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論疏記卷第七(之本)(集眾異說不敢和會)

大安寺沙門安澄撰
輸入者 周海燕

疏第七卷末 觀合品第十四

疏所以有此品來者具於六義等者。約此品由來文有二。初有六復次。次明來由。後問答以顯品名目。初中有六。今此初復次。言無待無絕者。述義解云無有單空故名無待。亦觸空亦無故名無絕也。言故大品云等者。案。彼經第二卷習應品中。佛告舍利弗言。菩薩行般若時。不作是念。有法與法若合若不合若等若不等。何以故。是菩薩不見法與餘法若合若不合若等若不等。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相應。今略引之。大論第三十七卷釋習應品下釋曰。一切法無有法與法共合有。何以故。諸法無少分合故。譬如二指有四方。其一方合三方不合。合合多故。何以不名為不合。(乃至)以是故言。無有法與法合。無合故亦無不合等者。一切法一相故名等。不等者各各別相。菩薩不見等與不等。何以故。一切法無故。自性空故無法。無法故不可見。不可見故無等不等。等與合是習相應。不合不等是不相應。准之可悉。
疏二者上來等者。此第二復次。言上來有四種等者。案。上行品末外人。有四種着。一者外人立有實人法。論主即破。二者外人有虛空妄人法。論主即破。三者外人云。無實無虛即是空。便應有空。論主即破。四者外人云。無有無空乃是大空。論主即破。准之可悉。
疏三者諸行等者。此次二復次。言諸行名五陰等者。案。此論行品初長行云。諸行名五陰。從諸行。生是五陰名行。琳法師釋五陰名行。自有二義。一者五陰從三行生。從因受名。故名為行。以業行之因。妄取不實。還感五陰虛妄之果。是以五陰名行。故云。從行生故名行。准之可悉。
言行品破無性五陰等者。案。影疏云。上品破無性五陰。今遣緣合根塵上以後異明無彼還執異以難無。今以異方明不合。還使執異以救合。故二品中俱有破異。准之可悉。
言答顛倒眾生。案。疏云。上品破虛妄五陰。此品遣緣合根塵。二乘凡夫謂有根塵和合。遂生毒煩惱。既生便招業。若今破根塵本自無合。則煩惱不生。煩惱既無。業苦便息。今復舉而觀之。故次明也。准之可悉。
疏五者上行品等者。此後二復次。言含識之流等者。案。琳疏云。旨歸者然含識之流。皆言萬像為果。自他差別。我所紛然。起於惑業。不得解脫。今明。萬法一如。異義無從。自他平等。或業不生。准之可悉。
疏問誰計合耶等者。此下第二問答以顯品名。文中有二。謂問與答。答中有二。初出四師計。後正破執。以顯品目。言外道人等者。案。百論上卷破神品云。外曰。不然。優樓迦弟子誦衛師經言。知與神異。是故神不墮無常中。亦不墮無知。何以故。神知合故。如有牛。經曰。譬如人與牛合故。人名有牛。如是神情意塵合故。神有知生。以神合知故。以神合知故。神名有知。疏主釋云。衛世師稱為異。異於僧佉。勝於僧佉。故名勝異也。四合知生者。欲顯神受知名。准之可悉。言毘曇人等者。案。雜心論第二卷行品長行云。觸者。觸者。於依緣心和合。生觸境界。疏釋云。能和三事使更相願樂。光法師解觸謂。根境識和合生。能有觸對。准之可悉。
言成論義等者。案。彼論第五卷無相應品第品十五云。又經中。因眼緣色眼識生。三事和合故名觸。若說心心數法一時生者。則無三事和合。若說一一生則有三事和合。以是等緣故。無相應。准之可悉。
  疏品開為二等者。言此品稱說曰等者。述義解云。般若燈論云。說者開演義故。此直解曰說。更言曰論。然則論主得陀羅尼。具妙辨才。為解釋佛經意。故唱說曰。居於品初。此說曰者。論主應物施教之功。若就因果是因。因有權實是實。實有凡聖即聖。聖有大小即大。然就淺深次第論之。凡所有言。皆佛說曰。諸二智無所不遍。所有之法皆是佛事。而以休用本末之義。法身是本。能起用義。故有說曰。應化不爾。又就應化有本末義。應身能起種種化用。故有說曰。化身即無。又彼化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種知功德具足成就。故是極果。如諸菩薩。地前地上皆此因位故。故未是極。所以化身。當有說曰。菩薩即無有諸。又菩薩分。各有法身觀智竝觀之義。故有說曰。而凡夫人無如此事。故無說曰。然說曰毘有五種。一者佛說曰。謂佛所說十二部經八萬法藏。於是處無所不攝故。二者菩薩說曰。謂佛滅後。四依菩薩。出世造論。而為解釋佛經意故。三者凡夫說曰。謂世間雖有佛經菩薩論。而末代眾生不能自悟。故凡夫之人。依准經論。造玄疏等。而隨自分。申經論意。令當時人有利益故。四者所證之理。腎起能化三種說曰。故就真理。而言說曰。五者由所化有能化由能化有所化。所化無所。不得有能化。能化無處。不得有所化。如有鳥處得以張網。不有鳥處不得張網。諸佛菩薩以教起緣。猶如慈母以乳起兒。故就所化之緣言說曰也。今此處言。說曰者。就本為論。是佛曰。而當論主自造此論。為令開合今後之徒。故知。正是菩薩說曰。然此說曰。具有五義。一者相起義。謂菩薩造論。而能說起佛經妙奧之義故。二者相生義。謂由菩薩論。而能生化緣之解故。三者相合義。謂能稱經意。而申明顯故。四者相因義。謂由能證智。有所證理。由所證理。有有證智故。五者相待義。謂無所證理。不得有能證智。無能證智。不得有所證理故。又有二義。一通理教名為說曰。謂說中道理及二諦教故。二但就教名。為說曰。謂但是音聲言說故。於二義中後義為正。准此義意。應有二說曰。言此品攝等者。用論主說曰。謂能化之說曰。言又上品等者。明所化之說曰。故碩法師云。今第一文言。取意指前破者。謂情雖不發言。執根塵和合。以冗論主。而壞抱決。言有根塵共合。有覺知見聞之用故。論主取彼謂情指上已破畢竟無所有也。所言心下者。述義云。猶心內也。提者者舉也。
疏八偈為三等者。言三法具故無合等者。案。碩疏云。見即眼根所見即色塵。見者即是人也。眼在身中。所見境在遠處。假人又非色非心。此三各在異方。云何得合耶。言問世間外道等者。此文上下相違。何者。初云世間等。但明異而合。次言異不合。何名破邪。故更可尋求也。言答此有二義一者等者。案。碩疏云。今偈縱計三事有異。亦不得合。何者眼在身中。所見境在近處。假人又非色非心。此三各在異方。云何得合邪。故偈云。終無有合時也。若遠遂得合者。譬外之色與相遠。亦應得合。眼應見障外色。准之可悉。言此中破不得合等者。此第二義。謂二義之中。第一義破而合。第二義異而不合也。
疏長行為五初釋偈本者。言我或在內或在外者佛法學人等者。案。康疏云。佛法中犢子部計。我在身內。如樹神依樹無約住處。外道計。我是常遍一切處。今案。廣百論第三卷云。論曰。一類外道執。我周遍於一切處。受苦樂故。我無形質。亦無動作。不可隨身往來生死。故知。內我遍於一切。一類外道作如是言。我性如色隨所依身形量不定。雖無形礙。而有所依。轉變隨身。受諸苦樂。雖依形質有卷有舒。而我體性無生無滅。修法師釋云。言一類外道等者。此是論勝論二宗我執。周遍無偈礙常住。以身遍行一切處時。由不出我境故。恒與苦樂相應。故知。遍一切。言一類外道等者。此是露形尼乾子。執我稱身量舒卷不定。體亦實有。常住共同。是故我宗所立我性。應如色心隨所依身形量不定。此我體性雖無形礙。而有所依之身。轉變隨身。領受苦樂。准之可悉。
疏復次下第二開二關責之等者。言又應水漬眼者。玉篇。漬似知反。浸也。漚於候反。漸也。久漬也。言又數論云等者。案。婆沙第作卷云。到有二種。若以取境界言之。六根盡到。若以無間言之。則三到謂鼻舌身根。三不至謂眼耳意根。成實論第四卷根塵合離品第三十九云。眼識不待到故知塵。所以者何。月等遠物亦可得見。又假空與明故得見。若眼到色。則間無空明。如眼篦觸眼則不得見。當知眼識不到而知。言又大士眼等者。案。華嚴經第七卷。賢首菩薩說偈中言。於眼根中入正受。於色法中三昧起。示現色法不思識。一切天人莫能知。於色法中入正受。於眼起定念不亂。觀眼無生無自性。說空寂滅無所有。於耳根中入正受。於聲法三昧起。示現聲法不思議。一切天人莫能知。於聲法中入正受。於耳起定不亂。觀耳無生無自性。說空寂滅無所有。法藏師解云。約自身中。約十二處辨。於中緣起無礙定等圓融。一一皆有十事五對無礙之相。第一對根境無礙。既觀根入定還應根。為顯此根即是境故。從境出也。以心緣起無二而二故。恒相則而根境兩分。述義解云。凡夫未入定時。不用六識。又見空時。不見有。菩薩入定時。用六識。形靜在而耳聞。物空有竝見。准之可悉。言又持法華等者。案。彼經第六卷法師功德品云。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女受持此經。若讀若誦若解脫若書寫。成就八百鼻功德。以是清淨鼻根。聞於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內外種種諸香。(乃至)三乘身香亦皆遙聞。知其所在。雖聞此香。然於鼻根。不壞不飾。疏主釋云。言遙聞香者。舊釋任根常用。即如數論等釋之。今依經力故。鼻能遙聞。法花論云。一根具六用。而言鼻邊聞者。是此智境勝用鼻根知故。此意鼻根既具六用。豈不能遙聞香耶。蓋是菩薩無二而六。權智巧用。無六而六名實方便。六而無六為方便實。持經人既悟此經。具足二慧。故能爾也。准之可悉。
問曰下第三外人救義等者。案。碩疏云。所以作此救者。論主上責。若合而見合即是到。到以邊有眼與人。此不可。若未合而見。即是不到。不到而見。應見遠方之色。二關俱有過。彼今救云。但見聞之體。必須具四法。若四法不足。即不得見聞。故言和合。和合由是不闕養耳。何得聞和合。便令根至塵塵到眼耶。以此意救。上破眼不無見與可見等也。今看此文。全是優樓迦人四合生知義。一者神我。二意根。三眼根。四色塵。神我既御四種和合。故知。雖是外道義。而今世學佛法。人立義與此更無異。一者假名行人。二眼根。三者色塵四者意根。四種具足。前惑心為意根。後生為眼識。故眼識備藉此四緣生。豈非四合生知義耶。准之可悉。
疏答曰下第四破救等者。言六情品中明三法無見等者。案。彼品文凡有八偈。初一偈立。次七偈破。於中為二。初有六偈。正破眼情。次有一偈。類觀餘五。六偈為六。第一偈正破。即舉不自見。況破見他。第二偈約三時門。以破見他。第三偈重約色破眼見。第四偈明法無故無人。即破色無見義。第五偈明人無故法無。第六偈明因無故果無。准此。疏文今言。眼不能見者。六偈之中初三偈意言色不能見者。第四偈意。即見不能有見。非見亦不見。若已破於見則為破見者是。言人不能見者。後二偈意。
言故云識等四法無者。六情品末偈云。見可見無故。識等四法無。四取等諸緣。云何當有。今略引偈第二句。准之可悉。
言具破因果者。約此偈文。識等四法無者。破無果也。四取等諸緣者。四取既無。則不起二業。三業無故。未來兩果已觀見可見空。則十二緣河竭佛性水生。此偈即明。破六情之大意也。言此即具破因果者。疏主解云。所言因者。眼色和合。生於眼識。乃至四取故。眼識色為因。識等為果。准之可悉。
言又根品中等者。取上六情品意。案。彼品文。論主破眼情。凡有六偈。初三偈破眼見。次一偈明法無故人無。次一偈明無故法無。又云。初三偈破。三偈破眼見。次半偈破人。次一偈半破法。准此此疏文今言。見者。眼根也。見者者。人也。可見法者。色塵也。
疏深與於可染下第二偈等者。言由眼見色等者。案。康疏云。眼見好色起貪。見惡色起嗔。見中色起癡耳聞鼻嗅莫不皆爾。
言今染等無合者染可染染者無合。案。康疏云。染為心。可染為境。染者是人。以眼見色心中染著故。准之可悉。
疏復次異法當有合者第二破無有等異者。言又合由異生等者。案。影疏云。要以異故有合。合故有異。然合因異生故無合。異因合有故無異。無異則無合。無合則無異。亦以異故無合。合故不異。准之可悉。言是以二品俱有破異者。述義云。六情品與合品是也。淡海記亦同之。今謂不爾。違起盡故。上文既云上品明以後異破性外還投異救性。今以異明不合外還執救合故。所以應言上行品與今合品名為二品也。故行品疏云。破救大意但破其義。上以虛妄顯空而變著虛妄。今以後異顯無復著於異。以彼執異性故今明無異即無性。准之可悉。
言故今求異不得等者。述義解云。眼與境異故合。合故起貪。貪故有業。業故有苦。而求異相不可得。即三毒不生也。問。眼與境界何得言異乎。生死涅槃推求亦爾。今意佛具一切種智。眾生不具一切種智。故名平等。何以故。異而不成異。故名平等耳。
疏問曰若有定異法有何咎第二偈等者。言外云義捲由指有等者。案。影疏云。有定異法。言眼色相因而異故可爾。如天上月闇中瓶。此則定異無相因故。准此應言。捲指相因而異故可爾。捲柱此則定異。無相因故。名定異法也。言若離五指異等者。案。康疏云。舍從梁棟得。則梁棟為從異。舍為異也。若離梁棟異。別有舍為異。准此應言。捲從五指得。則五指為從為捲為異。若離五指從異而捲異者。亦應當捲異與瓶住柱等而有異也。言今離五指異等者。案。康疏云。離梁棟從異。無別有舍異。何得言舍為異。准之應言。今離五指從異。而無別有捲異。當何物與瓶柱為異也。
疏長行為二第一前逈破外人立等者。言迥破外人立義者。逈者。猶越也。遠也。言此意須翻取之者。述義云。有二義。一者不異法。在異相中時。不可言異相法。二者異相法。在不異中時。無有不異。若無不異者。何言異相法耶也。
疏復次下第三段明無異故無合等者。言如指一方等者。案。大論第三十七卷釋習應品下云。一切法無有法與法共合者。何以故。諸法少分合故。譬如二指有四方。其一方合三方不合。不合多故。何以不名為不何。准之可悉。

觀有無品第十五

疏此品來有近遠兩義等者。約此品來由。大文有二。第一約近遠兩義。以明來由。第二問答以顯品目。初中有二。第一遠來由。第二近來由。初中又二。初約上諸品意。以明來由。後破他說。以明來由。此文初也。
言六種云等者。案。彼品文云。答曰。若使無有有。云何當有無。有無既已無。知有無者誰。疏主釋云。此破無。凡有二種。一者若有無異體。無有可待。即無有於無無。二者有無一體。有有故有無。若無有即無無。今略引上半偈文。言行品云等者。案。彼品云。答云。若有不空法。即應有空法。實無不空法。云何得空法。疏主釋言。此偈直作相待破之。若有不空。可待之說空。不空即無。何有空耶。如空內名內本不有。何有空耶。此亦略此偈上半文。言略破散破者。述義云。破有處不破無。破無處不破有。故云。略破散破也。言廣破束破者。述義云。就破無而破有。故名廣破。以一切不出有無故。名不破也。言諸見根者如因有無等者。案。法花經第一卷方便品比丘偈中云。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中六十二。疏主解言。初句明一見。謂總名外道諸見。為一邪見。邪見智多。譬如密林。故云。稠林也。次句明二見。智度論云。愛多者。著有故起有見。見多者。著無見。又云。四見多者。著有。邪見多者。著無。次二句明六十二見也。大品經以我見。為六十二本。又以一異為本。此經。有無為本。此三不違也。由計有我。故生諸見。即我為本。以有我故。計我與陰一異。故以一異為本。我與陰一。即陰滅。我滅使起斷見。我與陰異。即陰滅。我存故起常見。斷常即有無故。以有無為本。有無謂邊見。邊見。為六十二見本。我為邊見本。准之可悉。問。經疏云。有無即是斷常。今何故云。因有無成斷常。答。案。此品疏末文云。且約人作。人因陰有。即無自本。若人有自體。不假陰成。陰雖斷滅。即人存。故是常。瓶柱亦然。故有是常。然因果相續。名為不斷。今因遂滅無。即果無所續。故無即是斷。故云。有無即斷常也。碩法云若謂三世定有。如從未來來現在現在入過去有法不可令無。因此即生常見。若推獲諸法定無。無有因果罪福。同草生。滅同燈滅。無復來續。此即因無成斷見。故云。因有無成斷常。各有義門。故不違也。言如佛呵迦葉等者。案。大經第三十五卷。迦葉白言。世尊。若言五陰是佛性者。云何說言眾生佛性非內非外。佛言。善男子何因緣故。如是失意。我先不說眾生佛性是中道耶。迦葉言。世尊。我實不失意。直以眾生於中道不能解故。發此問也。疏主釋云。此是生善中第二。辨中道佛性。今此約非內非外。明中道。前迦葉難。因前五陰是佛性言為難。若五陰是佛性。佛性即應是內。前了吼章中明。佛性中道耶。佛答正呵。止。答前處明中道為佛性。今那復作此問耶。次迦葉佛亦為眾生多起二見。不解中道所以問也。述義解云。我先不說等者。就四諦教時。而為言之。言汝何故等者。就涅槃教時。而為言耳。今謂不爾。准疏可見。
疏又有此品來者有人言等者。此下第二破他說。以明來由。言有人等者。此北土三論師說。即是應琛法師說也。言故作者品云等者。案。品文破人法見有二。初問答以生起。後正以偈破。初中又二。即問與答。今此答文所引全同。元康師云。下明離斷常過也。假名為有故非無。無有決定故非有有則墮常。無則墮斷。既非有無則非常也。無有決定如海所說者。汝說定有定無。墮斷常過。今不如此。准之可悉。言無有非道等者。述義云。外道之道。名非道也。外道之義。名非義也。外道道與義無。故名無見也。
疏次破合品等者。此下第二。明近來由。言惑者云等者。所言萬化者。萬法之異名也。化猶有義也。言無無異相等者。謂於無無者異相也。於有法者有異也。言又外難論主若言無異者。(云云)
疏問云何是有無耶等者。此下第二大段。問答以顯品目。凡有兩番問答。此初番問答有二。即問與答。答中有二。初就因果明有無。後就人法明有無。初中又二。初就外道因果明有無。後就內學因果明有無。言曇無德等者。述義云。亦云。曇摩崛。此云。法藏。此部多同大眾部執。言俱舍論出天親小乘義云等者。述義解云。如現在行十善因。未來天報即有。故云。現在作因等也。今案。真諦所翻俱舍論。□□□(二十六缺)言迦葉鞞義作因便作等者。案。成實論第三卷過去業品第三十二云。論者。言迦葉鞞道人。說未受報業過去世有。餘過去無。琳法師解云。又迦葉鞞義。作因雖謝。而有感之能。名之為有。得果因滅。號之為無也。述義解云。五百部中。一師名為迦葉鞞也。准此等文。今言。作因者。業也。業是造作義故。
疏若就人法明有無等者。此下第二就人法明有無。於中有二。初約外道明有無。後約內道明有無。初中言三外道竝計有人法等者。僧佉。衛世。勒沙婆。此三外道俱計有人法也。言邪見外道等者。六師外道中。第一富蘭那迦葉。故注維摩經第三卷須菩提章云。羅什曰。迦葉母姓也。富蘭那字也。此是邪見外道撥無萬法也。肇法師曰。其人起邪見謂一切法斷滅性空無君臣父母叫孝之道。准之可悉。言迦羅鳩應物起見等者。案。注維摩第三卷弟子品須菩提章。羅什曰。迦羅鳩迦旃者外道字也。其人應物起見。其人問言有耶答言有。問言無耶答言無也。肇法師云。姓迦旃延字迦羅鳩。其人謂諸法亦有相亦地相也。准之可悉。  
  疏佛法內亦有三部等者。此下第二約內道明有無。於中有二。初約人法明有無。次約塵識明有無。此文初也。案。淨名玄初卷云。二佛滅度後五百論師諸部異宗亦不出四句之義。如龍樹所引。犢子計有我有法名為有見。方廣無我無法名為空見。薩婆多謂無法有法。即是亦有有亦無。訶梨言世諦有我有法故非無。真諦無我無法故非有。即二諦合明中道非有非無。述義解云。大論等處處所引犢子部言我法二種俱有體性。立三聚法。一有為聚。二無為聚。三非二聚。前二聚法。第三聚我。又立王法藏。如上所說。言方廣者二十部中一說部是。彼言一切我法唯有假名都無體。故名為空見。方廣方等是大乘異名。彼部所言似於大乘。故以為名。依四阿含作如是說。何者阿含就世俗言諸法無主色欲如幻。既言欲界色界無主如幻。故知空也。薩婆多言有法無我。如俱舍論前之八品分別諸法後之一品破我見也。梵語訶梨跋摩此言師子鎧。造成實論人名。彼論論門品云。有二門。一世諦門。二第一義諦門。世諦故說有我。第一義諦門故說無我。故中道。又一切明無品云。方便說有。方便說無。若決定說有即墮常見。若決定說無即墮斷見。離此二邊名行聖中道。准之可悉。
疏若就法識論有無等者。此下第二就塵識明論有無。案淨名玄初卷云。三明即世所行塵識四句。一薩婆多問不得法空計有塵識。二方廣道人學毘佛略執邪無之義明無識無塵。三羅什未至之前有心無之說明有塵無識。者計無塵有識。如執識唯無有境界。述義解云。薩婆多義但空於人不空於五陰法。何者人是假故空。五陰法是實故不空。然於五陰法中觀於人空以得道。故為見有得道耳。觀人空者。如其義云。內義人故空者於五陰內無有人故。不自在故無我者。自在是我之異名也。而今言舊大乘義者古舊學大乘人也。玄疏各舉一義也。毘佛略者廣之異名。此小乘十二部中一也。謂無塵識。此邪無義似大乘耳。大論初卷云。方廣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滅空我所有。譬如菟角龜毛常無即其證也。言若心無義等者。案。二諦搜玄論云。晉竺法溫為琛法師弟子也。其製心無論曰。夫有有形者也。無無象者也。然即有象不可謂無。無形不可謂有。是故有為實有。色為真色。經所謂色為無者但內其心不滯外色。外色不存衿情之內。非無如何。豈謂廓然無形為無色乎。將明心空必舉境以明之。故知心空由照空境。境空由心而顯。境智相成猶函蓋相可也。而解心無凡有三義。一者色塵是可見法。心是不可見法。非如可見相故名心無耳。非是心體無故名心無。二者色法更不應空。唯其上執著心是可空。故名心無。三者所證理空故能證智亦空。若所證理雖空而證智是有有契耶。當知量空心亦復空。故名心無。言若唯識論等者。楞伽經中唯識論一卷亦名破色心論。彼論初偈云。唯識無境界。以無塵妄見。如人目瞖。見毛月等事。又末偈言。諸法心為本。諸法心為勝。離心無諸不法。唯心身口名。心身口名者。但有心識。無身口業。身口業者。但有名字。實是意業。身口名說。准之可悉。
疏問眾生何因緣故故起有無見等者。此下第二番問答。文中有二。謂問與答。答中言智度論云等者。案。彼論第三十七卷釋習應品下云。或有眾生。謂一切皆空。心著是空。著是空。故名為無見。或有從生。謂一切六根所知法皆有。是為有見。愛多者著有見。見多者著無見。如是等眾生著有見無見。是二種見。虛妄非實。破中道。譬如人行陜道一邊大火二邊俱死。著有著無二事俱失。所以者何。若法實定有。則無因緣。若從因緣和合生。是法無自性。今略引之。慧影師解云。愛惑多緣事生。故曰著有。見惑多緣理生。故云著無也。陜道者。喻中道深水者。喻無見。大火喻有見也。以眾生於此二見強故。說為深水等也。言又云四見多者著有等者。案。大論同卷次先文云。一切世間著二見。若有若無。順生死流者。多著有。逆生死流者。多著無。我見多者著有。邪見多者無。復次四見多者著有。邪見多者著無。二毒多者著有。無明多者著無。今略引之。慧影疏云。凡夫多著有。二乘小聖多者無。明為明菩薩有無二見悉捨故。先出他家所見等也。復次四見下明。就五利使分有無二見也。二毒多者下。次就鈍使明於二見也。無明者。此據邪見無明。故云著無。准之可悉。
疏初長行立等者。案。碩疏云。今第一外人立有性義云。有力用故者。以力用證有性義。如瓶有持水之力用。布有作衣服之力用。力用既殊則有性。瓶有瓶性。故泥遇緣成瓶。縷有布性。遇緣即成布。故云。是性眾緣合時即出。若先無性者。眾緣合時。不應有果生。以此證有性義。准之可悉。
疏答中上半等者。案。碩疏言上半總非不然。不然其上說言。是性眾緣合時生。今禪此說。汝語自相違。若自性不順眾緣。若眾緣生即是無性。而言有性從眾緣者。不然也。下半正破。若言有性從眾緣。即是作法。若是起作之法。即無定性。何得謂有性耶。准之可悉。
疏問曰下生第二偈受論主責等者。案。碩疏云。問意正如數義。未來有性須藉現在緣乃至今問云。若諸法性從眾緣作。此有何過邪。准之可悉。
疏答中上半等者。言明性非因緣所作等者。案。琳疏云。明性不可作。作則非性。汝言有性而復云作。言自相違性將安在。然性雖是有要須緣發。如木中火性要假人功攢3方得火也。准之可悉。
疏長行初以二義破自性等者。言一就因成門破等者。案。琳疏云。長行初以二義破自。一舉因緣破。文言。諸法性從緣作故。二舉相待破。文云。亦因待成故無自性也。言後亦引二義等者。案。碩疏云。若爾者下此釋無他性義。他於他是自故。文云。他性於他亦是自性也。亦從眾緣生。相待故者明他由自有。即是從緣相待有。亦無他性也。准之可悉。
疏問曰下生破自他外有等者。言自他外有者。案。碩疏云。此偈通先四句計明非但自他不得生。亦他非自他俱無生義。准此疏意四句之中第三第四云自他外有。今疏主不爾准之可悉。言意云諸法等者。案。琳疏云。外云。泥無自性不觸生瓶。要藉眾緣。緣亦無性觸不能復藉淤泥。雖無因緣自他之性但有瓶法有何過。今疏主不爾。准之可悉。
疏答中上半等者。言以陰中人為自等者。述義云。竝以五陰及人為自也。准此記文。應讀疏文。陰與中人為自也。
疏長行云。必有見者此見非是等者。言必求有見者。述義云。此以邪推求有所見也。謂此乃是深著等者。案。碩疏云。虛妄尤重。故云深著。准之可悉。
疏佛能滅有無下第二引經勸捨有無等者。答此是小乘經等者。案。碩疏云。阿含經出佛化迦旃延事。即名化迦旃經。如經中說。比喻名城喻經也。此人本在外道中。此人利根。種種推盡。廣起諸見。經歷多年。不能得道。後到佛所。為說正見我同有無。即得悟道。准之可悉。言大品經引先尼得信等者。案。彼經第四卷末。須菩提言。如是先尼梵志。不取相住信行中。用性空智。入諸法相。今取意略引之。大論三十二卷解云。問曰。此中何因緣說先泥梵志。答曰。此經種種因緣說法空(乃至)無徵相可取。人心疑怪不信。是理難見。以畢竟無相故。以是故須菩提引證。小乘中尚有法空。何況行大乘法者。而不信法空。又云。先尼是那若婆羅門4也(乃至)廣說。影疏解云。問曰下明論主自科經文也。答曰下正釋科文之意。以小證大義也。此經是佛成道五十說之。已明先尼得道。而大本經始言成聖者。當知。非是實人始於後席得果(乃至)廣說。
言上半有無是斷常者。案。碩疏云。上半明。因有無成斷常見者。若謂三世定有。如從未來不現在現在入過云。有法不可令無。因此即生常見。故云。定有則著常也。次句明。因無成斷見。推獲諸法定無。無有因果罪福生同草生。滅同燈滅。無復來續。此則因無成斷見。故云。定無則著斷。准之可悉。言下半勸捨等者。案。碩疏云。明道理無有二見。但迷心橫。謂謬執有無。即成二見。故遠離正道。故有智慧人。不應起見。言纏垢者。案。法宗原云。十纏者。一無慚。二無愧。三嫉。四慳。五悔。六眠。七掉舉。八惛沈。九忿。十覆。纏縛有情。故名為纏。初二是大不善地法。嫉慳忿覆是小惑地四。惡作睡眠是不定中二。掉舉惛沈是大煩惱地中二也。六垢者。一惱。二害。三恨。四諂。五誑。六憍。此六即以小惑地中六法為性。准之可悉。
疏第二偈釋有是斷常所以等者。言徵起無念等者。述義云。所言徽者猶趣也。言成壞品等者。案。彼品云。復次若有所受法。即墮於斷常。當知所受法若常若無常。今略引偈上半文。琳法師解云。此眾舉斷常二見。遮其受著。上半明。有所得人受著諸法。序其能見之心。下半所受之。皆墮於斷常。彰所計法。如有見外道即是常見。無見外道同斷見。三世有部即是常見。二世無部。則為斷見。又大乘學者。而謂斷除二死。滅於五住。別計有常住果起。諸此例竝不離斷常二見。准之可悉。

以縛解品第十六

疏此一品生有遠近通別等者。約此品由來。有二義解釋。第一遠來由。第二近來由。初中有二。第一約內外大小所計。以辨縛解。第二問答以顯斷惑差別。初中有二。第一總約外道執。以辨縛解。第二別約內迷。以辨縛解。初中言。一者云眾生縛解自然而有等者。案。大經第十卷云。今有大師。名尼乾陀若提子。一切知見清淨梵行。為諸弟子。說如是言。無施無善無修無道。一切眾生逕八萬劫。於生死輪。自然得脫。有罪無罪。悉亦如是。又大論第七十卷云。有人說。眾生世世受苦樂。盡自到邊。譬如山上投縷丸。縷盡自止。受罪受福舍歸於盡。精進懈怠無異。肇法師淨名經注第七品須菩提章云。那闍夜字也。毘羅眤其母名也。其人謂。道不須求。逕生死劫數。苦盡自得。如轉縷丸於高。縷盡自止。何假求也。今案。涅槃疏第十三卷云。第六師計。眾生經八萬劫於生死輪。自然得脫。若不經八萬劫。眾生不得脫。故什師為其作譬。喻如以綖盡自然而住。綖不盡則住也。此人名尼乾陀者。此是出愛外道之通名。如今比丘與沙門等。出家人之通名。若提即其母名。以母標子。前是通名。今舉別。通別兩名。准此等文。今言。一切眾生等者。涅槃經文意也。如轉縷丸等者。智度論文意。合別論文也。准之可悉。言又有外道云要須修道斷惑方得解脫等者。言如僧佉云等者。案。百論上卷破神品初云。迦毘羅言。從冥初生覺。乃至神為主常。舉相處中。常住不壞不敗。攝受諸根。能知此二十五諦。即得解脫。不知是者。不離生死。今取意略引之。疏主解云能知下上來明境。此辨迷悟所以。明迷悟者。為欲自立破他。自立者。明從境生智斷生死得涅槃。破他者。論主明。空無相無有人法。無法故迷彼二十四諦。無人故學彼神諦。是似外人謂得解脫。言論主不離生死。可悉。
疏毘曇云等者。此下第二約蚋迷以辨縛解。文中有二。初辨縛字。次辨解字。初中有三。第一明毘曇執。第二明成論人執。第三明大乘執。此文初也。案。阿毘曇章第二卷斷障義云。使有二縛。一者緣縛。二相應縛。依此宗中。聖道生時。唯斷緣使。不斷相應。所以然者。一切眾生昔於緣愚。今緣中得不愚時。但斷緣使。其相應使。極相近故。不斷相應。故心云。中得解脫。大仙之所說。下自斷云。當知。於緣中得解脫。相應解脫一剎那。故但生。故一切眾生於緣中愚。彼起不愚。煩惱解脫。准之可悉。言一緣而不縛等者。言無漏緣使者。述義云。俱舍論云。亦能緣無漏。謂二邪見二疑二無明。除此六餘一五部惑。皆緣有漏。有漏乖無漏故。以有漏緣無漏。而無漏不被縛。故有緣而不縛。又無漏心王心數相應。而非縛。然望大乘是縛也。二邪見者。謂撥無滅道二諦。二疑者。謂疑滅道若有若無。二無明者。相應無明反不共無明。不共無明。謂獨頭無明。此二無明能。暗惑於滅道二諦。此就界上二界亦同。合有十八也。九上緣使者。十一遍使之。除身見邊見。餘九是也。除身邊二見者。此二唯緣自界。而不緣他界。故此九上界緣使。何者。此九緣上界。境不隨增。故無失得。得下者。劣境。即墮增故。有失不緣也。十一邊使者。苦諦下七。謂五見疑無明。集諦下四。謂邪見。見取。疑。無明也。言二縛而不縛等者。述義云。不善心王起時。即貪嗔等不善心數俱起。故心五與心王與心數相縛。然同時起故不相緣。緣者。緣女也。生貪等。故云。煩惱與心法等也。言故雜心云等者。案。彼論第九卷雜品長行云。問。心心法。云何於緣轉。答。有緣說俱行。若有緣法。俱於緣中。轉辨一事故。問。於何緣轉。答。謂於他相轉。心心法緣他法非自性。何以故。無二決定。不自行故。亦不緣相應。行一緣亦不緣共有。同異一果故。疏釋云。無二決定者。心無二定體。故不自緣。述義解云。心王不緣心王。故名自緣。心王不緣心數。故名不緣相應。心王心數。俱在四相不緣。故名不緣共有也。言三亦緣亦縛等者。述義云。以有漏貪心。緣苦諦境。故云。有漏緣使。言四非緣非緣非縛等者。述義云。三無為等也。釋四句文。諸記皆同之。
疏成實義云等者。此下第二辨成實師執。言以無同時心數等者。案。成實論第五卷苦諦聚立無數品云。心意識體。一而異名。若法能緣。是名為心。問曰。若爾則受想行等。諸心數法。亦名為心。俱能緣故。答曰。受想行等。皆心差別名(乃至)如經中說。是人欲漏心得解脫。有漏無明漏心。得應品云。無相應法。所以者何。無心數法故。心與誰相應。又受等諸想。不得同時。又因果不俱。識是想等法法因。此法不應一時俱有。故無相應。又第十卷雜煩惱品云。問曰。諸煩惱何故名使。答曰。生死相續中。常隨眾生。相續增長。故名為使。問曰。是使為心相應。為不相應。答曰。心相應。所以者何。所說貪等使相。是諸使相。與喜相應。若喜心不相應。是事不然。又貪名染著。心不相應中。無染著義。故知。諸使與心相應。問曰。不然。諸使非心相應。所以者何。經中說。小兒婬心無。何況能婬。欲亦為欲所使。故知。諸使非心相應。言破數人云等者。案。咸實論第十三不善根品云。問曰。是諸使為法中使。眾生使耶。答曰。因法生眾生心。隨眾生心。則受諸受。隨諸受貪等煩惱使。故知。因法生使。而使眾生。何以知之。若眾生未斷此使。則此使使。若斷則不復使。若法中使常有。故使應常常。使常不應斷。又非眾生數。亦應有使。若然者若以使故。壁等有使。以人識故。壁等亦應有識。是事實無。然則無學阿羅漢。餘人使故問曰。是使未斷則使。斷則不使。答曰。二種使使。一緣使。二相應使。是使若斷若不即是緣及相應。何故說斷則不使。若爾更應說第三使相。以不可說故。當知無也。又使緣異地而不使。故知。但眾生使。非法中也。問曰。二種使使。一緣使。二相應使。是眾生諸使。非緣非相應。云何當使。答曰。是事先答。諸使因法生。而使眾生。如阿毘云身中說。欲界眾生幾使使等。若不使眾生。云何有如是問。問曰。若使眾生。經中說。樂受中貪使。此則相違。答曰。是不盡語。應言。樂受中生貪。而使眾生。問曰。是貪亦因色等生。此中何故但說。因樂受生。答曰。以憶想分別歡喜等故貪生。非但從色等生。疏釋云。於中凡五番問答。破緣縛相應縛。就中有二。初三番問答。破緣縛。後二番問答。破相應縛。數人義。緣使者。欲界貪緣縛五陰。為欲界法。相應使者。貪起時二十一心數竝起。縛二十一心數。不相離。故名相應使。故彼言。使者。使縛為義。緣縛相應縛。俱縛法。不縛眾生。故狹意。今論主對破數義故言。然明使義有二解。一云境界喻國主。貪等煩惱。喻使人也。眾生喻所使民也。二解今所習貪等煩惱。喻國主。能使故名使。眾生喻所使故涅槃經言。煩惱喻鄉主。眾生喻僮僕也。因境界生前三心。故云。因法生眾生心也。隨前三心。則受三受。故云。隨眾心則受也。隨三受生煩惱。故云。隨諸受貪等煩惱使也。又非眾生數。下第二非眾生數。亦應有使為然。汝言。同緣縛一切法。則非眾生數初使縛。既被使縛故。非眾生數有使也。若所緣有使。人識壁則應有識。而實不爾。准之可悉。
疏大乘人云等者。此下第三明大乘執。言二種生死等者。述義引大經第二十九卷云。佛告師子吼菩薩。解脫二種。一者子斷。二者斷。子斷者。名斷煩惱。阿羅漢等。已斷煩惱是故子結不能繫縛。未斷果故。名果繫縛。准之可悉。未詳執文。言復有二障之說等者。案。曉法師二障義云。言二障者。一煩惱障。亦名惑障。二所知障。亦名知障。惑有異門名。煩惱礙及與智礙。煩惱障者。貪嗔等惑。煩勞為性。遍起現行。惱亂身心。故名煩惱。此是當體。從初立名。又復能感界內煩惱悶之報。逼惱有情。令離寂靜。故名煩惱。是為因中說果名也。障以遮以為義。亦用覆蔽為功。遮止有情。不出生死。覆蔽理性。不顯涅槃。由是二義。故名為障。此從用而受名也所知障者。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二所知所照。故名所知。法執等惑。遮止智性不成現觀。覆蔽境界。不現觀心。由是義故。名所知障。此從所蔽及用得名。然人執等惑。亦有障於少分境智。而未於無上菩提。亦不蔽於一切種境。雖已斷此。不得彼故。是故不立所知障名。法執等惑。亦有少分感生死義。而不蔽於二乘涅槃。亦不止於分段生死。雖不斷此而證離。故不受煩惱障名。與奪之意義在此乎。或知之名。如常所說。廣說如彼。准之可悉。
疏所言解者毘曇之人等者。此下第二明解字。案。攝論章第二卷凡夫伏惑義云。依薩婆多。凡夫離欲見修雙斷。以不作四諦部別觀故。修慧總相。厭下欣上。見修斷若依成實。見修雙伏。凡夫不見空。不能雙斷。以俱厭故。見修雙伏。今依大乘。凡夫之人。不作諦觀。是故見惑一向不伏。六行礙智。厭下欣上。事境界故。但伏修惑。六識貪嗔。及與貪嗔。鄰近憍慢。此三煩惱相應無明。反相應修惑。廣明如彼。准之可悉。
疏問毘曇何故明凡夫斷惑等者。此下第二間答。顯斷惑差別。凡有三番問答。此初問答言以毘曇有見得道等者。案。毘曇章第二卷障義云。若依小乘論凡夫斷惑者。未見四諦。但可總觀有漏作世俗六行。如斷欲界乃用色界未來禪心。下觀欲界。作苦行麁行障行。為無礙道。觀上初禪。作滅行正行妙行。為解脫道。乃至斷無所有處欲。用非想邊。下觀無處有處。作苦等三行。為無礙道。觀上非想。作滅等行。為解脫道。非想一地。凡夫不斷。以凡夫斷惑不過三界故。如闍樓虫喻。此是凡夫乃至廣說。言成初見空者。案。大義記第五卷四果義中云。數有超果。謂凡夫未嘗斷結。入佛法見諦。即十五心為初向。第十六心為初果。若曾斷欲界六品。即十五心為第二向。第十六心為第二果。若曾斷九品。十五心為第三向。第十六心為第三果。凡夫不能斷非想結。故無超證第四果也。論明。凡夫不能斷結。悉以次第證果。但有出觀不出觀不觀異耳。又二聖行義云。見諦外之外。諸結具在。理皆未見。若但觀苦不觀空。即通厭不成。我心不伏。不見真理。若但觀空不觀苦。則無緣折境。空觀不成。諸結不伏。是以遍觀諸理。通厭眾結。故惑伏解成。即見真理。而思惟資見諦苦等。能通厭我慢。以能通厭故。所以用伏結。無復方便空。空無伏義。又第十三卷見思義云。問。外道修禪伏結。非觀理除正應如懺。何義同斷下下。除上上耶。答曰。禪知見。同斷習因。故從麁次第乃至廣說。准之可悉。
第二問答中言喻如雖脫鐵鎖等者□□□。(三十九字缺)
第三問答中言如大品云等者。案。彼經第七卷末。須菩提言。五陰等一切法。無縛無脫。無所有故。是名菩薩無縛無脫大莊嚴。今略引之。言涅槃云等者。案。彼經第三十一卷中。師子吼菩薩言。世尊如經中說。若毘婆舍那破煩惱。何故復修奢摩他耶。佛言。毘婆舍那破煩惱者。是義不然。有智慧時。即無煩惱。有煩惱時。即無智慧。譬如明時無暗。暗時無明。若言智慧能破煩惱。為到故。不到故破。若不到破者。凡夫眾生即應破。若到故破者。初念應破。若初念不後亦不破。若初到便破。是即不到。云何能破。復次毘婆舍那破煩惱者。為獨能破。為伴故破。若獨能破。菩薩何故修八正道。若伴故破。即獨不能破。若獨不能。伴亦不能。如一盲人不能見色。雖伴眾盲。亦不能見。今取意略引之。疏主釋云。明修道惑。第一師子吼難。若直者難意似如云。毘婆地能破煩惱者。只毘婆舍那破。是足復不須修奢摩陀耶。今望答意。即不然。正是破其智慧能破煩惱。毘婆舍那即是智慧。人皆言。智慧是能破。煩惱是所破。見有能破所破。故師子吼接此意。問。如來破斥也。佛言下第二答。答中十段破此見。今前作有無不竝破。前牒總非。何以故破。有智慧進。無煩惱有煩惱時。無智慧。智慧煩惱終不得竝。故不得有破。次譬說破。若言智慧能破煩惱。為到故破。下復是一門。若不到破。凡夫應破者。論中亦有此破。今且竝見諦之解不觀見諦惑。能破見諦惑。思惟之解。不見思惟惑。應破思惟惑。今經中破云。凡夫眾生即應能破者。本言。智慧不到故破。今何得以眾生為難。今明。此同取無智慧到惑為難。凡夫亦無智慧到惑邊。聖人亦爾。故凡夫應能破也。若到破。初念應破者。明若到破者初念。則到則不應須復念。古來有河園隆法師。用實法斷惑復三大法師竝不用。明實法一念與惑俱滅。何能破惑。但假名破惑。假名相續道中而復著。後破初不能得。復亦不破。若初到使破。是則不到。初念使破惑者。即是不與惑竝。若然終不到惑也。具如涅槃疏第十七卷也。述義解云。毘婆舍那。此翻為觀。謂二乘之人智。二乘人見苦空無常無我之理。故名觀也。又大經同卷云。善男子。慧有二種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復有三種。一者般若。二者毘婆舍那。三者闍那。般若者。名一切眾生。毘婆會那者。一切聖人。闍那者。諸佛菩薩。又般若者。名為別相毘婆舍那者。名為總相闍那者。名為破相。此有二解。一者無淺深中。作淺深說。何者。翻般若無定。或翻為慧。或翻智慧。以慧翻時。配於眾生。如一切眾生皆有慧數。即通大地之中慧數也。毘婆舍那。此云見。即觀之異名也。明見理故。配於二乘。闍那。此云智。通達決了故。配諸佛菩薩。二者就總別。
疏此品近生等者。此下第二明近來由。案。琳疏云。生死羇繫。目之為縛。涅槃無累。稱之為解。又煩惱纏束以之為縛。智慧免羇號之為解。今明。此二世諦故有。據理則空。故云。觀縛解品。准之可悉。
疏品開為二等者。言大品云等者。案。彼經第二十六卷云。得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六度時。當作是念。雖生死長眾生性多。爾時應如是正憶念。生死邊如虛空。眾生性邊亦如虛空。是中實無生死往來。亦無解脫者。大論釋曰。生死無邊如虛空。眾生性無邊。亦如虛空。以是事故。生退沒心。佛教是菩薩正憶念。生死雖長。是事皆空。如虛空如夢中所見。非實長遠。不應生厭心。眾生雖多。亦無定實眾生。度亦不能。今略引之。言正憶念者。述義解云。大論中。明六種法師功德。謂受持讀誦書寫解脫正憶念。今謂不爾。准經可悉。
疏問云生死非都無根本等者。言楞枷等者。案。入楞伽經第二卷。佛告大慧菩薩言。彼諸外道墮於二見。不知唯心。妄想分別。增長自心界。如身資生器世間等。唯是心分別。不得分別菟角離於有無。不得分別一切諸法於有無。又第三卷云。大慧應當善觀二無我相何者。人無我智。謂離我所陰界入聚故。何者。法無我智。謂如實分別陰界入相。依不實相分別。得名愚癡凡夫。妄想分別以為有。故非證實者見以為有。今取意略引之。
疏答曰下第二正作常無常破等者。言然往來之本等者。案。琳疏云。諸行往來者。行是五陰。往來即轉也。往來之本。不出人法。此二若實。要隨斷常。之則天人居在定作。何有往來。斷則六道各盡一形。誰復往來。准之可悉。言莎提比丘等者。成實論第一卷立論品末。有此人計。今略引之。引文如上。總法師疏解云。莎提執義。生死中無我。若心非常。誰修因得果。故知。生死心常。准之可悉。
疏問曰經說有涅槃下生第二章次破解本等者。言解本者。案。碩疏云。言解根者。涅槃名解脫。由滅五陰與眾生。方得涅槃。詺五陰。五陰與眾生。為解脫根本。准之可悉。言華嚴云等者。案。六十經第十五卷十迴向品第五迴向中云。菩薩不著意業及業果報。不壞因果。不取有法。不壞有法。生死非雜亂。涅槃非寂靜。今略引之。法藏師疏第七卷釋云。就第五無量功德藏迴向中菩薩摩訶薩下。明入實成離妄益。有十對。初對離能迴之妄。次不妄耶佛等者三對。明離所向之妄。次為取業等二對。明離迴向業果。初對離總報業果。後對離不報業果。上來離有。次不壞等明離無。以即空而不礙存故。是故不壞。又性自即真。故不待壞也。次不取有等。明有無雙離。以不取有。是遣有執。不壞有是遣無執。次生死非離等。明離背向相。以法離生死相。故非雜亂。亦離涅槃相。故非寂靜。今謂。文意只如此。然古德有多釋遠離師云。汎釋有二。一就破相解。生死體空。故非雜亂。涅槃亦如。故非寂靜。二寂用解。生死體寂。故非雜亂。何者是體。近說空是。深說不空。如來藏是。大般涅槃有建大義。妙用繁興。無所不為。故非寂靜。然依後義。此二佛境。佛所行道名境界道。生死涅槃法無定相。故曰無法。諸聖同依。故名同止。術法師云。以緣就實。生死雜亂。以實從緣涅槃非寂靜。准之可悉。
疏若可縛前縛下第二偈次破他縛等者。言涅槃經云等者。案。彼經第二十九卷中。佛告師子孔菩薩言。如說名色繫縛眾生。名色若滅。即無眾生。離名色已。無別眾生。離眾生已。無別名色。亦名名色繫縛眾生。亦名眾生繫縛名色。今色今取意略引之。疏主釋云。此中文則破莊嚴假有別體義也。有煩惱故名為繫縛。無煩惱故名解脫。法寶師解云。此辨縛體也。名色之與從生。更無別體。故說相縛。前說煩惱離合。此說全體有無即是果縛也。述義云。名者四陰。四陰微細。非眼識進故。色者色陰也。言智度論亦云等者。案。彼論第十二卷檀婆羅蜜之餘云。復次是名色用和合。假名為人。為諸結所繫縛得無漏智慧。抓解此諸結。是時名人得解脫。如繩結繩解。繩即是結。結無異法。世界中說。繩解繩。名色亦如是。名色二法和合。假名為人。是結使與合色不異。便名為名結名色解。受罪福亦如是。雖無一法為人空名色故。受罪福果。而人得名。譬如車載物。一一推之。竟無車實。然車受載物之名。人受罪福亦如是名色受罪福。而人受其名。受苦樂亦如是。今取間略引之。慧影師解云。下復破假我。四陰名名。色陰名色。但有名色和合。強呼為人。何家有人。如薩波車多名為蛇蓋。低羅波夷名為食油等義。但強呼之。涅槃無名強名涅槃。人亦如是。但有名色。強喚為人。實無人也。假人尚無。況有神人。言有繫縛者共義亦然。實無有人。何所繫縛。爾時但有名色二法。此之二法。有煩惱時。說為繫。若得無漏慧解時。斷此煩惱。名得解脫。以此斷用。名智慧抓解諸結也。如繩結時亦是繩。繩解時亦是繩。更無異繩。名色亦爾。有煩惱時。名名色縛。無煩惱惱時。名名色解。亦是名色。無異名色。別有眾生。有縛解也。故大本中問云。若言名色繫縛眾生。眾生繫縛名色者。諸阿羅漢名色。應有繫縛。佛答言。斷有二種。一者子斷。二者果斷。准之可悉。
疏長行云若離五陰前有眾生等者。言問毘曇人云等者。述義解云。彼宗云。但行陰起煩惱。餘三心怯弱。不能起煩惱也。言答云等者。述義解云。清淨五陰者不起染者之心。故名清淨也。又陰垢時者。能起染心。故名垢也。
疏復次亦無有解第二次破解等者。言如有為解脫等者。述義解云。就小乘言。前三果是有為解脫。羅漢是無為解脫。就大乘言。金剛以還。是有為解脫。剛道後。是無為解脫。准之可悉。言如計我見等者。案。法華疏第六卷末云。三計我見人即是外道。謂。何執有我。不信寂滅。准之可悉。而言我見者。於五取陰。隨觀為我。或為我所也。有人解云。隨於所立。故云我見亦云身。疏主釋云。五陰名身。於中起見。名為身見。有人解云。以隨所迷。故云身見。以不知五陰合假故。准可悉。大義記第十三卷十使義云。因疑起見。決定盡境相。謂之見義。然五見有通別。言身見通別者。論云。五陰名身。於中起見。名為身見。見皆從陰起。悉應名身見。但眾生執陰。用以當我。故計我名身見。是以此見。兩稱謂身見我見。受身名。餘見不立也。述義解云。道壞障方有萬德。圓滿曰方便淨涅槃。二就本始。其涅槃出於三世。非先有染後時顯淨。故曰性淨。如佛果中修生功德斷結無為本。無而今除障嫁淨。曰方便淨。三就體用。如來功德總分為二。一自在德。金剛道後。證報佛沙功德生現成就。一起無盡。常恒寂靜。故曰性淨。二現前德。後時隨宜正作用。遂緣現前用。用恒寂方便。乃至廣說。准之可悉。
疏問曰下第二破無為解脫者。言如言本有涅槃等者。案。淨名玄第四卷正二道門中云。地論人真修般若。則本自有之。緣修般若。則修習始起性淨涅槃。方便淨涅槃亦爾。述義解云。言真修者。亦言真照般若。非境非智。智即佛性。佛性即空。以自性清淨心為體。言緣修者。亦言緣修般若。境智冥會。轉無常。作常等。證實已緣。名為性淨方便修生。方便修顯。為方便淨。故十地經云。淨相解脫。遠離諸趣。名方便淨。自體本空。自性常寂。非先有染後時離者。說為性淨。准之可悉。今案。十地論第二卷云。彼智已顯方便壞涅槃。復示性淨涅槃。乃至廣說。菀法師疏解云。彼智者。彼前微智為方便壞。示性淨者。不同相涅槃。從其方便壞障。而得名方便壞也。同相涅槃者。體性清淨。故曰性淨。准此論文。今言。方便淨者。方便壞涅槃。即不同涅槃相也。性淨者。同相涅槃也。述義解云。性淨即名同相。謂寂滅無相之理滅。以方便淨。名不同相。謂有餘無餘之而滅。何者。一切眾生本有理滅。平等不異。名曰同相。已今當證。名別非一。名不同相。又體涅槃一味。而無能所知相。猶如虛空。名為同相。證用凡行。差別眾多。為不同相而言性淨方便淨者。有通別義。就通義言。以體涅槃。名為性淨。以用涅槃為方便淨。就別義言。即有三解。一就隱顯謂無二智。在道前時。雖為惑隱。而其自性。湛然清淨。故名性淨。此即性淨。一切眾生。有而未要須方便。修德除顯證得。故曰方便淨。何者。法身之體。與煩惱染。如白在泥中。恒有不染義。曰本來清淨涅槃。雖不染而有。
疏答曰下正破無為涅槃等者。言南方云等者。案。淨名玄第四云。有人言。修空無相。會理圓通。心意識滅。煩惱清淨。此無為般若。則是實相。若有心行。未免生死。則菩薩六度。得十地差別。名有為般若。此南方尚禪師義。碩法師云。明慶寺尚禪師。用即空是佛也。准之可悉。言攝論師云般若是正體智是無為等者。言涅槃云等者。案。彼經第三卷。佛告迦葉菩薩言。如求是常。不變易法。此常法稱。要是如來。非是餘法。迦葉應當如是知如來身。今略引之。疏主釋云。下第四結。明內法是常外法無常。詶其問。彼前問云。佛亦說常外道亦說常。何異者。今外道說此。是虛妄謬說也。迦葉應當下。正結常宗也。法寶師解云。此常法稱下。結使彼常名唯在佛非餘也。言智度論云等者。案。彼論第十一卷檀度中。有人言。從初發意。乃至道樹下。於其中間。所有智慧。是名般若波羅蜜。成佛時轉名薩婆若。影疏解云。第四解從初發心。至金剛。不問有漏無漏。智慧皆名般若也。淨名玄第五卷云。大品以般若為因。薩婆若為果。因果更無有二。般若之因變。名薩婆多果。如什公云。薩婆若則老身般若也。述義解云。梵語。薩婆若。或云。薩云若。或薩芸然。皆訛也。正言。薩伐若。此云。一切智。然論第十九卷云。是般若在佛心中。變名為一切種智。此以二智體同故言爾。名一切智。是正義也。佛智照盡二諦之境。故為一切。菩薩隨分雖照未盡。故唯為慧。今案。玄第五攝智門云。一切智為空智。一切種智為有智。又云。一切種智為空智。一切智為有智。以種種性則實相理。為諸法根本。故名為種一切智。智一切法為有智。准之可悉。今言。變者。猶轉之異名也。言入無餘時無此二受等者。案。琳疏云。外云。捨此二受法得涅槃。以之為解。故言。不受諸法也。今明。受因不受而生。不受因受而起。但知體自無。豈有不受也。若見不受異於受。而受於無受者。當知。未免於受。故云。還為受所縛也。准之可悉。

觀業品第十七

疏此品為五人故來等者。約此品由來。大文有二。第一明來由。第二問答。以辨品目。初中有二。第一明為人故來。第二明通別。此文初也。案。淨名玄初卷云。如龍樹所引。犢子計有我有法。名為有見。方廣執無我無法。名為空見。薩婆多謂無我有法。即是亦有亦無。訶梨云。世諦有我法故非無。真諦無我無法非有。准此文意。今言。有我部等者。犢子部。無我部等者。薩婆多部。第三是成實義。第五中言。如云初地等者。案。述義引大經第二十七卷末云。佛告師子孔菩薩言。成就十法。雖見佛性而不明了。一者多欲。二者知足。三寂靜。四者精進。五者正念。六者正定。七者正慧。八者解脫。九者讚歎解脫。十者為大涅槃。教化眾生乃至慧眼見故。不得明了。佛眼見故。故得明了。今取意略引之。解云。言初地猶有法我者。就法執有俱生分別。就我執亦同之也。分別法我二執。粗故易斷。初見道時。即能除滅。生俱法我二執。細故難斷。後修道時。方能除滅。故云。初地有法我執。有法我執者。就法執也。計陰為實。名為法執。我者。自體義也。今案經文。凡有六番問答中。第四番云。爾時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若一切眾生釋有佛性。如金剛力士者。以何義故。一切眾生。不能得見。佛言。善男子。譬如色法雖有青黃赤白之異。長短質像。盲者不見。雖復不見。亦不得言無。何以故。盲雖不見。有目見故。佛性亦爾。一切眾生雖不能見。十住菩薩見少分故。如來全見。十住菩薩所見佛性如夜見色。如來所見發書見色十住菩薩十分之中得見一分。諸佛世尊見於佛性。如觀掌中阿摩勒菓。(乃至)佛性者。一切眾生悉有三種破煩惱故。然後得見。疏主釋云。三種破煩惱者。即是見諦道。思惟道。無學道三。次云。方便道無礙道解脫為三。招提云。六地以來斷正使。七地斷習氣。八地斷無知。斷煩惱不出此三。准之可悉。言亦言住十住等者。案。同卷第六番問答中云。善男子。如汝所問。十住菩薩。以何眼故。雖見佛性。而不明了。諸佛世尊。以何眼故。見於佛性。而得明了。善男子。慧眼見故。不得明了。佛眼見故。故得明了。為菩提行故。則不了了。若無行故。則得了了。住十住故。雖見不了。不住不去故。得了了。(乃至)廣說。今略引之。疏主釋云。今言。慧眼不了了佛眼見了了者。此就因果判。在因名二慧。在果名二智。因名二智。果名二身因是慧眼。果名智眼。因中則晦。果地則明。因中晦故。見則不了了。果地則明。故見則了了。准之可悉。
疏又此品來意有通有別等者。此下第二約通別。以明來由。文中有二。第一約約通明之。第二約別辨之。初中有二。第一以四復次明來同卷第六來由。第二明。為邪見外道等亂此品。初中有四。今此初文也。言故下偈云等者。案。此品一偈文云。雖空而不斷。雖有亦不常。業果報不失。是名佛所說。今略引上半偈文。碩法師解云。此偈明隨情說世諦不斷常。一偈為三意。今上半明。世諦假名業行。不斷不常。以破斷常二見。雖空不斷者。正破其斷病。其謂諸法若空便無業果。是故今明。是畢竟空非是斷也。雖有不常者。其謂既不是斷便應是常。故復明。雖說是有而非是常。此宣彈破其斷常二見。問。既言其空。何故不斷。既言其有。何故不常耶。答。空是有空故。雖空不斷。有是空有故。雖有不常也。又雖是不空不住之辭。空不住空故。空不斷。有不住有故。有不常也。業果報不失。此一句是第二意。彈外人執。汝自貪着顛倒。言業果不失。是有耳。實相之道。何曾有汝所見耶。是名佛所說。此一句第三意。引佛說為證。親以佛說業行不常不斷畢竟空非我。強作此難相破。故結云。是佛說也。言長行釋云等者。釋此偈長行云。此說義離於斷常。何以故。畢竟空寂滅相。自性離有。何法可斷。何法可悉失。顛倒因緣。故往來生死亦不常。何以故。若法從顛倒起。則是虛妄無實。無實故非常。復次貪着顛倒。不知實相。故言業不失。此是佛所說。今略引之。碩法師解云。長行釋偈。還為三意。今初釋上半偈。前解雖空不斷義。恣外人謂。有此業但空。空之使成斷滅。為此明。業本來畢竟空。復有何法可滅之爾斷耶。顛倒因緣故下。釋雖有不常。畢竟空但於倒者為有。顛倒有何所有。故非常也。復次貪着下斷。偈第二意引佛說為證。准之可悉。
疏二者諸大乘經等者。此下第二復次。言如涅槃師子吼云等者。案。彼經第二十一卷師子吼品。佛告了孔菩薩言。善男子。一切業。有輕有重。輕重二業。復各有二。一者決定。二者不定。或有重業可得作輕。或有輕業可得作重。非一切人唯有愚智。是故當知。非一切業悉定得果。雖不定得果。亦非不得。善男子。一切眾生凡有二種。一者智人。二者愚癡。有智之人。以智慧力能令地獄極重之人業。現世輕受。愚癡之人現世輕業。地獄重受。(乃至)智者善根。學固難動。是故能令重業為輕。愚癡之人。不善深厚。能令輕業而作重業。以是義故。一切諸業。不名決定。今取意略引之。疏主釋云。若小教。輕業得輕報。重業得重報。亦大乘教謹有重業輕受。業重受等無定。二乘不知也。法寶師解云。善男子至二者不定者。明所作之業輕重不同。定不定異。輕重不同。由心不等。定不定異。由治有無。或有重業至可得作重者。此明輕重二業皆可輕也。非一切人至亦非不得者。示正義也。定與不業。由愚智故。善男子至地獄重受者。明愚智故。善男子至地獄重受者。明愚智二人轉業相也。智者善根至不名決定者。明不定相也。由智故輕重令輕。由愚故轉輕成重。輕重隨緣故。成不定也。義解云。愚人即以輕為重者。謂有造五逆人。欲懺悔滅此罪。即有斷常過。故名以輕為重。懺悔欲斷此罪為斷。謂實有罪為常。如小鐵丸沈於水也。無而成有者。有淨行人。謂我持戒他不持戒。而發取捨斷常之心。此是戒取所攝。故云爾也。智者能轉重為輕者。雖作重罪。觀空滅之。如大鐵缽浮於水也。謂造殺生。必具眾緣。緣所生故。即殺無性。若無自。何得言殺。故無造者。無受報者。但可墮地獄業者。暫痛頭腹等止耳。轉有令無者。所有逆罪。以觀空力。令無有也。眾記亦同。准之可悉。言普實觀云等者。案。彼經佛說偈末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思實想。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今略引之。述義解云。端坐者。端猶正也。准之可悉。
疏三者內外大小雖立諸業義竝不成等者。此下第三復次。言如須跋陀羅等者。案。大經第三十卷末。梵志須跋陀羅言。一切眾生受苦樂報。皆由往日本業因緣。何以故。我見眾生。習行諸惡。多饒財寶。身得自在。又見修善貧窮。多之不得自在。今略引之。疏主釋云。彼義明。一切眾生苦樂果報皆由往業。此義參於佛法。則難分別。而今異者。彼一向全由往業。失於現在因緣。故為邪義。此中文意。正迷悟多本。苦樂之報。由往業。往業作苦事。故現在得苦果。此即是迷。今欲盡於苦果者。現在終苦行。受苦亦盡。自然得解脫。此即是悟本。故舉為問也。述義解云。此所計與佛法有同義。何者。命根是眾生正果報。由過去業得故同。梵志言。眾生果報。皆由往業。五根者別報。不由過去業得。故此異也。言尼乾子云等者。案。注淨名經弟子品須菩提章羅什解曰。其人起見。謂罪福苦樂盡由前世。要當必償。今雖行道不能中斷。准之可悉。又大經第三十卷初。納衣梵志言。眾生善身及不善身。獲得解脫。皆是自性。不從因緣。述義解云。此依尼乾子宗。如此言也。由不善業。所得惡報。以修道因緣。而不斷。此計與化佛法。亦有異義。何者。定業不可免。故羅漢果人猶以宿業。受惡報苦。此同義也。不定業可轉滅。是異義也。言下偈云等者。此品下。此偈所引全同。碩法師解云。此明世諦第一義不生不滅。故論初云。深求不常不斷。即入無生無滅義。所以知。此偈明第一義諦者。長行釋云。第一義中諸業不生。以此為證也。上半明不生。下半明不滅。以為屬因緣無性。故本來不生。本因性故。本既不生。則今亦無滅。准之可悉。
疏四者又為一切有所得等者。此下第四復次。文中有二。明為有所得說此品。次明為外道小乘說此品。初中有二。初直明來由。後問答釋顯。此文初也。言故淨名呵優婆離等者。案。淨名經弟子品優婆離章云。優婆離白佛。昔二此丘犯律行以為恥。來問我言。願解疑悔。得免斯咎。我即為其如法解說。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優婆離。無重增此二比丘罪。當直除滅。勿擾其心。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疏主釋云。不堪為三。初明被呵之由。次述能呵之旨。後明時眾得答。初文有二。初明比丘犯罪。事別出經。有二比丘林間修道。一比丘疲勞仰臥眠熟。忽有女人。以女形置一比丘。而比丘不淨流出。眠覺始覺。而向同伴述之。彼比丘云。伺求而彼女忽來。比丘便往逐之。女人怖走遂墮坑死。故云。犯律律行也。第二明彼離依律篇聚。定罪輕重。未得為其說詳過之法。故云。如法解說也。次時維摩詰下第二明能呵之旨。文中有二。初明彼離錯教。此丘見有身心。對著也。復言。有罪可起。心生疑悔。而欲滅之。二對著也。而彼離定其罪相。則對著彌厚。對著彌厚。則罪轉增。三著也。今前誡之。故云。無重增此二比丘罪也。當除直滅下第二。明淨名善治。有三。此初標也。彼離有失。一者不說實相。於理成迂。二不應大機。於緣而曲。今對此二事。還明兩法。一說實相。稱乎理實。名直除滅。二應大機故。不擾其心也。所以者何下第二。釋善治。有四門。此初罪空。夫罪之生。由因緣有。求其實性。不在三受。不在三受則見罪空。以見罪空。便悟理實。悟理實。則發生正觀。正觀既生。則煩惱斯滅。煩惱尚滅。罪豈存哉。不在內者。不在我心也。若在我心。不應待外緣也。不在外者。不在他身也。若在於他。不應由我起也。不在兩間者。合自他求罪爾得也。又識為內。塵為外。根為兩間。而罪不在三處。又罪因為內。罪緣為外。內外兩間也。今略引之。述義解云。佛在世時。有二比丘。山中坐禪。一女人來。犯眠比丘。比丘驚悟。而追去之。其女墮穴而死。比丘悔犯二波羅夷。將欲懺悔。而懷恥悔之心。不敢問優婆義。優婆離依五篇七聚之法判也。淨名呵云。汝欲懺悔滅罪故是斷見。欲成懺悔解故是常見。何於二罪。增斷常二見。但以正觀。可懺悔也。
疏問如此人有何過耶等者。此下第二問答釋顯。凡有二番問答。言答因緣品。緣緣章長行云。實法可信。隨宜所說不可為實。今取意引之。琳法師解云。如為直實究間之談。理宜可信。隨宜之教對機而已。不可為實。故云。初法等也。准之可悉。
疏又此品者為邪見道者。此下第二。明為空見外道小乘說此品。言如六師等言等者。案。大經第十八卷云。月稱大臣白言。今有大醫。名富蘭那。一切智見。得自在定。畢竟修集清淨梵行。常無量無邊眾生。演說無上涅槃之道。為諸弟子。說如是法。無有黑業。無黑業報。無有白業。無白業報。無黑白業。無黑白業報。無有上業及以下業。今取意略引之。即是六師之中第一師計也。肇不師注淨名云。姓迦葉。字富蘭那。其人起邪見。謂一切法滅斷性空。無君臣父子忠孝之道。什流注云。其人起邪見。謂一切法無所有。如虛空不生滅也。而言黑業等者。經文自釋云。諸不善業。一向名黑。染污性故。果報亦黑。不可意故。二界善名白。不雜惡故。果報亦白。是可意故。欲界人天善。名亦黑白。作業時雜。果報亦雜故。諸無漏業。名為不黑。不染污故。亦名不白。以不受三界善報故。具名如上。准之可悉。言故下偈云等者。案。此品末破現見事。凡有三偈。舉喻。次偈合喻。後偈合也。今此略引初偈文。碩法師解云。此中所以舉佛神通變化者。餘人神通。但能化作一化人。不能復更作化人。及化作餘事。若佛能重化佛。化作一化人。此化人復能作變化。轉覺聖生虛不實。故舉化佛。不舉餘人神通變化。又為餘人作化。化主滅後不能留。化佛在後化物。唯能爾。餘人化作者。化主語。化人便默。化人語時。化主便默。佛化則。化主與所化人。俱語俱默。然此中欲顯煩惱業果及作者。皆如幻俱默。然此欲顯煩惱業果及作者。皆如幻化非有。准此可悉。述義云。世尊謂眾緣所生。罪福等業。神通謂方便業。雖而示因果。如所現奇特事故。復變化等者。由善惡之業。所得果報也。
疏次近生者縛解品明無縛解者。此下第二明近來由。言又業有二種等者。疏主釋云。煩惱是漏善惡之業。從於漏生。與漏相隨。名有漏業。三乘聖人無漏之解。名無漏業。
疏問業有幾種者。此下第二大段。問答以顯品目。凡有三番。初番明業數。次番明業體。後番明煩惱與與業差別。此文初也。言約身即有身口意者。案。琳疏云。成論人明三業竝以心為體。身口但是為業具而非業也。開善師解云。所受七尺。當分有體者。身也。唇舌牙齒。能吐言辭者。口也。神慮之法。能思慮者。意也。業名造義。動此三。所造故。云三業也。
言就界有罪福有不動者。琳法師解云。罪業是三途繫。福業。是欲界人天繫。無動業。是色無色界繫。無漏業。是三界不繫也。聰法師云。感三途報業。名為苦報業。感從人至第三禪報。名為樂報樂。感第四禪至無色界報業。名為不苦不樂報業。亦名不動業。第四禪以上。三災所不動。感不動報。故名為不動業。議曰。約善業有定散。初師約散善。故云。欲界人天為善業。上二界為不動業。後師約定散合論。故云。第四禪以上。為不動業。開合不同。故不相違也。言就報即有現生後者。開善師云。今身起而未滅。名為現在。更受第二身。是復生曰生報。又捨第二身。雖得第三身。避第二之生名。實次於生。故從第三。至無量身。悉名後也。若今身起業。即今身受名現報業。今身造業。第二身受。名生報業。今身起第三身受。謂後報業也。酬應是報義。造作曰業。體者。謂利疾心。於佛眾聖及父母境。起善惡業。即受現報。若於此境。起善惡心。不利而重。即得生報。若業亦利亦重。即得後報也。現報惡業者。如溺人變九色鹿也。現報善業者。如救蟻沙彌也。生報惡業者。如五逆業也。生報善業者。如不顧虫水比丘也。後報惡業者。如謗般若生生墮地獄也。後報善業者。如轉輪王及菩薩也。(乃至)廣說。言約垢淨即有黑白雜等者。成論第和卷四業品云。黑黑報業者。隨以何業。生苦惱處。如阿鼻地獄及餘苦惱無善報處。若畜生餓鬼中少分。與此相違。名第二業。隨以可業。生無苦惱處。如上二界及欲界人天少分。黑白雜名第三業。隨以何業。生苦惱不苦惱處。若地獄畜生餓鬼人天少分。第四業名無漏。能盡三有。聰法師解云。黑者。穢惡為義。而云黑黑者有三者。惡業是二世所呵。何者。今世作因時。諸佛一切聖人所呵。後世受報時。閻羅王所呵。此約因言二者。二世苦惱。何者。今世作因時。極因苦後受極重苦。約果言三者。因果俱黑。故云黑黑業。若作此業者。生全苦無樂捨處。即如地獄等。謂三途中全苦無樂也。何故造此業者。生全苦處。以有四事故。一者惡心不絕相助故。二者邪見心所作業故。三者起於重境惡故。四者損他劇故。言白白業者。生全樂無苦處業。故云白業。所言白者。淨妙為義。而云白白者。准上可思。造此業者。生全樂無苦處。如欲界人天等者。此處亦有苦。然今從多故云爾。何故造此業者。生全樂以有四義故。一者善心恒相接故。二者正見所作善故。三者起於重境善業故。四者慈非利益多眾生善業故。云雜業者。生苦樂雜受處業。如小地獄畜生餓鬼少分。及欲界人天少分。此有三解。一解云。此雜業明受二業。人天中樂有生受業。苦者受業報。三途中苦。有生受業報。樂者受報業二業也。又以十七無漏業。斷黑白雜業。故名非白非黑。何者。見道中有四。謂四諦法忍。此四法忍相應。為無漏業。斷三途黑業。修道中有九。斷欲界修惑。有九無礙九解脫。此中八無礙。斷三途黑業。以第九無無礙。斷雜業。或以四無漏業。斷白業。就色界四禪。各有九無礙九解脫。即取初禪(乃至)四禪第九無礙。為無漏業。就無色界。四空准之。成論者。上二界皆為白業故。薩婆多義。色界為白業。以無色界。無身口故。業淡顯。故不為業也。然身在欲界。具造三業。在色界中。但造白業也。此生修善業。即得報。如末利夫人及熊折臂人等。其類非一。此為現報。以第二所得。為生報。以第三生以後所得。為後報也。
疏問云何為業體等者。此下第二番問答也言毘曇取善惡色聲為身口業體等者。案。雜心論第三卷業品云。是業相今當說。身業當知二。謂作及無作。口業亦如是。意業當知思。長行釋云。身業二種。作性及無作性。作者。身動身方便身作。無作者動滅。已與餘識俱。彼性隨生。如善受戒。穢行無記心現在前。善戒隨生。如惡戒人。惡無記心現在前。惡戒隨生。意業當知思者。意業是思自性。疏解云。業者謂身口意。五形積聚名自。自有造作。名曰身業。人五面門稱之為口。藉口表宣。名曰口業。心識思量名意。差別業故稱意業。業雖有三。得名有二。身口二業。從所依得名。意之一業。以相應受稱。故婆沙云。相應得名意業。或說。得名有三。所以者何。口業有二名。若言語業。即當體立名。以語即業故。若言口業者。以所依立稱。以口非業故。業體性者。部別有三。說則四。部別三者。一僧祇部。唯心心數法。是善惡業。非身口。色法故。婆沙解報曰云。僧祇說曰。唯心數法能感報非餘。二譬喻。就中有一說云。唯思是業。餘非是業。故婆沙云。唯思是報因。受是報果。二說唯意是業。非身口也。此之說意明。身口作業之具。故說身業。然身口是無記。故非業體。若依薩婆多部及此論宗。身口二業。以色為體。意業思為性。身作可見有對。口作不可見有對。無作俱不可見無對。然此偈明五業。何業五。身業有作無作。口業有作無作。意業非非作無作。以思為性。偈中初二句明身業。第三句明口業。第四句明意業。碩法師解云。數人身口即是業。身業以色為體。口業以聲為體也。不以意為意業。意是心王。心王邊同時思數。為意業體。准之可悉。述義解云。思即識之思量也。不為思量時。但意耳。非是業也。為思量時名業。如此心王心數。同時共起。而俱思量。故云。以思為意業體也。言成實云等者。案。彼論第七卷集諦業相品第九十五言。業有三種。身業口業意業。身業者。身所作名業。是業三種奪命等不善。起仰禮拜等善。斷草無記。又云。身能作業之具。身於餘處生時。所集罪福名為業。是故身非業也。又云。隨心力故。身餘處生時。能集業。是故集名為業。善不善非直是身。口業亦爾。非直音聲語言。以心力隨音聲語言所集善惡。是名口業。意業亦如是。若決定心我殺是眾生。爾時集罪福。亦如是。或意即意業。或從意生業。若決定意殺眾生。是不善意。亦是意業。是業能集罪。勝身口業。若未決定心。是意即與業異也。大義記第十二卷三業義云。三業者。身口意業也。所稟七尺。當分有體者身也。唇舌牙齒。能吐音辭者口也。神慮之法。能思慮者意也。業名造作義。動此三所造。故云三業也。撿此三名。有其通別。其口意二法。唯別無通。向有通別。通者五陰之體者有身名也。別者。唯七尺形段色陰為身也。然則三各論名體。業義有離合。離者謂現有起作動此到彼。唯身口是業。意無也。若體是善惡能造業報。唯意是業。身口非也。其義伊邪。以身口是色有方處法故。現有起作。從此到彼。意非形方。故無此彼造也。然意是法本。於理有乖會。故意有善惡。能造來果。身口色可割截。性非善惡。故無能造業報之功。(乃至)廣說。准之記文。今以動身口之心。為善惡招報業體。色教終歸非惡。故云。三業以心為體等也。述義云。問。意與心何異。故名以心為體。答。積聚義為心。思量義為意也。准之可悉。
  疏問意地三煩惱等者。此下第三番問答。言毘曇三煩惱起煩等者。案。雜心論第四卷業品二云。問。幾不善業道。一時與思俱轉。答不善業道起。一與思俱轉。二三乃至八。當知次第增。長行釋曰。此身自性三不善業道。彼一一與思俱轉。謂殺生偷盜邪婬。(乃至)如是八不善業道。與思俱轉。疏解云。此偈明不善業道與思俱多少。此問意。思但取身口意。思及起者。但令身口業與思俱。在現在則名一時俱轉也。一一思俱轉者。十不善中一一業成。現在前則與思俱轉也。述義云。意地三地煩惱者。貪嗔邪見此是愚癡所攝。故名貪嗔癡也。俱舍論云。十業道中後三煩惱。是道非業。何者。先以貪心故。欲於善室。貪後念起。思數思量。於室方起作業。自餘亦爾。故三煩惱但以引道。而非業也。言成實師破此義立正義等者。案。成實論第六卷苦諦聚中思品云。願求名思。意即是思。知法句中說。惡心所作所說皆受苦果。善心亦爾。故知。意即是思。若意非是思。何者為意業。意業名意行緣中。是故思即是是意。雖總相說意行名思。而思多在善不善中說。是思有眾多分。若人為他眾生求善惡。爾時名思。若求未得事。爾時名求。若求後身。爾時名願。故知。一思以種種名說。准之可悉。言成之者云等者。述義解云。就一念善有二因。一者有報因義。二者有習因義。報因者。近受人天之報故。習因者。善善相續。遠至佛果故。言開善等者案。聰法師成實論章第二云。義本舊解。有漏不善心。即業即煩惱。報因名業。習因為煩惱。但約教化眾生。分二種異。以前輕者。為煩惱。後重者為業。大有二義。一者前能生扶能閏。後所生扶所閏。二者重者報因力。獨習因義。少役樂業。輕者報因緣習因義。多役屬煩惱。准之可悉。述義解云。不善心亦見煩惱等者。未結時為煩惱。已結時為業故。未結者既以對治道之善。可除滅。故煩惱而亦非業。未結為殺之心也。若招生之義等者。唯嗔而止。不起心結怨是煩惱。又意當起心結怨。是為業。設一念內有十殺那。初九剎那為輕。第十殺那為重。生者感生故為業。輕者不爾故但名煩惱。又修惑九品之中。初二三等為輕。第九為重也。言莊嚴光宅云等者。案。成論同卷云。第二小莊嚴師四義不善心大制屬煩惱。三義不善心大對屬業。若作決定心。我殺是眾生。爾時集罪福。名為意業。第四光宅云。直起三毒未決。有所作。但名煩惱。因此煩惱作決定心。欲有造作。是為意業若遂動身口。即屬七拔。准之可悉。述義解云。就感果不感果。故分決不決。十種者十不善也。言次建初師云等者。述義解云。建初者寺名也。此寺有二法師。同名慧逈。但顏色殊。一白一黑。黑者名烏迥法師。白者名白迥法師。今此一師舉是烏迥法師義也。未詳出處。
疏長行有四等者。言如法句云等者。案。大經第三十一卷云。如法句偈云。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二所脫之不受業。准之可悉。述義引出曜經云。昔有梵志。兄弟四人皆得五通。自知化七日必死。共議避死。第一兄曰。吾入大海上下平等下處中間。第二弟曰。吾入須彌。還令其表無便際限。第三弟曰。吾在虛空。隱形無跡第四。弟曰。吾隱大巿猥陋眾中。各適所議。七日皆死。佛以天眼見之。即說偈言。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處。脫之不受死。今略引之。言故佛十力中業力最深者。案大經第三十一卷。佛告師子吼菩薩言。善男子。佛十力中最深。善男子。有諸眾生。於業緣中。心輕不信。為度彼故。作如是說。准之可悉。法寶師解云。善男子至為力最深。第二歎力深也。將欲答難。故先歎深也。有諸眾生作如是說者。明說意也。汝所引經證業定者。以有眾生心輕不信業能招感。我欲度彼不信心。故作如是說。其實不定。智者修道轉不受故也。言釋迦受作九罪等者。案。西晉天竺居士竺難提所譯大寶積經第一百八卷大乘方便會第三十八之三云。善男子。我先於說。示現眾生十業因緣。或是菩薩或是如來。於此十中示現方便。唯有智者。能知是義。善男子。不應生念。謂菩薩當有微細之罪。若菩薩如是微細不善之法。坐於道場成阿耨菩提者。無有是處。何以故。善男子。如來成就一切善法。斷一切不善法。無有生死業報習氣。若有遺餘不斷滅者。無有是處。何況有障礙業業障。善男子。若有眾生謂無業報。不信業報。為是眾生。示現業報因緣。如來實無業報。我是法王。尚受業報。況餘眾生而不受耶。為彼眾生。作如是示現。是故如來示現業報。(乃至)善男子。如來為一切眾生故。而作是方便。示現佉違羅刺。善男子。爾時佉違羅刺刺如來足。善男子。佛神力故。令否則刺入足。何以故。如來金剛之身。無能壞者。善男子。昔舍衛城中。有二十人。皆是最後邊身。彼二十人更有怨家二十人。各各思惟。我當為作親友。而至其舍。奪其命根。不向人說。如來爾時為謂伏是四十人故。於大眾中。告目連言。今此地中。出佉違羅刺。欲刺吾右足。未至足之間。即從地出長一肘。當出之時。目連白佛。我今當取此刺擲著他方世界。佛告目連。非汝所能。此佉違羅刺。今在此地。汝不能拔。爾時目連以大神力。前拔此刺。于時三千大千世界皆大震動。一切世界隨刺而舉。不能刺乃至一毛。爾時如來以神通力。上四天王乃至梵天。彼佉違羅刺。亦隨佛法。還至閻浮提本所坐處。刺亦遂還至此地中。豎向如來。爾時如來即以右手捉佉違羅刺。右手安地。右腳踰之。之。爾時三千大千世界皆大振動。(乃至)我過去世入大海中。持鑽刺人。斷其命根。以此業緣。得如是報。又為五百比丘。而從耆城藥王索段缽羅花。嗅之令下。為未來無福比丘。來入城中。乞食空缽而出。又為未來諸比丘等。示現旃遮婆羅門女。以木桿繫腹。誹謗如來。為化不知解眾生故。又示現孫陀利女。命根將盡。必為他殺。唯佛知之。為令多眾生生清淨心。增善根。如來七日不入會衛大城。又為示現五百馬。於先世中。已學菩薩乘。已曾供養過去諸佛。故如來毘蘭若聚落。三月之中食馬麥。又為示現八千天子。於過去世敬聞迦葉比丘說七覺法。如來十五日說戒時。告長老迦葉。我今背痛。汝今說七覺之法。又為斷見三千天子及好殺者。釋種破時。如來自言我頭痛。又如來能以神力。擲此婆羅門。置餘世界。乃至不能出於罵詈之聲。見佛世界。生於捨心。婆羅隨婆羅門。以五百種。罵詈佛。如來聞已能忍。(乃至)提婆達多。放大醉象。欲害如來。亦於耆闍崛山。推下大石。俱是如來方便示現。非業報罪。亙於一卷。具說諸緣。彼今略錄之。准之可悉。述義引大論第九卷末云。問曰。若佛神力無量成德魏魏。何故受九罪報。一者梵志婦孫陀利謗。五百阿羅漢亦初謗。二者旃遮婆羅門女繫木杆。作腹謗佛。三者提婆達多推山壓佛。傷足大指。四者迸木刺腳。五者毘樓離王。興兵殺諸釋子。佛時頭痛。六者受阿耆達多婆羅門請。而食馬麥。七者冷風動故背痛。八者六年苦行。九者入波羅門聚落。乞食不得。空缽而還。復有冬至前後八夜。寒風破竹。索三衣御寒。又復患熱。阿難在後扇佛。答曰。佛得道時。一切不善法盡斷。一切善法皆成就。云何今實有不善法報可受。但憐愍未來世眾生故。現方便受此諸罪。言迸木者。亦云。木鏘。亦云。丸珠羅。應知。皆是刺名也。別記云。方便一乘經云。迦多羅一尺二寸也。堅木也。言仲尼厄於陳蔡者。案。莊子第二十卷云。孔子圍於陳蔡之意。七日不火食。淡海記云。仲尼與十弟子去。於陳國說禮義時。眾人不受。即成蔡蘭處時。飢可死之。爾時有一人。其形被鎧子。路走出。打即成死大魚。此魚食時。臣諫曰。不義。食之孔之。曰是時不以助身。故云。堅聖定業不得脫也。又論語第五卷子罕篇。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鄭玄曰。匡人誤圍夫子。以為陽虎。陽虎嘗暴於匡人。夫子弟子剋5時。又與虎俱行。後為夫子御至匡。匡人相與識剋。夫子容貌與虎相似。故匡人以兵圍之。准之可悉。
疏如經說下第三等者。言一下品業等者。案。康疏云。然惡有三品。上中下。上品惡業生地獄。中品惡業生畜生。下品惡業生餓鬼。善亦三品。上業生天。中業生人。下業生阿修羅。無動業亦有三業。所謂三乘道果。唯今疏主。以惡為下。善為中。不動為上。開合不同。所以不違。
疏初一業者即一善業等者。言於善業中但明慈業等者。案碩疏云。言一業者。謂一慈善業也。問。何故外人偏明善業耶。答。慈心最重。行慈必得果報故。迦葉行慈三昧施者。能獲理報。故遍行之。所以經云。慈是佛菩薩之根本也。論主既是菩薩。必有大慈。不應破慈善之業。故舉慈來以立義。准之可悉。言此明慈業之用等者。案。康疏釋上半云。有離合二釋。離釋者。降伏心謂滅三毒。滅三毒者。止惡也。利益他謂。行六度。行六度者。行善也合釋者。降心利他。通是一意。所謂行善也。准此疏意。初是當離釋。又降伏心等者。是當合釋。而言行善者。行六度行也。止惡者。滅三毒也。即三毒名為惡也。言以有慈故等者。案。康疏釋。是名為慈善。亦有離合二釋。離釋者。慈謂降伏心也。善謂利他也。合釋者。此二無別。慈與善也。琳法師云。慈是思中之妙。通前心作。故舉顯之。言今明得果者。案。康疏云。此業能生現在未來果報。故名為種。明。業有如此功能何得言無也。准之可悉。案。般若燈論第十卷觀業品云。慈者謂心。心即名法。亦是種子。種子者。亦名因。為誰因耶。謂果之因。是何等果。謂是未來現在之果。云何名心。為種子耶。謂能起身口業。故名為種子。准之可悉。
疏大聖說二業下第二一偈明二業等者。而言大聖者。案。般若燈論第十卷觀業品長行云。釋曰。云何名大仙。聲聞辟支佛諸菩薩等。亦名為聖。佛於其中最尊上。故名為大仙。已到一切諸波羅蜜善根彼岸。故名為大仙。准之可悉。
疏次以二偈明七業等者。言有人言等者。案。碩疏云。但解七業不同。今略出兩解。一云。一者身業。二者口業。三者作業。四者無作業四也。善不善中。隨取一足前四。為五業也。從用無作業中。亦有善人用惡從用。亦隨取一足五成六。及意地思業。合有七業也。第二釋云。身業中。有作無作二。口業中。亦有作無作二。即為四也。善有從用無作。惡亦有從用無作。此二無作并前四為六。及恩合為七業也。一往與此文相似。此解所用。准之可悉。言二釋云等者。案。影疏云。又下偈辨本末二相及恩為七。此七是曇無德部中。一段法數。其猶善惡等三黑白等四也。要取體相別者為數。如身業屬色口業屬聲。是名為二作時。眼耳無作時。心相亦差別。故名為四。說善不善在欲陰中。無記非七數也。此四有從作生。有從用生。作生由內。用生由外。是名為六。罪福同善惡。亦非此數。思非六所攝。善不善等。通此七中。釋中。以作無作善不善用生罪福及思為七。亦得可爾。但偈中言如此四事。小妨不見此經。何由可了。准之可悉。但述義云。影師云。此青目釋也者。此言可誤。何者。影師從用罪福為六。第七名思。論文既爾。所以謬也。今謂不爾。准文可見。言又釋云等者。述義解云。如脫衣服施他人等名事在前。受者每服施者。得福德等者。名從用善。造井橋等亦爾。問身口所作。即身口業。何別取作而為業耶。實爾。然以屈申之形有限所對義故。取為作業耳。
今所釋者等者。身中作無作。口中作無作為四。從用中身無作。口無作為六。第七名思也。從用中身中無作者。如人運衣與人。人若受用時。生作無作。無作屬於施主。作屬前人也。從用中口無作者。如法師講說。學士覆述之時。起作無作。無作屬本師。作屬弟子也。
從他而生目之為外者。謂從用無作也。言此句總明身口二業者。案。碩疏云。四業附身口而有。故云向業及口業也。琳法師云。此直彰身口是所依。非七數也。言別明身口二業等者。案。碩疏云。身作者。有舉下屈申等為作。如受戒等時驚舉合常禮拜等者。名身業善作。若揮刀舞刃殺害等。名身不善作也。如誦習經典。稱歎善事等。名口業善作。若口誦惡言論說非法等。名口不善作也。言無作者。作息已常隨逐生。如云睡眠悶等者。爾時常生也。琳法師如身業動轉旋遶恭敬名作。作已其福續生。任運恒起。名無作。口業亦爾。如歌詠讚歎者。彰在口名作。作也善業任運。常名口無作也。言無記雖有作等者。述義解云。工巧無記等謂不當善惡。今案。般若燈論第十卷觀業品云。云何名為記。謂違法非法。名為無記。無記者。有四種業。一者報生。二者威儀。三者工巧。四者變化。又無記者不記善不善。故名為無記。又無記者。不起善不善果。亦名無記。准之可悉。外業亦有作無作者。有人造寺。有此寺故他人來敬禮。由此本作人。得從用無作。今業敬禮人得作福。是故云。有作無作也。言身從用者如身運衣與他等者。述義解云。此有二意。一以衣物等。施他人時。生福名作善。此稱入內善。二所施衣物等即事在。故名事在善。此攝入外善。問。事在善非從用善。何攝從用。答依事在善。生從用善。故得攝入也。言第七名思即是意業者。案。碩疏云。問。思數是業者。為獨起故能造作。為當有伴共起耶。釋云。數義思不獨生。必與諸心數。同時共起。但思於諸數中。造作用強。故名為業。如十人共起。其中一人於造作義。強者偏受其名。准之可悉。言其猶善惡等者。述義云。善惡加無記為三也。黑黑。白白。亦白亦黑。非白非黑。為四。如前所明之。
疏答曰業住至受報下第三論主破等者。言薩婆多云現在善惡業等者。案。琳疏云。薩婆多云。現在起善惡業。入於過去為得。所得繫屬行者。後若果起。此得即斷。此只不離斷常。起而即謝為斷。在過去不滅為常。所言得者。光法師解云。得謂得彼有情數法擇非擇滅也。述義解云。數人義云。善惡之業。以得得。而得待果起方滅。故名得。得屬於行人。行人行善惡業。故此得者。就三聚中。非色非心聚攝。就三性中皆通也。謂僧祇曇無德譬喻明等者。案。琳疏云。僧祇等云。現在業謝過去。體雖是無。而有於有義。是故得果。此亦不免斷常也。謝入過去為斷。有於有義。還復是常。准之可悉。言次迦葉鞞雙用兩家義等者。案。成實論第三卷過地去業品第三十二初云。論者言。迦葉鞞道人說。未受報業過去世有。餘過去無。准之可悉。案。琳疏云。次迦葉鞞雙用兩家義。彼云。現業謝過。未得果以來。具業常在。此同薩婆多隨在常過。果起謝業。同僧祇斷義也。次成實師莊嚴等者。述義解云。因相應不違背。故云。若與果報等也。言引論文云等者。述義解云。此成實論文。過去所作善業。雖受報身而存。附著現在身心若作惡業受於苦報。而不散失。亦不妨其苦果。如身在欲界修色界諸禪。成論中云。欲界有電光定。而散亂地。故定不久。如電光也。四禪四空八定中第八極定者。定力微劣故。不得起無漏。七定得起無漏。故名七依定也。所言曾者。曇攝師云。曾音嘗也。是也。又音增。人性也。言次開善云等者。案。大義記第十二卷轉業義中云。論主即法成就。無別得繩。又唯成就過去現在。不成就未來也。其義何耶。謂。過去遠近無在。且促百劫時法。以示相貌。如百劫之初。起一念貪。從此一念。生後念。心善惡無記。悉無所在。但使後念實由前生。如是轉起相續。乃至今日。故相續道中。得云百劫初心。言論文云時起貪心相續至等者。今猶在以起貪心。尚在而其間未受報。復無相違道。得云今心昔起貪。貪今猶在。即今心能成就昔貪。是所成就。以昔起貪心。來至今。此心不異昔。得云相貪實有我也。而無未來貪相續至現在。是故不得云成就未來法。乃至廣說。准之可悉。所言我有者。述義云。人有生死報身。今謂不爾。違本文故。而云論文云等者。無彼記文明言論文。准之可悉見也。言攝師云等者。述義云。問。小乘得繩。與大乘種子何異。答。就三聚。就三聚言。得繩是非色非心聚。種子是心聚。應三性言。得繩皆通。種子體雖三性。而固是無記。與本識同故。又得繩凡聖所知。種子凡聖所不知。又得繩若生上地而捨下地。種子雖生上地。而不捨下地之種子。合四異也。
疏問曰下第二破業相續義等者。案。康疏云。是曇無德部救前義也。亦可別是薩婆我部立。以雜心論中。盛明相續義故。亦可是彌沙塞部立。亦可通是諸部立。何以知之。如毘婆沙論第二卷云。復有說者。相續有三種。一者時相續。二者相續。三者相似相續。或謂。無二相續。但有似相續。若但立一相續。即是彌沙塞部立。若通立三相續。即通是諸部立。准之可悉。
疏是善業業因緣果報者。下第二別出十善業能果報等者。言智度論云等者。案。彼論第三十六卷末釋摩訶衍品云等者。案。彼論第三十六卷末釋摩訶衍口云。問曰。尸羅即總一切戒法。譬如大海總攝眾流。所謂不領須。不過中食。不杖加眾生等。是事十善中不攝。何以但說十善。答曰。(乃至)十善為舊戒。餘律儀為客。又次下文云。復有二種戒。有佛時或有或無。十善有佛無常有。今二復次文取意略引之。慧影師解云。此中一意復作客。舊解引佛出為證。客舊之義。述義解云。輪王出世八萬歲時。以十善化之。佛未出前有十善。故名舊善也。一往就釋迦言耳。餘善者。出世善。即布施等也。言優婆塞戒經云等者。案。邁法師圖記云。優婆塞戒經六卷。沙門曇摩懺。亦云。曇無懺。此云。法豐。中印度人。以北涼沮渠玄始元年歲。次壬子至姑藏。三年歲次甲寅起譯。至十年辛酉焉。今案。彼經第六卷。佛告善皇言。如是十事。三名為業。不名為道。身口七事亦業亦道。是十善道。自作他作自他共作。從是而得善惡二果。今略引之。言智度論云等者。案。彼論第作卷釋又光末云。問曰。後三業道非業。前七業道亦業。云何言十善業道。今略引之慧影師疏解云。後三業道非業者。就七善十惡為語。凡論行殺盜婬等事者。要須先意地。起心方得造作義事。猶意地三種。通生前七業。故言。後三是業道也。不善既爾。義善亦然。意地微隱。造作義晦。故言。非業。前之七種造作義彰。是故名業。復能通暢意地三思。故言業道也。此意地三種思。若以名字數者。其即在後。故言後三。若相生次第論者。要須意地起心始能行於七事。此三復須在前。故成實論云。前行後三。中後行前七中。廣說如彼。准之可悉。言今須。會之等者。慧影師云。經論一倍翻此義云何。師解云。經意以身口等者非是正業。但是業具故名業。後三言業者。此唯據意地三思。不取煩惱及諸業具等也。此之三思正能得於來果。是故名業。是不自通。是故非道。論意。前之七惡亦以意三為根本。七善亦以意三為根本。今唯以三善根為根本名。但取其根本能通生業義。故名業道。而非業者。此但據根本能生七業義為言。各取一義。故作如此不同也。述義解云。經正取意等者。此就論人為言。故意為業耳。論人非謂立思為業故。非道者。由此意更無意起故。然貪嗔癡是意業但意不自通故。是業而非道者。但是意業耳。然此意業。於起業上。更不起業。故不名道也。七亦業亦道者。身口七業。亦當體是業亦意業道。而有更通暢業義。故名道也。論云。三是道非業者。貪嗔癡有二義。謂三根義與導義。三根義者。三毒本無業。體能起業故。導義者起業體上更起業故。雖三毒非業。但是起業之根。故名是道而非業也。
言論明四句等者。案。大論名教云。業道長短應作四句分別。一者是業而非道。二者是道而非業。三者亦業亦道。四者非業非道。是業非道者。如善直能起造作。名之為業。不能自暢不名為道。是道非業者。思有三善根。能暢前思。故名為道。非是思量作性。故名為非業。亦業亦道者。身口七拔能運動造作。故名為量。復能通暢前思。故名為道。但案。琳疏云。成論師明四句(乃至)道而非業。如智度論明三煩惱也。今案。毘曇章第二卷十惡業義中云。昔來法師約十業道。作四句分別。一業而非道謂意思是。二道而非業。謂後三業道。三亦業亦道。謂前身口七支。四非業非道。思有三根也。准此章文。今疏主意。唯取意地三思。名之為業。此之三思。正能得於來果。是故名業。思不自通。故云非道。故經云。如是十事。三名為業。不名為道。身口七事亦業亦道也。此即第一句意也。第二句意。前之七惡亦以意三煩惱為根本。今但取捨本能發通生業義。故云。道而非業等也。述義解云。二道而非業者。能起思故為道。然思為業。意非為業。故名非業。此數人義。三亦業亦道道者。合取意與身口。身口當體。是為能暢思。故名道。四非業道等者。身口色聲。由意而在。但是業具非為業。又身口是業更不通暢。但意能通暢。故名非道也。言毘曇師亦四句等者。述義解云。毘曇所云思者。業也。無更有思等者。於思處有思而無暢思。故非道但思有暢於身口。故名道。又暢思為道者。暢思於身口七支。此於身口七支。更能起業。故名道也。思前三不善根者。謂未起業貪嗔癡。將作業前方便之三煩惱是也。若與思共起三毒。即是業也。未詳其人。今案。毘曇章第二卷十惡義中云今依此案十業道體唯有兩句。前之七業亦業道。後之三道而非業。故俱舍云。貪等三種是業家道。故說業道。發故意故。依彼起故。前七亦業亦道。能顯本意故。彼種類故。若對餘門。亦有四句。一業而非道。謂三業門中思業。并無記身口雖也。二道而非業。十業道中。後三道也。三亦業亦道。前七業道。四非業非道。十一色中。除色聲無作業。取餘根塵等。乃至廣說。准此章文。今云。毘曇師者。道基師也。所言暢者。玉篇。勅亮反。鄭玄曰。充也。廣雅曰。長也。達也。漢書音義曰。通也。此亦暢字在日部也。言論主答曰等者。案。大論第八卷問答云。答曰。少是多故。通名業道。後三雖非業。能起業。又得為業故生。是故總名業道。今略引之。疏云。以少從多通名業道。又此之十種悉各有造作義。故名為業。前七有通暢意三義。故云道。意三有通生前七義。故名道。有造作義。故名業。准之可悉。
疏所謂不失法如券等者。言世人現責等者。所言責者。玉篇。滓革反。求也。字不當此。文作責字。才忍切。說文會禮也。財責也。應當是字也。有本作債字。然篇無此字。但作債字。此見反反。假也。言故地經云等者。案。十地論第七卷。金剛藏菩薩言。諸佛子。是菩薩作是念。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論曰。一切三界唯心輪故。今取意路引之。言答真諦三藏正量部明等者。案碩疏云。今極十八部記中。是正量部義。正量是佛滅後三百年中。於犢子部中出。其人明不失非色非心非是非惡體是無記。准此疏文。今於此中。引真諦三藏所造十八部論記文。故云爾也。述義解云。不失法持善惡業。而待果報。故名功用常。待善惡之報起。方滅故名期滅。如梨耶識持二種生死之種子。故名功用常。此二種生死種子滅時。梨耶自滅。名大期滅也。案。琳疏云。此是正量部義。其人本是律學佛滅度後三百年中從犢子部也。立有不失法能持善惡二業。令果報不失。准之可悉。
言善業如他負財等者。案。康疏云。佛陀提婆部。及譬喻成實論。俱立成就云。人為能成就。眾生為所成就。得果成就。薩婆多部立。有得繩人。知財主作善業。如負財物別有得繩。令業得果。正量部云。人如財主。善業如他負己財。惡業如已負分財。別有不失法持業。令業得果。如券持債。准此疏。又初說當正量部義。後說當薩婆多義。可悉。
疏此性則無記者第二釋二章門等者。言得繩等者。光法師云。得謂得彼有情數法擇非擇滅也。述義解云。此之得繩數約三聚者。是非色非心聚。若三性中皆通也。言攝論師梨耶不失是大乘等者。案。五重遊意云。攝大乘論者以九識者。六識名毘婆伽識。翻為分別事識。以六識為本。第七名阿陀那識。翻為無解識。亦名執識。以執相煩惱為體。第八阿耶梨識。翻為無沒識亦本識。以無明煩惱為體。此上八識就妄用辨體。第九阿摩羅識翻為無垢識。亦名淨識。以清淨真如為體。准之可悉。言又梨耶體等者。案。梁攝論第五卷相貌章末云。論曰。有受相者。果報已就善惡種子識。釋曰。此本識者。有善惡種子。果報若皆就用種子盡。但有本識在。說此本識。為有受相。准之可悉。言券部發薩婆多人亦有四種為假名眾生如財主等者。□□□(三十三字缺)
言無券部者佛陀提婆譬喻成實等但明三種等者。案。成實論第七卷不相應行品第九十四云。得者諸不成就。為眾生故有得。眾生成就現世五陰名為。又過去世善不善業。未受果報。成就是法。如經中說。是人成就善法。成就不善法。准之可悉。言今明善惡自感報等者。述義解云。言無記不感報者。但不感善惡果報。而感無記果報也。言答婆沙云。述義解云。不能感生者。謂不能感二生報也。言故不人業感報者。得繩不作業而感果者也。四相亦爾者。四相不感果報亦同之。言如智度論引集法經諸羅漢說偈等者。案。彼論第二卷云。復次欲令佛法久住世間。故加葉等諸阿羅漢問阿難。佛初何處說地。說何等法。阿難答。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波羅奈國仙人鹿林中。為五比丘。說是苦聖諦。我本不從他聞法。中正憶念。得眼智明覺。此義具如集法經中說。(乃至)諸阿羅漢已過度老病死汝。心念說七言偈言。已度凡夫恩受河。老病死券已裂破。見身6中四大蛇。今入無餘滅涅槃。今略引之影疏云。今此中釋。乃取小乘結集義也。言正量得是無記等者。案。碩疏云。正量解是無記者。彼意謂。業由作意而起。故業是善惡俱。得繩任運。隨業而起。非關作意造。所以但是無記也。述義解云。此不失法為得。更無得繩也。言數人明券等者。案。影疏云。以之持業。而非其業。如金石賈殊。券無貴賤。故名無記也。述義解云。詺得繩為券耳。問。若爾得繩通三性。何言無記。答實爾。然彼意言。所喻之得。雖通三性。而能喻之券。但無記耳。言若解法說者。以得繩為法也。法宗原云。得謂彼有情數法擇非擇滅也。言眾生為成就者。述義解云。能成就善惡法故也。言故婆沙云佛陀提婆說曰若眾生不離是法等者。言不離是法者。述義解云。即善惡法也。言有人言曇無德部辨心為能成就等者。述義解云。前就眾生五陰身。今但就眾生之心識。故云。心為能成就也。言又依正量部義等者。案。慈恩部執論疏云。正量部者。權衡刊定。名之為量。量無邪謬故言正也。此部所立甚深法義。刊定無邪。目稱正量。從所立法。以彰部名也。言明了論是覺護法師造等者。述義解云。明了論者。凡有一卷。正量部律師佛陀多羅。此云。覺護。那含果人之所作也。真諦三藏譯。今檢。彼題論下注云。正量部佛陀多羅多造也。言論云正量部有二種等者。案。彼論第卷云。有餘師說。相離二分。無失一分。定聚一分。名相出離棄捨涅涅槃至得。如此等名修習類法。所餘皆名自性法。若人解自性法及修習類法。此人於律明了。不看他面。又云。如阿毘達磨中說。由了別性。由滅次第等差別。如文言。罪為善惡無記。或有覆無記。或自性無記。為欲界色界無色界攝。欲界攝為有流無流。有流為心法非心法。非心法為與心相應不相應相應為隨心不隨心。有隨不隨。若觀心生。生是隨心。餘非隨心。與心俱起亦爾。為有色無色非色非無色。為有教無教。或有教或無教。有緣緣無緣緣。無緣緣為業非業。業與業相應不相應隨業與業俱業俱起亦爾為先業果報應修不應修。不應修應知不應知。應知可證不可證。可證可由智不可由智。不可由身可滅不可滅。可滅由見及修。如判羅刺非羅亦爾。由了別性界滅次第。今略引之。
疏分別有四種者第二繫門等者。述義解云。分別有四種者三義。一者不失法。是無記分別。無記有四種也。二者此不失法所繫。三物有四種也。二者正量部二義。一至得。二不失法。至得者。通持三界內外繫爾繫法。不失法者。但持三界內繫法耳。今唯就不失法所持也。言依論義等者。述義解云。六道眾生。與三乘賢聖舍四人也。曇無德同之。
  言有人言四種等者。述義解云。此明數人義。言報生者。現在五陰果報無記心也。威儀者。行住坐臥心。是無記也。工巧者。巧作物時心。亦是無記也。變化者。虛空中示十八變化。亦是無記。謂羅漢示變化時。始即是記而感。示變化時。無分別故是無記也。言正量部自有四無記等者。述義解云。言根本無記等者。心不當善惡。故亦無記。心王與心數也。有覆等者。以身邊二見。覆聖道。故名有覆。計有我身亦斷亦常。此是無記。何者。不起善惡之心。而計斷常故。然不順聖道。故名煩惱也。上界煩惱奢摩他所覆。而不現起分別善惡故。禪定所覆故名有覆。無記分別善惡之事。故名無記。然違聖道。故名煩惱也。無覆等者。白淨無記。即果報無記。非煩惱。故名白淨。又有煩惱而蔽自心。故名有覆。既無煩惱。故名白淨。謂無漏五陰。如羅漢識想受三心。是無漏而分別弱故。是無記也。言今依青目等。案。長行云。是不失法。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繫及不繫。述義解云。大分不失法所持。三界雖是繫法。而不失法。非是繫法。又三界繫法。雖有善惡無記。合名惡法。亦名有漏。若不繫者。是無漏是善。准之可悉。言所以通四種者。正量部云等。述義解云。此非正量部正義。此部立。不失法就為無為者。是有為。以大期滅故。就漏無漏者。是有漏。以不繫無漏故。就三性者。是無記也。三界有漏。得不失法。是有漏無記。就三界故。為三無記。出世無漏。得不失法。是無漏無記。有三無記為四種也。今案。彼義解云。持三界繫法三無記與持不繫法至得無記。合名四種也。今案。□□□(十六字缺)
言例如薩婆多明二無不等者。述義解云。虛空無為。與非數滅無為也。言成論明識想受意等者。別記解云。羅漢識想受三心者。是無漏。而無漏以分別弱故。是無記也。言若不失法通繫不繫等者。述義解云。若不失法。通漏無漏。即應通斷不斷。故可名見諦斷。何故唯言思惟斷見諦斷乎。正量部義不失法但是繫。不通不繫不繫是至得。若言不失法通不繫。即違論文。故名便通斷不斷也。言攝論梨耶等者。所言長觀者。委曲觀察也。今以不失法。持三界繫業。以至得持不繫法。具如上明也。
疏見諦所不斷但思惟所斷者第三等者。言攝論依大乘義判見思等者。案。梁攝論第八卷二智差別章初云。論曰。若菩薩如此入初地。已得見道。得通達入唯識。釋曰。此下顯見道為修道依止由。先成立見道。故修道得成。若菩薩於願樂地中。具修諸方便。得入初地。所以得入初地。由得見道故。見道即無分別智。所以得無分別智。由通達真如及俗諦故。又云。論曰。云何菩薩修習觀行。入於修道。如佛廣說所安立法相。於菩薩十地。釋云。於菩薩十地即修慧境。小乘亦有十地。故以菩薩標之。地地皆有十相。故言十地(乃至)廣說。攝論章第四卷云。初所證所者。於其真實正見道中。但證真如。不緣俗境。故此論云。於法界中。現見相應。說名見道。不說俗諦。又下論云。見先未見生法界。故名為見道。准之可悉。言梨耶至金剛心等者。興攝論第二卷說種子六義處云。隨逐至治際者。治謂金剛心道。阿梨耶識於此時。功德則盡。故名際。言金剛者。述義解云。金剛是能破義。何者。金剛擬無不破。謂一切沙礫瓦石諸毒鬼等。第十地剛喻定亦爾。摧滅一切煩惱及外道魔怨。又金剛者。清淨義。無闕無染故。定亦復爾。於入定時。無此穢惡。又金剛者。難得義。俱輸王得。下賤之人難得。此定亦爾。但第十地菩薩所得。二乘凡夫及下地菩薩不得。又金剛者。最勝義。一切寶中勝故。此定亦爾。勝諸定故。又金剛者。難測義。世人不得計其價故。此定亦爾。除第十地。自餘之不得知也。又金剛者。是珠之名。毘婆沙云。從金非出金。從金出金剛故。如金中精。名曰金剛。又大論云。帝釋手執金剛。與修羅碎鬪。落閻淨提。變成如意珠。梵語。跋闍羅。此云。金剛。此金剛寶。一切諸物不能摧破。如聖天言。誰恐食金剛。執杖防從蠹。謂等覺菩薩在金剛座。於一剎那。修心觀時。無明等惑。皆大現前。故云。至金剛治際時。所言治際者。第十地之終。言本識都盡者。述義解云。就梨耶有三相。謂自相。因相。果相。此三義中。自相轉作大圓鏡智。故非云都盡。今就餘二相。故云都盡。以梨耶果相是生死報。故云都盡。也因相准之。言俱為二惑等者。述義云。共二惑之所緣縛也。縛無記。故名緣縛無記也。
言曇無德人都悄斷業等者。言數人得繩等者。述義解云。一斷謂見修。二斷及不斷者。取無記邊。以得繩通三性故。亦就無漏也。見修二惑之得繩者斷。無漏之得繩者不斷也。言明了論云等者。□□□(十七字缺)
言而不失法等者。述義解云。所言治道起時者。就道諦解。而為言之也。言故羅漢之人等者。案。琳疏云。所以四果聖人猶受三界果報者。良以見諦不斷不失法故。遍繫三界。不繫業准之可悉。言答無記是苦集攝等者。述義解云。但此五陰無記報上。前滅後生義。名苦集攝也。就三界中。欲界具有三界。上二界。但有善與無記。上界煩惱。但是無記。就成論者。云上界煩惱皆是不善也。
疏以是不失法等者。言以見諦不斷等者。案。琳疏云。以見諦不斷。但思惟重慮斷。此不失法無記義成。能持生界。令不失果。故中不失法也。案。康疏云。持諸須陀洹不失。不失令得果報。准此等文。今言。能持業者。能持諸須陀果業之不失法。令得三界報。故云。令不失果也。
疏若見諦所斷等者。言破異門者。述義解云。以正量部之正義。斥破他人之異釋也。言影師云等者。案。彼疏云。至相似。此立相中。見諦所斷都無。無記一向得報。此法若在。見諦便應得報。體是無記。得無記報。名至相似。則壞諸業。准此疏文。今言。若言為者。為猶在也。言又釋業至相似等者。案。碩疏云。此是正量部。執己義以破薩婆多部說。薩婆多部說。明見諦煩惱得繩。還為見諦解斷。今正量部難薩婆多說若言得繩通三性。為見諦斷。此即得繩。今為與業相似。何故爾。明不善業為見道斷。今得繩亦為見諦故。故與業相似也。而言業至相似者。至即是得繩。俱舍論。詺得繩為至得。准之可悉。
疏一界初受身等者。言今釋二業等者。述義解云。輕重二業得報也。今案。碩疏云。自在眾生具有三界業。隨其重者前受。不可一時竝受三界身。故言一界。准之可悉。
疏或言受報已等者。言一者對上業果不俱等者。述義解云。如有人過去作可受百年報業。此至第生遇邪緣。而先受三十年報死。今存七十年報。至第三生受盡時。業力謝滅也。所言養者。猶是遂也。今案。碩疏云。如今感得人身。而往業雖謝過。而此業勢用猶在。成就樂行人。未失。故言受報等。准之可悉。若度果已滅等者。言得上果等者。述義解云。如初果人得第二果時。捨初果并向故。乃至第三第四亦爾。捨果與向。此名二滅。此之二滅。但是無漏。又云。度是取捨義。二滅者。滅見惑證無為滅諦。與得第二果時。滅修惑九品。證無為滅諦也。凡夫但就一生耳。
疏死已而滅等者。言上明三果學人等者。案。碩疏云。若是學人度果時。此有漏業滅。若是凡夫及學人死已。此業乃滅。如須陀洹人得須陀洹果時。無量生死業竝滅也。度者。云得度果。猶是得果。可得聖果時。有漏生死業滅也。言凡夫死時業滅者。明由業得此報身。此身未謝時。業勢用猶在。即是前因養果義。亦報身滅時。此為業勢用乃滅。故言。死已滅也。羅漢亦爾。案。康疏云。凡夫未曾得果。無果可度。阿羅漢已度果訖。不復受度。故滅同凡夫。准之可悉。

中論疏記卷第七(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