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七卷本文抄二十八

輸入者 周海燕

六所決定俱生(在樞要)

唯識義六卷私記第一云。問。心所俱起之行相如何。答。樞要下云。五法五俱起(謂遍行五隨一時時必餘四俱起故)九法必六俱(謂別境五及不定四。此九法隨一起時。必遍行五俱起故)九法定十四(謂無明與八大隨惑俱起時。必遍行俱起。故云十四)二十一十五(謂善除輕安餘十法。本惑除無明嗔餘八法。小隨惑中諂誑憍三。合云二十一。此中善十俱起時。必遍行五俱起。故云十五。若本惑八中隨一起時。必無明并八大隨惑八及遍行五俱起。故云十五。若諂誑憍中隨一起時。必無明并大隨惑八及遍行五俱起。故云十五)三法十六(謂輕安并中隨惑無慚無愧云三法。此中輕安起時。必餘十善及遍行五俱起。故云十六。若無慚無愧起時。必無明并八大隨惑及遍行五俱起。故云十六也)八法十七俱(謂嗔及小隨惑中除諂誑憍三餘七。此中若嗔等八法之中隨一起時。必無明并隨八中隨二遍行五俱起。故云十七也)是心所相應。惠者應當知(文)。
對法抄第二同之。
同記云○本惑除嗔餘九一一‧大隨‧遍行。十四定俱。善除輕安‧隨惑大八‧小諂誑憍。此二十一一一定與十五俱生。謂善一一。自善‧并遍行五。小三一一。與八大隨‧本惑隨一‧及觸等俱。大隨一一。與自俱。本隨除疑餘九隨一。并相應通遍行五(文)(此二句違對法抄。非五釋歟。餘句同彼抄也)。
問。輕安心所決定俱生法取定心所歟。
對法抄二云。五者有三法。起一必十六。謂輕安‧無慚‧無愧。輕安起必十一善俱。無慚無愧此二必俱。并無明八大隨惑故(文)(遍行五上明故。別不舉之)補闕章中云(三科)○三生得善。識蘊小分。色蘊色聲二。法處色中。受所引色‧遍計所起色‧受想二蘊生得善。行蘊中。十一善‧遍行‧別境‧尋伺悔眠(文)(同對法抄心歟)。
章第五云(三科)○三生得善五蘊○心所法二十四。遍行‧別境‧善十除輕安‧及四不定(文)(補闕章上卷同之。皆似對法抄。樞要釋)。
論六云。應說信等十一法中。十遍善心。輕安不遍。要在定位方有輕安。謂安。調暢身心餘位無故○有義。輕安唯在定位故(文。正智)。
又云有義。五識亦有輕安。定所引善者亦有調暢故(文。正義)。
疏云(如第六卷文集)。
論五云。或有心位五皆不起。如非四境率爾墮心(文)。

王所一異段

問。論中引莊嚴論說許心似二現(等文)爾者諸心言攝心所歟。
問○釋此文有二解。爾者第二釋意心似二現言攝心所耶。
論云。如是六位諸心所法○若離心體有別自性○莊嚴論說。復云何通。如彼頌言。許心似二現。如是似貪等。或似於信等。無別染善法○應說離心有別自性。以心勝故說唯識等。心所依心。勢力生故說似彼現。非彼即心。又識心言亦攝心所。恒相應故。唯識等言及現似彼皆無有失(文)。
疏云。論應說離心至說唯識等。述曰○此即通以前第一難中經違訖。次通莊嚴說似貪等者。論心所依心至非即彼心。述曰以諸心所依心方起依心方起。依心勢力生故。說心似彼貪信等現。非說彼心所體即謂是心。遂言無別染善法等復此心所似貪等法。無別心外實染善法。非謂所似貪等亦無。似有二義。一無別體。由心生故說之為似。變似二分現者是也。二雖有別體。由心方生為依勝故。說之為似。即貪等是。今頌想言似者。通此二故。非一為例。此則別通第難經訖。次想通第一難中經等。論又識心言至恒相應故。述曰。言心識者。亦攝心所。前經可知。莊嚴論言行心等者。亦攝心所。以恒相應故若爾。貪信等既入能似心聚之中。所言似貪等者是何。想心聚中貪信等法。亦別變似貪信等現。以義說之。總別聚異。謂總心自能似二現。即心自證分。似自見相二。俱時貪等自體分。亦現似貪等必二現義。故其總許心聚之中。心所亦在其中。然但說心變似二現。說心所法似貪等現。以心勝故。不過染淨二位中故。其無記法有法有順染者。有順善者。故此總言亦攝無記。如諸部中執無無記。其等既有所順。即唯善染。此亦如是。又解。心所不離心故。許心自體既似二現。如是心所自體分染者。似貪等二現。自體分淨者。似信等二現。離自體及所似貪等外。無別染善法。論唯識等言至皆無有失。述曰。總結前義無相違失。或此後通但通前經。非解後論(文)。
義蘊云。疏云若貪信等既入能似聚中者。此說許心之言若攝心所。即貪信亦入初句能似聚中。後言貪等。更以誰為能似。疏總心聚中○貪信等現者。此說其總許心似二現中。亦說貪信等各自似貪信等分亦現。故第三句別舉云。如是似貪等後似於信等。又解心所不離心故者。前解約總別聚異。總中別出染心所為二別句。此解初句獨明心王自體似二現。第三句淨心所自體似二分現似心所不離心故。故說如是似貪等文(文)。
別抄云。問莊嚴論心似貪信現。如何依心王現信貪耶。解云。總我一聚故說心言。理實信貪皆依信貪自體分現相見分。又解云。以心所不離故說心現(文)。
疏云。論莊嚴論說至無別染善法。述曰。此意難云。許心似二現。謂已成立心現似見相二。或現似能取及所取訖。此即牒已成義。如是似貪等謂牒指義。故言如是似貪等者。謂心復變似貪嗔等一切染法。或似信等一等善法。此中似言。似心外所計異二分等法故名為似。無別染善者。謂心變似見相二分。二分離心無別有法。復言心變似貪信等故。貪信等離心之外無別染善法。體即心也。如二分故。其心變惟故。知從心變似貪信等。非別有心所。初以經證。後以理成。此離心有所難。次○(文)。
祕云。論莊嚴論許心似二現等者。隋所譯論第五云。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貪光及信光。二光無二法。釋曰。求唯識人。應知能取所取二種唯是心光。如是貪等煩惱光及信等善法光。如是二光無染淨二法。何以故。不離心光別有貪等染淨法故。詳曰。准此疏云能取名惟二現。文理相順(文)。(釋曰下求唯識之上。牒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者。祕略牒文也。唯是心光。牒貪食光及信光二光無二法者。祕又略不引也。餘如文矣)。
問。論云。若依勝義。心所與心非離非即(文)四重勝義中何乎。
問。付四俗四真廢立。且可有一法一時真俗相形之義乎。
如別紙。
所依。俱轉。起滅分位(已上三門無指題)。

無想天段

問。上座部本宗同心可立中有乎。
論云。無想天者○有義。生時亦有轉識。彼中有必起潤生煩惱故(文)。
疏云。第三師說○言初生亦有識○然上座部等。說彼中有亦無有心。恐此前師亦作此計。故說中有末後有心。大乘中有生支攝故彼中有末心必起潤生煩惱故。無想天亦有心也(文)。
要云。上座部勘有中有。無何得說言中有必起潤生煩惱耶。本計無中有。末計有故(文)。
  賓記云。有中有無。
  燈云。論彼中有必起等。樞要云。勘有中有。無中有。答云。本計無。末計有。又曾聞釋。約本而言云無中有。今據末計故有中有。又云。本計有二。一理為量。二教為量。因分兩諍。理為量者即立中有。今論約此故說云有。若引經為量者不立中有。然要集云。勘宗輪論。上座復名雪山。立八義別。餘同一切有。即云立中有。大眾等四部都無中有。今謂不定。一切有部本宗同中論文。不說定有中有。云末宗異義其類無邊。雪山同彼。豈有中有。其大眾等。論文不說定無中有。而云菩薩入胎作白象形。准此即似立於中有。故要集無其准定(文)。
常記云。解云。神訪集云。證曰。比輪其上座部轉名雪山立八義。別餘同一切有。即立中有○由此上座本末皆有(文)。
燈周記云。燈本宗同中論文不說者。一切有部俱舍論中許有中有。宗輪論中即不言有。何引彼宗輪論以證中有。若上座部所計義同異部。論中更不別說。但其部同為此義。雪山同彼豈有中有者。此難意云。有部之中無其中有。餘同有部。有部宗輪當無中有。雪山寧有耶(文)。(准此釋者。宗輪論若有或本歟。似燈能破)宗輪論云。其上座部經爾所時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小乖分為兩部。一說一切有部。亦名說因部。二即本上座部。轉名雪山部○說一切有部本宗同義者○唯欲色界定有中有○此等名為本宗同義。末宗異義者。其類無邊。其雪山部本宗同義。謂諸菩薩猶是異生。菩薩入胎不起貪愛。無諸外道能得五通。亦無天中住梵行者。有何羅漢為餘所引。猶有無知。亦猶預。他令悟入。道因聲起。餘所執多說同一切有部(文)。
俱舍論八云。頌曰。死生二有中。五蘊名中有。未至應至處。故中有非生。論曰。於死有後。在生有前。即彼中間有自體起。為至生處故起此身。二趣中間故名中有○有餘部說。從死至生處容間絕。故無中有。此不應許。所以者何。違教理故(文)。
無性攝論第三云。論曰。若有於此非等引地沒已。生時依中有位意起。染污意識結生相續。此染意識於中有中滅。於母胎中識羯羅藍更相和合。若即意識與彼和合。既和合已依止此識。於母胎中有意識轉。若爾。即應有二意識。於母胎中同時而轉(文)。
又云。釋曰○若爾。即應有二意識。於母胎中同時轉者○然不應許。經相違故(文)。
疏四本云(論三)論有餘部說至俱不可了。述曰。上座部師說。有根本計。有末所計。根本計粗細二意許得並生。末計不然。必別時起。今本計別有細意識○無著攝論本云。應二意識俱時轉等(文)。
問。要集意大眾等四部不立中有(云云)燈師破之乎。
燈云(如上)。
宗輪論云。如是諸部本宗末宗同義異義。我今當說。此中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本宗同義者。謂四部同說○一切菩薩入母胎中。皆不執受羯刺草藍頞部曇閉尸鍵南為自體。一切菩薩入母胎時。作白象形。一切菩薩出母時。皆從右脅○都無有中。如是等是本宗同義。此四部末宗義者○諸如是末宗所執。展轉差別有無量門(文)。
疏云(大師所作)論一切菩薩至作作白象形。此部中說都無中有。其白象形是何事物。故今意顯。白象形是入胎之相。非中有身。非謂菩薩聖人中有翻作傍生。以象調順住無傷暴有大威力。如善住龍。故現此像。意表菩薩性善柔和有大勢力。師子王等雖有威力。然多傷殺。故聖不現師子之形。家依師雖有廣義釋白象形。然說此是菩薩中有。恐乖宗旨。此部本宗無中有故。尋者自知○論都無中有。設遠時處。死此生彼。既無中間隔。前滅後即生。故今不說別有中有(文)。
部執疏二云。菩薩欲入胎皆作象相貌者。此語明菩薩在中陰。中陰者捨前身未受後身。於兩盈中間故不名中陰也。中陰報還而生陰相似○作白形相。凡有三義。一身大三有六義。三有四釋○文。
疏七末云。中陰經中說。佛處陰二十年。亦作無色界眾生者。大眾部經。非大乘義(文)。
婆娑論六十八云。謂或有說○故作此論(文)。
慈恩傳四(云)。
問。正義意無想天初生位轉識暫起(云云)。爾者起幾識耶。
問。本疏中無想天初生位起眼耳身三識(云云)爾者起異熟無記三識歟。
  論云○(如上書)決擇分言。所有生得心心所滅。名無想。此言意顯彼本初有初有異熟生轉識暫起。宿因緣後不復生。由斯引起異無記分位差別。說名無想。如善引生二定名善。不爾。轉識一切行。如何可言唯生得滅。故彼初位轉識暫起(文)。
疏云論。此言意顯至說名無想。述曰。此顯彼天本有初位。有六轉識報心暫起。宿習無心定。因緣力故後不復生心。由此生得第六報心滅故。引起熟無記無心分位之時。名彼無心報。依止本識此轉識滅分位差別。說名無想。如前第一卷。雖有二解。今准此文。唯於第六心滅上立無想。論如善引生二定名善。述曰。此以喻成○論不爾轉識暫起。述曰。彼處轉識三性不行。若初生時即已不行。如何可言唯生得滅。設非唯無記。三性心生。便名生得者。此即仍是初生有心故。對法第四云。生昨無記謂無想報。故唯無記。彼本有初位轉識轉起。暫起者。四識中起何識。此但言轉識不別出故。有說。亦起眼耳等識。此亦不爾。有何因緣。應唯起身識及第六識。受彼果故。暫生即滅。何假起眼等識見色聞聲等義雖知爾。起將為勝。如薩婆多亦多時故。此雖許有心。即顯報體及無記性(文)。
太鈔十一云。若薩婆多宗。身在上地。猶下初禪三識。初禪三識是威儀無記心。若大乘。借下地三識。三識即是異熟生無記心(文)。
疏上文云。論故六轉識彼皆斷。述曰。此即第二滅於識。七八微細彼不能知。故不滅也。雖總言六。遠三近一(文)。
祕云。疏雖總言六無三近一者。有二釋。一云。當地名近。異地名遠。眼耳身三下地法故。二云。先滅名遠。後滅名近。由生彼知。四識不生有前後故。前釋為正。本意顯彼所滅之識非皆當地。置遠近言(文)。
別抄云。問。生無想天初生轉識暫起。於六識中後起何識。解云。一云。唯起四識。除鼻舌二識○一云。但身乃意。初生於後不必得有色聲境故(文。同疏二釋)。
疏二本云。謖無想定前至假無想。述曰。下明定果○今解。即是彼地六識中善染染等心不行位建立此體。如許無心唯依本識。即依本識上立此無心。無心實非異熟。親依異熟立異熟名故。論云不恒行心心所滅。不簡何性心。然瑜伽五十二云。唯約生得心心所滅立此異熟者。即善等恒行心。生便即得。故名生得。非謂異熟生得無記。或種依本識。是生得無記性。與本識同性。故名生得。此相傳解。違下第七。然不順理。又解。第六異熟捨受生得無記心滅種子上立。即是依本識而生得粗動想等滅。故建立此異熟。此師為正。諸論皆說生有初心無覆故。知下第七。第六識何時滅。此有二義。如下第七卷中廣說。自有三師(文)。
燈二云。問。無想異熟滅幾識心。答。滅一識立。以鼻舌二識但在欲界眼耳身三識但在初定。在第四定粗但第六。不可起於下地異熟眼等三識。故唯第六(文)。
俱舍頌二十八云。生上三靜慮。起三識表心。皆初靜慮攝。唯無覆無記(文)。
光云○問。生上起下無覆無記。四無記中是何無記。泰法師解言。然眼耳身識雖非化身無記。是化身類。定地繫故。總名禪思心○有說。彼成就三。謂色聲法捨近行○今解。不然。上三定起下諸識。若起下身識。唯是威儀心。或是緣威儀心。或是似威儀心。若起下眼識。修得者通果攝。泛爾起者是威儀心。或是緣威儀心。或是似威儀心。若起下耳識。修得者通果攝。泛爾起者唯是似威儀心(文)。
問。本疏釋感無想天總別報因。出三釋。以何為正乎。
論云。即能引發無想定思。能感彼天異熟果故(文)。
疏云。自下第五出此報因。如前第一卷解。然今即是定前能引無想定思能招彼果。即顯一思感總報。同瑜伽五十六說。又解。即是能引定思。至無心位為定之時。招彼第六別報異熟。前明別思能感總報。有心無心二因果別故。又解。此說微微心招別報。若前微心明別故招總報。前說即即許一思招二報。亦得有無心無心報。一業尚得色非色報。理不遮故。後解二業各別。欲顯定因感別報。前明別思感總報(文)。
蘊云。論即能引發無想定思者。疏有三解。初解以現思能感總別二果。第二解雖是一思。約分位別。有心無心感二果故。第三解二現思感二果。問。此中三釋何者。為優。答。初釋最善。無想異熟果禪因說感總別報為行支故。故第三釋理亦可通。前後現思感總別報。前是正行。後是兼支。無違理失。其第二解以無心位感彼別報。理稍難詳。豈有無心思種能感彼天。經五百劫令心心所都不行耶。又以思種獨能感果。未見此文。若由定力能感彼者亦應感果。亦應感總。許有力故。又無心假定但有遮心不起之義。何能有力感彼果耶。又此論言。即能引發○異熟果故。即此現思。不言所引無想定種能感彼果。故知不了。疏主且約假果故。以假言為因。然未必取此為正。問。今其感彼別報。為說感有心位異熟意識。為說感彼假實異熟耶○答。今以義准。彼天異熟意識不感無心之位○問。若不感無心。何說招無想異熟。答。此假異熟異熟依生得種子隨現識。說熟依生得種子隨現識。說感無心。理亦無失(文)。
忠安云。今以基初解為正。謂能引彼定一思能招總二報。大乘自許一業能引說多果故(文)。
太抄云。初解不審。即取下第二三解以為正(文)。
義演云。疏前說即許一思○理不遮故者○第一解也○疏彼解二乘至於總報意云。此顯第三解○有彼解二業等者。通取第二解。即三解中明後二解與第一解別所以也(文)。
燈云。論即能引發無想定思。要集云。有說有釋各有三解。彼第三為此初說。彼第一為此第三說。彼此第二義即不同。今取有釋第三為正。既有說第一即有釋第三。何故獨取有釋第三而為正釋。有說疏文不斷第三為正說故。然以理准非。極厭心招總報。極厭心種招彼別報。何所相違。又微微心種是能引發無想定思。能感彼果。順五十六。不爾。一因如何能感有無心別相違二果。又西明云。微微心及微心相應思引總報。以有心故。即彼二種至無一引別報。以無心故。今謂不爾。豈於微心種亦立無心定耶(文)。
西明疏云。即能引發至異熟果故者○然解此文自有三釋。一云。微心相應思引異熟果。以明利故。若微微心相應感彼異熟果。不明利故。二云。微心及微微心相應之思引總異熟。以有心故。即彼二思至心無心位為定之時。招別異熟。以無主。三云。正取微微之心相應之思。正引總果。兼招無相。別異熟生。以微微究竟勝故。要引定思由定勢力威感彼二果(文)。
論一云。無想定前求無想果故。所熏成種招彼異熟識。依之粗動想等不行。於此分位假立無想。依異熟立得異熟名(文)。
  疏二本云。所熏成種○此是雖總。而意欲說明了心時種子招總異熟。無心以去厭心種子招別無想異熟。論種子體。是一種子通招總別。若據其位。前後有殊。有心無心二果別故。又解。微微心以前明了故招總果。微微心細所熏成種感別果。二種種子者各招一果。亦不相違。微微心種轉為無想定等故。前解為勝(文)。
祕云。疏明了心時種子招異熟者。即微微心為明了。對彼無心故○第二解言明了心者。對微微心名為明了。疏此言雖總至二果別者。有義○然應云明了心等招異熟。微微心時招總異熟。或微微心通招總別○詳曰。若言明了招彼轉識別報異熟。微微招彼總報異熟。無想異假故不招。如何聖說無想定因。無想異熟而為果耶。假名為招。如燈具辨。疏無心以去至無想異熟者。即是彼天第六識等種子之上。能遮彼地六識等現不起功能。名為無想異熟體也。疏故前解為勝者。問。勝義何也。答。言無想定招彼果故。以微微種建立定故。以前非定。若取前心而感彼者。云何得說由定生彼。又彼別報而無共體。云何實種能招彼耶。故前解勝(文)。
燈二云。論無想定前○招彼異熟識。本疏二解。自斷前正。雖無想異熟。假非實感。然為求彼果。修無想定。若有心時。是能感彼無想果者。修有心定。何假無心。以無心定前微微心所熏成種。防心不起。方名無心定。即說假法能防實心。後得果時。彼雖是假。然由厭心功能力故。想等不起。假說為感。於理何違。若俱實種為能感者。應同第八不名無心。又復此論但云故所熏成種招彼異熟識○(如上)假立無想。不言成種招彼無想○問。得果之時。微微心種即久已滅。但有想續無心種子。無二種種。如何可說有心感有心。答。雖無別種。即最後心與種俱時修。有能感彼總異熟力。以未熟故。果不得起。彼熟生果時。將現熟種。望後果時。說有心感。故亦不違(文。可見餘文)。
瑜伽五十六云○謂能引發無想定思。能感彼異熟果(文)。
鈔(十五)云。能引無發無想定思者。謂定體思能感別報(文)。

無想定段

問。於出悲定菩薩作損益人可感現果耶。
燈云。雜集第八。據定受業說有三種。即現生後。於慈定等造善惡業。是現受攝(文)。
周記(文)。
瑜伽論九云。若諸善業由事重故受現法果者○或於起慈定者供養承事。如於起慈定者。如是於無諍定‧滅盡定‧預流果‧阿羅漢。供養承事亦爾(文)。
同鈔四云。供養慈等定得現果者。依初出位。如初出慈定。無諍滅預流阿羅漢亦爾。非久出彼。不說獨覺。小故略之。其實說得。一來不還非初後聖。故不說之。問。何故但說慈定。不說悲定喜定捨等耶。答。喜捨劣故。悲通散故。於與世間出世間樂。慈等勝故。無諍等亦爾。內證真無諍。外息諸煩惱。勝願智等故不說餘(文)。
同下文云。慈定菩薩。運心與樂。供養獲安。亦復如是。由他增上。自現業熟。便得現果○初生悲故。後起慈心。而與其樂。故唯言慈(文)。
對法抄第六云。此中順現受業初慈定等五。第十六云。慈者於一切有情第一利益安樂增上意樂住起故。所以得現果。何故不說悲者。熏抄有一解。今解不然。慈與樂深不行損時。定不殺故。悲雖不殺。亦廢損。而與不樂。故慈勝非餘。如慈無諍等亦爾(文)。
燈抄第五云(常勝)範云。由四無量中慈聚在初。故偏說慈。從餘三定起亦與慈同。若損者益者。謂作打罵等損。供養等益。此業於現法中能受別苦樂故。名順現受業(文)。
婆娑論八十三云。問。住悲喜捨。三無量者。刀毒水火等所害耶。應作是說。悲喜捨字亦不可害。若爾。何故經中。住慈定者刀毒水火不能害。必無災橫而致命終○復次即說慈定。應知亦說悲喜捨定。種類同故○復次住悲等定。雖不可害。而出定時。身有微苦。慈定不爾。是故偏說。復次住悲等定。雖不可害。而彼有損。慈定不爾。是故偏說。復次悲等根本雖不可害。而加行時則可傷害。慈則不爾。是故偏說(文)。
對法論靈雋疏第八云。從慈定起者。慈能與樂。所布心廣。從此定起。於彼人造善不善。俱得現果。故瑜伽云。從於一切有情第一利益安樂增上意樂。於彼人造損益。必後現異熟(文)。
興法師云。慈悲喜捨愍念之心。愍物恒生。皆是慈心差別。由此四心皆雖其性是慈。隨境分四種。增長差別。名悲喜捨也(文)。
問。付業種類。且可有時定報不定業乎。
燈云。瑜伽六十。據定不定總說四業○一異熟定。二時分定。三俱定。四二俱不定○第二時定而報不定○雜集第七○說有五業○謂他所教敕。他所勸請。無所了別。根本報著。顛倒分別。五句如次。初三不增長。輕故不必受異熟。即時定報不定及俱不定(文)。
周記云。燈第二時定報不定者。問。如作惡業。未生令受。趣即不定。若生人中。而逢勝緣。修諸善業。非業而不受之。此等即時不定。如何得言時定報不定。答。若逢勝緣而不受之。必更於餘時重受。亦名為定。餘皆准此(文)。
伽論二云。又諸種子即於此身中。應受異熟緣果不受。順不定受攝故。然此種亦唯住此位(文)。
攝釋一云。或是三時諸業種子(文)。

論第七卷本文抄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