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三 輸入者 袁雪梅 (五十七右)問。此第八識(至)生無漏者(文)。第八無漏唯在佛果。以圓鏡成事唯佛果起故。 (五十七右)總舉二人(文)。義演云。疏總法二人者。解曰。即是頓悟‧慚悟菩薩二人。若頓悟色界後生無漏。若慚悟即唯欲界後引生無漏第八。 (五十七左)一切異生即頓悟人(文)。義演云。疏一切異生即頓悟人者。意說。若頓悟人直入菩薩初地等。即名異生菩薩。若不定性先得二乘有學聖果。或得無學聖果。後迴心入初地者。即名聖者菩薩。 (五十七左)定色界後(至)智處生故(文)。演祕云。十地論云。現報利益受佛位故。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釋曰。行滿今生即證佛果。名為現報。以前諸行但為遠因。所以佛位不名後報。菩薩後身地前業以感。故名後報。聖者不造招後業故。後身菩薩名之為智。因智最勝以智標名。即此菩薩處彼天中名智處生。處謂安處。然自在宮諸教不同。如燈略辨。瑜伽‧對法二鈔之中更當會釋(文)然依賢首等釋。前後乖翻。探玄記九(二十六右)云。在因位中有此益相。此位不改因。故云現報利益。謂一切佛放益一切智光入此菩薩頂。故云於一切佛得受記。受記即是受位也。二轉此因位至成果之處。故云後報利益。此是十地菩薩攝報界處。便於此處成報身佛(文)靜法云。現報利益者。第十地菩薩勝進行時。受佛職位因位未轉名現報。後報益者。轉前因位至成佛處(文)今謂。賢首等釋非無其理。然樸揚釋符順契經。心地觀經報恩品云。其受用身有二種相。一自受用。二他受用。自受用身三僧祇劫所修萬行利益安樂諸眾生已。十地滿心運身直往色究竟天出過三界淨妙國土。坐無數量大寶蓮華。而不可說海會菩薩前後圍繞。以無垢繒繫於頂上。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如是名為後報利益。爾時菩薩入金剛定。斷除一切微細所知諸煩惱障。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妙果名現利益。是真報身。然樸揚釋云處謂安處者不穩。控玄以四義釋。皆為處所。非安處義。彼九(二十六左)云。智處有四義。一以下三禪慧多定少令智不勝。四無色中定多慧少。智亦不勝。此第四禪定惠等故。是故智勝故云智處。二此處五那含天是聖人所生處。聖人智勝故云智處。三此處有十地菩薩攝報果。彼菩薩攝十度行別成智度。故名彼處以為智處。四此處以成報身佛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故。名此處以為智處。此是世間中最高勝處。於彼現成佛。故云世間廣大之身(已上)今謂。現後二報義蘊‧演祕二釋意同。義演釋智處生與演祕不同。 (五十七左)後報利益(至)知處生故(文)。義蘊云。此十地論文言後報利益。若謂最後心身獲利益也。言知處生者。謂大自在宮也。大智有情所居之處。十地菩薩往彼名生。彼論云現報利益受佛位故者。現身成佛名現報利益。 (五十七左)瑜伽第八十(至)此洲故也(文)。八十(二十二左)云。彼既如是增壽行已。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覩。何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 (五十七左)必生自在空唯異生色界後也(文)。義演云。疏必生自在宮唯異生色界後也者。若生自在宮。即是第十地頓悟菩薩。即於色界後第八識引生無漏。即喚頓悟菩薩名異生。問。論答謂諸異生求佛道者。何故喚菩薩為異生。且如初果。少斷煩惱尚得為聖者。豈菩薩不及初果耶。答。從因為名。謂此菩薩不是迂迴。直從異生發大乘心。行菩薩行求大菩提。喚頓悟名異生菩薩也(文)樞要下末(十三紙右)云。謂諸異生求佛果者。定色界後引生無漏。彼必生在淨居天上大自在宮得菩提故。此中問言。瑜伽第四說。四靜慮中凡聖同處天。各由‧耎‧中‧上三品熏修故生。無想天即廣果攝更無別處。復有諸聖住止不共五淨居地。謂無煩‧無熱‧善現‧善見‧及色究竟。由耎‧中‧上‧上勝‧上極品雜熏修第四靜慮故。復有超過淨居天大自在住處。第十地菩薩由極熏修故得生其中。今觀義意。熏修定等而招生者。乃有四句。一唯有漏熏。如第八說捨福命行等。分段生死及四禪中各三處生。論但言熏修不言雜修。故第十二言餘取雜修生五淨居。不言生下故。有唯無漏修。如一切變易生死。有有漏無漏雜修。謂生五淨居者。第十二瑜伽云。謂如有一已得有漏及與無漏四靜慮。長時相續入諸靜慮。有漏無漏更相間雜。乃至有漏無間無漏現前。無漏無間還入有漏。當知齊此熏修成就。此為於定得自在故。即得等至自在果故。即現法樂住轉更明淨。又由此故得不通道。又淨修治解脫勝處等勝品功德能引之道。若有餘取而命終者。由此因緣便入淨居。不說生下諸靜慮故。即依此修資先所造下三天業。令其轉勝生五淨居。非今新業能感異熟。聖不造業故。第四既言極熏修第十地故第十地生彼。八地已去既受變易生。如何十地更熏修生彼。即是八地已生第四定下三天處。今極純無漏勝前三地業資感今業而得生彼。據實非更新生。以同地業於彼受果處往名生。同地名生。往地別故名之為往。不相違也。第四句非二所資而生即一切欲界異生等。以色界等業定心住境名為不動。非不異處受故名不動。既言第十地菩薩四禪之主故。於自在宮起十種果相。現大寶蓮華座故。要得生彼。非第八地已得生彼。唯說第十地極熏修故。又八地菩薩非彼主故。亦非變易有生死故。設許死生。何者新生業。第七識不說初起何界後生。以不定故。若說色界無迴心。初起唯欲界。若說色界有迴心。初起通色界。以定不在。初起法空故。若平等初起在色界身。無漏種子在識。及無漏五塵在內。即質變化。第八皆不緣。謂因有無漏五根為五識依。第八不緣。此有何失。解云。五根實者第八必緣。假者不要第八緣。色種子‧色等不要八緣方成實用故。於因中無有無漏五根。問。色等可爾。云何種子第八不緣而成實種子。如相應法及第六識緣。皆非實種。何故不要第八緣有實種用。此義應思(文)略纂二(二十二左)云。但言熏修故唯有漏熏。五淨居天既言五品雜修故生。明通有漏無漏雜修之法。不異舊說。業雖凡位則造。由今無漏資有漏定更助故業。令勝上生大自在住處。由極熏修者。唯無漏修。諸有漏第六識已不現行故。即凡夫位所造廣果天處業。將入第八地生廣果天。無漏極熏資彼先時後報之業。至第十地滿心方生於彼。華嚴經云。現報利益受佛位故。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廣如唯識第七卷疏并十地論第十二卷。修禪有三。唯有漏。熏下四定。二唯無漏。八地以上變易生死。三有漏無漏。如前所說五淨居業變易生死。七地已前二乘俱通有漏無漏。無明為緣故所起定唯無漏。八地已上唯無漏。不起無明故。無色界有處所者。業過異故。即於入定死處而施設故。無處所者。謂無色身。或現定色故。名有處所。無異熟身故。名無處所。 (五十七左)有學等迴心(至)不往彼生故(文)。義演云。疏有學等迴心經不往彼生故者。意云。若預流果人迴心已。更經七生業盡。遂於第七生中。向欲界留身受變易生死。若家家業。隨受二生。定業盡已。即於欲界中受變易身。若一來果。從人中天上受一往來。定業盡已。即於欲界中受變易。若不還果者。欲界中生死盡。即於欲界身受變易身故。於欲界至第十地。即往色究竟天上自在宮成佛。有學人心於欲界迴心受變易身。必不生色界中迴心受變易身也。若如阿羅漢延壽。即要往第四禪邊際定。方始延得命長。若受變易身。或初果‧一來‧不還雖未得根本。得未至定。亦能受變易生死。若得根本定亦得變易生死也。問。後二果不別受生。其義可知。已斷欲界煩惱故。不許上界受變易。初之二果發心已後更受生不。此有兩釋。一云不受。由發心力依邊際定助感身等。轉受變易經三大劫。一云不定。謂發心即受變易。或有經七生方受變易。如親光說。故佛地論第二云。若有學位迴菩提。或隨感生勢力感彼生已。於最後生伏諸煩惱。起願力資後身因乃至成佛。或迴心已即伏煩惱。發定願力。資現身因乃至成佛。問。受七生已取三果不。解云。佛地但說伏惑而不說斷故。不取果義亦無失。發心已後不求二乘後勝果故(文)今謂。義演大依演祕。 (五十八右)大自在宮(至)有實淨土(文)。大自在宮者。諸經論中異說非一。楞伽‧起信‧入大乘論等。說有色究竟天。又梵綱‧深密。瑜伽‧對法等。說在淨居上。義類六本(七左)云。論大自在宮者。對法第六‧解深密經‧瑜伽七十八‧九皆總相說。如瑜伽七十九所說。淨土或三地菩薩等往生。十地亦在其中。對法但明佛之淨土。唯佛所覺非得靜慮者靜慮境界。總相說土不簡何佛。亦通菩薩而得往生。文中亦含大自在宮菩薩生處。不爾十地菩薩不生。由文隱故要集家說餘本不獲。然自在宮受佛位處。居他用土處所不定。何以得知。准十地經云。是時菩薩三昧現前時。有大寶蓮華王。周圓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諸佛世界。是時菩薩其身殊妙稱可花坐。世界既有十方。非同有部傍布。故自在宮處所不定。然十地經論。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者。據十地初往而說。第十地滿欲受佛位所居之土。非必往在自在宮處。問。如初地菩薩。見他受用土如百三千。已上慚倍。計第十地所覩淨土。無量無邊。如何猶生淨居之上大自在耶。又初地已云無惡道畏。以常生佛土。非彼佛土唯淨居上故。答。佛土雖大小有殊。菩薩有漏諸現起識。猶是有漏屬界地故。非離三界有別眾生。隨生何土約第八識皆屬界故。約此而言十地菩薩由極熏修起五淨居生自在宮。故亦無失。然自在宮非淨居攝。瑜伽第四云。色界之中十八住處。無想天者廣果天攝。非別處所。既云十八住處。復言無想廣果天攝。故自在宮非五淨居。若淨居攝處。應十七非十八故(文)義演云。疏大自在宮者乃至初於彼起證者。此大自在宮即在五淨居天上。故六門陀羅尼經說。薄伽梵在淨居天上。依宮而住。眾妙七寶莊嚴。此淨土即名地受用土。然彼天處三藏兩解。一云。正在淨居上。亦屬色界。有別處所。如大品經說。一云即是菩薩淨土住處不定。或在色界淨居天上。或東西方等。如說西方極樂世界等。此即他受用土也。以自受用土周遍法界。菩薩不見故。若菩薩於中作佛。而即成自受佛土也。即十地菩薩於他受用土中。即菩薩自身而成自受用身佛。若第十地菩薩不見諸佛自受用土。唯有諸佛乃能知之。即此大自在。若論於繫。此大自在宮即是不繫法。若論處所。即在色究竟天上。別有處所。若論攝者。此大自在宮即是色究竟天攝。若論第十地菩薩身。即是無雲等三天中身攝也。若第十地菩薩未成佛。即向他受用土中。若已成佛。即諸根遍於法界。是自受用身也。 (五十八右)舊言摩醯首羅(至)即大自在也(文)。新舊梵漢如上具辨。 (五十八右)華嚴經(至)瑜伽第四等(文)。華嚴二十八十地品(十三紙左)十地經第十二(三十四左)解深密經第四‧七十入(十五)七十九(四紙)對法第六(二紙左)顯揚第二(十一右)瑜伽第四(三紙左)。 (五十八左)此唯他受作土(至)同一地故(文)。義演云。疏此唯他受用土至同一地故者。此大自在宮即是他受用土。第十地菩薩報身往彼大自在宮。非是生彼也。即第十地菩薩先是第四禪中下三天中身。後往大自在天。雖天有別。同是第四禪中一地身。故言報者。即是異熟果名報身。非是三身中報身也(文)義蘊云。疏由異熟同一地故。謂頓悟菩薩至八地時。獨持受變易。必於第四靜慮下三處生。今言智處生者。住故名生。以下三天與自宮同一地故名生也。 (五十八左)據實受變易(至)未復生淨土(文)。義演云。疏據實受變易在下天三處未得生淨土者。若八地已上頓悟菩薩等。於第四禪中下三天中受變易身。未得生大自在宮。至第十地滿。方得生大自在宮。今言生者。但往故名生。義蘊云。據實受變易在下天天處。有體作據實。於理為勝。 (五十八左)瑜伽第上(至)大自在住處(文)。瑜伽第四(三左)如上已引。義蘊云。問淨居之外更有住處。色界應為十九天。答。有解云。雖言超界。仍是色究竟攝。故唯十八也。有云。無相廣果天攝。故開方十八。此解為正(已上)今謂。有云之義與義燈同。此瑜伽第四意文與雜集第六說十八天不同。雜集經部上座室利羅多說同。具如俱舍指要鈔五(五紙)辨。 (五十八左)第十一(至)得生其中(文)。義演云。疏第十地極熏修故得生其中者。若不還果即有漏無漏雜修靜慮生五淨居天。今第十地菩薩即不修雜修。但由願力定力智力等極熏修住大自在宮也。若前九地菩薩但名熏修。不名為極。 (五十九左)許佛亦往(文)。義蘊云。如梵綱經說。從菩提樹金剛座說十世界海。後至帝釋宮。乃至一禪二禪等皆說法也。 (六十右)不言唯欲界(至)餘界無故(文)。義演云。疏不言唯欲界遮餘界無故者。此護法會瑜伽文。即餘色界亦有聲聞迴。心而受變易身也。 (六十右)不言餘洲(至)引生無漏(文)。義演云。疏不言餘洲餘洲豈至引生無漏者。意云。除北俱盧洲餘三洲皆許有變易身也。故知亦有聲聞於色界中迴心然後引生無漏也。 (六十右)中陰經中(至)無色界眾生(文)。中陰經姚秦竺佛念譯。今撿經中。無二十年言。然上卷初云。入於中陰教化眾生。又下(八左)三世平等品云。爾時世尊即以神力接中陰眾生。至非想非非想識天。爾時世尊復以神力到彼。至非想非非想識界。施設莊嚴七寶高座。皆有化佛。一一化佛皆皆有四眾。一一眾者威儀法則悉皆成就。此眾生中或有誦經說義賢聖默然。或有入定。爾時妙覺如來復以神足十力接彼非想非非想識眾生。如中陰形無有差別。又有色無色品偈曰。在中陰教化於妙妙中最。 (六十左)大眾部經非大乘經(文)。准真諦‧嘉祥等。此中隊經撮取華嚴‧涅槃經‧維摩‧勝鬘等諸大乘經以嚴阿含。是故所詮以深得益有大。藕益等師判為大乘。蓋為此也。然義林章云。然中隱經說佛於中有教化無色界眾生者。非大乘宗。大乘宗者此是他眾生。定非真身。無業果故(文)與此疏同。又宗輪論云大眾部計都無中有。古說云。此約本計。今疏約末計。亦不相違。又義燈云。大眾部論文不說定無中有。而言菩薩入胎作自象形。准此即似立中有。況又疏主親承三藏。勿事水情。 (六十左)楞伽般若(至)瑜伽等同(文)。楞伽第七(八左)般若百二十九(十七)瑜伽第四(三左)。 (六十左)今第二會(至)二十九(文)。復次至讚歎第一百二十九(十七)義演云。疏今第二會者。意云。若二會即當舊大品經第十五卷說。若依今唐三藏所譯大般若六百卷。第一百二十九說十六會中當第一會也。或可今字未詳。宜更勘餘本(文)今謂。今大般若十六會中第二即當舊大品第十五。何以知者。以大品經例同聞眾言比丘眾五千人。今第二會言大苾芻眾五千人。善現為上首。餘十五曾無苾芻五千人之言故。義演不允。義寂雙觀經述記云。五淨居皆有迴心。即引不空羂索及本業經。又首楞嚴第九亦說迴心。此皆經論淺深不同。不須和會。 (六十二右)若前師解此文者(至)有何別因(文)。義演云。疏若前師解此文者至有何別因獨無迴心者者。意云。若前師釋。此大般若經言色界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乃至四禪下三天發菩提心者。即據地前異生凡夫者說。非是二乘有學無學等於色界中能發心也。若約二乘有學無學發心。不約異生等發心。爾者何故經中偏說有學無學發心。不說五淨居天不還果發心耶。有何所以淨居獨無迴心者。故知唯約地前異生發心者說。 (六十二右)第二師一以經證等(文)。義演云。疏第二師云一以證等者。即大般若經說色界中發菩提心者也。二亦由理。即不還果生五淨居。更不生無色界。既生淨居天。趣涅槃近。耽寂心堅。他必難得。故無迴心者。然樂惠上流即生淨居受不生無色界。言樂惠者。以色界中定慧均滿故。若樂定即避五淨居直生無色界。此即理也。 (六十二右)雖初則發心(至)方受變易者不(文)。義演云。疏雖初發心要經多時乃至方受亦易不者。解云。此中問意。佛地經及此論許初二果人受變易身。然初二果人雖初即發發菩提心已。或經一生。經或二生。乃至七生身方受變易身。亦應許有不還果人先於欲界中發菩提心已。從欲界死已故生色界中身方受變易身。何不然。 (六十二左)一云無也生色界生(文)。義演云。疏一云無也生色界者。指不還果人今生色界。名生色界者。非是已生色界也。必非經於欲界生者。既得不還更不經於欲界生。以欲界業業盡故。意說。不還不同初二果人經於欲界受生。此亦舉不還不同二果也。疏云不還聖者已下。方說不還不生色界所由。又云。生色界者必非經欲界生者。解云。生色界者指不還也。雖合生色界。然不肯向色界更經一生。何況多生。又亦不肯生在色界。卻向欲界生發心。以欲界業盡故。何作此說。答。以第一師許不還果人必於欲界發心。無上界發心者故作此解。即前亦應許有欲界發心。至色界生身方受變易者。不難也。故疏中答問有二解。第一解是前第一師也。故前師說。必無欲界發菩提心已。從欲界命終生在色界方受變易身也。如有人於此現身上得初果已。更不經生即得第三果。更不經於欲界中生。以欲界業盡故。又有二乘人。或得初果二果已。於欲界或經一生二生乃至多生已。此初二果更不生上界。以經欲界生故。即於欲界中而取阿羅漢果也。故俱舍云。欲聖不經餘界中生也。或於欲界中。有不還聖者發菩提心已得根本定。得宿住通知欲界業盡。而厭麁身即便急引變易也。或於欲界中。有不還果雖發菩提心。得上根本。亦不得宿住通。即不知欲界業盡。但厭麁身即便急引變易身也。故於欲界中發心。即於欲界身而受變易生死也。故不還已不同初二果勝人。初二果人欲界業未盡故。望初二果人亦有不得通者。然由有聖道力故。小分亦有能知欲界業生知多少者。亦有初二果人不能知欲界業生多少也。此初二果業力所牽。或有即發心時即受變易生死。或有發菩提心已。成經欲界一兩生乃至第七生身方受變易身。此初二果於未至定中而緣變易生死也。故不還果人發菩提心時。即受變易死。謂欲界業力盡故。道力勝故。厭惡染故。故不肯上界更經一生。身受變易身也。何況多生。總結答問意也。如前初二三果有經生。不經生。有得根本定通有不得者。皆約根利鈍以明。故有差別。 (六十二左)生色界生必非經於欲界生(文)。義蘊云。此說不還欲界發心。於欲界受變易身。若生色界。必非欲界發心經生者。無潤惑故。業力盡故。同。前問初一果。何故此說不還果耶。答前問可於上界生者。不還亦是既言初二果等。不還亦是等中。 (六十二左)不同初二果(文)。義蘊云。此初二果發心已後。可於欲界更生一生多生。然必於欲界身受變易也。 (六十三右)二云既無文遮如七生者(文)。義演云。疏二云無文遮如七生者發心留身未必同時乃至於理無違者。此第二解為勝。即是第二護法師也。此師意說。既無論文遮即許欲界中發菩提心已。生色界中方受變易身身。由如初果發菩提心已。或經一生即受變易。或經二生乃至七生方受變易身。故發心留身未必時。不還亦爾。有欲界發心。於色界生身受變易生死。何以故。謂不還果人欲界業盡故。又未得第四禪邊際定資故業可得留身。所以欲得生色界依殊勝身受變易身也。由如是理。先於欲界發心或生梵眾一天受一身即受變易。或有生二天。謂梵眾‧梵轉。受二天身已即受變易也。或生三天處方受變易。乃至或生一地方受變易。或生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廣果天身方受變易身。皆不遮也。然不還果發心向大。於上界受生地。地地中不得重生。隨其天處便受一生即得。然疏中說未得邊際定可資故業故。欲得依勝身。方受變易者。此文且據一生說。非是盡理。疏云未得邊際定。約第四禪中邊際定說。故是不盡理也。今難曰。亦有初二果人依未至定中而得受變易身。如何言不還果未得邊際定。不得受變易身耶。然小乘說。六種法唯依邊際起。一者宿命。二者無定。三者願智。四者法無礙解。五義無礙解。六者詞無礙解。然邊際有二種。一者邊際。謂第四禪。二者果邊際。謂第四禪中上上品定。故知疏中解不盡理。理應云不還人欲界發心。向上界中記勝身受變易者。而將為勝也。 (六十三左)佛地論說(至)說法處故(文)。佛地論第一(九右)云。二他受用。謂諸如來為論地上諸菩薩眾受大法樂進修勝行。隨宜而現。或勝或劣。或大或小。改轉不定。又(十左)云。如是淨土為與三界同一處所。為各別耶。有義各別。有處說在淨居天上。有處說在西方等故。有義同處。淨土周圓無有邊際遍法界故。如實義者。實受用土周遍法界。無處不有。不可說言離三界處。亦不可說即三界處。若隨菩薩所宜現者。或在色界淨居天上。或西方等。處所不定。 (六十三左)經云(至)當生其中(文)。花嚴經。義演云。疏有妙土出三界者。意云。此淨土亦繫亦不繫。如佛變及第十地菩薩後得智所變。即是無漏。過三界不繫。若第十地菩薩有漏第八識所變者。是有漏。三界繫。能變識是界繫。所變土亦爾。意說。如佛第八識變及菩薩第六識後得智變。即不攝故。云有妙淨土出過三界也。若據第十地菩薩第八識變。即是色究竟天攝也。以淨土要勝故。然淨居天不知有。亦不往彼。唯是他受用佛為第十地菩薩說法之處。 (六十四右)隨是何繫染不染識等(文)。義演云。疏隨是何繫染不淨識引生何地無漏識起者。染者即頓悟菩薩有人法執。不染者謂二乘無學唯有法報。謂此二人身在欲界發其人漏第七識。隨第八識亦是欲界繫。若入初禪平等性智時。由第六識先依初禪入法空觀。所以第七識與平等性智相應。即是欲界染不染第七識引生初禪平等性智。乃至引起二禪三禪乃至有頂平等性智。皆准此知。疏主言有覆名染。無覆名不染者。即約總語。何以故。此法執名望二乘。名為無覆。即名不染。若望菩薩。即是有覆。即名為染。今言有覆引生無漏。即望菩薩。不約二乘。故知法執唯名為染。應言謂從何界染第七識此生何界無漏第七識也。若兼無學迴心說者。即法執望二乘迴心亦是染有覆。何得有不染第七。亦得有無漏第七。且如頓悟菩薩第六識。先入生空觀以伏第七識染我執。即第七識唯有不染法執在。次彼第六識即起法空觀引平等性智起時。亦得名第七不染法執引無漏第七也。問。今云不染。對何說不染耶。答。但對我執名不染。以不染生空智故。生容智起時。我執已伏故名不染。雖有法執在。亦名不染。對菩薩名不染也。 (六十四左)對法十三等(文)。十三(十一左)。 (六十四左)此言染識為緣為果(文)。義蘊云。為緣者。謂有漏為緣能引無漏。及果者。謂從無漏所引有漏也。此前後有漏第七但在欲‧色二果。所引無漏可通無色。問。此中論說有漏引無漏。何故此說無漏所引有漏果耶。答。疏意說。下界有漏第七所引無漏得通無色。後生亦無漏還後下界有漏第七故說果也。 (六十五右)論第六轉識(至)更相引故(文)。義燈六本(九左)云。論第六轉識三界九地更相引故者。問。總有幾心從欲何心生何心。生上二界心及不繫心為問亦爾答。准顯揚十八云。欲繫有八心。一生得善。二方便善。三不善。四有覆無記。及無覆無記分為四種。謂異熟‧威儀‧工巧‧變化心。色繫有六心。除不善‧工巧。無色繫有四。除不善‧威儀‧工巧‧變化心。不繫有二。為有學‧無學。總二十心。然總相說。欲起三界。色起二界。無色起無色。并各起不繫。又自欲界無變化心。從相似說。實是上界。故六十九云。如色界果欲界變化心。即從色界善心無間此欲界無記心。又說此心為欲界者。當知是彼影像類。非自性故。准此據實欲界七心。除變化心。非欲繫故。言互相生為無間者。且約欲界略為頌曰。欲生得起七。得定或九‧十。自從於十生。方便亦定七。初得定生九。自在起十三。從他生亦然。不善自地七。餘界有二說。自‧上各七生。有覆同十二。從他十六生。生死等分別。異熟唯生九。自七‧二有覆。亦從自七生。威儀‧巧定九。或十五不定。二從他‧自七。上二界不定(詳釋頌文。學者尋之)。 (六十五右)顯揚第十八對法第五論第十三(文)。十八(四右)明二十心繫不繫相生等義。第五(初)明等無間緣十力等義。第十三(初)明緣力同入諸靜慮。 (六十五右)此言三各容故(文)。義蘊云。疏此言容故者。論中但言各容互作等無間緣。非是三界漏無漏善不善一一皆能互相引也。有疏作三各者誤耳(文)義演云。疏三界九地有漏無漏乃至各容故者。此有四門。一三界相望為等無間緣。二九地相望上下地為等無間緣。三有漏無漏相望為等無間緣。四善惡三性為無間緣。於四義各各互作等無間緣。故論云各容也。此言善惡者。約於欲界中三性相望為等無間緣。不約上界。上界如無不善法故。解云。若欲界死還生欲界。即得以三性能引生欲界有覆潤生愛。又如初禪死還生初禪。其命終心即通有覆無記。無覆及善性心死引起初禪有覆潤生愛結。乃至有頂死還生有頂亦然。若欲界死生色不得以不善心及有覆心死故。以要離下界染方能生上有故。若未入順解脫分善。即通欲界中皆思惠是也。亦通四諦中。皆思惠。若決擇分善。四善根未唯是色界修惠也。若次第修行者。初二果決擇分善修惠。唯在初禪‧未至定也。若不還果利根者。先世間道六行伏斷惑超前二果無超第三果者。即決擇分善即通在五地。謂四根定及初未至定。或通六地及中間禪也。若菩薩決擇分善。初煗頂下忍等位即通下三禪中善。上忍位即唯在第四禪。故下論云。雖方便時通諸靜慮。而依第四禪方得成滿。若麟角獨覺四善根。即唯第四禪中有也。以為互時促欲不容起下三禪中決擇分善也。其無色界即無三乘解脫分善及決擇分善也。問。得初果已者更有順決擇分善以不。答無也。唯未得果。前有順決擇分順凡。見道真實決擇智故。若初地已上菩薩。於修道位中唯有順決擇定。無前四善根故。俱舍論云。定有四種。一順退分。謂從淨定出已。即起煩惱退故名順分。二順住分。且如從初禪定出亦不進亦不退。中品而住名順住分。三順勝進。如從初禪出得入第二禪定。即名順勝進分。二禪已上亦然。四順決擇分。如從定即得無漏。名順決擇分。定即初果已去亦得順決擇分定也。義准大乘菩薩亦合有此四禪定也。作法如前。問。加和位與加行道何別。答。加行位唯地前菩薩有加行故。進斷後惑。皆有加行無間導等。問。三乘人初起無漏心。唯用色界有漏善心。若已後起無漏心。亦用欲界無色界有漏善心引以不。思之。 (六十五右)然非一切性九地三界相引(文)。義演云。下界無無漏。上界無不善。此不可上下相引也。又生得善異熟心雖上下俱有。亦不相引起。無雜故。第八異熟上下相引。非此所疏。 (六十五左)顯揚現觀品(至)皆是此證故(文)。十六(十六右)成現觀品云。問。彼復何行。答。無分別證得。謂現前證得無分別行非未現證。問。彼何所依。答。依止靜慮不依無色。 (六十五左)五識中(至)唯一界故(文)。義演云。疏五識中初三識上下言自類至不可言互唯一界故者。若眼耳身三識即欲界及初禪。即上下界互為緣也。若鼻舌二識唯在欲界有。上界無色。即不可言下界互為緣。若鼻舌二識善等三性亦更互為等無間緣。 (六十五左)此言善等(至)上下界地(文)。義演云。疏此言等亦隨所應上下界地者。即欲界善眼識為緣引生初禪無記。初禪眼識初起時。既是率爾心。明知是無記也。或初禪善眼識引生欲界眼識。初起時亦是無記也。耳身二識准知。 (六十六右)論有義五識有漏無漏(至)容互起故(文)。義蘊云。問。此師如何無漏識許依有漏根。答。四不依有漏根。准前第四卷。一師眼等五根即五識種。疏既無漏種亦無漏。又此五識以無漏意識為俱有依。故不違理。問。此解雖通然違下論。此師既不許依有漏根。云何成立有漏五根不發無漏識。應犯相符。答。此師約本計立宗。後師據先成立有五色相。故得量無相符失。 (六十六右)此第二師(文)。此師為正。此論第十及佛地論亦有二說。至下當辨。 (六十六左)論有漏不共(至)不相應故(文)。義燈六本(十三右)云。問。第二說因位。何故不生無漏。答。以因位五根第八相分。不可有漏不共必俱同境。有漏無漏識。明昧異故。問。且如五根亦有有漏無漏種子。然異熟識許緣有漏。不緣無漏。但持大失。何妨五根亦起無漏持而不緣發無漏識。無漏相好亦復如是。答。無漏種穩。第八不約。無漏根顯。如何不緣。無漏相好不變非執故亦不緣。不同五根。又云。五根必覺受。未有五根八不緣。種子非覺受。自有種子八不緣。 (六十七右)應立量云(至)無漏識等(文)。義蘊云。此量有相違決定。量云。有漏五根應發無漏識。有漏不共根故。如生空觀七識。問。既有此過。本量如何得成。答。出過量中既自犯過。本量仍成其過者何答。宗犯違教違宗。因有不定。為如生空第七是有漏故。彼五根能發無漏識。為如有漏位第七是有漏故。有漏五根不能發無漏識耶。又本量立宗應云有漏五根不發無漏五識也法中既加五字。即無相違之過。 (六十七右)若准前師(至)亦通色界(文)。義演云。疏若准前師十地乃至初起雖必在欲界後起亦通色界者。十地之中得無漏五識。八地已去得變易生死者。此師即此例證成。意云。如菩薩至八地已去既受變易身。明知初地已上菩薩定得無漏五識同佛果。後引生無漏五識故疏云。初起在欲界。後起在色界也。初師意說。准下第九論文諸。頓悟菩薩初入見道得初地時。唯依欲界善趣身起。即初入見道時。即同欲界中五識初引生無漏五識。故云初起雖必在欲界。若菩薩入初地已。或生色界受變易身。引起無漏五識。故云後起亦通色界也。上言於理無違者。此師許十地得起無漏五識。故無明等難。許明識依闇根起。於理無違(文)義蘊云。疏若准前師至於理無違等者。前師變易身具有五識。故無違理許無漏故後師變易無鼻舌識也。此約頓悟以說。八地得變易故。言隨其所應從何界後引生無漏五識等者。此有二說。一云。約身。以前師初起無漏五識必欲界身。唯欲界身入見道故。彼第八等即於色界身起也。一云。約識。謂初起無漏五識必於欲界有漏五識後起。以欲界中具五識故。後起無漏亦通色界。以彼自有無漏五識為能引故。此二說中後解為正。前明三識不約身故。此言隨其所應者。鼻舌二識非上界。故又三界中非無色故。故言隨應。 (六十七左)或二根處身根聞香等(文)。義演云。疏或二根處身根聞香者。意說。鼻舌根處既有身根即用身識聞香。此有何意。答。以鼻舌身三識是合中知故。所以無二識。用身識聞香嘗味等。又色界既無段食。設有鼻舌。於彼何用。何況第八地菩薩以捨??身。非段食身也。 (六十八右)雖有此解(至)前解好(文)。義演云。疏雖有此解由如義前師解好者。雖有此後解者欲界鼻舌識依色界中鼻舌根。今不取此後解。即取前解。眼耳身三識亦用聞香等。於理為勝。 (六十八右)善無記性(至)有通無記(文)。義演云。疏善無記性多唯善性有通無記者。此文意說。若第十地菩薩臨欲成佛進。用何性五識引生無漏五識耶。故今疏中云。通善性無記性。其五識中於即多唯是善性。少分亦通無記。謂非臨欲成佛進五識。一切時通善無記性。今言善性者。即是修所成攝。由八地已去菩薩第六識中修惠引起。五識中或二識或三識是善性。或一識或二識既是率爾心。即是無記性故。五識中或是無記或是善性。從此已後即引生五識亦由善性。。如目連第六識入無所有處中有漏無漏定耳識聞欲界趣。率爾聞聲是無記性。非是修惠所成。已後是善性。即是修惠所成。故三惠所成者唯是善性。今此亦爾。第十地菩薩第六識中常無漏善。其五識若起率爾心。率爾心是無記故。非是善性修惠所成。從此已後成佛引生無漏五識。若初地已上菩薩所有五識無不善性起。善性多無記性少。 (六十八右)此合八識(至)為無間緣(文)。此十二心與二十心開合為異互相引生。具如上引義燈釋。義演云。此合八識入十二心為無間緣者。十二心者。欲界有四心。謂善‧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界有三心。但除不善有餘三心。無色界有三心。准色界。合三界有十心。於無漏中有二心。謂有學無漏心‧無學無漏心。都計有十二心也。為無間緣者大乘中欲界無覆無記心能引生上二界無覆無記心為等無間緣。即是欲界第八識命終生上二界。從上生下亦爾。又下界有覆無記能引生上二界有覆無記心為等無間緣。即是第七識欲界命終生上二界。從上生下亦爾。餘識准知。若論引無漏。即此七‧八二識普能引無漏。如前已說。不同小乘。小乘中唯說善心能引無漏。必無有覆無覆心能引無漏也(文)。義蘊云。疏此合八識入十二心為無間緣者。欲界有四心。謂善不善并二無記。色無色界除不善。便添有學無學二無漏心故成十二。若善中開加行‧生得。無覆中開四無記。即欲界有八心。色界有六心。除不善及工巧。無色界有四心。更除威儀及變化。更取學無學二不繫心。總有二十心為無間緣。然欲界無變化。似非心故。實唯九十。或以上二界無漏心賛學無學。其數同前。廣如燈說。 (六十八左)此則明非所執(文)。義演云。疏此則明非所執者。意說。眼識等不緣遍計所執。以所執無體故。不能生識。或恐眼字錯。應是曾字。將順文義。更檢作本(文)義演牒文與現流本不同。現本為正。 (六十八左)即簡經部(文)經部師計如上具釋。義演云。疏即簡經部眼識緣和合色體是假法乃至而非是緣以無體故者。意云。經部境等色是和合假。攬多極微成故。所以自計細實麁假。然許五識所緣。今須簡也。大乘粗實細假。許五識緣。有宗麁細俱實。問。且大乘中。如前西方古一師。許眼識緣長等假法。與經部眼識緣和合假有何別也。思之可知(文)。今謂。假有多釋。長等是分位假。經部和合為假。是積聚假。分位‧積聚親疎天別。 (六十九右)帶有二義(文)。義演云。即是西方古師釋及唐三藏釋也。今謂。俱舍言西方師與此不同。彼指乾多羅國師。以伽濕彌羅國西故。 (六十九右)正量部師(至)汝不解我義(文)。慈恩傳。 (六十九左)正智等生(至)體相起(文)。義演云。疏謂正智等生時挾帶真如之體相起者。即是正智託真如為境方起。故唯識第九云。緣真如雖無相分。而可說帶如相起。不離如故。如自證分緣見分時。不變而緣。此亦應爾。疏不一不異者。若約法相門中解。即真如是所證。以正智為能證故有為無為二種別也。今者約根本智上行解說者。說正智證如時。即約無分別智上作不一不異行解也。又作有相等行相行解也。故云非非相也。非相者無有有相也。非非相者亦不無相也。 (六十九左)若相言體(至)然非所慮(文)。義演云。疏若相言體即有同時心心所乃至雖有所託然非所慮者。此文難意。若有體法即名所緣緣者。其心心所同時起時。即心所亦有體。其心王亦杖託心所方生。其心所應是心王家所緣緣。答。心所望心王。雖有所託而無所慮。即心心所同緣前境不能親緣心所。故不同。緣如智親挾帶如體起故。心所非是心王家所緣緣也。問。何故有此文來。答。意說云。具所慮所託方是所緣緣也。 (七十右)經言(至)所謂無相(文)。更考深密及楞伽佛地論第五(九右)云。經曰。證得遠離異相非相平等法性圓滿成故。論曰。色等諸法變壞等相不相似故。名為異相。遠離如是各別異相。即是共。如是共相以何為相。非相為相。如契經經言。一切法性唯有一相。所謂非相。非相即是平等法性。達解如是遍計所執。一切法性畢竟永無平等法性。故名證得。由此證得如前修習圓滿成故。平等性智圓滿成就。 (七十右)前句是緣此句是所緣(文)。義演云。疏前句是緣者。即論中謂若有法是緣也。此句是所緣緣者。即論中是帶已相是也。故云心或相應所慮所託是所緣也。又前句是緣此句是所緣者。即真如法即是前有體法是緣義。所說即是後句是所緣義(文)今謂。第一解為正。第二非也。 (七十右)三十八(至)為所緣故(文)。三十八(十右)云。等無間緣及所緣緣唯望一切心心所法說。由彼一切心及心法前生開導所攝受故。所緣境界所攝受故。方生方轉。 (七十左)謂鏡等(至)不同心等(文)。演祕云。有義。人物等質雖體是有。水鏡等法能帶已相。然無彼質。水鏡亦有。彼質但能生鏡等影。不生鏡等。非但生影。名之為緣。要生照方名緣故。故質非是鏡等所慮。亦非所託。是故應以二義雙簡。詳曰。理實慮託。鏡望質無。然鏡中影非不由質。據此一邊云所慮。亦何爽也。或鏡等體不待質生。能照之用因所照顯。若無所照。將對於誰得名能照。亦猶真性本自無為。要待或亡果義方顯。鏡之能照類亦應然。然據此義言有所託者。理亦應通。又疏云。設本意可知。 (七十左)佛地論云(至)應非能緣(文)。佛地論第三(九左)云。若言無相則無相分。言無分別應無見分。都無相見應如虛空或免角等。應不名知。 (七十一右)空等雖是無為(至)即真如故(文)。義演云。疏空等雖是為為所攝乃至若依本體即真如者。虛空等者。等取攝滅‧非擇滅‧不動‧想受滅。此五無為依真如上假立。若正智緣真如時。亦緣五無為。體即是真如也。即依真如無為無上假立。如前第二卷論云離諸障礙故名虛空。若依識變即有為攝。即不實名假。即前第二卷中識變虛空。識變虛空既有生滅。即是有為攝。若從本質判性。即是無為故。識變無為唯是獨影唯從見。若論性。即從能緣見以判三性。若從法攝。以有生滅唯是法同分收。若緣執離蘊法。亦是從能緣心判性。亦是獨影唯從見。即人同分攝。若心緣過去相亦爾。若緣色相分即是色攝。若緣心相分即是心攝。言故無別說者。意云。故唯說真如不別說虛空等。 (七十一左)然雖眼耳(至)不杖為質故(文)。明詮道論無然雖之雖。又准義演牒釋。則今疏本眼耳等下。恐有脫文。義演云。疏然雖眼耳等至不杖為質故者。意云。此釋通外難。外難云。若詑他所變或自八識中別識所變為自質境。方是疎所緣緣者。且如眼耳等根望眼耳等識。為是親緣。為是疏緣耶。故覺疏答云。然雖眼耳等根亦第八識變。望眼耳等識非是二緣。何以得知非二緣耶。答。不親取故不是親緣。不杖為質故不是疎緣。 (七十一左)見分亦應內相分似本質法故名所緣(文)。義演云。問。此疎所緣亦變因相與觀何別。答。親所緣緣約見分。相體不相離。相好是見。同所慮詑故說為親。今言疎者。由質為緣起影像。能亦變相相似於質。從質而說故名為疎。 (七十二右)親所緣者(至)是帶已相(文)。演祕云。疏親所緣者即謂見分是帶已相者。相分名已。見分帶相名帶已相。 (七十二右)此即疎事(至)起內所慮詑(文)。演祕云。疏此疎中即影像相分是帶本質之相等者。有度彈云。若爾者應是相分之所緣。緣故應說云。親所緣緣已體之相。是能緣心親所帶故。彼疎所緣雖非親帶。然親所帶杖彼而生。與彼相似。展轉言之。亦名所帶。所緣既爾。緣義亦然。親所帶相藉彼而生。方起心等。故展轉說名之為緣。然親所緣非無帶彼疎所緣義。然今論文言帶已相。意顯能緣帶彼所緣已體相故。詳曰。心帶境相。據展轉言。非疏不許。故前疏云。緣生於誰。誰帶已相。謂心相應心帶境。若云疏據親所緣者。在疏無文。又疏科云初釋出體。豈初段中疏主不許通疎所緣。以此故知。疏主許心帶境相也。今言影像是帶質者。帶謂狹帶親附之義。依此義言云相帶質。見望本質隔相疎遠。故不言之。由斯前後望義不同。理無有失。今又解者。帶有二義。一帶者狹帶親附之義。能緣親附所緣之境而不相離。名為狹帶。而猶世言身佩劍矣。二帶者似也。能緣有似本質之相。相即相分。心‧質相離名為帶似。亦若世言面帶火也。雖境望心近遠不同。然心對彼總得名帶。如次名為二所緣緣。心因親疎二境起故。故論中言已相。心或相應不遮何相。別中方說能所二緣不離相離。由斯不假據展轉說方名為帶。智者思之(文)義演云。疏此疎中影像相分至名能起內所慮託者。先問云。未審疎中影像相分為是親緣為是疎緣。若是親緣者。即不合約本質而說。若是疎緣者。即不合起於內心。未知此相是何緣攝。即有此問。應解云。且如疎中影像相分。是帶本質之相。帶由似也。如云面熱似火。此相亦爾。似本質故。不同親中見分上相也。見分上相與見分不相離故。此相攝屬本質。以離見分故。疎緣故。緣此相時。即緣本質故。本質望見分名疎所緣。故知不是親緣中攝。故引影像相似本質之相名為所緣。由此故說本質能起內所慮詑名所緣義。不言本質起內心也。若言能起內心者。即是緣義。即親緣中相分是有體法為緣起內心故是緣義。本質不能親起心故。今者意成此緣義所以本質能起影像相分名緣。即見分變此相分似本質法名所緣也。 (七十二右)起相分是所緣義(文)。義演云。疏起相分名所緣義者。意說。本質能起影像能相分。相分似質。是所緣義也。意說。本質為緣能起相分。此相分極似本質。若緣相時。即本質望見分亦是所緣也。又解。起是緣義。起相分是所緣義者。周云。此親所緣緣。起是緣義者。相分有體為緣能發生心。故是緣義。起相分是所緣義者。意說。心上變起相分緣者。是所緣義。故疎中本質但能起內所慮託相分。不能親起內心。故云不起內心。問親所緣緣與疎所緣緣二緣行相云何差別。答。相分與見體不相離名所緣緣。即如眼識上有青相。相從緣生。是有體法為緣能起內心名緣。緣者緣由假藉之義。即此相分於識上現。是識所慮法故名所緣。此即名為親所緣緣。唯約自親所變相分作法。不約本質也。若疎所緣緣者。不約自所變為論。唯藉他所變本質為緣。自識於中變起本之相名所緣。此即是疎所緣緣。問。如何得知疎所緣緣杖他變本質為境耶。答。如論中言。若與能緣體雖相離。為質能起內所慮託故。下論云能緣或有者。意說。能緣心或有外本質能為緣發起內影像相分故。是疎所緣緣。或取自一身別識所變為質。自託彼變。如眼識要杖他第八識所變色境。眼識亦變相緣。問。若無外質得成疎所緣緣不。答。無本質法不成疎所緣緣。 (七十二左)然亦能變他依處(文)。義演云。疏然亦能變他依處者相似名變不杖他生者。此第一師云。如張人身上扶塵。餘他百千有情皆於張人身上同處變作扶塵時。餘人等各自於張人上變起扶塵。餘人亦不杖張人身。似為本質方變起也。若張人自於身上所變起扶根即有執受用。若餘人於張人身所得扶塵即無執受用。故云相似。餘人更互相啟亦爾。自他宗皆不相扶質也。 (七十三右)故以中邊文變他為定(文)。中邊第一(三左)頌曰。識生變似義‧有情我及了‧長行釋曰。變似義者。謂似色等諸境性現變似有情者。謂似自他身五根性現。 (七十三左)論非諸有情種皆等故(文)。義蘊云。疏釋云三乘五姓各別多少不等如何相杖者。問。有漏第八不緣無漏種。何得以五性為難耶。答。此約凡聖通言故無有失。問。如佛第八緣有漏時。質與影像漏無漏殊尚得相扶。今自他種多少雖異。以他為質於理何違。答。謂前師說必杖他質。質與相分理必杖齊。故作是難。佛杖有漏他亦許之。其數仍齊。於理無失。問。自他種不均。不許他為質。自他根既等。應許杖他生。答。護法雖許自分根等。本欲破他。不欲翻顯。不可為難。又顯前師說理不違也。應難前師曰。自他根數等。可許互為緣。他自種不均。如何許相杖。 (七十三左)難第二師等(文)。義燈六本(十四左)云。所緣緣中第二師說。第八相分皆杖質生。第三師云。非諸有情種皆等故。故河雋法師云。因位第八不緣無漏。雖五性別非可為難。又如長養色一切有情勝劣不定。上得為緣。雖五性殊何妨得虛。且為一解。長養色等雖或勝劣。有情皆有故得為緣。無漏種子有無無體不得所慮。又種多少不唯無漏。於諸有情且約有漏斷未斷別。故得為難(文)演祕云。問。設種不等。變之何失。答。他種為質自種為影。若有多少即有質影不同之失。若云不同亦何失者。應亦青質而相是黃種種之過。又變他種應有聖凡雜亂之失。如凡第八緣聖無漏。凡應成聖。有無漏故。二乘聖等緣凡之種。應還成凡。具惑種故。若云凡八不緣無漏。若爾凡可無違。聖緣有漏成惑種過。問何緣凡夫不成於凡。二乘緣凡何令起惑。答。有漏第八變即有用。無漏第八但現彼影。非皆有用。故不相例(文)今謂。未穩義演云。解云。疏方主意說。三乘性人種子名少。謂三乘定性人各各自有一人自乘種子。無餘乘種子。且如聲聞定性唯有一人聲聞乘種子。無餘乘種子。餘二人亦爾。故名小也。若三乘不定姓人種子最多。或有一不定姓人有二乘無漏種子。無菩薩無漏種子。或有一不定姓人有聲聞菩薩無漏種。無獨覺種。或一不定性人有獨覺乘種子。無餘乘無漏種。或有一不定性人三乘無漏種子皆有。故引等人無漏種子最多也。若疏主作此乘三乘無漏種子多少說者不然。以有漏第八不緣三乘無漏種子。如何可言第八緣無漏種子也。今哲法師解云。應言順三乘無漏多少。謂三乘定性人順無漏種子最沙。且如定性聲聞人唯有一具順聲聞人解脫分有漏種子。一具順決擇分種子。無餘種子。然定性獨覺及菩薩亦准此知。若不定性人順無漏種子最多。或有一類不定性人。有聲聞種姓獨覺性。即有兩具順解脫分有漏善種子。餘者亦然。或有一人具三乘種姓。即有三具順解脫分有漏種子。三具順決擇分有漏善種子。二乘不定性人展轉作。一一皆有二具順解脫分種了。順決擇分准知。故此等八種子最多。若種子少者。如何託種多者得為本質耶。又如預流人一來不煩惱種子漸少。異生煩惱種子既多。如何託此預流果少種子為質耶。五乘種子亦准此知(文)今謂。義燈云非唯無漏。且約有漏斷未斷別故。此釋大好。何用多釋為。 (七十四右)因中五數(至)與因相似(文)義演云。疏因中五數唯託心王所變為質者。不然。哲法師解云。因中五數亦託自第八識心所變為質。亦能託餘人所變色等法為本質也。若五數變種子友五根即分別變。以無實用故。若變色等即有質礙等用。即是因緣變。其觸等五數亦能託餘人所變色等法自能變之(文)今謂。哲法師解未詳。義蘊云。佛果五數至自無力故等者。此義難詳。且無漏智親證真如。豈託心王所變為質。又圓鏡智現一切身五智影豈不能自變。去來之影何要託心王耶。又無漏位智強識劣。如何心所自無力耶。由此與因定不相似。疏言與因相似者。且約緣種等託心王所變為質。非謂一切。 (七十四左)此中言品(至)心所不爾(文)。義演云。疏此中言品文雖總說心所不爾者。論文總言心品。即心所總在其中。若論杖質。唯第八識心王心託他為本質方自變也。若觸等五數即不能託他質變也。 (七十四左)既非業果(至)須藉質起(文)。義演云。疏既非業果體力須藉本質起者。疏主即取前論文中解第八識中前第一師。云隨業‧因力任運變故。既第七識體非是業果故。須杖質起。若是業果體者。即不須杖質也。若疏主作此解者非也。今難曰。且第六識執緣離蘊計我。雖不是業果。體亦不杖詑質變。應云第七是俱生故杖質也(至)今謂。此難非也。如義蘊辨可以准知。義蘊云。疏既非業果體力須質起。此意說。如第八識。是業果故自體力勝。不必須質。第七俱生無力故。要杖質力起。問。如意識中我見及善心緣過未。亦非業果。豈有質耶。答。彼亦自有體力。不同第七任運俱生。故此不說。 (七十四左)緣真如(至)有外質故(文)義演云。疏緣真如虛空去來等無別質故乃至有外質故者。問。若根本智緣真如虛空。可外質。以親緣故。若後得智緣真如虛空。如何無外質。以變相而緣故。問。若言緣現在法而有外質者。如現在世中自證分緣見分。如何得有外質耶。思之可知。 (七十四左)一切種所杖等(文)。義演云。疏故一切種所杖本質有無不定者。一切種者非是種子也。但是一切境種類也。 (七十五右)論前五心品麁鈍劣故必有本質(文)。義演云。易了名麁。不深名鈍。自無力起他引名劣。此言未轉依位必杖本質者。且據業力所引第八為質故。然若據定通。非必有質。如上天眼見下三實等。此例非一。或云。此亦有質。以下界第八所變三實為質也。 (七十五右)必杖第八(至)餘如樞要(文)。樞要下末(十五右)云。所緣緣必有者。與五十二相違。彼云緣無生心故。應會彼云。五識必有疎所緣者。此依觀彼業力界地。若定能力所變五塵。非必有本質。如生上界緣下界地色。或身在下起天眼耳緣上地色等。又解。異熟之心緣境浮淺。非要藉本質。第八識是雖緣似他身。仍不名本質。前五識等有分別故必杖本質。緣異地時。雖無自本識本質。有他變者為本質故。若爾即前六識無時無本質故。恒分別故。前解為勝。五識麁者行相易知。鈍者行相淺不相續。劣者他引方生。無自力起故。七識等者。第六識所變。以帶質通情本。今隨本說故(文)義演云。疏或第六識所變外質方起者。即是第六識中所變定果實色。五識亦緣此。法處所攝實色故。前第二論云及隨法處所現實色。此文意說。即取十地位中無漏妙觀察智所變起實色定果色等。為五識本質故。前四智疏中云。言十地中所變金銀等有實用故。前論云隨法處所攝實色等。皆約妙觀察智中所變實定果色。又下第十(三十左)論中說。蘊等識相不必皆同等。云菩薩後得智所變起淨土皆有實用故。今者不取地前菩薩及二乘等第六識中所變定果色。此果色雖似十地菩薩所變定果色。然體非實故。 (七十五右)有說不得(文)義演云。有說不得者。即是唯識第十卷說。佛五識無根本智不能緣真如唯有後得智緣餘俗諦等事乃至(云云)。 (七十五右)然今大乘(至)亦是所緣緣(文)。義演云。疏然今大乘至佛住已一切皆所緣乃至唯除相應自體亦是所緣緣故者。此文意說。若云佛位。即同聚心心所能相緣。且如與眼識同聚有二十二法。二十二法皆得互相緣。心王緣受等亦緣心王。餘心所亦然。乃至八識同聚心心所亦然。若諸根互用有二說。有說。初地即得。有說。八地方得。二說俱正。若菩薩得諸根互用。即五識一一皆能緣十八界。且如眼識亦緣耳識。乃至亦能緣第八識。亦能返緣五根。及緣五塵等。其與眼識同聚心心所不能自相緣。且眼識心王不緣同聚心所。同聚心所亦不能緣同聚心王。乃至耳等四識亦然。故除五識相應心所自體等。不能相緣。自餘一切法皆是此所緣緣也(文)義蘊云。疏因中五識至所緣緣故。此言自體。謂即緣能其所緣相許互為質。 (七十五左)若有法亦是有體(文)。義演云。疏若有法亦是有體等者。謂諸有為及無漏以有體故名為有法。即簡遍計所執。是無體故。非增上緣。問依假法得成緣不。若成緣者。有此量相違。量云。增上緣體應非是假。緣所攝故。如餘三緣。若不成緣。雜集所說如何會釋。彼云住持增上者。說命根為眾同分得住故。解云。此有兩釋。一云假亦成緣。如雜集說。如前以增上緣寬故通假寬一云。要唯實法方得成緣。如因緣等。而說命根而同分為增上者。隨他說。謂命根所依種子。而眾同分所依諸法為增上緣。亦如名相分別所有習氣隨所依說。以是假法不熏種故。此亦如是。 (七十五左)論能於餘法等(文)演祕云。論能於餘法等者。除自已外與餘一切皆為其緣。不同所緣。所緣緣者唯對能緣以為緣故(文)義蘊云。疏能於餘法至顯不同前所緣緣者。前所緣緣唯望心法以為狹故。此望一切。非順即違。非無緣故(已上)今謂。演祕云唯對能緣。義蘊云唯望心法以為釋。並未可也。餘者即他簡自之言。如言能作因除自法者。然言不同所緣緣者。已言與帶已相者為緣。明知非與不帶已相者為緣。是則於自非於他法也。疏如別簡蓋為此也。他釋與自餘言不當。義演云。疏能於法至不同前緣故者。意云。此增上緣但望餘法為增上不望自體故。不同前所緣緣。所緣緣望自體成所緣緣故。如自證分緣見分時。是親所緣緣故。證自證分緣自證分亦爾(已上)今謂。義蘊與此不同。義蘊不允。此釋不優。例如能作因除自。然就四分為釋。義演不允。 (七十五左)與後生異法為緣非前滅法(文)。義演云。疏與後生異法為緣非前滅法者。霜雪能損害芽稼等。今其已前青色等皆滅。以後有其枯喪黃色等。即此霜雹等但與後枯喪黃色等為順緣。既霜雹與前青色等作違緣也。問。既與前青色等作違緣。明知亦與前作緣。何故疏云後生異法為緣非前滅法耶。答。所言與順違作緣者。但望與後順違作緣。不望前已滅法也(文)今謂。此釋不允。疏但前後。不必為簡假實。前因後過是常理也。後法非一云異。非謂四相中異。或可此就四相為釋。然非謂必論假實。 (七十五左)謂且十因中(至)亦是此緣故(文)。十因者。出次第八初。本在瑜伽第五(九左)三十八(八左)又義林中別立一章。以十門分別。為頌曰。隨‧待‧牽‧生‧受‧發‧定‧事‧違‧不。准此次第。相違因第十。然十因義何必有次第。故今言前九順‧第十相違亦無過失。 (七十六左)如大論第五(至)為和合(文)。第五(八右)十八(九左)演祕云。按顯揚第十八(九左)云。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何法生耶。答。自種子為先。除所依種外所餘若色非色所依及業。以為建立。伴及所緣境為和合故。如其所應欲繫無色繫及不繫諸法生。大論第五(八右)同之。 (七十六右)住者如對第五等(文)第五(七右)演祕云。對法第五(七右)云。住持增上者。謂風輪等於水輪等。器世間於有情世間。大種於所造。諸根諸識。釋曰。風輪‧器世‧大種‧諸根為依。令彼水輪‧有情‧所造‧諸識而得住故。所言成者。具如疏引。 (七十六左)成者大論第五等云(文)。第五(八左)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何法成耶。答。所知勝解愛樂為先。宗因譬為喻為建立。不相違眾善敵論者為和合故所立義成。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何法辨耶。答。工巧智為先。尋彼勤劬為建立。工巧業處眾具為和合故巧業處辨。又愛為先。由食住者依止為建立。四食為和合故受生有性安住充辨。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何法用耶。答。即自種子為先。即此生為建立。即此生緣為和合故自業諸法作用可知。何等名為自業作用。謂眼以見為業。如是餘根名自業用應知。又地能持。水能爛。火能燒。風能燥。如是等類當知外分自業差別(文)倫記二上(十九右)云。若唯識說生住成得四果。成有二種。一立二辨。攝此成辨。無此作用。住謂水輪依風轉等。此論所無。何故二以捨不同者。二論意趣所望別故。彼作用離體無故。所以不論。此無住者。疎故不論。略纂大同。今謂。此論說生住成得。瑜伽‧顯揚說生成辨用。互有出沒。故為會釋。然瑜伽等。辨中帶住。以瑜伽言由食住或有情安住顯揚言由食住。或有情存養得住故。非全不說住義。二論之炳著可知。 (七十六左)論所知勝解(至)所立義成(文)。瑜伽五(八左)云。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何法成耶。答。所知勝解愛樂為先。宗因譬喻為建立。不相違眾善敵論者為和合故所立義成顯揚亦同。 (七十六左)若陳那以後(至)為所成立(文)。因明大疏云。世親以前宗為能立。陳那但以因之三相因同異喻而為能立。以能立者必多言故。今言宗等名能立者。略有二釋。一云。宗是所立。因等能立。若不舉宗以顯能立。不知因喻誰之能立。恐謂同古自性差別二之能立。今標其宗。顯是所立。能立因喻是此所立宗之能立。雖舉宗意。意取所等一因二喻為能立體。若不爾者。即有所立濫於古釋。能立亦濫彼能立過。為簡彼失故舉宗等。二云。陳那等意。先古皆以宗能立。自性差別二為所立。陳那遂以二為宗依。非所乖諍說非所立。所立即宗有許不許所諍義故。理門論云。以所成立性說名為宗。此論亦言。隨自樂為所成立性是名為宗。因及二喻成此宗故。而為能立。今論若言因喻多言名為能立。不但義旨現乖古師。文亦相違遂成乖競。陳那‧天主二意皆同。既稟先賢而為後論。文不乖古。舉宗為能等。義別先師取所等因喻為能立性。故能立中舉其宗等。 (七十七右)得者彼云等(文)。瑜伽第五(八右)顯揚十八(九右)演祕云。所言得者。顯揚十八云。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得何法耶。答。三乘種姓為先。內因力為建立。外因力為和合故。證得煩惱離繫涅槃。此中內因力者。謂如理作意‧小欲知足等內分善法。又得人身生在聖處。諸根無缺。無諸業障。於如來所具淨信心。如是等法是名內因力。外因力者。謂諸佛出世宣說妙法。住正法者共為伴侶。具悲信者以為施主。如是等法為外因力。彼顯揚論又有作用。此論所無。故彼論云。問辭同前。答。自種為先。即彼前生為建立。彼生緣為和合故。自作業者自所作用而得成辨。自所作業者。如眼之見業。如是所餘諸根當知各別作業。又如地能持。水能爛。火能燒。風能燥。如是等類是名外法各別作業。此論所無。會如本疏。 (七十七右)彼且無為(至)皆名得故(文)。義演云。疏彼且約無為說實亦能有為二十七賢聖皆名得故者。意云。彼瑜伽論等且約無為即名證得涅槃。據實亦通有為得。今應言。三乘漏性為先。內分力為建立。外分力為和合。證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二十七賢聖眾等。果是無漏聖智。故名有為也(文)二十七賢聖者。義林章中別立一章五門分別。大小所立列名不同。具如彼辨。 (七十七右)論說得法通三性故(文)。義演云。疏論說得法通三性故者。得通不善性者。如過去惡業種子為先。不如理作意為建立。外分惡知識等為和合。令惡等得成也。然善法‧無記法准前說。 (七十七右)彼論又說(至)彼但影略(文)。義演云。疏彼論又說何法作用者乃至彼但影略者。此先引文後解也。彼論云。問詞同前。答。自證為先。即彼前生為建立。彼生緣為和合故自作業成辨。自作業者。如眼之見色等即是作用。如是所餘諸根亦爾。此即瑜伽顯揚論文也。解云。此有二說。一云。此作用即是生住成得四法上用。離此更無別用故。疏云。今此中意。即此四法乃至四體上用也。即疏中第一解言作用者。唯是第三成上有作用。第四得中無為無作用。此唯識論生住成得攝法得盡。若對法中不說作用。瑜伽中不說住者。二論中或是影略也(文)義蘊云。疏或唯第三第四無為無作用故。第三成也。如成辨。工巧等業必有作者作具。其因最顯故。偏說第三有作用。非餘無也。又有疏本云。或唯前三者。於理為勝第字誤也 (七十七左)今此所說是(至)一切皆通(文)。義演云。疏今此說是順所生此緣之果若違之果一切皆通者。如瑜伽論說雜染隨順因即與清淨法作違因。雖言隨順。乃至一順一違也。若清淨法隨順因與雜染法作相違因。其清淨法隨順因亦右一違一。問。如染淨二隨順因起時。即皆有違順。未審無記因起時。有違順不。答。亦有也。如霜雹起時。與青苗稼作相違因。亦與後時黃枯喪等作隨順因。由前霜雹等為因。方引起後時枯喪等故。 (七十七左)如大論等第五十七(至)對法第五(文)。大論第五十七(四左)略纂十五(十四左)對法第五(七右)對法抄第五(十一右)六門分別須者尋之。義演云。疏取境俗家捨。眼等六根及男女也。餘准可知。演祕云。按對法第五。增上緣者。有九增上。後六增上依彼二十二根建立。故彼論云。此後增上依二十二根建立。境界增上者。謂眼耳鼻舌身意。由此增上力色等生故。產生增上者。謂男女根。由此增上力得入胎故。住持增上者。謂命根。由此增上力眾同分得住故。受用果增上者。謂苦樂憂喜捨根。依此能受愛非愛異熟故。世間清淨離欲增上者。謂信等五根。由此制伏諸煩惱故。出世間清淨離欲增上。謂三無漏根。由此永害諸煩惱隨眠故。又云。云何根。幾是根。為何義故觀根耶。謂取增上故。種族不斷增上故。眾同分住增上故。受用淨不淨業果增上故。世間離欲增上故。出世離欲增上故。是根。取境增上者。謂眼等六。由此增上力於色等境心心法轉故。種族不斷增上者。謂男女根。由此增上力子孫等胤流轉不絕故。餘如前說。為捨執著增上我故。故觀察根。 (七十七左)偈云(至)依此量立根(文)。演祕云。續家族者。男女二根。餘頌配義可知也。又瑜伽論五十七有八復次。廢立斯義。初同對法餘七有別。恐煩不錄。 (七十七左)餘如樞要(文)。樞要下末(十七左)廣辨界繫廢立假實三性等差別。 (七十八右)或通八識(至)言隨應也(文)。義演云。疏或通八識或不爾故言隨應者。解云。今解論中隨應二字也。或通八識者。即捨受通八識中皆有也。或不爾者。若憂受‧喜受唯在意識中有。若苦‧樂二受即在前五識中。故論言隨應也。然護法師即許第六識中有五受。許有苦樂受故。若餘師許第六識中有四受。除苦受。 (七十八左)或體各各(至)故言隨應(文)。義演云。疏或體各隨其五別者。意說。苦者即遍行中苦受。餘者皆然故名各各。問。與前何別。答前即遍行中受數別配五受。此即遍行中受體即是五受。故不同前也。 (七十八左)五十七(至)除末後心(文)。五十七(七左)對法第九(三右)云。如是十六心剎那說名見道。所以者何。由如是忍智所攝十六心剎那。於會所未見四聖諦境。各以四剎那見故。名為見道(文)義燈六本(十五左)云。論除剎那等。本釋義准。菩薩三心相見道中。前二初根。第三心去為第二根。論文不簡除何見道最後剎那。總相說故。或依雜集總十六心。隨他相說。雜集第九云。未知攝見。已知攝修。具攝無學。以薩婆多第十六心判屬修道故見隨他。或一剎那少故。隱之從多說修。又由小乘說。十六緣於四諦。至第十六無所未知。故已知攝。若大乘說。總十六心通緣理智。道類忍緣智已周。與有部別。故第十六已知根攝者。或依二乘。或依他轉。今據瑜伽‧唯識第九。菩薩相見復有三心。以法前真無間‧解脫。別總建立。初二別觀。第三合法。即是重觀。二十六心皆云法真見道無間‧解脫。故亦重觀。非未當知可當在故。又雜集第十云。如是十根先未知真‧為欲行知修習轉故。名未知當知根。二心正知。故第三心即屬第二。雖是見道屬第二根。義蘊云。未知當知根不取資糧加行位。此唯有漏。瑜伽唯問不繫故不取之。 (七十八左)以第十六心(至)可當知故(文)。俱舍三(六左)云。如是三名因何而立。謂在見道有未曾知當知行轉故。說彼名未知當知。若在修道無未曾知。但為斷除餘隨眠故。即於彼境復數了知。是故說彼名為已知。又二十三(十三右)云。其中總有十五剎那。皆見道所攝。見未見諦故。至第十六道類智時。無一諦理未見今見。如習曾見故修道攝。豈不爾時觀道類忍見道諦理未見今見。此中約諦不約剎那。非一剎那未見今見可名今見未見諦理。如刈畦稻唯餘一科不可名為此畦未刈。 (七十八左)此中類忍(至)汎觀類忍。對法第九(二右)云。今於此中所說義者。謂於方便道中觀察依止苦諦所起契經等法如理作意所攝智增上力故。於自相續苦諦中。現證彼真如出世間慧正見體生。由此惠故永捨一切見苦所斷三界所繫二十八隨眠。是故名為苦法智忍。苦法智者。謂忍無間由此故於前所斷煩惱解脫而得作得。所以者何。先由忍故永斷一切見苦所斷煩惱令所依轉。從此無間由如是智生證得轉依。是名苦法智。苦類智忍者。謂奪法智無間無漏惠生。於苦法智忍及苦法智各別內證。言後諸聖法皆是此種類。所以者何。由初二種苦忍苦智。是後一切學與無學聖法種類。從此彼得生故。是故無漏惠生各別內證。緣此為境。言後諸聖法皆是此種類。是故名為苦類忍。苦類智者。謂此無間無漏智生。審定印可苦類智忍。所以者何。由苦類智忍無間無漏智生。於苦類智忍內證印可。故名苦類智。如是於餘諦中。隨其所應諸忍諸智盡當知。 (七十九右)不同小乘證無為故(文)。俱舍二十三(十二左)云。十六心中。忍是無間道。約斷惑得無能隔礙故。智是解脫道。已解脫惑得。與離繫得俱時起故。具二次第理定應然。猶如世間驅賊閉戶﹒ (七十九左)即入相見(至)第二根攝(文)。義演云云皆謬不足品藻。上約二乘十六心而談。今明菩薩三心相見道。於中至第二心是未知根。至第三心是已知根。以見相諦極圓滿故。 (七十九左)論近能引發根本位(文)。演祕云。論近能引發根本位故等者。顯得無漏根名所以。或釋外以難。外難意云。三根無漏。資糧加行何得名為未知當知。故以引生遠資等釋。 (七十九左)如五十七(至)不繫為義(文)。五十七(十二右)全文。義蘊云。疏五十七云一色界繫及不繫者。此初無漏根。言色界繫者。以四善根唯彼繫故然資位中亦修彼定亦色界繫。 (七十九左)此根唯取(至)決擇善(文)。義蘊云。疏中唯取決擇善。以次糧位多位外門故累不說。問。五十七前文說三根俱不繫。何故後文乃說此根通色界繫。答。彼論前問幾根通不繫。故答三根。以未知根通無漏故。後據此根通三位故說一根色界及不繫也。 (八十右)對法第十亦爾(文)。第十(十一左)云。未知欲知根者。謂於方便道。及於見道十五心剎那中所有諸根。此中顯示順決擇分所攝加行道。及見道十五心剎那所有諸根。是未知欲知體。 (八十左)六現觀中是信現觀也(文)。六現觀者。如第九論(十六左)信現觀者。六現觀中第二是也。 (八十左)五十七說(至)是此義(文)。五十七(十一右)。 (八十左)此不望涅槃為名(至)當知(文)。義演云。疏此不望涅槃為至下當知者。此未知根唯望修道之中已知根名未知根。然此根未得真解脫。是故不望涅槃為名。即遠順涅槃故名順解脫分。若順決擇分唯望見道中擇法覺支等為名也。故論云。於此三位信等五根乃至為此根性也。 (八十左)於前三位九根為性(文)。義演云。問。上來論文中。唯明二乘人初無漏根。其二乘人依初未至定入見道。應有七根。信等五根‧意喜根。若爾如何此文說有九根。答。九根者。謂信等五根‧意‧喜‧樂捨。然菩薩若在加行位中。前後皆得起四禪定。即得起九根。即色界六處有初無漏根。六處者。謂四禪‧未至‧中間禪也。若菩薩唯依第四禪入見道時。唯得起七根。謂信等五根‧捨‧意也。若二乘人在加行位亦容起九根。此意說。約別別人入見道時。相通而說得有九根。非獨一人有九根也。若約一人。即唯得起七根。其事云何。如有一人。依初未至定中入見道。得有七根。謂信等五根‧意喜也。若有一人。依初二禪根本定中入道亦起七根。衣信等五根‧意‧喜。若有一人。依第三禪入見道。亦得起七根。謂信等五根‧意‧樂。若有一人。依第四禪入見道。亦得有七根‧謂信等五根‧意捨根也。故通有。非一人獨具九也。何故入見道有此不同。答。皆約根性有利鈍故須爾也。問。捨受通四禪及未至定。如初果人依初未定入見道。合有八根。信等五‧意‧喜捨。乃至有依第三禪入見道。亦合有八根。信等五‧意‧樂‧捨。何故說依初未至定及依第三禪入見道時。唯說有七根耶。思之可解。以捨根通故。所以不說(文)演祕云。論於此三位至為此根性者。問。菩薩要託第四靜慮。若據二乘三受不俱。如何此位得有九根。答。通依三乘得有九根。不言九根而俱起也。 (八十左)然加行位(至)亦有憂根(文)。演祕云。問。加行善根是色界法。離欲方得。云何此位獨有憂根。答。決擇分善通依色界本地‧近分。近分起者既未離欲得有憂根。固無有失。故按對法第十(十左)本論說云。未知欲知根者。謂於方便道。及於見道十五心剎那。所有諸根。釋論云。諸根者。謂意根‧信等五根。由未至定等地所依差別故。如其所應有樂喜憂捨。 (八十左)即以十根為性(至)多順同彼(文)。義演云。疏即以十根為性乃多順同彼者。若加憂根。即以十根為性。謂信等五‧意‧喜‧樂‧捨及以憂根。若安慧菩薩參糅對法論中。亦說有憂根十根為性。以安慧菩薩多順同彼集論。無菩薩造集論之中。亦說有憂根為性也。又云。安慧順小乘說有憂根。今亦順異說同彼安慧。 (八十一右)然此無漏根通三界等(文)。演祕云。疏然此無漏根三界等者。生起下論。今按彼云。問。空無邊處地幾根可得。答。十一。識無邊處無所有處應知亦爾。釋曰。信等五根。意‧捨。命三。三無漏根。合為十一。論云。問。非想非非想處地幾根可得。答八。釋曰。前十一根中除三無漏。三無漏無。如此下釋。此等皆約諸人容有現行而言。不依一切及種子說。凡無無漏。下界種子上身故。不唯心等。論七根八無色等。如義燈釋。 (八十一右)五十七說(至)一不能入(文)。五十七(十九左)云。問。幾根入初靜慮。答。八‧後三一分能八。一分不能。如初靜慮。第二亦爾。第三亦八。然非即彼第四靜慮及無色定。七根能入。後三有一能入。有一不能(文)義燈六本(十九左)云。問。瑜伽五十七問云。幾根入初靜慮。答。八‧後三一分不能。初言八者。即總相說。謂信等五‧樂‧喜‧捨根。後三一分能入。利根超果及入大乘。一分不能。鈍根惠脫阿羅漢等。言第三亦八非即彼。此約為依能入彼說。故通喜根。非即彼者。非入彼地。第四靜慮及無色定七根能入。據樂為依入第四定。非無色定亦爾為依。或據鄰超舉一顯餘。後三云一能入有一不能。次第惠脫三不能入。超取第三。獨覺‧菩薩此等能入。或通種‧現。非唯約現(文)義演云。云准義燈意。皆不允當。義蘊云。疏五十七說七根入無色者。信五根并意‧捨。言後三有一能入者。謂超初二果及俱解脫并菩薩等。此一類能以三根入無色。餘次第得果及惠解脫等。此一類不能以三根入無色也。 (八十一右)空處等(至)非想地唯八(文)。義燈云。問。准大乘宗。非非想處亦有無漏。何故不言四無色定皆有此根。而五十七云非想地但只有八。准此好即信等五根及意‧捨‧命。無三無漏。何故爾耶。答。准大乘宗。雖有無漏。隨他相說故無無漏。或彼無漏以昧劣故。非三根體。若爾何故此論復云從見道後所有信等無漏九根。一切皆是後二根體。准此所難。前釋為勝(文)義蘊云。疏空所等十一根可得者。等識處無所有處。言十一根可得者。信等五根‧意‧捨‧命根并三無漏。問五十七後文只言七根入無色。不色不說命根。何故彼前文十一可得即兼命根。答。若身下界得彼定即無命根。故七根入無色。若身生彼即有命根。故言十一根可得。可得之義與此不同。故二文別(文)義演云。疏空處等十一根可得者。謂信等五根。意‧捨‧命三。及三無漏根。總成十一根。若非想地除三無漏。前三無色有也。餘二根可知者。亦前三無色有也(文)非想地唯八者。義蘊云。疏非相唯八者。問。如入滅定。必以有頂為加行入。既有無漏即入。後二根何故非想不說之耶。答。據論相攝。彼地無漏亦有二根。然以根者殊勝發生之義。彼唯遊觀極微劣故。由此難故。由此彼論但說八也。 (八十一右)此相難故所以別說(文)。義演云。疏此相難故所以別說者。然瑜伽論下三無色有未知根故。所以論中兩熏會。即約下三無色有世俗種子。今見見道以傍修彼種子今漸長。第二論文會云。或二乘位迴趣大者。為證法空。乃至引根所攝者。此文意說。或是無學先得生空無漏具知根。今迴心向大為證菩薩法空。於地前起九地生空無漏具知根。望菩薩是未知根。故下三無色有未知根也。又不還果人先得無漏生空已知根。後迴心向大得證菩薩法空其不還果人至地前已。起九地生空無漏已知根。彼不還人所起下三無色生空無漏已知根。即是菩薩未知當知根攝故。故下三無色有初無漏根也。 (八十一右)論前三無色至傍修得故(文)。義燈六本(十七右)云。本疏解云。彼無加行。又曾未起現行無漏故。取異生先修得者名現觀邊。雖不現行。亦此根攝。修道得起。今者又准六十九文。資糧‧雖行‧見道亦增。修道中起。彼解世俗智初中後際生起次第云。五見‧貪等是染污等。諸世俗智應斷。應知為欲生起彼對治故起無倒見。是善有漏世俗智攝。乃至云。又即以彼世第一法所攝俗智為依止故。能入見道。昇見道時。即先所修善世俗智所有種子。由彼熏修皆得清淨。亦名為修。此則名為諦現觀邊諸世俗智。出見道已。生起此智。證見所斷諸法解脫。此文通說三乘俱起。故次下文云。又能了知我已證得預流果等。故大乘於見道前解脫分位。起無色善亦生無色。故知資糧通修無色。入見傍修。論中不言。傍修之者唯根本位。唯是無漏。准論後解。無色亦有三漏根。五十七云下三無色有十一根故。通漏無漏。准此大論不同有部入見道已更不現起。問。若於修道四善根等皆得重起。何不雜亂。答。亦不然。以位別故。若修道位非名善根。如見道種後說生修。不爾修道從何種起。雖見種生不名為見後後修道位雖彼種生不名善根。又本無漏種在資糧加行亦名彼道。雜集說為道諦攝故。皆許不雜故彼亦然。問。在根本位傍世俗。亦得名根本不。答。名根本何失。非無漏故失。答。言無漏者。據現行說。據未知當知根說。非約種子。 (八十一右)謂有菩薩(至)起亦無失(文)。義演云。疏謂有菩薩先曾異生位乃至既非見道起亦無失者。謂諸菩薩先曾於異生位修習得四禪天定。今有二解。一云。即是菩薩從無始已來。數數修習彼四禪八定也。即得被下三無色定也。今不取此解。二云。即在資糧加行位。亦數數修習得四禪八定也。即是資糧加行雖起四禪八定即得彼下三無色定。然此定順無漏故。唯俱舍說。定有四種。一順退分分定。謂如定已即從初禪定出入第二禪分定。四順決擇分。即出定已此定能順無漏定。今取順決擇分定也。即是資糧加行位聞雜所起八定。能順無漏定故。取第二解勝。此菩薩後入見道時。傍修彼已前所起世俗智種子。然此種子被他無漏傍資。間起起有漏世俗智種子。得名未知當知根。即說彼下三無色定世俗種子。名未知當知根也。後於修道位亦得世俗智。此智種子今生現行。即於修道中入出諸定遊諸等至。故於修道位起世俗智種子令生現行。非見道中得臣世俗智現行也。意云。修道但起八定智。不起二位中善也。 (八十一左)對法第十三(至)起現在前(文)。十三(十四右)明十現觀。於中第三真現觀之文。義演云。疏對法第十三解真現觀乃至此世俗智方現在前者。然對法論中解亦與此疏文中解相似也。若言現觀諦。現觀即是真見道非安立諦。既言現觀邊智。現觀即是相。見道十六心時。緣安立諦方資世俗世智種增長。世俗智種子由出世增上緣力長養彼俗智種子故。故名即得此世俗智。此世俗智於見道位中不生現行。以見道十六心剎那無有間斷。不容現起世俗智故。若修道位中。即得現起此世俗智現行也。以於修道位中入出諸定遊諸等至也。問。今用何法以為世俗智。答。即取欲界中聞惠思惠作欣厭觀相故。欲界聞思慧即名世俗智。即由此聞思惠作欣厭觀故。即能引起色界中修惠也。又取色界之中聞惠修惠。色界中聞惠修惠亦名世俗智。色界無思惠故也。又取無色界修惠亦能作欣厭觀也。故無色界修惠亦名世俗也。然諸聖得等入資糧加行位。依俗界中聞思惠及色界聞惠修惠及無色界修惠。此等總有三種作意。一自相作意。如觀色觀受想等五蘊。即觀蘊‧處‧界等。三科法門各別觀也。二共相作意。謂觀一切法為苦‧空‧無常‧無我等四諦十六行相。三勝解作意。謂作不淨觀骨??觀等。此三種作意即諸聖者入資加位作此三種作意觀察也。此作意等雖是有漏。皆能順無漏聖道也。此三作意雖各觀察。然不同外道餘欣厭等。六行伏惑唯是世間道。不順無漏故。即欲界聞思惠‧色界聞修惠‧及無色界修是。此等皆能發此三種。作與作意相應觀察諸法。但觀法自相假不可得。不同外道六行欣厭等觀。 (八十一左)此根非加行(至)四善根故(文)。義演云。意說。下三無色傍修世俗智種子。名未知根。然此種子非是加行善攝。何以故。以下三無色無加行四善根故。謂加行四善根唯在色界中故。此下三無色種子既是有漏。不能於彼地起無漏現行意。及非無漏根現行於彼地得有也非字流至於此。問。在見道中既許傍修無色世俗智種子令增長者。未知見道亦傍修已前資糧加行位善種了令增長以不。入見道已後資糧加行善種更生現行以不。答。見道中唯傍修此資糧加行中間雜所起四禪八定世俗智種子令增長。其見道位中亦不傍修資糧加行位善種子令增長。何以故。得果不修向道。更捨曾得勝道故。故資糧加行有漏善種皆是向道。所以不修。又見道已去所有資糧加行善種不生現行。當修時俱資糧加行位中。無漏種子令增長。生如有既發菩提心。入資糧加行位中所行布施持戒等功德。皆能傍資無漏種子。令增長生見道現行。若有人未發菩提心。未入資糧加行等位。雖亦行布施持戒功德。不能資無漏種子令其增長也。 (八十二右)又解二乘(至)功德法故須修(文)。義蘊云。疏又解二乘人至名勝見道者。謂一類二乘先得無色空伏欲色界。或入見道時。超前二果。此名勝見。勝鄰次故亦修修也(文)義演云。疏又解二乘人亦失有修習者乃至以功德法故須修者。即前解約菩薩。今解約二乘也。或有二乘人。在資糧加行等亦間雜兼修得四禪入定世俗智。後入見道時。亦傍修彼下三無色世俗智種子令其增長。若修道位此所傍修世俗智種子亦生現行也。以世俗智是功德法故。故須傍修也。非如小乘所說三類智邊所修等智畢竟不起者。此以有宗等智為喻。三類智邊苦集滅三諦類智。起此類智現觀已後。而能兼修有漏知苦斷集證滅所有俗智。即此俗智因三類智現觀後邊而修習故。亦名現觀。故俱舍二十六云。唯苦集滅三類智時。能兼修未來現觀邊之俗智。於一一諦現觀後邊方能兼修。故立斯號。問。道類智晨。何不兼修智。答。以世俗智無如時來數曾斷集證滅。三類亦爾。事業同故。所以兼修。又苦等三邊知斷證。故得兼修道智不爾。道類現觀而唯識無漏。無始未起。又未邊修。故除道智。故俱舍二十六之(十五)云。曾於道無事現觀故。又必無於道遍智事現觀故。謂於苦集滅可遍知遍斷證。問。修道煩惱及所顯滅猶未斷證。云何得言遍知斷證。答。當自諦下照等遍故。俱舍云。雖苦集滅邊未遍斷證。而於當位斷證已同。問。道何不爾。答。以道理此遍事觀故。又修不遍。如六種性。入見道時修當自性。不能修餘故。俱舍云。道則不然。種性多故。問。所修俗智後起不耶。答。准有宗義。畢竟不起。正起見道。無容而起。得勝捨劣後亦不起故。俱舍二十六卷云。此世俗智是不生法。於一切時無容起故。問。此所修智乃前起不。若言起者。云何論去兼修未來現觀俗智。若未曾起。彼如何云與三類智斷證同故兼修耶。答。未曾起據彼同類已起者名為同也。問。彼曾起者。此時修不。答。據實亦修。以非稀奇故論不說。問。三類智邊等智與世俗智何別。答。准舊經論。此名三類智邊等智。等智者即世俗智。即一切凡夫異生平等有此智也。故新經論中名世智。小乘見道前許有緣苦集滅三諦。後許六行伏惑得擇滅。仍是有漏位。三有漏智未得無漏故。即三智在見道邊修。後入見道更不許起故。故非如小乘三類智邊等智也(文)今謂。義演釋等智中。准依經論以分新舊。無有差違。然釋名義。大背前修。殊不穩暢。如上已引雜心論釋。更不繁述。 (八十二右)非如小乘(至)所修等智(文)。義蘊云。問。小乘何不修彼道諦智耶。答。彼說六行能斷惑故。通智力增。不睡習故但三也(文)今謂。誤之甚也。如俱舍說。 (八十二右)唯得修非行修修(文)。義蘊云。疏得修修非行修修者。得者應為德字。但令種子之上功德資長。名為德修。若現行燕長。名曰行修。今有漏種於見道中言傍修者。但德增長故。唯德修後至修道亦名行修。又其誤同前。如對法說(文)對法第九(十二左)云。修云何略說有四種。謂得修‧習修‧除去修‧對治修。得修者。謂未生善法修習令生。習修者。謂已生善法修令堅住不忘倍復增廣除去修者。謂已生惡不善法修令永斷。對治修者。謂未至惡不善法修令不生(文)演祕云。疏唯得修修行修修者。得謂所得。修謂熏修。由現道力念所得法種子增明故。所得法名之為修。行謂現行。修謂習學亦名習修。 (八十二右)又解真見亦修(文)義演云。疏又解真見道亦修以時促故等者。其實真見道中亦能傍修世俗智種。謂真見無差別。及時促故。所以不說真見道修。但言相見道中傍修也。此第二解不及前解。 (八十二右)此中說下(至)非實道理(文)。義演云。疏此中說下亦得修上先離色界欲乃至漸離欲說非實道理者。然此唯識論中說。依第四禪入見道。傍修下三無色世俗種子。即是下地。能修上地者。此皆是上品也。何者。即如諸菩薩於資糧加行位中。間雜起八地定。先離色界中欲得彼四無色定故。能修下三無色世俗智種子也。有勝見道。非一切見道皆爾者。若曾得彼下三無色定。及得定自在者。後入見即能傍修彼下三無色世俗智種子。若二人或或有先不得下三無色定者。則見道中不能傍修下三無色世俗智種也。故云非一切見道皆爾也。故唯識說依下地能修上地者皆是上品。得自在者說也。自在菩薩依第四禪入見道時。亦能傍修下三無色修惠世俗智種子增長。亦傍修下欲界中聞思惠世俗智種子。亦能傍修下三禪中聞修惠世俗智種子增長也。此即是下修上也。若對法論中說上修下。既約今時漸離下界欲說。而得上地能修下地世俗智善法種子增上。即依中品未未自在說。上依下也。若上地修下地善法種子者。凡聖一切皆能也。如諸異生凡夫及聖者等。若入未至定時。則能傍修自地中一切善種子及世俗智種子皆令增也。亦傍修下欲界聞思惠善法種子。能作欣厭觀者。皆令增長。如入初禪根本定。亦能修自地善法聞思惠種了。及傍修下初未至中善法世俗種子。乃至欲界善法聞思惠世俗智種子。皆得增長。餘上地皆然也。乃至一切聖者及一切異生凡夫等。俱有得入非想地定時。皆能傍修非想地善法種子增長。亦能修下三無色及四禪乃至欲界聞思善法種子亦然能增長。若上修下。即約中下品者說。此通凡聖。不唯見道。若能修上。亦能修下。此是上品人也。或有異生凡失。已得四無色定後。入第四禪定時。亦能傍修四無色中善法種子。皆令增長。亦能令增長。亦能傍修下三禪乃至欲界聞思惠種子。皆令增長。皆約漸次說也。此疏中云先離色界欲者。即是是疏中第二解說二乘傍修也。乃菩薩得故者。即是疏中前第一解。傍修謂有菩薩等文是。 (八十二左)若依對法第十(至)非實道理(文)。義蘊云。疏若依對法至非實道理。如依第四定入見道時。修下三禪有漏無漏。其理決定。漸次者亦能。故彼偏說。其修上者要超果及菩薩得。此不決定。故彼不論(文)對法第十(十二左)云。當知此中所說義者。謂依上止地現前修習道量。下界下地所有善根雖不現前。亦皆修習。何以故。於彼得自在故。自在者。謂轉增勝現行自在故。 (八十二左)雙解菩薩(至)非惠地故(文)。義演云。疏又解菩薩三無色亦地亦有無漏見道唯於非惠地者。此中意說。下三無色地亦有菩薩無漏見道種子。今依第四禪入見道。亦傍修下三無色見種子令增長。然畢竟不起。如下三禪中亦有無漏見道種子。入見道時但修令增。亦畢竟不起。雖作此解。自於疏中彈斥云。既言見道即是惠增。若無色即是定增惠劣故。下三無色不得有見道也。以無漏不依定增惠劣地有也。 (八十二左)或說既許(至)故作是說(文)。義演云。疏或說即許善法欲已去名此根者乃至亦生於彼故作是說者。此根者未知當知根也。即菩薩在資糧位。以解脫分中時既長遠。亦得生下三無色地。菩薩在資糧位經一大僧祇故。既生無色即新熏成世俗智種子。名未知當知根。故下三無色有此根也。即如瑜伽波羅蜜多菩薩等。若定若生者。依彼地能了一切法。若定者。即身在下界修得彼定。若生者。即菩薩而生無色界也。故下三無色亦許有菩薩解脫分善。若欲色二界順解脫分善名正解脫分。若無色界中名助解脫分。非是正也。前疏中彼地此種法爾有故者。約下三無色有世俗智本有種子。今此疏中解。先許在順解脫分生無色界新熏成世俗智種子。即約熏種子故說。彼菩薩下三無色有未知當知根。後入見道傍修令增也。 (八十三右)二乘人劫(至)彼解脫分(文)。義演云。疏二乘人劫數近故不可說有彼解脫分者。若二乘人在順解脫分位。或經生。極遲六十劫等即得聖道。時即既促。即二乘人在順解脫分。時極不生無色。故於無色二乘人順解分未知根也。但有欲界聞思及色界聞修惠。是二乘人順解脫分也。二乘人順解脫分善唯在欲色二界(文)義蘊云。疏或是二乘第三果已去。問。何知不是前二果耶。答。初二果人多起初未至定。必不能起九地生空無漏智也。若起彼生空智。應斷色界惑。何名初二果。故取第三果已去也。 (八十三右)然二乘人(至)此中不說(文)。義演云。疏然二乘人至此中不說者。意云。此說二乘人不迴心者。雖起無漏。不名未知當知根。何以故。以不求法空觀故。又解。雖為法空觀地前引起無漏猶未證法空。此中不說為未知根。以未知根於見道證法空觀時立故。如十六心在見道。前十五心為未知根也。此亦爾。約證時立。未證是時不立根。 (八十三左)前言三位(至)五十七下說(文)。五十七(十四左)義演云。疏前言三位皆二乘根者。前此論文說資糧加行位見道位。此之三位皆有未知想者。約二乘人未知當知根說也。 (八十三左)菩薩三根(至)佛地立第三(文)。瑜伽五十七(二十一右)云。問。諸菩薩未知欲知等三根云何建立。答。於勝解行地建立初根。於淨增上意樂等立第二根。於如來地立第三根(文)。略纂十五(二十右)云。此亦二說。一云。此大乘不同小乘地前名勝解行地。名未知欲知。入見道無間道。乃至金剛定名已知根。已知福滿真如義故。未遍滿滿真如名未知欲知。不如小乘未以知當知名未知當知故。今此文為正。入見道已去皆名已知根。如來地明滿故名具知。無間道金剛喻定未明滿故。不名具知。第二解云。其實初根見道無間道未出觀為十五心前定。今從多時。顯易了處語。故言勝解行地。亦無違也。此並正法藏解。 (八十三左)雖二乘亦爾(至)不可為例(文)。義演云。疏雖二乘人亦爾以見道促於菩薩至不可為例者。意云。雖二乘人亦見道中時節促。然二乘人見道已前資糧加行位時節皆促。所以瑜伽說二乘人資糧加行見道三位中皆有未知當知根。若菩薩地前資糧加行二位劫數長遠。故瑜伽論說菩薩勝解行地有未知當知根。不說菩薩見道中有未知當知根也。不相例。 (八十三左)九根十根皆如前解(文)。義演云。疏九根十根皆如前解者。九根者。即信等五根意‧喜‧樂‧捨。十根者。即九根亦加憂根也。解云。若七地已前未離欲而亦有憂根。十根為性。若八地已上即無憂根。九根為性。若約二果人未離欲者。亦有憂根。即修道中十根為已知根性。若第三果已上離欲界故。即唯有九根。言初二根亦通有漏者。即憂根等亦名未知當知根。若初二果身中憂根及有漏信等五根。皆名已知根。若二乘無學身中苦根及有漏信等五根。皆是具知根。故三無漏根亦通有漏根亦通有漏也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三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