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九 輸入者 袁雪梅 (四十三右)七十七名(至)識了別也(文)。七十七(八右)云三者了別真如。謂一切行唯是識性(文)。今謂。深密‧瑜伽並云了別。舊中邊唯云識。新中邊。顯揚‧佛地‧此論。皆云唯識。 (四十三右)論安立真如(文)。演祕云。四安立真如者。問。四皆安立。何唯談苦。雖標總稱即因別法。如色處等。又四諦初從總為目。餘三後故從別立名(已上)今謂。倫記亦用第二解。 (四十三右)下四定四聖諦(文)。七十七(八右)四者安立真如。謂我所說諸苦聖諦。五者邪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集聖諦。六者清淨真如。謂我所說諸滅聖諦。七者正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道聖諦(文)。顯揚三(九右)云。四安立直如作意謂如前說。乃至於染污法體思惟苦諦。既思惟已欲令知。故為有情說。五邪行真如作意。謂如前說。乃至於染污法因思惟集諦(鮮本有既思惟已四字)欲令斷。故為有情說。六清淨真如作意。謂如前說。乃至於清淨法體思惟滅諦。既思惟已欲令證。故為有情說。七正行真如作意。謂如前說。乃至於清淨行思惟道諦。既思惟已欲令修。故為有情說。 (四十三右)舊中邊云依處(文)。義演云。舊中邊云依處者。即此中妄立真如也。既喚苦諦名為依處。是諸有情所依處故。邪行真實者。謂業煩惱也。即集諦也。對正行無漏道諦得邪行名。 (四十三右)七十七云(至)平等平等(文)。七十七(八右)云。當知此中由流轉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故一切眾生平等平等‧由相真如‧了別真如故一切諸法平等平等。由清淨真如故一切聲聞菩提‧獨覺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平等平等。由正行真如故聽聞正法。緣總境界勝奢摩他‧毘缽舍那所攝受慧平等平等(文)深密亦同。餘論無之。 (四十三左)此約除佛餘名有情(文)。義蘊云。疏此約除佛餘名有情者。問。菩薩二乘豈有邪行。答。有漏流轉皆名邪行。然菩薩等感身之業同無明發並名邪行。 (四十三左)無苦集故(至)故佛言無(文)。安立‧邪行是苦集故。此二真如不通佛果。顯揚等下釋流轉不通所以。於中初就顯揚而釋。又說等下依此論而釋。 (四十四右)由清淨如故(至)舊名知處(文)。義演云。疏由清淨如故至舊名知處者。解云。即約三乘同坐一解脫床故。問。既云清淨真如。即是滅諦。即應言由清淨直如三乘涅槃平等平等。如何乃言三乘菩提平等平等耶。答。第一解云。今舉能證菩提智顯所證涅槃平等。故云三乘菩提平等平等。以三乘智滿方得所證涅槃也。第二解云。或菩提性境亦名菩提。性真如。即是菩提所依之體性亦名菩提。今疏家舉智顯所依真如性平等也。第三解云。性境即是真如。是菩提之所證亦名菩提故。中邊云。菩提‧菩提斷即是真如。真如名菩提斷。由智斷惑所顯得故。舊中邊云。說智及智處俱名般若。說者即是文字。般若者能證智也。智者即觀照般若。處實相般若。以彼舊論釋般若經故。云皆名為般若。 (四十四右)勝鬘經(至)下自當知(文)。勝鬘經(九左)曰。是故阿羅漢‧辟支佛有餘生法不盡故有生有餘梵行成故不純事。不究竟故當有所作。不度彼故當有所斷。以不斷以不斷故去涅槃界遠。何以故。惟有如來應當正覺。得槃涅槃成就一切功德故。阿羅漢‧辟支佛不成就一切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惟有如來槃涅槃成就無量功德故。阿羅漢‧辟支佛成就有量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乃至廣說。不得涅槃。 (四十四左)謂實相(至)此約增上(文)。義演云。疏謂實相至此約增上者。問。何意七真如中。三果根本智境。餘四後得境耶。答。實相真如二空所顯。以依空門證真如故。唯識真如是我性故。既入見證唯識性。即斷惑證真根本智故。清淨真如正是滅諦苦滅。證如是根本智境餘之四皆後得變相而緣。了俗證真後得智故。故三種真如‧及安立等四真如。是二智之別境。故云三四境別。若約詮說。四後得智境。若據顯體。論實相等三是正智境。 (四十四左)顯揚十六說與此同(文)。顯揚十六(十一右)云。問。何因緣故七種真如名勝義諦。答。由是二最勝智所行故。謂出世間智及此後得世間智。由此勝義無戲論故。非餘智境。又此勝義無戲論故。於有相法離一異性。何以故。由此真如於有相法不可說異亦非不異故。 (四十四左)中邊云此三二性攝(文)。中邊中(六右)云。流轉與安立邪行依初二。實相‧唯識‧淨‧正行依後一。論云。流轉等七隨其所應攝在根本。三種真如。謂彼流轉‧安立‧邪行。依根本中遍計所執‧依他起。實相‧唯識‧清淨‧正行‧依根本中圓成實立。 (四十五右)瑜伽第三有此六法(文)。瑜伽第三(初)。 (四十五左)有展轉義(文)。義演云。疏有展轉義者。由識心上變作虛空等無為相而現。是依他起。遂便執云此是實有。方名所執性故云展轉義也。故下疏云。無為亦心緣變故云是依他起。 (四十六右)辨中邊云(至)各通三性(文)。中邊中(六左)此蘊等十各有三義。且色蘊中有三義者。一所執義色。謂色之變計所執性。二分別義色。謂色依他起之性。此中以為色故。三法性義色。謂色之圓成實性。如色蘊中有此三義。受等四蘊‧界等九法。各有三義。隨意當知。如是蘊等由三義別。無不攝入彼三性中。 (四十六左)初是瑜伽(至)一圓成實(文)。七十四(初右)云。問。三種自性相等五法。初自性五法中義所攝。答。都非所攝。問第二自性幾所攝。答。四所攝。問。第三自性幾所攝。答。一所攝(文)顯揚第六(初右)云。五法者。一相。二名。三分別。四真如。五相智。相者。若略說。謂一切言說所依處。名者。謂於諸相中依增語。分別者。謂三界所攝諸心心法。真如者。謂法無我所顯聖智所行一切言說所不依處。正智者。略有二種。一唯出世間。二世間‧出世間(文)十六(五右)云。遍計所執自相是無。何以故。五事所不攝故。除五事外更無所有。何等為五。一相等乃至廣說。 (四十六左)三無性論(至)不依彼故(文)。三無性第一(三右)名為五藏。謂相‧名‧分別‧如如‧無分別智。佛性論二(二十右)云。五法者。相‧名‧分別‧思惟‧及聖智如如。二論並真諦譯故云不依。 (四十七右)七十四云(至)亦緣無執(文)。七十四(初右)問。若依他起自性亦正智所攝。何故前說。依他起自性緣遍計所執自性應可了知。答。彼意唯說依他起自性雜染分。非清淨分。若清淨分當知緣彼無執應可了知(文)瑜伽但說作前說此指前七十三說(十三右)答中云彼亦同。今就詮旨簡。言但說亦無巨妨。義演云。問。若依他起至應知者。此中問意。若瑜伽云中說依他起性攝得正智者。何故前說依他起而緣遍計所執耶。應知者。即遍計所執無體故。但可應知。依他起名應斷。即圓成名應證。答。彼唯說染分依他。非淨分依他。若淨分依他亦緣無執。無執者。即緣二空也。故有漏染分緣邊計性無漏淨分緣二空如。故無漏依他通圓成攝。 (四十七右)舊中邊上卷(至)彼有頌文(文)。舊論上(二十一右)頌曰。相及於分別。名字二性攝。聖知與如如。此二一性攝。長行云。相及分別依他性中攝。名者分別性中攝。如如及聖智依真實性中。攝(文)新論中(五右)頌曰。名遍計所執。相‧分別依他。真如及正智。圓成實所攝。長行可知。 (四十七左)所執都無(至)無實體故(文)。義演云。所執都無至無實體故者。解云。為遍計所執無體。於五法中但向名中攝。意顯所執但在其名都無實體故。問。准疏云。設能詮名亦相中攝。若爾即今有四法而無五法。何以故。以名即相故。又何以故說遍計所執而攝彼名。答。不爾。今意說。名雖復是名亦說為相。是見緣故不以說名是相即五法中無名。前意說。此不唯是名亦通於相故。瑜伽五事中云。有名皆是相。有相非是名。為色等自解。故知相‧名別。故五法中有其名。說遍計名中攝。顯彼性非有。問。五法中名是遍計攝。所執既無體。未審名為有體不答。意顯遍計但有其名而無實體。不通名亦無體。名亦相是從緣生故。 (四十七左)真如正智(至)不相違也(文)。義演云。真如正智至不相違也者。中邊據能緣智‧所緣如俱斷漏故。俱離倒故圓成實攝。瑜伽約緣生義。是依他無違也。問。是正智可能斷漏。真如是所攝。體亦是無漏也。又正智能斷惑所以攝無漏。真如體離染亦得名無漏。又能證‧所證別。俱不得攝無漏。能所證不異。是俱無漏故。中邊云。菩提‧菩提斷皆名為菩提。說智及知處俱名為般若。 (四十八右)十卷楞伽(至)十卷有故(文)。十卷第七(十四右)四卷第四(二十一右)云。復次大慧五法者。相‧名‧妄相‧如如‧正智。大慧相者。若處所行相色像等現。是名為相。若彼有如是相。名為瓶等。即此非全。是說為名。施設眾名顯示諸相。瓶等心心法是名妄想。彼名‧彼相畢竟不可得始終無覺。於諸法。無展轉。離不實妄想是名如如。真實決定究竟自性不可得彼是如相。可及諸佛隨入處。普為眾生如實演說設顯示。於彼顯入於正覺不斷不常。妄想不起。隨順自覺聖趣一切外道聲聞緣覺所不得相。是名正智。大慧是名五法‧三種自性‧八識‧二種無我。一切佛法悉入其中。是故大慧當自方便學亦起他人。勿隨於他。 (四十八右)七十六說(至)故論不釋(文)。七十六(十五左)云。我今領解世尊所說義者。若於分別所行‧遍計所執相所依行相中。假名安立以為色蘊。或自性相。或差別相。假名安立為色蘊生。為色蘊滅。及為色蘊永斷遍知。或自性相。或差別相。是名遍計所執相。世尊依此施設諸法相無自性性。若即分別所行遍計所執相所依行相。是名依他起相。世尊依此施設諸法生‧無自性性‧及一分勝義無自性性如是我今領解世尊所說義者。若即於此分別所行‧遍計所執相所依行相中。由遍計所執相不成實故。即此自性無自性性法無我真如清淨所緣。是名圓成實相乃至廣說。蘊處界有支等亦後如是。 (四十八左)世親攝論(至)遍計所執(文)。第五(初左)云。釋云。如依他起自性‧遍計所執分。雖顯現可得而非稱彼體。為顯此義故。說由名前覺無稱相違故等。若依他起‧偏計所執同一相者。應不得名於久覺轉。如執有瓶。若離瓶名於瓶義中無有瓶覺。若此瓶名與彼瓶義同一相者。瓶覺應轉。以非一相。是故不轉。由此名為義體相稱則成相違。此中安立名為依他起。義為變計所執。以依他起依名勢力成所遍計故。又於一義有眾多名。苦名與義同一相者。義應如同一相成第二相違過失。又名不決定。以一瞿聲於九義轉。若執名‧義同一相者。多義相違應同一體。則成第三相違過失失。由執牛等非一相義則一性故。 (四十八左)若體相稱即成相違(文)。演祕云。疏若體相攝成相違者若以攝論名義二體攝。此五法名義體者便成相違。何以故。五法中義即相分別也。體即依他。彼義初性。以無攝有。豈不相違‧義蘊云。疏若體相攝即成相違者。名屬依他。理即可爾。義屬偏計。即成相違。何以然者。五法之中相及分別。名之為義。體即不無。即屬遍計相違耶也。又名言虛似攝屬依他所詮不無。乃屬邊計亦成相違(文)今謂。此文即是攝論。何用名義與五法相攝。彼論意者唯約名義相對而論。名是依他。義乃是邊計。故成相違。何得相攝。蘊深亦用演祕。並皆不允。 (四十八左)此意名者(至)故對舉之(文)。義演云。意說。此論中意說。名是五法中名。義即分別及相。此明與攝論不同故。彼此二論明五法不同。相攝亦有異也。今不合引來。但引對舉之。非欲正明五法相攝。 (四十九右)彼世親云(至)所遍計故(文)。如上已云。 (四十九右)極疏遠故。義演云。疏極疏遠故者。圓成是依他之性。今依他起。不依圓成。為隔他。故云疏遠。縱依依他起執展轉說。其圓成實本離名言故。 (四十九右)楞伽中邊(至)假亦通有(文)。義演云。疏楞伽中邊至假亦通有者。解云。依二教五法有二解。第一云或通有無者。邊計執者無。以邊計所執體非實有。從緣生體即是有。二云或體實有者。即五法體總實有。然計所執剋體。雖無隨其妄情假說亦通於有。如毛輪‧空華。妄情為有。執之為實。若非妄情依離起執。即就妄情假說通有實不然。又所執境之所依是依他有法。遍計所執雖無相從而說。故假說所執亦通有也。此第二解意明五法總於有。 (五十右)如瑜伽第七十二七十三四等(文)。七十二(四右)七四兩卷通說五法別等者。如略纂及義林章等。 (五十右)中邊以三性(至)可勘彼文(文)。中邊中(初右)云。應知真實唯有十種。一根本真實。二相真實。三無顛倒真實。四因果真實。五粗細真實。六極成真實。七淨所所真實。八攝受真實。九差別真實。十善巧真實(文)義演云。今但舉名略辨名意。一根本真實。依此建立作真實故。依三性立者。解云。於三性中有真實義名為真實。初性中真實者。遍計所執相常非有。以常非有故。於此性中計為真實無顛倒故。於依他起相有而不真。唯有非真。於依他起許為真實。於圓成實有二空性。故計為真實。二相真實。此於根本真實相中無顛倒故。三無顛倒真實者。謂無常‧苦‧空‧無我性‧由此性能治彼常倒四倒。四因果真實。謂四諦。染淨因果有差別故。五粗細真實。謂世俗‧勝義。二有別故。六極成真實。謂世間。道理二極成故。七淨智所行真實。謂煩惱‧所智二障智所行有異。八攝受真實。謂即三性‧五事相攝。九差別真實。謂七真實‧三性相攝。十善巧真實。謂治十種我見。以修蘊等十種善巧。然此十真實一一皆與三性相攝。初下與三性相攝。具引餘者恐文繁不引(此據演祕)。 (五十右)然有蘊等(文)。義演云。疏然有蘊等者。即中邊說蘊說蘊等十種善巧。所謂蘊善巧‧界善巧等。如下當知。此不預述。 (五十左)取分別(至)亦所詮故(文)。演祕云。疏。取分別全至是所詮故者。問。正智心等通能所詮。分別何乃唯識所詮耶。答。有漏別開相‧名‧分別。分別所以唯是所詮。無漏總合。故正智一能所詮具。有義相唯所詮。名但能詮。分別有三。隨二所變有差別故。雖有多釋將今說勝。詳曰。如名詮名所詮之名豈非名耶。答。是名者何非所詮。名依識變。何非名相。答。許是相相即能詮。答。以識能變能詮故名能詮者。應相從故從於能變但名分別。從所變故唯相‧名二。此既不爾。彼云。何然。故疏為勝。今助一釋。相‧分別二唯是所詮。名通能所。雖名識變亦是相收。然據別義但稱為名。若不爾者即有如前相從例失。思之可知。 (五十左)相名小分是所詮相(文)。義蘊云。心變聲名亦名為相。名詮於名亦名所詮故。名‧相二名取小為能所詮。 (五十左)正智小分是所詮等(文)。義蘊云。無漏有為皆正智攝。能變心等唯屬所詮。所變之境可通能所。思之可悉。 (五十左)前言離過無漏能詮(文)。義演云。疏前言離過無漏無能詮者。即前瑜伽等云。無漏心等離戲論故。但總名正智不說能‧所詮。今談法體實。無漏亦以詮者云。此據法體說。無漏後得亦有能信名句字等故。善‧惡地菩薩於後得智中變起無量名句實。故不同前。 (五十一左)顯揚論十六(至)第五依圓成相(文)。顯揚第十六(十二丁之左)之全文。 (五十二右)第八十一(至)正分別(文)。八十五(五左)云。一者所詮相。二者能詮相。三者此二相應相。四者執著相。五者不執著相(文)顯揚十二(五右)云。三此二相屬相。餘文亦同。 (五十二左)彼所詮相(至)非所詮故(文)。八十一(五左)云。所詮相者。謂相等五法如五事中已說(文)顯揚十二(五右)所詮相者。謂相等五法如五法藏說。 (五十二左)彼二論文(至)亦不相違(文)。八十一(五左)云。能詮相者。謂即彼依止名等為欲。隨說自性差別所有語言。應知此即邊計所執自性相。此邊計所執自性有差別名。所謂亦名邊計所執。亦名和合所成。亦名所增益相。亦名虛妄所執。亦名語說所顯。亦名文字加行。亦名唯有音聲。亦名無有體相。如是等類差別應知(文)顯揚十二(五右)云。能詮相者。謂即於彼法依止名等為詮。諸法自體差別‧所有言說。此亦能顯變計所執自體。應知此遍計所執自體有多種名諸十全同瑜伽(文)義蘊云。疏亦名和合者。顯能詮相。無實體故說名和合。各合者。顯其虛假無實性故。聲名聚氣方起變計。執實能詮故云和合。 (五十三右)此二相屬相(至)執所依止(文)顯揚十二(五左)云。此二相屬相者。謂能信‧所詮五相屬著邊計所執自體執所依止(文)。瑜伽相屬為相應。其餘全同。義蘊云。疏此二相屬至執所止者。牒彼文也。言即遍計所執性也者。總斷定也。次方由解文意易詳。此論同故唯遍計攝(文)義演云。疏此二相屬相對起計心故者。此釋第三相。意說。二相屬相中。遍計所執性與能計心而所依。即由有所執性方起能計心。故所執性是所依。能計心是能依。明知執所依者是遍計所執。心是依他起。故此二相屬相唯是遍計所執性。只道此相通變計心。不言此相是依他起。 (五十三右)第四言(至)及彼隨眠(文)。八十一(六右)云。執著相者。謂諸愚夫無始來相續流轉遍計所執自性執及彼隨眠(文)顯揚十二(五左)云。執相者。謂無始流轉一切愚夫遍計所執自體執及此隨眠(文)二論大意不別。瑜伽先舉迷人。後明其時。顯揚前後垂翻。言性及彼。顯揚言體及此。 (五十三右)第五不執著相(至)彼習氣者(文)。八十一(六右)云。不執著相者。謂已見諦者。如實了智遍計所執相。及彼習氣解脫。若正分別如思所成地。應知其相。 (五十三右)此中五相(至)理不違也(文)。義演云。疏此中五相前二諸論不同各據一義後三諸論皆同理不相違也者。意云。五相中所詮‧能詮二相諸論不同若唯識及顯揚第十六同說所詮‧有詮一一皆具三性。然八十一‧顯揚十二同說怕詮相是相‧名等五事。若能詮相唯是計所執性。故五事中前二相諸論各據名義說不同也。其以三事四諦中皆同。且如唯識顯揚十六。說二相屬唯是遍計所執性。若執著相唯是依他起。若不執著相即是圓成實性。若八十下‧顯揚十二。說後三相云二相屬相。是變計所執性著。謂能計心及此種子。是依他。虛妄分別為自性故。不執等相是圓成實。於不執著相中言即計所執及彼隨眠解脫等者。意說。由知遍計所執無。有漏染依他。而得圓成解脫也。故後三諸論皆同也。問。顯揚十二說能論及二相屬相中。皆言唯有遍計所執。未審而有何別。答。能詮中言遍計所執者。即據遍計所執性當體中無。若二相屬相中言記計所執者。即顯此所執性與依他為所緣。即執著相中依他計心。是能依據義分別。不可各責。 (五十三左)顯揚六說(至)所成真實(文)。第六(二左)云。彼真實復有四種。一世間真實。二道理真實。三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四所智障障智所行真實。世間真實者。謂一切世間於諸事中由串習所得悟入智見共施設世俗。性如施地。謂唯是事非大等。如是於水‧火‧風‧色‧聲‧香‧味‧觸‧飲‧食‧服‧乘‧諸莊嚴具‧及計什物‧香‧鬘‧塗食‧歌舞‧音樂。眾明男女威儀諸行。田‧宅‧財物‧及苦樂等。於苦謂苦非樂。謂樂非苦。又若略說者。謂此是此非彼。如是謂彼是彼。餘若事世間有情決定勝解諸行。一切世間自苦傳來名言決定自他分別共為真實。非邪思搆觀察所取。是名世間真實(文)瑜伽三十六(八右)云。云何真實義。謂略有二種。一者依如所有性法真實性。二者依盡所有性諸法一切性。如是諸法真實性‧一切性。應知總名真實義。此真實義品類差別復有四種。一者世間極成真實。二者道理胡成真實。三者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四者所智障淨智所行真實。云何世間極成真實。謂一切世間於彼彼事隨順假立世俗串習悟入覺慧所見同性。謂地唯是地非是火等。如地如是水‧火‧風‧‧色‧聲‧香‧味‧解‧飲‧食‧衣‧乘諸諸莊嚴具。資產‧什物‧塗香‧花鬘‧歌舞‧妓樂。種種光明男女承事。田‧園‧邸‧店宅舍等事。當在亦爾。若唯是苦非是樂等。樂唯是樂。非是苦等。以要言之。此即如此非不如此。是即如是非不如是。決定勝解所行境事。一切世間從其本際展轉傳來。想自分別共所成立。不由思惟籌量觀察。然後方取。是名世間極成真實(文)略纂十(二十二左)云。論云一依如所有性二依盡所有性者。且如二知如所有性。即無分別智。緣理之智。如境道理稱實性而勸。盡所有性。即後得智。緣事為境界性。而能勸之。此解大分以理‧事智別。又勸四諦‧十六諦‧三空門等勸智。名如所有性。八勸心雖後得智能出世。後得緣相見道有性真如故。名如所有情。若後得緣有常‧無常‧無漏‧無漏等事。差別門不作相見道真如解之世間智。名盡所有情。此即約後得智。分為二智。謂世間後得。出世後得解。論云復有四種一世間極成真實(乃至)第四所智障所行真實者。初謂世間‧世俗共許。是有依世俗理。此法是有除所執之法故。名世間恐極字所成真實。以共許故名為真實。即唯有為有漏法。若無為無漏法。是道理所成出世間故。又云論解世間真實中。云何世間極成真謂一切世間於彼彼事隨順假立世俗串習悟入覺慧所見道性者。是意明。一切世間人。於眾事中。隨眾事所起言說。意解所詮之事。眾共許者。是此真實體故列。謂地唯是持等者。是此唯此是此。乃至非不如是。謂此地唯是地。是水唯是水。不是火‧風等起。決定解世間共計故。無始傳來今卒慮。此等是真實體。 (五十四右)謂諸智者(至)成道理所成真實(文)。顯揚第六(二左)云。道理真實者。謂諸正智者有道理義聰叡者。諸點慧者。諸推求者。諸審察者。住尋思地者。具自辨才者。處異生位者。隨觀察行者。依現比思教三量。極善決擇決定智所行所知事。以如實因緣證成。道理所建立故。是名道理真實(文)瑜伽三十六(九右)云。云何道理極成真實。謂諸智者有道理義。諸聽叡者。諸點慧者。能尋思者。能伺察者。住尋伺地者。具自辨才者。居異生位者。隨觀察行者。依止現比及至教量極善思擇決定智所行所知事。由證成道理所建立所施設義。是名道理極成真實(文)略纂十(二十三右)云。二道理所成真實者。謂有智者乃至隨觀察行者。依止現比至教量等。道理所成之義。即通有漏‧無漏‧有為。無為法(文)又(三十三右)云。論解道理極成真實中。云能尋思者‧能伺察者。住尋思地者下。謂如欲界。有人一時不起尋伺。若人有起此尋伺者等。若以欲界對色界。名住尋伺者。又說能尋伺者。明正起尋伺時人。住尋伺地。謂成熟尋伺人。居異生位者。謂聖人住無漏故。不樂散亂多論義等。異生多散亂故。多樂論義故。唯據住異生者。又聖人雖有見諦。有比現聖言量等。少分而有。有已證得故。凡夫一向未證得。多生比智故。多理極成中。明凡夫比量道理。極成於法。 (五十四右)謂一切聲聞(至)名此真實(文)。顯揚第六(二右)云。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者。謂一切聲聞‧獨覺無漏方便智。無漏正智。無漏後所得世間智等所行境界。是名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由緣此故。於煩惱障智得清淨。及後證住無障礙性。是故說為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問。此中何是真實。答。謂苦集滅道名之所顯四聖諦。由簡擇如是四聖諦故。得入現觀位。於現觀位中真實智生(文)瑜伽三十六(九右)云。云何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謂一切聲聞獨覺。名無漏智。若能引無漏智。若無漏後得世間智所行境界。是名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由緣此為增。從煩惱障得清淨。於當來世無障礙住。是故說名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此後云何。謂四聖諦。一苦聖諦。二集聖諦。三滅聖諦。四道聖諦。即於如是四聖諦義。極善思擇證人現觀。入現觀已如實智生。此諦現觀。聲聞‧獨覺能觀唯有諸蘊可得。除諸蘊外我不可得。類習緣生諸行生滅相應慧故。類習異蘊補特伽羅無性見故。發生如是聖諦現觀(文)略纂十(二十三右)云。第三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依論文通二乘加行等智。即三乘所得三智。三智之境。涅槃無為。四諦等法是。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體。唯有漏中如行智。無漏二智。及涅槃無為。是即真實體。又(二十四左)云。論解第三真實中。云若能引無得智者。非有漏如行智者。云何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不緣無為涅槃耶。義曰。論云不生。是緣涅槃智。此能引無漏智緣涅槃。亦說是加行。為此中收。論云數習異蘊補特伽羅無性見故者。即類習離蘊外無我見也。 (五十四右)由緣此故(至)得無障礙等(文)。義蘊云。言智得清淨者。解淨智也。言證得無障礙者。謂四諦理解所行也。 (五十四左)謂於所智中(至)名此真實(文)。顯揚六(三右)云。所智障淨智所行真實者。謂於所智中能礙智故名所智障。若真實性是解脫所智障智所行境界。是名所智障淨智所行真實。應知。此復云何。謂諸菩薩‧佛薄伽梵為入法無我及已入極清淨者依一切法。離言說自性。假說自性。無分別平等智所行境界。謂最勝真如無上所智究竟性此。性一切正法簡擇。不能迴轉。不能過起。是名所智清淨智所行真實(文)瑜伽三十六(九右)云。云何所智障智所行真實。謂於所智能等智故名所智障。從所智得解脫智所行境界。當知是名所智障淨智所行真實。此復云何。謂諸菩薩諸佛世尊入法無我。入已善淨於一切法離言自性。平等平等無分別智所行境界。如是境界為最第一真如無上所智邊際。齊此一切正法思擇皆悉退還不能越度。 (五十五左)四道理(至)所行真實(文)。對法論第十一(八右)云。四種道理。謂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觀待道理者。謂諸行生時要待眾緣。如芽生時要待種子‧時節‧水田等緣。諸識生時要待根‧境作意等緣。如是等。作用道理者。謂異相諸法各別作用。如眼根等為眼識等所依作用。色等境界為眼識等所緣作用。眼等諸識了別色等。金銀匠等善修造金銀等物。如是比。證成道理者。諸為證成所應成義宣說。諸量不相違語。所應成義者。謂自體差別所攝。所應成義諸量不相違語者。謂現量等不相違立宗等言。法爾道理者。謂無始時來於自相共相所住法中。所有成就法性法爾。始火能燒水爛。如是等諸法成就法性法爾。如經言眼雖圓淨空無有常乃至無我。所以者何。其性亦爾(文)義蘊云。疏四道理者。謂觀待此彼得生住。二作用道理。如根發識識能了教。三證成道理。由比量等有正智生。四法再道理。如地‧水等法爾道理。如地水等法爾堅‧濕。疏如是所智障淨智所行真實者。為如真如。唯佛‧菩薩之所行故略不說。餘理通諸法。又前已說。如是所行故文者也。 (五十五右)亦取無漏智(至)不爾便減(文)。義演云。疏亦取無漏智至不爾便減者。意云。今此四聖諦真實亦取無漏智為為真實。若不取無漏智為真實者。即四聖諦真實便減。以不攝無漏智故。意說。無漏智亦被他觀諦下後得無漏世間智緣也。故喚後得無漏智名世間智心。亦緣俗故所智障淨智所行真實亦准此釋(文)義蘊云。疏不爾便減者。聖諦與智俱是所行。若不取智便為減也。又淨智能行聖諦所所二俱真實。唯境非智故名滅也。前解為勝。 (五十五左)瑜伽三十六(至)依他攝者(文)。今撿瑜伽三十六‧對法十一。無有分明論攝屬文。然三十六如上具引。又對法中明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於中演四種道理等。此等兩論其意明依他攝。非有別文。 (五十五七)七十三說(至)三事所攝(文)。七十三(九右)云。問。如是五事四種真實。此中何事攝幾真實。答。世間所成真實‧道理所成真實三事所攝。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所智障淨智所行真實三事所攝。 (五十五右)二障淨智(至)二事所攝故(文)。七十三(九左)如上已引。演祕云。論。二障至二事攝故者。問。准瑜伽論三十六說。後二真實以四諦理真如為體。七十三中兼取正智。何意不同。答。有三釋。一解如疏。二傳三藏釋云。當證二障淨所行時說證智慧。猶如見分緣真如時即自證分亦緣見分。三有義二空觀智能有所行亦名所行。不就說云二障淨智通緣真俗故無漏智亦名所行。後得緣者。此理不然。後得通緣染‧淨依他。應說染分亦是二智之所行真實。若爾即應二智所行通攝五事。既二事攝。故能觀智能有所行名為所行。詳曰。疏及傳釋其理稍通。有義所斷恐乖論旨。論旨者何。謂論本明所緣之境。顯境不同有四真實。故三十六云。此真實義品類差別復有四種。義即境也。今取其智能有所行名有所行。不約為境。豈與本論不成楚‧越。論據一分淨境為言。非境義同以染依他便例責也。今助二釋。一云根本智所行真如真如所攝。餘無漏智緣安立等所變相等亦名二智所行真實正智所攝。不同有漏虛妄分別非相等攝。故七十三無漏有為總名正智。問。何以證知。答。三十六云。一切二乘若無漏智。若無漏之後得世間智所行境界。是名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又顯揚云。此中何者是真實。答。謂四聖諦。既後智境亦名真實。故知後得所緣四諦真如等相皆名實。然三十六第三真實具言三智。第四不具但影顯也。不爾何意有具‧不具。或取疏傳合今所明復為一釋。故大論前後亦不相違。更思。疏。中邊論至依一圓成實者。四句之中初實依遍計一。二顯第二依計等三。第三‧四顯第四三實共依成實。 (五十六右)辨中邊論說(至)唯初性攝(文)。中邊中(五右)云。若事世間共所安立串習隨入覺慧。所取一切世間同執此事是地非火。然非聲等。是名世間極成真實。此於根本三真實中但依遍計所執而立。 (五十七右)舊中邊上頌(至)依一圓成實(文)。舊中邊上(二十右)新中邊中(四左)演祕云。四句之中初顯初實依遍計一。二顯第二依計等之三。第三‧四顯第四三實共依成實。 (五十七左)一無性無常(至)即初性也(文)。義演云。疏一無性無常至假名諦者。無性性實而諦假。以性常無名實也。即喚此假為苦諦下無常故諦名假。以性常無非是苦。故云諦名假也。 (五十七左)舊中邊云(至)新同此(文)。舊中邊上(十八左)云。一無物無常。新中邊中(二左)云。一無常無性。謂遍計所執此常無故。 (五十七左)二起盡無常(至)為無常(文)。義演云。疏二起盡無常至為無常者。此即性諦俱實。其有漏法實是生滅。亦復是苦故。性諦俱實也。 (五十七左)三垢淨無常(至)假名為諦(文)。義演云。三垢淨無常至有無垢為義者。此即性實諦假。意說。真如實無垢淨。若在生死位中即名中垢真垢。若斷煩惱斷生死時即無垢真如。真如約分位假名無常。實是常法。即名性實。然不是苦諦下無常。名為諦假。以真性非是苦故。 (五十七左)中邊云有無垢為義(文)。舊中邊云。三有垢無垢無常。新云。三垢淨無常。謂圓成實位轉變故。 (五十七左)此約詮分位(至)不緣之(文)。演祕云。疏。此約詮分位為垢淨者。以有染淨隱顯二位。據斯詮顯以彼苦下能緣之心無常行也。假名無常。體實常也。疏。無常行實不緣之者。無常行相但緣三諦。有為為義。不緣滅諦無為為境。義蘊云。疏似無常行者。有漏之法有染有淨。可是無常。此無為法實非無常。約詮垢淨假名無常。似有漏故。無常行實不緣之者。苦無常行者不緣無為。無為是常法故。 (五十七左)又依一切無常為語等(文)。演祕云。疏又依一無常為語等者。言無常之行緣。初後性此能緣行。非是十六行中無常。是十六外緣無常心。何所以者。十六行中無常但緣三諦為境。初性非諦。後履無為。非無常故。 (五十八右)顯揚十四(至)在外色(文)。十四(十二左)云。六種無常者。一無性無常。二失壞無常。三轉異無常。四別離無常。五得無常。六常有無常。八種無常者。一剎那門。二相續門。三病門。四老門。五死門。六心門。七器門。八受用門。此中剎那‧相續二種無漏偏一切處。病等三無常在於內色。心無常唯在於名。器‧受用二無常有於外色(文)顯揚無無字。唯言失壞。恐疏無字衍。義演云。疏如識種子前滅後生念念相續而不散失。名無失壞無常。餘者易解。疏八種者一剎那者。即是剎那四相中無常。二相續者。即是一相四相中無常也。次三在內色者。謂內身上四大不調名病。諸根衰損名老。身壞命終名死。故病老死唯在內身。心唯有名。名者。即非然四蘊總為名。器‧受用在外色者。器者即是外器世間。是諸有情所依處故。受用者即五塵。是所受用境(文)義蘊云。疏顯揚十四無常有。六者。一無性無常者。空華等性常無故。二無失壞無常者。如阿賴耶持諸種子不失壞故。三轉異無常。在胎。出胎十時分等位轉異故。四別離無常者。如有為法初雖合會必別離故。五得無常。如於現在受無常果由無常因之所得故。六當有無常者。如五種能有當來生老死故。 (五十八右)彼約三界分別等(文)。顯揚十四(十四右)云。復次是無常義。於欲界中一切具有。於色界中除病‧老‧受用三門無常。又有觸‧染‧三種變異。如色界所說諸無常義。當知無色界亦爾(文)。義演云。疏彼約三界分別等者。如無色界中唯有五種無常。謂無病‧器‧受用三種也。若色界中有七。除病若欲界具八種。有解云。六欲中天及北洲。并地識全極苦處。鬼畜一分。此等處皆無病也。但有餘七無常。若東‧南‧西三洲。一分鬼‧畜。隨受‧處等具有八種。此約多分說。非真理也(文)今謂。義演論無無色無常。與顯揚違。其非可知。 (五十八左)又此中垢淨詮談旨(文)。義蘊云。疏此中垢淨約詮談者。言詮唯云垢‧淨。意談垢‧淨二位所有真如。顯揚轉謂唯約十時分等。不談如體。名同義別。 (五十八左)彼說十五種(至)如彼廣解(文)。顯揚十四(十三右)中。具明十五。演祕撮略云。按彼論云。六無常中後五無常並名變易。變異不同有十五種。一分位變異。謂嬰兒等。二顯變異。謂從妙色變為惡等。三形變異。謂飢疲等。四興盛變異。五支節變異。六衰熱變異。七他損變異。八疲倦變異。九威義變異。十觸對變異。由苦等觸。十一染污變異。十二病等變異。十三死變異。十四靜淤等變異。十五一切種不現盡變異者。謂骨鎖等燒壞離散‧一切種都無所見。 (五十九右)一所取苦(至)性實而諦假(文)。義演云。疏性實而而諦假者。真如與一切有漏苦相合故亦名苦非實苦也。故云諦假。真如實是圓成實性。云是實也。 (五十九右)舊中邊云(至)新同此論(文)。舊中邊上(十一左)云。一取苦。新云。一所取苦。謂遍計所執是補特伽羅法執所取故。 (五十九右)二右相苦(文)。義演云。二事相苦者。此文即性諦俱實。實是依他起性。有為有漏實是苦諦。亦是苦行所行。 (五十九右)性實而諦假(文)。義演云。性實而諦假者。真如與一切有漏苦相合故。故亦名苦。非實苦也。故云諦假。真如實是圓成實性。云是實也。 (五十九左)新中邊同(文)。新中邊中(三右)云。二事相苦。謂依他起三苦相故。三和合苦。謂圓成實苦相合故。 (五十九左)論空有三者等。義蘊云。論空有三者等者。初後二行性實體假中。一性體俱實。無我三種准之應知(文)義燈六末(四十八右)云。論空有三者等。本疏不分假實。但總相釋。要集云。或空無我。初中性‧諦俱實。後即性實諦假。云有說空無我皆性‧諦實者。非也。二空所顯及所執性。非苦諦故。今謂不爾。一疏文不判尋聽此解理然。若云二空所顯及所執性非苦諦者。何故自斷云空無我初中性‧諦俱實。豈計所執苦諦攝耶。今云空及無我性‧諦俱實者。以空‧無我二種行相與彼相似。亦此行相所行境故。遍計性無名空無我。圓成實性空無我性亦空無我。苦諦本性非我所故空。非一空故無我。能觀所觀行相俱通。故說俱實。據實二性非苦諦攝。初後二行性實諦假。應知苦下四行各三如次。依遍計依他‧圓成各分三行。初後皆性實。中邊說即彼性故。從諦皆假。中即依他。性諦俱實。然依他中無漏依他是道諦攝。有漏依他是苦諦攝。攝依他少分。准法師辨中邊疏解無常行相。云今無常通緣三性故。說能緣行相有計所執等。實非此行通初後性。又以理准無常緣三諦。初性非諦收。言緣彼者。通一切心緣無常語。假說為無常行。實非此行收。又以彼性假名無常。下諸行相准此應悉。今准此釋。無常苦樂是苦諦行相。非初後性行相。說初後性者。皆是假說。准空無我攝初後性亦是假說。彼非攝故非此行相。今又助。釋前解據三乘苦‧集等故非此行相。今又助。釋前解據三乘苦‧集等諦不攝真如。依大乘宗四諦亦攝圓成實性。故涅槃經云。聲聞之人有苦有諦而無其實。菩薩之人亦人其實。實即真如。菩薩亦能依四諦詮觀圓成實。故苦‧集諦亦攝彼二。雖非苦‧集而是彼性。若依此釋。四三各後性‧諦俱實。又邪行如等即諦真性。約詮顯體。如通四諦。故四三後性‧諦俱實。 (五十九右)顯揚十五(至)如次立三空(文)。十五(十八左)云。依止遍計所執等三種自體。如其次第立三種空。一無體空。二遠離空。三除遣空。 (六十右)若諦諸行義通諸諦(文)。義演云。疏苦諦諸行義通諸諦者。意說。諸諦下皆有相應煩惱。即此煩惱者皆有無常‧苦‧空‧無我等行解。故云苦諦諸行義通諸諦。若不約此說者。豈有滅‧道二諦亦無苦等乎(文)今謂。未詳。 (六十右)中邊又云(至)不分三也(文)。中邊中(二左)云。無顛倒真實者。謂苦‧空‧無常。無我性。由此治彼常等四倒故。又中卷(三左)云。如是所說。苦‧空‧無我‧無常四種。如其次第依根本真實各分為三種。四各三種。如前應知。 (六十左)一習氣集等(文)。演祕云。論一習氣集等者。疏有兩釋。初釋意云。由能執心執於我法而熏成種。種雖有體由因遍計所執我法能計心等熏成於種。種名初性。非是別熏所執之種。或能遍計假名所執。所熏之種。從能熏心假名初性。第二意云。為能執心執彼習氣。為所遍計習熏是。彼所執所依從彼能依假名所執(文)。 (六十左)三未離繫集等(文)。義演云。疏三未離繫集假名為集者。言未離繫即是真如集之性也。此謂為集假名集也。諦實可知(文)義燈六末(五十右)云。未離繫集。假實准知。但為二釋。由是集性未離繫。離繫非集。即擇滅故。約未雖繫集之真性名為集者。性‧諦俱實。以業煩惱名為集者。此即諦假(文)義演云。云未離繫集等者。唯取業煩惱。一是實諦體。其真如在纏之位假說真如。名為集諦。諦假也。真如是圓成實。故性實也。 (六十左)一自性滅(至)定非諦攝(文)。義燈六末(五十右)云。滅諦初滅。要集三解。初解諦實性假。自性不生。是擇滅故(即與第二不別)後釋性‧諦俱實無故不生。性實可爾。常故不生。與本性滅何別。故唯第二依本疏正(文)。 (六十一右)二二取滅(至)二取不生(文)。義蘊云。疏二二取滅護法安慧各有別解者。護法二取。所謂依他。斷染依他所得擇滅名二取識安慧二取。所謂邊計。此自性滅非是擇滅。今論言擇滅者。即二取所依依他性識自體滅名為擇滅。二師俱是性假諦實。依他是已滅不生。非實依他故性假也(文)義燈六末(五十右)云。中滅。依法師辨中邊疏。護法‧安慧二師釋別。依護法云。斷此二取所得不生。不生是擇滅。由依依他起而得於滅。假說為依他起。此意即性假諦實。安慧釋云。二取即遍計所執。二取所依識自體分是依他起。二取所依自體分斷得不生。不生是滅。假名依他。今言二取意取所依識之自體(文)義演云。疏二二取滅能所取無故等。意云。擇滅力令依他起所取二不生。故名二取滅。此即諦實性假。所以者何。二取不生即是擇滅實。是擇滅實。是滅諦而性非依他起。但從所滅二取依他故性名依他起。故性假也。以擇滅無為非依他起故。護法‧安慧各有別解者。若護法說。見相是依他起。若於見相分上執為實能取所取者。方是遍計所執性。若安慧說。見相分即是能所取。遍計所執性故。二師有別。 (六十一右)三本性滅(至)如彼抄會(文)。中邊中(四右)云。三本性滅。謂垢寂二擇滅及真如(文)義燈六末(五十一左)云。三性滅者。辨中邊云。謂垢寂二擇滅及真如。法師中邊疏云。安惠云。垢寂二種。一染垢寂。即煩惱障斷。謂擇滅。二不染垢。即所知障斷。謂真如或。總解云。由垢寂故總得二。謂擇滅及真如。或垢寂故得擇滅。或性寂故即真如。總含二種故云垢寂二。然成唯識說二取滅即是擇滅。辨中邊說擇滅即本性收。二論說別者。中邊約所依‧所得二各別故。所依依他假名為二取滅。或所得屬本性。唯識不約所依。但辨所得假名依他。故分擇滅。此意以中邊論云二二取滅即能取所取二取不生。三本性滅。謂垢‧寂二即擇滅及真如。以辨中邊說所依即能所取論二取滅。說所得即斷二取已所得擇滅。故分為二。唯識不說所依二取。但辨所得斷二取。已所得擇滅假名依他。實是擇滅。故於本性滅中分出擇滅名二取滅。即諦實也。辨中邊論說所依二取無名二種滅。即彼所滅名之滅。實依他起。性實諦假。若依識變名為擇滅。亦同此釋。本性滅者。依中邊論擇滅為本性。性‧諦俱實。真如二說。若據詮性實諦假。詮‧旨合說性‧諦俱實。准涅槃經。諦攝法盡真如非滅。即攝法不盡故。或滅之實性真如名本性滅。亦性。諦俱實(文)義演云。此論本性滅即是真如。中邊釋本性滅。即是擇滅及真如。有此相違。如中辨少會。問。擇滅與真如何別。答。擇滅據斷惑所得。真如約體以假。故擇滅義於真如上假立。 (六十一右)一遍智道等(文)。義燈六末(五十一左)云。道諦三得。要集云。三緣性假諦實。智所取無斷。染依他證真如理。淨分依他非所斷故。非所證故。今謂不爾。三作證道能證圓成實故。常‧無常門非圓實攝。漏‧無漏門亦圓成收。真如所證成實四知能證成實故。性‧諦俱實(文)。 (六十一左)三作證道(至)如依他說(文)。義蘊云。疏作證道或假或實者。若約淨分依他即性假體實。若無例名成實即性‧諦實。若約能證道所證圓成亦諦‧性具實(文)義演云。疏三作證道者。真如即是圓成實攝。非是依他道諦攝。今說真如為道諦者。性實而諦假也。第二解云。若從能證道名作證道者。即無漏實是道諦。復是圓成。即性‧諦俱實。 (六十一右)遍智名等(文)。義演云。疏遍智名實者。意說。遍計無體而得一名。唯應遍智更無餘義。故遍智名別得總名。即別遍計而得總遍智之名也。亦由如身根別得總名。問。此三種道為是根本亦通後得。答。後二是正體。前一是後得。後得智中能遍知故。又先遍計遍計遍證。於後得智中於業病等方能遍智。而為說故。若據此解。前一唯後得攝。故七十四說。於三性等皆能遍知。是後得用。 (六十一左)七十四說(至)皆應遍智(文)。七十四(初左)云。問。三種自性性應遍知。答。一切。 (六十一左)顯揚六說(至)如次得名(文)。第六(七右)云。遍計所執自性應知。依他起性應知及應斷。圓成實自性應知及應作證。 (六十二右)皆通三性(至)即為空境(文)。義演云。皆通三性者。意云。三解脫門所行境一一皆通三性。疏謂緣依他至即為空境者。此明三性俱為解脫門所行境之所以也。遍計所執及我我所以體空故說為空境。謂緣他上無計所執者。此顯依他起是空境所由。意說。依他起上無我我所執。即說依他名為空境。因顯成實至即為空境者。此顯圓成是空境所由。意說。圓成要由我法二空所顯。即說圓成為空境。准疏位顯依他圓成為空境所以。不說遍計。以遍計體空空境。易故不說(文)演祕亦同。 (六十二右)論三解脫門理實皆通(文)。義蘊云(初一)釋通釋三性俱為三境。七十二下別別證依‧圓俱通三境。瑜伽十二下別證記計通三解脫。隨增已下各為一境。 (六十二後右)俱不於此(至)為無願境(文)。義演云。俱不於此起願求故為無願境者。此明三性為無願境之所以。境為此無願內境也。意云。前三空境皆約遍計。故於此空三緣叵願名不願。且如遍計所執。無實體故不可願求。即依他為無願境。又是依他生滅法不可願求也。如遍計心中執實圓成。此性既是遍計之真如。故此真如不可願求。即是圓成為無願境問。圓成戲非不善。云何不可願求。答。如疏言。非緣遍計所執真如起願求者。即釋圓成為無願境之所由也。然七十二據實真如不名無願增亦不相違(文)此處演祕。義蘊云。疏緣依他至為境者。問。依圓是有空為空境。答。觀依他上無遍計所執名為空境。圓成實性因空所顯故亦為空。故說此三俱為空境。 (六十二右)如空緣此三(至)為無相境(文)。演祕云。如空緣此三至為無相境者。此舉空境以成無相。三性為空。皆約遍計。無想亦然。以彼體無何有其相‧義演云。疏如空緣此三為無相等者。三境既空相即非有。空上無相上無相行相相似。取空為例故曰如空。 (六十二左)七十二說(至)出世修惠(文)。七十二(十三左)云。問。如是五事幾是空境。幾是無願‧是無願境。幾是無相。是無相境。答。相通三種。亦三種境名非三種。是二種境分別通三種。是二種境真如非三種。是空無相境正智通三種。是空所行境。若無差別總說為空無相無願。當知此中通聞‧思‧修所成為性。若唯以三摩地名而宣說者。當知中唯修行所成為性。通世‧出世。若唯以解脫門名而宣說者。當知此中唯出世間修所成為性(文)顯揚第二(下七左)亦同。演祕云。相通三種者。五事相也。然三解脫有能所知。相多所知少。通能知。所知‧能知俱三解脫。疏相亦三種境者。相亦攝彼所知三解。即是境也。問。何意說此。答。欲明依圓亦三解脫。故先引文後方成立。次下疏云。既爾等者。正成立也(文)義蘊云。疏七十二說相通三種至亦三種境者。亦三種境者。五事中相通能所觀。故為三解脫門亦為三境。問。如何相為三解脫門。答。有‧無漏俱名為相。有漏之相非解脫門。今取。無漏。顯揚等說出世慧故。問。無漏相者。即正知相。乃是境攝。何得為門。答。相通心境。一分為門理亦無失。問。何故五事此偏明相。答。相最寬故。五中初故。故偏舉之。准彼論文。但以五事與三解脫相攝不論三性。今此引例。欲成依他‧圓成。得為三解脫境也(文)義演云。疏相通三種者。意說五事中相通三解脫門。何以得知。以相通能所知。所知俱三解脫門故。解云。能知者。即三解脫門智。所智者。即三解脫境也。其相通所知。多是所智境故通能知少分。少分通能知故。此瑜伽文與此論稍異。疏相亦三種境者。解云。相亦攝所知。所知即是三解脫門之境也。問。何意作此說。答。欲明依他圓成三解門。意云。相竟是三解脫之境。依他‧圓成既有有漏‧無漏相。真如以寂靜為相。明知亦是三解脫之境也。先引文後方成立。所以斷之。既爾等者。正成立。疏此中既言至以證故說者。意云。此論脫三解脫門。是無漏智。無漏智中是修所生惑。既證真如名得三解脫門也。此與七十二‧顯揚第二文同。皆云解脫門出世間修惠也。前與所引七十二文不同彼云。相通三解脫門亦為三境。疏既爾至亦無相者。此立理也。成前引文相為三種境也。相者即五事中相。通漏‧無漏。復說相為三解脫境。又漏無漏殊。分依他‧圓成二別者。有斷即依他。無漏即圓成。故知依‧圓二性立為三境。問。無漏相屬圓成。如何得名無想言是無相解脫境耶。答。顯揚第十二云。相緣無相道作如行出行。此亦是無相行。釋曰。智緣無相亦名無相。意說。道諦下四種行無漏智以緣無相故總名無相。故無想解脫緣之亦為無相也。疏道四行通三解脫門者。意說。無漏智是三解脫門境也。 (六十二左)顯揚第二(至)三解脫門(文)。顯揚第二(十七左)云。緣智空道作道加行出行。此亦是空。所緣智無相道作道加行出行。此亦是無願行(文)演祕。 (六十二左)淨分依他(至)亦為無相等(文)。義蘊云。遂難偏釋有為圓成亦為無相境。疏言亦者。亦有二義一亦依他。二亦無為圓成實也。比今第二為後。 (六十二左)瑜伽第十二(至)故名無相(文)。十二(九左)之文即此即彼作觀字。義演云。疏瑜伽第十二說至為三解脫門者。前既明依圓為三解脫境。今說遍計所執亦為三解脫門之境。 (六十三右)七十四顯揚第六(文)。七十四(二右)第六(六右)兩論文中略取其意。 (六十三右)如樞要說(文)。樞要下末(二十左)。 (六十三右)第七十四顯揚第六(文)。七十四(二右)第六(六左)云。問。如經中說無生法忍。彼云何。答。由三自性故。謂由遍計所執自性故說本來無生忍。由依他起自性故說自然無性忍。由圓成實自性故說煩惱苦垢自生忍。此三種忍在不退轉地(文)倫記二十上(三右)云。備云。三忍在實初已上。故言無退轉。 (六十三左)證圓成實時惑苦不起(文)。演祕云。疏證圓成實時或苦不起得。有義彈云。證圓成時無異忍故。無生忍者。意顯證彼無生境故名無生忍。證圓成時惑苦不生。豈籍觀耶。故應說云觀圓成實。非惑苦故無惑苦生名為惑苦無生忍也。詳曰。了知證彼圓成實時惑苦不起名無生忍。不言正證成實之時別起斯忍。或苦不生亦即境也。故疏無違。有義所明理亦通矣。任隨所好(文)。 (六十三左)對法第十二(至)大智度論(文)。大智度論四十八(十六右)云。摩訶衍所謂三三昧。何等三空無相無作三昧。空三昧名諸法自空。是為空解脫門。無相名壞諸法相不憶不念。是為無相解脫門。無作名諸法中不作。是為無作解脫門。是名菩薩摩訶薩摩訶衍。以不可得故。 (六十三左)八十六說(至)緣此圓成(文)。八十六(六左)云。當知建立四種法嗢拖南。謂空解脫門‧無願解脫門‧無相解脫門。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者。依無願解脫門。建立第一‧第二法嗢拖南。一切法無我者。依空解脫門建立第三嗢拖南。涅槃寂靜者。依無相解脫門尋立第四法嗢拖南(文)義蘊云疏。 (六十四左)第二得勝義等(文)。演祕。 (六十四左)真如舊成(至)故立得名(文)。義演云。真如舊成至至故立得名者。此即疏辨得名所由兼釋難。其文易解。 (六十五右)第三者(至)多財釋也(文)。義演云。疏勝義至有財釋者。此第三行勝義。以無漏智為體。此無漏智行用真如勝法為境名行勝義。是有財也。即真如勝名財。智緣勝義得勝義名名有財釋也。如食○等。又若隨體事別論亦得。是初勝義即無漏智。體用顯現故云。四勝義中第一名體用顯現諦。 (六十五左)即不緣彼等(文)。義演云。疏即不緣彼者。不緣初性也。彼非有法故者。意說。初性是無體也。 (六十五左)別變似無名應(文)。義蘊云。疏別變似無名應者。我法本無。故佛別變似無之相。無所杖質故云別變。無實境體。但云應知。彼無故。 (六十五左)以為本無質(至)如緣他心(文)。義演云。疏以本無質至緣無者。意說。變計所執本成無質非凡聖智境。然緣此無時即變起似無之相。即本質是地相分是有。今從本質而說。故名緣無。雖有相分以本緣無故。故說知無。 (六十五左)緣無如緣心(文)。義蘊云。緣無他心者。緣彼似無之相。如緣他心。俱不緣本質故然佛他心智能稱實知他心。我法體無稱實故無。名知處偏計義意相似。故以為喻八十六說一切行苦依無願等者。有漏依他皆苦攝此不可願故為彼境。與此論同。問。此明三忍。引此何為。答。理合前明。忍之解脫既不別門。於此引之。亦何違理。問。此中論文緣此後生三無生忍。所言緣者。為是緣由為取緣遍。答。有解云。由三解脫生此三忍。非緣遍也。此解不然。應取緣遍。何故云緣此三性也。又論說云。如次此三是彼境故。若非緣遍。云何稱境。問。前解脫門‧此無生忍。門之與忍俱智異名此二何別。答准顯揚第二空無願相俱通境智。境亦稱門之者。因由之義智境皆得為因。忍者印證之名。非智行能引境。門寬忍狹。故三不同。問。此三性為三解脫境。亦為三忍境觀空等時為即是忍為別智忍。答。三解脫門可通三智。言無生忍。多唯根本忍必為門。門非必忍有異。准理。可知。論既說。云緣此復生三無生忍。即是門先忍後非定同時。問。此三種忍為是一智為三耶。答。說境雖異忍字亦殊一智義分別理無違也。 (六十四右)應會諸論(至)義如別抄(文)。義燈細辨。 (六十四右)四世俗中第一俗攝(文)。二諦章云。世俗四名者。一世間世俗諦亦名有名無實諦。二道理世俗諦亦名名隨差別諦。三證得世俗亦名方便安立諦。四勝義世俗諦亦名假名非安立諦(文)義燈云。世俗有三皆持業釋。由此二空能顯了真。非即真如故名世俗。或取所顯帶相。觀真未是親證。望廢詮證故名顯了。亦持業釋(文)。 (六十四右)第二體有為行(至)故名為行(文)。義演云。疏第二體有為行至故名為行者。解云。言行世俗者。唯是有漏遷流名行。即簡四勝久中前三勝義。前三勝義對第四廢詮談。旨諦雖名俗諦。然不同此行世俗。何以故。是無漏故亦簡也。無漏行有為行。不同有漏行世俗也。又云。簡勝義者。唯等第三勝義。第三勝義對第四勝義雖亦名俗。體不同行世俗諦。所以須簡。 (六十四右)舊中邊云取行世俗(文)。舊中邊上(二十右)云。俗諦有三種。一立名俗諦。二取行俗諦。三顯了俗諦(文)。新中邊中(四右)云世俗名同此論。 (六十四左)三顯了世俗(至)第四世俗(文)。義演云。疏三顯了世俗至第四世俗者。意說。此顯了世俗是圓成實者。即由斷染分依他上遍計所執無二空為門顯圓成實。即四世俗中第四世俗也。然此世俗有其兩解。一云此顯了世俗即是第四攝。二云此顯了世俗亦是四勝義中第三勝義。以是漏故。疏云或是世俗至無漏故等。是第二解。亦有解云。此顯了世俗取四中第三者。即是第三俗諦。遠是前三真望第四亦名俗。第三俗者。真亦名俗。第三俗者亦是二空所顯。是無漏故。答。唯取俗諦中第三俗者。心反四諦相之有漏故。非是圓成實也。不得名為顯了世俗也。故知唯是真如中第三也。 (六十四左)第一勝義依士釋也(文)。義燈六末(六十)云。論勝義有三一義勝義。本疏依士。今助一釋。亦得持業義謂道理。勝者無過。如似涅槃名為無上。此勝亦爾。更無過故亦即名勝。此理即勝名義勝義。初義是理。後即勝道理。義中最勝。或境義中勝名義勝義。論依對智依士為名。今談法體勝劣上形。持業為名。三行勝義。亦通持業。如世第一法。據行法中無漏最勝。故無漏行即勝義。論據緣境。今談者。體勝劣相形。行即勝義。俱名道理。俱是諦故。以別簡總。行中之勝。依依士為名。 (六十五左)如緣他心不爾違聖教道理(文)。義演云。如緣他心不爾即違聖教道理者。意云。且如緣他人心時。雖不親他人定心。然變心影像相分。而緣此相分而自心變合屬自心。今從本而說名他心智。此義又今緣遍計時。變計無體不親緣無。別變無想而緣。此相分雖自心變是有。而據本質而說故名緣智。或不許爾者。便違聖教如此道理。 (六十五左)二十唯識(至)不言親緣(文)。二十唯識述記下(五十二右)云。論二智於境各由無知所覆蔽。故不知如佛淨知所行不可言境。述曰。下顯總成他自心知不如實知。一無知言通答上問。及釋下因。若菩薩等能知他心及知自心。二種諸知名為二知。或現行法執俱無明所覆。或法執種子俱無明所蔽。故言無知所覆蔽也。覆謂覆障。蔽謂隱蔽。覆障所知離言法性。隱蔽自心不稱實故。如來淨知斷法執故。所行真‧俗‧依他‧圓成二種諸境體性離言。超思義道名有為等。皆從強名。故佛他心知緣他心時既稱彼境。如實離言名如實知。諸菩薩等他心智等不知彼境性離言等。不稱彼緣。雖緣他心及緣自心名不如實。故此說。言諸菩薩等二知於境無知所覆不能了知如佛所行有為無為性‧離言境。故說彼智名不如實。 (六十六右)如二十唯識抄二解(文)。如二十抄下(五十二右)具釋。 (六十六左)七十四說(至)無相故(文)。七十四(二左)云。問。遍計所執自性何等智所行。為凡智耶。為聖智耶。答。都非智所行。以無相故。問。依他起自性何等智所行。答。是二智所行。然非出世聖智所行。問。圓成實自性等智所行答。唯聖智所行問。諸觀行者。通達遍計所執自性時。當言行於相耶。當言行於無相耶。答。若以世間智而通達時。當言行於相。若以出世智而通達時。當言行於無相。如遍計所執自性依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當知亦爾。 (六十六左)七十四說(至)然說應知(文)。義演云。疏七十四說至然說應知者。初性無體相故但可說應知。不可說是所緣緣。以無體故。故此初生性非凡聖智境。 (六十六左)依他然智(至)非凡智親緣(文)。義演云。疏此依他至非凡智緣者。意說。依他是世間凡夫智無漏後得智境。非是出世智境。何以故。是有為法故。以正體智緣無相故。後一性唯聖境。非凡智境。中間依他性是二智境。餘文易解(文)義蘊云。疏然是世間無漏智境者。謂後得緣事起也(文)佛地第七(五右)云。諸佛菩薩無漏智等亦有二分。云何非執。是故緣生相分‧見分依他起攝。若於此上妄計心外或定性有方名為執故(此即瑜伽論意。故上‧三紙標言瑜伽論說)。 (六十六左)若爾(至)依他起攝(文)。義演云。若爾至便非聖智者。此難七十四文。意云。若聖智不知無者即應聖智不知一切也。若彼既是無智何所知。又若聖智知無者。此應是有。以心所變無相是依他起攝。即初性不成無也。 (六十七右)真如理無等(文)。義演云。真如理無等者。意說。若於真如理無我法者。即是圓成實攝也。又云。真如理無相。是圓成實攝。此間釋前遂聖智不緣初性所由。意云。若聖智緣初性有者即是顛倒。若作無解者。心所變相分是依他起攝。或於真如理上作無實。我法者。即是圓成。是故已下至與前說同者。此意總結聖智不緣初性也。與前說變計所執非凡聖智境文同。 (六十七右)凡雖緣如(至)說非彼教(文)。義演云。凡雖緣如至說非彼教者。此釋通伏難。難云。前說真如依展轉說亦所變計。如何今說非彼教耶。答。如疏不得實故云非彼境。 (六十七左)必依有體(至)立為假實故(文)。於總法上立假者。如五蘊假者之類。於別上假者。如忿等之類。義蘊云。疏必依有體總別法上立等者。謂依五蘊總實法上立有情。依色等別實法上立生等(文)義演云。疏總別法上立假實者。意說。於總上立假。於別法上立實。如五蘊假者等。 (六十七左)假有三種(文)。假有多類。對法抄第四(五右)云。假中立一假二假兩釋三假四假六假。一假者。此中等待名為假。諸法詮得皆待名故。待此餘者。示相形待方得欲故。此二義一切法皆假。乃至涅槃亦無中。佛地第三‧廣百論說。一切法假亦同於此。謂觀待一假。二假者。於前假中分待名。及此爾為二。待名有三。一者體無待名安立。謂計所執餘二便實。二者體無名待名方超。即依地亦假。持名言熏習而體方有有故。三體無有待名方顯。有時失彼名如瓶。若破失瓶名故。非如青等名無礙轉一切不失故。無為中擇滅等假。有為中隨其所應。瓶等‧忿等皆是假。有此第二應第三。此第三應第二門說漸次法等。此依六十五有此後文其待。此餘亦為三重。准名為之有有體假無體。無為中真如體。虛空等無體故。有為中色等有體。瓶等無體。餘類可知。有二假三假者。一種三知品三假品。仁王經亦有一名假。即能詮名二受假即有情是。今大般云。有情假三法假。唯五蘊緣生不。即前二假別開別能詮‧所詮。所詮類多。或依總法假受假。依別法立法假。或今大般二種二假者。唯識第八三假。一聚集。二相續分位假。於第三待所餘假類差別。三其擇滅等即分位假。不爾以通無為勘之體如彼。二四假者。大智度論一因生假亦名緣生假。從前生之後。如因善惡生苦樂等。二因成假名緣成是有為通有無體。眾生無體善有體故。三相待假。亦名相形。謂如有無相待等。四相續假。諸有為法前後相續性。如智度說六假。瑜伽第一百卷說一聚集假。謂義等。二因假。謂未來法。可生諸行有相故。三果假。謂擇滅。是道果故。四所行假。謂過去已滅諸行。唯心所行無為有體故。五分位假。謂不相應法。六觀待假。謂虛空待色無非擇待法無。廣如彼說。此中依世分二。謂因所行。三中相續分位假。今開三種。有為總立一名。分位假。無為開為二。道果‧非道果別故。謂果假‧觀待假‧前聚假。即如自名欲‧謂假有情。瓶者軍等(文)義燈云。論聚集分位等者。分位假者。依法分位作用不同。立別法名名分位假。即忿‧覆等。論云。煩惱分位等流性故。分位即忿等。等流無慚等‧如名‧句等但分位假論云三分位。故佛一剎那聲亦能詮。無文說此不相應法是相續假。又放逸等既分位假。不放逸等返此可知。若云既與四俱不同。忿等何名分位者。亦不然。生等法俱何名分位。若云前後位殊名為分位。亦防修‧不防修位殊名為分位。或通分位及聚集假。擇‧非擇滅亦分位假。無為雖非起盡分位亦得。名為染淨分位。故法花經名為法位。然今論云圓成實性唯是實有不由他緣而施設者。據真如說。非謂擇滅不待他緣。又釋唯實雖由智顯本性自有。不由緣生而施設故。 (六十七左)二相續假(至)今猶在故(文)。義演云。疏二相續假至今猶在故者。即是身也。今約一箇有情。從如至終。雖經歷五趣多身皆是一人。據一箇有情而說。如佛言昔過去鹿王今我身是。明知但約一人相續身說。身雖有多法是一故。即據一假有情身說名相續假。或可一人展轉相續至今佛身。身者。是假者有情。相續者。顯時長也。說假有相今乃至旨名相續假。過去既爾。未來亦然。如法花經說。佛與舍利子受記。未來世過無量劫當得作佛方曰花光。又云。彼即是汝身宜應自欣慶。聲聞身與佛身雖異莫不人是一人。從今身受說未來佛方名相續假。未來身即是今時舍利弗身也。今謂。於二解經二為優。 (六十八左)顯揚第十六(至)依他起性(文)。十六(十右)之文雖有稍異義則不別。 (六十八右)又云(至)非有非無(文)。顯揚十六(十左)之文略取其意。 (六十八右)對法第三(至)一切皆實(文)。第三(初右)云。問。蘊‧界‧處中云。云何實有。幾是實有。為何義故觀實有耶。答。謂不待名言。此餘極境。是實有義(文)對法抄四(三左)云。不待名言根境等者。此中總意謂。若根不待名言而能取自所取境。若境不待名而能為自根取。皆是實有故。總今言不分別是色受等名言而取自所取義義言境也。若此根不待於所餘而有覺自所覺。若此境不待於所餘而能為自覺。皆是實有故。總合言不待此所餘義而覺自所覺境。如言瓶境待瓶名方能為自根所覺之境。謂瓶無體唯有其名。待色香等方成瓶用故。是假有色等不然。故是實有。六十五云。謂若諸法不待所餘。不依所依施設自相。是實有相。若待若依是假有相。如待色依色施設我我等等故。假色等是實。乃至待有為諸法相事假立生等。廣說二十不相應(文)。 (七十右)攝論等有(文)。如世親無性各第五中。至下當知。 (七十左)顯揚第六等(文)。顯揚第六(五左)今檢顯揚‧瑜伽各第十七第十三中無五業文。瑜伽第七十四(四右)具明三性各起五業。如顯揚說。明知第十等六字是寫誤。應作瑜伽第七十四或唯第七十四。 (七十左)三性各五業等(文)。義蘊云。疏三性各五業等者。顯揚云。遍計五業等。一能生依他自性。二即於是中起諸言說。三能生眾執。四能生法法執。五能攝受二執習氣粗重○依也。五業者。一能生諸雜染體。二能為遍計圓成自性。三能為眾生執所依。四能為法執所依。五能為二執習氣粗粗重所依。○圓成業者。謂能為二種五業對治生起所緣性。三業菩提方便者。意云。由了三性故能除二執斷二障證二空等。或令不知決了。隱密義經者說。有者。約依圓說。空者據遍計可知。 (七十左)攝大乘說(至)通達三性(文)。無性第五(六右)文其繁長。今依演祕撮舉其要。彼云。按無性攝論‧本論說云。世尊依何密意。於梵問經中。說如來不得生死不得涅槃。釋曰。牒經為問。佛離諸諸可無生死。現證圓寂。何無涅槃。論於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計所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生死‧涅槃無差別密意。釋曰。由依他起與計‧圓成等為所依故。佛證彼依他起除生死‧涅槃。不二偏得。由依體一通二分故。實理而言。生死‧涅槃有別無別。唯約無別故云密意。倫何以故。釋曰。徵也。昇‧沈既別何言無差。論即此依他起自性。由遍計所執分成生死。由圓成實分成。涅槃故釋曰。依他既由遍計‧圓成成圓寂等。能成不離所成之體故無差別。問。遍計體無。云何由之成於生死。答。因計所執依他相續生死不絕。由悟圓成斷諸煩惱故證涅槃。又云。阿毘達磨大乘經中。薄伽梵說法有三種。一雜染發。二清淨分。三彼二分。依何密意作如是說釋曰。牒經為問。論於依他起自性中。遍計所執自性是雜染分。圓成實自性清淨分也。即依他起是彼二分。依此密意作如是說。喻如世間金土藏中三法可得。一地界。二土。三金。於地界中土非實有而現可得。金是實有而不可得。火燒練時土相不現金顯現。識亦如是。無分別知火未燒時。於此識中所有虛妄遍計所執自性顯現。所有真實圓成自性不顯現。此識若為無分別智火所燒時。於此識中所有真實圓成自性顯現。所有虛妄遍計所執自性不顯現。是故此虛妄分別識依他起自生有彼二分。如金土藏中所有地界。釋論云。地喻依地。土喻遍計。金喻圓成。由唯識性是依他起。遍計‧圓成是此性分。又云。世尊有處說一切法常。有處說一切法無常。有處說一切法非常非無常。依何密意作如是說。謂依他起自性由圓成實性分是常。由遍計所執性分是無常。由彼二分非常非無常。釋論云。謂依他起法性真如體是常住。遍計所執自性分邊體是無常。此性常無故名無常。非有生滅說名無常。 (七十一右)通達三性(至)行無相耶(文)。瑜伽七十四(二左)云。問。諸觀行者。通達遍計所執自性時。當言行於相邪。當言行於無相耶。答。若以世間智而通達時。當言行於相。若以出世智而通達時。當言行於無相。如變計所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當知亦爾。 (七十一右)悟入遍計(至)除遣何性(文)。瑜伽七十四(二左)云。問。若觀行者如實悟入變計所執自性時。當言隨入何等自性。問。圓成實自性。問。若觀行者隨入圓成實自性時。當言除遣何等自性。答。依他起自性。 (七十一右)三性依止(至)中何事(文)。七十四(三右)云。問。變計所執自性當言何所依止。答。當依止三事。謂相名分別。問。依他起自性當言何所依止。答。當言即依遍計所執自性執及自等流。問。圓成實自性當言何所依止。答。當言無不安住無所依止(文)演祕。 (七十一右)若無初生(至)應不可知(文)。七十四(三左)云。問。若無遍計所執自性當有何過。答。於依他起自性中應無名言‧無名言執。此若無者應不可知雜染‧清淨。問。若無依他起自性當有何過。答。不由功用一切雜染皆應非有。此若無應無清淨而可了知。問。若無圓成實自體當有何過。答。一切清淨品皆應不可知。 (七十一右)三性粗細(至)極難了亦爾(文)。七十四(四右)云。問變計所執自性當言微細。當言耶。答。當言微細。如微細難見難了。當知亦爾。問。依他起自性當知言微細。當言粗耶。答。當言是粗。然難見難了。問圓成實自性當言微細微細。當言粗耶。答。當言極微細。如極微細極難見難了。當知亦爾(文)演祕云。釋曰。初性世間智不覺悟名為細也。依他之中如心‧心等。現前故故名為粗。圓成實性一切異生緣不達故名為極細。二乘聖者猶未了故名為極細。見者初見了者後了。 (七十一左)幾無體能轉有體等(文)。七十四(四左)云。問。此三自性幾是無體能轉有體。答。一。聞。幾是有體能轉有體無體。答。一問。幾是有而非能轉。答。一(文)演祕云。釋云。遍計無體故是不生。為境能生能執心等名能生。依他者有體緣起名生。能生依他名為生生。能生執彼不生之心名生不生(文)。 (七十一左)三性執無執相三性名云何知(文)。七十四(四左)云。問。變計所執自性執無執相云何應知。答。此有二種。一彼覺悟執或無執。二彼隨眠執或無執。若由言說假立名字。變計諸法決定自性。當知是名彼覺悟執。若善了知唯有名者。知唯名故。非彼諸法有決定性。唯有有名者。知名故。非彼諸法有決定性。當知是名於彼無執(演祕釋曰。我法二執現行之位名覺悟執。諸無漏心‧及善無覆無記心。亦名為無執。無執心中於諸名等有不了‧了。思可知也)若未拔彼習氣隨眠。當知於彼有隨眠執。乃至未捨習氣粗重。若永斷已當知無執(演祕釋云。種有隨眠。未斷‧斷已名執‧無執)問。依他起自性執‧無執相。云何應知。答。若由變計所執自性。覺悟執故。復變計彼所成自性是名初執。若善了知唯有眾相不變計彼所成自性。是名無執(演祕釋曰。此覺悟執‧無執二也。所成自性即依他起。由彼執妄計依他以為我法。因染計生名所成也)若於相縛未永拔者。於諸相中有有所得時名第二執。若於相縛已永拔者。於無想界正了知故。於相無得。或於後時如其所有而有所得。當知無執(演祕釋曰。此是隨眠執‧無執二。相縛種子名為相縛)圓成實性自性執無執相。云何應知。答。此無有執此界非執安足處故。若於此界未得‧未觸‧未作證中。起得‧觸證。增上慢者。當知即是變計所執及依他起自性上執(文)上明三性執無執相。又陳知三性自性。七十四(五左)云。問。變計所執自性當云何知。答。當正了知唯有其名。唯遍計執無相‧無性‧無生‧無滅‧無染‧無淨‧本來寂滅‧自性涅槃‧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非繫‧非離繫‧非縛‧非解脫‧非苦‧非樂‧非不苦‧不樂‧唯是一味變一切處。皆如虛空。以如是等無量行相應正了知變計所執自性。問。依他起自性當云何知。答。當正了知一切所詮有為事攝。云何一切所詮事耶。所謂蘊事‧界事‧處事‧緣起事‧處上事‧根事‧業煩惱事‧隨煩惱事‧生事‧惡趣事‧善趣事‧產生事‧色類事。四大王從天事。乃至他化自在天事‧梵眾天事‧乃至色究竟天事‧空無邊處事‧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事。隨信行信行事‧隨法行事‧順決擇分善根事‧見道事‧修道事‧預流果呈‧乃至阿羅漢果事。獨覺事‧等正覺事‧滅相受事‧到彼岸事‧念住事。乃至以道事‧靜盧無量無色定事‧修想事‧修隨念事‧解脫勝處處處事‧力無所畏願智。不護念住大悲永害習氣諸相隨好一切種妙智。一切不共佛法事‧又當了知。同於幻夢‧光影‧谷響‧水月‧影像及變化等猶如聚沫。猶如本泡。猶如陽焰。猶如芭蕉如狂如醉如害如怨如欽。尿友喻如假子喻毒蛇篋。是空‧無願‧遠離‧無取‧虛偽‧不堅‧如是等類差別無量。 (七十一左)幾自非染能令他染等(文)。七十四(六左)云。問。此三自性幾自非染能令他染。答。一。問。幾唯自染。答。一。幾自清淨令他清淨。答。一。如染當知苦亦爾(文)演祕釋曰。遍計體無不名為染。令二執起名染於他。約染依他名為自染。由對初性不據自類而相染。說名唯自染或所染法性。同不別名唯自染(文)。 (七十一左)三性各以何為喻(文)。七十四(六左)云。。問。此三自性幾自非染能令他染。答。一。問。幾唯自染。答。一。問。問。幾自清淨令他清淨。答。一如染當知苦亦爾。問。遍計執自性何以為喻。答。譬如虛空。問。依他起自性以何為喻。答。如害如怨。問。圓成實自性以何為喻。答。譬如無盡大寶藏(文)演祕七十四(七右)云。問。遍計所執自性由何故變計。答。由依他起自性故。問。依他起自性由何故依他。答。由因緣故。問。圓成實自性由何故圓成實。答。由一切煩惱眾苦所不染雜故。又由常故。 (七十一右)中邊論說(至)十二處亦爾(文)。中邊中(六左)云。此蘊等十各有三義。且色蘊中有三義者。一所執義色。謂色之變計所執性。二分別義色。謂色色之依他起性。此中分別以為色故。三法性義色。謂色之圓成實性。如色蘊中。如此三義受等‧四蘊界等。九法各有三義。隨應當知(文)義蘊云。疏中邊論說‧色有三種。第一所執義色者。謂變計當情境色。色家虛妄分別性故。二分別義色者。謂依他相分色。三性色者。謂真如色之性故。初後非色彼名為色。餘皆准悉。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十九終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