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十七

輸入者 袁雪梅

(初紙右)如斷常中言阿賴耶等(文)。義蘊云。此意說。此論上下問中所牒識名其例不定。今言斷常者。即前因果譬喻門中。問云。阿賴耶識為斷為常。此唯取修名。從因為問。復言至轉位。即通二乘十地菩薩。為論者。此說斷捨門也。彼徵問云。此識無始恒轉如流。乃至何位當究竟捨。以彼兼問捨異熟識故通二乘十地菩薩。問。何以得知。兼問異熟。答。前解捨云。異熟識體菩薩將得菩提時捨。聲聞獨覺入無餘依涅槃時捨。由此疏云通二乘等。今此中間答八說乃說通名。故知上下非一向依此體例。
(初紙左)此顯依初捨為名(文)。演祕云。疏此顯依初至通諸位者。此者即比斷常位名。彼者比彼至轉依位及第八號。
(初紙左)又准下(至)不唯在色(文)。義蘊云。謂薩婆多五蘊是真愛著處。即是賴耶故。離色中五蘊之外無別賴耶。由此問。今云何應知。離眼等識者亦等於色。
(二紙右)是離共許五取蘊外無別有體(文)。演祕云。疏是離共許五取蘊外無別有體者。指彼心所色不相應。此等即是兩家共許五蘊中攝。
(二紙右)此識離蘊不共許故(文)。演祕云。疏此離識蘊不共許者。此者即比第八識也。共許蘊外而別有體。名之為離。非他許。之名不共也。
(三紙右)此簡小乘(至)是大乘故(文)。對法抄一上(十八左)云。大乘之名義通三藏。阿毘達磨名貫二乘。故天親言。為簡聲聞阿毘達磨復舉大乘。又云。為簡大乘餘藏復言阿毘達磨。此持業釋。阿毘達磨即大乘故。天親又言。為顯通名故言大乘。為顯別名故舉阿毘達磨大乘是總。阿毘達磨唯此別名。大乘之阿毘達磨。依主釋也。
(三紙右)阿毘達磨及契經言(文)。對法抄一上(十六紙左)云。阿毘達磨者。俱舍論可名為對法。彼云。此能對向或能對觀。若法相法通四聖諦。若勝義法唯是涅槃。婆沙第一十二大論師二十四復次。乃至若依諸文有四十一釋。恐厭文煩故略應止。雖種種釋對法名等。然觀天親說此名立。法但是教。法但是教。四皆是然。法體即對。數伏通故。今此亦爾。根本佛教名阿毘達磨。故多在教。不在餘三。由義包含故存梵語。不可但以對法為名。無性解云。擇法因故。或共了故。阿毘達磨想為幖幟。即無漏惠等亦名對法。依此為問。法與有法二法二義齊對。何故唯以對法為名。曾不說名為對有法。此義不同。因明所說能持自相稱之為法。有體無體有為無為自性差別。皆得法名。執生物解。名為有法。皆於有體有為差別標有法稱。法義既通。標名對法。有法義局不立對名。此依前解。又此法者執則儀式刊定正邪。體唯聖教。此數能對理等刊定名為對法。有法之義乘刊定等。故不對立。由此一切經論之首標對法名。非對有法。具如俱舍光寶記中釋。契經者。如常所明。具如十二分章。
(三紙右)不言對有法(至)不應為難(文)。俱舍光記一(二十八紙右)云。問何故言對法不言對有法。若依梵音何故言阿毘達磨。解云。法是諸法共相。凡生勝解。有法是諸法自相。凡聖常緣。不生勝解故。言對法不言對有法。然論且約能持釋法。此法有法如因明中釋(文)義蘊云。疏不言對有法等者。阿毘達磨此云對法。若順因明前陳所別名有法。後陳能別名法。由此難云。何故不言對有法而言對法也。答曰。具執持非有法也。前陳名自性。唯有持義。後陳名差別。兼有軌義。今言對法濕得二義。故不言對有法(文)瑜伽倫記十三下(三紙右)云。梵語陀羅唐名持義。梵語達磨亦是持義。能持故名法。又十七上(二十四紙左)云。如言達磨名法。若言達彌即名有法(文)因明疏云。第二自性亦名有法。差別亦名法者。法有二義。一能持自體。二軌生他解。故諸論云。法謂執持。前持自體一切皆通。後軌生解要有屈曲。初之所陳前未有說。逕廷持體未有屈曲生他異解。後之所陳前已有說。可以後說分別前說。方有屈曲生他異解。其異解生唯待後說。故初所陳唯具一義。能持自體義。不殊勝不得法名。後之所陳具足兩義。能持復軌義殊勝故獨得法名。前之所陳能有後法。復名有法。
(三紙右)義准因明(至)不定故(文)。因明疏云。難次名云。若具一義得有法名。若具二義但名法者。如即此師立我是思。可故思唯一義乃名為法。我具二義得有法名。釋次難言。先陳有法立敵無違。此上別義兩家乘競。之義彼此相違。可生執解。名之為法。非所諍競。彼此無執。逕廷自體無別軌解。但名有法。談其實理。先陳後說皆具二義。依其勝論與別名。故前陳者名有法。後陳者名法。故理門論云。觀所成故立法有法非德有德。法與有法一切不定。但先陳皆有法。後說皆名法。觀所立故非如勝論德及有德一切決定。又云。二者先後於總聚中。言先陳者名為自性。言後說者名為差別。以後所陳分別前。故佛地論云。彼因明論自相共相與此有異。彼說。諸法各別局附自性名為自相。貫通他上如縷貫華名為共相。故依於此聲等局體名為自性。無常貫他名為差別。得名不定。若立五蘊一切無我。五蘊名為自性。我無我等名為差別。若說我是思。思為差別。我為自性。是故不定。
(三紙右)論無始時來界(至)及涅槃證得(文)。攝大乘論時十殊勝。引用此文。證阿賴耶識名所知依。此論亦同。然寶性論謂之如來藏性。改界為性。偈云無始世來性。一說勒那磨提翻譯謬也。然最勝經疏及惠日論會云。寶性據迷悟依。攝論據流轉依。各據一義。非譯者謬。
(三紙左)世親攝論第一(文)。第一(十二右)云。謂薄伽梵於阿毘達磨大乘經伽他中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釋曰。此中能證阿賴耶識其體定是阿賴耶識。阿笈摩者。謂薄伽梵。即初所說阿毘達磨大乘經中。說如是頌。界者謂因。是一切法等所依止。現見世間於金鑛等說界名故。由此是因故一切法等所依止。因體即是所依止義。由此有者。由一切法等所依有。諸趣者。於生死中所有諸趣。趣者謂異熟果。由此果故。或是頑愚瘖痖種類。或有勢力能了善說惡說法義。或能證得上勝證得。又為煩惱所依止性。由此故有猛利煩惱長時煩惱。如是四種異熟差別所依止故。無有堪能。應知翻此名有堪能。非唯諸趣由此而有。亦由此故證得涅槃。要由有離染方得涅槃故。
(四紙右)言界者(至)是種子識(文)。今謂。有人分三義別。於中第三種義者。若為種族為種類。如俱舍辨。此即因義。差別義也。今取種子識即是因義與第一。同論云因是種子識是也。有人分第一因第三種者非也。演祕云。有云。界有三義。一者因義。二是性義。三者種也。今依因義以釋界言。疏唯取種。今取現行。與所得種體不異。故說現親生名之為因。現識亦名種子識故。因相唯取現行識故。故下依用但說現依不說種也。詳曰。界若現識即依無別論主何故別解二耶。界置親生諸法之言。依不云耶。夫言親者。是因緣義。現八如何能為因緣。不能熏故。又現與種雖不名異亦不得一。一既不成。取種何失。又前因相亦非唯現。又義不同。不可為證。既有多違。今還依疏。世親攝論云。界者謂因。無性論云。界者因也。即種子也。
(四紙左)言諸法者(至)牒下一切(文)。俱舍光記一(六紙左)云。種類數多故言一切(寶疏初解全同)染污無知種類非多。故但言諸。或一切與諸眼目異名。或一切與諸雖眼目異名。此中且以一切為寬。諸言是狹。乃至廣說。
(五紙右)現執持諸法識(文)世親論云。一切法等所依止。因體即是所依止義。無性論云。一切法等所依者。能任持故。非因性故能任持義。是所依義。非因性義。所依能依性各異故。若不爾者界聲已了。何假餘言。
(六紙左)論末那意識(至)依俱有根(文)。義燈云。論末那意識轉識攝故等。此量以先成第六有別俱有依者。應有不定過。解云。不然。以自許七有別依根無不定過。為除他疑故成第七有別俱有依。作量可知。此量應有有法不極成。答。前成第六有別依根。即是意根。意根即第七。故無此過。要集云。成第六對小乘說。成第七對大乘說。故有法成。今謂。不爾。若不對小成七有依他。作不定過如何違。故亦對小。有云。量有法差別相違。云第七不用第八為俱有別依。轉識攝故。如眼等識。此亦不然。他許五識所依各別不唯是一。若不如是如極成五識。隨舉一量時應有法差別相違過。以餘所依非此依故。有人作比量相違云。不用第八為別依。自非異熟故。若爾五識亦同此過。非唯異熟。故要集為作相違決定云。第七必用第八為俱有依。恒行心品攝。非識故。如第八五數。此亦不爾。夫言決定因喻兩許。可成決定。若對小乘第八他無。何成決定。又亦名意識持業釋名。又心意識亦八通名。今言非識即不成因。應如前辨。
(六紙左)此所隨一(文)。演祕云。疏此所隨一者。若未成末那。用轉識因因中便有所緣隨一二不成過。或所字錯應為因字。前解為正。以末那識他不許故。故有二過(文)義蘊云。疏此所隨一者。今成末那。以轉識攝為因。因有二過。一者所依不成。有法末那他宗不許。是故此因無所依也。二者隨一不成。不許末那是轉識攝。他隨一也。今合為文。言所隨一。有本云此他隨一者。雖顯過不遍其文易解。將為正也。
(七紙右)或若不爾(至)有不定過(文)。演祕云。疏或若不爾至有不定過等者。詳曰。此乃深防迷因明者。恐見前因有識言故輒為不定。又真實理八有此依。因而立之。理實前因無不定過。因中說云轉識攝故(文)義蘊云。疏或若不爾前言末那至有不定過者。問。前成末那轉識攝因。論自明說。既於第八不轉不成何定。答恐他亦以第八是轉識攝。故此遮之。又論中雖言轉識攝故。亦得以是識識性故為因。此於第八既有。故成不定過也。
  (七紙左)解有趣中(至)此等初也(文)。義蘊云。此更懸科下文。不應此處言此等初也。疏之誤失。
(八紙左)即前順後其體順用(文)。義蘊云。種子同類名前順後。現行名體順用。又前之生死順後生死云前順後。諸有漏法皆順生死名體順用。又能招感業種望所招果名前順後。五果種子親生苦果名體順用。雖有三釋初後為勝。下順此知
  (九紙右)非如色等名為執持(文)。義蘊云。有根身等令不壞。生覺受故。外器色等執為境故。今執來惑。無此二義。故云非如色等但與為依名執持也。
(九紙右)此解與前別(文)。演祕云。疏此解與前別者。此解唯以五趣之報名之為趣。前後俱通惑業苦等。並名為趣。
(九紙左)如喜及順喜法(文)。義蘊云。謂喜受同時心心所及根等名順喜法。
(十紙右)由有此識(至)有漏故(文)。瑜伽七十七(九紙右)云。雜染義者。謂三界中三種雜染。一者煩惱雜染。二者業雜染。三者生雜染。下論四(十紙左)明三雜染。攝論二(世親二十四紙右無性第二)云。若遠離如是安立阿賴耶識。雜染清淨皆不得成。謂煩惱雜染若業雜染若生雜染皆不成故。世間清淨出世清淨亦不成故(至第三卷廣說三種)。
(十紙左)言還滅者(至)滅即滅諦(文)。義蘊云。還謂歸趣證滅故(文)演祕云。問。何故道諦名之為還‧答。還者趣向。由道而趣所證涅槃故名為還。或捨妄歸真。是還義也。亦猶返樸還薄之謂。考五十一無有此文(文)五十一(四紙右)云。云何一相建立還滅。謂由建立雜染轉故。及由建立彼還滅故。
(十紙左)或攝世間淨遠證涅槃故(文)。義蘊云。如資糧加行。有漏善法遠證佛果涅槃。亦名為順。
(十一右)攝論第四三性中言(文)。世新攝論第四(初紙)。
(十一右)論此中但說(至)此識有故(文)。演祕云。論此中但說能證得道者。同無性論。彼第一云。所知依者。簡取能依雜染清淨諸有為法。不取無為。由彼無有所依義故。釋曰。有為之法皆依識生故名為依。涅槃無為非識生故。故名無依。
(十一左)論或此但說(至)正所求故(文)。演祕云。論或此但說所證涅槃等者。同世親攝論。彼第一云。亦由此故證得涅槃。無性亦曰。生等雜染畢竟止息名為涅槃。若離阿賴耶不應證得釋曰。涅槃雖不依此識生。然由此識持惑道生斷理種道惑證得涅槃。展轉言之。亦依於識方能證得。
(十一左)唯親執無漏種(文)義蘊云。問。前解執受。唯言相名分別習氣。不說無漏種。何故此云親執無漏。答。前據依持領以為境故唯有漏。此約親依識體安危事同。故通執無漏。不相違也。
(十二左)一斷言(至)通斷證(文)。今謂。此釋意者。證乃唯所非通能通有證何也。答。若就能詮有四種別。謂能斷所斷能證所證若約法體唯有三種。謂惑道滅。以能斷能證是一道用故。恐謂能所斷證之言顯有四體。故為此釋。似迂卻功矣。思之。
(十二左)或俱現行(文)。演祕云。疏或俱現行界性因義故者。重釋初句。初同第二名俱現行。言界性等釋所以也(文)義蘊云。所言界者。性義因義。此現第八無始時來有體性故。能為因故。雖不有熏為依持故(已上)今謂。邑師釋曰。有體性故能為因者。不允。第八能為體性。云性義。非謂自有體性。
(十三右)然生業惑皆通苦集(文)。義蘊云。問。業惑有漏可通苦諦。生既非因。如何名集。答。此如五果種子。望生老死亦名為因。故集諦攝。約小乘如薩婆多分位緣生。無明俱時識等五果雖實生攝。相從名或。行支分位總名為業。此即苦亦名集。生老死位集亦名苦。或亦餘部生緣老死。更得為因故亦名集。集是因故。更如有別。
(十三右)又大乘中有苦非集(文)。演祕云。疏又大乘中有苦非集等者。此異熟法酬因是苦。非熏非集。若依有宗苦集是一物。因果故說二。
(十三左)前言聞熏(至)對法同故(文)如前具釋。
(十四左)此由彼起故(文)。演祕云。疏此由起彼等者。此謂遍計。彼謂諸趣從所遍計得諸趣名。
(十四左)四清淨法(文)。演祕云。疏四清淨為成實性者。如法苑決釋明(文)決擇抄上(二十五紙左)云。攝論(無性第五雜集十四)若說四清淨。是即圓成實者。此文意證無漏之智皆圓成實。四清淨者。謂常樂我淨或可。自性清淨謂真如等。離垢清淨謂真如離垢故。三得此清淨即菩提分法波羅蜜等。四生境清淨大乘教。由此教清淨緣故非遍計自性。法界等流性故非依他起。如是四法總攝一切淨盡也。應檢彼文(文)今謂。雜集說四清淨。非此中意。抄中或可之義。此即無性論所明也。
(十四左)攝論等說(文)。無性攝論第一(四紙右)云。唯大乘中處處 產。謂阿賴識說名所知依體。三種自性。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計所執自性。三圓成實自性。說名所知相。體唯識性。說名八所知相射。無性釋曰。即前所說諸佛世尊言一切處隨轉所知相者。所知自性是所相。故依業運說多置魯荼所知所斷所證等故。或依具運以遍計執相無所相表無性。故圓成實性是其共相。依他起性是其自性。我有情義識展轉別異故。如地界等以其堅等為有表相。雖無性而說為相。
(十五右)然攝論中(文)。世親無性各釋此頌。有同有異。勘文應知。堅意寶性論中引此頌文。證真如性或云釋家誤也。有人云。不爾。最勝經疏及惠日論云。寶性論據迷悟依攝論約流轉依各據一義並不相違。
(十五左)非唯能藏以解阿賴耶(文)。演祕云。疏非唯能藏以解賴耶等者。正以執藏以明賴耶。若以能藏為賴耶者。八地亦有能藏之義。云何得言捨賴耶名。言八地等等諸無礙。如來亦有能藏義故。
(十五左)此中以對勝性等(文)。樞要云。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中有三解。一云。此中但舉能藏名阿賴耶。非是藏義具。以對勝性明能藏故。二云。此中三藏一切皆具。舉能攝藏顯所藏性。雜染種子互為緣故。由此持能內執為我則執藏義。故具三藏。此上二解俱長行中有此文說。第三義。據實。賴耶但以執藏。今據能藏有大自在。似常一故。別似於我顯為我愛之所能藏。義意正以所執藏故名阿賴耶。若以能藏解阿賴耶。佛果應名。若以能藏所藏義解。二乘學八地以去應得此名。故唯執藏名阿賴耶。闕則非也。今舉能藏彰雜染藏。佛唯一能藏。二乘無學八地以去有二。能所藏以外有三藏。故以執藏。
(十六右)此遮僧佉(至)不不異(文)。無性論第一(十二右)云。能攝藏諸法者。謂是所熏。是習氣義。非如大等。顯了法性藏最勝中。阿賴耶識攝藏諸法。亦復如是。為簡彼義。是故復言一切種子識。與一切種子俱生俱滅故。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互為緣。故展轉攝藏。是故說名阿賴耶識。非如最勝即顯了性。
(十六左)今互攝藏攝論文同(文)。無性攝論一(十二左)云。一切有性雜染品法於此攝藏。為果性故。又即此識於彼攝藏。為因性故。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故。是故說名阿賴耶。
(十七右)勝者我開示(文)。樞要云。論勝者。我開示中論文。唯據究竟證果而說故立(正勝)名。正名亦通地前等故。不定性者。理在其中。地上地前隨應攝故。決定二乘生無色界。信有第八得入滅定明。亦為說。然非勝故。究竟不能得大果故。此中簡之。
(十七左)不問地上地前(文)。世親論一(十三紙右)云。勝者即是諸菩薩眾。
(十七左)攝論第二(至)與此稍別(文)。無性第二(二十紙右)明賴耶深細。不為聲聞說。唯為菩薩有種勢力。又第一(十二紙右)云。顯自簡劣故。復說言勝者我開示。即大菩薩有堪能故名為勝者。為彼開示。非餘劣者。
(十八右)論解深密經(文)。演祕云。論解密經等者。問。此經迨今總廷四譯。魏所譯本名相續解脫。梁隨二本名解節經。今唐所譯名解深密。何乃不同。答。此經梵本名曰珊地涅謨折那。涅謨折那此翻名解。珊地之聲含於三義。一諸物相續。二骨節相連。三深密之義。西方土俗呼此三種並名珊地。亦如薩達摩聲包於二義。仙陀婆號通詮四名。前後譯人各取一義以立經題。皆不相違。然據經旨解深密名理為優矣。然考此經異譯總有四種。同學抄三之五(九紙右)云。一者宋代求那跋陀羅譯。出一品名相續解脫經(一卷或兩卷)二者後魏菩提流支所譯。名演密解脫經(五卷十一品)三者陳朝真諦三藏所翻名解脫節經(一卷四品)四者大唐三藏翻譯。名解深密經(五卷八品)如演祕釋此明攝論所引經目不同。非辨異譯差別。魏譯攝論云相續解脫經中說。隨朝笈多所翻云。如世尊解節經中說。梁真諦論云。如解節經所說偈。唐三藏論云解深密經。西明深密經疏。神廓無性攝論疏。並云魏譯攝論名相續解脫經乃至唐三藏譯名解深密經等。
(十八右)解深密經(至)五十一(文)。經第一於五十一(初紙左)。
(十八右)論以能持(至)阿陀那(文)。略纂十三(四紙右)云。論頌云。阿陀那識甚深細者。以下舉經。正辨不說逗留。此一句總彰深細。第二第四句正明不說所以。第三句正明不說。問曰。何以第四第二句明不說所以。有二義故不說。以深細故不說。即第二正明深細之義。二云。恐起煩惱不為說之。即第四句先第七及八皆名阿陀那者非也。即舊論頌云執持識深細。既云執持。第七豈能持也。梵音云記利瑟吒末那。此云染污意。今云阿陀那者。即第八執持之義也。此之一句總舉第八深細也。問曰。舊論執持識深細。何故今翻別言有何所以。述曰執持之言其義便正。然簡有異義不同簡。所以者何。先云深細者。但簡凡夫。未簡二乘故。其凡夫藉義皆粗淺。此言深細但簡內夫。其二乘教義皆深細。此應與等故。今以其簡別二乘。二乘經教深細非甚。故此簡具足。故須異也。故下見見諦聖者。方能了知。餘未能知。見道已前第六識非唯識觀未見第八。入見方知。故言甚深細也。
(十八右)攝論有二無初種子(文)。無性攝論第一(十三左)云。何緣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執受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自體取所依故。所以者何。有色諸根由此執受。無有失壞。盡壽隨轉。又於相續正結生時取彼生故執受自體。是故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
(十八右)若初結生(至)名為執取(文)。演祕云。問。云何執取。何時結生。結生何義。答。取有三義。一云。取者因義。即當生果。五蘊之因。由今第八持當果因。方有結生當果相續。故說第八名為執取結生相續。即取之執名為執取。二云。由種子故現行第八受一期生。名為執取。故世親攝論第一云。由阿賴耶識中一期自體熏習位故。彼體起故說名彼生。受彼生故名取彼生。三云。取謂能取。由今現八執彼當生因果等種故。故有結生當相續義。執即是取。名為執取。故攝論云。又於相續正結生時取彼生故執受自體。是故此識名阿陀那。世親所釋如第二引。經是一文義意通二。第二三釋俱以為證。證意可悉。言結生時而有四釋。一云。結生是潤生也。若生無色命終之位名為結生。若生欲色中有未心名為結也。故攝論云。依中有位起染意識結生相續。又云。中有沒心名結生心。二云。正受生時名為結生。瑜伽第一云於此時中說。識已住結生相續。即此名為羯邏藍位。三云。合前二義名結生也。闕一不可。四即命終心及中有末心俱名結生。皆能潤故。中有之心如攝論說。又瑜伽論六十六。若結生相續無間之心亦是異熟。釋曰。結生心者。即中有心。無間心者。即是生有。生有之心唯是異熟。命終心者。對法第五謂。從欲界沒還生欲界者。即以欲界自體愛相應命終心結生相續。餘界准知。問。准瑜伽論六十六。臨命終時最後念心是異熟法。云何對法云愛相應。答。既言最後是異熟法。不障初中而得愛俱。二論意別。故不相違。又起愛故而能結生。命終中有皆能起愛。故取二位亦無失矣。雖有四釋初後為勝。中二違理。染意結生。正愛生時羯邏藍位無染意故。瑜伽第一依已結生故作是說。非正結生故無失也。即瑜伽論五十九。又將受生時於自體上貪愛現行於男於女。若愛若恚亦在現行。由此因緣當知一切煩惱皆得結生相續。言將受生及起愛等。明非生有為結生位。結生等義者。以因取果。如花結實。故名結生。故無性攝論第三云。攝受生故名為結生。後報續前生不斷。如子嗣父。故名相續。即彼論云。速持生故名為相續。
(十八左)論無性有情(至)故名甚細(文)。義燈云。陀那不為二乘說。西明疏問言。若不為定性二乘說者。解深密經彼云何通。彼云。今第三時普為發趣一切乘耶。解云。彼大非但為直往。亦為不定性。故通一切乘。今謂。自違。前云。為說令起滅定。今言不為。故自相違。又經云。普為一切乘。不為定性乘。還非普為。今謂。初教說有。唯為小乘。次教說空。唯為大乘。後通空有云為一切非必句句皆通一切。如瑜伽論通說三乘法云為一切乘。非唯說大云為諸乘。
(十九左)攝論總說凡夫二乘(文)。此難舊譯。以通漫故。以有前不修真觀等過失故。梁論第一(二十一右)云。於凡我不說說。諸凡夫人無甚深行。不求一切智。根鈍故不為凡夫及二乘說。無性論一(十三右)云。言甚深者。世聰叡者所有覺惠難窮底故。言甚細者。諸聲聞等難了知故。是故不為諸聲聞等開示此識。彼不求微細一切智智故。
(十九左)論緣擊便生(至)猶如暴流(文)。略纂十三(四左)云。論云。一切種子如暴流者。此一句舉第八識深細之義而不為說。即第一深細不說所以。水未風擊名曰平流。若過風鼓方成浪起。此識亦亦能熏之風未鼓但只念念平流。能熏之風鼓時成種。遂如波浪。惑種生現由如波浪。一浪因至一浪生。多流因至多浪起也。問曰。先翻種子如恒流。今何異也。雖云種子未知。是何言。恐有局。今言一切義乃含包。又恒流之言此是何義。若如恒水之流即乃非也。如恒常而流。豈是約因熏義。今言暴流義在於此。
(二十紙右)述曰即前所除(文)。略纂十三(五右)云。論云。我於凡愚不開演者。此一句第三正明不說。小乘有名無有體義。此我於愚不演也。唯開名故。諸在凡夫名亦未開。即我於凡不開也。若小乘名已有。但不為演。若名亦未有。亦不為開也。問曰。二乘凡夫既不為開演。何故今說令凡夫聞。此中聞有二人。聲聞之中有二人。一根不熟。二根未熟。初決定性。二不定性。故不為開演。若不定性根熟。何不為演之。凡夫亦爾。一根不熟。無種姓人。二根未熟。故不為說。今約聞者皆根已熟。故得聞之。今言於凡愚不開演者義在於此。問曰。先云於凡我不說。此何異也。述曰即言非也。唯簡凡夫不簡二乘故。今言意不爾。古說一義略纂與此疏不同。二義不異。今謂第一為優。
(二十紙右)若起分別(至)各遍義說(文)。義蘊云。此意云。凡者聞此起於分別我執隨諸惡趣。愚者聞之起分別法障生聖道。愚無惡趣。凡無聖者故。遍義也。問。愚謂趣寂。設不為說分別法執亦生。又不障彼小乘聖道。如何不為說耶。答。此趣寂種姓未證聖者。若為說之。法執堅深便增我執。既執我法諸見遂生。便障聖道。如執窮生死蘊即其類也。問。經中但言恐彼分別執為我。何故今云亦起法執。答。人執我法我俱為我故(文)略纂十三(五左)云。論云。恐彼分別執為我者。即第四句釋第二。為起煩惱不說所以。凡夫二執未斷。二我之執恐生。二乘人我雖除法我猶在。恐其起此。我有二種。一分別。二俱生。俱生之我任運而分。分別之我因教方起。恐凡夫因教分別二我得生。二乘因師分別法我得起。故不為說。問曰。先云。彼勿執為我。此云何異。述曰。此言總未簡任運之我其義可知。問。第八相續似一似常恐起人我見。凡不簡。本識有體相。是實慮法執大不說。述曰。說彼第八。雖生法執若除法執必由唯識。第八既是諸法如實因緣。此乃唯識之本。故為六根。得說本識(理有逐難云云思之)其此識義者。佛說法要。以利物為本。若說此法。始則不隨生死。終令能得涅槃者。佛即為說。然此識凡夫聞之生分別二我。若二乘聞生法執故。及不能作唯識觀故。始則‧有損。終聞無益。
(二十右)南印度羅國(文)。出於西域記第十一(十四紙右)。
(二十一右)戒日經(文)。慈恩傳第二(二十五紙左)云。尸羅阿迭多此言戒日。西域記十一(十四左)亦同。
(二十二右)楞伽是(至)山名也(文)。長者論云。楞伽山遊空羅剎所居。此云不可往。唯神通者能到。阿跋陀羅此云遊入。世尊於南海摩羅山面楞伽城中說法。其山高三百由旬。下瞰大海。無路可上。其成乃眾寶所成。光映日月。無門可入。得神通者堪有升往(宋經云。往面海濱楞伽山頂。又下文云。為楞伽國摩羅耶山諸大菩薩。魏經云。往大海畔摩羅耶山頂上楞伽城中唐譯亦同。然李子云。山高五百由旬者。是何憑據乎)華嚴音義云。摩羅耶山具云摩利伽羅耶。其山在南天竺境摩利伽羅國南界。而因國以立山名。按西域記(第十及慈恩傳第五十紙釋迦方誌)曰。秣羅矩吒國(南印度境)南濱海有秣剌耶山。崇崖峻嶺。其中則有白檀香樹栴檀你婆樹。秣利耶山東有布呾洛迦山。山頂有池。側有石天宮。觀自在菩薩往來遊合。於此東南可三千餘里。至僧伽羅國(唐言執師子。非印度境)國東南隅有駮勒鄧反伽山。巖谷幽峻。神鬼遊合。在昔如來於此說駮伽經(文)又唐書西域傳曰。師子居西南海中。延袤二千餘里。有駮伽山。多奇寶。西域第十(二十二紙左)同第十一(十紙右)。
(二十二右)第二卷佛答(文)。第二(六紙左)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梨耶識亦爾。境界風吹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此經元魏菩提留支譯。
(二十二右)楞伽第一卷中頌(文)。第一(十四左)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吹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此經宋求那跋陀羅譯。
(二十三右)論此等無量(至)此第八識(文)。演祕云。論此等無量大乘經等者。等餘經中賴耶異名如顯揚論而引經云。云何知有此識。如薄伽梵說。無明所覆。愛結所繫。愚夫感得有識之身。此言意顯有異熟阿賴識釋曰。經既說云。發業潤生二種煩惱而感得識。明所感識定唯賴耶真異熟故。又云。又說如五種子。此則名為有取之識。此言顯有一切種子阿賴耶識。釋曰。按涅槃經有五種子。一者根子。二者莖子。三者種子。四者節子。五者子子。以外五法比於內種。故云如也。內五種者。謂識名色六處觸受。又五道種。此種皆依阿賴耶。為取等潤能有當果。所以故云有取之識。今謂。等取顯揚所引多經。非等賴耶異名。演祕不親論文。四分云。根種枝種節種覆羅種子子種。如僧祇十誦異說。具如事抄中三之一(三十二紙)壞生種戒中。
(二十四右)彼不許此順無我等(文)。因明疏云。如攝大乘論說諸大乘經皆是佛說。一切不違補特伽羅無我理故。如增一等。此對他宗有隨一失。他宗不許大乘不違無我理故。說有常我為真理故。設許不違亦有不定。六足等論皆不違故。而為不定(文)前記云。此對他宗有隨一失者。由不著自許言簡他故有隨一失。六足等論者。小乘羅漢說也。等者等取餘小乘論。問。且小乘中許有大乘經不。若許有者。今更成立犯相符極成。若不許有宗中不簡。豈不是所別不成耶。答。他雖許有大乘。而不許是佛說。故合成立。亦無妨也
(二十四右)又若以契經(至)有不定過(文)。義蘊云。至教有二種。若以言中於理真實之教名為至教。即大乘論亦名至教。若唯以契經名為至教。諸論即非。今立大乘教至教即是。契經為至教也。設不定知。為如諸論。順無我故。汝大乘經非至教耶。為如增一。是至教耶。故此四因各加第五。既云契經攝故。即簡諸論無不定失。
(二十四左)前四因為宗(文)。演祕云。問。順無我等既有八句。而為八宗竟有何過。句為宗亦應無爽。為宗既八。作因亦爾。宗因皆有二三合等。其比量數為宗別總有三十六。為因別總有四十五。合計總有八十一量。若約超問超一二等量乃多。義准可知。恐繁不具。
(二十四左)然攝大乘說(文)。無性論第一(七左)云。復次云何由此十相殊勝。殊勝如來語故。顯於大乘真是佛語。遮聲聞乘是大乘性。
(二十五右)學業有餘理當食邑(文)。因明後記云。以其學藝合當食封邑也。三百餘家為邑。出周易文。
(二十五左)注在唯識決擇中(文)。後記云。西方有之。此上釆釋也。
(二十五左)且發智論(至)所不攝(文)。因明疏云。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者。立敵共許非佛語所不攝。則非外道及六足等教之所攝故。又云。大師至處而難之曰。且發智論薩婆多師自許佛說。亦餘小乘及大乘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豈汝大乘許佛語耶(文)定賓疏云。如發智論即有兩義。一者薩婆多執是是語者。不得極成。以大乘等不許故。故句非極成佛語也。二者才大乘若云此發智論非佛語者。亦不極成。以薩婆多不許故。故名非極成非佛語也。由此即知發智論者非極成佛語。非極成非佛語。既有兩義。猶預不定。即發智論不定是佛語也。又復應知。阿笈摩等定是佛語故。兩俱極成非佛語不攝也。發智論不定是佛語故。亦是兩俱極成非佛語不攝也。由此義故他小乘師得作不定過(文)演祕云。然非佛語而有多義。一外道等教名非佛語。內教三藏並名佛語。大小乘論雖非佛說。後諸聖等集佛言成得名佛語。二佛親說者名為佛語。大小乘論雖集佛言非佛所說皆非佛語。若准前義佛說為宗。大小論皆為異品。因於彼轉故成不定。若言佛語即是佛說無不定者。理亦不然。非大小論皆是如來在世親談親自印證。縱集如來昔日少言。然今懸論。非佛親談名非佛說。終成異品。何非不定。又縱立者許皆佛語。小乘敵者如發智等。一分不許。此亦他異喻因轉。何無過耶。依後義因於異品一分轉也。以發智論婆沙二說。一云。發智而是佛語。一云。不是。是迦他延尼子所造。對於前師因於彼轉。故亦不定。疏依後義。問。小乘有言。大乘經者壞正法者之所說。故對此即是非佛語攝。因言不攝。豈非隨一。答。言兩俱極成意簡隨一。敵雖說大非佛語收。立者不許。故不得言兩俱極成非佛語攝。敵者亦許兩俱極成非佛語中不攝大乘。彼既許之。何成隨一。可熟思之。問。夫言兩俱對立敵說。外道非敵。云何得言外道大乘名兩俱耶。答。外道等言等小乘也。雖舉外道意取所等一分小乘名兩俱也。以彼外道是立論餘乘便云矣。今謂。兩俱之言寬。何必局於內道。因明疏云。是諸小乘及外道兩俱極成非佛語不攝。唯大乘者許非彼攝。因犯隨一。後記云。汎兩俱極成名寬。亦有小乘對外道作兩俱也。
(二十五左)若以發智(至)不以為宗(文)。因明疏云。若以發智亦入宗中違自教。因犯一分兩俱不成。因不在彼發智宗故。不以為宗故有不定(文)義範曰。若立大乘經發智論俱佛說以為宗者。此對小乘許佛說者。大乘但有違自違教失。若對不許發智是佛說者。即兼有一分兩俱不成。雖共許此因於大乘經有。兩俱不許發智非佛語所不攝。故言一分(文)演祕云。疏因犯兩俱不成等者。因宗皆犯一分過也。因中亦犯兩俱名一分所依不成。因不遍彼宗中發智。兩俱名同。故疏不開。所依不成有法必無。發智既有。何成此過。答。發智一分不許大乘是佛說也。何有所依。故成分所依不成。若但兩俱無所依失。理如前辨。
(二十五左)為如發智(至)大乘非佛語耶(文)。因明疏云。小乘為不定言。為如自許發智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故汝大乘教非佛語耶。前記云。自許不言小乘自許。若立宗至薩婆多等違自宗者。此意薩婆多自許佛說。今對大乘不立汝自許即違自宗也。但言為如發智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即違自宗。因明疏云。如前所說。勝軍論師或立大乘真是佛語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故。如增一等。亦是此過。此中佛語宗以增一等而為同品。大小乘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因。於此遍有。以發智六足等而為異品。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因。於發智有。於六足無。以發智論等小乘自許亦是佛語大乘不許。亦汝大乘及餘小乘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故因。既於彼有。亦此因過攝。如論所陳。即是共異分同全(文)前記云。問。自比量因喻等皆須依自。何故因言極成。復轉不極成發智為異喻耶。答。今且作法。但取因異品分轉。餘不論(文)義範云。亦汝大乘及餘小乘至此因過攝者。此言餘小者。謂大乘餘也。大小二乘兩俱極成非佛語者。謂六足及外道教。言發智論大乘既不計佛說。即是宗之異品。而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因於彼轉。故知亦是異分同全過攝。
(二十六左)然顯揚論第二十卷(文)。第二十(十一右)云。問。云何應知。大乘言教是佛所說。答。由十種因故。一先不記別故。二令不可知故。三多有所作故。四極重障故。五非尋伺境界故。若不先聞不能如是尋思計度。是故若言是餘所說不應道理。六證大覺故。若未成佛能說佛教不應道理。七無第三乘過失故。八此若無有應無一切智者成過失故。九緣此為境。如理思惟對治一切諸煩惱故。十不應如言取彼意故。
(二十六左)然莊嚴論(至)天并親謬也(文)。今論題下云無着菩薩造唐波頗譯。彼論序言。無着菩薩纂焉。此下義燈云。以莊嚴論頌及顯揚論俱無着造。惠日論第二亦云。攝大乘及莊嚴論俱無着造。然就本而言。是彌勒說論及疏意是也。故義燈第一及西明疏亦同。又依南海傳。天親承無着。亦歸其本云無着造。今長行為無着造亦此意也。
(二十七右)今莊嚴論說有八因(文)。第一(三丁右)云。釋曰。成立大乘略有八因。一者不記。二者同行。三者不行。四者成就。五者體。六者非體。七者能治。八者文異。
  (二十七右)顯揚同此(文)。顯揚云。一先不記別故。
(二十八右)如小乘者造謗大乘論(文)。般若掬多造謗大乘論。三藏製制惡見論破。具如上疏中(二十紙左)述。慈恩傳二(二左)云。過城西北阿奢理兒寺(此言奇特也)是木叉毱多所住寺也。毱多理識閑敏。彼所宗歸。遊學印度二十餘載。雖涉眾經而聲明最善。王及國人咸所尊重。號稱獨步。見法師至。徒以容禮待之。未以知法為許。謂法師曰。此土雜心俱舍毘婆沙等一切皆有。學之足得不煩西涉受限辛也。法師報曰。此有瑜伽論不毱多曰。何用問是邪見書乎。真佛弟子者不學是也。法師初深敬之。及聞此言視之猶土。報曰。婆沙俱舍本國已有。恨其理疏言淺非究竟說。所以故來欲學乘乘瑜伽論耳。又瑜伽者是後身菩薩彌勒所說。今謂邪書。豈不懼無底拄坑乎。彼曰。婆沙等汝所未解。何謂非深。法師報曰。師今解不。曰我盡解。法師即引俱舍初文問。發端即謬。因更窮之。色遂變動。云汝更問餘處。又示一文亦不通。曰論無此語。時王叔智月出家亦解經論。時在傍坐。即證言。論有此語及取本對讀之。毱多根慚云。老忘耳(已上)謗大乘論制惡見論二論不行。亡乎三藏製造。未知其幾。此論名高亡乎惜哉。
(二十八右)諸小人云(至)餘可怖事(文)莊嚴論一(四左)云。復次若汝言初不記者。由佛無功用心捨故。若作此執是義不然。偈曰。諸佛三因緣。現見亦護法。如來智無礙。捨者不應爾。釋曰。若此大乘非佛說者。是為大障。諸佛有三因緣。何故不記。一無功用智恒起。是眼恒見。二恒作正勤守護法正法。三如來智力無有障礙。由此三因。汝言捨而記者。不應道理。
(二十八左)如經說言獅子中蟲等(文)。如梵網第四十八自壞內法戒云。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為聞利養於國王百官前說七佛戒。橫與比丘比尼菩薩戒弟子作繫縛。如獅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非外道天。魔能破壞。



(三十右)又彼論言(至)即聲聞外道(文)。莊嚴論一(六左)云。復次前說不行者。我今更示此義。令汝信受。偈曰。有依及不定。緣俗亦不普。退屈付度人。寧解大乘義。釋曰。由有五因。彼付度者不能得入大乘境界。彼智有依故。不定故。緣俗故。不普故。退屈故。有依者。智依教生。非證智故。不定者。有時更有異智生故。緣俗者。付度世諦。不及第一義諦故。不善者。雖緣世諦但得少解。不解一切故。退屈者。諍論辨窮即默然故。大乘者。即無所依。乃至終不退屈。不退屈者。無量經中有百千偈。說大乘法。由得此法。辨才無盡。是故大乘非付度人說。
(三十一左)又非唯體(至)大乘無故(文)。義燈云。疏云。又非唯體至離此說大乘無故者。彼莊嚴論以智為大乘體。此以教理行果皆是。故不言體但總言大乘。若不爾大乘教理是何所攝。大乘以何為體。若唯取智有局義故。
(三十三左)彼論廣中(至)不即大乘(文)。論一(四紙左)云。復次若汝言有體者即聲聞乘是大乘體。何以故即以此乘得大菩提故。若作此執是義不然。偈云。非全非不違。非行非教授。是故聲聞乘。非即是大乘。釋曰。有四因緣。非即以聲聞乘為大乘體。非全故。非不違故。非行故。非教授故。非全者。聲聞乘無有利他教授。但為自厭離欲解脫而教授故非不違者。若言聲聞乘以自方便而教授他即是他利教授。是義不然。何以故雖以自利安他。彼亦自求涅槃。勤行方便不可以此得大菩提故。非行者。若汝言若能久行聲聞乘行則得大菩提果。是義不然非方便故。聲聞乘非大菩提方便。不以久行非方便能得大乘果。譬如角求乳。不可得故。非教授者。如大乘教授。聲聞乘無。是故聲聞乘不得即是大乘。
(三十三右)又五因故(至)即聲義聞乘(文)。論一(五十左)云。復次今更示汝相違義。偈曰。發心與教授方便及住持。時節下上乘五事一切異。釋曰。聲聞乘與大乘五種相違。一發心異。二教授異。三方便異。四住持果。五時節異。聲聞乘若發若教授若勤方便。皆為自得涅槃故住持亦少。福智聚小故時節亦少。乃至三生得解脫故。大乘不爾。發心教授勤方便皆為利他。故住持亦多。福智聚大故時節亦多經三大阿僧祇劫故。如是一切相違。是故不應以小乘行而得大乘果。
(三十三左)顯揚意與此同(文)。顯揚二十(十一左)云。九緣此為境。如理思惟對治一切諸煩惱故。
(三十四右)彼廣中言(至)大菩提故(文)。論一(六紙右)云。復次若汝言佛語有三相。一者入修多羅。二者顯示毘尼。三者不違法空。汝以一切法無自性而為教授。違此三相故非佛語。若作此執是義不然。偈曰。入自大乘經。現自煩惱滅。廣大甚深義。不違自法空。釋曰。今此大乘亦不違三相。入自大乘修多羅故。現自煩惱毘尼故。由菩薩以分別為煩惱故。廣大甚深即是菩薩法空。不違此空得大菩提故。是故此乘與三相不相違。
(三十四右)入自大乘(至)大菩提故(文)。義蘊云。疏入自大乘修多羅等者。謂契當自大乘理。故解順入自修多羅也。言現自煩惱毘尼等者。此云滅結。或云調伏。菩薩以無分別智為能調伏煩惱為所調伏。故云現自煩惱毘尼也或云。菩薩以無分別為煩惱者。不能簡擇德失事名無分別。菩薩以此為煩惱也。今大乘教令修種智對治彼。故名現自煩惱毘尼也。二解初釋。言廣大甚深者。真如法界廣大甚深名為法空。故此三相皆不為違也。
(三十四左)謂覺不堅(至)以為父等(文)。無性論五(十二丁右)。
(三十四左)第二品說(文)。第一云。緣起品。第二云。成宗品。即此第二品說也。
(三十五右)如攝論第二(文)。無性第二(初右)云。復次聲聞乘中。亦以異門密意已說阿賴耶識。如彼增一阿笈摩說世間眾生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為斷如是阿賴耶故。說正法時恭敬攝耳。住求解心。法隨法行。如來出世如是甚寄希有。正法出現世間。於聲聞乘如來出現四德經中。由此異門密意已顯阿賴耶識。於大眾阿笈摩中。亦以異門密意說此。名根本識。如樹依根。化地部中亦以異門密意說此。名窮生死蘊。有處有時見色心斷。非阿賴耶識中彼種有斷。
(三十五右)如宗輪記(文)。彼記(二十四丁左)云。佛初入滅。七葉巖中二部結集。界內即有迦葉波。此云飲光。時為上座。布剌拏梅恒利曳尼子。此云滿慈子。當結集阿毘達磨。鄔波離此云近執。當結集毘奈耶。阿難陀此云慶喜。當結集素怛纜。界外亦有萬無學。界風既以迦葉為上座部。界外無別標首。但總言大眾。皆由未生怨三為大檀越種種供養。恐界內人多難可和合。所以兩處弘宣。時雖兩處結集。人無異諍。法無異說。界內耆年至多。界外年少極多。乃至大天乖諍。昔時界外小年之僧。門人苗裔共為一朋。名大眾部。取昔為名。往昔界內耆舊之僧。共為一徒。名上座部。取結集時。迦葉是也。此二乃諍起之先首。依西域記及結法傳大智度論說各不同。如藏章說(文)自誓問決下(四十二紙左)云。然此結集分別二部。上座以迦葉波為主。大眾以婆師波(五比丘第三跋提。此言淚出)為主。各自誦出。蓋始真諦部執疏。嘉祥駕說。後唐三藏遊歷西域。而復筆記。慈恩憲章。彥琮南山亦其同遵。未見誠文。疑是傳說。且真諦疏錯誤不少如慈恩斥。恐難信許。又(四十四紙左)云。所謂二部結集恐其傳聞濫真。若引三藏誠說來證。誰不委信。或問。嘉祥慈恩引為。異執二部即是釆用結集名字。所以文殊問經注二部曰。一摩訶僧祇。此言大眾。老少同會共集律部也。二體毘覆。此言老宿。淳老宿之人同會共出律部也。此是子注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翻出經本而所注解。既取結集。可謂明據。今解。彼注縱出譯家之乎亦與真諦同時。若是傳說未足取信。況又慈恩指非不少(文)今謂。與真諦同時者。太夫稽矣。僧伽婆羅示寂在梁武帝普通五年。從見過於二十有年之後真諦達于南海。即大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也。又惠皎高僧傳十一(二十六紙)引此文殊問經。然制高僧傳在天監十八年。此年改元名普通。則傳之行世。先於真諦已二十有五年。准此等文。大眾上座義非始於真諦部執疏。義林諸藏章云。其集藏傳云。大眾部義。既用界外之眾。所以不分二處結集。四分律法藏部義。真諦師說薩婆多部義。西域記中大乘正說。不知智度論何部所說。集處既別。人復不同。異部說殊。不可和會。諸有學者如理應知。總是第一結集緣起。
(三十五右)於此部中(至)其喻可知(文)。無性釋二(二紙右)云。根本識者。餘識因故。譬如樹根是莖莖等因。
(三十五左)論上座部(至)三有因(文)。義燈云。論上座部經分別論者。上座部者以有引經亦名經量部。非二十部中經部。此上坐部中有阿羅漢。迦多衍那弗呾羅。善閑論藏難此上座莫能對之。遂湊雪山。因名雪轉部。無性論中順古分別說部。宗輪論中無分別部。有說假部。俱說有分心。上坐九心五門分別。一列名釋。二諸識分別。三三性分別。四生死分別。五前後分別。如樞要說(文)樞要云。上座部師立九心輪。一有分。二能引發。三見。四等尋求。五等貫徹。六安立。七勢用。八返緣。九有分。然實但有八心。以周匝而言總說有九故成九心輪。且如初受生時未能分別(義蘊亦釋九心輪義。彼師不見樞要。故有未盡)心但在運緣於境轉名有分心。若有境至心欲緣時便生警覺名能引發。其心既於此境上轉。見照矚彼。既見彼已便等尋求察其善惡。既察彼已遂等貫徹。識其善惡。而安立心起語分別說其善惡。隨其善惡便有動作勢用心生。動作既興將欲休癈遂復返緣前所作事。既返緣已遂歸有分。任運緣境名為九心。方成輪義。其中見心通於六識。餘唯意識。有分心通生死。返緣心唯得。死。若離欲者死唯有分心。既無我愛。無所返緣。不生顧戀。未離欲者以返緣心而死。有戀愛故。若有境至則心可生。若無異境恒作有分任運相續。然見與尋求前後不定。無性攝論第二卷云。五識於法無所了知。先說見心也。復言見唯照矚卻結前心。無性攝論第二(三紙右)云。上座部中以有分聲亦說此識。阿賴耶識是有因故。如說六識不死不生。或由有分。或由反緣而死。由異熟意識界而生。如是等能引發者。唯是意識故作是言。五識於法無所了知。唯所引發。意界亦爾。唯等尋求。見唯照矚。等貫徹者。得決定智。安立是能起語分別。六識唯能隨起威儀。不能受善不善業道。不能入定。不能出定。勢用一切皆能起作。由能引發。從睡而覺。由勢用故觀所夢事。如是等分別說部亦說此識名有分識。
(三十六右)人中國主(至)名化地部(文)。宗輪記云。此部之主本是國王。王所統攝國界地也。化地上之人庶。故言化地。捨國出家。弘宣佛法。從本為名名化地部。真諦法師云正地部。本是王師匡正土境捨而弘法。故言正地。亦稍相近。文殊問經言大不可棄非也。
(三十六右)謂無色界(至)皆有故(文)。無性論二(二紙左)云。彼問。云何此。答。有處有時見等有處於界。有時於分無色界諸色間斷。於無想天及二定分諸心間斷。非謂於阿賴耶識中色心種子乃至對治道未生來有時間斷。不應計度。隨所應有正義有故。計度傍義。違越正義。不應道理。
(三十六右)無性釋曰(文)。無性第二(二左)之文。
(三十六右)一一念蘊(文)。演祕云。疏一一念蘊謂剎那生滅法者。問。夫有為法皆剎那滅。即後一蘊何須別立。答。有二釋。一云。雖後二蘊實剎那滅。初據攢剋。後依相續。約義分之。故有三蘊。二云。方便所起善惡色心由三性。間故名一念。詳曰。初釋為勝。豈三性間但一念耶。
(三十六右)二一期生蘊(文)。演祕云。疏二一期生蘊等者。但據異熟一期分限相續說也。或同正量長時四相。如命根等。初生名生。終歿名滅。中間無生滅相也。
(三十六右)三窮生死蘊(文)。演祕云。疏三窮生死蘊等者。至金剛定斷煩惱。盡生死永息名窮生死。問。何故梁論云。至無餘名窮生死。答。惑盡理證皆窮生死。二論互言。故無失矣。或生死因果皆名生死。金剛因窮。無餘果盡。斯亦二論綺互互言也。
(三十六左)論說一切有部增一經中(文)。阿含有二。一界內結集。一界外結集。今言有部阿含為簡界外也。法華玄贊云大眾部經是界外經。支那所翻者是。
(三十六右)無性云(至)阿賴耶也(文)。無性論第二(初左)云。愛阿賴耶者。此句總說。貪著阿賴耶識樂阿賴耶者。樂現在世阿賴耶識。欣阿賴耶者。欣過去世已生阿賴耶識。喜阿賴耶者。喜未來世當生阿賴耶識。此性彼極希願。故由樂欣喜。是故總名愛阿賴耶。
(三十七右)世親一解同前第二更解(文)。世親論第二(初右)云。論曰。復次聲聞乘中。亦以異門密意已說阿賴耶識。如彼增一阿笈摩說。世間眾生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為斷如是阿賴耶故。說正法時恭敬攝耳。住求解心法隨法行。如來出世如是甚奇希有。正法出現世間。於聲聞乘如來出現四德經中。由此異門密意。已顯阿賴耶識。於大眾部阿笈摩中。亦以異門密意說此名根本識。如樹依根。化地部中亦以異門密意說此名窮生死蘊。有處有時有色心斷。非阿賴耶識中彼種有斷。釋曰。世間眾生愛阿賴耶者。是總標句。如其次第。復以餘句。約就現在過去未來三時別釋。復有別義。謂於現在愛阿賴耶。於過去時樂阿賴耶。由先世樂阿賴耶故。復於今世欣阿賴耶。由樂由欣阿賴故。於未來世喜阿賴耶(文)演祕云。又按大般若經四十七。說愛樂等法。彼經雖復不言賴耶。取彼釋其愛樂等名。而解於此愛賴耶等亦應無失。故彼經云。言愛法者。謂於此法起欲希求。言樂法言。謂於此法稱讚功德。言欣法者。謂於此法歡喜信受。言喜法者。謂於此法冀多修習。又按伽九十二云。於三世境生愛樂等。亦可以彼連類釋此。故彼論云。謂於人天住境界愛依現在世故。住境界樂依過去世故。住境界欣於現在世依過去境生愛樂故。住境界喜於未來依現在境生愛樂故。若於如是三世境中住染污者。當知彼為稱讚所欲有遺乏苦。依彼瑜伽釋愛樂等釋四賴耶。亦有一家之行相也。兼正合言。總成四釋。問。言賴耶者。執藏之義為第七執稱為賴耶。二攝論中約三世解。即唯第六。一何乘返。答。有義三釋。一云。阿賴耶名唯依第七我愛以得。彼論唯依第六釋者。對他宗故。二云。通六七識我愛得名。我愛執藏無簡別故。設有處說但依第七。應知彼依相續顯說。第四地中不捨其名。要至八地方說捨者。依其究竟盡處說故。然彼二論依對他釋。三云。得名如前第二師說。二師之中通依六七。且無性釋愛阿賴耶不約三世。由總說故。即通第七。世親後釋釋其愛名亦通第七。緣現藏識愛為我。故於理無違。
(三十八右)世親說(至)厭五蘊故(文)。世親攝論二(二紙左)云。若五取蘊名阿賴耶。生惡趣中。一向苦處。最可厭逆。眾生一向不起愛樂。於中執藏不應道理。以彼常求速捨離故。世親釋曰。惡趣中者。謂餓鬼傍生及那落迦。諸惡趣中一向苦處者。謂一向受非愛業果處。於彼有時樂受生者。是等流果。生彼所受異熟果者。唯是其苦。
(三十八左)若凡若聖(至)起怖畏故(文)。義蘊云。凡夫離欲既得上定。聖者離欲即第三果人。此等雖離五欲。聞雷尚怖。故知於我由生受著(文)無性第二(六紙左)云。於此正法中信解無我者。雖恒厭逆分別我見。然有俱生見隨轉。此於何處。謂彼但於阿賴耶識。率爾聞聲便內我。驚畏生故。何緣不許即於諸蘊而有我愛。以若於彼有我愛者此則是其阿賴耶識。
(三十八左)無性云(至)總是著處(文)。義蘊云。樂時貪增。故俱受著。或總緣。或別緣。此約唯樂受。不言貪者約別緣說。問。無性云。樂是著處義。乃無失。若同時者即樂亦不緣。彼宗自說同時心所不相緣故(文)無性第二(三紙左)云。有餘復謂貪俱樂受名阿賴耶。無性釋曰。言貪俱樂受名阿賴耶者。謂貪受俱行總名阿賴耶。此受是貪所增隨增眠故。或復各別名阿賴耶。著處異故。又云。第四靜慮及上無色貪俱樂受。恒無所有。常有厭逆。是厭因故。可惡逆故。言具彼者。第四靜慮以上有情具彼種類。是故彼處於中執藏。亦不應理。以無有故。
(三十九右)有計我見是愛著處(文)。無性論第二(三左)云。有餘復謂薩伽耶見名阿賴耶。無性釋曰。言薩伽耶見名阿賴耶者。由此取彼為我性故。又云。若薩迦耶見名阿賴耶。於此正法中信解無我者。恒有厭逆。於中執藏亦不應理。無性釋云。於此正法中信解無我者。常極厭逆薩迦耶見。是應斷故。見無我者。彼無有故。但取信解恒求斷故。於中執藏亦不應理。
(三十九右)攝論不言(至)非有學故(文)。演祕云。疏攝論不言除等者。以彼有宗說諸聖者皆無我見不但無學。為對彼宗故不別除無學人也。即無性論第三云。雖於正法信解無我厭逆我見。然彼恒於阿賴耶識我愛隨轉(文)義蘊云。疏攝論不言至非有學故者。彼宗不許有學聖者有我執故。若言除無學即恐有學亦有我執。便不極成。今約極成唯除無學。
(三十九左)非想九品(至)極成有我(文)。義蘊云。非想九品雖微細亦是有心及餘有心定等。既不求滅心。故極成有我。此不難之。由此偏難無想滅定等也。彼皆厭轉識故。
(三十九左)識受想蘊全行蘊少分(文)。演祕云。疏識受想蘊全等者。行蘊之中不相應等非心所者。非所等故。故云少分。問。標言轉識。明簡賴耶。云何得言識蘊全耶。若有賴耶識蘊。云何不是著處答。舉彼極成識蘊說也。
(三十九左)已上總取(至)別遮五蘊(文)。演祕云。疏已上總取蘊別中樂受身見三等者。總指前文對彼攝論辨多少也。總別合言有三種也。即上論云不應執餘五取蘊等名總取蘊。五欲以下於總蘊中而別離出名雖中也。疏下別遮五等者。明今識等所等心所與前樂受及身見等有寬狡也。思之可悉(文)義蘊云。疏已上總取至別遮五蘊者。謂前總取蘊為一。列中樂受身見為二為三。攝論中有。與此論同。五欲色身轉識不相應。此四唯此論有(文)今謂。演祕言明今識等等釋不允。義蘊詳釋可觀。
(三十九左)此識等中(至)皆是所著(文)。義蘊云。問。前言若捨不順已故不增悅。故非真著處。何故今者亦一入等中。答。前約偏增唯取樂受。今據總攝故兼苦捨。言此中見取等並是者。唯除身見。餘之四見並此等也。
(四十右)外道云(至)能所著處(文)。義蘊云。下破意云。汝說我為能受。如何復說為所著處不可一我說能亦所。
(四十一右)攝論文少別並如彼抄(文)。彼抄者。藏後目錄疏主作攝大乘論抄十卷。恐指彼抄。所以別者。無性論二(四紙右)云。是故安立阿賴耶識。名阿賴耶。成就最勝。無性釋曰。是故說言。阿羅漢已轉於阿賴耶識更無此我愛。是故安立阿賴耶識。名阿賴耶識。決定成就無諸過失。有諸勝德。是故說言成就最勝(文)此論意指彼阿賴耶是此第八識。故有少別。
(四十一右)然瑜伽顯揚對法八證(文)。瑜伽五十一(初左)頌云。執受初明了。種子業身受。無心定命終。無皆不應理。顯揚對法並同。顯揚十七(十二右)對法二(五左)。
(四十一右)攝論無性世親三卷(文)。同學舉攝論八證。一持種心。二染淨。三執受。四名色緣。五依食。六趣生。七生死。八滅定。無性第三(初右)世親第三(初紙右)疏中唯云三卷者。通在第二第三等。以明八證。非謂第三。是故染淨由心義者。在攝論第二第三中。說如次下辨(集成四之本二七紙左)。
(四十一右)至下文中(至)盡不盡相(文)。疏四末(四十六紙右)云。總結一章染淨二法。攝論三卷瑜伽對法合證本識。此論之中。自前卷末至此中並攝盡。更有異同。諸賢自委。文有上下。說有廣略。宜細尋之。不能具述。
(四十二右)此但有五(至)下自當悉(文)。疏四末(四十六紙右)云。除此十證所不攝證。謂八證中最初生起明了生起‧業用不可得等。皆此未說。故今例之。彼最初等。下第七卷皆具演之。非正是證。前十證中所攝八證。諸後講者。一一敘之。
(四十二右)或諸法種(至)集起名心(文)。義蘊云。問。此與前解何別。答。前約所集起處名心。此約業種親種所集生者名心。雖同第八據義解別(已上)今謂。初釋總能有無漏種。後釋唯局有漏。於中約親疏因緣說亦有此殊。義蘊云。疏無漏識者無漏集起者。無漏之心雖無業種。唯無漏親種之集起也。唯此後解亦通無漏。
(四十三右)此中總敘諸部(文)。演祕云。疏然於此中總敘諸部等者。具如燈辨。故不重言(文)義燈云。經中雖以色心互熏俱得持種。識持法種通於三界勝。故但說種集名心。若薩婆多云。以心能分別色非色分別心故說心為種。即以現在心法為種。大眾部師亦心用強立種子稱。上從部師雖前色心俱為後種。亦心強故獨心名種。
(四十三左)如五十一(至)流轉不息(文)。義蘊云。疏五十一又心相續長時間斷不應更久流轉不息者。撿五十一云。又彼諸轉識長時間斷。不應相續長時流轉。是彼文也。此云又心相續者。即疏取對法意釋。第八識是相續也。長時間斷乃至流轉不息者。即彼論文。彼說六識有間斷故不能持種受熏也。對法第二云。又心相續。長時間斷。經久流轉不息。是故轉識能持種子。不應正理。彼論云。又心相續。謂第八識也。授滅定中六轉識等。長時間斷。而第八識亦能經久流轉不息。由此本識能持種子。其六識等既不能相續經久不息。而經部等說為有持種者。不應正理。然疏主取兩論意合而為文。積將解故別釋(文)五十一(三紙右)云。又彼諸識長時間斷。不應相續長時流轉(文)略纂十三(十二紙右)云。論云。又彼諸識長時間斷。不應相續長時流轉等者。又汝若執六識持種。如入無心定時。其六轉識長時間斷。既無能持之識。不應所持之種而得相續。長時流轉不生滅也。應立量云。入無心定種子應失宗無識持故因。如入無餘般涅槃界。又應量云。入滅定時六識長時間斷。此即無識持種。即種已失。不應則而有出定相續而復更得長時流轉。用何種生。又此何為識持身。難破無持種子識。門兼此破入滅定時六識間斷。不應其身而得長時流轉。彼經多時無識持。故便應爛壞。相續謂身也。若爾與下第七破何異。既爾取第一第二好。對法第二(七紙右)云。又心相續長時間斷。經久流轉不息。是故轉識能持種子。不應道理(文)對法抄第三(十紙左)云。種子證中瑜伽云。又彼諸識長時間斷不應相續長時流轉。故知此中心長時間斷。相續經久流轉不息。相續者。色身雜故(文)演祕云。今疏中云不應經文。賸不應字。久誤為文。或是疏主取彼論意。加彼不應經久之言。釋彼論文云。心相續者。是藏識。長時間斷即滅定等。經久流轉不息者。即種子也(文)今謂。此文正據對法不應二字兼用瑜伽不可言賸心者。謂第八識。言流轉不息者。相續色身生死‧流轉無有斷息。演祕云。種子者非也。併觀略纂及對法抄可知。同學抄不允。義蘊為正。
(四十四左)攝論第二無性解云(文)。論第二(十五丁右)云。又諸轉識定非所熏。以彼六識無定相應。何以故。以三差別互相違故。若六轉識定俱有者。不應所依緣作意三種各別。以各別故。六種轉識不定俱生。不俱生故無定相應。無相應故何有所熏能熏之性。
(四十四左)世親攝論(至)行相亦別(文)。論第二(十二右)云。差別相違者。謂彼諸識別別所依別別所緣別別作意。復有餘義。別別行相一一轉故。譬喻論師欲令前念熏於後念。為遮彼故說言二念不得俱有。無二剎那一時而有俱生俱滅熏習住故。
(四十五右)又無同喻非極成因(文)。義蘊云。若以根境等各別為因。即無同喻。言非極成因者。非是立敵不共許故名非極成。但以有過名非極成。此有何過。即六入等俱時有熏為不定過。
(四十五右)此中言(至)互相熏故(文)。演祕云。疏此中言至相違故者。此中論言根境作意。即是攝論以三差別互相違也。言異意同。疏中多言互相熏者。熏字恐錯。合違違字。
(四十五右)攝論唯有此中一因(文)。演祕疏。疏攝論唯有此中一因者。此論因四。彼但有此根境作意類別因也。問。按彼論。以無相應而為因義。豈不相違。答無相應者。是彼正因。根境等別。是成因因。當此正因據成因因亦無失。
(四十五右)前解設破(至)俱時受熏(文)。演祕云。疏前解至俱時受熏者。即前標云此破經部。設許六俱至令不得互相熏。總是前解。同攝論也。中間引彼攝論為證。難彼六識不互相熏。
(四十五右)今解但遮(至)互相熏故(文)。義蘊云。前解約六識俱時相。望彼此根境各別。故不可相熏。今解約六識中一一識體。自根境不恒俱有。非如第八根等常有。故此六識不可受熏。前疏家解雖以自他六識為同喻。然有自身六八。為不定過。然今此解亦無同喻。但且直責(文)演祕云。疏今解但遮六識體非受熏等者。即前說云或如他自身等已下是也。唯依此論不取攝論。故疏結云不同無性。
(四十五左)不作此解自為不定(文)。演祕云。疏不作此解自為不定等者。問。八識三別第八識體應非受熏。豈非過耶。答。由有此失故。疏下云又六與八非一向異。意簡前失。若准此簡亦乃遮彼互相熏量不定過也。由是兩釋理皆通矣。故疏不判二解優劣。問。八識云何互相熏耶。答。能所相藉。名之為互。非是遍為能熏所熏名為互也。
(四十五左)瑜伽等種子中有四位(文)。五十一(三右)云。若無阿賴耶識。有種子性。不應道理。謂六識身展轉異故所以者何。從善無間不善性生。不善無間復善性生。從二無讓無記性生。劣界無間中界生。中界無間妙界生。如是妙界無間乃至劣界生。有漏無間無漏生。無漏無間有漏生。有漏無間出世生。出世無間世間生。非如是相有種子性。應正道理(文)演祕云。釋曰。三性三界一一為首。對餘二有無間義。論中宗法作不具也。思之可知。問。有漏世間無漏出世。竟有何別分為二對。答。世間義寬。有漏義局。無漏後智聖教亦名為世間智無漏亦寬。出世義狹。無漏通於本後二智。出世多分但攝根本。寬狹珠。故分二對。
(四十五左)世出世位互相望起(文)。義蘊云。問。此與第三漏無漏何別。答。理實雖同據門別也。又准論第九。或出世名依二義立。謂體無漏及證真如。由此後得智雖體無漏既不證真。但可名世。故二門別。
(四十六右)論不堅住(文)。演祕云。論不堅住故者。問。此不堅住與前間斷易奪等因而有何別。答。不堅總望不相續義。間斷易奪偏約五位三性等明。由對第八堅住之因故別明也。
(四十八右)下第十破中(文)。十理證中第十。
(四十八右)如五十一末敘(文)。五十一(十六丁左)即次下演祕所引之文是也。
(四十八右)論色不相應(至)豈能持種(文)。演祕云‧論色不相應至豈能持種者。若隨轉理許色持種。若真實理建賴耶。已即唯第八能持種也。故瑜伽論五十一云。云何因緣。謂諸色根根依及識此二略說能持一切諸法種子。隨逐色根。有諸色根種子及餘色法種子一切心心法等種子。若隨逐識。有一切識種子及餘無色法種子諸色根種子所餘色法種子。當知所餘色法自性。唯自種子之所緣隨逐。除大種然。由大乘色二種種子所隨逐故。謂大種種子及造色種子。即此所立隨逐差別種子相續隨其所應。望所說法是為因緣。若諸色根及自大種非心心法種子隨者。入滅盡定。入無想定。生無想天。後時不應識等更生。若諸識非色種子所隨逐者。生無色界。異生從彼壽盡業盡沒。已生下時。色無種子應不更生。彼心色等然必更生。是故當知心色等種。隨逐心色。以此為緣。心色更生。此所建立種子道理。當知且依未建立阿賴耶識聖教而說。若已建立阿賴耶識。當知略說諸法種子一切皆依阿賴耶。
(四十九左)無性次下(文)。彼論二(十五丁右)云。若言前念熏於後念成熏習者。此義不然。以其二念不俱有故。此亦顯示由二剎那不俱有故無定相應。無相應故無有所熏能熏之性。
(四十九左)第二破經部中(至)前後異也(文)。難前後熏。彼攝論意唯在識上。以分前後。不言在類。此論雙舉識事及類各有前後熏之義。以難經部。是故論中有前後異。下(五十三紙右)亦具簡。演祕云。然准諸教。經部師計總有四類。一本經部。許內六根是所熏性。如瑜伽五十一末言。色持種。隨彼言也。如前引矣。又順正理論十八云。此舊隨界體不可說。但可說言。是業煩惱所熏六處感餘生果。釋曰。隨界即是種子異名。新舊師別名舊隨界。二六識展轉而互相熏。三前念熏後。四類受熏。故無性論第二云。且有爾所熏習異計。或說六識展轉相熏。或說前念熏於後念。或說熏識剎那種類。問。此論下云。又六識身若事若類前後二念既不俱有。非互相熏。准此他許前後事類更互相熏。不爾破他有相扶失。既不相扶。計何非五。答。有三釋。一云。據此誠有五類。言四不正。二云。此論雙破於前第三四計。非是別計。三云。設遮。非是本計。詳曰。第三為勝。餘大小乘無有說故。若言雙破三四計者。如何難云非互相熏。豈三四計許互相熏。豈三四計許互熏耶。
(五十右)論有說六識(至)第八識性(文)。演祕曰。論識轉變者。有言。轉變而有三義。一自類不俱前後轉變。二自他不俱前後轉變。三性界地等前後轉變。故識體事不能持種。若許持種所依心滅種亦隨亡。後念果起應無因故。故於識上假立一類。識體雖別而識類同。貫通前後二念之中。於其二念無有轉變。持種受熏。如上座部因果生滅。今初念識在生相時其類亦爾。至第二念識居滅相。無本非因。類在異相。能生後識及生相類。與此後念識體同時有其二二類。因在異相。果在生相。此俱時識熏生相類。前類力微。但持舊種不能受熏。如是此類念念相續。前至異相。後至生相。持種不斷。若於五種無心位中。雖不生心而類不斷。下文破云又無心位此類定無者。依自宗破。或有心位如前相生。若無心位其類亦無。假必依實。無所依故。詳曰。據大乘經論等藏及古今德所有章紀。皆不說言經部現在許有二時。恐自穿鑿以意定也。准彼宗許前後二識同一識類。不言現在分二時也。故無性論第二云。六種轉識或二剎那同一識類。若言似彼依少分言不說現在。同彼分二。若作此救理可少通。然立不明。故難依准。
(五十左)如攝論(至)無常之流(文)。無性論第二(十五左)云。若言依止種類句義。六種轉識或二剎那同一識類。或剎那類無有差別。由異品故。
(五十一右)若離不持種便違自宗(文)。義蘊云。自宗佛果善法亦持種故。
  (五十一右)論若是善惡應不受熏(文)。演祕云。論若是善惡應不受熏等者。問。若善惡法不能受熏。應不持種。如何瑜伽許三性法互持種耶。故五十一云。若起善心或染污心或無記心。此一切心皆善種子染污種子無記種子之所隨逐。此所建立。答。隨轉理門。非真實義。瑜伽自會。文如前引。
(五十二左)阿羅漢為諸染熏(文)。無性第二(十五紙左)云。阿羅漢心不出識類。彼亦應是不善所熏。一類法故(文)演祕云。論阿羅漢至無漏法熏等者。問。准疏中判。或據自身凡聖前後。或約他自凡聖相熏。有何所以為斯難耶。答。由本計識二念不俱無相應。義。初大乘破熏習不成故。末計類前後二識而類是一。類是一故前識熏類。能熏所熏無不俱失。能所依別。亦得名為所熏二。又類離識而無別體。亦得名為以前熏後。故無性論第二云。若言依止種類句義六種轉識或二剎那同一識類。由異品故有相熏習非一切者。釋曰。前後識別能所熏異名為異品。又謂。鄰次前後相熏。不說一切。云非一切。問。但識熏類。何得云互。答。假實能所形待名互。亦如世言父子相生。又類既一後識熏時。亦得名為熏前念也。如前熏後。識義意同也。或可彼許類識相熏同此論說。不爾云何名為互耶。既許前後多識雖異而類是同。故前熏後。前凡後聖類同識異。何不同彼前熏後耶。問若爾但可難自前後。如何難令異身相熏。答。自識前後異。類同得相熏。他身類亦同。故難更熏習。故無性論云。阿羅漢心不出識類。彼亦應是不善所熏。與此同也。
(五十二左)或信等餘法(至)法類同(文)。義蘊云。謂信等五根與眼等根個是根故。眼等根法與六塵非根之法俱是法故。應互相熏。此難意也。
(五十二左)以彼本計(至)是此本意(文)。演祕云。疏以彼本計至是此本意者。此斷意云。前後識異而識類同。識類受熏。識名根法。餘之根法同識根法。亦得名為識類同也。此之類法應互相熏。同彼前後識之類也。問。前後俱識同類可熏。餘之根法非識同類。何得例熏。答。類者相似。識有根法。餘根法似。既似於識。何非識類。識類既同。何不相熏。
(五十三右)彼言或應(至)類同故(文)。演祕云。疏或應意根成造色性等者。按彼論第二(十五左)云。謂眼等根清淨色性。皆根種類之所隨逐。意根亦應成造色性。根義等故。問。類同分收。即行蘊攝。何故難意令成造色。答。且五根類假實別論法同分攝。攝假從實色界所收。識類亦爾。論據攝假實門明。亦無有失。而難意云。兩心前後異識同類。一俱識蘊。色心二法殊根同類。一俱色蘊。若言色心別不得同造色。亦可心色殊根類不應等。廣破如餘。
(五十三右)譬喻師是經部異師(文)。具如二本(三十六紙左)已明。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十七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