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七

輸入者 袁雪梅

(四十五右)論有義無明(至)後有業故(文)。義演云。論有義等者。此初師。是火辨難陀菩薩。
(四十五右)十二三斷門(文)。義演云。疏十二三斷門者。如論言。自性斷‧離縛斷‧不生斷故。約十二支明此三斷(文)。今謂。諸門分別中言三斷者。見修非斷也。義演云自性等非也。
(四十五右)對法第七等(文)。對法第七(十六左)如上已引。
(四十五右)有人解云等(文)。義演云。疏有人解云者。又是璟太二云。解意云。異熟思修道斷者。見未斷故。真實義愚見道斷者。已得聖故。且作此解。下疏主非引聖為難。
(四十五左)緣起下云(至)且對法云等(文)。緣起下(十五左)對法第七(十六左)此等文義如上具引釋已。
(四十五左)五十九說(至)非俱生煩惱(文)五十九(初右)云。問。貧等十煩惱幾能發業。義不能發。答。一切能發。若諸煩惱猛利現行方能發起。往惡趣業。非諸失念而現行者。又分別起能發。此業非任運起。
(四十六右)若言發別報業者(文)。演祕云。疏若言發別報業者。便非行支者。初句牒救。後句正破。彼救意云。大論云。發三惡趣業。是分別者據發別報。難意可悉。
(四十六右)又此中二說(至)唯見道斷(文)。義蘊云。疏又此中二說正發業無明唯見道斷者。此中前後師皆說。正發無明見斷。異熟愚既正發業故非斷(文)演祕云。疏又此中說者。解此三斷。兩師是也。
(四十六左)彼人復云(至)餘見斷(文)。演祕云。疏彼人至餘見斷者。顯異熟修斷所以。所以者何。瑜伽既云迷俗‧真諦發非福等。對法復以俗‧真二苦攝於八苦。七苦既事。異熟愚迷發非福行。故異熟愚唯修所斷。以迷事故。又對法第七云。由真實義愚發福‧不動。真實義者即四聖諦。於彼愚癡名真實義愚。故知瑜伽世‧勝二愚迷事理別。故修‧見斷二有不同。問。准對法等迷異熟愚既是迷事。斯愚修斷理契通途。疏何見責。答。按對法論。釋異熟愚云。由彼一向是染污性。無明合時必不容受信解異熟行相正見。准此論文豈唯迷事俱生惑耶。由斯疏序不違教理。義蘊云。疏彼人復云異熟愚迷前七君者。彼人意云。對法說。異熟愚發非福行。真實義愚發福‧不動。瑜伽復次云。迷世俗苦起非福。迷勝義苦發福‧不動。故知異熟即是迷世俗苦者。真實義愚即是迷勝義苦者。對法論說前七苦是世俗第八苦是勝義。由此准知。異熟愚迷前七苦。真實義愚迷第八苦。彼師總結意云。前七多是事苦。異熟愚唯迷於事故是修斷。以第八苦多是苦理。真實義愚唯迷諦理故是見斷。若爾此師憂正。答。顯過如疏。八苦者。一生。二老。三病。四死。五怨增會。六愛別離。七求不得。八略攝一切五取蘊苦。
(四十六左)不爾者前七苦中第六七是壞苦等。義蘊云。彼師以異熟愚迷世俗苦發非福行。真實義愚迷勝義苦發福。不動行。三若中苦苦壞苦名世俗。行苦名勝義。今推之云。若異熟愚迷前七苦中六‧七。即是壞苦。即應非福行招色界。色界必無非福行果。豈彼無壞苦耶。故知不可言以二愚配三‧八苦。問。三苦八苦相攝如何。答。准對法論。八苦之中前五攝苦苦。次二攝壞苦。後一攝行若。問。下論以十二支。生通三苦。老死除壞。何故對法生‧老死唯苦苦耶。答。對法以三‧八相攝。據行相增故。苦若攝於五苦。此論據實道理故兼三通苦。老死通三(文)演祕云。疏第六七是壞者。按對法論第六說云。三苦‧八苦展轉相攝。所謂生苦乃至怨憎會苦。能顯苦苦。順苦受法苦自相義故。受別離苦‧求不得苦能顯壞苦。已得未得順樂受。法壞自相義故。略攝一切五取蘊苦能顯行苦。不解脫二無常所隨不安穩義故。釋曰。二無常者。一生位苦。謂苦苦。二滅位苦。謂壞苦。生‧滅二位皆無常攝。名二無常。
(四十七右)此中無明(至)如別章說(文)。略纂。
(四十七右)對法第五(至)唯修斷(文)。對法第五(三右)云。相續力者有九種命終心。與自體愛相應。於三界中各令欲‧色‧無色界生相續。謂從欲界沒還生欲界者。即以欲界自體受相應命終心結生相續。若生色無色界者。即以色無色界自體愛相應命終心結生相續。如是從色‧無色界沒。若即生彼。若生餘處。有六種心。如其所應盡當知。又此自體愛唯是俱生。不了所緣境‧有覆無記性攝(文)對法抄五(七右)云。九種命終心顯揚十九‧五十九說。一切煩惱皆能結生。何故此中唯說。於愛潤生有二位。一明了三性位。容起一切煩惱。或明了有覆位。唯起於受。又望正命終有近有遠遠通三性。近唯是貪。此中如別抄及自本說。十論第一有凡聖潤生。及五十九等說。何故十二支愛初取後。此中末後唯說受種。五十九說。約潤有愛中有等位起餘煩惱。故一切煩惱皆名為取。不定所愛‧如五十九說相狀。
(四十八右)彼若救言(至)。從多分說(文)。義演云。疏彼若救言大論第十便據通言從多分說者。前師救意云。除三外餘九支通見‧修斷。今瑜伽以少從多說無明‧愛‧取三支亦通見‧修二斷也。論結生者和合苦也。由愛‧取潤五果種已。令續後身不絕。故名結生。
(四十八右)如何五十九(至)皆能結生(文)。文如已引。義燈六末(三十四右)云。問正無明支唯見道斷。助者通修。善惡趣同。何故說云往惡趣行唯分別起。豈善趣總業任運能發耶。答。往惡趣總取業。正‧助唯分別發。人天總報任運亦助。由此能發惡報行者說唯分別。故五十九云。若諸菩薩猛利現行。方能發起往惡趣業。非諸失念而現行者。又分別起能發此業。非任起起。若許修惑助發總報。此何所簡。若爾者如何說全煩惱皆能發業。答。約人天說。若惡趣行但分別發。故說唯言。又正感惡趣別報業者。亦分別發。任運但能助發別業。故說唯言。若爾生惡趣已。豈不能造別報業耶。若不造者何故第三。云何賴耶識隨先業轉。眼等六識隨現緣發。若云先造業感待現緣發。若爾即無順現受業。皆先造故。若云現受業唯人天造。惡趣不能斯有何失。若爾龍鬼不得供養初出慈定‧見道等耶。若許得者。准此亦能正造感彼惡趣別報。此亦不然此供養業所感善報。是人天果。非惡趣報。若爾於獄卒等起惡初損。豈非別報。准此應知。有此理。取捨任攝(文)。
(四十八右)又說取支通攝四取(文)。義燈六末(三十五右)云。問。雖知俱生而為正潤。四種愛‧取正‧助何是。答。且四種愛並通二斷。如五十五。為約集諦說四行相。四種愛即是見斷。出依常淨淨我而生故。又五十五云。愛云何。謂於自體親眤藏護後有愛云何。謂求當業自體差別‧喜貪俱愛。謂於現前。或於已得可愛色等。起貪著愛。彼希樂。謂於所餘可樂色等起希求愛。六十七釋意亦大同。准此通修。四取之中。於欲境取及我語取俱能修斷。於見‧戒取唯見道。然餘處說四取見斷者。依一相說。據實亦通。故此論中二師俱許通修道斷。助正潤生准即可知。問。取體是何。答。八十七四修唯貪。彼云。復有四取。謂於欲‧見。戒禁‧我語所有貪欲。瑜伽第十四取亦同。然九十三云。又取欲取。或取見‧戒禁‧我語取。取諸已愛‧取和。潤前引因轉名為有。皆言取彼四所取。意取能取。故皆即貪。依八十九。通能所取皆是取支。故彼論云。若所取。若能取。若所為取。總說為取。問。何所取。答。欲‧戒禁‧我語是所取。何為能取。四種貪欲。何所為取。答。為得諸欲及為受用故起初取。為貪利養等增上力。故起第二取。奢摩他為依為往離欲起第三取。為欲隨說分別所計作業受果士夫之相起我語取。此意由為欲得受用六塵境故。所以起貪乃至。為欲了知所許作業受果起我語取。問。若所取境即所取收。若能緣愛即能取攝。何是所為。答。前二別明。後一合說。或前取取且對於心。後所為取據由於彼有可樂相方起貪欲名為所為。此多分別。故彼論云。如是四取依二品取。謂在家品起初一。出家品起後三。故是分別。若是俱生何分二品。又此四取於初唯在欲。餘通三界。故瑜伽第十曰。初唯能生欲界苦果。餘三通生三界苦果。即由此說證受外增上果為緣起愛能潤生者據欲界說。上二界中離境貪故。又解。四愛舉境是者。亦且據欲界。若爾何愛潤上地生。答。雖未見文。准許常我可通見‧修。即後有愛及以獨愛潤三界生。或貪喜俱。彼希樂。雖舉六境。實通內身。依內身起四皆通潤。問。內法異生不希後有。於命終時所起煩惱是取支非。答。亦是取支。若爾何故八十九云。我為諸取遍知永斷正論大師。故於此法誓備行者。雖帶煩惱身壞命終。而不放彼建立諸取。所以者何。彼於諸欲無所願反而出家故。答。據分別起不障俱生。如內異生無不共故。雖起於行云云不說無明為緣。非無餘愚。此不名取。應知亦爾。不還唯種子潤。應不名愛‧取。論十樂捨俱愛不與愛共相應故等者。問。若約種位。現受與種。何非愛俱。若約當起。識及名色。六識未起何有樂‧捨。答。疏云。此生支位寬。故與樂‧捨俱。謂從中有至本有中。未衰變來皆生支故。約此生支位中識‧名色等。非據剎那名識支位得與受俱。依十地論子‧果時義。以其生支是前種果。以種從現說得相應。故無違也(文)。
(五十右)有說及無想沒(文)。祕云。疏有說及無想沒者。即前第七無想天沒無心師義。
(五十右)若助發助潤起現無失(文)。義蘊云。何以知耶。緣起下云。內法異生不放逸者及聖有學三。無明為緣引非福行。我不說為無明緣行。准此有現助發無違。不還未至臨終。先所未伏之惑。何理不起。故知此二起現無失。
(五十右)汎釋一切斷義(文)。對法抄第四(二十九左)云。見斷等義四門分別。於中第二辨所斷義者。略有二位。一自性斷。謂諸染法通見‧修斷。二離縛斷。此有二種。一離縛斷。謂斷緣彼雜彼煩惱。六十六說善無記法唯修所斷。二不生斷。此有二種。一因滅果不生。謂三惡趣果。見道所斷。二果衰因不生。謂諸善法見道所斷。五十三說於見道中。無相異熟能得畢竟非擇滅性。故因亦斷。如是類也。諸非所斷二類如前出體中說。此即第二辨所斷義。如唯識緣生中釋。其惡趣果斷二種。一云體亦隨差見道障。故論云。無記修所斷者。據餘無記雜緣縛說。一云唯斷業有無記不除。不能生異熟。云何釋。異熟障據此果無記體在‧生雜緣縛。
(五十一右)雜彼煩惱(至)名為得斷(文)。義演云。疏雜彼煩惱乃至名為得斷者。意云。此疏中第一解。但立漏俱名雜彼煩惱。名亦有過。先至下疏生自徵離也。如疏下文云。若說七名雜煩惱等文。即是難前第一解。
(五十一右)又相間起(至)然顯名雜(文)。義演云。疏又相間起者名為雜乃至然順名雜者。意云。此第二解。雜彼煩惱者。謂前六識中善及無記等法。與煩惱前前後後間雜而起。名之為雜。由煩惱習氣力故一一前前後後起善無記法。皆成有漏性等名雜彼煩惱。即外難曰。若相間起名之為雜者。即有學回向大至初地。及頓悟菩薩至初地起平等性智及妙觀察智。與第六七識煩惱前後間起。即平等性智等亦應名雜。答。疏中自然相順者。名之為難。其無漏第六‧第七識不順煩惱。與煩惱相違故。所以不名為雜。言此非因等起諸無記業因等起故者。意說。今言雜彼者。但於間生而和雜義不由等起因而成雜也。以無記業非無明為因也。故云非因等起。問。何名等起因。答如有漏福不動善業。由無明支發。即此善行無明所發名因等起故可然。有漏善業名之為雜。若無漏第六‧七識及無記法。不由煩惱無明為因所等起。故無漏無記不名為雜。故知非因等起。外離者彼即狹也。攝義不盡。若有漏善由無明為因發故名之為雜。即無明不發無記業。無記法應不名為雜。故是不盡也。
(五十一右)無漏第六(至)非因不起(文)。義蘊云。疏無漏第六七不順煩惱至非因等起者。此無漏六‧七雖與煩惱間生。不名為雜。性相違故。有漏善業雖與煩惱不順。然由無明之所等起故成有漏。可有雜義。無覆無記雖非煩惱為因等起。然與煩惱性相順故亦名為雜。六‧七無漏既非等起。又不相順。故不名雜。問。第七無漏可與煩惱間生。此中何故兼言第六。答。據疏遠說亦有間義。五識不然。無漏五識非佛無故。
(五十一左)又雜者(至)善亦名斷(文)。義演云。疏又雜者至善亦名斷者。此第三解。意說。有漏善業名之為雜。以福‧不動行由無明為緣支起故。得經名不同無記。無記不由無明支故。故疏云不同無記。後斷彼無明。其善業即名雜縛斷也。然疏中第二解。雜彼煩惱即通有漏善業及無記法。總名雜也。若第三解雜唯取有漏業不取無記名雜稍校。今者取第二解會第三解。少分名雜彼煩惱。理淨勝也。
(五十一左)此解違下唯修斷(文)。義蘊云。次下文說依離得縛斷。說有漏善無覆無記唯修所斷。今依此後解。即心王遍行等自性非染。既與見惑相應亦名見斷。即違下說無記唯修斷文。問。第二解云。與煩惱間起名雜。善無記等與見惑間起。亦應不修斷。何故疏云前二說善。答。由分別惑與心等相應。念心等成染污性。心等心與見惑俱時而起。故約相應名雜。但違修斷之文。見惑雖與善等間生。不能染彼善無記等令成染污。故此善等不隨見惑通於見斷。不違唯修故前解勝。
(五十二右)若說七識(至)非雜煩(文)。義演云。疏若說七識名雜彼煩惱至但能緣盡說之為斷非斷雜煩惱者。意云。若說第七識中煩惱與第六識中等善三性俱故。以與漏俱故。名雜彼煩惱者。如不還果入身在欲界。以離欲界九品修惑盡。其第七識中煩惱與有頂地下下煩惱一時頓斷。以勢力等故。即應不還果身中善法應不名斷修彼煩惱。以欲界第七識中煩惱在故。由此但斷第六識中能緣彼煩惱盡。故故說善等名斷。不約斷雜煩惱名斷也。以第七識中煩惱猶在故。必至無學方始斷故。
(五十二右)既示生上(至)亦自然無礙(文)。義蘊云。疏既示生上聖者不斷雜煩惱亦自然無等者。如不還生上。欲界善等雖未斷第七能雜煩惱亦得斷。已斷能緣諸煩惱故言自然無也。以緣彼煩惱強故。不待能雜自然名斷。又解云。生上聖者。不斷雜為一句。煩惱自然無為一句。言煩惱者。即見惑也。如次下文。指事作法。文意可知前解為本(文)演祕云。疏既爾至亦自然無者。既由前理諸生上聖。下地善等雖未斷彼雜煩惱法。然彼善等亦名得斷。自然無者。顯不由要煩惱無故而得斷也(文)義演云。但斷欲能緣九品惑盡善法自然得斷也有解云。不還果人雖不斷第七識中雜彼煩惱種子。若生上界即不得起欲界第七識中現行煩惱。以此現行煩惱不起名自然無也。現行既無善名斷。
(五十二右)如見道煩惱(至)亦名為斷(文)。演祕云。疏如見至亦名為斷者。舉名道或自性強故不由緣縛而稱為斷。例彼善等緣縛強無即名為斷。雖見緣縛與善等雜煩惱有別。以俱非強取以為喻。亦無其失(文)義演云。疏見道至亦名此見道或自性是強。入見道時自然而不由修道緣縛無。故見道或無。故見道或得斷名也。例彼善等亦名為斷。善等是劣。緣縛是強。以強無故。所以善等得斷名也。是故善等亦名緣縛斷。
(五十二右)既爾如何(至)此義應思也(文)。演祕云。疏既爾如何由之名有漏等者。此難意云。斷既不由雜煩惱無。得成有漏應不由彼。詳云。今為二釋。一既有斯妨。即約六識解雜煩惱。當地六識煩惱雜無。當地善等名得離縛。二成漏由漏俱。善等由七漏。斷縛據強緣。雜在善等斷。若爾何故云善等斷由斷。緣彼雜彼煩惱答。善斷有二。一小分斷。二全分斷。言離欲等欲善名斷。據小分斷。言由斷雜名為斷者。依全分斷。無學滿位緣雜二皆悉無故(文)。義蘊云。疏既爾如何由之名為無漏等者。欲界善等能緣惑強。不約斷雜得名斷者。如何說善等有漏。皆由第七惑耶。有此義應思者。緣縛先除。斷從強立。漏據俱惑藉七方成故。善等雖斷縛仍名有漏。若非由七漏義何從(已上)今謂。此是祕第二釋。
(五十二右)問如五見是(至)不應斷(文)。義演云。疏問如五見是惠體至不應斷者。意問云。五體即是惠者。即此惠為不斷耶。
(五十二左)應斷者(至)皆可斷故(文)。義演云。疏應斷者至皆可斷者。難云。若言自性應斷者。即應遍行欲等心心所法體總所應名。何以故知。無離相應法外名斷故。以相應惠體皆可斷故。又難云。若是自性斷者。即與煩惱相應惠體又亦無所緣縛法。又惠體既自性斷者。亦無相應縛也。意云。若惠不是自性斷而惠此所緣縛。亦有與煩惱相應義。亦有離相應縛義。若言惠是自性斷。即同煩惱。所以無所緣緣等。云當體是縛法等故。若言惠體不應斷者。五見但無見斷所攝。故煩惱中五見是惠分。皆通見‧修斷故。若言不斷便無是義。與聖教相違。
(五十二左)如是乃(至)准此問答(文)。義演云。疏如是乃至不不正知等亦准此問者。應問云。不正知以惠分為體。此惠分是應斷。是不應。若言是自性斷者無縛相應法。以惠體即是縛別。若言非是縛者。此惠便非煩惱體攝。
(五十二左)是體者是縛非見者非(文)。演祕云。疏是見體者是縛非見者。惠與五見為體應斷非五見體。非自性斷(文)。
(五十二左)由此此下(至)皆大有妨(文)。演祕云。疏由此十等者。遍行‧別境合而言(文)‧義蘊云。念由癡等方得染名。惠不從他。體自成染故有別也(文)義演云。疏由此此十等者。即遍行別境合而言也。意云。除惠餘九通三性。是染分者。入隨惑中。然體非漏。假名為漏。是所縛法故。其作意等。若是煩惱者。即無相應縛等。皆有大坊亦須說(文)今謂。疏云邪作意等。義演不加邪字。唯云其作意。疑是邪字屬上句末。以為疑辭。今按不爾。邪作意者。此如非如理作意之類。況又上下以四字為句。義蘊云。疏除惠餘九入隨煩惱中者。謂妄念及邪欲‧耶勝解也。問。妄念與見俱別境分。何故妄念體非漏耶。答。念由癡等方得染污名。惠不從他。體自成漏故有別也。
(五十二左)說依者等(文)。義蘊云。疏說依者因也所依處也。論惡趣等因惑業斷果亦隨斷。如北洲等所依之處。此第八畢竟不生亦名為斷。餘人天等不同此也。
(五十三右)瑜伽六十六(至)唯修所斷(文)。六十六(十七左)云。云何修所斷法。謂一切善有漏法。一切無覆無記法。
(五十三右)五十七說(至)及與不斷(文)。五十七(十二左)云。十二一分非所斷。謂即十四中六及餘六餘二非所斷(文)略纂十五(二十二左)云。前十四中六及餘六者。前中六。謂五受及意。餘六者。謂信等五及未知根。以通漏‧無漏故(文)義演云。疏信等六根至不斷者。意信等五根及未知當知根。此之六法有漏是修道斷。以趣無漏故亦名不斷。
(五十三右)而緣此縛此位縛等(文)。疏而緣此縛此位起者。緣雜如次。疏問。見道煩惱豈不緣之者。見惑若緣有漏善等。見惑斷時善等應亦名斷。何故說唯修。疏答。緣之亦起。然未盡故者。雖斷見惑修未盡故。非見斷所感故。隨發業之感。亦見斷者。即福‧不動業亦分別無有所發。彼善趣異熟亦應見斷。答。一由惡趣總別報業俱是分別無明所發。二由無明與行俱是分別。故果隨因名為見斷。善趣異熟善業所招業無明。可通修‧見。故非斷。問。惡趣總報業豈不以修道無明為助發耶。答。一云總別二業正助俱分別。一云發總後業正助俱分別若發別報業正唯分別。助亦通修。既許有別報。善業通修理。般若發善趣總報行。正雖分別助即通修。若發別報正助俱惑。由斯善趣與彼令差。不可為例。雖為此解理亦離詳。且如此洲無想天等。既是善趣業招。何因亦唯見斷。今應正解如前(文)而緣此縛(文)義演云。疏而緣此縛者。意云。緣此信等起縛。於修道位中起者。皆修道斷也(已上)今謂義演唯約緣縛。義蘊通約二縛。義蘊為優。
(五十三左)對法第四瑜伽六十六等(文)。對法第四(七右)云。謂分別所起染污見‧疑見處‧疑處及於見等所起邪行煩惱‧隨煩惱及見等所發身‧語意業并一切惡趣等蘊‧界‧處。是見所斷義(文)瑜伽六十六(十七左)云。復次云何見道所斷法。謂薩迦耶等五見。及依諸見起貪‧嗔‧慢若相應有。若於諸諦不共無明。於諦疑等。及往一切惡趣業等。是名見道所斷法。
(五十三右)若擇二取等(文)。并擇者。玄應者義二十四(十三右)云。半擇迦舊經論中。或作般吒。或作般荼迦。皆梵音輕重耳。此云黃門。共類有五。一半擇迦總名也。有男根用不生子。二伊利沙。此云如。謂見行欲即發。不見即無。亦具男根而不生子。三扇(敕住反)謂本來男根不滿。亦不能生子。四博又。謂半月能男。并月不能男。五留拏留拏。此云割謂被刑者也(文)倫記十四(十六紙)曰。泰云。半釋迦是無男志性。樂他於已為過義。扇迦是無根義。初半擇迦具此二義。第二半擇迦有根。無男志性。樂為過故唯名半擇迦。以有根故非扇迦。第三以無根故非扇迦。非本無根。為他殘害。男志性不改。不樂他為過。故非半擇迦。若有損害已後失男志性。樂分為過。同女性者。名半擇迦亦扇迦(文)雜論八(二右)云。又半擇迦有五種謂生便半擇迦(攝釋曰。問五種中生便‧除毒。此二種永無男勢。應名扇。云何言半擇迦哉。答。若無男勢。後不樂他於已為過。即名扇。雖無男勢若樂他人於已為過故名半擇迦。據實望彼男勢用合名扇)。嫉妬半擇迦(見他行媱自男勢動名為嫉妬也)。半月半擇迦(半月女‧半月男勢方動。得半月名)。灌灑半擇迦(被他已行非梵行得他精。而自男勢起名為灌灑)。除去半擇迦對法抄六(二十六右)云。扇迦此云無根勢(一生無也)半擇迦此云樂欲樂他於已過故。五中初得二名。次三唯半擇迦。非迦。人生中無男勢故。後一若不被他於已為過名扇迦。無根勢故。若他於已為過名半擇迦迦。有樂欲故不同初人。彼人一生無根勢用。第五人曾有他用。雖無其形性勢仍在。唯起彼用故。由此不被他於已為過。無樂欲故不名半擇迦。不同前四人被他於已有過之時樂欲方生故。先生不生即有樂欲他於已為過故。瑜伽說三人此說五者。本性除去灌灑。即彼被他不於已為過得不淨灌灑故。五十三抄解不然。以嫉妬開人返不說灌灑故。此論開合嫉妬。故加灌灑(文)惠琳音義三(六右)同十二(六右)委釋之。報恩吼八(二十七左)中引諸說。
(五十三左)五十三說(至)是非擇滅(文)五十三(十四右)云。若學見跡於卵‧濕二生‧北拘盧洲無相天‧若女‧若扇迦。若半擇迦‧無形‧二形等生。及於後有若愛若願所得非擇滅。當知一向決定由學見跡。掌不於後有。起希願纏發生後有。唯除未無餘永害愛穢種子故。
(五十四右)斷是捨義(至)例應然故(文)。義演云。疏斷是捨義非得對治義若爾惡趣業果亦無記性為例亦然者。意云。今者善及無記法是不生斷者。但是捨義。非得無漏治道斷也。但現行不起名之為斷。其三惡趣惡業無記果。至見道時現行更不起。亦名為斷。斷亦是捨義。故云例亦應然。然此善無記法種子至於修道位中。即是離縛斷說。無想天三途異熟無記果。及別報善業入見道時現行不起名不生斷。若此等種子。皆悉不斷。至修道身。始離縛名為離縛斷。
(五十四右)與因合說(文)義演云。疏與因合說者。意云。說惡趣果見道斷者。與因合說。以分別煩惱為因發業。見道煩惱既為。果亦不起。果與因合說類名斷。其果種子未斷。
(五十四右)五根見斷亦如此釋(文)。義演云。疏五根見道亦如此釋者。意云。三惡趣‧八推‧女人‧半擇迦二形等。所有五色根名見斷者。亦是與因合說名斷。其色根種子未斷。若修道位方離縛斷。有云。信等五根外道出無想定時亦有。後至見道位准前亦斷。即不生斷也。若約離縛邊亦名修斷。
(五十四右)若道論唯有三種(文)。樞要下末(二十二左)云。應斷之法者。五十九說。從彼相應及所緣故煩惱可斷所以者何。對治道生煩惱不起得無生法。是故說名斷彼相應。相應斷已不復緣境。故從所緣亦說名斷(文)若小乘說。其如俱舍光記一(三十七左)寶疏一(六十一右)於中寶疏大斷大小乘三藏法師之義。
(五十四左)無想定等(至)隨見斷(文)。義蘊云。疏無想定等引發煩惱見位因亡果隨見斷者。問。如前疏說捨外道等所依身故。彼無想定故亦不起。准彼即是果喪因亡。如何此云見惑因亡果隨見斷。答。前說外道等者。但舉定所依身而非定所招果。定之果者。謂無想天故不可說果喪因亡。由邪見修定故。邪見因妄定隨見斷。前雖說捨外道身。意說。由分別煩惱斷故定亦不起。非是依疏文前後乖返(已上)今謂。此釋與演祕云不同。准疏文勢力演祕應優。演祕云。疏無想定至因亡果喪者。問。唯依外道方起此定。入見便捨外道依身定。永不起。何故不名果喪因亡。答。疏示方隅舉三惡起別報善業果喪因亡。顯定亦爾。然恐有執定唯果喪因亡一義。故更舉之因亡果喪。顯通二義。不爾何故在此果喪因亡下辨(文)。
(五十五右)大論第十(至)無全斷者(文)。第十(十五右)之文如上引。
  (五十五右)雖有七生(至)不定(文)。演祕云。疏雖有七生至不定者。此問意云。得預流已欲極七生。更不生上。無欲第八。此即全離上界有支。云何得言無全斷者。其答意云。亦有預流而得不還。得生上界。由此不得云全斷也(文)義蘊亦同。
(五十五左)不還果欲界一切至與此同(文)。義演云。疏不還欲界一切至不定者。意不還離欲界一切有支。其上界不定。或於欲界證無學。若有從不還次第生上二界得無學者。或利根招果不生上。有鈍根。次第行果故生上。上不定。此通前後。並答前問。若阿羅漢即斷一切有支。瑜伽正與此文同。
(五十五左)此門兼解果斷分齊(文)。義演云。疏此門兼解果斷分齊者。意云。此中兼明初果一來不還無學斷十二支分齊。如初二果斷欲界一切一分有支。不還果斷欲界一切有支。羅漢斷三界一切有支盡。無明四果斷十二支分齊也。或約無想天果名不生斷等如前說。論十樂捨(乃至)實義。如是諸聖教中。隨彼相增所說不定者。此亦雖說十二支。與三受相應意也。據此論中說。十支與樂受捨受俱。十一支與苦受俱。十一少分壞若所攝。十二少分苦苦所攝。十二全分行苦所攝者。此等皆是假說。即約當來生老位中假說與樂捨受等俱也。今者若據當實義言之。十二支中若無明‧行‧受‧取‧生‧老死。此等六處中既有現行心心所。故六處支中得與樂更捨受‧苦受相應。此六支中亦得有苦苦‧壞苦。行苦也。餘識等五支并有支。此等六支皆是種子。未起現行心心所。如何得與三受‧三苦相應。問。雖無三受是無三苦邪。有為皆是苦故。若依三受立三苦現受既無。若緣何立。故此六支無三受‧三苦也。所言有者。皆是假說。若言一切有漏法皆是行苦者。即十二支無同種現。一切皆是行苦所攝。答。言依捨受與行苦者。唯無明等六支中得有行以苦。以此位中得起現行捨故。又緣起說。生顯行苦。老顯壞苦。死顯苦苦。又十地經云。無想行識名名識六處名行苦。觸受名苦苦。受苦苦受‧有‧生‧老死名壞苦者。如上聖教。皆雖相似說也(文)。
(五十五左)三眾俱門依當起位(文)。樞要下末(二十七右)三受俱中識等六支既是種子。云何相應。擇有二義。一依當生位說。二依隨順俱有義亦無違也。故種名俱。俱是相應之異名故。若爾依有支無當生。云何相應。識等五種當有現行種說相應。有支威力曾於行支等中有相應。故種亦說相應。或從識等當生位說(文)。
(五十五左)受不受相應是自體故(文)。義燈六末(三十七右)云。問。若約種位現受與種何非受俱。若約當起識及名色六識未起。何有樂捨。答。疏云此生支位寬故與樂捨俱。謂從中有至本中有未衰變。來皆生支。故約此生支位中識名色等。非擇剎那名識支位得與受俱。依十地論子果時義。以其生支是前種果。以種從現說得相應。故無違也(文)。
(五十六右)大論第十(至)所除中一(文)。義演云。疏大論第十至所除中一者。意云。此引證也。瑜伽云。樂捨除二者。但支十支相應。除受及老死二支。若苦受及所除中一者。即苦受與前所餘二支中老死支相應。不與受相應。故說云。三受門中樂‧捨二支得與十支俱。苦受俱與十一支俱故。大論與此論同(文)義蘊云。疏若苦受及所除中一者。若若受俱更取樂捨所除二中。一者死支故成十一(文)。大論第十(十四右)云。復次幾支樂受俱行。謂除二所餘支。幾支若受俱行。謂即彼及所除中一。幾支不苦。不樂受俱行。謂如樂受。道理應如。
(五十六右)三若分別門(文)。樞要下末(二十七右)云。三苦中苦依生苦相。初二唯欲。後一通三。若據其性苦苦唯欲。有迫緣故。壞苦通色界。有樂受故。如經中說。入變壞心。後一通三界(文)。
(五十六左)大論第十(至)一分(文)。義蘊云。疏大論第十至非受俱行支一分者。謂十支捨受俱行支。捨受。俱受取非受俱行支中一分是捨受者。唯是行苦非餘二苦收。
(五十七左)論十二全分(至)如壞苦說(文)。演祕八(四十三)云。論十二全分行苦所攝等者。此同瑜伽六十六說。按彼論云。謂後有業煩惱所生諸行。於彼自體中能隨順。生一切煩惱及與眾苦。所有安立一切遍行粗重所攝亦名粗重是行苦性。依此行苦略五取蘊皆名為苦。又此行苦遍三受中。然於捨受此粗重之性分明顯現。是故但說不苦樂受。由行苦故。譬如熱癰以冷觸對即生樂想。熱灰墮上便生苦想。若二俱離爾進唯有癰自生苦分明顯現。又行苦性中。樂如冷對。苦如灰墮。捨如離二癰自性苦(文)。
(五十七左)大論第十(至)非二支收(文)。第十(十四左)云。幾支行苦攝。謂所有壞苦苦支亦是苦支。或有行苦所攝非餘二若。謂不苦不樂受俱行支。及非受俱行支一分。
(五十七左)瑜伽六十六說(文)。如上已引。
(五十七左)此約實體(至)二位說支(文)。義演云。疏此約實體相顯二位說支者。何名二位。一者實體。二者相顯下自解之。言實義攝若如是者。即相結上所說苦義也。
(五十八右)且此論中(至)名多分(文)。義演云。疏且此論等中有二至多分者。此釋二位也。一全體多分攝三苦者。此解實體位也。意云。若據全體論即多分攝得三苦。故論者十二全分。不妨於中亦有餘苦。故論云。十一少分壞苦所攝。十二少分苦苦所攝。二相顯多分攝三苦者。此解相顯位也。意說。即與捨受俱時支名行苦。故依捨受立行。相狀顯故。疏云即捨受俱支亦名苦。即十一支名行苦也。餘二支受俱苦者。意說。與苦‧樂二受俱支名苦苦‧壞苦。故依二受以立二位。其相是最顯。此據多分不妨。於二苦中亦通行若也。且就二受據相顯別立苦故。
  (五十八右)緣起經上卷(至)死顯苦苦(文)上卷(九右)之意非引全文
(五十八右)十地第八(至)名為壞苦(文)。第八(十左)之全文。
(五十八右)瑜伽等說(至)正稱道理(文)。義蘊云。疏瑜伽論說據遍法體正稱道理者。謂緣起經但約果位以配三苦。不攝因十支。便非遍法體。十地經中雖遍因果。唯據相增非正稱理。大論三苦與此論同遍因果。故名遍法體。不隨相增名稱正理(文)義演云。疏瑜伽等說據通法體正稱道理者。上來此論中所說。十一少分是壞苦。十二少分是苦苦。十二少分是行苦者。皆依瑜伽論第十說也。故知瑜伽所說稱正道理。
(五十八左)因多種子隱而不論(文)。義演云。疏因多種子隱而不論者。疏中二解。此是第一解也。據因中識等五及有支唯是種子。無明與行無愛‧取此四支半是種子。半是現行。故言因多種子隱而。不說十二因中有三苦也。
(五十八左)或說果時即顯因故(文)。義演云。疏或說果時顯顯同故者。此第二解。意云。此十二支因中亦有三苦。其有為法皆是行苦。既與苦樂受俱得有二苦。故論云。十樂捨俱等廣如前說。故前十支亦有三苦(文)。
(五十九左)對法論說(至)有能所生(文)。第四(九右)云。於果時有能生所生。
(六十右)五亦集諦招感名集(文)。樞要下末(二十七左)云。決擇分說苦等四諦體。如疏攝事分中說。十二分逆觀中生支及識等五者。是老死集。即苦集本同者。集有二種。一招感異熟名集。即決擇說唯業煩惱。二能生若果名集。攝事品中生支等。是二論雖別不相違也(文)。
(六十右)薩婆多師(至)故說二(文)。俱舍二十二(二左)同應知此中果性取蘊名為苦諦。因性取蘊名為集諦。是能集故。由此苦集因果性分。名雖有殊‧非總有異。
(六十左)集是有報義(文)。五十五(十五右)云。問。苦諦義云何。答。煩惱所生行義。問。集諦義云何。答。能生苦諦。
(六十左)大論第十五十六至與此文同(文)。第十(九右)云。問。幾支苦諦攝。及現法為苦。答。二謂生及老死問。幾支苦諦攝。當來為苦。答。識乃至受種子性。問。幾支集諦攝。答。所餘支(文)五十六(十八左)云。餘事所攝支中二是未來苦支所攝。謂生老死。五是未來苦因所攝。謂現法中從行緣識(乃至)觸緣受。又即五支亦是現在苦支所攝。由先世間今得生起。果異熟攝。謂識‧名色‧六處‧觸‧受。又現在果所攝五支。及未來果所攝二支。總名果所攝緣起。當知餘支是因所攝緣起。
(六十一右)集諦謂所餘(文)。義蘊云。疏集諦謂所餘者。准彼亦應言。三支現在因。即受取有三支。當苦因即無明行。
(六十一左)不爾識望(至)得至得為因緣(文)。義演云。疏不爾識望名色至得為緣因緣者。意云。若不如前鄰次說爾者。即識望名色。乃至展轉亦爾。得為因緣也。謂約當生‧老死果說為因緣也。意說。此識等雖不同前鄰次說。今據隔越說。我等五支望當生‧老死亦得因緣也。既隔有支等名隔越也。
(六十二右)如對法說(至)業種者(文)。對法四(十左)文如已引。
(六十二右)集論第四(文)第四(十右)亦如已引。
(六十二左)瑜伽第十(至)無因緣者(文)。第十(五左)云。問。何故諸支相望無因緣耶。答。因緣者自體種子緣所顯故(文)。
(六十三右)若此無此論難解瑜伽(文)。義蘊云。疏若無此論難解瑜伽者。謂彼論答云。因緣者自體種子緣所顯故。由依業有便非自體。依現愛取即非種子。由此彼論不說因緣。見此全文知彼論意。
(六十三左)無明望行(至)作餘二緣(文)。演祕八(四十四右)云。有義問云。無明望行既行非同類。如何得有等無間緣。答。一云理實但與行俱無明為無間緣。然行俱者業眷屬故亦名為業。故說與行為無間緣。二云同聚異體展轉得作無間緣故。若如前解。福不動行非無明俱。如何成緣。故後說勝。問。如非福行亦無明俱。如何望行為等無間。答。總依諸行說有此緣。今此不言望三種行皆成無間。望福‧不動成無間。故非福應思。詳曰。觀後問意其非福行既無明俱。即是無明無明為緣。答。意可悉。今助一解。前聚心品望後聚品總為無間。無明望行為無間緣。不約別對後無明說。由斯但說無明望行為無間緣。故無有失(文)。
(六十四右)謂通達後(至)義名為意(文)。此百二十四字衍長。演祕‧義演等不牒釋此文。古本亦無。
(六十四左)又如對法(至)非實緣起說(文)對法第四(九左)云。如無明望行前生習氣故得為因緣。由彼熏習相續所生諸業能造後有。故當於地現行無明能引發。故為等無間緣。由彼引發差別諸行流轉相續生故。思惟彼故為所緣緣。以計最勝等。不如理思惟緣愚癡位為境界故。彼俱有故為增上緣。由彼增上力令相應思顛倒緣境而造作故。如是一切隨其‧所應盡當故。
(六十五左)如大論第五(至)是其道(文)。第五十六(十八左)十地第八(二十右)中邊上(六右)。
(六十六右)蓋中邊(至)名雜染(文)。真諦中邊分別論上(五左)云。三種准者。謂煩惱‧業生。煩惱難者。謂無明‧貪‧受‧取。業難者。謂行及有。生難者。謂所餘七分(文)。玄奘六中邊論上(六右)云。三雜染者。一煩惱染。謂無明‧愛‧取。二業雜染。謂行‧有。三生雜染。謂餘支(文)今謂。新舊二論第三言生。念疏言苦難失稽矣。無上依經上(十六左)說。於三界中有四種難。初上三即惑業生。第四過失難如樞要引。
(六十六右)難法第四(至)是業(文)第四(十二右)。
(六十七右)瑜伽第十(至)廣問答等(文)。第十之文如上屢引。九十三。緣起經上下。
(六十七左)此下第二正解二死(文)。樞要下末(二十七左)云。二種生死以八門(義燈亦有八門。與今不殊)分別。一出體體。二釋名。三辨招生死差別相。四解位次。五解得處。六四種生死相攝。七曾三種生死不同。八問答分別對名。問答三門如論。其得處如前第七卷解第八識生無漏中說。然應料簡諸果不同。其位次預流等得初地即得。如瑜伽決擇聲聞地及佛地論。其三種生死不同。如疏中引楞伽。然且勝曼及此論三種身。依三乘決定。楞伽唯依大乘頓悟怖煩惱者說。或通說不定性差別勝位。地前一切與本無別。所以不說。辨招生死差別相者。分段有二。一散。二定。散中有二。一如十二因緣生。唯欲界‧全上界小分。依生得善報別。二依勝聞思生得善心轉延福壽。雜資所越唯在欲界。心猛利故。定中有三。一有漏定願轉福壽行。唯欲界有二生四靜慮廣果天下乃四無色。唯有漏業熏三品福生。三生五淨居。有無漏雜變易唯二。一者漏發願等並無漏合資故業。謂七地已前一切二乘。皆已現行無明等為緣資二。八地已上唯無漏定資現行智障等並已無故。攝四生死者。無上經云。阿難一切阿羅漢‧辟支佛‧十地菩薩。為四種障不得如來法身四德波羅蜜。何者為四。一者生緣。二者生因。三者有有。四者無有。何者生緣。或即是無明住地能生一切行。如無明生業。何者生因。或是無明。住地所生諸行。譬如無明所生諸業。何者有有。緣無明住地因無明住地所起無漏行。三種意生身生。譬如四取為緣三有漏業為因起三種有。何者無有。緣三種意生身不可覺知微細墮眠。譬如緣三有中生念念老死。下文云。阿難於三界中有四種難。一者煩惱。二業難。三者生報難。四者過失難。無明住地所起方便生死。如三界內煩惱難。無明住地所起因緣生死‧如三界內業難無明住地所起有有生死。如三界內生報難。無明住地所起無有生死。如三界內過失難。有有者。有三界有異熟體。無有者。無有苦苦等。唯有行苦相。以無漏資生死亦說為難。問答分別既得變易。經三大劫亦有變易。得百劫故。鄰有耶。答。不得。不以所知障為緣故。若所留身有漏定願所資助者分段身攝。設許無漏定願所資助感其分段。有何過失。而不許耶。以極勝故非段收。非變易者不能無漏資身久住。勢力弱故(文)。義燈六。
(六十七左)得扣所由(文)。義演云。疏得名所由。即解因緣二字之所由也。因者正惑。緣者助感也。
(六十八右)無漏業中(至)緣事生故(文)。義演云。疏無漏業中無分別乃至緣事生故者。問。加行‧根本‧後得皆名無分別。問。若皆無分別者。未審有何差別。答。雖無分別義各不同。如加行智無顛倒分別。正對智無推求分別。後得智無邪思惟分別。故此三種皆名無分別。今唯取緣事生後得分別智。不取緣安立四諦無分別智。以緣四諦理故(文)今謂未詳。
(六十八左)論緣謂煩惱所知二障(文)。義蘊云。問。論但言煩惱助感。理以無明發業。名為助感。
(六十八左)意趣潤生者等(文)。義蘊云。疏云意取潤生之感者何。答勝鬘既說。如取為緣。取是潤惑業為正感。取潤業種名為助感。
(六十九右)論三界粗異熟果(文)。義蘊云。問。疏云五蘊為生無色定有色耶。答。三界通據多分說。亦不相違。有云。約定色者。理必不然。此業異故。或取色種亦不應理。非波繫故。
(六十九右)用前有漏(至)異熟果(文)。義燈六末(三十八右)云。且分段生取名言熏習識等五種而為親因。福及非福‧不動三業為勝增上能招感緣。一切煩惱總能為發業潤生之緣。由依他緣而得生故。勝曼經‧無上依經‧寶性論等。皆隱識等名言親種。但顯增上業名為因發業潤生惑名之為緣。故勝曼經云。如取為緣有漏業因而生三有。
(六十九左)此釋名也(至)各分段(文)。義燈六末(三十九右)云。言分段者。分謂齊限。即謂命根。段謂差別。即五蘊體。唯此受餘。有差別故。此差別身命有齊限。即段之分名分段。命屬身故。即依士釋。或此分段俱通身命。皆通因緣有。定齊限故名分段。亦分段名為分段。即持業釋(文)。
(七十右)謂前諸無漏(至)細異熟果(文)。義燈(六末三十八右)云。變易生死即前識等五果種子皆為親因。欲界福業并色不動除無想天及五爭居為近勝緣。依四靜慮緣事。無漏後得悲‧智相應定願而為遠勝緣。故此論云。由悲願力改轉身命。又云。無漏定願正所資感。又云。無漏有分別業。有分別業即後得緣事智俱之思。思亦即願故不別說。由所知障執彼菩提有情為有。起此悲願亦為斷除。留身久住故。所知障能為其緣。雖實變易用名言種而為親因。福‧不動業為增上緣。若無漏無勝堪能感變易生。由所知障方發悲願。故起無漏資身故業。故此論云。無漏定願資有漏業。今隱所資便舉能資及以能發勝劣兩緣。故勝曼等云。無漏業因所知障緣有意生身。既識等名言種子為親因生。明變生體是有漏。說是無漏界外生死者。依用勝緣說。或無漏人所受生死。或無煩惱漏所受生死。故名為無漏。非體無漏界外別性。非離三界有別有。仁王般若云。三界外有別眾生。是外道義。非諸佛經(文)。
(七十右)非彼世間(至)故名為細(文)。義蘊云。疏非彼世間乃到非回心至諸天尚不能見者。意云。有預流果入變易身。分段羅漢等皆不能見。但是分段身無問凡聖皆不見變易身說。得天眼亦不能見。若向果‧菩薩等一種歸變易身。但各各同類自相見。從上得見下。下不得上。如初果受變易身不見上三果人變易。唯自類相見。若上果人受變易。非但自類相見。亦得見下三果變易身。乃至回心及頓悟菩薩。雖有同受變易身。然下位自見而不見上。上位自相見亦得見下位變易身。又此變易身極是肉眼亦能相見。縱有分段得天眼者亦不能見。問。初地菩薩受變易。二地分段菩薩得見下不。答。亦得見。以二地菩薩根劣惠強亦見下地變易細身不同二乘無學等。以根鈍故。又雖是同初地然有分段有變易。但同類自相見。分段亦不見變易身。且初地菩薩若分段若變易。皆不能見二地菩薩分段身。既不見二地菩薩所住之土。豈得見身耶。亦如六欲天展轉下不見上天身又。以福有強劣故使然也(文)具如次下(八十四左)。
(七十右)第八十說(至)尚不見故(文)。此變易身非唯諸天不見。如二乘等猶不能見。如下論(二十四左)八十(二十二右)云。問。若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辨。世尊多分依此回向菩提聲聞密意說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如是增壽行已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由此因緣皆作是念。其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處以所留有根實身。即於此界瞻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觀。何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游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菩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請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文)今謂。起信解謗以此論文證無餘依有色‧心等。是故論文雖長具引不略。此文明言別作化身示現無餘般涅槃界。知是非實無餘涅槃。每令幼學聽瑩。可不慎乎。此文亦見佛地論第二(十三左)。
(七十左)如前第七已有二解故(文)。第七(二十八左)云云。義演八末上(二十左)云。疏總舉二人者。解云。即是頓悟菩薩二人。若頓色界後生無漏。若漸悟即唯欲界後引生無漏第八(文)疏一切異生即頓悟人者。意說。若悟頓人直入菩薩初地等即名異生菩薩。若不定性先得二乘有學聖果。或得無漏聖果後回心。入初地者即名聖者菩薩。
(七十左)此變易死(至)下當知(文)。義蘊云。疏此變易生死不屬無漏業者。問。實聖教說為無漏。隨助因說即屬無漏。何理相違。答。此云。殊約異熟果是明。不屬無漏。若隨助因增上果攝。此據剋體不隨因。故無違也(文)義燈六末(四十四右)云。然分段死言屬三界。變易不言。以分段死隨業繫地即言三界變易之業說是無漏故不言地。要集說云。隨在二界者不善論意。變易生死隱不說彼有漏業。故處所差別。略准可知(文)。
(七十左)論由悲願力(至)故名變易(文)。演祕云。論由悲願力至故名變易者。問。按攝大乘云。菩薩留惑證一切智。今云。悲願能招於生得至佛果。豈不相違。又生但由悲願而致。何用煩惱。不退菩薩而不斷耶。答。七地以前用受分段。八地已去不障道故。所以不斷。若爾應非是染污法。染污法者何不斷耶。答。如末那惑雖最後除亦得名染。此亦無失。又能助所知令變易續。故不斷之。若爾地二乘無學回心應無變易。煩惱無故。答。有惑習氣。能為助緣亦受變易。且依初釋(文)。
(七十左)謂由大悲救生(至)如細身命(故)。義燈六末(三十九左)云。且依此論略列三名。一不思議返易生死。釋名如論。亦通依士持業二釋。以由無漏所資感故。所受返易妙用難測。非下劣境。變易即不思議。持業釋也。或無漏定願妙用難測名不思議。不思議之返易生死。即依士釋(文)。
(七十一右)如資色界廣果天身等(文)。義演云。疏如資色窨天身至欲界人天亦爾者。意云。此即指事也。有二解。一云若受變易生死者。以無漏定願資此舊身。令身廣大過於色究竟天身。然此天身長一萬六千由句。今資此身過彼天身。故云過一萬六千由旬。令過一萬一萬六千劫者。由菩薩得變易。必無漏法資延壽令長彼天。故過六千劫。或異於彼者。隨一種由無漏法資。或可身不得過一萬六千由旬。命亦不得過一萬六千劫。則所資身長短命劫數。論少異於彼天身命故云或減於彼也。何以如是。由菩薩願力。須長即長。須短則長。須短則短。而無定限。故云無定齊限。欲界亦爾者。意說於欲界人天中受變易生死者。以無漏定願資舊身。今或長於舊業所感者。亦無定限。故云無定限。今即增減者。謂諸菩薩意欲爾故。若菩薩上生究竟天者。不得變易身也。第二解云。若生色究竟天者。必得變易即資本身。更長於一萬六千由旬。今更過一萬六千劫也。或減於彼用無漏資。故可身感舊身爾減舊命。何以如是。謂如由菩薩意欲界等故。欲界亦爾。問如色究竟天如何得有回心耶。答。雖有聲聞生彼不回心。直往菩薩生彼亦得變易。問。如聖者云。大地菩薩不生於彼。云何於色究竟天而受變易耶。答前卷解亦有許得生者。故受變易身義亦無妨。且依前解。言色身五百由旬今過五百劫者。意說。第四禪中廣果天身。身長五百由旬。壽命五百劫。若菩薩受變易身。以無漏定願資故身因。令身自命或過於彼天減彼天義如前說。亦有疏資廣果天身過五百由旬命過五百劫或減於彼。此疏本雖不載廣果之文。意義亦同。彼此皆得。
(七十一左)楞伽第四(至)無漏法身(文)。楞伽第四(二十一左)云。大惠聲聞‧辟支佛。未證法無我。未得不可思議變易生。是故我為諸聲聞故說一乘道。大惠聲聞‧辟支佛。若離一切諸過熏習。得證法無我。爾時離於諸過。三昧無漏醉法覺已。修行出世間無漏界中一切功德。修行已得不可思議自在法身(文)。問。勝鬘三種意。成身通漸‧頓二悟。楞伽所說亦為通耶。答。樞要有二釋。一限頓悟。一通漸‧頓。二各有理。正否如何。太抄‧義演等前說為勝。舉師‧範師後釋為優。思之。
(七十二右)又此生死(至)之所成故(文)。義燈六末(三十九右)云。二名意成身。身即屬果。意願是因成通因果。即隨意所成之身。身屬因故。依士釋也。
(七十二右)勝鬘經云(至)諸受根滅(文)。經(十八左)云。世尊生死。生死者。諸受‧根沒。次第不受根起。是名生死。世尊生死者。此二法是如來藏。世間言說故有死有生。死者諸根壞。生者新諸根起(文)寶窟下末(二十六左)云。有釋生死中有三。謂標釋結初生死。兩字標生死。生死者。此三字將欲解釋故牒六也。諸受根沒者。釋生死也。此耳等六根生識領納六塵。故云諸受。又此六根能能容受識住。故名為受。此能生我故名根。沒者死也。生分已謝。死分次起。故云次長也。不受根起者。雖有根相。不能生滅領納前塵。故云有受根。又不容受六識。故言不受根也。是名結也。乃至今示生死之相。諸根壞者。眼等諸根壞。五受中捨受根壞。生者新諸根起。由業煩惱力未來還生為起。五受根中是喜受根起。四識住中喜潤故。住亦是十二緣中識支也。
(七十二左)此天之人之名(至)即勝鬘也(文)。寶窟上本(四右)云。言勝鬘者。外國名為尸利摩羅。尸利此翻名之為勝。摩羅名鬘。鬘謂華鬘。而言勝者。一釋云。鬘中之上故云勝鬘。勝鬘父母借彼世間殊勝鬘以美其女。故號勝鬘也。
(七十二左)佛性論云(至)受於變易(文)。佛性論第二(二十九右)云。復次十地由四障故未得極果四德。金剛後心方乃得之。應知。何以故以出三界外有三種聖人。謂聲聞‧獨覺‧大力菩薩。住無流界有四種怨障。由此四怨障故不得如來法身四種功德波羅蜜。四怨障者。一方便生死。二因緣生死。三有有生死。四和有生死。乃至廣說。
(七十三右)彼經自云(至)因之而起(文)。經(二十左)具文云。是故無明住地積集聚。生一切修道斷煩惱上煩惱。彼生心上煩惱。彼生心上煩惱‧止上煩惱‧止上煩惱‧觀上煩惱‧禪上煩惱‧正受上煩惱‧方便上煩惱‧智上煩惱‧果上煩惱‧得上煩惱‧力上煩惱‧無畏上煩惱。如是過恒沙等煩惱。如來菩提智所斷。一切皆依無明住地之所建立。一切上煩惱起皆因無明住地緣無明住地。
(七十三右)所言住是何義(文)。寶窟中末(二十八右)云。略以八同釋五住地。第一釋名門。見一所住地者。能生名地。令所生成立名住。心迷不解名惑。忍七智推求諦理名見。緣一理總斷煩惱。故名一處。故云見一所住地也又解。五得煩惱推求名見。入見道一處併斷名見一處。言住地者。本為末依。名之為住。本能生末。目之為地。
(七十三左)第八地說(至)自在愚也(文)第九論(三十三左)云。第七地中純無相觀。雖恒相續而有加行。由無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運現相及土。如是加行障八地中無功用道故。若得八第八地時便能永斷。彼永斷故得二自在。由斯八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於無相作用愚。二於相自在愚。今於相中不自在故。此亦攝土相一分故。
(七十三左)彼言大力(文)。勝鬘經宋求那跋陀羅譯。
(七十三左)無上依經云大地菩薩(文)。經上(十五左)云。阿難一切阿羅漢‧辟支佛‧大地菩薩‧為四種障不得如來法身四德波羅蜜(文)此經全部二卷梁真諦譯。然佛性論亦真諦譯。第二論中(十九右)一處云大力菩薩。一處(二十右)云自在菩薩。明言異意同。
(七十三左)此非盡理但隨經者。義蘊云。據實前三果七地已前寧受變易。今云羅漢已得自在。自在菩薩及是八地故云非盡理也。下疏會。
(七十三左)佛地第二(至)即前三果(文)。第二(十三左)云。若爾聲聞或除七生。或除三生。或除上界處處一生餘一切生得非擇滅。或一分生皆非擇滅。云何更經三無數劫修菩提因而得佛。雖諸煩惱所潤分段得非擇滅。而由願力受變易生。三無數劫修菩提因。無有過失。非擇滅者。眾緣不具。於此時中畢竟不生。非永不生。彼雖長時住在生死。由定願力次惑生因。令其功能多時生果。即此一身展轉增勝乃至成佛。如延壽法更不受生。
(七十四右)於此時中畢竟不生非永不生(文)。義蘊云。既無煩惱七生等後眾緣不具。畢竟更不受生。非此中第七生身斷絕不生。以資故得相續也。
(七十四右)第八十說(至)乃至廣說(文)。第八十(二十三右)云。復次回向回向菩提聲聞。或於學位所待眾緣有差別故。
(七十四右)如前卷末已略解說(文)。如第七論(二十八左)疏七本(五十七丁)。
(七十四左)七地已前(至)乃是實身(文)。問入地已去穢業已亡。得惡趣不生。何以有受實身乎。答。凡代受苦是薩埵利物這極。何有不實苦。若實不受則何稱化物之深。故瑜伽中分二十二根三斷門。苦根通非所斷。此論亦言苦受亦由無漏起故。若非入地已去代受苦時。何通非所斷。然入見已後雖復斷分別二障不造惡趣總報業。而俱生二障未斷。故造惡趣別報業。理亦無違。故疏主對法抄明言菩薩生三惡趣。太賢古跡等祖述斯義。言生三惡趣實身受苦。義演云。七地已前代諸有情受三途苦等者。意云。菩薩是欲界中人天實身。此菩薩代有情受時。菩薩身亦有苦受相應。以分段身粗火所燒也。菩薩生厭離即除苦受。若菩薩在地獄中。或施飲食。或為說法。務在利益。問。若菩薩是色界分段身。代有情受苦時。如何得有苦受耶。答。大悲菩薩常生欲界不生色界。故無有失。又解云。菩薩設生色界。縱入地獄。火燒不痛。以色界身細自業所感欲界火粗。粗細既殊。火燒不痛。苦已得變易身往三途者。化身往受苦等。
(七十五右)此句由自在故煩惱未盡故(文)。義演云。由於三昧得自在故受變易。煩惱未盡故受分段。屬第四句者。謂不受變易不受分段。即如來無餘涅槃界。
(七十五右)大智度論(至)捨分段也(文)。智度論七三(十左)云。復次是菩薩又修集無量無邊善法身中無八萬戶蟲。亦少病痛故衣服‧臥具等常淨潔無污。得諸法實相等善根力故身中無八萬戶蟲。心清淨故身口等亦清淨。離虛邪曲等下賤煩惱故心清淨。二事清淨故雖行世間離諸逼迫苦惱。心不厭沒故出過聲聞。辟支佛也。是菩薩貴佛道故不貴利養。雖行頭陀不遺是法。以是究竟道因緣少分非究竟道。是名阿鞭跋致菩薩行類相貌(文)。大般若三百二十六(二紙)四百四十八(十三紙)云。善現不退菩薩身心清淨。非如常人身中常為八成萬戶蟲之所侵食。所以者何。是諸菩薩善根增上出世間所受身形內外清淨。故無蟲類侵食其身。如如善根漸漸增益。如是如是身心轉淨。由此因緣是諸菩薩身心堅固曲若金剛。不為違緣之所損惱(文)義蘊云。大般苦云。不退菩薩身心清淨。非如常人身恒為八萬戶蟲之所侵食。
(七十五左)如對法第十三抄會(文)。對法抄第十(六十五右)。
(五十五左)楞伽第四(至)意生身故(文)。第四之十五葉左全文。此次上文云。大惠如聖人智。修行分別見五陰虛妄。大惠是名五陰無五陰體相大惠汝今應離如是虛妄分別之相。離如是已為諸菩薩說離諸法相寂靜之法。為遮外道諸見之相。已下如疏所引。
(七十五左)十卷楞伽第五云等(文)。第五(初右)演祕云。疏十卷楞伽等者。疏雖粗釋初學猶述。今依古德逐難略解。理惠之心證法相應。有寂滅意。名三昧樂。由入三昧能現身故。復由三昧安住心海。見自心境妄心轉識波浪識相。而不生起或見自境。顯由妄識不生方知第二身。文疏引不盡。而經次云。妙花莊嚴迅疾如意。猶如幻夢水中月鏡中像非四大生似四大相。是足身分。一切修行得如意自在。隨入佛國土大眾。釋曰。以無性惠悟此理。故得如幻定能覺諸法悉如幻等。菩薩所起意生之身。相好端妙如花莊嚴。有為緣生故。如像等。言如實覺知諸法相。亦起身因。第三身。云種類生等者。釋云。應物現形。形非一故名為種類。隨感齊發名曰俱生。起不加功稱無作行。無作行等為起身因。身名種類俱生等也(已上)今謂。義蘊亦同。彼云。疏一者得三昧樂者。由定而得法樂也。善通法後二以彼必得故行標之。三摩跋提者。顯定自在而得此身故以名也。二者如實覺知諸法相意生身者。由多時住無相觀故。能如實知諸法皆如幼事。因得此身故五色也。三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者。由得四無礙智及業自在故。而得此身故。能變數萬億隨類化生種類多身俱時而起。不由功用名無作行。此之三名或從因稱或果名。理可思惟。
(七十七左)經云自心寂靜等(文)。義蘊云。疏經言自心寂靜等者。由得定自在故名自心寂靜行種種行者。於一行中起諸行故。大海心者。謂本識也。轉識之相者。即大海波也。由得勝定故。煩惱之風不作。心波之相亦寂靜也。言自心境界者。謂真如也。由證此境故如實知一切真妄。故下頌云。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境等。餘義可答。故彼二種三種意生身名位有異者。楞羅‧勝鬘意生身名二種。
(七十七左)故彼二種(至)亦不相違(文)。義演云。故彼二種三種至亦不相違者。意云。此意生身有兩箇三種。故云二種三種也。即如勝鬘‧此論說二乘無學‧已得自在菩薩得三種意生身。此即第一三種也。又楞伽經說三種。意生身即二三種意生身也。故知據勝鬘‧楞伽‧唯識。菩薩三種意生身仍不勝有學回心。今時並取佛地論。或除七生滿受變易。或除一生滿。或除上界處處受一生。及瑜伽八十或於學位方能棄捨。即前果人受變易。或無學位方能棄捨。故通取諸教。義方周悉如上。諸經所說變易名位有異義意亦不相違。
(七十七左)此變易生死(至)從喻名為(文)。義燈六末(二十九)云。三名變易化。變謂改舊。化謂新起。變化即身。持業釋也。更有多名。如能顯中邊惠日論辯。
(七十七左)此顯揚第十六(至)非業報身(文)。第十六(十四左)云。聲聞轉依當知復有二種。一趣寂滅。二趣菩提。問。聲聞無學永盡。後有云何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答。依變化身住能證菩提。非業報身。
(七十八右)論如諸異生拘煩惱故(文)。義蘊云。論若所知障助無漏業至拘煩惱故者。疏中三釋不斷優劣。然第三解文顯明。以所知障解脫故得入無漏。不能發業潤故不同異生拘於煩惱。且第一解然。瑜伽以二乘定性與無種姓人種姓相類理即可然。今此以二乘趣滅心拘同於異生拘於煩惱。即法喻稍不相似。其第二解云。難伏外計者。誰為計耶。大小二乘不許無漏同於善感生死也。若云小乘計以無漏熏禪感淨居者。即不得以所知障為助耳(已上)今謂。疏三解中准語勢氣第一應優。以第二言亦有此理。第三言亦無過失故。第一言同二論故。喻取少分理類常何妨。法喻稍有不似。學者擇而居焉。
(七十八左)若作此解(至)但有三文(文)。義演云。疏若作此解有四問答至但三文者。解云。若將如諸異生拘煩惱文。答。前問即有四問答。若將此文總作難詞即但有三問答。故前疏云或分為三。
(七十九右)第八十說由種姓別(文)。八十(二十三右)云。問。若阿羅漢回向菩提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何因緣故一切阿羅漢不皆回向上無上菩提。答。由彼種姓有差別故。所以者何。諸阿羅漢現見種姓有多差別。謂或見有諸阿羅漢俱分解脫。或復見有唯惠解脫。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是故當知是彼種姓有差別故。非一切阿羅漢皆能回向無上菩提。
(七十九左)有二難意(文)。義演云。疏有二難意者。如下疏曰。總同即第一難意。又云第二問也。即第二難意也。
(八十右)先答第二問(文)。義演云。疏先答此第二問者。如論云。誰言實感至非獨能感已來。總是答第二問也。然所知障等論文。是答第一問。有疏中錯作答第二問。讀者知之。
(八十右)初解同瑜伽(至)亦無過失(文)。義演云。疏初解同瑜伽佛地者。此瑜伽佛地論中亦有此問答故。彼論云。若所知障助無漏業。乃至答云如諸異生物煩惱故。故同二論等。
(八十左)此第二外人問(文)。此依有四問答以辨。
(八十一右)解脫者謂二涅槃等(文)。義演云。疏解脫者謂二涅槃者。二涅槃者。謂有餘依‧無餘涅槃也。問。二乘無學合得前三涅槃。何故但云得二涅槃耶。答。以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與一切有情共有。所以不說。
(八十一左)佛地論說(至)是為大過(文)。佛地第二(十二左)云。是諸聲聞皆住無學。盡此一報必入永滅無餘涅槃寂靜安樂。與佛無異如餘論說。何故引彼。趣大菩提長時受苦。亦易位中無諸苦受。斯有何過。行苦有故。是為大邊。雖經此苦令得如來三身功德大喜大樂。故無有過。一切大樂不過涅槃。彼已證得。復何所少更求菩提。涅槃雖有寂滅安樂。而無受樂之菩提樂斷受樂等無量功德。何用行苦有為樂耶。有為無漏猶如涅槃。是無漏故。非行苦攝。
(八十二右)如何羅漢延壽之法(文)。如次下明(八十四左)瑜伽第一(十三左)云。云何死。謂由壽量極故而便致死。此後三種。謂壽盡故。福盡故。不避不平等故(文)倫記一上(三十六右)云。若依俱舍約壽盡‧福盡‧福不盡等作四句。可知。若依對法。初將壽盡對業盡死作四句。壽盡死非業盡死者。如大乘中一業感多生。如初一生壽盡故死。業勢未盡。二業盡故死非壽盡者。如有一業但感百年。百年滿已遇勝緣故更延壽命。於所延行不盡而死。第三可知。第四俱不盡死者。中天之流。次將福盡死對盡死作四句。有福盡死者如飢凍死等。有壽盡死非福盡。如大福者死餘財。福壽俱盡死者。衣食命一時俱盡。俱不盡死者。如大富者橫被他殺(文)。延壽法如瑜伽對法俱舍等明。
(八十二左)即非擇者復更生義(文)。演祕云。疏即非擇者復更生義者。身苦及業已得非擇。更無重起。由此但資感身之業令身不斷。准此疏文更字下脫一無學。或不脫也。且未延前令得百年。百年外命得非擇滅。由後延故百年外命而得相續。故云非擇復更生也。非擇許生如後疏辯。且依後釋。今謂。演祕‧義蘊‧義演。皆為非擇滅而解。然准下文恐應勝字。下(八十七右)云。以定願數資。故改去前惡者。轉生後生者。亦有盡後更生義。或有定力非極長時增勝。但得二十劫等。為今更增亦有前盡後生之義。
(八十三右)不同小乘熏禪(至)更互而起(文)。演祕云。疏不同小乘熏禪等佉者。此唯無漏。彼漏無漏故有別也。或小熏禪而更造業。今但資業故云不同(已上)義蘊云。疏不同小乘熏禪等法。謂彼以有漏‧無漏雜修靜慮生五淨居。今唯無漏定願故與彼別。論又所知障為有漏依此障若無彼定非有者。問。入法觀時既無此障。諸有漏法豈非有耶。答。有種故亦為彼依。問。如前論說。以有漏言。雖非漏俱而從先時有漏。種起唯此但由第七識俱煩惱方成有漏何故今說此障為依。答。七俱煩惱由此故。若無此障彼或亦無。由此勝鬘云。無明住地為依止。故恒沙煩惱因之而起。故有漏依唯所知障。
(八十三右)言勝定者(至)第四靜慮(文)。義演云。疏勝定者舊云邊際第四靜慮者。即諸定之中此最上勝故云勝定。此定地起中最後過故名返。是勝極故名除。地地中上品定也。故四定俱名勝定。或唯第四靜慮亦得之殊勝故。准疏能其二解。
(八十三右)今雖無文(至)理不違故(文)。演祕云。疏今雖無文至理不違者。望能得人得彼四定。自所得中最殊勝者。即名邊除。若望他自下不知上。下人云何名得邊除。邊際不得何得變易。由斯不可望自他言(文)有說。貞觀以前古師以為邊際名唯局第四。是小乘意。奘師已後定知。廣通四定。對法論文實為皎據。然今疏言雖無文說。意謂。由邊際定受變易者。無文說何靜慮邊際定。此約無剋說。非謂都無論文。以對法論四定俱名邊際定故。義演云。疏今雖無文至理不違者。望能得人得彼四定。自所得中最殊勝者。即名邊際。若望他自下不如上。下之人云何得返際。近際不得何得變易。由斯不可望自他說。
(八十三右)佛地云(至)乃至廣說(文)。佛地第二(十三右)云。斯有何過。行苦有故是為大過。雖經此苦。令得如來三身大喜大樂故無有過。
(八十三左)論既未圓證(至)猛利悲願(文)。演祕云。論既未圓證至猛利悲願者。問。執彼菩提可是法執執有情何非我執。答。若執有情常一主宰可我非法。但執有體。不捨自情。故但法收。
(八十四右)論又所知障(至)有大助力(文)。演祕云。論又所知障為有漏依者。問。前言有漏由與漏俱。云何復云由所知障。答。若成有漏必由漏。俱與漏為依。必藉斯障成漏成依。二義既別。前後無違。
(八十四右)論若所留身(至)非彼境(文)。演祕云。論苦所留身有漏定願等者。正解如疏。有義。二乘故意以無漏定資何不得。然無大悲大願力故。無漏力弱故。所資身但名分段。不爾熏禪定唯有漏。詳曰。論既明言。豈以人情抑不從。又彼熏禪留身事而義不同。謂熏禪者。資異地因生異地果。難故可容無漏定熏延壽。但延此報前因。何得相例。復所延果而非永固。與變易生而不齊等。故可依論。
(八十五左)經言界外(至)生死等也(文)。演祕云。疏界外生死漏生死者。解云。准經文應云界外生死‧界內生死。界內即有漏也。界外即無漏。無漏即變易。有漏即分段。但約助緣故云界外。體非實爾(文)今謂。有漏即分段者。非也。此唯明變易。何係於分段。
(八十五左)即十地云(至)當生其中(文)。十地論云。佛地論一(十左)云。如是淨土方所圓滿。既超三界異熟果地。如涅槃等。應無有因。若有因者。應三界攝。若言淨土超過三界。還有超過三界法。因此應當說其相。云何勝出世間善根所起。謂大宮殿用出世間無分別智後得所得智善根為因而得生起。非是無因。非大自在天等為因。
(八十六右)更勘勝鬘(至)此等文也(文)。勝鬘經(二左)楞伽經。
(八十六右)瑜伽八十(至)乃至廣說(文)。八十(二十二右)云。問。回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取。為往有餘依涅槃界耶。答。唯住有餘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問。若准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知無有所餘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辨。世尊多分依此回向菩提聲聞。蜜意說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所修行極成遲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文)佛地第二(十三左)亦同。
(八十六右)此是發趣(至)初修菩薩(文)。義演云。疏此是發至極遲鈍者。解云。如世尊言。善修禪足能住一劫者。即是發極極鈍耳。於出現界事佛。欲合此聲聞出現土中十方世界承事諸佛。欲令遣起有情。故此人名極遲鈍。不如初修菩薩者。若無學回心二萬劫或十劫千劫方至菩薩信心。若初修頓悟菩薩經六十劫即至信心亦有。疏不無出現界事佛變化有情。文義亦無違(文)今謂。義演牒文於現流等無之。知更有一本。
(八十六左)無上依經(至)如別抄會(文)。義蘊云。疏無上依經有四種生死者。一方便生死。謂無明住地能生於生於行。是生死疎緣故言方便二因緣生死。謂無明住地所資之。是生死之正因故。三者有生死。謂三種意生身。三有之中有異熟故言有有。滅此生死體生不無。更有生滅等相。故言有有。四無有生死者。謂此生死無有苦苦壞苦。故言無有。滅既變易之身所有生異等。此亦更無生死。故云無有生死。且說變易四種生死。文有餘廣如樞要‧燈(文)義演云。疏四中生死者。一方便生死。謂所障是變易生前加行也。二者因緣生死。唯是無漏業因。三者有有生死。即是以定願力初變易漸漸。四者無有生死。謂此變易身漸漸衰劣(文)。樞要下末(二十八左)云。攝四生死者。無上經(上十五左)云。阿難一切阿羅漢‧辟支佛‧十地菩薩。為四種障不得如來法身四德波羅蜜。何者為四。一者生緣。二者生因。三者有有。四者無有。何者生緣。或即是無明住地能生一切行。如無明生業。何者生因。或是無明住地所生諸行。譬如無明所生諸業。何者有有。緣無明住地因無明住地所起無漏行三種意生身生。譬如四取為緣三有漏業為因起三種有。何者無有。緣三種意生身不可覺知微細墮滅。譬如緣三有中生念老死。下文又云。阿難於三界中有四種難。一者煩惱。二業難。三者生報難。四者過失難。無明住地所起方便生死。如三界內煩惱難。無明住地所起因緣生死。如三界內業難。無明住地所起有有生死。如三界內生報難無明住地所起無有生死。如三界內過失難。有有者。有三界有異執體。無有者。無有苦苦等唯有行苦相。以無漏資生死。示說為難(文)義燈六末(四十右)云。與四種生死相攝者。無上依經云。有四種生死。一方便。二因緣。三有有。四無有生死。如分段生死有四種難。一煩惱難。二業難。三報難。四過失難。煩惱難者。謂無明‧愛‧取業難行全及有少分報難。即識等五果‧並生‧老死。過失難者。為生‧靈‧滅‧受‧悲‧苦惱。以變易四如次譬彼。即彼知障為方便。有分別業為因緣。不取無漏有分別。業非過失故。非失集故。或印不同也。所得變易為有有。以其五蘊有生‧靈‧滅等。為無有生死。既譬彼過失。即變易上生‧靈‧滅等行苦攝故。更無餘果云無有生死。准此而言念念有四。不同古人方便生死在初三地。因緣生死四‧五‧六地。有有生死七‧八‧九地‧無有生死在第十地。隨‧唐攝論並悉無文。無上依經及寶性論亦中配地。西明釋云。無明支名方便。所發行支名為因緣。識等八支名為有有。生‧老死名為無有。今謂。少乖文。既無明喻分段死煩惱難者。即愛‧取支亦煩惱攝。既以因緣喻業難。既有支少分亦因緣攝。餘略不論。準論‧本疏及前第七等無間緣皆已廣辨(文)。性性論第二(十九右)云。四怨。四無有生死。一方便生死者。是無明住地能生新無漏業。譬如無明生行。或因煩惱方便生同類果。名為因緣。如無明生不善行。若生不同類果。但名方便有生善行‧不動行故。令無明住地生新無漏業亦爾。可生同類。或不同類生福行名為同類。以同類俗故生智惠行名不同類。以智是真惠故是名方便生死。二因緣生死者。是無明住地所生無漏業。是業名為因緣生死。譬如無明所生行。是業但感同類不生不同類果。善行但生樂果。不善但招苦報。故名因緣生死。方便生死譬凡夫位。因緣生死譬須陀洹以上。但用故業不生新業。三有有生死者。是無明住地為方便。無漏業為因。三種聖人是意所生身。譬如四取為緣有漏業為因三界內生身。有有者。未來生有更有一生名為有有。如上疏阿那含人於第二生中般涅槃者餘有一生故。故名有有。四無有生死者。是三聖意生最後身為緣。是不可思惟退墮。譬如生為緣老死等為過失(文)。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七終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