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七卷本文抄二十六 輸入者 周海燕 不定段(上) 問。論中釋不定心所總名云於善染等皆不定故(文)大師如何釋給耶。 論云。悔‧眠‧尋‧伺於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觸等定遍心故。非如欲等定遍地故。立不定名(云云)。 疏云。於善染等皆不定者。一解。顯不定義。此界性識等皆不定故。二解。簡前信等貪等。此通三性。性不定故。彼類非一。故說等言。若爾。應遍行攝。論非如觸等定遍心故。述曰。於五七八識及上二界全。多分無故。此先舉觸。作用先故。如前已說。既不定善染。不遍一切心。應是別境。論是別境。論非如欲等至立不定名。述曰。此界繫屬。亦非無漏。此但舉地。故非別境。由不同前餘五位法。立不定名(云云)。 義演云。疏一解顯不定義界性識等皆不定故者。此解意。通約諸門顯不定義。以等中攝識界故。兼是別簡三性染淨性心故。若對善染。即唯性門。不遍界識也。第二解以體對所簡善染。疏云彼類非一者。解等字也。即舉性等界識。類非一故言等。或可等取無記。或以善染各類非一故云等也。意說。四不定皆通三性。悔眠二法唯欲界。尋伺欲界及初禪。於八識中四種唯在第六識。餘識皆無(云云)(文字極惡能可正之)。 忠安記云。論於善染等者○今謂。等者等取無記(云去)。 西明疏云。謂悔第四於善於染及等三種。皆不定故。立不定名。善謂十一。染二十六。等言等取遍行別境。此中意說。善定唯善。染定是染。遍行於心。別境於地。皆悉決定。悔眠等四非如善等。立不定名。非如觸等至立不定名者。逐難重釋。雖已略說於善染等顯不定義。而善及染定義已了。所說等言為顯何義。故今重釋。謂遍行五定遍八識。若別境五定遍九地。悔眠等四非如二位。故名不定(云云)。 以此釋意可知。疏初釋委細也。忠安記引本疏并西明。廣難之了。今謂等者取無記(云云)。 論云。雖諸心所名義無異。而六位種類差別○於善染等皆不定故(云云)。 疏云。於善染心皆不定者。即不定四。謂於善染無記三性心。皆不定故。復說等言。下第七不定中云。於善染等皆不定故。彼復有言。非遍心起。非遍地有。總此三門。初門簡唯善染心所。第二門簡遍行。第三簡別境。此中言等。等取餘二門也(云云)。 義蘊云。疏復說等言至取餘二門者。第七卷初釋不定名。說有三義。一於善染等皆不定故。二非如觸等定遍心故。三非如欲等定遍地故。今舉初一等餘二也(文)。 論云下文云。二各二者○有義。彼釋亦不應理。不定四後有此言故。應言二者顯二種二。一謂悔眠。二謂尋伺。此二二種種類各別。故一二言顯二二種。此各各有二。謂染不染。非如善中唯一故。或唯簡染故說此言。有亦說為隨煩惱故。為顯不定義。說二各二言。故置此言。深為有用(云云)。 疏云。論上各有二至隨煩惱。述曰。謂此各有二。一染。二不染。謂此四法各染不染。其二無記隨應配故。何以置此言者。以非如前善染各唯一性不通染善故○論。為顯不定義至深為有用。述曰。第三又為顯性不定。故置此中二各二言(云云)(以此論疏文可知義正名)。 問。不定中悔心所者體即惡作歟。 問。大乘心可許厭通三性耶。 論云。悔謂惡作惡所作業追悔為性。障止為業。此即於果假立因名。先惡所作業。後方追悔故(云云)。 疏云。悔謂惡作者。以體即因。即諸論說惡作者是。惡作非悔。悔之體性追悔者是。如文可知。惡作之體以何為性。惡者悔也。即嫌惡所作業。諸所作業起心嫌惡。已而追悔之。方是悔性若所作是惡名為惡作。即性體唯善。唯悔惡事故若嫌惡所作。體寧非悔。言是悔因。若先惡所作方生悔。惡作非悔。其體何。此義應思。此中有解。此唯是厭。若爾。厭應通三性。何故唯善。此宗不爾。薩婆多正理論師。厭體唯善。若同於彼。有如前妨。有云。厭是省察心心所。無別體性。大乘厭通三性。於義無違。若爾。善染無記之厭俱依何立。前第六卷云。善中厭是無貪一分。准彼染厭體即是嗔。由憎恚彼。方厭善故。有欣上惡法是貪。厭下惡法亦是嗔分。若爾。無記之厭是何建立。即無無記欲。於所作事雖不生欲。於此不作亦生欲故。名為厭也。如信不信但有善染而無無記。無記信即是欲解。此亦應爾。悔因即是前之厭欲二法。然說惡作通三性者。從果為言。悔通三性故。或有解云。所作是境。而嫌惡所作。是悔惡義。今言作者。是所作事。能生於悔惡。即是悔因。因者境界。依作因依之生悔故。以惡作言通說彼境故。總言惡作是悔。之因。其實惡者即是悔也。又解。惡作善者是愧。以拒惡故。不善者是無慚。不顧賢善故。無記者是惠。威儀工巧惠所攝故。又解。三性俱體是惠。簡擇推度所化事故。言先不作後方追悔者。前後因果。或即俱時義說前後。然由境故心乃得生(云云)。 肝心云。文惡作非悔等者。此有二說。初說云嫌厭也。即通三性。第二說云。嫌省察心心所。無別性○問。無記欲者其義云何○故名為厭也。此第一說即正義也文)。 義翼云。釋惡作體。疏總有四解(云云)。 對法抄云。惡作是因。悔體是果。果說因稱。立惡作名。惡所作方生悔故。正理師言。惡作是厭。應通三性。或者省察諸心心所。今義釋者。惡作是厭。應通三性。或者省察諸心心所。今義釋者。惡作即厭。善厭無貪。惡厭嗔分。無記即欲於。於不作中生欣樂故。然說惡作通三性者。依總聚說。或從果名。又釋。惡作即悔之境能惡所作故。即是通三性者。悔故悔所惡作。即是境故。又釋。惡作善者是愧。不善地得無慚。無記者即惠。又釋。惡作三性皆簡擇所作方生悔故。如唯識疏具廣分別(云云)。 問。不定心所中悔眠并五蓋中悔眠障定惠義如何。 論云。悔謂惡作○障止為業(云云)顯揚說似此文。 疏云。非是五蓋之中止相。止相通定惠故。止下心故。今言止者。即奢摩他。能止住心。非今上下(云云)。 論云。眠謂睡眠○障觀為業(云云)。 疏云。即毘缽舍那。此別障觀。非如蓋中能障於舉。舉通定惠。令心高也。顯揚同此(云云)。 太抄云。疏云非五蓋之中止相等者○說悔障止。唯是定不通惠○若五蓋中止通定惠。若但言止觀。觀唯是惠不通於定。止唯是定不通於惠。若雙言止舉捨止舉捨之中今有定惠(云云)。 又云。論眠謂睡眠○障觀為業。述曰。即毘缽奢那。此別障觀。非如蓋中能障於舉。舉通定惠。令心高了。顯揚同之(云云)。 又云。言五蓋者。一貪欲蓋。二嗔蓋。三惛沈睡眠蓋。四掉舉惡作蓋。五欲蓋○惛沈障止。引沈沒故。掉舉引散亂故(云云)。 疏四云。對法論中。謂雖行相相翻障故。惛沈障惠。瑜伽說。彼行相相順障故。惛沈障定。掉舉亦爾。翻此應知(文)。 伽論七十七云。世尊。於一蓋中幾是奢摩他障。幾是毘缽舍那障。幾是俱障。善男子。掉舉惡作是奢摩他障。惛沈睡眠疑是毘缽舍那障。貪欲嗔恚當知俱障。惛沈睡眠疑是毘缽舍那障。貪欲嗔恚當知俱障世尊。齊何名得奢摩他道滿清淨。善男子。乃至所有惛沈睡眠正善除遣。齊是名得奢摩他道圓滿清淨。世尊。齊何名得毘缽舍那道圓滿清淨。善男子。乃至所有掉舉惡作正善除遣。齊是名得毘缽舍那道圓滿清淨(云云)。 深蜜經第三卷全以同之也。 深密經西明疏七云。問。如何五蓋障。止觀中掉舉惡作障止非觀。惛沈睡眠障觀非止。今圓滿處與上相違。解云。止觀障各有二障。一性相相順障。惛沈障止。掉舉障觀。是故瑜伽五十八‧八十九等皆云。惛沈障止。掉舉障觀。惛昧輕別性相順故。二性相相翻障。惛沈障觀。掉舉障止。如集論‧雜集‧顯揚第一‧成唯識論第六卷等。惛沈與觀。掉舉與止。性相翻故。是故蓋中說相翻障。今圓滿中各雙除唯翻二障得圓滿故(云云)。 八十九云。復次背五處。當知建立五蓋差別○三由違背奢摩他道故。立惛沈睡眠蓋。四由違背毘缽舍那故。立掉舉惡作蓋(云云)。 演祕云。論如蓋。所言蓋者(云云)。 俱舍論二十一云。諸煩惱等皆有蓋義。何故如來唯說此五。唯於此五蘊生障故○惛沈睡眠能障惠蘊。掉舉惡作能障定蘊○故唯此五建立為蓋(文)。 問。西明心釋一門轉故文一意根門轉(文)淄洲可許之耶。 又方問(云云)燈師如何破之給耶。 論云。謂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極闇劣。一門轉故(云云)。 疏云。心極闇劣一門轉者。唯一意識都無五識。闇劣轉故無明了時。為別餘心有五識。有闇劣昧。無明了時故(云云)。 燈云。論一門轉故。西明云。一意根門轉故。今謂不然。既有色根。何不依轉。即應解云猶無五識。不作是釋。更無別因。若云猶昧略故。定既明廣。何不依彼五色根門。又復下文明五俱意。非專為了五識所緣。又於彼所緣能明了取。故知一門轉。明唯一意識。若一根問。應言依一門轉(云云)。 論下文云。何故諸識同類不俱。於自所緣若可了者一已能了。餘無用故。若爾。五識了自境。何用俱起意識了為。五俱意識助五令起。非專為了五識所緣。又於彼所緣能明了取。異於眼等識。故非無用(文)。 西明疏云。謂睡眠位心極闇劣。唯依意根一門轉故。非如覺時心心所法依六根門故得明利(云云)。 又云。問。眠中發耳識。由聞可生惠。眠是意地法。如何有聞惠。解如前分別。夢中聞聲。自有兩釋。一云。聞聲如在定位。耳根發識。若依此釋。因聞生惠。義亦無失。一云。眠中不發耳識。由前散位聞教勢力所生故。亦聞惠。眠中思惠准此應思(云云)。 燈第五云(論五)問。定中無五識。遇聲耳識生。睡時五識無。喚時睡內起。答。有二解。一云。不例。有心定有意為依耳識生。眠時意或無。無依耳不起。一云。眠中縱有意。昧略耳不生。定中意明了。聞聲耳識起。西明云。睡起耳識。如定聞聲。亦無文障(云云)。 西明疏云。問。眠中發耳識。由聞可生惠。眠是意地法。如何有聞惠攝。解。如前分別。夢中聞聲。自有西釋。一云。聞聲如在定位。耳根發識。若依此釋。因明生惠。義亦無失。一云。眠中不發耳識。由前散位聞起勢力引生故。亦聞惠攝。眠中思是准此應思(文)。 尋云。正義心以識名門有證文耶。 祕五云(論六)疏一想者在前三無色等者。問。何為名一。答。唯一意識。餘五無故。故婆娑論云。由彼諸想一門轉故。說名一想(文)。 信叡記云。問。基意云。識何名門。答。因明論云。是遣諸法自相門故。基說。宗之有法名為自相。局附自體不共他故。立敵證智名之為門。由能照顯法自相故。立法有法擬生他順智。今標宗義。他智解返生畢智既生。正解不起。無由照解所定義。故名為門(文)此論一門准可知(云云)。 因明疏上云○是遣諸法自相心故○立敵證智名之為門。由能照顯法自相故○又自相名之為門。以能通生敵證智(文)。 婆娑論二百云。此中體有一想者。謂前三無色。由彼諸想一門轉故。說名一轉故。說名一想。體有種種想者。謂在欲界染無想天。由彼諸想六心門轉故(文)。 問。論中令顯睡眠非無體(乃至)心相應故(云云)爾者付此文立量方如何。 論云。令顯睡眠非無體用。有無心位假立此名。如餘蓋纏心相應故(云云)。 疏云○。或復有義。亦恐經部師於總別聚上假立。故置令言。言有體故。方有令身等不自在等用。故令顯睡眠非無體用也。論有無心位至心相應故。述曰。世間聖教。有於無心之位亦名睡眠。此假立也。如論說言無心睡眠。此則是也。由眠所引。似起眠時。故亦名眠。寧知睡眠別有。非即無心。如餘蓋故。餘蓋必是心所法故。非無體法。言五蓋者○若言蓋因緣故亦名為蓋。非必是心所者。應如餘理。唯心所故(云云)。 演云。疏寧知睡眠至非即無心者。此經部師問之。疏如餘蓋故者。答也。立量成云。睡眠之體(有法)定不是無心(法)。 心相應故。如餘蓋纏(云云)。 燈云。論如餘蓋纏者。要集云。有說。不立量也。西明二量。一云。睡眠非無體用。是蓋纏故。如餘蓋纏。今謂。此量亦一分違宗之失。何以故。睡眠假實通名。成立假眠有體。即違宗失。猶言不簡。立量應言。實睡眠非無心位。因喻可知。言實睡眠。簡無心位假名睡眠。不顯別實體。以經部師觸受想外並思分皆是假故。取蓋纏喻。即有一分所立不成。意簡經部師於無心位實立睡眠故。又量云。實睡眠是心相應。因喻可知。論中第二宗法。因喻下安。文中故字。應蓋纏下著。是因所須故。性相為文。非依次第。前云有無心位者。立量應云非無心位。文中略無宗中有法。前文影訖。故略不言。本疏云。非即無心。必是心所。是二宗法。如餘蓋故。即是指喻。又云。非無體法。第三宗法。比量准知。故略不具。然論文中初二句會諸違。後兩句破異執(云云)。 問。以無明可立蓋耶。 俱會光記云(二十一所)問。若為障勝立蓋者。無明何故不立蓋哉。解云。等荷擔者。諸蓋中無明於中所荷偏重。是故不立。若立無明為一蓋者。一切煩惱所荷障。能合比無明猶不能及。故不立在諸蓋聚中。問。若非最勝亦立蓋者。餘惑隨惑何故不立。解云。夫蓋義者令心趣下。慢性高舉故不立蓋。蓋性遲鈍。見性捷利。不順蓋義。亦不立蓋(云云)。 阿毘曇毘婆娑七十七云。問曰。以何等故不說無明蓋不蓋中何耶。答曰。覆義是蓋義。此亦法覆勢用等。無明覆勢偏多。如一無明蓋覆勢用勝。五蓋所覆勢用。復有說者。以無明體重故。不立無明蓋在五蓋中(云云)(文字極惡可見正文)。 上文云。 對法抄云(六帖)。 問。論云非思惠想纏彼性故(云云)。 論云。有義彼說理亦不然。非思惠想。纏彼性故(云云)。 疏云。非思惠想纏彼性故。此合為因。有二分破。初破欲界染思惠一分為悔。染思想一分為眠。非為纏性。是思惠想故。如餘惠想。即二界全及欲界一分淨無記者。或如餘染思等。謂除眠悔餘界染及上二界染者。皆非纏故。此即破染分為纏。第二破欲界淨無記一分思惠為彼彼惡作。一分惠想為彼眠體。總難云。為惡作等一分非染思惠想。非彼惡作等二法性。是思惠根故。如餘上界思惠想等。此量准文有宗具足。取宗中有法思想及性故。為因亦得。又解。汝染悔與眠。應非思惠想。是纏性故。如無慚等。淨無記悔眠亦非思惠想。是彼悔眠。染悔眠體已或非思等。得為同喻。因明許故。然此文中有宗中法。謂悲思惠想。及因具如文。此解正可想順總合為量(云云)。 忠安記云。論非思惠想纏彼性故者。基○和上云。如基初解。破文如右。若如後解。破文如左(云云)。 演祕云。論非思惠想纏彼性故者。具如疏辨。有義。復有○或彼悔眠皆應說云染不染中隨一攝故。若說前因。自隨一不成。自說非是思惠想故。若說後因。有法為因。違理門故。詳曰。觀疏染淨前後二因。實無差異。且前有法不言思惠。直云悔眠。可如所責。前既標云染思惠已。後因牒彼。何有過耶。又若後因全取有法。可違理門。今者有法與因增減全有不同。何有違論。若如所立。染非因乃非論意如疏所明。理通文順(云云)。 燈云。論非思惠想纏彼性故。本疏如初量云。染思量惠一分為悔。染思想一分眠。應非為纏性。是思理想故。第二量為惡作等。一分非染思惠想。是有法。非彼惡作等二法性(是法)是惠想故。要集云。有說。初釋稍不順文。文云非思惠想。是宗法。非是有法。亦非因故。今謂。初釋亦無有過。以性相為文。且除非字加一染字。言染思惠想一分。為悔眠為有法。取初非字及纏性字。即為宗法。取前思惠想及後性故字為因。文言彼者。即是淨無記思惠想為喻。應加如彼餘。如彼餘者。即淨無記思惠想餘。即悔眠餘彼即淨無記思惠想。以宗有法取依染思惠想悔眠。同喻取非悔眠外餘思惠想。因言思惠性故。取總思惠想貫通宗喻故皆具足(云云)。 別抄云。第四師破第三以思惠想為悔眠體。總翻覆破有二量。初破欲界染分思想為染眠體。量云。染分思想應非染眠體。以思想餘思想。即以上二界全二法欲界一分非染為同喻。次量破無記淨思想。即取上二界思想及欲界善無記者以為宗。立量云。二性思想應非二性眠。以思想故。如染思想。前量已成故得喻(云云)。 問。論中不深推度及深推度(云云)爾產尋伺相歟。將述思惠歟。 問。思心所與惠心所相應云師可起唯度用耶。 論云。尋謂尋求。令心忽遽於意言境粗轉為性。伺謂伺察。令心忽遽於意言境細轉為性。此二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為業。並用思惠一分為體。於意言境不深推度。及深推義類別故。若離思惠。尋伺二種體類差別不可得故(云云)。 疏云。論並用思惠至義類別故。述曰。不深推度是尋。深推度者是伺。顯揚‧五蘊等皆言意言境。大論第五言中身等境。又不深推度名思。深名惠者。此有二義。一者。謂思全不推度。名不深推度非為細難度也。翻惠為義故。對法論言不推度故。二云。思惠有深雖不如推度。亦淺推度故。前第五卷證第七無尋伺中。言淺深推度故。對法言不推度。不深推故。然對法配此。如是次第即顛倒逆次配。非此相違(云云)。 蘊云。疏不深推度是尋深推度是伺者。同。尋伺並用思惠為體。豈此思惠為尋之體。則二俱不深。為伺之體。即俱深推度。答。思淺惠深。行定爾。但起尋之時。思增惠劣故。云不深推度是尋。起伺之時。思劣惠增故。說深推是伺。問。若爾。何故對法尋伺二中。俱言推度不推度耶。答。彼約思惠行相故。云推與不推。此據尋伺相顯故。故說淺深為異故。以惠為尋體。望伺仍是不深也。故以惠對思。不云推不推。故無違也(云云)。 演祕云。論此二俱以至義類別故者。問。對法第一云。尋依思依惠者。於推度不推度位。如其次第追求行相意言分別。伺依思依惠者。於推度不推度位。如其次第伺察行相意言分別。如是二種安不安住所依為業。今言推度不推度者。豈不相違。答。會如疏‧燈(云云)。 瑜伽五云。應知此相略有七種。一體性。二所緣三行相。四等起。五差別。六決擇。七流轉。尋伺體性者。謂不深推度所緣思為體性。若深推度所緣惠為體性(云云)。 燈云。論不深推度及深推度。本疏初云。不深即不推度。以對法言不推度故。二云雖不如惠有深推度。亦淺推度。會對法云不推度者。不深推度。要集斷云。雖有二說。合為初釋。違大論文。今謂。此斷何太猛乎。以會法同瑜伽伽說從何說違。西明一云。尋伺不推度時。唯思為性。以無惠故。深推度時。以惠為性。此釋正違瑜伽所說不深推度言。二云。尋伺悔用二法假合為性。謂一剎那二用各別。不深推度是思用深推度是惠用。此義不了。尋伺不俱。如何二用一剎那分。若謂尋時有思伺時有惠違論所說。若言或起尋時或起伺時。俱依思惠二法用分。尋伺何故。故知尋淺推度。伺深推度。故此論言粗轉細轉。又云二類各別。又前第四淺深推度粗細發言。雖俱依二。尋時思增名不深度。伺時惠增名深度。故五蘊論云。尋求意言上差別。令心粗為性。伺察意言思惠差別。令心細為性。此論復云思惠合成。而顯揚論云。尋或由思於法造作。或時由惠於法推度者。據增相說。思造作勝。惠推度勝。瑜伽第五謂。不深度所緣思為體性。據尋說若深推度所緣惠為體性。據伺論。皆約增語。實尋伺二皆依思惠若爾。何故雜集第二。尋伺俱言推度不推度。答。准此論意釋彼論云。尋言推度淺推。不推者不深。伺言推度者深。不推者淺。若爾。伺淺度時。與尋何別。復如何此論云不深及深推度類別。答。伺言不推。望尋猶深。但望自伺。惠增深度。思增不深推。故亦無失。故雜集論尋伺俱云依思者。於推度不推度位。如其次第不得別以淺度配尋深推配伺。問。若爾。何故雜集復云。尋伺二種行相相類。故以粗細建立差別。答。亦不違。尋伺俱於意言推度之行相相類。非於淺深粗細相類。彼論且約他用粗細建立。此論約自行相。此論亦言。尋令心粗轉。伺令心細轉。各據一義。盡理應言。尋伺於境淺深推度。令心於境粗細而轉。如次差別(云云)。 西明疏云。尋伺并用思惠為體。自有二釋。一云。尋伺不推度時。唯思為性。以無惠故。深推度時。以惠為性。雖定有思。而惠勝故。故顯揚云。或時由思於法造作。或時由惠於法性推求。又瑜伽論第五去卷云。尋伺體性者。謂不深推度所緣思為體性。若深推度所緣惠為體性。二云。尋伺必用二法假合為性。理一剎那二用各別。不深推度是其思。若深推度即是惠能故。瑜伽五十五云。尋伺二種○及惠分故。又王蘊云。謂能尋求意言各別思惠差別○此論下云。思惠合成聖所說故。而顯揚等隨增相說言或時等(云云)。 又云。於意言境至義類別故。此有二義。一云。深推度及深推度如次。即是尋伺行相。一云。如次思惠行相。後說為勝。此同瑜伽第五卷說故(云云)(可見本文)。 演祕云(四食證之處)。 燈云(同處)。 又云(同處)。 又云(善段)。 問。今謂衣何義建立前尋有伺等三地差別耶。 論云。依於尋伺有染離染。立三地別。不依彼種現起有無故故無雜亂(云云)。 疏云。問。若尋伺二不得俱生。如何大乘說有三地○為答此問。故論云。依於入無雜亂。述曰。此同瑜伽第四卷說。其五十六亦此文。依有尋伺二法有染故。名有尋伺地等。約染以辨立三地別。不依現起。此簡乃至生第四定中。許現起故。不依彼種。此簡乃至生非想定。種於有故。依染有無說三地別。故此三地雜亂失。然伏尋染以入中間。有伺無寺。不爾。既與欲界無別。欲界無伺等時。伺等染未離故。如身在欲界。雖未離欲一品或多。作不淨觀亦伏貪欲。後出觀已退不退。此亦如是。初定中間雖同一繫。要伏尋染方得有尋無伺地定。後出觀時。或退不退起於尋伺。亦非離初定一品或多染方得彼定。少制伏故。非以品離。其無漏定依此定。及以離染彼三地法。是此類故亦名此地。不爾。即成攝法不盡。更有異釋。如樞要說(云云)。 演祕云。論依於尋伺有染離染等者。此同瑜伽第四所說。按彼論云。此中欲界及色界初靜慮。除靜慮中間。若定若生名無尋唯伺地。隨一有情由修此故得為大梵。從第二靜慮。餘有色界及無色界全。名無尋無伺地。此中由離尋伺欲道理。說名無尋無伺地。不由不現行故。所以何者。未離欲界欲者。由教導作意差別故。於一時暗亦有有無尋無伺意現行。已離尋伺欲者。亦有尋伺現行。如出彼定及生彼者。名無漏界有為定所攝初靜慮。亦名有尋有伺地。依尋伺處法緣真如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現行故。餘如前說(云云)。 依八相建立尋伺中第一牧建立文也。 伽論五十六。問。生第二靜慮或生上地。若有尋有伺眼等識現行前。云何此地無尋無伺。若不現前。云何於彼有色諸根。而能領受彼地境界。答。由有尋有伺諸識種子。隨逐無尋無伺三摩地故。從彼起已此得現前。又此起已現行時。復為無尋無伺三摩地種子之所隨逐。是故此地非是一向無尋無伺。由彼有情於諸尋伺以性離欲而離欲故。彼地雖名無尋無伺。此復現行。亦無過失(云云)。 樞要云。依於尋伺有染離染。立三地別。不依彼種現起有無等者。瑜伽釋略有三解。有義。三地就二前後相應建立。謂欲界地及初靜慮粗心心所。前後相續可有尋伺共相應故。名有尋有伺地。靜慮中間粗心心所。前後相續定無有尋。唯可有伺共相應故。名無尋唯伺地。第二靜慮有以上諸地諸心心所。前後相續決定不與尋伺相應。名無尋無伺地。若欲界地及初靜慮。靜慮中間細心心所。不與尋伺共相應者。及一切色不相應行諸無為法。不與尋伺共相應故。亦皆說名無尋無伺地。故彼論言。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一向是有心地。無心睡眠‧無心悶絕無想定‧無想生‧滅盡定‧及無餘依涅槃界。并名無心地。有義。此三就了欲分位建立。謂欲界地及初靜慮諸法假者。於尋及伺并未熟欲。名有尋有伺地。靜慮中間諸法假者。尋已離欲。伺未離欲。名無尋唯伺地。第二靜慮已上上諸地諸法假者。於尋及伺并已離欲。名無尋無伺地。若在下地并已離欲。亦得說名無尋無伺地。故復瑜伽第四言。此中由離尋伺欲故。說名無尋無伺地。不由不現行故。所以者何。未離欲界欲者。由教導作意作差別故。於一時間亦有無導無伺意現行。已離尋伺欲者。亦有尋伺現行。如出彼定及生彼地。如實義者。此三但就界地建立。謂欲界地及初靜慮有漏無漏諸法。於中尋伺俱可得故。名第一地。靜慮中間有漏無漏諸法。於中無尋唯有伺有故。名第二地。第二靜慮已上諸地有漏無漏諸法。於中尋伺俱無無有故。名第三地。故瑜伽第四言。此中欲界及初靜慮若定若生。名有尋有伺地。靜慮中間若定若生。名無尋唯伺地。第二靜眠慮已上界無色界全。名無尋無伺地。無漏有為初靜慮定。亦名有尋有伺地。依尋伺處法緣真如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別現行故。餘如前說。若就相應及就義欲建立三地。攝法不盡。亦大離亂。雖言有尋有伺等地。唯是有心。此就一門粗相辨地於此門中。唯說第二靜已。上無尋無伺地中。無想定無想生‧滅盡定。名無心地。餘一切位名有心地。後有四門。同異建立。如後當說。雖言此中由離尋伺欲故。說名無尋無伺地。然唯說彼第二靜慮已上諸地。必定已離尋伺欲故。不言已離尋伺欲者下地諸法。亦得名無尋伺。若如是者。未離下地尋欲者上地地諸法。亦應說名有尋伺等。如是建立成大雜亂。是故此三唯就界地上下建立。今觀此意。依雜離染。非釋有尋有伺無尋伺地。但尺無尋無伺地。即此論文但非盡理。云何可言依有染無染立三地別。身在下界成三地染。應名三地。已隨所離應非彼地故。今應問此第三師解。界地何由得成差別。由有地法粗細異故。彼粗細異如何得成。必依有染繫法別故。無漏離染依此地法亦殊。已斷是此有染種類。故彼地攝。言有法者。若有現行染。故身在下。雖成三界種子有染。不名三地。言離染者。據生上義。即非前地。不言已離此染即非此地故。唯識文正。不同瑜伽。瑜伽但依第二禪已上為論。如前第三師會。又解。此中言有染者。有彼現行染。離染者。即無漏等。隨所離染地。即前有染之地今離故。名離染。隨此有染離染二種有殊。地界法異。皆隨所應。二種皆是彼地所攝。下說有染是彼地。離染即非。故文無妨。下同瑜伽。瑜伽但說第三地故。由此真智亦屬三地。依尋伺處法真如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別現行。以諸無漏性離當法依彼彼地法。即彼地。況已熟染。三地有漏法而非三地故。故文正義。不爾。便為不正義也。五十六云。問。生第二定或生上地。若有伺眼等識現在前。云何此地無尋無伺。若不現前。云何於彼有色諸根。而能領受彼地境界。答。由有尋有伺有諸識種子。隨逐無尋無伺三摩地故。從彼起已此得現前。乃至廣說(文)。 瑜伽抄三云。釋有三師。初說云。此之三地就二前後相應建立。無心地說初之二地名為心地。故知下地諸色等當皆名無尋無伺地。第二師云。此三就二離欲建立。故此卷中。既以離尋伺染名無尋無伺地。故知隨應有彼染故名初二地。第三師云。此三但就界地建立。此卷中說欲界及初靜慮若定若生名有尋有伺地等。故知但依界地建立。徵破前皆為非正○若定者。在上下地得彼定。若生者。謂生彼地。無尋無伺隨一有情由修此故得為大梵者。雖共初禪同一地繫無別器數。離於尋染要伏尋貪方得決定。如在欲界修不淨觀。雖未品數折伏下染要繫伏貪方能入觀。此二如是故名別修得為大梵。劫初之時。於光淨天先來有此中間定業故。得下生初為大梵。非在二定生執下生。此中由離伺欲道理故說名無尋無伺地等者。釋論第二師引此為證。未離尋伺染欲界初定諸法假者。名有尋伺地。靜慮中間諸法假者已離尋染未離伺染。名無尋唯伺地。二定已上諸法假者俱已離染。并名無尋無伺地。即顯欲界教導差別。若已離欲。亦名無尋無伺地等。不爾。何故第三地中唯離二染名第三地。不說有彼下二地染名初二地。實義不然。此三但依界地建立。謂欲界初定有漏無漏諸法聚中。尋伺可得已離欲未離欲皆名彼地等。引次上文為證。不由有染名為彼地。若已離染名非彼地。若作此解。便大雜亂。故此論云。若無漏界有為定所攝初靜慮。亦名有尋有伺地等。若就相應及二離欲立三地別。此等諸文皆有過失。廣如釋論。此言尋伺由離欲故名無尋無伺地者。然唯說彼二定已上無尋無伺一地。有漏無漏皆決定離尋伺染故。下地不然。不得以有染為彼地無染便非故。唯說二定已上。由此不說下之二地。雖離彼染。即非彼地。教導作意者。謂在欲界住心無相無尋伺故。出彼定者身在者身欲界。已離初定欲。入無尋伺定。後出之時。還起尋伺若生二空等亦起下尋伺。故論說言。如出彼定及生彼者。若無漏界有為定所攝者。即初靜慮根本智。此有二義。唯識第七。一說。後得智在因位亦尋伺俱。若依此義。彼根本智依此尋伺。後得智處法緣真如境起故。名有尋有伺地。非根本智分別現行尋伺俱。名有尋有伺地。二云。後得智亦非尋伺俱。此無漏有為定者即是二智。依初地尋伺處法緣真如境故。名有尋有伺地。非是二智與分別尋伺現行俱名為彼地(云云)。 伽論四云。 西明疏云。依經部師。體類是同說名俱起○依薩婆多。或有心中具起尋伺。可立三地有差別義。大乘尋伺定不相應。如何得有三地差別。解云。然釋三地諸宗不同。薩婆多宗依界地立○故俱舍論第二卷云○瑜伽釋論自有三解。一云。此三就二前後相應建立。謂欲界地及初靜慮粗心心所。前後相續可有尋伺共相應故。名有尋有伺地○二云。此三就二離欲○三如實義者。此三但就界地建立○今此論意依離欲說○若依種有。始從欲界乃至非想。應名尋伺地。有二種故。若依種無。唯無餘依名第二地。雖如來地無現尋伺。而有無漏尋伺種故○問。若依釋論二師義。離欲立三。是不正說。第三師難如何會釋。故彼難云。已離欲者下地諸法名無尋等。未離欲者上地應名有尋伺等。由此應成雜亂過失。又今助難。若依離欲立三地者。中間根本同縛同離。應成一地。有雜亂過。解云。論意自有兩釋。一云。護法用第二說以為正義。而無兩失。下劣從上勝義染名伺等。上勝皆下劣故無前失。又說。離欲有其二時。謂前加行及正離時。今依加行說離欲言。故先離尋後離伺欲。故無後失。二云。此論說離欲言與釋論異。所以者何。欲有二種。一煩惱欲。謂貪嗔等。二自性欲。謂九地法。隨其自地性不相厭義說為欲。隨應上地所有諸法。性厭下地義說離欲。五十六云。由彼有情於諸尋伺以性離欲而離欲故。彼地雖無尋無伺。此後現行。亦無過失。瑜伽釋依離煩惱欲。有前二過。此論依離自性欲說。故無過失(云云)。 或退不退起於尋染事(肝心破文也)。 疏云(如上)。 太抄云。初定及中間雖同一地處。伏尋染方入中間禪。即名有伺無尋地定。其中間禪定後出現時。或退起尋染。或不退起尋染(云云)。 義演云。如有人身在欲界。若不作厭六行等觀。即不能離欲界中一品煩惱乃至名品煩惱。謂此人但作不淨觀。唯能伏欲界貪欲心也。後若出不淨觀時。或退起貪心。或不退起。此中間禪等亦如是。何者。即以下說。疏初定中間至二十八品離者。釋通外難。兼釋得定所由。問。如初禪與中間禪既同一地繫。若伏尋染時。伺染亦應伏。故疏答云。初禪中間雖同一地繫。要伏雜染得得入中間禪有伺無尋地定。其中間定後出現時。或退修定卻起尋染。若不退修定即不起尋染。然不能離初禪地中一品乃至多品煩惱。言得彼定。少制伏尋染故。名得定也(云云)。 問。就瑜伽對法七分別相攝義。且瑜伽無相分對何分別攝耶。 燈云。次以七攝七者。以雜集七攝瑜加七。雜集任運不攝瑜伽。非尋伺故。有相少分攝伽有相。彼緣過現。瑜伽有相唯緣過去。論云。謂先所受義。既說先受。故唯過去。或通現過。論云。論先所受義。諸根成就。善名言者。所起分別。先受之類亦云先受。即全相攝。無相攝彼無相少分。瑜伽通緣世。雜集唯未來。或喻伽無相亦雜集論有相所攝。彼論釋云。隨先所引。及嬰兒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別。但約善不善言。分有無相。緣境無異故。有相攝。前解為勝(云云)。 周記云。燈瑜伽通緣世雜集唯未來者。問前之大論無相分別緣於過現。如何今言通世哉。答。前約得與自性隨念二種相攝。言過現世。既無唯言。理實而言通緣三世。故與雜集無相攝。今且錄排次寫(云云)。 常記云。範云。問。是無相分別不通緣三世。而但緣未來(云云)答。以彼散心。若緣未來。不曾受境。必不分明。是故對法但云未來。約實如前計分別所緣境。境相不相故是無相(云云)。 燈上文云。次三攝彼瑜伽七者○有相即隨念攝。瑜伽解有相○無相即自性及隨念攝。緣過現故。故彼論云。無相分別者○所有分別故自性攝。餘四同前計度所攝。通緣境故(文)。 又云。攝雜集七者。先顯三分別行相。後方辨攝○次辨攝者。依不遍行相。雜集三分別不攝任運○有相一種即自性隨念二分別攝。以自性緣現在。隨念緣過去。有相一種通緣過現故○無相分別但緣未來。計度分別通緣三世。雖不言與三相攝。實計度攝。以緣未來。非初二攝。計度少分故計度攝。後四皆是計度所攝。彼論釋云。所餘分別皆用計度分別以為自性。所以者何(云云)。 燈云。次三攝彼瑜伽七者○無相即自性及隨念攝。緣過現故。故彼論云。無相分別者。謂隨先所引。及嬰兒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別(云云)。 伽抄一云。無相分別由過現境所引。未來欲得分別名隨先引(云云)。 二量章云。無相亦通現。謂隨先所引及嬰兒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別。既言及嬰兒明不唯先引。但不善名義。可不冥境體。又解不通。若其嬰兒緣現得體。是任運收。非無相攝。故此唯說緣過去境(云云)。 燈下文云。瑜伽七中不遍行相。唯第六識。說是第六不共業故。若遍行相。有相無相是率爾境引引至等流。名先所受。隨先所此。即有相無相‧任運‧染污‧及不染污。通前六識。若過去境名先所受隨先所引。即除初二。不通五識。三通五識(云云)。 瑜伽論第一(云云)。 對法論第二云。有相分別者。謂自性隨念二種分別。取過現境種種相。無相分別者。謂希求未來境分別(云云)。 問。就以七分別攝三分別之主義。且瑜伽有相分別通自性分別歟。 燈云。次三攝彼瑜伽七者○有相即隨念攝。瑜伽解有相云。於先所受義。諸根成就善名言者。於先即緣過去境故隨念攝(云云)。 又云。約識明者○瑜伽七中○若遍行相。有相無相是率爾境引至等流。名先所受隨先所引。即有相‧無相‧任運‧染污‧及不染污。通前六識。若過去境名先所受隨行所引。即除初二。不通五識(云云)。 瑜伽抄一云。有相分別。若依對法攝。三分別中自性隨念二。以五識無自性。自性體尋故。七分別中任運分別。即五識故。今此論中自性分別即是任運。故說有相。謂於先所受義。唯攝隨念故。與彼論寬狹不同。或此與對法兩門俱同。先所受義則攝自性隨念分別。等流心位有相分別有率爾心位所受境故。不如前解。若攝自性與任運何別(云云)。 問。第七識有任運分別歟。 燈云。約識明者○離集七中○遍行相者○任運既緣現境同於自性。可通七識。唯除第七。以恒計度故(云云)。 又上云○(明三分別)問。既約自性。八識皆有任運分別。七八何無。答。約三乘通不說七八(云云)。 伽抄一云。七分別以尋伺或五七八識為體。任運分別是五七八識故。七唯有漏。有通無漏。唯識第七解(云云)。 對法抄二云○任運分別五識及尋伺為體。此言五識。瑜伽第五。是尋伺故。第八既任運故。四法為體(云云)。 同抄三云。任運通七識。餘六唯第六。瑜伽第一云。意不共。謂七分別。此論說任運是五識故。第八准義成三。餘唯第六。可知第七唯染污第八等皆不相應(云云)。 二量章云。任運分別唯是現量。論自說言。謂五識身如所緣相無異分別。於自境界任運轉故○瑜伽第一者。任運唯現量。說隨境力任運轉故(云云)。 燈下云。漏無漏分別者。准瑜伽第五。諸分別皆有漏。論云。謂望出世智。所餘一切三界心心所。皆是分別故。又釋。或通無漏。言望出世智者。據無分別智名為出世(云云)。 論第七卷本文抄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