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七法義

豐山寓居上毛沙門快道記
輸入者 吳靜梅

業品第四之五

(初右)論曰(至)而造作故。此中有三。初離釋。但釋道。次業之下合釋。是第四轉依主。後彼相下。釋思業隨貪等行故於貪等得道名。初二句。示業所目。次二句明隨貪等行。故轉故行顯貪等得道名。後二句成思名業。
(初右)前七是業(至)立業道名。此中有三。初明唯業。其體是業故。二亦業下釋業道。初標是依第七依主釋。次一句所由。由能下述釋身語業。為思業所依託故。於此得道名。三業業下結名。
(初左)雖不同類而一為餘。雖所目自體不同類而其能目業道一名廣攝餘。故總名業道。寶疏為是。順正理故。光記分業與道釋。誤之甚(矣)。
(初左)於世典中俱極成故。光記世與典相違釋。是留意俱言。寶疏依正理云世記論中(顯宗二十二(十二左)全同)為持業。今云。寶疏為善。派云世典豈是相違。然言俱者。正理云。世記論中俱極成故。或業之道故名業道。亦業亦道故名業道。具足應言業道。業道以一為餘但言業道。依此俱言可了。若不爾正理俱言何消。又準正理亦業亦道。於身語者有三。一唯業。二業之道。三自體業。亦思所依故名道。是持業釋。此論且略第三。
(初左)又若由此(至)異此不爾。光記三解。初減減惡惡對。二增減善惡相反。三合前二。此三釋但增減相配異而其義同。謂惡業增必惡物增。如放逸增則遊具盛。由惡物增好物必減。惡業減。必惡物亦減。如劫初惡業減無墮獄者由惡物減。好物必增。善業增減類。亦如是由是三釋並無害。故婆沙百十三(十七左)惡業增故。一切內外物衰損。善業(十八左)增故一切內外物增。初約增減。後約增增。然依今論。光第二釋親文。論初云減增。次云增減故。正理。顯宗亦爾。然舊論(十二(二十三左))初云增減。次云勝劣者。增減若倒乎。今文云減增故(指要取初釋非也)寶疏未為示南。不明白言故。
(初左)彼是意業(至)皆名業道。初釋中是體。聲顯業外無別體。望惡趣果意業得道名。持業釋舊論曰。彼是業亦是惡趣道故。彼名為業道。後釋貪瞋邪見互為能所生。乘言釋道字。亦持業釋。論主意朋經部故。於前論(十六四右)三惡行中出此。
頌見行斷非得。光記(七左)斷字有三。一屬上。二屬下。三通上下。頌疏取第三。今云。唯屬下為句頭。出體故特標舉。故行者中答文不云斷。出體中標釋結俱云斷。由此舊論云。偈曰。見行釋曰(云云)此斷善根體相云何。偈云。此非得。釋曰(云云)。
(二右)頌疑有見。光(八右)三釋云。有唯在疑。或唯在見或通上下。頌疏取第二釋。今云。唯屬下見。長行釋疑但云生疑。釋次云。生正見定有非無。是起定有之正見。由是舊論(十二(二十六左))云。偈曰。接善疑有見。釋曰。此人於因果中。若生疑心或生有見。
(二右)依上善根。得。更遠說。舊論(十二(二十四左))曰。上界善根至得。依最遠相離義故說此言。舊言至得是斷得也。而在依言上。約能得明矣。光記如論。寶疏意。欲善尚斷。雖上善正不斷猶令得更遠。彼中由言顯此義。全非論意。今論意者。欲界善已斷遠離。上善得尚遠故云更。為顯非彼器總云斷。實上善未斷之遠離欲善已斷遠離。惠暉。麟並不可。
(二左)緣何邪見能斷善根。與前何緣別。緣字上下。顯緣境緣籍之異。舊論曰。此邪見能斷善根緣何境界。
有餘師說(至)解脫道別。婆沙三十五(十三右)曰。評曰應說謗因謗果邪見俱能斷善。謗因邪見如無間道。謗果邪見如解脫道。謗因者。與善根成就得俱滅。謗果者。與善根不成就得俱生。是故此二俱能斷善。論主意雖取謗因謗果邊。而不欲擬二道。故但二道邊標別云有餘師。何者撥無之理豈有別。二別依境異耳。
(二左)由彼唯作(至)勢力劣故。婆沙三十五(十二右)此師述所由。曰。具二種縛。勢力強故。邪見緣四諦。此師唯取苦集緣不取滅道緣。於有漏中亦不取他界緣。此文所由。能緣無漏緣他界緣邪見云彼。簡所緣隨增言唯。與彼相應心心所名相應。言隨眠者。光寶及舊論如是義難曉。光等加釋隨增言。撿鮮本作隨增為正也。能緣漏邪見。所緣境無漏。互相違自他界別故言境不隨增。由此彼無漏緣等邪見勢力弱故不能斷善。舊論曰。唯由相應隨眠故。故彼力弱。
上由故下故彼思之。惠暉云。他界緣不緣自界因果。無漏緣不緣有漏因果。故不斷善者非也。
(二左)隨因亦增有強力故。光記解因兩釋。初同類遍行因。後相應俱有因。未釋隨言。亦言對與境不隨增。因為增也。寶疏隨為不定義。隨應義。因位加行為因。謂加行位隨增至根本有強力今云。婆沙三十五(十二右)云。評曰。應作是說。無漏邪見亦能斷善根。彼雖無所緣縛。而因力長養亦增盛故。說無為緣他界緣亦復如是。
準婆沙。隨於因力長養。無漏緣等邪見亦增盛。如是有強力故彼能斷善。寶釋全非也。光解因為是。於亦增下云邪見非也。
(二左)由一剎那邪見頓斷。光二釋。初唯第九品。後品品隨應。今云後釋為正。婆沙三十五(七左)此師通微俱行最後所捨文曰。答。依現行斷故作是說。謂下下品邪見現前。令上上品善根不行。如是乃至若上中品邪見現前。令下下品善根不行。若上上品邪見現前。令下下品善根不行。及令九品皆不成就。故前八品善根先得不現行。後得不成就。第九品善根得不現行時。即得不成就。以漸次得不現行故(云云)。
(三右)若爾彼文(至)斷善根者。此中於上品但云斷善根。不說言斷何品善。明知應頓斷。
(三右)彼依究竟(至)能斷善根。世親論主。約盡處總說。眾賢異此。彼曰。不應於此徵其理趣等。如寶所引。然全非本論意。先引本論。次應破彼。發智二(八右六目)云。云何增上不善根。答。諸不善根能斷善根。及離欲染時最初所捨。云何微俱行不善根。答。諸不善根離欲染時最後所捨。由捨彼故名離欲染。云何欲界增上善根。答。菩薩入正性離生時所得欲界現觀邊世俗智。及如來得盡智時所得欲界無貪無瞋無癡善根。云何微俱行善根。答。斷善根時。最後所捨。由捨彼故名斷善根。舊八犍度二(十五左)文及次第同。眾賢誤後為先。婆沙等次第亦如本。又善不善各上微相對非乘所斷問。又但問各自上微必非問能斷。故問中無能斷言。又上品能斷是上品收。今難者所許。何言理上品收。以得為通釋。又此難總言能斷善根。未說何品。以此難應上品一品頓斷。意在所斷善根言。何約能斷致通。全非難意。由此應如世親。若不爾者。非唯背論亦不敵難。
(三右)有餘師說(至)出不出。婆沙三十五(十三右)曰。有作是說。不起斷如見道。有餘師說。數起斷如修道。評曰應說不定。或有不起而能相續斷九品盡。或有唯斷一品便起。或二或三乃至或八然後方起復斷後品。光記云。如是說者通出不出。如斷修惑。古今疑言。修道例第二師不正義。而光師例第三師何哉。今云。修道有起不起。第二師且例數起邊。今光起不起並例有何怪。勿只文為量。故正理(四十二(十二右))云。既(【傍】前漸斷處例故云)如修道斷所斷惑。理於中間通起不起。
(三左)唯見行人非愛行人。頌疏云。言見行者。自惠以理而行義也。愛行者。但信他語愛行而行也。行宗三上云。今詳。內外兩凡具見惑者名見行人。又內凡尚淺故云增上。初果已去未盡思惑名愛行人。聖人證真不可怪動。故云非也。湛惠云。行宗釋謬也。頌疏為善。今云。行宗約見修二惑為正。今論亦如是。邪見唯見惑故。唯見行者也。故婆沙百九(七右)云。見行者有二種。著我見者。依非我行相入正性離生。著我所見者依空行相入。諸愛行者亦有二種。我慢增者依非常行相入。懈怠增者依苦行相入正性離生。頌疏釋混亂隨信隨法。又見愛各有利鈍。如光記十九(二十一左)寶疏二十三(八左)婆沙等。
(四右)非扇搋等能斷善根。三十五(十左)云。問。扇搋半擇迦無形二形。能斷善不。答。不能。所以者何。前說彼扇搋等。意樂輕動所作劣故。復次見行者能斷善根。彼是愛行故。復次多瞋者能斷善根。彼多貪故。
(四右)替善根得。應音(二十五(十六左))云。他計切。爾雅替廢也。止也。替滅也。謂滅絕也。湛惠云。應師釋非今論意。今則替代也。今云不爾。應師為善。凡替代也。於兩物存言之。如無畏疏以除蓋障替絕者。今不爾。令彼得滅故。況對非得生。可知滅義。今不云滅特云替。爾雅釋言替廢也。疏云替謂廢已也。
(四左)有斷善根(至)謂除前相。自下大文第三四句分別。此二相濫故分別。故婆沙三十五終亦有此四句。光云義便未盡。邪定者謂三惡趣。如前論第十(十八左)等布剌那等者。婆沙云。布剌那等六師是也。增一三十二(十七左)云。毘舍離城內有六師。不蘭那迦葉。阿夷湍。瞿那樓。波休迦栴。先比盧持。尼犍子等。雜含四十三(二十五右)云。六師等諸邪見輩具列名。未生怨者。頻婆沙羅王子名阿闍世。阿闍世未生之時仙人相。合有仙人與王為子。其子害父。是王之怨以未生時知故名未生怨。
(五右)若先加行(至)隨一究竟。舊論十三(初右)曰。若人無染污心。由先教他作有色業道隨一成就時。光約遣他為正。寶疏(七左終)曰。今說思俱轉通遣他作。通自作他作未也。不染污心者。善無記心。簡染故云不染。正理論意通自作他作。如寶引。湛惠云。光約遣他。頌疏亦爾。寶則正理以為自作。寶為正。論但云加行不簡別故。若準舊論光為正也。今云。何謂乎。寶云通。何云自作。今此論云加行。皆是遣他也。故下八俱轉云加行。對自行邪欲遣他決定故。勿泥文。同本舊論義明。何懷猶預。如彼正理存破斥。何可依怙。
(五右)二俱轉者。二業現起。與思同時為二俱轉。非二是俱轉。下一切亦爾。
(五右)依不異心(至)決判應知。舊論(十三初左)曰。若人心不異成就業道時。應知前決義。不異約前文誰可疑之。今亦云如是指難引文。若不爾何不言故作此說。不異者。加行心與究竟心同名不異。婆沙百十六(十八左)云。問。十不善業道。一切皆從貪瞋癡起。於中一一幾為加行。幾為究竟而能起耶。答。不與取。欲邪行及貪欲三為加行由貪究竟。三為加行者貪瞋邪見。其中貪與究竟貪同。故云不異。前文決判如是。光二釋。初釋為正。後釋非也。寶疏意。彼云依不異心造二業說者指今文。瞋為不異心。殺盜為二業。同依瞋故。言若異心自作兩業究竟必異指前文。上由貪成盜。由瞋成殺故。此師於殺與盜論異不異。故言造二業。不約加行究竟。此有三非。一誤異不異。二失曾今。三違舊論。而指要同光後釋者非也。唯今文為不異。一邊同。而其義大別也。
(五右)若先加行(至)隨二究竟。舊論曰。若人貪欲等所染。由教他二業道成就時。光但約遣他為正。寶通自他非也。
(五左)四俱轉者(至)語業道三。欲言顯意業。壞他言顯離語。舊論曰。若有人欲破他和合意說妄語惡語。此中意業道隨一。口語道有三。雜語於三語必兼理。在絕言故但言語業三。婆沙百十三(五右)云。於語業自性四不善業道中。或時由三思究竟轉。謂作虛誑語離間語。非時故有雜穢語。或作虛誑語粗惡語。非時故有雜穢語。或作離間語粗惡語。非時故有雜穢語。必兼可知。又準約四自性。念法師即獨辨違宗也。
若先加行(至)隨三究竟。舊論云。有時貪欲等所染。由教他別三成就時。
(五左)八俱轉者(至)故無九十。婆沙百十三(五右)云。謂遣六使作六惡業道。自行欲邪行。及意三業道隨一現前。如是八種業道俱生思究竟轉。當知意三各別現起思究竟轉。無俱生義。無二心故。無遣他故。由此不說或九或十俱生之義。光記必有貪故別不說者未足。應言意三隨一必有。言自力者。婆沙五十(七右)云。獨立者謂自力現行。光四(三十丁)引頌疏云。各當頭起名為自力。
(五左)總開容至(十至)遮一八五圓暉(十七(八左))云。十善業道通據隱顯。名為總開。隱謂處中善。顯謂律儀也。隱顯通論有十俱轉。別據顯相。無一無八無五俱轉。唯據律儀不約處中名為顯也。問。何故言八五。答。應結頌音便。若約義次第五八。故別釋如是。
(五左)三俱轉者(至)無七色善。光云。若定若散。正見相應等。湛惠云。若定言恐衍。若定正見。何無定共七支。是故頌疏(十七(九右))云。無七色者。謂不受戒。及不入定無七善色也。今云不爾。靜慮無漏通云若定。全非衍文。定正見而無定共七支時。故婆沙百十三(十左)云。生欲界者。若起欲界意識善心。若起無色界善心及彼地無漏。正見俱生心。並皆由三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生初靜慮者。若起自地意識不定善心。若起無色界善心及彼地無漏正見俱生心。並皆由三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
(六左)悷。顯宗同之。正理。應音並作戾。應音云。經中或作籠。同祿公切。三蒼作悷。同力計切。狼戾也。謂狼戾剛強也。此論。正理等音釋。悷多惡不稠也。集韻悷很也。
(七右)唯雜穢語(至)染心歌詠。此明業道成現。染心歌詠為業道。若爾前文(十六之五右十七左)何說輕故非業道。答。前文論主朋有餘師義故如是。今示婆沙百十三(六左)本義耳。故雜心亦同之。又解(云云)。
(七右)無惡意樂故彼無殺生等。舊論全同之。是總通釋無六。故於正理無此十字但有別釋。光為正。寶疏牒一段文。云無意業三者文錯。隨其所應四字。應作及女人故。蓋鄰行亂入也。而未分總別非也。
(七左)雖諸天眾(至)其命方斷。百十三(六左)云。彼雖不自相害。而害餘趣。復有說者亦自相害故如是說。諸天手足隨斷隨生。斬首中截。即便殞沒(唯是兩說。勿謂有評家如是說者。彼但示其害相也)舊論。無有餘師說四字者脫落。而有眾生二字。若有說寫誤乎。
(七左)但容成就必不現行。若於過去。未曾現起。則不成就故對必以特云容。
(七左)然聖隨依(至)成彼過去。是顯不定。故異未來決定別作文。顯有不依地云隨依何地。以有不曾起。云曾起等。頌疏云。無色那含。於欲色界五地身中隨依何地或二三四五地曾起曾滅無漏律儀。生無色時成彼已去。曾起一地成已去一地戒。乃至曾起五地成已去五地戒也。慧暉云。此說已去依身起無漏道。不說依地。有已云欲界一地身起一地共戒或二三四五六(【傍】恐衍文地道共戒。若二地身即起一地乃至五地道共戒。若三地身即起三地道共戒。若四地身即起二地道共戒五地身即起一地道共戒。謂生上地即不起下地道共戒也。從此已後生無色界。曾一地身起道共戒。即成一地身道共戒。乃至曾五地身起道共戒。即成五地身道共戒也。光‧寶並引婆沙三文。光師初說為勝。故彼(二十左七行)云。應知生無色聖者。未來定成五地。過去不定。故婆沙(云云)對未來定以過去云不定。而證三文。初師為勝明(指要等。光無評者非也)寶疏(十一左七行)只標兩說不同引三文。以後師為正。今云初師為正。機類不同。依地及依身差別多故。由此今論及正理其文義同初師。若不爾者。今論等何故不已未同說如是別判。又云容耶。汝初師據一色為失。是有何害。明身表文故。
(八右)謂且先分別。對下善準釋云且。如前(六左五右)諸文。對後明因云先。然光記對後具釋言且者非也。
(八左)離間語親友乖穆。應音作穆云。經中或作睦同莫穀切。睦和也。爾雅睦敬也。厚也。舊論(十三(四左))曰。親友不和穆(俗字)然頌疏冠註云。穆莫卜切。和也順也。又密北切。音默。與默同(【傍】已上字彙全文也彼但見字彙未見餘文故有此誤如彼鑰字誤也)今依此義。若據婆沙。即言親友乖離(已上)此釋誤也。失今義。何可依默音。又雖音默義別。何云同。前漢東方朔傳云。於是吳王穆然。註張晏曰。穆音默。師古曰。穆然靜思貌。
(八左)彼品癡增故。舊論曰。由邪見故暗鈍多癡。此見多無明故。今云品。顯欲觸癡等相應品。於中癡增上故別為邪見等流。舊論(十三(四左))云多。亦意同也。正理論(四十二(十九左))舉此論云。比於貪瞋相應無明彼(【傍】邪見)癡增量。光兩釋。後釋非也。不順品字故。疏於癡增綴文故。違舊論故。背正理述此論意故。
(八左)不言人壽(至)令不久住。正理四十二(十九左)廣徵破。寶疏所出文即彼自意也。然寶疏直以敵文釋此。豈是論主之意。
(八左)磽确。正理。顯宗作墝埆。應音云。磽确苦交切。下胡角。苦角二切。孟子曰。磽确薄瘠地也。通俗文物堅鞭謂之。地堅鞭則不宜五穀也。
果辣。應音云。字苑作莰同。盧葛切。通俗文。辛甚曰辣。江南言辣。中國言辛。
(九右)有餘師言(至)根本眷屬。此中後師為正。符理故。故正理論(四十二(二十一右))先標有餘師舉初師義。次標理實(【傍】光二十六右引文)而約後師義故(光初釋為正)寶(十四右七)後為正。
(九右)此中所說(至)假說等流。舊論(十三(五左))曰。是所說生等等流果者。今亦但云此中所說貫十種。不簡別言殺生等流故。光二釋。初釋局殺一非也。後釋為正。然湛惠取第一而云。寶疏同之者非也。寶疏同後釋。但總相釋故。
(九右)餘上相違如理應說。等流十別釋及增上十總別云餘。然光記。云餘增上果。及餘善業道。而證正理者是粗見也。今論上云離殺等總舉十。正理云且於離殺約一種。綴文各別。
(九左)雖離彼無而別說者。百十六(十一右)曰。譬喻者說。離語及業別有正命邪命體性。為遮彼意顯正命等皆即語業作斯論。
(九左)論曰瞋癡(至)由資具屬他。婆沙百十六(二右)曰。如於不善語業道中。若貪所起名為邪語亦名邪命。為命起故。瞋癡所起但名語語。不名邪命不為命而起故。於不善身業道中。若貧所起名為邪業。亦為邪命。瞋癡所起但名邪業。不名邪命。又(十四右)曰。問。若爾何故佛別說正命邪命。答。佛以邪命誑惑於人微細難覺故。復有說者。以諸邪命難可淨除故。云何難可淨除。謂有二法難除難捨。即在家者邪見。及出家者邪命。諸在家人雖極聰惠受持五戒。若苦所逼則以(【傍】是今異見)種種香華飲食祠禱天神。諸出家人雖極聰惠受持具戒。資身命緣繫屬他故。見施主時整威儀現親善相。是故別說邪命正命。今依有說立所以於難除。如有頌曰者。曰字言誤。上下爾故。舊論云。此中說偈。稽古(下七右)只舉舊論。彼意為論主自造。彼前已辨。今云。正理(光二十七右引)顯宗如婆沙。但四字句自釋而不言有頌言。準彼似論主集散文為頌。然今文明引證。舊論云此中說偈者非必自造。故不成證也。如婆沙。正理等者。以他頌意而致釋。勿以彼疑此。若言自頌所明義者。上兩句為何。故知定證他頌。
(十右)戒蘊經中(至)故延命故。此中引經。次邪受下論主述經意。舊論有何以故徵。戒蘊經者。稽古(下七右)云。雜事四十那含苾芻論十種非法曰。於長阿含戒蘊品處說。而今本無此經。蓋殘缺矣。或曰出增一。或曰出雜含。並非也(婆沙三十三(十左)曰。契經說。無學支中正業。即此中身律儀。正語即此中語律儀。正命即此中命清淨。經說此三。總名戒蘊。)
(十右)如前所言(至)有幾果耶。光云大文第三不可也。寶疏云大文第四可也。此中有二。初總明。二別明。別明中有五門。而光‧寶束分為六段未詳審也。
(十左)論曰(至)即無間道。斷有兩意。謂所證斷與能除斷。能引斷得令至生相。約有財義乃得斷名。復能正斷煩惱品得名為斷。若道若斷持業釋。舊論(十三(六左))曰。為得滅故修此道。復由此道故惑滅。故說名滅道。此中所為所由差別可知。
(十左)增上果者(至)唯除前生。正理有兩說而並存。光記作兩解。取初說而不通後說說何乎。寶疏但舉正理第二說耳。雜心論三(三十八左)同正理後說。彼曰。除自己餘一切法是增上果。今云。有處云非擇滅是心果者。由心勢力生緣闕故是士用果攝。若不爾何不說言擇滅耶。或應言諸無為。雜心云一切法約有為論。決定故若作是說。
(十左)謂餘無漏(至)及異熟。婆沙百十五(八右)曰。諸無記業。自性羸劣勢不堅住。故無異熟。諸無漏業。離諸煩惱非三界繫。故無異熟。所以者何。若所起業自性堅強。煩惱所繫者能感異熟(廣說譬喻)。
(十一右)論曰(至)遍前門義。光記(三十右)釋當文云遍前五門。頌疏(二十四右)釋後文云遍上六門。光但約別說。頌疏更加總說。然迷文未入義。論(十三右)後文云遍前諸門。然於第二三世門第三諸地門定無如次義。為顯此義云隨其所應。寶疏但云前諸門不指數。得論旨焉。舊論初三性門頌有如次第言。復於後三斷門頌亦有次第言。而於初長行無次第釋。於最後長行釋曰。更說次第言者。應知於前中後為顯因果。更字起盡梵本於後頌有次第言必矣。蓋今文據譯者省也。正理。顯宗亦爾也。
(十一右)謂初善業(至)流及離繫。前段總說。故於別說但示名數。對前可知。異熟其性非善故除之。善望不善性類不同。故無等流。以非無記亦無異熟。非斷道故無離繫果。故但二果。若望無記有士用增上如前。異熟無記亦有。不善與無記性類別無等流。離繫果性善故亦無。
(十一右)中不善業(至)為等流故。有牽引義隨應士用。增上如上。無餘三者。不善業非斷道性故無離繁。以善為果無異熟果。善不善異無等流。望不善果。因果同類加等流果。無餘二如前望無記果。離繫善性故除之。士用增上準前可知。約不善業所感故有異熟。不善與無記相違而有等流難了故問答顯之。麟云。遍行不善。即苦諦下邪見等三及癡。無明。並集諦下二見。疑。無明。相應惑業是謂遍行不善。以言不善故不得總言十一遍使。言及見苦所斷等者。即遍行外苦下貪瞋慢等非遍行相應惑業為同類因也。此等皆能引生身邊二見。二見望彼。雖性不同以同染污故與不善為等流果。身邊二見內門轉故。故是無記。如品初釋。
(十一左)後無記業(至)及離繫。麟云。以無記非斷道故無離繫果無記與善類不同故無等流果。無記不招異熟。及善法非異熟性故無異熟果。故但二果。望不善除異熟者如望善說言身邊二見為同類因者。且望當諦諸不善法故言同類。理實二見能遍取五部不善法。若望他部應言為遍行因。以此二見是遍行惑故。今論不言遍行同類差別故理圓足。如光釋也。望無記中。異熟果非無記牽故。離繫果唯善之果故。故除二。
(十一左)謂過去業(至)唯除離繫。麟云。過去業望三世法唯除離繫者。離繫是無為。無為體非三世攝故。故除之。有餘四者。以相應俱有能作等因。通三世攝。所以有士用增上。有異熟。謂過去善惡為因感異熟果。今時同在過去也。等流果者。後似於前故亦有之。望於現未準過去說。
(十一左)現在業以(至)及增上。現望未四準前可知。望現唯二唯一念故無異熟果。無前後故無等流果。以世中故無離繫果。俱有相應因故有士用果。其增上可知。
(十二右)未來業(至)及離繫。麟云。俱有相應因通未來。故有士用果。有異熟果者。未來雖無前後。其異熟因約體建立。以善惡性為因。無記性為果故得有也。無等流者。同類因就位建立未來無前後。故無等流也。新云。異熟等流必前後故者。若爾未來無前後。應無異熟。湛云。麟破過當。寶意明現現相對。無異熟等流。故云必前後。非謂未來有前後。故有異熟。故寶自(【傍】前後非得文)已言未來無前後。此意以未來異熟無前後故。今云。麟破允當。湛救不成。以云必前後故。彼立因不決定故。
(十二右)不說後業(至)後業果故。明頌中現不說過去。未來不說現過所以。凡因果法。或前因後果。或因果同時。必無後以前為果故。問。於三世有三品。約因果門過現未。如十二因緣。依生滅門未現過。如四相所說。就法生起義過未現。如得非得諸論。若爾何但如是無現等無餘耶。答。今約因果門故因果對辨。不可致以異門難異門。
(十二右)論曰(至)除離繫。惠暉云。言諸地業唯色行二蘊等者。欲界初定准前。若二定已上。色蘊即定共無表。行蘊即思。空處已上唯行蘊思為體也。又云。同地業望法。即通性同及異。有四果者準前總說知。無為非地法攝故此章總除。光兩釋第二違論文。
(十二右)若是有漏(至)及增上。麟云。異地有二果。如欲界加行善心入初禪定有引起力。是士用果。增上可知。無欲界業感初禪異熟故無異熟果。有漏異地無同類因故無等流果。
(十二右)若是無漏(至)不遮等流。無漏業非異熟能引。離繫非他攝。故言除異熟及離繫。以無漏不墮界故異地有同類因。由是有等流果。故言不墮界故不遮等流。雜心三(三十八右)頌曰。自地自地四。或以他地二。若正思惟他亦有解脫果。長行云。自地自地四者。自地業以自地法為四果。除解脫果。如欲界繫以欲界繫。乃至非想非非想亦如是。或以他地二者。他地業以他地法為二果。功用果增上果。若無漏業以他地無漏為依果。(是等流果。同無漏故。頌或言顯示有此異。)若正思惟地亦有解脫果者。定地或有解脫果。謂無礙道所攝。按彼論分別定散。約散位漏無漏業同此論。更約定地無漏。加解脫果此論所無。全非謂地法所攝。然光記(三十左)以地法攝破斥未曉了也。若言為果故地法攝者。今論亦約無漏說因果應言無漏是界地攝耶。然今說無漏者。寄所起地談此也。問。何故無漏言地耶。答。約所起如是說。如說有漏界無漏界(舍利毘曇七上二左)。
(十二左)謂學業以(至)及等流。學無學法總以無漏有為為體。由是學望學有三果。同無漏故有等流果。引起力故有士用果。增上極廣。如上可知。無漏故無異熟。有為故無離繫。若對無學。金剛定時引生盡智。是士用果。餘可知。若對非二學業斷惑證理。是離繫果。從無漏觀出生非二有漏善心是士用果。增上可知。因無漏故無異熟果。學有為無漏與非二無為及有漏性類異。故無等流。
(十二左)無學業(至)及增上。對學法。但是增上一果。俱無漏故無異熟果。學法劣故無等流果。等勝為等流果故。非是無為故無離繫。無有無學引起學心故無士用果。正理(四十三(四右))無學望學法曰。理應言二。謂加等流。光記(三十一右)兩解。初論意各別。後約同異性會合。今云後為勝。然眾賢以理加之非盡理。故顯宗二十三(五右)全同今論。光記述正理意有兩意。初現未相對為是。後退者轉根者。若退已是非學非無學法非無學法。故望無學有三無二。準上可知。望非二為二果者。如學業對非學。於中無離繫者。以無學不更斷惑證滅。無無間道故。
(十二左)非二業(至)為五果。望學法二果者。一切學人。皆從有漏心入無漏觀。是併由引生力。即士用果。增上可知。無餘三果者。學法無漏。故無異熟。性類不同無等流果。學有為故無離繫果。望無學二果準前。望非二為五果如前(論十左)總說。
(十三右)初見所斷(至)謂增上。異熟無記及無為非見斷法故除之。從身見相應思業。引生邊見等。是士用果。同染污法相生。是等流果。餘法不障是增上。望修斷有四果者。見斷業通不善。修斷法通無記。故有異熟果。遍行因故有等流果。餘如寶疏(十七右)釋。
(十三右)中修所斷(至)及等流。麟云。初望見斷。但二果者。見斷唯染污故非異熟果。修部無遍行惑取他部界故無等流果。法非無為故無離繫果。無間生故有士用果。除離繫是非斷故(文)望修斷四果者。無間相生故有士用果。增上可知。同類因故有等流果。修斷業通不善法貫無記。故有異熟果。離繫非斷故除之。望非斷為三果者。非斷無漏故無異熟。業有漏。法無漏。性異無等流果。由有漏道斷惑證非斷滅。故有離繫。有漏善心無間引生非斷無漏心故有士用果增上可知。
(十三右)後非所斷(至)除異熟。非斷業。以有為無漏知語思。為體。望見斷有漏法但不障增上果。無餘四果者。善染漏無漏別故無等流果。無漏業不感異熟。見斷法無異熟故除異熟果。無引生義故無士用果。見斷法不攝無為故無離繫望修斷為二果者。從無漏觀出入有漏心。是引生義故有士用。餘有無如前。望非斷為四果。同是無漏有等流果。無間相生故有士用。斷惑證理有離繫果。增上法寬故有此。因果並無漏故無有異熟。
(十三右)如本論中。惠暉云。發智論。
(十三左)論曰有說(至)二說差別。顯後說不正云有餘也。正理論(三十四(五右))曰。有說。染污身語意業名不應作。以從非理作意生故。有餘師言。諸壞軌則身語意業。設是不染亦不應作。由彼不合世軌則故。謂諸無覆無記身業(威儀無記)若住若行若飲食等。諸有不合世俗禮儀。皆說名為壞軌身業。諸有無覆無記語業(工巧無記)壞形言時及作者等。但有不合世俗禮儀。皆說名為壞軌語業。等起前二是名壞軌意業。此及染業名不應作。應作業者與此相違。俱違前二是第三業。光記依正理解釋。會論身語意業亦不應作文。今論言應如是說者約語工巧。言等者等取能等起思。即意業。然惠暉云。即四無記中不合威儀無記。此約不順世俗禮儀者誤也。頌疏本略述應如是說一句。而未見論本及正理等故致此誤也。又云。第一師即取四無記及有覆無記。第二師除威儀無記外餘三無記及有覆無記為第三業。此釋非也。
(十四右)一業引一生。準長行但唯言頌前二但字。此一句答兩問。謂一業言答後問。但一業引故。一生言答前問。唯引一生不感多生故。光記(未可也)。
(十五右)二無心定得不能引。問。何故但遮引不顯何滿。答。根品(第五卷三左)中已顯故。彼云。今無想定一向是善。此是善故能招無想有情天中五蘊異熟。又(四左)說滅盡定云。唯招有頂四蘊異熟。
(十五右)薄伽梵說(至)異熟障。出毘尼母經第一。婆沙百十五(十二右)曰。如契經說。若諸有情成就六法。雖聞如來所證所說法毘奈耶。而不堪任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何等為六。一煩惱障。二業障。三異熟障。四不信。五不樂。六惡慧。於彼六中。取初障三。發智十一(五右)雜心三(四十右)並舉經次第如是。今論異彼。業惱熟次。法勝毘曇四卷本一(二十四左)六卷本二(十五左)同今。舊論。正理。顯宗亦爾也。何故有此異耶。何故違本論引經次耶。答。煩惱與業互為因緣。約由惑起業說為煩惱業。據由業起煩惱說為業煩惱。是故佛說二次第。異熟定果故必為後彼婆沙等。欲煩惱為最重。故依煩惱業經文。法勝論主。今論師。欲初二無優劣同罪重故。特異彼憑業煩惱經。品次約逆為世業隨。對此顯惑業無優劣。
(十五左)應知此中(至)如扇搋等。婆沙百十五(十二左)曰。云何煩惱障。謂如有一本性。具足熾然貪瞋癡煩惱。由如是故難生離厭。難可教誨。難可開悟。難得免離。難得解脫。此中本性具足熾然猛利貪瞋癡者。貪者如難陀等。瞋者如指曼等。癡者如迦葉波等(乃至)第二有說云。具足熾然猛利貪煩惱者。如黃門等。瞋者如氣噓等。癡者如六師等。雜心三(四十一右)前後舉兩說。今同婆沙後說等取氣噓六師等。
(十五右)此障何法(至)加行善根。明障名義。婆沙百十五(十二左)曰。問。何故名障。答。如是三種能礙聖道及聖道加行善根。是故名障雜心亦爾也。然寶疏云。明所障法者非也。法勝四卷本但云聖法。六卷本及雜心。婆沙。此論加加行。正理更加雜染。光寶意以正理為盡理。此論等為有餘。今謂不爾。大梵天有漏道離染必七方便位。此論加行攝。
(十六右)謂處趣生果及補特伽羅。舊論。依果道生人婆沙三說中。第三說約五義。言一自性。謂此五決定極重惡業。罪極重與依處義似異。而依殺母等起故是極重。終不相違故正理。顯宗標毘婆沙說示處趣等五義。然光記。寶疏(二十右左)並上廣舉正理次舉婆沙。而云不說處。是何謂。
(十六右)餘障廢立如應當知。光記兩釋。初釋為是也。婆沙等意如是故。
(十六右)此三障中(至)後輕於前。分別三障輕重有兩釋。初論主義。惑業但重。異熟為輕。又婆沙一百十五(十七左)三說中評家曰。煩惱障重。以煩惱障能引業障。業障復引異熟障。如是皆以煩惱為本。是故最重。正理論以婆沙義為初。今論初為後。貶云有餘師。舊論十三(十二右)曰。於中惑障最粗。業障次粗。何以故。由此二於第二生。是人不可治。次說毘婆沙義同此。彼舊論文不異婆沙義。正理。顯宗。此論並兩說各別。若爾舊論次字應同字。不爾者不順所由故。問。此論說婆沙義。其義難了。何者今標釋俱業煩惱異熟次第。以此約前引後業障最重。若爾違婆沙。由是正理改文曰。此三障中煩惱最重。以能發業業感果故。答。準上頌及釋應有疑。然今既改次云煩惱與業。以此次第前引後故不違婆沙意。
(十六右)此無間名(至)名無間。釋無間名有二。初單說無間名。後明人名無間。初中有兩說。初說約造此業人入地獄決定無餘業果不可為隔礙。後說約造此業人死入地獄疾速於中間無間隔暇。然光記。初約法後約人者非也。初說亦約造是業定受惡趣異熟故。
(十六左)彼有無間(至)故名沙門。後明人名無間。彼言指人。故舊論曰是人。此中兩釋。初約有財。彼人有無間業故名無間業人。後約鄰近。彼人與無間業法相應故名無間業人。合相應義。故舊論曰相應。沙門例者。正但例後云合故。然非無初有財義。故寶疏通二。光但任文。並無妨。
(十六左)由此已釋(至)心境劣故。百十九(五左)曰。若非人殺非人父母不得無間罪。非人殺人。人殺非人。應知亦爾。惟有人類殺人父母方得無間。
已辨業障(至)唯無想處。標餘障五趣皆有。但釋人天二趣唯北洲。唯無想處。準知異熟障通餘三趣全。亦復通五趣全是煩惱障。舊論(十三(十三右))曰。何者為餘。謂惑障果報障。果報障者。於人道中北洲人。於天道中無想天。準彼今論然於人趣言。應作然異熟障於人趣中八字。若無異熟障簡別。不可知二障中何釋故。是故舊論分明標果報障。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七法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