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三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八九)中阿含1穢品比丘請經2第三(第二小土城誦3)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哆園,與大比丘眾俱,受夏坐。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告諸比丘:「諸賢!若有比丘請諸比丘:『諸賢!語我、教我、訶我,莫難於我!』所以者何?諸賢!或有一人戾語4,成就戾語法,成就戾語法故,令諸梵行者不語彼,不教、不訶而難彼人5。諸賢!何者戾語法?若有成就戾語法者,諸梵行者不語彼,不教、不訶而難彼人。諸賢!或有一人惡欲、念欲6,諸賢!若有人惡欲、念欲者,是謂戾語法。如是染行染、不語結住,欺誑諛諂,慳貪嫉妒,無慚無愧,瞋弊惡意,瞋恚7語言,訶比丘訶8,訶比丘輕慢,訶比丘發露,更互相避而說外事9,不語、瞋恚、憎嫉熾盛,惡朋友、惡伴侶10,無恩、不知恩。諸賢!若有人無恩、不知恩者,是謂戾語法。諸賢!是謂諸戾語法,若有成就戾語法者,諸梵行者不語彼,不教、不訶而難彼人。諸賢!比丘者,當自思量。 「諸賢!若有人惡欲、念欲者,我不愛彼;若我惡欲、念欲者,彼亦不愛我。比丘如是觀,不行惡欲、不念欲者,當學如是!如是染行染、不語結住,欺誑諛諂,慳貪嫉妒,無慚無愧,瞋弊惡意,瞋恚11語言,訶比丘訶12,訶比丘輕慢,訶比丘發露,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語、瞋恚、憎嫉熾盛,惡朋友、惡伴侶,無恩、不知恩。諸賢!若有人無恩13、不知恩者,,我不愛彼;若我無恩、不知恩者,彼亦不愛我。比14丘如是觀,不行無恩、不知恩者,當學如是! 「諸賢!若比丘不請諸比丘:『諸尊!語我、教我、訶我,莫難於我!』所以者何?諸賢!或有一人善語,成就善語法15,成就善語法故,諸梵行者善語彼,善教、善訶,不難彼人。諸賢!何者善語法?若有成就善語法者,諸梵行者善語彼,善教、善訶,不難彼人。諸賢!或有一人不惡欲、不念欲,諸賢!若有人不惡欲、不念欲者,是謂善語法。如是不染行染、不不16語結住,不欺誑諛諂,不慳貪嫉妒,不無慚無愧,不瞋弊惡意,不瞋恚17語言,不訶比丘訶,不訶比丘輕慢,不訶比丘發露,不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不語、瞋恚、憎嫉熾盛,不惡朋友、惡伴侶,不無恩、不知恩。諸賢!若有人不無恩、不知恩者,是謂善語法。諸賢!是謂諸18善語法,若有成就善語法者,諸梵行者善語彼19,善教、善訶,不難彼人。諸賢!比丘者當自思量。 「諸賢!若有人不惡欲、不念欲者,我愛彼人;若我不惡欲、不念欲者,彼亦愛我。比丘如是觀,不行惡欲、不念欲者,當學如是!如是不染行染、不不語結住,不欺誑諛諂,不慳貪嫉妒,不無慚無愧,不瞋弊惡意,不瞋恚語言,不訶比丘訶,不訶比丘輕慢,不訶比丘發露,不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不語、瞋恚、憎嫉熾盛,不惡朋友、惡伴侶,不無恩、不知恩。諸賢!若有人不無恩、不知恩者,我愛彼人;若我不無恩、不知恩者,彼亦愛我。比丘如是觀,不無恩、不知恩者,當學如是! 「諸賢!若比丘如是觀者,必多所饒益,我為惡欲、念欲,為不惡欲、念欲耶?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是惡欲、念欲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惡欲、不念欲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諸賢!猶有目人20以鏡自照,則見其面淨及不淨。諸賢!若有目人見面有垢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洗。諸賢!若有目人見面無垢者,即便歡悅我面清淨,是故歡悅。 「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行惡欲、念欲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不行惡欲、不念欲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如是我為染行染,為不染行染;為不語結住,為不不語結住;為欺誑諛諂,為不欺誑諛諂;為慳貪嫉妒,為不慳貪嫉妒;為無慚無愧,為不無慚無愧;為瞋弊惡意,為不瞋弊惡意;為瞋恚語言,為不瞋恚語言;為訶比丘訶,為不訶比丘訶;為訶比丘輕慢,為不訶比丘輕慢;為訶比丘發露,為不訶比丘發露;為更互相避,為不更互相避;為說外事,為不說外事;為不語、瞋恚、憎嫉熾盛,為不不語、瞋恚、憎嫉熾盛;為惡朋友、惡伴侶,為不惡朋友、惡伴侶;為無恩、不知恩,為不無恩,不知恩耶?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恩、不知恩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不無恩、不知恩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諸賢!猶有目人以鏡自照,則見其面淨及不淨。諸賢!若有目人見面有垢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洗。諸賢!若有目人見面無垢者,即便歡悅我面清淨,是故歡悅。 「諸賢!如是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恩、不知恩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不無恩、不知恩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因歡悅故,便得歡喜;因歡喜故,便得止身;因21止身故,便得覺樂;因覺樂故,便得定心。諸賢!多聞聖弟子因定心故,便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故,便得厭;因厭故,便得無欲;因無欲故,便得解脫;因解脫故,便得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尊者大目揵連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大目揵連所說,歡喜奉行! 比丘請經第三竟22(千五百六十三字23) (九○)中阿含24穢品知法經25第四(第二小土城誦26)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舍彌27,在瞿師羅28園。 爾時,尊者周那29告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說:『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30。』然彼賢者心生惡增伺而住31,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32,然彼賢者心生惡欲、惡見而住。諸梵行人知彼賢者不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33,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生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生惡欲、惡見而住。 「諸賢!猶人不富自稱說富,亦無國封說有國封,又無畜牧說有畜牧。若欲用時,則無金、銀、真珠、琉璃、水精、琥珀,無畜牧、米穀,亦無奴婢。諸親朋友往詣彼所,而作是說:『汝實不富自稱說富,亦無國封說有國封,又無畜牧說有畜牧。然欲用時,則無金、銀、真珠、琉璃、水精、琥珀,無畜牧、為穀,亦無奴婢。』 「如是,諸賢!若有比丘作如是說:『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然彼賢者心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然彼賢者心生惡欲、惡見而住。諸梵行人知彼賢者不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向增伺盡、無餘涅槃。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向惡見法盡、無餘涅槃。 「諸賢!或有比丘不作是說:『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然彼賢者心不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然彼賢者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諸梵行人知彼賢者實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 「諸賢!猶人大富自說不富,亦有國封說無國封,又有畜牧說無畜牧。若欲用時,見有金、銀、真珠、琉璃、水精、琥珀,有畜牧、米穀,亦有奴婢。諸親朋友往詣彼所,作如是說:『汝實大富自說不富,亦有國封說無國封,又有畜牧說無畜牧。然欲用時,則有金、銀、真珠、琉璃、水精、琥珀,有畜牧、米穀,亦有奴婢。』 「如是,諸賢!若有34比丘不作是說:『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然彼賢者心不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然彼賢者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諸梵行人知彼賢者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向增伺盡、無餘涅槃。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向惡見法盡、無餘涅槃。」 尊者周那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周那所說,歡喜奉行! 知法經第四竟35(八百八十一字36) (九一)中阿含37穢品周那問見經38第五(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舍彌,在瞿師羅園。 於是,尊者大周那39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白曰:「世尊!世中諸見生而生,謂計有神,計有眾生,有人、有壽、有命、有世。世尊!云何知、云何見,令此見得滅、得捨離,而令餘見不續,不受耶?」 彼時,世尊告曰:「周那!世中諸見生而生,謂計有神,計有眾生,有人、有壽、有命、有世。周那!若使諸法滅盡無餘者,如是知、如是見,令此見得滅、得捨離40,而令餘見不續、不受,當學漸損41。 「周那!於聖法、律中,何者漸損?比丘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彼作是念:我行漸損。周那!於聖法、律中,不但是漸損,有四增上心現法樂居42,行者從是起而復還入43。彼作是念:我行漸損。周那!於聖法、律中,不但是漸損,比丘者,度一切色想,至得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彼作是念;我行漸損。周那!於聖法、律中不但是漸損,有四息解脫,離色得無色,行者從是起當為他說,彼作是念:我行漸損。周那!於聖法、律中不但是漸損。 「周那!他有惡欲、念欲,我無惡欲、念欲,當學漸損。周那!他有害意瞋,我無害意瞋,當學漸損。周那!他有殺生、不與取、非梵行,我無非梵行,當學漸損。周那!他有增伺、諍意、睡眠所纏、掉44、貢高而有疑惑,我無疑惑,當學漸損。周那!他有瞋結、諛諂、欺誑、無慚、無愧,我有慚愧,當學漸損。周那!他有慢,我無慢,當學漸損。周那!他有增慢,我無增慢,當學漸損。周那!他不多聞,我有多聞,當學漸損。周那!他不觀諸善法,我觀諸善法,當學漸損。周那!他行非法惡行,我行是法妙行,當學漸損。周那!他有妄言、兩舌、粗言、綺語、惡戒、我無惡戒,當學漸損。周那!他有不信、懈怠、無念、無定而有惡慧,我無惡慧,當學漸損。 「周那!若但發心念欲求學諸善法者,則多所饒益,況復身、口行善法耶?周那!他有惡欲、念欲,我無惡欲、念欲,當發心。周那!他有害意瞋,我無害意瞋,當發心。周那!他有殺生、不與取、非梵行,我無非梵行,當發心。周那!他有增伺、諍意、睡眠所纏、掉、貢高而有疑惑,我無疑惑,當發心。周那!他有瞋結、諛諂、欺誑、無慚、無愧,我有慚愧,當發心。周那!他有慢,我無慢,當發心。周那!他有增慢,我無增慢,當發心。周那!他不多聞,我有多聞,當發心。周那!他不觀諸善法,我觀諸善法,當發心。周那!他行非法惡行,我行是法妙行,當發心。周那!他有妄言、兩舌、粗言、綺語、惡戒、我無惡戒,當發心。周那!他有不信、懈怠、無念、無定而有惡慧,我無惡慧,當發心。周那!猶如惡道與正道對,猶如惡度與正度對45。 「如是,周那!惡欲者與非惡欲為對,害意瞋者與不害意瞋為對,殺生、不與取、非梵行者與梵行為對,增伺、諍意、睡眠、掉、貢高、疑惑者與不疑惑為對,瞋結、諛諂、欺誑、無慚、無愧者與慚愧為對,慢者與不慢為對,增慢者與不增慢為對,不多聞者與多聞為對,不觀諸善法者與觀諸善法為對,行非法惡行者與行是法妙行為對,妄言、兩舌、粗言、綺語、惡戒、惡戒者與善戒為對,不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者與善慧為對。 「周那!或有法黑,有黑報,趣至惡處;或有法白,有白報,而得昇上。如是,周那!惡欲者,以非惡欲為昇上;害意瞋者,以不害意瞋為昇上;殺生、不與取、非梵行者,以梵行為昇上;增伺、諍意、睡眠、掉、貢高、疑惑者,以不疑惑為昇上;瞋結、諛諂、欺誑、無慚、無愧者,以慚愧為昇上;慢者,以不慢為昇上;增慢者,以不增慢為昇上;不多聞者,以多聞為昇上;不觀諸善法者,以觀諸善法為昇上;行非法惡行者,以行是法妙行為昇上;妄言、兩舌、粗言、綺語、惡戒者,以善戒為昇上;不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者,以善慧為昇上。 「周那!若有不自調御,他不調御欲調御者,終無是處。自沒溺,他沒溺欲拔出者,終無是處。自不般涅槃,他不般涅槃令般涅槃者,終無是處。周那!若有自調御,他不調御欲調御者,必有是處。自不沒溺,他沒溺欲拔出者,必有是處。自般涅槃,他不般涅槃令般涅槃者,必有是處。 「如是,周那!惡欲者,以非惡欲為般涅槃;害意瞋者,以不害意瞋為般涅槃;殺生、不與取、非梵行者,以梵行為般涅槃;增伺、諍意、睡眠、掉、貢高、疑惑者,以不疑惑為般涅槃;瞋結、諛諂、欺誑、無慚、無愧者,以慚愧為般涅槃;慢者,以不慢為般涅槃;增46慢者,以不增慢為般涅槃;不多聞者,以多聞為般涅槃;不觀諸善法者,以觀諸善法為般涅槃;行非法惡行者,以行是法妙行為般涅槃;妄言、兩舌、粗言、綺語、惡戒者,以善戒為般涅槃;不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者,以善慧為般涅槃。 「是為,周那!我已為汝說漸損法,已說發心法,已說對法,已說昇上法,已說般涅槃法,如尊師所為弟子起大慈哀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我今已作。汝47等亦當復自作,至無事處山林樹下空安靜處,坐禪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進,莫令後悔。此是我之教敕,是我訓誨。」 佛說如是,尊者大周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周那問見經第五竟48(千五百七十五字49) (九二)中阿含穢品青白蓮華喻經50第六(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或有法從身滅,不從口滅;或有法從口滅,不從身滅;或有法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 「云何法從身滅,不從口滅?比丘者,有不善身行充滿、具足受持著身,諸比丘見已,訶彼比丘:『賢者!不善身行充滿、具足受持,何為著身?賢者!可捨不善身行,修習善身行。』彼51於後時,捨不善身行,修習善身行,是謂法從身滅,不從口滅。 「云何法從口滅,不從身滅?比丘者,不善口行充滿具足受持著身,諸比丘見已,訶52彼比丘:『賢者!不善口行充滿、具足受持,何為著口?賢者!可捨不善口行,修習善口行。』彼於後時,捨不善口行,修習善口行,是謂法從口滅,不從身滅。 「云何法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增伺不從身口滅,但以慧53見滅?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惡欲、惡見,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是謂法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 「如來或有觀,觀他人心,知此人不知是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如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得滅增伺。所以者何?以此人心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得54滅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此人心生惡欲、惡見而住,知此人如是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如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得滅增伺。所以者何?以此人心不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得滅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此人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猶如青蓮華,紅、赤、白蓮花,水生水長,出水上,不著水。如是,如來世間生、世間長,出世間行,不著世間法。所以者何?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出一切世間。」 爾時,尊者阿難執拂侍佛,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此經當名何?云何受持?」 於是,世尊告曰:「阿難!此經名為青白蓮華喻,汝當如是善受持誦!」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當共受此青白蓮華喻經,誦習守持。所以者何?此青白蓮華喻經如法有義,是梵行本,致通、致覺,亦致涅槃。若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應當受此青白蓮華喻經,善諷誦持。」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青白蓮華喻經55第六竟56(七百三字57) (九三)中阿含穢品水淨梵志經58第七(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鬱鞞羅59尼連然河60岸,在阿耶和羅尼拘類61樹下,初得道時。 於是,有一水淨梵志,中後仿佯往詣佛所62。世尊63遙見水淨梵志來,因水淨梵志故,告諸比丘:「若有二十一穢64汙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65中。云何二十一穢?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掉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憍66傲心穢、放逸心穢。若有此67二十一穢汙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猶垢膩衣持與染家,彼染家68得,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此垢膩衣,染家雖治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然此汙衣故有穢色69。如是,若有二十一穢汙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云何二十一穢?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掉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憍傲心穢、放逸心穢。若有此二十一穢汙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 「若有二十一穢不汙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云何二十一穢?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掉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70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憍傲心穢、放逸心穢。若有此二十一穢不汙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猶如白淨波羅奈衣71持與染家,彼染家得,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此白淨波羅奈衣,染家雖治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然此白淨波羅奈衣本已淨而復淨。如是若有二十一穢不汙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云何二十一穢?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掉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憍傲心穢、放逸心穢。若有此二十一穢不汙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 「若知邪見是心穢者,知已便斷,如是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掉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憍傲心穢,若知放逸是心穢者,知已便斷,彼心與慈俱,遍滿一72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梵志!是謂洗浴內心,非浴外身。」 爾時,梵志語世尊曰:「瞿曇!可詣多水河浴73。」 世尊問曰:「梵志!若詣多水河浴者,彼得何等?」 梵志答曰:「瞿曇!彼多水河浴74者,此是世間齋潔之相75、度相、福相,瞿曇!若詣多水河浴者,彼則淨除於一切惡。」 爾時,世尊為彼梵志而說頌曰: 「妙好首梵志,若入多水河, 是愚常遊戲,不能淨黑業76。 好首何往泉,何義多水河, 人作不善業,清水何所益? 淨者無垢穢,淨者常說戒, 淨者清白業77,常得清淨行。 若汝不殺生,常不與不78取, 真諦不妄語79,常正念正知。 梵志如是學,一切眾生安, 梵志何還家?家泉無所淨。 梵志汝當學,淨洗以善法, 何須弊惡水,但去身體垢。」 梵志白佛曰:「我亦作是念: 淨洗以善法,何須弊惡水。」 梵志聞佛教,心中大歡喜, 即時禮佛足,歸命80佛法眾。 梵志白曰:「世尊!我已知。善逝!我已解。我今自歸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好首水淨梵志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水淨梵志經第七竟81(一千二百一十字82) (九四)中阿含穢品黑比丘經83第八(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東園鹿母堂84。 是時,黑比丘鹿母子常喜鬥諍,往詣佛所。世尊遙見黑比丘來,因黑比丘故,告諸比丘:「或有一人常喜鬥諍,不稱止諍。若有一人常喜鬥諍,不稱止諍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喜,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惡欲,不稱止惡欲。若有一人惡欲,不稱止惡欲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喜,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得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犯戒、越戒、缺戒、穿戒、汙戒,不稱持戒。若有一人犯戒、越戒、缺戒、穿戒、汙戒、不稱持戒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喜,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有瞋纏、有不語結、有慳嫉、有諛諂欺誑、有無慚無愧,不稱慚愧。若有一人有瞋纏、有不語結、有慳嫉、有諛諂欺誑、有無慚無愧、不稱慚愧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喜,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不經勞諸梵行,不稱經勞諸梵行。若有一人不經勞諸梵行,不稱經勞諸梵行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喜,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不觀諸法,不稱觀諸法。若有一人不觀諸法,不稱觀諸法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喜,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不宴坐,不稱宴坐。若有一人不宴坐,不稱宴坐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喜,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此人雖作是念: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我,然諸梵行者不供養、恭敬、禮事於彼。所以者何?彼人有此無量惡法,因彼有此無量惡法故,令諸梵行者不供養、恭敬、禮事於彼。猶如惡馬繫在櫪養,雖作是念:令人繫我著安隱處,與我好飲食、好看視我,然人不繫著安隱處,不與好飲食、不好看視。所以者何?彼馬有惡法,謂極粗弊、不溫良故,令人不繫著安隱處,不與好飲食、不好看視。如是,此人雖作是念: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我,然諸梵行者不供養、恭敬、禮事於彼。所以者何?彼人有此無量惡法,因彼有此無量惡法故,令諸梵行者不供養、恭敬、禮事於彼。 「或有一人不喜鬥諍,稱譽止諍。若有一人不喜鬥諍,稱譽止諍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不惡欲,稱譽止惡欲。若有一人不惡欲,稱譽止惡欲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不犯戒、不越戒、不缺戒、不穿戒、不汙戒,稱譽持戒。若有一人不犯戒、不越戒、不缺戒、不穿戒、不汙戒,稱譽持戒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無瞋纏、無不語結、無慳嫉、無諛諂欺誑、無無85慚無愧,稱譽慚愧。若有一人無瞋纏、無不語結、無慳嫉、無諛諂欺誑、無無慚無愧,稱譽慚愧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經勞諸梵行,稱譽經勞諸梵行。若有一人經勞諸梵行,稱譽經勞諸梵行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觀諸法,稱譽觀諸法。若有一人觀諸法,稱譽觀諸法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宴坐,稱譽宴坐。若有一人宴坐,稱譽宴坐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此人雖不作是念: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我,然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彼。所以者何?彼人有此無量善法,因彼有此無量善法故,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彼。猶如良馬繫在櫪養,雖不作是念:令人繫我著安隱處,與我好飲食、好看視我,然人繫彼著安隱處,與好飲食、好看視之。所以者何?彼馬有善法,謂軟調好、極溫良故,令人不繫著於安隱處,與好飲食、好看視之。如是,此人雖不作是念: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我,然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彼。」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黑比丘經第八竟86(一千五百二十七字87) (九五)中阿含穢品住法經88第九(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說退善法不住、不增,我說住善法不退、不增,我說增善法不退、不住。云何退善法不住、不增?比丘者,若有篤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阿含及其所得,彼人於此法退不住、不增,是謂退善法不住、不增。云何住善法不退、不增?比丘者,若有篤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阿含及其所得,彼人於此法住不退、不增,是謂退善法不退、不增。云何增善法不退、不住?比丘者,若有篤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阿含及其所得,彼人於此法增不退、不住89,是謂增善法不退、不住。 「比丘者,作如是觀,必多所饒益。我為多行增伺90,為多行無增伺;我為多行瞋恚心,為多行無瞋恚心;我為多行睡眠纏,為多行無睡眠纏;我為多行掉、貢高、為多行無掉、貢高;我為多行疑惑,為多行無疑惑;我為多行身諍,為多行無身諍;我為多行穢汙心,為多行無穢汙心;我為多行信、為多行不信;我為多行精進,為多行懈怠;我為多行念,為多行無念;我為多行定,為多行無定;我為多行惡慧,為多行無惡慧。 「若比丘觀時則知我多行增伺、瞋恚心、睡眠纏、掉、貢、高、疑惑、身諍、穢汙心、不信、懈怠、無念、無定、多行惡慧者,彼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若比丘觀時則知我多行無貪增91伺、若無瞋恚心、無睡眠纏、無掉貢高、無疑惑、無身諍、無穢汙心、有信、有進、有念、有定、多行無惡慧者,彼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92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93,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住法經第九竟94(六百三十一字95) (九六)中阿含穢品無經96第十(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舍梨子告諸比丘:「諸賢!若有比丘、比丘尼未聞法者不得聞,已聞法者便忘失;若使有法本所修行,廣布誦習,慧之所解,彼不復憶,知而不知。諸賢!是謂比丘、比丘尼淨法衰退。 「諸賢!若有比丘、比丘尼未聞法者便得聞,已聞法者不忘失;若使有法本所修行,廣布誦習,慧之所解,彼常憶念,知而復知,是謂比丘、比丘尼淨法轉增。 「諸賢!比丘者,當作如是觀:我為有增伺,為無有增伺;我為有瞋恚心,為無有瞋恚心;我為有睡眠纏,為無有睡眠纏;我為有掉、貢高,為無有掉、貢高;我為有疑惑,為無有疑惑;我為有身諍,為無有身諍;我為有穢汙心,為無有穢汙心;我為有信,為無有信;我為有進,為無有進;我為有念,為無有念;我為有定,為無有定;我為有惡慧,為無有惡慧。 「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有增伺、有瞋恚心、有睡眠纏、有掉貢高、有疑惑、有身諍、有穢汙心,無信、無進、無念、無定有惡慧者,諸賢!彼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97退。諸賢!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諸賢!如是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增伺、無瞋恚心、無睡眠纏、無掉貢高、無有疑惑、無有身諍、無穢汙心,有信、有進、有念、有定、無惡慧者,彼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諸賢!如是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便以速98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尊者舍梨子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舍梨子所說,歡喜奉行! 無經第十竟99(五百六十八字100)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三(八千六百五十八字101) 中阿含穢品第八102竟103(萬六千一百四十字104)(第二小土城誦105) 1麗本無「中阿含」三字,今依循每經慣例補上。 2本經敘說大目揵連告諸比丘:比丘應請諸尊教我、訶我,莫難於我。並說成就戾語法與成就善語法者之過失、功德,且以照鏡為喻。中部(M. 15.Anumanasuttam 思量經)、西晉‧竺法護譯佛說受歲經(大一‧八四二中)。 3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宋、元二本在卷末題下。 4「戾語」,巴利本作 dubbaca(難說),不容易說服。 5「或有一人戾語……不訶而難彼人」,巴利本(M. vol. 1, p. 95)作:但是,他不容易說服,具備有難以教諭之法,不懺悔,不善於理解教誡。因此,同梵行者以為他不可說,又以為不可教誨,且以為對於此人不可置信。佛說受歲經(大一‧八四二中)作:「或有人反戾難教與惡法俱,謂梵行者,亦不說、亦不教授、亦不教誡、亦不愛念,彼人謂第一故。」 6「或有一人惡念、念欲」,巴利本(M. vol. 3,p.95)作Idh……bhikkhu papiccho hoti papikanamicchanam vasamgato(此有一比丘有惡欲,被惡欲所支配。)佛說受歲經(大一‧八四二中)作:「或一人惡求與惡求俱。」 7「恚」,明本作「瞋」。 8「訶比丘訶」,巴利本作 bhikkhu cudito codakena codakam patippharati 其意為:比丘被呵責者,﹝被呵責者亦﹞以呵責拒絕呵責者。 9「更互相避而說外事」,巴利本作 bhikkhu cudito codakena annen annam paticarati, bahiddhakatham apanameti, 其意為:比丘被呵責者,以另一呵責迴避正答,把話移向外﹝事﹞。 10「惡朋友、惡伴侶」,佛說受歲經(大一‧八四二中)作:「惡知識俱與惡伴俱。」 11「恚」,麗本作「瞋」,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恚」。 12麗本無「訶」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13「恩」,大正本作「思」。 14「比」字之上,宋、元、明三本有一「若」字。 15「成就善語法」,巴利本作 sovacassakaranehi dhammehi samannagato(具足容易教誨之法)。 16麗本無「不」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17「恚」,麗本作「瞋」,今依據本經前文「瞋恚語言」改作「恚」。 18宋、元、明三本均無「諸」字。 19「彼」,宋、元、明三本均作「教」。 20「目人」,佛說受歲經(大一‧八四三上)作:「有眼之士。」 21宋、元、明三本均無「因」字。 22明本無「比丘請經第三竟」七字。 23宋、元、明三本均無「千五百六十三字」七字。 24宋、元、明三本均無「中阿含」三字。 25本經敘說周那告諸比丘知法與不知法者,並以富人稱貧及貧人稱富譬喻之。增支部(A. 10. 24. Cunda 周陀)。 26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27拘舍彌(Kosambi)(巴),又作憍賞彌。阿槃提國之首都。 28瞿師羅(Ghosita)(巴),譯為美音或妙音聲,為中印度憍賞彌國之長者名,歸依釋尊,並布施園林精舍。 29周那(Cunda)(巴),又作淳陀、大周那,比丘名,為摩揭陀國之婆羅門種。 30「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巴利本作janam imam dhammam passam imam dhamman(我知此法,我見此法。)「增伺」,巴利本作 lobha(貪欲)。「增」,宋本作「憎」。 31「彼賢者心生惡增伺而住」,巴利本作 Tan ce……bhikkhum lobho abhibhuyya titthati(貪欲征服彼比丘而住。) 32「如是諍訟……惡見」,巴利本作 doso……moho……kodho……upanaho……makkho……palaso……macchariyam……papika issa……papika iccha(瞋……癡……忿……恨……覆……惱……慳……惡嫉……惡欲。) 33「彼賢者不知……無增伺」,巴利本作 na ayam ayasma tatha pajanati, yatha pajanato lobho nahoti(彼賢者不如此知:已如實知無貪。) 34宋、明二本無「有」字。 35明本無「知法經第四竟」六字。 36宋、元、明三本均無「八百八十一字」六字。 37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38本經敘說佛為周那說漸損法、發心法、對法、昇上法、涅槃法。中部(M. 8. Sallekhasuttam 削減經)。 39大周那(Maha-Cunda)(巴),即周那,比丘名。 40「若使諸法滅……得捨離」,巴利本(M. vol.1, p. 40)作:凡是這些「見」生起之處、潛伏之處、現行之處,對於其﹝處﹞,以如實之正慧觀察如此:彼非我的,我非彼,彼非我的「我」(外教所認為具有常二、主宰等義之個我的自體),則捨棄如此諸見,捨離如此諸見。 41漸損(sallekha)(巴),即漸漸削減過失。 42「居」,宋本作「號」。 43「入」,宋本作「人」。 44「掉」,麗本作「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掉」。 45「猶如惡道……與正度對」,巴利本(M. vol. 1, p. 43)作:如果有惡道的話,為了迴避它而行,則有其他平坦之道;又如果有惡的津渡,為了迴避它,應有其他好的津渡。 46「增」,宋、元二本均作「憎」。 47「汝」,宋、元二本均作「法」。 48明本無「周那問見經第五竟」八字。 49宋、元、明三本均無「千五百七十五字」七字。 50本經敘說世尊告諸比丘:有法從身滅,有法從口滅,有法但從慧見滅,謂能修身、戒、心、慧,猶如蓮華水生水長,出水上而不著水。 51「行彼」,宋、元、明三本作「彼行」。 52「訶」,大正本作「呵」。 53「慧」,元、明二本均作「善」。 54「得」,今參考本經文意疑作「不得」。 55宋、元二本均無「經」字。 56明本無「青白蓮華喻經第六竟」九字。 57宋、元、明三本均無「七百三字」。 58本經敘說世尊因水淨梵志而告諸比丘:有二十一歲汙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若不穢汙於心,則必至善處,生於天上。並為梵志說以善法淨洗之偈,梵志聞後,有所解而心大歡喜,並終身自歸。中阿含(M. 7.Vatthupamasuttam 布喻經)、失譯佛說梵志計水淨經(大一‧八四三)、增一阿含利養品第五(大二‧五七三下)、別譯雜阿含卷五第九十經(大二‧四○八下)、雜阿含卷四十四第一一六九經(大正‧卷四十四‧一一八五經)。 59鬱鞞羅(Uruvela)(巴),譯為苦行林,位於摩揭陀國。 60尼連然河(Neranjara)(巴),又作尼連禪那、尼連禪江、尼連江水,譯為不樂,為恆河之支流。佛成道之前捨苦行而沐浴之河。 61阿耶和羅尼拘類(Ajapala-nigrodha)(巴),樹名。 62宋、元、明三本均無「所」字。 63「尊」字之下,宋、元、明三本有「世尊」二字。 64「穢」,巴利本作 upakkilesa(煩惱)。 65「地獄」,佛說梵志計淨水經(大一‧八四三下)作:「泥犁」。 66「憍」,麗本作「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憍」。 67「此」,元本作「比」。 68「染家」,巴利本作 rajaka(染工)。 69「猶垢膩衣持與染家……然此汙衣故穢色」,佛說梵志計水淨經(大一‧八四三下)作:「猶若穢垢小兒衣,彼主與染師若染弟子,持衣鹵土,若牛糞、若土以漬之,浣濯洗令極淨,……彼小兒衣故有黑膩。」 70「結心」,麗本作「心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結心」。 71「白淨波羅奈衣」,巴利本作 vattham parisuddham pariyodatam(白淨衣)。 72「一」,麗本作「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一」。巴利本作 ekam disam(一方)。 73「可詣多水河浴」,巴利本作 gacchati Bahukam nadim sinayitun(可有往婆休多河沐浴之事?) 74麗本無「浴」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75「相」,宋、元、明三本均作「想」。 76黑業:染汙業,即惡業。 77白業:淨業,即善業。 78「與不」,宋、元、明三本均作「不與」。 79「語」,宋、元、明三本均作「言」。 80「命」,宋、元、明三本均作「依」。 81明本無「水淨梵志經第七竟」八字。 82宋、元、明三本均無「一千二百一十字」七字。 83本經敘說世尊因黑比丘喜鬥諍而為說不可愛及可愛法,並說惡馬、良馬喻。增支部(A. 10. 87. Adhikarana 鬥諍)。 84東園鹿母堂(Pubbarama Migaramatupasada)(巴),鹿母堂為優婆夷毘舍佉(Visakha)(巴)捐建給佛陀,位於舍衛城之東,毘舍佉為彌迦羅(migara)(巴)長者之媳婦,但因其使長者由此皈依佛門,故長者對人言毘舍佉為我母。因「彌迦羅」意為鹿,故後人稱毘舍佉為「鹿母」,講堂稱為「鹿母堂」。 85宋、元、明三本均無「無」字。 86明本無「黑比丘經第八竟」七字。 87明本無「一千五百二十七字」八字。 88本經敘說世尊告諸比丘:比丘於善法有退、有住、有增,須自觀知善、不善法,而求斷、求增,如救頭燃。增支部(A. 10. 53. Thiti 止住),參閱增支部(A. 10. 17. 18 Natha 救護)。 89「不住」,元本作「是謂」。 90「我為多行增伺」,巴利本作 abhijjhalu nu kho bahulam viharami(我是否多住於貪欲)。 91「增」,麗本作「貪」,宋本作「憎」,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增」。 92宋、元、明三本均無「極」字。 93「故」,宋、元、明三本均作「方」。 94明本無「住法經第九竟」六字。 95宋、元、明三本均無「六百三十一字」六字。 96本經敘說舍梨子告諸比丘淨法衰退及轉增之由,並述斷惡修善如救頭燃之喻。增支部(A. 10. 55. Parihana 衰退)。 97「令」,宋、元二本均作「念」。 98宋、元、明三本均無「速」字。 99明本無「無經第十竟」五字。 100宋、元、明三本均無「五百六十八字」六字。 101宋、元、明三本均無「八千六百五十八字」八字。 102「八」,麗本作「三」,今參考卷二十二第七五一頁注據明本品序改作「八」。 103宋、元、明三本品末題在卷末題前行。 104宋、元、明三本均無「萬六千一百四十字」八字。 105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宋、元二本均置於卷末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