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大乘論釋略疏第三(論本第七) 陳天竺三藏法師波羅末陀譯 日域東都長泉院苾芻普寂疏 輸入者 黃紹亮 ○第四顯了意依章二。初標章名。後正釋文。今初。 顯了意依章第四○二正釋文。大分為分二。一正明四意依四依。二明解釋大乘三相。初中有二。初總標。後別釋。今乃初也。 論曰復次(至)釋曰如來(至)此法。四意者。大乘莊嚴論第六。雜集論第十二莊嚴論及今論陳隨譯並曰四意。魏譯唐譯及雜集論中云四意趣。可知。四依者。莊嚴論云四節。今論魏譯云密語漸次。隋譯云四合義。唐譯及雜集論云四種祕密。可知。此四意及四依由三性故可決了者。謂一切教門不出三性。何以故。以說諸法真如是由真實性。說梨耶種子從因緣生乃由依他性為調伏眾生故以補特伽羅及時方等而說者是由分別性。離此三性無別道理故。意依差別至下當辨。○二別釋中二。初明四意。二明四依。初中有二。初正明四意。後明意依差別。初中有四。今初平等意。 論曰一平(等)成佛釋曰譬如(至)等意有人執平等法爾者。唐譯云。平等意趣者。謂如有人取相似法說如是言。彼即是。我世尊亦爾云云。與今少異可知。我名毘婆尸等者。唐譯楞伽第四云。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以何密意於大眾中唱如是言。我是過去一切諸佛及說百千本生之事。我於爾時作頂生王大象鸚鵡月光妙眼。如是等佛言。大慧如來應正覺。依四平等祕密意故。於大眾中作如是言。我於昔時作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云何為四。所謂字平等。語平等。身平等。法平等。云何字平等。謂我名佛。一切如來亦名為佛。佛名無別。是謂字等。云何語平等。謂我作六十四種梵章聲語。一切如來亦作此語。迦陵頻伽梵音聲性不增不減。無有差別。是名語等。云何身平等。謂我與諸佛法身色相及隨形好。等無差別。除為調伏種種眾生現隨類身。是謂身等。云何法平等。謂我與諸佛皆同證得三十七種菩提分法。是名法等。宋譯第三魏譯第五亦同。通別平等。可知。○二別時意。 論曰二別(至)受生。釋曰若有(至)時意。將釋別時意三門分別。一引諸文。二判彌陀佛國。三斥通論家謬初引諸文者。瑜伽論七十九云。彼一切世界當言平等平等。為有差別。答。當言有差別。彼復有二種。一者清淨。二者不清淨。於清淨世界中無那落迦傍生餓鬼可得。亦無欲界色無色界。亦無苦受可得。純菩薩僧於中止住。是故說名清淨世界。已入第三地菩薩。由願自在力故於彼受生。無有異生及非異生聲聞獨覺若異生菩薩得生於彼。問。若無異生菩薩及非異生聲開獨覺得生彼者何因緣故菩薩教中作如是說。若菩薩等意願於彼如是一切皆當往生答。為化懈怠種類未集善根所化眾生故密意作如是說。所以者何。彼由如是蒙勸勵時便捨懈怠。於善法中勤修加行。從此漸漸堪於彼生當得法性。應知。是名此中密意。(文)倫記二十一上(二十六紙)云云。以別時意釋。可尋。莊嚴論第六云。別時意者。如佛說若人願見阿彌陀佛一切皆得往生。此由別時得生故如是說。如是等說。是名別時意。(文)唐譯云。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釋曰。別時意趣者。謂此意趣令懶惰者由彼彼因於彼彼法精勤修習彼彼善根皆得增長。此中意趣顯誦多寶如來名因是昇進因。非唯誦名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如有說言由一金錢得千金錢。豈於一日意在別時。由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說。此亦如是。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當知亦爾隋譯其旨全同。雜集十二云。別時意趣者。如說若有願生極樂世界皆得往生。若暫得聞無垢月光如來名者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決不退轉。如是等言意在別時故二判彌陀佛國者是亦有二。初總明佛國土。後正辨彌陀佛國。初總明佛國土者略出四家。一天如說。二賢首說。三淨影說。四相宗說。初天台說者。淨名疏云。二別明佛國者。諸佛利物差別之相無量無邊。今略為四。一染淨國凡聖共居。二有餘國方便人住。三果報國純法身居。四常寂光即妙覺所居也。前二是應即應佛所居。第三亦應亦報即報佛所居。後一但是真淨。不應非報即漢身所居。言染淨者九道雜共也。何者六道鄙穢故名為染。三乘見真故名為淨。三六共居故名染淨。亦名凡聖同居國也。就染淨國凡聖各二。凡居二者。一惡眾生即四惡趣也。二善眾生即人天也。聖居二者。一實。二權。實聖者。四果及支佛通六地別十住圓十信後心通惑雖斷。報身猶在二。權聖者。方便有餘三乘人受偏真法性身為利有緣願生同居。若實報及寂光法身大士及妙覺佛為利有緣應生同居皆是權也。是等聖人與凡共住故云凡聖同居。四惡趣共住故云穢土。二明同居淨土者。無量壽國雖果報殊勝難可比喻然亦染淨凡聖同居。何者雖無四趣而有人天。何以知之。生彼土者未必悉是得道之人故。經云。犯重罪者臨終之時懺悔念佛業障便轉即得往生。若但聖生凡夫何得願生彼土。故知雖具惑染願力持心亦得居也。聖生權實類前。可知。但以無四惡趣故名為淨。乃至二明有餘土者。二乘三種菩薩證方便道之所居也。何者若修二觀斷通惑盡。恒沙別惑無明未斷。捨分段身而生界外。受法性身。即有變易所居之土名為有餘。亦名方便。方便行人之所居也。乃至三明果報土者。即因陀羅綱是華藏世界純淨法身菩薩所居。以其觀一實諦破無明。顯法性得真實果報。而無明未盡。潤無漏業受法性報身。報身所居依報淨國名果報國也。以觀實相發真無漏所得果報故名為實。修因無定色心無礙亦名實報無障礙土。言無障礙者。一世界攝一切世界。一切世界亦如是。此名世界海。亦名世界無盡藏。別教初地入此世界有七種淨義。乃至華嚴明因陀羅綱世界。攝大乘明華王世界皆明果報土無障礙相。四明寂光土者。妙覺極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為國。但大乘法性即是真寂智性。不同二乘偏真之理。故涅槃云。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此經云。若知無明性即是明。如是皆是常寂光義。不思議極智所居故云寂光。亦名法性土。但真如佛性非身非土而說身土。離身無土。離土無身。其名土。一法二義故。金剛般若論云。智集唯識通如是取淨土。非形第一體。非莊嚴莊嚴。乃至普賢觀云。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各常寂光二賢首說者。探玄記第三明世界種類云。小乘唯有一類娑婆等界。無別淨土。三乘中有二。一約佛自住處有三。一法性土。二實德土。謂行等。三色相土。謂勝寶等。後二為自受用土。此三非攝化處。故此中不辨也。二約佛攝化處。亦有三。一化身土。此有二。一染。謂此娑婆等。此約釋迦。二淨。謂餘方化土。此約餘佛。二變染土。謂足指按地等。三他受用土。謂十八圓滿等。初中二。若依始教唯有百億閻浮百億釋迦為攝化境若依終教如智論中。以三千大千世界為一數。數此至恒沙為一世界性。數此復至恒沙為一世界海。數此復至恒沙為一世界種。數此復至無量恒沙為一佛所化分齊。其受用土若依始教在色界頂。為引小乘在同界說。若依終教不在三界。如涅槃云。西方去此三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無勝。是釋迦佛實報淨土。又於一切須彌樓山世界畔間往往安一淨佛土。此通報化為引眾生。三依一乘有二。一約果分。十佛自體國土海此當不可說。寄緣說十。如第二會說。二約攝化處有三類。一從須彌山界及樹形等已去。乃至一切眾生形世界海為第一類。二三千界外別有十世界。一世界性。二世界海。三世界輪。四世界圓滿五世界分別。六世界施。七世界轉。八世界蓮華。九世界須彌。十世界相。此等當萬與已去輪王境界。為第二類。三十蓮華藏莊嚴世界海具足主伴。如帝綱等。是佛境界為第三類又梵綱本疏出五說三淨影說者。大乘義章第十九明淨土義。今略出之。淨土有三。一事淨土。是凡夫有漏淨業所感。是亦有二。一則凡夫求有淨業所得土。如上諸天等。受用之時還生三有煩惱。二則凡夫求出淨業所得土。如安樂國眾香界。受用之時能生出道。二相淨土。謂聲聞緣覺及諸菩薩所居土。如龍樹云。有妙淨土出過三界。是阿羅漢當生其中。此諸賢聖修習緣觀對治無漏。所得境界離垢清淨土。雖清淨妄想心起如夢所睹。虛偽不真。相中離垢。故名相淨。修因之時心無局別。故受報之時土無方限。所得境界隨心迴轉約行約心二門三真淨土者。初地已上乃至諸佛所在土也。諸佛菩薩實證善根所得之土。實性緣起。妙淨離染。常不變故。故曰真淨。然此真淨因無緣念。土無相狀。如梵王頂上寶殊體雖是有而無青黃赤白等相。亦如比丘無作戒法體雖是色而無一相有。又此真土因無定執。土無定所。因無分別。土無彼此自他之異。於中菩薩所得之土名離妄真。提得真土還與妄合。如空在霧。於此門中土隨位別。階降不等。隨諸地位。妄土漸滅。真土漸現。如霧漸消虛空轉現。如來所在之土名純淨真。純真無雜。如淨虛空。土雖清淨應與染合。如是真土智悲所得。智依空成。以智攝行。行皆離相。所得之土還同彼因。妙寂離相。猶如虛空。悲隨有生。以悲攝行。行皆為物。所得之土還同彼因。隨物所現。猶如淨珠無色不現。是乃由如來藏中法門有二。謂寂滅門。緣起作用門四相宗說者。相宗所依經論其說非一。且如瑜伽論第四說色頂成佛相。第七十八卷明淨土穢土別相。第七十九卷初說清淨不清淨剎差別。其言淨土言清淨剎者。指已入大地菩薩所居土。其言穢土言不淨剎者。即指娑婆世界。其餘無別明佛身土之文。雜集論第六曰。復有清淨世界非苦諦攝。非業煩惱力所生故。非業煩惱增上所起故。然由大願清淨善根增上所引。此所生處不可思議。唯佛所覺。尚非得靜慮者靜慮境界。況尋思者。莊嚴論第三說身。謂身性身。食身。化身。土亦準知。今論第十六說三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變化身。此中自性身者。是諸如來法身於一切法自在依止故。受用身者。諸佛種種土及大人集輪依止所顯故。此以法身為依止。諸佛土清淨大乘法受樂受用因故。變化身者。以身為依止。從住兜率天及退受生說八相。唐譯第九唯識論第十釋大牟尼名法曰。此法身五法為性。非淨法界獨名法身。二轉依果皆此攝故。如是法身有三相別。一自性身云云。二受用身。此有二種。一自受用云云。二他受用云云。三變化身云云。即判如來身土出三義。有義如來功德身土甚深微妙。非有非無雖諸分別。絕諸戲論。非界處等法門所攝。有義如來五根五境妙定生。故法界色攝非實五境五識。故知如來唯有意法意識三法。有義如來功德身土如應攝在蘊處界中云云。以第三義為如實義。佛地論第一亦出三義。初義即當唯識第三如實義。第二義同彼第二說。第三如實義即當唯識所出第一義。師資異義。可知。寂曰。佛地三義中。初義則大乘始門之說。後二義則大乘終門之說。今論所說大旨同後二說。且按無著天親等古說。建立三身三土。不顯了分別他受用。佛自受用含攝自性受用之中。而非有孤然自受用色等而詮緣可攀。後至唯識佛地二論條然分別四身四土。雖二論所判極精密。不知古說淳朴似疏卻妙乎。至下更辨焉。二正辨彌陀佛國者。經論及釋家判彌陀佛國其說頗多矣。或說為報土。如大乘同性經摩訶俱絺羅經悲華經楞伽經華嚴經壽命品無性攝論第九佛地論第一等。或說為變化土。如鼓音聲經等。或說為通二。如智論等如無量壽等三部經等諸師所判非一。如淨土論說為蓮華藏世界。意趣可知。天台判為凡聖同居上品之淨土。淨判為事淨土。如前已出。至相云。阿彌陀國一乘三乘不同。若依一乘阿彌陀佛土屬世界海攝。何以故。為近引初機成信欣境。真實佛國圓融不可說故。若依三乘西方淨土實報處。通成四土。一法性土。二事淨土。三實報土。四化淨土。是報化也。非化身化。觀經玄義分判為唯報非化云云。慈恩佛土義林以二義判彌陀佛土。以觀經第九觀證他受用。引鼓音聲經證變化土云云。群疑經一出三釋。一西方極樂是他受用土云云。二謂變化土云云。三謂通二土。地前見變化土。地上見他受用土云云。判西方三界攝不攝異論云云。又判觀釋九品分齊眾說紛紜。不遑此載。問。上來諸說孰是孰非。答。並皆有道理。隨順聖旨。不可偏執諍競是非矣。三斥攝論通釋家謬者。當初攝論通釋家蓋多矣。而典藉不行于世。故叵辨其說之巨細。今準群疑所舉以彈斥之。彼云。自攝論至此百有餘年。諸德咸見此論文不修西方淨業云云。彼說當時障蔽淨教。可知。今將辨彼非略出二失。一者不辨教格之失。二者執一妨餘之失。初不辨教格之失者。大乘有始門終門。智斷行位條然有差。如懸譚述。四意四依等乃大乘始門之說也。如瑜伽攝論等以他受用土名為淨土。不許變化土有他方將剎。唯識論中雖於化土立淨穢名。所謂淨者即指慈氏出世。是與瑜伽攝論等所言淨土碩異。若以西方淨土為他受用土則以說異生菩薩發願得生。判為別時意者是五分八教之定格也。豈可怪乎。無量壽三部經等乃大乘終門之說。而開宣願力攝受門與瑜伽攝論宗致各別。豈可得以彼說為定量判斷餘深經乎。故世親論主製若干論隨其所依宗致自別。情無固必。如玉走盤。攝論釋中說別時意。淨土論中勸獎願生。論家之通宏大率若是。通論諸師不循此洪範。墨守一途障閉大道。遂使時人不修淨業。蓋斯不辨教格之所致也。後執一妨餘之失者。凡佛教門有無量差別。所謂性相分別門。結緣勸信門。遮止惡非門。遣蕩執情門。出假利生門。唯識緣起門。實相中道門。感應道交門。佛力加持門。祕密理趣門等。是乃由十因緣所成眾生有種種根性種種欲樂種種信解。不可以一法門攝化猶如一匙之不能開眾戶也。如是異門不止不相障礙。亦能相成。互相助顯。譬如人一身皮肉筋。骨臟腑榮衛互不相離互相資成。是為大道。名真佛教。是故執一妨餘則驀地違害於普門應機之智印。其過莫大焉。論誡之為地獄業。豈可不懼哉。智論第一說四悉檀明說化之善巧。天台諸部以此為判之洪基。有旨哉。又次下眾生樂欲意趣瞭然日下。攝論通釋家何其不思之甚矣。如夫玄義分群疑論等則以唯願無行之義遮彼部障。可見。此辨叵此罄。略述梗概而已。○三別義意。 論曰三別(至)覺了。釋曰此言(至)義意。唐譯云。別義意趣中。於大乘法方能解義者。謂於三種自性義理自證其相。若但解了隨名言義是佛意者。愚夫於此亦應解了。故知此中言解義者意在證解要由過去逢事多佛(文)涅槃經四依品云。善男子。若有眾生。於凞連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乃能於此惡世受持如是經典。不生誹謗。若有眾生。於一恒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樂是典。不能為人分別廣說。乃至若有眾生於八恒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經卷。亦勸他人令得書寫。乃至具足解盡其義味云云。其旨可解。○四眾生樂欲意。 論曰四眾(至)種意。釋曰有眾(至)毀義。其旨明著可解。此中言修者。應通禪慧。非唯指定無漏戒定慧體。若虛空無可毀義可知。○二辨意依差別。 意及依異(至)為依唐譯粗同。但釋祕密云決定令入聖教為異。無性釋云。無觀於他欲作攝受名為意趣。近觀於他欲令悟入說為祕密。隋譯其旨同唐。可知。○二明四依中二。初正明四依中四。今初令人依。論曰四依釋曰於正入依。此與四釋中世界悉檀其旨相似。可知。言通別二相者。隋唐二譯云自性差別。自性差別至下當辨。○二相依。 論曰二相釋曰於正(至)相依。此與第一義悉檀其旨相似。可知。言通別二相者。隋唐二譯云自性差別。自惟差別至下當辨。○二相依。 論曰二相。釋曰於正(至)相依。此與第一義悉檀其旨相似。可知。無性釋曰。相祕密者為令悟入所知相故。凡一切教法數過塵算。論其大體則無不由三性相之理。故云相祕密。○三對治依。 論曰三對。釋曰於正(至)治依。此與對治悉檀其旨相同可知。八萬四千惑者。如智論五十九探玄十六等明。此一段文今譯與餘譯異。可知。○四翻依。 論曰四翻(至)多摩釋曰於正正說。今譯及隋譯偈出梵語。魏譯唐譯以漢語頌。祕密語義出於涅槃經大眾所問品。廣博嚴淨經第四。發智論第二十。今論第十四。雜集論第十六。孔目章第二(二十八紙)五十要問答下(二十七紙)探玄記三(六紙)等。雜集論中出於三偈。廣如解釋。孔目要問答明翻依所由。可尋。雜集十二云。轉變祕密者。謂經所說隱密名言。如說覺不堅為堅善住於顛倒極煩惱所惱得最上菩提。此中密意者。謂於不散動起堅固勝覺。所以者何。堅有二義。一貞實。二散動。由此散充心剛逸。故亦名堅。善住於顛倒者。謂翻常樂我淨四倒為無常等。故名顛倒。於此不退故名善住。極煩惱所惱者。謂於長時精勤苦行極為勞倦所逼惱故。得最上菩提者。若具如上所說三事定速當證無上菩提(文)如羅羅法師等者。無性釋云有頌曰。可考。○第二明翻依所為。 欲令眾生(至)是名翻依。孔目第二(二十八紙)廣明翻依所為。可見。○第二明解釋大乘三相於中有二。初先總列三相。後別釋。今乃初也。 論曰若人(至)所說諸義。悉字乃義字形誤。可知。○二別釋中三。今初廣解緣生體相。 廣解緣生釋曰外塵為因。本識與生起識更互為因者。如上互為為因果章說。○二廣解釋依因緣已生諸法實相中二。初長行。後偈頌。今初。 論曰廣解(至)顯現釋是生諸切果。已生諸不出相識見識。此相見識依他性本識為依止。分別為相。真如為性。是故一切從因緣生法於三性中則得顯現。可知。順逆二相其旨奇矣。是亦從始入終之說也。隋唐全無此文。問。順相易解逆相之中。言由分別故有法爾者其義云何。答。虛倒及所起果生分別。由分別加行熏修。真性顯現。豈非由分別而有法爾也。○二偈頌中二。今初頌。 論曰如偈(至)見此釋曰諸法真實。凡夫迷依他性故見生死。而不見涅槃。聖人悟依他性故見涅槃。而不見生死。如說見般若者不見一切法見一切法者不見般若亦此意也。凡之與聖所見雖殊。其見不見同時則同焉。可知。○第三頌。 論曰如偈(至)平等釋曰為顯(至)得義。此頌與前頌其旨全同。○第三廣解成立所說諸義中三。一總標。二別釋。三結頌。今乃初也。 論曰廣解(至)義依止釋曰因前(至)因事義(會入不允)初科明本識生起識互為因。第二科明所知三相。此二攝盡諸法體義。故今應示解釋軌則矣。○二別釋中二。初明功德依止。後明因事義依止。初中亦二。初敘出二十一種功德。二明解釋軌則。初中有二。初總句。後別句。今乃初也。 功德依止(至)淨慧。依功德(至)此義二十一種功德出於佛地經論二(初)可尋。○二別句中有二十。今初無二行。 論曰無二釋曰不如(至)無二。唐譯云不二現行。佛地經說同譯。可知。○二無相法為勝依意行。 論曰無相(至)釋曰即是意行。隋譯云無相法為勝道。釋曰。第一清淨者。清淨真如即是無相法。此真如非有相。由一切法無所有故。亦非無相。由有自體相故。此真如於無相法中為第一清淨入處故言令入。功德最勝故名為道。道者入處義。故名為道。唐譯云趣無相法。義者同隋。○三住於佛性。 論曰住於釋曰此顯佛住。諸譯皆同。此論十六(二十七紙)明四住。佛住其第四也。又智論第三初辨三住或四住。可尋。○四至得諸佛平等(唐云逮得一切佛平等性) 論曰(至)得釋曰依止(至)至得唐譯曰。即是於法身中所依意樂作業無差別功德(文)四平等如上已明。○五行無礙行(隋云至無障礙處。唐云到無障處)。 論曰行無釋曰為對(至)障礙。三障者謂惑業苦。如來修覺穩對治諸障者。謂如來智慧三世融發即周遍法界。是言對治。非如來尚有三障故修對治。如說精進無減等。可知。○六不可破無對轉法(唐云不可轉法)。 論曰不可釋曰於世性故。無失本性者。謂如來所說是最清淨法界等流稱性法門。故非魔外之所能破。可知。○七不可變異境(隋云無礙境界唐云所行無礙)。 論曰不可。釋曰世間如空八法者亦云八風。名八世法。謂利衰等八。如增一阿含三十九瑜倫記五上等明。境即四念處等者。此一句最珍奇。勝於夜光。隋唐全無此文。可知一切佛弟子皆依四念處修學。如來遺敕意意在于斯矣。○八不可思惟所成立法(隋云不可思議成立。唐云其所安立不可思議)。 論曰不可釋曰修多相應十二部經乃最勝真如等流。一文一句悉是毘盧遮那之智印也。豈可凡小之所測知。故鳩摩羅迦葉八歲出家得之緣出於諸律。新譯律第十七廣出其緣。亦如經律異相引僧祇律。可尋。○九云三世平等(唐云遊於三世平等法性)。 論曰至三釋曰如來平等此中明二平等。初智平等。後說平等。四答者出於婆沙十五智論二十二三十五瑜伽八十一等說。隋唐釋此句云即是授記功德。其義未了。可知。○十於一切世界現身(隋云遍行一切世界身。唐云其身流布一切世界)。 論曰於一釋曰為化(至)為行。二身者謂受用身變化身也。○十一於一切去智慧無礙(隋唐文言粗同今譯)。 論曰於一釋曰由得(至)決疑。隋唐云斷疑功德。四無畏者如增一阿含第十九智論第五第二十五雜集第十四明。四無礙辨如瑜伽四十五顯揚第四大乘義間十一等明。○十二一切行與智慧相應(隋云一切行具足智。唐云於一切行成就大覺)。 論曰一切釋曰如來(至)空過神通等三輪如下第十(二十七紙)。○十三於法智無疑(唐云於諸法智無有礙惑)。 論曰於法釋曰此法(至)立教唐譯云知當來如是法生。可見。○十四不可分別身(唐云凡所現身不可分別)。 論曰不可釋曰眾生(至)分別如來一切化用悉成事智所作。如摩尼天鼓無思作事準此思之。上所說四意等只是法門耳。今此所說是真實義門。與華嚴所說等合。○十五一切菩薩所受智慧(隋唐可檢)。 論曰一切釋曰由無(至)依止。唐譯云云。與今其旨稍異。可知。○十六至無二佛住波羅蜜(隋云到無二佛住第一波羅蜜。唐云得佛無二性勝彼岸)。 論曰至無釋曰。如來(至)成就唐曰。得佛無二住勝彼岸者。即是平等法身波羅蜜多成就滿功德。謂無二法身名平等法身。即於如是此無二法身。得善清淨波羅蜜多○十七至無差別如來解脫智究竟(隋云。於如來無差別智中解脫究竟故。此中解脫者。即是增上解故。唐云。於無雜如來智中勝解脫究竟此中勝解脫與今異。可知。) 論曰至無釋曰於無(至)脫故。唐譯可見○十八已得無邊佛地平等(隋云入無邊無中佛地平等○唐云經無中邊佛地平等)。 論曰已得釋曰如來(至)身外。其旨甚深。宜細思籌焉。○十九法界為勝(隋云法界第一。唐云極於法界。)。 論曰法界釋曰如來(至)窮盡。此一段文奇且妙矣。隋唐兩譯全無此趣。因化身下意趣甚深。幸留意焉。○二十虛空界為後邊(隋云盡虛空界等。唐云盡虛空性窮未來際)。 論曰虛空釋曰如來虛空。唐譯釋中廣明云云。○二顯解釋軌則。 論曰最清釋曰由二(至)成就以別成總。其旨可知。餘二十二句者下二之字恐衍。○第二明因事義依止中二。初正明。二示解釋軌則。初中有三。初總標。二別釋。三示解釋軌則。今初。 論曰因事。釋曰因事(至)菩薩大集經及寶積經論說菩薩三十二法與今頗異應披。餘經因事二義。可知。次下出十六業。後有十六句以釋諸業。故成三十二法。至下當知。○二別釋中二。今初總句。 論曰於一釋曰於一(至)句義。於一切等者。上句則約第一義。下句則約俗諦。可知。○後別句中有十六業。今初傳傳行業(隋云展轉起行業。唐云展轉加行業)。 論曰令入釋曰或菩(至)知之。此中初正明展轉行業。後略明別以顯總。○二無例業(唐云無顛倒業)。 論曰我今釋曰若菩(至)倒業。唐譯云無顛倒業者。即是自知我今何假智故云云。隨云知我何價故云云。中善處中字恐衍。○三不由他事自行業(隨云他不請作亦自行業。唐云不待他請自然加行業)。 論曰捨高釋曰此人正法。○四不可壞業。 論曰堅固釋曰由菩(至)樂心唐譯云。不動壞業者即是堅牢勝意樂故。不以有情作邪行故動壞菩薩利益安樂增上意堅固之心。○五無求欲業。 論曰非假(至)餘生釋曰前有(至)可知。此中有三句。所牒可知。前三句即指本二句。後三句者指不會報等解釋二句。餘文可解。此無求欲意下乃起下之語。○六隨處相應言說業(唐云相稱語身業)。 論曰稱量釋曰此二(至)欲業。唐譯云。此二句中。應量而語及先言是語業。含笑是身業。應量語者唯作法語言含笑者。舒顏往來。作饒益事(至)此二稱下起下。○七有苦有樂無二眾生平等業(隋云於苦於樂及非二中平等業。唐云於樂於苦於無二中平等業)。 論曰於諸釋曰於有(至)欲業○八無下劣業。 論曰於所釋曰若菩(至)弱心。○九不可令退轉業。 論曰無厭曰菩薩(至)厭倦。○十隨方便業。 論曰聞義釋曰若人(至)修行。○十一厭惡所對治業。 論曰於自釋曰由智(至)瞋輕。唐譯云。厭惡所治業者。即是於自作罪深見過故。於他作罪不瞋而悔故。由此方便乃能如實調伏有情。○十二無間思量業。 論曰於一釋曰此顯(至)菩提。威儀清淨品者。隋譯云淨行修多羅。唐譯云所行清淨契經。令此一文全與華嚴淨行品意同。未知是指彼品乎。將阿毘達磨經中有此品乎。○十三行進勝位業(唐云勝進行業)。 論曰不求釋曰前有(至)之因。前有七句者。從不求果報至四攝相應之七句也。後總舉等者。指正修加行已後二句。餘文可解。○十四方便成就業。 論曰於持(至)二句。釋曰前有(至)云何。唐譯云。十四成滿加行業。此有六句差別應知。謂親近善士故。聽聞正法故。住阿練若故。離惡尋思故。作意功德故。此復有二句。差別應知。助伴功德故。此復有二句(云云)餘文可解。○十五顯方便業(唐云成滿業)。 論曰恒治(至)功德釋曰前有(至)兩法。唐譯云。謂無量清淨故。得大威力故。證得功德故。釋曰。恒住四梵住故。常遊戲五神通故。依趣智故云云。隨譯文似缺脫。應考。○十六安立他業(隋唐並言安立彼業)。 於曰於住(至)污心。釋曰前有(至)污心。唐譯可尋。言無不定故不信受者。不信不字恐可字形誤。餘文可解。○三結釋。 論曰與如(至)名菩薩。○二示解釋軌則。 論曰如此文釋曰初句釋總三結頌。 論曰此中(至)句別釋曰以一(至)別義。是頌結上功德依止因事義總別句法。隋譯第一第三句云初句所攝故。唐譯云由最初句故句別德種類。由最初名故句別義差別。今譯取字蓋乃顯取初句義別句中分別種類差別。可知。上來釋應知勝相品竟。 ○自下第六釋應知入勝相品。於中有三。一題品名。二分章。三正釋。今乃初二。 攝大乘論釋第八。 攝應知入勝相品第六。 釋曰此品(至)差別。○三正釋十章。初正入相章中二。初標章名。後正釋文。今初。 正入相章第一。○二正釋文二。今初問起。 論曰如是釋曰一切此問。釋中初釋應知勝相名二義云云。後釋最奇。是亦有從始入終之旨。可知。彼明入應知相中。初明三種性云云。是文亦超異可尚矣。後略明入相。此一段文後譯全無。未知孰是正本矣。○二正答釋。 論曰多聞(至)意言分別(至)釋曰於大(至)法因此一段文明出世心種子能生正思惟意言分別。此正思惟從淨法界等流正法教生起。瑜伽論五十二終云。問。若此習氣攝一切種子。復名遍行粗重者。諸出世間法從可種子(乃至)生。答。諸出世間法從真如所緣緣種子生。非彼習氣積集種子生然印度諸論師有三家異諍。如護月等計一切種子皆本性有。不從熏生。由熏習力但可增長云云。如難陀勝軍計。種子皆熏故生。所熏能熏俱無始有。故諸種子無始成就。種子既是習氣異名。習氣必由熏習而有云云。即引此論文證。如護法等計。諸有情無始時來有無漏種。不由熏習法爾成就。後勝進位熏令增長無漏法起。以此為因無漏志時復熏成種。有漏法種類此應知。即會此論文云。聞熏習中。有漏性者是修所斷。感勝異熟為出世法勝增上緣。無漏性者非所斷攝。為出世法正為因緣。此正因緣微隱難了。有寄粗顯勝增上緣。方便說為出世心種云云。具如唯識第二明。如難陀等釋瑜伽文乃有二義。一謂諸佛菩薩由證真如展轉流出十二部經。流于在世。見道已前順解脫分順決擇分緣彼經教作所緣緣生。從本為名名從真如所緣緣生。二謂初地出世聖道一從世第一法順決擇善為增上緣等無間緣生。二從真如所緣緣生。若依護月護法等亦有二釋。一云。本有無漏種子為增上緣。真如為所緣緣。故順解脫分等善根得生。二云。以本有無漏種子為因緣。解脫分等為增緣。世第一法為等無間緣。真如為所緣緣。故初地出世間法得生論從後緣說。故云諸出世間法從真如所緣緣生。寂曰。三家所說雖各有理。若以顯了而論焉則難陀勝軍等義正當瑜伽攝論等之旨趣。雖然如是諸家所論並皆大乘始門之說。故未盡其理。教限應爾。若欲究此理之淵極者。應須披讀思惟大乘終門之經論及章疏矣。釋依止中二說云云。寂曰。前義為正。若依後義則恐不連屬於下句乎。應思。明正思惟中。離邪思惟者揀非外道。離偏思惟者謂揀二乘道。餘文可解。意言。分別至下當知。正入相章竟。○第二能入人章中二。初標章名。後正釋文。今初。 能入人章第二。○正釋文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何人釋曰此問(至)止力。○二答釋。 論曰大乘(至)資糧釋曰為離入人此中四節可知。明正思力中出三種信即是信三佛性。至下當知。此文及學三賢位等隋唐全無。可知。能入人章竟。○第三入境界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入境界章第三。○二正釋文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諸菩釋曰此問(至)識位。○二答釋。 論曰有見釋曰此法(至)法相。因大乘法。 生意言分別。此意言分別中有二相。謂相及見。是為勝解行地菩薩唯識境界。可知。入境界章竟。○第四入位中章中二。今初標章名入位章第四。○二正釋文二。今初總標。 此意言(至)四位故。問起有於前章。可知。○二正釋中二。初正敘四位。後更顯其緣境。初中有四位。今初願樂行地。 論曰於願。釋曰有意(至)樂位。隋譯云信解行地唐譯云勝解行地。此位菩薩意言分別有相有見。有能取所取修唯識觀。可知。○二入見道位。 論見道釋曰如此(至)見位。○三修道位。 論曰修道釋曰意言(至)修道。此中初正明修道。後明見修別相。後中五義。可知。事不成者。見道位唯通達唯識真理。未能以後所得智照了俗諦差別。故名為事不成。此揀別二境之釋。隋唐全無。寂曰。此五義之中第二釋。應思。○四究竟位。 論曰究竟釋曰究竟(至)境界。此中釋文與隋唐譯碩異。可知。諸地之中有分究竟可解。雜集論第八(十八紙)已下辨五種道。開勝解行地以為一道。謂資糧道加行道故成五道。廣釋云云。至第十終可尋。若人入等者起後之語。○二更釋其緣境。 論曰一切釋曰此言(至)竟位。言四界者。蓋斯所分段三界及變易生死耳。以識真如為諸法體相即為方便道見道所入。此文亦有從始入終之密意。可察。此一段文隋唐所無。可知。入位章竟。○第五入方便道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入方便道章第五。○二正釋文中三。今初問起。 論曰云何得入釋曰此問(至)方便。○二起下。 何者為善(至)所明。○二正釋中二。初明善根力持。後明八處入方便。今乃初也。 論曰由善釋曰未有(至)為八。此釋文隋唐所無。可知。○善根力應知下起下之語。○後明八處入方便中有八。初三練磨為三處。於中有二。今初總標。 論曰由有釋曰此即(至)屈心。寂曰。隋唐兩譯並無八處名目。可知。且此本論文總係下八處之文。而釋論中唯興三種練磨心而作釋焉無。乃本末符順乎。應思。○第一練磨心中二。今初起下。 何者三(至)磨心。唯識論第九(八紙)云云。○二正釋。 論曰十方(至)磨心。釋曰此顯磨心。文旨明著。可解。二輕賤下起之文。○第二練磨心。 論曰此(至)磨心。釋曰此顯(至)磨心。此中初明菩薩正意為方便體相以況已正意。後明諸菩薩三功能方便以況已所修諸波羅蜜心決定而不動所謂正意即信樂大乘心。所謂施等諸波羅蜜是所修功德。如是信樂及所修以為比況生通進心謂方便體相及功德與他無異。他既成滿。我何保不得也。結釋之中明信樂三因佛性云云。此文與佛性寶性等論旨相鄰。可知。隋唐兩譯文義頗異。可檢。三疑應得下乃起下之文。○第三練磨心中二。今初長行。 論曰若人(至)磨心釋曰人即(至)不生。此中初與凡夫及三乘所修善得果不虛。比況菩薩所修福智諸波羅蜜發惰思惟。彼小善有礙善既能剋得所斯果報。何況我廣大無礙善。豈可不成滿大果哉。於是怯退心滅。餘文可解。○二偈頌。 論曰此中(至)何無釋曰偈中(至)言無此中初以三義隊退屈心。從初至下劣一頌第一練磨。次一段第二練磨。後一頌第三練磨。次明善心作增上緣生施等果。前前善心作同類因生後後善心。施等望施等同類因。引等流果亦爾。次舉凡小善比況。勇進云云。如上已明。言移位者。謂轉凡位聖位。○第四處明滅四處障中二。初長行。後偈。初中亦二。今初總標。 論曰由滅釋曰八處(至)說之。○三別釋中四。今初捨離二乘思惟障。 論曰由捨釋曰二乘(至)思惟。寂曰。從空出假法門也。菩薩十解證悟人空時了了知見生死是大災患大過失涅槃是大寂靜大安穩。故動則隋二乘無為坑不能出假利生。是名菩薩死。為擊發此沈滯故說從空出假法門貶二乘道。名為曲見。或稱邪見。大乘台門之說往往有此法門。可知。若凡夫法望二乘道則凡法是曲也邪也狹也劣也。二乘道乃直也正也廣也勝也。若二乘道望菩薩十一道則二乘道者偏邪也狹小也粗劣也。菩薩道中正也廣大也勝妙也。故以菩薩道引二乘道。以二乘道治凡夫法。是為閻浮一化之正軌。然後代學教之流謬解大乘經中從空出假一法門擬對凡夫。尊珍凡法。棄擲二乘。恰如匹夫聞見三公之藐視列卿效之以已賤下侯伯。不亦錯乎。應思。○二除於大乘中邪意及疑。 論曰於大釋曰於大(至)乃疑。隋唐二譯與今稍異。今譯旨趣明暢可尚。○三聞思法中除滅法執。 論曰是所釋曰聞思(至)方便。釋中初明聞思境。次明法掃我我所。舉執涅槃我我所例證云云。以執有涅槃涅槃有離苦用名為邪執。是執障入唯識故。後明今唯除法執人執前已滅除之旨。此一段文與後兩譯大異。後譯極略。可知。今譯中云十解已上名為聖人意在于此矣。○四除於一切相分別障。 論曰安立釋曰於散(至)分別此中明於散心所緣境定中所緣境如是一切相悉不分別。何以故。見境無相。見識無生故。○二偈頌。 論曰此中(至)上覺釋曰此偈上覺。此偈唯頌第四除障。餘則不頌。○第五處入方便。於中為二。初標章。後正釋。今初。 論曰緣法釋曰此即(至)說之法乃十二部經。義乃十二部經所詮義。理是所緣境。○二正釋。 論曰何因(至)別故釋曰此問塵故此中初問起。後答釋。明聞思二慧為入唯識這因以答第一問。餘文可解。○第六處入方便。 論曰由四釋曰此即(至)亦爾。此明四尋思。四尋思四如實出於瑜伽三十六。顯揚第六。雜集十一唯識集第九。述記九末(五十三紙)等。瑜伽論云。云何名為四種尋思。一者名尋思。二者事尋思。三者自性假立尋思。四者差別假立尋思。名尋思者。謂諸菩薩於名唯見名是名名尋思(大乘義章四初云。廢名息相去其言。說以求諸法。諸法體同猶如幻化。因緣虛集。非有非無。無一定相。可以自別類名藉相假於言說。施設彼法。法隨名等有種種)事尋思者。謂諸菩薩於事唯見事。是名事尋思。自性假立尋思者。諸菩薩於自性假立唯見自性假立。是名自性立尋思。差別假立尋思者。謂諸菩薩於差別假立唯見差別假立。是名自性假立尋思。是名差別假立尋思。此諸菩薩於彼名事或離相觀。或合相觀。依止名事合相觀故通達二各自性假立(文)顯揚全同。雜集云。名尋思者。謂推求諸法名身句身文身自相皆不成實。由名身等是假有故觀彼自相皆不成實。事尋思者。謂推求諸法蘊界處相皆不成實。由諸蘊等如名身等所宣說事皆不成實。推是故觀彼相不成實。求者是觀察義。自體假立尋思者。謂於諸法能詮所詮相應中推求自體假立言說自性。能詮所詮相應者。此二種互為領解因性。所以者何。善名言者。但聞能詮。由憶念門即於所詮得生領解。或但得所詮。由憶念門便於能詮得生領解。於如是共立相應法中眼等自相唯是假立。但於肉團等名言因中起此名言故若如是觀察是名自體假立尋思。差別假立尋思者。謂於諸法能詮所詮相應中推求差別唯是假立名言因性。所以者何。以於能信所詮相應中推求若常無常有上無上有色無色有見差別相唯是假立名言自性如是觀察。是名差別假立尋思(文)若就通言。地前地上並修此觀。若就別說唯在四加行位。尋思在暖頂。如實在忍世第一。推求智名為尋思。決定智名為如實。凡夫無明妄執故謂名屬於義義屬於名名義不相離。是遍計所執生死之根本也。菩薩觀名但假施依名求義必不可得故。故言於名唯見名等。下三準此。可知。此下明入方便以答第二問。四尋思中。前二名離相觀。後二名合相觀。可知。文中明菩薩觀名義各異自性差別唯有言說實性不可得。次明名義互為客不是同體。次又若下明名義非實相屬。次復次曰下更明名義了不了二法各異。次復次可若下引例證名義各異。後由如下結釋。可知。○第六入資糧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入資糧章第六。○二正釋文明第七處中二。初明四如實智。後明入唯識觀。今乃初也。 論曰由四。釋曰此即(至)實智。此中初正明四尋思所引四如實智。後結四尋思四如實名義。初中四節。可知。瑜伽論三十六云云。何名尋思所引如實智謂諸菩薩於名尋思唯有名已。即於此名如實了知。謂如是名為如是義。於事假立。為令世間起想起見起言說故。若於一切色等想事不假建立色等名者。無有能於色等想事起色等想若無有想則無有能起增益執。若無有執則無言說者。能如是如實了知。是名名尋思所引如實智。云何事尋思所引如實智。謂諸菩薩於事尋思唯有事已。觀如一切色等想事性離言說不可言說。若能如是如實了知。是名事尋思所引如實智云何自性立尋思所引如實智。謂諸菩薩於自性假立尋思唯有自性假立已。如實通達了知色等想事中所有自性非彼事自性而似彼事自性顯現。又能了知彼事自性猶如變化影像響應光影水月燄火夢幻相似顯現而非彼體。若能如是如實了知最甚深義所行境界。是名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云何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謂諸菩薩於差別假立尋思唯有差別假立已。如實通達了知色等想事中差別假立不二之義。謂彼諸事非有性非無性。可言說性不成實故非有性。離言說性實成立故非無性。如是由勝義諦故非有色。於中無有諸色法故由世俗諦故非無色於中說有諸色法故。如有性無性有色無色。哪是有見無見等差別假立門。由如是道理一切皆應了知。若能如是如實了知差別假立不二之義。是名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愚夫於此四如實智有所闕故不現前。故便有八種邪分別轉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間及器世間。渭由此邪分別起諸雜染(云云)。 ○後明入唯識觀中有二段。初觀四境遣外塵。二證得意言分別遣分別。今乃初也。 論曰若菩(至)為量釋曰已入(至)通達十信三賢四善根通名如行。初修觀時觀名義自性難似顯現唯是意言分別難此無別外境。此中初觀名。次此義依下遣義。後此名義遣自性差別。如是四境唯意言分別似而顯現耳。○二證得意言分別遣分別。 論亦如是(至)識觀釋曰是觀(至)真觀。此中初明證得一切唯是意言分別不見四境。次明境已無故分別亦無有實體。後結四尋思四如實智觀意言增入真唯識觀。○第八處方便中二。今初問也。 論曰於唯釋曰此下(至)入譬。○二答釋中有二。初答第一問明所入法。二舉譬答第二問。初中亦二。初略敘所入三法。後重釋所入法乃初也。 論但入唯釋曰此下(至)得入此中三節。初明入唯量。次明入唯二。後明唯種種。明唯二中。因者即相識。果是見識。所依能依亦應準知。明唯種種中與隋唐譯頗異。隋譯云。唯是一識。種種相生非速疾故次第而生。唐譯云。種種性者唯是一識顯現。似有種種相非速疾故別別而現諸譯各有道理。未知熟正。三法即指上三節。可知。○二重釋上所入三法。 論曰名義(至)生故釋曰名義藤譬。此中三節。初明六相無義。顯入唯量義即指定實法。名義及名義上自性差別唯是意識量。無定實法故言冰相並無義。次由此下明入唯二。於相見離言依他性遣能所取分別性。後一時下明入唯種種種種相貌非有似有。是依他離言種種非情計種種。可知。為顯入三性等者等起下之語。○二舉譬答第二問中二。初舉譬喻。二合譬明入三性。初中有三。初明於藤蛇亂智轉。次乃明蛇智不起唯藤智在。三明藤智亦滅知真。今初。 論曰譬如(至)有故。釋曰人見(至)法故。此中舉蛇想譬分別性三煩惱者謂皮肉心三煩惱。如上已明。二若乘者字倒。可知。二乘唯有法執分別性。凡夫人法具有。此二執相猶如藤上蛇。虛妄不有。可解。○二明蛇智不起唯藤智在。 論曰人已(至)智在釋曰於依(至)智在此舉蛇智滅時藤智自生。譬了依他性則分別性滅。可知。○三明藤智亦滅知四塵實。 論曰此藤(至)可滅釋曰若人(至)可除。此舉分析藤唯是四塵似藤而現無有實藤以譬依他細執料滅入真實性。○二合譬明入三性中三。初入分別性。二入依他性及以真實性。三總結。今乃初也。 論曰若如(至)蛇智。釋曰一如(至)別性六相無義如上已明。文旨分明。可解。○二入依他性及真實性中二。初略明入依他性及真實性。後重廣明證真如法界入真實性。今乃初也。 論曰於伏(至)智故。釋曰於入(至)實性。藤智譬依他性。四微譬真如。菩薩先以依他性遣分別性。今亦依真如無生性智遣依他假智識入真實性。是名入依他性及真實性。○二重廣明證真如入真實性中二。初承上起一。二正釋。今乃初也。 論曰如此釋曰若菩(至)實性。本文承上入分別性入依他性以問入真實性。釋中略明入三性。可解。○二正釋中二。初長行。後偈頌。初中亦二。初明伏滅塵想。後明入真觀。初中有二。今初正明伏滅塵想。 論曰若捨(至)塵想。釋曰若菩薩(至)塵想此明修此觀位先所聞數習熏修力能伏滅塵想。是乃前所熏習聞思慧功成位真修現前之趣也。○二明伏滅塵想由。 論曰以一(至)得生釋曰昔意(至)得生。此中本文上句明一切塵不生所以。下句明一切想不生所以。釋論之中。總明塵想不生。而不分句釋。會本全為二段者。蓋不得釋論之文旨故耳。○二明入真觀。 論曰由此(至)實性釋曰由菩(至)為名釋中二問。以二義酬此問。初以無分別智為名。後以至究竟名為名。是名為菩薩將入真觀時所住。究竟名至下當知。次以無分別智證真如法界為酬第二問。次明菩薩無分別智證住真如法界。故心行平等平等離能取所取。十種平等者出於十地經論第八(初紙)後由此義下結入真實性。前說菩薩下起下。○二偈頌。 論曰此中(至)別境釋曰為答(至)如境。此結頌明第十究竟名是菩薩所住。音字合三十七者。大品廣乘品。智論二十八‧四十八‧八十九華嚴五十八。涅槃經第八。大集經第四。大日經具緣品等。說四十二字門大集第十(十八紙)說二十九字母法門(云云)○○二總結。 論曰如是釋曰如此(至)勝相。上來入資糧章竟。○第七入資糧果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攝大乘論釋第九。 入資糧果章第七。○二正釋文中三。初開章。二正釋。三結釋。今初。 釋曰由入(至)有八種。○二正釋中八種果。今乃初三。一得勝時。二得勝方便。三得勝果。 論曰由入釋曰此文(至)攝故。釋中初明得勝時。次明得勝方便果。後明得勝果。又障名攝者。三煩惱者是地所對治故。○第四得勝通達果。 論曰善通釋曰即明(至)二乘。釋中以三義明勝通達。初由得四依者。四依有三種。謂人四依。法四依。行四依。今乃指法四依。法四依者出認涅槃經第六大乘義章十一本法苑珠林百十八等。依法不依人者。謂菩薩自深通達法性得決定智。不由人語而心移轉。故言依法。第二釋云云。十地即法界始終。出障顯出必有此躇通達此始終。故云善通達。第三釋中言四種方便者。指四尋思四如實。二方便者即指尋思如實二方便。凡夫不達生死苦故不修二方便。二乘不達不住涅槃故速修是方便趣求涅槃。菩薩不然云云。餘文可解。○第五得勝定位果。 論曰得生釋曰即明(至)佛家。如來家即一真法界也。入見道位無分別智冥合真如法界。是名生佛家。餘文可解。○第六得勝恩養果。 論曰得一釋曰即明(至)自苦。是亦通達法界故。即見自他法界平等成四種恩養而自利利他所究竟。般涅槃為歸處。無餘依涅槃界是一切乘所歸處。是極無上甘露界可知。○第七得勝意用果。 論曰得一釋曰即明(至)解脫文旨明著。可解。四攝者如大品二十六。智論六十六‧八十九。瑜伽四十三。倫記十下(二十八紙)等明。可尋。○第八得勝至得果。 論曰得一釋曰即明(至)平等可解。○三結釋。 論曰此觀。釋曰菩薩(至)次第。上來入資糧果章竟。此一章文在隋唐譯僅十二行。文養極略。結釋三見全無。可見。○第八二智用章二。今初標章名。 二智用章第八。○二正釋文二。今初問起。 論曰復次釋曰此問(至)益用。○二答釋中二。一明入唯識觀。二正明二智用。初中有二。初明入唯識觀。二正明二智用。初中有二。初明入唯識觀。後標二智。初中亦二。初所緣境。二能緣智。今初。 論曰由緣釋曰先明(至)無倒釋中通法四品可知。初三品乃聲聞乘見諦智所緣境。上上品乃大乘二智所緣境。可知。唐譯云。由緣總法出世止觀智故。由此後得種種相識智故為斷及相阿賴耶識諸相種子(云云)釋曰。此後得智復何所用。無分別智。不能宣說諸因果法無分別故。(云云)○二能緣智。 論曰出世(至)智故。釋曰即第(至)方便。止觀義如涅槃經三十一。及瑜伽三十七‧三十八‧六十四‧七十六‧七十七。倫記十一上(二十五紙)十八下(十三紙)等明。瑜伽七十七(十三紙)說奢摩他毘缽舍耶已云。一切勝三摩地皆此二所攝。又云。善男子。一切聲聞及如來等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毘缽舍那所得之果。此二能何業。善男子。此能解脫二縛為業。所謂相縳粗重縛云云。○後標二智。 論曰由無(至)智故。釋曰欲顯(至)難得。寂曰。此章從由緣至毘缽舍那故是明根本無分別智。從由無分別至相智故是明後得智。應思。○二正明二智用中二。初明本智用。後明後智用。初中有二。一正明三用。二結三用。初中有三。今初滅障。用。 論曰為除釋曰此下(至)識中。此中初列三用。次釋滅除二字。次釋共阿梨耶。次釋本阿梨耶。後更明種子因果。此一段文最奇矣。隋唐兩譯其文極略。義亦未了。可知。○二立因用。 論曰為生釋曰即明(至)菩提菩薩所行雖過塵數總攝六度。至下當。○三得佛法用。 論曰為轉(至)智智。釋曰此下(至)智德。此乃三德四無畏。可知。四地畏者如智論第五二十五(二十紙)初雜集十四等明。○二結三用。 論曰故入釋曰為成(至)後智。此中初正結上三用。入觀後下乃起下文。○二明後智用中。初正明後智無顛倒。後明二利用。今乃初也。 論曰無分(至)顛倒。釋曰此文(至)流故。此中初標智無例。次明本識依他性是因。所生識識相識是分別性是果。菩薩於此因果中正知正見無復顛倒。三相即根塵識也。內外相等者如上第卷明。後明菩薩後智了達如幻等不由見聞覺知而取諸法定實相。何以故。一切法唯本識所流故。○二明二利用。 論曰由此(至)偏倒釋曰如幻(至)利他二文可知。五明者如瑜伽論第十三至十五及第三十八倫記十上(十三紙)等明。○第九二智依止章中。二初標章名。後正釋文。今乃初也。 二智依止章第九。○二正釋文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是時釋曰此問(至)此法釋云真境者。前所謂極通境即三無性真如也。四種三摩提如次下說。○二答釋中二。初明四種三摩提。後結釋。初中有四。今初光得三摩提暖善根依止。 論曰由四(至)依止。釋曰樂觀四分。此是下品。無塵忍未離三相。三相者即三輪相。謂能忍所忍忍者。或可指觀善成就因緣。惑者即分別也。光得三摩提唐云明得。三摩提名如瑜伽倫記四上初明。五分五智未詳指何。瑜伽第十二明聖五支三摩地五聖智三摩地。倫記四下釋之。雖是聖定亦通地前。今乃入見道方便故具五分五智乎。次福德下初明暖行。次明通達分。通達是見道也。次明善根。次明依止。後復釋通達分。○第二光增三摩提頂善根依止。 論曰於最釋曰已離(至)云何。是最上品。無塵忍光增。唐譯云。明增。頂三義可知。已說菩薩下乃起下之文。可解○第三通行三摩提忍善根依止。 論曰於是四(至)依止釋曰若菩(至)名忍此中初明四如實智。入唯識觀。依除無明及疑惑。次明入真義一分了悟無相性。後明此定即非安立諦忍依止。餘文可解○第四無間三摩提。世第一法依止。 論曰此三(至)依止釋曰此三(至)第一此中初明先了別無相生。今復思量能所緣不可得。了別無生性入見諦道。於其中間有此三昧。次明無間名。後釋世第一句。可解。○二結釋。 論曰此四釋曰前二(至)方便。四修者。俱舍論第二十七明佛德云。復有四種。一無餘修。福德智慧修無遺故。二長時修。三阿僧祇耶修夫倦故。三無間修。剎那剎那修無廢故四尊重修。恭敬所學修無慢故。今以二修判四種定。其旨未詳。應考○第十二智差別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二智差別章第十○二正釋文二。初問起。二答釋。初中有二。初舉已得見道。後正問修道。今初。 論曰若菩釋曰此下(至)地果。釋中初明見道為修道所依止。次舉真俗二諦不相離。明見道為修道‧依止所以。後顯四義。可知○後正問修道。 論曰云何。釋曰此云(至)初地。釋中初釋云何。十義乃地中所有義別。瑜伽八十一出十義。一地義。二相義。三作意等義。四依處義。五過患義。六勝利義。七所治義。八能治義。九略義。十廣義。又同卷(十一紙)云云。雖與彼義稍異。釋義相類。可知。今此十義自出於答中。可知。次釋修習。後釋觀行。菩薩下乃起下。○二答釋中大分為二。初長行釋。後說頌。初中有二。初正答所聞。二明菩薩見道與二乘別。初中二釋。今初釋中二。初正釋。後重釋云何。今初。 論曰如佛(至)加行釋曰此中(至)更修釋初明三慧境中。小乘十地者。大乘同性經下說三乘及佛果各有十地。可尋。(隋譯曰。如是入地菩薩入唯識故得見道。云何發起修道。隨所成立說十地一切修多羅攝取現住事通相法為緣。出世間及後得奢摩他毘缽舍那智。無量百千俱胝那由他劫數習故。為轉依止得三種佛身故修行。釋曰。隨所成立說者。謂若為成立故說。十地經中諸地故)無量無數百千等者。瑜伽七十八有說。可見。○第二重釋云何中二。今初釋中二。初釋云何。後正釋答文。初中亦二。今初釋。 復次論曰云何。釋曰(至)加行。此問分為六義。一修位境界。此中三種。如次三慧境。二約修位三慧功能。配文可解。三約修位修慧因果。此乃成二智問。四約修位四修可解。五約修位依止。此乃為轉依問。六約修位勝用。可解。此與上釋大旨相同。○第二釋。 復次論曰云何釋曰(至)是利他此中亦分六段。與上少異。可知。○第二釋。 復次論曰如佛(至)更修加行。所合之境即真俗。真俗別說為單。真俗雙詮為復。餘文可解。寂曰。前來以多義解釋此章。隋唐兩譯極略。與今頗異。唐譯曰。如是菩薩已入於地。已得見道已入唯識。於修道中云何修行。於如所說安立十地攝一切經皆現前中。由緣總法出世後得止觀智故。經於無量百千俱胝那他劫數修習故而得轉依為欲證得三種佛身精勤修行。釋曰。於如所說安立十地者。謂於隨說安立菩薩十種地中。由緣總法者謂緣總相。非分別緣。言出世者無分別智。後得即是能成立智。此不應說唯是世間。由於世間未積習故亦不應說唯出世間。由隨世間而未現前故由是因緣不可定說。而得轉依者。由緣總智故得轉依。為欲證得三種佛身精勤修行者。謂我當證三種佛身故勤修行。(文)準隋譯云隨順世間行未現前。未字恐衍耳。寂曰。隋唐兩譯簡易可尚。雖然今譯釋義精密。其旨幽邃。未知熟正。十地安立攝一切經。意旨深玄。可知。○二明二乘菩薩見道有異中二。初問起。後答釋。今初。 論曰是聲。釋曰聲聞(至)云何。此論說大乘阿梨耶緣起法門故。菩薩為自。聲聞為他。可知。○二答釋中二。初總標。二別釋。今初論曰聲聞。釋曰前五(至)別者。○二別釋中有十一。分為二段。初五明道差別。後六明果差別。今初。 論曰何者(至)出離釋曰如來(至)別者。此中第一乃聞慧境。第二是思修依止即道方便。第三即真實慧是正道體。第四第五是修道。第四是為無為果。第五是有為果。下中上者即三乘道。四種生死乃因緣方便有有無有。後六等者起下。○後六明果差別。 論曰六七(至)果故。釋曰前有(至)此事。此中前五地中果。後一乃究竟果。前中第一內清淨。菩薩能斷正使及習氣異於二乘唯除正使。第二外清淨。謂菩薩恒居清淨剎故。第三成熟眾生。第四種性成就。第五顯現大集云云。寂曰。此釋奇且妙矣。何者登地已上恒集會於如來大法會中攝受正法。如華嚴世間淨眼品及探玄等明。一人不集則於法界伽成藍成別眾過亦名破僧。大集法華等說諸佛菩薩與欲事即此趣也。當輪義者如探玄第三發揮鈔明。第六果差別。可知。○第二說偈中二。初以兩偈明入見道。後更引諸經論偈明。今乃初也。 論曰此中(至)無性釋曰此中(至)安立諦。 釋頌諸譯相似。但末句陳隋兩譯並言入三無性。唐譯云入三性。雖其大旨則不相違舊譯為優。餘文可知。○二引諸經論偈明見修道中二。初引分別觀論明入見道。二引莊嚴論論五偈具顯五位道。今乃初也。 論曰又正(至)無得釋曰今此(至)無性。此中初釋偈頌。後辨與前偈異。分別觀論新云分別瑜伽論。是瑜伽十支之隨一而不流此方也。此頌與上頌大旨相同。後明與前偈異中。正教者新云教授。教授教誡義。如瑜伽三十八(二十紙)已下廣說。○二引莊嚴五頌明五位道中二。初總標。二別釋。今乃初也。 論曰復有釋曰經義(至)了義。莊嚴論第二真實品偈今現流本作五言偈。可尋。○二別釋五偈中二。初正釋五偈。後判五偈以配五位。初中五。今初頌。 論曰菩薩(至)別因。釋曰菩薩(至)能了莊嚴論偈云。福智無邊際。生長悉圓滿。思法決定已。通達義類性。釋曰。此偈顯第一集大聚位。福智無邊際者由差別無數及時節無邊故。生長番圓滿者。菩薩集此大聚到彼岸故。思法決定已者。依止定心而思惟故。通達義類性者。解所思諸法義類悉以意言為自性故(文)此中釋無量際最是奇說。碩異於後兩譯。釋第三句中又釋亦餘本所無。可知。○第二頌加行位。 論曰已知(至)無二。釋曰由菩薩(至)已證。莊嚴頌云。已知義類性。善住惟心光。現見法界故。解脫於二相。釋曰。此偈顯第二通達分位。由解一切諸義唯是意言為性則了一切諸義悉是心光。菩薩爾時名善住唯識。從彼後現見法界了達所有二相。即解脫能執所執(文)○第三頌見道位。 論曰若離(至)法界。釋曰由此法界。莊嚴頌曰。心外無有物。物無心亦無以解二無故。善住真法界。釋云云。與今同致。唐譯云。體知離心無別物。由此即會心非有。智者了達二皆無。等住二無真法界第四頌修道位。 論曰由無(至)除毒釋曰此已生智。莊嚴頌曰。無分別力。恒平等遍行。為壞過聚體。如藥能除毒。釋曰。此偈顯第四修道位菩薩入第一義智轉依已以無分別智恒平等行及遍處行。何以故。為壞依止依他性熏習稠林過聚相故。問此智力云何。答。譬如阿伽陀大藥能除一切眾毒。彼刀如此(文)隋一唐二譯不釋譬喻。唐譯偈云。慧者無分別智力。周遍平等常順行。滅依榛梗過失聚。如大良藥銷眾毒。釋云。周遍平等常順行者。於平等中隨順而行。觀契經等一切諸法。猶如虛空性平等故。隋譯可見。○第五頌究竟道。 論曰佛說(至)人(至)釋曰一切(至)海岸。莊嚴頌曰。緣佛善成法。心根安法界。解念惟分別。速窮功德海。此偈顯第五究竟位。緣佛善成法者。諸菩薩於佛善成立一切妙法中作總聚緣故。問。云何總聚緣。答。心根安法界。此明入第一義故。由此慧安住法界。是故此心名根。問。此後復云何。答。辨念惟分別。謂此後起觀如前觀事處處念轉。解知諸念唯是分別非實有故。如是知已。得進何位。答。速窮功德海。如是知已。佛果功德海能速窮彼岸故(文)今譯釋成立正法文最椅奇妙。與後兩譯碩異。可知。今所謂一乘最勝者。與天白賢首所判究竟一乘其旨頗殊。可察。○二判五偈以配五位道。 此中五偈(至)究竟道。上來釋應知入勝相品竟。第七釋入因果勝相品三。今初標品名。 攝大乘論釋第十。 釋入因果勝相品第七。○二分章。 釋曰此義(至)互顯○三正釋十一。初明因果位章中二。初標章名。二正釋文。今初。 因果位章第一○二正釋文二。初承上起下。 論曰如此釋曰總舉(至)易見○二正釋中二。初總標六度是因果體。二別釋因果義意。今乃初也。 論曰由六釋曰此答(至)為果。六度義出於瑜伽三十九至四十三第七十五第七十八莊嚴論第七至第八雜集十一(十二紙)智論十三至十九及五十一八十九十一等。可討。○二別釋中二。初明六度是入唯識因。二明入唯識得清淨信樂所攝六度是入唯識因。二明入唯識得清淨信樂所攝六度果。今乃初也。 論曰云何(至)識觀釋曰向雖(至)入因。此明由緣修六度能除六弊故成入唯識因。初明六度能除入唯識障。後明菩薩能修此故得入唯識。六障出於瑜伽七八云。波羅蜜多相違事。略有六種。一者於喜樂欲財富自在諸欲樂中。深見功德及勝利。二者於隨所樂縱身語意而現行中。深見(云云)三者於他輕懱不堪忍中(云云)四者於不勤修著欲樂中(云云)五者於處憒鬧世雜亂行(云云)六者於見聞覺知說戲論(云云)○二明得淨意樂所攝六度中二。初長行。後結頌。初中有二。初略標。後廣解。今乃初也。 論曰由依釋曰若菩(至)清淨釋中五因緣者。瑜伽論七十八(九紙)云。世尊。何因緣故波羅蜜多說名波羅蜜多。善男子。五因緣故。一者無染著故。二無顧變故。三者無罪過故。四者無分別故。五者正迴向故。無染著者。謂不染著波羅蜜多諸相違事。無顧變者。謂於一切波羅蜜多諸果異熟及報恩中心無繫縛。無罪過者。謂於如是波羅蜜多無間雜染法離非方便行。無分別者。謂於如是波羅蜜多不如言辭執著自相。正迴向者。謂以如是所作所集波羅蜜多迴求無上大菩提果次說波羅蜜多相違事即上所明六障也。次明波羅蜜多果異熟六種。次明波羅蜜多間雜染法有四。次明非方便行。可尋。○二廣解。 論曰此正(至)圓滿釋曰已入(至)三偈此中初重牒由行六度入唯識地。次明得清淨信樂間愾攝六波羅蜜。次明見位已上真修六波羅蜜不作功用而恒時法爾滿足。例如瑜伽四十一說若已證入淨意樂地常無違犯。由得清淨意樂菩薩譬如已得證淨苾芻恒時法爾於佛法僧以勝供具承事供養等。文中五段可解。○二結頌三。今初偈。 論曰此中(至)大說釋曰先於(至)二偈四位四障如佛性論二寶性論第三等說。忍上上品者謂登地已上忍。而非指如行位中忍。虛空器者具言破虛空器定。亦云賢護三味。破虛空名由破二執。一者聲聞執涅槃如虛空此定破彼執故名破虛空。二者始涉大乘人聞說如來法身如虛空不知為破著。執虛空是如來性。此定破彼執故名破虛空器。言等者等取集福王首楞嚴等。如下第十四卷中明諸定。以甚深廣大為菩薩境界。深趣可知。○第二頌。 論曰覺唯(至)意地釋曰菩薩(至)云何。七有者謂七種生死如上已明。七受者即感七生死煩惱所知二障所攝愛惑也。餘文可知。○第三頌。 論曰菩薩(至)得故釋曰清淨(至)顯現三種佛性者如佛性論第二第四明。唐譯分此三頌為七。謂資糧堪忍所緣作意自體瑞相勝利。可見。○第二成立六數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成立六數章第二○二正釋文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何故釋曰此問(至)不減○二答釋中二。初標三義。後別釋三種。今乃初也。 論曰為安釋曰立破(至)利益瑜伽七十八(七紙)以二因緣建立六數。一饒益諸有情故。二者對治諸煩惱故。前三饒益有情。後三對治一切煩惱(云云)雜集十一(十四紙)云六波羅蜜多決定數者。謂波羅蜜多數唯有六不增不減。何以故。一切菩薩道略有二種。一增上生道。二決定勝道。如其次第。三三攝故。所以者何。增上生道有三種。一大資財。二大自體。三大眷屬。故施戒忍如次感此三果。決定勝道有三種。一伏諸煩惱修習善品方便。二成熟有情方便。三成熟佛法方便。進禪及慧如次成此三方便云云次出二義。與瑜伽同。可發。○二別釋三種中三。今初為除惑障。 論曰為對(至)六數釋曰貪著(至)正解。此中三段。初對治不發行心。是成立施戒二波羅蜜之所因也。次若已下對治退弱心。是成立忍進二波羅蜜之由。此中忍退二文可解。後壞失下對治散亂邪智。是成立禪慧二度之所由也。此三段文唐譯之中文義易解。可見。○二為生起佛法。 論曰為一(至)六數。釋曰六度(至)於疑一切眾生由六蔽隱覆如來藏心。如來藏心是佛法體也。般若智光能顯此真性。是名生起佛法。前五度能開發助顯此般若。於中前四度乃除遣四障離散亂因。禪度即不散亂體能為般若依止。復次下約五蓋明。五蓋義如瑜伽二十一。論十七。大乘義章第五本。法苑珠林八十九等明。餘文可解。○三為成熟眾生(會本不正可知)。 為隋順成(至)六數釋曰善教(至)善教。唐譯易解。可見。○第三相章二。今初標章名。 相章和三○二正釋文二。今初問起。 論曰此六釋曰何(至)故蜜相○二答釋中二。初舉六種最勝明波羅蜜相。後四句分別。今初。 論曰由六(至)盡故釋曰此明果位。雜集論十一(十五紙)明波羅蜜相。謂種性。願。意樂。事。自體。云云廣說。又智論第十二。第二十三二十九(七紙)五十三(三紙)六十等明波羅蜜名義。可尋初依止無等可解。二品類無等中施等皆有三種者。瑜伽論七十八(八紙)雜集論十二(五紙)及下差別章廣說云云。外內等者。外謂施財寶等。內謂施身肉等。內外者謂施妻子等。三行事無等。可解。四方便無等明三輪清淨。涅槃高貴德王品及智論八十八明施三事空。可見。若菩薩了達一切法空唯識則心無分別。無分別故智得清淨。雜集十二明依止方便修云。由無分別智觀察三輪曰清淨故云云。五迴向無等六清淨無等云云。惑智二障斷位如法苑斷障章明。○二四句分別。 論曰施即(至)四句。釋曰此問(至)簡別。此中初問後答。答中有二。初於施波羅蜜四句分別。後例餘度。可知。雜集論十二(至)廣明可見。○第四次第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次第章第四。○二正釋文二。今初問起。 論曰云何釋曰此或(至)須問。隋唐兩譯全無此釋。無之為正。應思。○二答釋二段。今初前生後。 論曰前前釋曰菩薩(至)生後雜集十一云。次第者。謂前前波羅蜜多能為後後所依止故。所以者何。菩薩摩訶薩由施波羅蜜多串習捨施內外事。故不顧身命棄大寶藏。受持禁戒。由護戒故他所毀罵終不反報。由如是等遂能堪忍。以能堪忍寒熱等苦雖遭此緣加行不息。發勤精進。精進方便證究竟果。成滿靜慮。靜慮滿已。由淨定心。如實知故證得出世究竟大慧○二後持前令清淨。 論曰復次釋曰施由(至)次第雜集云。復次前前波羅蜜多後後所持故。謂戒能持施。乃至慧能持靜慮。由具尸羅施得清淨。乃至由具慧故靜慮清淨。何以故。若由無量門數數觀諸法。能證內寂靜慮增長三摩地又伽他云。無有靜慮而不由慧雜集此次有由粗細次第。可見。隋唐兩釋但說前前生後後次第耳。如是次第並大乘始門之說矣。可知。隋唐二譯極略。僅兩三行。可見。○第五立名章二。今初標章名。 立名章第五○二正釋文二。今初問起。 論曰依何釋曰世間羅蜜○二正釋中二。初釋通名波羅蜜。二釋別名施等。初中有二。初最勝無等。二到彼岸。今乃初。 論曰於一釋曰有六(至)菩提雜集十一(十七紙)云。波羅蜜多三種最勝。一自體最勝并積習。二方便最勝。三果最勝。積習者謂長時施設云云。次舉十二最勝釋波羅蜜多。可尋。前六相者。上相章中明六種無等是也。五種清淨者出於此卷○二別彼岸。 論曰以能釋曰到彼(至)那等。此中三義明著。可解。○二釋別名施等中六。今初陀那。 論曰能破(至)稱那釋曰恪惜(至)陀那。陀那亦云檀那秦云布施。今以義分二定為滅為善之義。非謂陀那梵語的翻如是。下皆準此。○二尸羅。 論曰能寂(至)稱羅釋曰因時(至)尸羅。尸羅此云清涼智論云。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屍羅。音義云。正翻止得。謂此惡得善也。今論所言即當止得。蓋斯義翻耳。掎謂輕安也。○二羼提。 論曰能滅(至)稱提。釋曰因時(至)羼提。羼提此曰安忍亦言忍辱。觀五義者。瑜伽四十二說五想。一宿生親善想。二隨順唯法想。三無常想。四苦想。五攝受想。云云廣說。與今義同。但二三前後不同耳五德者。莊嚴論八云。五德者是忍果。如經中說忍得五種果。一得少憎嫉。二得不壞他意。三得喜樂。四得臨終不悔。五得身壞生天(云云)與略同。彼偈說。三忍二因二利等(云云)可尋。○四毘梨耶。 論曰滅除(至)梨耶。釋曰於惡梨耶。瑜伽四十二(十六紙)說四種精進。一離染法精進。二別白法精進。三淨除業精進。四增長智精進今文初段是離染法精進。後段即後三精進。可知信樂因果等者。莊嚴論八(三紙)云云○五持訶那。 論曰能滅(至)稱那。釋曰散亂(至)訶那。瑜伽倫記四上云。馱衍那此云靜慮。舊云禪義不正也。或云持阿那訛也。俱舍光記云馱南。此云靜慮。舊云禪那。或云禪。或云持阿那。皆訛也。隋譯云持耶那。未知孰正矣。五種散亂。可解。○六般羅若。 論曰能滅(至)稱苦。釋曰見行(至)羅若隋譯云。能除遣一切見處惡智故名缽羅。得知真如法及種類法故名賢穰。是名缽羅賢穰。六十二見者。如婆沙百九十九瑜伽八十七大乘義章四末法苑章四末等明。名等五者。謂名相分別正智如如瑜伽七十二已下顯揚六(初)十六(四紙)等明。餘文可得。○第六修習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修習章第六。○二正釋文中。今初問起。 論曰云何。釋曰世間(至)可知。二答釋中二。初明五修。後明六意。初中亦二。初總標。二別釋。今初。 論曰若略釋曰若廣(至)勝故。釋中舉十二修云云。明治成佛中言五失者。謂懈怠‧忘念‧惛沈‧掉舉‧及不作行作行。辨中邊論中曰。依住堪能性為一切事成。滅除五過失。勤‧修八斷行。懈怠忘聖言。及惛沈掉舉。不作行作行。是五失應知。為斷除懈怠。修欲勤信安。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為除餘四失。修念智思捨。記言覺沈掉。伏行滅等流(云云)言八滅資糧者。新云八種斷行。瑜伽二十九說謂欲勤信安念正知思捨。倫記七下有釋。雜集十明八斷行。可見。初際修隨順顛倒者。凡夫位中修倒想尚不止故。餘文可解。○二別釋五修。 論曰一加(至)羅蜜。釋曰謂身(至)他事。莊嚴論七(十九紙)云。諸菩薩修習諸波羅蜜有五依止。一者物依止。二者思惟依止。三者心依止。四者方便依止。五者勢力依止。物依止修諸波羅蜜有四種。一依止因。二依止報。三依止願。四依止數。次思惟依止亦有四種。一心思惟。二味思惟。三隨喜思惟。四希望思惟云云。心依止修諸波羅蜜有六種。一無厭心。二廣大心。三勝喜心。四勝利心。五不染心。六善淨心云云。廣說方便依止修有三種。即是三輪清淨云云。勢力依止修有三種。一身勢力。二行勢力。三說勢力。身勢力者應知是佛自性身及受用身。行勢力者應知是佛化身以此化身於一切相為一切眾生示現一切善行故。說勢力者謂演說六波羅蜜一切種時無滯礙故今於思惟修以說六意莊嚴。於心依止修明六意。其異可知雜集論十二云。云何修。略有五種。謂依止任持修。依止作意修。依止意樂修。依止方便修。依止自在修(云云)廣說與莊嚴論所說其名雖異。其義全同。可檢。今論說利益他事修即當莊嚴勢力修雜集依止自在修。然今論所說意趣甚深。應知。佛所得大涅槃是真無餘涅槃。是為法身。應化二身是不思義妙用。由無量無數大悲願熏修力有惑則似色心而顯現。修諸波羅蜜。其旨可知。○二於思惟修明六意中四。初總標列名。二別釋。三明三思惟。四歎法勸修。今乃初也。 論曰復次(至)好意釋曰此章(至)此三受重等三思惟修是登地已上真修。亦名清淨位修。菩薩入見道位如實證真如法界。轉凡夫依。成聖人依。任運安住廣大乃至善好意樂。故成此三思惟修。恒時法爾修習諸波羅蜜。供養無量諸佛。是名得清淨意樂菩薩。願行位中則無此義。可知。○二別釋中六。初明廣大意中二初明行施廣大意。後明修餘五度無厭足心廣大意。今乃初也。 廣大意(至)不滿足。釋曰總舉(至)言涼。此中初明長時縮為剎那。後明長時以多施物行施心不厭足。雜集十二文義明著可尋。七阿僧祇劫三十三阿僧祇劫至下當明。○二明修餘五度廣大意。 如此多時(至)大意釋曰此下(至)厭足。莊嚴論七云。若菩薩有恒河沙數自身。一一身復有恒河沙數劫壽。一一壽中復乏一切資生。於此乏中復有火聚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菩薩以此多身經此多壽。在此火聚起四威儀於一剎那但修一戒。如是乃至盡諸戒聚。乃至盡諸智聚。能得無上菩提者。菩薩修之心不厭足云云。雜集十二亦同○後明餘五意。 若菩薩(至)從好意。莊嚴論七(二十一紙)雜集論十二略同此意。可尋。○三明愛重等三思惟。 由此六意(至)思惟釋曰愛重(至)進心。此三思惟具如此卷因果位章中明。莊嚴雜集開為四種。莊嚴論七(十九紙)云。思惟依止修諸波羅蜜亦有四種。一者信思惟。於諸波羅蜜相應教而生信心故。二者味思惟。於諸波羅蜜中見功德味故。三者隨喜思惟。於一切世界一切眾生所有諸波羅蜜皆生隨喜故。四者希望思惟。於自身及他未來所有勝波羅蜜起希望故。雜集論十二(初紙)明依止作意修。四種其名雖殊。其義全同。可尋。○四歎法勸修。 論曰若人釋曰有二(至)修行。莊嚴論第八廣明諸度滅惡生善二力廣多無邊。可尋。上來修習間竟○第七差別章二。今初標章名。 差別章第七○二正釋文二。今初問起。 論曰云何釋曰此問(至)顯現○二正釋中二。初總標。二別釋○今乃初也。 論曰由各釋曰此總標數以答問。瑜伽七十八(八紙)莊嚴論第八。雜集第十二(五紙)唯識論第九(二十一紙)等廣說云云。○二別釋中三。今初施三品。 論曰施三。釋曰法施三品。三施如智論十二涅槃經三十一等明。○二戒三品。 論曰戒三釋曰守護三品三聚戒出於瓔珞經下(十四紙)瑜伽論四十七十五七十八地論等。釋中守護戒是餘二戒依止者。瑜伽七十五(三紙)云。由律儀戒之所攝持令其和合。若能於此精勤守護亦能精勤守護餘二。若有於此不能守護亦於餘二不能守護。是故若有毀律儀戒名毀一切菩薩律儀云云。二釋可解。後三品戒配四畏。初律儀戒是斷德漏盡無畏因。攝善法戒是智德正等覺無畏因。攝利眾生戒是恩德障道無畏出苦道無畏因。○三忍三品。 論曰忍三釋曰由毀三品毀辱忍新云耐怨害忍。餘文可解。○四精進三品。 論曰精進釋曰云何(至)三品。唐譯云。精進三品者。一被甲精進。二加行精進。三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精進。釋中引經云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不捨善軛。雜集論中初二同此。第三名饒益有情精進。唯識云初甲攝善饒益。瑜伽云被甲轉善法加行饒益有情加行。諸論所說名義稍異。可知。○五定三品。 論曰定三釋曰有定(至)三品。瑜伽唯識雜集等其名各異。其義粗同。當下心學品中明也。三輪者如法苑義林六(末)瑜伽倫記九下(十七紙)等明。○六慧三品。 論曰般若釋曰從聞(至)三品。此三般若至下慧學中。廣說云云。瑜伽云。慧三種者。一者緣世俗諦慧。二者緣勝義諦慧。三者緣饒益有情慧。唯識云。般若有三種。謂生空無分別慧法空無分別慧。俱空無分別慧。雜集全同瑜伽。可知。三無漏根如俱舍根品瑜伽五十七倫記十六上(三十五紙)等明。大小乘所立少異。可知。般若三種能成無漏性住用。至下當知。上來差別章竟。 攝大乘論釋略疏第三(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