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二卷同學鈔第二目次 輸入者 彭忠琴 無為 現所知法 似現量比量歟 何能自悟 真理一多 有漏一識因 惠證身不證等 真如無為假實二方 體義知不知 煩惱要唯 法執 又我唯總執 大乘無超地 簡遍計故 亦變相故 圓鏡智自相應 化地部相應不相應惠二方 論第二卷同學鈔第二 無為 現所知法 問。論中付明三種定有法。且以眼等五根。可名現所知法耶。答。不名也。付之。現量心所知故。名現所知法。而凡夫二乘等定心第六同緣五根。何不云現所知法況心心所法。他心智境界故。為現所知法。定心緣五根。准例可等如何。 答。現所知法者。異生外道等。現量能知其體。名世共了知。眼等五識。緣五塵境。他心智了心心所法。世間現量能緣其體。是世共了知也。凡夫等現量能知法。必世間共所了知也。設現量雖緣之。不能知法。非共所了知也。設現量雖緣之。不能知法。非共所了知也。故二乘凡夫定心。現量雖緣五根。尚於五根體。如實分明不了知之。所以二乘外道。設定中現量雖緣之出定之時。各作異論。或以肉團為五根。或執能造為根體也。此即定中依如實不知根體性也。如根本智親緣生空。後得智不知親證也。是以今卷云三有作用法。如眼耳等。由彼彼用。證知是有。餘處述然眼等根。非現量得。以能發識。比知是有但至他心智例難者。撲揚大師釋此事。現所知者。據世間中容有而談。非約一切。以他心智世有得故。五根世間必無現得。第八雖緣。非極成義文。凡夫二乘定心。尚暗五根體。他心智不然。現量能知之故也。 尋云。五根色法。對心心所。尚可粗顯。何微細心法。為世共知耶。 答。色心相對。心法微細。有緣慮法。作用明顯。故凡夫等定心能緣之。出定時現量知貪信等相。五根雖色法。無形隱相。既無緣慮勝用。尚迷根相。此即實五根。第八所變故。二乘等如實不知之。心心所法。六識分齊。其用亦明顯。故名現所知法也。 私云。論云。諸無為法。離色心等。決定實有理不可得。且定有法。略有三種。一現所知法。如色心等。二現受用法。如瓶衣等。如是二法。世共知有。不待因成。三有作用法。如現耳等。由彼彼用。證知是有。無為非世。共知定有(云云)。 問。付於十八界。分別現比二量境界。且二乘異生定心。可緣眼等五根耶。兩方。若緣者。五根。有作用法。微細難知故。以發識取境用。比知之。而定心皆是現量也。若強許緣之者。豈非現量所得境界耶。況大眾等四部。得無生菩提。尚迷清淨色根。數論外道備神通。亦愚五根體性。若有定心現量緣之義。二乘外道。如何暗彼法門耶。依之論中。然眼等根。非現量得(云云)。加之二乘凡夫定心。現量緣五根者。如他心智所緣心心所法。可名現所知法耶。如何判五根世間必無現得耶。若依之不緣者。淄洲大師緣之文如何。 燈二云。疏云。眼等根非他心智及凡夫六識現量所得。意不障二乘凡夫定心緣之。是現量得(云云)。 釋然眼等根非現量得之文也。 二量章五根通現比境。如來現量知故。今論第一云。非現量得者。約大乘因位二乘凡夫論之(是初釋也。) 第二釋者大乘因位。現量緣五根互用位。眼等識現量緣實境(云云)。此釋不論二乘凡夫定心緣之也。世不知彼定心。緣之故也。 別尋云。廣百論中。明現所知法云一現所知法。如色聲等(云云)。既不取心法。如何相違。 答。一云舉顯也。一云等言廣故。通取心心所也。 似現量比量歟 問。了義燈中。付明以似現量等。分別三量之義。且似現量。可攝比量耶。答。不攝也。付之。第六意識。緣瓶衣等。起籌度用是名似現量。其義既當比量心行相。何不云比量耶。況理門論中。彼聲喻等。攝在此中。故唯二量文。等言等取似現量等。攝在二量中見。若不攝二量中者。既了別境界之心。現比量外有之。何限二量耶。依之淄洲大師餘處中。似現量比量也文如何。 答。現比量。非迷亂心。了別境界。正智解生。設雖比量。尚名正智。是以天主小論中。於所比義。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無常等文。今燈現比二量。是正智攝。似現比量。迷亂所收。何名比量解釋。即此意也。但雖緣瓶衣等。既於假合法。作實物解。故宗家意。非量攝全不云比量。觀法師等意。比量攝義燈家破之給。次至理門論文者。等取義准量無體量也。但限二量者。燈釋此事。據得法體無謬者說。非似現比亦許二攝文。付正智所攝無迷亂心。判二量也。次餘處釋者。二量章有二釋。何以一義難之耶。況彼章雖不斷正否。義斷中。白公。似現量。通比量義。不許之。今燈破他師義。不許比量所攝義。明知。淄洲自義。存非量所攝云事。 何能自悟 問。付以似現量等。分別三量之義。且若似現量。攝比量者。有何過耶。進云。燈中若似現量。攝比量者。真比量何云自悟釋也。付之。於八門真似。分別自悟悟他之時。似現似比。同真現真比。亦自悟攝之。若爾似現本。是自悟也。設攝比量。亦可自悟。何有真比非自悟之失耶。況似立似破。既悟他攝之。似現似比。豈不屬自悟耶。依之正理論中。現量與比量及似唯自悟(云云)。大師因明疏中。指現比及似現似比。此二刊定。唯自非他(云云)如何。 答。三卷大疏中。釋現比及似現似。法有幽顯。行分明昧(云云)。意真現比於境明了。似現比於境昧劣。故同雖自悟。真現比明了能自悟。似現比闇昧。非能自悟。而若比量攝似現。似現能自悟。故燈云。非似現比亦許二攝。若二皆攝。何能自悟文。既不云全非自悟。何強為疑哉。若爾論疏解釋。不可相違。可答申也。 真理一多 問。大乘意。真如無為。其體一歟。將各別歟。兩方。若體一者。真如無為。諸法實性。相用既各別。性體何同一耶。依之論中。難餘部擇滅體一義一部一品結法。斷時。應得餘部餘品擇滅文。若大乘意。許體一義豈不蒙小乘反難耶。是以大師餘處中。然諸法上。各自有理內各別證。不可言共文明知。真如無為。體各別云事。若依之爾者。法性一味。何有差異。若許體各別豈平等實性耶。依之諸教中。或說一相一味或不二無相(云云)。況撲揚大師。說宗無為。體是一。無差別故。無假相(云云)。兩方有疑如何。 答。真如無為體性一多。先哲異義。學者異端。真如體性。言亡慮絕。一異不同。輒定之耶。若談其實。非一非異。非亦一亦異。非不一不異。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論文。即存此旨。但若寄詮門。強論之者。隨色心諸法各別。成一一實性之邊。是各別也。色之實性。心之實性。各各不同故也。此即即事談理門也。若離事論理時。色之實性之外。更無別心理。心之實性之外。亦無別色理。法性無隔。平等一相也。若實性中。有別體者。何異有為相用耶。故若成一物之實性之時。更無別實性之邊。亦可云體一如此聊簡。兩方疑難。全不可來。唯識義林中。然體非共相。萬法不離此。理一無二故。亦可名共相。諸經論云。共相作意。能斷惑者。依此道理及前加行并能詮說。然諸法上。各自有理。內各別證。不可言共文。此釋即顯二義邊也。此二門中。根本智內證實性故。證色心各各實性。是體各別邊也。雖然不遮理體實一義邊故。我宗無為體是一之釋。不可相違。小乘擇滅無為判隨繫事各別。釋有八十一品擇滅也。次至難餘部體一義者。論文。一多二義。共難破之。何以難一邊。忽為疑耶。若以之為難。以若體是多便有品類論文。亦可為證耶。故知。論主付小宗義。二邊難之云事。大乘意。一異二門常雖存不同小乘實有無為也(此事深奧。追可尋學也。) 有漏一識因 問。有義意。釋本疏中。明識變無為能緣心文。有漏一識。因無漏二識。果無漏三智文。爾者撲揚大師。可許此義耶。答。不許也。付之。見本疏文。於無漏位。分別因果。因位六七二識。變虛空等相故。云因無漏二識。果上鏡智相應無漏第八。亦緣無為故。云果無漏三智也。義燈意。亦不違此義。撲揚大師何獨不許之耶。 答。本疏釋識變無為。有漏一識因。無漏二識果。無漏三智。或說八識文。文相頗幽玄。故人師儲劬勞。雖然見義燈文。七地以前。有漏變熏唯第六識。故一識因。在無漏位。第七創緣虛空。非擇滅。未有漏熏。但由第六。故二識果。無漏三智。或除成事文。 此則依論文。故論云。一依識變。假施設有。謂曾聞說虛空等名。隨分別有虛空等相。數習力故。心等生時。似虛空等無為相現文。先聞虛空等名。數數熏習力為因。後心等生時。無為果現也。數習力故者。因也。心等生時等者。果也。今所明因果。論別義門。非因位果位義也。而有漏位。唯第六識變熏故。以第六為因。故云有漏一識因。無漏位第七創緣虛空等無為。有漏第七。無數習力。但由第六數習力。為因故。以無漏第七創緣空等。為果也。有人不知此旨。故撲揚破之。雖理亦通。法師既為入室之徒。故依燈正文。淄洲慈恩函杖。知本疏意。尤可依義燈文也。 慧證身不證等 問。大乘意。於斷迷理迷事惑。無間解脫。分慧證身不證等多句。爾者如何分別之耶。進云。大師釋此事。斷迷理惑無間道。慧證身不證句也。斷迷理惑解脫道。身慧俱證句也。斷迷理無間道。身慧俱不證句也。斷迷事解脫道。身證慧不證句也。付之。於第二第三句。雖非無疑難。且第一第四句不明。斷迷理惑無間道。慧證身不證者。於何智論之耶。若後得智者。彼智不斷迷理惑者也。若根本智者。無分別智。故唯有俱句文。次第四句不明。既智品斷彼惑。何云身證慧不證耶。例如斷迷理惑解脫道。攝身慧俱證句。例此可爾耶。 答。慧證身不證等四句。源出婆沙等小乘說。西明要集。亦依大乘。雖分別之。宗家釋中。更無其談。別抄雖有此釋。恐存圓測等意歟。但且縱成申之者。身得擇滅名身證。智慧親緣真理。名慧證也。是以斷迷理惑無間道。親緣無為。故名慧證。未起解脫道。身得擇滅故。不名身證。總云慧證身不證也。斷迷理解脫道。親緣真理。亦身得擇滅故。名身慧俱證句也。斷迷事無間道。不緣理。亦不得擇滅。故名身慧俱不證句也。斷迷事解脫道。身得擇滅故。有身證義。親不緣理故。為慧不證。總名身證慧不證句也。但至上文者。若正體智。斷迷理惑。必緣真如。身證慧必證。唯有俱句文。不隔行數。若斷迷理無間道。慧證身不證文知。上文指斷迷理解脫道云事。重意云。根本智斷。迷理惑之中。有此俱句云事也。 真如無為假實 問。付六無為。且真如無為。假實中何耶。答。燈有二釋。一云假。二云實文。付之。共不明。先付初釋。真如諸法實性。更不可云假法。依之今卷云勿謂虛幻。故說為實理。非妄倒。故名真如。餘處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文明知。真如無為。其體實云事。付次釋。見論文。故諸無為。非定實有文。諸言無所簡。知。真如無為。同餘五無為。假有云事。 答。義燈作二釋。先假釋意。假實之義。形待不定。若對虛空等五無為。真如為實。餘五為假。皆真如上假立故也。若對廢詮談旨。真如名言所詮體。尚名假也。真理體。非真如。非不真如。故名言及體對離言法性。是云假也。至論文者。對餘五無為。表離言實體也。次實釋意。論文雖云真如亦是假施設名。不云其體假知。餘五無為。依真如假立。真如獨實云事。次非定實有者。遮小乘離色心實有計也。云然。非云真如體性非實有也。 問。了義燈中。於真如無為。作假實二釋。爾者假。釋意。以何文證之耶。答。燈中云真如亦是假施設名。云二依法性假施設有。引此等文證也。付之。真如亦是假施設名者。僅雖云名假。未云體假。是以案論文意。此五皆依真如假立者。明五無為體假之義。真如亦是假施設名者。真如唯名假云也。雖成違文。何為證據耶。次二依法性假施設有之文。亦不成證。以五無為。云假施設真如無為。所依法性。豈云其體假耶。 答。論文依見左右。義燈作二解釋。云未見文斷任意取捨既不斷邪正。設雖有疑難。尚可致會釋也。凡此釋意真如名言。不證法體故。所詮真理體性。對廢詮如時。尚假有云也。故五無為明云此五皆依真如假立。成假設義真如無為寄其名言。顯彼體假也。次法性者。直不寄名言。標其體性。依此假立空等無為。是假也。真如亦名言所詮體。亦假也。故為證文。無其失矣。 體義知不知 問。了義燈中。於虛空。非擇滅二無為體義。分別世人可知。不可知義。爾者於非擇滅無為。如何判之耶。進云。知緣闕不生。知體也。不知無為不知義也文。付之。既云非擇滅無為。以無為可為其體。若爾者不知無為。可云不知體。何云不知義耶。況虛空既以無為為體。例是可爾如何。 答。二無為體義分別。隨宜可判之。虛空本無法體故。以無為為體。常住為義也。非擇滅。有為法體不生處所顯。本有法體故。以非擇滅為體。無為此所被顯故。無為為義也。故燈云。又世於空。但識其義。而不識體。但言空常住。不知是無為。於非擇滅。識體而不識義。謂知此法緣闕不生。法體滅無。而不知是無為。云不識義文。所釋明非擇滅屬有為法體。彼為體見。 難云。虛空諸障礙無之處所顯。全同非擇滅皆闕不生。若非擇滅。以有為為體虛空又可爾如何。 煩惱要唯 問。付以理事二觀斷定慧障義。且斷煩惱。可通事觀耶。要云。煩惱要唯理觀除故(云云)。付之。於煩惱。迷理迷事相分。斷迷事惑之時。何不由事觀耶。例如彼斷定障通理二觀。由之見大師餘處所釋。斷煩惱通理事二觀文如何。 答。見樞要文。先問何故伏惑。得非擇。亦伏煩惱滅。亦得伏定障。何故不分二。唯分害隨眠耶。答定障。通於事觀斷。亦有伏得者。煩惱要唯理觀除故。無伏得者。料簡今此一箇問答。先德異義非一。且依常騰意。成申文意者。先問意者。何故外道異生伏障。得非擇滅。有伏煩惱。亦伏定障。不分為二。內道聖人。永害隨眠。證得擇滅。分為擇滅不動二種無為耶為言。答意云。定障通事觀斷之故。以六行觀。有伏定障得非擇滅之者。而迷理煩惱。必以理觀斷之故。無異生伏迷理惑理惑得無為也。既無伏煩惱得義。故不分二也為言。若准此意。煩惱者。偏迷理惑也。 尋云。雖不伏迷理。既伏迷事煩惱。何不論之。約伏迷理判之耶。 答。即樞要次文釋之也。故要文云。設有異生得定伏煩惱。亦名定障。本求定故。而未求理文。是則通此難文也。迷事煩惱為得定伏滅故。為定障也。 法執俱生分別 又我唯總執 問。第六相應俱生我執。可有別緣五蘊義耶。答。進云疏云。我唯總執(云云)云。付之。見上論文。緣識所變五取蘊相。或總或別。起自心相文。或總或別詞明也。何判唯總執耶。況法執既通總別緣。我執何限總執耶。加之計十八界。一一起我見。倒約五蘊。何無別緣義耶。 答。第一卷明我執。云緣識所變五取蘊相。當卷中述法執。判緣識所變蘊處界相。釋今此我法二執所緣寬狹。疏作三釋。第一釋云。我執作用故唯緣蘊。法計有體故通界處。凡界處中攝無為。無為無作用故。不我執所緣。故界處不為我執所緣也。第二釋。影略互顯。第三釋云。我唯總緣故。緣五蘊。法通總別。故通三科也。燈師餘處。亦有三釋。其中以同第二釋影略之義。為正若爾第三釋。我唯總執者。既是不正釋。何強致劬勞耶。但撲揚大師。成此釋意。雖別計蘊。亦得總名。且如色蘊。含根境等。不同處界。名總無失(云云)。且任所釋。成彼釋意。凡今此總別者。以蘊對界處論總別義也。如色蘊。五根五境。合為一蘊。界處門別開為十。今對界處別開為根境。蘊合為一故。云又我唯總執法通總別也。 難云。初後二蘊。界處別開之。又界處中。法處法界是為一。受想等蘊時。開為三。若爾互有總別如何。 大乘無超地 問。宗家意。可許十地菩薩超地耶。答。不超也。付之。極上勇猛菩薩。何無超地位義耶。彼二乘下劣。猶許超果。菩薩殊勝。豈無超地者耶。況既許超劫義。何不超地耶。依之無量義經。云生死煩惱一時斷壞。昇於菩薩第七之地。千手經說我於是時。始住初地。一聞此咒故。超第八地。以知可超地位云事。 答。菩提薩埵修行。六度萬行。漸次成熟。三祇四依。歷劫圓滿。必經十地。斷十重障。證十真如。修十勝行。行願有次。全無超地義。若超地位。成非薩埵勝行。既無厭苦欣寂之心。偏有廣行利他之思。由何超地位況無上佛果。備恒沙萬德。若因位間。超塵數行者。豈登萬德佛果耶。二乘得果。無指勝行。設雖超果。遂證盡無生菩提。彼得果可滿足。獨覺不得四果。即可此理。二乘得果易。先伏後成超。大乘證地難。無超可得伏義燈解釋。存此旨也。次至超劫例者。義燈釋此事。大乘無超地。據此不言超。由精進促生。何妨得超劫(云云)。依精進勇猛行。雖有超劫義。大果難感故。不可超地也。次至無量義經者。彼經明實相理故。談其功能歟。或凡夫得初地。受變易身畢。至第七地。既凡夫分段身故。說即於是身。得無生法忍。生死煩惱。一時斷壞。昇於菩薩第七之地也。或別時意趣也(已上三義。彼經疏釋也。)至千手經者。說神咒威驗也。或觀音大士。為怯弱眾生。示現超地相歟。是以大乘論中。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乃至。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云云)。雖有先德釋。依此等義。且可成申也。 簡遍計故 問。第六識。緣龜毛空花等時。所變相分。可成所緣緣耶。答。燈云。成所緣緣文。付之。今論云緣用必依實有體故。下文述謂若有法是帶已相。緣空花等時相分。豈有實體耶。加之觀所緣論中。和合於五識設所緣非緣(云云)。緣無法時。有所緣緣義者。此文難會耶。 答。依他心心所法生時。必詫內境。設雖緣無法。必有所緣緣義。依之見下卷論文。親所緣緣。能緣皆有。離內所慮詑。必不生故文。所慮是所緣義。所詑則緣義也。故雖緣龜毛等。必有親所緣相分也。但至論文者。是義燈問難也。正答此事。小乘等執。識外之法。假實皆無非所緣緣。故前破之。大乘所緣。是不離識。簡遍計故。皆得名實成所緣緣(云云)。小乘外道心外實法。既遍計所執。假實皆無也。大乘相分。不離識故。簡遍計無。皆名實法也。次至觀所緣論文者。經部所立和合色。是心外實法。遍計無體也。故云無緣義也。今既雖依他假法。尚非遍計無法。何成相違耶。 亦變相故 問。菩薩他心智。知他心不如實文。爾者有何故耶。進云。燈云。亦變相故文付之。若如此故者。佛果他心智。亦不如實知耶。變相分故如何。 答。二十唯識論。釋因位他心智。如實不知境之義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實。如知自心智。不知如佛境文。不知者。癡義即是不如實知之所以也。但亦變相故之義燈釋。更非他心智如實不知境之故也。具見前後。亦非自證。取前後緣及緣別識。亦變相故。不如實知文。他心智不知境如實之譬喻出知自心之智。此中除自證分。自證分親緣自見分等。亦如實知故。故知自心智者。是前後緣并緣別識是也。付此有伏難。難云俱在因位。何自證分緣見。如實知之。見分緣前後別識不知如實知耶。通今此難。云亦變相故也。意云。緣過未識。緣別識體。親不稱本質。變相分緣之故。不如實知也為言。非他心智不如實知之所以也。何無左右備進。致疑難耶。 燈云。此文有徵有解。有逐有答。初二句外徵。如知自心智論主為解。他復逐云。云何知自他。俱不能如實。頌第四句不知二字。是論主答。一不知言。通答前逐。并顯不知如佛所由。准此論意。頌不知言。無知不知。合名不知。通逐及答(云云)。 圓鏡智自相應 問。正義意。許大圓鏡智緣自相應。心心所。爾者心所見分。緣心王見分時。所緣見分。返可有緣自之義耶。兩方。若緣者。見此義意。見分返不緣自。自證分緣之故。不闕同一所緣義(云云)。故知。全無見分返緣自義云事。不然豈煩望自證判同一所緣耶。若依之不緣者。見大師餘處釋。明佛是四分相緣義。述所緣見分。返緣自義畢。此義雖勝(云云)。明知。正義心。見分返緣自云事。何可定耶。 答。今本疏中。於大圓鏡智。作不緣自相應法。或緣之二釋。其中第二緣釋。是實義也。此義中。亦可有二意。所謂三通緣三義三通緣四義也。准下卷本疏解釋。述緣四義畢。此義雖勝。然稍難知文。演祕消疏文。據見自緣。相似名同。名為義勝。本質不同。故曰難知文。此即以緣四義。定指南實義也。故若依此釋者。望自證分。不可云同一所緣。付見分前。雖真似別。依見分相似邊。尚名本質同一也。而今樞要中。會勿見分境不同質故文。遮見分境不同質過。非令知能緣必同是見分文。本疏亦同之。此且付三通緣三義。望自證分。釋同一所緣義也。 尋云。何付正義不釋之。強依緣三義。致劬勞耶。 答。當處明自相應法緣不緣義故。且對初釋不緣。出緣義許也。故緣自相應文中。雖含緣四緣三兩義。其中先舉有難義。且致會釋也。 化地部相應不相應慧 問。化地部意。出相應慧。不相應慧。不同。爾者淄洲大師。如何釋之耶。答。燈釋此事。相應慧者。四蘊俱慧也。不相應慧者。色蘊及前後四蘊俱慧也文取心。付之。披婆沙論說。尋彼師義。慧有二種。俱時而生(云云)。若以前後四蘊俱慧。名不相應慧者。何云與相應慧俱時生耶。況彼部意。以相應慧知不相應。不相應慧知相應之義。成緣俱有法之旨。若前後四蘊俱起。慧者。豈成彼義耶。 問。了義燈中。出化地部計。相應慧。知不相應。不相應慧知相應文。爾者為許緣俱有心心所法。為當如何。兩方。若許此義者。既不云相應慧知相應。知。不緣同時心心所法云事。依之了義燈中。不緣相應四蘊文。若依之爾者。見疏文。同上座法藏等計。化地部緣共有法文知。緣相應法云事。是以撲揚大師。化地部義。同西方師。通緣同時五蘊見。兩單有疑如何。 私云。化地部宗計。雖未分明。今且任解釋。成申其意者。相應慧者。此念四蘊相應慧也。不相應慧者。前後念慧也。而相應慧。緣俱時色蘊并得四相等。所謂五識相應慧。緣五根及扶塵等。於意識相應慧。散心位者。不緣色法。無俱有色故。於定位中。有隨轉色。故亦緣之。意識不詫五根故。不緣五根等也。依之燈中。述此部意。與四蘊俱不緣自相應。能緣俱起不相應蘊。名了俱有。智相應蘊。前後智知等(云云)。爰知。此部意。緣共有法者。非心心所。是色蘊并慧及相應四蘊上得四相等也。但演祕同西方師者。緣共有色等之邊同故也。次二種慧一時生者。此部意。心心所法。作用殊勝故。可緣俱時所有諸法。而相應慧。緣共有色法。若無不相應慧者。以何緣相應慧并彼四蘊耶。故有不相應慧緣之也。相應不相應。二種慧。雖其體一隨用別。立名異也。現在所起。是相應慧。以此義形待前後。云不相應慧。所緣同時。名相應慧。所緣前後。名不相應慧。無始以來。念念相續。互成所緣。都無非所緣之法也。 雖有人人聊簡。准義蘊太抄等。致愚案畢。尚尚不得源底。重可審定耳。 問。既云二慧。何云一體耶。次此部意。緣俱有法。相應不相應慧互知之。皆可云緣俱有。何限相應慧耶。次設雖小乘異計。第六意識。豈遍不緣一切色根等耶。 答。隨用差別。分二種。是常習也。如我法二執。斷常二見等也。若不然者。豈一時有二慧體耶。次設不相應慧邊。雖不緣俱有。相應慧邊緣之者。何不云彼義耶。況五識緣色根等云事。專正義。故諸部難之大乘不許之也。次意識不緣色根等者。即出婆沙說。故彼論云。西方諸師。作如是說。與慧俱生諸蘊相續。自身攝者。是俱有法。彼作是說。五識能取自身中境。意識不能(云云)薩婆多師難之。若爾意識應不能取一切境界。便為非理(云云)。若爾疑難是有部難彼詞也。小乘異許。何致劬勞耶。 問。婆沙文。既西方師說。非化地部義。何引為證耶。 答。演祕引婆沙文。畢。化地西方二義大同文。故准為證也。又義蘊引西方師說。與化地部。大意相似文故知。西方師并化地部大旨。相似云事。況太抄以化地部。即名西方師此釋雖背燈祕等。宗義大同之旨。取可為潤色耳。 論第二卷同學鈔第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