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二 輸入者 袁雪梅 (二左)或轉變者是變異義(文)。演祕云。疏或轉變者是變異義者。問。初解何別。答。所變之用是依他起故與前別。此用實非見‧相二分。依此二用計能所取方名二分。是二分執所起處。二分之用。用中二分。 (二左)或變是現義如初卷解(文)。義演云。疏或變是現義如初自解者。即第一卷變謂識體轉似二分。相‧見俱依自證起故。問。安慧‧護法皆言變現。此二別。答。若安慧言變現者。即自體分變現起遍計取執見‧相二分。即有體法變似無也。若護法言變現者。即自體分變現起依他見‧相二分。即有體法變似有也。故有差別。 (三右)非謂我識(至)名為分別(文)。義演云。疏非謂我識自體能緣名為分別者。即是依他起緣見分等名相分。非謂別有實識體能起分別也。有云。我者護法自指為我。謂對安慧故自稱我(文)義蘊云。疏非謂我識自體能緣名分別者。此文相分是見分所取名所分別。非謂我自證分能緣相分為能所分也。此即自證分假稱我也(已上)今謂。有云之釋不允。義蘊為正。 (四左)此護法解(至)釋外難訖(文)。義演云。疏此護法解第四句兼釋外難訖者。如論中是故一切至皆不離識。是釋第四句。如唯言為遮至心所法等。此是釋外難。外難云。心是識職可名唯識真如色等不相應既非是識自證分是唯識。 (四左)安慧隨應解假實等(文)。義演云。疏安慧隨應解假實等者。安慧計。識自證分是實有。餘見分相分色等皆是假有(文)義蘊云。疏安慧隨應解假實者。自證實。二分假。我識變佛我是他依實有。依他實有依執實能所取等方是假法。二釋如第一疏。 (五右)上文安慧說餘非佛(文)。演祕云。疏上文安慧說餘非佛者。上言二分。安慧明餘不據佛說佛無二分。下文明佛有二者。護法適爾。非慧本意。 (五右)或並有漏說分別故(文)。義蘊云。疏或並有漏說分別故者。此解兩師並佛及餘無漏心。以頌言分別。即五法中唯有漏故。准安慧釋。菩薩後得亦有二取。此實皆無。非唯有漏。據增處說。且言有漏。 (五左)外境通能所取等(文)。義蘊云。謂妄執實能所取皆名外境。如執他心雖是外境亦名能故。 (五左)此依攝論說唯二義(文)無性第四(三右)云。如此諸識皆是虛妄分別所攝者。如前所說。身等諸識所取能取。虛妄分別安立為性。唯識為性者。由邪分別二分顯現。實唯是識。善等法中雖無邪執。緣起力故二分顯現。亦唯是識。是無所有。非真實義。顯現所依者。所取色等名無所有。能取識等名非真實。此二皆是遍計所執並名為義。 (六右)以辨中邊等(至)為自性故(文)辨中邊論上(五右)云。三界心心所是虛妄分別。 (六左)二十部等說體非無(文)。義演云。疏二十部等說體非無有極成故者。意云。二十部等皆有能變虛妄心故。問。說出世部等既說世間法假。如何言二十部等有虛妄心。答。彼部雖言諸世間法假。亦有體。但非實有。不妨假有(文)今謂。且約總相多分而言不遮少分說體非有。 (七右)此文但說(至)立分別名(文)。義演云。疏此文但說有漏位故立分別名者。如論中說。分別言據有漏位說。若無漏根本智無分別也。 (七左)二文三師(文)義演云。疏二文三師者。即指論中有兩復次釋一頌文。三師者。即指護法‧安慧‧難陀等三師。三師皆有依他而無遍計故。皆遞離增減二邊契中道也。 (七左)言中道者(至)契會中道(文)。義演云。疏中道者正智也理順正智名契中道者。正智即是根本後得智也。若順正智者。即通取資糧加行位中有漏聞思慧等。皆能順生無漏正智也。亦解。理者道理也。正智者即通有漏無漏正智。但無錯解說當道理。即名正智。非要唯無漏方名正智。又契會中道者。中道有二種。一者約經。即以不空不有名中道。二約癈詮談旨名中道。別以理順智名契。以智證理名會。故通二義也(文)辨中邊論述記上(八右)云。論是則契中道。述曰。由有有無二種法故。一切諸法非皆有空。則契中道。中謂非邊。道者真智。此理妙故。合真智。又言。道謂遊履之義。即是真如智所遊處。此中所說有無義趣妙合真如大道理也。離於過失故言中道。舊云。是名中道義者非也(已上)今謂。准此文義演通取資糧等位有漏智非也。 (八左)即十地經第八卷第六地(文)。十地論八(六右)云。經曰。是菩薩作是念。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論曰。但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轉故。 (八左)華嚴所說(文)舊華嚴二十六(三左)云。又作是念。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控玄記十三(十七紙右)云。此之一文諸論同引證成唯識。今此所說是何等心。云何名作。今釋此義。依諸聖教說有多門(約後四教十門分別)清涼依新華嚴廣釋(云云)。 (八左)無性第四(至)名體(文)。無性第四(七右)演祕云。無性攝論廣釋其意。疏中雖引隨文兼釋。初學難分。今更引之。冀令易悟。論云唯有心者。心識是一。唯聲為遣所取境義。由彼無故能取亦無。不遮心法。由彼與心不相離故。如說若無心所有法。心未曾轉。若爾滅定何故唯心。釋曰。此經部難。若言有心定有心法。如何滅定唯有心王。經部滅定唯有心故。論是彼宗過。我大乘宗若處有心必定亦有心相應法。若處無有心相應法。心亦定無。如是三界皆唯有心。此言顯示三界唯識。言三界者。謂與欲等愛結相應隨在三界。釋曰。舉欲界愛等色‧無色二界愛結。無漏清昇。對彼有漏名之為隨釋論此唯識言。成立唯有諸心心法。無有三界橫計所緣。此言不遣真如所緣依他所緣。謂道諦攝根本‧後得二種所緣。由彼不為愛之所執故。非所治故。非迷亂故。非三界攝。亦不離識故不待說。若爾應說如是二界。無界中經部唯有心心法故。釋曰。若以二智執外境。二智所緣不離識故。唯識自成。故不待說。無色經部心不執外。彼界唯識不說應成。對彼應言二界唯識。論此難不然。識所取義皆無義故。非但色無說名唯識。釋曰。但識所取心外之境並皆是無。名為唯識。不唯色無得唯識名。釋論何者。釋曰。外人問也。除色等外何者更是識所取耶。釋論亦無餘虛空等識所取義(今謂。論亦無之言。此屬句末。以四字為句故。演祕屬後句釋不是。今謂。撲揚雖且引論。而不得論及本疏意。何者。論云余虛空等。此舉虛空所取之法)釋曰。此出色外所取之義。論經部諸師許無色界諸心心法是無色相無體無實所取境義顯現所依。釋曰。敘彼計也。虛空是無色相無體實等。然此空者由心心所破色觀空虛空方顯。故心心法是空所依(今謂‧然此空者下。此釋顯現甚為遷泛。義蘊為優)論恐彼執為非心心法故。說三界皆唯有心。釋曰。恐執虛空離心心所名非心法。或恐彼執能依空無。所依心法亦復不有。由斯故說三界唯心。披此觀疏悟矣。 (八左)即與欲等愛結相應等(文)。義蘊云。謂此三界皆有欲等愛結。謂心心所隨在三界。與此愛結相應。繫屬三界貪等。故言三界唯心。或此言欲等者。即以欲界等餘二界。謂心心所屬此處愛結也(已上)今謂。後釋為正。演祕亦同。 (九左)又經部執(至)顯現所依等(文)義蘊云。謂經部計。無色界心心所法唯觀虛空。此所觀空是無色相。亦無實體所取境義。離諸障礙。名為顯現。彼心心所唯與此顯現虛空為所依故。既無境義。便同命根故。恐經部執為非心法也(已上)今謂。顯現之義與演祕不同。演祕迂矣。 (九左)又前二師(至)應非唯識(文)義演云。疏亦前二師至應非唯識者。第一師安慧‧護法。二師即是難陀。此二師但約妄心以辨唯識。且說三界。若不爾者。無漏非三界攝。應非唯識義。所緣唯識所現者。諸識所緣即是相分。相分即內識自證分上所現也。 (九左)解深密經(至)說同此意(文)。經第三(二左)七十六(二左)演祕云。按解深密經。慈氏菩薩問世尊。諸毘缽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與此心當言有異。當言無異。善男子。當言無異。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識故。善男子。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與此心無有異者。云何此心還見此心。善男子。此中無有小法能見小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善男子。如依善瑩清淨鏡面。以質為緣還見本質。而謂我今見於影像。及謂離質別有所行影像如是顯現。此心生時。相似有異三摩地所行影像顯現。世尊。若諸有情自性而住。緣色等心所行影像。彼與此心亦無異耶。善男子。亦無有異。而諸愚夫由顛倒覺。於諸影像不能如實知唯是識。作顛倒解。無性攝論第四釋云。三摩地者。是能令心住一境性。心法為體。此所緣境說名所行。本境名質。似彼現者說名影像。謂一切法作用作者皆不成。故名無小法能取小法。譬如依止自面等質。於鏡等中還見本質。由迷亂故謂我見影。由鏡等緣威力大故。雖無異影而似別有影像顯現。此心亦爾。問。此鏡中像為有無耶。答。有兩釋。一云。鏡中有別影像。眼識起時緣影而生。不爾便應有見無想。喻不似法。又攝論等鏡像況依他。空花類遍計。又七十六云。如淨鏡若有一影生緣現前唯一影起。多影亦然。准此別有。但無實有。說離質無攝影從質。云見自質。一云。離質無別影像。由迷亂故謂見影像。故佛地論第四說云。謂諸有情顛倒執著。影像熏習成就力故。鏡面為緣自識變異似面影現。由見世間起增上慢。謂我鏡中見其面影。以無別影鏡中生。經但說言眾像顯現。不言生起。佛地第五言生起者。依同假說。又無性論第五說云。又如影像於鏡等中還見本質。而謂我今見於影像。而此影像實無所有。又世親攝論亦第五云。譬如影像實無有義。即於本質起影像覺。然影像義無別可得。詳曰。後釋為勝。會餘違文具義燈辨。小乘同異如瑜伽鈔。 (九左)世親說云(至)無別有體(文)。世親論四(四左)全文但所現之現為說字正。義演云。疏復舉識者。即指識所現文。意說。顯識所現言是識所行。所行者即是所緣義。觀疏文答。解深密上言諸識所緣。即義須同。何重舉唯識所現之言。答。復舉唯識所現者。意顯所緣相分依他內識上現。此相分是內識之境界。定者是決定義言無有小法能取正法。有意說。無有小許實能取心緣小許實所取境。何以故。無作用故。如二影生者。相見二分依自證故如影。 (十右)佛告慈氏(至)能取正法(文)。此本論文非世親釋。 (十右)舊維摩云(至)故眾生垢(文)。註維摩三(十九左)新舊兩文如上已引。 (十左)能入唯識現在十地(文)。義演云。疏能入唯識現在十地者。此明正能入也。十地是所入之處。若隨悟入者。此解論中隨字。即地前非正入也。亦云。或隨經義入十地。而第二解隨字。意說。或隨經義修習。而能得入十地等。 (十左)攝論(至)不出經處(文)。無性四(十九左)云。論曰。諸義現前分明顯現而非有是有。云何可知。如世尊言。若諸菩薩成就四法。能隨悟入一切唯識。都無有義。一者成就相違識相智。如餓鬼傍生及諸天人。同於一事見彼所識有差別故。 (十一右)無性云等(文)。無性四(十六右)云。釋曰。復為成立無有境義故。引餘教及餘道理。謂諸菩薩成四法。相違識相智者。更相違返故名相違。相違者識名相違識。生此識因說名為相。了知此相唯內心變外義不成故無有義說名為智。如餓鬼傍生及諸天人等者。謂於餓鬼自業變異增上力故。所見江河悉皆充滿膿血等處。魚等傍生即見是處有清冷水波浪湍洄。若入虛空無邊處定。即於是處唯見虛空。一物實有為五相違。非一品類智生因性。不應道理。云何於此一江河中已有膿血屎尿充滿。持刀杖人兩岸防守。復有種種香潔舍宅。清淨街衢眾寶嚴地。清淨美水波浪湍洄。虛空定境若計外物都無實性。一切皆從內心變現。眾事皆成。如有頌言。 於一端嚴婬女身 出家‧耽欲‧及餓狗 臭屍‧昌艷‧美飲食 三種分明各不同 (十一右)空定唯空等(文)。義演云。疏空定唯空等者。作觀行者而依空定觀境皆空。若餘人等即於其境而為其實。即互相違。明境隨心種種見別(文)義蘊云。疏空定唯空非今實物等。觀空之定所觀之境一切皆空。非是實人非有實物。所觀為空。若實為空。即成乖反。又非人鬼等所見實互乖返也。又多本作非一實物。於理為勝(已上)今謂。准攝論文。空定是四無色中第一空無邊處之觀也。義演‧義蘊漫言觀空者未可也。以論明言入空無邊處定故。 (十一右)此雖非有(至)各變不同(文)。義演云。疏此雖非有各變不同者。觀此文意。釋通外難。謂有難云。境既實無。是遍計所執。如何鬼等不同。應舉此疏文答。 (十一右)舊云一境應思心(至)解成差證(文)。梁論第五(十九右)義演云。疏應言一處解成差者。意云。心外毀無實境。何得一境應思心耶。但一意所中有四相違境。應田心也。處義寬故。心外無境故。不可言一境也。但可言一處(文)今謂。言一意處者非也。論云於一處。豈是意處。今疏亦同。 (十一左)第二緣過未等(文)。無性攝論(十五紙左)云。二者成就無所緣識現可得智。如過去未來夢影緣中有所得故。無性釋曰。無所緣識現可得智等者。過去未來皆非實有。此與經部共許成就。夢境實無一切共了。諸三摩地所行影像已說非有(文)演祕云。論二無所緣識智者。有義。應云無所緣識相智。無所緣相識得生故。文略不言。待今說故。詳曰。意云。無境而識得生。言無所緣顯境無矣。何繁相言。若言相者。而是境相。故須置者。四緣之中亦應說云所緣緣相。相是境故。彼不言相。得知是境。故此何須。又相亦名所緣相也。論若言無所緣相者。豈不濫彼相分無耶。有相濫失。故無為善。但見前文。有識相言。便謂第二亦合有相。二文全別。不可例同。 (十一左)論三自應無倒智(至)應得解脫(文)。無性攝論四(十五紙左)云。三者成就應離功用無顛倒智。如有義中能緣義識應無顛倒。不由功用知真實故。無性釋曰。本文雖顯。而少助說。若有欲令如所得義即真實有。應不用功自然解脫。一切有情皆見實故。 (十二左)論四隨三智轉智至如何可變(文)無性論(十五紙左)云。四者成就三種勝智隨轉妙智。何等為三。一得心自在一切菩薩得靜慮者。隨勝解力諸義顯現。二得奢摩他修法觀者。纔作意時諸義顯現。三已得無分別智者。無分別智現在前時。一切諸義皆不顯現。由此所說三種勝智隨轉妙智及前所說三種因緣。諸義無義道理成就。無性釋曰。得心自在者得心調順堪有所。得靜慮者。謂諸聲聞及獨覺等。若已證得清淨靜慮心一境性樂靜思慮名靜慮者。隨勝解力諸義顯現者。謂隨增上意解勢力。如所願樂欲令地等變成水等。皆悉顯現。得奢摩他者。謂已證得奢摩他定。滋潤相續令心寂靜。所言修者。空境相應。或四聖諦所緣相應。止觀雙運故名相應。與此相應故名為修。法觀者。謂此後得觀契經等正法妙惠。纔作意時諸義顯現者。謂契經等正法教中。隨於一種無常等義。如如作意思惟剎那速滅等性如是如是非一品類境界顯現。無分別智現在前時一切諸義皆不顯現者。無分別智後當廣釋。義若實有。此智應無。非有分別無分別成。義若是實有。無分別智生不應不顯現。此智如實緣境義故。由此無間所說道理及前所說三種因緣。諸義皆無道理成就。 (十二左)然今取轉換(至)前解為是(文)。略纂等中。然難體性轉變義。今解不爾。由定自在故。雖諸法性決定。而大士實證法性如幻。轉地現行變成金等現行而成。神用無方。豈可思測。故前解勝。 (十二左)得十自在(文)。義演云。疏得十自在者。一壽。二心。三眾具。四業。五生。六勝解。七願。八神通。九智。十法自在。無性攝論亦言各據勝說者。餘聖教中說第三地菩薩方得定自在者。據勝而說。如初地行檀。二地持戒。三地忍辱等。皆據勝說。理實初地中亦得定自在故。十地菩薩於地地中皆能具行十波羅蜜也(文)十自在者。出於十地論十(十八紙左)。 (十二右)或意解思惟觀等(文)。義蘊云。謂實非金寶。意解思惟謂為金寶。此轉質無金用故非此說也。 (十二左)第二得定(至)獨覺等(文)。無性論中二句在第一下。於第一中有三種。一自在菩薩。二聲聞獨覺。三增上解力。世親亦同。 (十三左)境隨真惠轉(文)。義演云。疏境隨真應惠轉者。惠能緣真。緣真之惠。名為真惠。即餘五境應隨他真惠而不現也。有云。境隨真惠轉者。境謂真如也。以無分別智不取於相。而真如亦無出相也。 (十三左)自性即緣識之體(文)。義蘊云。此以識體為自性。性有二種。一事。二理。事謂識之體事。理謂義理。即我法等之義所依也。此二皆以識為自體。心等所緣皆不離此識自性也。 (十四右)大乘他方(至)不善眼識(文)。他方佛有部等不許。小乘等意。前十五界皆有漏故。許後身菩薩記不善眼故。 (十五身)論餘識識故(文)。義燈六本(初右)云。言餘識識故。本釋如疏。西明云。第六意識‧及大乘部等所立細意識‧自宗七‧八。皆是有法餘識識故。我七‧八識前依理‧教已成立‧故有法得成。今謂不爾。若前成立有法得成。非取外法前已立訖。應立已成。若云前立為有。今立不離故非已成。前亦數成不離識訖。又大眾部立麁細二第六意識。今亦立彼。豈不違宗。若云彼細即我第八。何成立彼大眾所立細意識耶。立自八故。又若不置極成之言。後身菩薩不善意識他方諸佛第六意識。亦有法中應有一分所別不成。若置極成。即七‧八識非他遍計。要集云。若餘識中兼七‧八者。有法雖言識。仍有不定。由此有釋於理為勝。今謂不爾。餘識有法既兼七‧八。更有何識而為不定。以避此過。但云餘識不言第六故。又設非兼七‧八。親所緣境不離能緣心。亦無不定。 (十五右)若別言第六(至)為不定過(文)。義演云。疏若別言第六至為不定過者。若有餘字中不攝七‧八識。即外人將七‧八二識為過云。汝第六識為如五識是即不親緣離自諸法。為如第七‧八識故亦得親緣離自諸法。彼小乘雖不信有第八識。然將此識親緣心外故為不定過。據現實非不定。既不信有七‧八識。何得更緣心外法耶。又例七‧八識亦是極成。前引理教已成立。故亦成有法。 (十五右)恐他以七八二識為不定(文)。義蘊云。此實非不定。恐他以為觀緣離自法故此遮之問。他許五識親緣外塵。塵即是法。今以為喻。應有所立不成。答。有二解。一云。約別法塵五境非法。如成眼識以耳為喻。二云。設五皆法。前量已成不離識訖。不闕所立。 (十五右)論此親所緣(至)如彼能緣(文)。義蘊云。此文意兼自證緣見亦不離能緣。能所緣中二隨一故如自證。 (十五左)別有六量(文)。義演云。疏別有六量者。即六識各別作比量。即為六量也。 (十五左)此第二唯識量(文)。義演云。疏此第二唯識量者。取前親所緣量為第一。此量為第二。若約大段次第。合是第四量。更堪餘本。 (十六右)不言即識(至)無為別故(文)義演云。不言即識者。宗中不可云即。識但可云決定不離心及心所。若言即識為宗者。即宗有一分相符過。以他心境即是心故。疏以有無為別故者。若以所緣有為無為即是識者。且如所緣中有是無為法者。此無為復與識別。如何言所緣法即識耶。 (十六右)今此所成(至)亦即我心(文)。義燈六本(二左)云。問。難他心應緣外境。今云緣自心非親緣他心。亦應如鏡為緣還見自質者。為鏡喻心為當取質。答。設爾何失。二俱有過。以鏡喻心。應云以鏡為緣還見自鏡故。心為緣還見自心。如何得云還見自心。如何得云還見自質。以質喻心為難准此。答二解。一云。且約散位應云如質以鏡為緣還見自質。今他心智以他心緣還見自心。二云。約定如定為緣。自心變作種種影像不離自心。如似散心以鏡為緣還見本質。非離於質鏡中別生問。自心他為緣還能見自心。自質鏡為緣質不能見質。如何為喻。答。喻取少分。如似眼質以鏡為緣還見眼質。故云還見自質‧雖取見非眼。眼依處故。隨世俗故。 (十六右)以是法故即有體法(文)。演祕云。疏以是法故即有體法者。論云所緣法者。即是因法。既云所緣。必須有體。故所緣因除彼空花。疏云以是法者。以是所緣法也。省所緣言但云是法(文)義蘊亦同。 (十六右)又解除彼亦得(文)。演祕云。疏又解除彼亦得者。因中應云除空花所緣法故。以言簡之亦無過也(文)義演云。又解除彼說得者。即立量云。除他心智所緣他心心所境已外餘所緣諸法。決定不離能緣心等。因云。是所緣故。如相應法。又立量云。除彼無體已外餘所緣有體法。決定不離我能緣心。是所緣法故。如相應法。或因除亦得。因中應云除彼空花所緣法故。以言簡之故無有過。 (十六右)非言餘心(至)故通心也(文)。義演云。疏非言與心相應至故通心者。若非言與心相應。即唯心故。故但總言相應通心王也。故不言與心相應。問。此文與前此親所緣定非離此等論文何別皆立所緣不離識故。答。有二解。一云。無別。但重成前量也。有法用前。二云。有別。前量偏約親所緣緣說不心。而有外救云。如心心所法及親所緣。不離心故可成唯識。若疎所緣質色并不相應法及與無為等。既非親緣。應離識故。故說此量。然此量意。色等諸法以是法故皆非離心。如心心所非謂此法是親所緣說不離言。故與前論文有別。明知此量有法但云所緣色等諸法為有法。與前論文有法不同。故說與前論文別。或可。前後二量因有別故。前後論別也。 (十六左)初離有後離無(文)義蘊云。勿以真理俗事為初後。謂論中初言我法為初故離有。後言空識言後離無。 (十七右)辨中邊論初卷等(文)。彼論上(二左)云。頌曰。虛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論曰。虛妄分別有者。謂有所取能取分別。於此二都無者。謂即於此虛妄分別永無所取能取二性。此中有空者。謂虛妄分別中但有離所取及能取空性。於彼亦有此者。謂即於彼二空性中亦但有此虛妄分別。若於此非有。由彼觀為空。所餘非無故。如實知為有。若如是者則能無倒顯宗空相。 (十七右)舊譯亦同(文)。真諦所譯題曰中邊分別論。彼上卷(二左)云。虛妄分別有。彼處無有二。彼中唯有空。於此亦有彼。此中虛妄分別者。謂分別能執所執。有者。但有分別。彼處者。謂虛妄分別。無有二者。謂能執取執此二永無。彼中者。謂分別中。唯有空者。謂但此分別離能執所執故唯有空。於此者。謂能所空中。亦有彼者。謂有虛妄分別。若法是處無。由此法故是處空。其所餘者則名為有。若如是知。即於空相智無顛倒。 (十七右)處於中字皆七轉聲(文)。義蘊云。此有二釋。一云。處於中三字皆第七轉。於唯境聲。處中依聲。如言眼中之識。故中亦是聲。二云。中字誤。應為等字。彼論言處。此頌言於。意念二文何以解其中字。後釋為正。 (十七右)處言與於(至)有所依故(文)。義演云。疏處言與於大義相似者。意說。處字與於字大義相似。疏以處於中皆第七轉有所依故者。舊頌云彼處無有二。處者皆即第七轉中境第七囀。然第七囀聲中有所依有所於境。今即是於境聲攝。處與於相似故。論第一云。謂二空於者。是境第七攝。然空列中字為第七轉。應云處者於中是第七囀攝。或可。頌中字是第七識攝。以第七識轉中有所依聲故。 (十八左)故說一切法者等(文)。彼論上(三右)云。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論曰。一切法者。謂諸有為及無為法。虛妄分別名有為。二取空性名無為。依前理故說此一切法非空非不空。由有空性虛妄分別故說非空。由無所取能取性故說非不空。有故者。謂有空性虛妄分別故。無故者。謂無所取能取二性故。及有故者。謂虛妄分別中有空性故。及空性中有虛妄分別故。是則契中道者。謂一切法非一向空。亦非一向不空。如是理趣妙契中道。亦善符順般若等經說一切法非空非有。 (十九左)舊云是名中道義(文)。中邊分別論上(初左)云。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名中道義。一切法者。謂有為名虛妄分別。無為名空。非空者。謂由空由虛妄分別。非不定者。謂由能執所執故。有者。謂虛妄分別有故。無者。謂能執所執無故。及有者。為於虛妄中有真空故。於真空中亦有虛妄分別故。是名中道義者。謂一切非一向空。亦非一向不空。如是等文不違般若波羅蜜等。如經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 (二十右)據理而言四事皆通(文)。演祕云。疏據理而言四事皆通者。有義彈云。身不定難如何得說通非情耶。若言情非情境於多相續皆不定屬說通非情。此亦不然。境道非情。仍約有情名不定故。故應思之。詳曰。言四皆通。定不定。或通有情。不云四種通情非情名皆通也(文)義蘊云。疏據理而言四事皆通者。准理身不可通非情。今言皆通有情也。以處‧時二亦通有情。如言王處處自在時等。或言通者通定。思之可准(文)義演云。疏據理而言四事皆通者。意云。四事中處‧時二即是定。身及作用二即是不決定。今言四事皆通者。處‧時二亦通不定。身‧作用亦通決定。言處‧時通不定者。謂於是處同一時間有情心既有多。所變亦應有別。故於一境變名不同。即隨自心名定不定故。鬼人天等同居異居相望有定不定。言身作用亦通定者。謂多有情同一業業多時共集事同得了。故亦定成。今言處‧時是定作用不定者。亦就勝說。理實皆有定不定也。又四事皆通者。此文意說。四事皆通。如疏云。謂終南山處。謂緣山時及作用等亦是無情。水土有生長用等。等者四乃皆通有情。亦如南山。村人經爾所常住。南住南村定即有情。處定有情。即名有情。所處定故。說處通有情。時通有情者。或有緣此人。或時不緣人等。故說時通有情。疏中即約有情緣山等。據非情說。身與作用通有情者。作用屬身故。又解。疏中錯作通字。應是過字。應云據理而言四事皆有過。外人難曰。若一切法皆是唯識無心外實境者。即處‧時‧身‧用四皆有過。據此有理也。亦如真諦舊頌云。若唯識無塵。此一句通結於處‧時身四事。應難云。若唯識無塵者。即處定不成。亦若唯識無塵者。即時定亦不成。處成既定成。故知識外有實境。身‧用亦准此難云。若唯識無塵。身定亦不成。作用亦不成等。又新頌云。若識無實境。此下一句亦通於四處。外人難曰。若唯識無心外境者。即四事皆不成。意說。若唯有識無外境者。處亦不成。時亦不成。身亦不成。作用亦不成。既許成者。能顯識外境不無也。 (二十右)舊真諦論(至)唯識無塵(文)。真諦所譯題曰大乘唯識論一卷。彼論(初左)之全文。義演云。疏真諦論云至若唯識無塵者。意云。今此頌是也別為難。難云。若唯識塵境等許處時定者。此應不定。何以故。以唯有識無外境故。故云處‧時悉無相續不定者。大乘許相續不定。今難云。相續應定故。云無想續不定無不定言。意顯於定。作用若成者。今難云。應不成。以唯有識無外境故。今一行頌下一句結上三句。意云。既唯有識無心外境。所作事等如何得成耶。又泰法師解此頌云。此則應云處‧時決定。取第二句上一無字相屬上處‧時也。此文意說。處‧時悉無定無也。意顯有處‧時決定也。即第二句中相續不定者。相續是身。即身不定也。作事者。即作用也。即第二句中下不定二字流至於此。應言作用不定悉不成。悉不成者。難上處‧時身‧作定不定等悉不成也。然第四句合是第一句。應云若唯識無塵者。處‧時‧身‧用定不定悉不成也(文)義蘊云。疏舊真諦論處時悉無定等者。處‧時據定。彼論難令無定相續不定。今難云。無不定也。餘可准釋。 (二十右)菩薩流支論(至)及所作事(文)。流支所譯題曰大乘楞伽經唯識論。一名破色心論一卷。彼論(初右)之全文。義演云。疏菩提流支論云若但心無塵至人及所作事者。此頌意說。但有圓心無心外六塵也。實無外境。妄見離心外有境。故云若但心無塵。離外境妄見。處時定不定。准上處‧時令定難難不定。故云處時定不定。人及所作事者。人者即身也。作事者作用也。大乘云此二法不定。今難人云。即上定字流至於此。應云人‧所作事應定。文中雖復不別配。准上相相返理合如是難也。以故唯有識無外境。又泰法師云。若言處時定人所作事不定者。此四皆不成也。今此一行頌將第一句難下三句。 (二十左)彼長行云(至)不緣色等(文)。彼論疏上(二十右)云。述曰。下廣四難。於中有二。初牒大乘義別為四難。後總為四難。初中亦二。初牒大乘義。後正申難。此廣初句頌。通下四難。若者若大乘。謂若大乘說唯有識無心外境。即是離於心外實有色聲等是有緣色有緣識生。此識生時不以離心色等為境者。此即小乘外道牒大乘義。自下正難。 (二十左)何因此識(至)非一切處(文)。彼疏曰。述曰。即第一難。頌第二句處不定。謂既無實境。許有此識生。何因如緣終南山識。於此山處起餘處則不生。此及所餘境實無故。謂立量云。非緣終南處。緣此識應生。執。境實無識得生故。如緣終南處。此言現識非謂此識。若說此識者。非此處亦生。然今且為處定比量此識不生。倒生比量。義准可知。然不繁作。下皆准何因等言即不應成。 (二十左)經部師等(文)。彼論疏(二十紙左)云。謂此所難無實外徵。論主假作經部計師為此問意。故言設難。又設謂施設。即實經部施設此難。 (二十左)此言現識非謂此識(文)。義演云。疏此言現識非謂此識者。此難意云。云不緣終南山處。亦應緣此終南山現量識應生。不謂比量識生。何以故。以比量識不緣南山處。緣此終南山比識亦得故。 (二十左)何故此處(至)非一切時(文)。彼論疏(二十一左)云。述曰。此第二難。頌第二句時定不成。謂既無實境。許有此識生。何故如緣終南山處識於一時起。非一切時生。此時餘時境俱無故。謂立量言。非緣終南時緣此識應起。執境實無此識生故。如緣終南時。此言現識。如前已說。處‧時有異。餘意可同。 (二十左)同一處時(至)隨一識生(文)。彼論疏(二十二右)云。述曰。即第三難。頌第三句相續不定不應成難。言相續者有情異名。前蘊始盡後蘊即生故言相續。或非常一。簡異外宗亦相續。謂既無外境許有此識生。如同一山處及同一時間有多相續。皆共緣見。何不決定隨一相續緣山識生所餘有情此識不起。此雖正難現未顯。次舉喻成。 (二十一右)謂外量云有見不見(文)。義蘊云。此量相符。如鬼人天。同一所時唯一見水。餘不見故。此量應云。有多相續。同一時間於終南山處。應定一見。餘不能見。此為宗也。因喻如疏。 (二十一右)如眩翳人(至)有此識生(文)。彼疏(二十二右)云。述曰。此舉決定例不決定。即言虛妄分別以為緣故似外境生。實無外境。如有眩翳見髮蠅等。無小實義唯有識者。如世日眩及中有翳以為緣故。同一時間於虛空中。此決定見有髮蠅等種種異物。非是眼中無眩翳者。於此時處許有見髮蠅等識生。何故於同一山之處及同一時。有多相續皆共見山非是決定。如見髮等隨一能見虛妄眩翳。唯識既齊。定隨一見其義應等。既許多見故。是相續不決定故。謂立量云。有多相續同一時間於一處所。應定一見餘不能見。執唯識故。如多相續同一時間於一髮等。有見不見(文)義演云。如眩翳者。解云。著物不正名眩。眼精上有病名翳。若眼中翳長即目前見長毛髮。若目翳圓即目見毛輪。若目中翳如一行即目前見蠅(文)今謂。毛輪者。二物非同。勿謂毛之輪。又多本作蠅。義演釋為雖。義恐見錯本二十唯識疏曰蠅有除食等用。明知蠅字非繩。 (二十一左)復有何因(至)其用非無(文)。彼疏(二十二左)云。述曰。下第四句作用不成。於中有三難。此即第一翳髮等無實用。復有何因言通三難問。及申三難竟。論云餘髮等物其用非無。通上三難。謂既無實境許有此識生。有何所以有眩翳者所見髮蠅等無髮蠅等用。無眩翳者所見髮蠅等有髮蠅等用。髮有為髻等用。蠅有附食等用也。量云。眩翳所見應有實用。執無實境此識生故。如餘髮等(文)今謂。新論此無餘髮等物等二句。第二下亦無餘飲等物等二句。至第三下有餘髮等物其用非無二句。此順舊論。流支‧真諦兩論皆有故。二十疏(二十四右)此中舉初餘髮蠅等。等取第二餘飲等用。及等第三餘城等用。然舊論一一難下皆自出例。今恐煩惱廣故總顯之(文)今謂。論與此疏取第二飲等用及第三城等用。如彼疏釋。又此疏意。餘髮等言唯等蠅等不等第二‧第三。以第二‧第三有二句故應知。 (二十一左)第二云復有何因(至)其用非無(文)。新論中無餘飲等二句。此順舊論如上已辨。第三亦同。彼疏(二十三右)云。述曰。難作用中。此即第二夢飲等無實用。既供身四事。一飲食。二衣服。三翳藥等取第四臥具。然此外加刀杖及毒藥。藥通二種。有毒無毒故。謂既無實境許識得生。何故夢飲酒等無醉等用。餘時飲等有有醉等用。量云。夢中飲等應有實用。執無實境此識生故。如餘時飲等。 (二十二右)第三復有何因(至)其用非無(文)。彼疏(二十三左)云。述曰。此第三難。尋香城等作用不成。舊論云乾闥婆城訛也。梵云健達縛此云尋香。謂中有能尋當生處香即便往。亦名健達縛。其西域呼俳優亦云尋香。此等不事王侯不作生業。唯尋諸家飲食等香便往其門。作諸伎樂而求飲食。能作幻術。此比作城於中遊。名尋香城。幻惑似有。無實城用。或呼陽焰化城名健達縛城。諸商估等入諸山海。多見陽焰化為城空。於中聞者作樂等聲。西域呼作樂者既名尋香。故說此化城名尋香城。謂既無實境許此識生。何故此城無實城用尋香城有實城用。量云。此尋香城應有實用。許無實境此識生故。如餘城等(文)義演云。疏尋香城者。梵音云健達縛。舊云乾闥婆。此云尋香。西方戲兒但作音樂造幻城等。尋食貪香。彼所造城名尋香城。由此海中日輪雲氣相擊勢力似城相現。從喻為名。亦辨健達縛城如泰法師抄。更有廣釋。恐繁不錄。 (二十二右)如上皆有返覆比量(文)。義演云。疏如上皆有返覆比量者。返前處決定比量云。汝正緣終南山。緣此南山識應不生。執實山無此心生故。如餘不緣終南山處。時定量云。汝緣終南山識應不起。執實山無此此心生故。如不緣時。次相續不定量云。如多人於一處所同一時間。一人眩翳見髮蠅等時。餘人無眩翳者亦應見髮蠅等物。執唯識故。如眾多人同一處時見實山等。 (二十二左)真諦論云(至)及苦受逼害(文)大乘唯識論(二右)云。定處等義成如夢。云何夢中離諸塵。有處或見國園男女等。非一切處。或是處中有時見。有時不見。而不恒見。是故離塵定處定時得成立。如餓鬼續不定如餓鬼相續不定得成。云何得成。一切同見膿河等。膿遍滿河故名膿河。猶如酥甕。餓鬼同業報位故。一切悉見膿等遍滿。河中非一。如見膿河。餘糞穢等河亦爾。或見有人捉持刀杖遮護不令得近。如此唯識相續不定離塵是成。如夢害作事。如夢離男女交會時出不淨為相。夢害得在作事亦爾。如此由各各譬處時定等四義得成。復次如地獄一切。由地獄譬四義得成立。云何得成。見獄卒及共受逼害。如地獄中諸受罪人見獄卒等。定處定時見狗鳥山等來。平等見非一受逼害亦爾。實無獄卒等。由同業報增上緣故。餘處亦如是。由此通譬義得成。 (二十二左)菩提流支論(至)為彼所逼惱(文)楞伽唯識論(七右)云。處時等諸事。無色等外法。人夢及餓鬼。依業虛妄見。此偈明何義。汝言。以何義故。於有色處眼則見色。餘無色處則見有色。於有色處不見色故。又汝言。以何義故。又即彼見處於有色時眼則見色。若無色時不見色者。汝以何義。於彼夢中一處見有聚落城邑及男女等。或即彼處聚落城邑男女等皆悉不見。或有時見。或時不見。非是常見。又汝言。若無色等外諸境界虛妄見者。如是則應一切時見。若不如是應一切時不見者。此義不然。何以故。有於處時無色香等外諸境界。亦有同處同時同見。亦有同處同時不見。是故偈言人夢及餓鬼依業虛妄見。故此明何義。以汝向言若無色等外諸境界。云何有時處等見不見者。此義不成。是虛妄說。何以故以離色等外諸境界時處等事皆翻成故。又(八左)云。如夢中無女。動身失不淨。獄中種種主。為彼所逼惱。此偈明何義。如人夢中實無女人而見女人。與身交會漏失不淨。眾生如是無始世來虛妄受用色香味等外諸境界。皆亦如是。實無而成。以如是等種種譬喻。離色香等外諸境界。有處時人所作業等四種事成。又復更有一種譬喻。離色香等外諸境界四種事也。皆虛妄不實。是故偈言獄中種種主為彼所逼惱。故此明何義。彼四種事離色香等外諸境界一切皆成。云何皆成。如地獄中無地獄主而地獄眾生依自罪業見地獄主。彼地獄主與種種苦。而起心見此是地獄。此是地獄處。此是地獄時。此是夜時。此是晝時。此是前時此中後時。彼是地獄主。我是作罪人。以惡業故。見狗見烏。或見鐵鉤。或見兩羊。乃至廣說。 (二十二左)新翻論云(至)釋前四難(文)。二十疏上(二十五右)云。初一句答初二難。第二‧三句答第三難。第四句頌答第四難。至下當知。頌言身者相續異名。 (二十三右)彼論云(至)非一切處(文)。彼疏(二十五右)云。述曰。此長行中文有其三。初以如夢喻合解處‧時二難。次解第三徵。後解第四難。就初段中文復有三。初解頌說如夢之言。次解處時俱定之理。後結二定非不得成。此即初也。然舊譯家不閑此義。遂略不翻。梵云伊(上聲呼之)縛(平聲呼之。合名夢也)。筏(此有二義一是有義。二譬喻義)今言如夢顯是譬喻。故言意說如夢所見。非謂有夢名伊縛筏。或後有釋。夢者能緣。其村或園等夢之所見夢心所有。今頌略言喻如夢者。顯夢所見為二定喻。非能緣夢心為處時同法。恐以能緣為同喻故。今簡略也。論謂如夢中雖無實境。述曰。次解處時俱定之理。以一夢喻喻二理成故。此最初說如夢中無實境也。然今論師解四外難非正當難。以去外疑。舉世現事返質外人信解前難。此夢境無。經部‧大乘彼此共許。故以為喻。論而或有處見有村園男女等物。非一切處。述曰。此解處定。猶如夢中一種境雖無實。或於是處見有村等。科處不見。故雖一切處皆有識。而於是處。終南山非於餘處。 (二十三右)正解量云(文)二十疏云。彼此成已返解他難量云等。前後之文與此疏同。 (二十三左)以因言許無隨一失(文)。義演云。疏以因言許無隨一失者。若因中不言許者。因中即他隨一不成過。彼小乘等不許境不實故。是置許言為簡過也。即大乘因中自置許言故。無他隨一失。 (二十三左)言如是故(至)不定過(文)。義演云。疏言如是故無以真如不定者者。意云。言如是者。即指所許之境。內處時等故簡真如也。若不言如是。但以是境故者。即有真如為不定之過。以真如亦是境故。問。夢境是非覺。豈可將前境耶。答。今所成意。彼執處時定實即通遍計也。故以前後是現境此他准已亦得為對。 (二十三左)彼論云(至)不令得食(文)。彼疏(二十六左)云。或復有釋。鬼有二釋。一福德鬼。住此洲而報與天同。二薄福德。所見水等皆為猛火。今以薄福喻身不定。故如餓鬼。若福德鬼。喻不成故(舊論無此。如前已說)。論河中膿滿故名膿河。如說蘇瓶其中蘇滿。述曰。解頌膿河。河中膿滿得膿河名。非有小膿名膿河也。西城中賣蘇瓶。言滿瓶著蘇并瓶亦賣。言賣蘇瓶。非有少蘇言賣蘇瓶。舊言蘇甕。膿河亦爾。又(二十七右)云。述曰。自下正解相續不定。如多餓鬼同為惡業同得惡果。多共一處聚集之時同見膿河。相續不定。非於膿河定唯一見一不能見。如眩翳者見髮蠅等。故雖無實境相續不定。其義亦成。外道‧小乘經部師等。皆信餓鬼同見膿河。故以為喻。量云。同於一時同於此處相續不定。其理得成。許無實境故。如餓鬼所見膿河。然頌膿河更有等字。等何等法。論等言顯示或見糞等。述曰。由惡業故所見水等皆謂糞尿及餘血等。攝論等云。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為等事心異故。許義非真實。即此意也。論及見有情執持刀杖遮悍守護不令得食。鬼由惡業深極飢渴。設雖見膿亦趣望。得為諸有情遮不令食。一切同見非唯一見。故喻得成(文)義演云。立量准前者。量云。汝於夢中見有村園等時。亦應不見。汝許梵境非實有故。如餘夢中不見村等時。或返之。或於夢不見村園等時。亦應見有村等。許夢境非實有故。如汝餘夢中見村等時。正量云。其非夢中境雖無實所見村園等。更其時亦定。許如是境皆無實故。如夢所見。此因聖經部。經部許夢境非實入。疏中言以經部為首。若薩婆多夢境許實。故今不對。問。豈園皆有有情非。答。縱無人情。村中定有情。村中有時。故知亦通情。 (二十四右)彼論云(至)精血等用(文)。彼疏(二十八可)云。如夢中言如先已說。譬如夢中夢兩交會。境雖無實。而男有損精。女有損血等用。等者等取支分勞倦出法等用。夢得錢等。其用則無。境雖無實。其眩翳者所見髮等無髮等用。餘見髮等有髮等用。其理亦成。量云。眩翳。非眩翳等所見髮等有用無用成。許無實境故。如夢失精等。 (二十四左)頌一切(至)故四義皆成(文)。彼疏(二十八左)云。言一切者。標宗所明總解四難故言一切。故四義皆成。此總結也。餘十三字正答難也。 (二十四左)彼長行云(至)為逼害事(文)。彼疏(二十九右)云。然大乘中。其獄卒等在地獄中作逼害者。非實有情。至下當悉。其擲罪人置地獄者。是實有情。與俱舍同。此對薩婆多及經部等申其正理。不對大眾‧正量部等申其正理。下正解難。論而彼有情同業異熟增上力故。述曰。申彼地獄受罪有情因果同。故。此顯所由。論同處同時眾多相續。皆共見有獄卒狗鳥鐵山等物來至其所為逼害事。述曰。同處者顯處定義。同此處見餘處無故。同時者顯時定義。同此時見餘時無故。眾多相續等者。顯相續不定。皆共見故。來至其所為逼害事者。顯作用成。狗者駁狗也。鳥者鐵嶲啄眼精等鳥也。鐵山者。即眾合地獄等羊牛等形來逼罪人。等物者。等取剛鐵樹林剌等蠰狗吒蟲等。此中意者。謂地獄中境雖無實。同處同時多受罪者。同見獄卒等來為逼害事四義既成故。於餘時境雖無實。其處定等非皆不成。又(三十紙左)云。今彼部(摩訶僧祇犢子部等)意。獄卒狗等皆有情數。是在地獄有情用故。如那落迦報。然諸部中大眾‧正量說獄卒等是實有情。薩婆多師雖非有情。然是心外惡業所感增上大種轉變所生造色形顯量力差別。經部師等難非有情。然是心外造業之時唯熏內識。乃其受果乃在心外。大種轉變起形顯等。今大乘意亦非有情。造業之時既在內識。受果之世在識非餘故。今大乘與諸部異。大眾部等於此救之。其在地獄行業擲人置地獄者。是實有情。諸部無諍(文)瑜伽第四(六右)廣明諸地獄相。略纂二(二十五右)獄卒狗鳥爙炬蟲等。二十唯識敘諸宗不同。薩婆多師‧經部‧大乘說是非情。然少差別。上座部為說情類。廣如彼破。倫記亦同。義演云。然聖教中唯說地獄中卒與鳥等是有情故。餓鬼見者是無情也。若閻羅王宜以文案。獄卒伺命等即是有情。如經中說。若人心常懷惡毒。又見一切眾生有厄難凶惡之事心大歡喜。由造此業死後作閻羅王伺命獄卒等。 (二十五右)舊唯識云(至)引經為難(文)。流支‧真諦二論並引阿含之說。 (二十五左)識從自種(至)說彼為十(文)。彼疏(四十一右)云。此即第二說密意。頌舊論說言故。佛說此二似內外處。名之為二似有色處。故言為十。亦不相違。謂六內識從自種子生現行時。其現行識變似色等境相而轉。非外實有色等十處。是此中意。 (二十五左)似色現識(至)差別而生(文)。彼疏(四十二左)云。釋初二句頌。似色現識者。謂即眼識能現似色而轉之。識無實色故名為似色識現似色故。說眼識名似識。從自種子緣合轉變差別生者。從能生已識體之種。此種由境界等諸緣合已異本相續名為轉變。此了色識自種子緣青黃等。種種行差別而生。 (二十五左)佛依彼種(至)眼處色處(文)。彼疏(四十二右)云。述曰。依眼識種說為眼處。依於眼識所現似色說為色處。種名為眼。相名為色。故言如次。 (二十五左)如是乃至(至)差別而生(文)。彼疏云。論如是乃至似觸現識從自種子緣合轉變差別而生。述曰。如是者牒眼識。乃至者略中也。謂略中聞耳‧鼻‧舌三識也。舉五識初‧後二識以作其法。准餘可知。 (二十五左)佛依彼種(至)身處觸處(文)。彼疏云。述曰。此亦如前。此意即是五有色處種名為內根。境名為外處。觀所緣論亦作是說。識上色功能名五根。應理功能與境色無互為因。功能即是種子異名。亦說五根體即識種。成唯識論第四卷中略有二說。有說。眼等五根即五識種。無現眼等為俱有根。唯自因緣生已種子。名為眼等。為俱有‧所緣以為誠證。觀所緣說。第八識上五識種子名五根故。又說。常與境互得為因故。其五外境許有依他色處無諍。其陳那等依此唯識於觀所緣作如是說。有說非理。若五色根即五識種。十八界種應雜亂。成如是便有十一過失。廣如彼說。然護法論師假明陳那執復轉救言。能感五識增上業種名五色根。非作因緣生五識種。其安慧等復破彼言。應五色根非無記。如是便有十二過失。然廣如彼。亦陳那等即隨文解更無異釋。其安慧等釋此。於識所變似眼根等。以有發生五識用故。假名種子及色功能。非謂色根即識業種。破經部等心外實色。由未建立有第八識。若不說種為眼等根。眼等便離六識而有。故說種子為眼等根故。今於此有二師釋。於中一一更別開義如彼疏解。 (二十五右)依此密意說色等十(文)疏云。述曰。此總結也。依破於我。於識種子。說為眼等。於識所現現行似色名為色等。非離於識別有眼等。眼等不離第八識故。 (二十六右)二者(至)並識變故(文)。義演云。疏又解以未建立第八識故隱五識根乃至並識變故者。然彼二十唯識中云種子為五根。相分現行為塵者。即約未建立第八識以前。即隱五色根但說種子為根。恐小乘執離識外別有五根故。說種為根也。今此唯識論中意。依識所變非別實有者。即由正義。依建立本識。變起現行五色根為所依。現行五塵相分為所緣。故不同二十唯論說根塵並識變也(文)義蘊云。疏二者以未建立第八隱五色根等者。謂五根第八相分。小乘未信故。且隱之但說識種。若爾種亦小乘不立。如何說之。答。彼雖不許第八中種。小部經中說亦有種子。故說為根。此中言二者。即論二十唯識中第二義也。非是前科釋外疑中第二文。不解釋密意等為第二故。 (二十六右)此下第二(至)所有勝利(文)。二十唯識疏(四十三左)云。勝利者果利也。 (二十六右)唯識二十(至)數取趣無我(文)。彼疏(四十三左)云。補特伽羅名數取趣。以能數數取趣故。有其果位安立因名。由無實我故數取趣。又云。受化者能入數取趣無我。述曰。此釋上二句頌。總立宗也。次當廣釋知十二處無實我故。受化埂入有情無我。若言人趣唯一故。 (二十六右)謂若了知(至)乃至知者(文)。彼疏(四十三左)云。述曰。六二法者。即十二處。內六處‧外六處。謂根乃境。由說十二處教。若知六識從根乃境六二法生。了知自身唯眼能見都無見者。乃至了知唯意知法都無知者。此中見者。等外道等執實我故。能了知根境除我執也。 (二十六左)應受有情(至)有情無我(文)。彼疏述曰。二乘根機者名為應受有情無我教。由知唯有根境識等無實我故二乘根便入有情無我正理。除計我執。得二乘果。是密意說十二處教之勝利也。 (二十六左)依彼所化生(至)如化生有情(文)。彼疏上(二十九左)云。述曰。上三句顯別意。第四句引喻成。第一句顯機宜。第二句能化意。第三句說。 (二十六左)彼自釋言(至)化生有情(文)。彼疏(四十紙右)云。此釋第四能成喻句。有斷見外道。聞說無我來問佛云。我體既無。誰住後世。今佛世尊為答斷見者。說有中有化生有情能住 後世。非為實有說化生也。若非實有。佛如何說。 (二十六左)彼但依心(至)化生有情(文)。彼疏云。述曰。以諸色等斷或不續。諸轉識等或斷或隱。唯第八心相續不斷。能從前世往於後世結生不斷。佛觀此心密意說有化生有情。非現實有化有情乃後說也。此舉極成以況二家不極成法。問。何故生知。非實有密意趣說。 (二十七右)不說實有化生有情(文)。義演云。問。中有之身既是業滅。具五蘊成。云何非實。答。以中有身頓起頓滅非如本有相續長時。恐彼執為實有情我故非實。理實與彼本有相似亦密說故。 (二十七右)說無有情(至)但有法因(文)。彼疏云。述曰。由佛執說中說。無有情我及生者等八種事但有其法但有從因所起。因即所由。所從生法一切名因。都無實相。故知化生密意趣說。然舊論偈說。無眾生及我。但法有因果今勘三梵本。並無果亦有故字。由此經故知說化生是密意教。若無故者其理不成。無因成故。 (二十七右)說色等處(至)契經亦爾(文)。彼疏云。此合法喻。若爾如何。 (二十七右)依所化生(至)非別實有(文)。彼疏云。述曰。解上三句頌。觀空密說。非別有實有色等十處。機宜如何。所化眾生執有實我。為破彼我執說有色等十。令除一實見故。舊論頌云。然等八有教。為化執我人。即此頌云。依所化機宜說色等也。 (二十七左)彼長行云(至)法無我(文)。彼疏云。說一切法唯有識者。是有情無我密意。教餘。故受化者能入一切法無我。我主宰義。知法無主宰名法無我也(文)義演云。問。何故喚法名為我耶。答。我者自在之義。即諸法有自在義故得我名。不得將割斷義以解於我。 (二十八右)應受諸法(至)諸法無我(文)。彼疏云。述曰。菩薩根境名為應受法無我教。由知諸法唯有識故。菩薩根者便能悟入諸法無我。除計法執得成佛果。是諸法唯有識教之勝利也。然佛世尊有三時教。此唯識教第三時說。令得佛果故非密意。有情無我教是第一時教。令得二乘果故名密意說。 (二十八右)若知諸法(至)入法無我(文)。彼疏云。述曰。外人既聞諸法皆空說唯識教。自下設難。此牒大乘義。下方申正難。若能了知一切諸法一切皆無。得入於法無我理者。 (二十八右)是則唯識(至)何所安立(文)。彼疏云。述曰。此正難也。既言一切諸法皆無。即無有識。唯識既無。今此論中何所安立得入佛果。其安立者即牒論初立宗言。問義同前釋。 (二十八左)論謂依識變至說為法空(文)。此疏不引二十答文。演祕(二十五左)為引曰。按二十唯識論云。非知諸法一切種無乃得名為入法無我。然達愚夫遍計所執自性差別諸法無我。如是乃名入法無我。非諸佛境離言法性亦都無故名法無我(文)二十疏(四十五右)釋此文曰。非是令知一切種類唯識亦無乃得名為入法無我。意存二性故。若非知一切種無。令知何等。又次文二乘異生諸愚夫等起計所執。自性諸法差別諸法以為實有。即是諸法體及用也。令知此所執性體用都無。名入法無我。非知真俗凡聖等境亦都無故名入法無我。 (二十八左)非無離遍計(至)說為法空(文)。義演云。疏非無離遍計所執實有乃至說為法空者。意說非無離此遍計所執實言以外更無餘漏正體‧後得智所證唯識性故說為法空但空法執名為法空故。問。此根本‧後得智證唯識。為約依他。答。從前問且約依他名唯識性。兼取真理亦無妨。論非無無離言正智所證唯識性故說為法空者。意說。說但說所執我法無故名為法空。不說依他‧圓成無故名法空也。何以故。以依他‧圓成法體不無。又是離言正智所證不得名空。長讀論文。 (二十八左)設依他言(至)故今總言(文)義演云。疏設依他言法體亦離至故今總言者。此說依他離言所由。意說。依他唯識性雖有依地能信詮言。其法體亦離言也。問。何以知耶。答。謂後得智所緣故。唯有識無心外境。不帶言故。此證其離言故。依他圓成俱離言也。其正體智自體分證自許他見分時。亦是正智。證離言依他唯識性故也。論雖總言非無離言正智所證等不別分別。今疏家據正體後得。分別其善其真如離言不說自成。 (二十九右)其正體智自證分亦證依他(文)。義蘊云。謂前本問依他識性。今謂答云。非無離言正智所證。正智證者即是真如。便乖問意。故此解云。其正體智自證緣見亦是依他唯識性也。 (二十九左)若總四俗(至)亦是相依(文)。義演云。疏若總四俗真至亦是相依者。哲解云。若四俗諦中。初俗諦唯是俗不通真。若四真中。第四真唯是真不通俗。俗中後三‧真中前三亦真亦俗。故說真俗相依。此文即明四重俗‧四重真上有真俗相依也。文有廣分別。泰泊法師抄。或四可將俗對第四真淨真對初俗亦得相依。相待立故。 (二十九左)佛說為不可治者(文)。演祕云。按寶積經云。一切諸見以空得脫。若起空見即不可除。 (三十右)攝論第四(至)故名堅住(文)。今按攝論并無性釋。言諸識體是識等。不言色處識為體等。然攝論等雖有稍異。而終成一意。彼次前文(無性四九紙右)論曰。如是已說種種諸識如夢等喻。即於此中。眼識等識可成唯識。眼等諸識既是有。色亦唯有識。云何可見。此亦如前由教及理。釋曰。教既十地‧解深密經。理即經中所說道理。謂三摩地所行影像及夢等喻。皆如前說(文)承此論文次舉難(九左)云。若此諸識亦體是識。何故乃似色性顯現。一類堅住相續而轉。無性釋曰。若此諸識亦體是識等者。此問色‧識一類堅住相續轉因。言一類。者是相似義。前後一類無有變異。亦無間斷故名堅住。即此說名相續而轉(文)今謂。攝論就能現識而論。此論約所現色而難。能所雖異意則不別。 (三十右)天親云多時住故(文)。世親攝論四(六右)云。一類堅住相續轉者。由相似故名為一類。多時住故說名堅住。 (三十左)由無迷執(至)應無顛倒(文)。攝論亦有。疏中不引。無性論四(九左)云。與顛倒等諸雜染法為依處故。若不爾者。於非義中起義顛倒應不得有。此若無者。煩惱‧所知二障雜染應不得有。無性釋曰。與顛倒等諸雜染法為依處故者。等即等取煩惱業生諸雜染法。眼等諸識與顛倒等諸雜染法作所依處。所依處者即是因義。故者須也。觀彼問意而作此答。謂無義中顯現似於眼等諸識。一類堅住相續而轉。由此起彼顛倒等法。 (三十左)顛倒即諸識(至)二障雜染(文)。攝論四(九左)云。此若無者。煩惱‧所知二障雜染應不得有。無性(十右)釋曰。若不爾者。若不如是轉。於非義中起義顛倒應不得有。若無顛倒。煩惱‧所知二障雜染應不得有。無因緣故。 (三十一右)二障雜染(至)何有清淨(文)。攝論四(九左)云。此若無者。諸清淨法亦應無有。無性釋曰。若無雜染。清淨亦無。要息雜染顯清淨故。 (三十一右)攝論第四無著頌本(文)。演祕六末(二十六右)云。攝論第四(十右)無性釋曰。亂相許為似色變識。亂體許為非色變識。順結頌法。故文隔越其義相屬。若無似色所變因識。非色果識不應得有。以若無境有境亦無。釋曰。言順結等而釋外難。外難意云。准長行釋。與彼頌文何故不次。故答彼言。約順結頌。取義相屬故。文隔越亦不相違。其文隔越對者可患。先因後果。名之為順。又云。以苦無境無似色境。有境亦無。能有彼境顛倒之心名為有境(文)今謂。此釋非也。無性釋意唯就頌中明隔越成文非順次成也。非通頌與長行順逆有別。無性通釋甚明白矣。迷之如是何乎。 (三十一左)唯識二十云(至)現量為勝(文)。彼疏下(二十四紙右)云。此則正量‧薩婆多等為此問起。先議諸法刊定勝量。後方申難。此即議也。刊定者貶量也。言諸法者即是所量。一切有漏無漏諸法由三二量揩準有無。量者量度。如以尺丈量綾錦等。文為能量。綾等所量。知其量數是其量果。諸心心所緣諸法時。說有四分。見分能量。相分所量。自證量果。如是自證緣見分時。見分所量。自證能量。證自證為量果。如證自證緣自證時。自證所量。證自證分為其能量。即此自證亦為量果。能返緣故。若以第三緣第四時。第四所量。第三能量。其第四分即為量果。能返緣故。陳那以前古內外道大小乘師皆說三量。一現量。二比量。三聖言量。今依梵音。云阿弗多阿笈摩。此云至教。至教量者。非得但聖者說名為至教。但是世間言無差二可信者語皆至教量。契至理故。令定爭故。如八語品四聖言等。言比量者。比附量度名為比量。即以眾相而觀於義。緣比義名為比量。言現量者。諸部說異。且薩婆多用世友說以根名見。根體是現量。以顯現義是根義故。此能量境名現量。是持業釋。法救說。識名見。能量境故。識名現量。持業如前。妙音惠名見。能量法勝慧名現量正量部說。心心所法和合名見。心心所法合名現量。經部師說。根識和合假名為見。假能量境假名現量。吠世名迦德句義中覺為現量。數論師說。十一根中五根是現量。若歸於本。自性是現量。大乘師說。根名為現。依‧發‧屬‧助‧如‧根五義勝餘故。然是色法不能理境。唯心心所能量度故。心心所法正是量體。依現之量名為現量。此依士釋。若無著以前但說二分。唯一見分為現量體。無著以後陳那菩薩立三分者見‧自證‧證自證分為現量體。五慧諸識雖皆有執。然無隨念‧計度分別。明現取境名現量。無漏皆現量。如說善等性。小乘有五。外道有二。大乘有四。合有十一種。出現量體廣如餘處。此略顯示陳那以後其諸量攝入此中。此體除此外更無故。如因明疏。今者世親說有三量故。論說言一切量中現量為勝。所現境故。證自相故。大小二乘外道內道皆其許爾故。今總敘貶議諸量現量勝餘。 (三十一左)若無外境(至)如是境耶(文)彼疏下(二十五左)云。述曰。此正申難。如世人言。我今見色。乃至觸觸。若無識外實色境。寧有此覺。我今現證如是色等。此既非無。外色等定有。總言覺者。心心所法之異名也。今此云覺。謂現量智非唯是惠。因明者說言證智者。心心所法之總名矣。故舊論云。如此證智云何得起。成唯識中亦有此難。色等外境分明現證。現量所得寧護撥為無。 (三十一左)論現量證時(至)妄生外相(文)演必云。論現量證時不執外等者。依二十論。通破正量及薩婆多。故彼論云。如夢等時雖無外境而亦得有如是現覺。餘時現覺應知亦爾。故彼引此為證不成。釋曰通破三宗。又若爾時有此現覺。我今現證如見色等。爾時於境能見已無。要在意識能分別故。時眼等識必已謝故。釋曰。破正量部。以彼計境相續有故。故但破見。又剎那論者有此覺時色等現境亦皆已滅。如何此時許有現量。釋曰。此破有宗。有宗境識皆剎那滅。 (三十二右)頌言現覺(至)許有現量(文)二十疏下(二十六左)云。第一句述正現。顯離外境實有不成。下三句破外宗。明無現覺成無外境然舊論本遂分二段。前後別明。其此頌中初句易解。至下當知義蘊云。疏現覺如夢等者。此法喻不全相似。然以夢中不分明執實。心外現覺亦爾。故以為喻也。起現覺時等者。謂從現量起執心時。現量見境俱無。正量部等境許長時。何證心間斷。不可言見及境已無。唯能見心滅故。合二師故。 (三十三右)若大眾部等(文)二十疏下(二十九右)云。大眾部等剎那既同。六識俱時雖小不同。頗同此。 (三十三左)然實五俱亦有意識妄執(文)義演云。此釋時異於常又違論。亦五識起俱生煩惱同時意識不可起分別。寧容五俱之意有妄執耶。前論自云後意分別方生外想。不說俱時。一何乖反。然准前尋伺中後正義師。五無尋伺五俱分別。意識即許有之。故五俱意妄執何失。 (三十三左)後五識生何故執斷(文)演祕云。後五識生何故執斷者。有何所以意執斷耶。執既不斷。與五同緣。故知俱第六意識有執無妨。 (三十三左)然但堅深可說有異(文)。義演云。疏然但堅深所說有異非五識俱無有執也者。此釋通外難。外難云。意五俱意識有執。未審與俱時五識行相何異。答。然但堅深可說有異意說。五識俱意不堅深執者。即與五識自是現量。若五俱意識有執著者。即與五識有異。以五識是現量。俱時意識不是現量故。堅深是執。不堅深者無執。又解。外問云。五俱意識若有執者。未審無與獨頭第六識執何別。答。獨頭意識執堅深故是遍計。五俱意識雖有執而不堅深。故非是遍計亦是現量。今謂。後釋為優。 (三十三左)如別抄中敘諸師說(文)。略纂第十四(初左)。 (三十四右)若小乘等難(至)不是破他(文)。演祕云。疏若小乘等難至是不是破他者。本雖破他。設他有難。此文即成顯正義也。問。設他有難。依五識說。何乃不破彼五識耶。答。前已顯五不執為外。故不破之。有義彈云。疏說此但顯其正義。不是破他。今解破他者。詳曰。疏意如前。非不破他。問。何以得知。疏亦破他。答。疏既說云不可執為是實外色。若不破他。而誡於誰云不可執。又下言語云若小乘。若前不是破他說者。何乃中間言若等耶。以此而觀。疏意不唯明中自義。顯對他難理通辨正。思之。 (三十四)現覺了時(至)唯心也(文)。二十疏下(三十一左)云。論如世自知夢境非有。覺時既爾。何不自知。述曰。夢‧覺二識境即同。世能自知梵境非有。其覺時識自知。應等夢心無有。覺時許知無。覺識境既無。何不知非有。量云。世尊覺時識應知境無。許無境故。如知夢識。 (三十四左)但顯正義不是破他(文)義蘊云。前已破他訖。今既小乘難云。但是五識現量取外。不說意識執外。故今解云。五識所緣之境以意所執之外實不取外。但如夢中之境非實外也。此即會中正義不破小乘。 (三十四左)此同攝論第四中難(文)。無性第四(五左)云。若於覺時一切時處皆如夢等唯有識者。如從夢覺便覺夢中皆唯有識。覺時何故不如是轉。真智覺時亦如是轉。如在夢中此覺不轉。從夢覺時此覺乃轉。如是未得真智覺時此覺不轉。得真智覺此覺乃轉。無性釋曰。舉夢等喻以顯示者。共成立故。 (三十五右)後釋先難覺時境色應知亦爾(文)。義演云。疏後釋先難者。如先難云。何故覺時於自色境不知唯識。今此論文釋先難有二。初舉喻。如言如夢未覺至方能邊覺等是後釋難了。如言覺時境色應知亦爾等文即是釋先難也。 (三十五右)唯識二十頌云(至)所見非有(文)。彼疏下(三十二右)云。未得真智覺。不能自知生死夢所見定非實有。即正理解於此頌文。或為喻顯。如世未覺不能自知夢心所見定非實有。覺時亦爾。以喻釋難。即此半頌以法‧喻二義解之亦無違也。舊論下句今在上說。今此上句舊論下說。舊依梵本。今從唐言。亦無乖返。諸上下頌應如是知。 (三十五左)惛如夢故(文)。彼疏下(三十二左)云。論如是世間虛妄分別串習惛熱如在夢中。述曰。下以理解。此釋下句頌中夢字。生死之識不稱實理說為虛妄。無始已來數數熏發名為串習。蓋纏蔽稱之為惛。毒火所煎號之為熱。或復串習無明稱惛。聖智不生名之為熱。猶如世間數習闇昧惛睡之識名之為夢。生死亦爾。睡者惛熱義。夢睡心之異名。即說生死名世間爾。如經所說生死長夜。 (三十五左)依教設難(文)。義演云。疏依教設難者。疏文錯。是釋難字。勘餘本。 (三十五左)若不能知何謂他心智(文)。二十疏下(四十九左)云。述曰。下外人難。論主既說緣與不緣有何過者。今為二難。先難不緣。後難許緣。此即初也。若說一切諸他心智不能親知他心等者。云何說之為他心智。便立量言。汝之他心應非他心智。不能親緣他心等故。如自色等智。 (三十六右)若能知者唯識應不成(文)。二十疏云。述曰。此即第二難彼許緣。若凡及聖諸他心智親能緣知他心等者。所說唯識理應不成。許此智緣心外境故。復立量言。汝他心智應非唯識。許此智緣心外境故。如我此智。喻中不言如我此智。便闕同喻。然他心智亦能了知他心所法。唯名他心者。從主勝說故。然此不能了知他心。能緣心等亦不了知彼所緣境。若許知者。便有自心知自心過。自心有緣彼。彼有緣自心。故若許知便有此失。若別時緣即無此過。自心前後計相續故。既爾大乘許一剎那自心返緣彼能緣。彼能緣等何不許緣。此亦不爾。但許一念自心自緣。謂自證心緣見分等。猶尚不許一念見分返緣自證。豈許見分一念自緣。唯見分能緣他心故。若爾他心緣自身。自證亦應得說一念他心智得緣彼境此亦不爾。前已說一念見分不許能緣自。自證分類此亦爾。故他心智但知他身心心所法。不緣彼境及彼能緣自證分。不名他心智。故此說因位非佛等心(文)義燈六本(四左)云。西明云。安慧三釋。護法二釋。安慧無違。護法釋中第二云。一切所緣不離能緣故名唯識。通一切位者。言中有濫。云一切所緣不分親疎。疏所緣緣濫親所緣。總云不離緣故。若疎所緣緣亦不離能緣心。何須云緣他心智不親緣他心故。非離識取。設親緣他心。亦不離自心故。又前如何言應不親緣離自之色等。以彼所緣無離自故。正解應云一切親所緣不離能緣故名唯識。 (三十六左)解深密言無有少法(文)。經三(三右)。 (三十七右)無性第四(至)見外心等(文)。無性論四(八右)云。慈氏無有少法能取少法者。此釋前難。無作用故。謂一切法作用作者皆不成故。如是生時者。緣起諸法威力大故。即一體上有二影生。更互相望不即不離。諸心心法有二影生。更互相望不即不離。諸心心法由緣起力。其性法爾如是而生。如質為緣還見本質等者。譬如依止自面等質。於鏡等中還見本質。由迷亂故謂我見影。由鏡等緣威力等故。雖無異影而似別有影像顯現。此心亦爾。乃至廣說。 (三十七右)如質為緣(至)還見自心(文)。義蘊云。問。如以他心為緣但見自心之相。可言還見自心。如面質為緣境之所現。但是影像。如何此言還見本質。答。鏡無實像。但由鏡故令自識上有面像現似本質而名見質也。問。眼識亦能緣鏡像不。答。眼識現量不緣妄鏡。但由意識以眼為門緣影像故。亦有許五識緣假。如前兩說。 (三十七右)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實如知自心智不知如佛境廣說彼抄解(文)。彼疏下(五十紙左)云。此頌文意有徵有解有逐有答。所以者何。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實。此外人徵。如知自心智。此論主解。伏意。亦有自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實。外人復逐。第四句頌不知二字。論主復答。不知者無知。已由無知故不能自知。總言活如佛境者。顯成二智不如實知然依梵本。頌不知字應言無知。不知無知。答‧逐不知總顯二不如實。今此文略合文不知。義亦合二。經下當知(文)長行并羽具釋此頌。不遑廣引。 (三十八左)許見相分(至)體所變故(文)。義演云。問。何故百法論中說二所變者謂十一色。何故疏中言二所變者謂見相二分。二分相違。若為會釋。答。此文明唯識義。即說二所變是見相分。彼論出法體。即說二所變謂十一色。彼論如言二所變者。即第八識心王能變起五根五塵。同時心所唯變起似根塵。然第七識不緣色。此中除之。若五識亦能變起實五塵。若第六識能緣變十八界似根塵等故。彼論言二所變者。此中即約唯識道理說。五聚法皆不離識。總名唯識。即自識相故名唯識。乃至識實性故名。唯識等(文)今謂不允。 (四十右)此種子識等(文)。義演(八末)云。疏宜由字釋一切種子識者。意云。此釋頌中初句合置由字。應云由一切種識謂本識中能生自果功能差別。今謂。義演牒文與現流本不同。 (四十左)於因緣中(至)因緣種故(文)。義演云。疏於因緣中唯除現親能熏之因緣此明一切種子故者。意云。現行親能熏種。雖亦是因緣。今者不取。頌意本明一切種故。所以不取現有熏種以現行非是種故。 (四十左)問前第二卷末(至)言等流果耶(文)。義演云。疏問前第二卷末種生現起如俱有因得士用果。今此處明種生現行即言是等流果耶。 (四十左)答如前第二(至)非士果(文)。義演云。疏答如前第二乃至非上士用果。如前第二卷明因能變‧果能變。唯等流‧異熟二因習氣攝一切種盡。故彼云。等流習氣是因緣故。八識體相差別生而生名等流果。果似因故。第八種子生現行。唯是等流果不是士用。故彼等流是即是此間等流果。非是士用果也。問。若不得士用者。如何彼論下云如小乘俱有因得士用果。答不然。但言如小乘俱有因得士用果。不言等流種即是俱有因。意云。縱許是俱有因者。擬舊因緣故。謂薩婆多所說。六因中除能作因外餘異熟‧俱有等五因皆是因緣。故頌言因緣五因性。顯揚十八破薩婆多。俱有因不定是因緣性。又解。此間名為因緣。據當法體說。如第二卷云如俱有因得士用果者。就譬喻說。不相違。 (四十左)彼間等流種等(文)。演祕云。疏彼間等流種子等者。即彼第二而明等流異熟因處(文)義蘊云。作簡字者誤也。指前因能變中故云彼間。 (四十一右)然顯揚十八(至)是因緣故(文)。十八(八左)云。有一異計立六種因。謂同類因‧遍行因‧俱有因‧相應因‧異熟因‧能作因。如是六種除異熟因餘五因性不名道理。由有三種過失故。又云。俱有因者謂攝受因一分。如眼於眼識。如是耳等於所餘識。 (四十一右)今但是因緣(至)等流果(文)。義演云。疏今但是因緣至流果者。意說。此因緣是十因中生起因等攝得等流果。問。十因中幾因是因緣。答。若六因是因緣。所謂牽引‧生起‧引發‧定異‧同事‧不相違因是因緣性。若爾何故偏舉生起。答。雖六因是因緣。然生起因之果近故疏中偏舉。 (四十一右)如攝論說(文)。無性第二(八右)云。最勝因者。所謂種子阿賴耶識能攝持此故。能與彼而作生因。非唯攝受。要由攝持熏習功能方為因故。因相即是增盛作用。熏習功能能為因性。現前能生雜染法故。果相即是由轉識攝。貪等現行雜染諸法熏習所持名為果相。阿賴耶識因是果不定。故當說言。言熏習所生。諸法此從彼異熟與轉識更互為緣生(文)義演云。疏如攝論說即義說為二因者。即攝論中唯說種子生現行。亦名同類因。亦名俱有因。即於一切種子生現行。義說為二因也。 (四十一右)若前解者(至)果中攝(文)。演祕云。疏若前解等者。解等流中第一釋也。對彼等流二種之義以辨餘因。下疏准知(文)義演云。疏若前解至果中攝者。意云。前等流果中有二解。初解即種子生種。後解即種生現行。今准前解。種生種唯是等流。若准後解。種子生現行。現行說名士用果。或增上果攝者。意說。增上果寬。亦攝得士用果也。亦有疏本作別字解亦得。意說。前總相解等流果。即取種子生種種生現。是等流果。今別解者。唯取種生。是等流果。若種生現即名士用果。或是增上果攝。增上寬故通取士用無妨(已上)今謂。今本作別。此本為正。不爾下文前解之言難通。義演‧演祕不允。義蘊為正。 (四十一右)言異熟者(至)現種異熟等(文)。義演云。疏即善惡種望諸現種異熟等者。意說。善惡種子望諸異熟無記現行種子。皆名異熟。性不同故。異熟生無記法者。即業所招總別報異熟生無記心心所。並名異熟。望善惡並不同性故。意說。善惡種子與異熟果為增上緣種。 (四十一左)前生流果(至)增上緣種(文)。演祕云。疏前生等流果至增上緣種者。此辨因緣‧增上緣別也。前生者。即前等流中種生種‧種生現等也。 (四十一左)然約第一解(至)有為果故(文)。義演云。疏然約第一解等流即此二種乃至以俱有為果故者。若准前解。等流果中即取種生種子‧種子生現行名等流果。此種子生種子‧種子生現行此二種。即攝一切種子盡。下士用果但於種子生現行上。義說士用果。然士用總有四種。一者俱生士用果。謂種子生現行熏種子果。二者無間士用。謂種生種子果。三隔越士用果。謂善惡業能感後報異熟現行果。四者不生士用果。謂無漏聖道斷煩惱證得擇滅無為離繫果也。今疏中但說俱生士用故。云以俱有為果故也。即種子為俱有因。現行取第二解(文)義蘊云。疏然約第一解等流等者。解等流中。初以種生種及種生現俱名等流。總為第一解也。後若別解者下。唯前後種為等流。種生現即士用‧增上。此為後解。此中據第一解。等流寬并此異熟。即攝一切種子盡。正與前第二卷解等流‧異熟二因習氣同。下言前後准此應悉。 (四十一左)若約一解等流果等(文)。演祕云。疏若約後解等流果等者。後解等流種親生現亦等流果。故取作意種子望心為士用也(文)義蘊云。若約後解等流至作動心等者。等生故者。今准後解。既唯前後種為等流。即種生現可名士用。前已說訖故不重云。但說作意望心為士用也。以稍疎故。與力勝故。此約法士用。 (四十一左)若前解等流(至)遠望士夫等(文)。義蘊云。前解既以種現為等流。故遠望士夫所作為士用果。此人士用也。 (四十一左)增上果亦有二(文)。義演云。疏增上果亦有二種乃至不能繁述者。然此文中有二解增上果。一者不雜增上果。二雜增上果。且不雜增上果。此第八識現行若望他善惡業。所感其識現行。是名異熟果。望作意種子。作動心心所種生現行。即名士用果。若從因名言種子生識現行。現行即名等流果。除此三果已外餘所依根等及外山河等。皆名增上果。此約前解。此文約不雜增上果說。二者雜增上果者。即五果中除增上果以外餘四果。總名增上果。以增上果最寬故。餘四果皆增上果也。此據後解。等流種子現行等且名增上。即除增上外餘四果。皆名增上果。即約雜增上果說(文)演祕云。疏若後解等流至亦增上者。亦等流果顯所生現望能生各有二果義。 (四十二右)若後解等(至)亦增上果(文)。義蘊云。後解既種自望為等流。故以種生現為增上。此言亦者士用也。前已說故。 (四十二右)第七識種子(至)是親增上因(文)。義演云。疏第七識種子至是親增上因者。意云。第七識種子與第八識現種為俱有依。由第七識種子勢能引起第八識。或第七識種子亦依第八識種子。如眼根種子與眼識種子為俱有依。要由眼根能引起眼識種子亦爾。又如第六識種子依第七識種子相助與力而能生現等。即第七識種子望第八識現行種子故。第七識名親增上因。雖六因中無增上因。由五果中有增上果。今對彼果說有增上因也。故第八識亦得名異熟果。亦得名等流果。亦得名士用果。第八識現種望第七。亦得名增上果。故第八識得具四果。故第二卷論云。此識果相雖多位多種。異熟寬不共故偏說。果有多種者。具四果也。 (四十二右)餘一切法准此應知(文)。義演云。疏餘一切法准此應知者。若第六識中異熟無記業所感者。即此異熟生無記。名言種望同類種及現行名同類因。善惡業望異熟生無記心現種名異熟因。作意種子位能驚覺異熟生無記令現起。即名士用因。若第七識種子為俱有依。由第七識勢力能引第六識中異熟無記令起。即第七名親增上因。若第識名疎增上因。即第六識中異熟無記心望此能生。隨其所應名等流果‧異熟果‧士用果‧增上果也。若眼等五識之中異熟生心。亦准此知。唯用五色根為親增上因。第六識名疎增上因。其第七識唯有三果。謂等流‧士用‧增上。無異熟果故。論云此生等流異熟士用增上果故至名一切種者。此論文意。以其所生四果顯能生種子因名一切種也。 (四十二左)論除離繫者至非種生故(文)。義演云。論除離繫果非種生故者。離繫果唯是無為唯是滅諦。即斷煩惱縛得無為離繫果。離繫果不通有為無漏道諦也。 (四十二左)論有展轉義至分別種故(文)。演祕云。論有展轉力等者。有義。今別敘難。難云。豈不由種生現對治方證離繫。何故不說。故論通也。詳曰。種生能治望離繫果但為疎緣。與疏所敘對增上緣為難何別云別敘難。請審披之。義演云。論有展轉義非此所說等者。若從種生智。智能斷惑方證離繫。據此展轉說。亦合說離繫果。然今但說分別種染分依他故不說離繫。 (四十三右)下文自例淨法亦爾(文)。義蘊云。此證前解分別唯有漏也。 (四十三右)由此道理(至)此中說也(文)。義演云。疏由此道理至此中說也者。觀此疏文。二師解別且樸揚解云。由此說染依他道理。所以復不取無漏有為也。一切種子等者。意說。有漏一切種子於彼四果攝果不盡。以不攝無漏有為果。然亦有能生彼有漏四果義。故云此頌中說之。又泰法師解云。由此說染依他道理。設且不取無漏有為一切種子。何以故。以無漏種子生現行無漏時。但攝得三果。如無漏種子生自無漏現行。種子為同類因。現行為等流果。如無漏作意種子位驚動無漏識種子令生無漏現行識。即作意種子名士用因。無漏識名士用果。又第七識無漏種子為俱有依。望第六無漏識為親增上因。無漏識為增上果。但有三果而無異熟果。故云攝果不盡。所以不說無漏種等。有疏本云後亦不取無漏得。意云。此頌中不說無漏有為。及下長行倒中。方說無漏有為。例中亦不說無為。故云後亦不取無漏等。並有能生彼果義故此中說也。此說有漏種子此緣(文)義蘊云。疏無漏有為至攝果不盡。無漏果中除異熟故有四果。下說無漏有為一切種子。於彼四果之中不攝離繫。故言不盡。何以得知後淨法中亦不攝離繫。以前後文並有能生義故。故知淨中亦不攝離繫果也。下論自言。淨種現行為緣生故。故此中說除離繫果。准此有漏四果。無漏唯三。疏通三緣者。除因緣(已上)今謂。撲揚及泰師解與此不同。此邑師解則與此中說也之語義勢不合。於三師中泰解親文。 (四十三左)亦有展轉相生之義(文)。義演云。疏亦有展轉相生之義者。意云。有漏分別心生種子時。亦有展轉相生之義。即從種子生現行。之後熏成種故。故有展轉相生義也。准疏此論文有兩種展轉也。一謂展轉證得無為離繫。二謂展轉相生之義。即種生現生種等。 (四十五右)如前第二(至)八卷自解(文)。共不共等第二卷。三熏習義第八卷。 (四十六左)下後解訖(至)與上不同(文)。義演云。疏下後解訖略作數科與此不同者。即下文中言本識種容作三緣現分別除等無間已下文是。 (四十七右)今且隨文(至)學者尋之(文)。義演云。疏今且隨文乃至尋之者。如下解四緣中。因緣即解頌中一切種識。餘三緣即解頌中現行分別心心所。如下解十因。即解頌中一切種識。解五果等即解頌中分別現行心心所。但隨便宜作數段科。讀者知。 (四十七左)緣中有總別(文)。義演云。言緣中有總別者。總即四緣。別即實分別多種。如因緣‧所緣緣中各分二種。或增上緣亦有二種。為有力增上‧無力增上等。今答云緣且有種子。雖有勢力。望異熟識名色等五果種子稍親。明不是隔趣亦非因緣。若隔越非因緣者。如何牽引種子說為因緣。解云。據實非正因緣。菩薩說牽引為因緣者。因緣類故假說因緣。 (四十八左)如現行因及異熟果等(文)。義蘊云。謂現行能熏七轉識因望異熟現果非因緣攝。以不次故。現業望果亦非因緣。非自類故。 (四十八左)各各所變相見分(文)。從方云。證自證分是後邊故。覺隱故。不能熏。 (四十八左)有漏無漏各除一已(文)。義演云。疏有漏無漏名除一者。有漏位中除極劣無記。無漏位中除佛果善。並不熏故。 (四十九左)心品之言(至)共有法等(文)。義演云。疏心品之言至共有法者。即舊經論中名共有法。若親經論中名俱有法。然共有‧俱有一體異名。問。所言共有法者。未審共有何法答。答。即共有得及生等四相。亦如定共戒‧道共戒等。意說。由如定‧道二戒亦名定共戒亦名定共戒。亦名道共戒亦名道俱戒。故說心所名共有法亦名俱有法。宜品言兼攝心所。故得等四相皆名品也。 (五十右)論極微圓故不熏成種(文)義燈六本(五右)云。論極微圓故。西明三釋第三云。前文通釋因果第八。即無所熏故。後文通釋因果第八。因微果圓。要集云。於釋中有釋第三於理相順。今謂不爾。謂七轉識別釋前七。第八心品下別釋第八。極微圓故。愛釋八識有因異熟‧果位無漏不重所以。以業異熟極微故不熏。果位無漏極圓滿故不熏。不爾前言除佛果善‧極劣無記不能熏者。有何所以。由此本說於理為勝。以疏解云又解。因中第八及六識中異熟之心。並不熏者。以極微故。果上第八以極圓故。偏簡第八。果方無漏。五識異解有許通因。佛身善法無增減故。實果八識俱應簡之。通釋八識。由此前論但說有七能熏本識生自類種。 (五十左)佛果上第八等(文)。義蘊云。疏佛果上第八以極圓故不熏成就止種者。此中應言佛果八識不熏成種。唯言第八疏文略也。 (五十一右)既言異類(至)果故(文)。義演云。疏既言異類至果故者。意云。種子異類相望不能親生俱異時果及異類果故。其相云何。作法云。如種子望俱時異類種子非因緣。如眼識種望耳識種子等。或種子望俱時異類現行。如眼識種子望耳識現行。或現望俱時異類現。如眼識現行望俱時異類耳識現行。或種子望異時異類種子。如前念眼識種子望後念耳識種子。或種望異時異類現行等。皆非因緣性也。或現望異時異類現。如前念眼識望後念耳識亦爾。 (五十一右)對法第四說(文)。第四(十五紙右)。 (五十一左)彼對法論(至)即同望現(文)。對法第四(十五紙右)云。又自性故。差別故。助伴故。等行故。增益故。障礙故。攝受故。是因緣相。當知此中以自性等六種因相顯因緣義。謂自性‧差別兩句建立能作因。餘句如其次第建立俱有‧相應同類‧遍行‧異熟因。對法抄四(四十三)具釋諸因。學者尋之。 (五十一左)薩婆多俱有等五因緣(文)。義蘊云。彼有六因。一能作因。二俱有因。三同類因。四遍行因。五異熟因。六相應因。唯初能作不說因緣。顯揚十八廣破。恐繁不引。 (五十一左)顯揚論十八(至)可應敘之(文)。十八(八左)演祕云。顯揚論第十八中。廣非有宗六因不得為因緣云。且同類因有在三過失。若言同類之因名同類因。有已成過。何以故。若善等法善等種性先已成就。彼何用因。若言同類即因名同類因。是即無果。有不定過。何以故。不示其果。是誰因耶。又非決定因體同類。不相似法亦為因故。若言非同類即因亦非同類之因。是即言名。有虛設過。同類因言無有所主。浪施設故。如是於餘四因三過。如理廣說。問。與攝大乘豈不相違。彼許俱有是因緣故。答。顯揚破彼現行相望俱有義。不同攝論。如前已會。 (五十一左)又瑜伽第三(至)第十八等(文)。第三(八右)明四緣中。因緣者謂種。第五卷(九左)五十一(十六紙左)三十八(十右)顯揚十八(十一左)此等文皆陳列四緣。 (五十二右)瑜伽第五十一(至)互為因緣(文)。五十一(五左)無性攝論第一(十二紙右)皆如上引。 (五十二右)論二等無間緣(文)。義演云。論等無間緣者。緣即有緣慮用也(已上)今謂。誤之最矣。不足取議。此緣唯在心及心所故致斯誤。四緣皆是緣藉之義。非緣慮義。 (五十二左)三十八說(文)。三十八(十右)云。等無間緣及所緣唯望一切心心法說。由彼一切心及心法前生開導所攝受故。所緣境界所攝受故。方生方轉。是故當知等無間緣及所緣等。 (五十二左)菩薩地有開導之言(文)。即指上文大折瑜伽以為十七地。此文在彼第十五菩薩地。 (五十二左)對法第五(至)應非此緣(文)。第五(初)。 (五十三左)前滅一心(至)後一心緣等(文)。義蘊云。問。多少不均。如何言等。答。心與心所和合似一。雖多少異亦名齊等也。 (五十三左)即簡相似法沙門義(文)。上(五本十六紙左)言著名沙門義。名殊體同。如上已引婆沙等辨。 (五十三左)又言等者(至)一心一所等(文)。義蘊云。問此與著名沙門義有何別。答。彼但受與受別緣。想與想為緣。不望餘法。此雖一心一所。可望餘法為緣。故與彼別。但非多法故成等也。 (五十四右)如草火等喻(文)。俱舍第七(初左)云。大德復言。以諸色法無間生起或少或多。謂或有時從多生少。如燒稻稈大聚為灰。或時復有從少生。多如細種生諾瞿陀樹。根莖枝葉漸次增榮。聳幹乖條多所蔭映。 (五十五左)第八十說等(文)。八十(十九紙右)云。問。諸阿羅漢住有餘依涅槃界中。住何等心。於無餘依般涅槃界當般涅槃。答。於一切相不復思惟。唯正思惟真無想界。漸入滅定。滅轉識等。次異識捨所依止。由異熟識無有取故。諸轉識等不復得生。唯除清淨無為離垢真法界住。 (五十五左)入無餘心前入滅定(至)第七八無記心命終(文)。義蘊云。此據俱解脫羅漢。由願力故得滅定命終。餘非俱解脫及無願力者即不能爾。問。受生命終必住散心。非無心定已引。何故此說滅定命終。答。羅漢滅定七‧八二識既唯有漏。非定散俱即散心也。言命終非無心定者。約凡夫及無願力故。不相違也。門既有別解。如第三。 (五十六右)如大論第三(至)與此文同(文)。第三‧十八之文如上已引。撿九十三。無分明文。恐九三形誤。指上所引五十一之文。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二終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