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一卷本文抄六 輸入者 周海燕 數論段 問。付數論二十五諦四句分別。且變易非本句體何物耶。 疏云○依金七十論。立二十五諦。總略為三。次中為四。廣為二十五○中為四者。一本非變易。謂即自性能生大等故名為本。不從他生故非變易。二變易而非本。一說。謂十六諦。即十一根及大。總十六諦。又說。但十一根唯從他生名為變易。不能生他。是故非本。三亦本亦變易。一說。謂七諦。即大‧我慢及五唯量。又說。并五大合十二法。謂從他了生復生他故。四非本非變易。謂神我(云云)。 祕云。疏二變易而非本一說十六諦者。問。下明五大而有兩說。兩說皆許五大成根。但別總異。既能生他。合唯俱句。云何此說唯變易耶。答。而言五大別成根者。且約展轉少根成說。據實成根體。唯唯量。由斯十六名。唯變易。審思(云云)。 疏下文云○有說。慢但生五唯。五唯生五大。五大生十一根○若約此說。色成於火大。火大成眼根。眼不見火而見於色。聲成於空。空成於耳耳不聞空而聞於聲。香成於地。地成於鼻。鼻不聞地而聞於香。味成於水。水成於舌。舌不得水而甞於味。觸成於風。風成於身。身不得風而得於觸。此中所說。約別成義。有說。五唯總成五大。五大總成五根者也。五作業根‧心平等根亦皆總成。為用五唯須十一。十一根根不能自有。藉五大成。佛法所造是彼能造。故十一法變易非本。順此後解。即今西方猶有二諍(云云)。 祕云。疏故十一法變易非本順此後解者。乍觀兩解。雖總殊別。然皆言大而能造根。十一非本。合順二解。實理前釋且約展轉有助成義實成根體。是五唯量。故順後釋(云云)。 勝論段 問。德句中重性通現非現境歟。 疏云○實句之中。地水火風父母極微非現量得。子微以上是現量得○德句之中。聲唯現境。其覺‧樂‧苦‧欲‧嗔‧勤勇是我現境。文不說重。今解。亦唯現境。重具德中水火德故(云云)。 蘊云。疏重具德中水火德故者。今准十句論。明實具德多少中。說重是水火德故。水火既是現量德。故知所有之德亦是現德。如下自說。水十四德。火十三德也。又解。重亦通非現量境。父母極微亦有重故。准常無常門。重性既得通常。今此亦應通非現境。此解違疏。於理可然(云云)。 祕云。疏文不說重等者。疏主應撿不正本也。今親撿彼論云。色香味觸現非現境。若附極微及二微果。名非現境。謂若依附大非一實。是名現量境。聲一切是現境。數量‧別‧合‧離‧彼‧此‧液‧潤‧重勢用。如色味香亦爾。故知重性通現非現(云云)。 燈云。重性通常無常。若爾。如何唯現量耶。唯父母微是常非現故。答。論無文解。義准云通現比無妨。又香唯無常。如何通非現。答。香雖無常。不廢但在子上。故通非現(云云)。 疏上文云○并餘色‧味‧觸‧一數‧一別性‧液性‧潤‧重性及合。隨所依初期中常無常。此等亦爾(云云)。 問。勝論六句皆實有歟。 論云。勝謂所執實等句義。多實有性現量得(云云)。 疏云○今餘有二。一敘是實有。二敘現量得。若敘實有。破其六句。六句皆實。今方多者。顯非一法。三法以上皆名多故。若破十句。九句實有。第十是無。多分實有故實言多。現量得中。若破六句。准下論文。五現量得。說實等五現量所得。唯言和合非現量得。故說多言。若破十句。總句而言。異及和合‧有能‧無能‧無說非現量得。餘五現得。然多實有中。五現得四非現得。故言多是量所得。即一多言通實現得。然說六句既是本計。故百論等不破十句。此論亦爾。然兼破十句。是亦無違(云云)。 祕云。疏六句皆實者。有義通假。謂軍‧林等。若依前解。軍林等假。非六所收。故後說勝。詳曰。彼軍林等離人樹等無別軍林。攝假隨實名實何失。又不攝假。即非勝者。不攝無說。亦應非勝。故疏所明理無爽矣(云云)。 燈云。敘計中言多實有者。今更助解。實句之中軍林等假如論說。破彼實有。為同喻故。此等少假。餘多實故。科文如疏。今助一科總分為二。初破實有。然彼實等非緣離說下。破現量得。依敘計中故作二科(云云)。 問。勝論師立自比量云。我宗有性定離實句有別自性。許非無故。如德業等(云云)論主付何過耶。 論云。彼所執有應離實等無別自性。許非無故。如實德等(云云)。 疏云○彼計實等有法之外。別計有一大有之性。能有諸法。法若無此。即體非有。如龜毛等。故今破之。彼宗執大有性者。應離實等八句之外。無別自性。汝宗許是非無法故。如實德等。等取業等。不言八句。有不定過。或但言離三句亦得。其異句等非兩共成。無不定失。或遮決定相違。說八句勝(云云)。 祕云。疏遮決定相違者。外作量云。所說有性離實三有別自體。除無說外餘六句中隨一攝。如異句。有云。有性。異實等二定應別有。實等所不攝故。如同異性。詳曰。定別有者。別有其體。若爾。因有不定之過。為如同異實等不攝有是別有體。為如無說實等不攝有是無別體。故應依前(云云)。 要云。破有句中有四。第一法自相相違過。彼云。有性離在外有別自性。許非無故。如德業此有不定。以實句是異法喻。因於彼有故。今云。離實句外無別自性。許非無故。猶如實句。彼外道師若以德業如同異和合為不定過。非不定過。他不定故。非自共故。論既以業德為同喻。但是比量相違(云云)。 燈云。論彼所執有至如實德等等。疏及樞要俱云。法自相相違因過。以彼本量云。我宗有性定離實句有別自相。許非無故。如德業等。此量不定。實為異喻。許非無因於實轉故。更有餘過。思准可知。今且但與作法自相相違云。汝有性離實句外無別自性。許非無故。猶如實句。此量之中。雖有他不定。德業句等他許非無。因於彼轉非自共許。故非不定。又就破也。於他不定亦可為過。故樞要判。但是此量相違過攝。若准疏判云。應離實等八句之外無別自性。即無不定。要集云。准相違量云。有性誰實外無自性。許非無故猶如實句者。當比量相違。此意樞要自己判訖(云云)。 問。聲顯論師許內外諸聲皆常歟。 論云。有執。一切聲皆是常。待緣顯發方有詮表(云云)。 疏云。待緣顯者。聲顯也。待緣發者。聲生也。發是生義。聲皆是常。然有時聞及不聞者。待緣詮故方乃顯發。此有二類。一計常聲。如薩婆多無為。於一一物上有一常聲。由尋伺等所發音顯。此音響是無常。二計一切物上共一常聲。由尋伺等所發音。顯音亦無常。如大乘真如萬法共故。唯此常者是能詮聲。其音但是顯聲之緣。非能詮體。此通破聲顯聲生計內計外全分一分。如因明疏敘。今不繁述。今破計一切。少分亦自破。或少分一切攝諸計盡(云云)(惣聊簡章大旨同之)。 要云。聲論中有執一切聲皆是常。有二釋。一云。一切一切。即內外聲皆計常。二云。少分一切。唯內一切聲常。雖有二解。前解為勝。外物雖復不詮。顯生聲之緣。亦有一切物共。亦有各別。隨應有之(云云)。 因明疏上云○又立內外聲皆無常。因言所作。若立內聲。因言勤勇。不爾。因兩俱一分兩俱不成。為對計別故陳二因(云云)。 又云。初兩俱一分兩俱不成者。如勝論師對聲生者。立一切聲皆無常宗。勤勇無間所發性因。立敵二宗。唯許內聲有勤勇發。外聲非有。立敵俱說(云云)。 略纂三云。內外異故者。彼聲論立。唯內聲常。勤勇性故。亦外聲常。所作性故。若取勤勇。即不成攝(云云)。 又云。有寬狹故者。因成於宗。略為四句。有寬因成狹宗。謂所作因成內聲常。有狹因成寬宗。謂勤勇所發性因於內外聲常。有寬因成寬宗。謂所作因成內外聲常。有狹因成狹宗。謂勤勇因成內聲常。此四句中。並容皆是相違因攝。故宗一因二者。顯宗因有寬狹義(云云)。 破餘乘段 疏云○然有假實。如色中二十五種。四顯色實。餘色皆假。餘聲假。觸中所造假。四大實。不見香味通假之言(文)。 祕云。疏不見香味通假之者。雖無明文。以理言之。亦得有假。如和合香。可許是假故。瑜伽論五十四云。空行風中無俱生香。唯假合者。既云假合。明知是假味中必有和合之味。類香通假(云云)。 對法論一云。香者○謂好香‧惡香‧平等香‧俱生香‧和合香及異香○味者○謂苦‧酢甘‧辛醎‧淡。若可意不可意。若俱相違。若俱生。若和合。若變異等(云云)。 抄一末云○二假實有異者。此六皆實。雖無文說。香亦通假。故積顯以成形。形衣皆稱假。積香成和合。和合應非。涅槃前因俱聲為難亦爾。答。相待形便失。形表皆成假。待余香尚在和合。故成真等(云云)顯揚論奧疏一同之。 又云。此味○無文說假。故皆實有。難和合等。應如香說。有義。和合香味二種。如彼五聲。亦假非實。待他成故。折彼時失彼相故(云云)。 補闕章三科上云。四假實分別○香味二種。雖論無文。今以理推。亦通假實。香中六種。好惡等三。據性是假。論體是實。和合一種唯假。餘二實。味塵中。據性是假。論體是實。觸通假實(云云)。 周記云。所言性者。非體性性。用之性也。而言好惡等。無好惡體。由能發生好惡等心。似名好惡。所依之體而即是實。俱生等二體是俱生。故不說假。味性是假。准香應知(云云)。 問。無漏四大種可疎造有漏色耶。 燈云。大造之中有親疎造。親造者。謂同界地同有漏等名為親造。若異界地有漏無漏即名疎造。如身在上界。變起金銀等。思惟欲色而起定果色等。此即欲界大疎造也。然有漏得造無漏。無漏不造有漏。何以故。若第八緣自具大‧造。第六獨緣唯從見也。此之相分非實色故。不得名無漏造有漏。如緣佛身親相分等(云云)。 勝定果色章云○若依初造。或以下大種能造上色。或以有漏能造無漏。或以自處能造他處。若依後造。自類造非他能造。唯以有漏能造唯有漏。唯以無漏能造無漏。唯以自處還造自處。皆唯自類。一切非他等(云云)。 上文云○雖定亦變大各親生。初變色境要託解處。法處方起故。說本質大種所造。定大種劣不說起。然非本大親實能生。親能生者定大種故(云云)。 問眼等五根有變異自性等流歟。 問。扶根塵中有變異等流歟。 燈云。若五根色具異熟長養。等流之中但有初二。內扶塵中。得有第四等流。而無第三。雖有衰變。而亦異熟。非名變異(云云)。 瑜伽論五十四云。又諸色當知由二流而得流轉。以諸色根離異熟長養相續流外無別等流(云云)。 抄十四云。此對本性等流流。其內根何故非變異等流流。以觸打時有變壞故。此中不說。又得言(云云)。 造色章云。五根唯有異熟長養。離此二外無別等流。此依三類體別而說(云云)對法抄一同之。五根章文全同之。 問。勝定果色有變異等流歟。 問。勝定果色有處寬遍長養歟。 燈云。法處色中。若定果有相增盛處寬遍。准瑜伽文。非是異熟。等流之中。除初及第三(云云)。 造也章云。法處諸色有後長養。無處寬遍。有後等流異無是異熟者(云云)。 伽抄第二云○勝定果色諸心心所。有二等流唯一長養陰處寬遍。此說法處諸假色法。定果實實色。或通處寬遍等(云云)。 問。西明意定果色五塵攝(云云)淄州大師可許之耶。 燈云。西明問云。大乘法處實色是有礙不。解云。諸法處色皆是無對。如無色界諸宮殿等。皆是無對。以法處故。問。變大地為金。水為蘇酪等。如何無對耶。解云。定所變色有其二種。一者有對。二者無對。若法處色即是無對。變為色等即是有對者。未詳此釋。且定通起色等五塵。對五識別。即此色等名為有對者。何故諸論不說色等中有定等起色耶。又設五取名為色等。根境相例應俱無礙。何者。大論中說。等心諸天變身萬億。共立無端空量地等。既云共立毛端空量地等。即同一處互不相礙。豈名有礙○由此准知。定等起色是無質礙。論自說故。若爾。定等准所說。是法處攝。豈許五識緣法處耶。答。許亦何過。違諸論說根境相對五識所緣是五塵故。此論復云勿粗相識緣細相境故。答。亦無違。前據自力故作此說。若地力引則不決定。故第二云。定通等力則不決定。又問。法處有實色不。答。許有實。即唯定等所起之色。非餘四種。余皆假故。既定等生許有實色。何無質礙。答。亦無違。以定等因自在起故。不同業色。說質礙故名為色者。據業所生五根境說。非據定等所生色說。又釋實色亦是有礙。說地處色為無礙者。據假色說。此義亦難。幾識緣礙非礙。當更尋文(云云)。 要上云(論上)○七界處所攝者。因中意識第八所變色五識不得定屬法處。以境對根。及果對因。皆定爾故。能緣之根俱是意處界意識界故。以果屬因。定法處所攝故。不以影從質五塵等攝。五不見故。亦得從質為名。名色聲香味觸等故。然有不依質而變故。不以影從質攝。若令五識得受用者。即通五外處及法處攝。法處攝如前說。五境攝者。以境對根。離因從果故。若五識外境。以果從因。名勝定果。亦法處攝。意八俱境相從亦爾。在佛果五識意識第七八所變實色者。從五識故皆名五塵。不爾。佛果十八界云何名無漏。佛地唯識廣成立故。如散心五八意所變五塵。皆五塵故。佛果意識中第七八所變假色。如八勝處等。可唯法處。若五識等亦五外境收。今唯於法處說勝定果者。由在因中根本色故。多五不緣。自體微細。名無見對。若神通等所發許五見者。顯揚第一。勝定果色所作成就者。亦令他見。即非無見無對。非如散色。名無見對。從本為名。非實無也。三十三云凡夫神通定猶令他見故。即依此義。有說。佛果無十五界。若不爾者。勝定果色就應不唯處。護法等解。約因從中安立諦。但說有處界故。法處說勝定果。不爾者。何經言十八界種通有無漏。獲常色等。故前解善(云云)。 問。觀所緣論中破經部義和合於五識等(云云)以此文如何判比量三支耶。 論云。彼和合相既非實有故。不可說是五識緣。勿第二月等能生五識故(云云)。 疏云。舉月為難。應立量云。汝和合色處。設許是眼識之所緣。非是緣。以彼都無實體性故。如第二月。第二月彼計亦是假。不生五識。唯意識所緣。觀所緣緣論頌云。和合於五識。設所緣非緣。彼體實無故。猶如第二月。經部第二月亦非五所緣。今以為喻者。意取少分。謂和合於五識是有法色。非緣是法也。彼體實無故。猶如二月。但以義縱和合設為所緣故。文中云設。非第二月亦許所緣。此中但遮有其緣義。不說彼為五所緣故。又第二月依瞿波論師略有二解。一解云。唯意識得。此中為五識喻。非緣義等故無過失。以五識是有法所收。同喻無有所立失也。又以義減文。於有法之中。須除五字。直言和合於識設所緣非緣為宗。是意識所緣故。或除設所緣字。但言和合於識非是緣。為宗亦得。二解云。第二月空花等相。即識等所緣。於中執實等。方是意識。若依此義。空花等色便無本質。亦非法性。故前解勝。護法同前。又所緣是境義。有無俱成。彼文既正。不須減加。其經部師亦不說五識緣第二月故。論文中宗因及喻。准量應知。今不許彼實是所緣。故言設也(云云)。 祕云。疏義須加減者。或有疏云。不須加減略為二釋。一云。義是。不字非也。然有無境雖皆所緣。但意所緣非五識境。據義而言。當須加減。非文不正。須加減之。二不字正。義言謬也。彼文既正。第一解中。不須減於中設所緣等五字。但如初作。五在有法。即無過故。二釋俱通。後解稍順(云云)。 祕云。疏以五識是有法所收等者。無過。所以如燈具辨。問。本成和合非五識緣。今意在法。五在有法。乃成和合非是意緣。何關五識。若爾頌中何言五識。答。五雖有法。亦名所立故如瑜伽。云何所立有二。謂自性差別。理門亦云。但由法故成於法。如是成立於有法。問。法中言設。明非實許。第二月上設五所緣。理竟何失。而於法中要除五耶。答。他許自違。縱他名設。他元不許。云何稱設。詳曰。歷觀群典。設有二途。一者。他許自宗不許。而有設言。二者。自他雖總不許。為有所奪。假縱於彼亦復言設。即攝大乘設許經部色心互為無間緣義。如下當悉。第二月喻他雖不許為五所緣。為奪緣縱許所緣。理亦何失。同攝論故。若准此理。彼頌五識在於法中。亦應無爽。當更審思(云云)。 燈云。論云。勿第二月能生五識故。准瞿波師二十唯釋。一云。唯意識得。此中為五識喻。非緣義故無有過。以五識是有法收。同喻無有無所立過。此意若以和合為有法。於五識設所緣非為法。即喻中有所立不成過。以經部師亦不許五緣第二月故。今既和合於五識名有法。設所緣非緣為法。五識既在有法。第二月是第六所緣。以無體故不是緣義。故得為喻。無所立不成過。具解如疏。有釋云。瞿波二解。一許五識緣第二月。護法不許。詳二說中。瞿波順文違理。以緣月故順文。而理現量識緣非量境故違於義。今謂理中理量識緣非量境。即違理者。遍計所執聖者達無。得說遍計為凡聖竟。五緣非量境。違何正理。設許非理。亦非順文。觀所緣云。設所緣非緣。明非實許。故護法勝(云云)。 西明疏云。和合於五識設所緣是有法。非緣是法。然有法中設所緣者。理實所緣亦不可得成(云云)。 表無表段 問。正量部意許心心所剎那滅義耶。 疏云。彼計身業以動體○彼言動者。是長時滅法。如有人行。從初發至住。一期之間有此動故。初行名生。中間名住。乃至終盡位時名滅。今言生已即滅無有動義。非生即滅。謂一切假。應云汝動生已應滅無有動義。非生即滅。謂一切假。應汝動生已應滅。有生法故。如心心所。依論量云。謂法無實動義。纔生即滅故。如心心所。彼心心所剎那即滅無動義○量云。此動應生已即滅。因云滅不待因故。如心心所。故知生已即滅。或云動應剎那滅。有為法故。如鈴聲等。是念念滅法故。雖彼自宗色等是有為非念念滅。非極成故。無無不定過(云云)。 祕云。疏雖彼自宗至無定過者。詳曰。或可因中以言簡之。應云除色心等。是有為故。或色心等攝入宗中。皆無不定。雖本破動。為遮不定。兼破色心。令剎那滅。違他順己。亦無過失(云云)。 要上(論二)云。正量部立四相。色法一期多時生滅。心心所法燈焰鈴聲剎那剎生滅。動等時長。大地經劫住(云云)。 成業論云。云何名行動。謂轉至餘方。此攝在何處。色處所攝。何緣知此轉此至餘方。謂差別相不要知故。此理不然○若謂滅因不可得故。知此轉此法轉至餘方。此亦非理。如心心所聲焰等。有何滅因而念念滅。餘亦應爾。滅不待因(云云)。 對法抄第三(論三)云。正量部合遲色心違三法三心經十六念令心欲令十六心一心十六色一念即念當二百五十二念也(云云)。 宗輪論云。其犢子部本宗同義○諸行暫住。亦有剎那滅。諸法若離補特伽羅。無從前色轉至後世。依補特伽羅可說有移轉(云云)。 同疏云。諸行有暫住亦有剎那滅者。即正量部法從此流。於心心所法燈焰鈴聲念念滅。色法中大地經劫。命根等皆隨一生長猶有生滅等。諸法若離等者。此中之諸法無移轉可說。命根攝時法亦隨滅。然由我不滅故。能前世至後世法不離。亦可說有移轉(云云)。 部執異論義記第四云。上座部云。壽命經十六剎那。心經一剎那。心經十六剎那。色經一剎那。正量部明壽命。生住滅三相猶在一剎那心中。心經十六剎那。色經一殺那。體色滅無定。如須彌山乃至經八十小劫方滅。此義已知前釋也。上府部正量部明剎那有長短。故作此格量之也(云云)。 同第三云。若正量部心剎那剎那生滅也。今則不爾。或十年乃至百千年不滅。但其終有滅故。是無常也。所以色異者三義。一說本捨此取取不得久住。二有心有虛實。三心有邪心。色則不爾。智有境本非虛非實非邪正。言是無記故也。若上座部說經十六剎那生滅。色上作一剎那耳。譬云。十重欝多花。業健人以利刀斷之。一剎那一重斷。十六剎那十六重斷。十重漏心已經十六剎那。色作一過滅耳(云云)。 以上二文繼可見正本。 問。有義意定道二戒眷屬體滅俱行心心所(云云)祕師許之歟。 祕云論然依思願等者。有義定道亦依誓願所起思立。謂將起彼定道戒時。願云。我當許時入定。由此便能引起勝思。遮於惡色。假名無表。又約自性言但依思。若通眷屬。即依俱行心心所立。義亦無違。能遮惡戒通相應故。如二定體眷屬而言。依二十二心等種立。若自性者但依能厭惠種上立。今此亦爾。聖說依思等業自性故。詳曰。入定起願。但為出定時分限也。不緣於戒而方發願。與別解脫願有別也。不可為例。又彼眷屬通依余云立。有理無教。理說難據。何所立者。若以二定依多種立例戒同。別解脫戒理亦應爾。思種同時有多種故。又應表戒亦依現思相應法立。若言此等無遮惡能故不依立。定道相應何得即有。若言非勝得非業性而不立者。定道應爾。若表戒及別解脫亦俱時種及相應。理即有也。而教未見(云云)。 問。佛果別解脫戒曾得未曾得之中何。 要云。由佛無表雖是曾得。非念念新生。以昔發願制於業思。眾生界盡我期乃爾。以心無萎竭故戒常有(云云)。 周記云。言曾得者。初成佛時已圓滿。今更不增。除佛以外有捨劣取勝更增進義。故言未曾。又夫者是戒俱戒亦不名曾得(云云)。 表無表章云。非佛之外皆未曾得。念念新生。佛是曾得。但隨舊住。由但不萎歇故。不名捨戒。故唯識云。依於思願善惡分限。假立無表。佛願無萎故不名捨。不同因位。不爾。諸佛功德應非圓滿。念念新生有未曾得故不爾。前後諸佛應勝劣。前佛戒多後佛少故(云云)。 對法抄第五云。曾未曾得者。此中依種類而說。一切有漏在皆曾得。一切無漏皆未曾得。若依勢增名未曾。修重名曾得。有漏別解脫定俱戒等名未曾得。諸佛第二念以去無漏皆曾得。是修重故(云云)。 問。意業可有無表耶。 燈云。意業之中。十善十惡發表不。章中二解。然要集云。有釋三藏解云。五十三文唯約現行說意業。准此無表依種子立。今尋三藏意。身語表示他故名為表業。思種不表示。是故說無表。意業唯自表故得說為表。種子不表自故亦名無表。云法苑二云。一云發無表。一云不發。後說為正。三藏意存前解。此說不然。法花二說云任意為用。不斷後說義為決定。今者意准定發無表。既菩薩戒具防三業。勝於二乘盡未來際。云何不發殊勝無表。前二說者所據中說。非約律儀。又集云。又能起律儀體非律義。以生律食。從果為名。說名律儀。故無無表。何所相違。故今取不發無表。今者不然。既取不發。何故云能起律儀體非律儀。若設云能起身語律儀非意律儀者。堅二乘意無律儀。約大乘說。十善戒等亦是律儀。如何得云體非律儀。從果為名故無無表。故為不可(云云)。 表無表章云。青色有二。一身青業。二語表業。此通三乘。若大乘說。有義。表業亦有三種。更加意表。瑜伽第五十三。若有不欲表示於他唯自起心。內意思擇不說論言。但發善染污無記法現行意表業。故有意表。其此意表發無表者。唯是善性。菩薩亦成。唯有三支依業道故。除染無記。業增上者便發無表。餘則不然。有義。不善亦有無表。十惡業道極重方成○三罰業中意罰重故。仙人嫌殺生故○意有無表。通善不善。非二無記。然意無表非是色性。不發現行身語色故。發身語者即彼攝故。有義。意表總教雖然。不見別文記有無表。發身語思外彰最猛熏種增上。可發無表。意思內發唯自表知非最增猛○若依此義。雖受十善。十善種唯有十類功能名為律儀戒。但七支說有無表。律儀名通。無表局故。非由名律儀皆無表。故律儀之與無表義各別故○若依前二解。身語律儀及不律儀。體是色性。無質礙故。與色類異。故別處攝。此意俱思不同於彼。不發於色。亦不遮色。不稱色名。既是緣慮現思所熏。但於思種義名無表。仍體是思。即行蘊攝。故於百法更不別說。如意邪見後彰身語。身語後彰既名不律儀。初之二思何故不名。律儀中初二思故。縱意無表。但處中。亦有同何失。此三說內。最後為正。外彰身語令他表知有境猛故(云云)。 疏云○此意表業現行名表。然無無表○三業無表皆假。所以如佛地第四成業等解(云云)。 祕云。疏然無無表者。章有兩說。今疏同章第二師說。問。表義云何。答。後思表前思名意表業。問。前思已滅。何所表耶。答。如第三羯磨無心之時方名表者。表前方便故。得名為表。此亦爾也。又思見分及自證更義相表也。 別抄云。問。聲聞持身語無表唯七支。菩薩亦別心無表應有十。別解脫戒為難既然。定道無表准此應爾。解云。今此文中。三乘通論不別說之非理。菩薩不防意地。又解。菩薩意地實有無表。今據相顯。亦說身語無表。意地相隱略不說之(云云)。 要云。然依思願善惡分限者○問。若許思所發身語立表名。意亦由思作。應當立表稱○問。身語思所作。則許立業名。意識思所造。亦應立業稱。答。不然。身語外彰他表名表。意唯內自表非他。造作為業。身語體造作。意體雖他引。非作不名為業(云云)。 西明疏云。菩薩律儀滅防三業。如何不許意無表耶。三藏解云。據這意具表無表。謂現行思即多於表彼所熏種有防非用。假立無表。然諸聖教不別說者。不如色聲表無表相顯了故(云云)。 周記云。章若種有十戒但七支者。此師會前據其種勿有十得名為十善。談其戒體但有七支。問。今三說中何者為勝。答。雖言任用。據實許發無表勝。何以故。意勝身諸菩薩防意意有無表。故知為勝。若爾。對法何故不別說意有無表。答。彼論通對三乘說故(云云)。 表無表間云。無表色中略有三類。一律儀無表。二不律儀無表。三非律儀非不律儀無表○俱舍論十四說。無表三。律儀‧不律儀‧非二。處中唯有表業。要上品思熏種種勢勝方有無表○於二說中。既無顯文。亦任取捨(云云)。 不相應段 問。大乘師對小乘者立量云。汝不相應行○正比量歟。 論云。或餘實法所不攝故。如餘假法非實有體(云云)。 疏云。此中假法。共許瓶等。不共許忿等。今但總言。汝不相應行定非實有。除假以外許餘實法所不攝故。如餘假法。此中餘言顯色心等所不攝也。不言許者。隨一不成。文外量云。汝不相應行名非有此實體。此餘心等所不攝故。如瓶忿等(云云)。 祕云。論餘實法所不攝等者。有義。疏說假實相對因。謂假法之餘。乃實法之餘。此非理也。彼宗得等皆是假法之餘。實法攝故。因便不成。故今別說除不相應外餘色心等實法不攝故。詳曰。依觀疏中。重疊簡略。誠無過矣。何拄剩焉。故疏簡云。此中餘言顯色心等所不攝也。既云色心之所不攝。豈不遮彼隨一過耶。又疏復云。不言許者隨一不成。此乃顯得他雖實攝。明自許得不攝。故置許言。許言有二。一許色心實法不攝。自他皆許。敵者許得亦非色心。二許但是實法不攝。唯自宗許。許言寬狹。簡過乃窮。疏何非理(云云)。 要明疏一云。因云。或餘實法所不攝故。如餘假所說。餘言假實相對。謂假之餘實之餘故。又解。因云。餘實法所不攝故者。除不相應外餘心等實法所不攝故。若不說餘但言實法所不攝者。因中便有隨一不成過。不許實法不攝因故。如餘假法者。如不相應外共許假法。如瓶忿等(云云)。 蘊云。疏此中餘言顯色心等所不攝者。因中言餘即得等之餘。謂色心也。他許得等是實故言餘實。喻中言餘亦得等之餘。則瓶忿等。自宗得等體是假故。故言餘假。因不言許隨一不成者。意言許者兩宗共許。實法即色心是。若不定故但言實法所不攝。故即有他隨一不成。他許得等是實故(云云)。 問。四種輪王皆具七寶歟。 論云。亦說輪王成就七寶。豈即成就他身非情(云云)。 疏云。七寶者。一象寶。二馬寶。三主兵臣。四主藏臣。五女寶。六珠。七輪。此中前五身有情。後二非情。此七寶義如別章說(云云)。 伽抄云。第二云。餘三輪三雖皆輪。應銀銅鐵別亦無餘寶(云云)。 無垢稱經疏六云○金輪王七寶方具故王四州。此皆帝釋所有。輪王出世從天來下。此七各各有別勝用。如正法念經第二卷及彌勒成佛經疏廣說(云云)。 仁王經上云。上品十善鐵輪王。習種銅輪二天下。銀輪三天性種姓。道種堅德轉輪王。七寶金光四天下(云云)。 同疏五(西明)三云。皆悉具有而勝劣異故。大毘婆沙十三卷云。諸轉輪王力亦不定(云云)。 大般若三百五十一云。善現當知。如轉輪王若無七寶。不得名為轉輪聖王。要具七寶乃得名為轉輪聖王(云云)。 智度輪第二十九云。又如轉輪聖王無輪寶者。不名轉輪聖王。不以寶為名(云云)。 婆娑論云。如四輪寶有四差別。應知餘寶亦有勝劣。謂生四州是餘寶最勝○生一州者餘寶最劣(云云)。 注欠王二經(常騰)云。問。此四輪王七寶並具不。答。第四必具。餘三不具。唯輪寶定有。所餘不定(云云)。 水抄第十一云。言七福金光者。洛云。准彼仁王經說。唯金輪王具七寶。餘三無也(云云)。 新撰義鏡抄(西大寺善隆集)云。問。輪王皆具七寶耶。答。按大智論基伽抄云。唯金輪王當具七寶。自餘輪王漸次減少不得具足。但今抄云。自餘輪王漸次減少不得具足。但今抄云。自餘漸減者。銀輪王除輪寶。銅輪王除珠寶。鐵輪王除象寶。披伽三抄(云云)。 問。不定種姓可有立大乘生性之義耶。 燈云○不定者。若有具待觀諦‧緣起得出世者。依此所有分別煩惱。立為不定二乘異生性。若有觀待四諦‧六度得出世者。依此立為不定緣覺異生性。若具觀待有下中上無漏根性者。立為不定聲聞緣覺異生性等(云云)。 下文云。問。定性大乘及不定性能趣大者。依二障種立異生性。定性二乘為依二不。答。有二解。一云。但依煩惱種立○又解。定性二乘亦依二障○若爾。二乘斷此所知異生性不。答。有二解。一云亦斷○一云斷。望自乘說。名得聖性。所知未斷。彼性猶存。若爾。應名亦凡聖。許亦何過。有雜亂過。答。以聖性為異生性。可有雜亂。二性別。何成雜亂。二性雖不雜。凡聖是相離。答。望義有別。亦不為過。如不定性二乘聖者未至初地亦名異生。故後尺為正(云云)。 法花義決云。問。菩薩有二。謂頓漸悟。疏有二釋。何者為長。答。據其證理名頓漸悟。得聖迴心名漸悟勝○若爾。彼類定生時分等生數無多。何非漸悟。此亦不然。若趣小果也。定生等。若迴趣大。生數不定○以此故知。迴心得經多生故成頓悟○又復法師本意。不說若定生等雖復迴心。必取聖果。下引善猛。般若云。未入正性離生者。據不受變易者。既不變易。明即趣大非小聖果。言定生時等假敘化爾今助釋。設是凡夫未求於小即求大乘。但不定亦名不悟。以必不能一往趣。中退故。若云不聞一乘。即可有退。聞說一乘。即必不退。舍利弗等曾亦聞說妙法一乘。如何不退。以此知但有小姓必退取小。得聖方迴始成不退。故名漸悟。設有種種界。雖有小姓容有不退。終是彼類。以有一分小乘種子。成漸悟法。亦名漸悟。是不定性故(云云)。 玄贊一(七方便迴心頓漸所)攝釋一(同所)。 問。第八識名言種上立命根者。必本新二種上立之歟。 祕云。問。種有新舊。依何種立。答。有二釋。一云。法爾‧新熏隨其所應。先業所引正作因緣生現識者。依彼種立。二云。依二種立。共作因緣生第八識。勢力等故和合似一。不可說有體各別故。無二命失。有義斷云。今依前說。名言種子既有眾多。不可一切共生果故。然今命根所依之種要前生熏。先業引故。詳曰。護法既許新舊合用。命根所依應如是。或唯依舊。或唯依新。或通依二。遇緣即依不可定判。又但許新舊二種。不言一切皆悉總依。言所依種要前生熏。即唯新熏。如何斷取前之所釋(文)。 疏云。論然依親生此識種子。由業所引功能差別時決定。假立命根。述曰。此中義意。但依本識自體分種。今論主言。依者顯體是假依實上立。依謂所依。親者即簡異熟因○言生者。簡名言之種身中。極多非業所牽。不能新為因緣生於今識。今取生者。簡去不生○彼所簡者皆非命根。今取親生之名言種上。由先世業所引持身之差別功能。令色心等住時決定。依此功能說名命根。非取生現行識義等(文)。 祕云。疏非取生現行識等者。有說。此種由業所引。有能生識一分期分位差別功能。依此假立。詳曰。疏釋正也。大小乘教無說能生名命根也。且俱舍頌曰。命根體即壽。能持燸及識。雜集論云。諸蘊相續住時決定。令眾同分常得安住或百年等。名為命根。瑜伽‧顯揚‧五蘊等論。皆以住時而名命也。問。若以能持為命之義。業種亦有能持之功。何不取乎。答。大小乘教皆言命是業之所引異無記。若取業種便乖前義。故以簡之(云云)。 要決五本云。按興法師顯揚疏云○今謂不爾。唯識論云。依親生本識名言種子。由業所引差別。假立命根。是故今解。業之所引名言種子自有二用。一生識用。即是想功能。二住識用。即是別功能。依功能假立命根。然顯揚云○舉所住持以顯命根。故說六處(云云)。 西明疏一云。問。法爾新熏依何種立。解云。新熏一命根故。一云。法爾新熏正作因緣生第八者。依彼種立。一云。依二種上假立命根。共作因緣生第八心勢力等故。而不應難。有二命根和合似一共生一果。如眾同分。一依多故(云云)。 問。付破二無心定實有實有義。且厭色齊心難意何。 論云。若無心位有別實法。異色心等。能遮於心。名無心定。應無色時有實法。異色心等。能礙於色。名無色定。彼既不爾。此云何名然(文)。 疏云。下有二難。此為厭色齊心難○厭心之時。有非色非心來礙心。厭色之位。亦應有非心非色來礙色○無色既唯有心。無心應唯有色。二外人難曰○厭心入無心。無心即心種。厭色入無色。無色應色種。然彼無色即非色種。故亦無心即非心種。三論主云。色法唯所厭。無色非色種。心法亦能厭。無心故心種○四外曰。我亦應然。心法通能厭。別有非色非心來礙心。色心法唯所厭。無別非心非色來礙色。五論主云。心法能厭。別有非色非心來礙心。色法唯所厭。唯應有色來礙色。色法非能厭。不許非色非心來礙色。心法即能厭。唯應心種來礙心。我義心法通能厭。即說心法名無色。色法唯所厭。故說心種名無心。即是心法通能厭。唯有心種名無心。色法唯所厭。唯有心法名無色。此中翻復子細遂徵。論文雖復不論。講者應段審悉。不爾。此文即為自害(文)。 祕云。疏中假敘有五問答。准理言之。他難未息。且第五翻云。心法通能厭。唯有心種名無心。色法唯所厭。唯有心法名無色。外言亦爾。心法通能厭。非色非心名無心。色法唯所厭。唯有心法名無色。故未息諍。又釋疏中第二外難。傳四師釋○詳曰。觀前諸釋。雖總有理。皆未窮難。今助二解。一我無心定能厭無。無心依心種假立。無色不心不已。無色不依色種立○二以無色定且抑他爾。不息他救。意者思之可知。由此故有第二假遮非實破也(文)。 燈云○疏自往覆乃至云。我義心法通厭○(如疏)此所加答應云。心法通能厭故。說心種名無心。色法唯所厭。即說心法名無色。即是心法通能厭○(如疏)此更次述述重顯前文。更助解。厭色入無色。心為能厭名無色。厭心入無心。能厭心種名無心。汝既厭心入無心。不於能厭名無心。別立非色非心名無心。厭色入無色。不於能厭立無心。別立非色非心名無心。厭色入無色。不於能厭立無色。別有非色非心名無色。厭色入無色。即於能厭之心名無色。厭心入無心。即於能厭心種名無心(文)。 別抄云。論難外人。應無色時○外返云。無心既心假。無色應立假。解云。心種是定。依於心種上假立定。色種非定。依於無色中不立假(文)。 論第一卷本文抄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