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十四 輸入者 袁雪梅 (初紙右)十義廣種子(至)具義多少(文)。二末(八十三右)長行有二。初八段十義釋此頌文。後以十理五經證此識有。又八段十義釋三相中又二。初略解三。後廣分別(八十四紙右)於第二廣分別中。以十門分別種子(九十二紙左)中第七新熏本有分別(百紙左)至二末終解釋已訖。第八具義多少即今文是也。 (初紙右)瑜伽第五說有七種子(文)。瑜伽五(十二丁二)云。又建立因有七種相。謂無常法是因。無有常法能為法因。謂或為生因。或為得因。或為成立因。或為成辨因。或為作用因。又雖無常法為無常法因。然與他性為因。亦與後自性為因。非即此剎那。又雖與他性為因及與後自性為因。然已生未滅方能為因。非未生已滅。又雖已生未滅(麗本有能為因三字)然得餘緣方能為因。非不得餘緣(麗本無餘緣二字)又雖得餘緣。然成變異方能為因。非未成(麗本無成字)變異。又雖成變異。心與功能相應方能為因。非失功能。又雖與功能相應。然心相稱相順方能為因。非不相稱相順。由如是七種相。隨其所應諸因建立應知(文)略纂二(四十五紙左)云。七相中即是種子六義。一無常是因者。即剎那滅。有取與故。此辨因緣故除無為。二他性為因者。即果俱有同念生。與後念自性為因者。即恒隨轉非剎那生。此第二因攝六義中第二‧第三。三已未生滅方能為因者。顯與果俱及恒隨轉二為同世。不同小宗二因於正滅。三因於正生等。大乘取果與果必同世故。不現在故。四然待餘緣者。即六義中第五待眾緣。五然變異者顯前待緣而本性異方能生果。更無別義。六功能相應者。即六義中第四性決定。第七相稱相順者。即六義中第六引自果。如是總顯此中第三‧第五六義中無‧餘五即彼六如唯識第二‧攝論第二等‧疏‧樞要等會釋(文)倫記二上(二十二紙左)云。第三復次中七相者。此與攝論及唯識六義相攝云何。謂第一無常即當剎那滅。開第二相與他性為因即當俱有。與後自性為因即當恒隨逐。第三已生未滅成前俱有‧隨逐二義。第四得餘緣即當彼第五待眾緣義。第五成變異相重顯第五待眾緣義。第六功能相應即當彼第四性決定。第七相稱相順即當彼第六引自果。 (初紙右)今此言六故云略也(文)。樞要上末(四十四右)云。瑜伽第五建立因有七相。第一無常法是因。無有常法能為法因。謂為生因‧得因‧成立因‧成辨因‧作用因。即當六義中第一剎那滅。第二又雖無常法為無常法因。然與他性為因。亦與後念自性為因。非即此剎那。即當六義中第二果俱有‧第三恒隨轉。其與他性為因者。即種望於現行名為他性。緣不緣‧礙不礙。隱顯等種種異故。名為他性。即果俱有其與後自性為因。非即此剎那。種子相生名為自性。前後生也。即恒隨轉故。唯識云。此顯種子自類相生。攝論‧唯識以果世別開之為二。瑜伽據一念因能生二果。因無別故合之為一。亦不相違(乃至)第三又雖與他性及後自性為因。然已生未滅方能為因。非未生已滅。即當六義之中果俱有及恒隨轉二。唯識云。雖因與果有俱不俱。而現在時可有因用。未生已滅無自體。故正顯為因之世。非正種子之義。現行之因得諸果等皆亦爾。故攝論‧唯識以通諸法。不唯種子。故果俱中因言。敘出瑜伽。前既合二為一。故別門說為因之世。故不相違。現在去來非種子也。第四又雖已生未滅方能為因。然得餘因。非不得。即六義中第五待眾緣。第五又雖得餘緣。然成變異方能為因。非未變異。即六義之中無別相門即待眾緣攝。夫待緣有二。一顯一因體不能生果故待眾緣。二顯待緣已方始變異。瑜伽據體即有別開一為二。攝論‧唯識以待緣義等合二為一。亦不相違。變異是轉易義故。第六又雖成變異。必與功能相應方能為因。非失功能。即當六義中第四性決定。第七雖與功能相應。然必相稱相順方能為因。非不相稱相順。即當六義中引自果。總而言之合六義中第二果俱‧第三恒隨轉。瑜伽第二‧第三義對說。開六義中第五待眾緣為瑜伽第四‧第五。自餘一切六‧七無差別。勘瑜伽第五抄(文)義燈三(五十丁左)云。論然諸種子略有六種者准瑜伽第五。種子七義。何故二論多少不同。答。開合有異。如樞要辯。今更助釋第三‧第五。第三云。又雖與他性為因及與後念自性為因。然已上未滅方能為因。非未生已滅。即此第二果俱有義。此言俱有。為因為果俱是現有。瑜伽簡他未生已滅為因之者故開為二。此論據因同時為一。故云雖因與果有俱不俱。而現在時可有因用。第五又雖得餘緣。然與變異方能為因。非未變異。亦此第五。彼約得緣熟未熟別。未熟非種。是種類故開之為二。此待緣同故合為一。故此云自眾緣合功能殊勝殊勝即變異。 (初紙右)法有五聚(至)簡別盡(文)。義演云。疏法有五聚至簡別盡者。意云。五聚法中但遮無為及心心所等即簡盡。何以故。此三法是所簡。然不相應法不可為種子。外色法可具六義。故此不簡。即顯餘法並不名種子也(文)義蘊云。不相應法假而無體。更不須遮。或隨色心亦已遮訖。餘同義演。 (初紙右)然簡自處更立餘門(文)。義演云。疏簡自處立餘門者。此釋以彼門來由但約聊簡自種子處。立餘第二‧四‧五‧六門等。不是遮餘法非種子而立餘門等。意云。第一‧三遮簡總盡。種子義已成立。今謂。聊簡自種子處更立餘第二門等。言不敘之者。意說。第二門等隨立種子處分別不懸敘也。 (初紙左)無性攝論(至)言內種有(文)。第二(十三左)云。謂內外等。稻穀麥等名外種子。阿賴耶識名內種子乃至言勝義者。阿賴耶識是實種子。是一切種子實因緣性故。及為彼體故。(乃至)剎那滅者。乃至廣說。六種相無性論文雖舉內外二種。然釋六相唯約內種。故云唯言內種有。非謂論文有簡別言。世親論中通內外種。如下所引演祕中說。義演云。疏無性攝論不簡差別者。意云。彼論不簡外種差別。但簡內種差別。具其七義成種子等有生果用。若世親攝論通論內外種。今謂。此釋不允。 (初紙左)世親即通(文)。演祕云。疏世親即通等者。按彼論第二(十紙左)云。一切種子復有六義。剎那滅者。謂二種子皆無間定滅壞故。所以者何。不應常法為種子體。以一切時其性如本無差別故。釋曰。二種子者。謂內外種。言俱有者。謂非過未亦非相離得為種子。何以故。若於此時種子有。即於爾時果生故。恒隨轉者。謂阿賴耶識乃至治生外法種子乃至根住或乃至熟。言決定者。謂此種子各別決定不從一切一切得生。從此物種還生此物。待眾緣者。謂此種子待自眾物方能生果。非一切時能生一切。若於是處是時遇自眾緣。即於此處此時自果得生。唯能引自果者。謂自種子但引自果。如何阿賴耶識種子唯能引生阿賴耶識。如稻穀等唯能引生稻穀等果。餘者不言。外法種者。易故不說。舉難以顯。文初標言一切種故。 (初紙左)至果俱有(至)即不論外(文)。世親攝論二(十紙左)云。言俱有者。謂非過去亦非未來亦非相離得為種子。何以故。若於此時種子有。即於爾時果生故(文)無性論二(十三紙左)云雖剎那滅。然非已滅。何者俱有已滅生果不應理故。如死雞鳴。是故應許種子與果俱時而住。以此與果不相應故。如蓮花根。 (初紙右)如蓮花根等(文)。義蘊云。蓮根雖是現行所攝。以望華莖假名種子故說果。問。如何外種有恒隨轉。答。望一期說前後相續亦名恒轉。 (二紙右)於轉變位能取與果(文)。俱舍六(二十二右)云。取果與果其義云何。能為彼種故名取果。正與彼力故名與果(文)光記六(六十五左)云種是能生義。因有生果之能故名取果。彼所生果其因正與彼果力時故名與果。 (二紙右)亦顯大眾(至)無轉變故(文)。演祕云。亦顯大眾等者。略為二釋。一云。言十二緣起非是者非種子也。言無為無取等者釋其所以。二云。非是之言而屬下句。顯彼緣起體非無為。言無取等釋所以也。前釋為本。本顯無為非是種子。不欲破彼無為義故(文)瑜伽第九(十五紙左)說緣起八義。略纂四(二十四紙左)釋第二‧三中云。二無常義者。以非恒故。此破數論自性常住。為萬物本尊緣成物故顯無常。亦破大眾部‧化地部第十二緣起生是無為法。三暫住義者。生時過已無暫住故。對法論亦有剎那義。此破正量部色命根等。諸緣無法一期四相非剎那故(文)倫記亦同。准略纂意。演祕初釋為優。若雙破演祕兩釋者。卻是未可。義演云。疏大眾等四部至無轉變者。意云。謂大眾部。一說部‧出世部‧雞胤部計有緣起支無為。然化地部共計有緣起支無為。今時二部雖復不同。所計是一故。故處明也(文)義蘊云疏亦顯大眾部等至無取與者。此有二解。一云。設許大眾等說緣起無為種子者理亦不可。無為之法無轉變故無取與故。此解非也。二云。此顯大眾等立緣起支無為成不成。以緣起支有轉變故有取與故。故如緣起支無為非是無為。以無為法無取與故。問。大眾等為說緣起支即是無為。若為緣起別有無為。答。彼師緣起是有為法。非即無為。然緣起支有無常生滅之理是常是一說名無為。由此無為令緣起支有隔別也。若爾。即大眾等無取與用亦無轉變。如何顯彼非是無為。答。彼師無為能令緣起諸支隔別。有轉變義有作用功能。故彼所立非無為也。問。本明種子。因何顯彼緣起非無為耶。答。由種子有剎那生滅義故遮簡無為。所以傍顯大眾部等緣起支既有生滅。便用作有。亦應遮簡非是無為。若爾。即大乘無為亦有作用。一切賢聖皆由無為有差別故。答。此難不然。我宗無為體無變異。但由證深淺不同故。諸賢聖位有差別。汝之無為能令緣起有轉變故有隔別故。何得為列(已上)今謂。義蘊亦同演祕後釋。然准略纂及倫記意。邑師所非卻是正也。況順疏文學者擇而取之。 (二紙右)即遮正量部(文)。宗輪述記(八十四紙左)云。論無為法有九種。一擇滅。二非擇滅。三虛空。四不動。五善法真如。六不善真如。七無記法真如。八道支真如。九緣起真如。疏擇非擇‧空三體各一。得緣同敘部。不動但是斷定障得。定障名動。是散動故。今斷得此故名不動。善‧無記如三體各一。但名一理。性皆是善。道支‧緣起義同大眾。然各一理。今據勝者但言道支‧緣起。論入胎為初命終為後。色根大種皆有轉變。心心所法亦有轉變。疏入胎為初至心心所法亦有轉變。此中意說。一期初後之中。色等有轉變。如乳變為酪等性。非剎那生滅故有轉變。心心所法亦爾。然即非一切行皆剎那滅。又解。色等雖性亦念念滅。然無去來世。不同薩婆多前法滅已後於未來法生至現在。今言。斷法於現在滅已無別有法。從未來但由前法為因力故引後法起。後法即是前法為因轉作。雖剎那滅轉變義成。 (二紙右)若謂後時(至)初位無(文)。義演云。疏若謂後時至初位無者。此外救也。下即正破救云。初位未有因之勝用。要至一期得盡方有取果因用。 (二紙左)又遮外道(至)無轉變故(文)。無性攝論二(十二紙左)云。若不解了此二緣起。無明生盲亦復如是。或有計執自性為因。 (二紙左)舊人云(至)非也(文)。義演云。疏真如是諸種子者。舊人以真如為諸法依。即喚真如為種子也(文)今謂。次下(二十右)云。無明熏真如。由此知非也。與此意同。玄奘‧慈恩等意。起信‧攝論等真如受熏。是譯者真諦等誤。如下具釋。然觀慈恩傳。三藏屆於梵土。起信論已亡矣。是故三藏翻漢為梵以呈論師。准此疏意。三藏所翻起信定無真如受熏之義。笠置師等以為順舊譯論。續高僧傳第五(十九紙左)。 (二紙左)若爾前種(至)應為種子(文)。義演云。疏若爾至為種子者。此生下論文有二意。意云。若剎那滅為種子。爾者應前念種子與後念現行為種也。此約異時種生現為難。即第一義。或雖同念至種子者。此約同念自他身相望為難也。即第二意。若云種子要與現行同念者。即自種子應與他身現行為種。故具二意生彼論文。 (二紙左)現者(至)三義名現(文)。明詮論云。顯現有三義者不是。義燈三(五十一紙左)云。論二果俱有至俱現和合。本疏三義名現。西明云。種與現行果俱在現在。故名為現。有解。二義。現在‧現有。破初顯現。破次非有。次非有者。西明說中不簡假法。假法非有。云現有破。未詳決云唯簡第七狡而無文。亦破初說。有云。二義。一種果現在。二俱在現在一身和合。要集云。有釋‧有云於理為勝。今謂。有釋不簡假法。如有解破。若云護法宗假法如無非因緣故。不相應行假實門簡故此不遮。亦應常法及諸轉識不須遮簡。出體門中簡轉識訖。四分別中顯是相分。常法轉識非第八相。此何須簡。云親生自果即引自果。既云及所生果不一不異。即與果俱。後何須簡。故諸門中具義多少。亦須簡假。又云。簡無性第七。諸七轉識有力能熏。皆成種果亦不顯現。應此中簡。其義等故。如何留在第三方簡。故於此中但簡前後若種若現及他相離無和合者。此亦不得疏之本意。以無性人第七恒轉亦具七義。但種果沈隱。以此簡之。餘非恒故後門簡。 (三紙右)由此無性(至)不顯現故(文)。演祕云。疏即顯現簡彼第七者。謂無性人現行第七熏成種時。雖果俱有。以種子果體性沈隱。所以現七不名種子。問。論云謂與現行果法簡諸現識不名種訖。論更何用下之現字。何煩疏說云顯現簡耶。答。若無下現。疑因無體及在過未亦得名種。為遮此事故置現言。若爾。現中但攝二義。前現行言已簡現識。下現字中應除顯現。答。即顯現言釋彼第七非種所以。若不爾者。有何所以無性現七不名種耶。若爾論何不言顯現。答。言顯現唯得一義失餘二義。故不言顯現。問。顯現乃遮一切現行。何但無性。答。餘現闕餘。非但此一。無性第七唯闕此一。故偏簡焉(文)義演云。疏由此無性人第七識至果不顯現者。意云。此釋簡無性人第七不成種子所由。問。如有性人及無性人前七識雖是能熏。總不得名種子。如何今者唯簡無性人第七識有何意耶。答。有性人第七識闕二義故不得名種子。第一闕恒隨轉。入見道已而有轉變故。第二闕顯現義。第七雖復能熏。然種子果不顯現。相沈隱故。所以不得名種子。其義極成故不簡也。問。設簡何妨。答。不爾(文)種子要有六義。既闕二義種子不成。更何須簡。問。無性人第七識既有所闕。何須即簡答。無性人第七識但闕一義。故須簡也。如何闕一義。答第七雖復能熏。種相沈隱而不顯。謂闕此一義故須簡也。問。何得有恒隨轉耶。答。謂無性人畢竟不發菩提之心。以第七不得無漏。即無無漏。即不間斷。無有捨時。故有恒隨轉義也。問。既恒隨轉如何不得名種子耶。答。以所熏種子相不顯現。即是第七闕果俱有上義。故今簡之。問。若相沈隱第七非種子者。且相沈隱非是種子。六義中云何言闕一義不成種子耶。答。顯現即是果俱有上義。令果種相沈隱不顯現。即是闕果俱有上義。故現第七不名種子也。其有性人無性人前六識。於無想天等五位不行。闕恒隨轉。非此所論。問。種果沈隱。沈隱如何。答。以第七識不通三性。一類無記恒與四惑相應。任運內執我。所以熏種。種相沈隱。若爾。與有性人第七何別獨自簡耶。答。有性第七闕恒隨轉。此中不簡如第三恒轉門中。對簡故此文不說。問。如無性人第七識所熏種子生第七現行。將得喚種子不。答。得名種子。問。如有難云。種子恒隨轉即得名種子。無性第七恒隨轉。何故不得名種子。答。種子恒隨轉所生現行顯現。故名種子。無性第七雖隨轉。所熏成種種果相沈隱。所以無性第七不得名種子。 (三紙右)現有唯在因(文)。演祕云。疏現有唯在因者。問所生果法體既非無。無非因起。何故現有獨處於因。答。非所生果一切皆有。如獨影境與見同種。因可不無。故現有言但處因上或通於果。疏中且據別總配法亦不相違(文)義蘊云。疏現有唯在因者。問。既果俱有。如何現有不在果耶。答。有二解。一云。現果不定。因常有故。二云。如龜毛等相。雖與見分同一種子。畢竟不生。其種定有。故說現有唯因也(已上)今謂。後釋亦同演祕。 (三紙右)即簡前法為後法種(文)。義演云。疏即簡前法為後法種者。意簡種子自類相生種者自義。 (三紙右)即因在生(至)亦不相違(文)。泰抄云。問。上文云即因在生果在滅故。次言若因在滅相果在生相二文相違。答。上下二文皆是上座部義即所望義別。非是相違。若下文云因在滅相果在生相者。即約一箇法體上以辨生滅因果。然彼宗即說滅體是有非是無體法。即如現在世有一箇法體。此法體在初生相時即名為果。以酬前念滅因故。故果在生相。故下文云生時酬因也。若此現在法至在滅相即名為因。此滅相為因能引後念法。故云因在滅相。故下文云滅時引果。若上文言因在生果在滅故者。即約兩箇法體相望作法。謂前念法至滅相時。即能為因引後念法。至滅相時即後念法至生相。前滅相與後生相同在。即前滅相因與後念生相果並也。故云在生也。果在滅者。即者返前應知。謂後念法上生相果。即已前念法上滅相相因而並顯也。故前後二文所望義別。亦不相違(文)義演云。疏即因在生果在滅者。客云。酬前因在生引後果在滅也。意說。心法一剎那短促猶生生滅二時。即心法正生酬前因時。云因在生。欲滅之時能引後果。云果在滅又云。因在生者。望後念說。何以故。能引後果故。果在滅者。望前念說。何以故。酬前因故。故心初生望後念為因。滅時望前為果。云因在生果在滅也(文)義蘊云。疏即因在生果在滅至不相違者。此說一法而有二時。同居現在故。亦不相違。果俱有也。此說因在生果在滅者。意說。生已而方滅。因前而果後也。次下疏云因在滅果生者。意說。滅時引果。生時酬因故也。問。何此疏上下明其因果生滅前後不同。答。疏主意說。勝軍接因果故。互舉之令學者易悟耳。即是前法生時與後滅並。後法生時與前滅俱。此即答因果之義也(文)演祕云。疏同在現在亦不相違者。雖因在生果在於滅。然同現在。故亦不違果俱有義。准下第三。因在於滅果在於生。此中疏錯(文)論第三(十紙右)云。有餘部說。雖無去來。而有因果恒相續義。謂現在法極迅速者猶有初後‧生滅二時。生時酬因。滅時引果。時雖有二。而體是一。前因正滅。後果正生。體相雖殊而俱是有。如是因果非假施設。然離斷常(文)疏三末(五十六紙右)云。此中亦同勝軍論師種子等法前果後因俱時而生。 (三紙右)此即勝軍(至)非實用之(文)。異時因果有二義別。一同世異時。謂現在中有因果前後之異。二異世異時。對上可知。上座部計同第一義。勝軍假用彼義。下疏三末(五十六左)云。勝軍論師雖有此義云立亦得。然自不遵。亦無章疏現在於世(文)略纂舉勝軍義。是因果同時也。又次下(七紙右)云。以彼勝軍許執因果同世故。 (三紙左)若爾(至)何為料簡(文)。演祕云。疏若爾種望種等者。因種在滅。果種在生。應同種現名果俱有。設爾何失。若爾種子生現種生種二竟何別。俱果俱故。故疏結云何為料簡。又違瑜伽(文)義演云。疏若爾種望至非果俱有者。意云。此假設難也。難云。種生現行是因果。即許同時名果俱有者。種生種是因果。亦應同時名果俱有。答。設爾何失。若爾種生種種生現二有何別。故疏云何為聊簡。此結不別之意。又違瑜伽異時義。瑜伽不許種生種同時也。有敘云。此難勝軍論師云。因滅果生二時同在現在名果俱有者。即種生種亦應同時名果俱有。難意如是。何為聊簡者。如勝軍論師作此說者。何為聊簡種生種種生現。一種同時義應無別。又違瑜伽異時之義(文)義蘊云。疏若爾種望種亦應然何為料簡者。若勝軍師以種現前後各一剎那同居現在名果俱有者。即種子前後亦然。應名果俱有。何為瑜伽料簡云。法與自性。為因非即此剎那。又何故此論自料簡云非如種子自類相生前後相違。必不俱有(已上)今謂。義蘊與演祕‧義演不同。若演祕‧義演解。則料簡二字稍無力也。義蘊為勝。 (三紙左)即有二趣並生之妨(文)。義演云。疏二趣並生之妨者。意云。若人趣得滅。未滅彼身天趣已生。豈非二趣並生妨耶。故無一身二趣賴耶而得並起也(文)下疏三末(五十六左)云。又有二趣並生過故。前人等趣至異之時。後天等趣已至生。故彼言以是欣生時勝前法變異無多力能。但名一趣。隨所當生彼得趣名。非於前趣。故無此過者不然。阿賴耶識分二趣故違此文。 (三紙左)遮經部等因果異時(文)。無性攝論三(十七右)云。經部師作如是執。色心無間生者。謂諸色心前後次第相續而生。是諸法種子。者是諸有為能生因性。謂彼執言。從前剎那色後那色無間而生。從前剎那心後剎那心及相應法無間而生。此中因果道理成就。何用復計阿賴識是諸法因。為遮此執故。次說言此不得成。如前已說。 (四紙右)一身不相離(至)為因也(文)。樞要上末(四十四左)云。若諸種子生果。應取所熏中說。同身非相離者。即為亡人七齊追福。何有他他而得自身受勝果等。又異趣身如何受果。有解。前趣有善惡相。令受罪者能發善心。又經云。地獄等上有白黑幡表善惡相。令彼罪人發善心故。若爾。鬼畜人天無白黑幡。應不受果。有解。但是化彼俗語。何必得果。我殺還我上。走避亦難故。又解。由作願者勝願資故。令受罪者七分得一。又由亡者曾有處分作善惡事。現在為作果遂本心故。有果報同趣可受。異趣成難。又無受盡相依名言種生自同類。有受盡相謂善惡業得名言種感異生故。次萎歇時非善惡種生自善惡而有萎歇(文)今謂。樞要是權教分齊。非實教旨。其化宗致如應可知。心地觀經第三‧隨願往生經等。如梵網不能救生戒下(三之二十五紙)具辨(大乘義章九四紙)。 (四紙右)外道說(至)有情因緣(文)。無性攝論二(十二右)云。或有計執自在為因。 (四紙右)准此應知。義演云。疏准此應知者。心有緣慮用。心種子無緣慮故。准色可知。 (四紙左)難曰見分緣於見(文)。演祕云。疏見分緣見等者。即自證分緣於見也。是見分體。亦名見分(文)泰抄云。疏難曰見分緣於見自體計同時者。如第六意識見分緣前五識見分。意識見分正緣彼五識見分時。二箇見分體同時。有人如第七識見分緣第八識見分。且是同時也(文)義蘊云。疏見分緣於見者。自證緣見也。俱是能緣。並名為見。下云因果即非因緣攝者。見分為因。自證為果也(已上)今謂。自證名見者。演祕約體用為釋。義蘊約緣用齊為說。義蘊為勝。泰抄見分如文不勞釋為自證。意謂。六‧七二識見分正緣五‧八見分。皆是同時也。今謂。此釋不允。若約諸識見分緣見分。則雖因果之義或成立。然體各別。能所二緣見體不同。何得名為自體。演祕義蘊並釋見分以為自證。蓋為此也。 (四紙左)見分望見(至)非因緣攝(文)。泰抄云。疏見分望見雖同時因果即非因緣義者。問。見望見如何名因果。如佛果上如何名因果。疏見分望見雖如佛果上大圓鏡智見分為果。以是能緣心故。若餘三見分是因。以是所緣境即能緣為果。所緣為因也。 (五紙右)非即因緣攝(至)類亦可然(文)。演祕云。疏即非因緣攝者。見‧見同時雖名因果。不是因緣。疏若爾種望現起等者。類同種‧種。但是因果。不名因緣。 (五紙右)故應更解(至)更生果故(文)。泰抄云。疏故應更解種望於種許同時乃至不許後種更生果故者。此文意說。若種子生種許同時者。即一念中橫生長後無窮。種子種子太多。既不許前念種子生後念種子果。即種子既後念不續。其種子即絕也。故起前念種子生後念種子為其因緣。即種子不斷緣也。其種生現行許同時故也(文)義蘊云。疏都無因緣不許後種更果故者。如第一種同時既能生第二種。有何因由不許第二同念之中更生第三種等耶(文)演祕云。疏不許後種生果故者。結無因緣。若其前後後能生果。可有因緣。既多同起而無後者故無因緣。 (五紙右)種望於種類亦應然(文)。演祕云。疏種望於種類亦應然者。類同現行無二自體一念得並。問。本‧新二種豈不並耶。答。若為因緣並即不可。本新‧非因故並無失。若爾。新種設生現行。與本種現亦非因緣。何不許並。答。即一剎那二心並失。若爾。色種新應生現。望不障色有多並故。答。緣未具故。又若生現。有未窮失(文)義蘊云。疏種望種類亦應爾者。現行一念必無二現並生。種望於種應非二種俱起。疏如何本有同念得生新熏者。若種生種不許同時。如何本有與搏生種得俱時耶(文)義演云。疏種望於種類亦應然者。意云。法師然。一念既不有二現行。故知一念不得有二種子並也。更有異解。如演祕說(文)泰抄云。種望於種類亦應然者。此文即是外種也。難云。若言於一念中既從熏種而生現行。現行後熏成一新熏種。新熏種於同一念中更不得生現行。以一念中無二箇眼識等現行並生者。且應一念中其新熏種子與舊種不得並也。應一念中無二箇種子得並。由如一念中無二現行相似。答外曰。此難不然。且如一念中無二現行並即有聖教明文。謂無處無容同時同處有二眼識並生等其經教中不意一念中不得兩箇種子並。故知一念中得有兩箇種子並也。 (五紙右)問若爾(至)體相違故(文)。演祕云。疏問若爾至體相違故者。此難意云。亦應見道搏生新種不以同時本有種子為因而生。以相違故(文)義演云。疏若爾如何至體相違故者。即承前起難。難云。若不許二種子同時生者。且應世第一法中有無漏種子同念不生。新熏種以體相處。如演祕敘。難意長。讀演祕文。 (五紙右)此不同時(至)無種生種失(文)。義演云。疏此不同時至種生種失者。意云。此答前難明不同時所以。意說。由世第一法中聽聞熏智聞淨法界等流正法故。有漏加行心增勝故。名增上緣熏世第一位中本有無漏種子。即此種子有勢力故。能本性‧後念自類法爾之種復能為因者。即此前念無漏種子復能為因能生後念一搏生之種。即是世第一法中本有無漏種二功能。第一牽生後念自類法爾之種。第二復能為因引後念搏生種子。即第二念法爾自類種及同時搏生種緣力既齊。同生見道現生無分別智。故無同念種生種失。故疏喚搏生種子名新熏種。問。若搏生種生各子。不從本有生。可名新熏。還從本有而起。何名新熏。今答者。由世第一法有漏熏故。雖從本有無漏種生。就強緣說得新熏種。然搏生種子義是不正義師。故合共傳受。是護法門徒作如是解(文)演祕云。此不同時至種生種失者。此釋意云。此搏生種由世第一同時無漏種子引生。不以同時無漏種起。故無同念種生種失。問。此搏生種何名新熏。答。由世第一熏習力故增無漏種。無漏種子引後搏生。搏生所以得新熏稱(文)泰抄云。疏如世第一法乃至種生種失者。此下疏文並是上古已成法門也。乃至故一念中有四法也。此是古師不正義。疏今釋不然乃至但三法者。此第一解亦是不正義。此文即本有種子及現行法並為因緣。疏又解本有種乃至為因緣者。此是第二正義也。 (五紙左)此亦難解(至)三法展轉(文)。義演云。意云。斥破前解。若如前說便一念中有四法並。第一任運自類法爾之種。第二本有所生。即搏生種子也。第三即本‧新二種所生現行。第四即此現行熏成種子。以現行起時名熏種故。即有四法並如何因緣得成。復如何言三法展轉互為因緣。故是難解。 (五紙左)即本有種(至)故但三法(文)。演祕云。疏即本有種至但三法者。本種‧新現俱為因緣生新熏種。此非正釋。本種望前非因緣故。若據疎緣理亦無失(文)義演云。疏云即本有種至故但三法者。立理也。雖有此理。然本有種望新熏種非是因緣。如演祕說。 (五紙左)又解本有(至)為因緣故(文)。義演云。疏又解本有至為因緣故者。上義既非故須更釋。意云。本有種子發生無漏現行。現行熏成種子故得為因緣。即種子生現行為因緣。現行熏成種子為因緣。不取種子望種子為因緣。以隔現行故。雖有三解。取後解為正(文)顯幽鈔七本云。此護法意亦合新本共生現行。亦是前後相望名新本也。若種子從現行熏起。即名新種也。若現行從種子所生。即種子名本有也。但是無始時來種子生現行熏種子。即種子現行合成新本義。若前二師本有者唯取種子。新熏者唯取現行。故今正義種子現行合說名為新本用也(文)今謂。從方釋新種本有新本合用皆不應理。 (六紙右)由此(至)而用增(文)。演祕云。疏由此別脫等者。由此同念無搏生種。卻證於前別解脫戒用增為勝。 (六紙右)前解(至)俱增義(文)。演祕云。疏前解即體增等者。即是四法同時之義。 (六紙右)此中雖顯(至)何者因義(文)。義演云。疏此中雖顯至何者因義者。據後論文外人難今疏主先釋難後舉論文支。外難難意。論果俱有顯是因緣。如種子生種子。既是因緣。未審。與果俱有耶答。如疏。 (六紙右)論雖因與果(至)無自體故(文)。演祕云。論雖因與果至無自體故者。有義難云。因現有用。果非無。可說果由現因起。是在未來體非有。如何說果由因生。答。正由後果無方說從因起。難。因體落謝。用常存。可言果由因用起。因體落謝。用隨亡後果無因不生起。有釋。如下說云。觀現在法。有引後用假立當果。對說現因。是故現因能引後果。破云不然。此種子義前後相生因果皆實。彼說現識假名因果。不尖應以彼而證此義。詳曰。餘釋有違理。如前破。因生後果。今略答云。以落謝因生後果因無後果可不生。現因體用既非無。後果有因起何失。餘難類思。 (六紙左)問為因既通種與有種(文)。演祕云。疏為因既通種與有種者。前種望與現行為因。後種望與種子為因。種能種生名為有種。或復翻彼現能熏種名為有種。種子與此有種為因意。明種子與現及種二為因也。問。按無性論第二釋引自果云。今此種子是誰種子。答。唯能引自果。所言唯者。若於此時能生自果。即於爾時說名種子。種與有種並無始故。釋。種謂種子。有種即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能有種故名為有種。又因名種。果名有種。前釋為勝。此種‧有種未生果前俱無始有故。對引自名為種子。疏之所明豈不乖此。答。疏雖用彼種有種名。而意有別故亦無違(文)義演唯用演祕初義義蘊亦同義蘊云。種謂生現之種。有種謂生種之種。有後種故名為有。故二別也。 (六紙左)能熏生故(文)。演祕云。疏能熏生故者。種子是彼能熏現生若爾本有其義云何。答。亦由增故或相從言。總名生也(文)義演云。疏能熏生故者。有云。由種子力能熏現行方得生也。故依生現果立種了名(文)今謂。演祕。義演意有差別。演祕意謂。種子由能熏現行而生。此云能熏生。即種子所生。現行能生也。義演意謂。種子能生能熏現行。故云能熏生。即現行所生。種子能生也。能生‧所生兩師天別。然義演釋於理為勝。以疏已言依生現行果之種子名為俱有故。或可演祕為勝。以言能熏不言現行故。語氣可見泰抄云。疏何故爾耶能熏故者。取何故果俱有種。答。若生現果種果。此種子先是有熏現行生也。今故簡自相種。非能熏生自相故。別此緣文且約增現行能熏得新熏。新熏種子為因而生現。據實而言。且有本有種子而現行。 (七紙右)攝論第二(至)名為種子(文)。此非全文。雙取兩處論意合為一文。上之二句者(次下八紙左云。無性攝論說。非種子然名種類)無性攝論二(十五紙右)云。若言前念熏於後念成熏習者。此義不然。以其二念不俱有故。此亦顯示由二剎那不俱有故。無定相應。無相應故。無有所熏能熏之性。若言依止種類句義。六種轉識。或二剎那同一識類。或剎那類無有差別。由異品故。又(十五紙左)云。且有爾所熏習異計。或說六識展轉相熏。或說前念熏於後念。或說熏識剎那種類。如是一切皆不應理(文)又下之二句者。無性論二(十四紙右)云。今此種子是誰種子。答。此問言。唯能引自果。所言唯者。若於此時能生自果。即於爾時說名種子。種與有種並無始故。由此唯言遮相續等為種子體。如所說種子法不相應故。要待所熏能熏相應。種與有種其性方立。 (七紙右)勝軍如何釋非即此剎那(文)。演祕云。疏勝軍如何釋此者。彼云。無失。生滅二相雖同一世。是二剎那以為因果故。亦不是即剎那也(文)。義演云。疏非即此剎那者。意云。種子非即此一剎那。必前後念。若如勝軍因果同世。如何解此非即此剎那文耶(文)今謂。若難陀解。以此論文證因果異時之義。具如疏四末(六十二紙)。 (七紙右)云何復釋(至)如彼抄會(文)。演祕云。疏復云何釋無種已生者。勝軍釋云。彼隨轉理。非大乘義。復何失。至下具釋(文)今謂。論第四(十四紙左)護法會諸文云。設有處說種果前後。應知皆是隨轉理門(文)義演云。疏云何復釋無種已生文者。意云。若如勝軍因果同念者。如何釋集論中無種已生文。種已生名別念故。故唯識云。無種已生集論說故。故勝軍會云。無種已生者。謂阿羅漢末後之心生現種子更無功力生後果故為無種。非生果種先已滅名無種也。羅漢現身從先業生名已生。此即因果同時家會。若因果異時以此文為正。言如彼抄會者。對法抄也(文)今謂。對法抄中指略不釋對法論三(十二紙右)云。有種已生者。謂除阿羅漢最後蘊無種已生者。謂最後蘊(文)解此論文難陀護法等別。下疏四末(六十二紙左)云。謂無學最後蘊。此時種入過去。過去是無。當果不生現種已滅唯有現行蘊在。名無種已生。此中文略。集論本但有無種已生之言。今釋家取以為證(難陀等解)又(六十三右)云。護法等釋。彼集論中據不能生後說說故。謂此時緣闕。現在種子不能更引生後念種。非謂此念現行無種。種在過去。名為無種。對法無解。此略解教(文)。具如第四論及疏四末(六十紙)。 (七紙右)瑜伽五十六別抄有文(文)。五十六(九右)云。問若有眼亦眼界耶。設有眼界亦眼耶。答。應作四句。或有眼非眼界。謂阿羅漢最後眼。是名初句。或有眼界非眼。謂生有色界。若眼未生。或生已失。或不得眼。或眼無間滅。若諸異生生無色界。是第二句。或有眼亦眼界。謂除爾所相。是第三句。或有無眼亦無眼界。謂阿羅漢眼已失壞。或不生眼。若生無色界。或於無餘依涅槃界已般涅槃。是第四句(文)略纂十五(八紙右)云。眼界四句中。如對法第二卷二兩諍釋。種子現行皆名界故。所以會此文勝軍師以為證種生現不同時。 (七紙右)謂要長時(至)究竟故(文)。世親攝論二(十紙左)云。恒隨轉應知者。謂阿羅耶識乃至治生。外法種子乃至根住。或乃至熟(文)無性論二(十四紙右)云。何者。應知此恒隨轉剎那傳傳經於多時恒隨轉故。所以者何。其根損益枝等同故(文)今謂。疏主以為。得對治道名至究竟位。然究竟者窮極邊際之義此通有漏‧無漏‧斷‧非斷法‧又對治者對有漏法為語。此唯局有漏法。不通無漏。謂有漏所治。無漏能治此無漏道有能對治有漏之能故云對治道。今言得對治道。此法唯是有漏。不通無漏。一切無漏非所治故。然種子六義廣通一切本有‧始起有漏‧無漏之法。是故論云。應知諸法種子各有本有‧始起二類然種子義略有六種等。然則今此恒隨轉義廣通有無漏法。是故論文云究竟位。疏主釋云得對治道者。非太局耶。此中釋恒隨轉。無性云。其根損益枝等同故。世新云。阿賴耶識乃至治生等。顧疏主正依世親言得對治道等。二攝論文雖或別局。然此論則通。何必用同二論若思之泰抄云。問。若二部種是可斷法。可言至究竟位。至有漏善及無記種及無記種及無漏種皆是恒隨轉。各體非斷法。如何言究竟位。答。一解。即無漏種得勝捨劣。即無漏種子且名至究竟道。其無記種子等得至其道時。且捨無記有漏故。且名至究竟道也。第二解云。此中唯約煩惱等種說至究竟對治道。不約無漏種說以至究竟對治道。不斷無漏種故也。此論中俱云可恒隨轉。其文即盡理。以有漏無漏法皆名恒隨轉故。若有漏種常第八識常起隨轉故。後至對道時即捨也。若無漏常依第八識恒是隨轉故。後至盡未來際常不捨也。 (七紙左)此但言心實亦遮色(文)。義演云。疏實亦遮色者。問曰。前據但遮無為轉識即簡別盡。以色法具六義故不簡。如何乃云實亦遮色耶。答。若論假名種子。色法可有六義故不簡。今談種子體。色法即非。又簡經部色法。不許持種故。或此簡內色。不論外色。故無失也(文)無性攝論三(十七紙右)云。謂經部師作如是執。色心無間生者。謂諸色心前後次第相續而生。又一(十八右)云。色法受熏不應理故。無堪能故。又二(十五紙左)云。且有爾所熏習異計。或說六識展轉相熏。或說前念熏於後念。或說熏識剎那種類。如是一切皆不應理。 (七紙左)以三受轉變緣境易脫故(文)。義演云。疏以心三受轉變者。意云。心與苦等三受相應。緣境易脫故非種子(文)今謂。義演牒文以字之下有心字也。 (七紙左)問第七識(至)方斷(文)。義演云。疏問第七識至方斷者。意問曰。種子與第七識俱有恒隨轉義。並至金剛心斷。何故不得名種子耶。答。雖第七識究竟至佛果斷盡。然登初地即有轉變。第六若入法空觀時。第七即與平等性智相應故。云未對治已前即轉變故。據佛果名對治故。有間斷不名種子。非恒隨故。不同第六間斷者。以第六五位不行不可為例。二乘見道雖得無漏第六。第七恒法執俱故。 (七紙左)若爾如何(至)盡相種子(文)。無性論第三(二十三右)云。復有有受盡相‧無受盡相。有受盡相者。謂已成熟異熟果。善不善種子。無受盡相者。謂名言熏習種子。無始時來種種戲論流轉種子故。此若無者。已作已作善惡二業與果受盡應不得成。又新名言熏習生起應不得成。無性釋云。有受盡相謂已成熟異熟果等者。善惡種子既成熟已不可重熟。受用盡故。猶如種子既生芽已不可重生無受盡相謂名言熏習種子者。即彼種子隨緣增長。能起名言戲論因故。此若無者者。若無二相阿賴耶識。已作已作者。謂已作善及已作惡。與果受盡者。是已與果受用壞義。此破若無有受盡相。又新名言熏習生起應不得成者。謂部無有本無今有世間名言。一切名言皆因本舊名言種子。此破若無無受盡相(文)義蘊云。疏若爾如何名有受盡相等者。若以第七有轉變故有易脫故不名種子。即善惡業種生果有限。亦是思變易脫。應不名為恒隨轉種也。既說恒隨應非受盡。 (八紙右)又有分熏習(至)名恒隨轉(文)。三熏習具如第八。無性攝論第三(十九紙左)云。名言熏習差別者。謂我法用名言多故。有人天等我眼色等法去來等用熏習差別。由此我法用影顯現。諸識生起功能差別。我見熏習差別者。謂四煩惱所染污意薩迦耶見力故。於阿賴耶識中有能執我熏習差別。有支熏習差別者。謂福非福不動行增上力故。於天等諸趣中有無明等乃至老死熏習差別。 (八紙右)正以生滅恒轉二理(文)。義演云。疏正以生滅恒轉二理者。即六義中剎那滅‧恒隨轉二門也。 (八左紙)非顯具六即是種子(文)。義演云。疏非顯具六即是種子者。意云。意反難前也。汝下可以第七闕恒隨轉義。即例種子與果不俱同得名種子。設使第七具六義。且不得名種子。 (八紙左)此顯自類(至)對治位非得種名(文)。義演云。疏此顯自類至對治位非得種名者。謂如無想等種。至見道位果不發生故。名對治道。此等種子金剛心方斷其體。見道已去更不生果。無性約此名為種類。此論同八地已上菩薩煩惱種子更不生現行。但種類攝即入見道。三惡道等種子皆爾。餘種雖中間緣闕。後有生果義。名種子。與無性別。故云不爾名種子。問。種子類此論與無性何別耶。答。此論意種子者。雖然中間有緣闕不生合是種類。然據體可有生果。果俱有義。義說名種子。若無性論說。但金剛對治道未起。中間復有緣闕未生果已來但名種類。以未有果有故。故無性約無上果勝用名種類。此論種了體不約現行故總名種子。故自類相引且名種子。 (九紙右)無性顯此二位差別(文)。義演云。疏無性顯此二位差別者。即是種子與種類二位差別也。 (九紙右)若爾(至)應不名種(文)。義演云。疏若爾至應不名種者。難前云。若無性第七闕與果俱非是種者。且應種子未生果時不名種子。既有此妨故須更釋。 (九紙左)種見道斷(文)。義演云。種見道斷者。意云。無想定依厭心種子上立。若至見道無想天畢竟不受。約此義說云種見道斷。即不生斷。其實種體金剛心斷。此種是善不障聖道。 (九紙左)非要此念(文)。義演云。疏非要此念者。意云種子具六義者。便於一界不成三界諸種種過。 (九紙左)一界不成三界等(文)。義演云。疏一界不成三界等者。以他界種不生現行。不名種故。若爾。應名種子成熟。彼種既名成熟。故知可有果俱。即名種子。非要念念中常與現俱也。 (九紙左)若恒隨轉(至)生不善等(文)。無性攝論二(十四右)云。不從一切一切俱生。為避此難故說決定。雖恒隨轉。以諸種子功能定故。不從一切一切俱生(文)世親論第二(十左)云。言決定者。謂此種子各別決定。不從一切一切得生。從此物種還生此物。 (十紙右)遮薩婆多(至)同類因(文)。演祕云。疏薩婆多與善法等與惡無記為同類因等者。問按俱舍云。謂相似法與相似法為同類因。三性五蘊自部自地唯與自地自部為因。云何云善望不善為同類耶。答。疏文言總。意談不善得與有覆無記為因。以同部。故(文)義蘊云。疏薩婆多等善法與惡無記為同類因者。俱舍俱以善五蘊望善五蘊為同類因。不望餘性。應檢婆沙‧正理(文)泰抄云。疏遮薩婆多等乃至為同類因者。如嗔不善法與身‧邊二見為同類因。身‧邊二見是有覆無記。此解為正。故前疏中言小乘善與不善法類同為因有故起前疏中錯也。 (十紙右)又異熟因(至)無記果(文)。義演云。疏又異熟因至無記果者。彼計善不善業感無記五根身果是因緣也。故喚五根身名異熟果。異因故異時故。得異熟名。 (十紙右)遍行因等是異性果(文)。演祕云。疏遍行因是異性者。准有宗義。身邊二見是遍行因。體是無記。遍與同地五部染法而為其因。五部染中既有不善。故得因果成果性也若爾。云何得等流果。俱是染故名為等流(文)義演亦同。彼云。問。何名遍行答。有宗身‧邊二見遍與同地五部染法為因。所以論溺者莫不皆因我見等起。故論云。執者我見。沈論生死。言無無我見能證涅槃等。何名五部。答。所謂四諦下煩惱及修道煩惱名五部也。 (十紙右)俱有因(至)為因亦然(文)。演祕云。疏俱有因取異熟等果者。故俱舍第六云。謂此與心一果。異熟。及一等流。問。何故下云俱有‧相應得士用果。答。士用果中而有通別。別士用果唯是俱有‧相應因得。若通士用六因緣得。而但用力所得之果皆名士用。故不相違。疏據通說(文)彼疏云。問。相應。俱有因皆取同時士用果。各有何意。解云。俱有因取同時士用果意。欲傍資同時諸法令各起用。或起異熟因用等各取自果。具如彼明。演祕之釋更不同也。俱舍六(十九紙左)云。俱有‧相應得士用果。又云。為唯此二(相應俱有)有士用果。為餘亦然。有說。餘因亦有此果。唯除異熟。由士用果與因俱生或無間生。異熟不爾。有餘師說。此異熟因亦有隔趣遠士用果。譬如農夫所收果實(文)光記六(五十九紙右)云。有說。餘因至異熟不爾者。答中有二。此即初師。餘同類‧遍行‧能作三因亦有士用果。唯除異熟因。由士用果總有二種。一與因俱生。二與因無間。相應‧俱有能取俱生同類‧遍行果若相鄰能取無間。能作通取俱有‧無間。故此五因得士用果。果熟因不爾。與果性異。感果稍難。要因相續果乃至現前。非俱‧無間。故無士用。又解。異解果不爾。非與因俱‧無間故非士用。有餘師說至所收果實者。第二師解。此異熟亦有隔越遠士用果。譬如農夫春時耕種。秋時獲果。若據通名士用。六因皆得。今此第二師說約斯說也(文)寶疏六(四十九紙左)云。相應‧俱有之法有力用故名為士用。士用之果名士用果。非越士用體有別士用。即此士用所得名士用果。乃至正理論云。若士用果此有四種。俱生‧無間‧隔越‧不生。言俱生者。謂同一時更互為因力所生起。言無間者。謂次後時由前念因力所生起。如世第一法生苦法智忍。言隔越者。謂隔越遠時展轉為因力所生起。如農夫等於穀麥等。言不生者。所謂涅槃。由無間道力所得故。又(五十一右)云。論有說餘因至異熟不爾。敘異說也。此說唯除異熟因皆有士用果。此師意說。士用果唯俱生‧無間。不許隔越。同類因等並有無間士用力故。異熟即是無故除之。士用果中亦有離繫。此中說六因得故不說離繫。論有師說至所取果實。第二師說。亦許隔越有士用力。由此異熟因力亦有士用果也(文)義演云。為因且然者。意說。此等因有宗計為因緣。今准前同類因。且非因緣。故云為因且然。既不辨體。又不相隨順。何義是因緣耶。不說能作因名。彼宗自云非因緣也所以不敘(文)泰抄云。善惡心心所起時。即為相應俱有因同時即得俱生士用果。 (十紙左)若惡善等種(至)應頓生果(文)。無性攝論二(十四左)云。雖爾何故不一切時常能生果為避此失言待眾緣。非一切時會過眾緣故無過失(文)世親論二(十一紙右)云。待眾緣者。謂此種子待自眾緣。方能生果。非一切時能生一切。若於是處是時遇自眾緣。即於此處此時自果得生。 (十一右)三世有執(至)非無(文)。義演云。疏三世有執緣體至非無者。意云。謂薩婆多計得等生相三世實有。體恒非無。應頓生果。設彼救云。過去未來體雖恒有。而未起用故。所生果非恒頓生。論主破云。汝取果用應恒時有。不離體故。猶如其體。世親攝論且同此說。 (十一右)問若設(至)善心等果(文)。無性攝論二(十四右)云。今此種子是誰種子。答此問言。唯能引自果。所言唯者。若於此時能生自果。即於爾時說名種子。種與有種並無始故。由此唯言遮相續等為種子體。如所說種子法不相應故。惡待所熏能熏相應。種與有種其性方立(文)世親二(十一右)云。唯能引自果者。謂自種子但引自果。如阿賴耶識種子唯能引生阿賴耶識。如稻穀等唯能引生稻穀等果。如是且顯種果生義。 (十一右)薩婆多等(文)。俱舍六(五右)云。同類因者。謂相似法與相似法為同類因。謂善五蘊與善五蘊展轉相望為同類因。染污與染污。無記與無記。五蘊相望應知亦爾(文)義演云。疏以善色望四蘊為因至且得為因者。意說。由造身語善惡色業為因感當來四蘊。又或識等四蘊能引當來色身果故。小乘身語二業以色為體。意業體思。彼計色心展轉互為因是因緣義。今則不爾。唯望自果得種子名。如麥種子唯生於麥不生穀等。 (十二右)若謂然者(至)非能熏故(文)。泰抄云。此中既明種子生現行果名引自果。如何言非能熏習故。故知非也。 (十二右)無性人(文)。演祕云。疏其無性人等者。乘前為問。第八不熏無果俱義。第七既熏六義具矣。故應名種。義蘊亦同。 (十二左)第七相顯(至)不名種子(文)。義演云。疏第七相顯至不名種子者。意云。雖第七行相顯。然所熏種果相乃沈隱故。第七不名種子問。是第七種子不名種子耶。答不然。今論第七現識不說種子也。以無性人第七識既恒隨轉應名種子。答。謂所熏體相沈隱。所以第七現識不名種子。即六義中闕果俱有義。以種果不顯現故。 (十二左)第八現識亦然(文)。義演云。疏第八現識亦然者。意說。第八既不能熏。即無所生果。遂闕果俱有義。且不名種子也。 (十二左)第八門中。演祕云。疏第八門中者。重明因相總有十門。種子之生義當第八也。問。言引自果即色心等各自種生第七相分云何八。答。是心相故。故能生心。問。所熏種為一為二。設爾何失。若唯一種。云何生慮‧非慮二耶。七相八見有差別故。若熏二種。能熏既一。種云何二。答。雖能熏一。由有本質熏二無失。餘難略擇。 (十三右)世親攝論亦通外種(文)。如上已引。 (十三右)攝大乘云作不作夫得過故(文)。無性攝論二(十六左)云。論曰。為顯內種非如外種。復說二頌。外或無熏習。非內種應知。聞等熏習無。果生非道理。作‧不作‧失‧得過故成相違。外種內為緣。由依彼熏習。釋曰。如是已辨外內種子。其性麁因(麗本作同)為顯不同。復說外或無熏習等(文)演祕云。論外穀麥等者。問。內外種子皆能為因。何獨言外假非實種。答。按無著攝論說二頌釋。具如疏引。無性釋云。又外種子若稻穀等。或有雖種而復失壞。若稊稈(稊音題。郭景純曰。似稗布也地生。稗音敗。草似稻而實細)等。或有不種而復得生。云何內種非如外種有作不作共得過失。故次答云。故成相違。以內種子與外種子不同法故。名曰相違。若內種子與外種子有差別者。云何前文說阿賴耶識是一切法真實種子。為避此難故。說外種內為緣等。由稻穀等皆是眾生感受用業熏習種子。依阿賴耶力所變現。是故外種離內無別。又世親云。謂外種子唯就世俗說為種子。所以者何。彼亦皆是阿賴耶識所變現故(文)今謂。義演釋作不作等有二種解。皆不允當。作不作失得者。此指上外種稻穀稊稈等。非謂內種。如上所謂稻穀等是作而失者。稊稈等是不作而得者。皆背常理故言過失。後頌出無性論。於世親論無此偈頌。頌中真字檗本論為由字。朝詳論本作真。義蘊云。疏作不作失得過故成相違者。此有說云。若無種作善得善趣。不作失善趣。皆有過故俱無內種。如何有得失耶。或衣作善而失趣。不作而得果。似無種故。便與聖教等相違也。此未必然。今解。釋外種也。謂有作而不得。謂種而不苗苗而不秀等是也。亦有不作而得。謂如稊稈不種而秀。亦如炭生茞勝木是也。由斯外種非實種子。故以內法為彼實種天地空等皆准此知。 (十三右)由依彼熏習(文)。義演云。疏由依彼熏習者。由依彼阿賴耶識熏習故。所以外種藉內種為緣。 (十三右)又引頌云(至)分別不在外(文)。泰抄云。引頌云乃至分別不在外者。天者謂二十八天及星宿等。地謂大地。風謂空行風等。虛謂空界色。空界色者即是識虛空。然前識及無為不是此間識實虛空也。以虛空無為不是此中空界色故。地下無水。水處名彼。若有水之處名他。方謂十方。此等皆是識所。不是心外作也。言分別不在外中分別者。即二解。一云。分別者謂心心所之異名。謂前天地等皆是分別心所變故。二云。分別者解釋義。即解釋天地等不在外也。 (十三左)以熏變故(文)。演祕云。疏以重變故等者。其根種子第八變已生現根時復變現根。 (十三左)論此種勢力(至)即名引因(文)。樞要上末(四十六左)云。生引因中。瑜伽等云。未潤種子名牽引因已。潤種子名起因。三性十四悉皆如如是。雖合為一不論遠近‧正殘‧生引。其能生種通業及因緣。未潤去果遠名引因。已潤去果近名生因。正合能引所引說為引因能生為生因義。三性十因即為三義生引二因竝無性二合有五解。既有正殘為生引。亦有內外果為生引(文)義燈三(五十四紙左)云。論此種勢力等。此解生引通於內外。准二攝論皆亦同此。然世親論果有正殘。因分生引。無性論文但云。若外種子親望於芽為能生因傳望莖等為能引因。識望名色為能生因。傳望六處乃至老死為能引因。因雖分生引。果中不名殘正‧遠近。二論名即可同。但果取有寬狡。二論內外名別作法。此論總明。雜集但望十二緣生不說於外。與瑜伽第九‧第十同。第五但說雜染十因。菩薩地文即說三性十因。俱分生引。果中不云殘正‧遠近。廣略不同義皆無違。又伽論‧雜集但於因中去果遠近分於生引果中不說。此即影顯。又緣生支有總通現。瑜伽第十云。要先愚於所應知事即起邪行。起邪行令心顛倒。心顛倒結生相續。結生相續諸根圓滿等。此即假說。非正緣起。故不於此別分生引。然有解云本疏無性唯說正殘違無性者。是不尋疏(今謂。疏釋無違無性論。何者。無性果中不名遠近故。有解。要集其破不當)要集云。有說。世親說近遠。無性云正殘。亦途聽耳。又(五十六左)云。問。何故瑜伽等約因位別分生引。攝大乘等據果位殊分生引。答。因有熟未熟。未熟遠引。近即生。果中有正殘。近‧正稱生。殘‧遠名引。各據一義互相影顯(文)演祕云。論此種勢力生近果等者。問。何要引為。答。按無性攝論第二具明。大略而云。若二種子唯作生因非引因者。收置倉等麥等種子不應久時相似相續。喪後屍骸如青瘀等分位隨轉亦不應有。何者。纔死即應滅壞。云何譬如任運後滅。譬如射箭。放絃行力為能生因。令箭離絃不即隨落。彎弓行力為箭引因。令箭前行遠有所至。非唯放絃行力能生。應即隨故。亦非動勢。展轉相推應不隨故。既離絃行遠有所至。故知此中有二行力。能生能引。 (十三左)無性云(至)是引因(文)。彼論二(十六右)云。如是外內二種種子俱為生因及為引因。若外種子親望於芽為能生因。傳望莖等為能引因。阿賴耶識是內種子。親望名色為能生因。傳望六處乃至老死為能引因(文)今疏以內識種望現行識為生因。是親因緣。望名色等為引因。疎遠因。此與無性論不同。然無臣妨。義演云。疏如內識種子至是引因者。意云。此無性辨生‧引二因近‧遠二果。且如無明發業。業招識等五果。即識種子生自現識名生。自現識名近果。即此識種子望名色支是引。自名色支是遠果。餘望廣知。即名色自種望自現名生因。望後為引因。故約於十二支種已潤位。因望於果明生引。果望因立為近遠。問。何名引因遠果‧生因近果。答。為隔現識。所以得引‧遠之名。以彼准知。望自他分生引‧近遠。 (十四右)天親至(至)名引因(文)。世親論(奘譯)二(十二左)云。如是所說二種種子。謂外及內。應知皆有能生能引。此中外種乃至果熟為能生因。內種乃至壽量邊際為能生因。外種能引枯後相續。內種能引喪後屍骸。由引因故多時續住。若二種子有生因。此因既壞。果即應滅。應無少時相續住義。若謂剎那展轉相續。前念為因。後念隨轉。是則後邊不應都應。由此決定應有引因。此二種子譬如放弦彎弓為因。箭不隨落遠有所至。 (十四左)無性理勝(至)無屍骸故(文)。義演云。疏無性理勝者。意云。若四生中總具生‧引二因者。即無性理勝。何以故。以無性約十二支說。所以化生且有生‧引二因。不取世親者。以世親計引因殘果死後屍骸說。然化生無死後屍骸。以化生者無而忽生。死後頓滅也。 (十四左)然世親論意(至)果如任運後滅(文)。世親論二(十二紙左)云。此中外種乃至果熟為能生因。內種乃至壽量邊際為能生因。外種能引枯後相續。內種能引喪後死骸。由引因故多時續住。若二種子唯有生因。此因既壞。果即應滅。應無少時相續住義(文)無性論二(十六左)云。云何譬如任運後滅。譬如射箭。放弦行力為能生因。令箭離弦不即隨落。變弓行力為箭引因。令箭前行遠有所至。非唯放弦行力能生。應即隨故。亦非動勢。展轉相推應不隨故。既離弦行遠有所至。故知此中有二行力能生能引有誦。任運後滅故者。彼直以理增益引因。非說譬喻。所以者何。油炷都盡不待外緣。燈焰任運後漸方滅。非初即滅。由此道理。決定應有能引功力於今未盡。內法諸行亦應如是。有種勢力展轉能引令不斷施(文)義演云。疏如任運後滅者。意說。若無引因。有情死時應如化死後任運滅。所以無著為成引因。更說有枯喪果也(文)今謂。義演釋意。任運後滅為化生死者非也。准無性釋。任運後滅即枯喪果。如油炷都盡燈焰任運後漸方滅。 (十四左)但是天親(至)亦不相違(文)。義演云。疏但是天親解略者。意云。天親但約一期不通化生。化生無枯喪果故。無性釋廣者。然無性約十二有支已潤位說故。化生有生引二因。故云廣也。但是廣略。不用理違也。此上所引即攝論文(文)泰抄云。然和上云。然約法體者。即天親解廣。以約有情無情上皆生引因等。若無性解略。以唯約有情上立生引因。解無情上無生引因也(文)今謂。此解不是。無性望外莖等立生引因。非無情上無生引因。可知。義蘊云。疏世親略無性釋廣者。世親唯望本喪名為引因不通化生故略也。無性望名以等亦不簡枯喪。遍四生故廣也。 (十五右)然對法第四卷(至)能生所生(文)。彼四(九紙右)云。唯由如是四種支故。略攝一切因果生起法盡。謂於因時有能所引。於果時有能生所生。能引支者謂無明‧行‧識。為起未來生故。於諸諦境無智為先造諸行。業熏習在心故所引支者。謂名色‧六處‧觸‧受。由心習氣力能令當來名色等前後相依次第生起種子得增長故。能生支者。謂愛‧取‧有由。未永斷欲等愛力。於欲等中愛樂妙行惡行差別為先發起貪欲。以有有取識故。於今終位將與異熟隨順貪欲。隨一業習氣現前有故。所生支者。謂生老死。由如是業差別習氣現前有故。隨於一趣一生等差別眾同分中。如先所引名色等異熟生起故(文)如抄第四(二十二左)具釋。 (十五右)瑜伽第九(至)名生因(文)。彼九(十三左)云。即於現法中說。無明為緣故行生。行為緣故識生。此識於現法中名為因識能攝受後生果識故。又總依一切識說名六識身。又即此識是後有名色種子之所隨逐。乃至觸(麗本無乃至觸三字。更有此名色種子是後有六處種子之所。隨逐。此六處種子是後有觸種子之所隨逐。此三十二字)種子觸是後有受種子之所隨逐。如是總名於中際中後有引因。應知由此能引識。乃至受一其身。故由先異熟果愚引後有已。又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故。起緣境界受愛。由此有故。或發欲求。或發有求。或執欲取。或執見戒及我語取。由此愛取各合資潤。令前引因轉名為有。即是後有生因所攝(文)如略纂四(二十一左)倫記三上(二十紙十五右)瑜伽第十(至)是生因(文)。第十(六右)云。問。幾支是引因所攝。答。從無明乃至受。問。幾支是生因所攝。答。從愛乃至有。 (十五右)無性但約(至)亦不相違(文)。泰抄云。疏無性但約已潤種中果去因為遠近者。若准道理。則即生因為先。引因在後。若准瑜伽論等。引因為先生因在後。且如無明行乃至觸‧受。皆是引因去果遠也。愛‧取‧有是生因去果近。故則是引因在先生因居後今解不然所望別也。無性立生因‧引因。引因約已潤生老位說。在胎中業種能生本識現行令起業種望識名生因。本識受生已名色漸增業種種望名色則名引因。以是遠故。無性約已潤位立生引因。瑜伽論約潤未潤位。未潤前七支名引因。已潤愛‧取‧有名生有。立生引因所望各別且不相違。 (十五左)無性攝大乘第二等(文)。第二(十七紙右)之意非全文也。 (十六右)從內共相種子生故(文)。義演云。疏從內共相種子生起者。意說。外麥等種子從內識中麥等共相種子生。即有情共緣麥等熏種。後種藉此為緣後生。故外種子非無因緣生。 (十六右)如攝大乘自廣分別(文)。如上已引無性‧世親論文是也。 (十六左)或由致也(文)。泰抄云。疏或由致也者。即起能熏現行之由故。熏種致於本識之由也。由能熏擊本識能熏發種。致於本識之中。 (十六左)熏者發也(至)數也(文)。此非字訓。若本字訓者。熏者火煙上出也。又氣蒸也。又以火熏物也。習者。說文云。習字從羽從白。厚齋馮氏曰。鳥雛欲離巢而學飛之稱。然疏就所詮事體為釋。引用書字訓以釋疏文。鑿枘不合。義演云。疏習者近也者。謂與能熏俱時相近非前後念也。又云。近者此種子能近生現果。即是數習近生果義也(文)今謂。不允。 (十六左)攝論第二亦有此文(文)。無性攝論二(十四紙左)云。要待所熏能熏相應。種與有種其性方立。為辨所熏故說堅等(文)廣明有所熏義是也。 (十七右)論一堅住性(至)乃是所熏(文)。世親論二(十一右)云。堅者堅住方可受熏。非如動風。所以者何。風性疎動不能任持所有熏氣一踰膳那。彼諸熏氣亦不隨轉。占博迦油能持香氣百踰膳那。彼諸香氣亦能隨轉(文)無性亦同。 (十七左)遮七轉識及彼心所(文)。義燈三(五十六左)云。所熏四義第一義簡西明二解。一同本疏。一云。不簡七轉心所。第三門簡要集斷云。此釋為勝。今謂不爾。心王自在尚非所熏。心所依王。何獨所熏故。第三門但簡第八相應心所。具前二義故。第三簡要集云。第七未轉此中不簡。簡已轉依。若非一類。即簡七識。第八亦轉。應不受熏故。初但簡前六轉識。非相續故。第二義中方簡長七未轉依位。此亦不爾。但言相續。不簡第七。既言一類。即簡第七。以漏無漏性非一類。不同第八末無漏位一類受熏。若無漏位即不受重。故不相例。第七已轉既在初簡。未轉何故即第二簡。若非無記。已轉第七豈無記耶。答。問。第八具義說為所熏。三相熏何。答。或云。熏果報識。即當果相。或云。熏自相。是自體故。二解後正。義依體立。無別性故。但以自相酬因邊名果相。持種邊名因相故。唯自相是正所熏。 (十七左)此簡經部(至)不堅住故(文)。疏文前後錯亂。更考善本。經部計色心互持。故無性攝論三(十七右)云。若復有執者。謂經部師作如是執。色心無間生者。謂諸色心前後次第相續而生。是諸法種子者。是諸有為能生因性。謂彼執言。從前剎那色後剎那色無間而生。從前剎那心後剎那心及相應法無間而生。此中因果道理成就。何用復計阿賴耶識是諸法因。為遮此執故。次說言此不得成。如前已說。 (十八右)如沈麝等(至)皆不受熏(文)。世親論二(十一右)云。言無記者。是不可記極香臭義。由此道理蒜不受熏。以極臭故。如是香物亦不受熏。以極香故。若物非極香臭所記即可受熏(文)無性論二(十四左)云。非唯堅住。復無記性方是所熏。如平等香乃受熏習。非極香物如沈麝等非極臭物如蒜薤等。 (十八右)亦遮識類善等受熏(文)。義演云。疏且遮論類善等受熏者。謂經部師計識類受熏。前念善等識熏故今遮也。識類之義如下自解(文)。無性攝論二(十五左)云。若言依止種類句義。六種轉識。或二剎那同一識類。或剎那類無有差別。由異品故。或即彼識或彼剎那有相熏習非一切者。此不應理。種類例餘成過失故。阿羅漢心不出識類。彼亦應是不善所熏。一類法故。或類例餘成過失者。是例餘類有過失義。此義云何。謂眼等根清淨色性。皆根種類之所緣隨逐。意根亦應成造色性。根義等故。且有爾所熏習異計。或說六識異轉相熏。或說前念熏於後念。或說熏識剎那種類。如是一切皆不應理。 (十八左)第七識內竝非所熏(文)。義演云。疏第七識內竝非所熏者。此釋外難。外難。若無記性即受熏者。第七既無記。應當且受熏。答。第七雖無記。與四惑相應。是有覆無記。不同第八故非所熏。 (十八左)此同於後(至)中釋(文)。義演云。疏此同於後至中釋者。辨第八識而有十門。然於後三性分別門。此中所熏是無記性一門。於後無覆無記中釋。須云是無覆無記等。 (十八左)此攝論無(文)。義演云。疏此攝論無者。但無此一段文。非無此義。 (十八左)與佛地同(文)。義演云。疏與佛地同者。此論與佛地同簡第八佛果不受熏(文)佛地論三(十一左)云。如是四智相應心品種子本有無始法爾不從熏生。名本性住種性。發心已後外緣熏發漸漸增長。名習所成種性。初地已上隨其所應乃得現起數復熏習轉增轉勝。乃至證得金剛喻定。從此已後雖數現行。不復熏習更令增長。功德圓滿不可增故。持種淨識既非無記。不可熏故。前佛後佛功德多少成過失故。如是四智相應心品一向是善。一向無漏。道諦所攝。諸佛無有一切有漏種子法故。 (十八左)違拒法故(至)不可受熏(文)。義演云。疏違拒法故者。意說。佛果第八極善無漏違有漏。善圓滿故。顯善既圓滿更不合熏。有優劣故。若受若熏者勿前佛德勝後佛故。既有此妨。不可受熏。 (十九右)性非堅密(至)是可熏習(文)。太疏云。問。此堅與前一堅何別。答。彼約一類相續。此約勝故別。義演云。意說。無為凝然常住法前後不斷。故為堅密。又堅者一類義。密者細密。即一類相續道理細密。名為堅密。世親論二(十一右)云。言可熏者。謂應受熏方可熏習。非不受熏如金石等。不應受熏名不可熏(文)無性亦同。今謂。義演二釋。於中第一前後不斷同前第一堅住。然為凝然是也。第二密謂細密是也。堅者一類者非也。太抄云彼約一類相續者是也。言此約勝者不當也。自在是勝。與堅不同。今謂。此言堅密。堅謂堅凝。外不隨他。密謂??密。內不納物。此非虛疎如玉石。然今言可熏者。就總為證。自在非堅是別。 (十九左)又此應言(至)擬今說故(文)。泰抄云。疏又此應言若非堅密有體自在乃至擬今說故者。然今論文中具足應言若非堅有體自在乃可受熏也。今論文中但言依他堅密。論文不言若非堅密有體自在乃可受熏。說者據造在疏文中說故。或已前論中不堅密有體自在者。據今論文說故。今論文何故不簡生等四相非可熏耶。今疏以三釋通之。一云。生等假法。今論文依他之言攝。二云。今論文略。具應言若法自在性非堅密及有實體能受習氣。此遮心所‧無為‧假法也。三云。今論文不言實有體者。假法先無。更何簡之。 (十九右)若爾空等(至)假法不論(文)。演祕云。疏若爾空等至假法不論。此質意云。若假是無故不須簡。無為應爾亦不須簡。真如無為善言攝故。非擇滅等同生等故。雖善攝猶更別簡。假法雖無遮亦何失。義演大同。 (二十右)由此故應第一說善(文)。演祕云。疏由此故應第一說善者。即前說言依他攝假。此解勝也。 (二十右)無明熏真如由此知非也(文)。演祕云。疏無明熏真如等者。自古諸德多為此計。此論明簡。故知古非。馬鳴菩薩亦言真如受熏持種。恐譯者誤(文)義蘊云。問。何故唯說無明熏耶。答。且約染說。非餘不熏。隱覆真如無明勝故(文)今謂。幻虎錄云。然然如長水破相宗義云非同一向堅如玉石。何必他宗立此道理者亦非可知。 (二十右)亦遮熏於假識類等(文)。義演云。疏且遮熏於假識類者。為經師計識類是假而能受熏。今遮之。 (二十右)論四與能熏至乃是所熏(文)。義演云。論四與能熏至乃是所熏者。此釋能熏共和合性。意說。要具三義方可受熏。一者與能熏必同剎那。二者能熏所熏同一身處。三者能熏所熏不即不離。能所別故名為不即。共和合性熏義得成名為不離。 (二十右)所能和合是相應義(文)。義演云。疏此遮等者。若依世親。約同時義釋相應言。故彼釋云。與能熏相應方名可熏。非不相應。當知即是無間生義。無性釋云。非別異住。同時同處不即不離。名曰相應。故同處者遮熏他身。以同時者簡前後念。即遮他身乃前後念無和合義故非所熏。 (二十左)若言現行生種異時(文)。義演云。疏若言現行生種異時者。此難大乘能熏。與所熏種異家義。即下解因緣中第一師義。意云。若計現行熏種異時者。如何解此同時文。下能熏中彼亦說異時者亦准此釋。 (二十左)其無性人(文)。演祕云。疏其無性人等者。問。縱不言染亦非受熏。何煩斯簡。答。正取心王名為可熏體。第七豈非是心王耶。由此但以染污簡之。 (二十一右)即成一種生二芽過(文)。演祕云。疏即成一種生二芽過者。如一識種色心兩處皆悉持之。熏既同時。勢力復等。後過生緣兩處齊生。故有兩識一時而起。處雖有二。是一識故名一種也。若爾。何故下難彼云即有多種生一之過。答。理實而有一種。生多多生一失。前後互舉亦無過矣(文)義演云。疏若二俱持至生二芽過者。或以色心竝能持者。即一類法應有二種也。若二種者。即一一法皆生二芽之過。以色及心齊受熏故(文)義蘊云。疏即成一種生二芽過者。若二俱持即有二種。應云多種生一芽過。疏意以兩所處持俱心種故云一種。生芽各異故云二芽(已上)泰抄云。問。色心俱持種即是二種生一芽。如何言一種生二芽。答。若色心。心即六識義。二處持種即應言二種生一芽過。以所依有二處故。不是一種生二芽過(已上)今謂。泰師所難邑師曾會釋訖。義理已成。再之何用。 (二十一左)總假不能持別色等能持(文)。泰疏云。疏總假不能持別色等能持者。其瓶假故不能持物。唯瓶體色等四塵實法持物也。疏不相應即色心等故者。不相應即色心上分位。則不能持種。瓶等依四塵假立且不能持種也。 (二十一左)若爾本識(至)應能受熏(文)。義蘊云。若以諸不相應即色心故。如色心等不能受熏。第八生等即第八故能熏。 (二十一左)若假說者亦得受熏(文)。義演云。疏若假說者且得受熏者。意說。本識自證分上有生等功能不離於識。且許受熏。又云。或即麻衣等雖是假法等許受熏(文)今謂。後說不允。 (二十二右)即前六義簡無為因(文)。義演云。疏前六義簡無為因者。意云。因者所以義。今此間簡無為者。即是前六義中。第一義中簡無為所以也。謂種子有生滅故能生果。無為不然。此文且爾。不能熏也。又云。簡無為因者。若有法體而有作用為因方是能熏。若法是無。是無作用。故非能熏。故有作用言簡無法也。雖有二解。前順論文。後且有理。任情取捨(文)今謂。第二鑿矣。初義為正。然此中因是能生義。演釋為所以者不是。 (二十二右)論二有勝用至乃及能熏(文)。演祕云。論二有勝用是能熏等者。有說。業感六識之中。有勝有劣。劣不能熏。論言不熏而據劣者。若以論文無所簡別總說不熏。亦應法執非有熏攝。名異熟故。故知業感勝者能熏。勝者是何。謂受三分捨受俱者唯是劣故。故非能熏。若樂受俱名行相勝。是能熏也。或捨受中復分三種。違‧順‧中容。中容不熏。餘二能熏。復有說云。此中但遮第八心品。六識異熟無非能熏。無別聖教說不熏故。八無所熏。可非能熏。六有所熏。無不熏者。又心心所若非能熏即是所熏。何有心法非能所熏。詳曰。二俱非理。初師之義斥如義燈。又約三受以辨勝劣。既非聖教。無乃意乎。若後師言。但遮第八餘並能熏。此論應結唯七轉識可是能熏。何假須說有勝勢用。既言勝等。明有遮簡。又餘六識有所熏故皆令能熏。第八心所亦應能熏。有所熏故。又言。何有心非能所熏。第八相應應非心所。非能所熏故。既有多失故不可依。 (二十二右)一能緣用(至)非能緣熏(文)。泰抄云。一能緣用即簡諸色為相分熏非能緣熏者。上之三句是正簡法。下之二句即傍義也。外人問曰。既能緣作用簡去色等。色等不能熏。應不熏成色種。答為相分熏。被帶相分熏也。春色體非能熏。故心體能熏。由如兵馬不能打賊將軍能打。將軍帶故馬今能打賊。色法且爾。被心帶故且熏成種也。 (二十二左)此中總言意說如此(文)。義演云。疏此中總言意說如此者。論文雖總。簡法有別。即簡色等及劣心心所並本識心所。並非能熏故。 (二十三右)心所等者(至)業所引者(文)。義燈三(五十七左)云。能熏義中二有勝用。西明云。業感異熟心心所等。護法無異分別。門人分成兩釋。一云。業感定不能熏。唯法爾起。必用業助。若依此說。異熟心心所等取六識滿業所感心心所等。一云。業感有二。強者能熏。劣即不熏。若依此說。等取劣者。三藏意取後解為勝。又云。初釋不許影像熏本質種。今謂。此說俱不應理。何者。初釋本質非影熏成。轉識不應與阿賴耶為因緣性。違護法釋。第二解若是業招名為異熟。雖復引‧滿二果有別。名業引同。俱名異熟。並不能熏。俱異熟故。論不簡故。無文證故。俱是滿果。何獨等劣。應勝劣俱等。若非業引。但分別生。即是能熏。性非異熟。是異熟生。異熟生寬。業非業感。俱異熟生。此簡異熟是業感者。性微劣故。不是能熏。不假業力強分別起者。此異熟生及威儀工巧非業引者。亦能熏攝(變化強故不簡。或云業所感變化等者非也。威儀工巧亦通業非業感。或云非威儀工巧非業所引者亦非也)論云此遮異熟心心所等者。舉異熟無記等取威儀工巧義所感者心心所法及此等心心所帶相分。俱不能熏。為非業感心心所法。緣變影熏一切不遮。故言第二解勝。異熟能熏也。但等取劣。道理無據(文)今謂。遮異熟生非能熏者。下疏七末(四十九紙)云。有漏能熏中除極劣無記。此即四無記中除異熟生。異熟生中有餘三不攝無記。名異熟生無記。如法執等類。此皆能熏。唯除六識中業所招者。望餘無記是極劣故。亦除第八識。但業所招並非能熏。 (二十三右)唯業所感(至)或此法爾等(文)。義蘊云。疏唯業所感異熟心等二種所生無勝用故者。此異熟心由名言及業二種所生便無勝用故非能熏。問。若二種所生即非能熏。本新二種同生一現。此所生現初非能熏。答。雖有二種。俱是名言因緣種故。不可為例。若爾。見道無漏現行亦本有名言種及有漏聞熏增上種生此無漏智。應非能熏。答。此無漏現雖二種生。二種勝用俱不闕故亦是能熏。又俱是名言不同業種。夫藉業力者皆非強感故不能熏(文)演祕云。疏二種所生等者。自名言種及業種也。疏或此法爾等者。不須約彼二種所生。但由無用不能熏也。 (二十三右)因中無漏為例並然(文)。義演云。疏因中無漏為例並然者。除第七識餘識因中無漏第七並有增減。是能熏故。 (二十三左)非餘中物及平等物(文)。義演云。疏非餘中物及平等物者。意云。如有剛柔高下心行方能熏也。若是中品及平等心等即不能熏。中者即三品中中品。如捨受等。平等者如業感異熟無記等。此物既非勝用故不能熏(文)今謂。義演釋平等為異熟等者非也。平等對貪等。增上為說貪等。平等行之人此非三品中之中也。 (二十四右)如邪見等(至)四義具足(文)。演祕云。疏如邪見等者。問。品類雖同。增減有別。豈唯增長即名能熏。答。論言增減名能熏者。二隨有一。即是能熏。若不爾者。見道已去所生無漏唯增不減。應不能熏。彼尚能熏。此何不許(文)義演云。疏如邪見等至且有異故者。意說。邪見雖言一品。不妨有九品之用。無性第七雖無十地轉易。不妨念念增減有九品別故名能熏。引邪見者。意證於此。疏四義具足者。引邪見證於第七。四義具足得成能熏(文)泰抄云。心如邪見等乃至四義具足者。如經中說邪見一品斷根者。據盡上之間。論如上品邪見斷前八品善根。仍未名斷善根。有下品善根在故。若起上上品邪見心斷下下品善根名中斷盡。如邪見雖言上品斷善根。不廢於中九品。第七識雖言下煩。下煩而何妨還有離之八品。明第七識有九品將邪見上品類第七品名俱有九品也。邪見還有能熏四義具足。若取第一解。第七識唯增則有妨難。難曰。無分別起漸明利漸增有果圓滿。無性第七漸漸愚闇且應後時圓滿。又無分別起漸增後果圓滿時受快樂。第七識漸闇時且後時第七識常入地獄。又難曰。其有性有情第七識既在凡夫位。即與無性有情同。其無性有性即言轉復迷闇。其有性有情第七識且應闇。即應過去有情唯經二大動修道得成佛。其未來一切有情應經一阿僧祇劫修道方得成佛。故知前第一解不妨。取第二解三界九地為麁細九品勝也。其無性有情第七識常互寬且是增減故。是有情乘類。何故論說與有頂地下下品道一時頓斷者。問。下論與下下煩惱一時頓斷。如何此中言下下品道。此文且不說聖道名下下品。意說。斷有頂地下下品煩惱之聖道能斷第七識乘執也。若爾并第十地一時頓斷修道煩惱者。其菩薩十地頓斷煩惱時。無不起加行心。但為煩惱障金剛心。所以第十地菩薩煩惱也。 (二十四右)然極難也(文)。義演云。疏然極難者。意云。無性第七十地中既無轉易。如何得有增減成能熏耶。又夫能熏如聰明‧惡性人心有高下方成能熏。無性第七無始一類而無間業。如何得有能熏之義。故云極難也。 (二十四左)問曰既爾(至)一時頓斷(文)。義演云。疏問既問至一時斷者。意說。若言第七有增減者。如何說第七識中煩惱與有頂地九品中下下品感一時頓斷耶。又問。前解無性第七。何故得有性第七為例。答。有性無性雖殊。第七品類相似。舉有性例無性。且爽何理(文)義演云。疏問即爾何故至一時頓斷者。問。既言頓斷即是有性。何得以此例於性。答。既俱增減故得相例。又雖有性見道已前與彼同故。 (二十四左)修道中頓超二果(文)。義演云。疏修道中頓超二果者。意說。利根須陀洹人既得初果。總束三界九地修道煩惱為九品斷。如斷欲界初品之時。即上地初品且斷。斷九品盡得第四果。超中二果如第九卷說。言此且不然者。若言與有頂地惑同斷而無九品。不同彼。加行力然者。 (二十五右)若爾菩薩(至)應無九品(文)。義演云。疏若爾菩薩第十地至應無九品者。此答意云。若以六識煩惱二業作意合為一聚九品別斷。第七不爾。故無九品者。菩薩所斷六識俱生且非加行。十地滿心任運頓斷。應無九品也。 (二十五右)若以煩惱(至)一時頓斷(文)。義演云。疏若以煩惱至一時頓斷者。外云。由具三義。所以十一滿心一時頓斷。非無九品。一者煩惱不障菩薩地。二者唯障菩薩無學。三者作意留。由具此三義。是故十地滿心任運能斷得有品類。不同第七(文)准下演祕。唯為二義。於文為順。 (二十五右)已前頓斷有得義不(文)。演祕云。疏已前頓斷有得義不者。十地已前諸地之中能頓斷不。此縱問也。易知不答。理准菩薩有力可斷。一故意留。二不障地。所以必無不至金剛斷修道惑(文)。義演云。疏已前頓斷有得義不者。第十地以前得斷煩惱當地修道煩惱不。此質外人。今雖不解。理准菩薩有力能斷。由具三義。所以不斷。必至金剛滿心而斷修惑(文)泰抄云。疏已前頓斷有得義不者。此論主卻質外全。汝若難言菩薩不部地故唯障無學此意留故者。菩薩應七地已前且有應得頓斷以不。外人答言。菩入已前不斷煩惱。論主言。既汝不許斷者。此第七識煩惱且是不障有學。至金剛心頓斷且無過也。還在九品故。以為不障煩有學。 (二十五右)今此第七(至)非無九品(文)。義演云。疏今第七至非無九品者。外人云。謂此煩惱唯障菩薩無學。雖已前有斷得義。由不障菩薩地及作意留故。故金剛滿心斷有品類者。今第七既障無學。明知金剛心一時頓斷非無九品也。 (二十五右)問曰若爾(至)以九品故(文)。義演云。疏問若爾應離此地至以九品故者。外難云。若言第七識有九品煩惱者。即今離欲界一地應斷盡。如第六識中欲九品惑。不還之人離此地時而已斷故。今此第七既有九品。且應如彼第六識中惑。云何乃言金剛心一時頓斷耶。疏答云。此且不然。以第七有九品故。即合離此地欲時第七斷盡。不可以不斷盡即云無其九品。且如欲界所知障通十一斷。如離初地一分障時。此界所知猶未總盡。豈無多品。意返難云。若以第七有九品故。即合離此地盡者。菩薩初地既斷一分。未總斷盡。應無多品。問。觀此疏文。明無性人第七識。無性之人必不發菩提之心。如何此問證斷惑耶。答。此且不然。今所明斷者意證第七而有品類。然無性人雖復不斷。意證有九品等行相增。故且成能熏。品可言增不可言減。則唯一義名能熏也。 (二十五右)一一地通三界所斷(文)。演祕云。疏一一地通三界所斷者。此言倒也。意說。一一地中能斷三界所知障也。 (二十五右)又如菩薩(至)此例應然(文)。泰抄云。疏又菩薩生上不斷下惑不障彼故此例應然者。如第三果六識中煩惱。生上必斷下。又如二乘凡夫。若未離下地漏必不得上定。若得上地定必離下地滿。又若生欲界必退失上地定。若生色界必集成說欲界漏。菩薩不然。即從初地至下地已成。菩薩生色界不斷欲界煩惱故。雖生上界遠起欲界現行惑。又菩薩生欲界不退失上界定得上定。或生上界不斷欲界煩惱。又菩薩‧欲起煩惱時。前加行心皆為利樂有情故。菩薩正起煩惱時。即得百千功德(文)義演云。疏又如菩薩至不障彼者。此外人釋菩薩斷惑所由。意云。如菩薩生上不斷下惑者。為不障彼果。後入地時。於地地中斷惑許有多品者。論主難云。此例應然。既即第七識中煩惱且不障有學。雖離此地故不能斷。要至金剛道然卻斷下欲界第七惑等。何以故。唯障無學果故。與汝所釋其義相似。故第七而有增減。煩惱煩故成能熏。理無妨也。 (二十五左)問若有九品(文)。演祕云。疏若有九品者。三界九地合為九品。非一一地別有九品(文)觀泰抄牒文。似此問答。未更有第六身見無後二義。故非成難之文。泰抄云。第六身見無後二義故非成難者。然外難曰。第七識中身見等以一類故。即至金剛心斷。其第六識中俱生身等既一類。應至金剛必斷。答。第六識中俱生身見等於四義中無三義故非成難。謂第六識俱生見等。一三受改易。若在地獄即與苦受相應。若色界中第三禪即與樂受相應。若在下二禪等即有喜受相應。捨受皆通。故第六俱身見得有四受相應下論文自明。又境界易。謂第六俱生身見或執色蘊為我。或執餘四蘊為我等不相續也。其第六識俱生身見唯有覆記性。唯有三性不易也。疏中言無後義者非。 (二十五左)由此義故(至)前解方成(文)。泰抄云。疏由此義故卻成無始乃至今日今日為增前解方成者。此文意者。疏主意則前第一解。若悊法師等以下學士教量欲得取第二解於理為勝(文)。演祕云。疏前解方。成者。即第一釋唯增之義而得成也。故疏自云今日為增。明不結成前第二釋故。問。雖生三罪所緣異。能緣行相唯用一常。有何別因得成九品。答。無明漸增三界法爾有九品差。斯亦何失(文)義蘊云。疏由此義故至前解方成者。此由前理。第七既有九品故有增減。有增減故無性第七亦是能熏。言成前解者。成前兩解。非唯第一。說有九品成第三解。今日為增成第一解。 (二十五左)若以無性(至)彼可名熏(文)。泰抄云。疏若以無性有情乃至不應種類彼可名熏者。此則此師作此解。疏主今即敘成。疏中難破也(文)演祕云。疏若以無性有情第七等者。顯前第二釋非理也。詳曰。觀第二釋不以有性無性相例。餘有此釋故敘非之。問。疏二釋中何者為優。答。初釋為勝。有增義顯。若第二釋減義難知。雖三界殊能所緣等。何定而有行相減耶。故第一勝。 (二十六右)彼何名熏(文)。義演云。疏可名熏者。意云。不可言無性是有性家類而即成能熏也。問。若言無性第七同於邪見有品類者。如何論言與有頂地下下煩惱力等耶。答如疏。 (二十六右)不妨欲界(至)十地別斷(文)。泰抄云。疏不妨欲界初品所知障通障十地別斷者。今言欲界初品者。以九地總分九品故說。欲界所知障為上上品。初禪所知障為上中品。二禪所知障為上上品。三禪為中上品。四禪為中中品。乃至有頂地所知障為下下品。三界總為九品。欲界雖言初品。於中遠有九品。總合為一上。同障十地故。故別斷也。問。此言欲界初品者。即是欲界九品中。上品名初品。為欲界九品類作一品名品。答。然准斷障章。其所知障不得約九地分八十一品。但三界所知障能障十地。即所知障以分十品也。 (二十六右)但初能障此者(至)不須論品(文)。泰抄云。疏但初能障此者證此即斷不須論品者。若所知障能障此初地。即證此初地真如。即此所知障若所知障能障此二地。證此二地時能斷。乃至十地亦不須論品。初地斷欲界所知障。二地斷初禪等障。但三界九地中。隨有何地障能障此地。則法斷之也。 (二十六左)此中前四(至)然後牒論(文)。義演云。疏此中前四至後牒論文者。意說。此四能熏同於所熏皆有問起。撿前所熏中可知。 (二十六左)若為相分何法為障(文)。演祕云。疏若相分相熏何法為礙者。有何法障不令變為相分熏耶。障法既無。故得熏矣(文)義蘊云。疏若為相分熏法為礙者。論言。轉識心所有勝用故是能熏。餘色及異熟心等雖無勝用。為相分熏。亦有何法為障礙也。又解。七轉識等雖是能緣中熏。若相分熏亦無妨礙。以第六識能緣一切心心所等說有勝用。不妨亦得相分熏也。 (二十六左)阿分為能熏(至)唯受熏故(文)。義蘊云。疏何分為能熏唯自證分者。相見俱依自證起故。問。見分既有二種勢力用。四義不闕。何不不能熏。答。雖具四義。依他生故。無別種故。非自體故。又解。闕強盛勝用。由他轉變生。不能起他故。若許見能熏。所熏例應爾(文)演祕云。如自證分等者。若爾。何故言見相熏。答。約用而說(文)義演云。疏如自體分唯受熏故者。意說。受熏既唯自體分。准能熏且唯自體分。然見‧相二分是自體功能。是自體變後方可能熏。以相分即彼質同不即不離。全是彼體相故。能熏彼本質種也。故第七熏彼第八見種。前五識熏第八相分種子。第六識通熏第八見‧相二分種子。以第六通緣十八界故(文)顯幽抄云。證自證分是後邊故沈隱故不能熏也。薦福三藏亦同。今謂。疏主此言唯自體分。又七末(四十八左)釋現行云。謂七轉識及彼心所即得各自體分。及此各各所變相見分等但能為能熏者即是。准兩處文。證自證分不熏種子明矣。 (二十六左)論如是能熏(至)熏習義成(文)。義燈三(五十八左)云。論俱生俱滅熏習義成者。無性論亦識中種名為熏習。無著本論云。復次何等名為熏習。熏習能詮。何為所詮。謂依彼法俱生俱滅釋熏習體。此中有能生彼因性。是謂所詮。釋熏習義既云此中有能此彼因性是謂所詮。明是種子名為熏習。舉喻復云。如苣勝中有華熏習。乃至云。是諸苣勝帶能生彼香因而生。無性釋依字云。如言依雲而有雨等。舉其因性。為顯此中有能隨順生果因體。此意依雲有雨喻因有果。雲喻因果。即本識中種子如雲。亦同無著般若論中釋其雲喻。故知熏習不目能熏。據實能所俱名熏習。 (二十七右)種生芽許異時生故(文)。義演云。疏種生芽計異時生故者。意說。外色種生芽之時。要種變壞芽方得生。即言種異時。非謂種體頓滅名異時也。故知色法非實種子也。 (二十七右)種現二義其文可解(文)。義演云。疏種現二義其文可知者。問。何故焰炷喻其三法。束蘆但喻因果。而不言種現耶。答。種現易知。所以不喻。或種現即因果故不言種現。 (二十七左)何故無有四法新種生現(文)。樞要上末(四十七右)云。三法展轉因果同時中難云。舊種生新現為因果種生。新種現熏成為因果現起。若更新種無生力唯從現所生。亦應新現力猶微。如何起新種。答。新緣皆具故新種故從生。新種未逢緣故不能生現。問。現行親所起。即言緣已。新種亦新生。何不緣稱具。答。新現能熏四義具故說現逢緣。新種未逢。加行引故不緣稱具。要由前加行勢力牽引故種子方生現。問。能熏四義具即說現生種。種子六義成應說能生現。答。逢‧不逢緣二有別故。如前已解(文)義燈三(五十九紙左)云。三法展轉。難云。新現從種起。現行即能熏。種雜由現生。雜種即起現。答。現行自勝緣。新現即成熏。新種勝緣。未即能生現。又解雜現勢用增。纔起即熏種。新種無勝用。故不即生現。又解。種子不相違。起現即熏種。現果體相返。種未即生現。難。受與受等違。種不即生現。色多得並起。應新種即生。答。新現由緣具。種子得從生。新種未具緣。現色未即起。 (二十七左)不同經部因果異時(文)。義演云。疏不同經部因果異時者。意云。因果異時可有頎動。如下第三論破云因是誰因。果是誰果等。 (二十七左)如小乘俱有因(文)。如上已引俱舍具明。義演云。疏如小乘俱有因等者。意說。有宗計心心所互相與力令生并生相等總名俱有因。與俱有法為其因故。今種望現以同時故名俱有因。且舉俱有現法為其因故。 (二十七左)心等更互皆得(文)。義演云。疏心等更互皆得者。意說。種現相望為俱有因名更互非是唯一種也。通望新舊二種種同故。故說種現更互皆得。許合有二種一現。為種子義同。但說種現。 (二十八右)本種與現唯作因緣(文)。義蘊云。問。論云。能熏生種。種起現行。即是以現望種。以種望現。何疏說本種望現現望親種耶。又能熏生種。能熏即是現行。後說種起現行。如何俱時有二現行。答。論之與疏但是先後不同。論說種起現行。即是本種生現。不說新種生現。故不相違。亦無同合二現之妨。又設據新種生現亦無妨。但取因果俱之義。不取三法同時義也。前解為正。 (二十八右)偏望為因緣(文)。義演云。疏偏為因緣者。意說。且約一偏而論。但約本有種望現行。現行望新熏。偏為因緣。不說現行望本有種為因緣。理不許故。 (二十八右)非大乘中(至)是因緣義(文)。義蘊云。小乘除能作因餘之五因。雖現行法皆是因緣。小望大生。大望本法。竝是因緣俱行也。今者大乘望種現相望。與彼義別。因果俱有即與彼同。故云如也。問。若不許現行為因緣者。何故攝論計此義耶。故疏解云即是本識等者。彼以本識與現七識相望為因緣。即以本識所持之種與現為因故此同。 (二十八右)顯揚破云(文)。顯揚十八(八紙左)云。論曰。有一異計立六種因。謂同類因‧遍行因‧俱有因‧相應因‧異熟因‧能作因。如是六種除異熟因餘五因性不應道理。由有三種過失故。何等為三。乃至廣說(文)七末(五十一紙右)云。如對法等第四說。異體類同體類現行展轉為因緣者。彼對法論因緣中說六因是因緣。即現望現。設更有餘處說。皆假說為因緣。實是增上緣等故。或隨轉門者。隨順薩婆多說俱有等五因為因緣故。顯揚論十八破彼五因非因緣故。可應餘之。 (二十八右)然攝論第三(至)即是本識(文)。演祕云。疏即是本識同此無妨者。說本識中種生現行名俱有因。同此唯識(文)。義演亦同。下七末(五十二左)云。以瑜伽第五十一及攝論引阿毘達磨經等。說轉識與阿賴耶互為因緣故。非彼自種子可言轉識更與本識互為因緣。故知現起六‧七與種子本識為因緣。即現行熏成種義故。得以略顯廣。故知一切有漏無漏前來種子現行二法為因緣體。 (二十八右)如彼俱有因(至)不能熏故(文)。演祕云。疏如俱有因體至不能熏故者。結小乘因體非俱有因。言不熏者釋所以也。便以自義而顯他非(文)義演云。疏似彼俱有因至不能熏者。意云。如俱有因體不成俱時為因者。即結小乘自體不違俱有因也。似彼俱有因義者。意說。小乘俱有因俱似彼俱有因義。而實非俱有因也。何以故。以不能熏故。即釋不成所以。問。彼宗既不立能所熏義。如何得不能熏義以以釋於他。答。今據自義難他為非。且有現行不能熏故者。如六識中業所感者。是極劣無記不能熏故。如何熏種成俱有因。且約自義難他也(文)今謂。義演牒文以彼之以作似。彼據錯本。其釋迂矣。 (二十八右)下四緣中(文)。如第七末(五十一紙)具釋。 (二十八左)非現望現(至)同類因也(文)。演祕云。疏非理望為同緣攝同類因者。不是現行而望於現為同類因。 (二十八左)攝論皆有(文)。如上已引。 (二十八左)對法第四(至)皆名因緣(文)。對法第四(九右)云。略攝支者。謂前所分別無明等十二支。今復略攝為四。謂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唯由如是四種支故。略攝一切因果生起法盡。又(九右)云。建立支緣者。謂習氣故。引發故。思惟故。俱有故。建立支緣。隨其所應依四緣相建立支緣。且如無明望行。前生習氣故得為因緣。 (二十九右)然不可知(至)義有別故(文)。義燈三(六十右)云。問。論本頌中具有不可知‧執受處‧了。何問處‧了不問不可知。釋中即俱明不可知‧處‧了。答有二解。一云。影略說。二云。總依於別故但開別釋中具辨。故通總別。又問但據體。答。并顯用。故不相違。 (二十九右)依義為問(文)。演祕云。疏依義為問者。義謂體義。以不可知而無別體故不問也(文)義蘊云。疏論問起中依義為問者。境依心有。心為所依。故先問相。此依轉變次第。先心後境。唯識之義故。問中依義。答中依頌。故先境後心。所望別也。 (二十九左)次略答中依頌而勝(文)。演祕云。疏次解釋中依頌而牒者。釋在問後為次言不可知。即本頌矣。 (三十右)識自體分以了別為行相(文)。義蘊云。疏識自體分以了別為行相者。了別是識之見分行於境相也。言類體亦然者。自證既以見分為境亦名行相。 (三十左)類體亦然(文)。義燈三(六十左)云。類體亦然者。以行相不可行類體亦然(文)今謂。此釋不詳。嚮未曾釋不可知義。何有類例。況論亦無此意。然言類體亦然者。此識以了別為相。亦以了別為體故。言類體亦然。例如下第七思為性相。 (三十左)相者體也(至)名為行相(文)。大小乘解行相行解意不一准。俱舍四(十三左)云。或名有行相。即於所緣品類差別等起行相故(文)光記一餘(三十二右)云。問。行解行相差別云何。解云。言行解者。謂心心所行解不同。於諸境中取總別相。即是心心所法作用差別。此之行解於所緣境或起正解。或起邪行。如上所說。即行名解。故名行解。言行相者。謂心心所其體清淨。但對前境不由作意法爾任運影像顯現。如清池明鏡眾像皆現。三會釋行相名者。問。如前所引無慚四句所說行相。彼論應言行解。何故乃言行相。又若義同即無差別。何故相對辨差別耶。解云。若言行解唯是心等作用差別。若言行相有其二種。一影像名行相。二行解名行相。各據義不同實有差別。論行相名兼通行解。無慚四句言行相者。即是行解相故名為行相。更有餘文。准此通釋。如是名為二種差別(文)。又四(四十四右)云。三名有行相。即於所緣一切諸法品類差別種種不同。心心所法隨緣何法等起行相故名有行相。謂心心所法其體明淨。隨對何境法皆悉現於心心所上。此所現者名為行相。即由此現帶境。義邊似前境邊說為能緣。然此行相無有別體。不離心等。即心等攝。非是所緣。猶如明鏡對眾色相皆現鏡面。此所現像而非所照。然約像現說鏡能照。言行相者。謂有境界像貌故名行相。又解。有所行境界相故名行相又解。遷流名行。心等上現名行。即行名相。故名行相。又解。行謂行解。如了別等。相謂相貌。如影像等。行家相故名為行相。釋此行相廣如前釋(文)寶疏四(三十二左)云。有行相者。即於所緣品類差別起行相故。準論文。即是能緣心法於所緣境品類不同。行解心上起品類相。如鏡照物類於鏡面上有種種像差別之相。與其心法不即不離。非如像色與鏡不同。問。諸心心所名有行相者。何故十六行相中但言唯慧。答。準正理(七十四之二紙)有三解。意云。諸心心所名有行相者。不同十六行相只以慧為體。但是心心所等於所緣品類相中有能取義名有行相。又解。諸心心所亦是有慧行。相名有行相。若爾。慧不自有。如何說慧得有行相。答。此中行相亦以慧名體。而言諸心心所者。與行相等於所緣起必但時。從物名行相。猶如諸漏同時諸法體非是漏。以同對治總得漏名。此亦如是。又解。或依無間亦說有聲。如有所依。故無有過。謂如心心所皆名有所依。意識相應諸心所法與所依識亦俱時生。識之所依唯無間滅。有行相理應知亦然(文)又大乘中瑜伽略纂一(二十三紙右)云。有行相者。謂行解相狀唯有為緣非無為緣。無分別智無相狀故。如識自影有二行相。一影像相分取本質境行解相故。二即見分取親相分行解相分。若取通義。行境體相名為行相。通無為緣。理無妨矣。有為緣中准前有二。并自證分等各望所緣思惟應悉。若影像名行相。即本質為所緣體一名同。行相體別故名不同。若見分名行相。即親相分體雖各別。相似名同一。見分體解(演祕作緣)各各異故名為不同。如唯識第二‧第三疏解(文)倫記一上(二十紙左)全同。義燈三(六十紙左)云。本釋云。識自體分以了別為行相故。行相見分也。類體亦然。此意見分名行相者。行應平聲讀。以見分能行於境相故。此見分得行相名。評取初解云。然本但是行於相義也。類體亦然者。以行相不可知。類體亦然。然西明疏并顯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總為三釋。評取第三。第三釋行相言者。即了別領納等各不同故名不同一行相。此意行者即去聲讀。正是能緣之行解也。又解云。行於相故帶相行故名行相。此即平聲。相違通影‧質。即同本釋。然要集評取第三釋同。世親‧無性俱行解相貌以為行相。此論亦云了別領納等作用各異故。若取行於相故名行相者。恐非論意。又不應言行相不同。違教及理。以心心所行於境相無差別故。何得言不同。今謂。錯評。何者。汎言行相有三。一境名行相。即十六行諦。二能緣行相。即十二行法輪。三行於相名行相。即無分別智等。前二是局。後一即通。今此了言雖能緣行。釋從通解。第三能變即依局。辨云了境相麁故。般若經云。彼識不能了故不通無分別智。第二能變亦從通解。恒審思量無我相故。或相影顯。隨其所應在因在果故。攝論本頌云諸菩薩行相。復於所緣中。是無分別。彼所知無相。無性釋云。於所緣中相似而行。故名行相。此釋初句行相。既言相似而行故名行相。明作平聲。不作去聲而讀行相。然次論云。所知無相者。謂說此智於真如境所作行相。此意說言無分別智緣真如境。離一切相‧作意‧行相以為行相者。是釋第四句。言顯無分別智行相行於境相中時。不作行解相狀。不是正釋行相之言。問。相者是境。行者是心。如何說了名為行相。答。能行於相名為和相。有財釋。或相之行。依主釋。不得難云若取行於境相名行相。即違教理。及心心所行於境相無差別故者。此意難云。論說識受想等作用各別故違教。心及心所作用各別也。若取行於境相。王‧所因緣。如何各別。此難不然。論云了別領納等作用各異者。據能行說。不約所行。識即能了行於境相。受即領納行於境相。云作用各異。約取境用異。不取緣境之時取諸境相行解用異。以無分別智不作諸境別行相故。雖後得智及分別心緣境之時作諸行解。不取此釋識之行相。以不遍故。今本論意。但取心起行於境相名為行相。即通一切。不取行解名為行相不通一切故。又此正釋本識了言。若以行解相貌以為行相。深乘論旨。本論任運無行解故。若局後得及分別心釋行相者。得約行解名為行相(文)泰抄云。相者體也乃至行於境相名行相者。即三藏法師本解後兩解即是疏主解也(已上)今謂。泰師此傳未詳何據然。第一相者體也者。無分別智無相狀故。三藏法師曾在西域與般若相多諍事。如上說及下具辨(論七‧三十左。疏七末六十九紙右)又釋瑜伽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有二解別。如次下卷揚圖辨別(次卷九十八紙右)然釋行相。或離或合。本疏及義燈等大小乘別。並不一准。為令初學易解。今揚圖辨別以示大途。 (三十一右)總相而言執受義者(文)。瑜伽六十六(十紙左)云。如是若色若內若心心所任持不捨。若如是緣令成變異。是名執受諸法差別。與此相違當知是名非執受法(文)樞要上末(四十七紙左)云。六十六說五相名執受。初三。一唯色名有執受。此遮心心所等。非執受故。二於色中所有肉根根所依屬。說名執受。此遮外不屬根色。非執受故。三心心所任持不捨。說名執受。當知此遮過未及現在世依屬根髮爪等。及遮死後所有內身。非執受故。執受有三義。一生覺受義。即對法文。二能生覺聚類。即五十六文是。三親領為境安危同義。即此文及五十一等文是。 (三十一右)如瑜伽論第五十一(至)七十六卷(文)。五十一(四紙右)云。云何建立所緣縛相。謂若略說。阿賴耶識由於二種境轉。一由了別內執受故。二由了別外無分別器相故。了別內執受者。謂能了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及諸色根根所依處。此於有色界若在無色。唯有習氣執受了別。了別外無分別器相者。謂能了別依止緣內執受阿賴耶識故。於一切時無有間斷器世間相。譬如燈焰生時。內執膏炷外發光明。如是阿賴耶識緣內執受緣外器相生起道理應知亦爾(文)顯揚十七(十五紙右)全同五十三(十六紙右)文。如次下引。七十六(初紙左)云。廣惠沁當知。於六趣四生身分生起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有色界中具二執受。無色界中不具二種。復次廣惠。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亦名為心。何以故。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 (三十一右)對法第五(至)及與聲處(文)。彼(八紙右)云。云何執受。幾是執受。為何義故觀執受耶。謂受生所依色故。是執受義。若依此色受得生。是名執受。色蘊一分‧五有色界處全‧及四一分。是執受。色蘊一分者。謂根‧根居處所攝。五有色界處全者。謂眼等。四一分者。謂不離根色味觸。為捨執著身自在轉我故觀察執受(文)對法鈔五(十一右)云。執受中此唯能生於受即五根四境。五十六說通十色界。成唯識第二說通種子。然五十三說執受有二義。一若識依執名有執受。謂識所託安危事同。二以此為依能生諸受。此中約後義故九界除聲。瑜伽約現行唯初義故通十色界。唯識通現種。依執義說故通種子也。大好。問。唯現在非過去未。髮毛等雖現在亦非。如成唯識第二卷中已解。身自在轉我。疏有二解。今解。外道我於身上法轉自在納受。捨者已執受令除斷也。是身根等自能生受執我也。 (三十一左)五十六說(至)名為執受(文)。彼(十紙右)云。問。幾執受。幾非執受。答。五執受。五執受非執受。所餘一向非攝受。何以故。以離於彼餘能執受。執受於波不可得故(文)略纂十五(九紙右)云。執受非受門中。若大乘真理唯第八名能執受。若隨順理門通六識。今看下文勢。云以離於彼餘能執受不可得故即隨順理門。共聲界不離根常有。名為執受。聲處有不恒故。所以不論。今取其界有云第八不緣聲等者。如餘處對法鈔等分別。 (三十一左)五十三說(文)。此顯色蘊差別之文。彼(十六紙右)云。復次云何色蘊差別。略由六種。一由事故。二由相故。三由識執不執故。四由識空不空故。五由想所行故。六由邊際故(乃至)識執不執者。若識依執名執受色。此復云何。謂識所託安危事同和合生長。又此為依能生諸受。與此相違非擇受色。 (三十一左)薩婆多等亦作此解(文)。俱舍二(六右)云。頌曰。前八界及聲無執受。餘二。長行釋云。十八界中九無執受。前七心界‧及法界全。此八及聲皆無執受。所餘九中通二門。謂有執受‧無執受故。眼等五根住現在世名有執受。過去未來名無執受。色香味觸住現世不離五根名有執受。若住現在非不離根過去未來名無執受如在身內。除與根合。髮毛爪齒大小便利涕唾血等。及在身外地水等中色香味觸。雖在現世而無執受。有執受者。此言何義。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名有執受。損益展轉更相隨故。即諸世間說有覺觸。眾緣所觸覺樂等故。與此相違名無執受。二顯異門。謂餘師說。不離根聲有執受(文)正理論四云。頌中及言具含二義。一顯總集。謂八及聲總無執受(文)寶疏二(十四紙右)云。論色香味觸至名無執受。第二釋色等四境也。此有三類。過未一向無執受。現在與五根合名執受。不與根合名無執受。論如在身內至而無執受。指事釋也。如文可解。準上釋五根四境。住現在世不離根名有執受。故知三無心位住現在五根。不離根四境。亦有執受。是心心所法攝為依處故。餘緣闕故。識雖不生。已耳攝故。有執受者至名無執受。第三釋執受義也。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名有執受者。釋有執受義也。損益展轉更相隨者。五根四境不相離故。損益殿轉更相隨者也。即諸世間說有覺觸眾緣所觸覺苦樂者。指事釋也。正理論(四之十七紙)云。有執受法略有二種。一者有愛及有身見執為已有名有執受。二者為因能生苦樂名有執受。此當第二。宿業所引異熟果等分位相續是名第二。此中有愛及有身見。若正智生即須斷滅。異熟相續諸漏盡者亦未斷滅。是故善法既執受已。至般涅槃不捨此法。一向名有執受。 (三十一右)對法唯據(至)故略不說(文)。演祕云。疏對法唯據至故略不說者。故彼論云。為何義觀執受耶。謂受生所依色故是執受義。若依此色受得生。是名執受(文)今謂。論之全文如上具引。樸揚引文一何拙乎。上之二句為何而引。下之三句亦為無用。況又此承上起下之文。瑜伽倫記云。五蘊論雜集聲為非執受。瑜伽五十六為有執受。景云。聲起時不離根故為執受。對法據不恒有故不說執受。基云。聲界不離根常有。聲處不恒。今取其聲。 (三十二右)外道中說為無礙(文)。上一末(四十八紙右)云。三有質礙無質礙分別。德‧業‧和合‧有能‧無能‧俱分‧無說七句唯無礙。 (三十二右)不相離大所發之聲(文)。演祕云。疏不相離大所發之聲等者。四大既為第八所執。故彼所發不離大聲亦名執受。 (三十二左)何故十卷(至)猶如毛輪(文)。泰抄云。疏猶如毛輪者。本識緣境微細。如毛髮微細也。言毛輪者。若眼翳中團圓之眼外空中有輪也。若眼睛上翳真長。即是空中長總由如毛也(文)義蘊云。如眩翳者。解云。看物不正名眩。眼精上有病名翳。若眼中翳長。即目前見長毛髮。若目翳圓。即目見毛輪。若目中翳如一行。即目前見繩(已上)今謂。眾說皆不允當。今檢涅槃經十三(十四紙右)並舉非實有物。於中別云髮毛及旋火輪。准知毛髮與輪是別。或可義蘊毛輪之毛衍文。經第九(七右)云。爾時修行者。得見於無無相。智惠中觀察。不見諸眾生。相及事假名。意取諸動法。我種子過之。無分別修行。乾闥婆城幻。毛輪及陽焰。無實而見實。諸法體如是。如心見諸法。無如體相。一切法不生。但見迷惑法。毛道迷分別。以住於二法。初識生分別。種種熏種子。識如暴水起。斷彼則不生(文)演祕云。疏猶如毛輪者。所緣比化。有為不實。故譬毛輪。有云。說境微細或境多故。故類毛輪。勘文。今謂。毛輪之喻直顯翳眼之所見。非譬微細境多。瑜伽七十六(四右)云。復次德本。如眩翳人眼中所有眩翳過患。遍計所執相當知亦爾。如眩翳人眩翳眾相。或髮毛輪轉蜂蠅苣藤。或復青黃赤白等相差別現前。依他起相當知亦爾。倫記二十下(三紙左)。 (三十二右)不爾心等相應是彼所緣(文)。演祕云。疏不爾心等相應是彼所緣者。若也不取如前會爾。四蘊名名。心既名攝。心應即是梨耶所緣。餘相亦爾。或是字錯。應為豈字。前釋為本(文)泰抄云。不爾心等相應是彼所緣者。若不言名體即是聲。聲即第八識得緣之。若取四蘊名名。爾者其相應是彼第八識所緣。以經說本識緣名及相故。故名者即是聲。其第八識能緣聲故。故說緣名也(文)義蘊云。疏不爾心等相應是彼所緣者。相初謂四蘊。若不以聲為名。而以四名名。即心心所相應之法。而是第八所緣。 (三十三右)問何故彼復說(至)漸次能了(文)。十卷楞伽二(十三右)云。大慧。譬如阿梨耶識分別現境自身資生器世間等。一時而知非是前後。又偈(十一左)云。色於心中無。心依境見有。內識眾生見身資生住處。 (三十三左)辨中邊云(至)生覺受故(文)。玄奘三藏所譯彼論上(三左)云。變似義者。謂似色等諸境性。現變似有情者謂。似自他身五根性現。 (三十三左)舊論云(至)卷末當解(文)。真諦三藏所譯彼論(二左)云。似塵者。謂本識顯現相似等。似根者。謂識似五根於自他相續中顯現。似我者。謂意識與我見無明等相應故。似識者。謂六種識。本識者。謂阿梨耶識。生似彼者。謂似塵等四物(文)如卷末七十二紙具辨舊譯錯謬。 (三十三左)下解五法中(文)。第八(三十三左)云。彼說(瑜伽七十二‧三‧四)有漏心心所法變似所詮說名為相。似能詮現施設為名。能變心等立為分別等。 (三十三左)七十六解深密同(文)。七十六(初紙右)云。復次心意識相。當知如解深密中(乃至)廣惠。當知(乃至)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彼經第一‧二十六全同)。 (三十三左)與五十一顯揚等別(文)。五十一(四紙右)之文如上已引。顯揚十七(十五紙右)全同。 (三十四右)因執心所執(至)妄執習氣(文)。演祕云。疏因執心所執等者。善無記心是能遍計是妄執心所執之法所執之法從彼能執以立彼名。所執自以見相熏種。亦得名為遍計所執妄執習氣。或能遍計相之中熏所執種子。所執種子名執習氣。前釋為勝。 (三十四左)或復此文(至)多起執故(文)。泰抄云。疏或復此文但約染語以有漏中多起執故者。此第三解。彼論中言。遍計所執習氣以有漏中多起執故唯約染。據多分故。少亦有善無記心習氣。 (三十四左)一切色法(至)應不緣(文)。演祕云。疏一切色至應不緣者。色非能熏亦非能計。八復無執。此色相中又無種子。亦應第八不緣此相。以彼說言緣執種子故。若言雖實而得緣色。且據種論言緣執習。既爾何妨。實緣三性種。且依染種說。 (三十四左)若不爾者(至)此解為勝(文)。泰抄云。疏若不爾者一切色法乃至此解為勝者。此已下疏文皆是立理。若不約多分起染說者。既彼論唯說遍計所執種子。不說有餘色種子。一切色法既不能起執。又色法遍計。又色法不能熏。應無色種子。其第八識相分中說無色法種子。又彼論不說第八識緣色種子。其第八識應不緣色種。若言心等有執能熏心種子。色法無執不能熏心法種者。其第八識亦應有執亦有有熏。彼論云。若云本識緣遍計種。又安惠等色說本識中有法執者。難云。其本識中既言有執。其本識應是能熏。已有執故。應不是所熏識。故知彼論但約有漏不中執勝故說第八識緣遍計所執種。不說第八識緣餘色種及善無覆無記種。據實而言。第八識普能緣色心三性等種子也。故知彼論難不說有色種子。不遮相分中亦熏成色種。故知‧既有色種。約多分說也。相分之中既無種子。又此不說本識應不緣者。既彼論唯言遍計所執習氣。唯說勝種。既不說因餘善無記種子在相分中。應本識不緣。既有善無記種在相中。雖彼論不說。有亦設本識緣之。故知彼論約多分染語。據實亦有自餘善無記種子(文)義蘊云。疏若不爾者一切色法至有力能執故者。此對安慧云。若不如我前之三釋。汝但言八識皆有執故。由此顯揚等說阿賴耶識緣遍計習氣者。前之七識是能熏故。可如所說。一切色法既不起執。又不能熏。即第八識相分之中便無種子。若相分中有色等種。本識應不緣。以顯揚等不說緣非妄執種故。既爾第八應亦能熏者。許有執故。如前七識。問。色等種子既非忘執習氣。護法如何會釋論耶。答。如前三釋隨義應通。若依初解。執心執故名執習氣。若第二解。染心等緣可名執種。善心等熏但名遍計種。若第三解。但約染法語。即色等種非執習氣(文)演祕云。既爾第八應亦能熏者。此破伏執。執者說云。既言第八緣執習。何無執耶。故有斯責。 (三十四左)即以此文為證(文)。演祕云。疏即以此為證者。問。所熏種子名執習氣。證能熏識為執可然。藏識不爾。此何為證。答。餘善心等由二分故。故名為執。藏識亦爾。何不有執。故得為證。若爾藏識應亦有熏。同餘七識。答。無別所熏非能熏攝。 (三十四左)今此師意(至)如下自知(文)。演祕云。疏今此師意至如下自知者。初釋自證見相同種。後釋種別。有多問答。如後具陳。 (三十五右)或名與相(至)而別有種(文)。義蘊云。此解不以自證分種為名相種。即是名相別有假種。問第八為緣種不。若言緣者。即是相分便為假法。如何言自證種是實有耶。答有二種。一云。此解雖是實有。以能見分既非實有。作相緣時。不得種之實體但得假相。二云。自證之‧種既是相分亦是假有。他許依種生實現故。此解為正。 (三十五右)然今此文(至)皆是執受(文)。今此論文與瑜伽五十一‧顯揚十七所言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不同。與七十六解深密所謂相名分別戲論習氣大同。如上已明。決擇分種者。拽順決擇位之種。以舉有漏中最極位故。非指瑜伽五分。或指五十六卷者非也。泰抄云。然唯言言‧種子者謂是相名分別習氣。即攝一切有漏種子。若資糧加行等種子皆攝得。故此論文與彼顯揚論文別也。彼論但言遍計所執自性習氣也。 (三十五左)然第八識(至)差別功德(文)。次下八十一紙具明總別功能緣不緣義應知。 (三十五左)若爾無色界(至)此義應思(文)。演祕云。疏若爾無色界至此義應思者。問。按彼論云。於欲界中緣狹小執受境。於色界中緣廣大執受境。於無色界空無邊處‧色無邊處緣無量執受境。於無所有處緣微細執受境。於非想非非想處緣極微細執受境。如何說緣無色廣大。答。撿文者誤。疏主意取無色為難。以無色界唯緣種故。既言彼識緣無量等執受之境。明知第八緣種功能。問。云何彼種為無量等。答。緣無量境心所熏故。故名無量。或無量等種上功能。能生無量現行心故。前釋為勝。 (三十六右)即是能生(至)不違本識(文)。演祕云。疏即是能生至不違本識者。雖彼種上有多別能。謂即是善及於廣大。廣大有同識無記。故能緣之。廣大即功能即種子也(文)義蘊云。疏即是能生廣大之心等者。此說種子有大功能故生彼廣大心等。猶如大地有大力故能持大小。此種子即是廣大功能故。此功能不失無記。不違本識。非如善等違無記故。非如假法違實識故。故瑜伽說本識緣廣大功能也。復解。但隨現行名為廣大。非種子體故與此別。 (三十六右)又無色界廣大之用等(文)。演祕云。疏又無色界演大之用等者。此釋應善。省諸過故。有義但緣種體隨有功能皆能緣之。所以者何。若善種子差別功能由性別故說不緣者。應漏善惡所熏成種皆通二性。體是無記。用善惡分既不如是。何言體同本識無記說是所緣。用通善等非所緣耶。若言一種體別用故通二性者。若爾論說因果俱善豈唯約用。又體不離識。善等種體名為無記。用不離體。隨體無記。故種體用俱識所緣。體用俱是善等所生。能生善等俱等攝。問。若爾無想定等豈皆所緣。答。彼非所緣。既爾如何但從功能皆說緣耶。解云。厭心種上防心功能非無想定。但約此能假立彼定。雖緣種子差別功能。不緣假也。然彼假法不離實故。緣種之時亦緣假者。即無有失。詳曰。理不一途。寧無此義。委尋疏旨。固亦無違。來難成似。其所以者。言隨本識及對因果以判性者。依種體論。不依用說。善惡之用二性自成。何待因果方名善惡。又種之體隨識因果性既不恒。何得責令善惡等種定唯二性。又以種體不離識故名為無記。便難種用不離種體成無記者。亦應色種不離識故而無質礙。色種現果不離種故應無質礙。體用因果非即離故。此既不爾。彼云何然。又云。但緣厭種功能無想定等假不緣者。若爾依定其體全無。厭種功能非定非假。前論云假亦能遮。假目何法。又約防能立彼定者。為定即能。為依於能方假立定。定若即能。定云何假。若依能立。有無窮失。故知其定即種防能。非別境定。定故稱假。本識不緣非為假也。又云。緣種亦緣假者。若爾本識應分別變。由斯疏道理乃通矣。 (三十六右)又種有三品(文)。演祕云。疏又種有三品者。心色等種三性等差各有三品。或三界種名為三品(文)義蘊云。謂上中下品。而第八緣無差別故。 (三十六左)即已體故(至)相分緣故(文)。演祕云。疏即已體者。相不離識名為已體(文)義蘊云。疏即已體故者。攝所持種同能持識故云即體。體用因果非一異故。疏若斷未斷隨增減緣等者。未斷為增。斷已名減。演祕亦同。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十四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