝。以何知者。論中說三明之體。上述通六謂神境。天眼‧天耳‧他心。宿住‧漏盡通。解脫道慧攝畢。下云。第五二六明。治三際愚故。後真二假說。學有闇非明文可思之。次六通亘一切無學成就之。無諍願智‧四無礙解等。唯限三州利根無學不通餘。何可以之備疑之端哉。
問。天眼‧天耳二通緣上地境可云耶。答。緣上地境可云也。兩方。若緣上地境者。五依四靜慮。自下地為境者。偈頌之所定也。而二通既為五通之所攝。何可有緣上地以為境之義哉。是以於神境等三通者。無緣上地境之義見。相例可同。若依之云爾者。披今論前後。當處述天眼‧天耳無記性攝。許此二體是眼耳識相應慧故。餘處云。生上三靜慮起三識表心皆初靜慮攝天眼‧天耳二通。若有緣二禪以上色聲二境者。豈不緣上地境哉。
答。凡自下地為境者。以五通之所緣境對五通之所依定之自‧上‧下三地之時。若在自地。若在下地。更不在上地(為言)若爾。敢勿以自下地為境之法。疑二通之緣境。凡二通既以眼耳二識相應慧為體故。論其地繫。是限初靜慮地不通上三禪地。若緣二禪以上色聲之時。以上地為境云事。更不可疑之。其旨如一方難勢。但於神境‧他心‧宿住三通之例難者。定天眼耳無記。餘四通唯善故。彼三通即與所依定相應。更不分異地故。所無下在三通緣上地境之義也。此二通與所依定。分善無記故。能依在下地。所依在上地之謂有之。豈無緣上境之義哉仍不足為相例者歟。
問。天眼‧天耳二通者。為唯限初禪繫。為當通上三禪繫可云耶。答。唯限初禪繫。不通上三禪繫可云也。兩方。若限初禪繫者。披今論文偈頌結五依四靜慮。長行云。前之五通依四靜慮如文相者。天眼天耳二通可通上三禪繫歟被得。例如神境等三通之不限初禪繫。加之。勘餘處論文云。有餘師言。上靜慮亦有無覆無記表業若於上三靜慮。許有發表心之義者。何於上靜慮。不許有眼耳二識之義哉。若依之云爾者。生上三靜慮。起三識表心。皆初靜慮攝。唯無覆無記者。餘處論判之所定也。明知。天眼天耳二通者。唯限初禪繫云事。如何。
答。天眼天耳無記性攝。計此二體是眼耳識相應慧故者。今論之定判。五識唯得伺者。餘年之偈頌也。而定品結下有尋伺中唯伺上無。界品云。若在欲界初靜慮中。有尋有伺。若在靜慮中間。無尋唯伺。若在第二靜慮以上乃至有頂。無尋無伺。天眼天耳二通唯限初禪繫。不通上三禪繫云事。誰可疑之哉。但於當處偈頌長行之說者。五通無間道在四根本靜慮。除通障而是得之故云爾也。或眼耳二通之所依根在四靜慮故云爾也。是以正見今論文。上述天眼天耳無記性攝。此二體是眼耳識相應慧故畢。下舉一箇之問云。若爾。寧說依四靜慮答之云。隨根說故亦無有失。謂所依止眼耳二根。由四靜慮力所引起。則彼地攝故。依四地通依根故。說依四言。或此依通無間道說。通無間道依四地故何為相違哉。次於神境等。三通之例難者。彼善性也。此無記也。彼與靜慮識相應。此與五識相應。何足為相例哉。次於餘處論文者。彼既為有餘師之說。存生上靜慮起三識表心皆初靜慮攝之正義之日。更不可依用之。況彼師之說是餘論之意也。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釋彼文云。此是雜心師釋。
問。二乘聖者及異生所起神境等三通。同緣現在三千界境可云耶。答。不同緣三千界之境也。兩方。若不同緣之者。凡五通是共凡之德故。未必分二乘異生差異。設雖神境等三通。何不同緣三千界之境哉。是以於二乘聖者所起宿住‧死生之二通者。同緣過未八萬劫事。更無遠所之不同相例可同。若依之云爾者。見今論文云。即此五通於世界境作用廣狹諸聖不同。謂大聲聞‧麟喻‧大覺。不極作意。如次能於一‧二‧三千諸世界境。起行化等自在作用。若極作意。如次能於二千‧三千‧無數世界准今此說。於聲聞‧獨覺所起之三通者。悉可有廣狹之不同被得。凡夫所起之三通。例而可知者哉。
答。此事難義之中之難義。不審之中之不審也。仍年來之間思案之。未得其意。今驚此疑始迴愚推云。於神境通有行住二門。亦就行門有意勢‧勝解‧運身三通。意勢通唯限佛故。今不論之。就餘二通。且運身之相者。或運三肘半及四肘身。或運八射身。或運十六射等之身。若陵百踰繕那之空。若陵千踰繕那之空。若陵萬踰繕那等之空。豈非極難之事哉。天眼見被障細遠色。天耳聞被障細遠聲。其能取二根所取二境。皆悉障礙有對法也。況根不往境不來。而隔四寶金鐵之九山土石瓦礫之說。山等成無擁之通體。誠是難思之至極也。而於二乘凡夫之三人者。利鈍有階級。無知有厚薄。獨覺最利根。無知是薄。神通最勝故。是遍三通於三千界之間。聲聞其根稍鈍。無知深厚。神通非勝故。是施三通於二千界之內。凡夫其機至下。無知異深。神通最劣故。只起三通於一千界之分。若爾以凡夫‧聲聞‧麟喻之通力。配小千‧中千‧大千之世界。尤有其謂。更不可疑之。是以惠暉法師之疏中云。現在鐵圍山障隔故。凡夫二乘知境利但於宿住‧死生二通緣境之例難者。過去八萬劫未來八萬劫之中無分在此在彼別別方處。亦無立一劫二劫之時體故。二乘‧凡夫同知八萬劫事故。不論遠所不同也。故惠暉釋中云。過未無山障隔故。凡夫‧二乘同知八萬重意云。神境等三通與宿住‧死生二通。行相遙異也。混而不可致難勢歟。
重難云。凡以現在能測過未。以過未還知現在者。三世實有之宗之所習也。而於現在既有在此在彼之別。亦有前後相生之理。設雖過未二世。何無二千三千等之不同哉。何無一劫二劫等之差異哉。若爾。於過未八萬劫之境分二乘凡夫等之通。准例尤可足。仍於現在與過未可替三通與二通哉。次惠暉法師之釋未足為指南。云有周匝一千界之鐵圍山。云有周匝二千界之鐵圍山。云有周匝三千界之鐵圍山之依憑。有宗所依經論之中有之耶。如何。若無其證者。何要云鐵圍山障隔故。凡夫二乘知境別哉。若以一四天下之中之第九山云爾者。每四天下有之。何可以之分二乘凡夫之差異哉。加之。若鐵圍山能障通力者。天眼天耳二通之勢用。不可越一四下之分齊。何可有一‧二‧三千之不同哉。若凡夫二乘之通力可限一‧二‧三千之分齊者。設雖無彼鐵圍山。不可及二‧三千‧無數之世界者哉。次於過未者。自本無方處。何可論鐵圍山之有無哉。設雖於過未有鐵圍山者。更不可障宿住‧死生之二通法。可說過未無山之由哉。抑云二乘凡夫二通之所及之時。同以八萬劫為窮極。云彼三通之愜量之時。唯以一千界為定限。豈無其疑哉。
答。於現在色法者。有作用故。眾微眾集故。有說山等之別。亦有在此在彼之別。於過未色法者。無作用故。眾微散故。無諸山等之別。無在此在彼之別也。未知三世實有之談故。致如此之難歟。若爾。於過未無一千界二千界等之不同也。又於未來者。總不有前後不同。於過去法者。約現在雖付前後之効。望法法之時。實無前後不同也。此是法之外無時別體故也。重意云。於過未法者。無作用故。不能假立時。於現在法者。有作用故。得能假立方。有宗之學者能能可審察之。次於惠暉之釋者。誠有疑。然而大意無相違故。引而成之。於文言者。宜助成之。所謂如緣現在境之神境等三通。於周匝一千界。周匝二各界。周匝三千界之鐵圍山者。宜如次凡夫‧聲聞‧獨覺所起之神通。於其分齊施其作用。不及二千‧三千‧無數世界(為言)故云現在鐵圍山障隔故。凡夫二乘知障別也。又如緣過未境之宿住‧死生二通。無於過未八萬劫之間。有如鐵圍山之物之分時劫之法故。凡夫二乘所起之通力。同遍八萬劫。不出其解(為言)故云過未無山障隔故。凡夫二乘同知八萬也。全非謂現在有三重鐵圍山。並隔凡夫二乘三通故。不及二千‧三千‧無數。又非謂過未無三重鐵圍山故。始凡夫二乘之通力是同。何來為難勢哉。但於三重鐵圍山之有無者。誠有疑大乘經之中。自有小鐵圍山大鐵圍山等云文則准彼為定凡夫二乘通力之分齊。暫成有三重鐵圍山之旨歟。於小乘經之說者。未勘得之。可尋之退案之。乘迷盧七金山。以立鐵圍山。若爾。於三千界分齊者。更難建立之哉。爰知。只數居一風輪之上萬億九山八海至一千。名之小千界。至十億名之中千界。至萬億名之大千界被事。或惠暉意。一四天下以輪圍為邊際。小千‧中千‧大千之邊際亦爾云義。存之故云爾。不如依別誠證歟。次於過未者。‧八萬劫為窮極。於現在者。一千界為愜量者。誠以不辨其所以。又古不疑之。古不明者。仍只加向壁。然而今驚此尋。乍憚成數寄之一義者。三界中以有頂為極。三千中以大梵為主。而凡聖俱生有頂。知一期八萬劫事。是生得等慧力。更非通力。於下界者。以知八萬劫事為神通。異生之大梵緣領一千界。是亦大梵生得果報力。全非神通力。於下界者。以異生之知一千界事為神通故。二乘凡夫以同知八萬劫為極。異生以唯知一千界為極也。重意云。八萬劫亘二乘凡夫。一千界唯限凡夫了。誠有其所以者哉。
尋云。凡夫通力遍一千界云事。有其證耶。
答。聲聞既不極作意之時。以一千界為所至。准知凡夫不極作意之時。不及一千界。極作意之時。豈不及千世界哉。且以之為證矣。
難云。梵補以下異生。設雖以一千界為極。二禪以上異生。以一千界為極哉。 答。
問。於他心通宿住通境。有三千世界不同可云耶。答。不可有此不同也。兩方。若有三千世界不同者。凡論三千世界之不同者。約現在色法之積集九山八海等之器界。而他心通以心心所為境。宿住通以過去事為境。於過去未來無表無色等之法。無方處者。餘處論判之所定也。何於彼二通之境。可論三千界之不同哉。若依之云爾者。正見今論文云。即此五通於世界境作用廣陜諸聖不同。諸大聲聞‧麟喻‧大覺不極作意如次能於一‧二‧三千諸世界境。起行化等自在作用。若極作意。如次能於二千‧三千無數世界如此文者。於他心‧宿住二通之境。可有三千世界之不同如何。
答。於他心通宿住通之境。不可有三千世界之不同云事。道理頗炳然也。其旨如一方之難勢但於論文之起盡者。就神境‧天眼‧天耳三通判爾也。全非約宿住‧他心二通云爾者哉。然而即此五通者是言總意別之施設也。何為難勢之端哉。或於他心‧宿住二通之根本者。緣心心所及過去法故。雖無三千界之不同。彼加行位有緣自他色法之義故云爾也。以何知者。上論文云。諸有欲修他心通者。先審觀已身心相。由此加行漸次得成成已不觀自心諸色。於他心等能如實知光法師釋此文云。此即明修他心通加行。又論云。諸有欲修宿住通者。先自審次前滅心。漸復逆觀此生分位前前差別。至結生心。乃至憶知中有前一念。名自宿住加行已成。為憶念他加行亦爾(乃至)從無色沒來生此者。依他相續初起此通。所餘亦依自相續起光法師又釋云。別明修宿住通加行。
重難云。從他三千界沒生自三千界人。起宿住通憶在他三千界之昔。此是可緣他三千界之宿住通。從自三千界沒生自三千界之人。起宿住通。憶在自三千界之昔。此是可緣自在三千界之宿住通。何於宿住通境。無自界他界之不同哉。
答。宿住通加行之初位。緣自相續他相續色身等故。緣自三千界境可云也。若加行若根本。設自相續設他相續。屬過去生者。更不可論自界他界之不同。於過未法無方處故也。不辨此理致強難之條。太不可然。
先年於當時東南院被行當處俱舍三十講之時。故賢乘擬講評定云。論文既云即此五通於世界境等故。於宿住通境可有三千界之不同云事勿論也。然二乘凡夫之通力不及他三千界故。從他三千界沒生自三千界之人。起宿住通憶在他三千界之昔之義不可有也(云云)此義頗不可也。
問。麟喻獨覺得知麟喻獨覺心他心智可云耶。
此事十二卷抄中已被記之畢。仍略之。
問。麟喻獨覺於十方世界中。有並出義可云耶。答。雖古成不並出之義。暫任今案之旨。可存並出云義也。兩方。若有並出之義者。麟喻獨覺是最上利根之人也。設雖約十方世界。何可有並出之義哉。是以於大覺世尊者。無並出之義相例可等。依之光法師餘處所引婆沙論中云。麟角喻者根極勝故。樂獨出故。當知如佛必無有二並出世間若依之云爾者。今論中述聲聞‧麟喻‧佛二‧三千‧無數。他三千界非麟喻之境界約十方世界之時。何可遮並出之義哉。是以。
答。凡論三乘輪王等之並不並者。須據行化等勢用之及不及也。彼於十方世界論佛之並出不並出者。雖當部他部之諍。有宗之意。立勿薄伽梵功能有礙。唯一世尊普於十方能教化故之道理。遂成不並出之義。此是無一切所有世界之非佛境界之故也。准例思之。麟喻之勢用若及他三千界者。宜自界他界合論談獨出之義。彼勢用若不及他世界者。獨出之義可唯限自界。不通餘界。而麟喻之行化既限自界不亘餘界。自他兩界合論之時。豈無並出之義哉。是以婆沙論中云。餘世界中。有麟喻獨覺出世。無理遮故。但於麟喻獨覺是最上利根之人也云難者。於二乘凡夫之中者。雖最上利根。對大覺世尊之時者。下中下二根。何為難勢之規模哉。次於光法師餘處所引婆沙論文者。以三千世界比十方世界。以麟喻獨覺類大覺世尊云爾也。明知。麟喻之三千界與如來之十方界。相對云如佛云事。若夫以十方比十方。以獨覺類大覺者。十方與十方雖同。獨覺與大覺是異也。於所例有一分不齊之過。豈得云如佛哉。是以披餘處之論判。述輪王並出之相。偈頌結一二三四州。逆次獨如佛。長行云。如說如來。輪王亦爾是則以一四天下類十方世界。以轉輪聖王比無上大覺。以云如佛也。若如難勢者。雖云一二三四州。輪王猶於十方世界獨出云義。可成之歟。其理豈可爾哉。
重難云。會前婆沙論文之旨。猶不順文相。況見結文云。如舍利子。尚無並出。況麟角喻勝彼多倍文意云。劣於麟喻之身子。尚於無數世界而猶無出。況於勝於身子之麟喻哉(為言)或云。劣於麟喻之身子。三千界而獨出。勝於身子之麟喻。於十方界而獨出(為言)若爾。麟喻獨覺於十方無量之世界不並出云事。一段之論文實分明也。何只妄設會通哉。次重披光法師餘處解釋云。又婆沙九十九云。問。佛得緣佛他心智不。有說。不得。所以者何。無二如來俱出世故。復有說者。得。此說能緣不說現起。問。獨覺得緣獨覺得他心智不。答。麟角喻者。准佛應知。又一說云。有作是說。麟角喻獨覺亦定得緣麟喻獨覺他心智。亦說能緣亦說現起。餘世界中有麟角喻獨覺出世。無理遮故。雖有二說。然無評家。前說不言有說。且以前說為正。又同婆沙前文光法師於麟喻他心智之二說。判正不之時。云。前說為正。而前師不云他三千界同獨覺出世。後師云他三千界同獨覺出世。明知。於十方世界麟喻不並出云師。是正非邪。並出云師。是邪非正云事。若爾。今義意既同第二師之說。豈不違光法師之正不哉。又以此師之說為證。彌不足信用者歟。況又同婆沙前文云。結釋無諍指同麟角唯者。根極勝故。樂獨出故。當知如佛必無有二並出世間之文明知。今前師之說與前婆沙文。其意是同云事。會前文。約一大三千界論無並出之義之旨成之。彌以違光法師之判。加之婆沙抄中釋上婆沙文云。○麟角獨覺亦有二說。前說為勝。在他界中亦無獨覺故○其意全同光法師之解釋。如何。
答。於如舍利子尚無並出。況麟角喻勝彼多倍之文加二料簡以為難勢。太不可然。先就初之料簡。身子雖利根。約三乘之時。是聲聞也。則是下根也。故云其起行化等者。纔滿二千界不及三千界。以此分齊爭於無數世界獨出云義。可成之哉。頗不足言之難勢之歟。就後料簡。今舉劣之身子以況勝之麟喻也。而論身子與麟喻之勝劣。身子於二千界得自在。麟喻於三千界得自在。其勝劣只是一千界增減之分齊也。何乍成身子一三千界中獨出之義。至麟喻忽與佛同。於無數世界獨出之義。可成之哉。論如來與麟喻之不同者。螢燭與日光尚足相對。迷盧與芥子可及校量。大覺與獨覺更非所??。況尚之字與況之字。於一界之間顯二千三千之差異文意云。於二千界得自在之身子。尚三千界中不並出。況於三千界得自在之麟喻。此界中得並出哉(為言)故尚‧況之二字。就今文尤為肝要。而後料簡中。不用彼二字。頗為無念者歟。次於麟喻他心智二說之正不者。凡他三千界非麟喻之境故。設雖於他三千界有麟喻出世。他心智加行不可緣彼故。不可起知麟喻心之他心智云事必然也。故初師意。或云總不得之。或云雖得而不現起。是正義非不正義。後師意。於決定不起之智品。云亦說能緣亦說現起故。是不正義非正義也。若爾。光法師之正不尤殊勝也。會通之趣何可致相違哉。就中全非簡他三千界有麟喻出世云義。何不得引彼為今義之證哉。又初師更不云他三千界無麟喻出世之義。何為違文哉。次婆沙抄之釋。准前可會之也。
尋云。婆沙抄上文云。問。佛得緣佛他心智。不。有說。不得。無二如來俱出世故。有說。得緣。此說能緣不說現起。雖無評家。前說為善光法師意同此釋耶。
答。光法師意不同彼也。
難云。於獨覺之二說判正不者。是同也。今何異哉。
答。獨覺之初師中含云不得與云得而不起之二師之義故。云准佛應知故。是正義也。後師云亦說能緣亦說現起故。是不正義也。而開獨覺之初師意。顯如來之二師說故。述如來他心智之二師俱是正義也。然無評文故。光法師不判正不示俱正之旨。爰淨達法師不辨深致。無左右判正不。恐不足為指南矣。
又難云。婆沙論中。於有頂無上緣惑。無上地。有說。有上緣惑。說能緣不說現起(云云取意)然評家破第二師准例思之。今云得而不起之第二師。豈非不正義哉。若爾。淨達師之正不。尤有其謂。如何。
答。於功德者。未來藏中雖有過恒沙之法體。不串習之故。或云不得之。或云。不起之。皆有其謂。於惑品生。無始以來極串習之法故。無乍有不得之。無乍有不起之。而第二師於煩惱說能緣不說現起之旨存之故。評家破之也。染淨之廢立粗心一准。混而不可難之。此是相承之實義也。後學敢云可忽諸矣。
此事第十二卷抄中雖被記之。今存別義之間。故錄之。
問。二乘聖者及異生。於離染時。得未曾得五通可云耶。
答。二乘聖者得之。異生不定也。可云歟。
兩方。若得之者。凡五通是難起難得功德故。別除通障所起得之也。何於離染時可輒得未曾得之類哉。是以正見偈頌之文云。未曾由加行。曾修離染得若依之爾者。二乘異生之種類分萬差。未曾修習之五通非一准。設雖離染時。豈無得之義哉。依之廣勘性相之決判。可得之歟被得。如何。
答。次第證之人斷欲界煩惱之第九解脫。得不還果之時。兼得未曾得五通可云也。若不爾者。聖者之乍斷欲界煩惱。可不成自乘所得五通。寧得有是處哉。若唯還得異生所得之五通者。彼是可無始所受之五通。何可云自乘所得哉。例如離欲者第十六心得無漏他心智。又二乘聖者初盡智位必可得無學所得之五通。豈非未曾得之類哉。若不爾者。亦無有是處。准前可思之。以何知者。餘卷偈頌中。或結無學初剎那。修九或修十。鈍利根別故。或云。無學鈍利根。定成九十成十若猶殘疑者。於無學初念。寧可得他心智哉。何況無諍願智四無礙解等。之為極難思議之功德。猶於麟喻獨覺及三州利根無學之聖者者。初盡智位得之。況為共凡德之五通。設雖未曾得之類。何不云金剛心無間得之哉。又於異生中後有菩薩。在菩提樹下著金剛座上。預以六行智之觀門斷下八地之煩惱之時。至欲界第九解脫道。豈不得未曾得之五通哉。若不爾者。更無有是處。亦准前可思之。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三乘聖者。後有異生。通得曾得未曾得者。所餘異生唯得曾得但於五通是難起難得之功德也云難者。二乘既為斷惑證果之聖人。異生亦為三祇百劫極滿之大士。何以得之為難哉。故於離染時兼得未曾得五通也。次於未曾由加行曾修離染得之頌文云者。是大綱之說。非盡理之談。所以然者。雖未曾得之類。離染時亦得之。雖曾得之類。現起必依加行故。故如是五通。若有殊勝勢用猛利未曾得者。由加行得。若過去世已曾串習無殊勝勢用。及未來世是彼種類。由離染得。二乘異生隨其所應。若加行得。若離染得。若起現前皆由加行未曾得之離染得。雖不見今文。准上可思之。
問。凡夫二乘起曾得五通現前時。用加行可云耶。答。可用加行也。兩方。若用加行者。凡起五通之時。用加行者。為引起無間道令斷通障也。而曾得之通先已得之故。不可有除通障之義。寧可有用加行之義哉。若夫強成起曾得通之時用加行之旨者。與未曾得何差異可有之哉。是以於大覺世尊者。初盡智時。得一切功德故。後時起之時。不用加行釋。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之中云。二乘異生隨其所應。若加行得。若離染得。若起現前。皆由加行如此文者。設雖起曾得通現前之時。可用加行被得。如何。
答。凡夫二乘起曾得五通耶否事。未治定者歟。然者無左右起之云事。如何。然而准佛世尊。及例後有菩薩之解之。餘異生暫成二乘異生起之云義者。必借加行起之云義。可存之也。所以然者。如來為上根之上。酬三祇百劫之修因。於一切功德得自在故。初盡智時悉得之。更無所不得。無所不得故。正起之時。全不借加行。彼餘異生所得唯限曾得。不通未曾得故。唯起曾得不起未曾得。雖然是薄地底下之類故。總不得功德自在故。正起之時。必用加行也。得與起相望之時。得是易。起是難故也。二乘雖或是中根或是下根。由三生六十四生百劫之修因。不限曾得。兼得未曾得也。是猶不得功德自在故。正起之時。不限未曾得之類。於曾得之通亦用加行也。通餘異生可思之。後有異生在樹下離欲惑之後。起五通耶不起耶事。亦未治定。假令起之者。曾得耶未曾得耶事。亦未治。設雖起曾得之通。准二乘及餘異生。必可起加行也。於諸功德不借加行者。就果位論之。故光法師上標二乘異生。下結若起現前皆由加行。其旨實炳然也。如此成之時。難勢自被遮畢。但於起曾得之時用加行者。與未曾得可有何差異哉云難者。未曾得之通是勝品也。曾得之通是劣也。設雖同用加行。何可其不同哉。
尋云。光法師今解釋中。述若加行得。若離染得。若起現前。皆由加行之釋之起盡。未得其意。若以加行得名加行者。宜招繁重過。若以離染得名加行者。名言既相違。如何。
答。於此文可有多料簡。一以若加行得若離染得之句屬上二乘異生隨其所應之文故。無相違也。二以今句屬下若起現前皆由加行之文。其所以者。若加行得者。云若未曾得之意也。若離染得者。云若是曾得之意也。如云未曾由加行。曾修離染得。何招疑哉。三上云若加行得若離染得者。是約得以論。下云若起現前皆由加行者。是約起以談。何為相違哉。重意云。設雖加行得之通。設雖離染得之通。正起之時。必由加行(為言)歟。
問。今論意。宿住通唯限法念住可云耶。
答。可通四念住也。兩方。若限法念住者。正見今論文。偈頌結念住初三身。他心三餘四。長行云。宿住漏盡四念住攝。通緣五蘊一切境故宿住通不限法念住。廣通四念住云事。今論文實分明也。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云。念住者。唯是雜緣法念住。尊者妙音作如是說。通四念住。如契經說。我念過去受樂受苦。既知樂苦。即是受念住。評曰。應作是說。念過去世諸樂苦具。名受樂苦。非但緣受。故彼非證。然宿住隨念智。總觀前生分位差別唯是雜緣法念住攝設雖今論意。何可違婆沙之評家哉。加之。披正理論說云。而實宿住法念住攝。雖契經說。念曾領受苦樂等事。是憶前生樂等受所領眾具。即是雜緣法念住攝如何。
答。凡於宿住之事。可有總別不同。其中若總緣自他分位等之時。設雖隨應是雜緣法念住攝。若別緣五根五境無表色等者。是身念住。若緣五受三受等者。是可受念住。若緣五識六識等者。是可心念住。若緣自餘心品及不相應行者。是可法念住。寧可云不通四念通哉。若無宿住通緣別法之義者。不得願智之無學聖者。及離欲之凡聖。終可不得知過去別事。豈可爾哉。世親論主深得此意。判宿住漏盡四念住攝。通緣五蘊一切境故歟。何況以無學所得之宿住通。名宿住智證明。治過去際之愚定知。無學聖者緣過去總別二事云事。若夫緣總不緣別者。設雖知總事。不知別事。如何得治過去之愚哉。若不得治過去之愚者。爭可得三明具足之稱哉。第五二六明。治三際愚故之偈頌。頗炳然者哉。則苻念住初三身。他心三餘四之今頌。彌以為四念住之龜鏡。但於婆沙評家之說者。尤為違文。然而光法師既不作和會之釋。直述我以理為正非以婆沙評家為量。雖同妙音亦無有過。經分明故。不應異釋。學者何可致劬勞。次於正理論之文者。正理論師故違此論者。出光法師處處之解釋。何以違彼論為痛哉。況既不以違婆沙之評家為苦。寧可勞正理之文。何況俱舍師亦救之云。我許宿住亦有別緣故通四念彌以非難矣。
重難云。見上論文。述宿住隨念智力之時。偈頌‧長行之中。同不云通四念住。還知。是顯限法念住之旨云事。依之。光法師釋彼文之時。引婆沙論○宿住隨念智力唯法念住○之文畢云。○宿住隨念智力。通緣過去五蘊為境。亦唯法念住○明知。今論意同婆沙之評家。亦存唯法念住之義云事。若爾。光法師釋今文之時。尤可作和會之釋。何無左右可設論意各別之釋哉。次正理論意既同婆沙之評家。何可以故違此論之意會之哉。次光法師今解釋之中云。經分明故還知。今論意不存理云事。若爾。我以理為正之釋。豈不招相違哉。
答。於明處非處等十力之上論文者。偈頌‧長行俱述十智與依地及依身等之相。未至念住等之細釋。隨而光法師向彼文之時。牒釋述宿住死生智。依靜慮餘通。贍部男佛身之三句偈頌之長行云。已辨自性至男子佛身者。釋第七‧第八‧第九句。第八宿住隨念智力。第九死生智力。五通性故。依四本定。餘八通依十一地。俗智寬故。依身可知光法師釋此文之時。全不云唯法念住。何可疑論文疑解釋哉。次引婆沙加自釋者。論文之解別為顯才學勘餘論之說也。故次下云。又約念住分別者。如婆沙三十四云。念住者○宿住隨念智唯法念住○解云○宿住隨念智力。通緣過去五蘊為境。亦唯法念住○既向婆沙論判。亦唯法念住。故更非相違。次今就他心三餘四之偈頌。並宿住漏盡四念住攝之長行。不作和會之釋者。婆沙既上舉云限法念住。云通四念住之二師之異說畢。下述評曰。應作是說。念過去世(乃至)然宿住隨念智總觀。若生分位差別。唯是雜緣法念住攝。故今論云通四念住之文分明也。婆沙云限法念住之旨必然也。誰敢得融會哉。若爾。今論前後更不致相違。婆沙首尾亦能苻合。光法師釋分兩論之所說。唯作論意各別之釋。實足為指南者歟。次經分明故者。理之上設證。彌成通四念住之義也。何可還難我以理為正之釋哉。
又難云。就十力之解釋。疑難猶不開。所謂明十力之論文中。雖明十智門‧依地門‧依身門‧名力之所以等之諸義。未明念住門之相。故引婆沙釋加之故云。又約念住分別者。如婆沙三十四云等又之言‧如之言。其旨頗炳然也。若欲別顯婆沙意者。尤可云若依婆沙等歟。既不爾。明知。引彼論於此論故爾也云事。就中又約念住分別者者。釋此論。如婆沙三十四云等者。讓此論意於婆沙論也。如何。
答。此難尤可然。若強會之者。又者顯別題目故爾也。不云亦而云又。其意在斯。如者是指事之如。非譬喻之如。可思之。
問。神境通者。唯限善性可云耶。答。雖有所可思。限善性可云也。兩方。若限善住者。凡於通果無記意識五識相分之中。意識通果者變化心發業心是也。其化事發業之二類。既為神境通之所攝。是以見下頌文云。神體謂等持。境二謂行化(乃至)能化心十四。定果二至五。如所依定得。從淨自生二。化事由自地。語通由自下。若爾。神境通不限善性。亦通無記云事。文理實分明也。若依之爾者。今論頌中。致六通之三性分別云。天眼耳無記。餘四通唯善如此文者。唯限善性。不通無記如何。
答。於神境通。可有根本眷屬之二類也。其根本者。正緣行化二事。以為境之定中之慧。可是被云餘四通唯善之隨一之通故。其眷屬者。從彼定已後所起之變化心。從彼定已後所起發業心。可是被云神境通果能變化心力能化生一切化事(乃至)化所發言通由自下。謂欲初定化所發言。此言必由自地心起。上地起語由初定心之通故。若爾。約根本神境通判三性之時。云善性。約眷屬神境通判三性之時。云無記也。然今云餘四通唯善者。以根本攝四通中。以所云爾也。全非遮神境通之稱亘眷屬之邊。例如於死生智通。有根本眷屬之不同。其根本唯緣現在緣色處。而是無記。其眷屬者緣未來緣色處‧聲處‧法處等。而是善性也。彼根本是天眼通。彼眷屬是根本之流類也。故光法師釋云。謂天眼通於現在世。見有情類死此生彼。其死生智復知有情死此生彼。流類相似故由彼引。是彼眷屬。名天眼通。如變化心是神境智證通攝。彼通能作運身等用。彼變化身‧能變化事。流類相似故。在彼攝。若說天眼通名死生智。從果為名。若說死生智名天眼通。就因為名。
如此得意之時兩方之難勢還為講答之誠證。仍不及設會通。
重難云。夭眼天耳二通亦神境通之果也。何不名神境通哉。若不以眼耳二通名神境者。化事發業二通。亦不可得神境通之名。如何。
答。光法師釋此事云。餘通雖亦依定。此通相顯。偏標神名。
問。頌文云。天眼耳無記爾者。異熟等諸無記中。何可云耶。進云。光法師釋云。是通果無記付之。凡天眼天耳者。其體是通也。何可立通果之稱哉。既非通果。寧可得無記之名哉。是以披光法師餘處定判。述雜心論意云。天眼天耳是威儀無記。何況勘寶法師處處解釋或問。生上三定起下眼耳二通。是何無記。答。應言四無記心攝心不盡。借識之類非四攝也或問。既四無記攝無記心不盡。未知借識是何無記。答。此借識心是自性無記。若爾者。是通果無記之解釋。非只背道理。亦似違論家定判及自他之兩釋。如何。
答。凡天眼天耳二識無擁遠見遠聞故名通。然以定為因而生故名果。通即果故名通果。此通果非善‧染故無記也。豈非通果無記哉。故光法師釋云。問。既是無記。四無記中是何無記。解云。是通果無記。問。既天眼耳相應慧名〔能。如何名通果。解云。即通名果故名通果。無擁故名通。從定生名果其旨明鏡也。何足為疑哉。如此成之時。難勢亦被遮畢。但於光法師餘處之定判者。古德惡得雜心論意故。舉彼邪義述雜心論主達磨多羅造對法藏中說。天眼天耳是威儀無記。更非為自義云爾也。故至下引彼論廣心相生之說備證據。以破古德之釋若夫約雜心論意者。光法師如何可破之哉。何況光法師餘處解釋中。述彼論意云。雜心說。異生性應知即是非得少分。如變化心是通果少分。雜心略舉一邊。非為盡理誰可疑之哉。次於寶法師之解釋者。雖有學者之異義。暫成一義意者。彼師意。有四無記心外別有自性無記心心所之義之曰。為證彼義所判爾也。其猶不云二通正是自性無記。汎借起二識是自性無記之旨顯之也。是以勘寶法師處處解釋或釋威儀路等三無覆心。色香味觸為所緣境。工巧處等亦緣於聲。如是三心唯是意識之論文(七云)此說通果心唯意識。據化心說若不許五識通果者寧可會據化心說哉。或引正理論。若生第二靜慮以上。起初靜慮三識身時。諸有未離自地染者。彼從自地善無記作意無間三識現前。三識無間還生自地三種作意。諸有己離自地染者。除染作意唯善無記作意無間三識現前。三識無間亦唯起此二種作意之文者。准此諸識非通果也上三靜慮所起眼耳身三識中。可有通果無記之旨。還自被知者歟。抑寶法師作如此解釋者。為顯汎借起耳識之為自性無記也。故或述應言四無記心攝心不盡借識之類非四攝也。耳識非威儀。上地無工巧。變化唯應識故。或云。此借識身是自性無記。耳識非威儀。非威儀無記。上地無工巧。非工巧無記。變化唯在意。非變化無記。異熟非異地起。非異熟無記。以此故知。唯是自性汎借起眼識猶非自性無記。況於定所生眼耳二識哉。明知。二禪以上所起眼耳二通是通果無記云事。准知。欲界初靜慮所起二通亦爾也。不可有相違。
此事二卷抄中委細旨已被記之了。仍綱概注之。論義之作樣與上不同也。後學能可思合之。
問。依身在初靜慮所起天眼天耳二通。通善可云耶。答。不可通善也。兩方。若通善者。凡天眼天耳無記性攝。許此二體是眼耳識相應慧故者。今論之定判也。設雖依身在初靜慮所起之二通。何可有通善之義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解釋之中。述二通三性分別之相云。言非善者。五識是生得善者。不得異地起故准今此釋。於依身在上地所起之二通者。設雖限無記。依身在自地所起之二通。可通善歟被得。依之勘品類足論之說問通云何。答謂善慧。若夫眼耳二通終不通善者。何可總答謂善慧哉。其善慧二通者。則在自地所起之眼耳二通云事炳然也。如何。
答。凡天眼天耳二通。唯限無記。不通善性者。有宗一家之性相。諸論一同之定判也。何可假及問端哉。是以披今論餘處之文。偈頌結無記得俱起。除二通變化。長行云。謂眼耳通慧及能變化心。勢力強故。加行差別所成辨故。雖是無覆無記性攝。而有前後及俱起得。若工巧處及威儀路極數習者。得亦許爾當處偈頌結天眼耳無記。餘四通唯善。長行云。天眼天耳無記性攝。許此二體是眼耳識相應慧故婆沙‧雜心‧正理顯宗等之說。更不及異端。仍不引之。依之光法師今解釋之中。牒釋今論文云。此六通中至相應慧故者。此下釋後兩句。三性分別。眼耳二通是無記性。許是二識相應慧故實師‧神泰‧圓暉法師等之解釋。亦不設異釋。故不引之。設雖依身在初靜慮所起之二通。若有通善之義者。諸論中何不明其相哉。諸師釋何不述其義哉。但於光法師五識是生得善不得異地故之解釋者。尤有深意。所謂於初靜慮所繫之眼耳二通。有上地所起與自地所起之二類。其中為顯上地所起二通之限無記之所以。述五識是生得善。不得異地起故。為顯自地所起二通之限無記之所以。云或色界生得善不能生定心。以後二通唯定相生故其旨思而可知。若爾。光法師既顯於上地自地所起之二通。俱限無記不通善性之旨。何可及疑哉。就中五識是生得善。不得異地相起故者。顯上地所起二通之限無記之旨。何以之為難。可成自地所起二通通善之義哉。況上已云眼耳二通是無記性等畢有此釋。何為疑之端哉。次於品類足論之說者。論中正會之云。彼據多分或就勝說文意顯也。然光法師就此文作多釋。恐繁略之。後學必悉之。
重難云。光法師或色界生得善不能生定心等云。未盡理。若初靜慮生得善眼耳二通之攝者。宜與自地定相生。其色界生得善不與定相生者。約汎爾生得善云爾也。更不可遮二通所攝生得善之與定相生之義。例如光法師餘處解釋中。答○若說成下。即不應言生上三定眼識現起方言得識。若不成下。與彼化心同是通果同是無記。何故成下化心不成二通之問。作三釋之中。初釋意云。解云。生上三定成下二通。是通果故。如成此心。論不說成。據汎借說。則禪那院珍海已講明眼抄中。成依雜心論意天眼天耳二通是威儀無記云義之時。會通果無記與定相生。威儀無記不與定相生。二通若威儀無記者。不可與定相生云難云。威儀心不與定相生者。據汎爾起威儀心而作說。若存以二通為威儀無記之義者。宜存威儀心與定相生云義。例如光法師第二卷疏中。成生上三靜慮所起之二通。有三世得之旨之時。會論中不云生上三靜慮成下二通云。論不說成。據汎借說(云云取意)如何。
答。生得善者。生便得故之法也眼耳二通者。加行所得之法。或離染所得之法也。三得既各別也。混而不可生疑。但於光法師論不說成。據汎借說之釋之例難者。生上三靜慮所起之眼耳二識者。若汎借起若定生。同五識所攝也。同初禪所繫也。同無覆無記也。其體宜混亂。然欲分其差異之時。尤約汎借起與定所生可顯其相。而汎借起之類是劣故。不可有前後二得。定所生之類是勝故。須可有前後二得也。為顯此意。會論中不云以前後二得成下眼耳二識之日。述論不說成。據汎借說。尤有其謂。何以之為例。則可成初靜慮所起之二通通善云義哉。次於珍海已講。依雜心論意。天眼天耳二通是威儀無記云義成之時。引論不說成。據汎借說之釋云例難者。此事為面白之題目。仍末學之所依憑也。然而雜心論意。以二通為威儀無記云事。是大之謬也。仍所被思寄雖為珍重。根本之義既非正。所例何為指南哉。
問。正理論意。天眼天耳二通。以眼耳二識相應慧為體可云耶。進云。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以意識相應勝無記慧為體。付之既云眼耳二通。何可關意識相應慧哉。是以今論中云。天眼天耳無記性攝。許此二體是眼耳識相應慧故。設雖正理論意。何不有此等之文理哉。何況意識相應勝無記慧。不能遠見遠聞。寧可得通果之稱哉。加之。二通是禪定所生法也。若從勝無記慧而生者。更不可云通果無記。豈不背諸論一同之說哉。抑為見色聞聲乍起禪定。不引發眼耳二識令現起意識相應慧。有何深由耶。
答。凡以六通為解脫道攝者。有宗一家之性相。諸論一同之定判也。故正理論‧顯宗兩論中。無改今論解脫道慧攝之頌文。故知。眾賢論師意。天眼天耳二通為解脫道攝云義。存之云事。而得果練根等解脫道。是意識非五識。設雖六通解脫道。何可有通五識之義哉之道理立之。然存通果無記之義故。無間道無間建立意識相應勝無記慧。以為解脫道。則以之為正通體。從此引起眼耳二根及彼二識。遠見遠聞(為言)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破今論天眼天耳無記性攝。許此二體是眼耳識相應慧故之說云。此釋不然。六通皆是解脫道攝。眼耳二識是解脫道。理不成故。應作是說。四靜慮中。有定相應勝無記慧。能引自地勝大種果。此慧現前。便引自地天眼天耳令現在前。為所依根。發眼耳識故。眼耳二識相應慧非通。俱可說言是通所引光法師釋此文云。正理論意。六通解脫皆是意識。眼耳二識是五識攝。非解脫道。應作是說。四靜慮中。從淨定起有勝無記慧。與淨定相鄰出入。名定相應。淨定為無間道。意地勝無記慧為解脫道。即二通自性能引自地勝大種果造天眼天耳。為所依根發眼耳識。故眼耳二識相應慧非通。但可說言是通所引。意地勝無記慧。體非眼耳。能引天眼天耳。從果為名。故名天眼天耳通。二識相應慧。體非是通。而言通者。通所引故。從因為名。言通果者。若眼耳二識相應慧。果非通。言通果者。通之果故。從因為名。依主釋也。若意地勝無記慧。是通非果。或亦是果。定所引故名果無擁故名通。即通名果。持業釋也論判解釋。立理兼會難故。今之疑皆悉被遮畢。
重難云。光法師解釋中。述俱舍師救云。本起二通。為遠見聞。得遠見聞。即顯無障。眼耳二識名解脫道。何理能遮。如他心通等解脫道中知他心等。斷惑解脫可唯意識。無擁解脫。何妨通五。若說意地勝無記慧名為通體。能見聞耶。若不見聞。然名通者。起通何用。若謂引大種及引眼耳。本起二通。欲遠見聞。非引大種等。又復自有勝善定引。何須無記劣慧引耶。又彼所言有定相應勝無記慧。何處有定是無記耶。而言相應。若謂別有勝無記慧。與定前後出入相順。名定相應。應言相順。何謂相應。此即言失。又諸經論皆言天眼天耳二通。不言意識勝無記慧名為通體。非但與理相違。亦無文可證。由此理教。二識相應慧定是通體。言通果者。定所引故名果。無擁故名通。即通名果。持業釋也。安慧菩薩能通難還加破。眾賢論師如何亦可加難設釋哉。
答。
尋云。眾賢論師意。天眼天耳二根定無間歟。勝無記慧俱生歟。答。任今文相。并准恒同分無闕之道理者。彼無記慧與眼耳二識俱生可云也。
此尋者。第三卷抄中成之畢。仍略之。
又尋云。光法師釋云。或同正理。無勞異釋爾者。今論意。許以彼勝無記慧為二通體云義歟。
答。
問。當處付說三明相。且於六通中。以何通為死生智明體判耶。進云。頌文判第五二六明。以天眼通為其體。付之。凡天眼通唯緣色處不緣聲等。唯緣現在不緣未來。而死生智通廣緣三業亦緣未來。二通之行相遙異也。何以天眼通為死生智通之體可云哉。
答。凡死生智明者。是天眼通之眷屬。非天眼通之當體。所謂先起天眼通觀見五趣有情等。然後起死生智通緣當來三業等事也。故論中問。若爾。何緣說死生智知有情類由現身中成身語意諸惡行等。答。非天眼通能知此事。有別勝智是通眷屬。依聖身起。能如是知。是天眼通力所引故。與通合立死生智名。光法師釋答文云。非天眼通能知語意。以天眼但知色處。有別勝智是通眷屬。依聖身起。能如是知。此眷屬智是天眼通力所引故。所以與通合立死生智名。問何故死生智是天眼通所引眷屬。答解云。謂天眼通於現在世。見有情類死此生彼。其死生智復知有情死此生彼。流類相似故。由彼引。是彼眷屬名天眼通。如變化心是神境智證通攝。彼通能作運身等用。彼變化心‧能變化事。流類相似故在彼攝。若說天眼通名死生智。從果為名。說死生智名天眼通。就因為名。問。若說死生智名天眼通。何故婆沙七十六云死生智觀未來事。解云。彼據眷屬。對宿住說言觀未來。又問。若死生智能緣未來。何故婆沙三十云死生智力。過去緣過去。現在緣現在。未來生法緣未來。若不生法緣三世。解云。彼據根本不言緣未來。或據眷屬。眷屬有二。一緣未來。二緣現在。此所據緣現在。又問。若死生智通緣三業。何故婆沙三十云死生智力緣色處。解云。彼據根本言緣色處。若據眷屬。通緣三業。或據眷屬。眷屬有二。一緣色處。二緣三業。彼所據緣色處說論長行既會偈頌。光法師亦致問答。其旨已委悉也。不可及學者之劬勞者歟。
尋云。通緣三業者。為總依。為當別緣歟。
答。可有二意。初後別故。可思之。
問。死生智明。善‧無記二性中。何可云耶。
答。可云善性也。兩方。若善性者。偈頌中結第五二六明。死生明以天眼通為其體而天眼通既為無記性。死生智寧可善性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云。十力唯善定知。死生智力非無記云事。十力之中。死生智力既為善性。三明之中。死生智明其義可同。如何。
答。死生智明是善性非無記云事。更不可疑之。其旨如一方之難勢。重見光法師之解釋云。彼所眷屬說死生智力唯是善性。若據根本。天眼通說唯是無記。若據現起緣境寬狹。應知天眼通狹唯緣現在色處。死生智寬緣五蘊或緣現在或緣未來但於偈頌文者。主伴因果合立故爾也。若離論之者。宜云天眼通是無記。死生智是善性也。故論長行中云。與通合立死生智名以此論文合光法師釋可思之。不可有相違。
尋云。光法師何故論善‧無記差異之時。兼明緣境寬狹耶。
答。天眼通限五識故。唯緣現在。死生智限意識故。通緣現未。又天眼通限眼識故。唯緣色處。死生智限意識故。廣緣五蘊之義。顯之也。此則還成天眼通是無記死生智是善性之不同也。
問。光法師解釋中。付明天眼通與死生智差別相。且死生智明唯緣未來可云耶。
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唯緣未來者。光法師解釋中。有緣現在之義若依之爾者。正見論文云。死生智通治後際愚測知。唯緣未來云事。若夫強有緣現在之義者。與漏盡智明。何差異可有之哉。何況於天眼通亦似致混亂以何可分主伴因果之不同哉。
答。天眼通與死生智相對論緣境不同之時。於死生智緣境。可有二意也。所謂死生智是意識故。或唯緣未來之類有之。或通緣現未之類有之。其唯緣未來之類者。於現在境者。根本天眼通已緣之故。眷屬死生智不重緣之故。彼所不緣今始緣之由。尤有其謂者歟。其通緣現未之類者。此眷屬通乘彼根本通而起之故。初念能緣天眼通所緣境流類故。唯緣現在境。後念任所樂故。兼緣未來也。豈不爾哉。例如死生智中。有唯緣色處。通緣三業之二類也。故光法師解釋中云。又問。若死生智能緣未來。何故婆沙三十云死生智力。過去緣過去。現在緣現在。未來生法緣未來。若不生法緣三世。解云。彼據根本不言緣未來。或據眷屬。眷屬有二。一緣未來。二緣現在。此據緣現在。問。若死生智通緣三業。何故婆沙三十云死生智力緣色處。解云。彼據根本言緣色處。若據眷屬。通緣三業。或據眷屬。眷屬有二。一緣色處。二緣三來。彼據緣色處說。如此成之時。兩方之疑難還為二義之潤色。何為相違哉。但於若緣現在者。可違死生智明治後際愚之論文云難者。設雖緣現在。何無治後際之義哉。例如不淨觀緣現在而伏未來煩惱是不現前也。況緣現在者。為緣未來之方便。何為難勢之端哉。次於與漏盡通可相濫云難者。緣現在之功德是多。何可必致混亂哉。況漏盡智明以六智或十智為體。死生智明唯以俗智為體。何可為疑哉。
尋云。死生智緣色處者。限身表業歟。通非業色處歟。
答。
又尋云。死生智緣三業者。唯限三業歟。通業俱有法及餘非業諸法歟。
答。
問。論文云。是天眼通力所引故。與通合立死生智明爾者。為天眼通無間起死生智。為當餘心間隔可云耶。答。兩方。若無間起之者。天眼通是無記也。死生智是善性也。天眼通在五識。死生智在意識。天眼通緣現在。死生智緣未來。天眼通緣色處。死生智緣三業。既三性六識三世六境是別也。何可有天眼通無間起死生智之義哉。尤可云餘心間隔哉。例如天眼通無間不起宿住通也。加之。變化通果心無間不起發業通果心相例可同。是以論中述通果心必與定心相生之義云。如從門入還從門出若夫天眼通無間起死生智者。豈不違此等文理哉。若依之爾者。以死生智為天眼通之眷屬者。今論疏之所定也。定知。天眼通無間起死生智云事。若非無間相生者。寧可有為主伴之義哉。
答。驚今疑案此事。雖未審定。暫可致天眼通無間起死生智云義也。所謂論疏中。同以天眼通為主為因。以死生智為伴為果。亦合立死生智名。明知。彼此相生故爾也云事。故論中云。。非天眼通能知此事。有別勝智。是通眷屬。依聖身起。能如是知。是天眼通力所引故。與通合立死生智名光法師釋此文云。非天眼通能知語意。以天眼通但知色處。有別勝智。是通眷屬。依聖身起能如是知。此眷屬是天眼智力所引故。所以與通合立死生智名○若說天眼通名死生智。從果為名。若說死生智名天眼通。就因名為名若夫天眼通無間起餘心。然後起死生智者。天眼通所見之有情。與死生智所知之有情。時分既間絕。忽為異類有情。何為知未來有情死此生彼身語意等起天眼通。知現在有情死此生彼等事之義可有之哉。既為知未來事兼緣現在事。明知。天眼通無間起死生智云事。其旨實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但於善‧無記不同云難者。善‧無記之相始不可疑之。如通果心。豈非與定相生哉。次於五識意識之不同之難者。此亦常事也。更非疑之端者歟。次於現未之不同者。五識前念起唯緣現在。意識無間起廣緣三世。何為怪哉。次於六境之不同者。此亦准前可思之。次於天眼通無間不起宿通云例難者。宿住通非天眼通之流類。何為相例哉。次於變化通果心無間所起發業通果心云難者。能變化心與發業。行相頗異也。亦所變化事與所發業。其相大替。故不能變化心無間直起發業心。中間亦入定。然彼起發業心也。故非相例。次於如從門入還從門出之論文者。彼就化事‧發業二種通果及天耳通。並異生‧有學二人所起通心亦死生智。與無學所起天眼通云爾之旨成之者。更不可為相違。況死生智亦必與定心俱生故。設雖生死生智之天眼通。何可違如從門入還從門出之論判哉。
問。以他心通攝三明可云耶。進云。頌文結第五二六明。不攝之付之。五通中。天眼‧宿住二通既為三明之攝。他心通豈不爾哉。何況他心通既為唯緣現在之智。是治中際之愚。何不攝之可云哉
答。凡以漏盡通為一明。不以他心通為一明者。漏盡通能知涅槃常住實樂故。還除世間無常假樂故。立之為漏盡智明。他心通唯知有為法。不知無為法。既不知無為法。何得除有為樂哉。故不攝之明中也。彼宿住‧死生二智之知過去事。則以之為明者。此亦非以知過未直為明。是破不知過未之盡故也。治中際之明。准例可知者歟。若爾。結第五二六明。結三際愚故之時。不以他心智為明之義。已必然也。何足為疑哉。如此得意。難勢悉被遮者歟。
重難云。若爾。宜唯以世‧法‧類‧涅槃‧盡‧無生六智為漏盡智明之體。隨應悉緣涅槃故。於苦‧集‧道三智及他心智者。不緣涅槃故。不可為漏盡智明之體。然今論上文云。盡六或十智如何。
答。准正理論意成上義。若依今論意者。以知三世法為三明。以不知為三際愚。而宿住通知過去。死生智知未來故。為之前後兩際之能治。漏盡通知現在諸法故。為之中際之能治。非謂云爾故漏盡通不緣過未境。以過未已開宿住‧死生二智故。不云漏盡遣前後兩際愚也。如此之例證頗是多。不遑勘之。故光法師釋云。於中最後漏盡智明。或六智性。或十智性。若漏盡通唯緣漏盡者。尤可限六智。何可通十智哉。但不以他心智為中際之能治者。唯知心心所。不知色不相應等。知法少故爾也。世‧法‧類‧盡‧無生五智。雖有緣無為。多緣有為起故之。滅智雖唯緣無為。是二智少故。不簡之。約多分而設說故也。次於不以約盡一通為三明者。准之雖似有其疑。今乘六通就六通建立之故爾也。誰可疑之哉。次願智亦准前可思之也。一義云。今論意兼亦致正理意也。
問。正理論意。漏盡智明治中際愚可云耶。
答。治中際愚可云也。兩方。若治之者。正見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之文云。起漏盡通觀涅槃樂而於涅槃者。無有三世相。何可有觀涅槃樂治中愚之義哉。若依之爾者。眾賢論師無改今論治三際愚故之偈頌。明知。漏盡智明治中際愚云義存之云事。如何。
答。憶念自他過去事。除忘失前際之愚昧之智。名之宿住智證明。觀察他身未來身。除不知彼際之愚昧之智。名之天眼智證明。知見涅槃真實樂。除愛著現在之愚昧。名之漏盡智證明也。故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云。宿住智通憶念前際自他苦事。死生智通觀察後際他身苦事。由此厭背生死眾苦。起漏盡通觀涅槃樂良以不知涅槃常住真樂。異生愛著現在無常似樂。緣漏盡智豈不除中際愚哉。如此得意之時。起漏盡通觀涅槃樂之文。已為講答之誠證。何還備疑難之潤色哉。
尋云。羅漢果聖者起三明時。自他俱中遣何愚耶。
答。既為羅漢果聖者故。更不可云遣自身愚。宜云除迷三際之有情愚昧也。
問。不以他心通攝三示導中可云耶。進云。偈頌中云。第一四六導。攝之付之。不以他心通攝三明中例可爾。如何。
答。三示導者偏是說法化導之功德也。故以他心通其功德中攝之。誠以若不知他心者。爭得化他哉。他若不信能化者。其化導不可成故也。能化知所化心品之時。所化則信。能化導此時得成。豈不爾哉。故光法師釋云。記心能令信受但於三明之列例難者。彼廢立者。若我不除三際愚者。爭得知三際法哉。若我不知三際法者。何得令他治三際愚哉。故我先除三際愚知三際法。然後可令他治三際愚。令他知三際法也。而他心通唯纔知他現在心心所中隨一法。不得兼知餘法故。所不以他心通攝三明中也。義門遙異也。混不可難之。
問。當處付明神境通相。且正理論意。於勝解通無遠行義可云耶。答。有遠行義。可云也。進云。光法師所引正理論中云。本無來去。何謂遠行。此實不行付之。依正理論之所說。披俱舍論之定判。偈頌結行三意勢佛。運身勝解通。長行云。二者勝解。謂極遠方作近思惟。便能速至光法師釋此處云。由勝解力。極遠速至論判解釋深叶道理。設雖眾賢論師意。尤可致有遠行義之旨。何可判此實不行哉。
答。此事實以難思。仍會之可有多料簡。然而存略成一義者。本無來去。何謂遠行。此實不行者。意云。於此處而生之法。則於此處當滅。於彼處而生之法。則於彼處而滅。更無有於彼處而滅來此而滅之義(為言)例如餘處論判中。述諸有為法纔得自體。從此無間必滅無。若此處生即此處滅。無容從此轉至餘方故。不可言動名身表。然由勝解力。於從此處至彼處之中間。聚集諸色無間相續。次第轉生速疾故之釋有行處也(為言)故次下文云。但由近解行極速故。得勝解名如此得意之時。更不可為相違。
重難云。若依此義意者。不限勝解通。於運身‧意勢二通。亦可作此釋。何不爾唯限勝解如此判哉。
答。於運身‧勝解‧意勢三通。各皆可有真實‧假相二門。其真實門之時。三通無行動。假相門之前。二通同有行動。然影略故如此判也。可思之。
就此疑猶可義勢。恐繁故略也。
問。當處付神境通相。且今論意。於意勢通有中間間斷義可云耶。答。不可許之也。
兩方。若有此義者。凡行者自從此至彼之時。於中間無間斷之義。若於中間有間絕者。何可論行之義哉。是以見今論之文。偈頌結行三意勢佛。運身勝解通。長行云。於此三中意勢唯佛乃至謂我世尊神通迅速。隨方遠近舉心即至今論意不許中間間絕之義云事。此等之定判分明者歟。何況於意勢通有間斷之義者。於死此生彼之中間。更不可許中有。若夫於中生二有之中間不許有者。忽同大眾部之計。若同彼部計者。非只背道理。豈不招違宗之過哉。若依之爾者。光法師今解釋中。引正理論。如日舒光。蘊流亦爾。能頓至遠故說為行。若謂不然。此沒彼出。中間既斷行義應無或佛威神不思議故。舉心即至。不可測量。故意勢行唯世尊有之文了云。正理論解。一即舉喻以顯。二即讚不思議。然意不許中間間斷論判解釋無諍。對今論意許間斷之義。若此判被得。如何。
答。凡於色蘊有行動。於四蘊無行動者。性相之所定也。此則色法有方處。非色無方處之故也。彼於欲色界者有方處故。死此生彼之中間立中有。於無色界者無方處故。死此生彼之中間不立中有。其意在斯。如餘處論判中。述以無色界無有方所。過去未來無表無色不住方所理決然故。云謂於是處得彼定者。命終即於是處生故。復從彼沒生欲色時。即於是處中有起故。爰知。依身欲色界有情之名。死此生彼。若從此往彼。或乘神通力。或乘業通力。必相續運轉無中間間斷云事。若不爾者。忽同大眾部之不立中有之計。餘處之問答決疑有何所表哉。若爾。今論意。於意勢通行度。不可有中間間絕之義云事。更不可疑之。何假為怪哉。何況正見論文之起盡。述意勢通之相。云舉心緣時。身即能至。云隨方遠近舉心即至。又述行三意勢佛。述行復三種。至之言‧行之言。豈非顯不間斷之義哉。若有間斷之義者。行至之言方為無用。詞微理明之論說。頗似虛捐者歟。但於正理論之說。光法師之釋者。意勢通之至他三千界等近方。近極速疾而無間斷之義顯之義。或約喻或約法談之時。其義往復運重故。云若謂不然也。更非對今論云爾者哉。若對今論者。宜置經至等之言而破之。既不爾。何足為怪哉。光法師隨而顯彼論意。云然意不許中間間斷也。若正理論師破此論者。光法師何不替俱舍師設會之哉。恐今疑勿論勿論不足言者歟。
問。光法師定判中。答若非間斷。如至極遠。度一極微經一剎那。如何舉心身即至彼問。作三解釋。爾者。初釋意如何述之耶。
進云。光法師釋云。解云。此讚極速言舉心緣身即至。然於中間亦經多念。身微妙故非餘所見。大而不停故能速至付之凡今解釋雖至度一極微經一剎那之道理。未救如何舉心身即至彼之難破。豈作解釋之本意哉。加之阿毘達磨依法相說者。餘處論判之所定也。何以讚嘆為所以。隱經多念之法相。可判舉心緣時心即能至哉。若夫為論家致如此之決判者。誰可用性相之施設哉。若據此釋意者。設雖運身‧勝解之二通。宜云心即能至。豈不失三通之差異哉。何況此釋意既於中間經歷多念。何可設大而不停之所以哉。就中依大身論相速者。彼兩釋意也。頗似設剩釋。如何。
答。凡然於中間亦經多念者。致度一極微經一剎那之理。此讚極速。言舉心緣者。會如何舉心身即至彼之難。何無其謂哉。況言同別意趣。阿毘達依法相說者。是約大都談經論差異也。非謂云爾故經中不談法相。論中不用方便。若強執彼說。致經無真實論無方便者。經論還非指南。渡海似失船筏。論主或結無厭及經故。或結其量廣無數。如何可會之哉。若爾。於論家定判。何無實雖經多念方便判即至之義。更不足為疑者歟。況論中或云謂我世尊神通迅速。或云由此世尊作如是說。此等之所說皆依經文明知亦經多念者。顯論藏之說。身即能至者。示經說之旨云事。如此得意之時。解釋之旨趣慥開。重重之難勢被遮者歟。但於大而不停之句者。為異運身勝解顯意勢速疾。此釋意。兼所約大身也。誠以談意勢通之日。若非大身者。爭可顯勝運身勝解之義哉。重意云。於中間經多念云義。此釋大意也。然為不混初二通。兼說大身。更非剩之釋者哉。可思之。
問。光法師定判中。答。若非間斷。如至極遠。度一極微經一剎那。如何舉心身即至彼
問。作三解釋。爾者。第二釋意。如何述之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又解。第一剎那舉心緣時。第二剎那隨方遠近現一大身。中間續起。第三剎那方至彼處付之。設雖意勢通力是速疾。何忽忘度一極微經一剎那之道理。於一剎那之間。度無量無邊之極微可云哉。況云中間續起。現一大身之句。豈非剩之釋哉。就中現一大身者第三釋意也。寧可致混亂哉。若夫無相濫者。第二‧第三兩釋。其差異如何。
答。凡第二‧第三兩釋之意者。以隨方遠近舉心即至之說。為本會度一極微經一剎那之難破也。其中第二釋意云。起意勢迅之時。初念舉心緣所至處。第二念是居本處與所至處之中間。第三念則至所至處。既三剎那之間至遠方。意勢極疾之所顯實炳然也。亦頓現大身。何可背度一極策經一剎那之道理哉。良以。以小身往遠方之時。必有度一極微經一剎那之義故。宜送多時。現大身之時。以大身同時度多極微故。三剎那之間至遠方。尤有其謂者歟。於續起之言者。初念以小身住本處。第二念以大身居中間。第三念亦以小身現遠方。既三念三身如次相續現前故。云續起也。或於中間大身無間斷故云續起也(為言)可思之。如此得意時。第二釋意能成立。疑難自被遮者歟。次第三釋意云。此亦以隨方遠近舉心即至之文為本。會度一極微經一剎那之道理也。但於舉心緣遠方之剎那。唯現一大身故。是一念一身。非三念三身(為言)是則彼兩釋之差異也。不可有相違。重意云。不離本處之釋。其旨分明。可思之。
重難云。若一念現一大身。則現身於他方者。其身唯限一念不可通多念。何云應持菩薩常見佛身哉。應持菩薩因位眼識。一念不可緣於彼佛身故。次彼大身者。是生身大歟。為當化身歟。若生身者。彼生身者是異熟法也。何可有隨轉之義哉。若化身者。本體之生身在何處耶。又遠方眾生難解如此之大身。如何。
答。大身初念則至遠方故云爾也。大身若通多念者。應持菩薩何無礙見廣大佛身之義哉。次彼大身者是化身非生身。其旨如一方之難勢。況今就神境通有此釋。何足為疑哉。但生身在本處可云也。彼如運身勝解二通。是生身非化身可云歟。若爾。不可例彼為疑。次為他方眾生還亦可現小身歟。可思之。
恐繁不引光法師解釋之全文。能能可見彼也。
問。婆沙論中。以運身‧勝解‧意勢三通。約聲聞‧獨覺‧世尊三乘明成就不成就相。舉二師異說爾者。光法師以何師說為正判耶。
進云。光法師釋云。第二師為正付之。依光法師之正不。見婆沙論之所說。雖舉二師說。全無有評文。以何為明據忽可判第二師為正哉。況初師意。於聲聞‧獨覺‧世尊。如次成一‧二‧三之旨顯之。尤順道理被得。如何。
答。披光法師之解釋。引婆沙論。有說。聲聞成一。謂運身。獨覺成二。除意勢。唯佛世尊成三種。有說。異生成一。謂運身。二乘成二。除意勢(乃至)佛具成三之文云。婆沙雖無評家。此論‧正理‧顯宗等。皆同第二說。即以第二師為正既以諸論一同之所以。設彼師為正之決定。何重可尋其所由哉。況初師意。不以運身通關異生若爾。此師為致異生不成神境通云義。而離欲異生成五通者。性相之所定也。是以調達對闍王。施身上出火。身正出水。或現大身。或現小身等之神變。豈不致違哉。若爾。判第二師為正。顯初師不正義之旨。尤有其謂者歟。
重難云。見第二師所說一具之文云。然聲聞運身所顯。獨覺勝解所顯。佛具成三。意勢所顯而俱舍等諸論中。未見此說。何以諸論一同之說為由。致第二師為正之定判哉。
答。彼第二師之說。既同今論。於此三中。意勢唯佛。運身勝解亦通餘乘(乃至)故意勢行唯世尊有。勝解兼餘聖。運身并異生之文。何在疑之哉。但於然聲聞運身所顯等之下文者。重以三通相配三乘也。所謂異生自本唯成運身一通故。不及異端。於三乘聖人。次第有勝劣故。以三通勝劣顯現起也。則聲聞雖成運身勝解二通。專以運身為所行。獨覺亦雖成彼二通。專以勝解為所行。世尊同雖成三通。專以意勢為所行之旨成立也。今論中雖不述此旨。其義必然也。重意云。婆沙論之然之言。尤有所可思。今論中云故意勢行唯世尊有。其旨顯也。次云勝解兼餘聖。顯世尊與獨覺。後云運身并異生。顯三乘與異生。其旨能能可思之。
問。論中舉依身在色界作欲界化時。或云化香味二境。或云不化之二師異說。爾者。光法師以何說為正判耶。進云。光法師釋云。前說為正付之。初師意雖在欲微聚無聲無根有八事大綱。猶於所化境招成就不成就不齊之過。第二師能致香味離食無別受用之道理。唯化色觸故。限成就門。遁不成就之失。況後師意。如欲界八微不相離者。據非化者說。非只成自義。還破初師證。何況色界眼根雖八事俱生。依身在欲界得天眼之時。唯得彼界眼根及四大種。不得身色觸既於色界眼根有五事俱生之義。何於欲界色法無六事俱生之義哉若爾。前說為正之決判。恐似背此等之道理。如何。
答。論中舉彼二師之說云。若生在色作欲界化。如何不有成香味失。如衣嚴具作而不成。有說。在色唯化二處光法師釋云。○問。於二說中。何者為正。解云。前說為正。故婆沙一百三十五云○如是說者。雖化香味無成就失。如人衣服嚴具花香。雖復在身而不成就今論初師之說。既同婆沙評家之說。豈不以初說為正義哉。但於難勢者。凡非心境不顯。非境心不生故。心境相對所建立之也。是以欲界有鼻舌二識故。有香味二境。有香味二境故。有鼻舌二識。色界無鼻舌二識故。無香味二境。無香味二境故。無鼻舌二識。彼餘處偈頌。欲界繫十八。色界繫十四。除香味二識之文。蓋顯此意者歟。況又餘處論文云。色聚極細立微聚名。為顯更無細於此者。此在欲界無聲無根。八事俱生隨一不成設雖依身色界人之所化境。若為欲界繫法者。更不可有闕香味二境之理。何況於他二謂欲色。四二外處性之今偈頌哉。若爾。初師除存此等之文理故。云兼化香味二境。第二師不辨如此之義理故。云不化彼二境。何為疑哉。次於欲界所化天眼之例難者。天眼為色界繫法為來在欲界依身故。離身色觸三事有五事俱生之義也。今所化境是欲界繫法故。無離香味二境有六事俱生之義也。重意云。若令色界繫境來在欲界依身者。可為例難歟。即不爾。寧可致混亂哉。抑今此難勢之趣者。光法師述第二師意之趣也。若存初師意之時。如此可設會通者歟。可思之。
就此疑難雖可有重難。恐繁故略之。學者能能加案立也。
問。光法師意。自身化‧他身化‧即身化‧離身化所攝色‧觸二處。悉成就之可云耶。答。可悉成就之也。兩方。若悉成就之者。凡自身‧他身‧即身‧離身四化所攝之色‧觸二處。種類非一准。何悉成就之可云哉。是以設雖成就自身化‧即身化所攝之色‧觸二處。更難成就他身化‧離身化所攝之色‧觸二處哉。何況設雖自身化若為離身法者。全不可成之。設雖即化若為化身法者。亦不可成之。依之披餘處論判云。非他相續無有成就他身法故。非非相續無有成就非情法故寶法師存此等文理故。不成就他身化‧離身化所攝色‧觸二處之旨釋成。若依之爾者。光法師今解釋中云。若自身化若他身化色‧觸二種。皆悉成就義。准應知。若即身化若離身化亦皆成就如何。
答。凡有情非情者是有心無心之謂也。又業用樂欲之親所引發。名之有情數法。業用樂欲之非親所引發。名之非情數法。又於諸法。有有情數之攝。有非情數之攝。思而可知。亦可有明據。宜考之。今恐繁故略之。而彼如離心化。雖離自身。是業用樂欲之親所引發故。名之有情數法。寧可云無得哉。若有得者。可成就之云事炳然也。彼諸行相或得之。或之言豈不攝離身化哉。或有情數之攝也。其義以同前。次自業用樂欲之親所引發。名之自相續法。他業用樂欲之親所引發。名之他相續法。故如他身化。是相似他而化作故。雖立他身化之名。實是自業用樂欲之親所引發故。為之自相續法豈無得哉。有得故成就之也。彼得‧非得唯於自相續。二滅之自相續之中可攝。他身化或。或自相續之攝。亦例前可思之。若爾。光法師若化自身若化他身色‧觸二種。皆悉成就義。准應知。苦即身化若離身化亦皆成就之定判。深存此等文理。何足為疑哉。如此成之時。餘處非他相續無有成就等之文。還為今義之潤色。何備疑難之證據哉。次於寶法師之解釋者。背此等之道理故。還有疑。何云為難勢之端哉。或光法師作云若自身化若他身化色‧觸二種皆悉成就等。云若即身化即成就。若離身化即不成就之二見畢。述雖有兩解。前解為勝。故寶法師為故。違光法師之意。破前勝取後解也。退見光法師初解釋依憑之婆沙文。或云。有成就欲界繫大種亦色界繫大種○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或云。有成就欲界繫大種亦色界繫所造色○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或云。有成就欲界繫所造色亦色界繫大種○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或云。有成就欲界繫所造色亦色界繫所造色○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既明依身在色界成欲界繫能造所造之時。於欲界化欲界語之中。全非簡離身化‧他身化‧取即身化‧自身化。總之成就。明知。色‧觸二處及聲處。悉成就之云事。何況見此文。成離身化云事。其理必然也。所以然者。披餘處論文云。然下眼不能覩上界上地。非其境界故。如不覺彼觸。是故從上地來下地時。非自身來。要化下地化准此文。依身在色界作欲界化者。色離身化非即身化故也。故光法師引此等諸文畢。述既言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成就欲界大種及所造色。又不別簡。明知。異界化若化自身若化他身色‧觸二種皆悉成就。義准應知。若即身化若離身化。亦皆成就之解釋起盡。云依憑云道理。其旨實明鏡也。寶法師云難破。更所不寄來也。況寶法師云意。同光法師第二釋。若爾。寶法師宜以同光法師第二見為佳。何還破初釋哉。蓋是酌流忘源居木影折枝也。殆不可及會通者歟。
重難云。婆沙論文云。如是說者。離所化身所發化語。若爾。寶法師意同評家說歟被得。如何。
答。光法師引此文畢。則會之云。必由麁四大種相擊起故意云。所化身無獨發語。必待化主語所發之也(為言)其麁四大種者。化主身四大種。其細四大種者。所化身四大種也。然即身化四大種不離化主故。別而不言之。離身化四大種離化主故。別而論之也。非謂云爾故離身化總不發語歟。
  此事可有委系因之沙汰。然而恐繁略之。
問。今論意。於所化境立通果名可云耶。
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立通果名者。凡通果者是定果也。定果是能化心非所化境。所化境是化心果非定果。寧得於所化事立通果之稱哉。是以見今論之文。偈頌結能化心十四。定果二至五(乃至)化事由自地。長行云。神境通果能變化心力能化生一切化事(乃至)諸所化事由自地心。無異地化心起餘地化故若是定果非化心果者。尤可云化事由自上。何可判化事由自地哉。若依之爾者。非定化事不得生。入定化事方得生。明知得通果之稱云事。依之婆沙評家意。於所化事立通果之名今論意豈不爾哉。
答。凡於所化事有二種因。一化心。是親因也。二淨定。是疎因也。又於淨定有二種果。一化心。是親果也。二化事。是疎果也。今論中不以化事名通果者。不與淨定為親果故也。以化心為通果者。與淨定為親果故也。評家意。以化心化事同名通果者。不簡親因疎因。皆以名因故。對彼不擇親果疎果。悉以名果者也。若今論意。對疎因立疎果者。宜於化事立通果之名也。或於因果各有同時異時二門。俱舍唯據同時因果故。以化心為因。以化事為果故。於化事不立通果之名也。婆沙通據同時異時二門故。於化事兼立通果之名也。故光法師所引婆沙論中云○如是說者。諸所化事由通化作。亦由化心。謂神境通道無間而滅。化心與所化俱時而起。雖俱時起。而能化心唯是通果。諸化事是前通果及化心果俱舍論文如一方之難勢。仍不引之。故光法師解釋上文云。論四至一切化事者。釋初句中能化心。神境通後起果化心力。能化生一切化事。此據同時能起化事故。說化心不言通化。若據前後。通亦名化。故婆沙百二十二。一說。言諸所化事由神境通道化作。一說。言諸所化事由化心化作。第三評家云俱舍同婆沙第二師之說。不同許家之說。然而若設會通者。宜准上思之。若爾。論意。各別。而和會之釋之二意可有之也。不可有相違。
重難云。答中親疎二種因果與同異二時因果之二門被成之中。同時異時之門。其證在光法師之解釋。親疎因果之門。全不見光法師之定判。豈非胸憶之會通哉。
答。化事若不以化心之為親因者。宜不發化心直成化事。既不爾。依定力發化心。依化心成化事。明知。以淨定望化事之時。是疎因。以化心望化事之時。是親因云事。可思之。
  又難云。若化心之後生化事者。尤可有親因疎因親果疎果之不同。既化心與化事同時而生。何以化心與化事望淨定之時。可有親疎之不同哉。
答。化主之本意。欲生化事。不樂化心。而非化心化事不生故。為生化事方發化心。明知。以定為疎因。以化心為親因云事。例如以加行心與定心望定戒之時。加行心為疎因。定心為親因也。可思之。
尋云。化人所發語。是通果耶。非通果耶。
答。准化事可思之。
又尋云。已得通果名。即是通果無記耶。答。爾也。
問。頌文云。化事由自地爾者。自地者指所依定可云耶。進云。論疏中有指能化心付之。所變化事既是通果無記之體也。尤指所依定可云也何指能化心可云耶。
答。長行中述云。諸所化事由自地心。無異地化心起餘地化故光法師釋云。顯事及心必同地化但於難勢者。所變化事親由能變化心而發。非親由定心而發故。以化事定心之時。不論自他地之不同。以化事望化心。論自他地之不同。則判化事由自地也。由此道理故。今論中雖以化心名通果。不以化事名通果然而廣論通果無記之時。雖非正通果無記。是可通果無記之攝歟被得。不可有相違。
問。今論意。化人所發語。唯由自地心發可云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唯由自地心發者。偈頌結語通由自下。長行云。化所發言通由自下若依之爾者。隨能發心判身語二業性類者。有宗一家之性相也。設雖化人所發語。更不可違此道理。而發表心唯限欲界初靜慮。無通二禪以上。明知。欲界所繫之語。由欲界心而發。初禪所繫之語。由初禪心而發云事。若爾。設雖二禪以上所起之語。能發所發皆是初禪所攝也豈非唯自由地心而發哉。是以見餘處之偈頌云。生上三靜慮。起三識表心。皆初靜慮攝。唯無覆無記何況所化境與能化心必是同地。更非異地准例思之。所發語與能發心。必可同地被得。如何。
答。凡所化人所發語論同地異地有二門。一望彼語於能發心論自他地門。此是唯限自地不通他地。其旨如一方之難勢。二望彼語於化人論自地他地門。此是不限自地。亦通下地。此亦如一方之疑難。其語通由自下者。以化人所發語。望彼化人。論同地異地之時。欲界化人發欲界語。初靜慮化人發初靜慮語故。是自地也。二禪以上化人發初靜慮語故。是下地也。為顯此意。結語通由自下也。但於所化境與能化心必是同地也云例難者。自本云化事由自地。而云語通由自下。其門既各別也。混不可難之。
重難云。所化境與所發語。同由能化心與能發心故。其廢立宜齊等。何以化事望化心。云由自地。以語業望化云由自下哉。
答。能發心與所發語可同一地。能化心與所化境可非異地云事。理在絕言。然為顯門門之不同。以化事望化心云一地。以語業望化人云自下也。可有何苦哉。或影略互顯故可云爾。所謂云化事由自上語唯由自地之義。可有之也。能能可思之。
委細之旨在光法師之解釋。可見彼也。
問光法師意。變化心化聲處可云耶。進云。光法師釋云。以化心不能化聲處故付之。變化心廣化色香味觸之四處。設雖聲處。何不化之哉。是以舊鞞婆沙中述。欲界化六入。色界化四入。新婆沙論中云。若生初靜慮成就欲界一。謂法捨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有說。彼成就三。謂色‧聲‧法捨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有說。彼成就六謂六捨意近行。即通果俱依之泰法師意。存變化心化聲處云義光法師何背此等之文理。不許化聲處之義哉。
答。凡化事者。翻先願由化心任運恒時相續現起之法。聲處者。雖有願。雖起心。大種緣不相繫不生。大種緣得相繫得生之法也。況於化事無間斷。聲處有間斷。其相遙異哉。而色香味觸順先願順化心故。化心化之。聲處不順先願不順化心故。化心不化之也。若就變化發業二種通果論之者。變化心只是四處。二處境住現在更不及動身發語之門。發業心於先時所化身。始是發身語二業之表能化能發之心行相分。水火所化所發之體作用替雲泥。何可混二通於一致哉。若爾設雖非業之聲。設雖語業聲。變化心不化之云事。此等道理實炳然者歟。是以披今論文。述變化通果之相。偈頌結化二謂欲色。四二外處性。此各有二種。謂似自他身(乃至)化事由自他。長行云。化復二種。謂欲色界。若欲界化外四處除聲。若色界化唯二。謂色‧觸。以色界中無香味故。此二界化各有二種。謂屬自身他身別故。身在欲界化有四種。在色亦然。故總成八(乃至)諸所化事由自地心。無異地化心起餘地化故述發業通果之相。偈頌結語通由自下(乃至)先立願留身。後起餘心語。長行云。化所發言通由自下。謂欲初定化所發言。必由自地心起。上化起語由初定心。上地自無起表心故(乃至)由先願力留所化身。彼起餘心發語表業故。雖化語二心不俱。而依化身亦得發語變化心與發語心是異也。所化境與所發語亦別也云事。論文既炳然也。釋家豈生謬也。沉正見光法師之定判。或述應知通果心寬。變化狹。離化心是外別有一類通果心。能發表業非能發表。或云。由先願力留不化身。後起餘通果心發語表業故。雖變化通果發語通果心二心不俱。而依化身亦得發語。應知通果心寬。化心發語心皆名通果。以此故知。發語心非是化心。別有一類通果心。能發語業。以化心不能化聲處故變化心不化聲處云事。此等之解釋誠明鏡也。何為疑之端哉。如此成之時。色香味觸之例難。更不可來者歟。但於舊鞞婆沙之說者。光法師會之云。未審此論定是何部引來為證。設是當部。從多分說。如品類足言。通云何。謂善慧。或相從說或非正義。違諸論故。次於婆沙論意近行三師之文者。光法師餘處解釋中。引此文畢。則判正不云。於三說中。初說為正。一同此論‧正理。二不言有說。此初師意說。縱緣身語業亦兼緣能造觸或緣身業。兼緣香味觸。或緣語業兼緣色香味觸故。但名法捨意近行釋家既設委細之會通。學者何及縱注之劬勞哉。次於泰法師之解釋者。光法師引被釋而破之云。法師未委通果心寬變化心狹。謂諸通果心皆是化心。故作斯見何以所破之師義可難能破之正旨哉。
尋云。光法師許變化心兼緣四處二處上四相。發業心兼緣身語二業上四相及語業俱生名句文等歟。若許之者。所破義中談此旨。知不許之云事。若不許之者。隨應緣俱起香味觸等。豈不許緣俱有法等耶。
答。光法師五卷疏述發業通心之相。或云既得緣名亦緣心等。或云但緣身語二業云二釋作之。十卷疏就意近行述婆沙二師中初說為正之義云。或緣身業兼緣香味觸。或緣語業兼緣色香味觸任此等之解釋。發業通果狹唯緣身語業。寬兼緣能造大種并名句文及心心所。然不緣四相又婆沙論文明通果心緣境之相云。欲界者緣欲界修所斷法。色界者緣欲色界修所斷法。光法師五卷釋中。會婆沙文云。而言通法分別行者。據總緣說等准今此論釋。變化通果心四處二處外別緣法境之義無之釋。若爾。變化心發心俱不緣四相被得。但予倩案此事。光法師既許緣能造大種及名等心等之義。何不許緣此等諸法上四相之旨哉。疎法猶緣之。況親法哉。非俱有法既緣之。俱有法何不緣之哉。光法師不云緣之者。理在絕言之所以歟可思之。重意云。是總緣非別緣可云也。
此事在五卷抄并十卷抄中。可見彼也。
問。他化自在天化聲境可云耶。答。不化之可云也。兩方。若化之者。聲是間斷之法也。設雖他化自在天之化力。如何可化之哉。光法師解釋之中。不化之旨釋成。若依之爾者。集異門足論中云。謂他化自在天造作增長如是類業。彼由此業。與諸他化自在天。雖同一類身‧同一趣‧同一生同一進趣。而有高下勝劣差別。諸下劣天子化作種種色聲香味觸諸妙欲境。令高勝天子於中受用。如論判者。可化聲境被得。如何。
答。聲境是間斷之法。不同化境故。設雖他化自在天之化力。更不可化之。是以定力之不思議猶不得化之。況自餘之力用哉。但於集異門足論之說者。光法師會之作多釋。故彼釋云。彼由業力令他化作。非由化心。不可為例。或可。從多分說。以實而言。聲由擊發。不可言化。以間斷故。或聲不離所化色香味觸四種。相從說故亦名為化不可有相違。
重難云。付光法師意二釋。彼二釋其旨炳然也。付初釋有疑。所謂雖顯修得化心不化聲之義。於業得化心者。可化之被得。而今疑自本標他化自在天之上者。更不簡業得生得等。何可云不化之哉。若強不化之者。初釋招疑。如何。
答。疑尤可然。初釋是一往之施設也。所以然者。上成修得化心之不化聲塵之旨之時。自引集異門足論之說難之。今會之作三釋之中。先初釋意。為顯修得化心之不化聲塵之間。所遣彼文於業力也。若以實言之時。設雖業得化心。設雖生得化心。不化之可云也。以何知者。第二釋之中云以實而言。聲由擊發。不可為例第二釋之中既置實之言。宜知。初釋是假釋者歟。是以下解釋之中云。如天龍等能變化心。彼亦有為自他身化。於十色處。化九餘聲。他化自在天不化聲境云事。此釋亦明鏡也。
問。生得業得化心化五根可云耶。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化之者。凡五根者。有情之生本。欲色之總體也。設雖生得業得之化心。何可輒化之哉。是以於修得化心者。不化之相例可同若依之爾者。正披今論之所說云。餘生得等能變化心。通善不善無記性攝。如天龍等能變化心。彼亦能為自他身化。於十色處。化九除聲論判無爭可化五根被得。如何。
答。凡五根者。雖有長養之類。專以異熟為本故。不可云類色香味觸以化之者歟。然而一往言之者。不離五根化色香味觸。現大身等之時。以五根相從四境。名化五根之義。強不可遮之。天龍等以三性生得業得通現大身在等。則其證也。故聖教中多此說所釋也。故今一方疑難之中所被出之論文。所顯此旨也。若據此門者。宜云生得業得化心化五根也。然約實義論之時。唯化四境不化五根故。更不可云化之故次下論文云。理實無能化為根者。然所化境不離根故。言化九處。亦無有失如此得意之時。兩方疑難還為答之潤色。何及設會通哉。
尋云。離身他及現小身時。其相如何。
答。離身化自本不化五根云事。勿論也。現小身之時。五根是不可見法故。化人不可見之故。現小身之時。令色香味觸小也。豈不爾哉。
又尋云。若據如此之義者。設雖修得化心。何不云化五根耶。
答。修得化境離根故。不云爾也。故光法師釋云若修得化不轉本形。但化四處。以離根故。不說化根。
此事恐繁故不引全文。委可見光法師之解釋也。
問。變化心緣未來境可云耶。答。雖有學者之異義。暫不緣未來境云義。可存之也。兩方。若緣之者。光法師釋今論神境通果能變化心力。能化生一切化事云文云。神境通後起果化心力。能化生一切化事。此據同時能起化事故。說化心不言通化變化心唯緣現在不緣未來云事。解釋實分明也。若依之爾者。偈頌結初多心一化。成滿此相違。長行云。初習業者。由多化心方能化生一所化事習成滿者。由一化心隨欲化生多少化事既云多一化。明知。有緣未來之義云事。如何。
答。凡定慧均等根本靜慮能熟為無間道。除通障之無間所現前之變化心。必與所變事可同時云事。其理實必然也。所以然者。入定發通之志。偏為成化事。非為發化心。然發化心者。非化心化事不成之所以也。若化心非生化事不生者。此化心只是通加行可非通根本。寧可云無擁故得通之名。酬無間道得通果之稱。出障故得解脫道之號哉。既能化心與所化境同時也。緣現在境云事。必然也。若緣現在境者。於此位不可緣未來云事。亦必然也。若爾。初念既爾也。後念亦爾也。念念既與所化境俱時緣現境。設雖經千萬念。亦復如此。其證則如一方難勢中被出之。但於論文之偈頌‧長行者。初習業位。每念是一心一化。無一心多化之義故。云初多心一化也。更非謂多念經歷唯生一化。何來為難勢哉。重意云。彼成滿時。每念是一心多化。非一心一化之相故。云成滿此相違也若爾。翻後思初者歟。若夫多念相續唯生一化者。彼成滿時。一念化心生多念化事可云歟。如何。此理既不可也。還知。初習業位多心生一化者。每念念生一化。後成滿時一心生多化者。每念念生多化云事。故結初多心一化成滿此相違也。可思之。
問。發業通果心緣現在境可云耶。答。可緣之也。兩方。若緣之者。凡依因等起心發表業者。性相之所定也。設雖通果心。何不依因等起心發表業之義。可有之哉。若爾發業通果心尤可緣未來境。何可有緣現在之義哉。若依之爾者。變化通果心及五識通果心同緣現在境相例可同。如何。
答。於發業通果心可有二類。一因等起心。則可緣當起業緣未來之類是也。二剎那等起心。則可緣現業緣現在之類是也。如云於轉善等性。隨轉各容三。但非汎爾起故。不通善‧染諸餘之義門只如常所用之身語二表。良以。若無動身思者。如何造作種種身表哉。若無發語思者。如何造作種種語表哉。若無剎那等起心者。總不可得起身語二業。如云思即是意業。所作謂身語。云等起有二種。因及彼剎那。又不可云。依定前心是遠因等起。非近因等起故。彼應言如縛心表成善等性。然非如彼見斷轉心修斷轉心為間隔故之說亦可是。又不可云。剎那等起心緣所餘諸法。此心與此業親故。亦是無用故。若爾。因等起心緣未來業。剎那等起心緣現在業云事。炳然者歟。於之可有明證。今不遑聿筆故。不考之。但於變化心及眼耳二通之例難者。其相遙異也。所謂變化心與發業心。其相不同也。化事與身語亦異也。意識與五識。豈等哉。心所變之色聲與本所俱之色聲寧混哉。可思之。
問。正理論意。於天眼天耳二根。有彼同分類可云耶。答。不可有彼同分時也。兩方。若有彼同分之時者。恒同分無缺者。性相之所定也。設雖正理論意。何可云有此時哉。若依之爾者。彼論意。以意識相應勝無記慧為解脫道。不以眼耳二識為通體定。若爾。出障位分所現前之眼耳二根。豈非彼同分哉。
答。此事上已祿之畢。仍不委之。思而可知。
問。天眼天耳二通者。為唯限色界繫。為當通欲界繫可云耶。答。雖難測。暫可存限色界繫云義也。兩方。若限色界繫者。變化發業二種通果之在意識。猶欲界繫天眼天耳二種通果之在五識。豈限色界繫哉加之。依身欲界人。為緣自地被障細遠等色聲所起之二通。豈非欲界繫哉。若起初定二通者。自地二識起他地二識。尤似為無用。是以依身初靜慮人。為緣欲界初定色聲所起之眼識二識。唯限自地相例可同。加之依身初靜慮人。依上三靜慮遠見遠聞之時。起自地二通例亦可等。加之依身在上二靜慮。依自上地遠見遠聞之時起下地二通依身在初靜慮依自地遠見遠聞之時。何不起下地哉。依之餘處論判中。明十八界依地分別之相。結色識非上眼○如眼耳亦然。雖簡色界‧眼識界不在上於眼界。未遮彼二界不在下於眼界。明知。眼耳二通中有欲界繫類云事。何況天眼天耳之稱未限色界。亦通欲界被得。若依之爾者。天眼天耳謂根定地淨色者。今論之定判也。所依二根既為定地之所攝。能依二通豈散地之所繫。哉。
答。此事雖為年來之不審。依無次不及記之今驚疑迴愚案云。凡天眼天耳二通者。是只眼耳二識也。彼二識是彼二根之親所發故。於所依二根之依地所建立能依二通也。而彼二根亦所依定之親所發故。於四靜慮建立之。故於二根之依地建立二通故。二通唯限靜慮地。不通欲界繫也。例如所變化事親依能變化心而生故。隨變化心之依地。建立之欲界四靜慮五地。又化人所發身語業親依能發心而發故隨彼心之依地。建立之欲界初靜慮二地也。退勘餘處之論判。述色識非上眼之頌文云。色識望眼等下非上。下眼不能見上色故。述如眼耳亦然之頌文云。聲識非上耳。光法師餘處解釋中。釋上文云。色識望眼。或等或下。必非在上。下眼不能見上色。色非眼上。上識不依下地眼根。下地眼根自有識故。故識非眼上釋下文云。類顯可知准此等文。欲界眼根必發欲界眼識非餘。初定眼根必發初定眼識非餘故。名之或等。上三定眼根必發初定眼識非餘故。名之或下也。色與眼之或等或下。非今所作故不消之。若爾。天眼天耳二通唯限色界繫。不通欲界繫云事。甚炳然也。如此得意之時。諸難悉被遮畢。但於變化心發業心通欲界繫云例難者。今此二心親所化事所發業故。隨事業在欲界。眼耳二通疎色聲二境故。不隨色聲在欲界也。仍非相例。次於天眼天耳言總通欲界云難者。論中說此事云。如是眼耳何故名天。體即是天。定地攝故。然天眼耳種類有三。一修得天。即如前說。二者生得。謂生天中。三者似天。謂生餘趣。由勝業之所引生故。能遠見聞。似天眼耳○光法師釋云。生得謂生欲色天中。餘文可知准今此論文。天之名本在定地被得。若爾。難勢更不可來者歟。
就此疑。雖可有重難。恐繁略之。
問。論中以修得生得等六義釋五通云。除修皆三性爾者。於生得業得中非善非不善通者。為異熟無記。為當如何。
答。兩方。若異熟無記者。凡五通是勢力強盛之法。異熟是勢力微劣之法也。其相既相翻。寧可異熟無記哉。若依之爾者。於生得業之五通。無有威儀‧工巧‧通果‧自性四無記之相也。故知。是異熟無記云事。如何。
答。
觀應二年(辛卯)二月二十九日(午時)於東大寺藏輪院之草菴終結集之微功畢。凡記五十條之問端挑未來際之法燈當卷法門廣博之間有之為兩帖是則為下帖本末合九十五條地纔錄論光之綱紀不及自餘之問答為明婆沙正理之施設歟勘寶師神泰之釋義者無左右難終功仍取詮取要緣文緣義所草之也抑捧今此微功奉資三所和光之法樂若然者圓範無病長壽傳持俱舍之慧命息災安隱流通性相之智水而已。
右筆權律師出世御後見。圓範(六十四。五十)。
永享十二年(戊午)五月四日於北室密乘坊為每日講勸他筆令書寫畢。三論宗英祐。
傳領英憲。

俱舍論第二十七卷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