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俱舍論二十三卷要訣

豐山上陽沙門快道林常記
輸入者 吳靜梅
       校對者 崔世湖
       改稿者 江 進

賢聖品第六之二

(初右)如是已說(至)復何所修。自下第二。明四念住。寶疏分科為是。而現本云第三。蓋二形誤。光師科第三非也。七加行中。上來明一五停心畢。自下第二念住。何為第三。又不順結前生後論也。
(初右)頌曰(至)故唯四。此頌分為五。初二句依前總標。次二句明觀之相(光科非也)次二句辨三種體。餘如光記。
(初左)謂以自共(至)名為共相。光寶並引正理。釋今文。其解不同。謂正理有兩釋。初說寶疏所引文是也。後說光記所引說是也。彼後說全同今文共相。光為正也。前說身相同大種所造。同共相。全異今論然寶疏廣舉之。是何謂乎其自相並皆不異也。
(初左)身自性者(至)除三餘法。此中大種所造。是相違釋。舊論曰。四大四大所造。問。一切皆法。何三餘唯名法。答。總即別名如法處法界。是婆沙百八十七(八左)有十一說中第一說意也。集異門足六(十左)十有色處。及法處所攝色。是名身念住。六受身是受念住。六識身是心念住。受蘊所不攝無色法處名法念住。
(一左)傳說在定(至)如應當知。婆沙百八十七(十四左)有三說。初說由緣圓滿。一分別所緣。謂若時能以剎那極微。分析所緣。或唯以剎那。分析所緣。二善根增謂依下生中。依中生上齊此。應知念住圓滿雜心五(四左)唯依初說。論主不信彼。故言傳說。舊論恒式傳說云彼說。光無表兩釋。第二為正。順婆沙。雜心。正理故。無為兩釋。初釋為正。亦順彼故。
(一左)自性念住以慧為體。婆沙百八十七(二右)問答決擇。唯慧一為體。故雜心(五(五左))正理(六十(十二右))顯宗(三十(初左))等皆亦爾。若依大乘更加念。瑜伽二十八(二十二左)云。若慧。若念。攝持於定。是自性念住。雜集論第十(初左)曰。念住自體者。謂慧及念。由佛經中有於身等修觀言故及有念住言故。瑜伽略纂(第八(二十二丁))曰。解念住義中。云念慧二法是自性。與對法同。小乘唯慧為自性。今大乘者。兼取二法。為念住自性。倫記(七上(三十六右))曰。念慧二法。俱是念住體。與對法同。不同小論唯慧一數。是自性念住。依之基師示鄰近例。依小乘。言唯慧為體。以依大乘非鄰近故。然有人(【傍】分別三十四右)言。體與相異非大小異者。非唯揣摩之太。背諸聖教讀者識之。
即此亦名三種念住。婆沙百八十八(初丁)廣說。並有三惠四惠分別等。
(初左)相雜念住(至)俱有為體。光記(二左)依正理顯宗意。曰惠及惠俱有。惠與俱有相違釋也。寶疏(三右)於相雜位以義存惠體。今云。光寶中且寶疏為勝。正理(十二右(四行))既云。相雜念住以惠所餘俱有為體。惠俱有法與惠俱時。相雜住故。(可思)婆沙百八十七(三左)曰。問。此三念住誰斷煩惱。答。唯相雜念住能斷煩惱非餘。何故自性不能。若離助伴。惟慧不能斷煩惱故。何故所緣不能。彼作意普散故。唯總略所緣作意。能斷煩惱故。何故相雜能斷。具二緣故謂攝受助伴故。及總略所緣作意故(要文)正理六十(十四左)曰。三中相雜能斷煩惱。非二能斷。太減增故。與慧雜住得相雜外。(【傍】已下難)理則但應慧俱有法。可得名曰相雜念住。非慧與慧可有相雜。無有一身二慧俱故。由此智惠非相雜攝。不應唯說相雜念住能斷煩惱。理應具言自性相雜能斷煩惱。於斷煩惱。慧為首故(【傍】已下通釋)無如是過。斷煩惱時。於慧亦立相雜名故。謂得止觀平等運道。能斷煩惱。其理決定。所餘一切心心所等有止品攝。有觀品收。此平等時。彼亦平等。由是一切相雜理齊。顯斷惑時相雜理齊。故亦於慧立相雜名。多於所成。有勝能故。自性念住非不亦能斷諸煩惱。體是惠故。然名自性。謂無所待。斷煩惱時。必待餘法故。斷煩惱位慧立相雜名。由是所言相。雜念住能斷煩惱。理善成立(顯宗三十(二右)文略義同)今助一解。必非相雜攝慧以慧作此觀位分此三種故。謂唯慧一為自性。此觀主故。相應助伴名為相雜。與慧雜位故。非慧與觸等互相雜故。亦攝慧總名相雜。故舊論十六(二十左)曰。所餘諸法。若與慧共生。說名相應念處。與自性念處相應故。能緣境界念處故。此文唯名相應。豈可攝所相應。亦復自性唯為所與。其能與獨得相應名。雜心五(五左)曰。共念處者。與正慧一果法。亦是唯名能與。若攝慧作一觀中。有混亂失。慧是亦相雜。亦自性故。豈可有此理。彼大乘瑜伽二十八(二十三左)曰。所餘相應諸心心所。是相雜念住。雜集第十(二右)曰。念住助伴者。彼相應心心所等。彼既但云所餘。云相應。云助伴。豈可攝惠。今論亦頌唯云餘相雜。長行云惠所餘俱有。其文義不異說所緣。云以惠所緣諸法為體。豈惠及所緣。若言惠及所餘者不爾。以違頌故。又上論(第六終)曰。三所餘法餘三因生。又(第一(十一左))曰(【傍】色受想識)四餘名行蘊。是等豈三及所餘四及餘。問。若爾何故唯相雜斷惑。無惠斷惑。豈應道理。答。彼就三中位論之。非離自性所緣獨相雜斷惑。謂於同時心心所等相雜位。方斷惑功顯。離彼相雜助伴。必不能故。云唯相雜念住斷惑。如是約位不依體。亦無有害。雖眾賢決斷。予不信。破法建立故。違處處文故。招雜亂失故。
(初左)所緣念住(至)諸法為體。是惠所觀身受心法。此四種盡一切。故云諸法。寶疏(三右)云。又攝於惠(【傍】前後念為能所緣故)者無失。後念惠以前念惠。亦為所緣故。如界品說。
經說於身(至)餘三亦然。中含二十四(十五右)念處品曰。世尊告比丘。有一道淨。眾生滅憂畏苦惱。得正法謂四念處。云何為四。觀身如身念處。觀覺如覺念處。觀心如心念處。觀法如法念處。廣別說四種。此中循遍。順觀不殘。舊論曰。於身觀別通身相。名身念處。何法名觀智惠。雜心云。如說順身身觀。觀者是慧。今亦但證觀言。次自惠鮮本及正理作目惠為正。
(二右)毘婆沙師(至)由楔力持。自下釋名。初對法師。後論主補正。此初也。論下(二十五(十三左))亦有此兩說曰。毘婆沙說。惠由念力持令住故。婆沙百四十一(初左)曰。惠由念力。得住所緣。故名念住。或此惠力令念住境。故名念住。今依後義。破初義之意也。又九十六(八右)曰。由念析除自體。故名念住。自體即是有漏五蘊。要由念住。析除彼故。百八十七(七右)有八說。初說於念於此住。故名念住。如象馬等所住處名象馬等住(此念能住。惠所住。念住惠故。分鄰近。)第二說此由念力。能於所緣起差別廣博作用。而不失壞故。第三說由念力故。此瑜伽師審記所緣。於所緣境忘已還憶。故名念住(更有五說)今舉第二說。又二十六(九右)曰。問。此持息念自性是何。答。惠為自性。然此聚中念力增故。說名為念。如四念住惠為自性。然彼聚中念力增故。說名為念。今此中持境言持。境界為義。轉者起義。即當住義。對下文知。斧比惠。木喻境。楔。舊論音釋先結切櫼也。類念力。此師從因念。立果惠名。而住名惠。是從因一分鄰近釋。
(二右)理實應言(至)能明記故。後論主補正。有三。初正示。二引證。三通違文。此初也。此中初立義。後所由。此義惠為能令。為因。念為所令。為果。念住二字。並名念。是從果。全分鄰近釋。與前義有二別。因果與分全異故。然有人(【傍】分別三十五右)住屬惠。為分鄰近。非太背義旨。而違二經。撲揚決擇為全分大得矣。
(二右)由此無滅(至)乃至廣說。下引二經。證由惠因。念自住。無滅舊論云阿尼婁馱。雜含十九(二十二左)阿那律答目連曰。若比丘身身觀念處。心緣身正念住。調伏止息寂靜一心增進。如是受心法念處正念住(光(三右終)引論者無稽)。
(二右)世尊亦說(至)便住不謬(舊論曰不忘)雜含十一(十九右)世尊告縈髮目連言。如是順身身觀住彼順身身觀。住時繫念安住不忘。
(二右)然有經言(至)受心法滅。後通違文。此舉經也。雜含二十四(二右)曰。何等為四念處集四念處沒。食集則身集。食滅則身沒。如是隨身集觀住。隨身滅觀住。隨身集滅觀住。則無所依住。於諸世間永無所取。如是觸。名色。憶念。集滅如次。受心法集滅廣說。
(二右)應知彼說(至)得安住故。後通釋。此初正通。寶(三左)評悉。
(二右)又念住別名(至)各有三種。後引例通。雜含十九(二十三右)曰。若比丘於內身起厭離想。於內身起不厭離想。厭離不厭離俱捨想正念正知。如內身如是。外身內外身。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亦復如是。二十四(三右)亦爾說。今且約身一。云自他俱相續。顯餘受心法三。此約所緣。為十二種。故云食等。亦是約所緣。婆沙百八十七(五左)曰。復有別說十二。如契經說。於內身住循身觀。於外身內外身。住循身觀。如身三種。乃至法亦爾。光記(四右)云。雖身及法亦通非相續。此中且據相續論者。身可爾。云法非也。普光謂四念住皆悉約相續。故致此誤。寶疏(三左)為是。正理已云且也。
(二左)此四念住說次隨生。婆沙百八十七(十右)有三說中。第三說次第有三種。一生起如念住靜慮等。二顯示如正斷神足等。三現觀如四聖諦等。今此依生起次第。此論二十二(二右)亦分別三次第。故今取第三說。
(二左)隨境粗者(至)如是次第。此因論生論。婆沙(十一右)有十說。今舉初二說。正理六十(十六左)粗細義中。云然非由此心最後觀法中涅槃極微細故者。簡但緣彼故。光記合說辨。全非相違。
此四念住(至)不增不減。婆沙百八十七(六右)有六說。初說同之。謂對治於不淨淨相顛倒。故說身念住。對治於苦樂想顛倒。於無常常想顛倒。於無我我想顛倒。說受心法念住。第二說如次對治段觸識思四食。第三說對治色受想行四識住。第四說對治色蘊受蘊識蘊想行蘊五蘊。如次唯說四。第五說對治四種不修。謂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惠。第六說與四修同法故說四。與修身同法。修戒同法。修心同法。修慧同法故。
(二左)四中三種(至)名為雜緣。後釋最後句中。兼明雜不雜。準此論文勢。已下似後段來由。然舊論明雜不雜。終結曰四種念處已。應屬前段。光(五右)云。二二合觀有六(今云。身受緣。身心緣。身法緣。受心緣。受法緣。心法緣。是六)三三合觀有四(身受心。身受法。身心法。受心法)四合觀有一。總有十一。名雜緣法。此釋盡理。有人(【傍】湛公)未曉理。妄見婆沙五蘊句數。謬謂光記違婆沙句數方法。改光。三三合有三(餘同)者誤之甚。問。婆沙約五蘊。明雜不雜。今何故依身等。百八十七(五右)曰。法念住復有二種。一雜緣。二不雜緣。若緣想行蘊及無為。名不雜緣。若於五蘊。或二二緣。或三三緣。或四四緣。或五總緣。及無為名為雜緣。又百八十五(十右)曰。或於法循法觀念住者。謂緣想蘊行蘊及無為。此說不雜緣法念住。若雜緣法念住。則於五蘊。或二二緣。或三三緣。或四四緣。或五總緣。二二緣者。謂色受緣。色想緣。色行緣。色識緣。受想緣。受行緣。受識緣。想行緣。想識緣。行識緣(有十句)三三緣者。謂色受想緣。色受行緣。色受識緣。色想識緣。色行識緣。受想行緣。受想識緣。受行識緣。相行識緣。(有九句)四四緣者。謂色受想行緣。色受想識緣。色受行識緣。色想行識緣。受想行識緣(有五句)或五總緣者。五蘊一切總緣(云云)正理六十一(初右)顯宗三十(五右)亦同彼。答。所依義旨別故有此差別。謂彼依六說中第四說對治五蘊故。唯說四念住。故文中想行二蘊為不雜緣。今對治四倒故。約身等四。並不相違。然正理。顯宗。前唯舉四倒四食兩說。而至雜不雜緣。方約五蘊。彼此參差。惠暉云。四法一一別緣名不雜緣。二二合緣為三句。三三合緣為二句。四法合緣為一句。雜緣也。此迷倒之甚。論云唯緣法不雜。何可四法別緣。若如汝者。於身等四各有雜不雜。違諸論旨。亦雜緣句數大誤也。
(三右)修此觀已等。自下第三明煖等四善根。於中大二。初正明四善根。第二(九右)因明順解脫分差別門。初中有四。此初明善根觀行。光寶同下文科第五明修果久近者非也。至下應知也。
(三右)論曰(至)苦空非我。婆沙第二(五右)(【傍】寶五右引)云。若順次第說功德者應先說不淨觀。或持息念等。次說念住。次說三義觀。次說七處善。次說煖頂忍等。今論何不說。答。今論說諸法要。未欲盡婆沙秋毫。故略之。光二釋。初釋同寶可也。後釋非也。此論何不可明局聲聞。寶(五左)和會三論相違。有其理。
(三左)一非常二(至)三行四出。此十六行相。列次立名不同。正理六十一(三右)顯宗三十(六左)同之。舊論十六(二十二左)同。但非常云無常。生緣為有緣耳。婆沙七(十四左)云。苦非常空非我餘同今。又天台集解集註云。苦空無常無我集因緣生滅盡妙離道正跡乘。又法界次第。及弘決三云。無常苦空無我集因緣生盡滅妙離道正跡乘。具如下辨。
(三左)此煖善根下中上品。此就煖頂忍各自中。示位初後。為三品。非四善根相望。若相望如次下(六右)論。然冠註指要等(云云)非也。
(三左)動善根中(至)說名為頂。婆沙第六(十五右)曰。諸可動有留難可斷可眠可退中下者名煖。上者名頂。諸不可動無留難無斷無慮不可退中。下者名忍。上者名世第一。此兩義是婆沙六(初右)五說中。初後兩說。初義同彼第五評家。後義同彼第一說。曰。如山頂人不久住。若無諸難。更主餘山。若有諸難還退下。如是至頂位中必不久住。若無諸難。進至忍位。若有諸難。還退住煖。
(四右)四聖諦跡。三世諸佛依此門入道之跡。故中含七(二十一右)曰。過去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彼亦有此正行。說法謂四聖諦。說未來現在。亦復如是。雜含十五(十七右)有此語。曰苦滅道跡聖諦。
(四右)上品有異(至)無簡別故。辨上品有二。初正示。後準顯。此中唯者簡持。一簡上界。唯持欲界。二簡餘三諦。唯持苦諦。三簡苦下隨應餘三行。唯持一行。準之煖頂及下中二忍。頌中無唯簡別。故具觀三界四諦及十六行。自成立。寶疏(八右)不云下中忍。未盡也。
○減緣減行法義豐山寓居上毛沙門快道記俱舍論二十三(四左)曰。謂瑜伽師於色無色對治道等。一一聖諦行相所緣漸減漸略。乃至但有二念作意思惟欲界苦聖諦境齊此以前名中忍位。從此無間起勝善根。一行一剎那名上品忍。此善根起不相續故(已上)解云。為顯減始。舉上界道等者。等取餘七諦。從後向前。上忍之文雖不關此為對了舉。下皆傚之。此有二門。初敘正義。後評古義。
初敘正義者。有五門。一總明行緣減。二別述漸略由。三辨一行二念。四敘留行差別。五通諸妨難。初總明行緣減者。行謂行相。即能緣行。其數有三十二。謂觀苦聖諦。有四行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觀集聖諦有四行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緣。觀滅聖諦。有四行相。一滅。二靜。三妙。四離觀道聖諦有四行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上下二界各有如是十六。故成三十二。緣者。所緣。其數有八。謂欲界苦集滅道四諦。上界亦爾。故成八諦。此諦為境。作苦等行解。故論曰行相所緣。減相云何。謂觀欲苦諦。修行四行相。次觀上界苦。修四行相。如是欲集。上集。欲滅。上滅。欲道亦復爾。後觀上道諦修三行。不修出一行。是為減行初。故正理論(六十一(五右))曰。於上界道減一行相。從此名曰中品忍初。俱舍舉上道諦。亦如是。是為第一周。第二周復觀欲苦。乃至觀上道修二行。復不修行一行。是為第二減行。第三周復始於欲苦。終至上道。修一行。復不修如一行。是為第三減行。第四周復始於欲苦。終修欲界道四行。全不觀上道。稱曰減緣。此時雖亦減道一行。就全言減緣不言減行。此據立名。若據義旨。第四周中有減緣減行二。所能緣別故。如上道諦。如是從後向前。次第減餘七諦亦爾。但於欲苦不減一緣及一非常行相。是所留一行。有行必有緣。是故總三十一周減行減緣。於中二十四周減行。七周減緣。是總明畢。二別述漸略由者。如上忍世第一者。時極短故。不能漸略。如下忍者。雖時長而進續中忍具修十六行。故不得漸略。唯此中忍前下忍來具修十六行。進後上忍一行。故漸略唯留一行。若不爾者。以不能連接後位故。故論曰。但思惟欲苦。名中忍位。從此無間起勝善根。一行一剎那名上忍。婆沙(五十七左)曰。如有人欲往他國。多財不能持去。遂以易錢。猶嫌其多。復以易金。猶嫌金重。復易大價寶珠。持此隨意。往行者亦爾。先廣觀上下諸諦。後漸略之。乃至唯以一剎那心。觀欲界苦。次生世第一。次生苦忍。三辨一行二念者。謂一行者。欲界苦下四行隨一。何故一行者。後上忍唯一行故。是定一行。不爾者。不能續接故論曰但有二念作意。思惟欲界苦聖諦境。正理論(六十一五左)曰。唯以二心觀欲界苦。顯宗(三十(八右))全同。新婆沙(第五(七左))曰。復漸略之。至一行相。此名中忍。舊婆沙(第四(四左))曰。但作二心。觀於一行。舊俱舍(十六之二十三左)曰。由二剎那。思惟欲界苦。天台妙玄(三之二(十四左))曰。作二心觀於一行。是名中忍。如是諸文一揆。此位何故作二念。謂是觀一行。如無間解脫二心。而是審慮決定二心。故婆沙(五十七左)曰。至一行相。二剎那觀察如苦法智忍及苦智。齊此名中忍。彼復於欲界苦。一剎那觀察。如苦法智忍此名上忍。此既對上忍譬苦忍。而譬苦忍智。明知以審慮決定二心觀一行。正理。顯宗。舊婆沙三論。但苦忍智喻中忍二心。略無上忍喻苦忍。四敘留行差別者。婆沙一百九卷(七右)曰。又見行者復有二種。著我見者。依非我行相。入正性離生。著我所見者。依空行相。入正性離生。諸愛行者。亦有二種。我慢增者。依非常行相。入正性離生。懈怠增者。依苦行相。入正性離生。此文雖世第一位。從中忍留行。不動其行。進上忍。復進世第一。入苦忍。故得成證。故婆沙五(十八右)曰。有四心同一所緣同一行相。謂增上忍。世第一。苦法忍。苦法智相應。隨此四人以留此行。擬後進修。五通諸妨難者。問。若先減行。應不修所減行。何故俱舍(四右八行)中下二品同曰能具修十六行。答。雖減行相。未減緣諦。猶緣諦故。亦能修所減行。若至減緣。不能修行。以有諦必有行。無諦必無行故。約得修言十六。問。若約得修。一切應十六。何故婆沙(第七三左)曰。問(【傍】對初安足云非上忍)增長忍一切時修十六行相耶。答。不爾。或時十六。或時十二。或時八。或時四。所以者何。如如漸次略所緣諦。如是如是略修行相。由此漸能近於見道。答。此論約具足略餘。婆沙盡一切。謂四諦具足人是十六。若減道者十二。減緣必無其行。故決定十二。若減滅道即八。唯修苦集故。若減三諦唯四。問。中忍滿不如上忍一念。何作二念耶。答。智劣於上忍故。漸略觀故。問。修一行。是應一念。上忍世第一亦如是。又舊婆沙(第四(三左))曰。彼行者正觀欲界苦。乃至斷色無色界行道。如是三十二心是名下忍。如是前後諸品。皆是以一念心修一行。何故今中忍獨作二心。觀一行耶(新婆沙無三十二心言)答。彼舊婆沙云三十二心者。從彼行為言不遮其中有多念。如正理論(六十一五右)釋下忍從八諦。言成八類心名下品忍。彼八豈唯八剎那。今中忍觀一行。前後念相續審察。及決定。故論釋上忍。言此善根起不相續故。而影顯前忍念是相續。後評古義者。分為三門。一辨行緣減迷。二斥二行相執。三彈二剎那謬解。初辨行緣減迷者。西方德光論師有兩解。初解就著我者依非常非相等四人。四行相一二三四之次位。諦諦擬議。相當從後向前減之。後解約見行愛行不同。次第不定。而擬當減之。具如光記(二十三十左已下)引。彼兩釋並違理教。違理者。彼諦諦擬當其益有何。若言不亂初觀苦位次者。是不可然。於苦有留。餘亦豈留。若言行人樂欲。苦中可然。誰知餘亦是樂欲而相當。又無文彼說。故知是妄謂分別。違教者正理論(六十一五右)曰。如是次第漸減漸略行相所緣(顯宗三十(八右)全同)既言行相所緣並次第漸減。兩解不次第當自退沒。俱舍亦曰一一聖諦行相所緣漸減漸略。準正理論。此漸略亦是次第義。若不爾所緣諦。豈可不次第。然光記(二十三十二左)信彼云。德光所解於理為勝。若不爾者。諦各有四行。起何行耶者。謬判之最可知矣。寶疏(二十三九右)曰。德光所解。事太繁雜。既無論文。何理定知相繫屬耶。如我見增者為治我故。起非我行者。何別理於滅等下偏起離等行。先觀滅等諦耶。今為一釋。從聞思觀四諦時。於一一諦皆具四行。如名次第。於上道諦等。後起者先減。先起者後減。我見增者。偏起非我。自餘三行隨次而減。中上忍。及第一法。同此一行。即以此行入於見道。於理無違。此破立最為善也。又妙玄釋籤(三之二十三右)曰。一一諦下。各有一行。與緣名同。亦與緣同減。從緣為名。但名減緣。此名同者不爾。集諦下因行減時。便減緣。豈是同名。苦諦下初云非常。亦不同也(【頭】四教儀集註云。苦空無常無我集因緣生。又法界次第云。無常苦空無我集因緣生)又解。十六行相次第。諸說不同。有苦空無常無我集因緣生。依彼無失。二斥二行相執者。大乘義章(十一(四右))煖等四心義曰。從初乃至唯觀欲界苦下二行。名忍方便。唯觀一行名忍成就。又(六右)云。忍中三者。於三十二行中。各一心觀故。毘婆沙曰。三十二心名下忍。於三十二行中。略一已後乃至於彼欲苦下。唯觀二行。名中忍。此中忍中。極多有其三十一心。極少二心。欲界苦下唯緣一行。是名上忍。故毘婆沙云。復以一心。觀欲界苦。名上忍。此師迷舊婆沙三十二行。各一心即三十二心名下忍。以謂一行必是一念。而判三忍別。上忍一念故一行。中忍二念故二行。下忍三十二心故是三十二行。以謂善釋。此違理教。謂若留二行。應不得入上忍(乃至)入見道。彼唯一行故。本作漸略之觀。是為彼基由。又若在二行。以孰進上位。又留一行。是據四種人別。存二行者。有何故。又無文有之。是違理過也。前所列諸文。皆唯說為一行。又汝下上二忍並證婆沙。而不證中忍。彼說但作二心觀於一行。異文故。唯自臆度以可觀已。是為違教。圓暉頌疏(二十三九左)曰。如是乃至減欲界苦下二行相時。但有二行二剎那心。觀欲界苦名為中忍滿。唯有一行一剎那心。觀欲界苦。名為上忍。就此文古今(云云)今謂。彼前文(八右)曰。總言之。上下八諦各減三行。謂欲界苦下。一行相留故不減。所餘七諦餘一行相。與緣同減。故但言三。三八二十四名二十四周減行。理實言之。三十一周減行。謂餘七行減緣攝故。是故但言二十四也。既云欲苦下行一留。又云三十一周減行。與諸論不為異。然云減欲苦下二行時但有二行。明知寫誤。應言減三行時但有一行。若不爾者。但三十周減行。不得言三十一周。復何不辨諸文一行之說。何不破光解釋。應如對法藏釋名。既無此事。非寫誤何。設又實為二行。釋總別自參差。背文違理。不足為言而已。妙玄釋籤(三之二(十一左))曰。至二行一緣在。皆名中忍。至一行一緣在。方名上忍。彼真記(三末)云。雖本論。玄文。及下籤等並云一行。而若取正觀。唯有一行。若取減滿。即有二行。俱舍頌疏云但有二行二剎那心。或文誤。次云但作二心觀於一行故。此正極辨是何謂。正觀設二行減滿何二行。諸論減滿說一行故。續接增上忍故。亦復無文說二行。何穿空至此如是甚哉。彼頌疏非證。如前辨。後釋文誤者似是。而證觀於一行文。應改二行作一行。若爾籤文中。上二品差別不成。今云。彼文誤二心作二行。應言二心一緣中忍。一心一緣上忍。故次下文(十三右)曰。都有三十一周。減緣減行。後但有一行二剎那心。名中忍。唯有一行一剎那心名上忍。若二行何云三十一周減行。若二行作一行。當文差別不成。況玄文俱舍等。但一行何可云二行。寫誤理決。故從義四教集解(中四十九右)直一行二剎那心名中忍。不為用辨他。又蒙潤集註(中卷)曰。一行二剎那名中忍滿。釋籤云二行者。約修觀位說。又拆玄云中忍滿猶有二行。東大寺秀慧二十有餘年於此事窮思。而立一義云。留苦四行。四人中唯留非常者。二行二剎那。餘三行人並皆一行一剎那。謂留非常人。初觀非常苦空。減非我。次觀二(【傍】非常苦)復減一(【傍】空)次觀一(【傍】非常)減一(【傍】苦)最後苦非常次第觀。故苦行一剎那。非常行一剎那。故云二行二剎那。如是妄說滿岐溢苑。不能具出。但曉正義。其邪曲不追而自去焉。三彈二剎那謬解者。台家二藏義第三(四右)云。有說。一行者。苦一行。二剎那者。此滿位猶有上忍。世第一之二念心。觀欲界苦故。云二剎那。有說。二行二剎那亦無妨。習修與得修故。初一剎那觀苦一行。除空為習修。亦所減行全可起故。為治定更一剎那觀苦一行。是為得修。更有兩說。今云。初說上忍。世第一為二剎那者。若爾中忍當念心豈可無。若約有後後心。猶有多心。見修無學心非一故。後習修得修義亦非。中忍滿二念並是現修。何為得修。又有人(【傍】法住)云。夫中忍唯三十二剎那觀三十二行。故第三十一周已實唯有一行一剎那。然諸論云二剎者。此位猶有後上忍一念。約忍同論云有二念作意思惟欲苦。正理論二念心喻見苦法忍苦法智。亦是後上忍加喻也。此義甚非也。辨中上差別中。豈可有此雜亂說。論既以二心一念為差別。釋上忍唯一念所以。云不相續故。顯前二念故前後相續。何可加他念。又舊婆沙(【傍】如上引文)中忍二念喻苦忍苦智兩念。不可相離故。以上忍唯一念。但喻苦法智忍一。若加後何有二喻一喻異。又存後上忍一念。何不彼上忍亦加雜世第一一念。說二念。若言忍同故餘不爾。以同有漏同行相同緣故。餘亦容合說。又正理論(六十一五左)曰極少但以二心。極少言豈非當位二心。又舊俱舍曰由二剎那心。思惟欲界苦。若非自二心。何可得言由又。舊婆沙曰但作二心。作言豈非現起二心。又俱舍論曰。從此位無間起勝善根。一行一剎那名上品忍。從是第五因聲。二念前心即能生。豈可能所混亂。又彼論明生起中。所生心合能生。說二心無其文。當去穿空之邪執。歸正旨。又秀慧妄解如前應知。所餘邪解。並準前除去。
蚩天明八龍集戊申紀號秋八月初六日臨俱舍論四善根之文。法師慈教幸請指示減緣減行之事也。雖聊患見論之進向。法師時時徵問。故應請記。以授焉。不顧舊人口涎。偏據教依理論其義。所以命曰法義矣。釋氏快道記於大和國豐山以成學舍。
(四左)此有漏故(至)故名最勝。此釋名中。初離釋。次合釋。後通妨。言中者。依聲。是同體第七囀依主。第與一及法並持業釋。勿謂同體唯三六兩囀。正理論三十三(十右)云。中第七囀聲。光記十三(初左)引。世中別故名世別。並同體第七也。識疏七末(十七右)處於中字皆第七囀。舊論十六(二十四右)加於云於世間法中。中邊疏下(十一右)釋依十事中云。依者所依。第七囀聲中雖亦爾義相順。故無有過。從世第一有漏。生見道無漏苦忍。故曰離同類因。
(四左)此中煖法(至)未來十六。自下第二明行修得修不同。出婆沙第七(二右)百八十八(十三右)兩處。此中大為四。初煖二。初修與後修。初中有三。初三諦。次滅諦。後釋不傍修由。初三諦中有二。初約念住。後約行相。餘皆例之知。三諦所緣境。法念及行相。並所修行。問。現修未來修是何義。答。婆沙百五(十三右)曰。熏發義。習學義。令明淨義。是修義。有為善法現在者習修所顯。未來者得修所顯。現在者。習故。得故。受用故。在身故。現前故。正作所作事故。故名修。未來者唯得故。引發故。起得故。成就故。如遙與欲故。故名修。(【傍】此文光二十六(六十右)引)又(十六左)曰。若現在道與彼(【傍】未來法)為因者。可說彼為得修。現在道與過去無因義故。過去道名得非修。今於現在法。成就未來四。云未來四。而有引發義。故名修。此中滅諦現與未並唯法念。故別說。以滅是無為法念中。亦有無為。是故現未俱唯法念。緣三諦法念廣通有為無為。故有現未別。又初總雜法念。後不雜緣法念。同分者。舊論曰同類。分是類義。樞要上末(二十右)義林二本(三四左)並分是類義。又識疏二本(六十八右)相似義。
(五右)頂初安足(至)未來十六。問。問此何故四諦合不如煖。又何故初合增別說滅。答。婆沙第七(二左)百八十八(十四)並同今文。按四諦同法念雖同煖。而亦未來並四念十六與彼煖別。彼未來四念與一念別。此並皆四念十六故。何故爾者。以於煖位已習許未來傍修。現修初起故不許之。由此理以合說。又增位別說。雖未來邊三滅不異。現修邊有異。謂於三諦修四念隨一。於滅唯法念。何故爾者。以增位故。隨一起。而滅唯自諦法念。不通有為故。
(五左)然於增進(至)不修彼行相。通現修得修。約現就隨一(【傍】雖現修隨一行)論之。依得修如正理。十六。十二。八。四。寶疏云中上。不加下忍非。三忍並通現未。有此事故。又光(十四左)寶(十三右)同引正理。彼且約得修。然引不辨差別未詳。
(五左)已辨所生善根相體。正理。顯宗。及明本。如今作相體為勝也。相謂相狀。前十一句觀相是也。體謂體性。第十二句出體是也。故今本為勝。寶疏。頌疏作體相非也。
(五左)頌曰(至)二捨性非得。此頌有九門。初句釋名門。此四名順決擇分。寶疏為九門。得論意。光記云初句標總名。意為八門。此有三失。一違論文。長行云此四名順決擇分。豈是標名。讀文誤也。二前後鉾楯失。謂前卷(十六右)說持息念差別相。頌曰息念慧五地。光記二十二(二十六左)以息念二字。為釋名門故。二親疏不辨之失。今別有此言。是指舉四體。順決擇分四字合名。釋名照然。前文唯云息念。即似標名。然疏文為釋名。親文還為標名。是豈非親疏不辨乎。
(六右)論曰(至)順決擇分。文分為三。初舉體合名。二問。三答。答中為三。初釋所順決擇分名。二此四下釋能順名。三故此下總合釋。初中亦三。初釋決擇。二釋分。三合釋。初中亦三。初敘字義。次示體。後述得名所由。諸聖道以慧為性。有斷疑能曰之決。亦有分別功。曰之擇。故標決斷簡擇。釋斷疑分別。是一體兩用持業得名。諸聖道者。唯呼見道。苦等四故曰諸。總見道名決擇。分是一分。見道中之一分。故名決擇分(【頭】光十八(三十九左)釋分。為別義。而作三釋。初所順三各別。次能順三各別。後合初二。今云。後二全非也。初釋亦為三各別非也。各自中分段故)然光記決擇見修學中一分見道者。此迷諸聖道言。實非也。一違論二文。既云分別四諦。不云諸善法。豈非簡修道無學道。亦云唯是見道一分。是言指分。即見道之一分。若不爾者。何不言一分見道。二違舊論。十六(二十五右)曰。由聖道能滅一切疑故。能分別四聖諦相故。謂此法是苦。乃至此法是道是故一切聖道名決擇。分者於見道中。隨約一道。故名為分。如是新舊二論一轍。誰可懷疑。問。言見道中一分者。何為一分。謂苦諦。為入苦忍之前加行故。故婆沙五(十七左)云。世第一法無間生苦法智忍。展轉乃至生道類智。若準正理論六十一(十六右)曰分謂分段。即是見道(顯宗全同)而無一分言者。似普光所言。然彼亦釋擇曰分別四諦。局見道。若爾言分即見道。雖略一分言。意顯見道之分。不爾不順前四諦釋。故應知顯同體依。唯云分是見道。設又彼約三道中見道。此定是見道中一分道。新舊兩論同顯其旨故。凡如是釋。非必局一義。據義有多門。彼此異並不相違。如菩薩釋名非一。決擇之分者。是依第七囀同體依主釋(【頭】有人以之字為第三轉文。全無理教)有人(【傍】法住)云第三囀同體非也。正理(六十一(十一右))顯宗(三十(十左))云決擇中一分。舊論云於見道中一道故。今約六釋云之。餘論依蘇曼多云中。故中邊疏上(四十八左)之言顯依主。前記上本(十一右)文中之言顯依主。於處中依聲如前辨。決擇分之順約六釋。別體依主釋。依八囀。有四五兩聲。從此生彼。是第五囀故。云此引決擇分。又第四囀。故云順益彼。莫謂第四囀無依主。又涼朝舊譯。唯名達分。而分名善根。舊婆沙(北涼浮陀跋摩譯)四(十五左)曰。四種善根名為達分。無漏聖道是達。此善根隨順彼法。羽翼彼法。是彼法性分。故言達分。依之分若約分段。雖漏無漏異。同善法中一分。故名達分。若分因義。入見道之因故。又更有異名。須知之。婆沙六(十五左)曰。此四種亦名行諦(【傍】此名亦唯對見道。得名思之)以無常等十六行相。遊歷四諦故。亦名修治。為求聖道。修治身器。除去穢惡。引起聖道故。亦名善根。聖道涅槃是真實善。此四與彼為初基。為安足處。故名為根。初諦之行。後善之根。並別體依主。中修即治持業。唯煖等自名。
(六右)四中前二(至)獨是上品。釋第二句中有二。前正釋三惠門。此兼明品別門(寶(十五右)為大科非也。以頌無故)婆沙六(十六右)有五說曰。煖是下品。頂是中品。忍及第一是上品。有說煖有二品。下下。下中。頂有三品。下上。中下。中中。忍有三品。中上。上下。上中。世第一唯一品。謂上上(此依九品)妙音說。煖有三品。頂有六品(【傍】下中各三品)忍有八品(【傍】下中上三三九中除上上)世第一唯上上品。覺天說。煖有三品。謂下三品。頂有三品。謂中三品。忍有二品。上下。上中。世第一有唯一品。謂上上(正顯依之)世友說(【傍】雜心五(八左)同之)煖有三品。謂下三品。頂有二品。謂中下。中中。忍有三品。謂中上。上下。上中。世第一唯一品。謂上上。正理六十一(八左)顯宗三十(八左)並依覺天說。判決其理。故今當處(十五右)云。由下中上及上上品。分為四種。如前(八左)已說。今論不同婆沙五說。有何所以。答。彼五說並皆煩雜難分差別。彼皆下為首故。今上為初。唯總依三品分之。便上中下下下品別也。然光記(十三右)云。此中且據束為九為三者。何束九為三耶。世第一唯一剎那。豈可論上之三品。若言世第一上上。忍上中故為中為上者。何以上中得但單云中。彼上攝故。又若爾餘七品應為煖頂。則彼中有下三品。中三品。上下。何唯可得為下。故彼釋陋妄。今難云。以可動可退因。前二同為下。若爾亦以不可動不可退因。後二同可為上(如前(次上十右)引婆沙)若言下品亦分上下。故今總名下。後二亦總名上。於中應分上下。何得忍為中。依之世友說為盡理。謂煖唯下品最初智力弱故。頂唯中品勝於前故。忍亙中上。下忍為中上。觀行同頂。而勝前故。名為中上。中忍為上下。作漸略。唯觀一行。同後世第一。而二念故為上下。上忍為上中。同後位。一行一念故。而劣世第一。故為上中。世第一為上上。最頂故。
(六右)此四善根(至)福知斷故。第三依地門。大為二。初敘正義。釋第三句六地言。此亦有二。初正明依地。後兼明餘門。此即初也。遮無色有二因。初約自善根。此見道親近眷屬故。二約他無能。謂無色心不緣欲見道。故更敘不緣所由。一切人欲界見道先應修故。知斷且舉苦集。顯滅道證修。福言鮮本。明本。檗本。及正理。顯宗。光。寶。皆作遍為正。
(六左)此四善根(至)憎背有故。後兼明餘門。此有二門。一感果門。二為滿下引滿二業門。光總為前乎依地門甚非也。寶為餘門。而有二失。一為大科失。二唯為感果一門失。婆沙七(初左)曰。問。煖誰為異熟。答。色界五蘊。問。順決擇分亦能牽引眾同分不。有說不能。所以者何。厭背有故。謂此善根厭背諸有。於眾同分但能圓滿不能牽引。有說亦能(云云)豈非二門。
(六左)或聲為顯(至)及欲七地。第二敘異說。釋第三句二或七(寶釋或字非也)此妙音義。出婆沙百八十八(十四右)雜心五(九左)頌如今舉兩說。故論主亦如是。而不取故為或義。而不示所由。
(六左六行)此四善根(至)非擇滅故。第五男女得別門。釋第五六句。明得別三論同。但婆沙略不說世第一為異耳。然論男女為因。三論有異。此論全闕如不說。正理云男女互因。婆沙女非男因。此論略無文。意難知。寶定同正理。光同若正理若婆沙。由無定判。當令同盡理說。和婆沙。正理相違。光有四釋。第一約一道多道。是全非正理意。如寶疏辨。第二釋約能所依異。為並不相違。是亦未辨正理師改婆沙義之意。雖似無失。如寶辨。同未解也。第三義令諸論一往未盡理。甚非也。第四釋約現身轉不轉別。是亦臆說。全無理。約現轉。為互為因者。有何勝利。不現轉亦為問爾。二論俱何未辨其所以。寶疏有人三釋者。四釋誤也。寶疏(十七右)斷決盡理。正理師謂婆沙勝劣是未盡理。立轉形故因。成展轉因義。又世第一既女得二依。前三理應互因。正理不依婆沙評家。不一處矣。
(七右)依根本地(至)極猛利故。依六地中。今說根本。影顯未至中間入不入有不定。此論云此生必定。起善根生云此。然光記云三生非也。雖次下論(九右)從順解脫。第三生入聖之意。彼其意各別也。彼文光寶謬解。當至彼知。婆沙。正理論定不定不異此。示其所由各有異。謂此論唯一因。正理加利根因。婆沙約能所引相反。辨此相違。光寶有異。解婆沙。光約光道苦道。寶約止觀均不均。湛惠法住並破光依寶。今云。光寶其語異而義無差。俱依下論(二十五十二右)四通行文。故彼論曰。道依根本定生名樂通行。止觀平等故。道依無色。未至。中間生名苦通行。無色觀減。止增。未至中間觀增止減故。然謂各別而未得正智。妄判是正。豈非矯NQ者。判正理利根故因。光師大彈斥。前二十一卷(二十七右)亦舉今正理破。寶疏亦約止觀均不均。而均者是利根。不加破斥。疏二十一(二十四左)亦爾。今按光記為勝。若依根本為利根。依未至等為鈍。四通行何通。彼依根本。遲速俱有之故。問。此論與婆沙同不。答。應同。由聖道引煖等故。厭有猛利。由煖等引聖道故。以不厭有猛利。
(七右)若先捨已(至)功用成故。第八非重得門有二。初正明非重得釋頌。後若先下因便辨失捨別續成不成。此初中有三。初標立。二例譬。三所由。例中意取重得時律儀。不例重得之得。勿誤讀文。所由有二因。可知。
(七右)若先已得(至)還從本修。後因辨失捨別續成不成。初標失捨。經生言顯失捨。如先論說。失捨不成過失。故得別法續起。遇了下辨成不成別。此人知先時已得煖等位云了分位。從本者。上標已得煖等。豈可非煖求餘。光第二釋非也。若有等言者不爾。婆沙第七(四左)曰。問。修煖滿已將欲起頂。遂便命終。彼餘生中為即起頂。為從本起。答。若遇明師隨彼應起分齊說者。即能起頂。若不爾者。還從本起。然能速記非如初修。次頌有光所引文。全非第二義證也。寶疏為大科。而為別門甚非也。但非重得中總別為異。故兩處說若言。
(七右)失退二捨(至)失不必然。第九失退出體門有二。初正明體性釋頌。後兼辨失退過不過別。然寶疏不依正釋頌出體。依因便科節。則此誤也。
(七左)而增畢竟不斷善根。其勝德增加前位。故云增。下皆如是。
(八右)有謂第八等有。預流經七生。盡於欲界之生。不更受第八有。故如次下論(十七左)具說。等者。等取色界一處二生。於彼諸天處。一處受一生。不更受第二生。故光記頌云。作有等非也。不順上例故。
(八右)惑謂見所斷。舊論曰見修所滅惑。修言蓋蛇足。
(八左)言一座者(至)乃至菩提。婆沙七(九右)有有作是說。如是說者兩義。如次今兩義。論主欲初義為勝故。評家義云有餘師。上來不說世第一法者。準前前(六左六四左六)說一剎那。已知無轉。婆沙七(十右)云。世第一法六種種性。及三性種性。皆不可轉。一剎那故。
(八左終)有餘獨覺(至)理無遮礙。釋第二句中。第二舉頌外有餘師義而評取。上來未明轉部行獨覺種性。準婆沙正理等。並如聲聞。婆沙七(九左)云。部行獨覺善根不定。如聲聞說。又云。轉獨覺種性煖。起佛及聲聞種性煖。如說煖。說頂亦爾。轉聲聞忍。起獨覺忍。非轉聲聞獨覺忍。起佛種性忍。忍違惡趣等。如今論。彼中雖如聲聞說。而不說獨覺忍轉起聲聞。依之見之。今文似明頌影顯獨覺種轉向光師(【傍】寶牒釋缺脫)意釋有於餘部行獨覺異麟喻覺如是。雖爾退按不應爾。彼獨覺煖頂轉起上佛下聲聞。今云餘乘。唯指佛乘。故舊論云成菩薩(是一)又若敘彼義。應言部行如聲聞說。何可費多言(是二)又若全如常談者。直應敘之。理無遮礙。許可印定是何為(是三)由此理趣。是此敘別師說。以印定。謂此師異婆沙義。部行獨覺煖頂。唯轉菩薩。不轉下聲聞。轉向約轉勝故。若成聲聞。是則退墮非轉向。論主欲當理故。不敘婆沙所說獨覺轉向。偏舉此印定問。雖理可爾有教證不。答。有謂。舊論十七(三右)曰。若有人執。有別獨覺異犀角喻獨覺。於彼人轉二善根。成菩薩。此義無遮。若有人執句。如向明月。又正理(六十一(十九丁))舉此破曰。起獨覺乘種性煖頂。為有轉向餘乘。理不爾。獨覺乘總有二種。一麟角喻。二先聲聞。若先聲聞如聲聞說。麟角及佛俱不可轉。以俱一座成菩提故。彼已舉破。豈不別師。然正理云先聲聞。凡部行有二說。一聲聞前三果。轉成部行。二異生時。修聲聞四善根。故名部行。論十二(八左)舉兩說。論主意取後師。難絕前師。正理依前師義云先聲聞。若爾正理意。三乘種性唯約麟覺。不依部行也。爾婆沙已云部行如聲聞說。而云轉獨覺種性煖。又評家云部行獨覺種性。定有部行別種性。何局為先聲聞。問。依理教今論文脫乎。答。爾。有餘上應有若有餘師說四字。蓋梵本寫脫。又解餘言應作謂。如論五(十二左)曰有謂。今有異言故就略。舊論具譯。又解。準下印定句可知。譯時略之乎。又今有餘言。指人非用字。如下論二十五(十四左)云有餘於此不破契經所說次第。又二十八(七左)。
(九右)頗有此生(至)順決擇分耶。寶光並云第五明修果久近為大科。然是越因行次非正明。是因明轉根來。故結文云因便。應前(光七右處)科云第三明四善根有二。初明四善根。二便明順解脫分差別。初中有四。一明善根觀等。今文即第二明順解脫分差別為大科非也。又但云修果久近。上(光七右)於四善根分五科第五。應是四關根修果久近耶。又此中頌有四門。何可唯為修果久近。問。雖頌文爾。前問不爾。答。且約初。但致此問。實應具有四問。故舊論十七(三右)四門別段各有起問。此生創言簡過去善修。舊論曰。於過去生未修解脫分能善根。但於今生作功力生決擇分。
(九右)頌曰(至)三洲。初一句總標。前者。即(初右)四念住。下三句別釋。一第二句修果久近門。二次三字三惠門。三次二字業體門。四第四句起處門。
(九右)論曰(至)傳說如是。此釋初二句。大為三。初總敘前後二諸有下別釋三生。三傳說如是句表非自義。別釋中。初標三生。二謂初下述釋。有法譬合三。順解脫分者。光釋上三字。不釋分。寶疏(二十二左)分因義。順彼與彼作因。若爾順因俱名加行。解脫之順依主。順即因持業。今準論順決擇分釋名。謂解脫是諸涅槃。分謂分段。乃涅槃有餘。無餘中一分有餘。解脫中分。第七同體依主。順順益彼解脫分。故解脫分之順。別體依主。惠暉云。順之解脫。順解脫之因依主釋。此中順之解脫者。未知主客自體作法也。順解脫之因者。此何謂。順解脫即名此加行。又此之因為名何。全不知釋名法。此中正理論(【傍】六十一(十九右)顯宗三十(十五右)全同)有彈破。一前後相違難。二三生缺減難。光記傳說如是屬下。而救釋。依根本者。於前生起煖等。次生入決擇分。光次上(二十左)亦如是。寶疏傳說如是屬上。為句末。而其救全如光。更一釋。前文約第四生。此等並違前文(七右三行)此生言。不足評也。光‧寶俱未曉了此論‧正理意故。何者今言傳說如是。是句末表第二生起順決擇是他說非自義。舊論云諸師說。故正理論不標云經主。亦非是毘婆沙義。正理破故。故知他說。而論主前(七右)云依根本此生等。故與正理自釋同不言其義已顯。故不別述自義。謂初生種順解脫分第二生成熟。第三生入順決擇。此生即入聖道。問。是唯他師義非婆沙義者何知。謂。有二所由。一凡經論有其大例。此論設傳說言有多例。或為句頭。或為句末。或表婆沙義。或他師義。若為句頭中。約他師唯云傳說如此。如此是結詞。如論第一(八右)曰冷觸於彼(【傍】色界)雖無能損。而有能益。傳說如此(舊論一云。他說如此)若指婆沙結。簡云毘婆沙師傳說如此。如論一(三右)同(五右)三(二左)等是也。若為句頭標句。則唯云傳說。不云如此。如論第一(十六左)又(二十一左)二(五左)又(十九左二處)三(初右)五(十一右)十(八右)又(八左)又(十三右)十六(初左)二十八(六左)等是也。若又對他相對舉。則云毘婆沙師作如是說。一(八左)三(十右)五(二右)又(八右)六(十二右)八(十右)十一(十三右)十二(初左)十三(十三左)又(十七左)十五(五右)十六(十五左)十九(二右)又(六左)又(十二左)又(十八左)二十(九右)二十五(十三左)二十六(六右)二十七(七左)等是。二毘婆沙無此文故。婆沙七(十六左)曰。若極速者。要經三生。謂初生中種此種子。第二生中令其成熟。第三生中即能解脫。舊婆沙五(十一左)云。解脫分善根有近有遠。近者前身中種。此身成熟。來身解脫。此文初生云種。第二生云令其成熟。是令其解脫分成熟故。第三生生順決擇分。即此生入聖。又婆沙前已依根本現身。何忽可違。故非婆沙義。是謬解婆沙者。然光記違前文。未知二論旨。妄致救誤之甚(【頭】久近六十三生互互通利鈍惠暉六(七丁)寶勘三(二十三右)云云冠註云云)寶為句末雖是。而墮正理破中。全不了二論意。而致第四生救。若依根本經四生。依未至等。豈是三生。有人為句末。為毘婆沙傳說。亦非也。
(九左)遇佛出世(至)亦遇獨覺。釋第四句中有二門。初正釋明起處門。如前門。此二兼明起時門。婆沙七(十五左)云。問。此善根於何時種。答。佛出世時。要有佛法。方能種故。有餘師說。惟無佛法。若遇獨覺。亦能種此善根。正理同有餘師。而光寶謂別義。各別標出非也。
(九左)已因便說等。已下光寶分節有異。寶疏略大段大科。而為二。一三道建立。二(二十五(十四右))攝諸聖。於此中開學無學。不為第三。次中科中光為二。寶為三。雖各有理。光合修無學為勝。下論四向四果一二三四連說故又寶一明見道者非也。見道十五(【傍】次不論十三右)心今明十六心故。故論結云現觀。不云見道。光師如論。云明現觀正也。
(十右)此忍名為(至)如華果樹。釋正名為四。初敘立名意。二此能下離釋相。三得法下合釋。四例喻。此中標別者。唯云苦忍。加行忍緣苦。故標別彼。更加法智言。法智所生能從是果。忍能生所從是因。即第五轉有財釋。因有果名故。若依正理意。苦法言所緣境。智是後所引生智。謂緣苦法(【傍】苦言通法及智。法智相違釋。苦之法智同體依主)及能生後智之忍故。名苦法智。正理六十二(初左)曰。說無漏言。為欲簡別世第一法所從世忍。此無漏忍以欲苦法為其所緣。名苦法忍。謂於苦法無始時來。身見所迷執我我所。今創見彼唯苦法性。忍可現前名苦法忍。此能引後苦法智生。是彼智生障之對治故。復名曰苦智忍(今云。苦法名通忍智。此忍緣苦法可爾。今論主亦不遮。而簡世忍。必在智言。今云法智具舉之。而汝以作釋無漏。於立名上當令簡世忍大非也)經主此中作如是釋(舉此一段)詳彼意。謂唯說忍言。恐此有同加行忍失。此(【傍】下破有四第一)無深理。非為彼法有此法生。此法必應與彼同類如華果樹。斷對治等因果類異(此破不允。唯喻因果能所生義。非取同類義也)又不極成以苦法智。是無漏性。非為極成。如何忍生彼。同彼是無漏(證知苦是苦之智。豈不極成無漏智耶)又此無同加行忍失。世第一無間生故。此能越異生地故。非有漏忍能成此事(若無同失。何自以無漏言簡之。又初因不成。言苦法智尚不極成。何以無間生。可成無漏。又世第一是上忍無間生。豈可無漏。第二因亦不成。彼世第一亦捨異生性。得非擇滅故。又以散說。釋立名亂。則已說聖諦。豈得更設無漏等別釋)又如何知。此苦法智忍以苦法智。為等流果。若謂此忍是無漏故及前生故。理亦不爾。未說此忍無漏理故。由此證知。前釋為善(同(【傍】婆沙五十八右)一所緣。同一行而前後故。故知等流果)寶疏(二十四左)舉如是正理自釋。不辨非也。
(十右)經說正性(至)說名為入。別釋二名。正性與離生各兩釋。正性為涅槃。是所證理。離煩惱生。聖道是能證無漏智。性即正名正性。生之離名離生。證正性之離生。名正性離生。是皆總所入名。若根未熟名生。是加行有漏人。今至見道位。超越彼位。故名離生。加正性涅槃。亦如前。若依聖道為正性者。生之離兩義如前。正性即離生持業釋。次釋決定有兩釋。決定此活字為決定何物。趣向涅槃決定。或觀了四諦相決定。非謂決字義是趣是了。故舊論曰。舊中定者。是一向不異義。依涅槃正性義。用此兩釋。正性之決定。能所趣別故。境第七依主。為得正性涅槃了四諦。是第四轉依主釋。若約聖諦正性義。正性即決定趣向故持業釋。正性所了。決定能了相。正性之決定依主釋。然光記決了諦相謂正性。即決定者非也。
(十右)此忍生已(至)燈及生相。第三辨聖凡得捨。至此位初成聖人故。此中有二。初明得聖。後辨捨凡。於得聖位無異義。於捨凡夫性。有三義不同。而光記不別分節(未詳)寶疏(二十五左)以初二句屬釋名段。而為所由。故於此二句後。結二得名。誤之甚。此三義光記為各據一義。於婆沙‧正理‧顯宗可爾。於今不爾。如下辨。寶疏第一為正意。後二為異說。故似是而未辨釋。若第一釋不云有餘。故不釋異說耳。意應同光各據一義義也。有人(【傍】法住)云。今論主舉三義。意不取初二。唯取第三。初各偏故。為成第三義。舉初二義。是能成具也。故於第三義唯成共義。不云二其捨相。論主取之知次上(八右)釋世第一云。已得異生性非擇滅故。能如無間道。捨異生性故。同今第三義。今按論意不爾。應作是說。此三說。初二各有兼正。不遮兼捨。第三無兼正。互相資。婆沙三(六右)曰。有作是說。世第一法正能捨異生性(云云)或有說者。苦法智忍正能捨異生性。謂正生時捨異生性。次取燈喻。及舉未來(【傍】光引)作用三類。有餘師言。世第一法。苦法智忍更互相資(云云)今論主欲取苦忍義。何以故。不(【傍】由三因故)標言有餘師故。特改婆沙次第置初故。不顧不順世第一苦忍第故。若以初二成第三。應如婆沙。又應同言有說。又應世第一苦忍次第。順無間解脫第三義。故由此。舊論十七(四左)曰。是此忍末功能。此義可然無餘。譬如燈生。印可辭可思。然前文不成證。於苦忍義有兼正。正苦忍。兼世第一。其世第一一剎那已前故。但得異生性非擇滅。未至正捨。故為兼捨。能如無間道。捨異生性者。例見道苦忍。猶如婆沙增上忍唯一剎那觀一行。如苦法智忍。又無間解脫雖初二義。例無有妨。如彼正理論顯宗者。前文全同今論。至今文處。正理六十二(三右)曰。有餘師說。唯世第一(云云)有餘師說唯苦忍(云云)有餘師說此二共捨(云云)顯宗三十(十七右)曰。捨異生性。諸說不同。有言世第一。有言苦法忍。有言共捨。如是欲為三義無優劣。故同標有說。又世第一。苦忍。二俱次第。莫鑑綴文旨偏執前文。又婆沙云正捨。正理云唯。今文無其語。知是同婆沙為正捨。光寶隨應可簡。又解。論主意欲有各理。故舉以不加難斥。而隨宜用其義。前用第三義意。今明苦忍。用苦忍義為初也。此後解不善。於惠學門是放逸故。違舊論故。
(十一左)然彼意趣(至)無差別故。舊論十七(五左)曰。應知是不了義部。何以故。於彼經中說四諦觀。類不分別故。從此上釋後二分。一段大為四。一此中下敘大眾化地部計。二然彼下有部總徵破。三詳諸下正敘自三現觀。釋後二句。此有二。初示體相。後辨具不具。四若諸下廣破立大為三。初破執計。第二依見下有部引經成漸觀。第三若謂下通彼引經立義。初破執計中。亦有三。初破見頓現觀。二若彼下舉自在力救縱之。三若彼下舉苦時具足救。令入事觀。初中有二。一正破見頓觀。二若言下破無我行救分為四。一標救。二則不下審定彼所救。三如是下出違教失。四若言此經下破彼通經(正理六十二(五左)之終十七左廣舉上座諦現觀。六十三(初右)有破此大眾等文)。
(十一左)此無漏惠(至)名緣現觀者。正理六十三(初右)曰。唯無漏惠於諸諦境。如實覺了名見現觀。是即由見分明現前如實而觀四諦境義(兼令知前)即無漏惠若餘相應法。同一所緣名緣現觀。是即由見等心心所法。同能取所緣四諦境義。是即同一能取所緣。能緣名緣現觀。光記現釋解文如初釋。得意如後釋。全非二義也。
(十一左)此諸能緣(至)名事現觀。正理云。是即由見等心心所法(并)餘俱有戒。及生相等。於諸諦中同所作義。戒生相等是現觀因。於現觀中。彼有事用故。亦於彼立現觀名。如是應知。非相應法唯一現觀。除惠所餘心心所法有二現觀。唯無漏惠具足有三。
(十一左)見苦諦時(至)謂斷證修。具約苦為主。若集為主。亦例此滅道亦爾。有人此為與奪能破。此無理無教。何迷亂。次下指之例無失。此自義三現正規也。
(十二右)無漏作意相應擇法者。此為論主釋。寶疏(二十七右終)為經文故。云經言乃至思惟道等。稽古亦不為經文。舊論曰。經云聖弟子由苦相簡擇苦。(乃至)與無流思惟相應智。說名擇法覺分。彼釋簡擇言。今釋思惟言。以顯無漏惠見現觀。故非經文。
(十二右)若彼復謂(至)別應思擇。二舉自在力救縱之。更勸別義為三。初舉救。次一句縱之。是於一諦得餘自在。故名頓。非實頓同一時觀四諦。故許無失。三然於下更勸別義。出觀為起。不出云不起。舊論十七(六右)曰。四諦現觀中。有說出觀。有說不出觀。此義應思。諸說不同。更別應簡擇此事。而有部宗見道定不出觀。
(十二右)如契經說(至)有別喻。雜含十六(十四左)須達經阿難經異比丘經三經一連。曰。佛告須達長者。此四聖諦漸次無間非頓無間等。佛告長者。若有說言。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於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此說不應。所以者何。若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於集滅道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猶如有人兩細樹葉連合為器盛水。持行無有是處(【頭】雜含十五(二十二右)與此相似有法譬)如是於苦諦未無間等。而欲於集滅道諦無間等。無有是處。譬如有人取蓮花葉。連合為器盛水遊行有是處。如是長者。於苦諦無間等已而欲於集滅道聖諦無間等者。斯有是處。次經曰。如須達長者所問。有異比丘。問亦如是說。唯譬有差別。如有四階道陞於殿堂。若有說言。不登初階。而登第二第三第四階陞殿堂者。無有是處。所以者何。要由初階。然後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階。得陞殿堂。如是比丘於苦諦。未無間等。而欲於集滅道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次經曰。如異比丘問。阿難所問亦如是說。唯譬差別。不由初磴。而登第二第三第四磴。陞殿堂者。無有是處。婆沙百三(八右)引須達經中。取登四桄梯喻。蓋三經取要若別誦。光記未知據何出彼喻。寶疏而下皆依彼陋之甚。蓋普光未檢本經。只依先輩所談乎。問。今云。一一別喻而後二經喻同何。答。經已云譬差別。約四階約四磴是別。
(十二右)若謂有經(至)密意說故。第三通彼引經成義。婆沙百三引此經。證一時觀。雜含十六(八右)曰。若於佛不疑惑者。則於苦諦不疑。集滅道聖諦不疑。如是於法僧不疑。約四諦亦爾。又(八左)次經曰。若於苦諦無疑者。則於佛無疑。於法僧無疑。於集滅道諦無疑者。則於佛無疑。於法僧無疑。又第七(二右)云。苦集滅道狐疑斷。次經亦如是。差別者。佛法僧苦集滅道狐疑斷。有講者云。今論佛是餘字。不爾不成四諦頓觀義。故婆沙一百三(八右)云。經說。於苦諦無有疑惑。於集滅道諦。亦無有疑惑。正理六十三(四右)亦爾。此未知有本經。妄談之。彼依前經。此依後經。且舉文初。故舊論(十七(六左))亦云。於苦諦無疑。無不決心。於佛亦無疑無不決心。然稽古(下二十二右)云。其所執稍異。意義全無別者。唯見經一文妄言之。已有二文。或先諦。或先佛。是表能所說主客之殊。必非所執異。亦非意義無別也。問。此經如何成頓證。答。婆沙百三彼引經而云。既於四諦。頓無疑惑。故知現觀定頓非漸。光記科牒經通難者未詳。又云。佛是道諦攝。故於佛道。亦無疑。無惑者。未檢本經。唯依字自臆度。不為論。通中亦者。對前宗義不成。然前未引經。恐是經字寫誤。故舊論云是義不然。無亦言。依定不行者。約同時不現行。婆沙百三(八右)有三義。第二尊者世友義。曰。彼經意說疑不現行。謂瑜伽師。若於苦諦。已入現觀。無有疑惑。於餘三諦所有疑惑。得雖未斷。而永不行。於彼已得非擇滅故。依必當斷者。約未來當斷。此婆沙無之。當是未來。見道漸次無間故。於苦無疑。決定當於餘斷疑惑。非謂俱時斷也。
(十二左)論曰(至)能隔礙故。正理異此。此論間隔礙義。忍不生起。前惑得為障。今方忍起斷彼惑得。令彼惑得不能隔礙。故名無間道。無間如無明。非六合所釋。無間即道持業釋。如無明漏(有人無間之道者非也)正理(寶二十八左具引)意從忍至智。中間無餘道能為隔不從忍生智。故為無間。無間即道持業同之。如是有二別。謂對惑得與望後智。但間隔義與隔礙。皞按。各據一義。婆沙九十(十一左)云。無間道能斷煩惱。隔煩惱得令不續故(此論所依)亦能證滅。引離繫得。令生起故(正理所據)如是二因如次今論正理所依。然正理破此論。如光記(三十三左)而正理說非亦無難。法智類忍間。亦無餘道間隔。應法智亦名無間道。
(十三右)若謂第二(至)結聚相違。舉難通。此是難。展轉故二難。此中第二者。是指智。十六心中。各忍第一。智第二故。又次上云二次第。彼中第二是智故云第二。無間道者。解脫道寫誤。何者此文初舉上智為解脫道釋。難應不起斷疑智。次舉斷疑是忍位通釋。以本論難。故知誤矣(【傍】已斷疑之已未審矣。準舊論。即是應能字。又解智是斷疑已極成。故云已斷疑智乎)由之舊論十七(七右)曰(【傍】舉外難通。切外難有二。初牒前文難)若說第二解脫道與滅離至得一時俱起。滅離疑惑智。於此境界不應得生。由忍能滅惑故(【傍】論主遮難)此難不然(【傍】二舉忍斷通難)若汝言九結聚(【傍】上下八諦修道所斷云九結聚)由忍滅不由智故。與阿毘達藏(【傍】發智五(二右))相違。是義不然。忍是智伴類故。譬如臣事說為王事忍於智亦爾。綴文義旨豈不穩暢。然光(三三左)云牒異計破。第二字為苦類忍。而證正理。何誤之太。至此之際哉。今若謂言有兩處。同非是外難。而一即異計。有何起盡。此論一部中於何處。直言若謂有舉異說。可謂未知大例也。又今第二言為苦類忍。何理有之。若文若義全無所由。若言由無間言。是似盲人揣摩。非可言有目釋義。以非是苦類忍差別段故。難者亦苦類忍唯無間道。何為他可得難。是偏輕蔑舊家。未檢之罪也。又證正理(【傍】寶疏二十八左二十九右二處文即一連相續文見彼可知)者誤也。彼重釋自所治言。云苦類忍等與他離繫得俱生。故致此難。謂苦類忍不為第三位。置苦法忍後。為第二位令與前忍果離繫得俱生。可有何過。破彼傍難以已斷疑智。以經三位已斷疑忍。為第二位。唯令離繫俱起故。應苦忍後位已斷疑法智。於此位不得生。今不爾。外人難苦法智解脫道為離繫得俱時起。令已斷疑智無。言忍能斷惑故。此難意令解脫道有如無間道斷惑。是婆沙九十(十一右)所破有三說。一師意。彼曰。如西方沙門。彼作是說。非無間道不斷煩惱。非解脫道不證彼滅。彼互存斷證。由之今有唯言。而混同證正理大非也。問。此論無答。舊論云此難不然何答。並無妨。今無答者。次忍能斷文此答。約展轉難故略之。如舊論者。總非云此難不然。而無所述。次文答故。而今略之者。招多增迷。若有彼句何。光記可誤。寶法已下皆襲普光。並皆井見臆度之輩也。
(十三右)本論說九結集。發智五(二右)曰。有九部結。謂苦法智所斷。乃至修所斷結。苦法智所斷結盡。四沙門果攝。或無處。餘七智亦爾。修所斷結盡。阿羅漢果。如是皆智為能斷。故引難。問。舊論。正理。並云九結聚何義。答。諸煩惱唯八智修道九部結聚集故以名。
(十三右)此難不爾(至)名王所作。此通婆沙六十四(十三左)通釋彼發智智斷。有七復次。初復次同之。曰有別意趣。謂忍屬智。是智助伴。諸忍所斷名智所斷。喻全同此。
(十三右)前十五見道。若大乘經部及成實論等並十六心見道。有部及論主前十五心為見道。如此文。惠暉云。經部師第十六心是見道攝。因云。以智攝故。如餘七智。有部是修道。因以果攝。如餘修道。大乘如雜集第九。唯識第九(十四右)等。瑜伽五十五等。
(十四右)論曰(至)二隨法行。今小乘宗唯在見道。大乘不必然(【傍】現行二十七賢聖章無文)廣章(【傍】義寂)云。信法二人謂在見道十五心項并見道前。趣向果。如是總名信行法行。然對法論(【傍】雜集十三(八右))唯資糧已具望入見道。名二人者。約親近說。顯揚唯說見道前者。據長時說。亦不相違。不同小乘唯在見道(【傍】成實一(三十一右)同大乘四加行已上方有)。
(十四右)由信隨行(至)隨行義故。下釋名二。初釋初名。二釋後名。初中亦分二。初正釋名。後彼先下辨此位標信名。初中有二。初三字釋。由信他教示。隨彼行。亦行亦隨。名隨行。持業釋。信所由故。信之隨行故。名隨信行。第三轉依主釋。故論曰由。後破有下四字釋。此有兩義者。是能有約有財如覺者(【頭】快道云。初釋由初念信立名。後釋由慣習故。是由後念成性只釋。初後異也)或由下約依主。彼由數數習隨信行得此名。隨信行之者別體依主。如言觀法(【傍】瑜伽)者。舊論十七(八右)曰。先由信他。故尋思義。先由經等正法。自尋思義。為此義故說四量。法為量非人。義為量非文句。了義為量非不了義。智為量非識。云何判此四。由四種人差別故。一由貢高人差別故。二由路柯耶胝柯人差別故。三由自見取住人差別故。四由聞勝人差別故。此中於貢高以法為量非人。由共論說思量。為智所得故。不但由威儀差別。復次佛世尊有說人。有說法。此中法為量非人。此法有二種。文句及義。此中義為量非文句。由不愛著國土言說故。何以故不應成取文句。為勝決定應思量簡擇義。佛世尊說經。有二種。有了義有不了義。若人簡擇義應以了義經為量。非不了義。佛世尊說。隨福行及不動行識為生善道。說四諦智。為至得涅槃。若人行於法似法以智為量非識。復次於四時中。有失無失故。約四人立四量。一讀誦時。二憶持時。三簡擇時。四修行時。今論全闕略。是學佛之徒。要文廣載之。
(十四左)名為具縛者。是具修惑。得具縛名。非一迷未斷之具縛。已斷見惑。故頌言具修惑。論第四(十四左)曰。初剎那具縛聖者。及餘一切具縛異生。寬狹可知。又論二十四(十右)約自地。九地各最初為具縛。今橫九地相望。初一向不斷修惑為具縛。義門為異。全非相違。
(十四左)或先已斷(至)有差別。已下約超越。總分三類。從三果故。若據惑品別。有八九七十二。並具縛成七十三。如正理(【傍】六十四(二左)光三十六左引)有部不許超前三果。故無超至羅漢向。
(十四左)必初得故者。今釋超越生。其初果等名約四果次第。恐謂相違。故一一別釋初二等名。此必言簡第二第三超越。彼是初得。而非必定初故(如寶釋)次下論(十七右八行)(云云)。
(十四左)遍得果中第二故者。次第周遍得四果時第二故。是簡超越初得一來。
(十四左)乃至具離無所有所者。有部宗不許有漏智斷非想惑故。
(十四左)數准前釋者。是遍得果中此第三故。
(十五右)此二聖者(至)見至名別者。略釋名。恐謂二人互闕一名信名見。故致此釋。各雖信惠具。就互偏增標別名。故言互增。麟記云。今云互顯不具二。故言互增非如東西互見者誤也。信淨信心所。解勝解心所。由信解起名信解。由聲依主釋。見者慧別名。至者來至。由先見至果見。得見至名。若見為先見。第三轉依主若為今見至見。故云見至。見即至持業釋。
(十五右)何緣先斷(至)一至五等。光云。五等等取斷六等者誤也。斷六。斷九。必是一來不還果。無有後向義。故正理六十四(三右)云。何緣先斷欲一至五。或七八品。初定一品。廣說乃至無所有處第九品惑至第十六道類智心。但名預流一來不還果。非一來不還阿羅漢向(顯宗三十一(二左)全同)既除去斷六斷九思之。圓暉云。何故斷五品非第二向。斷七八品非第三向。斷上七地非第四向。改光可稱。
(十五左)若異此者(至)定成樂根。發智六(五左)曰。樂根遍淨以下。及聖者生上成就。異生生上不成就。婆沙九十(六左)評家曰。若已離上地染。依下地入正性離生者。彼得果已。必起勝果道。修上地無漏。得上地滅。然後命終。如已離欲界三四品或七八品染入正性離生。彼得果已。必起勝果道。修勝品無漏。得勝品滅。然後命終。問。若已離第三靜慮染。依第二靜慮及下三地。信勝解練根作見至。彼不起後向。命終往生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彼成就何樂根。答。彼於上地。若得自在。當練根時。亦能修上地無漏樂根。設於上地。不得自在。彼樂果已。亦必起勝果道。修上地無漏。然後命終。是故聖者生遍淨上。決定成無漏樂根。成就喜根準此應說。
(十六右)應知此中(至)小燈能滅。自下二明能所治相為二。初正敘。二上上品下辨能所治反對所由。此有二。初約前後有無。此有法譬合。譬有二。初粗前細後喻。以顯上智有時上惑已無。次粗細反對喻。以明能所下上相對。故二喻別。第二白法下重約力用強劣辨。舊論曰何以故。此中二喻義無別。初約內身。後就外事。病比所治惑。久時類惑上上。良藥況能治道。少者喻道下下(【傍】長含十二(二十右)自歡喜經曰。三結斷得須陀洹。極七往返必成道果)舊論十七(十一左)曰。譬如久時增長三病以一兩三角根散即能牽滅。
(十六左)論曰(至)極七返。若加有云極七返有。則返半音。但七返。或極七返正音。已下依婆沙四十六(六右至終)首尾。今分節。大為二。初總釋頌。後七返言下廣辨諸主。大有十一段。初釋極七返字。第二諸無下釋預流名。第三此預下明所目義。此亦為四。一雙關難。二依初關答。三重問。四約三義具足答。第四彼從下別明七生相。此中有七科。一所立宗義。二難。三通。四重難。五答。六徵證。七舉證答。第五若於下明極七返滿處。第六何緣下明有局七。第七中間下。明中間聖道起。第八至第下辨最後無佛法時。第九云何下釋經名無退墮。第十經說下。釋經最後作苦邊際句。第十一餘位下辨餘位七返。
(十七右)故契經說極七返生。雜含三十四(四右)云。斷此三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次頌曰。極至於七有。天人來往。生盡一切諸結。究竟於苦邊。又(二十左)又三十(十一右左)六箇處二十九(十八左)但無極字為異。十五(二十一左)究竟云作苦邊。而無極字。六(十六右)七(二右)亦云七有人天往來作苦邊。中含第一水喻經(十三左)曰。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便得苦邊。又二(十九右)七車經。又二十(十左)念身經。又三十六(十九右)聞德經文同。又十八(二十三右)又(二十四右)又(二十五左)又(二十六左)文同。增一二十(二十五右)云。極遲經七死七生。極七返人天往來大小同揆。而亦大乘中有差別。顯揚三(十一左)云。極七返謂即預流果。由善修聖道故。或於天上。或於人間。或天上人間受七有生。已得盡苦際。
(十七右)是人天中各七生義。天者。但欲天故。法勝毘曇六卷三(十七左)云。彼人中受七生。欲界天中受七生。
(十七右)諸無漏道(至)說名預流。舊論十七(十二右)云至預。問。流何故為聖道。此為因流趣涅槃故。謂無漏聖道流往涅槃。如雜含三十(九左)云世尊告舍利弗言。流者何。答曰。流者八聖道。如有漏法流轉生死。婆沙四十六(十四右)曰。流謂聖道。預謂入。彼入聖道。故名預流。成唯識疏一本(五十三右)云。預者入。流者流類。入聖之類。故名預流。舊云。流者謂生死。此逆生死。說名逆流。義乃非也(已上)舊者淨影義章十七本(九右)云。須陀洹者。外國語。義釋有三。一當名。正翻名修無漏。如涅槃說須名無漏。陀洹修習。以修無漏。名須陀洹。二隨義傍翻名為逆流。逆生死流。三途生死永不受故。三隨義傍翻亦名觸債。將拒三途因。而不受果。故曰觸債。今按。基疏正釋。全同義林五末(初左)賢聖義。然正釋及破他。並但自分別而違文理。不成示南。正釋非者。諸論說流為聖道。不言聖之流類。此論已約流趣義。是違文又理亦不穩。次破他誤者。須陀洹梵音逆生死。而入聖道義。依之約所厭是逆流。約所求是預流。故涅槃經北本三十六(四右會疏三十三(九右))明說於正說約修無漏義釋名。於復次段約逆流義說之。章安於流釋二義。一生死流。須陀洹人逆此流故。生死順之。二逆流。須陀洹人順入此流。故小般若云。名為入流。又新翻顯揚論第三(十左)云。預流果若全攝者。永斷一切見惑。由此聖者已見諦故。最初證得逆流行果。又瑜伽八十三(十四右)云。言逆流者。謂已登聖道故。又婆沙百七十六(八左)釋契經所說順流。逆流。中住。到彼岸。四補特伽羅中。有九義釋逆流。謂苦忍已生。世第一。增上忍。及忍法。頂。與煖。念住。不淨觀。並順解脫分生位。初義苦忍已上。同涅槃瑜伽顯揚。豈妄可得云舊乃非將偏拒舊家。不量違玄奘等所譯諸聖教。背至理何不慎乎。問。諸教說生死流轉。流言何可為聖道。答。流是趣向義。隨所求往名流。如釋大衍論(六(六左)又開九(二十八左)七(二十一右))上流轉下流轉。具如唯識權衡鈔辨。
(十七右)應目第八。光兩釋。初解引婆沙為預流向信行法行為正。然後釋更引大乘智論(七十五(六丁))立別義為苦忍。是混乘宗違本論。何足言之如寶疏圓暉唯同後釋甚。亦唯依智論意是何謂。又此論次三因。並簡前十五心向道。彼唯向。此向果具足。彼唯見。此見修具。彼十五行。此十六行滿。是故舊論云。於道類智中。是故此人得須陀洹名向人則非。已對道類智云向人。豈非全同婆沙。
(十七左)彼從此後(至)及七葉樹。此中後別者。簡彼婆沙四十六(十七右)得果生入七有數也。結謂結生相續。光第二釋非也。文不可讀故。總二下通妨。故舊論曰。云何說七生為勝。舊論極言勝(大乘雜集十三。顯揚第三意同有部。二十四生。成實論唯人天十四生如伽倫記辨。﹝【頭】人天合七生例增一三十四(十六左)毘羅先命終生四天王天。於彼命終生三十三天。展轉生焰天兜卒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從彼命終復來生四王天。見謂阿難毘羅先比丘七返周旋天人之中。既唯七死七生為七反思之﹞)。
若爾何故等。經文第八有尚遮。何有二十八有。是外難。光第二釋云彌沙塞部難。彼漢云化地部。如玄音二十四(十六左)琳音五十(八左)具辨。然普光為彌沙塞部非也彼不立中有。如宗輪論(八十二右)今反難中有應無。若指彼此反難不成故。
(十七左)契經中言(至)第八有義。中含四十七(二十一右)多界經曰。若見諦人受八有者。終無有具處。舊論云具見人。今見圓滿者。即見諦具足成滿人。
(十七左)以契經說(至)各受七生。證自他二經。稽古下(二十二右)曰。飲光部經至受七生。小本雜含(第十六(二十三右左)兩處)曰。於人天中七生七死得盡苦際(【頭】中含十三(十一右)說。本經阿那律說頌云。我得識宿命。知本之所生。生三十三天。七往反於彼。此七彼七世受生十四。人間及天上。初不墮惡處乃至當在作林下無餘般涅槃。雖非正明預流。而其義歸預流也。四十二章經(第一章)云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餘斷以為飲光部經者。豈不然乎。普光法寶輩皆謂引二經證誤矣。以契經說。天七及人二句言有依據。而有宗所誦本不分明故援飲光部經。以為確證。不爾分明字不安。舊論語勢又實一經也。忘文理巧造說者。烏足與言(已上稽古。【頭】敘有依據。次上(十二右)云。於契經中見有誠文。說漸現觀。如契經說。佛告長者等。今綴文語勢不爾。故汝所立不成也)此辨其誤非一也。即有七失。彼小本文全不有害人天合七生義。人天中總七生死故有生必有死。七死言亦非證。故彼上(一左二左)唯云。說言七生人天。是失所指(是一)以自謬妄談為飲光部所誦(是二失)今證二經文勢明。而曲為論主語(是三)舊論十七(十二左)曰。由經言七反於人及於天。迦尸比部說。有各各語。謂七反於人。七反於天。應同此義(已上)已別置有各各語句。還是標上是別經。何云舊論語勢實一經(是四)又違正理論。六十四(六左)曰。若人天趣合受七生。經但應言受人天七。何緣經說天七及人。既說及言。定知各七。又必應爾。飲光部經分明別說各受七故。汝欲眼目是博是廣。而未臨正理此文。憶度妄謂招多過矣。於此明知。汝志慢譽矣(是五)光記寫彼正理文。寶疏亦從彼為二證。而忘文理者何(是六)對下經各七分明。顯上經天七及人故不分明。而其義安及言故各七義。何卻以分明字。云上是非經耶(是七)問。有二疑。一婆沙四十六(六右)曰。如世尊說。三結永斷證預流果。得不墮法。定趣菩提。極七反有。七生天上。七生人中。流轉往來。作苦邊際。舉如是經。一一次第牒釋。其文分明。故於婆沙無人天令七等議論。彼(十七右)牒七生天上。七生人中者具釋。舊婆沙三十六(十三右)亦牒天上七有。人中七有者而釋。何論主時。自經為不分明。更證他部耶。二雜中二含諸文。說人天七往來。如一來果是一往來。人一天一極成。非往天七來人七。更證別文耶。答(云云)。
(十七左終)若於人趣(至)還於天趣。明極七反滿處。婆沙四十七(十七左)有兩說。初得果生入七數。成實論。大涅槃經等如是。後說不入。而引施設論破前說。今亦同彼正義。除得果生。是故第七生歸得果處。次上(十七左二行)云從此後別。又下現般云或無是並。顯此意。應知約十四生。人趣得還人涅槃。謂除初得果生以異生攝故。次生天趣至人趣。成十四故。然近世人云。已破因執說此文。敘經文二十八生意。非別科。普光法寶等並誤矣。若人趣得果必天涅槃者中間三六生等何令爾。此甚粗見。未思之深。讀婆沙有何疑。又今約極七。以中間不可疑。又云敘經二十八生意者。何狂言。
(十八右)何緣彼無(至)五上分結。明不受第八有。答中有三因。一約異熟限時。二約聖道力。三約有餘結。異熟依身為相續。相續成滿云成熟。光記云聖道成熟誤也。正理云相續必熟舊論曰。如此量時相續成熟故。故限此七有。相續成滿故。何故成滿。彼業力盡故。初二因婆沙四十六(十六右)有脅尊者及十復次異。今舉初二復次。第三彼無之。故特云又。舊論曰復次。然光寶等唯謂二義非也。婆沙曰。復次彼異熟因。但有爾所感異熟果勢力在故。復次彼業力故。能受七有。有聖道力故。不至第八。如七步蛇等(如光引)初說無感異熟之業故。次說業力令七有感。聖道力遮第八有。業力有無兩說其意別。然光記(四十一左終)唯令同一復次者非也。又正理六十四(八左)具破此論三義。光(四二右)唯舉第三破而救。寶疏(三十五右)更舉第二因破。而言不破論主。破婆沙異說。無意於救。而七步蛇喻會取。令同正理師法爾義。七結義於婆沙無之。云破彼異說未可也。又此論但敘有部多解。不自立義者。是何謂。一論顛末不當自樂。或云傳說。或加破斥。或別立自義不爾而非自所欲文何在。論主既於婆沙多義中。唯採標二義。更加餘義。豈為不自欲。正理不言經主。以論主非案立故。正理破初因曰。若謂齊此時相續必熟故。此亦不然。無定因故。謂有何等決定因緣。於第七生。為盡諸漏根未熟者。至第八生為盡諸漏。根亦不熟(後二破如寶引(三十五右))今並釋彼難業力局第七有。無第八業故。無此業者。業力劣故。如菩薩由善業越九十一劫。感彼業無異熟必熟。釋次難者。聖道力令如是。如七步蛇毒勢力。若不得聖道無此事。如不蛇所螫而不死。何得以壽量定者過此住難。彼雖所螫。其毒不遍故爾。非是實所螫。如大天得果雖言非實故。寶師墮負。會令同法爾。全非此論。正理。婆沙意。釋後難者。雖上分不引欲界生。而引上界生。今人天經生故合成。與下分二同有之。故為因。如虛空。次二難以唯上分難下上總聚。全不相當。近世人論主第二為不正者。是有何起盡。預流唯受一生。如光寶辨。彼神泰唯執文盲義焉。增一二十(二十五右)說極遲經七死七生。準知極速是經一生。其一來難實迷倒。斷六品之後云一來。道類智位預流一生。豈是一來。又婆沙文對人天等齊七。明人天生異。故標有人天生別天七至二。人五至一對明。而不說人天均六乃至均一。準等七生可知故。未曉婆沙文意妄證。還是成違。光寶婆沙通釋未詳也。次證涅槃成實。還是一生準證。何者對利根現身。鈍根云二三生等。彼現生入七數。由之現身為一生。如言一生成佛故。成實第一(三十二左)曰。有須陀洹今世入涅槃。有第二第三。極至第七(已上)從現身今世數次第至極七。知並現生入七數。若依有部義。彼第二是此一生。唯對文之失。大卒如是者哉。如光寶只無分別。不了遮遣可笑也。
(十八右)中間雖有(至)不證圓寂。七生受生定業為餘業。對聖道故。舊論(十七(十三右))曰。七生應受業。勢力持故(寶釋為是光不具)婆沙(十七左)兩說今依後說。前義不正。曰有說不起(聖道)若當起者。應般涅槃(有近人未知。為通妨設非理妨難)。
(十八右)至第七有逢(至)餘道出家。第八辨最後無佛法時。婆沙三義。彼第三評家義為初。彼第二為後說。顯非善說。云有言。舊論曰有餘師。婆沙。正理同破後說曰。無學不受外道相故。今但言得苾芻形相。不言得戒。十誦(【傍】六十(初右)又三十九等毘那耶雜事二十九(十九右))及薩婆多律說有羅漢沙彌者。即是也。故十種得戒中不說羅漢。如論第九(九右)具說。餘部異之也。
云何彼名(至)況得預流。第九釋經說不墮惡趣法。有問答答中有正示引證。正示中立五因。不造新業故。設無新業。可有古業。彼無與果能故。何無功能。強盛無漏善根力為所鎮故。何所鎮耶。因力加行。及意樂清淨故。設雖爾未得無學可退。不爾忍尚不墮。況此位。初因不造招惡趣新業故。第二因約舊業無功能。寶疏最為善。光雖略意同寶師。有人云。光寶為別義。寶約業新舊非也。光唯約業果二為正。今云誤也。舊論十七(十三右)曰。善道為法行。惡道業無增長故。已增長能生果報。業於生果報中。無復功能故。寶疏全同之。
(十八左)故有頌言(至)大亦能浮。證無漏智人不墮。稽古下(二十二左)云。舊論曰此中說偈。彼大例只為自造頌意。為智愚辨別。論主自造頌示喻。今云不爾。舊論設引證頌皆如是。正理論亦曰故有頌言。故言何之為。
(十八左)經說預流(至)謂毀臺觀。第十釋經作苦邊際。如前舉預流七生多文。是極七返有最後說作苦邊際。故殊決擇。然或說究竟。或說作如上經引。或說住。雜心五(十四左)曰。更不受餘生。故名住苦邊。今據作經。故有後問答。能障得於彼涅槃。言彼得障。以不言彼障得。普光後釋不順光記於得障有兩釋。後惑得障義。不順論文。不云彼障得故。此兩說雖婆沙正理此論無評。初齊此生義盡理。邊際言不順苦外涅槃故。如言金剛輪際故。又有教證。一雜心五(十四左)唯此一義故。二中含三十六(十九右)說四果中。不還云不還此世。羅漢云不更受有。預流一來並云得苦邊。十八(二十六右)第一(十三左)亦如是。是併標說後有不續。稽古下(二十二右)舉光記一餘(二十九左)苦邊際釋。云得無學果亦破。其破非如彼處辨。
文化三丙寅年二月二十七日於江府深川靈嚴寺智燈寮講此卷訖其讀席五筵也。

阿毘達磨俱舍論二十三卷要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