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八 輸入者 袁雪梅 (四十三右)對法第七(至)與樂俱也(文)。對法第七(七右)又貪於欲界與樂喜捨相應。如於欲界。於初二靜慮亦爾。 (四十三右)彼廣引證(文)對法第七(七左)云。若爾於初二靜慮。云何與樂相應。與意地樂相應故無過。云何於彼有意地樂。由說彼地有喜樂故。如經言。云何為喜。謂已轉依者。依於轉識。心悅心踊心適心調心安適受受所攝。依於轉識者。即依意識。於三摩多位餘識無故。云何為樂。謂已轉依者。依阿賴耶識攝受所依所依怡悅安適受受所攝。此經意說。樂受依初二靜慮生時。與如是心心法聚相應。由欣踊行。還令此聚皆得踊悅。又令所依阿賴耶識。自體安樂怡適。由此樂受作二事故。體雖是一。建立二種若喜若樂。是故說此相應(文)抄中具釋所引經意。須者往見。 (四十三右)捨受下三定等(文)。演祕云。疏明意識捨相應云。在意識身捨相應者。在一切處。於相續末位。釋曰。由樂喜捨通第六識。六識樂喜末位之時。而亦有捨故。云一切末位等也。又云。疑於欲界非喜相應者不決定心。若未息滅喜不生故。又云。何故煩惱皆捨相應。以一切煩惱隨中庸位方息沒故。所以者何。煩惱生起展轉相續。漸漸微薄勢力將釋。隨處中位。於此位中必捨相應。 (四十三右)除第四禪除瞋(文)。義演云。除第四禪者。以第四禪意識。唯捨受俱。無樂受也。以上除嗔者。嗔唯在欲故。 (四十三左)疑上靜慮等(文)。義演云。疑上靜慮者。疑彼定或勝或劣等。還是定地故。疑是定地煩惱。然此疑中先時喜樂心定力引生。所以疑得隨轉問。既得上定。云何得起慢等七法。答。以五見‧慢‧疑是意識相應。非五識並。由得彼定妄執為最為勝能淨。得有見戒。由執戒故。隨計斷常。得有身邊二見。計此定最勝。撥無業道故起邪見。既得上定而生數慢。如上五見等煩惱。是出入定心所引。非於定中得有斯事。唯現量故。又疑於欲界不與喜俱。於可欣事求心未息。猶豫未決喜不生故。獨行無明如疑。理說者疑既得與上喜樂俱。故知。無明亦喜樂俱也(文)。 (四十三左)麁相苦樂(至)不在意故(文)。義演云。麁相苦樂至不在意故者。此有二義。一云。若麁相論疑不與苦樂俱。苦境增勝決定。與疑行相既殊不得俱也。二云。欲界意識無苦樂受。疑既在意地無苦樂俱。有云。麁相說者。初二靜慮。欲界人天。餘雜受處所有苦樂。皆在五識不在意識故知。疑無苦樂並(文)今謂。有云。之義為正。前義不可。 (四十四右)貪等與喜捨(至)今如理知(文)。義演云。貧等與喜相應至皆理知者。意說。諸煩惱與喜捨相應。通下三地。除第三禪。唯樂受故。就欲界中。除地獄極苦處。以地獄中無分別煩惱故。餘雜受處。意地有憂喜捨故。 (四十四左)見非惠俱自體不並故(文)。義燈五末(二十一)云。論云見非惠俱不異故者。問。五見不異惠。不得異惠故答。何故前第四卷說第七惠俱。我見恒行不異惠故。答。有二解。一云。一俱有名俱。二相應名俱。前據俱有。此約相應。他性相應非自性故。如覆誑等是貪癡分。貪分雖貪俱。說與癡相應。若不爾者。豈於貪分立覆等時不有癡耶。又解不然。諸說俱者解相應門。前據義說。所以云見雖即惠。如心所中義別故開。今據別體。見非惠俱。不障義分說與惠並。若然如何他性相應。若許義別名他相應。貪分覆誑應貪相應。論既不許前說為勝。於相應門義說俱起。此亦何失。 (四十四左)問識問受(至)前不問後(文)。義演云。疏問五受非邊行故者。以受俱是別義非邊行。邊行義如上說。以邊諸心起故不須問。疏不問與善等法相應者。善中染違故此不說。疏以後必問前故者。且如別境識等并五受及邊行。先已明訖。所以將後煩惱問前。如云此十煩惱何識相應等。前不問後者。如不定四未明。以在後明。今不將煩惱對不定四辨相應等。 (四十四右)上二界者(至)定所伏故(文)。義演云。論上二界等者。餘九煩惱在上二界。由定在所伏唯無記攝。若欲界繫貪等九法分別起者。唯是不善發惡行故。故集論第二云。自性不善。謂除染污意相應。及色無色界煩惱等所餘能發惡行煩惱。是不善。雜集第四釋曰。謂欲界繫不任運起者。是不善性。若任運起能發惡行者。亦是不善。所餘是有覆無記。解云。九煩惱中疑後三見唯分別起。貪癡慢三通分別俱生。分別者。疑等三見同不善性就俱生中發惡行者。亦不善攝。若俱生不發惡行者。是無記攝。故論云。餘無記攝。。細不障善等。後明身邊二見也。嗔一法唯有欲界。無問俱生分別。唯不善攝。不別分別。 (四十五右)對法第四初同此說(文)。第四(初右)之初。明十二不善之義。於中第一自性不善之也。即如上義演所引者是也。 (四十五右)餘三少分損自他故(文)。義演云。餘三少分等者。意說。貪貪說貪癡慢之一分俱生者。發惡行損自他。是不善性。一分任運不發業者。是無記性。具四因故。即細不障善等(文)或云。餘三忿等者大非。 (四十五左)五十八說數現行故(文)。五十八(五)云。復次俱生薩迦耶見。唯無記性。數現行故。非極損惱自他處故。 (四十五左)并此四因(文)。義演云。言并此四因者。并此數現行況前有四因也。雖數起同行。不能為損名無記攝。 (四十五左)不發惡業所以同前(文)。義燈五末(二十二)云。論常知俱生身邊二見唯無記攝。不發惡業。問。若爾何故全界煩惱皆能發潤。答。有二解。一云約總說。二云此據親發無記不能。若通助正全界能發。此說為正(文)演祕云。論當知俱生身邊二見等者。問。何以知然。答。按五十八云。復次俱生薩迦耶見。唯無記性。數現行故。非極損惱自他處故。彼雖不說俱生邊見。理同我見。亦記性。 (四十五左)前解為勝(文)。義演云。疏前解為勝者。以諸論多說此見在第九品中攝故。說無九品。又若如後至有九品故者。若准後解亦得。且如無色無能治道。尚有九品。何故二見不得有九。又第七中見尚許有九品。何況二見。上下多文分許有九品今取後也。 (四十五左)若如後解(至)體有九品故(文)。演祕云。若如後解至體有九品故者。此有二意。一顯後非。如色界等煩惱無記。體有九品九品別斷。我見九品何一品除。除既一品。明無九類。二明後是。如上界惑。體雖無記得有九品。我見九品亦復何違。又今疏斷且隨一相。疏上下文。皆以九品。為類說也(文)瑜伽略纂十五(三十六左)然此無記(文)斷障章云。俱生身邊二見。及此相應唯第九品。九地而論。但有九品。又八十一品類別斷。此依漸次二乘者斷及異生斷。然身邊見等。當第九品時斷。餘各九品斷。 (四十六右)即未至定不通有染(文)。義演云。疏即未至定不通有染者。以論文但云得根本起上煩惱。不說在未至得起上煩惱故。未至不通染地。意說。未至定即定前方便加行住。大乘此位皆無散心。又無容緣不起煩惱。若得彼定得容豫心可起煩惱。 (四十六右)必無此者(至)命終故(文)。樞要云。要得根本定煩惱方起。有依未至斷欲九品已不得根本。命終此人以何現行潤生。有解。無此必得方命終故。如第七生預流無命終不得應果者。必得根本定方命終。有解。亦有唯以隨眠潤生。如見諦以隨眠亦有現行潤故。此亦應爾(文)。義燈具釋。 (四十六右)又解當於此時等(文)。義演云。疏又解當於此時等者。即此未至定時也。欲界煩惱。於此位中未究竟伏盡意說。若無染污。第九品惑方得入根本。伏未盡不得上定。此解未定中有染。問。若於未至定中。即能伏欲界煩惱盡者。於此中得起上煩惱不。答。得起煩惱。是上界繫故。問。所言伏惑伏何者惑。答。唯伏俱生不伏分別。 (四十六左)無有染第九(至)方自在故(文)。演祕云。疏無有染污至方自在故者。必無欲染第九品在。能入根本未至惑惡欲染盡入根本定。方容起彼未至惑也(文)義演云。無有染污第九品時至方自在故者。成前義也。此意即說。無有欲界第九品惑在。而能入根本定起未至惑。要入根本方始卻起未至定惑。所言未至定者。即方便定。即定前加行。亦名為定。或名近分定。是根本之因故名近分。唯此後義未至定有染。 (四十六左)由是(至)亦不能起(文)。演祕云。由是至亦不能起者。不能起彼未至定惑。問。得本定已未至定惑為實起不。答。有兩釋。一許得起。若爾何故六十二云下地諸法若生上地不現在前。答。異地不爾。同地容起。未至亦是初禪攝故。又下地身得初根本起未至惑。亦復無違。二不得起。無所須故。為勝捨劣故。若爾畢竟無有起義。何用有為。答。如三無色得有見道。無漏第八餘九地雖無起義。地法得有。此亦應然。任情取捨。然多許起(文)未至定中有染無染何為正耶。瑜伽略纂第五亦作二釋云。如唯識疏解。然准第八末疏。初解為正。彼云。此文可顯未至無惑。不得根本。竟不起故。況又未至是初禪近分。非別定地。散喜猶無。況煩惱耶。大乘無文。且引婆沙兩說。演祕似有染為正。豈是疏主之意乎。 (四十六左)婆沙二說(至)二有染(文)。俱舍二十八(十六右)云。諸近分定亦有八種。與八根本為入門故。一切唯一捨受相應。作功用轉故。未離下怖故。此八近分皆淨定攝。唯初近分亦通無漏。皆無有味。離染道故。雖近分心有結生染。而遮定染故作是說。有說。未至定亦有味相應未起根本。亦貪此故。由此未至具有三種(文)光記二十八(四十三右)云。此八近分皆淨定攝。唯初近分亦通無漏。未離欲者。依近分定起聖道故。故正理云。上七近分無無漏者。於自地法不厭背故。唯初近分通無漏者。於自地法能厭背故。此地極鄰近多??患界故(已上論文)皆無有味。是離染道故。起艱辛故。不生貪愛。以彼味定非離染道生故。是容預道生故。近分地中雖亦有道非正離染。助離染故。離染類故。非容預故。不生貪受。雖近分心有結生染。以受生命終捨受相應故。必起近分。而遮定染故作是說。近分無味。唯有根本。有說。未至定亦有味相應。以未起根本。亦貪此定故。由此未至具有三種。上七近分。由已曾得下根本故。於彼近分。不生貪愛故不說有。此即敘異說也。 (四十六左)顯揚第二(至)細勘無之(文)。顯揚第二(二左)八紙。餘中廣說四靜慮及四無色世及出世。此中無文說未至有無染義故。言細勘無之。 (四十六左)唯定煩惱非生煩惱(文)。演祕云。唯定非生煩惱等者。潤生時起名生煩惱。惑生彼地。所起之者亦名生惑。非今所說除此。餘時但緣定起皆名定生。如邊常見因定後起名定煩惱。餘准此知。然疏說云。如邊常者。乍觀似證生煩惱也。理證定惑(文)今謂。演祕釋未可也。但如彼釋。疏文難消。今釋疏言通生者。此簡定之言。或宿住天眼等通生。故云通生。如下引義燈言定類等。可例知之。義演云。唯定煩惱等者。定煩惱者。聖得彼定已後起於煩惱。而愛味所得定等也。生煩惱者。即其生之惑。生在彼地所起煩惱。有云。又潤生方是生煩惱。但不緣定而起愛味。如執梵王起我見等皆名定惑。依演祕勝(文)義燈五末(三十一右)云。問。下起上中。身邊二見為定為生。答。有二解。一云。定煩惱得宿住通惑復天眼。見彼梵王執我計常。即是定類。二云。生惑。此於他身起此二見。是彼生類故名生惑。然定惑唯分別起。生惑通二種。 (四十七右)伏修不伏見(文)樞要下本(四十一右)云。伏修不伏見。見惑既不善。何不惑惡趣而生上界耶。若以勢力不行。何不名伏。今以義解。由勢不行。不能發業。設使有者輕而不重。非決定業。不感欲界生。若正六行所厭名為伏故。不爾便退。煩惱強故。定力勢劣弱故。以無修伴。弱故不能。 (四十七右)有義此身(至)聖得第三果(文)。義演(六末)云。有義至得第三果者。此問意云。若有漏道六行伏惑之時。不伏身邊二見者。即如超果之人。先有漏道伏惑。然後入觀。斷惑之時。雖斷分別及俱生六品。不證第二果。直趣第三果。身邊二見。次先不伏。明知不斷。如何得第三果。 (四十七左)如第七識(至)唯障無學(文)。義演云。如第七識至同障無學者。意云。此則引答。答云。然不伏我見亦不能斷。然不妨證第三果。亦如第七識中我見。亦不能斷。要至金剛無同道。方斷證無學果。此中亦然。亦至無學時。方斷證果。若作此解。違下論文。不許聖人先生上卻斷下惑也。由有此妨故。有第二解。解云。亦斷引例可知。 (四十七左)今解亦斷等(文)。演祕云。疏今解亦斷等者。有義難云。未伏說斷。次第之人。應於見道亦斷彼故。亦不可說先伏助伴。論說俱生微細難斷。修道位方除。說見道除理將未可。由彼微細不障見故。而自救云。次第之人。道依未至。由道劣故不能斷修。超越之人。根本入故。云隨所伏。皆能永斷。詳曰。若以未至而以釋。難恐未除。次第不還。能依未至斷修惑故。若云我依見道說者。菩薩見道。依根本定。亦應斷修。若云但據小聖說者。超初果人。欲六品惑應不能除。依未至故。若云。曾伏故能斷者。此即由伏不伏有殊。何關根本至依別。由斯伴伏見斷何失。論云。修除據次第者。然依定敘其理。亦通據伴以明而為勝也。思可知矣。 (四十八右)下分別惑(至)為我(文)義演云。疏下分別至為我等者。意云。修定雖不伏分別俱生身等。若復彼定已。得起上地分別及身見等。問。若爾何故下文問云。未離下染。何故不起上惑。答。依未得定者。為問也。如命終心亦得起上者。此舉例也。即九種命終心得定已後而命終時。得起上惑而亡生也。今得彼定亦不障起彼地我見等。緣未來生故者。此命終心。緣當生地法而起受故。但緣於未來生處起愛。而不執當生地法為我。 (四十八右)恐相雜故(文)。義演云。疏恐相雜故者。若如凡夫人。未離下染。許起上者不然有二種失。一相違下染未伏。如何起上者。二相雜即二界煩惱宜成相雜。或上界煩惱應是染污。如此二界染法。以相雜故。 (四十八右)若爾見惑(至)為起不起(文)。義演云。若爾見惑至為起不起者。問意云。如此間人。先得上地根本定已後時出定已後。起欲界心時。得起欲界先時。不伏分別見惑不問也。答。起將為勝。如演祕說。若退定者一向得起。今論不退為起不走。准疏答中無文定判。指樞要說許此意起為勝也。言離此地染成彼地等者。意說。離此地染生在上。但起上貪見等。不起下地分別惑等。正與引同者。彼五十八俱生下起上。與此同。非是得彼定起下惑等與此同也(文)演祕云。若爾見惑至為起不起者。義燈第六心相起中。敘有兩釋。今觀瑜伽五十八文。應許得起。故彼論云。由彼諸惑住此身中。從定起已有時現行。非生上者。彼復現起。釋曰。彼前未斷見道惑。身在下地而得起之。若生上已。下地見惑而不起也。准斯文意。許起應善。更思。 (四十八右)五十八言不伏見等(文)。五十八(十六紙右)云。若諸異生離欲界欲或色界欲。但由修道無有見道。彼於欲界得離欲時。貪欲瞋恚。及彼隨法鄰近憍慢。若諸煩惱相應無明不現行故。皆說名斷。非如見道所斷薩迦耶見等。由彼諸惑住此身中。從定起已有時現行。非生上者。彼復現起。如是異生離色界欲。如其所應除瞋恚。餘煩惱當知亦爾。自地所有見斷諸漏。若定若起若生。於一切時。若過生緣便現在前(文)略纂十五(四十五左)云。論云。若諸生離欲界欲色欲。但由修道等者。以修道惑障定事任運生故。但伏修惑。見道煩惱分別而生。障於理故不伏。得定伏修之中。唯與貪瞋隨順憍慢。今能伏之。與我見等隨順憍慢。即漢有伏。如六十九云。我見等不伏有文。簡俱慢故。問曰。若爾貪恚亦爾。欲見俱者即不伏。此心憍慢。多隨我生故。論通簡。若定若起生等者。謂見道之惑。於此三義。有時而起。若定者與定心相入出。即染污定。此分別煩惱。如外道計過去八萬劫等。期心入定觀之。從定心入。此計執之心。謂邪見等。此分別惑。明與定心入出惑假名。若言起者。為別散心起也。生者生彼也(文)次下(五十一左)亦引此文。明不伏我見等。 (四十八左)對法第五(至)成彼地等(文)。對法第五(十八右)云。成就者。謂若生欲界欲色無色界繫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生欲界。三界煩惱隨煩惱成就者。依未離欲異生說。若已離欲。或生上地。隨所離欲地。即此地煩煩隨煩惱亦成就。亦不成就。未永害隨眼故。對治道所損故。如其次第(文)。 (四十八左)五十八(至)上煩惱(文)。五十八文。如上演祕所引。又六十二(五右)云。復次下地諸法。若生上地不現在前。上地諸法。若生下地。其離欲者。或現生前。 (四十八左)如樞要說(文)。樞要下本(三十九右)云。生在下地起無色界幾煩惱。唯起於六或七。謂見‧取‧慢‧疑‧愛‧癡‧及我見。若定若生不過爾故。又可起彼戒取。執彼定為勝因故。無起彼邪見及邊見文。不同色界有六十二等故。生欲故色界定五。散中謂身邊‧慢‧愛‧疑。二取不見起。邪見之相二。無因論亦是定後起彼耶見。九皆容起。並起戒取。執彼定為勝因故。然無此文生無色界。除下潤生我。貪慢二見癡。餘更不得起。彼無中有可說起謗等故。生無色界。唯起下俱生。無起分別相。無中有起諦故。 (四十八左)論生第四定(至)俱生愛故(文)。演祕云。論生第四定中有中者。此即經文。大小乘論解之名別。大乘經部。許天中有轉生地獄。有宗不爾故。對法云。或時移轉者。謂於此位往餘生處強緣現前。如得第四靜慮阿羅漢增上慢比丘。彼地中有生時。由謗解脫邪見故。轉生地獄。經部師者。婆沙論云。譬喻者說。中有可轉。以一切業皆可轉故。有宗計者。如婆沙論六十九云。問。若中有於界不轉。無聞苾芻事云何通。彼佛法中適出家已修世俗定。初靜慮時謂得初果。乃至第四謂得阿羅漢。起增上慢未得謂得。彼命終時第四靜慮中有現前。便作是念。一切繫縛我已永盡。應般涅槃。更無生處。阿緣有此中有現前。遂起邪見。撥無解脫。由謗見力。彼中有滅。無間地獄中有現前生無間獄。答。住本有時。有此移轉。非中有位。謂彼將死由業勢力。第四靜慮生相現前。故起邪見生無間獄。 (四十八左)對法第六等(文)。對法第六(十二右)云。如得第四靜慮。起阿羅漢增上慢。比丘彼地中有生時。由謗解脫邪故。轉生地獄中有(文)義燈五末(三十一)云。論生上起‧起下且如謗滅。要集斷云。有釋為勝。中有本有。若色無色。皆得起謗及起惑。俱生身邊二見。雖不與潤生愛俱。而前後起於理無妨。然理難見。今謂。若中有本有若色無色。皆得起謗者。據何等說。若增上慢得初三定。未將極沒生於上。未無上故。在中本有俱不應謗。若得第四定。謂第四果。即生第四中有起謗。論有誠文。不說生有本。亦不應生無色起謗。何以故。得第四定。執為第四果。必不更修無色界定。何以故。既取第四有漏定為果體。更修無色定將作何法。若作勝功德。即不應執第四定為極。若諸外道生色謗者。是色邪見。不應執第四定為極。若諸外道生色諦者。是色邪見。不說外道起下諦滅隨地獄故。若生無色界厭背故。彼不緣下。如何可說謗釋涅槃。若謗彼執所得涅槃非實涅槃。乃是正見非邪見故。又復本計彼天為果。得何故謗。若言上地邪見謗下者。此亦不然。本解生上起下。不論生上起下。又設生上起上謗下亦非無色。 (四十九右)色界中有欲界本有(至)散心故(文)。義演云。疏色界中有欲界本有至散心故者。意云。此難薩婆多也。謂彼計云。在欲界本有中。見色界中有現前。遂使起謗故。今難云。欲界本有既非定通。云何得見色界中有耶。意說。通力許見中有。本有位不許見。況死生命終。必住散心。 (四十九右)非由起上邪見(至)此解非也(文)。義演云。疏非由起上邪見至此解非也者。應難云。非由中有起色界邪見為增上緣。令欲界地獄後報業就。直生那落迦也。有古師計。云上界邪見為緣。令後報地獄果熟者非也。 (四十九右)亦非彼本有(至)勢力遠故(文)義演云。疏亦非彼本有起此邪見勢遠故者。亦非色界本有起邪見。 (四十九左)若爾應下界(至)思即是(文)。義演云。若爾應下界至思即是者。意難云。若言色界中有起下見者。即應下界不善業由上無明支發。行即是業。所謂邪見俱行思也。又以下例上亦然者。又難云。如上地行用下無明發者。何妨下地用上無明發。故云以下例上亦然也。至緣生中辨。 (四十九左)如下緣生中自當分別(文)。下文云。諸緣起支。皆依自他有所發行。依他無明。如下無明發上地行。 (四十九左)此中應言(至)所以不說(文)。義演云。疏此中應言至所以不說者。意云。身在上地將生下地。起下潤生愛。同時亦得有我見慢無明四法。且如無明與愛決定須有。餘之二法有無不定。所以但說我愛無明。更不說慢等二也。以不定故。所以不說。於當生地法而但愛也。 (四十九左)又例起故(文)。義演云。疏又起故者。意云。此第二解。許起慢等。如緣當生地法起愛之時。得有我見。我見要緣欣。行與愛行相相順。由有我見。方起愛故。許前境勝。亦起慢故。我明極成故此不說。問曰。所言我愛等四。此生為於前境上起。為於自身上起。為於中有上起。為於本有初起。答。此之四法。通境及自身皆得起。據其論又於境上起為勝。以前於中有起故。 (四十九左)此舉方隅無違理失(文)。義演云。疏此舉方隅者。意云。若言得起四法者。何故近言起愛無明。答。據實亦起慢見等。今略舉方隅故不說也。 (四十九左)論而言生上(至)或隨轉門(文)。演祕云。論而言生上不起下等者。按瑜伽論五十八云。諸煩惱纏。未離自地煩惱欲者。自地現起。已離欲者。即不現起。若在下地諸纏亦得成就。非在上地得說成就下地諸纏。又六十二云。下地諸法。若生上地不現在前。上地諸法。若生下地。其離欲者。或現在前。有違此文故論通也。問。言多分者。為據時言。為約惑數。答。理該於二。問。時即可然。若約惑說。如何前言皆容現前。復幾不起。答。起通見修名為皆也。起數增減略有三種。一云起三。為邪見貪及俱無明。二云起六。如疏所明。三云起十。故論標云。下地諸惑分別俱生。皆容現起。有義斷云。於第二說。然現推求起五為勝。除我見一。不見世間執他地法以為我故。故分別見非緣他地。當生處色尚未起故。潤生之愛。緣當生處增上果生。即唯迷事。亦不可說與理惑俱。詳曰。潤生我見據總緣說。又此潤位非一剎那。理事二惑前後間起。而言潤生迷增上果。據彼愛境正潤位說。理應無爽。樞要燈中有此意也。故五六釋。取捨任情。 (四十九左)謂餘三見疑等(至)起此等故(文)。義演云。疏謂餘三見疑等至起此等故者。此會文也。如瑜伽云生上不起下者。有其二義。一據多分。二順有宗故言不起。就據多分中有二。一約時節。二約惑數多少。約時者。謂謗滅時及潤生時。唯此二時得起。餘時不起。約惑數多少者。或起三或六。謂我見‧受‧慢‧無明‧嗔‧邪見等。餘疑‧邊見‧戒取。一向不起下。據此不起故多分。順有宗者。隨順薩婆多宗。彼宗生上不起下故。 (五十右)順薩婆多故(文)。俱舍二十八(十二左)云。生上不起下染。已離染故。 (五十右)所餘分別俱生之惑亦得起不(文)。義演云。疏所餘分別俱生之惑亦得起不者。意云。餘疑三見外餘之六法。通分別俱生。總得起不。此總問也。 (五十右)見斷嗔癡(至)無起相故(文)。義演云。疏見斷嗔癡至無起相故者。意云。見道嗔癡邪見。及修道慢。於謗滅位中得起。餘時即不起。若修道煩惱。誰潤生位得起愛等。除此餘時即不許起。亦如修道嗔及邊見。潤生位中。亦不起。無行相故。諦滅位亦無。但有分別嗔邪見也。有云。修道嗔。於欲中有不起。若潤本有初亦許。於父母互起嗔‧愛故。邊見亦無(文)。 (五十左)下之起上(至)亦無失(文)。義演云。疏下之起上至亦無失者。意云。若身在欲界生得上定已。容起五種煩惱。所謂見取執上地法為勝能淨故。亦得有慢。慢靜慮故。亦得有疑。疑上地法為勝為劣。與無明緣上極成故。文不說。若欲命終生上地時辨有。或云見見潤生必須有故。此名生煩惱。要由我見等潤生而得生上名生煩惱。通前總有。亦餘三或起不起。如疏自辨。生起上九法。以上地無瞋故但說九。 (五十一右)未起見文(文)。義演云。未見起斷見文者。未見計起之文。准七斷論云。許下界起上斷見。依我見依我生彼。計死後斷見故。得起彼斷見。或可。彼斷見。依欲界見。執彼上界身斷滅也。 (五十一右)如樞要說(文)。如上取引之文是也。 (五十一右)論下地煩惱(至)味上定故(文)樞要下(本四十)云。下上相緣中。下地緣上。二界皆同。無文遮故(文)演祕云。論下地煩惱亦緣上地等者。按瑜伽五十八云。如是所說。十種煩惱。亦緣事轉。亦緣煩惱。下地煩惱能緣上地煩惱及事。六十二中。五愛緣上如樞要引。 (五十一右)六十二卷說(至)顯揚等同(文)。六十二(五右)云。謂或證得等至。出已計為清淨。可欣可樂可愛可意隨念愛味。或未證得。或已證得。未來愛增上力故。追求欣樂而生愛味。或已證得計為清淨。可欣可樂乃至廣說。現行愛味若從定出可生愛味。若正在定無有愛味。言愛味者。謂於是中邊生貪著。 (五十一左)瞋恚緣滅道五十八文(文)。瑜伽五十八(十三右)云。謂於滅諦起怖畏心。起損害心起恚惱心。如是瞋恚迷於滅諦(文)又迷道諦文云。所餘貪等迷道煩惱。如迷滅諦道理應知。 (五十一左)以瞋緣事例於理故(文)。義演云。疏以瞋緣事例於理故者。此論以迷上界事。例同迷道理也。深理尚迷。何況淺事耶。 (五十一左)八十八說世間道(至)及我所等(文)。八十八(六左)明見煩惱二雜染中云。又見雜染得解脫時。亦以於餘畢竟解脫。非餘雜染得解脫時。即能解脫諸見雜染。所以者何。由生此者。依世間道。乃至能離無所有處所有貪欲。於諸下地。其餘煩惱心得解脫。而未能脫薩迦耶見。由此見故。於下上地所有諸行和雜自體。不觀差別。總計為我。或計我所。由此因緣。雖昇有頂。而復退還。若於如是一切自體。遍知為苦。由出世道先斷一切薩迦耶見。後能永斷所餘煩惱。由此因緣無復退轉。是故當知。唯見雜染是大雜染(文)今謂。准論俱行之俱字。改為諸字。義演云。疏於下上地所有俱行和雜自體者。即此欲界一身所有俱行之法。通上下界。不觀差別。但和雜總執為我也。是俱生總緣我見緣也。此中不說分別我見。以緣別法生故。意說。修道我見執自身為我。 (五十一左)五十八云(文)。如上所引(九十六紙右)。 (五十二右)此第六識唯修所斷(文)。義演云。疏此第六識唯修所斷者。意說。總緣我見。是第六識中俱生我見故修道斷。 (五十二右)或有異釋(至)合緣為我(文)。義演云。疏或有異釋見斷至乃以三界合緣為我者。以四全常遍計他自上下界我及世間為常。由先通緣三界法為我依計始計常也。故總緣亦通分別我見。此意證計分別見總緣故。言有異也。以俱生我見總緣有文。此則別出同異。若不同計他我。如何名邊常。故分別我見先總執三界法為我。然後始計為全常等。且如常見。依我見後生。我見若不總三界合緣為我。豈有常見計為全常等耶。常見既通計全常。我見亦爾。故云如四全常。問。總緣四全常我見。言於三界合緣為我者。執為自我耶。通自他我也。答。有云。雖是分別。是總緣我見也。以見二十劫等五蘊故。通計自他五蘊為自他我常也。其執世間。若與我常見俱者。相從亦常見攝。若後起之者。即邪見也(文)樞要下本(四十)云。我見別緣不緣他地者。修道我見有二行相。一總得他地。二別緣不得。見斷我見亦有二類。一見為他我。則得。二計為自內我。即不得。今說不得隨義應知。或無分別我見緣他地者。梵王常等。即定我見故。 (五十二右)對法第六與此同故(文)。第四(十四左)云。又欲界煩惱除無明見疑。餘不能緣上地為境。此無明等。雖亦有緣上地者。然彼不能親緣上地。如緣自地由依彼門起分別故。立彼為所緣。所言無明緣上地者。謂與見等相應。見等除薩迦耶見。不見世間緣他地諸行執為我故(文)對法抄第五(三十四)云。煩惱所依所緣事上緣中意。取唯識第六會之。此中除貪嗔慢我見不上地。依多分麁相非盡理。邊見隨身見後生故。此中唯說相應無明緣他地者。亦據多分亦不了上地癡故。 (五十二左)此中我見(至)癡通總別(文)。義燈五末(三十二左)云。西明釋上緣貪會違云或依別緣言總別者。且說五種其三句。一唯總非別。謂薩迦耶見及邊邪見俱生分別。二唯別非總。謂嗔雖無正文。分別俱生義亦無妨。三通總別。謂貪慢。今謂。嗔惑亦得總緣與見俱。邪見總撥。慢亦總悛。嗔既許俱。何不總緣。身邊亦別。如四分常論緣彼梵王及大種等。若非計我說為斷常。非邊見故。然雖得上定方計梵王等。所起之見未必上故。 (五十二左)瞋唯別緣(文)。義演云。瞋唯別緣者。緣自地法。不同我見等總緣二界法為我等也。 (五十二左)有義我見(至)而緣上(文)。義演云。有義我見邊見至而緣上者。此解凡欲界我見。執上梵王為我。依上起邊見故。是分別別緣。得他地法為我下。言不見世間執他地法為我者。下會云。不得執為自我。執為他我理即無遮。 (五十二左)陵他所得勝法(文)。義演云。疏陵他所得勝法者。以欲界慢。陵他得定者身中所得勝法故也。 (五十二左)又緣梵王一分常等(文)。義演云。疏又緣梵王一分常等者。意說。上界我見後生常見。非是欲界見也。彼次已得上定。如何更起下界我邊見。緣彼梵王耶。故此常見是上界繫。即無得宿住通後方起身邊見等。或可。亦依定後起也。 (五十二左)對法第六五十八九等(文)。對法第六(十四左)如上已引。演祕云。瑜伽五十八云云。今謂。此文為證不成。彼文明下緣上上不緣下。彼具文五十八(五右)云。謂十煩惱。皆與自地一切煩惱。展轉相緣。亦緣自地諸有漏事。下地煩惱。能緣上地煩惱及事。非上地惑能緣下地煩惱及事(上地煩惱不緣下。具如俱舍光記十九。四十四紙左)如是煩惱展轉相緣。及下地惑能緣上地。於此處所餘決擇文。更不復現(文)今檢五十八。不見不緣上之文。又五十九演祕不指其文。今檢五十九。廣明煩惱緣境有十五種。於中第十三自境緣。第十四他境緣。此亦不明不緣上之義。論之所指恐唯對法論。 (五十三右)彼依麁相說即小乘也(文)。婆沙十八(十八右)云。具如俱舍光記十九(四十四紙右)。 (五十三右)五十八(至)迷苦邪見(文)。五十八(十一右)云。又有諸見妄計自在世主釋梵及餘物類為常為恒無有變易。如是邪見。亦迷若諦(文)此說亦同正理四十八(八紙左)具如光記十九(四十五左)。 (五十三右)彼卷初云(至)是常見(文)五十八(二右)初標列六十二見。以為常見所攝。今指彼(文)。 (五十三左)如前已說(文)。義演云。如前已說者。即指上或有異釋文也。下復言是他地邊見等者。方釋一分常義也(文)今謂。釋所指者誤也。言如前者。指此卷也(十三紙右)明六十二見中。如指次上異釋。 (五十三左)此中例邊同於我見(文)。演祕云。疏此中例邊同於我見必依起故者。以全常見得緣他地。例彼我見亦得緣他。無有邊見不依我見邊見緣他。我見亦爾。 (五十三左)今此所解(至)此極有理(文)。義演云。今此解至此極有理者。此第二解。許常見中一分常見得緣上。何以知者。謂有外道學彼定得通。緣梵王為我。而起我見。隨後執一分常等故。邊見亦得上也。作是說者。此極有理。然非是遍耶。答。依宿住通起者。許得緣上。可如所說。依尋伺散心起。即不得緣上故言非邊。此解意者。前雖言極有理。然義不周。若得通者許緣上。不通通者不許緣上。故是不周。言如前所說者。若約尋伺散心。即不得緣上。如前第一解之不許別緣我見得上地。 (五十四右)今此又解(至)理亦不遮(文)。義演云。疏今此又解應言但是欲界所繫自身之我至理亦不遮者。此解亦不異。但更出理會。不見執他地法為我。我教及此局言。或依別緣之實。若不作此會等者。道理難思(文)。 (五十四左)又解別緣(至)為我者故(文)。義演云。疏又解別緣者至為我故者。此解論中別緣義。緣者所以義。即彰此二時依別所以。多分我見不緣於上。據實一分常中別緣我見。亦得緣上。二時者。一即約麁相。二依別緣。據二時說不緣上。有云。別緣是多分義者。意說。除此總緣我見等以外。更無雖有我見是俱生分別。緣他地法者。約此道理名多分也。緣者所以至彼不緣者。意說。別緣者是所以義。不許計他地法為自我。據此所以說不緣上也。有云。別緣是多分義者。意云。除此總緣等外餘煩惱。有別別所以。故不緣上。別別者即多分義。緣者所以義(已上)今謂。第二有云。之義不是。 (五十四左)又解依小乘別緣(文)義演云。疏又解依小乘別緣者。會論言別緣不緣上者依小乘有宗說也。自宗一分常。別緣亦得緣上也。 (五十四左)五十九說(至)亦起慢故(文)。五十九(九紙右)明十五煩惱緣境中。第十四地境緣。謂謂色界於欲行煩惱。無色界於色行煩惱。又復下地於上地煩惱。所以者何。生上地者。於彼下地諸有情所。由常恒樂淨具勝功德自謂為勝故(已上論文)。此文雖不明顯其名。而是慢相故引為證。略纂十五(五十紙右)云。論十四他境緣。謂色界於欲行煩惱。無色於色行煩惱。乃至於彼下地諸有情取。由常恒樂淨具勝功德自謂勝故者。即大乘中上地得緣下地起煩惱。問曰。此是何惑。答曰。有解。此是見慢。如餘處更有。但言我此勝彼不如等。設起我慢非一切煩惱皆起。又解。此是一切煩惱貪等並然。常以恒是常。見淨勝是見所等故。雖有是緣。不似本質。緣名為境。如前卷初及對法第六。餘處言上不緣下者。此是隨順理(文)問曰。下地貪慢不得緣上。上界之慢如何緣下。答曰。下地劣故。不於彼起慢。上勝故可起。即對法第二。無色不緣下地等文。如彼和會(文)。 (五十五右)撥疑下地苦集理(文)。義演云。疏撥疑下地苦集理者。邪見撥無下苦集理。並疑彼理。滅非下界故不說也。故但唯言下界苦集理。 (五十五左)執欲界聞思昔所等(文)。演祕云。疏執欲界聞思昔所起等者。有義斷云。欲界聞思。既非三見及所起戒。如何二取說緣下地。故不緣者以之為勝。詳曰。意說二取憶於下戒。因聞思起所有二取名緣於下。不言聞思即是二取。即是二取所執見戒。餘難如燈(文)義演云。疏起彼二取執欲界聞思昔所起者為勝因者。有云。聞先欲界起邪見計定為涅槃者等。方起聞思。今生在上地遂執前起見取。執彼隨見思惠為戒也。為勝因者。即執為勝因也。 (五十五左)又二見得行相如前(文)。義演云。疏行相如前者。約緣欲界昔時聞思得起二取故云如前。 (五十五左)五十八等云上不緣下(文)。此如上引。 (五十五左)餘一切時(文)。義演云。疏餘一切時者。即說餘一切不緣時也。一切異生故者。由彼異生不同外道計邊常等。所以不緣故名多分。若修惑總緣我見。亦得緣下。 (五十五左)瑜伽五十七(至)通漏無漏(文)。五十七(四紙至終卷)廣明二十二根。有諸門分別。其中有三學門。 (五十五右)論此十煩惱何所斷(文)。義演云。論此十煩惱何所斷耶者。第九三斷門中。曲有四門。第一三斷門。然迷諦相有總有別。以下二總別迷諦門。謂疑三見親迷苦理等者。三迷諦親疎門。論委細說以下。四兼明迷理事門。 (五十六右)對法第三第四卷初說(文)。第四(七右)云。謂分別所起染污見疑見處疑處。及於見等所起邪行煩惱隨煩惱。及見等所發身語意業。并一切惡趣等蘊界處。是見所斷義。又(七左)云。謂得見道後見所斷相違諸有漏法。是修所斷義。 (五十六右)然見所斷(至)九品斷耶(文)。義演云然見所斷為同小乘見四諦斷為九品斷耶者。此是徵起論文。意說。為同小乘見諦作十六心斷。為同惑作九品別斷耶(文)。 (五十六右)真如雖自相觀(至)名總緣諦(文)。斷障云。問。為總緣作意能斷煩惱。為別緣作意能斷煩惱。答。佛地論中釋自共相。略有三說。有義。二量在散心位不說定位。定位緣一切。皆現量攝。此師雖言定心緣一切。不說斷惑定總別相。然準義知。唯共相。斷定心通。緣自共故。第二師云。定心唯緣自相。然由其相方便所引。說緣共相。所顯理者。就方便說。名知共相。不如是者。名知自相。由此道理。或說真如。名空無我諸法共相或說真如二空所顯非是共相。此師意說。就方便說。可名共相。說觀中證可名自相。即顯斷惑唯自相觀非共相也。第三師云。如初義者。彼因明論立自共。與此少異。彼說一切法上實義。皆名自相。以諸法上自相共相。各除已體不共他故。分別心立一種煩惱能詮所詮。通在諸法。如縷貫花名為共相。此要散心分別假立。是皆量境。一切定心。離此分別。皆名現量。雖緣諸法苦無常等。亦一一法各別有故。名為自相。真如雖是共相所顯。以是諸法自實性故。自有相故。亦非共相。不可以其與一切法不一不異即名共相。自相亦與一切共相不一異故。此義意言。總為地多。共相所顯一一別證體是自相。即可通通為二觀能斷。能顯是共相詮為唯識無我等故。所法並自相。一一法真如。皆能了知故。緣起經下卷言真諦聖智。於真智境非安立義。總相緣故名頓現觀。一剎那中。由加行引能普邊知名總相緣。非一一法真如妙理。而不別知名為總相。地自會故不相違。 (五十六左)五十九說(至)方能斷之(文)。五十九(七右)云。復次見斷煩惱頓斷非漸。所以者何。由現觀智諦現觀故。能斷見道所斷煩惱。然此現觀與壞緣諦作意相應。是故三心頓斷。一切迷苦諦等見斷煩惱。修斷煩惱。漸次而斷。數數修道方能斷故(文)演祕云。總緣四諦。共相作意名壞緣諦。遍緣諸諦作無我觀。方能斷惑。問。無分別智豈有緣總無等行。答。一釋如疏。又有釋云。據彼共相方便所引。名緣諸諦無無我觀。非真見道有此行相(文)義演云。疏與懷緣諦至或三品智故者。意云。懷者雜也。此無漏智與無漏作意相應雜緣四諦之真如也名總緣諦。問。然煩惱既有九品。如何一時頓斷耶。答。煩惱雖有九品。以違一真如或三心故。以於二種見道中皆頓斷也。問。煩惱違一真見道。若證見道可得頓法。如三心見道。既是相見道。如可亦能斷惑。答。三心見道有其二種。一云。三心是相見道。後得智緣前作也。一云。三心是真見道。今但說真不言相也。問。何名三心。答。第一內遣有情諸法假緣智。能除中分別隨眠。第三內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能除上品分別隨眠。是為三心見道。問。三品智總能斷惑不。答。總斷。具如下品智能斷下品分別煩惱所智二障。中品智能斷中品煩惱所智二障。上品智能斷上品分別煩惱所智二障。只緣煩惱有三品。所得智亦三心有異。一一皆起無間解脫道。至三心滿足。得名見道滿足。若如前一二心等。但分證見道理。未全得故。此是鈍根劣智人。若利根者。唯一心真見道頓斷惑故。問。此三心見道有真有假。今言斷惑為真為假。答。既言斷惑。如何說假。故但言真問。據此論說三心。若相見道。若瑜伽之三心。是真同道。如何會釋。答。瑜伽據三乘人各別見道說。亦不相違。又與懷緣諦作意相應至違一或三品智故者。有云。此意不同小乘別緣作意十六心等能斷惑也。此是答上不同小乘見諦惑。彼小乘總緣作意通緣諦理。分能緣如不能斷惑。今此大乘。總緣名懷緣者通緣四諦如。不作一一別解名懷緣也。亦作是非苦非不苦等名壞緣也。違一有一心見道。或三即有三心見道也。此即答上同修道九品斷惑也。又有解云。謂此十煩惱。總迷四諦。若觀四諦真如時。此此十煩惱一時頓斷。所以故為與壞緣諦作意相應。即無漏真智。與總緣諦作意相應。總緣諦時。能緣煩惱。以相違故不俱起故。 (五十六左)非如修生(至)違九品智故(文)。義演云。疏非如俱生九品智故者。意說。俱生修道煩惱。煩惱一起有九品。要起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斷及諸也。是道下然故一時斷。 (五十七右)然除利根(至)得第四果(文)。義演云。除利根人至得第四果者。意說。除此利根者。謂此人先由聞思力故。遂作加行心。以三界九地八十一品煩惱。總束為九品。將下地上上品惑。與上地上上品惑。總為一品。乃至欲界下下品。與非想地下下品。亦為一品。所以總為九品。即總起九無間道解脫道。而證第四果也。 (五十七右)又諸煩惱有別行相(文)。義演云。又煩惱有別行相者。解云。如迷一箇苦諦時。方邪見疑等是親迷。隨此見疑。後生獨頭貪慢等。皆名別迷於一一諦。即名迷此者。意云。但總行相。亦有別行相。如何名是以於一一諦唯別迷。苦但迷苦不迷集等三。豈名煩惱別行相也。即當諦諦下。皆具下惑也。 (五十七左)若唯爾者(至)何諦攝(文)。義演云。若唯爾者至何諦攝者。意云。難前師云。若言隨苦諦下見疑後生即得名別行相者。且如邪見疑癡等。亦總迷四諦。即此疑後所起貪等是何諦攝。為隨前別行相中收。為隨此總行相中收。意說。若一而約別行相說。即攝總行相不得故。須更說總行相也。 (五十七左)是故須說總行相(至)緣見疑生故(文)。義演云。此即總行相也。如疑見等。既是通迷四諦。明知。隨後生貪等。亦名總迷。以貪等行相隨見疑說也。總迷可爾者。此結總迷義。若別迷行相已下。是返難前別行相家。難云。若不如我說名總行相者。獨頭貪等是何諦下收。以獨頭貪等不能別迷諦故。亦可說總迷。疑更雖後生。明知。同疑見等。皆總迷也。同是分別惑故。緣見疑生故。問曰。此所言總者。為當數總名總。為當初行相總名總耶。答。言總者有其二種。 (五十七左)今此總有二種(文)。義燈五末(三十三)云。論然迷諦相有總有別。雜心論云。下苦俱一切。二行離三見。道除於二見。上界不行恚。今大乘頌。欲迷四各。十隨行三八種。修六通行迷。上見修除恚。然迷諦相有總有別。總有四句。一數總行別。二行總數別。三數總行總。四數別行別。數總行別。諦各有十。各迷自諦名為行別。行總數別者。即前頌中。然依一諦緣迷多諦名為行總。若數總行總者。諦各有十名數總。行總者迷。二三諦等。皆名為總。二二迷有六。即有六十。上二界諦。各除其嗔。六九五十四。合一百八。三界總有一百六十八。若三三合有四句。欲有四十。上二界諦各三十六。合一百一十二。若四諦合三界四諦有二十八。若數別行別。即前頌中各迷自諦。 (五十八右)由此二三迷有六(至)總迷有一(文)。義演云。然總迷四諦。總有十一句。二二合迷有六句。一迷苦集。二迷滅道。三迷苦滅。四迷集道。五迷集滅。六迷苦道。若三二合迷有四句。一初三除道。二後除苦。三初二及四。四取前三為一句。又迷總四諦為一句故。有十一句。或別迷四諦即為四句。兼前都有十五句。 十一句圖 二二迷。有六句(苦集。集滅。滅道。道苦。苦滅。集道)。 三三迷。有四句(苦集滅。集滅道。滅道苦。道苦集)。 總迷一句(苦集滅道)。 (八十五右)如懷緣念住(文)。演祕云。疏如壞念。住等者。懷猶雜也身受身心法。二三四合以觀之名懷念住。 (八十五右)一是因二是依處(文)。義演云。一因處者集諦也。一依處者苦諦也。 (八十五右)對法第七(至)生此十故(文)。第七(六左)云。又十煩惱皆迷苦集。起諸邪行。是彼因皆所依處故。所以者何。苦集二諦。皆是十種煩惱因緣。又為依處。是故一切迷此因緣依處。起諸邪行。又十煩惱皆迷滅道起諸邪行(文)抄第六(八右)云。於滅道起懸崖相者。起難修證心故。返生煩惱餘可知。 (五十八右)與大論第八同(文)。第八(二右)云。或分十種一薩迦耶見‧二邊執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禁取‧六貪‧七恚‧八慢‧九無明‧十疑。或分一百二十八煩惱。謂即上下十煩惱。由迷執十二種諦建立應知(十二諦者。謂三界四諦)。 (五十八右)滅道是彼怖畏處(文)。義演云。疏滅道是彼怖畏處者。由滅道諦是無漏能斷惑法。謂有外道。謂有外道皆滅道諦作如是執云。滅道既能斷惑等。謂能我等耶。謂恐我斷便起怖畏。遂起煩惱撥無二諦故。十煩惱迷二諦生。有云怖畏處者。但行不相順。不增彼惑名怖畏處。是作彼怖畏以解。又不同苦集與惑(文)今謂。諸說皆非也。違法及鈔故(文)如上引可知。 (五十八左)其煩惱起皆具此二緣(文)。演祕云。疏其煩惱起皆具此二緣者。因依‧怖畏。是二緣也。 (五十八左)問。如何(至)皆迷四諦(文)。義演云。疏問如何至皆迷四諦者。意云。如何集滅道三諦有身邊二見計。答。謂此二見。深取所緣不了三諦。妄執為我及法常等故。於三諦得有二見。若爾應一切煩惱我見。應皆迷四諦。何故說依苦諦果處起耶。答不然。若二見迷苦諦時。即親迷不了。執苦果為我及斷常等。若執三諦起者。但執三諦下煩惱起。妄計煩惱及俱時蘊等以為我也。不是親迷。不同苦諦。故。不可言二見皆迷四諦也。 (五十九右)然實緣迷三諦(文)。義燈五末(三十四右)云。又有四句有迷而不緣。謂二取。有緣而不迷。謂無漏智。有俱緣迷。疑邪見等。有非緣迷。緣龜毛等。非諦攝故(文)義演云。疏然實緣迷三諦亦有二見至為我等故者。此意以我見實緣迷三諦。不同小乘唯果處起。以我見亦有緣三諦下煩惱起故。意說。由迷故。遂緣諦下煩惱執為我等。 (五十九右)然以別緣(至)後解無違(文)。義演云。疏然以別緣諦至後解無違者。空非我自有二種。一通二別。通即四諦。謂苦等四。皆非我故。名我無我。非我所故。說之我空故。疏云總空非我通四諦者。以總緣諦故。故前說云。以真見道總緣諦故。即其證也。所以二見。亦得緣餘三諦生故。別即苦諦。有漏五蘊非我性故。名為無我。非我所故。說之為空。今此別空及非我理。苦諦所攝。薩迦耶見別迷無我。邊中常見。別迷無常。邊中斷見。亦迷無常。計後不續。違生滅故。是故二見唯迷苦諦 。今約十六行中別空非我。唯屬苦諦。與前總空等亦不相違。 (五十九左)如五十八(至)一一別說(文)。五十八(十左)云。欲界迷苦有十煩惱。迷集有八。除薩迦耶及邊執見。如迷集諦。滅道亦然。上界諸諦。並除瞋恚。隨迷次第四如欲界說。 (五十九左)緣迷多諦(至)名行相別(文)。一與三四明屬別總。二為何屬。二亦屬總。義燈云。二三諦等。皆名為總。演祕亦云。豈二三合緣非總耶。可以准知。多少之言所望不同。今乃以二已上為多。一以為少故。義演云。若迷少諦者。一諦名少也。 (六十右)然立一百二十八煩惱(至)二十八故(文)。總別迷諦各分二種。謂數與行。初數總者。於四諦下各有十煩惱。行總者。二三四諦合緣行相。又數別者。四諦煩惱其數別故。謂苦諦下有十煩惱。於餘三除身邊見。唯有餘八。行別者。緣諦行相各有別故。然於總別數各有行相。總數行別者。謂十煩惱各迷數各有行相。數別行別者。苦十煩惱。餘三諦下各八煩惱。各迷自諦故。今言百二十八者。依數總數總下行別。及修道煩惱而立。欲界四諦各十煩惱。加修道六成四十六。於上二界四諦修道。各除瞋成四十一。二界合八十二也。並欲界四十六總成百二十八也。若依餘總別其數增減。若依數別。於三諦下無身邊見。三界四諦唯成十八箇煩惱。此豈非減數耶。若依行總。二二合迷有六。三三合迷有四。四合迷有一。一箇貪有十一。於欲諦有一百一十煩惱。上二界除嗔。各有九十九。三界合論。有三百八種煩惱。并修道十六。總合三百二十四煩惱。此豈非增數耶。 (六十右)如相應無明(至)理亦無失(文)。義演云。疏如相應無明隨不共說者。此引例證成一百二十八文也。且如相應無明。隨不共說。行相如何。此之意者。如別迷苦諦有十。今煩惱唯迷苦諦。更不通餘三諦。外餘三諦別迷亦爾。若然。不共無明者。即合每諦下有十煩惱。以相應無明唯是通迷四諦相故。故知。唯合有九法各別迷也。若兼取不共無明。惟不九法成十。各別迷諦者。即相應無明。而無處數。由有此妨。所以將相應。隨不共合說總名別迷。所以今者成一百二十八者。亦須總別相從說。方得有一百二十八。唯依總亦不成。唯依別亦不成。是故今依數總行別合說方得數。是如相應無明隨不共說。意例如是。 (六十右)以上總迷諦別(文)。義演云。疏以上總解解迷諦數別者。指次上數別文。非指上數總之文也。雖論言身邊二見唯果處起。亦是行相別。然不是一一諦下。各具十之別行。所以攝在數別如。以下論文。方辨行別也。或可。此上言身邊二見即是行別同故。數別文攝在。彼數總名數別也。論說。言親迷故。不及前解。 (六十左)此四行相(至)苦諦理起(文)。義燈五末(三十四右)云。問。此十煩惱迷諦親疎。瞋‧慢‧邪見。疑‧及無。親迷易知。身‧邊二見。總不緣理。如何親迷。答。雖不緣理。正迷於彼空無我理。行相學迷名為親迷。若迷餘諦。約通空非我翻彼行相。及執餘諦下惑以為我故亦名迷。二取相雖深亦緣餘諦下惑。但非正翻空無我理。不名親迷(文)義演云。疏此四行相至苦諦理起者。意說。疑及三見。親迷苦理生。謂疑苦諦為有為無。執我等故迷無我理。計常等故迷於無常。由邪見故撥無苦諦。是故四種親迷苦理。 (六十左)見戒二取(至)無我理故(文)。義演云。疏見戒二取至我無我理故者。意說。二取不親迷苦理。但執邪見及身‧邊等三見。及俱時五蘊等。為勝能淨者是見取。若執彼隨順諸見戒禁。及所依蘊。為勝能淨名戒取。謂由有我受觸頭貪等。為見戒者。有二種意。一者體非見戒取。又不與見戒具時也。二者貪等非二取眷屬故。所以不執貪癡慢等。問。既是迷理惑。何不親迷苦理耶。答雖復行相深遠而迷理生。然不迷無我理也。故不親迷苦理(文)演祕云。論二取執彼等者。此等用緣三見等起。望苦集理。有所隔故。名之為疎。是重重緣惑。 (六十一右)於自他二見(至)皆亦疎迷(文)。義演云。疏於自他見皆亦疎迷者。意云。此釋貪‧嗔‧及慢。非親迷諦。謂於自身身見復起貪。貪愛已故。若於他人身上起嗔。見分執我亦生嗔故。云何有何所知起我慢等。謂嗔他時。名於他見解上起嗔慢者極成。此皆是迷苦理生。緣自他身身見等生故。名迷苦諦。論言如次者。自有二義。一者自他起見。二自他眷屬。兩重次第故云如次。二者舉自他見攝彼眷屬。不爾自見與自眷屬。為他見取隔。如何名次(已上)今謂。疏文釋彼眷屬語不盡。義演第一釋為正。 (六十一右)然二取見法(至)。迷苦諦理(文)。義演云。疏然二取見法行相深遠乃至何言迷苦諦理者。此意問云。貪‧慢等行相不深取。復不親迷。如何說言迷苦理等。准疏初解。雖迷事亦是諦攝。問。一切法皆攝盡無五諦故。何乃言緣事生或而非迷諦也。有云。言諦者。意在於理。迷事者非是迷諦。若約事諦即寬通也。故名迷諦。 (六十一左)實有身邊(至)略而不論(文)。義演云。疏然實有身邊至略而不論者。意云。據別迷如。諦諦下皆有十煩惱。明知。身邊二見亦迷集等三諦。望數別如。以說八通迷四諦所以略而不說也。 (六十一左)二取貪等准前苦說(文)。義演云。疏二取貪等准苦應知者。亦是疏迷。以二見無故。不唯親迷者。意說。以二見集等三諦下無故。所以不准苦諦說言親迷也。由此故知。二諦下無身邊二見。二取貪等者。等取嗔‧慢相應無明也。 (六十二右)又解(至)不深取故(文)。義演云。疏又解至不深取故者。此且說不深取故言不學。然不及前解。豈有緣而不迷耶。所以作此解者。由嗔迷是滅道故。生憎恚故。故言不迷。且約此道理說。其實豈有許緣而不迷也。 (六十二右)又以不緣理(至)非迷理惑(文)。義演云。又解以不緣理至非迷理惑者。意說。不可緣理。即不是迷理惑也。嗔等雖不迷理。而緣理生也。亦如見戒取。雖不緣理。亦緣理生也。有云。此意准解見戒二取。不說於嗔。前解為勝者。即指又解以前文。從又解已後。總是第二解。 (六十二右)五十八說瞋迷滅諦等(文)。五十八(十三右)云。唯除瞋恚。謂於滅諦起怖畏心。起損害心。起恚惱心。如是瞋恚。迷於滅諦。 (六十二左)如下忿等迷諦同故(文)。義演云。疏如下忿等迷諦同故者。下解忿等中。亦有解。約親迷滅道等也。亦有解。忿等不緣無漏生。但嫉等緣也。 (六十二左)若此貪慢(至)名親迷諦(文)。義演云。疏若此貪慢至亦名親迷諦者。意說。此說相應貪慢與身‧邪‧邊三見俱起者。即同三見亦是親迷故。云隨應如彼。說彼應言。意除獨頭起者。問。何故但言二見俱不言疑耶。答。行相別故。境定不定故。若嗔與疑三見俱起者。亦見親迷故。云隨應如彼。 (六十二左)慢念(至)迷無漏(文)。義演云。疏慢貪至迷無漏者。意說。慢‧貪隨滅道下煩惱後起。唯疎迷故。 (六十三右)此約數總(至)准前應說(文)。義演云。疏此約數總至准前應說者。意云。如上所說。貪等俱我見等名迷理者。約數總說。即諦諦下皆具十惑。若數別者。身‧邊二見唯苦不通餘三諦。即貪慢與我見相應者。亦不通迷滅道。獨頭者許迷也。疏但言滅道不說集者。集諦雖無別我見等。然貪慢等以自體是集。緣集得起。不要須須依別我邊見方迷集諦。所以不言集諦(文)今謂。現流疏本。滅上有集。此為正本。義演就錯本釋。鑿之其矣。 (六十三右)又瞋慢可成(至)無漏緣惑(文)。義演云。疏又嗔慢可成至無漏緣惑者。此問意者嗔‧慢親迷滅道。可成無漏緣惑。且如滅道下有獨頭別緣貪。如何可成無漏緣惑。今解。由此不說貪無漏緣者。以別緣貪不緣滅道無漏也。諸論約別緣貪不名無漏緣惑。除此別緣貪以外餘相應貪等。得緣滅道下惑起。但得名迷理惑。可行迷也。貪緣無漏生。合是善生法欲。故知。但可說迷無漏生。是故疏云。隨應如彼。又由此不說至可爾者。意云。獨頭起貪緣無漏者。是善法欲。不名緣彼惑。若於餘煩惱觸頭起者。亦不了滅道故得迷也。 (六十三右)身邊二見(至)修道方斷(文)。義演云。疏身邊二見至修道方斷者。此釋通伏難云。俱生二見等。既親迷苦諦理。應見道斷故作此說。俱生二見等。雖迷諦理。以行相細難斷故。修道方斷。若嗔及餘觸頭愛等。迷色心等別事生故。唯修所斷。 (六十三左)簡見道(至)違諦觀故(文)。義演云。疏簡見道獨行貪等至違諦觀故者。以有分別別緣事貪。即是緣諦下惑生等。此唯見斷。違諦觀故。 (六十四右)親所緣者今不取之(文)。義演云。疏親所緣者今不取之者。意說。夫煩惱起時。皆變相分。即此相分是有體。為親所緣。若據此理。一切煩惱應皆名有事。今不取之。然約所杖質有無故。故煩惱隨本質名有事無事煩惱。且如我見無所杖我質故。即我見名無事。一分嗔等緣實境起。名為有事等。如下自說。然准下有二種有事無事。一者本影合論。名有事無事。二唯約本質名有事無事。至文當知。 (六十四右)今取當對法第七(文)。次下(六十六紙右)雖言第七。然現流本在第六中。對法第六(十五右)。 (六十四左)即餘四見及疑無法執(文)。演祕云。疏即餘四見及疑無法執等者。疑與四見我見不俱。汝云我見攝法執盡。即四見疑便無法執。便無法執者。便成大過。豈有煩惱不依法執而得起耶。 (六十四左)即極微教(文)。義演云。以教為本質也。 (六十四左)若除影外等(文)。演祕云。疏若除影外等者。有義。今不依此。影外所杖。未向同時。如先聞有過未等名後方緣故。後後心生無名相故。又簡境等無有名故。設遠假名。但可許說名增上緣。何成本質俱時發影名為質故。先心緣名隨名分別。後心緣義影像方生。能詮所詮全不相似。豈得說名為後義質。故知。影像亦有全無所杖之質。不爾便違前一卷。說自心外蘊或有或無。詳曰。疏此問答意簡有宗。有宗心生無不杖質。縱緣空花龜毛兔角。亦以名等為質生起。縱而以簡。由彼名等是能緣心近遠所託似於真實故。云即無無本質者。非許名等同實塵等本質之體云無無者。何得乃以實質為難。又能詮全不相似等者。此亦不然豈諸質相皆相似耶。如景不礙慮不慮等。而非一故。餘難准斯德失可悉。無俟言矣。 (六十五右)影像本質雙言(至)有無之煩惱(文)。義演云。疏影像本質名有無之煩惱者。即約影像本質雙即有。本質或無故。名有事無事也。 (六十五右)或直據本質(至)緣煩惱(文)。義演云。疏或直據本質名此二緣煩惱者。唯約本質說。如色等即有。如空花等即無。若緣此起煩惱。名緣有事煩惱也。 (六十五右)今勘無漏緣(至)此後解(文)。演祕云。疏今無漏緣如不得作後解者。漏無漏緣。質‧影‧影雙說‧例事無事不唯望質(文)義演云。疏今勘無漏緣如不得作此後解者。即大論漏無漏緣如也。及此下名緣有漏無漏煩惱等(文)云不唯約本質。此意即說。若唯約本質名有事無事。亦應唯我本質名緣有漏無漏煩惱。設爾何失。不然豈有煩惱而親緣無漏耶。以下文據質影二法。名緣有漏無漏煩惱故。由有此例。故不取第二或直據本質文也(文)今謂。演祕義演。皆以後解為不正義。笠置師等。後義為正。會釋疏并演祕文。然笠置師所選實為切當。救疏演祕曲而成義。鑿之甚矣。演祕義演固非也。然此中有無事。與有無漏二門不別。以彼會此。後解為不正義。下文二門為別以遣例難。今按論意。二門不殊。直據本質立名為優。然二門立名有總有別。總者於諸煩惱如大分為類。謂有事無事有漏無漏等名別者。其中選法以屬其名。謂我見等名無事等是。 (六十五右)所引諸(至)門義勤之(文)。義演云。疏所引諸有事無事論文應為門勤之者。如下所引論文。勤之不過七門明有事無事煩惱。第一約瑜伽云依見修道煩惱分別有事無漏(俱舍二十五。三紙左。亦依見修煩惱分別有事無事有三義。別具如光記二十五七紙右等釋)。第二瑜伽五十九。約自十種煩惱分別有事無事。第三即彼卷下文。約有事緣無事緣。分別有事無事。第四又云。無境緣有境緣。分別有事無事。第五又對法第五。約有事境無事境。分別有事無事。第六以下文云者。對法第五下文。約有所緣無所緣。分別有事無事。第七對法第六。約緣有事緣無事緣。分別有事無事。然煩惱所緣。皆顛倒虛妄。據其境說明體有無。故略明今有事無事。雖多門分別。聊勤七門用顯幽旨。然後於一一門中有難者。疏主重釋。且解第一門。 (六十五右)瑜伽論云(至)彼相違故(文)瑜伽五十八(六右)之文。略纂十五(三十七右)。此如對法第五卷述相違文(文)。對法抄五(三十三右)引順正理論如。經說三義。倫記十六下(七右)云。又十煩惱見所斷者名無事等者。以見斷如身邊見我慢所緣境生。是故見斷一切煩惱。皆名無事。所餘煩惱有事無事等者。修斷惑如身邊見我慢。緣無事生。餘修斷貪等。緣淨不淨有事而生。名有事無事。 (六十五右)重緣惑(至)亦名無事(文)。義演云。疏重緣惑至亦名無事者。意云。見戒取。謂緣煩惱而生。名重緣惑。計合有事。以煩惱有境體故。然從我見等說。總名緣無事惑也。 (六十五右)修道雖有(至)有事煩惱(文)。義演云。准俱生我見所緣我境。雖體是無合名無事。然以修道惑如多緣有事生。所以相從總名緣有事煩惱次下解第二門。 (六十五左)下五十九云(至)疑通二種(文)。五十九(三紙左)云。今當總辨一切煩惱如實巨細之相。建立迷執諸行差別。問。如是諸煩惱。幾有事幾無事。答。諸見與慢是無事。於諸行如實無有我。而分別轉故。貪恚是有事。無明疑通二種。 (六十五左)此以理論(文)。義演云。疏上以理論者。意說。疑無明。若與我見慢俱時者。即名無事。若與貪嗔俱時名有事。故言通二種。 (六十五左)見修諸見(至)本質無故(文)。義演云。疏見修諸見至本質無故者。釋所以也。但是我見慢等相應起者。皆無本質。不論見修我見等。以慢與我見俱時無本質也。 (六十五左)貪等少故略而不說(文)。義演云。疏貪等少故界而不說者。謂貪與我見俱時。亦合名緣無事。以少故不說緣無事也。謂貪多分緣有體法起故。有解云。五十九貪舉此二者。以相顯故。貪等亦相從緣無事。略不說也。所以名不盡理。故且以理論之。我見慢行。所緣故無故。大意同前。次解第三門。 (六十五左)彼卷下文云(至)亦不相違(文)。五十九(八左)明十五種類惱緣境中。第三四之文。義演云。意云五十九下文。但總說煩惱名有事緣惑無事緣惑。亦不別我貪等境名有質無質等。後文據總。五十九文據別。亦不相違。即會五十九諸見與慢等文也。次解第四門。 (六十五左)亦云(至)所有煩惱(文)。上緣境中第十五境之文。演祕云。疏滅道廣大佛法等者。分別滅道。緣安立諦。廣大佛法。緣非安立真如為境(文)義演云。疏亦云無境緣謂緣分別所計至廣大佛法等所有煩惱者。謂分別煩惱者。謂分別煩惱。計滅道乃至空無我理廣大佛法等。不稱境知名無境也。但緣名故。如上界緣相似。問。何故但言無境緣不言有境緣耶。答。計亦合有。以易故不說。次釋第五門。 (六十五左)對法第五(至)謂前所除(文)。第五(四右)云。有事境所緣者謂除見慢及此相應法餘所緣境界無事境所緣者。謂前所除所緣境界。由彼於我處起故(文)對法抄第五(十六左)云。有無事如。但略舉見慢。明人我如取我見慢。其法執如。即邪見或邊見等。及非五見。餘一切邪惠餘無明愛等。在相應中。在相應中一處解。 (六十六右)次下文云(至)所緣境界(文)對法第五(四左)之全文。此明心心所所緣相有二十九種差別。其如第一非有所緣之文也(或指瑜伽五十九者非也。此不見對法也)。然五十九明十五境如第八云。不現見緣。謂緣去來所有煩惱。此局煩惱境。對法廣通一切王所故。疏云此不論煩惱。 (六十七右)有所緣謂餘所緣境界(文)。對法二十九種如第二之全文。或引瑜伽第七現見緣。謂緣現在所有煩惱者非也。此亦不見對法論故也。 (六十七右)對法第七亦云(至)名緣有事(文)。文在第六(十五右)對法抄第五(三十四右)云。五十八說。見所緣名無事。餘名有事。順正理引經說無事有事緣。經云。見道所斷名無事。修道所斷名有事。一釋薩迦耶見。名緣無事生。餘之九種。以此為本。從本而說。名緣無事。修道不然。無薩迦耶見故。言薩迦耶見一向增益。邪見一向損減。俱不攝實事。故名無事。貪等從此本名為無事。修惑不爾故名有事。三說惑迷理無麁現事。名緣無事。修道煩惱緣事而起。麁現事境故名有事。今大乘不爾。如唯識樞要如說。此卷據決定中。隨一一增勝故。說身邊見。 (六十六右)所餘煩惱(至)以通見修(文)。義演云。疏所餘至以通見修者。意云。但除身邊二見及此相應心心所等餘者。竝名有事煩惱。以通見修者。意說。有事不是修道惑見道煩惱。亦通有事故。云有事以通見修也。 (六十右)此之二見(至)相應亦爾(文)。義演云。疏此之二見至相應亦爾者。意云。此重釋無事惑也。謂對法身邊二見為首。通取相應法名緣無事故盡理也。如此解釋。前後所無故。別推徵深為有用。 (六十左)如說樞要(文)。樞要下本(四十一左)云。一切有事無事煩惱。不過三種。一諸見所緣本是無事。餘是有事。因此行相本無決定。餘不定故。當對法第七。二行相深迷無我名緣無事。餘名有事。所謂行相深境必迷無我故。餘必不定。五十九云。見‧慢名無事。貪‧恚名有事。無明‧疑通二種。對法第五同。三見道所緣名緣無事。修名有事。見道諸惑。分別猛利。多橫執故。修道少故。瑜伽云。見所斷名緣無事。餘名有事。除緣現在無為有體法。緣過未鏡像等名緣無事。所餘名緣有事。本境有故。對法云。非有所緣。謂顛倒心心所。及緣過未等。餘名有事。本質或無名緣無事。餘必有名緣有事。五十九云。無事緣。謂無事煩惱。有事緣。謂有事煩惱。與唯識同。今觀此義初二門。一本體有名有事。二無質影像如。無體用名無事。影像中有決定執名無事。但五見。不定名有事。癡‧愛‧慢雖亦有執。不決定故。二執者名無事。二不執名緣有事故。見‧慢‧愛等。此名無事。餘名有事。三明屬見道名無事。修道名有事。隨前諸文據實。有無事二門即盡。一本質‧影像。二影像之內有體無體。如緣過未等名無事。現在有體法及無為。名緣有事。然於中義別。更分三種。一決定不定。二執不執。三明屬見修道法。即五重如前三重是。 (六十六左)論彼親所緣(至)無漏煩惱(文)。演祕云。論彼親所緣雖皆有漏等者。按對法論第六說云。又緣滅道諦。諸煩惱不能親滅道為境。由滅道諦出世間智及後得智內所證故。唯由依彼妄起分別。說為所緣。分別所計境。不離分別故。 (六十六左)有無事不但取本質(文)。義演云。疏有無事不但取本質者。意云。如前有事中後解。唯據本質名有事無事。今不依彼據本質說。漏無漏但取本影二境。名緣漏無漏煩惱。與有無事別。不可為例者。如演祕說。 (六十六左)與有無事緣別不可為例(文)。演祕云。疏與有事緣別不可為例者。此有二意。一成有事緣第一釋。二成無漏必約影質。不可以彼有事緣中初釋相例。問。云何名別。答。有事緣惑。能所二緣。而皆有漏。有相順義。可直據質而以明之。無漏緣惑。能所二緣。唯違無順故。不唯質得此緣稱。今按論云有無事或漏無漏。例下事名二境。似於總名不名別事。是故有無事。漏無漏二緣不別。以直據本質名有無為勝。思之。 (六十六左)論緣自地者(至)所起名境(文)。演祕云。論緣自地至所起名境者。相‧名‧分別三名為事。事依分別之所起故。依主受稱。滅道等名依分別起。依主同前為境可知。故瑜伽論五十八云。若緣苦集事境。所有諸漏。是緣邪分別所記事境。緣滅道境。及緣不同分界境。所有諸漏。是緣自分別所起名境。何以故。非此煩惱能緣滅道。亦不能緣不同分界。非無所緣。釋曰。言不能緣。顯不相似非無所緣。顯雖不似而託於名亦復緣之(文)義演云。論自地者至所起名境者。自下第十二大門。緣事名境。謂緣自地煩惱所現分。似本質故。說彼煩惱名緣分別所起事境。事即本體事也。緣滅道等煩惱所現影像。不似本質。是故但云緣名境類惱。不說緣滅道體事煩惱。此據一相說。所以者何。前云緣無漏煩惱。是故應言緣滅道事境。而言名境者。影不似質故。據此一相。得云緣名境煩惱。 (六十七右)自地煩惱依緣俱增(文)。義燈五末(三十三左)云。問。依緣何別。答。有二。一云。緣謂緣藉。即所依名緣。二云。依即依託。緣所緣境(文)今謂。初持業釋。後相違釋。今此依緣即是後義。義演云。疏自地煩惱依緣俱增者。即能依心。增彼所緣所緣。亦增彼能依心也。或可。依緣俱通能所。俱相增也。即今種及現行功用境也。 (六十七右)滅道深遠他處遠故(文)。義演云。疏滅道深遠他處遠故者。以滅道深遠煩惱不證故。得深遠名。但依名緣也。他地本質境遠。亦依名緣。所變相分。與質不相似也。但名名境。若自地法雖亦有遠依名緣。亦得增其本質。以地法同故。必與所詮相似。然雖得又緣遠曾所受境。亦得分明相質相似。豈同他界耶。故知。自地雖遠。亦得名事境也。 (六十七右)此如五十八(至)第七抄說(文)。五十八(十四右)五十九(九右)對法第六(十四左)第七(六右)此等文皆如上已引對法鈔第五(三十三左)。 (六十七左)謂有無異熟(至)皆如理思(文)。義演云。疏謂有無異熟至皆如理思者。意說。此十煩惱。幾有異熟。幾無異熟。幾有漏無漏等。皆任思惟。然七隨眠與八纏五蓋相攝者。七隨眠者。一欲愛‧二嗔恚‧三有愛‧四慢‧五無明‧六見‧七疑隨眠。八纏者。一無慚‧二無愧‧三惛沈‧四睡眠‧五棹舉‧六惡作‧七慳‧八嫉。五蓋(五蓋具如對法七三紙右。即次下引七本疏六紙右)。如是煩惱纏遶有情覆從善法。隨逐自身令不得解脫。得纏蓋隨眠名相攝者。檢前十惑以相配攝。解說根本煩惱訖。 (六十七左)論曰(至)名隨煩惱(文)。演祕云。論唯是煩惱分位等流性等者。問。各何分位是何等流。答。按瑜伽論五十八(八右)云。諸隨煩惱。當知皆是煩惱品類。且如放逸是一切煩惱品類。所以者何。於染愛時多生放逸。乃至疑時亦有放逸。貪著‧慳吝‧憍高。掉舉等。皆貪品類。皆貪等流。忿‧恨‧惱‧嫉‧害‧等。是嗔品類。皆嗔等流。諂‧誑是邪見品類。見邪見等流。覆是誑品類。當知即彼品類等流。餘隨煩惱。是癡品類。是癡等流。諸論不同。如下隨文疏自會釋。故不重云(文)義演云。論名隨煩惱者。所言隨者有其二義。一云唯是煩惱分位差別名。隨煩惱。此釋忿等於嗔等上分位假立。無別性名隨煩惱。二云。雖於諸煩惱有別自性。但是彼等流名隨煩惱。如無慚等。又准瑜伽六十二有二義解。一云。隨惱於心。二云。隨煩惱而生也。疏同後義也文考六十二未見此文。此卷末(八十九右)解隨惑名中。引八十八及對法第七。又引六十二。往而須見。 (六十八右)又說唯四是實(文)。義演云。疏又說唯四是實者。謂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此之四法。據下段實門中方悉。 (六十八)論此二十種(至)小隨煩惱(文)。演祕云。論此二十種類別有三者。有義。忿等十種。唯意識俱。名之為小。無慚等二。通六識故。名之為中。掉舉等第八。遍七識故。說名為大。詳曰。亦有斯理。然無所憑。且依論釋。 (六十八左)此忿等十自類相生(文)。義演云。疏此忿等十自類相生者。但忿‧恨名煩惱自類等。非是十俱名等流之自類也。或當體自類。非相望名自類也。又准俱舍有四義名小。一唯修所斷。大乘不爾。二唯意識起。同大乘。三無明相應。不同大乘。四各別現行。同大乘(文)今謂。自類謂當體自類。瑜伽五十八(六左)云。忿等十隨煩惱。各別不善心起。若一生時。必無第二。具如次下相應門中釋。 (六十九右)非無漏法(至)此即是瞋(文)。義燈五末(三十四左)云。忿依對現前不饒益境西明問云。忿既緣滅。如何此說依現前境。解云。從多為論。此論顯揚。俱說緣現。實亦緣滅。今謂。此釋有違下文。初師小十。總不緣上。後師嫉等亦不說。忿尚不緣上。如何緣滅。下許嫉等親迷滅道。不說此忿緣於滅道。若爾准下說忿亦緣剎那過去。非唯現境。今何說現。若見怨家說滅道等。豈不施彼亦起忿耶。慈恩解云。許亦無失。此就麁相云不親緣。或即是嗔。雖然未見正文。化情取捨。然西明云。怨要託本質。准既得緣剎那過去。亦不唯託於質。 (六十九左)論能障不忿(至)身表業故(文)。演祕云。論能障不忿執杖為業者。顯揚第一。二十隨惑皆具五業。忿業五者。能障無嗔為業。乃至增長忿為業。釋曰。中間三業與本惑同故云乃至。餘准此知。後廢不言(文)字彙伏兵器刀戟總名。村六書正譌。別作杖非。凡殳杖兒杖上聲。持之去聲。小補韻會又矜謂之杖。明詮道論作杖字。檢字書更無者。真興失考。 (七十右)親對輕故(文)。義演云。疏親對輕故者。意說。雖忿恨一種生惱。然忿親對現境未必結恨懷怨故輕。恨即結怨故得。所以但說恨生惱也(文)今謂。忿恨有別。非唯前後。正理云恨與忿相有差別者。如樺皮火。基根猛利。而餘勢弱說名為忿。如冬室熟。其相雖微。而餘勢強說名為恨。由此故有說恨相。言忿息已續生令心濁名恨。鈔釋曰。西國方俗。尚屋小坊。皆是砌磚表裹泥飾。冬時亦塞。當其舍項。開以一竅。於中索懸大鐵盤。其相如BF密塞四孔。下燒盛火令熱。焰焰滿其中室中。然得撥室掃塗淨潔。方延所供入其室中。熱如陶親開餘勢。人處中者流汗立疾。 (七十右)顯揚各有(至)即為彼障(文)。顯揚一(八右)云。能障無瞋為業。乃至增長恨為業(文)義演云。疏彼論隨所依之惑者。即嗔也。所翻實法者。即翻嗔為無瞋。即為彼障者。意說恨障無嗔善根也。 (七十左)對法云(至)安隱居而住(文)。對法第一(十六左)之全文。 (七十左)五十五對法說故(文)。五十一(十八右)云。覆‧誑‧諂‧惛‧沈‧睡眠。惡作。是癡分故皆世欲有(文)對法一(十六左)云。覆者於所作罪。他正舉時。癡之一分隱藏為體。 (七十左)然五十八(至)品類等流(文)。五十八(八左)云。覆是諂品類。當知即彼品類等流。 (七十左)諂亦癡分亦不相違(文)。瑜伽五十八(八左)云。誑‧諂是邪見品類。邪見等流(文)然此下論云。諂是貪癡一分為體。離二無別諂相用故。 (七十一右)如諸論皆說(至)亦癡分故(文)。義演云。疏如論說掉舉是貪分至且癡故者。如說掉舉是貪分。不妨有體或是癡分。何妨此覆雖說為癡分。而亦說為貪分也。但掉舉不唯貪分為例。不例假實也。 (七十一右)不極成者理必不然(文)義演云。疏不極成者理必不然者。外難意。舉唯貪分。今說亦癡分者。此不極成故。此所牒云不極成者。理必不然。下文說不然所以。 (七十一右)二論說(至)便應無故(文)。義演云。疏二論者。即對法‧瑜伽。此皆說掉舉遍染心。疏嗔具時便忘無故者。意說。癡與嗔等俱時。便無貪一分。以貪嗔不俱故。不可說言唯是貪分。 (七十一左)對法顯揚第一五蘊等(文)。對法第一(十六左)云。惱者忿恨居先瞋之一分。心戾為體。高暴鹿言所依為業。生起非福為業。不安隱住為業。高暴麁言者。謂語現凶疎。切人心腑(文)顯揚一(八右)云。惱者謂於過犯若他諫誨。但發麁言。心暴不忍為體(文)五蘊論云。云何為惱。謂發暴惡言。尤蛆為性。安慧廣五蘊論云。暴惡言者。謂切害麁獷能與憂苦不安隱住所依為業。 (七十二右)顯揚第二(至)善根為體(文)體揚第四(二右)云。喜以不嫉善根為體(文)瑜伽五十五(十五右)云。忿‧恨‧惱‧嫉‧害。是瞋分故。 (七十二左)對法唯約慳財(至)謂施違(文)。對法第一(十六左)云。慳者耽著利養。於資生具貪之一分心吝為體。不捨所依為業。不捨者。由慳悋故非所用具。亦恒聚積(文)。 (七十三右)對法云邪命依(文)。對法一(十六左)云。誑者耽着利養貪癡一分。詐現不實功德為體。邪命所依為業。 (七十三右)險者不實之名(文)。險恐憸字形誤。憸僉仙二音佞人也。字彙云。利口也。 (七十三左)顯揚云為欺彼故(文)。顯揚第一(八右)云。諂者謂為欺彼故。詐現恭順心曲為體。 (七十三左)或掩搨之名(文)。掩與揜同。禮聘義。瑕不揜瑜不揜瑕。忠也。與??木立同。說文摺。搚臘拹二音摺疊。 (七十四右)五十八云(至)起損害(文)。五十八(十三右)云。唯除瞋恚。謂於滅諦起怖畏心。起損害心。起恚惱心。如是瞋恚迷於滅諦。又云。所餘貪等迷道煩惱。如迷滅諦。道理應知。 (七十四右)此所修道(至)至下當知(文)。俱舍云。正理十一云。與樂損惱有情相違。心堅善性說名不害。義演云。疏此據修道至下當知者。問。損惱有情緣事而起。云何說言通見修斷。解云。即由此理。薩婆多宗唯修所斷。彼宗見惑有其二義。一正迷理。二緣彼迷理煩惱而起。前忿等下。二義俱無故。唯修所斷。大乘不爾。若見所斷惑所生者。見所斷攝。由此忿等。雖緣有情。而見所斷。然非要二義是見所斷。如五識中分別煩惱。此中且據通小乘說。說云修道也。故五十八約見道害迷理說。此論同小乘。約修道害迷有情事說。 (七十四右)同此損有情(至)非此害也(文)。義演云。疏此中損有然有二釋至非此害者。此者即指此論損惱有情文也。將會瑜伽故有二解。具第一依瑜伽解。空者嗔之異名。非此中害也。即通緣滅道無漏法起。不唯論有情。此論損惱有情者。依多分說。 (七十四左)此唯緣有情(至)為正(文)義演云。疏此唯緣有情至為正者。據此論說。害唯緣有情生。不同瑜伽五十八文。故以此文為正。 (七十四左)此二害(對)為正(文)。義演云。疏二此害至為正者。意云。此中明害。亦同瑜伽。緣無漏生故知瑜伽為正。若據緣有情。即此論為正故。有此二文不同。 (七十四左)前惱中亦然(文)。義演云。疏前惱中亦然。由彼論言起恚惱心者。指此論前惱中。惱亦同此害。或就比論。惱不緣無漏。或就彼論。惱緣無漏。以彼論云於滅道起恚惱心也。 (七十四左)顯揚云(至)此興盛事也(文)。顯揚第一(八左)云。憍者謂暫獲世間興盛等事。心恃高舉。無所忌憚為體。能障厭離為業。乃至增長憍為業。如經說。無正聞愚夫。見少年無病壽命等暫住。而廣生憍逸。乃至廣說(文)對法第一(十七右)云。憍者或依少年無病長壽之相或得隨一有漏榮利之事。貪之一分。令心悅豫為體。一切煩惱及隨煩惱所依為業。長壽相者。謂不死覺為先。分別此相。由此能生壽命憍逸。隨一有漏榮利事者。謂族姓色刀聰叡射富自在等事。悅豫者。謂染喜差別(文)今謂。對法意。長壽與榮利事不同。疏為同者未詳。若顯揚意。長壽相等為興盛事。雖引二論。其意有別。瑜伽第二(十八左)說七種憍。 (七十五右)顯揚雖復(至)亦不違也(文)。義演云。疏顯揚雖引經至亦不相違也者。意云。會顯揚對法文也。然顯揚對法文也。然顯揚對法。憍緣興盛榮樂事。生者據小乘修道憍說也。言多分者。說多分緣榮利事生。據實緣情生也。 (七十五左)然對法中(至)即非彼體(文)。義演云。疏色對法中言一分者至非即彼體者。意云。對法說憍是貪一分者。但是貪等之氣分品類等。攬彼分成憍故。不是貪等之體故。非即彼體。且如解怠依四法立非即唯依貪嗔癡等故。體非四法。此憍亦爾。撿對法文亦有。疏云在對法中言一分者。必彼體也。攬彼成故。至非即彼體者。以假實別。即體用別也。如放逸依四法立。若言即貪者。亦是癡分故故知。假用與體非無差別。疏中言懈怠依四法者錯。唯懈怠是有不依四法故(文)今謂。今本作懈怠誤。五十五云。懈怠是實物有也。 (七十六左)有人若執(至)二種別相(文)。俱舍第四(十左)云。於所造罪。自觀無恥名曰無慚。觀他無恥說名無愧(文)此論文意。雖所觀境有自他別。然分慚愧約耻增勝。稍似差恥為二別相。 (七十七左)五十八說為癡等流(文)。今檢五十八中。非有出地慚無愧之名正屬當文。餘隨煩惱。皆正屬當已。云餘隨煩惱是癡品類是癡等流。無慚無愧攝在其中故。言五十八說等。 (七七十左)對法說為貪等三法(文)。對法第一(十七右)云。無慚者貪癡分。無愧亦同。 (七十七左)然五十一說為實有(文)。五十五(十一右)云。無慚‧慚愧‧不信‧懈怠。是實物有。 (七十八右)不靜乃是諸惑共相(文)。對法六(十四右)云。相者若法生時。相不寂靜。由此生故。身心相續不寂靜轉。是煩惱相不寂靜性。是諸煩惱共相。 (七十八右)對法顯揚皆言等(文)。對法第一(十七左)顯揚第一(九右)並言。障奈摩他為業。 (七十八右)對法第七(至)說之為障(文)。第七(三右)云。蓋有五種。謂貪欲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能令善品不得顯了。是蓋義。覆其心障諸善品令不轉故。 (七十八左)此復由憶昔樂事故(文)。顯揚第一(九右)云。掉舉者。謂依不正尋求。或復追念曾所經見戲樂等事。心不靜息為體(文)對法一(十七左)云。掉法者。謂貪欲分。隨念淨相心不寂靜為體。釋曰隨念淨相者。謂追憶往昔隨順貪欲戲笑等故。心不寂靜。 (七十八左)如第五卷會(文)。如第五卷(五十三紙) (七十八左)如前已會(文)。如第五卷中遍染家釋。 (七十八左)捨於惡法(至)說之為障也(文)。義演云。疏捨於惡法至說之為障者。意云。捨者是善也。謂煩惱等是惡法。若惡法障於善。即掉舉障捨自行相最增。 (七十九右)對法第六(至)遍染心故(文)。第六(十五左)五遍染文。五十八(六左)十遍染文。如上已引。 (七十九右)然對法第六(至)是共相故(文)。第六(十四左)之文。如上已引。 (八十右)此因不定亦不邊故(文)。演祕云。異品闕彼邊無性也。 (八十右)遍染心言(至)亦不遍故(文)。義演云。疏遍染心言是一分證者。意說。彈諸師說通假實。且舉一分實者。如不信等八貪染心。證是實有也。據實此邊染心。因不定成此是實者。以放逸為不定過。以放逸遍染心是假有故。 (八十右)疏此因不定亦不遍故者。此立量云。掉舉有法。定別有體。宗法。因云遍染心故。同喻如不信等。異喻如放逸。又亦不遍故者。意說。因於異品不邊無故。因三相中。闕異品邊無一性故。外人將放逸為不定過。過云為如不信等。邊染心故。是別有體。為如放逸。遍染心故。無別有體耶。准下文說假實之中。除無慚‧無愧‧不信‧懈怠四法。餘惛沈等。通假實故更不解。 (八十一左)對法第六(至)惑共相故(文)。第六(十五左)云。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於一切染污品中恒共相應。若離無堪任性等染污性成無是處故。 (八十三右)由不信(至)不忍等性(文)。義演云。疏由不信至不忍等性者。意云。於實等法上下忍不樂者。即是不信體也。若爾即實等上起忍樂體應是信。何故乃說是別境中欲勝解耶。答不然。若實等上起忍樂欲等者。但是信之因果。何以印可審知。是善方生於信。然起希求欣樂修習。若於實等上起不信者。更無別希求。所以不同信也。又於染法上。若故不忍不樂等。亦即信也。即相例之耳。於善上不忍。明知。是不信。返顯於染法上不忍等即是信也。 (八十四右)此等二法(至)無別二相(文)。義演云。疏此信等二法者。如信不信也。我記行劣無別二相者。無別二相者。無別信無別不信也。有云。不信‧懈怠。但有善染二相。無記行劣。無染淨二相(已上)今云。有云不正。 (八十四右)此上二法(至)前因已會(文)。義演云。疏此上二法者。謂不信‧懈怠。疏對法等言應作分別前因已會說者。以對法說是癡分故。今應分別之。彼論約癡相增說為癡分。定有別體也。 (八十五右)對法說(至)相應念故(文)。對法第一(十八紙右)云。忘念者。煩惱相應念為體。 (八十五左)對法等說(文)。對法第一(十八左)云貪瞋癡分說六種之散亂。 (八十六右)彼二法分不遍故(文)。義演云。疏彼二法分不邊染故者。貪‧瞋相違不俱起。所愛‧所悅。境不同故。 (八十八右)顯揚對法五蘊皆同(文)。顯揚第一(十右)五蘊論(二十二左)對法一(十八右)不正知者。煩惱相應惠為體。由此惠故。起不正知身語心行毀犯所依為業。不正知身語心行者。謂於往來事不正觀察。以不了知應作不應作故。多所毀犯(文)安慧廣五蘊論(十二右)云。云何不正知。謂煩惱相慶惠。起不正身語意行為性。違犯律行所依為業。謂於去來等。不正觀察故。而不能知應作不應作。致犯律儀。 (八十九右)如法蘊解蘊解雜事經(文)。法蘊足論八(四右)廣說隨煩惱。如上已引。雜事者。瑜伽八十九(七右)云。隨煩惱者。若忿若恨。如是廣說諸雜穢事。 (八十九右)同大論八十六(至)亦引此經(文)。八十六(三右)云。復有三種煩惱異名。多分說在煩惱品中。一貪異名。二瞋異名。三癡異名。貪異名者。亦名為喜。乃至(有十五種)瞋異名者。亦名為恚。乃至(亦有十五)癡異名者。亦名無智。乃至(有七種名)如是等名。當知如前攝異門。分多分已辨(文)五十八(七右)云。若雜事中世尊所說諸隨煩惱。廣說乃至愁歎憂苦隨擾惱等。此依演祕所引。然八十六文。言三毒異名。不可言皎處。今觀八十九。初標隨煩惱舉雜事經所明隨煩惱名。疏云八十八。檢文者誤也。故略纂云。下八十九廣解義。彼八十九之(七紙右)云。復次隨煩惱者。謂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癡不善根。若忿若根。如是廣說諸雜穢事。當知此中能起一切不善法貪。名貪不善根。瞋癡亦爾。若瞋恚纏。能令面貌慘裂奮發。說名為忿。乃至廣說。 (八十九右)然舊人不知(至)所說雜蘊(文)。略纂十五(三十七左)云。若雜事中世尊說諸隨煩惱等者。即今法蘊定。及下八十九廣解義。大眾部三藏外別立雜藏。大乘薩婆多。無別雜藏。以毘奈耶中有雜品。是彼廣明隨惑。 (八十九右)八十八(至)亦有此義(文)。八十六文。明貪等異名。非貪等名隨煩惱。八十九中貪等名隨煩惱。如上已引。今亦指此。對法第七(初右)云。隨煩惱者。謂所有諸煩惱。皆是隨煩惱。有隨煩惱非煩惱。謂除煩惱所餘染污行蘊所攝一切法。此復云何。謂除貪等六煩惱所餘染污行蘊所攝。忿等諸心所。又貪瞋癡名隨煩惱心所。由此隨煩惱隨惱於心。令不離染令不解脫令不斷障故。名隨煩惱。 (八十九右)六十二說(至)煩惱(文)。六十二(二右)演祕云。疏趣向前行等者。按彼論云。謂受僧祇或復別人諸衣服等。所有利養。或請僧祇及與別人。皆名趣向。若諸苾芻。於如事最初前行故。名趣向前行。 (八十九左)以有癡分(至)無不定過(文)。義演云。疏以有癡分至無不定過者。謂成失念是隨故。立量云。失念有法是隨惑。宗法。癡分故。因如放逸等。喻。若如此立量。因有不定過。過云。為如放逸是癡分故是隨惑耶。為如別境中染念。是癡分故非隨惑耶。此亦不然。是癡分因。言亦念攝。得念分為體者。如何知耶。如前論云。失念者。念一分攝。說是煩惱相應念故。故癡分言兼攝染念。在中無不定過。 (九十左)以十三門分別(文)。對法抄第二末(二十右)立二十門分別。須者往見。 (九十左)對法第一(至)皆是假有(文)。第一(十六右)云。忿等是假建立。離瞋等外無別性故(文)對法抄二末(十右)云。此釋論師。欲明隨惑多分假有。或隨他相故。今總說假立忿等理實。此中有別有性。至下當知。或釋論師釋本論中。嗔一分言。明忿等十定是假有。故作是言。不說二十皆是假有。不爾便違瑜伽等說(文)義演云。疏對法第一云。至有實假者。意說。如對法第一說。忿等二十皆有。此是總語。不妨二十中有實也。如前已明。各別者。謂二十隨惑分為三類。小十中二大八。三類之中有假有實故。云各別之中有實假者。小十假。中二實。大八有假有實也。 (九十左)又隨他相總名假有(文)。義演云。疏隨他相說總名假者。意云。若據各別說。有假有實。據隨他相有假有。瑜伽說隨煩惱或是貪等等流。或是貪等分位故。 (九十一右)五十五說(至)實物有故(文)。五十五(十一右)云。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是實物有。略纂十四(四十一左)云。如對法忿等。皆是假有。何以相違者。一釋云。彼據總言故云忿等皆假。此據實論故。此四法實也。又假有多說。或無體名假如忿等。或有體別從種生。惡相依貪嗔等法起名假。如此無慚等。彼論據相依而起故在假門。此論據別有種義故。 (九十一左)見等之後(至)忿等十法故(文)。義演云。疏見等後貪等之上至下法故者。意說。貪瞋癡等上見修道煩惱。後亦得假立忿等十法也。 (九十一左)小忿等(至)體性相違故(文)。義燈五末(三十五右)云。問。忿等依嗔分。嗔得身邊俱。忿等何不爾。答。麁細異故。問。忿等麁猛各起名主。與慢等俱。豈存主稱。答。以自類非俱說為主故。 (九十一左)以行相麁猛(至)故不並生(文)。此唯約修道說為細和。和字或去聲呼之。此義演之意。 (九十一左)五十五(至)互不俱故(文)。五十五(十左)云。復次隨煩惱。云何展轉相應。當知無慚‧無愧。與一切不善相應。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亂‧惡惠。與一切染污心相應。睡眠‧惡作。與一切善不善無記相應。所餘當知。互不相應。五十八(六左)文。如前已引。 (九十二右)對法第六(至)相如前說(文)。對法第六(十五左)云。無慚‧無愧。於一切不善品中恒共相應。若離不顧自他不善現行。無是處故。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於一切染污品中恒共。相應。若離無堪任性等染污性成無是處故。五十五‧五十八。如前已引。 (九十二左)如薩婆多尋伺二法(文)。俱舍第四(十二右)云。尋伺別者。謂心粗細。心之粗性名尋。心之細性名伺。云何此二一心相應。有作是釋。如冷水上浮熟酥。上烈日光之所照觸。酥因水日非釋非疑。如是一心有尋有伺。心由尋伺不遍細麁故。於一心俱有作用(文)有部經部相諍。如論廣說。正理十一(十六)曰。尋伺別者。謂心麁細。心之麁性說名為尋。心之細性說名為伺。不應尋伺一心俱生。雖一心中二體可得。用增時別故不相違。如水與酢等分和合。體雖平等而用有增。麁心品中尋用增故。伺用被損。有而難覺。細心品中伺用增故。尋用被損。有而難覺。 (九十三右)增不增時體無乘返(文)。義演云。增不增時者。意說。惛掉一增一劣時。無乖返故得俱生。 (九十三右)高下增不增(文)。義演云。疏高下增不增者。意說。尋伺行相何謂麁細。一向各定。然惛掉行相。或增不增。高下不定。若俱增即不相應。一增一劣即俱生。 (三十九右)問貪瞋應爾亦有增不增(文)。義演云。疏貪嗔不有增不增者。意云。貪嗔二法。行相若一增一劣。應同掉等亦復俱起問也。答如疏明。故知。掉舉惛沈行相。不并增故說不俱。若一增一劣。許遍染心也。 (九十三右)對法六中(至)放逸五法(文)。對法第六(十五左)云。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於一切染污品中恒共相應。若離無堪任性等染污性成無是處故(文)對法抄二末(十一右)云。五十五說。不信‧懈‧怠‧放逸‧妄念‧散亂‧惡惠六邊染者。依別義說。非實能遍。謂依二十隨煩惱中解通麁細。無記不善通障定惠相顯故。說遍通三義名遍染心。五十八說。邪欲勝解及此大八十遍染者。依二十二隨煩惱中解通麁細。無不善遍通二義名遍染心。此論第七說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五種遍染心者。解通麁細。違唯善法。純隨煩惱無記不善。通四義故名遍染心。皆非實忘念等。 (九十三左)取邊癡分念等捨念分念等(文)。義演云。疏癡分念等捨念等者。即癡分妄念得遍染心。以念等上之妄念等不遍染心。所以云捨不取彼念上妄念也。 (九十四右)五識容有遍不善染故(文)。義燈五末(三十五左)云。問。五識得法自相。云何得與分別惑俱。答。自無分別。由他引生。證境分明故得自相。 (九十四右)遍行之中(至)不說之也(文)。義演云。疏遍得之中餘四義定不說之也者。意說。隨煩惱與諸心心所等俱不俱也。且隨二十。是前根本六煩惱等。或是等流。或是分位。如前已說。就遍行中餘觸等四。心心所起時皆有。義定更不說也。以具四一切故。受雖亦總。今更說隨惑受俱者。今約別解。辯此隨二十與五受俱不俱義故須爾說。其別境五。如下自同。 (九十四右)由遍於不善等(文)。義演云。疏由不遍於不善等故者。意說。不同善俱所由。以善十一由不遍於不善故。此不論俱義所以不同也(文)今謂。准義演牒釋。今疏脫不字。然義不穩。 (九十四右)非通上界等(文)。義演云。疏非通上界無苦樂俱者。此釋小十與受相應。有二師說。此初師也。忿等七種與三受相應。嗔者欲界非通上界。意地法故無苦樂俱。不在五識。於欲界中復不通苦樂。地獄之中。縱有苦受不在意識故不苦俱。意說。縱通上界。亦不與苦樂俱。以上界身等三識無苦樂故。此意地法故。何況不通上界。縱在欲界亦無苦樂。意地法故。忿等與喜俱者。嗔遇順境喜樂俱故。 (九十四左)四受俱除苦(文)。義演云。疏四受俱除樂者。欲界意識有苦受故。七四俱。 (九十四左)以初靜慮有意樂故(文)。義燈五末(三十五右)云。問。諂誑唯初定。意受而說是喜。悅根名樂。云何諂誑得與樂俱。答。雖悅根名正樂。是意相應喜故得與並。 (九十四左)諂誑憍三(至)意有苦受故(文)。義燈云。問。地獄之中業相皆現。云何有誑說與苦俱。答。雖業相現而亦起誑。更檢十地論。地獄有誑語業道不。 (九十五右)一行相順多分起故(文)。義演云。疏行相相順多分起故者。以忿等五法行相多與捨相順所以。言憂捨俱。據實亦得與喜等俱也。 (九十五)亦如此前自實義說(文)。義演云。疏亦如此前自實義說者。即指前文中云。由斯中大五受相應文。以中大隨行通欣慼故。復與喜樂憂苦俱。謂捨受不違苦樂所故。故總得五受相應也。 (九十六右)忿緣分位現在(文)。義演云。疏忿緣分位至亦緣過去者。此說忿緣過去。何以故。忿亦緣剎那前念之法。若爾何故說忿緣現在耶。答。忿緣現在者。約所緣前事危害等事分位究竟。總名現在。不妨於中剎那遷謝也。意說。約營事究竟名緣現在。若約剎那生滅名緣過去。故忿與念亦得相應。 (九十六右)染定起時(至)下相違故(文)。義燈五末(三十五左)云。問。散亂云何得與定並。答。味定中心慘擾故。得與相應。又貪嗔等專註緣境。亦有染定故散亂並。 (九十六左)前說瞋疑(至)約細行相說(文)。第六論(十六左)云。瞋與慢疑。或得俱起。所瞋所持境非一故。說不相應。所蔑所憎境可同故。說得俱起。又云。此與三見或得相應。於有樂蘊起身常見。不生憎故說不相應。於有苦蘊起身常見。生憎恚故說得俱起。斷見翻此說瞋有無。邪見誹撥惡事好事。如次說瞋或無或有(文)義演云。疏前說嗔疑及二見一少分至細行相說者。今此不俱者。據忿等行相麁說。前嗔與疑邊見邪見三法各一分俱者。約細行相說(文)今謂。前文言身邊二見邪見一分。此言二見一少分者。恐指彼三見。義演云。疑邊邪見三法各一分者。不符前論。 (九十七右)由此證知(至)此義應思(文)。疏由此證知至此義應思者。意云。嗔是忿自體。忿不與嗔俱。不共無明。是妄念‧不正知之自體。如嗔忿等亦不俱故。云不遍此心者。即不遍無明心所也。即癡分故。釋妄念等是癡分。不與無明俱所由。有此證知至即癡分故者。此意云。嗔忿分既不與貪俱。故知。是不共無明上所立妄念等。亦不與此忿心俱。由彼無明不與忿等俱故。各別起故雖有此解。前解為勝。 (九十七右)不言不共(至)有惠分故(文)。義演云。疏不言不共無明定得與俱者。意云。雖不共無明上立妄念等。不言不共無明定得與妄念等俱也。但言各與十俱者。意說。但言妄念等容有十箇煩惱俱。不言定與無明具。有云。不言不共無明定得與俱者。意說。但總聚言煩惱與無明相應。不約是說即令不共無明十俱也。以各別起故。不共無明。不與忿等俱。亦無失矣。雖有兩解二皆有理。 (九十七右)然癡分者(至)一切染心聚故(文)。義演云。疏然癡分者至一切染心聚故。意說。雖依癡及念惠立妄念等。然是癡分上立者遍染心。餘者不爾。 (九十七右)非言不共(至)定與惡惠俱(文)。演祕云。疏非言不共無明至惡惠俱者。不共無明。既有不與惡見俱時。此無明位不正知等。依何而立。由此故知。依無明立不正知等。方名遍染(文)義演云。疏非言不共無明至定與惡惠俱者。意說。癡上立妄念等遍染心。念惠上立者不遍染心。既言不共無明不與惡惠俱。明知。念惠上立者。不遍染心。有云。雖說妄念等遍染。不妨念惠分者不遍。何妨雖說妄念等遍染心不癡不共無明上立者不遍也。況論所言不共無明。定與惡惠俱。而名不正知等。故知。無明上立妄念等。不遍染心也。於相應聚中立者遍。雖有此解理未可依。 (九十七左)此無明聚中餘法與此俱(文)。演祕云。疏此無明聚餘法與此俱者。此遮外難意云。不共無明惡惠不有。豈唯獨一故。今答云。雖無惡惠。與餘俱亦不唯已。 (九十七左)即於無明假建立故(文)。義演云。疏即於無明假立故者。釋妄念等遍染心也。如前第四卷論末八遍染心中說。幾於無明假立可檢敘。問。若言不共無明上妄念等與不與不共無明俱。如何無明與妄念等為體耶。答。妄念既依無明上立。理令相應。但以行相作用不俱增故。所以不說妄念等與不共無明俱。據體得俱故若言體不俱者。未知妄念等依何法立。不可牛角依兔角立故。故知。妄念等與不共無明體必俱時。但約行相不俱增名不俱也。 (九十八右)貪癡分故不與瞋並(文)。樞要下本(四十二左)云。隨煩惱中諂誑覆等癡分者。亦非瞋俱者。依多麁相說。據實亦俱。如瞋故。誑他行諂覆自罪者。理亦應然。相細隱故。論略不說。餘解如疏。 (九十八右)如樞要說(文)。樞要云。覆自罪為覆。覆他為覆也。如比丘尼覆他麁罪亦名覆。菩薩說他罪。為罪為福。乃至汝何心故。覆心皆覆。此中且說自覆。無惡心皆善。 (九十八左)論生在下地(至)憍誑諂(文)。義演云。論生在下地至憍誑諂故者。然由大八遍染心起顯故不釋。今此裎但解三種。謂耽定故起於憍醉。矯現有德。於欲界有情起誑。為綱CK故。於他下有情起諂由。得彼定方起此等。又云。如已得上定者。起上界誑諂。誑諂欲界有情等。諂他令從已。諂他我得勝法得。 (九十九右)論若生上地(至)容起彼故(文)。義演云。論生上地至容起彼故者。此釋生上起下得十種。所以者何。如前分別。第四靜慮中有現前時。便起下地諦滅邪見。由此定知。能起中二。起八者。又命終起愛時。雖是無記。而得八定相應起。以八遍染心故。故九種命終心。云俱生愛俱故。 (九十九右)除此二種(至)不起下心(文)。義演云。疏除此二種時生上必不起下心者。意說。此二時得起下者。但起下得十。而不起下忿等十法。以忿等非是正潤生惑故。不同愛故。所以不起。又非是謗滅故。不同邪見故不起。 (百左)梵王執馬勝手等(文)。演祕云。按婆沙論百二十九。引經說云。如佛昔在室羅筏城住誓多林時。有苾芻名曰馬勝。是阿羅漢。作是思惟。諸四大種。當於何位盡滅無餘。煩惱繫為欲知故。入勝等持。即以定心於誓多林沒。於四大王眾天出。從定而起問。彼天眾。諸四大種。當於何位盡滅無餘等。答曰。不知。如是欲界六欲天等展轉相推。乃至他化自在天所。被復作推梵眾諸天。欲住梵世復入勝定。復以定心自在宮沒梵眾天出。從定而起還作上問。梵眾咸曰。我等不知。復推大梵。馬勝勝問如前所問。彼大梵王。處自梵眾。忽被馬勝苾芻所問。梵王不知。便矯亂答。我於此眾。是大梵自在作者化者生者養者。是一切父。故知有誑。作是語已引出眾外。諂言愧謝還令問佛。故知有誑。 (百一左)然五十八說(至)恚惱心(文)。五十八(十三右)文。如上已引。 (百二右)九十卷云(至)種種事(文)。九十(五左)云。當知此中或瞋意樂。或害意樂。或嫉妬性。或可愛事。深生染著。由此為因。於諸有情發起邪行。謂身語意所發惡業種種惡事。 (百二右)更有八十六已云(至)忘不知處(文)。八十九云。若瞋恚纏。能令面貌慘裂奮發。說名為忿。內懷怨結故名為恨(文)八十四(十七左)具明暴惡憤發等相。恐指此文。考八十六已下未得明文。 (百二左)又於諦言(至)即非是疾等(文)。義演云。疏又於諦言疾等即非是嫉等者。此解真以又責之也。於事於理論之。嫉何故於理即非嫉。於事即是嫉耶。 (百二左)迷諦總別皆通四諦(文)。樞要下本(四十三右)云隨煩惱中忿等。隨所依緣總別惑力。皆通四部。有依少諦緣多諦。有依多諦緣少諦。有依多緣多。有依少緣少。後二行相可知。初二是何諦惑。為從所依判諦。為從所緣。俱不定故。由此應言。所緣即所依。緣謂緣藉故。非所緣境。境不定故。有義所依即所緣境也。以所緣境為所依杖。依從所緣判諦。依不定故。有義。依與緣別。如疏中解。若依初二解。初二句無妨。若依第三解。初二句云何。有解。必無此者。有解。隨增屬諦。依增緣弱。鄰近引故屬依。緣增依弱屬緣。疎遠引故(文)義燈五末(三十五左)云。論隨所依緣總別或力者。一云。隨彼所緣。依於四諦總別惑起。如彼煩惱。皆通四諦。二云。迷諦煩惱。或依或緣。分為四句。有依一諦緣多。有依多緣一。有依一緣一。有依多緣多。行相思惟。隨惑隨彼。問。從何說斷。隨所依緣皆得無妨。 (百二左)五十八說(至)瞋異名(文)。五十八(八左)云。忿‧恨‧惱‧嫉‧害等。是瞋品類。是瞋等流。 (百二左)又設緣諦而不是迷(文)。義演云。疏又設緣諦而不迷者。此意既知。滅道即易生。增‧嫉‧惱‧害故。但緣而不迷。以知滅道故。准上解瞋中亦有此意。舉不緣而迷為斷。豈以緣故即迷不緣應不迷。如二取。 (百二左)五十八說(至)瞋迷滅者。五十八(十三右)云。如是瞋恚迷於滅諦(文)義演云。疏瞋迷滅者。此通言。謂不分別言迷而不緣。緣而不迷。不作如是分別。但通言迷也。此會瑜伽文。有疏本云。瞋迷滅者。 (百三右)五十八說(至)如前所引(文)。如上所引。於滅諦起恚惱等之文是。 (百三右)楞伽第九(至)嫉妬說法(文)。考第九卷無此經文。第十(五右)云。有無非餘處。從因緣生法。智者莫分別說一體二體。外道愚癡說世間如幻夢。不從因緣生。依言語境界。大乘無上法。我依了義說。而愚癡不覺。聲聞及外道。依嫉妬說法。於義不相應。以依妄覺說相體及形相。名是四種法。觀於如是法故。生於分別。 (百三左)論然忿等十(至)方得生故(文)。演祕云。論然忿等十至方得生故者。有義別釋前十名為有事。非是大門。疏說非也。下有漏等方第十三。詳曰。若非大門此屬何門。若云屬前。前門但明迷諦親疎。門義全差。何得屬彼。又有事等。自是一義。文明有事。自為其門。竟違何理。而見不許。不言後十。後十遍。染‧不善之心。隨彼遍通事無事。易故不說。緣有漏等既云准上。而不作法。即當第二例餘門也。 (百四右)如五十八九卷抄會(文)。略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八終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