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四卷同學鈔第五目次 輸入者 彭忠琴 所緣門 准對法輪 據執為我 火辨立自證分歟 薩伽耶言 但緣藏識 即除四人 果上許緣無答 體性行相門 名假施設 佛果心王二方 王由相應 染俱門 又前二見 餘所相應門 第七與定相應歟二方 據取別境 不定隨惑 以妄念慧 要緣曾受 明知第七 事亦有疑 見五地斷 八遍染證文 論第四卷同學鈔第五 所緣門(第二能變第三門) 頌云。緣彼。 論云。彼謂即前此所依識。聖說此識緣藏識故(云云) 有四師 初師(難陀等義) 論云。有義。此意緣彼識體及相應法。○謂緣彼體及相應法。如次執為我及我所。然諸心所。不離識故。如唯識言。無違教失(云云) 疏云。由心是主故。執為我。由所助伴故。為我所(云云) 第二師(火辨等解) 論云。應言此意但緣彼識見及相分。如次執為我及我所。相見但以識為體故。不違聖說(云云) 第三師(安慧說) 論云。應說此意但緣藏識及彼種子。如次執為我及我所。以種即是彼識功能。非實有物。不違聖教(云云) 第四師(護法菩薩) 論云。應知。此意但緣藏識見分非餘(相分種子)彼無始來。一類相續。似常(簡彼境界心所及種子。)一(簡心所多法故)故(云云) 因果識所緣不同事 論云。未轉依位。唯緣藏識。既轉依已。亦緣真如及餘諸法○文。 准對法論 問。論中述難陀論師義。論說末那我我所執恒相應故文。論者。指何論耶。答。瑜伽等也。進云。對法第二文。付之見對法論。云緣阿羅耶識思度為性。不云緣相應心所。述我見等四惑。相應。全無我所見文。何云對法說耶。依之撲揚大師。准對法論。無我我所文如何可云耶。 答。疏釋論說末那我我所執恒相應故文。出瑜伽六十三。對法第二。顯揚第一等。雖然撲揚大師。引對法第二卷。謂一切時。緣阿賴耶識。思度為性。與四煩惱恒相應故。謂我見。我愛。我慢。無明之文畢云。准對法論。無我我所。但可證意之所緣也文。未探解釋之意。若是疑疏見文之趣歟。意者。彼論無我所相應之文。但云緣阿賴耶識思度為性故。聖說此識緣藏識故文下引之。可證第七意所緣阿羅耶識為言。如此釋意。疑疏關勘文者誤歟。或又為傳寫誤歟。 西明疏。聖說此識緣藏識故之處。引對法第二。論說末那之下。不引之。可為潤色。 尋云。若爾直可云誤。 答。如云一云莊嚴不依次說。以莊嚴現文為誤。此例可爾。 據執為我 問。論中明第二能變所緣門。有四師義。爾者前三師意。本頌緣彼彼言。可攝我所境耶。進云。燈但限我見境見。付之前三師意。皆緣彼言攝我所境也。總釋緣彼言。彼謂即前此所依識文。諸師於此論所緣義。難陀云然諸心所不離識故如唯識言。此所不離識。故彼言兼攝心所。火辨云相見俱以識為體故。安慧述以種即是彼識功能。皆通我所境云也。若不爾者。何強成我所境不離第八識義耶。 答。難陀火辨二師。緣彼言。不攝我所境也。本頌云依彼轉緣彼。專顯依緣同義。而難陀第七識但有因緣依。無俱有開導二依。因緣種不離識體。故以總聚見之。望我見境第八心王。可有依緣同義。心所有別體。望因緣依。非依緣同。故不攝之火辨又爾也。又五根五境。為我所境。彼既非第七所依。故不攝之。但安慧意。第八自體及所持種。因緣俱有二依也。又我我所境也。依緣既無寬狹。故緣彼言。攝我所境也。但燈先依難陀。付我境。釋依緣同義畢。據執為我名依緣彼火辨安慧並准此釋文。火辨安慧義。隨宜可釋依緣同義也。即火辨不攝。安慧攝也。 一義云。可攝我所境也。其旨如難。但燈釋攝我所境之事一定。其上問答依緣同義也。意云。我所境邊。雖非依緣同。據我境邊。論依緣同之義為言。 火辨立自證分歟 問。火辨論師意。可立自證分耶。若立者。演祕引有人義。云世親同時唯二分故。不破之。餘所義燈。載西明義云。世親同時唯立二分文。又無能破文。若依之爾者。燈中立自證分文。 答。火辨宗義。未見明文。但立三分歟。論中相見俱以識為體故(云云)相見之外舉識。當自體分。是以義燈述火辨義。見分作用。故執為我。自證沈隱。故不執之文。但立三分人。亦許一分二分理。故任唯二依他性文。又立二分也。是則為順世親。見分中。攝自體分歟。有人偏為二分師。不知立三分云事。不盡理故。自義不云二分師。又非無此一門。故不破之歟。 薩伽耶言 問。正義意。釋第七識不與我所見相應之義。多處唯言有我見故(云云)多處者。指何處說耶。答。疏中。五十一卷四惑相應文。顯揚十七初云由此意根恒與我見我慢等相應之文。并下文云薩伽耶見等相應之文。同十九云我見等相應之文。付之顯揚下文云。薩伽耶見相應文。薩伽耶言。攝我我所。何為證耶。次顯揚十九。云薩伽耶見等相應。不云我見等。何引我見我慢相應耶。 答。正義意。別說我我所之文。為違文會之。不別說我我所之說為證文也。而顯揚既云薩伽耶見等四惑相應。不別云我我所見。何不為證耶。故疏云。薩伽耶言。雖攝我所。然不別說。故以為證文。薩伽耶言。雖攝我所見。之詞。既云四惑。不別列我所見。故知。舉寬名。顯狹體也。第十九卷雖云薩伽耶見。准第十卷說。引我見歟。 有云。然不別說者。顯揚十七後文。以如前說。指上我見等四惑相應文。故雖云薩伽耶見。上文外。別不說故。證無我所也。 但緣藏識 問。宗家意。未轉依第七識。通可緣六塵境耶。答。若依護法正義意者。唯緣第八見分。不緣諸境也。付之不共所依。必與能依識。同境也。而能依第六。既緣六塵諸境。所依第七何唯限第八見分耶。如彼五根與五識同境。是以見契經說。或云意根分別諸法。或說彼七種識。依諸境界念觀而生加之有大乘論中。依楞伽經說。第七末那。緣六塵境文。依之新羅元曉。對自宗立量云。第七意根。與能依識。必應同境。不共根故。如眼等五根文。 答。護法正義意。云第七識但緣藏識見分。不許緣是等諸境也。凡第七識。無始以來。緣執一類。無有間斷。而色等外境。轉易間斷。非常非一。若緣彼境者。行相寧一類耶。第八識一類相續。似常一故。第七執之。以為內我。故論云。但緣藏識見分非餘。彼無始來。一類相續。似常一故文。今解釋依本頌。故本頌云。依彼轉緣彼(云云)天親本頌。又依慈氏阿僧之說。故瑜伽。顯揚。對法等中。第七識緣阿賴耶識文。但五識以色根。為所依根。故根識所取。必同境也。意識以心法。為所依故。能所依俱利。其境不必同歟。次意根了諸境者。於因舉果能也。第七意根為因。意識廣緣諸境故也。秋篠上綱。引興法師釋。會通之旨如此。次於楞伽經文者。亦有二會釋。七識境非一。故云諸境。非謂七識各緣諸境也。或因果合說。云緣諸境也。故論云。未轉依位。唯緣藏識。既轉依已。亦緣真如及餘諸法文。大乘論說者。釋摩訶衍論歟。彼論所說。多背宗家性相。如真如受熏義等也。先德廣勘一論上下。訾謬端多。定知。非龍樹所製歟。強不可劬勞至比量者。有共不定過作法云。為如五根。不共根故。與能依識同境。為如第八識。不共根故。非同境(此失永超僧都勘付歟。)又付違決云。第七末那。與能依意識。非同境。一類無記故。如第八識(先德所勘也) 即除四人 問。付明第七識已轉未轉不同。且二乘無學位。為未轉攝。將如何。若攝未轉者。論云未轉依位唯緣藏識。本疏未起對治斷其我執。名未轉依。唯緣藏識。即除四人文(祕云。三乘無學。不退菩薩。此四決定不緣藏識文。)二乘無學位。既緣異熟識。斷我執。何攝未轉耶。若依之爾者。平等性智現起位。名已轉依。二乘無學。第七猶有漏也。豈攝已轉位耶。是以論中。或云既轉依已亦緣真如及餘諸法。或判已轉依已亦審思量無我相故。二乘無學。唯緣異熟識。不緣真如。亦不思量無我相。何攝已轉耶。 答。論上下。明轉未轉。有二義門。初云。未轉依位。唯緣藏識。既轉依已。亦緣真如及餘諸法文。此文唯緣藏識。名未轉。亦緣餘真如及異熟等。皆名已轉。若依此義。二乘無學。即是已轉。不緣賴耶。緣異熟識故。故疏云。唯緣藏識。即除四人文。又論下文云。未轉依位。恒審思量。所執我相。已轉依位。亦審思量。無我相故文。此漏無漏相對。思量無我相之位。名已轉依。若依此門。二乘無學第七。未轉依也。不成無漏也。 尋云。付初義門。七地已前。平等性智現起之位。已轉歟。未轉歟。若云已轉者。何云。緣阿賴耶耶。若云未轉者。疏云。初地已去既轉依位(文) 答。可攝已轉也。既緣真如。非唯緣藏識。何不攝已轉耶。 又付後義門。尋云。二乘無學。不思量無我相故。非已轉者。又不思量我相。何為未轉位耶。 答。我有人我。有法我。法我見相應末那。思量法我相故。攝未轉也。 果上許緣(無答) 問。因位平等性智。可緣有為諸法耶。若緣者。大師處處中。因位平等性智。唯緣異熟識及真如((云云))若廣緣一切有為者。與果位平等性智。有何差異耶。若由之爾者。能引第六。既緣一切。所引第七。何不然耶。依之今論中。廣緣一切有為((云云)) 體性行相門。 第四體性門。并第五行相門。頌云。思量為性相(文) 論云。頌言思量為性相者。雙顯此識自性(自證)行相(見分)意以思量。為自性故。既復用彼。為行相故。○又云。未轉依位。恒審思量所執我相。已轉依位。亦審思量無我相故((云云)) 名假施設 問。本疏中。釋出世末那。引瑜伽論名假施設不必如義文。爾者許無漏第七。假名末那歟。兩方。若許名末那者。上下同云不名末那。全不許假名末那云義耶。就中演祕述假名末那之義畢。與疏稍別文。以知。本疏意。不假名末那也。若由之爾者。既云出世末那。若假不名末那者。何立出世末那者名耶。況說名假施設不必如義。名假故。無漏第七。雖無思量義。名末那云也。兩方不明如何。 答。本疏意。不許名末那之義也。凡瑜伽六十三卷。答出世末那云何建立之問。有二義。一云名假施設不必如義。二說遠離顛倒正思量故。今論引第二說。已轉依位。亦審思量無我相故(云云)初義不名末那義。後義思量無我相故。名末那也。故疏釋初義意。此義意言。出世末那。更不思量。○不名末那文下文又云。彼無漏第七。不名末那。名是假故(云云)但出世末那者。是非無漏第七之名。有漏第七。名末那故。從有漏名。得末那稱也。如迴心菩薩立聲聞名。聲聞是非菩薩名。例是可爾。名假施設不必如義者。會經云。出世末那也。演必釋者。疏外假名末那之意也。故祕云。夫立名者。但假施設。未必稱義故。出世意。雖不思量。亦得名意。與疏稍別(云云) 重按疏祕意。疏意無漏第七。不名末那。然名末那。以他名。假施設也為言祕意。出世末那。是自名也。名假施設故。雖無思量義。自名而得此名為言。 佛果心王二方 問。就心心所緣境。且佛果心王。可取別相耶。進云。燈中。取(云云)付之色心諸法。作用法爾定。緣慮質礙。能所造等功能。已轉未轉無改。心王何至佛果。忽取別相耶。是以瑜伽唯識等中。唯取總相(云云)此說未簡因果二位耶。 答。佛果心王。可取別相。凡果位諸識。各備遍緣自在德。心王對境總相之時。豈不知其上可意等別義也。以三通緣四等義。可為其例。故燈云。若在果位。王所功能。緣一切法。取總別相。但勝劣異(云云)次緣慮。質礙。能所造等。色心體性也。設雖至佛果。何輒改轉耶。故樞要云。不可難以大種為造彼轉體故(云云)瑜伽唯識等。且談因位相也。故燈云。然第五云。心王取總相。心所通總別。且據因說(云云) 尋云。佛果心王。取別相者。以何行相。取之耶。且取順違等相時。以了別相取之歟。將以領納行相。取之歟。若如先者。了別行相。本取總相之用也。何以之取別相哉。況別相非牒然而有。必各各行相前顯義相也。若非領納行相者。何取順違等相耶。若如後者。望受心所。豈有行相各別義耶。況以別別行相。取多別相者。果位心王。可有二十一行相。若云爾者。又背行相各別理。今云。以了別行相。取別相也。設雖至佛果。不失本作用。了別領納等行相各別。更不起他行相也。但八識心王。以了別行相。知自所變總相之時。其用下。兼知境上可意等別義也。如彼因位中。行相相順心所。互取彼此別相之時。自行相中取之。此又可爾。了別行相中。備領納等能。取順違等別相也。 又方 問。初地已上。無漏心王。可取別相耶。兩方。若取者。義燈中。述佛果心王取別相之義。會瑜伽唯識唯取總相之文。且據因說(云云)因位心王。不簡漏無漏。唯取總相云事。若依之爾者。有漏五識粗鈍劣。猶無漏第六被引。有互用義。況無漏心王。自具勝用。豈無取別相之力耶。彼未轉第七。雖定但緣藏識見分非餘。因位無漏。亦緣真如等。例判心於所緣唯取總相。已轉六七。何不取別相耶。依之有人立量云。因位無漏心王。取別相。已轉依位識故。知佛果心王文。如何。 答。因位無漏。其用雖勝。猶不取別相也。不可等佛果遍緣自在位。若寄事於勝能者。豈有三種緣四義耶。但於諸根互用等例難者。因位無漏。作用勝故。所引五識。互緣餘境也。平等性智。緣真如等。亦准此知。心王取別相。後三分通緣四分等。一心上巨細功能也。輒難備其用。至最極自在佛果。始具此等義也。比量以二乘無學識。可付共不定過也。又作相違決定云。因位無漏心王。不取別相。因位識故。如有漏心王。又轉未轉。其義不定也。若唯以佛果。名已轉義者。因可有兩俱不成過也。 王由相應 問。第七一聚心心所。成有覆無記事。淄洲大師。如何釋之耶。燈云。王由相應。得成三性。所由所依。是有覆故文。付之心王其性非染。由相應惑。可成有覆。四惑其性染法。由心王力。可成無記。是以見論下卷文。釋末那三性門。云此意相應四煩惱等。是染法故。障礙聖道。隱蔽自心。說名有覆。顯有覆義偏依四惑障礙聖道能。判此俱染法。所依細故任運轉故。亦無記攝。心所無記。由所依心王細見。義燈解釋。恐似顛倒。如何可會耶。 今第七一聚性類。大有二重。先心王雖須善性。由相應惑。定無記性。心所又須不善。由心王力。有覆性也(已上自性類由他定義也。)如此自性類定畢。心王又障礙聖道。故有覆也。心所受心王性類。無記性也(此重他性類亙自之門也。)今燈論前門。論餘卷。論後重也。 染俱門(第六門) 頌云。四煩惱常俱。謂我癡我見并我慢我愛(云云) 論云。謂從無始。至未轉依。此意任運。恒緣藏識與四根本煩惱相應。○此四常起。擾濁內心。令外轉識。恒成雜染。有情由此。生死輪迴。不能出離。故名煩惱。有我見故。餘見不生。○二取邪見。但分別生。唯見所斷。此俱煩惱。唯是俱生。修所斷故。我所邊見。依我見生。此相應見。不依彼起。恒內執有我。故要有我見。由見審決。疑無容起。愛著我故。嗔不得生文。 又前二見 問。正義意。第七識與我所見及邊見不相應文。有何故耶。進云。疏云。又前二見。通緣內外文。付之心所緣境。必依心王定。設我所見邊。通緣內外。第七相應二見。可內緣見。例如彼我見雖通緣內外。第七相應我見。唯是內緣。況見論文。我所邊見。皆我見後生。第七相應見。不依我見生故。非我所見等文。何違此文。設別故耶。 答。論云。我所邊見。依我見生。此相應見。不依彼起。恒內執有我。故要有我見文。我所邊見乃至不依彼起者。總顯我所邊見。依我見後生故。不與第七相應之義。就之疏問云。若爾何故不與我所邊見二種互相續生(云云)意云。設雖依我見生。我見與我所邊見。互相續。前後間起。為言。恒內執有我故要有我見者。以恒內二義。釋前後不間起之義也。疏云。以恒內執無有間斷。不容餘見互相續起。故論說言恒內執我文。此釋恒義也。我見恒起。不間斷故。更有何障。餘見互相續生耶為言。又前二見通緣內外此唯恒內執有我故要有我見者。釋內義也。意云。前我所邊見。通緣外。而我見。既恒內緣也。餘二見。自然可緣外。我我所境。必各別故為言。自元我見定內緣了。其上若與餘二見相應者。其自可外緣也。仍我見例難。不來歟。 尋云。疏有二段。釋恒內二義云事。不叶文。上段標以恒以執結。故論說言恒內執我。以知。通恒內二義云事。又下段。云此唯恒內。不限內一義耶以上二。 答。二段如次。雖釋恒內二義。互帶內與恒二義也。然而專所釋取異也。即上段。云無有間斷。顯恒義下段。對餘二見緣內外。此唯內緣文。以知。以內義為本。恒內緣而恒也。內恒時而內也。仍其義互通也(更有愚案。又餘義如別記。) 餘所相應門(第七門) 頌云。及餘觸等俱。 有二師(初師頌餘言顯遍行五。後師餘言顯隨煩惱。) 第一師(第七識唯與九心所相應四惑并遍行五。) 論云。有義此意。心所唯九。前四及餘觸等五法文。 第二師。又有四師(五遍。十遍。六遍。八遍。) 論云。有義彼釋餘義非理。○故此餘言顯隨煩惱文。 遍染四師 第一師(五遍染。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 第七識。與十五心所相應。前九法。五隨煩惱及別境慧也。 論云。然此意俱心所十五。謂前九法。五隨煩惱并別境慧。 第二師(六遍染。不信。懈怠。放逸。妄念。散亂。惡慧。) 第七識與十九心所相應。前九法。六隨煩惱并念定慧及惛沈也。 論云。然此意俱心所十九。謂前九法。六隨煩惱并念定慧及加惛沈文。 第三師(十遍染。放逸。掉舉。惛沈。不信。懈怠。邪欲。邪勝解。邪念。散亂。不正知。) 第七識與二十四心所相應。前九法。十隨煩惱。別境五。 論云。此意心所有二十四。謂前九法。十隨煩惱。加別境五(云云) 第四師(八遍染。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妄念。散亂。不正知。) 第七識。與十八心所相應。前九法。八大隨惑。別境慧。 論云。然此意俱心所十八。謂前九法。八隨煩惱并別境慧(云云) 會五遍染文 論云。論說五法記染心者。解通粗細(簡忿等十)違唯善法(簡散亂。失念。惡慧。邪欲。邪勝解。)純隨煩惱(簡根本及不定四。)通二性(簡無慚愧。)故。 會六遍文 論云。謂依二十隨煩惱中(簡本惑十)解通粗細(簡忿等十)無記不善(簡中隨二)通障定慧相顯(簡惛沈掉舉二。)說六(云云) 會十遍文 論云。依二十二隨煩惱中解通粗細(簡忿等十)二性(簡中隨二)說十文。 無餘心所所以 謂欲希望未遂合事 此識任運緣遂合境 勝解印持曾未定境 此識無始恒緣定事 念唯記憶曾所習事 此識恒緣現所受境 定唯繫心專註一境 此識任運剎那別緣既不專一。 惡作追悔先所造業 此識任運恒緣現境 睡眠必依身心重昧 此識無始一類內執 尋伺俱依外門而轉 此識唯依內門而轉 謂忿等十行相粗動 此識審細故非彼俱 無慚無愧唯是不善 此無記故非彼相應 已上依八遍染。正義遮餘心所。 論云。無餘心所。及論三文。准前應釋文。仍前諸師文抄之。 第七與定相應歟 問。正義意。有漏第七識。可與定心所相應耶。答。不相應也。付之第七識。緣第八見分。專注所執我境。何不與染定相應耶。答。論主釋此事云。定唯繫心。專注一境。此識任運剎那別緣。既不專一。故無有定(云云)意云。定心所專注一境。唯緣本質一法。所變相分。前後雖殊。論其本質。是一境也。第七剎那別緣。無專注義。故不與定相應也。 問。第七識。無定心所云事。大師引何文證之耶。疏云。五十五說。於所觀事。其定方生。八運緣者。即無此定文。付之慧雖緣觀察事。既許與第七相應。定心所。設轉所觀境。何不相應耶。 答。定慧俱雖於所觀境轉。定必以惠為加行。緣彼加行所觀事。大論云於所觀事其定方生者。此意也。第七任運無緣加行所觀事之義。故不與定相應也。慧雖緣所觀境。未必有加行。故任運識。亦與惠相應也。是以見疏下文云。定境加行必慧緣。定得緣觀察。有惠之境定不定故。此識俱無有定。雖同緣觀察。而慧寬定狹。故此無定文。 據取別境 問。付隨煩惱種類。且百法論。說二十。瑜伽論出二十二。二十四。二十六不同。爾者燈師如何會此相違耶。進云。大論取別境不定品類不同。皆立隨惑。百法論談有別體性文。付之百法論所說二十隨惑。未必有別體性。忿等十隨惑并妄念不正知。是假立心所也。何云有別體性耶。 答。燈云。大論中。據取別境及四不定是染性者。煩惱等流品類不同。說多少別。離彼二位。更無別法。百法論等。據其體性有差別者。但說百法。亦不相違(云云)百法論二十隨惑。說體性有差別者。忿等雖本惑分位。假立。望別境不定二位。有別體性云也。瑜伽二十二。二十四等。取別境不定染污一邊。為隨煩惱故。離彼二位更無別法。對彼廢立。百法談有別體性也。 尋云。若爾妄念等。豈離別境。有別體性耶。 答。正義雖云俱一分攝。正取廢分。立隨惑故。異邪欲勝解等歟。 不定隨惑 問。本論中。付明隨煩惱種類。且以悔眠等。立隨惑者。為唯限染污性。將何。兩方。若通三性者。既立隨惑。定可限染污性。例如邪欲勝解等。唯取染污性邊。是以見了義燈釋。當處云大論中所取別境及四不定是染性者。餘處。別境不定隨惑。自性斷也文。若通三性者。何云唯自性斷耶。若由之如此者。見決擇分文。列四類隨惑之中。以悔眠尋伺。為通三性隨惑。是以略纂中。任論文通三性文。 答。唯限染污性也。依擾惱義。立煩惱名。如云此皆擾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也。善無記法。無擾惱義。何立為隨煩惱耶。是以見論文。明悔眠體。初師云。唯癡為體。說隨煩惱及癡分故文。第二師會之。論依染分說隨煩惱文。限染污性之旨。論文分明也。但瑜伽論文。掉舉等八。遍諸染心。其性染污也。無慚無愧。遍諸不善心。其性唯不善也。忿等十。亦隨所依。染污性也。而不定心所。其性不定。通三性法故。云通三性也。正取染分邊。而雖立隨惑。論其法數。云爾也。略纂解釋可准之。 尋云。若唯染污者。何第二通染污類。不列之耶。又若限染污者可云邪尋伺等既不云爾知。亙三性。立隨惑也。 答。 以妄念慧 問。六遍染師意。妄念不正知。為唯別境分立之。為當將如何。若唯別境分者。既立遍染義。何不取癡分耶。是以疏中。以妄念慧是癡等攝文。若依之爾者。述此師自義。此別說念。准前慧釋文。既例我見唯慧。知。限別境分云事。正義破此義。妄念不正知念慧為性者。不遍染心文。大師釋此文云。破第二師。以彼唯執是彼數故。(云云)唯限別境分旨明也。 答。雖有異義。唯限念慧分也。述此師自義。要緣曾受境界種類。發起妄念及邪簡擇(云云)加之疏釋此別說念准前慧釋文云。此中妄念。即念數故。此不正知。亦即慧故(云云)正義能破文云。妄念不正知念慧為性者。不遍染心文。念慧分不遍染。云若以無明為自性者遍染心起。始成通癡分故遍染。論疏上下。其意分明也。但至以妄念慧是癡等攝之釋者。凡此論習。前前師中。隨宜含後後師義。又難前師之下。多攝後師。是以成妄念不正知散亂遍染義。云妄念散亂惡慧若無心必不能起諸煩惱之中。正義又可立此道理。故含癡分之義也。仍以妄念慧是癡等攝者。唯癡唯念。通二三師皆含之為言。妄念(念別境也癡)不正知(慧別境也。癡。) 要緣曾受 問。有義意。釋要緣曾受境界種類文。相分別現在本質通過去。故名曾受(云云)撲揚大師。可許之耶。不許也。付之設雖緣過去。皆變親相分。相分雖現在。從本質名曾受境。此義尤有道理。何不許之耶。況自釋云。過去本質。雖體實無。而變相緣。相似於彼。名緣曾受(云云)如何。 答。有義意。釋曾受境了。重作問答解云。相分雖現在。本質過去。名曾受境(云云)祕破之云。又現意識。緣久滅境。境體既無。何是曾受。故雖重釋。尚疏遺也(云云)有人釋。雖及一重問答。其義未盡。緣久滅境之時。境體既無。何物名曾受耶為言。自義過去本質。其體雖無。現在相分。似彼本質故。今相分名曾受也。有人以過去外滅質。直名曾受故。蒙境體既無何是曾受之難也。 明知第七 問。十遍染師意。第七識。可與不定心所相應耶。若相應者。見論文云。此意心所。有二十四(云云)其中無不定心所哉。若依之爾者。演祕中引大論不定心所云隨惑之文畢。明知。第七有不定惑(云云)如何。 答。第七識。不與不定心所相應也。今論文明也。又明不定心所之中。此皆不與第七八俱。義如前說(云云)但演祕釋。十遍染惑中。邪欲。邪勝解。或立為隨惑。或立別境心所。於六位心所。或立惑。或立非惑之心所。義不定故。名不定惑也。第七與相應故。云有不定惑也。非指尋伺等也。 事亦有疑 問。十遍染師意。可許於理起邪勝解。事上生疑煩惱耶。答。可許也。爾也。付之論述此師義。云諸疑理者。於色等事。必無猶預。判於所緣事。亦猶預者。非煩惱疑。全不云事上起疑耶。依之本疏中。任論文不許此義耶。 答。十遍染家。以邪欲邪勝解二法。立遍染之時。疑與勝解。相應義難有。仍疑云唯迷理惑。不許事疑。則疑猶豫諦理之時。勝解印色等事相邊故。尚有相應義云也。故論云。諸疑理者。於色等事。必無猶豫。故疑相應。亦有勝解。於所緣事。亦猶豫者。非煩惱疑。如疑人杌(云云)就此義疑疑理。解印事。所緣既不同。難有同一所緣義。疏主會此難云。據二行相增。事決無疑相。論其體同取理。疑亦解生(云云)疏雖述於理勝解生義。未明於事疑起之旨。仍演祕繼疏之不足釋云。事亦有疑。但相微隱。疏示一隅。故不言備(云云)依此等釋者。論據行相增。疑理印事云也。以實言之者。不遮於理事互起疑解也。 尋云。論其體同取者。其意未分明。又於所疑理。勝解生時。有印持行相耶。 答。論其體同取者。疑緣理。解轉事。所緣雖別。理事相依。不一異故。為一境體。故疑疑理。即疑事也。勝解印事。即印理也。據此義。有同一所緣義為言。非勝解印持行相直轉理也。 問。見疑可通鈍惑耶。 問。疑煩惱。唯迷理歟(已上二帖如第六卷抄之。) 見五地斷 問。仁王經意。五見第五地所斷歟。答。第四地也。兩方。若第五地斷者。見彼經文。第四地斷見(云云)若第四地斷者。要云。仁王經云。見五地斷。(云云)隨智周大師。任樞要。如此釋給。如何。 答。本經初地斷貪。二地斷嗔。三地斷癡。四地斷見。五地斷疑(云云)隨斷障章。引彼經說如觀文。但樞要文。見字騰也。只可云五地斷疑見文次第。上述見疑唯利義了。仁王經云。五地斷疑者。非煩惱疑。是事疑也(云云)何忽論五見斷位耶。知。見字騰歟。或見者。正見也。則能斷智也。訓云見五地斷疑(云云)或見者。證見義也。訓云。見五地斷疑(云云)或見。披見義也。訓云。見五地斷疑(云云)周記就要文。一往作釋歟。 八遍染證文 問。論中明隨惑遍染義。出四師義。以何為正。答。疏以第四為正(云云)付之五遍六遍等義。皆得證於瑜伽等說。八遍染師。無明證據。何為正義耶。是以見大師餘處解釋。以六遍染為正如何耶。 答。見論文。前三義各憑瑜加對法一文。互雖立一義。更無立破。第四義。獨云有義前說皆未盡理。廣破已前諸師。立八遍義。可知。護法實義云事。依之本疏中。護法菩薩。為第四說(云云)但至證文者。先瑜伽對法等五遍。六遍。十遍文不同也。若依一文者。必違餘二文。仍前三師。雖憑教文。必違教文。爰護法菩薩。道理為先。得諸教意之時。明八遍義不違諸文也。故疏云。雖無論文。定許八遍。今以諸論上下雜有。致此推究(云云)准此意者。又可云有證文。依之論下文云。論說大八遍諸染心(云云)次至略纂者。瑜伽對法等五遍。六遍。十遍三文中。以六遍為正為言。不對八遍正義。何為難耶。故抄云。此六文為定。餘十五者各據別義。此會為勝(云云) 論第四卷同學鈔第五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