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十

  輸入者 袁雪梅

(五十六左)正理師救(文)。正理論十二(三紙左)云。由所許得是已得法不失因故。又是知此繫屬於彼。智幖幟故。除此更有何別大用能過於此。說此為無。
(五十七右)前何須故後即無故(文)。演祕云。前何須者。不離有情法自成就。詎假得乎。疏後即無故者。離有情法。法體即無。如龜毛等。何依立得(文)義蘊亦同。更解云。後離有情法。汝自許無得故。
  (五十七右)一內有情(至)後即無得(文)。義演云。疏一內有情至不可說有得者。意云。有情法上有得。非情法不立得。疏二云。識所變至後即無得者。意云。若依識變名不離有情者。即一切法皆不離有情。無有一法而離有情也。即合龜毛等無法是離有情法。初說有情有。即依識所變法上立得。後即無得者。即釋無法上不立得所以。與前不同(文)瑜伽亦有此二種難。五十二(九紙右)云。若言得是實有。此為是諸行生因為是諸法不離散因。若是諸行生因者。若從先來未得生法。此既無有生因之得。應常不生。由此亦應畢竟不得。若是諸法不離散因者。一切善不善無記法得既俱有。彼雖相違應頓現行。是故二種俱不應理。又生因者。所謂各別緣所攝受諸法自種。不離散因者。謂由餘緣現在前故餘緣離散。若於引發緣中勢力自在假立為得。以此自在為依止故。所有士夫補特伽羅。雖彼彼法已起已滅。若欲希彼復現在前。便能速疾。引發諸緣令得生起。是故亦說此名為得(已上論文)倫記十三下(十一紙右)云。若是諸法不離散因者。乃至應頓現行者景云。以小乘宗六識不竝。一識心無三性竝生。故作此難。應立量云。善心起時。餘二性心相應俱起。以有因故。猶如善心。乃至無記心起。餘二性心定應同起。以有因故。如無記心此上二句。即當種子成熟。
(五十七右)無法名離有情法(文)。義燈二末(二十五左)云。問。既說無法即是無體。復說何法得名為離。答。以彼無法假名為離。非有無體名離有情。談無本性。不約識變為無名離。
(五十七左)然外非情(至)故亦許(文)。義演云。疏然外非情至皆非可成者。此但對可成說不可成。亦總舉下。自分別言。准下第二第者。下第二卷論末。變化根塵等有兩解。准正義。他塵於已有受用義。亦許度故知。非情上亦可立得。如演祕說。疏故亦許者。大乘許輪主成七寶有得也。
(五十八右)准下第二(至)為二說(文)。義蘊云。下第八變他根中。一師變他根。一師不變他根。於已非受用故。今言有受用者。名成熟他身。即初師義也(已上)今謂。此釋不是。何者第一是安惠義。第二是護法義。此中何用安惠不正義耶。今言可受用者。扶根處非內正根。下文云。故生他地。或槃涅槃。彼餘尸骸猶見相續等。
(五十八右)即自身中(至)名可成法(文)。義演云。即自身中至可受用者。意云。種子上許有得。若現得中有可受用者亦立得。問曰。且如現行中有成不成不。答。自身中所有現行色心等法。總皆成熟得故。又解。或可現通自他及外器色等。有成不成故言中也。說中者。意簡取可受用者。不可受用者不立得故。意說。有可受用者。縱然他身扶根及器具等名可成也。
(五十八右)依此等上立成就得(文)。正理十二(初左)云。得獲成就義。雖是一而依門異說差別名。得有二種。謂先未得及先已得。先未得得說名為獲。先已得得說名成就(文)。俱舍婆沙如上已引。光寶神泰是非相諍如彼疏記中明。
(五十八右)如瑜伽論(至)說名為得(文)。演祕云。若大乘者義乃通矣。如現行法。雖唯雜得。亦得名為現行成就。種有新熏本有二別。俱名成就。亦名得獲故。瑜伽論五十二云。云何得獲成就。謂若略說。生緣攝受增盛之因。說名為得。釋曰。種是生果之因緣故。名為生緣。由種有生之功能。果方得有種名攝受。即所生果名為增盛。或種有彼生果勢用名為增盛。增盛即因。由有此能假立為得。廣有同異如彼鈔釋。義蘊云。疏謂若略說生緣攝受增盛之因者。此有二師。一云。俱約種子望現行。謂此種子。能生現行名生緣。持彼生現功能名攝受。種子被潤有勢力故名增盛之因。第二解云。生緣者。種子成熟。顯生現行之緣故。攝受者。現行成熟。攝受漏無漏果故。增盛之因者。自在成熟。由種為因生勝法故。此之三種俱說為得。准下解得即說三種成熟。後解為勝。若據通論前解為善。應檢瑜伽方為定量(已上)今謂。初解大同演祕。初解應優。又略纂釋此亦約種子。第二配三成就不親論文。又瑜伽釋自在成就云。若加行所生善法。及一分無記法生緣所攝受增盛因種子名自在成就。既以此文釋自在。明知。第二不是。倫記十三下(十紙左)云。景云得獲成熟者。依小乘說。得據新得成通新舊。今大乘中義則是通。下全引略纂文。略纂十三(五十紙右)云。論云得獲成就謂若略說生緣攝受增盛之因說名為得者。此約種子未伏未斷有生果功能。名增盛之因。立得非已伏斷種名得。故下文云。若未為定伏及聖道伏。如善根種不邪見所伏。名成就名得故。即彼伏斷已去。但名種子不名為得。如對法三種成就云。若在欲界得色無色定。欲界種子亦名成就。亦名不成就。未永害隨眠。對治所攝故。然成就有二義。一體成就。若已離欲以有體故亦名成就。二功能成就。如已離欲。無生果功能名不成就。此中偏約生果功能故不成就。據其體有亦名成就。此據種子增勝語。如現行亦名成就。
(五十八左)論一種子成就(至)三現行成就(文)。義演云。論一種子成就至現行成熟者。解云。煩惱等有生果用故名種子。聞惠等種加行所引勢力增上名為自在。由二種種子果生起故。名為現行。依此三法假立成熟。此即種子之成熟。乃至現行之成熟。皆依主釋(文)義燈二末(二十五左)云。釋三種成就。且法有二。一者有體。二者無體。但於有法立於成就。不於無法。無法無體無可成故。有法之中復有二種。一有為二無為。且有為中復有二種。一者自識變。二者他識變。自識變中復有二種。一者種子。二者現行。種子隱而難知。所以分之為二。一種子成就。二自在成就。現行顯而易了。所以總合為一名現行成就。種子之中復有三種。一者善二不善三無記。善中有二。一無漏二有漏。有漏善中復有二種。一方便二生得。前無漏善及方便竝名自在。以成就此者必於生死當得自在。又當引生必加功用方始起故。即通本始。餘義准思。生得善者。生便即得因循而生。無勝功能所有種子但名生得。不善之法。亦但名為種子成就。以有此法。沈於生死。於解脫分無勝堪能故。雖解深密經云十地菩薩所起煩惱勝二乘人所起無漏。彼由菩薩無漏悲智。非彼煩惱自堪能故。不名為自在成就。無記法中復有二種。一者有覆二者無覆。有覆性者同煩惱說。無覆無記復有四種。一異熟‧二威儀‧三工巧‧四變化‧異熟無記唯種子成就。威儀工巧各具二種。如象行鹿驟。當田識薄等名種子成就。若象王行。鵝王步。雕文廁畫等名自在成就。加功始得非因循起故。變化無記唯自在成。必功用起故。又成此者。得自在故。故瑜伽論云。若加行所生善及一分無記增盛種子名自在成。對法亦云。加行善法。謂世出世一切功能。一分無記。謂工巧處變化心等。故上說。自識變亦通非情有說成七寶故。若他識變准第二中變他根塵論自二說。第七卷中解所緣緣亦許緣他所變之種。復說輪王成就七寶。雖他所變不得名成。自識杖變亦可假說三種成就(文)然俱舍第四(十五左)明經部計。大同瑜伽。是故光寶兩師。竝以大乘例同為釋。於中光記四(五十六紙)唯舉對法不引瑜伽。以辨白二論差別不反大乘其師故。振舌讚言大乘光者。可謂虛名矣。
(五十八左)染法未為(至)皆名成就(文)。略纂十三(五十一右)云。此據功能不成就。非體如前述。故對法云。若得無漏對治道方名種子成就。得不成就。若生色界等。欲界亦名成就。亦名不成就。倫記十三下(十一紙左)云當知。此得略有三種。等者景云。若永害染種。於善無記種子亦名害。又云。昔來小乘師。多唯義說身在下地得起上地生得善心。如天眼耳通。是威儀無記。從淨定心生。後則不得卻入淨定。要入上地生得善心方入淨定故。又準起定順入至非想。出在生得善中。方更逆入等。又準羅漢退起無色煩惱。既無退分定從何等心而起煩惱。以此等義準知。身在下地得彼上地離欲生得善。今大乘中亦無有文。三藏云。天眼耳通非是威儀無記。乃是通果。又超禪時。從初靜慮順入至於非想多時停息。或轉作餘觀直名順入。後依本觀後逆入下定名為逆入。順逆逆順等名道理皆成。未必要出在散心方成。起定羅漢退起無色煩惱。從住分定而入煩惱。若依此釋。身在下地不起上地生得善心(泰云)得有三種。一種子為能得。應起三性法為所得。二方便善變化種子為能得。應起方便善變化無記心等為所得。此皆是法前得也。三即前諸法正現在前為所得。即前種子與所得法俱名現行得。此竝是以得得諸法也。若以現起種種為所得。即以本識上攝種功用為能得。此即得後有得也。又種子現故。亦是現行得。復若以前種從後種者。亦是種子成熟。及現行成熟也。
(五十九右)瑜伽言(至)假立為得(文)。彼論五十二(九紙右)云。若於引發緣中。勢力自在假力為得。以此自在為依止故。所有士無補特伽羅。雖彼彼法已起已滅。若欲希彼復現在前。便能速疾引發諸緣令得生起。是故亦說此名為得。當知此名為得。當知此得略有三種。一種子成就。二自在成就。三現行成就(文)略纂十三(五十一右)云。準此文。即於外法之上亦假立成就(文)倫記云。景云。加行善種及無記種一分善。唯習者遇緣引發。勢力自在。假立為得(文)義演云。初此種子。望引自現行有自在勢用。而立為得也。不可以自在之言。即今攝入自在成熟。必無是事。但望自果有自在用。問曰。既曰發起現行。何非現行成熟收耶。答言。種子成熟者。所有現行。種子相從。皆得名種子成熟。後自在成熟。亦准此理解。三無記者。除變化無記。此一種唯向自在成熟中說也。
(五十九右)然五十六(文)。演祕云。疏然五十六(初右)者。依檢彼論云。得依因自在現行分位建立。此復三種。謂種子處在現行成熟。更無餘也。疏對雜集而舉來者。意明是說得等之文。不言彼即與雜集同一處引也(文)倫記十五下(初右)云。解得中云。依因自在現行分位建立者。因即是種子成就。依染污法生得善根法一分。威儀工巧不善修者所有種子因緣。建立種子成就。自在者。即是加行善一分。威儀工巧善修習者。乃以變化所有種子。要由加行因功修習方能自在。生起現行。是故建立自在成就。此中唯有漏種子現行者。即前二種成就。不生現行。義屬行人。就彼建立現行成就。
(五十九右)對法第五(至)不成就(文)。演祕云。疏對法第五(十八右)至亦名不成就者。按彼論云。種子成者。謂若生欲界。色無色界繫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熟。及生得善。釋曰。是本論也。唯明煩惱及生得善。論依未離欲異生說。若已離欲。或生上地。隨所離欲。即此地煩惱隨煩惱。亦成就亦不成就。未永害隨眠故。對治道所損故。如其次第。及生得善。隨所生地。即此地成就。釋曰。師子覺釋。本論但依欲界未離欲說。釋論兼據離欲生上及上二界明成不成。此即欲界。論若生色界。欲界繫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色無色界繫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生無色界。欲色界繫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無色界繫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釋曰。此釋論者(今謂。此所引文。是本論文。而非釋論。本論上明欲界此文明上二界。何有明欲界不明上二界。此段本論文易解故。釋論不釋。對文可知。故對法抄五云。種子成中有二。初體用合說。成不成。後唯辨染法體成不成。初中有三。三界別故)明上二界成不成就。夫生上地必伏下惑故。上對下名成不成。種在名成。其生得善不起異界故。皆當地名之為成。問。生上二界有離自染。何故自地不名不成。答。文略故也。或前欲界。明離自染名成不成。例上應爾。故不舉也。問。如上將下起下地愛。此即唯成。云何名為亦不成耶。答。據多分說。又依上生不說生下。非委談也問。生二界上地之時。亦離下染。云何生上當異之惑總名成耶。答。依界而論。不據地說。
(五十九右)若離此地欲亦名不成就(文)。義演云。意云。如從欲界生上界去。若聖人斷欲界煩惱而生上界。如第三果人等。若凡夫但以六行伏下惑而生上界煩惱。於上界中而不成熟故云若離此地欲亦名不成熟。
(五十九右)彼依有體(至)亦不相違(文)。義蘊云。疏彼依有體及與損伏至名成不成者。對法既約離欲不離欲說。竟說種子體在。及有能生用。俱名成。種子體無。及無能生用俱句不成。瑜伽但言未伏故但明成。准彼文意。伏現行者。設種體在可名不成。何以然者。唯言伏者定不斷種。若言離欲通斷種義(文)義演云。意云。彼依有體者。彼對法第五文。約種子體能生用說。意云。若生上界有欲界種子。雖不生現行亦名成熟。後當生故。若如聖者斷種生上。現行果竟不生名不成熟。若據瑜伽。唯約用說。不約體說故皆成熟。又云。有種子體名成熟。不能起下現行煩惱名不成熟。
(五十九右)無不成就(文)。演祕云。無不成就者。無煩惱用名不成就。 (五十九左)對法論等(至)文亦略也(文)。義演云。意云。對法但說染法名種子成熟。不說無記為種子成熟也。非但不說無記。亦不說生得善為成熟故。云生得善中文亦略也。一分無記者。即餘三聖通果名一分也。對法不說為種子成熟(文)今謂。對法說染與生得善不說無記。今辨不說無記。又雖說善。唯說成就不說不成故。兼明其由。其言無記者。廣通異熟全威儀工巧一分。取自在成不攝者。義蘊云。疏生得善中文亦然者。對法略而不說任運一分威儀工巧無記為種子成熟。其生得善。唯說成熟不言不成故亦略也(已上)今謂。義蘊亦同義演。有未辨盡對法意。其意如下具述。略纂十三(五十一紙左)云。自在成就中一分無記者。對法云。謂工巧處變化心等等中。得取威儀。如佛威儀。極善習者加行生故。餘如上解。種子成就中云。諸無記法者。即異熟生。及威儀不加行生者。是故工巧處亦有俱生者。具如義燈。義演有未盡理。對法抄第七(二十七紙右)云。生得成唯云隨生地者。以說種體定成三界起現行用唯在生地。不同煩惱等。彼可起上故。種子成中不說無記。准義應有。如五十二及此下文。自在中唯言一分無記。以略故不說。二性勝故說。今又解。今此為不同瑜伽。瑜伽染法生得善法。唯依生現用說成不成。所以言定伏邪見斷。無記依斷緣縛說。所以云聖道不害種子中說無記。此論據體用二門。三乘通說。非唯依佛。無有不起用及無體位。所以隱不說。據實准下。是其種子成就不成就。
(五十九左)然准彼論(至)瑜伽同(文)。義演云。意說。此重釋對法文。據種子成就中。雖不說無記為種子成就。然准下自在成就中。既取一分無記為自在成就。明知。種子成就中。亦今取無記為種子成就也。其生得善與瑜伽同者。亦約用名種子成就一分無記者。即變化全威儀工巧一分極有方軌。入自在成熟中攝。
(五十九左)然准對法(至)通成不成(文)。義演云。意云。此即外人將生得善。例煩惱種子等為難。難云。且如對法論。說煩惱名成不成者。約三界煩惱種子說。如身在欲界。未離欲染。已成身中有三界煩惱種子名成就。若離欲界亦名不成就斷自地煩惱故。又云。下界身起上界煩惱名成就。若雖在下地。不起上地煩惱亦名不成就。若如是者。生得善法。亦令同此煩惱理名成不成。何故一向約用名成耶。此總是難辭(文)演祕云。如在一界。餘界生得望有種故名為成就。現行不起名不成就。
(五十九左)以在他界(至)同於瑜伽(文)。義演云。意云。此釋對法論不說生得善所以。且如欲界身中生得善。唯依自地起。不起他界生得善。意云。當界自起名成就。若他界生望不起者名不成。今對法文。但約自界名成。所以不同煩惱也(文)今謂。若生得善論其強弱非無差別。故雜阿毘曇心論十(二十七右)子註云。欲界生得善強而利。二界弱而鈍也(已上)然今不論強弱之別。但明隨所生地自地善起他善不起。以生得善也。演祕云。釋對法論不說所以。煩惱容有起他地者。對起不起名成不成。生得善法無起異界。不同煩惱故但說成(文)義蘊云。疏以在他界不起他界生得善故者。此說生得善亦通不成熟。如在欲界不起上界生得善故。亦名不成熟。彼對法唯說生得名成熟。不言不成就者即同。瑜伽說未為邪見損伏但名成就。不說不成也。故云與瑜伽同(已上)今謂。義蘊解此文。為顯通不成就之義者未可者。與演祕義演不同。次疏文勢義蘊不親。以演祕解為正。
(五十九左)以瑜伽中(至)不說無漏道(文)。義演云。意云。瑜伽論中。但依染法種能生現行故。唯說奢摩他為對治道。以定能伏惑故。不斷種故。所以不說無漏道為對治也。此會瑜伽文。
(五十九左)以對法中(至)各據一義(文)。義演云。意云。對法瑜伽。約體及用名成不成。所以通說無漏。以為對治道。今既言通說無漏道為對治者。明知。意云。亦通說有漏奢摩他以為對治道。何以得知。以說體及用故。若據斷體。說無漏道為對治。若約伏用。即說奢摩他為對治道。故知。對法文盡理。即會對法論文。瑜伽少分者。以但約用說為約體說名少分也(文)今謂。義演依錯本釋。其義甚不穩暢。上明瑜伽意。此說對法意。對法文盡不下分班結會。
(六十右)有體有用無體無用名成不成(文)。義蘊云。此文通也。意說。有體用名成。無體用名不成。有體無用。體成用不成也(已上)今謂。此文與現流本不同。各有其理。義蘊所牒優矣。
(六十右)生得有用(至)種子成就(文)。義演云。意云。生得善不約體。但約種子有能生用說名種子成就。不說此現行名種子成就也。此生得善文。對法與瑜伽二論意同(文)演祕云。疏亦不說現行名種子成就者。但生得善。種子其用即名成就。不要生現方始名為種子成就。有云。此論第八。說於現行亦名為種。故今簡之。詳曰。雖有此理。然雖疏旨(文)今謂。疏主辨二論別者。瑜伽云。生得善不由功用而現行者。對法。云及生得善者。隨所生地即此地成就。
(六十右)且依用說(至)名成不成(文)。義演云。次下簡略有二。初約用簡。二約體簡。用中有二。初約七識簡。二約見修道簡。約識簡者。意云。第七識中煩惱奢摩他不能伏。何以故。謂第七識中煩惱微細。世道六行不能伏故熟。六識中分別迷理起者。行相猛利。世道不能伏故成。修道俱生迷事起者。六行能伏不成。六行本伏迷事惑故我見不伏。餘貪等伏(文)今謂。伏道非必局六行觀。三乘有漏智損伏諸惑令不生。皆名不成。義演唯舉六行太局矣。義燈二末(三十一右)云。於染法中略為六對。依雜集論。若伏功能亦名不成。種子體在亦即名成。一見修對。二世間出世對。三現行種子對。四六識七對。五煩惱所知對。六種子習氣對。初見修對者。三乘見道。三界分別。所有二障。隨其所應。若種若現名不成就。三界修斷。隨其所應名成不成。二乘見道。隨先所伏。修道煩惱斷名不成。未伏不斷即亦名成。非對治故。不障見故。修道准知。二世間出世對者。世道但伏俱生迷事別頭所起貪嗔痴慢。令不現起名為不成。迷理及細並非所伏即名成就。出世如前。現行種子對者。一切現行若未生起皆名不成。若生起時即名成就。二障種子。若未損伏即名為成。若已斷除即名不成。若在凡位體在名成。或有伏者損伏用故亦名不成。若在二乘。所知種成。菩薩隨應有成不成。六七識對者。且煩惱障。如二乘人在於見道六相應惑分別不成。俱生通二。第七名成。設起果者。不斷七惑。修道之中。八十一品。隨其所應有成不成。若第七惑成。斷八十一品方名不成。斷前八十猶名成。據有種說。若約功能。世道名成出世不成。若約菩薩六識分別見道不成。俱生名成。無超果故。在修道中。第六識身見等。四地永伏名為不成。已前名成。據功能說。若約種子體在名成。第七我見。金剛無間名為不成。已前名成。據種子體不約用說。約用說者。有成不成。且略說爾。煩惱所知對者。所知之障。二乘名成。菩薩成不成。以彼二乘雖斷定障現行不起種子在故。地上菩薩。二障分別。見道不成。修道俱生煩惱障種。金剛無間已前名成。不斷種故。若所知障所攝種現。俱成不成。金剛無間。二障種現俱名不成。種習對者。二乘習氣二障俱成。不斷習故。菩薩之人。煩惱種子。俱生名成。二障習氣及所知種名成不成。以十地中隨分斷故。解脫道位。二障種習俱名不成。略說如是。細辨恐煩。
(六十左)若無漏道(至)亦有別(文)義演云。若依無漏道至亦有別者。約體簡略亦有二。一者約見修。二者約六七。據見修道者。如得初果。見道煩惱一切不成就。修道煩惱中。如第二果者。餘欲地煩惱隨斷名不成。若第七識中我見。要至極果金剛心道方斷名成。
(六十左)六識一向不成(至)成及不成(文)。義演云。此意說。六識中煩惱欲界繫者。總為九品。證第二三果時總不成。六識中我見亦斷故。故此依我見離欲斷說。不爾即通成不成者。此別是一師義。此師意說。如六識中有九品惑。我見為第九品。餘八品離欲時斷不成。第九品我見。至極果方斷成。據此義故。不爾通成不成也(文)演祕云。此我見斷而有兩說。一云。即與當地第九惑同時斷。一云。九地第六我見。皆至金剛一時頓斷。今依初義。若後義者。離欲之時有斷未斷。有云。約伏有成不成。詳曰。不然。疏自標云。若無漏道依染種體名成不成。故知約斷。若是伏者。前已明訖。何須重明。義蘊亦同。
(六十左)其無記法(至)名成(文)。義演云。意說。無記法先被見道惑縛。即無記各成。八見道斷見惑有縛時。便捨無記法故。說無記名不成。不爾名成。若據種子體說。至佛果斷名不成。餘一切時名成。不違聖道故。故云不爾名成(文)義燈二末(三十三紙右)云。無記法中。且異熟無記。約界分別。隨所生處。種現俱成就。餘不生處。種成現不成。無有起於異地異熟。又若斷者。若是人天異熟無記。至金剛無間或解脫道方名不成。餘位名成。據成佛說。若二乘人無餘不成。若約緣縛。隨其所應。金剛無間。斷盡惑故名為不成。若是三途黃門女人。及長壽天無想天壽。入見道已。畢竟不生名為不成。已前名成。前據現行及功能說。若論種體。三途異熟入見不成。體亦無故。女人等種體有名成。威儀無記心。通欲色界。隨生二界。種子現行。俱得名成。生無色界。種成現不成。佛果不成。緣縛隨應。若汎起威儀。他受變化所起威儀。亦得名成。緣縛不成。似心說有無實能發。若實威儀。八地已上現亦不成。恒無漏善非無記故。工巧無記唯在欲界。種現名成。若生上二。種成現不成。彼雖有語。據身巧說。二乘俱成。俱不成。八地已上。種成現不成。若約緣心威儀工巧。隨應准知。通果無記。欲色界成。地法色界下。持彼種及現行故。隨其所應名成不成。若至佛果種方不成。若據緣縛。二乘無學亦名不成八地種成。
(六十一右)不生之地名不成(文)。義演云。不生此地名不成者。意云。如生上界。此地生得善不起。何以故。不許互起故。唯得起自地不許起他地生得故不成(文)今謂。義演之字作此。二字俱通。此地生得善。若望於他地名不成。以他地不生故。生得善不成。以二義釋。一邪見伏。一不生地。
(六十一右)以增盛種子方名得(文)。義演云。意云。瑜伽唯據生用說。若有能生用名種子成就。不爾名不成就。何以故。依種子增盛時而名得故。若不生現便立。增盛時依何以名。
(六十一右)無記體者應互相准(文)。義演云。意說。瑜伽准對法文亦得說體名成。對法准瑜伽亦得約用說成不成故。云互相准。義蘊亦同。
(六十一右)瑜伽論說(至)名自在成(文)。五十二(九左)云。若加行所生善法及一分無記法。生緣所攝受增盛因種子名自在成就(文)。義演云。疏自在成就者。此引瑜伽文。意說加行種子所生善法。及取威儀工巧一分極串習者并通果全。並名自在成就。即所有種子現行相從總名自在成就。據實唯是種子也。問。若爾與種子成就何別。答。勝劣有殊故分二種。
(六十一左)又成此時(至)名自在成(文)。義演云。疏又成者。加行善也。意說加行善自名在所由。為能成熟一分無記種子。令有自在能生勝用故名為成也。此時者即加行善。成無記之時也。名自在者。說加行善名自在所由意說。加行善種子有自在力。能生善法。復能資彼無記種子。令得自在有能生勝用。是故加行得自在名故。說此等名自在成就者總結也。與能所成皆名自在成就(文)。今謂。義演謬之最矣。今明自在成就舉二種法。一加行善。一串習無記。顯其差別置以及言。義演會合為一太非也。又三性永別。何有加行善法成無記之時。
(六十一左)對法論說(至)變化心等(文)。彼論第五(十九紙右)云。方便善法者。謂聞所生慧等。雖先有種子。若離今生數習增長終不能起現前故。一分無記法者。謂工巧處變化心等(文)義演云。問。三無記種為總通二種成就不爾耶。答。應作四句分別。第一云。有唯種子成就非自在。謂異熟生無記種子。第二唯自在成就非種子。謂變化無記。第三亦自在成。謂威儀工巧二無記極。串習者名自在成就。若任運起者。攝入種子。成就。第四二種俱非者。謂色等法。
(六十二右)其無漏種(至)名不成(文)。義燈二末(三十四右)云。無漏善者。凡夫之中。無性不成。有性種成。三乘聖者。種現俱成。二乘無餘種現不成。餘人善根涅槃時盡故。
(六十二右)現行成就(至)名現行成就(文)。彼論第五(十九左)云。現行成就者。謂諸蘊界處法隨所現前。若善若不善若無記。
(六十二左)如樞要說(文)。彼上末(十九左云)。成不成中種子成就。謂有二乘及世道成不成。不說菩薩。菩薩見道前二障。亦有成不成。應說二乘煩惱種有成不成。所知一向成。菩薩雙說。資糧位俱生成不成。分別成不成。加行位一向不成。俱生通成不成。入見道已。修道成不成。見道一向不成。修道第七一向成。第六有成不成。煩惱障不斷一向成。所知障種有成不成。皆思准。
(六十二左)以種隱而(至)合而為一(文)。演祕云。問。按顯揚論種合為一。現行開二。何乃不同。答有二種。一如義類。一云。有義。顯揚論意。種子類同故合為一。現行相別故開二種(文)義燈二末(二十七右)云。然西明云。准顯揚論云。一諸行種子所攝相續差別性。二自在生起相續差別性。三自性生起相續差別性。云與瑜伽別。種但立一。現即分二。加行善等名自在生起相。非加行生起。但名自相生起。今又解云。與瑜伽同。云二自在生起相續差別性者。以加行等善法種子有勝功能。起現行已而得自在名自在生起。若二現行名自相行起。以起現行名自相起。無為之法立成就者。如本疏說。
(六十三右)今者通說(至)之所生起(文)。義演云。意云。此辨得所依處。如有情及種子上而立得者。其義極成。如何於非情上而立得耶。答。色等非情由自心變起。即此似色之相分。皆從自種生故可立種。又於他身非情有受用義。亦立於得。問。所言得者大小乘何別。答。大乘非色非心。是假非實。行蘊所攝。有宗亦非色非心。實有自性。非得翻此。大乘於色心上假立非得。小乘立實非得。
(六十三右)不同小乘心外取法故(文)。義演云。意云。謂小乘心外取法所以。於外法上不立得。大乘一切皆是識變。皆不離心。所以於非情法上亦假立得故。云不同小乘。
(六十三右)薩婆多得依三種別(文)。婆沙百五十八(初紙左)云。問。何故得與所得法性類或同或異耶。答。得有三種。一有為法得。二擇滅得。三非擇滅得。有為法得。隨所得法性類差別。以有為法能有作用引自得故。擇滅得隨能證道性類差別。以諸擇滅自無作用。但由道力求證彼時引彼得故非擇滅得。隨自所依性類差別。以非擇滅自無作用非道所求。彼得但依命根眾同分而現前(文)義燈二末(二十九右)云。且薩婆多得有二種。一有為法得。二無為法得。若有為法得。定屬所得。若所得是三性。能得亦三性。三界九地色心不相應。亦隨所得判屬界地等。無為得者。無為有三。如本疏判。然通漏無漏。若六行道得唯有漏。見道得唯無漏。修道通二。許於修道亦有漏斷故。無學無漏。斷非想惑。唯無漏道。得果捨向故。故捨前漏起無漏得。所得無為一向無為二有體法。若起得得屬行者。以有體故。隨其所應得屬所得及能得道。今此非擇闕緣不生。法既不生故。不可屬所不生法。非有情故。但屬所依眾同分也。若其非得唯屬所依眾同分立。定唯異熟無記性也。然若得擇滅法。猶可重生也。如退果者。若得非擇畢竟不生。以闕緣故。
(六十三右)一屬所得謂有為得(文)。寶疏四(四十四左)云。其所得法有其四種。謂三界繫為三。及不繫法為四。其能得得亦有四種。亦如上說。又所得法有其二種。一者有為。謂三界法及道聖諦。二者無為。謂二種滅。能得之得。唯是有為。所得之法又有二種。一有漏謂三界繫法。二無漏謂道聖諦。二滅能得得亦有二種。一有漏謂三界繫。二無漏謂道聖諦。三界繫。不繫之法通無漏故。非擇滅得從依身繫。其擇滅得。從能斷道。道通有漏及無漏故。若有漏道。色無色繫。若無漏道。從道不繫。非擇滅得。以隨身故通三界繫。所以有繫法得唯有三種。無繫法得通四種(文)。演祕云。疏一屬所得等者。屬謂繫屬。有為法上所有能得。皆屬所得。同有為故。
(六十三右)二屬能得道(文)。婆沙光寶等記。並為能證。今云能得。義亦無別。演祕云。疏二屬能得道等者。得是有為。故滅能得不屬所得。為無為別。六行斷惑。此能得即是有漏。若無漏智所證滅得得即無漏。有宗六行而能斷惑得擇滅也。
(六十三右)三屬所依(文)。婆沙等云。依命根眾同分。今略舉眾同分。演祕云。疏三屬所依者。問。何乃爾耶。答。有無為別。不屬非擇。非漏無漏二道所得故。不屬道故屬所依(文)義演云。意云。謂身中有法緣闕不生名非擇滅。今此得既能得此非擇滅。故知。此得唯屬所依眾同分身也。以非擇不離身故。如人身中有諸起業。由遇善友。於其惡趣畢竟不生故。此身中得非擇滅得。唯屬所依身(文)今謂。義演云眾同分身。寶疏亦云非擇滅得從依身繫。然婆沙等云命根眾同分。身與同分差別非一。若言從身則不通無色。色以彼無身故。
(六十三右)擇滅之得(至)然唯無漏(文)。對法抄五(三十三左)云。然今於此復作分別。小乘有為得通三性有漏無漏。大乘同之。小乘擇滅得唯善性通有漏。大乘善性同彼唯無漏攝。諸論皆云。攝滅者永害隨眠故(文)。義燈二末(三十右)云。若擇滅得同彼有部。屬能得道。然唯無漏。不許六行是斷道故。唯依聖道永害種子得擇滅故。又六行道。唯依未至非根本地。伏惑非斷。種子在故。得非擇滅(文)義演云。疏然唯無漏者。但約斷種不約六行伏惑說。不同有宗六行許能斷惑也。意說。有為無漏智斷惑證真如名為擇滅。即於此法假立擇滅得。得擇滅故。擇者簡擇。即智也。滅者滅惑所顯理也。由智簡擇滅惑得滅故名擇滅。
(六十三右)非擇滅得略有三種(文)此非擇得大違小宗。非擇滅義。具如俱舍光實疏辨。
(六十三右)一屬道(至)世道得故(文)。演祕云。問。六行得滅。亦由智惠簡擇方證。何非擇滅。答。若智簡擇能斷惑種所顯之理。方名擇滅。六行不爾故理非擇。
(六十三左)如畢竟得(至)邪理不生等(文)。義蘊云。疏如畢竟得非擇滅及佛身中邪理不生者。如入見道已。三塗異門等。畢竟不生。佛身邪理亦是畢竟不生。此非擇滅。但屬所依。問。此等皆由道力而滅。何不屬道。答。聖道本欲斷惑。斷惑之時。此等任運不生。非道正斷故不屬道。又非有為不屬所得(文)演祕云。如入見道黃門身等。永更不生。皆名畢竟得非擇滅耶。理如燈(文)義燈二末(三十三右)云。若是三途黃門女人及長壽天無想天等。入見道已畢竟不生名為不成。已前名成。前據現行及功能說。若論種體。三途異熟入見不成。體亦無故。女人等種體有名成(文)俱舍寶疏一(六十七右)云。又顯宗論云。非唯緣闕便永不生。後遇同類緣復應生故。詳此論意諸法不生。由其二緣。一由闕緣。二由非擇滅。以後遇同類緣法得生者。此釋非理。後遇同類緣。為是生緣。為非生緣。若後有生緣前非闕緣。若後非生緣如何得生。由無生緣法永不生。何闕滅力。問。顯宗云。法非唯緣闕。此論云。但由闕緣。兩論不同。何者為正。答。準婆沙釋得不同。有為三性法得同所得判性。由所得法力。令得起故。擇滅得從道起故。非擇滅得從眾同分。依同分起故。以無為無用。二滅不從所得判也。婆沙亦云。虛空等無用。故知。此論但由闕緣理勝(文)又云。有人云。此法本欲礙法不生。若法不生便即起得送與行者。此釋誤也。應言法永不生得非擇滅。不應言非擇滅有力送得與行者。兩說相違。應依此論(文)義燈二末(二十八右)云。然言二屬所依。謂第八識如畢竟得非擇滅法及佛身中邪理不生等。問。既云畢竟邪理不生。應名擇滅何名非擇。答。若由智斷畢竟不生。即名擇滅。佛身邪理不由智斷。但由斷彼無明等故。邪理不生。如入見道。北洲等身非擇故。又解。此等現行。雖後畢竟不生。種子猶在。亦障所攝鏡智生時。方始種子滅即得擇滅得屬鏡智。若爾鏡智應能離染。如實義者。鏡智起時。非彼所依有漏皆捨。非作意斷不名擇滅。亦不可說觀察智斷。非無間故名妙覺故。若猶斷染應同無間名為等覺。既不如是故。鏡智生彼等自滅。得非擇滅得屬鏡智。然疏言屬第八識。據所依王通因果說。若在佛果即依鏡智。此釋親聞故抄記也。
(六十三左)三屬種子(文)。演祕云。此緣闕法有更生義故種子(文)義燈二末(三十四右)云。問。前明得依非得依何。答。有為非得現行不成。即依種立。又解。依第八識翻彼成就立不成就。現行成就不衣種子。非得翻彼。何故依種。又解。依種若以翻彼現成不依種即不成亦不依。如種成依種立。不成復依。何據體不成。即無體故。二解任情。若自在及種子。體在無有名為非得。亦依種立。若爾與現非得何別。此據無能。彼約未起故有差別。若據體無名為非得。同擇非擇二種得說。就依種中如聖性非得有二義。一相違非得。即異生性。依二障種。二者相順依功能說。邪見斷善。或未入見。設有種子未起功能。亦名不成。即依無漏種子假立。現行不成亦依種立。無為非得。擇滅無為無。種姓入及未入見道。皆依二障種子而立。入見已去。隨所未斷。二障俱生立擇非得。以非得彼所證擇滅故。非擇非得。隨應依彼諸有為法種現而立。以成彼法不得非擇故(文)義蘊云。三屬種子暫緣闕法有種子在者。問。六行伏惑亦暫不生。有種子在何不屬種而屬道耶。答。道有勝力故但屬道。餘緣闕法。無道可屬故屬種子也。
(六十三左)非心緣證(文)。演祕云。緣六行道證無漏道(文)義演云。意云。此第三屬種子者。以非心緣故。不同前六行世道非心證故。不同第二由入見道為分別惑黃門等身畢竟不受。今既不為則非心證故。不同第二但屬種子也。
(六十三左)然通有漏(至)三性別等(文)。演祕云。能有漏三性等者。俱如燈說。
(六十三左)如對法說(文)。第四卷。對法抄五(三十四丁右)云。其非擇得。小乘唯無記有漏屬眾同故。大乘通三性。此約通道亦依種子及所依上而建立故。對法第四等種通三種故。云通有漏及無漏攝。如來身中有此得故邪理不生。
(六十三左)非得唯有(至)。如餘記說(文)。對法抄五(二十四丁左)云。其非擇滅得。或屬所依。種離本識無別體故。或屬種子。皆是種子緣不生故。然如佛果邪理不生。豈依種子。故屬依所。
(六十四右)如餘記說(文)。略纂十三(五十一右)云。其不成就性是何性。如何今有別非得。非得據一切非得盡。然今不立有何意也。為遮繁論。亦應立非同分及不流轉等故略不論。又即得中攝。如不成就。起俱必有得。得無此非得。即所得所以不說。不說小得者。大乘無過。重累假故。四相亦爾。餘如對法第二鈔。然非擇滅得。如彼簡擇(文)對法鈔五(二十三紙)釋斷善根種子成就不成就等。五門分別。又本論中明非涅槃法者解脫因。畢竟不成就等。
(六十四右)所成就有三(至)亦爾(文)。義蘊云。問。得之所屬如前已明。非得既無所不成法。未知非得而屬於何。答。如諸異生不成就聖法。即是自在不成就。亦是現行不成。種用不成。現體不成。此之非得既屬能障或種。准知。聖不成就煩惱。即種子不成就。此之非得。合屬能斷之聖道種也。自餘非得准例應思。
(六十四右)五十二說(至)假施設之(文)義燈二末(三十九左)云。問。依見斷種立異生性。為總依三界見斷種立為不爾耶。答。有二解。一云。唯取第八現行同地見為種立。不依一切分別種立。不爾一界成三界應名三界異生。若取生現行種。即已得上定起上地惑。亦名三界異生。一云。通依三界見所斷種文無簡故。同是異生。故無雜亂。不同異趣生等體性。界趣生等顯界趣別。此異於故不雜亂。前釋為正。瑜伽五十六三界異生性故。性屬生故生既界別。故生亦別(文)樞要上末(二十紙右)云。若唯取分別種名異生。即一界成三界。應名三界異生。若取生現行種。即已離欲應名諸界異生。取與第八異生同地之性。其體即得之(文)義燈二末(四十一右)云。有部唯是無覆無記。大乘通三。不善有覆及以無覆。以定性二乘所知。望彼是無覆故。通三界故依二障故。
(六十四右)異生性者(至)名異生性故(文)。義演云。疏性唯染污者。意說。五蘊或四蘊所成假者有情名為異生。性者體也。唯依不善無記分別二障種上假立異性之體故。是染污。以二種種子是染污故也。疏異生之性者。異生是五蘊等假。假者即依分別二障種子也。未得聖法名為非得。即喚此非得名異生性。言別種名異名。即失聖之生故名異生也(文)義燈具明大小差別。須者往見。
(六十四右)一別異名(至)過五趣故(文)。義燈云。此約趣異亦攝四生。四生不同。
(六十四左)又變異名異(至)邪見等故(文)義燈云。聖者皆同有正見故。此變攝境。緣境有別。
(六十四左)生謂生類(至)依主釋(文)。義燈二末(三十五左)云。生謂生起。生類即趣見類別異生起。性者體性。由此性故令趣見異。上離釋也。異聖之生類名異生。生者是總。性者是別。異生之性名異生性。無依主釋(文)今謂。義燈與疏不同。疏與世友義不同。義演云。疏生者是總性是別者。意云有多類眾生。其類雖多總名生也。故云總也。性別者。謂三界有情及三乘并無種姓姓。各各所隨逐名別。未得聖法已來總名異生性。即依瑜伽有此多性。各依當地見道煩惱種上立性故。是則意說云。異生雖是總。然有三乘五性等差別。此解性別也(文)義燈二末(三十五左)云。二出體者。初敘異說後敘大乘。敘異說者。犢子部說。欲界見道所斷十煩惱以為體性。一切有部別有體性。唯是無記。通三界繫不相應。經部不立有別體性。但於會未生聖法相續分位差別假立名異生性。大乘雖亦在不相應。非異色心有別體性。但於見斷二障種上。未永斷位假立異生性。不是唯約能障自乘所有聖法不生現位立異生性。無種姓人無別障故。但約未斷見惑種立。由不成就於聖法故。若用若體。俱得云不成。有種姓人。不成功用。無種姓者。亦不成體故。瑜伽五十二說。三界見所斷種子。唯未永害量名異生性。即通二障種上假立。此論亦云。而於三界見所為種未永害位。假立非得名異生性。亦不言各障自聖種現。但云於諸聖法未成就故。
(六十四左)又如婆沙廣解名字(文)。婆沙四十五(初紙)舉諸部計已(二紙右)云。問。何故名異生性。尊者世友作如是說。能令有情起異熟見異熟煩惱。造異離業受異類果類生故。名異生性。復次能令有情隨異界故。往異趣故受異生故名異生性。復次能令有情信異師故。作異相故受異法故。行異行故求異果故名異生性。大德說曰。能令有情依止異類界趣生。有發起種種顛倒煩惱造作增長感後有業。輪轉生死無分限故名異生性阿毘生性阿毘達磨諸論師言。異生分故。異生體故名異生性。尊者妙音作如是說。異生類故名異生性。脇尊者言。異生依故。障聖性故名異生性。
(六十四左)論於諸對法未成就故(文)。演祕云。論於諸聖法未成就故者。問。既於諸聖未成就故名為異生。若於諸聖隨得一種應唯名聖。答。有義兩釋。一云。義同小乘。不獲一切三乘聖法名為異生。若獲小分即名聖者故。俱舍論第四云。不獲何聖法名異生性。謂不猶一切。此不獲言表異於獲。若異此者。此者。謂諸佛世尊。亦不成就二乘聖法。應名異生。故知。不要具獲諸聖方名聖者。大乘亦爾。下云。依於二障立異性。二乘斷一即非異生。即同俱舍不獲一切聖法名異生性。若獲少分即名聖者。二云。與薩婆多義有差別。二乘迴心未至上地。亦名聖得。得生空智斷煩惱故。亦名異生。未得法空智未斷所知故。然依彼說將為順理。今此亦言於諸聖法不成就故。詳曰。今取後釋。如二乘者。迴趣大乘至於初地名得聖性。若得小聖即全名聖無異生義。何至初地云得聖耶。若云得彼大乘聖性名得聖者。未得大前何得不名為異生耶。又此但云。未成諸聖名為異生。不言小獲即全名聖。
(六十四左)此有四種(至)即建立之(文)。瑜伽五十二(十一右)云。此復略有四種。一無般涅槃法種性所攝。二聲聞種性之所隨逐(文)義演云。疏之所隨逐者。意云。猶如三乘性等之所隨逐於所逐於所斷二障種上立異生性。又云。之所隨逐者。雖有三乘姓等。猶有此性隨逐不得三乘聖法名異生性。言不唯約能障者。二障現行名為能障聖性。今不依此(文)今釋。二釋中以初為正。現行為能障亦非。義燈二末(三十六左)云。且決定大乘。具依二障未永斷位分別種。立大乘異生性。若所知障。畢竟不可害。非煩惱者。依此煩惱。一分立為聲聞定性異生性。一分立為獨覺定性異生性。以樂觀諦十二因緣語證依待二性別故。若俱不可斷。依斯立為無性乘異生性。不定者。若有具待觀諦緣起得出世者。依此所有分別煩惱立為不定。二乘異生性。若有觀待四諦六度得出世者。依此立為不定聲聞異生性。若有觀待緣起六度得出世者。依此立為不定緣覺異生性。若具觀待有下中上無漏根性者。立為不定聲聞緣覺異生性。以楞伽說五種乘姓入法。瑜伽復云立為不般涅槃性聲聞性等故。相翻立有此差別。
(六十四左)不唯約能障上立(文)。義蘊云。有聖可障者。方名能障。若依能障立。無性非異生。彼無聖道可障故(已上)今謂。大意如是。深致未盡。如義燈中具辨。樞要上末(二十紙右)云。問。智障不障於二乘。即說名無覆。無性之人二障。具不障三乘。所知障體何性攝。皆應非染。答。所斷種輕。望不障以名無覆。無性二種俱重。通障三乘聖道。竝名為覆(文)義燈二末(三十七左)云。問。若不障斷即不依立。無性之人。二障不斷。不障彼乘。應不依立。答。極重障故。若爾二乘定性之人。不得趣大。彼所知障亦名極重不。若名極重亦應依立。若不名重。以不障彼自乘果故。無性亦爾。答。定性可得聖。雖有所知不名重。無姓不得聖故。二障名重。問。煩惱可斷得自乘。煩惱不名重。所知非斷不得大。所知之障亦名重。若以所知不障小。二障不障凡。答。但有聖法名聖性。定性所知不障輕。無性畢竟無聖者故。彼二障名為重。問。若望一切聖法名聖性。以不障故得名輕。亦應一切障名異生。隨獲聖性應皆捨答。二智俱能證。於理但有聖法名聖性。所知是姓無斷時。不障聖法非異生。若依彼立得聖許斷。即違諸論說所知障唯大獨斷。若不能為。既許障在。寧得聖性。由此故知。但依一立。如所知障在二乘身不名為障。不礙彼果名無覆故。若爾無姓所有二障。亦不障彼應不名染。答。人天同異性。不可障可不染。對聖名異生。不得故名染。又解。雖不障人天。感生故名染。所知不障小不招生不染。又解。定性二乘。亦依二障立異生性。文無簡故。能障於大必不得故。如無姓障必不得聖聖依二立故。若爾二乘斷此所知異生性不。答。有二解。一云亦斷。若爾即應斷所知障。答許亦無過。如斷定障。此亦不爾。定障除現不斷於種。此依種故。答雖依種立。不即取種依種假立。言不斷所知者。據種體說言斷異性者。據假功能。假實既殊。故不相反。
(六十五右)俱句攝故(文)。於二障中唯斷一分。謂煩惱障。俱句即亦聖亦異生。義演云。疏二乘斷一分至解釋者。意云。此有四句。一云唯異生非聖者。謂無姓種人。二云。唯聖者非異生。為初地上。三云。亦異生亦聖者。謂二乘等。由斷煩惱一分不斷所知。四云。非聖者非異生。謂二乘入無餘依涅槃等故。疏云二乘斷一分是俱句攝(文)義燈二末(三十七右)云。准此義為四句分別。有唯有異生性不成聖性。謂無性人。有唯成聖性非異生性者。大乘見道已去。有亦成聖性亦成異生性者。據種三乘見道前有無漏種亦成聖性。已未起現名為不成。不據種說。或唯依彼能生現用立為聖性。以相翻故。不爾唯種異生成聖。若唯現說。聖者無漏不起現時。應非異生亦非聖者。若依此說。三乘定性見道已前。亦是唯成異生性句。二乘得聖。及迴趣大乘。未入初地。名亦成異生亦成聖性。二乘無餘是俱非句(文)義蘊云。二乘斷一分名一分聖俱句攝故者。此約迴心者。謂已得生空智名聖性。未斷分別所知障名凡性故名俱句。問。如前論說。一異性同俱不成故。如何凡聖返而許同依一身。答。前說一異同依一體。以相違故俱不得成。凡聖二性所依種異故不違也。
(六十五右)如下第九十障中解(文)。如下十本(四十九右)六門分別異生障。
(六十五右)外人引經(文)。正理十二(十三右)云。有別實物名為同分。謂諸有情展轉類等。本論說此名從同分。又(十四右)云。此中身形業用樂欲展轉相似故。名為同分。是因義。有別實物。是此同因故名同分。如是同分。世尊唯依諸有情說。非草木等故。契經言。此天同分。此人同分。乃至廣說。
(六十五右)經明不說別有自體(文)。俱舍論五(二紙右)云。雖有是說。而不說言別有實物名為同分。
(六十五左)下有三難(文)。義演云。疏言下有三難。第一內外相同難。第二能所無差別難。第本宿因非假難。
(六十五左)同言同智應不得生(文)俱舍五(初左)云。若無實物無差別相名同分者。展轉差別諸有情中。有情有情等無差別。及施設不應得有。如是蘊等等無差別。覺及施設。如理應知(文)。光記五(三左)云。若無實物至如理應知者。此即第四證有體。返徵經部證有實體。有情非一名有情有情。同是有情名等無差別。若無實物無差別相名有情同分者。欲色界等展轉差別諸有情中有情有情等無差別。覺慧有情有情等無差別。施設名言不應得有。以覺慧必緣境故。名言必詮說法故。既起慧言。明知有體。此約無差別有情同分為難。以遍故遍舉為問。有差別不遍故。不約彼論。復例釋法同分言。如是蘊等等無差別。覺慧等無差別。施設名言不應得有故言如理應知。
(六十五左)論主難云(至)別有同分(文)。俱舍五(二右)云。又何因不許有無情同分。諸穀麥豆金鐵菴羅半娜婆等。亦有自類互相似故。又諸同分展轉差別。如何於彼更無同分而起無別覺施設耶。
(六十六右)彼若救言(至)外皆應有(文)。義燈二末(四十一左)云。破同分中敘外救云。外法非趣生故不立同分者。應難云。趣是趣向義。外法可非趣。不以趣向解同分。何得以趣例同分。趣是趣向義。外法無同分。同分相似義。外法相似立同分。又難。汝本云。內法是趣生。有情立同分。外法非情趣。外法無同分。汝本以有同智故。內法有同分外法有同智。何得無同分。何得救言外法非趣生故不立同分。此上難古下難正理師。餘轉難救皆如疏述。
(六十六右)若六足對法(至)正理師立(文)。六足者。神泰云。迦多衍尼子。集前六足義造八犍度阿毘達磨身。以前六論為枝為分為足。足枝分其義一也。此之七論。是薩婆多本藏阿毘達磨論也(文)此如大乘瑜伽論有十枝末論。然台宗徒。見六足言以為六度者。誤之甚也。末學尚救云六足論說六度行。約所說說以為六度。麁漫可見。演祕云。疏唯俱舍正理立等者。按俱舍論第五云。此復二種。一無差別。二有差別。無差別者。謂諸有情同分。一切有情各等有故。有差別者。謂諸有情界地趣生種姓男女。近事苾芻學無學等各別同分。一類有情各等有故。復有法同分。謂隨蘊處界。釋曰。一切有情而等有故名無差別。差別有情同類等有名有差別。准法同分亦合有二。但論略也。且如五蘊。蘊義是同。此相似因名無差別。蘊蘊各別。自相似因名有差別。界處等法皆倣於此(文)今謂演必皆依光師。光記五(二左)云。準有情同分。於法同分亦應說有二種。而不說者略故不論。於法同分。一體多體。準前應知。問。有情同分與法同分。為體各別為一體義分。解云。體性各別。能令有情相似有情同分。能令法門相似名法同分。有情法門義異。所以同分不同故。諸論文皆說兩種。雖復離法無別有情。約義有殊。同分各別。亦有古德立二同分體性各別。又解。有情離法無別體性。即於法上建立有情。以此準知。法同分上立有情同分。一體性義分說二同分。非體各別。若攬法成有情。即不說法同分。若廢有情論法。即不說有情同分。若法有情竝論。即雙說二種同分。由斯義故。所以諸論。或唯說一。或兩種俱論。各據一義竝不相違。
(六十六右)如異熟色等(文)。演祕云。如異熟色等者。即內有情五根等色業所感者。名為異熟。若外諸色。及內身中非業所感而有二分。是等流色(文)。正理十四(二十四紙)云。云何異熟熟地獄等。及卵生等趣生同分。云何等流。謂界地處種姓族類沙門梵志學無學等。所有同分。有餘師說。諸同分中先業所引生。是異熟同分。現行加行起是等流同分(文)義演云。意云如異熟色。是趣生攝與外法不相似。所以有情上立同分。外法無同分。若等流色既與外等流色相似。何不同內色立同分耶。內等流色。即扶根塵前後自相引。亦如青等前後自相引也。內外難即不同。前後等流相似。合一種立同分。
(六十六右)若言外法(至)即無同分(文)。正理十二(十五右)云。且我於中作如是解。由彼草等無有展轉業用樂欲互相似故。於彼不說別有同分。又必因有情草等方生故。唯於有情。說有同分。又因先業及現勤勇。此法得生。於彼草等二事皆無。故無同分。
(六十六右)若言同分樂欲之因(文)。正理十二(十三左)云。一趣等生諸有情類所有身形諸根業用。及飲食等互相似因。并其展轉相樂欲因名眾同分(乃至)若身形等唯業果者。隨其所樂業用等事。若捨若行。應不得有。此中身形業用樂欲展轉相似。故名為同。分是因義。有別實物。是此同因故名同分。
(六十六左)應不與一切相似法為因(文)。義演云。彼救云。同分但。與樂欲為因。有情有樂欲所以有情有同分。同分不與一切相似法為因。所以非情上不立同分。或可。論主難辭。難云。應不與一切相似為因。意云。外等流色。若不立同分者。即汝薩婆多同分。應不與相似法因。然彼許同分與相似法為因故。作如是難。
(六十六左)又趣是趣向(至)薩婆多師(文)。如上引義燈解。義演云。此難古師。前云趣生是內所以有同分。外法無情非趣等不立同分。若爾今難云。若是趣趣句。即外法不名趣。即外法無同分。今時不以趣向解同分。何得如趣外法無者。若言外法不名趣即不立同分難意。如是言相似上有同分故者。此結有同分所由。
(六十六左)更有餘難准生為之(文)。演祕云。難云。外法非趣生。非趣生故無同分。外法非趣生。非趣生故無生等。若言。外法是有為。外同內法有生等。亦應外法有相似外同內法立同分。以古有宗外無同分故為此難(文)義蘊云。疏更有餘難准生為之者。設彼更救云內法具諸蘊趣類同故立同分。外法唯色蘊無多同類無同分者。應更難云。內法多蘊許有生等。外法唯色應無生等。若言因緣法故有外法生等。亦應色類同故外法有同分(已上)今謂。此與演祕難不同。雖難不同何有巨妨。以餘難云云不一准故。
(六十六左)外法非無(文)。義演云。難令外法有同分。何以故。以外法亦起智起言故。
(六十六左)此設外救(至)復為徵逐(文)。演祕云。疏此設外救云自論文者。出順正理。疏後為徵逐。文外意者。而無論文。疏主自意。又安惠師救俱舍中亦有此徵。疏主小同(非唯正理。亦出俱舍)。
(六十七右)同分亦起(至)別有同分(文)。俱舍五(二右)云。又諸同分展轉差別。如何於彼更無同分而起無別覺施設耶(文)光記五(六右)云。又諸同分至覺施設耶者。此即第四別有同分難。所同分之法體各異。由別同分故得同能同相望亦各異。如何更無同分同而起無別能緣覺慧。而起無別施設名言。若更有同分展轉即有無窮之過。
(六十七右)然救言(至)不假他同(文)。正理十二(五左)云。如何於彼更無同分而起無別覺施設耶。由諸同分是同類事等因性故。即為同類展轉相似覺施設因。如眼耳等由大種造方成色性。大種雖無餘大種造而色性成。
(六十七右)此義失宗(文)。演祕云。此義失宗者。小乘失宗。本不以造而解於色。今者以造而為其難故乖本宗。即就本計更難彼云。質礙名為色故。能所造皆攝色。但相似故立同分。同分相似。何不有(文)光記五(六左)云。俱舍師破云。若是同因故體即是因者。同分自類等無別同分同。即為覺施設因。亦可所同自類等不須同分同即為覺施設因。又所引喻有違宗過。眼等色性三世常定。如何乃言由大種造方成色性。但應言由大種造。不應言由大種造方成色性。
(六十七左)相似法上有同分故(文)。義演云。相似法上有得同分故者。此結難也。既故相似上立同分。同分既相似。何不立同分耶。
(六十七左)與法既不殊(文)。義演云。一種起同言智。今故一種立同分。問。同分何性。答。有情同分無覆無記性。至佛果唯善。然法同分隨所依法通三性。
(六十七左)汝以大大(至)卻遂(文)。義演云。汝言四大無能造。即同分無同分徵者。我以生生卻遂云。汝生等是能生。應無生所生故。云生卻遂。彼許小生生大生也。
(六十七左)設欲翻(至)而自墜耳(文)。演祕云。疏設欲翻勝論等者。改彼勝論所說同句以為同分。名翻勝論故。俱舍論第五云。又應顯成勝論所執。彼宗執有總同句義。於一切法。總同言智。由此發生。有云。善妙談論名為勝
論。此翻妙論云我不立。理亦難知。經許假有。今翻為無有違教失故云難知。詳曰。前解為正。順疏論故(文)義蘊亦以前解為正。今謂。二釋並不允當。或謂。正理師以彼勝論所執。翻令同自宗之義以為救也。今謂。此解亦非也。設雖翻用同自宗義。而本是邪宗。則何足取儀。與下言尚自難知語氣不應。今謂。翻謂乖翻。與彼勝論宗不同。疏主併觀俱舍正理兩論以為評銓。俱舍以經部意屢難有部同分。遂令同勝論二句義。今正理師。巧設分疎以欲令已所立不同外宗。疏主傍觀云。為如正理師所言。已家宗致翻其勝論大有差別。其同之與異未可審決。故云。尚自難知。然正理師。云設令同彼亦無多過等者。此理盡語窮。難關叵通。終以遁辭。疏主何指彼救以為難知乎。俱舍五(二紙右)云。又應顯成勝論所執。彼宗執有總同句義。於一切法。總同言智由此發生。彼復執有同異句義。於異品類。同異言智由此發生(此經部難)毘婆沙師作如是說。彼執與此義類不同。以說一物於多轉故。又從於彼若顯不顯。然此同分必有實物。超經說故如世尊言。若還來此得人同分。乃至廣說(有部救義)雖有是說。而不說言別有實物名為同分(經部難)若爾所說同分是何(有部反徵)即如是類諸行生時。於中假立人同分等。如諸穀麥豆等同分(經部答)此非善說。違我宗故(已上論文)光記云。此即第六毘婆沙師。理盡言窮作斯說也(已上記文)今謂。准此論記。如疏今釋。此述俱舍中經薩二部問答往覆勝負可見也。演祕義蘊。及或說義。皆不順疏可知。
(六十八右)此牒正理師救(文)。正理十二(十五左)云。由諸同分是同類事等因性故。即為同類展轉相似覺施設因。
(六十八左)眾者種類(至)眾同之分故(文)。對法抄三(三十五紙左)云。一名體相似名同。非一曰眾。同之分即依主釋。分是因義。此同小乘解。若大乘釋。眾是種類義。同是一義。分相似義。眾之同分。是似假法故。即依五蘊現行種子之上假設建立。
(六十九右)不同小乘彼別有體(文)。如上已引正理。
(六十九右)然大論等中(至)立彼同分(文)。瑜伽五十二(十紙左)云。復次云何眾同分。謂若略說。於彼彼處受生有情同分同趣同生同類位性形等。由彼彼分互相似性是名眾同分。亦名有情同分。此中或有有情由界同分說名同分。謂同生一界。或有有情由趣同分說名同分。謂同生一趣。或有有情由生同分說名同分。謂同生一生。或有有情由類同分說名同分。謂同一種類。或有有情由分位體性容色形貌音聲覆蔽養命同分說名同分。或有有情由過失功德同分說名同分。如殺生者望殺生者。廣說乃至。諸邪見者。望邪見者。離殺生者。望離殺生者。乃至正見者。望正見者從預流者。乃至阿羅漢獨覺望預流等。菩薩望菩薩。如來望如來。如是更互說名同分(文)對法論二(二紙左)云。眾同分者。謂如是如是有情。於種種自體相似假立眾同分。於種種類者。於人天等種類差別。於自體相似者於一種類性(文)此等論中雖廣說有情同分。未明非情同分故。云唯趣生立。對法抄三(三十六右)云。五差別多少如五十二。但有六種。謂界趣生處所自身性種類。
(六十九右)以理而言外有亦好(文)。對法抄(三十六紙右)云。四內外差別。唯識等皆唯內法。乃至五十二。亦唯約有情如得得非情與非情為同分無失。法同分亦爾。應釋妨難。眾同分復有同分。亦如唯識第一釋。
(六十九右)俱舍經部(至)亦無過失(文)。俱舍論五(二紙左)云。若爾所說同分是何。即如是類諸行生時。於中假立人同分等。如諸設(鮮本作穀)麥豆等同分(文)光記五(十紙右)云。若爾所說同分是何者。此第四毘婆沙師反徵經部。如我所說。同分實有汝即不許。彼宗所說同分是何。即如是類至豆等同分者。此即第五經部答。相似種類諸行生時。於中假立人同分等無別實體。如諸穀等同分非實。
(六十九右)如對法抄及樞要說(文)。對法抄三(三十五右)以五門釋。樞要上末(二十紙右)十門分別。
(六十九左)薩婆多師(至)唯在於此(文)。俱舍第五(八紙左)頌曰。命根體即壽。能持煖及識。論曰。命根即壽故。對法言。云何命根。謂三界壽。此復未了。何法名壽。謂有別法。能持煖識說名為壽故。世尊言。壽煖及與識三法捨身時所捨身僵仆。如木無思覺故有別法。能持煖識。相續住因說名為壽(文)光記五(二十八右)云。第五解命根。上句會名。下句用證。命是活義。壽是其限義。活即是命。故知。此命即壽異名。論曰至謂三界壽。者。然長行中。一釋頌本。二問答分別。此釋初句。對法即是發智論(十四之十九紙取意)說。此復未了何法名壽者。此下解第二句。此即句也。謂有別法至說名為壽者。答能持煖識明有別壽。引經證用。經說三法能持於身。若三捨身便僵仆。仰死名僵。伏死名仆。亦有側死。且言僵仆。或從多說故有別法。能持煗識。相續住因說名為壽。
(六十九左)是命之根(文)。義演云。意說。色心不斷名命。第八名言種子。是命家之根。
(六十九左)此即第一(文)。義演云。將破命根亦申三難。第一難識無別難。第二如受非根難。第三假為他結難。
(七十右)薩婆多師(至)業能持命(文)。命能持身。如上俱舍及記。業能持命。俱舍五(九右)云。既爾此壽應業能持。隨業所引相續轉故(文)光記五(二十八左)云。說一切有部釋。為難不能。今復轉救既爾此壽應業能持。隨業所引。或長或短。相續轉故。論主意明經部師故。令轉計前後相違(文)寶疏云。有部被難轉計(文)今謂。准上論疏。命能持身者。有部本計業能持命者。有部轉計。疏主依俱舍意合舉此計。
(七十左)如經部等(至)便非彼趣(文)。義蘊云。疏經部師等至便非彼趣者。謂經部命根是假故。薩婆多破云。汝無實命根。以何持身。若云以識持者。入無心時。將何法持。若言即以識持。入無色界地。不同分心及無漏心時。便非彼趣有情。不同分者。謂起異地心等。起無漏心。非界所攝故無命根便非彼趣。又云無假命根所依等故者。既無色心。汝假命根無所依處。色心非一故言等也。我實命根便無此失(文)。此本欲破有部先舉經部。經部不立實命根故有多過。有部欲免多過。立實命根以為持身。此依有部破經部意。如(七十三左)所引。不同分心者。俱舍五(六左)云。或生有相天住不同類心。寶疏云。是起異界心及無漏心。此非色界故(文)演祕云。疏及無色界起不同分心等者。此敘有宗難經部也。按順正理第十三(七紙右)云。若處無所引異熟內五色處。於彼或時無業所引第六意處。謂於長時起染污識或善有漏及無漏識。相續位中無業所引異熟分故。說何為命。釋曰。正理難意於無色界無內五處。或起餘心無異熟意。異熟執分於彼既無。說何為壽。疏中敘難。但取彼意不具彼文。言不同分心者。即是染污有漏善等。與業所引異熟心。別名不同分。雖無漏心亦非同分。無漏漏別故別言之。經部命根而有兩說。一正理說。依六處立。二俱舍說。依眾同分。然俱舍師救前破云。若依異熟立者是異熟。若依餘立者。雖依彼立。非隨彼法而判性。如名句等依善惡趣(文)今謂。演祕引俱舍救。此依光記。寶師疏五(十八紙左)破云。準上論文。正理破經部義。論主既下不存。經部之義。不勞更釋故。下文云。別有實物。是說為善。有人雖作俱舍師釋。未為當理(文)有人引正理十二文。明滅定初起處。彼具文十二(二十三紙右)云。滅定初起唯在人中。謂滅盡定唯在人中得初修起。唯人中。有說者釋者及有強盛加行力故。有在人中初修得已。由退為先方生色界。依色界身。後復修起。非在無色入滅定。無所依故。命根必依色心而轉。若在無色入滅定者。色心俱無命根應斷。諸蘊展轉相依而住故。無有情唯具一蘊。
(七十一右)定識不離故(文)。義演云。疏定識不離者。意云。無心定中決定識。不離身色。識即第八。如下成立。
(七十一右)有情數為比量如下(文)。義蘊云。無心定應識不離身。有情攝故。如餘有情。如下第四。
(七十一右)若言以煗識間斷故(文)。義蘊云。問。本難命根不持。何故以煗識救。答。前難無心定中無命根故。救云。滅定等煗識間斷。不可持身故須實命。
(七十一左)量云汝命根不能持身(文)。義燈二末(四十三右)云。西明又云。薩婆多量云。命根實有。能持身故。如業不爾。此因有他隨一不成過。以大乘師不許命根能持身故。若許持身下破經部識類受熏。假不能持。有不定過。要集云。應云汝命離識不能持身即無違宗。大乘命根許持身故共許同分不持身故者。亦不爾同前過。故諸論但說。能令相續住時決定於此分假立命根。不說能持故。設有處言能持識者。由業引種能生現識相續不斷功能差別能建持義。假名命持。非是攝受執持之持。亦不即取正能生用。下破假持據攝受執持。今他云命能持身者。即攝持義故住前破(文)。
(七十二右)如四正斷(至)一精進數也(文)。義蘊云。問斷皆由惠。如何此是精進耶。答。理實是惠。精進強故。從強立名。鄰近釋也。又斷惡雖由前惠。增善必假精進。以惠但名精進。又精進扁善慧不定有。從遍立名亦無違妨(已上)今謂。三釋皆不充當。疏主釋意。如樞要述。對觀可知。樞要上末(二十一右)云。四正斷者。一律儀斷。謂已生惡法為令斷故。生欲策勵。二斷斷未生惡法令不生故。三修習斷未生善法為令生故。四防護斷已生善法為欲住。生欲策勵。皆即精進策發故。惠自能漸伏惑。從果為名。名為正斷(文)義燈二末(四十三左)云。論如四正斷義別說三者。如四正斷約義說四。體是精進。命等雖三。約義差別。體是一識者。外難云。壽等約義說。一體分三蘊。正斷據義分一進通多蘊。答命根約義別有別勝故三處分。正斷約義分無別勝故一處攝。又雖不全相似取小分喻。
(七十三右)正理師云(至)趣生之體(文)。正理論十三(七紙右)如上已明。
(七十三右)無色厭煗色(至)其義應思(文)。義燈二末(四十四右)云。外難云厭心入無心。別有於細心。厭色入無色。別有於細色。答。細心非所厭滅定心非無。定色非所厭。無色界中有。難。厭色入無色。別有於細色。厭依入無依。別有於細依。答。有。捨無常色獲得常色。難。二乘俱厭麁心色入無心色同大有二乘厭依入無依。應同於佛非不有。答。菩薩厭麁不厭細。有悲智故有細身。二乘麁細俱所厭。無悲入寂。身非有。更有兩番。如樞要說(文)。樞要上末(二十一左)云。問。厭心入無心有細心。厭色入無色有細色。厭身入無身有細身。答。若厭麁身亦有細身。如佛身故。麁細總厭不得有身。與心異故。問。厭心入無心二定名無心。厭初入第二二禪名無心。答。厭心總厭六二定名無心。厭下非上心上定非無心。
(七十三左)界雖亦能餘法(文)。義演云。意說。界趣生體雖通餘法。而第八識是真趣生體。
(七十三左)論然依親生(至)假立命根(文)。演祕云。論然依此識立命根等者。若依此論。唯依種子以為命根。命即是根。持業釋也。若顯揚論。謂業所引異熟六處住時決定名為命根。現行第八在第六處取彼為命。即命之根。根是種故。或命根即根。俱是現故(文)義燈二末(四十四丁左)云。命根述正。大乘諸教有六不同。一唯說第八識種。如此論是。二通說現。瑜伽決擇云。八根種現定成。命根在中。三唯內六處。顯揚第一云。命根者謂先業所引異熟六處住時失定性。四通五蘊。集論第一云。何等命根。謂於眾同分業引決定。雜集論釋云。同分者。於一生中於一生中諸蘊相續等。五者依總相說。瑜伽五十二說。云何命根。謂於彼彼處。所生自體所有住時限量勢分說名為壽。六依異熟說。五十六云。於業所引異熟住時決定位建立命根。會顯揚文如疏中解。決擇八根如樞要會。自餘諸文不違前三。然顯揚文更有解云。雖相見別。不離識故。此識相分總名此論。又云。彼意根能持。五根所持。能所別說云六處。此論能所合說名此識種。亦不相違。雖有諸釋。疏斷唯取識見分種名為命根。不取相分。釋為正。
(七十四右)言識者簡相應法種(文)。演祕云。問。答八王所俱業所引。應齊有能令住決定。何不依所種立命耶。答。有兩說。一云。若爾一身即有六命。隨所依種而有六故。二說。依六滅生心同。事業等故。論說識種以劣從勝。如說唯心亦得心所。又俱異熟業所引故。如依五蘊立一同分。命依多種體亦唯一。詳曰。前正。相應種子無力持故。如所變相無實用故。持用既無。依何立命。不以小同令一切等。
(七十四左)非取生現行識義(文)。演祕云。有說。此種由業所引。有能生識一期分位差別功能。依此假立。詳曰。疏釋正也。大小乘教無說能生名命根也。且俱舍頌曰。命根體即壽。能持煗及識。雜集論云。識蘊相續住時決定。令眾同分常得安住。或百年等名為命根。瑜伽顯揚五蘊等論。皆以住持而名命也。問。若以能持為命之義。業種亦有能持之功。何不取耶。答。大小乘教皆言。命是為之所引異熟無記。若取業種便乖前義故以簡之。
(七十五右)如決擇二十二根中(文)。瑜伽五十七(七紙右)云。問。男女二根何等根分。答。是身根分。問。最後三根何等根分。答。是九根分。所謂意根信等五根樂喜捨根。問。命根何等根分。答。此無所屬。依先業所引時量決定而建立故。唯說假有(文)演祕云。疏命根無屬等者。按五十七云。問。命根何等根分。釋云。二十二根中是何根分。論主答云。此無所屬。先業所引時量決定而建立故。唯說假有。釋曰。故知。命根非依現識。現識即屬意根攝故。問。種從於現亦意處收。何無屬耶。答。如男女二三無漏根。以彼所依身根九根小分為體。不名無司。此但依彼種上假立。不是所依根之分故。名無所屬。問。依現假立不取現體。何非無屬。答。准於斯理。依現假立不違瑜伽。依唯識文。明言種故。復依種立。有多理故。故取依種。問。三科之中法處法界行蘊攝命。何名無屬。答。有義。假立命根約功能異故。說非根非法處攝。詳曰。不然。瑜伽意。問。二十二中是何根分。不約三科明所攝故。故彼論云。問。男女二根何等根分。答。是身根分。問。最後三根何等根分。答。是九根分。謂信等九。問。命根何等分。答。此無所屬。唯假立故。准此故知。對二十二明相攝也。問。種有新舊。依何種立。答。有二釋。一云。法爾新熏隨其所應。先業所引正作因緣生同識者。依彼種立。二云。依二種立。共作因緣生第八識。勢力等故。和合似一。不或說有體各別故。無二命答。有義斷云。今依前說。名言種子既有眾多。不可一切共生果故。然今命根所依之種。要前生熏先業引故。詳曰。護法既許新舊合用。命根所依亦應如是。或唯依舊。或唯依新。或通依二。過緣即依。不可定判。又但許依新舊二種。不言一切皆悉總依。言所依種要前生熏。即唯新舊。如何斷取前之所釋(文)義蘊大同。
(七十五右)如無始法爾六處相續(文)。瑜伽論三十五(四紙左)云。云何種性。謂略有二種。一本性住種性。二習所成種性。本性住種性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本性住種性。習所成種性者。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是名習所成種性(文)略纂十五(二紙左)云。如雋師云。如法爾種。雖云無始法爾六處殊勝。意唯取第六處。此亦如是。雖云六處。在第六處。即唯總報。於第八上假立。如彼抄詳敘(文)。又論第九(三紙左)云。何謂大乘二種種姓。一本性住種姓。謂無始來依附本論。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習所成種姓。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要具大乘此二種姓。方能漸次悟入唯識(文)至下當釋。
(七十五右)又是現行(至)名命根(文)。義演云。疏又現行識是所持故者。意說。此又解云。現行第八即意處收。是種所持故。說能持種等名命根。又云。現行者六處。六處現行。現行是種識所持。從所持說能持種等為命根也(文)演祕云。又是現行識所持等者。此第二釋。於此釋中典有三意。一云。是現行者。顯揚六處俱是現行。現行即是種識所持。二云。是現行者。顯揚六處是第六現。六現者。第八現識。第八現識。識種所持。三云。是現行者。顯揚六處是現行也。識所持者。六現是彼第八識持從所持說。能持等者。六現現八俱名所持。八種持故。雖有三義。前解為本。後二理通。
(七十五左)然功能(至)心差別故(文)。義演云。意云。見相二分一種是識上功能。然心色性類不同故名差別。又云。種子生果功。是一生得見相二分之差別。即見相二分同種之義(文)義蘊云。疏然功能雖是一體是色及心差別者。六處種同故。功能體一。相見不同故色心差別(已上)今謂。與義演初釋同。此解好矣。
(七十五左)雖知二解(至)六處種子(文)。演祕云。疏雖二解者。前又解以上名第一釋。又解以下為第一解。疏或本識種或六處種等者。牒前二解。識種第一。六處第二(文)今謂。釋此論文有二解。別非關顯揚。又解已上幾許論文總為第一。
(七十六右)五處或時中斷(文)。義演云。疏五處中間斷者。生無色界。無五根故既無色根。根種子如何得生生果功能。云無功能。問。由來所說命根未審。內外諸宗云何差別。答。且外宗中立命根通非情。彼云。一切皆有命根。有睡眠故。猶如人等。如槿花夜合樹樹等。若依內宗不通非情。依有情立。諸說不同。範薩婆多云。是不相應有實自性。能持煗識。相續住因說明為壽。若依說命即是根持業釋也。若依經部宗。由業所引同分住時勢力分位說為壽體。此但功能無別實法。亦不別立不相應法。由此不同有宗所說。今依大乘成唯識云。第八識名言種子。由業所引持身之差別功能。令色心等住時決定。依此功能說名命根。更有諸教不同。如西明疏敘(文)今謂。外宗立非情有命根。律中拔草等緣是也。
(七十六右)取五根種者即應有死(文)。演祕云。疏取五根種等者。問。既以種子名為命根。設現間斷而種不已。何得難云即應名死。答。種有功能現不應斷。現行既斷。明種無能。能既謝焉。何不名死。有云。取六根種立命為善。詳曰。不然。有分捨命。三界命差。種種之過。如疏斷善。
(七十六右)前解為勝亦順正理(文)。樞要上末(二十一左)云。又以所持六處為現。斯有何失。此由業引功能差別名命根。佛由願力令種生現連色心等之分限名命根。
(七十六右)如下第八增上緣中(文)。下論第七(三十二紙)。
(七十六左)下有二難(文)。義演云。第一厭色齊心難。第二假遮非實難。
  (七十七右)應入無色之時亦有別實法(文)。演祕云。論應無色時有別實法等者。疏中假敘有五間答。准理言之。他難未息。且第五翻云。心法通能厭。唯有心種名無心。色法唯所厭。唯有心法名無色。外言亦爾。心法通能厭。非色非心名無心。色法唯所厭。唯有心法名無色故未息諍。又釋疏中第二外難。傳四師釋。一云。厭心能厭無依種立無心。厭色能厭在。不依種假立。此釋不然。外云。亦然。厭心能厭無。有別實法啟。厭色厭在。無別實法遮。二云。我說無心是假法故。故於二位有無不定。汝說實有不依色心。如何不許二處俱有。此亦不然。外人難云汝既是假。一有一無何妨。我實一無一有。三云。厭心入無心。依厭心種立。厭色入無色。亦依厭心種立。此亦不然。厭心心不行。可依心種立。厭色心尚行。何得依心種。又無聖教說無色定是假立也。四云。為破執實。依種立假實執若無。假亦非有。此亦不然。且滅盡定三乘通得。豈為對執而施設耶。詳曰。觀前諸釋。雖總有理皆未窮難。今明二解。一我無心定能厭無。無心依心種假立。無色能厭心不已。無色不依色種立。汝無色定能厭在。無色容實不依餘。無心能厭既云無。無心應假依他而假立故。故為斯難。二以無色定且抑他爾不息他救。意者略之可知。由此故有第二假遮非實破也。
(七十七右)無色既唯有心(至)唯有色(文)。義演云。意云。此相返難。難云。汝入無色定。既唯有心。心厭於色名無色定者。即入無心定時。應唯有色成礙於心名無心定。意云。厭色入無色。由心厭故名無心。亦應厭心入無心。由色礙心故名無心。
(七十八右)我義心法(至)說心種名無心(文)。義蘊云。此下初對更互難。後對相順難。義演云。意云。此大乘自義也。心法通能厭者。心法通能所厭也。即說心法名無色者。雖心厭色。入無色定時。但有其心無有色。色法既唯所厭不通能厭。入無心定時。但依心種上立無心定。不依色種上立無心。以色非是能厭故(文)義燈二末(四十五右)云。釋應無色時至此云何然。疏自往覆乃至云。我義義心法通能厭。即說心法名無色。色法唯所厭故。說心種名無心。此所加答應云。心法通能厭故說心種名無心。色法唯所厭。即說心法名無色。即是心法通能厭。唯有心種名無心。色法唯所厭唯有心法名無色。此更次述重顯前文。更助解。厭色入無色。心為能厭名無色。厭心入無心。能厭心種名無心。汝既厭心入無心。不於能厭名無心。別立非色非心名無心。厭色入無色。不於能厭立無色。別有非色非心名無色厭色入無色。即於能厭之心名無色。厭心入無心。即於能厭心種名無心。
(七十八左)堤謂堤堰塘謂坳塘(文)。堰者字彙云。伊甸切言燕。壅水也增韻埭也(埭音字彙音代。壅水為堰)坳者又云。於交切。音與凹同。地坳下也。不平也。
(七十八左)薩婆多(至)假法能遮(文)。演祕云。論假亦能遮等者。有義疏說。極微是實。和合是假。又說。彼宗瓶等能遮。實不能遮。此皆是錯。一切有宗。能成所成皆是實故。即所成實亦是能遮者。詳曰。有宗所成五塵雖實。塵合成瓶。瓶等是假。疏說彼瓶為和合假。不說所成五塵為假。又疏說云。實極微法而不能遮。不和合故。明知。所成既是和合。許是能遮。一何妄破。又此疏初而以四句辨宗別云。薩婆多麁細皆實。豈可前後自??楯耶。疏文文約而義包也(文)義蘊云。疏薩婆多極微是實和合色假者。問。前言有部麁細俱實。何故今說和合假耶。答。彼宗自許。瓶盆堤塘等是和合假。唯意識得。法處所收。如五根境。雖是和合。體即是實故。今言假不違彼宗。
(七十九右)俱舍云如堰江河等(文)。俱舍第五(二左)云。若生無想有情天中。有法能令心心所滅。名為無想。是實有物。能遮未來心心所法。令暫不起如堰江河。
(七十九右)此引有別(至)假實為喻(文)。演祕云。疏此引有別法等者。此俱舍也。問。按俱舍云。若生無想有情天中。有法令心心所滅名為無想。是實有物能遮未來心心所法。令暫不起。如堰江河。既證無想是實有物。云何得言非謂假實以為喻耶。答。喻意成前有法能令心心所滅。顯所遮外而有能遮。不成實有。若不爾者。有宗經部。皆許堰等非是實有。為實之喻。喻豈不有兩俱所立不成過耶為離此過故不成實。斯乃疏主深得彼旨。有義。如堤塘言。與外人量為不定過。謂外量云。二無心定無想異熟。定是實有。是能遮故。如無色定。與作過云。為如無色定是能遮故是實有耶。為如是塘是能遮故非實有耶。詳曰。是法差別過。以實有者。是法自相。離色心實有。不離色心實有。是法差別。有宗意。成離色心有無色定者。是不離心返為異喻。因於彼轉成差別過(文)今謂。初解為正。
(七十九右)發勝期願(文)。演祕云。論發勝期願等者。問。加行之中愛於定散。散發願者。理在不疑。定加行中亦能發不。答有二釋。一云能發。一云初修專注無由能發。若得自在發無有失。
(七十九左)論微微心時(至)厭心等種(文)。義燈二末(四十六右)云。論微微心時熏異熟識成厭心種。可不即於此位立無心定。待後剎那方名無心定。前後等故。西明云。真諦三藏。但云依種立不離前難。今設。二定依種假立故。雖成種緣未具故不立。二定。要待心滅方立二定。如律儀無表。初成種時緣未具故。不成無表。今謂。真諦解亦無難。無心依種。初有能熏。未是無心故云依種。本為厭心。有心未位。後位方立。
(八十右)此說因位(至)種為定體(文)。對法抄三(三十一左)云。四修定方便。彼云。初二劫與二乘等。要先逆順入八地定。能障已至第九品。方能入第三劫以去及佛任運能入。如大論第十二說。顯揚十八等說。故此應思惟。
(八十右)非久串習(文)。義蘊云。若如八地已上久串習者。隨何界麁細心種即為定體。如第七卷疏有二釋。
(八十右)對法第二(至)自廣解(文)。對法第二(初丁左)顯揚第一(十四丁左)瑜伽五十三(十二左)五十六(初紙)略纂十三。對法抄第三。論七(十一紙)疏七本(六十一紙)。
(八十右)論無想定前(至)假立無想(文)。演祕云。論無想定前求無想果故所熏種招異熟識者。有義。明了心中求無想果故。微微心所熏成種為異熟因。能招異熟。微微心中行想微劣。非別能求當異熟故。詳曰。論自明言。無想定前求無想果。不簡遠近。微微之心豈非定前。若微微心劣不求者。云何前云微微心時熏異熟識成極增上厭心等種。豈劣現行所熏得種乃成增上故。行相細名為微微。非據微劣名微微也。故疏說正(文)義燈二末(四十八右)云。論云。無想定前至招前至彼異熟識明所依。依之麁動至假立無想明能依。問。無想異熟滅幾識立。答。滅一識立。以鼻舌二識但在欲界。眼耳身三識。但在初定在第四定。麁但第六。不可起於下地異熟眼等三識故唯第六。
(八十左)此言雖總(至)二果別故(文)。演祕云。有義。一種子體約前後位招二種果等者。微心時種滅已即無。如何別說招總異熟。故亦非理。若依別報轉識諸根說別業招即無有失。然應云明了心等招別異熟微微心時招總異熟。或微微心通招總別。瑜伽論云。能引定思能感彼天異熟果故。如何違教。例說招別。詳曰。若言明了招彼轉識別報異熟。微微招彼總報異熟。無想異熟假故不招。如何聖說無相定因。無想異熟而為果耶。假名為招。如燈且辨。
(八十左)明了心時種子(文)。演祕云。疏明了心時種子招異熟者。即微微心名為明了。對彼無心故稱明了。第二解言明了也者。對微微心名為明了。
(八十一右)前解為勝(文)。然第七本(六十一右)疏具有三解未斷是非。瑜伽略纂破泰師解更敘自義即此後解義顧。疏主先用後解。後至製此疏簡取前解以為優長。淄洲樸揚任疏主斷潤色初義。要集有義。雖破後解不加救釋。皆唯責以順拏重述之失。師資一徹信用前說其為勝也明矣。第七本(六十一右)云。然今即是定前能引無想定思能招彼果。即顯一思感總別報。同瑜伽五十六說。又解。即是能引定思至無心位為定之時。招彼第六別報異熟。前明利思能感總報。有心無心二因果別故。又解。此說微微心招別報。若前微心明利故招總報。前說即許一思招二報。亦得有心無心報。一業尚得色非色報。理不遮故。後解二業各別。欲顯定因感別報前明利思感於總報(文)。略纂十三(六十九右)云。大師云。然無想是別報。於第八識上。有防心不起功能。是別報體即無想定思。思體感總報。於上有防心功能感別報。問曰。第八現行心心法。如何名厭心功能。名無想別報。又定位心心所不行上建立。何故即一思上通感總別報耶。又無心業。如何感有心第八識報。今解不然。若定前思為總報業。感第八總報。若厭心種子功能是別報業。感第六意識生得心心法滅。及色蘊等別報。若前加行不厭心時。生得報異熟捨受可生。由前加行厭心故。今生得報心不生。於此種子。防心不起功能建立無想。即別報業感別報法體。不離有心無心二說。如對法妙引文證等(文)。義燈二末(四十六右)云。論無想定前求無想果故所熏成種抬彼異熟識。本疏二解。自斷前正。雖無想異熟假非實感。然求彼果修無想定。若有心時。是有感彼無想果者。修有心定。何假無心。以無心定前微微心所熏成。種防心不起方名無心定。即說。假法能防實心後得果待。彼雖是假。然由厭心功能力故想等不起。假說為感。於理何違。若俱實種為能感者。應同第八不名無心。又復此論但云故所熏成種招彼異熟識。依之麁動想等不行假立無想。不言成種招彼無想。又復是假。如何種感。問。得果之時。微微心種即久已滅。但有相續無心種子無二種種。如何可說有心感有心。答。雖無別種。即最後心與種俱時修。有能感彼總異熟力。以未熟故。果不得起。後熟生果時。將現就種望得果時。說有心感故亦不違。西明云。准知。此因加行時種微及微微。皆感總明有心異熟。正無心位根本實種。招無心別果。無心定力遮心不生。其理決然。無勞致感。此雖異釋。據時能感不越七解。然復有過。何者自許彼天非所生果。假無別體故。不應說為實種惑。若許實滅。何故復言。無心定力遮心不生。其理決然。徒設劬勞。要集云。有說。二解後說違五十六者。本疏自判後釋非正。何煩重述(文)演祕云。疏故前解為勝者。問。勝義何也。答。言無想定招彼果故。以微微種建立定故以前非定。若取前心而滅彼者。云何得說由定生彼。又彼別報而無其體。云何實種能招彼耶。故前解勝。有義。疏云。微微心至各招一果。今不依彼者。詳曰。疏已斷訖。何煩重非(文)。若依小乘。婆沙百有多異說。俱舍正理亦別。
(八十一右)五十三云(至)立此異熟(文)。略纂十三(六十八左)云。法師云。初生有心。此心通善無記性。任運起故名為生得。此滅已於阿賴耶識上建立無想異熟。雋師云。初生有報意識。此識滅故名生得心心法滅。太師云。其意想天受生及捨壽時。並無意識。言生得心心法滅者。即中有未染污心任運起故名為生得。此心心法滅已。後受生有名生得心心法滅建立無想。
(八十一右)今解即是等(文)。解無想體三解不同。第一六識善等不行分位建立此體。第二種依生得無記性。第三第六生得無記性。然對法抄(三十四右)云。體中彼三解。一別報意識及心所種子不生現行心。即於報心種子無想建立。二此報是現行。從意識種子功能生故。下文云。於心心所分位建立。三於第八識上假立。雖有三釋仍未披文。唯識第一及第七云。即於果熟第六識種子不生義建立。五十三云。由此因緣得心心所滅建立無想故。
(八十一右)即善等不恒行(文)。演祕云。疏善等恒行心等者。等言等彼有覆無覆。長途所起名斷恒行。非不聞為名恒行也。或疏脫也。應云不恒行。
(八十一左)此相傳解違下第七(文)。第七(十一右)云。決擇分言。所言生得心心所滅名無想故。此言意顯。彼本有初有異熟生轉識暫起。宿因緣力後不復生。由斯引起異熟無記分位差別說名無想(文)疏七本(五十九右)云。述曰。引此顯彼天本有初位有六轉識報心暫起。宿習無心定因緣力故。後不復生心。由此生得第六報心滅故。此起異熟無記無心分位之時。名彼無心報。依止本識此轉識滅分位差別說名。對法抄三(三十四右)不分總別二果。明能感別。略有二解。彼文云。二對因辨果者。一云。無想定所感。二云。八無想定能引定思感彼異熟果故。唯識第七云。是定前明利現行者。增無想。如前第一卷。雖有二解。今准此文。唯於第六心滅上立無想。
(八十一左)如下第七(文)。如上已明。彼本有初有異熟等心是也。
(八十一左)此有二義(至)。自有三師(文)。總論六識滅有三師義。於中論其滅時亦有二義。一謂彼天將命終位起識而終。二通生死二位。具如七本疏中釋。
(八十二右)無想異熟通持業依士(文)。演祕云。當體立名即持業也。從因受稱故依士也。義蘊云亦同。今謂。疏主依主更有一釋。如對法抄。彼三(三十三紙左)云。一名體。若言無想即異熟。異熟無想故持主釋。若無想之異熟。無想是因故依主釋。若無想者異熟亦依主釋。以無想屬行者故。若俱舍唯依主。無想之異熟故。勝思能感第八識果。入定之思感此異熟。二報既殊。因亦別也。又同卷前(三十紙左)如唯識論云。定前明了有心時思感總。無心明思。闇昧故感別。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十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