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俱舍論指要鈔第三 輸入者 黃紹亮 分別根品第二之一 最勝自在根增上義。婆沙百四十三(初紙右)具明二十二根。於中問根義(八紙右)云。何故名根。根是何義。答。增上義是根義。明義是根義。現義是根義。喜觀義是根義。端嚴義是根義。最義是根義。勝義是根義。主義是根義(已上)然此論言最勝自在等者。此約梵土聲明之法有字界字緣而言。光記九(三十五紙右)云。依聲明論。有字緣字界(字界字緣。寶疏九。三十二紙。云。依聲明一一字皆有十義。取意不同。釋各異也。今謂。缽刺底是至義。或是現前義。或顯應行義。又一女界是有義或顯不壞法。具如正理二十五。三紙右。又無一字字界。故賓疏九。七紙左曰。字界應有兩字。知聲呼故。略去一字但言途也)其字界若有字緣來助。即有種種義起。缽剌底是至義。是字義。醫底界是行義。是字界。界是體義。此醫底界由先缽刺底助力。醫論界義轉變成緣。若助訖成緣。應言缽剌底(丁履反)帝夜。此翻名緣。所以然者。諸緣勢力起果名行。未至之時未成就義。若緣力至果或諸緣相至。方得名緣。故造字家於行果上界上加至助緣行成緣義。參是和合義。唱是上昇義。此二是字緣。缽地界是有義。是字界。缽地有界藉前參唱合昇字緣助力轉變成起。若助訖成起。應言參牟播陀。此翻名起。所以然者。明諸有法要與緣合便得上昇故。名為起。故造字家於有界上加合昇緣有成起義。故總結言由此有行法至於四緣已和合昇起具緣起義。寶疏九(三十紙右)云。西方字法有字界字緣。略如此方字有形有聲。如一形上聲助不同目種種法(光記九。七丁左云。依聲明論有字界字緣。其界有字緣來助。即有種種義出。如米麵等鹽等助時。即有種種味出)如水形上若以可助即目其河。若以每助即海也。若以也助即目其池。若以白助即目泉也。若以甚即目其湛。若以主助即目其注。水之一形有種種義。由助字異注湛不同。河海有異水是濕義。由可助故名河。梵字亦爾缽剌底是至義醫底界是行義。由先醫底界行義助缽剌底至義。轉變成緣。論參是和合義。至轉變成起此釋起也。此是界一助二。合界止起。即如此方木是其一。由目助成相。以相助心以為想也。論由此有法至是緣起義。此合釋也。此是論主依俗字法作如是釋(已上)良賁仁王疏上一(十九紙右)云。具足應言般羅賢若。此翻為慧。梵云若那。此翻為智西方梵字有界有緣。准大品經。若之一字通目智慧。二字界故。般那西字別目慧。智。二字緣故。以般助若。若即目慧。以那助若。若即目智(已上疏文)然此中所言最勝自在是字界。光顯是字緣。此具見於正理第九(初紙右)光。寶詳解更無餘蘊麟云。今此論取最勝自在是伊字界義。光顯是字緣。助伊地最勝自在之義。無熾盛義字緣助忍地界義也(已上)然麟師云界名含兩義者不是也。西方字體有三百頌。此中唯舉二界二義。何通言界字乎。又頌疏冠注曰然今論但取伊地字界字緣。不舉忍地字界字緣者非也。界緣已別。何云忍地字緣。伊地字緣。又普光圓暉兩師云。根體勝故名為最勝。根用勝故名為自在也。根體用雙勝名為光顯。由有最勝自在光顯名為增上。將增上義以釋根也(已上)今謂。此釋不是。何者。最勝自在光顯者。此約本造字之法而解。其造字之時。豈有辨別體用之差。兩師所言鑒空樹空。實難信用。學者勿惑。又依大乘。唯識論疏釋疑惑體有二師別(一大乘異師。疑體即慧。非有別體。一正義意。別有自性。非體即慧)第一約字界緣為釋。緣助界已不失界意。如同俱舍。正理等意。第二家意。緣助界已義便轉變。何必仍舊。彼唯識第六(十三左)曰。有義。此疑以慧為體。猶預簡擇說為疑故。毘助末底是疑義故。末底。般若義無異故。有義。此疑別有自體令慧不決。非即慧。故瑜伽論說。六煩惱中。見。世俗有。即慧分故。餘是實有。別有性故。毘助末底執慧為疑。毘助若南智應為識。界由助力義便轉變。是故此疑非慧為體。述記六末(七右)云。又訓釋中。論毘助末底至義無異故。述曰。所謂末底慧異名。與般若無別體。於慧上加毘字助之。毘是種種義即種種慧也。大論言異慧疑。異者是種種義。故知。疑體即慧。以末底。般若俱慧異名。以毘助之。豈別有體。此是大乘異師。非是別部。乃至論毘助末底至智應為識。述曰。訓釋辭中。汝以末底是慧。毘助之。說慧體為疑。亦應若南是智。毘助之故。說智為識。毘是種種義。由助智故。變名為識。體是即智。何以助末底疑體即慧。又如職吉蹉是治療義毘職吉蹉是疑義。豈以毘言助之。疑體即治療。論界由助力至非慧為體。述曰。又且末底等是字界。界是性義。由毘字是緣。緣助界力義便轉變。何為緣助界已體尚是舊。故此疑非即慧此論說疑與顯揚。對法同也(已上疏文)今謂。准此論疏。梵文總有二類。一字緣助界成種種字。成已具有緣。界二義。如此論明根義。及唯識有義明疑之類是也。二緣助界力義大轉變。如疑言毘職吉職蹉之類是也。學者應知。 傳說五於四。顯宗論改此一句。作五根於四事。正理全同此此論。彼釋曰。初傳說言顯示論主不樂婆沙師說也。慧暉云。論主意取五段識見師義。四義中導養身不共事。是能依識非所依根。論主破此兩義。頌首置傳說。 本性損壞及二形人。玄應音義二十四(十三紙右)曰。半擇迦。舊經論中。或作般吒。或作般荼迦。皆音輕重耳。此云黃門。其類是有五。一半擇迦總名也。有男根用不生子。二伊利沙。此云妒。謂見行欲即發。不見即無。亦具男根而不生子。三扇搋(剌佳切)謂本來男根不滿。亦不能生子。四博叉。謂半月能男。半月不能男。五留拏。留拏此云割。謂被刑者也(已上對法論音義。又此論音義云。扇搋半擇迦。敕佳切。舊經論中。或云般吒。或云般荼迦。皆方夏輕重也。半擇迦此云黃門。總其類有五。今此第三扇搋半擇迦者。謂本來男根不滿。亦不能生子也。已上音義。今謂。非唯半擇名為黃門。業品云二黃門故。如光記辨。此論扇搋半擇迦者。是二類人。非指一人。應師等為第三類者非也。如寶師辨。又慧琳音義第三。六丁右云。扇搋半擇迦。搋音剌刀切。經作掃不成字。迦音薑佉切。梵語也。唐云黃門。其類有五。如毘奈耶大律中廣說。今記略頌曰天犍妒變半是也。同十二。六紙右云。半擇迦音吒。下薑佉反。梵語也。黃門二形不男之類也。已上音義。此論及正理音釋云。搋丑皆反)黃門者。開宗記七(二十四左)云。次黃門古今共作二釋。初云。由根壞故。遂令面色萎黃。又解。為壞根故。守黃家門。從守處為名。故曰黃門。爾者。黃字全非解。以五帝中黃帝最尊。由從尊故作此黃字。案其曲據。二釋共非。今正解云。以次閤門。皆以雌黃塗之以守此門故曰。黃門。又古時五品以上貴人。並以雌黃塗門。後為反逆遂壞根門。於宮中驅使。本是黃門家子弟故曰黃門。黃門者。業疏曰。黃是中方之色。昔刑其勢號曰閹人。以衛中禁之門故曰也(具如開宗記七。二十四。戒疏三之上。二十三紙。梵綱與咸注等。飾宗記七末六十七大同。玄應並舉四分。十誦。僧祇諸文)又四分律五十九(六紙)十誦二十一(二十一紙左)明五種黃門。如事鈔中。又僧祇律二十三(二十紙右)明六黃門。如拾毘尼義鈔上之一(二十九紙)又扇搋半擇並通本性損壞。寶疏為正。舊論云自性黃門故。作黃門故。又二黃門立全。分二無。以會經論融攝諸文。似無妨害。然扇搋中雖有全。分二別。並是無根。又光師初為無根。後會婆沙有三說中。初二有根。第三無根。泰師亦云扇搋是無根義。諸師多云扇搋無根。然婆沙九十(五紙右)現文分別云。扇搋成就男根。又舊婆沙五(九紙)云黃門般吒(有男形不能男。有女形不能女)無形二形。新婆沙十四(初左)云人中扇搋半擇迦無形二形等。又依大乘。瑜伽五十三(十四紙右)云若扇搋迦若半擇迦無形二形等。依此等文。扇搋迦外別立無形。則扇搋迦不可唯言無根也。是故慈恩瑜伽略纂及對法鈔。扇搋迦此云無根勢用。半擇迦此云樂欲。已對半擇有樂欲。則扇搋迦是畢竟無根勢用。亦無樂欲也。非謂必無男根也。婆沙及瑜伽等論。扇搋迦外更立無形。蓋為此也。對法論第八(二紙)亦明五種。對法鈔六(二十五紙左)云扇搋迦此云無根勢(一生無也)半擇迦此云樂欲樂他於已為過故。五中初得二名。次三唯半擇迦非搋迦。人生中無男勢故。後一若不被他於已為過名扇搋迦。無根勢故。若他於已為過名半擇迦。有樂欲故。不同初人。彼人一生無根勢用。第五人曾有彼用。雖無其形。性勢仍在。唯起彼用故。由此不被他於已為過。無樂欲故。不名半擇迦。不同前四人被他於已有過之時樂欲方生故。先生不生即有樂欲他於已為過故。瑜伽說三人。此說五者。本性除去灌灑。即彼被他於已為過。得不淨灌灑故。五十三(十紙右)鈔解不然。以嫉妒開人返不說灌灑故。此論開合嫉妒故加灌灑(已上)具如瑜伽略纂十三(六十六紙左)倫記十四(十六紙)又二形與黃門別。然棲翫記集玄問云。此中為攝當二形不。答。為二解。一云。即前嫉妒中攝。二云。不攝。然是彼類。彼自斷云。後說為正。對法論中。說扇搋迦半擇迦例二形故。今恐此中須要攝之。然在半月男女中攝。此中且舉有時節有。類無時者。彼文別例無時節者。今謂大乘諸論及此論中。已言及二形人。及言所表。其別可知。 如契經言。皆自在隨行。此阿含經文也。然與婆沙文言不同。彼論百四十二(十紙右)云。自在隨轉者。如說世間心所引亦為心所勞。心若於彼生。皆自在隨轉(已上論文)光師釋此經文三解。頌疏依用第一。今謂。導引攝受豈無自在隨行之義。第三通義於理為勝。正理十一(二十四紙右)曰。名映於一切。無有過名者。由此名一法。皆隨自在行(已上論文)准此頌文。自在。隨行無有兩別。以此自在是行之差別故。 有餘師說受段食故。寶疏云。述曇無德建立根也。真諦云。經部也(已上)今謂。此說非無其由。何者。顯宗無此頌故。又光師云。識見等家是法救等義。然法救論師是婆沙四大論師中之隨一也。顯宗除之何乎。又次下論(四紙左)云。復有餘師別說根相等。光記亦言識見等家。然舊俱舍此言餘部說。非法救必矣。曇無德。梵語亦言多羅摩多羅。法救亦言達摩多羅。以音相近故。故泰疏引三藏解云曇無德部說。寶疏亦依此說(雜心論主法救。梵云達摩多羅。阿毘曇心論主法勝。梵云達摩鬱多羅。古家濫稱。如玄私記六。十八紙右)然寶師指云曇無德說中。其頌在顯宗論。即次下頌(四紙右)心所依此別等四句是也。已在顯宗。何為他部說乎。以顯宗中多舉有部自宗故。從來所述兩師異說。未詳誰是。具如次上(第二卷五十六右)辯曰。 言亦爾者。各能為根。正理論曰。又經主釋。亦爾者類。顯一一各能為根。亦不應理。不應疑故。由得後後道涅槃等增上言故。別義已成。不應於中復生疑故。若言性類無差別故應生疑者。理亦不然。見修無學三地。各異互無相攝。不可生疑。設有生疑。得後後等已簡別故。何煩惱顯。雖同九根性無差別。而增長力有差別故。何容疑彼。應是一根。非女男根。見此疑故。今釋彼言。更有別義。謂顯離九無別三根。如從身根別立男女。離身根體無別二根。三根亦爾。雖從九根別義建立。而非離九別有三根。此釋應理(已上論文)今謂。眾賢此破非理。此論文意。初總明三根一一為根。後別明三根漸次相引有增上用。釋文之法非必為開疑關預加細辨。不可其以無疑為難。又亦爾言例同男女二根者。此不可然。文隔遠故。結頌之法不可然故。此且取則。漢語。梵土國俗非所測知。 此中眼等如前已說。頌疏云。眼等六根。女男二根。此之八根界品已說(麟釋同之)今謂。此釋中可也。光云。此中眼等六根如前界品蘊處界中說。男女二根如此品初說以光為勝。所以者何。正理九云。此中眼等乃至男根前。此品中已辨其相。 身謂身受依身起故。世間品頌疏云。色根名身聚集義也。受依身起。名為身受。麟云。此但以聚集義釋身故。眼耳等亦名為身。惠暉云。身謂所依。所依即五蘊與受為所依也。冠注傍訓。所依為五識者。如上四家並皆不允。以光為正。 阿羅漢等亦如是生。光云。等有三果。隨其所應記彼五受亦生如是。此則舉聖同凡。麟云。謂聖人內無分別。亦隨境界之力生苦樂。況諸凡夫而得無苦(已上麟文)今謂。麟釋未盡理也。五受三斷詳見下論(十三紙右)至下當知。 謂在見道未知當知。惠暉云。八智名知。知四諦境有決斷故。八忍非如。未成決斷故。彼修行者。正起忍時。作未知苦諦行解名未知。至後念智位。必當知苦諦。合名未知當知。七智正知四諦理。不合名未知。由在八忍中間起。同八忍名未知今謂。惠暉云未知之行解者非也。正理。顯宗云未知當知行相轉故。麟云。轉之言起。起之言生。謂當知行生起也。 七有色者。色蘊攝故。光。寶等解不同。光云。色蘊攝名為有色。圓暉亦同。寶云。此明唯有漏也。詳此釋義不盡。無漏無表亦色蘊攝。是無漏故(已上疏文)今謂。光釋為正。寶破不當。此論所以立色蘊攝故之因者。為成有色義。非釋有漏。若依舊論。寶解亦非無理。彼論云。眼等有色七根色蘊攝故。故是有流。 依無漏根說此言故。正理論云。依無漏根說此言故。云何知然。先依無漏信等五根。建立諸聖位差別已。說此言故。全無此者。此即此前所說無漏信等根義。若不爾者。唯應說言無信等根。不應言此。 未如實知過患出離。光有二解。實同第一。此說意者。集等皆是有漏異名也。然諸經論中重說異名。其例不鮮。猶如盡。滅。變。壞皆是過去異名。又所以重說者。光記二十(二十八紙左)云。問。何故經中廣說異名。解云。或為鈍根隨解一故。或為多忘隨憶一故。或為異國隨方說故。顯巧言轉變說故。或顯義一有多名故。諸有異名皆准此釋。 如本論說等本論即出發智第十二(十四紙左)然寶師疏。此有二意。於中第一引論證有留壽者不可也。已不問留壽有無。何有引證疇之意。以光為正。 云何苾芻留多壽行若依大乘。瑜伽倫記一上(三十五紙左)云。對法說三死。一壽盡故死。如生此洲極壽百歲。業雖未盡命終故死。二福盡故死。耽定衣食闕橫緣故死。三業盡故死。三昧業盡故。此論唯依現緣辨死。不依過去緣故。無業盡死。其外緣中離已名福盡。合己名不平等對法通說過現。合二緣名福故。二論不同。若依俱舍。約福盡不盡等作四句。可知。若依對法。初將壽盡死對業盡死作四句。壽盡死非業盡者。如大乘中一業感多生。如初一生。壽盡故死。業勢未盡。二業盡故死非壽盡者。如有二業但感百年。百年滿已。過勝緣故更延壽命。於所延壽不盡而死。第三可知。第四個不盡死者。中夭之流。次將福盡死對壽盡死作四句。有福盡死者。如飢凍死等。有壽盡死非福盡。如大富者死有餘財。福壽俱盡死者。衣食與命一時俱盡。但不盡死者。如大富者橫被他殺。 若於僧眾若於別人慈恩表無表章。三人已上為眾。南山及光記等。四人已上為眾。詳如集成篇辨。 時彼能感壽異熟果光記云云。寶師辨白能所二惑及二轉之別。以匡光解。甚有義理。又命根及眾同分並是牽引果者。婆沙文明。又命根及眾同分二種不同。亦見正理及此論等。如寶師所引。 世尊何故不究竟故婆沙百二十六(五紙左)有三五分之兩說。若依大乘。亦有二說。全如此說瑜伽倫記五十(三十二紙)云。准大集經。後解(百二十歲說)為勝。後說佛壽為三分故又留三月最後度蘇跋陀羅。本出阿含涅槃‧涅槃‧遺教‧智度論等。 依唯越義故越次說光‧寶解別。光師意謂。唯‧越二義不同。謂顯等二句釋唯義。兼具等二句釋越義。寶解不爾。依唯等二句釋頌定字。唯即是越。非別義也。謂顯等下四句。此釋先說憂根所由。所由有二。一唯有異熟。二兼具二義。是則大違光師云釋唯‧越二義。光‧寶角解何是何非。今謂。光解順此論文。然檢天理‧顯宗‧及舊俱舍。寶解亦有由致。以三論中不明定有越義故。正理九(十五紙左)云。如前所說憂根當知定有異熟。定言意顯唯有非無。遮非異熟因‧無記‧無漏。故非為顯示唯此憂根是有異熟。勿有餘根一切皆是無異熟過。故但顯憂唯有異熟。越次說者。顯無記‧無漏若總若別。皆無異熟因。非如此中有記有漏要總方是有異熟因。故越次說。深為有用顯宗全同。但不廣說。舊論云。此一憂根有果報。定言為決憂根異於餘法。此根無無記亦無無流。在散動地故。是故憂根無無果報。 并除色喜樂頌疏除字作餘。釋云。言餘色者。眼等五根男女根外。名之為餘顯宗‧正理本頌並作餘字。正理長行云。並除五色及喜樂根。顯宗長行云。并除喜樂及五色根。今曰。兩論長行作除。況顯宗文云除喜樂則明知。除字為正。 無處無容男身為梵大乘亦有此語。如瑜伽論八十(二十三紙)無性攝論第三(二紙左)等。演祕四本(十三左)釋。又光記釋云。處所此大謂方所(如光記第五‧二十三紙亦同)又云。有是處者。處是稱合道理相容義(光記二十六‧二十九紙右)玄應音義二(七紙)云。無所者。師呂切。三蒼。所處也。所謂據也在也。正理論六十三(三丁右)云。如善授經。佛告長者。於四聖諦。非頓現觀。必漸現觀。廣說乃至無處無容。於苦聖諦。未現觀已。能現觀集。如是乃至無處無容。於滅聖諦。未現觀已。能現觀道。又云。佛告長者。於四聖諦。非頓現觀。必漸現觀。以四諦境相各別故。猶如世間造臺觀者。必先築基。次方壘壁。次上梁柢。後以板覆。此四前後必不俱時。無處無容。未築基訖便壘於壁。乃至廣說。第二慶喜經作如是說猶如磴上四槿梯時。先磴最初言磴第二。無處無容。不磴最初而磴第二。乃至廣說。第三一苾芻經作如是說。猶如磴上四級楷時。先磴最初方磴第二。無處無容。不磴最初而磴第二。乃至廣說。依如是喻。必漸非頓。 論曰欲胎卵濕生等婆沙第四十七總有三說。此論同彼第三。 欲界欲勝過色無色光記云便釋者不是。寶解為優。 上唯命者故說上言已言無色。何有方域。今乃不論地之上下。約定勝生以釋上言。麟云。定勝者能感非想八萬劫果。勝下界定。果勝者即得八萬劫長遠之果。勝於下也。 若在色界將命終時等惠暉云。色界命終不說喜樂者。死生唯捨受。色界無女男根。染無記心死無信等五也。麟云。又是化生必具眼等。故成八也。 二十有何沙門果第二十四論(十六紙右)云。果位差別總有幾種。頌曰。淨道沙門性。有為無為果。此有八十九解脫道及滅。論曰。諸無漏道是沙門性。懷此道者名曰沙門。以能勤勞息煩惱故。如契經說。以能勤勞息除種種惡不善法。廣說及至。故名沙門。異生不能無異究竟趣涅槃。故非真沙門。有為無為是沙門果。契經說。此差別有四。理實就位有八十九。皆解脫道‧擇滅為性。謂為永斷見所斷惑。有八無間‧八解脫道。及為永斷修所斷惑。有八十一無間‧八十一解脫道諸無間道唯沙門性。諸解脫道亦是沙門有為果體。是彼等流‧士用果故。一一擇滅唯是沙門無為果體。是彼離繫‧士用果故。如是合成八十九種(已上論文)今謂。此中以解脫道為沙門性。非為果體。以言解脫道得最初果等故。光記云。應知此中問能證得何沙門果故。今且以離繫得答。理實果體亦通有為解脫道也。彼非名證。故此不明(已上)惠暉云。得果者不取練根。八十九品無為分作四沙門果體。八十中無間道為能證智。八十九品解脫道是有為果體證此八十九品無為時。此八十九能證智。與二十二根中機根相應。共證此八十九品無為。作四沙門果。如初果以八品無為為體。第十六心八品無為上有八箇得。一時生屬身得彼八品無為。即說此人名得初果。此第十五‧第十六心與機根相應。共證此八品無為為初果。後三果准此說麟云。此中皆據定心相應於果有力果者方說。如五根及命等。非親生果。故此不論。非謂有漏故不取以世道證果是有漏故。若言意雖通無漏。是有情主故取者。喜捨非主。何以取之。故知。唯約力用說(已上麟文)今謂。此釋昧文。頌前問云證得何沙阿果。所言證得是心心所法功能非關色根等用。二十二根中。色根等無所緣。意根等有所緣。二門不同。今約親疏力用以為通釋。甚哉迂也。 七八九中二頌疏云。頌言七八九者。應知有二種七。謂一來‧不還各一七也。有三種八。謂一來果中有一種八。不不果中有三種八也。有三種九。一來中一九。不還中二九也(已上)光云。以數同故總有七‧八‧九。 謂意及捨信等意者。惠暉云。意及信等即是同時心心所也光云。初果及向。未至地攝。故唯有捨麟云。謂未離欲染不得根本。但依未至。未至定中唯捨受故。又云。皆隨當地有喜樂等。證果之時。隨應而說。 此二相資得初果惠暉云。此二相資者。無間道斷惑如驅賊。解脫道證滅如閉戶。互相有力名相資也(此據婆沙九十‧十一紙‧同百六‧四十一紙)具如下釋。 如其次第依因性故正理九(二十紙左)云。此由已知根得。由離繫得與解脫道俱時起故。若爾。何緣唯說無間道能得離繫果。唯此斷離繫得生能障得故。由此故說彼離繫得唯是無間道等流士用果。若爾。解脫道於果及得有何功能。離繫及能得由無間道非此果故。有說。無間道是解脫道眷屬故無間道所作即名解脫道所作。如臣所作得王所作名。西方諸師說解脫道於離繫得能作證故。此說不然。離繫應是彼道果故。後當廣辨。今且略釋。雖解脫道於沙門果非同類因。而是相應俱有因故。名得彼果。亦無有失。以沙門體更互相依而得生故。展轉相望為士用果。誰復能遮顯宗亦同。麟解云。此既言是相應俱有因。明知。亦取有為解脫為其果體。以繫得非相應俱有因故也光云。若據未知根在無間道能斷惑邊。望離繫得能為引固性故。引因謂同類因。能引彼離繫得起為等流果士用果。若據已知根在解脫道。望離繫得能為依因性故。依因謂能作因。依持也。同時能持離繫得故名曰依因。由無間道能引得起。於無為沙門果說能證得。由解脫道與得為依。於無為沙門果說正證得。故二相資證得初果。此中言得。證故名得。故通二道。若據得捨名得。即唯無間道名為得也麟云。無間道為同類因引離繫得者。謂無間道與離繫得同無漏性。名為同類。在得前起能引得生。復名引因。其離繫得是無間道等流士用果故名果惠暉云無為上得與無間道同是有為無漏。無間道引彼得生。與彼為同類因也○為能作因者。即有力能作因不障得生。即能作因。能持無為得。即有力也。 喜樂捨中隨一為九光云。此果及向通九地攝故。於三受隨取其一寶云雖樂‧喜‧捨三根容得。正得果時。唯一受故。不起九根。雖無間‧解脫道不同時。而等流士用果同時故。亦無有過頌疏云。其九地者。未至‧中間‧四本靜慮‧及三無色除有頂也。若依未至‧中間‧第四靜慮‧及三無色證者。唯捨受也。依初‧二禪喜受證也。依第三禪樂受證也。故於三受隨取其一麟云。然此無漏九地與有漏九地不同。此除欲界‧有頂。取未至‧中間。有漏九地除未至‧中間。取欲界‧有頂‧所以可知頌疏冠注解無漏九地除有頂所以云。外道等計為涅槃等。有漏所依處故者。今謂。此釋謬也。雖釋俱舍。不識俱舍。論文分明。何不引用。論二十八(五紙左)曰。有頂等至唯有二種。此地昧劣。無無漏故。正理七十七(十紙左)全同。光云。有頂是昧劣故。與無漏明不相應故(第六之二十九紙) 且一來果依世間道頌疏云。謂世間道依次第證等者。次第證中有世出世。超越唯出世道。麟云。問。初後二果何為唯無漏證。中間二便通有漏耶。答。初果必從見道證。見道唯無漏故。其第四果要離有頂。唯無漏道能離彼故。故彼二果唯無漏證。中間二果次第證者。非從見道及斷有頂故。通有漏道證。 倍離欲貪超越證者頌疏云。先凡夫位斷九品惑。名全離欲。今入見道至道類智。超前二果直證第三。名超越證惠暉云。凡夫人斷惑不分見修合束為九品。斷三品後入見道。名分離欲。斷六品後入見道。名倍離欲。斷九品名全離欲也麟云。倍離欲貪者。謂此煩惱粗細差殊。總分九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乃至下下品等。今九品中但斷六品。猶有三品。故名為倍。雖知總斷十種煩惱。而欲貪強。但言離貪。即顯餘惑。問。所以至道類智超越預流直證第二者何。答。本由六品隨眠障第二果。今既先時已斷六品。至道類智便超預流直證第二。此證第二由九根者。未知當知根在無間道。已知根在解脫道。此二相資得第二果。如其次第。二因如前今謂。麟云猶有三品故名為倍者謬也。但斷三品名分。斷六品者一倍其分故名為倍。惠暉為正。 若於第九入根本地婆沙百四十八(十四紙左)總有九說。於中光記唯舉三說。寶疏亦同。光記引婆沙已問云。如超越人證不還果依未至定。何無間道捨受相應。解脫道入根本定。喜受相應得不還果。解云。修道容預。得異受續起。見道速疾。初出不得異受續起。又解。若次第人先未得根本定。欣求心強。有能入根本。超越人先得根本。欣求心劣故不能入根本。超越人先得根本。欣求心劣故不能入(已上)第一釋意。次第證人捨‧喜二受續起未至‧根本之間。以修道容預故。超越證人無間解脫唯在未至。同一捨受。以速見道初出時故。第二釋意。約欣求強弱可知。寶疏亦有二解。初者。超越證人但為現觀初故。理不須入根本次義。超越有二。一依根本。一依未至。今謂。寶解雖有理在。然婆沙等不明超越依根本地。此論亦同。頌疏云。解云。若超越證者必無依未至定從第九解脫道中得入根本。以超越者先得根本更不願求故不入也。次第證者未曾得根本故。於未至定第九解脫。若願入者。得入根本也(已上)今謂。已言次第證願入者得入義准不願入者不得入也。此與光別。如光二解。共明次第證人入根本也。然准婆沙及此論等。次第證人有入不入。超越證人唯在未至。於三師中。圓暉為優。 無間解脫此俱有故光師二解。初解。此指已知。已知能有。二道所有。第二。此指二道。二道能有。已知所有。又頌疏意。此指已知。同光第一。能所二有似光第二。冠注云同光第二者。未精當也。 從無學位數數退已等四果有退無退。諸計不同。成實論師。四果無退。大眾部計初果有退。第四果無退。經部。初果。第四並為無退。有部。初果無退。後三有退。 此成何樂根頌疏云。此文意者。難前喜根必成就就樂。第二靜慮自地無樂而有喜根。初禪有三識樂。今已捨竟。第三禪意地樂。今復未修得故。言捨下未得上。當成何樂根也。 餘未得故光云。餘善‧無覆無記未得故。寶云。餘淨無漏樂猶未得故今謂。光釋約三性門。善含有漏無漏。寶釋約染淨門。淨通善無覆無記。各據一義。並不相違。 如斷善根極少成八惠暉云。斷善人准下文。唯三州男女。此言無善成八。無男女等根者。准得聖。從上命終無眼等四。從下死無男女根也麟云。雖初斷善必是女男。斷善之後即容無故。又漸捨命容前捨故。故不說也。 聖者未離欲亦具十九頌疏云。謂初二果及不還向。名未離欲聖也。麟云。以離欲者無憂根故。 阿毘達磨俱舍論指要鈔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