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三卷同學鈔第二目次 輸入者 彭忠琴 心所相例門 諸相應法 第三師例幾門哉 本有種為因緣歟 正義意例相應門歟 今加斷捨 因果譬喻門 有半作用 觀現在法 據實道理 故依圓成 斷捨門 通餘九號 修必不退 法駛流中 諸佛七勸 八地已上真俗合觀 未能空中 雖依生空 住出以後長時而說 地上超劫二方 智慧一倍 八地以上名不退故 能一行中 論第三卷同學鈔第二 心所相例門 頌云。觸等亦如是。 第一師例三性門 論云。觸等亦如是者。謂如阿賴耶識唯是無覆無記性攝。觸作意受想思亦爾。諸相應法。必同性故(云云) 第二師例五門(一果相門。二不可知門。三所緣門。四五法相應門。五三性門。) 論云。又觸等五。如阿賴耶。亦是異熟。所緣行相俱不可知。緣三種境。五法相應。無覆無記。故說觸等亦如是言文。 第三師(例六門。第二師五門。加因相門。) 論云。有義觸等如阿賴耶。亦是異熟及一切種廣說乃至無覆無記。亦如是言。無簡別故(云云) 第四師(例六門。第二師五門。加斷捨門。) 論云。由此故知。亦如是者。隨所應說。非謂一切(云云) 疏云。此四說中。第一第二第四說。同護法等一師多復次。義不違也(云云)下文釋第三師義云。此難陀論師等多人。為此解(云云) 初能變十門(今相例開不可知。為別門。仍有十一。) 一自相門(初阿賴耶識) 二果相門(異熟) 三因相門(一切種) 四不可知門(不可知) 五所緣門(執受處) 六行相門。 七相應門(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 八受俱門(唯捨受) 九三性門(是無覆無記) 心所相例門(觸等亦如是) 十因果譬喻門(恒轉如暴流) 十一斷捨門(阿羅漢位捨) 疏云。初師唯以五心所法。例同心王無記性矣。次無記性。後有亦如是故(云云)此師意。例鄰次一門。尤似通達。第二師上九門中。例異熟等五門。如上烈之。除四門。自相因相行相受俱也。因果譬喻及斷捨二門。在後故不例(已上疏意)第三師加因相門破此。有多重難。第四師加斷捨門(至下可知) 諸相應法 問。一聚相應心心所法。為必同性。當如何。論云。諸相應法。必同性故(云云)付之論中釋相應義。而時依同。所緣事等(云云)不舉同性義。何必云其性同。況見餘卷論文。此障但與不善無記二心相應(云云)無記所知障。既與不善心王相應。豈非異性耶。 答。諸相應法。必同性也。相應法必相順。豈異性耶。論文分明也。但於相應義。不舉同性義者。同性之法具四義。名相應也。何為別義舉之耶。彼趣生體具四義。實恒遍無雜也。不以異熟為其別義。然而以異熟之法具四義。為界趣生體。此亦可爾。次於餘卷論文者。貪等煩惱。一時通二性。煩惱邊不善也。所知邊無記。心王及遍行別境等諸心所。亦隨亙二性。煩惱相應邊。一聚皆不善也。所知障相應邊。王所悉無記也。所以全無所知障與不善心王相應之義也。論文破安慧義縱奪之詞也。謂安惠許三性心皆有執。護法破之。且縱不善無記二心相應之義。奪與善心相應也。法執實雖不與不善心相應。且為奪善心相應邊。許二心相應之義也。以謂假縱小乘色心前後有等無間緣奪因緣故之文。可為今例。也(會第九卷論文。有多義。如餘處記。今縱奪之義者。修覺坊御義也。) 第三師例幾門哉 問。論中於相例門。出四師義。爾者第三師意。例幾門耶。答。疏中於相例以前九門。除自相。行相。受俱三門。例餘六門也。付之見論文。亦如是言有義觸等如阿賴耶亦是異熟及一切種廣說乃至無覆無記。亦如是言無簡別故(云云)准此明相例。以前諸門。似悉例之。不爾如何。以亦如是言無簡別為證耶。 答。見論文。異前師處。必別出之。而舉異熟及無覆無記二義。中間云及一切種。僅加因相一門。故知。前師之外唯加一切種歟。付中頌既云觸等。顯心所自相。何勞須例心王。故疏云。頌言觸等。即是自相。故不須例(云云)又後師破此師云。勿觸等五亦能了別。觸等亦與觸等相應文。准此前師不云例行相受俱也。除識自相行相受俱之本疏解釋。能得論意。但亦如是言無簡別故者。為顯加一切種之義也。初二師不許例因相門之義。故以亦如是言廣。不可嫌因相成也。 本有種為因緣歟 問。疏中新熏種子。為增上緣。本有種子。為因緣(云云)正義歟。兩方。若正義者。本新二種同因緣也。何以新熏種子。為增上緣耶。此義既異新古合生之義。不可為正義。若依之非正義者。疏中標如實義者出此義。 答。護法正義意。本新二種。俱因緣所攝也。不可異求。但於今疏文者。新古合生家。得護法意。大有三義。一者新古兩種中。隨一為因緣。餘為增上緣。令助生現(調伏光論師義)二者新舊種。俱為因緣。於一切時。新古合生。見道初念。摶生新種。與本有種。合生初無漏心最勝子義。三者新舊俱為因緣。見道初無漏。唯本有生也戒賢義。疏云。如實義者等者。今三義中。出調伏光論師義也。 尋云。調伏光釋。新舊種子。隨應。為因緣增上。疏釋本種。為因緣。新種為增上緣。其義決定。何以之配彼耶。 答。疏且舉一途。亦有新種。為因緣本種為增上。義也(已上贈僧正依演義抄案此義。) 今云新古合生師故。對前為實義者。不可配調伏光釋。疏三釋中。以第三為正。 正義意例相應門歟 問。付心所相例門。且正義意。可例相應門耶。答。例也。問第八識與觸等五法相應。名之相應門。而觸等無自與觸等相應義。何例相應門耶。若強除自。與餘五法相應。故例此門者。可例受俱門。受不與受相應。觸等與受相應故。 答。論述第二師義云。又觸等五。如阿賴耶。亦是異熟。所緣行相。俱不可知。緣三種境。五法相應。無覆無記文。第四正義。此五門外。加斷捨門。例六門也。若爾例五法門應義之旨明也。心王常與五法相應。心所亦有此義。豈不相例耶。觸雖不觸相應。與心王及受等五法相應。受想等皆有所相應五法。准觸可知。不定觸等法體。自外有五法。故五法相應義。王所是等。受俱門指受體明相應義。而受不與受相應。何可相例耶。 今加斷捨 問。付心所相例門。且正義意。可例斷捨門耶。答。爾也。付之初能變十門之中。斷捨門有亦如是言下。若可例斷捨門者。何上不舉之耶。何況心所不具執藏義。故不立阿賴耶名。設至阿羅漢。更捨何名耶。是以見論文。不見別有。第四師。第二正義。還難難陀之外。更無第四師文。疏主解釋。有何所見耶。 答。心所相例義。隨道理宜。是以中間置亦如是言。顯前後各有例不例。以知。隨所應說非謂一切文。是第四正義云事。若唯例以前門者。亦如是言。上只可舉可例之門。以前既有不例之門。可知。後亦可有可例之門云事。為顯前後各有例不例。中間置此言也。故疏云。前第二師。例同五門。今加斷捨。隨所應故。乃至欲顯初後皆有例法及非例法故。中間說觸等相例(云云)而亦如是言下。唯有因果譬喻斷捨二門。其中因果譬喻門。已述性堅持種令不失故。心所豈例持種義耶。若爾例斷捨門云事。其義無疑。但於不捨觸等名云難者。演祕釋此事作二釋。以初為正。依彼意會難云。至阿羅漢位。離執藏惑之時。捨賴耶名。於觸等心所者。雖無執藏義。彼煩惱被雜故。斷能雜惑之時。所雜法之上。立斷名也。故演祕云。言斷捨者。據捨縛說。雖復不執觸等為我。然是煩惱所雜之法。心王捨藏。心所能雜。亦復不有。據此例捨(云云)此義有證。論第八卷。明離縛斷謂斷緣彼雜彼煩惱(云云)准此文。心王斷緣彼惑故名捨。心所離雜彼惑為捨也。 因果譬喻門 頌云。恒轉如暴流。 論云。恒言遮斷。轉表非常。猶如暴流。因果法爾(論廣釋暴流喻。樞要分為三喻可見。) 三世異說 一說部(三世但言。都無實體。) 出世部(依法三世。之間是假。以世亦假。出世實以世亦實。) 大眾經部等(過未是假現在是實。) 薩婆多(三世實有) 就薩婆多有四師說(俱舍二十。引教及理。立三世實(云云)) 一法救說(由三類不同。三世有異。非體不同。如破全器。作餘物時。形色雖有殊。而顯色無異。行於三世。唯捨類得類。非捨體得體。) 二妙音說(由相不同。三世有異。) 三世友說(由位不同。三世有異。非體有異。如運一籌置在一位名一。在千位名千。位雖別體不別。) 四覺天說(由觀待有別。故三世異。觀待後故名過去。觀待前故名未來。俱觀待名現在。) 俱舍破法救所說。執法轉變。置數論明中。妙音所立。世相雜亂。三世皆有三世相故。覺天所說。前後相待。一世法中。應有三世。○唯許第三依作用立。無雜亂。婆娑同俱舍。正理許類異但破妙音及覺天說。頌云。此中有四種。類相位待異。第三約作用。立世最為善。 大乘三世配立 一道理三世。 疏云。即依種子曾當義。說有去來世。當有名未來。曾有名過去。現有名現在。於現法上。義說三故。上文云。如瑜伽論五十一卷。六十九卷。顯揚第十。對法第三。中邊第一。皆說三世。依種子立。約曾當義。說其世也。 二神通三世。 其智生時。法爾皆有如此功力。由異生聖者功能各殊。既非妄心。所見皆實。但由智力。非是妄識之所變也。○隨其勢分。多少時節。理實能緣及所緣法。唯在現在。上文云。六十六卷。對法第四及第十三。薩遮尼乾子經。皆說有六通。三乘差別。宿命智緣過去。生死智緣未來。他心。漏盡。緣現在。三世等雖非種子。亦有三世(云云) 三唯識三世。 此義雖通。然前二外。別有異體。多分分別妄心所變。似去來相。實唯現在。此中論文。法體離言。但唯有識(云云)上文云。今於此中。復約識變曾當因果。以說去來。○或復更釋。雖有唯識道理二種。無別神通。恐濫妄緣。故分三種。約此三義。解諸違文。皆並攝入此所會義。 有半作用 問。本疏中。破薩婆多師。約作用立。三世義云。即應過去有半作用(云云)祕師如何釋半作用之文耶。答。祕云。心心所法。有取果用。色法不然。故名為半(云云)付之有半作用之難。源出俱舍正理之說。取果與果二用之中。有隨一用。名半作用也。色心相對為半作用。未見其文。況見疏文。等無間緣。過去取果。婆沙正說。即應過去有半作用(云云)明知。取與二用相對。名半云事。隨述其故云。有取果用故(云云)依之人師難撲揚之釋云。非俱舍意(云云)答。按疏上下。初云。邊未有用。應名現在者。俱舍正理難意也。過去有與果用。故應名現在者。即半作用也。取與二用相對。名半作用。致難已了。此上彼部救云。取與二用俱有名現在(云云)重難之。等無間緣過去取果。婆沙正說。即應過去有半作用(云云)意者。過去有與果用云事。彼部本所許也。而婆沙過去有取果用(云云)准此者。過去既有取與二用。應名現在為言。既取與二用。俱名半作用。豈取與相對半耶。故知。色心二法相對。心法半有取與二用。故可名現在難也。異俱舍等半作用難也。依之可云。半作用之言。雖出俱舍等。彼轉救上之難。色心相對名半也。凡於過去中有等無間緣之法。有取果用。則心法也。無等無間緣之法無此用。則色法也。於等無間緣有無。半有作用。半無作用。心法對色法。名半作用之義。誠叶疏意。此義唯非撲揚解釋。東抄北抄等。皆於色心說半作用(云云) 尋云。如演祕釋者。可云半作用耶。答。半作用之詞。俱舍等在之。不改彼詞。云有半作用也。過去為能有。其過去。有心法半作用為言。仍文章義不乖歟。 觀現在法 問。論中明三世相。觀現在法。有引後用。假立當果。對說現因等(云云)爾者說道理三世歟。答。有多義。一云說唯識三世二云道理三世。三云通二三世。兩方。若說唯識三世者。凡唯識三世者。不尋因果酬引。但心變作三世相也。而今論云有引後用有酬前相。尋酬引相。假立過未。是應道理三世。是以了義燈中。問。若道理三世。與唯識三世有何差別。答不尋因果相酬引邊乃至。即是唯識。故與此別。問答意。明道理三世見。若由之如此者。見本疏解釋。烈道理神通等三類三世之中。以今論文。為明唯識三世文。隨見燈文。述今此論文則唯識三世。同疏意也。 答。論文尤幽玄道理唯識難定。說因果酬引之相故。似明道理三世。假謂現識似彼相現之文。又似說唯識三世。依之燈師。得論意作二釋。上問答以論文。為道理三世。不尋因果酬引。心變過未相。名唯識三世。今論既說酬引之相。定可明道理三世。為道理三工為唯識三世者。二邊徵義。若道理三世與唯識三世有何差別者。意存道理三世。問與唯識三世何別也。答之不尋因果相酬引邊。但說過去事。及記未來諸可怖事。而心變作過未之相。對彼二相。說名現在。即是唯識。故與此別(云云)付此釋會假謂現識似彼相現之文云。法體之上酬引之相。其義頗難尋。是故觀行者。尋知彼因果之時。心上變似酬引之影像。其相既似質。豈不名道理三世耶。故論云。謂此正理。深妙離言。因果等言。皆假施設乃至。假謂現識。似彼相現(云云)(已上成初釋意。)下文云。今此論文。則唯識三世。論云假謂現識似彼相現。又宗明唯識者。今論明唯識三世釋也。依此釋意者。法體之上。酬引之相。名為道理三工。設尋因果相。設不尋彼相。心變去來之相。莫不唯識。此義有文有理。引假謂現識之文。是文證也。又宗明唯識者。述道理也。上文云。復更有解者。指此釋也。 尋云。疏云今於此中。復約識變曾當因果。以說去來者。燈二釋中。當何釋耶。 答。同後釋也。以諸論說。配釋三類三世之中。以今論配唯識三世。全同燈下文故也。 問。若爾何燈上文。牒彼疏文。作道理三世之釋耶。 答。疏無諍為唯識三世。燈主牒之。疏為唯識三世之心變酬引之相。為道理歟。為唯識歟徵也。付之本義讓疏。更作道理三世之釋也。下述疏意唯識三世云也。可得此旨。 贈僧正云。法體之上酬引之相。道理非唯識。不尋因果酬引。汎爾變過未之相。唯識非道理。尋酬引之相心變去來之相亦道理亦唯識也。今論所明三世此類也。燈上下文。非相違二釋。釋邊邊也。上問答對妄心所變不尋酬引變三世相。為道理三世也。下文對瑜伽顯揚等所說種子曾當義。所建立之三世。名為唯識也(此義微妙。愚者潤色。如別記之 。) 據實道理 問。要集意。唯於依他上。立三世差別(云云)燈師可許之耶。答。不許也。付之遍計其體都無。圓成其性湛然也。俱無去來今之相。何辨三世差別耶。是以見瑜伽論文。唯依依他起性。立三世不同。要集所述。非無文理。何不許之耶。 答。依實道理言之。唯依依他起性立三世。若依別義假施設者。遍計及圓成之上。亦可立三世。故燈云。據實道理。唯依依他。若據隨緣假施設者。通依三性(云云)如彼十二行眼智明覺。於四諦上。觀去來今。若於圓成。不假立三世。四行不可成。又天親論主。釋般若經無我無人等文。約妄所執我。三世總別立此四種(云云)此豈非於遍計所執立三世耶。要集不顧此道理。故燈師破而不許。瑜伽論等。據實道理。唯依依他。立三世也。 尋云。圓成實性。依詮假立三世之義如何。 答。玄贊云。依詮證滅。說通三世。非是滅諦通三世有(云云)攝釋釋此文有二釋。第二解為正。第二釋云。即能證智斷所斷惑。而能顯之。故名能詮。從此能詮說有三世。所以諦諦有彼眼等四種行相(云云)意云。苦集道三諦。其體是有為。故假立三世之義顯也。滅諦之理。無去來之相。假立三世。其義難知。故通釋也。能證之智。斷三世惑證此理故。從理顯詮。立三世也。故於滅諦。亦有四行為言。燈云。且圓成實。依詮以顯得說三世(云云)意同玄贊。 又尋云。無分別智。證真如之時。無有行相。何有四行耶。 答。先德釋云。前加行觀心之中。安立三世四諦。此為方便。所起無分別智。一剎那中。證四諦理。無去來今。亦無分別解。但隨前加行。擬宜而論眼智明覺四行相也。非別別智起有四行相也。 故依圓成 問。了義燈中。於圓成實性。假立三世文爾者唯唯識三世歟。若云爾者。證云。故依圓成。亦得假立。即通唯識道理二種(云云)若又如此者。圓成常住。離因果相。既無酬引。何立道理三世耶。心觀彼理。施設去來。唯可唯識三世。何通道理耶。 答。圓成實性。雖無酬引之行相。隨能詮智。立三世故。亦論因果酬引之義也。非謂理體有酬引相。解釋無過。 有人云。見燈文。釋圓成上立三世。於圓成實若不依詮假立三世。不成四行(云云)以十二行眼智明覺。為證也。次文云故依圓成亦得假立者。正結圓成上立三世事。其三世者。唯是唯識三世也。次文云即通唯識道理二種者。還指前十二行。十二行之中。三諦通二種。滅諦唯半識也。文稍不連貫。義意必然也。 有人云。圓成實性。既通識變。其相分體。是有為故。亦有去來今相。何不立道理三世。若論理體。亦不可立唯識三世。真理非是心所變相故(眼智明覺事。可見佛母問答。) 斷捨門第十門 頌云。阿羅漢位捨。 第一師 論云。此中所說阿羅漢者。通攝三乘無學果位。皆已永害煩惱賊故。應受世間妙供養故。永不復受分段生故(云云) 第二師 論云。又不動地已上菩薩。一切煩惱。永不行故。法駛流中。任運轉故。能諸行中。起諸行故。剎那剎那轉增進故。此位方名不退菩薩。然此菩薩。雖未斷盡異熟識中煩惱種子。而緣此識。我見愛等。不復執藏為自內我。由斯永捨阿賴耶名。故說不成阿賴耶識。此亦說彼名阿羅漢(云云) 第三師 論云。有義初地以上菩薩。已證二空所顯理故。已得二種殊勝智故。已斷分別二重障故。能一行中。起諸行故。雖為利益起諸煩惱。而彼不作煩惱過失。故此亦名不退菩薩。然此菩薩。雖未斷盡俱生煩惱。而緣此識。所有分別我見愛等。不復執藏為自內我。由斯亦捨阿賴耶名。故說不成阿賴耶識。此說說彼名阿羅漢(云云) 轉識賴耶成不成四句(瑜伽五十一卷) 有成熟轉識非賴耶(三業無學不退菩薩不入無心位) 有成熟賴耶非轉識(七地已前有學一切異生入無心位) 有俱成熟(此第二句不入無心位) 有俱不成(第一句入無心位) 今此四句中第一句。出不退菩薩。此豈非八地已上耶。初師如何可會耶。 答。論會云。彼說二乘無學果位迴心趣向大菩提者。必不退起煩惱障故。趣菩提故。即復轉名不退菩薩。彼不成就阿賴耶識。即攝在此阿羅漢中故。論文不違此義(云云)但於二乘無學之外。說不退菩薩者。阿羅漢及獨覺者。定性二乘也。不退菩薩者。不定性迴心向大菩薩也。故疏云。彼說四人。三人據決定菩薩。即迴心已。必定不退起諸煩惱。從初發心二萬劫。乃至成佛已來。皆名不退○(文廣可見)此師意者煩惱種子永斷之時。名捨賴耶。若一分無名捨者。斷分別煩惱之人。可捨賴耶。如初果初地等。若現行不起名捨者。七地已前。無漏心時。亦可名捨。是故八地已上。未斷煩惱種子故。不捨賴耶也。 問。第二師。如何會此難。 答。畢竟永伏煩惱現行。故捨賴耶也。不同七地已前暫伏退起。疏云。初師名捨。斷種名捨。此第二說。若斷若伏。畢竟不行。說之為捨故。七地前不得捨名(云云) 問。二乘金剛心。永斷煩惱。應捨此識。答。此疏問也。答云。實亦應捨。以時促故。彼瑜伽等。略而不論(云云) 通餘九號 問。瑜伽論中。於佛十號。分別共不共。爾者以如來名。名共如何釋之耶。祕云。通餘九號。名為共德(云云)付之勘大論文。共一切如來。名共德。不共二乘。名不共。何違彼說。作此釋耶。況見瓔珞經。世尊號共餘九號(云云)若如演祕釋者。以世尊名。可云共德。彼既不爾。准知。本論共不共。非如所釋也。 答。見本論文。於十號阿羅漢號共德也。通三乘故。正等覺等。不共德也。不共二乘故。如來號總序也(云云)既於九號。分別共不共。於如來號者。云總序。何偏為共耶。但於演祕釋者。如來號是總序故。以共九號之義。名共也。異彼論共不共廢立也。次以瓔珞經文為難不可然。演祕釋。本依本論此中如來是初總序之文。以如來號。名共也。何舉餘經別廢立為難耶(十號廢立。可見佛母問答。) 退起煩惱諸宗異說燈 大眾部等。 見道煩惱。有退之者。以單道故。修必不退。以雙道故。 薩婆多。 見道煩惱。必定不退。以速疾道。修道有退。以容預故。然修道惑。先六行斷。後入聖者。必定不退。一為利根。二以世出世二道斷故。又若經生。即亦不退。 大乘宗。 二俱不退。以永斷種。過未無故。 退義 然大乘言退。退失世間現法樂住。小乘退者。退失聖果。然必此生還得彼果。必不經生。然論退性。通三界聖。若現退者。但在人間。有退緣故。 退緣有五 一謂僧事。二和諍。三謂遠行。四多病。五樂誦經。 問。本疏中。不退有四種(云云)爾者於何位。立信不退耶。 答。疏云。十信第六心(云云)付之(如第九卷記之。) 修必不退 問。諸部小乘意。付明退起不退起所斷煩惱之義。且大眾部意。淄洲大師。如何釋之耶。燈云。修必不退(云云)付之既許退起見惑。修惑何不爾。依之大師餘處述大眾部義。退中間二果(云云)若退二果者。豈不退起煩惱耶。 答。彼部意。見道是單道故。見惑有退起。修道不爾。故不退起修惑也。故燈云。若大眾部等。見道煩惱。有退之者。以單道故。修必不退。以雙道故(云云)准今釋。見惑例難全不來。但退中間二果者。修惑未盡。所修聖法。未圓滿故。所得聖道。未堅牢故。有退失也。宗輪疏。依此等理。成退二果之義。若爾者斷六品九品修惑。雖得一來不還二果。餘修惑未斷故。退其果也。雖云退果不云退起所斷煩惱。全不成難。 尋云。退果者。可依退起煩惱。何不退惑而退果耶。若如此義者。亦可有退第四果者。如何不爾。 答。阿羅漢者。道圓故。不退其果。不同中二(可見宗輪論疏。) 法駛流中 問。論中明八地已上。法駛流中。任運轉故(云云)爾者第八地入住出三心。為俱任運。將如何。兩方。俱任運者。見十地論文。明第八地菩薩。諸佛七勸(云云)若非入心者。是何位耶。依之撲揚大師。法華攝釋中。勸為創入。任運據後(云云)明知。住出以後。始有任運義也。若依之如此者。第八地名不退者。亙入住出三心。入心若無此義者。何立不退名耶。是以見論文。標又不動地已上菩薩。法駛流中。任運轉故乃至。此位方名不退菩薩(云云)文無所簡。定可取入心。況以第八地初一念功德。望前二僧祇。智惠一倍(云云)入心若無任運義者。何得一倍耶。答。從第八地入心。可有任運義。謂第八地名不動者。相用煩惱。不能動故。入心既是不動地攝。豈有相用耶。若無相用。要可有任運義。但攝釋中。以十地論諸佛七勸文及利他中不欲行障八地未斷事。對八地已上。說任運文。作二釋。初釋云。七勸有障。皆據利他。不能任運。非依自利。自利實能任運進故(云云)意云。於第八地。未斷利他中不欲行障故。利他功德。不任運行。是故諸佛七勸。令趣利他行自利功德。任運增進。不假功用。故說八地任運也。第二釋云。又八地中。有入住出勸為創入。任運據後(云云)此釋意者。於利他功德。住出已去。任運也為言二釋俱於自利功德。三心俱任運也。於利他邊者。兩釋有異。初釋入住出三心。皆非任運。利他中不欲行障未斷之故。第二釋。僅入心之中。蒙諸佛勸。其行非任運。住出已去。二利共任運也為言。二釋共許自利任運。故不違論文。又不動地已上菩薩之文。自八地入心。立不退稱出四故中。第二任運轉故。又通入心。入心自利任運。與住出已後或九地已後任運。合說任運轉也。 相傳云。攝釋二釋。逆次可相配第七卷疏釋功用之二義。彼疏初釋云。八地已去。雖無功用。果未滿故。有任運功用。故不同佛(云云)此釋意者。八地已上皆任運也。非如佛地無功用說。為他說法。必假尋伺云。利他之邊。有任運義之旨明也。第二釋云。又功用有二。一自利。二利他。前八地已去皆無。後八地已上猶有(云云)此釋同攝釋初釋。其意易知。 修學房大僧都。會攝釋。勸為創入者。以第七地滿心。名第八地創入之心。彼供養燃燈佛者。雖云第三劫初。俱舍等意。為第二劫之終。准彼以方便。屬八地入心歟。已上。 菩提院贈僧正。勘智度論第十卷云。如七住菩薩○欲入涅槃。爾時十方諸佛○以右手摩其頭語云○汝當念汝本願欲度眾生○(云云)侃疏對十地經在第八地諸佛七勸文。會相違云。十地就終云在八地。智論剋實說七地終心(云云)清影同之。以此釋可成前義(云云) 諸佛七勸 問。本疏中。釋法駛流中任運轉故。文。引十地經諸佛七勸說。爾者諸佛七勸之文。但為明利他行。為當如何。若但明利他者。見經文。七勸之中。第一第四第六三種。明自利行。第三第七兩勸。通二利。若爾何云七勸俱限利他耶。若依之如此者。撲揚餘處以七勸。俱為利他利(云云)如何。 答。諸佛七勸之文。皆勸利他之行。至八地入心。耽寂滅樂。諸佛勸之。令趣利益道。是以見十地經文。上說七勸畢。菩薩爾時即入涅槃。棄捨利益一切眾生等(云云)故知。七勸之文。約利他說。但七勸中。雖有應得十力等功德文。為令於利他得自在。勸應得佛法。是乃利他門中自利也。故云皆據利他歟。 尋云。攝釋第二釋。不分自利利他二門。總云勸為創入。此釋意。八地入心。似云自利利他俱蒙諸佛之勸。 答。七勸之文。勸利他之旨。經文分明。上出文畢。攝釋第二釋。會七勸文。開入心利他也。重意云。初釋大相對二利。七勸說利他。任運據自利云也。第二釋者。自利任運之義。讓初釋不重述。於利他中。猶住出任運。七勸唯在入心為言。 八地已上真俗合觀 問。八地已上。可有不真俗合觀之時耶。答。可有此義。若有者。今疏中云剎那剎那真俗雙運。義林章。真俗二識。恒俱合緣(云云)明知。無不真俗合觀之時云事。若無者。金剛心菩薩。猶說法利生時。起尋伺觀察機根。況於餘時耶。若許起尋伺者。豈非後得智獨起耶。依之燈師釋云。獨起後得智。借尋伺(云云)如何可定乎。 答。八地已上。可有不真俗合觀之時。即獨起後得智之位也。但於疏及章釋者。約多分說。實有唯俗緣時也。二云談力能也。非無不真俗合觀之義也(已上二義守千師釋)此二義中。後義為好。八地已上。不假功用。須恒起二智真俗合觀。然而為利有情。起尋伺之時。後得獨起。是別意樂故。不論之也。或依子島御傳者。正體智真觀中。有兼觀俗事用。故名真俗合觀。根本智起時。必帶俗緣用。故云恒俱合緣也。仍八地已上獨起後得。不成難也。後得智中。不論真俗合觀義故。 未能空中 問。十地論中。以第七地。名大行(云云)本疏釋此文。空中起有行。故名大行(云云)爾者空有行者。為即真俗合觀當如何。若真俗合觀者。真俗合觀義。在五地以上。若如此故者。自第五地。可立大行名。況既云即空方便智。豈根本智。立方便名耶。又云有勝行。定可後得智。若爾空中起有行者。但可限後得智。何云真俗合觀耶。依之撲揚大師餘處中。第六地雖真俗雙行。未能以空起有行(云云)若依之如此者。見疏文。第七地空中起有行。故立大名。五地中。雖真俗雙行。極用功力。第七地不爾。故異前立大名(云云)此釋意以真俗合觀。名空中起有行見。 答。以即空方便智。發起有中殊勝行者。非真俗合觀也。既云方便智。故知。非根本智。依之明詮釋云。方便智者。後得智也(云云)若爾者後得智中。即空起有行。始在第七地。五六兩地。雖真俗合觀。未能空中起有勝行。仍與真俗合觀異也。但於今疏者。通伏難也。意云。五地已真俗合觀。如何空中不起有行耶。答。此伏難。意云。第五地雖真俗合觀。極假功用。未斷純作意求無相愚。是故空中不起有行。第七地中。雖非任運。斷此愚故。真俗合觀用。功用少。故空中起有行為言。 尋云。章云。八地已上。無剋勵修。任運空中起有勝行。真俗二識。恒俱合緣(云云)如此釋者。空中起有勝行者。即真俗合觀歟。 答。舉別別事也。 問。疏十本釋未能空中起有勝行之文云。所言空者。無相空理。於空中。作有行。即真觀中。起於有觀。冥真俗二境。合本後二智。少用功力。即能得故不同五地(云云)如此釋者。空中起有行者。無分別智空觀中。起後得智有行也。 答。尤難會之。 先師上人云。真俗合觀者。汎爾合觀也。至第五地。始備此德。空中起有勝行者。無分別智真觀之中。起身語等勝行也。起勝行即能緣之。故又是真俗合觀也。第七地中。始有此事。若爾者。真俗合觀廣。設雖不起勝行。真觀中。緣俗事者。是合觀故。空中起有行狹。非汎爾合緣。故若得此意。處處無相違。 問。若根本智者。何云方便智。 答。方便智者。起殊勝行之後得智也。非即空之智。即無分別智空觀。後得方便智。發起有行為言。 雖依生空 問。八地已上菩薩。入生空滅定之時。功德可增進耶。進云。燈云。增進(云云)付之功德增進。依現行熏習力。而入生空滅定之時。六識皆滅。第七有漏。功德由何得增進耶。是以見餘處解釋。八地已上菩薩。入無心定之時。無剎那增進義(云云) 答。西明等意。八地已上菩薩。入生空滅定之時。功德不增進故。有超劫事(云云)燈師破之。雖依生空入於滅定。而亦增進。不起滅定。現諸威儀。能以剎那剎那行利樂故(云云)依此釋者。雖入滅定。不起定現身語威儀。剎那剎那。行利樂事。故有增進之義也。雖不及有心利物。依定前擊發力。現諸威儀。故二利種子。念念倍增。故法處章云。又諸菩薩雖入滅定。尚起威德。遊諸淨土。此由定前意樂。擊發本識相分。現諸威儀。後雖滅心。威儀不滅。由第八識持緣彼故(云云)准此釋。定中身語。第八能持緣故。念念不滅。利樂事能成。功德種子。由之增進。燈云。由現威儀功德增進者。顯遠由定前熏習力也。但餘處釋者。是何釋耶。若最勝疏住也已後長時而說之釋歟。彼釋者異燈意也。云八地入心。有超劫。住出已後。不超劫云釋也。仍異燈許八地已上皆有超劫也。若爾者。會剎那增進之文兩處解釋。有異歟(贈僧正御義下問答中記之。) 問。頓悟八地已上菩薩。入生空滅定之時。可有說法之義耶。若說法者。頓悟菩薩。要生第四禪。語聲又第八所變也。若有說法之義頓悟菩薩。二禪已上。應有語業。若許爾者。違處處釋。若依之爾者。見燈文不起滅定。現諸威儀。能以剎那剎那行利樂故(云云)現威儀於十方。作利益事之時。豈不說法耶。依之見撲揚大師解釋。有說法義(云云) 有人云。堯諶頓悟菩薩者。不說法也。依身在第四禪故。周記且舉漸悟之類依身在欲界。故說法無過已上。 今云。此義不然。頓悟菩薩。將至第八地之時。生第四禪之後。永不發語言者。一大僧祇劫之間。如啞者歟。況乎於初地。生廣果天。受變易之人。後二僧祇間。又以無言歟。豈非大過耶。可傷可傷。依之可云。將入無心定之時。定心變聲塵。第八隨變之。入定之時。第八持緣彼境。相分獨留。本識所變聲塵。定通果境也。可繫之初禪。依通力之時。緣異地遠境故(已上有人義)或第八所變語聲。即第四禪所繫也。語業界繫二釋。就實業論之。欲界初禪之釋。不遮假語業通二禪已上也(已上有人義。更有愚案如別紙。) 古人尋云。無心定位。有說法事者。彼名句文。何識所變耶。第八識不緣假法。故不可緣名等。 今云。此難尤非也。第八變語聲實體。此上名等。是識分位唯識也。若如此難者。滅定等位根身等上。得四相等。第八不緣之。又可非唯識。是皆識分位唯識也。所變根身等。識所變故。得識名畢。此得識名。根身等上。假立生住等。故名識分位也。餘准可知。 住出以後長時而說 問。論中明八地已上功德剎那剎那。轉增進故(云云)爾者第八地入心。可有此義耶。 答。可有此義也。問。二邊有疑。若自入心。有此義者。淄洲大師餘處中。釋剎那增進之文。住出已後。長時而說明知。入心無此義云事。隨撲揚大師。會諸佛七勸之文。勸為創入。任運據後(云云)若無任運轉義者。不可有轉增進之義。若依之無此義者。論標又不動地。出此等故。文無所簡何除入心耶。況第八地初念望前二劫。智慧一倍(云云)若無增進義者。豈一倍耶(准上任運轉故可答之。) 贈僧正云。住出以後長時而說者。就斷惑理證現行功德。住出以後。有剎那增進義云也。以何知者。上文入滅定。住遊觀之人。現行功德不增進。有心起現行無漏之人。功德念念增進。能超前類(云云)乘之現行無漏。剎那剎那增進。二類行無差別。名剎那增進者。據住出以後長時而說為言。故次文難此答云。若爾如何云初地已上入住出心各各齊等(云云)既以兩類功德力齊云文為難。明知。上文約非地地力齊義。問答也。 地上超劫二方 問。初地以上菩薩。為實超劫。將如何。答。義燈有二釋。一云實超劫。二云實不超劫問兩方。若超劫者。地上菩薩。同證二空真理。俱得清淨意樂。功力齊等。無有勝劣。何有超劫義耶。依之瑜伽論中。明初僧祇。說懃墮不同。說二劫已去。若得菩薩淨勝意樂決定勇猛懃精進(云云)若依之無超劫者。菩薩超劫。依難思勝行。定知。地上可有此事云事。是以釋尊四十超劫。皆有入地以去。彼遇燃燈超八劫。第三僧祇之始。事弗沙轉。九劫。百大劫之內。雪山求法。入地以去事。薩埵捨身。後二僧祇間也。地上有超劫云事。得證於釋尊。爾者兩方不明如何。 答。地上超劫權實。宗家二釋也。本疏。樞要。三身章。佛土義林。般若幽贊。上生疏等。許地上實有超劫。瑜伽略纂。不許此義。今義燈中。捨處處釋。并作二釋也。而最勝疏上下唯成有實超劫義可知。此釋稟承正說云事。今思其意。菩薩種姓。法爾差別。意樂又非一准。或一類住遊觀心多。或一類耽滅定久。或一類勇猛精進。起餘心希。以後一類。對前二人。豈無超劫義耶。加之悲增樂留生死。智增進至菩提。意樂既不同出。超次誰疑之。故燈云。雖依生空入於滅定。而亦增進乃至。又入定時。定必自利功德亦進。而超劫事。不妨亦成。若入法空。正斷法執。有心利物。更增進故。雖俱增進。何廢勝劣。況復智增增。超悲增者(云云)釋迦四十超劫。皆在地上。尤足為證。若會之。為化現者。釋迦彌勒同劫成佛。其義尤難成。發心前後四十劫故。明知。地上四十超劫。皆是實行也。但至瑜伽論文者。最勝疏會此文作二釋。一云據若作意。即功力齊。不同地前設作意時力用不等(云云)二云悲增智增。怖不怖類。地地各齊。然說超者。以智望悲增者說超(云云)初釋意者。地上菩薩。所證等故。若作意時。力用應等。不同地前菩薩設故。意樂猶有勝劣。不遮地上不作意時。行有懃墮。是故瑜伽云。決定勇猛懃精進故者。是作意修時。無勝劣義也。超劫以作意人。對不作意人。不違瑜伽為言。後釋意者。悲增智增等。意樂不同也。所行亦異也。彼此相望。可有超次。瑜伽云力齊者。是說自類。無勝劣之義也。 尋云。瑜伽文分明也。僅雖儲會釋。猶勞狂文相。無超劫義。直順論文略纂依文立義。尤可慈氏之本意。次最勝疏二釋共不明。先付初釋。悲增利他為本智增專樂菩提。皆是廣大之意樂也。俱可作意時。此豈非作意中超次耶。付後釋。瑜伽文但說智增之一類歟。將通悲增歟。若如前者。本論廣說諸菩薩修行。豈狹限智增之一類耶。最勝疏云。悲增智增。怖不怖類。地地各齊(云云)如文者。瑜伽文說。悲與悲同類也。若又廣說智增悲增者。疏下文問答。云若爾僧祇於智悲增。何者而說。答據智增者說(云云) 答。地上有勤墮不同云事。本論有證文。說十三住量中云。一一住中。經多俱胝百千大劫。或過是數(云云)或過是數者。不作意之類也。以此文見此即決定之文者。必帶別意趣也。會之有二意。最勝疏兩釋是也。付初釋意。作意者。是作意作佛也。悲增等無此作意。故成所超也。何況此釋意。對遊觀耽滅之類。成超劫也。智悲相對後釋意也。智增之中。遊觀耽滅之人者。其行悲殊勝。故名不作意。修智斷之行。欣樂佛果者。名作意也。次。 又尋云。地上有超劫者。在何地耶。若限七地已前者。以釋迦超劫。不可為證。燃燈八劫。相好九劫。在八地已上故。若云彼是化現者。釋迦彌勒同劫成佛。尤難成。又地上四十超劫。皆為化現。有何妨耶。若通八地者。無漏善心之中豈有僧祇之餘心耶。又通八地已上者。至何地耶。限八地者。以相好。九劫為難。准前。若通九地已上者。利他中不欲行障已斷之。二利俱任運增進。何有超劫。依之地上無超劫義四十超劫實皆有地前。地上超劫。皆化現也。此義有道理。何況地上所超皆實者。八地已上。他受用土。豈有龕崛及泥土耶。變易身菩薩。寧捨身餘骸耶。彼化現者。超劫可化現。化身中所行。是化故。 答。地上超劫皆化現。實悉有地前云事。頗任胸臆。若皆在地前者。何於地前。不示其相。至地上始示現耶。何況捨身超劫等。地前難有。地前未亡相故。故最勝疏云。以初劫中行猶劣故。不能行此捨身命故。准此應可通後二僧祇(云云)次超劫地位。解釋多途也。捨身品疏初釋。在七地已前。第二釋通八地。第三釋合前二義。八地超劫。通權實故也。授記品疏初釋。至第八地入心。後釋通十地歟。此中依通十地釋意。相好九劫。是實行也。百劫皆是餘心故。依餘釋意者。少分化現也。實在已前位。故釋迦彌勒成道。不成難也。不許地上超劫之文。皆在地前。甚無所據。地上無實超劫義。以地地力齊之文。為至極證。然付此義。悲增智增等差別。尤難會。悲增之人。為利生故。起煩惱。既是有漏不善有覆之心也。功德豈增進耶。無善心熏增故。設雖增猶可劣。精進之一類。起無漏勝智。斷惑理證。對煩惱心。勝劣不足言。八地無漏之中。猶勝劣增進相分。何況無漏與有漏。煩惱與正智耶。故起煩惱但為利生之釋。猶恐似狂道理。以此大意。可成地上有超劫義也(為初學大概記之。) 問。付菩薩超劫義。且所超劫數。為僧祇分齊。將餘心歟。兩方若超僧祇分齊者。必經三祇之修行。全無速疾之成道者。上出深密瑜伽說。宗家大所定也。若許超僧祇分齊者。何又無一類而超地位等之人。是以見最勝王經疏。述取作意時方便善心乃至。故雖勤墮根不同。俱說三祇畢。舉八地已去觀心相續位。超劫事。依遊觀耽滅等時分會之。知。所超劫偏僧祇餘心云事。若依之如此者。菩薩修行。既許有勤墮不同。設雖僧祇分齊。何無長短不同。若云有長短者。定可許超次不同。況若超餘心者。彼此所經。自本不同也。以何為量。定所超劫耶。依之淄洲大師。問。若爾僧祇於智悲增。何者而說。答。據智增者(云云)三祇有長短云事。解釋既分明。所超分齊。寧不善心時分事。 答。凡宗家意者。一切菩薩。必經三阿僧祇劫修行時分。無減無增。僧祇分齊。無長短者。依何論超次之不同耶。是以瑜伽論中。但經於三無數大劫。便證無上正等菩提。不過此量乃至。決定無轉無數大劫(云云)既以三祇為定量。嫌增減遮長短。自宗學者。誰不守此文耶。若僧祇時分有超次者。便同他宗義勢。其旨如難。依之可云。智悲二類。其行難異。三祇正行。時分是等。然勇猛精進之類。恒時作意。功德速進。不勇猛之人者。或住遊觀。或耽滅定。不修不作意之時分相交。此則僧祇之餘心也。以之為所超也。故最勝疏云。取作意時方便善心。剎那剎那。相續時量。經三大劫。非是通取修不修時。作不作意。經爾許劫。故雖勤墮根性不同。俱說三祇(云云)但所超餘心。隨類可異。四十超劫者。且釋迦彌勒相對。舉爾許劫數許也。俱於最勝疏據智增者之釋者。智增之者。不經多餘心。所經時爭易知。悲增之類。經無量餘心故。三祇時分難測。仍以智增之所經。可為定量為言。 尋云。 智慧一倍 問。以第八地初一念功德。對前二僧祇所行。智業幾倍耶。疏云。智慧一倍(云云)付之夫尋第八地者。所行任運。不假功用。於諸行中。普修諸行。望前二僧祇所行。智業不可限一倍。依之見十地經文。以第八地初一念行。對前二僧祇。說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若爾者。疏主得何證據。釋智慧一倍耶。 答。第八地初一念功德。倍前二僧祇。實無量倍也。十地經說。分明無疑。但智慧一倍者。前七地功德漸增進。雖倍前前。猶非任運。故無剎那增進之義。是故以後後地。望前前地。說倍增也。八地已去異之。剎那剎那。功德增進故。念念相望。論增義。地不對地。今欲顯其念念倍增之時。若初念望前二僧祇。為無量倍者。第二三念等。倍前之義難顯。無量倍云上倍彼之詞無故。同說無量倍者。與初念無異故。然則初念無量倍。且名置一倍。第二念為二倍。第三念等為三倍等。若爾者疏云一倍。其量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也。仍不違經。以何知者。疏述一倍義。勘十地地持及菩薩地等(云云)此則經前七地地全相望論倍義。八地已上。念念相望故。疏主探見其意。同今論剎那剎那轉增進故之文。釋一倍二倍等。故勘十地等云也(其意尤遠學者悉之) 尋云。要集引十地經難疏云。准此經文。非唯一倍(云云)燈師會經云。今謂此文。或據別意。非必一切。如般若經以持經論。比前捨身供養佛等。百分不及一。乃至所不能及。准無著論判在地前。豈在此位。即一切行。便能多倍已前行耶(云云)助疏意不云一倍即無量倍。何燈外儲別會釋耶。 答。疏釋分明也。如前成之。但於燈釋者。且對要集。作別釋也。不爾何置或字耶。 問。燈意如何。 答。得燈意有異義。疏付智業云一倍。經云無量倍者。望福行說。以般若經中。以持經智業。對捨身供養等福行。說算數譬喻所不能及。為今例。故非必一切者。非望一切福智之行。皆說多倍也為言或依別時意趣。說無量倍會也。或據別意者。別時意也。意云八地初念雖唯一倍。至後後念。無量倍故。依別時意趣。說爾許倍也。准無著論判在地前之文。以淺位持經行。依別時意趣。對捨身供養等勝位之行也。 問。本疏中。第八地初一念功德。望前二僧祇一倍(云云)爾者依何經論說。作此釋耶。疏云。十地地持并瑜伽菩薩地(云云)付之勘十地經說。不動地一念所起智業比。自初發心。至第七地所修諸行。非算數譬喻之所能及(云云)十地論中。任文作釋。地持論中。明第八地。指如修多羅十地經說。更無一倍之文。瑜伽菩薩地。三祇校量品亦任十地經。十地地持等經中。文無說一倍之處。明知。慈氏天親之意。存多倍義云事。引之為證。還為違文如何(准前答可會此論義。) 八地以上名不退故 問。論中釋八地已上名不退。有一切煩惱永不行故等。四故爾者以四因簡已前位。如何釋之耶。疏云。初因簡地前。第二因簡前六地。第三因簡第七地。第四因簡一切地(云云)付之七地已前有漏心中。有起煩惱。以一切煩惱永不行故之因。亦可簡七地已前。第七地有加行。有功用也。任運轉之故。何不簡第七地耶。又標不動地已上菩薩。出四因俱可簡七地已前。如何如此配釋耶。 答。今此四因。俱可簡七地已前。但於疏文者。隨增相總別簡之。初地已上。雖時起煩惱。惑力不起故。與故起名。是故以一切煩惱永不行故之因。唯簡地前也。第七地雖有功用。不同前六地。故疏云。此第七地。雖未任運。少用功力。即能現前(云云)無相功用。不同前六地有相功用故。以第二任運轉之因。偏簡前六地功用多也。以第三能諸行中起諸行故之因。簡第七地者。既以別因。簡前六地。故以此因。且簡第七地云也。第四剎那剎那轉增進故之因。簡前一切地。故以之影顯前三因亦簡一切地也。 能一行中 問。七地已前菩薩。一行中修諸行(云云)若非六波羅蜜隨一行者。有何過耶。釋云。與八地已上諸行中修諸行。無差別故(云云)付之七地已前。一行中修諸行。八地已上。諸行中修諸行。豈無差別耶。 答。十地菩薩所修行者。即是十勝行也。然七地已前。以當地行。為首。修餘行故。云能一切中起諸行故也。且初地中。布施為首。修餘戒忍等。非戒為首。修施忍等。餘地可准之。而八地已上。以願力智三度。雖相配八九十三地。無相無功用位故。非唯當地行為首。亦施等為首。修餘戒忍等。非一時中諸行為首。修諸行也。若爾者能一行中起諸行故之文。以一切行隨一。名一行者。與八地已上。更無差別。不爾即與一切行中修一切行無有差別者。存此意也。依之可云。能一行中者。十波羅蜜中。當地首行也。起諸行故者。十波羅蜜之行也。能諸行中者。八地已上。以十波羅蜜。皆為首義也。起諸行故者。彼一一行下。修餘波羅蜜行之義也。崇俊法清存此義也。 尋云。諸行者。可通四攝四無量等一切功德。何唯於六度云一行。云諸行耶。故疏云。八地以去。於萬行中。具修萬行(云云)既云萬行。豈限十度耶。次八地以上以施等行。皆為首云事。有何證據耶。 答。菩薩所修之行。雖無量。且以施等。為十地正行。如云謂十地中修十勝行。又本論中。以三劫。如次名波羅蜜。近波羅蜜。大波羅蜜。皆於六度。建立之。但云萬行者。十到彼岸中。攝在無邊行。何不云萬行耶。故論九云。雖十地行有無量門。而皆攝在十到彼岸(云云)准此文。疏云。萬行即十度也。疏次文云。然所修願力智度。漸次勝前。別立其名。非唯修此(云云)顯不限當地之行。餘行亦為首之旨也(已上菩提院御義也。更有別義指事中記之。) 論第三卷同學鈔第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