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第六卷聞書第三 輸入者 彭忠琴 第八十日(自此十煩惱何所斷耶至不可執為唯是貪分) 一。見所斷十實俱頓斷以真見道總緣諦故事。私云。。以總緣諦故為頓斷之由歟。總緣諦之樣事。讀師云。壞緣諦云總緣諦歟。光胤申云。壞緣諦之樣可有沙汰(云云)讀師云。懷融得業善憲已講訓樣異也。懷融壞緣諦(云云)善憲壞緣諦(云云)懷融壞緣諦訓善憲聞。不可訓。壞緣諦訓申。其由不被申(云云)真實兩人之所存樣難知事也(云云)延公云。壞者合義料簡一義。此等料簡之外。此下祕。壞壞念住。壞者雜也(云云)此意以料簡歟(云云)光胤申云。兩訓之意壞義取。祕雜義申當存也。此外料簡云事可為如何哉。難測事歟。 一。私云。壞緣諦壞緣諦云訓意。緣緣起。諦四諦歟。壞緣諦意。緣緣慮門緣也。古料簡趣。壞緣諦四諦門出。緣理云壞緣諦。四諦門緣理云爾二樣出。推之當彼兩訓意歟。壞緣諦者。諦門緣理意。壞緣諦者。壞諦。出四諦門緣理意歟。此壞緣諦事。故東院口傳申事。無作四諦談義時也。其趣在別紙。 一。論總緣諦故云壞緣諦故。疏祕見。此樣樣叶懷融訓歟。總緣諦之樣。一定緣慮之義。非緣藉之義故。 讀師云。疏壞緣諦作意之壞總改本。此本無劬勞歟。凡祕總緣諦共相作意相叶(云云)光胤申云。一段之樣必定壞緣諦見。又壞念住為例。其旨分明也。 一。菩薩見道。四諦門安立之觀。不為正觀。專以二空一實為此位觀解。何今別寄四諦門為頓斷之由耶。依真假說。事也。設二乘見道。生空非安立觀正斷惑之道歟。返返不審之由評定。讀師被申旨不分明。大旨共二乘明之故。二乘四諦為正觀故。被申歟。光胤申云。古樣迷諦門故。迷諦四諦門。迷明故。於四諦門明見斷義也。下總別迷諦。可意得歟。二空一實門不分四諦。故迷諦形不可顯由申。讀師同心畢。私云。二空一實壞緣諦之時所觀之理故。遂不相違歟。 一。然迷諦相有總有別以下一段事。私云。大綱此一段分四。總謂十種皆迷四諦數總也。苦集是彼。乃至。怖畏處故行總也。別謂別迷。乃至。屬苦諦故數別也。謂疑三見以下行別也。 一。良明房云。總謂十種皆迷四諦之時。身邊二見迷三諦許歟。既數別之時除之。數總何加之耶。讀師云。數別門除之。數總門加之也。本疏其旨分明也(云云)總空非我。別空非我。其二門故也。 一。實俱頓斷含漸斷師歟事。古沙汰也。本疏煩惱雖俱品違一惑三品智故之解釋。分明含漸頓見。所詮漸斷師云。頓中漸也。對九品別斷故。疏非如俱生九品諸惑以下文此意也。 一。因依處怖畏處事。私云。因依處者。苦集因依處二也。因者增長十煩惱也。依者性能隨順生十也。依由生煩惱增長故。增長依上義也。依因差別。讀師云。怖畏者何義耶。滅道怖義歟。必煩惱滅道事。愛佛貪滅之時如何。吾斷物歟。煩惱行相左樣轉事。日比不取置事也。延公云。只煩惱自性違背無漏物。滅道云怖畏處歟。光胤申云。本疏其分見。光胤意得置分。只常云。事意得歟。此怖畏只自性違背之物。好不受義云怖畏歟。讀師云。愛佛貪滅不受。光胤申云。其別段希有事歟。多分怖畏歟。但延公被申樣意得無相違。日比二樣意得置也。疏性不隨順增長十種(云云)此分勿論歟。凡無難義。 私云。疏但起迷撥猶豫等事緣此二諦起十惑故(云云)付行相怖畏之義見歟。又演祕引對法委釋怖畏樣。單不隨順不增長之分不見。樂著生死起懸崖想。生大怖畏(云云)此文滅道二諦非吾等之所證所知之境界。二乘等之懸崖思。怖畏處義歟。懸崖者。義也。又外道等之種種妄計。滅道謗。怖畏義。疏又外道等(云云)祕又諸外道等也。所詮篇篇歟。一邊。 一。別空非我屬苦諦故事。光胤申云。空非我道理。亙四諦事勿論也。而別屬苦諦子細何事。假令病多起有但說空門亦空病生亦立有性申。真如空性云。迷執多轉有故(云云)此才學。凡夫多分苦諦空非我迷。云屬苦諦故歟。將又不寄能迷。實苦諦之處異。餘三諦空非我義增勝分歟。其返返不審也。 讀師無殊成敗。又不及評定正畢。 一。謂疑三見親迷苦諦至不共無明親迷苦理。苦諦門之行別也。疑身邊邪四法。親迷苦理之惑也(抑上。明迷諦親歟疏歟問。為答此問以下分親疏也。) 一。二取執彼。乃至。為勝能淨事。讀師云。重緣疏迷惑也(云云)良公云。緣三見行相何無親迷之分耶。三見行相知時。直可迷理故。讀師云。行相傳知疏迷歟(云云)光胤申云。成事智知三智行相時。傳知理事歟(云云)私云。見戒二取重緣親迷申古一義歟。先年貪無漏緣。東院口傳申時。被仰子細。在別紙。凡當段疏文。分明疏迷見。疏云。然不親迷無我理等(云云)祕云。此等由緣三見起。望苦集理有所隔故。名之為疏。是重緣惑(云云) 一。於自他見。乃至。起貪恚慢事。讀師云。自見起貪。他見起恚。於自他恃己陵他慢起故。云如次隨應歟。此貪瞋慢獨頭之者歟。皆以重緣疏迷惑也。評定曰。及彼眷屬道。慢歟(云云) 一。相應無智。乃至。親迷苦理事(疏皆亦疏迷(云云))讀師云。相應無明。所相應惑親疏之迷隨。通親迷疏迷之。不共無明必親迷理也(云云) 光胤申云。無明然自性行相深遠者歟。不共無明必迷理故。讀師云。爾也。私云。無明迷理行相。只不了之分也。一切惑業悉可迷理。理行解。不共無明之處。可談耶。都難測事也。此事聊有評定。讀師無成敗之旨。又不及評定止畢。疏云。十中五別起親迷苦理。(身邊邪疑惑別起不然云云。不共無明歟。二取貪恚慢歟。)私云。此文十煩惱別起(獨行事歟)之時二分。五迷理五不迷理釋文也。付之見戒二取貪恚慢五不。迷理惑定置中。二取。深迷執故可言迷理(云云)此迷理疏迷理歟。但親迷意得樣歟。獨行貪恚慢此但迷事(云云)付之問。若爾何故。前言十皆迷諦(云云) 意云。總謂十種皆迷四諦之文。十煩惱皆迷諦見。何云此但迷事耶。為言。答之諦有事理。無相違失(云云)意云。皆迷四諦之諦。理事。仍別起貪等迷事之邊(云云)又疏云。又相應貪等。如次下說。亦迷苦理故。復前言十皆迷諦(云云)意云。論皆迷四諦。付見俱生之貪恚等云迷理也。為言。復案云。疏別起貪等。乃至。此但迷事云。如次隨亦起恚慢事。一向不重緣見等獨頭貪等事。修惑下瞋貪愛等等云。見惑迷事惑也。抑今獨行之貪恚慢者。於自他見。乃至。起貪恚慢云貪恚慢事歟。其尤可重緣疏迷理之惑。何云迷事耶。將又不緣見獨起貪等事歟。其疏之樣。上舉二分見。此事追而可決之(以上苦諦之行別畢) 一。疑及邪見。乃至。准苦應知事。讀師云。身邊二見以唯果處起之通。餘三諦除之不沙汰迷諦(云云)私云。數別行別之時。二見唯苦諦之通也。可見疏。 一。私云。抑論舉疑邪見不出不共無明處。疏加之為親迷集等之惑。推之以及言顯之歟。集滅道三諦親迷。於無明出不共遂不出相應事尤奇。推之於三諦無相應無明之親迷理義歟。若有何不出耶。若無者。疑邪見相應時。何無此義耶。此事古沙汰歟。 一。二取貪等准苦應知事。讀師云。上苦諦迷釋時。如次隨應起貪恚慢云。又釋二取。二取執彼。乃至。為勝能淨云准可知之。 一。然瞋亦能。乃至。粗相如是事。讀師云邪見。俱瞋緣滅道事歟。無聞比丘之才覺歟。光胤申云。不爾。凡見俱生之瞋緣滅道。委細門之談也。今文粗相門也。仍獨頭之瞋歟。私云。此下疏瞋緣滅道迷理。或雖緣理不迷理。二釋作前解為勝(云云)意緣理迷理云初釋正歟。(以上粗相門也。) 一。委細說者。乃至。隨應如彼事。讀師云。肝要委細門云色。貪瞋慢三。粗相門。疏迷理惑明。見俱生之貪瞋慢釋出。如見親迷理定一門也。此外論文面。粗相門外事不見。付之貪無漏緣之論義時。見俱生貪緣無漏。其見。身邊二見緣滅道無漏時。貪身邊二見俱起緣無漏成立。此委細說者等之文。攝無漏身邊二見見。粗相門唯果處起對。委細門隨一見樣。重重未定事。申習子細歟。委細如論義(以上分別起十惑迷諦門畢。) 一。俱生二見。乃至。修道方斷事。俱生身邊二見并相應三惑。雖親迷苦理之惑。細難斷故。修所斷也。為言。 私云。抑迷理。雖俱生何以諦理親不斷之耶。理親起。自然可被斷事歟存也。總見道智下。修惑。不斷事可爾。超越人依見道智斷之。若爾理惑何理親之下不斷之耶。 一。瞋餘愛等乃至。故修所斷事。讀師云。餘愛等者。見俱生之餘也。獨行之貪等也。私云。此文無用也。俱生身邊見修所斷見事。迷理修斷云事。聊不審故釋之。瞋餘愛等文無用也。迷事惑修所斷事申。為何覺也。但子細。此見道迷事貪等雖迷事。違諦觀被斷。 一。付之又有疑。上三斷門之時分別俱生惑見修斷既明之畢。重迷諦門下明之。豈非繁重耶。推答云。三斷門大方雖明之。迷諦門以後見之。見修二惑互亙迷理迷事故。為遮濫重明之歟。一向愚推也(後見疏如此釋歟。可見之。) 一。有事無事門漏無漏門事。讀師云。此一段論文分雖文段少。至釋家重重往往無左右難決。有事無事論義之時沙汰。一向略存。現文分云。被止談畢。 一。緣事緣名門事。評定曰。此門一向有事無事門行合。緣名無事緣。緣事有事緣。讀師云。大旨雖相似。義門異也。今門貪與影相似不似為面歟。有事無事不見貪影之相似不相似。只體事之有無也(云云)良明房云。如漏無漏緣。質影不相似故。雖有無漏本質。名無事緣歟。若爾相似不似文相當事無事歟。 一。唯是煩惱分位差別等流性故事。讀師云。分位差別假立心所等流性故別體心所也(云云)私云。分位差別意得。等流性故。根本煩惱之等流云事歟。疏由根本為因此得有故。此義假立心所。仍等流性故不通二種歟。疏先別體心所(云云)等流性故。同類等流果二義出。所詮隨煩惱不名根本煩惱不。生餘染心所故。光胤申云。隨煩惱得名釋。疏二解。一隨惱於心(云云)二隨煩惱生(云云)遂云今同得義取隨煩惱生義。煩惱者本惑也。隨此本惑生也。為言。隨煩惱之煩惱本意歟。初釋隨煩惱之煩惱隨惑意得歟如何。讀師云。大旨同心也。 一。小中大類別事。私云。謂忿等十各別起故。所遍位小歟。將又自類各別起云小歟。近來論義歟。總沙汰也。疏行位局故所遍位小見。 一。烈二十隨煩惱次第事。義道前後歟。又列子細。只取合列歟事。可有沙汰事歟。 一。最前舉忿事。瞋分位心所最前可舉之子細歟事一。又一相瞋上假立心所。悉列覺處忿恨後覆心所舉事子細何事耶事。并害下事一。又百法論次第相違事一此等節節不及沙汰止畢。此中一箇條其沙汰。讀師云。抑忿恨嫉害五法一相不列。中間舉覆子細。何事耶。更疏等不釋其由。返返不審也。若小隨惑列樣。更其次第。兔角可列事也為顯。中間覆舉歟。其故忿恨等次第生起守列小隨惑列樣皆次第。義道前後定事。瞋上忿恨等次第生起守列故。人。樣意得。不可然間。為遮此濫。中間貪癡上覆舉列樣。更不守義道前後由表意歟。其外更意得(云云) 私云。疏云。執杖為業舉多分亦有惡言故(云云)多發多顯此意歟。 一。恨心所釋。由忿由前(云云)嗔恨忿生起次第樣覺也。結恨之果利有鬥諍故。延公云。依對現前不饒益境付。假令遠處敵。討出立。多發暴惡身表業故之姿歟。遠處敵。可云現前境歟。評定曰。可云現前境也(云云) 一。恨心所業用熱惱為業(云云)熱惱惱心所之姿也。何為恨之業用耶不審也。推之熱惱所依為業云意歟。隨疏左樣申覺事。疏云。熱惱為業故生惱非俱時也(云云)非俱時者。恨非云惱。後時起惱心所云熱惱也。云意歟。熱惱所依義歟。 一。由忿為前事。疏云。然忿亦生惱親對輕故但說恨生(云云)忿直生惱歟。 一。論據粗顯唯說癡分事。私云。覆罪之姿尋時。利譽恐。尚以粗顯分。不懼當苦後生事。癡相殆微隱申事歟。但推之只大方覆罪之姿順愚癡歟。惡事馳千里。人皆存知事。罪風情。愚癡形也。此分云粗歟。雉風情歟。貪此上意內利譽求故覆罪見。今一重事。云微隱歟。 一。然說掉舉遍諸染心不可執為唯是貪分事。 私云。掉舉別體之有無下三師也。今此事申出無用覺也。但此如說掉舉是貪分故例付伏難。掉舉三師之論也。不極成事也。何為例耶。此伏難遮此文起也。疏不極成者理必不然此伏難也。以之推。覆初師當掉舉初師也。覆第二師當掉舉後二師歟。實別有體亦癡分故之疏文分明也。 第八十一日(自云何為惱忿恨為先至是彼等流非即彼性) 一。謂追往惡觸現違緣事。其沙汰延公。此各別事也。將又付追往惡又現違緣。二度熱惱事說歟。讀師云。謂追往惡疏追忿恨之境(云云)若爾追往惡付現違緣歟。 私云。只追往惡之分不觸現違緣。惱起事必定。若爾追往惡必。觸現違緣有無不定。追往惡付違緣難申歟。但違緣時。必追惡付意得歟。 一。嫉心所事。評定曰。殉白名利。嫉。尤貪為體一分。仍云瞋為體耶。 私云。貪嗔不俱起故。並難為體歟。二中必嗔。嫉時必嗔故。 一。惠捨事。其沙汰惠捨也。汎爾人物簡云惠哈歟。必為益他捨財故。 一。誑諂之差別事。其沙汰評定曰。誑矯現有德為姿。聊他高舉形也。諂殆吾下尊重他。又誑必曲順時宜之義。諂必曲順時宜之義。所詮諂必他。人機嫌見。隨順網悁他也。誑左樣他。我獨尊風情被崇敬他求名利也。光胤申云。山居僧。貴人來諮問。物食睡。禮儀。出塵之相表被敬他風情誑也。世茶拘取他意。好者被思。云諂歟。 一。或藏己失事。評定曰。諂為覆因也。仍云。或藏己失歟。如此諂曲意。吾過也。人振舞。人不言其過故(云云) 私云。總今樣。覆諂因申事也。覆罪為先諂曲故也。 一。憍心所事。於自盛事者。對法長壽相等也(云云)讀師云。富貴等事。一切盛事也。於此染著恃醉傲也(云云)私云。此下疏於自盛事之事。有義限有漏(云云)有義恃所知諸法故通無漏(云云)此解為勝。 一。云何無慚不顧自法之自法事。如慚心可知之付之對法。無慚自不恥為無慚心(云云)不舉法。法益自故。自之言攝法歟。今論情非情滅故別舉之。 一。不恥過惡是二通相等一段事。讀師云。此一段一一文段多重之立破。一向如慚愧。 一。是彼等流非即彼性事。等流義如上注。別體心所。本惑等流故云爾歟。 第八十二日(自云何掉舉令心於境至論復說彼遍染心故) 私云。令心於境不寂靜為性之文。令他不寂靜義為性用也。自體不寂一切煩惱共相。非掉舉自性歟(讀師云。令他不寂為性自體不寂不取云事。三師一同之談也。) 一。由此憶昔樂事生故事。讀師云。昔樂憶時心不寂靜。苦事憶時心不寂靜事不審也。又心物匆事。必昔事憶。現在強境對時。殆不寂靜。此師義返返難思。如何樣正義此義門許。隨他相說會釋(云云)重讀師之樂事憶時。其樂心移不寂歟。苦事憶時。其苦心不移不寂義微劣歟。 私云。讀師被申樣。日比存置也。樂欣求事故。吾上樂思出時。心。其樂心移物匆也。苦事憶。苦厭離境故。吾上苦思出時。心。拔苦今心安息故分寂也。不寂靜義微劣歟。 一。有義掉舉別有自性遍諸染心如不信等事。延公云。遍諸染心因初師不可許之。初師唯貪為體不遍善存故。可有隨一不成之過。讀師云。誠初師六遍染師歟。但隨一不成事八遍染正義云事。第四卷治定畢。立破已後故。遍染為因歟。付之評定不審云掉舉遍染。必定不可許唯貪為體。唯貪為體。又必不可許遍染歟。若爾掉舉遍染義第四卷立破已後。故者。立破以後故又不可出掉舉唯貪為體義。何表初師耶。表。何又遍染云極成耶。光胤申云。誠雖行合同事。遍染義第四卷出四師立破畢。故遍染為因。掉舉別體之有無已前不出破故。當段表三師立破也。義門異故更無無過。 一。掉舉別體量事。讀師云。受共教諍別體有無故。非諍體量故。言陳量也云事。常事歟。此量言陳諍體量被申事歟。延公云。事。祈禱講問之時。壽圓得業講師。問者善信房。掉舉別體事此沙汰(云云)光胤申云。上人不可有言陳有法自相由被仰切事也。言陳爭體。言陳有法自相歟被尋時。不及陳答歟。承及。但上人被仰巷。掉舉別體量言陳量而爭體被申。其義門不相違子細。無左右難治定(云云)讀師云。爾也(云云)讀師云。貪等之外別有自性之文。掉舉別體量離一切煩惱可有別體量見。貪等之等無分明。而左樣意得不定過難遁。隨常論義。此量對初師唯貪為體立之見。若爾貪等之外等無。第三師本意談云爾歟。正離貪等不信等可有別體立意。光胤申云。雖對初師貪之外煩惱難。可有別體立樣。初師貪為體申故。離貪可有云事。立量之面不能左右。又離餘煩惱可有別體由。遂可立歟。讀師云。唯貪為體師對。只貪為所離可立量。何對初師。假對餘不信等。所有別體立耶。前云爾可為相符之過。光胤申云。後師主勝論對五頂。為成能所有別體。雖立三比量。遂可立六句別體謂。立違四量也。以可為潤色。師弟諍論正。能所有相對雖諍之。遂可及六句別體有無故。疏主假敘之歟。若爾離貪可有別體云言根。初師貪為體云付。所對一貪定。遂離不信等。可有別體立也。付之相符過事。一往樣。初師掉舉假立心所意得。對不信等。別體物申歟。正不信上立。假立心所。別體物申。幾度貪離不信等有別體。掉舉有別體申。掉舉體備故。所詮第三師掉舉離不信等有別體申。初師對不信有別體申聊可相替故。初師意。對不信等掉舉無別體物申。 私云。假令譬取申。人處家居。家正家主對。別家物申條。正事歟。但家人對。家人定可申歟。其人家共。誰人對家人事同事歟。事歟。此事詞多記之條。雖相似無益繁重。存子細記之。凡一旦事也。不可為定量。 一。如睡眠等事。睡眠癡分說事歟。其沙汰。 一。掉舉別相謂即囂動事。讀師云。此師意。不寂靜非掉舉之別相。囂動為別相也。是顯第三師正義段也。第二師不寂靜為別相故。第三師囂動為別相不取不寂靜。仍故如此釋也。光胤申云。謂即囂動者。令俱生法不寂靜故之儀也令心不寂外。別又囂動別相云事。不審也。只表。囂動遮。令心不寂靜。讀師云。不爾。自囂動。此力令心不寂也。不寂囂動也(云云) 一。不應別說障奢摩他事。光胤申云。設雖無別別體。何不說障定耶。令心不寂之分違。定故。彼放逸如說障不放逸(云云)此事古沙汰也。 一。惛沈事。一一文段如掉舉。 一。無堪忍瞢重。大旨同事歟。自瞢重。他令瞢重云無堪忍歟。讀師云。瞢重無堪忍異也。如囂動與不寂靜(云云)此事讀師被申趣愚意聊異也。但可如讀師歟(迫而可決之。) 一。而非瞢重而非迷闇事。讀師云。癡理事相也。其故非瞢重。分明向事理雖緣之正路。迷理非形也。惛沈必迷是非不為其相。只沈重瞢瞢。常意是非辨共。意汎重重相以可知之歟。 私云。染污事惡事也。物不策懃惛沈歟。善事不策懃懈怠也。惡事策懃懈怠歟。若爾惡事不策懃定惛沈歟。此由讀師申處。聊同心歟。 一。不信心所事。私云。此可意得置子細。先於實德能二種境忍樂欲。欲勝解信因果也。此為因果心淨為性為信也。此樣。於實德能不忍樂欲又欲勝解。此為因果心穢為性為不信意得。不忍樂欲不信之體也(云云)一且不審義。如法。所詮於實德能不忍樂欲。不信之體也。於諸染法不忍樂欲。信之自體也。於實德能深忍樂欲。信因果也。若於無記起忍樂等。但是欲勝解非為。信不信之因果(可見疏) 讀師云談并評定之趣如此。 一。懈怠心所事。光胤申云。於諸染事而策懃者亦名懈怠之樣。染事懈怠申無子細。但其事。懈怠懶怠為性。只於知斷修物分。立懈怠歟。將又一切懈怠心所。必染污惡事策懃故。必惡事。立懈怠歟。讀師云。必懈怠總事策懃也。不爾不可立懈怠。憎染為業之解釋分明也。若不進善事分。無記心之所要有此義故(云云) 私云。此事無左右難一定歟。懈惰。善事。必物。不進心品也。無記心心所。其。只於威儀工巧別境界心轉中容也。善事必。所詮此事被申樣不審也。於諸染事而策懃者。事歟覺。 一。於無記事而策懃者事。私云。於善品不進故非精進。故於善品不退故非懈怠。只欲勝解也。 一。放逸事。無殊沙汰。文段如不放逸。隨讓後。 一。云何失念。乃至。心散亂故事。私云。柳下不正知云於所觀境。今妄念云於諸所緣不云於曾習境。其子細事。尤可祕之有子細。第七相應之失念不轉曾受境故。總又失念。染污心物。表不追憶時。念生否。若生不審也。無追憶識故。爭念。若不生。此時境不可云曾受境歟。若爾失念必不可轉曾受境歟。仍云於諸所緣也。光胤申云。妄追憶者。惡過去事憶事歟。世間僻覺云事歟。將又不爾歟。讀師云。妄追憶云。以染污心追憶過去。皆以妄追憶存置也。惡僻覺非云妄追憶僻三性心亙事歟。必妄念。光胤申云。此事大事也。今承樣。設過去不謬能憶。染污心。妄追憶歟。一識意勿論也。妄字意得樣。妄不可出歟。此儀所依別境染污念。可有明記用歟。是論義也。此論義沙汰。論義也。染污心能憶過去。可明明記用故。讀師云。爾也。於所依染慧。今通可有明記用歟。 私云。能依失念不能明記申。僻覺事歟。又全分何不覺云失念歟。世間失念仕候云。全分不覺事申。推之可依別境中妄念遮表二義歟。遮用一義。能依失正念分也。所依染慧妄追憶之表用。僻覺妄追憶歟。又何不覺。念位。又能憶。其心染污心。尚妄憶歟。一義意也。總論之。於染污心可有三種。一全分妄。過去事不覺(此位念不起位歟。讀師所存也。將又心令轉過去故。念起可云歟。可尋之。) 二僻覺(此妄追憶歟否事。可沙汰之。善心中僻覺。故非忘追憶云歟。將又善心中僻覺。染污心間起歟。) 三。能憶昔事。(染污心故。尚妄追憶可云。但明記為性可云歟。明記三性通故。) 此事論義也。染污心有明記義歟古題。明記為性三性心通義。論說別境念說三性念歟。明記限正念義。論付正念且說之歟。善心如此可有三種。全分不覺。僻覺明記也。准染污心三種可知之。全分不覺念記歟不記歟。僻覺染污心間起歟否事。明記易知。先年東院僧正云。光曉失念不能明記云。付善事事歟。非總無記事歟。疏不能明記善等事故釋此意歟(云云)此仰恐不領解。先善等事故等。定可等不善無記之事故。其上染污心中意事能憶事。其可得耶。當座此不審申畢。無分別之仰。左樣染污心。能憶。不能明記可云。染污云不能明記歟。云趣。此論義。染污。望其論義可決之。 私云。失念之念正念歟。若失念之念令通三性。失念之位。念不起故。但第七唯癡為體之失念尚令失正念可申歟。又第七總念心所故。失念之念三性通可申歟。念心所。失念之念定可正念歟。 私云。設唯念初師。又俱一分第三師念為體邊。失念無明之力也。癡令念失可意得也。 光胤申云。善心中一向物何可申耶。讀師云。其位念不起可意得歟。念心所非遍善之法故。 私云。善眩中僻覺如上染污念間起歟。 光胤申云。抑第七相應妄念癡令念失故名失念云事難思(此俱一分爾也。第七妄念唯癡為體也。)第七總念心所。何云失念耶。念令失念失念。總念。何令失念耶。返返不審也。所詮現在境緣不轉曾受境位不憶過去。今樣。可云失念過失歟。讀師云。誠爾也難思云云。私云。失念遍染心所。一切染污心起。若爾不轉曾受境現在緣染污心失念。總今不審事也。不限第七。第六失念可有此疑歟。延公云。妄念遮表事大事也。俱一分攝師意。癡為體妄念遮表事大事也。俱一分攝師意。癡為體妄念表用歟否。二義也。有云義。假立心所。必體妄念。妄追憶謬之表用。念為體妄念施具之也。此義可然歟。讀師云。此事返返難思也。隨中妄念遮表盛二義也。癡為體之妄念有表用云事不意得。今樣必用施。第七相應失念何物施。第七相應失念何物施。念不相應故。 私云。誠不審也。第七失念失念申。如上注不審事也。況表用可具哉。 延公云。第七失念。念心所不相應故。法爾無表用也(云云)讀師云。第六失念可為此分歟。光胤申云。知足抄行相對治。癡分妄念不正知當。邪念邪知之相。同念慧分二法(云云)當此義歟。讀師云。其可有料簡歟。隨奧樣不見。以之推。只念慧為體妄念等。其行相不違分云歟。正具延公云。此事非私略。故良英須假立心所其用互施義信賞翫之。隨彼草此事返返被記置。不爾可有難義之由被申(云云) 私云。可有難義被申。推量之分。取四法上防修寂靜。不放逸行捨立。四法防修悉被立不放逸。寂靜又悉被立行捨故。不放逸。無寂靜用。行捨不可有防修用歟處。雖信慚等亦有此能之下。疏雖信慚等等見。六法見。六法。不放逸時。又除自取信慚愧輕安行捨不害。行捨時。又除自加不放逸也。加樣時。亦有此能體。既不放逸之時取行捨。行捨時取不逸明知不逸有寂靜之用。行捨有防修用云事。不施合其用。本來不逸何有寂靜用耶。行捨難有防修。良英可有難義被申此事歟。 第八十三日(自云何散亂於諸所緣至中大隨粗亦如實義) 疏云。流者馳流即是散功能義。蕩者蕩逸即是亂功能義(云云)讀師云。馳流散義云事易知。蕩亂義云事。蕩讀歟。若爾別別物合一意亂義歟。亂云別別物。義歟(云云)私云。亂糸申一義歟。 一。不出散亂定為體師事其沙汰。 私云。小乘論藏此師出歟義。別段論義見。若爾大乘教說事異之歟。 一。散亂癡為體云師意。不審也。又貪瞋癡位。亂切能增云事不審也。 一。雖一剎那解緣無易。乃至。如繫猿猴有暫時住事。延公云。抑一剎那間易解易緣事。論文分明容易解易緣義。相續位推之知。易解易緣之物定也見。此重此分先可置之。抑於相續位事大事也。假令二念相對見之時。散亂初念位境第二念易時。行解易。散亂易解。何掉舉易緣申。 私云。第二念轉前境時。易緣易緣。易解之邊掉舉力申。凡掉亂易解易緣非自分。自分勿論。於諸所緣令心流蕩。令心於境不寂靜。心心所令易解易緣義也。 一。染污心時由掉亂力常應念念易解易緣事。光胤申云。此文樣念念易解易緣事。易緣依易緣一境上易解。易解掉舉。易緣亂意得。更無子細。由掉亂力常應念念此意也。光胤申云。多念之間住一境。而行解色色易事。此散亂。念定等力依制伏之。掉舉不制伏時也(云云)付之重重讀師延公付光胤申趣被舉疑問事。非指事疑也。比興比興。 一。或由念等所制伏等文事。私云。此文本疏生起問。常應念念易解易緣事勿論也時。愛味定解緣不易此時掉舉散亂。解緣俱。一念間解緣不可例。其一念。法爾道理也。多念相續位事不審也。答此不審文也。念念等制伏掉亂。不令易解緣也。掉亂之力微力。念定之力增位也。若掉亂行相增念定劣位。猿猴繩。 一。抑第七相應掉亂。行解所緣不易。此依誰力不易解易緣耶事。其沙汰。延公云。或由念等力所制伏六識掉亂事也。第七別事也。不可入今沙汰(云云)光胤申云。第七不入今文。不盡理也。本來掉亂二類。不易解易緣掉亂可申歟。事。隨或由念等等言子細。等言等我見。第七掉亂依我見之力被制伏。不易解緣歟。讀師良公樣同心畢。 一。雖一剎那解緣無易歟。讀師云。一念間掉舉易解申。易緣。遷流速疾至第二念也。仍第二念易解即初念易解。初念易解第二念也。又散亂一念易緣可申。初念之易緣第二念也。如掉舉易解。如此委細不被申此。趣也。肝要須容易解易緣趣。今一重物。則一念有此義被申也。 私云。讀師之所存推。慚愧俱起之時。可崇重輕拒義意得。及輕拒總義之言以備王色。并掉舉散亂一剎那之易解易緣義意得合。潤色備東院樣所存嫌人也。此筋被申歟。 院主云。而於相續有易義故之義言容有義見。正易解易緣。不見(云云) 一。云何不正知。乃至。所毀犯故事。 私云。不正知必所觀境轉故云於所觀境歟。 讀師云。謬解為性分明表用見。不正知遮用云一義難義也。但謬解遮用意得樣歟。謬解不正之義也。令知不正意也。解者慧用云事顯。表解不可意得歟。雖有此料簡。都難思歟。又慧有四箇用中。謬解不配不正知。關詐用哉。尋伺推度。見推求。所依染慧邪簡擇故。私云。不正知遮用一義。謬解表用所依染慧作用也。意得。簡擇。打任正簡擇也。此事可依義事也。委細略之。篇篇子細。准妄念可知之。 一。論謬解遮用意得義難義。論疏之文。疏云。非迷於境而闇鈍也。但是錯謬邪解名不正知等(云云) 一。與并及言顯隨煩惱非唯二十事。評定曰。三字。一箇及言置。二十外隨惑事可顯。行捨及不害之及及顯十一義別心所云。何煩用與并及之多字耶。 一。隨煩惱名亦攝煩惱事。讀師云。此事顛倒。隨煩惱亦雖名煩惱。本惑不名隨煩惱。是根本故申也。而本惑名隨。隨惑不名煩惱云事。不審也。煩惱名擾惱之義。何隨惑不得此名耶(云云)延公云。心言互心心所。心心所之名限受想等。如御談申。此事顛倒(云云) 私云。是前煩惱等流性故之義。本惑之處。隨煩惱之名本惑通歟。煩惱之名誠擾惱之義。既貪等煩惱名。本惑此名主付歟。 一。唯說二十隨煩惱者謂非煩惱唯染粗故事。讀師云。三由。隨煩惱中不說貪等本惑。二十隨惑非煩惱故。煩惱本惑二十中不說也(謂非煩惱之故也)邪欲等隨惑。別境通三性故。非唯染之法唯染之由也。付之有伏難。妄念等別境。雖非唯染說之。何不說邪欲等耶。為言。此難疏會之二意。初唯癡為體之師意會之。是癡分故說之。不為念分故說之也(云云)後俱一分攝意會釋。以有癡分念攝在中之釋此意也(以上唯染之由也)次趣向前行等。行相細故。此中不說(云云)粗故之由也。 一。趣向前行事祕釋被讀上之。但更更不意得。故一途止畢。律部。可尋律家。 一。僧祇事。延公云。三寶禮。僧見光胤申云。僧云非一人。三人四人和合僧別云僧祇歟(云云)延公云。一人僧祇歟(云云) 私云。此事名義集。僧祇眾之義(云云)和合僧見。 一。此餘染法。乃至。如理應知事。光胤申云。邪欲等。上為二十隨惑之外。唯染等由立處。又今皆此處攝云事。前後相違歟(云云)讀師云。上唯染之由以二十之外者。正廢立門法數不入事也。今皆此所攝以等流之義論類攝歟。向門異也(云云) 私云。隨其類別之類。類別申其其煩惱等流或分位之類別歟。 一。有義是假有義是實事。光胤申云。歸正義定是實有之中可烈處。尚表二門假實二門見。有子細耶。一論之習。立破已後歸正義故。讀師無殊成敗。 私云。疏今取實者為勝云以見。上無立破歟。又假云師聊其理歟。將又護法假敘故。必不決判歟。追而可尋之。 一。凡二十隨惑之假實。一一體業明下皆以釋之。何再說假實耶。云伏難。疏上雖一一別明。未總顯二十中幾假實故。今總辨之釋此伏難之答也。 一。二十皆通俱生分別事。私云。下三斷門唯修所斷之師。雖然正義通正義見修二斷故。付正義二十皆通俱生分別等判也疏見。疏云。此依正義。下斷門中。有說唯修。今不依後。彼不正力故(云云)光胤申云。假實門時。雖立破已後表二師(有義是假有義是實)俱生分別雖立破以前。付正義(二十皆通俱生分別)明之返返不審也。可有殊子細歟(云云)讀師無彼申旨。 一。互相違故事。私云。恨嫉二心所。如何相違相返之行相申。又覆誑諂又相順行相也。如何。推量云。行相如貪瞋雖不相違。粗猛故相違不並歟。 一。各為主故事。此主義望自類歟如何。一向望自類者。無明云非主望無明。有義義見。一向主義限自類不見歟。古聞書云。無明雖云非主忽不可云伴(云云)若爾主義望自類歟。 一。論說大八。乃至。違唯善故事。讀師云。第四卷隨惑遍染四師中。以八遍染正義存事。本疏護法菩薩為第四師說釋。論文分。正義可治定事也。今文以可知之。會六遍五遍之文。論說大八遍染心判故。若八遍非正義。令第六卷偏出八遍染會五遍六遍事。如何意得耶。 一。六遍染之會釋第四卷。會釋也。五遍染違順善故。第四卷歟之由評定。讀師云。凡六遍染師通途也(云云) 一。論說大八遍諸染心。瑜伽論之五十八卷文歟。此說十遍染文也。其十遍染師證。八遍染邪欲邪勝解別義遍會。八遍分實遍存為證。如此說也。麗八遍之文歟。凡八遍染師。前三師證文悉料簡。別義遍簡捨。八遍作成為證文也。 一。惛掉增時不俱起故事。光胤申云。此文樣惛掉俱增位不俱起。增劣起時。俱起見。左樣意得。遍染義難成。仍此論文。惛掉必增劣之行相可俱起。不爾俱增。不可俱起云意歟。而此下疏。即惛掉行相俱增時不俱生。非彼二體不俱生也(云云)此樣行相俱增之位。其時體性俱起以成之見。 一。此下疏三重問答。上二重以尋伺問答之。二重俱以別體有無遣疑見。後一重問答舉貪瞋疑之。以此性定故答之。恐繁不記之。必要見疏。 一。除三忿等唯喜憂捨事。私云。忿等五識故無。五識與樂俱不通上界故無意樂。意地不許苦師故無苦受俱仍喜憂捨三也。 一。諂誑憍三四俱除苦事。除苦可爾。意地無苦故樂受俱云事難思。初靜慮實七地。悅身根邊以。假云樂歟。何非假說樂論受俱。讀師云。名樂名喜。名樂義門。云爾也。此義門一向非可廢立。 一。疏以初靜慮有意樂故事。私云。下界繫門。誑諂欲色餘通三界(云云)誑諂通欲色界見。隨其下疏。王臣等處誑諂(云云)通四禪見。若爾以高地第三禪樂受。可證誑諂樂受相應之義。何舉非真實樂初靜慮樂證之耶。此樣。誑諂雖通色界。限初靜慮歟。不爾尤可舉第三禪樂故。 一。此受俱相如煩惱說事。私云。如煩惱說云事。忿等與樂相應事。如瞋遇順境喜樂俱故如說。慳惱等與憂俱事。如貪會違緣有苦俱故。可說。為言。疏此趣見。評定之趣遂此樣也。 一。隨粗相說事。粗相有二。一隨多分行相二。隨小乘見。 一。覆慳喜捨事。私云。慳可爾。覆喜俱事難思。隱世罪恐失利譽。不安穩行相也。何多分道理順喜耶。推之覆作盜賊等罪當時得利生喜故云爾歟。良公云。罪時生喜歟(云云) 一。餘之增樂事。諂誑憍三上界。樂俱故。中大八粗相實義同事也。 第八十四日(自如是二十與別境俱至卷終) 光胤申云。念亦緣現曾習類境者。現曾習點本。又現曾習云點。二樣。如何。讀師云。現曾習類境歟。 私云。念與忿俱轉現在事。疏釋如見舊怨起忿念(云云)又忿與念俱轉過分事。忿緣分位現在隨事究竟名緣現在。即忿亦緣剎那過去(云云) 一。染定起時心亦擾事。中古明匠。散亂易緣定專注俱行樣有習被記子細。可謂祕曲歟。今度不及沙汰。中中不申出止畢。 一。此相粗動彼審細故事。光胤申云。邪見瞋俱見。即傍滅之位也。若爾忿等何不俱起耶。讀師云。瞋憎恚之分也。不違審細見。忿不爾。又傍滅位現前境。對何執杖耶。 私云。疏又憎嫉滅道以下。別釋歟否。古此釋忿等見相應一釋。料簡樣。此約多分。論依多分不相應云意也(云云)(追而可決之。) 一。慳癡慢俱非貪瞋並是貪分故事。讀師云。上忿等五法。容慢癡俱之文。少義道不可替。忿瞋俱起可意得(云云) 光胤申云。忿瞋聊可相替歟。凡忿等五法。瞋轉增分位。忿恨等立下。不俱起常通歟。慳貪上立。所依之貪並起意得。行相粗違之難義。所依行相差別。不可云。祕為性染著為性。作用差別。忿瞋境行粗違異。故慳所依貪雖不相應。可有俱起義歟(云云)讀師云。不爾只忿瞋同事也。忿瞋不俱起申。慳貪同事也。凡文相上忿等五法等文。更不替義道可爾(云云)光胤申云。獨頭貪緣無漏潤色。慳憍無漏緣出意。慳憍貪俱起許置。能依既緣上。所依之貪何不依耶證也。獨頭貪不緣之義。能依慳憍。今一重浮出行相。無漏緣也。所依行相。不爾。為言。二義俱慳憍貪俱起法許置。或為證或會之見。一向可同忿瞋樣不審也。凡論。忿等五法云非貪恚並慳云非貪瞋並皆以相應事也。非俱起。其勿論也。其上忿瞋俱起。常申歟。慳貪。忿瞋。俱起存也。讀師云。曾以不爾。只忿瞋同事也。獨頭之貪無漏緣以慳憍無漏緣證事。能依慳等緣上。所依貪何不緣耶。大方能所依之一體由以證之也。然云故。同時俱起云道理以非證之。慳位四分俱慳。此位曾貪談。體貪無子細。雖然分位一向慳也。為言。 私云。此事難思。奘實堅義之時樣東院口傳申時。不被仰(貪無漏緣私抄)又非主獨行無明。常小乘一相之隨心也申。慳憍唯貪為體。所依貪必俱起道理以。獨行之稱疑事。慳憍起位。一向慳憍。曾以被云貪分。獨行之稱更以不可及劬勞歟。此事不見取攝。卒爾存寄分也。不可為定量。追而可定治之。 一。覆誑與諂。乃至。貪癡分故事。私云。唯癡為體之覆等歟事。其沙汰。疏二釋。可見之。設唯癡為體覆等許釋。瞋戚行覆等欣行故。不一嗔煩惱相應見。貪癡分故道理以。與嗔不相應由立。 一。三性門事。小七中二唯不善攝者。小七忿‧恨‧惱‧嫉‧害‧覆‧慳也。小三大八之小三諂‧誑‧憍也。 一。界繫門事。小七中二之小七。如三性門七法。 一。誑憍欲色事。欲界誑諂通有覆無記歟。云古論義誑諂欲色云事。色界悉歟。限初禪歟。此事上注。評定云。趣四禪通被決畢。讀師之談此通。疏有王臣等處二方有故。左樣見。四禪共有王臣故。 一。良相房云。第二禪以上有王臣差別歟。讀師云。一天之中可有王臣歟。如初禪別天眷屬事歟。光胤申云。十王花報云。四禪梵王。祕定有王臣歟。 一。餘通三界之餘憍八大隨惑也。 一。生在下地。乃至。起憍誑諂事。十一誑諂并大八也。 一。生在上地。乃至容起彼故事。光胤申云。疏大八潤生出之。傍滅位無慚等二(云云)傍滅位無大八樣聞。讀師云。且舉無漸等也。大八勿論故不舉之歟。或以潤生位可彰顯歟。無漸等二勝顯彼位相故舉之也。 一。小十生在無由起下事。私云。傍滅潤生之二時外。不起下惑云事。此分分明也。 一。中二大八下亦緣上事(界繫門中第三義門也) 一。有義小十事。小隨惑上界緣二師。初師不緣上。第二師緣之也。 一。第二師意。緣上惑嫉慳憍也。有說加害不嫌此義。若爾四法緣上界歟。嫉嫉勝上地法故。慳慳所證知上地法也。憍所證知上地法恃也。忿等七法不緣上界見。 私云。疏諂誑上界緣二義出。不緣為正。 一。大八諂誑上亦緣下事。下界緣事也。 一。梵王釋子起諂誑故事。祕其因緣出。讀師被讀上之。一憍不緣下。下界劣故。不可恃故。 一。第十一門事。三學門也。第十門事。古來不審也。今度一姿無其沙汰。上下相緣歟相起歟。第十門沙汰。 一。三斷門事。此下三子門。彼十唯通見修所斷斷唯簡非所緣也。 一。十二大八之後十惑不及異義。隨本惑勢力生故。本惑見修。隨通見修也。 一。見修所斷者隨迷諦相。乃至。皆如煩惱說事。 第二迷諦總別門如本惑。可通總別。為言。第三迷諦親疏門又可如本惑親疏歟。 一。前十有義事。小隨惑二師。初師唯修所斷也。緣疏事境生故。 一。第二師事通見修所斷也。此二故出。依二煩惱勢力起故通分別俱生由也。本惑分別俱生故。隨其勢生云由也。 一。緣他見等生忿等故事。此由一向見所斷之由歟。重緣疏迷之理之由以通見所斷。為言。抑見惑迷事。意得。見惑迷事惑。依二煩惱勢力起故。見所斷之義可成歟。此由評定一結畢。此師正義也。 一。疏云。五十八說迷諦中。於滅諦起害惱。二親迷理通見斷。出佛身血之時。害緣無漏。憎嫉出離時。嫉緣理。故亦見斷也等(云云)取意記之。 一。抑疏云更有八十六已去。忿等發惡趣業文。忘不知處(云云)大師說處等御忘卻之事歟。又瑜伽論御暗誦歟。 一。見所斷者隨所依緣總別惑力皆通四部事。 私云。此第二迷諦總別門也。(此下少諦多諦論義。隨所依緣所依緣三釋。) 一。此中有義忿等但緣等文事。此少隨惑第三迷諦親疏門也。此二師。初師忿等限疏迷理也。第二師通親迷理也。 一。於滅道等生嫉等故事。此下疏無漏緣二釋。初釋除覆誑諂餘嫉等之七法。無漏緣(云云)諂誑不緣無漏滅道。不能諂誑故(云云)覆不緣無漏由。不出易知事歟。第二釋。嫉慳惱害憍五法親迷諦(云云)即無漏緣也。 此二師本疏無正否之詞。大旨後師正歟。 一。然忿等十。乃至。准上應知事。私云。於中二大八不判有事無事門不審也。但疏准知後十通二所緣(云云)論不釋不審也。 一。緣有漏等准上應知者。漏無漏門名境事境門并。異熟等門九品潤生發業等也。疏或釋。可知之。上脫略之。仍重記之。 一。憍唯癡俱與慢解別是貪分故事。讀師云。與慢解別更不意得。憍慢行解相似之法也。何云解別耶。又疏見其由。彌有疑憍高舉生。慢下逸起故(云云)先高舉慢行相也。何云憍耶。是一。就中憍高舉之相。彌慢可相應由也。評定曰。所詮見疏。憍自緣。慢緣他。此樣。陵他之慢憍相應。恃己之慢可相應耶。旁不審也。光胤申云。所詮恃己之慢申。必形待他相歟。正緣他陵他也。恃己不緣他。但聊形待他分。仍疏慢亦緣他緣他緣他可讀也。緣他不可訓歟。意緣籍之義也。恃己緣也。緣敵義。加樣見時。憍必偏自轉不緣他故。不相應也。與慢解別者。此事歟。疏憍高舉者醉傲之義也。 一。是貪分故之道慢是瞋分故云事。延公云道也。本疏不釋事也(云云) 天文二癸巳五月二十八日對長基得業一交畢。 論第六卷聞書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