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四 輸入者 袁雪梅 (五十三右)謂一向記(至)應置記(文)。演祕四末(四十三左)云。佛地論云。言四記者。一一向記如有問言。一切生者決定滅耶。佛法僧寶良福田耶。如是等問應一向記。此義決定。二分別記如有問言。一切滅者定更生耶。佛法僧寶唯有一耶。釋所問法中。不一向應為分別。有惑死者而必更生。無惑死者必不生也。若約真理三寶唯一。若據有為三寶有別。三反問記。如有問言。菩薩十地為上為下。佛法僧寶為勝為劣。應反問記。汝望何問。釋曰。所問之法相形待言勝劣不定。故須反問。且三寶中師資而言。法為最勝。起說次第即佛為勝。由佛出世方說法故。又內外外道皆有三寶。望外三寶內三寶皆勝。十地相形勝劣可悉。為斯不同。故須反問。若不反問而為答者。隨言勝劣而有難生。問。即難息。四默置記。如有問言。實有性我為善為惡。石女兒色為黑為白。如是等問應默置記。不應記故。長戲論故。釋曰。應謂彼言。此不應記。不解彼問。名為默記。非總亡言名默記也(文)人法四記。出于義林章第六‧瑜伽‧對法‧婆沙第十五‧俱舍十九等‧涅槃經三十五。 (五十三右)其身化中(至)現根心等(文)。如上已引。身業化之文是也。 (五十三右)然瑜伽說(文)。九十八(七右)云。又諸聖者。變化神通於其四事。不能變化。一者根。二者心。三者心所有法。四者業及業異熟。 (五十三右)准下第十說不化心(文)。第十(二十七右)云。雖說變化無根心等。而依餘說。不依如來又化色根心心所法無根等用。故不說有。 (五十三右)又佛化之無實勝用(文)。佛地論第六(七紙左)云。餘經亦說。化無量類皆令有心。又說。化身亦名有心亦名無心。有依他心無自依心故。謂化心等依實心現。但實心上相分似有緣慮等用。如鏡中火。無別自體。隨眾緣生。如餘心等。餘處雖說無化心等。以無實用如實心等。又第七(十左)云。心化唯二。一自身相應。謂自心上化現種種心及心法影像差別。二他身相應。謂令他心亦現種種心及心法影像差別。此並相分似見分現。有義定力能令自心解非分法。名化自心。加被有情令愚昧者。解深細法。令失念者得正境念。名化他心。然心無化無形質故。如論說言心無形。故不可變化。又說。化身無心心法。此就二乘及諸異生定力而說。彼定力劣不能化現。無形質法諸佛菩薩不思議定皆能化現。若不爾者云何如來現貪瞋等。云何聲聞及傍生等知如來心。云何經說化無量類皆令有心。云何上說諸化意業。云何經說有依他。但諸化色同實色同(鮮本作用)化根及心。但有相現不同實用。又就下類故作是說。若爾云何不化非情令心相現。非情已是心等相分。云何復令有心相現。若心相現名有情。非非情攝。是故化心但說二種如前已說。 (五十三左)下顯不說(文)。義演云。疏下顯不說者。即顯本不說不共依也。共依下說者。即顯以下說共依也。如論第七云。依止根本識等是。且顯不共依者。此別解頌中不說不共依所以。此之六識明共所依。即說依止根本識等也。 (五十四右)論前隨義便以說所依(文)。義演云。論前隨義便以說所依者。意說。謂本頌中以根境麁顯所以不說。云長行中前隨義便已說所依。即指前第四卷。論廣說所依了故。疏曰。前已廣論指同第四。彼云若法決定有境為主令心心所取自所緣即內六處。若近指云極成意識心有不共。顯自名處等無間不攝等。乃至如眼等識。此所緣境義便當說者。即指下文云如契經說眼識云何。謂依眼根了別諸色等問。若言所緣境下亦說者。何故頌中而不說。答。宗明唯識。故不明境。 (五十四右)又解前文(至)不別說也(文)。義演云。疏又解前文非明頌無我長行至不別說者。此解意云。前文者。即次前然六轉等文也。意說。此文不是明頌中不說根境之所以也。論言麁顯極成故此不說者。但我長行中以麁顯故遂不說根境也。問。若爾者何故論云義便當說耶。答。但是因義便說。非故正說也。言有見有對者。意說眼根有照境義。名有見。有所對即根。從自種子生。 (五十四右)如瑜伽等(至)非此所明(文)。瑜伽第一(五左)云。眼謂四大所造‧眼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文)略纂一(十六左)云。眼有五義。一所造。二所依。三淨色。四無見。五有對。各有別義。及有所簡(文)有見有對者。對法三(六紙左)別立二門。廣說差別應知。略纂十五(二十右)云。此言有見者。正梵本也。言可見者。非梵本云亦可名有現色。塵相麁顯名有現。十七界不爾。現者。即可現示在此彼故。如能顯影。如水鏡中影像。此唯色名有現。梵本有見現二釋。然以現字俗本無云今故為見字。倫記一上(十九紙右)云。有見有對者。舊經論名可見。依梵本名有見。依正理論總有三說。云由二義故。一者此色定與見俱故名有見。由色與眼俱起故。如有伴侶。二者此色可有示現。故名有見。可示在此在彼別故。如有所緣。有說。此色於觀等事有像可現。故名有見。可示如彼此亦爾故。有對有三。此是障礙有對(文)今謂。有見之有恐應寫誤。雖有會釋而此文正依瑜伽故。 (五十四左)前言種類是差別義(文)。義演云。疏言種類義是差別者。即前說六根‧境。種類異故。即是頌中差別義也。故疏曰。謂隨六根‧境乃至有六種。以來釋差別所由。 (五十五右)其實五識(至)且據少分(文)。義演云。疏其實五識亦了識等者。如自證分緣見分等。即是疏義即不定者。意說。自證分若已轉依。不唯緣見分。亦了聲等故云不定。如依眼根發識聞聲。豈了自色境。云一根發識緣一切境故。言且據少分者。且據因位說。 (五十五左)有義此解非稱論文(文)。義演云。疏有義此解非稱論文者。今更重解論文也。檢論當知此意稍勝。 (五十六右)十八界為緣不同(文)。義演云。疏十八界為緣不同者。即十八界為所緣境。出能緣識多少不同。 (五十六左)又解不須(至)行相是用故(文)。義蘊云。疏又解不須如是分別至行相是用故者。問。此與前解何別。答。前解約緣見相。二了名別。後解了體是義一分為二用即體故。 (五十六左)所依之頌如前已說(文)。樞要下本(二十九右)云。所依頌曰。五四‧六有二。七‧八一俱依。及開導‧因緣。一一皆增二。五四者。五識各有四依。一順取依。二明了依。三分位依。四依起依。六有二者。第六意識有二所依。一分位。二依起。七‧八一者。七‧八二識各有一依。七有一。謂依起。八有一。謂分位。俱依者。顯上所明俱有依攝。開導者。即等無間依。因緣者。即種子依。及者。顯此諸識更加二依。一一皆增二。謂五有六。第六有四。七八各三。如前第四卷說。 (五十六右)頌曰(至)自在等分別(文)。樞要下本(二十九左)云。所緣頌曰。因見各隨應。五三六有二。六一一不定。自在等分別。因者。簡自在位。見者。於因中取見分。除自證分等。各者。顯別別界。隨應者。顯能緣識非決定。故隨其所應。諸識緣故。五三者。色等五界三識所緣。一五識。一第六。三第八。第八者。意界攝。六有二者。謂眼等五界六‧八二識所取。意界通為六‧七所取。瑜伽等說第七‧八識意界攝故。六一者。謂眼等六識界唯一意識緣。第七‧八識不名意識界故。一不定者。即法界。若非為他定通等力所引唯意識緣。若為他引五‧八‧六識俱能引之。於中復有異生二乘‧菩薩所引。各有差別。自在分別者。謂或初地。或八地‧如來位。各有差別。一一為他八識緣也。等分別者。謂若因中法界心所并自證分‧證自證分。於七心界中。處處加自及果上十八界。為七心界及法界。所了如理應知。義蘊云。疏因見各隨應至自在等分別。釋所了。謂十八界在因位中。各幾見分之所了耶。以義不定故言隨應。言五三者。謂五塵有三識緣。即五‧六‧八。七。言六有二者。謂六根各二謂緣。若五色根六‧八所緣。意根一種六‧七所緣。以第八識意根攝故。言六一者。謂六識界唯第六一識緣也。言一不定者。謂法界或五識緣。或六‧八緣。如無為法唯第六緣故云不定。問。因中平等性智亦緣十八界。何故此中言五三等。答。平等不定有故不說第七。言自在等分別者。若至佛果八識皆能緣十八界。故言等分別也。問。世所作智豈緣無為。答。設不緣無為亦能緣法界(已上)今謂。疏主樞要具釋。邑師不見耶。此中隨應及終一句。與疏主釋不同。此對觀照其非可知。 (五十六左)准前文中(至)共依等(文)。義演云。疏准前文中至共依等故者。有云。准前辨六識依不共根得名具五義等也。言不共者。即簡因緣無間緣染淨依同境依。同境者。此即第六識與五識為同境根。故亦簡也。共依等者。即本八識為根本。故亦簡也。等者。等取以上同境等也。 (五十六左)若由他力(至)法故(文)。義演云。疏若由他力至法者。意云。此釋次上境頌中不定言也(已上)今謂。若由等文非釋頌中不定言。此再釋論且說不共所依未轉依等文。此釋不共依。此釋未轉依。未轉依‧未自在。言異意同。 (五十六左)如對法第二未(至)抄說(文)。對法第二(十五右)瑜伽六十五(十五左)對法鈔三(五十四右)略纂十六(二十七左)。 (五十七右)顯此聚亦爾(文)。義演云。疏顯此聚亦爾者。且同初能變也。將彼影此。上得心所後說性。問。此中心所法有不通三性。何得同彼言影顯也。答。但約此聚起時同性。非定令皆通三性。又解。此相應法性不定同。故於心後明性。彼王所總唯一性。於所後明也。 (五十七右)又彼諸法(至)此定通故(文)。義演云。疏又彼諸法不定通三性至此定通三性者。便後學者知此差異。故前後辨性不定不得定同也。 (五十七左)名字隱故先解(文)。義演云。疏名字隱故先解者。意云。以無記名定隱故先解也。或云。名字隱者。俱非者非也。 (五十七左)論能為此世(至)故不名善(文)。演祕云。論能為此世他世順益等者。問。且修六度。於現有苦。廣捨竭財。有飢寒等。乃至修慧流血裂心。云何而言二世皆益。不善返此為難亦然。答。有善惡名。即成益損。又於他處而有益損。不唯約自。又能破堅而長於貪亦名益損。故損益二世亦成。 (五十七左)無漏有為(至)獲二世益(文)。義演云。疏無漏有為無為亦爾者。意說。此二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有得有證者。無漏有得。無為有證。疏及由涅槃。獲二世益者。即現安樂。後不生惡趣也。有云。如無學。證有餘依涅槃。此世益。死入無餘。後世益。 (五十八左)大乘亦得(至)如前已說(文)。義演云。疏大乘亦得三性各有四種者。善不善亦爾。無記亦有四種無記。如前第三卷第八識無記中廣分別。疏諸論總收至故別建立者。意云。諸論所說三性。皆是此中四種三性收。故云總收。亦有此義者。非但唯說此論中三性。通說諸論中所有三性。亦得故云亦有此義也。於理不違故。別建立者。此論與諸論所有三性通既不違。故此論別建立四種三性。無記等如第三卷說也。或云。四種者。自性‧相應‧習氣‧發業者。此雖依對法意然大非也。四種者。自性‧相應‧等起‧勝義是也。具見疏本末(二十九右)集成編三末。如上已辨。小乘明。舉婆沙俱舍等。然大乘中無束為因之文。其我非無故云亦有此義。義演解釋不允。 (五十八左)唯十法俱(文)。義演云。疏唯十法俱故者。不定地除輕安。故云十法。此云十一者。總舉一聚為論。非皆俱也。 (五十九右)謂嗔(至)成十也(文)。義演云。疏謂嗔至成十者。即忿等小一‧中二并嗔總成十。隨諂‧誑‧憍三者。以通無記故。 (五十九右)通前二故(文)。義演云。疏通前二故者。意云。通一前善不善及無記並如雜集論廣說。有云。無記非是前善復非不善。故云通前二也(文)今謂。二說不允。通二之通恐是違字形誤。 (五十九右)如雜集論(至)應對相攝(文)雜集論第三(十六紙至第四之三紙)演祕取引非必全文。然自性不善唯舉煩惱。准論亦有隨煩惱。此不善略法也。其他無失。 (五十九右)又此二三四門(至)已略辨訖(文)。義演云。疏又此二三四門至已略辨訖者。如善有二。謂生得‧加行。不善有二。為自相不善‧相應不善。無記亦二。謂有覆無記。無覆無記等也。如前廣明。 (五十九右)若有為有種(至)彼性中攝(文)。義演云。疏若有為有種子至彼性攝者。意云。有為三性。若有種子皆隨現行。是彼性攝。 (五十九右)然此二三(至)各據一義(文)。義演云。疏然此二三四門至各據一義者。意云。此論中有二三四門辨三性。能對法論中辨三性總有二種。先總後別。先總者。且以有為無為等耶辨三性。第二別辨三性別辨者。如善以十三門分別。不善有十二門。無記有十四門。此即別辨也。此論與對法所說不同。應撿對辨。言有別者。各據一義亦不相違也。 (五十九左)如大論第一(至)隨轉發業(文)。第一(六左)云。復有二業。謂隨意識轉。隨善染轉。隨發業轉。又復能取愛非愛查。是第六業(文)略纂一(十八右)云。隨他有三。一自不能起。隨意轉。決擇具釋。二自不善惡。由意引。三自不能為轉。但能為隨轉發諸業。能得愛非愛果者。不同大眾部五唯無記故(文)倫記一上(二十三右)云。五隨意識轉。此即總舉。下二別解。一自不善惡。由意引。二自不能為轉。但能為隨轉。六取愛非愛果者。不同大眾部等五唯無記故(文)又論云。或相續了別。復為轉隨轉。發淨不淨一切法業。轉纂釋云。五為轉隨轉。發業為因等起名轉。為剎那等起名隨轉。演祕云。釋曰。隨意引生隨意善染五淨垢轉。五識但隨發業意轉。自非轉也。轉謂發起。即因等起。發業心也。隨轉謂隨前之轉為勢力而生。即剎那等起。義演(云云)未得功當。 (五十九左)緣威儀等(至)除變化(文)。等等取工巧等。亦言威儀路工巧處等。略纂一(二十四右)云。威儀工巧處者。有三解。一云。威儀謂表色。路體則四塵。四塵是彼所依故說威儀路。但言威儀不言路者。非四塵故。二云。威儀四塵為性。路即發彼心。與彼為依說心為路。工巧處亦爾但是五塵四塵別故。三云。威儀多於道路施設。工巧多於處所施設。故各別名。其實相似。倫記亦同○此有二種。發威儀故名為威儀無記。或緣威儀故名為威儀無記。工巧亦同。緣發有二。今簡發威儀等。故言緣威儀等。義蘊云。疏五識至但能隨轉心發業者。謂第六識或善或染。名為轉心。能有造作名為發業。眼等五識隨他第六意識而生。故云隨轉心發業。 (五十九左)論有義六識(至)互相違故(文)。演祕云。論有義六識三性不俱者。准瑜伽釋家總有三義。一云。五識唯一剎那。五復不俱。二云。雖一剎那五得俱起。三云。五得俱起復多剎那。三皆不許五三性俱。有義疏中唯依初難。今別解云。此中但依第二所說五性不俱。所以者何。且此論中上下無說五不俱生。又瑜伽等云。若起五識則七俱轉。如是等文諸師共了。如何說有五識不俱。又即此文說。眼等識成善染者。必由意引。許五性俱六亦應爾。明知即許五識俱生。又第二難。率爾等流眼等五識。或多或少。言容俱起。初師若其不許俱者。何故第二如是立難詳曰。既無明教別釋理通。而援教斥疏未見其可。所以然者。瑜伽釋家三義許不。不許何引。許即何故而非疏言。順第一故。又此論云。瑜伽等說轉識相應三性俱起。依多念等此豈不是雙會三性及諸識俱。若言唯會三性俱者。亦不應理。論云性俱依多念會。多念會彼識俱何失。性及識俱皆彼論會許不許。何乃儻耶。設若此文唯會三性以性例識。會亦無違。況復文中義通性識。又論不言五識不俱。證疏非者。此論何處言五識俱唯一剎那。取第二是。又論但云五由意別成乎善染。何理即證五識俱耶。五識不俱豈妨意別。若以文中言五識故。即證五識亦應五識無非俱時。言五識故。次云第六通三性者。是就他難。非許五俱破他第六。又後師難言容起。顯其五識非恒時並。簡常俱起置容俱言。非顯前師許五俱起言容俱也。由斯疏義理無違也。 (六十右)瑜伽論第三(至)意識生等(文)。第三(六紙右)之文。 (六十右)定中聞聲(至)散位無故(文)。定中聞聲出於婆沙等中。具如次下。義演云。疏定中間聲非我所許者。此師不許定中聞聲。又三性俱起故。縱許等者。此師云。設許三性俱起。唯定中可爾。散即不爾。義蘊云。疏定中聞聲由二因故者。一了別定所緣境意識二種種所緣境意識。今此定中間聲與耳俱生。即是種種所緣境意識。當第二因也。此師意說。意‧耳因緣即心不性故。五三性決定不俱許。俱意識應爾。 (六十左)彼大論(至)必意導生(文)。第三(六右)云。又由二種因故。或染污或善法生。謂分別故。及先所引故。意識中所有由二種因。在五識者。唯由先所引故。所以者何。由染污及善意識力所引故。從此無間於眼等識中染污及善法生。不由分別。彼無分別故。由此道理說眼等隨意識轉。 (六十左)顯揚十九(至)耳識故(文)。十九(十四右)之文大同演祕云。疏顯揚論十九至俱生耳者。了別定所緣等。是第一同。由此俱生耳識。是第二因。顯定意識能緣定境及非定境。故說種種所緣境言。定境法處。種種境者。通五塵等(文)義演云。疏謂由了別定至意識故者。意云。有兩箇意識。且如了別定之所緣境。意識者。唯緣定中一境心是。又種種所緣境。意識者。即是意識於定中觀苦空無常等心是。以境不一故名種種境意識也。耳識生時由此二意識得生定中間聲也。雖演祕解別亦是樸揚法師一釋也。 (六十一右)瑜伽第五十一(至)及十七(文)。五十一(七左)云。復次阿賴耶識。或於一時與轉識相應。善‧不善‧無記諸心所俱時而轉(文)顯揚第一(二右)云。又能執持了別外器世界。與不苦不樂受等相應。一向無覆無記與轉識等作所依因。與染淨轉識受等俱轉(文)十七(十八紙)與瑜伽同。 (六十一左)瑜伽第三及五十六(文)。第三(六紙右)如下所引。五十六(七左)云。又心因緣無差別故。行別分位不應道理。於一剎那必不可得差別因緣令彼分位而有差別。是故汝計分位差別。不應道理。 (六十一左)彼第三云(至)極相似故(文)。第三(六右)云。如經言。起一心若眾多心。云何安立此一心耶。謂世俗言。說一心剎那。非生起剎那。云何世俗言。說一心剎那。謂一處為依止。於一境界事有爾所了別生。總爾所時名一心剎那。又相似想續亦說名一。與第二念極相似故(文)略纂二(九右)云。一心剎那得。意說。於一境中專一性。心雖多念仍名一心。又以前後性類相似名一心。 (六十二右)明第八識(至)三性不俱(文)。義演云。疏明第八識與五識三性不俱者。即第八識不得一時與五識中三性俱。如論言三性俱者。約第八‧七‧五中隨一善名三惡性俱也。言自無記者。即第八名曰淨無記(已上)今謂。次上(五本六十五紙左)云。自無記心此即無覆名為白無記。今此字寫誤。應是白字。義演約此決釋。或可自字指第八。 (六十二右)論有義六識(至)容俱起故(文)。演祕云。論有義至容俱起者。或多或少。疏有二解。第一據念多少。第二約識多少。有多妨難。具如燈辨(文)義燈五本(二十右)云。問。五識三性許得容俱者。且善眼識至等流已。不善耳識所緣緣至起卒爾心。爾時意識亦同聞聲。為是卒爾為等流心。若等流心當與眼識同是善性。卒爾無記未轉依位前三無記不可二性一心並起。若是無記眼識爾時如何成善。無善無意識為能引故。答。且通初難。五心義說。善等流意與耳同緣。雖是善性亦名卒爾。以其聲境創隨心故。不可說是等流之心。前未聞聲故不得唯卒爾。亦與眼識仍同緣故。故因通二。然是癢性。言前二心未轉依位唯無記者。或據全未轉依不得自在別別五心多分而說。若已分得轉依之者。得自在者。五心俱者。可通三性。不爾如何論云非取聲時即便出定。領受聲已。若有希望後時方出。此言希望即尋求心。不得說言欲希望時即便出定。論云有希望後方出空。故亦不得言。定前加行立斯願云。若聞異聲即便出定。尋求境事故言希望。非於定中作尋求。何者希望聲時為在定內。為已出定。若在定內希望之心即是尋求之心與欲俱故。若此希望非尋求者。是何心攝。若云希望即已出定。與論文違。論云。若有希望後時方出。故西明釋云。若依正本非即彼定相應意識能取此聲。由此釋家二釋不同。今謂不爾。違論文故。所引釋家非經論故。不可為證。釋後難者。論言五識由意識引成善染。上據初起說。非約相續善染之時恒由意引。故下論云。諸處但言五俱意識亦緣五境。不說同性。西明云。唯卒爾‧染淨‧等流三心。與五識俱。尋求‧決定唯緣過去比量之心。不與五俱。問。如前第四云。遇非勝境可許卒爾心後五識間斷。遇勝境位卒爾心後五不間斷。豈不中間起尋求。已方起決定‧染淨‧等流。若有尋‧決云何不與五識俱耶。解云。遇勝境位雖多剎那。卒爾不斷而無餘心。若爾卒爾唯是無記。如忿恚天。既是勝境。可唯無記。不見憤恚成無記。故解云許此初起卒爾無記。從此心後起於染淨‧等流二心。以不善故。若爾五識成善染者。必意引生。若不尋求云何起憤恚。若起尋求云何非五俱。解云。三藏一解云。許五俱意通有比量。而集量說五俱現量。不說唯言。如緣教等有比量故。又解不許。若前難猶未見通。解云。五俱卒爾雖同無記不起。尋求。由前勢分力意成善染。引五成善染。此亦不然。由前力何不初遇若由前力故即成善染。解云。可爾。此亦不然。許卒爾心唯無記故。云何善染。若云除初念。比量相違。又若前心已逢不善。可由前力前。惑無記強力忽至起於憤恚。豈前有恚耶。今者解云。卒爾尋求亦許五俱。言緣過去。約間斷說。今言俱者。據相續說。故無緣過去現比同時失。問。定中無五識遇聲耳識生。睡時五識無喚時睡內起。答有二解。一云。不例。有心定有意。為依耳識生。眼時意或無。無依耳不起。一云。眠中縱有意昧略耳不生。定中意明了。聞聲耳識起。西明云。睡起耳識如定聞聲。亦無文障。問。定中身識亦得起不。答有二解。一云不得。准前第三云。謂若在定等理有眾多身受生起等故無身識。若爾前云。諸定皆無五識身故何故定中說有耳識。答。前據他宗。若爾猶有比量相違。一云。許起無失。若諸菩薩五識皆起。二乘不定。問。在無所有處定。意緣聲時與耳同熏欲界之聲。為無所有處。答。定心所變屬能緣心不同耳識。 (六十二左)此引五識相續文(至)五識容俱(文)。義演云。疏此引五識相續文者至五識容俱者。唯瑜伽論中明五識有二說。一云。五識唯一念三性俱。二云。五識許卒爾等流‧多念相續三性俱轉。護法正宗依第二說。此相續文前第四卷等無間依中俱引。 (六十三右)或三四等(文)。義蘊云。疏或三四等多一二等少者。前解約五識之中等流‧卒爾。或多或少。此解約等流‧卒爾之中五識。或多或少。是二解之大意也。 (六十三右)疏若一向同境(至)此前師意(文)。義蘊云。此述前師五不俱意與後三性得俱二對明之更無別立。 (六十三左)如解深密等(文)。經第一(十七右)云。若於爾時二三四五諸識身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五識身同所行轉。廣慧譬如大暴水流。若有一浪生緣現前唯一浪轉若二若多浪生緣現前有多浪轉。然此暴水自類恒流無斷無盡(文)此文出於瑜伽七十六(二紙右)。 (六十四右)明此緣者(至)如何出定(文)。略纂十三(十四左)云。如舍利弗間哮吼聲等(文)。婆沙百八十五(十四紙左)具出此緣。彼云。目連等。演祕云。論瑜伽至後時方出者。按彼論云。非即彼定相應意識。而無唯字。唯之與即義不相似。此論決證不獨意取段。即為唯亦無者字。又疏中云。謂有行人亦意加也。餘文並同(文)瑜伽六十三(九紙左)若遇聲緣從定而起。與定相應意識俱轉。餘耳識生。非即彼定相應意識能取此聲。若不爾者聲不領受。故不應出定。取聲即便出定領受聲已。若有希望彼時方出(文)。 (六十四右)六十五等說(文)。六十五(十五左)云。若毘缽舍那行菩薩未得自在。及有文惠聲聞乘等。若諸有學。若阿羅漢。彼無色界繫善作意亦緣下地一切法。 (六十四右)六十三卷(文)。如上已下樞要下本(三十一左)云。從定起者。瑜伽抄解。一起耳識名起者。二起定心與耳識緣聲名起者。三出定者名起者。初續前位故。此等廣如佛地第六。菩薩後智中起五識亦等引位起。雜集言。據二乘少異生全故(文)此取意而引。非全文。瑜伽一(八左)云。復次由眼識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謂卒爾心‧尋求心‧決定。初是眼識。二在意識。決定心後方有染淨(已上)。 (六十五左)耳識卒爾(至)理應非善(文)。義蘊云。問。定中意識起尋求心既非無記何妨。卒爾通善性耶。答。意耳取散不可為例。問。瑜說三心是無記。在定尋求善性收。耳識既是定引生。應隨能引非無記。答。能引意識在定位。耳識不隨定。所取能引之意。雖是善何如卒爾稱無記。 (六十五左)瑜伽論說(至)定無記(文)。瑜伽第一(八左)云。復次由眼識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謂卒爾心‧尋求心‧決定心。初是眼識。二在意識決定心後方有染淨。 (六十六右)解深密經及七十六(文)。經第一(十七右)如上已引。瑜伽引經故雙舉同。 (六十六左)雜集論第七(至)餘識無耶(文)。雜集第七(七左)云。依於轉識心悅心適心調心安適。受受所攝。依於轉識者。即依意識於三摩四多位餘識無故。 (六十六左)彼雖非證然為會之(文)。義蘊云。前師不引此文。故云非證。 (六十六左)謂二乘等定中唯得耳識非餘四(文)。義蘊云。有解云。薩婆多等不許二識並生故唯起耳者。此理不然。彼亦不許耳意俱起。應無意識。故知今談。彼二乘定劣。五識之中起耳識。菩薩定勝。俱起五識也。 (六十六左)散意入捨定(文)。演祕云。疏散意入捨者。此答前問。總有兩解。散意入捨耳必不二解。就第一解復有二意。一入捨定。二初起定。起定即是將出定時。此二時意與耳同緣(文)義演云。疏散意入捨至耳必不生者。此答二問。即第一解。此有二意。初約入。二約出。且從散意入於至必是捨故以來約入解也。捨簡喜樂。喜樂定中耳‧意二識。不與捨受相應。意說。散位意識入捨定時必有捨受。所引生卒爾耳識而是無記。與捨受俱有何所違。言初起之時等者。又解云。約初出定說也。且初出定意識猶尚昧劣與捨相應。所引耳識當知亦爾。疏云初起者猶出也。故捨受亦與二識同緣。然不與喜樂等異受俱也。明知返顯入根本喜樂定耳識必不生。 (六十七右)二解(至)有不同故(文)。義演云。疏二解至有不同故者。意云。此第二解。雖定中意‧耳‧同緣何妨亦與異受相應。如意識與喜等受相應。不妨耳識初起與捨受相應。故受不同。亦如定中聞聲耳‧意二識雖同緣而性有別。此亦應爾。 (六十七右)瑜伽論說(至)即是尋求心等(文)。義演云。瑜伽論說至即是尋求心者。意說。第二解云。雖復同緣不妨異受相應。如是是中意‧耳二識復同緣故。如此解者。今引瑜伽文。難云。如瑜伽說五心中前三定是無記性。如何說言定中尋求心中善耶。若是善者違瑜伽文。又在定得起哉。心等者。意說。定中得初二心者。明知二心是無記也。瑜伽云。五心前三是無記。故知定中耳‧意二識不得言不同性。合是同性俱無記故此總難也。 (六十七右)若散五心等(文)。義蘊云。疏若散五心初三無記至通善。問。三心在定既是善性。應是染淨心。如何言卒爾等耶。質曰。若爾佛卒爾等心。應非是善。此亦為例。佛卒爾等許假立。定位三心豈是假耶。由此應解。若決定心後於境了別知染知淨。是染淨心此定中故。此總難。疏云。此解者意指於下文。下文彼說尋伺中。言五識必由尋伺引者。顯多由彼起。非說彼相應。意說。五識多由尋伺起。非說一切位皆與尋伺。相應(文)義蘊大同。 (六十七右)若散五心(至)亦通善等(文)。義演云。疏若散五心至亦通善等者。即答前難。意會瑜伽論文也。瑜加說。五心中前三心是無記者。約散心位。故說多分。言三心無記也。若在定中除卒爾心。餘善心性(文)。 (六十七右)又五識必由尋伺所引(文)。義演云。疏又五識必由尋伺所引者。明知定中尋伺善心引生五識意證如此也。若爾者未審。初入定心是何地法。應是初禪心。不應是上地心以上地中無尋伺故。既無尋伺者。五識應不生。如何得知耶。答。前云五識必由尋伺引故。 (六十七左)又此定為唯有漏無漏(文)。義演云。疏又此定為唯有漏無亦通漏等者。此問。三摩多定通有漏無漏耶。答。二種俱得亦通凡聖。如對法疏說。即等引定也(文)。 (六十七左)又欲界耳識(至)能引耶(文)。義演云。疏又欲界至能引耶者問云。如欲界耳識許無所有處異地心引生。即如大目揵連於獼猴池側座入無所有處定聞象王哮吼聲。明知無所有處第六識。引生欲界耳識生也。若爾者亦應二定以上起下三識時非要借下尋伺。但用彼地無尋伺意識引生。所以許異地心得相引故(文)義蘊云。疏又欲界耳識至識為能引耶。此問意云。如欲界耳識許無所有所無尋伺心引二定已上起三識時應。即以二定已上無尋伺心引。何要借下同地尋伺耶。 (六十七左)初起五識心尋伺引(文)。義演云。疏初起五識心尋伺引者。此答意者。率爾五識必藉尋伺引生。此唯約率爾說。等流即不許爾。容非尋伺心所引故。如在欲界。豈一切五識等者。舉例也。疏又初起五識心尋伺引者。意說。即上二地意識俱初禪尋伺。引下三識(文)。 (六十七左)後位已去非尋伺心引(文)。義演云。疏後位已去非尋伺心引者。等流心已後或非尋伺引。此即舉欲界耳識許異地心引生。例二定以上借識亦有不必尋伺引。問。雖言容有不必尋伺。亦容得上意識引下眼耳不。答。如說神通依餘近分等。上既無眼耳故。取眼耳俱時意識名眼耳通故云。意識名通。故四根本皆得引初禪眼耳通也(文)義蘊云。疏答至後位已去非尋伺引者。二定已上初起三識可備。下尋伺後位不借三識亦起。問。在定既是初起耳識。何無尋伺。答。定散別故。如第七卷第。 (六十八右)能引意識應通三性(文)。義演云。疏能引意識應通三性等者。問。煩惱‧所知依一種煩惱不善。所知無記。二性得俱。第六一心三性應竝。答不例。二種障同依一種。義用分二。是故二性得俱。信等嗔等正相違。第六一心三性不竝(文)。 (六十八右)如餘二說(至)五十一抄說(文)。略纂十三(二十八右)云論云。阿賴耶識或於一時與轉識相應。善‧不善‧無記心俱時而轉。西方為五識有次第緣‧無次第緣家一說。一有次第緣家義者。以率爾心唯一剎那故。相續唯有等流心。如眼識緣善起至等流心。一類自相續生。耳識後起乃至等流緣不善起。自類相續前眼善識未滅。耳不善識遂生故。并第八無記三性竝起。與五識中更取一識。起無記可知。或第七即是。二無次第緣家者。乃至等流五識亦無相續。有二說。一無一念中三性竝起。此中據事究竟。語名一剎那。非一念中三性竝起。二即如前眼善識起。至等流心時耳識卒爾心起。乃至其不善等流心生。眼識亦生故。此一時善‧不善竝。問曰。若五識起善惡。必意識引如耳識起。意引不善生。眼識無解引。應不起善。答曰。初起善惡。必由意引。若已引者更不須引。故於後時眼還生善。問曰。若境平等可眼耳二識要隔三剎那方起。或境貪愛何妨隔一二剎那。若爾眼耳即不並生。答曰。要須隔三剎那。五識類等故。雖於境貪愛。以五識類等故不得隔一二念即生。又義隔一二剎那。亦有起三性。然即無三性竝。答曰。若有此義。故於平等境時起三性心。如前說(文)。 (六十八右)不同耳識(至)便無記性(文)。義演云。疏不同耳識率爾是無記者。意說。境不強意識但善。耳識率爾無記若境強意識隨五遍注即性同也疏若兼緣諸處者。意云。不與五識同緣。但泛爾別緣。即無記也(文)。 (六十八右)此性能與五識善惡不相違(文)。義蘊云。問。五識善惡必由善惡識方能引之。如何無記意識與五善惡而不相違。答。意識初引善惡。五識必須偏涯能引之。意與五性同。等流已後五無偏意。可無記。與五性別不相違也。 (六十八右)若與五識別緣(至)既無記性(文)。義演云。疏若與五識別緣唯緣法處既無此心者。若唯緣法處可不同緣。既無此唯緣法處心。故知同緣既許同緣。故知同現量。引集量論證。非直同現量。即五俱意識亦爾法執也(文)。 (六十八右)八地二乘(至)以此為證(文)。義演云。疏八地二乘至以為證者。意云。三性容得俱時。未必一切時皆得俱也。以八地菩薩無不善五識故。故知但是總從舉論也。引喻證。曰如第八與三性俱者。且第八是根卒自淨無記。意識是善。若有不善聲境及香無記境至。便有耳‧鼻‧識生故三性俱。但容俱未必皆爾。又八地‧二乘位許三性俱者。無記心亦許引無記五識也(文)。 (六十八左)隨前二師所解位次(文)。義演云。疏隨前二師所解位次者。一師初地轉五識得成所作智。一師許佛位方得。後師為正。故五識依唯善性(文)。 (六十九右)不爾(至)無記五識(文)。義演云。不爾者。意云。若不約佛唯言善必性者。餘位即有不善無記五識也。如疏。 (六十九右)八地已去或時亦有無記五識(文)。義蘊云。問。八地已上既純無漏所起五識。必與六俱。如何無記。答。約率爾心。五識可是無記。非等流心。如定中聞聲等。 (六十九右)三乘無學(至)六識俱起(文)。三惠章(初右)云。有說。此三唯是意識。或七‧八識相應惠性。非五識俱。五識不能緣教理故。唯識論第六說。善十一中五識唯十。自性散動無輕安故。說佛身中無五識故。眼等不能聽聞法故。五識中善唯是生得不明了故。有義五識亦有聞修。唯識有說。五識有輕安。定所引善者。亦有調暢故。成所作智俱必有輕安故。定有修惠。何緣五識雖無分別。由第六識分別引生有分別惑。聞惠意引而無不聞惠。雖剩別緣若名若義。名俱之色體即是教。耳既緣彼。寧非聞惠。思惠深緣名所詮義。五識可無。聞麁緣教。五識應有。聞惠意引五識善生。因聞所成聞惠伴類亦聞惠攝。聞所成故。若能引意聞加所行善。所引五識生得善者。亦應能引第六識是分別惑‧所引五識唯是俱生。若爾不應通見道斷。便違聖教。若親聞聲方名聞者。意惠應非。若聞聲故。彼所成故。五亦應有。瑜伽十三聞惠地說。於五明處名句文身覺惠為先。聽聞領受讀誦憶念名聞所成地彼論意說。覺惠為先者。是生得惠。初闇劣故。後聽聞等。皆是聞惠。能明了故。故耳識俱明了意識亦是聞惠。不明了者生得惠攝。由此聞惠唯取意識相應惠性。所引伴類亦通五識相應惠性(文)義演云。疏三乘無學至何性六識俱起者。佛唯善。二乘無學通無記。菩薩後得亦通無記。不似同性。 (六十九右)通生得加行(至)非生得故(文)。義演云。疏通生得加行加行中有聞思修至非生得故者。意說。五識中得有加行善。如聞思修三惠即加行善也。問。且如五識中有性得善可爾。云何亦有加行善耶。答。聞思惠等五識當體即無若為彼第六識中聞思所引。五識亦通有聞所成等。問。如何名所成能成耶。答。如聽經觀字而思法義。是五識中聞思是所成。此聞思眼耳等是意識中所成聞思之所引生。意識聞思是能成。如上所引眼耳等豈不是加行善耶。有云。聽經觀字而思法義者。即是意識中所成聞思。即此聞思是能成。所引五識起名所成。意說。爾時五識名聞思所成者。即得也。二解前解。故五識有加行聞思等。生得劣善不說所成。非生得故者。意說。加行善不是生得善也。 (六十九左)香積佛土(至)類此應知(文)。義演云。疏香積佛土鼻舌等識類此應知者。此疏通外難。外有難云。眼‧耳二識可通聞思所成。義如前說。如何鼻‧舌等亦通聞思所成耶。答。鼻‧舌‧欲界‧色界雖無。如香積佛土聞斯佛香。即獲一切得藏三昧等。即以香飯而作佛事也。故言香積鼻舌類此應知。亦有聞思也。又菩薩後得智所引五識等。淨土中聽法。或說法或觀字。或香獨等而為佛事。豈五識無三惠耶。故經云。諸所施為無非佛事。問。向其聞思義將明曉。更成修惠。唯理猶述。如何五識有修惠耶。修惠依定發。五識無定故。答。成所作智轉五識得。成所作智當體即是修惠。從定而得。其義極成。何勞虛稱。作此難耶。故為不可。 (六十九左)成所作智即是修故等(文)。義蘊云。成所作智由意識中修惠所成也。又成事智既有定俱。體即修惠。或通聞思。於一修惠分三用。故今說所成。所成之言義寬遍故。問今此意證五識之中加行善。如來之智既無加行。引此何為。答。此智非是不由功用生便即得。亦由思惟修習之所引生故名加行。若爾何故說佛無加行耶。答。不進趣。說無加行。不說如來無加行善。 (六十九右)所成之言義寬遍也(文)。義演云。疏所成之言義寬遍者。意云。聞思所引起五識。識皆得所成之名。故名言五識有聞所成等。 (七十右)緣起經(至)有覆性(文)。藏中唯言緣起經。唐三藏譯。一卷二紙。此經無今所引文。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上下二卷。唐三藏譯。今指此經。上卷(六紙右)云。若由欲愛造諸福行。彼信為依乃造斯行。於死於生起定信故。此愛乃取由信攝伏。我施設為有覆無記。若法欲界有覆無記。於發諸行無勝功能。以於因果及福行中不知出離。求可愛生造斯福行。故此福行亦唯無明以為勝緣。義演云。疏緣起經說至有覆性故者。意云。欲界意識有潤生愛等。然五識中無。若餘有覆無記性者。由意識有故亦此令五識中起也。意引緣起經證五識有有覆記性(文)義蘊大同。義蘊云。疏緣起經說至亦有覆者。潤生之愛雖是有覆緣當生處必非五俱。除此餘時既有有覆意識。故能引生有覆五識。 (七十右)四無記中(至)變化所攝(文)。義演云。疏四無記中至相從四中變化所攝者。意云。五識得有三。除變化。變化唯自向意識中有。所以五識無也。然天眼‧耳可通有。眼耳通者。即是眼耳相應惠也。言相從四中變化攝者。謂變化與通相似。通者無擁。變化者。於事不即隨意能成。如幻術等。故言相從。是故通亦向變化中攝。故五識但有威儀‧工巧‧異熟生三無記也。 (七十右)如大論第一說(文)。如上已引。 (七十右)八十九(至)名為欲界(文)。八是六字形誤。六十九(二十左)云。又從欲無記心無間色界善心生。如色界果欲界變化心。即從色界善心。無間此欲界無記心生。又說此心為欲界者。當知是彼影像類故。非自性故(文)。義燈五本(二十三右)云。本疏不說欲界之中有通果無記。要集云。俱舍第七。從通果心無間生二。謂自界一即通果心。及色界一即加行善。此云欲界通果心者。唯是變化。依六十九云。又從欲界無記心。無間色界善心生。如色界果變化心。及至又說此心為欲界者。當知是彼影像類故。非自性故。要集云。初言。從欲界無記心無間色界善心生同俱舍論。如色界果。下兩說。一同本疏。一云。亦同俱舍。今謂不爾。初文即與後二文非別。云又從欲界無記心無間色界善心生者。據似欲界名為欲界。非自性故。復即此心從於色界心得生故。論總釋云。又說此心為欲界者。當知是彼影像類故。非自性故。前文復云。諸神境智或加行得或生得。云生得者。謂生色等。乃至云。又有欲界諸天及人一分福果所致。不說有加行得。若許欲界有從定引變化心者。即加行得。何故不說有加行得。五十四云。欲界無覆無記有變化心。此唯生得。謂天龍等。又云。然無修果心。然顯揚論但說欲界有變化。或是業果。或是上界似欲界故名為欲界。非許欲界有定所引變化無記(文)。義演云。八十九雖言欲界有變化至自說生得變化者。此會難也。外問云。欲界五識無變化者。如何瑜伽說欲界而有變化耶。今會云。雖言欲界有變化。不是五識中有也。然此變化意識中法。實上界繫。今言欲界有者。據相似者說。如何相似。答。謂欲界意識亦能變化作幻術等。如種豆為丘馬等變樹草為軍旅等。欲界意識中變化也。以相似故。故據意識中說欲界有變化。又會云。欲界有者。謂上界意識。若變金水邊等。然似欲界中色香等。以所色我等相似。故言欲界有變化。為為坐得上定。意所變金等色是相。皆是上界繫。又會云。言欲界有變化。有生得變化亦名報得變化。不是意識中變化也。問。何名生得變化。答。如龍鬼神等。皆有神變化之力。謂不由修得。但生便即得故。名生得變化。亦名執得者。從前業感故。如龍鬼神等。皆能趣授形質及兩食雷電等故名為變化。故瑜伽自說。欲界有生得變化(已上)今謂。似欲界者。謂在欲界中。變化欲界之物者。相似欲界有定通等通等能變化者之所作。然欲界是一散地。何定通力之有。似欲界故假欲界。實是上界地物也。義演不允。 (七十左)或是生得變化但是異熟心攝(文)。義蘊云。謂如欲界天龍鬼等所有變化。但是生得心心所攝。非實變化。若實變化即加行攝(已上)今謂。瑜伽等意簡非加行顯其生得。非關假實。義蘊不知其所當派矣。 (七十左)瑜伽自說(至)又無威儀(文)。瑜伽五十四(四右)云。又欲界善心有二種。謂加行及生得。無覆無記心有四種。異熟生心‧威儀路心‧工巧處心及變化心。此唯是生得。謂天龍藥叉等。然無修果心。於色界中無工巧處心。無色界亦爾(文)瑜伽纂十四(五右)。 (七十左)論文自說(至)又無威儀(文)。義演云。疏論文自說至又無威儀者。即瑜伽自約小乘說也。即今大乘五識得有威儀。如前已說。但約緣威儀。名有威儀也。若據小乘但說五識中有威儀類。不得正威儀也。謂小乘計云。威儀心寬。但餘三無記不攝者。皆是威儀心也。此心即是意識家威儀之類。與大乘不同。 (七十左)不同小乘(至)名威儀(心)。俱舍第七(十一右)明四無記。光記七(二十二右)云。泛明諸威儀路心略有三種。一起威儀路心。唯是意識。二緣威儀路心。通四識及意識。三似威儀路心。即通六識。如泛爾緣外色聲等。若言威儀路心唯意識者。據起威儀路心說。若言威儀路心通緣十二處者。據以威儀路心說。泛明工巧處心略有三種亦同爾。 (七十左)疏四識緣威儀五識緣工巧(文)。義蘊云。威儀四塵故無耳識工巧通語亦得有聲。今言緣者。緣此威儀路及工巧處。據實一種皆名路處。然威儀誰成。故遊履義顯。且遍言路。言路。 (七十左)疏色界無工巧(文)。義蘊云。彼界一切皆是變化。不須工巧。問。工巧通身語。身巧彼可無。如何不有語答。初定之中有尋伺。故雖亦起語少故不說。又說無者。無身工巧。非無語也。 (七十一右)論恒依心起(至)故名心所(文)。樞要云。恒依心起等解心所者。要具三義名為心所。無所簡別。餘如疏說。心心所總別相應說無為緣別有為緣別。有為緣中有本質。緣別無本質境亦別相者義也。非體非相(文)演祕云。論恒依心起等者。有義難云。受等依心起。受等名心所。心依受等生。應名受等所。又受等四義具。受等名心所。心亦四義具。應名受等所。如疏以彼二三義簡。然疏中說應名心所。此即不然。既以心王望受等說。如何仍說作心所。詳曰。心所總名由依於分四義具立。疏以王所總名相例。以心依他具四義故。不據別別受等為難。問。論既自云恒依心等名為心所。心不依心。如何難云應名心所。答云。依於心顯依非已。依非已故得心所名。心依亦爾。何非心所。疏依理責。不爾心總而受等別。別總不切。難不切也。今助一難。受等依心起。從依名心所。心依心所生。應名心所。所餘難准此。此不違論。亦無別總不均之過(文)今謂。論文總有四句。於中上之三句即是三義。下句結文。故樞要云。要具三義名為心所。疏亦同此。樸楊云。具四義者非也。以第四句結文非義故可知。 (七十三右)作摸慎彩(文)。摸者字彙云。末各切音莫。摸索搎也。又與摹同。註見下。摹莫胡切音模與摸同。漢高記規摹弘遠。摸者。字彙云。莫明切音謨。摸範規。摸又形也。又姓吳正道東隅人。明六書。許慎說文。有不足者補之。臨川吳正公澄問曰。模楷二字假借乎。曰取義也。曰何以取木為義。曰昔模木生周公塚上。其葉春青‧夏赤‧秋白‧冬黑以色得其正也。楷木生孔孔子塚上。其餘枝疎而不屈。以質得其直也。若正與直可為法則。況在周孔之塚乎。問曰。出何書。曰出准南王草木譜(已上)明詮論作摸謬也。非此義者。卻非也。 (七十三左)彼第三說(文)。瑜伽第三(六左)云。又識能了別事之總相。即此所未了別所了境相能了別者。說名作意(文)略纂‧倫記竝引此論。釋成王所緣總別相。 (七十三左)故知心所(至)王唯取總(文)。演祕云。又心王所取總別義總而為四釋。一云。心唯以心所唯別。諸論皆說識了總相。瑜伽但說心所了此所未了相。不言了總。此論難云此表心所亦緣總相。釋論者意即不依之。二云。心王唯取總相。所取總別。大論‧中邊如論主釋。既有誠說。理不可違。三云。心所同前第二師說。心王亦緣總別二相。故下論云。受能領納順‧違‧中境令心等起歡‧戚‧捨相。若也不了順‧違‧中境。如何能起歡‧戚‧捨相。解餘心所皆有令心取別相義。論中上下文有眾多。知心王亦緣別相。大論等說。皆緣心王自力說。設無心所自力不能取相別相故。如王依臣能知別事。若不因者即不能知。四云。心王同前第三師說。心所非但緣自別。如心能緣一切別相。諸相應法法爾同緣唯境一事。不爾如何說。令心等起歡‧戚等。既說等言。故知心所別相皆取。雖有四解今依後說。諸相應法相望力齊。有緣‧不緣不應理故。說受等所取別者。且約自行所取者。說以實而言。由相應力互取所緣。皆不違理。問。由相應力互取所緣。亦由相應行相互起。受等應起取像等行。解云。心等境同相應力取。行相說別。受等不同。又釋。由相應力能能起諸行。受令心等起歡等故。且依勝說但言令心。理實亦令受等明記。問。既爾同聚心心所行相皆同。應成雜亂。答。行相‧境相兼正不同。故不違理。第二卷云。心心所法行法行相各別。第三卷說。勿觸等五能了別者。依正行說並不相違。詳曰。今依第二。瑜伽‧中‧邊。此唯識等文明具故餘之二釋既無誠說。固難依准。不可凡情強會聖旨。下文自云受能領納順‧違‧中境。不言心取順‧違境故。餘心所等言令心等至文當會。又准何知。據其正行。前第二‧三云心心所行相各別勿觸等五能了別耶。本教無說。豈非意乎。請審詳諸。無惑後學(文)寶疏一餘(三十五右)云。其四解者。第一解云。於境之中有二種相。一者總想。謂色聲等。二者別相。謂違順等心心所法。於所緣境心取總相不能取別。心所各自取境別相不能取總。以於一體無多解故。故入阿毘達磨論第二云。唯總分別色等境界。說名為識。若能分別差別相者。即名受等諸心所法。識無彼用。但作所依。第二解云。心王正取總相兼取別相。諸心所法各自取別相非能取總相。此家意說。心王力強能取總別。心所力劣取別非總。破曰。違文無教。不可依據。第三解云。諸心所法各各正能取自別相兼取總相。心王但能取總相非別。此家意說。心王所作處心所必隨故心所法兼能取總。心王非隨所。故不取別。破曰。喻不相似。王能總領。臣豈邊攝。無文違喻。不可依也。第四解云。心心所法一一皆能取總取別相。然彼心王正取總相兼取別相。諸心心所法各各正能自別相。兼能取他別相及與總相。所以得知。諸心心所皆取境總別相。如婆沙第三十四無慚納息中解無慚行相。云有餘師說。此顯無慚行相。此行相對餘應作四句。有無慚非無慚行相轉。謂無慚作餘行相轉。有無慚行相轉非無慚。謂無慚相應法作無慚行相轉。有無慚亦無慚行相轉。謂無慚作無慚行相轉。有非無慚亦非無慚行相轉。謂若取此種類。應說無慚相應法作餘行相轉。若不爾者。應說除前相。解無慚中亦有四句。不能具引。以此准知。皆取總相。破曰。有人雖引文證不知正不正。且如受領納隨觸想取境像。豈可亦說想領隨解受取境像。理必不然。諸心心所同一行相者。謂取青等諸法自共相等。非是心心所法各別取像等也。婆沙三十四云。云何無慚。答諸無慚無所慚無差無所差乃至無敬性等乃至。問。此中差別名言為顯自性。為顯行相。為顯所緣。一說顯自性。二說顯行相。三說顯所緣。准三十八云。云何不共無明隨眠。答。諸無明於苦不了。於集滅道不了。此中不了顯不欲忍義。謂由無明迷覆心故。於四聖諦不欲忍故名不了。非但不明。如貪賤人惡食在腹雖遇好食不欲食之。異生亦爾。無明覆心。雖聞四諦不欲不忍問。此中所說不了名言。為顯自性。為顯行相。為顯所緣。有作是說。此顯無明自性。有餘師說。此顯無明行相。復有說。此顯無明所緣。評曰應作是說。無明於四聖諦乃至不決擇為自性。准此評文。故知初師為正。無慚亦爾。所作四句非是正義。故不成證。今詳論意。心心所法雖同取青等總別相。然於此相有即印持取像等。多種不同名為別取。心王總取境相別相難知。一六臣同理一國。然所理事各各不同。王則總理別相難了。 第一(總相‧心王。別相‧心所) 第二(總相‧心王。別相‧心所) 第三(總相‧心王。別相‧心所) 第四(總相‧心王。別相‧心所) 俱舍光寶並有四說。以此第二彼為三。作則全同。寶疏以第一說為正。後之三說皆為破斥。 疏云。大小乘同。然寶師疏於四說中第一為正。此依阿毘達磨論。是小乘說。今依大乘。瑜伽‧中邊及此論中。皆說心王唯總心所亦別。是故撲楊第二為正。大小乘別不須和會。 (七十四右)如一縣令(至)取各別之相(文)事大外集云。令尹唐制六等凡一千五百七十三縣令。各一人掌導揚風化。撫黎民。疎四民業。養鰥寡。親獄詔。凡民田收受縣令給之。秩千石。又云。縣丞秦制。萬戶以上為令。減萬戶為長。唐高宗為品官。為縣令之貳。縣丞長吏也。主形獄囚徒。秩四百石。至二百石。又云。漢大縣兩慰。大縣一人。唐高宗時為品官。吏部選授掌巡捕盜賊及撿覆之事。歷代沿革云。縣邑之長曰宰尹。曰公。曰大夫。唐制縣令掌導揚風化。撫字黎民。敦四民業。崇五土之利。審察冤屈。躬親獄訟(文)字彙云。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又輔弼疑丞。謂之四輔。比我而相謂之輔。拂我而相之謂之弼。凝擬其前。亟丞其後。又小補韻會丞煮仍切與承同。史張湯傳於是丞上指。惟建康有獄丞。及隨革選盡因他郡人。漢已下皆用一人。唐置縣丞三員。北京大原晉陽各置一人。高宗始為品為品官。史部選授為縣令之貳。尉楊外菴曰。字從尼。尼音夷平也。後世軍官曰授尉。刑官曰廷尉。皆取從上按下使平之義。尉斗申繒亦使之乎。俗加火作熨。贅矣。 (七十四左)謂此是青非非青等(文)義蘊云。疏是青非非青者。除青之外並名非青。非青多種故言非非青。 (七十五左)顯揚十八有頌等(文)第十八卷(四右)演必云。疏顯揚十八有頌等者。按彼頌云。依了別多境各為自業生。心法不應界。相似境轉故。論曰。心所有法依止能緣多境八種識故。各各造作自業而起。依心而有故名心所有法。不應更思彼所緣境。由彼與識等緣轉故。釋曰。唯以一義立心所名。論餘處復說至德失等相者。中邊第一但云心所亦緣別相。瑜伽第三但說別境緣可樂等。而無亦字。二論合引故云亦能了可樂等(文)。 (七十五左)總了境名心(至)心所異相(文)辨中邊論(五右)頌曰。三界心心所。是虛妄分別。唯了境名心。亦別名心所。論曰。虛妄分別差別相者。即是欲界色無色界諸心心所。異六相者。唯能了境總相名心。亦了差別名為受等諸心所法(文)今謂。中邊頌及長行並作唯了。疏言總了。文雖有異義無巨害。 (七十五左)染三十二不定四等(文)義演云。疏二十六者。謂根本有六。隨煩惱二十。故染有二十六也。有疏云染云有三十二者。謂。根本有十。隨煩惱有二十。加邪欲邪勝解。故成三十二也。 (七十六左)對法第一(至)邪欲解故(文)對法第一(十左)開見為五。五十三中無明心所。五十八(六左)更立邪欲‧邪勝解。五十五(九左)亦開五見。 (七十六左)此與顯揚王蘊百法(文)。顯揚一(三右)云。彼復云何。謂遍行有五。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別境有五。一欲。二勝解。三念。四等持。五慧。善有十一。一信。二慚。三愧。四無貪。五無瞋。六無礙。七精進。八輕安。九不放逸。十捨。十一不害。煩惱有六。一貪。二瞋。三慢。四無明。五見。六疑。隨煩惱有二十。一忿。二慢。三覆。四惱。五瞋。六慳。七誑。八諂。九憍。十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二惛沈。十四掉舉。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失念。十九心亂。二十不正知。不定有四。一惡作。二睡眠。三尋。四伺(文)五蘊百法並同。不開見加邪欲解故。 (七十六左)此中開張(至)不同(文)義蘊云。謂大論等增邪欲解。即五十三。若開五見除邪解。即五十五。此論除欲解合五見。故五十一。 (七十六左)如五十五說(至)生五別境(文)。五十五(三右)云。答。如其次第。於所愛‧決定‧串習‧觀察四境事生。三摩地慧於最後境。餘隨次第於前三境。 (七十七右)復說等言(至)取餘二門(文)。義蘊云。第七卷初釋不定名說有三義。一於善染等皆不定故。二非如觸等定邊心故。三非如欲等定邊地故。今舉初一餘二也。 (七十七左)彼論第三(至)合為一也(文)。義演云。疏會文有二者。初約根本隨煩惱惑。俱是染故束六位為五(文)今謂。考第三論無合二文。 (七十七左)彼言(至)一切耶(文)。第三(六左)云。遍一切處。一切地。一切時。一切生(文)。 (七十八右)此解為勝(文)。義演云。疏此解為勝為勝輕安不遍者。意說。一切地者。約有尋伺等三地名一切地。輕安即邊一切地有。若取九地名一切地者。即輕安不邊。以欲界無輕安故。 (七十八右)若如初說(至)加行等說(文)。義演云。疏若如初說從多分至而作論故者。意云。此舉輕安倒煩惱。亦許通餘地有。若如初說者。即第六卷解輕安中。初師云。輕安不得通欲界者。有其二義。第一約多分。謂上八地有。欲界一地無。故從多分而論。以欲界輕安調暢身心行相微劣。所以言欲界無輕安據家亦有也。第二義云。要定加行方有輕安。餘時即無。意說。欲界無輕安者。據如前理說。其實亦有也。今言染四皆無者。且從多分說。其實亦通諸地。即如無明‧貪等通三界九地。八大隨惑亦通上地也。且通俱者。與染心相應故。若爾如何言染四皆無耶。答。以煩惱中通者少不通者多。以種類而言。故說染四皆無。據實亦通。如至本文中說。 (七十九右)增上出生名根(文)。義演云。增上出生者。意云。以二義解根也。一者增上。二者出生。即由苦根為增上緣能生長若法。於其身心而逼迫也。樂根返此。於其身心而生適悅。故以二義解於根也。問。受與根何別。答。受者領納屬已。根者但出生苦法。故二者別。又寬狹不同。至下自解。若汎爾領納屬於已者。即名為受。能有出生增上之義。方得根名。受名為根必有領納。自受但名為受。不得名根。未出生故。所以受寬根狹。 (七十九左)有二二兩三二四一五(文)。二二者。身心二受與有‧無漏二受。兩三者。三斷‧三學二門。二四者。善‧不善‧有覆無覆與善惡‧有覆無覆名有苦樂捨。一五者。憂‧喜‧苦‧樂‧捨五受。 (七十九左)色是別依其意唯心(文)。義燈五本(二十四左)云。又身‧心受何故五俱名為身受。第六識俱名為心受。答。有二解。一云。身者積聚義。五種色根皆積聚。依彼五根皆名身。二云。身者唯屬身根。餘四依身相從名身。故能依受得名身受。難。五識依根相應之受得身名。第六別依意相應之受標意稱。答。五根皆積聚。受從所依得名身。對色辨於心。第六相應非意受。問。色‧心相對六不同五名身受。身‧眼兩相望。眼不齊身立身受。答。身‧眼俱色並得名身。對色‧心殊六名心受。又受依於身即名身受。受依於意應名意受。且質答云。六受依於意。依意名意受。五受依眼等應名眼等受。據門明別心相對名身心受。不可齊責。 (七十九右)集色所依集無色所依(文)義蘊云。疏集色所依集無色所依者。五根是色五識集生。意根無色意識生心心所依故名為集。或集者。積集五根色蘊。意根識蘊多法集成此所依故(已上)今謂。後解近對法抄意。 (七十九左)對法第一(至)無色所依(文)。對法第一(九右)云。集色所依建立身受。集無色所依建立心受(文)演祕云。疏對法至集色所依等者。按彼論云。集色所依建立身受。集無色所依建立心受。釋曰。身心皆以積集為義。故色‧無色皆云集也。從二所依得心稱。問。第六依七。七何名心。無集義故。答。剎那相續前後眾多。得名積集。或據本識。或意根中通七八識。故名集心(已上)今謂。演祕義蘊釋對法文。並違疏主對法抄意。推知兩師不見彼鈔。次下具引併觀其違可知。 (七十九右)如彼疏解稍有異同(文)。對法鈔二本(五左)云。二因難了故更重釋。集者總也。總攬別法為一名。故集五色根類總名為身。集三心根類總名為心。從二所生名身心受。 (八十右)一云若憂根(至)受寬根狹(文)。義蘊云。此初解者。憂‧苦二根俱通能引所引。故憂‧苦二皆通無漏。論中雖明三受。以憂屬苦故兼明之。受寬根狹者。領納境界名受。增上發生名根。為根必能領納。為受未必發生。故有寬狹。論從寬說。故云苦受。亦由無漏引故(文)演祕云。疏受寬根狹者。如三受門。苦‧樂二受含憂喜故。而言根者。即不如是。二十二根喜‧樂‧憂‧苦各別立故。故寬狹異。 (八十右)無漏第六(至)後得智中方起(文)。義演云。疏無漏第六意引生者。由無學人第六識入觀時即無苦受。若後出觀遇違境有苦受。如乞食不得被餓死等。又無學聖人五根有漏。初觀時五根且有不調暢性。故有苦受。言或唯後得智中方起等者。意說。從菩薩後得智大悲等力。親所引生故亦通無漏。如變身魚等。但據菩薩。二乘不然。樂‧捨通無漏可然。苦受相隱。故逐難釋。 (八十右)二云(至)假名無漏者(文)。義蘊云。疏二云至假名無漏等者。此解復有二意。初云。苦根由無漏引故通無漏等。憂即不然。故非無漏二云。苦根得與無漏智俱。故邊無漏。如捨頭因等。憂定不俱故。 (八十右)然五十七說是無漏(文)。五十七(十一右)云。當知苦根有漏無漏。以有漏為義。憂根有漏。以有漏無漏為義(文)略纂十五(二十右)苦根有漏無漏。以有漏為境者。謂體有漏。在無學身名無漏。非漏故名無漏。體是界繫法。上下文無違。又無漏苦根者。為無漏導故名無漏。憂根不爾(文)俱舍。 (八十左)不俱起故無漏攝(文)。演祕云。疏不俱起故非無漏攝者。問。夫無漏心必有輕安。輕安調暢。俱時五識何得有苦。答。相應之識調暢苦無。五非相應有苦何失。 (八十左)五十七說(文)。五十七(十二左)云。問。幾見所斷。見所斷為義如是等。答。十四一分見所斷。一分修所斷。十二一分修所斷。一分非所斷。謂即十四中六及餘六餘二非所斷。 (八十左)十四一分(至)修所斷(文)。義演云。疏十四一分見所斷一分見所斷一分修所斷者。瑜伽文意說。十四者。謂七色根並命根並五受根及意根也。除信等五根三無漏根者。然此八根如下自解。故疏云謂除信等五及三無漏。其十四一分見所斷者。謂七色根及命根。謂三惡趣業所感。或意識中分別煩惱所引生故。後入見道時分別煩惱已斷。更不能招當來黃門北欝單半擇伽二形三途無想天及女人等。故說此七色根及命根見所斷。即因亡果喪斷。亦名不生為畢竟更不受此身也。一分修所斷者。是有漏法故。故修所斷。其五受根及意根亦約分別煩惱無更不感。故名見斷也。是有漏故。云一分修所斷。言其餘可然者。意說。五受根並意根通見修二斷。所以故云可然。問。信等五根是何斷。答。有二義。一云。是修所斷。體通有漏者。是修道故。二云。亦名緣縛斷。謂煩惱緣信等起煩惱故。斷能緣煩惱時信等得緣縛斷名也。故瑜伽五十七云。問。二十二根中幾見所斷修所斷及非所斷等。答。十四一分見所斷。一分修所斷。一分修所斷。十二一分修所斷。一分非所斷。謂即十二中六及餘六。餘二非所斷。乃至廣說。論文‧今疏文依論廣說。 見斷(眼‧耳‧鼻‧舌‧身‧男女命根。苦‧樂‧憂‧喜‧捨‧意根)。 修斷(眼‧耳‧鼻‧舌‧身‧男女命根。若‧樂‧憂‧喜‧捨‧意根。信等五根。未知當根)。 非斷(苦‧樂‧憂‧喜‧捨‧意根。信等五根。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八十左)若互相顯隨其所應(文)。義蘊云。疏若互相顯隨所應者。七色命根既約不生通於見斷。影顯信等亦通見斷。無想天等入見已上必不生故。信等五根既約緣縛名為修斷。影顯色命亦通緣縛。五受及意准例應知。 (八十左)十二一分(至)通不斷(文)。義演云。疏十二分修所斷一切通不斷者。意說。以不斷對修所斷說十二。一分非所斷攝者。謂前見道斷中。取五受及意根。通無漏是不斷。有漏者修所斷。其憂‧苦二根亦非斷者。苦根可爾。如憂根名非斷者。隨順趣向無漏非斷法名非所斷。據實憂根不通。無學。後六者。謂信等五根並未知‧當知根通無漏。不斷有漏者。修所斷也。言應名無漏者。意云。憂‧苦二根應名無漏也何不說者。以無漏不引論不說之。但假說無漏。非真無漏也。義蘊云。疏十二一分通不斷等者。前六者。即十四見斷中除七色命。後六即餘八中除二無漏根。 (八十一右)不可說(至)五根亦爾(文)。演祕云。不可說六至無學身有故者。牒外所明。所明意云無學學圓。得名非斷。命在彼身非斷何失(文)義演云。疏不可說是至五根亦爾者。意說。前六但可受根‧意根。不可說是命在無學身中有。若許有者。五根應爾。何以故。以無學身中有此根故。故云五根亦應爾。故不可言命根通非所斷。但可取五受並意根也。其已知根‧具知根唯非所斷。 (八十一右)隨順趣向不斷法故(文)。義蘊云。隨順趣向皆通憂‧苦。或隨順約苦順能引。趣向約憂受。能引無漏故。 (八十一右)以此義准(至)論不說之等(文)。義蘊云。此意難憂根。即能趣向不斷。名非斷者。亦應能引無漏名為無漏。何故憂根非無漏攝。故次解云。非無漏引。不同於苦故非無漏也。 (八十一右)不可說(至)命根(文)義蘊云。疏不可說六中是命根。無學命根未得無漏。光中非斷。受通無漏故入前六。總而言之。二十二中七色命根唯通見修。不通非斷。二無漏根唯通非斷。不通見修。信等六根唯通修斷。不通見斷。五受及意通見‧修‧非。問。如來既有色命根。何故不通非斷。答。今言非斷通三乘說。色命根等在佛雖名不斷。二乘所有乃是有漏可斷法。故云色及命等不名非斷。 (八十一右)論又學無學非二為三(文)。演祕云。論又學無學非二為三者。按瑜伽論五十七云。幾學學為義。釋曰。二十二根‧幾學學為義。釋曰。二十二根中幾學等三復以學等而為境義。論答。九學‧無學‧非學‧非無學。以三種為義。釋曰。信等五根意‧喜‧樂‧捨。還以學等三種為義。一通三種。非學‧非無學為義。釋曰。一謂。苦根五識相應故。不以為‧無學為義。准此故知三受通三。問。苦等體漏。何名學‧無學。答。在學等身。有所進向亦名學等。故六十六云。云何學法。謂預流等有補特伽羅。若出世有為法。若世間善法。是名學法。何以故。依止此法於時中精進修學戒等三學故。云何無學。謂阿羅漢諸漏已盡。若出世有為法。若世間善法。是名無學法。謂除先所說學無學法。所餘預流乃至羅漢法。若墮一切異生所有諸法。當知是名非學非無學法。又對法第二云。求解脫者。所有善法是學義。於諸學處已得究竟者。所有善法是無學。謂諸異性所有三性法。及諸學者染污。無記諸無學者。諸無記法及無為法。是非學非無學對法通前言求解脫。瑜伽據勝說見道上。作論者意。亦不相違。問。無學身中世間之法。何義而亦名無漏耶。答。據無煩惱。故六十六云。問。羅漢世善以何因緣說名無漏。答。隨三有故名有所攝。諸漏隨眠永解脫故說名無漏(文)義燈五本(二十五左)三學分別集論第二‧雜集第四俱說。從求解脫者等身中。所有有為善法名學‧無學。即簡不為求解脫者。善法不名學‧無學法。瑜伽六十六云。謂預流等補特伽羅出世有為法。若世間善法。是名為學。瑜伽第十說。預流等皆有一分十二有支。是非學非無學者。據未趣求解脫之時。所造善業非學‧無學。若資糧加行為有支者。可是學法。故說一分。不爾應言所有有支皆非學法。何云一分。言次糧等非有支者。據無漏者說。又解。或雖有漏厭背有故非有支攝。言一分者。據預流七返有及一來等有名為一分。非學‧非學餘如理思。 (八十一左)苦根亦無學(文)。義演云。疏苦根亦無學者。無學人身中有苦根。如前說。無漏引故。此即是兩三分別。一云三斷。二為三學。言雖名同小者此。三受名同小乘。然法義不同小乘。 (八十一左)論或總分(至)二無記受(文)。義演云。論或總分四者。意云。不須分別云苦‧樂‧捨三別等。莫作如是說。但可總言受即是應通四種。謂三性及無覆無記。與六識相應即三性。有是業感。故名無覆無記(已上)今謂。論及疏意總分為四。此中無覆何唯業感。義演局矣。 (八十一左)五識皆通有此四性(文)。義演云。疏五識皆通有此四性者。有說。三受各通此四性。與樂捨二受皆四性。其義易了。唯苦受可通三性。善‧不善‧無覆無記等。唯有覆無記與苦受相應。相貌難知故論偏釋如下自解。問。三受各通四性者。如何苦受通善性。答。勤修進道苦已身心。故五識中得有苦受。五識或與瞋等不善相應。身心熱惱。故有苦也。然苦受是善惡業所感果。即是無覆無記。若受通有覆無記者。謂五識中有任運貪癡。五識俱貪癡有二。一者分別貪癡。是見所斷。一向不善。二者俱生貪癡。以任運起與五識俱。是無記故得與五識中苦受相應。又苦趣中第六識有癡‧慢‧受身邊見等。是無記故。亦與意識中苦受相應。意有苦根如下自說。故瑜伽說。一切煩惱皆於三受現行可得。故知苦受同煩惱。是有覆無記性。此則逐難釋苦根有覆無記竟。故次論云。彼證意識中有苦受也。 (八十一右)五識俱貪(至)不發業煩惱(文)。義燈五本(二十六右)云。論五識俱起任運貪癡等。西明一釋不發業言不簡五識。但有隨轉不為轉因能發業故。此意隨轉不為轉因明。非不善故。不發業故。第二又解云。亦通不善。由意所引應能發。無文遮故。然意取前釋。要集亦斷。西明前勝。今謂。不爾。若以五識但隨轉因非轉因故非不善者。瞋通五識亦應有覆非不善耶。又論本頌云善不善俱非。若非不善違本論說故。雖隨轉起惡業者。亦是不善。又瑜伽八十九。當知此中能起一切不善法貪名不善根。嗔‧癡亦爾。三不善根既通五識。明知隨轉起不善法亦名不善。又此論第六云。貪‧嗔‧癡三。俱生‧分別一切容與五受相應。明知此三分別起者。通五識有。若唯意俱。俱四受俱。無分別故。既論許五有分別惑。下三性門云。欲界繫分別起者。唯不善攝。發惡行故。五識既非轉因發業。如何得云唯不善攝。發惡行故。知五俱任運貪癡不作隨發業之者即是有覆。若隨轉發即不善收。又第二云。異熟習氣。謂六識中有漏善等。又等流習氣言七識中。即皆許有既云六識中。明六轉識俱有異熟習氣雖不能作引業習氣。而作滿業。唯有覆性故不發業。言亦簡五識中。本說為勝。 (八十一右)五十七八等(至)不發業(文)。義燈五本(二十七右)云。然六十七八說不發業癡等是無記者。或傳寫誤。應云五十七八。以彼文說俱生身見唯是無記。義准邊見及癡‧慢‧愛修道一分。與身見俱亦是無記。不能發業(文)五十八(五右)演祕云。疏五十八至准不發業者。按彼論云。俱生薩伽耶見唯無記性。數現行故。非極損自他處故。對法論云。餘無記者。是發業餘。俱生身見既無記性。明餘中攝。不能發業。身見既然。邊見亦爾。定隨有故。故不論之(文)略纂十五(三十六右)云。論云。俱生薩伽耶見唯無記性數現行故等者。如下九十四云。世間不伏此。乃至金剛方斷。此卷下文云。世間若伏修不伏見。修中伏若愛若恚及以鄰近矯慢及此相應無明。不論我見‧邊見及此俱慢‧受。故此論文云。有鄰近矯慢之言。除與貪恚鄰近之慢也。如下九十四說。然此一唯無記性。如何成九品。欲界何品攝。法師云。此為後三品。若世間伏九品時。但伏前六品。以此後三不能伏故。然前六品亦有九品。故言世間道伏九品。問曰。前六品如何分成九品。若一品為九品。即有五十四過。若一品為三品。即有十八品過。又那含不斷欲界我見等。即斷欲九品不盡。以後三未斷故。此那貪未斷唯伏惑得預流果。不斷五品以下惑。以不障果故。答。不然。即亦那含隨離欲地斷。唯有第七俱我見在。那含雖斷九品。即異生唯伏欲六品。今解云。此亦九品。隨與何煩惱俱起。增上者說故。或唯第九品類。異生伏九品亦盡然第九品中有餘類未盡。即我見是故。世間道不然。以第九品中微細故。 (八十二右)五十九說(文)。五十九(三左)云。問。是諸煩惱幾與樂根相應。乃至幾與捨相應。答。若任運生一切煩惱皆於三受現行可得。 (八十二右)若貪瞋癡(至)慢亦可然(文)。義蘊云。此從前師。汝若不許意有苦受。貪‧瞋等三任運起者。通五識故得與苦俱。設在意識通不善故與憂俱。慢亦可然者。亦通不善得與憂俱。此等可說三受可得。其身邊任運起者。不與五俱。又非不善。既云三受可得。故知意識得與苦俱。即是意根一切也。 (八十二左)欲界煩惱(至)是無記(文)。雜集論第四(初右)云。此優云何。謂欲界繫不任運起者。是不善。若任運起能發惡行者。亦是不善。所餘是有覆無記(文)對法抄。 (八十三右)餘三通二性(文)。義演云。疏餘三通二性者。即慢‧貪‧癡通不善及有覆無記性。 (八十三右)准依緣起經(文)。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上卷(六右)云。若由欲愛造諸福門。彼信為依。乃造斯行。於此於生。起定信故。此愛及取由信攝伏。我施設為有覆無記。 (八十三右)如卒爾(至)無覆(文)。義演云。疏如卒爾至無覆者。此舉例也。如五心中第四染淨意識。若是有覆性遠引有覆等流五識也。而不是不善無覆等。又意起貪等。是有覆性遠引五識起有覆貪等(文)義蘊云。疏不可等流五識乃至等流不善者。此約散位所引五識與能引意必俱同性。如定中聞聲意與耳識不同性故。問。若散位中能所引必同性者。何故前說。五識三性俱意隨偏註。與彼性同。無偏註者。便無記性既爾。即五識中有不遍註(文)無記如何與意同性耶。答。初引眼等其性必同。多念心後意隨遍註。或無記性故。眼等識與能意必同性也。 (八十三右)意識爾時(至)不善有覆(文)。演祕云。疏意識爾時至不善無覆者。問。若所引五識與能引第六同性。如何五識三性容俱。答。今此中意不得所引與能引意一向異性。非是必定令其同性。或順三世不俱師義。 (八十三左)又非有覆(至)五識生故(文)。義演云。疏又非有覆意識不引五識生故。此通解意識引五識生也。上來辨二四。准或總分四。二辨容各分四。以下辨一五也。 (八十四右)論由無分別(至)有差別故(文)。演祕云。論由無分別至有分別故者。疏中所釋意明。約識無迫悅等。故成樂‧喜苦‧憂等別。不障意識有無分別‧輕微唯動名為苦‧樂。有不悟者。而輒彈云。後師釋云非但五識逼悅尤重無分別故。意中苦‧樂亦無分別及尤重故。如下論明。故應總云分別。尤重名為憂‧喜。無別輕微名為苦‧樂。詳曰。尋前疏明知後破非。 (八十四右)翻前三相其義可知(文)。義演云。疏翻前三相者。意云。由有三相故。所以離於憂‧喜所受。三相者。如論云。第一逼悅身‧心相各異故。第二由無分別故。第三尤重‧輕微有差別故。由有三相故。苦‧樂‧受更離憂‧苦‧受。由捨受無前三相。所以不分二也。即捨受自有三義。對前三相故不分二也。一者非逼非悅無異故。二者無分別故。三者平等轉故。一一相配義時時特矣。 (八十四左)欲界初定隨應皆樂(文)。義演云。疏欲界初禪隨應皆樂者。意云。欲界五識有樂受。初靜慮有樂者。眼‧耳‧身三識通初禪有故。 (八十四左)瑜伽五十七(至)有喜故(文)。五十七(七左)略纂十五(十六左)云。未至地十一者。謂信等八加意‧喜‧捨。若爾不立喜受耶。以近界散動故不立。初根本定已遠故立。初門說未至位者。謂離生喜樂滋潤其身。周邊以下為後門。初唯潤其意。後悅身等故。後勝前劣。何故前言樂者。明亦有樂。今立顯喜。以隱顯雙舉唯取顯者。以理論之。此地亦有樂。以悅根故。名樂故也。以無處所無隨地五根隱故不說。說有無妨(文)演祕云。疏瑜伽五十七末至十一根者。按彼論云。問。未至地幾根可得。答十一。釋曰。論信等五‧三無漏根及意‧喜‧捨。有云。除意取樂。理實應說十二根。亦有意故而不說者。意根通顯八識自性。未至地中唯有第六。故略不說。詳曰。今取前釋。夫有心所如有心王。若不云意恐疑。有所而無王也。縱無其樂理為妨故。問。何不言有眼等及命。答。無託彼生故不說有。問。但言十一云何得知。喜入其數。答。即彼論云。喜於彼有。何教為證。答。如世尊言。如是苾芻離生喜樂滋潤其身。周邊滋潤。邊流遍悅。無有少分不充不滿。如是名為離生喜樂。此中初門說未至位。後門說根本位。釋曰。經中雙明未至根本。離生喜樂滋潤其身。是初門也。周邊等下是後門也。故知十一。喜是其一也。顯揚‧對法大同不錄。問。初根本定如何。一受分成喜‧樂。答。如燈具辨。有義應前後起時差別故。謂若有時悅身不邊。但名為喜。乃至時用邊說名為樂。詳曰。此論自云。悅身心故辨喜‧樂二。既違所學故叵依也。問。初二根本身心兩悅分成喜樂。雜受苦處逼迫身心應分憂‧苦。答。如義燈云。違順差別。種有同別應釋此疑。又解。初二根本五識歡悅根。動勇意分二。雜受五全意迫微。故不成分二(文)義燈五本(二十七左)云。言初二近分名喜悅心者。准瑜伽五十七有十一根。此論下文初二近分定無樂根。故但十一。如疏所說。然疏義准既引經文離生喜樂。以經說喜即證有喜。經既說樂。何不有樂。准此道理合有樂根。但未明滿。說十一根非於此中許有二解。下文定判無樂根故。問若‧樂貫身心。二受即分兩。捨受身心邊。何故不分多。答。若樂通尤微。是以各分兩。捨受唯一類。所以不分多。又解。捨受相無別。身心並名捨。逼‧悅相有殊。苦‧樂各分二。問。何故不言憂‧喜‧捨三以攝苦‧樂。答。憂‧喜有異熟非是異熟。苦樂有異熟。又體是異熟。又苦樂通三性。憂非染‧無記。又憂離欲‧捨。餘非離欲‧捨。苦樂體寬與攝憂‧喜。問初二根本悅未極悅於身心分苦樂。極苦中有迫未極。迫於身心分憂‧苦。答。二禪無五識。意喜悅根分喜‧樂。中有六識俱。不於意憂分憂‧苦。若爾初禪既有三識。應不於意分喜樂。答。亦不邊二根無識。又解。定喜適悅。勝邊於身心分喜樂。中有未極。迫非勝。不於憂受分憂‧苦。又具五識各迫於根。不假意憂分苦。問。初二意唯喜。從喜分於果。雜受意唯憂。從憂離出苦。答。喜‧樂相順得同種故。可從喜分於樂。憂苦相違種不同。不得於憂分出苦。又二解同前。順。意俱之喜分之為二。種或同。別生現是一。不得二受各別而生。無一心中有二受故。既於一受分為喜‧樂。應當是假。答。適悅身心義有別故。不以悅以心邊名為樂。適身邊即名為世俗有。二受據義說。何得體成實。答。執依別境慧說。為世俗有。喜‧樂不依他。同智為實有。 (八十五右)五十七(至)第二等皆同(文)。五十七如上演祕所引。對法第七(七左)云。若爾於初二靜慮。云何與樂相應。與意地樂相應故無過。云何於彼有意地樂。由說彼地有喜‧樂故。如經言。云何為喜。謂已轉依者。依於轉識心悅‧心踊心適‧心調‧心安適受受所攝。依於轉識者。即依意識於三摩多位餘識無故。云何為樂。謂已轉依者。依何賴耶識攝受所依。所依怡悅安適受所攝。此經意說。樂受依初二靜慮生時。與如是心心所聚相應由欣踊行還令此聚皆得踊悅。又令所依阿賴耶識自體安樂怡悅。由此樂受作二事。故體雖是一建立二種。若喜苦樂(文)顯揚第二(四右)云建立近分及根本者。如經中說。所謂此身雖生喜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遍適悅。遍流布者。是謂初靜慮近分。如經又說。即此身中一切處。無有少分離生喜樂所不遍滿者。是謂初靜慮根本。如經中說。即於此身等持所生喜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遍適悅。遍流布者。是謂第二靜慮近分。如經又說。即此身中於一切處。無有少分等持所生喜樂所不遍滿者。是謂第二靜慮根本。 (八十五右)論若在第三靜慮等(文)。演祕云。論第三靜慮等者。問。第三分‧本豈不悅根。根若悅者。何不云乎。答。前之二定當動勇故悅根方樂。故舉言之。第三安靜不唯對根方稱為樂。故不言也。理實悅根。逾於前矣。 (八十五)顯揚第二引經等(文)。顯揚第二(四右)如經中說。即於此身離喜樂喜樂所滋潤。遍滋潤。遍適悅。遍流有者。是謂第三靜慮近分。如經又說。即此身中於一切處無有少分離喜之樂所不遍滿者。是謂第三靜慮根本。 (八十五左)五十七說(至)顯揚第二(文)。二文如上已引。義蘊云。疏五十七說初門顯未至亦有喜樂等者。問。若未至地有喜根。何故不如初靜慮地建立喜耶。答。由於彼定喜可動故。問。喜於彼有。何教為證。答。如世尊言。如是苾芻離生喜樂滋潤其身周邊滋潤遍流布適悅。無有少分不充不滿。如是名為離生喜樂。此中初門說未至位。後門說根本位。問。初靜慮地幾根可得。答。有十八。彼除男女苦憂也。然彼引經。通證根本近分。有喜‧樂言。周邊滋潤者。即唯根本(文)義演云。疏初門者。即初二近分名初門。對後根本故得初名。若根本即是後門。疏初何故有喜之言等者。總是或有義家難此論文。令初二近分亦有樂也。今正解者。以下即是疏主自釋此論不說樂受之意。 (八十六右)若言樂受(至)文言寬故(文)。義演云。疏若言樂受至文言寬故者。此文意說。初二近分有樂受。地獄有憂受。意說。地獄雖有苦受不妨有憂。初二近分雖言苦受不妨有樂。以受言寬故。若言苦根即唯一受者。苦受不通憂也。言苦受等此意說。若受中含憂受。取言等者。等樂受含喜受也。 (八十六左)六十六等論有此文(文)。六十六(六左)云。生那落迦諸有情類。異熟世間有異熟生苦憂相續。如那落迦如是若生一分餓鬼及傍生中。當知亦爾文廣約五趣辨是異熟非異熟等。 (八十六左)彼意唯苦何故言憂(文)。義演云。疏彼意唯苦何故言憂者。意問曰。若言地獄五識唯有苦受。何故乃言有憂受耶問也。言彼意唯苦者。意說。彼師意五識唯苦。何故言憂。故為問也。有云。彼意者。即彼地獄中意識有苦。何故乃言有憂耶(文)今謂。以後有云為親疏文。 (八十六左)苦憂相續次此後生者(文)。義蘊云。從第八初生已後次生六識便有憂相續也。問。既云苦‧憂相續。如何彼意唯有憂耶。答。此師意說。若是餘根。憂唯在竟。亦不相違。問。論云。有異熟生苦‧憂相續。憂非無記。如何得有異熟生耶。答。論說憂根非無記者。約有覆。不遮異熟生也。何以知者。惡作憂俱不通有覆故知爾也。又有解云。理未必然。論言異熟生者。約從第八真異熟生。故名異熟非無記也。雖有兩釋前解為勝。疏云。彼意唯苦。何故言憂者。即難後師也。 (八十六左)五十七言(至)成八根(文)。五十七(八右)云。問云。生那落迦成就幾根。答。八現行種子皆得成就。 (八十六左)定約六識作論(文)。義演云。疏此師意說至約六識作論者。即答問也。我今依六識作論。五識有苦相續。意識有憂相續。故云苦‧憂相續。言地獄有八根者。謂五色根‧意根‧命根及憂根。此師意說。憂根為第八入定成中。容捨入二不成中。或云。客受者。非自性而他性來作性故。曰客為他性所映奪者非也。何者客受對王受之語。主受者。謂七八相應受。以常恒不斷故。客受者。謂六識相應受。以間斷故。有時則起。有時不起。如賓客然。 (八十六左)五十一等(文)。五十一(七右)云。若那落迦等中他所映奪不苦‧不樂受。與純無雜受俱時而轉。當知此受被映奪故。難可了知。如那落迦等中一向苦受俱轉。又曰。復次阿賴耶識或於一時與轉識相應善‧不善‧無記諸心法俱時而轉。如是阿賴耶識。雖與轉識俱時而轉。亦與客受客善不善無記心法俱時而轉。然不應說與彼相應。何以故。由不與彼同緣轉故。如眼識(文)略纂曰。問。何以捨與第八同時不言一向觀行成也。答。捨為苦映奪如五十一文。故云苦。又約六識作法故無第八俱捨。第六中捨善業招間斷故不取。 (八十七右)瑜伽第五(至)尋伺憂苦(文)。第五(十四右)云。所有尋伺。何等行‧何所觸‧何所引‧何相應‧何所求。何葉轉耶。謂那落迦尋伺。唯是惑行。觸非愛境。引發於若。與憂相應。常求脫苦。嬈心業轉。如那落迦尋伺一向受苦餓鬼尋伺亦爾。傍生‧人趣‧大力餓鬼所有尋伺。多少滅行。少分欣行。多分觸非愛境。少分觸可愛境。多分引苦。少分引樂。多分憂相應。少分喜相應。多分求過樂。嬈心業轉(文)今謂。此中亦說傍生。然疏云。不言傍生者。以產傍生有多少憂‧喜別故。六十六(六紙左)文如上已引。 (八十七右)八十七說(文)。八十七(二十六右)云。此中苦者。謂在餓鬼及以傍生。苦所隨者。謂在人中。憂‧苦遍者。謂在那落迦。 (八十七左)不善業輕(至)以少靜故(文)。義演云。疏不善業輕至以少靜故者。意云‧不善業輕所招報非極苦。以有捨即少寂靜。今既地獄受苦尤重。不容有寂靜。如無客捨受。 (八十七左)問第六識(至)以苦重故等(文)。問第六識中等者。地獄中第六捨受亦是不善業所招。故云不善業攝。或云。第六識中捨受者。三受各通三性中。第六識捨受。不善性即有覆無記也者。非也。以無一處說不善性即有覆無記故。今謂。攝字恐應招之形誤。又答。以苦重故等者。地獄苦重故無第六捨。何者第六捨。根以輕業所感故。又以地獄苦果是重業所感故。或云。苦重者。不善捨受中重故地獄無者。非也。 (八十七左)然不同總報等(文)。義蘊云。疏然不同總報等者。若云。以苦重故第六無捨。亦應第八不與捨俱。極苦處故。非輕業故。由此解云。第八趣體又是報主。不可苦俱。若與苦俱違善趣故。六識不然。不可為例。 (八十八右)五十七說(文)。五十七(八左)云。如生那落迦趣。於一向苦傍生餓鬼當知亦爾。若苦樂雜受處。後三種亦現行成就。 (八十八右)捺落迦(至)那落迦(文)。光記云。梵名那落迦。若依正理十二。云那落名人。迦名為人。多造惡顛墜其中。由是故名那落迦。造重罪人速墮彼故。或復迦者是樂異名。那者言無落是與義。無樂與名落迦。或復落迦是救濟義。那名不可。不可救濟名那落迦。或復落迦是愛樂義。不可愛樂名那落迦。奈是短聲。總談彼趣。那是長聲。是別所有。前總後別。別是總之可有。約蘊異義故立總故名。 (八十八左)憂即分別等(文)。義演云。疏憂即分別加行分別故者。意說。捺落迦中無分別煩惱。言憂分別者。但是於境分明知有苦異。而生憂慼。是憂分別之行相也。名加行分別。 (八十八左)論瑜伽廣說如前(文)。義蘊云。此意證云。彼既云意地一切根相應。故知意有苦受。前師救曰。意地三根是憂非苦。約三受明。即苦根攝。據實唯憂故。次論云。俱生身見唯無記性。非憂根攝。 (八十八左)論說憂根非無記(文)。義蘊云。瑜伽五十七。八根唯善不善無記為義。此即信等五及三無漏根也。復云。五根善‧不善‧無記‧善不善‧無記為義。此即苦‧樂‧喜‧捨及意根也。復云。一根名不善‧善不善‧無記為義。即憂根也。復云。五根無記無記為義。謂鼻舌身及男女根也。復云。二根無記‧善‧不善‧無記‧為義。謂眼‧耳根也。色聲約表。故通三性。彼不言命。不言命根者。命根約種無境義。故非此所說。然所引入八根現種皆成。即以現八為命。種子為根。合成現種。此唯約根。故不說根。不相違也。 (八十九右)五十七說(文)。演祕云。疏五十七說與地獄同者。即彼論云。餘三現行故不成就。種子故成就。如生那落趣。於一向苦傍生餓鬼當知亦爾。又六十六異熟無間等。亦三趣同。如前所引(文)義演云。疏一根善‧不善以三性為境者。即憂根也。即言善‧不善。明知憂根不通有覆無記性。又緣於三性起。即是二十二根中憂根。非餘外法也。 (八十九右)五十七說(至)種現亦成就(文)。義演云。疏問生捺落迦至後三種現亦成就者。此總引瑜伽論文。說地獄及餘趣中二十二根有成不成文也。疏除三者。即除三無漏根。所餘或成不成者。約信等五根及男女根等。疏三約現行至無涅槃者。釋三無漏根。地獄之中三無漏根現行必定不楊。種子約有性‧無性辨成‧不成。疏餘三現行至成就者。此樂‧喜‧憂三。若一向處即種成現不成。若離受處後三種現亦成就。對前三無漏根故。樂‧喜等得後三名。 (八十九左)現種俱成八(文)。義演云。疏現種俱成八者至一二形雖故者。此即釋彼論文也。言五根意命根為七者。問。何故不言第八根耶。答。為後師將主捨為第八。憂根入三不成就中。若根入不定中。若前師以憂根為第八。客捨入三不現行中。若根亦入不定中。今不言第八者。為兩家諍未定。所以不言。言樂‧喜定不成現者。憂根既是所諍故亦不言。但云樂喜。言其信等五現種有成‧不成者。有斷善。不斷善。有差別故。言男女一二形別故者。為地獄惡業招。容有一形或有二形。又由惡業招容無形。故現亦有成‧不成。成不成言通信等及男女兩處文(文)演祕云。疏八根現種皆成就者。問。命根依彼第八種立。如何言八皆現種成。答。現八名命。八種名根。合云命根。故通種現(文)樞要下本(三十三右)云。地獄八根現行‧種子定俱成就。命根既種。如何現成答。一總說八言成。何必命有現。又體是種用為根者名現。又能持名種所持名現。 (八十九左)信等五根(至)斷善不成(文)。義蘊云。問。若言斷善彼現不成。何故經云因力斷善根地獄生時續。緣力斷善根地獄死時續。答。彼言不成約長時說。獄初生時未全若故。獄將死時苦已息故。雖善現行略不言也。 (八十九左)若根入不定(文)。義演云。疏苦根入不定等者。問。何故不定耶。答。如生死之位。由惡業故逼一切身心。命終等時方有苦根。不如住極悶絕位。六識不行。如何有苦。故是不定。或極善業所招生死之位。苦根六識亦無。 八(五根意命)。憂主捨。種現定成(前師‧後師)。 三(無漏根)。現定不成種成不成。 三(喜樂。定捨憂)。現定不成種定成(前師‧後師)。 八(信等五‧男女苦)。現成不成種定成。 (九十左)不爾餘三即無法故(文)。義演云。疏不爾餘三即無法故者。若取以客捨為現不爾者。瑜伽言三現不成者。而無無法也。言無法得。但闕不成三名無非三無也。 (九十左)若言喜樂更取一形(文)。義演云。疏若言喜樂更取一形者。是前師難也。謂言。後師三不成中取一形為第三也。以第二師許地獄無形故為此難也。難意云。若唯取一形為第二者。何不取男女二形耶。若後師云無二形者。難云。豈鬼畜等無男女二形耶。答。若云鬼畜許有地獄無者。難云。何故地獄中無男女二形耶。此皆前師假設為難。 (九十左)五十一說等(文)。演祕云。疏為純若映等者。按彼論云。若那落迦等中。他所映奪不若不樂受與純苦無雜受。俱時而轉。當知此受被映奪故難可了知。如那落迦等中一向苦受俱轉。釋曰。等言等彼純苦鬼畜。彼中賴耶雖有捨受。為餘識中苦受猛盛映奪不現。故言苦受。據客受言略不云捨。 (九十左)彼若救言五識間斷無苦定成等(文)。義蘊云。彼意救云。若五識相結彼俱苦受可為第八。憂不入成五識既斷若。即不定故。取憂根為第八也。 (九十二右)又若爾者(至)五識相續(文)。義演云。疏文若爾者至五識相續故者。若以身識相續。有苦根者。彼苦處中意識憂根何須間斷。更無別所以故。不可以意識間斷五識相續。故長續文(文)義蘊云。疏又爾者至其相續者。難云。苦既定成憂何須斷。若彼救言。五識相續故有苦。意識間斷故無憂。故次難云。更無別義。能令所引五識相續。而能引意識翻令間斷也。 (九十二右)又意無捨受等(文)。義演云。疏又意無捨受非易起受者。意云。明真捨受非是易脫起受。意既有間斷。明此俱捨受是易脫起。第八捨受非易脫起受故。云非易起受。易者。易脫也(文)義蘊云。疏又意無捨受非易起受故者。此說彼師救。云意識之中以有捨受故憂間斷。非是意識體有間斷。故不可難云能引意斷所引五續也。由此更難。地獄之中意無捨受。以極苦處不可轉易憂受而起異捨也。若非極苦處。如初出定昧劣心中上下生死等。可許轉易起捨受也。問。前師客捨地獄不成。如何今以意捨為難。答。設許前師憂已未位得起捨受故為此難。非實爾也。 (九十二左)如瑜伽第二(文)。第二(十五左)云。云何化生。謂諸有情業增上故具足六處而生。或復不具。彼復云何如天那洛迦全及人鬼傍生一分。 (九十三左)若彼救云(至)據起意已後必相續(文)。義蘊云。為前難云。死生悶絕寧有憂根故。今約起意識已未斷意識。憶未斷絕來憂定相續(文)。義演云。疏據意起已後必相續者。前師悶絕等位意識憂根並無。若後起已還復意中憂根相續。彼瑜伽說餘三現行定不成就。文亦無妨也。 (九十三左)答有亦無妨至無妨(文)。義蘊云。此中二解。後解為勝。前解若以瞋之未位得起捨受。即合地獄苦受未位亦有捨者。既爾憂受應彼非無。中客之捨尚不無。憂受逼迫何非有。苦受暫時亦應起故。又瞋過順尚喜樂俱。何但捨受。故不可以嗔未為例。或可得解亦得。若爾既許有捨。何不有憂。前地獄極苦無分別故只可有捨。不得有憂。猶如五識苦後起捨。非憂受故。又如第三靜慮尤重無分別意業之末。可有捨受。必無喜故。難後解曰。極苦之末中不同極樂之末亦起捨耶。若後師答曰。極苦之處意苦。若斷必入悶絕。便是無心。即無捨受故不可以第三定難彼樂受末非悶絕故。故二解均。 (九十三左)對法等說(文)。對法第七(七右)云。嗔與苦憂捨相應。乃至與捨相應者。於一切處。如前說。 (九十四右)世親攝論第二(文)。三字形誤應作二字。第二(三右)云。一向苦處者。謂一向受非愛業果處。於彼有時樂受生者。是等流果生。彼所受異熟果者。唯是其苦(文)瑜伽第五(五右)云。復次婬欲受用者。諸那落迦中所有有情皆無婬事。所以者何。由彼有情長時無間多受種種猛利苦。由此因緣彼諸有情。若男於女不起女欲。若汝於男不起男欲。何況展轉二二交會。若鬼傍生人中所有依身苦樂相雜。故有婬欲。 (九十四右)或彼通說餘三趣雜受處(文)。義蘊云。疏或彼通說餘三趣雜受處者。除地獄極苦處。取餘輕處并鬼畜為三趣也。後第二師解意說。地獄純苦二樂俱無。鬼畜可有等流樂也。二解之後釋為正。何以然者。那落迦中唯名為苦。如何說彼得有等流樂耶。等流者。相似樂故(文)今謂。義蘊本二字作三。故有此釋。 (九十四右)彼無異熟樂名純苦處(文)。義演云。疏彼無異熟名純苦受故者。意云。說餘二趣至名純苦者。據無異熟樂故得純苦名。疏又彼無異熟有等流至一切皆無者。意說。地獄純苦處異熟樂等流並無。故云此名純苦一切皆無(文)。 (九十四左)又對法第七等(文)。對法第七(七右)云。瞋與若‧憂‧捨相應。苦相應者。在五識身。憂相應者。在第六識所以與喜樂相應者。由此慼行轉故。瞋能逼惱自相續。故名感行與捨相應者。於一切處(文)義演云。疏對法第七等說至少分故者。意說。意地嗔與憂受相應。或意慼名憂者。依多分說。不妨說有苦受及餘煩惱也。即人天全起憂。鬼畜趣少分憂。故云多分其實意地亦有苦也。即會前師意地尤重慼受尚名為憂況餘輕者文。 (九十四左)或隨小乘薩婆多等(文)。俱舍二十一(七左)云。瞋憂苦相應。以慼行轉故。遍六識故。 (九十四左)瑜加五十九(至)成麁相說(文)。演祕云。疏故瑜伽一十九說彼五十八等者。顯五十九會五十八。言意中嗔憂相應者。依隨轉等。按五十八云。又十煩惱七唯意地。貪‧恚‧無明亦能五識。又於欲界貪‧樂‧喜‧捨相應。恚者‧苦‧樂‧捨相應。釋曰。苦據五識。憂唯第六。捨通六識。又五十九云。若任運生一切煩惱皆於三受現行可得。是故通一切識身與一切根相應。不通一切識身者。與意地一切根相應。不任運生。一切煩惱隨其所應諸根相應。先辨煩惱諸根相應。但約麁相道理。建立令初行者解無亂。故今約巨細道理。令久行者了自他身種種行解差別轉。故應作其法。大同此論第六所明。故不錄也。疏指此文云。五十八說依隨轉及麁相也。 (九十四左)若細分別(至)故不相違(文)。義演云。疏若細分別至故不相違者。餘聖教說意識與憂相應者。有二意。一者約麁相說。二約隨轉門。若據子細分別。意得與苦受相應故。故疏云。一切見道惑通地意地。故瑜伽五十九云。不通一切識身者。意一地切根相應。又如疏云。一切俱生通三受故。故五十九云。若任運生一切煩惱。皆於三受現行可得。此約從細。與前多分麁相不相違也。 (九十四左)若爾六十六(至)彼處無樂(文)六十六(三右)同第五(五左)云。又於那落迦受生有情有微細段食。謂腑藏中有微動風。由此因緣彼得久住。餓鬼傍生人中有麁段食。謂作分段而噉食之(文)義蘊云。疏若爾六十六至彼處無樂者。此意難云。意識既有喜俱。明知悅根有樂。或三受門喜即名樂。如何不許彼有樂耶。此之問答。令在前段疏下明之(文)演祕云。疏六十六說地獄亦有食者。按彼論云。若麁段食於欲界五趣中皆現行可得。此於一分各別那落迦。非大那落迦。問。文既明簡許之。何失。答。五十七云。那落迦中無有段食。定地諸天亦復如是。諸那落迦多由先業力所住持而得久住。雖有廣大諸根大種損害因緣而不能死。然彼亦有諸微細風。隨入身分以之為食。難可了知。是故不說。此文既云諸那落迦。故知後文而假說也。不爾前後豈魚肉乎。言風等食假說。應知。 (九十五右)謂大從部(至)隨彼部也(文)。演祕云。疏謂大眾部諸識並生等者。由識並生故異熟後五識苦意憂得之相續。餘准可知(文)義演云。疏第一解(至)隨彼部也者。意云。今會前師所引前兩箇文段。意與憂俱者。皆是隨小乘說。謂小乘許若在五識憂在意識故。今依大乘。意中有苦受也。有云。第一解依隨順門說。 (九十五右)或依上座部(至)無性第二(文)。無性第二(三右)云。上座部中以有分聲亦說此識。阿賴耶識是有因故。如說六識不死不生等。能引發者。唯是意識故作是說。五識於法無所了知。唯所引發意界亦爾。 (九十五右)此座部九心(文)。上座部九心輪。 一有分心(且如初受生時未能分‧別心但能任運緣於境轉)。二能引發心(若有境至欲緣時便生驚覺)。三見心(其心既於境上轉見照矚彼)。四等尋求心(既見彼已便等尋求察其善惡)。五等貫徹心(既察彼已遂等貫徹識其善惡)。亦安立心(而安立心起語分別說其善惡)。七勢用心(隨其善惡便有動作勢用心生)。八返緣心(動作既與將欲德癡遂復變緣前所作事)。九有分心(既變緣已遂歸有分任運緣境)具如無性攝論第二。義演云。疏或依上座部至異熟無者。彼部計由異熟果苦受相續而生。今瑜伽云諸有情類異熟無間有異熟生苦憂相續者。亦隨彼宗說五識苦相續。意識憂相續也。其實意識中有苦也。 (九十五左)大論第五(至)經部師(文)。第五(十四右)如上已引俱舍云。 (九十五右)或依彌沙塞部(文)。義演云。疏或依彌沙塞部至異熟意識生故者。此部說。異熟意識有憂根相續。所以大論亦隨小乘說意有憂。其實有苦受。今疏文在下。方說者不次也。此說為定。依前大眾上座二部一處會也。 (九十五左)問彼六十六(至)地獄等耳也(文)。義演云。疏問彼六十六說至唯地獄等耳也者。意問云。且如瑜伽六十六說。約五趣辨其憂‧苦。何故餘趣不約隨轉門。語唯地獄意中苦受隨他小乘喚為憂耶。舉論答云。地獄意中實是苦根。而非是憂。然此苦根是餘雜受。憂之類故。所以論說意地苦受為憂。問。何須作此會耶。答。以前師說意中有憂受故。引瑜伽證地獄中意有憂受耶。所以會云。此隨小乘說。非大正義。以小乘許地獄中意唯有憂故。論又彼苦根等者。第二會。論或彼苦根等者。第三會也。故此菩薩根通損身心。不同於憂。不可為例(文)義蘊云。疏問彼六十六說諸趣中何故不隨他語者。彼論說生地獄諸有情類苦憂相續。此即會云通轉理門。彼論亦說餘趣苦憂相續。何故不隨他語下答。意云。餘趣意威可實名憂。地獄難苦俱。是意迫故假說為憂。 (九十六右)顯揚第二(至)對法第七(文)。顯揚第二‧瑜伽五十七‧對法第七並如上已引。義蘊云。疏離生喜樂者。離欲染名離欲界之生類。離初禪等生亦爾。 (九十六左)十一根(至)意喜捨(文)。義燈五本(三十一左)云。言未定有十一根者。謂信等五‧三無漏根‧喜‧捨‧意根。以不生彼無色根‧命云何有意。意即第七。隨生繫故。答。略為二解。一約三乘。三乘通意根說。即次第滅。二據大乘有第七識。起無漏說。問。有漏五識第四定無。無漏言有。有漏喜樂第四定無。無漏喜樂第四定有。答。有二解。一云。以義齊之亦許得有。如彼五識。若不許五通四禪者。優無此難。又如大乘見道必第四定。初地既言極喜故有喜受。樂准此說。二云。不齊解。佛成事智不與喜俱。相麁動故第四定無起。依色根第四定中有五色根。故有五識。 (九十六左)亦餘時意慼受憂故(文)。義演云。疏亦餘時意慼受憂故者。意云。非但餘時處意地慼受名苦。即純苦處意地慼受亦名苦根。 (九十六左)如大論等四等說(文)。現本第五(五右)文如上已引。 (九十七右)第七卷(至)應引彼文(文)。論第七(四左)云。雖初靜慮有意地樂。而不離喜總說喜名。雖純苦處有意地苦。而似憂故總說為憂。 (九十七左)餘二遍注等(文)。義蘊云。疏餘二遍注者。謂捨之餘即苦‧樂二也。 (九十八右)又佛六識三受並通(文)。義演云。疏又佛六識三受並通者。此且通語。下自別解。言五識唯有樂捨無喜者。以同因位。五識中無喜‧憂故。然喜無量。但以不疾為體。 (九十八右)以彼邊際功德勝故(文)。義蘊云。疏以彼邊際功德勝故者。四靜慮中第四靜慮功德是勝。名為邊際。或一一定中最殊勝者。名為邊際。言七八二識功德依故者。大圓鏡智淨圓德現種依說持。平等性智大慈悲等恒相應故。又此二智能現自他受用功德身土名功德依。 (九十八左)色界上三定有無漏五識以為例(文)。義蘊云。三定無五識。無漏許不無。無色五根無。無漏何妨有。應更例難云。三定色根具五識可依生。無色色種無。根等由何起。答。定根能發五識。許依生。無色定為因。何妨五根有。更有相例。如燈廣說。 (九十八右)雖有漏三識等(文)。義演云。疏雖有漏三識等者。意云。有漏眼‧耳‧身三識二界二地。以上即無。今無漏不然。不可為例。 (九十九左)如淚下如雨等(文)。義演云。疏答有如淚下如雨等者。此說意云。以彼聖者證無漏第八。所變根等名無漏。非實無漏。又若第八變是有漏。若無漏第八定果所變。所以名無漏。 (九十八左)有定眼依處非實有根故(文)。義演云。疏即有定眼依處非實有根故者。且約依處名有根。非約實根也。若以無漏定變名無漏根者。即通餘聖者。不唯在佛。 (九十八左)以此為例(文)。義演云。疏以此為例者。上三定無五識。不妨有無漏。無色界無色根何妨有定果所變色根。又例云。且如有漏五識。三識二地繫。無漏五識通四地。何妨凡夫無色根聖者而有耶。 (九十八左)問八地皆(至)答有(文)。義演云。疏問八地皆有無漏八識耶答有者。此解無色亦有五識。以有疏意解無漏八識所依地。七‧八有二解。五識有四解。一准疏可知。以無定文故作此解。 (九十八左)常處第四靜慮(至)而不現行(文)。義演云。疏常處第四靜慮故者。意說。佛心常在第四禪也。所以常與捨受相應。 (九十九右)大悲天住(文)。義演云。疏大悲天住者。此佛大悲功德依第四禪名天住也。第四最勝故。獨標天住之稱。據實論之。餘天亦得住也義蘊大同。大悲天住。大悲住。雜集十四(八左)。 (九十九左)此中三解等(文)。義蘊云。此中三解者。解五識中。第一唯初禪。第二通四定。第三唯第四言如七‧八識者。唯第二解也。准初答。無漏八識八地皆有。即五識有四釋。七‧八有二釋。前云。無漏五識依色界。彼只云依色界四地者。彼是總釋。不入此中。今以義准。或彼更為一釋亦得。然彼只云依色界四地。不言多起第四定又不說通八地。故與下別耳。 (九十九左)無漏八識(至)幾師所諸(文)。此論并佛地論可考。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四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