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四

輸入者 袁雪梅

(初紙右)如是四緣(至)十五處立(文)。演祕六末(初丁)論。云何此依十五立者。而有兩釋。一云。云何此十因依十五處立。二云。此者此前四緣。既云如是四緣依十五處義有差別建立十因。云何此緣依處立因。有義斷云。後解為勝。依處差別立緣為因。非離緣外別有因也。十因既然。依處亦爾。即開四緣為十五處。非離緣外別有依處。由此義顯開前四緣為十五處。約十五處義有差別。建立四緣。以為十因。然開四緣為十五處。義准應爾。非此有文。詳曰。前勝。何所以者。下文別問四緣依處攝因等故。故下論云。所說四緣依何處立。復如何攝十因二因。又前問已即舉依處而辨十因。以答其問。不言四緣。以此而言故前義勝。若取後者。後文更問一何繁重。前文不答。何仍闕乎。今又釋云。此言雙此四緣十因。云何四緣及以十因俱依依處。下答先辨十因依處。後明緣依中。以攝十因文勢遠故。故更問起。亦不相違(文)今謂。兩釋中。以初為正。第二及樸揚又釋皆非也。第二如樸揚辨。樸揚又釋。雙指四緣十因。為此者不順論文。論中條陳十因不立四緣。四緣上悉。何更繁挐。
(初紙左)語即依處是持業釋(文)。倫記二上(十七右)云。初中即三依依處旋設目者。體是依處。義稱為因。義依體立故說十因。依十五處。依名者。語因即依處。乃至無障礙則依處。皆持業。既依依處即建立因。隨說即因。乃至不相違即因。亦皆持業(文)此略纂第二(三十六左)意。
(二紙左)然依者(至)第七轉聲(文)。演祕云。疏然依者於義俱第七轉聲者。略為二釋。一云。依‧於俱第七轉。疏云者‧義。是助辭矣。非說依者是彼於義。依若於義。云何得言俱第七轉。體無二故。不可言俱。二云。依‧於有同有別。如根‧境者。依‧於不同。言依語處立隨說因。依即於義。今依彼因云依於義。對依於名云俱第七。更思(文)義蘊云。疏依者於義俱第七轉聲者。就第七依聲之中。復有於‧依兩義。今論言依者。取其於義。謂於語上立為因。故恐濫依義。故簡之(文)今謂。演祕初義不正。者義二字分明牒。釋何謂非是彼義。第二為優。境或言依。則依亦為於。無有巨妨。義蘊細分於‧依。亦不無理。
(二紙右)大論第五(至)俱辨此因(文)。第五(九紙)三十八(八左)顯揚十八(十一右)對法第四(十五左)中邊上(十三右)舊中邊上(十二左)諸文出沒。具如疏辨。然對法論。於能作因立二十種。於中復十。是今十因也。又中邊論立十能作。是對法中初十種因。非對法後十。及論所明極說等因。彼論云。一生起作(舊論云生因)二安住能作(舊云住閣)三任持‧四照了‧五變壞‧六分離‧七轉及‧八信解‧九顯了‧十至得能作(舊論如前)對法前十名亦大同。今雖雙引對中邊。然與瑜伽‧顯揚稍別。勿雷同焉。
(二紙右)然大論三十八(至)無依處攝(文)。十因章云。別出體者。別有三種十因。所謂清淨雜染無記也。三十八(八左)明五中云。云何內明論顯示正因果相。謂有十種因。當知建立無顛倒因。攝一切因。或為雜染。或為清淨。或為世間。彼彼稼穡等無記法轉。云何十因。一隨說因云云。
(二紙右)隨一切法(至)隨說因(文)。倫記二上(十七紙左)云。初作依處者。體唯是語。此語名因。顯義果故。而文中名為先故相等者。起說由漸。次先於三界繫不繫法。共立假名。隨見聞等欲說法。持尋名名相。想故起說云也(文)略纂第二(三十六左)云。初語依處體唯是語。成唯識云謂法名想所起語性。由隨見等能說眾義。此語名因。顯義果故。語體之上有能詮用。體為依處。用則稱因故。言隨說因依語依立。觀此文意。乍似他之語自言說轉。理實不爾。初語是依。復是因。以語說於所見聞等名為因故。因想起語名依處故(文)略纂十一(十四左)云。今云。隨說因者。謂一切法名為先故想。想為先起言說者。謂如由先有色名故。後聞此名。遂起想取像善惡。由此取像故。遂起言說。因為色等言。又如雜集論第四云。隨說因謂名想見。言說即用。兼見為體。此論不言。彼言見者有何意也。由想取色像故。遂起執著。執著名見。因著故起言說(文)十因章同。演祕云。今謂釋云。法謂一切有為無為繫‧不繫等為因起言並名為法。名謂法名。由聞諸法種種名已。或自據教尋名‧句‧文。而起於想取境分齊善惡等已方起言說。亦依文‧句。而起於想。舉初攝餘。但云色也。問。說尋伺名語遍行。云何由想方起言耶。答。取境分齊方發於言。實由於緣彼法義。而起於想語亦賴尋伺。今據取境起言之由。但說於想。又復語因而有通局。親疏兩別。尋‧伺雖親不遍佛有。想因雖疏因果。所以言也。
(二紙左)彼論文勢(至)為因體(文)。大乘義章第四曰。隨說因者。是不足。若具應言隨名隨相說因也。其義云何。廢名息相。去其言說。以求諸法。諸法體同猶如幻化。因緣虛集非有非無。無一定相可以自別。剌名藉相。假於言說。施沒彼法。法隨名等。方有種種事相差別。事相所隨名想言說。是則法因名隨說因。此最寬故。諸法差別。皆由名故(與今疏殊准而可思)。
(二紙左)然今此文(至)立此因也(文)。義燈六末(二左)云。據實本解。此論正釋瑜伽等文。取所起語為語依處。即此依處為隨說因。故瑜伽第五明因依處云。謂語依處施設隨說因。乃至云想為先故語轉。由語故。隨見‧聞‧覺‧知起諸言說。既云由語故起諸言說。不云由名‧想‧見故起諸言說。明知。不取名‧相‧見三。為語依處及隨說因。顯揚十八。亦同喻第五。雖瑜伽‧顯揚解語因。云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是謂彼諸法隨說因。似取名‧想‧語三為隨說因。准解因依處。既但云由語故起諸言說。不云由名‧想‧語起諸言說。亦不云由語等故起諸言說。諸家何煩分為兩釋。故唯雜集論有殊。
(二紙左)此中即以(至)諸法因也(文)。義燈六末(十二右)云。問。依雜集論名‧想‧見三是語因。即得名為隨說因不。答。准前釋語為隨說因非名想見‧問。既是語因。何不名為隨說因耶。答。此不說為隨說因者。意以一切法為所說語隨彼說名隨說因。此即隨所說之因。即能說為體。不欲明彼語因為隨說因。若說此為因。即言隨所說家能說之因。望所說法以疏遠故(文)。
(二紙左)言說是語性(至)皆無記(文)。此卷次下(六十四紙右)云。瑜伽七十二。五法中說。聲自性唯無記。聲有表。是業性攝。以能表思。名為三性。體唯無記。名非業性故。從聲本說為無記。爾名是聲屈曲差別。唯無記性(文)十因章(三右)云。若薩婆多聲通三性。以是業性。即是大乘宗聲唯無記。以是報故。若依表業性。假名善惡也。
(三紙右)然實二性(文)義蘊云。因無記佛善也。故唯二性。
(三紙右)但以三相及得例難等(文)。演祕云。其例意云。彼得及相。是依法立。隨所依法以判於性。名等亦然。何不隨聲通於善惡(義蘊大同)。
(三紙右)不可言相是(至)不同於名(文)。演祕云。疏不可言共至不同名等者。此牒外救。外救意云。得及生等。為所依法。俱有因義。名等不爾。何得相例(文)義蘊云。疏不可言相是共有因等者。彼救云。相等通諸法。是俱有因故。隨所依通三性。各但依聲非共有故。不通三性。
(三紙右)大乘共有因義皆通故(文)。演祕云。疏大乘共有因等者。此破救意。顯大乘因不唯得果不可以爾自宗義救。問。因本質聲可唯無記。以因第八唯無記故。若杖他變相分之聲。春性是何。答。可通於善。如以善心。聽師說法。本質既善。能聽所變聲善無失。因聲無記。據本質說。相分名等。隨所依聲亦通善也(文)義蘊云。言大乘共有因義皆通故者。大乘名亦依光明妙香味等故。是共有因與三相得等義皆通故。所以例同於相通三性也。
(三紙右)不是異體立義也(文)。演祕云。疏不是異體依體立義者。語依是體。說因是義。由語體上有能詮義。即以語依而為說因。不同眼識依根。別有不同得等依法假施。問。以語依義為隨說因。如何而言語依即是隨說因體持業釋耶。答。義不離體。持業何違(文)義蘊云。疏依體立義者。以語體為依。所以能詮義。為隨說因。語不異能詮也。
(三紙左)其見聞等(至)樞要等會(文)。九十三(十一右)對法第一(五右)樞要下末(十九右)云。見聞覺知。如對法第一抄(八十三右)指略不別釋(文)對法抄第四(三十七右)云。論隨說因。此及諸論不同。如唯識會。然彼云。謂見聞覺知。此中且但有見略也。以瑜伽第五有聞見等。後起言說。此此義不爾。若爾見應非執著。
(四紙右)然有漏無記(至)即依士釋(文)。十四章(四右)云。若清淨法即隨說因。體唯有漏無漏善性也。果通一切法也。又(五左)云。若據實義。唯得有雜染法之隨說因。何以故者。以大乘中聲非善惡性。若從表故。假得通善惡性。由此道理亦有二釋也。若雜染法之隨說因。因體通三性有漏無漏。唯有為。果法通三性。唯有為唯有漏。若雜染初隨說因者。因體能三性。唯有漏唯有為。果法通一切皆得。若據展轉義。亦得緣真如故。又(七紙)云。若取外法名無記法。唯得有無記之隨說因。因體可通三性。因中表故。顯果上實無記。極成因通有漏無漏。唯有為也。果體唯無記。唯有漏有為。言無記即因者。若據內聲性是無記。名隨說因者。即有無記法即隨說因。因體唯無記。唯有漏唯有為。果通一切(文)。
(四紙右)集論中說(文)。雜集四(十五左)云。十一隨說能作。謂名想見。由如名字取相執著隨起說故。
(四紙左)二論意別論雖無會(文)。演祕云。。有義疏說論文雖無會者。此不應理。即此文中正是解釋相違義故。又助論主別立道理。菩薩地說三種十因。對法論說。即顯初因。性唯是染。詳曰。論中何有以能詮‧所詮‧生起次第會違之處。據論無此言論無會。何有非理。又疏會云。對法唯依染分相生以說因果。而隱不云言助論主別立道理依初染因。一何蔽人彰自甚乎。問。此文若非會相違者因何而致。復云何科此會相違。答。但顯彼文以隨說因為語依處。明論意別云會違也。無能所詮相生義會云論無會亦無邊也(文)。
(五紙右)論二領受依處(文)。演祕云。論領受依處者。領謂領納。受謂攝受。謂能所受俱名領受。即領受處立觀待因。觀待因者亦通能所。由此望彼應為四句。一能受為因所受為果。先希食等後食等得。二所受為因能受為果。因對於境方領受之。三能受為因能受為果。因二定喜生三禪樂等。四所受為因所受為果。如因風輪持水輪等。餘類知之。故瑜伽論三十八云。觀待此故。此為因故。於彼彼事。若求若取。此名彼觀待因。如觀待手故手為因故有執持業。觀待足故足為因故有往來業。觀待飢‧渴故飢‧渴為因故。於諸飲食若求若取。問。此因三性其義云何。答。瑜伽論云。觀待飢‧渴羸劣身住。觀待段食所有愛味。於彼追求執取受用。即說彼法為觀待因。又觀待境界所有愛味。諸有支相續流轉。即彼望此諸雜染法為觀待因。又觀待諸行多過患故。樂求清淨攝受清淨成滿清淨。彼望於此為觀待因(文)。
(五紙左)然大論等(文)。三十八(九右)如上演祕所引文是也。
(六紙右)又此論云通所受等(文)。十因章(二右)云。若所觀待有四句。能所受性。即是邊行中受數。觸想作意思。無此立位差別能故非也。觸雖有此能。而方此受非是領納。唯此受有此五位能及能領納。獨名領受性也。若待所受有納受。受性唯受數。所受中通一切法也。若待能受有所受者。即能受性。所受中通有為無為。餘有通故。若所受待所受一種。若以能受待能受者。亦相似也。
(六紙右)有以能受為因所受為果(文)。義蘊云。待心先求而物後應也。多以所受為因所受為果者。待先往來待平持物也。多以所受為因。能受為果者。如境先至而後生也。
(七紙左)且無記之因(至)果唯無記(文)。十因章(七)云。言觀待者。於中有四句。若所受待所受者。即所待為因。能待為果。果因性等。以因顯形待水等形等為因果故。若能受待能受者。即因果等性亦同故。以俱受數為觀待因。若依此義。外法無此句也。若依待所受有能受者。所受是因是無記法也。即因體唯無記。唯有為有漏。果性通三性。唯有為非無為。通有無漏。唯心心所法。觸受教也。若待能受有所受者。因體有為。通有漏無漏有三性。果性唯無記。唯有漏有為。唯色法也。若無記之觀待因。因體寬。果性狹。若無記即觀待者。因性狹。果即寬也。
(七紙左)餘染等皆准此知(文)。十因章(四紙)云。觀待因者。若清淨法之觀待因。因體通三性。有漏無漏有為無為也。果唯無漏。愛有為無為。唯善性也。若善清淨即觀待因。因體通有為無為。唯無漏定是善性也。果法通三性有漏無漏有為無為。於中有四句。若待所受有所受者。如待前理。有後理起。因果性等。若待能受為能受。如待見道有修道者。因果性同也。若待所受有能受者。如緣真如理。果因性等因唯無為。若待受有所受者。依現行見方得此理。因是有為。果是無為。餘同也(文)又(六紙)云。觀待因者。若雜染即觀待因。因緣體通三性。唯有漏唯有為。果體通一切皆得。此是總說。若別說得。此有四句。若待所受有能受。因體通一切。果法唯有為有漏。通三性。若待能受有所受。因體通三性。唯有漏有為也。果法通一切皆得也。若以能受待能受者。因者性同也。其中有別。如理應思。大乘中既無不善色等。即無所受待所受也。若據表業。始從足骨待踝骨等。因果性通。於理何失。
(七紙左)論三習氣依處(至)遠自果故(文)。演祕云。此牽引因亦有三性。瑜伽論云。由彼各別自種子故。種種稼穡差別生。即說彼種子為此牽引因。又於觀法中無明等法。所有已生已長種子。今此種子。望於餘生生老死等為牽引因。釋曰。此望於果通近遠。又安住種姓。補特伽羅種姓具足能為上首。證有無餘二涅槃界。望彼清淨為牽引因。釋曰。種望能證涅槃之智。為牽此因。非望涅槃。涅槃非是因所生故。舉所證理。顯能證智。
(八紙右)未為善以力等(文)。演祕云。疏未為善友力等所潤者。問。諸教但云惑為能潤。言善友潤曾未有聞。答。潤者資助令生長養。據生三有教說惑潤。若論出世多聞‧善友能助名潤。斯亦何違。疏云等者。等聞熏習(文)。
(八紙右)不問同異(至)名為自果(文)義蘊云。疏不問同異性相稱故名為自果者。同性謂名言種。異性謂業種。問。業種因異性。何名相稱。答。善業招善趣。惡業感三途。亦名相稱也。
(八紙右)且淨因中(至)是無為法(文)。大論三十八(十二左)之文。如上演祕所引是也。義蘊云。疏且淨因中至為遠因者。謂淨中有本有無漏種。由善友聞教等潤。後生無漏。能證涅槃。即以本有種望無漏有證之智為遠因。不望涅槃也。瑜伽論說。安住種姓。補特伽羅種姓具足。能為上首。證有無餘二涅槃界。望彼清淨為牽引因。恐人不解此文。故疏言勿見等。
(八紙右)無為疏遠(至)離繫果故(文)。義燈五末(五左)云。西明自問。准菩薩地。依牽引因引二涅槃。如何此論下得果中。不得離繫。此論種子。對有為果故。五果中除牽引生起。不能親證離繫果故。此解不爾。今謂。若約能引即取種子。菩薩地是。若據能證即除種子。此論文是非此論中唯望有為。但種現殊。引證有別。各據一義故不相違(文)。
(八紙右)此三性之因(至)因通善惡(文)十因章云。其牽引生起二因。俱是持業也。因果性同故。若據業能引識等五果記。少有雜染法牽引因。因體通二性。唯有為有漏。果唯無記。唯有漏有為也(文)。
(八紙左)若無記即因(至)唯無記(文)。十因章云。其牽引生起二因。唯得有無記法即因。以取引麥等種子假故也。
(八紙左)若無漏(至)果唯無漏(文)。十因章云。言牽引生起二因。唯得清淨法即牽引起因。因果性等。唯有為相也。無無為唯無漏。唯善性。無有不善及無記。若據有為無漏。遠望攝無果。彼既是疏。此因親不取也(文)。
(八紙左)論有潤種子依處(至)近自果故(文)演祕云。論生起因者。依瑜伽論。亦通三性。論云。即彼種子望所生芽。亦無明等法各別種子。又種姓所攝一切無漏菩提分法所有種子。望彼一切菩提分法。無記‧染‧善如次三性生起因也。
(九右)以未來為因(至)而果後者(文)。此問意者。因前果後。是法爾理。若以未來法為為所緣境。則境是能生因。若以未來為因。則果必現在。若非現在。則此非因前果後法。豈非違法爾理乎。俱舍六(七左)云。不應已生法為未生等流。如過去法。非現在果。勿有果先因後過失故。未來世無同類因。
(九左)三十八(至)心心所故(文)。三十八(十右)云。等無間緣及所緣緣。唯望一切心心所說。由彼一切心及心法。前生開導所攝受故。所緣境界所攝受故。方生方轉。是故當知。等無間緣及所緣緣。攝受用攝。
(十右)論八作用依處(至)餘助現緣(文)。演祕云。論謂於所作業者。所作者果。業即能作。即八九處能作業用。乃於果處說業用聲。云所作業(文)。
  (十右)如釿斧等(文)。釿者音銀。器之釿鍔。雙劑斷也。釋用器曰釿謹也。板廣不可得制不削。又有節則用此釿之。所以詳謹令平滅斧跡也。廣韻齊也。或作鉞。宗鉞音越。說文大斧也。
(十左)然此二及前(至)此依六識作法(文)。下約七八。此段唯約六識。二者第八作用。第九士用前。前五者。於前七中。除等無間及根依處餘五。此等七種無記即因。其果通漏無漏。彼二果者。指上所除等無間緣及根依處。彼二無記即因。其果唯是有漏。何者無記二因。不生無漏六識。若約七八。無記亦生無漏。如次下明。或云。彼二果唯有漏者。無記即因。果唯無記心心所法。非善等果。不通無漏者非也。何者唯有漏者。唯簡無漏。爾有漏通三性法。豈無善等果。言果無記非善等果。其誤可知。演祕云。疏無記即因除無間緣等者。問。變化無記無間得生學無學心。云何無間果非無漏。答。即變化心通善無記。若為嬉戲所起變化。無記性攝。為引道他。或為利益諸有情故。而起變化。當知是善。故善變化引無漏心。無記心不爾。而昧劣故。餘義類此故不繁云(文)。義蘊云。然此及前五無記即因餘等無間等者。謂前六識此無漏時。必非無漏定善性故無記。六根亦不能發無漏六識。若七八前念及為意根。雖是無記所引發無漏識也。
(十一右)根中應分別色根意根(文)。義蘊云。根中應分別色根意根者。若果是無記。色根為因。必非無漏。意根可爾。第八果無記。第七為根。許無漏故。餘識不爾故應分別。
(十一右)然大論三十八(至)名攝受故(文)三十八至九云。一切種子。望後自果名牽引因。除種子外所餘諸緣。名攝受因。
(十一左)唯此應知(至)於人功故(文)。樞要下末(十九左)云。三十八說。一語言相違。二道理相違。生起相違。四同處相違。五怨敵相違。六障治相違。五果如別章說。三十八既說無記攝士用。即田‧水等。故知。別法亦名士用。不爾無記應無此因。六種依處俱說無記故。既知。作用‧士用依處。即田‧水等。明知。士用果不唯假者得。
(十一左)若依瑜伽(至)為作用(文)。則此總依三十八意。分立士作二用。非有別文。論云。種種稼穡差別而生。或云。地雨等緣。能生於芽名攝受因。
(十二右)是攝受因體至不通有漏也(文)瑜伽倫記二上(十八右)云。攝受因中無間或境界依處即是二緣。根則六根。作用依謂除因餘陳助現緣作具作用。士用依。謂除因緣外親作現緣作者作用。此五攝受。辨有漏法。總談雖爾。而差別者。若欲界中心心數法。即藉如是五種依處攝受因生。若是色不相應行。唯藉作用士用受用生。又作用寬。通情非情。士用即狹。唯在生數。如欲界。上二界亦爾。
(十二右)即成因緣(至)能生法故(文)。義燈六末(七左)云。雜集論云。雖自種生。能增彼力名攝受因。西明云。能增彼力故者。是釋彼因義。非釋其名。今謂不爾。設說因義。取以釋名斯有何過。如彼論解。隨說因云隨起說故。觀待因云欲生因故。牽引因云招當有故。生起因云生當有故。攝受因云能增彼力故。若不以此釋因之義解其因名。更何義釋。又復自云。攝受因者。諸論解名不同。瑜伽等論。因能攝果名攝受用。雜集餘因釋名。皆同諸論。何獨攝受。但解因義。又瑜伽三十八云。由彼一切心及心所前生開導所攝受故。所緣境界所攝受故。方生方轉故攝受者。即是增力。不爾如何方生方轉(文)。
(十二右)對法言(至)增彼力(文)。對法第四(十六右)之全文。但無芽字。
(十二左)隨其所應三性應思(文)。演祕云。此因三性。瑜伽論云。地雨等緣。能生於芽。又近不善士。聞不正法。非理作意。及先串習所引勢力生無明等。又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及先所作諸根成就。如次無記‧染‧善三性攝受因也。
(十二左)謂三性法(至)與下品為因(文)。瑜伽倫記二上(十八右)云。隨順處以三性有為漏與無漏種現能順後有為自界他界及無為果能引為性。文中勝品之言。筒同品下品。非知同類因。若生得善衣染污法九品相望得為因。若方便善與等勝因。然此引發因望他法故。亦得為因。同類因但以自他為果故。二果互有廣狹(文)演祕云。論引發因者。有三性別。瑜伽論云。芽莖葉等展轉相續。望彼稼穡若成若熟。又從無明支乃至有。展轉引發後後相續。望於餘生生老死等。又自種子所生一切菩提分法。漸次能證有無餘依二涅槃界。如次無記‧染‧善三性引發因也(文)。
(十三右)大論第五(至)善染為因(文)。義蘊云。疏大論第五等云。無記與善染為因等者。此會相違也。彼論約種子與本識同性言無記。所生現行不隨本識故通善染。由此說無記與善染為因。此論約種隨現故。言同類也(文)大論第五(十一右)云。依隨順因依處施設引發因。所以者何。由欲繫諸勝善法。如是欲繫善法。能引色無色繫及不繫善法。由隨順彼故。如欲繫善法。如是色繫善法。能引色繫諸勝善及法無色繫善法不繫善法。如色繫善法。如是無色繫善法。能引無色繫諸勝善法及不繫善法。如無色繫善法。如是戈繫善法。能引不繫諸勝善法。及能引發無為作證。又不善法能引諸勝不善法。謂欲貪能引瞋癡慢見疑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如欲貪如是瞋癡慢見疑。隨其所應盡。當知如是無記法能引善不善無記法。如善不善無記種子阿賴耶識(文)略纂第二(三十八右)云。又言。無記法引三性名隨順依處者。謂諸中子略有二性。攝用歸性可言無記。將因屬果性乃通三。唯識依後義說此依處。其性必同。今依初義無記生三性。除斯以外現行諸法種。望種更無別性。成隨順因故。彼此文不相乖返(文)。
(十三右)以性論之(至)論之別寬(文)略纂第二(三十左)云。前隨順依性即狹。各自性故。談界即寬。引三界故(文)義蘊云。疏以性論之則狹。此因唯有等流種子。無異熟因。下不說得異熟果也。
(十三右)顯揚論(至)為因也(文)。顯揚十八(十三左)云。依隨順因依處。建立引發因。何以故。欲繫善法。能引欲繫諸勝善法。如是欲繫善法。能引色無色繫諸勝善法。隨順彼故。如欲繫善法。如是色繫善法。能引色繫諸勝善法。及不繫善法。如無色繫善法。如是不繫善法。能引不繫諸勝善法。及能引無為作證方法。
(十三左)此唯自性(至)即淨因也(文)。演祕云定異因者。瑜伽論說。有三性別云。從大麥種生大麥芽。大麥苗稼不生餘類。如是所餘當知亦爾。又餘無明支及自種子乃至有支。能生那落迦。各生餘趣。當知亦爾。即此望彼諸雜染法名定別因。又三乘性。各於自乘能般涅槃。彼望清淨為定別因(文)。略纂第二(三十八右)云。差別功德依。以一切有為。各於自果有為能起。無為能證即為自性。此等同性。及得異性異熟無記果故。今論總說不違餘(文)。
(十三左)以界論之(至)論之則寬(文)。略纂二(三十八右)云。此差別依性即寬。招異熟故。談界即狹。唯各自界各定別故。前隨順依。望劣非依。此差別一切皆得。
(十三左)果易故不說(文)。所望之果。顯了易知故不別說。標言差別功德。此示因有多引。
(十四右)以前六因為性(文)。倫記二上(十九右)云。和合依。即以第二令受依乃至受別功能依處為體。測師問。前六因顯義已是何須別立同事因耶。答。前六是別同事。是總總別異故。問。緣中何也。答。又有總別。所謂三緣是別。增上是總。然因中自有二種。一略謂同事因。攝前六因二廣謂不相違。攝前八因。除相違因。
(十四右)於生等果約一事業也(文)。演祕云。論同事因者。三性異者。瑜伽論云。為稼穡而得成熟。非彼稼穡隨闕一因而得成就。是故一切和合說為此同事因。又即彼一切從觀待因至定別因名同事因。釋曰。從染觀待至染定別。總名染法同事因也。又若清淨品觀待因乃至定別。彼望清淨為同事因(文)。
(十四左)同瑜伽第五(至)觀待寬故(文)瑜伽第五(十一左)顯揚十八(十四右)兩論於後三因。各有生得成辨之言(顯揚言生得成立戎辨)觀等因下無生等言。此論四因皆有。此言出沒所由。如疏具辨。
(十四左)彼論唯望情欲作法(文)瑜伽論由諸有情求欲繫樂。彼觀待此。於諸欲具。或為求得。乃至色無色等。
(十四左)三十八唯依於(至)亦不違(文)。三十八(九左)云。於所生法。能障等因相違因。此障礙因若闕若離名不相違因。當知相違略有六種。一語 言相違。謂一類或諸沙門或婆羅門所造諸論。前後相違。二道理相違。謂為成立諸所成立諸所知義。建立比量。不與證成道理相應。三生起相違。謂生緣闕障生緣會。四同處相違。謂明暗貪瞋苦不等法。五怨敵相違。謂毒蛇鼠狼貓鼷鼠互為怨敵惡知識等。六障治相違。謂修不淨與諸貪欲。修慈與瞋。修悲與害。修七覺支八對道支。與三界繫一切煩惱。於此義中。正意唯取生起相違(文)。
(十四右)此中無記(至)皆准應知(文)。演祕云。論相違不相違因者。其三性者。瑜伽論云。霜雹災等諸障礙法。望彼滋稼為相違因。彼闕無障是諸滋稼不相違因。又此雜染法相違因者。謂出世間種姓具足。值仰出世演說正法。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即如所說。種種善法。若闕若離。是雜染法不相違因。又種姓不具足。不值仰出世。生諸無暇處。不親近善士。不聽聞正法。不如理作意。數習諸邪行。彼望清淨為相違因。此相違因若闕若離。是名清淨不相違因。問。大乘滅法而不待因言相違因。豈非自噬。答。如疏及燈俱明與彼相違之法而作因也。亦如因明四相違因。有義破云。若言與彼相違為因令彼生等。此正相順何名相違。今解即與法應生等諸法為因。謂彼應生由因違彼令不得生。以彼所違不生住等而為果故。相違即因。詳曰。理亦未可。當應生法彼既不生。即是無法。何得有法與無為因。若言以彼不生住等而為果者。既云與彼當應生法而為其因。何得以彼不生住等。而為其果。乃果無因。因無果也。若言與彼應生法上不生住等而為果故云與應生法為因者。若爾因望不生住等。何名相違因。正順彼不生等故。從疏正。文如類引(文)。
(十四左)大乘滅相雖不待因(文)。小乘滅相亦待於因故。今簡之。小乘滅相如俱舍等。如上已明。義蘊云。疏大乘滅相至與前法滅為因者。如秋霜既降草木及青為黃。霜非青滅之因。青滅是無。霜體是有。不可以有作無因故。但與黃生以為因。相違之因依士釋也。然以現准。由霜雪故。能令青滅。與彼青滅為因。竟有何失。若爾如何以有為無因耶。答言。有法不得與無法為因者。約彼非相違法令相違與彼相翻故。得為無因。滅不等因。亦准此釋。若不爾者。何名相違。故瑜伽論云。此順違因。於四處轉。順謂令法生住成得。違即令法不生不住不成不得。彼既許爾。此何不爾。由此疏云。與後後法為生因者。且約有法非盡理也。又解。由霜雪故。能令青滅。但是霜等與青相違。不與青滅相違故。設與生法為因。亦是相違即因。然准上來依處及因。並持業釋。何故此相違因獨依士耶。若准後解。不違前例。應審詳之(文)今謂。義蘊大意。同西明及要集。然義燈中辨兩釋等。須者尋之。
(十五右)能生因親方便因疏(文)。菩薩地三十八(十右)明十因已云。此一切因。二因所攝。一能生因。二方便因。當知此中牽引種子。生起種子。名能生因。所餘諸因名方便因(文)略纂第二(四十左)云。三復次解建立因中。初復次依因。於果有親疏義。次復依因。於果有染淨義。後復次於因。於果有七相義。初復次中能生因。方便因攝十因盡
(十五左)論文二處(至)能生因(文)演祕。
(十五左)大論第十(文)第十(六左)云。問。若諸文相望無因緣者。何故說言依因果體性建立緣起耶。答。依增上緣所攝引發因牽引因生記因故。說名為因(文)。
(十五左)答依增上緣(至)三因說等(文)。義蘊云。疏答依增上緣所攝牽引生起引發等者。問。牽引生起多業種故。理即不違。其引發因下不說得異熟果。亦隨順處唯得等流。此中如何說依增上攝引發耶。答。引發因中。亦說現引現及得無為。此皆增上緣攝也。問。彼論意說十二支。設得無為雖是增上。非是有支。何以為證。答。如有支中無明望者不善業。及受望取等。即是同類相引。亦引發因攝。故知。彼問答無違。
(十六順)又以理准(至)生起因也(文)。義蘊云。疏又以理准若未潤種既有業種等者。謂前問中不問牽引。唯問生記。以牽引因下文自言習氣依處得異熟果故。此不問。今以理准。未潤習氣既許有。已潤之中何無業種。
(十六右)又菩薩地等(至)是引因也(文)。演祕云。亦有疏本作誰字者。今隨准誰以為兩釋。一者意云。准彼瑜伽。言生起因。是此論中生起因也。如此論中所引文。是此既云。生起因中而有業種。明知。彼論生起因中。有業決然。二者意云。誰謂瑜伽言生起因。唯是因緣。疏云此因。此因緣也。疏如此文是者。釋菩薩地生起不唯因緣所以。所以者何。此論釋彼生起等因。釋中既云。生起因中而有業種。明彼生起包業無疑。不爾此論便違彼本。二釋俱得。當從多本(文)義蘊云。疏又菩薩地等誰謂彼言至此言是者。此應云。菩薩地中。但言牽引生起種子是能生因。誰謂彼言生起。唯是因緣而非增上耶。釋云如此文是者。即次前所引瑜伽第十云。依增上緣所攝牽引生起等是也。又言如此文是者。謂指此論上下釋。生起等因。皆言內外種及業因耶。答。此既言菩薩起等。既應尋伺地。又彼無牽引故。此不說也。或有疏云。謂誰彼得。准字誤也(文)今謂義蘊云第二為正准字為誤。
(十六右)其引發因(至)非因緣故(文)。上疏(十三右)云。現引種。種引現。現引現。種引種。皆是因。又云。顯揚等論云。欲界法與三界無漏為因。色界與色界無色界無漏法為因。無色及無漏為因。無漏與無漏為因。不言與下法為因也。
(十六右)定異因(至)等流果(文)。義蘊云。定異因至等流果者。問。何以除等流。答。此說種子為能生。除彼現生種。及外麥不令除也。
(十六右)或亦取引發中(至)能生因攝(文)。義蘊云。疏或亦引發中至能生因攝等者。此言引發。意兼定異。此二因中。現行熏種子既是因緣。亦是二因之中能生因攝。以彼現行亦於種故。雖同事等義與此不同。既合前因略而不說。言說下有二釋者。下雖二釋。意取後解。或親辨果。亦立種名。是因緣故。
(十六左)是合六因(至)未潤已前(文)。六因謂牽引生起引發定異同事不相違因。此六未潤名牽引種。已潤名生起種。
(十六左)牽引因全等(文)。演祕云。疏牽引因全等者。問。牽引因中有非因種。何得云全。答。全未潤故。名之為全。生起全言。亦准此知(文)今謂此釋不允。上(十五左)言此牽引因除業習氣及外無記因生起因中亦爾。除已所取何非全乎。約潤未潤非也(云云必釋順次論云生熟)。
(十九右)有尋等者(文)第五(十二左)云。又建立因有五種相。一能生因。二方便因。三俱有因。四無間滅。五久遠滅因。能生因者。謂生起因。方便因者。謂所餘因。
(二十右)問何以菩薩(至)現種俱盡(文)。義蘊云。疏問何以菩薩至現種俱盡者。由菩薩地但言牽引種生起種子故。不攝現行因緣。有尋等地。但說生起因。不言生起種故。六因中現種是因緣者。皆名生起。寬狹不均故今為問。答意可量。
(二十二右)作惡不即受等(文)。義蘊云。疏作惡不即受等者。此說業者果遠。牽引亦爾。雖有因緣種。以去者遠故。業名言隱。由此尋伺地。不說牽引為能生因。以彼業為牽引故。
(二十三右)瑜伽第五顯揚十八(文)。第五(十二右)云。復次種子緣依處。施設因緣。依無間滅緣依處。施設等無間緣。依境界依處。施設所緣緣。依所餘緣依處。施設增上緣(文)顯揚十八(十五左)全同。
(二十四左)其餘領受(至)此二緣義(文)。義蘊云。疏其餘領受及不和合不障礙處有此二緣義者。今雖根依處中意根及真見。隨順依處等。亦有等無間緣。此中但說領受等三。不說餘者。以隨順等處雖有無間而無所緣緣故。略不說。以論說言中二緣故。若無約法士用。即作用士用依處。亦有無間緣。
(二十四左)餘二合前以為體(文)演祕。
(二十五左)三十八說(至)攝受因攝(文)。三十八(十右)之文。如上已引。
(三十六右)謂除觀待(至)餘皆增上(文)。義蘊云。疏謂除觀待因事不相違少分餘皆增上者。以三因中有等無間所緣故。除少分餘皆增上。即顯隨說相違因令人增上也。
(三十六左)此約不相亂增上緣體解(文)。義蘊云。疏此約不相亂增上緣體解者。論中言雖方便內具後三緣等。此約不要亂增上。若約雜亂增上者。即應但說方便攝一增上也。以餘三緣亦增上故。
(二十六左)若不爾者(至)具三緣也(文)。演祕云。疏若不爾者至具三緣也者。若離出體其方便中。不攝中間二緣爾者。論何不說中間二緣是能生收。論既不說能生因攝。明是增上。故知。方便具攝三緣。增上即是方便攝故(文)義蘊云。疏若不爾者不說能生是增上等者。不約此不雜亂增上緣解者。即能生因亦是增上。既不說能生是增上。即是約不亂體說。故知。方便因內。具攝三緣。由增上多故。偏說也。
(二十八右)有漏善者簡無漏善(文)。演祕(十右)云。問。疚本業經佛母品云。一切善受佛果。無明受有為生滅之果。是故善果從善因生。是故惡果從惡因生。名善不受生滅之果。唯受常佛之果。論云。善惡俱招異熟。豈不相違。答。有釋云。感三界業。若善不善。皆無明引總名無明。資糧等道有無漏善。皆向佛果。非無有發總名為善。非謂無明所發福等不感三界。詳曰。若資糧道有漏善法。皆向佛果。十三果業在何位造。若許此位造彼業者。云何得言皆向佛果。故義有餘。今者會之。略為二釋。一經隨轉隨化地部。化地部言。善非一有因。二據三乘無漏資糧‧加行正位漏。遠近皆名佛果因也。明為緣故。無明惑本所引漏善亦名無明。故云無明感三界果。由斯不言諸餘煩惱及餘漏善惑生滅果。若也執文不許餘善感異熟果。亦應取文唯 一無明能感漏果。自餘煩惱皆不能招。文中唯說無明得故。此既不爾。彼何則然。故知。經論各據一義。並不相違(文)義燈二作二釋。一資糧加行正位傍位善。俱感異熟果。二正位不感異熟果。此二釋中。以不感之釋為正。故燈述後釋(此釋文應好)法苑義決云。如何感十王果。諸論皆說。六度感彼故。設無想行亦彼果故。無著般若論云。一邊故。若不感有漏。如何言邊。又正二位。不能正感於此位造有業故。緣起經云。內法異生。若放逸者。三種無明為緣。若不放逸。不說無明為緣(文)五十一(九右)云。復次阿賴識所攝持順解脫分。及順決擇分等善法種子。此非集諦因。由順解脫分等善根與流轉相違故。所餘世間所有善根。由此生故轉更明盛。由此因緣。彼所攝受。自類種子。轉有功能轉有勢力。增長種種速得成立。復由此種子故。彼諸善轉明盛生。又復能感當來轉增轉勝可愛可樂諸異熟果(文)略纂十三(二十三右)云。復次阿賴耶識所攝順解脫分及順決擇分等善法種子者。此中法師云。如初發心。起聞惠等。是解脫分。從七方便中五停心觀等三。名隨順決擇分。順決擇分家加行故。暖等四方便名決擇分。今解。五停心等三加行。正是解脫分體。並是決擇分前故。名隨順決擇分。其解脫分亦爾。從聞惠以去名解脫分。已前受持十二部經等。是生得善故。是彼解脫分加行體非解脫分。解脫分通九地係。下自有之。決擇分。法師云。通七地。四色三無色。若爾如何下言六現觀中云。三依五生。故知。決擇分是色界五地係。前三方便。是決擇分故。五停心觀等。若是散心。即欲界係等故。故通七地。暖等四善根。唯在色界。故三依五依亦無違也。此中是非集論因等者。如對法第三抄。解決擇分中。說西方三說。勝軍云。此解脫等善根。體是有漏方便善攝。今福分善等種子增長。感異熟果。彼福分善業如緣起。若由異生放逸者等三種無明所發。不放逸者。當知緣明而生。我說非無明為緣故感得可愛果。至解脫分等。隨順無漏。不感生死總報苦果。言非集諦。非不感別果。如護月等。即由無漏種力。令現行方便有漏善法。及福分善根等二法增長。並如對法師解。可斷道諦等攝義。論云。所論世間所有善根。因此生故轉更明盛。明由決擇分等故。令福分善現行轉更明了。以數習加行善故。了達因果故明也。若護月等。亦令加行有漏善。及福分等者明了。由此因緣所攝受等乃至速得成立者也。此中由解脫分等為因緣故。令世間福分善等種子。名言無記種。轉有功能。善業等種。轉有勢力。自解脫分善根種子。速得成立者能增勝生果也。又即令福分善等種子速成立。此中通親薰本有二義。復由此種子故彼諸善法轉明盛生者。能由解脫分等種故。復自現行善法轉明盛生。又云。即福分善現行也。若爾與前轉更明盛何異。述曰。更勝於前念念增故。又能感當來下。正明福分善業義。非解脫分等善。然非不感別報。此中法師。皆是福分善種子。備師即如前解(文)無性第八(十五右)云。釋曰。二會中者。謂於諸佛及化受用二身會中。由加行證得者。謂顯能感異熟果義。此非異熟因。能對治彼故。即增上果假名異熟。由此資熏餘有漏業。令成異熟故立此名。若修加行無分別時。生在諸佛所現變化身眾會中。若進證得無分別智。便生諸佛所現受用身眾會中(文)准上諸論並淄洲等。如聞熏習中有漏性者修所斷。感勝異熟等文。此合正傍二位。說助正業。非謂正位善業正感異熟。
(二十八右)此中即顯(至)同小乘中(文)。義蘊云。疏此中即顯古道生至同小乘者。小乘者化地部說。善不為三有因。感人天者。但是輕微不善也。以體是漏故。古生論同此。故云善不受(文)法苑珠林一百十九(十三左)云。善不受報論一卷。宋龍光寺道生法師撰(文)法苑義疏(嘉祥)第四云。問。低頭舉手善曰何成佛。答。昔竺道生著善不受報論。明一毫善並皆成佛。不受生死之報。今見瓔珞經亦有此意。下之二(十二左)
(二十八右)三十八顯揚對法第十五皆同(文)。三十八(十三右)顯揚十八(十一左)對法十五(初左)。
(二十八左)三十八等(至)為自果也(文)。三十八(十三右)云。習不善故。樂住不善。不善法增。修習善故。樂住善法。善法增長。或似先業。後果隨轉。是名等流果。
(二十八左)對法唯據善法(文)。對法十五(初左)云。等流果者。謂前生諸善所起自相續後諸書法(文)。
(二十九左)唯此一法(至)實增上果(文)。演祕云。疏唯此一法非餘皆是假說等者。略為二釋。一因果同性名為一法。一法因果是實等流。非餘異性是等流也。縱言等流假說之耳。二唯此報業相似一法假說等流。非自餘法亦皆假說為等流也。不相似故。疏舉殺生一業因果。顯餘善惡業報皆是假等流也。除斯以還。不可假說。二解任取(文)今謂。初解不順疏文。第二未全是。疏意唯以殺生短命名等流果。此是假說。非謂金同性法皆是假說。演祕云舉殺生因果顯餘因果皆皆是假等流。全非疏意。疑是顯字之上脫非字歟。義蘊亦有二解。並同演祕云第二解意。解一法言分立二義。義蘊云。疏唯此一法非餘皆是假說者。唯取似先業因果相稱者。唯此一法名假等流。即顯悉得好醜報亦然。因果亦相似故問。若爾何有善惡之報不相似者。答。如一言嗔謗長劫受苦。小時精苦樂果多。此等因殊越。不可假名等流也。又解。又解。唯殺命一法。令他命短。因命亦短。以極相似。雖是異熟假名等流。自餘因果。亦有一似。並不同此故。故言非餘皆是也。前解為勝(已上)今謂。第二解復大同演祕第二解。彼有小失。
(二十九右)瑜伽等依據前後即通論也(文)。義蘊云。疏瑜伽等依據前後相似故通論者。彼據因果前後相似故通論者。彼據因果前後相似故通故。通取殺命為等流也。
(二十九右)論三離繫果(至)善無記法(文)。義蘊云。謂虛空等是無為是無記故以善言簡。不動想受有水有暫。暫伏惑得者。非離繫果。真如亦然。有云。真如設未斷惑亦名離繫。自性離繫故。此解不爾。違此論文。要現起道斷結得故。
(二十九右)八無為中(至)三性真如(文)。八無為者。顯揚十八(十六右)云。論云。八種無為如攝事品已說。虛空無為者。由心所緣境相相似故。立為常。非緣彼心緣彼境界有時變異故。由清淨所緣故。建立真如。由此真如如清淨時所緣體相常如是住故。由四種離繫故。建立餘四無為。謂非擇滅等四種離繫者。謂緣差脫畢竟離繫。簡擇煩惱究竟離繫。苦樂繫時離繫。心心法暫時離繫(文)。靈秦鈔云。此中意說。若假實別論約詮門者。即於真如上。約斷煩惱中上名為擇滅。擇滅中不動想受滅。約假談門。即虛空非擇滅唯無記故。對法論云。勝義無記者。謂虛空無為。非擇滅無為。皆由不斷障所顯故。若攝從實門。前五無為皆是三性真如體也。即此真如名離繫果。
(二十九右)對法云(至)非此果攝(文)。對法第十五(初左)云。離繫果者。謂由聖道隨眠永滅(文)三十八(十三右)顯揚十八(十二右)云。若由聖八支道。諸煩惱滅。是離繫果。若諸異生由世間道。諸煩惱滅。非究竟轉故。非離繫果。
(二十九左)若所知障為言定障亦是(文)。義蘊云。疏若所在障為言定障亦是者。定障謂定下劣受。此所知障收。對法論云。由受想故。得二無為故離繫。
(二十九左)如下第十卷說(文)。第十(十二右)云。若唯斷縛得擇滅者。不動等二。四中誰攝。非擇滅攝。說暫離故。擇滅唯究竟滅。有非擇滅非永滅故。或無住處。亦擇滅攝。由真擇略滅障得故。擇滅有二。一滅縛得。謂斷感生煩惱得者。二滅障得。謂斷餘障而證得者。故四圓寂。諸無為中。初一即真如。後三皆擇滅。不動等二。暫伏滅者。非擇滅攝。究竟滅者。擇滅所攝(文)。
(二十九左)然三十八(至)是士用果(文)。演祕云。按瑜伽三十八(十三左)云。諸有一類於現法中。依止隨一工巧業處起士夫用。所謂農作‧商買‧事王‧書畫‧算數‧占卜等事。由此成辨諸稼穡等財利等果名士用果。又依有宗順正理論第十八云。士用果四。一者俱生。謂於一時更互為因力所引起。二者無間。謂次後時由前念因而所引發。如世第一而能生彼苦法智忍。三者隔越。次隔遠時。展轉為因。所引起者。如農夫等於穀麥等。四者不生。所謂涅槃。由無問道力所得故。若無問道斷諸隨眠所證擇滅。而名離繫及士用果。若不斷惑。但重證滅。但名士用果。大乘無文義同於彼。應亦無失(文)。
(三十右)得俱生無間隔越不生之果(文)。義蘊云。士用果中有此四種。言俱生者。如大造色作意驚心。言無間者。如心所前念引後。言隔越者。如疏所說占卜并稼穡等。言不生者。謂無為法。此四種果。多約法士用也。
(三十左)除上四果即是此果(文)。義燈六末(十二左)云。問。論言。謂除前四所餘得果是增上果者。為據法士用果假者。若法士用。攝法盡故。更有何法得增上果。答。俱無失。然法士用中。不攝無為。無為不以障餘法得生。皆增上果(文)。
(三十左)瑜伽第五及顯揚第十八(文)。第五(十二左)十八(十五右)並同。
(三十一右)除心心所(至)一切有漏(文)。演祕云。疏餘心心所至一切有漏者。此意說云。辨心心所具五依處。謂無間滅至士用處。辨餘色等除前三依。但取後二。後二通能辨色心果。異熟既是有漏果收。何得不依作用士用。由斯義准可依六處(文)。
(三十一右)餘二依處攝受一切有漏(文)。義蘊云。疏餘二依處攝受一切有漏者。謂攝受之中。前三唯以心心所為果故無異熟。其作用士用二依處。約法而說通。得一切色心等果。准此亦得異熟。此兼前五合有七處。疏言六者誤也。或據異熟因疏。唯取作用故唯六處。
(三十二右)無間滅依(至)亦不說得(文)。演祕云。有義何以無間不得等流。答。九品相望成無間緣。此果不爾。下論但云二緣得故。於中非無能引上品同性之者。依全處說故不取也。若言全無。以現望現為等流果。豈唯他識。故許者勝。若具說者依十處得。詳曰。若以全缺而會文者。理亦不然。且隨順處而亦不全。所引涅槃非等流故。餘處准知。故依疏斷。以無間緣形對九品非定隨順。故論不取得等流果。又真等流種自相生。生自現行現行熏種。故等無間無真等流。似又不定故不取也(文)。又三身章云。等無間緣所緣緣。定得增上果。必無離繫。等流及士用。或有或無。
(三十二左)合七依處(至)為果故(文)。演祕云。疏判七處得離繫果。今以理准。應八處得。既待能證方有所證。取領受處亦何爽理。下文不言觀待因得離繫果者。據有為果隱無為果而不言也。疏依下文故云七處。亦不相違(文)。
  (三十三右)十一依處得(文)。演祕云。疏云十一依處得者。實根依處亦得此果。疏中脫略但言十一非疏本意。何以明者。答收前正士用處中。而作法云。如眼根等生眼識等名法士用。所以知也。若不爾者。豈疏前後不逾數紙。即自矛質。故定脫略。既加根依合十二處。有義十三。加境界處。詳曰。不取境界。望彼士用之果而勢疏遠。故後二師明士用果。而皆不許所緣緣得。
(三十四左)領受中(至)脛待足等(文)。義蘊云。疏領受處立中有不得士用如脛待足者。脛待於足。雖是士夫。所持文脛非士用果。以所成辨方果故。此中應言士用依處亦有不得士用果。何故言領受處耶。答。疏下文中士用依處。無不得士用果者故。不可言士用處也。前文此師說。士用於五依處得。謂領受等故。此只可於領納受等處說也以領受處有士夫不得士用果(已上)今謂。唯此文意。有云。文錯。可云士用中亦有等者。都亦錯也。
(三十五右)不言習氣(至)無此因也(文)。義蘊云。上下言定流至下餘依處中。
(三十六左)此中得果(至)如樞要說(文)。樞要下天(二十右)云。若異熟果牽引生起定異同事不相違因得者。此說雜染十因得異熟果。若無記法十因。准三十八不得此果。彼亦無記為隨說因‧觀待因‧同事‧不相違因。及以無記為相違因故。其清淨十因中。二因得異熟果。謂攝受因‧及相違因。清淨攝受因者。謂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及先所作諸根成就名攝受因。即顯此與出世法為攝受因。故得異熟果。相違因者。若清淨品諸相違因。即是雜染法因故得異熟果。由此同事‧不相違亦得異熟。即攝受因故。論中據雜染因故無有失。或此皆非。清淨法因以清淨法為果故。無異熟果(文)。
(三十七右)等流果七因得如文(文)。樞要云。等流果三種。十因皆得。
(三十七右)此中若種望現(至)餘是增上(文)義蘊云。謂現引現是同類者。亦等流果。此增上緣也。
(三十七右)離繫果五因得(文)。樞要云。離繫果唯清淨因得非餘二。雜染法相違因。何故不得離繫果。三十八云。謂出世間種姓具足。值佛出世演說正法。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及與一切菩提分法。是雜染法相違因故。由此不說得離繫果。然解清淨法因云。若雜染品諸相違因。當知即是清淨因。故知。雜染相違因。亦得離繫果。此中但說清淨順因。故略不說。又與離染為相違因。雜染法非離繫果故不得(文)。
(三十七右)初師四因得(文)。樞要下(二十左)云。士用果不說生起因等得者。前第二卷云。能薰生種。種起現行。如具有因得士用果。第七末云。此生士用果名一切種。云何下說因緣得士用果。有二解。一云如小乘。非大乘義。二云如彼文亦得。此中據別體士用果。非離體故不相違(文)。
(三十八右)但無不生之士用也(文)。義蘊云。疏但無不生之士用者。不生者即無為法小乘許得士用果。大乘不然。要有能生所生。方名士用也。
(三十八左)不同小乘(至)果因也(文)。義蘊云。疏不同小乘無為非六因五果之果因者。薩婆多無為。雖是有作因。而作五果之因。雖是離繫果。而非六因之果。今大乘無為。雖無取與。然是不相違因。而能得增上因。以不礙他故(文)義燈六末(十一左)云。問云。然不相違中攝無為。如何得增上。答。十因皆得。無不得者。不同小乘無為非六因‧五果之因果。不言有取與為因。然與所不障礙為因。所不疑即是此無為之果也。無與取義不同。小乘也。又檢本章得果中云。問。既由假者所證。何故真如如不名士用果。答。若五蘊假者為士夫。真如非士用果。答。若五蘊修者為士夫。真如非士用果。若約懃劬之所得別別法所顯。何妨士用果。以正智證故。不說無為。非是因果(文)。俱舍論第六(十四右)云。唯有為法有因有果。非諸無為。所以者何。無六因故。無五果故。
(三十九右)故知四緣正論(文)。義燈六末(十三右)云。論傍論已了等。本有二解。意云。四緣依十五依處下是傍論。前解四緣。並是正論。何以故。以結止傍應辨正論已。下既辨本識中種容作三緣生現分別等。西明二釋取四緣已下。皆為傍論。頌意為顯緣生分別。意非欲辨緣差別故。要集云。若扶頌意為正論。不扶頌意。為傍論。即有釋後解為勝。今謂不然。本釋外難若無外境分別不生離。難論主頌答由種子識展轉力故彼分別生。即顯由緣分別生起。故辨四緣緣生分別。俱為正論。如下生死果因皆正論。若說四緣非為正論。云何論結止傍論已。猶約四緣辨生分別。如何後結依斯內識互為緣起。分別因果理教皆成。捨正執邪何固執也(文)。
(四十右)雖亦是增上緣等(文)。義蘊云。疏雖亦是增上緣不相違因攝等者。謂諸無漏種。雖四緣中是增上緣。十因中是不相違因攝。能於生現分別即是能障。以現分別是有漏故。或應言相違因攝。不字誤來。
  (四十三左)此中不除(至)等無間緣(文)。如何羅漢入無餘依末後之心。非無間緣。無當生心故。如上已雜集論說。
(四十四右)依陳那觀所緣緣論(至)引彼功能故(文)。彼論(六右)云。偈云。或前為後緣。引彼功能故。長行釋曰。或前識相為後識緣。引本識中生似要功能令起不違理故。
(四十四左)論前七於八(至)相見種故(文)。義燈六末(十三右)西明云。第六所緣變虛空心心所等以為相分。亦熏生彼空等相種。非是能熏。生第八現行見相種。第八不緣空等種故。今謂不然。若緣虛空等別熏成種。虛空極微等。皆應非假。從種生故。多過如第一卷辨。又許成種雖見種別。非必無漏。八何不緣。若云假故八不緣者。即應如無不能成種。既許成種。即體實有。八定能緣。八既不緣。明虛空極微不別成種。雖本釋云第六熏成空等種子。不生第八現行相分。以八不緣虛空等故。不言離見別熏成種。不言此種非八所緣故言無過(文)今謂。西明與本疏釋其言無別。淄洲會釋未詳。爾疏言虛空等。圓測更加一字言空等種。空等成種。則已有體。八何不緣。有此難故。淄洲分辨釋通。演祕云。論前七於八相見種故者。有義兩釋。一前七種識。各各能熏彼七轉識自相見種。在本識中。第八緣彼相見分各為親所緣。即彼所緣由熏引故。二云同疏。彼相見種生八見相是親所緣。能熏七識是疏所緣。是彼引故。二云同疏。彼相見種生八見相是親所緣。能熏七識是疏所緣。是彼引故。如是如是二釋。皆成所緣。然此後釋似義別言。實亦違理引。因與果不同世故。又依引種立命根故。此念熏已後念即能生。與彼相違故。設言隔身而能生故有緣義者。此亦不爾。如此疏緣何成緣義。又第六於五七此義非無。何不設有。今准第六。於五七識。亦有所緣。第六邊能熏五七種。論不說者但略故也。諸人不說。乃至熏彼第八相見。前後挍行。既許里教。佯曰。披論觀疏。疏實無違。有義初解。乃非順順。論云能熏彼相見種。能熏自種。何得稱彼。又諦己相。是所緣。八緣於種。望七現行能熏見相云何帶己。帶謂挾帶帶似之義。由此親緣似彼疏境。疏境方名疏所緣緣。不爾由何得所緣稱。豈以體類解所緣耶。又言。前七識熏八見相。豈能熏識皆引業耶。何得以彼引因因果不同為難。設避引因與理同世。今有此生作業受過。餘非業等。既無斯失。何意不取。又既疏緣隔生何失。論似言前不簡遠近。若不詳者。五緣前相安應不居。亦異世故。故知。此師有力隔民成緣義。近遠雖殊俱隔故。又觀疏意通於種現。不障能熏見相種子。為八所緣。但以論有熏彼之言故約熏於八相見說。今既局斷故為難據。問。前現識望八如何有所緣相。答。第八新熏無塵境種五相熏得。故第八相似五相起。所以五相是第八見疏所緣緣。第七見分緣第八見。而熏彼種。後生彼見。為自證緣。八見有似第七之相。復七相生故。現第七為八自證疏所緣緣。第六准知。又疏中云。六望七等。准此應知。意明。第六熏五七種得為五七所緣緣也。疏已說訖。何言無說。論文不悉。恐行踰邁。
(四十五左)應作四句。演秘云疏應作四句等者。第七唯熏見。前五唯熏相。其第六緣八見相。雙熏二種。若緣餘心心所無為二俱不熏。論同聚異體等者。有義。問。如前卷說同聚心等由互相應和合似一互為無間。如何說但有增上。答。由此應知。此不盡理。又解。引文依同時說。依前後者。第六三緣餘識有二。詳曰。此文定據同時而明。何惑致問繁乎翰墨。前後相望前已說故。又問。同聚異體尚說互作等無間緣。同體四分除相餘三體既是一。一開導時餘亦開導。何不許三前後互望為等無間。此義應思。詳曰。論同聚下至八來。皆依時同同聚四分而明緣義。不障前後自類三分為開導也。三分既於一識義分。義互開導相應無過。言論不許。恐失論旨。
(四十五右)若緣虛空空等相種義蘊云。疏若緣虛空至空等相種者。問。虛空無體第六緣之獨影從見。故知。但有見分種子。何故疏說。能熏生彼相分種耶。答。疏中不言離見之外別有虛空相分種子。雖獨影境。以相與見同熏一種。設言相種。於理何達。
(四十五左)六望七等准此應知義蘊云。疏六望七准此應知者。第六緣七五熏成相見種如次是彼見自證分之所緣緣。例餘應再故論不言。
(四十六右)說自證分但有後失義蘊云。疏說自證分至無前過但有後失者。今說。受自證分。與餘見分同緣受見。即無不同所緣過。以受見分不與餘見同緣於受。便違下論勿見分境不同質故。此為後失也。又解云。既許自證緣受見分。即無心等見他自緣之過。受之見分既不緣受見。仍有不同所緣之失。雖有二解。彼釋為正(文)演祕云疏即無前過但有後失者。若許同時見分相緣。總有二失。一無有同一所緣之過。若言自見得自緣者。二者即有心自緣妨。如刀自割。今有第二自緣之妨故名後失。非前疏中列有二過云後失也。或前疏云見分相分不相緣故。今許自證得緣自見。無見相望闕同緣失。然同時相心心所見而不互緣。望彼相分同時王所不同緣過。相分見後故名所失(文)今謂。二失者。前說為正。然後失者。非同一所緣緣失。次下所責故。此為前過不是上言不同一所緣過。此責大眾部而言。與此段別(文)。
(四十七左)何故同一所緣分為二義(文)。義蘊云。疏何故一所緣分為二義者。心王變實而為本質。心所變既不生現。不純心王所變。其所變之種故無質也。
(四十八右)今依可爾(至)非要爾也(文)。義蘊云。今依可爾說有本質非要爾也者。今依觸等五數。純心王所變種為質。理即可爾。若令諸心心所定有本質。即非要爾也。心王不純心所相也。
(四十八左)今依可爾說有本質(文)。演祕云。疏今依可爾至非要爾者。今依第八緣境。而說可有本質。非一切識皆要有質。如意緣空便無質故。義蘊亦同。
(四十八左)若約疏所緣緣亦非等(文)。演祕云。疏若約疏所緣緣亦非等者。非但不得成親所緣。疏亦不得。亦彼親也。又疏云。見與相分不相似故者。釋不得為疏所緣所以。夫親緣體似疏緣故。如相分色似質色也。詳曰。前釋為勝。或帶已相後亦理通(文)義蘊云。疏若約疏所緣緣亦非者。相與餘二分不但不得為親所緣之故。約疏所緣緣。理亦非有。何所以者。謂疏所緣緣。必須帶起似質之相乎。設以相分為質。見分為相說。此相分與自證等為所緣者。而見分影與相分質不相似故。故亦不或疏所緣緣。言或可說得等者。且約見由相生。說得為緣。理實非也。見非相影故。不別變相故。
(四十九右)又能或緣彼相分故等(文)。義蘊云。疏又或能緣自相分故等者。此有二義。一約自證能緣相。二約相應互緣相。皆須變影緣。
(五十右)若自緣者與自證分何別等(文)。義蘊云。疏自緣者與自證分何別者。若自分緣見分。其能緣之見。與自證分何別。若見不緣見。便違上文勿見分境不同質故。
(五十左)前所依因位(至)不必同(文)。演祕云。疏一云前依因依至不必同者。前言王‧所同一所緣。據因位說。果不必同。何所以耶。答。果位自在不同何失。又因緣外必同所緣。果亦自內緣相應法。由此所緣非必定同。後釋為本(文)。
(五十左)此義雖勝然稍難知(文)。演祕云。疏此義雖然稍難知者。問。難知理何。答。以無同一所緣義故。何以無耶。答。心王緣所變似見。心所乃以能緣心見而為其質如何得成同所緣耶。問。心王所緣託自心變。何得不同。答。所無一時有二心王。心王如何有能所託。能所託二心王既無。故但一心緣似心境。同時心所變心為質。質似不同。云何王所同一所緣。若以相似名為同上。理雖可然。然本論質名同一。故據見自緣相似名同名為義勝。本質不同故曰難知。義蘊云。同全自緣故。
(五十左)唯論除見分(至)能緣用(文)。義燈六末(十四)云。本釋如疏。西明四釋。於四釋中初釋分二。第二釋中分三。第三釋中分四。第四釋中分六。成十五釋。總第四釋與本釋同。別分成六。即不同本。要集斷云。四釋之中第四為正。無漏心等周遍故。於變不變十五釋中。第十三為勝。正智證如及餘心等證自證者。皆不變相。此餘一切見等緣相必變而緣。今謂。西明十五釋中皆無一正所以者何。且就第四分六釋中。一云。見緣相變。餘皆不變者不爾。既就體四分以辨相名緣。見緣自相即是親緣。如何名變。若帶起名變。是自證分。故前第一卷云。變謂識體轉似二分。亦不關見。更變相緣無文說故。餘二緣相如何不變。二云。見緣三變。餘皆不變。此亦不爾見緣相變有過同前。餘二緣三皆不變者。二緣相分如何不變。兼正有別者。既兼正殊。要集救云。第四緣見不就相者。自證何殊何不變相。不變相齊如何兼正。三云。見緣四變。餘皆不變。過准前知。四云。三緣。相變。緣餘不變。要集斷此解中為正。今謂。同前皆亦不正。何者見緣彼二變相可爾。如何緣相更說變相。豈不親緣同體相分。又第四分緣相是兼。許變相緣。緣於見分亦兼非正。何不變相。說果緣他過。亦准知。要集言。有說云。見緣自證變影而緣。證自證分。緣相見分。見緣三四以隔越故。變影而皆不應理。同體義分何言隔越。見望自證如何名隔。見緣自證既自內證。如何變緣。若變相何名緣自。由此內證不變而緣。三緣相分變影而緣。不由隔越及由實性者。今依疏文但云新得即變影緣。無隔越。若以後二分望相名隔。見望第四義越名隔。理亦無違。若云既變相緣何名緣自者。此難亦非。如以鏡為緣還見自質。以心為緣還見自質見自心等言。豈不變相耶。見緣自證相故。名為緣自。於理何違(文)。
(五十一左)如前所得(至)故成差別(文)。義蘊云。疏如前所得者親所得影者。未成佛位。先來緣者名前得。如自證緣相正自緣前二。見分緣後二。此皆成佛。方緣故言新得。皆變相緣也。
(五十三右)中邊論說(至)心心所故(文)中邊論文(二右)如上屢引。
(五十三右)瑜伽三十八(至)十分別等也(文)。三十八。七十三(四左)七十四(七右)顯揚十六(二十右)楞伽等五(十六左)明十分別云。佛告大惠。一切諸法相續不相續相者。謂如聲聞執若義相續。相執著相續。緣執著相續。有無執著相續。分別生不生執著相續。分別滅不滅執著相續。分別乘非乘執著相續。分別有為無為執者著相續。分別地地相執著相續。分別自分別執著相續。分別有無八外道朋黨執著相續。大惠如是愚知凡夫。無量異心分別相續。依此相續愚癡分別。如蠶作繭。依自心見分別綖相續。樂於和合自纏他。執著有無和合相續。
(五十五右)如第一卷(文)。第一卷。
(五十五右)如對法第七(至)五十三等解(文)。對法第七(十六左)第八(初紙至十一)廣明諸業。大論第九(七十八)五十三(初右)。
(五十五左)對法論說(至)善業名福(文)。第七(十六左)之全文。
(五十五左)瑜伽言(至)善業名福(文)。瑜伽九(七左)之文。倫記三上(十左)云。福業者謂感善趣異熟等者。福業於人天受總異異熟反順五趣受者。四趣受別異熟。其地獄中受等流果相似別報。總言順五。有義不然。成唯識說。餘處說彼等流果。應知彼依隨理說故。大乘中彼無善果。故受苦轉微名為得果。更無別報。不同小乘地獄四塵復善業感。又釋。離非天為一合成六趣故。說善業順力趣有。地獄實無。備云。有義。善業亦得能感地獄別果故。如小地獄得涼風等。順不苦不樂受業中別報唯第四靜慮已上業者。此有二義。一云。三定已下有別報受果。此及對法不說有業者。據多分善業感樂受果。少分善業感捨受果故。略不論。不爾何故下地善業不得彼果。二云。三定已下無別善。第六識中捨果寂靜。下業粗善但招樂。故無捨果。問。下善業粗不招捨果。第八捨果下業不招。答。總別果故。不應為例。影云。今大乘中雖無文說。以理言。於善趣中。以上善感捨受。以阿賴耶是總報故。兼感六識捨上報下。下善感喜樂。以別報故。於惡趣中上惡感本識捨受。以是總報故。亦兼感六識捨受。下惡感苦受。以是別報故(文)略纂大同。
(五十六右)對法論說(至)自處受故(文)。對法七(十六左)云。問。何故色無色繫善業名不動耶。答。如欲界中餘趣圓滿善不善業。遇緣轉得餘趣異熟。非色無色繫業有如是事。所受異熟界地決定故。是故約與異熟不可移轉名為不動。又定地攝故。說為不動(文)抄第六(十六左)云。此中色無色業界地決定者。此除中謗及五淨居并自在天處餘一切地足故。此中轉者。必上極邪見謗涅槃深所資下業必勝無漏種。種熏修餘任遇業不能轉故。不同欲界地汎爾隨依何品諸業皆轉動。故凡位持經亦能轉反。況得聖道。又處可轉。趣地不可轉。豈欲界業趣地轉耶。此解不可。或從多分下三定業不可轉故。其定地攝故。因成不動。生得善相從。亦名不動定時故(文)。義蘊云。疏對法論說至如欲界餘趣業緣轉得餘趣受等者。謂如欲界畜生中業。更過增盛惡緣。便於地獄中受。若遇善緣。可人中受。此即不定也。問。此言轉餘趣處受者。為是總報為別報耶。答。一云。通總別報。以不定報中通總別故。一云。唯別報。何以知者。雜集論說。如欲界中餘趣圓滿善不善業。遇緣流轉得餘趣異熟。彼但言滿。更既不言引業。故知。唯別報也。此解為正(文)今謂。具如義燈中辨。義蘊未盡理也。
(五十六右)問曰何故爾也等(文)。義燈六本(十六右)云。西明釋云。雜集初釋就任性業說。若約勝緣非無移轉。後說上地散善從定假名不動。今謂不然。豈欲界業不遇別緣雖任性業。亦別趣處受耶。若總不定。何得有定受。又復五趣應無定異因。若爾如何瑜伽‧雜集等。俱說定異即各別感五趣因果。若許遇緣方別趣受。無緣不別。與上何殊。不名不動。有解釋云。熏禪同地。但非異界地故名不動。要集云。有解為勝。今謂不爾。豈欲繫業於異界地受耶。亦同地趣不定。應同不動。若許異界受。即異地漏隨增。亦別界別受。違諸聖教故為不可。又云。雜集後解。但云定地攝故名不動業。若定若散。皆定地攝。不可難言散善非定應非不動。今謂不爾。若許散善非別處受。自性不動。何須定攝。若許別處受。何得名不動。若以以定不動從定名不動。亦應定俱名為修惠。聞惠從定亦名修惠。此既不爾。彼云何然。又許散善定地攝故名為不動。即有覆無記業。亦應名不動。同定攝故。問。許業異熟授轉異受。如何十因立異因。答。非說諸業皆名定異皆可移轉。但據總報定業界地趣異立為定異。不定別報。許移轉於異趣受故。同地總報不妨異受。如生淨居故。雜集云。如欲界中餘趣圓滿善業。愚緣轉得餘趣異熟。不說引業。又圓滿業所得異熟有共不共。如鹿王膊師子臆等。為共通善惡趣故。頂肉髻雙法大。通人天趣。立定異因。轉餘受業。各據別義。皆不相違。
(五十六右)瑜伽論少別如彼抄解(文)。如瑜伽抄第四(九左)。
(五十六左)論業之眷屬亦立業名(文)。演祕云。疏業之眷屬亦立業名者。有義彈云。疏說五蘊總名為業。今但可取相應之法為眷屬也。有色根境既唯無記。雖業俱行。不可能招引滿異熟者。詳曰。律不律儀。既名為色。為業眷屬助。招引滿。何理相違。諸教皆言。由善惡戒生善惡故。疏亦不言五根根等為眷屬也。自義不足。彈疏有餘。義蘊云。論業之眷屬亦立業名者。問。為一切五蘊皆業屬。為不爾耶。答。唯取能助有漏善惡業能招總別執者。方是眷屬。即簡一切無漏五蘊及淨無五蘊也。色中取所發善惡身語。為律儀不律儀色。餘四蘊中。唯取有漏善惡。所餘非也。問。染第七識為是業眷屬不。答。善惡二業。唯第六識。第七既非同聚。無力相助。非眷屬攝。有義亦為眷屬。由此為依意識生故。此雖別聚必同聚時故。既能助業。何非眷屬。前解為勝。若許為依及同時故即名眷屬。三根第八為例應然。
(五十七右)不同小乘具十隨轉(文)。演祕云疏不同小乘具十隨轉等者。由十因故得隨轉名。名十隨轉。隨轉體者。按俱舍論第六(三右)說云。一切所有心相應法靜慮無漏二種律儀。彼法及心之生等相。如是皆謂心隨轉法。如何引法名心隨轉。略說由時果等善等故。說此法名心隨轉。且由時者。謂此與心同于四相及墮一世。由果等者。謂此與心同果異熟及一等流。由善等者。謂此與心同善不善無記性故。由此十因名心隨轉。今者大乘四相體非不招異熟。不同小乘隨轉能得異熟果也(文)。
(五十七右)謂初作時(至)非既受果(文)。光記云。宗輪論疏(六十四)云。大眾部等未宗異義業與異熟。有俱時轉。俱舍六(十三左)云。然異熟果無與業俱。非造業時即受果故。亦非無間。由次剎那等無間緣力所引故。又異熟因感異類果。必待相續方能辨故。
(五十七左)如薩婆多(至)真異熟果(文)。俱舍六(二十二右)云。異熟與果唯於過去。由異熟果無與因俱及無間故。
(五十七左)化地部(至)皆有體(文)。演祕云。疏化地部至現皆有體者。問。大乘現體而亦不無。何乃簡彼。答。大乘現但有業習子。無業現體。與彼不同。故須簡也(文)。
(五十八右)有詮有遮等(文)。義蘊云。疏有詮有遮者。詮謂有業種子。遮者簡其曾現為餘部等。
(五十八左)二者取名色(至)心外法故(文)。義蘊云。疏二者取名色至不能緣得心外法者。問。何故前言相中道取無為以為本質。此名色內唯取親緣。答。相見通於處界可攝無為。名色但據蘊明故。唯親相。演祕。今謂演祕粗漫。義蘊為優。
(五十九右)又變無為(至)亦各所攝(文)。義蘊云。又變無為之影相分亦名所攝者。問。四蘊名各。無為之相何蘊攝。答。現行相分行蘊所收法同分攝。相分種子隨變心通四蘊攝。無別種故。
(五十九右)一切五蘊不離此二(文)。演祕云。疏一切五蘊不離此二者。色蘊是心心所相分。亦名心所。心所及心故攝五蘊(文)今謂。色名心所未見典據。恐應非疏意。今按疏意。心所但如名位。不別收色。心及心所攝五蘊盡。皆不離皆二故。唯心之言。尚震拈萬法。況又更加心所。今色名心所以飲該羅諸法者何意。見所羈思之。
(五十九右)謂受樂執取緣也(文)。演祕。義蘊云。疏謂愛樂執取緣取者。此釋本末異熟。雖染污亦得取名。謂由愛樂於彼本末異熟。或執或緣。皆名為取。又解。由第六七愛本異熟故執。由第六愛樂於末異熟故緣。並名為取以愛著故。
(五十九右)餘識別報(至)一切法盡(文)。演祕。疏餘識別報品各未攝一切盡者。第八五數并相分。名總報品。餘七識中三性諸法。皆別報品。善染二性。雖非別報。別報類故。既非總品。皆入別中故。此總別二品。攝一切法盡。
(五十九右)唯簡異熟以極狹故(文)。演祕云。疏唯簡異熟以極狹故者。顯前釋末唯別報。不取餘識及心所等。故為極狹。問。相見等四。四皆攝得五蘊不耶。答。皆攝得。見唯彼非色四蘊。相攝色全餘蘊小分。本末相分通色收。能緣心等即餘四蘊。中二可知(文)義蘊云。疏簡異熟以極狹故者。若本中唯取第八心王。末中唯取六識一切業所感者。不言總別報品。故前解極狹。
(五十九右)即彼上四取也(文)。演祕。
(五十九左)取前第一(至)故有前八解(文)。演祕云。疏取前第一至下三取說然者。問。前之三對有能所取。理即可然。本云末云何。答。本末皆攝能所緣二。二取故有。或本為所取。末為能取。末緣於本熏本種故。據容有說。取言通於緣執二種故。無違故。各有四也。
(六十右)本末(至)亦具二義(文)。演祕。義蘊云。疏本末若為熟解等者。此會相違也。若言前八取中皆具能生所生二義者。初解本末唯異熟。便非能熏。能熏既無種亦非有。如何得有能所生義。故疏解云。取為所取等者。此說由六七識等取彼末異熟以為所取。即相分中熏識種子故具二義。
(六十右)即名言種由取二而生故等(文)。義蘊云。疏即名言種由此二而生者。由取本末而熏成名言種故。言取二而生。此本末種。設由染淨心等之所熏發。亦定無記相分。隨質唯無說故。餘義可准。
(六十右)此中二取(至)相見分等(文)。演祕云。疏此中二取互相見分等者。問。能熏七識非劣無記。云何能生本末異熟。答。相分熏彼本末之種。相分與見性必不同。熏彼何失(文)。
(六十右)此當來世(至)生死三世等(文)。義蘊云。疏此當來世言至生死三世等可知者。雖有二種三世。今論正顯生死三世也。何以知者。前解難云由何有情生死相續。不約分位又下論說。前異熟果受用盡時。復別能招餘異熟果。由此生死輪轉回。故知。定取生死三世。疏云可知。是此意也。
(六十一左)攝大乘第三(至)有受盡相故(文)。無性攝論三(二十三右)云。論云。復有有受盡相無受盡相。有受盡相者。謂已成熟異熟果善不善種子。無受盡相者。謂名言熏習種子。無始時來種種戲論流轉種子故(文)無性釋(二十四右)曰。有受盡相謂已成熟異熟果等者。猶如種子既成熟已。不可重熟。受用盡故。猶如種子既生芽已不可重生。無受盡相謂應言熏習種子者。即彼種子隨緣增長。能起名言戲論因故。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四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