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七

輸入者 袁雪梅

(四十五右)常於實轉(文)。演祕云。略為二釋。一云。體性是常。唯實上有名常實轉。二云。恒常唯在實句上轉名為常也(文)今謂。以第二義為優。義演云。疏常於實轉者。問。何故異句不於餘句上轉。答。實句是至餘句用。此為依故。偏於實上轉故。如前有總實異別實異也。
(四十五右)俱於實轉(至)名為異(文)。義蘊云。疏俱於實轉異實之物者。此果即是能異實物也。問。表實遮德。實句立異。表德遮實。德應立異答。德依實有。從本立異。實不依德。德不立異。故不可立。應更思(文)義演云。疏異實之物至名為異。意云。異實之物。由有實故。令實與餘句異故云異也。實由有此者。此者異也。意云。實句由有此異句所以與德等異。
(四五右)和合體者(至)名和合(文)。義燈二本(三十一紙左)云。和合句者。令彼地等與德和合。與彼我別。我但令彼覺樂苦等九德和合。
(四十五右)有能體(至)不能果(文)。十句論云。有能句義。謂實德業和合。共或非一。造各自果。決定所須名為有能(文)義演云。疏定所須因者。配或時共一文。即是實德業三。無得一果也。此釋無得果義故。有能句名定所須因也(文)今謂。如理師本與今不同故有此釋義稍難通。
(四十五左)無能體(至)決定所須(文)。十句論云。無能句義。謂實德業和合。共或非一不造餘果。決定所須名無德。
(四十五左)俱分體者(至)一切根所取(文)。演祕云。此有總別。俱分者。實德業三。三不同故名為總異。九實名實名為總同。德業亦爾。且一地實有眾多地。總名一地名為別同。一一義差名為別異。德業准此。此同異性。在於色上即眼根取。餘根亦爾。名諸根德。問。空時方我意既唯是一。如何得有別俱分耶。答。有三釋。一云。但總相言有別俱分。非全一一實皆有別。二云。我意時等。對於多人及諸方時亦得有別。空望別別能合之者說。亦有多義。三云。約與德依多少亦異名別俱分。問。按彼論文但言俱分。無總別言。疏准何開答。雖不明言。理實定有故。彼論云。俱分云何。謂實性。一切實和合。於一一實。實詮緣因。德業亦爾。釋即總俱分。彼云。及彼一義和合地性色性‧取性。釋如次。即是實德業三別俱分義。由此疏開善得彼旨。
(四十五左)無說體者(至)名無說(文)。涅槃獅子孔品第二說六種無。一畢竟無。二有時無。三少無。四無受無。五受惡無。六不對無。具如彼說。
(四十六左)大同和合二唯一物(文)。演祕云。疏和合等唯一物者。問。有能而令實等造果。造果不一。有能故多。和合而能和合實等。實等一一而有多種和合應多。答。實等各別或共造果。造果非一故。故有能多。和合但令總實德業相屬不離故體唯一。
(四十六左)空時方我(至)四是多物(文)。義燈二本(三十一左)云。諸門分別中一多分別者。四多五一。以我及意依一人說名之為一。若約多人即多數故。空‧時‧方三。一切共有。更無多體名之為一(文)演祕云。疏空時方我意五是一物者。問。意如二微云何一物。答。一人身中祇有一種。名之為一。縱如二微。不言微成故亦名一(文)今謂。意者如數論所立心根。以肉心為體。意亦同入悲中。形如芥子。我所須具。又有等攝。
(四十七右)覺樂苦欲(至)是無常(文)。演祕云。疏覺樂等無常者。問。如色味等。隨所依實通常無常。此覺樂等何不亦爾。彼說覺等而依我故。答。若非所作可名為常。若是所作縱所依常。亦亦是無常。覺等十四。皆所作故。故彼論說。此十四德待因生。待因生者。即是所作故是無常。如彼具明。恐繁不錄疏離性無常者。問。離合相對。離唯無常。合何不然。又說合性亦待因故。答。業等合時。有所依實而是常故。故得通常。離即不爾故不相例。又雖待因。體非所作故得為常。餘皆准此。疏彼此唯是無常者。問。此彼既約近遠二覺待數‧時方。時‧方二全。數之一分。體既是常。彼此何故而無常耶。答。夫待他生。即是所作。彼此體是無常不同一等親。依常故而得名常。此疏待故。
(四十七右)其香唯地上有(文)。義燈二本(三十一紙左)云。言香唯地有。准因明說故。唯無常者。是彼本論因果門中辨故。重性通常無常。若爾如何唯現量耶。唯父母微是常非現故。答。論無文解。義准云。通現比無妨。又香唯無常。如何通非現。答。香雖無常。不廢但在子上故通非現。
(四十七右)色味香觸(至)唯是無常(文)十句論(七紙左)云。色味香觸。若地所有唯是所作(文)演祕云。疏色味香觸若地所有唯無常者。即彼論也。因於粗地為同類因故皆無常。
(四十七左)因門中說(文)。演祕云。疏因門中等者。彼論諸門辨德之中。約因明德為因門(文)。十句論(八紙右)論云。諸德誰何為因色味香觸同類為因者。謂二微果等和合火合為因者。謂地所有諸極微色‧味‧香‧觸。地及火所有液體。地水所有重體。及水所有液體‧潤。二微果等和合同類為因(文)此約因以辨諸德故云因門。
(四十七右)火合為因(文)。演祕云。疏火合為因者。按彼論云。火合為因者。謂地所有諸極微色‧香‧味‧觸者。釋一一地上所有色‧香‧味觸。由諸極微與火合故為因生起。故論復云。色香味觸地所有極微和合者。與火合。既云極微和合者與火合。明知。火與地等極微合生香等。有云。前念之香而與火合為因。能生後念之香。又云。色等火合為因生香。又云。兩火極微而生子微。詳曰。總不應理。皆違彼論。
(四十七右)同類為因(至)為因生(文)。演祕云。疏同類為因等者。按彼論云。色味香觸同類為因者。謂二微果等和合。釋二微果等和合之色。從彼極微色等而生。極微色等是微果色同類因故。故論復云。極微色等能造同數。二微等色同類果故。疏從前同類為因生者。疏家釋彼同類因義。問。今引火合同類因文如何證彼香唯無常答。二微果等彼許無常。香既在於二微果上。從同類生。故知無常。彼說地上所有香等即皆無常。今引火合顯香地有。明知無常。問。既唯無常。何故彼論唯無常中但有十三不說香耶。答。覺等十三不約所依以辨無常。同類合明有十三德。香味等四。由約所依辨常無常。與覺等別不言十四。
(四十七右)液性地火所有一切是無常(文)。演祕云疏液性地火所有一切是無常者。准此液性不依地火父母極微。可依水微。由此彼計液通常也。地等堅硬。父母之微無流液也。火如何無非堅硬故。答。彼許眼見堅赤炭等亦名為火。縱焰火等亦不同水性。勁弱異(文)今謂。液性通在地火者。此在子微已上者也。如義蘊上已辨。然今約堅不堅為說者非也。
(四十七左)圓性定唯是無常(文)。義演云。疏量中至唯是常者。意云。前四爾但約多極微說○故是無常圓性唯一極微上立。唯是常。若大空上有一圓性。亦是常。
(四十七左)液性潤性(至)若常無常(文)。義蘊云。問。唯一極微不可言合。二微已上方得有合。如何合性亦通常耶。答。今說極微之上有能合性。非要合時方名為合性是因。若極微等合。即是合果。便非合性故不相違(文)義演云疏若常無常此等亦爾者。意云。若所依實句通常無常。此等亦爾者。意云。若所依實句通常無常。能依德等亦爾故云此等亦爾。意說。父母極微是常。於此所有色‧香‧味‧觸等德亦常。子微等已去是無常。於此所有色‧香等德皆是無常。餘並准此(文)演祕云。疏隨所依實若常無常者。此色等十隨其所應。依水火風父母極微即名常住。依字微等是無常也。色‧味‧香觸。若依於地彼宗自說。唯是無常。問色等依地父母微不。若不依者有何所以。若許依者。色等能依何唯無常。答彼論無釋以理言之。義同液性不依於地父母極微。火等極微色義得有。能依通常。
(四十七左)不會無有常無常(文)義蘊云。如覺樂等非地之德。與地不相應故。此無是常。如然香等。是地之德。與地可相應故。此無即名無常。
(四十八右)如地等實(至)一向是常(文)。演祕云。疏如地至一向是常者。實句中地。與德覺等竟無相應名常不會。
(四十八右)若自許德(至)一向無常(文)。演祕云。疏自許德等者。且如地上所有諸德名自許德。此德與自所依之實有會時故。非常不會故名無常。
(四十八右)如常無常(至)亦爾(文)。義演云。疏所作非所作亦爾者。即所作者是無常。非所作者是常。故云。亦爾餘即句及德句是也(文)演祕云。疏如常無常所作非所作亦爾者。有義。但是常者。即非所作。若是無常即有二種。有法無常皆是所作。無說無常即非所作。無說無體。不可作故。但非恒無名無常也。疏言無說所作非作。此義將非。詳曰。彼論不說所作非作。然據理者。有義可依疏。意通結前之所明常無常。隨應得說所作非所作。不是偏結無說一句。既稱為無所作何有。而見非耶。由彼論中。作非作例同於前常無常義故。疏等復而言之也。
(四十八左)地水火風(至)故知爾也(文)。演祕云。疏子微已上是現量等者。有義今解子微亦非現得者。詳曰。疏既說云子微已上。明知。不說子微為現。下破順世。明多果合以為其境。不證子微是現境也。具如義燈(文)。
(四十八左)文不說重等(文)演祕云。疏文不說重等者。疏主應檢不正本也。今親檢彼論云。色‧香‧味‧觸。現‧非現境。若附極微及二微果名非現境。謂若依附夫非一實。是名現量境。聲一切是現境。數量‧別‧合‧離‧彼‧此‧液‧潤‧重‧勢用。如色味香亦爾。故知。重性通現非現(文)或云演祕未穩者誤矣。今謂。疏文為唯理境。演祕考論以為通現比量。上明重性隨所依實通常無常。何妨隨所依實亦通現比。是以論文明說通二。然疏主云文不說重。非覽錯本何致斯誤。況義亦不穩。又論云。重但地水二所具德。今言水火恐應寫誤(文)義燈二本(三十一紙左)云。重性通常無常。若爾如何唯現量耶。父母微是常非現故。答。論無文解。義准云通現比無妨又香唯無常。如何通非現答香雖無常。又發但在子上故通非現(文)二末(五十八紙右)云。火有十一種水十四中。除味潤重性(文)今謂。准此文。明知。火德際重。重為火德寫誤必矣。義蘊云。疏重具德中水火德故者。今准十句論明實具德多少中。說重是水火德故。水火既是現量得。故知。所有之德亦是現境。如下自說水十四德。火十三德也。又解。重亦通非現量境。父母極微亦有重故。准常無常門重性既得通常。今此亦應通非現境。此解違疏。於理可然(文)義燈二本(三十二紙右)云。要集云。有說。地水火風父母極微非現量得。子微已上是現量得下破順世及勝論中云。極微聚集足成根境。何用果為。故知爾也。有釋。實等五句是現量境。和合非現故。下破云。彼許實等現量所得。以理推。微尚非實有。況彼自許和合句義非現量得。而可實有。由此證知。父母極微亦現量得。有解云。今謂。二微所生子微亦非現量得。十句論說。三微所生子。方粗得合下說粗色量得合為故乃色根得。集曰。今謂。有釋為正。謂彼宗中不云色根所取方是現量境。有現量境未必色根得。乃至云。有說。引破順世中多因極微合應非細足成根境。何用果為。由此證知。子微已上是色根境。父母非有。此破色根境。未說現量。引非色根境證非現量得。於理太疏。今詳此意云。有說疏。未悟至理。何者彼十句論云。謂至實色等根等合時。有了相生名為現量。既云根合時有了相生名為現量。明知。子微已上。方與根合故。子微已上名為現量。是彼宗計。引下順順世等救云由果多分合故成粗為色根境故。取此證子微已上是現量境。於何理疏。妄說為過。若以有釋為正。五句現得。彼此極成。說父母微是我現境。准何文說。十句論中。但說覺德為現比故。又云。根等合時。有了相生名為現量不說神我為現量體。復無文說父母極微我現量得。若據總相。有釋不違。若委細論。有說為好。
(四十九右)色味香觸(至)並通二種(文)。因明後記云。問。列二十四德名。有言性者。有不言者。如彼性液性等。皆置性字。餘皆不言而有何意耶。答。作論者意故此不同也。
(四十九左)雖有六句(至)一唯無常(文)。義演云。疏雖有六句至無常者。意說。雖言義兼得失。論中唯難常能生果者所以合。更重舉云。十句之中。雖六句是常。亦有不能生果者。必常皆有生果故。重舉也。此即總舉實中。已下即終簡○中生果生果也。六句常者。同句‧俱分‧有能‧異句‧和合。業一句唯無常。實‧德‧無說三句。通常無常(文)演祕云。疏雖有六句一向是常等者。此重說彼十之中常無常等。欲顯常中能生果者故。重舉之。
(四十九左)科五句全(至)不能生果(文)。演祕云。疏五句全至雖常不生果者。問。我是作者。何不生果。答。但能造因不作果故。所受之果他所作故(文)義演云。餘五句全至論自誠說者。意云。此辨十句生果不生果。就十句中。餘五句全并實中時‧方‧我‧意‧空而不生果。即同句‧俱分‧無能和合‧異句。雖常不能生果也。餘四句有生不生。除無說句。即實德二句。通生不生。有能‧業此二句能生。然業是無常。非此所說。此論所破常生果者也。問如何德句通生不生。答。德中與實中父母四大極微合者而生果。唯與餘空實等相應者不生果。
(五十右)十通常德亦能生果(文)。義演云。疏十通常德亦能生果者。十德者。色‧味‧觸‧一數‧一別性‧液性‧潤‧重性‧合‧量十種常。皆許極微上有故名常也(文)演祕云。德句准有續者。實等生果。要須有能所以。有能名常生果。液等十德生果所須故。同有能名常生果。
(五十左)六句皆實(文)。義燈二本(三十二紙右)云。敘計中言多實有者。今理助解。實句之中軍林等假如論說。破彼實有為同喻故。此等少假餘多實故。科文如疏。今助一科。總分為二初破實有。然彼實等非離識下。破現量得。依敘計中故作二科(文)演祕云。疏六句皆實者。有義通假。謂軍林等。若依前解軍林等假非六所收故。後說勝。詳曰。彼軍林等。離人樹等無別軍林。攝假隨實。名實何失。又不攝假即非勝者。不攝無說亦應非非勝。故疏所明理無爽矣(文)今謂。演祕為優。義燈鑿矣。言三法以上等者。三名云多。又四名云多。此見正理十四(二十二紙右)大乘義章十(九紙右)。
(五十左)然多實有中(文)。演祕云。疏然實中等者。十句之中九句實有名多實有。此多實中五是現量。現量所以得名為多。不爾不得名多現量。五是現量。五非現量現非現等現何名多。詳曰。通明十句亦得名多。多者非一故五名多。不須相形方名多也。問。十句六句相攝云何。答。實‧德‧業等六句所知。異有無能而有多釋。有義。三種同異句攝。三種皆是差別義故。有義異句既唯實轉。即實句收。有能‧無能‧實‧德‧業三得果之時。望各自果及非自果。定所須因。還依實等三句所攝。六句依有不收無說。詳曰。後說為勝。有依憑故。或不相攝。理亦無過。若依實等。即實等攝。德亦依實。應亦實收。此既不收。彼云何攝。又彼論中無相攝處。
(五十二右)不可以無作用難(文)。演祕云。疏不可以無作用難等者。謂自真如實不離識。恐彼妄謂是離識有而為不定。為遮此故不言無作。若爾常詮不生果因。亦於如轉。彼何不遮耶。答。據實無作不生果等皆是正因。真如自許不離識故。不成不定。然立因法不可雙陳故。論且舉常住為難(文)義演云。意云。只可將不離識為宗以常住不生果為因而難。不可將不離識為宗以無作用為因而難者。以無作用為因者。外出不定過。作法云。為如兔角。無作用故非實有。為如真如。無作用故是實有○而一然大乘不許真如離識有也(文)今謂。演祕義演。皆以為遮以無作用為因而難者非也。何者疏意。唯遮改唯識宗為無作用也。是就因而言。又言不定過者。非必謂因中過失。如同學辨。又有深防迷因明者。如演祕三末(二十三紙右)義蘊云。疏真如虛空為不定過者。真如既不離識。定非不定。恐他不解故此遮之。下取常住不生果為因。亦即此同。據大乘自許真如虛空不離識故以為因。非是嫌前因而取後耳。
(五十二左)量云此等實常不生果者(文)。演祕云。問。宗因既同。豈不有法成於有法因無依耶。答。疏但指法不能繁詞。理實應揲常不生果一一法名以為宗也。思之可解。
(五十二左)因不言常有不定失(文)。義演云。若但言不生果者。有不定過。即德句中。以合離等。名無常不生果者。他許離識別有得為不定也。今曰。言常故無不定。又大乘不許離識有體。
(五十二左)或餘句無常(至)故無不定(文)。演祕云。疏或餘句無常雖不生果等者。即德句中。合離等德而無常者不生果也。問。今他比量。他許離識實有自體。可非不定。答。疏主所造因明疏中。立自他因甄簡剖折。如其楚越百辨此論。往往揮雜甘蒿猶參。今以愚度智。聊有二意。一試。諸學者而悟不耶。俱舍論有斯意矣。二餘因明師。於一因過不分九例。今隨他語復欲發生學者覺惠故示上紕謬。若言疏主實闇斯理。因明疏內。何巨照然。故應不出前之二意。故因應云許是常住不生果故。簡諸不定悉皆無也(文)今謂。疏意不在二義。不簡自他共。總舉可有過失。
(五十二左)今言常住(至)異喻中故(文)。演祕云。疏今言常住至在異喻者。即因異喻。准覺樂等宗同因異。理門九句。當第八同品分轉亦為。正因(文)義蘊云。疏今言常住即除覺等者。問。何故此中不簡於意。許意常住不生果故。豈不相符。答。他宗之意。雖許常住而不生果。然非是心。正是所破故不相符也。
(五十二左)又不言常等(文)。演祕云。即宗因中皆除常字。宗除覺等。不爾相扶。詳曰。縱除常言。覺等亦但是宗同品。彼許覺等而能生果。非因同喻。故彼論云。一體別體彼覺為因。此體彼體以遠所覺而為因也。既言為因。明能生果。
(五十三左)軍謂四軍(文)。四分律十五(二十二紙左)云。軍者或一軍‧二軍‧三軍‧四軍。一軍者‧一象軍˙一馬軍˙一車軍。一步軍也。或純有馬軍。純象軍步軍車軍也。二軍者。二象‧二馬‧二車‧二步。或有象馬。或象步。或馬車。或馬步。或車步也三軍者。三象‧三馬。三車‧三步也。或象馬車。或象馬步。或馬車步。四軍者。四象‧四馬‧四車‧四步也。或象馬車步也(文)善見律十六(十紙左)云。象軍者。象上有四人。下有八人。是名象軍。馬軍者。一人在馬上。二人在下。是名馬軍。車軍者。四人逐車是名車軍。步軍者。四人相逐。是名步軍(文)僧祇律云。象軍者。四人護象足。馬軍者。八人護馬足。車軍者。十六人護車足。步軍者。三十二人執兵杖。
(五十四左)設若是心(至)非定是有性(文)。演祕云。疏同喻亦非定是有性者。據意喻說言非定有。覺等喻上。無礙之因而得轉故(文)義演云。疏設若是心至能立不成得。意云。如實中意是有礙法。今若許意是心將為同喻者。其喻有能立不成過。無礙因於有礙喻上不轉故。喻犯能立不成也。故因明論中。因喻為能立宗為所立。今為因於喻無故。是喻過也。疏同品亦非定是有性者。意云。即無礙因於有礙喻上不轉故。闕同品定有性意說。同喻上非定有因性。問。因既喻上無。如何名同品。答。准因明品有二。一者宗同品。二者因同品。今言同品者。意顯宗同品。如何得知。以宗言不離識。今謂。將意是心。亦不離識。得為宗同品故。同品上非定有因性名非定有性。無礙不於有礙喻轉故。問。何故須同品定有之言。答。准因明夫為正因須具三相。若闕一者是非正因。三相者何。一者遍是宗法性因。須遍宗上有。二者同品定有性因。須遍於同喻上有。三者異品遍無性即因。於異喻上遍無。然三相具方得成正因。意說。因若於喻不轉者。非但喻犯能立不成。亦是因無第二相過(文)義蘊云。疏同品亦非定是有性者。此偏據以意為同喻。今設以意為同喻。無質礙因於此不轉故。又解。今言同品非是有性者。若取覺等及意為同喻。無質礙因。於覺等有。於意即無。雖是同品。意有性。而非同品實是有性。准第八因。此乃非過。以非心故。不入喻中。又宗言無常無礙。即以簡意訖故非同喻。
(五十五右)初中有二初以德例實等(文)。演祕云。疏初中有二以德例實等者。詳曰。若准疏科。地水火三一段之文無所攝也。故今言者初中有二。一俱觸應同破二同見無異破。初中二。文易可知。
(五十五左)若但言(至)為無礙實故(文)。義演云。疏若但言至為無礙實故者意云。若宗中但言非有礙不言是實句攝者。即有違宗失。豈自宗不許地水火風而有礙。故知。宗云非有礙實句攝即無火。以德實相例故。又有礙言。簡他實句中無礙實等者。即我‧空‧時‧方等四也。言彼不說為無礙實者。即彼宗不說地等為無礙實攝故。返顯地等是有礙實攝也。又云。若但言至無礙實故者。意云。汝若救言大有等體無礙。然是實句攝者。即汝有違宗失。何以故。彼不說大有等是無礙實攝。如勝云。不言無礙實攝者。意返顯是實句攝有礙。簡無礙並同前。此牒初解。
(五十五左)此以堅等例於地等(文)。義演云。即是第二以實例德。破地等雖色等。非是身根自境。所以於地等但得觸不得色等故。下云身根所得皆有觸故。
(五十六右)其他等四(至)皆有觸故(文)。演祕云。疏其地等至皆有觸故者。由身得觸。地等有觸身得地等。
(五十六右)色德(至)風中無色(文)。義演云。疏色德但在風中無色者(文)外問云。身根既得地等四法。何故但有觸而無色。答。色德但在地等三有。以風中無色所以無色。問。風中有觸。若爾者地等三上既有於色。身得對地等。何不得色。若根境相對。地等所有觸皆得。意說。觸四大總有。所以說身根得。色不遍於風所以不得色也(文)。演祕云。色不依風。由此身根不得於色。若爾身得地等。何不得色。色依地故。答。根境相對身得風等。由地有獨故亦得之。非得地等一切之德。非自境故。
(五十六右)彼以假實(至)眼所見(文)。演祕云。疏彼以假實地等俱名地者。佛法談彼。非是他宗立假地。即眼所見名假地也。地堅為性。實身根得。有言。眼所見水名為假地。詳曰。不應然。眼所見水但是假水。他亦許水是眼見故。若眼見所見水名假地者。更何等水是眼所見。若言他眼不許見水。違彼此論(文)義演云。疏彼以假實至眼所見者。此生下(文)外有門云。夫論地者。以堅為性。應但身根得。如何亦眼所見。答。彼宗眼所見色名之為地故。地眼所見。言色是假堅性是實地者。是佛法自談。望彼宗。地等與色但名地。而不分別假實也。
(五十六右)即以地等(至)返覆為量(文)。量云。地水火三。非有礙實句所攝。以眼所見故。如德句之青色等。青色等非無礙德名所攝。以眼所見故。如實句之地水火也(文)又十一種者。十一種德。謂色‧數‧量‧別性‧合‧離‧彼‧性‧此性‧液性‧潤‧行也。
(五十六右)非如所執(至)實句所攝(文)。義演云。是第二宗法。為量可知者。眼見十一種德。然一一對地水火等為量可知。以俱眼見故為因。
(五十六左)然不可言色即是地(文)。義演云。意云。。但可將實句德相例非實非德。以俱身根得故。如德實等。又地等非眼見實句攝。堅等非無礙德句攝。以俱身根得故。比量相例可知。此釋彼相相例所以也。然不可難他言色應即是地等。
(五十六左)又言地等(至)地等非見(文)。義演云。此第二解。有兩意。第一云。地等應不別堅等。第二云。地等非眼見。因喻同前(文)義蘊云。疏又言地等非別堅等者。此應為量云。實句地等。應非別德句堅等。以身根所得故。如堅等。言地等非見不可說色離地等無者。此意說。不可難他云色應離地無。眼所見故如地。何以然者。大乘自宗意地。於色便犯違宗。又地非眼見。色即可所見因。於地不轉為喻。不成不可也。文言雖總意顯別者。文雖總言。無實地水火風與堅濕等各別有性。意顯實地與堅各別有性。實水與濕各別有性。餘皆准知。
(五十六左)不可說色離地等無(文)。義演云。意云。但可如前以彼此相例。云色德地非實。以俱眼所見故。如地色等。不可難他云色離地無。外宗亦計色離地有故。又云。如疏前云。然不可言色即是地。今此總說。又云。不可說色離地等無。據此二文合一處說。謂以中間顯立意而別。遂隔文說。談者知之。
(五十六左)文言雖總意顯別也(文)。演祕云。疏文言雖總等者。結申正義。文言總也。不以論云。無實地等即難於他色即是地。自寺境分。色不即地。若難他者有違宗失(文)義演云。釋通外問問云。若言此文會申正義及結前者。如何總為一段明。答。文言雖總為一段。意顯別也如前。又云。論云亦非眼見實地水火等者。准西明疏云。此○後對青色等俱眼所見比量之文。若准此疏意。亦非眼見實地水火等者。即更破云。地等應非眼所見。以實句攝故。猶如風等。如疏云。又應言至是此意也者。是破意也。
(五十六左)又應言地等(至)如風等(文)。義演云。疏又應言至如風等者。此立量破可破。此即成前地等非見之文。
(五十六左)上中文略(至)此意也(文)。演祕云。疏亦非地等是此中意者。論言。亦非眼見實地等者。意說。地等非眼所見實句所攝。是此意者。即是彼此相例之意。
(五十七右)彼不說(至)但破見觸(文)。義演云。問。何故但執色觸破。不約香味聲等破。答。彼許地等非三根得故。
(五十七左)業及大有(至)三色等性(文)。演祕云。疏業至三色等性者。大有俱分。是色性也。
(五十七左)彼論說(至)耳根即空(文)。義演云。意云。此引十句論色等五根取境文。即以地。成鼻根而能取香○下二本(十一紙左)具有三說。
(五十七左)此於諸句(至)名空耳根(文)。義演云。意云。若言耳根即空者未審○諸句中是何句攝。答。即是實句中空攝。此空若起作用之時。要依身根起作用。而取聲等。身即實句。喚此空名空耳根。空即是耳根也(文)演祕云。疏取聲之時至名定耳根者。近身之空。而起取聲之作用故。問。耳根常不。答耳即是空。故耳亦常。或是無常。如本微常。所生子微是無常故。然前解勝。彼論說。耳即是空故。與微義別(文)義蘊云。疏即實句空至名空耳根者。若無空時耳必不聞故。以空為耳根。領受聲時。於身便起善惡作用。餘根准此。問。耳根即空體應是常。答。耳雖即空。然是無常。亦如二十三諦雖即自性。自性是常所成。大等轉變無常。此亦應爾。又空耳雖常。取境之用而是無常。此解為正(已上)今謂。義蘊釋意非。耳即空。以言無空時耳不聞故。此似耳根為離中知。演祕義演為優。
(五十七左)且十一德(至)一一簡略(文)。義演云。意云。彼宗喚鼻根等五即是地水火風空。然此地等五根有十一德。今將此十一德。對其自根簡略為量等。且為一量云。德中色等。應非無礙德句攝。許色根所取故。如地等乃至耳根對於聲亦然。可知。言十一德者。地上有四。謂色‧香‧味‧觸。水上有三。謂色‧味‧觸。火上有二。謂色‧觸。風但有一。謂觸。又如聲是空。耳根所取。總共合有十一德。對五根作量應知。問。色等十一德名對自根如文可解。言故量○德何根所得。答。唯身根得。
(五十八右)此中文總無簡略故(文)。義演云。此中文總者。論文總說也。文簡略者。不文分別名為簡略。
(五十八右)此下句中(至)皆是非實(文)。義演云。問。何故十句中但破八句。答。實一句為因。無說句為喻故。但破中間之八句也。
(五十八左)虛空擇滅(至)他宗比量(文)。演祕云。疏虛空至數為喻者。數字恐錯。應為不字。空擇滅等雖不離心。不得將為喻。何所以者。空擇滅等‧是佛法法。今就他宗以為比量。不可將自擇滅等法而以為喻故。疏言就他宗比量。釋所以也。若不爾者。前來何處有擇滅喻而云數也(文)或說。現本作假。此甚為勝。古本皆爾。今謂。縱雖作假。而演祕難不能免脫。以一論中不取擇滅為喻故。
(五十八左)又此中宗(至)不極成過(文)。義演云。疏為簡所別不極成過者。意云。佛法宗中不立實德。今中若不言汝執故。犯所別不極成過。就宗中先陳為所別。後陳為能別。今內宗既無實德。云何先陳。○實德等。若置汝執非實德等。即無前過。
(五十八左)又因雖有(至)故無此過(文)。演祕云。疏雖有他隨一過等者。佛法名他。外道他故。餘准可知(文)義演云。疏又因雖有至故無此過者。意云。若依大乘。此量犯自隨一過。亦有違宗之失○以大乘許火不異觸德即是一體故。今言德非實攝○故○犯。若就他宗者。約彼宗許實中火異德中觸故為此難。問。何故十句中但破八句。答。實一句為因。無說句為喻故。但破中間之八句也。
(五十八左)破餘八句(至)八比量(文)。演祕云。疏餘八句一一別除為八比量者。有義。九句之中。隨除何句以為宗因。言非實等。非顯多量。所以者何。且如初宗言德等者。除無說句並皆等不。若不等不盡因便不定。若言等者。除皆所等。即一宗因已有成立。所等八句。非離識有。更餘為宗。犯相扶失。前已成故。由此初量總成八句。後別立一成二量。詳曰。疏意說云。九句之中。隨除於一即得為量。非唯局在非實有二。餘句皆有可除為量之義。恐迷方者。依文封執。非實‧非有二得為量。餘乃不得故言八量。或約句數而有別別二合等義。不要令作。又復不言二合等量而無過也。為令學者得生異智故作此言。
(五十九右)令知多法(至)不離於識(文)。義演云。疏令知多法至不離於識者。意云。多法中舉實。一法中說有者。□□欲令學者知多法一法不離識也。
(五十九左)論彼所執有(至)如實德等(文)。義燈二本(三十三紙左)云。論彼所執有至如實德等。疏及樞要俱云。法自相相違因過。以彼本量云我宗有性定離實句有別自性。許非無故如德業等。此量不定。實為異喻。許非無無因。於實轉故。便有餘過。思准可知。今且與作法自相相違云。汝有性離實句外無別自性。許非無故。猶如實句。此量之中。雖有他不定。德業句業作許非無。因於彼轉。非自共許故不定。又就破於他不定亦可為過故。樞要判。但是比量相違過攝。若准疏判云。應離實等八句之外無別自性。即無不定(文)樞要上末(十三右)云。破有句中有四。第一法自相相違過。彼云。有性離實句外有別自性。許非無故如德業。此有不定。以實句是異法喻因於彼有故。今云。離實句外無別自性。許非無故。猶如實句。彼外道師。若以德業如同異和合為不定過。非不定過。他不定故。非自共故。論既以德業為同喻。便比量相違。第二有法自相違過。彼云。有性離實有別自性。許異實故。如德業以有性為有法。今言有性應非有性故。成有法自相相違。今舉無法為喻。亦成決定相違。第三第四。俱皆比量相違。
  (五十九右)初中有四(文)。義演云。言初中有四者。第一離法非有難。第二法外非有難。第三以有例法難。第四將無例有難。
(六十右)不言八句(至)即非有性(文)。義演云。疏不言八句有不定過者。意說。若但言實等三句不言八句。□□他將異句為不定也。今言八句。是故無過。又縱言實等三句亦無不定。以異句等非共許故。言又遂今離等者。指下論文(文)演祕云。疏遮決定相違者。外作量云。所說有性。離實等三有別自體。除無說外餘六句中。隨一攝故如異等句。有云。有情異實等三。定應別有。實等所不攝故。如同異性。詳曰。言別有者。別有其體若爾因有不定之過。為如同異實等不攝有是別有體。為如無說實等不攝有是無別體。故應依前(文)義蘊云。疏或遮決定相違說八句勝者相違。量云。我有性離實等三有別自性。因云。許實德性故。如同異性(已上)今謂。此量與演祕別。亦有過失。疏實等許非至外無別有者。意言。實之與有。其義無差別。實等非無。實等之外。更無實有。亦非無。何須實外別立有。乍觀之者。恐不能悉故此錄之(已上)今謂。如義蘊辨。疏文例難稍不齊等。何者此例離實。無實。難應離實無有。
(六十一右)又總取所難之中(文)。義演云。言又總取所難之中者。意說。同異性總入所難之中。
(六十一右)無性體非有(至)別立無(文)。義燈二本(三十五紙右)云。要集又云。有說。並云。無性體非有。無上不立無性。有法體非無。何須別立有性。彼若救言有法雖非無。不自有故須有有。亦應無法不自無。無法之外別立無(此即相望)集今解云。有法體非無。有故有有性。無法體非有。無故無無性。或可反對云。有無以相反。無法無無性。有無以相對。有法有有性。此答恒別。如何破他故。今論中但立量破。非要須並。今謂。設並亦能破他。且如集解。不能離過。何者。若云無法體非有。無故無無性。亦應有法體自有。有故無有性。有法體自有。有故立有性。無法體是無。無故立無性。反對之中。有無以相對。有法立有性。無有以相違。無法立無性。恒不離過。
(六十一左)此責恒齊何方遺難(文)。演祕云。疏此難恒齊等者。此論主言。汝雖前解。我今後責。有無恒齊。汝今何方遺我難。或有無齊。論主何方能遺外難。前解為本。有義。若勝論救。有法有有。難令無無。亦應汝色等非無。待因故有。龜毛非有。待因故無。既許有法從因而有。無不待無。我亦有法。由有故有。無法不假無法方無。解云。我法有因果。因果俱生滅。汝有為因起。應非是一常。詳曰。釋旨甚好。詞當疏闕。可謂白珪而猶玷矣。何所以者。無為之理。為離繫果及能作因。豈即生滅。若據有為。文無簡故。他實德業。雖有因起。他亦自許有無常者。豈不相扶。若偏難常。亦何不簡。故今應云。我有為法有因果。因果俱生滅。汝實等法有因起。實等並應非一常(文)義演云。疏此責恒齊者。外人救云。有此雖非無。不自有故須有有。論主責云。亦應無法不自無無法之外別立無。故云。此責恒齊。
(六十一左)大有同異(至)六句之外(文)。義演云。即大有‧同異‧和合‧有能無能‧但說等六句也。
(六十二右)莫此同異性亦非同異性(文)。演祕云。疏莫此亦非同異性者。此同異性。非但不是彼實等性。亦復自體非同異性。是故言亦。詳曰。或亦前有。前有已破。非實等性。同異同彼。故論言亦。義燈二本(三十六)云。論云。勿此亦非實德業性者。作有法自相相違因。破云。非實德業性者。意云。非實德等同異性。以異實等故。如德業。德業異實。不是同異性故(文)本邦古哲多解此論勿字以為一字句。此即為禁止辭。總遮前所言之義也。近有靈空。造勿字和解。恢張古說。引以外書。大禹謨稽首固辭。帝曰。母惟諧。論語雍也云。與是粟九百。辭。子曰。母。以與爾鄰里鄉黨乎。今謂。古說不可也。又所引外書。並皆母字。雖有與勿義通。而非全同。不可例同。是故慈恩。以莫訓勿。知非禁示。若言訓為禁示以遮前宗。次下論言。彼執非理。所以者何。勿一切法即有性故。此文有所何遮。又疏三末(四十三紙左)云。論勿觸等五亦能了別。觸等亦與觸等相應。述曰。上勿字流至此。勿觸等五與觸等相應等。明知。此論勿字。雖有在上流及於下。而無有在下以遮於上之意。此段疏釋亦同。今謂。疏解以莫為訓。其意猶如恐慮之辭。如言莫大。演祕一末(三十二左)云。問。順世何意計微為常。答。恐後劫成無種子故。故俱舍論第十二云。一類外道執極微常。彼謂空劫除餘極微在。何緣彼執猶有餘極微。勿後粗事生無種子故。由斯此師計微常也。可以准知(文)光記十二(十六紙左)勿字如論演祕用。光師釋。改勿為恐。明知。勿字相似恐字意味矣。此論多用勿字。第一卷中四處。第二二處。第三二處。第五第六第八第九各一箇處。玄奘所譯諸論。此安亦多。其中且舉一二。瑜伽云八十七(四紙左。義林章四末八紙右。釋不死矯亂。答云。八十七意。勿他由此鑿我無知。因則輕哢以為是答。文。疏六末二十三。引此文也。惑謬改勿為而字。義燈二末初左云。勿餘境識緣餘境故。西明云。勿之言。莫即緣粗緣細境。有雜亂過故)俱舍十七(十四紙工。寶疏十七‧十八紙右)正理六十七(十五紙右)婆沙十八(三左)二十(四右五右)等。委釋如別章。
(六十二右)。總立量云(至)如和合等(文)。樞要上末(十三左)云。難同異性中。第一有法自相相違過。彼云。同異性定異實別有。許異實故如德業。今令同異亦非同異故。成有法自相相違。云何亦名謂許異實等。因不但顯有異於實德業。亦顯實等性非實性等。如能成遮實。如是亦能成遮同異性。俱決定故。故成有法自相相違。又不但有比量及決定相違。及有有法自相相違故。論言亦。不爾亦言便為無用。比量相違過者。實德業三。更無別性。六十句中。隨一攝故。如大有等。又或實性定異實無。許顯實故。如實餘德業性亦爾。亦成決定相違。難實非實。亦同此破。因言便破非正難也。第三准上返覆兩難。總別有殊。義理無別。第四比量相違。彼云。實性無別性性。許非初三故。如大有等。不但闕無同喻成不共不定。亦成比量相違。第五亦比量相違。
(六十二左)此中無有自言相違(文)。演祕云。疏此中無自言相違等過者。有義。此言汝執。雖能顯示非自所許。然法有法二言相違。不可說違自語失故。宗應云汝同異性應非實德業性。詳曰。若不言簡法違有法。可自語違。有法言汝。明非自許。令以法違何自語過。若以言簡亦成過者。即因明論。天主敘彼有法自相相違之量。應非真破。亦有自語相違過故。彼既不違。此何即過。故然改宗云汝同異性。非無此理。若牒論全文而為有法故當依疏。
(六十二左)然今宗(至)應別簡(文)。演祕云。疏然今宗至應別簡者。若不簡別直依論作。即有法成有法等失。德業並在有法之中。復將為喻故有此過。
(六十二左)然此有別而無總量(文)。義蘊云。若總為量。即不可以德業為喻。疏中三合雖即是總文外意也。三合為量。應以和合等句為同喻也。唯除有句不得為喻。化自許是實業性故。
(六十三右)此中所言(至)當句為宗(文)。演祕云。疏此中所言至當句為宗者。即論中云。勿此亦非實德業。是非取上言實德業三。彼但總非。非量破故。言故別者。釋別當句為宗之義。意乃顯論中無總量理。
(六十三右)便破實等(文)。義演云。便破實等者。意云。據論本意。但破同異性不破實等。今時乘便破無妨。
(六十三左)文中宗等(文)。義演云。文中宗等言皆簡略者。意云。論中但言宗等不言業者。但是文中簡略也。處實合亦說德業。
(六十三右)文言如德業(至)謂實德(文)。演祕云。疏等取德喻等者。有義。亦等總宗之喻。總宗之喻。非實‧德‧業故。別等取和合句義。詳曰。論中既無難總之宗。等等總喻。喻何所設。
(六十三左)返覆有七十六(文)。義演云。返覆者。即與異地性相望為量名之返覆。
(六十三左)第二准量云等(文)。義演云。第二准量者。意云。此比量是論中第二文也。論言地等諸性至更相徵誥者第一文也。准此應知者。第二文也。問何名准量。答。即准知實非實等文作量。又實非實等。是第一文。准此應知者。是第二文。又云。以地性對體為第一文。以地等可非地等為第二文。論准此應知。此者。即實性也。本破實性不破實等。前文既破實性已來。文便破實性等應非實等。今此亦。第一破地性已。第二遂准前破地非地等。
(六十四右)應非實地(文)。演祕云。非實地言通二義一者非是真實地。二者非是實句中地。
(六十四右)前量應簡別(文)。義演云。意說。言論中地等諸性者。應言汝執地等諸性應非地性也。論文中不說汝執者文簡略也。又有解云。此不定過。今向前地等諸性量。文中出過。不出者文略也。此撲揚解(未詳)。
(六十四左)遮令同異有同異性(文)。義演云。准下難。是但是疏家遮破。非是正破。
(六十四左)然實等各異(至)簡不相似(文)。義演云。意云。實等各異者。即九實顯各異也。相似者。即九實體。唯一一不同。同是一實句攝故名為相似。似者同義。所以於此實句上立同異性。德業亦爾。然望論文。於實等三句。共立一同異性為勝。以三句一一有同有異故。
(六十四右)然文唯有(至)以性同實例(文)。演祕云。詳曰。觀論之意。令實德業同同異性。不別立性。此乃以實而同性例。又疏標云。疏令離實等無同異性。今判論中。以性同實。應筆誤也(文)義演云。解云。同異性外應立性。非一法故。猶如實等。今觀論意。法師應錯本意例。云同異性既不別立性。實等亦不合別立性。立性難意如是。若云以性同實例云。令同異性外應更立同異性猶如實等者。此例。乃例故。疏定誤也。如疏云。無以實同性例者。此應正許。卻無字應云以實同性例。例云。性上不立性。實等上應不立性(文)笠置批評云。演祕定判。深順文相(文)今謂。演祕義演及笠置師。皆不得疏意。卻為筆誤。疏意。彼同異性。自是同異性。而別無有令同異性成同異性。其如同異性之外無第二同異性。實等亦復如是。實等自是實等。別無有令實等成實等之性。此即以性同實。令實等離實等之外無實業性也。實等性謂同異性。所例實等。能例是同異性。此所宗明。意在欲顯實等之外無實等性。則彼所立同異性亦非實有也。然則能所例別。論疏文符。毫無擁塞。何為筆誤。學者思之。
(六十五右)若破十句有不定失(文)。義演云。意云。十句中同。即是六句中同異性也。若難他同異性更別立性者。外人出過云。我實性為如實等更別立性。為如異及有能句無別有能性耶。以俱非一法亦有相似義故。即同有同性耶。以俱非一法亦有相似義故。即同‧有同異性等功能名相似也。若攝在所立之中故無過也。攝在所立中者。如疏云其實等性者。即等取異句及有能句等。今別有性也。
(六十一右)且如除實(至)無法是(文)。義演云。意云。除實等三餘之七句。並不是實德業。應立非實非德非業性。問。本難除實句外。令於餘九句之上立非實性。即德業亦在其中。何故今者除其三句於餘七句上立非實性。答。他宗計於實等三句共立一同異性。若爾除實餘之三句上同異性。亦名非實性。今所餘者。意將為同喻故。德業相望亦爾者。即云。餘之七句。應別有非德性。以異德性故。猶如實等。各餘之有句應立非業性。以異業性故。如德業故。云德業相望亦爾。
(六十五左)今言七句(至)異實性故(文)。義蘊云。准異實性因。有不定過。為如德業異實性故七句有非實性。為如實句異實性故七句無非實性耶。理但應言異實句故。即無此過。論中既云若離實等。不言異實性故。言性者誤加之也。
(六十五左)又雖知德等(至)非實性攝(文)。義演云。意云。此釋通外難。難云。若難令立非我性者。即德業亦在其中。何故除其德業難餘七句令立非實性答。雖知德業總名非實。其性即是非實性攝者。意說。德業上同異性。即是非實性攝故須除也。
(六十五左)然合八句(至)故為量也(文)。義演云。今約總說除實句外望有體法即八句。及無說一句。即無相兼總於九句上立一大非實性。
(六十五左)無別有一大非實性(文)。演祕云。疏無別有大非實性者九句之上。共有一性名為大也。問。何為此難。答。彼依相似立同異性。九皆非實。非實相似故。難令立大非實性。
(六十五左)便違自宗(文)。義演云。意云。自宗既無實性。何故今更立非實性。
(六十五左)若不爾者(至)犯相符過(文)。演祕云。疏若不爾至犯相扶過者。此有三意。一云。若不直責爾者。他許德上有非實性。此乃相符二云。若不總難九句之上而共立一大非實性。即有相符。他許諸德立非實故。若九句上大非實性。他即不許故無相符。前解為本(文)。義蘊云。疏若不爾至犯相符者。若不爾直例。而要令九法之上立非實性者。即德業二句。他先許有。有德業性即是非實性故犯相符。文中但言實德業例亦應然(已上)義演云。疏若不爾者。意云。若不直例者。即有相扶之失。以難他九句合立非實性故。即如德業上。他亦立有非實性故。即同異性故犯相符(文)今謂。演祕義蘊義演三家。稍有不同。於中演祕初釋為優。義演大謬。
(六十六左)體是一法(至)為因(文)。義演云。若十句中體是一法。即舉非有為因。大有和合。俱是一法。說非有為因。即不是大有攝故。故云非有。若十句中多法者。即舉性實為因。即如前論云。非實行德等至非實攝故如石女兒等是。以實句是多法故。因言許非是有性及非實等者。意說。和合句不是實句等。名非實攝。故舉二因破和合句。意說。一法及多法。總不攝如兔角故。因中總言非有實等諸法攝等。
(六十六左)又性體別故(文)。義演云。即第二解。實等即是法體。性即是實家大有性。以體別故。分為二因。亦無違也。義蘊亦同。
(六十六左)前之五句現量所得(文)。演祕云。有義。今解實德通現非現。若唯現境。何故十句說通非現。又下論云。極微聚集足成根境。亦破本計。故知。實等通非現境。此即三全二句小分。現量所得。詳曰。疏言五句是現量境。據總聚言不言實等一一別法。皆是現量。何以知者。答。疏敘勝論諸門義中。廣自分別現非現境。豈可前後自相魚魯。若言疏主談本六句。言五現量。疏之上下。何不說言五唯現量。疏不言唯。故知。疏意據此句中有現量境。名五現也。
(六十六左)其此和合非現量得(文)。義演云。次下約非現量難和合句故。下論文彼許實等。乃至。況彼自許和合非現量量而實有。龜毛比量。
(六十七左)然彼計無(至)故但破九(文)。義蘊云。問。彼宗自許和合句義非現量得。即應破八。何得言九。答。此據設執和合是現量義故得成九。無說一句無設執文。不同和合。不可相例。
(六十八右)非是緣不離(至)現量所得(文)。演祕云。此但遮實非是緣彼離識外境智之所得。而不表是緣不離識現量智得。以彼實句本無體故。又識內境。非皆現量知之所得(文)義演云。意云。但破他宗。非是返顯實等緣不離識假境自體。皆現量所得。義雖是皆至非必現量所得故者。意云。今既破他離識之境不是現量。准義非是緣不離識假境現量所得。然此假境。有非必皆現量所得。據此道理。但是破他。而不返顯緣不離識境等(文)義蘊云。雖是緣不離識境心等所得非必現量所得者。謂彼宗雖亦許有緣不離識境心等所得之法如龜毛覺等。然彼計。非必現量心所得。以牛毛等比智生故。又有解云。以義字牽向下讀。謂彼宗實等。約義而言雖是緣不離識境心等所得。然非必現量所得若離識實等。必現量得故。今破之。雖有二義。前解為正(已上)今謂。後解應優。演祕義演。亦後解意。然准次下文(七十左)前解有理。
(六十八右)恐濫持業釋(文)。演祕云。疏恐濫持業釋等者。若不言緣。為言離識實有自體即是現量。論若許爾者。即自他宗。皆說心等非離識故。故違宗過(文)義演云。疏復言緣者至即是現量者。意云。若不置緣字。即濫持業釋。釋云。然彼實等。離識實有自體即是現量。即顯實等屬能緣現量心。若爾者。即彼此二宗。俱犯違宗過。何以故。彼此二宗。計心心所皆不難識。今若將實等。即是能緣現量。現量即是離識有。豈不犯違宗過。謂簡此過故著緣字。
(六十八左)又若不言(至)現量得故(文)。義演云。意云。若不言緣。但言實等非離識有實自體等者。即覺樂等。入有法中。即有一分相符之夫。
(六十八左)其覺樂等(文)相符之失(文)。演祕云。疏其覺樂等亦入法中者。有法名法。疏即有一分相符之失等者。有義。有說。緣言簡相符過。此即非理。應問彼言。有法之中。簡覺等不。若其以簡。何故相符。若不簡者。設置緣言豈能遮簡。由此即應為簡相符。於有法中先除覺等詳曰。此難意云。論說緣言在於法中。如何以法遮有法過。由斯即應於有法中言除覺等。便無相符。今以理觀。簡亦何失。連類言之。可當悟矣。且如佛法。對聲論師。立聲無常。無常宗法。便簡聲上所有常義。若不簡者。他許聲常。豈不相符。相符不有故知能簡。今者實等有法之中。含能所緣法中言緣。意遣有法能緣覺等。與立聲宗而有何別。獨不見許故。一皆言兼簡相符。相應無失。請審詳之。
(六十九右)若論說言(至)說唯字(文)。演祕云。准此文意。似牒外難。外難意云。彼既許有唯緣實心。論中應置唯緣二字。言唯緣者。簡去覺等。無相符失。緣顯能緣。無違宗過(文)義演云。疏唯緣者。意云。他宗復言唯緣實等心是現量。實等亦是現量所得故。著唯字。今破云。然彼實等。非是緣離識外實有自體。是現量所得。疏恐犯違宗至說唯字者。意云。然違宗及相符過。如前已出訖。著唯字者。意顯別緣實等法也。
(六十九右)通緣二者(至)現量得故(文)。演祕云。既許一心雙緣二境。二境互從。是離不離實有自體現量所得。何所以者。不可一心分之為二。是以二境。更互相從。名離不離同量所得。由是唯言簡此不得(文)義演云。疏通二緣者即簡不盡者。意云。著唯字。即簡各別緣之心得盡。其遍緣二種之心。即簡不得盡。若唯簡去緣實等心者。即覺等亦從實等離識有○遍簡緣覺心者。即實等亦從覺等。不離識有。以合二境為一境緣故。猶如一人亦能盡。多人亦能盡。
(六十九左)其總緣者亦所簡故(文)。演祕云。其總緣中。若是離識實有自體現量得者。亦入所破故。論緣言簡諸過盡。
(六十九左)論又緣實智(至)如德智等(文)義燈二本(三十六丁右)云。論云。又緣實智下。破能緣智。疏有二解。假令生故。初解緣多法。後解智起。假藉多緣。不障能緣緣彼一多。若依初解。但破總緣不破別緣。後解通破。所緣之境。雖有一多。能緣之智。要藉多緣云假合生。要集云。今謂。初師後解亦有不定。緣實現智。為如有和合智。假合生故。足緣實智。為如緣德業同異智。假合生故。非緣實智。今詳此說。妄出此過。何者若約總緣緣有和合。即亦緣實。即在法中。正是所被。無不定過。若破別緣有和合。雖假合生即不緣實。亦無不定。作兩解者。前約增多智方得起。名假合生。後約因多智方得生。名假合生。非避不定。疏云。其眼識等。雖緣色等亦假合生。非緣實等。無不定過。有云。亦有自違。緣色等智應非色知。假合生故。如聲等智。集云。此亦非過。謂內破外實德等攝四大色等故。非自違。蘊等所色等之法。或外人作此比量破者。彼即有違世間現量自教等過故。不得立也。今謂不爾。設執緣於離識蘊等。亦同此破。今此論意。但破離識實有諸法。若外難云。緣離識色等智。應非現量。即犯相符。若但云緣色等智。應非緣色等現量智攝亦有一分相符及自違失。若別作量。即非前量過。
(六十九左)謂緣九實(至)現量之智(文)。義演云。意云。此緣實現量智。就破中有二。初破中有二。初破約境假合能生現智。二者破能緣智藉多緣亦名假合。即第一破境假合也。若言九實大有者。即實等不無名大有也。及異者。九實各別名為異。隨所有德者。緣九實時。於一一實上。隨有幾德而緣緣之。同異等實性者。即同異性。即九實及德。有同有異故。緣實時。亦緣同異性。故說智緣假合境生也。故立量云。緣實之智。應非緣實現量智攝。以從假合境生故。如緣德智。一種皆假合生故。
(七十右)若作此解(至)可以為喻(文)。義演云。此有二解。一云。如二所許智。皆緣多法生。無有一箇智。獨緣德等一法生。若緣德等時。亦緣多法故。故云無獨緣德等智。可以為同喻。必合緣故。釋無於獨緣所由二云。若約實等假合能生智。即用緣德智為喻○且如大有和合。體是一法。緣彼之智。不從假合境生。若欲破時。以何智為同喻。以德等智從假合境生故。即不可以德等智喻也。故言無獨緣德等智為喻。即無唯緣一箇德之智可以為喻。以德有多故。此解稍勝。今取前解為正。
(七十右)有及和合(至)非假合生(文)。義演云。意說。大有和合亦是假合。大有必有能有所有。和合必有能和合所和合。境亦多也。緣此之智。亦得名緣假合境生。
(七十右)今更解(文)。義演云。第二解。意說。有及和合。是一一法。然○必藉多緣生。亦假合生生。即智體。藉多因緣生。由多緣也。言春德智亦爾者。意說。德智及緣和合大有知。亦藉多緣生。亦假合生。
(七十右)謂如意緣(至)緣於實句(文)。義蘊云。問。彼所許意。形如芥子。然不是心。何故此言如意緣實。答。彼宗計意。雖非是心。而是能緣。亦如計我。雖不是心。仍名現量得境。意亦應然。今更解去。其實彼宗。唯許覺等能緣。疏主以自義談之故名意。若不爾者。意即是實。如何彼說意緣於實。又無處說意能緣故。
(七十左)許有別緣(至)無過失也(文)。義演云。疏計有別緣至無過失也者。意云。有及和合。雖是一法。然智□□亦不假須與德實等合緣名為別緣。其亦得名事生。何以故。智體藉多因緣生故。
(七十一左)其眼識等(至)無不定失(文)。義演云。意云。此過合○前文中破緣實之智。非是緣實現量智攝。彼出過。過云。為如德智。假合生故。非是緣實現量智攝。為如眼識。假合生故。而是緣實現量智攝。眼識既非緣實之智故。無不定之失。
(七十一右)今遮現量(至)故不相違(文)。義演云。意云。本和合句。不是現量。今言緣和合智。智非是現量者。但是遮故。而不相違。又恐有計是現時者。今時遮破。亦不相違故。疏云今遮現量者。但遮智非是現量。准此者。即准論文說遮。道理智及境六。皆現量也。
(七十一右)准此知境(至)皆現量得(文)。義蘊也。能緣之知。既約設應現量者意故說通六。准此知境。若據設遮六皆現得。又云。境據本許等者。十八部中有本末也。
(七十一左)即不平等因計也(文)。義演云。疏不平等因者。他家○大自在也。與一切物為平等因。今佛法毀之名不平等。因疏唯一。果有染淨上下貧賤富貴不同。明知。因有皆降。果決□□差別。故不平等也。
(七十一左)若言莫醯(至)大自在天者(文)。下疏七末(五十八紙左)云。大自在宮者。謂淨居上有實淨土。即自受用身。初於彼起證。是第十地菩薩宮。舊言摩醯首羅。今應言莫醯伊濕伐羅。即大自在也(文)華嚴音義曰。摩醯者。此云大也。濕伐羅者。自在也。有云。摩訶大。伊濕伐羅自在也。若訶字加藹點。音轉作醯計。合上摩是大義也。伊合下句。是自在義。如嚩路枳帝濕嚩囉譯云觀自在(句義鈔)名義集二(八十左)云。大論此云大自在。正名摩訶莫醯伊濕伐羅等。今准或釋。摩訶二字。恐是添蛇足。考智論(第二卷二十五丁)云。如摩醯首羅天。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眼騎白牛(文)自在天名。處處不必一准。瑜伽倫記二上(六丁)云。景云。如他化自在天上復有摩羅天宮。即言處所高勝。然即他化自在天攝。今五淨居天上。直言有超勝淨居宮大自在住處。十地菩薩得生。其中不言即色究竟天攝。明知。非地所攝。入大乘論下(十四丁右)云。摩醯首羅者。名字雖同。而人非一。有淨居摩醯首羅。有毘舍遮摩醯首羅。其淨居者。如是菩薩。鄰於佛地。猶如羅穀。然楞伽經及起信等。大自在宮屬色究竟。華嚴十地等。瑜伽顯揚等。言在色究竟之上。處在天名通在諸天。以自在用勝人等故。是故諸經論中。或名欲天。或名初禪等。或名色究竟。例如梵天。或名初禪。或名諸天通。言十八梵天。觀音以疏末(四十一右)云。大自在。即色界頂摩醯首羅也。樓炭稱為阿迦尼吒。華類稱為色究竟。或有人以為第六天。而諸經論。多稱大自在。是色界頂。釋論云。過淨居天有十住菩薩。號大自在。大千界主。十住經云。大自在天光明。勝一切人生。涅槃獻供大自天。最勝故非第六天。釋論云。摩醯首羅。此稱大自在。騎白牛八臂三眼。是諸天將。未知。此是同名為即詣王為將。妙文句(二之二)云。自在即第五。大自在即第六。有人言。是色界頂大自在。此不應超至彼也。文包私記云。在色天前故云欲天。故心地觀等。列欲天中云自在天大自在天。問。若爾觀音疏判彼品自在為第六天。大自在為色界頂。答。彼品諸身文不次第故。異今文。或云。梵文之法下句之首。有摩多字。必合上句末字為點。二句速屬呼之。此例甚多。
(二十七右)此天法身(至)別有住處(文)。演祕云。論大自在天者。按提婆菩薩釋外道小乘涅槃論云。摩醯首羅論師作如是說。果是那羅延所作。梵天是因。摩醯首羅。一體三分。所謂梵天那羅延摩醯首羅。地是依處。地主是摩醯首羅。於三界中。所有一切命非命物。皆是摩醯首羅天生。摩醯首羅身者。虛空是頭。大地是身。水是尿。山是糞。一切眾生是腹中虫。風是氣。火是煖。罪福是業。是八種是摩醯首羅身。自在天是生滅因。一切從自在天生。從自在天滅名為涅槃。故自在天常。一切物涅槃因。又傳釋云。彼宗自在有三身別。謂法報化。彼說。報身居色天上。不來下生。狀似世尊受用身也。其變化身。隨形六道教化眾生。然說多住雪山北面。或在南海末剌耶山頂。法身即此論所敘是。俱舍光記七(二十三左)云。又解(神泰云。真諦三藏說)塗灰外道說。自在天出過三界有三身。一法身。遍充法界。二受用身。居住色界上自在天宮。即佛法中說摩醯首羅天。三目八臂。身長萬六千踰繕那。三化身。隨形六道種種教化(文)瑜伽倫記亦同。
(七十四右)梵即梵王(文)。演祕云。論爾執梵王等者。按提婆論中。敘此諸計言大梵者。圍陀論師說。從尋羅延天臍中。生大蓮華。從於蓮花生梵天祖翁。彼梵天作一切命無命物。從梵天口中生婆羅門。兩臂中生剎利。兩髀中生毘舍。從兩腳生首陀。一切大地。是修福德戒場。生一切花草以為供養。化作山野禽獸人中豬羊等類。於戒場殺害。供養梵天得生彼睡。名涅槃言時者。謂師論師作如是說。時熟一切物熟。時散一切物散。是故我論中說。如被弓箭射。時不到不死。時到則不小草觸即死。一切物時生。時熟時滅時不可過。是故時常生一切物。言方者。謂方論師。作如是說。最初生諸方。從諸方生世間人。從人生天地。天地滅沒。還入彼處名為涅槃。是故方常。言本際者。謂本生。安荼論師說。本無明星辰虛空及地。唯有火水時大安荼生。如雞子周匝金色。時熟破為二段。一段在上作天。一段在下作地。彼二中間生梵天。名一切眾生祖翁。作一切有命無命物。如是等物散沒彼處名涅槃。言自然者。謂無因論師作如是說。無因無緣生一切物。無染淨因緣。如我論中說。如棘荊針無人作。孔雀等類種種盡色。皆無人作自然而有。不從因生名為涅槃。自然是常。生一切物。言顯空者。謂口力論師。作如是說。虛空是萬物因。最初生虛空。虛空生風。風生火。火生煙。煙生水。水即凍凌。堅作地。地生種種藥草。藥草生五穀。五穀生命。是故我論中說。命是食。後時還沒虛空名涅槃。虛空是常。名涅槃因(六)清涼華嚴玄譚二十三(十九丁左)云。如此莊老皆計自然。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自然(莊子曰。不知所以然。而然故曰自然。為人法地下。即老子道經有物混成章。此先有言云。有物混成。先天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口道。強為之名曰大等)若以自然為因。能生屬物。即是邪因。若謂萬物自然初生。如鶴之白。如鳥之黑即是無因(通其兩執。初即老子意。由道生一。道是自然故。以道為因。是邪因也。若謂萬物自然而生下出莊子。意則萬物自然。無使之然故曰自然。即無用也。如鳥之黑等者。即莊子文。亦涅槃經意)。
(七十四右)本際者(至)與此同也(文)。大乘義章。
(七十四左)如此方(至)稍與彼同(文)。指老莊等。具如二子章中。
(七十四左)其我亦然(至)前後別(文)。演祕云。此釋違也。違云。今明法執。何故論我。答。意可知。
(七十五右)瑜伽第六(至)廣百論(文)。第六(初丁左)第七(三丁左)顯揚第九(初丁)至第十。廣百論破我品。十六大論等。瑜伽六(初丁右)云。由十六種異論差別。顯不如理作意。應知。何等十六。一因中有果論。二從緣顯了論。三去來實有論。四計我論。五計常論。六宿作因論。七計自在等為作者論。八害為正法論。九有邊無邊論。十不死矯亂論。十一無因見論。十二斷見論。十三空見論。十四妄計最勝論。十五妄計清淨論。十妄計吉祥論。
(七十五右)明論聲常(文)樞要上末(十四左)云。瑜伽第十五云。處所根裁施設建立者。如樹根裁樹之根本故。聲根本名曰根裁。即是字也。辨出聲處所名為處所。本聲明也。謂劫初起。梵王創造一百萬頌聲明。後命惠減。帝釋後略為十萬頌。次有迦多沒羅仙。略為一萬二千頌。次有波膩尼仙。略為八千頌。此上四論。總名處所。今現行者。唯有後二。前之二論。並已滅沒。字體根裁聲明論有三百頌。波膩尼仙所造。略成聲明頌有一千頌。名為聲明略本頌。後有八界論。有八百頌。名為因緣。又有聞釋迦論。一千五百頌。又有涅那地論。二千五百頌。此五聲明並名根裁。能與根本處所聲明。為生智解所依本故。然護法菩薩造二萬五千頌。名雜寶聲明論。西方以為聲明究竟之極論。盛行於於世。然聲明論有五品。瑜伽十五(二十一二丁)云。相續‧名號‧總略‧彼益。宜說。一相續。是合聲合字法。為一品。是第一分。二名號。明劫初梵王於一一法皆立千名。帝釋後減為百名。後又減為十名。後又減為三名。總為一品。是第二名號品。名號分。三總異。是聲明中根本略要。四彼益。是次中略之。令物生解名為彼益。五宣說。是廣宣說。謂略‧中‧廣。是後三品即後分。三聲論中有執。一切聲皆是常有二釋。一云。一切一切。即內外皆計常。二云。小分一切。唯內一切聲常。雖有二解。前解為勝。外物雖復不詮。顯生聲之緣。亦有一切總共。亦有各別。隨應有之(文)因明疏云。
(七十五右)明論者(至)諸實事故(文)。一切經音義十九(十二左)云。毘陀或言韋陀。皆訛世。應言鞞陀。此云分也。亦云知也。四名者。一名阿由。此云命。謂醫方諸事。二名夜殊。謂祭祀也。三名娑磨。此云等。謂國儀‧卜相‧音樂‧戰法謂事。四名阿闥婆拏。謂咒術也。此四是梵天所說。若是梵種。年滿七歲。就師學之。學成即作國師。為人主所敬。梵天孫毘耶娑仙人。又作八鞞陀(文)雜心論(法救尊者造。宋天竺僧伽跋摩譯)七曰。四毘陀經。一者億力毘陀。二者阿陀毘陀。三者耶訓毘陀。四者二摩毘陀。毘陀者智也。有六支所成。一學‧二欲‧三想。四辭‧說‧六星歷也(三丁左)摩登伽經上云。更有一婆羅門。名曰弗沙。其弟子眾二十有五。廣分別之。更為二十五分。乃至展轉。凡千二百十有六種。
(七十五左)彼計此論(至)諸法揩量(文)。揩者字書云。丘皆切。音揩。摩也擦也。成韻云。丘皆切。揩握磨拭也。此與揣字度也。試也量也者同。量字是稱輕重也。是量度義。又揩者模也。式也法也。禮記云。今世之行。後世以為楷是也。若為法楷。則下量字。是定量義。此中准疏前後文。恐形誤為揩。正應揩字。或揩楷通用。
(七十五左)下破之中(至)為不定過(文)。演祕云。疏下破之中至為不定者。由許聲性常不能詮。下破之中。彼不得將聲性為喻。而與論主而作不定故云無喻。有云。由此不得與大乘作法自相相違者。詳曰。不然。設許能詮。祇有不定失。法自相相違過者。同無異有。今能詮因。二喻皆有故。是不定。餘能詮聲。無常為同。聲性為異。思之可悉。
(七十五左)聲皆是常(至)方乃顯發(文)。義演云。問。聲生○計別。答。如聲生師計云。聲體雖本有。要由尋伺舌等所繫發生。生已更不滅。其聲顯師云。聲體本有不滅。但由緣顯。顯而方得聞。故有別也。問。聲與聲性何別。答。聲者所發之音響。聲性者本來有。如木中有火。所發音者。即音聲也。然聲性。非是所發。但與所發音聲為體也。
(七十六右)一計常聲(至)如薩婆多無為(文)義蘊云。彼計。一一法緣闕不生。皆有一非擇滅無為故。引為例。問。大乘亦然。何論有部。答。大乘非擇滅假非實有。不同聲計。薩婆多無為。皆實故偏引之。
(七十六右)由尋伺等所發音顯(文)。義演云。意云。音響是尋伺所發。常聲是音之所發。故云由尋伺等所發音顯。
(七十六右)全分一分(至)諸計盡(文)。義演云。疏全分一分等者。全分者。內外一切聲。皆是常也。一分者。即計內聲是常。外聲無常○今破一切者。即計一切內外聲常者。皆此中破也。言少分亦自破者。一切既破。少分云何得立。以少分者即一切之少分故。疏或少分一切攝諸計盡者。意云。計少分計一切法之二。此攝一切諸計總盡。雖有多計。亦不過此二計也(文)如因明疏者。因明疏云。對二師者。聲論師中總有二種。一聲從緣生即常不滅。二聲本常住。。從緣所顯。今方可聞。緣響若息。還不可聞。聲生亦爾。緣息不聞。緣在故聞。此二師皆有一分一切內外異性。一體多體能詮別故(文)後記云。聲論師中總有二類者。一聲生。二聲顯。此二計中。一一皆四種。且聲生論。有計內外聲皆是常。二計內常外是無常。此復二類。一者執內聲常。其體是一。如大乘真如。二者執內外聲常。其體本多。如薩婆多擇滅。此為四類。聲顯亦爾。問。此生顯二計何別。答。顯本有聲先常住顯發之。其聲亦常。聲生。發已方是常住。先無常也(文)前記云。緣響若息等者。且二師本計。生師元無。顯師本有。生師從緣生已。後恒常不滅故。顯師從有緣顯。聲性本有故名為常。緣息不聞。二師同計。此之二師。聲復不聞者。但為響息故不聞。非聲體無名為不聞問。何者是緣響耶。答。如人在瓶邊打瓶中響。以以聲為緣響。聲為人擊故瓶有響。內聲亦爾。生顯二師。俱顯因唯擊發音響。此音響能發於聲。此音響息聲則不聞。音響若不息聲可聞也。言此二師皆有一分一切等者。且聲生中有其二類一執內外聲皆常。二執內聲常外聲無常。此復有二類。一者執內聲常其體是一。如大乘真如。二者執內聲是常其體是多。一一法上有一聲體。如薩婆多無為。體有多故。此二類。俱不執外一分無常聲是一是多。俱執內聲為一多故。聲顯師中亦有四類。一準聲生無別。二師總有八類執故。此二皆有一分等。此中有八。且生四者。一計內外聲常其體是一。二計內外是常其體有多。三內聲是常外聲無常。其體是一。四內聲是常外聲無常。其體是多。生既有四類。顯應然。故合成八也。問。所作對生其義無諍。勤對聲顯理乃有違。且外聲如何得有勤勇。由此先成一切內聲為無常。已即將此為喻。而成外也審。
(七十六左)以彼聲性(至)故無不定(文)。義演云。意云。若許聲性是能詮。即有不定過。過云。為如餘聲是能詮故而是無常。為如聲性許能詮故而是常耶。謂彼自許聲性。雖常而不能詮表故。無不定過。又外道計聲性不能詮。彼若成立常聲時。亦不得轉聲性為同喻。亦不得為不定也。
(七十六左)前計少分(文)。義演云。即前計內聲。是全計者。即計內外聲俱常故。論云有執一切聲皆是常。今餘者。即少分之餘也。
(七十七右)然彼所計(至)響聲之體(文)。因明疏云。聲生說聲總有三類。一者響音。雖耳所聞。不能詮表。如近坑語。別有響聲。二者聲性。一一能詮。各有性類。離能詮外別有本常。不緣不覺。新生緣其方始可聞。不同勝論。三者能詮。離前二有。雖響及此二皆新生。響不能詮。今此新生聲是常住(文)後記云。二聲性。一一能詮各有性類者。准此聲性隨能詮聲許有多也。別有本常不緣不覺等者。意云。聲性緣未具時。耳根不取名不緣不覺。覺者起耳緣時。名之名覺也。不緣者。無緣也。總意而言。要須緣具。聲性之上。分有可聞。若不然者。但住本常不緣不覺。不同勝論者。勝論但取同異性。名為聲性。聲生所作。如前分別。緣不緣具有聞不聞。勝論不爾故稱不同也。問。勝論聲性。與能詮聲俱不俱耶。答。有俱不俱正起。即俱不起之時。但本常住。未必俱也。
(七十七左)論有外道執(至)而體實有(文)。廣百論第二(十一丁左)云。復次順世外道作如是言。諸法及我大種為性。四大種外。無別有物。即四大種和合。為我及身心等內外諸(文)俱舍論第十二云。一類外道執極微常。彼謂。爾時餘極微在。勿後粗事生無種子故(文)光記十二(十六丁左)云。勝論執。謂劫壞時。但壞粗色。爾時猶有餘常極微。勿後劫成粗事果生無種子故(今謂。樸揚師演祕一末三十二丁左依光記意云。恐後劫成。無種子故。然以恐字摸勿。明知。此等勿字。非禁止意)彼執。劫壞之時。此常極微。散在空中。各各別住。劫將成時。眾生業力。令常極微兩兩和合生一子微。父母所生粗果。各兩兩和合生餘粗果故。量等父母。如是展轉。兩兩和合。成大地等。從二極微生果已去。名為粗事。散常極微名種子。與彼粗果為種子。二十唯識記下(二丁左)云。其地水火風。是極微性。若劫壞時。此等不滅散在處處。體無生滅說為常住微合生一子微。子微之量等於父母。體唯是一(文)因疏亦同。瑜伽略纂三(二十丁右)云。彼計執實有體性。空劫時為先。至成劫時有果集起。散常極微集成粗故。於壞劫時。粗聚眾色離散為先。有四大壞滅。還唯極微。住在空劫時。彼由宿住隨念。見壞劫末粗色散成微。成劫之初。散微成聚色。或見空劫迥色諸微。遂執為常。此勝論師執。細常粗無常。倫記二上(四十五丁左)全同。
(七十七左)實常四大生一切有情(文)。義蘊云。此雖言生一切有情。非不能生無情等法故。論言能生諸法也。問。此師四大生心法耶。若能生者。心應有礙。何得下難無方言如心心所。若不能生者。何故此云能生一切。答。有三解。一云。此師心心所法。別有無礙清淨四大所造故。心心所亦得無礙。二云。除心法外餘根塵等。皆因大生。言能生一切等者。約多分說。由心心所非四大生。便無質礙。下難無方故。引為喻。三云。彼計。極微無差別。所生之法。有礙非礙耶。宗妄計。不足責也。雖有三解。末後為本。或復解云。順世心法許有礙相。於理未詳。
(七十八右)然此勝論更許有餘(文)義演云。疏然此勝論更外計有餘物者。餘父母。極微以外。更有德業等。亦能生諸法也。
(七十八右)不越因量(文)。義演云。意說。子微體不過於父母量。何以故。以攬父母極微而為體故。故第三微。如一父母許大。乃至大地。與所依父母許大者。意云。縱然大地。亦只與所依父母許大。有云。大地所依父母。亦是極微。若爾云何粗色依細極微。答。父母極微。唯只有一。容可多粗色不依一細微。父母極微。既許從多各能生果故。說粗果依自父母極微。何理不得。此文但總據合引故。此義未詳。且如子微果依子微。即第七微攝。展轉相依。漸粗漸大。豈客大地卻依極微。更詳。又云。若將大地量火母極微即不得。若依父母極微亦得。彼計極微實常生粗色故。勝論言粗色者。但據自宗破他計。准勝論師實句中極微也。色是德句收也(已上)今謂。准廣百論不越因量而有大地等者。四大一一有多種類。而共各合之時。變異為粗五色。又粗大色中。種種形相自性差別。皆是分別所起。非實有物。喻如大乘所說瓶衣等物。可准思之。然在若根本與大乘碩異。義演未詳者。覓廣百論也。廣百論二(十四左)云。復次順世外道。作如是言。諸法及我大種為性。四大種外無別有物。即四大種和合。為我及身心等。內外諸法。現世是有。前後世無。有情數法。如浮泡等。皆從現在眾緣而生。非前世來。不往後世。身根和合安立差別為緣。發起男女等心。受用所依。與我和合。令我體有男等相現。緣此我境。復起我見。謂我是男女及非二。今應問彼。汝說。大種和合。變異為身根等。如是成內大種自性。為是男等非男等耶。彼答言。非。內外大種性無異故。雖大種性內外無異。然有安立形相差別。如是世間所知形相所有男等自性差別。皆是自心分別所起。非實物中有如是性(已上)瑜伽六(十七丁左)云。若聚集者。汝意云何。彼粗果物。從極微生時。為不過彼形質之量。為過彼形質量耶。若言不過彼形質量者。從形質分物。生形質有分物。不應道理。若言過者。諸極微體無細分故。不可分折。所生粗物。亦應是常。亦不中理。顯揚十四。亦有此破。
(七十八左)若有方分(至)如蟻行等(文)。瑜伽略纂二(二左)云。極微亦有方分者。方謂諸方。分謂細分。雖有諸法。而無細分。極微即是粗色所有。逢更無他。唯識第一云。極微無方分。方即是分。非諸分義。二文雖別。亦不相違(文)疏二本(二十一丁右)云。以此極微體。即是分而體有分故。言極微猶有方分。或復分者。謂有二義。一方之分。二方即分。粗具二種。細唯後一。方即是分故無有失(文)演祕云。疏更無細分者。按瑜伽論第三云。然色聚有分非極微。何以故。由極微是分。此見聚色所有。非極微復有餘極微。是故極微非有色也。俱舍論第十二(十六丁左)云。藤縷合安布不同。得被衣名。如蟻行等。光記十二(十九左)云。如蟻行等。離蟻之外無別行步體。勝論亦許無別行體故。引極成為喻(文)俗詮云。若有方分如蟻列行位曲真無恒。以喻方分極微可折非常文今謂。先師意謂。行即行步。昱師行為伍。以昱師義為優。如光師所解。行為行步。則蟻行猶言蟻步。此甚不可。併觀奢摩他行如眾步之言。則於蟻步有何可稱。昱師行為行伍符合成業論。如言雁行。若夫雁行之行。唯是行列。全無行步之義。可以思唯。成業論(二丁左)云。是故形色。無別有體。即諸顯色。於諸方面安布不同。起長等覺。如樹蟻等行列無過。
(七十九右)執無方分(至)如心心所(文)。義類二本(三十八右)云。破順世中云。若有方分應假非實若無方分如心心所。准彼本計。唯有四大。而亦造心云如心心所。闕無同喻。外云。清妙四大造心無礙。粗大造色故礙。二云。雖唯造色。准理亦合有心心所。如數論師。三約勝論有心心所。說為同喻(文)今謂第一解未詳。廣百論等無說。此義相似儒家者流說清濁二氣分成天地人畜等類。第二義言唯造色者不然。廣百論明說。順世四大和合為身心等故。演祕助解。義蘊為本。亦有義在。演祕云。若無方分等者。問。彼本計微造一切法。心心所等。亦合有礙。今以為喻。豈得成耶。答。如義燈釋。今助一釋。望能造大。實無差別。然所造心無礙。能緣心不成粗。造色有礙。集成粗色。宗計爾也。不可依於狂夫而無禮樂之軌故破二師。以心心所為喻亦得。
(八十左)即德句中量德有五(文)。演祕云。疏德句中量德等者。實亦得有長短量合。不異微大二量體故。故不言也。有義。即是微量及短量德。子微有云。詳曰。果色之言。唯因子微。可如所斷。孫微已去。亦名果然。云何名取長大量耶。
(八十一右)子微今(至)父母亦得(文)。義演云。意云。此返成也。邊如亦將量無別為因。難子微如父母無粗德合。今時返成云。父母極微。亦粗德合。以量無別故。猶如子微故。疏云。以量無別因。顯父母極微亦得。
(八十一左)父母以處(至)子微亦得(文)。義演云。意云。此亦返成。且如前量云。或應本父母極微。亦無粗德合。以處無別故。如子微等。今返成云。子微亦無粗合。因云。以處無別故。猶如父母極微故言亦得。亦得者。亦無粗德合也(文)義蘊亦同。
(八十一左)論若謂果色(至)可名粗者(文)。演祕云。論若謂果色遍在自因等者。有義。此依宗敘。前文說云。不越因量。非是本宗。詳曰。今觀論勢前為本計。亦復何爽。故前論云又所生果不越因量。此揲而破。若非本計。論牒於誰。故前本計。此為轉敘亦應無失。
(八十二右)此但應言如二極微量(文)。義演云。意說。論中量因。合云如二極微量處各別故為因。今謂云如處在因處各別故為因。而不言如二極微者。如子微與極微為因時。子微不名極微故。云但言如處在因處各別故。言但可以極微相即者。如因量。所在各別故知。果色體應非一。又文中少此意者。釋因無如二極微量之言。欲顯以下文。釋因據各別故所由。今謂。義演云。牒文與現行本不同。現本為正。又義演。此意二字。屬於句末為釋者。解釋不允。又不善(文)理思之。演祕云。疏以三微果等因非極微‧故者。言三微者。第三子微果即第七。第七之因。即名為微。不名為極。所以總言如所在因。故不別言如所在極微。極微之言。不通故。極微子微。皆得名為所在因也(文)義蘊云。以三微果等因非極微者。此中三微而有二義。一云。即子微名三微。父母及子以為三故。三微之果名三微果。即第七子也。一云。孫微為三微。亦第七子。以父子孫為次。孫第三故。三微之果名三微果。即第七子也。二解俱得。論多因極微合。應非細。足成根境者。疏既唯難父母極微。即許子微已上並成根境。依撿十句論子微既非現得。即非根境。彼論說云。二十四德。幾是現境。幾非現境。色味香觸。或是現境。或非現境。云何現境。若依附大。非一實是名現依。云何非現境。謂若依附極微。及二極微論三果亦非現境。唯此即以三微果等方為根境。疏中偏約順世師義。亦不違彼文。以此論中含二宗故(文)此同義演二義意。如上已引(次上卷六十八丁左)。
(八十二左)此中二量如次前說(文)。演祕云。疏此中二量如次前者。不成粗色。及非根取。二種之量。即前論云。又所生果至便違自報兩段文中。而已作訖故此不敘。
(八十三左)論又果(至)如二極微(文)。義蘊云。此且約色果而言。若據心果。即因礙果非礙。
(八十五右)是此宗義(文)。演祕云。疏此是宗義者。大乘宗。大乘不許沙體受水銅體受藥。
(八十五右)下就宗難(文)。演祕云。疏就宗難者。就外道宗。彼許果色入因微中。亦許水入沙微中故。故得聚沙而為喻也。問。大乘同處不相離色。互相涉入。豈非因果體相受入。答。無實極微。是假識變故得涉入。不同彼宗。
(八十六右)此中二十論(至)今亦同之(文)。演祕云。疏一應無次行等者。此一頌文而量有五。一彼論云。若無隔別。眼所行境執為一物。應無漸次行大地理。若下一足至一切故。量云。無障隔處。此中下一足時。所未至處。時亦無已至。汝執一故。猶如於此。二彼論云。又應俱時於此於彼。無至未至。一物一時。理不應有得未得故。量云。汝宗世間無隔別物。無有一法有至未至。執是一故。如手握珠(二十唯識述記云。至者到也得也及也。體是一物。於一時中。若手執時。理不應有此處可得。彼處未得。今依此難。一切世間無一物者。所以者何。且如一筆。以手執時。有至不至。如何成一。故知。大乘諸眼等境。或可說一。總可至故。如手握珠。或可說多。至未至故。如指捻珠。應立量云。如演祕言)三彼論云。又一方處。應不得有多象馬等有間隙事。若處有一。亦即有餘。云何此破可辨差別。量云。於此無障隔。一方處所有多象馬。一象住地。應餘馬等亦住此地。執是一故。如此象馬住地。四彼論云。或二如何。可於一處有至未至。中簡見空。量云。無隔一處象馬二居。應不得有中間空處。執是一故。如手握珠(二十唯識述記云。前第三難。約所依一。能依象等。多為間事。難應非有。此第四難。約能依二。所依地一。中間應無空缺之處。是二別故。前多有間事。及此有間合釋。於前第三句頌。多有間事。舊論頌。但言及別類多事。此第四難彼頌不攝故。今勘此善惡易明)五彼論云。又亦應無小水虫等難見細物。彼與粗物同一處量應等故。量云。小水虫等。依無流水。能依應等所依之量。執所依一故。由如無流一頗胝迦一所依色(文)二十唯識述記下(十九丁右)曰。類曰。一應無乃至。述曰。下正破一。前敘宗中。衛世執一。小乘執多。今此設遮小乘執一。意兼外道。以乘救有色等故。其頌一字。牒外人執。應無二字。通下五難。五難者何。若執境一。一應無次第行義。二義無俱時至未至。三應無多有間事。四應無有間。五應無難見細物。今合第三多有間事。第四有間。合為第三句。言多有間事。如業道等。西域言遮。此翻為及。或翻為等。若作及義。於六釋中顯相違釋。
(八十六左)退隨他不得違理不成(文)。義演云。意云。若退隨大乘者。即違道理。果體是如何得一不得餘○又依宗正破名進不成。破彼轉救名退不成(已上)今謂。進退之言就所破者為說。以巨難文免故也。如言進退維谷。約能破為釋者。甚不可也。
(八十七右)總攝為四種(文)。破楞伽外道四宗論曰。問。何等外道說一切法一。答。言一切法一者。外道僧佉論師說。言一切法異者。外道毘世論師說。言一切法俱者。外道子犍子論師說。言一切不俱者。外道若提子論師說。
(八十七右)不言同異(至)彼性故(文)。演祕云。顯有同異既是諸法性故。論言等。若論明言有及同異。不知此二是諸法之性。
(八十七右)又等同異顯類別故(文)。演祕云。除有同異所餘之法。非顯類別。復非法性故。不等之。問。數論本宗不立六句。今有同異何言彼計。答。彼雖不別立六句義。法體不無即名為有。法有同異名同異性。不同勝論。有說。三德名為有性。二十三諦名同異性。詳曰。准此論破。有性不唯在於三德故論結云。便違三德我等體異。亦違世間諸法差別。故知。有性通二十五。二十五差異。即為同異。
(八十八右)又我等者(至)差別體相(文)。演祕云。疏又我等至差別相者。若論其體。二十三諦即自性故。體無其差。若據相言。二十三別。今約其相亦是所破。故等等之。初即約體故二別也。義蘊全同。
(八十八左)皆有變礙為色性故(文)。大乘如瑜伽‧對法等。小乘如俱舍論第一(十左)云。何故此蘊無表為後。說為色耶。由變壞故。如世尊說。苾芻當知。由變壞故。名色取蘊。乃至有說。變礙故名為色。
(八十八左)我但破汝(至)我為定(文)。義蘊云。意云。我宗色等。是虛幻法體非真實故。不可言定有一實。問。大乘雖不立大有同異。色等諸法。既非免角。即體非無。色與色同。與聲等同。即是同異。此望法體。或一或異。四許之風內。必隨一中。今既破他。良無自犯。答。法體雖有或同或異。而非執定。諸離言假與名自遮無說有異言同故。而餘宗重石??別。
(八十九左)此中色等(至)不定過(文)。演祕云。等數量等十一種德。及地水火。皆眼境故。若不等之有不定過。不定過云。基所說色為如聲等。非色性故。非是眼境。為如數等。非色性故。是眼境耶。
(八十九左)又更互作法(至)復言等(文)。義演云。即色聲更互相對破。色聲各自為宗法。餘者准此故。今言色等者。即遍等一切法也。
(九十右)如共故非異(文)。演祕云。此交加說。若順言者。共故非異。即別非一。詳曰。或但如疏。亦不交加。言共非一者。有同異性。與所有法而非是一。如似其相與所相法而非是一。假實能所種種異故。言別非異者。有同異性。異其所有。別別法外。而無有體。體即彼故。故名不異。似佛法中所有共相故。言如共。有說。以無別故。稱為一。義差別故。復言亦異。如內宗中水波等喻。大意同疏。
(九十右)一切色同一同異(文)。義演云。意云。即是亦一亦異義也。同一者。即同初計。同異者。即同第二計故。論破云一異同前一異過故。
(九十一左)雙無之言無所表故(文)。演祕云。但言無兒。即知石女。何須復說無女之言。義蘊大同。
(九十二右)又此言表(至)即同第二(文)。演祕云。第四計中。有四句破。表同第一不雙非難。遮同第二無所執難。問。且如大乘。一切色上有質礙性。此名有性。色性即有。非色法無。名同異性。此之二性。與色等法。亦得名為亦一亦異非一非異。還同外道。如何破他。答大乘宗義。假名施設。非識外實。迷悟有別。由是悟故。四句皆是。若也迷者。四句皆非故不同彼。問。以四句破外宗。大乘正義何句所攝。答。有義。大乘正法。非四句收。不可言故。無定性故。詳曰。若同外計。一句亦非。若依假詮。通有四句而有何失。更互相望。得成四句如前應悉。

世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七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