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二 輸入者 袁雪梅 (四十九右)依二十種(至)彼少分故(文)。瑜伽五十八(六紙左)云。云何名隨煩惱。略由四相差別建立。一通一切不善心起。二通一切染污心起。三於各別不善心起。四善不善無記心起。非一切處非一切時。謂無慚無愧名通一切不善心起隨煩惱。放逸‧掉舉‧惛沈‧不信‧懈怠‧邪俗‧邪勝解‧邪念‧散亂‧不正知。此十隨煩惱。通一切染污心起。通一切處三界所繫。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此十隨煩惱。各別不善心起。若一生時必無第二。如是十種皆欲界繫。除誑諂憍。由誑及諂至初靜慮憍通三界。此併前二。若在上地唯無記性。尋‧伺‧惡作‧睡眠。此四隨煩惱通善不善無記心起。非一切處非一切時。若有極久尋求伺察。便令身疲念失心亦勞損。是故尋‧伺名隨煩惱。此二乃至初靜慮地。惡作‧睡眠唯在欲界。又有定地諸隨煩惱。謂尋‧伺‧誑‧諂‧惛沈‧掉舉‧憍‧放逸‧懈怠等。初靜慮地有初四種餘通一切地。若雜事中世尊所說諸隨煩惱。廣說乃至愁歎憂苦隨擾惱等。及攝事分廣所分別。如是一切諸隨煩惱。皆是此中四相差別。隨其所應相攝應知(文)義演云。不取別境等者。邪欲‧邪勝解。是別境染分。此間不取。然妄念等三。雖通癡分別境染分者。問。何故說六邊染則不取別境染分。然今但取是癡分者。若據二十隨煩惱說。即不取邪欲與邪勝解及妄念等三。遍取是別境染分。說十邊染乃取通別境染分耶。答。下說十邊染心。家廣明所以。 (四十九左)今言二十至二俱相顯(文)。義演云。今言二十者至二俱相顯者。約此疏說六邊中有五義簡。第一簡不定四。第二簡根本。第三簡忿等。第四簡無慚。第五簡惛沈等。若依論但有三簡。 (四十九左)瑜伽此四說名隨煩惱(文)。五十八(十紙右)之文。如上引。 (四十九左)解通粗細(文)。義演云。解通粗細者。意說。染心行相有粗細也。粗者行相猛利。猛利心中起煩惱故。細者行相沈審。審心中起煩惱故。故此六法通二種行相。故邊染心。 (四十九左)簡惛沈掉舉二法(文)。義演云。簡增惛沈掉舉二法者。意說。不信等六法。通障定慧。行相增勝。惛沈掉舉二法。不得通障故。此六中不說惛沈(文)今謂。准義演牒文。現本脫增一字。 (五十右)對法第一障奢摩他(文)。對法第一(十七左)云。惛沈者。謂愚癡分心無堪任為體。障毘缽舍那為業。掉舉者。謂貪欲分隨念淨相心。不寂靜為體。障奢摩他為業(文)對法抄二末(十四右)云。然實惛掉通障止觀。行相相違。今各別說。瑜伽等說。惛沈障止。掉舉障觀。依相順障亦不相違。 (五十右)對法論中等(文)。義蘊云。惛沈暗鈍慧性明利。掉舉囂動定心寂靜故相翻。瑜伽說相順者。惛沈障定。定雖不惛。亦沈隱故。掉舉慧。慧雖不掉。性明舉故。故相順也。 (五十右)然無一文(至)簡惛掉二(文)。義演云。然無一文至簡惛掉二者。長連續自曉也。無一文者。意說。然一惛沈無說相翻相順。能障定慧也。惛演無文說通障。掉舉亦爾。 (五十左)彼即不爾(文)。義演云。彼即不爾者。意說若約惛掉體。亦得通障定慧。若據粗顯通障。而即不許。今論粗顯故。須簡之。 (五十左)雖復簡他非所遍義(文)。義演云。雖復簡他非所邊義者。意云。據就二十隨惑中簡他邪欲解等不名邊。以邪欲解等不邊故。非是此六便邊一切染心也(已上)今謂。此釋非。疏文意。於二十與二十二隨惑中。唯就二十中為說。雖復簡他。非謂遍不遍義。 (五十左)十隨惑者(文)。義演云。十隨惑者。為欲生起下文故。先舉出。 (五十左)論依二十二(至)非互相違(文)。義燈四末(三十紙左)云。論會違云。依二十二隨煩惱說者。准百法論。二十隨惑成於百法。瑜伽論中。惑說二十二‧二十四‧二十六。應不唯百法。答。大論中據取別境及四不定是染性者。煩惱等流品類不同說多少別。離彼二位更無別法。百法論等。據其體性有差別者。但說百法。亦不相違。 (五十一右)亦簡不定(文)。義演云。亦簡不定四者。即邪欲‧邪勝解二法。簡不定四。不定四雖名隨煩惱。今約二十二隨煩惱簡故。除不定四。 (五十一右)通後二義(文)。義演云。通後二義者。即通前二義中。通前二義。應錯為後字。或對餘說。又通後二義者。周云。即此十邊染心文中。總有四義簡。第一簡不定四。第二簡根本。第三簡忿等。第四簡無慚。今言十邊染者。以四義中通後二義所以言通(已上)今解。後解為正。義蘊云。疏通後二義言通者。謂初言二十二及隨煩惱。雖有所簡。不釋邊義。唯取粗細及二性釋邊言。 (五十一右)雖簡他法(文)。義演云。雖簡他法非所遍者。意云。簡餘非所遍言十邊。非十即能總邊染心。意合是釋通伏難。 (五十一右)故論三文(文)。義演云。論三文者。即五邊六邊十邊之文(文)即對法第六。瑜伽五十五‧五十八之三文也。 (五十一左)如不以見(至)故別諸見(文)。義演云。如不以見即慧體故別說見者。意云。如根本煩惱中五見雖是慧既得別說者。此識相應我見亦爾。雖是慧亦可說。意云。不以見即慧體故而別說見也。別境中慧。准翻顯。若不爾者。即別境無慧也。故第七相應亦有慧也。問。別說見與慧義意云何。答。五十一心所法中。義別立故。故見‧慧別開說。 (五十二右)此論俱時五十一心所(文)。對法鈔二本(十一紙右)云。然唯識論第五‧六‧七。一一廢立六位增減。廣引教理。皆如彼說。此諸心所。如瑜伽第一‧第三‧第八‧五十五‧五十八‧五十九。顯揚第一。五蘊論等說。一一並如唯識疏解(文)五十一中取本惑四邊行。五隨惑中不信等。五別境中五合十五心所。其餘三十六。此今所簡也。 (五十二左)緣外染污三種業(文)。義演云。緣外染污三種業生者。意記。不正知。於境不了故。發身語意三不善業生。又云。緣外染污者。不正知行相。緣外以染污慧為體。是不善性。所以發生三業也。違越軌則。為犯戒等。如顯揚第一說。 (五十三右)忿等十四如文無(文)。義演云。忿等十四如文說無者。即忿等十及四不定也。又周云。忿等十‧無慚‧無愧‧散亂‧不正知。故云簡忿等十四也(文)義蘊云。疏忿等十四如文說無者。謂忿等十并無慚‧無愧‧散亂‧不正知論中自釋無此所以。妄念及邪欲勝解是別境分故。此不說。若爾散亂‧不正知亦別境分。何故說之。答。散亂約別體不正知據癡分故論簡也。 (五十三右)何故此中(至)亦非邊也(文)。義演云。何故此中不說隨三亦非邊也者。此問也彼三隨亦不邊。何故論文不簡耶。答意可知。 (五十三右)此例與上第一師同(文)。義演云。與上第一師同者。今所簡無者。同第一師。第一師但有九法。更無餘者故云同。同第八識者。此所簡無者。第八識皆無故云同也。 (五十三右)然忘念一(至)故不說有(文)。演祕云。然忘念一至不別說者。與別境念行相相似。念前說無。忘念同念故不說也。有義。若爾不正知亦爾。何須解之。故此但是論主遺忘。詳曰。疏若斷云忘念別境念分攝故不說之。可如所責。疏檢行相有似不似故。說不說。一何輒。豈自不得論之妙旨。推過論主言遺忘乎。次前疏云是別境故此不說者。對邪欲解攝相說也。此方悉陳。 (五十三左)不正知(至)今別說(文)。義演云。不正知設慧分亦是癡分等者。以不正知說今是慧癡分。由與惑行相異。恐相應故今簡也。又周云。不正知非但是慧分不說。亦是癡分故不說。下自別說故。散亂既有別體。與定行相異。恐相應故別簡也(文)義演云。既不別體不正知至與定慧行相別者。謂散亂別體者。與定行相別。不正知癡分者。與慧行別。 (五十三右)既許有惑(至)恐亦許有(文)。義演云。既許有惑恐亦許有者。恐以不正知等同慧。別境惑既與七俱。恐不正知亦與此相應故須簡也然忘念邪欲解者。體即別境。念欲解故此不說(文)。 (五十三左)邪欲邪解(至)故此不說(文)。演祕云。邪欲邪解至故此不說者。義非由別境。但依二十故不說之。詳曰。五邊染家。亦不說言而依二十隨煩惱說。如何簡略依二十耶。若言雖不說依二十。二十隨中有不邊故。故須簡者。若爾二十二中。亦有不邊。何不依簡。故如疏說理其無違。 (五十四右)以忘念慧是癡等攝(文)。義演云。以忘念慧是癡等攝者。意說。忘念‧不正知。非取別境。但癡念故邊染心。 (五十四左)論要緣曾受(至)諸煩惱故(文)。義類四末(三十一紙右)云。論言要緣曾受境類者。有二說。一云。境類者。緣滅‧道時。但緣其名名亦為境。此境是滅‧道類。二云。境體之類。如緣苦集親符其體。亦已曾受後復緣時。言緣境類。即前體類。餘准此釋。又云。名是名類。謂先聞緣今復聞緣。二名是體之類。謂先見體今復緣名。三體是體之類。四體是名之類。准前可解。問。護法正義云。非諸染心皆緣曾受境。及邪簡擇故。妄念‧不正知依念慧者。不邊染心。依無明立即邊染心者。如緣現在復非簡擇。起此忘念‧不正知時。與無明俱不。若許俱者。忿等應嗔俱。若不俱者。應非邊染。答。義別說之。猶如見‧慧。雖不相應。可得俱起。以他性相應非自性故。問。如緣曾境。及邪簡擇起忘念等。依二法立。為一忘等為有二耶。答。有二解。後說為正。然要集云。有說兩說皆違第六。故第六云。染念‧染慧雖非念‧慧俱。而癡分者亦得相應。既廣破已彼自釋云。若無念‧慧。唯癡上立。若念‧慧起。即與無明各二法立。即自問云。既二並起為一為異。答。謂攬二分假立一法。具含二義。故癡分義念‧慧相應。念慧分義非念‧慧俱。與癡相應故無有過。今謂。此說即是前明。何勞何說。本疏云。或總依慧。無明立一不正知。不正知是假。不可言有二。今云攬二分假立一法。豈非前明。本疏引例。如放逸等依四法立。不約貪等別。說二相應故。此慧放逸雖依貪立。二得相應據餘分說。說遍染故。例不正知等相應亦爾。何勞更言故癡分義念‧慧相應。念‧慧分義非念‧慧俱。與癡相應故無有失耶。又復彼說自有過失。何者彼云。或可念慧‧無明各別立一。雖有多種。相用無別故。說為一。二十隨惑等。但說一故。據實有多。隨用立多而體非多。故說事等約體說等。用望於體不說相應。非他性故。若爾不害‧無嗔二數應不相應。第六云信等皆遍善心故。解云。但云遍善不言相應。亦不言俱故無有過。今難彼云。既云各別立一。即有多放逸等。若用若體俱多法故。何得云等。非受‧想等有多並故。又云。不害‧無嗔。彼但云遍不言相應。亦不言俱者。豈放不害‧無嗔前後別起言不俱者。故依雖別。取各功能假立為一。名為體等。不害‧無嗔雖不相應。而許俱起。問。且如不翻別境入隨惑中。別境染念‧染慧。亦名忘念及不正知不。若不爾者。應非是染。以正念‧正知故。若許亦名忘念及不正知者。與隨惑中二法何別。答。別境中忘念者。謂於過去曾受境界忘追憶故。隨中忘念只忘失正念。不要忘念過去之境。問。若爾前善心中。不能記憶曾所受境。應非忘念。以非染故。答。起善心時。雖有不能憶過去境。而於現境能正念故。問。緣現可爾。緣過如何。思之。若別境中惡慧必邪簡擇。隨中惡慧能惡於慧。即令知不正。非要邪簡擇。又假實殊。有無體別。隨惑但作用。而無別自體。別境有別體(文)准前可解。演祕云(周海私云。論要緣曾至。名緣曾受演祕文。御本具引之。私略之而已)。 演祕云。論要緣曾受境界種類等者。有義。如等流五識所緣現境。雖非曾受。而是卒爾五識所得境之種類名曾受境。五識既爾。意識准知。此之後心緣前類境亦得念起。今第七識唯緣類故。故說有念。所執賴耶是無始時曾受類者。緣現境故非緣曾受。問。設緣過去。彼已滅故但緣同影。此即一切皆緣境類。如何曾受與境類別。答。理實二境皆是現在。本質過去名為曾受。質若現在但名為類。七與五境質唯現故。但名緣類。意識有時質久滅故。名緣曾受故有別也。詳曰。現在等流五識之境。豈非過去等流識等境之類耶。若許是者何乃不言。若不許者有何所以。又現意識緣久滅。體既無。何是曾受。故雖重釋尚疏遺也。故今應云。是前卒爾等流識等境之類也。過去本質雖體實無。反相似於彼名緣曾受。 (五十四左)如緣滅道起邪見等(文)。義演云。如緣滅道至起邪見等者。意云。邪見緣滅道。皆是尋名而起邪見等。問。既現緣滅道起邪見。如何云曾受境之類耶。答。非但現緣。亦曾光聞名故。故名曾受之境。皆是撥名而不撥體。親不證故。如上樂等者。皆聞有天上樂而起貪等。邪見亦是先時聞名而今緣故。 (五十五右)如他界緣惑(文)。義蘊云。疏如他界緣惑者。如下界貪求上界生愛。彼界法此亦先曾聞說起愛心。亦名曾愛境之種類也(文)義演云。如他界緣惑者。意云。如貪等緣上界梵王時。亦不親得。但以名為不質起自心。緣名緣自心相。即自心反相緣故。故染心時。定有此二也。 (五十五右)又緣於內(至)如何名散亂(文)。義演云。又緣內至如何名散亂者。此將起下論文也。故疏有三。先問起之由敘。次徵不起之意。後問散亂之 立號。 (五十五左)釋無惛沈掉舉所以(文)。此師所立惛沈。第七相應法中取之。遍染中除。應知。 (五十六右)即簡散亂從定數來(文)。義演云。即簡散亂從定數來至不唯違善者。意說。散亂翻定數來。或別有體。以所障定通於三性故。不唯違善故不遍行染心。定通三性者。與三性心專注一境得有定。故云。下云染定起時。心亦躁擾。故通三性。如下自解。 (五十六右)理亦應然(文)。義演云。理亦應然者。以別境通三性。忘念等亦唯違善法故今不取。 (五十七右)此別說念(文)。義演云。此別說念等者。意云。妄念與念雖是一體。而五十一心所法中。義差別故開為二種。問。此中既說念。不正知如何類念非不正知耶。答。此不正知即是慧分。前釋慧‧我見等別義。准可知。是故不釋。念未曾類所以斷也。 (五十七右)或是癡分(文)。義演云。或是癡分即非我見者。或不正知是癡分。即非我見。或可義別說之者。重釋義說。不正知我見。雖一種以慧為體。然義別說也。約其心所行不同有五十一。所以據義別說。疏更不問之者。不同前慧‧我見問也。即准前慧‧我見。說別為二。 (五十七右)能業惡業(文)。演祕云。能發惡者等是者。釋前師難。前師難云。不正知者。謂起外門能發惡業。豈第七識能有此事。不正知俱故。今會云。彼約六識非據第七。義蘊亦同。 (五十七右)論無掉舉者此相違故(文)。械要下本(二十紙右)說六隨遍中云。無掉舉者此相違故者。問。掉‧惛相違不許俱起定‧亂相返應不並生。答。彼不違故俱起。此相返遂別生。問。二二行相各各相違。如何不等。答。流蕩是散亂一行得定俱。高下名惛‧掉故。二行相返。由行相別。其體亦體無。是此師意。 (五十七右)如於忘念(至)故有定(文)。義蘊云。問。忘念行相與定不同。何以為例。答。念能緣過去緣曾境類有忘念。定名心一境。此識境一故有定。問。緣親現境前師不許定俱。我境唯一後師許也。有定從何為正。答。唯正義師非定俱也。問。既專一境何非定俱。答。能深取所緣。此境雖一散緣定不俱也。若以緣一境。故即令有定。如緣一色。由爾即求等心應必有定。境是一故。 (五十七左)忿等前十二(文)。義演云。忿等十二者。即忿十并無慚‧無愧也。 (五十八右)論瑜伽論說(至)三界繫故(文)。演祕云。論瑜伽論至三界繫故者。按彼五十八云。云何名隨煩惱。略由四門差別建立。一通一切不善心起。謂無慚‧無愧。二通一切染污心起。謂放逸等。三於各別不善心起。小十隨惑。若一生時必無第二。四善不善無記心起。謂不定四。不定四法。瑜伽亦名隨煩惱也。放逸等十。既云遍染。明知。第七有不定惑(文)今謂。此錯綜二處以為一文。非全論文。 (五十八左)不愛不憎之境有處中欲(文)義蘊云。此非染欲如善法欲。非愛憎故。或亦是染。如癡慢等相應之欲。雖非愛憎。豈非是欲。先解為正。問。此師意說。欲邊染心。如何說為善法等耶。答。此說邪欲遍諸染心。何妨處中通於善法。問。若求善染即是合欲何名處中。答。如欲利物濟生。於境有何離合。故名處中欲也。 (五十八左)戒見取等即是合欲(文)。義蘊云。謂於諸見及所衣蘊執為最勝。不樂離故是合欲也。亦有本云於取也。 (五十九右)論諸疑理者(至)亦有勝解(文)。演祕云。論諸疑理者至亦勝解者。問。何故疑理事須印。答。事理雖別。然必相依。如於苦諦即有苦事苦理苦如。由此疑理於事有印。 (六十右)事決不生疑(文)。演祕云。事決定不生疑等者。此難意云。疑與勝解俱時而生。境有理事。疑緣於理。勝解緣事。既不同取。便違同一所緣之義。 (六十右)疏論其體同取理疑亦解生(文)。義蘊云。此解意云。若疑決兩增不可俱起。若據一境有理有事同時取者。故疑與決亦可並生。問。此師曰。如何理事二法說名同一境耶。答。起執心不可雙緣二法。如多青等。何妨同一所緣。以心王心所同所緣境名同一境。非謂一法名同境也。若要一法名同境者。即第六識緣十八界等。應非同一所緣。問。非執心中可如說。或起執著。如何理事同一所緣。答。執要慧俱疑即民不並。今既理疑事決。必非慧俱。以有疑故。問。疑非慧俱。勝解可並。如何說此定無執耶。答。疑強解劣故。執不生不相違也(文)演祕云。理疑亦解生者。此釋意云。勝解於彼所疑之理而亦解生。即所緣同。行相有別。問。疑所疑理而勝解生。可同所緣。印所印事。疑不緣之。所緣還異。答。事亦有疑。但相微隱。疏示一隅故不言備。 (六十右)是異熟生無記心攝(文)。樞要下末(二十紙左)第三師中。薩婆多。貪‧恚‧慢唯鈍。五見‧疑唯利。癡通利鈍今大乘見疑唯利。四通利鈍。隨應許與見疑俱故。不得以見與貪等俱。亦名為鈍。無獨鈍故。彼有獨鈍故。由此貪等通迷理事。疑唯迷理。仁王經云。見五地斷疑事中猶預。阿羅漢疑蝙蝮亦爾。皆異熟生故法執類。堅著即執也。 (六十一右)瑜伽五十八等(文)。五十八(五紙右)云。疑者猶豫二分不決定心所為性。當知。此疑略由五相差別建立。謂於他世作用因果諸諦寶中。心壞猶豫。 (六十一右)此約事於理疑(文)。義演云。此約事於理疑等者。此餘瑜伽文。文云。疑於五事轉者。意境約世事。於理亦生疑也。即理事雙疑。 (六十一右)非但迷世(至)迷他世事(文)。義演云。言非但迷世至但迷他世事者釋成也。瑜伽云他世事者。以彼事必依理故。即疑彼有無報等道理。不唯迷於事也。故理事俱疑。問。如何得知理俱疑。如疏云非不迷彼理但迷他世事。即其意也。五事如下自解(文)義蘊云。疏瑜伽五十八至約事於理疑非但迷世等者。此師會云。彼言疑他世等是煩惱者。疑他世時非但疑他世事。必兼他世道理。由他世中兼理事故。名煩惱事。於現世事不妨。起決故。疑與解亦得俱時。 (六十一右)若此迷時(至)生印可故(文)。義演云。若此迷時一心於現事必生印可者。此意云。於他世事理事雖疑。此時同念。必緣現在善惡事等生決印也。故邪解亦遍染心。無有不緣現在而得疑他世。以世疑依對現在起故。 (六十一左)若緣非愛事(至)不欲此事(文)。義演云。若緣非愛至情則不欲化此事者。謂邪欲必雖體是欲。相非粗顯也。正疑於理時。於理不印。意說雖亦有勝解。相非粗顯故。說此二境無欲‧勝解。非實無體也。 (六十二右)五十三心所各各別說(文)。義演云。五十三心所各各別說等者。即五十一心所中。更加邪欲‧邪勝解。 (六十三右)若謂彼言(至)亦有勝解(文)。義演云。若謂彼言至有勝解者。謂牒第三師救。遂難解之。未來世中而生希望者。顯有欲也。為或有顯有疑也。故於現在福為罪有差別者。准上一段。並是前師。釋上文證有邪欲解疑等所以也。希望未來有果故。現在作福。若希未來無果。即現在作罪。即於現在罪福而生印。於未來苦報因果等道理而生疑等。問。此疑與欲解得因緣不。答。准此疏解理事同緣。此亦應爾。疑亦與勝解緣現在。勝解與疑亦緣未來故。同一所緣。有疑‧勝解。於疑他世中亦迷彼理者。此則舉事顯理。非但迷事。亦迷理也。則於他世迷理。現在事印(文)義蘊云。疏若謂彼言至亦有勝解者。此並牒救也。言未來世中而生希望為無或有者。此說於未來有欲及疑也。言於現在世為罪為福者。此釋同在勝解也。意云。若疑未來無苦起希求者。即於現世決定為罪若疑未來有樂起希求者。即於現在決定為福。如是二愛必得疑欲勝解三法俱也(已上)與義演大同。 (六十三右)難言疑未來為無此應有我見(文)。義演云。難言疑未來為無此應有我見者。謂下難前師云。汝疑未來之心。應與我見俱時。若言由有疑故無我見者。下難云。我見是推求疑亦是推求。則疑時無我見。難云。即印持是決定。疑時無勝解。彼若救言。疑時必無我見境故。無我見者。亦應疑時無決定境。勝解應不生也。若言理疑事境有得俱生者即應疑決二境殊同緣義非有。若言疑亦緣解境者。疑應不成。疑解亦緣境生故解應不是解等難。義蘊大同。 (六十三右)又於他世等(至)有勝解(文)。義演云。又於他世第一心有勝解者。即牒前師一心之中。於他世起疑。於現世有印者。下難云疑杌為人等。 (六十三右)疑杌為人(至)應有解(文)。義演云。疑杌為人時此一心應有解者。汝雖現印於未來疑。然與得生同一心起者。亦應疑杌 時一心中應有解生彼若救云。疑理事別得俱生。疑杌境唯一故無解得。即應疑解不同一所緣過。 (六十三左)二云(至)猶豫(文)。義演云。二云疏猶豫者。意云。前第一但引瑜伽。唯約事疑為難故。瑜伽云。疑於五事時等今第二。更約理事雙疑為難故云二也。謂前師詞。疑他世理事時。於現在起印故為以也。若唯緣未來生疑。及唯緣涅槃理生疑者。既不緣現在事。如何起勝解(文)義蘊云。此難意。若緣他世亦緣現在可如所說。若唯緣未來不說現在。於何生印。亦不可說緣未來時要緣現在。 (六十三左)難曰(至)為無此應有我見等(文)。義蘊云。疏難云疑未來為無此應有我見等者。此意難云。難與勝解相違。汝許疑未來時現起勝解。亦應疑與我見相違。疑未來時。於現在世應起我見。 (六十三左)此亦去來理事雙疑(文)。義演云。此亦去來事理事雙疑者。即二云云已下文是。 (六十三左)前師但緣事疑(文)。義演云。前師但緣事疑者。即指前瑜伽五十八約事疑為難。今時約理事雙疑為難故。二難有別。故瑜伽說疑緣五事起是煩惱疑。雖依事起疑。亦別見道斷。以是理疑所引生故。雖言緣事。行相迷理。猶如見取緣事起。亦行相迷理也(文)演祕云。前解但緣事疑者。即前引彼五十八云。疑由五相至如何有欲勝解二數。此解約彼事疑為難(文)義蘊云。疏前解但約事疑以疑。理所引亦見道斷者。此釋他伏難。謂前師難云。若如我說疑他世等必兼於理。可准見斷。汝以瑜伽說五事故不迷理者。應非見為。如疑杌等。唯迷事故。此師解云。疑五事等。必由疑理之所引生。雖唯疑事。行相深取。能迷理故。亦見道斷。如見取等。雖不親迷諦理。由迷理惑所引生故。亦唯見斷。如迷杌等。行相識近非疑理引。不可為例。 (六十三左)以疑理所引(文)。演祕云。以疑理所引等者。外躅前難故釋之。外難意云。若緣事疑是煩惱者。應非見斷。見斷唯是迷理惑故。答意易詳。 (六十三左)行相識非是煩惱(文)。義演云。行相識非煩惱者。意云。瑜伽言迷理事疑是煩惱。若迷杌起疑。但是異熟無記心。行相微劣。於境不了。妄執為人。但異熟生攝。非煩惱疑也。亦非見所斷。 (六十四右)對法等云(文)。如上已引。 (六十四左)或通難前(至)非染污位(文)。義演云。或通難前至非染位者。意云。非但今難無掉舉。二者即二法各有兩難。且無惛沈有兩難者。第一無堪任。第二非染位。量云。煩惱起時。應不得名無堪忍。以無惛沈故。如善心等又量云。煩惱起時。應非染位。以無惛沈故。如善心等又量云。煩惱起時。就非染位。以無惛沈故。如善心等。無掉舉亦有二難。一云無囂動二云非染位。量云。煩惱起時。應無囂動。以無掉舉。如善心等。又量云。汝煩惱起位。應非染位。以無掉舉故。如善心等。故言二法各有二難。即難前六邊染家也。然今八邊染家云。惛掉二法。行相增時。則不並生。若以行相一粗一細。而論則二並生故。云然此與惛沈等。 (六十五右)染者名散亂(至)如薩婆多(文)。婆沙四十二(十六右)云。謂大地法有十種。一受‧二想‧三思‧四觸‧五欲‧六作意‧七勝解‧八念‧九三摩地‧十惠。大煩惱地法亦有十種。一不信‧二懈怠‧三放逸‧四掉舉。五無明‧六忘念‧七不正知‧八心亂‧九非理作意‧十邪勝解。大煩惱地法中。心亂即彼三摩地(文)俱舍第四(六右)云。染污等持名為心亂。又云。有執邪等持非即是心亂。光記四(二十四紙左)云。敘異說。此非正義。有執。大地法中邪等持。非即是大煩惱法中心亂。 (六十五右)對法等同(文)。對法第一(十八紙右)云。廣明六種散亂。對法抄二末(十六紙右)云。有義。此體貪嗔癡攝。此中說故遍染心故。有義此體別有自性。謂他分者。彼等流故。如無慚等。隨他相說。此別自相。謂即躁擾令俱生法皆流蕩故。若無別體者。應不別障定。此與掉舉二相何別。掉令易解。亂令易解。亂令易緣。乃至廣說。如唯識所說。 (六十一右)五十五云(文)。五十五(十一左)之全文。 (六十五左)此是非故(文)。義演云。此是非故者有二解。一云。若有引二法是染。無此二法非是染故。故言此是非故也。二云。此二是染法。非是不染法。染法即非。非是過也。此二是過。染心必有(文)今謂。三解皆大謬也。是非者。指不正知之所知境。非謂染非染等。若煩惱理前。則不能正了知此境是耶行耶失耶故。言不正知此是非故。 (六十五左)疏必失正念及(至)而起煩惱(文)。義蘊云。此釋二法。遍染所以。必失正念。於起煩惱。必由不正知。不能知。此或是或非故煩惱也。 (六十五左)如加行善等(文)。義演云。如加行善等者。等取善心及自性無記等。 (六十六右)如第一師三(至)第三師除二(文)。義演云。第一師至第三除二者。第一師加三者。謂忘念‧散亂‧不正知。第二師加二者。謂惛沈‧掉舉。第三師除二者。謂邪欲‧邪勝解。前師許十邊。正義唯八邊故須除二。 (六十六右)非諸染心皆緣曾受(文)。義燈四末(三十一紙右)云。問。護法正義云。非諸染心皆緣曾受境及邪簡擇故。忘念‧不正知依念惠者。不邊染心。依無明立。即邊染心者。如緣現在復非簡擇。起此忘念‧不正知時。與無明俱不。若許俱者。忿等應嗔俱。若不俱者。應非邊染。答。義別說之。猶如見惠。雖不相應。可得俱起。以他性相應非自性故(文)又(三十三約右)云。問。如不翻別境入隨惑中。別境染念染惠。亦名忘念及不正知不。若不爾者應非是染。以正念正知故。若許亦名忘念及不正知者。與隨惑中二法何別。答。別境中忘念者。謂於過去曾受境界。忘追憶故隨中忘念。只忘失正念。不要忘念過去之境。問。若爾前善心中。不能記憶曾所受境。應非忘念。以非染故。答。起善心時。雖有不能憶過去境。而於現境能正念故。問。緣現可爾。緣過如何(思之)若別境中惡惑。必邪簡擇。隨中惡惠。能惡於惠。即令知中不正。非要邪簡擇。又假實殊。有無體別。隨惑但作用而無別自體。別境有別體。 (六十六左)其五遍中(至)故說也(文)。義演云。其五遍中亦可約此至無明為體邊故說也者。此疏敘二論文說五六互有互無所由也。然第二師。雖說六邊。仍不可別境念惠為體者。不邊故。遂云六邊。以染邊心要由曾受境類等方生。取別境為忘念等體故今破之。言邊染者。但取癡分也。 (六十六左)答曰不然(文)。此有二說。義燈四末(三十一左)云。問。如緣曾境及邪簡擇起忘念等依二法立。為一忘念等為有二耶。答。疏有二解。後說為正。然要集云。有說。兩說皆違第六。故第六云。染念染惠。雖非念惠俱。兩癡分者。亦得相應。既廣破已。彼自釋云。若無念惠唯癡上立。若念惠起。即與無明各二法立。即自問云。既二並起為一為異。答。謂攬二分假立一法。具含二義故。癡分義念惠相應。念惠分義。非念惠俱。與癡相應故無有過今謂。此說即是前明。何勞別說。本疏云。或總依惠無明立一不正知。不正知是假。不可言有二。今攬二分假立一法。豈非前明。本疏引例。如放逸等依四法。立不約貪等別。說二相應故。此意放逸雖依貪立。二得相應。據餘分說。說遍染故。例不正知等相應亦爾。何勞更言故癡分義念惠相應。念惠分義非念惠俱。與癡相應故。無有失耶。 (六十七右)疏有不正知(至)無明義別說(文)。義蘊云。不可念有無明故差別說。謂由無明令知不正故說為二。 (六十七右)或總於惠(至)言有二(文)。義演云。或總於惠無明立一正知者不可以依二法立。即言有二。但約假用說故。若言此二者。放逸應有四。以依四法立故。故不可隨所依法體立有多也。問。何故無二不正知。答。由惠無明二法相應。共立一正知故。所以無二也。 (六十七右)疏二相應(文)。義蘊云。謂無明與惠相應故於此二共立不正知耳。問。今既於惠無明二法之上立一不正知。如疑心時有不正知不。若言有者。疑非惠俱。如何言有。若言無者。此不知應非邊染。如何共立一不正知。答。疑心起時。惠分俱起。既爾於二法上。各立一不正知互有無。以之為正。 (六十七左)三文不同(文)。義演云。及三文者。即說五說六說十邊染論也。 (六十七左)雖無論文定許八遍(文)。此評四說第四義為正。下論云。論說大八邊染心。然略纂中以六邊染為勝者。唯就五‧六‧十三種中而論。故彼曰。此六文為正。餘十‧五者。各據別義。此會為勝。然對法抄舉四釋已云。此依正義(八遍染義)唯識第四說遍染心。更有三師。如彼廣破。准此以八為正明矣。五‧六‧十邊皆言非實邊。又彼抄此疏。並以八邊為正。略纂一往評論。可知。 (六十七左)以同初能變故(文)。義演云。疏頌中以同初能變者。同初能變。是捨受故。所以頌中。更不辨受俱門。 (六十八右)疏頗設異計後申正義(文)。頗者。字彙云。差多曰頗多。多有曰頗有。今謂。頗字形誤。合作預字。珙韻預先也(文)。 (六十八右)疏瑜伽第十一(至)乃至廣說(文)。第十一(九紙左)云。復次此四靜慮。亦得名為出諸受事。謂初靜慮出離憂根。第二靜慮。出離苦根。第三靜慮。出離喜根。第四靜慮出離樂根。於無想中出離捨根。如薄伽梵無倒經中說。如是言苾芻憂根生已。應當如實了知(文)略纂第五(十紙右)云。辨出離有三義。一不行義。二滅粗重義。三離染義。初定離憂。有此三義。二定離苦。唯有滅粗重義。染初已捨。後猶行故。後定之三離具粗重滅及離染義。無相離捨。要無學位。餘位分離。不得離名(文)倫記全同。又論(十紙左)云。問。以何等相了知憂根。答。或染污相。或出離欲俱行喜相。苦根者。或由自等增上力故。或由身勞增上力故。或火燒等增上力故。或他逼等增上力故。諸離欲者。猶尚生起。善根者。謂第二靜慮中。即第二靜慮地攝樂根者。謂第三靜慮中。即第三靜慮地攝。問。何故苦根初靜慮中說未斷耶。答。彼品粗重猶未斷故。問。何緣生在初靜慮者。苦根未斷而不現行。答。由其助伴相對。憂根所攝諸苦。彼已斷故。若初靜慮已斷苦根。是則行者入初靜慮及第二時。受所作住差別應無。由二俱有喜及樂故。而經中說由出諸受靜慮差別(乃至)略纂第五(十左)云。問答中有三初諸根相。次明苦根。後釋無相。初靜慮中苦根粗重猶未斷者。由諸憂根無知等引。彼離染時。一切不行。粗重亦捨。設於無上法希慕愁戚。亦無知引故離欲捨。由諸苦根有不由癡引。離欲猶行故。彼粗重無堪任性。二定方滅。問。苦根離欲起粗重。二禪滅喜樂離下捨。粗重上地除。答。苦根所依及尋伺初定有故。二禪滅喜樂所依無別引。離染之時粗重亡。若初靜慮已斷苦根。是則行者入初靜慮及第二時。受所住差別應無等者。此意說言。初定滅憂。二定滅苦。由此雖有現法樂住。應無差別。經說靜慮出受差別住成差別故。又此斷受有差別故。初定尋伺不寂靜。粗重不斷滅。二定中寂靜粗重方斷。若初定中苦根已斷。此別應無(文)倫記全同。論十一(十一紙右)云。又無相者。經中說為無相心定。於此定中捨根永滅。但害隨眠彼品粗重無餘斷故。非滅現纏。住無相定。必有受故。於此定中容有三受。謂喜樂捨。非彼諸受得有隨眠。煩惱斷故。說以為斷。彼品粗重說名隨眠(文)倫記四上(十二紙右)云。又無相者等。景云。無常人無漏定心緣真如境名無相。以煩惱相應捨根為煩惱雜。或為煩惱緣縛。並是捨根體上粗重。今說能縛捨根惑種名為隨眠。於無相定中。滅其惑種名滅隨眠。非滅現受名滅捨根。以無相定中必有受故。以受非煩惱性。諸受種子不名隨眠。故云。非彼諸受得有隨眠。而緣捨受。煩惱斷故。說捨受斷。彼煩惱品粗重說名隨眠。泰云。無學之人。空觀之時。取相捨根種子永滅。隨眠剛纏名為粗重。粗重無餘斷。故名滅現行。可者住無想定。必有緣相捨故。今捨現起纏種名隨眠者。依名說故。非彼喜樂諸受得有粗重隨眠斷。雜彼煩惱故名斷。彼煩惱品諸受種子。名為隨眠。基云。有漏。捨種子為煩惱縛。假名為粗重。入此定中說之為斷現行無漏捨。假名現纏。在定猶起。非彼諸受為煩惱染。得有隨眠。即此隨眠說名粗重。非無漏受。而無種子。有釋。非滅現纏者。非滅相應緣縛所縛捨根之體也。謂此舉能相應煩惱等。而取所縛捨根名現纏。非滅此現纏也。又此捨根實通九地。今約唯捨之地說五地(文)演祕亦同景釋。或云。略纂滅有漏捨根。祕云斷根種子者非也。祕釋略纂並不爾。略纂云。有漏捨種子名為粗重故。演祕云。雜緣捨根惑種子名捨粗重故。義演云。問。憂苦二受欲界繫。憂受初禪無可爾。如何苦受初禪猶有耶。答。且如苦根唯五識有。謂初禪中有眼耳身三識者。所以得有苦根。識若無憂苦方出故。故二禪出苦根。又胎法師解。欲解先曰云。何故二禪方出苦根。答。由初定有三所依識。是苦所依故。是下地之類故得有苦。苦爾苦根。設欲捨。隨所依識。二定斷喜樂。在二三禪。然應隨所依。問。六隨諸地。答不然。五識無能治。苦隨二定斷。意識體能治。喜樂不從遍三界(文)又六十三(六紙右)云。問。何因緣故知。初靜慮中苦根未斷。答。彼品粗重未遠離故。若於是處苦根已斷。但與第二靜慮住時應無差別。是故當知。是處未斷(文)略纂第六(十二左)云。論云。何因緣故知初靜慮苦根未斷。答。彼品粗重未遠離故。苦根斷。便與第二靜慮住時應無差別者。大義曰。初禪苦根粗重亦在得第二禪。方盡故言彼品粗重未離。粗重者。即隨所依無堪任性。但以初禪三識尚有。喜未圓滿。粗重未盡。三識苦根隨順故。喜與苦根正相違故。第二禪地三識無故。喜滿極故。所以粗重除故。初禪若離苦粗重。即是喜滿。喜滿足故。即無三識。應與第二靜慮無別。此是斷者。斷苦根上粗重滿依附性等。非謂為種及緣相應(文)。 (六十八右)疏於無相中出捨(文)。義蘊云。此等即彼論標詞。彼下釋云。又無相者。經中說為無想定。於此定中捨根永滅。但害隨眠。彼品粗重無餘斷故。彼復釋云。煩惱斷故。說以為斷。彼品粗重說名隨眠。彼論意無分別智相應定名無想定此智定之中捨根永滅者。非謂捨根現種永滅。以能永斷煩惱種子粗重。名為永滅。此約無學位能永斷緣雜隨眠故。問。既約煩惱永斷名為出離。喜樂二根。於無相中亦應永滅。何獨言捨。答。喜樂二受。已約靜慮明其出離故。此不論。其實於無想中。亦皆出離。無學位中。既有喜樂。與捨同故。然有疏本云。於無想中者。想字誤(已上)今謂。案倫記文。泰基兩師。以有漏捨根種名為粗重。影師雜緣捨根。惑種名為粗重。然演祕義蘊。並同景釋。違疏主意。兩師不見略纂。故致斯違。有說不辨略纂演祕不同。如上已辨。 (六十八左)若許喜樂通在有頂(文)。演祕云。疏若許喜樂等者。問。前師但言喜受相應。如何牒言許喜樂耶。答。為二釋。一依三受而以明之。二就理言。喜粗樂細。粗猶上有。細必不無(文)。 (六十八左)疏不應憂苦通三界有(文)。義演云。疏應計憂苦通三界有者。難云。上地無喜樂。汝計第七彼地喜樂俱。上地無苦憂。六識於彼有憂苦(文)。 (六十八左)疏第七所緣(至)為境界故(文)。義燈五本(五右)云。云何與憂喜俱。答。且與喜俱有其三釋。一云。喜與第六俱。第七與六俱故。云與喜相應。不爾何以故云緣有喜地善業所引果故。不緣第六故引解非。二云。果從因故。或從喜受相應思之所感。此第八識。第七緣此引業果故。名緣有喜等。與喜受俱。三云。相順故俱。如說五識緣前相分。此相從前五識熏成。後五識緣云緣前相。此義亦爾。此果從喜及相應果之所招感。雖緣此果。順彼因故。云與喜俱。餘受相應二釋。准此(文)演祕云。疏第七所緣至為境界故者。此釋意云。隨緣何地所上果識。第七俱受。即與先世引業受同。何以者。緣彼引業所感果故。疏云相應。是隨順義。若與彼業受不隨順。即不能緣彼業之果(文)義蘊云。此第七識為境界故者。此師意說。如生惡趣第八識果。能引之業即第六識。此以憂根名增上受。今第七識既緣此業所招之果故。相應受與彼類同。亦憂俱也。如是乃至第四靜慮能招之業。即以捨受為增上也。問引惡趣業亦喜捨俱。如何此中但言憂受。乃至上界為問。准知如三惡果。不善業招故。唯憂受。又名為增上。設餘受俱不名增上。因勝果劣。非相順故。第四靜慮果。捨受相順故(文)。義演云。疏增上受類相應者。意云。如第六識。修初禪定時。即是造初禪業。此業與第六識中喜受相應。為增上緣。能感初禪第八識果。然第七識俱喜受。即與彼地能引業之增上受類相應。緣彼業果為境界故。云受類相應者。第七識俱喜受。是第六識中喜受之流類也。既約受與能引類之愛類同。問。何故要須與增上受類相應。方緣彼業果為境界耶。答。相應者是相順義。要彼此喜受相順。方能緣此地業果。若不相順。第七即不能。緣此業果。乃至餘地皆第六識之業增上受相應。而緣業果。問。若如造三途業。互有苦受俱。彼第七應互與喜樂受俱耶。答。依多分說。以上二定及人天等多分。與彼能引業喜受相應。亦三途等業。且多分憂受相應。以壽逸人極少。少有喜受俱歟。若又難似乖據無違人天互天多分者。明知。造三途業。多分憂相應也。又次是不正義。設有換無勞會之(文)。 (六十八左)又地所有(至)與彼受俱(文)。演祕云。疏又地所有至與彼受俱者此第二釋。隨所緣識所生之地。七與彼地第六意識增上受俱。俱者即是喜憂等同。何所以然。由緣彼地引業之果故。與當地中喜受增上。第七我見緣此地果。亦與此地增上受同。如生惡處憂受增上。餘趣准知。前據與彼能引受同。後同所緣當地增受故。二別也。有義。隨第六識增上受俱。如初轉依隨六增上故。受俱起亦隨第六(文)義蘊云。疏又地所有增上之受等者。此解意云。如初二定并人欲天。 於此地增上受同。喜相應也。此即不約能引果業故。與前別。喜受既爾。餘地准知。義演云。疏又地所有增上之受至與彼受俱者。此第二解。如第六識有人天業。感得人天第八果識即隨彼地第六識中受喜樂。受緣彼第八。以之為境。然第七識亦與自相應喜受俱。緣自地第八識果為果。又此地之業者。此人天趣業。後能招彼地果。即當生地果。當生地果第識。與喜樂受緣同地果。第七與彼同緣此初第八所生之地。隨地所有受。即緣第八生故。與前不同。不同所以如演祕抄(文)今謂。演祕‧義蘊‧義演。皆並不殊。 (六十八左)欲界雖有(至)故此不說(文)。義演云。疏欲界雖有捨受至故此不說者。釋通外難。難云。餘地有捨受業果。即說識受俱得緣。欲界互有受業果。何故不說俱得緣。答。雖有捨受之果。而業劣故不說。意說。以欲界善惡二趣引業強。喜樂憂受勝故。得彼勝受說。不同彼劣受業說(文)。 (六十九右)如苦樂受(至)故今不說(文)。義演云。疏如苦樂受至故今不說者。然苦樂二受。唯在五識。不與引業俱故不說也。然初二定五根有樂根者。但約怡悅義邊說有樂。互非此間所說。謂五識受不能感引業果。一向不說五識受也。所以初二定說有喜受。不說有樂受也(文)。 (六十九右)故瑜伽六十三(文)。六十三(十二紙右)云。阿賴耶識相應受。於一切時是不苦不樂。唯是異熟生。此於一切識流轉時。或樂俱行。或苦俱行。或非苦樂俱行位中。恒相續流。乃至命終無有間絕。所餘三受。當知思惟所引發。非是俱生。時時作意引發現行。彼俱生受極微細故。難可分別。如是等類。當知是名勝義道理建立諸識俱有差別(文)演祕云。例七。七同唯捨。 (六十九左)與第八識義有異者(文)。樞要下本(二十一紙右)云。此與初變有同不同。頌說不說。疏指如樞要者。如十卷中解。 (六十九左)彼是第八自相別義(文)。演祕云。疏彼是自相別義者。異熟果相種子因相。是阿賴耶識自相別義。攝持因果為自相故(文)。 (七十右)疏恒轉如疏(至)樞要解(文)。義燈五本(三紙右)云。論苦與藏識有異等者。要集云。有說有解三位無故。無恒轉義。亦不應理。未斷滅來恒起續起故。同第八識未入四位。恒名賴耶。故依有釋周故不說。或相同不說。今謂不爾。賴耶設入四位未成無漏故說恒轉。不約名說。恒轉如流。末那三位轉成無漏。轉易非恒故不如流(文)。 (七十右)又此若與四受(至)金剛心非頓斷過(文)。義燈五本(初左)云。問。疏云若四受俱則金則心非頓斷過者。設無捨受俱豈不頓斷。以易地捨故。答云若喜等俱。必隨地別染法俱斷。如六識故。若捨受俱即可頓斷。如第八識。捨俱頓斷。其理極成。故無有失(文)義蘊云。疏又此若與四受相應至非頓斷過者。第六識通四受俱相應修惑。從下向上漸次而斷。若第七識亦四受俱。好應同彼。先斷喜俱之惑。乃至漸次斷樂捨俱。應非頓也。問。若七俱或非四受俱故頓類者。趣果人第六俱或既四愛俱。如何頓斷。答。此不同七。以超果者。九無間道斷三界惑非頓斷故。問。如斷一品通三界。豈非頓耶。答。以超果者意樂力故。雖四受俱而能頓斷。第七不然。不可為例。獨覺菩薩金剛斷為難亦然。今應正解。但取前六識中得有非頓斷義。即成相例。何得要以趣果等難(文)。義演云。疏又此若與四受相應至少分斷故者。意云。如欲界第七我見具惑。與悲想地第六識中下下器惑。捨金剛無間道。一時頓斷。今若與四受相應。即應非頓斷過。何以故。由前位中少分斷。謂初禪出憂。二禪出苦。三禪出喜。四禪出樂。俱是非頓過也(文)若依義蘊。雖四受俱然有頓斷。是別意樂故。如超中二果之人。九地修惑類聚合斷。獨覺聖。非非想地初品無間。斷盡下八地煩惱之類是也。 (七十左)問若爾(至)何別(文)。演祕云。疏欲界中不伏修惑等者。即欲意識俱生我見依不斷問。依斷家答(文)義蘊云。疏問若爾如欲界中不伏之修惑與此何別者。前師難云。如欲界第六識中俱生我見相應之或。見道已前亦不斷伏。許四受俱。今第七識與彼何別而無四受。答云。有異。六俱修惑。地地漸斷。如不還等。先斷欲故。其第七或。三界九地合。一時斷故不同依(文)義演云。疏若爾如欲界不伏之修惑與此何別者。此因前故為此問。意如第六識中俱生煩惱貪瞋我見俱。世道不能伏。要與非想地同。與第七相應惑何別。此即不斷家問。疏答彼前前地已永離故。此即計為家答。然第六識相應惑。第三果人。離欲即時。亦能斷彼。又第二果人。前斷六品入那含果故斷。答第七識相應惑。縱離俗互不能斷。要至有頂合於九品。一類方能頓斷故有別也。故云此合於後等。及第六識中修惑有二師說。一許不斷此問答。 (七十右)六識可然(至)故唯捨受(文)。義蘊云。疏六識可然者。前之六識。至無漏位。有易脫故。有分別故可通餘受。七則不爾。疏雖初地以去有行不行等者。此說平等性智。既成佛已無不行時。亦是恒時平等轉故無。無動搖故。同前無漏第八。故捨捨俱。 (七十一左)雖初地已去(至)唯捨受俱(文)。義演云。疏雖初地至唯捨受俱者。意云。釋外難。難云。若言已轉位第七。與平等性智俱任運轉不易故。唯捨受相應者。亦如初地第七地。互得無漏。即任運轉不易脫耶。答。不爾。據佛位說云不易脫。非約餘位也。任運轉者。無動搖義(文)樞要下本(二十一紙右)云。平等性智唯捨受俱者觀智是初定。平等智定攝。觀智喜樂俱。平等智隨喜樂有二解。一解得。然今說者。取至佛位唯捨一定。未自在隨觀智。自在不然故。若爾七識捨俱。淨由他喜樂。因中無尋伺果由他引生。答尋‧伺行相粗。非由他引轉。亦應喜樂非一類。他引不隨生。故第二義一切是捨。何故地同。共受即別。喜樂易脫故。恒唯捨受。定不相違故從能此。若有漏位。能位通九地。所依一地攝。隨所生故。若至佛位能依通九地所依唯第四定。與淨第八相依相續。無動搖故。十地無漏。能依所依。俱定同地。隨他引故。未無動故。此說法觀品。非生觀品。猶有漏故(文)義燈五本(二紙左)云。論故此相應唯是捨受者。問。第七緣於八。唯捨受。第六緣七八。隨彼雖捨受。答。第七恒內緣。隨境唯捨受。第六緣內外。不得唯捨受。問。六是能引七所引。隨彼能引成無漏。七是所引六能引。應隨能引通三受。答。無漏起時。難隨他起無漏。緣境恒任運故。不通三受。問。第七無漏由他引。不隨能引同一地。答。淨法起時難。隨他通引同一地。捨受任運起。不隨能引通三受。問。第七任運起。不隨能引通三受。五識任運生。不隨能引通三受。答。五識易脫起。隨他通三受。第七緣一類。不隨他三受。問。五識任運他引生。即隨能引能三受。第七一類他引起。應隨能引通三受。質答云。五識雖他引。不隨能引尋‧伺俱。平等雖他引。不隨能引通三受(文)。 (七十左)復又此知(至)唯捨受俱(文)。義演云。疏復此知至捨受俱者。意在佛身中。大悲功德最勝。常在第四禪。此第七。唯捨受俱(文)。 四智依地(本疏本末‧五末各有在釋。合陳同別)。 大圓鏡智(有三釋。疏云。此說第一解勝矣)。 一云種子(色界六地四無色)現行(唯第四禪)疏第末初釋。五末初釋。二云種子(如前)現行(通色界六地)疏本末第二釋。五末無此釋。三云種現(俱唯第四定)疏三末第三釋。五末第二釋。 平等性智。因位(種現俱通色無色界十地隨妙觀察智能引故)果位(三說如下)。 一云種子(通八地)現行(唯第四定)五末第二釋。 妙觀察智(因果二位種現俱通十地)成所作智(五末有三釋)。 一云唯在初定二云通四靜慮(多在第四定)三云唯第四定。疏云。此中三解。任情取之(云云)。 (七十左)又設下地有平等智(文)。義演云。疏又設下地有平等智者。意云。隨上下地。第六識入法空觀時。皆引得平等性智。平等智通上下地有。以無漏第七與第六必同地繫。若有漏末那。與第六或異地繫。如演祕說(文)。 (七十一右)疏若在十地(至)皆有此智(文)。義演云。疏若在十地至皆有此智者。是總如下自解。 (七十一右)疏依彼地心(至)為有頂依(文)。義演云。疏依彼地心至為有頂依者。意云。如因位中。若依有頂在等。六依法空觀入滅定時。引得平等性智。此平等性智。與淨七六為依。滅定不無。所以有頂第六。還以有頂地第七平等智為所依故。不可定說下地第七與有頂第六為依。以無漏末那必與無漏第六別地繫故。有漏者或通異繫(文)義蘊云。疏不可定說下地第七為有頂依等者。謂在下地。若起有頂地生空觀時。不能引起平等性智。即以下地第七為有頂地第六所依。若起法空智。即能引起平等性智。此平等性智。隨能所六。亦有頂繫。即非下七為有頂依。問。未入滅定可隨能引有頂地繫。若入定已六識不行。既無能引。引平等智屬何繫耶。答。彼由定前法空智引。雖入定已無能引識。亦有頂繫。問。有頂第六。設依下地平等性智理有何失。如生空智依下七故。答。有漏第七隨第八繫故。生空智以下為依。平等性智。與定相應。非欲界法。隨引上界所繫故。法空智。不以下七為所依也。問。有頂平等性智以何為依。答。以下界第八為依。如生空智依下七故。論云隨所生所繫者。約有漏說(文)。 (七十一右)雖通諸地皆唯捨受(文)。義演云。疏雖通諸地皆唯識捨受者。意云。此釋外難。難云。次言平等智由第六引諸地皆有者。互應引第六識。隨在何地與何受相應。初二禪等有喜樂等。答不爾。皆唯捨受故。應思者。意同前解(文)。 (七十一右)不可因數(至)未必相似故(文)。演祕云。疏不可以因數等難者。不可以受因果是同。便難因果令似所等(文)義演云。疏未必相似故者。意云。因果心心所。未必相似。恒於所緣平等緣故。過合唯捨相應。若論餘心所。因果多少。即未必相似。由無漏善心。法爾有此二十一心所。作用俱親相似(文)今謂。演祕牒文有等字。與今疏別。義蘊云。疏不可以因數難彼心所法者。不可以因果俱捨受。遂難相應心所令因果數同也。疏以俱染法說為不共無明等故恐濫不善者。謂不共無明中獨行不共。唯是不善。今此相應恒行不共非是不善。恐濫於彼故。唯問。心所何性攝耶。答云。有覆心王。不濫故不問之。 (七十一右)此識何為(至)亦無記攝(文)。義演云。疏此識何故名為無記至互無記攝者。意云。此識相應四惑。雖合是不善性。由所依識行相微細。任運一類故。所以是無記性。然能依煩惱。隨所依識互為無記。不障善故者。不障六識中善無記。遍三性者。說第七及心所等。能與三性為依。言通三性。非體通三性也。故第七與前六識為染淨依。又邊三情者。前六識起三性。同時第七恒現行。與彼俱起故。云邊三性也(文)六論云。雖數現行。不障善故(此釋俱生身邊二唯無記性)遍三性者。瑜伽六十三(十二紙左)云。是煩惱與善不善無記識俱而不相違(文)。 (七十二右)攝論二本皆第一說(文)。無性第一(十五左)世親第一(十八紙右)演祕云。疏此微細言攝論二本皆第一說者。按無性論牒本云。此意染污故有覆無記性。與四煩惱常共相應。如色應無色二廛煩惱。是其有覆無記性攝。色無色廛為奢摩他。所攝藏故。此意一切時微細隨逐故。釋三界者。有情所歸所集之所。猶彼巿廛。而梵云阿縛遮羅(文)。 (七十二右)疏此中兩解(文)。義燈五本(三紙左)云。疏有二解。初云。雙問雙答。王由心所成三性故。初舉所顯王故。論云。此意相應四煩惱。是染法故。次顯由王所成有覆。論云。此具染法所依細故。故雙問答(文)義演云。疏此中兩解者。意今疏家說有覆無記性有二解。與彼論說別。二解如疏(文)。 (七十三右)答中有二(文)。今准下文疏有二解。一者如今所言。答中有二等(答中有二。一總解。二別顯中有亦有二。若起彼地下是第一解。或為彼下。是第二解也)一者此下至即非所繫分為三段。下文所言(七十五右)又解。此又三釋等是也。雖有二解。疏主自言前解為勝。若不預知疏有二解。則至大混故為斯釋。 (七十三右)六十三(至)顯揚十九(文)。六十三(十三紙右)十九(初紙右)演祕云。按瑜伽論。六十三中明亦同此。彼論云。隨所生處。是諸煩惱好此地攝。釋隨第七識所生之處。彼相應惑。亦同地攝。又顯揚十九云。若生此界中補持伽羅。當知此意相應煩惱。即是此界體性所攝。釋瑜伽約地。顯揚據界。粗細少差。大意一種(文)。 (七十三左)對法第六(至)計為我故(文)。第六(十四紙左)云。所言無明緣上地者。謂與見等相應。見者除薩迦耶見。不見世間緣他地諸行執為我故(文)義燈五上(三紙左)云。問。七緣八為我。隨境一界繫。第六緣三界為我三界繫。答。自地互相增。隨自自地繫。他地不相增。不他地繫(文)。 (七十三左)由此故知(至)色等亦通故(文)。樞要下本(二十一紙左)云。末那繫中難云。所緣一地繫。能緣繫隨境所緣九地繫。能緣繫通九。如總緣我見等。答。現行為境顯。能緣隨彼繫。種等境沈隱能緣繫不隨。問。現行相顯可緣起見。種子相沈應不生見答。境通隱種現俱境。隨繫義顯不隨種繫。又難。能緣緣彼地。能所一地繫。境為能緣緣。能所俱無覆。答。性據類殊能所別性。繫據縛義不可別繫。問。第七緣彼現。能所一界攝。八緣三界種應隨三界繫。七‧八互相增能所一界繫。八境不平增。見增名別繫。又八為彼業招不隨境界繫。七非業所感。隨境一繫(文)義蘊云。疏由此故知第七不緣本識種子者。此第七法。既不能別緣他地法為我我所。故知。不緣種子。若許緣種子。應緣他地法。種通三界故。此破安慧師言亦不緣色等者。第八相分有定果色。天眼等亦他地故。故知。第七不能緣色。此破火辨師義。問。第八任運緣。即許通他地。第七既任運。非唯彼地緣。如疏自解。其意可知。 (七十四右)若爾(至)如下自解(文)。此乘上言第七我見不緣他地。以問第六命終心也(義蘊義演大抄意。善珠為問第七不穩)言此別緣我者。指第七我。今所問答本起第七。文雖懸隔。言指無失。已言緣未來。非第六何。下文(六末)云。同學五之一(十二紙左)如命終心得起上者。緣未來生故。非計他地法為我(文)義燈云。論然正潤生不取二見。於此位起。亦復無失。然是總緣。非是別緣。以未來無。別緣我見無所杖質故(文)演祕云。潤生我見據總緣說。又此潤位非一剎那。理事二惑。前後問起。而言潤生迷增上果。據彼愛境正潤位說(文)准上諸文。潤生我見。定是總緣。不簡他地過未。總緣當生蘊(文)。 (七十四左)疏不可難以相應所緣二縛名繫(文)義蘊云。此第七識。雖繫屬第八。不與第八相應。亦非第八所緣之境故。不可二縛難。今言繫者。但是屬義。非縛義。疏下方正解者。第二釋。其次論文。解屬所緣地義了。言若起彼地。至染污末那即顯所由也。緣彼執我即繫屬彼等者義也。疏又彼說世道伏與不伏因言出世道。謂六十三中正明染污第七。世道之中為不伏乘文文便故知明出世道。同世道即攝學無學人。彼約能治道故。正論滅定在也。 (七十五右)又解此釋三釋(文)。此上所言第二解也。折為三段。以釋論文故言三釋。非謂別解。義演云。此文三釋者。即疏家三段科也。 (七十五右)屬彼所緣之地(至)後屬彼故(文)。義演云。疏屬彼所緣之地者。意云。舉第八所依地。顯第七屬此地第八識也。疏若起彼地異熟藏識以下。是正解。何故爾耶。答。前舉任運等者。此顯所由。若起彼等者。方解屬義(文)。 (七十五)是所類故(文)。義演云。是我執類也。 (七十六右)對法第二(至)六十三中(文)。對法第二(八紙右)云。又此意。偏行一切善不善無記位。唯除聖道現前若處滅盡定及在無學地。同下又云。何故聖道現前無染污意耶。由勝義智。與我見現行極相違故。出聖道後從阿賴耶識復更起現起。以有學位未永斷故。又滅盡定。望無想定極寂靜故。此染污意不得現行(文)演祕云。准瑜伽六十三(十三右)中不滅定故。彼論云。諸離欲者。世間治道。若現在前。若不現前。此諸煩惱現行不絕。若諸有學已見跡者。出世間道現在前時。此諸煩惱不得現行。從彼出已。還復在現行。善通達故。未永斷故。若諸無學。此一切種。皆不現行。是諸煩惱。當知唯離非想非非想處欲故。一時頓斷。非如餘惑漸漸而斷。釋言。此煩惱者。此第七識相應四惑。與此論別。會釋如疏(文)。 (七十六右)論阿羅漢者(至)故說無有(文)。義燈五本(三紙左)云。論此位染意。疏云通二執說。要集等說。唯說人執不說法執。何以故。若說法執。何故論言三乘聖道有伏滅義。二乘無學不應求捨。又護法釋三位無者。依染意說。故知。法執不名染意。今謂。俱說於論不違。是本意故。雖定性二乘不能伏斷。望彼非染不名染意。對不定性及定大乘。法執名染。然不定性生空聖道。亦漢能伏故。論云。三乘聖有伏滅義。若唯人執。應言三乘聖道俱能伏滅。何須得言有。三位無染。亦復無過。法執望二乘定性不名染。三位中不無。若望菩薩。三位中無。文含義隱。餘者不悉(文)。 (七十六左)疏又彼唯依人(文)。義蘊云。即學無學人也。此依人及法者。人謂阿羅漢。法即滅定出世道。 (七十六左)然第八識(至)約自體說(文)。義蘊云。疏第八識斷捨之中引對法等。彼云。集論復說。若諸菩薩得菩提時。頓為煩惱及成如來故。即證羅漢通三乘(文)義演云。疏然第八識唯從煩惱及所知障成阿羅漢以立藏名至物體說者。此第八識行藏名者。但從我見煩惱取執以立藏名而不說所知障也。其第七識名染污者。非唯煩惱。亦通法執。據自體說。以不從他法立名故。疏在無學俱不行者。無學言。通攝三乘故。名俱不行(文)。 (七十七右)法執既細菩薩不從得名(文)。義演云。疏所執藏名不捨者以菩薩法執在故。 (七十七左)答藏名據縛(至)亦通法執(文)。樞要下本(二十二左)云。阿羅漢永斷染末那中。唯說畢竟斷染名捨。不說畢竟伏名捨故。不說直往不退菩薩。亦捨第八四人相違。以心人境。實亦應捨。種非永無故略不說。其實亦捨。則是聖道捨門攝故。更不論說。 (七十七左)頓悟二乘(文)。義演云。疏頓悟二乘者。二乘中有利鈍二人名為頓漸。今即利根者。故云頓悟二乘。或可。說初菩薩名為頓悟。簡漸悟菩薩。 (七十八右)六十三說同(至)猶行故(文)。六十三(十二右)云。又與末那相應俱有遍行任運四種惱。世間治道。尚不能為損伏對治。何以故。已離欲者猶現行故(文)。 (七十八右)又解世道是事觀(文)。義演云。疏又解世道是事觀等者。亦是六十三文(文)今謂。唯是事觀此迷理故二句。此非論文。六十三(十三右)云。當知此地已離欲者。此地煩惱現行不絕。何以故。此諸煩惱。唯阿賴耶識種子所引。於一切時。任運而生。非所對治及能對治。境界緣力差別轉故(文)。 (七十八右)非所對治(至)差別轉故(文)。義演云。疏非所對治至差別轉者。意云。若論世道者。以是事觀故眼。此第七識煩惱等。非是所治。世道亦非能治。境界緣力者。意說。第七識惑等。互不是世道之境界。以世道不緣故也(文)義蘊大同。 (七十八右)八十八云(至)世道不伏(文)。八十八(六紙右)云。復次雜染有二。一見雜染。二餘煩惱雜染。見雜染者。謂於諸行以為實我。或執諸行為實我所。復有所餘。此為根本。諸外見趣其餘貪等所有煩惱。當知是名第二雜染。又見雜染得解脫時。亦能於餘畢竟解脫。非餘雜染得解脫時。即能解脫諸見雜染。所以者何。由生此者。依世間道乃至能離無所有處所有貪欲。於諸下地其餘煩惱心得解脫。而未能脫薩迦耶見。由此見故。於下上地所有諸行和雜自體。不觀差別。總計為我。或計我所。由此因緣雖昇有頂。而復退還。若於如是一切自體。遍行為苦。由出世道先斷一切薩迦耶見。後能求斷所餘煩惱。由此因緣無復退轉。是故當唯見雜染是大雜染(文)演祕云。六‧七惑別。金剛斷異。是不同也。然俱世道不能伏之。名不伏相似(文)。義蘊大同。 (七十八左)無分別智(至)並自違故(文)。義演云。疏並自違故者。菩薩人法執。違自法空觀。三乘人我執。違自乘人空觀故。言並自違(文)。 (七十八左)疏隨人法觀(至)一分或全(文)。義蘊云。謂入生觀後得名為一分。唯除我執故。法空得名之為全。人法二執。俱全無故。 (七十九右)後顯前二(至)亦不現行(文)。義演云。疏後顯前二滅已後生至互不現行者。意云。後顯前二滅者。我法二執滅後出觀還生也。如小乘以生空觀引滅定我執不行。菩薩以法空觀引滅定。法執不起。或雙入二觀。即二執不行。後出得生。言生及法執者意說。小乘人生空。我執不行。菩薩法執互爾故。云隨其所應。又解後顯前二滅已後生者顯前滅定聖道二種。對後羅漢得前二滅。名已後生者。於此二位中二執不行。出觀得後生。小乘人空觀。菩薩法空觀。引生滅定二執不行。及法執隨其所應等者。此遍對菩薩說法執也。不言我執者。即同二乘。互不行故。更不說(文)今解。後解為優。 (七十九左)對法第二(至)七十等同(文)。對法大論如上已引。顯揚十七(二十一紙左)成就轉識非賴耶等。四句分別中之文同。第十九(初紙右)云。又此煩惱皆是俱生。非分別起。是有覆無記性。非不善性。最後金剛喻定之所頓斷(文)。 (七十九左)此識染法(至)第九品攝(文)。辨曰。第七惑品。此段疏中略有二解。一九品。一一品。即下評言前解為正。他處唯有前解。無一品釋。前九品中有二三解。別分點示。九品(此疏初釋)一品(此疏後釋)此二說中。前解為勝。九品亦有兩解。一細分八十一品(十末初釋斷障第二釋)二九地相望單九品(此疏唯有此釋。十末後二釋斷章初釋)義演云。疏此識染法至第九品攝者。意云。無論第七識中煩惱。即其一類不可分其品類。今且據三界論之。得有九品。即九地中一地有一品也。隨地地之中。定是下品。行相微細。名為下品也。若望當地第六識九品煩惱中。即當第九品攝地地皆爾。 (七十九左)一切地者(至)名勢力等(文)。義演云。一切地者至名勢力等者。意說。一切地中第七識煩惱皆與有頂地第六識第九下下品。一時頓斷。以勢力等故同障無學。意云。第七識煩惱。雖地地有一品。每品皆與有頂地第六識中第九品六惑同斷。此意說。雖有九品。皆與有頂下下品一時斷故。欲界所繫第七惑。與彼有頂地下下品相似。以彼不能發業潤生等故(文)。 (八十右)若有難言(至)無九品義(文)。義演云。疏若有難言既有九品至無九品義者。意云。此是外難。有兩意。其粗細非一類者。是第一難。難既有九品。粗細應作一類也。意云。若言三界相望有九品。應九品道斷。即非一類。如色界中有四地即有四品。如何一類耶。餘准此。此識至無九品者。難有一品無九品義。第二難意也。至下實有九品者。答有九品非一品義(文)義蘊亦同。 (八十左)然第七識(至)一是時頓斷(文)。義演云。疏然第七識至一時頓斷者。意說。如欲界自地第七中煩惱。雖無九品攝。此煩惱還與自地第六識中第九品我見相似。以一時頓斷。問。既有一師許第六識中我見漸漸斷非頓。如何乃言與非想地第九品同斷之。答。約超二果人說。斷欲界第九品時。即是斷非想第九品時。何故爾耶。以束九品為一品故。此名破竹斷。如破一節全節互破故。故合八十一品。總為九品斷。若許粗細三界相似者。返能前師不許九品之義。若爾無性有情第七識。應無能熏。以無增減故。故有九品也。 (八十左)闕第三義(文)。前第二論。明能熏四義。於中第三有增減義。 (八十左)如斷善邪見(至)分至九品故(文)。義演云。疏如斷善邪見至分九品者。意云。此況第七亦有九品。如邪見行相增強故。欲界第九一品仍作九品。今此第七識惑亦爾。一品之中分為九品。又邪見能斷善根。准婆沙二說。一云。一品邪見能頓斷九品善根。猶如見道斷惑。隨何等品智。一時頓斷九品惑。二云。九品漸斷。如修道斷惑。下下品邪見。能斷上善乃至上上邪見。能斷下善根。惑緣一一諦故。即能起得起九品邪見。或乃次第緣於四諦。方始起九品邪見。即緣四諦。所有邪見。隨惑皆能斷生得善。廣如彼雜心‧雜集等說曰。如何一品分為九品。答。言一品者。既喚九品為一品。次第七識中煩惱地地中皆是第九品攝。即以九箇第九品。同是第九品攝。所以合為一品。其實有九品如邪見等(文)義蘊云。疏如斷善邪見等者。此隨小乘說。此斷善邪見地之中。在第九品。以所斷善根有九品故。此能斷邪見斷一品中。義分為九。三界九地。見道頓斷。第七亦然。雖上下粗細一類。九地既別。何妨。亦有九品。同時頓斷。問。邪見由所斷善有九品故。何一品之中分為九品。此第七識邪執之我。既無差別。如何亦得分九品耶。答。所執第八九地不同故。能執見分九品別。此即上下共為九品。不同邪見約邪斷善。地地之中更分九也。有云。第七亦同邪見。地地分九義乃非也。少分為喻。不何一一相似。 (八十一右)如前第二能熏中解(文)。義演云。疏如前第二能熏中解者。意云。第七識煩惱品數。與非想地第九品惑同。是一品所以同斷。即是一品非九品義。若爾如何成能熏耶。答。約三界九地論。隨地上下互有粗細。下粗上細故成能熏也。 (八十一右)斷縛彼(至)無染亦除(文)。義演云。疏斷縛彼故者。謂我執縛二乘不得解脫。今時斷此我見。名斷縛彼。若菩薩斷無染亦除者。法執望二乘無染菩薩能斷。 (八十一右)問見道(至)此識亦應斷(文)。演祕云。疏問至能緣此識亦應斷者。此中徵意。若不許斷而違其理。若隨所緣亦名斷者。如何論云。與有頂地下下煩惱一時頓斷。先已斷故。何名頓斷耶(文)。 (八十一左)若以不行為斷此識何除(文)。義演云。疏若以不行名斷此識何除者。若處惡業所招一分第八無。即同時一分第七亦不行。據此不行名捨。若作此解。即同因亡果斷。若爾何故言與有頂下下品惑同斷耶。答。彼約斷道。此望不生。望義有別(文)義蘊亦同。 (八十一左)實理解(至)以此例彼(文)。演祕云。疏實理至以此例者。更無惡業所招之果第八言除。修惑猶在。我執未亡。能緣第七不得言斷。問。見道但無一分第八。第八名捨。亦闕一分能執第七。第七應捨。答。因亡果喪。第八何捨。七非業招。執體不無。何得名捨(文)。 (八十一左)如下斷障及障說(文)。如下第十斷初地障。及斷障章具說。 (八十一左)同第八識初師捨義為問(文)。義演云。疏同第八初師捨義為問者。即此第七識。無學迴心互捨。應今文外有。問云。此迴心無學亦捨第七。何不說耶。答。如彼謂第三卷(十一紙左)內明捨賴耶中。彼初師。三乘無學捨賴耶不言菩薩。彼問何不言不退菩薩。今此亦同故。言同彼初師為問。捨前文(文)。 (八十二右)應次別說為同何例(文)。義演云。疏應次別說者。無學迴心。應與頓悟別說。疏為同何例者。此不退菩薩。為同菩薩為同無學例耶(文)(八十一左)義蘊云。疏何故不說同第八識初師等者。此問今捨第七亦有無學迴心。何故不同。彼會決擇亦攝故阿羅漢中耶。 (八十二右)文勢總故(文)。義演云。疏文勢總故者。如上約三位。總明無第七。下別明之。第七三位無者。為體耶為名耶。下有諸師異諍。 (八十二右)餘如樞要(文)。樞要下末(二十二紙左)云。又八地已去。法執在故。末那不得捨名。賴耶據煩惱得名。八地等名捨。不相違也(文)。 (八十二左)安慧等云(文)。義演云。疏安慧等云者。等自門徒。或西方有此類計(文)今謂。西方有與安慧同計者。如勝軍論師‧護月論師等是也。對法抄三(三十三左)云。唯我勝軍師亦法戒賢師。瑜伽略纂十六(十七紙右)。護月云。末那唯有人執故。二乘無漏觀唯第八識。第七一向無。戒賢論云。法執亦有。疏七本(六十九右)云。對法第二五論言。恒行一分。即以此文為證。今謂。此約滅定言恒行一分者。於七八恒行中。無第七一分故。言滅定無恒行一分。此安慧五蘊論釋中之意也。 (八十二左)對法等說(文)。對法第二(八紙右)云。何故聖道現前無染污意耶等具如上引。 (八十二左)餘七識成佛(文)。唯識義章云。應因八果七識(文)。 (八十二左)顯揚第一(文)。第一(二紙左)第十九(初紙右)並同。 (八十二左)然今此論(至)亦通無漏(文)。佛地論二明四智中。無性第二有三位中。皆言有淨第七(文)演祕云今此不依至亦通無漏故者。雖復佛地‧無性二論說有淨識。然佛經及無著論。不說有之。由斯不取末論為證(文)義蘊亦同。 (八十三右)論有義彼說(至)經說有故(文)。樞要下本(二十三紙左)云。護法立末那通法執諍中有十。一違經失。二違量失。三違瑜伽失。四違顯揚失。五七八相例。六四智不齊失。七第八無依失。八二執不均失。九五六不同失。十總會。或總分三。一立理引證。二總結。三會違。初中有九。即九是。是故定有下結言。彼無者下會違(文)。 (八十三右)六十三云(文)。六十三(十二紙右)云。問。若彼末那於一切時思量為性相續而轉。如世尊說。出世末那云何建立。答。名假施設。不必如義。又對治彼遠離顛倒正思量故。即此末那任持意識令分別轉。是故說為意識所依(文)此問答文。已出次上(三十二紙右)文。 (八十三左)此等無染意等(文)。義演云。疏此等無染意等者。成第六識必有俱生不共所依。意說。有淨第七識也(文)。 (八十三左)次第逆簡第八及無間緣種子(文)。義演云。疏次第逆簡第八及無間種子者。即於上第二能返所辨三緣中。逆次配之。今前得辨不共故言逆簡。於彼不共所依者。簡俱有依中第八識也。以第八識與諸法為共依故。言生者簡無間緣。以無間緣不俱生故。言俱簡種子。種子是因緣故。今此俱者。顯增上緣故。有生簡種子。俱簡無間緣。雖有此解。准文不次。又解。不共如前簡。俱生二字。通簡無間種子二依。以無間緣依前後異。非是俱生。種子是因緣依。非增上緣。以俱生方顯增上緣故(文)樞要云。不共者簡第八俱生者簡無間。 (八十三左)第五十一(至)當七十六(文)。五十一(六紙左)解演密第一(十六紙)七十六(二紙右)中引深經故顯當言。 (八十四左)彼一說(文)。顯揚第一(二紙右)云。意者。謂從阿耶識種子所生還緣彼識。我癡我愛我我所執我慢相應。或翻彼相應。於一切時。恃舉為行。或平等行。與彼俱轉乃別為性(文)。 (八十四左)然所引識(至)無藏識故(文)。瑜伽云。若頓起五識與七俱轉(文)義蘊云。疏所引識起多少至無藏識故者。此重簡前文也。論中俱舉滅定出世道難。准理應更難阿羅漢位云。若阿羅漢無第七識頓起五識。爾時藏應六識俱。如何可言頓起五識則七俱轉。然論中不作此難者。以瑜伽說有藏識言故。阿羅漢位已捨藏識故不說也。問。何要徵無學難起五識耶。答。以出世道必在觀中不可頓起五識。滅定六識所行故。但應以無學位難(文)義演云。此是答上問也。意云。亦合同聖道等作如是難。為瑜伽論文有藏識之言。所以不難無學。何以故以無學人無藏識故。又亦無第七也。所以不難(文)演祕云。以瑜論而言藏識或二轉第所以。此論不難無學。以彼無學無藏識故。有義文略不說。詳曰。非為略也。為引大論識起多少以之為難。本論既舉藏識為法所以。不得難於無學。故疏為正。若也不取彼文為理。而難無學即無傷也(文)。 (八十五右)莊嚴論攝第九(文)。莊嚴論第三(二十紙右)攝論第九(十四紙右)如上已引。 (八十五右)疏云似有為藏識(文)。義蘊云。為字誤來。或是語倒。應云為有。 (八十五左)又間斷名不行者(文)。義蘊云。問。此與前解轉易何別。答。轉易約六識中喜樂捨等。不恒一故。今言簡斷。據滅定等有不行故(文)。 (八十六右)第八應無(至)如餘七識(文)。演祕云。疏第八至如餘七識者。問。前師自計聖道無學第六無依。識性因轉。豈非犯於他不定耶。答。俱有依中含共不共。聖道等位第六意識。彼亦許有共俱有依。宗法之中既不別言。故無不定(文)義蘊云。疏是識性故如餘七識者。問。安慧既不許有淨第七。即是第六亦無依。此淨意識即是異喻。何故此言如餘七識。答。有二解。一云。彼許第六以五為依。設無五識。然許第八為六共依。宗既不言不共故。淨第六然入同喻。二云。喻中既言如餘七識。即簡三位六識也。淨六無依此不許故。第二解正(已上)今解。初解與演祕同。然餘之言簡三位六識者。此不應然。今對第八取七識故云餘。非簡三位。初解應正。 (八十六右)論又如來證(至)彼依何識(文)。義燈五上(四紙左)云。論又如來證補特持伽羅。西明量云。未起法空應有法執。恒行以未起對治故。猶如我執位。此量喻中所立不成。樞要云。法執未證法空位(有法)應恒行(法)二執隨一攝故。猶如生執。有妄出過云因有法自相相違。錯引樞要解論文中所立宗因。便俱有過失故(文)。 (八十六左)瑜伽第五十一攝論第一(文)。五十一(六紙右)云。又由有阿賴耶識故。得有末那。由此末那為依止故。意識得轉。譬如依止眼等五根五識身轉非無五根。意識亦爾。非無意根(文)無性攝論第一(十五紙右)云。云何得知。有染污意。謂此若無。不共無明則不得有成過失故。又同法亦不得有成過失故。所以者何。以五識身必有眼等俱有依。無性釋曰。此破唯立從六二緣六識轉義。眼等五識與彼意識有同法性。謂從二緣而得生起。彼染污意若無有者。與此相違。所謂俱生增上緣依無別有故(文)。 (八十七右)彼二論所立(至)應俱有過(文)。樞要下本(二十二紙右)云。所立宗因便俱有失。如疏各有二過。又因有自法自相相違。以無學聖道意為同法故。同品定有可成害於宗法故成法自相相違(文)義燈五上(五紙右)云。疏云有自法自相相違決定者。改彼因云。除聖道等意識。無俱有依。是意識故。如三位意識。因改於前。前因亦應除三位六識攝故。無不定過。樞要云。又因有自法自相相違。以無學不定意為同法故。此量意云。以無學人恒無第七言不定者。除在滅定無第六識。取不入滅時第六意識為同法故。然以理論。此中宗有二。一總立第六意識。二簡去三位取餘第六。因亦有二。一總因六識攝故。二別因亦簡三位非三位。餘六識攝。隨其所以。以二因各成二宗過思何知(文)演祕云。疏若成前總宗至意識無依者。有義彈云。無學聖道意識。皆在有法中收。豈得約宗有法之中有不定耶。詳曰。夫五不定因。於二喻。或有或無。無所立處即為異喻。立者雖立聖道等意在有法中。然後陳宗聖意非有。以理而言。合居異喻。因既於轉。何非不定。誰望有法出不定耶。若言前立在有法中如何復言是異法者。斯亦無爽。前依意立云有法收。出過據理合居異品。亦如古立宗因違云。如立聲常一切皆是無常故因。陳那正云。一切皆是無常故者。而是異喻。非是因也。彼既以理正因為喻。今亦以理正宗為異。亦何失乎。又因明論云。異法者。若於是處說所立無釋除所立。外所餘法處但無所立。即宗異法。聖道等意。既無所立為異何咎。若不爾者。於是處言攝其所立法不盡也。止濫不窮。便諸過起。由斯疏判理固無違。疏若以六識至無第七者。有義彈云。別宗如前。宗疏比量。因無不定。已成似量。外量如前。之支無過。因云。第六意識攝故。如無學等第六意識。外人豈將真量。與似量為不定過耶。若彼外量取因量。云六識攝。亦有不定之失。此即共不定。如何說有決定過耶。此彈意云。相違決定。前後兩家之支並具。今者前量六識攝因已犯不定。所立別宗復違比量之文便缺家舉彼第六意因三支乃具。闕不闕別。何理得成相違決定。若他敵者還取前因。即是六中共不定攝。何成第六不定過耶。詳曰。直觀疏文誠有斯文。論疏主意。據改其因之中而言略也。如義類正故疏無失(文)義燈云。隨其所應。以二因各成二定(文)。 量云。第六意識必有俱生增上別依 總宗(總宗有違宗過者。有法總言六識時。通攝聖道等第六識。此違自宗計聖道等意無所依故)。 六識攝故如五識 總因(總因有不定過者。作云。為如五識六識攝故。第六識有別依。為如聖道等意識六識攝故。第六識無別。聖道等裹取為異喻。此以理言。如演祕辨。總因亦有自法自相違過。義演量云。餘有一分意識亦應無依。以六識攝故。如汝所除聖道等意識。疏於總別宗因各立一過。唯有四過。樞要總因更加一過)。 量云。除聖道及無學意識餘意識心有此依 別宗(別宗有比量相違過者。作法云。除聖道等餘意識。應非必有別依。意識攝故。如聖道等意識)。 六識攝故如五識 別因(別因有相違決定過者。作法云。除聖道等餘意識。必無別依。是意識故。如無染意識)。 (八十七右)若以六識(至)意識無依故(文)。義演云。疏若以六識攝故至意識無依故者。意云。將六識攝因在前總宗。因有自不定過。然總宗者。如疏言。若總言第六識至增上別依即總宗也。又云。若以六識攝故成論別宗至故無第七者。意云。若將六識攝因成後別宗。即有二過。一謂法自相相違。二決定相違。云何名成後別宗。答。如疏言。若隨聖道及無學意識餘意識必有此位者。是後宗。云何名法自相相違過。答。如立量云。餘有一分意識。亦應無依。以六識攝故。如汝所除聖道無學意識故。是法自相相違過。違宗法也。決定相違過者。即向因中出過。然但改前因即是同云唯六識攝因。但有法自相相違過。無決定相違過。何以故。決定相違之量。改前因故。如何今言有決定相違過。又准樞要。亦但云宗宗各有二過。不言決定相違。答。應疏主筆誤故爾。或何。改前因作量云。餘染第六意識。應無俱有依。因云。染淨中隨一攝故。如聖道第六識等既改前因故。成決定相違過(文)義蘊大同。 (八十七左)便有自法自相(至)相違過失(文)。明詮唯一過。謂法自相之相違決定。上置法自相言。為簡後三相違也。義演義蘊善珠。以為二過。謂相違因及違決定也。 (八十八右)二乘三位法執無染(文)。義演云。疏二乘三位法執無染者。意云。然二乘三位。雖有法執相應染污末那在。若聖二乘仍名無染。何以故。不障二乘聖道果故。菩薩不然。若第六入生空觀。第七即法相應是染也。第六入法空觀。即與平等性智相應。純淨無漏也。是隨所應界之差別者。意云。第七成淨差別者。是意識之力也。要由第六引。第七方成染淨差別故(文)今謂。二乘法執無染菩薩淨無漏等。此為差別。非謂引力。義演不允。 (八十八右)隨何乘說染污意無(文)。義演云。疏隨何乘說染污意無者。二乘斷染我見。菩薩斷我法二執。然法執望二乘。不染亦可名淨。菩薩能除故云染污意無。非無第七識體。四位者。三乘無學不退(文)。 (八十八右)下自更解(文)。義演云。疏下自更解等者。如論云。此意差別。略有三種業(文)。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