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疏明燈抄卷第二(末)

   日本沙門釋善珠抄
   輸入者 黃紹亮

文。論可等為至即因體是者。此列初相顯因之體等者。因三相中。唯以初相。為因自體。以因初相。正證宗故。此義意云。初相是主。正為能立。藉伴助成。故須第二。雖有主伴。其濫未除。故須第三。主伴止濫。顯宗義周。故不可增。據所立宗等者。簡宗差別。定因所依也。宗有二分。法與有法。亦有總別。法與有法。為別宗。不相離性為總宗。今云宗者。是何宗耶。若所總別。唯取別宗。法有法中。唯取有法。以之即為因之所依。宗法有二。初宗即法。謂如宗中能別是也。後宗之法。謂如因中初相是也。今言宗法。取宗之法。正明因故。若正明因。何故舉宗。唯取因法。此有二解。一云。以因初相。正證宗故。若不彰宗。誰之因法。一云。以因初相。於宗依上。而建立故。總顯意云。第一相云遍是宗法性者。聲有法體。名之為宗。此有法上。所位性義。或勤以義。遍附聲上。而成差別異相法門。是初相性。故云遍是宗性也。
文。理門論云至故亦名得。且因有三相。一遍有法聲宗之上。是其差別。義門法性。二同品之中。作伴而定有。三異品之中。所離而遍無。今此論文意。正為明遍是宗法性也。故論文云此中宗法。立及敵者。決定同許。謂同許是遍宗之法性也。今此唯依證了因故者。此釋共許所以也。今此因中唯依證解因智。了宗智因。由彼智因。必須立敵兩人共許。乃決宗義是非之理。故今此因。要須共計。此義意云。即以因智。起了宗智。了於本宗。若能立因。非共許時。因智不生。若無因智。本宗不了。是故要須彼此俱許。既爾等者。此外難言。若謂宗法必須共許。知宗法智。是了因者。是則智成立所成立義。非由言說。便違上解多言能立。論主解云由有言生等者。此答通難。謂宗法之因。雖是共許。敵論者忘失。智遂不生。今以言詮。令憶共許宗法了已。智生方證成所成立義。意以因體共許之法等者。非論文也。總顯文意。共許因法。不共許法。此之二法。以為能依。以宗有法。為其所依。故今以有法名宗。若爾不相離性。以為宗體。何取有法。方名宗耶。有法既為共不共二法總主。是總宗之一分。故亦名宗。
文。理門論云至唯詮於法者。此證有法亦名為宗非但總宗。名之為宗有法及法。亦名為宗。豈不總以樂所成立爾說為宗等者。此難意云。法與有法。合名為宗。何故頌中宗言。但取有法。此外意。以法望法不相屬。屬於有法。既言因是與宗法。明知宗言。但有法故。取此義意。以陳難辭。既但是有法。不取法者。是宗一分。云何言宗。此無有失者。總答也。以其總聲於別亦轉者。聲者名也。謂宗法者。有法名宗。望於合後。是總中之別。然此不望未合之前。別中之別也。由何義故。得有總中之別。非是別中之別也舉喻釋云。如言燒衣。謂於一衣。望於燒處。得名燒衣。及不燒處。亦名燒衣。燒衣兩處雖別。然是一衣。總名燒衣。以其總聲。於別亦轉。其不燒處。亦名燒衣。即如無常。違於敵論。而得名宗。其聲有法。不違敵論。亦得名宗。二義雖別。然是一體。故總名宗。既由總聲於別亦轉。其聲有法。不違敵義。亦得名宗。或有宗聲詮論法者。或者不定義也。或有法名宗。或復據法名宗。不須定執也。若望局。據違敵論。故名為宗者。二義之中。或時偏說無常名。唯詮於法。軌法師意云。宗聲唯詮於法者。且如無常。是聲上法。或亦得作因之所依。如立量云。無常是有法。定是共相是法。總性為宗。因云於法體上相相似故。同喻云如無我等。異喻云。若是別相。於法體上。相不相似。如色聲等各別自性。西明意云。有法一分。既得名宗。或法一分。亦名為宗。意釋類例相似也。今存初釋。取違敵義。別總釋之。
文。若以宗中至宗有法故者。若以宗中後陳名法等者。明宗法之別也。宗法有二。一者能別宗法。宗即法故。名為宗法。持業釋也。總宗之法。依主為名。二者初相。宗之法故。名為宗法。唯依主釋。先釋宗法性之三字。後超而明遍是二字。性者體也者。即宗之法。是初相體。此唯義性。非是體性。若是體性。因與有法。各有別體。不相應故。不得成宗。餘二亦然者。餘後二相。亦是義性。非是體性。此共許因等者。明遍是二定。宗依有二。謂法有法。宗之因法。以何宗依。為所依耶。此有二解。一云依法。二云依有法。若爾為成於法。成有法耶。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依法成法者。凡所立因。皆有二過。一所依不成。謂宗無常。立論不許。因法有所依能別不成。初相依何止。二兩俱不成。謂宗無常。是滅義。因法所作是生義。生滅既別也。體相違。若依兩俱不成過。今疏主文。不舉所依不成。又不欲成宗有法者。若依法成有法者。亦有二過。一犯相符過。若聲唯立有。因成。可違他有法。敵亦成故。無唯順自。二別成異宗過。謂初相因。若依能別。便證無常是聲。非證聲無常故。是別成異宗過。由前過故。此共許因。唯依宗中有法聲上。以聲有法上有二義。一不成法。謂無常滅。二極成法。謂所作生。以極成法。在聲上故。證其聲上不成法。亦令極成也。
文。然因明理至成於法耶。有法不成於有法等者。若以有法成有法。兩俱所依不成過。及有法成法。亦犯兩個償成。及相違過。如以煙立火者。有法成有法。以火立觸者。有法立法。此即外道。古因明師。立此兩量謂為真立。初量意云。遠望煙下。是有法決定有火是法。和合為宗。因云以見煙故。同喻云如近處煙。煙是顯色為性。火是煗觸為性。二性各別。是有法故。知以此有法成有法。又如見火云定有熱等者。後理意云。遠處火中。是有法。定有熱觸。是法。和全為宗。因云以是火故。喻如近處火。火因其體。即是有法。熱觸是用。即是其法。故知。以有法成法也。上云其義云何者。雙陳兩疑也。此義難云下。是疏主文。非論文也。曉云。問有立量云。此煙處有火。以現煙故。如餘火處。此火處中有觸。以是火故。猶如餘火。此顯二處火觸相應為宗。非立火觸是火觸性。若爾共許不離。豈不相符。答遠見煙等。及見術師邊火為量故。如幻術人。雖踏火中。不燒其足。有人見之。火中無熱。又見飡火鼠。火中無熱。今為此等。此比量云。火處應有熱觸等。故無相符。
文。陳那釋云至成熱觸法者。論文之中。有其二意。初改前立量。以避兩過。後顯其不改更犯餘過。此初文也。今於此中非以成立火觸。為宗者。以者用也。非用煙成立火為宗也。非用火成立觸為宗也。便為成立此相應物者。遠處山谷。與火相應遠處爐中。與熱相應。此即煙火相應之物也。非以成立火觸為宗者。改前量也。但為成立此相應物者。是避兩過也。謂成山處決定有火等下。此疏文。非論文也。山處決定有火。以有煙故者。立初量也。應立量云。遠處山谷。是有法。必有火。是法。和合為宗。此即不以火體為宗中法。但以山谷能有火義。為宗中法。故論文云。非以火為宗也。因云。以有煙故。引亦以煙體為因。得以谷能有煙為因。故上文說是宗之法。此論亦云遍是宗法。若以煙為因者。是遍非宗法。故不然也。同喻云如此近處廚中。爐中定熱。以有火故者。立後量云。遠處爐中。是有法。定有熱觸。是法。和合為宗。因云以有火故。同喻云猶如近處爐中。亦是爐體自熱。不取爐中別體之火。火中之熱。又云有火故者。亦是灰體。有彼火故。不取火體。准前應知。遠處山谷。與火相應。遠處爐中。與熱相應。是故名為煙火相應之物。非以有法煙。還成有法火。亦不以有法火。而成熱觸法。
文。彼論又云至非別故者。此顯其不改更犯餘過也。若不爾者依煙立火等者。陳那意云。若不如我所改之量爾者。不但犯前有法成有法。有法成法之過。并便犯餘兩過。一者宗義一分為因過。二者相符極成。旦初過者。如本量云。煙下有火。以見煙故。國見煙即是見其宗中有法之體。於有法上。無別義門。又本量云。火中有熱以是火。還指宗中有法。於有法上。無別義門。宗有兩分。有法及法。今者還用有法為因。故云應成宗義一分為因。還以因中一分有法而為因故等者。此下疏主文。非論文也。此破意云。彼煙下定有火。煙為有法。火為其法。既合為宗。還取有法一分為因。此有法一分。亦名為宗。如遍宗法言。此即取宗有法為因。既取為因。闕宗有法。因無所依。故云因乃有所依不成。以火立觸云。火為有法。定有熱觸是法。以是火故因。亦取有法。以為其因。還闕所依。亦犯相符。煙下有火。依火有觸。共知有故。故亦不得以有法成法等。若如我立。遠谷有火。爐中有熱。人即未知。故須立量。方乃無過。准此論文。先德云。陳那不立相符宗過者。即遠此文。知謬判也。亦不以法成立有法等者。若以法成有法。是有何過耶。若以法成有法。即闕同喻。及因第二相同品定有性。即成有法自相相違過。如薩婆多對大乘立眼識所緣。定是離識實色。以五境中隨一攝故。如香味。香非是色。闕同喻故。因此遍轉。故成相違。或取能別為因。云以是色故。還是宗家一分為因。宗闕能立宗闕支過。因此不得有法成有法等。設諍有法。他不許有。因成於此。闕初相過。
文。理門又云至彼決定故者。外人疑云。法與有法。體用已定。不應迴換。本立煙火。以為有法。論主另取相應之物。以為有法。豈可不違真比量中。聲是有法。無常是法。聲即是體。無常是用。如是決定。不可改耶。故答此疑。云觀所成故。立法有法。且如有人但信無常。不信有聲。如小乘師。不信十方佛說法聲。即應立云。破十方中。是有法。決定有佛說法聲。是法。和合為宗。因云彼諸有情必有感故。同喻云如此方有情。即有聲為宗中法也。又若有人。但信有聲。不信無常。即應立云。聲是無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故法有法。有善巧者。臨時迴換。非如勝論。德句為所有。實句為能有。一向決定。故云。非德有德也。故無有過者。論主迴換而無過也。前陳名有法等下。是疏主文。非論文也。文顯可解。
文。理門頌云至寧無此過者。此即重攝為頌。明宗因之法式也。前兩句遣非。後兩句示正有法非成於有法者。二本量中。初量以有法當體。自成有法。并後本量。以餘以法。成餘有法。竝墮過中。故真比量者。有法非成於有法也。頌云及法者。上句有法非成於五字。通及第二句中法。謂有法非成於法也。頌云此非成有法者。此謂此前法字。謂此法字。更須重說也。謂法非成有法也。下二句示正中。云但由法故成其法者。謂真比量。但由彼作因法故。成此無常宗法也。謂有法因法二俱極成等者。此下疏主文。非論文也。有法與因。立敵共許。互得相依。能別之法。敵先不許。不為因依。故真比量。共許之因。遍有法上。成不共許。宗中之法。如是資益。有法義成。問何故所作性因。唯依有法。不依能別之法耶。答先有三解。一云。宗中能別。他不許故。因非遍彼。今即難云。若宗能別。他不許者。應犯能別不成。若云許無常於別法有。而不在聲故。無此過者。即是許有無常。云何不許因遍在彼。若云無常與聲合者。彼不許之。今言宗者。取此為宗。故因不依。若依彼者。即是隨一所依不成。若爾亦應聲與無常不相離者。他亦不許說因依聲。應隨一過。二云。滅法是無。因無依彼。若許因依。闕所依過。三今解云。本欲成法依有法。不欲成有法依法。故因不得正能別上。如舉其喻。顯其有所作處。無常必隨逐。故所作在聲。無常隨在聲。若因在能別。便顯無常有所作聲。在於無常。乃別爭於聲。非爭本無常。又以法成法。因在有法上。不得以法成有法。故不在法上。
文。又如立宗至非法法也者。上因苦依法。有他隨一所依不成此明因若依法。有兩俱不成也。若因所作不遍聲宗豈得遍在無常上有等者。謂宗無常。是滅義。因所作。是生義。生滅既別也。體相違若許相依。兩俱不成。由前過故。唯依宗中有法聲上。以聲有法上有二義。一不成法。謂無常滅。二極成法。謂所作生。以極成法在聲上故。證其聲上。不成滅法。亦合極成也。由此故知。因但是宗有法之法。非法法也。問大乘滅相。居在過去。聲體現在。而非滅無。如何以生。證現聲滅。豈不自犯違宗過耶。答現聲由因生。當必定非有。故以所作性。證聲非是常。不說現聲體即是滅。顯非恒住。故不相違。
文。問稱為宗至名曰相違者。答中云若因不遍宗有法上此所不遍等者。如其因性不遍有法者。宗寬因狹。不足為成。如外道說。一切草木。皆有心識。有眠覺故。言眠覺者。如合觀樹。暮時葉合曰眠。朝旦還開曰覺。然此眠覺因不遍草木故。不能成皆有心識。此有過因。便非因成。所立不立。顯皆因立。是故稱遍若但言遍不言宗法即不能顯等者。如九句中第一句等。如立宗言。聲是常住。所量性故。如虛空等。所量性因。遍有法宗。名之為遍。有不定過。不能成宗。故非宗法。又因於宗過名不成等者。初舉四不成因。次六不定因。後四相違因。初四不成因者。夫四不成。必闕初相。無有遍義。如何但言遍不言宗法。是四不成耶。解云。四不成因。皆闕初相故云因於宗過。理實言之四不成因。非遍非宗法。今不取遍義。便取不能成宗之邊。故云不言宗法。此約合說。非一分也。不定相違。其義亦爾。不論遍義。便取不能成宗之邊。故云但言遍不言宗法。俱有者。共不定等。俱無者。不共不定。有相返者。正因同有。違因同無。故云。有相返。無相返者。正因異無。違因異有。故云無相返。
文。若唯言法至故言法性者。因於宗過等者。今此句中。通取全分一分。四不成因。竝闕初相。故云不遍。全分一分等隨應有之者。一分不成者。宗法非遍。故今取之。全分不成者。非遍非宗法。今取非遍之邊。不取非宗法之邊。故云隨應有之。言等者等取不定相違之過。雖有遍義。翻正因俱句。故等之也。若但言遍不言宗法不知此因誰家之因者。宗即有法。法即因法。因是有法宗之法性。若唯言遍。不言宗法。不知此因是有法宗家之法性。故以宗法言。簡令知之。故言遍是宗法性。
文。由此應為至非有體非者。因初相中。為句分別。三說不同。一玄應師云。因有四句一是遍非宗法。如薩婆多立云。眼識非見。因云以四相故。猶如色等。其四相體。遍眼識上。故是其遍。以體別故。非宗法也。若說因云。有四相故。此即第三俱句所攝。有顯能有。非是別指四相體故。即依此說。仍言初句。彼不善量。不應依之。或如大眾對有部。立眼根非見以四大故。眼等遍為四大造。故是遍。以別體故。非宗法。若言四大所造性故。顯所造義。亦俱句攝。二是宗法非遍。如有成立內外諸聲。皆是無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如心心所。此因於其外聲上。無故是非遍。不離內聲故名宗法。三是遍亦宗法。如立內外聲是無常。因云所作性故。俱緣起故名為遍。由義別體。不相離故名宗法。或有唯立內聲無常。勤勇發故因。亦俱句攝。四非遍宗法。如下四種不成是也。兩俱不成。本來非有。隨一不成。自他互無。猶豫不成。義非決定。所依不成。因無依處。故四不成。皆非遍也。由不成故。竝非宗法。初二與後。不能詮宗。唯第三句能成所立。故於示法。復言遍是。二壁法師云。因唯三句。一有宗法非遍。謂佛弟子。對聲論師。立內聲定是無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此因初相。內聲上有。得言宗法。外聲無故。不得言遍。二有宗不亦遍。謂宗如前。因云所作性故。此因初相。在內外聲。得是宗法。內外皆有。故得言遍。三非宗法非遍。如四不成。闕初相故不遍。不能成宗。亦非宗法。唯第二句。遍亦宗法。是正因相。為簡非句。故說遍是宗法性。此師意云。必無是遍非宗法句。但遍有法。若有別體。若無別體。竝能成宗。義相關帶。必是宗法。今此疏主。全用壁師義。賓云。今詳一言足為褒貶。准此而論。極迷因明之軌則。故彼製造。都不堪用。以甚麁故。如理門云。有法非成於有法。今彼宗中。自許眼識。已是有法。其四相體。復是有法。特違陳那之聖旨。故甚不可。由破壁師。基亦被破。此破意云。若有別體。義相關故。必宗法者。應違理門有法非成於有法。即特違陳那之聖旨。今救之云。因明不許將宗有法還成有法。不障以餘有法。成此有法。故理門云。若煙立火。以火立觸。便成宗義他分為因。如云彼煙下定有火。因云以現煙故。即取宗中有法為因。故是宗義一分為因。宗因別體。即非宗法。四相等相。不可言遍。前第一句。遍非宗法。即是第四俱非句攝。沼法師云。有遍而非宗法者。理即不然。以四不成所不攝故。又其以四相因。亦非別體。以眼有有四相之義。故是俱句。亦非俱非句也。三有人云。因唯二句。無是宗法而非遍。如立一切聲是無常。勤勇發因。望內聲上。遍是宗法。若望外聲。非遍非宗法。沼法師破云。此說不然。總立內外一切聲宗。勤勇發因。不可別望內外聲分為是為非。故勤勇發。必是無常。得名宗法。但非遍故。如薩婆多。對大乘者。立命根等者。命根有法。不相應收。業即是思。思與命別。然命根是業所感故。其有業因。遍有法命。雖是別體。而義相關。故為宗法。既有業因。遍有法命。豈別體故。非是宗法。是故必無是遍非宗法句。若爾。有體無體。義相關帶。及不相關。其何等耶。宗因別體。義相關者。如薩婆多對大乘者。立命根實。以有業故。如五根。命根與業。是有別體。而義相關。故成正因。以其命根業所感故。宗因別體。不相關者。如立宗云。聲是常住。眼所見故。宗因同體。義相關者。如立宗云。聲是無常。所作性故。所作離聲。無別體故。宗因同體。不相關者。如立宗云。煙下有火。以有煙故。以有法煙與因。同體無別義故。唯是一煙。無義相聞。非無體是等者。無體有體。各有是非。無體是者。如聲無常所作性故。無體非者。如下有火以有煙故。有體是者。如命根實以有業故。義相關故。有體非有。如聲是常眼所見故。義不相關。故名為非。
文。初有宗法至一種不成者。故此過是兩俱一分不成者。勤勇發因。立敵兩宗。俱許有體。故云有體。餘無體兩俱一分一種不成者。如聲論師對佛弟子。說聲常宗。實句所攝耳所取因。耳所取因。立敵皆許於聲上有。實句所攝。一分因言。兩俱無故。於聲不轉。是名無體兩俱一分種不成。復有記云。餘無體一種者。即與前有體句一種也。但分有體無體。以為二句者非也。不見疏下文。以為臆說豈是可乎。此兩俱一分不成中。不分自他。有體為一。無體為一。故但二種。此有體無體兩俱一分不成。以之即為宗法而非遍句。有體之中。勤勇發因。望於內聲。得是宗法。外聲無故。而非遍也。無體之中。耳所取一分因。於聲上有。故是宗法。實句攝一分因。於聲不轉。故非遍也。
文。若有體無至皆如下釋者。四種一分隨一不成者。有體自隨一。有體他隨一。無體自隨一。無體他隨一。是為四種。初有體自一分隨一不成者。如聲論師對大乘者。立聲為常。佛五根取故。大乘佛等。諸根互用。於他可成。於自一分四根不取。故有體自一分隨一不成。五根之中。耳根取因。立敵俱許。故云有體一分。二有體他一分隨一不成者。如大乘師對聲論者。立聲無常。佛五根取故。大乘佛等。諸根互用。於自可成。於他一分四根不取。故有體他一分隨一不成。三無體自一分隨一不成者。如聲論師。對勝論者。立聲為常。德句所攝耳根故。耳根取因。而皆許轉。德句攝因。自分不成。故云無體自一分隨一不成。四無體他一分隨一不成者。如勝論師。對聲論者。立聲無常。德句所攝耳根取故。耳根取因。而皆許轉。德句攝因。他分不成。故云無體他一分隨一不成。三種一分猶豫不成者。兩俱一分。自一分。他一分。以之為三。初兩俱一分猶豫不成者。如有立敵。俱於近處。見煙決定。遠處霧等。疑惑不定。便立量云彼近遠處定有事火。以有煙等故。如廚等中。近處一分。見煙決定。遠處一分。俱說疑故。故兩俱一分猶豫不成。二自一分。猶豫不成者。如有敵者。俱於近遠見煙決定。立者近定。遠者疑。便立量云彼近遠處。定有事火。以有煙等故。如廚等中。三他一分猶豫不成者。如有立者。俱於近遠。見煙決定。敵者近定。遠處有疑。便立量云。彼近遠處。定有事火。以有煙等故。如廚等中。敵者近處一分。見煙決定。遠處一分。未決定故。而此過中。不分有體無體等。但於能別所別。總別猶豫。分三種故。三種所依不成者。兩俱有體一分。他有體一分隨一。自有體一分隨一。以之為三。初兩俱有體一分所依不成者。如勝論師對大乘者。立我業實。有動作故。此動作因。於業許轉。於我無故。勝義者計我體常住。但用動用。體不動作。故云於我無故。所依不成中。有二類差別。兩俱所依不成。二隨一所依不成。兩俱有體一分者。兩俱所依不成也。若他若自有體一分者。隨一所依不成也。二他有體一分隨一所依不成者。如數論師對大乘者。立五大常。能生果故。四大生果。二俱可成。空大生果。大乘無故。三自有體一分隨一所依不成者。如大乘者對數論立五大非常。能生果故。空大生果。大乘無故。如是更有十一者。如是者。還牒指前也。除今現所舉。兩俱有體一分兩俱不成。餘無體兩俱一分一種不成下。合有十一。望前現今取舉。一種之過。名之為更。非謂至下更有十一。言并前者。并初兩俱一分兩俱不成也。前一後十一。合云十二一分不成。
文。後句非遍至猶豫不成者。故此過是有體兩俱全分兩俱不成者。眼所見因。雖不遍宗而立敵宗。俱許所說。非如聲論佛法。兩俱不許實句攝因。故云有體。餘無體兩俱全分一種不成者。如聲論師對佛弟子。立聲色常實句攝故。此實攝因。兩說無體。共說於彼有法無故。四種全分隨一不成者。有體自隨一。有體他隨一。無體自隨一。無體他隨一。以之為四。初有體自全分隨一不成者。如聲顯論。對佛弟子。立聲為常。所作性故。聲顯不許所作因故。二有體他全分隨一不成者。如勝論師對聲顯論。立聲無常。所作性因。所作既生。聲顯不許。故成隨一。三無體自全他隨一不成者。如聲顯論師。對勝論。立聲是其常。德句攝故。聲論不許德句攝故。四無體他全他隨一不成者。如勝論師。對聲論者。立聲無常。德句攝故。聲論不許有德句故。三種猶豫不成者。兩俱全分。自全分。他全分。以之為三。初兩俱全分猶豫不成者。如有多人。遠共望彼於霧等性。皆共疑惑。其間有人。立有事火宗云彼所見煙等下。似有事火。以現煙故。喻如廚等。此因不但立者自惑。不能成宗。亦令敵者。於所成宗。疑不定。是故為過。二隨自一全分猶豫不成者。如有敵者從遠處來。見煙決定。立者疑惑。種立量云。彼所見煙下。可有事火。以現類故。如廚等處。於現煙因。立者未決。故成自隨一猶豫不成。三隨他一全分猶豫不成者。如有立者從處來。見定是煙。敵者疑鉭立量云。彼所煙見下。可有事火。以現煙故。如廚等處。於現煙因。敵者水決。故成隨他一全他猶豫不成。
文。有體無體至宗法性言者。六種所依不成者。有體兩俱全分。無體兩俱分。有體自隨一全分。有體他隨一全分。無體自隨一全分。無體他隨一全分。以之為六。初有體兩俱全分所依不成者。如薩婆多對大乘師。立我常住。識所緣故。所依我無。能依因有。二無體兩俱全分所依不成者。如數論師對佛弟子。立我實有。德所依故。數論佛法。不許德依。故云無體。數論立我。佛法不立。應是一分所依不成。何言全分。故知疏錯。三隨一所成中。有體自隨一全分所依不成者。如數論對大乘者立藏識常生死因者。數論佛法。俱同所說。故云有體。數論宗中。都無藏識故云有體自隨一全分所依不成。四有體他隨一全分所依不成者。如數論師立自性有生死因故。五無體自隨一全分所依。不成者。如經部師。立虛空實有。德所依故。六無體他隨一全分所依不成者。如數論立我體周遍。於一切處生樂等故。數論雖立。大乘不許。如是更有十四者。除前現舉。有體兩俱全分兩俱不成。餘無體兩俱全分一種不成下。如是更有十四。如是者。即牒指前。并前十五者并前現舉一種不成。十五全不成。此二偏句者。初宗法非遍。後非遍非宗法。此二句偏句。
文。同品定有至皆名品故者。同是相似義等者。兩物相似曰同。體類差別曰品。一切義皆名品者。且同品中。取其品而非同。於中即有瓶等可燒可見。所作勤發色香味獨。青黃等異。無量法門。是為品。品是義門差別之品。故云一切義。以天主等。但取極成法及有法。二相不相離。為宗性故。瓶與無常。別二總一。既非同品。何法與何。相似名同。除宗以外。法及有法。地不相離。名為同品。陳那等取法有法不相離義。為宗性故。言定有者。依不相離同品聚中。定有一分所作因體。故云同品定有性。若品與所立法鄰近均等名同品者。瓶上法及有法。不相離義品。聲上法及有法。不相離義。鄰近均等。故名同品。軌法師云。同品者即瓶等。定有性者。其遍是宗法所作性因。於同品瓶中。定有其性。方是因相。正取所作。兼取無常。比師意云。取瓶有法。以為同品。若不爾者。因第二相。同品中有。豈可於彼瓶上。無常法上有耶。今意不然。若執有法為同品者。聲是可聞。瓶可燒見。何得同品。璧法師云。所立無常。與瓶上無常。相似義邊。名為同品。若爾所說無常。必許無我。無我既通空常上有。應是同品。今取其因正所成法。故論文云。與所立法。均等義品。說名同品。玄應師云。均等義品。說名同品者。此有四說。一有云。除宗已外。一切有法。皆名義品品謂品類。義即品故。若彼義品。有所立法。與宗所立鄰近均等。如此義品。方名同品。均平齊等。品類同故。彼意說云。除宗已外。一切有法。但有所立。皆名同品。不取所立名同品也。二有云。除宗已外。一切差別。名為義品。若彼義品。與宗所立均等相似。如此義品。說名同品。三有云。除宗以外。有法差別。與宗均等。雙為同品。四有云。陳那既取法與有法。不相離性。以之為宗。同品亦取除宗已外。有法能別。不相離義。名同品也。此說意云。除宗已外。有法能別。皆名義品。若彼義品。三不相離。與宗均等。說名同品。今依後解以之為正。
文。彼言意說至是體類故者。理門論云。一切義皆名品者。但除宗外。所有無常。與所諍同。即名同品。此即正取瓶上無常。與所立法。相似名同。不言有所立法。瓶等有法體。名為同品。言顯所諍。意許所諍。但是兩宗。所諍義法。與此相似。名為同品。此義意云。是因所成。聲上無常。對敵相諍。此所諍法。與瓶無常。所立相似。約此名同。即除宗中相似之外。總約一聚。名之為品。品上由有此一門同。總名同品。要約因成。聲瓶二處。無常門同。勿使棄因而但偏說所立義同。以為同品。即宗同品。正取與宗能別法同。名為同品。不離宗同。必有因同。故云定有性。所以爾者。因第二相。其體即是。初相之體。由入同喻之所管故。雖無別體。然得更立。第二相名。故名同品定有性。且如同喻云。若是所作者。見彼無常。譬如瓶等。明知瓶上。自有所作。復管聲上所作之義。故名為若。若者如也。謂若此若彼。兩相如也。故知聲上。所作性義。於同品中。作伴而有由此義故。不離宗同。必有因同。故云定有性。
文。若唯言所至有此名同者。便無有四相違之因者。四相違中。有法自相。與法自相。此二言顯之所陳也。俱是兩宗。所諍自相。言顯宗也。有法差別。與法差別。此二意許之所陳也。俱是兩宗。所諍差別。意許宗也。若唯取言法之自相。名為所立。有此法處。名同品者。唯有法自相相違因。便無有餘三相違因。唯取法自相。名為所立。餘三相違。不名所立。不足四數。故云無有四相違因。比量相違。有四所立。謂法自相。有法自相。法差別。有法差別。決定相違。亦有四宗。此唯宗中。有此四義。不致因喻。所以爾者。四相違因。必須本因。比是相違。決定相違。必改他因。義既差別。故唯宗中。有此四義。不至因喻。若唯取言陳法自相。名為所立。有此法處。名同品者。比量相違等。皆應無四。若全同者有法等者。有云。均等義品者。除宗已外。一切有法。俱名義品。若彼義品。有所立法。與宗所立皆均等者。如此義品。方名同品。今破此釋。故云便無同正等。若除宗以外。一切有法。俱名義品。同此義品。名同品者。以瓶等有法。與宗有法不相似故。不得名同。故云便無同品。若彼設救。雖不相似。而說同者。空等異品應是同品。故云亦無異品。宗有一分相符者。若立聲無常宗時。其無常義。雖違他順已。是正真宗。而有法上。一切義中。我無我等。立敵共許。為因所成。立已成故。言一分相符。但取所立等者。不相離義。總宗名法。為因成故。得所立名。所立即法。名所立法。
文。然下論云至應當深義者。此通伏難也。難云。若言顯意許。俱我所立。有此法處。名同品者。何故下文。唯舉言顯法自相宗。云如立無常。瓶等無常。名為同品耶彼既不舉意許之宗。豈取二宗。今通難云。以餘意所許。是傍所諍。略而不說。理皆同品。由此即有四相違因。比量相違。決定相違。皆有四宗。以此釋文。應當深理。然論文云。如立無常瓶等無常者。謂立聲體是無常。不相離義。名為宗性。瓶等有法。與無常法。互不相離。與宗相似。故云如立無常瓶等無常。此依一義。亦有一解。
文。同品有二至法必隨故者。所立法者。此有兩解。一云。不相離義。總宗名法。為因成故。得所立名。所立即法。名所立法。二云。總宗能別。名之為法。法之所立。為因所成。名所立法。即所立之法。名所立法。若爾法及有法。竝非因成何故唯據能別法者。因成所立。顯聲無常。不成無常是其聲也。均等義品者。有云。除宗已外。一切有法。俱名義品。若彼義品。有所立法。與宗所立法均等者。如此義品。方得名同者。理定不然。如前已破。今云。均等者。均謂齊均。等謂相似。義謂義理。品謂種類。此義意云。若彼義品。法及有法。互不相離。與宗相似。如此義品。方得名同。是宗同品之義也。若於是處者。瓶等有法處也。顯因同品者。顯者明說也。因謂聲上遍宗法性。瓶上所作。名為同品。決定有性者。謂於瓶等。有所立法也。此意云。瓶等法上。有第二相因。即說此因是彼聲上。遍宗法性。因之同品。所依瓶等。定有其宗故。若於是處。顯因同品。決定有性也。是因同品之義也。然論多說宗之同品名同品等者。此通伏難也。難云。同品有二。一宗同品。二因同品。宗名同品。其義可爾。若因名同品者。何故下云。因之同品。名為同法。故通之云。因之同品。名同法者。能喻因是宗之法故。從能喻因。名之為法。何須二同等者。所以須二同品者。為顯因之與宗。不相離義。故須二同。故理門云。為於所比。顯宗法性。故說因言。為顯論此不相離性。故說喻言(二喻同事同顯因宗不相離。故合為一)為顯所比。故說宗言問。為顯因宗不相離義。說二喻者。共能立因。為依瓶等有法之上。名定有性為依無常無等。名定有性。答。纂有二解。一云。依瓶等有法。義如常解。一云。依無常上名同品定有性。以瓶等體。非同品故。又理門云。以所作性。於無常見故。於常不見故。不言於瓶上見。故知。同品無常之上。有所作性。問。若言因依同品無常。無常即喻。如何今說。言瓶有所作性。瓶體是無常。當知聲有所作性。聲體是無常。准此所作即依瓶等。答。此古師合。非陳那義。陳那立云。諸所作者皆是無常。喻云如瓶等。瓶等喻依。非因依也。問。何故能別上無常。非因所依。同品是常。即為因依。答。宗中敵不許。能別非因依。同品兩俱成故。得為因依。問有立量云。瓶上無常。應非因依。所立法故。如聲上無常。此有何過。答。此是似破。因犯隨一。或俱不成。誰許瓶無常是所立法。復是違喻名能立。問若爾何故。同無能別。名闕所立。答。喻上無常。似所立法。從以為名。如所作因。問。若無常同品。定有所作。此是滅法。云何得言定有所作。滅非因生故。答。有二解。一云。言無常者。非滅相無彼常故。名為無常。即住異等。俱名無常。依此何過。二云。無常即是滅相。言有性者。定曾有性。觀果知因。非當有性。雖不因生。因生始滅。故不相違。
文。且宗同品至名同品者。且宗同品。何者名同者。此有二解。一軌法師云。瓶等有法。以為同品。一璧法師云。所立無常。與瓶上無常。相似義邊。名為同品。今云。若同有法全不相似等者。破軌師義。瓶有法體。有可燒等。聲有法體。有可聞等。二有法體。全不相似。若法為同等者。破璧師義。如文可解。不別取二總取一切有宗法處等者。述正義也。陳那天主。但取極成法及有法。二不相離義。為宗性故。瓶與無常。別二總一。既非同品。未知同品。何者是那。同者相似義。品者類別義。除宗以外。法及有法。二不相離。瓶上總義。名為同品。以陳那等取法有法不相離義。為宗性故。如立無常等者。謂立聲體定是無常。不相離義。名為宗性。瓶等有法。與無常法。互不相離。與宗相似。故云如立無常瓶等無常。基准舊譯。結有法體。是名同品。今云。結法有法不相離體。是名同品。
文。然實同品至定有性也者。約二同品。說正兼寬狹義也。因同為正。貫於宗喻。體性寬故。宗同為兼。不欲以宗成因義。因貫宗喻體性寬遍者。因第二相。其體即是。初相之體。由入同喻之所管故。雖無別體。然得列立。第二相名。故云同品定有性。且同喻云。若是所作。見彼無常。譬如瓶等。明知。瓶上自有所作。復管聲上所作之義。故名為若。若者如也。謂若此若彼。兩處相如也。故知。聲上所作性義。於同品中。作伴而有也。問。同品同喻。體義同不。答。同品義狹。同喻義寬。且同品者。總通瓶上有法及法。能立所立。其中一切。總是同品。然得名者。取其所立。以之為同。亦名為品。而彼能立。及有法體。但名為品。而非是同。然若總收。通名同品。譬如七覺支。擇法亦覺亦覺支。餘六是覺支而非覺。然若總收。通名覺支也。問。所作性因。同品中有。豈可在瓶無常上有。答。得同品名。雖有亦同亦品。唯品非同。兩分之異。而論因義。同品有者。但於是品非同處有。以其總聲。於別亦轉。是品非同。亦名同品。譬如宗中。聲及無常。兩而之異。而釋因義。名宗法者。但於宗中有法之上。得宗法名。故無有失。
文。因既決定至因不有等者。案理門論。此頌初後。初立因頌。後二喻頌。初因頌者。說因宗所隨宗無因不有。依第五顯喻。由合故知因。後喻頌者。說因宗所隨。宗無因不有。此二名譬喻。餘皆此相似。今引所引。初立因頌也。言等者。等後二句。依第五顯喻。由合故知因初頌意者。勝論立宗云。聲是無常。立二因云。所作非常故。常非所作故。此之二因。於宗有法。令是非有。故知。非遍。非宗法也。陳那釋云。是喻方便。同法異法。如其次第。宣說其因宗定隨逐。及宗無處。定無因故。以於此中由合。顯示所作性因。如是此聲。定是所作。非非所作。此所作性。定是宗法。令即重頌此長行義。故云說因宗所隨。宗無因不有。依第五顯喻。由合故知因。解云。依釋長行。頌意明也。是喻方便者。謂喻文下。置其故字。即是方便。借取喻力。於其合中。使知有因也。同法異法如其次第者。示說兩喻之次第也。即出其次第宣說。故論文云。宣說其因。宗定隨逐者。配釋前言所作非常。故。即是同喻也。謂同喻中。總宣說云諸所作者。明知即以瓶上所作。管取聲上所作因也。宗定隨逐者。又宣說云皆是無常。明知。宗首即在瓶上。聲上無常。隨逐此首。瓶上無常。令宗作從。故云宗定隨逐也。所作是喻中能立。無常是喻中所立。是真喻體。但不舉喻之所依瓶。能立之中。通取能喻所喻。於所立中。但取所喻也。及宗無處定無因故者。配釋前言常非所作故。即是異喻也。其宗無處。即是離宗。標為異品。宗為所離。常為能離。此謂遣所立也。定無因者。即是離因。所作為所離。非作為能離。此謂遣能立也。二遣正是異喻。是其喻體。介不舉喻之所依也。就中。遣所立者。唯依能離。若遣能立。通取所離能離也。既是兩喻。故不須論是遍是宗法也。下半二句。至下當釋。
文。依上二相至同品定有者。今此文旦釋其宗法通局。既是釋因初二相。故云依上二相。初問後答。此問意者。舉因初相。問第二相也。且如聲上。因之初相。所作性故。別門之法。局附聲有。異瓶等所作性別。何聲宗之上別因。於瓶等中別處而轉。或所作因。是聲有法宗家別法。云何於彼瓶處轉。而言共相。貫在宗喻。遍是宗法。是第一相。同品定有。是第二相也。且如喻云。諸所作者皆是無常。即指如瓶。明知。第二相在諸中含之。於瓶處轉也。所言轉者。如輪行地。轉至餘處也。
文。陳那釋云至故無有失者。由彼相似不說異名等者。此答意云。此聲所作。彼瓶所作。其實各自附於所依。然聲所作。與瓶所作。相似而有。總相合說。總名所作。既總說言諸所作者。故知不說兩處異名。總言宗法同品定有。譬如無常。貫通五蘊。雖各有異。而極似故。總名無常。此亦如是。聲所作性。即喻所作。一所作性。遍括兩處。性類既同。名亦無別。世間許有相似之法。同說一名。及由所作能喻所喻。二處相對。令人生解。同名為喻。但可總言是宗法性。同品定有。言彼即此。故無有失。
文。彼復難言至說名宗法者。此明瓶上所作。第二相通局也。前難聲宗至說為宗法者。是疏主文。非論文也。此即說前後難。差別之義。既不說彼所作性異下。正釋難意也。此難意云。既不說彼聲瓶。兩處所作性異。總合說者。即應聲上所作義。屬於瓶上。說為不異。所作性因。既於瓶有。若不說其。兩處異者。云何此因。更有初相。說名宗法。西明又解。以相似法。遍於二處。云何偏言。所作之因。是聲宗法。不言瓶宗法。
文。彼復釋言至何所成立者。此釋意言下。疏主文也。此答意云。此一所作。總因之中。但將欲說因初相義。定是宗法。不欲說言唯有初相。局是宗法。以其初相。望宗有法。有此因義。別立一門。不妨復有第二相義。望於瓶上。有相似義。為第二門。既許更第二門義。故因門中。不欲說言是宗法也。故一所作。總宗法言。貫通二處。宗者聲有法宗也。非宗者瓶有法處。其中可有遍是宗法者。宗非宗中。可有宗法。若別異說下。聲瓶相結。明因宗法。實二處之義利也。若唯聲上所作之義。是宗法者。別不容有舉喻成宗。若唯瓶上所作之義。是宗法者。亦不得成是宗法性。何所成立。定言是寬。唯言即狹。是故但言定有不言唯有。
文。彼復難言至即答不然者。此明相例得名同異也。初例難。後釋通。初例難中。此意難云。至應皆宗諍者。是疏主文也。例難意云。如前解因第二相云。由彼相似。不說異名。如同喻云諸所作者。即是喻中。說因第二相。亦應准例。因之所成。名為同品。瓶同品處。所有無常。應亦名宗。西明例云。所作通兩處。兩處皆名同。兩種俱無常。宗應通聲瓶。彼自釋云至故不相似者。是論文也。不然者。先總非也。別處說所成故者。瓶上無常。別處同許。非是所成。聲上無常。別處乃有。違他順已。說是所成也。因必無異方成比量者。夫立因者。必須在於聲瓶兩處。立敵同許。以為無異方成真因。比生宗智之量也。故能立通。所立義局。故不相似者。宗有違他。因有同許。理不相似。故於喻中。即說有因。而同品中。不說有宗也。然文軌師。就此論文。自問答云。問。聲瓶齊所作。二相竝為因。無常貫聲瓶。說宗通兩處。答。所作兩處。俱成就故。此二相竝為因。無常瓶成聲不成。何得言宗通。兩處。
文。問何故此定方成宗義者。沼法師略纂。有此問答。問。何故異無說遍無。同有言定有耶。答。順成立同有。但有即順成。止濫立異。無非遍濫不止。大意同此。成宗不遍如上已陳者。上解因初相中。唯言法性。不言遍者。因於宗遍。即是不成。或兩俱不遍。或隨一不遍。或猶豫不遍。或所依不遍。有體無體。全分一分等。諸不成過。廣說已訖。今指彼文。故云如上已陳。止濫不盡至下當悉者。即指異品遍無性。第三相文。至下當悉。豈由喻遍能順所立方成宗者。九名之中。第八名云。二同品有非有異品非有。如勝論立。內聲無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喻如電瓶。此無常宗。空為異喻。勤勇之因。於同品瓶等有。電等上無。異品空中。一向非有。既勤勇因。於其同喻電等上無。非是遍。能順所立之因。豈同喻中。有一分能立不成過。既是正因。故同品上。猶說定言。不說遍字。
文。但欲以因至皆說遍也者。但欲以因成宗等者。此釋同喻因。不遍有。而得成宗。但能立因。將欲成宗。因有宗必隨逐。即是因同品之義也。故論文云。顯因同品決定有性不欲以宗成因。有宗因不定有。即是宗同品之義也。故論文云。謂所立法均等義品。若因於異品有。同品半有半無等者。此釋伏難。難云。若同品中。雖不遍有。成正因者。第七九句。同品不遍。豈非正因。故今通云。今此所簡。簡第二相過。第七九句。即第三相中之過。故無失也。問。若第二相。非要遍有。成正因者。何故因之初相。要遍方是。若一分有。即是一分不成攝耶。答。初相是主。要遍方是。第二助也。少有亦正。問。第八句中。電瓶為同喻。勤發之因。於電不遍。猶成正者。第二句中。瓶空為同喻。所作之因。於空不遍。若亦成正耶。答。若作是作法者。即第八句所收。非是第二句。故不可致疑也。
文。其九句者至故成九句者。宗法者謂宗之法等者。宗謂有法。宗之分故。亦名為宗。能有宗因。故名有法。法即因。遍在有法宗上。故言宗法。此即有法宗之法性。故名宗法。即因三相中。初相名義也。准長行中。因便復釋四不成因。闕無初相。今頌文窄。具標有初相也。或可。頌中宗法兩字。若言有者。即有初相。若言無者。即無初相。文中含其有無兩義。與長行中。寬狹即同也。餘文易解。
文。理門論中至而成九類者。常無常勤勇者。頌第一句之三宗也。一常。二無常。三勤勇。恒住堅牢性者。頌第二句之三宗也。配三常義。基測賓云。一恒。二住謂常住。三堅牢性。此三皆是常名差別。為成巧詞故。綺其文也。曉云。第二句三宗者。一恒住。二堅。三牢性。此三竝是聲常之宗。非勤遷不變者。頌第三句之三宗也。一非勤。二遷。是無常之異各。三不變。是常住之異名也。
文。其九因者至即成九也者。所量作無常者。頌第一句之三因也。一所量。二作。三無常。作性聞勇發者。頌第二句之三因也。一作性。二聞。三勤發。無常勇無觸者。頌第三句之三因也。一無常。二勇。三無觸。
文。一同品有至此是初三者。此初三中。第一句者。共不定過。第二句者。是正因攝。第三句者。異品一分轉同品遍轉過。問。真能立者。必破他宗。真能破者。亦立自義。若爾第二正因。為是能立。為能破耶。答。八義同異中。有能立非破。善申比量不斥他故。故第二句。是能立。非是能破。問。破有二種。一立量破。二顯過故。真能立者。必破他宗。第二正因。豈非立量破耶。答。賓云。近代諸師復云。更有立量能破之義。今尋諸論。雖則有文立量破他。論其義意。終不離前闕等名破。破本對立。良由邪宗立義。非真或闕或似。致令破者立量顯彼或闕或似是故離於或闕或似。更無別義而可別立立量破也。且如佛法立聲無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支既不闕。不墮似中。外人縱以百千比量。終不能破償。若破者。墮過類中。故不別論立量破也。今疏主意。亦應有之。能立自宗。即能破敵。必對彼故。問。第二正因。相違決定。俱具三相。何故九中。不說違決。答。有二說。一玄應師云。相違決定。二八句攝。具二相故。二云。相違決定。其過最重。故入隨一不成過攝。且依此義。略而不說。問。若相違決。有二八攝。如何二八。名正因耶。答。玄應師云。俱說正因。竝是二八。不言二八。唯是正因。今疏主意。不入二八。是故九句。不攝過盡。問。第二說中。若相違決。隨一過攝。其所聞因。立敵共許。云何名為隨一不成。答。不能令生他決智故。不許正因。是故隨一不成過攝。問。隨一不成。既闕初相。所聞性因。豈具三相耶。答。相違決定。雖具三相。而似非真。不能令生他決智故。既言非真。故說闕相。亦無有妨。問。若爾。不定是疑。不成即既決。疑決既別。云何相攝。答。若二別因。三相雖具。若自決定。成相違宗。令敵證智。不隨一定。名相違決。
文。中三句者至此是中三者。第四第六。皆相違因。第五句者。不共不定。問。陳那天主。兔角等無。皆入異品。既第四句。亦同非有。異有非有。與第六句。無有差別。中應八句。何立九句耶。答。失九句者。唯依有體。而作九句。若依無體。四六無別。何以故。以第六句。同品非有異品有非有。今第四句。取兔角等。為異品者。亦是同非有異有非有也。問。所作即是。宗之別法。云何所作。於餘處轉。答。理門論云。由彼相似。不說異名。言即是此。故無有失。問。若爾既於喻有。云何但說。為宗法耶。答。此中但說定是宗法。不欲說言唯是宗法。故亦無妨。問。所量通二品。遍屬異品。不定收。所聞因。雖無同品。不屬異品非不定。為顯此難。立比量云。所聞性因。非不定攝。異品無故。諸異品無者。皆非不定。猶如正因。又所聞性。非不定攝。同品無故。諸同品無者。皆非不定。如相違因。答。此唯屬有法之聲。不通同異。故是不定。又如山中草木。無的所屬。然有此人彼人之義。即名不定。今此所聞性亦爾。不在餘品。若在餘品者。既容通在同異品義。故是不定。又此所聞因。若我因者。佛法立聲是無常。勝論立聲是德句義攝。數論立聲三德為性皆以所聞為因。竝應成立。既立皆不成。當知。此因是不定也。前之二量。有相違決定。謂所聞性因。是不定攝。闕一相故。諸闕一相者。皆不定攝。猶如共等四不定因。此之四因。皆闕異品記無一相。今所聞因。亦闕同品定有一相。故是同喻。
文。後三句者至是名九句者。第七句者。同品一分轉異品遍轉。第八句者。是正因也。第九句者。俱品一分轉。問。第八句因中。內聲無常。勤通無間所發性故。猶如瓶等。因中可有不定之過。有勤勇無間所發。而是常住。擇滅無為。此即正因。有不定過。為如瓶等。勤勇無間所發性故。聲是無常。為如涅槃。勤勇無間所發性故。聲是常耶。又作法自相相違量云。內聲應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如汝涅槃。答。軌師云。梵本量門釋論解云。聲從勤勇無間所發者。約近因等起。其擇滅涅槃。遠因所顯。謂由散心求發入方便。或隔無量心。始顯涅槃。故非勤勇所發。賓云。勤發但是。斷煩惱用。而涅槃理。勤發亦有。不發亦有。是故不關勤發之事。亦勿浪稱涅槃勤發。是故不得作不定過。曉云。所發者。發動義。以常住法無發動故。非是勤能無間所發。問。若爾加行無間生體正智。正智無間斷惑。斷惑無間。得無為故。豈非是勤勇無間所發。答。大乘宗中。自許涅槃。垢淨無常。位轉變故。如成唯識論第八卷說。即基疏云。約詮為論。圓成涅槃。亦名無常。即垢淨無常也。由此前云。相違量中。喻有所立不成之過。故第八因。無有不定相違等過。問。內聲無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同喻如電瓶。異喻如虛空。此勤發因。於瓶等有。於電等無。此空為異品。於彼非有。此即第八。同品有非有。異品非有真因也。此勤發因。於電非有。同喻之中。有一分能立不成過。既有此過。應非正因。答。由此義故。但言同品定有。不言遍有。若言遍有者。此因不遍於電等上。應有一分能立不成。既言定有。故無此過。如美好珍菓。雖有少疵。即攝為上味。而捨之。此因亦爾。同喻別體。即有兩物。一物能助能立之因。得成其宗。一物有過。雖不助因。而不為過。若引一物。為同喻中。有一分過。此必為過。若一分不成能立因者。是一分能立不成過。若一分不成所立宗者。量分所立不成過。問。因第二相。於同喻上。一分非有。而成正者。因初相中。於有法上。一分非有。亦應成正。即不應有一分所依不成之過。答。初相是主。分無成過。其第二相。是助非主。雖無一分。而得成正。約第八句。說遍定義。意在此也。此義玄妙。學者應思。
文。然理門論至攝餘不盡者。於同有及及二等者。本頌文也。論主先製二十餘頌。以之為本。後造長行解釋。解釋之時。更造諸頌。名為末頌。亦名子頌。今此即是本頌之數也。有三類因。第一類者。初兩句頌正因。正因有二。第一於同品有。第二及二者。同品有非有二合也。同中既然。復於異品無故。云在異無也。言是因者。此之二句。皆是正因。即九句中。二八句攝。問。若是正因。要具三相耶。若言具者。掌珍比量。無異法喻。應非正因。答。具三相者。必是正因。自有正因不必具三相。沼師云。此釋全非。誰言此因。不具三相。既無異品有法。即因不濫行。豈非異品遍無之相。若闕此相。是真因者。諸不定因。皆闕此相。亦應名正。又若具三。皆正因者。決定相違。應正因攝。又復此量。亦非正因。成唯識說。為似量故。翻此句相違者。第二類也。翻此二正因。即名相違。一者同品非有異品有。即翻此第二正因。同有異無。二者同品非有異品有非有。即翻第八正因。同有非有異無。即九句中。四六句攝。竝是法自相相違因也。餘三相違。不入九中。故云攝餘不盡。問。四六兩句。無其別體。何以為二。答。今此九句。唯依有體。不依無體。若依無體。四六無別。何以故。以第六句。同品非有異品有非有。今第四句。若收兔角等。為異品者。亦是同品非有異品有非有。故無別也。問。九句之中。何故唯有法自相相違。無餘三違。答。准彼論意。具有四違。然九句中。唯有一過。無餘三違。故云攝餘不盡。沼義纂云。九句之中。亦攝餘三。准文如是。立聲為常。所作勤勇二法為因。唯法自相。豈名為餘。若不明四。次下攝頌。何故云邪證法有法。自性或差別。此成相違因。長行既無別解。總攝於上。故知九因。亦有攝四。問。若云九句有攝四違。如何說言如法成法。不言成有法。又彼九因。望違於常及非勤勇。此但違法。如何攝四。答。雖云違有法。實唯成法。如難有性而非有性。難彼意許離實有而非有性。故唯成法。廣如彼說。
文。所餘皆不至至下當知者。此第三類。即是九句之中。除前四句已外。所餘五句也。此之五句。皆名不定。即六不定中。但除相違決定故。云餘五。問。何故九句。無相違決定。答。義纂云。理門頌中。據別而說。不對許有聲性論者。立所作因。故九中無故彼中難所聞性因。若對許有聲性是常。此應成因。此難不共不定。准此故知。不約對二。彼論長行。及此論中。據二宗對。故有相違決定。淨眼疏云。問。第二。第八。是正因收。且如不成因。亦於同有。異無。應是正因耶。答。因遍宗法。方論九句。既不成因。何用同有異無之相。故非第二第八所收。問。相違決定。及法差別相違因等。亦是第二第八所收。應是正因耶。答。正因必是。第二第八所收。不說第二第八。皆正因攝。約此義說。亦不相違。
文。上九宗中至智不決故者。問。比量相違。與決定相違。有何差別。答。前比量相違。但立其宗。即違共因。今立因也。方違其因。故不同也。問。比量相違。立其宗時。即違其因。其義如何。答。如立宗云瓶等常。立此宗時。即違後共初無後無故因。謂瓶等定是無常。初無後無故。如燈焰等。此義意云。前宗違後因。名比量相違。後因違前因名決定相違。今大乘基云。彼宗違因。此因違宗。彼寬此狹。二類別故。彼比量相違。膽宗違後因。此決定相違。後因違前宗。問。決定相違。比量相違。寬狹云何。答。但相違決定。即比量相違。自有比量相違。非相違決定。如立宗違。其比量。而立因別有餘過。故非相違決定。至下當知。問。二八因。是正因者第二正因。應有決定相違之過。量云。聲應是常。兩俱極成無常所不攝故。猶如虛空。既有此過。如何二八名正因耶。答。此是似破。此因非但違害他宗。亦害自宗。故非真破。即立量云。聲應無常。兩俱極成常所不攝故。譬如瓶等。一云。相違決定。雖具三相。是疑因故。二八不攝。或決定相違不具三相他智不決定者。由此有云。相違決定過者。隨一不成攝。故理門論。九句因中。不攝違決。如前已解。
文。問言定有至決定有性者。此問意者。將作四句。宗同因同。相對而問。言定有性者。因同品也。宗隨逐者。宗同品也。言因同品。已顯必有宗同品。何復須言宗同品。既言宗同品。即顯必有因同品。何須復言因同品定有性耶。答中云。乃顯此因成義不定等者。顯有相違。方及不共不定。即九句中。中三句是也。亦顯此因成相違法等不定成宗等者。顯有相違。及餘四不定。即九句中。除二五八。餘六句是。
文。由此應為至品一分轉者。有同品非定有等者。略纂云。有是同品非定有者。此有兩解。一云。於同品中。因遍非有。名是同品非定有。謂九句內。中三句也。二云。於同品中。因少分有。亦是同品非定有。謂九句內。後三亦是。然兩解中。四六兩句。相違因攝。第一第三第五。此三句不定因收。故文不得唯據同品也。問。第八句。既是正因。如何第二解云後三亦是同品非定有耶。答。因明文云同品定有。自有兩義。一云。因於同品遍。故言定有。二云。因於同品少有。亦得名為定有。既對少有。第二解云同品非定有。亦攝後三句也。今疏所舉。依第一說。唯取中三句。不取後三故。有定有非同品等者。謂九句同內。名取初後。以各初句異中有故。以各後句異品有非有故。然六句中。四六兩句。相違因攝。餘之四句。不定因攝。故文不得唯據定有也。
文。有亦定有至定有性也者。此第三句准四句文例。應云有亦同品亦定有。作法定故。然今云有亦定有亦同品者。蓋寫謬乎。案諸四句。無此文例。故知謬也。有同品亦定有等者。謂九因內。初後兩三句。以彼六句竝云同品有故。然六句中。兩句是正車因。為簡餘四不定之因故。文雙標同品亦定有也。問。若爾。初後兩三中。定攝四因。亦攝是正。竝云同品定有故。答。此之四因。雖是同品亦定有。非異品遍無。不同第二第八。同品亦定有。異品通無故四因非正也。有非同品非定有者。此有兩解。一云。九句中各取中句。以此三句竝異品非有故。二云。亦取初中後三內。各加後句。以各後三句。異品一分非有故。異品一分無。亦得言定無。以同一分有得言定有故。六句內。兩句是正因。為簡一句相違因。三句不定因云同品。簡異品。定有簡遍無。故文雙標同品定有。二八正因等者。問。第二第八。是正因收。亦如不成因。亦於同有異無應是正因耶。答。因遍宗法。論九句。既不成因。何用同有異無之相。故非第二第八所收。問。相違決定。及法差別相違因等。亦是第二第八所收。應是正因耶。答。正因必是。第二第八所收。不說第二第八。皆正因攝。約此義說。亦不相違。
文。異品遍無至即名異品者。異者別義等者。釋異品義。總有三說。一云。除宗以外。一切有法。皆名義品。不得名異。若彼義品。無有所立宗中能別。與宗相似。如此義品。得名異品。此說非理。瓶等亦應非同品攝。瓶空望聲。俱不相似故。若空等上。無其無常。與聲所有無常異故。與瓶異者。立論許聲是無常空無所立成異品。敵論說聲是常。空等亦應是同品。二云。除宗以外。空無無常。為異品。三云。除宗以外。雙取空等并能無之常。以為異品。此後二說。廣破如決。別二總一。既非異品。未知異品。何者是耶。今正義云。異者別義。品煮在義。即是聚類。非體類義。無體故。同喻必有唯依喻體。異喻無依。有其喻體。亦得成宗。為顯異喻無喻所依。亦得成宗。故云許無體故。言體者。所依名體。非是喻體。隨體有無等者。除宗以外。能別有法。二互相離。名為異品。以天主等不相離義。名之為宗。明知。異品取空無常互相離義。得名異品。又准同品取不相離。違同成異。明知。相離名為異品。言通無者。依於相離異品中。遍無一分。所作因體。故云異品無性也。即准同中。要由因力。所成之同得同品名。對此同品。翻說為異。故異品聚中。無其所立無常之成宗。名之為常。此之常義。即非所作因之所成。故名為異。除異之外。總約一聚。名之為品。故必須記。彼之本因。不來成此。故名異品。且異品者。總與瓶上有法及法。能立所法。義不相似。諸法聚類。其中一切。總是異品。然得名者。但無所立。名之為異。亦名為品。而無能立。及異所依虛空之體。但名為異品。而非是異。然若總收。通名異品。
文。古因明云至皆名異品者。此簡古說。即陳那已前內外道等。古因明師也。與其同品相違或異說名異品等者。此有二義。一者約法相違。立為異品。故云與同品違也。二者約有法不同。立為異品。故云或異也。且約法相違者。自有二義。一者如水火上。冷熱相害。相違之義。此以不同陳那義中。要據因力。所成之同。說為同品。而彼但據宗中說常。取常為同。又宗常故。但取無常。即說為異。彼既不據本因之力。成與不成。是故濫取不定量中。同異二品。說為兩品。且如立聲定是常。無質礙故。譬如虛空異喻云。如瓶等。此中瓶等。既是無常。與本宗中及同喻中常義相違。既作異品。既不約因所成不成故。但喻於冷熱相害也。此是十四過類中。同法異法兩種相似。偽難破真。然後即作如是偽立也。二者又有外道古因明師。約於無常與無我異。如是一切義門異者。義既不同。不相容受。相違之義。即名異品。良由意欲立聲為常。求同不得。唯取異證。故強分別一切義門。皆悉令異。此是十四過類中。分別相似。偽破真立。然後即作如是偽立也。或說與前所立有異名為異品等者。第二約法不同者。聲論師立聲為常。非作為因。而執瓶等與聲體別。瓶等體中。無容有聲。故名為異。故知。瓶等自是所作無常。不關聲事。此是下所相似者。偽破真立。然後即如此妄立也。上敘彼宗二義竟。
文。陳那以後至便無後過者。陳那以後皆不許然等者。今陳那明異品者。要據本因。於此處中。無所立故。說名異品。是故非斥古師兩義。云非與同品相違或異也。若相違者應唯簡別等者。此初破相違為異品義。通破冷熱相違。及異門相違。故云應唯簡別也。異門相違者。如無常宗。應簡無我以為異品等是也。且約冷熱相違者。相承釋云。此令本宗疑濫不定。且如立於火爐中定有熱觸。因云以有火故。同喻云如燒窯中。異喻云如雪山水凍之處。即知一切有火之處。皆為同品。諸有冷處。皆是異品。其有不熱不冷之處。復是何品。是則唯立相違之法。簡別同品。不是返遮宗因二有。若許爾者。則一切法。應有三品。本立熱宗。以熱簡冷。簡異品訖。復須更簡不熱不冷。非同非異。第三品義。若其許簡不熱不冷。非同非異第三品者。便令本宗亦熱不冷。非同非異第三品乾。便令本宗亦熱亦冷。方得簡除不熱不冷也。是故令宗中得定成。故有過也。准此冷熱相違之義。善惡苦樂。明闇大小。常無常等相違義。一切可知賓師云。准類上說。義即不然。若立聲常。空為同品。瓶為異品。乾闥婆城。復是何品。故不然也。今說或可。如前已敘。立聲是常。無礙為因。雖復立因。不約因力所成不成。立同異品。但唯偏就所立之中。簡同說異。故云應唯簡別者。即令不定量中。所有異品。濫成真異。以之為過。
文。又難或異至即名異品者。此次破或異為異品義。若別異者應無有因等者。此亦且標有過之相。謂若說言下。疏主文也。若謂隨與宗法別異。皆名異品即無有因。所以然者。且如聲是無常。所作性故因者。即於聲上有空無我等義。與無常義。有別異故。名為異品。然所作性因。亦於無我等義處轉。即名異品。有便是不定因。非謂正因。是則一切。皆有兩義。豈有一因非異品有。如是一切。應無正因。有正因故。故知異品。非別異義。但是當知。地所立處。即名異品。
文。此亦有二至定必先無者。一宗異品等者。即准同中要由因力所成之同得同品名。對此同品。翻說為異。故異品中。無其所立無常之宗。名之為常。此之常義。即非所作因之所成。故名為異。次言品者。除異之外。總約一聚。名之為品。故必須記彼之本因。不來成此故名異品。問。異品者。為異即品。為異與品。為異之品耶。答。但無所立。名之為異。亦名為品而無能立。及異所依。虛空之體。但名為品。而非是異。然若總收。通名異品。譬如七覺。今言宗異品者。取其所立。以之為異。亦名為品。而無以能立及有法體。但名為品。而非是異。然論多說宗之異品等者。通伏難也。難云。異品有二。一宗異品。二因異品。何故下云宗異品名品。因異品名法。是故通云。無常所離。常是能離。今從所離。宗之品類。名之為品。又徒所離。因之宗法。名之為法。因無之處說宗異品等者。因異品處。須宗異品。欲顯其因隨宗無故。異法喻中。宗為所隨。為能隨故云隨宗無也。如言若有是常。見非所作。前為所隨。後為能隨宗之無處等者。宗異品處須因異品。須因無處。宗必先無。言先無者。顯所隨是先也。
文。且宗異品名因異品者。若異有法等者。此簡異說也。有云。除宗以外。一切有法。皆名義品。若彼義品。無有所立宗中能別。與宗相似。如此義品。得名異品。理即不然。瓶等亦應非同品攝瓶空望聲。俱不相似故。同法所依者。即是瓶等。喻所依也。有法必別者。聲有法宗也。瓶等有法。與聲有法。其體必別。亦應名異。今簡此說。故云若異有法等。若異於法等者。若空等上。無其無常。與聲所有無常異故。與瓶異者。立論許聲是無常。空無所立成異品。敵論說聲是常住。空等亦應是同品故。云皆應名同。此異品者不別取二等者。除宗以外。能別有法。二互相離。名為異品。以天主等。不相離義。名之為宗。明知。異品取空無常。互相離義。得名異品。今云一切無宗法處者。無與相離。其義一種。有與不相離。翻此可知。准理同前無隨所立所應之法者。謂所立一切宗法。傍意所許。亦因所成。此傍意許。亦名為宗。無此宗處。定遍無因。名因異品。
文。然雖異品至遍無性也。通二伏難也。初難意云。以宗異品。足止宗濫。何更須說有因異品。故通之云。雖有宗異。亦取因異顯無宗處。因定隨無。返異成同。明知。有因宗定隨轉。後難意云。論釋異喻云。若有是常。見非所作。如虛空等。何故不先離因。後離其宗。必先離宗。後方離因。彼若不然。先因後宗。便成常住異法之宗。若有此事。是何失耶。故通之云。今顯能立本欲成宗。於異品無。其宗便立。故先正離宗。後方異因。
文。問言遍無至遍無性也者。此問意云。宗因異品。如光影俱。若言光時。必有其影。若言影時。必有其光。宗因兩異。其義亦爾。若言因異。必有宗異。若言宗異。必有因異。何勞雙言有兩異品。此答意云。將作四句。先顯是非。但言遍無至非定成宗者。顯非也。今顯此因至決定遍無者。顯是也。顯非之中。略彰二過。但言遍無不言異品。有成異宗之過。及不共不定過。即九句中。四五六是。四五六兩句。同無異有。故成相違宗。其第五句。同無異無。故即不共不定。但言異品。不言遍無。亦有不定相違之過。即九句中。除二五八。餘六句是。一三七九。是共不定等。四六相違。顯是可知。為簡非句。故雙標也。
文。由此應為至第五不定者。有異品非遍無謂宗異品非因遍無等者。餘六句。言一者。初三第一。同品有異品有。言三者。初三第三。同品有異品有非有。言七者。後三第一。同品有非有異品有。言九者。後三第三。同品有非有異品有非有。今取異品有及異品有非有句言非遍無。四六相違。其義亦爾。第四句者。同品非有異品有。第六句者。同品非有異品有非有。既同無異有。故成相違。為簡此六句。不定相違過。雙標之也。沼略纂云。有是異品非遍無者。此有兩解。一云。謂初中後三因中。各取初句。為簡此三。兩不定一相違。文標遍無也。二云。三三句中。加各取後三句。為簡此三。中三末後句。是相違因。初後第三句。不定因故。標遍無也。有遍無非異品謂因遍無非宗異品等者。謂九句中。取中三句。此之三句。竝云同品非有故。為簡此三。一不定兩相違。故標異品。今中三句中。但取同品非有句。不取異品句。故與前別。言同品者。宗同品也。故非異品。謂非宗異品也。有異品亦遍無謂宗異品亦因遍無等者。謂初中後。各取中句。以中三因竝云異品非有故。此三因同。兩是正因。由此文標異品遍無。雖第五句異品非有。由同故無。不定因攝。
文。有非異品至遍無性也者。有非異品亦非遍無謂非宗異品亦非因遍無等者。於九因中。取初後二三句。以此六句。皆於同品。非遍無故。雙標為簡此六因內。不定四因。雖六因同品定有名非異品。亦非遍無。由於異品。非遍有故。是正因攝。問。遍無由於異品。非遍有故。是正因攝。問。遍無性因。應名異品。返證初相故。何故此中。望宗為異品。答意顯。異宗之義品處。無所立宗。既無能立。返成宗聚。有能立因。明知。定有所立宗也。問。何故異無說遍。同有言定耶。答。順成立同有。但有即順也。止濫立異無。非遍濫不止。問。若第二相。非要遍有。成正因者。何故因云初相要遍方是。若一分有。即是一分不成攝耶。答。初相是主。要遍方是。第二助成。少有亦正。自句他句皆無過者。唐前記云。同喻同是所作。故名為自。異喻非同。故名為他。即此自句他句無過。即是正因也。復有記云。當句之中。雖無其過。他句有過者。今此正明異喻。同喻即名他也。雖有兩說。義旨未諍。今謂傳云。因三相中。各有四句。初相四句。望餘二相。名為自句。餘二相句。名異他句。餘相准之。何以得知。即次下云。上來三句。所說過者。各自句中。四句之過。故知。一相名自。餘相名他。又解。一一相中。各有四句。一四句中。各互相望。為自他句。簡去非句。持取是句。即其是句。名為當句。即第三句也。第五不定。當句之中。雖無其過。他句有過。亦亦可簡。
文。問此三相至後二不言者。此問意云。何故因望宗。以言遍是宗法性。不言遍是宗品性。同異二喻。俱言品耶。此答意云。宗有總別。而一所立。總說為宗。狹不說品。喻寬能立。同異體別。皆說品字。以因成宗非成二喻者。顯宗是所立。兩喻非所立也。因所成故。宗為所立。同異二喻。非因所成。故非所立。沼義纂云。因即宗法。體義分故。更無別聚。故云宗法。同異二喻。別聚類法。故得名品。意亦同也。
文。問此之三至亦具三相者。問中云。前言闕無異品亦成正因者。前說異品遍無性中云。品者聚類。非體類義。許無體故。不同同品體類解品。賓云。無異成正。掌珍自許。今云是過。豈不違理。今此問意。兼取其義。答中云要具三相。上異濫而成正因者。今疏主意。夫立異喻者。為遮宗因二有之濫。掌珍比量。遮義已成。因不異濫行。豈無異喻體。但無異喻所依而已。掌珍論上卷云。為遮異品。立異法喻(同喻證宗令決定已遮不令入異喻之中)異品無故。遮義已成(遮不入異其義已成)於辨釋時。假說異品。建立比量。亦無有過假說異喻云。若有不空。即非緣生。如龜毛等。此中不空。表其無空。謂有為體。可得說言俗有真空。今龜毛者。非是俗有真倥。故無。其假不空。此中非緣生者。表無緣生。若論成立聲是無常。空為異品假立空法。灼然易解。故無異品者。若說不說。皆得知因有第三相。異品遍無之義也。是故當知。非無異喻體也。非開喻依故者。因非濫行。遮義成時。不舉異喻所依。亦成正因。故云非關喻依。故闕無而許正者。喻依闕無。而許正也。同必須依體者。依者。喻所依也。體者喻體也。此說有體成有體宗者。因有三種。一有義因。二無義因。三通二因。若有義因。要有所依。依無不立。若無義因。不藉所依。依無成就。若通二因。通有無法。今此中說。以有義因。成有體宗。故異體無。亦具三相。問。若具相三。是正因者。第六不定。應非似因。具三相故。答。但是正因。必具三相。有具三相。而非正因。故無過也。
文。上來三句至非同異喻者。言三句者。即因三相。名為三句。所以得知。下四類中初各對者。三相一一。各對自法為句。初相有三。後二各四。今云自句及自法者。其義一種。由此知耳。沼略纂云。上來解三相。各自相望。有十一句。綺互相望。有二十四句。辨正似因既言三相各自相望。故知三句即因三相。各自句中四句過者。因中三相。互有所闕。即是不成。不定相違等過攝故。云自句中四句過。一無體闕等者。夫無體闕者。約能詮言陳不陳而說之也。有體闕者。約所詮義闕不闕而說之也。又無體闕者。唯約因一喻二之三支說。有體闕者。約因三相。及因一喻二之三支義說。故有差別。但在三支等者。在者於也。三支者。因一喻二名為三支。此三支中。談其闕過。而有二義。一唯約言闕不闕說。二唯約義闕不闕說。今云無體闕三支者。唯約言闕不闕說。若有體闕之三支者。唯約義說闕不闕。如次下說。若陳因言必有體闕者。雖是因一喻二三支而若陳因言中。隨應闕義。即有體闕。三相既義。不陳言故。非無體闕。有闕因非同異喻者。即不陳因言。唯陳同異喻言。如立宗言。聲應無常。同喻如瓶。異喻如空。不陳因言。故云無體闕也。有闕同異喻非因者。唯陳因言。不陳二喻言。如立宗云。聲應是常。所作性故。不陳二喻言。故云無體闕。有闕因亦闕同異喻者。如數論者。立我是思。唯陳宗言。不陳因喻。故云無體闕。有非闕因非闕同異喻者。如二八正因等。問。此四句中。何句為正。答。第四句為正。問。若爾相違決定。具宗因喻。言義不闕。既是第四句。豈是正因。答。相違決定。非第四句。是初句攝。雖具三相。他智不決。非是正因。故闕因非同異喻句攝。由此義故。相違決定。不九句攝。有師亦攝。
文。此四句中至非餘過攝者。第四句非過者。由此明知。決定相違。非第四句。若入第四。豈非正因。故初句攝。然具三相是正因者。其言可簡。但是正因必具三相。有具三相而非正因。故無過也。由此有師。相違決定。隨一不成等。如前已解。如是乃至三立皆闕等者。世親菩薩。宗因喻三皆闕。以之為第七過。世親已後。皆除第七。以宗因喻三為能立。總闕便非。既本無體。何成能立賢愛論師。陳那菩薩皆除第七。無闕三者。自餘諸師。不除第七。因一喻二。即因三相。雖有申宗。不申因喻。如數論者。執我為思。不申因喻。豈非過也。又雖有言。而相並闕。如聲論師對佛法者。立聲為常。德所依故。猶如擇滅。諸非常者。皆非德依。如四大種。此德依因。雖有所說。三相並闕。何得非似。由此第七。亦缺減過。今疏主意。立第七過。故云三立皆闕。不闕不定雖有所陳似立生故者。即前聲論。所立量是也。德所依因。同喻擇滅。異喻四大。於聲論宗。皆所不立。雖有所陳。似立生故。又解。相違決定。雖有所陳。似立生故。是似非真。二八正因。有其所陳。似立不生。故其非似。如是差別。故云不闕不定。問。次下義少闕中。不闕無過。何故今此不闕不定答。有體闕中。體唯是有。義亦不闕。故俱不闕。而非是過。今此無體闕。其體不無。故得不闕名。不廢體上義有過失。故名不定。三箇四句者。因一喻二。各有四句。今上所舉。唯因四句。一箇兩句者。三立皆闕。三皆不闕。以之即為一箇兩句。但名闕過非餘過攝者。三十三過所不列故。名為不攝。非不相從。彼過所攝。故次文云。唯闕初相。四不成攝。問。勝論師對佛弟子。立聲為常。德所依故。猶如擇滅。諸非常者。皆非德依。如四大種。此德依因。雖有所言。三相並闕。有人判云。此應但是不成因。非謂缺減。沼法師云。此判不然。若據支顯。此不成收。今據相明。三相都闕。故是闕過。又闕初相。可名不成。亦闕後二。何獨不成。故名缺減。
文。有體闕者至皆因過故者。有體闕中。復有二種。一者以因三相為能立。二者因一喻。二為能立。問少相少義。二闕何別。答。少相但是。闕因三相。少義缺三相。即是因同異二喻。雖陳其言。無因等義。同喻即是。俱不成過。少者缺也。有闕初相非後二者。如勝論師。對聲論云。外聲無常。勤勇發故。同喻如瓶。異喻如空。此勤發因。不遍外聲。故闕初相。同有異無。是故不闕後二相也。有闕後二非初相者。如聲論師。對勝義云。聲應是常。所作性故。同喻如空。異喻如瓶。此此因遍聲。不闕初相。同無異有。故闕後二。有闕初相亦後二者。如聲論立聲應是常。眼所見故。空為同喻。色為異喻。此眼見因。不遍聲宗。故闕初相。同無異有。故闕後二。俱非易知。三種四句一種兩句者。開為四句。合為兩句。如四分開合。若不爾者。一種兩句。與四句中第三第四。有何差別。由何義故。作此開合。開為四句者。簡似取真。合為兩句者。簡古取今。古師六闕。今義七闕。為顯此義。開合不同。然有人云。釋闕過中。約因一喻二。及因三相。句雖有七。過容有六。以立闕異喻。有非遍故。若無故明闕。非釋減過。有故辨闕。是過如前。故容有六。沼法師云。此說不然。無故辨闕。亦不成過。可容有六。有故辨闕。既許是過。即容有七。何但言六。又標說云。及因三相。因三相中。七句皆過。何容只六。又言闕異即非是過。此非了義。如立無常。常空非有。名闕異者。此判定非。理門論云。若所立無說名異品。非與同品相違或異。此意不要有體方名異喻。但無所立。即名異故。若要有體。方為異喻。亦是遮詮。何成止濫。即違理門云。前是遮詮。後唯止濫。
文。若因一喻二至或具三過者。闕因義非後二者。因義即遍是宗法性。是初相離。四不成過。皆闕初相。故云闕因義非後二。有闕第二非初後者。如立聲常無質礙故。瓶為同喻。空為異喻。同喻瓶等。俱不得成宗之與因。故是同喻俱不成攝。有闕第三非初二者。前無礙因。於異空轉。彼空不遺常性無礙故。俱不遣攝。如是闕二者。前約一闕作四句已。如是闕二。亦作四句。有闕初二非後一。有闕後一非初二。有闕初二亦闕後一。有非闕初二亦非闕後一。乃至闕三及三不闕者。此一種兩句也。或具二過或具三過者。唐前記云。闕二即是二過。或具三過者。即是總闕也。又有人云。若具同異喻俱過。名具二過。若具同異俱過。并四不成過。名具三過。問。何故少相闕中。初名不成。後二句不定及以相違。今此義少闕中。後二句俱不成。不名不定過。答。同品之上。闕其因相。即不得有所立之宗。異喻准知。由此但名不定相違。若闕喻者。二互俱無。二俱不立。言名闕喻。故但言不成及俱不遣。不言不定等。
文。賢愛論師至故說七闕者。以無體為闕故唯六句者。有言為有體。無言為無體。且能立中。唯陳因言。不陳喻言。方名為闕。唯陳其宗。不陳因喻。本無能立。何名缺過。故唯六句。無第七句。且因中三分。辨闕有二。初云唯有六句。謂闕一有三。闕二有三。無其闕三為第七者。前六容是可許成闕。第七本非。故不論闕。譬如俗人。尸羅非有。何論持犯。此賢愛論師。陳那等義。後云容有七句。如聲論師。對佛弟子。立聲常宗。德所依故因。同喻如擇滅。異喻若四大種。此之比量。三相竝無。不許第七得成理者。此量應是。既容猶闕因中三相。故知闕三。亦成闕也。此陳那已後諸德。皆作此說。不言有能立以成過等者。此說立有第七所以。若言能立。要有一二。對彼有者。方名闕能立。可無第七。但言能立聞。名闕能立過。能立三總闕。何非是闕過。故立第七也。
文。問理門論至不攝之盡者。問意可知。此答意云。因親成宗。若有初相。方能順成。若無初相。不能順成。所以理門。說五不定。不說一者。其五不定。雖是不定。而具初相。親成於宗。如定因具初相。親成於宗。五不定因。亦具初相。親成於宗。其義相順。故理門說。五不定因。相違決定。雖具三相不生決智。是似非真。故亦不說。問。五不定因。不順成宗。與四不成。有何差別。而說之也。答。五不定因。不成宗者。由後二相過。不由初相過。故有差別。同異成宗疎遠故但標其順違者。為隔因故。故云疎遠。順者二八正因也。順曳宗故。雖多正因。而略說二。即第二第八因。違者四相違因也。違害宗故。雖有四相違。而略說一。即法自相相違。四相違者。後二相過故。違返二八正因。故標順違。由此義故。所餘諸過。不攝之盡。
文。上三相中至非定有性者。各自為句者。上三相中。當相為四句。故云各自為句。言及三對闕者。三相互對。而作四句也。初相三句之中者。有云。初有四句。亦有遍而非宗法句。今疏主意。依壁法師義。必無遍而非宗法句。故云初相三句中。有是宗法而非遍非是同品非定有性者。如立宗云無為聲常。非勤發故。同如電瓶。異如虛空。此非勤因。遍無為宗。故是宗法。不遍聲宗。是故非遍。所立常宗。於瓶上無。故非同品。非勤發因。於電上有。故非定有性。有是同品非定有性非是宗法而非遍者。如立宗云。無為聲常。所作性故。同如空等。異如瓶等。所立常宗。於空上有。故是同品。所作性因。於空上無。故非定有。此所作因。不遍無為。故非宗法。於聲宗有。故非非遍。有是宗法而非遍亦是同品非定有性者。如立宗云。一切聲常。勤勇發故。同如空等。此勤發因。遍於內聲。故是宗法。不遍外聲。故是非遍。所立常宗。於空上有。故是同品。勤勇發因。於空上無。故非定有。有非宗法而非遍亦非同品非定有性者。如立宗云。聲是無常。所作性故。同如瓶等。異如空等。所作性因。於有法有。非是初相之初句也。所立能立。俱於喻有。非是第三相之初句也。
文。如是以初至略示而已者。上以初相第一之句。對第二相中之初句。作四句已。以之即為一種四句。如是以初相第一句。歷第二相四句。總有四種四句。舉一例餘。故云如是。且以初相第一句。以老二相中第二句。作四句者。有是宗法而非遍。非是定有性而非同品。有是定有性而非同品。非是宗法而非遍。有是宗法而非遍。亦是定有性而非同品。作量作法。准前可知。有是有非者。諸四句中第三俱句。名之為是。餘之三句。名之為非。此約多分。而作此言小分有非。隨應可知。
文。於前諸句至相寬遍故者。各對互隨無者。若消其文。四類可消。一者各對。二者互隨無。三者各對互隨無。四者各對互隨。含此四類。以作一句。故云各對互隨無。如應為不成不定等者。此標因中十四過也。如次四不成。六不定。四相違等者闕過也。同喻異喻諸所有失者。同喻五過。異喻五過也。三十三過中。除宗九過。餘諸過者。皆入此攝因親成宗相寬遍故者。四十四過中。四不成過。於宗有失。闕初相故。四相違過。通於宗喻。而有所失。六不成過。通於兩喻。而有所失。由此義故。故云相寬遍也。宗有九過。唯有十過。因貫宗喻。義相寬遍。故有十四過。
文。各對互隨至四十種四句者。初相有三者。今疏主意。依壁法師義。唯說三句。必無遍而非宗法句旨。故唯有三。後二無論故云各四。三相闕中。古今合有兩釋者。賢愛論師。陳那等言。唯有六句。無第七句。自此已後諸德等云。非唯六句。亦有第七。問。互隨無中。說闕過者。頌終等言。即為無用。等言意顯諸缺減過。前已說故。答等言顯同喻異過。非唯闕過。故非無用。或有本云。合有多釋。此亦可得。古師等云。能立有八。或有四。或有三等。約此說闕。其義多有。故云多釋。三種四句者。初相對後二相。有三種四句。第二相對餘二相。亦有三種。第三相對餘二相。亦有三種。總有三三種。故云三種四句。初相三種四句者。有遍是宗法性。非同品定有性。此犯不共不定過。謂立聲常所聞性故。此聲常宗。空為同品。瓶為異品。此所聞因。於聲上有。名有遍是宗法性也。於空等無。名非同品定有性也。既於瓶等。所聞不轉。即是不闕第三異品遍無性也。故所聞因。成聲常宗。因三相中。名有遍是宗法性。非同品定有。下准此釋。有同品定有性。非遍是宗法性。此犯不成過。謂聲無常。眼所見故。有遍是宗法性。亦同品定有性。此是正因。及不定因。謂聲無常所作性故。勤勇無間所發性故。有非遍是宗法性。非同品定有性。此犯相違因過。謂立聲常所作因故等。第二四句者。有遍是宗法性。非異品遍無性此犯共不定過。謂立聲常所量性故。此聲常宗。空等同品。瓶等異品。其所量因聲宗有故。名為遍是宗法性也。於瓶等轉。名非異品遍無性也。瓶等復有。故所量因。成聲常宗。因三相中。名有初相無第三也。下准此釋。有異品遍無性非遍是宗法性。此犯不成過。謂立外聲定是無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有遍是宗法性。亦異品遍無性。此是正因。及決定因。謂九句中。第二八因等。有非遍是宗法性。非異品遍無性。此犯不成與不定過。謂立聲常非色得蘊故。第三四句者。有遍是宗法性。非同品定有。異品遍無。此犯相違因。謂九句中。第四因是。此所作因。聲宗有故。名遍是宗法。於其空等同品不轉。於其瓶等異品有故。名非同品定有異品遍無下之三句。准此應釋。有同品定有異品遍無。非遍是宗法性。此犯不成過。謂聲無常眼所見故。有遍是宗法。亦同品定有異品遍無。此是正因。決定因等有非遍是宗法。非同品定有。異品記無此犯不成與不定過。如勝論師對聲論云。聲無常宗。德所依故。同喻如擇滅等。異喻如虛空等。是為初相三種四句。第二相三種四句者第一四句者。有同品定有性。非遍是宗法性。此犯不成過。謂聲無常。眼所見故。同如色等。異如空等。眼所見因。於聲非有故非遍是宗法。於同喻有。故名同品定有。有遍是宗法。非同品定有。此犯不共不定過。謂立聲常所聞性故。此聲常宗。空為同品。瓶為異品。此所聞因。於聲上有。名遍是宗法性。於空等無。名非同品定有性也。既於瓶等。所聞不轉。即是不闕第三異品遍無性也。有同品定有性。亦遍是宗法性。此是正因。及決定因。謂聲無常。所作性故。同如瓶等。異如空等。有非同品定有性。非遍是宗法性。此相違因過。謂立聲常所作性故。第二四句者。有同品定有。非異品遍無。此犯不定過。謂立聲常。所量性故。此所量因。同異俱有。名有同品定有。非異品遍無。餘之三句。准此應釋。有異品遍無。非同品定有。此犯不定過。謂九因中。第五句也。有同品定有。亦異品遍無。此是正因。及決定因。有非同品定有。非異品遍無。此犯相違因。謂九因中。相違因是。第三四句者。有是同品定有。非無品遍無遍是宗法。此犯不成與不定過。謂聲勤發。眼所見故。此眼見因。亦同品轉。名是同品定有。電異品有。於聲不成。故名為非異品遍無。遍是宗法。後之三句准此應知。有異品遍無遍是宗法。非同品定有。此犯因不定。謂九句中。第五句是。有同品定有。亦異品遍無遍是宗法。此是正因。及不定因。謂九句中。第六因。及相違決定。有非同品定有。非異品遍無。遍是宗法。此犯不成過。謂外聲常。勤勇性故。是為第二相三種四句也。第三相三種四句者。有異品遍無性。非遍是宗法性。此犯不成過。謂立外聲定無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此勤發因。不遍外聲。故云非遍是宗法。於異空無。故云異品遍無性也。有遍是宗法性。非異品遍無性。此犯共不定過。謂立聲常所量性故。此聲常宗。空等同品。瓶等異品。其所量因。聲宗有故。名為遍是宗法性也。於瓶等轉。名非異品遍無性也。有異品遍無性。亦遍是宗法性。此是正因。及決定因。謂九句中。第二八因等。有非遍是宗法性。非異品遍無性。此犯不成與不定過。謂立聲常非色得薀故。第二四句者。有異品遍無。非同品定有。此犯不定過。謂九句中。第五句也。謂聲是常。所聞性故。同如空等。異如瓶等。此所聞因。於異瓶無。故名異品遍無。於同空無。故名非同品定有。有同品定有。非異品遍無。此犯不定過。謂立聲常所量性故。此所量因。同異俱有。名同品定有。非異品遍無。有異品遍無。亦同品定有。此是正因。及決定因有非異品遍無。非同品定有。此犯相違因。謂九因中。相違因是。第三句者有異品遍無。非同品定有。遍是宗法。此犯不成不定過。謂內聲等。德所依故。同喻如擇滅。異喻如外聲。此德依因。外聲不轉。是名為異品遍無。於其擇滅內聲不轉。故名為非同品定有遍是宗法。後之三句。准此應知。有同品定有遍是宗法。非異品記無。此犯不定。謂九因中。第一句是。有異品遍無。亦同品定有遍是宗法。此犯不定。及是正因。謂二八因及決定因。有非異品遍無。非同品定有遍是宗法。此犯不成過。謂外聲常。勤勇性故。同如空等。異如瓶等。此勤勇因。於異瓶轉。故非異品遍無。於同空無。故非同品定有。不遍外聲故非遍是宗法。是為第三相三種四句也。因三相中。各有三種。三數等故。總言三種四句。如言三轉十二行相。雖有四十八行相。而十二數等。故但名十二行相。一種兩句者。無體闕中。一箇兩句有體闕中。以因三相。為能立能中。少相闕內。一箇兩句。因一喻二。為能立中。義少闕內。一箇兩句。總合雖有三箇兩句。一數等故。名為一種。
文。四者各對至宗法三相者。初相有過名不成者。四不成過。並闕初相。故云初相有過有體闕中。約少相闕。說此三過。若三支互開等者。約有體闕中義少闕說。此中合有四十五種四句等者。四十種四句者。第三類各對互隨無中。以初相三句中一一句。各對後二相中各四句。一一更互隨有無。以為四句。合有二十四種四句。以第二相四句一一。對第三相四句一一。更互隨有無。以為四句。有十六四句。加前二十四種。合四十種四句。言五種四句者。無體闕中。三種四句合為一種。有體闕中。以少相闕三種四句合為一種。以義不闕三種四句。全為一種。第二相四句。第三相四句。是為五種四句。一種三句者。初相三句也。一種兩句者。總有三種。一無體中。一種兩句。二有體中亦有二種。一少相中一種兩句。二義少中一種兩句。雖有三種。一數等故。故云一種兩句。
文。論云何名至故不須簡者。因義有三。不徵初一。就後二義。不徵同有異無之義。但同異品。各有二義。謂宗與因。即有相濫。故唯徵之。問。後二相因是能依。不責其因徵所立。初一因相是能立。應不徵因責所依。答。初一依聚唯一種。所依無濫為類徵。後二依聚名兩塗。由聚有濫須責。故言云何名為同品異品。此有二問。一謂云何名為同品。二謂云何名為異品。此又各二。初問名。後問體。云何名者。此問同異兩名。云何為者。此問同異兩體。
文。問遍是宗至故須徵釋者。此問意云。若後二相。同異相濫。故偏徵者。初相之中。別總相濫。何故不徵。宗有別總者。法與有法。名之為別。不相離性。名之為總。因於有無等者。此答意云。同異於宗因。所隨不定。為簡此過。遂別徵二。宗法於有法。所依恒定。既無相濫。故不徵釋。因於有無等者。因之有處。說宗同品。因之無處。說宗異品。宗成順處。說因同品。即是同喻瓶之處也。宗成遠處。說因異品。即是異喻空之處也。有此宗處。決定有因。名因同品。無此宗處。定遍無因。名因異品。不是總宗及法之法者。總宗者不相離性也。法者能別之法也。因唯有法以為所依。但是有法宗之法性。不是總宗及法之法。為其所依。無濫可遮。故不徵釋此問體相未顯故者。依唐前記。三本不同。或疏本云。相成顯故。問同品異品二體者。欲成立顯同品異品。二各相狀故。或疏本云。相來顯故。問二種者。論中說彼二體相次第來顯。欲顯此二體。故問也。或疏本云相未顯故。若依此本。說未顯彼二體相故故問竟。即顯也。後有記云。或疏本云。此問二體相故者。此意說云。問中問同異體。答中舉同異之相。顯成二喻。亦有本云相來顯故。答。以二相來顯喻故。雖作此說。理即不然。觀下答文。初出喻體。後別指法。故不別說。以相成體。及以相來顯也。或可字錯。應是未字。以此二體相。以未顯故。故論問之今案諸本。相未顯故。以之為好。義符文故。二者宗是有法等者。前釋約濫不濫此釋就說未說。故有別也。
文。論謂所立至說名同品者。言所立法者。有云宗中能別名之為法。此能別法為因所成。名所立法者理定不然。極成能別。既是宗依。不為因成。如何可是名所立法。故今解云。此有二解。一云。不相離義。總宗名法。為因成故。得所立名。所立即法。名所立法。二云。總宗能別。名之為法。法之所立。為因所成。名所立法。即所立之法。名所立法。若爾。法及有法。並非因成。何故唯據能別法者。因成所立。顯聲無常。不成無常是其聲也。故非謂約有法名法。言法謂能別者。總宗能別。非是極成能別也。
文。是中意說至應名同品者。所立宗者因之所立等者。此中意云。若不言因之所立。不相離性。但言與所立總宗。相似一切種類之聚。名同品者。異品空上。所有無我。與聲總宗。所有意許無我相似。應名同品。以彼無我。非因成故。陳那既取法與有法。不相離性。因之所成。以之為宗同品。亦取除宗已外。有法能別。不相離義。名為同品。此義云何。除宗已外。有法能別。皆名義品。若彼義品亦不相離。與宗均等。說名同品。
文。若與所立至以彰彼聚者。若與所立有法相似種類之聚等者。引破軌師義。故彼師云。除宗已外。一切有法。俱名義品。不得名同。若彼義品。有所立法。與宗所立法均等者。如此義品。方得名同。今即破云。即一切宗。多無同品。以聲有法與瓶有法。不相似故。瓶體四塵。可燒可見。聲體不爾故不相似。為遮此二等得。意許無我。及聲有法。并非因所成。為遮此二。標所立法而簡別之。由法能別之所別宗等者。能別有二。別宗能別。謂極成能別。即此能別之所別宗。是聲有法。二總宗能別。名之為法。法之所立。為因所成。名所立法。即所立之法。名所立法。今云法能別者。即總宗能別也。為此能別之所別宗。即是聲無常不相離性也。宗因成所立。顯聲無常。不成無常是其聲也。此總宗能別。即能簡別聲是無常。不成無常是其聲義故云。法能別。後有記云。即此立者。後陳別他宗故。言之所別聲宗者非也。違義旨故。由此總宗能別法之所別無常總宗因之所成是故舉此所立之法。以彰彼聚。此即顯聲上無我。非因所立。是故與彼相似。空上無我。非是同品。非因所成故。
文。問若爾聲至差別相違者。此問意云。若非因所立。非是同品者。聲上無我。非因所立。應名異品。彼答意云。彼立論者。若不許聲有法上。有此無我者。應成異品。宗無之處。因定隨無故。若彼立者。許聲有法有此無我。即此無我為因所成。隨其所諍亦名同品。故有有法差別相違。意許所諍。因所成故。
文。論如立無到法門相似者。此是彼釋。云何為同品。初指同品體後結體同品。有云。立聲無常。瓶等無常。以其所有無常同故。能有瓶等。說同品者。理未必然。以瓶等有法。與宗有法。不相似故。設救雖不相似。而說同者。空等異品。應是同品。空瓶與聲。俱非等故。若瓶等上。所有無常。與聲所有無常相似。與空異者。聲上所有。立論許瓶有無常品可同。宗中能別。敵不成。瓶有無常。應異品。今云。如立無常者。謂立聲體定是無常。不相離義。是因所成。名為宗性。瓶等有法。與無常法。互不相離。與宗相似。故云如立無常。瓶等無常。是名同品者。若准舊釋。結有法體是名同品。今云。結法有法不相離體。是名同品一相狀等者。顯揚論十一云。謂或於現在。或先所見。相貌相屬。遞互相似。名為相狀相似。自體相似者。謂彼相貌。更互相似。業相似者。謂彼作因更互相似。法門相似者。謂自體上法門差別。展轉相似。如無常法與苦法。乃至有為無為。如是等無量法門差別。更互相似(謂有法上。差別法相似也)因果相似果。謂彼因果。能成所成。更互相似(謂如立聲無常。所作性故。解無常之智。即是所成之果。解所作因之智即是能成之因。此聲上因果。與瓶上因果相似。故言因果相似也)今此中說法門相似者。瓶等有法。與無常法。互不相離。與宗相似。故名同品。以有法上差別法相似。名法門相似故。廣如瑜伽十五說。
文。論異品者至過如前說。異品者者。去徵既遠。故牒異品。名之為者。初釋云何名異品。後釋云何為異品。此即初也。釋異品名。有云。所立者。即是宗中能別法也。處者除宗以外。一切有法。皆名為處。處即品若彼是有法品處。但無所立宗中能別。名異品者。理未必然。不相離性。許說為宗。明知。總宗相離之義。名為異品。何得唯說有法義品。名為異品。今云。所立者。即總宗也。為因成故。名為所立。又言處者。所依處也。除宗以外。法及有法。皆名為處。若於彼處。無有因成。總宗之義。即名異品。言所立法。何故釋其品。唯言無所立耶。此有二解。一云。廣略說故。二云。離他故。異品通無體者。夫異品者。必有喻體。而無喻依。無喻依故。云通無體。如掌珍比量。無異喻所依等。
文。此中不言至亦有五種者。此中不言無所立法者。此文中言無其所立。而不言無所立法者。前宗同品文中。已言謂所立法訖。同品不說處異體通無故者。前同品中。云謂所立法。均等義品。說名同品。不說所字。所以爾者。異體通無故。而亦不妨通有體也。其相展轉少不相似者。所謂諸法。隨其異義。互不相似。而聲無我。與異空上無我之義。同相似故。故云非一切全不相似。故云少也。與同相違亦有五者。一根狀不相似。乃至五因果不相似。
文。論若有是至兼釋遍無者。此是後釋云何為異品。即指體也。別指異品法體故云指法。如立無常宗等者。先舉同品。翻顯異品。故云如立無常宗。所作性為因。翻顯異中。若有處所等者。有云。若有有法。無其所立。宗中能別。即名為常。如此常法。所依有法。謂虛空等。是異品體者不然。如前破訖。今云。除宗以外。法及有法。與彼總宗不相似義。名之為常。此常依聚。無有所作。是異品體故云。若有處所是常法聚。見非是所作。言如是虛空等者。此指異品體之所依非即異品體也。此中即說宗之異品等者。此通伏難也。難云。今此論文。說宗異品。何故後云。見非所作耶。故今通云。今此文說宗異品故。唯應說云。謂若是常。如虛空等。而復云見非所作者。因舉異品。兼釋遍無。問。解其同品。不云見是所作。何故釋其異品兼云見非所作耶。答。有兩解。一云。略廣說故。二云。釋其同品。若言見是所作。即勤勇因。同品非遍。疑非是正。意顯同品少有遍有。於異品無。竝名定有。故不得言見是所作。於其異品。少分因有。濫即不止。欲顯異品因遍不轉。方是後相。故云見非所作。此即兼釋遍無性也。
文。問何故前至二品別故者。問意可知。答中。但為簡別因之同品等者。同品之中。所以不言見是所作者。同品之中。但說宗之同品。為簡因同。不言見是所作若同品中。言見是所作者。此即要解定即之相。其同品中。但為簡別因之同品。不要解於定有之相。異品亦爾。不要解於定無之相。故同品中。且文略之。問。若異品中。不要解於定無相者。何故文云見非所作耶。答。異品之中。乘言便故。兼釋遍無。同品亦爾。乘言便故。不言見是所作。第二解中。但許有因即成同品等者。同品文中。既不言見是所作如何今云但許有因。即成同品耶。答。雖文不言見是所作。如宗無常。以瓶為喻。瓶有所作。立敵先許。故許有因即成同品。是故不解因定有性。異品止濫。必須遍無。方成濫止。故解異品。兼為解因遍無之性。復云見非所作也。同解同品。結云是名同品中。何故釋其異品。不云是名異品耶。答。解同無牒有結。釋異有牒無結。故前後別。此等諸文。皆是論主。文詞美巧。影略而說。不繁言故。
文。問如立無至便入同中者。此問意云。兼破古師異品之義。古師有云。若於是處所立相違。違害所立說名異品。陳那破云。若違所立。方名異品。龜毛非無常。不能違害常。即非異品。復非是常。故無所立宗常。不名同品。若爾應立非同異品。因義亦須立有四相。何論唯言因有三相。不言因有四相。既不如是。彼說不然。即兼此意。何故不立。非同異品。答中云。既無所立即入異品等者。問。陳那既云無所立處。名為異品。指體應言若非無常。如何乃言若有是常。此文豈不依相違說。答。異品有二。有體無體。異品有體。無其所立無常之處。其必是常。異品體無。如龜毛等。雖無所立。非體是常。論文且依有體異品入說是常。無自違失。
文。論此中所至能詮別故者。初舉兩因者。正明因體也。次成三相者。依相顯因也。後顯所成者。彰所成果辨能立因也。此中發端義者。標舉簡持指斥也。今且舉一也。或於此所說因義之中者。即顯簡持義。簡去宗喻持取因義。雙舉兩因等者。問。宗云如有成立聲是無常。唯標其一。何故解因。即彰所作勤勇二耶。答。雙舉兩因者。略有三義。沼略纂云。此有五解。於此三義。更加二義。一有寬狹故。二違四六故。對二師中。開為二義。一對敵異故。二成內外故。初寬狹者。因成於宗。略有四句。有寬因成狹宗。謂所作因。成於內聲。有狹因成寬宗。謂勤勇因。成內外聲有寬因所寬宗。謂所作因成內外聲。有狹因成狹宗。謂勤勇因。成於內聲。此四句中。狹因所寬宗非正餘三容是。宗一因二者。顯宗因有寬狹也。後違四六者。第二違四。第八違六。故理門云。於同有及二。在異無是因。翻此名相違。一聲從緣生等者。聲生論師計。聲本無。待緣生之。生已常住。由音響等所發生故。二聲本常住等者。聲顯論者。聲體本有。待緣顯之。體性常住。此二皆有一分一切等者。聲生有二。一計一分內聲是常。外聲無常。非能詮故。猶如音響。二計全分。內外諸聲。皆是常住。是為一分一切內外異性也。一體多體等者。此計亦二。一計體一。猶如真如。二計體多。猶若非擇滅。音響生緣。體無常法。今取新生常聲。為能詮體。響非能全。聲顯亦二。一計一分內聲是常。外聲無常。非能詮故。二計全分內外諸聲。皆是常住。是為一分一切內外異性也。此計亦二。一計體一。一切法上。俱共有一能詮常聲。猶如真如。二計體多隨一一物。各各有一能詮常聲。猶如非擇滅。是為一體多體能詮別也。
文。若佛弟子至故陳二因者。對聲顯論言所作性隨一不成等者。立所作因。唯對聲生。若對聲顯似因攝故。立勤勇因。亦對聲顯。以動勇因通生顯故。問。所作性因對聲顯論隨一不成所作通顯。不唯是生。因喻之法不應分別。何故對顯隨一不成。答。內外二道。所作不同。如內道釋。聲從眾緣所生。為眾緣所生作。故說聲是所作性。如聲論說。說顯所作。如鑿壁作孔。顯得虛空。空是所顯。說空是所作。是論亦爾。聲是常故以響顯聲。說聲是其所作。義通於生顯。若立聲為常無常等為宗。若以所作性故為因。佛弟子對聲顯論。隨一不成。若以生義是所作義聲顯論者。所作義不成。若以顯義是所作義。佛弟子生義不成若立論者。敵論者相對立因。隨一不成。亦是似因。非真因也。問。若所作義。如此別者。上真立因中。所作性因者。應是似非真因也。答。真立因中。云所性故者。且約立敵俱立生義是所作義。故是真因。今對聲顯論說。即是隨一不成過。更須以餘義為立因也。問。見上所釋。所作之義。通生與顯。若佛弟子對聲顯論。總言所作性故。豈有隨一不成過。不可分別是何所作。為生為顯故。答。因喻之法。不應分別者。即有別意。若自他俱許聲上有咽喉等所作。復俱許瓶上有杖輪等所作。以別許故。可總為因。今生所作自許他不許。顯所作他許自不許。別不俱許。不可總成。故是隨一不成過也。問。如鑿壁作孔顯得虛空。既是現事。非不所作。若爾依作顯空。所顯虛空。為所作性。為勤所發耶。若所作者。第二正因。應無異喻。若勤發者。第八正因。應無異喻。俱有不定相違過故。答。二八正因。異喻空者。遍法界空。其體常住。非是所作。亦非勤發故為正異。無有諸過。孔中虛空。隱顯無常位轉變故。不以為異。問。何以得知。孔中虛空。隱顯無常耶。答。遍法界真。凝然常住。離繫涅槃。垢淨無常。位轉變故。唯識第八有其誠文。遍法界如。喻常住空。離繫涅槃。喻孔中空。諸人不知此義。於通生顯所作。多有疑惑。應設劬勞。
文。釋遍定者至故雙陳之者。勤勇因成同定餘遍等者。同定者。第八句同品有非有。異品非有也。以勤勇因成聲無常。但同定有。不得遍有。瓶電為同喻。瓶有電無故不遍也。言餘遍者。初後相遍也。問。若勤勇因於電不轉。即同喻中。應有一分能立不成。答。賓師云。此難即墮義准相似過類之中故。彼反難云。勤發反非勤。勤發聲瓶。齊容無常。非勤反勤發。非勤電空。并是常。此意不敢抑電為常。但欲待其佛法。不許電是常住。接勢即言。汝既自許電是無常。汝勤發因。即不遍此無常宗中。故是一分兩俱不成。論文亦判。此為不定。故論文云。故似不定也。有要三遍者。宗之有法。同異喻三也。能立之因。不要遍於此三之上。若不爾者。無第八句。同品之中。有非有故。舉二正中。此中所作。彼第二因等者。立所作因。順九句中第二句因。謂聲無常。所作性故。是同品有異品非有。立勤勇因。順九句中第八句因。謂聲無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是同品有非。有異品非有。陳那說二俱是正因具三相故等者。問。相違決定。亦在兩句。如何二八名正因耶。答。玄應師云。但說正因竝第二八。不言二八皆是正因。問。此所作因。亦第四句。陳那既言無所立處即名異品。只立聲常所作性故。即以瓶等及龜毛等。皆名異品無所立故。其所作因。唯於一分瓶等是有。然於一分龜毛等。無此所作因。應是第六。如何說是第四句耶。答。陳那且依有體同異說。說因望彼。九句有殊。若通依二。無第四句。又解。龜毛遮無常故。亦得稱常。此非異品故無前失。然取前解。
文。論所作性者至之所發顯者。勤謂策發等者。勤者策勵也。勇者猛利也。無間者相續義。策勵猛利相續為緣。由自內心。聲從此發。故云勤勇無間所發性。染謂懈怠等者。勤者勤劬。染法懈怠。勤作諸惡。亦是勤故。無記謂欲解者。無記事勤。即欲勝解。欲通三性。今約無記。或是作意等者。文軌師傳。西方釋云。勤勇者或云精進。或云作意。淨眼師云。精進局善。作意通三性。取作意為正也。作意之性。能驚心心所。令起自境。義名勤勇。由此作意。得勤勇名。謂勤勇無間起心。從心無間起尋伺。從尋無間起心藏風。展轉乃至。擊動喉舌齒唇等。發其語聲。故云。勤勇無間所發性。或是尋伺或是思惑者。標舉助緣。非是異說。大乘尋伺。思惠為體。即發業思。以惠助之。以起風動。臍輪等風者。即心藏風也。
文。論遍是宗至若遍若闕者。此即依生顯因。此之二因。要具三相。方是正因。若闕則墮似因攝故。義應一一皆准前作。若遍若闕者。初相三句。第二第三相各四句。皆准前作。其諸句中。俱句為遍。餘三為闕。若隨因一。非正因攝。故明因體。因相舉三。
文。論是無常至隨其所應者。顯因所成也。即彰所成果。辨能立因。隨其所應非取一切者。隨其所應。二因望彼具三相者。方等取之。不可言便皆說所等。若所作因亦能成立等者。即破異說也。有云。等取無我苦空。此未究理。此之二因。若成苦宗。有不定過。謂聲是苦。餘苦集諦為同品。滅道諦等為異品。取所作因。於同品定有。於異品中。有及非有。即是第四不定攝也。取勤勇因。於同異品。各即非有。即是第五不定攝也。今云。等者舉無常宗。等空無我。謂聲空無我。所作性故。如瓶等。此即難解。若成無我。有他不定。以此色等內法皆是我故。然他不定。非不定過。若成空義。有他所立不成也。
文。論故瑜伽說至應設劬勞者。少分相似等者。瑜伽十五。釋同類中。有五相似。第四名曰法門相似。彼云。如無常與苦法。苦與無我法。無我與生法。生與老法。老與死法。乃至廣說。不作此解。所等是何。故隨宗法。無過便等。不爾一切。便無異品。若等一切。以為宗者。一切比量。皆無異品。因狹若能成立狹法等者。所作勤勇二因。成立無常狹宗。亦能成立無我寬宗。同品之上等者。以勤勇因。成聲無常。便因定不得遍有。瓶電為同喻。瓶有電無。故不遍也。同品之上雖因不遍。於異品中。定遍無故。得成正因也。因寬若能立寬法等者。若舉所量性寬因。成立無我寬宗。此必不能成立無常狹宗。所量性因。於異品有。不定過等。隨此生故。宗因寬狹。混雜難解。是故於此應設劬勞(窶俱反。韓詩劬數也。詩傳曰。劬勞病也。數音所角反)。

因明論疏明燈抄卷第二(末)
_