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俱舍論法義卷第二十七

豐山寓居上陽沙門快道記
輸入者 吳靜梅
        校對者 崔世湖
        改稿者 江 進

智品第七之二

(初右)如是已辨(至)故名不共。大有二。一明不共。二(六左)明共德。初不共中有二。一舉數標名。二隨名別解。此即初也。此中大五。一總結前生後。舊論二十(初右)曰。說一切凡夫及聖人由通義於一切智修諸德已。二於中下別生起不共。於中者簡持義。對後(六左)共德言先。佛不共德無量無邊。今唯成佛初盡智位德。故云且。三何謂下問。四頌曰下頌答。五長行釋。長行中初正釋頌。後釋不共義。若大乘者十八不共全別。如雜集十四(八右)攝論第九。伽七十九(九右)等。又伽四十九明一百四十不共德。於中有此十八不共。
(一左)且佛十力(至)於境無礙故。第二隨名別釋有二。一正明不共。二明諸佛同異。初中有四。光寶同為五科。無大失。而不順列名四。又諸佛同異結前文不爾。故理亦不親也。初六句出體。次四句諸門分別。於中有四門。婆沙三十(十四左)舊婆沙二十三(初左)有多重諸門。雜心六(十八左)法勝六卷四(十三左)四卷三(十左)甘露味下(四右)十力配諸智。增一四十二(三左)有一經。廣說十力。中含四十七(十九左)多界經是處非處廣分別。正理論引二經。此論亦前引多界經是處非處文。
(初左)論曰(至)十智為性。初一是總。次九是別。總別並列為十種。故正理論曰。此智通緣情非情境。與一切智皆不相違。恐於略說少功難悟。故復此中析出餘九。處與非處相違釋。智即力持業釋。處非處之智力境第七依主。緣一切法故。具有十智。為簡餘所有智。殊云如來十智。
(初左)二業異熟(至)謂除滅道。舊論曰。於業及果報中。業因即集諦。異熟果即苦諦。故婆沙三十(十五左)云。唯緣苦集。十力經說。知他眾生因緣處所受其果報。滅道二智不緣苦集有漏。故唯八智。三中四靜慮八解脫(論二十九(四右))等持(空無相無願三三摩地論二十八(十七左))四禪四無色之八等至(論二十八(五右))是通本邊。今且舉四類境。婆沙三十(十四左)云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發起雜染清淨智力。彼釋曰。此通緣善不善無記。通緣雜染清淨有為法故。雜染法中有不善故。準彼不唯緣定。亦通緣障定淨定之法。正理。顯宗釋此。今約勝唯說定。故十力經云。知若干種解脫無量解脫。舊婆沙唯云禪解脫三摩提智力(【傍】此云等持)略三摩跋提此云等至。舊俱舍云禪解脫三摩提三摩跋提智力同此。四中舊論云轉轉根智力。此中根者。正理兩釋。初說為信等五根。後為意等根。十力經云。知他眾生智惠多少。上與下相違釋。上下即根持業釋。五中舊論云種種欲智力。十力經說。知他眾生心中所念(是前說他心智所緣十一對心是也)勝解是心所於境印可。是通三性。今非必是勝解心所。故顯宗云意樂。而會解脫名。云意樂。勝解脫。名差別故。若不爾者。唯知心所一勝解。應於經他心智所緣不說十一對等心。舊論亦云欲。是樂欲所念心也。六中界者。舊論作性。是性類差別義。故正理云。種種界者。顯各別義(顯宗全同)又十力經云。知若干種界。若干種持。若干種入。如實知之。準此經意。如實知陰界入諸法性相差別。名種種智力。雖三所知。如顯界品。經文於餘力有眾生言。處非處及此無之。定知通情非情。正理所引契經。亦復如是。彼云。又佛說。於有情種種勝解。皆如實知。又佛說。於世間種種界非一界。皆如實知。顯宗顯此義云志性隨眠。及諸法性。
如是四力(至)除滅智。新舊婆沙雜心等並同。然甘露味論下(四右)二三四五六力九智除盡智。盡智即滅盡智。加二言者。恐文有脫。應言二力八智。
七遍趣行(至)十智為性。依兩義釋名有異。舊論云遍行道智力。道通能所趣。雜心云種種趣力者。趣道也。亦涉能所無妨。舊婆沙云至一切道智力。法勝論云至處道智力。此二文能至似本。按。西方異說隨樂作譯文。或於至存能所。亦無妨。今此初說但據能趣。趣謂所趣。行是能趣。趣之行依主。或趣亦能趣。趣即行持業釋。是雜心論師義。故彼云。向地獄乃至涅槃。彼緣起及眾具故名趣力。光記云。準此所趣果唯是滅者非也。無為非能趣。故除滅智。非唯是所趣故除此。由此雜心云向地獄乃至涅槃。所趣通一切也。後說不唯能趣。亦取趣所趣。行能趣相違釋所趣。所趣通五趣及涅槃。故加滅智為十。是毘婆沙及甘露味論義。雜心云有說趣。力是十智性。顯自義是九智。此初說婆沙新舊等無之。唯見雜心。
(二右)八宿住隨(至)皆俗智性。宿住是境。餘四字是能知。隨彼彼曾事。皆能如實憶念知。故名也。隨即念由隨念而知。持業依主可知。此死彼生。顯未來義。先死後生。十力經云。復次如來悉知一切所趣心之道。或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億百千生。無量生。成劫。敗劫。無數成敗劫中。我昔生彼處名是字。是食如此之食。受其苦樂壽命長短死此生彼。彼死生此。自憶如是無數宿命之事。復次如來知眾生生死之趣。以天眼觀眾生之類。善色惡色。善趣惡趣。隨行所種。皆悉知之。或復眾生身口意行惡。誹謗賢聖。造邪見業。身壞命終生地獄中。或復眾生身口意行善。不誹謗賢聖。恒行正見。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是謂名為天眼。清淨觀眾生類之所趣之行(已上)此契經中二或復。若是說遍趣行力。不爾彼經闕第七力故。此二力唯俗智。於新婆沙者。徑庭說此舊婆沙二十三(二右)云。宿命智力。如舊阿毘曇人說。是等智。尊者婆已說。是四智。法智。比智。苦智。等智。尊者瞿沙說。是六智。除盡智。無生智。滅智。他心智(按瞿沙所造甘露味論。七八二力唯為等智。蓋舊文瞿沙字。若波奢誤矣。婆奢是脅尊者也。)評曰。應如前說。一等智者好。生死智力。舊阿毘曇人說是一等智。尊者婆已說。是四智。法智。比智。集智。等智。真實義者。是一等智。
(二右)十漏盡智(至)十智為性。漏盡所緣。智力能緣智言必不屬能緣。故有異說。婆沙三十(十三左)所緣門中云。若緣漏盡境故。則緣滅諦。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一切法。但緣有漏盡擇滅。無苦集道三諦智。滅是非心。無他心智。滅諦故有滅智。通上下界有類法。佛故有盡無生。滅諦後邊有俗智。故但六智。若緣擇滅所依相續身中所得法。通一切法故。具有十智。此兩說。婆沙雜心並出。六卷法勝四(十四左)云若漏盡。若漏盡方便無礙智名漏盡智力。似同後說。甘露味論云。十力九智除等智。此異諸說。此後三力如次。宿住通天眼通漏盡通三。顯宗云。然不別說他心力者。義已攝在根等力中。以他根等中有心心所故。(正理亦同)詳曰。勝解智力。正是他心通。何以知之。中含十九(二十三左)說他心通。其所知示十雙二十隻心。同十力經第五力所知十二對二十四隻心故。
(二右)已辯自性(至)名十一地。婆沙三十一(十五右)云。地者。宿住。死生在四根本靜慮。是通性故。近分。無色。及不定地。非通所依故無。此二餘力有漏者在十一地。無漏者在九地。今總說云十一。
已辯依地(至)男子佛身。佛身亦雖是男。而有所簡。故亦言此。謂欲簡二乘故。婆沙總有二十一門分別。今以圖略示之。
(二右)以於一切(至)隨欲能知。婆沙三十(十五右)不可屈義。不可伏義。不可摧義。不可害義。不可轉義。不可覆義。能遍覺義。能荷擔義。堅固義。最勝義能制他義。是力義。六卷法勝四(十三左)隨自樂欲能成就義。無障礙義。能制義。無能侵欺義。能映奪他義。是力義。雜心六(十九右)不伏。不屈。無勝。無動。故說力。此中無障礙義含諸義。故論主從寬說。雜心六(二十二左)說三乘差別曰。聲聞不方便。見千世界。方便者見二千世界。緣覺不方便見二千世界。方便見三千世界。佛不方便見三千世界。方便見無量無邊億百三千世界。
(二右)餘此相違(至)生多少等。簡二乘。初正示。後指二事顯有礙。捨求度人事緣出賢愚因緣經第四卷。鷹所逐鴿緣者。婆沙八十三(十三左)曰。曾聞世尊與舍利子一處經行。有一鳥為鷹所逐怖。急便趣舍利子影。怖猶不止。舉身戰慄。復趣佛影。身心坦然。時舍利子合掌白佛。如何此鳥至我影中。猶有恐懼。纔至佛影。心無驚怖。身不戰慄。世尊告言。汝六十劫修不害意。我於三大無數劫中修不害意。汝有害習。我已永斷。故令如是(已上)此文足證過去久遠不知。又婆沙百二(十七左)明身子不知人前後二際生多少等。故不名力。而不約鳩也。然今云前後生。更應有明文。稽古下(三十三右)云。其鴿事緣不經見。蓋殘缺矣。鴿驚怖舍利子影事緣。見薩婆多論。毘婆沙等論。而無觀前後際文。獨見智度下一。諸註引以為證。而不知小乘所誦本有乎否也。雖無害於義乎。其寡陋亦甚矣。今詳曰。唯是世傳詞非宗義所設。設引大乘經論。有何恥乎。故舊論二事並云曾聞。
(二左)如是諸佛(至)心力無邊。光寶並入後段。今云。對舍利子智有邊限。結諸佛心力無限。須屬前段。若屬後段者。是何為乎。非結前無已說等言故。亦非下標。心身異故。由是舊論二十(二左)云。如是由智無對怨及礙故。佛世尊心力如境界。無有邊際。若心力如是。身力云何偈曰。準彼思此。蓋文有錯脫。應言心力已知。云何身力。又此下所明身力非初盡智時。正理論(七十五(九右))云。已辨諸佛心力方隅。當辨菩薩時所成身力。頌曰。
云何身力(至)此觸處為性。婆沙三十(七左)舊婆沙二十二(十四左)廣出多說。此頌初二句。正明身力量。第三句明所喻延力量。第四句出體。或言顯更有異說。等者等諸神名。
(三右)論曰(至)力有勝劣。此長行大為三。初正明身力量。釋初二句。二大覺下對簡三人。顯佛不共。初中有三師。第一師總喻義。謂佛身力。總等那羅延力。此釋初句。第二師節喻義。佛節節等彼力故。此釋第二句。此兩義。舊論二十(三右)並云有餘師。應音二十五(二十右)云。那羅此翻為人。延那此云生本謂人生本。即是梵王也。外道謂。一切人皆從梵王故。名人生本也。又八(二十二右)云。那羅延。晉言鉤鎖力士也。嘉祥中論疏一末(七右)云。那羅延此云生本。以是眾生本故也。花音一(五右)云堅固。探玄十五(五十八右)八(四左)並譯云堅牢。花嚴大疏鈔四十五(三十七右)同應音第八。第三法救義。假喻義。此有正示反顯二。謂佛力無邊何齊彼。此顯或言所表。舊論云大德。正理。顯宗替大德言作理實。以顯正義。今雖列三。意在大德。致反責故。婆沙三十(八右)曰。如契經說。菩薩身具那羅延力。此力其量云何。答有九說。第一說凡牛。毫牛。青牛。凡象。香象。大諾健那。缽羅塞建提七種。十十增等半那羅延力。此一倍等菩薩身力。第二說牛象等二十七。一一十倍等半那羅力。此半合二。等菩薩身力(此上二並總喻義。)第三說菩薩身中有十八大節。一一等彼力。第四說十八大節。一一等十八那羅延力。第五說菩薩身中大小總有三百二十節。其最小等一那羅力。其次大節等二。漸次大者倍倍增。第六說菩薩身力等千藹羅伐拏龍象王力(﹝【傍】此云香業象也﹞如正理文寶所引)第七說菩薩大節十八。一一如千藹羅伐拏龍象王力。第八說三百二十節。其最小等千倍藹羅伐拏龍象王。漸次大者力倍倍增。第九說大德義(云云)彼問云。若爾何故。契經中說菩薩身有那羅延力。答。此力世間共所欽重。故以為喻。而實不然。此論初說當彼初二說。俱總喻故。此第二說當彼第三四五。並那羅延節喻故。謂依大節。當第三第四。大小合當第五。而今綴文親彼第三也。彼第六七八三說。此無所當。非那羅延力故。大覺已下文鄰大。似容屬大德。舊論有何以故徵故。然此文通上三說。總以簡對顯佛不共。故婆沙三十(十三右)問答不共。而(十四右)更問答骨節差別。云菩薩骨節。展轉相交。如龍蟠結。是故最勝。此對簡舊論。正理。顯宗亦同。婆沙三十(十四右)轉輪王力亦不定。王四洲者。有那羅延力。有金輪寶。王三洲者。有伐浪伽力。有銀輪寶。王二洲者。有缽羅塞提力。有銅輪寶。王一洲者。有摩訶諾健那力。有鐵輪寶又有情骨節安立有異。凡常力者骨節相遠。有象馬力者相近。有大諾健那力(【傍】鐵輪王)者相接。如接板等。有缽羅塞建提力(【傍】銅輪王)者相輪。有那羅延力(【傍】金輪王)者連鎖。菩薩如龍蟠結。準彼鉤是銅輪鎖即金輪。又舊婆沙二十二(十九左)云。餘眾生骨節相遠。若人與象馬等者骨節相近。大力者骨節相接。缽建陀力者骨節相鉤。那羅延力者骨節連鎖。菩薩骨節蛟龍相結。如渴伽角辟支佛名曰大力(已上)詳曰。喻顯對明無有敵從。
(二左)那羅延力(至)唯多應理。第二明所喻那羅延力量釋第三句。初問二答。答中有三。一正釋頌。二敘異說三論主評取有說。初二說者正理。顯宗亦同。於婆沙中。未見此說。彼第一說雖半力義。而名與數有異也。舊論二十(三右)大作差曰。偈曰百增象等七種力。釋曰。人道中百香象力敵一白象王力。百白象王力敵一摩訶諾那力。百摩訶諾那力敵一缽娑建提力。百缽娑建提力敵一娑郎伽力。百娑郎伽力敵一遮羅力。百遮羅力敵一那羅延力。如是百百增。詳曰。十百梵音相濫。是所誦異。又去凡象加白象。而香象為首。是亦所誦本別。彼婆沙第二說二十七牛象等中。有凡香白等諸象故。有說者。倍於前師。於所說中唯多應理者。論主評取有說。令佛力增廣故。然顯非真實應理。故云於所說。若約實義。彼假喻如大德然。然光記云。論主評取法救所說。正理。顯宗亦同此說(寶疏唯云評。其意似光不破故)者。何見文如是疏哉。前三說是佛身量異說。今兩說那羅延力量異說。能所喻遙別(是一)若不爾何故於前段。不設此評(是二)。又正理。顯宗更敘第三說。謂千藹羅伐拏龍王力等那羅延力(具如寶引)而有評。其詞亦同此。彼眾賢取第三說千藹羅伐拏。故云於諸說中。今兩說故云所說。彼正理前既取大德義云理實。今亦何得評取彼大德義。前不為異說云理實。故煩重故。而謂正理亦評取大德之文者非也。由是舊論二十(三左)曰。隨轉增為勝(已上)是顯延力隨轉轉增長義為勝。不爾者轉增言何為。
(三右)如是身力(至)七外別有。第三釋第四句。出力體有總釋別釋。別釋有二師。於觸處常談有十一。四是能造。謂地水火風。七是所造。謂滑濕輕重冷饑渴。初說約能造。後說約所造。而異常談。顯論主不欲。特云有說耳。
婆沙三十(七左)有五說(如光寶出)此論初說同彼初說。故舊論曰。云是四大勝類。顯即四大總勝為身力。總弱為身劣(光第二釋為是。寶疏同初二說者非也。)正理七十五(十右)曰。如是身力觸處為性。此應總(【傍】對下唯故)是諸觸差別(﹝【傍】通能所造故﹞眾賢據婆沙評家。光記云正理意同婆沙者。言異義同。故云意同。然湛慧破云說既有四五異非同者。全不知者。寶疏無失。)有說唯是大種差別(此論初說)有說是造觸離七外有。有說力(【傍】者脫乎)是重。劣者是輕。光記有三義。初解非也。不出義何辨正不。第二釋無失。第三猶非也。正理舉此故。無簡別故。是鑿中之至矣。寶疏(八右終)此論正理意各別。不可和會。
(三右)論曰(至)如第七力。文有三。一總指經說。二正明釋頌。三解名義。此即初二也。契經者。增一十九(十五左)有一經(一紙)四十二(五右)亦具說。彼標云。如來具十種力。得四無所畏。在大眾中。能獅子吼。正明中正等覺者。即無畏。若正體後得別是依主。二盡即永漏之永盡。漏永盡即無畏。亦漏永盡之無畏。三障即法障法之說。說障法即無畏。四出即道出道之說。說出道即無畏。
(三右)如何於智(至)體即是智。此答中有二。初毘婆沙師義。彼三十一(二右)云。問。此四無畏以何為自性。答。亦以智為自性。後論主解。光寶科如是(光有二釋第二非也。)舊論二十(四右)云。無畏以無怖為性。云何說智惠為無畏。由此四法故。諸佛於大眾中。無復疑心故。說彼名無畏(【傍】已下論主解)此無疑是智惠所成。故於智說無畏。非智是(與此不異)四顯何義。顯自利利他義。前二是自利。後二是利他。復次此四唯是利益他事。能除說者垢及所說垢故(文無此論)正理廢立中。初釋同舊文(寶引)又成實一(十五左)力與無畏。差別有多釋中云。又以智故。不畏他人。故名無畏。又因名為力。果名無畏。以從智中生無畏故。婆沙三十一(五右)有二十復次。釋力並畏差別。於中亦有因果義。準此等文。於諸文有二義。而無辨別。今論主評簡云理實。是則論主解。雜心六(二十三左)云。問。世尊何故說此契經。答。制善星及婆羅婆誹謗故說此契經。善星言。沙門瞿曇無過人法。為制彼故說前二無畏。婆羅婆言。沙門釋種子法我悉知見。為制彼故說後二無畏。復次前二無畏是說自安。後二無畏是說安他。不屈伏義是無畏義。離恐怖故。
(三左)論曰(至)第三念住。文大分二。一釋頌。二問答不共。初中有二。一釋上句三字及下句。二釋念惠二字。初中初總指經說。二諸第下別示經要文。中含四十二分別六處經(十三左)所說三意止是也。意者總說。止是住義。與念住不異也。舊論。雜心。舊婆沙等名三念處。於大乘。雜集論十四(七右)大乘莊嚴論第七等說之。不同智論二十一。三十七。止觀十(二十五)文句一之二(八右)性。共。緣。三念住。
(四右)此三皆用念慧為體。此第一力攝在故。智是體性。復正憶念故。故二法為體。約增唯念。住即念名念住。是加三帶數釋。不同四念住(【傍】論二十三(二右))唯慧為體而是鄰近。問。婆沙但說三念處亦第一力攝。雜心六(二十四右)云。念處及大悲是性。相違如何。答。二中示隨一。故不云唯。今具示。問。豈不作論者意別。答。不爾。中含文云捨無所為。常念常智。今文云正念正知。二法為體。金口明說。雜集論云。所有定慧等為體者。約相雜體。
(四右)唯佛於此(至)得不共名。初說約習氣斷不。後義約弟子屬不。後義意言。諸稱佛弟子者。悉皆隨屬世尊。既有能屬弟子位。最有順違俱。應甚歡慼。由是佛不起歡慼。可謂是希奇。如是諸弟子既非屬聲聞。如彼大聲聞。設不起歡慼非希奇。以非分故。又此二釋奪與異耳。光寶文異意全同。
(四左)此與悲異(至)哀愍異故。四中三十一(九右)云。悲通依十地。謂四靜慮。四近分。靜慮中間。及欲界地。大悲唯在第四靜慮。五中又云。悲通依三乘及異生身。大悲唯依佛身。六中又云。悲離欲界乃至第三靜慮染時得。大悲唯離有頂染時得。今且據初。但云欲。差別易顯故。八中二乘不救無緣。故不平等。然光記云。但拔欲界有情苦故。與前所緣異。何差別哉。
(四左)已辯佛德(至)諸佛有差別。第二明諸佛同異(光寶為第五非也)是總結佛十八不共。故云佛德異餘。舊論云。已說諸佛由十八法不與他共。
(五右)由壽種姓(至)住久近等。今以圖示七佛差別(法義十二(十四左)記此於此應記此)。
西域記二(七左)中含三十七(二十右)樓炭經六(十五左)等。四姓具說。
(五右)諸有智者(至)三恩圓德。第二因明佛德勸發有二。一明佛德。二有諸愚夫下勸發。初中有三。一明三德。二明德無邊。三結歎。初中有四。一舉名數勸發。二徵。三列。四隨釋。此即初三也(寶科總為第三非也。)
(五左)二一切智三一切種智。光三解。寶同第三。彼寶釋為勝。是則真俗二智。
(五左)斷圓德(至)四并習斷。煩惱障斷者。除一切煩惱三乘無學同。但異菩薩。此中斷者即擇滅。舊論並云滅。然舊論云一一切解脫障滅。者錯寫。解脫障是下定障攝故。前論二十五(十右)釋俱解脫云。由慧定力解脫煩惱解脫障故。彼舊論十八(十八右)云。由般若及三摩提。解脫惑障及八解脫障故。準知。今云解脫障。應言煩惱障也。定障者。是諸不染污無知。二乘及菩薩。雖分斷非一切故。是佛不共。畢竟斷者。前二障永斷不退云畢竟斷。婆沙九(六左)云。不染污者。聲聞獨覺雖能斷盡。而猶現行。唯有如來。畢竟不起。煩惱。習氣。俱永斷。故由此獨稱正等覺者。舊論云一切智障滅。若不畢竟斷。不得一切智。故並習斷者。佛滅一切餘習故。光記定障斷為得非擇滅者非也。光記一(九左)引此文有三釋。如寶疏一(二十九右)已破。
(七右)頌曰(至)欲界有事惑。初頌出體。後三句諸門分別。且有四門。
(七右)論曰(至)生貪瞋等。文大有二。初釋初句。二釋下三句。初中有三。一明起無諍定相。二此行下解名釋無諍。三此行下出體釋世俗智言。此即初也。此中有五。一觀昔時惑果。二自知下知今時勝福田。三恐他下恐他惑起己。四故思下正發此智。五由此下示益。婆沙百七十九(八左)有兩意。今據第二意。
此行能息(至)得無諍名。解名婆沙有兩釋。謂一遮有情起煩惱。二令自他諍無。今依初說。諍之無故名無諍。依主釋。
(七右)此行但以(至)俗智為性。婆沙百七十九(九右)無諍是慧。問。若爾何故說應習靜定無諍耶。答。欲顯定俱故名定。而實是慧。是名無諍自性。
(七右)第四靜慮(至)總緣境故。婆沙有多門。今當略示。此無諍者色界也。在第四定。依欲界身。是不分明行相。是緣欲界中煩惱。是法念住。是世俗智。是非三摩地俱。是捨根相應。是墮三世。是緣未來。是善性。是緣不善。是緣欲界繫。是非學非無學。緣非二學。是修所斷。緣修所斷(有說通見道。而多緣修惑)但緣義。但緣他相續(有說通自他而多他)唯欲界中人趣三洲男女身。唯聖者中無學不時解脫。佛獨覺到究竟聲聞。亦住無諍。是離染得。亦加行是。是此加行如下文(九左)。此無諍不能斷惑。然契經修無諍行證法者。由修無諍。展轉能起聖道。斷惑證果故。是密意說。非謂無諍能斷煩惱。無諍作寂靜行。為寂靜他諸煩惱故。
(七左)論曰(至)與無諍同。文大為二。初釋頌。二諸有下明起願智相。初中有三。一解名釋願智字。二餘義同無諍。釋第二句。三但所緣下明所緣。釋能遍緣字。此即初二也。發智十八(十七右)婆沙百七十八(十一左)至百七十九(六右)廣釋。雜心六(二十五左)釋名者。從願生智名願智。從聲依主。婆沙(十四左)三義中第三同此。
但所緣別(至)如田夫類。三明所緣有兩說。初正說。現量緣三世三界一切法。後毘婆沙下敘婆沙師異說。於諸法中唯無色。比量知之。婆沙百七十九(四右)云。問云何願智知無色界。有說。由觀等流及行差別。如觀行路之人知所從至。有說。若爾願智應是比量智非現量智。應作是說。此願智不觀因。而知果不觀果。而知因故。此智是現量智。非比量智。然聲聞獨覺有餘習過患。故於所願境。加行乃知。如來餘習過患永盡。故於所願。舉心即知。雜心師但據無色比知義曰。緣一切法。普境界故。無色依者(子註曰。云無色依者。此依是津膩義。謂欲色界是無色界氣分。故名為膩依。此釋願智因依果。如無色界也)觀行差別如田夫。正理七十五(十八右)顯宗三十七(三右)並用兩說(文如寶引。)今論主者不欲比智。殊標言毘婆沙說。問。兩說並婆沙出而評家所破。何故殊標彼義。云毘婆沙者說。解云。雖評家所破。而亦有依信彼。所謂如眾賢其類。故殊標別。
(七左)諸有欲起(至)皆如實知。第二明起願智相有三。一示求願。二便入下示加行。三從此下明願智果成。此加行相順逆出入有心八定。具如婆沙百七十九(初左)說。第四定名邊際。婆沙百七十八(十二右)有五說。如次下(九左)辨。又婆沙有多門。今當略示。此願智色界。是在第四定。是依欲界身。是作十六行相。或作餘行相。是緣一切法。
是通四念住。是性唯俗智。是非三摩地俱。唯有漏故。是捨根相應。墮三世緣三世及離世。是善性而緣三性。唯色界繫而緣三界繫及不繫。是非二學緣三學。是修所斷緣見修非斷。是通緣名義。是非相續通緣自他非相續。是欲界中人趣三洲男女身起。是聖者無學不時解脫。是亦加行得亦離染得。何故發此智。為益他故。謂先起願智。觀諸有情意樂差別。後隨饒益。如良醫先觀病者差別。後授藥。又發智云。此智或善。或無記。婆沙釋謂。此有六智。謂四靜慮善。欲界善無記。此實唯第四定。唯善而願智後。同緣起說智皆名願智。是密意說。
(八右)頌曰(至)餘如無諍說。此頌中初一行總示體。兼顯所緣。次一行別明智攝。依地。次列異前。法。義。智類同。故義。辨。依地同故。第九句明得數第十句餘義同前。婆沙百八十(九右)雜心六(二十六右)法勝六卷第四(十五右)四卷第三(十一右)品類足七(五右)甘露味論下(十六左)舍利弗毘曇十二(二十二右)並說四辨。須知契經所說。增一二十一(七左)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辨。云何為四。所謂義辨法辨辭辨應辨。彼云何名為義辨。所謂義辨者。彼彼之所說。若天龍鬼神之所說。皆能分別其義。是謂名為義辨也。彼云何名為法辨。十二部經如來所說。所謂契經。祇夜。本末。偈。因緣。授決。已說。造頌。生經。方等。合集。未曾有。及諸有為法。無為法。有漏法。無漏法。諸法之實。不可沮壞者。是謂名為法辨。彼云何名為辭辨。若前眾生長短之語。男語。女語。佛語。梵志天龍鬼神之語。阿須倫迦留羅甄陀羅彼之所說。隨其根元。與其說法。是謂名為辭辨。彼云何名為應辨。當說法時。無有怯弱。無有畏懼。能和脫四部之眾。是謂名為應辨。我今當教敕。汝當如摩訶絺羅。所以然者。絺羅有此四辨。能與四部之眾。廣分別說。如我今日。觀諸眾中。得四辨才。無有出絺羅者。若此四辨。如來之所有。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成四辨才。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為了婆沙正理文。且為熏修全出)。
(八右)論曰(至)兼顯所緣。長行文大為三。一釋初二頌。二釋第九句。三釋第十句。就初中有二。初正釋頌。二證本論。兼成次第。三敘異說。四明前加行。初正釋中有二。一釋初頌。二釋第二一行頌。初中有四。一牒總名標數。二列名。三隨釋。四結意。釋名者。法是所緣境。下四字能緣。於法境無障礙。無倒解了智名法無礙解智。智即解。解智即無礙。法之無礙解智持業依主可知。餘三亦爾。婆沙百八十(九左)釋無礙有四說。一無滯義。二現見。三深密義。此名境邊。四隨應義。彼無評也。顯宗三十七(八右)云。無礙解名釋有多義。謂於彼彼境領悟無礙名無礙解。或於彼彼境。決斷無礙名無礙解。或於彼彼境。正說無礙名無礙解。有餘師說。於境現前無顛倒智名無礙解。正理七十六(五右)同也。問。四無礙解者。為帶數釋。為依主釋。設爾何失俱有過失。若為帶數。無礙智體無有四種。背法體挍帶數法。若為依主者。名中既有數何依主。答。是依主釋。謂四者法義詞辨。是所緣境。無礙解者。即唯一不退智。以非法體帶數故。勿必謂存數是帶數。如前四神足有依主釋。問。舊俱舍二十(九右)如今名無礙解。於餘云四無礙辨。雜心法勝舍利弗毘曇甘露味論等舊譯多爾。相違如何。又總別豈非混。解云。有云(清涼大疏鈔三十四中四十八左。三十八下六十五丁)在心云智。在口云辨。故非相違。此意就了知名智。據與他說此云辨。由之四辨經中。作如是說。有此四辨。廣分別說。今詳四辨了辨。是辨財義非辨說。故四辨經說四財。與智言異義同。故舍利弗毘曇云。何謂辨。辨謂智力。謂勝智。謂金剛智。謂無餘智。又總立四辨名者。別名立法義辭應。或名樂說。不云辨無礙。無總別亂矣。問。次第非一准。一四辨經列義法辭應。二此論。品類足。施設足論。舍利毘曇等。法義詞辨次。三法辭樂義。法勝毘曇二本。甘露味論等是也。四義應法辭。雜心論等是也。五辭法義辨。婆沙第三說是也。是等何所以立名。解云。法勝論約智類同。作如是次。故彼曰。法辨辭辨一(俗智)樂義辨俱十。雜心等約內外次。謂義應二是自悟。法辭二是他悟。故或細粗次。義是非五識境應亦有定惠。故法辭二聲名句文即粗故。理實一得必四。故諸論無準。問。契經說法無礙。云有漏法無漏法等諸法。是順名可然。諸對法中。何故云名句文。若爾何不名名無礙。解云。經據所詮法體。對法就能詮。並非相違。若與義何別。謂所詮義者。是其義理不法體。問。辨無礙據所依。取定惠前三亦爾。離彼二應不成立。答。實爾。故雜集論十四。四辨皆云定惠。可準思。而約勝於辨說之。謂於眾中辨論說法。內不具定惠有恐怖。不能說此故。名句文身者。正理約自性解身。而古今無不迷彼釋者。今具解之(後可入此言)又舊論二十(七左)云名等聚。是如婆沙所說。約聚集義也。
(八左)法無礙解通依五地。百八十(九左)有三說。一欲初定二地。二在五地欲四定。三在七地加未至中間。光記(十八右)意。彼初說約隨語繫。後二說者據隨身繫(為正)寶破云。後二說是隨身繫家。既未至禪無別有身。如何第三釋通七地也。今詳。寶破非也。雖未至無別身。是隨本論此故。法勝論四卷三(二十三右)云。已說初禪。當知已說未來及中間。此是初禪眷屬故。若不爾何緣彼三說差別。然前論五卷名繫地處。光(六十左)寶(四十六左)互有是非。具如上辨。今論云。上地無名等故。而顯欲四定五地有名等。約隨身繫必矣。而寶師前(五卷四十六左)後(十八右)並隨語繫為正非也。違今論意故。
(八左)義無礙解(至)滅盡無生。此兩說者。品類足七(五右)說於勝義不退轉智。故作此異說。然準契經所說。前說為正。契經說十二部經有漏法無漏法故。故雜心十智為本。唯涅槃六智為有說。法勝論師唯十智一義。百八十(十左)此兩說。亦各有二有說。初中第二有說為八智。除盡無生。後第二有說為四智。除盡無生。以無礙智見性故。今論主各據初說。依此義是非見性故。婆沙(十二左)云。如是說者。若定應得。彼離染得。盡智時得故。
辨無礙解(至)緣說道故。親不緣滅。故除此一。然法勝論是亦具十智。彼曰。樂義辨俱十。
(八左)此二通依(至)皆得起故。初正通二釋。後辨無下別通辨無礙妨。婆沙云。有漏者在十一地。無漏者在九地(已上)今總相說。通妨中。正理云。然於其中但緣說者。唯依二地。與第三同(已上。)今通以論。故言一切。
施設足論(至)四種次第。自下第二證本論。兼顯次第。何故不如婆沙引品類足者。此文有三此言。兼以成次第。於彼無故。下二句論主顯次第義。
有餘師說(至)言無滯礙。自下第三敘異說。此唯訓釋。前諸方域。此唯辨說無滯。前應理說及定惠。是其差別。餘二無別。故不更述舊論曰。方言者以因理釋義。譬如由有礙故。名色等言。於立破勝言說名巧辨。無有餘師說字。於婆沙雜心法勝二本中。未見此說(【頭】寶疏引文未足。而引問答文失處也)正理七十六(四右)云。辨無礙解。若緣說時。何異第三詞無礙解。第三了達訓釋言詞。如有變礙故名色等。此達應理無礙說。有說詞詮諸法自性。辨辨能顯示諸法差別。有說於法直說名詞。展轉無漏。分析名辨。緣此二種。三四有別(已上)顯宗亦同準彼問及答三說。此論文脫。謂問言。及彼初說此達等二句。第三說有說等二句。或應全如彼。若不爾。此文成體上瘺義。亦支離。有云。於現流小乘論中未見。然大乘雜集論十四(初左)有此說。若爾於小乘定可有。勿謂梵本文脫。今云不爾。彼雜集論說。諸方言音及訓釋諸法為詞。於諸法差別無礙為辨。但詞中一分同耳。
(九右)傳說此四(至)能為加行。自下第四明加行百八十(十三左)有三說。彼第一此傳說義。彼第三評家義。此理實義。彼第二有說法辭二。習外論為加行。義辨二習內論為加行。雜心論主唯據今傳說義。問。凡此論云傳說。必表不信。言理實則論主評取多說。或自發明義。今理實既婆沙評家。何可言理實。彼既在婆沙。前傳說言未審。答。傳說言。舊論言餘師說。後理實言云有餘師說。若準彼俱有餘師故無勝劣。又正理顯宗傳說云有說。理實同此。今謂。正理為是。傳字謬也。應作有說。次理實者。雖既是婆沙評家。義彼雜心論以初義為論。為簡彼特云理實。是則論主再評取彼。
(九左)邊際名但依第四靜慮故。此即釋第二句後定字。明邊際所目法體。若依文勢。似除詞所以。上云非彼靜慮所收。下云故故。然舊論二十(十一右)曰。何法名遠際三摩提。偈曰最後定。隨順一切地。此至增究竟。此中但者。簡有餘師通下三靜慮。百八十(終)曰。有餘師說。四靜慮最上品皆名邊際。然能引發唯是第四靜慮邊際非餘。
(九左)此一切地(至)得邊際名。釋第三句明第四定名邊際。一總釋。二別釋。別釋中有三。一釋二因。二如是下結名。三此中下別解邊際名(光記為三章非也)此總釋。初因是總因。貫一切地故。後因即別因。局上上故。九品次第增進。至上上云增至究竟。舊論云至增究竟。於增致能所至異。此約次第增進。故在能至。彼據極增。
(九左)云何此名(至)名至究竟。惠暉云。九品一遍為下下。兩遍為下中。乃至九遍為上上品也。此釋臆度全非論意。
(十右)此中遍名(至)及實際言。百七十八(十三左)有五說。並不同此(【傍】四際者外書四方名四際。若今論是應四相。)
(十右)除佛所餘(至)自在轉故。釋第四句。明諸聖二得不同有二。初明二乘唯加行。二明世尊亦離染得有二。一明初得。二明後時不由加行。二乘唯加行。如來通加行離染。故云亦。由是婆沙三十一(四右)明佛不共四無畏。云此無畏皆可言加行得。三無數劫積集。殊勝加行得故。皆可言離染得。離有頂染。得盡智時。得無畏故。準彼應知。然舊論二十(十一左)偈曰。惟佛非行得。長行隨然。而遮佛加行得。蓋錄文人誤也或舊論為正。下論六通中(十二右)佛皆離染得。不由加行。是共德同類。彼既爾。此亦可爾。而文云亦者。是相翻義。謂彼唯加行得。此亦唯離染得。又婆沙百七十九(初右)願智同(十二右)無諍智百八十(十二左)四無礙各有四說。一佛離染得。聲聞獨覺加行得。二佛獨覺離染得。聲聞加行得。三佛獨覺到究竟聲聞離染得。餘聲聞加行得。四如是說者。若定應得彼離染得。盡智時得。故後加行現在前。佛不加行。獨覺下加行。聲聞或中。或上。有願智。無諍。無礙解。由加行故得。加行故現在前(已上)光記(二十二左)和會云。婆沙且據少分。故說二乘亦有離染得。俱舍以二乘離染得不定故。但言加行得。此釋不然。此論言唯加行得。何得許少分不定。婆沙亦約定不定。論離染加行。有何理為多少。今詳。婆沙據離有頂染時定得。為離染得。然是由從來加行。故彼時得。無加行者不得。若爾非實離染得故。此論不許之。言非皆得顯此旨。理實此論為盡理。故正理。顯宗。雖彼評家。不依同此。
(十右)頌曰(至)餘四通唯善。初一行列名出。後三行諸門分別。有六門。一智攝門。二依地門。三緣境門。四二得門。五念住門。今依妙音。不據婆沙評家。故顯宗改頌曰。三身。一餘三。一法。後法四。六三性門。集異門十五(十四左)略說六通。釋名而無分別。婆沙百四十一(十三右)廣五通無漏盡。蓋以力中(三十(七右))具說故。百四十九(十三右)至百五十明天眼天耳。九十九(九右)說他心智。一百(六左)說宿住隨念智。又三十卷說十力中。有天眼漏盡宿住三通。今依婆沙此論。示圖曰。
(十左)論曰(至)漏盡智證通。百四十一(十三左)云。於自所緣。無倒了達妙用無礙。故名為通。智是證(了達義)即通並持業釋。此則通稱。神謂體定。境諸變異事。定所引境名神境依主釋。神境所變事。智證通能變智。是依主釋。眼耳是根異勝常途。故稱為天。眼即天耳。即天名天眼天耳。百四十九(十三左)曰。問。天眼以何為自性。答。非諸筋骨血肉所成。色界大種所造淨色。無能礙視。體不可見眼界。眼處眼根所攝。是謂天眼。問。何名天眼。答。此眼殊勝。故名為天。世於勝法有天言。故如說天衣天莊嚴具天飲食等(已上)他心是境。別體依主。立名名他心智證通。宿住是境。隨是隨應。念即智。同時心所。隨彼彼事。念力持故名隨念。鄰隨念智證通鄰近釋。或智隨念。知境故名隨念。宿住之隨念等依主釋。百(八左)云。諸過去生有漏五蘊名為宿住。隨念勢力而能知彼。故名宿住隨念智。謂此聚中雖有多法。而念力增故說隨念。如四念住雖慧為體。而念力增故名念住。漏已盡智故名漏盡智。漏即盡。漏盡之智。此通次第者。一百(十六右)云。有作是說。如說而生。謂彼聞色界天。而不能往。故先起神境通往。而不能見其色。故次起天眼通見。而不能聞其語。故次起天耳通聞。而不能知其心。故次起他心通知彼心。已未知宿世曾相遇不。故後起宿住通。世尊依此次第而說。如是說者。次第無定。謂或先起神境通。乃至或先起宿住通。或有唯得神境通。如天授等。或有唯得天眼通。如善星等。是故諸通無順入逆入。亦無超越次第。如諸等至。或如無量解脫勝處遍處(已上)。
(十左)雖六通中(至)亦共異生。次下說。三明三示導亦不共凡。然是六通中聖邊故。總相說無有失。
(十左)神境等四唯俗智攝。正理七十六(九右)云。除他心漏盡。餘四俗智攝。西方諸師說。宿住通六智。謂俗。法。類。及苦集道。俗智能了過去俗事。餘隨所應。各緣自境。然觀經意。唯俗智攝。如說隨憶無量宿住。謂一生乃至廣說。非無漏智此行相轉。一百(十二右)妙音說同西方師。評家唯俗。論主以順經意。同評家。施唯言。
(十一右)他心通五(至)世俗他心。一百四十一(十三左)曰。他心智通若有漏是世俗智。他心智若無漏。是法類道智。他心智。今此總說。
(十一右)諸有欲修(至)加行已成。一百(十三左)具說觀分位。先憶念此生老位。次此生中年。次少年。次童子。次嬰孩。次缽羅奢佉。次鍵南。次閉尸。次頞部曇。次羯剌藍。次入胎位。次中有位。次初受中有位。後憶念前生命終位。爾時此智加行成滿。光記引婆沙成滿致三義。於中第二為正也。
(十一左)從無色歿(至)自相續起。來生此者。光云欲色界。寶唯欲界。對無色以云此。光為勝。謂此起通界故。一百(十四右)云。評曰。依自相續。修加行者。若自前生欲色界者。即依自相續。加行成滿。若自前生無色界者。轉依他相續。加行成滿。依他相續。修加行者。若他前生欲色界者。即依他相續。加行成滿。若他前生無色界者。轉依自相續加行成滿。解云。自前生欲色界加行顛末皆依自身。若自前生無色界初依自身。而最後中有前命終心所依身無此。故轉依他心究竟。次依他加行。亦復如是。然光記約自前生無色。而為依自相續。加行滿者誤也。違文。違文故。又寶疏(二十二左)云。或可依自身修。至中有初心依他身前命終心究竟。此釋誤也。違諸論故。按或可言應加行誤據婆沙自前生無色界者。轉依他身加行成滿故。
(十一左)修神境等(至)以為加行。一百四十一(十三左)神境緣欲色界四處(色香味觸)二處(色觸)天眼緣欲色界色處。天耳緣欲色界聲處。今輕者。且約勝示輕觸。以神境思身輕等故。先者。明本。及正理。顯宗。並如今。然光形誤也。舊論曰光明為勝。百五十(九右)云。問。天眼欲見闇中色時。云何能見。有說此由神通引起光明。能見彼色。此不應理。不得神通。便應不能修起天眼。如是說者。初引通時。若離光明。不能見色。若通成滿。設離光明。亦能見色。問。神通。天眼。俱有光明。有何差別。答。神通光明。或自性有。或變化有。天眼光明。唯自性有。作是說相翻前說。
(十一左)未至等地由此已遮。等者等取中間及近分。一百四十一(十三左)云。有說若地奢摩他毘缽舍那。平等攝受。彼地有五通。近分。無色。隨一闕故。無有五通。百四十九(十四右)云。問。何故近分。無色。無通所依勝定耶。答。奢摩他。毘缽舍那不平等故。非五支四支所成故。非樂道所攝故。然光記但釋未至中間未可也。
(十一左)如是五通(至)為二通境。文有二。初約豎。二約橫。初中有三。一總釋。二別釋。三明無色不為境通妨。一百(九左)約宿住智。具明唯緣自下地相。通妨中。前三通唯緣色。與無色相翻。故不緣不待言。他心緣心。宿住緣五蘊。並其事在無色。故通此。若依大乘。上下皆能化(廣章云云)。
(十一左)即此五通(至)無數世界。此一章舊論中。頌釋並無之一百五十(十一左)聲聞獨覺及佛世尊不作加行。如次能見小千中千大千世界。若作加行。能見中大無數世界。
雜心六(二十二左)但云獨覺。餘文同此。今一二三者。非三中等。小千中千大千名為三千世界。據如是次。言一二三。即是小中大。其相如世間品(十一卷(十五右))已說。舉神境用云行化。等取餘四境。今不說部行。令同聲聞。婆沙總說。但云獨覺。一百(十六左)說宿住智。中云如契經說。常見論者憶知宿住事。有三種差別。一憶二萬劫事。二憶四萬劫事。三憶八萬劫事。復有別誦。第三憶知六萬劫事。問。何等常見論者。能憶知二萬劫事。乃至憶知八萬劫事耶。答。常見論者。根有三品。下憶二萬。中憶四萬。上憶八萬。復次常見論者。能憶知三劫壞事。若憶火劫壞事者。彼知二萬劫。若憶水劫壞事。者。彼知四萬劫。若憶風劫壞事者。知八萬劫。復次常見論者。能憶知三根壞事。謂喜樂捨。如次知二四八萬劫。復次常見論者。有聲聞獨覺佛三乘種性差別。如次憶知二四八萬劫(已上取要)餘通準此可知。若依大乘有異說。智論二十八云。凡夫他心通遍知四天下眾生心。聲聞知千界。支佛知百千世界。十住第九云。大力聲聞天眼見小千國土。小辟支佛見十小千國土。中辟支佛見百萬小千土。大力辟支佛見三千大千。伽倫記云。云何凡夫天眼見四天下。梵王見小千界。聲聞見二千。辟支佛見三千耶。景云。天眼耳通五識中慧故隔鐵圍。故見有遠近。宿住通意識故得八萬。有釋。唯菩薩種姓異生知八萬劫。非餘凡夫。故婆沙一百(十七右)常見論者。辨三乘差別。云。聲聞種姓憶二萬劫。獨覺種姓憶四萬劫。菩薩種姓憶八萬劫。
(十二右)佛於一切(至)不由加行。問。婆沙三十(十八右)十力皆加行得。由三無劫加行。故亦皆離染得。離有頂染時得故。彼不共十力。猶既如是。何況共德六通。不由加行。解云。加行有二種。一總加行。二別加行。總加行者。諸善行皆是此加行。別加行者。但別修其行。如天耳思聲。天眼思光等。彼十力以不共故。就總云加行。今三乘對說故。就別云不由。以佛不修別加行故。
(十二右)若爾何緣(至)諸惡行等。增一四十二(三左)說十力之死生智力云。復次如來知眾生生死之趣。以天眼觀眾生類善惡色善惡趣。或眾生身口意行惡。命終生地獄。或眾生身口意行善。命終生善趣天中。是謂名天眼清淨觀眾生類所趣之行(取要)雜含二十六(十八右)中含十九(二十四右)亦然。天眼若但緣身色者。死生智是天眼。應不緣口意二業。亦天眼唯現在。何知未來善惡趣。兼等中存此難。
(十二右)非天眼通(至)死生智名。此答意天眼通能引。而根本死生智所引。而眷屬能所二體合。以名死生智。正理(七十六(十二右))顯宗同此。雖合立名。而果邊勝。故光記天眼通名死生智。從果無有失。舍利弗毘曇十三(三右)說六通。不立天眼名。言眾生生死智證通。而為第五。如十力中在漏盡前。光記五重問答並為得焉。
(十二左)宿住漏盡(至)一切境故。一百(十一左)宿住通者。評家唯相雜法念住。妙音通四念住。以契經增一四十二(四左)說宿住智。我昔生彼處。名是字。食如此之食。受其苦樂壽命長短等。中含十九(二十三左)知如是飲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等故。論主妙音說。以順契經據彼也。正理依評家破此論。由是顯宗改頌二句(如前出)光記判決最得論意。寶疏約得修。通四念住。兩論為各據一義。今云。謬迷之甚。婆沙既約現修有兩說。今論同彼一說。何可得修。又契經分明說受苦樂。何勞會得修。又若約得修。餘通亦涉餘念住。何不說。又何但此有得修起盡。妄陋之最矣。
(十二左)或此依通(至)依四地故。問。前云解脫道慧為性。豈非相違。答。彼體慧正是解脫道。然起無間道。則天眼耳依四根本地。其解脫道唯欲。初定自地。故不相違。正理七十六(十二左)破之。光記(二十九右)舉彼述解。而致救。又出理教四種失。並皆為精當。於中無定無記之責。若汎依十大地中定涉無記。此責不成。而今約四根本地定故無妨。次(三十左)引婆沙三十二文有三解。第一為是。寶疏(二十四左終)引正理破文未辨釋。而引婆沙多文。寶疏顛末不致救。則彼朋正理。故引婆沙多文。成無記義也。
(十二左)若爾何故(至)或就勝說。舊論不異此也。此難意。若二無記。四是善。爾何故品類足。總云通謂善惠。光記。寶疏。並但牒眼耳無記。雖義無害。不順最後施問答。何不上四靜慮次。答。意但似就六通。以六通處辨多少勝劣故有二釋。六中二無記。四善故約多分。或無記。善。對劣勝別故。就勝為善。品類足六(三右)明所知法。所識法。所通達法。所緣法。增上法等。中云。所通達法云何。通達者。謂善慧。此以一切法為所通達隨其事。此復云何。謂苦忍苦智通達苦。集忍集智通達集。滅忍滅智通達滅。道忍道智通達道。復有善有漏慧。通達苦集滅道及虛空非擇滅。故說。通達者。謂善慧。此以一切法。為所通達。隨其事是名所通達法。彼說所通達之能通達。言通達者謂善慧。按。彼文非說六神通。不相關此也。故婆沙百四十一(十六右)云。問。品類足說。當云何通。答。彼所說通與此說異。彼說善慧。皆名為通。以說一切法皆是所通達故。此中所說勝慧名通。此通或善。或是無記。通與善慧。得作四句。有通非善慧。謂天眼耳通有善慧非通。謂除通餘善慧。有俱是。謂餘四通。有俱非。謂除善相(已上)正理六十七(八左)云。品類足說善慧是通。二應非通無記(作說非也)性故。義各別故。此彼無違。彼說所知及所通達法。舉諸智惠為能知通。以顯所知及所通法。雖諸智惠皆能知通。而且說善。勝遍緣故。所知所通雖無廣狹。而能知外有別能通故。說所知已。復說所通法。此所辨通。唯勝定果。通無記惠。與彼何違(已上與婆沙同)又彼但言通謂善慧。不言唯善。故亦無違。如說(【傍】品類所知法下文而現本無文)能知謂諸善智。豈惡。無記。皆非智攝。準彼二論。皆致彼此各別會釋。此論獨約六通未審。亦復非彼論意。退按此論異婆沙。通釋問者致不解問。故順彼約六通。以作二釋。是則試驗門。如婆沙一百十八(十二右)云。以問非理。是故隨彼作非理答。何故如是。欲試驗他故。正理論四十(三右)亦云。為欲試驗於對法宗解不解故(光十五(四十左)引)又光記十四(三十五左)云。世親論主故述婆沙不正義。試後學徒為覺不覺。此亦如是。為欲試後學徒於品類足知當不當不故。又解。此論就品類足本意問答。不必六通。謂問意六通中。若二無記。四善。於品類足。總寬明能通達。猶應說無記。何但云善慧。答。彼總明能通達諸智故。應說三性智。然善是勝故。且云善慧。由此正理亦云。且說善勝遍緣故。或善惠多。惡無記少。就多分是二解答意也。光記以就勝。令同婆沙義者非也。何起盡令同耶(寶疏釋無之)。
(十二左)如契經說無學三明。雜含三十一(十五左至十七右)三明經有三經並云。有無學三明。謂無學宿命智證通。無學生死智證通。無學漏盡智證通。乃至廣說。長含十(初左)增一經九(二左)十上經八(十二右)眾集經並云。云何三證法。謂三明。宿命智。天眼智漏盡智。但列名耳。按。第二者治後際愚。死生名順其自性。雜阿含經所說據體。今以天眼。示其體者。是從因故。長含所說是。
(十二左)頌曰(至)學有闇非明。此四句中。初句出體。次句廢立。次句通妨。後句遮學。
(十三右)論曰(至)為其自性。釋初句文有三。一標牒。二列釋。三出體。其釋名如前。一百二(十三左)雜心六(二十三左)集異門六(八右)明三明。一百二(十三左)云。通達解了。故名為明。
(十三右)六中三種(至)治中際愚。釋第二句明廢立。有總釋別釋。百二(十五右)有五復次。一如次見前後際事。深生厭離。既厭離已欣樂涅槃。二見自前際自衰損事。見後際他衰損事厭離。既厭離已欣樂涅槃。三見前後際蘊處界厭離。既厭離已欣樂涅槃。四除常見斷見。安住中道。五能引空無願無相解脫門故。正理七十六(十二左)亦出五說。
(十三右)此三皆名(至)非無學故。文有二。一總明名無學明。二別辨差別。一百二(十六右)云。應知無學身中起故。前二亦名無學。略去中間。如牛車等。又(十四右)云。前二亦明少分明相。故假名明。謂違煩惱故。不雜煩惱故。順勝義明故。引無漏明故。是故尊者妙音說曰。於三明中。惟漏盡智是勝義有。餘二能引勝義明。故假立明名。更有六復次。
(十三右)契經說有三種示道。雜含八(五右)云。三種示現。云何為三。神足變化示現。他心示現。教誡示現(一經說之)長含十六(二右)堅固經云。三神足。一神足。二觀察地心。三教誡(廣說)中含三十五(十一右)傷歌羅經曰。三示現。如意足示現。占念示現。教訓示現。即是也。與增一十五高幢品(九右)云。三事教化。四神足教化。言教教化。訓誨教化異也(稽古下(三十四右)令一同非也)又稽古云。按。瑞應經以記心示導。為說經。未審。是則說經。教誡奚別。前文已言智惠知人本意。則其言說經者。寫誤耳。詳曰。有一理。然百三(二右)云記說彼心思念差別。如所記說。皆實非虛。準彼言說經。亦其理通焉。
(十三左)論曰(至)為其自性。釋初句有四。一牒標。二列名。三出體。正釋初句。四廢立。此即初三也。百三(四十)云。示者示現。導者導引。示現此三。引導眾生。亦示亦導故名示導持業釋。三示導者帶數釋。舊論唯云三導。神是定。變是異變。由定起變異事。名神變依主釋。神變即示導持業釋。記是記說。心是他心。心之記故名記心。記心即神變。教授誡勗名教誡。亦教亦誡持業釋。又各有同體依主。集異門足六(三右)諸變一為多。變多為一。或顯。或隱。若知。若見。各別領受。牆壁山巖崖岸等障。身過無礙。如是廣說。乃至梵世身自存轉。是名神變。示導者。謂有苾芻。雖於多種神變境界。各別領受。若不令他知見。但名神變自在。不名示導。若有苾芻。能於多種神變境界。各別領受。亦能令他知見。名神變自在。亦名示導。記心示導者。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謂有一類。或由占相。或由言說。隨記他心。彼意如此。彼意如此。彼意轉變。或隨記過去。或未來。或現在。小多心心所。一切如實非不如實。或有一類。不由占相言說。然由天神。或由非人。聞彼聲故。隨記他心如前。或有一類。不由天神及非人。聞彼聲。然由內心。知他有情心所尋伺。隨記他心。如前或有一類。不由內心。然由現見他有情住無尋無伺三摩地。見已念言。如是具壽無尋無伺意行微妙。如是具壽從此定出。當記如此如此尋伺諸行。隨記他心。一切如實非不如實。是名記心。示導者。謂有苾芻。雖如上隨記。若不令他知見。但名記心自在。不名示導。若有苾芻。如上隨記。亦能令他知見。名記心自在。亦名示導。教誡示導者。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謂有苾芻。為他宣說。此是苦聖諦。應遍知。此是苦集聖諦應永斷。此是苦滅聖諦應作證。此是趣苦滅道聖諦應修習。是名教誡。示導者。謂有苾芻。雖能能說如上若他聞已不起諦順忍。不得現觀邊世俗智。但名教誡自在不名示導。若有苾芻。能說如上。亦能令他起諦順忍得現觀邊世俗知。名教誡自在。亦名示導。
(十三左)唯此三種(至)餘三不爾。此即四廢立初立。後一句廢。初立中有三。一總約令最初發心。其引入相如百三(二右)具說。二或此下。別約令二種發心。初正示。後釋示導。謂外道為憎背。不好內外二道。為處中。雖相如是。而實是不定人。故百三(二左)云。問。為應為何等補特伽羅現神變事。答。若於佛法。決定信者。及不信者。不應為現。若不定者。應為現之引入正法(已上)三又唯下別約三別能。神變記心教誡如次歸信修。準現文然。今退按此文不審。謂初二文。義無別。故所化生與憎背處中是何別。由此正理。顯宗。或此已下文無之。舊論二十(十五左)曰。此三各從初最。能引受化人意。故有憎礙心。未信心。不欲修心。此受化人由此三。起歸向心信受心修行心。故說此三為導。彼舊論文最為正。由此理。正理。顯宗。唯總釋略別釋。彼曰。唯此三種引所化生。令初發心。最為勝。故能示能導立示導名(更無餘文)應改作文。唯此三種引所化生。令初發心。最為勝故。能示能導得示導名。或此能引憎背正法。及未信心不欲修者。令於佛法如次。歸伏。信受。修行。得示導名。
(十三左)於三示導(至)利樂果故。此釋下三句有三。總釋。別釋。總結。別釋中有二。一釋初因。此有正釋指事。二又前下釋後因。此即總釋。人天善果為利。涅槃極果為樂。故下文云利益及安樂。
如有咒術健馱梨伊剎尼。舊論云乾陀梨伊叉尼柯。百三(三左)初同此。後云剎尼伽。舊婆沙七十七(十四左)云健陀羅剎尼迦。是但男女及長短具略異耳。應音二十五(二右)云。健陀梨持咒女名也。從國為名。此女聲呼之。男聲猶健馱羅國是也。伊剎尼叉黠切。此云占相觀察。今云準下論(十七左)種類分別。云占相誤也。今亦云持此。云咒術。明與占相別也(【頭】百二(十三右)云復次世間妄執種種咒論。以為大夭明。謂支明。事明。獸明。禽明。瞿臘毘明。剎尼迦明健馱梨是明。星明。烏明。孔雀明。象鉤明。咒龍蛇明。火明。水明。迷亂明等。及諸外論)正理七十六(十四左)又出一種云。或有藥草。具勝功能。若服。若持。飛行自在。又長含十六(二左)說我聞有瞿羅咒。能現如是無量神變。有乾陀羅咒。能觀察他心。其事反此。而新舊婆沙所載。彼經亦同此論。從多此論為正。顯宗。正理亦爾故。或梵土希術。不可得考。稽古下(三十四右)云。西域之俗最好幻。亡論於梵志。雖女流亦習焉。如摩登女之流也。其吞刀吐火。則未也。捫日月驅風雨。出沒變幻實出意表矣。神變何足為奇哉。神變而盡伽文。則何貴於覺哉。其或以抗外家者。因人之所信而導之。是又所以般若之使也。古人已具言之。如仲尼識廟火辨萍實。豈足輕重之乎。史遷稱仲尼。猶或議焉。事佛者何見之淺且小也。
(十四左)論曰(至)謂行及化。婆沙百四十一(五左)云。問云。名神云何名何足。有作是說。三摩地名神。欲等四名足。由四法所攝受。令三摩地轉故。復有說者。三摩地是神。是足。欲等四惟足非神。如擇法是覺亦支。餘六惟支非覺彼兩說並神為定。雖婆沙中無正解說神境二。準神足釋。以釋神境。故言依毘婆沙所說道理。不言作是說。然標別毘婆沙。意顯論主不信。以何知此。前(二十五(十二左))說四神足中。論主破神為定。自依契經。立義云。定果為神。欲等所生等持名足(已上)準彼今亦論主意。神是定之果。而無擁虛通為神。境謂諸變異事。神即境故名神境持業釋。
(十四左)行復三種(至)得意勢名。舊論云。一引將身行。二願成行。三心疾行。一百四十一(六右)釋初云。舉身凌虛。猶若飛烏。亦如壁上所畫飛仙。釋二云。於遠作近解。由此力。或住此洲。手捫日月。或屈伸臂頃至色究竟天。釋後云。眼識至色頂。或上至色究竟。或傍越無邊世界。光(二十四右)釋第三。有三釋。初二為是。或多剎那。或三剎那無定。故第三非也。非順身即能至文。故身至彼。是心緣時。非異時故云即。舊論曰。於最遠處。由發一行心時即至彼。
(十四左)由此世尊(至)不可思議。論七(三右)已證。增一十八(十六左)二十一(八左)見。
(十四左)若生在色(至)唯化二處。此答兩說。出一百三十五(二左)初說是評家義。即為正義。正理七十六通此難云。雖生在色作欲界化。而無色界成香味失。化作自身。唯二處故。有說亦化四。如衣等不成。彼初說意。異界自身唯同自地。唯色觸二。準知自界自他亦爾。異界他身化四。雖化不成。後說意作欲自他。皆化四。而不成香味。今論兩說。總化欲界。四。二。與正理義別也。舊論云。如衣及莊嚴具。婆沙亦不異也。光記(三六左)義準即身化雖身化色觸作二解。前解為正。寶疏(二十九左)破前解。後釋為正。教理明白可依焉。
(十五右)頌曰(至)餘得三性。初二句明數答初問。後十四句辨差別答後問。於中有九門。一第三句明果同依得。二第四句明從與生相。三第五句明事與心同地。四第六句明化語由自下地心。五第七八句明化人。化主語。默。同。不同。六第九十句明願力留身令語。七第十一十二句明死後留骨身。八第十三十四句明初心成滿化有差別。九第十五十六句明二得三性差別。長行釋準此應知。百二十二(二十右)明通之果非通是作變化。百三十五首尾廣明其數及差別六卷法勝五(七左)唯列數。而明誰成就幾。雜心七(二十八左)列數而辨差別。
(十五右)論曰(至)亦得名勝。釋初二句有二。初解總名。釋頌能化心。為欲顯示有因果別能所起異。言神境通果能化心。二此有下釋初句中十四及第二句有二。初標。二謂依下釋。此有總釋別釋。依初下即別釋。成中有三。一正釋。二諸果下明不依下地。三第二下明下化心由相望。亦名勝。謂第二定果有三心中。下欲界化心對初定果有二心中。上地初定化心。雖繫地故欲界化故是劣。然由所依定。亦勝於初定化。所依定第二。初定。勝劣故復約行。勝初定化。何以故。謂從欲界。行至第二定。與唯行初定。勝劣故。餘第三定果初禪化。心望二定果二定化心等。並皆準此。如理應思故。論兩處云等。總云下地上地。
(十五左)諸(【頭】謂鮮光作諸為正)為靜(【頭】靜鮮舊論光作淨為正)慮(至)還從門出。釋第四句。明從與生相。文有三。一總釋。二謂從下別釋。三非定下總結。二中有三。一明從二心生。次此前下明能生二心。後故此下結從生並二。總結中有法譬兩段。門入者喻初淨定。門出者此最後淨定。
(十六右)化所發言(至)起表心故。釋第六句。明化語由自下地心。初總釋。謂欲下別釋。先釋由自。後釋由下。是此上下但就所化人處。不約生身上下。故若身生欲初定。若生二定已上。但起欲初定化人語。必由自地通果能化心。或但起二定已上化人語。由下初定能化心。以語能化心唯在初定欲故。如借起識。由初定通果心。舊論二十(十八左)云。若所化人在欲界或初定地。由同地心。可得令言說。若所化人在上地。但由初定心。令言說。彼但云所化。不言能變身處。
(十六右)若一化主(至)一切皆同。釋第七八句。明化人化主語默同不同有二。一約餘人。辨同。二約佛明亦有別。初中有三。一正明。二引證。三結意。此即初也。
(十六右)故有伽他(至)所化亦然。百三十五(四右)云經頌。而第四句諸化皆默然。餘皆同此。長含五(二十一右)闍尼沙經曰。現無量神足者。亦皆由此四神足起(為令知所依引)時梵童子即自變化形。為三十三身。與三十三天一一同坐。而告之曰。汝今見我神變力不。答曰。唯然已見。梵童子曰。我亦修四神足。故能如是無數變化。時三十三天各作是念。今梵童子獨於我坐。而說是語。而彼梵童一化身語。餘化亦語。一化身默餘化亦默。彼是長行為異。
(十六右)佛則不爾(至)亦容有別。舊論曰惟佛世尊如所意欲。或前。或後。所化眾人。或彼問佛答。或佛問彼答。今言音所詮等者。問與答言音別。亦所詮有別。而亦有同故云容。義足經曰。佛語化人默然。化人語佛默然。何以故。正覺直度正所意故。當為證。智論二十六云。如聲聞法化人說法。化主不說。化主說法。化人不說。佛則不爾。化主化人但能說法。彼以別俱。以為劣勝。相翻此論。百三十五(九右)施設論說。世尊語時化身亦語。化身語時世尊亦語。弟子作化。弟子語時所化便默。所化語時弟子便默。施設論卷第六文出下卷(九左)稽古出第五者寫誤也。是同智論不同今論如何。答。今約同不同時俱不俱判勝劣。彼約用具不具判劣勝。各據一義。並不相違也。
(十六右)發語心起(至)亦得發語。釋第十九句。明願力留化身令語。有問有答。答中有正釋通難。光記辨變化心。通果心二差別。而破空法師。泰法師等。寶疏亦辨寬狹。其意不異光。不破空師等者。以光記已標簡故。
(十六左)非唯化主(至)持令久住。釋第十一二句。明由願死後留骨身。有正說異說。正說中文有三。一正示。二指事。三明骨身非肉身。百三十五(八右)曰。有說有留化事。問。若爾世尊何故不留化身。至涅槃後。住持說法。所應作者。已究竟故。謂佛所應度皆已度訖。所未度者。聖弟子度之。有說。無留化事。問。若爾迦葉波事。云何得有。答。諸信敬天神所住持故。有說。迦葉波爾時未般涅槃。慈氏佛時。方取滅度。此不應理。寧可說無。不說彼默然多時虛住。如是說者。有留化事。是故大迦葉波已入涅槃。婆沙既評取初說。今亦同彼。今命終者。當迦葉入滅。而婆沙未辨骨肉差別。今辨別此。以肉身期限決定多時不得住故。雜心七(二十八左)云。尊者大迦葉全身久住者。此論所簡。有餘師者。彼第二說。是則不正義。文有所立通釋二。大迦葉波入雞足山。或曰取涅槃。或曰慈氏佛出而入滅。增一三十五莫畏品(十九右)云。我今如來迦葉比丘。留住在世。彌勒佛出世。然後取滅度。四十四不善品(十二右)云。大迦葉亦不應般涅槃。要須彌勒出現世。彌勒出世。伸右手。指示迦葉。告諸人民。過去釋迦佛弟子。名曰迦葉。今日現在。又云。彌勒如來當取迦葉僧伽梨著之。是時迦葉身體。奄然星散。是時彌勒復取種種花香。供養迦葉。又本行集四十七(二右)(稽古云四十五寫誤也)大迦葉因緣品之三。阿育王經。付法藏傳一(十三右)雜事五百結集中則曰。入無餘依涅槃界。而定力持身。乃至龍華之會。本行集四十七(二左)曰。摩訶迦葉我涅槃後。護我法及戒律。令久住世。其壽命將終時。入於山間。以神通力。住持此身。起如此願。願我此身勿令散壞。乃至彌勒如來得阿耨菩提。見我身也。作是思惟已入無餘涅槃。涅槃後二山還合。後彌勒世尊廣顯法教。憶念是大迦葉舍利。與無量千眾至於彼處。兩山兩開。爾時彌勒見大迦葉比丘舍利不散不壞唯著僧伽梨(已上)是正今論婆沙評家所憑。彼增一婆沙第三說。及雜心論所據。稽古云。本行集等有部所傳。蓋如此。如增一所云。大眾部所傳爾者誤也。大乘亦有如是兩說。然或(【傍】惠暉等意)概而謂小乘短智為取滅。大乘深智以為滅定者誤也。摩耶經下(十二右)云入滅定。智論三(十一右)云入無餘滅。
(十六左)初習業者(至)多少化事。百三十五(四左)兩說。第二大同之。正理師更加說所依差別。彼(七十六(十八右))云。初習業者由多化身。要附所依。起一化事。習成滿者。由一化心。能不附所依。起眾多化事。光解云。所依謂木石等。寶云。所依謂非化物(湛師信寶非也)今謂。光記為正。百三十五(四右)云。問。化事起時為有依託不。有說化事必有依託。謂必依於木石塊等。化主方能作所化事。有餘師說。若初起通者。所起化事要有所假。若通慧滿者。無所依假。能起化事。正理師依彼第二說。
(十六左)如是十四(至)自他身化。釋第十五六句。明二得三性差別。文有二。一約十四能變。二約生得等。後中文有三。一正明。二如天下指事。三於十下辨處多少。生得等者。等向內等。舊論無等字。正理云。總有二類能變化心。一修所成。二生得等所起化果(云云)(【頭】開二類者。為別無記通三。故正理標二類。而猶云生得等。是等業咒藥等)又解。向外等。天龍等者。舊論云。天龍鬼神等。問。修得生得差別云何。答。百三十五(七右)云。答所化無別。但修得者。淨速圓妙非生所得。有說生得心化惟依自界身。修得心化通依自他界身。今論云自他身化者。約自界故同後說。
(十六左)於十色處(至)亦無有失。三辨處多少。文有二。一總示。二論主別辨實理通難。初中百三十五(十一左)化有二種。一修得。二生得。若修得化。欲界四處。色界二處。若生得化。欲界九處。色界七處。今論修得。前已說(十四左)故不更說。於生得中。已說欲九。色界七自成。準修得故。雜心論七(二十八左)云。欲界化四入。色界化二入。何以故。不化根故。今論主通彼難。救婆沙等也。
(十七右)頌曰(至)取障細遠等。初二句出體。後二句義門。此有三。一同分彼同分門。二處具闕門。三緣境障不障門。
(十七右)如藏臣寶。是轉輪王七寶隨一如世間品(十二(十二左))已說。施設論上(五左)曰。又問。何因主藏臣寶勝業報生。能具天眼。於諸伏藏。若有主宰。若無主宰。若水。若陸。若近。若遠。而悉觀見。答。主藏臣寶。往昔修因。其事廣大。謂於父母知識及師尊所并餘沙門婆羅門眾。不生惱害。而復愛樂不惱害者。又於世間。普為一切癡黑暗冥作光明照授與燈明及燈明具。破諸冥暗。悉使明亮。以如是因故。百五十(十左)云。問。轉輪王眼齊何能見。答。王四洲者。面各能見四俱盧舍。乃至王一洲者。面各能見一俱盧舍。問。主藏臣眼齊何能見。答。四洲王臣見三俱盧舍。乃至三洲王臣見半俱盧舍。如契經說。輪王有時欲試藏臣威力所受。乘船遊戲殑伽河中。敕藏臣言。吾今須寶。藏臣敬諾。請還辨之。王不悅曰。正爾須辨。藏臣惶恐即以兩手撬攪。水中應時。捧出種種珍寶。以獻王。復白王言。須者可取。其不須者還棄水中(已上)輪王藏臣并可以視。又百五十(九左)云。諸素怛纜毘奈耶中。皆說菩薩成就異熟生天眼。晝夜能見面各踰繕那。問。菩薩所成異熟生眼。實非天眼。何故立此名。答。菩薩眼根體用殊勝。如世勝事。假立天名(已上)。
(十七右)修得眼耳(至)一切有情。後釋後兩句有三。一釋恒同分。二釋無闕。三釋後一句。此即初二也。百八十六(十一右)曰。又天眼左右勝劣品類(下中上)必同。謂非左劣右勝等。又現前時。必皆具足無瞎無闕。亦無眩亂及彼同分。百四十九(十四左)亦爾。翳是目疾也。光記作醫。正理作醫。並皆通有。顯宗云無漏無闕。義亦不異。如生等二句。光記屬上為正。色界必具諸根故。寶疏(三十三右)屬下大非也。第四句非明修得緣境。非例色界生得。故亦復文既無能例。何但所例。又違舊論。彼二十(二十左)云。天眼天耳無非等分。恒與識相應。故無不具根。無盲亂等失故。譬如色界眾生。上細障遠等色及聲。皆是彼境(已上)譬如言喻顯上具根。上細下明緣境。然湛師云。寶解順舊論者非也。
(十七左)能隨所應(至)眼見無遺。三釋後一句。明緣境。有正釋引證。細遠等者。等取前後左右晝夜等。惠暉云。肉眼見近不見遠。天眼遠近皆見。肉眼有同分彼同分。天眼唯同分。肉眼見前不見後。及不見左右。天眼前後左右皆見。肉眼見障內。不見障外。天眼內外皆見。肉眼見粗不見細。天眼二皆見。肉眼見晝不見夜。天眼晝夜皆見。肉眼見明不見闇。天眼明闇皆見。肉眼有翳闕。天眼皆無也。法蘊足七(九左)云。於舊眼邊。發起色界大種所造清淨天眼。依此天眼。生淨眼識。依此淨識。能遍觀察前後左右上下諸色。百五十(七左)舉釋云。見前後左右諸色者。非石壁等所障故。見下諸色者。非地水等所障故。見上諸色者。非雲霧等所障故。問如是天有於一時頓見十方諸色境不。有說能見。以天眼根光明清徹。自然遍照。如未尼寶遍發光明。有說不能一時頓見。法蘊所說天眼諸方無障。非謂一時頓見。謂人等眼但能睹見面所向色。欲見餘方要須迴轉俯仰方見。天眼不爾。面向一方。隨欲能見。不須迴轉故說能見上下諸方。非謂十方一時而見(已上)彼無評何為正。
解云。後說為正。何以知之。佛世尊知諸法。猶次第非頓。何況天眼。其事如婆沙(九八右)及宗輪論(四十八右)。
(十七左)頌曰(至)地獄初能知。此頌大為三。初五句明五通種類。二第六句三性分別。三後二句明五趣通局。唯言顯餘五種容有。初言簡後時。
(十八右)曼馱多王(至)是業成攝。恐難了知。別釋業成。此王舊云頂生王。後長大成金輪王。等者等取諸龍諸鬼神等。前(【傍】次上右)已說由勝業等所引生能遠見聞等。亦是此也。
(十八右)餘三各三謂修生業。光記具立所以。辨廢立相。寶師意不欲故。云。諸法相因不可定準。如虎珀拾芥磁石引鐵(已上)湛師從寶。今詳。光為是。夫學慧道論者。於此事不得容易。
(十八右)除修所得(至)不得通名。此中初正三性分別。後遮通名。初中於六類。除修所得三唯善二通果無記。餘生得等五。皆通善染無記三性。後中此生得等五非果。故不名通。唯修得是通。故舊論二十(二十一右)云。一切生所得不得通慧名。生得既爾。況餘咒等。然光記唯約咒藥二者非也。
(十八右)人中都無(至)業所成攝。下第三明五種通局。婆沙百(十七左)至百一(六左)生得宿住他心四趣有。唯於人趣無。廣釋。此文有三。一約人趣。二約地獄。三總指勸餘三趣。此即初也。此中有正釋通妨。言餘者。生得餘修咒等五類。寶疏云餘趣非也。通妨中舊論曰。唯於人道前所說如意成等五。無生所得。若爾云何。得有自性憶念宿住人。此從業差別所作。生所得舊論。正理。顯宗。光記亦爾。婆沙中悉云生處得。今論依得能所云所得。婆沙據生在處。故云生處。並不相違。本性生念者。正理。顯宗並爾。為成然。且略智言。又婆沙悉作本性念生智。生念之言彼此前後。按。是諸經論異說。由是婆沙百一(七左)釋名有四義。初二義順本性念生次第。後兩義順此論本性生念次第。由有此義。亦互用互釋此。亦無失。光記六類五趣配立雖多釋唯是二解。今示圖。
百(十七左)至百一(六右)明除人餘四趣有生得宿住智他心智。中地獄唯初生時。餘鬼畜天通初中後。

阿毘達磨俱舍論法義卷第二十七(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