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論記疏記卷第五(之本) 輸入者 周海燕 疏第四卷 去來品(集眾異說不敢和會) 疏問二十七品為有次第等者。約此品由來。大文有二。初明來意。後辨品名。初中有二。即問與答。此即問也。此問大意。謂此論凡有二十七品。若有次第以不。若言無者。一切聖人則顛倒說法。若言有者。何故次觀因緣品。有觀去來品耶。 疏答一切經論等者此下第二答。於中又二。初總辨一切經論皆有次第。後別明次第差別。就初次第差別中又二。初總標二種次第。後隨標別釋。就別釋中又二。初明隨根次第。後辨隨義次第。今隨難而解釋。見次可悉。言而答一切經論等者。案。碩疏云。問。諸品來有次第不。答。顛倒亂起無有次第。起則隨破。有何次第耶。雖無次第而有深意。准此疏意應答。言一切經論。隨宜有次第。有不次第。何言必有。若如此者。應是定執。然今意者。隨宜有次第不次第是也。隨根次第釋意如此也。 疏隨根次第凡有三義等者。此下別明隨根次第。凡有三義。言一歷法次第等者。案。碩疏云。一者明菩薩歷法觀行故來。所以前觀因緣。今觀來去。准之可悉。言去來乃至涅槃者。述義云。從淺至深。謂始觀世間最初之淺事。終觀出世最極之深道也。二者眾生取悟不悟等者。案。碩疏云。三者根有利鈍。自有。又聞觀因緣而不悟。聞破去來而得解。所以前觀因緣。今破去來也。所言開張者。述義云。張猶施也。言三者欲釋等者。涅槃經第二十七菩薩本業瓔珞下卷淨名大品等諸大乘經。皆有此文。如上所引。問。第三義何得隨次第耶。答。隨聞佛經略說。而不得悟之。人聞論主廣釋即悟故是隨根義也。 疏隨義次第凡有七門等者。此下第二約隨義次第。解釋來意。言一明八不為論大宗等者。案。碩疏云。問。去來何故繫因緣後。答。因緣辨不生。則解八不之始。去來明不去。則釋八不終。破始洗中間自淨。是故因緣之後繫以去來。准之可悉。所言領者。猶解也。 言二者上破四緣等者。所言通破一法者。毘曇立四緣。攝一切法盡。疏主顯此意。云失四緣也。通為無為。但四緣果是有為法。准此疏意。上破四緣。通破色心不相應法及無為法。故云總觀也。言舉下之色者。有本云。餘下是色。謂如人靜坐。真是人耳。正動一足。便名去者。舉足所履。以為去處。謂只去者。舉足下足。名之為色。不通餘法。故名別觀也。 言三者破於去來等者。所言數人但有一種三世者。如此論第三卷觀有無品云。若法定有有相。則終無無相。是則為常。何以故。如說三世者。未來中有法相。是法來至現在轉入過去。不捨本相是則為常。乃至廣說。琳法師疏云。如說三世者。此是薩婆多義。明未來性有現在事有過去冥伏有。有性不失。故是常見也。道基師毘曇章第五卷三世義中。解云。流轉義云去義是世義也。故婆沙云。去義是世。世別不同。乃至有三種。謂過去未來現在。有為諸法。已起已滅。名為過去。已起未滅。故曰現在。未起未滅。稱之未來。譬如眼根見色色滅說為過去。見色未滅是說現在。未見色者名為未來。又云。一切有為有漏無漏。五陰是三世體。故婆沙云。三世五陰是世體性。乃至廣說。准之可悉。言成實論有二種三世等者。案。大乘記第十一卷三世義中云。三世者。過去未來現在也。世者。總代謝之一期也。過於現相曰過去。生而已滅而也。未嘗現相曰未來。應生而未生者也。法體現起。而未謝曰現在也。斯則過於相。明其體無。是時俗遷易。不得常在。而是曾有因義不失也。稱為未來。明體未有。而是當有。果義非無也。然則過去未來體。是無為。而有有為義。現在之世體。是有為。而有無為義。故二世體無。不得言常皆有。有義不所謂斷。現在炳然。豈得邪見言無故三世理明。即正見因果。三世法體。不出三聚以此三聚有代謝不得。故名三世。又云。三世之名或三際。際者。限極義。不相參監也。而三世隔別。故言三世。但經稱前後際。釋義不同。一云。過去名後際。未來是前際。以生滅論之。方向未來也。二云。過去名前際。未來曰後際。以次第前後義。未來在後故。故經云。從無明前際未。後際亦如是。知未來為後。乃至廣說准此記文。今言成論者。是開善師也。述義云。實法三法者。過去之法。過去已滅。不成觀在。餘二世亦爾。過去法止過去。不成現在故也。假名轉三世者。就實法滅。假名相續也。過去之法應滅不滅。而成現在法故。言從過去等者。初念滅是過去。第二念生現在。第三念是未來。此就生滅門明也。初念轉作第二念。故名過去來現在。第二念轉作第三念。故名現在轉作未來。此就假名門明也。如識滅於前。想生於後。以轉變續義轉前作後世。淡海記亦同也。 言四者有二種觀等者。所言青目二周等者。約重牒長行。初約真諦門。以釋八不。即是理觀。次復次萬物無生以下。約世諦以解八不。即是事觀。所以作此理事二觀者。以見龍樹論主因緣一品作理觀。去來品作事觀故。但前品長行。明以本顯釋。今明以子述本。故云爾耳。 言五者望成實義等者。如彼第二卷二世無品云。又汝言不應得觀內心內受者。有二種心。一念念生滅。二次第相續。用現在心。觀相續心續。非令猶在。聰法師云。下失念處難。一念念生滅。二次第相續者有二解。一小莊嚴解。約一心體有三力。一生滅力。二成就力。三相續力。今不用此解。三力者。為當三心為三力。為當一念為三力。此二種別可解。今所習約一心體為語。約曾有遍。名次第相續。即是有我。約今無邊。為語名念念生滅。即是無義。用現在心。觀相續心者。解者不同。一小莊嚴解。現在觀成相續假前實法心。乃至廣說。今案。碩疏云。論又有三種去來。一則假名道中。有來有去。實法道中。無來無去。道燒爛去來假名。故有。實法道中無如是事。一者。世諦有來有去。真諦有來有云。三者。應身有來有去。法身無來無去。准此等文。實法道中。念念生滅。故無去來。假名相續。故有來云。然前因緣品。破生以辨無生。難念念生滅。今破今破去。以難假名相續也。述義云。前品破生者。破能生之實法也。此撿無去者。破所生之假義也。而言實法假名者。案。大義記第七卷假名實法義中云。五塵及心并無作。此之七法。名為實法撿。世諦有唯此七法也。因成相續相待。此云假名。乃至廣說也。准之可悉。 言六者上因緣品末等者。如彼偈云。復次若果從生。是緣無自性。從無自性生。何得從緣生。果不從緣生。不從非緣生以果無有故。緣非緣亦無。疏主釋云。初一行半。結無所生之果。次半偈。結無能生緣非緣。故云結無能所生也。言外人云等者。案。碩疏云。二者從前偈生。汝若以四門。求生不得。故生不得生。證一切諸法皆空。我亦以三時有去。證一切諸法皆有也。是故因緣之後。辨去來也。准之可悉。 疏問觀何法去來等者。此此第二釋品名目。文中有二。即問與答。答中有二。初舉前顯後。以釋品名。後別約三義。以釋品名。初中言上因緣品明觀三種因緣者。四緣十二因緣通因緣觀此三種因緣。故云名觀因緣品。言今品亦明三義者。一約因緣辨不去來。二通觀一切法無去來義。三觀即事去來。辨無去來義。故云。亦明三義也。 疏一者上品明十二因緣不生不滅等者。此下別約三義。以釋品名三義。為三。初約十二因緣。辨無來去義。次約一切法。明無去來義。後約即事。以辨無去來。此文初也。有二。初正明品名義。後問答顯說。初中言今觀此去來者。案。康疏云。觀是照察之名。去來是所觀之法。人此向彼為去。從破向此為來。此就人釋。叡法師云。過住為去。向住為來。此就法釋也。品中先破人去來。後破法去來故先偈云。已去無有去。未去亦無去。後偈云。所有行止法。皆同於去義也。雖品名觀去來。而偈文但觀去者。言去即兼來也。亦以此見為去。彼見為來。彼見為來。雖量名。義二種。故云。觀去來品。准此疏文。五因謝滅。名之為去。七果生死。是名為來。照察此去來。故云。觀去來品也。言故十二因緣等者。引大經第二十七卷并華嚴經文意。證成五因七果義也。 疏問何故觀因緣去來等者。此下第二問答顯釋。此中有作番問答。今此第一問答也。答中言一世俗人等者。案。琳疏云。凡情所見動靜去來。以為實法。准之可述義云。而不知生等。不知從無明來向涅槃也。言二者九十六術等者。如重牒長行云。有人雖聞六種破諸法。猶以來出成諸法。來者言諸法從自在天世性微塵等來。出者還去至本處。准此論文。外道摩陀羅師言。自在天造作眾生。還沒彼處。名為涅槃。毘世師論師說。微塵是常。能生一切物。是涅槃因。僧佉說。自性是常。能生諸法。是涅槃因。而言不知因緣本末者。述義云。無明為本。老死為末。又過去二因為本。現在五果為末。又因緣為本。眾生為末也。別記亦同也。言三者五百現等者。取智度論第六十四卷信毀品文意。准上可悉。言四者譬喻跋摩等者。述義云。梵語鳩摩羅陀。此云日出。亦云譬喻。此二或是人號。或是論名。此經部宗中一人也。今案。慈恩唯識疏云。譬喻者。經部本師。佛去世後。一百年中。北天竺翅羅國。有鳩摩羅多。此云童尊。造九百論。時五天竺有五大德師。喻如日出明道。世間名日出者。以似於日。亦名譬喻師。或為此師造喻鬘論集諸奇事。名譬喻師。言跋摩者。語存略。具足應言訶梨跋摩。上云師子鎧。造成論師。即本是鳩摩羅多弟子。具明如上。問。玄義。鳩摩羅陀。此薩婆多部。慈恩云。經部本師。云何相違。答。見聞不同。不須和會。唯所疑也。鳩摩羅陀實是薩婆多部師。雖然師子鎧即經部之中一人。以是為經部之中一人。師子鎧之本師。故云。經部本師也。言五者學大乘人等者。方廣道人。此四五二計。取初牒長行云聞大乘法說畢竟空等文意。具明如上。准之可悉。 疏問何故破此五人等者。第二番問答。言經云十二因緣等者。如大經第二十七卷。佛告師子吼菩薩言。十二因緣不生不滅以是義故。我經中說。十二因緣其義甚深。無知無見不可思惟。又第二十三卷云。如彼駛河能漂香象。煩惱駛河亦復如是。能漂聲聞緣覺。唯佛菩薩能得底故。故名極深所言底者。名為空相。准此等文。今言十二因緣河深難得底者。第二十七卷文。所言底等者。第二十三卷文。竝取意。略引之。 疏問二乘人亦了十二因緣空等者。此下第三第四二番問答。言答二乘但知十二緣空等者。如大經第二十七卷。佛告師子吼菩薩言。聲聞緣覺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以此義故。不得第一義空。不得第一義空故。不行中道。無中道故。不見佛性。疏主釋云。此出不行中道之人。前直云。見一切空不空。不行中道。而未知是何人。今出其人。即是聲聞緣覺。言大士達十二緣空等者。又大經第二十七卷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者。名為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智者。見空與不空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疏主釋云。次智者見空下。為緣開用。明智者能見空與不空我無我等。次空者下釋。謂生死是有所死義。故云。空者。一切生死也。涅槃即無所有義。故云。不空者。謂大涅槃也。准之可悉。別記云。答一義空名為智慧者。有二義。一者不見空與不空。故云第一義空也。如此即不見慧與不慧。強名為慧也。二者第一義空者。正性也。名為智慧者。果性也。今謂不然。違疏說故也。 疏問就此義宗等者。此下第五第六二番問答。言凡有三種二諦等者。述義云。初一義依大經。後二義依大品等槃若教也。今案此意。大經欲稱歎涅槃妙有故。生死虛妄空。名為世諦。涅槃妙有。名為真諦。大品等意。欲對治有執故。若生死若涅槃。假令有一毫者。皆為世諦。生死涅槃一切皆空。名為真諦也。言虛妄本空名世諦者。別記云。約無定性無實義。名世諦也。非是本性空也。 言一者大品文十八空云等者。如彼經第八卷初。佛言。復有摩訶衍。所謂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第一義名涅槃。涅槃空非常非滅。故大論第三十一卷釋初品中。釋十八空第四云。第一義空者。第一義名諸法實相。不破不壞故。是諸法實相亦空。何以故。無受無著故。若諸法實相有者。應受應著。以無實故。不受不著。若受著者。即是虛誑。復次諸法中第一法。名為涅槃。如阿毘曇中說。云何有上法。一切有為法。及虛空。非智緣盡。云何無上法。智緣盡。智緣盡是則涅槃。涅槃中。亦無涅槃相。涅槃定是第一義空。問曰。若涅槃空無相。云何聖人。乘三種乘入涅槃。又一切佛法。皆為涅槃。故說。譬如從流皆入于海。答曰。有涅槃是第二寶無上法。是有二種。一者有餘涅槃。二無餘槃。愛等諸煩惱斷。是名有餘涅槃。聖人今世所受五眾盡。更不復受。是名無餘涅槃。不得言涅槃無。以眾生聞涅槃名生邪見。著涅槃音聲。而作戲論。若有若無。以破著故。說涅槃空。若人著有。是著世間。若人著無。則著涅槃。破是凡夫所著涅槃。不破聖人所得。何以故。聖人於一切法。不取相故。慧影師疏云。第一義空者已下。明諸不實相即是第一義。此實相中。都無一法可得。而大涅槃經云。第一義中有三種樂。謂涅槃佛性實相等。樂者是修相道說此義。據行人得此法時。能得此三樂。就實相道中。實無樂可得。又能生三樂故也。如阿毘曇說已下。明欲以小況大。取彼云。無上義成證。涅槃是第一義。故引成也。答曰有涅槃是第一已下。此意明就世諦中實有。涅槃是第一無上法也。是有二種已下。次釋有涅槃義。何物為有二種涅槃也。不得言涅槃無已下。所以言無者。有二義。一以從緣生故說無。二以除著故說無。此竝是即法說無。非是世諦中涅槃事等亦實無也。言涅槃經云等者。如彼經第二十六卷末說十功德之中第九功德。佛告高貴德王菩薩言。不但因是三昧而見空也。六度亦空。如來亦空。大般涅槃亦空。是故菩薩一切法。皆悉是空。是故我在迦毘羅城。告阿難言。汝見迦毘真實而有。我見空寂悉無所有。汝見釋種釋是親戚。我修空故。悉無所有。今略引之。 疏問此品據即事動靜等者。此下第七第八二番問答也。言上品云為已習大乘人等者。如初牒長行云。又為已習行有大心想受深法者。以大乘法。說因緣相。所謂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等畢竟空無所有。元康師云。此為菩薩。宜聞不生不滅。故說因緣不生不滅。准之可悉。 疏二者通觀一切法無去來義等者。此下第二約通觀一切法無去來義。以釋品名也。言一者世間人等者。案。琳疏云。一者凡情所見動靜去來。以為實法。准之可悉。言寒暑往來者。千字文云。寒來暑去往注曰。冬水夏條匪虧令著。春蘭秋菊無記終去。汎往汎來。乃氣序之w事。受收藏故。民生之常業者也。言二者外道等者。案。琳疏云。二者外道謬存。一切萬物從自在天冥性。而業還反為去。准此疏文。今言從自在天而來去者。摩陀羅論師計也。言復云無因而來等者。如提婆論云。第十六外道無因論師。作如是說。無因無緣生一切拘。無深因無淨因。乃至廣說。准之可悉。 言三者二世有部等者。案。琳疏云。三者三世有部法。從未來流。至現在。稱之為來。現法謝往。呼之曰云。准此疏文。今言。二世有部者。薩婆多部。言二世無部者。成實師也。所言二世者。過去未來也。今案。道基師毘曇章第五卷三世義云。小乘法中。薩婆多宗三世皆有。故雜心云。一世悉有。不達其所應。牟尼之所說。聲聞僧無佛。長行釋云。有三世。薩婆多此立一切有也。大義記第十一卷云。二世無者。是形今現時二世體自無。准之可悉。 言五者成實大乘義云等者。所言成實大乘義者。案。聰法師章第一卷云。說四諦制立。有五重。一制立五大小異第五大乘夫人經。明四聖諦。明義廣達而不別制立。是明界外變易生死。故成無邊聖諦。大經亦爾。四諦本是正化聲聞。於大士是通行之境故。於大乘非始制立不明而已。明其界內與小乘不異。但其變易。以無漏為因。無明為緣。而亦不取前意。准此章文。釋成實論章疏之中。有明大乘義之處。今指其處。故云。成實大乘義。不須釋也。言從無明識窟等者。述義云。彼云。三界外有識窟。流出眾生。來入三界。故一切眾生。以識窟為源有接識。佛在識窟邊。若受化者。即化佛去不受生死。不受化者。流入三界。後時厭苦樂求解脫。修空斷惑。惑盡解滿。凝然常住。名涅槃佛也。言七者攝大乘師明等者。述義云。六道眾生皆從本識來等者。本識任持六道及三乘種子。至忍處定其根也。從清淨法界等者。所言清淨法界者。中道理也。就本其佛與十二部經。皆從理起。應知。所言附者。依也。言聞熏習漸增等者。以聞熏習。熏本識時。其中解性漸漸增長。生死果報漸漸損減。然解性也。染在煩惱中。自性清淨心即不如是。唯此解性。及與萬行。為報身。佛即是正因。自性清淨心。即是緣。就遠近之解果與解性。是同類故。若就法佛者。自性清淨心。便為正因。解性與萬行。乃為緣因。如言中業藏顯為法身也。別記亦同。今案□□□(三十六缺) 疏三者如文明觀即事去來等者。此下第三約觀即事去來。以釋品名也。言故肇師物不遷論云等者。如彼論云。中觀云。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也。元康師云。中觀者。中論一名中觀論。以此論中明觀因緣等法故也。然彼論中無有此語。應是取去來品意耳。去來品云。已去無有去。未去亦無去。離已去未云。去時亦無去。今取此意故云。去者不至方也。述義云。諸法本來不生不滅。故無去來。雙推假云實為。即為離從來無常。畢竟空寂。後無去來。而撿中論無有此語。應是取去來品意耳。觀方知去者。就俗諦言既至既去。去者不至方者。就真諦言不去不至。何以故。去義至義。不同立故。問。去者以初步至。以後步至。若以初步至者。立於初步。若以後步至者。誰當得至。第二步依初步而去。問。第二步依步者。其於如何成步而依。未成而依。若成而依者已成法。何為更依。若未成依者。誰得依。若無其體。必名無耳。若爾誰依。故知。去者不至方也。而言物不遷論者。元康師云。莊子云。凡有貌像色聲者。皆物也。公孫龍子名實論云。天與地。其所產焉物也。毛長詩傳云。遷徒也。人謂物皆造遷徙變易無常。今明物本不遷。當世各有言。雖變常義。仍合道。故云。物不遷論也。有人解云。此文取一品初後意而引之。何者。初云已去無有去。來去亦無去。離已去未去。去時亦無去來。長行云。如先有人有城邑得有所趣。後長行云。如是思惟觀察去法。去者所去處。皆相因等故云爾耳。 言又云江河競注而不流等者。如物不遷論云。然則旋嵐偃嶽而常靜。江河競注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周。復何惟乎。元康師云。江河者。有本云。江海不及河也。日月歷天者。有本云麗天也。言歷易見也。日月周旋。故言歷也。麗者。著也。前水非後水後水故。競注而不流。前日非後日故。歷天而不周也。述義云。既無往反至得性乎者。第二示不動相也。言江灌競注等者。本來無有性競注故。又有假競注而本來常不流。下句亦爾。若依世諦。是為競注而依真諦為不流也。日月周旋故。日歷天如外典說。日月周天。有三百六十五度。亦有一度。為四分中之一。乃以三千九百三十二里。為一度也。日於一日夜。但行一度。月說一日夜行十二度。若就日言。以十二月一周天竟。餘有五度四分之一。正以一度。為五日。已四分之一。是為入六日之一也。十二月中六月小也。有餘六月。通前五度。四分之一。至于三歲而成閏月。然日月之道。橫徑速行故。一月三百六十度。而一周天。日遲行故。一年行三百六十度。而一周天。問。四分之一。此一分者。為在中間。為在前邊。為在後邊。答。在中間。何者日月逕行。行此四分之一度時。其本三百六十度中一度。若日於一日夜但度三分。不得度一分。若同但度十一度三分。不得度一分。即以此餘一分。以此餘一及集小月一日。成閏月也。今略引之。所言注流者。玉篇上。之x反。濱也。猶寫也。私案。注猶流也。又音醑徵x反。猶記也。下旅周反。水行也。求也下也。猶移也。放也。猶行也。猶失禮也。擇也。覃也。未也。化也。 言答近而不可知等者。引不遷論文。以答之。言近而不可知等者。元康師云。近而等者。動靜不二物之性也。近對目前。而人不覺。今傷歎之。故云爾也。述義云。一道真理物之性也。近對目前。然人不知。今傷歎之。故云爾耳。言言動而靜等者。此亦論文。元康師云。若動而靜。似去而留。據言教則如動如去也。據理實則如靜如留也。可以神會不可以事求者。可以般若神心契會。不可以言跡事相而求也。述義云。交據云。教如動如去。正望理實。是靜是留。可以般若神慧契會。不可以云跡事相而求之。准可悉。言請陳近喻等者。案。註法華經序品云。佛此云曰覺。有一夕之寢。必有一朝之覺。且有大夢。然後有大覺。覺亦悟也。物無不惑。聖無不悟也。准之可悉。 疏問前云此品釋經中無來去義等者。言前云此品等者。上隨根次三義之中第三義。云三者。欲釋大乘中要。觀經中或就無生無滅。明中道觀行。或就無來無去。明中道觀行。今指此文故云前云也。言淨名經云等者。如彼經中則文殊問疾品。維摩詰云。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文殊師利云。如是居士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不去。所以者何。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所可見者。更不可見。羅什曰。若默然無云。似賓主不諧。讚云。善來者。欲明賓來得會。主亦虛空受。故云。時維摩詰云善來文殊師利也。釋僧肇曰。將明法身大士舉動進止不違實相。實相不來。以之而來實相無見。以之而見。不來而能來。不見而能見示身若此。何善如之。竺道生曰。既以體理為懷。來則於其為不來相之來矣。有不來相之來者。善之極也。故云。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見而見也。云文殊師利云等者。竺道生曰。如是者謂前理而爾也。若者設使來。不能自表不來更業不復更來。來為不來相。居然顯矣。體之無功。我有何善哉。云所以者何等者。竺道生曰。來本在於來者。來者尚無所從而。況來者可得更來耶。以去對來。相明也。云所可見等者。釋僧肇曰。明無來去相。成淨名之所善也。夫去來相見。皆因緣假稱耳。未來亦非來。來已更不來。捨來已未來。復於何所有來云。見亦然耳。其中曲辨。當求之諸論。准此經文。今云。不來相來不去相者。淨名之辭。次言無來所從來去無所至者。文殊之辭。述義云。淨名言。善來文殊。汝以不來相而來。故我亦以不見相而見。唯從佛所至方丈。故名去。就方丈見時。是來也。疏主釋云。時維至而見此。第三淨名慰問云。不來相而來者。此文非但近是賓主交言以相慰問。遠貫一經說。通眾教故前以此言。標其篇首。所以標此言者。所以標此言者。為時眾謂文殊從菴園而來。及與淨名相見。故今明。文殊來是不來而來。見是不見而見。異夫二乘人也。以能不來而來不見而見故。為善之極也。文殊至可見。第四文殊酬答。成淨名之意也。若來已更不來者。此明三時無來義也。來已則來事已謝。故無來也。又言去已更不去者。菴園望方丈。則見文殊有去。方丈望菴園。則見文殊有來。故明去來義也。來者無所從來者。此明菴園空也。去者無所至者。此明方丈空也。准之可悉。 言涅槃經云等者。如彼經第二十一卷德王品一云。爾時瑠璃光菩薩。與八萬四千諸菩薩俱。持諸供具。來至佛所。修敬已畢。卻坐一面。爾時世尊問彼菩薩。善男子。汝為到來。為不到來。瑠璃菩薩言。世尊。到亦不來。不到亦不來。我觀此義。都無有來。疏主釋云。爾時瑠璃光菩薩與八萬下。此是第六答。正明菩薩來事宛然而無所來。此可謂是不來而來。來既如此。聞亦復然。故此來即是答問。前問即是為來故。問今菩薩來。亦是為答問故來也。爾時世尊問彼菩薩下佛問。此問即同德王前問。此是德王問。正作已未難為到來者。即是已來。□為不到者。即是未來。已至則無有去來。若未到即是未來。未來中亦無有。既已未中無業。云何言從彼來耶。瑠璃光答佛云到亦不到亦不來者。此即然佛前問。明實如此到變無來。不到亦無來。故都無有來也。法寶師云。爾時至一面。第二明瑠璃菩薩到來也。爾時至到來。第三徵問來義也。瑠璃光已下答也。此光於到不到中未來相不可得也。准此經文。今言。瑠璃光來者。明菩薩到來。言佛問云等者。明佛徵問來義。言答到亦不來等者。明菩薩答也。而云到是也。來不來不到是未來不來者。疏主加增。非是經文。今取意略引之。 言次大品經者者。如彼經第三十卷云。是時薩陀波崙菩薩。從三昧起已。不復見佛。作是念。是諸佛從何所來。去至何所。我不見諸佛。故復惆悵亦樂。誰斷我疑。復作是念。曇無竭菩薩久遠已來。常行般若。得方便力及諸總持。於菩薩法中。得自在。多供養過去諸佛。世世為我師。常利益我。我今當問我今問大師。是諸佛何處來。去至何處。大師為我說諸佛所從來所至處。今我得知。知已亦常不離見諸佛。爾時曇無竭菩薩語薩陀波崙菩薩言。善男子。諸佛無所從來。云亦無所至。何以故。諸法如不動相。諸法如即是佛離是諸法更無佛。如諸法如。一如無分別。善男子。是如常一。無二無三。出諸數法。無所有故。譬如春末月日中熱時。有人見炎動遂之。求水望得水。於汝意云何。是水從何池何山何泉來。今何所去。若人東海南海西海北海耶。薩陀波崙言。大師。炎中尚無水。云何當有來處去處。曇無竭菩薩語薩陀波崙菩薩言。善男子。愚夫無智。為熱渴所逼。見炎動。無水生水想。善男子。若有人分別諸佛有來有去。當知是愚夫。何以故。諸佛不可以色身見。諸佛法身無來無去。諸佛來處去處亦如是汝若知諸法佛及諸法。無來無去無生無滅相。必得阿耨菩提及方便力薩陀波崙菩薩見曇無竭菩薩時。心得悅樂。譬如比丘入第三禪。大論第九十九卷云。此中曇無竭自種種分別譬喻說。所謂如春末月見炎。乃至是人不分別諸佛若來若去。如炎等中雖無實事。亦能誑人自生苦樂力。諸法中如是。雖空無所有。亦能令人得苦樂憂喜事。夢等法令苦樂亦如是。復次佛有二種身。一者法身。二者色身。法身是真佛。色身為世諦。故有法身相上種種因緣。說諸法實。是諸法實相亦無來無法。是故說。諸佛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若人得諸佛法身。是名近阿耨菩提。未得一切智。故名為近。以相似故。般若名諸法實相。若能如是行。是為行般若真佛弟子。真佛弟子者。得諸法實相。名為佛。今略引之。述義云。薩陀波。崙此云常。曇無竭。此云法尚。亦云法涌也。淡海記云。此菩薩欲聞般若。而常落淚。故云常啼也。 言次智度論解道品等者。如彼論第十九卷釋初品中三十一品第二十。釋八聖道分處云。正業者。菩薩知一切業邪相虛妄無實皆無作相。何以故。無有一業可得定相。問曰。若一切業皆空。云何佛說布施等是善業。殺害等是不善業。餘事動作是無記業。答曰。諸業中尚無有一。何況有三。何以故如行時已過則無去業。未至亦去業。現在去時亦無去業。以是故無去業。問曰。已過處則應無。未至處亦應無。今去處應是有去。答曰。今去處亦無去。何以故。除去來。今去處不可得。若除去業。今去處可得者。是中應有去。而不然除今去處。則無去業。除去業。則無今去處。是相與共緣故。不得言今去處有去。復次若今去處有去業。去業。應當有今去處。離今去處。應當有去業問曰。若爾者有何咎。答曰。一時有二去業故。若有二去業。則有二去者。何以故。除去者。則無去。若除去者。今去處不可得。無今去處。故亦無去者。復次不去者。亦不去。故無去業。若除去者。不去者。更無第三去者。問曰。不去者不去應樂。去者何以言不去。答曰。除去業。去者不可得。除去者。去業不可得。如是等一切業空。是名正業。諸菩薩入一切諸業平等。不以邪業為惡。不以正業為善。無所作不作正業。不作邪業。是名實智慧。即是正業。慧影師。正業中有三。一正業。二答破執。三結成正業。問曰已下即引佛語。為難說云。若善惡等者皆有作業。問及無作業無記。但有作業不得報。故無無作業。如造井橋等後時。既不更作而能報故。但有無作業。如是等義。云何說言一切業相不可得也。答曰已下正明破業相。若使深行菩薩即縣知諸法無有自性。從緣生故。即體皆空。不假拆法。若鈍根小行之徒。既縣解未深。要假拆法後得解。故推而示之。故以行為喻。一明三業。二明去業。如欲行去時。若行時已過。已過無去業。時若未到亦無去業。現在不住。亦無去業。若中論言。去者。此中乃云去業皆不可得也。一云。去業者。如正動腳行時。名去業。去處者。如腳足所行履處也。去者即是假人。以此三法互相推覓求。去業等不可得也。問曰已下問意云。若已過處亦應無去。未至處亦應無去。而今現在去處時。應有去耶。得云悉無去處及以去者。向先建三門。就三世業等不可得。今執家執現在去時業。應實為難也。答曰已下答意云。今去處亦不可得。何以然。除去業。去處不可得。除去處。去業不可得。今既眾緣和合故。有行者行步所行地等。眾緣和合故。始名去。若法從緣和合生。即體是空。以此空故。去處去業。皆不可得。如現在去時始正移。亦未是去。若更移彼足。去時已過。復非去。是故今去處亦無。皆不可得也。復次已下若爾者。即有二去。去業去處。皆各有一去。若有二去者。即是二行者。若除去者。即無去業。若無去業。即無去者。今生法空。故無去業。又亦此和合。故有去。故就此去者等相推也。復次已下。此就情責破云。若除去者。即為一去者。即為第二去者。去者已去。故除之。未去者未去。故除之。今既除此二。□去者更無第三去者。生者無故。去業不可得故。問曰已下問意。又執云。若不去者。可言無去。若今去者。那得言無去。此現在有去義也。答曰已下破義等。一一臨文當說。可清淨智者。實相智也。今取意略引之。別說云。菩薩下業者。謂六度行也。是大乘故也。三十七道。亦是通行也。是化他德邊也是小乘故也。約小乘者。三十七道。是正業故。今謂不爾。違論文故。今言菩薩正業者。八聖道之中正業也。言席卷者。述義云。席猶陳也。欲攝此品文故。一二之經引將成故也。淡海記云。席卷此文。來者有二意。一者如席卷易上文亦易成。二者如席卷之數重。此文亦重多成也。曇捷字釋云。席者辭亦反。鄭玄曰。席猶鋪也。筵也。 疏品廣分為七等者。言從能破門者。述義云。唯由第一之三時門破。故云從能破門。非謂四門皆從能破門以為名也。言四有無門破者。就七門中配定不門。定者有也。不定者無也。案。碩法疏云。就此品內。有二十七偈。分文不同。多有形勢。今且為七段。第一有十四偈。破去與去者。第二有三偈破住與住者。第三有四偈。就一異破。第四有四偈。就有無定破。准之可悉。言解云三世若無等者。述義云。猶是心不可知。故云。眼不應見也。別記亦同也。能見與所見。為一為異。如此求覓。故云。故就一異破眼所見也。言病乃無窮等者。今以有無欲窮其所執。故在有無門破也。言次雖有四門等者。述義云。以四種三時門破為初周。後別別三門為一周。故云。合之為二也。言後周為無為一切故者。有無門中無即無為法兼。法兼故名破無為。然未詳次也。言雖有四儀等者。謂去法去者住法住。此中去去者為動。住住者為靜也。 疏問曰世間眼見三時有作等者。言上品求四緣生果等者。言上品等者。案。碩疏云。前道。眼見劫初穀。不生不滅乃至不來不出。外人即道。汝眼見穀。不來不也。證諸法皆空。我亦眼見三時。有去有來。證諸法緣有。是故有第一立義。准之可悉。問。前阿毘曇。即是舉經論為救。此中何故不舉經論為立耶。答。許亦無邊。而略有二義。一者。諸師道。彼前舉四緣是能生。諸法是所生。能生為因。所生為果。既洗四緣。洗諸法即是破因緣果。彼便生忿怒。眼見有因。有因有果。那得無因無果。懷恨之辭。直云所見也。二者。前品救義但是內人。此品立義則通外道。何故爾。無間內外道俗。皆見有因有果。那忽無因無果。是故眾家共與此問。不勞的舉一文也。言略有三種一二劫等者。案。大義記第十一卷三世義云。但此世體辨相不同。大而談之。不出三種。謂小中大三世也。小三世者。三念便是便是現在世。前念是過去世。後念名未來世也。中三世者。三身為體。令身名現在世前身曰過去。後身是未來也。大三世者。三劫為體。如賢劫名現在。莊嚴劫名過去。星宿劫曰未來。乃至廣說。述義云。所言三劫者。汎論三種。一者小劫。謂飢饉疲疫刀兵。二者大劫。謂成住壞。三者三無數劫。此此地前至十地終。應知。別記云。三劫者。有二。莊嚴劫是過去。賢劫是現在。星宿劫是未來也。是約遠而言之。二者。火災風災水災。是約近而為言之。莊嚴劫與賢劫。中間起故。言三世者。於此中起也。何者。此死彼處生等者也。 疏答曰也去無有去下等者。言然直觀此破未覺其等者。□□□(十字缺)言望淨名經文殊答云等者。此淨名經中卷。文殊問疾品文。具如上明。疏主釋云。若來已更不來者。此明三時無來義也。來已則來事已謝。故云無來也。准此疏文。今言去已更不去者此明三時無去義也。去已則去事已謝。故云無去也。言瑠璃光等者。大涅槃經第二十一卷瑠璃光菩薩答文。謂於到不到中來。求不可得也。言以淨名彌勒章等者。如彼經上卷菩薩品。彌勒菩薩云。時維摩摩詰來謂我言。彌勒世尊授仁者記。一生當得阿耨菩提。為用何生得授記畢。過去耶。現在耶。未來耶。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若現在生若現在生無住。如佛所說。比丘。汝今得即時。亦生亦死亦滅。疏主釋云。此明三世門破。就三世內。撿無一生。是故無有得一生記。過去是滅。無內無生。故得記。未來未有。則未有生。亦無得記。現在一念不住。亦有無有生。故無得記。所言一生記者。彌勒在人間。次生天上。後下生成佛。依智度論。數此以為三生。但現在人間已受生故。不復數之。後下生成佛屬於身。亦不數也。但取生天之身。故云一生耳。問。若爾類小乘義。一生天上。一來人間。便得道者。應是二生。亦得名一往來則定二生。何名一生。答。斯義應類。但小乘之人。望身盡入於無餘。故受二身。名為二生。彌勒不取身盡。但下生之身。既其屬佛。對彼天身。以為一生也。述義云。一生者已過此生。亦過一生而成佛。故指此過生。名一生耳。別記云。以責無一生記者。已受也。未受也。受時也。已受與未受者。無漏也。受時是念念生滅。何時受也。又不離已來也。准此等文。今言。三時者。三世之時也。言望經妙者。述義云。望此所引之經。顯此品精妙之義也。 言長行云離去去。案。碩疏云。已去去法則息。若言猶有去法者。應離去法別有運動之業耶。今實不然。故不得言已去也。而離運動。無別去法。故云不然。准此疏文。今言動者。運動也。 疏問曰動處則有去下等者。言若作一人立義等者。□□□(二十八字缺)言今但救去時有去者。案。碩疏云。彼道也去已息未起。此可無去。而今只動處即有去。所以只離去時有去。舉例如即今人義。非是惑已滅解生。亦非是惑未滅解生。只惑滅時。即是解生時。解生時。即是惑滅時。今亦爾。我非是已去。故有去。亦非時未去。故有去。只去時有去。准之可悉。 言處有二義等者。案。碩疏云。動處者。有奢切。奢論者。隨此人欲身東。東即是動處。欲向西。西即是動處。切論者。明只裁舉足所。即是動處。既舉足去。即是則有去。准上疏文。今言一從所履處等者。奢論。動處即是東西也。二者即自等者。切論。動處也。言今輪也未等者。述義云。所言輪者。猶移也。避也。今案。玉篇。如珠反。盡也。墮也。寫也。最也。更也。今須寫訓也。 言四衢八達者。爾雅云。四達謂四衢。注曰。交道四出者也。八達謂之崇期。注曰。四道交出者也。 疏答曰下等。言問此破與上何異等者。□□□(二十六字缺)言今觀番等者。述義云。正是二番。而取四雙為四番耳。所言三者。第一總一類。又初一問答等者。第三三世有無一類。三者前破等者。第三縱奪一類也。述義云。前正破三時有去。而取其一。故名破去時去故。三者前破去時去等也。別記云。國番者四章。問是一番也。答是一番。故云四番也。言如人靜生等者。案。影疏云。如人靜座直是人耳。正動一足。便名去者。因此動法。名之為去。亦名去業。亦名為發。將步之前。名為未去。足動所逕。名曰已去。取其現動。名為去時。足之所履。名為去處。當步之動。名曰是去。餘步於此便彼去。然則諸法眾緣相假虛受其名。折而求之。無一可得而著相者。皆謂決定謂有去法時。亦一法。若有二體。應得相離。若不相離。直是假名。何法之有。准可悉。述義云。餘步形此者。當之足動。名為正去。取已去等。而名餘步也。言虛受者。虛猶聊也。言此明時無別體等者。案。碩疏云。觀此文意。似如論主借時法一破時法異。但文意不爾。且有二義。一者。躡彼前語破。二者。就彼義破。若為躡彼前語破。今明彼前道非已去未去。是故去時去我。□去故名去時。故去於去時中有去。汝若道。去故名去時。此則無別。那得此時便去於去時中有去耶。若為是就彼義破。今明彼道因法假名時。離法無別時。若爾。因法假名時。無別體。汝時若有別體。可得言於去時中有去。而今時既無別體。那得此時便去。於去時中有去耶。准此疏文。二義之中。今且約第二義。明時無別體也。述義云。無體破者。從所破受名。以外人言無本故也。有體破亦爾。別記亦同也。 疏去時獨去故等者。言此傳顯等者。述義云。所言傳者。重也。離去有去時之句。既顯相離之失。故此句名重顯也。今案。玉篇。儲攣儲戀二反。執也。說也。移也。持著也。考也。舍也。又音豬戀反。信也。今須考訓也。言如數論等者。如婆沙論第三十八卷云。行即是世。世即是行。是故四大犍度作如是說。世名何法答曰。說行之言也。道基師解云。此宗明無別法。法即世。世即法。法又云。為止譬論師皆與世異立三世也。開善師解云。三世法體。不出三聚。以三聚有代謝不停故。名三世。乃至廣說。准此二師意者。成實薩婆多宗。明無雖別時體也。言如譬喻部等者。如婆沙論第三十八卷云。如譬喻者。作如是說。世是常行。是無常行。是無常行。行世時。如物從器至器。猶如名從一舍至一舍。諸行行世。亦復如是。准之悉之。若爾上句等者述義云。應言上偈也。言若相離者法之與時等者。案。碩疏云。獨去有兩種。一者。時法若異。則離去法。有去時。去法獨自住。去時獨自去。如離屋有人。人從屋中去。屋自住。人自去也。二者。兩人。一人自往東。一人自往西。今亦爾。去時獨自去。去法亦獨自去。今但偏顯一邊。故云。時獨去。准之可悉。言有人言等者。如曇影師云。若爾便應離去有時。時應獨去。而不能然。豈非咎耶。元康師顯此意云離去有時。此時應獨去。不因去法也。准此等文。今言有人者。應是曇影師也。然述義云。此說意也。若時與法相離。時法一時。竝各去之名獨去。今彈意意。若時法是相離。時獨去之法亦獨去。此非一時竝去也。 疏第二偈二法破來意者初偈得相因等者。案。碩疏云。意欲免前二者。一者。前難道。若去時有去。則時法為異。離法有時。時則無因。彼則道。我因去名時。去於時中而去。那得無因。免前無因過。二者。前能道。若時法為異。時獨自去。法獨自住。彼則道。因去名去。時法將去時共去。是故取意。免前二者。准之可悉。言初偈得相因等者。述義云。時與法無別體。故名相因。以無別體。不可言從此去彼也。言而失去者。別記云。無別體故。不可言由此名為去也。云問此有何過等者。案。碩疏云。汝云去時有去。免前二去。不然則成二種去。若為二種去耶。人解道。去是一去。時是一去。故言二去。若作此解。不讀長行翻成彼義。彼義明。去法與去時共。豈非翻成彼義。今不爾。如長行。若為是二去。彼自道。因去有去時。即是時前一去。去於去時中有去故。即是時後一去。則有大過。大過若為即是一法成二法。亦一人成二人也。言免者。案。玉篇。靡辨反。強也。自勸強也。勤也。法花字釋。作免字。已辨反反。字林云。脫也。 疏問曰二去有何咎此生第四兩人破等者。言外人未覺等者。案。琳疏云。二去過微。其人未覺。故致斯問也。言又雖知有者等者。述義云。應有二去難者。外人即例難云有何咎。故云。著難便例也。准之可悉。 疏答中為二等者。言又本是一人等者。案。影疏云。則有二去者者。去違離要復相已為二去二者。便一去與者東。一者與去東。一者與去西。西去與者。亦應相離既相離已。亦當相須復二去二者。東亦如之。便為四去四者。遂至無量。則然一人為無量人。一動為無量動。一時為無量時。可得然乎。琳法師顯此意云。則有二去者。去不自運。由者管御既有二去。必有二者。故云。若有二去法則有二去者。然者去相離。要得相須。豈非二去二者。便一去與者西。一者與去東。一者一去東。西去與者。亦應相離。還復相須復為二去二者。東亦如此。是一人為無量者。一動為無量去。一時為無量時。豈有此理也。 疏答下等者。述義云。言其立者。所言者者。猶人之異名也。經不離之言等者。正非於論文。唯取意耳。所言凡用三處者。初就兩人破之。偈次就外人定有去者文。後就若離於去者。去法不可得奪破之偈也。言論主之言等者。論主之破。從初至後。顯然即成。故云。已顯於前。外人之立。從初至後。不成顯了。故云。未彰於後也。別記亦同之。 疏去者則不去此第二縱破等者。言人兩釋云者。述義云。此影師意也。今謂不然等者。彈師義也。今案。彼疏云。去者則不去者。此關去者門。明無去。全同前門第一偈無第三去者者。言更無第三有去之者。碩法師解此意云。如影師所解。前有六偈。就三時門破去。已去不得去。來去不得去。去時不得去。此中已偈就三者破去。已去者不得去。不去者不得去去者。准此等文。今所破義。非影師義。但琳法師云。此偈開三時門。明無去者同前門。初偈此當所破義可悉。言如肇公云者。此物不遷論文。所引令同。述義云。就俗諦時。既有至去。故云觀方知彼去也。就真諦時。不是至去。故云。去者不至方也。言亦如江河等者。此亦物不遷論文。述義云。本來無有性。競注故又有假。競注而本來常不流。若依世諦。是為競注。而依真諦。為不流也。但彼具有四句。今略引初句。具明如上。准之可悉。 疏問曰若去者去有何咎等者。言但成實二師等者。案。染者品疏云。莊嚴師明有假人體。入三成部。光宅師明無人。入二成部攝。開善無體入二成。有用入三成。准此疏意。莊嚴寺慧日文師。明假別有人體用名。故入三成部。開善寺智藏師。明無人體。故入二成部。立有假名用。故入三成部。故知。今言。別有人體等者。莊嚴義。無體等者。開善義也。 疏答下二偈為三等者。言下半正作無體破等者。案。碩疏云。今更問汝。為當因去法名去者。不因去法名去者。若不因去法名去者。則有二過。一違言失。汝自道。去者因去法。名去者失耶。二無體過。若因去法名法。名去者。去者。指去法為體。去者可有體。而當不因去法名去者。去者指何物為體。去者則無體。豈非無體過耶。若因去法名去者。亦有無體過。何故爾。因去法名去者。是則去者。賴去法為體。去者無別體。既無別體。那能用去法。名為去者去耶。准之可悉。 疏第三偈各體破等者。言又此句意詔等者。述義云。說去者有去。此據外人義成耳。所言此句意詔等者。述義云。說去詔者。玉篇。諸曜反。詔。教也。告也。助也。道賛免也。命也。今須命訓也。廣雅云。命呼也。言問前各體破等者。此問大意謂者。品初。外人立三時有作。論主則破。外人則救去時有去。論主破救有四。一無體破。云何於去時偈是。二各體破。若言去時去偈是。三二法破。若去時有偈是。四兩人破。若有二去法偈。准此論文。前破去中二破相。次今破去者。何故不爾也。言外人前立者。述義云。去者即不去等一偈此正破。是何言何言立耶。由有立故有破耳。是故名立。今案上下文此說不爾。論問曰。離去者無去法可爾。今三時中定有去者。今指此文故云外人先立等也。何以然。次文云青目就二法破中等也。言青目就二法破中等者。次上長行末云。是故先三時謂定有去者用去法。是事不然。元康師釋云。指前章末後問曰離去者無法可爾等文也。 疏復次若決定等者。言發與去異等者。所言取其異靜之義等者。案。琳疏云。異靜之始。稱之為發。動足成步。目之為去。去是果。發是因也。言世間云千里之行等者。如老子德經云。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注曰。從小成大。故云合抱等也。從卑立高。故云九層等也。從近至遠。故云千里等也。准之可悉。所言抱毫者。玉篇上。蒲保反。權猶庚也。持也。下胡高反。長毛也。亦細微之極也。言義四等者。述義云。就人法言時。去者為人。去與發為法。就因果言時。以發為因。以去為人為果也。 疏就偈為四等者。言問上云去是果等者。次上論云。復次決定有去去者。應有初發疏主釋云。去即是果。發即為因。若准此文。應云。已發中無發。未發中無發。今何故就已去之果。求覓初發之因耶。言答此非果中等者。述義云。偈云。已去中無發。猶是已發中無。下二句例此可知。今謂不爾。此乃更為別勢。仍是三時內。謂已去時無發。餘句准之。今案。碩疏云。問。此中明因發故去。不明因去故發。那忽舉三時去。以破於發。答有三義。一者。明破義。何定故如經辨。或因中說果。或果中說因。或舉果破因。或舉因破果。今此中舉去破發。即是舉果破因。二者。即約破明。汝許有發為去。因無出三時不爾。已去中有發。今三時撿發既無。汝安此發持。置何處。三者。謂情言去異發發異去。今為此故。明發故有去去故發。是故去不異發。明前破去。即是破故。今明破發故。今明破發即是破去。准此疏文。今答當第二可悉。 疏未發無去時等者。言章門偈即就三時等者。言章門。偈等者。碩疏云。問。標章門前。則列已去。後列去時。今釋章門。那忽前解去時。答。明已去未去發義。則奢人多不計此中有發。去時發義。則切人多計此中有發。是故前須破切。後例破奢。若使標依次第釋據奢切論也。准之可悉。所言緩者。玉篇。胡管反。遲也。舒也。言又是逐文等者。所言逐接者。玉篇上。除陸反。追也。騙也。從也。強也。疾也。走也。今須從訓也。下子業反。會也。交也。持也。合也。接續之接。為接字。在木部。子獵反。續也。近也。捷也。連也。逮也。偏也。今須續訓也。言鉤鑕者。玉篇上。居唇反。三十斤曰釣也。陶法也。又古侯反。曲也。又鉤作字都叫反。鉤魚也。今須初字也。下思反。或瑣字也。連環也。在玉部。言仍釋者。上玉篇。如陵反。乃也。因也。言問云何未發等者。案。碩疏云。問。既舉三時破發以。則應。已去中不得有發。未去中不得有發。去時中不得有發。今那。未發無去時。番釋無去時。不關釋無有發耶。准之可悉。言問云何未發等者。准下釋。亦無有已去文。於此處有三番問答。分為二義。初之一番。是顯一義。次之兩番也。亦也亦是為一義。何以知之。以下文云。亦具二義故也。若不爾者。下文亦字不成故也。言答未發有時者。案。碩疏云。答。此破三時變成洗發。汝言有發無出三時。今求汝三時。若有可得有三時發於中發。故知。無發即是破三時變成洗發也。言答初章偈等者。品最初偈云。已去無有去。未去亦無去。離已去未去。去時亦無去。此偈明破外人三時有作即明三時無。所言作者。法墮三世。流動起作。故稱為作。故云破法偈。此偈大意上半明已未二門無去。下半是去時無去。故云。三時求去法不可得。言今此偈與上等。品初第三偈云。云何於去時。而當有去法。若離於去法。去時不可得。此偈上半。牒而不受。下半。正作無體故。汝既稱稱去時。是時因去有時則時無別體。若無別體。法何所賴而得去耶。准之可悉。言好體破發等者。述義云。所言好體者。體猶悟也。又委曲已。言但上以具明等者。上破法具有四。今破發亦可爾。而今略舉第一無體破門。則自各體二法。兩人三門可解也。 言亦為有已去等者。上既牒者。上但說標釋二偈差別。而未說文。今欲說文故。重牒舉耳也。言是二應有發等者。述義云。是二應有發者。謂縱上去時已去有發也。而今尚無等者。釋成未去中無發也。今案。琳疏云。是二應有發者。外云將去發。非謂去時已去。今釋言。凡謂有發。應在二時。下布二時假發得名。而不可有也。未去何有發者已去。去時尚無發。況未去中而有發也。准此疏文。今言上二義等者。上已去與去時。二義之中。應當有發。而今已去。去時猶尚無發。故云。中而今尚無也。未去未去等者。釋成未去何有發。謂已去去時尚無發。況未去中而有發也。 疏問曰無去無去者應有住住者第二等者。所言第二者。案。品初科文云。品廣分為七處中。為四略說二周。今宜依四門。就初為二。第一破去去者。第二住住者。初破去去者者既了。今次破住住者。故云第二。而有本云。第四者若以七門分別。則第四以三時門破住者。若爾當七門第四。然不及第二也。 疏答中三偈四章等者。言初偈明三時門無住者。案。康疏云。去住相對。理應各有三時。三者門。故以去家三時三者門破住。准此疏文。今言。三時門者。約三時三者門。以明無住也。即論云。去者則不住者。已去門中。去者則無有住也。謂三時六中。云三者無住也。 疏第二偈去住等者。言破意云離去法無去人等者。案。碩疏云。問。此品破何物人法耶。答。有體人法。若五陰是體法。假名我為體人。於五陰上。有去止等者事用法。去止等者。為用人。破五陰則破體法。此品則破用人。用法破於五陰。上有去止等事。為用法。破去住止等者。為用人耳。准之可悉。 疏去未去無住等者。言第三舉三時六等者。案。琳疏云。結上半結三時無住。下半類通也。此文近則結前三時無住。遠則通結品初三明有作也。元康師云。有人將此。為結前致成難解。今作此分。則歷然可見矣。此偈上半。正就三時門破。下半。結例諸法也。碩法師云。問。講中論人。若為結破人。直漫語以去。那得住餘二亦。今明不爾。此不讀長行。長行當見。今明此破其去者住。其者言去息。故名住。今三時撿汝本息去名住。以去中無復去。何所息名住。汝本息去名住。未去中。都未有去。何所息名住。去時正去。既在去相。那忽住二者。屬已未破也。然去去者既前三時責。次兩關。後相對破。今亦應爾。今既前兩關責。次相對。後三時破。前亦應爾。但互文現文也。准之可悉。言凡四過用三時者。述義云。以三時門破去法。去者初發住住者也。所言過者。玉篇。古貨反。玷也。度也。誤也。軼也。越也。貢也。歷也。又音古和反。今須度訓也。言第四類餘破餘法等。案。碩疏云。今此一品破於四法。謂去住行止。雖破四種。不出人法。既有去去者。則有止止者。去者是人。去是法。乃至止者。是止是法。故雖破四種。不出人法。准此疏文。今云。行止者人通稱。問。行止與去住。若為異。無異者。破去住。必勞復破行止。答。有異無異。無異者。去住乃不異於行止。但名目殊。去對住。行對止。此人雖悟去住。猶迷行止。是故須破。有異者。行未必去。止未必住。何故然。此文生死相續為行故。如善逝稱為善去。善逝非是生死。善去未必是行色滅。故名住。何關滅。故住未必是住也。言答令悟此身等者。述義云。以觀發中者。是化他行也。因中發觀者。是自利行也。淡海記同之。 疏問汝雖種種六下若開四門等。言利根聞初周略破即解等者。述義云。以所說法言。初周廣說。後段略說。而重說前所餘義。故名廣耳淡海記云。如金剛般若經中。從經初至爾時須菩提白佛。此是略說般若。從佛須菩提下。此是廣說般若。此經亦是約所說法。應言上是廣說下是略說。而取重說。故云。上是略說下是廣說。此疏亦爾。重說前義故云。上略今廣說也。 疏答曰下第二破等者。言前長行呵等者。案。碩疏云。如大論。是牛羊眼所見不可信。若使今論肉眼所見不可信。若使部非物情雖橤y。今時撿責更物情易悟。故今問。汝信此眼是過去虛妄所感不。汝信此眼是過去有漏業為因。四住地為緣。用此虛妄因緣感得此眼。因既虛妄。眼寧真實。能見之眼既非真所見去住。復何須語耶。准此疏文。今言。無明者。四住地之惑。以無明慧。名為無明也。顛倒者。有漏業也。所言因者。因緣通稱也。述義云。長行呵云。肉眼等者。答前四門。從後至初也。今此答第四問。凡有二意。即是遠因與現因也。又汝現世無明等者。別記云。現在無明心者。現在無明煩惱也。流入眼故者。約心應云也。言又眼不可信等者。答第三順。凡有三意也。言顛倒與顛倒相應等者。顛倒心與顛倒境相應也。又就於立性心。前念從念。故云相應。又就於立與所立。可名相應也。又所見之境。能見之眼不亂。故名顛倒也。淡海記云。只見去者。不見住者。還是倒。故云不亂也。言又若我言等者。答第二問。有四意也。不顯答第一問。而細推尋於四意中。後一意答第一問也。亦可又一異撿不可得等者。答第一問也。言故信般若即不信一切法等者。如大品經第十七卷。佛告須菩提言。信般若波羅蜜。即不信五陰十二入不十八界六度十八空一切種智五陰一切種智。不可得故。准之可悉。言二河傾滿等者。如大經第三十二卷師子吼品中。佛言。如恒河邊有七種人生死大海亦復如是。疏主釋云。文中初譬正明生死是河。明此河中有七種人。竝欲求離生死。但有方便無方便故。有得離不得離。師子吼菩薩前難云。若眾生悉有佛性者。不須修習。自然得菩提。今答云。如恒河邊七種人。皆具手足。欲度大河。要須浮者得度。不習浮者不得度。今眾生亦爾。是有佛性。要須修道得菩提。不修不得也。又第三十六卷迦葉品中。佛言。如恒河中有七眾生如是微妙大涅槃河。亦有種種眾生。疏主釋云。前既云。生死河中人離水。涅槃河中人不離。何故爾。生死河以生死煩惱為水。涅槃河以佛性為水。生死河以生死煩惱為水故。所以得離。涅槃河以佛性為水。豈容離性水耶。故明一切從生悉有佛性同不離佛性也。故前生死河中。借七人為喻。非水中物。那得文在水中不離於水。亦是涅槃河。借七種眾生為喻。初則大魚最後是龜。此是水中眾生。不離於水中。兩河譬其異正在於此也。問。何故生死河言邊。涅槃河言中耶。答。前言邊者正言。其欲度生死河。從此岸到於彼岸。故言邊。正明發心之□故為邊。始自闡提終至於佛。得度彼岸也。今涅槃河不言者。明此七種併是河中眾生。不得離河水。但借其入水。非即沈沒者。此是失。若能縱任浮遊自在者為得。故言河中。准此經文。今言。二河者。生死河與之涅槃河也。言傾滿者。就迷悟而言之。何者。若悟者。生死河傾。涅槃河滿。若學迷者。生死河滿。涅槃河傾也。言論主以一異破等者。述義云。就能見與所見求之。故云。以一異破也。即事可信者。猶一異事也。言如因緣品等者。為證眼所見現可信。故引之也。所言世間眼見者。猶以慧眼萬物無生也。 言答汝言眼見等者。所言便爾者猶即也。言又作一異破等者。所言計有去者等者。由計有我故。生諸見。即我為其本。即次下大品經文意是也。所言一異是斷常本者。以有我故。計我與陰一我與陰一我與陰異。故以一異為本。即大品住佛母品。說十四難。神及世間常無常等四邊。無邊等四死。後如去不如去四。合為十二。乃身與神一。身與神異。合為十四。准此經文。我與陰一。即陰滅我滅。便起斷見。我與陰異。即陰滅我存。故起常見。故云一異是斷常本也。言斷常是六十二見本者。大品第三十八卷。佛言。諸有薄福之人。不種善根。不值善知識。沒在我見中。乃至一切種種見中。墮在邊見若斷若常。以邪見故。非法言法。法言非法。准此等文。我見者。本中之本。一異斷常六十見之本。故次第舉三本也。言故大品云等者。次第釋上三本。言大品云等者。如彼經第二十八卷。佛告須菩提云。譬如我見中悉攝六十二見。是深般若波羅蜜。悉攝外之處問曰。我見諸見。各有別相。云何攝入我見中。答曰。雖有別相。我見是本。以無明因緣故空。五眾中生我見。生我見故。言是身死如去不去。若如去即常見。不如去斷見。餘皆准知。即是見。見成本中之本也。所言六十二見者。法花經疏第四云。大品佛母品。開十四難。為六十二見。十四難者。神及世間常無常等四。神及世間邊無邊等四。死後如去不如去等四。合為十二。及身與神一。身與神異。合為十四。常無常四內。約五陰作之。一陰具常具無常四句。故成二十。邊無邊亦二十。如去不如去四合為六十。一異為本為六十二。又釋與色是我。離色是我。我住色中。色住我等。一陰有四。五陰二十。約三世為六十。斷常為本。合六十二。六為即陰。三十六為離陰。又釋。一陰上計有無二種五陰。便成十見。三世為三十。凡聖合論。即有六十。涅槃非三世攝。但計涅槃有無二。合成六十二見也。問。五見攝六十二見不。答。我見為六十二見。本邪見撥無。而六十二計有。故不攝邪見。見取以六十二見為第。戒取為謂六十二見為道。則四見非六十二攝。而六十二見屬邊見也。婆沙鈔云。六十二見。以五見為體。具明如疏第十卷也。言由有我故等者。取大論第七十卷解佛母文意釋成第二本。故彼文云。神即是身者。有人言。身即是神。所以者何。分折此身。求神不可得故。復次受好醜苦樂。皆是身。是故言身即是神。身異神者。有人言。神微細五情所不得。亦非凡人所見。攝心清淨得禪定。人乃能得見。是故言身異神異。復次身即是神。身滅神亦滅。是邪見說身說身異神異。身滅神常在是邊見。今取後復次文也。言既有斷常等者。釋成斷常為本也。言又一異是十四難等者。如大論第二卷云。何等十四難。世界及我常無常。亦有常亦無常。亦非有常亦非無常。世界及我有邊無邊。亦有邊亦無邊。亦非有邊亦非無邊。死後有神去後世無神去。後世亦有神去亦無神去。亦非有神去亦非無神去。是身是神身異神異也。此以十二見竝神一異。為十四難。是因緣所生法。故不答定性等四句之問。若答彌增見故。佛終不答。如人問構牛角得幾乳。是為非問。不應答也。 言答若直舉眼見等者。述義云。以一異破其立諸所一等執。故云。一異破一立也。言答若直取色法為身等。述義云。身猶自體義。通於人法內外。同以色陰為身。亦以五陰為身。二義俱取。然此身為人體。故通別義皆有。而外是定性。故有有一異見。內是假名。故無見。以有微細故。此處唯舉外道一異。然去法與人不異。故以去成人。是佛法義。非是外道。外道一向執色與神異。色者法。神者人也。別記同之。言而自執神等者。如提婆四宗論云。僧佉外道言。我覺二法是一。何以故。二相差別。不可得故。毘世師外道說。我與覺異。何以故。以說異法。此是我此是智故。尼乾子外道說。如我與覺不可說一不可說異。復有異義。可說一可說異故。如我與命用相有異。方便異故得言有異。以有此有彼無此無彼。得言一。若提子外道說。一切法不俱。謂一切法不可說一。不可說異。以二邊見邊欲。以說一異俱論師等皆有過失故。智者不立如是三法。具如記第四卷初也。述義云。彼云冥諦。是本非邊非心。作諸法本覺。是心神。亦心覺是神本。冥諦是覺本。有言。覺是本神。是末為異。有言。唯是一非本末。覺是解知之義。神是莫測之義。乃至廣說。准之可悉。 疏次兩偈雙牒雙破等者。言作是瓶等者。案。康疏云。作者語通。如陶師畫師工匠等。皆是作者。所作之物。名為作業。何了知之。燃可燃品偈云。若燃是可燃。作作者是一。彼注釋云。若作者是一。陶師與瓶一。准之可悉。 言師責成實義云等者。案。碩疏云。汝去去者一。人法既一。為當名一人。為當名一法。隨意解。若人法一通名一人者。既通名一人則失法。但有人無法。但有所成無能成。若爾既無法。那有人。既無能成。那有所成。若人法一通一法者既通名一法。則失人。但有法無人。但有能成無所成。既無人那有法。既無能成那有所成。是故失人法。准此疏文。今言。若一則無能所者。既通名一人則失法。但有人無法。但有所成之人。而無能成之法。若通名一法。則失人。但有法無人。但有能成之法。而無所成之人。既無能成之法。那有所成之法。是故失人法。故云。若一則無能所等也。述義云。成論言。善惡與人一。故云若一則無能所也。言若一復有能所等者。案。碩疏云。若使之人法。混然共是一。今問。若混然共是一。為常有名為當無名。若無名則人法俱失。若有名。名人名法耶。同先難耳。准此疏文。今言一者混然共是一。若混然共一。而復有能成之人所成之法者。則是亦一亦異。以亦異故。有能所人法。以亦一故。則無能所人法。以混然共一故也。言又能所既一等者。案。碩疏云。且又五陰為法。假名為人。善惡為法。假名為人。汝人法若一。五陰與一既一。五陰亦一。善惡與人既一。善惡亦一也。准之可悉。言又如人起四心等者。述義云。四心迭代者。迭猶遷也。今案。玉篇上。達結反。更也。代也。道也。下道齎反。更也。言四人亦爾者。述義云。人亦應四也。 疏長行為二等。言人通四儀等者。案。碩疏云。有人解道。此破外道神我是常。所用無常。今明不爾。只約即事辨人常法無常。明人始終是一故常。法有四儀之別。行息故住。住息故坐。坐息故臥。既有四儀迭代。故是無常。准之可悉。言異亦有三種離等者。別記云。有無離者。謂一時二諦也。存亡離者。約一法前後言之。述義云。應言有五離。而論文既有有無離與存亡離。故以去住離與不相成異。攝入有無與存亡離。然東西離。不得攝入。可有別釋。故云。應有三種離。而略故無第一離耳。淡海記云。略無初離者。東西而離。而論言若異者則相違。即是東西離。今謂。案論文。若異者則相違等者。是第二有無離。次不相因待等者。是第三存亡離。次異中等者。第四總結。而略無第一東西離。疏主既云。無誰敢違乎。所以不須海記也。 疏因去知去者。第三因緣門破有此門來凡有三意等者。言一者前一異門等者。案。琳疏云。前明一異破人法體。此破人法用。故文云。不能用是去。不能用異云。故知。是破用也。准之可悉。述義云。體之與用。皆言無用故云。竝稱不能用也。今謂不爾。是去異去。竝稱不能用也。言二者上破一異等者。如俱舍論第二十二卷破說我品第九云。跋私弗多羅部所說。必定有我。與五有不一不異。復次若義如此。為胭諸陰故。我言成諸陰。是說我言因故。此執亦前失。我等說我不如此。若不爾。云何如約薪執說火。約陰執說人亦爾。云何約薪執說火。約陰執說人亦爾。云何約薪執說火。若離薪火不可執說。不可立火與薪有異與薪無異。若炎異薪。薪應不熱。若火不異薪。所燒應即是能燒如此離諸陰。不可執說。人亦不可說人異諸陰。由有常過失故。亦不可說人與諸陰不異。由有斷過故。今取此論文。以為破犢子部也。言三者上來等者。案。碩疏云。汝因去法。知於去者。去者用此去法去。而今因去知去去者。去者無體。由法乃成。無體之者。那能用於去法去耶。是故就因緣。求不可得。准此疏文。今求因緣人法。而不可得。故破因緣人法也。言是去者等者。案。琳疏云。是故謂成者之去也。異去非成者之去也。成者之去。此者何意。不能用此去也。者本無體。為他所成。何能自用也。若爾。非成者之去既異。應可用之。此亦不然何者。人法異體。不相關預。云何得用若得用者。即一人有二法過也。述義云。既言去者以去成者。故去是為者所因。故云是去等也。既成自身之物。故不得反用。故云。者不能用也。下句准之。言此二偈等者。案。琳疏云。然此二偈。反覆成過。初偈免二去過。便墮無用。後偈假令得用。復墮二去過也。准此疏文。今云。二法者。猶二去法也。言若端拱靜坐等者。所言端拱者。玉篇上。都丸反。夜有襦裳者。為端也。題也。正也。本也。直也。業也。今復正直訓也。下記冢反。執也。法也。合手曰拱也。斂手也。案。影疏云。如人靜坐。直是人耳。正動一足便名去者。准之可悉。言是去即者所因去者。案。碩疏云。上半明因去法知去者。此去者不能用。所因之法。知何故而去者。若不因去法。成去者。去者有別體。去者可得用去法。而今去者。因去法成去者。則無體。無體之者。那能用去法耶。准此疏文。若人初舉一步。即是去法。用此去法。知有初去者。此則稱為。為是去。而去者。不能用是去法。何者。若去者。不用去法而成者。即有別體。可得能用。而今不爾。故云。何能用去法也。言如因色心等老赤約五陰之中。初一陰是色法。即五根五塵及無作色也。量後一陰即是心王。中間三陰。心數并不相應行。此五受陰法和合成人。故云爾耳。 言初舉譬反釋等者。述義云。此文應云。初舉譬反釋。言先有人等者。釋舉文。而人法互相因等者。明反釋意也。 疏第二偈破異去等者。言上半牒等者。案。疏上文云。因去知去者。牒外義也。不能用是去者。論主破也。琳法師云。上半牒計總非。下半釋也。元康師云。上半正破。下半釋破也。碩法師云。上半正明因去知去者不能用不因之法去。下半釋成破意。准此等文。今言。上半牒者是略耳。應言上半牒而破也。言外云初動一步等者。是釋第一句。案。康疏云。成者。謂因步。得名去者。可更不能還用初步之去。而今不因餘步。得名去者。因應用餘步之去。今破也。准之可悉。 言又一去成者體等者。述義云。一去被者用者。猶是所用也。言如藉此五陰四微等者。案。碩疏云。此五陰成此人。彼五陰不成此人。此五陰成此人。此人尚不能用此五陰。去破五陰。不成此人。此人那能用彼五陰去耶。述義云。云何能御等者。是定異。故前念相離。云何能御耶也。言則是他眼者。猶是異眼他眼也。 疏決定有去者第四有無破等者。言人法俱有等者。述義云。若定有人。更不成人法。亦爾之云。言若踟躕道門等者。淡海記云。魏時京帝有臣。名周。此人有高慢性。帝自餘除人。勅臣云。以肉賜周。乞刀子。勿與刀子。臣等奉告賜肉。則悖乞刀子。不與而已。則自手持肉。悉食而去。爾時帝曰。此人怏怏非少主之臣。此意自顯其德大耳。所言怏怏者。完蒙貌也。今案玉篇。踟躕。上或躊字腹留腹知二反。躑躅也。說文。為z字在心部也。百論序云。躊躇。疏主釋云。猶進退貌。玉篇。躇者腹於腹誅二反。躊躇猶豫也。怏怏者。玉篇。於高反。動也。強也。對也。言上半明定有人等者。碩疏云。上半明決定有去者。不能用三法。若為是決定。如長行解。決定者名實有。不用去法生故。是決定者也。去法名身動。身動是去法也。三即已去來去去時。即是已動動時。汝若決定有去者。不能用三法也。何故爾。既決定有去者。去者不因去法。成此去法。那能用去法。汝若因去法成去者。此去者可能用去法。今決定是有。不因去法成。那能用於去法耶。何故爾。決定有者。不因去法成去者。即是性有。性有即是有門。離法有者唯一種。所以是常離者之法。法三時迭代。所以是無常。常者那用無常之法。定者那能用不定之法耶。二義去者既是常。即應常去。不得有住。去法雖未起未去。去者應常去。去法雖已去息。去者恒自去。去法雖正去。去者亦應常去。都不得有住。何故爾。汝離去法。定有去者。去者常故。准之可悉。 言下半明若因法有人等者。案。碩疏云。下半明。不決定去者。不能用三法。不決定者則本實無。本實無去去。汝因去法。故名去者。既因去法名去者。則無自性。無自性即是無無。復那能用三法耶。准之可悉。述義云。既言因去有人。而若定有人者。即不用去。故云。上半明定有人等也。言此偈上下等者。述義云。此非上半為進下半為退也。猶是互破之也。別記亦同。言餘二段等者。述義云。亦假有體亦假無體。與非假有體非假無體。合為二段。即四句也。別記亦同。今謂不爾。兩俱文中開三段。初偈明定有人無人不能用法。次半偈明定有法無法人不能用三。半偈結人法能所一切都空。今法門也。訖餘二門易知。 疏長行釋三段三等者。言夫因去有者等者。案。碩疏云。汝因去法有去者。因去者有去法。去者息法。去法住去者。可得住。今既不因去法有去者。去者無去法。去者何所息。而言是故既無去法去者。若去則應常去也。准之可悉。 言釋下半有二論本等者。案。康疏云。釋前偈下半文。有二周。反覆一耳。有本但有後周。直云因去法。故有去者。若先無去法。則無去者。云何言不決定。去者用三去也。有本。具有前後二周。就前周中。復有兩本。一本云。以因去法得名去者以無去法故。不能用三法。一本云。以因去法得名去者。以無去法故。不不能用三去。兩文相似。義意大同也。人本無體。因法得名。是故不能於三時中用去法也。因去法故有去者下。第二周覆釋不異前也。准此疏文。論文應言。若去者不決定不決定名本實無。以因去法。得名去者。因去法故有去者。若先無去法則無去者。云何言不決定。去者用三去文。有二周。若言去者下第一周。因去法故下第二周。然今疏主。以為煩焉。所言十喻者。如大品經第一卷云。菩薩解了諸法。如幻如炎如水中月。如虛空如闇。如乾闥婆城。如夢如影。如鏡中像如化。是十喻為解空法。故云幻始幻化終慧影師云。然此十喻有五相對一者幻炎內外相對。二者。水月虛空有無相對三者。響城見聞相對。四者。夢影寢覺相對。五者。像化集散相對。欲顯諸法內外俱空。有無雙寂。見聞悉寂虛。夢覺無實。合散同玄。終歸莫二。此明菩薩解空達理。諸法皆然。不可得故。列此十名。以之為喻。大論第六卷云。問曰。若一切諸法空如幻。何以故。諸法有可見可識。答曰。諸法相雖空。亦有分別可見不可見。譬如幻作象馬及種種諸物。雖知無有實。然與六情相對。不相錯亂。如化者。十四變化心。復次化生無定物。但以心生有所作。皆無有實。人身亦如是。本無所有。又云。諸法雖空。而有分別。有難解空。有易解空。今以易解空。喻難解空。故十喻空喻諸法空也。具明如彼。言又求彼人法等者。述義云。虛者虛妄也。怳者實也。今案玉篇。怳欣往反。失意也。狂貌也。 疏問何因緣故有此品等者。約此一品由來。凡有二意。一者。通來。二者。別來意。初中有二。初明能入雖異所入無別。後明次前品有二。初明能入雖異所入無別。後明次前品而生。初中凡有三番問答。此初問答。答中言二十七品等者。述義云。猶是二十七門者。謂是能非之門。亦是能入之門。言所入更無異者。體實相之理。名為所入也。言自斯以外等者。所起假名法。云皆虛妄也。亦可實相者。三諦法也。虛妄者。於彼所立。去去者等也。淡海記亦同之。言故智度論云等者。如彼論第五卷云。復次除諸法實法。餘殘一切法。盡名為魔。如諸煩惱結使欲縛取纏陰入界魔王魔民。如是等盡名為魔也。慧影師云。但有所分別者。違於實相。不隔生死。故通名摩也。言所以然者等者。疏主釋顯。所言一切諸法等者。如大論第五云。如論煩惱結使欲縛取纏陰入界盡魔。准此論文。今言一切諸法者。陰入界等諸法。慧影師云。五住煩惱。竝名煩惱魔。分段變易二種之身。為陰魔。二種之死。為死魔。第六天魔。名他化自在天魔。准此疏文。今云。煩惱者。既五住煩惱即煩惱也。苦果者。二死之報既陰魔。故云。名為魔也。問。何處陰入界說是魔。答。莫初羅山中佛教弟子以名魔處。受想行識亦如是。問。何以名魔。答。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為魔也。述義問云。若除實相。除皆虛妄。亦是魔者。佛所說教亦應耶。答。取未極之義為虛妄者。佛教亦是未極故。可虛妄。而以妄執義。名虛妄耳。就魔亦爾。於非有非非無。假說有無。此假違於中道。故為魔。然不壞假名。而說實相。此就中假因緣義。以淺深粗細義故淺為魔。深非魔也。別記亦同。 疏問實相何故等者此第二番問答。答中四句內等者。述義云。即以四句為內。非非有等為外。故云。四句內外也。言故論云等者。如大論第九十四卷釋畢定品云。問曰。天眼可見色。云何見善法。又言見一切法性空。答曰。因中說果。以天眼。自見己身。及身十主眾生然後用他心智宿命智。求其今世後世善根。是善根及果報亦皆磨滅。故見空。是善根皆是有為法。無無自性。自性故空。空故不可著。亦不可受味。不可受味故不著。譬如蠅無處不著。唯不著火炎。眾生愛著亦如是。善不善法中皆著。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著。故不能入涅槃。唯不能著般若性空火。所以者何。般若般若相空。若般空不空即是味是可著處。菩薩住是智慧中。不起有漏業為眾生說法。亦知眾生假名。不可得安住是無所得般若中。而能具足神通事。飛到十方國土。利益眾生。今但略引譬說文也。言般若如火炎等者。疏主釋顯也。言是以論初云等者。觀因緣品初歸敬偈文言。能說是因緣者。顯正也。善滅諸戲論者破邪。謂能說八不中道因緣。善滅不八戲論也。 疏問若爾何故有二十七門等者。此第三番問答。答中言或前或後等者。述義云。此品應前。此品應後。此偈應前。此偈應後此偈應破。此偈應立。如此執故。住在門外。不能入理也。言可謂服於甘露等者。此大經第七卷偈文。疏主釋云。此中正歎大乘為甘露。愚智兩人。致成甘毒。言或服甘露傷命而早夭者。正是無方便。服甘露成毒藥。稟方等天法身慧命。准之可悉。廣明如上。 疏而復須明次第等者。第二明次去來品而生此品。於中有二。初正明次第。後問答如文。言動靜四儀者。約行住坐臥。初一動義。後三靜義。可悉。言故淨名經云等者。彼經下卷。見阿閦佛品維摩詰答佛問文。述義解云。我身離諸斷常生滅六十二見。具足萬德。故有法身。有法身故。有應身。有應身故。有化身。如觀我身具足三身。觀佛亦然。謂觀我身即是佛也。疏主釋云。此章正明法身絕四句。謂佛身絕四句。是以實相。即是法身。准之可悉。 疏次別明六情次去來等者。第二明別來意。於中有七復次。今此初復次。言經明十二入等者。述義云。大論第二十八云。如佛告諸比丘為汝說一切法。所謂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是十二入名也。今案。毘婆沙論第三十九卷使揵度十門品云。十二入眼入法入。問曰。何故作造此論。答曰。此是佛經。佛經說。生聞婆羅門往諸佛所。到已面共世尊種種語論。問訊已。在一面坐。爾時生聞婆羅門白佛言。世尊。說一切者多。一切有幾種。沙門瞿曇。為施設何一切耶。佛告婆羅門。我施設一切者。謂眼入法入。是名一切。如來說如是法名一切。婆羅門若有作是說。我能遮止。沙門瞿所說一切。更說餘一切者。有是語。而無有實。若還問者。反生疑惑。所以者何。非境界故。佛經雖非是說。而不廣分別。佛經是此論所為根本。彼中諸不說者。今欲廣說故。而作此論。准之可悉。毘曇章初卷解云。根塵二法。是苦樂所入。稱之為入。謂就根塵所生心心法中。苦樂受為義。即婆沙云。輪門名入。乃至廣說。准之可悉。 疏二者接次鉤鎖相生等者。第二復次。文中有二。初明來意。次問答明觀六情。此文初也。言上品初外人等者。如去來品初云。問曰。世間眼見三時有作。已去未去去時。以有作故。當知有諸法。疏主釋云。上品求四緣生。果畢竟無從。外人理屈辭窮。舌不能救。故今舉眼所見立義。外道數論譬喻之流同明時不可見。故今但云。見時中之法。不言見時。去來是舉下足。色為眼所見。故云眼見也。法墮三世流動起作。故稱為作。准之可悉。 言論主即就三世等者。答曰。已去無有去。未去亦。離已去未去。去時。亦去未去無住。去時亦無性。所有行正法。皆同於去義。疏主釋云。第一三時內破謂已是曾去。即是無去。未是當去。即時無去。故無去去時。不離此二。亦無有去也。故云。即就三世等。所言三世者。三時之異名也。言惑者問云等者。如次論云。問曰。汝雖種種門破去去者住住者。而眼見有去住。疏主釋云。外人反難論主。若三時中。無眼不應見。今既眼見。則不應無故。無則不應見。見故非時無也。言論主更以三二門等者。如次論云。答曰。肉眼怕見不可信若實有去去者。為以一法成。為以二法成。二俱有過終訖。一品凡有八偈。初四行偈。以一異門。破去去者。次因去知去者下二行偈。以因緣門。破去去者。次決定有去者下二行偈以有無門。破去去者。故云。更以三門等也。謂以三門。推求眼所見。去住竟不可得。何所見耶。但有本云。但以三時門等者。恐時字餘也。更應撿定所言不停者。猶是不止也。 疏問云何名觀於眼情者。此下第二問答。以辨觀六情。凡有三番問答。此即第一問答。言問云何等者。此文應云問云何名觀於六情。而以舉一。餘即可解故舉一聞耳。答中言一者世俗之流等者。案。康疏云。凡夫外道成實毘曇。皆執六情。大況相似。凡夫計有此是尋常。准此疏文。今云世俗之流等者。凡夫之人也。言本末原由者。述義云。四大是本。眼根是末。故云爾耳。 言二者外道之人等者。如成實論第四卷根等大品第三十七云。問曰。諸外道言眼中火大多。所以者何。似業因緣故。因施明得眼。如經中。施衣得色。施食得力。施乘得樂。施燈得眼。是故眼中火大多。又火能遠照。眼有光故有遠對色。又言。人死眼還歸日。故知。日為本性。又眼定能見色。色屬火故。還見自性。如是虛空地水風等。隨根偏多。死人耳根還歸虛空。耳定能聞教公屬虛空。餘亦如是。是故根中。諸大應有多少。案。碩疏云。第一迦毘羅人所計六根。通是色法。則用五塵居五大。五大造五根。五塵成五大者。色塵成火大。聲成空大。香塵成地大。味塵成水大。觸塵成風大也。五大造五根者。火大造眼根。空大造耳根。地大造鼻根。水大造舌根。風大造身根也。彼云。五大五根。有精氣之色。共造意根。故六情通是色法。亦攝心平等根。解此有兩義。一者。明五大五根有精氣之色。平等共造意根。故言心平等也。二者。若是五根各用。明此意根之識通。緣六根六塵。故云六平等根也。准此疏文。五塵各別而生五大。五大各別而造五根也。今撿。百論疏云。遍造是優樓迦義。云五大成眼根。火大偏多色。是火家求那。眼還見五色大成身根。風大偏觸。是風界求那。故身還覺觸。而云五塵生五大者。五塵為五諦。塵細大粗故。從塵生大。但地具五塵。色聲香味觸。水具四塵。除香。火具三塵。除香味。風具二塵。唯有聲觸。空唯有聲。外道云。地藉塵多。是故無力最在其上。空藉塵小。是故有力。最在其下。准此疏文。五大和合而生一根。非是五大各生一根也。但五塵也。具大雖別。總相故。云五塵生大也。述義云。五塵生五根者。是僧佉遍僧義也。但佛法五法唯生內法。於外法中。無聲塵故。五大者。地水火風空。地者堅義。水者閏義。火者燸義。風者動義。空者質礙義。佛法於所成法內。但有有為空。如口中耳中空。然眼鼻等根。無有為空。故無空大。所以但言四微四大也。今謂不爾。遍造是衛世師義。准上所引百論疏可見。言意根既是心識等者。案。百論疏云。心平等根。有二種釋。一云。實是心識之心。而稱心平等者。眼等五根。各緣一塵。心識能遍緣五。故云平等。二云。詺完芙蓉心。以為平等。以其處一身之中。故云平等。又云。若是內心。具五大所成。心識之心。非大所造撿迦毘羅論。是心識之心。以能分別故。准之可悉。述義云。云肉芙蓉人者。即是腹也。問外道不立意根。何為此說。答。此師今顯意根非四在所造耳。良非外道義。外道義二釋。一者緣慮心。非五大所成。二者完芙蓉心。是地大所成。問。百論疏云。具五大所成。今何言地耶。答□□□□(十六字缺) 言三者復有外道等者。發成實論第四卷根等大品云。問曰。有論師云。一根一性。地中求那多故。有香。能發香水火風中。有色味觸故。能發味色觸知。是實云何。案。碩疏云。若是優樓迦人所計。與前家為異。五根是色。意根是心。五大成五塵。五大造五根。則用五大成五塵者。明火大。成色塵。空大成聲塵。地大成香塵。水成味塵。風大成觸塵也。五大造五根者。與前家大異。明五大共造眼根。火大偏多色。是火之求那。故眼能見色。餘四准之今撿。百論疏云。次偏造是迦毘羅義。以色成火大。火大成眼根。眼根還見色。餘四亦爾。五知根勝故。各用一大而成。五業根劣故。具五大而成也。准此二疏相違水火。更可問求之也。何者。碩疏意云。初師明偏造義。後師立遍造。本疏云。初師立遍造義。後立偏造義。今案金七十論上卷云。五唯者。一聲二觸三色四味五香。是香物唯體唯能五唯生五大者。聲唯生空大。觸唯生風大。色唯生火大。味唯水大。香唯生地大。又智度論第七十卷云。從空生耳根。從風生身根。從火生有。從水生舌根。從地生鼻根。以是僧佉經。廣說世性。准此論文。恐碩疏謬焉。述義云。復有外道等者。是衛世偏造義者非也。准上可悉。 言四者毘曇人云等者。如雜阿毘曇心論第二卷行品云。已說心心法伴力及生。色今當說。極微在四根。十種應當知者。四根十種極微。共生四大色香味觸。眼根身根。耳鼻舌根亦爾。身根九者。謂餘身有九種。彼唯有身根種。餘如前說。餘八者離根色聲香味觸極微八種。問。此諸極微何界說。答謂。是有香地欲界中。極微無合。香味不相離。有香則有味。色界極微。非揣食性。故離香味。色界四根。極微八種。餘身根極微七種。外極微六種。問。若眼根極微十種者。云何不眼即是色。即是餘種。如是則法性雜亂。與阿毘曇相違。阿毘曇說。眼根一界一入一陰陰攝。答。二種極微。事極微聚極微。事極微者。謂眼極微即眼微。餘極微皆說自事。以事根微故。阿毘曇說。眼根一界一入一陰攝。聚極微者眾多事。此中說聚極微住自相。故法相不雜亂。此偈上三句。明諸根具微多少。一句明辦差別。極微在四根者。明色法聚為眾微所成。極者數之極也。微者七微。此是最細色。十種應當知者。若在四根。有十微共成謂四大四微眼根身根。問曰。四大亦是觸入攝。何故別說者。外云。四大造色之本。功能最大。所以別說。聲非常有。所以不論身根九者除四根。外身根但有四微四大及身根。故有九也。餘八者離根色香味觸。但有其八。謂是有香地者。所謂欲界也。准此論文今言。毘曇人云等者。彼論長行文。則指本論師。達摩多羅。此云法救。言毘曇人。即四種薩婆多中第一師也。今案。碩疏云。若是阿毘曇人所計。則用四大造五根。不用空大。何故爾。空是無故。不能成也。明四大造五根。四大即是四觸。謂堅濕煖動。即是實法。五根即是眼耳鼻舌身。即是清淨實法色。意根即是心五心數也。但四大造五根。五根有具十者或具九者或具八者。故彼偈云。極微在四根。十種應當知。身根九餘八。謂在有香地。若為是極微在四根。十種應當知。今明眼耳鼻舌。此根具十種。謂能造四大及四塵即是八。眼根即是九。根眼必附身即是十。眼既爾。耳鼻舌例然。故云。極微在四根等。何故言身根九餘八耶。今明帶眼之身。此身亦具十。從咽喉已下去身。此但具九。謂身與四大四塵也。從多為論。故言身根九也。餘八者即是身外之物。此但具八謂四大四塵也。謂在有香地。明但在欲界。欲界稱為香地。色界等則不然也。述義云。謂地水等者。數人云。聲非果報。以間斷故。所以五塵之中但取四塵。不取聲塵也。言身根但有九等者。身根但有身根。乃四大四塵。而無眼耳鼻舌四根。何故爾。無身根時。不得有眼根。但無眼根。猶有身根故。言故論偈云者。述義云。真諦三藏所譯俱舍論文。今謂不。撿彼論文無此偈。故此雜心論第二卷行品偈文。即上所引之文是也。言極微在四根等者。疏云。此偈上三句。明諸根具微多少。一句明界差別。述義云。根微者即十微。謂四微四大所成之眼。與附著身根也。在四根者。眼耳鼻舌也。成論云。四微成四大。今數人四大成四微。以四大望四微時。四大是極微。餘義亦爾。以四大與四微。望眼等根。皆是極微。以眼根等望色法時。亦為極微也。身根九者。四大四微及身根。身根不依著他故。無眼等故也。餘八者。草木等是名餘。所言八者。四大四微。應除所成法也。有香地是欲界也。色界無香味。即無鼻舌二識。唯有五根為莊嚴。具有六微。就色界者。四根但有八。身根但有七。草木等但有六也。 言五者成論云等者。如彼論第三卷苦諦聚色相品第三十六卷云。問曰。汝言五受陰是苦諦。何謂為五。答曰。色陰識陰想受行色者。謂四大。及四大。所因成法。亦因四大。所成法。總名為色。四大者地水火風。因色香味觸。故成四大。因此四大。成眼等根。此等相觸故有聲。地者色等集會。堅多故地。如是濕多故名水。熱多故名火。輕動多故名風。眼根者但緣色。眼識所依同性不依時。皆名眼。餘四根亦如是。色者。但識所緣及同性不緣時。是名為色。香味觸亦如是。等相觸故有聲也。又同卷非彼證品云。又汝去佛說眼形中所有堅依堅是地等者。佛以此言。示五根因□四大成。或有人說。從我生根。或謂。離大別更有根。有說。諸根種種性謂從地大。生鼻根等。佛斷此。故說眼等根四大合成空無實法。今略引二品論文也。案。碩疏云。若是成實論人。亦是四大造五根。但四大是假名。五根亦是假名。明四大共造眼根。發識見故名眼四大共造身根。發識覺觸故名身也。言就三假辨等者。述義云。開善一復次云。四微是法假。四大是受假。五根是名假也。今言。四微是法假者。從同類所成。故多細色合成色塵。多細香合在香塵等。以自體義名法。有自體故。色成色塵。餘義亦爾。從多所成義為假。五根是受假者。異類所成。故四塵合成眼等。眾生是名假者。是重所成。故但有言說耳。 言六者犢子部云等者。如大論初卷云。是佛法中。亦有犢子比丘說。如四大和合有眼法。如是五眾和合有人法。述義云。由五陰合而成人體。此即非是五陰之示人。云道理以為法也。所方法體也。言四大者。此事四大。具如記初卷。言犢子者。此婆羅門之一姓。以□為名也。佛滅度後三百年中。從薩婆多出之。 言第七方廣道人等者。如大論初卷云。更有佛法中方廣道人言。一切諸法不生滅。空無所有。譬如菟角龜毛常無。慧影師云。此是方廣部中所執道人。故云方廣道。此人雖學大乘。而人大乘旨。執之太過。執言。一切法無間。假實生之與法。悉皆常無。如菟角無也。述義云。此一說部所言似大。所以為名。依四阿含。作如是說。謂四阿含主世諦。言諸法無生。色欲如幻。既言欲界及色界如幻無生。故知空也。具如記初卷也。 疏問論主云何破此諸計等者。此下第二番問答。答中言凡有此眼根等者。如唯識論第六卷云。云何為貪。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樂。謂由愛力。取蘊生故。云何為嗔。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嗔。不安惡行。所依為業。為嗔必令身心熱惱起諸惡業。不善性故。云何為癡。於諸理事。迷闇為性。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謂由無明。起疑邪定等煩惱隨煩惱業。能招後生雜染法故。述義云。言即生無明者。猶是愚癡。即捨受心也。所言三業者三義。一者。三毒。即是三業細時為煩惱。粗細時為業故。二者。身口意三業也。三者。罪禍不動三業也。淡海記亦同之。 疏問云何破耶等者。此下第三番問答。答中言故淨名經云等者。如彼經上卷弟子品阿那律章云。阿那律白佛言。昔有梵王。名曰嚴淨。問言。幾阿那律天眼所見。我即答言。仁者。吾見此釋迦牟尼佛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勒菓。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阿那律天眼為作相耶。無作相耶。假使作相。即與外道五通等。若無作相即是無為。不應有見。彼梵王作禮而問。世孰復有真天眼者。維摩詰言。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不以二相。今略引維摩詰語。疏主云。文中有四。初明被呵之由。菴摩勒菓者。形似檳榔。食之除風。冷時手執此菓。故以為喻。言見三千界者住常力即見二千。功用見三千世界也。又天眼但見二千。願即智之力即見三千也。次時維摩詰下第二述能呵之旨。作色方圓相。而見。名為作相。不作色方圓相。名無作相也。又釋。三界身六情諸根。從結業起。名有為有作相。法身異之。謂無無作相。結兩難云。若作方圓而見。即同外道。以外道亦作方圓而見故。若不作方圓而見。即無方圓。便是無法。不應有見。次彼梵王下第四時眾得益。文有三句。初問。阿那律天眼第一既屈淨名。自斯已外誰有真天眼者。次維摩詰言下第一淨名答。初總答云有。次出有真天眼之人。即佛世尊也。下以三門。釋真天眼。一常有定內。異小乘定外見。此靜散無二也。次悉見諸佛國。此明小乘所見近。諸佛所見遠。此二異也。不以二相者。能所宛然而無眼色。謂有不礙無。雖無眼色。而不失能所。所諸無不礙有。有不礙無。故不同外道。無不礙有。故不同無為。正答上二難也。又就眼見。明不二見。宛然而無見。雖無見而無所不見。名為不二。什公云。不作精粗二相。名為二。准之可悉。 言花業經云等者。如彼經第七卷觀首品中賢首菩薩說偈中言。於眼根中入正受。於色法中三昧盧。示現色法不思議。一切天人莫能知。於色法中入正受。於眼起定念不亂。觀眼無生無自性。說空寂滅無所有。於耳根由入正□受。於聲法中三昧起。示現聲法不思議。一切天人莫能知。於聲法中入正受。於耳起定念不亂。觀耳無生無自性。說空寂滅無所有。法藏疏第四云。就眾生世間自在中二。初約自身。後約他。約自身中約十二處辨。於中緣起無定等圓融。一一皆有十事五對無礙之相。第一對。根境無礙。既觀根入定。還應從根出。為顯此根即是境故。從境出也。以一心緣起無二而二故。恒相對而根境兩分。第二對。二定無礙。謂事理二定也。為分別境事。應入境定變入於根中。為觀根空寂。應入根定變入境中。以分別境事起。即是觀根之智。是故二定無礙。唯是一心。第三對。二境無礙。謂深廣也。此所分別廣事。無生無性深理故。是故真俗雙融唯一法界。恒以不礙二故。寄俗於境。寄真於根。理實遍通。第四對。入出無礙。謂以入定即是出故。是故雖起定。而念不亂也。第五對。體用無礙。謂自他也。謂雖現於境。廣故人不知恒寂。故雖起於定。深故自心恒不散。是故此上十義。同為一聚法界緣起無礙相即故也。又此中復有三重希有。謂根入境中。已為一希有。復能境中。更示無邊分別非天人所知。為二希有。從境出已。示此分別。已甚希有。復於彼時。定心不散。更得希有。何以如此者。顯三昧純熟故。今十二處中。且取意略引初四處文可悉。述義云。然今取觀眼無自性義。以為證耳。言是故喻佛得稱為我等者。如大經第二十三卷。佛告高貴德王菩薩言。大自在故。名為大乘。異自在者。有八自在者。八自在。一者。能示一身以為多身。二者。示一塵身。滿於世界。三者。以身輕舉。飛空無礙。四者。心自在故。所作自在。五者。根自在故。六根無礙。六者。心自在故。得一切法。七者。說自在故。無說聽念。八者。遍滿無見。自在令見。具明如彼。故云我者。謂自在義也。 疏又雙破凡夫二乘兩病等者。此下第三復次以辨來意。言如淨名呵阿那律云等者。如淨名經上卷弟子品阿那律章云。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阿那律天眼所見。為作相耶。無作相耶。假使作相。即與外道五通等。若無作相。即是無為。不應有見。疏主釋云。第二述能呵之旨。前定而開。次假使下雙結二難。若作方圓相而見。即同外道。以外道亦作方圓面見故若不作方圓而見。無方圓。便是無法。不應有見。今略引結二難文。言阿那律者。此云如意。亦稱無貧。又名不滅。猶一義耳。八萬劫前。曾供養闢支佛。所得善根于今不滅。故名不滅。果報稱心為如意。即是白飯王長子。佛之從弟子。天眼第一。所以然者。曾一是佛邊。聽法睡眠。佛呵之。咄哉。云何如螺唪乎。那律慚愧。不眠多日。遂便失目。問耆婆治之。耆婆云。眠是眼食。久時不眠。眼便餓死。不可復治。那律因修得天眼也。 疏又說此品等者。此下第四。復次以辨來意也。言花明六根清淨者。如彼經第六卷法師功德品云。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花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迷人當得八百身功德于二百意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疏主釋云。約位明者。此五種法師是三寶位。言六千功德者。菩薩行善。本出三業。身三口四意三合為十。一善為首。餘九莊嚴。是即十善互相莊嚴成百善也。自行百善。教他行百善。讚歎法百善。讚歎人行百善。合為四百善。各有上中下三品。故成千二百。但眼鼻身三眼。以助道用弱故。唯得中下二品。所以八百。以餘三根勝故。各得千二百。即六根合故成六千。然則五種法師。一一具六千。廣以明。如疏。言普賢觀經懺悔六根罪等者。如彼經云。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有眼根惡。業障眼不淨。但當誦大乘思念第一義。是名懺悔眼。盡諸不善業也。如此等法六。名為六情根。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思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今略引之。凡有十四行偈。具懺六根罪。准文可悉。法花疏云。普賢觀經明懺悔六根罪。故今得六根淨。但懺悔有二法。初對十方生身佛。就事中懺悔六根罪。故云。從無始來。六根所依三障。今悉懺悔。次對法身佛。依實相懺悔。觀六根有生本來寂滅。具此二懺悔。故六根清淨。准此疏文。今所引文對法身佛。依實懺悔文也。問。法花經云。五種法師。得六根清淨。今經何故作二懺悔。故六根淨耶。答。觀身實相懺悔。即是持經。故不相違也。言大集經云等者。如彼經第二十一卷云。爾時世尊。見十方眾生悉來集會。即說偈言。若有說言眼見色。乃至意能知諸法。如是之人行顛倒。流轉生死無量劫。今略引之。 疏又有此品來等者。此下第五第六二復次辨來意。言初引毘曇論立者。因緣品中立四緣偈是。次引去來事立者。去來品初問曰是也。餘文易知。 疏偈為二上半死六體等者。言行者緣敢等者。案。行品疏云。通言行者。凡有四種。一修習名行。即萬行善法。二造作名行。通善惡三性。三無常起作稱行。通因果三聚三性等。四行緣名行。但心。今當第四。故康疏云。眼能見色。乃至意知法。分別前境。故名為行。准之可悉。言從事分毘曇婆羅門問何法攝一切法耶等者。述義云。此論有十二卷。宋時沙門求那落陀羅。此云功德賢。中天竺人之所譯也。婆羅門問佛等者。此論引佛經事如此。佛為破外道實我。而說十二入。亦以執著於十二入故。今觀空耳。案。毘曇章初卷十二入義云。根塵二法苦樂所入。稱之為入。故雜心云。苦樂所入處。或云。通苦樂處名入。謂約根塵所生心。心中苦樂受。為義可知。言答意當體受名等者。案。碩疏云。然此四緣所計。竝是明五大四大等造根義。但此名因多種。今略是明四對。一者。情欲。謂情則在內欲在外。所以言情者。意根。當體是常。餘五能生情因。從果為稱。故言情也。所以言欲者。明塵能生欲。亦是因果名故言欲。故經。六塵惡欲也。二者。根塵。謂根則在內塵。則根能生識故。所以名根。塵能塵染。所以為塵也。三者。因緣。六根生識義。近即是因。六塵生識。生識義遠故是緣也。四者。依境。六塵即是境。六根即是依。依根而生識。故言依也。准此疏文。今須四對但因緣義闕之然。然今言。六衰者。是當境義。述義云。於六塵上。生貪愛故今諸善因而滅之。故云。令善衰滅也。今案。大義記第九卷十八界義云。同曰。根者根是生立義。亦是本義。亦是本義。此六在身內。同是生識本為根也。言外道以神我能見者。案。康疏云。外道謂。謂御六情。為情之生見聞覺知皆是神事。神雖能知。要假眼等。如人以鎌刈收五穀也。言犢子亦明我能見者。如婆沙論第五卷雜犍度智品之二云。犢子部作是說。人能知非智。亦應人能見非智。又第八卷云。如犢子部說一眼見色。非二眼一時見。所以者可。以相違故。以捷疾故。人謂兩眼一時見色。准此論文應言眼見。今解。以眼為門。而我見道。故不相違也。 言論人以識託眼根。如成實論第四卷根無始知品第四十八云。問曰。經中說。以眼見色。不應取相。耳等亦爾。故知。眼能取色。又眼等名根。若不能知。何以名根。又經中說。我諸弟子於微細事能知。如眼所見。若眼不能見。佛諸弟子則無所見。是事不可。是故諸根。定能取塵。又識分別。是則極識有異。答曰。佛自說。眼是門為見色。是故眼非能見。以眼為門。識於中見。故言眼見。問曰。亦說。意是門為知法故。可以意為門。而非知乎。答曰。意亦以次第滅心為門。是故意不能知。意識能知。准之可悉。 言然用識見等者。如毘婆沙論第八卷雜犍度智品之四云。當言一眼見色。廣說。問曰。何以作此論。答曰。為止併義者意故。如尊者曇摩多羅說。眼不見色。識見色。為止如是意故。言眼見非識見。准之可悉。 言毘曇人以根能見等者。如雜心論第一卷品云。問云。何見為眼見。為識見。眼識相應慧見。為合見見。答。自分眼見色。非彼眼識見。非慧非和合。不見障色故。長行釋云。自分眼見色。是故餘識。俱時則不見。以餘識俱空眼現在前非自分故。以是因故。不俱得一切境界。自分諸分不俱。識住根。故名自分。無有二識俱行。無第二次第緣故。法魏疏去。問云何見已下。因言長理有一偈。明自分眼是見。識等非見。為眼見是評家所存為眼識見者。是云摩多義。為眼識相應慧是見者。尊者瞿沙說。和合者。犢子所說也。就偈答中有三。初句立。次兩句非他。第四句釋非。所以自分者。是避通眼見色者。方是正答中。兩句正非。第四一名釋非。所以若識等見者。既不障。應見障外之色。以不見故。明知識等非見。長行引釋中。自分眼見色者。論主通義。眼雖是見性。要識住根方始能見。是故下結餘識俱時不見。以餘識俱時。空眼現前非自分故。以是因故者。通第二不俱塵過。以之言用。即此因防得第二之過。故言。以是因故不俱得一切境界。自分諸根不俱者。此釋不俱取塵義。以無自分根俱故識住根。故名自分。義無有二識俱行者。釋自分根不俱。尚無二識俱行。何況有多。無第二次第緣者。復釋無二識也。案。康疏云。毘。婆沙論是薩婆多部。此部以眼根能見。非識見也。謂別有淨色。名為眼根。然此眼根。是不障礙。有外色法。識住其中。名為自分眼見色也。根既微細非肉眼見。唯有天眼。乃能見之。准之可悉。 言異訓人云等者。如法魏師雜心疏第一云。為眼識慧。是慧是見者。尊者瞿沙說。和合者犢子所說也准此疏文。今云。異部人者。尊者瞿沙人也復有人云等者。犢子部也然述義云。異部人者。毘婆闍婆提義也。別記云。育多提婆義也。 疏答曰無也第二論主破等者。言問外人引經等者。案。康疏云。問經說六情明言非一。何以違教遂乃言無耶言。答然計我與六情等者。案。康疏云。此取經意。不執經文。何者凡計我與六情俱是妄。謂雖然如來說六情者。欲借於六情輕妄。而止於我重妄。而內外大小執教之流。聞說六情。終言實有六情。故不解佛說六情之意也。言故涅槃云等者。如彼經第十七卷。佛告迦葉菩薩言。諸佛為第一義。故說世諦。亦令眾生得第一義。若使眾生不得如是第一義者。諸佛終不宣說世諦。今取文與義引之。法寶師云。明說世諦意也。欲令眾生得第一義故。所以如來宣說世諦也。疏主釋云。前來得無得常無常等。皆是如來善巧方便。則是世諦。今即卷歸皆第一義諦。准之可悉。言諍於六根者。述義云。或謂四心一時。或謂四心前後也。今謂不勻。上所列七宗所計是應知也。 疏偈本即是釋長行等者。言汎論四句等者。述義云。偈釋偈者。以如諸法自性偈釋諸法。不自生偈是也。長行釋偈者易知。長行釋長行者。此論所無也。偈釋長行者。即是文也。言正破見因緣者。述義云。以眼與色名。名為見因也。果者所成眼識等也。 言上有五家等者。上有六家。而外道與犢子同計我見。故合為一家。而名五家也。言破意云汝自體是眼等者。案。康疏云。己體者有二解。一以根為眼體。能見色。不能見眼。二以識為眼體。眼能見色。晃能見識准此疏文。今言自體者。即眼是根。若眼根自體是眼根者。亦是眼根應見眼根。識亦爾。言又此難毘曇最切等者。如雜心論第一卷界品云。彼眼入者。眼識所依。四大所造淨色不可見有對。耳鼻舌身亦如是。疏云。初言眼識所依者。以果解因。別於餘色。二言四大造者。將因以解果。論宗不同犢子說根體。是實攬在成根。根外別有根體。譬喻者說亦攬大成根。是假名大。外別有根體。成實亦說攬大成根。根是假實殊途。合用異本。大無別根體。婆沙所契及此論宗。四大造因果殊別。淨色者出共根體。異於五塵。有對者異無作色。耳鼻舌身亦如是者。四義是同。故云亦如是。准此論文。既云眼是四大所造淨色。又云自分眼見色。若爾者此自分眼即能見他者。亦應自見己體也。言彼救云等者。如婆沙論四十八云。復次有三義。是色相有色可見有對。有色不可見有對。有色不可見無對。准此論文。五塵以極微成。故名有對。即對眼法。故云可見也。五根是天眼境。非是肉眼境界。故不可見。亦極微成。故云有對也。無作假色。唯意識所知。故云。不可見無對也。如百論云等者。如彼論下卷破塵品云。內曰。四大非眼見。云何生現見。地堅相。水濕相。火熱相。風動相。是四大非眼見者。此所造應非現見。疏主釋云。此正破四大造色。此論正破外道。傍洗內執。是故破內。俱知造。不知無所造。既不知造無所造。亦不達無所造而造。故不達二諦。即是破於佛法。論主今示春造無所造。因世諦悟第一義。故有今破。今引本論文也。述義云。性四大非眼見。但以慧慧眼能見也。事四大是眼見耳也。淡海記亦同之。言次難識見等者。案。碩疏云。第三成實則用識見。雖用識見。要須有根之識方能見之。准此疏文。今云識見者。成實師即顯彼論第四卷根無知品也。言破人等者。外道及犢子部并云以神我而見。今云。人者即是我也。言又數人明等者。如雜心論第二卷行品云。眼根十種極微共成四大四塵眼根身根具如上明也。述義云。別有眼微者。指眼根故云微也。言成論眼是假名等者。如論第三卷非證品云。佛斷此故。說眼等者根四大合成空無實法。准之可悉。 疏問眄雖不自見者救意云。燈能所俱是色等者。言燈能所等者。案。影疏云。燈自照燈。照色入。明是燈體亦色入攝。眼色不然。俱舍論第一卷分別界品之一云。顯色有四。謂青黃赤白。餘色此是四色未異。形色有八。謂長等。又云色入。或二十。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高下邪正雲煙塵霧影光明闇。又婆沙第三十九云。云何眼入。答曰。若眼已見色。今見色當見色。及餘彼分眼入。已見色是過去。今見色是現在。當見色是未來。及餘彼眼入。云何色入。答曰。若色入已為眼所見。今為眼所見。當為眼所見。准此等文。燈以能照所照俱是色入所攝故。自照照他。眼則不爾故云此毘曇救也。述義云。眼是不可見。以眼根是清淨色。故云眼能見是眼入等也。言依數人能燒是觸等者。如雜心論第一卷界品云。觸入者十一種。謂四大及七種造色。謂濕滑輕重冷飢渴也。述義云。火唯是觸塵。故云爾也。言智度論亦云等者。述義引彼論第三十一卷釋初品中釋十八空故。彼文云。復次諸法別異性。是亦不然。何以故。如一火能燒造色能照。二法和合故名為火。若離是二法。有火者。應別有用。而無別用。以是故知。火是假名。亦無有實。若實無火法。云何言熱是火性。復次熱性從眾緣生。內有身根。外有色觸和合。而身識覺知有熱。若未和合時。則無熱性。以是故知。熱非火性。慧影師云。復次諸別性已下總既空。次破別性義也。如能燒義是火大。能照義屬造色。有此二法成火義。離此二法。更無別有一火實用。若爾者火則是假名無實。若無實火。云何言熱是火性。火之與熱。不一不異。如是一異中求火。火不可得。火既尚無。何得有性。如是推之悉至實相。實相之義聲聞亦得。而大本經。明極微色心中言。如是塵相非諸二境界者。今依經論釋者。此據極微之塵。實相為語。故云爾耳。復次熱性也。明有性之法不從緣生。火若實有熱性者。則不假緣生。既假內外因緣。故知有熱。未和合時。熱性子無。以是故知。熱非火性也。述義云。如火能照能燒。照是造色。燒是炎。是二法和合為火。色具能無者。火即赤也。觸具能燒者。能燒薪之用也。今案。彼論第三十二卷釋初品中四緣云。復有人言。火為最大。所以者何。除香味故。又以水出處甚多。而火能滅之。大火之力燒萬物。以照諸闇。以是故知。火為最大。准此論文。今言色具能照者。能照諸闇是。所言闇者。二十種色中一色故。言觸具能燒埏。能燒萬物。是四大及觸。是觸塵故。今取意引此文。准之可知。 疏答中為二上半明火不能成見地等者。言明火不能成等者。案。碩疏云。一者。明喻不相似。何故爾。如火能燒薪。即以薪為體。汝眼能見色。不以色為體。那得此為喻耶。故云。不應舉合而救離也。所言矚者。猶觀也。照也。言又云觀汝此義等者。案。碩疏云。四大之中火。乃是一大熱觸。但火無別體。賴薪為體。然火還燒所賴之薪。即自是燒也。眼雖是別根。然不能獨立。要假扶根色香。方乃得立。若爾眼還應見扶根之色香。即是自見。而今眼不能猶立。要假扶根之色香。方乃得立。若爾眼還應見扶根之色香。即是自見。而今眼不能猶立。要假扶根之香方得立。不見扶根之色。火無別體。託薪為體。還燒所託之薪故知。此乃是破眼不能自見。何謂成眼不能自見耶。所言非見之色者。如壁外之色等也。言如百論云等者。如彼論上卷破神品云。內曰。若爾盲。若神用眼見則神與眼異。神與眼異。則神無眼。神無眼。云何見色。汝陶師喻者。是亦不然。所以者何。離泥更無有瓶。泥即為瓶而眼色異故。疏主釋云。內曰。若爾盲者。若神與眼一不應言神見眼不見。若神與眼異。神則無眼。是故神盲。若無眼不盲。則盲不無眼。若無眼不盲。則有眼者盲。汝陶師喻者。此破其譬說。外云。譬有三事。一陶師。二用泥。三作瓶。內合亦三。一有神。二用眼。三見色。疎親言同而實大異。用泥作瓶離泥無瓶。用眼見色。離眼有色。故非喻也。今略引破譬說之文。述義云。情塵二品。外所立義。今取意引之者非也。別記云。離瓶無泥者。是一體因果也。而眼色異故者。是別體因果也眼。是因色是果者。是外人義也。 疏復次見若未見時下等者。言今第三就色破眼見等者。案。碩疏云。明對色方見不對色則不見。若爾眼則有見不見義。尋忽言眼是義。而今眼有見不見義。汝言眼是見義者。則不然也。准此疏文眼未對色不名為見。則見在於色。何名眼見。言五者難云等者。案。碩疏云。明眼有半見半不見。見他即是半見。不見自即是半不見。就見他中。復有見不見。對色時則見。不對色時則不見。若爾眼則有見不見。那忽言眼是見義。而汝言眼是見義者。是事則不然也。言六者顛倒品云等者。此論第四鄭觀顛倒品明六塵空偈長行云。色聲香味觸法未與心和合時。空無所有。如炎如夢。如化如鏡像。但誑惑於心。無有定相。疏主釋云。未與心和合時空無所有者。法之有無不假於心。而今未合既無。合豈有耶。有二種意。一從此想心。謂有前境。實非有也。二以從妄心生前境故。前境誑或於心。此意是心生境。境生心。但願本從妄心生。實無前境也今略引法說文。言色等者。六塵境中舉初。一色等取五塵也。言又何得因緣未合時無等者。案。碩疏云。未對色時。則不名見。對色時方名見。若爾見名為色。何關屬眼。乃是色見。何關眼見耶。彼云。箇是眼見。非關色見。但未有色時。眼無所見。今難。眼是見義。未有色時。故眼名不見。時我亦眼是義。有色故名見。不可言眼是不見義。有色故名見。我亦不可言眼是見義。未有色時。故眼不見也。言所以花嚴云等者。如彼經第七卷賢首品云。於眼根中入正受。於色法中三昧起。示現色法不思議。一切天人莫能知。於色法中入正受。於眼起定念不亂。觀眼無生無自性。說空滅無所有。法藏師云。此中復有三重希有。謂眼入境出。已為一希有。復能境中。更示無遍分別非天人所知。為二希有。從境出已。示此分別已甚希有。復於彼時定心不亂。更復希有。何以如此者。顯三昧純熟故。今略引之。言成論文云等者。如彼論第五卷色入相品云。眼根者。但緣色眼識所依。及同不依時。皆名眼根。今取意略引之。別記云。同性不依時者。不依應時也。 疏復次二處具無見法者依偈是第四明法無故人無等者。言承第三偈生者。所言承者。文字集略。巿升反。相承助人君為政也。又時升反。受也。次也。花苑。示水反。繼也。翊也。言一是眼處色處等者。案。琳疏云。一是眼處。二是色處。。前偈假緣破眼。明無見性。而其家即謂緣會有見故。復明二處俱無。雖會何為。有本云。見處。元康師云。眼能見色。詺眼為見。准此疏文。今云。見處者。猶眼處也。言二者見處非見處等者。所言非見處者。即是色處。亦可是未見處。故元康師云。非見者。即色也。亦可未見也。又解云。無別非見之法。唯求責見。而成非見。故云。見處非見處也。言同前緣尚不生等者。如因緣品總破四緣之中第二偈長行云。是故果不從緣生。緣不尚生。何況非緣。疏主釋云。上來二周責緣成非緣。是故果不得從緣生。何況非緣者。顯偈不破非緣之意。謂無別非緣。但責外人果未生時不名緣。故緣成非緣。緣尚不生。非緣豈生准此文意。應云。上來責外人立眼見。而成非見。見尚不見。非見豈見也。言三者是眼處人處等者。此取長行意。以為難也。上來已責眼不能見。外人云。直是眼不能見者。方能見者。雖能見要須有眼故見。論主破云。汝言眼不能見者。能見。是則離眼有者。而實不爾。故明人亦不見。若不用眼者。能見則無因之人。何不用耳見也。 疏見可見無故者依偈是第六明因無故果無等者。言依成實義等者。如成實論第二卷四諦品第十五云。五陰者明識色為想。名為想陰。依此生識。能取前色。是名識陰。即時心生男女怨親等陰。若分別知怨親中人。生三種受。是名受陰。是三受中。生三種煩惱。是名行陰。以此事起。受身因緣。名五受陰。聰法師疏云。量往約相生次第明五陰。不明攝法盡不盡義。想陰但取因成假。男女法實上怨親好惡相待假。不得取相續假也。受陰取因成假。上怨親中生三受也。五陰中業。令受未來果。故云。五受陰也。言次第取假實境者。案。大義記第十卷五陰義初云。心始造緣對實法。境照識義顯。又問。現在故初心宜名識。識後相應。沒識為數。是以識陰。從別立。次色生也。想名取假相。亦有通別。謂一切是假名。而凡夫緣皆著。則諸心同名想。故想義通。但假中有階緣。開為假實。而識初緣實。得假所因故。第二心方取假相。既於實緣假。宜名為想。以從別制故次識也。受名領取義。復通別者。謂心皆領前緣。無非是受。但假實二境。但損益已。而識想未具領於己好惡。第三具領好惡苦樂明了。此宜名受。故受亦從別制。次想生也。行是起作義。亦有通別。謂五陰相生。皆作成果。但此通行中。前四非善惡受。後生心能成善惡。則第四心能起作來果。起作功顯。此宜名行。乃至廣說。准此記文。今言成實義義等者。是開善寺智藏師義也。述義云。取假實境者。識取色塵等實境。何者。眼識所見。即四微實中色。謂青黃等。餘三心皆取假境。謂柱好惡願不欲等也。成實義應云。見可見無故。想等三法無。不應云。識等四法無。何者。彼宗以識。為能見故。前破見可見時。已破識故。此就數人義。以根見色故也。 言依毘曇等者。言眼色和合生於眼識者。理實應言。具空明根境作意。唯眼根生識義近。即是因。色塵生識義遠。故是緣。既具因緣二義。故云眼色。所言眼者。不壞眼根也。色者青黃等五大。色在可見境。以眼識不見障外之色故也。言眼識所以得生等者。案。琳法師疏云。眼識所以得生者。次由於觸。准此疏文。此文明論眼由觸而生故。雜心論第一卷界品。復次因觸故。立十八界。眼觸三因緣生。謂眼色識如是意。器故。食者。故器謂眼界。食謂色界。食者謂識界。此釋識之字也。述義云。次由觸者。心數法中。觸數是也。言觸和合根塵者。次釋觸字。疏主釋云。觸以觸對為義。毘曇別有觸數。能和合根法及識。使根識對塵。故名為觸。故婆沙論第十二卷云。諸根已能為觸。作所依。但能未別苦樂。未能避大蛇毒藥及諸不淨。是名為觸。言以觸等者。釋受字。疏主釋云。受以領納為義。謂領納遠順等緣等緣故。婆沙論第十二卷云。云何為受。能分別苦樂。避諸厄害不攝火觸。一切物不生染著。是時名受也。言三受次生受愛者。釋愛字。疏主釋云。愛以染為義。然三受通為愛作緣。為苦受所逼故。貪求於樂。以樂受故為愛所使。不苦不樂受。亦能生愛。故婆沙第十二云。具上三受。是地名愛。今言依毘曇義等者。是眾事分毘曇義。故下文云。眾事分正明此四法與今長行同也。□□□□□(三十三字缺)言大品亦明眼觸因緣生受等者。如彼經第三卷末。佛言。如是須菩提菩薩。行般若時知名字已。乃至不著眼觸因緣生受。乃至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若不苦不樂。今略引之。 言四取者婆沙云等者。如彼論第十二卷雜揵度人品云。云何為取。以貪境界故。四方追求。是時名取。今略引之。疏主釋云。此則四方追求。名為四取也。以助業取果。故名為取也。言勝鬘經以四住地為四取等者。如彼經云。世尊又如取緣有漏業因而生三有。如是無明住地。緣無漏業因。生三乘種意生身。今取意略引之。疏主釋云。又如等者。是第一段。前已廣明不盡煩惱。今此更明不受生。是故言。又前明或體。今明或用。故言又也。如者。指示之辭。指彼分段因之與果。是故言如也。取者。是其愛之別稱。愛心取著故名為取。助業牽生因之為緣。理實諸結皆名為緣。愛力增強故偏說也。緣謂緣助業。為正主。牽生苦樂二受。故名有漏業。准此眾文。既云。前明或體。今明或用。即或體者。上所列四住地惑是也。故云。四住地為四取。問。何故名有漏業。答。煩惱是漏。善惡之業。從於漏生。與漏相隨。名有漏業。問。今明四住受生。何須論業。答。由業受生。方得為緣。是以論云。煩惱為緣。有漏業為因。因緣具足。故得受生。而言四住地者。如勝鬘經云。住地有四種。何等為四。謂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受住地。有愛住地。疏主釋云。能生名地。令所生成立名住。心迷不解名或。八忍七智。推求諦理名見。緣一理總斷煩惱。故云。見一處住地。合三界見總為一處。即見諦惑也。欲愛地者。欲界地中。一切煩惱。除無明及見。說為欲愛。以此地中。著外五欲。故名欲愛。然欲界亦愛自身。但著欲情多。故偏言之。又簡上界所愛色身。遍說欲愛也。色愛地者。色界地中。一切煩惱。除無明見說為色愛。以此界中捨外五欲著己色身。故名色。然色界亦愛己心。著色情多。偏說色愛。又簡無色愛著心。故偏說色愛。有愛者。無色界中。一切煩惱。除無明見。說為有愛。若就皆下說之應名無色愛。若隨所取。應名心愛。但今為破患。故名有愛。外道多取無色界。以為涅槃。今為破之。故名有耳言今此中等者。述義云。上二說是總明。今依毘曇細說。故云。別明四取也。 言依毘曇總攝百八煩惱等者。如雜心論第五卷使品云。欲取性三十四。貪五。恚五。慢五。無明五。疑四。纏十見取三十。除戒取。戒取性六。戒取界種種分別有六。說我取性三十八。愛十。慢十。無明十。疑八。色無色界有二纏。睡及掉。纏非界種分別。前已說故。此中不說此百八煩惱。取義故說取。准此論文今言百八煩惱者。欲取性三十四。見取三十。戒取六。我語取三十八。合為百八煩惱。即見九十八使。乃以十纏。言九十八使者。見惑有八十八。修惑有十。合九十八使也。八十八者。欲界四諦中。苦諦下取十。謂鈍使五利使。集諦下取七。除初三見。滅諦亦同。道諦下取八。除初二見。合三十二也。上二界各一諦中除嗔。餘數同前。上二界中。各取二十八。都合八十八也。修惑十者。欲界有四。謂貪嗔癡癡慢。上二界中。除嗔各取三。都合有十。并前八十八并後十。合九十八使也。言十纏者。一無慚。二無愧。三睡。四悔。五慳。六嫉。七調。八眠。九忿。十覆。此十種煩惱。皆能擾縛行人。故名纏也。 言三界有利鈍二使等者。法門名義集云。身見邊見戒取見見取邪見。此五為利使。為見諦煩惱。能迷實理。令不得見之。貪嗔癡慢疑。此五為鈍使為修道煩惱。能障事中修道之行令謂不爾。五見與疑。准是見惑。餘四通見修。云何得言五見唯迷理之惑。貪嗔等惑唯是迷事。言欲界鈍使等者。欲界四諦下。各有五鈍使。即四五二十。見所斷惑。修惑有四。及以十纏。合三十四煩惱。名為欲取。以能取外五欲故。所以欲取也。故世親佛性論第三卷云。欲取者。貪欲界六塵也。言上二界等者。色界四諦下。貪慢無明。各具足五。合三十五。通見修故。疑即是四。唯見惑故。都合十九。無色亦爾。此三十八惑。不取外五欲。但取內法。名我語取。故佛性論云。我論取者。緣內身故。一切內法。名為我語。貪著內法。名我取。疏主釋云。緣內法者。色無色界。定緣內法成。故名我語。貪著此定。名之為取。言三界四見等者。身邊見見取見邪見。此云四見。約此四見三界苦諦下。各有四見。即三四十二見也。餘三諦下。各有二見。即見取見與邪見。即十八見。四諦都合三十見。以此三十見。為見取。故佛性論云。見取者。於欲界中。唯除戒取。所餘四見。名之為見。貪著此見。名為見取。然論云欲界。今云三界。云何相違。解云。佛性論。且舉初云欲界。今依雜心論云三界。以彼論云三十見取性。故即是具說。更可諮求也。 言三界戒取等者。二界。苦道二諦下。各有戒取見。即二三六見。以此六見。為戒取見。故佛性論云。戒取者。於三界取世是邪下二道。為離苦得樂。是名為戒。貪著此戒。故名為戒取。疏主釋云。此四前四二屬斷見。但執現在。謂無未來。後二屬常見。執有未來故。又前二是在家人起。後二出家人起。又前出家在家鬪諍因。後二在家出家修行因。又前二欲取為所成。見取為能成。後二我語取為能成。戒取為所成。但取有二。一者受取。如因受生受。二受資糧。為貪此受故。取四種資糧。今所明是也。具如寶崛中卷末。言但取內法等者。述義云。上二界唯樂定心。無樂外五欲。於生死中。實無有我而取有我。但有言說。實無有我。故名我語取也。言計非道等者。外道計顯然。二乘等者不知別解脫戒遠為成佛之因。而謂得外果之因。就五戒十善。准知之。見取者。決定義也。 言成論明四取其體等者。如彼論第十卷雜煩惱品第一百三十六云。問曰。四取。欲取見取戒取我語取。何者是。答曰。無我故。但取是語。名我語取。若人有我見。即生二邊。是名若常苦無常。若定言無常。即取五欲。以無後世故。深著現樂。若定言常鈍根者。即取持戒。望後世樂。小利根者。作如是念。若神是常。即苦樂不變。即無罪福。故起邪見。如是但因我語。故生四取。法師疏云。答意。無我中但取我語。為真我。故名我語取。因我見生邊見。因邊見生貪欲。亦生邪見見取戒取。故有四取。准此論文。但因我語。故生四取。故云。其體則局也。述義云。總取邪執。而為四取。不開利鈍使等。故云。其體則局也。 言數云三根合知等者。又婆沙第八卷雜犍度智品之四云。問曰。此六根。幾到境界能知。答曰。到有二種。一者取境界。二者於境界無間。若以取境界受之六根盡到。若以無間言之則三到三不到。三到者。謂鼻舌身根。三不到者。謂眼耳意。問曰。若三是不到而能知者。何故聞近聲。而不近色。尊者和須密答曰。彼界法自爾。復有說者。眼能取遠境界。以極近故不見。問曰。耳亦是遠境界。何以聞近聲。答曰。如以銅籌著安闍那藥。置黑童上。亦近故不見。若聲到耳根極微上。亦復不聞。尊者佛陀婆說曰。眼因明故能見近則冥奪於明。是以不見。如是耳因空故聞聲。鼻因風故嗅香。舌因水故知味。身因地堅故覺觸。意因所觀故能知法。今略引之。言成論總六根四句等者。如彼論第四卷根塵合離品第三十九云。問曰。汝言識能知非根。是事已成。今為根塵合故識生為離故生耶。答曰。眼識不待到。故知塵。所以者何。月等是物亦可得見。月色不應離香而成。又假空與明。故得見色。若眼到色。則問無空明。如眼篦觸眼則不得見。當知。眼識不到而知。耳識二種或到故知。或不到而知。耳鳴以到故知。雷聲則不到而知餘三識。皆到根而知。所以者何。現此三根與塵和合故。可得知。意根無色故。無到不到。今取決略引之。 中論疏記卷第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