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俱舍論卷二十二法義 豐山上毛沙門快道記 輸入者 吳靜梅 校對者 崔世湖 改稿者 江 進 分別賢聖品第六之一 分別賢聖品。正理。顯宗。分別為辨。已兩本法勝毘曇並云賢聖品。曰於人天中應受供養。故名賢聖。雜心五(初右)亦題賢聖品。而(二右)曰。賢聖者。正定聚。謂七人及真實凡夫。舊論十六(初右)云釋分別聖道果人品(【傍】於人有賢有聖)不言賢也。光記賢謂賢和。聖謂聖正(惠暉云。賢和者即事和。聖正者正即涅槃理聖。於此正得決定故)此釋約位縱容。寶疏順俗伸字義。依仁王分為漏無漏二位(【頭】正理五十七。顯宗二十九。舊論十六(初右)法勝四卷二(十一右)六卷三(十二右)雜心五(初右)鞞婆沙八(初右))皞按。兩師並無妨。光師就略。但云和正。而未配位也寶寄所知。具釋。大乘義章十七本(初右)云。和善曰賢。會正名聖。正謂理也。理無偏邪。故說為正證理捨凡。說為聖矣(【頭】雜含三十三(十七右)曰。四向四果。此是四雙八輩賢聖是名世尊。長含二(九左)亦爾。又舊俱舍十七(十八右)七不還名七種賢聖人行。是同體異名也)此賢與聖同異有三。一同體異名。其猶眼目。以同體故。莫問始終。皆名為賢。並得稱聖。二賢聖體別。別有五種。其第五約位分別。見道已前調心離惡。名之為賢。見諦已上會正名聖。故仁王說三賢十聖。三通局分別。賢通聖局。從始至終。皆名為賢。故經說云賢者。舍利弗等。見諦已上方得名聖。今約體別題賢聖。雜心文昭昭。又瑜伽釋敬序曰正智受學智賢樂。逆次思之。而舊論約勝略賢。但云聖道果人品。辨品次者。光約漏無漏因果。寶疏約滅道次第非也。似順結前文。然前品不正說斷。豈可為所以。亦前已明滅諦。重說煩勞。今云。賢聖差別由隨眠強弱。離彼不能辨之。故隨眠次明此品。是故法勝毘曇四卷二(十一右)已說使品。賢聖品今當說。六卷三(十二右)云。已說流轉次第不流轉次第今當說。雜心五(初右)云。已說諸煩惱修行今當說。 (初右)頌曰(至)通二種。正理頌全同之。而破下二句曰。此中問答俱不應說。前已說故。謂前(【傍】十九(五左)隨眠品)說忍所害隨眠有頂地攝唯見斷等。彼言已顯有頂見修所斷隨眠如其次第。唯聖見道修道所斷。下八地攝。見斷隨眠。聖見道斷。凡修道斷修斷聖凡俱修道斷。既說見道唯依聖身。豈不已成唯是無漏。既說修道通依凡聖身。豈不已成通有漏無漏。是則今說義不異前。由此不應造頌再說。說已復說。成無用故(已上)今還彈云。前顯九十八隨眠幾何所斷。故隨所應。分別見修。不要道體。今正明其道體。故言唯無漏通二。莫相似義壞義門異。若言以理推尋。義既顯。故煩重者。是則全不爾。依法相分別法門。如理推之。不借多句。其事已足。而幼學徒不能曉了。是故依義門異。各分別示。如諸門分別。準思去執。眾賢論師依此執。於顯宗論二十九(初右)改頌下三句曰。已說煩惱斷。由見修道故。見道見聖諦。修道修九品長行云。見惟無漏。修通二種。準前已顯故頌不說(已上)此意釋二道名義。今云。不順前問其相如何。何不問言云何名見修道。前問如今唯改答。問答乖角。豈成示南。又別行本頌下(五左)此一頌全同顯宗頌。以之思之。彼頌非三藏親翻。而後人錄出。故致如是誤(矣)又正理破頓斷九品因。寶疏反破。是則為得焉。 (一左)見道速治(至)道唯無漏。初因是能治。後因則頓斷。修道治不治不定。見定能治三界見惑故。非速是因。故舊論唯云能對治三界惑故。初約寬。亙三界後是狹。自地九品故。雖非見分九斷之。擬修九品。容有其理。故言九品。 (一左)諦四先已說。正。顯。頌疏。本頌。並先作名為好。明本如今。蓋草誤也。 (一左)四諦次第如彼說耶。前漏無漏故異名。故隨便顯名。今正說四諦名體。故依理列之。故答不爾。 (一左)四諦自體(至)如先所辨。滅道二種今舉文顯。苦集未彰。前說有漏。言除道餘有為。是說苦集體。故正理今文曰。應知彼文亦已顯體。謂除聖道。餘有為法。 (二右)然或有法(至)先後次第。婆沙七十八(十二右)曰。問。何故世尊先說苦諦(乃至)最後說道諦耶。答。隨順文詞故作是說。謂作是說。文詞隨順復次若作是說。隨順說者受者持者。非餘次第。復次依現觀時。故作是說。謂次第法。略有三種。一生起次第。第二易說次第。第三現觀次第。生起次第者。謂四念住。四靜慮。四無色等。諸瑜伽師。先起身念住。是故先說。乃至後起法念住。是故後說。靜慮無色。廣說亦爾。易說次第者。謂四正勝。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等。雖四正勝俱時而有。而易說故。先說斷惡(云云)(如光記引)現觀次第者。謂四聖諦。諸瑜伽師於現觀位。先現觀苦。故佛先說(乃至)後現觀道。故佛後說(已上)按舊論十六(二右)標條三次第。而合今說四諦。其第三次第曰。有餘法隨正說立次第。譬如八分聖道等。今說四諦隨修對正觀次第(已上)準今說四諦文勢。應標列三別以合今說。諸教大例。若今論脫其文。 (二左)良醫經(至)苦集滅道。雜含十五(十五左)全同。宋施護譯醫喻經一卷是其同本。經錄入於單本乃誤也。 (二左)故加行位(至)縱馬奔馳。總結上。例現觀中有法譬。然寶疏科為合法非也。 (二左)現等覺義。顯現分明為現。平等覺知名為等覺。是釋觀字。義者道理非境名。簡別加行。比智言現等覺。十六行相於四諦境現前。平等而覺知。是現等覺義。 應知此中(至)物亦有殊。有部苦集一物。報果為苦。集起名集。且如今依身。對過去惑業。是苦果。望未來果。還為因。能集諸惑業。招當果故。唯依義邊異其名。故正理五十七(二左)云。為果性邊。皆名苦諦。為因性邊。皆名集諦。物雖無異。數分無失。滅道下言亦。對名為異。 (三右)經中說為聖諦。舊論曰四聖諦。雜含十六(十二)十五(十五右)增一十七(初右)四諦品。中含七(二十一右)分別聖諦經。 (三右)是聖者諦故得聖名。婆沙七十八(三左已下)多說。今同世友說。曰。聖者聖惠通達故名聖諦。今下云實見。是約聖者通達。聖人諦通達此四法。故名聖諦。諦約境是聖之諦依主釋。若諦約能見持業釋也。然聖人諦見苦。見集等故。聖諦之苦依主釋也。 (三右)於一切是諦(至)非聖說是樂。辨體性立名差別通難。初約法體。後然唯下辨立義。此有三。初標立。次是故下結合。後如有下引證。若約體性。凡聖一切所見皆是諦。諸法體性法法自住性。悉無倒故。爾依能見人有差別。凡夫顛倒苦見樂。聖者反之。夫聖人實見會法自體。能所無差故。特立聖諦名。故正理五十七(十五左)曰。然四諦理無有差別。在聖在凡。皆如實故。依能見者。偏立聖名。 (三右)如有頌言。雜含十三(七左)頌曰。賢聖見苦者。世間以為樂。世間之所苦。於聖則為樂。 (三右)有餘師說(至)聖非聖諦。光云。經部或上座部而有約成就約所觀兩釋。今云前釋為勝。以凡夫於加行觀滅道故。若約所觀。四諦皆通凡聖。有人云後釋為善。經部等不立得成就故。此釋非也。不立別體。而不言其義。寶疏亦約成就也。 (三左)論曰(至)亦無有失。今科云。長行大有三一明苦諦。二(九右)便明集諦。三(九右)由此下總結初中亦為二初釋頌。後(四右)道諦下問答決擇。初中有二。一總釋頌。後此中下別釋。別中有正示問答徵釋五科。第五釋中有四。一正辨三受為三苦。二如受下例顯相應俱有。三舉異說釋名。四應知下辨三苦寬狹為二。初明二苦不共。後明行苦通一切。此亦二初正明。後此唯下簡亂。此有三。一標立。二引證三示凡夫不知細苦所以。此是其總釋也。寶疏科總釋別釋最順論文。謂初不言可意等。唯云諸有漏。又三三不配當唯云三種合。後具。配合等故。光記分二句科非也。 (三左)此中可意(至)諸行亦然。此一段義旨。全同集異門五(初左)三苦章。但彼無引證為異。引證經。初二文出中含五十八(六右)法樂尼經。後雜含十七(十七右)云。知諸行無常故。說受悉苦。又(云云)增一二十七(十四左)云。雜含三(二十二左)別譯十七(三左)。 (四右)有餘師釋(至)名行苦性。光但云釋三苦名皆持業釋。寶疏(七左)云皆持業釋不同有部壞已生苦等名為壞苦等。此為異部也。是則經部。欲後明經部義這基本。先示經部釋名。彼不立過去未來實有。故皆持業。有部不爾。唯苦苦是持業。餘二並是別體依主謂由壞之苦。由行之苦。 (四右)應知此中等。光科明寬狹。寶云通伏難。並有理。何者就文是辨寬狹。無通妨之辭故。又本辨寬狹。以有疑難故。 (四右)故有頌言。光云經部鳩摩羅多頌者非也。有何教理非經部耶。應知是此應契經。如先(三右)有頌言聖者等。故正理五十七(十七左)亦證之自義。寶疏無失。 (四右)道諦亦應(至)有為性故。自下第二問答決擇有二。初道諦問答。後樂受問答。初中有難有答。此是成實論師難也。彼論六(十六左)曰。問。無漏諸受亦是苦耶。答。亦是苦。所以者何。無漏諸受。聖人亦次第捨(乃至)廣說。寶作釋得論旨是出比量相違。宗因如文。喻如諸有漏。 (四右)道諦非苦(至)眾苦盡故。是論主答。初正答。後引例通。此初也。初一句標宗。餘文辨違不違差別。是則為違決過。謂道諦非行苦攝。非違逆聖心故。如滅聖諦。寶疏(八左)引餘師釋。答者誤於正理論。彼別敘自義。而以此論義。標為餘師。其例彼論非一也。何證彼云餘師。以此論必是餘師。 (四右)若觀諸有(至)唯顯有漏者。後引例通。謂餘經說有為涅槃寂靜。唯約有漏有為。不貫無漏有為。例彼說一切非常皆是苦。亦是唯約有漏非常。此論且但說能例。顯所例故。文中云亦。寶疏科引例釋是也。以終二句。直約苦非也。彼有為言指觀諸有為故。光記直云通經者誤也。 (四左)若諸法中(至)計癰為樂。二樂受問答。初問。後答。答中大為二。初就有部宗立樂名苦答。後樂體有無諍。初中有三師。一約多分。二相從義。三凡聖差別。此即初也。是婆沙評家義。婆沙七十八(六右)曰。問。於諸蘊中為有樂耶。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諸蘊中亦有樂者。何故名苦諦。而不名樂諦。若諸蘊中全無樂者。契經何通。經說(【傍】雜含三(二十左))大名當知。色若一向有苦無樂。非樂所隨。不生喜樂。遠離樂者。有情不應為樂。於色起貪起著。以諸色中有苦有樂。亦樂所隨。亦生喜樂。不離樂故。有情為樂。於諸色中起貪起著。乃至於識廣說亦爾。又說。三受各定建立不相雜亂。謂樂及苦不苦不樂。又契經說。道依資糧。涅槃依道以道樂故得涅槃樂。道既是樂。如何蘊中可說無樂。答。應作是說。於諸蘊中。亦有少樂。以諸蘊中苦多樂少少。從多故。但名苦蘊。如毒瓶中置一滴蜜。少從多故。但名毒瓶。有作是說。於諸蘊中全無樂。故但名苦諦。問。若爾經說當云何通。答。相待立名。假說有樂。謂受上苦時。於中苦起樂想。受中苦時。於下苦。起樂想。受地獄苦時。於傍生苦起樂想(乃至)受有漏苦時。於無漏道亦生樂想。故說有樂。復有說者。若依世間施設於諸蘊中亦說有樂。謂諸世間飢時得食。渴時得飲。寒時得煖等。皆言得樂。若依賢聖施設。於諸蘊中應說無樂。從無間獄乃至有頂。諸蘊界處皆等觀見如熱鐵團。評曰。應知此中初說為善。苦多樂少但名苦諦。如是三說中。評家義是也。然論主欲未盡理。故標一類釋。寶(八左)云有部異師釋可笑也。 (四左)有餘於此(至)亦名苦。二相從義。是有部中異師。順問中言許有樂。為答而立樂。為苦因故。光寶並云經部鳩摩羅多者。誤之太矣。彼不許蘊中樂。諸師共許故。然舊論十六(四左)云餘部師者。當懷疑。或除薩經所餘部中許樂計。此中有三因。一因樂從果苦。二約相離。集是雜集義。不爾與初因何別。故舊論曰。由眾若雜故。韻會集雜也。孟子是集義。所生者。註集雜也。光寶不辨未足也。三果樂從因苦。初後全有財。中鄰近釋也。 (四左)理實應言(至)一如苦受。論主述正解。約凡聖分別。是取婆沙為不正義。第三說。論主不評家為量故。光(七右)寶(九左)疏云。述有部正釋者。未知婆沙不正義之失。若應言就有部述正解。此約凡夫為樂。而依聖人皆苦。如次上釋。此有三。此初正敘自義。 (四左)有謂樂受(至)行苦何用。二破前有餘頌。光寶並云破前經部。如前非也。有牒破二。破有總別。別破有三。一苦集混亂失。二於上界不成失。三行苦無用失。此第三因彼計苦。因故為苦。若爾經行。苦是遷流無常為苦。故成無用。由之我由非常。樂為苦。而光(七右終)約苦樂捨三受(云云)全非論意也。 (五右)若由非常(至)引苦行相。三辨二觀差別。非常苦是四行相中二。故特問答。 有餘部師(至)自下第二。樂體無有諍有二。舉成實師無樂義。即當婆沙第二說也。後依對法師遂破。初中有總標徵釋。別引教有三經。立理有二科可知。成實論六(十一左)行苦品。諸受皆苦。又(十二右)云此三受皆苦諦攝。若實是樂苦諦何攝。又苦為真實。樂相虛妄。又(十二左)云。無所求欲。乃名為樂。求故名苦。不見世間有無求者。故知無樂。廣立教理。並皆如彼。光寶並云經部大樂部等。此未審。若經部論應言經部。其諍大故如餘處。正理五十八(初右)標餘部說示此義。次更舉上座義。知是非直經部也。又解。成實多同經部。故諸師無妨。 (五右)許為樂因。舊論作計為樂因為正。 於增盛位或雖平等。下通妨。此二句牒妨。舊論十六(五左)曰。由樂因增長。或由平等。今或雖與於位互現。謂觀云。樂因增盛即為樂。或苦樂不增不減。平等亦非苦因。何偏非樂以為苦。通云。雖爾今但由非時。普光(八右)未覺文旨作釋。乃可簡捨。 (五左)如荷重擔暫易肩等。正理五十八(初左)敘此師中。依如是義故有。頌言。如重擔易肩。及疲勞止息。世間由此苦。脫彼苦亦然。舊論曰。譬如重擔易肩。 (六右)然世尊言(至)作如是說。通初經中。先牒。後通。通中初一句標。餘釋。此釋中有三。初舉經略辨。二若由下廣辨不由苦自體。此亦有二。初正辨反顯經文而不由自相。後經中下成自實三受(光寶分科未可)三世尊既言下印顯彼經別意趣。此初科也。雜含十七(十七左)曰。爾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禪思念言。如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佛告阿難。我以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變易法故。說諸有受皆是苦。又復阿難我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以諸行漸次止息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已上)無密意言。但於問中言有何義。是別意義。即是密意。舊論十六(六左)亦問中云依何義。答中全同本經。 (六右)故知非經(至)作如是說。非字鮮本。光。寶。舊論。正理。作此為是。光記(九右)兩釋。寶疏(十左)同後釋。有人取後釋為正。恐彼有難故。今云。後釋有多失。一違契經。若但行苦無常言足。更安及字。不可言反壞。二背前論(四左)。謂以壞成壞苦。以非常成行苦故。三違今文。不言依行苦。唯言不依苦苦。表行壞二。四違正理。對苦苦云二苦。豈是不各頭。通云彼行中變壞無常行苦者。何謂乎。既云二。彼二是何物。亦為變壞無常一義。契經及言為何。次壞苦唯樂。不通苦捨之難。豈勿彼義恐怖。約共不共二門。攝一切故。謂一切無常邊。共門互樂捨苦。反壞不共門。是樂受壞苦。世尊欲顯示凡愚堅執為樂。是實苦令生厭離。故特別云一切行變壞。然亡於佛意。背諸教理。臆度揣摩。新家舊蔽最可歎焉。又寶疏依義。不違我義也。 (六左)又契經言(至)變壞法故。通第二經有牒釋。釋中有三。初敘二種樂。二然觀下示經苦觀意。此有二。初敘苦樂損益。後佛以下。正通經意。三如何下成樂自體。有難有答。 (七右)如有頌曰(至)說受皆苦。曰鮮本及正理作言。雜含十七(十七右)曰。爾時世尊即說。偈言。知諸行無常。皆是變易法。故說受悉苦。正覺之所知。此頌不言性是苦故說皆苦。故知有樂自性。 (七右)又契經言(至)無實理成。通第三經。亦有牒通。通中初一句標。次釋。後故不下結。釋中初總釋。後別釋。總釋中諸有者。二十五有。舊論云生處。是亦苦多樂少。一分樂中言貫上三。然光記(十右終)但屬第三誤也。若言約文便且入終不爾。作釋不成指南。亦違前後文林釋自釋故。 (七右)若受自相等。二更難破實無執。初牒執總徵。後若謂下牒救徵破。大有三。一破順俗救。此中先舉救。次總非。後別依經。示非理有二。初舉密說經。顯三受是了義非順俗。後依如實言。顯非順俗說三。先標立。後引經示相。此有二經。初引五根為三受。意欲令知下五根言是受根。後正引如實文。成實論六(十右)曰。世俗名相故有樂受。非真實義。問曰不然。經中佛自說三受。若實無樂。云何說三受。答曰。似以苦差別中名為樂相。今破之。 (七左)又佛如何(至)樂等三受。第二徵破順世說三之相。初總徵。後若謂下牒彼宗破。先牒。後破。有總破別破總結三。別破大有四。第一以樂例責。此中唯言簡苦捨。彼亦起苦捨故。光記第二釋為善。寶疏亦爾也。第二又受下。下苦不成難。第三以下下。下中品相反不成失。第四又下三下。定苦相對非理失。後故不下總結。寶疏總科五難。入下違教分科非也。 (八右)又契經言(至)少分實樂。第三違教失。雜含三(二十左)曰。摩訶男若色非一向。是苦非樂。非隨樂非樂長養。離樂者。眾生不應因此而生樂著。摩訶男以色非一向是苦非樂隨樂樂所長養不離樂。是故眾生於色染著。染著故繫。繫故有惱。說受想行識文。無秋毫異。然若色下非字。及樂隨樂上非字。並不通。有人(【傍】稽古)云。此二非字衍。而後是苦應改苦是。下經文曰。摩訶男若色一向是樂非苦。非隨苦。非憂苦長養。離苦者。眾生不應因色而生厭離。摩訶男以色非一向樂。是苦隨苦憂苦長養不離苦。是故眾生厭離於色。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說受想行識文。亦同。又婆沙六十引此。無二非字(已上)今按。初非實剩。次非依下文似衍。若爾是苦亦上下。依之思。是即亦字艸誤。承非一向故。故婆沙六十引此。云亦是樂。又八十七(六右)引之。云有苦有樂。便亦字意。下經省略法。大名者。舊論十六(八左)曰摩訶那摩。摩訶云大。那摩云名摩是主空點。故本經云摩訶男。問。婆沙六十(六右)七十八(六右)並引全文。正理亦爾。五十八(八左)曰。有漏蘊非皆苦性。以契經說。佛告大名。若色一向是苦非樂。非樂所隨。廣說(乃至)有情於色不應生染。今何但舉上句。答。苦言起盡足顯有一分樂。故不多言。 (八右)謂觀所依(至)不決定。舊論十六(九右)曰。諸塵觀依止位差別。成為樂因。或成為苦因。不但惟塵。若至此依止位差別。諸塵必成樂因。無時至此。不成樂因。是故可立樂因為定。譬如火勢觀應熟飲食位差別成為美熟因。此火勢即是美熟因。若至此應熟飲食位差別。必成美熟因。無時至此。不成美熟因。 (八左)次時說熟(至)決定欲成。此三十八字檗本亦爾。不能讀。今依宋鮮明三本改之曰。火至此所煮炙如是分位。為美熟因。未嘗至此非美熟因。故美熟因非不決定。樂因亦爾。決定理成(已上)光記牒決定欲成。似依錯本。寶疏依正本。 (八左)又三靜慮(至)能生苦說。約上地破樂因不定。(寶云苦因非也)約第三定意地樂破。彼定常無苦故。不定義不成也。此中已欲說字。鮮本。明本。作因彼故為正。 (八左)二彼所說(至)起於樂覺。此中二字。苦對為三字。明本。及光寶如次作又受殊勝為正。 (八左)此能治苦(至)生極樂覺。與前能所治異。而已滅未生義相同。故光寶釋義不異前也。 (九右)此說必定(至)為集故。中含七(二十五左)分別聖諦品云。諸賢云何愛集苦集聖諦。謂眾生實有愛內六處。眼處。耳鼻身意處。於中若有愛。有膩。有染。有著者。是名為集。諸賢多聞聖弟子知我如是知。此法如是見。如是了。如是觀。如是覺。是謂愛集苦集聖諦光寶俱云經部申難。惠暉云。經部四愛為集諦。一現有愛貪現在果。二後有愛即貪未來果。三與喜俱行愛。即已得物上轉。四彼彼隨行愛。即未得物上轉。前二緣內心起故。後二緣外境生。鞞婆沙八(初右)四聖諦處云。譬喻者說曰。名及色是苦諦。行及結是習諦。行及結滅是盡諦。止及觀是道諦(已上)新婆沙七十七(五右)全同。成實論七(十四右)集諦品云。集諦者諸業及煩惱。是業身口意三業。乃至廣(至第十(七左)具說)煩惱即十根本。及九十八使(第十(七左)已下具說)符合鞞婆沙譬喻者。按。光寶此為經部者。蓋臆度自分別。復今論不云有餘部。不對言對法師。何不思之。只是為通違文假設難。文勢豈為不爾。故婆沙七十八(七右)唯法此經。云問云答。不云有餘師有說等。思之。 (九右)經就勝故。婆沙七十八(七右)有二十九復次。通此經。增勝義數多。 (九右)如薄伽梵(至)補特伽羅。雜含十三(六右)偈曰。於是等作想。施設於眾生。那羅摩闍。及與摩那婆。亦餘眾多想。皆因苦陰生。諸業愛無明。因積他世陰。(已上)今論四句。舊論十六(九左)但三句。曰。業貪愛無明。此三於未來。能為諸有因。 (九右)又契經說(至)說四識住。雜含二(五左)曰。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種種子。何等為五。謂根種子。莖種子。節種子。自落種子。實種子。此五種子。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新熟堅實。有地界而無水界。彼種子不生長增廣。若彼種(【傍】準上下脫子字)新熟堅實不斷不壞(【傍】準上下應有不腐)不中風有水界而無地界。彼種子亦不生長增廣。若彼種子新熟堅實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有地水界。彼種子生長增廣。比丘彼五種子者譬取陰俱識。地界者譬四識住。水界者譬貪喜四取攀緣識住(已上)五種子及地大並皆能生因以喻有取識四識住(【傍】色等四蘊是識所依故為識之住)故知不局愛。餘有漏法皆為集。有有漏取蘊。故名有取識。即有漏五蘊。又雜含三十一(二十一右)曰。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種種子。謂根種子莖種子節種子壞種子種種子。此諸種子不斷不破不腐不傷不穿。堅新得地界。不得水界。彼種不生長增廣。得水界。不得地界。亦不得生長。得地水界。得生長增廣。如是業。煩惱。有愛見慢。無明而生行。若有業而無煩惱愛見無明者行則滅。此示法說。足應併證。光(十四左)寶(十三左)並兩釋。初有取識。及四識住並為喻說。後釋五種子為五趣因義。光無評。寶斷後說為正。而云經中不言喻說故。未閱本經故。致如是誤也。又今文既云別名。四識住類地界。何五種子不約根莖等穿之。故舊論十六(十右)曰。有經說。五種種子類。是有取識別名。地界是四識住別名。 (九左)故經所說(至)依法相說。二辨經論意趣。問。阿毘達磨於何說。答。集異門六(十二左)五取蘊名為苦聖諦。諸有漏因名苦集聖諦。如前第九(十二右)辨品類足與經不同。有此法相密意分別。 (九左二行)然經中(至)及彼因因。三和會前三經異有二。初正和會。此有二。初敘前二經意。此有正示出據二科。後釋第二經意。後問答決擇。此有二。初問答生起相。後問答愛起因。此即初也。由各自業。由善惡別。界趣等果趣出生。生之因名生因。愛是潤後有。勝力後有起名起。起之因亦依主。故舊論起因皆云有因。又論第十(十四右)中有亦名起。曰對向當生暫時起故。可準思也。因因者名無明。諸業惑有漏莫不由無明因。生起因之因故云因因。故論特云彼。光二釋。初唯約業非也第二取業愛為勝。順論彼言故(湛大褒稱寶(十四右終)何理有)。 (九左)云何知爾(至)有緒故。雜含十三(二十左)有有因有緣有縛法經曰。眼有因有緣有縛。何等為眼因眼緣眼縛。謂眼業因業緣業縛。業有因有緣有縛。謂業愛因愛緣愛縛。愛有因有緣有縛。謂愛無明因無明緣無明縛。無明有因有緣有縛。謂無明不正思惟因不正思惟緣不正思惟縛。不正思惟有因有緣有縛。謂緣眼色生不正思惟生於癡。彼癡是無明。癡求欲名為愛。愛所作名為業。如是比丘不正思惟因無明。無明因愛。愛因為業。業因為眼。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是名有因有緣有縛法經(已上)又緣生初勝分法本經曰。世尊曾於共因共緣共由法門之中說。唐譯本曰有因有緣有由法門經。並是指雜含。又中含二十四(初右)大因經(二左)曰。當知是老死因。老死習。老死本。老死緣者。謂此生也。如是廣說生及愛等因習本緣。長含第十(十左)大緣方便經全同中含大因經。彼因。我以此緣。知老死由生緣生有老死。廣說餘生由有緣有等。舊論十六(十右)曰。如經言業於生是因愛於有是因。復次由經中有因有緣有發起次第故。如是雜含曰因緣縛。法本經曰因緣由。中含曰因習本緣。長含曰由緣。舊論曰因緣發起。今曰因緣緒。緒是基緒義。故亦云發起。云由是由緒義。縛亦繫縛令不散。是由緒義按十二支皆起。順逆引結。而起必不孤起。皆互具如是親疏多因。故或說一。但云緣。或說二。若說三。若說四。初引經其文不敵。準婆沙百七十三(六右)。七十八(九右)及舊論文同今若殘飲。問。後因緣緒何故成證答。十二支皆雖具之。互是有親疏。故成證。光記(十五右)並無明等異名者非也。豈可是異名。又彼釋次第有二義。第一為正。 (十右)愛為起因(至)愛為起因。後愛為起因問答。以顯示前經就勝。答中有三理。一後有必起。二心相續趣。三執著無雙。光釋如論文。寶疏一指事釋。二引例釋。三以勝釋並非也。三皆勝故。初二並示現事故。第二何故為例。 蓽豆屑。是緣豆紛。本草綱目二十四(十八右)云。豌豆(拾遺)釋名胡豆(拾遺)戎菽(爾雅)回鶻豆(遼志)畢豆(唐史○崔寔月令作蹕豆)青小豆(千金)青斑豆(別錄)廣累(時珍曰。胡豆踠豆也。其苗柔弱宛宛。故得踠名。種出胡戎。嬾時青色。老則斑麻。故有胡戎青斑麻累諸名○唐史畢豆出自西戎回鶻地面)應音云。蓽豆甫蜜切。人家亦種之堪食。用為藻豆。極佳也。 (十右)餘經復說諦有二種等。增一三(十五右)阿須倫品云。亦有二諦二解脫門四諦真法。 (十左)論曰(至)火等亦爾。此中。世俗舉兩類。初約淺近法自然破滅。次約惠分析法。破與析大別也。如假四大色香味等四塵為體。分析彼彼覺隨無。瓶水等各能雖有自破惠析。今且就易。故雜心第十(三十一左)云。如瓶分別色香味觸。時捨瓶名。非捨色香味觸別有瓶名。是故名等事。如是一切分別無所捨。是則第一義。就此二諦。婆沙七十七(十三左)依四諦。分別有四說。一苦集是俗。滅道即真。二前三諦俗。道諦勝義。三四諦中皆有俗。唯空非我理為真。四評家四諦皆有俗有真。又(十五左)有。一世友云。能顯名為俗所顯法為真。二亦世友云。順世間名為俗。順賢聖所說名為真。三大德云。說瓶衣等事為俗。說緣起等理為真。四達磨達多名自性為俗。是苦集少分。義自性為真。苦集少分。及餘二諦二無為。義林二末二諦章(三十右)依婆沙雜心等。總為七番。今論同評家義。依雜心意約破析。又弘明集二十一。二諦義舉二十三家。梁昭明太子為首。光宅為終。又喜祥二諦義等具辨示南海傳四(七左)破世俗諦名。改為覆俗諦。 (十左)若物異此(至)愛等亦然。此中亦有自碎惠析兩品。簡世智云勝惠。析除者。明本。及正顯亦爾。恐亂破析特加除。不同前析餘鮮本誤作析除。更有味等言故。然光記作析餘者。守株之失。愛者受形誤。正。顯。舊論。及鮮本。光作受為正。明本。寶疏如今非也。 (十一右)先軌範師(至)名世俗諦。光記為經部中異師。按舊論十六(十一左)曰有餘師說。未可知必是經部。又正理五十八(十三右)破上座言一苦諦假是世俗義。而未破彈此範師說。以知非經部。論主意信此義也。 (十一左)毘婆沙師(至)三惠亦爾。婆沙四十二(八右)全同之。有法譬合。雜心五(六右)亦同。此喻中所依者。婆沙云攀岸草等。雜心云近岸。舊論云浮物。 有言若爾(至)聞修所成。光云(十八右)。論主述諸師破有部義。寶(十六右)亦此意。按。正理五十九(四右)標經主謂。舉已下文。而不云有言。又舊論無有言字。是實論主難。而假云有言。猶如成唯識有說言。正理五十九(四右)舉此破已。未達毘婆沙意。故作是言然毘婆沙辨三相別意。不如是(云云)廣釋。今云不爾。今論敘彼義全不異。相亂難不得免也。 (十一左)今詳三相(至)食草所成。論主正解。婆沙師約緣名義。以境第七辨別。故招相亂失。今就依第七分辨。故無相亂。是義同成實論師。彼第二十(初右)三惠品云。從三藏十二部經中生名為聞惠。以此能生無漏聖惠。故名為惠。如經中說。羅睺羅今能成就得解脫惠。雖聞韋陀等世俗經典。以不能生無漏惠故。不名聞惠。若能思量諸經中義。是名思惠。如說行者聞法思惟義趣。又說行者聞法思惟義已當隨順行。若能現前知見是名修惠。如說行者於定心中見五陰生滅。如諸經中說。汝等比丘修習禪定。當得如實現前知見。乃至廣引三惠經文數多。又集異門五(十三右)云。因聞依聞由聞。於彼彼處自在通達。如有苾芻受持三藏及師友說。是名為聞。因此聞。依此聞。由此聞。建立故名聞所成惠。餘二亦準之。而示要如有一。如理思惟書數算印及所作事業名思。如有一。方便善巧修離染道。由此離欲惡不善法。入初定乃至第四定。具足住名思。因依由五七三聲具如上。未約名義。今且依三轉中依也。彼復修惠次云。有作是說。如此亦是思所成惠。所以者何。唯依佛法不共所修。乃可名為修所成惠。今此義中依諸等引所起寂靜惠。皆名修所惠。義林(六末三左)三惠章。舉此一段論文畢云。今觀彼意。天親正取聞唯緣教。思唯緣義。修惠亦爾。然毘婆沙諸門分別中四十二(十一左)唯有一說。此三種惠。皆緣名義。與此相違(已上)今云。基師混亂義門何者緣境門差別門異故。謂論主意依緣境門。不必遮並緣名義。今約三種差別門中。毘婆沙師約緣境。故致雜亂難。以彼難。推量自義。豈非混亂。又婆沙諸門分別總論所緣。彼差別門依名義離不離。辨別如修惠。離名緣義。故而非一向不緣名。亦汝混亂。又論主思修同。唯緣義。招二無別反難。故基釋定誤也。 (十二右)說所成言(至)食草所成。第三別釋加所成言。成生成圓滿義。聞是耳識用。依聞所成之惠依主釋。思是思數。依相應思所成惠鄰近釋。亦依主釋。修是證義。明證境故。體是定數。鄰近依主準前。問。何故唯不言聞惠等。加所成言。答。恐亂持業故。謂約互用並是應持業。故特言所成。顯三因所成。具如義林三惠章(二左)。 (十二左)此二易可成由喜足少欲。此二句寶疏屬上非也。光記為正。為下標故。故舊論曰。此二遠離於何人可易善成。正理釋易了。 (十二左)對法諸師(至)故名大欲。發智第二(十六左)問答二別云。於未得色等衣服等。希求尋索。是謂多欲。於已得色等衣服等。復希復欲。復樂。復求。是謂不喜足。如是差別。婆沙四十一(十六右)釋曰。於未得色等種種追求。是多欲。於已得色等復更希求。是不喜足。 豈不更求(至)便應不成。正理五十九(六左)破云。理亦不然。非對法者言於已得妙多衣等更別欣求餘所未得妙多衣等名不喜足。如何說二差別不成。若爾所言有何意趣。謂於已得足能治苦妙多衣等。即於此中顯等倍勝更希欲恨先不得此衣服等倍妙倍多名不喜足。於已獲得足能治苦。更倍希求。方能障定非於已得未能治苦。更倍希求。便能障定。故對法者所說無失。或不喜足雖更希求。與大欲殊。故無有失。謂先已得諸資生具無所乏少。而更希求。如是希求從於已得心不喜足。所引生故。果受因名。名不喜足。於先未得諸資生具。心無所顧。過量希求。如是希求。名為大欲二種差別其相如是。此兩釋。初釋意於已得法辨用恨先得為失。於不辨用不為失。而對法者不言更多希求。今反破云。婆沙中雖有唯言於已得不為喜是不喜足。今即破發智復希求說。婆沙更復尋求說。豈可言不言更求。依後釋諾以通。是亦有理。約起從心別為二種差別。設如論主所言悵望不妙不多對未得美妙多廣。而此心起故。是故二種並亙現未。而但約起從心親別之。謂不喜足對未得妙多。於已得法悵恨不歡。大欲對已得不妙不多。希求未來妙多。然對法者更多求言判差別中。實招相亂失。故不成救也。 (十二左)是故此中(至)名為大欲。若如是則言與義。並皆無亂為善說。正理五十九(六左)破云。不應正理。所以者何。若已得物未能治苦。悵望不歡。若都未得能治苦物希求得者此不障定。有何過失。此別辨用不辨用。以破文總相。實似未細簡。然婆沙等論中未曾細簡。今但論兩種別。非判不喜足中失不失。汝還破本論師。及混義門。 (十二左)能生眾聖故名聖種。舊論曰。聖人從彼生。是第五轉別體依主。婆沙百八十一(四右)有八說。第一持業釋。餘皆依主。中聖為無漏善法。或為正法等。是同第七說曰。聖者即是佛獨覺聲聞。彼從此生。相續不斷。故名聖種。 (十二左)四中前三(至)皆生喜足。此辨四聖種相。中含二十一(十一左)說處經曰。阿難我本為汝說四聖種。比丘比丘尼者得粗衣。而知止足。非為衣故。求滿其意。若未得衣不憂悒。不啼泣。不搥胸。不癡惑。若得衣者。不染不著不欲不貪知出要。而用衣如此。事利不懈怠。而正知者。是謂止住舊聖種。如是食住處欲斷樂斷欲修樂修。彼因欲斷樂斷欲修樂。故不自貴。不賤他。如是事利不懈怠而正知者。是謂止住舊聖種。阿難此四聖種。汝當為諸少年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少年比丘。說教此四聖種者。彼便得前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修梵行。集異門六(十四左)亦具說。此中臥具。本經。及舊論云住處。集異門第八(十一右)云。臥具者。謂院宇房堂樓閣臺觀長廊圓室龕窟廳房草葉等菴土石等穴。又臥具者。謂床座氈褥眠單臥被緂罽枕褐机橙等。故並不違。 (十三右)第四聖種謂樂斷修。此中斷與修於婆沙(【傍】光(二十右)寶(十八右))有四說。初說為勝。後三說並偏也。正理(寶(十八左)引)有兩義。初義同婆沙初說。斷與修相違釋為正。後義樂斷之修依主釋。是違越本經本論。本經既說欲斷樂斷欲修樂修故。又集異門云。四有苾芻愛斷樂斷。精勤隨學。於斷愛樂。愛修樂修。精勤隨學。於修愛樂。 (十三右)如何亦用(至)有欲貪故。此唯就第四。亦者對前三。舊論曰。云何此第四。以無貪為性。準正理論。(【傍】寶十八左引光二十左引)亦者對無瞋。亦無妨。有欲貪者。光(二十左)兩解。初釋有與欲之貪相違釋。謂有有貪。即上二界貪。欲貪即欲界。而合有無有愛。後釋有對無貪欲即貪。兩重持業釋。今云後釋為善。初穿空。有欲貪對無欲貪之詞也。今只總示治貪。何可得鑿空。問。四依中藥不為聖種耶。答。婆沙百八十一(七右)有五說。第一略故不說。第二攝前三。第三來益病苾芻。不立聖種第四生放逸立之。藥能除病。故不立聖種。第五一切處。一切人。一切時。受用者立聖種。藥不爾正理(【傍】寶二十右引)亦有五說。第一藥生愛。經文不說故。第二同婆沙第二說。第三同婆沙第四說。第四五開立婆沙第五說。雜心八下(三左)兩說。同婆沙第二第五說。 今按。攝在前三義。獨順契經。餘皆違越經。必不可用。增一二十一(十二左)曰。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起愛之法。云何為四。比丘緣衣服。故便起愛。由乞食故便起受。由床座故便起愛。由醫藥故便起愛。正理師豈可云不說於彼有愛生。復中含雖略藥說樂斷修。而餘經亦加醫藥。謂長含第八(十四右)眾集經曰。復有四法。謂四賢聖族。於是比丘衣服知足得好不喜。遇惡不憂。不染不著如所禁忌。精勤成辦其事。亦能教人。是為第一知足住賢聖族。從本至今未常惱亂。諸天魔梵等人無能毀罵。飯食。床褥臥具。病瘦醫藥。皆悉知足。亦復如是。依之大乘義章十一本(二十左)依長含。乞食。糞掃衣。常座。陳棄藥。四聖種。故知獨第二說為善。 (十三右)法王世尊(至)解脫不久。中含二十一(十一左)意也。如光引經。 (十三右)故契經說(至)皆如是說。大集法門經全一卷中出。又集異門足八(十右)舉經具釋。此中有無有者。集異門足曰。此中有者。謂五取蘊。即色受想行識取蘊。無有者。謂此五取蘊。當來斷(【傍】恐生字)滅。如有一類作是念言願我當來五蘊生起。復有一類。作是念言。願我死後五蘊斷滅。於有無有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染愛。是名因有無有愛生。依之現在五取蘊云有。未來五取蘊為無有。未來中。斷與生。亦準此論前文(十九十一左)曰。無有名何法。謂三界無常。於此貪求名無有愛。有愛一分。謂願當為藹羅筏挐大龍王等。準之現未反前。而彼三界非有常。故云無有。貪之愛名無有之愛。依主釋。然有人(稽古下二十右)曰。有無有者。蓋是四種之物獲之也。愛惜或不獲乎。則貪慕焉。大抵為凡者之情為爾。其厚薄雖則異。聖者亦猶病諸故。曰有與無有各有愛生。經義如此普光所云。止謂有愛無有愛耳。此意得此四物名有。於無不得。貪求云無有。自臆度妄解不足評矣。雖為兩解前釋為勝。下文契經說欲愛有愛無有愛三中兩種。今除前三。餘一切愛名有無有愛。其義路別也。 (十三右)即依此義(至)第四聖種者。前總云治。又通云四愛。又四各治一愛。今別斷暫永。又判為我與我所。又有寬狹前三各治一愛。第四通治四愛。是故為異門。有無有愛是愛五取蘊積集我身。故為我事也。正理五十九(十左)彈經主。於此自作釋言。我所事(乃至)貪名為欲。若作此釋。義不異前。頌中不應別為文句。與前所說治四愛生言。雖有殊義無別故。由此我部毘婆沙師更約異門。釋此文句。我所我執立以欲名。謂為暫息我所執故世尊說前三聖種。即於衣等。所生喜及彼增上所引聖道。為永滅除。及我事執故。世尊說第四聖種。即樂斷修及彼增上所引聖道。皆名聖種。此門意顯令有身見暫息永除。說四聖種(已上)今反破云。此門與前有三品別。何云不異。又既云欲。何曲為有身見。 (十三左)論曰(至)能正入修。此中有二。初釋初二句。二釋後二句。後中有問答。答中總釋別釋。別中亦有二。不淨息念。息念中亦有二。初正示。二有餘下明治尋所以。雖修入門有無量。今約極略。故言要門。婆沙七十四(十二左)曰。復次二種色觀於入佛法。為甘露門。謂不淨以及持息念。依大乘智度二十二(二十七)瑜伽二十六(十八丁)亦為要也。 (十三左)有餘師言(至)治彼無能。是息念中。已下明治尋所以。有兩師異。非大科異說。文中無不淨治貪故。又云此持息故。又持息表釋。不淨所簡故又次第異前故。是故舊論依何以故徵。有此兩師。而光寶但云敘異說。未精無所對本說故。此兩師初約緣多少。後依轉內外。正理(【傍】寶二十一右八)師雙取兩師意。云微細境故自相續故。 論曰(至)令不現行。此釋初二句為二。初將釋先明別治。後若緣下釋頌。初中有標立所治能治三科。後中初正釋頌。後明伏非斷。初中先釋初句。故應下釋第二句。文中瘀者。說文血積也。被食者。舊論曰。膀脹被食分散。鮮本作彼食非也。蛆者集韻千餘切。說文蠅乳肉中蟲也。本草云。蛆蠅之子。凡物敗臭則生之簡子魚切音苴類篇螂蛆。音釋特舉之。云七徐切。應音亦舉此字。云肉中虫。而彼作膽。字書音義同也。螂蛆者。爾雅註似蝗。而腹大長角能食蛇腦。故應者。上雙通別中。通治其益大。故云故應。且者對別治。寶疏分文故應非也。 (十五右)應作四句(至)有差別故。婆沙四十(四右)具說四句。更有反覆四句。今唯示義。謂行者作意自在有已熟未熟差別。所緣亦有自身小至海廣不同。互相望即成四句。已熟人作意自在無量。故為非自在小。未熟反之。唯緣自身。是所緣小。若乃至偏海所緣廣。已熟等四如次是四句。於所緣中唯舉自身至海二。次第是兩讀。配上四。光記作意為四位。所緣為二者非也。若約人作意亦唯二。謂已未故。若約四句法所緣亦成四別故。寶疏辨之。云具足作文應言自身至海自身至海。闕一重也(已上)可。有人云。寶釋甚有理。若言所緣中二種同故略之。則作意中。二種亦同。何為具作文。今云。作意雖體同。而次第殊。故具舉。亦令知四句為四句故。所緣非唯二類同。亦其次第同。故特略之。作意四定所緣可兩讀。理在絕言。寶釋未為甚有理。以不知論旨唯就文相故。頌疏述四句。第三第四句反倒可簡。故明燈鈔三本(十一左)云。諸四句例俱是為第三。俱非為第四。處處決定。今婆沙俱舍光寶皆爾。而異釋定誤也。又明燈鈔二未(六十五右)云。凡四句法俱是中第一句初述。第二句後。兩單如次言者。今疏逆次寫誤。今論婆沙等即然。然光記第四句第二單句初。第一句後寶疏俱是俱非並反倒。頌疏四句皆反倒。且第一句非自在小所緣小。是等並皆疏略。若寫誤也。問。未必為然。成唯識疏八本(六右)演祕二末(三十四左三十三左)四末(十一左)俱非俱是次第。又俱是中第二句為首。例瑜伽六十六(五右)因明纂要(二十六左)演祕四末(十一左)義燈五末(三十一左)玉水疏三(十八左)等。何唯為誤。亦復四句各別顯差別。非連屬得義何定次第。答。四句法兩單俱是俱非決定。何者依義兩偏。俱及絕。以曉法差別故。若次第不定其義難曉。此為理證。復此論已熟未熟。未熟已熟為四句。若非定兩單俱是俱非。唯如是示法。何可成四句。婆沙又十五(初左)云。應作四句。有蘊處界從彼唯得別解律儀非餘二等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此亦唯舉第一句詞。若無定法。何令爾此為教證。 (十五左)若不生法通緣三世。麟云。以不生法種類多故。又境流三世故。既是假相故。 (十六右)論曰(至)阿婆那念。釋息念二字。此即釋名。中有三。初牒名合經。二離釋。三慧由下合釋。 (十六右)阿那阿波那念。雜含二十九(二左)曰。世尊告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若比生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止息及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又(十三左)等數處前後說非一。又增一第二(八左)廣演品云。世尊告比丘。有一法。當修行。有名譽。成大果。諸善普具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一法者。謂念安般。廣說觀相。此略云念安般也(【傍】瑜伽二十七(十三左)亦云修習阿那波那念)舊論十六(十七左)略下阿云阿那波那念。雜心八(十一右)亦極略云安般。曰。安般念今當說。安那者持來。般那者持去。亦名阿濕婆娑。阿濕婆娑念者憶念。解脫道論七(初右)曰。安者入。般者出。於出入相彼念等。準彼極略云安般分明也。光(二十二右)云。阿那此云持來。阿波那此云遣去。頌疏亦上持作遣。下如光。瑜倫七上(三右)云。阿那此云持來。即是入息。波那此云持去。即是出息。泰云。唐云持息來持息去故。婆沙二十六(八左)云。經曰。有持來。有持去。此中持來者。謂入息。持去者出息。故施設論說。吸風入內名持來。引風出外名持出。舊婆沙二十(六左)曰。如說有阿那般那。諸入息是阿那。諸出息是般那。準上來雜心等諸文。光記一遣字誤也。當作持。然如圓暉未考。而妄謂論云令入令出。光記遣是令義。改上持亦為遣。豈非堪笑哉。又琳音二十六(十一右)云。阿那波那此云數息觀也。阿那云入息。波那云出息是也。此約義云數息。數從一至十故。約六相初立此名。次別翻云入出息。是亦就法體之義翻。準上泰釋。可知非正翻。故瑜伽二十七(四左)入息出息有四名。一名風。二名阿那波那。三名入息出息。四名身行。按諸師依雜心文。以譯持來持去。雖非大遠。而不近親。今云持息念。舊論舉梵。云阿那波那念。今又云。阿那謂持息入。阿波那謂持息出。依之應翻持息入持息出也。持是念作用。次下云念力持是也。顯宗二十九(十七右)有兩義。初本說全同今。文云。有餘師說。言阿那者。謂能持來。阿波那者。謂能持去。此言意顯入息出息有能持義。正理六十(初右)亦同。準之雜心云有餘說。若爾光等同有餘說。非今論及正顯等宗本說持息入持息念義也。又雜含二十九(十右)曰。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準之亦是念持義。應言持息入持息出。不同金七十論中(六右)云。婆那風者。口鼻是其路。取外塵。阿波那風者。見可畏事。即縮避之。是風若多令人怯弱。正理六十(初左)云。辨屬身風。略有六種。一入息風。二出息風。三發語風。四除棄風。五隨轉風。六動風。謂諸有情處胎卵位。先於臍處業生風。起穿身成穴。如藕根莖。最初有風。來入身內。乘茲口鼻。餘風續入。此初及後名入息風。此入息風適至身內。有風續出名出息風。如鍛金師(【傍】明本更有師字顯宗)開櫜囊口(【頭】顯宗云開鞁囊口)自然風入。風性法爾但有孔隙。必隨入故。入已按之。其風還出。入息出息次第亦然。理實此風無入無出。但如是轉能損益身。相續道中。假名入出。入息轉位能逐身中腐敗污垢諸臭穢物。增長火界。令身輕舉。出息轉時。能除鬱蒸。損減火界。令身沈重。發語風者。謂有別風。是欲為先。展轉所引。發語心起所令增盛。生從臍起(【傍】處鮮本及顯宗)流轉衝喉。擊異熟生長養大種。引等流性風大種。生鼓動齒唇舌齶差別。由此勢力引起未來顯名句文造色自性。此居口內。名語亦業。流出外時。但名為語。心生大種。其理極成謂見貪瞋癡心起者。面有潤燥(【傍】慘鮮本但顯宗同之)亂色異常。又亦傳聞懷瞋毒者面門生焰。非有慈心。貪引火生焚身等故。除棄風者。謂有別風。隨便路行。能蠲二穢。由穢內逼。有苦受生。由苦受生。發除棄欲。由除棄欲。引起風心。此心起風。成除棄業。又此風力令身安(【傍】正顯如此)隱。隨轉風者。謂有別風。偏隨身事諸毛孔轉。由此故得隨轉風名。此不依心。但依業力。隨身孔隙。自然流行。由此能除依孔隙住腐敗污垢諸臭穢物。動身風者。謂有別風。能擊動身。引起表業。應知此起以心為因。遍諸身支。能為擊動。因顯風義。乘辨六風。然於此中。正明二息。此中意辨持息念故(顯宗二十九(十七左)全同)問。何故先阿那。後波那。答。婆沙二十六(七左)云。先入。謂此息風先入口鼻。流至咽喉。從之流至心胸。復至臍輪。復漸漸遍諸肢節。有說(【傍】是成實十八(十二右)義)先出。謂臍輪中有息風。起流散上下。開諸毛孔。評曰。彼不應是說。息風不能開毛孔故。應作是說。有業生風開諸毛孔。毛孔開已乃有息風。於中入出(已上)次下論(十八右二行)。 (十六右)慧由念力(至)阿波那念。後合釋。是則顯全分鄰近釋。初慧言表自體。由示第三囀助勢。念力者。念有力。能持息故。慧觀此念所持息。為境云觀此為境。是則念因時。增勝法故名持息念。不稱持息惠以無念助力。則無明記故。不能慧觀故寶疏已下云釋自性非也。 (十六右)以慧為性(至)如念住故。第二出體為二。初一句正明。餘皆通妨。故點而言。此中持者。念能持息。由此慧於境所作成。光師為正。故顯宗二十九(十八左)曰。此品念勝。故得念名。由念力記持入出息量。故為顯緣息定慧得成由念功能。故說為念(正理全同)然寶疏念力持慧者。迷謬之甚。一違正理顯宗故。二背次上持息念名故。三所例念住有兩說。必無念(【傍】下文印點非也分句可解)持慧之說。如念住者。次卷二十三(二右)有婆沙論主兩說。婆沙一分鄰近。論主全分。今全分鄰近例。彼慧為性。應名慧住。而名念住。故今具辨得名所以。持能持。息息風。所持依所持息。息之持衣主持息即念持業釋。是他念名。今取以名慧。是全取鄰近釋也。 (十六右)通依五地(至)不俱起。第三依地門。分為二。初正說。後異說。此兩說。婆沙二十六(九右)出。而無評。正顯亦爾。初說中。亦有二。初標立。後所由。此所由有二。初總宗。謂唯捨故顯非上三根本。後謂苦下別示。此有二。初明與欲界苦樂不相應。此何故知欲界文。雖尋欲界初定。以苦唯欲界故。後喜樂下明與色界喜樂不俱。依之亦顯成非色界三根本。色界無憂苦故。前明欲界依三受門。云苦樂。攝憂喜。今依五受門云喜樂。初二定是喜無樂第三定意地樂故。殊云喜樂。問。一雙所由。一三受門。一五受門。何忽相雜。不云喜樂。應言色界樂受。退按論旨。光寶等依現文。致欲色辨。然於論文全無其語。何況忽可雜二法相。正理。顯宗唯約尋治一因。若爾唯依三受門說二因。隨應簡別。此中喜字。苦誤也。故舊論十六(十七左)曰復次苦樂是定心怨對。故此觀是定心所成。故與苦樂不相應。專注是定異名。此中約苦。 (十六左)上定現前息無有故。已下流布光記闕脫。檢頌疏英憲記。段段引光記。其釋義不異寶疏。猶如前段不淨觀光寶爾。見寶同見光也。婆沙二十六(二左)第四禪息不轉有四說。初說第四已上諸地心極微細故。復次內門轉故。復次內地轉故。復次極寂靜故。息反之則不轉。二世友云。第四上得轉依。故所依身微妙大種令諸毛孔一切密合無竅隙。故非息所依。三大德云。入第四靜慮。心便不轉。身亦不轉。是故息不復轉。四尊者妙音說第四定一切粗重。皆息滅。故息不復轉。 (十六左)從一至十不減不增。是入五。出五一貫數。故為十。非謂入出各十。婆沙二十六(十一左)明此數相中云。淨數者。於五入息數為五入。於五出息數為五出。雜心八(十一左)曰。五出息五入息此名十數。正理(寶二十八左引)釋雜亂中。云五入五出。問從入始否答婆沙(二十六(十一左))云。先數入息。後數出息。以生時息入。死時息出故。又如是觀身心安隱。非顛倒故。又如是觀顯於生死先入後出。非顛倒故。又如寶所引正理。 (十六左)恣心於境極聚散故。是示不減不增所以。雜心八(十一左)云。畏心散故。不過十。畏心聚故。不減十。聚是略聚。謂其極狹。散謂亂散謂其廣逸。舊論曰。畏心略及亂。是故不少不多。恣鮮本。及正理。顯宗。並作恐為正舊論等如次可知。 (十六左)三雜亂失。婆沙(二十六(十一左))有三說。初說數過十。第二有餘師同此論。第三有說數無次第。故云亂數。雜心。正理。亦取第二說。同此論。問。名既雜亂。約入出。是息本非數。豈非名體相違答。(云云)離體而無數故。 (十六左)若離如是(至)名為正數。婆沙明數有五。一滿數從一至十。二減數。三增數。四亂數。此三種今三失。五淨數。文如上引。今正數。 (十七右)髖髀脛。正理作臍。同字也。應音二十五(十八右)髖作臗同苦桓苦昆二切。埤蒼髖尻也。廣雅臗豚也。髀古文KM同蒲米切。說文股外也。此(【傍】北乎)人用此音。又方爾切。江南行此音。或作髀。俗字也。正理六十音釋彼彼切。股外曰髖髀。顯宗二十九音釋部禮切。髖髀並股骨也。舊俱舍作髀。部禮切。股也。 一磔一尋。應音云。磔知格切。通俗文張申曰磔。廣雅張也。開也。婆沙二十六。舊俱舍十六音釋。並曰陟格切。張申曰磔。然此論正理六十音釋。曰側格切。側應剔誤。名義集三(四十三左)數量篇釋一磔手曰。通俗文張申曰磔。周釋人一釋。佛二釋(云云)。若依集韻。或作揭有陟格切。通用。尋今是度名。周禮地官註曰。八尺曰尋。倍尋曰常。小爾雅四尺謂之仞。倍仞謂之尋。 (十七右)有餘師說(至)作意俱故。破異說。風輪約豎吠嵐就橫。寶疏云。吠嵐婆者。是鐵圍山間風。真諦師云言吠嵐者。此云恒起。即是運轉日月風也。應音云。吠嵐婆案舊論中作毘藍婆。或旋藍婆。或鞞嵐婆。或隨藍婆。皆梵之楚夏。此云迅猛風也。瑜倫記此云旋風。即是蘇迷盧山間旋嵐猛風也。正理彈論主能破如寶疏(二十九左)通。 (十七右)止謂繫念(至)為損為益。正理。顯宗。其綴文無毫異之。然今按。義旨支離。不能讀為一貫。如何支離。謂一觀息住身句。不順上義。既結云安止其心。此句徒然。二珠中縷喻。全不曉隨處安止。鼻眉足等是不定。中縷是一貫故。三為冷等二句。全非止義。無止相故。依之思之。觀息住身等法喻二句。於是止中示異說。故結外更有此標。是念息遍身中。如縷遍珠中。如是而文義法譬順曉。於觀息上寫脫有餘師說一句。是故婆沙二十六(十二右)曰。止者謂觀息風。初住口鼻。乃至隨息所止。心住觀之。有說止者。住心觀息遍住身中。如珠中縷。舊婆沙二十(七右)亦兩說全同。此論舉示婆沙兩說。如次轉淨。又為冷等二句。是正觀之相。必非止義。以何知之。婆沙釋觀曰。觀者謂此息風。若至口鼻。能審觀察若至咽喉。亦審觀察。如是展轉乃至足指。亦審觀察。觀息風已。復作是念。此風聚中有四大。能生諸造色。此造色是心心所所依止。如是於兼觀有觀相。於正觀應必有觀相。故此為冷等。是觀息風之觀相。故舊論十六(十八左)曰。相者觀視此息為益為損為冷為熱等。此觀不但以風大為境四大。及所造色心。及心法(云云)彼觀名相問。正理。顯宗如是一般誤者何故有答。誰亦可知有愚人見此論誤本改彼。彼釋此論故。或以彼改之乎。 (十七左)轉謂移轉(至)等方名淨。簡轉起云移轉。後念住等勝自息念。故云勝。婆沙二十六(十二左)曰(【傍】第一)轉謂轉此入出息觀。起身念住。展轉乃至起法念住。淨者從煖。乃至無學。(【傍】第二)有說四種順決擇分亦是轉攝。淨謂始從苦法智忍乃至無學。(【傍】第三)有說從四念住位。乃至介喻定皆是轉攝。有煩惱故未名為淨。盡智起後方名為淨。此三說中。初說順決擇已上為淨。已下為轉。第二說約漏無漏位分之。第三說約煩惱有無。未得盡智已來煩惱不斷盡。移轉昇進非極淨故今舉後兩說。初說不應理。故不舉之。轉淨差別不成故。 (十七左)論曰(至)一分攝故。有六門第一隨身繫門。婆沙二十六(四左)有隨身地隨心地兩說。評家(七右)取前說。今同評家。 此入出息(至)方得轉故。第二依轉門有二。初正明釋第二句。後因敘入出前後。初中有三。初標立次以生下舉不轉四事為由。後謂要下明由三緣息轉成上義。此中轉者起。羯莿藍等者。婆沙二十六(二右)曰羯剌藍頞部曇閉尸鍵南第四定等者等卵。婆沙二十六(二右)曰。卵及羯剌藍等。諸根未滿未熟。爾時未有所依身。風道未通。毛孔未開。唯有息地粗心現前。雖有三事。而缺一事故。故息不轉。謂要下雖婆沙息所依身。及風道通。毛孔開。入出息地粗心現前四緣。今合為三緣。謂身中息所依身。合風道毛孔開云孔隙。毛孔開必風道通故。第三緣易知。然寶疏云二緣未及。頌疏分孔隙為二。謂孔風道通。隙毛孔。開是過當。豈可分孔隙。同是空隙義故。故舊論但言已有空。 (十八右)出第四定(至)息最後出。此因明入出前後。意釋頌標句入出息次第。成實十八(十一左)等。先出後入故。此中等者。等無色定二無心定。婆沙有兩說。後說反之。今同評家。彼初說云欲入第四定。息風後出不復更入。名已入定。將出定時。息風先入。息風入已。名已出定。言第四定本無息。故將入彼。息最後出已。若又將出彼定息他來。故息先入也。 (十八右)息有情數攝有情身分故。寶云。準此出身非出入息。非有情故。麟從之。此釋陋矣。雖離身出外。而是有情之息風。故云有情數攝。婆沙二十六(八右)曰。此入出息是有情數。不言唯不出息。又正理六十(八右)云。此入出息有情數收。無覺身中息無有。故是雖從外來(【傍】數本今依顯宗)而繫屬內義(顯宗全同)準之雖從內也。亦是情類繫屬。 (十八右)是等流性(至)無如是故。第五五類門。初正示。後簡餘。後中有三。一簡所長養。正理云。身增長位息便損減。身損減時息增長故。今舉一邊。二簡異熟生。初總簡。二所由。三簡餘異熟色。彼不斷已更相續故。不云剎那實者。理有絕言。相續故非剎那。斷已後續。是無常法非無為實法故。 (十八右)非下地威儀通果心境故。是兩重相違釋。寶疏頌疏等似為依主非也。舊論曰。非下地心能緣。亦非威儀及反化等心能緣。 寬政十午天七月於京兆因幡藥師西之坊此卷五席講訖快道。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二十二法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