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二卷同學鈔第六目次 輸入者 彭忠琴 能熏 異熟六識能熏 唯增闕減 無漏唯增 第四分能熏 緣種子熏種子歟 行相所緣 了謂了別 妄執習氣 然唯初解 四分義 然有漏識 護法以前二分 相分比量 一切唯有覺 宿命智不曾更 此中有行相 三量並否 以無色界 眾生心二性 雖緣真如 四分建立量 論第二卷同學鈔第六 能熏四義者 一有生滅義(論云。若法非常。能有作用。生長習氣。乃是能熏。此遮無為前後不變。無生長用故。非能熏(云云) 二有勝用義(論云。若有生滅勢力增盛。能引習氣。乃是能熏。此遮異熟心心所等。執力羸劣。故非能熏。) (疏云。勝用有二。一能緣用。簡色法。二強盛用。簡業感心等。心所等者。彼相分或舉第八心心所等。六識中業所感者(云云) 三有增減義(論云。若有勝用。可增可減。攝殖習氣。乃是能熏。此遮佛果圓滿善法。無增無減。故非能熏(云云) 四與前熏和合而轉義(論云。若與所熏。同時同處。不即不離。乃是能熏。此遮他身剎那前後。無和合義。故非能熏。唯七轉識及彼心所。有勝勢用。而增減者。具此四義。可是能熏(云云) 能熏 異熟六識能熏 問。西明意。於六識異熟有勝劣。勝者成能熏(云云)爾者燈師許之歟。答。不許也。付之。於六識異熟。有強弱不同。捨受相應心羸劣也。苦樂相應心。強勝也。成能熏法。必有勝用故。劣者非能熏也。依之能熏義中。舉有勝用。寧非此不同耶。加之今別抄述二釋畢。存勝者為能熏義。餘處本疏。出能熏體。報非報等(云云)若爾圓測所釋。同大師定判如何。 答。論中明有勝用義。此遮異熟心心所等勢力羸劣故非能熏(云云)本疏釋之。唯業所感異熟心等。二種所生。無勝用故。或此法爾皆非能熏。以無用故(云云)業感心等業種名言二種所生。無勝用故。非能熏也。或異熟心。法爾無勝用也。淄洲大師。破西明義云。若是業招。名為異熟乃至。論不簡故無文證故等文。此遮異熟文。不簡勝劣。亦無業感心能熏之文。故他師釋。乖道理也。別抄二釋。全同西明也。不可依用之。餘處釋者。釋現行者謂七轉識及彼心所所變相見性界地等文。總於現行法。雖舉漏無漏報非報等。次下文各別現行但能為能熏者。即是(云云)此即別取能熏法體也。故次文有漏法中。除極劣無記。此即四無記中。除異熟生乃至。唯除六識中。業所招者。望餘無記。是極劣故等(云云)若爾餘處解釋者。返可為誠證。何令備疑難哉。 唯增闕減 問。本疏中。釋無性有情第七識。成能熏義。有唯增闕減。增減俱有二釋。爾者以何為正義耶。答。演祕意。以唯增闕減釋。為正義也。付之。無性有情第七識。上地下地相望。勝劣粗細不同。以粗細名增減。豈不叶道理耶。況論文云三有增減若有勝用可增可減。顯增減俱有義見。若爾唯增釋。乖論文相耶。依之本疏中。述唯增義畢。然極難也(云云)此即成非正理之旨也。善珠等先德。依此意以第二釋判正義。加之餘處本疏中。以粗細增減釋。斷正釋給撲揚解釋。有何所見哉。 答。本疏雖有二釋。明不斷邪正。撲揚大師。更作問答。初釋為勝。有增義顯。若第二釋。減義難知。雖三界殊。能所緣等。何為而有行相減耶。故第一勝(云云)任解釋案道理無姓第七。永不成無漏。從無始來。我執增長。全無減義。故疏云。無始以來。我執增長。剎那剎那。現種增長。非是不增等(云云)設九地相望。雖有粗細。忽以粗細。難云增減。故第二釋。依此道理。雖釋增減俱有。第一釋。依無始以來我執增長義。釋唯增闕減也。次至論文者。演祕云。論言增減名能熏者。二隨有一。即是能熏。若不爾者。見道已去。所生無漏唯增不減。應不能熏。彼尚能熏。此何不許云。有增減者。唯增與增減俱有。共是第三義也。不必二具有也。次然極難也者。其旨顯深細義也。第七一類。不可云增。所緣行相。不改轉故。而我執永不亡。堅執不捨。以日日重義。云唯增也。不同常途增義。故疏云。如無分別智。入見已去。漸漸增長。非謂體大。名為增長但加明利。此亦如是。從無始來。行相轉闇。堅執不捨。故名為增。然極難也(云云)由此義故。卻成無始乃至今日。今日為增。前解方成之釋。亦此意。也但至餘處釋者。聊簡前後疏文。古今學者。異義區也。且出申一義者。今疏增減義二釋。非品數有無下疏品數有無二釋。非釋增減義也。故增減義。唯增釋勝。品數有無九品釋正也。唯增釋中。一品九品二釋共有之。九品釋中。唯增俱有二釋共有之。前後邪正。所望各異。仍不可相違。可答申也。 難云。唯增釋云。如邪見等雖言一品。亦有異故。明唯一品釋見。是以下疏述一品釋云。若爾無姓有性第七應非能熏。闕第三義故。此亦不然。如前第二能熏中解。無相違失文。所讓釋者。即今唯增闕減義也。爰知。唯增義。以一品為其由云事。加之下疏九品釋云。若許粗細三界相似。便無增減。無性有情此第七識。應非能熏。闕第三義故。由此應知。實有九品(云云)此即難一品釋。依有增減義。成有品數也。依之今疏第二釋云。亦有增減。欲界為粗乃至。非想為細。地繫差別。粗細不同。生下上時。亦有轉動。有增減故(云云)准前後文。品數有無二義。即唯增俱有二釋見。何云互有二釋耶。 答。疑難尤可爾。唯增義一品釋顯也。九品義。俱有釋顯也。各舉顯理。互成其意也。雖然唯增釋。亦有九品。故疏云。問若有九品。何故名一類。答。一類有多義。一三受。不易。二三性。不易。三境界。不易。四相續不易。故未轉前。名為一類。非無。九品名為一類。由此義故。卻成無始乃至今日。今日為增。前解方成(云云)演祕釋之無明漸增三界。法爾九品差。斯亦何失(云云)故知。唯增釋。亦存九品不同云事。但至若許粗細等文者。許粗細三界相似唯一品者。闕第三義。但無增減者。唯增俱有二義。共含之也。唯增闕減。亦有增闕義故也。今疏云由此義故。即由有九品義故。卻成唯增義云事也。意云。增減俱有釋。以九品粗細。為其道理。會一類義畢。而唯增義。以有九品。卻成立云也。若爾前後疏二釋之中。各初釋皆含二義。次釋唯限一義也。增減俱有釋。無一品釋。唯一品釋。闕俱有義矣(人人異義閑可尋習也。) 無漏唯增 問。入見已去無漏法。可增減義俱有耶。進云。演祕云。唯增不減(云云)付之。十地之間。平等性智間斷。七地以前。有妙觀察智。不現起時。豈無增減耶。況前時二空無漏現起。後時單生空智現前。或本後二智。前後不同也。前念真俗合觀。後念獨起後得。既有此等差異。何云唯增不減耶。依之見疏文。釋有增減義。第七末那。至無漏位亦有增減。因中無漏義。第七末那。至無漏位亦有增減。因中無漏。為例并然。可致上中下種子故(云云)此釋明增減俱有見如何。 答。入見已去。所起無漏。漸漸明利。更不可有減義。是以本疏。例無姓第七。云如無分別智。入見已去。漸漸增長。演祕釋有增減義。論言增減。名能熏者。二隨有一。即是能熏。若不爾者。見道已去。所生無漏。唯增不減。應不能熏(云云)但云疑難者。不論前後相替。於無漏現起。自類相續。釋唯增不減也。何舉或間斷。或相替。為難勢耶。至疏文者。因位無漏。漏無漏意起。非純無漏。故例末那至無漏。因中無漏。為例並然(云云)所謂無漏起時。有漏減。有漏心時。無漏減。依此義邊。判增減俱有也。或依先德意。依轉滅義。有增減云也。增上品無漏之時。滅下品無漏之故也。依轉齊義。有唯增義也。可致上中下種子故之文。其旨明也。但此轉滅。尚依護法正義。若護月等意。許唯一品故也。 第四分能熏 (天養元年一乘院三十講番論義藏俊對心曉用之) 問。論中付明能熏義。且護法論主意。可許證自證分熏種子耶。兩方若熏者。見本疏及演祕釋。自證分并相見二分。熏種子(云云)第四分能熏之義。所釋之中。所未見也。況論中。出現行因緣。謂七轉識及彼心所所變相見(云云)疏釋之舉自體分相見分。知。證自證分。非能熏云事。依之薦福三藏。強立道理。不熏種子(云云)顯幽抄。若依之如此者。三分既成能熏。第四分。何獨不熏種子耶。況能熏四義。更無闕。豈不熏之耶。依之論中。唯七轉識及彼心所。有勝勢用。而增減者。具此四義。可是能熏(云云)七轉識言。寧不攝證自證分耶。加之立比量云。非業感轉識證自證分。應能熏四分隨一攝故。如餘三分(云云)如何。 答。凡於能熏。體用不同。自證分體。相見二分。用也。所謂自證分。自不熏種。相見二分。與力令熏也。本質相分種子相分與力令熏。能緣種子見分與力令熏也。若攝用歸體。亦名自證分熏種也。而第四分。非能熏體。亦非其用。豈熏種子耶。依之如一邊難。謂七轉識及彼相應者。是自證分。所變相見者。是相見二分也。此本疏解釋也。從方師釋云。證自證分。是後邊故。沈隱故。不能熏也(云云)見分者在自證分前。取境用也。相分為第三分所變。見分之所詫也。故皆成能熏也。第四分在自證分後。非自證分取境用。故以此理。非能熏。尤叶道理但至比量者。隨一攝故因。不必用之。若以彼為正因。諸法性相。多可相亂。以因果二位隨一攝故因。果位成有。煩惱耶。以有性無姓隨一攝故因。成無姓應成佛耶。況違論疏文。可招自教相違過也。 尋云。能熏義中。闕何義耶。 私云。闕有勝用義歟。論云。二有勝用。若有生滅。勢力增減。能引習氣乃是能熏(云云)第四分既無其勢用尤闕此義歟。 緣種子熏種子歟 問。論中付明能熏義。且第六識。緣種子之時。所變相分。可熏種子耶。兩方。若不熏者。第六識緣種子之時。無闕能熏義。何不熏種子耶。況種子既可生有法乍緣之。寧不熏種子耶。依之餘卷本疏中。釋顯境名言。即攝一切有為法盡(云云)一切有為言無簡。定可通種子境耶。若依之如此者。處處中。緣現起色心等。熏種子見。是以人師緣種子。不熏種子(云云)兩方如何。答。凡新熏種子者自生現行畢。留其氣分。豈緣種子。重熏種子耶。況第六識。緣種子時。本質雖種子。相分是現行也。質影隱顯。既以不同也。定知。其時現行。隨能緣心。是獨影境也。不可有熏種子力用云事。設雖可生法。質影不相似之時。不熏種子。是常途習也。是以從方師釋云。緣種子熏。種子。可有無窮過(云云)雖有此釋。未探幽旨。今案云。若緣種子。熏種子者。緣所熏之種。亦可熏種子。如此熏習者。可有無窮失。現行一時如不並起。新種不生現行之前。亦不熏新種也。但至疏釋者。對表義名言唯第六識顯境名言。通攝一切云也。 難云。緣心法緣五根時。質影雖不相似。既許熏種子。緣種子時。准例可等。何忽定獨影境耶。是以從方師。雖付無窮過。更不知此故耶。 答。緣五根時。同是現行何例緣種子耶。況若緣種子。熏種子者。因位妙觀平等。緣圓鏡成事法爾無漏種子。熏種子否。若熏者。彼二智新古合生。若不熏者。既無漏智品。緣無漏種子。何不熏種子。從方師釋者。深存此道理。其上若熏種子者。可有無窮過為言。 行相所緣 了謂了別 問。疏中釋了謂了別即是行相之文。有三釋。以何釋為正義耶。答。以行境體相初釋。為正義也。付之。行相者。名能緣。何云行境體相耶。是以瑜伽云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唯識述所緣相似行相各別。若以行相。名行相者。心心所皆同有此義。豈云行相異耶。何況見論文。了別領納等。作用各異故(云云)此則付能緣行相。名行相也。若爾以行解相貌。云義。可判正釋。依之諸師舉存彼釋如何。 答。本疏雖有三釋。然本但是行於相義。非是行解義(云云)燈師承之。評取初解(云云)故行境體相云釋。是正義也。行者。能緣心心所也。相者。所緣境體相也。今雖明第八識行相門。廣顯一切心心所行相故。諸能緣見分。行親所緣相之義。是行相也。設雖正智緣如位。必行親所緣相。故此釋通一切見分也。若依行相狀。若行解相貌。後二釋者。不通無分別無相狀。無行解故也。其義狹故。不存後二釋也。故燈云。今本論意。但取心起行於境相名為行相。即通一切。不取行解名為行相。不通一切故。又此正釋本識了言。若以行解相貌。以為行相。深乖論旨。本識任運無行解故(云云)行解相貌之釋。非正所明。第八識任運無分別故。又不通一切行相。正智緣如。無行解故也。但至論文者。燈會此文。據能行說。不約所行。識能了行境相。受領納行境相。約取境用異。云作用各異。不取緣境行解相貌異義(云云)取意。意云。能行心了別等用異也。所行相非有不同。故雖同行境相。有了別等用。行境相之義。各不同也。若爾諸論所說。不可相違矣。 尋云。見論文。了謂了別。即是行相(云云)是能緣義也。下文明第八識所緣畢。即以所變為自所緣。行相杖之。而得起故(云云)此文明能緣行解見。了別領納等之文。尚不遁難。煩自致會釋。直可為證據。若爾西明要集等諸師。存第三釋。尤叶道理。若行境相義者。相者是境。行者是心。何以了別。為行相耶。 答。燈釋行相名言云。能行於相。名為行相。有財釋。或相之行。依主釋(云云)相是所有。行即能有也。譬如輪王。是有財釋也。或相為本。心行相故。亦依主釋也。故行相名。心境並舉。顯心故必詫內境生故道理也。若行解相貌者。只限能緣。唯可云行。何云相耶。故諸處文。明能行故。非相違也。 問。要集意。行解義。通無分別智也。故釋離能所詮教。謂佛法身真如理。生正智解名說法(云云)雖無有漏虛妄分別。以有能證所證義。猶名行解也。何行解義。不通一切耶。 答。行解相貌者。是分別心也。若只以能緣。名行解者。返可行境相之義。豈云行解相貌耶。故宗家意。破要集。非是真智正證如時。能證所證。有此行解(云云)設他師雖立此義。正義不許之不許之。不通無分別智云也。 妄執習氣 問。本疏中。明第八識所緣。引決擇分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之文。爾者護法論主意。妄執習氣者。唯為限染污種子。將通善無記種子歟。答。本疏有多釋。或通三性。或限染污也。問俱不可然。先通三性者。善無記諸法。無我法熏習。何云遍計妄執種子耶。依之安慧引此文。證八識能遍計義。護法會之。雖說藏識緣遍計種。而不說唯故非誠證(云云)疏主釋之。此中且據有漏強者。謂遍計種。不言有漏種皆是遍計(云云)爰知。限染污種子云事。次限染污者。既明第八識所緣種子境。豈非諸種子耶。是以瑜伽略纂。三身義林中。同通善無記種子(云云)若爾解釋往往。其義難定。遂可依何義耶。 答。瑜伽論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之文。安慧引為證。成三性心有執。護法會之。判善無記心無執給。今本疏中。依護法義作三釋。一云善無記心。雖不起執。因執心所執。為所遍計。熏成種子。即見相分而熏生種。二云應分別論文。染心有遍計所執自性妄執。善無記唯名遍計習氣。遍計者。是分別心異名也。三云此文但約染說。以有漏中多起執故(云云)取意。雖有三釋。不過二意。初二釋通說一切種子。後釋唯限染污也。略纂等餘處解釋。皆不出三釋。各有道理。不可是非。但至第八卷論疏文者。安慧證據。既依實遍計所執。故護法且隨彼師意。設雖實起執義。既無唯言。故非誠證釋給也。以實論之。可有三意。況諸識生時變似我法道理。護法許之。豈依此意不會彼文哉。 然唯初解 問。本疏中。然唯初解無第二者。文。爾者初解。第二解者。撲揚大師。如何釋之耶。答。演祕云。初解者。見分名行相解也。第二解者。相分名行相解也。付之。依撲揚解釋。案本疏起盡然唯初解。無第二者。第八俱時五心所法。如何可說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故須二解(云云)而相分名行相時。以本質為所緣。第八俱時五數心所。既無本質若爾作相分名行相之第二釋者。返闕同一所緣。何依彼釋。成有同一所緣之義耶。依之邑法師解疏意。釋瑜伽同一所緣。二義也(云云)先德亦述別義耶。 答。依文相參差。諸師作異釋。祕師亦雖設二釋。以第二釋。自判為正。仍可存申後釋也。疏文倒錯。應云然唯第二無初解者(云云)若不爾者。即如疑難。乖起盡故也。若爾何徒致劬勞耶。但至人師先德意者。見本疏文。上述行相有二。一者見分。二者影像畢。然唯初解無第二者(云云)釋瑜伽文二解。遙隔數紙有之。豈指之耶。又先德釋者。依造論前後。一往論之。此皆不順本疏文相耶。 四分義 然有漏識 問。論中然有漏識。自體生時。皆似所緣能緣相現文。爾者明三分歟。兩方。若三分者。今一段中。總有四段。其中以此文。明二分文。況見下文述似所緣相說名相分等。以教理二證。成立二分義。知。發端文。亦明二分云事。若依之如此者。自體生時者。是自證分。所緣能緣者。相見二分也。三分之旨。論文炳然也如何。 答。今文此段發端之言。總論之者。欲明四分義之文也。故疏云。大段第二。明四分義(云云)別談之者二分。三分。四分。一分。四段之中。是二分段也。而欲明相見二分生起之時。識自體生時。似相見現云也。此即明自體分變現相見之義也。若不云自體生時。二分生起。難知故也。若爾初立二分本疏解釋。存此意也。 護法以前二分 問。護法已前論師。可立相見二分耶。進云。疏中不立相見分(云云)付之。護法菩薩千一百年出世。天親。無著。成二分義。無性。陳那。立相見分。此等所說。豈非護法以前耶。況火辨。難陀。同顯二分旨耶。 答。正披疏文。謂安惠等。古大乘師。多說唯有識自證分。無相見分。護法出已。說見相有。依集量論等。方顯發之故(云云)此即護法獨儲教理二證。摧諸師邪義。成自宗實理。餘大乘師。多守說唯心文。只成唯識無境義故。雖立自體分。不顯變現二分道理也。無著。世親。陳那等大論師。既護法所宗也。何同餘師邪義耶。彼等論師。只如佛說。豈出護法外異師耶。故今古大乘師者。非依憑餘師也。云破古因明師。如非慈氏天親等也。況云依集量論等方顯發之。知。以陳那即為護法義云事。不可云不立相見名言。似境相所量能取相自證文。豈非其名耶。若不立相分見分者。佛經說中。何處明云相見分耶。若佛說中。無其言者。護法智慧。由何生耶。但至難陀者。護法二分義自體分轉。現二分也。難陀雖立相見。不知所依。故專正義異也。本疏下文。今此論文。護法菩薩。依四教理。說四差別。俱依他性。非安惠等諸師知見(云云)護法菩薩。別立一分二分。其義安惠難陀異也。不知開合不同。不辨四分體用故也。次火辨立分不同未一定。若三分義者。云多說唯有。不遮少分故。何為相違耶。況如護法。破他立自。明不成立歟。若二分義得意者。亦准難陀。可會之也。 相分比量 問。本疏中。成相分義。立量云。緣青時。若心心所上。無所緣相貌。應不能緣。當正起時自心所緣之境。許無所緣相故。如餘所不緣境(云云)爾者正比量歟。答。爾也。付之。眼耳取色聲云事。世間現量共知之。若如作示者。豈不違世間現量耶。既同聲非所聞云量。尤可有現量相違耶。次以正智緣如後二分相緣。為異品。可勘共不定過耶。 答。世間相違。現量相違。於違共及自。今量是他比量也。正作法者。宗可安汝言。若不然者。豈無違自教過耶。聲非所聞作法。是共比量也。何相例之耶。次至不定過者。立心變相所緣境界。心緣自時。不成可有所緣相貌故。全此過不可來也。正智緣如。是無分別智。證自實性故也。 一切唯有覺 問。論中引厚嚴經一切唯有覺所覺義皆無等文。爾者二分教證歟。答。二分證也。付之。一切唯有覺者。是心自體也。能覺所覺分者。相見二分也。若爾可為三分證耶。 答。本疏中。上之三句。明內心有。外境是無。下之二句。明自內心。見相二分有。謂即似能所緣相是(云云)上二句先成唯識無境義。下二句內識中顯有相見也。若不爾者。云所覺義皆無。何亦云所覺分自然轉耶。故知。此文同然有漏識自體生時皆似所緣能緣相現之文。為顯相見二分生起。明所依自體分也。此即護法意。用獨非有。必依體起云也。 宿命智不曾受 問大乘意宿命智為許緣不曾受事。將如何。兩方。若不緣者。本疏中。成立自證分比量云。今所思念過去不曾受心等除宿命他心智等。餘心一切皆應不能憶。不曾受故。如不曾受色等(云云)既簡別宿命智等。知。可緣不曾受事云事。若依之如此者。以知宿住差別。名宿命智。何背名言。緣不曾受耶。依之經論中述彼智所緣。出過去曾習境。豈非限曾所受事哉。 答。依智品作用難知。學者料簡非一准。雖然任本疏文。可緣不曾受事也。備宿命智通。修得勝定自在難思。既汎爾凡夫不得之。若爾始得此智時。所緣境界。非不曾受耶。今所言不曾受者。約能緣心。前論之。付彼假者不談之。見分憶念過去心心所時。若無自證分。彼心心所。可不曾受。先時所起見分心心所。今始緣之故。而以有自證分。先時見分。是曾所受也。既依此義。云不曾受。知。宿命智不曾受。亦談智品前也。若依此義。諸經論文。皆假者邊也。立智品名。亦可准之也。 私云。宿命智。有勝劣異。二乘凡夫所得智者。必限曾受。佛菩薩智品者。亦憶不曾受。所謂過去無量劫中。有種種所作事業。其中我所作事業。名曾所受。不與我俱他人所作。為不曾受。故遊戲。娛樂。善惡無量所作業中。不必與我俱所作非一也而凡夫等只憶我所作。設雖我所作事業同品。若自身不俱者。尚不憶念之。佛菩薩自他彼此所有事業。悉憶念之。故今本疏。以宿命智。為其簡別。燈第二卷。又宿住智所緣之境。非皆曾受(云云) 又別案云。光法師引婆娑說云。曾所受事。略有二種。一者曾見。二者曾聞(云云)此即五淨居天。雖非曾見。是曾聞故。憶念之也。准此三大無數劫多生之間。何事。非曾所聞耶。若披開八萬聖教之時。設雖佛果境界。豈非曾聞耶。故准彼釋。必可緣曾受也。而曾聞事。非曾見境。尚可有名不曾受事之邊。故本疏。義燈。緣不曾受云歟。 此中有行相 問。本疏中。釋瑜伽論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文。作多釋。爾者。淄洲大師。判有幾釋耶。進云。燈云。有三釋(云云)付之。見本疏文。初云相分相似故。名同一所緣。見分各別故。名不同一行相。次本質同一故。名同一所緣文。此釋外。更無別義。何云有三釋耶。依之撲揚大師。此中有行相與見分雖各非一等文。重成本論意。相分相似故。名同一所緣(云云)若爾以何文。可屬三釋耶。 答。義燈云本疏有三解。未配釋其文。亦不述三解意。不知。展轉書寫間。誤二字為三字歟。但貞松房先德。依義燈意。判有三解。即以此中有行相與見分。雖各非一。各據義別。境據總故。名之為一。見據別故。名為相似。此卷論中。據實為言。故與瑜伽說不同也之文為第二釋也其意髣髴。未知深旨。且任顯文。成釋意者。初釋相分相似故。名同一所緣。故疏云。相分雖不同。然極相似。如青為境。諸相俱青。相似名同。見分各異。雖俱是青。取像各異故。名不同行相(云云)次釋相分。總一故。名同一。非是相似義。境據總故名之為一之文。其意也。且緣青境時。各各所變相似義邊。是初釋意也。若總一青色義邊。是次釋意也。此中有行相與見分等文。即成此旨也。後釋本質同一故。名同一所緣(云云)若爾樞要五釋中。是二釋意也。一以瑜伽同唯識。彼此共於相分。論所緣也。二瑜伽約。本質唯識約相分。而燈師初釋中。更有二意。故分為三釋。撲揚總不出二釋故。不為別釋也。義道萬差故。師資解釋不同。是常途習也。何強疑之耶。 三量並否 問。第六識見分。一時為通三量。將如何。答。可有並不並之二意也。兩方。若不並起者。第六識作用無邊也。現量等心用。何一念不並起耶。彼五俱意識。頓緣十八界時。五識同緣五塵境。是現量所得也。緣五根及心法。比量境也。緣不相應即非量也。依之義燈中。三類境一時並起(云云)獨影等境。許俱起義。能緣非量用。豈一念不並耶。是以撲揚大師。即一剎那意通三量文。若依之如此者。三量相違法。一念難並起。如善惡二心不俱起。斷常不並生。依之瑜伽說又非一法有別異相二種作用。本疏不可見分一時之中。為量非量。以相違故(云云)兩方不明如何。 答。宗家解釋。往往。先德料簡不同也。雖然且存申三量並起義者。意識無邊行相俱起。五俱意識。頓緣十八界諸法時。豈現比量等。不並起耶。是以燈中。謂散意識。頓緣十八界。望與五識同緣五塵。名性境不隨心。緣七心界。即通情本。望不相應等。即唯從見文。既許一時緣十八界三類境。俱量非量並。何疑之耶。加之五心章云。有義不定。性尚不同。何況現量。集論不說五俱之意。唯是現量。何得定判。堅執比度。既許五俱。定唯現量。於理未可。故五俱意。義通現比及非量攝文。撲揚釋之云。與五同時緣十八界。同緣五境。現量所收。緣於根等。比量所攝。非稱境知。非量所攝。即一剎那。意通三量文。列祖定判明鏡。末學徒異求哉。但善惡心體性。斷常堅猛執也。不同三量心作同。何為相例。瑜伽文者。於一見分論之。述又非一法。寧非其心耶。或談斷常等相違用歟。次至疏文。見一具文。釋見分不成第三分。量果故。別立第四分之義。夫證自體。必現量攝。故不可說見分緣相或量非量為自證果。不可見分一時之中為量非量。以相違故等(云云)文意證自體成量果法。必現量也。故不可說通量非量。見分為自證果。而若見分雖通比非量。其時中。有通現量邊者。可為量量。而不可一時中為量非量。以相違故。云也。付緣一境四分相釋之旨。分明也。非緣各別境見分。何為違文耶。 難云。二傳共先哲所成。松室先德。依本論說。本疏文。以不並義。判為正義。退尋弘經解釋。集論云五俱意識現量。今論現量證時。不執為外。後意分別。忘生外想(云云)若爾始自五分。終至十支三量不並之旨。其證炳然也。設雖致會釋。既違顯文。誰指南哉。若爾出慥誠證。可定二義邪正也。何況補闕章中。或緣十八界。獨頭意識能若與五俱。即不通慮。若獨緣者。皆是比量。即無前妨。既無文遮。此解為勝(云云)准此釋意。五俱意識。不緣十八界諸法。唯是五同緣境也。獨散意識。以比量心。廣緣諸境。知。三量不並義。宗家所存云事。 答。集論文。宗家處處會釋之。不說唯現量故(云云)且約五同緣邊談之也。今論文。本疏釋之。然今此中。據自多分。及就他宗。說現量時不執為外。然實五俱說有意識妄執者也等文。既非末學私會釋。誰不仰耶。次至證文者。五俱意識。緣非五同緣之境云事。護法論所定也。是以尋伺唯意識俱。非五識俱。正義意。又說。尋伺以名身等。義為所緣。非五識身。以名身等。義為境故(云云)尋伺相應意識。引五識令緣境界之時。緣名身等境云也。五識不緣名等。知。俱時意識。傍緣餘法云事。加之三性俱轉正義。五識不必隨能引。意識善惡等性也。論云。意隨偏住。與彼性同。無偏住者。便無記性(云云)疏云。然後時引五識。俱生已。意隨所偏住境強者。同五識之性。若與五識別緣。唯緣法處。既無此心。由此故知。集量論等。五俱意識。定現量者。必同緣故(云云)若五識境增。偏住一聲等境時。意識隨取其境。三性。三量即同五識。若不然時。意識或緣十八界。其性是無記也。既雖五俱。廣緣諸境。性亦不同也。付此義會集論文。依五同緣邊文。知。與五不同緣邊。定通餘量也。故知。三量並起義。即三性俱轉正義也。次至補闕章者。章中作並不並二釋了。二解俱難。任意取捨(云云)次下或緣十八界等者。三量不並之義中。五俱意識。緣十八界義。違文違理。若五境勝時。雖緣根等。亦是現量。若意境強時。雖緣五塵。亦尚比量(云云)此釋尤有難。依之可知。不並之義。五俱意識。不緣諸法云釋。是正義也為言。 以無色界 問。付能所量果義。且所量法。返成量果。如何釋之耶。答。疏中以無色界本識見分緣種子之義。成之也。付之。本識見分。緣種子義。不限無色。何別舉無色界耶。次種子唯見分所量還不成量果。以自證分。可為量果也。若爾所量法外。別有量果。何以此義。釋成彼義耶。 答。後二分相緣之時。所量法返不成量果。更以何為量果耶。能量之外。必有。量果。見分亦闕量果義。知。所量法。可成量果云事。故以無色界本識見分緣種子時。令知其旨也。有色界。有五根器界。偏非種子相。故舉無色界也。種子直雖不成量果。搏附自體分。更無餘相。為顯事幽玄。以彼成之。非云即是。何強疑之耶。故本疏云。如無色界本識見分。緣種子等。更無餘相。種子搏付識自體分。即以自證。為相分緣緣彼種故。然不緣彼自體分上能緣功能(云云)自體分上。有二功能。其中所緣。是生果功能。量果。是能緣功能也。雖功能異。同自體分故。以為證也。 眾生心二性 問。論中引厚嚴經。眾生心二性。內外一切分等(云云)爾者可通說無漏四分歟。答。唯說有漏四分也。付之。四分既通無漏。今文何不說之耶。況云內外一切分。一切言豈嫌無漏耶。依之大師通說無漏釋如何。 答。任文相起盡。定漏無漏義。經頌云眾生心二性。唯顯眾生四分。釋論述皆有所取能取纏縛。限成有相及粗重縛。是以本疏云此唯眾生四分。故言纏縛。相及粗重二縛具故。無漏心等。雖有四分。而非纏縛。義燈破西明通無漏義。頌言眾生。釋言纏縛。明但眾生有此相縛。不通無漏(云云)大師釋者。若別抄歟。製作有疑。訾謬非一分。多依他師義。不可依用之。 尋云。等覺以還。尚是眾生也。何依此言。嫌無漏耶。次以無漏。亦有名纏。如非滅現纏。豈以纏言。為其由耶。加之第五卷所樞要中。依四分相屬義。釋所取能取纏文如何。 雖緣真如 問。本疏中。雖緣真如。真如非外。以見分用外故。亦不得緣(云云)撲揚大師。如何釋之耶。進云。祕云。且依見分不緣如義(云云)付之。既云。雖緣真如。無分別智見分。緣真如云事。其旨分明也。亦不得緣者。見分用外故。不緣第三分。故顯非量果也。若爾何云見分不緣如義耶。況彼義是不正義也。豈舉邪義。勞會難耶。 答。聊簡本疏文。雖有多義。且存一義者。雖緣真如者。指諸教說也諸教中。正體智見分。雖緣真如。見分用外故。親不緣之變相分緣也。亦不得緣者。親不緣真如之義也。此即根本智相見俱有師義也。雖須出正義。見分定外緣用畢故。為順其義。且述不正義也。況以用外。為其所以有不緣如之師。正義意。設雖緣真如。尚見分用外定。故不成量果云事。自然成立歟。撲揚解釋。若存此意歟。故演祕云。雖有處言見分緣如。見既用外。實不得緣。詳曰。且依見分不緣如義。為順此中見名外故。非盡理矣(云云)既解雖緣真如文。雖有處言等文。知上義趣云事。 四分建立量 問。掌中樞要中。建立四分。立量云。心心所法一剎那中。定能自顯。能顯他故。如燈日等(云云)爾者真能立量歟。答。爾也。付之。見比量三支。因喻犯過相。先有法差別相違過。作法定能自顯法宗下。有緣慮自顯。非緣慮自顯差別。立者樂為。欲立緣慮自顯。同喻燈日等。非緣慮自顯物。能顯他故因轉彼。同無異有。闕後二相。故作能違云。心心所法。一剎那中。非緣慮自顯。能顯他故。如燈日等文。又同喻有所立不成過。燈日等非緣慮自顯故也。若爾何遮此等過此。可成大乘實義耶。 答。大師樞要中。雖付上過。未遮此過。先德多致劬勞。末學輒難遮耶。但出一聊簡。會申二過相。先差別相違。必帶二差別。若無片差別。何成真過耶。要有二等方名差別者。是因明門判也。而今所勘非緣慮自顯片差別。離燈日等之外無之。若非樂為成不樂為宗時。無替處物。同第六別依比量。可難但遮非表。豈不違假他替處不失言顯軌轍耶。若取舉同喻。為替處物。同喻既闕。寧非闕無同喻耶。故諸同喻外。無不樂為片差別之比量。雖付差別相違。皆非真過。如二乘之果比量也。差別相違。既非真過。故意許所立不成。亦非真過。諸意許過。以唯差別相違為本。依差別相違真似。可論餘意許過有無也。 尋云。一因違三作法云。所說有性。非四大種。許除四大體非無故。如色聲等(云云)此量法差別過勘能有四大非四大種。不能有四大非四大種意許。不能有四大非四大種者。則非同喻色聲等耶。若爾違三量法差別過。豈非真過耶。次所立能立等不成過。是言顯失也。何云意許耶。又有共不定過。作法云。為如眼等五根。能顯他故。心心所法。一剎那中。定不顯自(云云)如何。 有人云。今此比量。總於法數立之。而眼等五根。至無漏位。能顯自故。何為異品耶。 私云。若如此義。別舉有漏五根。可為異品耶。 今案。五根類珠寶光。亦有同境根義。既照他法也。諸照他。必可照自。豈不照自。能照他耶。爰知。五根其體明淨。能照自法也。雖然照自微細難知故。以燈日。為同品也(迫可尋習也。) 論第二卷同學鈔第六(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