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五卷本文鈔二十

輸入者 周海燕

分位行相門

問。七地已前無漏心時可捨第八賴耶名耶。
論云。一補特伽羅我見相應。二法我見相應三平等性智相應。初通一切異生相續。二乘有學。七地以前一類菩薩有漏心位。彼緣阿賴耶識。起初特伽羅我見(云云)。
疏云。論彼緣阿賴耶識起初特伽羅我見。述曰○問。能緣之人我。七地以前有漏心時。方言有者。此意是入無漏時捨。如下亦然。捨此相應。何故第八識捨阿賴耶名。不言七地以前起無漏心時捨。答。八據永捨。以性未能離他執故。七據暫捨。以染污體少時無故。不相違也。不可說彼得互捨也。以二乘有學未名捨。若許暫捨。二乘有學入無學心。亦應名捨。染污末那無漏故(云云)。
祕云。不可說彼得互捨者。不得以八同本七令捨。以七同八而亦不捨。何以不得。答。染污過尤。暫滅名捨。淨法他縛。永無名捨(文)。
義蘊‧肝心等同之。
別抄云○解云○(同疏意)又解。第八離執。無別能永捨方名捨。末那無執。平等智由有勝用得捨名。若爾。法執末那有何勝用。解云。雖非平等行。能與第六生空智為別緣故。若爾。七地已前平等智行。第八為依。亦應名捨。執藏之稱。解云。第八通依。非如第六。緣彼第六別依。故不可例。又解。二種俱通。暫永二種。影略互顯。各據一義。亦無此難思(云云)。
疏下文云。論彼緣無垢至起平等性智。述曰○或第八未捨名。得言緣賴耶。性未離故。故得復言等。即是識字及一等字。通在無垢及異熟識。此解難知。既無能藏。藏義應暫捨(云云)。
祕云。疏或第八未捨名至此難知者。以執藏義。正名賴耶。平等非執。故所緣入何名賴耶。疏既無能藏義應暫捨者。此乃躅前難知意難。若無能藏。所緣第八不名賴耶。既無能藏。賴耶應捨。答。此難意如初位辨。故不重云。詳曰。賴耶。之名而既未捨。許緣何失。若要起執方逸事賴耶。既不執時。名何不捨。由此理論。許緣無咎(云云)。
問。三心相見道初心單生空觀歟。
論云。此意差別略有三種○三平等性智相應○後通一切如來相續。菩薩見道及修道中法空智果現在前位(云云)。
疏云。即平等智相應心也。從勝全論。即一切如來全無有漏故。一切菩薩見道全通頓漸悟。一切菩薩必法空觀入見道故。此非三心真見道義。及一切菩薩修道位中法空智。及果現在前位。皆起平等智故。人觀不然。如前已說。然果中有遠果有近果。如何等者。佛地論說。後得智若是法觀等流者。即是法觀。若定爾者。八地已去不出無漏觀。彼位何時非法觀果。由此應說。鄰近果者。如佛地論說。法觀後得觀前。若遠果者。即人觀後得現前。或八地以去無分別智自入人觀。彼果起人觀後得智。亦無妨。然此中據初解。鄰近果說。若約後義。即果全論。又此果有緣慮不緣慮。不緣慮者即滅定。緣慮者可知(云云)。
祕云。疏若定爾者至非法觀果者。此難意云。若也定許不觀及果皆平等者。八地已去無非法觀及法果時。即應恒時起平等智。疏由此說鄰近果者。此答意云。雖二後得皆名為果。遠近既殊。故平等智而不恒起。疏或八地已去無分別智至無妨者。此第二解。以二本智自入二觀。二後得智各望自本。名之為果。疏若我後義即全論者。但法空果即起平等。更無遠果而以去之。故云全論(云云)。
要云。見道全生平等智者。收中但有一心見道解。設三心見道。後二心有此智。初一心無。多分有故。所以論總說。非於其中唯起平等智。又長讀論文。見道法空智起。方有平等智。不但修道。問。頗有菩薩無分別智入法觀。意樂即入後得生觀耶。頗有無分別智入生觀。意樂即入後得智法觀耶。答曰。不得。菩薩後得必由無分別智為前導故。佛地論云等流之觀與根本觀同故。問。若爾。何故言遠等流即得近即不得。答。近勢難入。遠即易入故。又解。總無後得入別總。必各更起無分別智引之生故。問。初起未自在。後得由前引。久起自在生。何妨自力轉。答曰。即依此義。遂有意樂。後得不同無分別智。二觀別也。佛地論及此論中。據其多分及未自在故(云云)。
方誌云○法空智言通自見道名長讀也○即簡三心第一心也。以彼非是法空智故。言二觀別者。根本後得○或可久修初修二別(文)。
常記云。文又長讀論文等解云。興法師云。見道中及修中。測云。菩薩見道一向法空故不說中。又解。中言通見道。護法正宗。相見道中三心初心唯生空故○大賢師云。然今存初。下論文云頓於道起法執。不言見道故○文佛地論云至本觀同故。解云。案佛地論。都無此文。學者可見(云云)。
文義記云○基說○樞要○測釋○觀解。後說為正。範云。初說為正○寂云。頓悟見道。於三心中。唯有第三。無初二。見道位必是無單生空故。漸悟大乘三心。見道唯初初二心。即無第三。故下文中。頓悟菩薩於修道位。不言見道。有學無道二種漸悟。不簡見修。但言生空智果現。故知悟唯修有單生空。真相二見中。初心修道三般若。初心平等不起。證曰。三心初心唯生空智○理通見修亦說中言。下云頓悟○不說見道。依多分說。測釋後說。樞要觀云亦釋。一云。雖起生空。平等生由前法觀智可生果故。雖以彼起。而所緣行未必同彼。由此斯中法空智果唯二心除法空。理不違故。一云。見道無章生空故不說中。此同測釋。初說及範云。說雖有三說。第二為勝。下云量起法執。不取見道。故非初釋。又云。初釋唯生空智不可唯法亦具二空。違第十說。法空除三時起有漏生空滅定。生空除二時起有漏滅定。故非後說。寂之所說異於諸釋雖似順文而理難成。如何漸悟單生法空而無第三。頓悟無單唯有第三漸悟。今說方成三心。無數理故。謂二乘定無三心。菩薩見道若漸悟皆具三心。是法空果不起法執。二乘漸悟從地前位至於修道。起單生空不起法執。故不別標。頓悟唯在修道得起生空觀故。別說修道。至第九卷當更對顯(文)。
論下文云。二乘有學聖道滅定現在時。頓悟菩薩於道位。有學漸悟。生空智果現在前時。皆唯地執。我執已伏故(云云)。
疏云。頓悟菩薩。除見道全。此依一心真道說。一向法觀違法執故。若三心觀。即初念時唯人觀故(云云)。
論十云。平等性智相應心品菩薩見道初現前位違二執故方得初起。後十地中執未斷故。有漏等位或有間斷。法雲後與淨第八相依相續盡未來際(云云)。
疏十末云。論平等性智至盡未來際。述曰。見道初位現在前者。真見道中此智即起。第六引生非自力起。二障頓斷妙觀察智平等智起同時故。若漸次斷平等後起。然諸見道十地間起。如上數明(云云)。
肝心八云。北抄云○答○問。第一生空觀時。第七有法執起不。若有法執。見道平行等性智應有間斷。答。宗解云。有法執起。應解云。無法執起。平等性智相應不斷故○今自意云。法門安立有三。亦據實。是通生法空(云云)(北抄文)。
六卷私記第五云(子鳥)問。三心中初心若單生空觀歟。若帶法空歟。答。單生空觀。非帶法空。問。何以知爾。答。疏五末說平等性智現起位之中云。一切菩薩見道全○真見道義(云云)樞要下云。見道全生平等性智者。疏中但有○故論總說(云云)意云。平等性智必法空觀時起。單生空觀時不起。三心中初內遣有情假緣智是單生空觀故。平等性智不行(為言)故知單生空觀也。問。菩薩必法觀入見。而若定初心單生觀者。三心真見道之師如何可會。答。難會。且可云。彼師不以佉觀入見故。是不正義師也。問。初一心真見道師如何可云耶。答。不異前義。問。一心真見道師云。三心是後得智。而後得智亦正體智等流。何法空正體智後生空後得可起耶。答。此難尤重。但樞要下云。問。頗有菩薩○答曰。即依此義○及未自在故(云云)以此量後答可通前難也(疏立末有此二解廣故不記之)然先德云帶法空生觀者不然。違諸文故也(云云)。
燈二云(論一)問。法觀是細生觀疏。法觀必帶於生觀。生執是粗法執細。斷法之時時必斷。答。設爾何夫。若爾。何故論第九三心見道之中。第二內遣諸法假智。唯斷法執不斷生耶。據實斷法必能斷生。以彼加行期心別故。亦不違理(云云)。
唯識章周記云。章云法空必帶生空者。問。法必帶生。如何得有三心。見道應但有二。得別有法諸空觀故。答。見實但二。唯識等據其加行云而作三種也(云云)。
肝心云。上文云。此抄云。問。法空觀帶生空。何故第二內遣諸法不帶生空。與三何別。答。宗有二解。一解云。第一二但除自身我法。其法空觀但除自身法。但帶自生空。不帶他身生空。故與第三別。二解云。法門淺安立淺深總別對。第一生淺。第二法深。第三總別。第一二別。非第二無生以法門安立。故第二名法不定生(云云)。
六卷私記第六(子鳥)云。問。答爾。三心見道中。第二內遣諸法假緣智。是非單法空觀耶。又說第六般若有三○其第一第二是各單觀。豈無單法空觀耶。答。西明疏解云。三心見道法假緣智。必帶生空智。而對前念。且說法空。俱空智者。言說門中開合為三智。實別時非起也(已上依叡記以上私記文)。
問。因位平等性智可緣有為無為諸法耶。
論云。彼緣無垢異熟識等。起平等性智(云云)。
疏云。此第三智緣何法境。於佛地時。緣無垢識等。即緣無垢第八淨識一切有為及真如故言等。菩薩見修道位。緣異熟及真如故。問。若許菩薩亦緣真如。即第七只一心之中。雙緣真俗有漏無漏二境界失。答。若在真見道。及一切緣真如無分別智。此第七識一向緣真如。不緣第八。唯理觀故。其相見道。及修道中後得智品平等性智。或唯緣第八。或亦緣似真如。其實唯有為。通緣有漏無漏為境。由第六識引生別故。今此總方緣異熟等。等真如等故○又解。若在佛果。此平等智雙緣真欲。若在十地。唯緣異熟。未能緣如。無如前失。此亦不然。十平等中許緣真如。佛地論第五說初地即得。故智因中亦緣真俗。前解為勝(云云)。
要云。平等性智無分別。妙觀智引緣真如○若第六識人法觀位。聽聞正法等。入別遊觀心。平等性智緣何境界。不可緣如及緣第八。六非此行故。若緣外緣聽聞正法等。及緣三惡趣等者。因中已有此行相耶。若其不緣。何故緣似真如等。即許他引。此不許隨他引耶(云云)。
方誌云○此難○文意可知。令者略為二釋。一者同能引智而聽於法緣三惡等。因中猶許是其無漏緣於真如等。何妨隨他聽法等耶。又佛地論等說。平等智而有十種。准此因中平等之智亦隨能引聽於法等。二者不同能引妙則聽法等。如眼識等。准意引生豈所引生皆同能引一切境。彼既不爾。此云何然。問。不同能引緣何為境。答。緣異熟。以之為境。故論自言。彼緣無垢異熟識起平等智。又不分別平等之智已緣真如後得平等緣似真如。理亦何失。以簡緣故。若要隨他有漏。第七應恒起能引第六。非恒執故。若無始起不假引者。亦已簡得後不假他(云云)。
疏云。因中有漏唯緣我境。無漏緣第八及真如。果上許緣一切法故。論言等也(文)。
論四云。未轉依位唯緣藏識。既轉依已亦緣真如及餘諸法。平等性智證得十種平等性。故知諸有情勝解差別。示現種種佛影像(文)。
疏五本云。初地已去既轉依已入無漏心。亦緣真如及餘一切法。二乘無學等唯緣異熟識。佛地經說證得十種平等性故(文)
燈六云○表義名言得通無漏。平等六引豈不緣名。許隨六引。隨緣何境。通亦為勝(云云此破西明義也)。
論十云。平等性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第八淨識○有義。但緣真如為境○有義。遍緣真俗為境(文)。
問。護法正義意可許必我執作我解法執亦作法解耶。
疏云○今顯初位必帶後位○人我是主宰作者等用故。法我有自性勝用等故。即法我通。人我狹也。如人要迷杌。不知是杌等。方執為人。迷杌為先。後方人起○難淺喻云。若執是杌即執人。可使執杌是法執。既言迷杌起於人。迷杌應非是法執。答。不然。迷者不了。不了杌時。似於法執。非謂執是實杌方為了(文)。
又云○然今所執非是二境。無一心中於二境起二行執故(云云)。
十卷私記云○答。我執未斷位。一體見分上二執用別。謂不了法執用‧為我用。我執既斷畢位。猶有法執種功能故。法執見分用起耳。如重闇轉闇。帶二執位如重闇。斷我執法執有位如輕闇故。疏第三云。此識從無始轉闇(文)又引喻云。十地無漏智增長者。非為體大。但可明利(文)問。斷我執位作何念。若轉作法解。答。無明說。以義。不起我解。而但謬闇性有。如無明見分謬闇為性也。問。設轉云作法解。何妨有。答。設轉云作法解。豈第七見分是欲第八見分耶。今謂八地已上我執斷後第八見分為法耶(甚深義可受口傳之)有云。第七我法二解雙物者。是違疏文故。云難淺喻云○方為不了(云云)又疏次文云無一心中於二境起二行執故(文)此意云。如迷杌欲人。迷異熟識見分欲我。而作法解云欲我時。違此疏文。又一心中成起二行相執。即違疏云無二行執(文)。
又云。問。數論師執思我。彼執法即執我。准此何故第七不許執法即執我。答。其數論師第六分別二執依邪師邪執思我耳。非俱生我執。今此第七二執俱生非分別○問。若爾。約分別二執。一云我解法解並。答。約分別二執。答。或有我解法解並。謂如思是思是我欲。或有法執邊不了。謂迷識所變五蘊相。執我常遍等也(更可勘之調度文)。
論二云。俱生法執○此復二種。一常相續。在第七識。緣第八識。起自心相。執為實法。二有間斷。在第六識。緣識所變蘊處界相○執為實法○分別法執○一緣邪教所說蘊處界相○二緣邪教所說自性等相。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為實法(云云)。
疏云○然說我為一及常者亦說有。和受之用其法不然。但計有體即計為法。故計於法亦緣處界。處界即是真如擇滅等。不了此界處。而執有法故○論二緣邪教至執為實法。述曰。自性即是數論勝性。等取勝論實句義等。如是非一(云云)。
問。本疏中釋如要迷杌等方謂人等故出淺喻深喻。爾者以謂人可喻迷生空理耶。
論云。補特伽羅我見起位。彼法我見亦必現前。我執必依法執而起。如要迷杌等方謂人等故(云云)。
疏云○此中喻況理有淺深。淺喻謂人是人執。迷杌是法執。深喻即迷杌是迷空。謂人是人執。法中據迷理。人中起事執。問。人中亦可言迷理。法中起事執。答。不然。人狹法寬。以法為本故(云云)。
祕云。疏深喻至人中起事執者。法空理深。學斯至為深也。問。謂人是人執。而與淺喻意何別耶。答。據迷於杌。分成淺深。問。謂人設喻迷生空理名深何失。答。意明我法相依而起寬狹不等。事理相託故不喻之(云云)。
明詮記云。今云迷杌者。是喻起法執。亦喻迷法空理。既云迷故。通迷理事也。謂人者是執實人也。不可執人空故執人。故唯喻起人執也(云云)。
十卷私記第十可見之。
問。我法二執從種生歟。
論云。我法二見用雖有別。而不相違。同依一惠。如眼識等。體雖是一。而有了別青等多用。不相違故。此亦應然(文)。
疏云。下顯體用同別。我法用別。我法用別。惠體是一。同一種生無違於理。如一眼識緣青黃兩境二行相生○然今我所執非是二境。無一心中於二境起二行相執故。問。若爾。前言疑於理印於事。豈非二行境耶。彼雖非執。行相別故。執即不然。以推求故。以堅著故。境行別者亦不俱起。今此不違故許俱起(云云)。
燈(如下)。
祕云。彼雖非執等者。雖言兼於得失。今取得也(云云)。
別抄云。問。眼識了青黃。青黃二境。別一見執人法。二境應不同。解云。此云此喻一心有多行解。非喻二境。又解。非執心中可緣多境。執心推度境不緣多。若爾。何故前云疑於事生於理決印。是非二境。解云。此中疑印疑印二解各取不同。非如一見堅執推求得於二境不解。此不正說故不依之(文)。
燈三云問。賴耶三相為是體是義相。答。本疏釋云。自相是體。餘二是義相。西明二解。一云。自相是體相。餘二是相狀相。二云。三俱體相○今詳此釋○本疏為正○不同二障。二障用殊。障性伏斷各各差別。經論誠說二障體別。無文說此三相別體(云云)。
佛地論七云。體雖無二。而用有別。如一識體取境用多。此由熏生生一種子體。亦有多用。起時雖俱。而漸次斷聖道勢力有分齊故(云云)。
論九‧祕七可見之。
十卷私云○問。若見分不別者。何故論云。我法二見用雖別。而不相違。同依一惠(云云)答。其我見用法見用二別。非謂見分二別也。問。若爾。我見用法見用。四分中依何分。答。依見分。不依自燈分。自證分現量。不起二執故也。問。若不自證分者。何故疏我法用別。惠體是一。同一種無違於理。准此義。從同一種起惠自體分上。云有我法二執用。而何云見分上二用。答。自體分用。見分帶我法二執故。推本自體分上有我二用。自體非謂起我法執也。問。若爾自體分不為我法執。答准燈第五。二執體故亦我法二執。若□不起執故。非我法二執也。
問。自體分自證分何別。答。後二分總合云自體分。唯第三分自證他分也。
性決定引自果可思之。
祕七云。論體雖無異而用有別者。用別有二。一現行用別。二種子用別。有障菩提涅槃用故。前解為本。後理亦通(云云)。
燈云。論我法二見用雖有同依一惠。要集云。必無別種所知障定。前已略明。今更重顯。無若別種。諸羅漢等起法執時。能熏種不。若言不熏。能熏四義少何不熏。若言許熏者。豈非別種。能熏唯是所知障故。又復自言。一惠用分熏成二種。即是別種。何云必同說為煩惱者。是據根本及多分故(云云)。
燈三云(論三處)此二法執細故難斷。要集三解。一云。六七法執從無始來與彼我見唯同種起。離我見外無別法執○今謂不爾。從無始來執法為有即執為我。可如所說炎見等雖執法有。不執作我。豈非法執。此等既法執豈恒我執俱。又少無學執已斷○(如今燈意)此既生豈與我見執恒同種耶(云云)。
同七云(論九處)論七轉識內或多或少如煩惱說者。據煩惱俱數多少等。云如煩惱說。非是定判一切所知定與同種而生○然疏云。無離煩惱別執故。故數多少與煩惱同者。據俱時起不斷煩惱身中所起所知障說。若許定同。如二乘無學。已斷煩惱。猶起法執後熏成種。寧有煩惱與同種生。又異熟心疑人杌等。是所知障。豈與煩惱同種耶。問。執杌迷人。既是所知。為是法執。為非種耶。答。是法執類。非正法執。執必癡俱。彼非癡俱。是異熟故。又釋。是執若業感異熟。不與癡俱。異熟生寬故與癡並。或迷杌心與其無明通俱不俱。俱者是執。不俱非執。但是等流(云云)。
問。西明意以法執望菩薩生空智名不染(云云)爾者淄洲大師可許之耶。
論云。法執俱意於二乘等雖名不染。於諸菩薩亦名為染。障彼智故。由此亦名有覆無記。於二乘等說名無覆。不障故彼智故(文)(佛地論七同之)。
疏云。於二乘等。等諸異生。雖名不染。於菩薩名為染。障菩薩智故。由此法執通二無記。望二乘是無覆。望菩薩亦名有覆無記。不障二乘故(云云)。
燈云。論法執俱意於二乘等。等取凡夫。即二乘凡夫。西明等云。等取菩薩生空智。以不障彼智。亦名不染。要集云。後說為勝。若等凡無。菩薩有。何故不等。今謂前勝。論云。於諸菩薩即通凡夫聖。若望菩薩生空不染。起生空時。可非菩薩。又亦應言於諸除生空智亦名為染。前句總說。文復不除。故知總望不等菩薩起生空時。然於菩薩不言等。諸言構故。前影後故。俱無有過(云云)。
西明疏五云。法執俱意與生空觀不相違故。於二乘等雖名不染。障法空故。於菩薩諸亦名為染(云云)。
常記云。文要集云後為勝等者。解云。集云。如前諸師共成兩釋。一云。等取異熟生人天之乘。一云。等取菩薩生空智。今取後釋。若等異生。即等二乘種姓異生。若爾。何故菩薩不等。種姓異生類耶。然諸菩薩有生空智。故說二乘等。二乘即無法空智。故不言菩薩等。由此准知。二乘菩薩各通凡聖。問。無姓無二智。無所障故。二障俱無覆。若言畢竟不得二智故名為障。二乘畢竟不得法空智。所知應有覆。答。有性據可得不得說名障。無性約畢竟不得名障。由此准知。無性所知亦應有覆。賢云。今謂不爾。菩薩法執望法空染。望自生空猶名不染。何妨趣寂身中法執望生空品。雖名不染。望自法空名畢竟染。由此無性二障隨應各畢竟依障自品二智名染有覆。望餘不染。具如古跡釋(云云)。
疏文云。論八地已上至不相違故。述曰○此三地法空智不現前。起人觀時猶起法執。不相違故。細執不障粗觀起故(云云)。
論七云。第七轉識○有漏無漏容互相生。十地位中得相引故。善與無記要望亦然。於無記中。染與不染亦開導。生空智果前後位上中得相故(云云)。
疏云。謂此師說人有法執。故為此說。染者人執。不染者法執(云云)。

第二能變教證段

問論中證第七識解脫經中亦別說有(云云)解脫經名何釋之耶。
論云。解脫經中亦別說有此第七識。如彼頌言。染污意恒時。諸惑具生滅。若解脫諸惑。非曾非當有。彼經自釋頌義言○對治道生斷煩惱已。此意從彼便得解脫。爾時此意相應煩惱。非唯現無亦無過未。過去未來無自性故(文)。
疏云。述曰。此大小乘通許之經。非是解解脫義名解脫經。然四阿含不攝零落之經。諸部皆有。如天請問經等。並是為阿含不攝。此經解脫阿含故。名為解脫經。若言零落經。惡也(文)。
祕云。疏四阿含不攝等者。詳曰。解解脫義名解脫經。於理為勝。故經頌云。若解脫諸惑等。故諸經論從其所說以立名者。其類寔繁。若不爾者。凡是經名是如來建。或集法立法立。豈佛阿難據後零落而立斯號。若後人立名。亦為未可。便令經因難為楷准(文)。
演云。疏解脫阿含者。意說為經名解脫阿含經。阿含者此云詳教。此解脫即詳教也。非是涅槃等解脫(云云)。
燈云。解脫經者。有云。因道斷障得解脫故名解脫經。要集云。如天請問等。不名解脫經故。今謂不爾。何經不令修道斷障。不爾。何得云引對治故明是佛說。故前說是。然天請問是別名。言解脫者。是諸不入阿者之總名(云云)。
貶量抄意同燈文也。
肝心云。東抄云。問。非廣有帙諸少經等。結集之究皆悉集在四阿含中。何故此經不在彼抄。有經云。阿難不見佛說此經故。結集時而不集也。此亦不然。阿難不聞法。皆重為阿難說故。又解云。佛雖重說。今者此經佛妄不說。此不然。若化此解便同小乘。佛有捨合故為不可。正釋云。然但後時梵本隨落四阿含中。說名為落。非佛有當妄難不集。今思理亦難悉。凡是經名或佛自施。或結集置。如何置零落之名。准此解脫不名零落。於理應善(文)。
文義記云。言解脫經中者。基說云○測釋觀解皆同基。範云。兩釋。一云同前。一云由道斷障令意解脫。此經名解脫經(勘余私記婆娑等)證曰。範云。後釋稍順於文。若言不及阿含名解脫者。天請問經及阿含名解脫者。天請問經及六因經等。何不名為解脫經也(云云)。

理證
第一不共無明證

問。眼等五識與恒行不共無明不相應有何故耶。付平等性智通能伏道歟。
論云。已引聖教當顯正理。謂契經說。不共無明○此依六識皆不得成。應此間斷彼恒染故(云云)。
疏云。論此依六識至便無此失。述曰。若謂不共在六識身。亦不應理。所以者何。應許此無明間斷。從所依識故。彼六恒染。從無明續故。經頌俱言無明恒起。其六識身許通三性。若六識身有此無明。此便間斷。彼六識身便。唯染俱。許與無明恒相應故。攝論無性無一卷云。此依五識無容得有。非不染意識中有。亦非染意識中有。若謂意識由彼煩惱成染等。若復有說。善心俱轉等。若有說。染意俱有別善心等。斷簡大精。然彼不共與此下相違。至彼對會。許有末那。便無此失(文)。
 燈云。明不共無明。攝論第五云。此於五識無容說有。是處無有能對治故。若處有能治。此處有所治。非五識中有彼能治。於此見道不生起故。此意五識在見道位未成無漏。若有不共無明。即在聖位亦名為醉。與教相違。說異生故。不云聖者亦恒常起。又約菩薩起見道說。爾時第七亦無漏故。非謂二乘所起見道。亦非第六。立第七故。問。無性之人既無對治。應總不有。答。是異生故。又難意且據有姓起見道說。不爾。許五有成事智。應有不共(文)。
祕云。論此依六識皆不得成者。如無性論。疏燈略引。學者猶迷故今具錄。論云。此於五識無容說有。是處無有能對治故。若處有能治。此處有所治。非五識中有彼能治。於此見道不生起故釋曰。以五識中無能治見。故不得有所治無明。言見道者。簡餘二道。以成事智佛果有故。問。第六應有不共無明。有見道故。答。六有通治。非別治故。問。七有見道。七相應惑應名見斷。答。雖不斷之。伏暫不起亦見力也。由斯見道有平等智。據大乘說(文)。
 燈常記云。文攝論第五云至不生起故。解云。此第一卷文如第五卷文意。此說云。此不共無明於五識時不道理說有(宗)是五識處無有見道能對治故(因)若是意處有能治見道。此意識處即有所治不共障也○於意識中雖有能治是通能治。○平等性者為別能治。既有能治。故有所治。問不可見道無平等智。不共無明應在意識。答。六七二識及七地中間是意識地。於意識中有能治故。即有所治。五識身地能無能治故。即無所治(序如是說云云)。
無性攝論一云(如演祕引)。
同疏二云(如常騰引)。
世親攝論一云○此於五識理不相應。是處無容能為障故。若處有能治。此處有所治(云云)。
問。
燈七云(論九)問。此佛地障用何智斷。西明云。平等妙觀依金剛共斷此障。所執同故。此通根本及後得智。而差別者。根本雙斷學理迷事。後得斷事。今謂不爾。若許平等亦正能斷。應自能生。既觀察引。正唯觀察。不爾。十障皆二智除。何但佛地(云云)。
問。論中此俱見等應名相應(云云)爾者疏主何釋耶。
論云。染意恒與四惑相應。此俱無明何名不共。有義。此俱我見慢愛非根本煩惱。名不共何失(云云)。
疏云。述曰下有三說。此即初師。此中無明不與根本共。非不與隨共。然此四惑非是根本。是隨惑攝故無此失。何隨惑攝耶。此有二義。一云。非二十隨。二十外攝。雜事說。隨有多種故。即諸煩惱分位差別。隨其所應根本分位。二云。即隨惑。義說不正知為我見。憍為我慢。掉為我愛。無明一種是根本故(云云)。
論云。有義○應說四中無明是主。雖三俱起。亦名不共○癡增上故(文)。
疏云。述曰。此申義也(云云)。
論云。此俱見等應名相應。若為主時。應名不共(文)。
疏云。述曰。下釋難也。此外人問。此俱見等非為主。故應名相應。若許為主。彼亦應名不共。以疾例餘。為主應爾(文)。
論云。如無明故。許亦無失(文)。
疏云。述曰。餘三為主時。亦得名不共。亦如無明為主義故。此義未詳。不見諸論名不共貪故。對餘癡故。論多說癡故。理實貪等亦有不共名故。然此師意。非第七識中有不共貪等。無明為主故。今此據彼六識作論。若此師意。即六識中獨行貪等名不共貪。通見修斷等。唯此俱貪不與六識慢等俱者。方名相應。不為主故。是主無明餘識亦有。又如無明故。總是難文。許亦無失。是答前難文。又此俱見等應名相應者。是破前師。前師見等亦名不共。今言非主應名相應。總是第二說之文也。若為主時應名不共者。初師難文。若以為主名為不共。此俱見等不為主非不共者。餘六識中見等為主時。亦應名不共。如無明故。論答許亦無失。又如無明以下。總是答此前師難文。並得合為四解(云云)。
有記云。前師見等亦名不等者。謂前初師云。我見愛等亦名不共。故今彼師之難云。我見等非主故應名相應也。問。以何知前師之意我見等亦名不共耶。答。論云。此俱見等我見慢愛非根本煩惱。名不共何失也。此意顯者。第七識俱有之我見等。名隨煩惱。而不名根本煩惱。故第七識相應之無明名不共。有何失也。所以者何。彼師云。根本煩惱是別頭起。不得俱起。故知根本煩惱中之我見愛等。即別頭起而不並起故。名不共也(此即彼師之意也)然即彼師之意。見我見等有二種。一者是隨煩惱之我見等。即與第七識不相應也。一者根本煩惱之我見等。即此與第六識相應。而與第七識不相應。以別頭起故名不共也。若與第七識許相應者。是即並起故。無可名不共。故不許與第七識相應也。文此俱見等不為主等者。謂此第七識俱有之我見等不為主故非不共者。是即可爾。然餘六識中我見等亦名不共。以為主故。猶如無明。故論文答云。許亦無失也(云云)。

第二六二緣證

問。論中明六二緣證出比量作法云。謂如五識必有眼等增上不共俱有所依(文)爾者此文皆舉同喻歟。
論云○謂如五識○俱有所依。意識既是六識中攝。理應許有如是所依(文)。   
  疏云。論謂如五識至俱有所依。述曰○初句是喻。下簡次第滅意變現本識因緣所依。逆次第配。此為宗法。論意識既是至如是所依。述曰。此舉有法。及舉因成。意識者是有法。因云六識中攝。言在中攝。不言六識攝。是一識攝故。喻如五識。此皆舉之(云云)。
祕云。論謂如五識至俱有所依者。有義彈云。疏文云。若是宗法。何故乃云必有眼等。今解。謂如至俱有依。皆同法喻。既以此喻所簡別法為其宗法。詳曰。依義寬通。興眼所似。簡餘為非者。斯亦何違。若言喻者。何假置彼必之言。觀諸因明。未見喻中有此例故。必有定義。宗有無失。下總量云。必有不共顯自名處是宗法也。又總是喻。更有何法是所簡者。將以為宗。若言意根即是所簡。文既不言應是意許。若如是者。豈此宗法唯有意許。無言陳耶。又未曾見以喻所得簡別法為宗。准此則應先舉於喻後方言宗。以喻簡彼宗法過故。以此而言知疏無謬(文)。
世親攝論一云。論○又五同法亦不得有成過失故。所以者何。以五識身必有眼等俱有依故○釋曰○又五同法故。所以者何。譬如眼等五識。必有眼等五根為俱有依。如是意識亦應決定有俱有依(文)。
肝心云。文復云謂如五識必有(何兩信之)眼等(比二之失)增上不共(乃)俱有所依者。此依基師意而消文也。故疏主云。謂如五識至有所依者。初句是同喻(謂如五識也)下簡○宗法(已上)○言眼等者。演祕云。舉眼等似簡餘非者(已上)眼者五識之中舉初兼彼。言等者相似義。意為能似眼為所似。故舉宗法云。第六意識必有與眼相似增上不共俱有所依。此是宗法也。若依西明消論文云。謂如五識(乃)必有眼等(乃)增上不共俱有所依。故彼疏云(云云)。

論第五卷本文鈔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