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略疏第二(論本第一)

   長泉律院苾芻普寂撰
     輸入者 黃紹亮

○自下第二破不相應中二。一總破諸部。後別破異計。初中復三。一總三非二卻詰。三量斥。今乃初也。
不相應行亦非實有○二卻詰。
所以者何○三量斥二。今初舉體相及作用而不是以顯是假立非實有。
得非得等(至)分位假立○二舉蘊所攝而心心所及色無為所不攝以證是假非實。此定非異(至)非實有體。畢竟無者。五種無之隨一也。瑜伽十六(五紙)云。何等名為所觀無法。當知此相亦有五種。一未生無。二已滅無。三互相無。四勝義無。五畢竟無。乃至畢竟無者。石女兒等○自下第二別破異計中三。一破本薩婆多等。二破大眾部等。三例破成實師及正量部等。初中六段。一破得非得。二破同分。三破命根。四破二無心定及無想異熟。五破四相。六破名‧句‧文。初中有四。一問外人說有由。二外人引經證有。三以理教難。四申成正義。今初。
且彼如何(至)有實體用。不相應名義出於俱舍論第四(十三紙)光記(四十六紙)等。彼計不相應行有十四而有實體。故今乃舉十四對破。若依大乘。色心分位假立不相應法。非異色心別有實體。數亦無定。瑜伽五十二‧五十三及雜集說有二十三。第三及五十六‧顯揚第一‧百法論說有二十四。今論及五蘊論等說十四法。其說十四者隨轉小乘或對破小計故耳。今乃欲破實有。先徵彼說實有之由○二外人引經證實有。
契經說故(至)顯得非得。俱舍四云。何緣知有別物名得。契經說故。聖者於彼十無學法以生以得以成就故已斷五支。乃至廣說十無學支。出於婆沙九十四(八紙)雜集十(十紙)等明○三以教理難中二。今初總非。
經不說此(至)為證不成○二申難中二。初難得。後例破非得。初中亦二。初就教難。二以理徵。今初。
亦說輪王(至)善種等故。此中初舉輪王成就寶七反徵。經說輪王成就七寶。豈可成就他身非情。汝若言雖他身非情可成就由於實有自在力假說成就。汝計善惡法有得亦應如彼寶假說成就。汝若言寶現在有故應由自在假說成就。所謂善惡等法非必現有而說得成就故其得應有實體。是亦不然。離現寶法非吾所許。何以故。以善惡等種現在有故。於三世法假說成就。設無為法能得無漏智現在有故說得成就。應知○第二以理徵二。今初總問彼。
又得於法有何勝用。○二別難中。一難能起。二難不失因。今初。
若言能起(至)得便無用。此一段文自有六難。初以無為難。二一切非情下以非情應不起難。三未得下以未已得失法應永不生難。未得法者。如欲界有情於上二界法。已失法者。如離欲者於欲繫法。四若俱生下以生相無用難。五又具下以具得者應三性法一時頓現難。六若待下難意可知。此一段難全依瑜伽五十二(九紙)之意。俱舍論第四(十四紙)經部難有部之旨粗同此意。可尋○二難不失因。
若得於法俱為無用。此破正理救。正理十二以得為不失因。破意謂所得法不離有情應假立得不可別實有得為不失因也。大乘則於一切色心隨屬於已假立為得故。設他身非情上亦有自在隨屬義則得名得等。應知○第二例破非得。
得實無故非得亦無○第四申成正義中二。初明得後明非得。今乃初也。
然依有情(至)現行成就。瑜伽五十二(九紙)云。云何得獲成就。謂若略說生緣‧攝受‧增盛之因說名為得。由此道理當知得是假有。演祕云。種是生果之因緣故名為生緣。由種有生果之功能果方得有。種名攝受。即所生果名為增盛。或種有生果勢用名為增盛。增盛即因。由有此能假立為得。三種成就者。瑜伽五十二(九紙云云)。
五十六初(云云)雜集五亦明三成就。而種子成就與瑜伽稍異。今以圖彰焉。
寂曰。五十二所說粗同於俱舍所出經部義。蓋斯隨轉理門之說。而雜集第五細判體用。究理之說耳。應思。述記於是廣辨得‧非得差別。可尋○第二明非得中二。初明非得。後因明異生性。今初。
翻此假立不成就名○二因明異生性。
此類雖多(至)未成就故。今乃依五十二之文。又五十六云。問依何分位建立異生性。此復幾種。答。依不生起一切聖法分位建立異生性。此復三種。謂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繫‧顯揚論一(十五紙)云。異生性者。此有二種。一愚夫異生性二無聞異生性。愚夫異生性者。謂無始世來有情身中愚夫之性。無聞異生性者。如來法外諸邪道法。雜集二(三紙)云。異生性者。謂於聖法中得假立異生性(文)婆沙論四十五廣明異生法‧異生性。俱舍論第四(云云)婆沙‧俱舍等。有部判性為無覆無記。大乘則述記云性唯染污。了義燈二末云。大乘通三。不善‧有覆及以無覆(云云)若依犢子部。欲界見所斷十煩惱以為體性。有部計別有體性。唯是無記通三界繫不相應。經部計不立有別體性。但於曾未生聖法相續分位差別假立名異生性。大乘則雖立不相應非異色心別有體性。但於見斷二障種子未永斷位假立異生性。問。其得聖法為在何位耶。答。演祕云。有義兩釋。一云。義同小乘。不獲一切三乘聖法名為異生。若獲少分即名聖者。故俱舍論第四(云云)二云。與有部義異。二乘回心未至初地。亦名聖者。得生空智斷煩惱故。亦名異生。未得法空智未斷所知故。乃至詳曰。今取後釋(云云)寂曰。瑜伽論說三乘法。若於聲聞地而判之。應準同婆沙第如前說判。若依菩薩地而論之。應依後說。可考○自一第二明眾同分中三。一問。二答。三破。今乃初二。
復如何知乃至廣說○三破中二。今初略破。
此經不說(至)為證不成○二廣斥中。初敘三難。二述正義。今乃初也。
若同智言有實同分。此中三難。初內外相同難。同智言者。如婆沙二十七俱舍論第五初明。俱舍論要解第四廣辨之。今不復出。次又於同分下第二能所無差難。俱舍五(二紙)光記五(六紙云云)後若謂下第二宿因成同難。可解○二申正義。
然依有情假立同分。瑜伽五十二雜集論二說。同分假立(云云)可尋○第三破命根中三。一問。二外答。三破。今乃初二復如何知說名為壽○三破三。初總非。二以三難徵。三申正義(寂曰。述記分科甚違論旨。故今改科)今初此經不(至)不成。○二以三難破今初離識無別難。
又先已成無別命根○二如受非根難。
又若命根非實命根○三假設他問破。
若爾如何有實命根。此中三問三答。初以三法徵以四正斷答。謂四正斷於一精進立。三法亦爾。於一阿賴耶識一斯運持相續分齊假立命根。述記云。但是一識義別說三。謂阿賴耶識相分色法身所得名暖。此識之種名壽。以能持識故現行識是識。次住無心下外人以無心位壽暖應無詰。豈不下引經證識恒有。後既爾如何下外人復徵。識恒有何名無心位。彼滅下論主示。轉識滅故名無心位。非謂阿賴耶識亦無。言後當說者。指下第三卷。此識下顯賴耶是界趣生體以遮外執○三申正義。
然依親生假立命根。了義燈二末云。命根述正大乘諸教有六不同。一唯說第八識種。如此論是也。二通說現。瑜伽決擇云。八根種現定成命根在中。三唯內六處。顯揚第一云。命根者謂先業所引異熟六處住持決定性。四通五蘊。集論第一雜集釋云。四分者。於一生中諸蘊相續等。五依總相說。瑜伽五十二說。如何命根。謂於彼彼處所生自體所有住持限量勢分說名為壽。六依異熟說。五十冰相宗諸師率以第一為正。寂曰。諸說並有道理不可偏取焉○第四破無心定及無想果中四。一問外。二外答。三難斥四述正義。今乃初二。
復如何知令不現起○三難斥中初二。初厭色齊心難。二假遮非實難。今初。
若無心位此云何然。文旨明暢可解。演祕設多義解釋○二假遮非實難。
又遮礙心假亦能遮○四申正義。
謂修定時亦非實有。此中三段。初明二無心定。次明地想果。後結非實有。二定義出於瑜伽五十三五十六初‧倫記十五下‧顯揚第一雜集論第二初。今論第七論疏。至下當辨。次無想定前下明無想果。婆沙百十八出五說。評家所說。謂無想異熟是無想定所感。一切色根及命根眾同分是業所感。餘蘊乃俱感。俱舍論同於評家說如俱舍要解四辨。述記七本敘三解。二本以於二解。略纂以一解釋舉泰師解破斥今作圖敘之。
後故此三法下結非實有○第五破實有四相中四。初問外人。二外引經證。三破執。四述正義。今初。
復如何知有實自性。樞要上末云。上座部立二相。化地部立三相。一剎那滅蘊。一切色心。二一期蘊。謂壽命。此二辨相。三窮生死蘊。雖別有法而非有相。正量部立‧四相。色法一期多時生滅心心所法燈焰鈴聲剎那剎那生滅敘有部‧經部計。有部所立出於婆沙第三十八‧俱舍論第五有部‧經部對辨可見。大乘四相如瑜伽五十二八十一初等明。可尋○二外人引經證。契經說故乃至廣說。婆沙三十九初‧俱舍第五出之。經部對破大乘所立具如五十二明。倫記一下(三十七紙)十一下(三紙云云)○三破執中有二。一總非。二別破。今初。
此經不說為證不成○二別破中七。一六轉無差難七有無乖角難。今初。
非第六聲即色心故。第六轉聲。謂屬聲也。如契說三有為之有為相。而有之言則雖是第六轉非第六轉必有別體。猶曰色心之體。豈可離色心而別有體。今亦應爾。有為法體生住異滅。即三有為相非色心外別有三相○二能所不異難。
非能相體異地等故。俱舍論第五有此難○三二相應齊難。
若有為相應異所相。婆沙三十九云。問。如有為法有有為相。無為亦有無為相耶。設爾何失。若有者云何無為名非聚法。若無者品類足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不生不住不滅法謂一切無為法。答。應作是說。諸無為法無無為相。問。若爾品類足說當云何通。答。翻對有為故作是說。謂有為法有生住滅。無為異彼說不生等。非謂別有不生等相演祕作二解寂曰。初解不允。經論之中雖說無為之相。是即以相之言形容非相。惡有假相也。有為諸法有遷流相。應立假相。無為法是不生不滅。何可立相也。然不生不滅之言約教有別。若依相宗。則或約性說不生不滅或約無起盡或約遣執著。若依性宗。則說有為法當體即不生不滅。可知○四四相齊與難。
又生等相用不應俱。此中有三子段。初例體應俱難。二若相違下例用相違難。三又住異滅下新義乖古難。婆沙三十九有二說。一謂法生時生有作用。滅時老滅方有作用。體雖同時用有先後。一法生滅作用究竟名一剎那乃至二或生滅位非一剎那。然一剎那具有三體故說三相同一剎那。光記云。前家約用。後家約同時具有三體。各據一義。然無評家剎那分齊如極微有方分‧無方分兩不可得。前後有過。同時叵成。異婆沙中所說二義叵以情圖。只是使學者生智之糧耳。其實則非是未見諦者之所測知也。若以情謂而計度者。纔有所說則並墮四句。胡成正理也。應思。次若相違下即難婆沙後義。後又住異下破正理言十住等三相體用俱同時。正理者十三(二十五紙云云)○第五段有三難。一如體本有難。二因非本有難。三生等無能難。
能相所相(至)便為無用。述記之中往復折徵解第二難。可見○第六例同無為難。
所相恒有(至)不可得故。了義燈三云。問。此破與前理有何別。答。前以彼宗不離無為別立能相例破有為不令別立。今以有為體恒有說生等合例破無為體恒有應生等合。故二文別○七有無乖角難。
又去來世(至)進退非理。此中有四子段。一定世有無難。二生名為有下生滅非依難。初難生在未來。後難說滅在現在。三滅若下滅生相翻難。四又滅違住下違同順異難。後故彼所執等者總結非○第四述正義中二。初申自義。後結成假。今初。
然有為法(至)轉變名異。有部所計生相在未來。住異滅在現在。具如婆沙十八‧四十六等明。難意可知。若大乘所立。則生住異三在於現在。滅即滅無。在於未來。然表此有後無故。於一剎那假立四相。具如瑜四十六等明。一期四相如瑜伽八十八顯揚十四等說。可尋○二總結相假。
是故四相皆是假立○第六破名‧句‧文身中四。初問外。二外引教答。三廣破。四述正義。今乃初二。
復如何知(至)名句文身○二外引教答。
契經說故(至)名句文身○三廣破二。今初總非。
此經不說(至)為證不成○二別破中五。一如色非詮難五徵機調難。今初。
若名句文(至)非實能詮○二名等無用難。
謂聲能生(至)何用名等○三聲色無差難。
若謂聲上(至)別有實體。了義燈中假設外問解釋大小旨異。可尋○四例聲生語詮難。
若謂聲上唯語能詮。此中四段。初例弦管等難名‧句‧文實有。次又誰等者。示弦管等非必不能詮。次聲若能下列顯一切音聲皆應有詮用斥離語別有名‧句‧文。後若唯下結非離語聲別有名等。義燈‧演祕有辨。可見○五徵詰調斥。
何理定知(至)天愛非餘。此中初外問。次反詰。後調斥。天愛者。調弄之語。如述記樞要上末(二十五紙)俱舍光記四(二十三紙)明○四申正義中四。一顯假差別。二顯三用殊。三明不即離。四會相違。今初。
然依語聲(至)名句文身。此乃總依一切有情假立名‧句‧文。若夫佛及自在位菩薩。則一剎那聲說無量陀羅尼名句。非性相之所定判也○二顯三用殊。
名詮自性(至)為三所依。名句文義如俱舍論第五‧瑜伽論第十三‧第五十二‧倫記五上‧十三下‧二十一下‧雜集第二‧註林總料簡章及纂廩明。自共相義出於入楞伽三佛地論六唯識述記三末(二十三紙)九本(二十七紙)十本(五十五紙)倫記一上(二十九紙)六下十一下等明。自性差別與自相‧共相其致相似義門稍異。可知。然因明家所謂自性差別其旨大殊。不可一混矣。若性相門辨其二相。如色是自性色上常‧無常我‧無我等是差別。又於色上如一青是自性青有種種青即是差別。又於色上如一青是自性青有種種青即是差別。然實自性非名所詮。今言名詮自性詮共相自性。言共相自性者即共相之體也。且如言火召共相火體以遮非炎耳。然名詮共相。尚是施設安立門。其實則一切法自相及共相並是離言法性。非假智言詮之境。但以名召體生他假智而已。非名等能詮法體也。寂曰。如五根五塵唯心心所上現智證非比智之所能實知。但於施設語言門於唯召其自體不得別義上云名詮自性。非詮言稱共相之體也。然自共相別義不一準。若通途則色等極微心法體不與他共名自相。空無我等該通諸法者為共相。因明集量論所說與此稍異。不問一切自相‧共相。現智所證即名自相。一一假智言詮所及分別散心比量智境是名共相。佛地論第六說。妙觀察智緣諸法自共相以諸法一一自體為自相。是如小輪圍山真如遍一切法如大輪圍山。是名共相。自共相是致幽深。可察。然則若約現智所照論焉。則名等不能詮一切法自共相實體。若約比量智境及非量妄計。則名詮自性全無所妨。述記明不立頌由。此義如俱舍光記五(五十八紙)辨。可尋○三明不即離。
此三離聲(至)亦名有異。名‧句‧文乃聲上屈曲差別故。與聲假實不同。不即不離。可解。法詞二無礙等者。法無礙解緣名‧句‧文。詞無礙解緣聲為境。四無礙解如婆沙百八(九紙)十瑜伽四十五(二紙)顯揚四(六紙)十地論二(十六紙)大乘義章十一等明。聲與名等蘊處界所攝各異。可解○四會相違。
且依此土(至)假立三故。六塵說法出於無垢稱經第五‧楞伽魏譯四(二紙)唐譯三等○二破大眾部等。
有執隨眠(至)非不相應。宗輪述記(六十一紙)論云。隨眠非心非所法亦無所緣。隨眠異纏纏異隨眠。應說隨眠與心不相應纏與心相應。疏(八十一紙云云)彼亦下破意可知○三例破正量部等。
執別有餘(至)皆應遮上。正量部計不失法如券。此即以諸業引果功能立不失法。彼以此為不相應法。成業論(云云)成實論家以無表業為不相應。正理論師以和合性為不相應等並應例破。從來諸計未說一切法唯識而色心分位假立不相應故並受此破。非敢向其所立諍競是非也○自下大文第三破無為法中三。一破外計。二顯正理。三總結非。初中亦二。初總非。次別破。初中亦三。一總非無實。二顯法定無。三為量遮破。今初。
諸無為法(至)理不可得○二顯法定無。
且定有法(至)無為有定。此三初乃現量所得。謂五識緣五塵及他心智境等。第二乃非量心之境。第三是比量智境也。今此無為法是現‧比‧非量所不攝故。應非離色心等別有實體也○三為量遮破。
然諸無為(至)實無為性。演祕云。問。無為云何色心顯耶。答。有義。虛空無為通色心顯。佛地論云。五蘊無處顯虛空故。又心緣空故名心顯。擇滅無為若依能證唯心所顯。若依離縛自性斷者亦唯心顯。由簡擇心斷染顯故通說三斷。是色心顯由斷五蘊而證得故。或唯心顯若非擇滅通色心顯。色心緣闕而證得故○第二別破中三。一破薩婆多。二例破餘部。三總破無為無因果。今初。
又虛空等(至)非遍容受。三無為一多等義如俱舍界品初引婆沙明。婆沙第十明虛空體一。同三十二(六紙)明擇滅非擇滅體多(云云)寂曰。婆沙所說是教限分齊。未明法空及如來藏心故。故作斯未了說耳。不可妄以情謂而是非矣○二例破餘部。
餘部所執(至)準前應破○三總破無為無因果。
又諸無為(至)異心等有。舊俱舍論云無為非因果。新云無為無因果。具如俱舍論第六(十四紙)疏記明也○第二申正義中二。一依識變假施設。二依法性假施設。今乃初也。
然契經說(至)假說為常。聞他說有虛空等。隨名起分別心緣虛空等相。有漏位唯第六意識緣。入地已去後得智緣前無分別智中法性之空等及緣佛所說空等變似空等相。是通第六‧第七二識緣至於佛果。三智所緣或除成事或通八識。智遍緣故。下論云。無為何性攝耶。三皆容攝。心等變似虛空等相隨心生故。依他起攝。遇夫認中妄執實有。此即遍計所執性攝。若於真如假施設有虛空等義。圓成實攝。有漏心等屬依他無漏心等容二性攝。眾緣生故攝屬依他。地顛倒故圓成實攝○二依法性假施設有。
二依法性(至)名曰真如。此明於一真如假設六無為。一切諸法不生不滅。由慧煩惱滅處即不生不滅真理顯是名擇滅。此真如性本淨名非擇滅。或有為法緣闕不生不生故。不滅本性自顯。亦名非擇滅。不動者。雜集二云。不動者。謂已離遍淨欲未離上欲。苦樂滅無為。想受滅者。已離無所有處欲止息想作意為先故。諸不恒行心心所及恒行一分心心所滅無為。當知此中有二種應斷法。謂諸煩惱及此所依受。受有二種。謂變異及不變異。如其次第苦樂非苦樂。當知煩惱斷故建立擇滅。二受斷故如其次第建立不動想受滅(云云)如瑜伽五十三(十三紙)顯揚一(十五紙)十八(十六紙)等明。餘名並於義門立。其實則真如無為。四句永絕百非洞遣。非名所詮。無名立名故十種名中名究竟名。可知○三總結非。
故諸無為非定實有。總非。可解。述記之中門分別(云云)諸部異執以圖示。
寂曰。瑜伽五十三之文。是但釋空非二滅之文。而非立二無為。又瑜伽第一(十三紙)百出三無為未見說八種之文。恐是疏主諳記之差耳。上來別彼竟○自下大文第四合破外道餘乘計法實有。
外道餘乘(至)亦是法執。此中初破所取。次破能取。次諸心心所下明心心所幻有假有。後為遣下明唯識真勝義無相可取。寂曰。此一段文與般若真空理其旨??浹。宜哉龍樹天親內鑒冷然道不相妨也。後代性相偏取有無互諍者。蓋時之弊也○自下大文第五解上法執分別俱生位次中二。一明二執行相斷位。二明執所緣有無初中二。一舉數列名。
然諸法執(至)二者分別○第二依列別釋中二。一明俱生。後釋分別。初中有三。一釋俱生義。二正明執體。三明伏斷位次。次乃初也。
俱生法執(至)故名俱生○二正明執體中二。一明第七識俱。二明第六識俱。今乃初也。
此復二種(至)執為實法。此出護法計。若安慧計。則謂第七識唯有我執而無法執一切眾生未得無漏未起已來恒時執取故云常相續。此識緣境至下當知○二明第六識俱。
二有間斷(至)執為實法。一切諸法本來寂滅。自性涅槃但由無明妄執力生蘊等相。而不了蘊等壙相是識所變似有無性執為實法。寂曰。第六識俱俱生我執總別取蘊相。今俱生法執總別取蘊處界。文義顯著無復可論。相家學者蕪論鑿說。如鬧叢林。豈可謂之弘通二空唯識之妙道乎哉。寄語同志。茍欲開發此論之玄猷者。應須努力撥遣李唐之弊風也。若不爾者此道幾乎墜地矣○三明伏斷位次。
此二法執(至)方能除滅。初地住心已後乃至金剛以勝無漏無間道智之所斷除。可知○第二明分別起法執中四。一明分別名二顯執所在。三分二別釋。四伏斷位閃。今乃初也。
分別法執(至)故名分別○二顯執所在。
唯在第六意識中有○三分二別釋。
此亦二種(至)執為實法。於一切法不了真空唯識執為心外有實法體。種種遍計。是名法執所遍計境無量無數。於中任運起而不由邪教邪思者是名俱生法執。由邪思等構畫分別起者名分別法執﹒理趣顯然。然慈恩疏主錯解佛地論意。以我執所迷二十句六十五句辨法執頭數。至處皆爾。恐非是論正旨論旨焉則就我見必帶法執。且準我執所迷句數以辨法執頭數。非謂法執所迷境全同我執所迷句數。不爾者一切處一切時執心外有法。無量無數遍計法執何句所攝。學者應思○四明伏斷位。
此二當執(至)即能除滅。分別法執粗猛故菩薩入見道位頓斷無餘。是時真如自體顯現。是名真佛出現。是云生諸佛家。亦名真佛弟子。是即菩薩一阿僧祇耶所熏成。福慧種子資發此真明拔除無始時來所成就毒樹之根本。豈是容易耶。今言粗故民。且望初地住心已去乃至金剛經曆二阿僧祇動數數修習斷微細難斷法而言耳。見道斷障至下法辨○第二明執所緣或有或無。
如是所說(至)如幻事等。本法有無如上已明。此一段文之雖易解。三性三無性妙旨具在此中。遍計所執空無所有猶如龜毛兔解。依他緣生亦如幻有。幻有乃似有誑惑愚夫而已。以智照則一切諸法當體寂滅自性涅槃。唯是一心真法界矣○自下大文第三別徵總結中三。一牒前示非。二別破上座部等計。三重總結引經證成。今初。
如是外道(至)實有體故。此中初牒前所計。次故心心所下正顯非。謂一切心心所所緣唯是自識相分。非有心外色等為所緣緣。後緣用下釋心外境無有實體故不能為心所緣○二別破上座部等。
現在彼聚(至)餘非所取。此中初明自心緣他心心所亦唯取自心相分非親緣他心之義。如他心智。自心心所前聚後聚互緣亦爾。後同聚下斥同聚心心所互相緣。大眾部‧上座部‧法藏部等許同聚相緣異義如唯識疏家引婆沙第九明。寂曰。予竊謂。此一段文因上明色等皆自識相分非心外法能為所緣緣。便顯自他心聚相緣‧自心心所前後相緣並皆非離自心別有所緣緣及以同聚心所亦非親所緣之旨而已。非必對他之異計。應思○三重結引經證。
由此應知(至)似彼而轉。契經者厚嚴經。即密嚴經同本。三藏將來未譯○自下大文第三重釋外妨難重淨三句中三。一敘難。二破斥。三結正。今初。
有作此難(至)似外境轉。演祕。寂曰。此難蓋印度舊來吠世師一箇之難辭。故今敘闢之。當時此地拂跡所無。於此徒費工夫。可謂喪車後之藥袋也。不耶○第二破斥中二。初破外道。後因斥餘乘。初中二。初破真事無。二破似事及共法。今乃初也。
彼雖非理(至)前已破故。○二破似事及共法中。初總非。後別破。今初。
依類依實(至)俱不成故。演祕(云云)○二別破中二。一破依類不成二破依實不成。今初。
依類假說(至)不依類成。演祕意謂。破類實中皆指似事‧共法。有義云。依類似事不成。依實共法不成。似事‧共法別配類實祕主破(云云)寂曰。此破當矣。依類不成者。彼宗計人類同異句收。以人性似火人‧火上俱有猛赤義名共法。論意如是。今破云。猛赤在德句。非在同異句收○二破依實不成。
依實假說(至)不依實成○二因斥餘乘中三。初總非。二別顯。三結依。今初。
又假必依(至)亦不應理。述記云。上來已破外道真事。今破小乘伏難真事。或是外道佛法共許真事假亦不依。應思○二別顯中三。一顯不依真唯依轉。二顯假詮智有勝功能。三總申假說不依真事。今初。
真謂自相(至)共相而轉。自相境者。謂離言性現量得。假智即有分別智。此智唯緣共相不緣自相。可知○二顯假詮智有勝功能。
亦非離此(至)為假所依。樞要上未云。亦非離此有別方便。有二解。一云。即以假智詮施設自相為假所依。由假智詮顯於法。如手指月等。不爾如何說為能證得也。二云。假智詮境不得自相。亦非離此二外更有別方便施設自相可為假所依顯此二。即不得自相。離此無方便可得自相意顯自相除詮智外莫能證得者。言詮假智雖不得法自相。然無離此詮緣別可得自相方便。故以假智言詮顯法自相。假智言證之所詮變與彼自相相似。故名為假。演祕(云云)○三總申假說不依真事。
然假智詮(至)不依真事。假智言詮必由聲起。聲不及處此便不轉。聲不及處即自相境。述記云。問曰。若不著自相橫為分別何非是執。即善心等中應有法執。如法執不善心亦不稱境故。答曰。法執之心非但不稱本質亦不稱影像親所緣共相之法依他性。故名為執。或堅著此親相分故說之為執。此善心等緣共相時。雖不稱自相本質而稱於影像所變。亦不橫計堅著。與法執不同。以彼影像依他性故。或比量等心緣樣相分。亦不相稱。若相稱者。應言得體。由此但非堅著此境故不名執寂曰。法執三性有無者。古來一箇之諍論也。安慧論師計。法執通三性心。護法宗計。法執唯在染無記心不在善心。然此二計各有道理非可偏取。而約教判焉。則護法宗義乃相宗相分之教也。安慧所立乃從相入性之分齊。其致鄰於賢首所判終教也。疏中以堅著‧不堅著而辨善心無法執者善矣。其言善心雖不稱自相稱影像所變者義未了當。何者雖是善心。其有漏心第六意識獨散緣相取法取我。豈可得方稱於影像所變乎。寂竊謂。二執諸識有無法執三性通局乃性海自爾之波瀾面大乘始門應必有之智印也。凡三性心品其染污心者深著塵境違逆真性。無記闍心次之故我執唯在染心。法執通染無記心。其善心者雖是有漏。必順性起而無堅著故。亦此心即淨法界等流出世淨心之光影故。不說為有法執。據此理則護法宗義道理極成。若復據其所謂善心者雖是無漏。其因中者五‧八未轉故。尚帶微細法執。未得於心性究竟明了。況於有漏心乎。施戒等善於名相轉者恒不離無明妄執故。亦為有法執之義。則安慧所立深契道理。是故此宗所立兩義並存而彬彬乎。妙道也。後偏明護法宗抑廢安慧宗者。可謂單輪隻翼矣。豈可成全功哉○三結依。
由此但依(至)不應正理。似事乃其相依他性是。即不能於一一境如自相取轉於共相。共相乃自相上起妄增益之相。是唯假有非真實有。遍計所執我之與法是依他起上起妄增益。常情現有都無自體。然安慧論師意謂自體分證量諸法自相。是依他離言境。若有能所取纔墮分別。皆是共相轉。是遍計所執而非依他性。若護法宗意謂。共相不離自相。色等共相即全自體而起。故此共相亦依他起。善心緣此共相所緣不違影像故不為有執。遍計妄情更執此影相堅著橫計。是名為執。是故護法宗意。則遍計義增益義通三性心。軌唯在染無記心。若安慧宗。則三性心並遍計妄增益。皆帶法執分別。如上已辨○第三結正。
然依識變(至)說我法名。諸聖教中於識所變見相分上假說我法以對遣愚夫所執實我法也。契經者厚嚴經也○自下大段第二釋下三句。於中分二。一別釋三句。二別解能變義。初中二段。初釋初句。後釋後二名。今乃初也。
識所變相(至)類別唯三。上言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今乃承彼牒識所變。可知○二釋下二句中二。初明三能變。二釋及言。初中三。今初明異熟識。
一為異熟(至)異熟性故。多異熟性者。此識初從愚位乃至金剛通名異熟故。此識有三位。謂一我愛執藏現行位。二善惡業果位。三相續執持位。所謂異熟當第二位。樞要意謂。瑜伽說七地或十三住。阿賴耶在七地中前四地‧十三住中初九住。毘播名通六地前十二住。阿陀那名貫通七地‧十三住。多者相續義。一切時行名之為多。乃至又多者廣義。即是總義。對六‧七識揀之。述記意謂三名之中異熟在於寬狹之間。若敘初名則洩第八地已上識。若舉第三名則雖攝位遍義通果位無熏習。即成無用。今就因中有熏變位建立此識。故不出阿陀那名。阿陀那名新舊異諍。如攝論疏明○二明思量識。
二謂思量(至)審思量故。恒言簡第六識。審言簡第八識。可知○三明了別境識。
三謂了境境相粗故。以前六識同了粗境異七八故合為一名。可知○二釋及言。
及言顯六合為一種○自下第二別釋能變義中二。初牒列數。二依標解。今初。 此三皆名變有二種○第二依標釋中二。初因能變。後果能變。初中亦二。初總明。後別釋。今初。
一因能變(至)二因習氣。此即如次名言習氣‧有支習氣也。由此二習氣力故。一切有為法相續隨轉。六道輪迴轉異無窮○二別釋中二。今初等流習氣。
等流習氣(至)熏令生長。等流是果名。今舉果名顯能變因。此即諸八識熏於本識各自名言種子也。名言種子者。論第八云。名言習氣。謂有為法名別親種。名言有二。一表義名言。即能詮義音聲差別。二顯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隨二名言所熏成種作有為法各別因緣(文)問。七轉識唯能熏而非所熏。第八識唯所熏性而非能熏未知第八識自種子誰能熏耶。答。諸部對法未見的說。古來相傳。七轉識熏自種於識時亦能熏本識自種(云云)此說因有一理。然本識種‧現一異叵得。不可必如傳說判斷也。有旨哉。古對法中不明此義也○二毘熟習氣。
異熟習氣(至)熏令生長。異熟習氣亦名有支習氣。即有漏善惡二業熏習種子也。論第八云。三有支謂習氣。謂招三界異熟業種。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愛果業。二諸不善。即是招非愛果。業隨二有支所熏成種。令異熟果善惡趣別問。三習氣中何唯說名言‧有支二習氣而不說我執習氣耶。答。我見熏習是名言熏習中開立之耳。今乃於因緣‧增上二緣建立二能變以申明生死總別因果。故唯說此二。其我見心熏成見種者。自攝在於名言熏習中。不別言之。可知○知二明果能變中有二。初總明。後別釋。今乃初也。
二果能變(至)現種種相。前二因所生果八識有緣法能變現者名果能變。述記云此果能變即自證分能變現生見相分果(云云)應思○二別釋中亦二。一等流果。二異熟果。今初。
等流習氣果似因故。○二明異熟果。
異熟習氣非謂一切此中三節。初正明異熟果。次即前下明異熟義。後此中下揀異熟分齊。初中有二。初明總果。後明別果。總果即引業果。猶如作模。別果即滿業果。猶如填彩。由因是善惡果是無記。總別二果俱名異熟。然第八引果是真異熟。六識別果從異熟生故亦名異熟。對法第五云。若法異熟從異熟起得。名異熟生。第七識因位唯染果位唯無漏故。非異熟種之所引生。可知。後此中下揀異熟分齊。此識有三位。異熟名通前二位。而今言異熟者。且就我愛執藏位持雜染種能變果識建立。此位能具三義為我法二執依故。三義者何。謂我愛執藏即阿賴耶義。持雜染種是阿陀那義。能變果識即異熟義。非謂等者揀後二位。述記‧了義燈所辨甚失論旨。應思。
○自下大段第二。二十二頌半廣明識相三
初明初能變中二。初頌。後長行。今初。雖已略說羅漢位捨。此二頌半分為十門。一自相。二果相。三因相。四所緣。五行相。六相應。七五受。八三性。九因果。十伏斷位。於此十中。初三相合為一門。所緣行相亦合為一門。總成七段。更別解獨等為一門。是名八段十義。可知○八段中第一段明三相二演祕云。有義。初略明三相。後解因相。疏言後文廣解三明。此定非理詳寂曰。有義所難在文的當。然一切種自含三相。明一切種相中自相果相其旨自彰。疏就此義云廣三相乎。應思○初明自相中三。今初釋藏義。
論曰初能(至)自內我故。賴耶三藏出於世親攝論一墮譯一唐譯一無性論一梁論云。云何佛說此識名阿梨耶。一切有生不淨品法於中隱藏為果故。此識於諸法中隱為因故。復次諸眾生藏此識中由取我相故。是故名阿梨耶識(文)此識與一切有漏雜染法互為因果。譬如水隱覆於波中為波浪因波浪隱藏於水中為水作因。何以。水之與波一異不可得故。自有互為因果之義。亦有互為隱顯之義。此義甚深。不可輒以情謂而議也。是故無性攝論第一釋曰。復引聖言所說證阿賴耶識名阿賴耶。能攝葳諸法者。謂是所熏是習氣義。非如大等顯了法性藏最勝中阿賴耶識攝藏諸法亦復如是。為簡彼義是故復言一切種子。識與一切種子俱生俱滅故。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互為緣故展轉攝藏。是故名阿賴耶識相宗釋意謂。若約賴耶持諸雜染法種子能生諸法之義。則剌耶是能藏諸法種子是所藏。譬如倉廩收穀倉是能藏穀是所藏。若約雜染法熏藏種於賴耶之義。則雜染法是能藏。能熏藏種故。賴耶是所藏能受諸法熏故。譬如人持穀收於倉中人是能藏倉是所藏也。此釋與攝論所說稍有異致。然古對法中隱然含容本‧轉二識一異不可得之玄猷故。似淺翻深。李唐以來則不然。八識八箇調然各立。本識種‧現亦類種果。所以其所解釋似極精密於理膚淺。此義非筆墨之所能罄。亦叵與庸情而說與焉。應須廣讀古對法而熟思鍛鍊矣。謂與雜染等者。明能所藏有情執等者。釋執藏○二即頌名。
此即顯示(至)為自相故。即頌中所顯。初能變所有自相是為自相。無別自相故。科云即頌。無性攝論第二云。安立此相略有三種。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三者安立果相。此中安立阿賴耶識自相者。謂依一切雜染品法所有熏習為彼生因。由能攝持種子相應。此中安立阿賴耶識因相者。謂即如是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於一切時與彼雜染品類諸法現前為因。此中安立阿耶識果相者。即依彼雜染品法無始時來所有熏習阿賴耶識相續而生(文)攝持因果總體即此識自可。可知○三釋妨難。
此識自相(至)是故偏說。難云。上三能變中立異熟名。今何說執藏位名耶。故有此解釋。意謂。上為廣攝有漏位識故立異熟名。今欲明過重位故敘阿賴耶名。七地二乘有學最初捨之。可知○第二明果相中有四。今初明異熟義。
此是能引(至)說名異熟。界趣生總報之果名。為異熟義。如上已明○二簡他宗。
離此命根(至)下可得故攝論第二云。於大眾阿笈摩中亦以異門密意說此名根本識。如樹依根。化地部中亦以異門密意說此名窮生死蘊。又云。法藏部中說根邊蘊‧一味蘊。其一味蘊即當本識。又云。上座部中亦說此識名有分識。簡意可知○三即頌名。
此即顯示(至)所有果相。○四釋妨難。
此識果相(至)故偏說之。多位者。上所出三位及資糧等五位是也。多種者。即三位五位所攝果相是也。或可指等流‧士用等種類而異熟名寬通二位‧四位。且此名不共餘識故偏敘此名以標果相。可知○三明因相。於中分四。今初明因相義。
此能執持(至)名一切種。樞要上末廣明三相。種‧現局通(云云)寂曰。諸六識行識行相粗猛而種現展轉。尚非情謂境。況本識微細沈遠不可知行相。種之與現一異不可得。離一切種相外別現行自體不可得。唯於義分建立種‧現。而與餘識其異可知。故言三相於現行立。而可得焉。言三相通種‧現而亦可得焉。言以種為因相現行為果相種‧現俱為自相而亦可得焉。雖三義可得。其第三義旨趣顯著。且能順攝之論之文。宜憑用焉。不可以情局定種‧現矣○二簡他宗。
離此餘法(至)不可得故。經部立種凡有三計。一五蘊受熏持種。二識類受熏。三識及類前後相熏無性攝論二敘破經部持種(云云)○三即頌名。
此即顯示(至)所有因相○四釋防難。
此識因相(至)是故偏說。因相雖多。能持一切種生諸法之義唯在此識故。偏說一切種以為因相。十因之義如論第八卷明○二總結。
初能變識(至)如是三相○自下第二廣分別。於中有三。一問起。二廣釋。三總結。今初。
一切種相(至)名為種子○二廣釋中二。初十門分別種子。後辨熏習相。初中十段。今初出體門。
謂本識中(至)功能差別。瑜伽倫記十三下。泰云。若依大乘真實理門。種子在賴耶識。與識不定一異。若據隨轉理門。種子附身相續中報身。不定一異。攝論又云。種子在依止處中及本識中○二一異分別門。
此與本識(至)理應爾故。瑜伽五十二(十六紙)云。云何略說安立種子。謂於阿賴耶識中一切諸法記計自性妄執習氣。是名安立種子。然此習氣是實物有。是世俗有。望彼諸法不可定說異不異相。猶如真如。即是亦名遍行真如。又攝論云。阿賴耶識中諸雜染品種子為別異住為無別異。非彼種子有別實物於此中住。亦非不與。釋云。一切種子是阿賴耶功能差別。如法作用與諸法體非一非異。此亦復爾寂曰。此義學唯識者之最用心處也○三假實分別門。
雖非一異(至)真勝義諦。瑜伽之文如上已引。此中初明種於諸法雖非一異是依他因緣生是實有。次以量出安慧等難。後論主反質。例真如以成實有。可知。若依護法宗。則一切有為法望之真勝義諦是假名有而非實有。望之遍計所起法是即實有而非實有。若依安慧宗。則一切因緣生總生總是幻有假方。假亦熏種。種亦是假。遍計所起法是都無。猶如龜毛兔角。何云之假也。寂曰。兩宗雖各有理。徵之方等經論之大宗。則安慧所立深得正旨。李唐以求相家所倡偏護法往往杭破清辨‧安慧等。此不翅不得清辨‧安慧等宗致。恐亦非護法論師之正旨也乎。學者可思○四二諦分別門。
然諸種子(至)不同真如瑜伽五十二之文如。上已引。彼論世俗諦中有四安立諦。勝義唯一真如。應名非安立諦。今種子唯在安立謗中。若依此論立四世俗四勝義。即種子在世俗諦中唯是實有若入勝義諦中。種子亦假有。今此種子在四俗中。是第二道理世俗攝。在四真中。第一世俗勝義所攝。望之第一世俗。則應言是實有。若望之二空真如等。則是假名有。可知○五四分分別門。
種子雖依(至)此為境故護法‧護月異計可知。瑜伽倫記十三上(二十紙)云。此中依護月菩薩釋。其種子為自證分緣。種子即見分體故。乃至無色界第八識得緣欲色界器。以共業故。若依護法論師。則種子是第八相分。無色界第八見分唯緣相分不得緣下器界(云云)具如倫記中明○六三性分別門。於中有二。初明有漏種。二明無漏種。今乃初也。
諸有漏種(至)亦名善等。此中初約攝用歸體。則種子皆無記性攝。後約相用別論。則三性種即各自性攝。九十六初云。住自性界者。謂十八界隨自相續各各決定。差別種子習增長界者。即諸法或是善惡。於餘生中先已數習令彼現行故。於今時種子強盛依附相續。由是為因暫遇小緣便能現起定不可轉。復次以要言之。雖界種類十八可得。然一一界業趣有情種種品類有差別故。當知無量三性各有多類差別(至)對法三等云隨逐善等是也○二明無漏種。
諸無漏種(至)所攝異熟此中二段。初正明。後若爾何故不會論文。初中演祕云。問。諸無漏種非異熟識性所攝。是識分不。答。傳護法義有兩說。一相分收。若爾第八應緣此種。答。二解。一云。許緣無失。此釋不正。一云。不緣。但說見分親所緣者皆名相分。不言諸相皆見所緣乃至。二云。既非見緣依自證分自證分攝。若至無漏方相分攝。淨見緣故。有義斷云。前解為正。諸無漏種子與異熟識體性不同。又能治所治性類別故。不從異熟識為無記。因果二位唯是善性。此種子至有漏聞思熏習內漸增長。見道已去體相方顯無漏心現起。可知。後會論文中。決擇分者。五十七云。幾有種子異熟。答。一切皆有乃至。幾是異熟生。答。亦一切種子所攝異熟所生故。問意可知。雖名下會釋。意謂。無漏種子雖名異熟而非無記。但依異熟故名異熟種。而異熟識是無記。無漏種是善。異性相依如眼與眼識等異性相依。或可雖無漏種亦名異熟。異熟義殊。此種由熏習力轉變成熟故名異熟。可知。寂曰。此會釋義意明著。可解。述記出齊不齊之中以四解辨。其旨鑿矣。恐非論正旨。應考○七本有新熏分別門中有三家。初唯本有家。於中分四。一標宗。二釋難。三引證。四立理。今初。
此中有義(至)。不從薰生。此即護月義。亦名月藏。上古諸德多有說唯本有種。然護月‧護法同時出世。故獨敘彼計耳○二釋難。
由熏習力但可增長。諸經論說由熏習力有。是即言熏習增長。非新種生。可知○三引證中二。初引有漏無漏通經。二引無漏種本有經。例同有漏。今初。
如契經說(至)誠證非一。此中有四證。一無盡意經。二阿毘達磨經。三瑜伽第二之一之文。四同卷之文。初無盡意經者。大集部經也。大莊嚴論第一云多界修多羅。顯揚論云大集修多羅中說。即此經也。瑜伽論五十一(九紙)云。復次依此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故薄伽梵說。有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有意界‧法界。意識界由於阿賴耶識中有種種界故。又如經說惡叉聚喻。由於阿賴耶識中有多界故。倫記三上(云云)次下三文可解○二引無漏子本有經。例同有漏。
又諸有情(至)不別熏生。此中引三證。初楞伽等文。次瑜伽五十七之文。後地持‧善戒等之文。六處殊勝者。瑜伽倫記六上八下(云云)如上已辨○四立理。
如是建立因果不亂。諸法種子本來自有。則因生果時應無雜亂。若異此解。則義可混亂○第二唯新熏家亦分四。一立宗。二釋難。三引證。四解違。今初。
有義種子皆熏故生。此難陀‧勝軍等義○二釋難。
所熏能熏(至)華熏故生此難有漏種子無始成就無漏亦應有本有種。釋云。有漏無始現起故從本已來熏種即有。無漏於凡位而未得起故。不可言有本有種子。如麻香氣者。攝論二(八紙云云)○三引證。
如契經說(至)種子性故。此中初引多界經。次論說下引無性攝論第二(十七紙云云)又名言種子等者。論第八卷三熏習中廣明說聞熏習等者。梁論十三(二十五紙)無性論第三等廣說又瑜伽五十二云。縱真如所緣緣種子生。祕云。按彼論云。諸出世間法從何種子生。若言粗重自性種子為種子生。不應道理。答。諸出世間法從真如所緣緣種子生。非彼習氣積聚所生。釋曰。相傳天竺略有三釋。一唯新熏宗。勝軍論師自有兩解。一云。諸佛菩薩由證真如展轉流出十二分教。見道已前勝解行地緣彼教法作所緣生。從本為名。名從真如所緣緣生二云。初地出世聖道。一從世第一法為增上無間二緣而生。二緣真如所緣緣生。二本有宗。護月論師亦有兩釋。一本有無漏種子為增上緣真如為所緣緣故。順解脫等善根得生。二云。本有無漏種子為因緣解脫分等為增上緣世第一法為無間緣真如為有緣緣故。初地出世間法得生。論從後緣隱前不說云從真如所緣緣生。三新舊合家。戒賢論師釋與本有宗大旨相同。寂曰。此三家並相宗教限之釋。理致未圓。今試就性相大猷而辨之。一心真法界以二無我為性。但由無明妄執力生能所取於蘊處界計法計我。自體成三道流變。二無我性於是隱覆。真如內熏習力外感淨法界等流正法教。勝解行地位以意言分別觀人法二無我。由三三摩地證入第一義真如。當知纔緣二空便順真性損滅陰。且夫順解脫分發生以來乃至金剛。福智萬善悉是二空真如之差別智印也。是故大小兩乘教理行果莫有不從真如所緣緣種子而顯生也。真如所緣緣旨趣深玄。可察。倫記十三下(二十紙云云)○四解違。
有情本來非已有體。此中初立義。次引五十二之文。後故知下會瑜伽文。其旨可解○第三新舊合用家四。一立宗。二引證。三破斥。四總結。今初二。
有義種子習所成種。此中立宗引證綺互可知。應合糅上二家以成合用也○三破斥中二初難本有。二破新熏。初中有四。今初總標彰難意。
若唯本有(至)為因緣性。○二引教成前理。
如契經說(至)常為因性。契經者指阿毘達磨經也。瑜伽五十一(五紙)云。云。何建立互為緣性轉相。謂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作二緣性。一為彼種子故。二為彼所依故。為種子者。謂所有善‧不善‧無記轉識轉時。一切皆以阿賴耶識為種子故。為所依者。謂由阿賴耶識執受色根。五種識身依之而轉。非無執受。又由有阿賴耶識故得有未那。由此末那為依止意識得轉及至。復次諸轉識與阿賴耶識作二緣性。一於現法中能長養彼種子故。二於後法中為彼得生攝值彼種子故。於現法中長養彼種子故。謂如依止阿賴耶識善‧不善‧無記轉識轉時。如是如是於一依止同生同滅。熏習阿賴耶褒。由此因緣。後後轉識善‧不善‧無記性轉更增長轉更熾盛轉更明了而轉。於後法中為彼得生攝植彼種子者。謂彼熏習種類能引攝當來異熟無記(云云)。寂曰。為彼種子者。阿賴耶識為諸法種子之義。為所依者。執受色根為壙識依之義。長養種子者。七轉識熏成名言種子之義。攝植種子者。善惡二業熏成有支習氣之義。由前二義。能藏義成。由後二義所藏義成。第八識與諸法互為因果。其旨可知。梁攝論第二(二十七紙)無性論第二(十八紙云云)述記了義燈所辨有不允當。可察○三釋頌顯前徵。
此頌意言(至)不可得故。此即釋前阿毘達磨經頌。以顯成徵唯本有之旨趣也。燈炷喻者。無性攝論第二說燈炷及蘆束喻。餘文可解○四正難破。
若諸種子(至)為因緣故○二出違多經失。
又諸聖教(至)理教相違○第二破新熏中有五。今初難本宗。
若唯始起(至)不善等種○二因破分別論者中三。一敘宗。二破他。三自解。今初。
分別論者(至)非無因生。述記云。諸邪分別皆名毘婆闍婆提。即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雞胤四部因諍無漏無因緣故今亦敘。破本即大乘唯說新熏心溷師等名分別論亦作此說。樞要上末(云云)了義燈三云。言分別論者大乘異師有種子故。或小乘諸部皆名分別。不定一部。故攝論中分別論者傳說是化地部。婆沙中分別傳說正量部(寂曰此說不允可知)此論下文分別論者云是說假部故。今此文略有三釋。一云。即大眾等四部其說種子因破大乘異師。二云。始終俱是破大乘師。三云。始終俱是破小乘師。大眾部等以本淨心能為因生名為種子非許有種宗輪論敘大眾等四宗本宗同義中。出心性本淨客塵所染之計。婆沙二十七(十三紙)亦敘此計。寂曰。心性本淨之義大乘終極之說。即如華法‧楞伽‧勝鬘‧無垢稱‧華嚴‧涅槃等所說並皆以此理建立宗獻。豈可謂之非哉。自下破斥全依相宗教限思議熏變分齊破立。若據不思議熏變而論焉。則此破不當於彼宗。恰如以棒打水中影。可知○二破他中二。今初問彼經意。
而心性言彼說何義○二別以理徵中二。初空理非因難。二起心非淨難。今乃初也。
若說空理(至)無轉變故。寂曰。此難乃以思議熏變常途道理徵不思議熏變超情之玄猷。豈得允當乎。此難若成則一切方等超情不思議之玄宗一時壞滅。寄語同志。莫保守婆沙及相宗學而忤觸大乘深經以踐無垢友順憬之覆轍矣○二起心非淨難。
若即說心(至)性相同故。述記分此一段以為八難。此八箇難亦如上辨。在於思議熏變法門則一一有理。若於不思議熏變分齊則難皆不成。欲得知者應須熟讀思惟華嚴‧勝鬘等經‧起信‧法界無差別等論○三自解。
然契經說(至)故名本淨。對法第十(十五紙)云。無學道中‧所有三轉依者。何等為三。謂心轉依‧道轉依‧粗重轉依。心轉依者。謂已得無學道證得法性。心自性清淨永離一切客塵隨煩惱故。名為轉依。瑜伽五十四(二十紙)云。又復諸識自性非染。由世尊說一切心性本清淨故。所以者何。非心自性畢竟不淨能生過失。猶如貪等一切煩惱○第三申正義。
由此應信(至)類此應知○第四釋相違。
諸聖教中(至)亦定非理。此中初會熏習文。後依障下會五十二文。初中聞熏習等者。無性攝論三(九紙)云。又出世心昔未曾習故。彼熏習決定應無。既無熏習。從何種生。是故應答。從最清淨法界等流正聞熏習種子所生。又瑜伽五十一(九紙)云。復次阿賴耶識所攝持順解脫分及順決擇分等善法種子所生。又瑜伽五十一云。復次阿賴耶識所攝持順解脫分及順決擇分等善法種子。此非集諦。由順解脫分等善根與流轉相違故。所餘世間所有善根因此生故轉更明盛。由此因緣攝受。自類種子轉有功能轉有勢力。增長種子速得成立。復由此種子故彼諸善法轉明盛生。又復能感當來轉增轉勝可愛可樂諸異熟果(文)又攝論三(十一紙)云。此中依下品熏習成中品熏習。依中品熏習成上品熏習。依聞思修多分修作得相應故。又此正聞熏習種子下中上品應知亦是法身種子。與阿賴耶識相違。非阿賴耶識所攝。是出世間最清淨法果等流性故。雖是世間。而是出世心種子(云云)性後會五十二文(云云)可解○第五總結。
然諸聖教(至)理教相違○第四總結。
由此應知(至)始起二類○第八具義多少門中三。初總標六義。二隨六別釋。三總結。今初。
然種子義略有六種。無性攝論二頌云。內外外不明了。二種唯世俗。勝義諸種子。當知有六種(云云)釋云。內外等者。稻穀麥等名外種子。阿賴耶識名內種子。不明了者。是無記故。言二種者。謂外及內。或因與果。此但唯識。由持因性雜染‧清淨二法轉故。有本誦言於二者。彼應於因於果。穀麥等外種說名世俗。阿賴耶識所變現故。言勝義者。阿賴耶識是實種子。是一切種子實因緣性故。及為彼體故。此二種子六種差別法差別故(云云)世親論梁譯二(二十一紙)唐譯二大旨相同。諸本並言。就世俗言則外種子亦名種子。容具六義。就勝義言則唯阿賴耶識即是真實種子。能具六義。應言。瑜伽論第五說種子。倫記二上(二十二紙云云)○二隨六別釋。於中有六。今初明剎那滅。
一剎那滅(至)能生用故。謂有為法有生滅故。於轉變位能取與果。有勝功能方成種子。常法無轉變故不成種子。此即當於瑜伽七義中無常法。今以圖配。
述記遮諸計已次言。舊人云真如是諸法種子者非也(云云)寂曰。舊人者。蓋斯指真諦三藏等耳。疏主往往嫌斥真如熏變(云云)按續高僧傳第五及慈恩傳。三藏渡竺之時。印度之地起信論久逸而不流。三藏翻漢為梵以呈寄諸印度諸德。三藏公正之懷可察。基師已後相宗諸師拘守常途斥真如熏變。或歸之譯家誤。或謂人師執見。蓋相宗一箇之大弊也。倫記獨以思議熏變‧不思議熏變判釋性‧相二宗者固的論也。可尚○二明果俱有。
二果俱有(至)與果俱有。俱現和合者。述記以顯現‧現在‧現有三義釋者鑿矣。護法宗。種子生現行。因果俱時轉故云和合。何煩簡無性有情第七識也。此遮等簡經部及上座部等異時因果。論第三說。雖無去來而有因果恒相續義。謂現在法極迅速者。尚有初後生滅二時。生時酬因滅時引果。時雖有二而體是一。前因正滅後果正生。體相雖殊而俱是有。如是因果非假施設。然離斷常(文)大乘中難陀‧勝軍論師亦立異時因果。至下當辨。非如種子下明種種相生是異時。雖因與果下敘種‧現相生種種相生顯種種相生因亦在現。依生現果下明種種相望非果俱有。無性攝論二釋引自果。所謂唯者。若於此時生自果。即於爾時說名種子。種與有種並無始故。釋。種謂種子。有種即是阿賴耶識。能有種故名為有種。又因名種果名有種。前釋為正。此種‧有種未生果。前俱無始有。對引自名為種子○三明恒隨轉。
三恒隨轉(至)自類相生。梁攝論二(二十二紙)云。隨逐至治際者。治謂金剛心道。阿利耶識於是時功能方盡故名際。外種子至果熟及根壞時功能則盡。無性論二云。何者。應知胡轉剎那傳。傳經多時恒隨轉故。所以者何。其根損益枝等同故。寂曰。恒隨轉義通有漏‧無漏種子。至金剛心有漏種滅無漏則捨因劣道得果勝道。有漏種中少分有中間得對治而不轉者。應隨應揀焉。基師類揀無性人第七識此甚非理。何者。無性者。第七識縱是恒轉。彼即現行有所緣有行相。唯有覆性與種子義體用碩異。猶如天淵。有何所濫。數致揀別也。問。種子俱時具六義耶。有不必具六義耶。答。若約時論則有具‧不具。何以故。果俱有者。唯約種生現不言種種前後相續。恒隨轉則反之應知。若約種自體始終。則理必應具六義。闕一不成種子。阿賴耶識所持種子。至治道已來。恒轉無斷。生現行時必與果俱。文義明暢可解。相家釋義鑿說甚多。言之初學生智之糧乎。以予思之。塞唯識道之蔀障也○四明性決定。
四性決定(至)有因緣義。無性攝論二云。不從一切一切俱生。為避此難故。說決定。雖恒隨轉。以諸種子功能定故。不從一切一切俱生此遮下遮異部。薩婆多計五因皆因緣。或計。身‧邊二見與五部染法為遍行因。此即無記為不善因。又計俱有因異性互為因等。為遮此等故說性決定○五待眾緣。
五待眾緣(至)非恒頓生。無性攝論二云。何故不一切時常能生果。為遮此難言待眾緣。非一切時會愚眾緣。故無過失此遮下遮外道計。或遮下斥有部計因緣三世恒有○六明引自果。
六引自果(至)互為因緣。世親攝論云。唯能引自果者。謂自種子但引自果。如何賴耶識種子唯能引生阿賴耶識。如稻穀等唯能引生稻穀等果。如是顯種果生義遮外道。次遮薩婆多等。俱舍六(五紙)明善等自類五蘊展轉相望為因。具如要解辨。今大乘異彼。唯自類為因果。如麥種唯生麥○三總結。
唯本識中(至)非實種子無性攝論二(十六紙)云。為顯內種非如外種。復說二頌。外或無熏習。非內種應知聞等熏習無。果生非道理。作不作失得。過故成相違。外種內為緣。由依彼熏習。梁論二云。內無熏習二過。未作應得已作應失。按攝論意以外種子問內種子。外種有作而不得。如穀苣勝等。或有不作而得如稊稗等。內種亦有如是義不。釋云。外種子唯是世俗。非真實種。內種是真實。非有作而不得不作而得等違亂。假實大異。豈可以彼難此哉○第九生引二因分別門。
此種勢力(至)即名引因。攝頌頌云。此外內種子。能生引應知枯喪由能引。任運後滅故。世尊釋二云。如是二種種子。謂外及內。應知皆有能生‧能引。此中外種乃至果熟為生困。內種乃至壽量邊際為能生因。外種能引枯後相續。內種能引喪後屍骸。由引因故多時續住。若二種子唯有生因。此因既壞果即應滅。應無少時相續住義。乃至由此決定應有引因。此二種子譬如放弦彎弓為因箭不墮落遠至所至(文)無性釋二(十六紙云云)某疏以為無性論理勝。乃以彼化生死後頓滅將謂世親論未精(云云)是名相學之大弊也。世親論主就死後有遣骸者以雜引因而已。不遍攝四生明引因。安云不精也。古對法中判釋性相。有宜揀焉。有不宜揀焉。條理調然不可混亂。相學之弊向彼不宜揀之地妄加料簡。贅言鑿義如鬧叢林。唯識妙宗由是隱覆。學者可察。以予思之。世親釋論深得論旨。可知。瑜伽第十‧對法第四於十二支分別生‧引。可尋○十四緣分別門。
內種必由(至)所生果故。無性攝論第二如述記引。四緣之義如論第八‧雜集四(十四)五(三紙)等明。內外種子差別可知○自下大文第二解熏習義。於中有二。一總問略答。二廣辨。今初。
依何等義(至)故名熏習○第二廣辨中三。一明所熏。二明能熏義。三明熏習義。初中三。今初問。
何等名為(至)四義○二答中四。今初堅住性。
一堅住性(至)故非所熏。世親攝論二無性論二(十四紙云云)簡經部色心受熏(云云)○二無記性。
二無記性(至)非親受熏。此中二。初正明無記性。後簡佛果淨識非所熏。攝論(十四紙)無性論遮經部說轉識及識類受熏(云云)○三可熏性。
三可熏性(至)故非所熏。世親攝論二(十紙云云)別釋中揀心所及無為等(云云)○四與能熏共和合。
四與能熏(至)故所熏。攝論○三結。唯異熟識(至)非心所等。述記中明難陀‧勝軍等計種‧現異時非理。寂曰。若依世親論既言無間生。現行熏種。種生現行。同時異時交際叵測。偏執異同恐非聖旨。可知○自下第二明能熏四義中有三。謂問‧答‧結。問可知。答中有四。今初明有生滅。
何等名為(至)故非能熏○二有勝用。
二有勝用故非能熏。述記意謂。若能緣熏者。除第八識王所及業所感六識心并色不相應等所餘七轉識心所能為能熏。若相分熏者。前所餘法非所遮。雖異熟生心如法執是增強心亦能為能熏演祕敘二釋。了義燈三(五十七紙)斥此二解。祕主亦承義燈意評斥二解。今以圖解敘出二說。
寂曰。述記意粗同初說。但以法執為異熟生為能熏者斯為別義。其於業感心心所分別能熏非能熏者與疏不合。述記七末(四十九紙)云。有漏能熏中除極劣無記。此即四無記中除異熟生。異熟生中有餘三不攝無記名異熟生無記。如法執等類。此皆能熏。唯除六識中業所招者。望餘無記是極劣故。亦除第八識但業所招。並非能熏法苑章五本(十五紙)辨法執是異熟生心所攝。此義應思○三有增減。
三有增減(至)應有勝劣。此中初正明有增減。後揀佛果圓滿淨識。文旨明著。可解○四與所熏和合。
四與所熏(至)故非能熏。此中初正明與所熏和合。後揀無和合。可知。相學者作種種揀雖非無理稍近穿鑿。就要可解○三總結。
唯七轉識(至)可是能熏。註家於四分分別可知。述記七末(四十八紙)有辨○三明熏習義中三。一明熏習義。二明種‧現相生。三明因果。今初。
如是能熏(至)故名熏習○二明種‧現相生同時。
能熏識等(至)理不傾動本種起而現行。現行即熏種。三法展轉相生同時。可知○三明因果。
能熏生種(至)應知假說。雖婆沙說六因而與大乘旨碩異。就一分相似邊以例證焉。大乘之中唯有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及種自類相生。是因緣性。除此餘法皆非因緣。如毘婆沙說因緣是五因性非大之所許也。顯揚十八廣破彼說。可尋。又對法第四說十二因緣。此於增上緣假說為因緣。探玄記十二有二釋。可尋○第三總結。
是謂略說一切種相○自下大段二明第四行相第五所緣。於中所二。初問。後答。今初。
此識行相所緣云何○二答中大分為二。一解所緣行相。二解不可知言。初中二。初略解。後廣解。初中亦二。初舉頌略答。後別解。今初。
謂不可知執受執了。○二別解中有二。初解行相。後解所緣。今乃初也。
了謂了別(至)為行相故。述記以三義釋行相。一行於境相。二行境相狀。三行境行解相貌。西明亦作三釋。以第三解為優。了義燈以為。疏三解中。初解為正。所以為正者。以通有為緣‧無為緣名義周足故云。寂曰。燈主鑿矣。今乃明心心所行於境行解相貌。第三解於義隱當。可知。泰抄云。初義者三藏本義。後兩解即基師解也。行相行解原出於婆沙。俱舍第四(十三紙)光一餘(三十二紙)四(四十四紙)寶四(三十二紙)要解第三廣辨(云云)大小兩乘釋義不同。可知○二明所緣中二。初別明內外所緣。後總解所緣。初中二。初明外。後明內。今初。
處謂虛所(至)所依處故○二明內境中二。初總明。後別釋。今乃初也。
執受者二(至)及有根身。瑜伽六十六云。如是若色若內若心心所任持不捨。若如是緣令成變異。是名執受。諸法與此相違。當知是名非執受法。樞要上末(四十七紙云云)又瑜伽五十一(四紙)云。云何建立所緣轉相。謂若略說。阿賴耶識由於二種所緣境轉。一由了別內執受故。二由了別外無分別器相故。了別內執受者。謂能了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及諸色根根依處。此於有色界若於無色唯有習氣執受了別。了別外無分別器相者。謂能了別依止緣內執受阿賴耶識故於一切時無有間斷器世間相。譬如燈焰生時內執膏炷外發光明(云云)執受者。謂攝為自體持令不壞安危其同而領受之能生覺受之義。可知。餘如述記辨○二別釋中三。初明種子。二釋有根身。三明執受義。今乃初也。
諸種子者(至)分別習氣。此中有安慧‧護法二師異計。護法意謂。染及無記一分在六‧七。有執者名為妄執習氣。善及無記一分不能起執。但為執心所遍計。故束為妄執習氣。又解。染‧無記有執種名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善無記無執者。是有漏但名遍計習氣。又解。種名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唯約染。以有漏中多執故。安慧意謂。諸八識有執故。五十一云。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以此證知。一切三性種子皆有執熏習故。名自性妄習氣(云云)護法家例色法難(云云)寂曰。此是今宗一箇大持論也。不可輒評。按五十一之文似通三性種子。七十六‧顯揚十七亦皆同致。色法與心心所種子何必一例。且依大乘終極。雖是色法。從遍計所執堅固妄想熏習力生。言之自性妄執習氣。亦無巨妨。古對法中文義悠遠難為定判。往往有彷佛乎安慧義之旨。學唯識者須深用心焉。五十一‧顯揚十七云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七十六云相名分別戲論習氣。今論粗同於七十六。若依護法。則五十一文如上所辨。七十六及今論文通三性乃至決擇等種。若依安慧宗。二文同致。一切有漏三性心乃至順解脫分順決擇分阿賴耶所執受種子悉名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亦名諸相名分別習氣。資糧‧加行善法是道諦所攝雖非是阿賴耶識所攝尚帶二執故。未免體為阿賴耶識所執受遍計所執相名分別戲論習氣。以予思之。安慧宗致能順古說。應思。但所憾不見安慧全論也○第二明有根身。
有根身者(至)及根依處。身有二義。初以積集為義。後以依止為義。五根及根依處總為有根身。根依處者即扶根也○第三釋執受義。
此二皆是(至)同安危故五十一‧五十三‧五十六等文如上已出○第二釋解所緣。執受及處(至)而得起故。有部計。唯緣有心生。不緣無生心。經部計。緣無亦得心起。大乘則親所緣緣影相必有。非緣無也。本質或有或無可得○自下第二廣解。於中有二。初廣行相。後廣所緣。初中三。一申其正義。二明四分等。三總結。今初。
此中了者(至)見分所攝。寂曰。此文明暢。不待解釋也。述記之中並釋行相所緣。義意混雜。今正明行相。何勞論影像也。應思○第二明四分義中有四。謂立二分立三分立四分明攝略。初立二分中有二。初立二分。後引教證。初中亦二。初申自義。後破他。今初。
然有漏識(至)說名見分。述記一本(六十三紙)云云。安慧已前唯自體分為依他起。茍有能取‧所取是則遍計所執。然依所執諸法起時似能‧所取者。即自體分上義分。離自體分而無別體(云云)難陀‧親勝‧護法等於自體分依他起義分為有依他起見相分取能‧似分以立二分○二破他。
若心心所(至)必有二相。此中有二。初破無所緣相。後破無能緣相。述記以為。初則破正量部及安慧師。後則破安慧師及清辨師。寂曰。論文則一往立破之說。不可怪焉。如基疏辨。多入情窠。胡得穩當也。如安慧論師雖立一分。妄識遍計為能所取。爾時自證分有似所計二分離言法體。是離言法體故。不立為二分而已。其旨甚深可察。又清辨掌珍之說率依三論等。全不忤二諦正理。如第一卷中辨。且述記之中牒破清辨所說即言。彼立唯境無心之義深祕敘有人難詰基疏救釋(云云)寂曰。此救全不成。可知。義林‧唯識亦與疏同。當時有三論宗徒乃難此破文云。清辨何處立境唯耶。子島出一文救(云云)蓋此救者全指塵為馬之辨也。可知○二引經證。
如契經說(至)自然而轉。經者厚嚴經。即今密嚴經二(四紙)有此頌。少異可知○第二立三分中二。初對十九部辨相差別。後申三分。初中亦二。初出九部所計。後顯大乘義。今乃初也。
執有離識(至)相各別故。小乘中計。有實外境為所緣境。以影像為行相。能緣心名為事。雖立影像。屬之能緣又大眾部中雖有見分緣見義。與大乘自證分緣見其旨不同。可知○二顯大乘義。
達無離識(至)有差別故。此中二段。初明大乘三分建立與小有異。後此若無下明無自證分應無憶持心心所者。憶持者。婆沙十一出多說。無如大乘義意明了。可見。次明心心所所依所緣行相事等。瑜伽一(六紙)云。問一所緣非一行相。同(十紙)云。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今論云。所緣相似行相各別。其旨全同所緣是相分。行相是見分事。即自體分本質有無不定。若有本質為疏所緣生心。則本質自攝於親所緣緣。或時以本質為所緣。則從影像於本質。即是隨順理門之說耳○第二明三分義。
然心心所(至)體無別。陳那菩薩集量論中立三分義。能量‧所量‧量果以尺量為喻。因明疏及義類三(云云)。
○第三立四分中四。一立理。二分別。三引教成。四釋頌意。今乃初也。
又心心所(至)必現量故。寂曰。四分建立旨趣精密。然古對法中無立四分。一分二分三分其旨究暢。更立證自證分者。恐過於精密乎。學者更應尋究古對法之說矣○二分別。
此四分中(至)唯識理成。佛地論三(八紙云云)寂曰。四分差別是一識義分。不即不離。不可以通途能所緣等而穿鑿矣○三引教成。
是故契經(至)種種差別。寂曰。此厚嚴經之文。蓋乃指見‧相二分耳。一切眾生識有似能‧所取之義分。是為依他二分。有情執為實能所取。外為相所縛。內為粗重所縛。是故名纏。今以此文備四分證。義恐不答。應思○四釋頌意。
此頌意說(至)是見分故。此文以證四分則纏字難通。故了義燈三及泰抄彈力會釋寂曰。雖有此釋。恐不合頌意乎。寂豈敢遮四分說乎。但古對法中無四分說及與今此厚嚴頌枘鑿乎四分之證者。不應得覆。學者幸察焉○四明攝略。
如是四分(至)攝心所故。攝略可知。人楞伽者第十(三紙)可尋。寂曰。或為一分(至)或為四分。得意建立則全無所妨。識義分猶空中畫。三不必三。一不必一。量與所量證與所證唯以義立。非就事辨。若能如是。則識分之義則唯識宗一箇之玄猷也。如後代膚學之輩格對四家妄作抑揚者。斯戲論之甚矣○三總結。
識行相即(至)識之見分○自下大文第二廣所緣中三。一外境。二內境。三料揀。初中二今初總解釋。
所言處者(至)各遍似一。述記之中引六十六辨共‧不共。一共中共。略纂十六云。謂器世間業如本地第三。或感一劫等造此業所由。三性作意為方便引此業。生起能別器世間諸行令住不絕。如山河等二共中不共。如己田宅及一水四見。三不共中不共。如自眼根。他不用緣故。四不人中共。如自扶根塵。他亦緣用故。演祕云。問。且如一樹。有情共變而一有情代用之時。為用自變為兼用他。若唯自者。餘人變者應存不亡。樹何不見。若亦用他。何名唯識。答。樹等既是共相種生。皆相隨順互有增益。彼一情自所變者所緣親用。他所變者與自所變為增上緣亦疏緣用。一切相望自為所順他為能緣。由所順無能順亦滅。由斯樹喪唯識亦成。問。何以得互相增益。答。對法第七說有共業為增上緣。如次下引。寂曰。如彼一樹第八識因緣變。唯是四塵眼等所取亦現量得。無有分別。但第六識種種遍計取樹相及所斫方所等。然四塵及樹相等諸識頓變。一人伐用時四塵不現。他有情變。是共業感故隨不顯現。意識遍計妄見斫伐及方所轉移。寶非有所代乃至方所轉移等。諸識頓變亦非情謂境。雖瑜伽云能順‧所順。但是巧說增上緣而已。不可取入於情窩矣。共業所感之事唯應依憑於聖說究其大旨轉進思及修慧更悟入於見諦無漏證知識變實義也。若於凡愚聞慧境以情計度。則卻成戲論。可知○二敘諸師說中二。初問。後答。今初。
誰異孰識變為此相○二答中有三。一問月藏。二護法菩薩假設別義。三申護法自義。今初。
有義一切(至)共所起故。瑜伽五十一云。亦是器世間生起根本。由能生起器世間。故。亦是有情互起根本。一切有情相望互為增上緣故(文)立世毘曇第十云。佛言。比丘。是時世界更欲起成。是世間法然初起世界時。有眾生已生長業能感大梵果報等(文)○二護法菩薩假設別義中二。初難月藏。後申義。今初。
有義若爾(至)復何所用。難破如述記明。寂曰。此難一往。月藏且就此世界共業感判非廣論別業感他方界等。又如佛菩薩變為此雜染界相。是隨染現不思議妙用。豈可引彼而難此乎○二述正義。
是故現居(至)皆共變故。本識所變當生界有二。初所生。後一切可生者。瑜伽五十一(四紙)阿賴耶識由於二種所緣境轉。一由了別內執受故。二由了別外無分別器相故。了別內執受者。謂能了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及渚色根根所依處。此於有色界若在無色唯有習氣執受了別。了別無分別器相者。謂了別依止緣內執受阿賴耶識故於一切時無有間斷器世間相。譬如燈焰生時內執膏炷外發光明。如是阿賴耶識緣內執受緣外器相生起道理。應知亦爾(文)。
此師意謂。五十一文由緣下器而不定故不言緣。言不定者。無色聖者不緣器。非一切不緣下器。無色凡夫當生者。亦能變外器。此解於前月藏計揀當不生者。亦能變外器。此解於前月藏計揀當不生者而已。可知○自下第三出護法自義中有二。初破前師。後申自義。今初。
有義若爾(至)便變為彼。此中初以器將壞時無現居當生等破。次以他三千界中同地者應變此界。而次又諸異生下以無色等有情變為此界無用故不可變而難之。次設有下明自界他方不可變為異地異界器。此文但揀設有色身而不變異地器而已。非偏論無色界有色身。述記所釋恐非論旨也。若色界天至欲界地上。由如沙上著油油即真下。又如麵中立又如雲中行皆陷入也。必法別變地方乃得住。又大般若經第二說。如欲行欲界地上必須變金剛始得行住也。何以故。欲界地粗疏○二申自義。
由是設生(至)所見異故。此中初明他方有情同地變為此土。次明他方欲界變為此土故劫壞時雖無此土有情器仍有。可知。寂總論曰。夫以。法界緣起器世間凡聖共‧不共親疏分齊甚深難思。是佛及極位大菩薩之境而非凡夫二乘小菩薩之所測知也。應須細披讀華嚴探玄記第三矣。今試就性相通格評此論所出三說。謂若約一三千界眾生共業所感。不細判親疏遠所等。則第一師義頗有道理。可知。若分親疏遠近等細窿理趣。則第二說者深得道理。然應於此一三千界而辨現居‧當生等。他三千界雖有之。互如虛空不應論變於此三千界自地亦應有親疏。此一世界南閻浮提人親共所變。如餘三洲及異趣世界隨應疏也。當生者‧近生者‧可生者是亦應認一成壞劫以論變為也。所謂次生可生者之所變是當持用能得變為。而此中有無量親疏遠近。非凡識之境。可知。所謂第三說者理難極成。他三千界自地變為此土故。器將壞時此土猶存之義。恐非古對法之正旨。器將壞時雖無現居當生者。器界猶有者。此劫已生有情之餘勢。如人之死後遺骸尚有。如攝論第二所說。雖然此義深玄非輒可論。成唯識論略疏第二終。

成唯識論略疏第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