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俱舍論法義卷第二十八

豐山寓居上毛沙門釋快道記
輸入者 吳靜梅
        校對者 崔世湖
        改稿者 江 進

分別定品第八之一

分別定品。當品大分為二。初明所依定。二明能依德。初中有四。初明四靜慮。光記於此大開三。第二第三非也。彼正法住世從界品初正宗來。故彼第三七言頌是流通分。何於此可分。亦科名非也。寶疏於此失科文。而大同光。於此分四亦非也。光記辨生起兩釋。賢智定三約果因緣。記一二十七並俱初說。今別約智定作能所依後釋。於義無大異。寶疏大同後解。
(初右)已說諸智(至)靜慮云何。顯宗三十八(初右)曰。如是已辨諸智差別。次當分別智所依定。唯諸靜慮能具為依。故於此中。先辨靜慮。或於先辨共功德中。已辨智所成無靜等功德。餘所成德。今次當辨。於中先辨所依止定。且諸定內靜慮云何(正理七十七全同)解云。初說就智品初結。後說智品二十七(六左)共德已下結。今論同後說詳曰。後說為優。何以故。謂前文(二十七(六左))云。世尊復有無量功德與餘聖者及異生共。謂無諍。願智。無礙。通。靜慮。無色。等至。等持。無量。解脫勝處通處等。於中前卷已說無諍乃至通。今辨靜慮等。豈得總約諸智。
論曰(至)五蘊為性。長行大二。初釋初頌有四。一示先說意。二正釋初頌。三問答一境性。四解靜慮名。此即初二。如文可知。
(初左)何名一境(至)非體即心。三問答一境性文有七。一論主依經部宗問。二有部答。三論主難。四有部通。五論主詰。六有部救。七敘經部宗。此即初四。文易見。光寶並直為經部。雖無大害疏於文理。後別敘經部宗故。以正理(初左寶引)云經主自興問答故。
(初左)豈不諸心(至)何用等持。五論主詰。此有四難。一等持無用難。二牒破助後心救。三牒破後念成體救。四三性心皆一境轉難。此即初也。
若謂令心(至)等持無用。二牒破助後心救。初牒救則於下破。舊論二十一(二右)云。若汝言第二心從此境不散。故是一類。是義不然。於相應法中。定大地應無用。準此等文。蒙當念自一境轉破。彼救而言第二念用。破此若言後念用。則於其前時當念相應法中。等持無用。然光記(二左初行)云。即於剎那相應心王。等持無用者。非但未詳。相應心王者非也。寶疏云。若謂前念等持令心於第二念。亦同前緣一境轉。此即前心令其後心同一境轉。後心相應等持何用。此釋雖詳悉。然非論意。何者當念自轉破之後救。何云同前。又論文居今喚後。故云第二念。若破後念。應言則於後俱等持無用。既不言爾。但云相應。破當念理決然。
(初左)又由此故(至)於一境轉。三牒破後念成體救。又彼救言設於相應無用。由此令於第二念不散亂故。三摩地別有體義成立。破云。寧不即由斯於相應等持無用之道理。一切心王自於一境轉。此心自一境轉。彼心由三摩地。彼此異。因不可得。舊論曰。由此是三摩提是故諸心共緣一境。汝何故。不許此義。彼言是三摩提。是當此成字。是故言當由斯。諸心言當心字。汝何故等當寧不。諸註未曉(云云)光記依非理摸索。不足論。何者夫教者。迷方要津。詮義連貫如環。然云由此餘心心所。此言所指在何。復亦三摩地復由誰難。於一章全無起盡。豈非摸索。寶疏亦釋由此云由修習。釋由斯云以此修習力。此亦誤也。修習義從何文。又所指無此。又約定散通。與後難不異(湛師疏似憑舊論者。舊論不爾也)。
又三摩地(至)皆一境轉。四三性心皆一境轉難。舊論云。若言由定大地故。諸心成一類。應立一切心皆成一類此亦成失。
(初左)有餘師說(至)四靜慮故。七敘經部義。是顯上來難依經部。此中有所立引證二。舊論云。經部師說。是心同一類故說為定。何以故。三摩提者。謂依心學。心清淨為勝。經中說名四定。餘師說如此(已上)。雜含三十五(九左)略說三學云增上意學。又二十九(十七右)云。復有三學。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惠學。何等為增上意學。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三十(三左)云。何等為增上意學。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乃至第四禪具足住(集異門五(十六左)引)依此等文。四句皆經文(稽古但上句為經者不可也)。
(二右)由此寂靜能審慮故。此答中有五。一正示。二別述審慮。三證由心實知。四約界緣釋。五結己宗。此即初也。正理七十七(二左)云。由依此寂靜力能審慮(【傍】寶所引及顯宗作方為正也)故。又云。依訓釋理。此是凝寂。思度境處得靜慮名。定令惠生無濁亂故。有說此定持勝遍緣。如理思惟。故名靜慮。勝言簡欲界。遍緣簡無色。如理思惟簡異顛倒。能持此定。是妙等持。此妙等持名為靜慮。此言顯示止觀均行。無倒等持方名靜慮(顯宗三十八二左亦爾)初說同此論。即別體依主。從果立名。婆沙百四十一(十左)亦爾。彼曰。靜謂寂靜。慮謂籌慮。此四地中。定惠平等故稱靜慮。又婆沙八十(三右)評家具斷結正觀二義。名為靜慮。欲三摩地雖正觀非斷結。無色定雖斷結非正觀復次遍觀遍斷名靜慮。欲三摩地雖遍觀。非遍斷。無色定二義俱闕。復次能靜息一切煩惱。及能思慮一切所緣。名為靜慮。欲三摩地雖思慮一切所緣。非靜息一切煩惱無色定二義都無。復次無色定有靜無慮。欲異三摩地有慮無靜。色定俱有故名靜慮。靜謂等引。慮謂遍觀。故名靜慮(已上)解云。此說於三摩地一具此二義。是持業釋。故婆沙(一左)云。問。何故名靜慮。為能斷結。為能正觀。若能斷結故名靜慮。則無色定亦能斷結。應名靜慮。若能正觀故名靜慮。則欲界三摩地亦能正觀。應名靜慮。是則於三摩地一體。有能斷正觀二義。故持業釋。一體兩用。問。此今論下云止觀均行。是應持業文何違婆沙。答。非婆沙評家為是。又止觀均行者。如次定慧。故是依主。婆沙約持業故。又大乘有持業同體依主。而無別體義林三末(六右)云。性離囂高及沈沒等障名靜。專思一慮。籌度境門名慮。亦慮亦靜。及慮之靜。二釋並皆得。問。持業依主何緣差別。答。三地地有令寂靜正觀之二用。故名靜慮是持業釋。又與慧之所依三摩地。故名靜慮。是依主釋。光記云。馱南此云靜慮。舊云禪。或云禪那。或云持阿那皆訛也。舊論二十一(二右)云持訶那文處非一。光阿字訶誤乎。應音二十四(二左)云。靜慮慈井切。說文靜審也。安也。息也慮念也。思也。舊言定。梵云馱衍那。
(二左)具伺喜樂(至)不與尋俱。下答中有三。一明初禪相。二明後三禪相。三結。此即初也。此中有二。初正明。二由此下釋影示尋。文有四。一標宗。二所由。三喻顯。四簡濫。由說具此伺喜樂。已不言說。明亦具尋義。何以故。尋伺必俱行故。譬如煙火。有難云。應尋伺非必俱行。如中間定無尋唯伺故。今遮此濫云。無有伺喜樂三之伺離尋。故言必俱。非謂一切獨伺不離尋。故舊論曰。偈曰有觀及喜樂。釋曰。覺觀喜樂相應喜一類說名初定。由說觀。覺即彼說。覺觀如煙及火相應行故。有不相離相離故。無有觀有喜樂。與覺相離(已上)正理亦云。頌中但說與伺相應。已顯與尋亦相應義。以若有伺與喜樂俱。必無與尋不相應故。然光記(四右九行)釋必俱行故云。以此三法必與尋俱。如煙與火必定俱行者誤也。非伺等簡亂無用故。違舊論故。
(二左)漸離前支(至)如其次第。中含四十二(十八右)分別觀法經云。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喜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離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得第三禪成就遊。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已上)。
(三右)雖一境性(至)離下染故。光寶解生字致異。光記(五右)云。約生不同分四。離下地染。生彼上地。寶疏云。離生者有二義。一染法名生。二受生離地染時。二種生過俱能離故。名之為離。湛慧云。此兩師中。光師順舊論文。彼曰。偈曰。寂離下地生。釋曰。空遍入從寂離第四定生。識遍入從寂離空遍入生(云云)今詳曰。寶疏為正。由離下染有差別故。分為四種。非約生別。此是定四。非生無色。故婆沙八十四(初右)釋生定別云。此中定者。謂無色定。生者即說無色界生。舊論非證。彼生言。亦約所離。無有妨故。
皆無色故立無色名。第四解。總名有二。一正釋。二通妨。初正解。釋第五句有三。初正釋。二大眾部等出不成過。三有部通不成失有三。一徵責無色立名。二徵詰有色相。三(五右初目)結無過。二徵詰有色相中有二。一總徵。二別徵詰。此中有二。初約身語律儀。二約色根身。初中光牒。後身語下破。此有二。一約能發無。二約能造無。此亦有二。初正破。後破救。先舉救。後不爾下。破有二。初正破。二又彼下依經止執。第二若許下約色根身有二。一牒計。二如何下破有四。一正破。是自言違失。二破小身救。三破極妙救。四破妙中極救。此有二。先牒救。二破有二。一唯有頂破。二例難四靜慮。此有三。一正例責無別。二舉救徵理。三通釋彼依經成有色。此有二。初牒彼引四經成有色。二此證下有部通有三。一總非勸思。二且契下別令思。三若謂下破彼救。先牒救。後此說下破有部破別破。別破中有三。一就第一經破。二就第二第三經破。三又說下就第四經破有二。一正破。二牒救破有二。一牒彼引二經任文救。二則無下有部例彼救。亦任經文。成無色有三。一正引經成無色。二然契下通違文。三又薄下更引經遮有色。初中有五。一標立。二引三經。三若無下依經遮彼執。四牒破救。五結無色。破救中。先牒。後則於下破有三。一段食例破。二靜慮例破。三受等例破。此有二。初正破。後經既下還成自義。
(三左)又彼定中亦遮有故。舊論二十一(四左)云。於說彼三摩跋提中。乃至有撥言。謂無色等想。準舊論文。世尊於彼無色定中。亦遮有色等想。故不可言有身語律儀。中含四十二(十九左)云。諸賢比丘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空處成就遊。光記作有漏無漏及能所造兩釋。寶疏約自有部不許解遮有。並非論意。
水細蟲極微。是約肉眼不及。事鈔釋用蟲水戒云。僧祇云。蟲細者。三重灑。猶有捨去大乘二十唯識(八右疏下二十一左)曰。亦應無小水蟲等難見細物。水蟲極細以可准知。約易知。且云水蟲。據實諸蟲有細。大乘經曰。畜生身細。猶如微塵十分之一。多論曰。身子天眼觀空中蟲。如水邊砂器中粟。遂斷食。佛因制云。但肉眼見灑襄所得。
(三左)若謂彼身(至)此有何理。此四破妙中極救先牒。後應唯下破。此有二。初唯有頂難。二又生下例難靜慮。此有三。一正例難無別。二若謂下舉救徵理。三若謂下牒依經成有色通釋。此即初二也。例難靜慮意言。四靜慮身下望上。漸漸勝妙。清妙中極。有何差別不名無色。故正理云。又生靜慮所有色身由先功能。漸漸殊勝。上地望下。清妙轉增。非下地根所能取故。與彼阿異不名無色。若見有名不如義故。及見有名通二義故。不可如名定執義者。則無色界有色無色。應審尋求教理為證(次引今契經及立理證。)然光記別作救釋。全非論意也。
(三左)若謂經說(至)有色理成。由有教徵有何理。彼引經證成有色。故舊論曰。此中以何道理為證。由說壽命煖觸相應故(云云)初經者。中含五十八(十三右)大拘絺羅經(稽古云法樂尼經非也。彼說壽煖識三生身死無覺如枯木)云。尊者大拘絺羅答。曰。壽及煖此二法合不別。此二法不可別施設。所以者何。因壽故有煖。因煖故有壽。若無壽者。則無煖。無煖者。則無壽。猶如因油因炷故得然燈。彼中因焰故有光。因光故有焰。若無焰者。則無光。無光者則無焰。第二經者。雜含十二(八右)曰。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舊論。正理。如今作二蘆。且取依住相依義。第三經者。雜含十二(十六左)云。緣識名色。又(二十二右)二十二(十二左)長含十(十一左)大緣方便經等。並皆十二支所說。故舊論云。於十二緣生中說依識名色生。依名色識生。雜含二十二(十二左)云。十二緣起。逆順觀察。所謂是事有故彼有。是事起故彼起(云云)今且約順一邊。稽古下(三十六右)云。雜含二(二十六右)曰。名色因。名色緣。是故名為識陰。所以者何。若所有識彼一切名色緣故。詳曰。彼說五陰。非今所取。第四經者。雜含二(六右)說四識住中云。何等為四。於色中識住。攀緣喜貪潤澤生長增廣。於受想行亦說如是。比丘識於中若來若去若住若沒若生長。增廣比丘若離色受想行。識有若來若去若住若坐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問字聞誤。第三六左作聞為正)識能住。四蘊是所住。離字至行。不蒙識。故舊論曰。復有別證。離色乃至離行。由撥識去來故。證此經意離色等四。無識去來。彼界既有識去來。定知有餘四蘊。正理論七十七(五右)云。又世尊說四識住故。既許彼界有能住識。必應許有所住色等。
(四右)又說四食如四識住。雜含十五(六右)四食經有六經(六右)曰。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於色無色界。既有識食。應有色段食。故正理論七十七(六右)云。又說有情由四食住。定色無色住亦由段食耶。又雜含二(七左)云。若比丘於此四食。有喜有貪。則識住增長。識住增長故入名色(乃至)純大苦聚集。若於四食無貪無欲。無貪無欲故識不住。不增長。識不住不增長故。不入名色(乃至)純大苦聚滅。雜含第二說四識住。十五說四食。其識之住。若等語意全不異。故言說四食如四識住。例以破。謂於四識住既有識存色。亦於四食。於色無色。既有識食。應有色段食。故舊論云。由佛說四識住及四食。於色無色界。應有段食及色識住。稽古下(三十六左)云。諸註不知。而為穿鑿之說耳者非也。光記全依正理論。今論亦不異彼故。
(四右)若謂經說(至)超段食故。中含五(初左)等心經曰。諸賢云何內結人阿那含不還此間。若有一人。修習禁戒。無穿無缺(乃至)於現法中。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又(四左)成就戒經文處非一。論五(六左)已引此。中含四十三(十四左下)意行經中。從初靜慮至有頂天。逐一言意生天。依此色無色界已過段食問。若爾以何為食。答引次經。通此疑。
又說彼天喜為食故。長含二十(十六右)忉利天品云。四天王(乃至)他化自在天食淨揣食。以為揣食。洗浴衣服為細滑食。自上諸天以禪定喜樂為食。
(四右)契經說彼(至)皆超越故。初經者。舊論云。佛說無色是一切色出離故。雜含十七(十八右)云。空入處正受時色想寂滅。第二經者。中含二十三(八右)云。有四息解脫。離色得無色。雜含十四(十三左)云。寂靜解脫超(本作起非)色無色(論第三(十四右)引此)舊論云。如經言寂靜解脫過一切色。是無色。第三經者。中含二十四(十二右)大因經云。有無色眾生。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處。是無量空處成就遊。謂無量空處天。是謂第五識住。舊論加及有礙想句。今略之。中含四十二(十九左)亦有此文。
(四左)然契經中說有不出有。雜含十七(七右)云。有三界色界無色界滅界。即說偈言。若色界眾生。及住無色界不識滅界者。還復受諸有。若斷於色界。不住無色界。滅界心解脫。永離於生死。今取意引。舊論二十一(六右)云。由有不說出離有者。以可觀耳。
(四左)又薄伽梵(至)有色類言。此第三更引經遮有色。文有二。初正示。後若無下反顯。是出本事經三法品。經於色界言其中所有色受想行識如是性皆是無常。於無色界。但言諸有受想行識。
(五右)在彼多劫(至)色從何生。此後通妨。釋第六句。此初大眾部問。即是彼立彼界有色之理證。故正理論七十七(五左)云。如是謂教。亦有正理。若彼界中都無有色。彼歿生下。色從何生。八十三(十六左)云。若無色界全無色者。欲色界死生無色界。或二萬劫。或四萬劫。或六萬劫。或八萬劫。諸色斷已後死還生欲色界界時。色云何起。若色斷已還得起者。般涅磐已諸行已斷。亦應後時還起諸行。勿有此失。故無色界決定有色。有部通云。謂於三界。死生往來。或色續色。或色續無色。或無色續無色。或無色續色故。故不應說諸色斷已復云何起。無斷義故。問。若離色已。復還生色。般涅槃已。應還起行。答。離有二種。一暫時離。二究竟離。初者可還生。後者不復起。故不應難。
(五右)此從心生(至)從彼心生。此論主依經部互薰種子。有部不爾。前論五(七左)釋無想滅定云。過去有前心。為後等無間緣。準彼過去前色由心勢力生。故正理(七十七六左)云。以彼界中雖都無色。後沒生下。色從心生。現見色非色法。亦有展轉相依起。故謂心異故。色差別生。色根有別。識生便異。故從無色。將生下時順色生。心相續而住。由彼勢力引下色生。然不可言唯從彼起。亦以先世色。俱行心相續為緣。久已滅。色為自種子。今色方起。許同類因通過現故。
(五右)又先說彼心轉所依。論八(二左)云。對法諸師說。彼心等依眾同分及與命根。而得相續。論主破彼。敘經部云。經部師說。無色界心等相續。無別有依。謂若有因未離色愛引起心等。所引心等與色俱生。依色而轉。若因於色。已得離愛。厭背色故。所引心等非色俱生。不依色轉(唯心心所互相依轉)今論前文約經部。此亦可爾。然光寶但約有部同分命根。是非論意也。
(五右)謂無明勝(至)名非非想。第三非字猶無。中含(東晉僧伽提婆譯)四十二(十五右)云非有想非無想處。義林四末(二十一左)亦具如前已辯。
(五左)已辯無色云何等至。光科總明八等至。寶科明淨等三。詳曰。各邊未圓。應言明八等至味等具不具。六十二(九左)具明三等至。百六十一(初右)明味定。
(六右)緣過去淨深生味著。百六十一(三左)云。問。愛相應定能緣三世。何故惟說緣過去耶。有說。此依多分而說。謂有情類法。爾多緣曾所受順境。生愛味故。有說。過去定於相續中。已作饒益。現在定從彼而起。追戀生愛。有說。此中依入出定。而為問答。未來定未名入出現在定名入。未名出。過去定名入已出。今欲顯於已出位。生味。故但說緣過去。有餘師說。此中說淨定無間起味相應定。淨定為所味。是所緣故味相應定是能味。是能緣故。全如前說。評曰。應知初說為善。此中入出皆依味定。而作論故(已上)光記解釋。用心無有失。
(六左)論曰(至)初具五支。八十(五右)云。隨順義。負重擔義。成大事義。堅勝義。分別義。是支義(云云)廣說。
此中等持(至)名正等持。欲顯示大地中三摩地。殊致此說。雜含二十八(二十右)云。何等為正定。謂若心住不亂不動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已上)三摩地此云等持。舊云三昧。言心住者。住是定。舊論云。第五住。住是善一類。何以故。住是三摩提別名。故如經言。何者為三摩提。是心住於正境。於正位。由此經故。知住是三摩提別釋。
(六左)此亦名為(至)義如前釋。中含五十八(三右)婆沙八十(三右)等。並第五支言心一境性。由此亦復附會。
(六左)傳說唯定(至)應知亦爾。辨支與靜慮寬狹同異有二。初就初定五支。二餘靜下例顯後三定。初中有兩說。初寬狹義。婆沙八十(四左)舊婆沙六十一(十九右)所說是也。論主不欲。故置傳說。如實義者。光記云。論主述經部義。舊論曰。若實說(作記誤也)如四分軍。五分持訶那亦爾。準彼論。只是論主好解。亦復準彼。餘靜已下法說非例顯。理應然故。然兩文各通。無有害。
(六左)一行捨。此簡下非苦樂受。顯示行蘊所攝大善地中捨。故特言行捨。又雜心七(四左)子註曰。行捨此行如常行等行也。此是行捨非根捨也。五受於二十二根立為根。故言根捨。
(六左)四受樂。簡彰初二定是輕安樂。以顯受蘊所攝樂。八十(四右)評曰。初二靜慮是輕安樂。而行蘊攝。第三靜慮別是受樂。而受蘊攝。舊婆沙六十一(十九右)亦爾。正理。顯宗並作受樂。然圓暉作樂受。可謂不思而已。
(六左)一行捨清淨二念。清淨。八十一(四右)云。問。下地亦有無漏捨念。何故但說第四靜慮捨念清淨。答。有十三復次釋。一第四定離八擾亂事故。苦樂憂喜入息出息尋伺名八擾亂。二離內外災故。下三定有內外災。不名清淨。三第四定所依身器三災不及。念無忘失。捨無諠雜故。四第四定離諸煩惱及隨煩惱故。五第四定所依色身澄潔明淨故。乃至廣說。又正理七十八(三右)曰。第四定中復棄捨樂。故彼行捨得名清淨。念應準知。
(七右)何故第三說增樂受。下釋第二句。明初二定樂體。大有三。一敘初二定輕安義。是婆沙八十(四右)評家義。二(七左二行)有說下敘前三定身樂受義。是經部義。婆沙八十(四右)云有說。彼云。有說者。實體唯十。謂三靜慮樂合為一。三(九右二行)雖有下論主令思觀兩說是非。就初中文有四。此即問也。
(七左)不可喜樂(至)及四支故。此遮經部前後起之執。中含五十八(三左)說初禪具五支。故具言顯一心俱起。如前第四(十二左)次下(八左六行)並有兩部諍。
有契經說(至)身心樂受。中含五十八(五左)法樂尼經云。云何樂覺○法樂。比丘尼答曰。若樂更樂所觸生身心樂善覺。是覺謂樂覺也。
有說無有(至)所攝樂根。第二敘前三定身樂受義。文大分為六。一標宗。二若爾下通有部引經難。三又第四下由理非輕安宗。四又契下依教證立破。五若言下牒有部難破。六由此下經部依宗自釋。(細乎如導註。)
(七左)契經自說為身所受樂故。中含四十三(十五右)四十二(十八右)云。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或四含中說身體樂。如中含五十(十右)烏陀夷經。長含八眾集經(十四右)云。離喜修捨念進自知身樂諸聖所求憶念捨樂入第三禪。
(七左)若謂輕安(至)方名為樂。有部救意。以初二定有所順樂。輕安名樂。第□定中。既無樂受。以無所順。雖有輕安。而不立名樂。由此經部以第三定有樂。以例破。然光記云。約三受說。言初二喜名樂受也者。是何謂。
(七左)若謂彼經(至)勝前二故。彼者第三定。光記初釋通三四非也。雖有義不順文勢。破中有二。初相返破。不損減。還令增益故。後殊勝破。第三定輕安勝初二定輕安。劣既立支。勝何不立。
(七左)又契經說(至)五三摩地。雜含十七(二十四右)云。世尊若使聖弟子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得遠離五法修滿五法。云何遠離五法。謂斷欲所長養喜。斷欲所長養憂。斷欲所長養捨。斷不善所長養喜。斷不善所長養憂。是名五法遠離。云何修滿五法。謂隨喜。歡喜。猗息。樂。一心(已上)離欲及惡不善法。生初靜慮。成喜樂。是言離生喜。身中證得此定。言身作證。得獲成就初靜慮善五蘊。言具足住。(如婆沙八十(十七右)說)斷五法別說。今非要故略此。光記為五下分結。或為五蓋法並誤也。夫情謂談。似而不當。大抵如是。
(八右)此難不然由前因故。光記兩解。初釋為善(寶同初釋。)舊論曰。由前言所成故。
(八右)若爾正在(至)成違理失。若定中有身識。爾者正在無漏定。身根所領觸。及能緣身識。應成無漏。然必無觸及身識是無漏。勿初定所立五支中。少分身樂支是有漏。少分餘四支是無漏。如是一心漏無漏並起成違理失。然光記作三解。並非論意。寶解似是。而未明也。
(八左)許說身輕安是覺支攝故。雜含二十七(三右)云。有身猗息。有心猗息。彼身猗息即是猗覺分。覺支必無漏。身識及輕安風觸無漏由此經成。是非經部本意。光師云同許義非也。
(八左)若謂順彼(至)許如是說。例有部通。以成自本義。故前論四(四左)云。能(【傍】經部答文)順覺支。故無有失。以身輕安能引覺支心輕安故。此義兩宗不異。無漏亦爾。身識實非無漏。順無漏。亦名無漏。何汝須難我。
(八左)如契經言(至)皆有漏故。雜含八(二十四左)曰。云何有漏法。具答十八界。云何無漏法。唯答後三界。依文相前十五唯有漏。後三通二。由是有部宗諸論皆爾。舍利弗毘曇二(六右)論十三(八右)二(四左)等如是。今依義言十五界全皆有漏。
(八左)此亦無過(至)如有尋伺。立量云。初禪喜樂不俱起。據一地故。如有尋伺。
(八左)若謂尋伺(至)能說過故。有部出他所立法。不成喻過。經部通此有兩番。初番約性相。謂心之粗細。互相違故。必不俱起。然執俱起。汝還非理。故於我無過。後番約因明。凡因明法不問理是非。不許為喻成過。今有部不許。當成過。然是無不成。於前第四卷。已破尋伺俱起。成不俱起訖。故今為喻。汝前於尋伺不俱起。不能出過。今何言有過。前文(四(十二左))云。一體類中無容上下俱時起故。○由是應知。尋伺二法定不可執一心相應(已上)寶疏解為好。
(九右)或應說何(至)立五支。下破有部初三立五。二四立立四所以。文有三。此初經部反問也。或應說三字。舊論云若不爾。蓋今文誤也。語不便故。光寶強解釋。
(九右)若謂此五(至)故立為支。二有部答。八十(十二左)云。問。何故。初及第三靜慮俱立五支。第二第四靜慮俱立四支耶。答。前說隨順義是支義。謂四靜慮。各有爾所。能隨順法不增不減。(更有多釋光十五右引文。)
(九右)雖有一類(至)應審思擇。此即第三段。令思勘兩說是非。雖是一類人作如是諍說。然各非古昔賢聖諸軌範師共施設之義。故末資應審思擇其是非。故舊論二十一有諸部師作如是諍論。宿舊諸師不說如是不隨可知所有法立為定分。是故彼執應須思量(已上)光記有兩解。初解一類為有部。軌範為經部。後釋返此。寶疏同初解。並是非論意也。又應審思擇句光寶為下句首非也。湛慧所迷光寶。以舊論是故彼執已下。屬下段者。猶是非也。
(九右)此定遠離(至)如河有浪。下答有三。一有部異師。二若爾下有部正義。三有餘下敘經部義。此即初也。婆沙八十(十七左)有三義。一世友尊者云。尋伺躁動擾亂定心。信能除彼。令心等淨。如波浪息水則澄淨。是故說信。名內等淨(已上)此說雖言信。而其義終成無別體。以心澄淨而為內淨。由是舉以加難。然光寶為經部者非也。何者若經部者。從本無體。何得難言應無別體。亦復不立實事十一。寧言何許實事十一。明知本是有部。既立實事十一。而作此答。故破難來。言清淨者。光記所覽本作清靜。故釋云清淨寂靜。下不清淨亦爾。然鮮本。明本。及舊論。寶疏如今。雖靜無害。釋淨非要故今本為勝。又有經內等淨作內靜。若依其經爾。今不爾。中含四十二(十九右)云。比丘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勸。定生喜樂。得第二禪。又(十八右)四十三(十五右)亦爾。
(九左)阿笈摩。應音云。渠業切。此云教法。亦云傳。謂展轉傳來相教授也。字彙云。笈極葉切。箝入聲。釋藏如此讀。指要鈔云。字彙云。笈音笏。是釋典讀(已上)是妄想無有文。而全非笏音(近人亦迷成唯識論中作入聲圍讀為笏音者未知入聲有種類也。)具辨如二十論權衡鈔一(三十六左)。
如辨顛倒契經。舊論云毘波利多經。文未考。
(九左)又餘經說(至)喜憂沒故。中含四十二(十八左)分別觀法經曰。比丘樂滅苦滅。苦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四十三(十五左)分別意行經。第一(九右)城喻經文並同。長含十七(十二右)布咜婆樓經曰。捨苦捨樂。先滅憂喜。護念清淨入第四禪。
(十右)且有一類(至)所染污故。問。兩說別何。答。初師約契經說相。後師據禪支自性。約契經說相者。於初禪定說言離生。是於離自地染生喜樂。故知是離染善喜樂為禪支。以顯染非。第二云等淨。簡染污濁故。染信非支攝。第三中以正言。簡染迷亂。故染污念惠非支攝。第四中以清淨言。亦簡染污非支。安捨二種性是唯善。染言已簡訖。後師約自性者。謂十八支中但安捨性是善。餘通染污。契經約淨無漏二種。故言正云清淨又彼離生言。約離欲不善。內等淨但信相為淨。非簡染。為顯此別。說隨相言。問。依正理婆沙。初說若依此論。何言亦第二無樂第三無行捨。文中未示其相故。解云。性是大善。理在不疑。以明染定。第二說中云中但無。顯示於初說無中而唯無彼。若爾不可偏不示其相也。問。婆沙百六十(十五右)亦有兩說。而次第界如何。答。論主彼後說為勝。故為初不言有餘。
(十右)契經中說(至)第四不動。中含五十(十右)烏陀夷經。比丘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傍】下皆作是聖說義無違。)聖說是移動。比丘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是聖說移動。比丘離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體樂。得第三禪。成就遊。是聖說移動。比丘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聖說不移動(已上舉要)。
(十左)然契經說(至)喜樂所動。新舊兩譯作異。舊論二十一(十三左)曰。是故唯說第四定為不動。覺觀喜樂等所不能動變故。故經中說第四定為不動。譬如內密室無風燈光。餘師說如此(已上)今文據在然言。是通異文。若爾於所動下。脫經密意說一句。或脫二句。加論依法相。故正理云。然經唯說。第四靜慮不為尋伺喜樂動者。經密意說。論依法相。或準今文無唯字及密意等言。應如舊論依經釋此。若爾然言。故字誤也。於喜樂下脫等言。寶師別釋云。然契經說至喜樂所動。述釋經不動也。若通欲界兼息風說。即有八。若唯對色界。定內心所。即離尋伺喜樂(已上)又退按論文。已下敘異說。先述所依經。後正示餘師意。故但對前云然。而無餘通釋語。由是彼舊論語勢。覺觀喜樂已下。是第二說。不爾文致煩重。又譬如言不易。
(十左)有餘師說(至)照而無動。八十(三右)曰。復次若三摩地非散亂風之所搖動。如密室燈。能正觀者名為靜慮。欲界三摩地多散亂風之搖動如四衢燈。此文對欲。四禪通喻密室。又八十一(五右)曰。復次第四靜慮所依色身。澄潔明淨。譬如燈光。捨念依彼。故亦清淨。此雖第四。而釋清淨。非不動說(已上簡鳳潭)成實十六(四右)曰。問曰。第四禪中無樂受。是中云何有愛使。經中說樂受中愛使。答曰。是中有細樂受。但斷粗樂故。說不苦不樂。如風動燈。若置密室。則名不動。是中必有微風故。然但無粗風。故名不動。四禪亦爾。必有細樂。斷粗苦樂。故名不苦不樂。
(十右)頌曰(至)唯捨受如次。問。何故知如次。答。四種捨是四禪別。故及言示初二異。亦顯餘差別故。
(十一右)第二有二(至)心悅粗故。初因簡身樂。別初禪。後因避意樂。別第三禪。舊論二十一(十四右)闕無後因。準可知故。或梵本脫一句。
(十一左)此四唯是無覆無記。光記破泰解。自義為威儀無記品。寶疏破光。而為自性無記。今謂寶解為正。如疏二(二十五左已下)已廣辨也。
(十一左)及從上地生自地時。麟云。此以望所得定地。故言自地。若望從上地來。應言生下地。問。何故受生要從上下。答。從下得上。二定纔離染時即得。是前義攝。非待受生。受之時先已得故。要以上下受生。方是受生初得。
(十二右)曰有謂順(至)自生下捨。此中初二類約修得進退。後生約受生。
  (十三右)從染等至(至)生次下淨。欲界通生得。上地唯加行。詳曰。上界生得下別說此。今約加行。其義可爾。然談欲界。是何所言。今唯定地故。
(十三左)論曰(至)決擇分攝。此四分定。婆沙十一(十右)百二十四(十五左)百二十五(六右)百六十三(初右)百六十五(四右)雜心七(二十三左)出。此立名。順能順並喚有漏善。退等者名煩惱等。分是類義。同有漏故。或分段義煩惱眾多一分故。退即分。住即分等。並持業釋。退分之順等皆依主釋。攝者攝在義。淨等至四中一分是此攝故。如得是不相應攝。順退分即攝。持業得名。餘皆爾。問。婆沙諸文雜心。舊論等。並無攝言如何。答。具略隨宜。故正理。顯宗如今。問。此第四與四善根為同否。答。寬狹不同。彼狹此寬。謂彼唯煖頂等四。此不唯四。亦通餘故。婆沙百六十三(初右)一云。順決擇分。若住此多入正性離生。二云。即煖頂忍世第一法等。三云隨順聖道。此分或作聖行相。或作餘行相。而向聖道。趣於解脫。光記十五(二十六左)云。今准此論及正理論。唯煖等四順決擇分名殊勝善根。命終捨。餘順決擇分非是殊勝。命終不捨。
(十三左)地各有四(至)勝進分攝。問。正理。顯宗。及婆沙十一(十右)同此論。然婆沙業蘊百二十四(十五左)曰。若初靜慮順退分(乃至)順決擇分等業。已現在前(乃至)如是乃至非想順退分等業。廣說應知。又百二十五(六右)云。若諸靜慮。無色。順退分(乃至)順決擇分等業。業已現在前。準彼有頂通四。何相違。答。光記(三十七右)依正理。約自地上地殊勝功德和會。今作一解。彼業蘊文約總相說。故一百六十三(初左)曰。如初靜慮(乃至)有頂隨應亦爾。
(十四右)於此四中(至)能生無漏。釋第五六句。解義相。文有四。一明第四獨生無漏。以答前問。準此寶疏科名為正。二徵。三釋。四結。此即初也。一百六十五(六左)淨生無漏中云。此但從順決擇分。有說亦從順勝分。雖無評家。論主亦前說為正。故雜心七(二十三右)曰。問。何等淨初禪次第生聖道耶。答。謂決定分。若異者不應建立四種。正理云。此中決定義者。謂諸聖道必此無間生。非此無間必能生聖道。若異此者。是則應說唯世第一法名順決擇分。
由此四種有如是相。一百六十三(初右)有三說。一曰初住此多退。二住此多不退不進。三住此多進。四住此多入無漏。二曰。初與諸惑相凌相雜。煩惱無間此生此無間煩惱生。二觀下地為粗苦障。觀自地為靜妙離。三觀自地為粗苦障。觀上地為靜妙離。四即煖頂忍世第一法等。三曰(乃至)四順聖道。此分或作聖行相。或作餘行相。而向聖道。趣於解脫(已上)今據第三說。正理。顯宗初同此論。彼前二說並言有餘。準此等文。第四分不但四善根。勿容於疑。
(十四右)順退分能順煩惱。問。若爾如已離此地染退起此地染。退分既捨。從何生惑答。一百六十五(六左)曰。淨定等無間煩惱現在前。當知此從順退分或順住分起。由已離未離自地染者。起自地煩惱有差別故。由此故知。彼從住分。故婆沙云住此多退顯餘亦少退正理七十八云。若順煩惱名順退分。諸阿羅漢寧有退理。非彼猶有順退分定可令現在前。離染捨故雖有此難。而實無違。謂順住中有順退者。亦得建立順退分名。從彼有退。如先已說。此文亦依少分說。然寶疏破正理。別立一義。詳曰。未得意而破此。其自義亦終不異也。
第三生三除順退分。正理。顯宗。婆沙十一同此。又百六十五(六右)有說同此。評家生四加退分。正理尚不依評家。何況此論。今但順次。簡隔越故。光兩解後釋為勝。
(十四右)第四生一謂自非餘。問。婆沙十一(十右)生二加勝進。百六十五(六右)有說同十一卷。評家生三加順住。由此正理。顯宗。並有兩說。初同此論。後有說同彼十一。此論何不同評家。據何立唯一。答。論主以理為量。不依說人第四分既順聖道。何可生前分。漏無漏別故。不樂有漏故。故為唯生一。亦生順勝尚不許此。況第二分。此淨相生理應鄰次。故於正理。第三第四並異評家隔越案立。學者應思。問。四緣中由幾緣生耶。答。百六十五具分別。今以圖略示。此中具四緣。必是生。於三緣中闕等無間。非此中生。加行。從此位後超入諸定。無所罣礙乃(十四右)頌曰(至)三洲利無學。初二句標列二類六品。第三句明修相。至言含加行。第四明能修處人。
(十四左)謂觀行者(至)現前數習。百六十五(十一左)有三說。初說總有五種。無此論中漏無漏間次。第五成就中。唯單從有漏初禪入無漏第三(乃至)順逆間超第二說總有八種。前六為加行。後二為成就。於此論第三漏無漏間次開為二。從有漏初禪入無漏第二禪順逆間次。及從無漏初禪入有漏第二禪順逆間次。於成就中。亦從有漏初禪入無漏第三順逆間超。及從無漏初禪入有若闕因緣。亦此中生二緣猶非生。
漏第三禪順逆間超。第三說前來所說皆是名成滿。今此論文同彼中說。而加行中間次及成滿。並文總說。若細說者應如彼說。若依舊論。同彼初說。舊論總五種而無漏無漏間次文。於成就單具示順逆間超故。問。三說中何為正。答。婆沙無評。彼三說從粗至細。實第三為勝。前二說猶有退量。加行攝故。問。新舊論兩譯何為是。
答。正理。顯宗同新翻。故此論為正。然舊論梵本文脫。或後寫脫。誰可知此。或後人見正理。加於今論耶。亦不可知。
(十四左)順逆間次。如有漏初禪入無漏初禪。乃至有漏無所有入無漏無所有。漏無漏雜故。名為間。不超地。於地地次第。故名次。又麟云。間次者。如從初禪有漏入二禪無漏。異類故間不超地名次。後釋為勝。又亦可有初禪無漏為先。次入有漏間次。今文總說。
(十四左)至順逆間超。若有漏為創。則初禪有漏入第三禪無漏。次入空處有漏。次入無所有無漏。若無漏為創。思應知。此間亦超。最難修故為根本。前住中若間無超。若超無間。修猶易故為加行。至字明本在之。重出若見頌加此乎。如頌文者。含加行然。今唯明成何言至。若言至者。應上有加行。既不爾無為正。順理而成句。故由此。鮮本。及正理。顯宗。頌疏無之。
(十五右)總相雖然(至)盡餘煩惱。釋下二句。明差別。文有六。一結生。二聖生下正明。聖者簡凡。以凡無起故。三為盡下所為。問。於自地何煩惱為餘。答。四自無下所以。此有二因。舊論曰。於自地無故。此熟所悉故。頌疏云。以自有頂無聖道故。於下聖道欣樂起故。五唯無下通妨。何故不依餘地唯此故通會。六起彼下結成。
(十五左)頌曰(至)不緣下有漏。此頌初句通八等至。明味定所緣。繫言顯有漏。以無漏是不繫故。故正理七十八云。以有漏法是所繫事故。所繫言顯是三有攝。第二句明色界淨無漏等至所緣。對下無色不說自成。後二句明無色淨無漏等至所緣。說不緣以顯所緣。根本言顯近分亦緣下有漏。善言攝淨無漏。俱善性故。前文云。善言具攝淨及無漏。簡味定已說訖故。無色言影示前句是色界。不緣下者顯緣自上諸法。更言有漏。顯不遮緣下無漏。故雜心七(二十三右)頌曰。無色則不緣下地有漏種。謂根本善有。釋云。無色根本淨及無漏不緣下地有漏法。離色相故緣自地及上地。故說非下。比智品緣下無漏。故說非有漏種。以方便所攝無礙道緣下地故說根本。味相應緣自地。故說善有(已上)。
(十五左)根本地攝(至)必緣下故。釋下二句。明無色所緣。文有二。一明不緣。正釋頌。二自上下明所緣。述頌準顯。此有四。一明緣自上諸法。顯下字影示。二雖亦下明緣下無漏。顯有漏言影示。於中有差別。無漏不繫法。故緣一地時。必九地通緣。由此緣下。雖然唯緣類智品道。以全治故。不緣法智。不全治故。唯滅道法智兼斷上界修惑。非苦集法智。非見惑。如先隨眠品(十九(十四右)二十六五右智品)具如百六十五(十一右)三亦不下明不緣下地有漏法滅。如不緣有漏法。亦不緣彼滅。四無色下明近分亦緣下。顯根本言影示。舊論二十一(二十左)曰。偈曰有愛自有境。釋曰。義同此。偈曰善定遍有境。釋曰不異此。偈曰。本善色無色非有流下境。釋曰。根本清淨色定及無色定下有流法非彼境界(云云)詳曰。後二句添色定言者非也。違雜心及正理(寶引)故前句成煩故。又背百六十五故。
(十六右)論曰(至)皆能斷惑。雜心七(二十三右)曰。無漏根本初禪八地煩惱對治。乃至無所有處二地煩惱對治。
(十六左)唯初近分亦通無漏。近分是通名。別初近分亦名未至定。舊論二十一(二十二右)曰。最初近分定名非至定。次有說云未至是也。然通名一切。婆沙百二十九(五右)曰。此中靜慮無色近分靜慮中間皆名未至。並未能入勝根本地。中間定名。別局大梵處。如次下說。然又通餘。雜心七(二十七右)云。一切定中間相應於捨受者。一切方便道捨根相應未得故不生歎悅(【傍】法勝五七右作未得所求故)正理論七十八(十七左)曰。豈不契經說七依定。寧知別有未至中間。由有契經及正理。故且有未至。如契經言。諸有未能入初定等。具足安住。而由聖惠。於現法中得諸漏盡。若無未至。聖惠依何。又蘇使摩契經中說。有惠解脫者不依根本定。豈不依定。成慧解脫。由此證知。有未至定。有中間定。如契經說。有尋伺等三三摩地經說。初定與尋伺俱。第二等中。尋伺皆息。若無中靜慮。誰有伺無尋。以心心所漸次息故。理應有定有伺無尋。又大梵王是世界主。離中間定。誰為勝因。由此證知。有中間定。然佛不數說有未至中間。以二即初靜慮攝故。說初靜慮即已說彼(【傍】已下寶二十九引)唯初近分名未至者。為欲簡別餘近分。故非此近分乘先定起。又非住此已起愛味。依如是義。立未至名。非上定邊亦名未至。皆乘先定勢力引生。及住彼時。已起愛味故。毘婆沙者(【傍】百二十九(五右)前已引)作如是說。未至本地。立未至名。是本地德。未現前義。
(十六左)中間靜慮(至)中定不然。光記屬下。寶疏屬上。詳曰。舊論曰。此中有說名近分定。有說名中間定。此二各為一義。為有別義。有別義。何以故。近分是離欲道。偈曰。無覺中間定(云云)依舊論屬上有一理。然非也。於上未有中間名。故況今論中云諸近分。對前來近分。以中間問為下基本。猶言復有別義。復言起盡屬下為正。由此正理。顯宗。並全同此論。
(十七右)非喜相應(至)苦通行攝。問。唯捨相應者。為依三受門五受門耶。若言五受門。舊論云。是無苦無樂受。與捨根相應。若言三受門者。何云非喜相應。舊論亦云故不與喜根相應。解云。正依三受門。而言非喜。以五受門談三受門。無有妨。問。唯捨相應何為苦通行攝。忽前後違。復苦唯欲界何是中間。答。此義如四通行中已分別。何分別。謂正理論七十一(二右)第二師意難行為苦。易行為樂光記二十五(二十二左)得此意。云是非苦樂受。今亦證艱難功用起。非謂與苦受相應。
(十七右)經說等持(至)無尋無伺。中含十七(二十二右)長壽王經曰。我當修學三定。修學有覺有觀定。修學無覺少觀定。修學無覺無觀定(云云)廣說中間微細於下。故言少觀長含九(二左)十上經曰。云何三修法。謂三三昧有覺有觀三昧。無覺有觀三昧無覺無觀三昧。
(十七右)論曰(至)非非想攝。文節大三。一釋初三昧文亦三。一牒。二釋名。是則一分鄰近釋。三辨地攝下三昧亦爾。契經復說(至)願三無相。長含八眾集經(十二右)曰。復有三法。謂三三昧。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第十增一經(初左)云。云何三修法。謂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無願為無作。而次第異此)增一十六(十五右)有一經曰。有此三三昧。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云何空三昧。所謂觀一切諸法皆悉空虛。云何無相三昧。所謂於一切諸法。都無想念。亦不可見。云何無願三昧。所謂於一切諸法。亦不願求(取意標釋次第各別也)中含五十八(十五右)曰空無願無相。雜含二十一(十二右)明諸三昧中亦見。
(十七左)頌曰(至)無漏三解脫門初一行正明體相。第四句通上三句。後兩句漏無漏分別。於中第五句總判。後句別合三解脫門。發智十九(初右)百四十一(十二右)唯約三解脫門。又百四(六右)至百五(五左)廣說三三昧。甘露味下(七右)全同此。集異門六(二右)。
(十七左)論曰(至)相相似故。空非我行。空我我所。是慧作能。與彼慧行相應等持名空等持。是分鄰近釋。無相名涅磐。離十相故。一百四(七左)三說中。初說是也。是境第七依主。故言緣彼三摩地得無相名。非常等十行相是不可願法。名為無願。緣彼三昧名無願三昧。亦境第七依主。又解。三並持業釋。此等持與彼行相相應。作空無相無願行相。故以名。若爾何云緣彼等。答緣涅磐及苦等。而作無相無願等行相。故契經說。於諸法無想念不求願。二解中前解為勝。會論文順二論故。問。何故與頌前契經次第異耶。答。順增一契經標釋異故。復次據行相少多。謂行相二四十故。復次顯非必一相續三定次。故由是。舊論二十一(二十三左)頌釋並相空願次。
(十八右)契經復說(至)無相無相。未考。基云。重三等持雖無文說。理亦通有。然非唯無學不時解脫起。異生有學亦能起。故不唯有漏。亦通無漏。故顯揚第四說道諦四行通三解脫。即三等持重緣之行。是無漏故。如理應知(已上)大乘諸論無有明文。大般若一百五往往說。又婆沙一百五(五左)廣說(云云)。
(十八右)頌曰(至)離上七近分。初一行正明體相。後二句諸門分別。重二者。指空空無願無願二。如次取空非常相。故對後言。而言重二。故舊論偈曰。二定緣無學由空無常相。然光記(四六右)云。重謂二也者。謂重二言總牒重三三摩地。而致此釋。圓暉亦依彼。釋云。重二者標名也。緣無學下正釋釋也。空空等故。名為重二(已上)麟記亦從之。詳曰並皆非也。
(十八右)論曰(至)八本中間。百五(五左)廣說。正理。顯宗具釋。光寶互引彼。不須更述。
(十八左)契經復說(至)修三摩地。此略標出大集法門經。修三摩地一句亦通上三。正理。顯宗。一一置之。本經亦爾。
(十八左)頌曰(至)修金剛喻定。此八句頌二句明一。並皆初果。後句其因。故初得後修。
(十九右)論曰(至)乃至廣說。先舉經文。本說具文未考。集異門足七(八右)曰。四修定者。一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現法樂住。二有修定(乃至如前)為能獲得最勝知見。三有修定(乃至)為能獲得勝分別慧。四有修定(乃至)為能獲得諸漏永盡。云何修定○樂住。答於初靜慮所攝離生喜樂俱行心一境性。若習。若修。堅作常作精勤修習。是名修定(乃至)樂住。云何修定(乃至)最勝知見。答於光明相俱行心一境性。若習(乃至)修習是名修定(乃至)最勝知見。云何修定(乃至)勝分別慧。答於受想尋觀俱行心一境性。若習(乃至)修習是名修定(乃至)勝慧分別。云何修定(乃至)諸漏永盡。答於第四靜慮所攝清淨捨念俱行阿羅漢果無間道攝心一境性。若習(乃至)修習是名修定(乃至)諸漏永盡(已上)法蘊足七(四右)曰。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逝多林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苾芻眾。有四修定(四略標及問詞結名如集異門今略)答一曰。即於自身離生喜樂。滋潤遍。滋潤充滿遍。充滿適悅遍。適悅故離生喜樂。於自身中無有少分而不充滿。是名(云云)答二曰。於光明想善攝受。善思惟。善修習。善通達。若晝。若夜。無有差別。若前。若後無有差別。若下若上無有差別。開心離蓋修照俱心除闇昧心修無量定是名(云云)答三曰。善知受生。善知受住。善知受滅盡沒。於此住念。非不住念。及善知想。善知尋。於此住念非不住念。是名(云云)答四曰。於五取蘊數數隨觀生滅而住。謂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識。此是受想行識集。此是受想行識滅。是名(云云)彼經無初靜慮第四靜慮言。次一一牒釋經。文亙七紙。又舍利弗毘曇十九(十九右)答初定。文曰。如比丘離欲惡不善法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滅覺觀內淨一心無覺不觀。定生喜樂。成就二禪行。離喜捨行念正智身受樂。如諸聖人解捨念樂行成三禪行。斷苦樂先滅憂喜。不苦不樂捨念淨成就四禪行(已上)餘文皆同法蘊足。按西方誦者異致如是差別。今論主依集異所舉契經。故會初靜慮第四靜慮。而義意全附同佛意。如舍利弗略所唱契經。視可知。又解。設無初靜慮等言。而云離生喜樂。云捨念清淨等。是初定。第四定故依義會通。品類足十四(九右)義門差別作五十門。有修等持等者。法蘊足七(六右)曰。云何為修。謂於此定。若修。若習。恒作常作。加行不捨。總名為修。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者。顯於此定。能得自在。能令證得。現法樂住者。謂於此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於現法中。證得樂住可愛可樂可欣可意。無所希望。無所思慕。寂靜安隱故名樂住。於此樂住。得獲成就。親近觸證。故名證得(已上)正理七十九(十六右)曰。此經所說。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義。差別者為欲顯示習修得修所治更遠如其次第(稍異法蘊)又(九左)云。雖諸靜慮即現法樂住。依近分故。說為得言。修近分力得根本故。或即依現樂。說為得言。如言石子體。故無有過(已上)準所唱經。對望頌文。餘三應知故存略。言乃至廣說。猶含後問答廣說。
(十九右)而經但說(至)理實通餘。正理七十九(九右)曰。而經但說初靜慮者。於中樂想最增盛故。謂超欲界眾多過失故。於此中樂想增盛。如遊砂磧。熱渴疲勞。創飲濁水。亦生勝樂。或聖道樂。此具有故。謂具一切菩提分法四沙門果九斷遍知三界對治。又諸定首諸定樂因是故遍說。
(十九右)不言為住(至)便不住故。顯宗更作二義曰。詳此唯說現法樂者。為棄捨不現欲樂。說現定樂。令其欣樂。或現樂住是後樂依。但說所依能依已顯。如契經說。先住此間。入諸等至。後方生彼。不現正理作樂現。顯宗作喜樂現。並誤也。今依寶疏。
殊勝知見。法蘊足七(九右)曰。清淨眼識相應勝惠。說名為知。亦名為見。見即知持業釋。正理論曰。本靜慮中有遍緣智。此遍照故立以見名。見體即知。故名知見。眼根名見。世所極成。為簡異彼。以知標見(已上)此同體依主。更有二義。
(十九右)若修三界(至)及無漏善。問。頌但加行。今何故二。答。頌據總說。釋顯差別。故正理曰。若修三界諸加行善及無漏善。得分別慧。謂從欲界。乃至有頂。諸聞思修所成善法。及餘無漏有為。總說名為加行善法。能引慧生。於諸境中差別而轉故。言修此得分別慧(已上)。
(十九右)得分別慧。法蘊足七(十右)曰。勝分別慧者。謂於此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一切不善慧。非理所引慧。所有不善障礙定慧皆悉破壞。捨置不起。此相違惠。生長堅住。由此故說能令證得勝分別慧(已上)。
理實修此(至)依地說故。舊論曰。彼言佛世尊說四三摩提修。依佛自修行說。此義云何可知。由依第四定時分別故。準彼四皆依佛自說。故於初修定。無別通文。準此可知。正理論釋知見云。修此等持。即是為求決定照義。此亦善逝。依自而說。謂為顯佛以天眼通。觀諸有情死生險難。方為拔濟。起靜慮等。故為知見修天眼通。新舊並無妨。

阿毘達磨俱舍論法義卷第二十八(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