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四十

輸入者 袁雪梅

(初紙右)顯揚十六說與此同(文)。顯揚十六(四右)頌曰。三自性應知。初遍計所執。次依他起性。最後圓成實。三無性應知。不離三自性。由相無生。及勝義無性。長行釋曰。當知無性不離自性。是故先說三自性義。如是即顯三種無性密意故說。三自性乃至廣說。
(初紙右)即是從初(至)前初分也(文)。次下(六左)曰。上來二十五行頌。有二二別判。一云。前二十四頌明唯識相。第二十五頌明唯識性。一云。二十五行頌中。初之一頌半。略明能變識相。第二餘二十三頌半。廣明能變相。釋諸防難訖。自下五頌。明唯識所入之位(文)今謂。初二是相性位科之意。後二是初中後科之意。一本疏(二十九右)云。且一三云。前二十四頌宗明識相。即是依他。第二十五頌。明唯識性。即圓成實。後之五頌。明唯識位。即十三住。又云。第二三云。此三十頌。分初中後。初一頌半略標。離心無別我法。以彰論旨。辨唯識相。次有二十三行頌半。廣明唯識若相若性。釋諸妨難。後之五頌。明唯識行位。大意同前(文)今謂。總成廣前上文。約相性而解。總成廣等。就初中後之意而言。約境行等已下。此明境行果科之意也。
(二紙右)今之後三(至)勝義無性(文)。義燈七本(初右)云。解此前後略為三釋。一云。無性先陳。三性後說。今釋外難。即指論云即依此前所明三性中。世尊經中後時解脫三種無性。雖前總說諸法無性。不為顯說三種無性。後方分別所說無者。即依三性云立彼後說。非三性後方說無性。如第一卷釋外難云若唯有識云何世間及諸聖教說有我法。論主為答所說我法皆依識變。不是先說唯識後說我法。此解亦順深密三時。問。既三性後陳無性先說。何故此論及深密等先明三性。答。欲顯無性必依三性。是故先舉。何以故。為能遍計必依所計方起妄執。所以先舉。問。若爾何故深密經中先說三性。答。彼為德本菩薩先問於何齊何立善巧菩薩。世尊為答於此三性齊此三性施設善巧。非始問答所說三性。如百法論問答一切法及以無我非先不說。又深密經中勝義生菩薩。不牒前說三性為問。但舉世尊先說諸蘊諦等善巧。何故復立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明不是前先說三性。今外舉經難此前說故。論主答不違彼教。後說無性。一云。前後經說三性無性故。今論云即依此前。此前兼二依此論前。及依經前說三自性。觀生意樂密意趣故。後立無性。今此為會顯不相違。問。何故先說三種自性後說無性。答。順機欲故。欲顯無性依三性故。故顯揚十六云。當知無性不離自性。是故先說三自性義。問。若爾何故說三性教為第三時應第二時在空前故。又准深密同坐一經非前後故。答。經辨三時非約前後。但以類相從。有為第一。空為第二。俱為第三。以三自性於遍計是空。餘二是有故當第三。又據漸悟一類菩薩說此三時。非望頓悟。若爾何故先說了義後陳不了。答。花嚴等云。譬如日出先耀高山。於大乘教。頓悟先熟故先三性。漸悟後成後說無性。若爾復違法花等教。以為漸悟第二說空第三空有。如何得言為漸悟故後時說空。答。約頓漸二性。無性在後。偏據漸悟初中後殊空為第二。今此論中通對頓漸兩教前後故。云即依此前頓悟菩薩所聞三性後時為彼漸悟菩薩密立無性故不相違。本疏所明意含二解。此順經文有前空後。又釋。二教非定前後。深密且對一類定聞有空前後。論云即依此前等。此順花嚴如來以一語言中演出無邊契經海文。各有一理。任情取捨。然第二勝。依文對機有差別故(文)今謂。淄洲自立三義以取第二。其意未全盡理。其依文者。即今論文兼依佛經中先說三性後說無性。即是花嚴般若前後說也。又對機者。頓慚三機熟不熟別。三性無性說有次第。譬如日出光耀高山等。今謂。按論疏文。唯約論文第以言前後。無有佛經前後說意也。其義旨則雖復有在不順論文。不如不言耳。顯揚文意。無性本來不離三性。不關機欲故云是故等。
(二紙右)七十六(至)一切同此(文)。七十六云(右三)復次一切法相。當知。如解深密經中。德本菩薩請問佛言。如世尊說於諸法相善巧菩薩。於諸法相善巧菩薩者。齊何名為於諸法相善巧菩薩。如來齊何施設彼為於諸法相善巧菩薩。說是語已。爾時世尊告德本菩薩曰。善哉善哉。德本汝今及能請問如來如是深義。汝今為欲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及諸天人阿素洛等。為令獲得義利安樂故發斯問。汝應諦聽。吾當為汝說諸法相。謂諸法相有三種。何等為三。一者遍計所執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圓成實相。
(二紙右)而有愚夫於彼增益等(文)。樞要下末(三十五右)云。問。愚夫於彼增益妄執者。亦有邪見撥無。何故唯云增益。答。以多分故。執我法門必增益故。說有三性。遮損減門。說三無性。遮增益門。
(二紙右)攝大乘說(至)亦所遍計(文)。無性論四(十六左)之意如前已引。
(二紙右)七十六說(至)乃至廣說(文)。七十六(八左)云。復次勝義生。非由有情界中諸有情類。別觀遍計所執自性為自性故。亦非由彼別觀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為自性故。我立三種無自性性。然由有情於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上。增益所計所執自性故。我立三種無自性性。凡遍計所執自性相故。彼諸有情。於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中。隨喜言說如如隨起言說。如是如是由言說熏習心故。或由言說隨覺故。或由言說隨眠故。於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中。執著遍計所執自性相。如如執著。如是如是於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寶自性上。執著遍計所執自性。由此因緣。生當來世依他起自性。由此因緣。或為煩惱雜染所染。或為業雜染所染。或為生雜染所染。於生死中長餓鬼。或在天上。或在阿素洛。或在人中。受諸苦惱。
(二紙左)總密意說三種無性(文)。義林章云。以顯了言說三無性。非空非有中道教故。今文何言密意說三無性。答。總說無性。是第二時般若密意之說也。向所謂說一切法皆無自性是也。然以三種為了言。會般若無性旨。顯示一無二有中道理故。故章云顯了。各據一義並不相違。笠置師云。南北兩寺異解紛紜。南寺勝胡。北寺仁秀等意謂於依圓上無計所執。又北寺諸師南寺護命如次三性立無三性。解深密瑜伽等中。先說三性。次明三無性。本頌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護法釋云。即依此前所說三性。立彼後說三種無性。又以空花幻事虛空。如次為三無性喻。若三無性同以所執為體。何用三喻為(文)對法抄云。堿無性體。如三自性。准此所引疏鈔等。北寺所立。於理為優。然遮所執名無性者。雖三性立無性稱。然其所遮正在遍計。所以然故。即依他上立無性名。為遮自然生執故。勝義亦同。非如清辨撥無法體。
(三紙右)依他有緣生(至)名為三性(文)。第二生無生義。南寺為自然。北寺為緣生生。然緣生生者。解深密經說。此由依他緣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說名生無自性生。喻伽全同經文。顯揚論云。謂緣力所生非自然有故。對法亦同。今言幻事記眾緣生者。此顯緣生虛假。正釋生無性之義。下言無始妄執自然生故者重述其故說。緣生虛假即為無性。以無自然生性故。具如竺置師鈔。又無自然者。樞要下末(三十五左)云。依他起無自然生者。自然有二。一無因自然生。舉此攝一切無因。二以自然為因生。舉此攝一切冥性等不平等因生。無此無因自然。及無不平等因自然生故。名自然無生。依他起中。亦有無因惡因非一橫執。何故唯遮自然生耶。答。且舉自然。餘不平等因。皆是此收。此說三無性。破非餘增益餘損減門三性所遣故。非破無因。
(三紙右)論雖依他起(至)故此不說(文)。義燈七本(三右)云。論雖依他起非勝義故等者。云非者無也。無無分別智所緣之義故。故名勝義無性。故顯揚十六云。由無勝義性故。此意他名勝義無自性性者有二義。一由依他體非勝義性故。名勝義無性性。無者非也。一由依他無自然生性。亦名無自性性。若爾應云勝義生無自性性。何故但云勝義無自性性。答。言勝義無無彼勝義。若言生無恐緣生亦。又不無生無故。但言勝義無。二濫二性。亦是勝義。亦是生無。前已說生無。今但說勝義無故。不雙無。又復他不但自然生無。所執相亦無故。不言生無。又復無彼勝義無不無相生無。據無分別智境義。依他不是故。云非勝義。問。何故不名非勝義。無性。而云勝義無性。答。顯密義故云義勝義無性。勝義是相生無之所顯性。又顯依他上勝義性無即勝義無之性。亦名勝義無性。略去之言。總云勝義無性性。何以得知有其之言。答深密第二云。無自性性之所顯故。
(三紙右)又七十六云(至)即緣生法(文)。七十六(七左)云。云何諸法生無自性性。所謂諸法依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緣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說名生無自性性。云何諸法勝義無自性性。所謂諸法由生無自性性故。說名無自性性。即緣生法亦名勝義無自性性。何以故。於諸法中。若是清淨所緣境界所顯示彼以為勝義無自性性。依他起相非是清淨所緣境界。是故亦說名為勝義無自性性。
(三紙右)顯揚云(至)自然生故(文)。顯揚十六(四左)云。二生無性。謂依他起自性。由此自性緣力所生。非自然生故。
(三紙左)即緣生法(至)清淨所緣(文)。今檢論文。亦是之亦。彼作非字。准疏釋意。非字寫說。然倫記中。舉舉備釋。雖未明似亦字之本。倫記二十下(七右)云。依他具二可解。謂生無自性。勝義無自性。泰云。以依他性無真如勝義性故。故名勝義無自性。備作兩解。一云。於依他上無圓成實義故。云勝義無性。即是互無義。一云。若次勝義道理釋。依他但是緣假有故。有非有實自性。故云勝義無性。非謂依他中無勝圓成實義。故名勝義無自性。雖作後解不及前解。
(四紙右)皆勝之義(至)勝即是義(文)。二諦章(二十左)云。勝謂殊勝。義有二種。一境界名義。二道理名義。第四勝義。諸論多說。勝是義持業釋名。或四勝義。皆勝之義依主釋也。論說依他圓成二性。隨其所應根本後得二智境故。所以諸教。多以真如體勝。持業得名。實通依士。其無漏真智。隨在何諦亦以勝為義。真如為境故。通有財釋。第四勝義。多分依於道理名義。廢詮談旨。非境界故。前三勝義。境界名義(文)義燈七末(四右)云。若四俗真相對而辨。依他亦是後得勝智家之境義。若約親緣。後得相分。亦得是清淨所緣名為勝義。深密等但說根本清淨所緣。云依他起非是清淨所緣。又勝義有三義。一勝之義。二勝為義。三勝即義。通本後說真如。四種勝義。皆具此三。唯初世俗不具此三。不名勝義。若爾何故唯說。答。欲顯諸法真實性故。故深密經云。是一切法勝義諦故。無自性性之所顯故。故今此論名識實性。要集不悟云本所說違經謬說。
(四紙左)三乘合明(至)第六等說(文)。二諦章(二十三右)云。第二三乘淺深門者於中有二。初辨三乘後顯淺深。二乘自說雖不作二諦觀行人。真今說於彼亦證生空。加行觀時。許觀真俗。涅槃云。世諦第一義諦。皆有中智及上智。故知。世諦者名為中智。分別世俗無量無過。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此即俗諦。中智上智。一切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滅。是第一義。是名中智。知第一義無量無邊。不可稱計。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是第一義。是名上智。此勝義中。以種別智為上。一切總智為中。如下廣說。同仁王經難世諦中有第一義諦不。若有諦不應一。若無智不應二。即顯人法皆有二諦。以人相望異生為下。二乘為中。如來為上。由此人法各分二重。是故三乘皆有二諦(文)廣明三乘二諦。顯揚第二(初紙)第六(七紙)第十九(六紙)瑜伽五十五(十五右)今撿五十四無二諦文。六十四(四左)明俗一真安立非安立諦。五字恐六寫誤。對法第六(三紙左)。
(四紙左)前三非如(文)。第三證得勝義諦。謂二空理。亦言依詮顯實。然二空理。或後得所緣。或根本智境或云通二智境。今言前三非知者。正智證如位。能所但妄。境智冥合。全廢二空詮門故。
(五紙右)謂大般若經對法第二(文)。疏二末(四十二左)具引大般若對法中邊等。如上已辨對法。
(五紙右)對法解云(至)如對法等(文)。對法二(九牒右)云。何故真如說名真如。由彼自性無變異故。謂一切時無我實性無改轉故。說無變異。當知此則是無我性離二我故。何故復說此名空性。一切雜染所不行故。所以者何。由緣此故。能令一切諸雜染事悉皆空寂。雖復有時說有雜染。當知但是客塵煩惱之所染污。何等名為客塵染污。謂由末拔所取能取種子故。令依他性心二行相轉。非法必心。以諸法法性自性清淨故。何故復說。此名無相。諸相寂靜故。諸相者。謂色受等。乃至菩提諸所戲論真如性中。彼相寂滅故名無相。何故復說此名實際。無倒所緣故。實者謂顛倒。此處究竟故。名為實際。過無我性。更無所求故。何故復說此名勝義。最勝聖智所行處故。何故復說此名法界。一切聲聞獨覺諸佛妙法所依相故。
(五紙左)佛地第七(至)與對法別(文)。佛地第七(二右)。
(五紙左)即是勝鬘(至)非立安諦也(文)。法華玄贊。古譯有作無作如次。即新譯安非安立攝。譯云。非安立名通於二義。一唯廢詮與無作別。即瑜伽論非安立。唯是一也。二言非者即無義。安立是作。名字有別。體無差別。經云。非立故即無用也。
(六紙右)論此性即是(至)說實性言(文)。樞要下末(三十六)云。唯識之中但有二對。何故不說前二以為虛妄。無漏有為非虛妄故。何故不說前二以為世俗對勝義。如說二勝義中。初亦名俗故。今據有體名世俗。處無體故理實亦有准二諦故。此中實性。唯取真如。但有常無常門不說漏無漏門者。無漏有為非實性故。
(八紙右)論謂具大乘(至)漸次悟入(文)。演祕云。問。本性無習習性非本。如何具二方悟唯識。答。有義依前後際說具二種。非同時俱。又習性位非無本性。即一種子得二種名。本種熏習有差別故。若依此解。未發心前名本性住。發心已去乃至等覺得二種名。此解應勝。詳曰。前解稍通。理猶未顯。後解教理俱不符契。一位雜亂二仁王瓔 珞瑜伽攝論。經論皆云二種種性。在見道前。判通等得。豈不違教。又此論云。無始本因名本性住。聞熏已去方名習性。雖一種子未增增別。增位不可更得本名。後釋難依。今觀論意必有二性。後方能悟。具猶有也。非俱名具。
(八紙左)論一本性住種姓(至)無漏法因(文)。瑜伽三十五(四左)菩薩地云。云何種性。謂略有二種。一本性住成種性。二習所種性。本性住種性者。謂謂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轉傳來。法爾所傳。是名本性住種性。習所成種姓者。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是名習所成種性。此中義意二種皆取。又此種性亦名種子。亦名為性(文)略纂第十(四右)云云。然瑜伽六處殊勝。諸師多指佛果六處現行者非也。今家釋為第六意處。此據瑜伽唯識之意。若指果位無漏根等者。瑜伽聲聞地。亦有六處殊勝之言。約趣寂類。此文難會。今以此論照彼瑜伽。其致明白。此論其示能所持相。彼論六處是改本識。彼和稱殊。此呼無漏此論即是瑜伽之支分也。所謂此論。善解瑜伽難解者是也。
(九紙右)三十五(至)正與此同(文)。三十五(四左)之文。如上已引。然善戒經曰。陰界六入次第相續。無始無終。法性自爾。地持論說亦同。般若勝天王會云。如來法性在有情類蘊處界中。從無始來展轉相續。煩惱不染。無上依經如來界品等亦同。依上經論。天台三論諸師。皆瑜伽全同善戒地持。此如何通耶。答。准今家意。善戒地持瑜伽等意所言本性住種姓。是法爾無漏種子。非言理性。又言界者。即種子差別名也。瑜伽云。亦名種子。亦名為界。善戒經中名行性品。瑜伽地持。並名為種性品。又言如是相。又言展轉傳來。豈理性者乎。無著世親護法護月等。皆依瑜伽指言法爾種子。曇無懺菩提留支遍學三藏慈恩淄洲。同遵西域相傳。如他釋家何測大論深致。般若等文。如淄洲惠日論釋通。
(十紙右)然仁王經(至)如別鈔會(文)。瓔珞經上(九右)賢聖學觀品云。佛子六種性者。所謂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聖種性等覺性‧妙覺性(文)彼經前習後後與此不同。仁王亦同。故為點示。
(十紙右)攝論第六(至)資糧菩薩(文)。無性論六(二右)云。論曰。此中誰能悟處所應知相。大乘多聞熏習相續。已得逢事無量諸佛出現。於世已得一向決定勝解。已善積集善根故。善備福智資糧菩薩。
(十紙左)彼約有多功能四種力故(文)。下論(五右)云。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於唯識義雖深信解等。
(十紙左)即是攝論(至)皆待作者(文)。攝論本釋如上已引演祕云。疏用及用具者。思修二慧是能入具。此具能現似法似久。及能有入所知法義之功能故。故名為用。此具及用必待能執。彼具假者。具方有用。由此前明思修具已故。今次問能執作者。
(十二左)攝大乘說(至)及能人位(文)。世親攝論六(初左)云。似法似義而生者。謂似法義相。而生起時。似所取事者。謂似色等義。有見者謂似於見。此即成立有相見識。又(二左)釋此本論云。釋曰。入如是燈。及入行相。今當顯示。意地尋思說名意言。如是意言。以大乘法為因而生。此中顯示意言差別。大乘法相等所生者。是此教法為緣生義。或有即於義勝解行地名能悟入。由但聽聞一切諸法。唯有識性。深生信解故名能入。於見道中。如是悟入。今當顯示。如理通達故者。謂於意言如理通達。云何於此如理通達。謂此意言。非法非義所取非能取。如是通達。於修道是如中悟入。今當顯示。治一切障故者。謂觀此意言非法非義非所取非能取。持便能對治一切障故。究竟道中如是悟入。今當顯示。離一切障故者。謂善清淨妙智位中最後微細障。亦無有故(文)無性六(二左)云。論曰。何處能入。謂即於彼有見似法似義。意言大乘法相等所生起勝解行地。見道修道究竟道中。於一切法。唯有識性。隨聞勝解故。如理通達故。治一切障故。離一切障故釋曰。何處能入者。問所入境及入位。謂即於彼見等者。謂於大乘法相所生決定行相似義意言。能入於此境界能入是用。所入境界。是業是持於此意言。或有能入在勝解行地。於一切法唯識性中。但隨聽聞生勝解故。或有入在見道中。如理通達此意言故。此中如理而通達者。謂通達彼非法非義非所取非能取故。或有能入修道中。由此修習對治煩惱所智障故。或有能入在究竟道中。最極清淨離諸障故。如是四種是能入位。
(十二左)此初二位(至)以分為位(文)。演祕云。疏此初二位以道為位即分出體者。以五道中初之二道標二位名。俱有漏道。有漏道中散定體別。分為二也。分者別也。
(十二左)後三分為位等(文)。演祕云。不以五道而彰位名。俱以修等少分多分全分不同。分三位也。體俱無漏無為攝故。故名通體。
(十三左)攝大乘說(至)於此能入(文)。無性六(三右)論曰。由何能入。由善根力所任持故。謂三種相練磨心故。斷四處故。緣法義境。止觀恒常慇重加行無放逸故。釋曰。由何能入者。此問入因。謂由何因於此能入。由善根力所任持等者。謂雖有善根力。而心或退屈故。說三種相練磨心故等。
(十三左)三種練磨心斷除四處故(文)。三種練磨心者。世親六(三左)無性六(四右)斷除四處者。世親六(六右)無性六(六右)。
(十三左)無性云(至)資糧位中(文)。無性論六(六左)曰。論曰。由何云何而得悟入。由聞熏習種類如理作意所攝似法似義有見意言。釋曰。此中雙問作具所作。由有作者入所作業。應知定有能入之具。自現觀相是所作事。決定應有如是如是所作方便。是故今當二俱解釋。釋曰。此中先辨能入之具。種類之聲。即因言說。是為因義。
(十三左)彼論四尋思等所作方便(文)。等者等取。四如實智。無性第六(七右)曰。論曰。由四尋思。謂由名義自性差別。假立尋思。及由四種如實遍智。謂由名事自性差別。假立如實遍智。如是皆同不可得故。無性釋曰。由四尋思。及由四種如實遍智者。依如先說能悟入具。發起如實所作方便。於加行時。推求行見假有實無方便因相說名尋思。了智假有實無。所得決定行智方便果相名如實智。又曰。應知此中四種方便說名尋思。四種果智說名四種如實遍智。
(十三左)所入入喻(文)。無性六(八左)論曰。於此悟入唯識性中。何所悟入。如何悟入。入唯識性。相見二性及種種性。若名若義自性差別。假自性差別義。如是六種義皆無故。所取能取性現前故。一時似種種相義而生起故。如闇中繩顯現似蛇。譬如繩上蛇非真實。以無有故。若以了知彼義無者。蛇覺雖滅。繩覺猶在。若以微細品類分折此。又虛妄色香味觸為其相故。此覺為依繩覺當滅。無性釋曰。於此悟入唯識性中。欲顯所入及入譬喻故為此問。
(十三左)及下初(至)尋思果(文)。無性六(十八左)云。論云。此中有二頌。名事互為客。其性應尋思。於二亦當推。唯量及唯假實智觀無義唯有分別三。被無故此無。是即入三性。釋曰。以二伽他。綱攝尋思及尋思果。今易解了。名事互為客其性應尋思者。謂名於事為客。事於名亦爾。非如一類謂聲與義相稱為生。互相繫屬(云云)。
(十三左)教授二頌在此加行位中(文)。無性六(十九右)曰。論曰。復有教授二頌。如分別瑜伽論說。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義相既滅除。審觀唯自想。如是住內心。如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釋曰。誰能如是尋思得果。如是教授當復為誰。為答此問說於二頌。
(十四右)彼悟入(至)悟入三性(文)。無性論(六十右)云。論曰。如是菩薩悟入意言假義相故。悟入遍計所執性。悟入唯識故。悟依他起性。云何悟入圓成實性。若已滅除意言聞法熏習種類唯識之想。爾時菩薩平等平等所緣能緣無分別智。已得生起。由此菩薩名已悟入圓成實性。無自性釋(云云)。
(十四右)入極喜地等(文)。無性六(十二右)云。論曰。如是菩薩悟入唯識性故。悟入所知相。悟入此故入極喜地。善達法界。生如來家。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得一切菩薩平心性。得一切佛平等心性。此即名為菩薩見道。無性釋曰(云云)。
(十四右)入唯識所須即此見道(文)。無性六(十二左)曰。論曰。復次為我義故入唯識性。由緣總法出世止觀智故。由此後得種種相識智故。無性釋曰。。復次為我義故者問入唯識所右。次應答言為欲證得一切智智。而先方便如所說者。為欲并示次第言故。為欲饒益堪受如是所化類故。
(十四右)彼論已入(至)修行等(文)。無性六(十五左)云。論曰。如是菩薩已入於地已得見道已入唯識。於修道中云何。
  (十四右)入因果外(至)並此修道(文)入因果分者。無性第七(從初紙右至十五紙右)修差別分者者。無性第七(從十五紙左至二十七紙左)三學分者。無性第七(從二十七紙左至第九初紙)。
(十四右)彼論果智(至)此究竟道(文)。攝論先明果斷後明果智所者。無性第九(從初紙右至五紙右)果智者。無性第九(從五紙右至十紙終)。
(十四右)然攝論十分(至)如前已敘(文)。無性第一(三右)曰。論曰為依大乘。諸佛世尊有十相殊勝殊勝語。一者所智依殊勝殊勝語。二者所智相殊勝殊勝語。四者彼入因果殊勝殊勝悟五。者彼因果修差別殊勝殊勝語。六者即於如是修差別中增上戒殊勝殊勝語。七者即於此中增上心殊勝殊勝語。八者即於此中增上惠殊勝殊勝語。九者彼果斷殊勝殊勝語。。十者彼果智殊勝殊勝語。由此所說。諸佛世尊契經諸句。顯於大乘真是佛語。
(十四右)菩薩地(至)有十三住(文)。四十七(十三右至四十八二十三紙右)本地分中菩薩地第二持隨法瑜伽所住品第四之一。諸菩薩眾略有菩薩十二種住。由此菩薩十二種住。普攝一切諸菩薩住。普攝一切諸菩薩行。復有如來第十三住由此住故。現前等覺廣林菩薩名無上住。略纂十二(十一右)云。住品住者何義。即因十二住。能有倫住無倫住有為無為。菩薩住中故名為住。此中廣明故名住品。
(十四右)四十九(至)說有七地(文)。四十九(初右)云。本地分中菩薩地第三持究竟瑜伽處地品第三。如前所說十三住中。應知隨彼建立七地。前之六種唯菩薩地。第七一種菩薩。如來雜立意地分。具如下釋。
(十四左)四十七說(至)種姓品說(文)。四十七(十四右)之文。演祕云。疏於彼現行等者。明前眾善容於菩薩身得現行。疏有顯現由性仁賢等者。顯前現行佩由仁賢而所起也。或劣勝別而分現行顯現二也。疏性不能起上煩惱等者。問。楞伽經云。焚燒一切善根。闡提許得所得成佛。涅槃經中其義亦爾。豈後成佛先無種姓。種姓既有。云何斷善。經論何違。答。論據多分。經依盡理。更思(倫記十一下。二十一右具引)倫記云。景云。種姓菩薩。雖復在凡流轉。不起猛利粗瞋造五無間邪見斷善。但闍王殺父。達多出佛身血等者。並是久學菩薩權現同凡。引接造五逆人令其改悔(已上)。
(十五右)未得未淨(文)。演祕云。疏未得未淨者。未發心求。不迨彼位名未發起及未得也。復未為彼後後諸地修諸正行名未清淨。
(十五左)此位思釋(至)處眾怯畏(文)。四十七(十六左)曰。問。勝解行住菩薩時。應知何行何狀何相。答。勝解行位菩薩轉時。思擇力勝於諸菩薩所作加行。以分別惠數數思擇方能修作。未能住性成辨所作。未得堅固相續無退菩薩勝修如於勝修。於勝修果修修無礙解神通解脫等持等至。亦未能得。未能得未能超越五種怖畏。謂不治畏‧惡名畏‧死畏‧惡趣畏‧處眾怯畏(文)略纂十二(二十二左)云。又論云。五種畏。謂不活畏等。准下對治。五怖等所治。是此怖體。此以何為體。不活畏以我見及我愛資生愛為體故。下言由修無我智。分別我相尚不復轉。況當得有分別我愛或資生愛。故知。以我見及愛為體。第二惡名畏。以欲貪體。故下文言。由於他處無所希望。常自發起如是欲樂。我當饒益一切有情。非於有情有所求覺。由是因緣無惡名畏。故知。以貪欲為體。第三死畏。以我見為體。故下文云。由離我見。於我無有失懷想轉。故無死畏。明知。以我見為體。第四惡趣畏。以癡為體。下論云。自知。死後於當來世。決定值遇諸佛菩薩。由此決定無惡趣畏。五處眾怯畏。以癡為體。故下論云。由意樂見。一切世間尚無有一與我齋等。何況殊勝。是故每有處眾怯畏。此所治以癡為體也。又如佛地經說。應有別體。勘之。
(十六右)有三處妄失(至)乃至廣說(文)。四十七(十七右)曰。於其三處有妄失念。一於境界可意不可意色聲香味觸法中。或於一時其心顛倒妄失正念。二於愛生彼彼身中。既愛生已忘失前生。三於所愛所持諸法文作久說。或於全時有所忘失。於是三處有忘失念。或於一時具足聰惠。於其諸法能愛能持。於其義量湛能悟入。或於一時則不如是。或於一時具足憶念。或於一時成忘念類。於諸有情未能了知如實調伏善巧方便。於自佛法。亦未了知如實引發善巧方便。為他說法教授誡勉勵而轉。勉勵轉故不如實知。或時虛棄或不虛棄。如闇中射或中不中。隨欲或故。或於一時於大菩提。雖已發心而復退捨。或於一時棄捨菩薩先所受覺淨戒律儀。不能受學。或於一時。雖勤修習利有情事。而於中間生厭倦故。復還棄捨利有情事。有意樂故。欲令自樂。由思擇故。欲令他樂。於諸菩薩所有違犯。多分偏知非數遍知。無餘永斷。由於毀犯數現行故。或於一時。於菩薩藏法毘奈耶。他所引奪。或於一時聞說甚深廣大法教而生驚怖。其心搖動猶預疑惑。於諸有情遠離一切現行大悲。於諸有情少分同前利益安樂。未能廣大未能無量。於如上說一切圓滿菩薩。覺中。未能普學。於如上說一切圓滿菩薩諸相。未皆成就。於如上說一切圓滿者二分菩薩正加行中。未等顯現。於如上說菩薩意樂。猶未清淨。於其無上正等菩提。自謂為過。未於涅槃增上意樂安立深固。如於生死長時流轉。於其識然無動妙善菩提法。未能成就。如是等類當如是名勝解行住菩薩轉時諸行狀相。是諸菩薩勝解行住下忍轉時。如上所說諸行狀相。當知上品中忍轉時。如上所說諸行狀相。當知中品上忍轉時。如上所說。當知下品其性。微薄。即於如是上忍轉時。於上所說諸行狀相。漸次能令無餘永斷。從此無間當知菩薩入極喜住。由得方便極喜住中。勝解行住所說諸法皆無所有。與彼相違所有一切白品諸法皆無失顯現。
(十六右)在家出家(至)漸輕微故(文)。演祕云。疏在家出家二分菩薩等者。此二種菩薩行中。不能齊修俱行彼行。名不顯現。疏於此所說至漸輕微故者。於上所說過失相貌。至下忍時。過失上品。中上忍時。過中下品。問。三忍何位。答。有二釋。一云。如次在三十心。二云。論既云忍。四善根中忍有三品。三品忍位過成三品。然三十心同於下忍。世第一法時。促不論。或同上忍(文)倫記曰。景基意同。今謂。演祕第二釋。與諸師釋不同。略纂十二(二十四右)云。謂前所說地前過失。在十信位。名下忍時此過是上品。在十解十行時名中忍。十回向等名上忍。其過即中下(文)今謂。准略纂意。演祕二釋並不順疏主意。准倫記文。演祕初釋同泰師。彼云。勝解行住者。十解十行十回向則為三忍。
(十六右)以彼論言(至)是勝解位(文)。四十七(十四右)云。云何菩薩勝解行住。謂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未得清淨意樂。所有一切諸菩薩行。當知皆名勝解住。
(十六左)論論清淨(至)是初動攝(文)。四十七(十五右)云。云何菩薩極歡喜住。謂諸菩薩淨勝間樂住。
(十七右)此與瓔珞經(至)如別應知(文)。瓔珞經如上已引。中邊者中卷(十一紙)之文。
(十七右)第四增戒住(至)第十地(文)。四十七(十五右)云。云何菩薩增上戒住。謂諸菩薩淨勝意樂為緣。所得性戒相應住。云何菩薩增上心住。謂諸菩薩增上戒住清淨為緣。所得世間靜慮等持至住。云何菩薩覺分相應增上惠住。謂諸菩薩以世間淨智所依等持為所依止。為覺諸諦。於正念住等三十七菩提分法揀擇住。云何菩薩諸諦相應增上惠住。增諸菩薩覺分揀擇為所依止。於諸諦中如實覺住。云何菩薩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惠住。謂諸菩薩於諦能覺增上力故。揀擇顯示由無智故苦及因起。揀擇示由有智故苦及因滅住。云何菩薩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謂諸菩薩即由三種增上惠住增上力故。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於一切法真如無分別惠修俱行住。云何菩薩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謂諸菩薩即於前無相住多修習位。任運自然無缺無間運轉道隨行住。云何菩薩無礙解住。謂諸菩薩即以善清淨無動惠等持為所依止。得廣大惠為他說法。無上為依。能於諸法異門義趣釋詞差別。妙揀擇。云何菩薩最上成滿菩薩住。謂諸菩薩安住於此。於菩薩道已倒究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大法灌頂。或一生所繫。或居最後有。從此住無間即於爾時證覺無上正等菩薩。能作一切佛所作事。
(十七左)四十八說(至)意樂事故(文)。四十八(二十右)云。又即於此一一位中。經多俱胝百千大劫。或過是數方乃證得及與成滿。然一切住總經於三無數大劫方得圓證。謂經第一無數大劫。方乃超過勝解行住。次第證得極歡喜住。此就恒常勇猛精進。非不勇猛勤精進者。復經第二無數大劫。方乃超過極歡喜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次第證得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此即決定以是菩薩得淨意樂。決定勇猛勤精進故。復經第三無數大劫。方乃超過無加行世功用無相住乃無礙解住。證得最上成滿菩薩住(文)問。宗家判云。入住出心客經多俱胝。若然者。已初地入心全立為見道人新羅憬奧。顯揚論疏第六云。真相二道名為見道。從起俱生對治以去名為修道。得盡智已名究竟地。有說。見謂初地。二地已去名為修道者非也。違唯識論故。或說。初地道於二劫如何可說。心真見三心十六得初地滿于。或有說。名心名見道。住心以去名為修道者非也。入心已名僧祇。如何見道經僧祇量。是故前解故理為勝(文)興師鴻斷豈為非理。答云。三心十六。是故覺觀門。是故數數修之。譬如極七返有之人。於七生中數數起道類智。雖復數起其相。然類同故不須別說。故下疏云。以見道位體位體性稍寬(乃至)相見道後得智起位人時猶名見道(文)興師見道但為一觀故。致斯難。具如笠置師抄文言。三無數劫者。二十一卷及四十八。顯揚第七等。皆言經三大無數劫。如下具釋。
(十八右)攝論第七(至)修行圓滿(文)。此本論文。無性七(二十六右)釋曰。有五補特伽羅。經三無數大劫者。應知唯一補特伽羅位。差別故建立五種。為後所說勝解行等。勝解行者。未證真如。但依勝解勤修諸行。此經經一無數大劫修行圓滿。清淨增上意樂行者。謂得清淨增上意樂勤修諸行。此在六地名有相行。在第七地名有相行。如是二種補特伽羅。經於第二無數大劫修行圓滿。已上乃至第十地中。即此轉名無功用行。經於第三無數大劫修行圓滿。第八地中此行方得成滿。此唯是一補特伽羅異位相應差別成立。如預流等。從無始來生死流轉。齊何當言三無數劫最初修行(文)演祕疏有五補特伽羅等者。無性釋云。應知唯一補特伽羅位。差別建立五位。如預流等。餘文如疏。而有釋云。從初方便至初地為第一。從二地至四地為第二。從五至六為第三。七為第四。從八至十地為第五。初地乃屬初劫攝故。詳曰。論既時言。謂勝解行補特伽羅。經初大劫。初地豈是解行地耶。又第二劫分為三人。復無所以。今別釋云。初後二劫是初後人。始從初地至第七滿。是第二劫分為三人。初之三地相同世修。四五六地同彼二乘。第七依大。三類不同分為三人故。合成五。八地已上俱純無漏故。合為一。言預流等。舉喻明之。按梁攝論云。如前三果三位亦得成立五人。從初向至須陀洹以為第一。家家為第二。斯陀含第三。一種子為第四。阿那含第五。問。喻中既以方便初果合為一。法中何不初地方便合為一耶。答。喻依少分非一切同故不應責。即第二果前後。并自以為三種。第二劫中三位不同。少同彼也。問。若二劫開為三者。何故無性云。如是二種補特伽羅。經第二劫修行圓滿。答。第二劫中前六有相。第七無相。且有無相相對名二。於有相中略而不言。示方隅爾(文)問。若准演第二清淨淨上意樂行人屬當初二三地。然三性攝論釋清淨意樂人曰。謂得清淨增上意樂勤修諸行。此在六地各有相行。在第七地名無相行。世親釋曰。此清淨增上意樂行遍在十十地中。對法論十三(十三右)云。謂十地中所有菩薩。准上諸論。廣通十地。是故瑜伽略纂云。通十地菩薩。演祕有何所據取。答。准般若會釋淨心之各。通別不同。若約初得別局初地。若依通相十地皆得。是故對法抄中。唯言初地。瑜伽略纂言通十地。演祕顯有異說。標以別釋。應思准矣。今謂。對法十三(二左)云。修行差別略有五種。一勝解行菩薩。二增上意樂行菩薩。三有相行菩薩。四無相行菩薩。五無功用菩薩。如是等補特伽羅無量差別。十三(十二右)云。勝解行菩薩者。謂住勝解行地中。成就菩薩下品上忍。由其安住菩薩種性。始終初發大菩提願。乃至未人極歡喜地。未得出世真實內證故。名勝解行菩薩。增上間樂行菩薩者。謂十地中所有菩薩。由已證得出世內證清淨意樂故。有相行菩薩者。謂住極喜離垢發光焰惠極難勝現前地中所有菩薩。由此六種雖不喜樂。而為諸相所間雜故。無相行菩薩者。謂住遠行地中所有菩薩。由此菩薩若作功用。乃至隨其欲樂。能令諸相不現行故。無功用行菩薩者。住謂不動善惠法雲地中所有菩薩。由此菩薩已得純熟無分別智故(文)今謂。攝論五種次第。配當三祇。對法總立五類修行差別。二論不同。應辨殊致。
(十九右)大莊嚴論對法十一等(文)。大莊嚴論第七(初右)云。行盡一僧祇。長信令增上。眾善隨信修。亦具如海滿(文)對法十一(十一右)云。謂諸菩薩。已善積集福知智惠二種資糧已。過第一無數大劫已。聞隨順通達直如契經等法如理作意。發三摩地依止定心。思惟定中怕知影像。觀此影像不異定心。依此影像捨外境想。唯定觀察自想影像。爾時菩薩了知諸法唯自心故。
(十九右)如瓔珞經(至)是等覺菩薩(文)。瓔珞經下(五左)曰。佛子菩薩。爾時住大寂門中品忍觀功行滿足。登大山臺入百千三昧。集佛儀用唯有累果無常生滅心心無為。行過十地。解與佛同。坐佛從處。其智見二常無常一切法境。當知如佛名為學佛。下地一切菩薩。於此菩薩不能別知。於佛名菩薩。於下菩薩名佛。所以者何。是菩薩以大變力住壽百千萬劫。現作佛化。初生得道轉法輪入無餘滅度。說八法輪。似佛非佛。一切佛等故。威儀進止一切法同住是百千三昧中。如是佛行故。入金剛三昧。一相無相寂滅無為故。名無垢地。
(十九右)言三大劫滿已(文)。言三動滿者。彼經陳列四十二言三劫滿已。對法抄七云。初僧祇滿心語故。言超過第一。非即入彼第二僧祇。如等覺三祇內。仍言等覺超過三僧祇。豈即是佛位居僧祇外。應以准知。
(十九左)四十八說(至)不過此量(文)。四十八(二十右)略有二種無數大劫。一者日夜月半月等算數方便時無量故。亦說名為無數大劫。二者大劫算數大劫。若就前說無數大劫。要由無量無數大劫。方證無上正等菩提。若就後說無數方便超過一切算數之量。亦說名為無數大劫。但經於三無數大劫。便證無上正等菩提。不過此量。若正修行最上止品勇猛精進。或有能轉眾多中劫。或有乃至轉多大劫。當知決定無有能轉無數大劫(文)略纂十二(四十二左)云。第十地有三心。一入‧二住‧三滿。此滿心中有等覺菩薩。如來名妙覺。其入住不名等覺。若在入住二心名未現等覺。若在滿心名已現等覺。又等覺是佛未必是等覺菩薩。言此菩薩在當位未成等覺。亦能化生如雲雨說法。若成等覺佛。已亦能化生雨雲說法。言與佛相似如等覺菩薩名等覺。論云。彼經第三無數大劫。乃至證得最上成滿菩薩位者。何故此不言證得如來。答曰。此三劫皆住因故。不言證得。佛三劫外故(文)言若說後劫至不過此量者。大小二乘同言無數。其量大別。如常所辨。又明數量。婆沙百七十七有七說異。俱舍據其第三說。智論第四第五二說。花嚴阿僧祇品所說新舊不同。淄洲最勝王經疏曰。俱舍十萬為億。大智度論(第五)以千萬為億。華嚴經以萬萬為億。瑜伽略纂一(五十六丁)云。俱胝者‧俱舍五十二數中。第八數名俱胝。謂一十百千萬洛叉度洛叉俱胝以十相乘。洛叉當一億。度洛叉當十億。俱胝當百億。然西方有四種億。德一十萬為億。二百萬為億。三千萬為億。四萬萬為億。今瑜伽顯揚數百萬為億。十億為俱胝故。言百俱胝。為一佛土。花嚴德萬為億。名為百萬愉。智度論第四十萬為億名百億。倫說一下(二十二左)亦同。
(十九左)如瓔珞經(至)大僧祇劫(文)。瓔珞經下(八左)曰。佛子汝先言一切菩薩行道劫數久近者。譬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方廣亦然。以天衣重三銖。人中日月歲數三年一佛此石。乃盡名一小劫。若一里二里乃至四十里。亦名小劫。又八十里石方廣。亦爾。以梵天衣重三銖。即梵天中百寶光明珠為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即盡名一中劫。又八百里石方廣亦爾。以淨居天衣重三種。即淨居天千寶光明鏡。為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即盡故名一大阿曾祇劫。佛子劫數者。所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盡。名一里劫二里劫。五十里石盡名五十里劫。百里石盡名百里劫。千里石盡名為行千里劫。萬里石盡名為萬里劫。佛子一切堅聖。入是數量修一切法門。時節久近得佛果。其數百劫乃得等覺。若一切眾生入是數者。得佛不久。若不久者不名菩薩(文)然上來所明是非數量三僧祇劫。凡智不可測度其量。然修行不同差別建立。謂地前所修六度修行。為煩惱雜。名波羅蜜多位。七地已前地等漸增煩惱力微。八地已上一切煩惱永不現行。如次名近波羅蜜大波羅蜜。或唯有漏。漏無漏間雜。純無漏相續。又凡聖異故。地前為一。於聖者中。功用無功用別故。七地八地分為二劫。瑜伽倫記一下(六左)曰。劫有九種。一日月歲數。法花論曰。晝夜日月時年。以此為數。菩薩地亦言。劫有二種。一是日月歲數。二是阿僧祇。二增減劫。即是飢病力小三災劫名為中劫。三二十劫為一劫。即梵眾天壽量。四四十劫為一劫。即梵前益天壽量。五六十劫為一劫。即大梵天壽量。六八十劫為一劫。即大災劫。七七大為一劫。即水災劫。八七水為一劫。即風災劫。九三大阿僧祇劫。依花嚴經第二十四卷阿僧祇品有百二十數。第一百二十名一阿僧祇。依舊攝論說。三十三阿僧祇。第二劫為小一劫。為二十一劫。第三劫為中一劫。為一故。初為大一劫。為三故。雖有此文。不知積何以成無數。若俱舍論引解脫經說六十數。唯有五十二。八妄失。第五十二名阿僧祇。仍以十積數不同花嚴。從萬以上。皆位位積。謂萬萬為億等。以大小各別故。取數不同。又若瓔珞經樓炭經等中。佛隨機說劫數。多少非一。但大智度論引經說。有萬百由旬城。滿芥子。有長壽人。過百歲已持一芥子去。芥子都盡劫猶不盡。乃至廣說。真諦云。如經說。芥子聚盡劫。猶未盡者。百年取一。乃至唯一芥子不名為聚故名聚盡。以有芥子在故名劫猶未盡。略纂大同。
(二十紙右)決定無轉無數大劫(文)。如相宗意。不許上上精進。菩薩超越無數大劫。餘經所明趣劫。或是示現。或示咒力。皆悉非實故。起信論云。或示起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
(二十紙右)即釋迦菩薩(至)增減劫數(文)。釋迦菩薩所超劫量。或大或中。古今異說。今疏判為中劫。然智度論。於相好百劫中超越九劫。其餘九十一劫。即賢劫量然賢劫量異說不同。法華玄贊及最勝疏攝釋等意。兩箇八十劫為一賢劫量。又二十劫合為賢劫。瑜伽略纂云。西方傳釋也。憬興上生疏云。奘法師云。二十住劫名為賢劫。印度諸師皆作此說。更無諍論(文)光法師影法師傳三藏釋。
(二十右)釋迦菩薩(至)如別鈔會(文)。疏主彌勒上生經疏上(二十二左)曰。問。彌勒釋迦誰初發意。今者成道前後乃然。答。佛藏經曰。彌勒發心先四十劫。釋迦方發口。佛本行經第一卷云。昔有如來號曰善思。彌勒菩薩。於彼佛所最初發心。在於我前四十餘劫。然後我發無上道心。有佛名示海憧如來。我於彼國作轉輪王名曰牢弓。初發道心。此中皆說後時發心。彌勒發心因彌勒佛。釋迦發心因釋迦佛故彼非初。但以捨身苦行修業不同所以。彌勒成道終後。問。如賢劫經明。起劫事。佛本行經第三卷發心供養品云。昔有佛出世號曰弗沙。彼佛在雜寶窟。我見彼佛心生觀喜。合十指掌翹於一足。七日七夜讚歎彼佛。佛言。是人過九十四劫。當得作佛見真理。佛言。是人過九十三劫。當得作佛。毘婆尸佛言。是人九過九十一劫。當得作佛。佛地論亦說。釋迦超九劫。因事弗沙翅足而歎。說超九劫。即百劫中修相好時。故經多言過去九十一劫有毘婆尸佛。其九十一劫初有毘婆尸故。多作此說。涅槃等言。靈山菩薩為半頌捨身超十二劫。金剛明經。薩埵王子。投身飼虎超十一劫。摩納仙人。布髮掩泥超於八劫。菩薩地言。菩薩修行有超水火及日月劫。無超阿僧祇。彼所言超何時超也。答。雖無正文。理准應然。翅足超九百劫中超。餘起超者阿僧祇內。不爾何位更得說超(文)言超九劫由翹足故者。佛本行集第三云。昔在旨出世號曰弗沙。彼佛在雜寶窟我見彼佛心生歡喜。合十指掌翹於一足。七日七夜讚歎彼佛。佛言。過九十四劫。當得作佛見真理。佛言。是人過九十三劫。當得作佛。毘婆尸佛言。是人過九十一劫。當得作佛。婆沙百七十七云。如契經說。過去有佛號曰底砂。或曰補砂。彼佛有二菩薩弟子。一名釋迦牟尼。二曰梅怛麗藥。爾時彼佛觀二弟子。誰先根熟。即如實知慈氏先熟有寂後熟。復觀二士所化有情。誰根先熟。釋迦氛經先應根熟。便告釋迦。吾欲遊山。汝可隨去。爾時彼佛取尼師壇。隨路先住。既至山上入吠琉璃龕。結跏趺坐入火界定。經七晝夜成光熾然。釋迦須更亦住山上。處處尋佛如犢求母。展轉至彼龕寶前。欻然見佛威儀端肅光明照曜專滅懇發喜歎。不湛於行無間忘下一足。瞻望尊顏。不暫捨。經七晝夜。以一伽陀讚彼曰。天地此界多聞室。逝宮天處十方無。大夫牛王大沙門。尋地山林遍無等。如是讚已。便超九劫。於慈民前得無上覺。俱舍智論亦同。言更超十二劫報聞靈山偈故者。涅槃十三云。如我往昔。為半偈故捨棄此身。以是因緣故。便得超越足十二劫。在彌勒前成佛。章安疏云。出曜佛藏等經。皆云超九劫。或云。根緣不同。佛為增減說之(文)言或超十一劫授身餓獸故者。是金光明說。餓獸是餓虎也。心地觀經第一云。佛往昔在凡夫(初僧祇)入於雪山求仙道。折心勇猛勒精進。為求半偈捨全身。以求正法因緣故。十二劫超生死苦(如涅槃經)昔為摩仙人時(第二僧祇)布髮供養燃燈佛。以是精進因緣故。八劫出生死海(如四分律)昔為薩埵王子時(第三僧祇)捨所愛身投餓虛自利利他因緣故。十一劫趣生死因(如金剛明)流水長者(亦第三僧祇)大醫王平等救護眾生故。濟魚命得生天上。天雨瓔珞來報恩等七日翅足讚如來偶。以極精進。超於九劫。
(二十右)此時長遠如攝論廣說(文)。無性第六(二十二右)云。經無量劫乃成佛果時既長久。云何言疾。此義不然。時劫長遠唯分別故。如有頌言。處夢謂經年。寤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
(二十一右)辨差別者(至)彼論等說(文)。四十七(十六右)曰。又諸菩薩勝解行住於修。所作狹小。所作有缺。所作不定。所得有退。極歡喜住於菩薩修。所作廣大。所作無缺。所作決定。隨所獲得無復退轉。如極歡喜住。乃至三種增上惠住應知亦爾。從初無相住。乃至最上成滿菩薩住。於菩薩修。所作無缺。所作決定。隨所獲得終無退轉。又諸菩薩勝解行住。於菩薩無相修。當知發趣。極歡喜住。增上戒住。增上心住。增上惠住。於菩薩無相修。當知獲得。初無相性。於菩薩無相修。當知圓證。第二無相住。於菩薩無相修。當知清淨。無等解住。最上成滿菩薩住。於菩薩無相修果。當知領受(文)演祕云。疏所作狹少等者。志樂不貪。所為非大。又非一行能修一切。名狹少也。縱修決斷名為有缺。所修諸行不能豎志。有起不起。或隨六度修說此彼。而無揩準。總而名不定。隨所修善。或時退捨。名所得退(文)略纂十二(二十二右)云。論云。又諸菩薩勝行住於菩薩修所化狹小所化有釋所化不定。所得有退等者。言狹小者。所作不廣。言有缺者。所作不常。言有犯戒惡身語也。所作不定。起行不堅時有退也。所得退者。顯前不定也。又不定者。所作不純。有退者。不能純進。是此二別。
(二十一左)言七地者(至)及如來住(文)。四十九(初右)云。如前所說十三住中。應知隨彼建立七地。前之六種。唯菩薩地。第七一種。菩薩如來雜立為地。何等為七。一種性地‧二勝解行地‧三淨勝意樂地‧四行正行地‧五決定地‧六決定行地‧七到究竟地。如是七種。菩薩地中最後一種名為雜地。前種性住名種性地。勝解行行住名勝解行地。極歡喜住名淨勝意樂地。增上戒住。增上心住。三種增惠住。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名行正行地。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名決定地。地寺菩薩隨在第三決定中故。無礙解住名決定行地。最卜成滿菩薩住。及如來住。名到究竟地。如來住地。於後建立。佛法品中當廣演說(文)略纂十二(四十九左)云。論解七地中云。第七如來等雜立為地者。前明第七。唯在第十地。今何以通所者。據實通在佛中。前唯約因位故。略不明佛也。今實錄之故兼取佛。論云。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名決定地。此地隨在第三決定中故者。如上有處明三種決定。一種姓決定‧二發心決定‧三不虛行墮決定。如顯揚第七。同此種姓決定。即本大乘種子發心決定。謂入初地。十住雖爾發心。未名決定。今第八地名不虛行墮決定。以於行中無功用故。任運而作。此第三決定故名。第三決定也。有釋。此第三謂在初地。今取前解。如顯揚文在初地。謂擇自在時。又釋。此第八地在第三僧祇。如異熟住任運起行故。更無有漏心隔。名決定故。
  (二十三右)攝論云(至)三大劫(文)無性七(二十六左)本論頌也。
(二十三右)大菩提心(至)初劫之始(文)。無性七(二十七右)釋曰。清淨增上力者。謂菩薩根力名清淨力。此即說有善根力者。若大願力名增上力。此意說有大願力者。有善根力故。能降伏所治。有大願力故。常值善知識。堅固心昇進者。雖遇惡友方便破壞。終不棄捨大菩提心。同世當來所修善法。運運增長。終無退減。如是苦時具善根力及大願力。大菩提心堅固不退。所修善法念念增進。不生喜足。順舊而已。齊是名為最初。修行三無數劫。
(二十四右)然彼已前(至)不入此位(文)。言八萬等者。涅槃經第二十一德王品。及第十一現病品等云。須陀洹人亦復不定故。逕八萬劫。則能得到阿耨菩提心。乃至獨覺逕十千劫。得到阿耨菩提心。然天台賢首等。以為二乘在涅槃中經爾許劫。淨影嘉祥祥今家等。入涅槃後。迴心向大。修十信行。方經彼劫。彼獨覺人根最利故。亦似真往人。修信十千劫。餘四鈍根次第差別。
(二十四右)然前第七(至)鄰近為名(文)。第七(三十一左)。
(二十五右)又解解脫(至)故名解脫(文)。演祕云。論亦名順解脫分者。疏有兩釋。有義彈彼第二釋云。此理不然。豈為有情求解脫耶。故前解正。詳曰。疏雖不斷。今以理准。前解是本。後亦無違。諸教皆說無漏解脫名為解脫。自未解脫莫解脫他。言為有情求之何失。
(二十六右)攝論第六(至)諸善根等(文)。無性六(二右)云。論曰。此中誰能悟入所應知相。大乘多聞重習相續。已得逢事無量諸佛出現於世。已得一向決定勝解。已善積集諸善根故。善備福智資糧菩薩。
(二十六左)世親云(至)名依持刀(文)。世親第六(二右)無性不分四力。唯在世親故。疏不引無性。引世親論以合此論。
(二十七右)問花嚴(至)出三界(文)。現本第八(二十四右)之全文。調卷不同。下皆准之。
  (二十七右)彼經第十(至)入泥洹(文)。現本第九(十七右)之全文
(二十七右)第七觀業第八觀果等(文)。演祕云。按第八十住品云。此菩薩從一切聖法正教中生。修十種法。所謂信佛不壞。究竟於法。寂然定意。分別眾生。分別佛剎。分別世界。分別諸業。分別果報分別生死。分別涅槃。
(二十七右)又此二住(至)度脫有情(文)。義燈七本(十一左)云。問。十住中已能八相成道與佛何殊。何等是佛所現八相。何等是餘所現八相。答。未見文辨。且為一解。佛現八相具足。長時始終不異。菩薩化生隨宜暫現。或不具足。前後或異。或復本形故與佛別。
(二十七右)以十住(至)作歸依處(文)。花嚴第八(十二左)十住品云。此菩薩因初發心得十力分別等為十。所謂是處非處智。業報垢淨智。諸根智。欲樂智。性智。一切至處道智。一切禪定解脫三昧正受垢淨起智。宿命無礙智。天眼無礙智。三世漏盡智。是為十。諸佛子。彼菩薩應學十法。何等為十。所謂。學恭敬供養諸佛。讚歎諸菩薩。護眾生心。親近賢明。讚不退法修。佛功德。稱揚歎美生諸佛前。方便修習寂靜三昧。讚歎遠離生死轉迴。為苦眾生作歸依處。何以故。欲令菩提心轉勝堅固成無上道。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悟。
(二十八右)答彼依伏(至)非少亦未(文)。演祕云。經論相違。疏有四釋。一疏云。彼依伏因至及俱生煩惱。二又說假法力等。三因彼分別等下是。四又但總言等下是。斷如燈辨(文)義燈七本(十二右)云。問。花嚴第十解十住菩薩中云。除滅諸煩惱。永盡無有餘等。云何此言未伏二取。答。因邪教邪師所起不共無明伴煩惱類盡。非盡一切自分別生及俱生煩惱。又解脫佛法功力能滅煩惱。非皆已伏。又解自分別伏。邪師等起。不能伏滅。緣起經文。二互隨會。然疏下結故。此位中自分別煩惱未盡故。前解正。准發菩提心。緣力發者名不堅固。因力發者名為堅固。起惑亦爾。邪教起者易除。自力起者難伏。又解經據少分有能伏義。論依全分云不能伏。初後解正。疏文似脫。更勘正本(文)今謂。淄洲所覽疏本闕第四釋故勸勘正。今本為正。緣起經下(十五左)之文。
(二十九右)瑜伽論說(至)或中不中(文)。四十七(十七右)之文如上引。
(二十九右)與薩婆多(至)二障種也(文)。俱舍二十(十五左)隨眠品曰。根本煩惱現在前時。行相難知故名微細。二隨增者。能於所緣及所相應增惛滯故。言隨遂者。謂能起得。恒隨有情。常為過患。不作加行為令彼生。或設煩勞為遮彼起。而數現起故。名隨縛。由如是義。故名隨眠。
(三十右)我見若無(至)其義並然(文)。具如斷障章辨。又如一疏已辨。
  (三十左)梵云沒曳(至)故言薩迦耶(文)。斷障二執兩章。
(三十左)百二十八(至)如攝分說(文)。攝事分佛地論第七(三右)云。煩惱章者。謂執實我。薩迦耶見以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隨煩惱。若所業業。若所得果。皆攝在中。皆以煩惱為根本故。
(三十二右)又顯法執(至)故不顯數(文)。此依勝鬘經。法執無明唯在無明住地故。言唯一住攝。於煩惱中。三界見斷合為見一處地。三界修斷開為欲色有地故。言前障四住地攝。如斷障章中(十二左)具釋。
(三十二右)佛地云(至)為根本故(文)。佛地第七(三紙)之文。如前已引。
  (三十二右)倫此所知障(至)彼微劣故(文)。演祕云。此中三因。佛地論同彼云。一切異熟無記心品。分別力劣。不能執故。若有倒成我見。有無明等。不應唯與五法相應。有見等故。又法空觀初現前時。此識應斷。障治相違不行故。釋曰。佛地初因通一切異熟之心。非唯第八或此亦兼明餘異熟。
(三十三左)佛地論說(至)前卷已說(文)。佛地論第七(三左)。
(三十三左)論法空智品與俱起故(文)。義燈。本(十三右)云。此破安慧。然疏云第七有法執。法空智起即不行。第八法執有。法空智起此應滅者。是破餘師。非安慧師。或寫者誤。若破安慧。應云第七有我執生空智起即不行。第八法執有法空智起此應滅。
(三十四右)若言因中(至)異熟應然(文)。佛地論第七(四右)云。又法空觀。初現前時。此識應斷。障治相違不俱行故。若爾所餘有漏種子應無所依。所修功德應無熏習。無所熏故。不可說言熏習鏡智相應淨識。非無記故。猶未得故。阿賴耶識既無法執。餘轉識中異熟果者。亦應如是。性類同故。
(三十四右)然今七識總合為法(文)。義蘊云。應云除第七識非法執品。此但例同第八。總入法中不可為量。法觀之因彼不轉故。然既成第八非法執品。應餘識異熟。別成此量。是異熟故。以八為喻。
(三十四左)又下異熟心(至)不可為例(文)。演祕云。此設遍也。設彼例云。若眼等識是異熟心。不有法執。法空智俱四無記中異熟無記。一切應與法空智俱。皆無法執。如第八等故。今答意異熟名同執不執。別不可為例(文)義蘊云。疏又下異熟(至)例者。前以餘識異熟例同第八。非法執品。然下文既許所智生是異熟生。即是法執異熟生攝故。疏更為此解云。不可為例同第八合非法執也。下論自云於無記是異熟生故(文)今謂。義蘊為正演祕不順疏文勢故。
(三十四左)論七轉內(至)如煩惱說(文)。義燈七本(十三)云。據煩惱俱數多少等。云如煩惱說。非是定判一切所知定與煩惱同種而生。又所知障執。必是慧。與無明俱。異熟心疑此等名數。諸識所起數如煩惱。然疏云。無離煩惱別起執故。故數多少與煩惱同者。據具時起不斷煩惱身中所起所障說。若許定同。如二乘無學。已斷煩惱狹起法執。後熏成種。寧有煩惱與同種生。又異熟心疑人杌等是所知障。豈煩惱同種生耶。問。執杌迷人既是所知。為是法執為非執耶。答。是法執類。非正法執。執必癡俱。彼非癡俱。是異熟故。又釋是執。若業感異熟不與癡俱。異熟生寬故與癡並。或迷杌心與其無明通俱不俱。俱者是執。不俱非執。但是等流。
(三十四左)第六識(至)十三法(文)演祕。
(三十五右)對法等云(至)見道斷(文)。對法第四(七右)。
(三十五右)佛地論說(至)二障所攝(文)。佛地論七(四左)云。然由意識計我計法起愛恚等。引五識中非見所攝愛恚等起。雖無有見。而有愛恚無明等法。二障所攝(文)。
(三十五左)瑜伽五十九卷(至)是無記(文)。五十九卷(五左)云。復次諸煩惱略有三聚。一欲界繫。二色界繫。三無色界繫。問。如是三聚幾不善幾無記。答。初聚一分是不善。餘二聚是無記。
(三十五左)對法第四(至)是有覆(文)。第四(初右)。
(三十六左)瓔珞經云(至)是外道義(文)。瓔珞經下(八右)云。佛子復以近況遠。凡夫善心中尚無不善。何況無相心中而有無明。佛子而言善惡一心者。是洴沙王國中外道安陀師偈。
(三十六左)勝鬘經(至)皆亦隨斷(文)。演祕云。按勝曼經(十一右)明所知障為煩惱依。文有法喻及合三段。如疏已引。理旨奧隱。逐難略釋。經於此起煩惱等者。釋曰。於此無明地上所起現行煩惱。於剎那頃。必與無明剎那剎那相應而起。經世尊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者。釋曰。無明地種名不相應。意明無明同於煩惱通種現也。或相應者是共之義。四住煩惱三乘同斷名曰相應。無明住地獨唯佛除名不相應。經過於恒沙等者。釋曰。顯依無明煩惱無極名過恒沙。餘文易悟。
(三十六左)瓔珞經下卷說亦同之(文)。下卷(十九右)明五住地。此同勝鬘。
(三十七右)應順前句答(文)。對法十二(八左)曰。如有問言。若施施波羅蜜多亦戒波羅蜜多耶。設戒波羅蜜多亦施波羅蜜多耶。為答此問。應作順後句答。謂所有戒波羅蜜多皆是施波羅蜜多。或有施波羅蜜多非戒波羅蜜多。謂戒波羅蜜多所不攝。施波羅蜜多如是。乃至以慧波羅蜜多對施波羅蜜多皆。應作順後句。餘互相望。亦如理應思。此中依始業地漸次修者說。後必待前。前不待後。是故皆作順後句。若已串習六種頓修皆互相攝。如菩薩地說(文)。前後句答之法。准對法論可知。如俱舍頌疏中。謬解其法。幼學勿迷。
(三十七右)體不相違(至)可說有別(文)。問。煩惱所知應非一體何者煩惱發業潤生。所知微細無有其義。若實一體。則二乘聖斷煩惱之時。所知亦斷。以一體故。又十地菩薩斷所知之時。煩惱何留。是故燈曰。經論誠說二障體別。此等文理如何會通耶。答。二障同體文理分明。文者今文。既言體雖無異而作有別。又第五卷云。我法二見。用雖有別而不相違。同依一慧。又佛地論云。體雖無異然用有別。如一識體取境用多。由此熏生一種子體。亦有多用。又理者。我法二執於一境轉。若為別體何於一相分上轉。又二執體別行相相違。如斷常二見。不應俱起。然二執俱起。互能所依。故知。二執同體。然二乘菩薩。斷惑不同。如演祕中問答分別。如義燈釋。斷用斷依有分限故。且為別體。非言實別。演祕云。用別有二。一現行用別。二種子用別。有障菩提涅槃用故。前解為本。後理亦通。
(三十七右)論故二隨眠(至)斷或前後(文)。演祕云。論故二隨眠斷惑前後者。問。斷既前後。何名體一。二乘體惑所知應斷。以體一故。又十地中斷所知障煩惱應斷。一即體同。二契經言如地壞時種隨壞故。答。有義種體雖一。而有粗細共和合故。如金鐵等一物之中精粗異故。生空聖道力不及彼菩薩方便留不斷。經依見道究竟道說故不相違。詳曰。既以粗細和合成之。種體應假。如瓶衣等。假非因緣何得生現。故今解云。用既有差斷彼一分用所依體。聖道功力有分限故。故佛地論云。煩惱障中有所知障。是所依故。必執有法而計我故。體雖無異。然有別用。如一識體取境多用。此熏種子體亦多用。起時雖俱而漸次斷。聖道勢力有分限故。餘義同前。
(三十八右)其所知障(至)亦復如是(文)。斷障章云。為十品斷。十地斷故。不分粗細。前後說斷。不廢初地斷細。二地斷粗。初地斷有頂。二地斷欲界。但隨障此地智即便斷之故無前後。
(三十八右)論此於無覆(至)障菩提故(文)。義燈七本(十四右)云。問。所知障中有法恚愛。法恚即瞋。云何無記。答。有二解。一云。望煩惱說嗔唯不善。望所知障即是無記。二云。法恚亦是不善。若爾應縛能感異熟。答。雖是不善望義有別。不名為縛。亦不感果。二解於前正。論說無記不通不善。
(三十九右)佛地論說(至)此中不說(文)。佛地論第七(三)云。又諸善心性無迷執。皆信等俱。順無我空(左)與解二空觀為前方便。不可法執。導法觀。我執未曾見此事故。又云。又若此識有法執者。無所熏故。應念念失不順對法。則成大過。煩惱障中無此事故。前卷云。
(三十九右)佛地論說(至)了達法空(文)。佛地論第七(五左)。
(三十九左)勝鬘經說(至)如極成故(文)。瓔珞經下(十九右)云。起欲界惑。名欲界住地。起色界惑名色界住地。起心惑故名無色界住地。以此四住地起一切煩惱故為始起四住地。其四住前更無法起。故名無始無明住地(文)勝鬘經(十三左)曰。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愛後有。是故世尊。以師子吼。依於了義一切記說。世尊不愛後有(文)斷障章云。五住地中皆有二種。一起即五現行。二住地即五隨眠(文)演祕云。經如疏引。遂難略釋。言住及起二煩惱者。住謂種子。起是現行。或所依生處名為住地。起謂現惑。正生起故。三界見惑而由見勝。後見道斷故合言之見一處也。三有之俱生修道惑。潤生愛勝別分三種。非唯三界俱生但愛。言無明住地者。諸所知障皆能障智無明偏增總名無明。言一切上煩惱者。前四住惑現種皆依無明地上名上煩惱(文)寶窟(云云)。
(四十左)今此住地(至)所餘煩惱(文)。論所問意。所知障中含多見疑等。何唯說無明住地。答。意雖有見疑等。然總合名無明。以無明增故。准此論文於所知中無明見等相望而論。非對所餘煩惱而論。然疏言非無見等所餘得未詳。或會云。疏指所知障以言煩惱。如餘處文。今謂。此教不成。何者下引二乘煩惱。此豈所知乎。次下此處何有不然。
(四十左)總名無明無品數故(文)。下論文明第六相應俱生所知障云。品數差別有眾多故。斷障章云。有八十一品。何今言無品數耶。答。下論及章明其品數。此隨煩惱而分然煩惱障地之差別。隨地粗細。粗者先斷細者後斷。所知不爾。演祕云。有義彈云。此義不然。體同煩惱即如煩惱品數別故。但應說云行微細故。不染義同合為一住。詳曰。不同煩惱地地九品分為粗細斷之前後。言無品數。方無彼愛恚等類名無品也。故疏無違。若言不染義同合一。豈彼經中唯對二乘辨五住地。若兼菩薩何唯不染。對彼菩薩是應染分。如煩惱障既不別開。故知。不約不染合也。
(四十一左)古云此五住地(至)此文為正(文)。梁攝論等意也。此唯約煩惱障不言所知故云不然。四瀑流者。如對法說見欲有無明四瀑流。
(四十二左)論永斷二障(至)通有漏道(文)。演祕云。有義彈疏釋云。若爾二乘伏煩惱時同體。所知應皆不起。又斷煩惱所知應斷。既所知種不障彼智。道力劣故。二乘不斷。現行亦爾。非彼所伏。今言伏二依菩薩說。以法空觀伏煩惱時。同體所知亦即能伏。若生空觀伏煩惱時。亦不能伏。非治道故。由此道理。望所知障。生空無漏不及法空有漏道也。詳曰。疏中不言二乘伏惑。亦不說云生空智也。何得輒以二乘不斷所知障體而為難耶。那知。疏主不依法空智伏惑說。而言今依菩薩說耶。疏理實通非可局情自度破他(文)今謂。疏意世道者六行智斷障章云。以六行智伏俱生惑時。此俱所知。亦不現行名伏所知。然菩薩見道以前不然。今且約二乘而言。演祕為破有人以局定執評詮疏文。故致此救。疏十末云。菩薩加行。唯欣於智。見道以前。唯伏法執。其煩惱障隨此而伏。然由所知加行伏故說煩惱伏。非前加行故伏煩惱。十地之中與煩惱俱所知障品多分亦爾。非此俱者。地地可起(文)義蘊云。此約十地斷所知障煩惱隨伏。故云亦爾。太抄義演亦同。
(四十二左)伏煩惱時(至)加行智伏(文)。太抄云。疏伏煩惱時等者。此文意說。異生用六行有漏道伏時。與煩惱俱時所知障名能伏。令不得起其執。以同體故。非但此六行伏。惑有漏道。能伏煩惱及法執。即見道以前賢聖行位中。順出世有漏中行智。亦能伏煩惱及法執。
(四十三左)如中邊上卷(至)相攝(文)。中邊上(十右)廣明其義。須者尋知。
(四十三左)攝大乘論(至)無學地(文)。無性第六(二左)曰。論曰。勝解行地見道修道究竟道中。於一切法唯有識性。隨聞勝解故。如理通達故。治一切障故。離一切法故(文)彼言究竟道。此言無學地。言異意同。
(四十四右)五十七(至)諸文不同(文)。五十七(二十二左)云。問。諸相隨好力無畏等不共佛法。幾根攝乎。答。諸相隨好。舌根及四根依處所攝。何等為四。謂身根‧男根‧張根‧舌根諸佛十力。如來身中慧根所攝及個知根。四無所畏五根所攝。及即此一如無所畏不護亦爾。三種念住非根所攝。然六根所引無貪無瞋所攝大悲。亦彼所引無瞋無癡所攝非根所攝。無忘失法如力應知。佛一切種妙智亦爾。永斷氣非根所攝。然是六根所證煩惱。永斷所攝(文)略纂十一(三十一右)云。論云。諸相隨好舌根及四根依處所攝者。謂得上味相是舌根相好。餘但四根依處。謂身毛上靡一孔一毛千輻輪相。是身根依處。馬王藏相男根依處。目紺音我張根依處。舌覆面門廣長舌根依處。十力以慧俱知二根為體。此中准無畏五根並得體。此據強勝為論。如言如來十智力。故慧強也。偏舉四無畏。五根無強弱故。皆以為體。三種念住。謂以三善根。謂無貪於欽仰者生故。無瞋於謗生故。無癡或通或局。唯於處中者生故。論云。大悲非根所攝是無瞋無癡所攝者。故知。無癡別有體性。六根證永斷習氣者。謂信等五具知根(文)又佛十力等。雖處處黃明。然對法中集明一處故。今指示。十力者。對法十四(四紙左)四無所畏(五紙左)諸相隨好(三紙右)三不護(八紙右)三念住(七紙右)非悲(八紙左)無忘失法(八紙右)一切種妙智(十一右)永斷習氣(八紙左)演祕云。疏永斷習氣等者。按彼論云。永斷習非根所攝。然是六根所證煩惱永斷所攝。釋曰。永斷習氣擇滅無為。因斷習氣之所得故得習氣名。信等五根及具知根六所證也(文)對法十四(八右)曰。永習氣者。謂一切智者。於非一切智所作不現行具足中。若定若慧乃至廣說。此中顯示一切智者。能所有能表有餘煩惱所知障身語所作不現行具足中所有三摩地等。是永斷習氣(文)願智(十二左)又瑜伽四十九(七右)有佛有百四十不共佛法即是也。
(四十六右)七十八(至)變同於此(文)。七十八(六左)解深密經第四(六紙左)三十六(五右)。
  (四十六右)六善巧(文)。演祕。
(四十六右)謂智有六種(文)。演祕云。疏謂智有六種者。此牒文略。具而應言。謂福智有六。即前六度。福智合言而為六也。故此六總結前云。如是福智力略有六種。一一分別應知無量。
(四十七右)然四十三(至)利他故(文)。四十三(九右)明六度云。如是六種波羅蜜多。菩薩為證無上正等菩提果故。又(十六右)廣明四攝已云。如是已說多種施戒廣說(乃至)最後同事。其中能成熟他一切有情。
(四十七左)如對法第十抄(文)。對法十(初至八左)。
(四十七左)四攝如大論(至)十門分別(文)。四十三(九紙至卷之終)廣明四攝。
(四十七左)四無量(至)別抄解(文)。對法十三(十七左)。
(四十七左)四十九說(至)有情行(文)。四十九(四左)云。菩薩始從勝解行地。乃至最後到究竟地。於此一切菩薩地中。當知略有四菩薩行。何等為四。一者波羅蜜多行。二者菩提分法行。三者神通行。四者成熟有情行。前說六種波羅蜜多。及方便善巧波羅蜜多。願波羅蜜多。力波羅蜜多。智波羅蜜多。如是十種波羅蜜多。總名波羅蜜多行。乃至四念住等所有一切三十七種菩提分法。四種尋思四如實智。皆如前說。總名菩薩菩提分法行。如前所說威力品中菩薩所有六種神道。是名神通行。如前所說二種無量。一所調伏界無量。二調伏方便界無量。及成熟品中所說一切成熟有情。總名菩薩成熟有情行。如是四種菩薩妙行。當知普攝一切菩薩所行善行。
(四十七左)又說(至)善淨無上(文)。四十九(十三左)云。當知。如是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八十隨好。菩薩若在種性地中。唯有種子依身而住菩若在勝解行地。即能修彼能得方便。菩薩若在清淨增上意樂地中。乃至為得。菩薩若在諸餘上地如是相好轉勝清淨。若在如來到究竟地。當知相好善淨無上。
(四十八右)又云(至)展轉清淨(文)。四十九(九右)云若下劣者。先菩薩時亦已成熟。始從清淨勝意樂地。一切所有菩提資糧無有差別。能感一切相及隨好。又此一切菩提資糧略有二種。謂去菩提若遠若近。此中遠者。謂未獲得諸相隨好異熟果時。所言近者。謂初獲得諸相隨好異熟果時。或從此上展轉獲得殊勝清淨(文)略纂十二(五十一左)云。論云。又此一切菩薩資糧略有二種。謂去菩提若遠若近者。謂未得相好名遠。即在地前。若得相好名近。謂得入地以上。所以得知者。即於前辨入淨勝意樂地。諸相隨好已得異熟。故知。地前不得實報相好。又引卷末中文云。相好名對種性地。唯有種子。依身而住。在解行地修彼方便。若在勝意樂地。乃名為得。諸上地名清淨。在佛地得相好善淨無上地也。
(四十八左)攝論第六(至)無放逸故(文)。無性攝論六(三左)三種已下本論之全文。心處字下各有故字。
(四十九左)彼已大夫(至)而退屈(文)。每性攝論六(五右)云。如有頌言。無量十萬諸有情。念念已證善逝果。彼既大夫。我亦不應自輕而退屈。
(四十九右)第一練磨心(至)一切圓滿(文)。無性攝論六(三左)云。論云。無量諸世界無量人有情。剎那剎那證覺無上正等菩提。是為第一練磨其心。由此意樂。能行施土波羅蜜多。我已獨得如是意樂。我由引故。少用功力修習施等波羅蜜多。當得圓滿。是為第二練磨其心。若有成就諸有障若。於命終時。即便可愛一切自體圓滿而生。我有妙善無障礙善。云何爾時不當獲得一切圓滿。是名第三練磨其心。釋曰。無量諸世界等者。此言顯示初練磨心。引他例已令心增盛。無有退屈由此意樂者。顯示第二練磨其心。我已獲得如是意樂者。顯此意樂離諸弊傳。謂此意樂遠離慳吝。遠離欲尋。遠離恚尋。遠離懈怠。遠離惛沈及以睡眠。遠離無明。我由此故少用功力修習施等波羅蜜多當得圓滿者。謂已獲得殊勝意樂。便能任運修行施等。速令圓滿。若有成就等者。顯示第三練磨其心。諸有障善者。謂有成就諸世間善。未能永斷所治障故。說名有障。我有妙善等者。謂我能永斷所對治障。由無障善而成其善。云何當來而不證得圓滿佛果練磨心者。謂策舉心令其猛利。對治退屈(文)義燈七本(十四右)云。問。三種練磨等何別何位。答。三別者。一怯時長難到。二怯行廣難修。三怯果妙難證。或可。初總云廣大深妙。通因及果。以俱廣大緣深妙故。或因廣大果深妙故。由此長時修方圓滿。深妙難成長時方到。故此論云。一聞無上正等菩提廣大深遠。後二是別。又三練磨各通三處。於彼長時引他已到省已有能。粗善尚能感於上界遠妙之果。我有妙善。何不能得深遠大果。乃至圓滿轉依彼既已得。我亦應爾。省已有能既有妙善何不能證。故疏云。初且舉菩提。後且舉轉依。論實皆得。問。此練磨在何位者。答。准此論文云此位二障雖未伏除修勝行時有三退屈。而能三事練磨其心。在資糧位通三十心不可別配。不爾十住應不能修十波羅蜜行。未能起堪能練故。又解。亦中行及七地前。唯除見道。以唯在定。又復時促。四善根位雖二障分別起者。俱生未伏。以大不言分別未伏故通俱生。又七地前雖伏煩惱。所知未全要須加行故。又樂於下乘般涅槃障五地方斷。雖未斷時不退趣彼。或可起心。不爾如何五地方斷。設不起現種至此除。故不斷前猶須練摩。論且舉初影顯於後。如斷四處不唯地前。諸疑離執著分別七地猶有。又解。三練斷四處障但在地前。論文不說通地上故。地上二障煩惱障品皆能伏故。所除四處據分別說。然無文斷。任意取捨。
(四十九左)除四處者(至)斷除分別(文)。無性六(五左)云。論曰。由離聲聞獨覺作意。斷作意故。由於大乘諸疑離疑。以能永斷異惠義故。由離所聞所思法中我我所執。斷法執故。由於現前住安立一切相中。無所作意無所分別。斷分別故。此中有頌。同前自然住。安立一切相。智者不分別。得最上菩提。釋曰。今當顯示斷除四處。斷作意故者。斷除二乘分別意。以能永斷異惠疑故者。謂於大乘甚深廣大。不起異惠顛倒及疑。斷法執故者。謂於所聞所思法中。能永斷除我我所執。謂我能聞我能思覺。我所聽聞我所思義。如是執著一切皆無。於其勝義證現觀故。斷分別故者。謂於現前任運而轉。色等現法住及作功用。諸骨鎖等淨定安立。一切所緣諸境界相。作意分別悉能永斷。乃至一切諸佛菩薩波羅蜜多。如是等相。執著分別悉能永離。其頌義顯不須重釋(文)演祕云。無性論第六說云。除四障者。一由離聲聞獨覺作意斷作意故者。釋曰。由謂因義。由離作意障能入所知相。餘三准此。顯離作意障之所由名斷作意。斷謂伏斷。餘障亦同。顯初菩薩見生死苦涅槃為樂欲捨生死忻趣涅槃名二乘作意。障大菩提故須先斷。由觀生死涅槃同無相性及修大悲。斷執小乘生死作意。作意即障。或二無執自乘極而不趣大。或二有學執趣二果不樂大乘。或見道前二乘凡夫忻求二果。此等並名二乘作意。詳曰。四皆理通前二釋本。二論云。由於大乘諸疑離疑。以能永斷異惠疑故者。釋曰。雖離於前二乘作意。於大乘教種種法門先起疑惑。後執一是。便撥餘非。能撥邪惠與正惠殊故名異也。體即法執邪見所攝。故世親云。此中異惠謂鄙惡惠。於理動搖作三性觀。異惠及疑永不復轉名斷疑惠。疑惠即障。同。離疑之言目於保法。答。有四釋。一云。能斷彼疑名為離疑。二云。諸疑即二乘人。離疑即是漸頓菩薩。三云。不定諸小菩薩。雖先發心。然於大行起懸崖想。數數退屈遂起疑心。為得不得名為諸疑。欲就二乘心生決定名為離疑。四云。諸小菩薩先於佛說顯蜜三藏種種不同。而生疑名為諸疑。執一是斥餘為非。自為決定名為離疑。據實未悟依彼妄解名離疑也。詳曰。初釋為正。故本論云云何能入所應和相。彼總答云。由斷四處障等能入。下別釋中四種皆說能所二治。若離疑言不目能治。第二將何為能治耶。若言不說。何故餘有此獨無耶。故離疑言顯能離也。若爾何故第一第三先說離言。第二能離後方說耶。答。阿毘達磨性而求逐便即明何責先後。第四亦復言無分別。豈無分別亦是障耶。然第四釋理亦小通。既非論意故亦不取。三論云。由離所聞所思法中我我所執斷法執故者。釋曰。雖離諸疑。然隨所聞若教義等皆執有性。便障唯識法空觀智。故斷法執方名真觀。四論云。由於現前住安立一切相中。無所作意無所分別斷分別故者。釋曰。於此安立現前相中。而無作意及離分別。斷分別言而通一切分別之法。若隨別說是忍一位能觀之智。此即勝障。入初地時息滅名斷。問。何以復須斷此忍位分別智觀。答。此忍雖離能所分別。然自有彼微細分別。障彼初地無分別智故須滅也。問。何者為處。答。處謂處所。即四所障。由此四障障四觀行。從彼所障以得處名。四處之障依主釋也。或此四障是分別心所居之處。障即是處持業釋也。此總意云。初二障彼厭小欣大之行。後二障捨下真之行。故名為障。若能斷智即觀無相及於三性。由證法空證無能所。斷分別心如次四智斷彼四障。問。在何地位斷四障耶。答。在十信位斷於初障。由離不心初入大乘十信位故。在十解位斷於第二障。由於大乘疑惑故。而得勝解修菩薩行。在十回向乃至忍位斷第三障。由觀遍計遣所執故。在世第一斷第四障。由此第一分別觀智加行息滅。得成初地是最上覺故。若據相違正滅言之。斷分別障即地初地。成此第四離分別障。論引頌云。現前自然性住。安立一切相智者不分別。得最上菩提。釋曰。言現前者。通說定散二境當心名現前也。自然住者。別顯散境。言安立者。別明定境。一切相者。顯二境相。智者不分別者。離能取心。得上菩提者。離障得果。果即以初地名上菩提。形於地前故稱最上。
(四十九右)緣法義境(至)如彼廣說(文)。無性六(六左)論云。由聞熏習種類。如理作意所攝。似法似義有見意言。又曰。以諸菩薩如是如實。為入唯識勤修加行。即於似文似義意言。推求文名唯是意言。推求依此名之義。亦唯意言。推求名義自性差別唯是假立。若時證得唯有意言。爾時證智若名若義。自性差別皆是假立。自性差別義相無故。同不可得。由四尋伺。及由四種如實遍智。於此似文似義意言。便能悟入唯有識性。無性釋云。言似法者。謂契經等如十地等言。似義者。謂彼所詮無我性等。似彼行相而生起故。說為似法似義而生。似所取事者。如彼所取而顯現故。言有見者。謂意取識俱。言意言者。所謂意識。或與見分俱所取能取性。此即安立所取能所依自性。如前已說(文)演祕云。言緣法義者。法謂能詮文名句也。義即所詮。故無性云。似文似義。釋曰。似外相轉實唯在內。以有似無內似外也。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四十終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