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六 輸入者 袁雪梅 (初右)論頌曰(至)行捨及不害(文)。演祕云。論善謂信漸等者。問。此善等法為論自施為論經說。答。本經所明。後論引釋。故顯揚第一引經證云。如契經說。於如來所起堅固信。慚於所愧。無貪嗔癡三種善根起精進住。有勢動等適悅於意身及心安。所有無量善法生起一切皆依不放逸相。又除貪憂心依止捨由不定故。知彼聽叡。 (初右)此約立依(至)理須相合(文)。演祕云。疏此約立依至須相合者。三根‧精進頌鄰次言。名為合說。四俱為依立捨等故不爾。不悟四皆為依名理須合。 (初左)且薩婆多(至)善有十種(文)。婆沙二十六(十四左)云。大德說曰。若界趣生及老病死一切盡者。此中說之。學等不爾。是故不說。問。厭以何為自性。為是慧為是無貪耶。設爾何失。若是惠者。次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依厭離染。答。若厭相應無貪無等貪。無瞋無等瞋。無癡無等癡善根。是謂依厭離染。此中無貪無瞋可爾。無癡云何無癡即惠。豈惠與慧有相應義。而說厭相應無癡善根耶。乃至有作是說。厭以惠為自性。問。若爾次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依厭離染。答。若厭相應無貪無等貪。乃至廣說。答。此文但應說無貪無瞋。不應說無癡誦者言便乘作此說(文)俱舍第四(四右)云。信‧及不放逸‧輕安‧捨‧慚‧愧‧二根‧及不害‧勤。唯遍善心。長行釋(五右)云。二根者。謂無貪無瞋。無癡善根惠為性(文)光記四(二十一右)云。三善根中應說無癡。大地法中慧為性。故善中不說(文)。雜心第二(二右)云。諸根者。慚‧愧‧信‧猗‧不放逸‧不害‧精進‧捨‧一切善心俱。長行釋云。諸根者二善根。不貪不恚(文)演祕云。疏除無癡者。彼說無癡。以惠為性。非自性善。所以但十。 (初左)正理論師說有十二更加欣厭(文)。正理十一(七右)云。二及言兼攝欣厭。厭謂善心審觀無量過患法性。此增上力所起順無貪心厭背性。與此相應。名厭作意。欣謂善心希求過患出離對治。此增上力所起順證修心欣尚性。此於離喜未至等地亦有現行故非喜受。與此相應名欣作意。此二行相更互相違故。一心中無容並起。是故此中不正顯說。大善地法性不成故(文)光記四(二十一紙右)云。入阿毘達磨云。精進謂於善不善法生滅事中勇悍為性。即是沈溺生死泥者能策勵心令速出義。若依正理。於善法中更說欣厭。彼論意云。頌說二及言兼攝欣厭。厭謂厭背。如緣苦集。欣謂欣向。如緣滅道。此二互起。必於一心不得並生。雖唯是善。非遍善心。故大善地法中不別標顯。入阿毘達磨論云。欣謂欣向。於還滅品見功德已。令心欣慕隨順修善。心有此故欣樂涅槃。與此相應名欣作意。厭謂厭患。於流轉品見過失已。令心厭離隨順離染。心有此故厭惡生死。與相應名厭作意。又婆沙二十八云。詳曰。有別法名厭。非慧非無貪。是心所法與心相應。此說在後。有所餘如是類諸心所法與心相應。然見蘊說苦集忍智名能厭者。由彼忍智與厭相應故名能厭。非厭自性又婆沙一百九十六。評家別說有厭體。與前文同。此厭唯是善。通漏無漏。又婆沙一百四十三。亦別立欣厭。準上諸論。欣厭家有。然此論等別不說者。以非恒起或非並生故。不說為大善地法。 (二右)但言唯善(至)遮彼也(文)。俱舍第四(四右)云。大善法地法。謂法恒於諸善心有。彼法是何。頌曰。信及不放逸。輕安捨慚愧。二根及不害。勤唯善心(文)光記四(十六左)云。今依此論一義廢立大善地法十。謂唯遍善心。大地法十雖遍善心。而非唯善心。餘心所法非唯善心。亦非遍善心。故皆不名大善地法。 (二右)今言唯善(文)。演祕云。論唯善者。亦遮經部信精進二通三性故故成實論信品中云。信通三性。精進亦爾。 (二右)顯揚對法五蘊論等(文)。顯揚第一(五右)對法第一(十一右)五蘊論(十九左)義燈五末(初右)云。雜集論中略標同此。境業少異彼云。顯揚說境相似。俱云於有體有德有能。且就有體不說唯言。不爾信緣過未等法。豈有體耶。因果‧自性正同此論。彼云。忍可‧清淨‧希望為體。顯揚略果。五蘊同此。但因果俱說。彼云。極正符順心淨為正。符順之言通忍欲二。故此論云。若印順者即勝解故。若樂順者即是欲故。問。此因果為前後俱。答。或俱時或因前果後。亦無定說。境亦同此。彼云。謂於業果諸諦寶中。業果即諦。總是此論實事理也。業中雜集但云樂欲所依為業。不說治業。顯揚五業初一治業。餘四即此樂善為業。廣中五蘊‧顯揚並無。雜集廣體。此論具廣。隨作者意皆不相違。 (二左)是境第七(文)。演祕云。疏是境第七者。問。既為信依。何非依七。答。雖信依起。然信所緣名境第七(文)樞要下本(三十六右)云。信中忍‧樂‧欲別。於三境中隨增義說。後二唯善。亦唯樂‧欲為名。初通染淨。故標忍號。其實於滅道亦樂欲故。於後二亦忍可故(文)義燈五末(二右)云。然要集云。實‧德‧能三是信別相。或可是境。以決定相是信別相。今謂不爾。實‧德‧能三定是信境不勞說。或論云。於實得能心淨為體。若實德能是信別相。豈於別相自生信耶。若以決定為信別相。勝解何殊。若云此說所取境相非說能取自相者。如何說云或可。此三是信境體。非信別相。 (二左)顯揚說有五業(至)堅固信也(文)。顯揚第一(五右)云。斷不信障為業。能得菩提資糧圓滿為業。利益自他為業。能趣善道為業。增長淨信為業。如經說。於如來所起堅固信(文)義燈五末(初左)云。業中雜集但云樂欲所依為業不說治業。顯揚五業初一治業。餘四即此樂善為業。 (二左)即是論中堅固信也(文)。演祕云。疏即是論中堅固信者。即攝大乘第七頌云。清淨增上力。堅固心勝進。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又按瑜伽五十七云。問。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於如來所淨信深固根生。建立一切世間。若諸沙門若婆羅門若天摩梵。無有如法能此奪者。答。依信根說。此顯其信於聞思修勝堅固義。 (二左)對法論說(至)為業(文)。對法第一之文。對法抄二本(十七右)云。此說入法發起所因欲依為業。成唯識說。所除行相言治不信樂善為業。 (二左)彼第九云信為欲依(文)。考等九論。無有此文。第十(五左)云。加行者。謂欲‧精進‧信。欲為精進依信為欲因。所以者何。由欲求故。為得此義發勤精進。如是欲求不離信受有體等故(文)又顯揚第七(八右)云。瑜伽分別者。謂依四種瑜伽。正學學處。一信。二欲。三正勤。四方便。信者。謂二行相及二依處。二行相者。一忍可行相。二清淨行相。二依處者。一觀法道理依處。二信解人威德依處。欲者。有四種欲。一為證得欲。二為問論欲。三為證資糧欲。四為方便修欲。又(九右)云。如是四種瑜伽分為十六行。此中由信故信當得義。由信當得義故。於諸善法起修欲。由修作欲故。盡夜精勤住於策勵堅固勇猛。由正勤故攝修方便。為令得所未得義故。悟所未悟義故。證所未證義故。是故此四種法說名瑜伽。 (三右)若言通論(至)菩提因(文)。言一切信業者。廣通有漏無漏三乘之業。故除菩提因。 (三右)論一信寶有(至)深信忍故(文)。對法抄二本(十六右)云。或唯識說。信別有三。一信實有。謂於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忍故。即此論說有體忍可。若諦非諸法之中。皆信忍可名信有體。此言意顯。設信空無亦生信故。非唯緣有始方有信。舉信忍因顯信自體。故名忍可(文)演祕云。論一信有實等者。具如疏明。有義彈云。或如古師。言實事者。因果體事。如四諦事。言實理者。四諦真理。即因果理。故五蘊云。謂於業果諦實極正符順。名信業果。大乘虛空滅諦所收。非如有宗。故無有失。疏說為攝虛空。但總言實。此非大乘。不可依據詳曰。疏說本空空無有故。故非諦攝。不言識變‧依如立者諦不攝之故。第二疏言。識變虛空三諦所攝。又依識‧如所立虛空。假名虛空。非實空也。設據依如‧識變虛空言諦攝者。亦不盡理。隨能變心何不苦集道諦三攝。又七真如許四諦攝。依如立空何滅諦。又本空本無。何得名為因果理耶。若言是因果理者。如何說云四諦真理即因果理。由斯從寬不言諦故。於理無妨。此論總談。五總別列。亦不相違。問。於所依境。何故次第起忍‧樂‧希。答。要決方希。又因果爾有斯次第。問。於實等三信有起‧不。可如所說。既信皆起。但舉因果而以明之。如何忍‧欲而有‧不有。答。初約總知法體理事。故但信忍。後別觀德‧自他自能。故信樂欲。又初實中亦包四諦。苦集不樂故總言忍。 (三右)對法云於實有體起忍可信(文)。對法第一。 (十一紙左)之全文。或云五蘊俱舍等者非也。(三右)古師依此(至)體實有也(文)。俱舍第四(四右)云。此中信者。令心澄淨。有說。於諦實業果中現前忍許。故名為信(文)今謂。鮮本寶作實字。然准光記。以寶為正。光記四(十七右)云。有說。此信於四諦三寶善惡業異熟果中現前忍許。故名為信(文)又雜心論第二(三右)云。於三寶四諦淨心名為信。 (三左)論二信有德至深信樂故(文)。對法抄二本(十六左)云。二信有德。謂於三寶真淨德中深信樂故。即此論說有德清淨。若德若非德令心清淨皆有信生。不唯有德始方有信。不爾若信外道無德。信應不起。唯識說此信信樂故。亦舉欲界顯信自性。令以信體於德境生故言清淨。亦不相違(文)義蘊云。有漏者則住特。無漏者則真行等。真行三寶者。則同體別體三寶也。 (三左)論三信有能至起希望故(文)。對法抄二本(十六左)云。三信有能。謂於諸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即此論說有能希望。有能無能希望修斷皆有信生。非要有能方有信起。不爾信諸惡是可斷法。應信不生。舉信欲果顯信自性。故言希望(文)樞要下本(二十六右)云。有能中謂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對法但云謂我有力能得能成。若准此解。其信二善能得無為能成覺者。即信實有信有用故。或信德攝。法中攝故。今又解云。信此二善能得涅槃能成大覺等。是信有能有功能故(文)演祕云。論三信有能等者。信有力言總有二釋。一依人辨。如疏所明。二約法說。故有義云。或有力言即所信善。謂信善法能得能成有為無為世出世果起希望故。而修習之。雖非論文。亦不違理(文)今謂。准對法論。約人為正。以言我有力等故。此論唯云有力。有義約法於文為親。 (三左)忍樂欲三如次配上(文)。對法論第一(十一左)云。謂於實有體起忍可行信。於實有德起清淨行信。於實有能起希望行信(文)抄二本(十七右)云。述曰。此別屬前三境三相。有體寬遍。說生忍可。有德可尊。但言清淨。有能可獲。故說希望。理實三境可更相生。行微劣故從勝用說。不爾境同行應不遍。然此清淨即是信體。偏言於德起。據實通三境。唯我有德起信樂故。 (五右)但相應善(至)是自性善(文)。瑜伽五十五(四右)云。問。何等為自性。答。謂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捨‧不害。如是諸法名自性善。問。如是諸法互相應義云何應知。答。於決定時。有信相應。止雜染時。有慚與慚顧自他故。善品業轉時。有無貪‧無瞋‧無癡‧精進。世間道離欲時。有輕安。出世道離欲時。有不放逸及捨。攝受眾生時。有不害。此是悲所攝故。 (五左)喻如水精珠(至)其心遂淨(文)。俱舍光記四(十六左)云。入阿毘達磨解信云。是能除遣心濁穢法。如謂水清珠置於池內。令濁穢水皆澄淨。如是信珠在心池內。心諸濁穢皆即除遣。 (五左)論慚等雖善至無濫彼失(文)。演祕云。論慚等雖善非淨為相者。問。若慚非淨。如何前難云。若令心淨。慚等何別。答。慚既稱善。何得非淨。然不似彼淨為其相。與信不同。由斯難答望義不同。故無有失。 (六右)非慚慚故(至)慚是不信(文)。義燈五末(初左)云。疏言非慚慚故信是無慚非信信故慚是不信者。顯體各異。非以信令心淨。慚是不信。非以慚令心善。信是無慚。諸餘廣略性業同別准此釋知。 (六右)此第二義(文)。義燈五末(三左)云。問。信云令他淨。捨亦令他靜。此慚等能令他崇令他拒等不。答。論既無文。設復不能亦有何過。以諸心所功用別故。且如非意。能警於他。非令所警亦能警故。設復令他亦崇拒等亦有何過。以心心所有通局。法性爾故。然非必皆例。 (六右)正理論師(至)當此勝解也(文)。正理論十一(六右)云。心濁相違現前。忍許無倒因果各別相屬。為欲所依能資勝解。說名為信。 (八右)論云何為慚(文)。對法第一(十一左)云。慚者於諸過惡自羞為體。惡行止息所依為業(文)對法抄二本(十七左)云。諸過者境。自羞者緣。羞者又體。慚共相故。成唯識說。崇重賢善是慚自相。於過惡境自羞為緣起崇重者。是慚體故。止息惡所慚之通業。別對治者正違無慚。 (八右)論止息惡行為業(文)。演祕云。論止惡行為業者。准顯揚論第一。業有五種。一斷無慚障為業。第五增長慚為春業。中間三種同信中三。故彼論中同前信。 (八右)即是二緣(文)演祕云。疏即是二緣者。顯揚自‧法等二慚緣也。 (八左)論止息惡行為業(文)演祕云。論止息惡行為業者。顯揚業五。初斷無愧。後增長愧。中三同前。餘善之業皆有五種。但初後業望除自障能自增長。中三皆同。復不錄之。准前可解。 (九右)論謂依世間至息諸惡業(文)。演祕云。論謂依世間訶厭增上者。有義。訶謂訶責。厭謂厭離。見世間人及世間法。訶責暴人壓離惡法故。於暴惡而生輕拒。而彈疏云。謂自厭惡此定不然。自厭惡者即是輕拒。愧之自性。非世間故。今者既顯世間訶厭。故前為正。詳曰。惡法違已得世間名。為先厭之後方輕拒。何理不得。故下文云。於已益損名自他故。故惡名他名世間者。而無有失。又厭‧輕拒二義不同。若不先厭。何乃拒之(已上)今謂。疏主云自厭等。疏於世間。撲揚雖為救釋。他難何融。 (九左)羞恥等(至)為二別體(文)。對法抄二本(十七左)云。應知此慚愧體俱說差者。舉二通相假說別體。由二種羞不俱生故。 (十右)五十五等(至)八是實有(文)。五十五(五右)云。問。是諸善法。幾世俗有。幾實物有。答。三世俗有。謂不放逸‧捨‧及不害。所以者何。不放逸‧捨是無貪無瞋無癡精進分故。即如是法。離雜染義建立為捨。治雜染義立不放逸。不害即是無瞋分故。無別實物。 (十左)此大論中六十九說(文)。六十九(十九右)云。復有心所遍善心起。所餘心所應知如前有漏法中已說其相。遍諸心起復有五種。謂作意‧觸‧受‧想‧思。如前意地已說其相。遍善心。起復有十種。謂慚‧愧‧無貪‧無瞋‧無癡‧信‧精進‧不放逸‧不害‧捨。如是十法若定地若不定地善心有皆有。定地心中更增輕安。 (十左)此二所緣(至)應不俱生(文)。俱舍四(十左)云。若爾此二所觀不同。云何俱起。不說此二一時俱起。別觀自他。然有無恥觀自時勝。說名無慚。復有無恥觀他時增說為無愧。慚愧差別翻此應知(文)今謂。俱舍問答約自他別。與今不同。今約善惡二境而論故。 (十一左)善心起(至)故得俱起(文)。義燈五末(三右)云。問。若許慚愧定俱起者。何故五十三云。若有慚正現前必亦有愧。非有愧者必定有慚。是故愧法最為強勝耶。答。彼據別義。受戒者隨護他心。望他起愧。望自起慚。以於自處羞愧之時。必亦顧他而生於愧。以顧自增必羞他故。若於他處羞愧之時。未必生慚。以顧自劣故。或隨增說。諸違准此。 (十二右)下解自他其中二釋(文)。對法抄二本(十八右)云。慚自羞者。自身及法內故名自。王法俗論世間名他。或崇善名自。饒益已故。拒惡名他。損害已故。因前所緣顯自共相。皆如唯識第六卷說。 (十二右)又涅槃經對法等(文)涅槃經十九(十一左)梵行品云。諸佛世尊常說是言。有二白法能救眾生。一慚二愧。慚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慚者內自羞恥。愧者發露向人慚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慚愧。無慚愧者不名為人。名為畜生。有慚愧故則能恭敬父母師長。有慚愧故說有父母兄弟姊妹。善哉大王具有慚愧(文)六十二(初左)觀待自他立無慚無愧。對法第一(十二右)瑜伽五十五(五右)俱舍第四(十紙)云。於所造罪。自觀無恥名曰無慚。觀他無恥說名無愧。若爾此二所觀不同。云何俱起。不說此二一時俱起。別觀自他。然有無恥觀自時勝說名無慚。復有無恥觀他時增說為無愧。慚愧差別翻此應知。謂翻初釋。有敬有崇。有所忌難。有所隨屬。說名為慚。於罪見怖說名為愧。 (十二左)正理論師(至)現屬已故(文)。正理十一(十四左)云。故有餘以如是義標於心首說如是言。於所造罪。自觀無恥名曰無慚。觀他無恥說為無愧。謂異熟因當時現現故名為自。其異熟果後時方有故說為他。彼義意言。諸造罪者意樂不淨。於現罪業及苦果皆無顧眄。由此已釋。 (十四右)然對法與此同(至)重處為論(文)。義演云。唯言有情上瞋。不言於苦苦具而有瞋也。今此論依情非情總起瞋也。今謂。於苦苦具一句。此論對法全同。顯揚中無。但舉有情。對法‧顯揚並同。此論中無。對法論第一(十二右)云。無瞋者。於諸有情苦及苦具無恚為體。惡行不轉所依為業(文)對法抄二本(十八右)云。有情苦者。三界行苦。或苦壞苦。唯舉有情顯勝嗔境。(文)顯揚第一(五右)云。無瞋者。謂於諸有情心無損害慈愍為體。能斷瞋障為業。 (十四左)體即別境惠(文)。薩婆多立無癡是惠。如上已引婆沙‧雜心‧俱舍等論。 (十四左)對法第一(至)決擇為體(文)。對法第一(十二右)云。無癡者。由報教證智決擇為體。惡行不轉所依為業(文)。對法抄二本(十八左)云。成唯識說。於說理事明解為性。有義。報等性即無癡。無癡體即決擇性故。論言由者。顯因四位所有決擇是此體故。四位非唯有惠故言由也。有義。無癡別有自體。舉報等因果顯無癡性故論言由。無癡若起。必四惠俱。勝品從劣生。劣復生勝惠。故舉因果顯無癡性。通別對除亦准前說。前三舉通對除故。 (十四左)彼釋云(至)如次配之(文)。對法抄二本(十八左)云。以四種惠配前報等。生得善法宿習為因。纔生即得自體名報。或與報俱。從依名報。聞所成惠唯緣教生。從境名教。思所成惠能生於修。從果名證。修惠現量證解法。故修所生惠說名為智。智體為名。故言如次。七十七說。聞所成惠。依止於文。未善意趣。未能領受成解脫義。思所成惠。且依於文。且善意趣。亦未有領受成解脫義。修所成惠。今依於文。亦不依文。能善意趣已能領受成解脫義。此顯聞惠多緣教生。少緣於義。思所生惠通緣教理。修所生惠多緣於義。少緣於文。誦習經典不善意趣。生得善與聞惠何別。明暗既異。緣義亦殊。聞惠緣文或少緣義。生得誦文全不解脫義。辨中邊說。謂書寫供養施他聽被讀受持。正開演諷誦及思修。行十法行者獲福聚無量。勝故無盡故。由攝他不息。天親解言。前八聞惠。第九思。第十修惠。若誦經等唯生得善。應此不能獲福無量故。非八法生。唯生得善攝。聞思修體皆性非惠。因三所生智體名惠故。今論說聞所成等。此依主或鄰近釋。不可但言聞思修惠。此中決思唯散有漏。修在定亦通無漏。十地經說。八地菩薩能堪能思。天親釋言。聞思惠者。即一修惠義別說之。非聞思攝。論說。欲界唯有間思。色界無思。上唯修惠。思現觀等緣唯有漏。若許聞思通無漏者。上地應有。亦非唯教散。便違論說。有義。聞思實通無漏。然一依有漏說上地無有漏者粗。上地非有。無漏者細。何非上有。如無漏鼻舌識。有漏上無‧無漏有故。生得善法生身同地方起現前聞修不定。如後當說。(文)又論云。決擇者。謂惠勇勤俱(文)對法抄二本(二十右)云。釋惠總名。勇勤者即精進。惠與彼俱名決擇。懈怠猶預品非勝決擇故。此釋善惠無癡俱者不爾染心應無惠轉。 (十五左)瑜伽五十七(至)二十二根攝(文)。五十七(二十二左)云。問。諸相隨好‧力無畏等不共佛法。幾根攝耶。答。諸相隨好舌根及四根依處所攝。何等為四。謂身根‧男根‧眼根‧舌根。諸佛十力如來身中慧根所根。及具知根四無所畏五根所攝。及即此一如無所畏。不護亦爾。三種念住非根所攝。然六根所引無貪無瞋所攝。大悲亦彼所引無瞋無癡所攝。非根所攝。 (十六左)由前一理二教(文)。演祕云。疏由前一理二教者。即前標宗而是理也。二教可知。 (十六左)論然集論說(至)理必應爾(文)。演祕云。論然集論說理必應爾者。此說彼論據因果言。非彼論自約因果辨。彼論所明如前疏引。 (十七右)小乘三義簡(文)。俱舍四(四右)云。論云。如是諸法唯遍善心(文)善心二字通唯與遍。此光師意。唯善亦遍善心。此寶師意為優。 (十七左)前師解大悲根攝云(文)。瑜伽五十七(二十三右)云。三種念住非根所攝。然六根所引無貪無瞋所攝大悲。亦彼所引無瞋無癡所攝。非根所攝(文)略纂第十五(三十一左)云。三種念住。謂以三善根。謂無貪於欽仰者生故。無嗔於諦者生故。無癡或通或局。唯於處中者生故。論云。大悲非根所攝。是無瞋無癡所攝者。故知無癡別有體性(文)倫記十六云。三種念住等者。如來畏中有聞佛說心生歡喜。佛心無貪。聞說生謗。佛心無嗔。或亦信謗佛心二等俱無貪瞋故。以信等五根及具知根所引無貪無瞋二善為性。無癡或通或局。唯於處中者生故。大悲乃至非根所攝者。此文即證別境五中惠數之外別有無癡。 (十七左)若爾即三念住等亦爾(文)。演祕云。疏若爾即三念住等亦爾者。此質意云。念住亦用無嗔為體。應同大悲非根所攝。 (十七左)念住依惠故根所攝(文)。演祕云。疏念住依惠故根所攝者。此別以彼對法為正。按彼第十四。出念住體云。於一切種。愛恚俱煩惱并習氣不現行具足中所有定惠等為體。釋曰。總以五法無貪‧無嗔‧大捨‧定‧惠而為體也(文)今謂。三念住體。對法論說。如演祕引。若瑜伽意。無貪無瞋為體。如上所引五十七說。疏主略纂以三善根為體。餘處於果德福智中。以三念住為福分德。小乘俱舍二十七(四右)云。此三念住皆用念惠為體。 (十七左)且約影顯非實理(文)。演祕云。疏且依約影顯非真理文者。會瑜伽也。按五十七云。念住非根攝。無貪嗔所攝故。會之云影顯非實。舉佛餘德依惠根收。顯此念住理亦爾也(文)。若義蘊意與演祕不同。演祕唯就瑜伽釋影略意。義蘊瑜伽說念住非根。對法說惠根所攝。此是二論影略互顯也。然二論既殊。何有互顯。演祕唯約一論為正。此古鈔意。 (十八右)若爾即三世欲有文如何通(文)。五十五之文。十一善中。不放逸‧捨‧及不害三是世俗有。餘皆實有。如上已引。 (十八左)此亦不然(文)。演祕云。疏此亦不然者。後師非前。未出所以。 (十八左)如五見惠分(至)無癡亦爾(文)。演祕云。疏如五見至無癡亦爾者。前師舉見證無癡實。 (十八左)且勇而無情(文)。顯揚第一(五左)云。精進者。謂心勇無墮不自輕賤為體。斷懈怠障為業。 (十八左)對法云(至)極善修治(文)。雜集第一(十二右)之文。鈔二本(二十一左)云。滿善品者至極善修治。述曰。實散心等亦有勤業。滿善二種說進修位言入靜慮。略不說餘。世間雜欲得根本定斷道方圓名滿善品。復斷通擁等能獲神通等更修治名成善品。出世離欲准此等亦然。 (十八左)或作善事(至)非要聖果(文)。演祕云。疏或作善事至非要聖果者。隨因果位所修事畢即名為滿。非唯聖極方得滿名。 (十九右)若唯言勤(至)然此中言(文)演祕云。疏若言勤至然此者。問起生下。言然此中者。意云。此中勤者是何勤耶。文省略也。 (十九左)乍可名純(文)。演祕云。疏乍名純者。雖非是精。猶勝染法。名乍可純。 (十九左)顯揚但有(至)皆悉具有(文)。顯揚第一(五左)云。如經說。無癡善根精進者。謂心勇無情不自輕賤為體。斷懈怠障為業。如前乃至增長精進為業。如經說。起精進住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不捨善軛(文)對法第一(十二右)云。勤者。被甲方便無下無退無足心勇為體。成滿善品為業。謂如經說。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不捨善軛。如其次第應配釋被甲心勇等諸句(文)鈔第二(二十右)云。論勤者至為業。述曰。心勇者體。此能令心生勇悍故。被甲等五勤之差別。集論本言。心勇悍為性。或被甲等五差別故。成唯識說。於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為性。彼善惡品勤所對境。此言心勇即勤之果。名據一義。理不相違。勇表勝進。簡諸染法。染法退善不可名勇。悍表精純簡淨無記。不能悍且耐勞倦故。即顯精進唯善性攝。事分中八十九說。最初發起猛利樂欲名被甲。先如著甲方見賤故。次起堅固悍方便名加行。策勵其心決定勇行故。次為證得不自輕蔑亦無怯懼名無下。更生勇勵無怯下故。次能忍受寒熱等苦。於劣等善不生厭足。欣求後後勝功德等名無退。被損不敗少獲不足故。次復乃至曾入諦觀進後勝道名無足。雖功已成更祈大果。非為少得即滿心故。此依因釋。若依佛果樂利他故。二乘果位希大果故。通業滿善別除懈怠。論謂如經說至不捨善軛。述曰。前勤差別論師立名。恐義無因故引經證。由先因故。甲有勢避怨。如功勵行。有勤能入。心無怯下。有勇先鉾。被傷無退。堅猛更進。散果無足。復求勝道。軍軍增修不捨善軛。軛以軛午。故前行而不止。無足勤勇亦不捨於善軛。成唯識言。此五別者。謂初發心自分三品。勝進別故。或初發心四修別故。或資糧等五道別故。二乘滿位欣大菩提諸佛果圓常樂利樂。或二加行四道別故。無性攝五合以為三。攝此後三合為一故。論如其次第至諸句。述曰。以經五句配論五名。被甲心勇者。被甲等五即心勇故。一心勇言貫通前五。為被甲心勇乃至無足心勇。 (十九左)八十九云等(文)。八十九(四左)云。又勤精進應知五種。一被甲精進。二加行精進。三不下精進。四無動精進。五無喜足精進。此中最初當知發起猛利樂欲。次隨所欲發起堅固勇悍方便。次為證得所受諸法不自輕蔑亦無怯懼。次能堪忍寒熱等苦。後於下劣不生喜足。欣求後後轉勝妙諸功德住。彼由如是勤精進位。入諦現證得諸聖出世間慧。 (十九左)經名有執(文)。樞要下本(三十六左)云。被甲加行等論既自釋。有勢等句無文解釋。勢謂威勢。勤謂策勵。勇謂勇銳。堅猛謂固進。不捨善軛謂永不屈及不止。善法立少染法立多者。染法曾熏時長法廣故多說之。善法起少時促法略故少說之。若在佛位。由因廣故果善無邊。欲令聞者歡喜希求。所以多說善法。 (二十左)自分勝進(文)。十地論第三(二十四左)。 (二十一右)謂長時(至)無餘修(文)。四修者。梁攝論九(十三左)略明四修。俱舍二十七(五紙左)云。初因圓德復有四種。一無餘修。福德智惠二種資糧修無遺故。二長時修。經三大劫阿僧企耶修無倦故。三無間修。精勤勇猛利那剎那修無廢故。四尊重修。恭敬所學無所顧惜。修無慢故。 (二十一右)如對法第十一抄及攝論第七(文)。無性第七(十一右)云。論曰。精進三品者。一被甲精進。二加行精進。三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精進。無性釋(十二右)曰。被甲精進。謂最初時自勵。我當作如是事。即是解釋契經所說初有勢句。加行精進。謂加行時如所喜樂勤修加行。即是解釋契經所說次有勤句。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精進。謂隨意樂所作善事乃至安坐妙菩提終不施捨。於自疲苦心不退屈。名無怯弱。於他逼惱心不移動。名無退轉。乃至菩提於其中間進修善品嘗無懈廢。名無喜足。如是三句如數解釋契經所說有勇堅猛於諸善法不捨軛句。 (二十一右)下第十卷說(至)亦如彼抄(文)。雜集十二(四左)云。謂由十八種任持以顯六波羅蜜多差別。何等十八。謂身任持。善法任持。善任持。菩提任持。不捨有情任持。捨下劣心任持。無生法忍任持。善根方便任持。善根圓證任持。善根無盡任持。無厭倦任持。諸所思事成滿任持。御眾業任持。證入大地任持。引發佛性任持。建立佛事任持。施等六種各三差別。如其次第三三所攝(文)又(五右)云。精進三種者。謂被甲精進。加行精進。饒益有情精進(文)今謂。十八任持中。第十善根方便任持‧第十一善根圓證任持‧第十二善根無盡任持。如其次第屬於被甲精進‧加行精進‧饒益有情進。論曰。善根無盡者。謂窮生死際作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乃至於無餘涅般界亦不棄捨。由饒益有情精進所任持故(文)瑜伽七十八(八左)云。世尊。如是六種波羅蜜多各有幾種品類差別。善男子。各有三種。乃至精進三種者。一者被甲精進。二者轉生善法加行精進。三者饒益有情加行精進。又七十八(十一左)云。若諸菩薩通達精進平等之性。不由勇猛勤精進故自舉他。具大勢力具大精進有所堪能。堅固勇猛於諸善法終不捨軛。如是名七種精進清淨之相(文)又四十二(十四左)云。謂此精進略有二種。一者依在定品精進。二者依出家品精進。當知依此二品精進各有三種。一擐甲精進。二攝善法精進。三饒益有情精進(文)下十本疏(十八右)云。攝論等皆云。一被甲精進。即解經中初有勢句。對法云。善根方便任持。七十八同。攝論等云。二加行精進。即解經中次有勤句。對法云。善根圓證任持。七十八云。轉生善法加行精進。即與此同。名體俱寬攝論等云。無怯弱無退轉無足。即經所說有勇堅猛不捨善軛句。世親攝論次第廣解稍好。對法云。饒益有情精進。即善根無盡任持。七十八同對法及此處。然對法及此論以二利為廣。六度皆有利生之說。所以第三精進名饒益生。即初二精進攝五句盡。攝善寬故。是善根圓證任持故。若方便若正證皆此攝故。體寬而名狹。攝論但以自利為精進度故。三精進無利生說。以攝五句。加行為狹。唯攝有勤故。攝善精進解經五句。不同對法第十二名寬。復異攝論名義俱狹。由此論意名義俱寬故。利樂有情精進。與對法同。然此三勤與四十二解同。然彼廣解。瓔珞經云。一起大誓心。二方便進趣。三勤化眾生。不能繁述。 (二十一右)如對法第八末第九等解(文)。第八(十八右)至第九。 (二十一左)論二乘究竟道(至)樂利樂他故(文)。演祕云。論二乘究竟道欣大菩提者。有義。欣大菩提名無足者。且依勝說。理實數入無漏觀令觀增明。亦名無足。不爾定姓無無足故。 (二十一左)即此前合有五解(文)。演祕云。疏并前合為五解者。前者論經所列五名。問後之四義解前五位。何得所釋為能解耶。答。即所列五即是解彼精進之義故合為五。 (二十二右)有漏粗重(文)。粗重之言廣通多類。雜集第十(十二左)說二十四粗重。義燈五本(十四左)云。粗重縛者。總攝論文。粗重有四。一觀行有漏諸心心所。即雜集說二十四粗重。二現行二障。三二障種子。四二障習氣。或可。現行通說有漏三性心法。種子應然。以善無記種子粗重義稍隱故諸略不說。 (二十二右)然對法說(至)除粗重(文)。對法第一(十二右)云。安者止息身心粗重。身心調暢為體。除遣一切障礙為業。除遣一切障礙者。謂由此勢力依止轉故(文)抄二本(二十一左)云。論安者至為業。述曰。粗重者。所除深剛強不安染定之法。調暢者。安之果。安令身心調和適暢。此說通業。隨其所應除諸障礙。別作用者。對治惛沈。論除遣一切至依止轉故。述曰。由輕安力除障定法。調暢身心勝依止起(文)顯揚第一(五左)云。輕安者。謂遠防粗重身心調暢為體。斷粗重障為業。 (二十二右)然對法第十說亦同之(文)。對法十(三左)明四念住中云。由身念住趣入苦諦。所有色身皆行苦相粗重所顯故。是故修觀行時能治此。輕安於身差別生故(文)又(七左)明七覺支中云。由安故不染污。由此能除粗重過故。 (二十二左)體是四法(至)說不放逸(文)。對法抄二本(二十二右)云。由正勤等四法為先故。能修善防諸有漏。別有總能故假立此。 (二十二左)所防中通一切有漏法(文)。義演云。論雖言一切。意取染障者是所治(已上)今謂。此釋不可也。疏云通一切有漏。豈唯染障所治者耶。對法論及彼鈔亦同此疏。對法云。有漏法者。謂諸漏‧及漏處所‧境界(文)抄二本(二十二左)云。諸有漏法。說無漏用極勝處故。唯識說通。但是防惡。諸漏者諸煩惱。漏處所者。漏所依根。漏境界者。漏所緣法。若根若境苦諸煩惱。皆名有漏。互增長故。如成唯識第五卷說有漏因義。 (二十三右)此四法中(至)能修善心(文)。義演云。一切能斷者善根也。能修善心者勤也。又解。一切能斷能修善心者。通是精進三根也。 (二十三左)順正理等(至)不逸相用(文)。正理第十一(六右)云。專於己利防身語意。放逸相違名不施逸(文)俱舍第四(四右)云。不許逸者。修諸善法離不善法。復何名修。謂此於善專註為性餘部經中有如是釋。能守護心名不施逸。 (二十五右)問何故此中以無貪為首(文)。演祕云。疏問何故此中以無貪為首者。其難意云前標不放以勤為初。何故後結無貪為首。 (二十五右)次前別簡(至)從近而結也(文)。演祕云。疏答。以前至從近而結者。此答意云。依次前云若普依持之上結故。無貪為首。 (二十五右)靜住為業(文)。演祕云。論靜住為業者。有義。問。寂靜住者但可名性。如何名業。以性顯業。前後無故。集論中但云。不容雜染。所依為業故。此論主應是錯也。詳曰。若以令心平等三種而為其業。可如所責。住既非平等三。如何難云以性為業。又靜住即是不容染義。對法何殊獨責此論。由斯諸論文雖少異。義理大同。幸不致惑。又性顯業。亦得何違。如第七‧八識。思量了別為性相故。若云心所無如是者。理亦不然。如此論中。忿以憤發而為其性。對法即以憤發業業。豈不性業同憤發故二論互舉。又此明惱。暴等為性。蛆赦為業。五蘊論云。發舉惡言。尤蛆為性。亦是性業二論互明。此何不許。由此觀之。論實非錯。 (二十五左)非謂行也(文)。演祕云。疏非謂行也者。行非平聲。應從法聲讀。 (二十五左)對法云(至)廣如彼說(文)。雜集第一(十二左)云。心平等性等者。謂以初中後位辨捨差別。所以者何。由捨與心相應。離沈沒等不平等性故。最初證得心平等性。由心平等遠離加行自然相續故。次復證得心正直性。由心正直於諸雜染無怯慮故。最後證得心無功用住性(文)抄二本(二十二左)云。謂心平等性辨捨差別。述曰。下釋有三。初總釋前捨三位別。次徵所以。後別釋之。此即初也。依相續心顯捨行相。非於一念善捨不生。論所以者何。述曰。此即徵前三位辨捨之所以者何也。論曰。捨與心至心平等性。述曰。此即別釋。離沈沒等者。釋前所治雜染相違。由捨平等離沈掉故。是初證得心平等性。唯識說業對除掉舉。由捨寂靜行正別治。此說通障故言離沈。然所等中亦兼掉舉。惛沈‧掉舉通障捨故。論由心平等至心正直性。述曰。其障已除。不由勉勵。但順前轉無高無下。故心正直。論由心正直至無用住性。述曰。心相續不虛染生。任運恒時住無功用。 (二十六右)然諸論皆(至)說其相也(文)。疏會相違有二釋別。初釋前後異時起二勝用。後釋同時勝用義說前後。對法抄中三釋不同。初二與此疏同。前後而說。彼二本(二十二左)云。由不放逸。同剎那中先除雜染。捨復令心寂靜而住。或前後念行相各增。由是雜染捨不容生。或復此說捨除雜染。各有能故(文)今謂。對法抄三義總釋不逸行捨前後同異。此疏分別諸論。今說諸論明前後別起。今所說義分別前後。然忠安‧太賢不用初解。以違十遍善義故。今謂。唯依此疏。雖似違邊善義。然對法抄云或前後念行相各增。不云全無。何違遍善之義。太鈔並作兩釋。蓋為此也。 (二十六左)不同對法(至)除貪憂者(文)。按彼論。解七覺支中捨覺支云。捨是不染污。體永除貪憂。不染污位為自性故。有疏本云。對法第十八道中支中說者誤也。 (二十七右)對法第十及顯揚(至)心依止捨(文)。顯揚第一(六右)之全文。 (二十七右)憂根俱亦有捨(也)。演祕云。疏以憂根亦有捨者。憂通善故。 (二十七右)唯約無漏(文)。雜集第十(八左)云。覺支修果者。謂見道所斷煩惱永斷。由七覺支是見道自體故。 (二十八右)顯揚第四(至)不害為性(文)。第四(二右)云。此四無量體性云何。謂慈以無瞋善根為體。悲以不害善根為體喜以不嫉善根為體。捨以無貪無瞋善根為體。皆是鄰愍眾生法故。 (二十八左)顯揚第二云喜是不嫉(文)。考第二論無有此文。如上已引。第四四無量中之文是也。 (二十九右)薩婆多師(至)謂賢善性(文)。正理論十一(六左)云。與樂損惱有情相違心堅善性。說名不害。 (二十九右)論謂不損惱(文)。俱舍四(五右)曰。言不害者。謂無損惱(文)光記四(二十一左)云。言不害者謂無損惱者。心賢善性損惱他名為不害。能違害也。 (二十九左)梵云遮有二義(文)。五本(四十右)二十唯識述記下(十九右)雜心論‧子註皆同。 (二十九左)今論但約等取餘法一義解也(文)。義演云。疏今論但約等取餘一義解者。及雖有二義。但取顯十一外心所一義解也。及既顯善十一外更有義別心所。明知義同於等也。 (十十九左)雜事經者(文)。阿含雜事品法蘊第八(二左)大論五十六(四左)演祕云。准瑜伽論五十六中。依嗔貪等立餘染法。應翻為淨。為無異故。故此不言。即彼論云。多隨嗔恚自在轉義一切一分有諍。多隨愛見自在轉義一切一分是有愛味。多隨貪自在轉義一切一分是依耽嗜。餘處有文。類知不錄(文)六十九(二右)明五障中。第二有罪障者。如有一或由貪纏。或由瞋纏。或由癡纏。或由所餘隨一心法諸隨煩惱之所染污。彼既生起如是煩惱隨煩惱纏。堅者不捨。 (三十右)論欣謂欲俱(文)。演祕云。論欣謂欲俱等者。問。何故根本隨惑不次而翻之耶。答。同類鄰明。欣‧不忿等無嗔分故。故次欣後明不忿等。厭‧不慳等俱無貪分故。次厭後明不慳等。餘准可悟。 (三十右)然八十六(至)貪亦名欣(文)。八十六(三左)云。復有三種煩惱異名。多分說在煩惱品中。一貪異名。二瞋異名。三癡異名。貪異名者。亦名為喜。亦名為貪。亦名為顧。亦名為欣。亦名為欲等(文)義演云。意云。如瑜伽。 (三十左)依瑜伽八十九(至)七法(文)。八十九(八右)論文甚長。演祕撮要而引。彼云。准瑜伽論八十九。依嗔而立七差別法。亦合翻之。依於無嗔立於善法。故言等也。即彼論云。若煩惱纏能令發起執持刀杖鬥訟違諍故名憤發。於不順言性不堪忍故名惡說。於罵反罵。於嗔所嗔等。名為不忍。為性惱他故名抵突。性好譏嫌故名諀訿。心懷憎惡。於他攀緣不饒益相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恚尋思。懷損惱於他攀緣惱亂之相起發意言。餘如前說名害尋思。 (三十一右)論不慳憍等(文)。演祕云。論不慳憍等者。亦等瑜伽八十九(八右)說依貪所立諸煩惱法翻立善中。即彼論云。現行遮逼有所乞丐故名研未。於所得利不生喜足。設獲他利便更求勝利名以利求利。耽著財利顯不實德。欲令他知故名惡欲。於大人所欲求廣大利養恭敬故名大欲。懷染污心顯不實德。欲令他知名自希欲。於自諸深生貪愛名為耽嗜。於他諸欲深生貪著名遍耽嗜。於諸境界深生耽著說名為貪。於諸惡行深生耽著名非法貪。於自父母等諸財寶不正受用名為執著。於他委寄所有財物規欲抵故名惡貪。於所緣境深生繫縛。猶如美睡隱翳其心名不應理轉。心懷愛染攀緣諸欲。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欲尋思。心懷染污攀緣親戚起發意言。餘如前說名親里尋思。心懷染污緣國土起發意言。餘如前說名國土尋思。心懷染污攀緣自義推託遷近後時望得發起意言。餘如前說名不死尋思。心懷染污攀緣自他。若劣若勝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名輕蔑相應尋思。心懷染污緣施主。往還家勢起發意言隨順隨轉。是名家勢相應尋思。問。此中言貪與根本貪而何別耶。答。彼根本貪名不善根。此即不爾。故有別也。 (三十一右)論不覆誑諂等(文)。演祕云。論不覆誑諂等者。即瑜伽論六十二及八十九憍詐亦是入所翻中。六十二云。云何為憍。謂於增上戒毀犯尸羅。由見聞疑他所舉時。遂託餘事假他餘事。或設外言而相誘引。云何為詐。謂怖他故。或復於彼有所希故。雖有犯重。而不發露亦不現行。非實意樂詐於有智同梵行所。現行親愛恭敬耎善身語二業。八十九云。心懷染污為顯已德假現威儀故名為憍。心懷染污為顯已德或現親事。或行耎語故名為詐。問。二文何別。答。初約覆罪。後為顯德故二文別。 (三十二右)然對法解(至)為業(文)。雜集一(十三右)云。慢者。依止薩迦耶見心高舉為體。不敬苦生所依為業。不敬者。謂於師長及有德所而生憍傲。苦生者。謂生後有故(文)抄二本(二十七右)云。論不敬苦至後有故。述曰。師長及有德可敬不敬。七慢三境生。一德境。三情境。謂餘四三品處生。二我境。謂我慢。謂邪增上。此中三說境攝法周盡。依我為本。及緣師長即有情并德故。由不敬故。後有苦生。謂苦有慢於德有德心不謙下。由此生死輪轉無窮受諸苦故。此說通業則障不慢敬者。或信或捨或慚所攝。決擇分說。慢有四種。於見有情於受用後有處起。此九慢類於有情轉。我慢於欲後有處轉。餘隨所應。 (三十二右)瑜伽第八(至)異覺為體(文)。第八(三左)云。疑者。謂由親近不善大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即於所知事唯用分別異覺為體。 (三十二左)五十八云簡擇猶豫故(文)。五十八(五右)云。疑者。猶豫二分。不決定心所為性。當知此疑略由五相差別建立。謂於他世‧作用。用果‧諸諦‧寶中心懷猶豫。 (三十二左)皆翻初名正定性對治故(文)。義演云。疏皆彼翻被正定性對治故者。以不散亂性正對治散亂故。正定攝故。散亂設別有體以性相翻亦是也。餘不正知等二准此解。論正見知俱善惠攝者。此翻根本煩惱中染見立為生見。翻隨中不正知立為正知。以此二種俱用別境中善惠為性。對治故者。以善惠性對治故。故對治不正知及染見等。 (三十三右)不忘失念是正念(至)亦爾(文)。義演云。疏不忘念是正念至亦然者。此翻大隨煩惱中忘念立為正念。即別境中正念所攝。然忘念縱是別境念分或是癡分。皆翻入正念。故云亦爾。意云。設翻忘念癡分者應令入善。然以有別境分故。謂別境通三性故。但翻入別境中善念攝也。不入善十一中。亦用別境中念分者不說自成。 (三十三右)此三設是(至)不翻為善(文)。義演云。疏此三設若翻癡分者。以用別境分故通三性。所以善中不說。 (三十三右)然此唯說是癡分(文)。義演云。疏然此唯是癡分者所以不說者。此結釋上也。不散亂等三由是別境分通三性攝入別境。所以論不說為善也。然疏本作唯字恐錯。更推餘本有云。然此唯說是癡分者所以不說者。謂此文但翻忘念不正知等。不翻欲解者。以唯說忘念等是癡分故。所以不說。別境分者亦說欲解也。 (三十三左)此前或有行相相翻(文)。義演云。疏此前或有行相相翻者。意說。翻不善入善中。約義不同。然行相相翻者。以捨性非是翻掉舉治。但以行與掉舉相違故。說行相相翻。以行相高下正相違故。言得通治者。以掉舉是貪癡分故。捨通對治貪癡分等。又對治貪癡等。亦可言性對治。以捨是無貪癡分故。又然得通治者。有云。掉舉亦得名為通對治也。以舉依貪癡上立。今善惠通能對治故。說掉舉亦如貪等是通治也。是故論云斷彼必由通別對治通唯善惠別即三根。或說性對治者。如不忘正翻忘念等也。但翻癡分者。若別境念分者。不翻入善。餘者准知。或有行相‧體性皆相翻者。以不忘性治忘念‧然行相亦與念行相相對治也。餘准知。 (三十四右)合根本二十六隨煩惱中(文)。演祕云。疏合根本二十六隨煩惱中者。意云。本隨‧總二十六。於中十一翻入其善。疏文倒也。應云合根本隨煩惱二十六中(已上)今謂。非疏文倒。何者。此中根本為隨煩惱。是故上標舉云合根本等。 (三十四右)論相用別者(至)故不應責(文)。演祕云。論相用別者便立之者。問。不許逸等無別相用云何立之。答。前云無用。無彼四外別體之用。今云有用。有彼同體差別之用。問。雖用有別。體相還同。如何別立。答。相之與用隨有一別。即立善中。非相用二全別方立。 (三十四右)相用別者別立為善(文)。義演云。疏相用別者別立為善者。意云。十一善中體相業用別者。謂信慚等八。別立為善。然行捨等三雖無是別體。有勝業用。亦別立之。故信等十一相用別。故立為善心所。其不忿恨等無別相用。故不別立。問。此中既言相用別故別立善心所者。何因前立說不放逸無別相用同依四法立不放逸。解云。不違。前據無別體之相用。此依體用俱別及同體用殊。故不乖反。 (三十四左)流滿識少(文)。義演云。疏流染識少者。流謂流轉。染謂能染。意說。慢等流轉在於意識。但染意識不染五識故云識少(已上)今謂。義演牒文現與現流本不同。滿作染字故有斯釋。 (三十五右)勝因之悲(文)。義演云。疏勝因之悲者。意顯不害即悲之勝用也。有解云。以不害為體。然勝因之悲者。意顯此悲是勝法之因也。悲依不害立彼(文)今謂。有云之說為正。 (三十五右)無上之乘要須悲救(文)。義演云。疏無上之乘要須悲救者。意云。欲有眾生求無上乘者。先須以悲救後令證無上乘也。又障無上乘勝因悲故者。謂諸菩提求無上乘。必用悲顧攝他有情。若無不害。悲顧難有。今菩薩有悲。明有不害。故說不害與悲為勝因也。言與餘亦因者。恐亦字錯。是不字。更撿餘本(文)今謂。悲因者悲即因故。是持業釋。非謂與悲為因名為悲因。亦字非錯以釋論雖亦然之語故。 (三十五右)生得善位隨此而說(文)。義演云。疏生得善位隨此而說者。生得善位雖無愍之行。然隨加行相從而說。亦有不害。或可。生得善位亦有不害。亦有劣行悲愍。故既有微劣悲心。故知得有不害。故云隨此而說。 (三十五左)善少分故(文)。義演云。疏善少分故者。意說。別境通三性。今失念等三翻入別境。若望三性中。唯善非餘。故云善少分故。善中不說失念等三。 (三十五左)餘慢等七忿等九如前(文)。義燈五末(四右)云。問根本六惑及二十隨。但翻十一為善十一。餘之十五何故不翻。答。西明釋云。所以不翻者。一為不定屬一善故。二為或屬純淨善。或入雜類善。今謂不爾。且忿恨等定屬無嗔。入純淨善非在雜類。但應如論。一相用有別。二遍六識。三障勝因。以彼忿等無別相用。不遍六識。非障勝因故。不別翻立為善數。如不放逸。對治放逸。由不放逸成滿一切世出世善。防惡修善。以此勝故差別立之。餘不立者。應准此知(文)大小乘中建立心所數量假實皆不一准。以上疏釋是大乘說。若小乘說。俱舍寶疏四(二十一右)云。正理論十一之(九紙)云。類言為攝不忍不樂憤發等義准此論文。不忍等法既是小煩惱類。亦是少分染心相應。各別頭起。唯修所斷在意識地。唯無明相應。又此忿等大乘中說謂嗔分等。故是假法。此宗皆是實有性。故正理論云。如前所說。一切心所應知其性皆是實有。所以者何。非一品類所緣義中。種種行相俱時起故。一體同時。如所緣義。差別行相無容有故。然由餘法所制伏故。見其相續變異而起。現見清油垢水風等勢力制持。燈相續中便有明昧聲動等故(已上論文)然諸心所差別功能難可了知。且如睡眠惡作非唯不善。而取一分入十纏中。尋亦雖通無漏而為道諦。勝解定惠雖通三性。而立五分法身。一種五根。三是通攝。二是善地。如是等類法性難知。心所相翻義且如是古來相傳廢立。依此論有四十六種云云(自下全同光記)光記四(二十八右)云。問諸心所法相對翻名。何故於中有翻不翻。解云。詳諸經論心所多少難為一準。多少不定。若總搜括相對廢立。便成雜亂。只依此論顯相廢方。總有四十六種。謂大地法十至不定有八。於四十六中。如大地法十‧尋‧伺‧睡眠‧惡作。以通三十三性或通二性故。此十四不別翻名。餘三十二中總有二類。一淨品有十。謂信等。二染品有二十二。謂大煩惱地法六‧大不善地法‧小煩惱地法下‧及貪‧嗔‧慢‧疑。若於染中通五斷遍六識者。即正翻入淨中。若不通五斷不遍六識者。但可傍翻非正翻也。言通五斷遍六識正翻者。總有十法。謂大煩惱地法六‧大不善地法二‧及與貪‧嗔。大煩惱地法六中。翻癡為無癡。無癡即是大地法惠故。於善地中不立無癡。翻放逸為不施逸。翻懈怠為精進。翻害為不害。翻不信為信。翻惛沈為輕安。翻掉舉為捨。不善地法二中。翻無慚為慚。翻無愧為愧。於不定中。翻貪為無貪翻瞋為無瞋。於小惑中。害雖不通五斷非遍六識而別翻者。以過重故。惱亂菩薩障趣菩蝗。菩薩將證無上菩提。仍起欲恚害覺。由斯過重所以別翻。餘小惑九及與慢疑。二義不具。但可傍翻也。謂上或九及疑。非通五斷非遍六識。慢雖通五斷而不遍六識。故不翻也。此十一種但可傍翻者。於中有二。一約等流門翻。二約行相相似門翻。言約等流翻者。謂是本惑等流果故。忿恨嫉是瞋等流。翻入無瞋。惱是見取等流。翻見取名正見。正見即是大地法中惠數。所以善中不別立也。覆或是貪等流。翻入無貪。或是癡等流。翻入無癡無癡是惠故。善中不別立也。慳‧誑‧憍是貪等流。翻入無貪。諂是諸見等流。翻五見為正見。正見還是惠數故。善中不立。約等流門但翻得九。慢‧疑本惑。非是等流。故此二種不別翻也。害雖是瞋等流。過重別翻也。已如前釋。言約相相似翻者。如忿恨嫉惱。總與瞋行相相似。翻入無瞋。覆苦貪等流。與貪行相相似。翻入無貪。若是癡等流。與癡行相相似。翻入無癡。即惠攝也。慳‧誑二種與貪行相相似。翻入無貪。諂謂諂曲。翻曲即為正直。正直是捨。故品類足第二云。身正心正直。憍之與慢。憍自傲逸。慢凌蔑他不敬師長。若不憍慢心便恭敬。敬即是慚。翻入慚中。疑謂猶豫不決行相。若能正決即是智惠。翻入惠中。害雖似瞋。過重別翻也。已如前釋。 (三十六右)迷情隔於物理(文)。對法抄二本(二十四左)云。問。染淨相翻。若少染。答。淨勝染劣。少敵多故。又解。理通說多問體。速情事隨相分多。故於染淨不應齊責(文)義演云。疏迷情隔於物理者。意云。無明是能迷。情是所迷。猶無明故。於物道理不能解了。即名為障。障於理故即煩惱障收。心體既局。橫生異計有多染生。由斯異計煩惱遂有多少等(文)今謂。迷情二字皆談能迷。義演以情為所不是。續僧十八(五紙)云。惠體律師聽道洪律師講四分律三十餘遍。顧諸徒云。予聽涉多矣。至於經論一遍入神。今聽律部逾增逾暗。豈非理可虛求事難通會乎。今謂。理能統攝。以隔通故。一得百得可以虛求。事數派。注以隔礙故。千差萬別宜難通會。諸樂學律論者類例思之。 (三十六左)六十四及(至)有眾多法(文)。考六十四。雖明五種無明‧五種愛‧無慚‧無愧‧惡說等。然上已引六十二文。況說染法廣於六十四。恐四字寫誤。 (三十六左)下之八法或復十法(文)。演祕云。疏下之八法或復十法者。八謂大隨。十加邪欲解。 (三十七右)雖言實有即惠善性(文)。義演云。疏雖言實有即惠善性者。意云。此釋通外難。難云。如捨等依他四法上立。捨等是假。縱所唯通性。如無癡見體是惠。仍是實有者。應不通善性。答。無癡雖實。然通善性。不同捨等體唯四法無別捨等所以唯善。今無癡雖聞惠為體。仍別有體通善性。如五見等。 (三十七左)若爾不害例如惠(文)。義演云。疏不害亦爾者。意云。不害應亦實。以用分為體故。如無癡用惠為體等。故言亦爾。 (三十八右)決未時不障互起一(文)。義演云。疏決未決時不障互起一者。意云。決時信生。未決者不起慚愧不並。要須互起。或可。未決未決時而俱是善淨信不生。何妨不生。何妨慚愧於中與得互起。 (三十八右)世道離欲方有輕安。義演云。疏世道離欲方有輕安至粗重者。此師意說。世間道六行伏惑斷。即離當地煩惱名為離欲。許世道中而有輕安所以知耶。以能斷粗重是輕安用故。 (三十八右)除緣無相等(文)。義演云。疏除緣無想等者。意云。除緣真如等心。作真如無想觀時。不害功能不起。所以須除以非悲愍有情故。問。何此師無漏位時無輕安耶。答。有漏粗重。所以須輕安除。無漏無粗重。何須立輕安。本立輕安為除粗重。即無止自故無輕安。此師意也。 (三十八左)論論說十一(至)有不害故(文)。演祕云論論說十一六位中起等者。問此師善法極多。幾法極多幾俱。答。如疏具明。有義。於無漏位容九俱起。輕安有漏。慚愧起一無第二故。有漏定心容八俱起。除捨‧不逸‧慚愧隨一。散善容七。前八之中除輕安故。詳曰。此望疏談隨顯少差。義無越也。而疏意去。由此師引六位為證。恐惑者云此師許彼決定等位但一信等。故云此師而皆許俱也。即顯六位一一容與餘所等並名皆許也。非說十一俱起名皆。九‧八‧七‧俱理准可悉故不縷言。故亦無咎。有云。疏主許十一俱。此乖本旨。豈可疏主不解前師慚等不並言十一俱。 (三十八左)瑜伽論五十五(至)起十一善(文)。五十五(四左)云。問。善法依處有幾種。答略說有六。一決定時。二止息時。三作業時。四世間清淨時。五出世清淨時。六攝受眾生時。問。何等為自性。答。謂信‧慚‧愧‧無貪‧無癡‧精進‧輕是諸安‧不放逸‧不害。如法名自性善。問。如是諸法互相應義云何應知。答。於決定時有信相應。止息雜染時有慚與愧。顧自他故。善品業轉時有無貪無瞋無癡精進。世間道離欲時有輕安。出世道離欲時有不放逸及捨。攝多眾生時有不害。此是悲所攝故。 (三十八左)汎起善心(至)不顧自他故(文)。義演云。疏汎起善心不染心止染者。此解不俱也。若汎起善心不深心細防止染者。即無彼慚愧起。以顧自他故。 (三十八左)然今此師(至)皆得相應(文)。義演云。疏然今此師至皆得相應者。意云。六位中起十一者。據決定得起時說。不遮餘時皆得相應。或三四等位若俱時。餘善心所皆得相應。但可有容起者稱皆。非謂慚愧等亦得俱起也。有云。餘時皆得相應者。則除六位外餘有善心時。不妨信等故云皆得相應。然則不定。六位者據決定說。 (三十九右)雖慚與愧起則別時(文)。演祕云。疏慚與愧至合一位攝者。此釋伏難。難意云。慚‧愧二法起既不俱。何故六位合居一處。故此答生。 (三十九右)然又此位(至)一切不許(文)。義演云。疏然又此位說有如是之時非必一切不許者。唯此解慚愧亦相應。但顧自時慚增。顧他時愧增。據實容得俱。但非一切時俱。後師但破不俱起時。 (四十右)誰謂無漏(至)如苦根無漏等(文)。義演云。疏誰唯無漏輕安不俱者。准下解無漏所引。雖非無漏。引名無漏也。此輕安覺支所引與無漏引俱故通無漏。誰言不通耶。疏如苦根無漏等者。如後得無漏智所引五識中身精進等。此苦根雖非無漏。從無漏引生。亦名無漏。此應爾故。若爾以前並是牒計。以下難也。若爾佛既無有漏。應無輕安覺支。又輕安不通無漏。違比量故。如前。 (四十左)精進等四(至)所以不說(文)。義演云。疏精進等四以義同故所以不說者。此文准前亦合四法故。如攝有情時。又如大悲既具四法得有不害。此位亦具四法。如何無不害耶(文)今謂。此釋不允。疏意但說信等。不言精進等四。以義趣不異可准知故。 (四十一左)六十九末(至)增十一(文)。六十九(十九左)云。如時十法。若定地若不定地。善心皆有。定地心中更增輕安。 (四十一左)論有義定加行(至)遍一切地(文)。演祕云。論有義定加行亦得定地名等者。問。何故瑜伽五十六云。謂輕安俱三摩地及彼眷屬。并彼果法所不攝義。是欲界繫。既云輕安所不攝故方名欲界。云何言欲得有輕安。答如疏明。 (四十二右)本地分第三卷(至)能一切地(文)。第三(四左)云。幾唯依善非一切處。心生然一切地非一切時非一切耶。答。謂信等。不害為後邊。 (四十二右)其五十六(至)顯揚第六(文)。五十六(五左)如演祕引云。問。何故瑜伽五十六云。謂輕安俱三摩地及彼眷屬。并彼果法所不攝義。是欲界繫既云輕安所不攝。故方名欲界。云何言欲得有輕安。答。如疏明(文)。六十三(九左)云。我今當說。或有由自性故名不定地。謂五識身。或有闕輕安故名不定地。謂在欲界諸心心法。或有未發趣故名不定地。謂受欲者。或有散亂故名不定地。謂始業者雖修習定。而於五其心流故流散。或有太聚故名不定地。謂始業者於內境界略聚其心但生沈沒。或未得故名不定地。謂即散心相應諸法。乃至廣說(文)考顯揚第六。無此文意。第五終(十七左)云。復有餘義。謂安俱定不相應共有法。及彼果法所攝故。是欲界繫。 (四十三右)然自於有尋伺等有長短(文)。演祕云。疏然自有尋伺等有長短者。遍三地有名之為長。雖三地有而不遍者故說為短。即如輕安初尋伺地而不遍有故為短。 (四十三右)此中餘義同故名無異說(文)。義演云。疏此中餘義同故名無異說者。謂十一中。除輕安外所餘十法皆同無異師釋。 (四十三右)即第六門皆說正義(文)。義演云。疏即第六門皆說正義者。以第六識俱門中皆同前第五門。此處且說正義。非謂彼中無不正義也。此即第六識相應門也。 (四十三左)第二又解定所引善(文)。演祕云。疏第二又解定所引善等者。此解定引證因五識。成事智俱通證因果。 (四十四右)破前所說因位互無在果許有(文)。義演云。破前所說因位五無在果許有者。此解成事智俱也。此意說云。識自體在果有輕安也。即總破前師因果二位並皆無也。非說前師在果許有輕安。應作此解故。論云定所引善等。破因位五無成事智俱等破果位五無。 (四十四右)此據因位(至)此為正義(文)。演祕云。疏此據因位者。結定引因。疏若在佛果此為正義者。明其第二成事智因以下。正義許成事智在佛方有(文)義演云。疏若在佛果此為正義者。佛有事智有輕安。是正義。非如言初地即有成所作智。是不正義也。即指前一解。然第二解因雖無成事智。謂有後得所引五識得有輕安。若有漏定引五識即無輕安以有故。 (四十四右)或初地時等(文)。演祕云。或初地時等者。顯成事因亦證因五。 (四十四右)若作此解(至)有輕安故(文)。演祕云。疏若作此解至有輕安故者。顯釋成事在因位非。及非理(文)義演云。疏若作此解至有輕安故者。序此解不正。若言初地即得成事起有輕安者。即違前論中第二師云有義輕安唯在定有等文也。彼師許欲界無輕安。今言因地得成事智有輕安者。即是欲界有輕安。以鼻舌唯於欲界繫故。故違前師。 (四十四右)彼前但據(至)下意識說之為無(文)。義演云。疏彼前但據異生及下意識說之為無者。此釋前若作此解難并會也。如第二師說。欲無輕安者。據諸異生凡聖下意而說也。問。五識由他引許俱下輕安。定心引意下意下輕安有。答。不然。五識許定俱他引可有家。意既無二並。下散意定無。 (四十四左)前文但對(至)非為盡理(文)。演祕云。疏彼前但據至非為盡理者。釋前難也。并會前釋欲無輕安之所以也(文)義演云。疏前文但對彼初師至非為盡理者。即會前第二師文言欲界無輕安者。且對第一師說。非為盡理。據實欲界菩薩後得智所引五識得有輕安也。 (四十四左)第三又解(文)。義演云。第三又解者。雖文中總言五識。理實三識而有輕安。鼻舌唯欲無輕安故。問。今此一段論文有三解別。於三解中取何為正。答。如演祕說(文)演祕云。疏第三解等者。此釋意云。文雖總言五有輕安。意談三識。輕安在色。鼻色唯欲。故但三識。言總意別。故不違前。問。三解何正。答。而有斷云。第三為正。初說違文。果位唯善。自他共許。何煩更說定所引言。第二違理。前言欲界無有輕安。今復成故違理也。有義釋云。三皆無違。初標宗故。未論因果故說善言。大地菩薩生欲界中。無漏引生亦無有失會前文者。如疏具明。詳曰。第二釋中定所引善有因可然。成所作智不唯果者護法義。三釋優劣思可知之(已上)今謂。如有人斷第三應正無有失故。 (四十四左)若爾至應無輕安(文)。義演云疏。若爾雖定所引五識應無輕安者。此難意。既是引五識有苦受。如苦身精進等。如捨身肉救眾生等。即五識應無輕安。答。五識中苦俱雖無。與捨樂俱受者五識有輕安也。即除苦受外餘樂捨受等後得引者有輕安也。 (四十五右)餘受可有即通果心(文)。義演云。餘受可有即通果心者。意顯通果心‧相應喜‧樂‧捨受得有輕安。通果心者即天眼耳通也(文)演祕云。疏受可有即通果心者。餘樂捨受得有輕安。言即通果指有之心。 (四十五右)若爾鼻舌(至)如何通(文)。演祕云。疏若爾鼻舌至如何通者。顯是通果方有輕安。理非善正。有相例失。 (四十五右)苦根雖名無漏(至)五識不俱(文)。演祕云。疏苦根雖名無漏至五識不俱者。五識不俱而有二義。一五總不與輕安俱也。由有苦故。二俱苦受相應不俱。非餘捨樂不容俱也。前釋善也。故疏下云。然實菩薩至但除苦受。若准後解。以顯菩薩五得有訖。然實等文豈不煩賸。故知前善(文)義演云。疏苦根雖名無漏不言輕安俱者。此釋前苦根名無漏所以也。我通外難。難云。苦根既名無漏。何得名輕安耶。即逐前起難。此文正答前難。我但言通無漏。不言輕安俱故。據實五識後得智引。除苦受外餘受得輕安俱故。以苦受無滋潤故無輕安也。上界三識俱。下界五識俱也。言苦根無漏者。由無漏第六引名無漏。非體是無漏也(已上)今謂。演祕分為二釋未詳。 (四十六右)彼無所治豈有能治(文)。義演云。疏彼無所治豈有能治者。難也。言欲界有惛沈輕安豈有者。引例質也。意云。苦無所治不許有能治者。如欲界有惛沈。豈有能治輕安耶。 (四十六右)如對法第三五十八九(文)。考對法第三。無有此文。至第四十(六左)有三學門。瑜伽五十八‧九中亦無此文。五十七論(十二左)就二十二根有諸門分別。於中有三學門。調卷不同故有此差。六十六(十七左)具明三學門。 (四十六右)非邪生故(文)。義演云。疏非邪生故者。意說。信等十一不由邪教師之所生故。不同分別煩惱。故非見斷。 (四十六右)五十七二十二根(文)。五十七(十二左)云。問。幾見所斷。見所斷為義。如是等。答。十四一分見所斷。一分修所斷。十二一分修所斷。一分非所斷。即十四中六及餘六餘二非所斷。此中有色諸根修所斷為義。無色諸根三種為義。謂見修所斷非所斷義(文)義演云。疏瑜伽五十七說至未知當知根者。總是引瑜伽五十七文為證。意證善十一通通修所斷。言一分見所斷。約分別煩惱見道斷。其黃門身等當必不生。能招煩惱既除。所招果必不起。名見斷也。所言善法修所斷者。體是有漏。障無漏果故。 (四十六左)彼說二六(至)及與不斷(文)。義演云。疏彼說二六至及與不斷者。意云。以下疏家釋論文也。五愛及意通見除故。為前文者。望修道為前六也。信等五及未知當知根通不斷修斷。將為後六對見道名後也。其已知具知根唯非所斷。問。前云十二一分修所斷。一分非所斷。何故但言二無漏根唯非根所斷。不言餘者。答。且舉全無漏為論。其實信等六根是無漏者亦通不斷。是修斷者不說自成。問。如五受及意六根六通修斷非斷。何故總不說耶。答。今舉唯善後六為論。意證信等十一善根通非斷。所以不說受等根也。以受等根因中通三性故。不同此於信等。所以不釋。若在無漏通不斷故。 (四十六左)又對法第四(至)皆見斷(文)。對法第四(七右)云。一切惡趣等蘊界處是見所斷(文)。義演云。疏又對法第四至善業見斷者。意說。三途苦果多由分別煩惱業招感。入見道時便能永斷。何妨善業亦見道斷耶。有云。對法說一切往惡趣業果皆見斷者。意取往惡趣別報善業及果為問也。 (四十七右)答彼不言善法(至)名為見斷(文)。對法抄第四(二十九右)云。唯識論第九卷說。若緣縛斷說善等法唯修所斷。依不生斷無想定等說見所斷。由此傳釋。諸三惡趣別執善不。此業及果是見所斷。前染污所發諸業及所得果。若色若心見所斷發所得果者此見所斷。修所斷發及所得果皆修所斷。如對法第四等說。諸非所斷略有二例。一非縛。謂諸無漏有為無為。對法第四說。唯諸無漏非所斷攝。二已畢竟斷。名非所斷。六十六說。無學身中善無記法名非所斷(此總第一出所斷體)。二辨所斷義者。略有二位。一自性斷。謂諸染法通見修斷。二離縛斷。此有二種。一離縛斷。謂斷緣彼雜彼煩惱。六十六說。善無記法唯修所斷。二不生斷。此有二種。一因滅果不生。謂三惡趣果見道所斷。二果喪因不生。謂諸善法見道所斷。五十三說。於見道中無想異熟能得畢竟非擇滅性。故因亦斷。如是類也。諸非所斷二類如前出體中說。此即第二辨所斷義。如唯識緣生中釋。其惡趣果斷二種。一云。體亦隨無。見道障故。論云無記修所斷者。據餘無記雜緣縛說。一云。唯斷業有無記不除。不能生異熟。云何釋異熟障。據此果無記體在生雜緣縛(文)義燈五末(四右)云。論非見所斷者。疏言。彼不言善法斷緣縛者名為見斷。雖無相定所招異熟入聖名斷。定非見斷。不爾修道煩惱發業亦招惡趣別報苦果。果雖見斷。修道煩惱豈見斷耶。既能縛在但約見斷。不生名斷。非約斷縛。不障見故。以此證知善非見斷。問。此引五十七二十二根三斷之文。若非皆縛名為見斷。七色命根何名見斷。斷有幾種。答。斷有四種。一自性斷。二相應斷。三緣縛斷。四不生斷。言自性斷者。謂本隨惑。性是染故。及不善業。業雖是思。如似五見非相應斷。相應斷者。有漏八識五遍行全別境不定二各少分。自性非染。由與惑俱。斷相應時心等解脫。故五十四云。又復諸識自性非染。涅槃經亦云。斷相應貪等名心解脫。又五十九云。從彼相應及所緣故煩惱可斷。然所緣斷或不生斷攝。以無境故。或即不生。又由相應煩惱斷故。不為境縛名所緣斷。故彼云。相應斷已上不復緣境。故從所緣亦說名斷。緣縛斷者。一切有漏不染污法。不生斷者。惡趣異熟無想定。第八卷中更當分別。問。此前說。斷依何斷說。答。依不生及緣縛斷。十四一分見所斷。據不生說。或通相應斷。與見或俱故說見斷。然不盡理。有非斷故。一分修斷據緣縛說。十二一分修所斷。一向約緣縛斷。八十七文又說四斷。少同於此。故說一分修斷。以信等五‧未知當知通漏無漏。無漏之者即非所斷。憂‧苦二受性非無漏。以引無漏及無漏引說為非斷。實非無漏。問。若爾意‧喜‧樂‧捨亦通無漏何唯說斷。無想定等准第八說亦通見斷。此何不說。答。此後問疏中解訖。釋前難者。意喜‧樂‧捨‧無漏之者實通非斷。以意及捨八識通說。非皆無漏。且據全說。問。在二乘身無漏非全。若在佛身。七色根除女。五受除憂苦。三無漏除二。皆通無漏。何故非全不說非斷。答。據三乘通。若約大乘得通非斷。問。諸有漏法非性染者。在二乘身無漏能緣惑說為修斷。然法猶在。若佛身中總滅。不有是何斷攝。答。不生斷攝。問。何以得知。答。集論中說無學後蘊無種已生。准此因無果不生故。問。如八難身等所起信等。入見道已彼身不受。信等起不。若不起者。是何斷收。若許起者。無所依身。如何得起。答二解。一云。不起不生斷攝所依無故。一云。得起。依現身故。然應分別。生得者不生。無雜亂故。方便者起。許雜亂故。界繫定故。身不定故。或容生得。界雖無雜。趣許雜故。如中造生天業等。通生得故。前第三云不雜亂者。據界地說。 (四十七右)略有四門如下緣生中說(文)。下第七卷中。 (四十七右)不斷違(文)。演祕云。疏不斷文者。違對法論惡趣之報皆斷文。 (四十七右)答如無想天果(至)皆名斷也(文)。義演云。疏答如無想天果至皆名名斷者。意云。設果斷因不妄得。亦無違理之失。何以故。如無想果‧北鬱單越八難之果。入見道時此果雖後更必不生。其果之因善業等見道猶在。以是善法不障聖者。據此道理有何違理之失耶。由此知善‧染二因所招三惡趣果等皆名斷也。是見道斷故。上來約果斷。其修道業或見道不斷。下約分別惑所招三惡趣果及無想天果等入見道分別惑既除。無想果等亦斷。是不生斷。後必無故。不生故亦得名因亡果喪斷也。 (四十七左)善染二因(至)皆名斷(文)。演祕云。疏善染二因至名為斷者。總望因果皆得斷名。約四斷義別別相之。如下及燈故此不敘(文)義演云。疏善染二果皆至名斷者。即三惡趣別趣善及無想定因。皆名善因也。染因者。有解。屬修道發別報業惑名染因。有解。染因者。即分別煩惱及起無想定邪見等。入見道時與所生果一時而斷。然有差別。謂自性。不生等別。總名斷也。邪見等染因。是自性斷。三惡趣果等名不生斷。亦可。果喪因。亡斷若善業自性要修道斷言因亡果亦隨喪者。即無想異熟果故。 (四十七左)不生斷其因亦斷(文)。演祕云。疏不生名斷其因亦斷者。據不生故以釋斷義。無想天因入見名斷。永不生故(文)義演云。疏其因亦斷至故不相違者。意云。如無想天因盡等亦名斷者。即約斷緣縛亦得斷名。據體唯修道斷。難云。既爾如惡趣善業亦應見斷。果入見道斷故。以因亡果隨喪也。答。據實果亡因亦名見斷。以今據緣縛斷。即修道斷。故不相違。不據隨果說。但約自體唯修道故。故不相違。 (四十七左)他皆效此如理思之(文)。義演云。疏他皆放此如理應思者。意云。有報無報未解釋者。名之為他。約通三界等作法者。名之為此。即未作作者效此已作者而作。名他皆效此。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六終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