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五 輸入者 袁雪梅 (六十二右)一者性因(至)能生果故(文)。演祕云。論雖二取種至性同易感者。有義。問。親因緣種熏時望果。為定別世如異熟種。為亦許同一期身世。答。疏云。等流增上性同易感。此念熏已後即能生。非如異熟。彼難招故。二云。此如業種定世不同。十因二果不同世故。而立命根。說依親種‧生第八識一期功能。若許世同隨熏生果。一期生種義即不成。所引所生世各有異故。自種生果雖無有盡。隨業可說一期別故。若爾與業種子何別。說有盡相無盡相耶。解云。業招生已雖有種子。後更不能招異熟果。其延壽法聖生淨居。皆資受果未盡之業。業若受果已盡之者。設得勝緣終不更能受於果也。故名有盡。若名言種為一業引生一期果後逢緣引復能生果故名無盡。非無生果一期功能名無盡。詳曰。觀有義意取後釋也。今先議世後定優劣。世有剎那分位生死三時差別。若所熏種所生現果與能熏現隨前諸世而必不同。無有一念有二現故。諸所熏種望所生果。許有同世。種自相生亦名果故分位世同。諸名言種。皆得為二種為習氣。善惡等種生善等現剎那世並業所感識。諸名言種。望生現果世可不同。疏據此義說言同也。不爾論云性同易感等。徒為設也。後義雷同。總判世別。理為未可。(六十二右)增上更無別體即等。流性故(文)。義蘊云。此釋論中等流增上二非別體。俱舍易感。非謂一切。根發識此即增上非等流故。由此前說雖前三緣亦是增上而今第四除彼耶餘。問。但是異熟亦必增上。何獨云等流耶。答。雖實所由增上果多分易招故。異熟中略而不說。以異生故。問。如五根發識七生六八。此雖增上何必同性。答。此中但約與等流同體者說。亦不相違。疏第二解。別配等流性同增上易感。即無過失。於理為勝。 (六十三左)解頌答問於中(文)。義蘊云。疏解頌答問者。謂前問曰。唯有內種而無外緣。由何有情生死相續下有四復次。答。此即第二復次。答上問故云答問。 (六十三左)即攝論第三(至)三種熏習(文)。演祕無性攝論第三。一名言熏習差別。二我見熏習差別。三有支熏習差別。四種者。一引發差別。二異熟差別。三緣相差別。四相貌差別。釋曰。此阿羅耶識差別云何者。謂已信解阿羅耶識相成熟義。復問差別。答。或三種或四種等。名言熏習差別者。謂我法用名言多故。有人天等我眼色等法。去來用熏習差別。由此我法用影顯現。諸識生起功能差別。我見熏習差別者。謂四煩惱所染污意薩迦耶見力故。於阿羅耶識中。有能執我。熏習差別。有支熏習差別者。謂福非福不動行增上力故。於天等諸趣中。有無明等乃至老死熏習差別。 (六十三左)彼論但有言說熏習(文)。論一名言熏習謂有為法各別親種者。名言熏習即攝得三性等。然攝論意。唯有表差無顯境故。 (六十四右)瑜伽七十二(至)聲自性唯無記(文)。瑜伽七十二(十三右)云。如是五事幾去來今幾非去來今。答。四通三種。真如非三種。問。如是五事幾欲界繫幾色界繫無色繫幾不繫。答。欲色界繫三。無色界繫亦爾。正智一種。若唯出世間是不繫。若世間出世間通繫不繫。真如俱非一種。問。如是五事幾善幾不善幾無記。答。相反分別通三種。名唯無記。真如為善。精淨善巧所緣義故。非能攝生可愛果相義故。正智唯善。 (六十四左)有因外緣(至)以分二別(文)。演祕云。若依外者名表義名者。有義彈云。五識一切皆依外故。應名表義。詳曰。由因他名自能熏修。以自他對立以外名。不約根塵以明內外。何得謬以五識為難。智者應知。 (六十五右)若依無漏(至)唯無漏善(文)。義蘊云。疏若依無漏名熏種此唯無漏者。問。若凡夫依如來名等熏種豈無漏善耶。答。以無漏善名名無漏善。其實即是有漏顯境所攝。然今此說依無漏名熏唯無漏善者。此但約菩薩後得所熏種也。問。前言名從聲本說為無記。菩薩之聲既唯有漏。名從聲本應非無漏。佛不熏種非此所論。何故此云依無漏名熏種無漏。又前疏云。若依外者名表義名。何故此云名在內。答。前約五法中名體是有漏。從本無記。後約名隨無漏之心變故。言無漏。前約聞多外名。此約諸聲為內故不違也(文)義演云。疏若依無漏名熏種此唯無漏善者。為十地菩薩無漏意識中緣能詮名等。亦相分中熏成無漏種子。若第七識平等性智。緣能詮名言。亦相分中熏成無漏種子故。亦為名言熏習。又十地位中。許有漏五識諸根互用。其識亦能緣名言熏種故。十地位中前七識中。皆有表義名言熏習。 (六十五右)內名為緣熏五蘊種(文)。義演云。疏內為緣熏五蘊種等者。意云。名由內發故云內名為緣。即第六識緣能詮名而熏成種。問。此第六識亦依句文熏習。何故唯說依名言種習。不言依句文薰習耶。 (六十五右)雖亦依句(至)進退等(文)。義演云。雖亦依句至進退等者。總答此問。雖第六識亦緣句等熏種。然攝名句等三‧總名名言熏習。疏進退攝句字故者。意云。句詮差別。勝字作所依勝。名能詮法勝。故但說名言熏習。又解。句是名家果。是名字因。名為進即攝句果也。名若退攝。文因故。依名進退即攝句文。今說名言熏習亦攝句字。然但依名建立。 (六十五左)攝論唯據(至)唯有漏(文)。攝論第四(三右)云。言說識此由名言熏習種子者謂彼身等皆由名言熏習種子者。謂染污意我見熏習為為因變現。若善趣惡趣死生識。此由有丈熏習種子(文)。義演云。疏攝論唯據言說名唯有漏也者。若攝論中唯說有漏表義名言。即約生死善惡業所感有漏表義名言說。不約無漏說也。無漏名言非是業感故。若唯識論說二種名言。即通有漏無漏也。據實而言。立名言等三種熏習意。唯生死位中。說此三熏習。常相隨故。亦不約無漏法中名言。若無漏法中有名言熏習者。亦應有我執有支二熏習等。無漏後得既無二熏習。故知。無漏中立無名言熏習。今此論傍約義說。許通無漏。非正所明。故攝論約有漏位立名言熏習文盡理也。 (六十六右)論隨二名言(至)。各別因緣(文)。演祕論隨二名言至各別因緣者。問。表義聲界。顯境名言即七心界法界一分。合但九界。云何能為諸法別因。答。因二名言。隨應相見熏諸法種。為諸法因。理無爽矣。疏具斯意。尋之可悉故。世親攝論云。名言熏習差別者。謂眼名言熏習。在異熟識中為眼生因。異熟生眼從彼生時。用彼為因還說名眼。如是耳等名言差別亦爾。 (六十六右)論二我執習氣(至)我我所種(文)。演祕論隨二我執至自他差別者。問。凡夫有學有我執者自他有差。無學等聖二執已亡自他體等。答。由有橫計彼此情生。起自他執。執見既斷物我心亡。得同體悲自他封息。依著不著由我我無。非我我無體成同別。故無學聖體得成異(文)今謂。局斷難信。如平等性智。不斷我執終不能得。由之而言實令自他成差別。本在我執。然言非我我無體成同別。此豈理乎。如次下疏具釋。 (六十六右)非如攝論唯說第七(文)。無性第三(九左)如上已引。我見熏習差別者。謂四煩惱所染行意薩迦耶見力故。於阿賴耶識中。有能執我熏習差別。有支熏習差別者。謂福非福不動行增上力故。於天等諸趣中。有無明等乃至老死熏習差別。義演。若。攝論中說。我執熏習。一切時常相續。第六識中我執熏習。即有間斷。所以不說第六識也。 (六十六左)然不善中(至)惡多於善(文)。義演云。疏然不善中取言諸者顯惡多於善者。善業果即狹。界寬惡趣。便於六趣中。唯人天是善趣故云狹。界寬者。即上界及欲界人天少分。皆是善也。若惡業又即趣寬界狹者。唯在欲界中有惡業果。趣寬者。若惡趣中四趣是惡。謂修羅‧鬼‧畜‧地獄也(文)。今謂。諸字似無別致。於上善中。簡別無漏以標有漏。惡無所簡故加諸言。或可。諸論師中曾為此釋。疏亦用之叵趣訂焉。 (六十六左)論應知我執(至)是增上緣(文)。演祕云。論應知我執至是增上緣者。問。此三熏習為定周別。答。其義不定。後二熏習。定是名言。名言自在非後二者。即諸無記而非執者。及無漏種。皆非後二之熏習故。若以我見對有支。言應為四句。有我熏習而非有支。謂無記執所熏之種。有有支習而非我見。謂善惡心不起執者。有二熏習。謂不善執。非二熏者。無覆無記無漏種等。有具三習。如欲界中分別我見諸相應法。 (六十七右)或通無色(至)佛處聽(文)。亦通無色。無色界中。即約有波羅蜜多聲聞。廣惠聲聞以無色心能緣一切法。佛邊聽法。六識緣名言。而熏成表義名言種。即說是地前菩薩生無色界也。即約無學故。之無色諸天佛邊聽法。然不約異生說。以無色界異生無表義名言熏習。又彼界生不能起心緣下界色法故。今約聖者為言。若馬異生六行無色定。於欲界身上。亦能聽法。亦有表義名言熏習。 (六十七左)第五位次名言熏習(至)通十地(文)。義演云。疏第五位次名言熏習唯除佛位乃至無漏通十地者。若至佛果。即無名言熏習。若第六識有漏名言熏習。即第七地終心有也。若八地已上。唯是無漏第六識名言熏習故。八地已上菩薩無漏意識。聽法緣名等熏無漏種子也。餘六識者。即是第七識及前五識也。故無漏第七平等性智。緣名言熏習。及有漏第七識我執熏習等。知通十地也。然法執熏習。即是前名言熏習攝。不是後名言熏也。若十地中有漏五識熏習者。皆是名言熏習也。 (六十八左)聖說不共無明(至)亦無(文)。緣起經十(十五右)云。內法異生若放逸者者。彼除一種不共無明引發放逸為緣生行。又(十六左)云。內法異生。若造福。行及不動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應。善心之所引發解脫為依。迴向解脫而引發故。雖於善趣感殊勝生。而非無明起增上緣然能作彼四種無明斷增上緣。諸聖者學不共無明永斷。不造新等(文)。義演云。若未至十住第七住心已前。即名外法異生。許造作二業生外道等故。名外法異生。答。若至下第七心以去。既為內法異生。更不退作小乘外道等故。第七住名不退位。入第七住已。亦伏分別我執(已上)今謂。入第七住已上伏分別我執者。此釋未詳。何者疏言資糧位起。此位中有十住十行十迴向。何唯第七可以准知。義燈雖舉異說。然內法異住為四善根分。 (六十八右)論此頌所言(至)有支氣氣(文)。義燈六未(十左八)論云此頌所言等者。問。相見等取由業所招。云與取俱。今三熏習。我執習氣非業所招。如何得云由業習氣二取習俱。答。前云由業與習氣俱能生現果是親疏緣。今此亦望業習二俱能生現果親疏差別。不云業招我執習氣。 (六十八左)非此二種體自能熏可名取也(文)。義蘊云。疏非此二種體自能熏可說名取者。我執名言雖亦熏種。但名二種熏習。未名二取。有別能取取此二故。而熏成種方名二取習氣。又執我我所。及緣名境。而熏成種。即是二取習氣。今言非此二種體自能熏者。約所執之我及名等境。不自能熏。要由見分方熏種故。今此准前二應有所熏取。但以論中不言彼取故此不述(文)義演云。據其道理我執等亦能熏習今者。但約別能取所取二種名二取也。其實不妨。我執等亦是能熏也。 (六十八左)論俱等餘文義如前釋(文)。義蘊云。論俱等餘文義如前釋者。問。前相見色等。皆是名言種子。是業所感故言俱。謂業種二取種俱是疏親緣互相助義。今取我執種為二取。既非業感。即不相助。何以得如前。答。我執所熏相質同種。親生當果。由業助力方始能生故。義如前不相違也。 (六十八左)然此熏習(至)如理知(文)。演祕問。上三習氣與十一識相攝云何。答。按無性‧攝論第四本論中云。此中若身‧身者‧受者識‧彼所識‧彼能受識‧世識‧數識‧言說。此由名言熏習種子。若自他差別識。此由我見熏習種子。若善趣惡趣死生識。此由有支熏習種子。十一識之名。當知下解。故此不云。 (六十九右)此應第二方解其惑(文)。義蘊云。疏此應第二方解其惑者。此中以惑苦名取。頌先言業。第二方解惑也。有云。據潤生次潤生次惑居業後理未可(文)義演云。疏此應第二方解其惑至此非例者。此辨惑業苦三次不同。據論本次及諸經論。皆先言業。次明惑并苦。故本頌云由諸業習氣等。何故長非依論及本頌文。有何意耶。答。今據發業次第而說。要由有惑方造有業等。能成苦故。諸聖教非此例也。 (六十九左)感異熟生(文)。義演云。疏惑異熟生者。意云。無起業及無漏業唯感異熟生。不同前總別報業問。別報業是不感異熟生耶。答。雖感異熟生。不同無記業及無漏業。思可知也。即無漏現行。從異熟識中種及生。勿名異熟生也(文)今謂。謬之甚矣。不足提議。 (六十九左)對法第四(至)亦是不善(文)。對法四(初右)云。自性不善者。謂除染污意相應及色無色界煩惱等。所餘能發惡行。煩惱隨煩惱此復云何。謂欲界繫不任運起者是不善。若任運起能發惡行者。亦是不善。所餘是有覆無記(文)義演云。欲界中俱生煩惱不發業者。乃有多類。略述五種。一者即如欲界中俱生貪慢無明。俱生身邊二見俱起者。即是有覆無記攝。二亦有獨頭煩惱俱生貪慢等。雖不與俱生身邊二見俱起。以不能發惡行故。亦是有覆無記性攝。據何教說。答。如緣起經中說。持戒比丘所發貪慢癡。彼信慚等折伏此貪慢癡故。若貪等亦是有覆無記攝。解云。其持戒比丘。雖是凡夫。為持戒故得但厭生死造福業。所起信等。希求出離故。其貪等成無記性。又其比丘。或時舉目觀五欲境及女人珍財。而生邪行及偷盜殺生等十惡業。道雖犯是戒。唯除生慚愧。愧此所起貪等即成有覆無記性故。俱生獨頭貪慢癡等。由信慚折伏成有覆無記故。又若自餘人非出家。見有好食。則即宜位而起貪癡心。同起此心。遂即邪行偷盜殺生等十惡業造。即說。此所起貪盜名正發業。即是不善性也。三者欲界中俱生貪慢癡等。不與身邊二見俱起。然其獨頭貪等。亦是有覆無記性攝。其由何者。如有人於現在身起心緣未來世。人天善趣後有身而生貪愛等。多分是有覆無記性攝。少分是不善性。若緣未來三惡趣後有身而起入。雖見好境錢物等。而起俱生獨頭貪慢癡等。其人心亦不擬退求色境錢物等。不造惡業。以不發惡業故。其貪等故成有覆無記。及發者即是不善性。五者亦有獨頭貪癡慢等亦是有覆無記性。即如九種命終心俱生受俱故。除此五種已外餘者能發業。是不善性。 (六十九左)然緣起經上卷(至)無勝功能(文)。義蘊云。疏緣起經上卷至有覆無記者。此徵欲界發善行無明通有覆也。若由欲愛等者。膽發業惑。此愛取下。兼明潤生惑。由信伏故皆有覆攝。問。其相云何。答。謂如人愛知足天愛欲生彼。便有無明發此福行。由於教等起深信心。生決定想攝伏諸惑令成有覆。問。彼文但言欲愛等。云何以此證無明耶。答。由不了彼善趣等苦。而生愛染故定有癡。若有說言。欲界有覆無記。於發諸行無勝功能者。以此為證。令知有覆亦能發行(已上)具知義燈。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上(六右)云。世尊告曰。諸有現前愛非受境。增上力故。發生欲愛起不善根。造非福行。一切皆由於因於果非福行中不知過患。彼由意樂有過失故。或由加行有過失故。起非福行。如是意樂如行過失。唯用無明以為勝。非境界愛及不善根。若由欲愛造諸福行。彼信為依。及造斯行。於死於生定信故。此愛及取由信攝伏。我施設為有覆無記。若法欲界有覆無記。於發諸行無勝功能(文)對法抄第四(八右)曰。緣起經。內法界生不放逸者。所有漏及不動行。非無明為緣。瑜伽說。無明通發三業有三會。一云。內法異生不放逸者。即解脫決擇不感總報。非曰見道無明所發。唯修道無明發唯感別報故。四無明唯見故。二解緣起經有覆無記。信所攝伏發非不善。四無明發據實有覆發亦感總報。三云有不善位在唯無不共相應二種非不種子多分無位支發。為別餘異生所以不說。非無隨眠發總報。 (七十二右)瑜伽第九(至)十二因緣論(文)。第九(十三左)第十(三左)九十三(初)對法第四(八右)十地第八(四左)天親十二因緣論。 (七十二左)總五事中(至)一分為體(文)。義演云。疏總五事中至一分為體者。意云。於體如下別別總出十二支體也。問曰。總十二支以何為體。答。且如五事中。但以相及分別二法為體。問。何故不用名體耶。答。准下五法中名屬邊計所執。是無體法。所以不取名。此十二支。依他起法。若依三性出體得。即用依他起性為體。以邊計無體故。如蘊處界中。但取有漏故。三分不取無漏。何以故。若非蘊性故。問。若有漏即為體者。但如十二處中外六處。十八界中外六界。是為支耶。答。不然。但約有漏。有漏者得為支體。不約內外辨也。何以故。以外境法非支體故。又須辨。又解云。或攝境從心總得為支體。又解云。一分者。即十二支中。用內六根為體。不取外六塵故云一分。界亦准此。問。分別既是心心年於分別中攝得幾支。又於相中攝得幾支。答。相通攝得十二支。分別唯攝心心所。准可知也。 (七十二左)緣記經云(至)非餘法(文)。緣起經上(初左)之文。十一殊勝如次下釋。 (七十三右)大論第九(至)不取餘法(文)。第九(十七左)云。得有七種無知。一世愚‧二事愚‧三移轉愚‧四最勝愚‧五真實愚‧六染淨愚‧七增上慢(文)。等取十九及五種無知。瑜伽七種與十九及五種相攝。 (七十三右)對法第四(至)名無明支故(文)對法四(九左)云。依四緣相建立支緣。且如無明望行。前生習氣故。得為因緣。由彼熏習相續所生諸業。能造後有故。 (七十三右)答曰不爾彼非因緣故(文)。瑜伽十(五左)云。問。何故諸支相望無因緣耶。答。因緣者自體種子緣所顯故。 (七十三右)大論第十(至)說為一事(文)。大論第十(三左)云。問。何因緣故。無明等諸有支作如是次第說。答。諸愚癡者。要先愚於所應知事。次即於發起邪行(文)。此所言愚。即是無明一事也。 (七十三左)非如小乘約分位辨(文)。俱舍九(十二右)云。論曰。傳許。世尊唯約分位說諸緣起有十二支。若支支中皆具五蘊。何緣但立無明等名。以諸位中無明等勝故。就勝立無明等名。謂若位中無明勝。此位五蘊總名無明乃至老死最勝。此位五蘊總名老死故。體雖總名別無失廣說。 (七十三左)此有十九(至)第九等說(文)。演祕云。按彼論(九十七右)具明十九。今略數之。於前際無知。於後際無知。於前後際無知。於內無知。於外無知。諸行起無知。於業無知。於異熟無知。於苦等四謗無知為四。於因無知。於從因所生諸行無知。於六觸處如實通達無知。於所證中顛倒思惟所有無知。如是略說十九無知。七無知者。一世愚‧二事愚‧三移轉愚‧四最勝愚‧五真實愚‧六染淨愚‧七增慢愚。五種愚者。一義愚‧二見愚‧三放逸愚。四真實義愚‧五增上慢愚。六無知者。無知‧無見‧無有現觀‧愚癡‧及無明闇問。十九與彼七五六等相攝云何。答。攝彼七者。初三攝第一。次三攝二。次三攝第三。次三攝第四。次四攝第五。次二攝第六。後一攝第七。次攝五者。五中義愚通攝十九。見愚攝彼七十九前六及因所生。放逸愚攝於業‧異熟‧及俱無知。真實義愚。攝於師等乃至道諦所有無知。增上慢愚。攝最後無知。次六相攝者。論中但以六七相攝。不言十九。義准知故。故論云。如是六種無明差別。隨前所說七無知事次第應知。於後二無知事。總合為一。起此最後無明黑闇。 (七十三左)大論第十(至)此為實故(文)。第十(十三左)五十六(十七左)五十五(十一右)演祕云。疏大論第十至皆言實有者。按第十云。九實三假。同此論明。五十六云。當知。有生及老死支是假有。諸所有支是實有法。五十五中明諸煩惱假實之支。如前數引。今闕不錄。 (七十三左)又緣起經(至)文勢同(文)。五十六(十七左)云此與諸見及貪等對辨已云。是故當知。別有無明。是心所性與心相應。 (七十四右)十地經(至)子時果時(文)。今謂。經無此文。論八(八左)云。論曰。是中無明緣行。無明因緣令行不斷助成行故者。無明有二種。一子時二果時(文)義演云。疏十地經云。無明有二種子時果時者。子時者即是種子。果時即是種子果時即是現行。此依舊論辨。若新經論中。即說種子現行也。意說。無明支中。有種子現行二種也。 (七十四右)緣起下卷(至)謂隨眠等(文)。下卷(十五右)云。世尊告曰。略有四種轉異無明。何等為四。一者隨眠轉異無明。二者纏縛異無明。三者相應轉異無明。四者不共轉異無明(文)今引此經。為證無能明通現種也。具如義燈中釋。 (七十四右)又唯發業通不善無記(文)。義蘊云。正發無明既唯見斷。即欲界中正無明支。雖能發三種行。唯不善攝。第六卷云欲界分別煩惱唯不善。上二界者。即唯無記。亦能正發。如生二定已上。皆用上無明發行故。問。欲界有覆無明定俱生。為能正發後趣行不。答。緣起云。若欲受由造諸福行彼信為依。乃造此行。我施設為有覆無記。言造諸福行。理兼正助。故知。欲界有覆。亦有天發。准文取義。即欲界外法異生有發諸行。能發無明。皆唯不善。若內法異生放逸者。設發福行通二性。若不放逸者。即唯有覆。此設現行相應明有說。不放逸者。唯以不共無明種發行。即不善也。問。如何福行不善無明為能發耶。答。為遠因故。若求福業所生人天。能發是即不善攝。若求生淨土及見佛等能發無明。即是無記。與所發行必不同時。彼唯善故。問。准下論正義。然無明支下發行者。唯見所斷。云何此說俱生亦能正發行耶。答。下論約外法異生等正發無明。唯是分別。今依緣起據內法說。亦不相違。或緣起約修福行多故。言造諸福行。亦不相違。前解為正(文)。 (七十四右)非發福非福(至)如對法第七(文)。對法第七(十六左)演祕云。疏發福非福不動三無明別等者。所發福等而有三種。能發無明但有二也。按對法之。由異熟愚發非福行。由彼一向是染污性。無明合時。必不空受信等異熟行相正見故。由真實義愚發不動行。真實義者。即四聖諦於彼愚癡名真實義愚。未見諦者。雖起善心。由彼隨眠所隨轉故。亦名愚癡。由彼勢力。於三界苦不如實知。便能發起後有因性福不動行。 (七十四右)大論第九(至)十地經說(文)。第九(十八右)十地論八(九右)云。如前說無明有二種。一子時二果時。行乃至老死亦如是。先際後際滅。中際亦無是故不說。云何攝過觀。所謂三道攝苦因苦果故。 (七十四左)羯剌藍等(文)。九十三(初左)云。既命終已。由前際因。於現在世自體得生。生已漸次於母腹中。因識為緣。續生果識隨轉不絕。任持所有羯剌藍等。名色分位後後殊胎。始從治藏。乃至老衰(文)演祕疏三識支至恒隨轉故者。乍觀所引九十三等。似證識支唯取種子不取餘識。理實但證賴耶為支。簡餘轉識。非證種子。 (七十四左)彼下文云(至)之所隨逐(文)。九十三(三右)云。又即此藏當來後有名色種子之所隨逐。名色種子。復為當來諸觸種子隨逐。此觸種子。復為當來後有諸受種子隨逐。當知。是名於其中際後有引因。由識為先。受為最後。遍能牽引諸自體故(文)。演祕云。疏文云。至之所隨逐者。言此識者中際識也。後際名色名曰當來。由中際識能引後際名色支故。名色種逐彼識也。問。言隨逐者。明所引也。即彼論云。名色種子復為當來六處種子之所隨逐。乃至受支作法亦爾。如何能證是第八識。答。識若第八。第八能持諸種子故。後際種子可為隨逐。中際之種苦非賴耶。何有種子言相隨逐前引報耶。義蘊云。疏又云。又即此識當來有名色等種之所隨逐等者。今言此識謂本識種。言隨逐者。由識為緣引當名色故云。乃至隨逐觸為例亦然。問。今言此識為取今識之種。為取當識之種。答。種雖現在實是當來識種。若今識種。與當名色即無緣義。云何隨逐。問。但言此識。何知即是第八識耶。答。若緣識種即入名中何得更言名色隨遂。有云。識時名色等種名為隨遂。由此證知是第八者。其理不爾。乃至觸受亦言。當受之所隨逐。豈觸文持受種耶。 (七十四左)問曰若何故大論(至)唯一(文)。第九卷(十八左)上明無明及行已去眼識云何。謂於當來依止眼根了別色境識。所有福非福不動行所熏發種子識。及彼種子所生果識如眼識。如是乃至意識應知。亦再。由所依及境界所起了別差別應知。此於欲界具足六種色界唯四。無色界唯一。 (七十五右)答曰九十三中(至)說六識身(文)。九十三(三右)云。如是無明以為緣故。諸行得生。行為緣故。令識轉變。當知此識於現行法中。但是因性攝受當生諸識果故。約就一切相續為名說六識身(文)演祕云。復有釋云。若初受生唯是意識故。就相續有六識身。詳曰。大乘初生唯八識。今云意識有違宗過。今助一釋。理實結生是第八識。據後相續容有六識。故說有六識。義演云。此並六識為識文有其三解。一云。彼說六識為識支者。約就一切有性為名。論相續身也。然一有情身始而言。若在欲界具六識。在色具四。無色唯一。第二解云。彼論六識為支者。即就小乘宗說為論。彼未有第八識故也。第三解云。六識為識支者。或可。約一箇有情身中一切識始終為言。欲六色四無色一也(文)今謂。疏唯二釋。引論文已。初約二乘而解。後就一身而解。分為三釋未可也。 (七十五左)大論第十(至)胎藏苦故(文)。演祕云。按彼論第十三(十四右)幾能生苦謂五。幾苦胎藏謂五。幾唯是苦謂二。釋曰。謂無明‧行‧愛‧取‧有五。能生當苦。名能生苦。其識‧名色‧六處‧觸‧受五。是種子。是彼當來生死等因名苦胎藏。生及老死二唯是苦。既云識等名苦胎藏。明非是現。問。既云苦胎明能生苦。何不同有能生苦收。答。潤‧未潤別去果遠近得名不同。生老死二。正名為苦。是彼苦因名苦胎藏。依主釋也。疏本多云胎藏苦者寫傳誤也問。設云胎藏苦持業得名。復何爽耶。答。雖有漏法體皆是苦。所引之文意。明生等二果名苦。故無明等名能生苦。生老死二唯是苦。故知。胎藏是苦之因。依主以為勝(文)今謂。此說未詳。下亦言胎藏苦。何必寫誤。義蘊云。疏胎藏苦者。有云。五果種子名苦。在第八識中。義同胎者。此理不爾。彼論說。識等五名苦苦藏。即生老死二。正名為苦。識等五種。能生於彼因故。名若胎藏。由此疏此證是種子。 (七十五左)大論第九(至)名為識支(文)。第九(十八左)云。眼識云何。謂於當來依止眼根了別色境識。所有福非福不動行所熏發種子識。及彼種子所生果識如眼識。如是乃至意識應知。亦爾(文)義演云。疏問若爾何故大論第九云乃至於生死亦然者。此中間意。答名色‧六處‧觸‧受等五支。唯是種子無現行者。何故大第九。云福非福不動三行所熏種子。六識及種所生果時六識名為識支耶。言種子六識者。即說此前六識種子。能生六識果也。又處處聖教說。行支熏於識。即識與名色得互為緣。故知。現識得為緣。種子不能為緣故。又說。識入母胎。故知。現行第八識支。入母胎結生。種子不爾。又准十地論云。無明有子時。乃至於生老死亦然。故知。識支皆有種子現行名為識支。以聖教說通種現。 (七十五左)約當生果位中說有前後(文)。義演云。疏云約當生果位中說故有前後者。意說。有現識者。約當來生老死中。說有現識。 (七十六右)或於現在(至)其實唯種(文)。義演云。疏或於現在至唯種者。意云。十支因。是過去。生等二支果。是現在。即此現在生等果。是過十因也。生老死位。於此位中。說現在識以為識支。其實唯取種子為識支。是正義。 (七十六右)不爾便違(至)胎藏苦故(文)。演祕云。疏不爾便違至胎藏藏苦故者。顯違第十及五十六。文言總也。若胎藏者即十文。文如前引。五十六云。現法中識為福非及不動業之所熏習。後後種子之所隨逐。能引當來餘身識等生老死苦。又云。即識‧名色‧六處‧觸‧受先種子性。隨所依時。曾得眾苦引因之名。今已與果名生老死。復得名苦。准此等。明識等五唯取種子。 (七十六右)乃至說受(至)皆准此知(文)。義蘊云。疏乃至說受亦有二至皆准此知者。大論第十云。受有二種。名為雜分。一謂後法以觸為因受。二謂現法與受為果。受者此二受中。前種後現。皆准此知。或約當生或現生老故。說通現。實唯種也。 (七十六左)又五色根(至)及餘諸名(文)。九十三(二右)之全文也。續此文云。由執持所有根等。隨在相續流轉不絕。此二總名隨轉依止。由是故云識緣名色。名色緣識。於現在世。猶如束蘆相絕而轉。乃至壽住如是。名為從其前際。中際緣起。諸行得生。 (七十六左)大論第九(至)皆名色支(文)。第九(十八左)云。受蘊云何。謂一切領納種類。想蘊云何。謂一切了像種類。行蘊云何。謂一切心所造作意業種類。識蘊云何。謂一切了別種類。如是諸蘊皆通三界。四大種云何。謂地水火風界。此皆通二界。四大種所造色云何。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欲界具十及法處所攝假色。以界有八及法處所攝色。然非一切。此亦二種。謂識種子所攝受種子名色。及於彼所生果名也。 (七十六左)此論下云(至)通取五性(文)。義蘊云。准引下文。總攝五因。但有與餘四支相雜之義。不言通三性。今疏結云通取三性為體者。此有二解。一云。引下五因。但證雜義。通取三性。兼結前文。不證下文。許通三性。二云。准下三性分別門七分位中。亦記善染故通三性。疏云此論下者。雙顯二文。前明支雜故。說總攝五因。後明性雜云通取三性。二釋俱得。前解為本。 (七十六左)或名色種(至)立餘四種(文)。義演云。疏名色種總攝五因於中隨勝立餘四種者。意云。名色支既攝得識等五支。即具五蘊。於中隨勝立識等四支也。通三性為體者。意名色支既攝五蘊。五蘊通三性故名色。支體亦通三性。更有外難。問答如演祕故說(文)演祕有義彈云。五蘊三性為此支者如何得引此論第二復次說耶。別說五支既唯異熟明知總攝不通三性。何得為證通攝三性。詳曰。別總既異。性何必同。若以別性例總性同。應以別體例於總體體令各等。體既不齊。性何令等。又大論第九名色三性。此第二釋。那知不依彼義而論。不爾何須分為二釋。以此而言。疏固無失。 (七十六左)若約名色不雜亂說此支等(文)。義演云疏若約名色不相雜亂說此支等者。疏主解云。即色蘊中。唯取扶根微塵即除五根。五根即是六處支中攝。若識蘊中。唯取現在世六識。名名色識。即除第八識。八識是前識支體攝。又除第七識。第七非是業感。不通二十支攝故。又除前念六識等無間意根。前念六識等無間意根。六處意根攝。又行蘊中攝。即取想蘊全。色行識三蘊少分。名色支也。行蘊中除觸。取餘異熟心心所法也。哲法師解云。識蘊中取第八識名言種子。是識支攝。現在第六識名言種子。是六處中意根攝。為五識中名言種子。即在色名中攝也。此解亦有道理。任情取捨。餘者同前疏解。 (七十八右)此約一意(至)義說別(文)。義演云。此約一意者。即一意根也。意說。即約一意根上義分現世過去世。即義說現在六識名名色支中識蘊。過去世六識名六處支中意根。若不作他上上來解。餘者若說識攝入六處之中為意根者。即名色支中闕無識蘊。若爾時六識攝入色名支中為識蘊者。即六處支中闕無意根也。故於現在六識種子上。義說二也。此約一時俱有五種而為論也者。意云。此約一時俱有識等五支種子為論也。問。六處意者云何俱有。答。俱時識種子對世名意。故五種俱有。為約當來生時分位說者。即名色具足五蘊。即如當來世初入母胎之時。為初一念俱名為識支。從第二念後至四七日來。名名色位中識。在過去雖名為意。亦名中攝。未名六處支。故從第二念後。乃至四七日以來名色位中。亦有過去六識等無間意名意根。此等無間意。及餘心心所法。皆是名也支攝。故名色支具足五蘊未名六處者。無六處用不名六處。 (七十八右)此約一時俱有五種而為論(文)。演祕云。疏此約一時俱有五種者。問。六處意無云何俱有。答。俱時識種對世名意故五種俱。燈有一釋。與疏稍別。 (七十八右)有處亦說(至)義准此知(文)。義演云。疏有處亦說為現行義皆准此知者。意云。有處云六處支是現行非種子者。依前名色支會云。亦約當生分位說故也。其實唯取種非取現。 (七十九右)大論第十(至)謂三界受(文)。第十(初右)云。欲受云何。謂欲界諸行為緣所生。於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欲界苦果。色愛云何。謂色界諸行為緣所生。於色界行。染污者求。由引能生色界苦果。無色愛云何。謂無色界諸行為緣所生。於無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無色界苦果(文)義演云。疏大論第十初云。愛謂三界受者。此中愛支。唯是第六識受。以此愛能緣後有身而起因生愛故。即是欲愛‧色愛‧無色愛也。 (七十九右)十地論說(文)。如上屢引子時果時之文。 (七十九右)瑜伽論說(至)令生相續(文)。瑜伽論五十九云。當言金界一切煩惱皆結生耶。為不全耶。答。當言全。非不全。何以故。若未離欲。於自生處方得受生。非離欲故。又未離欲者。諸煩惱品所有粗重。隨縛自身。亦能為彼異身生。因由是因緣。當知一切煩惱皆結生相續(文)。如第一卷中釋。 (七十九右)大論第十(文)。第十(初右)云。欲取云何。謂諸欲所有欲貪。見取云何。謂除薩迦耶見。於所餘見所有欲貪。戒禁取云何。謂於薩迦邪見所有欲貪。初唯能生欲界苦果。餘三通生三界苦果(文)九十三(三左)亦同。 (七十九右)欲取云何(至)與諍故(文)。義演云。然大論中說欲界貪。唯在欲界。後云三見。通出三界謂三界中身見。名我語取。三界中見取戒取名見戒耶也。然瑜伽中在家起四取者。唯約欲界人中說。若天上雖無出家。外道亦得起後三取。然欲貪取我語取。即通見修斷。若見戒二取唯見斷也。我語取者。即是五見之中身見也。如諸外道。執受我時。但有空語無實我體。名為我語取。取者耽著為取。識由執我為先。耽著不捨故。立取名。又取有二種業。一由此四取興淨為根故。諸家俗人。以欲遍取為先。淨財色等而興諍也。若出家外道。以執自見為是。撥他見為非。而起見戒二取。及身見等而興諍也。二者四取。即與後有為根。以此中四取。通能發業亦能潤生。由諸欲人起貪欲故。但能資長欲界識身中五根塵也。由諸外道取後三取。後身行向三界中受身也(文)義蘊云。謂欲隨說分別作受士夫之相。因言執。或因起言名我語取。即我見也。 (七十九左)瑜伽上下(至)皆四取體(文)。對法第七(二右)云。取有四種。謂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執取淨根執取後有‧是取義‧何以者何。由貪著欲。繫縛耽染為因。諸在家者。更相鬥諍。此諍根本第一取由貪著見。繫縛耽染為因。諸出家者。更相鬥諍。此諍根本是後三取。六十二見趣是見取各別。戒禁多分苦行是戒禁取。彼所依止薩迦耶見我語取。由見取戒禁取。諸外道輩。更相諍論。以於是處見不一故。由我語取。諸外道輩。互無諍論。於我有性皆同見故。然由此取。諸外道等。與正法者互有諍論。由彼不信有無我故。如是執著諍論根本。復能引取後有苦異熟故名為取(文)。若能取等者。義蘊云。能取謂緣四起貪等。所取即欲等四境。所為即合二為體。為彼四境起。如別抄中更有異釋(文)若所為取者。義蘊云。疏若所為取者。即於自見生貪。於他見生嗔。及生慢等煩惱。皆名所為取今此合取所說義別者。意云。唯瑜伽文有三文不同明四取。此中合為一取以明。取說義別(已上)今謂。我語及所為取。並皆不是。義蘊為優。義燈詳釋。兩師為不用。義燈。 (七十九左)雖取支中(至)非無餘惑(文)。略纂第四(二十九右)云。然此中說四取貪為取支者。與十地經同。彼云。受增上名取。如水能滋潤故。要數溉灌分生芽。且依後分有取二。雖取支中攝諸心煩惱。而愛潤勝說是愛增故。此文淡相乖返。 (八十右)十有支(至)取等(文)。義演云。疏十有支至因所攝故者。意云。此有支者。總用前行及識等五種種子為體。以被愛取二法潤故。轉名為有也。若未被潤時。識等六種。但住自分。無有能生當果之用。勿被潤已。有能生當果故。得有支名也。即是能有當來果故。故名有支。此唯種子不通現行。問。受取二支既通種現。如現行愛等。潤識等種。其義易知。如受等種子。亦能潤識等種耶。答。通二義也。約凡夫異生潤。即唯現潤取為有支。若聖人第三果。亦通現種潤。意聖人用愛取二種子潤。識等六種。轉名為有支見有二論。不二偏取也。所以有支是能生因攝。非是引因。以未潤時名引因故。問。愛先取後。如何言和合潤先法耶。答。不據前後以解和合。但以潤義同故名和合也。 (八十右)九十三等(至)因所攝故(文)九十三(三左)之全文。 (八十右)即前五蘊變滅等(文)。義演云。疏即前五蘊變滅者。即老變化名為滅也。然生乳二名。是於五蘊假立者。意說。此生老死二支名。即是不相應中生異滅三相也。唯於五蘊上。皆有生老死名。若於五蘊中。即偏行蘊攝也。 (八十左)若約分位(至)有果記等(文)。義演云。疏若約分位至有果起等者。意說。有果即有支體也。由愛取二法。潤前識等種。轉名為有故。有支當體即名為有果。若有果亦起已即名生老等。即說生等亦能種子無妨。問。如何得知。如緣起經說生引同體者。識等五種未潤名引因。引遠果故。若被潤已去名生因。近能生果故。雖同未潤。前一種俱因也。種子故生引同時也。又云。生引同時者。生者果也。能生因即有支也。引正是取引。生老死果。至生老位中。有支種不亡故名同時。又若將有支即為生死等因。生等亦通種子無妨。以有支體即是前識等種故(已上)義燈。 (八十左)生果之識等仍名引故(文)。義演云。疏生果之識等仍名引故者。意云說有文生果識時。仍喚此有支名為引因。何以故者。有支體是前識等六種種子故。問。既被潤已如何仍名引因耶。答。謂引果取識等以名引因。種仍名為能引因。由生唯取現行故。有支因者。即識等五果種子也。雖被潤已轉名為有。至生位時此生果也。識等五者。意說。若約分位說。若至生老死位中。即前引因識等種也。已不總名生支等故。說生支等通引種子也。問。如何至生死老位猶有識等種耶。答。後必帶前。前不必帶後也。亦如種子時未有果。果生時必有種也。亦如彼三十七道品時。在資糧位中四念處修時即未有四正斷。若復修四正斷。必帶前四念處。如是乃至修八正道。正帶前七覺支也。故今生支位。必帶前種故。說生支通於種子也。 (八十左)如俱舍第九(至)等解(文)。俱舍第九(十二右)之文。如上已引。二十二。 (八十一右)五十六(至)名為緣生(文)。五十六(十五左)云。復次云何名緣生法。謂無主宰。無有作者。無有受者。無自作用。不得自在。從因而生。純眾緣轉。本無而有。有已散滅。唯法所顯。唯法能潤。唯法所潤。隨在相續。如是等相名緣生法(文)略纂十五(十一左)云。主宰者我也。無自作用者。謂自在天。或此法從緣生。無自作用。餘可解。唯法所顯能潤等可知。 (八十一右)大論第十釋等(文)。第十(五右)云。問。何故緣起說為緣起。答。由煩惱繫縛往諸趣中。數數生起。故名為緣起。此由字釋名。復次依純眾緣速謝滅已。續和合生。故名緣起。此依剎義釋。復次眾緣過去而不捨離。依自相續而得生故名緣起。如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非餘依此義故。釋名應知。復次數數謝滅。復相續起故名緣起。此依數壞數滅義釋。復次於過去而覺緣性已。等相續故。故名緣起。如世尊言。我已覺悟。正起宣說。即由此名展轉傳說。故名緣起。又略纂第四(三十五右)云。第七釋詷者。釋緣起義。中有五種。依家釋名者。由煩惱係縛為緣。諸趣數數生起。故名緣起。依緣字起字釋緣起字故名依字。依剎那義者。簡大眾部化地部等緣起是無為。亦破正量部一期四相義。眾緣過去而不捨離者。若依分位。前十支為緣。後二支為起。前支具有因緣等四。雖復剎那滅入過去。種在身中而不捨離故。依自身後果生起。或十二支。前一一為緣。後一一為緣。此有故彼有者。顯無作緣生義。此生故彼生者。顯無常後生義。非餘者。唯由有緣果法。得有非緣。有實作用能生果法。非無生法為因故。少所生法而得成立。無作無常二種為緣。非餘作用及非無生二種為因。故言非餘。此簡自在天等有實作用。及計無為能為緣起。以釋其名。第四釋中屢屢逢緣。數數緣起故名緣起。於過去世覺緣性已等相續起者。初證菩提時。覺悟緣性已後。為有情平等發起。謂言說之故有緣起。自利稱緣利他名起。即是法輪展轉說義(文)。倫記亦同○第十(九右)云。復次於緣起中云何數往義。謂生已不住義。云何和合義。謂諸‧緣聚集義。云何起義。謂諸緣和合之所引攝新新生義。云何緣起。云何緣生。謂諸行生起法性。是名緣性。即彼生已說中緣生(文)。倫記三下(十六右)云。第五重釋經中緣起名義。梵云缽剌底。此云應行。以不往故。梵云參。此云和合。以正集故。梵云嗢。此義譯起。以緣新起。於三義中。初總釋緣起。以簡無為。次唯釋緣字顯緣不差。後唯釋起字簡不生法。廣如正理。緣起緣生者。對法云。因名緣起果名緣生(文)俱舍第九(十七右)亦舉梵治。與此稍別。 (八十一右)又解即依緣字起字等(文)。義蘊云。疏中又字誤。應云此解也。但是斷前依字釋名非是別解。煩惱轉為緣。諸趣生死即依緣字起字也。 (八十一右)又眾緣過去可不捨(文)義蘊云。彼論云。眾緣過去而不捨離。依自相續而得生起故名緣起。此意釋緣者。生死流轉不斷絕義。彼論既云。眾緣過去相續至起。今此明緣起之義。正與彼同。問。此解與前說依託眾緣速謝滅等復有何別。約剎那連謝。可通一切有為之法。此約長時生死相續。唯據有情故與彼差。 (八十一左)五十六說(至)老死亦爾(文)。五十六(十五左)云。當知。此中因名緣起。果名緣一。此無明隨眠不斷有故。彼無明纏有。此無明纏生故。彼諸行轉。如是諸行種子不斷故。諸行得生。諸行生故。得有識轉。如是所餘諸緣起支流轉道理。如其所應。當知亦爾(文)對法論中。更有五解。 (八十一左)又於過去世覺法緣性等(文)義蘊云。由於過去覺悟因緣法性。令起信相續故名緣起。 (八十一左)世親俱舍自意同此(文)俱舍第九(十九左)云。軌範諸師釋此二句。為顯因果不斷及生。謂依無明不斷諸行不斷。即由無明生故諸行得生。如是展轉皆應廣說。有釋為顯因果住生。謂乃至因相續有果相續。亦有及即由因分生故。諸果分亦生。此欲辨生何緣說住。又佛何故破次第說。先說住已而後說生。復有釋言依此有彼者。依果有有有滅。此生彼生者。恐疑果無因生是故復言。由因生故果方得起。非謂無因(文)光記九(四十二右)云。軌範者諸師至皆應廣說者。是論主承習經部軌範諸師故。正理二十五云。又論主述自軌範師言不斷者。顯同一繫縛。謂依無明不斷諸行不斷。故言依此生故彼生展轉廣說十二緣起。有釋。為顯至亦生者。上座同學解。住謂相續住。乃至因相續有。果相續亦有故。言依此有彼有及即由因分生故。諸果分亦生。故言此生故彼生。此欲辨生至而後說生者。論主破。此說緣起意欲辨生。何緣說住。設行說住。四本次第應先說生後方說住。如何非次。復有釋。言至非謂無因者。經部中室利羅解。此云執勝。正理呼為正座。滅謂滅無餘文可知(文)問瑜伽第十(十左)云。問。云何說言此有故彼有。答。由未斷緣。餘得生義故。問。云何此和故彼生。答由無常緣。餘得生義故。 (八十二右)緣起經(至)名緣義故(文)。緣起經下(十二右)云。復言世尊。言緣起者是何名義。世尊告曰。如是諸分名由緣起名和合無闕相續而起。如是名為緣起句義。復言世尊。唯有此生相續緣起。為更別有所餘緣起。世尊告曰。我說緣起略有八門。乃至廣說。 (八十二右)言無明非六釋攝(文)。義林章一本(三十四)云。諸法但有二義以上而為名者。即當此釋。一義為名。理因自體。不從他法而立自名。二義為名。理有相濫故。六合釋。無一義名。乃至雖如菩提有其二字。但目一覺之義。義既是一。理目一體。既無相濫。何用六合(文)義演疏本無明二釋。一為待業。一非六釋。雖有二釋。第二為勝。 (八十二右)勝鬘經(至)亦有別釋(文)。勝鬘經(十一右)緣起經上(五左)瑜伽九十三及五十六等。如上已引。 (八十二左)五十六(至)乃至廣說。演祕云。按五十六(六左)云。此變礙義。復有二種。一平等所觸便變壞義。二方處差別種種相義。 (八十三右)變礙有二種(文)。義蘊云。一平等所觸偏壞義。二方處差別種種相義。彼論意者。前如代攝是實義。復有山河是礙義。 (八十三左)大論第十有三復次解(文)。第十(三左)之文。略取其意。 (八十三左)初云(至)如是次第(文)。倫記三下(四右)云。初復次中由邪行故念心顛倒等者。有義。識等五支。並依後際當生老死互現起位。說因五支。非依五支在因位說故。成唯識云。因位難知差別相故。依當果位別立五支。若依此義。心顛倒者。謂隨業識。由色生已。得類有情眾同分數。彼說名色初受生故。唯識會云。識中業種識支故。故三藏云。中有末心名顛倒。以能引支顛倒故。本識中識支種子。相從亦名心顛倒。心顛倒故結生相續等者。名色也。諸根圓滿者。謂六處支。二受用境。謂觸受支。觸引受生。俱受用境故。俱舍說名隨觸受。景又解。六處緣觸。觸起之時。依根識二及受用境。即是三和生觸故。云二受用境。耽著者緣現愛。悕求者緣未來愛。合名愛支。煩惱滋長謂取支。此中但說業為有支。如前已會。餘文可解。有義合依三際以辨次第。無明行識在過去世。心顛倒者。謂等五種。並名為心。不離識故。識為主故。由邪行兼發。當有趣生。故心名顛倒。略而不說正行發。准後愛取。潤後有業。知於前際亦潤行心。故略不論。前際愛取有其名色與。結生下四支。是過去世生老支。成唯識說。然所生果。若在未來。為生厭故說生老死。若現在為令了知分位相生。說識等五。彼說識支初入母胎。此說名色故但四支。由現在愛發生貪愛。煩惱滋長。潤後有業。乃至當業有生老互。但說潤業不說發者。准於前際知發業故。此乃影顯。過去發不說潤業。現在說潤不說發業。未來說生老死不說名色等。現在說名色等不說生老死。欲顯因果三際不斷善順小乘故作是說(文)略纂大同。演祕云。問。行通善惡。何總云邪。答。有兩釋。一云據不善說。二云無明發行皆招三有。違於還滅故總稱邪。問。識唯第八。云何顛倒。答。有二釋。一云行有現種。現行史行。種名為識種因現熏云令顛倒。對法說云。業種為識。問。善惡種子何名顛倒。答。准行名邪二釋可悉。二云結生之時於父母等。互起嗔愛相應之心名為顛倒。顛倒為因方結生故。詳曰。即第八種名為顛倒。有漏善行由違還滅。尚得名邪。有漏無記生死根本。名顛倒何失。故諸論云三界虛妄心心所等。虛妄即是顛倒異名。或因倒發亦名為倒言結生等者即名色支。云二受用即觸受二。此識等五據當起位說次第也。餘支可悉。餘二復次。具如本論。恐煩不錄。釋有同異。亦如彼抄。 (八十三左)起邪行故令心顛倒等(文)。義蘊云。問。行有三種。如福不動豈得名邪。答。有漏之行因無明發。皆是流轉故並名邪。或此中約非福說。問。識支第八何名顛倒。名色之位既在識後何名結生。答。此隨小乘非第八也。有起愛初生染識名為識支。故云顛倒。羯羅藍色名收所收。所收最初有故。故說名色結生相續。疏受用境。謂觸受二也。 (八十三左)第二約二緣(至)境界緣立(文)。瑜伽十(三左)具文云。後有次第差別。謂依二種緣建立緣起次第。一內身緣。二受用境界緣。內身緣。前六支所攝。受用境界緣。後六支所攝。先於內身起我執等愚。由此不了諸業所引果異熟故。發起諸業。既發起已。即隨彼業多起尋思。由業與識為助伴故。能感當來三種苦果。謂根初起所攝苦果。根圓滿所攝苦果。受用境界所攝苦果。即名色為先。觸為最勝。又於現法中。依觸緣受發起於受。由受用境界緣。廣起追求。或由事業門。或由利養門。或由戒禁門。或由解脫門。發起欲求內身求邪解脫求。如是求時。令先所起煩惱。及業所引五趣生死果生。已老死隨逐(文)倫記三下(五右)云。第二復次。唯依二際建立。其內身緣者。發業引生門。境界緣者。潤生果起門。起我執等愚者。是相應癡。或因此起彼。是不共癡。既發業已即隨彼業多起尋思等者。景云。識能了別名作尋思。此從行支引發識種。名起尋伺。由彼行支助識種子故。能展轉引發名色六處觸種。令感當來名色等三同類苦果。備云。既發身語業起尋思意業。行與識支作助伴故。識支得生自此已後三果漸生。基云。即隨彼業多起尋思者。此謂現行識。由業與識為助伴者種識。業所熏種為助伴故。其名名等種。此皆名識故。能感當來三苦。一根初起苦謂名色身意一一根初起故。二根圓滿苦。謂六處。三受用境界苦。謂觸。即是合以名有分二種能生。理實應有識受二果。識種為種故果中無。受稱外受內果中無。愛必內受分得起故。受前際無後際說有。前際觸後說當受故。各望有別。依觸緣受發起於愛者愛支。由受境廣起追求等者是取支。由事業門者。所謂淨行事王等。利養門者。謂坐收種耕田等。此二外欲境起名欲求。或由戒禁門者。謂邪願戒禁取。由此起內身求。求當來樂果身故。或由解脫門者謂見取。由此起邪解脫求。有義事業門謂欲取。利養門謂見取。為利養故其執見勝。戒禁門者謂戒禁取。解脫門謂我語取。諦故住故。執我自性為解脫故。因此四取發起三求。一欲求五欲故。二內身求。即有求求自體故。三邪解脫求。即邪禁行求求解脫故。如是求時令先所起煩及業是有支。無明為發業緣。信當果生。非是有支。 (八十三左)前六支內身緣等(文)。義蘊云。前之六支未顯前境。但為內緣。後六現行。多取外境分為二。問。觸受二種俱能領境。何理不同。答。觸但合彼根等和合。未能領境。定屬於已。受領納勝故分內外。 (八十四右)第三約由(至)立後六支(文)第十(四左)具文云。後有次第差別。謂由三種有情聚。一樂出世清淨。二樂世間清淨。三樂著境界。由初聚故滅諸緣起。增白淨品。由第二有情聚故。不如實知諸諦道理。若住正念。或作福業。或作有漏修所引不動業。居不住正念使發非福業。或起追悔所引或不追悔歡喜所引心相續住。彼亦如前。於下中上生處。次第能感當來三種苦果。謂名色為先。為最後。由第三有情聚故。依現受用境所生受。於現法中。如前如前次第起後六支。謂受為先。老死後(文)倫記三十(六右)云。第三復次中由三有情聚者。前二復次。單明流轉次第。今此通依流轉滅故說三聚。樂世間清淨得。不樂出世。而樂人天故名清淨。樂愚癡故亦造非福。或起追悔所引或不退悔歡喜所引心相續住等者景師釋。此在中有。有悔不悔。識相續住從行生識也。基師釋。追悔者。樂清淨故悔非福業故悔非福業。或癡不解悔。因此三業歡喜所引心相續住者。歡喜心所熏成種相續而住。即是識支以此為因。由非福者下業由福者中業。由不動者上業。於當生處。亦皆能感三苦果。種名識支。現行名名色等。不說受等義准前釋。樂著境界者。愛受取也。其有生老死因著境有亦得彼名。緣起經中具釋次第。恐繁不述。 (八十四右)緣起增白法(文)。義蘊云。謂樂出世者作緣生起。此減有漏緣起而增無漏白法。遂作四十四智七十七等觀。如餘抄擬後之二緣。如前可悉。 (八十四右)緣起經云(至)次第宣說(文)緣起經上卷(十右)云。復言世尊。如是諸分若引若生。為一時起為次第起。世尊告曰。一時而起。次第宣說。 (八十四左)問若爾何故(至)如餘所說(文)瑜伽十(四左)云。問。何因緣故逆次第中老死為先說諸緣起。答。依止宣說諦道理故。以生及老死能顯苦諦。如世尊言。新名色滅為上首法(文)倫記三下(七右)云。初問逆次第中答依止宣說諦道理故等者。觀老死等為三十四智。觀於四諦中。最初老死是苦故。先觀老死。現在識等五支種子。無始來有名為舊識舊名色等。從此種子。生彼未來生及老死。二果中識名色等。并名新識名色等。前來總說名色結生。名色體寬。總攝餘文。但言名色。已說餘訖。由心解脫者。於現法中。不起無明行支為能引故。故五支種亦次第不生。由現因次第不生故。老死位中識等五果。皆次第滅。應言新滅為上首。乃至受滅名後。然據彼名色為先故言新。若色滅為上首。乃至受滅為後。亦可。四十四智中。先觀老死作四諦觀。觀生是老死。集是四然色。在前起故。老死始從生起。是新名色。今觀老死體滅。即是新名色滅。十二支中。先觀老死滅以為上首。緣起經說。如病病因病滅良藥。故逆次第生老死為初(文)義演云。然准前疏問中。即問淨緣起。今疏時逆觀染緣起。依諦先後道理答共問違殊不相當。續者如之。准對法論中。唯逆觀染緣起有四十四智。不言於淨如何。今者疏主說淨緣起。有依諦先後道理耶。故疏違對法文。又准逆觀緣起中。四十四智前更作七十七智。即觀十一支除無明。以無因故。但有七十七智也。如法衣抄具明。恐煩不錄(文)今謂。此破不當。疏文不違對法。對法第四(十四右)云。順逆者。謂雜順逆故。清淨順逆故。是說緣起順道。雜染順逆者。或依流轉次第說。謂無明緣行。如是順次第說。或依安立諦說。謂老死苦。老死集。老死滅。老死趣滅行。如是等逆第說(文)對法抄第四(三十七右)云。順逆中如大論第十三復次釋。涅槃經說逆。除無明行識觀餘九。識是故業非未來集因故不說觀。或逆觀十菩提為太子時。觀生死病死。乃至識支不觀餘二。如九十三說。或觀士如三十四智等中說。以無因故。涅槃經說。為生婆羅門。除生一法說十一支。應彼機故(文)又倫記未入聖前初資糧位。先順次第觀。加行道中逆次第觀。起四十四智等。入見道等。順第斷故。無明滅即行滅等。又云。得無學已觀云。由誰無故老死無等。餘次第滅(文)。 答依諦先後者。義蘊云。染淨之中。共先集後。老死生為苦有取愛為集。五果為苦。無明欲前觀苦故逆觀之。 (八十四左)二世因果(文)。義蘊云。前十過去。後二現在。或前十現在。後二未來。此約生報樂說。若後報樂即三世因果也。 (八十四左)對法云(至)得增長故(文)。對法四(十右)云。謂無明支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於有愚癡。二與行作緣令諸有情於有愚癡者。謂由彼所覆。於前中後際。不如實知故。由此因緣起如是疑。我於過去世為有為無。如是等與行作緣者。由彼勢力。令後有業。得增長故(文)對法抄(三十四左)云。無明業中起如是疑。我於過去為有為無。即十九無明。如瑜伽第九。謂前際‧後際‧前中後際‧內‧外‧業‧異熟‧內外‧業異熟‧佛‧法‧僧‧四諦‧因‧及所生行‧并於六觸處。如是無知。其前際中有四。謂我過去若曾有為非有耶。會何體性。會何種類。今舉有無等。餘二前十八無知。緣起經內法異生不放逸者。所有漏及不動行非無明為緣。瑜伽說。無明通發三業有三會等(文)。 (八十四左)十地經(至)與行作因(文)。演祕云。按彼論(第八之六左)云。是中無明有二種作。一者緣中癡令眾生惑。二者與行作因。行有二作。一生未來世果報。二與識作因。識有二作。一者能令有相續。二者與名色作因。名色有二作。一互相助成。二與六入作因。六入有二作。一能緣六塵。二與觸作因。觸有二作。一能觸所緣二與因。受有二作。覺憎愛等。二與愛作因。愛有二作。一於可染中生貪心。二與取作因。取有二作。一增長煩惱染縛。二與有作因。有有二作。一能於餘道中生。二與生作因。生有二作。一增長五蘊。二與老死作因。老有二作。一令諸根熟。二與死作因。死有二作。一壞五陰身。二以不見知故。而令相續不絕。彼論云。壞五陰作後生因。以不見知。能作後生因。釋曰。緣者所緣。於彼一切所緣境中。而不悟故名緣中癡。諸惑因起名令眾生惑。由有能引餘道得生名餘道生。非已生訖名為生也。故對法第四云。令諸有情後有現前。義意同矣。餘文可悉。對法大同故。不引是(文)。義蘊云。緣三有境。於中起癡名緣中癡。由此於境不能了達全諸眾生多起疑惑。 (八十五右)同前對法(至)壞壽命故(文)。對法十二有支各明二業。今舉初後。越度中間故云乃至。所引對法第四(十一左)之餘文。 (八十五右)以不見知(至)不斷(文)。義蘊云。死位之中六識不行故。不見前從此死。見後有續生故言不斷。即顯老死更有果也。 (八十五左)問且如行(至)福不動行(文)。問答共依瑜伽第十(六左)云。問。何因緣故福行不動行由揀擇功力而起。仍說用無明為緣耶。答。由不了達勝義苦因為緣。生福及不動行。是故亦說彼以無明為緣(文)。今謂。論言苦因非直指苦。 (八十五左)緣起亦云(至)生福不動(文)。經上(六左)云。復有一類依無有愛造諸福行或不動行。彼由如是無有愛故既於諸有見多過患。豈更希求當來諸有。然於無有不如實知。由無知故不得諸有真對治道。又無知故。於非對治起對治想。造諸福行。或不動行。由是道理。如是諸行。應知唯用無明為為緣(文)義蘊云。疏又無知故於非對治想者。由厭患三惡道及下界苦粗障。逐修福行不動行。此行有漏實非對法治苦粗等障。便生對治之想。此由無明不了達故。造福行等。 (八十五左)世俗勝義苦(文)。略纂第四初。由不了達世俗苦因為緣起非諸行等者。三惡趣苦相杖易知。名世俗苦。人天趣苦微隱難了。聖智所知名勝義苦。或有釋言。八苦之中。對法論說前七苦名世俗苦。第八苦名勝善苦若作此釋。第八行苦既能五起。應唯迷惡趣亦起福不動業。前之七苦既通人天。應唯迷善趣亦造非福業。苦苦壞苦‧行苦等三通五趣故由故知。前釋為善。彼世俗勝義苦。依別粗細易難知說。此世俗勝義苦。依趣總相凡聖境說。亦不相違(文)顯揚論十五(五右)云。頌曰。世俗有二種。勝義謂遍行。二緣通上地。當知無現染。論曰。如是諸苦略有二種。謂世俗勝義別故。世俗諦所攝苦有二種。謂苦苦及壞苦。勝義諦所攝有一種。謂行苦。此亦名遍行苦。遍至欲士三界故。欲界上地有二緣所生苦。謂有先業緣若。無現在因緣苦。有淨緣苦。無不淨緣苦。 (八十五左)若爾即色無色無壞苦故(文)。演祕(三十左)云。疏若爾即色無色無壞苦故者。此難意云。色無色界非非福感。彼界應無壞苦法也。向無色無壞。豈不相符。答。顯彼俱非非福行招。所以雙舉無壞苦言。但對於色。文含理博不相違也(文)義蘊云。疏若爾即色無色無壞以苦至莫非福者。無色界中實無壞苦。不應以無色難。但已上二界。俱無非福故。相從為文也。此意難云。若以壞苦名世俗者。色界既非世俗者。應當無壞苦。若亦迷於於色界壞苦。亦應言迷世俗苦故發不動行。豈唯發非福耶(文)。此問及答。亦出八末(四十六左)義演云。牒文云。有壞苦故彼釋云若爾即色無色有壞苦至非福也者。此中離云。若說苦苦壞苦是世俗苦。由迷彼故造非福行。爾者色無色界。既有壞苦。應當迷彼造非福行非邪。問。如何知上二界有壞苦。答。即色界下三禪有樂受。依受立壞。即是壞苦。壞者無也。如身死下界生第三禪定。後時退失故有壞苦。或可見先得彼定臨命終時位生下地時。退失彼地樂受亦名壞苦。其無色界實而壞苦。今疏言色無色有壞苦。文雖總舉。意難色界故云有壞苦。故亦迷發非福行也。 (八十六右)若亦迷彼(至)福也(文)。演祕云。疏若亦迷彼豈唯發非福者。此破外救。意云。色有壞苦。於理何違。故此難云。若有壞豈唯迷彼唯發非福。若不爾者。即違瑜伽迷世俗苦發非福義。復有欲界迷於壞苦發非福行相例之失。便違教理。若許爾者復違聖教。上界唯是不動行招故不得。約三苦以分為二諦也(文)。 (八十六右)如對法(至)對法第七(十七右)大論第十(十四左)顯揚十五(五右)。 (八十六右)問如經說(至)不能繫引(文)。瑜伽第十(六左)之文。倫記三下(十二右)云。福不動業。近因等起唯近善思。遠因等起以無明發。迷當果故。說癡為緣。若非福業。近因亦以無明為緣。迷當果故。答此中通說福非不動業緣等者。三不善根。唯生非福。癡不善根通福不動故。唯識說。有下無明能發上行。不再初伏下地染者所起上定應非行支。彼地無明猶未起故。故癡不善根能發三業。問。發業有助正。說正無助法。潤生有正助。說正無助法。答。一因不假多說正無助發。資緣必假數故正故助俱陳。依發一切行緣而說等者。不但說身語行緣故。不說思為身語緣。及依生善染污異緣為說故。說無明為緣。不說無記行緣身語二行。唯無記故。但說無明發諸行故。近能發起身語意三善染污故。補闕云。思雖發起身語二行。而不發思。無明能發一切諸業。是故但說無明緣行。又三業以思為性。無明緣行則生善不善思。是故不言思緣行也(文)略纂亦同。 (八十六左)此中且說(至)前支生故(文)瑜伽第十(十左)云。問。無明唯與行為緣。亦與餘支為緣耶。答。無明乃至亦與老死為緣。前言唯與行為緣者。但說近緣義。如是所餘盡應當知。得次後支緣。何以故。如為斷後支勤作功用斷於前文。由前斷故。後亦隨斷。非為斷前故勤作功用斷於後支。是故當知。唯此為彼緣。問。云何說言此有彼有。答。由未斷緣餘得生故(文)義蘊云。疏然後支非前支修故等。此言修等即斷除義。非謂欲斷無明而先除老死。但為除老死而斷無明故。法苑云。無明滅即行滅。問。受望於愛如何斷後而修於前。答。為欲斷家先不受境。亦是為修前支也。 (八十七左)受通二種(文)。演祕云。疏通二種者。按彼論。前六愛取有三說為因分。後二為果分。所餘支說為雜分。所以何。有二種受名為雜分。一謂後法以觸為緣因受。二謂現法與愛為緣果受。此二雜說。釋曰。謂受種子以觸為緣。後際現受果之因故。故名因受。現起報受為緣生現愛。是前際果故名果受。義蘊云。疏受通二種此有二者。瑜伽第十有二種受。名為雜分。一謂後法以觸為緣因受。二謂現法與受為緣果受。彼云。後法者後世界之種子。故言因受。言現法者。謂現世生老位之受。此即現行是過去。是果也。問。受通種現說為雜分。識等識四其理亦然。何不說通因果耶。答。受緣於受受既必現故。受通現為緣。識四支等唯種為緣。理即無妨。故不名雜。 (八十七左)五十六云(至)所攝緣起(文)。五十六(十九右)之全文。 (八十八右)中邊上卷(至)謂所餘分(文)。上卷(六左)明三二七雜染。於中第二二雜染之文。 (八十八右)對法云(至)能生所生(文)。對法第七。 (八十八左)二因果故(文)。義演云。疏二因果故者。意云。二因者。一者是引因。二是生因。意說。生老非但是引因果。亦是能生因果故。云二因果也。 (八十九右)然今時分定體(文)義演云。疏若約時分者。意難云。如前約當生位說。識等五種亦名果。又於生死老位中。識等五果亦是現行。何故唯定是因答。約過去未來二時分定故。以明無過。 (八十九右)問若法無明(至)無漏等(文)。瑜伽第十(十一右)云。問。若法無明為緣彼法是行耶。設是行者彼無明為緣。應作四句。或有行非無明為緣。謂無漏及無覆無記身語意行。或無明為緣而非是行。謂除行所攝有支。所餘有支。或有亦無明為緣亦是行。謂福非福不動業身語意行。除如是相是第四句。 (八十九右)如是乃至受望愛(至)第四句可知(文)。第十(十一左)云。問。若受為緣皆是愛耶。設是愛者皆受為緣耶。答。應作四句。或有是愛非受為緣。謂希求勝解脫。及依善愛而捨餘受。或受為緣而非是愛。謂除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所餘有支法生。或有受為緣亦是愛。謂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染污愛生。除如是相。是第四句。 (八十九左)愛望取作(至)除取餘支(文)。瑜伽第十(十一左)云問。若愛為緣皆是取耶。設是取者皆愛為緣耶。答。當知。此中順後句。答謂所有取皆愛為緣。或愛為緣。而非是取。謂除取所餘有支為緣。善愛勤精進等諸法善生(文)順後句答。或以寬問狹。或以狹問寬。答之順前順後兩答。若寬狹俱齊。四句分別。此出雜集等論。俱舍頌疏麟記不知此法故致紕謬。 (八十九右)或生為緣(至)餘可知(文)。第十(十二右)云。問。若生為緣皆老死耶。設是老死皆生為緣耶。答。所有老死。皆生為緣。或生為緣而非老死。所謂疫病‧怨憎合會‧親有別離‧所求不遂。及彼所起愁歎‧憂‧苦‧種種執惱。 (八十九左)此論雖有(至)至彼料簡(文)。義演云。疏此論雖有初體性門至別來出體者。意云。此釋外難。難云。如論辨。能取引生等四義中。自出十二支體性。何須出上六門中第一門十二支體性耶。答。論中雖有出體之處。而文勢廣。學者難曉。故於六門中。第一別束出體性門(文)疏論取明處名觸引等者。意云。論中所明十二支體性。於以取引等四義中明。至彼料簡。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五終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