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五法義

豐山上毛沙門快道記
輸入者 吳靜梅
      校對者 崔世湖
      改稿者 江 進

此別解脫等。前卷一品總明三種。故言此。三種標章在前卷初。光明得處。時同異者非也。雖文中論時寄時論法。非論但時差別。並皆是處別。寶疏但明所從得處者。得論意(矣)。
(初右)從二得者(至)性罪遮罪。二業。鮮本及正理。顯宗。光。寶。頌疏。並作二類為正。情非情等者。光有三解。第一封著二言第三謬迷正理文。中間二類二之解。獨為最妙。謂不言二種。言類故。故舊論曰。從二者謂眾生名。非眾生名。又性罪處。假制罪處。彼正理文釋情非通性遮義。全非二類釋。故寶師標二種二。而證正理。可謂有眼目。
(初左)由此律儀有情處轉有情言兩讀。有情。有情處。
況從遮罪。光有兩釋未是。寶(二右終注)解釋甚有理。光師亦定散律儀之三道通局有四解。並取無妨。各含理。於中第二顯然。順正理故。
從恒時者(至)蘊界處得。光記辨差別有五釋。是亦各有一理。謂隨心轉故異別脫。既心是通三世。故戒亦通。非唯通心故能緣法緣法是斷惡。是故不依教受。故應具五義。寶師引正理。同光第三。釋云緣三世同第四。斷惑者同第五。思之。
(初左)由此差別(至)加行後起。是婆沙百二十(二右)四句也。第一現在故得別脫。加行等故非定道戒。第二根本業故唯定道戒。由去來故非別解脫。第三現在故別脫。根本故定道。第四去來故無別脫。加行等故非定道。對前所說。其義理明。
非於正得(至)防護過現。下論主質婆沙四句言。有相濫故。何謂相濫。若但言現加行等者。為直從惡業得。為從惡業所起處起。然不得直從惡業。善惡相反。明來闇去故。故加處言遮彼相濫。今約近舉第三句。云現世惡業道。為攝第一句加行等更云等。且約現二句而云應言現處。影顯第二第四句。善惡相反義易知。故且約現也。正理有救。光師破之為是。寶舉正理未辨者非也。舊論。前第一句下加處言。而無此一段。按是但言質不關細義。故以為爾。所謂譯人五失三不易也。
(二右)從一切有情支因有異。光二釋。第一為正。第二非也。違頌釋故。顯宗三十(十左)曰。從一切有情支因。皆等不。皆等言是通三。舊論云。此護不護。為皆從一切境。一切分。一切因得為有異。
(二右)支因說不定支不定者。自下二釋第二句。初一句牒標頌文。支不下別釋。然寶疏。支因說不定句屬上為總釋非也。
(二右)或有一類(至)住勤策戒。問。此四類別為約所遮寬狹為依四句法。若如初者。第四類應在第三。若如後者。此二四三一應為一二三四。答。是約所遮寬狹。於婆沙不立最後句。今立之。故在後。不置第三也。光記(六左)會與雜心。婆沙相違有二釋。後釋為勝。
言時定者(至)能離殺等。近住能必一日夜。然限為一日或為一夜不得也。光二釋。初釋與寶同非也。後釋為勝。今等一日一夜等故。舊論曰。我於此護。乃至一月等。是名時定分別。彼一年半年云乃至。定知等是一日一夜。
(三右)由普於有(至)故得律儀。自下答有六。一正答。二敘毘婆沙師反顯答。三彼說下敘有餘師難婆沙師。四故如是下論主破婆沙師取前說。五若爾下乘上難前師。六以一切下前師答。是則初也。婆沙百二十(初左)云。應作是說。律儀從所能非所能處得。
(三右)毘婆沙師(至)有得捨過。二敘婆沙師反顯答。前難意唯從所能故。乖反質通釋。婆沙百二十(初右)若但從所能處得者。則此律儀應有增減謂從非所能處。生所能處時。律儀可增。即從所能處生非所能處時。律儀可減。雜心三(十三右)云。以別解脫戒普於一切能不能所得律儀故(當今初說)若異此者。律儀應有增減。以能者生不能處不能者生能處故。如是有何過。謂非捨時應捨別解脫律儀。此中以增減失通前難為非理。全非總發別發異。然光寶等為總發別發兩家。誤之甚。
(三右)彼說不然(至)如何無減。三敘有餘師難毘婆沙師通舊論十一(十五左)有有餘師說言。今按為勝。今論梵本若脫。或三藏略之或彼言有誤。以何知之。此問決出雜心。故應言有餘。是標餘說故。於中間有評簡釋。若是不爾。何於最後不為評簡。此中有五。初餘師難。二婆沙師總非。三餘師徵。四婆沙師釋。五餘師難絕。今為對挍出舊論。雜心。舊論曰。若從是所能境得護。此護則有增減。所能非所能互相轉故此義自成。毘婆沙師說。如是有餘師說。此義不爾(云云)雜心三(十三左)如前引說增減失。次有論主所正四句而云。於生草等得。乾時捨者不爾。生草處起故。謂能不能。如是說者不爾。眾生前後同性。生草等後非性。於此論阿羅漢般涅槃同此說。後非性故。此義擇品當廣說(已上)。
光記為論主難非也。寶師敘古問答者無失。而故如是釋於理不然句屬上非也。
又光釋生草等有兩解。後解為善。彼共許救辨差別故。
(四右)謂諸屠羊(至)罝弶等。答中有四。初列十二種。此中準婆沙。雜心正標十二。而顯不限更言等。以此事故。諸經論列數不同婆沙百十七(初右)雜心三(十右)及瑜伽九(六右)並明十二種。雜集八(三右)立十五種。北涅槃二十九(十五左)立十六種。優婆塞戒經七(三右)和會經論。在義章七(四十八右)章安涅槃疏十二(五右)寶窟上末(八十一左)對法疏六(二十六右)等。屠羊者。應音云。達胡切。說文。屠刳也。廣雅。屠壞也。案屠分割牲肉也(已上)非是必殺。雜心云。屠羊者。謂殺羊。以殺心若養。若賣。若殺。悉名屠羊(已上)餘準之知。魁膾者。雜心云。主殺人自活。應音(【傍】二十五(十五右)又第七(十八右)大同)云。苦迴切。下古外切。魁師也。首也。膾切肉也。主殺人者也。或有作儈。音儈。聲類。儈合巿人。儈非此義。章安曰。是販魚肉典軍之人。又云。是行杖者。劫盜者。雜心。稱作賊(婆沙同)曰。常行劫害。典獄者。雜心。稱守獄(婆沙同)曰。以守獄自活。舊論。云獄卒。縛龍者。雜心。云咒龍。婆沙云。為活命故習咒龍蛇。或言縛象。雜集八(三右)云。縛象與咒龍別標。云縛象者。恒處山林。調犱野象立檀。咒龍者。習咒龍蛇。戲樂自活(已上)應音二十四(二十三右)釋廣百論第四怛策迦云。龍王名也。昔有仙人會咒此龍。令其入火。龍王憂怖遂投帝釋。遶座而住。仙人知已便以咒帝與龍。一時俱墮。帝釋求哀。得免所患。龍遂死焉。罝弶者。應音。子邪切。下渠亮切。爾雅。兔罟謂之罝。郭璞曰。罝遮取兔也韻集云。施罥於道曰弶。今畋獵家施弶。以取鳥獸者。其形似弓也。舊論。云網捕人是事也。婆沙音釋云。罝弶兔網也。雜集云罝兔是也。
等言類顯(至)不律儀者。重釋等言。王與典刑伐二別。如光記釋。故雜心三(十左)曰。若王若典刑。若聽訟官。有害心者。悉墮不律儀義(已上)又應音。唯牒典刑伐言。不加牒王言。故曰。典刑伐者。典主也。下胡經切。刑罰罪也。易曰。刑法也。井為刑法也。春秋元命苞曰。刑字從刀從井。井以飲人人入井。爭水陷於泉。以刀守之。割其情欲人有畏慎。但恒等文。似總釋上。然此但局類顯。何者。此等雖非正作害。而含害心。故前十二種非唯害心。亦正為殺。故雜心(云云)。如上引。然寶師為總釋非也。光意屬釋名。非中非也。次論有彼一類簡。故又正理三十九(六右)曰。等言類顯乃至及王。典刑伐斷罪彈官等。但恒有害心名不律儀者。由(【傍】已下釋名)如是種類住不律儀故。有不律儀故。行不律儀故。巧作不律儀故。數習不律儀故。名不律儀者(顯宗全同)準彼科節明也。
(四右)由彼一類(至)不律儀者。三釋者。初釋依主。能所住別。後釋有財。以不律儀為資財故。正理更有三釋。如上引。
(四右)言屠羊者(至)當知亦爾。四別釋。非唯是害。如上引文。而約根本云害。
(四右)遍於有情(至)得不律儀。自下第三薩經問答。大為三一問答諸有情遍不遍。二問答不律儀具不具。三標條兩宗別。寶疏大分二難為是。光記未立科名而亦至下亂文屬非也光記為經部難等為是。寶疏敘婆沙問答者非也。百十七(三左)有此初重問答。雜心三(十左)稍廣。然並無有破救已下。況正理三十九(七右)標經主作此例言。舉若觀未來等文。設婆沙文。義當經薩。今欲令經勝薩負。應為經部難等。故下標列兩宗豈非為此。第一中有七。此即初也。如文可知。
(四左)由彼(至)親(至)損害心。二有部約容有通。婆沙百二十七(三左)云。一切有情非羊像來住其前。於彼一切皆有惡心。故於一切得不律儀。
(四左)既知至親(至)得不律儀。三經部破有二。初約現親。二約聖者。初意云。若為羊等其時於羊等可爾。今既知至親現非羊等。於彼非羊等至親何起。又聖者約容有。永無為羊道理何起。
(四左)若觀未來(至)得不律儀。四敘有部救。問。此救為救現親難。為救聖者難。為並救。若爾何過。俱有過失。若唯救親難。何破中加聖。若唯救聖難。一無永作羊理。何可觀未來羊。二破中何加親。若並救者聖者豈未來為羊。答。但救至親難。無聖未來容為羊理故。破中加聖者。羊等有未來為親為聖兩義故。寶疏(八左終目)但約至親為勝。光記(十四右三目)但約聖者。意迷正理救釋。非中之非也此救意於現親。有未來容為羊等自體之五蘊。故觀未來羊等自體得。婆沙百十七(三左)曰。雖於羊處起不律儀。然諸有情皆有羊蘊界處。問。聖者難何可通。謂。雜心三(十左)云。若復無作羊理者。於彼亦有害心。故得不律儀。如住慈心仁想普周。今破云。善惡不齊。何得例慈。亦復於聖無有害心。何彼心可通。
是則羊等(至)得不律儀。五經部例難。初敘未來無害意事。後正例難。於現羊等有未來容為親及聖自體。觀彼本來親等。應不現羊等發不律儀(光寶同並無失)。
(四左)於羊等現(至)得不律儀。六有部以共許現量通前例難。故云既。現羊言於彼。
於母等現(至)應求異理。七經部復例難。有二。初正例難。後勸示以別義可通難。初正例難意汝現羊有害心得惡戒。準例彼現親無害心決定。何得惡戒。害心有無與惡戒起不起並是齊等故。如是汝約未來有未來例難。依現有現例難。兩重等難不得免。應以別道理成汝有部所立。已上二段光無釋。寶疏(九右)釋例破。約不觀當之理。理無巨害。然全非論意。疏中不親當親。不下不衍文。例下應不觀文可知。
(四左)又屠羊等(至)七支惡戒。自下第二問答不律儀具不具有三。一經部難。二有部通。三經部難絕。寶科節為是。光記此文屬入上非也。
(五右)毘婆沙師(至)不律儀人。自下第三標條兩宗別。寶疏意亦爾為是。光記為前難通非也。不成前難通釋故。何者。正理(光具引)通前難云得處中罪非不律儀故。又今但敘自所立。故云無缺支。一分。一分豈可關前難。又示與經部宗所立相反故。又光證正理者全誤也。彼通難。此敘宗。故彼無遮一分。
(五右)經部諸師(至)互相違故。二標條經部宗有三。初明不律儀。二例釋律儀。三善惡相反所由。婆沙百十七(五左)健馱羅國義同此也。
已說從彼(至)未說當說。寶科名明得惡處中方便為是。光除方便言非也。與前無別故。
(五左)於齊日月半月及年。光兩釋。初釋分句為是。釋月半為第十五日及月盡日非也。後分句非也。為三齊月亦非也。舊論十一(十七左)曰。若齊日及半月一月中我當恒施他食。
(六左)有餘部說(至)感墮罪。光(十九右)寶(十三右)並為經部。瑜伽四十一(十八丁)行事鈔上一(八左)並同經部。略纂十六璟師云。如諸苾芻犯他勝處法。即棄捨別解脫戒者。如小乘中經部。上座部正量部說等者。皆云捨。於三品纏中。隨起何纏犯初重罪即捨律儀。唯薩婆多師起三品纏犯他勝皆不捨戒。又表無表章云上座部。有部三纏。不失戒(與璟不同)感墮罪者。光寶並言墮地獄罪。事鈔篇數名報篇(中之一八左)云。初言波羅夷者。僧祇。義當極惡。三意釋之。一者退沒。由犯此戒。道果無分故。二者不共住。非失道而已。更不入二種僧數。三者墮落。捨此身墮在阿鼻地獄故。十誦云墮不如意處。薩婆多解云。由與魔鬥以犯此戒便墮負處(資持記云。僧祇墮義與此不同)今云。此論已云感。定是墮地獄。故舊論十一(十八右)云感大燒然罪。又毘奈耶一云。乖涅槃性墮落崩倒被他所勝不可救濟。
(六左)非犯一邊一切律儀。光記(十九左)如論不悉。寶疏(十二左)釋云一邊罪。隨機羯磨上(二十一右)云。四重罪云邊罪。此意。邊至極邊際義。四重極重罪故。又舊論曰。由動壞一處捨一切護。此不應然。準之唯約一多相對。或言一處者。四重處一處與一邊罪義不異也。
(六左)非犯餘罪有斷尸羅。光記為例可也。僧殘罪等為餘罪。寶疏(十二左)兩釋。初釋邊罪為餘罪非也。與前段不異故。後釋不犯之餘為餘罪。亦非也。今對四重。以僧殘等為餘故。故舊論曰。犯別學處。餘學處斷無如此義。
薄伽梵說(至)立他勝名。十誦二十一(三十四右)曰。若比丘於是四墮法。若作一一法是非比丘。非沙門。非釋子。失比丘法。如(【傍】以下引此文)多羅樹頭斷更不生不青不長不廣。比丘亦如是。他勝者。當墮法言。梵云波羅夷。四分律云。波羅夷譬如斷人頭不可復生。若犯此法不復成比丘。
(七右)依勝義苾芻。光二釋。初為勝。寶亦爾也。後釋無害。而是穿義也。舊論云真實比丘。
(七右)律中自釋(至)破戒苾芻。十誦一(五左)曰。若比者有四種。一者名字比丘。二者自言比丘。三者為乞比丘。四破煩惱比丘。名字比丘者。以名為稱。自言比丘者。用白四羯磨受具足戒。又復賊住比丘剃除鬢髮。被著袈裟。自言我是比丘。為乞比丘者。從他乞食故。如波羅門從他乞時亦言我是比丘。(【傍】出家)破煩惱比丘者。諸漏結縛煩惱眾生。能受後身生熟苦報生死往來相續因緣。若能知見斷如是漏。拔盡根本。如斷多羅樹頭畢竟不生(已上)有部毘奈耶一加白四羯磨圓具苾芻為五。十誦合為自言。然光寶唯約賊住解釋不順經意。亦背論文。律中者。正理作由律自釋。無中言。光寶牒亦爾也。舊論云。於毘奈耶中。是決判說。由字有無互通。乞丐。應音云。丐古艾切。蒼頡篇。乞行請求也。字體從人從亡。言人亡財物則行求丐也。破戒。正理亦爾。戒字惑形誤。舊論如律云破煩惱。光記釋四。各有兩釋。初中初釋為勝。二中初釋順一途未盡。後釋非也。三中後釋順律文也。四中約律文相初釋為是。若據義後釋亦為是。寶疏同後釋。
(七右)此義中言(至)非苾芻。此上教證。下理證。有二。初成自。後遮他。初成自意。名想唯名不受重。乞丐亦唯約乞食。破惑雖具受。定無有犯。於自稱中有二。賊住。具戒。今約白四羯磨受具自稱苾芻謂非苾芻。光記釋此義中兩釋。後釋為善。以順文。釋非白四亦兩釋。初釋無失。而未全得論意。唯謂自稱賊住一邊。故後釋同前釋名想之又解而似順舊論云於此義中白四羯磨受戒說為名比丘。今按。舊論文錯。應言說名為自稱比丘(當挍他本)。
(七左)僧祇食。光(二十二左)云。僧謂僧伽。此云眾。祇謂所有僧伽所有名曰僧祇。即是眾所有食名僧祇食。今僧伽僧祇唯男女聲異。今屬所食故。囀女聲故。舊論譯云大眾食光釋似鑿空。僧伽僧祇僧衢(【傍】無畏疏八(十三右)翻眾)僧計(【傍】彌陀經文)隨求大心咒耶。並皆梵促也。毘訶羅。舊論譯云住處。光(二十二左)云。義翻為寺。是所住處義。應音二十五(十五左)云。此云遊。謂僧遊履處也此土以寺代之。有部律四十六亦云寺。無畏疏十一云。此云住處。或云寺。
(七左)大師依彼(至)驅擯眾中。中含二十九(十一左)瞻波經(全三紙半)說擯棄不淨比丘。廣說三喻。各喻終曰。大目犍連。若諸梵行知者。便作是念。是沙門污(【傍】指不淨比丘)是沙門辱。是沙門憎。是沙門刺。知已便當共擯棄之(已上)實非苾芻稱苾芻者二句八字。光記(【傍】稽古從之迷也)屬上非也。寶疏屬下是也。何者。非經文故。者言是牒詞故。彼言所指不成故。是故舊論曰。非比丘自稱為比丘。於此人比丘法何相。於此人言。當今彼字。豈可得入前段。
隨相是何體必應有。隨犯戒其苾芻相是有何。其體必應有。舊論云。相是相。雖爾不無比丘法。
以世尊(至)污道沙門。長含三(七左)佛答周那頌曰。如汝所問。沙門凡有四。志趣各不同汝當識別之。一行道殊勝。二善說道義。三依道生活。四為道作穢。能度恩愛刺。入涅槃。無疑超越人天路。說此道殊勝。善解第一義說道無垢穢。慈仁決眾疑。是為善說道。善敷演法句。依道以自生。遙望無垢場。名依道生活。內懷於奸邪。外像如清白。虛誑無誠實。此為道作穢。雜事三十七(七右)曰。有四沙門無第五。我今為汝說次第應知勝道及示道。淨道活命並污道。婆沙六十六(六右)配四人。是一端耳。準陀。舊論亦爾。長含云周那。又餘文云純陀。並梵賒促耳。光寶並翻云稚小。應音翻為妙義。光通凡夫沙有四釋。初二乃偏。第三備足。第四非也。違經論故。
(八左)亦捨少分殊勝善根。光(二十六左)以三因唯為色界暖等四善根簡無色。以非殊勝故。此意少分即殊勝。寶疏(十六右)四善根皆為殊勝簡上忍世第一云少分。今云。各有得失。光記簡無色為得。不簡世第一等總為四失也。寶亦簡世第一等為得。不簡無色為失。正理云暖等隨應取之也。然光但釋殊勝所簡略少分釋。寶釋少分略殊勝所簡。
(九左)有餘師說(至)依表得故。光(三十一左)寶並後師為正。婆沙顛末敘健馱羅國。迦濕彌羅國兩義。皆以當國為正。今兩師如次彼外國。當國。舊論十一(二十一右)初云有餘師說。次云毘婆沙師說是義不然等。既有破前義之語。論主意在後。光寶破正理。稱有別。敘俱舍師救並同。光以害本國師為失。寶疏(十八左)例善戒無中捨直得破。並包取為是。表無表章用正理義云。今大乘中雖無文判義亦應爾。若受戒時作永捨心即便永捨。若心勢捨至於明旦捨律儀時。還復相續。由彼惡思不永捨故。
(九左)一由受心斷壞。光(三十四左)引正理。受心中有作業者非也。寶為正。彼意。正理初番約唯意樂捨。後番由作業乃捨意業。並是受心斷壞。此論且唯依不由作業受心。非與此論不別。而亦不相違。
(九左)二由勢力斷壞故。寶師會正理。婆沙異光解。寶最為勝。正理以證前義故。不破此論故。問。正理意雖同文故來。而不遮軌範師。若爾何耶。答。彼因等起及限齊各別。此論亦約等起不遮之。而今唯約限齊明遮。勿混二門。
(十右)三由作業斷壞故。寶疏(十九左)解正理。及釋受心。作業為優。光記(三十六左)問答有三解。就正理第一第三緣文。然正理第一緣作業。受心捨方便非作業捨。作強增業故。前劣業意樂即息。第三緣云期加行者。即期作業故。問。本非論意。三解何得順論。而一三差別實如初二釋。雜心釋受心云發心念。釋今第三云息身口行(初釋依怙)又上論(五左)明處中得緣中云。由受謂自誓。由重行謂行善行惡(第二釋依怙)第三釋非也。
(十右)六由善根斷壞故。正理(三十九(二十一右))有破。彼破意。今論標六由善根斷故。亂別解脫斷善捨。若爾加行義何可知。故改言六由依根斷。唯破此義未破不舉惡。故破中言說第六緣名為斷善。不言何唯約善(光未得此意。謂破不舉惡救釋非也)若作是說下破救。救意云。標言斷善。而意取斷善加行。故述釋云加行。破之云。若爾定共戒加行亦名定共。應成七緣。光記未得正理意。但謂破不舉惡救釋。二釋並非非也。寶師破云不及不釋(為妙)疏於六下釋諸妨難。大有四段。初辨表無表寬狹。明此論唯約無表。會婆沙百二十二(五左)通表無表。謂無表得必有表故。捨狹無表寬表隨捨。有表不發無表故。非捨表定捨無表。是故此論偏約無表。婆沙通約二。並不相違。二然捨下明第六緣定是加行。闇破正理論。既是處中。雖言斷善。而加行捨。然正理破斷善言。失章意也。亦兼顯此論舉善顯惡。故雙云斷善斷惡。
三又受下通得戒加行捨處中不善。應立得戒捨為第七緣之難。通意彼攝入第一緣受心捨故。不別立此。是則通正理七緣難也。四捨別下勸示諸捨緣差別(光三十八左下廣分別)如鹹鹵田。應音云。胡緘切。下力古切。說文鹵謂西方鹹地也。确薄之地也。天生曰鹵。人生曰鹽。鹽在東方。鹵在西方。釋名云。地不生物曰鹵。故字從西省下象鹽形也。
契經中言卵生龍等。有人云。四含無文。而處胎經四見。大乘所誦。非今所關也。或曰。瑞應經下。僧護經(初丁)見。予親讀文。具戒必非八戒也。
(十一左)半月八日。光四義第四為正。婆沙百三十三(十五左)於半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雜含四十(十五右)曰。於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
此得妙行非得律儀。四分三十五(二左)曰。佛言。畜生於我法中無所長益。若未出家不得與出家受具足戒。若已與出家受具足戒當滅擯。
生無色界彼必非有。麟云。謂無色故現在無戒。有漏繫定故生上。不成下過未戒。不同無漏。
除中定無想。麟云。僻見故。暉鈔云。梵王起戒取故。無想外道居處。無無漏戒也。
(十二右)業有三種善惡無記。四含中未見全文。又集異門論三法所牒。經無舉此。蓋取義耳。雜含十八(三右)曰。善不善無記無知(十二左)豈不世尊(至)名為動故。將釋下二句。先問答經相違。此問也。此中初敘難意。聖說此中下舉經以成其義。後由下三定下答也。約經意各別會。然光記聖說已下總屬答。若爾聖說言無用。為動故之故亦徒然。舊論文勢亦屬問曰。為不爾耶。佛世尊說三定有動。於中是覺是觀。所餘諸行諸聖說名動。廣說如經。約彼定有過失。故說如此。是三定等於不動經中。約能成不動善緣道。或說名不動。寶疏分文得經論意。此契經。中含五十烏陀夷經(十右)曰。烏陀夷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聖說是(【傍】此是言應在聖上)移動。此中有覺有觀。是聖說移動。烏陀夷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是聖說移動。若此得喜。是聖說移動。烏陀夷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體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得第三禪成就遊。是聖說移動。若此說移動心樂。是聖說移動。依之等言等喜樂也。
(十二左)不動經中(至)說名不動。中含十八淨不動道經(七右)曰。若我得大心成就遊。掩伏世間。攝持其心者。如是心便不生無量惡不善之法。增伺瞋恚及鬥諍等。謂聖弟子學時。為作障礙。彼以是行以是學。如是修習而廣布。方便於處得心淨。於處得心淨已比丘者。或於此得入不動。光寶俱不動言謂牒前不動業。不為經名。故光言若。寶云今言。是不檢經文之失。又舊論文經名明也。
(十三右)非此諸業(至)此中名受。百十五(二右)有四說。一決定感受。二不定。然感樂果局此業。餘不能感。故名順樂受業等。三亦不定。然樂能作餘所依止故。四益損等相似故。正理同第四說。此論同雜心。彼三(三十一左)云。受及眾具故。光記顯差別云又。寶疏(二十三左)直舉正理非也。
(十三左)有餘師說(至)善無尋業。一百十五(三左)下地無有捨受異熟。有兩說。初說下地法粗。此受微細。下地不寂靜。此受寂靜。後說下地有情所起善業皆為求樂受故起。無有希求不苦不樂受者。是故下地所有善業不感此受異熟。又(四右)中間定所有善業當言能感何受異熟。有四說。初說感初靜慮喜根異熟。第二說感初靜慮樂受異熟。第三說不感受異熟果。而能感色心不相應行。第四說下地亦有不苦不樂受異熟。而無評家。世親論師取第四說破餘師。初說喜根與第二師樂根大同故不別舉也。
本論言頗(至)善無尋業。舊論(十一(二十五左))曰。無覺善業。發智十一(五右)云。頗有業感心受非身耶。答。有謂。善無等業等者尋誤也(光師云六足。發智本論漫談)。
(十三左)又本論說(至)乃至廣說。發智十一(十紙左)有三番文。今舉初番。後二番文云乃至廣說。彼云。又順樂受業心不相應行。順苦受業色。順不苦不樂受業心心所法。又(【傍】第三番)順樂受業心心所法。順苦受業心不相應行。順不苦不樂受業色。此三番文並證欲界有順非二業。然光記(四十八右終)云。此中引意。正取第二番中順不苦不樂受業心心所法為證。既順不苦不樂受業感心心所法。故知定感捨受異熟(圓暉從之。)此釋謬也。今明業通局。何可證異熟果。復標已云下諸地亦有第三順非二業。結成云。由此證知。下地亦有順非二業。明知。證業若證第二番文何但不舉彼。而舉傍隱正。寶疏唯舉三番文耳(為是)舊論(十一(二十五左))頌曰。無前後報熟。由佛說三業。長行云。於經中由說此文。有三業果報熟。無前無後不有(云云)今云本論。是梵本異乎。然新論為優。百十五(初右)曰。復有三業。謂順樂受業。順苦受業。順不苦不樂受業。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如契經說。順樂受等業。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辨。正理論破此文證例發智次下三界業非前前後熟文婆沙為試驗等通釋。如光寶返破。然正理師亦同此論。下地有捨業為勝。顯宗(二十一(七左))曰。然於下地中理應定有順非二業。如順正理廣辨。
(十四右)此業與受(至)順樂受業。問中。體性別。實疏。意思為體。身語色為體。故異為正。光記唯約因果位非也。答中。有三釋。光記為正。寶疏為二釋。次徵後文。通徵中小科二釋。甚非也。或復相對大科分明舊論並云復次。故又正理(四十(四左))無中間所受義及徵釋。但舉前後兩義。故此三釋中。第一順益義。但是約因果。樂即受持業無異義。樂受之順順樂受即業。依主持業可知。第二釋所領受義為順。樂是能領受。釋名法如上。第三釋能感受義為順。
(十四左)一自性順受(至)乃至廣說。雜含十二(十一右)曰樂觸緣生樂受。樂受覺時。如實如樂受覺。彼樂觸滅。樂觸因緣生受亦滅止清涼息沒。如樂受苦觸喜觸憂觸捨觸因緣生捨受。捨受覺時。如實知捨受覺。彼捨觸滅彼捨觸因緣生捨受亦滅止清涼息沒。中含二十七(十一右)達梵行云覺樂覺時便知覺樂覺。覺苦覺。時便知覺苦覺。覺不苦不樂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覺(舊家受或云痛云覺)。
(十四右)二相應順受(至)乃至廣說。前引雜含十二(十一右)樂觸乃至苦觸等文是也。稽古(下四右)云。見雜含十三。彼(十六左)云。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今非彼文意故。舊論(十一(二十六左))云。如經言應受樂觸。
(十四右)三所緣順受(至)受所緣故。文有三。初標立。二引證。三由色下述成。雜含十三(十四右)云。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而不覺色貪。我先眼識於色有貪。而今眼識於色無貪。如實知(乃至)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說(光兩釋並非也)。
(十四左)四異熟順受(至)乃至廣說。舊論(十一(二十六左))曰。四果報受。謂業受。如經言。現法受業。生受業。後受業。不定受業。中含三思經(十六左)云。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故作業。我說彼必受其報。或現世受。或後世受。若不故作業。我說此不必受報。又分別大業經曰。此中異熟。所感果總名。順受者。順能順名業。受謂所感受果別名。能順受果名順受。依主釋。簡等流等。更云異熟。即順受異熟義。故下云業能招受異熟。然光記異熟兩字直名業體。三義並非也。初異為業。熟為果。熟之異。次異熟二字俱名因持業釋。後為果名。約有財。皆不可依也。問。此論及舊論引證約順現等四業。然婆沙百十五(初左)說此五受中云。異熟受者。如此中說順樂受業。順苦受業。順不苦不樂受業。於此五受中依異熟受而作此論。雜心三(三十二右)云。報受者。樂受等業。正理論四十(五右)云。如契經說。順樂受業乃至廣說。顯宗十一(八右)亦爾。何故相違。若此論現字樂字誤乎。答。順現等四業。及順樂受等三業。並是異熟順受故。互無有妨。現字非樂誤。舊論明列順現等四業故。又解。現字蓋樂誤也。順現等四業。唯顯時定不定故。次段說故。結文約順樂受等故。非正示異熟如順樂受業等故。由此婆沙等諸論中。並約順樂受業。然舊論具列順現等四業者。蓋後人之誤加蛇足。謂見順現錯本。於等言傍附餘三業。而誤入本文。
(十四左)五現前順受(至)受於樂受。契經者。中含二十四。大經(七右)曰。阿難若有覺樂覺者。彼於爾時二覺滅。苦覺。不苦不樂覺彼於爾時唯覺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所說廣說如是。又長含第十(十五右)大緣方便經出文與今不同。義是同也。
(十五右)非定受故立不定名。寶疏(二十七左)為善。光記(五十四左)會合同業五業兩家非也。
(十五右)或有欲令(至)合成五種。或有欲令言顯別師。故舊論十二(初右)云。復有餘師。婆沙亦云有餘師。寶疏(二十八右)廣出婆沙。令諸師別義得論意。光記(五十三左)明四五同異。大有二解。自評取後義同相似。今云。兩師別義(初釋為善)諸論各別說故。何令同義。論下四業家為善。而云。此唯顯時定不定。何於異熟可論定不定。光問答正理共許文。問。本謬見文。答。何可是。謂彼正理意不定。受業四業八業共許約時不定何汝可立熟定時不定為別業。文中如異熟等二句八字牒彼所立。時不定故下舉共許以破。全非謂前二句是共許。是正理意也。故正理文曰。若業於時分定。彼於異熟亦應決定。若於異熟名不定者彼。於時分亦應不定。由此理故。故定無八業。以於諸業中有不定義者應總立一順不定受。所以者何。義相似故。謂如熟定。時不定業。時不定故既共許為順不定受。如是時定。熟不定業。熟不定故。何不許順不定受。故譬喻者於此義中安立八業。極為雜亂。寶(二十九左)引長文而得意。寶疏為優。然問謬見難可擇。答中。共許者。必約自他。何但可約他。大科第二釋。謬彼正理共許文。而立此義。非中非也。彼共許言。即是破熟定。時不定。然卻云不破。豈非謬。會評取文恨惜。又下文此中唯顯時定不定。唯者簡異熟。何可許約熟。
(十五右)有餘師說(至)異熟果少。光記(五十五右終)云有餘經部師。正理云譬喻者。故婆沙無之。百十四(十三左)譬喻者說(乃至)彼作是說。諸順現法受業不定於現法中受異熟果。若受者定於現法非餘。故名順現法受業。雜心三(三十右)云。譬喻者說(乃至)彼有說現法業不必現報。若熟者現法受非餘。此二文並說約異熟四各有定不定。全非今義。百十四(十五左)云。有說者順現法受業最勝。所以者何。近得果故。與今義旨別也。
(十五右)毘婆沙師不許此義。論主意朋有餘師。故有此標簡。
(十五左)譬喻者說(至)亦有二種。舊論云譬喻部師。婆沙(寶二十八右引)譬喻師義即是也。彼婆沙後云有餘師說八業者亦是也。然雜心三(三十左)云如是說者說八業等者。蓋錯誤乎。
(十五左)論曰順現(至)四業相故。論主評三家中四業家。正理顯同此。唯者簡五八家約異熟論定不定。經文已說四種業。不說五八故。然光記誤會合四業五業兩家如先辨。
(十六右)頗有四業(至)俱時究竟。約容有非決定。問。三便及自作殺盜誑婬俱是根本罪。由何成現生後等四別。
答。婆沙百十四(十五右)云。問。頗有一時起三種業耶。答。有。謂先遣二使。斷生命。不與取後自行欲邪行。以此自究竟非由他故。若有如是種類法生。三業同時皆得究竟。於中初業於現法中受異熟果。第二業於無間生受。第三業於隨第三生已後諸生受異熟果。準彼先後言此論已言。據能發思前後。作現次等別。
(十六右)幾業能引(至)先業引故。婆沙三說中。論主評取彼第二說。故立理證言現身同分先業引故。此理極然。由是正理。顯宗全同此論。更不舉異說。然光記(五十七左)兩釋。初釋為勝。後釋非也。又光記引果同分。滿果命根。是舊疾。前記第三(十八左下)第六(三十五左下)(云云)如寶疏三(二十一左下)六(三十七右下)及今疏破。
(十六右)何界何趣(至)餘皆得造。三界五趣未分別善惡。故言總開。分別善惡云別遮。惡業言餘。對善故。光記總開。如是句屬上非也。寶疏入下為正。結生文故。故舊論(十二(二右))曰。此開。今更立遮。偈曰。地獄引善三。
(十六右)不退姓名(至)一切處無遮。第五明凡聖諸地。明不退離染地。以顯有退未離染並皆善惡四業。於中聖者退欲界及有頂有異。故次別明。婆沙百十四(十八右)具說。彼云。問。誰於何地造幾業。答。若諸異生生在欲界。未離欲界染。能造欲界四種善不善業。若已離欲界染。未離初靜慮染。若退法者。彼能造欲界四種業。能初靜慮三種業。除現(有說云云)若不退法者。彼能造欲界三種善業。除順次。能造初定三除現。若已離初定染。未離第二靜慮染等。如理可知。若生在初定。未離初定染等。彼廣說。若諸聖者生在欲界。未離欲界染等。亦思可知。此中異生不退下。重明造不造所以。有二。初明凡。後明聖。聖中初明不造。不退言已顯無更生。故唯說無生下地。異凡夫隨所下明生造業。準此異生造三可知。有云。此文通凡聖者非也。但明二業故由此。舊論(十二(二左))曰。偈曰。聖不造餘報。釋曰。堅言流此句。若聖人於此地。已得離欲。無復退墮。不能造二業。謂生報及後報。何以故。此人不能更感下地生故。但能造現報業及不定報業。於隨現生處。問異生不退離染已無順次。亦可無順後。答。不退性故。離染故。第二生不來此。故無順次。然未永離故。後還生下。故有順後。
(十六右)然諸聖者(至)如後當辨。退離欲界不還果者。不造欲界生後二業。而容有造初定已上諸業。未離染故。退離有頂染阿羅漢果者。不造諸地二業。已離染故。此二於當生。必證本果故。如後者論二十五(八右)具釋。麟記退有頂者。不造有頂二業者誤也。
(十六左)論曰(至)二十二業。寶(三十二左)曰。色界中有既有善心。故知亦造順現業然無諸住略而不論。光記但言略不云所由未可。
(十六左)住中有位(至)定不定業。釋住中有造業二十二相。準之應知餘十位。婆沙百十四(二十二右)中有二十二次文云。住羯剌藍位能造二十種業。謂除中有業二。乃至住衰老位能造二(本非三作)業。謂則老位定及不定業。
(十六左)應知如是(至)業所引故。二釋下兩句有三。初釋第三句。餘十一是不定業攝。理在絕言。故略不說。二由類下釋第四句。示所由。類者。謂人是中有本有俱人類。狗是中本俱狗類。故正理云人等類非趣非生。類同分與無差別。但表遮異。謂此下別釋。自類十位者。光記云自類生有。圓暉從此。正文云。若欲指位應云本有。何云生有耶。今云。正理論云。以約趣(【傍】五)生(【傍】四)中有生有異故。準彼光記云生有。又婆沙百十四(二十二右)云。問。若中有位所造諸業。至本有位。受異熟者。此業當言是順現法受順次生受耶。答。此是順現法受業非順次生受所以者何。中有本有總眾同分。無差別故。此論第九(初右)頌云。此一業引故。如當本有形。長行云。若業能引當所往趣(【傍】本有)彼業即招能往中有。故此中有若往彼趣。即如所趣當本有形。依此自類本有。況十位是本有位。非生有位。生有者。論八(十三左)云。生者當來所應至處。依所至義。建立生名。所引異熟究竟分明。是謂當來所應至處。然正理。中生異者。四有相望中有非趣。餘三趣攝。又中有化生。餘胎生。據此義約中生本死次便。非必釋自類十位。寶疏。此論云中生一同分者。中有二字傍註亂入也。論無之故。非問意故。而如文(【傍】正文及湛惠)引用者無眼目也。三由此下結上通妨。現受業無引業力故。但云順生等。前中有位所造十一。故為順現攝。今中有同分能感過去引業。故云順生等。
(十七左)聞有黃門(至)事亦非一。出雜寶藏經第三。婆沙百十四(十二左)昔健馱羅國迦膩色迦王有一黃門。恒賢內事。見五百牛將去其種。以財救此牛。善業力故。即復男身。王聞驚喜厚賜珍財。博授高官。又西域記一(九左)屈支國(舊龜茲國)先王深敬三寶。觀禮聖跡。命母弟攝知留事。其弟竊自割勢封之金函上王。而言。王迴駕之日乃可開發。王之還也。有搆禍者。曰。弟婬亂中宮。王聞怒欲置嚴刑。弟曰。願開金函。王開觀乃斷勢也。弟曰。懼有讒禍。割勢自明。今果有徵。願垂照覽。王弟後遇五百牛欲事刑腐。惟念以財贖此群牛。以慈善力。男形漸具。與婆沙其事相似。而本起各別。冠註者令一同誤也。又婆沙(十一左)昔憍薩羅國勝軍王女具十八醜。厚俸珍財。送長者子財位喪失者。長者子慚恥出則關鑰。親知莫見諸密友怪遂共立約。卻後七日各將室家會某園林歡娛。若違者當罰金錢五百。至第七日皆如所約。惟長者子不將婦來。自恃財富任罰多少。其婦獨在家。自責自恨。我宿何罪受此惡身。眾人皆樂。惟我獨苦。不如早死。一心念佛。便欲自害。佛知時至。則於其前踊出。女見如來。深生悲喜。以慇淨心。觀佛相好。善業力故。須臾變身。猶如天女倍增。又共恒叉尸羅國有一女人。詣無憂王所起靈廟。以手掃除狗糞有佛座前。此善業故遍體生香。如栴檀。口中常出青蓮香。
(十七左)或生此地(至)不受異熟。釋下三句有二。此初正釋。正理論(四十(十五右))曰。或有餘業亦得現果。謂生此地。永離此地染。於此地中。諸善不善業。必應現受。不重生故。如阿羅漢及不還者。未離染時已造彼業。令離染故。成現法受。彼是何業。謂異熟定。應知此中所說業者。是異熟定非時定業(顯宗二十一(十二左)全同)準言此中所說異熟定非時定業。有部宗意。經所說四業唯約時定不定。故前言此中唯顯時定不定。釋經四業故(正理亦爾)然汎論業。有二種。一時定不定。二果定不定。故兩處言此中等。然光寶釋此文。云不定業中定。未免脫五業八業之執。故致此誤也。二若有下簡亂有二。初釋生後定業無永離染故非現果。後若於下釋位果並不定者永離染必不受果。
頌於佛上首僧。光二釋。第一羅漢等為僧。佛上首之僧依主釋。後依正理三十八(十一左)佛為僧。圓暉。寶疏同後義。湛惠初義為正。大乘亦爾。瑜伽六十(十二左)曰。謂阿羅漢及佛為首大苾芻僧。如是名為田廣大性。對法八(四左)云。又於佛為上首僧中。造善惡業。必得現異熟。今云。今論佛即為僧。其聲聞僧下別出預流羅漢等故。如彼瑜伽於田總為五種。故佛與羅漢合為大苾芻。今開為六種。學者勿混。故舊論(十二(四右))曰。若總說大比丘眾。以佛為現前上首。若約人差別有五。又正理所舉契經。佛上首僧說名僧田故。今非三寶分別故。由此雋師釋瑜伽云。佛於一切賢聖中為上首僧。問。佛為僧攝餘亦有。答。亦有。謂宗輪論(八十三左)化地部本宗同義云。僧中有佛。故施僧者便獲大果。非別施佛。優婆塞戒經五(十三右)釋摩訶衍論一(十六右)成實論三(十二左)摩醯舍婆道人佛在僧數。成實論師不許之也。
二從無諍等。論二十七(七右)具說。是阿羅漢觀有情苦由煩惱生等。治三諍中煩惱諍。正理七十五(七右)。
得勝轉依。光二釋。初釋為勝。何者對斷惑所得轉依。是即見道無漏智云轉依。簡有漏智斷得。故云勝。舊論(十二(四左))曰若人出四諦觀。見諦所破惑滅盡無餘故。新得轉依。雖所得轉依是見道無漏。出時淨身是預流依身。次修道亦準此可知。
(十九右)異熟果中(至)感受業異。發智十一(五右)云。頗有業感身受非心耶。答。有。謂不善業。頗有業感心受非身耶。答。有。謂善無尋業。頗有業感身心受耶。答。有。謂善有尋業。婆沙百十五(九左)具釋。今論同彼。是對法所說非佛說。故云許也。善有尋業通感身心受。義準可知。故不言。光非所問者。似是未盡。
(十九右)身受必與尋伺俱故。舊論亦曰與覺觀俱。前論二(七左)云。五識唯尋伺。意身受尋伺二法。必不離而俱。今唯無尋地無彼。正理論約伺與中定同。唯約尋說所由。
諸不善業(至)如前已辨。釋第三句有三。初正示。二以善下所由。業受業。鮮本。及正理。顯宗。舊論並作苦為正。下業受亦爾。三心俱下通妨。問。頌云惡。長行云不善。是名局欲界。若爾初靜慮應無身受。答。對善云不善。不必局欲界。欲界初定有五識三識。有身受故。
(十九右)有情心狂(至)北洲在欲。舊論云。若爾眾生有顛狂。此顛狂於何心有。復由何因生(乃至)何眾生有狂亂心。顯宗二十一(十四右)曰。若執憂根定非異熟。諸有情類。所發心狂在何識中。何因所感。依何處起非異熟耶(正理亦同)光為小科為是。寶疏為大科第六不可也。此中有三問。頌中初句答初問。中二句答第二問。第四句答第三問。
(十九左)由五因故有情心狂。百二十六(九右)有兩說。一四因。二五因增憂。今依後說。正理。顯宗同之。更無異說。
四由乖違(至)故致心狂。婆沙百二十六(九右)云。謂有多食胡桃麻子苣勝等時發熟風等。大種乖反心便狂亂。今云乖適。婆沙云乖反。頌疏云乖違。舊論(十二(六))云。不調適。下論十七(八左)云。離間語者。親友乖穆。彼舊論云。親友不和穆。故知乖違安適言乖適乖反和穆云乖穆。
(十九左)若在意識(至)非異熟耶。此問意。初舉初句意識。成心受義(【傍】心受應異熟故云如何心受)復許下舉第一因成異熟義。是不解問。如何下躡前(十九右)云心俱憂根非異熟。難前後相違。
(二十右)心便失念故說為狂。舊論。正理。顯宗並云失念。論四(六右)釋品類足十大煩惱中云。染污念名為失念。然今四句中。不染污唯為狂。若爾違常意為失念。非彼失念心所也。故舊論云。心狂亂不自在失念。
(二十右)如是心狂對於心亂。此二自性何。謂心狂大地法中念為體。通染不染。心亂大地法定為體。唯染污。故論四(六右)云。染污等持名為心亂。
(二十右)謂欲天心(至)世傳有文。下別釋有二。初示非聖狂。二辨聖者差別。初中亦二。初示天及人鬼畜。後明地獄。地獄中有三。初總。二別。三證世文。況人惡趣者。唯鬼畜二。以別明地獄故。舊論(十二)曰況於人畜生鬼神道中。地獄眾生(云云)光云三惡趣非也。問。婆沙百二十六云。地獄無。心常亂故。心狂亂者。謂時非恒。今為同彼不。答。義全同彼。於了是非有此心狂。地獄已不了。故無此心狂。
欲界聖中(至)證法性故。下明聖者差別為二。初辨聖中除佛。餘唯有第四。此中無有者。明本爾也。然鮮本。及正理。顯宗。光記。頌疏作容有為正。二無異熟下明餘四因。
(二十左)諂曲類故。舊論云。邪曲性類故。論二十一(四左)釋諂云。諂謂心曲。諸見等流。如言何曲謂諸惡見。與正理同也。又正理(四十(十九左))更有兩番三業云。又真直道謂八聖支。能障彼生三業名曲。真實無病謂永涅槃。障證彼因三業名穢。依外道見。於佛教中障淨信心不信名濁。以能擾濁淨信心故。從彼所起三業名濁。又墮斷常。違處中行。從彼所起身語意業違直道義。故立曲名。由損減見所起諸業能穢淨法故立穢名。穢名必依極穢義。故薩迦耶見所起諸業能障無我真實淨見。依障淨義故立濁名(顯宗全同)。

阿毘達磨俱舍論法義卷第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