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九

輸入者 袁雪梅

(初紙右)次五字烈別名字文。演祕云。疏次五字列名者。第一謂字列名所須。亦名列名(已上)今謂。謂字係下列名。此意與無性同。彼第一(三紙右)云。本論曰。謂依大乘諸佛世尊有十相殊勝殊勝語。一者所知依殊勝語。乃至十者。彼果智殊勝殊勝語。無性釋曰。謂聲即是略標所說十勝處義。
(初紙左)一解(至)皆不定故(文)。義演云。疏一解顯不定義界性識等皆不定故者。此解意。通約諸門顯不定義。以等中攝識界故。兼是別簡三染淨性門故。若對善染。即唯約性門不遍界識也。第二解。以體對所簡善染。
(初紙左)彼類非一(文)。義演云。疏云。彼類非一者。解等字也。即舉性等界識。類非一品。以善等或可等取無記。或以善染名類非一故云等也。意說。四不定皆通三性。悔‧眠二法。唯欲界。尋‧伺欲界及初禪。於八識中。四種唯在第六識。餘識皆無。
(初紙左)於五七八識(至)多分無故(文)。義演云。疏於五七八識至多分無者。五‧七‧八識全無四種。上界多分無。以初禪有尋伺故。餘者無故。二禪已上總無四種(文)義蘊云。疏上二界全多分無故者。不定四中。悔‧眠上二界全無。尋‧伺二界多分無。唯初禪少分有。又二界中。無色界全無。色界多分無也。
(初紙左)作用先故(文)。義演云。疏作用先故者。意云。既於善染等不定。立不定名者如何。論云非如觸等定邊心故。答。以觸等五於六位中居初所以先舉。故云作用先故。今謂。此釋非是。今釋就遍行中。先舉觸名。非釋先舉遍行故。疏言先舉觸。又言前說。百法等論。列作意觸等。此論先觸。此義前論已說。今指彼說。言於六位中遍行居初非也。
(二紙右)此界繫局亦非遍無漏(文)。義演云。疏此界繫局亦非遍無漏者。意云。界繫局者。悔‧眠唯在欲界不通上界也。若尋‧伺唯欲及初禪有。不通二禪已上也。亦非遍無漏者。然初禪未至定中無無漏。初禪根本定中亦有無漏。然此無漏中。有根本‧後得智。根本無漏智中無尋‧伺。後得智中有尋‧伺‧故曰。亦非遍無漏。故論下文云後得智中為他說法。必假尋伺。然初禪已上根本‧後得智中。與無尋。伺‧地法故。謂有者借起故(已上)今謂。無漏九地者。取未至中間等九地。今言未至定中無無漏者非也。
(二紙右)悔謂惡作者以體即因(文)。義演云。疏悔謂惡作者以體即因者。解悔體名即惡作用也。故云以體即因也。
(二紙右)即諸論說(至)可知(文)。義演云。疏即諸論說至可知者。但是敘諸悔與惡作別義。不是引證。疏惡作悔非悔之體性追悔者是者。解云。惡作是悔之因。悔是果也。悔以追悔為體性也。然論中不明惡性故。已下疏中。於惡作體性而有解。
(二紙左)所作是惡(至)此義應思(文)。義演云。疏若取作是惡作至此義應思者。意云。更重問惡作體為悔不是悔耶。汝若言前所作惡事名惡作。然悔先時惡事名悔者。悔即應唯善如何下文說言悔通三性耶。又汝若言心重嫌舊惡事名惡作者。惡作體即應是悔。何故汝前云惡作為悔因。意云。所作惡事既是所嫌。能嫌惡之心體寧非悔云是悔因。又汝若言由先作惡後方追悔悔不是惡作者。未審。惡作以何為體。但問惡作體不問悔體也。量此最遂無逃避處。既有三失。惡作寧故。疏云。此義應思。准前正義。惡作即悔也。既不重云。如下別有解。
(二紙左)若爾至唯是善(文)。義演云。疏若爾厭至唯是善者。意云。此難前解云。若言惡作是厭者。厭通三性。何故有宗說厭唯善。然大乘厭通三性。今依小乘宗難。故不相違。若厭善體即染。若厭不害即是善。若厭中容厭體即無記。
(二紙左)薩婆多正理論師(文)。正理論十一(七右)云。厭謂善心。審觀無量過患法性。此增上力所起。順無貪心。厭背性與此相應名厭作意。又婆沙百九十六。別說厭體。
(二紙左)若同於彼(文)。義演二。疏若同於彼。即有如前說者。厭通三性妨。疏有云。此厭至無別體性者。意云。此是釋前妨者。若大乘同薩婆多。厭體唯是善者。即有如前通三性妨。若許是善者。云何大乘前說厭通三性。
(二紙左)有云是省察心心所無別體性(文)。正理十一(十一右)云。然此惡作通善不善不通無記。隨憂行故。離欲貪者不成就故。非無記法有如是事。然有追戀。我頃何為不消而食。我頃何為不畫此壁。如是等類。彼心乃至未觸憂根。但是省察未起惡作。若觸憂根便起惡作。爾時惡作理同憂根故。說惡作有如是相。謂令心感。惡作心品。若離憂根誰令心感(文)俱舍寶疏第四(二十六左)引正理文已夾註云。名省察誤。今謂。寶師指斥似破此疏等。義演云。疏有云此厭至無別體性。意云。此是大乘異解。亦釋有如前妨。今應更解。厭者即總省察者。意云。一切心所名為厭也。有云。省智也。察者覺察。即覺察心等功能外。更無別體。省察是惠。即同下解三性俱體是惠也。故大乘厭通三性。於理無違。今者或云。省察心心所以為惡作體。此省察中亦通三性。此解亦好。此師解厭。
(三紙右)有欣上惡是貪厭下惡法是(文)。義蘊云。此中不以善為上染為下。但從所欣所厭為上下也。故說貪是欣上之惡法。嗔是厭下之惡法。所欣之中亦通於善。愛佛貪滅。亦貪故所厭之中亦通於染。緣他見等生嗔忿故(文)義演云。疏有欣上惡法者。意云。若於上惡法起欣者。但可名貪。不得名厭。厭下惡法。亦是嗔分者。如云如此惡事我嫌不作等。此釋厭通不善所以。有云。染中欣即是貪故。若善中厭即惠俱無貪一分。若善中欣體即是無嗔也。有云。如疏言。欣上惡法者。緣中為欣上厭下相對解不盡理也。應云欣上惡法是貪。若厭善法是嗔。無記之厭體是欲也。今謂。此釋不允義蘊為正。疏意所欣所厭上下二境。不須分別其善惡別。能欣能厭若是惡法。則如次貪瞋一分。
(三紙右)如信不信(至)此亦應爾(文)。義演云。疏如信不信至此亦應爾者。意云。引例以明。且如信與不信。俱於善染上立。不於無記法上立信。若於無記法上起信者。但可名欲勝解。不得言信。此亦如是。於無記上起厭。但可名欲不可厭。故云應爾。故知。厭唯善不善。若爾如何大乘說厭通三性。答。言通三性者。從悔果說也。
(三紙右)或有解云(至)是悔惡義(文)。俱舍四(八右)云。惡作者何。惡所作體名為惡作。應知此中緣惡作法說名惡作。謂緣惡作心追悔性。如緣空解脫門說名為空。緣不淨無貪說為不淨。又見世間。約所依處說能依事。如言一切村邑國土皆來集會。惡作即是追悔所依。故約所依說為惡作。又於果體假立因名如說此六觸處應知名宿作業。光記四(三十一紙右)云。惡作者何者問。惡所作體至說為不淨者答。惡所作之體名惡作。惡作是所緣境。體即正是追悔境之言事。惡所作事名為惡作。此即正解惡作。應知此中緣惡作法。心追悔性說名惡作。此即從所緣立名。如緣空解脫門體正是定。說名空者從所緣立名。亦如不淨觀以無貪為體。說為不淨從所緣立名。又見世間至說為惡。作者。第二解悔名惡作。從所依立立。惡作即是追悔所依。謂惡作言顯能依悔。如村邑等皆來集會。此法所依。意顯能依人也。又於果體至名宿。作業者。第三解。惡作是因。追悔是果。今言追悔名惡作者。於其果體假立因名。如說六觸處果。應知名宿作業因。此亦於果立因名也。六觸所依處即是眼等六根(文)義演云。疏或有解云所作是境乃至其實惡者即是悔也者。各別師解。非疏主意。就此文中總有二解。第一解云。即疏中或有解云至是悔惡義。是第一解。此文意說。作即示境。是所作事故。惡則示心。即此心知所作事而嫌惡。嫌惡是悔惡義。第二解云。即疏中從今言作者乃至依之生悔等。即是第二解。此中意說。作者是境。境是所作故。惡者亦是境。境是所嫌惡故。故惡作即是此境界為因。方生悔故。有云。境界依因者。境界依惡。惡為悔因。所作即境界。惡者是心故。總說言惡作能生於悔。又解。應言作即是境。惡通心境。若境即是所嫌惡也。故惡字通心境也。其實能嫌惡心即是悔也。如疏中言。惡作言通說彼心境者。此文即雙結前二解(文)今謂。義演分疏文為二解。不順文勢。又惡為境非此中意。
(三紙左)又解惡作善者(至)慧所攝故(文)。義演云。疏惡作善是悔者。意云。此明惡作通三性所由。悔即惡作。今悔惡修善名惡作善也。不善可知。疏無記者是惠威儀工巧所攝故者。問。此無記追悔。不是緣威儀工巧心等性故無記悔。乃至威儀等攝不同餘處攝。答。無記性悔者即是惠也。此惠強盛。即是威儀工巧中惠攝。亦不是異熟無記。異熟無記惠即劣弱故。亦不通通果心有也。
(三紙左)言先不作後方追悔(文)。俱舍四(八紙右)云。若緣未作事云何名惡作。於未作事亦立作名。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事業。是我惡作。光記四(三十二右)云。若緣未作事云何名惡作者難。緣已作事可名惡作。緣未作事云何名惡作。於未作事至是我惡作者釋。於未作事業亦立作名。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受戒等事業。是我惡作。此即緣未作事亦名惡作。亦得從境為名。
(三紙左)或即俱時義說先後(文)。義演云。疏或即俱時者。意云。惡作是悔之因者。約同時因果說也。如世言。彼事甚多。我當令作。何故不作。故知。悔與惡作同時。言前後者是假說之。雖先見好事而不作。今時悔言。前好事我合作。今不作者是惡作。故同時也。今此文意。是前疏或有解云乃至即是悔之文也。以立同時因果。即惡作是境。悔即是心。由同時境為因。方生同時果故名同時因果。此文亦即今論文中。說先惡所作業後方追悔故之論文也。
(四紙右)非是五蓋之中(至)止下心故(文)。演祕云。所言蓋者。按對法第七云。能令善品不得顯了。是蓋義。覆蔽其心障諸善品令不轉故。問。於何等位障諸善法。答。於樂出家位覺正行位止舉捨位。謂於樂出家時。貪欲蓋為障。希求受用外境界門。於彼下欣樂故於覺正行時。瞋恚蓋為障。於所犯學處同梵行者正發覺時。由心瞋恚不正學故。於止舉兩位。惛沈睡眠掉舉作蓋為障。如前所說。能引沈沒及散亂故。於捨位疑蓋為障。遠離決定不能捨故。疏中所辨言中少別。意同於此。問。惛沈等四合為二蓋。其意云何。答。惛沈睡眠行相相似。睡眠優為惛沈近緣。生諸煩惱故合為蓋故。故瑜伽論第五十一云。無堪任性名惛沈。惛昧心極略性名睡眠。由此惛沈生諸煩惱隨煩惱時。無餘近緣如睡眠者。掉舉惡作所起處等。設處不等。由掉諠動惡作憂戀相相似故。合立一蓋。即瑜伽云。掉舉惡作。俱因親屬尋思國等昔所經事。而起之也。故總結云。由前掉舉與此惡作處所等故。合說一蓋。處所不等。然如彼相騰躍諠動。今此亦是愛變之相。是故與彼雜說一蓋。問。止舉捨行相云何耶。答。按大論七十七云。若心掉舉。或恐掉舉時。諸可厭法作意及彼無間心作意。是名止相。若心沈沒。或恐沈沒時。諸可欣法作意。及彼心相作意。是名舉相。若於一向止道。或於一向觀道。或雙運轉道。二隨煩惱所染污時。諸無功用作意。及心任運轉中所有作意。是名捨相(文)義演云。疏非是五蓋中止至止下心故者。意云五蓋中所障止相者。止通定慧也。即制止之義。若心高舉多起囂浮。定慧功能。制令不起故名止相。下心者。謂掉舉令心高舉。令此定慧。止此高心令下故。名止下心。故五蓋之中所障止相應。通定慧也。今止者謂奢摩他。能止住心專注一境。即唯是定。不通於慧。即是此論之所明也。非令正下者。顯此止相不同前五蓋中止也(文)如次下(十六左)引義蘊述。
(四紙左)如追悔言(至)是我惡作文。此俱舍第四之文。如上已引。
(四紙左)是我惡邊作(文)。演祕云。疏是我惡邊作者。言我邊者。顯自指已。名疏文倒。而應說云我邊惡作。有本云措。今多錯字故。瑜伽論第十一云。又於應作不應作事。隨其所應。或已曾作。或未曾作心生追悔。云何我昔應作不作非作返作(文)義演云。疏如是之事是我惡邊作者。此據先所作生悔。非先不作(文)今謂。演祕義演竝不允當。此悔先不作。義演云非先不作者非也。又言惡邊作者。今於善惡二邊之中。簡而言之。則不作是惡邊。作不善邊故言惡邊。然演解為已他邊以言疏文倒。今所言邊。非就已他二邊而言。疏意約善惡邊。文非顛倒。演祕卻非也又義蘊云。是我惡邊作者。先不作時名為惡邊起嫌惡心名之為作。故是我惡作邊也。或應云是我邊惡作。文言倒也(已上)今謂。此釋不允。或云。之說與演祕同。謂演祕義蘊義演竝非疏意。疏意本據俱舍。如上已所引俱舍并光記等。
(四紙左)作者措也(文)。措字字彙處置也。又委置也。玉篇頓也。
(四紙左)錯作一體異名(文)。義蘊云。疏俗云錯作一體異名者。錯音倉各反。是失錯錯亂之字。與作全別。俗無此言。實是措字應為倉故反也(已上)今謂。演祕為錯非也。義蘊為正。
(四紙左)顯揚第一(至)為體(文)。第一(十右)云。惡作者。謂於已作未作善不善事若染不染。悵怏追戀為體。能障奢摩他為業。乃至增長惡作為業。如經說。若懷追悔則不安隱。乃至廣記。
(四紙左)論昧略為性(文)。義演云。論昧略為性者。昧為闇昧。略為輕略。取境不深稱勸。緣境不審名略。言不明利沈重故者。一不字貫通於下。
(四紙左)以此單名即諸教複(文)。義演云。疏此以單名即諸教複者。意云。論但單言眠者。意顯睡眠也。即以睡眠故名為眠。諸教中云睡眠。故是複號也(文)今謂。上以體即因言悔謂惡作以單即複言眠謂睡眠。因果單複所即雖別。而將他以釋。二法例同。
(五紙右)非如蓋中(至)惠令心高也(文)。義演云。疏非如蓋能障於舉舉通定惠者。意云。今言障觀者。說此之睡眠別障於惠名障觀也。不同五蓋中能障於舉。意說。惛沈睡眠為能障。舉為所。所即定惠也。故疏云舉通定惠。今意者。謂心我沈沒。複不明利。極闇劣故。今此定惠策發此心不令沈沒。增加於明利。即喚此定惠及明利心名為舉相。由定惠故。心得明利。故所障舉即定惠也。令心高者。策發此沈沒心。令極明初。名之為高。非高舉也(文)或云。舉通定惠者。舉謂掉舉者誤。如次下辨。演祕五末(二十七紙)引大論七十七。
(五紙右)論謂睡眠位(至)一門轉故(文)。義燈云。論一門轉故西明云一意根門轉故。今謂不然。既有色根。何不依轉。即應解云。猶無五識不作此釋。更無別因。若云。猶昧略故。定既明廣。何不依彼五色根門。又復下文明五俱意。非專為了五識所緣。又於彼所緣。能明了取。故知一門轉明。唯一意識。若一根門。應言依一門轉。
(五紙右)身不自在(至)心下自在(文)。顯揚第一(十右)云。如經說。貪著睡眠味。如大魚所吞。
(五紙右)唯一意識(至)無明了時(文)。義演云。疏唯一意識至無明了時者。意云。意識與睡眠俱時。都無五識。何以故。以極闇劣轉故。無明了時故。若與五識俱時。意必明了故。
(五紙右)為別餘心亦有五識(文)。義演云。疏為別餘心亦有五識者。簡別也。為意與眠俱。與餘心不同故。故云為別餘心。餘心者有二解。一云。餘心者。即是貪嗔痴相應。有五識心故云餘心。二云。餘心者。即餘境時心有五識也(文)今謂。二釋迂矣。餘者指與眠相應心之外云。
(五紙右)有闇劣昧無明了時故(文)。義演云。疏雖無五識至無明了時故者。此釋外難。難云。定中無五識。定中意明了。今此散意無五識。應劣亦明了。答不然。今此散意雖無五識而不明了。何以故。以與眠俱故。極劣無有明了。故不可以無五識即令同定中意識而得明了時。定中不與眠俱故。故得明了亦不相違也。有云。雖無五識至無明了時故者。此約獨頭意識為難。難云。獨頭意識既無五識。應同定意識而亦明了。答不然。獨頭意識有昧劣故。無明了時故。若爾應是所簡。不然下疏云。雖有闇與不離。取境審故。又論云。一門轉者。簡與五俱意識也。極闇劣昧者。簡雖無五識俱有明了者。如定心等(文)今謂。義演本有雖無五識之句故。為通伏難。今現行疏無。
(五紙左)除散心(至)廣故(文)。義演云。疏餘散心至廣故者。意云。除定心外餘散心雖亦闇昧。而不輕略。輕者即行相浮淺。取境不深。亦不明了。所以輕略之言。以簡餘寤時心廣故者。即然取種種境行相廣也。
(五紙左)瑜伽第十一(至)為性(文)。十一(四右)云。睡眠者。謂心極昧略。又云。心極略性名睡眠。
(五紙左)然俗中言(至)亦言睡眠(文)義演云。疏名俗中言汝等至亦言睡故者。意云。如上言。眠者是有心實睡眠。以昧略為性。今此文意。辨假睡眠。如言汝等睡在無心等。亦名眠也。意者非但有心名眠。無心時亦得名眠也。由眠所引。至在無心眠故。無心時假立眠也。故論云。令顯睡眠非無體用者。意說。有體眠簡無體眠也。
(五紅左)或復有義(至)置令言(文)。義演云。疏或復有義至置令言者。意云。此第二義簡。意云。雖經部師於五蘊總別聚心心所法上假立睡眠。而無實體。今言令顯睡眠非無體用之意。簡假眠也。睡若有體。可令身心而不自在。若如無心假眠及經部假眠。云何能令身心不自在。有云。總聚者。即受想思識四蘊名總聚也。別聚者。即依行蘊中通三性上立。若不善睡。即是行蘊中貧上染性。若善睡即是行蘊中信上善性。無記了知。又云。總者色身也。於此總聚身上假立睡眠。別聚者即是餘別聚心心所法等。義蘊同又云。說。
(五紙右)論有無心位(至)心相應故(文)。義燈云。論如餘蓋纏。要集云。有說不立量也。西明二量。一云。睡眠非無體用。是蓋纏故。如餘獸纏。今謂。此量亦一分違宗之失。何以故。睡眠假實通名。今若成立假睡有體。即違宗失。猶言不簡立量。應言實睡眠非無心位。因喻可知。言實睡眠。簡無心位假名睡眠。不顯有別實證。以經部師。觸受想外竝思分位皆是假故。取蓋纏喻。即有一分所立不成。意簡經部師於無心位實立睡眠故。又量云。實睡眠是心相應。因喻可知。論中第二宗法。因喻下安。文中故字。應蓋纏下著。是因所須故。性相為文。非依次第。前云有無心位者。立量應云。非無心位。文中略無宗中有法。前文彰訖。故略不言。本疏云非即無心。必是心所。是二宗法。如餘蓋故。即是指喻。又云。非無體法。第三宗法。比量准知。故略不具。然論文中初二句會諸違。後兩句破異執。
(六紙右)寧知睡眠(至)非即無心(文)。義演云。疏寧知睡眠至非即無心者。此即經部宗。問曰。何以得知。無心不是睡眠體。疏如餘蓋故者答也。立量成云。睡眠體有法。定不是無心法也。心相應故因也。如餘蓋纏喻也。
(六紙右)言五蓋者(文)。此依對法第七。如上演祕所引之文。
(六紙右)由嗔諫犯障覺正行(文)。義演云。疏由嗔諫犯部覺邪正行者。如有比丘。受具於已由煩惱重故。則耽邪婬及四重罪等。自餘傍人。見此比丘犯重罪已。即諫處比丘令其覺察。語言。汝既出家。何故犯重罪。犯重比丘。被他覺察自身罪已。則起嗔忿。由嗔故。傍人更不取覺察諫悔也。此嗔能障諫。及障覺邪行。意說。若不犯者名正行。若犯者名邪行(文)又按對法。明本作邪行。宋本作正行。義演合為邪正行。以正行為正。
(六紙右)惛沈障止引沈沒故(文)。義演云。疏惛眠障止引沈沒故者。意云。止者即是定惠。謂高舉之心。定惠俱能制止。增加明了。不今高舉。亦不沈沒故得止名。今此惛眠。引心沈沒不令明利。得障止名。故疏云障止者。即通障定惠也。
(六紙右)掉悔障舉引散亂故(文)。義演云。疏掉悔障舉此散亂故者。以掉悔令心演浮多起。散亂故。障定惠明利之心所。皆說掉悔能障於舉。舉即定惠。定下令心不沈沒。能明了取境名舉。即是定惠之能也。如前應知。問。止舉兩種種俱通定惠。何故惛眠偏障於止。掉悔偏障於舉。答。且各據增勝而說。其實總得通障。於理無違。
(六紙右)疑不決定障捨位故(文)。義演云。疏疑不決定障捨位故者。意說。而八纏中所障捨不同。今疑所障者。即定心中捨。但於定中心不止舉。即名為捨。若八纏中所障捨者。即是平等之捨。於自他得利普生平等心。亦不嫉者。即是平等普供養亦為捨也(文)義蘊云。疏惛沈障止引沈沒等者。惛沈睡眠二。俱沈昧故合為蓋。言彰止者。止謂靜慮之義。厭諸染法。由惛沈等生諸煩惱故障止。於掉悔麁動故。合為蓋。舉者行相高明。謂諸善法。由心掉動。善不生故障舉。捨者任運平等靜住之善心猶豫時。捨必不生故疑彰也(文)今謂五蓋所障捨者。非平等靜住之義。義蘊誤矣。疏中分釋彼此之別。又如義演釋。次下疏(六紙左)中具釋。
(六紙右)此總五蓋能障三位(文)。義演云。疏此總五蓋能障三位者。貪欲蓋能障出家。嗔恚蓋障修正行。自餘三蓋障入正定。惛眠障止。悼悔障舉。疑障於捨。即止舉三位。位皆是定故。後三障定也。修止舉捨如次為障者。意說。止舉捨三是定。然後三障普能障定。即惛悼疑如次障止舉捨也。故止等三。一一皆通定惠。總得定名。三蓋能障。
(六紙左)若言蓋因緣(至)必是心所(文)。義演云。疏若言蓋因緣至非必是心所者。意云。此經部故。云如睡眠蓋非必是心所。何以故。睡眠因緣皆名蓋故。如無心等。蓋因緣者。即無心睡眠也。或所得食勢問漏名微勞。因此睡眠無心也。皆名睡眠因緣。總得蓋名。
(六紙左)纏有八種(文)。此依對法第七(初右)云。纏有八種。謂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嫉‧慳‧無慚‧無愧。數數增盛纏繞於心故名纏。由此諸纏數數增盛纏繞一切觀行者心。於修善品為障礙。故修善品者。謂隨修習止舉捨相。及彼所依梵行等所攝淨尸羅時。此復云何。謂修止時。惛沈睡眠為障。於內引沈沒故。修舉時。掉舉惡作為障。於外引散亂故。修捨時。嫉慳為障。由成就此。於自他利悋妬門中。數數搖動心故。修淨尸羅時。無慚無愧為障。由具此二。犯諸學處。無羞耻故(文)演祕所蓋不舉纏。今為補闕。
(六紙左)嫉慳障捨於自他利悋妬心中數動心故(文)。義演云。疏嫉慳障捨於自他利悋妬心中數動心故者。謂嫉嫉於他人有好財法榮利事。心中數動心而生嫉妬。若悋即於自身所有財法榮盛等利。心中而生慳悋等。嫉即妬。慳即悋也。悋慳名利動增身心。心行既高故。非平等故。辨嫉與堅障捨也。即障不嫉不慳平等之行也。雙有云。慳嫉障捨者。即棄捨財物名捨也。嫉他得利不令他捨。自慳悋不捨。言非止非舉者。意說。非高非下名為平等捨也。疑謂障此。
(七紙右)瑜伽五十五(至)對法亦然(文)。演祕云。論說隨煩惱及癡分故者。按瑜伽論五十五(十一紙右)云。隨煩惱自性者。謂忿至惡作睡眠尋伺。又云。睡眠惡作是癡分故。皆世俗有(文)對法第一(十九右)云。睡眠者。依睡因緣。是愚癡分心略為體。
(七紙右)隨彼聚多少心心所為體(文)。義蘊云。疏隨彼聚多少心心所為體者。此說。善無記悔眠。即以善無記心心所為體。隨彼多少總聚立也。善中必無輕安。可有餘善及觸欲等。無記准可知。
(七紙右)言通三性(文)。義演云。疏言通三性者。意云。此初師說悔眠二種以癡為體。若瑜伽對法說悔眠通三性者會之。彼據悔眠同時相應一聚心心所聚為論。以彼聚相應受想思等通三性故。若悔眠唯是癡分。即唯染也。故云癡染中。
(七紙左)若唯癡者(至)總數為體(文)。義演云。疏若唯癡者如善中至為體者。意云。此難前師也。難云。若言悔眠唯染者。如何善中悔。則總用心心所多少總數為體耶。即有此理。明知。染中用癡分為體若通善時。即用無癡為體。故論云。淨即無癡分也。又難云。若唯癡分者。及其通善。何故即會對法。云約多聚心心所為本耶。故悔眠先通染淨。不唯癡分。
(七紙左)對法言通(至)非定癡分(文)。對法第一(十九右)云。或善或不善或無記。或時非時。或應爾或不應爾。越失所作依止為業。乃至愚癡分言。為別於定。又善等言為顯此睡眠非定癡分。
(七紙左)如顯揚第一(至)追戀為體(文)。如上已引按下疏(二十七左)云。顯揚順小乘故。多分起故唯說憂俱者故。
(七紙左)不言無記彼是通言(文)。義演云。疏不言無記彼是通言者。顯揚第一解惡作。但言若染不染不言無記者。彼是通言。以無記寬故。但說染不染時。即攝得無記。以無記亦通染淨故。云染無記者。謂有無記我見相應。淨無記者。謂威儀等四無記既通染淨。但說染不染。言即攝無記故云通言。有云通言者。對法通言三性。此論為別體。所以不論無記。又以別體總說通無記亦無妨(文)義蘊釋通言義。同義演第一解。
(七紙左)又無記之中是總數故(文)。義演云。疏又無記之中是總數者。謂此師說。悔眠通善不善性不通無記性。餘論說言悔眠通無記者。今會云。約與悔同時總聚心心所。許心王受想思等通無記性故。說悔通無記故。是總數。故說通無記。
(八紙右)文有其四(文)。義演云。疏文有其四者。一者斥前師。二者立理。第三由義。第四會違(文)論云。亦不應理。疏有義不然。是第一斥前師。論無記下。疏對法下。是第二立理等。或云。疏何故染淨下生起者非也。
(八紙右)論無記非癡無癡故(文)。義演云。論無記非癡性故者。意說。悔眠通三性也。若是善不善者。即以癡無癡為體。是無記者。以何為體。無記不以癡無癡無為體故。云無記非癡無癡性故。
(八紙右)何故染淨(至)而依總立(文)。義演云。疏何故染淨至總聚立者。破第二師云。何故說悔眠通染淨。即依別數立。其無記悔眠。而不別依。但依總聚心心所立。
(八紙左)由此亦有依餘上立(文)。義演云。疏由此亦有依餘上位者。意云。如前所明。或說此二唯依癡分。或有說云。亦依無癡。今不同彼故言依餘上立。餘者即思惠思想也。是前二師所說癡等之餘也。又解云。依餘上立者。意云。前解餘者。對前師名餘。今更解餘者。後師依體名解之。惡作用思惠為體。睡眠用思想為體。思義悔眠俱用為體。無煩竝說。唯有惠想二法不同。即惠想是思家之餘。故云由此亦有依餘上立也。幸審思之。必有此理。二各別依者。謂悔眠二也。依思惠想各別有立。一者思惠。二者思想也。亦者亦尋伺。尋伺既依餘法而立。悔眠亦依法上立。
(八紙左)彼說增上者(至)皆有欲故(文)。義演云。疏彼說增上者。解云。增上者即是欲也。由欲睡眠起故。境已前餘事。即於夢中起欲。若餘‧不憶而睡者。即夢中無欲也。
(九紙右)此合為因(文)。義演云。疏此合為因者。意云。如惡作用思惠為體。眠用思想為體故。所以言此合為因。即兩法事一處故。名合為因也。
(九紙右)有二分破(文)。義演云。疏有二分破者。意云。不許悔眠以思等為體故。總分作二分破。以染及淨無記別論故。名二分破。此以各各別破。且先破染者。
(九紙右)初破欲界(至)染分為纏(文)。義演云。疏初破欲界至染分為纏者。即第一先破染也。量云。欲界染思惠。至一分為眠以成有法。非為纏性。是宗法。是思惠想故因也。如餘思惠想喻也。餘思惠想者。即取淨思等也。此淨思等。是染分之餘。既取上二界。今以上二界思等是淨故。及此界一分淨者。或如餘染思等者。更解喻也。餘染者。即除前染分為悔體已外餘。有染思等不為悔體者總取為喻。即欲界一分染者。及上二界一分染者是(文)義燈云。論非思惠想纏彼性故。本疏如初量云。染思惠一分為悔。染思想一分為眠。應非為纏性。是思惠相故。第二量為惡作等。一切非染。思惠想是有法。非彼惡作等二法性(是法)是思惠想故。要集云。有說。初釋稍不順文。文云非思惠俱。是宗法非是有法。亦非因故。今謂。初釋亦無有過。以性相為文。且除非字加一染字。言染思惠想一分為悔眼。為有法取初非字及纏性字。即為宗法。取前思惠想及後性故字為因。文言彼者。即是淨無記思惠想為喻。應加如彼餘者。即淨無記思惠想餘。即悔眠餘。彼即淨無記思惠想。以宗有法取依染思惠想悔眠。同喻取非悔眠外餘思惠想。因言思惠性故。取總思惠想貫通宗喻故皆具足。
(九紙右)第二破(至)為彼睡體(文)。義演云。疏第二破至為體者。如上破染思惠等為悔等體訖。次即第二破淨及無記思等為悔等體也。遂總難立量云。為惡作等一切至思想。是有法。非彼惡作至二法性。是宗法。因云。是思惠想故。如餘上界思惠想喻也。然上界淨思等。不為惡作等性。以惡作睡眠唯欲界有故。故將上界思等為喻。
(九紙右)此量准文有宗具足(文)。義演云。疏此量准文有宗具足者。意說。將以前非染思惠想等比量。准其論之文。論文非思惠想纏彼性故兩句中。有法宗法等具足。謂言非思惠想。此為有法。文中略無染字。文取第一句中非字。第二句彼性之字不宗法也。彼者即是惡作等也。此即有法及宗法具足也。或可。有宗具足者。有法及法和合為宗故。云。有宗具足(文)演祕云。論非思惠想纏彼性故者。具如疏辨。有義復云。或彼睡眠皆應說云。染不染中隨一攝故。若說前因。自隨一不成。自說非是思惠想故。若說後因。有法為因。違理門故。詳曰。觀疏染淨前後二因。實無過矣。且前有法不言思惠。直云睡眠。可如所責。前既標云染思惠。已後因牒彼。何有過乎。又若後因全取有法。可違理門。今者有法與因增減。全有不同。何有違論。若如所立。染非染因乃非論意。如疏所明。理通文順。又睡及眠。皆有染淨。染淨別開便成四重。疏合言二。
(九紙左)取宗中有法(至)為因亦得(文)。義演云。疏取宗中有法至為因亦得者。意說。取論初句中思惠想三字。及下句中性故二字。為因亦得。最云。惡作一分非染思惠想有法。非彼惡作等法性體。因云。是思惠想性故。如餘上界思惠等。
(十紙右)然此文中(至)及因具足(文)。義演云。疏然此文中有宗中法至及因具足者。意云。唯此比量。論文中合有宗法及因皆悉具足。尋此比量配論。宗因理可明矣。然此文中意。指論文非思想總合為量者。悔眠合破。以非思惠想為宗等。如此比量即是順文。
(十紙右)義如前說(文)。義演云。疏言義如前說者。護法正宗。准前出體業中解。即釋論中行別言。
(十紙左)即七分別中尋求分別(文)。七分別者。瑜伽第一(十紙右)云。云何分別所緣。由七種分別。謂有相分別。無相分別。任運分別。尋求分別。伺察分別。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如下具釋。
(十紙左)以單相(至)下准可知(文)。義演云。疏以單相即複號者。意云。如頌說尋伺二各二等者。意說。尋即是單名。言尋求即是複號。伺者即是單名。言伺察即是複號。
(十紙左)此有三解(文)。對法抄中亦三解。
(十紙左)三從果(至)名為言境(文)。義蘊云。疏三從果至言所取境名為言境者。問。此云意所取境名意言境為能詮。言即是意之所取境。為所言詮境名意言境。答。今取彼言是意所發意之境故名意言境。若言所詮境即通諸法。此不由意之所發故無因果義。非此所取。問。若言即意境名意言境。與第二解復有何別。答。寬狹雖同。此據因果。彼約心境。望義別也(文)今謂。義蘊誤也。疏中三解。唯釋意二字。以意識言有三義故。意所取境名意言境下。此通釋意言境三字。義蘊不分二字三字釋有差別故非也。
(十紙左)疏亦通一切心所(至)勝故偏說(文)。義蘊云。此文通會前三解。皆有此義。疏今此境者通一切法者。此亦結前三解。然唯初解。從喻為名。其境可通一法。若後二解。唯取名言為境。即不通一切。據言所詮理亦無妨。然前三解。初釋為勝。
(十一右)大論第五云(文)。第五(十二左)說尋伺義略有七種。於中第二尋伺所緣。又云。尋伺所緣者。謂依名句身文身。義為所緣。
(十一右)名不目及如涅槃等(文)。演祕云。疏名不目及如涅槃等者。若但云境無非境者。言緣名境。名境便局。以名不及。如涅槃等。今云意境。意境乃寬。以意內證真如等故。義蘊云。疏言不目及如涅者。此亦據無為之法寫名言。都下相攝。論實即一皆言不及也。
(十一右)論此二俱以(至)所依為業(文)。對法抄中亦解此文。與此疏第二解大同。彼二末(二十七左)云。成唯識說。尋伺俱以安不安位身心分位所依為業。所依即身通五蘊故。俱依思者。身心位安。不深推度故。俱依惠者。身心位不安。深推度故。瑜伽第五說。尋伺體者。不安。深推度故。瑜伽第五說。尋伺體者。不深推度所緣思為體性。若深推度所緣惠為體性。
(十一右)身心若不安(至)俱能思惠(文)。義蘊云。此說尋伺皆通安不安住。論中且據不安故。二皆言思遽也。問。尋伺皆通思惠。俱安不安此二別。答。麁細異故。有云。尋麁不安。伺細故安者。此義不然。論說俱以定為業故。
(十一右)或思名安(至)簡擇性故(文)。瑜伽五十八(八紙左)云。當知尋伺惠思為性。猶如諸見。若惠依止意言而生。於所緣境障惶推究。雖慧為性而名尋伺。於諸境界遽務推來。依止意言麁慧名尋。即於此境不甚遽務。而隨究察。依止意言細慧名伺(文)義蘊云。疏或思名安徐等者。此解別配思惠理稍難詳。何者且論云。尋伺竝用思惠一分為體。今安不安住。必不俱時。豈思與惠不許俱耶。下別配淺推度。亦有此妨故。取前解為正。又此疏云思細惠麁。論中麁轉細轉別配尋伺。豈可思亦別配耶。然以簡擇相麁。別配於惠。不以思惠別配尋伺。不違論也。
(十一左)顯揚五蘊等皆言意言境(文)。等者等取對法。然五蘊對法言意言境。顯揚無文。下舉三文以示同異。顯揚第一(十右)云。尋者謂或時由思於法造作。或時由慧於法推求。散行外境令心麁轉為體。障心內淨為業。乃至增長尋為業。伺者謂從阿賴耶識種子所生。依心所起。與心俱轉相應。於所尋法。略行外境令心細轉為體。餘如尋說。乃至增長伺為業。由此與心伺緣一境故。說和合非不和合。如薄伽梵說。若於此伺察。即於此了別。若於此了別。即於此伺察。是故此二恒和合非不和合。此之二法不可施設。離別殊異。復如是說。心心法行不可思議。證有此二阿笈摩者。如薄伽梵說。由依尋伺故發起言說。非無尋伺(文)五蘊論(二十二紙左)云。云何為尋。謂能尋求。意言分別思惠差別。令心麁為性。云何為伺。謂能伺察。意言分別思惠差別。令心細為性(文)安慧廣五蘊論(十三紙右)云。云何尋。謂思惠差別意言尋求。令心業業相分別為性。意言者。謂是意識。是中或依思或依惠而起。分別麁相者。謂尋求瓶衣車乘等之麁相。樂觸苦觸等所依為業。云何伺。謂思慧差別意言伺察。令心細相分別為性。細相者。謂於瓶衣等。分別細相成不成等差別之義(文)對法第一(十九右)云。尋者或依思或依惠尋求意言令心麁為體。依思依惠者。於推度不推度位。如其次第追求行相意言分別。伺者。或依思或依慧伺察意言令心細為全。依思依惠者。於推度不推度位。如其次第伺察行相意言分別。如是二種安不安住所依為業。尋伺二種行相相類故。以麁細建立差別(文)對法抄中引瑜伽第五尋伺二種七門分別。與此疏同。
(十一左)不深推度是尋深推度是何(文)。義蘊云。問。尋伺並用思惠為體。豈此思惠為尋之體。則二俱不深為伺之體。即俱深推度。答。思淺惠深。行相定爾。但起尋之時。思增惠劣故。云不深推度尋。起伺之時。思劣惠增長說。深推是伺。問。若爾何故對法。尋伺二中俱言推度不推度耶。答。彼約思惠行相故。云推與不推。此據尋伺相顯故。說淺深為異。設以惠為尋體。望伺仍是不深也。若以惠對思。可言推不推度。故無違也。
(十一左)此有二義(文)義燈云。論不深推度及深推度。本疏初云。不深即不推度。以對法言不推度故。二云。雖不如惠有深推度。亦淺推度。會對法云不推度者。不深推度。要集斷云。雖有二說。合為初釋。違大論文。今謂。此斷何太猛乎。以會對法同瑜伽說。從何說違。西明一云。尋伺不推度時。唯思為性。以無惠故。深推度時。以惠為性。此釋正違瑜伽所說不深推度言。二云。尋伺必用二法假合為性。謂一剎那二用各別。不深推度。是思用。深推度是惠用。此義不了。尋伺不俱。如何二用一剎那分。若謂尋時有思。伺時有惠。違論所說若言或起尋時。或起伺時。俱依思惠二法用分。尋伺何別。故知。尋淺度伺深度。故此論言麁轉細轉。又云。二類各別。又前第四深淺推度。麁細發言。雖俱依二。尋時思增名不深度。伺時惠增名深度。故五蘊論云。尋求意言思惠差別。令心麁為性。伺察意言思惠差別。令心細為性。此論復云思惠合成。而顯揚論云。尋或由思於法違作。或時由惠於法推度者。據增相說。思造作勝。惠推度勝。瑜伽第五。謂不深推度所緣。思斷體性。據尋說若深推度所緣。惠為體性。據伺論。皆約增語。實尋伺二皆依思惠。若爾何故雜集第二。尋伺俱言推度不推度。答。准此論意。釋彼論云。尋言推度淺。推不推者不深。伺言推度者深。不推者淺。若爾伺淺度時與尋何別。復如何此論云不深及深推度度類別。答。伺言不推。望尋猶深。但望自伺。惠增深度。思增不深推。故亦無失。故雜集論尋伺俱云。依思依惠者。於推度不推度位。如其次第。不得以淺度配尋深推配伺。問。若爾何故雜集復云。尋伺二種行相相類故。以麁細建立差別。答。亦不違。尋伺俱於意言推度之行相相類。非於淺深麁細相類。彼論且約他用麁細建立。此論約自行相。此論亦言。尋令能麁轉。伺令心細轉。各據一義盡理。應言尋伺於境淺深推度。令心於境麁細而轉。如次差別。
(十一左)然對法配此(至)非此相違(文)。瑜伽倫記二上(二十二左)云。第二解相中。尋伺體性者。謂不深推度所緣思為體性。若深推度所緣惠為體性者。對對法相違。故彼云。尋伺者若思若惠若推度若不推度。如其次第。三藏云。依瑜伽為正。會彼對法。應逆次屬當。若不推度是思。推度是惠。是則尋伺不推度時。但思為性。若推度時俱惠為性(文)義蘊云。疏對法配此至顛倒逆次者。復彼論第二云。尋依思依惠者。於推度不推度位。如其次第追求行相意言分別。伺依思依惠者。於推度不推度位。如其次第伺察行相意言分別。如是二種安不安住所依為業。此論以不深推度深配思惠。即順次第也。彼中以推度不推度配思惠。非如此論故云逆也(文)義演云。疏對法配此如是次第至非此相違者。對法云推度不推度。推度是伺。不推度是尋。即對法先言推度惠。後言不推度思。即惠在先思居後說。今唯識則并通。尋則在先說。伺在後說。惠則對法上句推度。配唯識中下中惠。惠能推度故。即將彼下句中不推度。逆配此論中上句中思。思有不深推度故。故二論不相違。
(十二右)即如大論(至)五蘊皆同(文)。第五(十三左)五十五(十紙左)五十八(八紙左)顯揚一(十紙右)對法一(十九紙左)五蘊論(二十二右)皆如上引。
(十三右)聲轉別故(文)。義演云。持縛兩字雖同。炎曳二聲有別。
(十三右)一繫界種類別(至)無漏類別(文)。義演云。疏一界繫種別故者。謂悔眠唯欲界繫。若尋伺通欲界及初靜慮故。二依思惠種類別故者。謂尋伺依思惠悔眠別體。三假實種類別者。謂尋伺即是假。悔眠是實有。問。此第三及第二依思惠有何別。答。第二但論思惠不思惠。不論假實。此論假實故有別也。四斷時種類別者。如尋伺。若離欲界不斷。以初禪有等也。惡作離欲界即斷也。若睡眠離欲界亦不斷。即阿羅漢。離欲界染身中亦有眠故。五下上地起不起種類別者。若生二禪已上。起下地初禪尋伺。若上地必不起下欲界悔眠。六支非支種類別者。若尋伺即是禪支。若悔眠非是禪支。七纏蓋性類別者。悔眼即是纏蓋。尋伺非蓋纏也。八語行非五行別者。尋伺是語加行。悔眠非語加行。九通定散門別者。若尋伺通定散。悔眠唯散非定。十通有無漏類別者。尋伺通有無漏。悔眠唯有漏不通無漏(文)或云。二依思惠等者。悔眠思惠。或癡等尋伺思惠一分。三假實者。假尋伺實。悔眠或假或實‧者非也。
(十三左)其二無記隨應配故(文)。義演云。疏其二無記隨應配之者。二無記者。謂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若有覆無記配入染中。若淨無記配入不染中。以威儀等不是染故。我見等非是淨故。
(十四右)瑜伽五十五(至)為隨煩惱(文)。五十五(十右)云。復次隨煩惱自性云何。謂忿‧恨‧覆‧惱‧嫉‧慳‧誑‧矯‧害‧無慚‧無愧‧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妄念‧散亂‧不正知‧惡作‧睡眠‧尋‧伺。如本地分已廣宣說。如是等類。名隨煩惱自性。
(十四左)問彼(至)所對別故(文)。義蘊云。疏問至所對別故者。悔眠既假。何不同尋伺而言世俗。答云。所對別故者。尋伺據假實門。悔眠據世俗勝義門。又尋伺約相待故言假。悔眠約他分故世俗。又尋伺二分成悔眠癡少分。雖俱是假對望不同(文)演祕云。疏所對別故者。尋伺約彼假實相對。悔眠據於真俗相形故。雖總假立名有別(文)義演云。答。云所對別故。言所對別者。若尋伺依思惠立。論說是假。若悔眠雖言俗有。世俗有中人假有實也。喚不信等為世俗有。即是實。如悔等為世俗有即假有也。是故此前四俱假有。又云。尋伺言假。據假實門說是假有。悔眠說為世俗有者。約勝義世俗門說故。云世俗有。疏位所對別者。此言種子是世俗有者。謂對勝義得世俗有也。
(十五右)五十二說(至)其體實有(文)。五十二(十五右)云。復次種子云何。非析諸行有實物名為種子。亦非餘處。然即諸行如是種性。如是等生如是安布名為種子。亦名為果。當知。此中果與種子不相雜亂。何以故。若望過去諸行。即此名果。若望未來諸行。即此名種子。如是若時望彼名為種子。非於爾時即名為果。若時望彼名果。非於爾時即名種子。是故當知。種子與果不相雜亂。譬如穀麥等物所有牙莖葉等種子。於彼物中磨擣分析求異種子。了不可得。亦非餘處。然諸大種。如是種性。如是等生如是安布。即穀麥等物。能為彼緣。令彼得生說名種子。當知此中道理亦爾。
(十五右)但所對別(至)一切定假(文)。演祕云。疏但所對別至一切定假者。雖實有體。非勝義故得世俗名(文)。
(十五右)世親攝論(至)假非因故(文)。第二(十左)云。復有別義。謂於雜染清淨明了唯世俗者。謂外種子。唯就世俗說為種子。所以者何。彼亦是阿賴耶識所變現故。
(十五左)如上下受等(文)。義演云。疏如上下地受等者。意說。尋伺麁細則不並生。亦如一心之中。上地受下地受得並起。上地受下地受。一心之中亦不得並。以麁細異故。
(十五左)問若尋伺(至)無此地故(文)。義演云。疏問若尋伺二不得俱生至二不俱起無此地故者。今此疏文。是薩婆多師難大乘也。難云。小乘宗中。尋伺二法。則得並生故有三地。汝大乘中。尋伺不俱。應無三地。此如欲界起伺無尋時。應名有伺無尋。若唯起尋無伺者。應名有尋無伺地。二俱不起時應名無尋無伺地。即汝大乘三地。應皆不成。以尋伺二法不俱故。故無此三地也。
(十五左)此同瑜伽第四卷說(文)。第四(初左)云。此中欲界及色界初靜慮。除靜慮中間若定若生名有尋有伺地。即靜慮中間若定若生名無尋無伺地。隨一有情由修此故得為大梵。從第二靜慮。餘有色界及無色界全名無尋無伺地。此中由離尋伺欲道理故。說名無尋無伺地。不由不現行故。所以者何。未離欲界者。由教導作意差別故。於一時間亦有無尋伺意現行。已離尋伺欲者。亦有尋伺現行。如出彼定及生彼者。若無漏界有為定所攝初靜慮。亦有尋有伺地。依尋伺處法緣真如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別現行故(文)略纂第二(十九右)云。若定者在上下地得彼定。若生者謂生彼地。無尋唯伺隨一有情。由修此故得為大梵者。雖失初禪。同一地繫無別品數。離於尋染要伏尋貪。方得彼定。如在欲界修不淨觀。雖未品數。折伏下染。要暫伏貪方能入觀。此亦如是故。名別修得為大梵。劫初之時。極光淨天先來。有此中間定業故得正生。初為大梵。非在二定生報下生此中。由離尋伺欲道理故。說名無尋無伺地等者。釋論第二師。引此為證。未離尋伺染。欲界初定諸法假者。名有尋伺地。靜慮中間諸法假者。已離尋染未曾離伺染。名無尋唯伺地。二定已上諸法假者。俱已離染並名無尋無伺地。即顯欲界教導差別。若已離欲亦名無尋無伺地等。不爾何故第三地中。唯離二染名第三地。不說有彼下二地染名初二地。實義不然。此三但依界地建立。謂欲界初定有漏無漏諸法聚中。尋伺可得。已離欲未離欲。皆名彼地等。引次上文為證。不由有染名為彼地。若已離染名非彼地。若作此解便大雜亂。故此論云。若無漏界有為定所攝初靜慮。亦名有尋伺地等。若就相應及三離欲立三地別。此等諸文皆有過失。廣如釋論。此言尋伺由離欲故名無尋無伺地者。然唯說彼二定已上無尋無伺一地有漏無漏。皆彼定離尋伺染故。下地不然。不得以有染為彼地無染便非故。唯說彼二定已上。由此不說下之二地隨離雜即非彼地。教導作意者。謂在欲界住心無相無尋伺故。出彼定者。身在欲界。已離初定欲入無尋伺定。後出之時還起尋伺生。彼者倫記。若生二定等亦起下尋伺故。論說言如出彼定及生彼者。若無漏界有為定所攝者。即初靜慮根本智。此有二義唯識第七。一說後得智在因位。亦尋伺俱。若依此義。彼根本智。依眼尋伺後得智所法。緣真如境起故。名有尋有伺地。非根本智與分別現行尋伺俱名有尋有伺地。二云。後得智亦非尋伺俱。此無漏有為定者。即是二智。依初定尋伺處法緣真如覺故。名有尋有伺地。非是二智與分別尋伺現行具名為彼地(文)倫記二上(四右)云。若無漏界有為定所攝等者。如依初定起無分別智緣真如鏡。亦名有尋有伺地智。以依尋伺地起此智故。不由尋伺相應分別現行名有尋伺。以十地云證時離覺觀思惟分別故。是故此位不可言說。若依初定起後得智。為眾說法。即與尋伺相應。若無尋伺。即不能起風起語說法故。顯揚第一卷云。薄伽梵說。由依尋伺故發言說。非無尋伺。又十地論云。何故淨覺人念智功德具。於諸上妙地有力不解釋。長行釋云。淨覺即是起言說因也。言餘如前說者。上來分別離尋伺欲故。說名無尋無伺地。不由不行有尋有伺地心名無尋伺。即知。未離尋伺欲故名有尋有伺地。不由不行無尋無伺等心故。說名有尋有伺地。
(十五左)其五十六亦有此文(文)。五十六(十三右)云。問。生第二靜慮或生上地。若有尋有伺眼等識現在前。云何此地無尋無伺。若不現行。云何於彼有色諸根而能領受彼地境界。答。由有尋有伺諸識種子。隨逐無尋無伺三摩地故。從彼起已此得現前。又此起已識現行時。復為無尋無伺三摩地種子之所隨逐。是故此地非是一向無尋無伺。由彼有情於尋伺。以性離欲而離欲故。彼地雖名無尋無伺。此復現行亦無過失(文)略纂十五(十右)云。答。由尋伺諸識種隨逐無尋無伺定我出定已後現者。此中有意識俱尋伺。必為能引引生五識。非如小乘五識自有尋伺方能。由彼以對治道或厭離已除尋伺俗故。名性離欲。故名無尋伺。有種尚行故。二無有生。
(十六右)此簡(至)現起故(文)。義演云。疏此簡至許現起故者。意說。生第四禪中淨尋伺亦許現起故。若依現起立三地者。是第四禪亦有三地所。故知。不依現起立前三地。問。地法有尋伺。縱離尋伺染時。得名尋伺地不。又地無尋伺染縱起尋伺時。得名無尋伺地不。答。如欲界及初禪。地法有尋伺。設離尋伺染。若後起自地尋伺。亦是有尋伺也。以尋伺是此地法故。總名尋伺地。若中間禪離尋染。名之無尋唯伺地。設離伺染亦名有伺地。由此設生第四禪。起尋伺等時。地法終是無尋無伺地。不可以起尋等。即說為尋伺等地。
(十六右)然伏尋染(至)未離故(文)。義演云。疏然伏尋染至未離欲故者。意云。要伏初禪第三天貪等尋染。方得中間禪。或生於彼無尋唯伺地。若言不假須伏。但此尋染暫時不起。名得中間定者。應與欲界無別。欲界染尋伺。亦有暫時不起故。問。欲界如何有染尋伺暫不起。答。如作不淨觀時。染尋伺亦暫時不起也。問。唯疏說離染尋不言離染伺。何故疏舉染伺成無別離。答。染伺既等尋。明知。等取尋也。以欲界尋伺未離染故。疏文增略影在舉也。有云。然伏尋染至未離故者。生初禪已。要伏於尋法。得初禪上品定。則入中間禪。中實禪名有伺無尋地。若中間禪不伏尋染。俱不起尋。則名有伺無尋地。爾者則欲界無別。欲界中亦不伏尋染。亦起無尋唯伺時。欲界應名有伺尋地。故知。中間禪能伏尋染。則與欲有別。唯此文意。疏合云尋染未離故。今言伺等未離者錯也。問。初禪根本與中間禪何別。答。初天是下。中者名根本。第三天上者名中間禪(文)今謂有云。之釋不知疏意。疏文無錯。釋中間禪大謬也。中間尚未辨別。何側本疏之差當。又初釋欲界無別者。約尋染不起時亦同。不淨觀不順疏意。疏意三地別。不約現起。依有無染。是故中間。唯離尋染。若依現不現。欲界亦有尋伺二法。不現起時。此論中間禪中通辨無伺尋。無伺地故云伺等。疏文無錯。
(十六右)如身在欲界(至)此亦如是(文)。義演云。疏如身在欲界至此亦如是者。意云。如有人身在欲界。若不作欣厭六行等觀。則不能離欲中一品煩惱乃至多品煩惱。謂此人但作不淨觀。唯能伏欲界貪心也。若後若出不淨觀時。或是起欲界貪欲心。或不退起。此中間禪等亦如是。何者即次下說。
(十六左)初定中間(至)非以品離(文)。義演云。疏初定中至非非以品離者。意云。釋通外難。兼釋得定所以。問。如初禪與中間禪既同一地繫。若伏尋染時。伺染亦應伏名無尋無伺地。如何但言有伺無尋地。故疏答云初禪‧中間雖同一地繫。要伏尋方得入中間禪有伺無尋地定者。其中間禪定出觀時。或退修定即布起尋染。若不退修定即不起尋染。然亦不能離初禪地中一品煩惱乃至多品煩惱。言得彼定。但於初定及中間禪少製伏尋染故名得靜慮地。意說。暫伏不斷也。非以品離者。意說。非以惑品斷故云得定也。但於初定中間禪少製伏尋染故名得靜慮也(文)義演云。疏初禪中間至方得彼定者。且初禪之中。通於二地言伏尋染者。初禪九品惑中。非要全離一品乃至多品。方能離染。但伏盡染尋之或名離尋染。方入中間不妨。伺染猶未離故。若全離一品乃至九品。即并同伺染亦離。如何分二地別。問。同在初禪伺二染有何差別。答。麁細異故。
(十六左)其無漏定(至)攝法不盡(文)。義演云。疏其無漏定至攝法不盡者。意云。然無漏言依初禪等立三地別者。依斷惑說。若無漏定依此初禪有尋有伺地者。其無漏定即名有尋有侯地。無漏定若依中間禪有伺無尋地。然還名無。尋唯伺地。其無漏定若依二禪以上心離尋伺染處。此無漏定即名無尋無伺地。故無漏定依此有漏三地而立在地。皆約離染立三地別。言彼三地法是此類者。意說。有漏三地法。是無漏三地之流類也。即有漏有尋等地亦名三地。若不言是此類者。即成攝法不盡。亦如無漏定。斷惑而立三地。然有漏定等既非此類。不名三地。未審是何地所攝。故知。攝法不盡。或可。言有漏定立三地無漏定無三地者。則三地。攝法不盡。唯攝有漏得不攝無漏故是不盡也(文)今謂。義演前釋誤也。無漏不隨界法。說為三地法者。以依此地等故也。無漏是有漏類故屬三地。非謂有漏為無漏類。樞要云。無漏離染。依此地法亦殊。已斷是此有染種類故。彼地攝。或云。依於此地者。此地謂欲界者非也。義蘊云。疏其無漏定至攝法不盡者。若依盡伺有染離染立三地別。即無漏定及已離初禪染等諸心心所。應無三地差別故。
(十六在)更有異釋如樞要說(文)。樞要下末(初)云。依於尋伺有染離染立三地別。不依彼種現起有無等者。瑜伽釋略有三解。有義。三地就二前後相應建立。謂欲界地及初靜慮麁心心所。前後相續。可有尋伺共相應故。名有尋有伺地。靜慮中間麁心心所。前後相續。定無有尋。唯可有伺共相應故無無尋唯伺地。第二靜慮以上諸地諸心心所。前後相續。決定不與尋伺相應。名無尋無伺地。若欲界地及實靜慮中間細心心所。不與尋伺共相應者。及一切色。不相應行。諸無為法。不與尋伺共相應故。亦皆說名無尋無伺地。故後論言。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一向是有心地。無心睡眠‧無心問絕‧無想定‧無想生‧滅盡定‧及無餘依涅槃界。並名無心定。有義。此三就二離欲分位建立。謂欲界地‧及初靜慮諸法‧假者。於尋及伺並未離欲。名有尋有伺地。靜慮中間諸法。假者。尋已離欲。同未離欲。名無尋唯伺地。第二靜慮已上諸地諸法假者。於尋及伺。並色離欲。名無尋無伺地。若在下地並已離欲。亦得說名無尋無伺地。故後瑜伽第四。言此中由離尋伺欲故說名無尋無伺地。不由不現行故。所以者何。未離欲界欲者。由教導作意差別故。於一時間亦有無尋無伺意現行。已離尋伺欲者。亦有尋伺現行。如出彼定及生彼地。如實義者。此二但就界地建立。謂欲界地及初靜慮有漏無漏諸法。於中尋伺俱可得故。名第一地。靜慮中間有漏無漏諸法。於中無尋唯有伺故。名第二地。第二靜慮已上諸地有漏無漏諸法。於中尋伺俱無有故。名第三地。故瑜伽第四言。此中欲界及初靜慮若定若生名有尋有伺地。靜慮中間若定苦生名無尋唯伺地。第二靜慮已上色界無色界全名無尋無伺地。無漏有為初靜慮定。亦名有尋有伺地。依尋伺處法。緣真如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別現行故餘如前說。若就相應及離欲建立三地。攝法不盡。亦大雜亂。雖言有尋有伺等地。唯是有心。此就一門。麁相辨地。於此門中。唯說第二靜慮已上無尋無伺地中無想定‧無想生‧滅盡定名無心地。餘一切位名有心地。後有四門同異建立。如後當說。雖言此中由離尋伺欲故。說名無尋無伺地。然唯說彼第二靜慮已上諸地。必定已離尋伺欲故。不言已離尋伺欲者。下地諸法亦得說名無尋無伺。若如是者。未離下地尋伺欲者。上地諸法。亦應說名有尋伺等。如是建立成大雜亂。是故此三。唯就界地上下建立。今觀此意。依染‧離染非釋有尋人伺無尋唯伺地。但釋無尋無伺地。即此論文。便非盡理。云何可言有尋無染立三地別。身在下界成三地染應名三地。已隨所離應非彼地故。今應問此第三解。解界地何由得成差別。由有地法麁細異故。彼麁細異如何得成。必依有染繫法別故。無漏離染。依此地法亦殊。已所是此有染種類。故彼地攝。言有染者。有現行染。故身在下雖成三界種子有染。不名三地。言離染者。據生下義。即非前地。不言已離此染即非此地故。唯識文正。不同瑜伽。瑜伽但依第二禪以上為論。如前第三師會。又解。此中言有染者。有彼現行染。離染者。即無漏等。隨所離染也。即前有染之地今離故名離染。隨此染離染二種有殊。地界法異。皆應所應二種皆是彼地所攝。不說有染是彼地。離染即非。故文無妨。不同瑜伽。瑜伽但說第三地故。由此真智亦屬三地。依尋‧伺處法緣真如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別現行。以諸無漏性離染法依彼地法。尚即彼地。況已離染。三地有漏法非三地。故文正義。不爾便為不正義也(文)倫記二上(初左)云。問。唯識第七卷。護法約離欲而立三地與釋論所破第二師義相似。如何曾釋。謂釋論破第二師云。已離欲者。下地諸法名無尋伺等。未離欲者。上地諸法應名有尋有伺等。由此應成雜亂過。去測法師云。又助難。若依離欲立三地者。中間‧根本同縛同離。應成一地。有離亂過。解云。論意自有兩釋。一云。護法第二說以為正義。而無兩失。不劣從上勝離染名無伺等。上勝皆下劣。未離非伺等。故無前失。又說離欲有其二時。謂加行及正離時。今依加行說離欲言故。先離尋後伺欲。故無後失。二云。識論說離欲言。與釋論異。所以者何。欲有二種。一煩惱欲。謂貪瞋等。二自性欲。謂九地法隨其自地性不相厭。義說為欲。隨應上地所有諸法性厭下地。義說離欲。五十六云。由彼有情於諸尋伺以性離欲而離欲。彼地雖名無尋無伺。此後現行亦無過失。釋論第二師。依自離煩惱欲有前二過失。識論正義。依離自性欲說故無兩失。
(十七右)大論第一(至)意不共業(文)。第一(十右)云。又諸意識望餘識身有勝作業。謂分別所緣者。審慮所緣。若醉若狂。若夢若覺。若悶若醒。若能發起身業語業。若有離欲。若離欲退。若斷善根。若續善根。若死若生等(文)略纂一(二十三左)云。不共業中。初標列十五門。後別十四段釋‧雜心六事不共。謂離欲。及退。斷善根。并續‧受生‧命終。大乘不唯十五。更有悔憂等故。論說等言應說。頌曰。分別審所緣。醉狂夢覺悶。醒發業離欲。退斷續死生。由合死生一段明之故成十四(文)樞要下末(五左)云。十五不共業。頌曰。分別‧審所緣‧醉‧狂‧夢‧覺‧悶‧醒‧發業‧離欲‧退‧斷‧續‧生‧死。
(十七左)五十六下(至)彼地境界等(文)。此文如上已引略纂釋。義蘊云。疏五十六云。問至彼地境界者。此但引問詞。彼復答云。由有尋有伺諸識種子隨逐。無尋無伺三摩地故。從彼起已此得現前。此師意云。彼論既言有伺諸識種子隨逐。故知。五識有尋。若唯意識。何得言諸。
(十七左)大論第五(至)即七分別(文)。第五(十三紙左)明尋伺七相中。第五尋向差別者。有七種差別。謂有相無相乃至不染行。如前說(文)又云。謂諸尋伺必是分別。或有分別非尋伺等。
(十七左)謂有相(至)染污(文)。瑜伽第一(十左)云。有相分別‧任運分別‧尋求分別‧伺察分別‧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有相分別者。謂於先所受義諸根成就。善名言者所起分別。無相分別者。謂隨先所引。及嬰兒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別。任運分別者。謂於現前境界。隨境勢力。任運而轉所有分別。尋求分別者。謂於諸法觀察尋求求所分別。伺察分別者。謂於已所尋求已所觀察。伺察安立所起分別。染污分別者。謂於過去顧戀俱行。於未來希樂俱行。於現在執者俱行所有分別。若欲分別。若恚分別。若害分別。或隨與一煩惱隨煩惱相應所起分別。不染污分別者。若善苦無記。謂出離分別。無恚分別。無害分別。或隨一信等善法相應。或威儀路工巧處。及諸變化所有分別。如是等類名分別所緣(文)略纂第一(二十四右)云。七分別義。如下第五。唯識第七。對法第二卷疏解。有相分別。若依對法。攝三分別中自性隨念二。以五識無自性。體尋故。七分別任運分別。即五識故。今此論中自性分別。即是任運故說有相。謂於先所受義。唯攝隨令故。與彼論寬狹不同。或此與對法兩門俱同。先所受義。則攝自性隨念分別。等流心位。有相分別。緣前卒爾心位所受境故。住所受境不如前解。若攝自性任運何別。無相分別。由過現境所引。未來欲得分別名隨前引。上二分別。對法唯依法。此中通說人。善名既解語言。不善名言返此(文)倫記全同
(十七左)雜集第二(至)謂五識(文)。第二(十二左)云。問。於六識中幾有分別。答。唯一意識由三分別故有分別。三分別者。謂自性分別‧隨念分別‧計度分別。自性分別者。謂於現在所受諸行自相行別。隨念分別者。謂於昔曾所受諸行追念行分別。計度分別者。謂於去來今不現見事思構行分別。復有七種分別。謂於所緣任運分別‧有相分別‧無相分別尋求分別‧伺察分別‧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初分別者。謂五識身。如所緣相無異分別。於自境界任運轉故。有相分別者。謂自性‧隨念二種分別。取過現種種相故。無相分別者。謂希求未來境行分別。所餘分別。皆用計度分別以為自性。所以者何。以思度故。或時尋求。或時伺察。或時染污。或不染污種種分別。文對法抄詳釋。至下當引(文)義燈云。本疏云。自性有二。一尋伺為體。即雜集論第二所說自性分別。即七分別中。有相分別。二非尋伺為體。即此論第五。及攝論第一。許五識有自性分別。但不許有隨念‧計度二分別故。問。論不說言五識中有自性分別。但破於他意識應無隨念計度二種。答。論雖不明言五識有。但破不許有隨念計度意。即許有自性分別。不爾何故二論。俱破二種分別不難自性。又有二義。一依邊義。即瑜伽云。有分別非尋伺。及唯識攝論。許五識有自性分別。二不遍義。即瑜伽云。謂諸尋伺必是分別。對法據此三種分別。云唯一意識由三分別故有分別。又瑜伽論第五說云。或有分別非尋伺。謂望出世智。所餘一切三界心心所皆是分別。而非尋伺。既名分別。復非尋伺。若非自性各為分別。豈由他耶。不得定執二論自性即是尋伺。許彼五有。但是隨恩縱破小乘。無論說故。問。既約自性八識皆有任運分別七八何無。答。約三乘通不說七八。問。七八別其義云何。答。略三門辨。一列名二出體三諸門。列名瑜伽第一云。謂有相分別。無相分別‧任運分別‧尋來分別‧伺察分別‧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雜集第二亦有七分別‧名同瑜伽。但任運一在第一列。餘依次第。二出體者。瑜伽論七。並以尋伺為體。故瑜伽第五云。尋伺差別者有七種差別。即七分別。又云。諸尋伺皆分別。有分別非尋伺。謂望出世智。所餘一切三界心心所。若對法七。除任運一。餘亦尋伺為體。故對法第二。以三攝七。除任運一。皆三所攝。三唯第六。即瑜伽第一意不共業尋伺為體。任運一種。此論會云即是五識。對法復云。謂五識身。故即五識為任運體。三分別體。隨念‧計度。亦尋伺為體。自性一種有其二說。准雜集論。唯在意識。即尋伺為體。准攝論唯識。許五識有。若隨轉門。亦尋伺為體。若真實義。即五識為性。上總相出。若別出體。廣如慈恩對法疏辨。
(十八右)然攝論第二(至)有自性(文)。二字形誤。無第一(十七右)云。經部所立色。為意識俱生別依。此不成就。不應道理。以就思擇隨念分別。應一切時無分別。故由此道理。餘部所立胸中色物。意識別依亦不成就。如所說過。恒隨逐故。譬如依止色根諸識。如是難通應廣決擇。
(十八右)對法說為任運分別(文)。對法第二(十二右)云。初分別者。謂五識身。如所緣相。無異分別。於自境界。任運轉故(文)演祕云。疏雖無自性至亦有尋伺者。雖復無文說彼自性即是尋伺。然對法論。說彼自性即是有相。有相瑜伽說是尋伺。以此展轉而談之者。故知。五識有尋伺矣(文)今謂。此釋不得疏意。疏引對法說為任運分別。不引說彼自性即是有相。疏意謂對法說。任運分別謂五識身。任運分別。瑜伽說是尋伺。以瑜伽說尋伺差別有任運等七分別故。如是展轉而說之。則五識有尋伺必矣。
(十八右)非真義通大小亦理中於是(文)。義演云。疏非真義通大等者。小乘中宗。尋伺與五識俱以三分別中許有自性分別故。
(十八左)大論第一(至)是意不共故(文)。第一第五之文。皆如如上引。
  (十八左)彼第五復說(至)彼各別作(文)。第五(十三左)尋伺七差別中。第七尋伺流轉之文。彼云。尋伺流轉者。若那洛迦尋伺。何等行。何所解。何所引。相何應。何所求。何業轉耶。如那洛迦。如是旁生餓鬼人欲界天初靜慮地天所有尋伺。何等行。何所觸。何所引。何相應。何所求。何業轉耶。謂那洛迦尋伺。唯是慼行觸非愛境引發於苦。與憂相應。常求脫苦。嬈心業轉。如那洛迦尋伺一向受苦。餓鬼尋伺亦爾。旁生人大力。餓鬼所有尋伺多分慼行少分欣行。多分觸非愛境。少分觸可愛境多分引苦。少分引樂。多分憂相應。少分喜相應。多分求脫苦。少分求遇樂。嬈心業轉。欲界諸天所有尋伺。多分欣行。少分慼行。多分觸可愛境。少分觸非愛境。多分引樂少分引苦。多分喜相應。少分憂相應。多分求過樂。少分求脫苦。嬈心業轉。初靜慮地天所有尋伺。一向欣行。一向觸內可愛境界。一向引業。一向喜相應。唯求不離樂。不嬈心業轉(文)略纂二(四十二紙右)云。尋伺流轉中。那洛迦尋伺。引發於苦。與憂相應。唯識二說。一云。五識有尋伺。意慼受名憂。此言引發苦有者。意俱尋伺。能引發苦。不說五識無尋伺俱。但言尋伺意識者。略多相續故。與憂相應。不遮苦俱。亦無過失。二云。五識無尋伺。此文為證。如文可知。不說捨者。一切心所。定與俱故。意逼迫受實是苦根。以憂名憂。或隨他宗。意慼受名憂。不相違也。問。喜樂寂動及初定得俱生。憂苦動寂殊。地獄得俱起。答。資色資心別。適悅不乖得俱起。迫重迫輕殊。逼慼相乖各別轉。問。二義常齊俱生不等故。於此義應設劬勞。初靜慮地喜相應者。雖亦樂俱。而不離喜總說喜名。
(十九左)初定有意樂(至)義說為樂(文)。疏即一喜受義說為樂者。初定意地喜受。據悅重邊雖得樂名。不離喜總喜受。然不離有二義。一者不離上地喜。初禪與喜相應故。二者不離識。即說意中樂名喜受故。具此二義故。云而不離喜總得喜名(文)論及略纂等云。總立喜名。今疏云。義說為者。約在意地云立喜名。約悅重邊云立樂名。所望不同。有此左右。今謂。初定樂名喜。地獄名喜。地獄苦受憂。並是別義。故次下指(二十五紙右)此中文意。
(十九左)如對法七(至)顯揚第二等說(文)。對法第七(七左)云。若爾於初二靜慮。云何與樂相應。與意地樂相應故無過。云何於彼有意地樂。由說彼地有喜樂故。如經言。云何為喜。謂已轉依者。依於轉識。心悅心踊。心適心調心安適受受所攝。依於轉識者。即依意識。於三受摩呬多位。餘識無故。云何為樂。謂已轉依者。依阿賴耶識攝受所依。所依怡悅安適受受所攝。此經意說。樂受依初二靜慮生時。與如是心心所聚相應。由欣踊行。還令此聚皆得踊悅。又令所依阿賴識自體安樂怡適。由此樂受作二事故。體雖是一建立二種。若喜若樂。是故說此相應(文)五十七(八右)云。問。喜於彼有。何教為證。答。如世尊言。如是苾芻離生喜樂滋潤其身。周遍滋潤。遍流遍悅。無有少分不充不滿。如是名為離生喜樂。此中初門說未至位。後門說根本位(文)顯揚第二(四右)同於瑜伽。此等論文。如上頻引。
(十九左)彼意地若(至)總說為憂(文)。義燈云。論云而似憂故總說為憂者。問。第五論云。有分別故憂。無分別故苦。如何得言而似憂故。解云。前分別非分別。且約六識。五無六有。相顯故說。於意識中。分別意識。得與苦憂俱。俱分別故。相從名憂(文)義蘊云。問。前第五卷云。由無分別有分別故。即若受無分別。何故今說。若有分別與憂相似。答。前論意說。遍身為苦。迫心名憂。故說苦無分別。憂有分別。此中苦憂俱說意識故。若分別似憂名憂。
(二十右)餘趣憂苦(至)何緣不說(文)。義演云。餘趣至何緣不說者。此亦後師難前云。既許餘趣等憂在意。苦在五識者。何故說尋伺與憂俱。不說與苦俱。既是別識亦合說也。但說憂俱不說苦俱不說苦者。明知。五識無尋伺也。
(二十右)彼第五卷(至)義為所緣(文)。第五(十三左)云。尋伺所緣者。謂依名身‧句身‧文身。義為所緣(文)義燈云。論以名身等義為境故名。等取句‧文。義通二種。一境義。二道理義。即取名等及所詮俱義。俱為意境。非五識緣。所未自地。然文即字非正能詮。為二所依。相從而說有能詮義。諸論但說。名詮自性。句詮差別。不別說字為能詮故。
(二十右)五十六等(文)五十六(十三右)云。問。生第二靜慮。或生上地。若有尋有伺眼等識現在前。云何此地無尋伺。若不現前。云何於彼有色諸根而能領受彼地境界。答。由尋有伺諸識種子隨逐無尋無伺三磨地故。從彼起已此得現前。又此起已識現行時。復有無尋無伺三摩地種子之所隨逐。是故此地非是一向無尋無伺。由彼有情於諸尋伺以性離欲而離欲故。彼地雖名無尋無伺。此復同行亦無過失。
(二十右)謂彼文說(至)彼意識起(文)。義演云。疏謂彼文說至由彼尋伺意識起者。意云。此會前瑜伽論五十六云。云何彼地諸根。而能領受彼境界等文也。彼論許二定已上地。有尋伺根等識。如前說。今會不然。二定已上起下五識等者。意說。此人生在二定已上。若起下初定眼等三識時。還以初禪尋伺俱意識引生緣境等。何以故。二禪已上意識無尋伺故。今論說有尋伺意識引故。故知。但取初禪意識。還引初禪眼等識也。會前瑜伽文也。唯除卒爾心餘者。皆由尋伺意識引生故。論云顯由彼起者。正會此文。言五識有尋伺者。但由彼尋伺意識引生。不通五識中而有尋伺也。故云由彼起。
(二十左)若在欲界(至)俱時起故(文)。義演云。疏曰若在欲界至俱時起故者。此引例也。如大目乾連。身在欲界入無處有處定。聞象王哮吼聲。即無所有處心。與欲界耳識卒爾心俱時。時同緣前境故。耳識不由尋伺意識引生。既知。如是唯除卒爾五識餘者。皆由尋伺意引。已上定心亦與至地起故者。意云。非但初禪意識與自地眼等識卒爾俱時。即此無處有處意識。亦與欲界定中耳識俱時也。此釋由彼起。
(二十左)五識餘時(至)初定有故(文)。義演云。疏五識餘時多由至亦通初定有故者。意云。此釋多由彼起也。如前在二定已上起下識名由彼起。如前說。今言多由彼起者。不約生第二定等說。但約自地說。問。既約自地說者。如何言多由彼起耶。答。除卒爾心。以自地境強。不藉尋伺意識引。以能自起故。除卒爾外餘等流法。染淨心起時。必尋伺意引生故言多由彼起也。疏二會合為一文故。云顯多由彼起非說自相應也。
(二十一右)其顯由彼言(至)傍會(文)。義演云。疏其顯由彼言正會至傍會故。此會大論五十六說五識中有尋伺文已外。約自地說等名傍會。非是此師本意。但傍乘文勢會也。如有論文說欲界初禪尋伺。引自地五識者。但多由尋伺引起。意云。若作意觀境。即由尋伺意識引生。若任運緣境。雖起五識。即不由尋伺引也。
(二十一右)設有初定(至)第五卷中廣解(文)。義演云。疏設有初定至第五卷中廣解者。意云。此總釋會多由彼起所由也。無是事者。謂有宗諸識不並生故。在定中不起耳識。由此不起耳識。由此不說卒爾起時無尋伺等故。云無是事。
(二十一右)欲界卒爾五識(至)非必由意引(文)。義蘊云。非無意識導引。可許五識得生。此說下必要由尋伺意引。
(二十一右)二禪以上(至)除卒爾心(文)。義演云。疏二禪以上至除卒爾心者。釋會前二定已上由彼所由也。二定已上。唯識界卒爾五識等意起故。如卒爾五識聞象王聲。既不由尋伺引。唯知。前所說二定以上。起下眼等識。亦不由尋伺引生。上來雖有多義不同。總是第一解也。
  (二十一左)又解(至)由彼起(文)。義演云。疏又解至由彼起者。意云。此第二解。此中有二。第一解多由起。第二解顯由彼起。且第一云。若在初禪自地及欲界自地。眼等識起時。唯由有意識引生。然此意識。未必與尋伺俱以自地法強故。既卒爾等五心。皆由意識引。然意識不必與伺俱。故與前別也。前除卒爾。解除四心皆由尋伺引。問。既言意識無尋伺引五識者。何故云五識多由尋伺等引生。答。此約增勝說。許餘時五識亦尋伺引故。故云多由彼起。即多分由尋伺引起非一切時也。第二顯由彼起者。第二定以上。起眼等識。必藉尋伺意識引。非自地法故者。非是二定以上法也。必假尋伺者。上起初禪卒爾眼等識時。必藉初禪尋伺意識引生。二定以上地。無尋伺故。問。與前第一初會何別。答。彼除卒爾餘心。必藉尋伺意引。此兼卒爾。亦是尋伺等引生故。與前別。故云顯由彼起也(文)義燈云。相攝有二。一以三攝七。二以七攝。以三攝七。有二。一攝雜集七。二攝瑜伽七。攝雜集七者。先顯三分別行相。後方辨攝。雜集論云。自性分別者。謂於現在所受諸行自相行分別。隨念分別者。謂於昔會所受諸行追念行分別。計度分別者。謂諸去來今不現見事思搆行分別。初依現境自相而緣。次緣過去。彼通三世於所緣境異相異相分別。次辨攝者。依不遍行相。雜集三分別。不攝任運。彼釋任運。謂五識身。明三分別唯意識故。彼云。於六識中幾有分別。答。雖一意。由三分別故有分別。為此不攝七中初一。有相一種。即自性‧隨念二分別攝。以自性緣現在。隨念緣過去。有相一種種緣過現故。此二攝。故彼論云。有相分別。謂性隨隨念。取過現境種種相故。此意由有相取過現種種相故。彼二種攝。無相分別。但緣未來。計度分別通緣三世。文雖不言與三相攝。實計度攝。以緣未來。非初二攝計度小分。故計度攝。後四皆是計度所攝。彼論釋云。所餘分別。皆用計度分別以為自性。所以者何。以思度故。或時尋求。或時伺察。或時染污。或不染污。三中攝總。合之為下。七中約別約故離為四。以此准知。後四皆通緣。於三世唯是尋伺。彼云。以思度故。前三唯是尋伺。彼云。以思度故。前三不定。寬狹而言。七寶三狹。據遍行相。唯識等說。任運即是自性所攝。有漏心心所。因循取境異無漏故。名為分別。是心心所本自性故。名為自性。自性即分別。又自性言。亦通境說。雜集論云。如所緣相無異分別於自境界。任運轉故即自性之分別。名自性分別。故知。任運亦自性攝。

以三攝雜集七。任運。五識。有相。現。自性分別。過。除念分別。無相‧尋求‧伺察‧染污。不染污。過現未。計度分別。第六識。

義燈云。次三攝彼瑜伽七者。依下遍行相。唯是意識不共業故。即全相攝。以其三七俱用尋伺二法為體。即尋伺皆分別句。有相即隨念攝。瑜伽解有相云。於先所受義。諸根成熟善名言者。於先即緣過去境故隨念攝。無相即自性及隨念攝。緣過現故。故彼論云。無相分別者。謂隨無所引。及嬰兒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別。任運分別。亦自性攝。緣現在故。彼論云。隨境勢力。任運而轉所有分別。故自性攝。餘四同前。計度所攝。通緣境故。依遍行相。自性少分攝於任運。即瑜伽論第五所說。或有分別非尋伺句。

以三攝瑜伽七。有相。隨念分別。無相。自性分別。隨念分別。尋求‧伺察‧染污‧不染污。計度分別。第六意識。

義燈云。次以七攝七者。以雜集七攝瑜伽七。雜集任運不攝瑜伽。非尋伺故。有相少分攝伽有相。彼緣過現。瑜伽有相唯緣過去。論云。謂先所受義。既說先受故唯過去。或通過現。論云。於行所受義。諸根成就。善名者所起分別。先受之類。亦云先受。即全相攝。無相攝無相少分。瑜伽通緣世。雜集唯未來。或瑜伽無相。亦雜集論有相所攝。彼論釋云。隨先所引。及嬰兒等不善名者所有分別。但約善不善。言分有無相。緣境無異故有相攝。前解為勝。任運據通攝彼少分。以依尋伺及自性別。據不邊說。雜集任運不攝瑜伽任運分別。射性別故。餘各如名類相攝。說無別故。

雜集論 瑜伽第一(十紙左)

以雜集七攝瑜伽七。任運(尋伺自性)‧任運(任運據通攝彼少分據不遍不攝)。有相(過‧唯過。現‧過現)‧有相(第一義‧第二義)。無相。未(過現未)‧無相。尋求‧尋求。伺察‧伺察‧染污‧染污。不染污‧不染污(四各如名自類相攝)。

論雜集所言至相應尋伺(文)。義演云。論彼說任運即是五識乃至相應尋伺者。然雜集論說。七分別不約尋伺說故。任運分別者。五識。然瑜伽任運等七分別。即是尋伺故。任運分別即是尋伺。故五識無尋伺也。任運分別雖同義各別。
(二十二右)但言尋伺(至)故無過(文)。義燈云。問。准瑜伽第一。尋伺是意不共業攝。七種分別尋伺為體。如何得通餘識餘地。答。准瑜伽第五云。若尋伺皆分別。有分別非尋伺。准此二句。只言尋伺必是七分別。不言七分別皆定是尋伺。不爾者。為如是句。答由有分別非皆尋伺。攝論唯識。許自性一通六識有。雜論許任運分別即五識身。下爾相違。問。設若分別皆是尋伺。何過不許。答。一違論說有分別非尋伺。復有三失。一地不遍。二識不遍。三行不遍。不遍九地故。二於地中不遍識故。三於識中不遍行故。無尋伺時。非分別故。
(二十二左)自性不是任運所收(文)。義演云。疏自性不是任運所收者。意說。五俱意識自性分別。不是對法說七分別中任運所收者。有云。此既言自性是有相。不是五識中有任運收者。何妨五識有自相。不是意中自相攝。以任運即五識故。
(二十二左)自性分別亦有二種(文)。對法抄第五(六十一右)云。二體者。彼師如小乘。今解自性有二種。一五識意識第八識為體。二尋伺及諸意為體。攝論破上座部師色為意根。即五識無顯示。隨念不言自性。明五識身有自性分別。即是五識此中復說。自性即是有相所攝。瑜伽說是尋伺自性故。以五識同時意識相應尋伺為體。隨念計度。皆以尋伺為體。即有相故。若爾二定已上應無後二。故知。上界者並以惠為體性。推度分別故非思。下界者通以尋伺及思惠為體。非必俱故第七名計度。非必亦俱故。第八亦自性故第六有不與惠俱隨念計度應非意識。以上所依攝法盡。名總不攝盡。並以尋伺為體即七分別故。下地心廣。意識亦爾。不取五識。緣他心故。一地不盡。二識不盡。三行相不盡。上下相望地不盡。自地相望識不盡。自識相望行不盡。
(二十二左)總非前教為證不成了(文)。義演云。疏了者。疏前教為證不成。了別者別。結上文云。由此理故。五識定無尋伺。故上了非字非前教。下別字結理成(文)今謂。准義演牒文。了字下更有別安故有此釋。恐了應別□誤。
(二十二左)何故五識(至)方名任運(文)。義演云。疏何故五識即任運至方名任運者。此中問意者。何故五識體即是任運。其意識體不名任運。與意俱時尋伺體方名任運(文)義蘊云。疏何故五識即是任運意俱尋伺方名任運等者。此問意云。若雜集所言任運。即是五識自體。非尋伺俱得名任運。何故瑜伽不言生運。即說意俱尋伺方名任運耶。答。意云。五識無分別籌度。但以因循緣境名為任運。瑜伽所言七分別中任運故。說尋伺任運強思分別名任運也。問。若以五識無分別籌度名任運者。即應第八亦名任運。何故雜集言五識。答。通三乘說。不言第八。亦不相違也。
(二十三右)答意俱分別(文)。義演云。疏答意俱分別者。意說。與七分別俱多起尋伺。五識不爾。俱者相應義。非是同時俱。
(二十三右)自性等亦然(文)。義演云。疏自性等亦然者。意俱尋伺。分別強故。以為自性。五識無相應尋伺故。五識體即是自性。云自性等亦然。即如攝論說自性分別也(文)義蘊云。疏自性等亦然者。若心心所法性能緣慮名自性分別。五亦有。若自性強思名自性分別。即唯意識。
(二十三右)或無五俱散意無尋伺(文)。義演云。疏或無五俱散意無尋伺者。此第二解。意說。無有散意不與尋伺俱。所以七分別收法亦盡。若盡者即違解深密經。彼文云。五俱意識必有一分別意識。故知。許有不違經文。
(二十三右)解深密經(至)分別意識(文)。解深密第一(十六左)云。此中識眼及然為緣生眼識。與眼識俱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有識耳鼻舌身及聲香味觸為緣。生耳鼻舌身識。與耳鼻舌身識俱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廣惠若於爾時。一眼識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眼識同所行轉。若於爾時。二三四五識身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五識身同所行轉。廣惠譬如大暴水流。若有一浪生緣現前。唯一浪轉。若二若多浪生緣現前。有多浪轉。然此暴水自類恒流無斷無盡撿七十三無此文義。三字誤文見七十六(二紙右)。
(二十三右)此違定中聞聲等事。深祕云。疏此違定中聞聲等者。詳曰。深密據散。多分而說故。亦無違(文)義蘊云。疏此違定中聞聲者。若前說無處有處定意。無尋伺故。今解不違。明了思擇名分別意。非惡尋伺故。廣惠聲聞。聲聞以無色界心。遍緣三界法也。又彼言五俱有分別意者。約散意說(文)義演云。疏此違定中聞聲等事者。若經說五俱意識定有尋伺分別者。便違定中聞聲等事。以目連定中卒爾聞聲。五俱意識無分別尋伺故。故不取此解。
(二十三右)其七分別(至)並如別鈔(文)。對法‧瑜伽‧及攝論文‧如上已別。別抄者。如對法抄第五(六十左)略纂第一(二十四右)第二(四十二左)中廣說。又如瑜伽倫記一上(三十右)二上(二十三右)具辨對法瑜伽相攝。無如了燈五末(三十九紙左)。
(二十四右)或於善染(至)方與捨俱(文)。義演云。疏或捨善染至方捨俱者。此第二解。即通相續解也。若善惡性悔約強盛時。即唯與憂俱也。若受善染性悔勢力微劣未位。亦得與捨受俱也。
(二十四右)故善染時(至)可與俱也(文)。義演云。疏故善染時即無捨受至可俱者。此文意說。若善染悔。初強盛時。即無捨受俱。唯與憂俱。若善染勢分盡。至相續未位。即與慼行捨受俱。通慼行者。但不說名慼也。故捨有三種。一者順益捨。如得飲食等順益是。二中容捨。非苦樂等。三慼行捨。不多分別名慼行捨。若多分別。即是憂故。善染悔未位。即慼行捨受俱。強思生故者。意說。善染末位有捨通慼行者。謂此捨是染悔相應強思引生故。通慼行也。故捨受不是憂。憂離欲捨故。又強思生故者。有云。此釋外難。難云。既許捨受通其慼行。善染惡作何非捨俱。解云。善染悔體強思生故。捨雖通慼。而非強思故。不得與善染悔俱。但可說與無記悔及善染末位俱也(文)今謂。捨立三種。未詳曲據。言捨受通慼行者。不多分別故名捨。非全無分別故。言通慼行。非謂別有慼行捨也。
(二十四右)與薩婆多別(至)違下文故(文)。俱舍二十一(八右)云。頌曰。嫉‧悔‧忿及惱‧害‧恨‧憂俱起。長行曰。論云。隨煩惱中嫉等六種。一切皆與憂根相應。以慼行轉唯意地故(文)又十九(十二紙右)云。不善惡作。是疑所增。故聖身中。皆定不起(文)義演云。疏與薩婆多別至違下文故者。然小乘說。善染悔唯與憂俱。乃至善染悔到相續末位。亦唯與憂俱。非捨俱也。故有宗說不還果等。離欲界染已。即捨悔有。若初二果人未離欲界故。初二果人猶有悔故。故大乘說。善惡悔末位。既捨受俱。又無記悔。亦與捨受俱。即第三果人雖離欲。身中由有悔故。若作此解。即違下文云。悔非無學。離欲捨故。故此義不正。由此義故。疏文又明。
(二十四右)應說惡作(至)亦離欲捨(文)。義演云。疏應說惡作至亦離欲捨者。此第二解也。意云。然悔多與憂根相應者。行相相順故。是伴類故者。意云。與捨相應。無記之悔。是善染悔宗之伴類也。若善染悔無之時。此無記悔亦無。離欲捨者。以憂‧悔及捨相應無記也。悔俱慼行轉。所以同憂俱悔。亦離欲捨。
(二十四右)對者起悔(至)善中是厭(文)。樞要云。法華第二。舍利弗云。而今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斷諸疑悔。彼偈又云。我已得漏盡。聞亦除憂惱。疑悔即惡作厭也。惠俱無貪。疑即事疑疑不作佛。憂即是悔。悔先惡故。悔即是疑。又云。悔離欲捨者。法華第二。舍利子云。我從昔來。終日竟夜每自剋責。而今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斷諸疑悔。悔者是法疑悔非煩惱也(文)義演云。疏聖者所起悔但是惡作者。意云。如聖者。卻觀昔日在凡位中作不善時。但是惡作。非體是悔。何以故。已得生故。更有何憂行相而言是悔。故知非悔。若於善中生悔。二不早偏。但是厭也。厭惡欣善故。問。若爾如何前云悔謂惡作耶。答。前文通凡。此唯約聖故不相違也。
(二十四左)憂根無故悔離欲捨(文)。悔與憂俱故。憂根無故。悔亦不生。憂既唯在欲界故。悔離欲捨。疏文略說。此下辨離欲捨有漏無漏勝劣之別。
(二十五右)以不言與苦欲界樂俱故(文)。義演云。疏以不言與在欲界樂俱者。此師意說。然欲界五識中。有苦樂受。尋伺唯在意故。說尋伺在欲界不得與苦樂受俱也。
(二十五右)極苦之處亦有眠(文)。義蘊云。疏極苦之處亦有眠者。以地獄苦逼迫時心漸惛昧。假說為眠。又鬼趣傍生許眠無失。
(二十五右)大論第五(至)彼約別義(文)次前論(四左)云。又說(大論第五)尋伺憂‧喜相應。曾不說與苦樂俱故。捨受遍故可不待說。何緣不說與苦樂俱。雖初靜慮有意地樂。而不離喜。總說喜名。雖純苦處有意地苦。而似憂故。總說為憂。
(二十五右)論四皆與五別境俱(文)。義蘊云。論皆容與五別境俱者。問。前言。悔彰止眠障觀。此即悔眠與定是不得俱起。如何論說行相無違。答。前據等引及殊勝惠故說為障。此約等持聞思劣惠。悔眠可與俱也。問。尋伺依惠。如何惠俱。答。依思分者可惠俱故。問。前言思惠合成。既必有惠。何得更與惠俱。答。覆誑貪癡分得與貪癡俱。此說思分。惠俱亦爾。又約別引俱亦無失。前解為勝。
(二十五左)有人云(至)初靜慮也(文)。義燈云。疏云有人云。三藏言西方有二說。一云。未至定有尋伺。非根本地者。不然。尋伺支非未至故。論有誠文。初靜慮也。此意不是不許尋伺通近分地。但說立禪支不依近分故。破分妄傳三藏云西方有二釋。一云尋伺在未至定非根本地故。諸釋不悉。皆妄禪序。應尋此說了本為真。問。何以得知。靜慮支立唯依根本。答。顯揚第二云。離欲惡不善法故。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釋云。具足者謂修慢圓滿。住者謂於入住出。隨意自在。若此諸支在近分立。何名圓滿出入自在。若分有故亦得立支。無色應立。何故對法第九不依無色故唯根本(文)義演云。疏有人言三藏言西方至說初靜慮者。有人云。傳三藏法師。說未至定中有尋伺者不然。唯論云。即四禪根本定中。應有十八禪支。非未至定有尋伺支。若許立支者。初禪未至定中有喜受。應立為支。又二禪未至喜受。三禪未至定中有樂受。此等應立為支。若不立支者。明知。依根本定立支。不依未至定中立支也。所言支者。由如依於樹林根莖等有多支葉生。即顯此樹林榮盛相。禪支亦爾。依於根本定為根莖故。而生十八禪支。此支即是功德支葉也。設未至定中有尋伺者。亦不是禪支。乃至為未至定中根。既未來如何能生支葉。雖為此難。或可未切。又難云。未至定中有尋伺。即立為禪支。欲界有尋伺。應立為禪支。彼既不爾。此云何乃然。由此道理。雖地法合有立禪支。要依根本定立也。支者分義也。然禪支有十八種者。瑜伽六十三。俱舍二十八云。初靜慮有五支。一尋‧二伺‧三喜‧四樂‧五心一境性。二定有四支。一內等淨‧二喜‧三樂‧四心一境性。三定有五支。一捨‧二念‧三正知‧四樂。五心一境性。四定有四支。一捨清淨‧二念清淨‧三不苦不樂‧四心一境性。此名十八禪支。具如瑜伽六十三敘。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十九終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